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活] 重生軍工子弟 作者:葫蘆村人(連載中)

 
BloomCaVod 2019-5-10 17:28:58 發表於 都市言情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743 316326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9-5-12 21:15
1320 阿根廷的牛頭罐頭終於派上用處了
  
    米莎維奇斯基夫看著謝凱,“全套五軸技術給我們,包括控制程序跟源代碼,我們提供飛控跟火控源代碼。”

    奧列格沒反對,其他人也沒有反對。

    誰都清楚最頂級的數控技術對於目前的蘇聯有多重要。

    蘇聯需要五軸數控機床。

    西方國家壟斷了頂級數控機床的研發製造,不願意讓蘇聯得到。

    僅僅是從日本得到4台大型五軸加工中心,蘇聯龐大的潛艇部隊,在性能上就提升了很多。

    整個西方世界的監聽站,再也無法老遠就通過噪音發現蘇聯核潛艇。

    帶來這樣結果的,僅僅是蘇聯用五軸加工中心重新加工了精度更高的推進螺旋槳。

    這只是數控機床加工對戰略核潛艇產生的作用,蘇聯還有航母跟龐大先進戰機!

    對製造技術要求更高的航天工業,更需要高精度的數控加工中心,主要就因為火箭製造規模,遠沒有戰機數量龐大,型號也更多,每個型號開發一條生產線,蘇聯的經濟支撐不起了。

    “先生們,在這次的合作中,我們已經表現了極大的誠意。看看我們提供了多少,f14戰機給了你們,甚至連研究資料也提供給你們。我們自己研發出來的先進雷達跟航電系統都願意出口,更提供aim-54的全套研究資料跟樣品,你們最需要的16位芯片……”

    謝凱把他們開出來的條件一條條羅列了出來。

    越說越氣憤。

    “連四軸加工中心這種被巴黎統籌委員會對我們雙方禁運的頂級製造設備,都願意提供技術,我們得到了什麼?你們難道不臉紅嗎?”

    謝凱每說一樣,旁邊的趙崢心臟就劇烈顫抖一陣。

    一到後面,趙崢覺得自己心臟病快發作了。

    所有的都是國內最尖端的技術。

    謝凱把這些全部拿來換蘇聯人的戰機!

    趙崢覺得,完全可以不用從蘇聯人引進蘇-27的全套生產技術,自己慢慢開發都行。

    航空製造業,只要製造力提升上去,電子工業水平發展起來,一旦取得突破,這將會遠超過引進蘇-27全套生產技術帶來的好處。

    完全沒必要花費這麼大代價從蘇聯引進這款戰機。

    從蘇聯引進生產技術,最多也只是讓少花一些時間,少走一些研發彎路。

    中方得到的好處是有限的,蘇聯得到的好處卻更大。

    僅僅是數控技術,就會蘇聯因為專機專線生產帶來的高成本問題被解決。

    米薩維奇夫斯基夫等人小聲嘀咕了一陣,交流了一番後,由他對謝凱開口了:“謝凱,五軸聯動加工中心製造技術跟系統,你們需要什麼可以直接出來。”

    謝凱差點脫口而出,讓蘇聯人把航母跟核潛艇技術給自己,最終在即將出口的時候嚥下去了。

    蘇聯有太多讓他動心的技術了。

    在眼前,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太合適。

    無論是導彈技術、戰機技術,甚至蘇聯人最強悍的核潛艇技術,謝凱都想要。

    他想要的不僅是技術,甚至想要把蘇聯的設計研發資料跟技術人員統統搬回國。

    要是現在爆露出想法,蘇聯人會發狂的。

    “部長,我們中國有個詞,叫貪得無厭。五軸的技術沒可能談。給四軸技術,已經是極限。還需要蘇-27的飛控跟火控源代碼,不然我們無法說服國內批准這項交易。”

    謝凱這會兒一點都不客氣了。

    蘇聯人得寸進尺的毛病,就不能慣著。

    蘇聯人見無論如何謝凱都不願意鬆口,其他中方成員根本不出聲,白彥軍那傢伙更是一副看熱鬧的架勢,趙崢等人,從最開始幾乎沒有存在感……

    蘇聯人又折騰了好一陣,無奈之下,只能同意謝凱的條件。

    中國人用四軸數控加工中心全套生產技術換取蘇-27的飛控跟火控系統源代碼。

    “既然如此,大家對於合作已經達成一致意見,合作算是達成了。那麼,說說支付方式吧。”終於,看熱鬧的白彥軍開口了。

    在後面的談判中,白彥軍一直都不開口。

    談判達成了一致意見,他便開口談支付方式的問題。

    蘇聯人疑惑地看著他,不知道他什麼意思。

    趙崢、王成峰等人同樣疑惑,難道他們還能把支付方式玩出花樣來?

    這個還有什麼談的?

    整個採購合同中,直接用外匯結算就是了。

    要不然怎麼搞?

    總不能直接拿人民幣跟蘇聯人結算,或則用蘇聯盧布?

    奧列格現在已經開始怕中國人搞幺蛾子了。

    看著白彥軍,問道,“白,你這是什麼意思?難道不打算支付外匯?那麼,請告訴我們,你們準備用什麼方式支付?”

    白彥軍根本不在意他的挖苦。

    “諸位,目前我們雙方國家的財政情況都不是很好,大家都缺乏交易所需要的大量外匯,而且兩國都缺乏外匯,我們雙方都要從對方手中獲得很多的設備跟技術,用外匯結算,給了你們,還得給我們,何必麻煩呢?”

    謝凱之前提出了五軸跟四軸數控機床換蘇-27戰機跟技術,無論是生產技術還是數控設備,都屬於價格昂貴的高級工業品,白彥軍原本對輕工業品換戰機會組織大量的產品,造成運輸上的壓力的擔憂也消失了。

    對等的談判中,也不會需要太多外匯了。

    “先生們,整個交易中,我方支付的金額應該會多一些,雙方在談技術合作細節時,可以以價值衡量,多出的部分,一部份用外匯結算,另外一部分,則提供貴國目前緊缺的輕工業產品。比如,食品跟紡織品等……比如蘇27戰機換高端加工中心,超-7戰機零部件加工費,牛肉罐頭及其他食品、服裝來做出支付……”

    輕工業品換戰機計畫,謝凱早就謀劃好了。

    等到所有條件都談妥,最後才提出來支付方式,就為了讓蘇聯人接受他的方案。

    “我需要上千台rd-33渦輪風扇發動機,一台單價175萬美元,四軸加工中心在目前國際上差不多這價格,價格談妥,可以直接抵消……”

    蘇聯跟中方的談判,不像中國當年跟西德之間關於引進四軸加工中心那樣艱難。

    為了蘇-27的生產技術跟飛控跟火控系統源代碼,謝凱提出用全套四軸加工中心生產技術跟控制系統源代碼、參數等換,這樣大家都不吃虧,後面談妥了價格,誰該補償就不補償一部分。

    得到技術,蘇聯人可以自己製造,除了前期他們需要由中方提供的四軸,以蘇聯人在機械領域的強悍能力,很快就能製造出來的,他們需求量不會太多。

    想當年,中國第一批從西德引進的四軸加工中心,總共只有十台。

    這都提升了整個航天跟航空工業的製造能力。

    一架蘇-27戰機價格2700萬美元,首批30架,就需要8.1億美元。

    小型五軸數控機床在國際上價格也不過一兩百萬美元一台,中方還是會支付蘇聯外匯的。

    哪怕當初謝凱從新加坡花500萬一台的價格購買,現在也不可能高到那個價格。

    國際對中國禁運高端數控機床,搞到幾乎都是不計成本,要按走私價格供應蘇聯人,蘇聯人不炸毛才是怪事。

    “我們需要外匯。”米沙維奇夫斯基虛眯著眼看著謝凱。“輕工業產品換戰機跟發動機,我們並沒有多大興趣。”

    “怎麼會沒有興趣?”白彥軍一臉笑意。“同志們,這樣的合作方式對雙方來說,完全是雙贏的。以這種支付方式,我們可以採購更多發動機,更多數量的戰機。輕工業產品,你們同樣需要從國際上進口,我們低價提供,你們還可以獲得一部分利潤。”

    所有精力都放在跟美國人爭霸上面了。

    國家大部分財政收入都在跟軍事工業領域息息相關的重工業上,蘇聯輕工業領域發展非常差。

    “同志們,我們低價提供輕工業品抵償差額,數量將會非常大。整個蘇聯航空系統完全可以內部提供給幹部職工,可以作為福利分下去,也可以低價內部採購,提升航空工業系統工作人員的幸福指數……”

    謝凱甚至都扯到蘇聯航空工業系統工作人員的幸福指數上去了。

    趙崢在一旁看著謝凱和白彥軍倆人你一言我一語不停地勸說蘇聯人,心中不是個滋味。

    對旁邊的王成峰說道,“一開始,他們就謀劃好了,輕工業產品換重工業設備,對雙方都是好事。換成我們……”

    他想說他們根本想不到。

    難怪這些傢伙敢在沒有多少外匯的情況下搞這麼大規模的交易。

    王成峰點了點頭。

    一臉羨慕的說道:“他們受上級的重視不是沒有理由的。在這樣的交易中,原本需要龐大外匯,這樣一來,外匯需求就不多了。這樣的方式,不用外匯,蘇聯也可以大規模向國內提供需要的重型設備跟技術,國內輕工業產品也能獲得更大的市場。”

    趙崢也是這樣的意思,“這樣的交易,可以為節省大量外匯,以後或許我們也可以採取這樣的方式。”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9-5-12 21:15
1321 狗皮大衣200美元,白酒12一斤?MMP!
     
    李玉軍倒是明白人,看著趙崢跟王成峰,直搖頭。

    想法很美好,可現實不是這麼回事兒。

    “還是別想了,這種方式也就只能跟蘇聯合作。在國際市場上,很多國家並不缺輕工業品,國內的產品都是低端的工業品,目前國內的仿製等都是代工西方國家的需求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蘇聯之所以經濟發展到現在的狀況,一方面是因為國家所有資金都偏向了軍事工業的重工業,輕工業缺乏投入而發展緩慢,國內輕工業產品匱乏。

    西方國家的工業種類是齊全的,根本就不缺輕工業產品。

    要不是中國勞動力成本夠低,輕工業也很難發展起來。

    李玉軍的提醒讓趙崢和王成峰都意識到,他們之前經歷的談判,跟紅旗機械集團與蘇聯人的合作有本質上區別。

    航空工業部等,技術引進主要面向西方國家。

    西方國家並不缺輕工業用品,無論食品製造,還是紡織業,服裝業,基礎加工等都是不缺乏的。

    交給中國代工,是因為很多需要大量低端勞動力的產品生產成本太高,利潤太低。

    中國人口眾多,經濟不發達,勞動力成本很低。

    白彥軍跟謝凱提出的用輕工業產品支付,確實打動了蘇聯人。

    按照中方的說法,雙方用對方缺乏的物資跟產品支付,可以做到互補。

    一些輕工業產品,在蘇聯確實匱乏到了極致,價格奇高不說,還很難買到。跟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國內各種物資都匱乏的處境一樣。

    中方給他們提供的輕工業品,蘇聯方面可以讓利潤再增加一部分。

    “諸位,這樣的方案,符合我們雙方的利益。比如,貴國冬天缺乏禦寒的衣物,我們的服裝製造業還算不錯,可以為貴國提供禦寒並且價格低廉的狗皮大衣,也可以供應高質量白酒。”

    謝凱舉例的,只是一些簡單的東西。

    恰好也是蘇聯最需要的。

    狗皮大衣等,對於冬天嚴寒的蘇聯來說,是極度需要的。

    “這樣一來,貴國的貧困人員冬天不會缺乏禦寒衣物而凍死,飛行員也不會因為喝到假酒而出問題……”

    謝凱完全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現在的蘇聯,冬天確實是有凍死人的狀況。

    而飛行員喝到假酒,導致了現在雙方坐在這裡談判。

    “一架蘇27價格2700萬美元,狗皮大衣不過200-300美元一件,一架蘇27可以換取10多萬件禦寒的狗皮大衣;我們提供的高質量白酒,也不過3美元1斤,一架蘇27可換900萬斤,450萬公斤,整整4500噸。”

    謝凱跟蘇聯人算賬,蘇聯人同樣自己也在算賬。

    輕工業產品本來就不值錢,蘇聯國內現在最缺乏的輕工業產品。

    在巴黎航展上,米格-29跟蘇-27的飛行員都因為喝到假酒出現問題。雖然這是被坑了,假酒換成了劇毒的甲醇。

    這裡也可以發現蘇聯國內假酒橫行的狀況。

    真正的酒,普通人連飯都吃不起,哪裡喝得起?

