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穿越] 戰國征途 作者:木林森444 (已完成)

 
王烏鴉 2018-11-27 00:16:53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63 144897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2-5 00:20

第590章 攻與防(九)

  秦軍的增援軍隊加入戰場之後,頓時將戰場的局面扭轉過來,這時在左邊的小戰場上,秦軍的騎兵人數達到了代軍的一倍,戰局立刻大為扭轉,而代軍的騎軍紛紛脫離戰場,不再和秦軍糾戰。但脫離之後的代軍並沒有返回主陣,而是向則方向落荒逃走,秦軍追了二三裡的路程之後,就停步不追了,準備返回主伡。

  但秦軍停步,代軍也停了下來不在逃跑。而代軍停下來之後,秦軍也不敢亂動,因為秦軍不能將自已的後背留給代軍,因此秦軍猶豫了一下之後,又向代軍追趕而去。但秦軍一動,代軍也馬上動了起來,又開始逃跑,等秦軍再等下來,代軍也馬上就停了下來,如此反復二三次,雙方始終離著大約二百步的距離,不遠不近,不離不棄。

  老實說,秦軍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打法,其實別說是秦軍,就是這個時代的所有軍隊都沒有見過這樣近乎於無懶的戰術,但秦軍偏偏就一籌莫展,結果被弄得進不得、退不得,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只能和代軍僵持起來。

  而在另一側的戰場上,秦軍的一萬步兵加入戰鬥之後,雖然不像左邊戰場上那樣立刻扭轉局勢,但秦軍丕是馬上就將劣勢給扳了回來,不在是陷入下風。而代軍的騎軍見狀,也都紛紛撤出了戰場,和秦軍拉開了一段距離,而且代軍還是分為兩批,分別散開在兩個方向,和秦軍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夾角。

  而這一次,秦軍連追都不敢追了,因為現在秦軍是步騎混編,一旦追趕起來,步軍肯定是追不上騎軍的,因此騎軍步軍必然會分開,而秦軍的騎軍可不敢單獨和代軍的騎軍交戰,結果右邊戰場的情況也一樣,雙方就這樣僵在一起,以一個三角形的樣孑對持起來。

  這樣的戰事進程,確實是大大出乎蒙恬的預料,甚至可以說,己經完全超出了蒙恬的軍事經驗認知,而到了這個時候,蒙恬已經毫不懷疑,代軍的指揮者一定就是高原,因為只有高原才能夠設計出這樣奇妙怪異,但卻偏偏讓秦軍無能為力的戰術。

  因此蒙恬只能一臉苦笑,道:“代軍的戰術,實在是讓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高原不愧是當代的名將,用兵的奇材啊。”

  而蒙武則是有些惱火道:“這叫什麼用兵,打又不打,逃又不逃,就是和我們幹耗著,這不是耍無賴嗎?”

  蒙恬搖了搖頭,道:“父親,現在代軍在左路用二千五百騎軍牽制住我軍五千多騎軍,右路用七千餘騎軍牽制住我軍六七千騎軍和一萬步軍,如果說這是無賴戰術,那麼也是最高明的無賴戰術了,老實說,就連我也想用一用這種無賴戰術啊。”

  其實蒙武也是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宿將,當然看得出來,其實代軍所這種戰術十分有效,不僅牽制住了比自己多了近一倍的秦軍兵力,而且還牢牢的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兩處戰場是戰是退,都是由代軍說了算,秦軍完全被代軍牽著鼻子走,只是這種戰術確實是太有些無賴了,因此蒙武心裡多少也有些窩火,但細想一下,蒙武也不得不佩服,這種看似無賴,實際大有用處的戰術,而高原是怎麼想出來的。

  這種無賴似的戰術,當然不是高原首創,而是騎軍最基本的職能之一,就是擾敵,從某種程度來說,也是一種遊擊戰術,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當然在這個時代來說,絕對是一種超前的戰術。

  就在這時蒙恬沉聲道:“傳我的命令,陣中的士兵準備迎戰,因為代軍馬上就會向我們的主陣發動進攻了。”

  隨著蒙恬的命令傳下,誇父族的戰士立刻出列,站到了陣列的最前方,而其他的秦兵側紛紛以戰車為依託,做好了防守的準備。

  蒙武道:“現在代軍就會向我們發動進攻嗎?”

  蒙恬點了點頭,道:“代軍己經牽制住我們二萬多的兵力,現在大陣的軍隊只剩下一萬餘人,而在前方,代軍也己經推進到了我們的陣列前,可以說,這也代軍最好的進攻機會,而高原費盡心機,使出種種手段,不正是為了創造出這樣一個機會來嗎?因此他是絕對不會錯過的。”

  蒙恬的話還沒有說完,只見在遠方的樹林中奔出了無數的騎軍,迅速的在空曠地區列好了隊形,人數足有五六千騎,而橫向展開達近兩百步,然後排著整齊的佇列,向秦軍的主陣推進了過來。

  蒙武道:“果然來了。”又看了看自己陣前已經列好陣式的誇父族戰士,歎了一口氣,道:“那麼這一戰就看他們的實力了。”

  因為現在秦軍只剩下一萬餘人,己經無法排列出緊密的長槍陣來對抗代軍騎軍的衝擊,因此對抗代軍的主要希望,就只能放在誇父族戰士身上。

  這時誇父族的戰士已經在戰場上列好了陣式,分成三個方陣,分別由方弼、方相和熊無力三人統領,每個方陣五百人,以五十人一排,共計十列,嚴陣以待。

  老實說,因為誇父族本來就是悍勇尚武的民族,人人都鬥狠好戰,而這一次被派來增援韓騰,也都想著要在戰場上大顯身手,在沉寂了近千年之後,再揚一揚誇父族的威名,而到達前線以來,誇父族的戰士只打了一仗,雖然是小視牛刀,但卻取得了一場大勝。因此誇父族的戰士們也都益發的驕狂自大起來,認為自己就可以天下無敵,沒有打不贏的仗。

  儘管熊無力反應告戒他們,千萬不可小視高原和代軍,同時還給他們講了不少代軍的戰績。而方弼、方相兄弟聽了,也只是口裡哼哈著敷衍答應,但心裡卻是大不以為然,想著不是都說代軍的騎兵怎樣厲害嗎?但在誇父族的戰士面前還不是被打得一敗塗地,因此以前代軍取得的勝績,都是秦軍太無能,如果換了是誇父族的戰士參戰,代軍根本就不可能取得那麼多的勝利。

  這一次出戰,誇父族的戰士也都攢足了勁,想要在這一戰中好好的表現一番,證明自己絕對是無敵軍隊,代軍在自己面前根本就不堪一擊,同時也是削一削熊無力和韓騰的面子,你們不是把代軍吹到天上去了嗎?那這一戰就讓你們看一看,誇父族的戰士是怎樣把代軍打得落花流水的。

  但這一戰開戰之後,誇父族的戰士就被雪藏了起來,戰場上早已打得天昏地暗,秦軍所有的軍隊幾乎全部都派上去了,唯獨沒有誇父族的戰士什麼事。如果是戰事順利,秦軍節節取勝,誇父族的戰士們到還能夠好想一些,但從開戰到現在,秦軍一直都打得極不順手,無論是那個局部戰場,都沒占到一點便易,相反還處於極為被動危險的局面,但韓騰不知是怎麼想,就是不派誇父族的戰士出戰。

  而誇父族的戰士們人人都急得坐立不安、頓足捶胸,嗷嗷亂叫,不過在這次出山之前,每一個誇父族的戰士都被族裡的長老告之,出族之後要無條件的服從韓騰的命令,絕對不能違抗,因此這時也只能強忍住。

  現在總算是得到了參戰的命令,迎戰代軍的進攻,因此人人都精神大振,於是迅速的排好了佇列,準備迎戰代軍,而代軍的騎軍從樹林中出現,列好了陣式,向秦軍的主陣推進過來,誇父族的戰士們甚至發出了一片歡呼,還有人大叫道:“終於來了,終於來了。”或者是叫道:“快點過來,快點過來啊。”

  雖然可以看得十分清楚,代軍出戰的全部都是騎軍,但誇父族的戰士們仍然信心十足,騎軍又怎麼樣,又不是沒有打過,前排的士兵都已經握緊了手裡的標槍,只等著代軍的騎軍進入標槍的射程內。

  不過代軍距離秦軍的陣列足有近六百步的距離,雖然說以戰馬的速度,如果全力賓士的話,跑完這段距離也就是兩三分鐘的事,但代軍要保持整齊的隊形陣列,同時也是要節省馬力,因此在一開始的時候,代軍騎軍的推進速度並不快,戰馬根本就沒有跑起來,只是邁著小碎步前進,看來想要真正的開戰,還需要一段時間。

  等待的時候,時間往往就過得特別的慢,仿佛過了很久,但代軍的騎兵仍然還在十分遙遠的地方,有不少誇父族的戰士都已經等得不耐煩了,紛紛都小聲嘀咕著:“怎麼還沒到呢?快一點啊,跑快一點啊!”實際上這時代軍己經走完了一半的路程,而戰馬也從小碎步變成了小步跑,明顯的出現了上下的起伏動作。

  蒙武、蒙恬父孑是站在臨沖呂公車的頂上,因為是帶著一點俯視的角度,因此對距離的變化當然要比在地面上平視看得明顯得多。而且代軍的騎軍跑完了一半的距離之後,這時也能夠看得比較清楚一些細節。而蒙武、蒙恬父子幾乎是同時看出了異常,幾乎是齊聲道:“這是什麼騎軍?”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2-5 00:20

第591章 攻與防(十)

  這個時代的騎軍,還處於剛剛開始發展的階段,儘管高原的到來,將騎軍的發展一下子拉快了幾百年,使騎軍真正成為戰場上的王者,但畢竟時間還不長,雖然高原也使用騎軍打了不少的勝仗,讓秦軍也全面改裝了馬俱,但還沒有對這個時代的軍事產生一個革命性的影響。因此蒙武、蒙恬父子對騎軍的訓練、編制、使用、戰術,甚至是騎軍的裝配、後勤、保障等等方面的經驗都還十分不足。但這一次出現在他們父孑面的騎軍,還是讓他們父孑覺得從未見過。

  因為這支騎軍和他們以前所見過的騎軍完全不一樣,不僅連人帶馬,都披著一層靑銅甲片,一直拖到了戰馬的腿部,而且就連人的面部和戰馬的頭部都用青銅面具覆蓋起來,只露出了眼睛,看起來就像是全用青銅鑄成的一樣。另外不知是錯覺,還是由於人馬都穿著盔甲的緣故,感覺這一隊騎兵明顯比一般的騎兵高大了許多。

  不過儘管蒙武、蒙恬父孑從未見過這樣一支騎軍,但也能夠看得出來,人馬都披著靑銅甲片,那麼防禦力自然要比一般騎軍要強得多,一般的弓箭對他們恐怕沒有多少用處,而戰馬的體形龐大,就意味著戰馬衝刺起來之後的力量是何等的驚人,就算是和駟馬戰車相比,也不呈多讓,因此也可以說,這樣一支騎軍的攻擊力和防守力都要遠遠的高於普通騎軍,想不到高原居然在這個時候還留著這麼一手。

  而蒙恬也不禁暗自慶倖,好在是自己沒有衝動,把誇父族的戰士留了下來,如果自己剛才沒有忍住,把誇父族的戰士派出戰了,這時就只能靠普通的步兵來抵抗這支騎軍的衝擊了,儘管蒙恬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支騎軍的衝擊力,但閉著眼睛也能想得到,普通的步兵根本就不可能抵擋得住,而且就算是誇父族的戰士,老實說現在蒙恬心裡也沒有多少把握,只能在心裡默默的禱告,誇父族的戰士能夠不負自己的期望。

  這一支騎軍當然就是代軍剛剛組建的重甲騎軍。

  儘管重甲騎軍只有三千人,但所有的士兵都是從代軍過去的騎軍中進行嚴格的挑選,就算不是身經百戰,但也是久曆沙場,無論是作戰經驗還是騎戰的經驗都十分豐富,可以說是一支新的老軍。

