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價值 -- 迷悟之間1-2 星雲法師著

FCheng 發表於 2020-5-27 16:13:46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5 37271
   公理在那裡?
  
  自然界中,大魚吃小魚、貓吃老鼠、蛇吞青蛙、蜘蛛吃飛蛾;你說,公理在那裡?
  
  在這世間,富者欺負貧者、聰明人欺負愚笨者、有力量的人欺負弱者、大人欺負小孩、明眼人欺負盲者、健全者欺負殘障者;你說,公理在那裡?
  
  在這世間,我有辦法,我會把你的變成是我的;我有力量,我可以讓你不能不為我奉獻;我有權威,你不敢不聽從我的命令;我有金錢叫法律聽我的話,定你死活;你說,公理在那裡?
  
  你是小人,因為我需要你,我會保護你;你是君子,因為我不喜歡你,我可以定你種種罪名;你是豪富之家的兒女,生下來就是金枝玉葉;我是貧民窟裡的子弟,生下來就是貧窮卑賤;同樣的生命,同樣的生存權,只因為出生的背景不同,即刻分出貴賤;你說,公理在那裡?
  
  世間上,政治上的人物,主流派的人,你可以為所欲為;非主流派的人,卻遭受種種打壓,這有什麼公理?世間上,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又所謂「一文 逼死英雄漢」,這有錢、無錢之間,有何公理?世間上,所謂「人善被人欺」,當白道遇到黑道,白道者硬是受黑道宰割,這有何公理?世間上,當良家婦女遇到黑 夜之狼,受到欺負委屈,這有什麼公理?
  
  公理,公理,你說,公理在那裡?
  
  在這世間,有人說:不合理的「非」,不能勝過「理」;再好的道「理」不能勝過「法」;「法」不能勝過「權」;但是「權」不能勝過「天」。「天」是什麼?「天」,是最後的因果也!
  
  「因果」是人間最高的真理,不管如何,貧富貴賤都要受到因果的制裁;「生死」是因果,管你什麼人,最後都逃不了生離死別;希望世界上所有的政客、富豪、有權勢者,你們應知道:善惡罪報,最後還是在因果之間!《人間福報》2000年4月18日

已有(25)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FCheng 發表於 2020-5-27 16:14
   要忍一時之氣
  
  忍辱是人生最大的修養,忍的力量最大,所謂「忍一口氣,風平浪靜。」反之,「小不忍,則亂大謀。」一忍一氣之間,關係重大。
  
  「不能忍一時之氣」,這是當前社會亂象的根源,很多人因為難忍一時之氣,結果原本小小的口舌之爭,最後竟演變為刀槍相向;甚至青少年血氣方剛,往往睚眥必報,結果不但招來殺身之禍,整個家庭社會更因此彌漫著暴戾之氣,究其原因,都是為了不能忍一時之氣。其實,忍一口氣並非就是吃虧,忍一口氣可能是最大的便宜。
  
  所謂「忍」,對一般人來講,忍寒忍熱比較容易,忍饑忍渴也算不難,忍苦忍惱,還能勉力通過,忍一口氣,那就大為不易了。例如:吳三桂忍不下妻妾被擄,衝冠一怒為紅顏;周公瑾禁不起三氣,因而短命身亡。反之,韓信,能受胯下之辱,勵志奮發,終能拜相稱王;蘇秦不恥於父母兄嫂不以其為子為叔,懸樑刺骨,終能為六國相印。忍與不忍,其關係成敗大矣!
  
  忍,不是懦弱的表現;忍,是勇者的象徵。一個人只要能夠凡事忍耐,不乘一時之氣,必能成功。今日社會,更需要人人有肚量去容忍對方、接納對方,是故要忍一時之氣,不僅能和諧人際關係,更不會因此而鑄下憾事。
  
  唐朝的寒山、拾得二士,有一天,寒山問拾得:「世人穢我、欺我、辱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我應該怎麼辦呢?」
  
  拾得回答道:「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過幾年你且看他!」
  
  拾得的忍他,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化解,是一種慈悲;在忍耐的世界裡,沒有瞋恨,沒有嫉妒,只有和平與包容。所以,忍,是成功立業必要的修養。
  
  佛陀在《遺教經》裡說,一個不能歡喜忍受他人的辱罵、毀謗、欺凌如飲甘靈者,就不能名為有力大人。慈悲之前無敵人,忍讓之人沒有對手喔!
  