    由中國提供白酒,完全可以解決蘇聯國內假酒橫行的問題,也不會浪費糧食資源。

    “你們的白酒,有那麼貴?”奧列格鄙視了一番謝凱。

    mmp,中國白酒,也不過一兩塊錢一斤,到這裡,直接就特麼的3美元了!

    換算成軟妹幣,那特麼的可是12元一斤了。

    謝凱一點都不尷尬,“頂級的!而且還要算運費不是?何況,價格,是可以談的。”

    說完後,就給白彥軍遞眼色,該他說話了。

    白彥軍得到謝凱的眼色,也知道繼續下去不是好事兒。

    “諸位,輕工業品換高端裝備,符合雙方利益。貴方轉手可以賣出更高價格,從而提高利潤。同時,還會解決因為缺乏供應而帶來的民生問題。”

    蘇聯人本來就動心,白彥軍這樣一說,心中謀劃的蘇聯人就更覺得這裡面可操作性很大。

    “我們需要討論一下,並且謀劃一下。”

    米薩維奇夫斯基再次宣佈了談判暫停。

    他們需要討論中國人提出的事情如何操作。

    “諸位,你們覺得中國人提出的合作方式如何?”

    奧列格看著米高揚及蘇霍伊系統的眾多高官,開口問道。

    跟中國人合作,這種支付方式是之前沒想過的。

    在拿到中方外匯後,同樣也會有一部分外匯用於採購輕工業產品。

    蘇聯各種物資供應太匱乏了。

    同樣,蘇聯需要從西方引進數控機床跟芯片等想要的先進工業產品,這些屬於禁運產品,價格更高。

    科瓦爾斯基看著不吭聲的這些人們,不管他們怎麼想,自己得發表自己的看法,“同志們,我們現在迫切需要開工率。國內需要的輕工業產品,價格非常高,普通人根本買不起……跟中國人合作,由他們提供輕工業產品,換購我們的戰機,對於工廠來說可以獲得更多的開工率,也能讓國內市場物資供應豐富……”

    作為工廠管理者,他需要訂單。

    中國人提出的支付方式,確實讓大佬們動心,站在高處才能看到更多問題。

    國內的製造工廠確實開工率不足,必須考慮跟中方合作的工廠的意見。

    西蒙諾夫則是提出反對意見。

    一臉擔憂的他看著大佬們,“雖然我們很需要開工率,國家同樣需要外匯。在一些頂級技術引進中,沒有足夠的外匯,根本沒法引進需要的技術裝備的。中國人無法提供這些。得到了外匯,我們的選擇更多。”

    他實際上是不滿軍事工業委員會跟航空工業部同意向中國提供蘇-27飛控跟火控系統源代碼。

    這東西提供給中國,未來他們能從中國人身上賺到的錢將會大幅度減少。

    “總設計師,中國人不是說提供部分外匯嗎?按照需求讓他們支付更高比例外匯。輕工業產品支付,我們利潤將會更大。同樣,因為不需要大量本來就緊缺的外匯,我們可能拿到更多訂單。”

    切爾瓦科夫反駁著總設計師。

    中國人的訂單低於預期,雖然說蘇霍伊並沒吃虧,給雄鷹飛機製造廠帶來的開工率卻不高。

    雄鷹飛機製造廠也好,還有阿穆爾共青城飛機製造廠,生產規模本來就大,只有幾十架的整機供應跟幾十架的零部件供應,帶來的開工率太少了。

    阿列克謝也開口了,“確實這種方式屬於雙贏,國內各種輕工業產品供應本就匱乏,價格也高。普通人甚至根本沒法買到。中國人提供的各種民生物資,我們可以向內部系統供應,也可以出售,用來獲得更多利潤。這樣也可以解決目前無法給工人發工資的問題。”

    他們是得到最多訂單的,自然不希望因為支付方式的問題而無法達成合作。

    何況,中國人提出的合作方式確實屬於雙贏。

    米薩維奇夫斯基看著眾人,“還有一個問題,大家需要考慮。中國極度缺乏外匯,如果我們提出的價格中方無法支付,合作根本無法達成。早一天談妥,工廠就早一天開工,對整個航空工業來說,都是好事。”

    他的話讓所有人都沉默了下來。

    工廠開工率才是他們需要的。

    強大的蘇聯境內,因為經濟困難,軍方訂單持續減少,龐大的工廠大部分已經開工不足。

    國家沒錢,空軍需要的戰機也已經沒法再造下去了。

    空軍沒有經費來支撐戰機工廠開工,國家財政無錢支付空軍採購戰機。

    “不過,他們的東西,價格水分太大,必須談下來,這些混蛋,一件狗皮大衣敢要200美元……”奧列格再次感受到了謝凱的心黑。

    琢磨著要不要等合作達成,讓人幹掉這小子。

    雖然蘇聯人尚未確定同意中方的合作,白彥軍卻已經開始跟王成峰等人討論跟蘇聯人合作的具體細節。

    在之前,謝凱跟白彥軍就已經列了一個大概計畫,並不詳細,計畫書把交易中的每一條都羅列了下來。

    趙崢看到白彥軍提供給他們的文件時,完全無法用言語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這份文件再一次證明,紅旗集團的人是讓他們來陪太子讀書的。

    王成峰看著計畫書的內容,沒有想那麼多,反而一臉興奮。

    “以後跟蘇聯人的技術合作過程中,完全可以採用他們的模式,這對雙方都是共贏的方案。”

    中航技本就負責航空工業相關技術跟裝備引進,蘇聯在航空工業的一些領域雖然不如西方國家,某些技術則是超越西方的。

    從西方國家引進不容易,完全可以從蘇聯引進。

    從蘇聯引進技術,直接在國內組織大量的工廠,將市場已經飽、產能過剩的輕工業產品輸送到蘇聯來,可以擴大國內輕工業產品的市場。

    謝凱看著王成峰,滿臉笑意,“王總,蘇聯的不少技術都是非常不錯的。國內需要的太多,只要蘇聯有,願意提供,自然可以引進,這樣不僅會加快國內技術的發展,而且不會花費多少外匯。”

    謝凱並不介意中航技也參與到從蘇聯引進技術跟裝備的業務中來。

    對404也不會造成影響。

    而且,中航技引進的技術越多,國內發展越快,對404好處越大。

    404在科技研發方面跑得太快,基礎配套一直跟不上。

    這就導致很多項目到一定程度後就因為受到配套的限制,只能等配套上來後才能繼續往下研究。

    這是目前404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瓶頸。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9-5-12 21:16
1322 安-225,想要嗎?

    原本,叫上中航技跟航空工業部的人一起到蘇聯,一方面要增加自己的安全性,避免蘇聯人扣留自己,要不然,謝凱也不敢當著蘇聯人指出蘇-27這麼多的缺陷!

    只是他跟白彥軍等人,只是代表404。

    航空工業部跟中航技,那可是代表著國家。

    還有一個原因,謝凱希望通過跟蘇聯人的談判,以此刺激中航技跟航空工業部從蘇聯引進更多技術。

    只要不向上級申請外匯配額,而且還可以降低引進成本,中航技跟航空工業部絕對會動心。

    誰不想做出更大的成績來?

    目前,國家幹部考核,一切以政績衡量。

    這種合作,只能在跟蘇聯的合作中採用,西方國家絕對不會同意。

    西方國家只想得到中國龐大的市場,不願意付出可以提升中國國力的任何技術。

    趙玉軍在一邊,心中哀嚎不已。

    以前他覺得112廠跟突然崛起的紅旗機械集團之間的差距,是因為上級給的政策夠多,404是軍方的親兒子。

    現在他知道了差距在什麼地方了。

    112廠差的,不僅是技術方面,還有人家處理問題的方法,根本就不需要向上級申請外匯。

    差距是全面的。

    無論領導團隊的思想觀念,還是處理事情的方式方法,都是112廠沒法比擬的。

    現在趙玉軍明白,即使112廠得到了404的政策,有了項目自主權,自主經營權,也沒法做到404的這種程度。

    在手中沒有大量外匯的情況下,利用對方需要、國內又過剩的輕工業產品來換取先進技術跟裝備,112廠如何能想出來?

    112廠面臨這情況,只會不停向上級申請外匯,各種攻關,除非上級實在不同意,而又必須引進技術,才會開始去想其他辦法。

    蘇聯人經過溝通後,並且向莫斯科做出了匯報。

    莫斯科同樣很快就做出了指示,可以用這樣的方式跟中國合作,不過必須把中國各種輕工業產品的價格壓下來。

    蘇-27戰機以2700萬一架出售,太低了。

    各種輕工業產品價格壓低,才能提高利潤。

    開工率,蘇聯需要。

    利潤,蘇聯同樣需要。

    既然交易內容跟支付方式都沒有了意見,雙方開始對具體的內容合作內容進行詳細溝通。

    蘇聯人羅列出他們需要的輕工業產品,中國人同樣在研究提供什麼產品才能價值最大化。

    這樣一來,謝凱反而閒了下來。

    細節談判的事情跟他沒啥關係,他只負責框架談判。

    原本想到烏克蘭那些頂級設計局跟工廠溜躂溜躂,裡面有太多讓他動心的東西。

    無論是搞航母的黑海造船廠,還是搞超級大飛機的安東諾夫設計局,更或者是搞重型坦克的哈爾科夫莫洛佐夫機械設計局……謝凱都想去看看。

    可惜,謝凱不敢一個人到處溜躂。

    哪怕是在蘇聯,他也怕蘇聯人會幹掉他,到時候隨便找個理由,都能應付過去。

    何況,蘇聯人也不會同意他去那些頂級軍事裝備設計生產單位溜躂。

    原本想要找小舅柳東盛,可這傢伙還在巴黎浪,也不知道回來沒有。

    連柳東盛在烏克蘭住什麼地方,聯繫方式是什麼,謝凱都不知道。

    只能無聊地等著。

    中蘇雙方在確定合作後,加快談判進度。

    蘇聯方面進行細節談判的人員,很快就到了烏克蘭。

    而404這邊也快速行動起來,航空工業部、中航技、112廠以及紅旗機械廠這些相關單位,都將派出龐大的談判團隊到烏克蘭進行具體合作的細節商討。

    為了細節談判中不出現太大分歧,謝凱等人也沒法離開烏克蘭回國。

    作為負責框架談判的謝凱,需要在烏克蘭待著,直到整個合同談下來才能回國。

    趙崢等人在框架協議結束後,本就可以回去了。

    現在他們卻賴著不走。

    細節談判,各個單位完全參與了進來,趙崢他們終於有機會可以發揮了,自然不會就這樣離去。

    這也正合謝凱的意。

    一旦他們走了,蘇聯人把自己扣留了咋辦?

    達成框架協議後,米薩維奇夫斯基跟奧列格等人都回莫斯科去了。

    留在這邊負責的則是蘇聯航空工業部副部長、烏克蘭航空工業部長季米諾夫。

    這樣一來,在米薩維奇夫斯基跟奧列格等人走了後,季米諾夫終於逮到了機會單獨邀請謝凱共進晚餐,試探一下讓個這年輕人幫他們投資生產第二架安-225的事情。

    他也知道謝凱怕死,為了讓謝凱放心,直接把兩人的會面安排在中方代表團成員入住的酒店裡。

    對於這老傢伙找謝凱,謝凱一開始還有些意外。

    滿臉惡趣味地猜想,這傢伙想把他的孫女嫁給自己。

    季米諾夫的閨女,跟小舅搞得火熱呢,那寡婦有個閨女,年方18……

    看著眼前這位烏克蘭的航空工業部部長,謝凱也不吭聲,只是跟餐盤中的食物作戰。

    季米諾夫一直等到用餐差不多,才開口。

    “謝,不知道你對於安-225,有什麼看法?”

