[兩晉隋唐] 大唐農聖 作者:愛吃魚的胖子 (已完成)

 
mk2258 2018-5-5 15:30:1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71 690265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7-22 16:30
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

    陰歷四月天,已經是陽歷五六月,江南之地標准的仲夏天氣,長孫無忌怕這老位人家太過激憤,氣出個好歹來,連忙命人打起了遮陽傘,還幫他打扇,將一碗涼好的綠豆湯端了過來,這幾天彙聚過來的百姓越來越多了,為了防止發生群體**故,長孫無忌,不得不做一些准備,讓人熬了好多解暑的綠豆湯。 .

    「事情可不是您看到,聽到的這樣,這幾縣築垸田之後安置的百姓,都是原本當地受水災波及的災民,朝廷雖然為他們蓋好了磚瓦房,但是需要他們去築垸的工地上勞作,抵償建房所需的花費,分給他們的三十畝田地,也是用他們原先的八十畝永業田換的,而他們現在之所以能夠享受到諸多的免費福利,那是因為他們自己在安置下來之後,勤耕種,多養殖,集資開辟了各項產業,賺到的錢,朝廷可沒有往這裡撥付一文錢,用於這些項目,相信去九垸縣看過的人都知道,那些錢,都是九垸商會出的,跟朝廷沒有關系。」

    「沒有朝廷的幫助,他們種地,養殖,怎麼可能賺到這麼多錢?」

    「對啊!沒有朝廷的組織,那些垸田,那些水泥道路,灌溉的溝渠,怎麼可能修建的起來,朝廷為什麼只幫助他們,不幫助我們?我們家家都揭不開鍋了,糧價那麼賤,醫院,藥鋪的藥丸,卻賣的那麼貴,我們種田的百姓,根本就吃不起」

    百姓有時候就是這樣,朝廷剝削他們的時候,他們只希望朝廷少剝削他們一點,朝廷給他們好政策的時候,他們又希望朝廷給他們更多。

    任長孫無忌解釋的多麼清楚,亂哄哄的百姓,只需要七嘴八舌的你一句,我一句,很快就能將他的聲音淹沒。

    「大家靜一靜,這幾天,你們的實際情況,本官也都有一些了解,朝廷會針對你們的問題,想辦法解決,但是絕對不是在你們的戶籍所在地,實行類似九垸縣的福利項目,因為那是不現實的,光是一個縣,想要推進這樣的福利項目,每個月的花費,就達到了三萬貫,全國範圍實施,每個月的花銷,至少會達到一千萬貫以上,一年就是一億幾千萬貫,朝廷所有的稅收加起來才多少?不過三千多萬貫而已,即便所有其它開支全部不算,想要做到,也還差幾倍的錢,所以,不是朝廷不想讓你們過的更好,而是,朝廷根本不可能做的到。」

    長孫無忌將這個數據講出來,許多帶了腦子的人,立即就認清了現實,他們本就是被人煽動起來,抱著碰碰運氣的心態,跟著起起哄,看能不能成事而已,既然知道了不可能,那麼,他們便開始萌生退意了。

    然而,這些人要都是善茬,就不會出現今天這樣的局面了,他才剛剛講完,人群中立即就有人喊道,「朝廷做不到,有人能夠做的到啊!既然你說九垸縣的福利,是當地百姓集資,成立九垸商會賺到的錢支出的,那麼,咱們各個地方,也如這般組建商會,集資做營生,賺錢發福利,朝廷允不允許?會不會給予幫助?」

    長孫無忌聞言,心道,『他們果然是這樣的目的。』

    在人群眾盯著那人看了一眼笑道,「如果,有人有能力,有把握能夠帶動當地百姓做好營生,推動這些福利項目,朝廷自然是熱烈歡迎的。畢竟,咱們的皇帝陛下,咱們的官府,是最樂意看到治下的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的。」

    聽到長孫無忌這句話,人群中,便有人鉤起嘴角一笑道,「此事可定矣。」

    之後,百姓們在長孫無忌的勸解下,紛紛散去,不過他們並沒有著急乘船返鄉,而是繼續在江陵城內盤恆,長孫無忌知道,煽動他們的人,是想讓他們繼續等朝廷的風聲。

    果然,不到三日,長安那邊,傳來了消息,諸多世家系的朝臣已經開始上奏,為那些被李承乾下獄和停職的官員辯護,並且,請朝廷准許大唐境內所有地方,如同九垸縣一樣,允許當地百姓整合當地資源,組成團體,開辟產業,推動免費醫療,養老,教育等方面的福利項目。

    而此時,和房玄齡一起伴駕到江陵的大臣們,沒日沒夜的商量了五天之後,終於交出了一份李世民覺得完美的管理制度。然後,李世民回復了李承乾一個字。

    「准。」

    隨著這個『准』字被快馬加鞭的傳送到了長安,整個世家系的人都沸騰了起來,如果他們能像預想中那樣完成布局,那麼,未來的形勢,簡直是一片大好。

    所以,這次輪到他們開大會,商量下一步怎麼做了。

    而在長安的蕭,魏征等人,則在李承乾的催促下,火速將那些本就模棱兩可的案子,全部快速判定,基本沒有重處,比較嚴重的,也不過是罷官免職,輕一些的降級留用,群體最大的那些被停職的官員,則大多是官復原職,不過,這些被處置過的官員,大多選擇了辭官返鄉,倒是讓朝廷的官員缺口,更加巨大,這讓許多去年剛剛被取中的實習生,都走上了代理官員的位置,朝廷五品以上的官員行列中,破天荒的出現了一大票寒門子弟,而七八品的中低級官員中,則是形成了寒門子弟多過世家系官員的新情況。

    「陛下,江陵城中那些老弱病患,臣已經安排他們返鄉了,這是山南道地方報過來的一些合作申請書,其它各州道的情況,也都類似。」長孫無忌將一疊計劃書放在了李世民的案幾上道。

    李世民拿起其中一本,一邊翻看一邊道,「每一個能夠長久傳承的世家,都有其不為外人所知的底蘊,朕這一次,算是將他們的底蘊挖了一些出來。」

    要說山南道的垸田區域,有人自信能模仿九垸縣做到高額盈利,保證治下百姓能獲得免費醫療,教育,和養老的福利,那還有一點可能,其它地方,想要開辟出這麼賺錢的產業,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但是,偏偏有些看上去偏遠,難以做出產業的地方,就有人想要去做。

    為什麼?

    因為,那些地方有不為人知的東西,比如金礦,銀礦,銅礦等。

    很多世家,就是因為家中藏有一塊礦產分布圖,就能保持其家族每次在戰亂之後,都能快速崛起。

    而現在,這種產業結合,資源捆綁給當地百姓開發的模式,卻容不得他們再藏著掖著,因為,他們不敢保證這些東西不被當地的人,或者別家發現,從而作為一種地方資源,開發掉。

    所以,他們會主動申請,把這些有隱藏資源的地方接過來,反正能妥妥的賺錢,還能將自家的利益與當地百姓的切身利益捆綁在一起,何樂而不為?

    反正不管那些合作究竟成不成,李世民是借此機會,將全國範圍內的資源分布情況摸了個底,這些資料的價值,可是不低。

    「這些家伙的吃相那麼難看,當看到朝廷稍後才會頒布的管理制度的時候,一定會氣到吐血的。」屈突詮將李世民丟過來的一本冊子中的資源信息錄入到冊子裡之後道。

    房玄齡有些擔憂的接過話道,「他們如果真的有像正明那樣的生發之能,也未必不能憑一些可持續生產的資源,做成產業,不過,他們做的這些資源開發的項目,終究有做到頭的時候,往長遠看,很容易出現問題,而且,咱們對外公布對這些產業管理政策的時候,他們很有可能出現反彈。」

    房玄齡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朝廷對於所有非私人土地,都擁有主權,你像九垸縣那樣開發農業,食品產業這些東西,自然只需要按照你盈利的比例,將錢劃撥給當地百姓作為福利項目支出,可要是做礦產開發,那就不一樣了,不是說完全不可以,畢竟,有些地方,除了礦,就剩下礦了,可這些資源,都是屬於朝廷的,不是屬於當地百姓的,所以,你得出錢向朝廷購買,只能賺取差價的部分。

    當然,這都還不是什麼難以接受的東西,朝廷會往每個商會團體派員監管,對於日常管理經營,他們不會指手畫腳,但是所有經營的情況,他都必須要了如指掌,定期向戶部,財部,商部,等有關部門彙報,還有暫停重大事項的權利,這個團體負責人,也不是必須由發起人擔當,是由當地百姓選舉,輪值擔當。

    如果當地百姓有八成以上的人認為,發起人不靠譜,不能帶給他們更好的盈利,實現各種免費福利項目,他們甚至可以通過投票,直接將發起人踢出局,尋找別的人合作,甚至,自己經營。

    你要問為什麼?

    人家九垸縣也這麼干的啊!而且,是主動要求這麼干的,九商會從會長的任命,到重大事項決策,九垸縣虛歲到了十八的百姓,都可以參與投票,治下百姓不支持你,你就得下台,最多享受和一個九垸縣普通百姓一樣的福利待遇。

    有九垸商會作為朝廷設立政策的幫手,其余的人,就算再有不同意見,也都是多余的,人家可是有成例豎在哪裡的。

    「反彈也是無用了,這近一個月折騰下來,朝廷的宣傳早就下到各個地方,有了報紙上那麼詳盡的解釋和法部官員,文工團體系的大力宣講,他們再想煽動百姓,就很難了,即便他們最終都沒有把握做,撤銷申請,咱們不還賺了這些資料麼?有了它在手,咱們倒是可以自己做一些項目了。」

    李世民的最終目的,還是想將這些福利政策鋪向全國,因為,孫享福已經向他證明了,一個地方,達到了像九垸縣這樣的程度,就不是誰輕易的可以搞的亂的了,所以,那怕一年只能推動幾個縣達到九垸縣這樣的程度,他也會慢慢的做起來。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7-23 09:36
第631章 制度出台(筱蘇酥萬賞加更)

    試驗田的稻谷終於要進入收割期了,然而,朝堂上對於各個家族的申請,卻遲遲沒有作出最後回復,在所有人都感覺到焦急的時候,李承乾突然宣布了李世民從江陵發過來的,對於類似九垸商會,以及今後可能成立的這種組織的管理規定,好長幾十大條,世家系的官員們看完之後,傻眼了。 .

    之前他們處心積慮的想要推動李世民實行新政,還被他那個『准』字給刺激到了,誰成想,李世民還有這麼一手,這麼詳細的規章制度一下子就拿出來了,這那裡是『准』他們搞,這完全是就『准』備好了套,要坑他們。

    「蕭相,您能跟我們解釋解釋這個『最終解釋權歸大唐朝廷』是什麼意思嗎?」一群世家系的官員在朝堂上將蕭圍起來詢問道。

    蕭回想了一下自己昨夜看到的那份關於這些規章制度的解釋,答道,「這個就是說,如果出現什麼問題,最終是由朝廷說了算。」

    眾人聞言一愣,但並沒有誰敢對這條規定有意見,朝廷說了都不算,那誰說了算?

    「那個這個,股權有投票權,和沒有投票權是什麼意思呢?都是股份,難道還要區別?」

    「當然有區別,有些人,持有股份,但只有分紅的權力,沒有干預經營的決策權,像朝廷有很多資源入股的項目,就可以直接憑股份,在整體產業中占有話語權,朝廷若是只有一點點資源入股,則可以在少量持股的情況下,用這種方式,保持住一定的話語權,朝廷若是沒有任何資源入股,則是可以根據本地百姓的股權,或者投票權,一定程度控制這些商業組織」

    許多世家系的官員發懵道,「這說來說去,這意思就是,咱們這些產業做起來之後,還是要歸朝廷管嘍。」

    蕭點了點頭道,「你們這麼理解,肯定是沒錯的。」

    好吧!聽他這麼說,世家系的那些官員覺得,根本沒有聊下去的必要了,怎麼說都是朝廷有理,而且,他們組織百姓做產業,享受最大好處的也是百姓,他們自己豈不是白做了?