  而重甲騎軍所用的盔甲組成,除了靑銅甲片之外,還有兩層皮甲,而戰馬更是從代郡所養的三十余萬匹戰馬中進行精心挑選,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百裡挑一,選出的都體形高大,身強力壯的大型戰馬,這是由於用於重甲騎軍的戰馬,自然要選擇體形高大,負重力強的馬匹,這樣不僅能夠負擔起重甲的重量,同時還能夠加強騎軍的衝擊力,因此看起來當然要比一般的騎兵高出了一大截。

  重甲騎軍其實已經組建了大半年的時間,但也一直都被高原雪藏起來,一直到現在才被派上戰場,士兵們也早就等得有不耐煩了,因此這時一個個都精神百倍,鬥志高昂,信心十足,不過畢竟是經過嚴格的訓練,倒是沒有興奮過頭,還是能夠控制住戰馬,徐徐前進。

  儘管每一匹戰馬都是精挑細選,負重能力要遠遠強於一般的戰馬,但背負的重量也要遠遠大於一般的戰馬,因此要節約馬力,沒有進入到一定的距離,是不能作高速的衝刺。而這也讓高原十分放心,看來他們並沒有興奮過頭。

  其實在這個時候出動重甲騎軍,高原多少也有些無奈,因為秦軍的誇父族戰士還在陣中,本來高原幾番安排,就是希望秦軍能派誇父族戰士出戰,然後用輕騎軍的遊動戰術來牽制誇父族戰士,再出動重甲騎軍衝擊秦軍的主陣,一直都在盡力避免和誇父族戰士進行硬拼。

  這倒不是說高原懼怕誇父族戰士的實力,而是避開或是誘開強大的對手,而抓住敵軍的弱點進行攻擊,這是用兵的最基本要素,沒有人會願意去和強大的敵人硬拼。

  但秦軍卻死活就是不派誇父族戰士出戰,而戰事一步一步的發展,代軍必須向秦軍的主陣發動全面的進攻了,不過在這個時候發動全面進攻,也就意味著要用重甲騎軍去和誇父族戰士硬拼,高原可不是優柔寡斷的人,該硬拼的時候,決不會猶豫,因此高原才下令出動重甲騎軍,像秦軍的陣列發動最後的進攻。

  三千重甲騎軍以一百五十人為一排,共計二十排,橫向展開達二百余步的距離,而在重甲騎兵的後面,跟隨的是二千女軍,等待著重甲騎兵撕開了敵軍的陣線,沖亂了敵軍的陣列之後,繼續跟進,擴大戰果。不過重甲騎軍能不能擊穿由誇父族戰士組成的防線,高原心裡也沒有底,只能最後拼一把。

  可以說這一戰己經進入了最關建的時刻,雙方都已經打出了自己手裡所有的牌,現在能做的,就是只能等待著最後的結果了。

  儘管這時代軍的重甲騎軍還沒有完全衝刺起來,只是小步跑著,但因為這時己經離秦軍的陣列比較近了,只要是視力不差的人,都可以看得清楚代軍的樣孑,儘管秦軍從來沒有見過這樣一支軍隊,但秦軍的士兵們大部份都是久經戰場的老兵,本能的可以感覺出來,隨著這支騎軍的逼近,空氣中的氣氛也竟似變得凝重了起來,不覺得心跳加速,連呼吸都急促多了。

  等代軍的重甲騎軍進入到了秦軍陣列二百步以內時,而這時戰馬小步的速度也逐漸加快,馬蹄的起落急促,發出沉悶的擊踏聲音,塵士也逐漸揚起,遮蔽了天日,而這時秦軍的各戰車上的投石機,弩弓也都紛紛開動,向重甲騎軍展開打擊。

  隨著各戰車的打擊展開,石塊、箭矢被拋力、弦力射出,飛上了天空,在達到了最高處的臨界點之後,才開始下落,向代軍的重甲騎軍擊打而去,頓時有的代兵被石塊擊中,有的被弩箭射穿,從馬背上摔倒下地,也有的戰馬被擊倒。但因為這時代軍的速度還不算太快,後面的騎兵還能夠極時的躲開,不會被前面倒地的人馬絆倒。

  當然後面的騎軍也不可能完全避開,因此倒地的人馬被後面的戰馬踩踏上幾腳,也是在所難免的,而在這個時候,生死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不過能夠在二百步距離展開打擊的戰車只有霹靂車或是箭剿車,其他的戰車還打擊不到,但這時有相當一部份戰車佈置在秦軍的前陣,後陣佈置的霹靂車、箭剿車不足百輛,分佈在二百多步的防線上,因此打擊力度也並不算強。而且霹靂車、箭剿車和通常的投石機、床弩相比,威力大打折扣,而代軍人馬的重甲,還有不少代兵舉起了盾牌招架,實際的損失微乎其微,秦軍一連二三輪的遠程打擊,代軍的損失也不過只有幾十人。

  而這時前排的代軍己經進入到了秦軍陣列的百步以內,而一直壓著速度的戰馬終於得到了完全的解放,開始大步奔跑,仿佛來自洪荒莽原中的野蠻巨獸,挾帶著無匹的氣勢沖向秦軍而來。馬蹄擊踏大地的聲音更為急促而密集,如同悶雷一般,連大地似乎都開始顫動。既使是一向驕狂自大的誇父族戰士,也都被這股氣勢所震懾,不由得心跳加速,喘氣變粗。

  百步以內,也是誇父族戰士的標槍射擊,而且誇父族的戰士們都早已經做好了準備,不少緊握看槍桿的巨掌心裡都己沁出了汗水,現在終於等到了出手的機會,第一排的誇父族戰士立刻向前助跑幾步,然後猛然擰揮臂發力,將手中的標槍狠狠的投擲了出去。

  但幾乎就在同時,代軍的重甲騎軍也用弩箭展開了自己的攻擊,而且代軍使用的是蹶張弩。

  蹶張弩是射程最遠,勁力最大的單兵遠端打擊武器,必須要用腳踩住弩弓,才能夠拉開,其有效射程最遠可以達到一百五十步以上,而在百步以內,幾乎可以穿透任何甲片,對雙重厚甲的穿透力也在五成以上。不僅造價極為昂貴,而且工藝複雜,不能在軍中大規模的裝配。既使以秦國強大的國力,也不過只有二萬多張蹶張弩。而代郡就更少,到現在也不過只製造了六千多張,而重甲騎軍也僅只裝配了一千五百張蹶張弩。

  其實重甲騎軍的標準裝配中雖然也有弩箭,但並不是蹶張弩,因為重甲騎軍畢竟不是靠遠端打擊,而是向敵人的伡地發動正面衝鋒的兵種。

  但高原考慮到誇父族戰士的強大實力,重甲騎軍的遠程打擊能力也要加強,畢竟正面衝鋒是要拉近距離,而在衝鋒的過程中,重甲騎軍都要先扛過敵軍打擊,如果是一般的對手也就罷了,但面對誇父族戰士這樣強勁的對手,高原可不敢掉以輕心,因此還是給重甲騎軍裝配了一千五百張蹶張弩,由衝鋒的前五排騎士使用,每人帶著兩張蹶張弩,在出戰之前就己經將弩弦拉開,上好了弩箭,只等進入到百步以內,開始對敵軍進行遠端打擊。

  儘管高原一直都在避免和誇父族戰士進行正面硬戰,但也一直都將誇父族戰士作為進行正面硬戰的假想敵,並且做了不少的準備工作。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2-5 00:21

第592章 攻與防(十一)

  弩箭和投槍帶著可怕的呼嘯聲音,以相對的方向飛翔,在半空中錯身而過,然後射向各自的目標。

  誇父族戰士的力量確實十分驚人,他們投射出來的標槍,就連雙層的厚甲也無法完全遮擋,槍尖帶著強勁的力道,鑽開了青銅甲片,又穿透雙層牛皮,直接刺入代軍騎士或是戰馬的身體,頓時血光飛濺,人喊馬嘶,騎士從馬背上跌落,而戰馬頹然倒地,金鐵撞擊聲、屍體落地聲、尖刺入體聲、咒駡呐喊聲、慘叫悲鳴聲,在這一刻同時爆發出來。

  不過誇父族戰士也好不到那裡去,雖然代軍騎士的力量遠不如誇父族戰士,但用蹶張弩射出的弩箭卻決不能小視,同樣可以輕易的射穿誇父族戰士身穿的厚甲,並洞穿他們強壯的身體,而且第一排的一百五十名代軍騎士每人都佩戴了兩張蹶張弩,連續射出,因此射出的弩箭密度要遠遠大於誇父族的戰士,有不少誇父族戰士甚至都是連中了二三箭。而中箭的巨漢接二連三的倒地,發出轟然的聲音,也激揚起迷茫的塵土,鮮血流出,染紅了大地,而戰場上的氣氛,也頓時變得激烈而血腥起來。

  射完弩箭的騎士握緊長槍,舉起盾牌,準備靠近敵人之後,進行近戰。而後排的騎士緊催著戰馬,從間隙之中躍過前排的騎士,冒著從敵方投過來的弩槍,跑到了佇列的前排,然後將自己配備的弩箭射出,繼續保持著對敵人的遠程打擊力度。

  儘管這時戰馬己是撤開四蹄,大步奔跑,而且還不斷有人被秦軍的標槍,箭矢、石塊等擊中落馬,但代軍的變陣仍然進行得十分順利流暢,沒有引起一點混亂,也足以證明,儘管重甲騎軍是第一次參戰,但也是經過了嚴格的訓練。

  而誇父族的戰士同樣也毫不似弱,儘管在代軍的反擊下,也遭受了不小的打擊,但沒有人退縮,第一排的戰士退下來,第二排的戰士馬上跟上來,助跑、擰腰、揮臂,將手中的標槍投出去。隨後第三排、第四排依次跟進,一輪一輪,向代軍的騎軍展開連續不斷的打擊。

  儘管誇父族的戰士人數較少,但這時秦軍的戰車,還有留守陣中的秦兵們都紛紛火力全開,一起進向對代軍攻擊,因此秦軍的打擊力度也絲毫不比代軍弱,對代軍造成的傷亡更是不在秦軍之下。

  而本來雙方的距離就己不足百步,戰馬已是快速奔跑,因此等代軍前五排的騎士輪翻插上,將弩箭射出之後,最後射完箭的代軍騎士,距離秦軍的陣列己不足三十步,而這時有些士兵連弩弓都來不及放好,射完之後,隨手就將弩弓扔掉,然後抓起了掛在馬鞍後的長槍,迅速的調整好姿式,用肘部緊緊的夾住槍桿,將槍尖平指向幾乎已經近在眼前的敵人。

  重甲騎軍所用的長槍都是經過特製,長達一丈八尺,前細後粗,呈錐刺形,尾端的直徑近三寸,在六尺的地方還裝有擋手,在全力刺擊的時候,不用擔心會出現手滑的情況。槍尖長達一尺八寸,為鐵鑄,而槍刃寬四寸,為鋸齒形,呈四棱狀,十分利於穿刺,而再借助戰馬全力衝刺帶來的強大衝擊力,往往能將敵軍刺個對穿。

  而這時誇父族的戰士也都停止了投射標槍,改為全力防守。儘管誇父族的戰士大多驕狂自大,但打起仗來卻一點也不含糊,後排持長盾的戰士己經站到了前排,將方盾的底端豎在地上,單手握緊了長槍,無數長槍從盾林後面伸了出來,搭在高大的盾牌上,烏黑的槍尖發出攝人的寒光,仿佛要將天空刺穿一般。以密集陣勢沉穩地等候著敵人騎兵的衝擊。

  雙方的距離已是近在咫尺,甚至可以看清對方士兵的五觀相像,代軍的戰馬也己經進入全速衝刺的階段,每一次揚蹄都卷起陣陣泥浪,就像閘壩決堤,洪流陡然外瀉一樣,洶湧向前席捲而至,但馬背上騎士還用戰靴猛踢馬腹,催促戰馬跑得再快一點,似乎要戰馬最後的潛能全都激發出來。而誇父族的戰士就仿佛像鑄起了一道銅牆鐵壁的堤岸,只等著撞上的戰馬筋斷骨折,跌落塵埃。

  經過了前面幾輪互相的遠程打擊,雙方都遭受了不少的損失,但也都並未到傷筋動骨的地步,因此最後的決勝,還是要看雙方的近距離接戰,就看重甲騎軍能不能沖穿巨人組成的堅固防線,或者說誇父族的戰士能不能擋住鋼鐵騎士的猛烈衝擊。

  而就在這時,無論是在臨沖呂公車坐鎮指揮蒙武、蒙恬父子,還是在遠處觀戰的高原等人,也都懸起了心神,不少人的手心裡都沁出了汗水,其實就在高原派出重甲騎軍出戰之後,雙方主將的指揮能力,對戰場的控制能、戰略戰術都起不了任何的作用,暫時只能做一個傍觀者。

  這樣的滋味,無論對那一方來說,都是一種煎熬,不過這種煎熬終於到了就要結束的時候,因為決定勝負的一刻,馬上就要來臨了。

  “轟!”

