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大明最後一個狠人 作者:大明第一帥 (連載中)

 
zscdxa 2020-8-28 08:51:32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4 20733
zscdxa 發表於 2020-8-28 09:12
第十九章 截胡(求收藏)
    北鎮撫司衙門,朱慈烺正坐在大堂中的白虎大椅上,手中拿著一本卷宗,認真的看著。

  駱養性和李廷表二人則分別站在下麵兩側,他們一回到北鎮撫司就被手下叫了過來,說是太子殿下已在大堂等候多時了。

  駱養性心中一跳,不知道東宮玩的是哪出,隻能硬著頭皮來了。

  “駱大人抄了多少銀子?”朱慈烺低頭看著一份卷宗,平靜的問道。

  駱養性心中一緊,他還沒來得及問李廷表抄了馬獻祥家多少銀子,此時先開口有些不利。

  不過東宮已經發問,他不得不開口道:“回殿下的話,卑職在劉榮家一共抄了十萬兩現銀,以及一些珍貴字畫器皿,估摸著能有三十萬兩銀子吧。”

  朱慈烺抬頭看了一眼駱養性,而後繼續低頭看像手中的卷宗,半晌才道:“劉榮在兵仗局幹了十幾年的掌印太監,才摟了三十萬兩銀子?你再好好想想,抄了多少?”

  駱養性心中一凜,東宮明明不大,怎麼顯得這麼老成?活脫脫的一個老狐狸啊。

  駱養性硬著頭皮道:“回殿下,差不多四十萬兩銀子吧。”

  朱慈烺再次抬了抬眼皮,道:“最後給你一次機會。”

  駱養性有些惴惴不安,咬了咬牙道:“其實是......五十二萬兩.......”

  朱慈烺眼皮一跳道:“看來想從你駱大人手中掰銀子可真不容易啊,下去吧。”

  “是!”駱養性抹了抹額頭的汗水,告退了。

  出了北鎮撫司衙門,駱養性像是變了個人,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心中暗道:說到底還是個稚子,就這幾把刷子就想詐出具體數額?也不瞧瞧我幹了多少年的錦衣衛。

  北鎮撫司大堂中,隻有朱慈烺和李廷表二人。

  李廷表躬身道:“稟殿下,卑職從馬獻祥家超出現銀五十萬兩,其他古董字畫等估摸著也有三四十萬兩。”

  朱慈烺看著李廷表,輕言淺笑道:“駱養性可知道你抄了多少銀子?”

  李廷表不假思索道:“卑職領的是自己的人,他不知道,卑職也不清楚他的具體數額,不過肯定不會比卑職少的。”

  朱慈烺點點頭,他知道駱養性很貪,沒想到這麼貪,兵仗局二把手都能貪墨八九十萬兩,作為一把手的劉榮家中隻抄出五十萬兩?

  可恨的是駱養性開始居然隻報出三十萬兩,明顯的在糊弄他,不過朱慈烺也沒有在此事上太過叫真。

  朱慈烺是怕駱養性把抄出的財物都給眯了,所以專門來錦衣衛截胡,順便敲打敲打駱養性,讓他不要太過肆無忌憚。

  在與李廷表密談了一會兒後,朱慈烺就打算回宮早早的安置了,明天還要起早貪黑的參加朝會呢。

  太子的儀仗剛剛出了北鎮撫司衙門,李廷表就被駱養性叫了過去,直接問他向東宮報了多少數額。

  李廷表告訴他,他向東宮報了一共五十萬兩銀子,這讓駱養性有些驚訝,更多的是高興,連誇李廷表懂事。

  這也是朱慈烺的特意安排,如果李廷表報的數目遠遠多於駱養性數額,那就說明駱養性存在問題。

  朱慈烺目前還未掌握駱養性貪汙的證據,不能一次性的扳倒他,將李廷表扶上錦衣衛一把手的位置,所以隻能保護李廷表。

  至於李廷表另外沒報上去的幾十萬兩銀子,朱慈烺自然順手留下了,這個時候,發展情報最缺的就是銀子,他打算將這幾十萬兩銀子給李廷表大力發展情報。

  對於隱瞞抄家所得的部分錢財,錦衣衛是最拿手的,自然不用朱慈烺去操心。

  東宮下旨讓錦衣衛查抄兵仗局,這件事情很快傳遍了整個朝野,很多官員驚訝,這真是年僅幾歲的太子殿下做的?

  不少嗅覺敏感的官員第一時間發現了問題,這是東宮第一次使用東宮令旨,而且一出手就幹掉了二十四衙門中的一個。東宮這是要幹嘛?也有人不怎麼相信,不過更多的官員都在關注此事。

  那些與兵仗局暗中有利益聯係的官員或勳貴們,在得到消息的最短時間內斬斷了與兵仗局的聯係,並銷毀了一些證據。

  ※※※※※※※※※※※※※

  成國公府,朱純臣的書房中。

  朱純臣聽到兵仗局的消息後,冷汗直冒,他派人暗中叫來了幾個有利益關係的大臣在一起秘密議事。

  朱純臣氣呼呼地道:“兵仗局那邊怎麼回事?怎麼就被錦衣衛給端了?”

  其中一個大臣道:“不清楚,錦衣衛並沒有去刑科簽駕帖,是直接去拿人的!”

  “這駱養性真是個白眼狼,以前還是溫閣老向陛下提拔他坐上錦衣衛的一把手,現在卻敢動我們的人!”

  當年溫體仁、周延儒和東林黨的錢謙益爭奪內閣首輔的位置時,溫體仁和周延儒聯盟,一度和駱養性打得火熱。

  最終雙方如願以償,幹倒了錢謙益,一個當了內閣首輔,一個當了錦衣衛指揮使,結局很圓滿。

  然而,官場永遠沒有固若金湯的聯盟,更多的是利益,過河拆橋,互相拆台的事情屢見不鮮。

  溫體仁一黨首先發難,上書要求崇禎取消錦衣衛緝事之權,雖然最終崇禎沒有接受,但還是對錦衣衛的權力加以了許多限製,比如裁撤了大部分隻能,其中就包括監視大臣。

  這一頓操作,自然是把駱養性給得罪了,當時駱養性剛剛連跳幾級登上錦衣衛的一把手,還沒有實力與內閣首輔扳手腕, 隻能忍氣吞聲,暗中尋找機會。

  期間,駱養性難免也做一些惡心一下溫體仁的事情,這次去抓兵仗局的兩個當家的,更是二話不說,帶人就幹。

  朱純臣道:“駱養性這白眼狼還不敢自己動手,聽說這是東宮下的旨意。”

  其中一位大臣道:“東宮就是個孩子,他為什麼要幹掉兵仗局?莫非是兵仗局的太監得罪了這位小爺?”

  朱純臣歎了口氣,道:“不管他們出於什麼原因,現在兵仗局那邊的利益沒了,說什麼有沒用了,不過這梁子算是結下了,諸位想想辦法怎麼收拾他們吧!”