    當然,也不是完全白做,不涉及資源類的產業,朝廷給他們留了三成利潤,涉及資源類的,留了兩成左右,比他們把人手放到朝廷做官,拿固定俸祿,肯定是好一些的。

    而他們也看出來了李世民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想借助他們的手,快速的將全國範圍的福利體系搭建起來,從五月開始,渭南工廠這邊的醫療報賬體系,就會從原先的八成報銷,提升為全免,並且,範圍增加到了工人的直系親屬。

    養老保障,他們則是原先就有,只需要各工廠支付了逐漸覆蓋全部工廠的員工子弟學校的日常開支,這些工人們,就會成為繼九垸縣之後,第二批三項主要福利保障全都有的人。

    「那個,蕭相,我們,能不能撤銷之前提起的與地方百姓合作開發產業的申請?」

    「可以啊!如果你們沒有把握,就盡早撤銷申請,朝廷也好另找其它人,你們知道的,朝廷現在有五十多個國企產業,這些產業,會通過一定的利潤分配改革之後,差不多將六七十個縣的百姓,五十萬戶左右的百姓,納入福利保障範圍,往後,咱們的國企產業會越來越多,你們不做,朝廷自己也會做」

    等蕭這一番解釋說完,世家系的官員,就不是想要撤回申請了,而是感覺到進退兩難。

    做吧!他們感覺自己是在幫朝廷白出力,讓百姓白占便宜。

    不做吧!別人,或者朝廷自己,就做了,這就會讓他們達不到將家族與百姓利益捆綁的預期目標。

    所以,散朝之後,他們都各自回家,找智囊團商議去了,甚至,多家的智囊人物,都聯合起來,開起了會議。

    其中,水平最高的,當然是五姓七家系的那些族老級人物們,他們在經過一輪分析之後,最終決定,還是要做,自古以來,有多少好的制度,是被人為的破壞掉的?

    他們完全可以先做了,然後在適當的時機,找機會破壞李世民定下的制度,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反正他們的人,已經離開朝堂了,現在反悔,也是不行了。

    江陵城,王氏大酒樓的工地,王旭收到了一封來自王氏族老會的信,信上將各家智者商量的決議告訴了他,並且,讓他在當地組織一下,稍後,所有向朝廷提交了申請的世家,都會派代表來與他彙合,然後去九垸縣,找孫享福問計,正式的將孫享福推到世家領袖的位置上。

    「我都說了,這事,由不得孫正明,這次,我看他還怎麼推遲。」王旭收了信紙,便招屬下的人安排,准備啟程前往九垸縣一號垸田。

    在他看來,以幫助百姓發展產業,讓他們享受更多的福利保障為由,去請教孫享福如何做好地方發展,他是絕對不會拒絕的,只要各家先把產業做起來了就成,他們根本就沒打算在李世民這一朝有什麼大動作,甚至,他們只想要安然無恙的渡過李世民這一朝就好。

    這種請教,也會讓孫享福在無形之中,在世家群體這裡聚集到人望,到了某一個時機成熟的特定時刻,只需要他登高一呼,或許整個天下就能變天,沒有了皇權,由資本團體話事的時代,才是他們想要的時代,因為,現在這可時期,即便是像王家這樣的頂尖世家,也隨時能感受到皇帝的危險。

    孫享福雖然沒有獲得離開九垸縣的准許,但是,自從他將如何管理這些社會特殊團體的建議跟李世民聊透了之後,李世民便讓密衛,將朝堂,甚至一些從世家那邊收集過來的消息都傳一份給孫享福,無影兒,千面兒,絕殺兒,神行兒他們幾人情報組骨干,也被還給了孫享福,不過,孫享福暫時只是先讓他們歇著,並沒有給他們派活。

    「老爺,陛下傳信過來,試驗田這一季的水稻收割的時候,他會親自到場,而且,渭南船廠那邊,新式包鋼大船已經全部下水,要不了多久,就會起行去嶺南,做最後的遠航准備,陛下收完了稻子,就會乘船南下,去嶺南。」德叔收了大內侍衛傳過來的口信,在田地裡找到孫享福道。

    「嗯,這事我知道了,夫人到時候也會過來吧!叮囑她注意身子,現在我最怕家裡的幾個孕婦往人堆裡擠。」

    「會的,前幾天陛下把情報組的人還給您了,如果這次田地裡收的水稻產量有所提升的話,陛下說不定會恢復您的官爵,這種重要時刻,夫人過來看看,也是應該的。」德叔臉上有一些笑意道。大唐的頂級官員起起落落是常態,但像自家老爺起落的這麼徹底的,卻一個也沒有,家主沒有官爵在身,他老人家中總感覺不放心。

    「恢復官爵的事還尚早,朝廷跟世家的糾葛一天不落下帷幕,我就還得繼續在這裡種田,陛下雖然還算信任我,但肯定會故意做出防備我的樣子,引世家子們前來跳坑,我也是最近才想明白這事的,看著吧!咱們這位陛下,心大著呢!想的可不僅僅是開疆擴土那點事。」

    就目前大唐的軍事水平,基本已經具備對外戰爭的絕對實力優勢,想要開疆擴土,已經不是難事,只要准備好錢糧,等待足夠多的青壯士兵成長起來,便可以穩步向外推進,反而內部一再爆發的問題,提起了李世民的警覺心。

    收拾世家,是他老早就擠壓在心裡的想法,現在,動手的條件,差不多就要具備了,把內外所有的糟心事全部擺平,才是他想要達到的目的。

    德叔聞言,臉色暗淡下來道,「如此,豈不是叫夫人白歡喜一場?」

    「不會的,紅袖和香蝶懷了孩子,她高興還來不及呢!只怕來了這邊之後,又要跟我提納妾的事情了。」

    「是啊!長安,還有定襄別院的那些胡姬,夫人可都沒有往外打發呢!縣城的房子現在也全部都修建好了,夫人已經讓人將她們接了過來,您只怕是又要受累了。」

    對於子嗣繁衍,壯大宗族這事,德叔是虞秀兒堅定的支持者,聽他這麼說變相的勸慰,孫享福頓時臉色一黑,雖然混血兒確實比較聰明,但是,向那些世家學習這種壯大宗族的文化!孫享福還是有些不喜,搞的自己見到自己的庶出子,都不認識,這樣真的好嗎?

    對胡人的臉蛋有臉盲症的,可不止孫享福一個人,而且,很多人,是因為這樣的侍妾和庶出子太多,根本關心不過來,久而久之,變的不認識也很正常。

    比如虞秀兒的爹虞昶,就有十多個胡姬侍妾,生下來的孩子,都十好幾個了,而從安西大都護府歸來的程咬金,家裡胡姬的數量,更是已經多達上百個,都不知道是他自己的,還是他幾個兒子的,按照他老程家的規矩,胡姬的生的孩子,直接是不入族譜的,就和家裡的家僕一樣,而且,有這種家規的,還不止他一家,長安的權貴圈,普遍都是這樣。

    這種風氣,已經隨著大唐的日趨強大,越演越烈,有的時候,不是大唐的權貴富豪想納這些胡女為妾,架不住人死皮賴臉的想往這邊嫁啊!誰叫這邊的經濟好,她們只要在這裡找到人要,就能過上不愁吃穿的好生活。

    當然,這些不過是題外話,孫享福最關心的,還是遠洋探索船隊正式開啟遠洋探索之旅的事情,再過一段時間,他就要開始忙搶種了,李世民也沒有允許他離開九垸縣,所以,他是不能親自為出海的船員們送行了,只能將自己想說的一些話,寫成長信,托人捎給他們。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7-24 09:33
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

    每到豐收的時節,即便是再累,人們的心情也都是愉悅的。 .

    稻田之中,看著跟著自己割了一個時辰也不帶歇一口氣的李泰和李恪兄弟倆,李世民這才感覺到,自己的這些孩子們,都已經長大了。

    「父皇,您要是累了,就先歇歇吧!要做表率的話,像征性的割一下就算了,一直割的話,百姓們會覺得我們很傻的。」見到李世民直起身子看自己,總算逮到機會說話的李泰開口道。

    「覺得咱們傻?」

    「是啊!垸田這邊的田地,平整的像刀切的一般,用改良過的前推式割草車割稻,即輕松又快,人工只需要割割邊邊角角那些沒有割到的地方就好,您一直在這裡割,那些大臣也只能跟著」

    李泰說到這裡的時候,便閉嘴不敢言語了,因為,李世民的臉已經黑了下來。

    此刻,他深刻的體會到作為一個國家的領頭者的責任有多重大了,只要自己一錯,就很有可能會出現所有人都跟著自己一起錯的情況,當然,也還是有那麼個別不一樣情況。

    孫享福就沒有和眾多伴駕來到一號垸田的大臣們一樣,拿著鐮刀躬身割稻子,此刻,他左邊懷裡抱著二女兒孫婉瑜,右邊懷裡抱著二兒子孫豐,大女兒孫婉婷趴在他的後背上,用一張巨大的荷葉當傘,幫他們遮著太陽,而大兒子孫靖,則是拿著一根蘆葦穗子,坐在孫享福前面,驅趕著將割稻車緩緩往前推的大水牛,需要轉彎的時候,孫享福還會叮囑兒子拉系在牛橛子上的繩子,那樣子,咋一看上去,像是在教兒子怎麼趕割稻的車子,實際上,他是在陪著孩子,玩這個需要牛才推的動的割稻車,將其當成了一個大玩具。

    「諸位愛卿辛苦了,朕親自帶領大家下地收割,就是想讓大家體會農人的辛苦,今後,在建言獻策的時候,多多偏向於農民這樣的弱勢群體。」

    「陛下仁慈」

    見到稻田裡山呼海嘯的恭維之聲,李泰有些發愣的看向李世民,此刻他才發現,自己距離一個帝王的差距有多遠。

    「讓那家伙過來。」

    李世民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指了指正帶著孩子,在割稻車上玩的不亦樂乎的孫享福道。

    不多時,李世民已經放下割稻子的鐮刀,坐在了放置踏水車的涼棚裡。

    「陛下,您找草民有事?」孫享福好像很不情願的走到涼棚裡道,和幾個孩子正在割稻車上玩的興起呢,被打攪了,自然是有些郁悶。

    「你們九垸縣的百姓,都用上那種割稻車了?」

    「是啊!關中都有割麥子的車,咱麼九垸縣,自然也有割稻子的車,現在,渭南的農具廠,不是在研究打麥子和打稻子的車麼,一但弄出來了,我九垸縣肯定第一時間采購,磨刀不誤砍柴工,這些農具的進步,是會讓咱們在田地裡耕種收割的時候,越來越輕松的好東西。」

    「據朕所知,一台這樣的割稻車,需要非常鋒利的刀片,和堅韌的齒輪機括裝置,造價不下百貫,他們家裡,都這麼有錢了?」

    「有啊!從去年十一月,各垸的生意開始做起來後,他們每家的產出,都在不斷的往外賣,而且,九垸商會的盈利部分,除了支出福利保障的方面,每個月的盈利,只有三成歸經營管理者,其余的,都會按戶給所有百姓分紅,就像之前北方的勞工返鄉,以王家為首的世家,可是一筆過,就在九垸商會采購了價值二十多萬貫的貨物呢!光是這筆生意的盈利,就足夠九垸縣三萬來戶百姓,每家都分到好幾貫的錢財呢!」

    孫享福這麼說,李世民倒是想起了這事,他看九垸縣的數據的時候,都是看最新的,卻沒有想過,將之前幾個月的一些資料,全部結合起來看,從最初每天盈利一兩千貫,到現在的每天盈利四五千貫,平均下來,九垸縣各個產業的月盈利在八萬貫以上,半年累積下來,就是四十多萬貫,就算除去福利項目上十幾萬貫的開支,也還剩下二三十萬貫呢!