  奔騰的巨浪終於和屹立的礁石激烈的碰撞在一起,立刻濺起漫天血色的浪花,而產生的強大聲波氣流,在附近方圓的空間範圍內暴烈開來,蕩起地上的塵土,幾乎遮擋了雙方的視線。

  巨大的長槍,帶巨大慣性速度帶來的強勁衝擊力,向前猛烈的刺出,有的誇父族戰士甚至連叫聲都還未來得及發出,被長槍刺穿了大盾,又鑿穿厚甲,再洞穿胸腹;也有的誇父族戰士被戰馬撞得口吐鮮血,向後倒飛,一連撞倒了身後的數名同伴。但巨大的慣性衝擊力卻是一把雙刃劍,同樣也有無數的重甲騎軍撞到了槍林上,撞到了盾牌上,人仰馬翻,鮮血飛濺,又絆倒身後沖上來的其他同袍。

  傷亡在短短的一瞬間猛然激增,就算是能夠突破對方的防守,或是擋住敵人的突擊,但馬上又被後面沖上來的騎士或是第二層防守的盾牆槍林所阻,因此雙方第一排交戰的戰士幾乎無一倖免。但後面的同伴卻都沒有退縮,仍然是義無反顧的繼續跟進上來,繼續的向前衝擊或是拼為的防守。

  當然到了這個時候,誰也停不下來,因為那一方先停手,那麼等待他們的只有失敗一途,因此只能夠不計傷亡損失,拼死力戰,才有獲勝的希望,要麼是代軍的重甲騎軍穿透敵人的防線;要麼就是誇父族戰士以固不可催的防線擋住對手的衝擊,直到對手力竭為止,沒有第三種結果。

  就像是洶湧翻轉的洪浪狂潮,一波一波地拍打著海岸,鮮血飛濺,肢體橫飛,雙方的士兵不斷地倒下,殘肢斷體沖天而起,腦髓內臟四散飛射,鮮血流淌成河,在無數強力的激烈碰撞之中,無數的人和戰馬轟然倒地,變成一具具沒有生命的死屍。

  而雙方每個騎兵戰士這時都己進入狂熱的戰意中,一個個面目猙獰,瞪著血紅的眼珠,長槍閃耀奪目的寒光,口中發出瘋狂的呐喊,血霧彌漫,肢體飛濺,長槍被折斷,盾牌被慣穿,盔甲被擊裂,倒下的人馬轉眼之前就被踩成一團肉泥,而活著的戰士還在進行著殊死的搏鬥,不斷的製造著更大更多的死亡,或者是直到自己也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為止。

  其實從雙方開始接戰,僅僅只過去了一二分鐘的時間,但在蒙武、蒙恬父子的感覺中,卻仿佛是過去了一二個時辰一樣。蒙家父孑是軍人世家出身,經歷過了不少的戰場,其中不乏數萬人、十數萬人交的大戰惡仗,也見慣了血腥殺戳的場面,但眼前這不過是三千騎軍和一千五百步兵之間的碰撞交戰,卻給人以就算是數萬士兵交戰的戰場也難以比及的感覺。

  重甲騎軍驚人恐怖的猛烈攻擊力,讓蒙武、蒙恬父孑大為震驚,這樣的衝擊力,遠遠不是一般普通輕騎軍所能相比的,遠在自己的想像之上,想不到高原手裡竟然還掌握著這樣一支強大的軍隊,那麼這會不會是高原最後的底牌呢?或者說在高原手裡,還會不會有其他的王牌。

  雖然秦軍己經全面使用新式馬俱,但秦軍仍然還保留了大量的戰車,就是因為普通輕騎軍的衝擊力還不足,戰車還有其存在的價值,但重甲騎軍的橫空出世,也就可以宣告徹底終結戰車的時代了。

  而重甲騎軍愈是強大,也就愈是反襯出誇父族戰士的悍勇,雖然蒙恬暗自慶倖,好在是自己把誇父族戰士留下來,否則只靠普通的士兵,根本不可能抵擋得住重甲騎軍的衝擊,因為這不是用人數的堆積就能解決的。

  但誇父族戰士卻能夠以血肉之軀擋住重甲騎軍的強力衝擊,蒙恬在慶倖之餘,也不由的更是膽寒,因為從嚴格意義上說,誇父族戰士並不是秦國的軍隊,而是韓騰的私軍,那麼在韓騰還會不會有別的力量。

  這時蒙恬忽然發現,高原和韓騰兩個人,都充滿迷團,讓人看不透。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2-5 00:21

第593章 攻與防(十二)

  雖然離得較遠,但高原的目光銳利,整個進攻的過程也看得一清二楚。

  高原到並不覺戰鬥進行的有多麼慘烈,畢竟做這一個穿越者來說,比這慘烈十倍,甚至是百倍的戰爭場面,也見識過不少,但對於誇父族戰士強悍的戰鬥力,卻讓高原震驚不已,儘管誇父族的戰士個個人高馬大,普遍的身高都在兩米以上,其中甚至不乏二米二三以上的巨型大漢,但能以一人之力對抗重甲騎軍的衝擊,還是讓高原有些始料不己,畢竟一個人再怎樣強大有力,也難以和馬相比,但誇父族的戰士卻能夠做到這一點,怎麼能不讓高原感到驚訝,幸好自己組建了一支重甲騎軍,否則還真不知該拿這支巨人軍隊怎樣辦才好。

  而高原還算好些,其他人如李瑛鴻、淳於博、淳于鐘秀、淩風、羅煥、薑明霞等人都已經看得目瞪口呆,有人甚至看得臉色慘白,手足發顫,這樣激烈的戰爭場面,確其不多見。

  不過儘管這時在戰場上,重甲騎軍的傷亡極大,由其是前二三排的騎士,己經損失了十之七八,但後面的騎士仍然毫不畏死的一波接著一波發動衝鋒。

  但這一場戰鬥延續的時間並不長,前後也不過四五分鐘而己,而在一連十餘輪衝鋒之後,局勢漸漸的發生了變化,勝利的天平開始逐漸倒向了代軍的一方。

  儘管誇父族的戰士人人力大無窮,但人力始終不能和戰馬的力量相比,雖然臨時可以爆發出巨大的力量,但終難維持長久;而更為重要的是,誇父族戰士只有一千五百人,以一百五十人為一列,排成了十列的縱深,而重甲騎軍卻有三千人,同樣以一百五十騎為一列,卻可以排出二十列隊形衝鋒,在人數上是誇父族戰士的一倍,因此平均一列誇父族的戰士,要抗過兩波代軍重甲騎軍的衝擊。

  那怕以誇父族戰士這樣強悍的戰鬥力,也不可能連續兩次擋住重甲騎軍的衝擊,因此在代軍連續十餘輪衝鋒之後,由誇父族戰士組成的防線終於被一層一層的沖跨,所剩下的只有最後薄薄的一列,儘管他們仍然豎著盾牌,架著長槍,堅守著最後一道防線,但就是在這最後一列防線上,還分佈著十餘個缺口,顯得零落不堪。

  這一場重甲騎軍和巨人之戰,看來最終將以重甲騎軍的慘勝而告終。

  而這時代軍的重甲騎軍至少還有七八列的陣容,不過在將剛才雙方交戰的戰場上,橫向二百余步,縱向二十余步的區域內,已經密集的躺滿了士兵、戰馬、巨人的屍體,折斷的長槍、破碎的盾牌、零散的甲胄、滾動的頭盔,幾乎遍地都是,鮮血甚至己經流鋪了整個地面,只有少數重傷未死的士兵戰馬發出痛苦的慘叫和呻吟。

  不過這時戰事並沒有完全結束,剩下的重甲騎士依舊高舉著手中的長槍,催動著跨下的戰馬,向誇父族戰士最後一道防線猛衝而去,但這時戰馬踏過的,己不在是土地,大部時候,不是踩在倒地的人馬身體,就是踏著殘碎的盾牌、長槍,發動最後的衝鋒。

  結果當然沒有任何的懸令,儘管在誇父族戰士最後的堅持下,近半數的騎士倒在盾牌長槍前,但誇父族組成的最後一道防線卻被徹底的沖跨,雖然還有為數不少的誇父族戰士仍然在堅持零散的抵抗,但這種不成整體系統的扺抗是無法阻擋重甲騎軍的突擊。

  而且重甲騎軍也沒有再理睬誇父族戰的零星抵抗,繼續以整齊的陣列,向後面秦軍的主陣列衝殺而去。一些在剛才的戰鬥力被打散的重甲騎軍也都紛紛加入到陣列中來,盡力保持集團衝鋒的優勢,而繼續和零散的誇父族戰士作戰的任務,則落到了跟隨在重甲騎軍後面的女軍身上。

  擺脫了誇父族戰士的阻擋之後,秦軍其他的士兵無法再阻擋重甲騎兵的衝擊,儘管這時衝鋒的重甲騎軍己不足一半,但挾持著擊潰誇父族戰士的威勢,像是衝開壩堤的洪水巨浪,帶著一瀉千里的威猛氣勢,從秦軍的正面沖入,隨著巨大的長槍向前猛刺,帶來的巨大慣性連帶著衝擊力,前排的秦軍士兵有不少人甚至,被撞得飛了出去,或者是被長槍洞穿胸腹,甚至連他們身後的同伴也被透胸而過的長槍穿成了肉串。

  重甲騎軍的衝鋒就如同一道鋒利的鐵犁輕鬆的犁開鬆軟的泥地,轉眼之間就將秦軍的陣列沖得七零八落,支離破碎。

  而早在代軍還沒有沖穿誇父族戰士的阻擋之前,蒙武、蒙恬父孑就己經從臨沖呂公車上下來,向後退去,因為這個時候,秦軍己經大勢已去,不可能阻擋得住代軍重甲騎軍的衝擊。

  這當然不是誇父族戰士的責任,事實上他們已經做得很不錯了,最終仍然阻擋不住重甲騎軍的衝擊,實在己經是盡了全力了,實在不能變他們。而且人數不足,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如果誇父族戰士的人數和代軍重甲騎軍相當的話,結局就不同了,就算是最終還是不敵代軍重甲騎軍的衝擊,但也能對重甲騎軍造成重大的損失,而再對秦軍的主陣發動衝擊,威力也就會小得多了。

  不過這一切都只是假設而已,現在戰場的真實情況是,代軍的重甲騎軍終於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徹底沖亂了秦軍的陣列。

  這時在前方的戰場上,秦軍己經退到了陣前,正依託著戰車組成防線,抵抗代軍的進攻。儘管這時代軍投入的進攻兵力超過了四萬,騎軍的數量也達到了七千,人數遠多於抵抗的秦軍,但因為秦軍全力防守,又有戰車為依託,加上韓騰手下的高手也輪番出動上陣,因此還是能夠抵擋得住代軍的攻勢。雖然姜桓武指揮著代軍,連連向秦軍的防線發動攻擊,但最終都無法攻破秦軍的防線。

  但現在代軍在後方的戰場上取得了突破,重甲騎軍在秦軍陣中縱橫衝殺,一直將秦軍的陣列打穿,而前方的秦軍自然也無法再阻擋得住代軍的前後夾擊,缺口一個一個的打開,而代軍前後貫通接頭,更是精神大振,鬥志旺盛,不多一會的時間,秦軍的防守就全線崩潰下來。

  韓騰在無奈之下,只好也退到後陣,和蒙武、蒙恬父子碰頭。

  而韓騰雖然沒有看到後方戰場的戰鬥經過,但心裡的惱火自然是可想而知,可以說他對蒙恬是相當的信任,不僅對他的建議言聽計從,就連最強的誇父族戰士也都十分大度的交給蒙恬指揮,在韓騰看來,就算是不能擊敗代軍,但守住陣地還是能夠做的到,但偏偏就是韓騰認為萬無一失的防線失守,導致了全線的潰敗,這怎麼能不讓韓騰惱火呢。在韓騰心裡甚至懷疑,蒙恬是不是故意放水,好讓自己難堪,因為韓騰是全軍的主將,因此如果戰敗,無論是什麼原因,韓騰都是脫不了干係的,而且將來追究起來,韓騰也會是承擔最大的過失。

  雙方見面之後,韓騰立刻厲聲道:“蒙恬,你是怎麼指揮作戰的,怎麼讓代軍打過來了,難道是你有意消及怠慢不成嗎?”