    聽了這話,謝凱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心臟差點跳出來。

    他沒想到,季米諾夫找他,居然說安-225。難道烏克蘭人,準備讓中方投資建造第二架安-225?

    或者說準備把安-225賣給中國?

    瞌睡來了,遇到了枕頭。

    對方主動來找他談這事,謝凱頓時就熱情起來。

    當即笑著對這位烏克蘭航空工業部部長說道:“部長,安-225可是全世界最大的運輸機。雖說前段時間乘坐體驗很不好,這也無法否認這款飛機的優秀。在整個世界上,或許很多年都不會新的飛機超越。而我們國內,要想製造出這樣的飛機,更不知道得等多少年……”

    國內目前連150噸的運輸機都還沒研究成功呢。

    對於安-225,他一點也不吝嗇讚美。

    這種飛機,在全球保持了很多年世界第一大的飛機,就連後來美國人製造出更大的,也不過是在距離水面幾十米的空中溜躂了一圈兒,再也沒有上過天。

    那被全世界認為是地效飛行器,不是飛機。

    如果把安-225搞回去.......

    季米諾夫一直盯著謝凱的反應,見他眼神熱切,心中的擔憂消失了不少。

    就怕謝凱不感興趣。

    來烏克蘭時,安-225在雷電中起飛,隨後,增壓機又出事故。

    這一切給中方留下的印象非常不好。

    要想讓中國人投錢,就必須改變他們對安-225的不好印象。

    完全沒有想到,謝凱會對於安- 225有這樣高的評價。

    季米諾夫一臉笑容,“謝,不知道你想不想去我們設計局跟工廠參觀一番,詳細瞭解一番這樣的大飛機設計跟製造流程……生產工廠裡,正在製造改進了不少設計的第二架,雖然運輸能力不會提升太多,性能可增加了不少。”

    “部長閣下,這不太好吧!那可是蘇聯軍事機密,保密級別最高設計局跟製造工廠啊!”

    謝凱裝出非常為難。

    哪怕他很想一口就答應下來。

    季米諾夫看著謝凱,心中有些鄙視。

    明明想要,非得裝出一臉為難……

    “謝,請放心,你是我們蘇聯的朋友,我們雙方現在正在展開眾多軍事科技合作……尤其航空項目,更是合作重點領域。對於你這樣尊貴的客人,參觀我們的航空製造廠,有什麼不好呢?說不定還能促進雙方更全面的合作……”

    季米諾夫一副我很希望你們去參觀的表情。

    不參觀,怎麼讓中國人掏錢呢?

    何況,如果中國人只是看一眼就把技術偷走,安東諾夫也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什麼競爭力可言了。

    安-225這樣的大飛機,並不是看一眼就能搞出來的!

    甚至,安東諾夫設計局的人認為,即使向中國提供全套建造圖紙,中國都很難製造出來。

    如此龐大的飛機,對整個航空工業的製造實力、技術儲備甚至是設計經驗,要求都是相當高的。

    “既然沒有問題,去參觀世界上最優秀的航空設計局,將會是我的榮幸!”

    謝凱早就想去這個設計製造出世界最龐大運輸機的設計局跟製造工廠。

    烏克蘭。

    首都,基輔,西郊。

    安東諾夫設計局,無論是設計大樓,還是製造工廠,佔地面積都是非常龐大的。

    在製造工廠外面的飛機跑道,更是又寬又長。

    在巴黎時,謝凱確定跟著蘇聯人一起走,就是為了到烏克蘭,那時候就謀劃著要到這個設計局跟生產車間看一看。

    不挖安東諾夫的人,至少也應該在這家廠最輝煌的時期來看看,究竟是怎樣的景象。

    現在安東諾夫設計局的日子已經隨著蘇聯的財政狀況惡化而逐漸消失。

    到目前,安東諾夫設計局跟製造工廠已經開始衰落,不過,無論是設計團隊還是生產實力,都是巔峰的。

    柳東盛經常跟自己吹噓,他時常在安東諾夫溜躂,看到裡面各種震撼的景象,那種在國內任何地方都看不到。

    這一次,謝凱只是一個人帶著幾名安保人員就來了安東諾夫設計局。

    目前中方跟蘇聯間的談判,才剛剛開始。

    蘇聯人即使想要干掉他,也不可能現在下手。

    一旦謝凱出現問題,談判就無法進行下去了。

    畢竟,航空工業部跟中航技手中沒有牛頭罐頭,也沒有龐大的服裝廠……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9-5-12 21:16
1323 烏克蘭人為賣安-225也拼了

    謝凱在整個中方談判團隊中沒有掛任何頭銜,蘇聯人卻在之前的談判過程中清楚謝凱才是做主的。

    何況,現在烏克蘭方面也有想法,自然出問題的可能性不大。

    謝凱沒想到,他到安東諾夫設計局參觀,居然得到了超規格的待遇。

    車子剛停在安東諾夫設計局大門口,一群年齡不小的老頭們,就已經在等著他了。

    謝凱並不認識幾個人,也不知道誰是誰。

    剛一下車,季米諾夫便指著一名禿頂的矮胖老頭對謝凱介紹。

    “這是安東諾夫設計局總設計師,皮奧特爾·瓦西里耶維奇·巴拉布耶總設計師,他主持設計安-124,安-225的工作……”

    大牛!

    謝凱心中驚呼一聲,滿臉笑意地伸出雙手,緊緊地握住了巴拉布耶的手。

    一臉驚喜地說道:“總設計師,沒有想到我還能見到世界最大飛機的總設計師,更沒想到你居然親自迎接我,榮幸至極,榮幸至極!你主持設計的安-225重型運輸機,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大型飛機,咱先了目前人類極限的航空製造力,無論運輸能力,還是其飛行性能,都是讓整個世界驚嘆的……”

    謝凱一點都不吝嗇恭維的話。

    眼前的這個老頭,絕對是蘇聯人才中最頂級的。

    能設計出安-124、安-225這樣的飛機,能是普通人才麼。

    尤其安-225,從設計到建造僅僅花3年時間,這對任何國家都是不可思議的超快速度。

    把他挖回去!

    謝凱心中突然跳出這樣一個瘋狂的想法。

    看著這位安東諾夫的總設計師,謝凱是完全一臉狂熱。

    不過,很快謝凱就冷靜了下來。

    挖走安東諾夫設計局的總工程師,根本沒有可能。就算蘇聯解體了,這位安東諾夫設計局的最高負責人,也依然是烏克蘭航空工業部門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挖他們的副總設計師倒還是有著不小可能的。

    “謝,歡迎你的到來。”安東諾夫的總設計師一臉微笑地對謝凱說道。

    季米諾夫又指著旁邊一名個子高大、年約40多不到50歲的中年人對謝凱介紹。

    “謝,這位是安東諾夫總經理,尤里亞夫。”

    尤里亞夫同樣微笑著對謝凱伸出了手。

    “歡迎你來到全世界最頂級的大飛機設計製造工廠參觀。”

    謝凱同樣笑著雙手握住他的手,“榮幸至極。”

    跟總設計以及總經理一起來迎接的,都是安東諾夫的核心人物,謝凱的心中,已經開始謀劃如何揮舞挖人才的鋤頭了。

    一番寒暄後,安東諾夫這些高層設計師跟管理人員,陪著謝凱,開始參觀安東諾夫設計局。

    參觀過程中,由不同的人向謝凱介紹整個設計局的各種機構,以及每個機構負擔的工作。

    安東諾夫設局局的這些大佬給謝凱的感覺,就像是對上級來視察的領導一樣。

    整個過程,完全是以匯報工作的方式向謝凱介紹安東諾夫。

    安東諾夫設計局,很龐大。

    至少比運-10團隊龐大得多。

    沒有見過什麼世面的謝凱,只能用國內航空製造業最龐大的運-10團隊來對比。

    普通設計師們在辦公室圖紙堆裡忙碌著。

    雖然他們看起來忙碌,謝凱卻從不少人眼中看到了隱藏著的深深憂慮。

    這或許是因為安東諾夫設計局目前日子不好過而造成的。

    沒有蘇聯的財政撥款,生產任務少,甚至連工資都發不起。

    大家飯都吃不起,如何能不擔心前景?

    跟當初瀕臨破產的404的人精神面貌差不多。

    安東諾夫設計局的辦公室都非常寬大,不少辦公用品比較奢華,但是也顯得有些陳舊了。

    在404下屬單位中已經開始全面引入計算機輔助設計,而這個世界上最龐大飛機的設計單位,微型計算機幾乎看不到蹤跡。

    參觀完設計室,瞭解到整個安東諾夫的計流程後,參觀並沒結束。

    季米諾夫等人把謝凱帶到了各種實驗室裡面。

    在這裡,謝凱第一次完整見識到了大飛機的核心設計試驗流程。

    也瞭解到蘇聯人在設計這些大飛機的過程中,是如何去分工協調各個系統工作的。

    運10團隊一直在404管轄下,謝凱跟整個運10設計團隊、管理團隊都非常熟,甚至不時跑到運-10項目團隊跟他們瞎扯,沒事就去參觀運-10的研究,但是,對於謝凱來說,這是他第一次全面瞭解到大飛機的研發試驗過程。

    很多實驗,國內跟安東諾夫有著太大差距。

    難怪人家能生產安-225這種滿載起飛重量超過640噸,全世界最大重型運輸機,而中國國內只能生產110噸級的c-910,連150噸的運-15都還沒完成設計工作。

    安東諾夫設計局旁邊,就是製造工廠。

    這家工廠只是大型飛機的組裝生產線,並沒有太多機械加工生產。

    無論原材料,機械零部件的生產,都由其他工廠生產,這邊組裝。

    車間外,停著一架龐大的飛機。

    這是謝凱從巴黎到烏克蘭乘坐的安-225。

    季米諾夫見謝凱盯著跑到上龐大的安-225,眼睛都直了,對謝凱說道:“上次飛行途中,增壓機停止工作,目前技術團隊正在進行全面檢修。避免再出現故障。”

    這架飛機從生產製造到目前,並沒有進行幾次飛行試驗。

    “航空工業部高機官員乘坐,就是對我們最優秀設計師設計出來的產品非常放心。

    見謝凱臉上神色變化,季米諾夫急忙解釋。

    他知道,從巴黎到烏克蘭的飛行途中,安-225出現的狀況確實把謝凱嚇到了。

    飛機沒有經過長期的飛行試驗,確實不確保安全性能,坐在上面完全有可能隨時送命,不擔心才是怪事。

    尤其謝凱對他們的技術不瞭解。

    “那旁邊停著的是安-124吧?”

    謝凱指著安-225旁邊一架外形差不多,體型卻小了不少龐大飛機問著安東諾夫的高層。

    與安-225相比,這架小很多的飛機像安-124,可謝凱不確定。

    尤里亞夫順著謝凱的目光看去,“是的,安-124。剛出廠的,即將交付空軍。”

    季米諾夫並不想向謝凱介紹安-124。

    在他的示意下,總設計師皮奧特爾·瓦西里耶維奇·巴拉布耶對著謝凱介紹起安-225飛機。

    “安-225,由於研發時間短、任務重,為了降低研發難度,我們按照安-124運輸機設計理念設計,使用的技術都是成熟的。由於安-225主要用途是運輸跟發射暴風雪航天號飛機及火箭,所以生命保障方面,考慮的並不是非常全面……”

    這些情況,謝凱早就瞭解了。

    為了表示尊重,留下好映像,巴拉布耶介紹時,謝凱還是裝著非常認真在聽。

    見謝凱聽的認真,巴拉布耶繼續介紹,“從1985年春季開始設計,88年11月30日出廠,2月21日首飛,今年5月12日首次完成背負暴風雪號發射的飛行任務……”

    介紹時,總設計師滿臉自豪。

    安-225這樣的飛機確實讓他有自豪的資本。

    作為世界上最大型的飛機,即使是對安-124飛機的放大,設計跟製造的難度提升,也不是一點點的。

    主體結構強度都需要增加很多。

    與安-124相比,安-225無論最大起飛重量還是載重能力,都增加了50%。

    主貨艙載重設計250噸,頂部貨架背負能力為200噸。

    整個飛機能在內艙跟背部貨架同時搭載貨物的時候,真正的最大載重能力是320噸!