    這還只是商會對外銷售產品的盈算,百姓們向商會出售的原材料,以及在商會做工拿的工資,根本沒有計算在內,如果再加上之前三年多累積下來的家底,每戶不說多,兩百多貫的存款還是有的。

    花十貫八貫,購買一輛農具廠生產的鐵軸承板車,一號垸田的百姓一點壓力也沒有。

    再花個十貫八貫,購買一條本地船廠打造的上好的烏篷船,也都是各家的標配。

    至於這種百來貫才能購買到的割稻車,不是家家都買,但是一個村,至少也有三五十輛了,十戶八戶,共用一輛,在雙搶時期,能夠省下很多的勞動力,之後,再出了其它新式的大件農具時候,那些沒有買割稻車的百姓家庭,就會出錢去買,基本能保證所有的農活,都能在最高效的農具的效率加成下,快速的完成。

    「你這樣讓他們用最好的農具,是想讓他們多種點地?」

    「那倒不是,是想讓他們種地的時候更加輕松些,能省下更多的時間,去做別的事情。」

    「時間。」

    李世民一下子就點出了孫享福這句話的重點,然後又看了看遠處,大小伙子一般的李泰可李恪兄弟,心裡又多了一些明悟,原來,『時間』是這麼的重要。

    片刻之後,李世民再度開口道,「你之前跟孫大力說,你讓他們更好的種地,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以後不種地,我從皇後哪裡,又聽說,你有將我大唐推到一個全面超越秦漢的全新高度的志向,莫非,在你心中,那個全新的高度裡,大家的重心,不是種田?」

    聞言,孫享福一愣,這個想法,他也就跟虞秀兒講過,看來,是虞秀兒跟長孫皇後聊到了這個事情了,倒是讓他不能藏著掖著,必須給李世民說道說道了。

    「陛下,您在九垸縣住了也有一段時間了,您覺得,九垸縣,缺什麼?」

    「九垸縣還缺什麼?」

    聽到孫享福這個問題,李世民詫異了,莫非,連九垸縣現在的狀態,在孫享福的眼裡,也不是完美的?

    「在我看來,還缺很多東西,首先,他就缺人才,各個產業都缺乏管理人才,現有的這些管理人才,原先大多都是普通百姓被強推上去的,他們處理突發事件,和對外開拓的能力,都非常低下。

    官員的水平,也只停留在處理簡單日常公務的層次上面,並沒有制定長遠有效的管理機制的能力,監管方面,也只能做到很片面的程度,如果,他們處理的事情更加復雜,他們對手,更加狡詐,就能輕易的毀掉整個體系。

    而如何能夠做到這些?

    只有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

    光是開啟民智方面而言,咱們也面臨比較大的困難,比如,現在九垸縣共有六萬多適齡入學的孩童,可整個縣,卻只有五六百個教師,他們平均每個人,要教一百多個學生,上課時間,基本全天無休。

    連九垸縣都是這種狀況,其它地方,那就更加不用提了。

    像去年全部築好垸田。安置下了百姓的紀南縣,為什麼現在還不能實施這些福利項目?他們可是直接引入了九垸商會與官府和當地百姓合作。

    這是因為他們現在還只做到了硬件相當,在軟件方面,條件還不成熟。

    普通百姓,需要至少半年的民學課教育,各方面的管理人才,至少也要有半年以上的培養,在所有的生產技術,管理水平,產出能力,與九垸縣現在的水平相當之後,才能最終實施,至於今年初才築好垸,安置下百姓的鐘祥縣,那更是要等到一年多以後了。

    所以,從這些脈絡,咱們就可以看到,民智不開,它就會阻礙咱們的發展,而民智開啟之後,種田,那真的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只要不是智障兒,都能憑借自己的雙手,和咱們一代代累積下來的,比較成熟的農業技術,種出能夠滿足很多人所需的農作物來。」

    李世民一邊聽,一邊點頭,在孫享福停下來了之後,他又道,「你所說的那個全新的高度,就是一個民智全開,百姓不用再為最基礎的生活物資發愁的社會?」

    「差不多就是這樣吧!咱們種好田,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不用種田,去學習研究更多各個方面的技術,而研究這些技術,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又是為了能夠讓咱們更加輕松的得到咱們賴以生存的所有物資,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在這個循環裡,咱們這個國家,會變的越來越強,逐漸的將一些缺陷,漏洞,補足起來,讓咱們一直保持世界最強競爭力,當咱們大唐在各方面的競爭力一直是別人無法超越的時候,那麼,它就是最穩定,富強的。」

    「良性循環?這個詞」

    「哦,就是往好的方向發展,越來越好的意思。」

    「朕想說的是,這個詞,用的好。」李世民聽完孫享福的解釋,話鋒一轉道。

    「多謝陛下誇獎了,其實,在我的眼裡,並沒有完美的政策或者國家,或許,等到咱們大唐真的全面超越了秦漢,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我還是會覺得,它有很多短板需要補足,或許,作為一個國家的管理者,本就應該時刻想著補短板吧!」

    孫享福說這話的時候,並沒有多想,倒是讓李世民心裡,又多了一陣感悟。

    作為國家的管理者,就應該時刻想著如何補足這個國家的短板,不能有驕傲自滿,固步自封的思想,多精辟的道理啊!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7-24 09:33
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

    和一個張嘴就能說出有用的道理的人聊天,對於李世民這樣愛學習的人來說,自然是非常愉悅的。 .

    其實不是孫享福的說教水平有多高,而是李世民的理解能力,實在太強了,他總是能舉一反三的悟出一些道理,化為己用。

    所以,他給各地官府下達了新的命令,讓他們加大力度推廣新式農具,有條件的話,甚至可以動用朝廷財政公款,購買一些新式農具,借給百姓使用,如果農具廠是像後世的上市公司的話,恐怕會在李世民的這條政令出台之後,漲很多個停板。

    其實孫享福並不建議李世民用這種想到什麼就做什麼的方式來治國,社會是需要逐漸變化的,一下子改變的太大,造成的,很可能是混亂。

    就比如之前跑來請願的百姓,他們就說過,糧食價格太賤,其它一些商品的價格又太高,他們過的比較艱難的問題。而在這種時候,再用政策推動全國的農業產出放大,導致的結果可能就是,一些以種田為生的窮苦百姓,會變的更加窮困了。

    山南道垸田的第一季稻谷又豐收了,試驗田的畝產達到了十石一,而且還是干稻谷,其它各垸的普通農夫家的田地的產出,平均也達到了九石二干稻谷,隨著這個消息在全國各地傳開,大唐所有糧食類商品價格應聲下跌,在產糧較多的江南地區,大米直接跌破了每石五十錢的價格,差不多達到了歷史上貞觀朝糧食價格最低的時候的水平,鬥米才賣三四錢。

    如果是在早前幾年,糧食價格大幅下跌,朝堂上的諸公,一定會彈冠相慶的,然而,現在,朝廷諸公表現出來的,卻是著急。

    谷賤則傷農,產出的東西,能夠換到的錢越來越少了,只會讓百姓的日子越發艱難,因為他們越發的買不起其它的生活必須品了,幸福指數開始直線下降。

    所以,李承乾跟蕭一合計,直接頒布了一項政令,朝廷各地的常平倉,將以每石米六十文的保護價,不限量向民間收取糧食,這個價格,差不多就是與去年除了關中之外,其他各州道的糧食均價了,比現在的市價高了三成多。

    而且,為了避免百姓賣糧食遭受損失,李承乾是先下達了執行的命令,才向李世民奏報的,而看過他的奏報之後,李世民非常欣慰,直接將內政權,全部授予了李承乾,也免得他去嶺南之後,因為距離太遠的原因,往返奏報的時間太長,而耽誤了國事。

    至此,李承乾在長安,除了沒有軍權,在政治方面能使用的權力,基本跟皇帝一樣。而且,他並沒有讓農部全部將收上來的糧食囤積在倉庫,畢竟,糧食接連豐收,常平倉裡的存糧本來就不少,將新糧食入庫的時候,他們直接將陳糧送到了各地的釀酒廠,以渭南的大廠居多,未來大唐的酒水產量,肯定會出現一**幅的增長,它走入平民的家庭,已成了必然之勢。

    對於新糧,李承乾也沒有全部將它放在倉庫裡的意思,他聯系了渭南食品廠和九垸商會,因為這兩個企業,能夠制作很多好的吃米面產品,他們的品牌已經打開了,口味得到了廣大百姓的認同,只要將產品賣向更多的地方鋪開,都會有穩定的銷量。

    把米面原材料制作成各種零食商品再出售,朝廷不僅不會因為高於市價三成多收夠糧食,而遭受損失,還有可能獲得一點點小小的盈利。

    所以,九垸商會即將在關中,河南道,河北道,安都大都護府,開設規模不小的食品分廠,至於長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地區,則是直接用山南道本地出產的糧食生產負責銷售,因為這邊的貨物做出來之後,可以很快的沿江散貨。

    擴大產業,首先要面臨的問題,就是管理人才不夠,對九垸商會的即時信息了如指掌的李世民通過這件事,頓時理解了孫享福之前說的那番話,國家想要變的更加富強,開啟民智果然是必須的。

    五月中旬,李世民都還沒有啟程前往嶺南,王旭就帶著一大撥人馬趕到了一號垸這邊。

    其實,忙於雙搶的孫享福,是沒空接待他們的,但架不住他們這麼大一群人圍堵在一號垸這邊太礙事,影響百姓們干活不說,還讓李世民的心情很不爽,這次,來的可不是王旭這一個勢力團體,全國所有排的上號的世家和地方豪強都派了人過來,足有上千人,因為這次他們碰到的難題,都是一樣的。

    「對於能幫助朝廷發展民生,富裕百姓的事情,我是樂於幫忙的,但天時不等人,我只有一天的時間可以用在幫你們解答問題上,所以,最好把你們碰到的一些問題都彙總好,分難易和輕重緩急程度,一次過給我講清楚,那些可以緩一緩的問題,你們等我下一季稻種播下去之後,再來問。」

    「正明兄高義,我等先行謝過了,此番,陛下處事有些不公,要不要我等發動朝堂上的力量,為你討要一個說法?提升水稻產量這樣大的功勞,不說恢復官爵,至少也應該還你一個自由之身吧!」王旭在孫享福簡短的開場白之後接話道。

    「不必了,我就待在九垸縣也挺好的,咱們還是不要浪費時間,說正事吧!回頭陛下啟程趕往嶺南了,你們現在這副架勢,不是白折騰了麼?」

    聞言,王旭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將臉轉到一邊。到了目前這個階段,他們早已明白了對方心裡的打算,根本不需要藏著掖著了。

    轉過頭之後,王旭順勢就給他下方位置的陳慎打了個眼神,陳慎讀懂之後,便開口道,「孫老師,不知道我等各家能不能到九垸商會去學習整套的經營管理技術?」

    孫享福聞言,不假思索便點頭道,「這個當然可以,我在九垸縣開民學,不也沒有阻止任何外地前來學習的百姓聽課麼,不過,我建議,你們不光只是自己學經營的這一套,還要發動你們所合作的項目的所在地的官員,百姓,都來九垸縣學習。

    九垸商會,九垸縣衙的經營和管理制度,全部都是對外公開的,你們只有在各個方面都學全了,才能把這一套經營管理的理念,搬到其它地方去,從而在實際的生產經營中,獲得整體的進步,達到盈利賺錢的目標,讓當地的百姓真正過上好日子。

    當然了,讓你們去學習,不是叫你們全都照著九垸縣的產業去做復制,你們各家有生意的人都知道,所有人全部做一樣的生意,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大家都沒有錢賺,經營不下去,而且,你們就算復制九垸縣的這些產業,也絕對沒有九垸縣這麼有競爭力,會被擠壓到無法盈利,最終破產。

    所以,你們應該把心思放在開辟更多新型的產業之中,這樣才能有更好的盈利能力。」

    「可是,我們又沒有孫老師您的能力,哪裡能夠開辟出那麼多的新產業。」陳慎攤了攤手道。

    「這,其實也沒有什麼難的,開動你們的腦筋,多考察市場,先搞清楚你們有什麼,然後看看咱們大唐缺什麼,這樣,你們就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了,相信,以你們的信息量,不難知道現下市面上什麼東西比較緊俏高價吧!」

    孫享福這番話好像說了很多信息量,但又好像什麼都沒說,因為這得靠大家去悟,倒是他並不阻止,甚至是鼓勵大家向九垸商會學習的事,讓到場的許多對山南道和九垸縣的現狀並不熟悉的人覺得很受用。