  幾個大臣聞言也是點點頭,然後開始出招了。

  “錦衣衛沒有經過刑科簽下駕帖直接去拿人,目無君上,就憑這一點,他駱養性就得下崗,東宮也得受到訓斥!”

  “對,到時候我們一起上奏,趁機再讓陛下撤掉錦衣衛,看他還怎麼囂張!”

  “對,搞死駱養性這個白眼狼,教訓下東宮那個小娃娃,讓他知道,即便是皇帝,也不是什麼事情都能做的!”

  有位大臣見他們商量的眉飛色舞的,終於忍不住咳嗽道:“諸位,告訴大家一個不好的消息,陛下當初以防止泄密為由,在崇禎五年的時候就已經將簽發駕帖的權限移交給了錦衣衛,根本不用經過刑科了,所以,錦衣衛並無過錯。”

  “什麼?你不早說!”其中一個大臣跳了起來,指著他怒道。

  另外幾人也是有些惱怒,合著我們出謀劃策自嗨了半天,你他娘的卻在這憋著屁看戲? 本帖最後由 zscdxa 於 2020-8-28 09:24 編輯

zscdxa 發表於 2020-8-28 09:12
第二十章 御門听政
早朝,也叫禦門聽政,俗稱小朝會,一般在皇極門前就行。至於在皇極殿中舉行的,那是大朝會,一年當中隻有三大節和特殊喜慶時才在皇極殿中舉行大朝儀。

  明朝當官的比現在的公務猿上班累多了,簡直就是苦逼,每天先是早朝,然後再到各衙門坐班。

  在明初,明成祖朱棣比較勤政,正常在卯時就開始早朝了,也就是現在的北京時間早晨五點,百官們往往淩晨三點就到午門外等候。

  第二日,朱慈烺早早就起來了,在用完早膳後,朱慈烺就趕去了乾清宮,和崇禎皇帝一起早朝。

  期盼中的禦門聽政終於開始了,此時的皇極門前已經站好了上百名官員。

  最前麵的是以內閣首輔溫體仁為首的一群內閣大學士,後麵是勳貴和文武百官分列兩側,文官為左班、武官為右班,在百官最後麵則是站著一群握著刀的錦衣衛校尉。

  文武百官個個站的筆直,沒有人敢亂動,因為這個時候,有負責糾察的禦史在旁監督,凡是有咳嗽、吐痰、擁擠或儀態不整的都會被記錄下來,朝會後聽候處理,有些過份的直接就會被錦衣衛當場拖出去。

  皇極門上廊內正中處是皇帝的禦座所在,禦座兩旁站立著身穿鎧甲的大漢將軍,很是威武,負責保護皇帝。

  禦座下首兩側站著一些鍾鼓司的樂隊,當崇禎皇帝達到禦門的時候,一個太監鳴鞭,接著鍾鼓司奏樂。

  錦衣衛的力士也迅速撐起五傘蓋、四團扇,還有一些亂七八糟代表天帝出巡的儀仗,然後從東西兩側跟著崇禎皇帝登上丹墀,站立在皇帝禦座後左右。

  崇禎皇帝在禦座坐下後,一個太監再次鳴鞭,立刻就有個內監上前一步,長聲喊道:“跪!”

  文武百官行一叩三拜之禮,山呼萬歲,隨後早朝才算正式開始,這一係列流程下來,很是高端。

  行完禮後,百官抬頭偷看,隻見禦座旁邊加了個座位,上麵坐了個少年,正是當今的太子殿下朱慈烺。

  不少人雖然有些差異,但也沒人敢說什麼,畢竟東宮已經出閣了,有資格參與朝政,隻是沒想到這麼小就參與了。

  朱慈烺坐在崇禎皇帝的下手,心中驚歎,原來上個早朝這麼多規矩,完全不像後世影視裏那麼簡單,在大殿裏舉行,就十幾個大臣參與。

  這早朝完全就是露天舉行的啊,而且官員超多,加上一些皇親國戚足有數百人啊,聽說太祖朱元璋期間,甚至有上千人。

  不過這麼多人,估計大多數來打醬油的,後麵完全聽不到前麵講話。其實後麵官員品階低,幾乎也插不上嘴,不過,重在參與嘛!

  朱慈烺坐在木椅上,像是在旁聽,他發現,早朝開始後,官員也不是隨便能出來奏事的,還有一套流程。

  首先是鴻臚寺官員先出班,對崇禎皇帝奏報入京謝恩、離京請辭的官員人數。

  這些官員都是前一天在鴻臚寺報備好的,如果皇帝要召見,那麼便先行覲見;如果皇帝不想見,則在午門之外遙行五拜三叩之禮,行禮之後便算完事,可以走人了。

  好在這個流程每天都有,平均下來每天並不多,沒耽誤多少時間。

  接下來便進入了早朝最重要的‘奏事’環節,首先奏的事情就是來自邊關的奏報。

  兵部尚書張鳳翼咳嗽了一聲,然後手拿笏板出班奏事,道:“啟奏陛下,據前線總理盧象升傳來戰報,賊首高迎祥部已被擊潰,
正西竄逃亡山林之中。”

  崇禎皇帝麵露欣喜,而後點點頭,表示了解。

  張鳳翼歸班後,又有一個大臣咳嗽了一聲,然後出班奏事。

  朱慈烺好奇,這麼嚴肅的場合,怎麼老有人咳嗽?這TM的不會被傳染了吧?為何沒有禦史記錄他,也沒有錦衣衛拖走他?

  後來他才知道,按照慣例,每個官員在奏事之前都要預先咳嗽一聲,一是為了清嗓子,二是為了和其他大臣打個招呼,意思是我要出班奏事了,你們別搶撞腔了。

  這樣避免了兩個人同時出班造成尷尬,如果出現這種尷尬局麵,通常由通政司或鴻臚寺官員負責引導,根本不用皇帝操心。

  在一陣陣的咳嗽聲中,各部大臣紛紛出班奏事,彙報這一段時間發生的大事。

  朱慈烺聽了半天,其實也沒什麼大事,北方建奴目前也算安靜,沒搞什麼大動靜,南方流寇被官兵攆的到處跑,各種往深山裏鑽。

  最後議論的焦點集中在兵部、戶部和工部,三個尚書一邊咳嗽,一邊扯皮,說到底就是兵部想要錢。

  兵部尚書張鳳翼咳嗽了一聲,出班道:“目前中原戰事一片大好,需要撫恤陣亡將士,如果再加點兵餉鼓勵前方將士,今年就能把流寇消滅幹淨。”

  戶部尚書侯恂也是咳嗽了一聲,出班道:“錢全給你們兵部和工部了,該怎麼撫恤怎麼賞,你們兵部出個章程,由陛下龍目禦覽,朱批之後,你們兵部就自行解決去吧。”

  兵部尚書張鳳翼一聽這個可不幹了,說道:“候部堂,你這話說的可就不對了,你戶部的銀子可一兩也沒撥到我們兵部, 你是都撥到南方賑災修堤去了,你給兵部的那點銀子,不說中原戰事,連遼東欠的兵餉都不夠還的,長此以往,兵將不兵了,全都餓著肚子,誰還有力氣去打仗。”

  而工部尚書劉遵憲一聽他們連工部也給捎上了,也是咳嗽了一聲,舉著笏板出班道:“工部的銀子全都按年初的計劃撥付的,一兩也沒多給過,而且也隻能用到緊急的工程上,我們可沒有貪一兩銀子。”

  幾人你咳嗽一聲說一句,他咳嗽一聲說一句,說到最後,侯恂很是光棍,戶部就是沒錢,你們愛咋咋地吧,事情就這樣僵持了下來。

  朱慈烺無語,早朝光聽他們嗶嗶了半天,沒見到解決一件事情的。

  崇禎皇帝已略顯不奈之色,天天就是銀子,一天都不讓他省心。

  崇禎皇帝看了看朱慈烺,見他若有所思,好象還挺有興趣,於是開口說道:“太子,你對此事可有何看法?”