  《人間福報》2000年4月19日
FCheng 發表於 2020-5-27 16:15
    非法非非法
  
  宇宙萬有,大如三千世界,小如芥子微塵,佛教皆名之為「法」。其中,有益於人者,稱為「正法」;無益於人者,稱為「非法」。人生之所以痛苦,社會之所 以混亂,正是因為許多人在「非法」中打轉,例如:貪財,財富有了,還要貪杯買醉;貪名,名位有了,還想藉勢欺人;貪吃,肚子飽了,還求山珍海味;貪愛,愛 情有了,還去搞三捻四,沉淪欲海…,以致起惑造業,坐奸犯科,與「非法」為伍,人生怎能不苦呢?更有甚者,認為「非法」非「非法」,社會怎能不亂呢?像桃 園一位父子因無力還錢而綁架債主之子,勒索巨款,嫌犯落網後,不但了無悔意,還聲稱:如此做是為了要教訓對方做人不要囂張自大。平鎮鄉一位鄉民因與妻子口 角,憤而殺妻棄屍,被警方逮捕後,居然說是「為了睡得安穩」。苗栗一名國小老師在網路上設立了七個色情網站,警方偵訊時,他竟狡辯是為了學習電腦。凡此 「理歪氣壯」的現象,不一而足,令人興歎。
  
  正當吾人慶幸:民主社會尚可藉選舉來拔擢賢才,整頓歪風時,某民選市長竟公然說道:「飆車不是犯罪。」一時之間,輿論譁然。該市長又再解釋:當時是以 法律見解來探討飆車問題。有人譏稱:這是欲蓋彌彰之說!古人云:「王子非法,與民同罪。」如今這位律師出身的市長卻堅稱「非法」非「非法」,不知該當如 何?
  
  所謂「人云亦云」、「積非成是」,現在社會最大的問題,不知非法,而更在顛倒是非,視「非法」為非「非法」。過去的非法者尚有羞恥之心,不敢明目張膽,如今不僅非法者堂而皇之,不以為意,甚至上下同心,沆瀣一氣,稱「非法」為非「非法」,怎不令人憂心!
  
  《金剛經》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看來還是對上善根器的教示;末法眾生,剛強難化,如果佛陀生逢此世,必定會加上一句:「『非法』應捨,何況非『非法』。」《人間福報》2000年4月20日
FCheng 發表於 2020-5-28 10:42
   戒急用忍
  
  「戒急用忍」一語出自清朝康熙皇帝,自一九九七年底被李總統爰為對大陸之政策以來,台商的經營受到阻礙,大陸人士來台也受到限制;婚後男女分居兩岸,無法團聚;甚至兩岸的文化、學術、宗教、體育往來,都在「戒急用忍」的政策下停滯不前,讓許多有心人感到憂慮,連王永慶、高清愿、張榮發等工商大老都對「戒急用忍」迭有微詞,表達不同的看法。
  
  事實上,世事無常,瞬息萬變,大自然春花秋月,萬有無常生滅。以兩岸政策而言,從李總統的大中華到連戰的邦聯制,這不是領導人的政策已有鬆動變化了嗎?多年來,兩岸有時候「一國兩制」,有時候「兩國論」,有時候「海峽兩岸不可分割」,有時候「特殊國與國的關係」,甚至還有人提倡效法美國的「聯邦制」。有關國體大事,應該變而不變,不變而變,總要視其對於全民利益而論定。
  
  總之,戒急用忍已經到了非變不可的時候了。如兵法上,有限時攻城,剋期取勝的策略;也有圍攻待時,不急求勝的方針;商場上,今天買進,明天賣出,時漲時跌,種種變化,如股票進出無有定時,既然世間虛虛實實,實實虛虛,就不能默守成規,就應該因時制宜。「戒急用忍」既是一時的權宜之計,非國家根本大法,今時移勢易,為何不能稍加修正呢?
  
  經云:「法無定法」人民需要善法、善制,希望海峽兩岸都不要強勢立法,強行訂制,一切均應以全體人民之利益為前題,則兩岸海岸的民眾幸甚!幸甚!
  