  蒙恬還沒有答話,蒙武己經開口道:“韓大將軍此言差矣,我父子己經盡全力做戰,只是代軍太過強大,就連韓大將軍手下的那支巨人軍隊都不敵代軍騎軍,又怎能怪我們父子,何況我蒙家自歸秦以來,己有五代,忠心不二,為秦國開疆擴土、屢立戰功,出生入死,又豈有消及怠戰之理,此戰之敗,我父孑自會承擔我父子的責任,韓大將軍毋須擔憂。”

  其實蒙武並不是脾氣急躁的人,平時也極少以嚴詞厲語和其他將領說話,其實是對和自己同級的將領,總是和顏悅色,但這一次一來是對韓騰有所懷疑,二來韓騰的指責也確實有些過頭了,才忍不住出言反擊。而且蒙武的反擊也相當有力,首先直呼韓騰的官職,是暗示韓騰,自己和他同為大將軍,並不比韓騰低,少在自己面前抖威風;同時又點出,不是他們父孑不努力作戰,就連誇父族的戰士都不行,當然不能怪我們了,隨後說蒙家歸秦以有五代,將門世家,為秦國立下過不少戰功,意思就是蒙家可不是韓騰這種歸附秦國不到十年的外人能比,少來嚇唬人,而最後表示自己會承擔自己的責任,一方面是顯得自己光明磊落,潛臺詞是指韓騰要推卸這一次戰敗的責任。

  韓騰怔了一怔,這才發現剛才自己一時心急,確實是說得有些過頭。他當然也知道,蒙家可不是自己能惹的起的,因此被蒙武一頓嚴詞反駁,也有一些不知所措,但要就此退縮,又有些不甘心,一來是面子上過不去;二來明明是蒙家父孑負責的一面戰場出了問題,怎麼蒙武反到還理直氣壯的把自己訓斥一頓,到像是自己做錯了一樣,這也太沒道理了吧。

  而就在這時,蒙恬忽然道:“快看,代軍撤軍了。”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2-5 00:21

第594章 攻與防(十三)

  見重甲騎軍終於突破了秦軍的防線,並且沖亂了秦軍的陣列,高原也終於鬆了一口氣,不管怎麼說,這一仗總算是嬴下來了。

  雖然重甲騎軍的損失不小,讓高原頗為心疼,畢竟組建這樣一支騎軍,花費了高原大量的心血,不要說每一名士兵戰馬都是百裡挑一選拔而出,而且還消費了不小的人力物力,一名重甲騎軍的裝配、維護、開銷,至少相當於五六名輕騎兵。

  但付出這樣的代價是絶對值得,一來這是重甲騎軍的第一戰,無論如何也必須取得一場勝利,用來激勵全軍的士氣;二來重甲騎軍對陣的可是誇父族的戰士,只有在和強大的對手作戰中取勝,這樣的勝利才更有價值,也更能增加士兵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只要是有這兩點在,那麼一支軍隊的骨架就不會散,損失多少兵力並不用擔心,因為可以馬上重新組建。

  想到這裡,高原正要下令,帶領著其他人離開觀戰的小山頭,也趕到戰場去和姜桓武碰頭。但就在這時,只見淩風匆匆趕到高原的面前,道:“主公,秦軍的援軍來了。”

  高原怔了一怔,回身看去,果然見身後塵土大起,蔽天避曰,顯然是有一支軍隊正向這邊趕來,估計距離也就在五六裡左右。

  而其他眾人也都面面相覷,沒有想到就在代軍己經打亂了秦軍的陣,既將取得最後的勝利的時候,秦軍的援軍也終於趕到了戰場,而這時高原身邊所有的軍隊全部都派出去了,留下來的除了急風三十六騎衛以外,只有少量的衛兵和一部份斥候,總計也不到三百人,當然是無法阻擋住秦軍的援軍。

  但就這樣退軍,眾人又都有些不甘心,因為這一戰好不容易才打到這一步,由其是擊敗了誇父族戰士這樣的對手,眼看著就要全面取勝,確實是很不容易,如果就這樣退軍,那麼以前取得的成果也就全部白費了,因此眾人也都看著高原,希望他能夠想出一個辦法了,只要將秦軍阻擋一會兒的時間也就夠了,相信以高原的能力,是能夠想出一個辦法來,就算是冒一冒險,也是值得的。

  這時高原擺了擺手,沉聲道:“發信號,撤軍。”

  其實高原到是確實有幾個辦法來阻擋秦軍,雖然都沒有十足的把握,但也能夠試一試,而且以騎軍的靈活機動快速的特點,就算是不能成功,但也能夠全身而退。

  不過這一戰雖然十分關建,但放眼到整個大戰局上,只不過是一場局部的戰爭,對代軍來說並不是非贏不可,只要是能夠擊敗秦軍的進攻,也就夠了,畢竟高原手上還有突襲薊京這一暗招。

  而且在這一戰中,秦軍的戰車、誇父族戰士都先後受挫,上一戰取勝之後的心理優勢也都基本蕩然無存,單從這個結果上說,己經是很不錯了。因此在這個時候,沒有必要冒險去阻止秦軍的援軍,現在撤退,可以保存實力,等待著薊京一線的結果。

  隨著代軍紛紛撤離戰場,韓騰等人這才發現,原來是自己的援軍趕到了。

  因為這時前後兩個戰場上,代軍都佔據著很大的優勢,因此撤退起來也十分容易,姜桓武和趙軒率領的代軍,只用轉個頭就可以退回到代軍的大營裡;而高原帶領的人馬在秦軍的後陣,雖然要麻煩一些,但全部都是騎軍,行動極快,就連重甲騎軍都早就準備好了更換的戰馬,結果自然是來去如風,在高原下令之後,轉眼之間,代軍就從戰場上撤得乾乾淨淨,和秦軍拉開了一段相當的距離。

  這時韓騰等人才算是鬆了一口氣,可以說援軍來得實在是太極時了,因為秦軍的陣形隊例己經被代軍打亂,如果援軍晚來一步,或者是代軍能夠分出一支軍隊,將援軍阻止一會兒,那麼秦軍就會全線潰敗,而現在秦軍雖然被代軍打亂,但由於代軍立刻就撤退了,因此秦軍的損失到並不大。

  不過和援軍匯合之後,韓騰、蒙武、蒙恬等人立刻收攏被打散了的軍隊,並且從戰場上後撤了二裡多的距離,然後重新列隊排陣。

  這時韓騰也顧不得再和蒙武、蒙恬爭吵成敗得失,道:“兩位看現在我們應該如何,援軍己經來了,我們也重新整好了佇列,那是再向代軍發動進攻,還是就此收兵回營。”

  蒙恬道:“大將軍,雖然我們的援軍己到,但全軍的士氣已泄,特別是代軍對我們的戰車、還有巨人軍隊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就算再向代軍發動進攻,也很難占到上風,因此末將建議,今天就到這裡,收兵回營,認真總結一下這一戰的得失,然後再做決定。”

  其實這時韓騰也不想再打下去,就在剛才,他己經聽熊無力彙報,才知道後陣的敗陣,還真不能怪蒙武、蒙恬父子,就連誇父族戰士都被代軍擊敗,那麼敗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過誇父族戰士竟然是被代軍的騎軍擊敗的,這也讓韓騰大為震驚,因為代軍的騎軍韓騰是見過的,怎麼可能擊敗誇父族的戰士呢?雖然聽熊無力說這支騎軍與眾不同,但還是難以理解,只是三言兩語說不淸楚誇父族戰士失敗的原因和戰鬥過程,而在戰場上不及細說,因此韓騰也認為應該馬上收兵,回去查點一下損失,同時也確實要認真總結一下。

  見蒙恬這樣建議,韓騰也點了點頭,立刻下令,派人去打掃戰場,收隴傷兵和戰死士兵的屍體,而其他軍隊都依次撤退,返回井陘大營,又派人通知左右兩路的軍隊撤退。

  而在另一邊,高原也帶領著騎軍,繞過了秦軍,和姜桓武等人匯合,眾人一起退到了大營前的防線內,因為不知道秦軍是否會再發動進攻,因此眾人也都不敢大意,同樣在防線內安排佈置,重新整佇列陣,以防秦軍進攻,同時高原還命令剩餘的重甲騎軍也馬上整隊,如果秦軍真的要再打下去,那麼重甲騎軍自然還有用武之地。

  見秦軍派人上來打掃戰場,收隴傷兵和戰死士兵的屍體,高原、姜桓武也知道,秦軍不想再打了,因此也派人到戰場上去清理代軍士兵的屍體和傷兵。

  雙方各有數百名士兵清理戰場,而為了表示不是來打仗的,都沒有帶武器,不過由於戰鬥是在代軍的大營前進行,秦軍的大營離得較遠,加上這一戰秦軍是眀顯的處於下風,因此秦軍不敢在戰場附近久留,只是將傷兵和戰死士兵的屍體收隴,就急急忙忙的撤離。而將一些武器、旗幟,還有戰車,包括一些零散的無人戰馬都放棄了。

  不過秦軍不理,不等於代軍不要,收隴了傷兵和戰死士兵的屍體之後,代軍繼續在戰場上收集武器、旗幟、戰車、馬匹,作為這一戰的勝利品。

  這畢竟是一場十萬人以上規模的大戰,步兵、騎兵、戰車都悉數上陣廝殺,雙方陣亡的士兵都超過了萬人,因此遺留在戰場上的武器、旗幟、戰車、馬匹也有不少。而高原最感興趣的自然是秦軍的戰車。

  這一戰秦軍出動六百餘輛戰車,但最後拖回去的,不足二百輛,留在戰場上的,絕大多數都被損壞燒毀,其中還包括有兩輛臨沖呂公車,但也有一百多輛戰車的損傷並不大,有的只是車輪被損壞,因此才沒法拖走,但其他的部份基本完好。而高原也下令,將基本完好,還有損傷不大的戰車全部都收隴起來,拖回去讓工匠慢慢研究,也枋制一些,畢竟戰車表現出來的威力還是十分可觀的,如果能夠善加運用,不難成為一支強大的力量。

  而在這一戰車被損毀的兩輛臨沖呂公車,其中有一輛基本被完全燒毀,這時只剩幾根骨架,而另一輛卻頗為特殊,上三層差不多都被燒,但底下兩層到還大體完好,也被拖了回來,而高原等眾人也蹬上了這輛半毀的臨沖呂公車上,仔細的研究它的結構。

  臨沖呂公車的動力系統設在一層,因此一層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地方,等登上了臨沖呂公車之後,高原才發現,原來臨沖呂公車的動力是由六個繞盤組成,每個繞盤為十字形,長約一丈八尺,可供六個人一起推動,一個繞盤可用十二個人來推轉,這些繞盤是以兩個為一組,在繞盤中間的立軸直通到車底,轉動繞盤時,通過多個不同的齒輪來帶動車輪滾動。而整個臨沖呂公車最多可以用七十二人來推動繞盤,產生動力,也怪不得能夠帶動這樣一座近似於小城一樣的戰車行動。高原還找來了十幾名士兵,推轉絞盤,果然帶動臨沖呂公車行駛。

  隨後高原又下車專門到車底看了看,只見在臨沖呂公車的底部,大大小小共計有四五十個大小不等的齒輪,橫豎交錯,齒合介面,看得人眼花繚亂,但設計精巧而複雜,也令人歎為觀止。

  高原也看得讚歎不已,想不到在戰國時代,中國人就能夠設計出這樣這樣精細巧妙的大型機械來。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2-5 00:21

第595章 傷亡(一)

  “稟報主公,這一仗一共陣亡了七百一十八人,受傷五百二十四人,其中有四十一人受傷致殘,有十七人不能再戰鬥了。”

  “什麼?傷亡會這麼大嗎?”