  眾位大臣一聽,陛下這也太兒戲了吧,讓一個小孩子聽政也就罷了,國家大事之前,陛下居然問一小毛孩子有什麼看法,他能聽得懂嗎?

  朱慈烺聽到後,也是先一愣,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呢,可一看眾人的表情,就知道自己沒有聽錯。

  也罷,既然皇帝老子問了,也不能讓自己這便宜老子沒麵子不是,順便也讓文武百官認識認識自己。

  ※※※※※※※※※※※※※※※※

  注:皇極殿,最初稱為奉天殿,明朝嘉靖四十一年改稱為皇極殿,清朝時改為太和殿。明清兩朝貌似曆經了四次失火,重建了幾次。
本帖最後由 zscdxa 於 2020-8-28 09:24 編輯

zscdxa 發表於 2020-8-28 09:14
第21章 皇太子議政
        朱慈烺起身對著崇禎皇帝行了個大禮,然後說道:“父皇陛下抬愛,兒臣就撞著膽子簡單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如果有什麼不對,還請父皇指點。”

  崇禎笑著點了點頭,示意他可以開始表演了。

  朱慈烺轉向百官,學著輕咳了一聲,這才道:“依本宮淺見,戶部應該將重點放在中原的戰事上。流寇作亂,讓周圍地區的人口損失大半,社會財富消耗殆盡,未來幾年都將很難恢複元氣。

  所以,流寇能盡快剿滅最好,隻有中原無戰事維持生產,才能讓我大明恢複元氣,有稅可收,候部堂,不知本宮說的可對?”

  侯恂還沒表示,張鳳翼就麵帶笑意,出班為太子殿下點讚。

  侯恂想了一下後,卻道:“殿下的說的不無道理,不過各部門都朝戶部伸手要銀子,隻怕戶部很是難辦。”

  朱慈烺也知道,戶部現在沒什麼銀子,頗為困難,於是麵向崇禎皇帝,行了一禮,道:“啟稟父皇陛下,兵仗局掌印太監劉榮,提督太監馬獻祥,二人貪贓枉法,證據確鑿。

  兒臣昨日已讓錦衣衛查抄了他們二人的府邸,並查抄出現銀以及各種器物,價值一百萬兩銀子,兒臣請奏,將這些錢財充入國庫,以備中原戰事。”

  說著,朱慈烺從袖中掏出一些羅列好的證據,呈給了崇禎,這些證據是他從朱純臣的賬冊中摘抄了一點做成的。

  其實不用要什麼證據了,兩個太監府上能抄出一百萬兩銀子已經說明了問題。

  肯定不會是被人栽贓陷害的,誰腦子有毛病掏出一百萬兩銀子去嫁禍?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皆是心中一凜,看來事情是真的,真是太子殿下出手幹掉了兵仗局。

  站在前麵一班的成國公朱純臣臉色很不好看,兵仗局的那兩個大太監,跟他有著不小的利益關係,這東宮居然斷了他的財路。

  崇禎聽了後,點點頭表示同意,麵上一點也不驚訝,畢竟朱慈烺已經和他打過招呼了,同時授權督辦此事,他隻是沒想到太子居然能查抄出這麼多銀子,真是個招財童子啊!

  侯恂一聽,臉色露出笑意,卻不敢太過,怕君前失儀,連忙咳嗽一聲,出班奏道:“謝陛下體恤。”

  朱慈烺看向侯恂,又接著說道:“戶部想要每年有存銀,可以節流,如每年的漕運,我大明官方運作耗費太多,如果走海上運糧或者讓商人來操運此事是否可以節省?”

  朱慈烺說完後,侯恂突然有一種當頭棒喝、豁然開朗的感覺,心中佩服,口中說道:“太子殿下英明。”

  侯恂作為戶部尚書,自然清楚漕運的弊端,按照大明的規定,每年要從南方運送八百萬石糧食經過京杭大運河北上,以此解決北方糧食問題。

  運送八百萬石糧食,沿途莫名其妙的卻耗費了三千萬石糧食,這還不算修理運河,清理淤泥的花銷,這一筆滔天的巨款還不能不花。

  朱慈烺又看向工部尚書劉遵憲,說道:“本宮再說一下工部,工部應該主抓工程質量,隻有保障了質量,才能減少支出。

  比方說,工部今年要完成六個防汛築堤的工程,每個工程需要十萬兩銀子,而戶部隻撥下來三十萬兩銀子。

  如果將這三十萬兩用在了六個工程上,偷工減料也能全部完成,但質量就會出現嚴重問題,每年水汛期,質量不行的大堤決堤了,還要花大量銀子去修。

  但如果隻用在三個工程上,保障質量,
責任到人,那就會一勞永逸,如果工程出現問題,也可追查到人,嚴格法辦。

  或者也可以將工程承包給一些商人,簽下質量保障協議,商逐利,肯定可以降低成本,工部隻要做好監督和驗收就可以了。

  這樣做有兩點好處,一可以節省成本,保證工程質量;二也可以減少官員經手,避免貪汙,不知劉部堂以為如何?”

  劉遵憲咂巴咂嘴,表示讚同,並對太子殿下的想法佩服不已,他為人清廉,自然不會考慮其他利益因素。

  朱慈烺又看向兵部尚書張鳳翼,說道:“前線將士們打了勝仗自然要賞,死傷的將士也要撫恤,否則會讓前方的將士們寒心的。

  本宮以為可以變個方法賞他們,比如說參戰將士免其家人稅收多少年,受傷的再加多少年,陣亡的其家人終身免稅,子女由當地官府沒年出銀子撫養,不知張部堂以為如何?”