    謝凱對這組數據並不懷疑。

    西方世界猜測安-225運輸能力至少有300噸,蘇聯人報出320噸,肯定不會誇張。

    甚至,他覺得安東諾夫設計局的總設計師、安-225的締造者報出的數據還是保守的。

    安-225空重175噸,載上320噸重量,不到500噸的重量。

    而這架飛機的最大起飛重量640噸!

    他懷疑這架飛機的真實運輸能力可以達到350噸。

    這樣載重量的飛機,對整個404的運輸需求有著重大作用。

    謝凱聽著聽著,口水就流出來了。

    季米諾夫對他的反應越來越滿意。

    當即就對著謝凱說道:“謝,工廠裡正在建造的安-225已經完成一半,你有沒有興趣去看看?”

    “有,太有興趣了。”謝凱現在也不裝了。

    這些傢伙,絕對是為了賣安-225給自己!

    謝凱清楚,工廠裡的那架安-225只是建造完了機體,機翼還沒運過來呢。

    安東諾夫的生產車間非常龐大,這符合蘇聯人的一貫風格。

    整個生產車間寬度超過百米,長度更是近兩百米。

    要不然,也沒法生產安-225這種長84米、翼展88.4米、高度達到18.1米的龐大飛機。

    在這工廠裡,人顯得非常渺小。

    在車間裡不只是生產安-225,還有一架沒有安裝機翼的安-124和好幾架小型渦槳飛機,也不知道什麼型號。

    見一個車間裡同時裝配數種飛機的混亂狀況,謝凱有些無語。

    連國內飛機生產線,都在謝凱提議下改成了脈動式生產,而不是像蘇聯人從一開始到裝配結束都固定在一個地方。

    這樣的裝配方式效率非常低。

    謝凱清楚,西方人的戰機生產設計跟生產線不可能向蘇聯人開放的。

    哪怕是大飛機製造工廠生產線也不可能給蘇聯人看。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9-5-12 21:16
1324 想賣安-22?當老子是凱子啊

    蘇聯國內也沒有像他這種,不應該出現在這個時代的人。

    謝凱有時候甚至在想,如果自己重生在蘇聯,是否還有機會去力挽狂瀾,拯救已經病入膏肓的蘇聯。

    他想過不少次,蘇聯國內,即使他爹是李剛那樣的,估計都沒有可能。

    蘇聯絕對不會有鄭宇成這樣把所有籌碼都壓在他身上的管理者,而起領導幹部不會如同龍耀華等人,給他們那麼多的政策。

    看著車間裡面有不少飛機在裝配,卻沒有多少工人幹活。

    謝凱明知怎麼回事,還依然露出一副疑惑的神色,對烏克蘭人問道:“好像工廠裡的工作任務不是很重,難道這是因為交付期很長嗎,所以開工不足?”

    這話一問出來,烏克蘭人臉上都變得尷尬起來。

    季米諾夫對著謝凱尷尬地解釋:“謝,並不是因為生產交付期太長,目前我們工人正在進行培訓。所以採取輪換制度,確保24小時不停生產,在保證技術工人擁有充足休息跟提升時間的情況下滿足生產任務,技術工人被分成幾個班幹活。”

    這話連他自己都不相信。

    人手少,輪班幹活,那只是忽悠中國人的。

    真實情況是蘇聯國內財政撥款減少,工廠為了確保所有人都有收入,將裝配技師跟現場技術人員分成幾批,只需一天干的活,被他們分成了三天去幹,每天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幹活。

    這樣一來,建造進度就被拖緩,工人的收入自然也只有原本的三分之一。

    雖然收入少了,至少能保證所有幹部職工有活幹,能拿到部分的收入,解決最基本的生存問題。

    季米諾夫見謝凱懷疑,知道這小子精明得如同狐狸,對著謝凱說道:“謝,不知道你們對安-225這樣的大飛機有沒有興趣?”

    謝凱看著季米諾夫,這老傢伙居然這麼快就耐不住了。

    難道他就這麼急著賣安-225給?

    謝凱皺起了眉頭,對季米諾夫搖頭。

    “部長,這種飛機我們確實希望擁有,可目前來說,也只能能想一想而已。安-225飛機太大,我們國內沒有什麼物資需要用這樣的飛機運輸。不僅沒有暴風雪號航天飛機,也沒有火箭需要這種飛機發射來降低成本。何況,就算搞回去,也沒有技術能夠成功地在機背上發射火箭。”

    謝凱以為烏克蘭人終於開始表明態度,推銷安-225。

    為了壓價,又開始玩自己慣用的手段。

    季米諾夫聽到謝凱的話,不由傻眼。

    緊急忙解釋著:“不,不,不……並不是出售安-225給貴國,第二架安-225的生產也是因為需求。我們的意思是,雙方可以進行技術合作,安東諾夫設計局的技術及水平你都已經看到了。”

    不是賣安-225?

    謝凱愣了一下。

    很快就恢復過來,搖頭說道:“連一架飛機我們都養不活,更不要說擁有這樣的技術了。雖然我們很想擁有,可條件不允許。中國國內無論是起降機場還是其他配套,甚至連生產線,都需要改進……”

    安-225起飛距離需要3200米,整個跑道至少要修到5公里長。

    還有其它所需要的各種配套設備,中國根本沒有。

    一旦真的引進技術,需要的資金是海量的,中國根本無法承受。

    聽謝凱這樣說,季米諾夫有點失落。

    原本計畫把安東諾夫設計局的低端技術提供給中國,用技術合作的手段,從中國得到完成第二架安-225建造的資金。

    可目前的情況看,對方好像對合作並不感興趣。

    謝凱難道真的聽不明白?

    安-225這上面,技術合作本來就沒有可能的。

    謝凱說的也是事實,安-225這樣的大型飛機,對任何國家工業基礎都是苛刻的考驗。

    中國無論是製造實力還是基礎配套,都不行。就連維修都不方便。

    這款飛機甚至對起、降的跑道要求都非常高。

    機場跑道擁有這樣的長度不難,要承受600多噸載重量的飛機起飛、降落的時候的衝擊力,跑道的標準要求就非常高。

    顯然,謝凱是誤會烏克蘭人的意思了,他以為對方是想要向提供安-225的製造技術。

    “你們不是也在搞大飛機嗎,我們完全可以提供技術支持,可以讓你們盡快擁有200噸甚至300噸大飛機的設計生產能力。”

    季米諾夫見謝凱裝傻,索性挑明了話題。

    他不想就這樣放過謝凱。

    這是安東諾夫的救命稻草,也是目前唯一可宰的肥羊,不宰羊,至少也得薅一把羊毛。

    不能從中國人手中得到經費,第二架安-225將怎樣製造完成?

    上面已經要求封存正在建造的第二架安-225,把一些可以通用的零部件用作安-124跟安-70的備件,安東諾夫跟烏克蘭航空工業部顯然不願意。

    尤里亞夫看著謝凱,“謝,你們國內空軍不是沒有大型軍用運輸機嗎?我們可以向貴方提供安-22運輸機的全套技術。”

    中國空軍主力運輸機是運-8。

    這種運輸機是仿製蘇聯安-12運輸機而來,無論航程還是運載能力都比較小,也沒法運輸重型裝備。

    安-22是安東諾夫設計局研製的遠程重型戰略運輸機。

    曾經在剛投入服役時,是蘇聯唯一可運載t-62坦克的運輸機。

    這款重型運輸機可載重80噸物資飛行5000公里,也可以運載飛毛腿導彈、火箭發射車、導彈車、橋樑部件、汽車等重型軍用裝備。

    這是人類歷史上研製過最大的渦輪螺旋槳飛機,能在邊遠地區的簡易機場狂野起降。

    對於軍用運輸機來說,雖然運輸速度相對比較慢,但是龐大的運載量卻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尤其對於沒有戰略運輸機的中國空軍來說。

    “a-22?你們不是在1974年就停產了嗎?而且這款運輸機生產數量並不多的。現在各國都是裝備噴氣式運輸機,螺旋槳飛機都能技術太落後了。”

    謝凱直接搖頭拒絕了。

    雖然臉上平淡如水,心裡的小九九卻盤算了起來。

    或許真的可以把這款軍用運輸機生產製造技術引進。

    之前,謝凱的心思都在噴氣式飛機上,渦輪螺旋槳飛機根本就沒有被謝凱看在眼裡,何況對運-8那種運輸機,謝凱是深惡痛絕的。

    渦輪螺旋槳飛機,在燃油消耗跟運輸費效比方面,都是比較不錯的。

    對於缺乏軍費的中國空軍來說,這款渦輪螺旋槳運輸機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至少成本低!

    安東諾夫的人見謝凱拒絕,頓時尷尬起來。

    確實,安-22因為性能落後,蘇聯空軍根本就沒有裝備多少,僅僅訂購了45架。

    這款飛機因為訂單少,早就停產了。

    雖然蘇聯空軍到現在為止,依然還有一部分安-22在服役,民用航空方面,也有幾十架在執飛航班。

    總的來說,這款最大起飛重量達到250噸的重型運輸機,並不成功。

    安-22運輸機當初在設計時,安東諾夫考慮的並不是太周全,沒有想過渦輪螺旋槳飛機的前景問題。

    季米諾夫看著謝凱勸解到:“謝,對缺乏經費的中國空軍來說,這是一款性價比非常高的運輸機。無論運載量還是航程,都足夠你們空軍建立戰略空軍。相比噴氣式飛機,安-22在技術上確實有些落後,但這已經是螺旋槳飛機最頂級的技術集成……”

    謝凱堅決地搖了搖頭,再次明確表示,對安-22沒有任何興趣。

    他的反應,著實讓安東諾夫設計局的人擔心不已。

    安-124這樣的重型運輸機,對中方來說,不僅價格高,運輸成本同樣高得離譜。

    到目前為止,連蘇聯空軍都沒能力裝備多少架,中國空軍那少之又少的經費能裝備幾架?

    聽到季米諾夫的話,謝凱直翻白眼。

    老傢伙這是把自己當凱子啊。

    難道自己很好忽悠,很好坑麼?

    a-22這種渦輪螺旋槳飛機,在目前各國空軍的發展來說,並不屬於主流。

    主流發展,那是噴氣式。

    巴拉布耶見謝凱拒絕,更是失落。

    他們也沒辦法向中方提供安-124這款蘇聯最頂級的運輸機。

    不僅中國買不起,蘇聯也不會同意出口中國這款重型戰略運輸機的。這是世界上最頂級的重型戰略運輸機。

    如果中方採購a-22這種早已因為技術落後而停產了十多年的渦輪螺旋槳飛機,蘇聯高層將會非常支持。

    這不僅可以給安東諾夫帶來可觀的收益,並且可以讓安東諾夫生產出第二架安-225,或者開發出新一代的重型戰略運輸機。

    更重要的是,可以延緩中國噴氣式大飛機的發展。

    巴拉布耶不願意就這樣放棄,繼續勸說謝凱。

    “謝,目前中國空軍主力運輸機是運-8,只是由a-12運輸機的仿製品。對於你們國內航空工業來說,渦輪螺旋槳飛機的技術已經非常熟悉,引進a-22這種重型戰略運輸機,很快就能消化吸收技術,國產化的難度更小……這對於提升中國航空製造業的技術水平,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這位安東諾夫的新任總設計師,完全是一副我為中國航空製造業發展而考慮的表情。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9-5-12 21:17
1325 蘇聯人開始查技術洩密案了

    季米諾夫急忙在一旁補充,“謝,巴拉布耶總設計師說的沒錯,這確實是最適合你們發展的。當初安東諾夫在研製成功安-22後,很容易就研製出了安-124……”

    這老傢伙太壞了。

    特麼的,這是告訴自己,安-124是因為安-22研發出來才研發出來的麼?