  韓騰聽完了誇父族戰士的首領方弼、方相兄弟的報告戰果之後,也不禁大為震驚,想不到這一仗下來,誇父族的戰士竟會傷亡如此之大,陣亡人數竟然達到了七百一十八,再加上受傷致殘的四十一人,己經超過了半數。

  受傷致殘是指士兵的手足被斬斷,或者是眼睛被刺瞎,不過受傷致殘的士兵分為兩種,如果只是少了一支手,或者是瞎了一隻眼,則仍然還有五成以上的戰鬥力,基本還能算一個戰士,而如果是雙手勻失,或者是斷了一支腿,雙眼均瞎,就基本上沒剩多少戰鬥力,可以算成傷亡減員。

  但無論怎麼算,這一次誇父族的戰士都可以算是傷亡慘重,而由其是讓韓騰頭疼的是,他知道誇父族的人數並不多,年壯年男孑估計只有五六千人,能夠抽調一千五百人來增援自已,確其是很不容易的。因此韓騰也確實不敢亂用誇父族的戰士,以避免他們傷亡過大,像這次戰鬥的開戰之初強攻代軍大營,韓騰就不敢派誇父族戰士出戰。但結果還是傷亡慘重,韓騰當然可以想到,誇父族的長老,還有九黎族的高層,將會對自已多麼不滿。以後自己怎樣去像他們解釋呢?

  不過聽完了方弼、方相詳細的講說完這一戰的經過之後,韓騰又覺得這一仗打成這樣,倒也真的不算冤枉,誇父族的戰士雖然驕狂自大,目中無人,但性格到是十分耿直,沒有那麼多彎彎繞,同時也敬服強者,由其是在戰場上的勇士,這一戰代軍的重甲騎軍是和誇父族進行正面交戰,雙方是明刀明槍,以硬碰硬,以強對強,因此打成這個樣子,誇父族的戰士也沒有可說的。總不至於說因為代軍是騎著戰馬和自己作戰,這太不公平了,應該下馬來打,誇父族的戰士到是還有這份傲氣,並沒有把自己的傷亡歸拮到這一點上來。

  其實在這一戰中,方弼、方相也都受了不輕的傷,在向韓騰彙報戰況的時候,方弼的左臂還用白紗纏來,吊在胸前,而方相的頭上也包纏著厚厚的白紗,還滲出淡淡的血跡。但兩人在向韓騰講說這一戰的經過的時候,並沒為自己尋找諸多的藉口,一五一十,將戰場的情況,代軍的戰鬥力,還有代軍重甲騎軍的特點等等,都詳細的向韓騰講說。

  因此聽完了兩人的講話之後,韓騰這才知道,這次代軍出動的可不是一般的騎軍,不僅人馬皆披上厚甲,而且所乘騎的戰馬,也都是體形高大,和一般的騎軍大不相同。

  韓騰是見過高原所乘騎的戰馬赤龍,這可是一匹巨型戰馬,馬背的高度超過了九尺,別說是一般人,就是誇父族的人騎上,也不會有什麼彆扭,就算赤龍這樣的戰馬屬於特殊例孑,但挑選一批馬背高度達到七尺,甚至是八尺以上的大型戰馬,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在秦國都能夠找得到不少這樣的戰馬。只是以前的戰爭以車戰為主,拉車的馬匹其實不宜太過高大,多用小型馬,因此列國之間都不大重視大型戰馬的培育和運用。

  戰馬的體形龐大,負重力當然就強,因此才能背負得動厚重的戰甲,另外一旦沖起來,衝擊的力量自然也是驚人的,自然不是一般的騎軍可比,儘管誇父族的戰士力量過人,但和這樣一支騎軍相比,還有要遜色一籌,結果造成了這樣大的傷亡,也就在所難免了。韓騰也不禁慨歎,高原怎麼會想出這樣的辦法來對付誇父族的戰士呢?

  因此韓騰沉默了一會,才揮了揮手,道:“你們下去休息,好好養傷,在短期內不要出戰了。”

  方弼、方相互相看了一眼,似乎還有話要說,但又有些難以啟齒。

  幸好韓騰看出來了,明白兩人的猶豫,於裡道:“對了,死了這麼多人,族裡那一邊當然是瞞不過去的,這一戰的責任甴我來承扯,但你們也要把剛才講說的這一番話成下來,整理成文,拿給我看,我也會寫一份書簡,然後加上你們的文稿,一起送回族裡去,後面的事情,就看族裡怎樣決定處至了。”

  韓騰的話,正中兩人的下懷,因為陣亡了這麼多的人,瞞是肯定瞞不過去,但怎樣向族裡彙報,在出戰之前,族裡的長老們還再三叮囑兩人,千萬悠著一點,別傷損太大了,但一下就死傷了一半,由此兩人也十分為難,方弼、方相當然知道,現在誇父族本來就人口稀少,平時傷死一個,長老們都要心疼半天,而一下孑陣亡了七百多人,長老們還不急得跳腳。韓騰既然一口答應,承擔主要的責任,當然是再好也不過,也讓兩人鬆了一口氣,而讓兩人將戰鬥經過寫下來,也是合情合理,因此兩人答應了一聲,退出了韓騰的大帳。

  韓騰又看了看兩側站立的眾人,道:“你們怎麼看?”

  熊無力道:“主公,誇父族的損失,還有後陣的失敗,並不能怪蒙家父子,他們的指揮並沒有錯,如果不是蒙恬始終將誇父族留在陣中,而是讓誇父族出戰,最終誇父族的損失會小一些,但秦軍根本不可能堅持到援軍趕來,恐怕會輸得很慘,只是誰也沒有想到,代軍居然還有這樣一支軍隊。”

  韓騰點了點頭,雖然這一戰秦軍打得十分不順利,但最終並不算輸,而且經過最終統計,秦軍陣亡近兩萬人,但現在秦軍仍然可以出動十五萬以上的軍隊進行作戰,還是保持著八成以上的實力,能有這樣的結果,確實也算是很不錯了,因此韓騰道:“這一點我明白,蒙家父孑那邊,我會去解釋說眀,但現在我們應該怎麼辦?怎樣對付代軍的這支騎軍?”

  眾人聽了,也都面面相覷,誰也說不出一個好辦法來,一來眾人都知道誇父族的人口不少,能夠組成的軍隊有限,而重甲騎軍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從理論上說,每一個普通士兵都可能成為一個重甲騎兵,因此這一次代軍只出動了三千重甲騎軍,那麼下一下可能就是三萬;二來由於缺乏經驗,眾人並不知道重甲騎軍其實是一個優缺點都很突出的兵種,雖然看起來衝鋒的威力驚人,但卻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重甲騎軍一出戰,就帶眾人的震懾力實在太大了,因此在無形中眾人都將重甲騎軍的威力給誇大了。

  那麼以後作戰,怎樣來對付代軍的重甲騎軍,自然也就成為韓騰面臨的一道難題,且不說現在韓騰等人還算是秦軍的一份子,秦軍如果失利,韓騰在秦國的地位就會受到影響,當然是不利的;而且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高原顯然代表著黃帝遺留下來的力量,是九黎族的死敵,因此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

  但現在連誇父族的戰士都不是他們的對手,戰車也損毀了大半,那麼還有什麼軍隊能夠擊敗他們。

  就連火烈陽也連連搖頭,道:“太難了,真的是太難了,除非我們也照代軍的樣子,也弄出這樣一次人馬都裝重甲的騎軍來,才能和代軍對抗。”

  這時金昌鬥冷笑道:“我看就算了吧,首先說沒有一年半載的時間,不可能弄同這樣一支騎軍來,而且就算也弄出同樣一支騎軍來,又能有什麼用呢?秦軍不是照著代軍的樣子,把騎軍全部換上了新式的馬鞍馬蹬嗎?結果怎麼樣呢?還不是照樣被代軍的騎軍打得稀裡嘩啦嗎,我看反正是沒治了,除非是告訴那幾個老傢伙,讓他們動用九黎族的全部力量,也許還有可能的。”

  本來金昌鬥就從來不說好話,而且自從第一戰之後,更是滿腹的牢騷,不管什麼場合,反正是什麼話難聽就說什麼,不過眾人也早就習慣了他的言語,因此也沒有人理他,這時曹無傷道:“主公,我們是沒有辦法了,不如招集秦軍的諸將來商議一下,看一看他們有沒有好辦法,如果他們也沒有好辦法,那恐怕就真的沒辦法了。”

  金昌鬥又道:“都到了這一步,秦國的將領們又能有什麼辦法,要是他們有辦法,秦國早就統一天下了,我看把他們叫來,完全就是白費功夫。”

  韓騰也沒有理他,點了點頭,這才下令,招集秦軍的主要將領,來到自己的帳篷議事。

  招集令傳下之後,首先來到韓騰大帳的居然就是蒙武、蒙恬父孑。

  一見是他們父子先到,韓騰立刻站起身來,道:“蒙大將軍,少將軍,在戰場上的時候,是我一時心急,因此說了幾句過頭的話,讓兩位不再記在心上。”

  見韓騰放下身態,蒙武當然也不能揪著不放,忙道:“韓大將軍說的是哪裡話,其實當然老夫說的話也不中聽,戰場之上,哪有那麼多好言好語,說過就忘了,也就是了,韓大將軍不要放在心上才是。”

  韓騰呵呵一笑,道:“說得好,說得好,忘了,都忘了吧。”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2-5 00:21

第596章 傷亡(二)

  不一會兒,李信、辛勝、章邯等秦軍諸將也都到齊了。

  韓騰道:“各位將軍,今天與代軍的一戰,進行得十分不順,如果不是大營中的援軍極時趕到,我們恐怕就要大敗而回了,不過儘管如此,但這一仗我們仍然拆兵近兩萬,還有四百餘輛戰車受損,就連我的那支巨漢軍隊,也拆損過半,剩餘大半有傷,在短期內,無法再上陣作戰,而且代軍又有了一支新式騎軍,人馬俱甲,威不可擋,因此我將大家招集過來,就是想和大家一起商議,下一步的戰事應當如何進行,我們怎樣應對代軍的俱甲騎軍,請各位暢所欲言,不必有所顧忌。”

  李信、辛勝、章邯等人雖然沒有見過重甲騎軍的戰鬥經過,但回營之後也聽其他人說起過,而且又知道誇父族戰士也被打得傷亡慘重,因此對重甲騎軍的戰鬥力自然也不敢小視,聽了韓騰的話之後,也都面面相覷,一時也都覺得一籌莫展,誰都沒有好主意。

  只見蒙武出列道:“大將軍,在下以為,要對付代軍的俱甲騎軍,最好的方式莫過於是我們大秦也組建出一支俱甲騎軍來,而且以我秦國的人力物力,打制馬甲,挑選馬匹都不是難事,因此完全可以也組建出這樣一支騎軍,來與代軍對抗。”

  雖然剛才韓騰向蒙武、蒙恬父孑道了歉,但蒙武對韓騰的敵意卻並沒有消除,不過代軍的重甲騎軍到是提醒了蒙武,因為以秦國的條件,當然是可以組建重甲騎軍的,既然重甲騎軍有這麼強大的戰鬥力,就連誇父族戰士也要遜色一籌,因此如果秦軍也組建重甲騎軍,不僅可以增強秦軍的戰鬥力,而且還能夠制衡韓騰,不過這樣一支騎軍,可不能落到韓騰手裡,蒙家一定要掌握這支騎軍。

  韓騰當然不知道蒙武還有這麼多想法,道:“蒙大將軍所言,確實是上策,但組建這樣一支俱甲騎軍,並非易事,而且沒有一年半載的時間,難以成軍。而真正想要和代軍的騎軍相抗衡,不知要等到何時,現在我們的騎軍雖然己全部換上了新式的馬俱,戰鬥力己大有進步,但和代軍的騎軍相比,仍然還有一段距離。更何況眼前的戰事,更是遠水不解近渴,眼下的戰事,不知蒙大將軍有什麼好辦法沒有?”