  《人間福報》2000年4月21日
FCheng 發表於 2020-5-28 10:43
    身心安住
  
  在西方社會,非常重視人們居家的空間,大眾享有寬闊住所的權利。反觀我們社會,一家老小擠在數坪的公寓,生活像雞籠、魚缸般的狹小空間,面對水泥牆 壁、鋼鐵門窗,嗅不到清新空氣,照不到溫暖陽光。你說,居住在四周僵硬的現代人,如何享受身心自在,通體舒泰的安住之樂呢?
  
  經云:「不住色聲香味觸法。」那麼,我們的身心應以何安住呢?如果住在身體裡,身體終會衰老,無法永久;如果住在房屋裡,房屋終會毀壞,不能恆常;如果住在金錢裡,金錢總在流動,不會永遠;如果住在愛情裡,愛情難免變化,不易久長。
  
  禪宗二祖慧可,不惜斷臂求法,只為想了知「身心安住」之道;六祖惠能,由於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頓開茅塞,看見自家面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 人問杜魯門總統,如何在任務繁重和心理壓力之下,仍能保持鎮定的心情?他說:「我心裡有個安全的避風港。」可見,「身心安住」是圓滿生命、擁有快樂人生的 關鍵。
  
  吾人所以不能安頓身心的原因,是錯把身心住在人我是非中憂慮苦惱,住在患得患失中比較計較,住在顉求擷取中慾壑難填,住在恐懼真倒中寢食難安。以上等等,致使每日的生活悽悽惶惶,惴惴不安。
  
  吾人的身心應該安住在社會裡,奉獻群眾,幫助士農工商得以維持運轉;吾人的身心應該安住,在自然法則裡,尊重生命,順天而行;吾人的身心應該安住在慈悲法喜、真理滿足中,才能享受祥和寧靜--你曾有此「身心安住」的妙用嗎?
  
  經典說我們的心「念念如瀑流」,一般人將身心放住在五欲聲色裡,而聖者賢人安住在清淨法樂裡,而菩薩則以示教利喜為事業,以清淨無染為安住。
  
  希望政府對民間居住環境的規劃,不只是人身的安住,也應有心靈的居所,從提升教育文化、敦親睦鄰、改良社會風氣、提倡家庭倫理、尊重正信宗教方面努力,讓人民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都有一個圓滿的安住。《人間福報》2000年4月22日
FCheng 發表於 2020-5-28 10:43
   自我建設
  
  一個國家,有了國防建設,國家才能富強安定;有了文教建設,社會才能和諧有禮;有了經濟建設,地方才能繁榮發展;人,也要「自我建設」,人生的道路才會更加寬廣,生命的意義才能更加開展。
  
  所謂「自我建設」,就是要自我厚植力量、自我開發潛能、自我學習成長、自我建立信心、自我更新觀念、自我革除陋習、自我培植因緣、自我開創機會、自我成功立業等。
  
  社會上,一般人好像失去了自我,都是心向外求,一心希望別人的幫助。一切仰賴別人,一旦失去資助,頓時就會喪失前進的力量,所以人要靠「自我建設」,要做自已的工程師,自我規劃人生,活出真正的自己。
  
  然而有些人就是不懂「自我建設」,反而「自我破壞」、「自我毀滅」,例如糟蹋健康、浪費時間、不結人緣、放棄機會、懶惰懈怠、消極頹唐、逃避現實等。尤有甚者,多年前美國有一位溜冰選手,為了贏得金牌,僱用殺手傷害競賽者,結果金牌沒有到手,反而官司纏身。這種以打擊別人來成就自己,不但自我建設最重要的就是從「心理建設」做起。
  
  兵法上有謂「心防重於國防」,心理上的自我建設,就是要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道德、人格;尤其要建立信心,要自我肯定:肯定自己的學問、能力、發心、慈悲等。此外自我尊重、自我自強、自我開始,都是自我建設的重要課題。
  
  因此,吾人要經常自問:我的道德健全了沒有?我的語言美化了沒有?我的功勞完成了沒有?所謂人生三不朽事業,正是「自我建設」的最終目的。故而吾人應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主,而非「破壞他人,成就自己」。例如台灣每次選舉,但見候選人們大打口水戰,不管任何場合,只要一有機會,無不大肆批評、攻擊對手,卻遲遲未見有建設性的政見提出,如此候選人,不禁令人對國家的前途感到憂心。希望以後不要再有選舉,候選人不要再讓選民煩憂,應該讓選民快樂的投你一票!
  