    真當自己不知道呢。

    渦輪螺旋槳飛機跟噴氣式飛機的差別大了去了。

    哪怕明明對安-22有想法,絕對不會讓烏克蘭人知道,一定要讓他們求著送給中方安-22的全套生產技術跟生產線。

    這次蘇聯之行,能搞到這個,完全是意外。

    謝凱看著他們,心中嘆了一口氣。

    這些傢伙不從自己身上扯塊肉下來,好像不會罷休。

    a-22對中國空軍確實有不少的好處,連運-8那種渦槳飛機,在中國都被啃了30多年。

    在謝凱那個時代,從運-8服役後,秦飛一直在啃運-8的技術,甚至不斷地改型發展,到後面改造成運-9,以及以運-9為平台的戰術預警機、支線客機。

    謝凱現在絕對不會表現出急切的需求。

    蘇聯人自己對這款已經落後的戰略運輸機技術都不是很重視,總不能指望他們重視不是?

    見他們還打算吹噓一番安-22有多適合中國空軍,謝凱直接對安東諾夫設計局的這些大佬們表示不要。

    對方越急切,越不能流露想法。

    “先生們,不是我不清楚這款重型運輸機對於中國航空製造業的好處,也不是不知道對於中國空軍發展的好處。但是我們經費不多,我們採購回去,空軍也買不起。現在採購了不少蘇-27戰機,更沒有經費採購運輸機……連運-8這樣的小飛機都裝備不了幾架,對於安-22這樣的重型戰略運輸機,更不會有太大想法。”

    謝凱這樣說了,巴拉布耶還想繼續說服他。

    這位安東諾夫總設計師想要告訴謝凱,中國引進這款重型戰略運輸機還有其他的好處。

    最終,季米諾夫對他搖頭示意,讓他別再說了。

    在安東諾夫生產車間溜躂了一圈,謝凱對裡面的安-124跟安-225都眼饞不已,卻沒有任何表示。

    他也清楚,安-124這種重型戰略運輸機,對於目前的中國空軍來說,根本派不上用場。

    同樣,空軍也沒有多餘的閒錢去裝備重型戰略運輸機。

    對安-225有想法,也僅僅是對404基地的佈局跟發展有好處。

    為了把關係到未來發展,諸如6.5萬噸大壓機等重型設備留在404基地裡,安-225這樣的重型運輸機,還是可以採購一架的。

    蘇聯人沒有表露出想出售安-225的意圖,更沒有表現出把安-124這款世界上最大軍用運輸機技術出口給中國的準備。

    所以,謝凱也就不提。

    一直溜躂到天快黑,跟安東諾夫的人一起吃了一頓氣氛尷尬的晚餐,謝凱才回酒店。

    白彥軍等人這時候則是一臉疲憊,在跟蘇聯人磋商關於合同細節方面,談起來太累了,各種產品的價格,甚至一美元,都會經過無數輪交鋒。

    遠沒有謝凱跟蘇聯人談判時候那種動不動就幾十萬幾百萬美元的提價。

    “你小子跑哪兒去了?一整天沒見著人影,也不怕蘇聯人背地裡對你下黑手?”白彥軍見到謝凱,沒好氣地說道。

    這小子一點都不自覺,難道認為蘇聯人就不敢對他下手?

    謝凱在之前談判時候透露出來的東西,讓蘇聯整個航空製造業,甚至軍事工業委員會都非常驚恐。

    各種機密,很多蘇聯人都不知道,謝凱卻張口就能說出來。

    一旦克格勃嚴查此事,到時會有很大一部人受到嚴重影響。

    “白叔,放心吧!蘇聯人現在還不會對我出手,咱們現在好歹是他們的金主啊。”

    謝凱知道白彥軍擔心自己。

    他不是一點防備都沒有的。

    要不然今天出去的時候,也不會帶著幾名安全人員。

    換成以前的那種性格,他會一個人跟蘇聯人去看熱鬧。

    昨天晚上想要告訴白彥軍,奈何白彥軍跟蘇聯人談判,一夜都沒有回來,早上出發前都沒有看到人影。

    白彥軍虛眯著眼,對謝凱沒好氣地說道:“你小子嘚瑟吧,早晚有一天就知道鍋兒是鐵打的了!你不知道你說的東西,在蘇聯國內掀起了多大的事兒。這幾天的談判中,我們從蘇聯人員口中得知,很多人都不瞭解你說的缺陷跟跟項目,蘇聯國內已經開始展開調查了……”

    謝凱沒法向白彥軍解釋他是如何知道這些消息的。

    只能尷尬地笑著。

    “白叔,這都是故意說出來的,一個國家的技術機密,被洩露到這種程度,會有多少技術人員跟管理層會受到嚴厲處置?哪怕沒有足夠的證據,也會讓他們暫停工作……”

    謝凱當初對蘇聯高層說這些的時候,不是沒考慮過後果。

    他非常清楚這後果多嚴重,會對蘇聯國內造成多大的影響,只不過,這樣的局面是他期待見到的。

    到面前為止,蘇聯經濟已經無法支撐龐大的空軍換裝計畫,跟不足以支撐各種軍事項目開支。

    龐大的軍工系統已經瀕臨破產倒閉,無數技術人員需要養活。這時候,蘇聯嚴查洩密案,會讓不少核心技術人員靠邊站。

    在沒查清楚前,蘇聯人不會讓這些被懷疑的技術人員繼續參與到項目工作中。

    一直到蘇聯解體,這些技術人員日子都不會好過,只有這樣,到時候,才能更容易說服這些技術人員到中國。

    蘇聯技術人員越落魄,說服他們越容易。

    蘇聯一解體,這些沒被調查清楚卻過得落魄的蘇聯技術人員,就將會成為第一批被404基地以優厚條件吸引的蘇聯技術人員。

    白彥軍看著謝凱,嘆了一口氣,很無奈,也很擔憂。

    “你小子這樣搞,會成為全球公敵的。”

    謝凱無所謂地聳聳肩。

    “成為公敵又如何?只要對國家有好處。而且蘇聯的技術人員,挖回國了,都不用擔心他們會跑,他們的國家都不復存在了。”

    “基地現在應該擴大蘇聯專家樓的建造規模。到時候,跟著技術人員去的還有家屬。我們要做好讓他們長期在中國紮根,為中國國防事業做出貢獻的長遠打算。”

    白彥軍現在已經知道,404基地在幾年前就開始謀劃的那個龐大計畫。

    而為了這個計畫,已經有無數人開始在做著各種前期準備工作。

    看著謝凱:“對了,你小舅什麼時候回來?”

    謝凱也不知道柳東盛什麼時候回來,搖了搖頭。

    看著白彥軍說道:“對了,白叔,我準備幫秦飛把安-22這款重型運輸機搞回去,你覺得如何?”

    白彥軍頓時炸毛了,“你小子瘋了!哪有那麼多的經費跟精力?”

    白彥軍還有一個理由沒說,秦飛到現在,連安-12這款中型運輸機的技術都還沒消化完,再引進一款更加先進技術更複雜的重型渦槳飛機,對秦飛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貪多嚼不爛。

    看著謝凱堅定的眼神,白彥軍擔心會說服自己,更怕自己無法抵抗謝凱的說服。

    乾脆直接告訴謝凱,“渦輪螺旋槳運輸機,已經落後了。何況,你說的安-22,蘇聯早就停產了,他們自己也沒有裝備多少。”

    “白叔,安-22停產,並不是因為性能落後。蘇聯人被坑了。從綜合的性能指標看,安-22比美國正在研製的所謂戰略戰術一體機的c-17都要強一點,只不過速度慢點,那也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這怎麼可能?如果綜合性能真的強,蘇聯人為什麼會放棄?”

    白彥軍根本不相信謝凱的理由。

    美國人正在研究的軍用運輸機項目是什麼,白彥軍不清楚。

    要讓白彥軍相信,美國人正在研究的大型運輸機比蘇聯人七十年代研究的渦輪螺旋槳飛機差,如何可能?

    他沒有謝凱的消息渠道,連鄭宇成等人好像都不完全清楚謝凱的消息來源,白彥軍自然懶得去追究消息來源。

    “安-22被認為缺陷的,其實就因為採用渦輪風扇發動機,運輸能力跟航程都非常優秀。對於我們空軍的發展是最合適的。噴氣式飛機消耗太高,安-22的巡航速度達到680千米/小時,最大平飛速度740千米/小時。運-8巡航速度只有550千米/小時,最大平飛速度僅僅662千米/小時……”

    謝凱直接拿出性能來對比。

    空軍主力運輸機就是運-8,性能真心不怎麼樣。

    無論是載重量還是航程,運-8根本沒法跟安-22比。

    “蘇聯人放棄安-22,是被美國人誤導了。”

    白彥軍被氣笑了,這小子越說越離譜。

    “你倒是說說,蘇聯怎麼被美國人誤導的。”

    謝凱的說法,根本一點道理都沒有。

    蘇聯跟美國可是最大的競爭對手,兩國扳手腕快半個世紀了。

    蘇聯如此強大,根本就沒有可能被美國人給誤導。

    安-22真有這樣好,蘇聯人會傻得放棄這樣的運輸機?六十年代研發出來,74年直接就停產了。

    這小子為了說服自己,啥理由居然都能編出來。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9-5-12 21:17
1326 引進安-22不僅為飛機技術
        
    謝凱知道白彥軍不會相信。

    如果不是他從後世而來,也不會相信這樣的說法的。

    完全是在瞎幾把扯淡嘛。

    “當初美國人搞出c-130後,又搞了個貨倉、高寬都沒怎麼變化,只是載重量跟航程增加的所謂戰略投送運輸機c-141。這種戰略運輸機,貨倉又矮又窄,對於咱們這種缺乏大型飛機平台的國家來說,倒是可以作為空中加油機以及預警機等大型特種機平台。對蘇聯跟美國來說,根本就沒有多大作用。”

    既然白彥軍不相信,謝凱自然要說服他。

    至少,要告訴他為什麼蘇聯人被美國人坑了。

    當即就向白彥軍介紹蘇聯跟美國航空工業中大型運輸機的發展過程。

    “美國人搞出了c-141,蘇聯人爭鋒相對,跟著搞出了伊爾-76,在性能方面伊爾-76完全超越c-141。美國人不服輸,搞出了貨倉又高又寬,機體非常粗獷,不過在起降性能方面差得要命的c-5,蘇聯直接就上了安-124這種更強悍的大型運輸機。”

    這些情況,白彥軍他們都是知道的。

    何況,白彥軍負責基地航空項目,更瞭解。

    “比不過蘇聯人,所以美國人不得不搞了個兩級運送,由c-5運送到機場,再由c-130轉運到前線。”

    謝凱清楚地知道,美國人為什麼要這樣搞。

    安-124的野外起降能力同樣強悍,就連安-225也是一樣。

    “兩國都是強國,科技實力也比咱們強得多,咱們去湊什麼熱鬧?安安心心地發展就好了。你小子整天盡想些高屋建瓴的事情,怎麼能行呢?咱們無論技術儲備,還是工業基礎,甚至資金都沒辦法跟他們比,空軍也沒有經費……何況,空軍對於運程戰略運輸機,並沒有什麼需求。”

    白彥軍警告著謝凱。

    對於謝凱來說,他的觀點並不正確。

    空軍確實連中程的運-8都沒有裝備多少,空軍同樣想裝備大型運輸機,卻因為沒錢,建設戰略投送部隊的想法也僅僅停留在想的階段。

    沒有能力去向著實施方向發展不是?