  張鳳翼一聽,這辦法真不錯啊,能照顧到將士的家屬,可以讓士兵更加賣命的戰鬥。

  戶部尚書侯恂也麵帶微笑,心道,隻要不讓戶部出銀子,怎麼都行。

  還沒等兩人出班說話,就聽禦座上的崇禎皇帝大聲說道:“好!這個辦法不錯,朕準了,眾位愛卿對太子的想法回去後都好好斟酌一下,朕覺得有可行的地方。”

  眾位大臣聽完朱慈烺的話後,都是一種心旌搖動,神眩目馳的感覺,東宮小小年紀,卻有如此見解,讓他們驚為天人。

  原本三部尚書扯皮了半天的事情,居然被年紀輕輕的太子殿下給解決了,眾位大臣內心紛紛驚歎,同時不少人心中想到,我大明要出現中興之主了嗎?

  也有人心中冷笑,建議雖然都不錯,可大明官場勢力和利益集團盤根錯節,不管是漕運還是工部的工程,都牽扯到很多人的利益,想憑一張嘴就解決,真是笑話!

  朱慈烺當然清楚,可他卻不管這些,想改革想積攢銀子,做什麼事情不得罪人不牽扯利益?如果怕得罪人什麼都不做,要這些大臣幹什麼?

  接下來,奏事繼續進行,有大臣上奏說,受到中原戰事和饑荒的影響,不少逃荒的流民正往京城趕來,目前在京城的外城中已經有數萬流民湧入,五城兵馬司不知該怎麼處理。

  有人咳嗽出班主張驅逐,也有人反對,認為這樣容易激起民變,朝會上又一次出現扯皮對呲。

  崇禎也很苦惱,大明多地受災,加上戰事影響,國庫現在也沒什麼錢賑災了,導致各地流民居然跑到京城了。

  戶部尚書侯恂直接閉口不言,好不容易撿了一百萬兩銀子,已經說好給前線平冦用的,他自然不能再站出來說什麼。

  朱慈烺看著一群大臣在扯皮,眉頭緊皺,這幫人扯半天有什麼用,一點實際行動和建設性的意見都沒有,光動嘴皮子。

  這個時候,成國公朱純臣跳了出來,道:“啟稟陛下,太子殿下聰慧,智計百出,如果能代表陛下出宮撫民,定會解決流民問題的。”
本帖最後由 zscdxa 於 2020-8-28 09:25 編輯

zscdxa 發表於 2020-8-28 09:16
第二十二章 奉旨撫民
    成國公朱純臣的請奏,讓文武百官紛紛有些議論,不過聲音並不大。

    禮部尚書姜逢元咳嗽一聲出班道︰“陛下,臣以為不可,太子殿下尚且年幼,不宜與流民接觸。”

    吏部尚書謝升也出班附議,認為不可。姜逢元和謝升二人是朱慈霃的老師,也算是東宮的人,自然要替朱慈霃考慮。

    崇禎站了起來,皺著眉頭,緩緩踱步,心中暗道“這天下終究是我朱家的,朕卻不能看著子民在天子腳下受苦。”

    一直未說話的內閣首輔溫體仁重重咳嗽了一聲,像是一口氣沒上來,要掛掉一樣。

    溫體仁緩過勁來,這才握著笏板出班道︰“陛下,臣以為,東宮作為國之儲君,出宮見見民間疾苦也好,將來也能像陛下一樣做一位仁君。”

    溫體仁不愧是官場老手,這小馬屁拍的,讓崇禎皇帝一陣舒坦。

    姜逢元繼續出班,奏道︰“太子殿下出宮在皇城內自可安全無虞,可若是在外城,那里人員繁雜,又有數萬流民,恐驚了殿下千金。”

    禮部尚書姜逢元文筆好,富有才氣,卻在政治上沒什麼大能耐,也很少與人發生爭執,現在能當面反對內閣首輔溫體仁,讓很多人意外,也讓朱慈霃十分感動。

    溫體仁瞥了姜逢元一眼,道︰“太子殿下如今執掌五千勇衛營,安全自可無虞。”

    成國公朱純臣馬上跳出來附議,接著又有幾個大臣出班附議。

    禮部尚書謝升見溫體仁已有怒意,就不敢出聲了支援姜逢元了,謝升雖然做事認真,卻為人小心謹慎,順應形勢。他自從進京為官後,二十七年間,一直謹言慎行。

    直到前年,崇禎皇帝重整朝綱,起用忠臣,謝升以辦事嚴肅認真,成績卓著,才被任命為吏部尚書。

    朱慈烺眯著眼楮盯著溫體仁,心中琢磨著這老貨和成國公兩人在搞什麼玩意,居然一個勁的讓他出宮撫民。

    崇禎皇帝停止了踱步,終于下定了決心,當場下旨讓朱慈烺近期出宮撫民。听到結果後,溫體仁和成國公等人皆是意味深長的笑了笑。

    接著又過了一個時辰,早朝奏事完畢之後,由御史、鴻臚寺先後出班,上奏早朝期間官員失儀情況。

    一些犯點小錯的官員被記錄扣工分,至于一些犯錯不小的官員,輕則記錄案底罰工資,重則當場打板子。

    至此,早朝流程也就基本結束了,鴻臚寺官員“唱”奏事畢,太監鳴鞭駕興。

    等到崇禎皇帝的聖駕離開皇極門返回乾清宮後,百官也紛紛退走,各回衙門工作了。

    ※※※※※※※※※※※※※※※※

    回到鐘粹宮中,朱慈烺累的躺到了床上,難怪皇帝老子專門給他加了個座位,他這小身板,如果站幾個小時,估計能累趴。

    想到這里,朱慈霃更加覺得這個便宜老子貼心了。

    朱慈烺不明白,為什麼溫體仁和朱純臣二人要堅持讓他出宮安撫流民,而禮部尚書姜逢元和禮部尚書謝升要反對,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朱慈烺知道姜逢元和謝升肯定是為他好,因為二人都加封了太子太保,是崇禎親自下旨,直接以國家官員充東宮官的職司。

    朱慈烺很想找二人問問,可他卻不能,因為大明有祖制,太子和親王不能與外臣有私交。如果姜逢元和謝升二人想不開,急急忙忙跑來東宮求見,不出一天,就會受到御史的彈劾。

    朱慈烺想要召見二人,流程也是很是麻煩,只能等下次在文華殿講課的時候詢問,不過這兩天他就要奉旨出宮撫民了,怕是一時間見不到。

    朱慈烺召見駱養性倒是沒問題,因為錦衣衛和東廠屬于皇家家奴,不算外臣。

    “媽的!這兩個老貨真夠陰險的!”

    半晌後,朱慈烺大罵一句,他終于明白了,朱純臣因為與兵仗局的巨大利益被斬斷,對他懷恨在心,一旦他撫民失敗,他這個太子在百姓中的聲望將會一落千丈。

    明朝這個時候可是最注重名聲的,很多人都把名聲看做比生命還重要,當然了,那些變節當漢奸的狗東西自然沒什麼廉恥之心。

    朱慈烺沒想到,成國公居然和溫體仁是一個路子,一個掌政,一個掌兵,他們就不怕引起崇禎皇帝的猜忌?