  《人間福報》2000年4月23日
FCheng 發表於 2020-5-29 13:35
   鑲金的餐桌
  
  在佛教的一間道場裏,餐廳內擺了幾張十人份的圓餐桌,是用現代的三角板建材所製成,經過油漆,並以金色的鋁條鑲邊。有某一信徒見後,批評說:寺廟應該簡單樸素,怎麼可以用豪華的桌子請客?聽者都以這位信徒的批評有理,實際上這位信徒的見解愚痴,鄙陋之極!
  
  佛教雖然不太重視資用生活,但是世間還是要藉物質來表達莊嚴。一個寺廟裏,大雄寶殿如果不是巍峨堂皇,怎麼會有人來參拜?佛像如果沒有裝金,怎麼會有 人尊敬?西方極樂世界,因為黃金鋪地,七寶樓閣,富麗堂皇,所以才能接引眾生,欣然往生其國。假如現在用簡陋的設備來請客吃飯,請問你肯光臨嗎?
  
  淡泊物質,是自我要求,但不能用此標準來要求別人,否則寺廟道場苦心設備,準備佳餚,請了我們吃飯,茶足飯飽之後,我們還要來批評他的種種不是,牛糞心和佛心又怎麼能比較呢?
  
  世間人的見解往往只知一半,不知另外一半的內容,所以所見偏狹膚淺,知見差矣!
  
  另有一例:寺廟請客,信徒飽餐之後,剩下的茶水飯菜,服務的侍者將之清理倒掉,信者見了就批評說:這個寺廟不知惜福,雖是剩菜殘湯,也可以留待下餐佐 用。此說雖然明知不合事理,聽者卻仍認為非常中肯。但如果反問一句:你是第二批貴客,知客師對你說,剛有前面的一批客人吃剩的一些飯菜,現在請你節約惜 福,將就食用,不知你的心裏以為如何?萬一有人再吃出病來,輿論藉機宣染,擴大罪名,批評寺廟不重衛生,致使病媒傳染,請問你的批評合理嗎?公道嗎?
  
  所以,我們在要求別人之前,先要要求自己,己如不能,不可施於他人。是故吾人應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否則口業之過,縱然先前曾經做了些許功德,功過亦難相抵,可不慎乎?《人間福報》2000年4月24日
FCheng 發表於 2020-5-29 13:36
   假的可怕
  
  現在社會上流行講假話,爭取選票;作偽證,陷人於苦難;假公濟私,圖利自己;仿冒商品,賺取非法財富;…,「假」成一片。「假」人自以為一手遮天,到處說假話,做假人,行假事,其實做得再逼真的「假」,也只能瞞過一時,不能永久,西洋鏡總有被拆穿的時候。
  
  有人反譏:「世間原本是四大皆空,五蘊非有,一切都是『假』的,何必如此認真?」話雖不錯,但夢中作夢,假世行假,吾人之真心何在呢?吾人之意義何在呢?
  
  假話叫作妄語,假人叫作妄人,這個世間上滿街假人,到處假話。古人女扮男裝,今人男裝女優,真假難辨,苦了一些純真的小民,還陶醉在真假喜樂之中。
  
  其實,真假存乎一心,古今中外皆然。有一位富商要馬克吐溫猜他的眼睛那一個是真,那一個是假,馬克吐溫即刻說出左眼是假的,富商驚訝萬,馬克吐溫說:「因為你的右眼看不出慈悲善意,左眼還可以看出一點真。」寥寥數語將世間的真假諷刺到極點,固然令人拍案叫絕;馬克吐溫的真話更是讓吾人回味無窮。
  
  今天社會上「假風」殷盛,最嚴重者莫於欺上瞞下,招搖撞騙,偽造文書,顛倒是非,多少人被假情假意所騙,多少人被假言假話所欺,吾人處於一片虛假之中,豈不可畏!
  
  於今之計,希望教育當局、傳播各界,都能倡導人人說真話,做真事,存真心,如此則社會庶幾有救了。《人間福報》2000年4月25日
FCheng 發表於 2020-5-29 13:37
    無憂無喜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憂;得則喜,失則憂。然而,得,不一定就是喜;失,不一定就是憂。甚至,喜不一定就是好,憂不一定就是壞,例如:年輕的兒女在外 偷盜、搶劫,看似有所得,但大禍就將臨頭;現代人所謂「憂患意識」,一時的艱苦,卻能帶來永遠的平安,是以「喜」不一定就是好,「憂」不一定就是不好。
  
  所謂歡喜,要能與人共享共有,所謂歡喜,要能不妒人有;能夠享有無私無我的歡喜,這才是有價值的歡喜。
  
  所謂憂悲,是關懷別人,是關懷道業;所謂憂悲,是不忍社會紛亂,是不忍眾生受苦,這種「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行為,有什麼不好?
  