    謝凱看著白彥軍,還是希望說服他,他知道,如果說安-124,白彥軍絕對不會反對。

    安-22這種渦輪螺旋槳飛機,確實被當成技術落後的代表。

    “白叔,國內其實不需要引進安-22後直接生產,完全可以引進後作一些修改。比如,機身縮短幾米,最大載重量略為降低到75噸甚至70噸,這樣一來,安全性跟經濟性都會大幅度提高的。”

    謝凱說出了自己曾經在網上看到的設想。

    對於缺錢,又急需換裝的中國空軍來說,節省經費是最重要的。

    任何運輸機,都必須節省各種經費。

    謝凱也清楚,在九十年代,空軍也因為發展建設需要,會從俄羅斯採購伊爾-76軍用運輸機。

    那玩意兒價格不僅高,運行成本也高,維護更是高的不行。

    “如果使用渦輪螺旋槳的安-22,對空軍來說,雖然速度慢一些,運載量遠比伊爾-76大,野外起降能力、投送能力都強得多。咱們搞到這款安-22進行改型,不僅可以直接投送重型裝備到前線野戰機場,成本也會降低很多。適合空軍的未來發展需求。”

    359坦克,戰鬥全重才38噸。

    一架安-22完全可以一次運輸2輛359坦克。

    白彥軍聽起來,感覺好像很有道理,實際上卻認為這玩意兒國內空軍並不需要。

    目前一旦再一次引進大型運輸機,運-15的研製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他如何能同意?

    即使幫秦飛引進,也不行。

    秦飛是沒錢的,引進這飛機生產技術,又得讓他們404掏錢。

    “你想沒想過,秦飛沒有錢引進,依然得我們墊付。空軍不可能投資,而國家財政撥款更是指望不上,經費被擠佔,基地所有開支都得壓縮。”

    白彥軍苦口婆心地勸說謝凱。

    奈何,謝凱根本就不聽勸。

    “不需要空軍的投資,也不需要財政撥款,可以直接從蘇聯貸款引進安-22的全套生產技術。對於他們來說,性能落後而被放棄的運輸機在引進過程中,不會有任何難度。甚至對蘇聯來說,會非常樂於見到我們引進這種飛機。”

    一個技術強大的中國,蘇聯跟美國都是不願意看到。

    中國技術越先進,對他們形成的競爭壓力就越大。

    中國在消化了這些技術後,完全可能會向國際市場出口。

    國際上噴氣式軍用運輸機本來就競爭激烈,市場上再增加一個強勁的對手,哪個國家不願看到?

    安-22這種被認為是落後的渦輪螺旋槳飛機,對中國的好處不僅只是運營成本低,可以作為軍用運輸機,也可以改為民航客機。

    如同安東諾夫設計局的總設計師說的那樣,這對中國航空製造技術,可以起到完美的升級作用。

    中國航空工業系統都是學習蘇聯發展起來的。

    安東諾夫在開發出安-124這樣的大型運輸機之前,精力都是放在渦輪螺旋槳飛機上。

    安-22這款世界上最大的渦輪螺旋槳飛機,那是渦槳飛機的巔峰之作。

    對於中國航空工業來說,技術一脈相承,工業標準相同,安-22一旦引進,已經消化了的安-12技術的運-8,技術跟性能可以很快升級到安-22的級別。

    白彥軍真心無法說服謝凱放棄引進的想法。

    謝凱都說了可以從蘇聯貸款,他還怎麼反對?

    “你真的想搞?目前空軍真沒有這樣的需求啊!”

    “不是我們想搞,是安東諾夫非得把這款運輸機的技術賣給我們。也許他們只想賣飛機,安東諾夫的製造工廠,已經沒有什麼訂單,工人被分成幾班幹活……”

    謝凱把安東諾夫的情況做了介紹。

    “咱們技術人才儲備不夠。”白彥軍繼續找理由。

    他不同意謝凱引進這款被蘇聯放棄了十多年的安-22渦輪螺旋槳飛機。

    蘇聯人放棄了十多年的,絕對不會沒有原因。

    真像謝凱說的那樣,蘇聯人完全可以撿起來繼續開發。

    謝凱在安東諾夫的人提出來時候就動心了,哪裡這麼容易就放棄了?

    “人才儲備不夠,不是問題。一邊消化一邊培養人才,等到蘇聯不行了,再從安東諾夫設計局挖人。在蘇聯倒下前,我們必須跟安東諾夫達成合作。只有在合作過程中,才能真正瞭解到他們技術團隊的情況,接觸到各種核心技術人員。”

    謝凱之所以一直想擴大跟蘇聯的合作,甚至連安-22這樣的飛機都想要,不僅是安-22對於中國航空工業有著很大好處。

    在合作過程中,中方人員可以通過正常的官方渠道接觸到安東諾夫的設計師跟技術骨幹。

    這才是謝凱熱衷於跟蘇聯人各種合作最主要的原因,也是他最不能放棄的。

    一旦蘇聯解體,跟西方國家搶蘇聯人才,經濟不行,基礎落後的中國,確實沒有多大優勢。

    只能靠著提前佈局。

    柳東勝在烏克蘭經營了這麼長的時間,以他一個人的能力,也沒辦法跟不同類型工廠的技術骨幹接觸。

    那樣的話,目的就太明顯了。

    謝凱希望在蘇聯解體前的兩年時間內,不斷擴大跟蘇聯的技術合作。

    無論是戰機還是大型運輸機,只要合作,就能接觸到蘇聯的核心技術人員,在瞭解過程中,就可以確定要哪些人。

    只挖最核心的技術骨幹,回國後以老帶新,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為國內航空工業培養大量的人才。

    蘇聯解體後幾十年,國內航空製造業一直因為人才培養的速度太慢而發展緩慢。

    雖然說運-20已經搞出來了,可運-20最大起飛重量只有220噸,最大載重量只有66噸左右。

    最大起飛重量只是220噸級別,而安-22最大起飛重量是250噸……

    現在是一個好機會,安東諾夫快要活不下去了。

    主動向謝凱推銷安-22的技術,其實就已經開始想要靠著賣技術救命,後面他們什麼技術都會賣的。

    如果從引進安-22技術開始,不斷發展,等到原本那個世界運-20出來的時候,中國的技術發展雖然不足以搞出安-225那樣的,至少起飛重量400噸級別的安-124,應該問題不大。

    為了說服白彥軍,謝凱同樣是各種理由。

    “白叔,安東諾夫設計局曾經想要把安-22改成雙層客艙的民用飛機,可以載七百名乘員。不過技術難道比較大,沒有適合的發動機,加上沒錢,以及蘇聯放棄了這款飛機,最後才不得不放棄。安-124重型運輸機就是用來代替安-22的,兩者有不少相同技術……”

    安東諾夫忽悠謝凱的話,被謝凱拿來忽悠白彥軍了。

    謝凱還沒說,這玩意兒起飛距離只要1300米,著陸距離也只要800米,對跑道的要求更是不嚴格,繼承了蘇聯人飛機的一貫風格——狂野起降。

    “如果我說反對會有用嗎?”白彥軍放棄了說服謝凱放棄。

    謝凱搖了搖頭。

    白彥軍看著謝凱,只是嘆了一口氣,不再說話了。

    謝凱安慰著白彥軍,“白叔,這真對我們有著很大好處……現在應該盡快跟秦飛的人溝通一下,汪主任跟老鄭他們……”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9-5-12 21:17
1327 用D-18T發動機綁定出口安-22?
  
    “那是你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去,跟我沒有關係。”

    白彥軍並沒說假話,他確實不會支持。

    謝凱既然要折騰,就讓他自己折騰去。

    鄭宇成他們如何決定,那不是他能干涉的。

    謝凱沒想到自己說了這樣多,白彥軍依然不支持,無奈之下只能自己跟基地聯繫。

    他需要通知秦飛的人到這邊跟安東諾夫談判,最好是這段時間就能敲定下來,現在自己還要在這邊待一陣呢。

    謝凱表示對安-22這種250噸級別的大飛機不感興趣,烏克蘭人確實有些頭疼。

    安東洛夫設計局要麼就是渦輪螺旋槳飛機,要麼就是更大的噴氣式大飛機,沒有最適合中國人的。

    按照中國的需求,伊留申設計局的伊爾-76到是比較適合,可烏克蘭方面肯定不會向中國人推薦這款中型噴氣式軍用運輸機。

    何況,他們認為,伊爾-76除了750千米/小時的巡航度比安-22680公里/小時要快70公里外,其他方面的性能並沒有比安-22更有吸引力。

    “部長,中國人對我們的提議並不感興趣,安-124這樣的重型戰略運輸機,中國空軍根本用不上啊,不僅價格高,維護費用他們也難以承擔。”

    安東洛夫設計局的總設計師巴拉布耶一臉惆悵。

    原本航空工業部部長告訴他們,可以從中國人身上得到繼續製造第二架安-225的資金,也能給安東諾夫帶來發展資金,整個安東諾夫設計局的高層高興得不行,分析中國人的需求以及設計局能打動中國的技術項目。

    按照設想,安-225、安-124這種遠程重型戰略運輸機,無論是造價還是使用成本,對中國空軍來說都是巨大的壓力,不會被採購的。

    而安-22這款渦槳飛機,無論對中國航空製造業技術的提升,還是對中國民航市場消費水平,都是合適的。

    奈何,中國人根本不買賬。

    如何不讓安東洛夫設計局的人不擔憂?

    季米諾夫安慰著巴拉布耶等人,“請大家放心,我們會說服中國方面引進安-22的技術跟生產線的。這不僅僅關係著能否製造出第二架安-225,對於其他項目的改進跟研究新一代飛機也是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的。目前中央財政撥款指望不上,航空工業部也說了,只能由我們自己尋找資金來源。”

    季米諾夫非常清楚目前安東諾夫跟整個烏克蘭航空製造業處境有多艱難。

    其他人也沒辦法,除了說服中國人引進安-22,他們不知道還有什麼型號的飛機跟技術可以打動中國人。

    只能把事情交給航空工業部長解決。

    無法搞定中國人,季米諾夫一臉憂愁地回到家裡。

    “爸,你怎麼不高興了?”莉莉婭見父親臉上神色不好看,有些擔心。

    國內經濟狀況非常不好,父親作為烏克蘭航空工業負責人,同樣壓力很大。

    作為一個寡居的女人,莉莉婭清楚,她父親的職務一旦受到影響,她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糟糕。

    柳東盛為什麼跟她在一起,她心裡也清楚。

    甚至,柳東盛捨得在她身上砸很多錢,同樣因為她父親。

    季米諾夫本不想理會這個讓自己鬧心,四十多歲還啃老的女兒。

    想到跟自己女兒鬼混的柳東盛,頓時有了想法。

    對莉莉婭問道,“柳東盛呢?”

    “有事情嗎?”莉莉婭知道父親不待見柳東盛。

    尤其柳東盛跟很多女人都有染。

    要是父親知道了,完全有可能幹掉柳東盛。

    “讓他來一趟,我有事情找他幫忙。”

    莉莉婭本想拒絕,可看到父親堅定的眼神,再加上父親憂慮的神色,直接給在某個女人家鬼混的柳東勝打電話,讓他馬上過來一趟。

    在讓柳東盛過來的時候,她也提醒柳東盛小心點。

    她不知道父親主動找柳東盛是為了什麼事情。

    柳東盛有些意外,季米諾夫居然主動找自己。

    那老傢伙可是一直非常厭惡自己,除了送給他的美元,老傢伙不喜歡柳東盛的一切。

    而最開始,柳東盛送美元的時候,季米諾夫是拒絕了的,最後柳東盛從莉莉婭身上下手,最終才拿下這老傢伙。同時他也默認了自己跟他女兒之間見不得人關係,也沒有對自己跟其他很多烏克蘭女人有染的事情表示什麼看法。

    季米諾夫主動找,柳東盛倒也不擔心。

    現在正好有很多事情需要季米洛夫從中牽線搭橋,不然他沒法搞定。

    半個小時不到,柳東盛就出現在了季米諾夫面前。

    莉莉婭見他空著手進來,也是有些不滿,最終還是提醒柳東盛小心一點,別惹自己爹發火。

    航空工業部長冒火,很可能直接拔槍幹掉柳東盛,雖然莉莉婭也不爽柳東盛跟很多女人有染,但是她喜歡跟柳東盛在一起的感覺……

    “跟我來。”

    季米諾夫直接叫柳東盛跟他到書房。

    跟著季米諾夫到書房後,柳東盛見他不開口,主動說話了,“部長,有什麼吩咐?”