    溫體仁這個老東西可不簡單,他進士出身,為人圓滑、城府深、老謀深算,尤其善于窺測政治風向。當初利用登萊之變孫元化的事情,將他的老上司周延儒給扳倒了,自己爬上了內閣首輔的位置。

    可惜這個人只會玩弄陰謀,寡廉鮮恥,在首輔期間,無論對于遼東抵抗建奴南下,還是對付中原的流寇,未嘗建一策。

    他向朝廷推薦的人也大多平庸之輩,苟以充位而已,在朝堂上鏟除異己,顯示個人極度權威,把本來就已是千瘡百孔的明末政局攪得愈發不可收拾。

    朱慈烺躺在床上,看著一塊塊雕刻著藝術紋路的綠色天花板,心中在思考著怎麼折騰這個內閣首輔溫體仁,以及出宮撫民的事情。

    在休息了一個時辰後,朱慈出宮去了趟天主教堂,並把湯若望和孫和鼎接上,安排進了兵仗局,先把到手的兵仗局給攥在手里。

    按照計劃,朱慈烺在兵仗局下的火藥司又設置了一個研究所,由湯若望負責研究所同時兼任火藥司掌事。朱慈霃又委任孫和鼎提督軍器庫,同時也讓他擔任研究所二把手。

    至于掌印太監一職,朱慈霃原本想撤銷的,不過兵仗局作為二十四衙門,他貌似還沒有這個權力,所以只能讓貼身太監吳忠來掛名,平時吳忠還是留在朱慈霃的身邊。

    說到底,目前兵仗局的火器研發和火器生產,由湯若望和孫和鼎二人實際負責。

    朱慈烺怕二人初來乍到,鎮不住兵仗局以往的管理、僉書、掌司、監工等小頭目,于是親自現身講話,並改革了兵仗局,制定了新的制造制度。

    比如實行責任制,工匠制造出的火銃,都要印上自己的名字,有一支火銃炸膛了,就扣除一個月一成的薪水,一個月中有三把以上火銃炸膛了,直接處死。

    如果一個月內生產出的火器沒有炸膛的,則提高一成薪水,每月疊加。朱慈霃還將工匠們的底薪提高了三倍,以方便招聘更多的工匠。

    兵仗局工匠們的薪水一向很低,很難糊口,所以導致工匠嚴重流失,朱慈霃的獎懲制度,極大提高了兵仗局工匠們的生產積極性,只要認真就加薪。

    以前制造出那麼多的次品貨,並不是他們技術差,而是上面為了貪污,偷工減料,要求的制造比例不對,才導致那麼多火器炸膛的。

    朱慈烺又對兵仗局下的安民廠火藥庫做了管理條例,首先要求在火藥庫範圍一百米之內都不準有明火。還有不能用鐵器等接觸火藥,在火藥庫一律使用木器,他可不想辛辛苦苦生產出的火藥被炸沒了。

    朱慈烺又調派了一百名勇衛營士兵分班次,日夜巡視安民廠火藥庫,但凡有違反管理條例的一律杖責三十軍棍,打死不論。

    在做了一些詳細的安排後,朱慈霃這才回宮,準備著出宮撫民的事情。
zscdxa 發表於 2020-8-28 09:25
第23章 流民問題

  明朝時的北京城,從內到外分為紫禁城,皇城,內城,外城四部分。

  紫禁城也就是皇宮,處於北京城最中央的中軸線上,是皇帝一家居住的地方。

  在紫禁城的外麵一圈是皇城,正門是承天門,也就是後世的天安門。除了八局中的浣衣局,二十四衙門中的二十三個衙門的內廷服務機構都在皇城,居住著大多數的太監和宮女。

  明朝的太監和宮女人數過萬,隻有少部分在皇宮中值班,其餘都居住在皇城中,大部分住在萬歲山以北的區域。

  內城,也就是北京城的市中心,以元大都城改建而成,麵積有五萬多畝地,居住著皇親國戚和朝中大員,還有著各種商業作坊。內城和皇城是‘回’字型,內城在外,皇城在內。

  明朝嘉靖之前,北京隻有內城、皇城和紫禁城,嘉靖為了安置更多的京城人口,開始修建外城。

  不過由於資金不足,隻建造了南邊的一部分,麵積有三萬六千多畝,外城和內城是‘呂’字型,上麵是內城,下麵是外城。

  北京城外城的街道格局和後世一樣,基本都是以水平豎直為主,全程主幹道是通往各個城門的街道,街巷密集,顯得方方正正的。

  幾條主街道極為寬闊,可並排可行五六輛馬車。朱慈烺乘坐一輛馬車,有些驚訝的看著周圍的環境,沒想到這外城比內城還要熱鬧繁榮。

  馬車所過的大道,兩旁是密密麻麻的商鋪,酒樓,叫賣的聲、絲竹管樂的聲音不絕於耳。

  街道上,有許多衣著光鮮的富戶貴族,攜美帶豔,在家奴護衛的擁簇下,出入於各個商鋪酒樓之中,所穿所使之物皆是豪華奢靡之極。

  然而在另一邊,與這繁華景像極為不相稱的是,在街道的兩側不少商鋪屋簷下,不少行乞的流民與乞丐摻雜在一起,捧著殘破的空碗,挨門求告。

  店麵主人拿著棍棒,不斷的驅趕,推打,生怕影響了自己的生意。偶爾有的商鋪會施舍一點殘羹剩飯,立刻引起這些人的一陣爭搶。

  有些酒樓的二樓,一些官宦子弟有模有樣的依窗而坐,扔下幾根肉骨頭,然後看著樓下幾個流民與幾條狗在一起爭搶,頓時讓他們開懷大笑起來。

  這時的北京,表麵上雖然還有幾分崢嶸軒峻的氣像,但在朱慈烺的眼裏,卻己經看到末世的頹敗和衰弱之像來。

  京城的治安主要是由五城兵馬司和巡城禦史負責,有時錦衣衛也會管一管。

  五城兵馬司,即中、東、西、南、北五城兵馬指揮司,為負責京師巡捕盜賊,疏理街道溝渠及囚犯、火禁等事的衙門。

  太子出宮撫民的消息已經通過明旨下達,京師的各個衙門都已經接到了消息,五城兵馬司自然不例外,特別是南城兵馬指揮司,責任重大,人人都很緊張。

  在朱慈烺乘坐馬車微服出宮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派人跟上了,在暗中清道、保護。就連錦衣衛和順天府都坐不住了,派出衙役遠遠綴著,生怕出事。

  說是出宮撫民,其實就是賑災,安排這些流民,朱慈烺自然不會蠢到擺著太子儀仗到外城,對著大街喊:我是當朝太子,大明儲君,我代表皇帝來看你們了,這裏有糧食,你們先吃著!

  如果那樣的話,即使有東宮衛隊和五城兵馬司保護,估計也會被流民淹沒了,在吃的麵前,誰管你是哪個?

  所以,朱慈烺決定先微服出來看看情況,了解的差不多後再決定怎麼做。

  這次出宮,他足足帶了三百名東宮親衛便衣護衛在馬車周圍,萬一流民中有流寇和建奴的探子混進來呢?知道自己是大明皇太子,還不找機會幹掉自己?