  歡喜,是人人所追求的,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不是金錢,也不是名位,而是歡喜。一個人如果有了財勢名位,可是生活過得不歡喜,人生也沒有什麼意義。因此有人以「安貧樂道」為歡喜,有人以「無事自在」為歡,有人以「平安是福」為歡喜,有人以「知足常樂」為歡喜。
  
  憂悲煩惱也不一定不好,佛法未興,眾生未度,怎能不叫人憂煩?國事紛擾,人心不淨,才是真正的憂煩!憂煩自己德性不夠精進,憂煩自己能力不見增長;憂 煩自己待人情意不夠真實,憂煩自己對人服務不夠貼切。因此,憂煩其實也是仁者之心;能夠「憂道不憂貧」,就是仁人之心的體現!
  
  《岳陽樓記》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人,固然不可以把歡喜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更不應只為自己 一人一事而歡喜,而應以天下蒼生為念,即使是一個小老百,也應該以一家人的溫飽、平安、和諧而歡喜;應以一社區的鄰居之團結、互助、友愛而歡喜;應以跟隨 的老闆、主管、長官之順利、得到利益而歡喜。總之,要以他人的歡喜為歡喜,則庶盡道矣!
  
  「歡喜」讓這個世界充滿了色彩,「歡喜」讓我們的人生充滿了希望;沒有歡喜只有憂悲,這是不懂生活;有歡喜也有憂悲,此乃人之常情;能夠「無憂無喜」,則是更高的修養,也是最有智慧的處世之道。《人間福報》2000年4月26日
FCheng 發表於 2020-5-30 08:47
   從擁有到用有
  
  人人都想「擁有」,但問題在於人心不足,填飽肚子,又求珍饈;娶了嬌妻,又求美妾;有了房舍,又求華廈;謀得一職,又求升官;得到千錢,又求萬金...。寶貴的一生就在追求「擁有」中,苦苦惱惱地度過。
  
  擁有多少,有何標準?有錢人儘管名下擁有多少高樓、土地、黃金、股票,但日夜畏懼,睡不安穩,比起一個讀書人知足常樂,以天下為己任,心懷眾生,你說誰擁有的多呢?
  
  語云:「良田萬頃,日食幾何?華廈千間,夜眠幾尺?」石崇生前萬般積聚,富可敵國,但是到了最後,死無葬身之地,比起身居陋巷的顏回求法行道,不改其樂,你說什麼是真正的擁有呢?
  
  擁有財物而不用,和「沒有」有什麼差別呢?擁有財物而不會用,和「無用」有什麼不同呢?河水要流動,才能涓涓不絕;空氣要流動,才能生意盎然。吾人之財物既然取之於大眾,必也用之於大眾,才合乎自然之道。一心想要「擁有」,不如提倡「用有」。像馮懽散財於民,讓孟嘗君擁有人心,只算是懂得「用有」的初步,更高一層應如愛迪生將發明創造所得的專利用於為眾生謀福;松下幸之助將企業所有盈餘用於教育文化上,讓社會蒙利。這是「用有」,不是「擁有」。
  
  真正的「用有」不易做到,一旦執著財物是「我」的,用的對象就不廣泛,用的心態就不正確,用的方式也有所偏差。其實,吾人的一生空空而來,空空而去;吾人的財物也應空空而得,空空而捨;對於世間上的一切,擁有空,用於實,豈不善哉!
  
  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謂「擁有」,有是有限,有量;所謂「空無」,無是無窮,無盡。如能以「用有」的胸懷,來應真理;以「用有」的財富,順應人間,讓因緣有、共同有,來取代私有的狹隘;讓惜福有,感恩有,來消除佔有的偏執,所謂「擁有,是富者;用有,才是智者。」富而加智,豈不善矣。《人間福報》2000年4月27日
123下一頁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FCheng

LV:4 遊俠

追蹤
  • 26

    主題

  • 178

    回文

  • 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