    孫享福這番話說完,人群中頓時便有一人道,「目前看來,市場比較緊俏高價,且不愁賣的,就是藥物,去年定襄運動大會的時候,各國代表團的人先是將定襄市面上所有的中成藥丸全部掃光了,又跑到善陽,恨不得將整個制藥廠買下來,可是制藥廠的藥材有限,能夠生產出來的藥丸種類和數量也非常有限,是以,價格被他們整個都抬高了。只可惜,我們有心弄這方面的商品,也是無力啊!」

    「你們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沒有出力,我可是聽說,這次朝廷准許民間自發組成團體,經營地方之後,向朝廷申請組成與地方合作的商會組織有近千個,這其中,又有三百多個團體,申請的項目是發展地方煤炭或金銀銅鐵礦等資源,這裡面,有一大半的資源,都是朝廷此前不知道的,也就是說,這其中一大半的資源信息,之前都是被你們隱瞞了起來的。」

    聽孫享福這麼說,很多此前隱藏了這些信息的世家的代表,臉上的表情都有些不自然了。

    目光從這些人臉上掃過,孫享福又再度開口道,「我這麼說,並不是想要你們將自己隱藏的東西貢獻出來,畢竟,那些東西,都是你們先輩付出了代價得到的,朝廷和任何人,都不應該白白享受這些信息帶來的利益。

    我只是想告訴你們,這麼藏下去,沒有意義了,以大唐現今的發展速度,你們隱藏的那些東西,很快就會變的沒有價值,金銀銅鐵礦就那麼值錢麼?未必,越是往後,你們開發這些礦產的人工成本將會越發高,而你們也未必能得到它的開發權,而要是再不快速進行大變革的話,分崩離析,就近在眼前了。」

    「分崩離析?正明兄有些危言聳聽了吧!」王旭故意接話道。

    孫享福一時還沒有反應過來他故意這麼說的用意,道,「我可以大膽的在這裡預言,三年之內,在座的各家之中,就會有家族崩散的情況出現,五年之內這種崩散會成為趨勢,十年之後,只有在這一輪中變革成功了的世家,才能夠保存下來。」

    聽到孫享福信誓旦旦的話,眾多世家代表的臉色都變的凝重起來了。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7-24 17:46
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
    過往的世家之所以強大,是因為他們壟斷了各方面知識,掌握了龐大的土地資源,外加擁有一個人數龐大的宗族體系,相互之間,還抱團取暖,使得他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有較強的競爭力,所以,累積的財富和資源比較多,一直過著人上人的生活。 .

    而現在,他們壟斷知識的局面,已經被打破。

    掌握的土地資源,更是因為國家的擴張,百姓生產力的提高,剝削弱小百姓群體的勞動力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已經不能再給他們帶來多少財富了。

    而隨著工商業的發達,商品逐漸的豐富,百姓的消費也增加,他們族內龐大的人口數量,如果不走出去開辟產業,就會不斷的分攤他們族內精英人群爭取回來的利益,不說那些精英人群會有多麼的不願意,至少,以往那種人上人的生活,他們肯定是沒有了,普通族人,在族內的地位,會因為他們的產出貢獻不高,而越發的低下,這樣,內部矛盾的爆發就是遲早的事情了。

    此前,山南道的各家就因為孫享福的打壓,將矛盾引發,在今年初,成為了大唐第一批分家的家族。

    當一個宗族的所有人,通過抱團取暖,能夠變的強大,能夠享受到比較優越的生活的時候,他們自然願意依靠這種模式生存下去,而當這種模式不能再讓他們過上好生活,而且,還會出現地位越發低下,生活水平也越發的比不上那些單干的百姓的時候,你就別指望他們再那麼傻傻的聽招呼,忍氣吞聲的在宗族裡混日子,這就是人性,誰都願意追求更好。

    像九垸縣這樣的新政發布之後,只有分家立戶,才能享有分配田地和宅基地的權力,這就會加速這些地中宗族的崩散,因為,對於大多數的普通族人來說,選擇單干,他們得到的更多,也更加自由。

    原先郢州幾大家族的族人,就有許多脫離宗族,跑到紀南縣,鐘祥縣的築垸工地干活,分配到了屬於自己的垸田和房屋,要不了兩年,他們就會像現在的九垸縣的百姓一樣,擁有幾百貫的存款,有牛,有車,有船,過上比繼續留在宗族內,行為不能自主,大部分財物受族內支配,好很多的新生活,畢竟,宗族也有其一些硬性弊端,就是非嫡系子弟,很難出人頭地,直系或者旁系子弟,即便是你再有才,也只是將自己創造的利益,貢獻給了家族,貢獻給了嫡系,如果你的子孫庸碌的話,兩三代之後,只能過最普通的生活。

    世家底層族人脫離宗族,已經不是個別現像,而是正逐漸成為普遍現場,因為,現在整個社會模式,開始變了,朝廷能給他們的,或者說,他們自己能爭取到的,已經逐漸比宗族能給他們的更多了。

    在孫享福看來,消滅世家,從來都不是把世家的掌權者弄出來殺掉,畢竟,他們也是這個國家的一部分,而且,他們才是漢家正統。

    而是要通過模式的轉變,將他們變的無害,甚至,對於這個國家有益。

    以制度管事為主的政治模式,能夠避免世家在朝堂獨權,像以往那樣,用權力來剝削別人。這種情況逐漸占據主流,就導致了世家子現在並不熱衷朝堂的情況,因為,越是往後,做官越像是在給人民做公僕了,與他們追求名利的初衷不符。

    而在這種新趨勢下,就會讓掌握了知識的寒門百姓,逐漸的進入朝堂,久而久之,世家宗族霸占一切的局面,自然而然的就消失了。

    「山南道幾家的現狀,相信你們已經看到了,如果,你們不能讓族內的族人,在不消耗家族的財富的情況下,過上比九垸,紀南,鐘祥幾縣的百姓更加富裕的生活,那麼,他們脫離你們各宗族,就是必然的。」

    孫享福只是簡單的說了一句,各家的代表,就像當初山南道幾家的族長聽到孫享福提出讓他們分家的建議的時候一樣,胸口受到了重錘。

    在場這麼多的世家代表,都是族內管理層一級的存在,若說沒有注意到家族內部存在的這種情況,那是不可能的,他們甚至很多人都研究過山南道幾家陸續分家的原因,到最後,他們發現,這種現像,除非是他們造反,打破李唐的統治,否則,就是無解的。

    也正是因為之前已經感受到了這樣的危機,他們才會那麼容易被王浩和王旭忽悠,想要抱團,阻止這樣的局面繼續發展下去。

    「那正明兄有什麼好的建議呢?」孫享福現在扯到的話題,顯然有些超出王旭的預計,不過,他仍然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

    「我的建議說不上有多好,但是,如果你們真的照做了,可能比現在這種抱團搞事,到最後分崩離析要好一些。」

    孫享福把話說的這麼直接,倒是讓在場的更多人,露出了尷尬的表情,他們此次前來,除了問計之外,可不是來給李世民心裡添堵的麼。

    「正明兄還請細說。」王旭繼續道。

    「首先就是你們各家將自家壓箱底的東西拿出來,盡快的做成產業,我知道,光是一個藥材領域,你們其中就有好多家,擁有獨門的種植,泡制秘方。

    現在,你們將這些秘方拿出來,與一些適合種植這些藥材的地區的百姓和官府合作,將其做大,做成別人無法在這一領域與你們競爭的產業,總比之後它被別人研究出來,變的一文不值要好。

    其次,用集中族人生產力的方式,來增加宗族在社會上的競爭力的方式,已經不那麼可取,因為,在舊有的宗族管理制度模式下,一個族人種一畝田,跟種一百畝田,田地畝產一石,或者畝產十石,他們得到的,都沒有多大區別。這種模式,會讓你們的族人的生產力,遠遠趕不上單干普通百姓,這個道理,我之前也跟山南道的幾家講過,已經得到了證實。

    當然,我也不是建議你們放棄這種集中力量加強競爭力的模式,而是,用一種,更符合大家利益的模式,來更好的發展壯大。

    畢竟,世家,也是這個國家的一份子,朝廷同樣希望你們的宗族子弟,在國家的大發展中,變的更好。」

    「什麼新的模式?」眾人聽到了重點,紛紛出聲追問道。

    「很簡單,就像海外探索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一樣,成立股份式家族企業,當你們的每一個族人,都持有家族一定量的股份,他們幫家族賺取的利益越多,自己也能分的更多一些的時候,這就會避免那種如論做多少,都分一樣多,導致生成惰性的情況,也能讓那些不作為的族人,自動被家族淘汰」

    家族企業,在後世科技時代,它依然大面積存在,孫享福說了很大一通如何管理經營這種家族企業的模式,說到底,就是幫他們做了一個花式分家的方案。

    在孫享福的建議中,所有家族,都可以將家族的資產進行清算,換算成股份,給每一個嫡系,直系,旁系,支系的族人,分一定量的股份,給所有負責管理家族產業的人,或者普通工作的族人,制定薪酬,或者經營分成等薪資制度。

    這一整套體系形成,可能會對現在能夠決定一切的家主的權威造成一些威脅,但是,他們只要獲得家族資產五成以上的股份,他們還是能獲得這個家族企業的絕對話語權,只是,股份一旦定型,之後就只能靠單個的家庭傳承了,也就是說,只拿了五成股份的家主,可能會把自己的股份分給自己的多個嫡子,造成絕對話語權不確定的情況,拿少量股份的族人,也可以將自己的股份分成很多份,給自己的子女,而且,股份,還能夠相互出售,甚至是對外出售,這就要看他們今後自己的選擇了。

    不用說,孫享福的這個思路,大家雖然都在認真聽取,但不到萬不得已,應該不會考慮,他們不知道,孫享福當初給山南道的幾家說出分家的建議之後,只是過了一年多,好多家就到了不得不分的地步。

    會談繼續,孫享福他們從自身的發展模式,到對未來的產業經營模式,都給出了一些建議,他能為世家做的,也就是這麼多了,再之後,他們提出想要和孫享福合作開發新產業,孫享福也沒有拒絕。

    比如農門,就有很多種植產業,可以分包給他們做,很多經濟作物,還有藥物的種植,必須在特定的地區種植,才能長的好,讓組織力較強的他們去弄,不僅能幫助這些不同地方的百姓致富,還能更快的推動行業發展,他可是真的做到了自己所說的,對於所有能夠幫助百姓致富的事情,都持支持的態度。

    一整天的會談過後,孫享福在晚飯時分,被李世民請了過去。

    李世民給他准備的晚飯很簡單,三菜一湯,都是一號垸本地特產的魚肉蔬菜,餐前水果是金鈴子,也就是當地人俗稱的癩瓜,或者叫癩葡萄。

    「正明今日辛苦了,先吃飽了肚子,咱們再聊。」李世民指了指廳中空置的一個席位道。

    「那我就不客氣了。」私下場合裡,孫享福已經能在李世民面前做到很隨意了,這是李世民要求的,孫享福自己,也覺得這樣更舒服。

    李世民點了點頭,便轉過臉與同在席位的房玄齡和長孫無忌兩人聊了起來,他們此前已經吃過一陣了,現在是慢慢喝著小酒,慢慢聊正事,其中便有房玄齡小聲道,「魏玄成建議,將地方與世家合作的體制立法,商部馬周侍郎也建議,給像九垸商會和一些類似的股份制的產業,立一整套完整的法規來管理,太子已經批復,不過這些律法究竟該怎麼設立,他們卻只是有一個大概方向,具體怎麼設會更好,有些拿不准。臣建議,讓他們效仿九垸縣制定規章制度的模式,召集社會各界人士開一個聽證會,收集民意的同時,也收集民間百姓提出來的一些建議,或許能盡快敲定細則。」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房卿此言有理,朕意,將九垸縣吏治,作為天下州縣的一個標杆,組織所有的官員,實習生,到這裡來學習,你們以為如何?」

    「臣以為可行。」

    「臣亦認為可行。」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紛紛點頭贊同,又將目光看向了正在大快朵頤的孫享福。

    「那個,我就一草民,雖然是奉旨種田,但對這種國家大事,還是不要發表意見的好。」嘴裡大嚼著食物的孫享福,被三雙眼睛盯著,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此刻,他心裡卻在吐槽著,不是說好的讓我先吃飽再聊的嗎?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7-25 09:33
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

    李世民從來都不知道付版權費這回事,孫享福主政善陽的時候,他覺得孫享福設定的那一套管理體系好,於是,照搬到了關中,然後,逐漸向全國推行。 .