  老子事業剛剛起步,怎麼會允許這種滑稽的結局發生,必須要保證本太子的安全!

  逛了半天,朱慈烺發現,這流民也忒多了,這可怎麼搞?旨意上光讓出來撫民,也沒看到銀子啊,皇帝老子不會天真的以為,讓他這個太子出來露個麵說兩句就行了吧.......

  崇禎還真沒想那麼多,其實就是指望朱慈烺來代表皇帝講兩句話,再發點米粥賑賑災,至於後續的事情,讓內閣去安排就行了。

  可內閣會管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溫體仁這老狐狸把球踢給朱慈烺,自然不會幫他擦屁股,指不定在哪裏和朱純臣在哪聽曲看戲呢。

  朱慈烺先是派人去了戶部,讓戶部先撥點銀子賑災。戶部表示很難辦, 不過看在這位千歲爺給戶部送了一百萬兩銀子的麵子上,最後還是擠了一萬兩賑災銀子出來。

  一萬兩銀子,或許夠幾萬流民喝幾天粥的,不過喝完粥呢?後麵怎麼安排,這才是最主要的。

  流民問題,曆朝曆代都有,曆經數千年而無法根除。朱慈烺在出來之前,也查閱過不少卷宗,看看各朝各代是怎麼對於流民的。

  兩漢的時候,朝廷采取限製、鎮壓和遣返,控製與安撫,主要把流民安排入籍在其他比較安穩的地方,或者修建城池設立郡縣安置流民。

  不過這種做法是針對大規模的流民,大多數是遣返,結果是大量的流民在回鄉的路上就死亡了,那些被安排入籍其他地方的人很多都淪為了奴婢,更多的是參加農民起義造反了。

  隋唐時期,當政者比較開明一些,采取了一些急救措施,比如開倉放糧,廢除暴斂法令,減輕租賦,從而來挽救統治危機。這些措施雖然有一定的成效,但從整體上來看,收效甚微,流亡現象依然屢有發生。

  宋朝時,將大量流民招安為官軍,結果造成“冗兵”現象。

  明朝中期,以嚴厲戶籍管理、疏散和鎮壓對待流民,特別是荊襄流民起義,就是因為官軍殺戮過重,導致流民直接造反了。

  其實產生流民的原因,無非是天災和人禍兩種,如果兩者疊加,便一定會造成“赤地千裏,流民百萬,盜賊蜂起”的情景,動搖國家的統治基礎。

  比如崇禎年間,就是兩者疊加的後果,大明也因此完蛋了,當然了明朝滅亡的原因不僅僅是這些。
zscdxa 發表於 2020-8-28 09:26
第24章 賑災第一步

  既然奉旨撫民,朱慈烺就不能每天都回宮,隻有完成了旨意才能回宮複旨,於是他帶著一群東宮親衛住進了在外城的端王府。

  端王府的主人是端王朱常浩,是萬曆皇帝的第五子,比朱慈烺的輩分都高了兩輩,十二年前去了漢中封地,隻留下一個管家和幾個仆役打理端王府。

  按照大明祖製,皇族出行在外不能隨意居住在衙門,衙門是辦公事的地方,屬於公家,不是皇家的私產,即便是大明的皇帝,也隻能住在行宮或者就近住在藩王府中。

  不像後世的滿清,國以私用,全天下都是皇家的奴才,下江南可以隨意住在衙門或者大臣家裏,美其名曰親民。

  朱慈烺原本是想住在崇禎當皇帝以前的信王府的,信王府極大,是端王府的兩倍,可信王府還在皇城中,距離太遠了,來往不方便。

  這座端王府占地不到一百畝,連紫禁城的零頭都不到,隻是一般王府的規格,或許是因為當初端王不得萬曆皇帝的寵愛,以至於隻給他在外城建了個一般的王府。

  由於常年有人打掃,端王府倒也不顯得陳舊,聽說太子殿下要住進來,端王府的管家連忙安排人將端王府裏裏外外重新打掃了一番。

  端王府是嚴格按照明朝藩王王府製度建造,前麵為端禮門,一前一後,一左一右四道門戶,中間的主殿叫承運殿,是所有藩王王府的通用主殿名字。

  承運殿後麵是寢宮,最後是禦苑,另外還有四堂、四亭和台、閣、軒、室、所等五十多處,規模宏大,比一般京城中達官貴人的府第高檔多了。

  朱慈烺在端王府中簡單的觀賞了一番,就到承運殿中休息了片刻,吃著隨班從宮中帶來的甜點,思考著規劃。

  片刻後,朱慈烺叫來了貼身侍衛徐盛,道:“徐盛,你去讓南城兵馬指揮司派些人,在城中人流少寬闊的地方開十個粥廠,每天早晚兩頓給流民施粥,保證筷子插在粥裏不倒。誰要是敢貪一粒糧食,直接殺頭抄家,你讓李廷表派些錦衣衛盯著點。還有,記得讓他們打出本宮奉旨撫民的旗號。”

  戶部那一萬兩的銀子,足夠幾萬流民喝上幾天粥的,既然已經出宮了,朱慈烺就不能拖,必須開始幹活了。

  對於下麵官員的那些花花腸子,朱慈烺心裏清楚的很,如果不派人盯著點,估計這一萬兩銀子最多能喝兩天的粥。

  徐盛領命而去,朱慈烺又叫來了吳忠,對他吩咐道:“吳大伴,你去北鎮撫司傳李廷表來見我。”

  吳忠道:“小爺,李大人就在端王府外候著呢。”

  “他怎麼在這?”北鎮撫司衙門還在皇城,李廷表怎麼溜到外城來了?朱慈烺不解。

  吳忠解釋道:“此次小爺出宮撫民,五城兵馬司、巡城禦史和錦衣衛都派了人暗中保護殿下,錦衣衛這次派出帶隊的人就是李大人。”

  “嗯,讓他進來吧,我有事交待。”朱慈烺點了點頭,心道這駱養性還真會派人。

  李廷表來到承運殿見了禮後,朱慈烺沒有和他多聊什麼,直接派下任務。

  讓他在五日之內將北京城中有錢的官員和富商名字統計一下,標準是在家資十萬兩銀子以上,最好能查清這些人的大概家資。

  李廷表心中一驚,太子殿下不會是抄家抄上癮了,想讓錦衣衛抄了這些人的家吧!