  這時蒙恬道:“大將軍,末將到是有一個辦法,只是不知可不可行?”

  韓騰忙道:“蒙將軍有什麼良策,不訪說出來,大家一起商議。”

  蒙恬道:“就是使用戰車來對付代軍的俱甲騎軍。”

  韓騰怔了一怔,這才明白過來,蒙恬所說的戰車,是指自己新制的連些戰車。因此皺了皺眉,道:“蒙將軍以為,戰車可以對付俱甲騎軍嗎?”

  蒙恬微微一笑,道:“大將軍和各位將軍是否以為,戰車在今天的這一戰中表示不盡如人意,因此認為戰車難以匹敵代軍的俱甲騎軍?”

  韓騰點了點頭,道:“確實如此。”李信、辛勝、章邯等人也都微微點頭,因為在這一戰中,戰車的表現可以說是十分糟糕,甚至可以用拙劣來形容,完全沒有上一戰中堅無不摧的氣勢,因此韓騰對戰車的信心也大幅下降了,而其餘諸將也都和韓騰的想法差不多,人人都對蒙恬的這個提議不怎麼看好。

  蒙恬搖了搖頭,道:“這一戰中戰車的表現不佳,一來是我們進攻,代軍防守,各位都知道,在戰場上防守的一方總是可以佔有一定的優勢,而且還可以事先修建出一些防守工事,因此戰車的表現不佳,也情有可原;二來也是在下以為,是我們對戰車的使用方式不當,讓戰車單獨出戰,才使戰車表現不佳,如果當時能派遣一些步兵,隨同戰車一起作戰,協助清除戰場上的各種障礙,並且保護戰車的兩側,不讓代軍攻擊戰車的車輪,結果大概也就會不同了,而等我們後來再派上步兵時,已經晚了。”

  聽了蒙恬的講說之後,韓騰也不禁露出了沉思的神色,而李信、辛勝、章邯等人也都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原來蒙恬對騎軍的經驗不足,但對戰車的戰術運用卻是駕輕就熟,畢竟在這個時代,戰車己經發展了近千年,戰術、訓練、後勤、維護都十分成熟,一般來說,戰車並不是單獨作戰,每輛戰車會配十名左右的甲士,保護戰車的兩側,另有七十到一百名隨行輕甲士兵不等,或持劍盾、或持槍戈、或持弓弩、隨車跟進,另外還要分出十餘人來看護輜重炊具。後來各國開始裝配騎軍,於是隨車作戰的軍隊中,也加入了一部份騎軍。

  而在戰場上,戰車的做戰方式將視戰況而定,或是戰車單獨突擊,或是和隨行甲士兵卒一起協同作戰,並無固定之規。韓騰製造出來的這些戰車,雖然樣式新奇,而且戰鬥力更強,但在本質上和傳統戰車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區別,無非就是不用戰馬拖拉,可以靠車內的士兵自行產生動力前進。因此在戰術上,也和傳統戰車基本差不多,還是需要和步兵一起協同作戰。

  這時蒙恬又道:“戰車本身的防禦力就很強,完全可以擋得住代軍俱甲騎軍的正面衝擊,只是兩側和車輪是戰車的弱點,因此如果能夠配備一定數量的步兵保護戰車的兩側,應該是可以和代軍俱甲騎軍相抗衡,但戰車不用戰馬拖拉,僅靠自身行駛,速度不快,比不上騎軍,還需要配備一些騎軍,甴車、騎、步一同作戰。不過這些只是末將的一些設想,是否有用,還不得而知,必須要進行一些必備訓練,才可以出戰,請大將軍決定。”

  蒙恬剛剛說完,李信立刻道:“大將軍,末將以為蒙將軍之言有理,使用車、騎、步一同作戰,或許真能和代軍的俱甲騎軍相抗衡,因此不訪讓蒙將軍一試。”

  辛勝也道:“對啊,可以先訓練幾天,看看效果再說,如果有用當然是再好也不過了,如果沒有用,我們再想別的辦法。”

  其實聽了蒙恬說完,韓騰心裡就估計蒙恬的這個建議至少有六七成的把握,畢竟自己製作的這些戰車是全封閉,可以自動行駛,重甲騎軍的衝擊力再強再猛,也不可能突得破戰車的堅壁,而且對撞在來也肯定是撞不過戰車的,因此只要是保護好戰車的兩側,完全可以和重甲騎軍對抗。

  不過正如蒙恬所說,這個設想雖好,但實效如何,誰也不好說,需要進行一定的訓練,甚至進行幾場對抗演練,才能知道行不行。但能夠組織、訓練、指揮車、騎、步一同作戰的人,只能是蒙恬,這也就意味著要把戰車交給蒙恬來指揮。

  雖然在戰場上,韓騰將誇父族戰士交給蒙恬指揮,但那是在戰場上的臨時決定,而且誇父族的戰士畢竟是人,有相當的主觀能動性。而戰車就不同,因為戰車是死物,由蒙恬來指揮,也就等於是把戰車交給蒙恬,可以隨意的詳細觀看戰車的細節結構。

  在這一戰之前,戰車也被韓騰視為一大助力,極為重視,而且保管得也極為嚴密,平時根本就不讓其他秦軍的將士近距離觀看,而一旦交給蒙恬指揮,就等於完全向蒙恬不設防了。但現在韓騰手下的這批人,沒有人有能力來組織、訓練、指揮車、騎、步一同作戰。因此韓騰心裡確實有猶豫。

  但如果不能有效的對抗代軍的俱甲騎軍,這一戰就不可能獲勝,從而也就會大大影響韓騰在秦國的地位,而就現在的情況來說,韓騰還必須依附于秦國行事,不能獨立發展,因此這一戰也不容有失。

  在韓騰心裡進行了短時間的權衡利弊之後,終於點了點頭,道:“好,蒙將軍,眀天我就拔調五十輛戰車給你,由你來訓練他們。我們能否對抗代軍的俱甲騎軍,就全看你了。”

  蒙恬忙道:“請大將軍放心,末將一定盡力而為。”

  其實蒙恬心裡有底,知道自己的這個辦法至少有八成以上的可行性,他對戰車的戰術,還是有相當的自信的,同時也是想近距離的觀察韓騰製作的這些戰車的結構,以後秦國自然也要枋制,等秦國組建了自己的俱甲騎軍,同時又製造出相同的戰車,不僅可以有效的制衡韓騰,也能夠擺脫對韓騰的依賴了。

  就在第二天,韓騰果然拔出了五十輛戰車,其中包括有霹靂車、箭剿車各十五輛,衝撞車、如意車各十輛,交給蒙恬進行指揮訓練,同時還派遣曹無傷給蒙恬當助手。

  其實韓騰的用意也十分明顯,就算讓曹無傷跟著蒙恬一起,學習用兵之道,因為這個機會非常難得,而現在韓騰手下的眾人中,曹無傷是軍事能力最強的人,而且經過了這幾年的戰鬥之後,也積累了不少的作戰經驗,自然是韓騰重點培養,在將來會大有用途的。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2-5 00:21

第597章 撤軍

  但就在第二天,韓騰就收到了探子的報告,代軍撤軍了。

  原來在擊敗了秦軍的進攻之後,代軍打掃完戰場,收集到了一些秦軍遺留下來的兵器、旗幟、馬匹,還有幾十輛秦軍的戰車,不過這一戰代軍的損失也不小,畢竟雙方是正面硬拼,就算是獲勝的一方,也會有不小的傷亡,而且代軍還並不算完全獲甠。

  經過了戰後的統計,這一戰代軍一共陣亡一萬四千一百七十七人,另有四千六百二十五人受傷,其中重傷患超過了千人,而首次出戰的重甲騎軍,儘管立下了大功,但陣亡的人數達到了一千二百七十三人,五百一十八人受傷,重傷約有一百餘人,減員超過了四成,也讓高原心疼不已。

  同時高原也有些慶倖,好在是自己組建了重甲騎軍,否則怎樣對付誇父族戰士,還真不好辦。當然也對誇父族戰士的強大戰鬥力心悸不己,畢竟他們能以血肉之軀來對抗重甲騎軍,還給重甲騎軍造成了重大的傷亡。

  不過雖然擊敗了秦軍,也算打了一個勝仗,但對目前的大局卻沒有太大的改觀,因為袁選的大營被秦軍擊破,現在只剩下姜桓武這一支軍隊,雖然不算是孤軍深入,但也是孤掌難鳴。而且這一戰中由於秦軍的援軍極時趕到,代軍並未能徹底擊潰秦軍,使秦軍並沒有遭受重大的打擊,實力並未受損,可以動用的兵力仍然在十五萬以上,而代軍目前總計不足九萬人,因此絕不能小視了秦軍。

  另外儘管在這一戰中,重甲騎軍的表示十分出色,可以說在戰場上發捍了關建性的作用,完全證明當初建立這樣一支燒錢的軍隊是正確的,但高原也知道,重甲騎軍並不能包打天下,還存在著許多不容克服的缺點,因此不能將希望完全寄望在重甲騎軍身上。

  當然,代軍也可以再從鴻上塞調集兵力來增援,但現在代軍的目標並不是要攻佔井陘,只是牽制秦軍的兵力,等待司馬尚突襲薊京得手,不讓秦軍有足夠的兵為去增援薊京一線。而這個目的,顯然也己經達到了,因此沒有必在井陘塞前駐守,可以先向後退一退,等待更好的時機。

  於是和眾將商議之後,眾人也都一至同意高原的意見,暫時從井陘退軍,等待時機。

  既然眾將都同意退兵,高原也就不要遲疑,趁著秦軍剛剛敗陣,暫時無力再向代軍的大營發動進攻,儘早撤軍,以免夜長多變。因此就在第二天,代軍就開始從井陘向鴻上塞的方向撤退,三天之後,代軍也完全撤離乾淨。

  而儘管秦軍得知代軍撤軍,但果然是對代軍還心有餘悸,另外秦軍的混編訓練也沒有完成,因此並沒有追擊代軍,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代軍撤退了。

  不過代軍的突然撤軍,也讓秦軍的諸將有些意外,但韓騰卻敏銳的意識到,這說明代軍的重甲騎軍並不是無敵的,應該存在著某些弱點,否則代軍也就不會在這個時候撤軍,因此對蒙恬的建議,也不由得又多了幾分信心。

  蒙恬仍然不為代軍的行動所動,以五十輛戰車,配備一千騎軍、三千步軍繼續訓練車、騎、步一同作戰,不過在這個時代,畢竟是有豐富的戰車作戰的經驗戰術,絕大部份士兵也都有隨同戰車作戰的經驗,因此訓練起來到也並不困難,就在代軍完全從井陘前撤退的時候,車、騎、步一同作戰的戰術也初見成效。

  但蒙恬還是不敢大意,又指揮著車、騎、步軍隊進行了兩次模擬戰鬥,並且還拉來三千騎軍辦演代軍的重甲騎軍進行配練,結果取得了十分不錯的效果,因為戰車不用戰馬拖拉,可以自行行駛,雖然在速度上要比傳統的駟馬戰車慢得多,但沒有戰馬的牽制,戰車更為靈活多變,正面的攻防能力也更為強大,而有步兵保護戰車的兩側,彌補了戰車的防禦弱點,而速度不足,則可以由騎軍來彌補,因此在車、騎、步軍的協同作戰之下,發揮了極大的威力,作為配練的騎軍根本就不是對手,被打得大敗。

  而韓騰看完了模擬的戰鬥之後,也對蒙恬訓練的車、騎、步軍隊的能力十分稱讚,因為這樣的作戰模式,可以充分發揮各兵種的優勢,並且互相彌補不足,既使不靠士兵個人超強的個人能力,同樣也能達到提升戰鬥力,不僅能夠對抗代軍的重甲騎軍,而且在其他的戰場上,也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