    現在,他覺得孫享福設計的九垸縣的這套管理體系好,他又要將其照搬到全國,在學習成例的時候,他的動作非常快,卻沒有想過,成例也不是那麼好學的,你得有相應的民智作為支撐。

    孫享福說了不發表意見,就真的不會發表意見,反正先大唐的家底子厚,從民間,到官場,都有條件進行更多的學習教育,他要讓人來學,就學吧!這些外來人口,還能帶動不少九垸縣的經濟呢!

    不過,等他們來了就會知道,這裡的吃住雖然走中低端路線,花費並不高,但絕不會給他們什麼公款吃喝的機會,因為制度使然,官府不允許這種情況出現,九垸商會更不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因為,他們要向全縣老百姓交差,不收這些人學費,已經是底線了。

    當然,立法之類的東西,即便是孫享福現在把嘴閉的再緊,也架不住魏征和馬周一封信一封信的問,給孫享福寫信,早已成為他們,還有在長安的蕭的一種習慣了,沒辦法,國家越發的大,人口越發的多,新問題層出不窮,也就孫享福最善於解決這些新問題,不問他,問誰呀!

    「這事就這麼定了,去信長安,讓太子統籌安排各州道的官員到這邊學習,另外,正明你和世家談的怎麼樣了?有沒有什麼新的部署?」李世民等了一小會,見孫享福真的只顧著吃,又再度開口問道。

    孫享福有些無奈的看了看桌上的食物,看來,李世民說讓他吃飽再聊,只是跟他客套一下而已。

    「他們之前之所以有那麼多的小動作,是因為他們正處於一種發展的瓶頸,沒有方向感,十分迷茫,容易被人煽動。

    今天的聊天,我只是站在為國家的利益著想的角度,給他們大致指出了一個方向,如果肯下決心去改變的話,雖然會讓當權者失去一些權利和自由,但至少能保持住幾代人的富貴,如果頑固不化,依舊保持舊有的狀態,那他們距族人離散,分崩離析的結局也不遠了。」

    山南道的幾個世家,要說全部是自然分家的,也不盡然,為了保持地方的長久平靜,築垸工程能確確實實給普通老百姓帶來實惠,孫享福之前也用了一些打壓他們的手段。

    在船運貿易方面這些世家無法與長江水路轉運公司相比較的情況下,打壓他們簡直就是太簡單了,只需要用各種農業產品,衝擊他們原先占有的市場,就能讓他們的收入渠道斷絕,要知道,九垸,紀南兩縣,光是這個冬天向北方輸送的紅菜苔,胡菜,胡蘿蔔,萵筍等蔬菜,售價就高達數十萬貫,這其大部分利潤,原先就是他們幾家占的。

    他們主要產出糧食方面,更是沒有給他們任何機會,江南道占據了水路轉運公司的優勢,直接將關中和遼東等缺糧的市場給他們截胡了,另外兩個鄰居,劍南道和河南道,都是產糧大戶,基本不需要向山南道買糧食,去年他們自產的糧食,只能堆在本地低價售賣,以現在雇佣農民工的工價,他們完全沒有多少賺頭,底層族人們享受到的族內紅利越來越少,都不如自己去種朝廷的田地的收入高了,那些人自然就不干了。

    「那咱們需要設計一些後續手段跟進麼?」李世民很滿意孫享福忽悠世家達到的效果,繼續問道。

    「應該不用了,他們畢竟也是咱們大唐的一部分,內耗的話,損失的是國家,靜待他們自生自滅就行,最多,咱們讓他們看到了守舊失敗的例子,再讓他們看到幾個改革成功的例子,有了對照,他們一定知道該咱們做。」

    聞言,李世民疑惑道,「成功的例子?你指的是?」

    「最先廢除宗族管理制度,成立家族企業的家族,我有幾個好地方,和一個好產業推薦給他們做。」孫享福解釋道。

    「什麼地方?」

    「什麼產業?」

    聽到孫享福賣關子,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也不讓李世民追著孫享福後面問了,這樣會顯得他這個皇帝很沒面子,一起搶嘴問道。

    孫享福答道,「河南道的亳州,禹州,江南道的吉州(今樟樹市的區域),河北道定州(今安國市的區域),這四個地方,皆是農門勘定的,最適合種植藥材的地方,咱們大唐現今的大部分藥材,都適合在那邊大面積種植。」

    這四個地方,在後世,可是被譽為我國的四大藥都,是我國大部分中草藥的出產地,不過要到明清時期,才開始發展起來,現在,還尚未形成規模。

    「善陽制藥廠出產的中成藥丸,一直是市場上的緊缺之物,亦是西域番邦向我國采購的主要必須品,然而,由於藥材產量不足,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許多藥丸,一粒就賣到了幾貫錢,這幾州之地,如果成規模,大面積種植藥材,當地的百姓,想不富也難啊!」長孫無忌有些貪婪的道。

    藥材如果論斤賣,尤其是緊缺類型的,其價格可能達到糧食的幾十,甚至上百倍,這可是比藍莓,花椰菜等有益蔬菜水果還不愁銷路的超經濟作物,即便是他長孫氏現在已經是天下巨富,也不想坐視這樣的肥水流了外人田。

    孫享福點了點頭道,「是的,以大唐現在的糧食價格,和可用於充當食物的作物產量來看,市場的供需基本已經飽和,為了外部戰略需求而種植太多糧食的話,百姓利益受損太大,應該改正,是時候多種植一些經濟作物了。」

    大唐現在可以大面積種植的經濟作物可不少,比如棉花,在水源充足,氣候溫暖的南方種植,產量比關中要高的多,大面積推廣種植技術之後,市場上的貨物就會增多,然之後,就是價格大幅下降,這就會讓普通的百姓,也能低價享受到更舒適的衣物,鋪蓋等生活必須品了。

    再有農門從西域各國引進回來的蔬菜,水果,其產量遠遠大於麥,糜等糧食作物,價格也更高,種植難度還不大,多種植一些,能夠讓百姓的收入增加很多。

    對付世家的最好的辦法,其實不是什麼政策計謀,只要在富民的道路上走下去,就一准能夠成功,大唐現在只有三千多萬人口,卻掌握著比後世我國至少多三倍以上的資源,只要開發利用程度稍微提升一點點,百姓的富裕程度,就能輕松的超越後世的一些發達國家。

    現在,大唐差不多已經度過了以吃飽肚子為目的農耕階段,要考慮的是,如何通過農耕,讓大家的生活質量更高,孫享福只是稍微給李世民提個醒,他基本就能懂這其中的意思。

    「正明的意思,是不是,咱們國內現在什麼東西貴,就多種什麼,多產什麼?」房玄齡聽了孫享福的話,也是連連點頭,接話道。

    「是這個意思,不光是農作物方面,其它百姓生活必須品方面,也是如此,比如現在售價依然有些高的鹽糖制品,咱們大唐沿海數千裡,島嶼上萬座,能夠開發多少鹽場?為何還要讓百姓吃鹽的時候緊巴巴的,花高價買鹽?我看,光是靠開辟鹽場,咱們至少也能在沿海推出十幾個能夠實行免費醫療,教育,養老體系的州縣。」

    孫享福這麼一說,李世民幾人眼前頓時一亮,這檔子事情,可不能只富了韋家一家,拿出來大家共同富裕,提升整個國家百姓的生活質量才好。

    然之後,他們又結合從世家子那邊得到了一些關於資源分布的信息,想到了很多個開發的點,只等魏征和馬周的律法和管理規定弄出來,就能至少上百的州縣,一定程度的開始享受醫療,教育,養老方面的福利。

    當然,在他們商量著類似的國家大計的時候,王旭也在組織人進行商議,推高孫享福名望的目的他確實達到了,現在無論是在百姓,還是世家方面,他都有了一呼百應的名望基礎,然而,事情,卻並不是如他想像那般在發展。

    李世民沒有因為孫享福日漸高漲的名望而忌憚他,不信任她,孫享福也沒有因為有了這些名望,而想著去對抗李世民,建設什麼新的社會次序。

    相反,他覺得,李世民和孫享福的合作雙打,玩的更順暢了,自己這些人,雖然看似在發展產業,聚攏財富,但是對於整個國家的影響力,在飛快的降低。

    以前的時候,他們王家若是出了大問題,整個國家都要動蕩,甚至,能將朝廷搞到癱瘓,現在的話,他卻沒有那樣的自信了,他覺得,即便是李世民一時氣怒,將他整個王家從大唐抹除掉,這個國家,也未必會產生什麼動搖。

    這種感覺,讓他有很大的挫敗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財富,與權力和影響力,已經開始脫鉤了。

    就像一條大魚,在一個小池塘的時候,它盡力折騰,或許能夠掀起驚人的浪花,但是在江河大海裡,無論他怎麼動彈,浪潮都會輕易的將它掀起的漣漪抹平一樣。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7-25 09:33
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
    王旭畢竟不是王浩,情況不在他事先的預計當中,他就有些不知所措了,王氏族老會的意思,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反正就算是順著李世民的意志走,王家也還能混個富貴不是,等天時有變的時候,他們現在累積的財富,就會成為他們趁勢而起的資本。

    所以,自從李世民啟程前往嶺南之後,一號垸田,難得的進入了一段時間的清靜時間,整個五到六月間,百姓們也就是在忙碌的時候談論談論菜地裡那些看上去很陌生,叫不出名字的蔬菜,以及它們的烹調方法等等,直到新一季的秧苗下地之後,孫享福和大家,才有時間歇息幾天。

    「二哥來信了,說太子讓農學院派學子前往亳州,禹州,吉州,定州,指導種植藥材,帶隊的師弟們,直接給了農部員外郎的官職。」孫小妹揮舞著信紙,報喜一般的朝正在池塘邊釣魚的孫享福道。

    「他們都才十三四歲的毛頭小子,就封員外郎的官職,今年下季,農學院再招生的時候,門檻只怕要被人踏破了。」孫享福淡淡的一笑,繼續關注著水面上的魚漂道。

    「再有三個月,二哥就要起身去長安成婚了,他想讓我過去暫時代管農學院。」

    「你的任務是把二力帶回來的那些作物都種好,農學院讓得壽培養幾個得力的人才負責管理就好,不影響教學的情況話,最好用非農門子弟專門做日常管理,咱們不能給別人一種這門學科是由咱們一家把持的感覺,不然,以農學院的重要性,學院的山長,教授,早就已經是朝廷有品級的官員了。」

    善陽醫學院之所以能納入大唐的官方教育體系,便是因為它不止是一家一門的學說,藍田職業技術學院,則是因為它份數海外投資探索公司,是國企背景,管理人員,都是商部尚書武士彟的屬下,也是有品級的官員,而目前為止,沒有納入教育體系的,除了農學院之外,就是弘農的工學院,和揚州的商學院,這兩間學院,都是由世家投資開設,有很大的孫享福剛才所說的,為一家一門服務的學說的嫌疑。

    「咱們現在的樣子不是很好嗎?為什麼要做朝廷有品級的官員?」

    對於這麼問題,孫享福想了想,對他講解道,「因為,長遠來看,任何的學術,只有涉及官職權力,它才會被人們所追逐,才能長久的被人們所重視,比如,前隋後期開始的科舉,只有學好了經學的人,才能參加,其中之後,就能做高官,而當時朝堂上的大官,也都是經學世家子弟,大家的眼裡,除了經學,就沒有其它學問,這就是權力和利益,帶給經學的加成,而現實生活中,那些經學,真的適合用來治國嗎?