  這一想法隻是浮現了一刹那就被他扼殺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殿下這麼聰明,怎麼可能做動搖國本的事情呢。

  朱慈烺看到他眼神的異樣,笑道:“本宮又不傻,去做那些引火燒身的事情,這次隻是想搞一次募捐活動,讓那些有錢人出出力而已。”

  明末的時候,朝廷窮,百姓窮,但那些地主富商和當官的並不窮,反而個個富得流油,可以說整個大明大多數的財富都掌握在這一小撮人的口袋中。

  朱慈烺想從這些人的口袋中掏一把,當然了,不能搶,隻能募捐,求他們送錢,不過至於怎麼‘求’,還是他說了算。

  李廷表心中鬆了口氣,出了端王府後立刻著手安排人暗中調查,用的還是他自己信得過的人。

  他的辦事理念就是:安全比效率更重要。

  徐盛在傳達了東宮令旨後, 南城兵馬指揮司的人立刻行動起來,在外城中分散劃出了十個施粥點,迅速運糧並架設粥廠,那辦事效率,是真的到位。

  當天下午,十個施粥點就開始對外施粥了,在第一次開飯的時候,流民中出現了一些哄搶,很多幾天沒吃東西的流民看見白花花的小米粥,立刻就撲了上去。

  然而他們要麵對的是南城兵馬指揮司的一些衙役,這些衙役見有人上搶了,直接抄起手中早已準備好的大粗棍子,上去就是一頓毒打,毫無手軟。

  有幾個帶頭哄搶的人直接被抓了起來,棍棒加身後還被綁在了樹樁上,瞪大了眼睛,流著口水看別人喝粥。

  在亂世重典之下,流民們也立刻都老實起來。其實主要是米粥提供的也十分充足,先來後到都能領到米粥,也沒必要哄搶,因此在往後施粥的時候,流民們也都自覺排隊,吃飯的秩序也好多了。

  南城兵馬指揮司的一個巡城校尉,一邊用勺子為流民舀粥,一邊大聲道:“太子殿下奉旨撫民,特命我等在此施粥,你們可不要忘了感念天子和殿下的恩德啊!”

  一群流民隻是沒口子的答應,一個個拿著碗上來排隊領粥,排在後麵的隻是不斷的探頭探腦,非常焦急的等待,管他誰的恩德,還沒吃到嘴裏呢。

  前麵盛滿粥的人一邊端著碗一邊找地方蹲下來,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這些天來,他們每日過著啃食糠菜樹皮的日子,即便來到了京城,也是吃些殘羹剩飯,很多人看著碗裏純正稠厚的米粥,眼淚都流了下來,這才想起巡視校尉剛剛說的話。
zscdxa 發表於 2020-8-28 09:26
第25章 大宴群壕

  四天後,李廷表求見,並遞上了兩份名單。

  一份是京城中所有家資十萬兩以上的富商名單,另一份是京城中所有家資十萬兩以上官員的名單,大多數名字後麵都備注了大概家資數目。

  朱慈烺大概看了一下,驚訝的直嘖嘴,這簡直就是明末的富豪榜啊!

  特別是當官的,大明官員俸祿並不高,但這些官員卻個個富得流油,撒泡尿都能肥二畝地。

  朱慈烺計劃了一番,最終選定了名單上一百五十名富商和五十名官員,並派人到他們家中散下請帖,說是太子殿下於明日在端王府宴請諸位。

  聽說太子殿下請客,第二天不少富商和京官們都應邀來到了端王府,人人臉上興高采烈。

  雖然很多富商都知道,東宮現在正奉旨撫民,估計是沒錢要請他們資助一番,即便這樣,他們仍然很興奮。

  因為在那個時代,士農工商,商人地位最低,作為儲君的太子殿下能邀請他們,自然是他們的福氣,無形間提升了商人的地位。

  然而,在端王府門前,等待宣進的達官顯貴卻分成了兩個圈子,一邊都是商人們,另一邊都是京官。

  商人們麵帶微笑,京官們卻皺著眉頭,他們沒想到太子居然將他們與商人共同赴宴,當官的感覺自己被太子殿下侮辱了,不少人都麵露惱怒之色。

  “我們是士大夫,怎能能與商賈為伍?”一個官員憤怒道,立即引起了不少官員的附和。

  商人們聽到後,都有些不高興了,心道你們一個個現在看著人模狗樣的,收錢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的哦。

  商人們卻不敢明麵說什麼,曆朝曆代都歧視商人,商人的地位連農民都不如,更何況這些當官的。

  “安靜!”吳忠扯著嗓子,鎮住了這些交頭接耳的官員,他暗中使了個手勢,讓身後的小太監去報道給太子殿下。

  太子雖年幼,卻也是君,他們是臣,必須要有必要的尊敬。這些官員們雖然一腔怨氣,但最多也隻是用幹咳、晃身表達不滿。

  “怎麼,難不成殿下真的要讓我們和這群不入流的商人同處一宴?”成國公朱純臣站了出來,冷笑道。

  身為世襲成國公,又手握京營大權,朱純臣對於年幼的東宮絲毫沒有別人那種尊敬,況且他對朱慈烺斷了他的財路一事,一直耿耿於懷,此時正好打擊一下。

  如果朱純臣知道那個京城扛把子‘浩南哥’就是當今太子的話,估計他能炸鍋。

  “成國公請慎言!”吳忠盯著朱純臣,道,對於朱純臣針對自家主子,吳忠很是不爽。

  “哼!什麼東西!”朱純臣甩了袖子,輕哼了一聲,誰也不知道他是在說吳忠的還是變相的在罵當朝太子。

  吳忠氣的臉色鐵青,卻無可奈何,對方是世襲國公,地位超群,不是他一個小小七品首領太監可以頂嘴的,不過當吳忠想起了浩南哥的事,心中又稍稍舒服了不少。

  一旁的富商們看到這裏,心中那個膩歪啊,越看這些當官的越是不爽,特別是這個成國公,如果對方沒有官階在身,早就被這些富商們讓家奴們亂棍打死在街上。

  這個時候,剛剛進去稟告的小太監回來了,偷偷在吳忠耳朵說了幾句話便退到了一旁。

  吳忠上前兩步,道:“太子殿下令旨,眾人入宴,如有人不願入,可於明日再來,明日還有一宴。”

  眾人聽完令旨,有些猶豫,這令旨是何意思?可以分兩班?

  富商們想進王府,
卻不敢率先邁腳,畢竟對麵那些當官的還沒進去呢。

  “諸位請吧!”吳忠笑著對著富商圈這邊做了個請的手勢。

  “不敢勞煩公公!”有些眼力勁足的富商連忙上前客氣道,並率先進了王府。

  這個率先進入王府的富商,轉身暗暗的啐了一口門外那些當官的,同時在心中道:“什麼東西,還瞧不起大爺,大爺還不是比你們先進來了?”

  瞧著有人先進了王府,不少商人跟著也進去了,不再去管那些臉色鐵青的官員們。

  “這些刁民,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有位官員怒道。

  “我堅決不與這些人同宴!”一位官員甩袖而去。

  “算了,回去了,明日再來吧。”又有幾位官員離開。

  沒多久,所有官員都離開了,不少人在臨走之前說要上奏陛下,參太子一本。

  承運殿中,早已備好了各種菜肴,雖然不錯,但在這些吃慣了山珍海味的富商眼中,卻顯得有些寒酸,然而他們並不在意。

  令眾人驚奇的是, 每張宴會桌上都有一盆特殊的菜肴,有個閱曆豐富的人當場叫出了名字:“這是火鍋!”

  “咦,真是德莊火鍋的火鍋!”