  不過這樣一來,以這樣一支車騎步的混編軍隊就顯得有些少了,畢竟現在這樣一支軍隊還不到五千人,因此韓騰又撥出了一百輛戰車,交給蒙恬,讓蒙恬再訓練兩支類似的軍隊。

  蒙怡到也沒有拒絕,迅速又組建起了兩支混編軍隊來,又經過了幾天的訓練之後,蒙恬又組織了一場大規模的對抗練習,甴新組建的三支混編軍隊對抗一萬五千騎軍,作為對新組建的混編軍隊最後的演練。並且還專門請來了韓騰、蒙武、李信、辛勝、章邯等諸將觀看。

  結果在這一次對抗練習中,混編軍隊再次取得了大勝。因為在正面衝撞中,騎軍當然是無法戰勝戰車,而擋住了騎軍的衝鋒之後,騎軍的威力也就大為下降了,而戰車的隨行騎軍、步軍立刻趕上去,槍戟戈劍齊下,頓時將騎軍打得落花流水,陣形大亂,整個戰事只進行了不到半個時辰就結束了,以混編軍隊的大勝告終。

  雖然在這一次對抗練習中,受傷的士兵多達五百餘人,其中受傷較重的士兵達到了六十餘人,另外還有兩百多匹戰馬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傷損,但結果卻令韓騰等人十分滿意。儘管他們也都清楚,代軍重甲騎軍的衝擊力並不是一般騎軍可比的,但從戰鬥的經過來看,戰車確實能夠有效的抵擋住重甲騎軍的衝擊力。因此用混編軍來對付重甲騎軍,應該是可行的。

  等對抗練習完畢,蒙恬上臺向韓騰交令,韓騰哈哈大笑,道:“蒙將軍果然是練兵有方,有了這樣一支軍隊,我們又何用懼怕代軍的俱甲騎軍呢?”

  蒙恬道:“那裡,那裡,大將軍太過講了,其實能夠訓練出這樣一支軍隊來,也是多虧了有大將軍製造出來的這些戰車,如果沒有這些戰車,而還是使用以前的駟馬戰車,是難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因此末將不敢妄居其攻。”

  其實蒙恬說的也是實話,車、騎、步混編軍隊的核心還是戰車,而且只有韓騰製造出來的這些新式戰車才能充任核心的角色,老式的馬拉戰車實際己經不能適應戰場的需要了。

  韓騰點了點頭,道:“是蒙將軍太過謙了,現在我們歇兵己足,又訓練出了車、騎、步混編軍隊,是不是應該向代軍發動進攻了,我聽說攻佔了薊京的王上將軍己經派遣王賁和楊端和率軍出擊,向上穀郡進攻。這一次出戰,我大秦兩線出擊,現在王上將軍己經攻佔了薊京,而我們這一線卻還一事無成,如果讓王上將軍再決取了上穀郡,等回到咸陽之後,我們還有何面目去面見大王呢,因此各位以為,我們應該如何向鴻上塞進軍。”

  韓騰的這一番話,到是讓李信、辛勝、章邯等人頗為意動,因為秦國最重軍功,秦人尚武好勝,秦軍的各將領自然也都渴望建功立業,不甘人後,而這一次出戰,井陘這一線的秦軍十分不順,和代軍在井陘、鴻上之間百餘裡的距離內反復拉距,到現在為此,秦軍己經損失了超過六萬的軍隊,還包括大量的戰車,己經近半的誇父族戰士,儘管代軍的傷亡也不小,但從總體上看,代軍似乎還佔有一點的優勢,對比另一線王剪統領的秦軍,確實要顯得遜色得多了。

  雖然在出戰之前,就己經制定下來井陘一線牽制,薊京一線主攻的戰略,而且王剪能夠順利的攻佔了薊京,多少也有一些運氣的成份,不禁沒有遇到代軍的阻擋,而且正好趕上燕國內部自己鬧內亂,用撞上好運乞來形容,也不為過。但立功就是立功,這也讓李信、辛勝、章邯等人多少覺得臉上無光,當然也希望能夠在這一線取得一些突破,建立一些戰功。而現在秦軍總計還有約十八萬的兵力,蒙恬訓練出來車、騎、步混編軍隊,基本可以對抗代軍的重甲騎軍,因此也應該向代軍發動一次進攻了。總不等看著王剪再立戰功吧。

  經過眾人的商議之後,秦軍終於做出了決定,這一次出兵進攻鴻上塞,將分兩路,一左一右進軍,以左路軍為主攻,共計七萬軍隊,以為李信主將,蒙恬為副將,三支混編軍隊為核心;而右路的兵力為三萬,付責牽制吸引代軍的兵力,主將為辛勝,副將章邯,兩路齊進。而韓騰和蒙武兩人帶領三萬軍隊,隨後作為兩路接應。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2-5 00:21

第598章 突襲薊京(一)

  “稟報上將軍,楊大將軍發來回戰報。”衛兵說完之後,雙手將一卷竹簡舉過頭頂,由王剪的親兵接過來,然後轉交給王剪。

  雖然最近幾年來,秦國毎年都要從代郡購入了大量的紙張,但一般只通行在上層官員世族之中,並沒有在秦國完全普及開,當然,這也是因為購入的紙張數量有限,也無法全面的普及有關,不像代郡那樣,政府層面的機構己經全面改用紙質。因此在秦國的軍隊中,轉遞消息文書,仍然是使用竹簡。

  接過了親兵遞交上來的戰報竹簡,坐在帥案後面的王剪,立刻在油燈前打開觀看。

  原來接到探子報告,得知代軍在代燕邊境佈置下了一支軍隊,似要趁機偷襲秦軍,而這時薊京的局勢也基本平定了下來,於是王剪立刻命令楊端和和王賁兩人帶領七萬大軍,前去迎擊代軍,自己坐鎮薊京為後應。

  楊端和、王賁領軍出發之後,在燕國和代郡上穀郡的交界一帶地區和代軍相遇,雙方進行了兩場小規模的戰鬥,各勝一場,但秦軍略佔優勢,而代軍後撤了二十裡,然後紮營駐守,和秦軍對持,儘管楊端和、王賁多次向代軍挑戰,但代軍始終都堅守不出,秦軍也不敢冒然的向代軍的營地發動進攻,雙方就這樣僵持起來。

  看完了戰報之後,王剪也陷入了沉思,總體來說,目前的戰局基本都在王剪的預料當中,代軍的擊襲軍隊被秦軍識破,就地駐守,估計是在等待著井陘一線的結果,因為交通不便,消息轉遞困難,現在王剪得知井陘一線的進展是,代軍現在己經逼近到了井陘塞前,兩路下寨,顯然是占了不少的優勢,因此這一線的代軍堅守不戰,等待井陘一線的戰事進展,也有情理之中。

  不過王剪也清楚,雖然代軍己經逼近了井陘,但邯鄲的後備軍隊己經抽調了五萬人馬增援井陘塞,現在井陘塞的秦軍約有二十萬左右,而且井陘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因此秦軍守住井陘塞,應該是完全能夠的。

  而從戰事的總體來看,秦國出兵的目的基本達到了,因為這次秦國出兵,主要的目標是滅亡燕國,取得對代郡的戰略優勢,但並不一定要滅亡代郡,一來是因為代郡還有十分強大的軍事力量,想要滅亡代郡,並不容易;二來秦國目前的情況也不是很好,國力不足,這一次出兵只預備打半年左右的時間,最多八個月,否則秦國在財政上就會有困難。

  王剪身經百戰,精通兵法,當然知道見好就收的道理。不過打仗是兩方面的事,不是一方說停就能停的,而且王剪也明白,高原絕不會甘心代郡陷入秦國的夾擊包圍之中,一定會全力的反擊,因此秦軍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代軍的全面反擊,只要是頂住了代軍的反擊之後,雙方才能夠停手罷戰。

  好在是現在戰事進行了不到三個月,秦軍還有相當的餘力,雖然還不足以滅亡代郡,但要應對代軍的反擊,還是做得到的。只是秦軍的問題是怕戰事拖長,耗不起,於是王剪也想,應該從那一條戰線上向代軍發動一次反擊進攻,也打壓一下代軍的勢頭,儘早結束戰鬥才是。

  現在秦軍還有五萬預備隊,不過考慮要留一部份守衛邯鄲,押運糧草輜重,因此最多只能調動三萬軍隊,王剪也考慮要怎樣運用好這三萬軍隊。

  但在一時之後,王剪也想不出一個頭緒來,而這時已是二更時分,王剪畢竟是年近六旬的老人,雖然仍然身體強健,但終究比不上年輕人,這時也覺得有些精神不濟,因此也想到怎樣打壓代軍的事情,不急在這一二天,現在還是早點休息,等明天一早,養足了精神之後,再想辦法也不遲。

  於是王剪也吩咐親兵,收拾東西,準備休息。

  現在秦軍在薊京的駐軍有三萬,城內城外各有一半。王剪自然是住在薊京城裡,選擇的是燕國相國弘高的府邸,弘高隨燕王喜逃到了遼東,行走得十分匆忙,別說是收拾細軟之物,就連大部分的家眷都來不及帶走。

  弘高身為燕國國相,府邸自然也是數一數二後,位於薊京的直通大道邊上,不僅規模宏大,而家俱用物、僕人待女一應俱全,連收拾都不用,搬進去就可以住了,另外還有弘高的十幾名姬妾和十餘名庶子庶女,而其他親屬多達一百六十餘人。

  因此王剪也將弘高的府邸當做自己在薊京的住所,和秦軍的臨時指揮所,周圍一帶地區也劃為秦軍的駐紮地點,弘高府裡的僕人侍女全部留用,但弘高的姬妾子女親屬則全部抓了起來,和燕國其他被抓的官員、宗室、世族關押在一起,等回師的時候帶回秦軍去處理。這也是滅國的官員、宗室、世族通常的結果。

  王剪離開書房,來到臥室休息,王剪的臥室當然也就是弘高的臥室,當初王剪剛進弘高的府邸時,也嚇了一跳,別看燕國是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弱的一個,但弘高府邸卻是雕樑畫棟,堆玉砌石,裝飾豪華,擺設奢侈,這些年來秦國連滅三晉,王剪也見識過不少其他國家大臣府邸的豪奢,而弘高的府邸可決不在其他國家大臣的府邸之下,更遠在自已在秦國的府邸之上。不過見得多了,王剪也就習慣了,就當是打仗其間放鬆享受一番。因此在親兵的服持之下,倒在鋪著棉絮的大床上,蓋上了雲絲紋錦的彼褥,不一會兒就沉沉的睡去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王剪猛然覺得身體一陣用力的晃動,耳邊聽到有人大喊道:“上將軍,快醒醒,上將軍,快醒醒啊。”

  王剪朦朦朧朧的睜開眼睛,這才發現是自己的貼身心腹家將王建,正在不斷的在搖晃著自已的身體,並在自己耳邊大聲的呼叫著。

  而見王剪睜開了眼睛,王建也不禁大喜,道:“上將軍,你終於醒了。”

  王剪迷迷糊糊道:“出了什麼事情,要叫醒老夫。”

  王建一臉憔急之色,道:“上將軍,代軍殺進薊京城來了。”

  王剪怔了一怔,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於是沉聲道:“胡說什麼?代軍怎麼可能殺進薊京城來呢?王建,你可知道謊報軍情,該當何罪。”

  王建哭喪著臉,道:“上將軍,我也說不清楚,薊京城裡突然出現了許多軍隊,不知是怎麼進的城,您還是趕緊起來,自己去看吧,現在薊京城裡己經大亂了。”

  見王建的神情,到也不像說謊的樣子,而且王建己經跟隨了王剪十餘年,也立過不少戰功,現在己有官大夫的爵位,一向老實勤懇,深得王剪的信任,到是從來沒有說過瞎話,不過就在這時,王剪也隱約的聽到有喊殺聲傳來,說明外面確實有些亂了,因此王剪心裡也有些半信半疑,立刻從床上坐了起來,道:“好,老夫就起來看看,如果你敢謊報軍情,看老夫怎麼收拾你。”

  王建聽了,趕忙向身後一招手,兩名親兵過來侍奉王剪穿身披甲。

  王剪一面整盔披甲,頭腦中也在急快的運轉著,代軍不是在代燕邊境和楊端和、王賁對持嗎?怎麼會突然殺進薊京來呢?就算是楊端和、王賁被代軍打敗了,自己也會先收到戰報啊。難道是代軍繞過秦軍,偷襲薊京。但每天薊京和秦軍之間的大道上都有不少人馬車隊來往,還有眾多的巡邏斥候,不可能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來就偷偷摸摸的溜到薊京來。而且薊京城裡還有秦軍守衛,到了夜間還會關閉城門,嚴禁出入,代軍遠道奔襲,不可能帶攻城器械,又怎麼突進薊京城裡來的呢?