    未必。

    現在的朝堂上,就有大批的官員,他們不通經學,掌握的是農工商行業的知識,事實證明,他們對於一個國家的幫助,不比那些只會經學的家伙小。

    可是他們的地位,卻仍然低那些學經學出身的官員一頭,因為,經學是國家的主體教學內容,國子監的祭酒是大唐教育體系的最高官員,而咱們農學院,如果連大唐官方的教育體系都不能納入,那麼出來的子弟,地位必然會比較低下,久而久之,就不會被別人重視了,畢竟,大多數讀書學知識的人,都是抱著追求名利的心思的。」

    「大哥你想的可真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大哥我別的事情不會想多,關於農學方面的事情,還是要多考慮考慮的。」

    孫小妹理解的點了點頭道,「嗯,那我就把你的意思,告訴二哥吧!對了,百姓們這幾天都在問,咱們的民學課什麼時候再開。」

    孫享福答道,「現在最忙的時候差不多過去了,北方的工人也不在這邊,大家的生意應該不忙,讓張軻通知各垸,最好連紀南縣和鐘祥縣也通知上,咱們的民學課的時間在夏日會加長,每天太陽熱辣,不適合勞作的時候,便開講,直到正午,下午再講一個半時辰的課,直到秋收為止。」

    「這樣一天講兩三個時辰,大哥你豈不是很累?」

    「誰說就我一個人講了,你們幾個也要上講台,西域引進過來的這些蔬菜,你們要一樣一樣的給百姓們講到,每一個種類講三遍,幾個月也講不完,以後,我就做一些總結發言和疑難解答方面的事情。」

    「還有釣魚的事情是吧!大哥你現在就剩下一張嘴了。」孫小妹朝孫享福飛了一個白眼道。

    她這個表情倒是讓孫享福有些意外了,以前他這個妹妹可是文靜的學霸型,突然轉到可愛俏皮少女風,倒是讓他有些不適應了,看來,小妹的青春期,也不可避免的來到了。

    「大哥我是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思考,你以為每天那麼多問這問那的信,不靠冷靜的思考,就能隨便回復?」

    「那好吧!你慢慢在這思考,反正家裡你現在應該也不愛待。」孫小妹說罷,便一轉裙擺,准備回家。

    「你等等,家裡我怎麼就不愛待了?」

    孫小妹笑著答道,「嫂子把那些胡姬弄過來了,整整二十個呢,都把院子裡的空房間全部住滿了。」

    聞言,孫享福臉黑。

    看到他這副表情,孫小妹幸災樂禍的看了他一眼,便往住處走去。

    好吧!這下搞的孫享福釣魚的心思都沒有了,只想著怎麼離家出走了。

    和他有同樣心思的,還有韋叔諧,現在,朝廷要將制鹽之法對沿海多個州縣公布了,整個韋家的人,都催著他想辦法,當初,這個產業,可是他從孫享福這裡弄來的,現在,早已成為了韋家,兩大主要收益來源之一,一旦這門生意沒了,韋家的收入,會立即少一半,他們家的族人,能同意才怪呢!

    這不,從他所乘的烏篷船的行駛速度,孫享福就知道他心裡的焦急程度。

    「我才下的窩子,你把魚都給我趕跑了,我還怎麼釣。」

    「你孫正明要吃魚,有一百種方法比一條條的釣來的快,浪費這個時間干啥,咱們還是談談正事吧!」

    「我這被皇帝圈禁在九垸縣的草民一個,跟您堂堂銀青光祿大夫,有什麼正事可談?」孫享福收起了魚竿,換了個位置下鉤道。

    「話可不能這麼說,孟姜很快就要和得壽完婚了,咱們兩家也算帶著親呢!可不能見外。」船夫將船靠了岸,韋叔諧一腳就跳到了岸上,四十多歲的人了,卻一點也沒有長輩的風度,蹲在孫享福的竹馬扎旁邊說話道。

    「您可是一點也不跟我見外,怎麼,是為了種藥的產業來的?我估摸著,這事,也就你們家韋尚書收到的消息最快。」

    京兆韋氏現在是關隴世家的領軍人物,關鍵是,他們還不招長孫無忌恨,因為韋妃只生了兩個丫頭,對長孫氏完全不造成威脅,平時,他們也都是為長孫氏搖旗吶喊的小弟一枚。

    「韋挺那個農部尚書,就是個空架子,管管人還行,壓根就不懂怎麼種地,這官場上的事情,我就不找你了,四個地方,你隨便指一個,我馬上就能運作出一個州刺史來全盤掌管地方,關鍵是,你得給我派幾個確實能幫我們種出藥材的人來,把最值錢的那些藥材,都幫我們種出來,至少,讓我們把在制鹽產業上面的損失補回來。」

    孫享福有些納悶的瞄了瞄韋叔諧道,「別的不說,咱們大唐的上州刺史,還沒有這麼不值錢吧!你們韋家想運作,就馬上運作的出來?」

    上州刺史可是從三品的級別,跟現在的十部侍郎相當,那都算是步入高官行列的大員了,可不是誰誰誰找點關系就能敲定的事情。

    「嗨,我來前,族內已經將家族進行股份制改革的事情敲定了,另外,我們將制鹽的秘方交出來,也算是於朝廷有功,陛下已經許給了我們一個地方,將由我親自任刺史。」

    「股份制改革?你們韋家的實力,可是已經邁入准一流行列了,這動靜,只怕不小吧!」孫享福有些意外的看向韋叔諧道。

    李世民去嶺南還不到一個月,這個消息傳到長安,應該還不到二十天,韋家,居然就已經做出了決定,這可真是雷厲風行。

    不過,想到韋妃這次伴駕到了山南道,孫享福心裡也就了然了,只怕,這裡面有韋妃的建議。

    「那是自然,光是財產清算,只怕還得幾個月呢!最後的股份分配,還要召集所有族人商議,明年開春前能落實好,就算快的了。」

    「是麼,看來你們韋家對於這種改革,是一點也不反對啊!這就已經開始清點財產了,估摸著,能有多少錢?」

    「沒多少,不算那些必定要分配給族人的房屋產業,統共有兩千萬貫都夠嗆,其實,咱們也是因為這幾年發展太快,內部矛盾多,才不得不選擇改革的。」

    大唐目前最頂尖的王家,差不多有五千多萬貫的資產,韋家有接近他們一半的資產,已經是非常難得了,這其中,只怕有大半,是這幾年累積到的。孫享福估摸著,五姓七家中,其它幾家也就比韋家稍微強些,能有三千多萬貫就不錯了,絕對上不了四千萬貫,五姓七家以外,已經沒有人家族能給韋氏比財力了,只是,孫享福有些意外韋叔諧說的『內部矛盾』的問題,他們韋氏這幾年的發展勢頭,可是屬於整個大唐最強勁的梯隊的。

    於是開口問道,「韋家內部有矛盾?」

    韋叔諧毫不避諱的點頭答道,「當然,你在給世家子們開會的時候說的那些問題,我們韋家都有,主要集中在利益分配上,像渭南的煤炭廠,十多萬工人,每年上百萬貫的盈利,不過,這卻一個族內比較有能力的旁系子弟掌管的,今年初就查出,他貪墨了家族近百萬貫錢財,原因是,他從韋家得到的,比以前好不了多少,他的幾個兒子,都不是什麼才能之輩,他擔心,等他從管理的位置上下來之後,他們一家,估計就會過和普通的底層族人同樣的生活,他不甘心。」

    韋叔諧沒有一一將所有的問題講完,孫享福卻是知道,像那個貪污的管事一樣不甘心的人,肯定會有很多,而且,其它一些家族也是這樣的情況。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7-26 12:31
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

    貪婪是大多數人都有的劣性品質,沒有因為人類文明的進步,而有絲毫的減退。

    朝廷的官員貪污了,還能夠下獄法辦,世家的管事族人,在自家的產業裡貪污了,朝廷可是不會管的,這屬於人家的家務事,就算他們自己查出來了,也只能按照宗法處置,通常也就是一些打罵責罰,最嚴重者,不過是逐出家族而已,畢竟,一般沒有那個家族的宗法,是允許殘殺同宗的。

    所以,在利益分配本來就不均勻的情況下,世家內部的貪污問題,比朝廷還要嚴重的多,越是產業多的大家族,越是管顧不過來,支系,旁系,支系,嫡庶之間,天然的就存在利益爭奪,只是,為了宗族的這艘船不沉,都保持了自己的底線原則而已。

    孫享福搞清楚了韋家,或者說大多數世家的內部情況之後,開口道,「既然如此的話,我建議你選擇河南道的禹州,因為它離善陽的距離最近,種植同樣的藥材,你們運送到善陽制藥廠的成本,會比別處低很多。」

    聽了孫享福的建議,韋叔諧心裡馬上就有了計較,不過,只是這麼一個建議,肯定是不能讓他滿意的,再度開口道,「是這樣的,我們韋家十分看好未來的醫藥市場,你看善陽制藥廠制作出來的藥丸,不光是要供應我們大唐上千萬人口,還要向西域番邦,好幾億人口的大市場輸出,就現有的產量,根本供應不上。你說,咱們就善陽一座制藥廠,規模是不是太小了?」

    「怎麼?你們韋家,對制藥廠也有想法?」

    韋叔諧點了點頭道,「這是響應市場需求嘛!你想想看,一州之地,哪怕適合種植藥材的地方只有百萬畝,那產出的藥材,也是相當驚人的,往返運送到善陽,運費損耗巨大,還不如直接在禹州開設一座制藥廠,如此一來,將藥材直接生產成輕便的中成藥丸,再向外販賣,就簡單省事的多了。」

    孫享福是知道這一點的,道,「這事,你跟我說不著啊!制藥廠把制藥技術轉讓給誰去開分廠,那是朝廷的事,你應該直接找陛下去運作,只要不涉及戰略儲備問題的話,陛下那邊應該不會有多大問題的。」

    「我運作了啊!不過到蕭相那邊卡主了,他說藥物價格,對外銷售的市場,涉及到很多戰略方面和民生管理的問題,在沒有制定好管控措施之前,是不會輕易對外開放的,我這不是來找你想想辦法,看能不能在保障朝廷利益的同時,讓我韋家也占點光麼。」

    「蕭相說的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你且容我想一想。」孫享福說罷,就靜靜的盯著水面上的浮漂,思索了起來。

    其實,如果韋家沒有做出改革之前的話,朝廷是絕對不可能考慮將這麼重要的產業,交給他們開發的,他們家族裡面負責管事的人,連自家的產業都會貪污,讓他們經營與別家的合資產業,那只會更加的變本加厲,這也是為什麼,孫享福建議李世民把第一批與地方合作的機會,給那些改制的家族的原因,股權分了,家族就算分了,只有分散了的他們,對國家才會更加無害,才會相互防範別人,侵吞自己的利益。

    現在韋家既然已經進入了清算家產,分配股份的階段,那麼,他們就具備與朝廷合作開發項目的基本條件,對於類似的股份公司,包括之前的一些多家合作開辟的產業,朝廷都將會出台一部公司法,來進行管理。

    誰持有什麼產業,多少股份,都需要商部出具合法的文書憑證,有了這些合法的文書憑證,他們才能合法的獲得相應的產業的盈利分紅,朝廷才會在律法的高度,保障他們的利益。

    而且,對於多人持股,和資產規模到達一定程度的產業,朝廷官方,還會代表股東,對其產業經營情況,資產,進行監管,這是為了國家安全計,也是為了保障所有股東的利益。

    可以說,這部公司法一出台,以後,市場上就很難出現有囤積居奇,惡意哄抬市場物價等等不道德的商業行為出現了。

    至於韋家要在禹州開發藥田種植和制藥廠的事情,孫享福給了韋叔諧一個建議,那便是以韋家改制後,成立的韋氏集團,出資,成為禹州制藥廠,和禹州商會的大股東,禹州制藥廠成立後,有朝廷,韋氏,善陽制藥廠,禹州本地百姓多個股東,受到多方監管,同樣,禹州商會也是有朝廷,韋氏,禹州本地百姓等許多股東,同樣受到多方股東監管,而且會效仿九商會的各種經營管理模式,對所有的股東公開公示財政賬目,防止貪污,或一些違法交易存在。