    季米諾夫神色複雜的打量著柳東盛。

    柳東盛目前在烏克蘭干的些什麼事情,他很清楚。

    這傢伙是烏克蘭境內最大的走私販子。

    到現在,季米諾夫收了柳東盛超過300萬美元,自己女兒跟柳東盛不僅保持著見不得人的關係,也從柳東盛身上得到了不少。所有的一切,讓他保存了沉默。

    柳東盛也是中國人,直接讓他跟中方代表團溝通,或許能解決安東洛夫現在的困境。

    “柳,我不想談你幹的事情。現在希望你幫忙跟在烏克蘭的中國人接觸一下,說服他們跟安東諾夫合作……”

    季米諾夫的話讓柳東盛有些意外。

    他萬萬沒想到烏克蘭航空工業部最高負責人找自己是為了這事情。

    “部長,不知道具體是什麼合作?”柳東盛盯著季米諾夫。

    季米諾夫見柳東盛不說話,介紹了目前的情況,“安東洛夫目前情況不容樂觀,中國一個代表團正在基輔跟蘇霍伊以及米高揚系統的人談判航空技術合作……今天中國人參觀了安東洛夫設計局跟製造工廠的時候,安東諾夫向他們推銷安-22這款遠程運輸機,中國人拒絕了。”

    主動推銷飛機?

    柳東盛不解地看著季米諾夫,蘇聯不可能允許最先進的軍用運輸機安-124出口。

    安-225更沒可能。

    安-22這種落後的渦槳飛機已經停產了十多年,中方拒絕也是正常的。

    “對中國人來說,安-22是最合適的。他們空軍使用的最主力運輸機是由安-12仿製而成的運-8,安-22是安東諾夫設計局所能提供給中國人的最好的……”

    柳東盛看著季米諾夫:“部長,您是希望說服中國人採購安-22的技術嗎?這可能有些困難。”

    不困難就不找你了。

    季米諾夫知道,柳東盛跟安東洛夫設計局的總經理尤里亞夫等人走得非常近。

    柳東盛看著季米諾夫,弄不清楚這老傢伙究竟是不是在試探自己。

    向季米諾夫做出瞭解釋。

    “部長,要說服中方採購也不是太難,根據中國的需求,針對他們的需求提供適合他們的全套技術。如果真要出口安-22的技術,最少需要配套發動機技術。對中國航空製造業來說,最缺的不是大飛機,缺的是大型航空發動機……如果能提供他們無法拒絕的先進航空發動機技術,捆綁安-22出口,他們絕對不會拒絕。”

    雖然依然是中國人,柳東盛說話時,還是站在烏克蘭人的立場考慮問題。

    “發動機生產技術?”

    西蒙諾夫看著劉東盛,皺緊了眉頭。

    他知道對方說的可能是事實,可目前,去哪裡給中國人搞到全套發動機生產技術?

    安-22上面使用的hk-12ma渦槳發動機,來至俄羅斯庫茲列佐夫設計局。

    烏克蘭方面根本就管不了。

    更沒可能說庫茲涅佐夫設計局向中國提供發動機的全套技術。

    hk-12ma渦槳發動機即使已經落後發動機,庫茲列佐夫設計局也不會同意向中國出口的。

    尤其是出口整套技術。

    畢竟圖-95略轟炸機使用的發動機nk-12系列發動機,跟hk-12系列發動機技術極其接近。

    一旦把技術提供給中國人,圖-95的很多參數都可能洩露。

    這是蘇聯軍事工業委員會跟航空工業部都無法容忍的。

    中國航空工業,最差的就是關鍵的發動機設計跟製造。

    柳東盛見季米諾夫沉默著不說話,對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部長,雖然說我們無法說服庫茲列佐夫設計局的人向中國人提供整套發動機生產技術,但是可以讓馬達西奇航空製造公司的人提供d-18t發動機全套技術,這樣的發動機對中方吸引力更大……”

    雖然發動機無法配套,但是柳東盛知道,自己外甥需要的是發動機的製造技術。

    馬達西奇航空製造公司給安-124提供的d-18t發動機,這絕對算是非常先進的大型渦輪風扇發動機。

    雖然說不能裝在安-22上,卻可以用於謝凱他們開發的新一代大型飛機。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9-5-12 21:17
1328 D-18T必須到手

    “你在這邊這麼多年,一直在謀劃我們的航空發動機技術?”

    看著柳東盛,季米諾夫眼神頓時變得嚴厲起來。

    柳東盛並沒被他這嚴厲的眼神嚇到,搖了搖頭,換換開口,“部長,我只是一名生意人,我做什麼生意你也是知道的。這只是我的建議,中國缺乏發動機,而且技術不行……d-18t發動機是渦輪風扇發動機,安-22使用的是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兩種完全不同類型的發動機,根本不配套,但是對中國航空製造業來說,可以彌補他們的短板,這是他們的性格造成的……”

    柳東盛的意思明顯,中國拿到d-18t也法使用。

    而且這款先進的發動機,還能讓中國無法拒絕引進安-22的合作。

    “如此一來,對蘇聯方面你也能有所交代。目前雖然說不知道中國航空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無法否認,無論是發動機,還是航空設計上都差得太遠。提供d-18t這樣的先進技術,可以佔用他們更多研發經費跟科研投入……”

    柳東盛的說法,完全是站著蘇聯方面的立場上考慮的。

    太先進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對缺乏基礎的中國航空製造業來說,並不是好事兒。

    這更符合蘇聯的國家利益。

    中國方面要在這方面形成競爭力,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

    消化這些先進技術,仿製,都會佔用大量的時間跟研發經費。

    甚至可能會迫使其他的研究項目進度緩慢下來。

    柳東盛說的這些話,讓他自己都覺得這是在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完全是給中國人挖坑。

    可他不這樣說,沒辦法說服季米諾夫同意讓馬達西奇航空公司向中方提供安-124所使用的d-18t渦扇發動機。

    這是蘇聯最頂級的發動機。

    也是世界範圍的先進大推力航空發動機。

    柳東盛知道謝凱他們搞大飛機需要大推力的先進航空發動機技術,一直都在謀劃安-124這種世界上最大的軍用運輸機所使用的d-18t。

    奈何,他一直被沒辦法接觸到馬達西奇航空製造公司的人。

    馬達西奇航空公司,一直都不跟柳東盛這樣的人接觸,甚至很封閉。

    季米諾夫看著柳東盛,眼神閃爍了好一陣,最終嘆了一口氣。

    “他們或許不會要這樣的發動機,在之前的談判中,航空工業部主動向中國提供rd-33發動機的技術,都被拒絕了。他們要求引進全套蘇-27的生產技術,卻沒有提出引進配套的al-31發動機技術,僅僅只是要求蘇聯方面供應al-31發動機……”

    柳東盛疑惑了。

    中方怎麼可能拒絕發動機技術引進?

    “中方人員目前住在安東諾夫設計局的酒店,你可以先去跟他們接觸一下。試探一下他們的想法。”季米諾夫有些疲憊。

    柳東盛點了點頭,準備離開。

    還沒起身,就再次被季米諾夫叫住了。

    “明天,我會找機會介紹馬達西奇航空公司總經理貝斯特羅夫,跟總設計師伊夫琴科給你認識。”

    柳東盛愣了。

    老傢伙這是什麼意思?

    難道知道自己的目的,或則說知道自己一直想要跟馬達西奇航空公司搭上線?

    不管怎麼樣,即使對方知道自己的目的,柳東盛也不能退縮。

    到現在為止,無論是蘇聯方面、還是烏克蘭方面,都不知道自己跟謝凱的關係,更不可能猜到自己是受謝凱指使來烏克蘭經營的。

    柳東盛的身份,是向烏克蘭高官們提供各種奢侈品的走私商。

    同樣,他也掌控著烏克蘭地下市場一些緊缺物資的供應。

    連中方,也只有404基地的極少數人知道他和謝凱的關係。

    柳東盛點了點頭,再次準備去酒店找紅旗機械集團代表,試探他們的想法。

    季米諾夫告訴他,中國團隊中真正做主的一位年輕人,剛剛20出頭。

    “那小子非常狡猾,手段遠超過那些年齡更大的中方人員。你得注意不要被他套了話。”季米諾夫提醒柳東盛。

    他從來沒懷疑過柳東盛跟謝凱之間有關係。

    對柳東盛的到來,謝凱非常意外。

    有烏克蘭人跟蘇聯人在場,他直接表現出不認識。

    “咦!在這裡居然還能看到同胞,真有些意外啊!同志,你是在這邊做生意,還是干什麼?”

    謝凱的表演,讓柳東盛一陣氣悶,自己怎麼來的烏克蘭,來了多久,他不清楚麼。

    明顯知道自己不喜歡烏克蘭,尤其是這些日子,一直都覺得營養不良……

    柳東盛一臉玩味地盯著謝凱,“國內不是搞改革開放嘛。賺人民幣沒意思,聽說外面美元好掙,就出來了。結果發現,美元不好掙,盧布倒是比較容易掙,就來烏克蘭做點小生意……順便在這邊娶個洋媳婦兒,烏克蘭美女可比國內美女多多了,而且開放,小同志,要不要我給你介紹幾個烏克蘭美女……”

    白彥軍見這兩的對話,差點笑出來。

    舅甥兩夠奇葩的。

    “小同志,不知道你們負責人是誰,能不能幫我引薦一下?我有幾個億的項目想要跟他們談談……”

    謝凱聽到這話,有些擔心。

    柳東盛主動找上門要求私下談,可能遇到什麼事情了。

    給白彥軍使了眼色後,白彥軍帶著柳東盛上了樓,隔了一陣,謝凱才去找柳東盛。

    “放心吧,入住的第一天,就把各種監聽設備搞出來了。現在每天打掃後,我們的人都會檢查,這可是涉及到幾十億美元的談判。”

    見柳東盛打量周圍,謝凱知道他擔心什麼。

    “安東諾夫設計局想要出口安-22的生產技術跟生產線。”柳東盛看著謝凱,直接說明了來意,“季米諾夫讓我來的。”

    簡短幾句話,就給謝凱透露了很多信息。

    “他們讓你們引進安-22的技術,沒安好心,安-22的技術落後了,引進回去作用也不是太大,要我說,要搞就搞他們的安-124,最大載重量150噸呢……當然,安-225更牛逼……”

    柳東盛這種不瞭解航空工業的人,通過跟安東諾夫設計局的高層長時間接觸,他也清楚,什麼飛機是好東西。

    柳東盛的話,讓謝凱直翻白眼。

    他同樣想要搞安-124跟安-225,現在時機不成熟啊。

    一旦真的搞了,別說蘇聯人要炸毛,就連美國人都會暴跳如雷。

    搞不好,他躲在國內都會天天面臨刺殺。

    “打住,打住,那玩意兒,現在要不起……”謝凱直接叫停了柳東盛。

    “安-22真心不行,蘇聯人停產了十多年了,自己也沒有裝備多少。”柳東盛擔心謝凱不瞭解情況。

    之前安東諾夫的人可是帶著謝凱參觀過,要是一忽悠,自己這精明無比的外甥在不瞭解情況的時候,同樣會被坑的。

    “小舅,那款飛機並不落後。只不過不符合主流發展方向。國際上都在向著大型噴氣式飛機方向發展,對我們來說,適用的才是好的。巡航速度每小時能達到680公里,蘇聯最先進的伊爾-76,巡航速度也不過750公里/小時。一小時也不過快70公里,對於戰略運輸機來說,能節省的時間並不是太多……”謝凱解釋著。

    柳東盛的眼光也變得挑剔了起來。

    居然謀劃要搞安-225跟安-124。

    柳東盛無所謂地看著謝凱,“反正你們自己考慮。那玩意兒我不瞭解……我之前跟季米諾夫提議,讓他們把馬達西奇航空製造公司的d-18t這種用於安-124的發動機技術提供給你們,也不知道他們是否會同意。現在的烏克蘭,好東西也就這麼一點。”

    柳東盛的話,讓謝凱無比意外。

    要真是這樣的話,那怕就是花更多的錢,也要把安-22搞到手。

    對方顯然是想要捆綁銷售,賣更大的價錢。

    能得到安-124飛機所使用的d-18t這種大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的生產技術,給再多錢都是值得的。

    現在,即使烏克蘭人不給,也不行了。

    除非他們不想賣安-22這種落後技術給中國。

    送走柳東盛後,謝凱直接告訴了白彥軍這事情,白彥軍甚至都開始激動了起來。

    一旦搞到這個,運-10的運輸能力跟性能,甚至可以直接跳到運-30了,自然不再反對這些。

    “老汪,你說這事咋整?這小子現在是越來越放飛自我,安-22對咱們沒啥什麼好處,倒是給秦飛撈了個天大的好處,咋整?”