  那麼會不會是燕軍又殺回來呢,這倒也很有可能,因為燕國雖然滅亡,但燕王喜還是帶相當一批大臣人員軍隊逃離了薊京,居說是逃去遼東。但薊京畢竟是燕國的都城,燕國的遺臣們自然不甘心就此放棄,因此趁看夜晚,突襲薊京,到不是不可能。

  燕人熟悉地利,才能在秦軍毫無知曉的情況下接近薊京,甚至是趁著白天,混進薊京城裡作為內應,這樣燕軍突進薊京城裡,也就解釋得通了。只是王剪懷疑,策劃這種突襲計畫可是一個相當高的技術活,而現在燕國的遺臣當中,誰能有這樣的氣魄和能力,能夠制定並執行偷襲薊京的計畫?燕王喜?相國弘高?大司馬騎劫?遼陽君公子元?以前的太子丹也許還行,可惜己經作古了。如果燕國的大臣中真的還有這樣的人物,秦軍也就不可能這麼容易的就佔領薊京了。

  想來想去,王剪仍然不得要領,而這時盔甲己經穿好,於是王剪也幾步走出了臥室,這時三百餘名親兵已經在院子中列好了隊伍,王剪當然不可能一個人住進府邸,還帶了五百親兵保衛,除去各處守衛的士兵之外,其他的親兵己經全部集中起來,而在院子裡,喊殺的聲音也更為清晰,說明外面打得正熱鬧,因此王剪也不禁有些緊張,立刻帶領著親兵,向府外趕去。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2-5 00:22

第599章 突襲薊京(二)

  襲擊薊京城的,自然就是代軍。

  早在十餘天之前,司馬尚就帶領著三萬突襲的代軍,在北方繞了一個大圈,到達薊京東北的山谷中隱藏起來,而秦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代燕交界的薊京西面地區,因此根本就沒有察覺到代軍己經在薊京城邊潛伏了下來。

  而在山谷中潛伏下來之後,司馬尚立刻就派人和早已潛入薊京的代郡錦衣衛人員取得了聯糸,瞭解了薊京城裡的情況,現在已潛入薊京的代郡錦衣衛人員有近千人,共計分成六批,每批一百五十人到二百人不等,為了隱秘啟見,這六批人員互相之間都不知道其他人的存在,而另有專門的人員付責聯絡傳遞消臭,而且在前期代郡還以經商為名,將大量的武器、盔甲帶進薊京隱藏起來,可以說己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只等著行動。

  不過這時秦軍剛剛佔領薊京,城內城外的駐軍多達近十萬人,而且守衛十分嚴密,因此司馬尚也不敢輕舉妄動,就在山谷中潛伏下來,等待時機。

  果然,過了幾天之後,秦軍就出兵去進攻代燕邊境埋伏的代軍,駐守薊京城的秦軍,只剩下三萬餘人,而且還有一半駐守在城外。

  司馬尚當然知道時機己經來了,於是立刻和潛入薊京的代郡錦衣衛人員聯絡,並且約定好了突擊的時間、信號和城內城外互相配合的方式。

  這一次代軍突擊薊京,一共出動了六個軍,分別為蕃勇右軍,威騎軍、驍武軍、平遠軍、廣德軍,威邊軍,為兩個全騎軍和四個步騎混編軍,共計約三萬餘兵力。

  因為秦軍在薊京城外還駐有一萬五千軍隊,分別駐守在南北兩門,因此代軍將突擊薊京的目標放在東門,付責突擊薊京的是平運軍和廣德軍,蕃勇軍為接應後備;城中潛伏的六批人員則分別在城中四門放火,南西北三門各派一批,每批約一百五十人,目的只是製造動亂,擾亂秦軍的注意力,而在東門派遣兩批人,人數約三百五十人,這才是真正接應代軍入城的人員,還剩的一批約二百人付責各路接應預備。

  而威邊軍、驍武軍分別在秦軍駐紮在城外的兩個軍營附近埋伏,因為一旦城中亂了起來,秦軍一定會調城外的軍隊進城救援,因此這兩支軍隊的任務就是等秦軍一出大營,就立刻先用步兵向秦軍的大營發動攻擊,而大營被襲,秦軍一定會回兵救援大營,代軍的騎軍再趁勢殺出,襲擊騎軍,就可以一舉擊潰城外駐守的秦軍,另一支全騎軍威騎軍則付責接應城外的兩路代軍。

  這一番計畫,也是司馬尚精心策劃出來,可以算是十分周道全面了。

  於是在入更之後,代軍立刻從山谷中殺出,雖然山谷離薊京有五十餘裡,但代軍的士兵都配有戰馬,而且雖是黑天,但沿路都有錦衣衛的人員接應,為代軍指明道路,因此代軍的行動十分迅速,二更剛過,就己經到達離薊京不到十裡的範圍。

  各路代軍都在錦衣衛人員的指引之下,進入各自的戰場陣地,而司馬尚帶領著蕃勇軍、平遠軍、廣德軍直接趕奔薊京的東門。

  這時己經接近三更,天上已出現一輪殘月,綴著淡淡的星光,因此依稀可以看出幾十步遠的距離。而隨著距離的拉近,代軍的士兵也能夠看到遠方城牆上闌珊的火光。

  突擊薊京的代軍在城外約二裡多遠的一個小山邊和接應的錦衣衛人員碰頭,這時他們早已經在城外做好了準備,在山頭上堆好了三個柴草堆,見司馬尚帶領著代軍趕到,立刻依次點燃了三個柴草堆,橙紅色的火焰頓時照亮了天空,在數裡之外都可以看得十分明顯。

  而這時在薊京城裡,潛伏的錦衣衛人員也都各自就位,並且拿到了武器、盔甲,因為在事先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早在數月之前,錦衣衛在四個城門附近都買下了一套住宅,武器盔甲就埋藏在宅孑裡的地下,同時還在宅中準備了大量的乾草、乾柴等引火之物,因此錦衣衛的人員在白天零散的躲進宅府,起出了武器盔甲,並且就在宅院裡等待著行動的信號。

  只等信號一起,首先在宅中放火,製造混亂,然後從宅中殺出,或者擴大混亂,或者接應代軍進城,這樣行事既安全又隱秘,又方便。

  就在眾人等得有些不耐煩的時候,信號終於來了,看到城外的火光之後,錦衣衛的人員立刻行動起來,首先在宅院中放火,因為這時在宅院房間中都堆滿了乾草乾柴,自然是一點就著,不一會兒就全宅著火,一下子就映紅了半邊天空。

  而其他的錦衣衛人員紛紛從宅中出來,各自手執槍劍武器,還有不少人拿著火把,在周圍四處放火,製造混亂,雖然在薊京城裡駐紮著一萬五千秦軍,但薊京是燕國的都城,雖然不及臨淄、大樑、咸陽那麼規模宏大,但也不算小,區區一萬五千秦軍,當然不可能在薊京城裡守衛嚴密,因此也給錦衛衣容出了不少的時間來製造混亂。結果不一會兒,在薊京城裡的東南西北四門附近火光大起,大亂了起來。

  不過秦軍的兵力雖然不多,但在四個城門到是留下了不少兵力駐守,而代軍製造混亂的地方,也都比較靠近城門,因此守城的秦軍見城中火光大起,一片大亂,自然要趕去救火平定混亂。

  其實將放火地點選擇在城牆附近,也是經過了精心的挑先,就是為了吸引守城秦軍的注意力,南西北三門的錦衣衛趁著混亂,和趕來救火的秦軍交戰,拖住秦軍,而在東門,錦衣衛在放火製造動亂之後,只留下少量人員,牽制趕來救火的秦軍,而其他人則通過其他的街道,趕奔城門方向,當然這也是早已設定好的路線。

  因為守衛城門的秦軍大部份都趕去救火,留守城門的秦軍極少,只有三四百餘人,雖然人數不算少,但要分守城門、城樓、城牆等等,而且這時城外的代軍己經來到了防城河邊,大吵大鬧,大喊大殺,也吸引了守衛城牆的秦軍注意力,因此這時在城下駐守,保衛城門的秦兵只剩下一百多人,而殺過來的錦衣衛卻有近三百人,再加上秦軍絲毫也沒有準備,結果一下孑就被錦衣衛殺散。

  而等城牆、城樓上的秦兵發現城下的情況不對,紛紛趕下城來支援的時候,己經來不及了,錦衣衛己經將守衛城門的秦軍殺散,控制了城門,然後立刻分成兩批,一批抵擋增援的秦軍,一批趕忙過去開關落鎖,打開城門,放城外的代軍進城。

  但這時城門雖然打開了,但吊橋並未放下,不過代軍突襲,雖然沒有帶大型的攻城器具,但在潛伏的時候,還是在山谷中趕制了一批長梯,這時也正好用得上,立刻將長梯架在護城河上,當做橋樑,步兵紛紛下馬,通過長梯渡過了護城河,然後通過打開的城門,殺入薊京城中。

  雖然這時渡過護城河,進入薊京城的代軍並不多,但對在城中作戰,堅守城門的錦衣衛人員卻是一個極大的鼓勵,而且城外的敵軍殺入城內,對城內守軍的心理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此在這種此消彼漲之下,秦軍頓時被殺得連連後退,徹底讓出了城門洞。

  而進城的代軍越來越多,並且分頭向城牆上殺去,秦軍是倉促應戰,而且在黑夜之中,秦軍也不知道有代軍到底有多少人突擊薊京,因此心裡發虛,士氣自然也極為底落;而代軍可是早有準備,從代郡出兵,就是為了突擊薊京,另外代軍在山谷中也憋了好幾天,早就把勁頭攢得足足的,這時更是勇不可擋,十分勇猛,儘管是以下攻上,但仍然將秦軍打得節節敗退,一步一步的登上了城牆,然後佔領城樓,並且放下了吊橋。

  吊橋落下,也宣告了代軍突擊城門成功,因為吊橋不是用長梯架成的臨時橋樑可比,平坦寬闊,不僅能夠通行大批軍隊,而且還能通過騎軍,因此殺入薊京城裡的軍隊一下孑就增加了好幾倍,還有大量的騎兵殺入薊京城中。

  而秦軍對代軍的騎軍一向怵頭,頗似患上了恐騎症一樣,儘管城市戰並不是騎軍合適的戰場,但騎軍入城,徹底的打掉了秦軍的最後一絲接抗之心。因此秦軍根本沒有再戰之心,城下的秦軍紛紛向城內敗退,而城牆上的守軍也沿著城牆逃走,代軍終於完全攻佔了薊京的東門。

  司馬尚也大大的鬆了一口氣,立刻催馬通過吊橋,進入薊京城中。其實攻奪城門之戰,進行的時間並不長,一共還不到二十分鐘,但司馬尚的感覺卻是渡秒如年,因為攻佔城門,是突襲薊京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連城門都攻克不了,或者是消耗的時間太多,對代軍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會影響到最終突襲薊京的成敗。

  好在是代軍並沒有消耗多少時間,就攻克了城門,也為突襲薊京開了一個好頭,於是司馬尚進入薊京城中,又立刻分派人馬,向薊京城內的縱深發展,徹底擊敗秦軍,佔領薊京城。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王烏鴉

LV:16 版主

追蹤
  • 2090

    主題

  • 219146

    回文

  • 8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