    孫享福把這一整套構想跟韋叔諧說了一遍,讓他去跟蕭瑀他們商量,並且,他自己也寫信,給蕭瑀,魏征,馬周等人,把公司法,以及這種二三級子公司管理,多方持股,多方監管的模式給他們說了說,相信,以他們的智慧,不難根據這個框架,制定出詳細的管理規定出來。

    而且,這一套管理框架,還會拔高世家與地方合作開發產業的基礎條件,那就是必須是在商部注冊的,股權分明,資產清晰,受朝廷與股東推選的人員監督的正規公司,才具備資格。

    這就會導致像韋家這樣優先改制成功的家族,在與地方合作產業的時候,暢通無阻,他們可以依靠手頭上的資本,抓住時機,快速搶占市場,不管是制藥產業,還是制鹽產業,或者是棉花種植和紡織產業,只要他們的管理人手夠,錢還沒有花完,都能夠快速的搶占地盤,開始上馬。

    一個下午,孫享福和韋叔諧把所有的話都談通透了之後,他就快馬加鞭的趕回長安了,接下來的日子,孫享福每天都在九垸縣給百姓們上民學課,韋叔諧,則是在調動一切家族力量,快速完成資產清算,股份分配,爭取在蕭瑀,魏征,馬周等人把整套管理規定制作出來之後,第一時間注冊公司,上馬項目,搶占市場。

    他的這一舉動,或許可以瞞的過別人,卻瞞不過關中與他們韋氏比較親密的各家,一般,像他們這樣非常積極的推進一個項目的時候,肯定是裡面隱藏著巨大利益,所以,這些家族在多方打聽,分析推測之後,將韋氏,還有已經動起來的洛陽長孫氏,等正在大力推進家族改革之後要做的事情,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然之後,他們發現,自己的家族,如果不快速跟進的話,在大唐的這輪發展大計中,他們可能連毛都撈不到一根。

    於是,不需要朝廷任何宣傳,推動,從關中開始爆發,整個大唐的世家豪強,都出現了一次清點家產,宗族改革的浪潮。

    這個浪潮打的王旭有些措手不及,七月下旬,當李世民乘著大海船,往日南郡巡視了一圈,回到廣州灣,准備給從東海試航離了一圈,彙聚到嶺南,要開始向遠海展開探索的包鋼船隊送行的時候,研究了三個月之久的公司法,以及與地方百姓合作產業,推動福利保障項目的具體管理規定細則出台了。

    這一日,商部衙門前,人山人海,一塊塊超大的公告欄豎在了門外,上面張貼著好多個公司的信息。

    第一張大紅紙上寫著,大唐海外探索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總股本,六百六十六萬股,股價十貫。

    其產業大致包括······

    其主要股東包括······

    所有持有大唐海外探索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股東證的股東,都有權力,對於公司的賬目進行監管,審查,其董事會,必須每年,主動向所有股東通報一次公司資產狀況,經營情況,盈利情況······

    然之後,渭南新城股份有限公司,渭南冶煉廠,渭南造車廠,渭南農具廠,渭南船廠······

    統共有近百個大型工廠,朝廷國企,只要資產超過十萬貫,涉及多股東的產業,都榜上有名。

    將這些榜單看過之後,所有世家子們的第一想法就是,這些產業,今後在管理程度上,肯定是優於自家的產業的。

    因為,管理構架,盈利分配,監管制度,清晰明確,其股東持有的股份的價值,每年都在飛速增長。

    正當他們在羨慕這些產業的股東的時候,韋家眾人,拿著一大張紅紙,從商部衙門走了出來,然之後,他們喜滋滋的將那張大紅紙,張貼在了公告欄上。

    只見上面寫著,韋氏集團,總股本,兩千萬股,股價一貫,其名下產業包括,全資子公司,渭南煤炭廠,善陽煤炭廠,廣州制鹽廠······

    重要持股人一欄裡面,家主襄城郡公韋義節,持股一千萬股,像韋廷,韋叔諧,韋慎,韋漣,韋渾等韋氏當代主要成員,都持有數十萬到十幾萬股不等,到最後,就是所有韋氏男丁的持股,大多只有幾百幾千的,甚至一些旁支庶子,幾十股的都有,高達數千人,韋家眾人直接在商部衙門裡,拉了一大車相應的股東證回去分配。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7-26 12:31
第638章 勸說王旭

    各家的注意力,都在韋家改制分家這件事情上,很快,便有數千人聚集到了城南的韋家大院。

    一個關中的頂尖世家,居然說分家,就分家分了,所有族人都得到了一定數量的房屋,田地,生活必須的固定資產等,而所有對外經營的產業,他們全部折價算到了股本裡面去,韋家的當代家主韋義節,也就是韋妃的親哥哥,一邊按照名字,給族人頒發股東證,一邊叮囑他們,不要將這些股東證遺失了,憑著它,每年都可以到股東大會上領取分紅。

    雖然,公司法規定了,這些股份,是可以出售轉讓的,但是,它就是個下蛋的母雞,韋氏改革之後,產業一定會蒸蒸日上,留著它,就是留著一個長期的進項。

    如果孫享福看到這副場景,一定會贊一句,不愧是歷史上雄霸整個唐朝的第一家族,能在李唐兩百多年的統治中,出二十位宰相,多位皇後,貴妃,還真是有它的特殊之處,『城南韋杜,去天五尺』可真不浪得虛名,他們做事的這種魄力,就不是其它任何家族能比的。

    不過,分配股份給族人,還不是韋氏今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一場人事任命大會,直接讓諸多趕來圍觀的關中其它家族的旁支系子弟,看的眼饞不已。

    他們給家族內各個產業的職務,都定了薪酬,某個產業的總管事級別的職務,還有經營分成,這是獨立於股份分紅以外的收入,以業績說話,業績越好,盈利越高,管事的人的收入越高,不設上限。

    這等於是給所有家族有能力的旁支系子弟一個掙錢,出頭的機會,他們各自的家族,也應該照著這麼改才好。

    而正當他們以為,家族改革就是這樣了的時候,韋義節宣布了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韋氏集團,將出資,在禹州開辟百萬畝以上的藥田,與禹州百姓合作,成立禹州商會,管理這些藥田。

    同時,他們還與善陽制藥廠合作,在禹州開設制藥分廠,由韋氏集團出資建廠,組織當地人生產,銷售,善陽制藥廠則提供制藥技術,以多方持股,多方監管的形式,打響除九垸縣以外,民間商會組織與地方百姓官府合作,以發展當地資源產業,推進當地百姓福利項目建設發展的第一槍。

    當然,還不只是這一個項目,韋氏雖然將制鹽秘方交給了朝廷,但是他們畢竟是做了五六年鹽生意的熟手,對於所有的制作工藝,銷售途徑,都是最熟門熟路的,所以,他們一路從遼東半島,卑沙,山東的登州,萊州,往東南,到明州,泉州再到嶺南道,整個大唐本土沿海過萬裡海岸線,十幾個州,三十多個縣,與當地官府和百姓合作,開發鹽廠。

    也就是說,韋氏雖然將制鹽的方子交給了朝廷,但是,未來,他們依然能在這個產業上面,占據大頭,而也因為韋氏的大舉擴張,大多數族內旁支子弟,在韋氏集團的各個子公司中,擔任了管事經營者的職位,而拿到非常不錯的薪酬。

    這就更加讓其它家族,人數居於多數的旁支系子弟眼饞了,只要不是傻子,都看的出來,家族這樣改制之後,能夠爆發出多大的力量,所以,朝廷什麼都不用做,他們自己,就在家族裡鬧了起來。

    而當這些家族的當權者搞清楚了韋氏為什麼能夠這麼快速,且毫無阻礙的擴張之後,他們再也坐不住了,雖然那些合作產業的大部分盈利要用於當地百姓的福利,但他們仍然是小有賺頭的,而且,能擴大他們家族的影響力,所以,世家改革的浪潮,變的誰也阻止不了了。

    「正明兄果然大才,難怪我大哥和二哥,都不是你的對手。」九垸縣,民學課放學之後,王旭親自去將孫享福請到了九垸縣新開的一間酒館之中,相對而坐之後,王旭一邊給孫享福倒茶,一邊道。

    「不是我有多聰明,是他們沒有選對路,這個世界上,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站在人民的一邊,才是永遠都不會敗的。就算是做皇帝都是如此,何況是你們這些士族。」

    「沒有足夠的智慧,又怎麼能悟的透這麼深刻的道理呢!所以,我說正明兄大才,是一點也沒錯的,今日請正明兄來,只想請教一下,我王家的路在何方?」

    孫享福聞言,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王旭,答道,「路,它一直就在腳下,順著路走,你就能走的又快又穩,反之,則是困難,其實啊!你問的,不應該是路的問題,而是方向的問題,你王家的方向究竟在哪裡?」

    這個問題,王旭還真不好回答孫享福,說白了,他們王家,就是擁有了頂尖的富貴,卻還不知足,這和登上了皇位,還想長生不死沒有什麼區別,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的話,他們就是作,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的生老病死,喜怒哀樂,那裡由得這些前人操心。

    對於他們來說,這些前輩先人,也就是一個個需要他們逢年過節的時候祭拜的名字而已,真想他們過的好,其實推動整個社會發展,才更實在些。

    因為,一個古人,是無法體會到時代進步之後,人們可以享受到什麼的,後世隨便一個中等殷實的家庭的老百姓,生活質量,都不比這個時代的權貴富豪差。

    「其實,原本,我也只想多給家族賺點錢,掙點產業,得到大家的認可,可是······」

    「是王浩讓你改變了想法?」見到王旭少有的出現了猶豫,有話難言的表情,孫享福開口問道。

    「有他的原因,但有更多我自己的原因,你可能不了解我的過往,我從出生起,便穿著世上最好的衣服,吃著世上最好的食物,有最好的師父教我文武藝,十四歲以前,我甚至都不知道什麼是發愁。

    我的世界太寂寥了,沒有多少能夠讓我生起興趣的東西,我從小修煉武藝,就是想著某一天,當我遇到最強的對手的時候,那一戰,能夠更加精彩一些,其實,我非常的理解我大哥和二哥的瘋狂,他們要是再不瘋,說不定,我會比他們先發瘋。」

    王旭這番話,也算的上是深刻的自我解剖了,孫享福聽完之後,連連點頭道,「我算是知道你們這些富二代為什麼都容易產生特殊癖好了,這都是你們從小得到的太多,產生出來的毛病。」

    「那正明兄可有解我之症的妙方?」

    「有,但是你不會願意用。」

    「你就說說看吧!」

    「把你所擁有的一切,全部奪走,讓你嘗嘗從底層奮鬥的滋味。」

    「這,果然是個我不願意用的辦法。」

    「其實,也還有另外一個辦法。」

    「什麼辦法?」

    「打開你的視野。」

    「我的視野還需要打開?」

    「非常的需要。」

    「願聞其詳。」

    「你以為你們王家現在很有錢,是個頂尖的世家了麼?在我看來,根本不值一提,知道我被陛下收去的產業麼?它每年,都能為我掙一千多萬貫,就算我不將其發展壯大,五年,就能掙出一個王家的財富來,如果這些產業不是被陛下收走了,十年以後,我想要對付你們王家,彈彈手指,就能把你們王家玩到破產。」

    聽孫享福這麼一說,王旭有些發懵道,「這,未免有些誇張了吧!」

    「一點也不誇張,你應該知道,我從飯都吃不飽,到被陛下沒收走價錢幾千萬貫的產業,用了多久。

    所以啊!別以為你們王家很有錢,是能夠影響這個國家的大家族,其實,你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兩三年,長孫氏就會超越你們,韋氏,也有可能與你們叫板,弘農楊氏的潛力也不小······」

    「這不可能,長孫氏在長安改制,成立的長孫氏集團,總股本不過三千萬貫,也就比我王氏的一半多一點而已,連崔鄭盧李幾家都還比不上,韋氏集團,則是只有兩千萬貫,想要掙到幾千萬貫,可不是幾年能夠輕易做到的,那是我王氏數百年的累積,而且,現在我王氏掙錢的速度也不比他們慢。」王旭打斷了孫享福的話道。