    已經是凌晨,404基地,總部鄭宇成辦公室裡依然亮著燈光。

    鄭宇成一臉糾結地問著對面的汪貴林。

    謝凱之前打電話回來讓他們跟秦飛聯繫,讓秦飛為引進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所設計的安-22這款戰略運輸機做準備。

    如果是讓404廠下面的大型運輸機團隊引進技術,他們不會有意見。

    可現在讓秦飛安排技術團隊到烏克蘭去談判,這讓鄭宇成無法接受。

    剛剛白彥軍又打了電話,告訴他們能搞到d-18t這種最大推力24.3噸的發動機,他們如何能不動心?

    運-10的發展,現在就缺發動機……

    汪貴林鬧心的鄭宇成,同樣有些鬧心。

    “還不是你對這小子太縱容,之前的談判,他也不管其他人的感受,自己一個人就搞定了整個談判,很多事情都是下來之後才告訴老白解釋……這次有這樣,誰知道他搞什麼幺蛾子?”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9-5-12 21:18
1329 有好處,跑的就快

    鄭宇成馬上就不樂意了。

    “那又怎麼了,不說就不說,只要把事情搞定就行。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現在rd-33發動機的缺口不是解決了嗎,蘇-27戰機的技術不是也引進了嗎?何況,咱們也不需要出多少外匯……”

    鄭宇成對謝凱完全是盲目信任。

    根本不會在意謝凱做了些什麼,過程是如何,只要結果是好的,得到結果的過程惹了事兒,該擦屁股他們二話不說就擦屁股。

    汪貴林懶得跟他計較,他也知道鄭宇成為什麼對謝凱那麼縱容。

    當初要不是鄭宇成在謝凱身上賭了一把,404哪有現在這樣的風光?

    汪貴林沒好氣地說道:“你既然有決定了,還跟我商量什麼,影響我休息,這會兒才不到4點呢。只要不讓我掏錢一切都好說,要我掏錢,沒門!”

    離天快亮還早,兩人剛睡下就被叫醒,來討論這急事。

    還好,這種工作狀態一直都是常態。

    “秦飛那邊估計巴不得。他們拿不出錢,謝凱謀劃引進d-18t發動機,對方綁定出口安-22技術,最終秦飛佔便宜,咱們404掏錢,當咱們是國家銀行啊!”一說這個,汪貴林就來氣。

    “讓中信銀行貸款啊。”鄭宇成說道。

    “中信銀行自己由不能造錢。錢只有那麼多,目前咱們需要的資金量越來越大,缺口也越來越大,民用產品到現在提供的利潤遠不及預期,家電領域謝凱那小子投資了多少?”

    汪貴林很不滿,現在404基地在資金方面出現了巨大的壓力。

    而這次引進蘇-27同樣也需要他們先出錢墊付,空軍每年從軍費中節省一部分支付蘇-27的採購……

    目前404很多項目對資金需求不斷擴大,項目更是越來越多。

    汪貴林甚至在考慮是否是要砍一些項目。

    之前鄭宇成等人擔心沒項目,一有機會就瘋狂上馬各種項目。

    基地進行改革,軍品民品分開,才發現,項目多到超乎難以想像。一個項目延伸變成數個項目的成了常態,超-7都變成了四個項目,還有隱形戰機預研,這已經是五個項目了,還不包括航母艦載機在內……

    運-10到現在同樣變成好幾個項目,商務機、軍用運輸機的運-15、空中加油機、預警機……這些對資金需求都是極其龐大的。

    而6.5萬噸大壓機方面已經開始下料生產,基建工作已經啟動,同樣需要大筆的錢。

    項目越來越多,作為後勤主管的汪貴林壓力越來越大。

    掌管404基地錢袋子的楊倩,更是天天向汪貴林抱怨。

    鄭宇成倒好,整天樂呵呵地誇獎基地發展迅猛,有錢沒錢他根本不考慮。

    “這事讓謝凱自己解決,搞不定就算球了。”鄭宇成終於鬆口了,沒有說一定要他們出錢。

    他對謝凱是有信心的。

    雖然不知道謝凱怎麼解決,他還是相信謝凱可以解決。

    汪貴林見鄭宇成不要求由404負擔資金,那自然就沒問題了。

    直接給秦飛的孫道乾打電話。

    “叮鈴鈴……叮鈴鈴……”

    床頭櫃上突然響起的電話鈴聲把孫道乾嚇得彈了起來。

    廠裡出事兒了?

    “喂,老孫,你們馬上組織人員到烏克蘭,謝凱跟安東諾夫的人正在談引進安-22的事情……”

    聽汪貴林說,讓秦飛立即安排技術引進談判團隊趕赴烏克蘭,跟謝凱一起協商引進安-22這款最大起飛重量250噸的遠程戰略運輸機,孫道乾驚喜得跳下床就往外面跑。

    如果不是老伴叫他,估計就這樣穿著大褲衩跟睡衣赤腳跑出去了。

    一個小時不到,秦飛高級管理人員跟高級技術人員全部出現在了會議室。

    這種經濟情況,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了,所有人都在打聽出了什麼事情,難道國家跟誰開戰打仗了?

    沒聽說啊……

    “同志們,現在一個巨大的機會出現了。只要抓住這個機會,我們就能一躍成為國內最大運輸機生產單位,甚至還能向民用飛機市場進軍。”孫道乾的聲音中帶著顫抖。

    這是激動的。

    蘇興國看著孫道乾一臉的興奮,有些鬧心,這老傢伙,居然賣關子。

    “老孫,別賣關子了。”

    所有的人都一臉急切地盯著孫道乾。

    到現在,秦飛可沒有什麼好消息。

    空軍的訂單一年就三兩架,巴黎航展參展也沒獲得訂單,就靠幫404生產c-910客機來度日了。

    大家需要好消息。

    “404那幫傢伙正在烏克蘭。剛剛汪貴林親自給我打電話,要求秦飛立即組織技術人員和談判團隊到烏克蘭談關於安-22的全套生產技術引進工作……”

    蘇興國聽到這話,興奮得跳了起來。

    “我去,我親自帶隊去烏克蘭。”

    不是他想藉著去烏克蘭的機會公款旅遊,而是安-22這款遠程戰略運輸機,秦飛眼饞了十多年了。

    原本秦飛也向上級提出過,從烏克蘭引進在十多年前就已停產的安-22遠程運輸機。

    蘇聯對於這款遠程運輸機並沒下多少訂單,而且在1974年就停產了。

    中國完全有機會引進這款被蘇聯空軍放棄的大型軍用運輸機。

    這對中國空軍的未來發展有著非常大的好處,完全可以依靠安-22建立戰略空軍。

    秦飛一直在消化和吸收安-12的技術,到目前,運-8改型依然在持續,要想讓運-8這種中型運輸機升級到遠程運輸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安-22是國際航空業在渦輪螺旋槳飛機領域做出的最大型飛機的設計,秦飛的技術基礎,都無法設計出來這樣的飛機。

    目前資金、技術嚴重匱乏,生產製造工廠技術設備升級也需要龐大的資金,可軍方對運-8的需求並不大。

    必須要有項目,才能獲得國家財政更多投入。

    秦飛在運輸機這方面沒有太大優勢,甚至還不如隔壁搞轟炸機跟以轟炸機為原型改空中加油機的西飛。

    缺少了空軍的軍用運輸機訂單,秦飛小日子過得非常不好。

    空軍並不是缺乏訂單,而是空軍同樣沒錢,運-8,到目前為止,空軍也沒裝備幾架。

    即便現在空軍不建立遠程戰略投送部隊,至少也會開始向這方向摸索。

    快速反應,空投,那是全球空軍都需要的能力。

    秦飛一直在研究如何提升運-8的運載量及航程,到目前也沒有什麼完善的方案。

    烏克蘭願意出售安-22的全套技術,一旦消化了技術,秦飛將會成為國內唯一戰略運輸機生產單位,並且可以通過對整個戰略運輸機的改型,不段錘煉技術隊伍。

    如何不是巨大的機會?

    “誰有不同意見?”

    這樣的機會,誰會有不同意見?

    一名戴著眼睛的乾瘦中年人開口了,“廠長,咱們目前可沒有多少經費,向上級申請經費也會被拒絕,之前我們已經申請過幾次改型經費都被拒絕了。”

    “現在的經費不多,進一步改進運-8的項目,研發經費上級都沒同意,引進烏克蘭安-22這樣的戰略運輸機,需要的經費可不是一點點。”

    安-22這款戰略運輸機是秦飛現在最需要的,對技術提升有很大作用,卻不一定是空軍目前需要的。

    經費,制約著秦飛的發展。

    孫道乾看著眾人,“經費確實是個問題。不過,目前謝凱正在烏克蘭,他幫咱們搞的安-22……我想要不這樣,先到烏克蘭跟安東諾夫談判技術引進,同時在國內向上級申請一部分技術引進經費,再找中信銀行貸款。謝凱既然願意讓我們參與,中信銀行肯定會同意提供貸款。”

    他哪裡知道,中信銀行不會貸款?

    “立即安排這些事情,由我親自帶隊去烏克蘭,技術團隊跟談判團隊今晚就出發。”

    機會絕不容許錯過,秦飛等這樣的機會已經等太久了。

    孫道乾見沒有人反對,立即拍板決定了。

    如果向上級單位申報經費再引進,絕對不是在短時間能完成的事情。

    秦飛之所以一直發展不夠快,他們認為就是沒有404那樣的魄力。

    這些年通過跟404的不斷合作,幫運-10代工生產,積攢了不少家底,現在有了不小的底氣,何況404對他們這個項目是支持的。

    在秦飛確定要出國後,公司上上下下都忙碌起來,僅一天時間就將消息通知到所有涉及的人員,並向上級主管單位提交出國申請。

    他們要出國必須經上級批准,更不用說這一次去的還是烏克蘭。

    龍耀華得到秦飛出國申請後,不明白他們要幹什麼,從烏克蘭引進蘇聯放棄十多年的安-22全套生產技術,目前對空軍來說並不是很適用。

    他還沒想明白時,李明山過來了。

    直接開門見山,“秦飛準備引進安-22你怎麼看?”

    “這對航空製造業來說是一件好事,我們沒有大飛機設計生產能力,安-22是安-12的後續發展型號。”

    龍耀華說的比較中肯,可他擔心的並不是這個。

    “資金問題怎麼解決?”

    李明山也是有些擔憂。

    “這問題我問過。秦飛的人說他們籌備一些,希望上級再支持一些……他們這麼積極,一方面是之前跟404達成了合作,撈了不少錢……另外就是謝凱那小子現在正在烏克蘭。”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loomCaVod

LV:9 元老

追蹤
  • 984

    主題

  • 1008918

    回文

  • 35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