    「是麼,信不信,我有辦法可以讓他們在一天之內,就超越你王家的資產?」

    「這,這更加不可能了,你名下的產業都被陛下收走了,家裡的余錢,應該一百萬貫都沒有,如何能做到?」

    「因為他們已經改制了啊!而你們王氏沒有,聽說韋氏有兩千萬股本,每股一貫錢,你說,我要是願意用三貫錢,購買他們族人手中的股份,他們韋氏的兩千萬股份,是不是就變成了價值六千萬貫了?這不是超越你們王氏了麼?」

    「這只是你個人的意願,怎麼可能有其它人願意用三貫錢,買價值一貫錢的東西,而你現在又沒有六千萬貫,所以,你這個說法,不能成立。」

    「真的沒有人願意花三貫錢買嗎?我看大把。

    韋氏有大唐最大的煤炭廠,有最大的鹽廠,未來,還和數十個州縣合作開發當地產業,在禹州,他們有制藥廠唯一的分廠,那可是一個開在百萬畝高產藥田中間的制藥廠,其盈利能力,除非是瞎子,都能看的到,而擁有這些東西的韋氏的股份,就是一個能下金蛋的雞,拿著它,年年都能分錢,只要韋氏有人肯出售,別說是三貫,我估計十貫都有人買,他們只需要賣一半的股份出去,仍然保持產業話語權,所得到的資產,就比你們王家還多一倍,而掌握了天下零售業的長孫氏,其商業優勢,盈利預期,還在韋氏之上,現在,你還敢說我的說法不成立?」

    「這······」

    「別這了,你要是再被你的那些舊有想法所左右,未來一二十年後,你王家別說第一家族了,就是在前一百,也未必看的到你們的名字,所以,沉下心來搞發展,賺錢吧!這樣,不僅你們好,對大唐也好。」孫享福拍了拍王旭的肩膀道。

    他這幾下,險些把王旭的魂都給拍走,這世道變的,他都有些不敢相信了。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7-27 09:32
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

    王旭是失魂落魄的回去的,孫享福直接將他那顆驕傲的心給擊碎了,原來,自己這些年所做的一切,在孫享福看來,是那麼的微不足道,他給大家打開了一道全新的大門,如果王家不進門,別說遠遠的甩開別人,就是想跟上別人的腳步,都難。

    所以,連王氏這種種最頂尖的家族,也要考慮家族改革的問題了,不過,他們改起來,難度之大,耗時之久,可是要超過韋氏很多,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足夠最先改革的長孫氏,韋氏,甄氏,虞氏等家族追上他們好大一截了。

    一個國家,大型企業多了才好,才能將全民都帶入有福利保障的地步,才能給國家創造更多的稅收,到了此時此刻,大唐已經不用再擔心他們太有錢了,當世家的錢財產業,折算成股份,分散到了每個族人手中的時候,他們的危害性已經降低了一半,而當他們接受了朝廷的公司法,以及看上去更為嚴謹,靠譜的資產監管之後,他們的危害性,就再度降低了一半,他們與地方合作,發展一些低盈利的產業,雖然將自己的利益捆綁在百姓身上,加強了自身的安全保障,但也徹底將自己捆綁在了這個國家上,他們的產業發展起來了,這個國家只會更好。

    八月,李世民難得的在嶺南過了一個中秋節,這裡的糖產豐富,做的月餅也極甜,在吃著最愛的甜食,看著長安送過來的奏報的時候,他的心情愉悅到了極點。

    海邊,整齊的號子聲響起,數萬水軍將士,赤膊著身子,跳入了滾滾卷來的海水中,李世民打著赤腳,往沙灘邊上慢悠悠的走去,這些海員們,游水衝浪的訓練,非常具備觀賞性。

    親自在海裡面游過幾次泳之後,他才知道,在海裡游泳,跟在御花園修好的戲水池裡游,根本不是一回事,巨大的海浪,總是能拍在他的臉上,讓他嗆水,在北方算是會水的人,到了南方,壓根不值一提。

    遠處的碼頭上,整齊排列的二十艘包鋼大船已經做完了最後的修檢,渭南船廠和嶺南船廠最頂尖的一批船工從船上撤離後,各種物資開始陸續被船工們搬上船艙。

    此次,他們的航行時長,可能達到兩年以上,除了充足的必須品的准備,他們的船上,還配有很多捕魚,濾水,可使他們的持續航行能力增加的各種工具和新技術,像醫師,甚至是用文娛活動幫助船員解壓的文工團員,船上都有配制,孫享福幾乎把自己能夠想到的方方面面,都讓趙龍他們做了准備,而看到了這些准備的李世民,才切實的感覺到遠海航行的不易。

    「陛下,這邊裝船的物資,只是一部分,因為一旦出海,他們就會開始消耗,在呂宋島,臣已經先一步派了五十艘三萬石的大海船准備了另一批物資,他們會在那邊,將整個船隊的補給加滿,還會隨船隊一同出海,為船隊補給物資,不過,以那些船的航行能力,最多只能把探索船隊送至八千裡以外的海域就要返回。」

    李世民點了點頭,繼續沿著沙灘,往船隊的方向走去,他知道,八千裡海路,聽上去好像很遠,但卻未必有整個航程十分之一的路程,據孫享福預計,船隊如果繞著這個世界行走一圈的話,至少需要航行十萬裡。

    當然,這不是說,繞地球一圈有十萬裡,如果是走直線,算赤道長度的話,是四萬多公裡,八萬裡多一點,但是實際航行,是沿大陸架繞行的,那麼,距離就會多出很多,甚至超過一大半,以包鋼大船順風,或逆風,綜合平均起來,每天三百多裡的航行速度來看,就是完全不停歇的跑完全程,也需要三四百天的時間,而實際上,停留補給,登陸探索的時間,肯定不短,所以,李世民想知道遠海之外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得等兩三年以後了。

    「馮卿,為何這些船工們,要搬這麼多茶葉,罐頭之類的物資上船,裝更多的糧食,不是能讓他們吃用的時間更久嗎?」走到了碼頭旁邊,李世民看到了船工搬運的東西,不解的發問道。

    「陛下,這個您就有所不知了,船到了海上,有各種捕魚的工具在,一般是不缺食物的,最缺的,是燃料,飲水,綠葉青菜和蔬果,人要是長期吃不到這些東西,是容易出現各種病症的,所以,遠航的話,反而是這些物資需要多准備。」

    「難怪此前往日南郡,那些船工水手,更願意吃這些青菜水果,卻對美味的海魚視而不見。」李世民恍然大悟道。

    馮盎的心理卻是在吐槽,你要是天天在船上跑,天天都是吃海魚,能喜歡吃才怪,有些人甚至聞到那股海魚味都想吐。

    所以,此刻,聞到海魚氣味就想吐的趙河和張林幾個小家伙,正用籮筐將一些從山林裡收集過來的腐葉土往船上挑,他們會在沒艘船上弄一塊地方,種植一些如生菜,莧菜等,能快速長成的綠葉子菜,還會發豆芽菜,給海上的船員開開小灶。

    見到李世民朝船隊這邊走來,趙龍將一個大皮箱的蓋子蓋上,一把將其抱起,從船上下來,向李世民所在的位置走了過來。

    「陛下,這是海外探索船隊三千六百五十七名出海人員的遺書,如果我們意外葬身大海了,您是這個世界上最有可能幫我們完成遺願的人,所以,請您收下它。」趙龍行了一個半跪的大禮,將皮箱高舉過頭頂道。

    對於這次超遠程航行,即便是在海上跑了好幾年的他,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所以,提前做好心理准備,非常有必要。

    「遺書?何至於此?」李世民接過趙龍交過來的箱子,遞給跟他身側護衛的獨孤謀之後,面色沉重的將他扶起來道。

    「大海之上,任何情況都有可能出現,做此准備,能在出發的時候,便激發起海員謹慎求生的意識,在那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茫茫大海中,這種意識十分重要,能夠幫他們避免很多危機。」

    說到這裡,趙龍的眼眶有些微紅,他至今依然記得幾年前自己帶著嶺南剛剛訓練出來的三千船員往澳洲去的時候的那次翻船事故。

    當時正值夜晚,海上突然起了大風,,一丈多高的大浪,將兩艘由新船員操控,來不及調整方向穩定船身的水輪船掀翻了,船上大多數水手落海之後,只得中吹起羊皮氣囊求生綁在身上在海浪裡漂浮,夜晚的能見度太低了,巨大的海浪,根本由不得尚未被掀翻的船只向他們展開救援,等到次日風平浪靜的時候,這些落海的水手早已與船隊失散,而這時,他們遇到了鯊魚。

    有過一些海上知識培訓的水手們知道,鯊魚,會因為血腥味,而越聚越多,他們,就是聞著了那些受傷的船員身上的血腥味,才尋找過來的,想要逃生,必須舍棄那些受傷的船員。

    當時,很多自知在劫難逃的傷員,大聲的喊出了自己的遺願之後,就義無反顧順著海浪,朝下風位游了過去,為了給沒有受傷的船員爭取一條活路,他們選擇了犧牲自己。

    當趙龍帶領著船隊搜尋過來的時候,兩三百船員,只剩下一百人左右了,這是船隊幾年行船的過程中,損失最大的一次,讓所有活著的船員,至今仍然耿耿於懷。

    自那以後,船員由於各種意外情況減員的情況依然會時不時的發生,但逐步的在減少,因為,由於碰到的事情越多,他們預判和應對緊急情況的處置方法,也越來越有效,到了近兩年,基本就很難有類似情況能奪走他們的生命了,尤其是應用上吃水更深的鋼結構龍骨包鋼大船之後,一般不是正好遇上台風,他們都不用擔心船身被海浪掀翻。

    「好,朕答應你,如果萬一你們中間有人在海上出了意外,朕會盡量的幫助他們完成他們的遺願。」李世民拍了拍趙龍黝黑的肩膀道。

    「臣,多謝陛下。對了,這是我們這些年在海上行船,摸索出來的一些應對突發情況的心得,其中包括預測天氣情況,調整船身,應對海浪衝擊,應對暴雨天氣,應對回旋逆流等等海上比較常見的危險情況的處置方案。還有配上了新式裝備之後,在海上作戰,能夠使用的有效的戰術戰法,它對我大唐的海軍訓練,應該有很大的幫助,也請您交付各海軍部隊研究學習。」

    李世民接過冊子,很是贊賞的朝趙龍點了點頭,道,「大海這麼凶險,你們這些人,用命換回來的這些寶貴經驗,朕當然會視若珍寶。只是,你們這麼多船員,為了遠海探索而賭上自己的性命,不怨,不悔嗎?」

    趙龍搖了搖頭道,「不怨亦不悔,孫老師曾經說過,在未來,誰掌握了制海權,誰就掌握了天下,因為通過它,可以去到天下任何的地方,而只要掌握了它的脾性,整個大海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馬平川,這樣,咱們就能對外保持貿易和軍事上的主動。

    就比如現在,波斯人和天竺人,迦樓縷波人,都無法在海上對我大唐展開進攻,但是,我們卻能隨時進攻他們,他們一旦想與我大唐為敵,那麼,他們整個海岸線大後方,都將會暴露在我們海軍的打擊之下,我們很多條線路,可以直搗黃龍,攻打他們的都城,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沒有任何勝算。

    所以,臣和屬下的人,即便是付出生命,也願意為我大唐開辟出一條對外的海路,為將來至關重要的制海權,打下基礎。」

    「誰掌握了制海權,誰就掌握了天下······」李世民嘴裡喃喃的重復著趙龍剛才說的這句話,頓時心裡有了明悟。

    今天,是大唐的船堅,具備往海外走的能力,來日,若是海外之國的船也堅,那麼,大唐的萬裡海岸線,以及海上不下於大唐本土面積的土地,就都將暴露在別人的面前,那時候,還真不知道是一副什麼樣的景像。

    懂得了這個道理的李世民,更加懂得了趙龍交過來的這本冊子的重要性了,稍後,必定會將其傳抄給諸部海軍學習訓練,提升大唐向海外的能力。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