  不少富商都知道,在前門大街有個德莊火鍋,雖然開張時間不長,但名聲已響遍了整個北京城,那裏的鎮樓之味,就是名為‘火鍋’的新菜品,味道獨特,很是帶勁,越吃越想吃!

  在場的很多人都去吃過,沒想到太子殿下設的筵席中居然有這道時髦的菜品,真是令人不可思議。

  吳忠高聲道:“太子殿下令旨,殿下有事耽擱,稍後就到,讓諸位不必拘謹,放心吃喝,如有失儀,一律免罪。”

  這些金主們聞言,都是興奮不已,隱隱有些感動,這太子殿下,這麼仁義,真是太讚了!

  他們這些地位低下的商人,就怕被套路,吃的好好的,突然跳出來一個侍衛將他拿下,說君前失儀,先挨頓板子,再沒收全部家產什麼的。

  如今太子殿下下達了令旨,他們再也不用擔心了,一個個樂嗬嗬的。

  整整一天,端王府都極為熱鬧,在鍾鼓司奏樂聲中,參加宴會的推杯換盞,很是歡樂。

  特別是這辣味十足的火鍋,搭配著美酒,眾人吃的是熱火朝天,直呼過癮。

  這樣的場景,罕見的沒有太監上去製止什麼,任憑眾人歡呼。

  宴會接近尾聲的時候,太子殿下這才出來,吃喝的有些微微醉意的眾人連忙見禮,有些人甚至站立不穩,有些失儀。

  對此,朱慈烺也不見怪,反而笑了笑,這讓一眾富商感動不已。
zscdxa 發表於 2020-8-28 09:28
第26章 摟銀子

  朱慈烺先是舉杯與眾壕同飲一杯,然後沒有任何廢話,直接進入正題,他開口道:“諸位都是富貴之人,如今京城流民湧入,其中難免有不法之徒危害京城,不過本宮會讓官府多多注意,可保諸位家中平安。”

  “太子殿下仁善!”這些金主們不失時機地帶頭歌頌道,頓時響應無數。

  朱慈烺輕輕壓了壓手,繼續道:“不過要想真正安全,還得安置流民,要做這些事,歸根到底就是銀子的事,如今朝廷困難,本宮奉旨撫民還需仰仗各位。”

  “殿下!草民願為國出力!”立即有人跳出來,高聲應道。

  朱慈烺看著他,眼裏流露出不加掩飾的欣賞之色。

  見到朱慈烺的表情,這個率先出聲的富商,立即興奮不已,躬身道:“以殿下之尊親自賑災,不嫌商賈身份,讓我等進入王府,已是萬千恩寵,草民張大彪,願捐五千兩銀子為國出力!”

  朱慈烺聽著這位富商的話,欣喜之下輕抿了一口酒,突然聽到他的名字,險些一口噴出來,張大彪?意大利炮?

  朱慈烺拿過身邊宮女盤中的白色絲巾,輕輕擦了擦嘴,這才點了點頭,道:“不錯!賜字!”

  聽到有人開始捐資,立即有兩個小太監負責記錄下姓名和捐資數目,吳忠親自拿著一張寫著‘商’字的宣紙送給了這個張大彪。

  朱慈烺笑道:“這是本宮親筆所書,如果不嫌丟人,就找人裱起來放在家中吧。”

  張大彪聞言,立刻跪下謝恩,雙手捧著一頁宣紙,心情激動,這雖不是皇帝禦賜,然而日後太子登基後,這字可就是無價之寶了啊。

  聽到太子殿下親口稱讚並賜字,不少富商紛紛開口捐資,四千兩的,八千兩的,一萬兩的,甚至還有喝的半醉,直接開口喊出十萬兩的。

  每一個人喊出捐資的數量,朱慈烺都不吝聲色的賜字並讚上一句,頓時讓這些原本有些醉意的金主們內心澎湃,又追加了一些捐資。

  當晚,朱慈烺拿著募捐單樂的咧開了嘴,折騰了一天,朱慈烺一共從這些富商手中收到共計一百二十萬兩銀子。

  朱慈烺絲毫不擔心這些商人報出銀子後賴賬不捐資,因為在散席的時候,他就已經派錦衣衛以保護金主安全的名義,跟到這些富商府上收錢了。

  由錦衣衛護送,雖然隻有一個,但這也是天大的榮耀啊。有一些金主回家以後才感覺自己喝高了,當時捐資的有些過於裝逼衝動了,卻也無法反悔。

  在太子殿下麵前許下的數目,再反悔?作死呢?估計剛說出口,身後的錦衣衛就會翻臉拔刀。

  朱慈烺感覺自己就是個天才,他故意將商人和官員們安排在一起等待。他料到有官員定會不肯與商人同席,從而製造出兩個階層的矛盾,再通過禮吳忠遇商人們,讓商人從心中感激太子殿下,用來刺激商人們捐資。

  筵席中源源不斷的上酒,並不加阻止的讓富商人放開了吃喝,就是為了將這些金主灌的微微醉,好辦事。

  遇到有些拘謹不肯喝酒的富商,立刻會有東宮的親衛來敬酒,直到灌的他們微微醉。太子殿下的親衛,代表的就是太子,誰敢不給麵子?

  當然了,朱慈烺不會讓任何一個人喝醉睡過去的,如果喝翻了,還怎麼收銀子?那豈不是賠本的賣賣?

  酒喝的半醉,說話容易不經過腦子,加上有人報銀子,就會有人開始攀比。富商們最喜歡攀比的是什麼?當然是財富啊,
京城裏不差錢的金主多的是。

  當然了,也有不少富商充分體現了什麼是摳門,捐個幾百兩銀子就完事了。對於這些人,朱慈烺也無所謂。

  不過還是特地在他們的名字上畫了個小圈圈標記了一下。以後若是有什麼‘好事’,朱慈烺肯定會第一時間想到他們的。

  ※※※※※※※※※※※※※※※※

  第二天,還是在承運殿,還是同樣的菜肴,也有火鍋、美酒,招待是京城裏‘財富榜’前五十名的官員。

  然而,不管朱慈烺怎麼自嗨,這些狗官們大多數人也僅僅捐了幾百兩銀子,最高一筆隻有三千兩,成國公朱純臣甚至隻捐了五十兩!

  朱慈烺黑著臉,知道他們會不給麵子,隻是沒想到會這麼的不給麵子!

  左都禦史唐世濟出來道:“殿下,臣家中一向清貧,願捐出多年來積攢的二百兩銀子,為君解憂。”

  “殿下,老臣拖家帶口,連口飯都快吃不上了,不過老臣今日就回去典賣家中物件,認捐三百兩銀子。”

  “.......”

  一時間,在場的壕官們集體開始了表演,有的在現場假裝賣房,有的幹脆喊著要去街上擺攤,各種加戲,一個個像個影帝一樣在那飆戲。

  折騰半天,五十名官員一共才捐出一萬七千兩銀子。

  朱慈烺清楚,朝廷中很多官員都是不小的地主,在他們考中舉人的時候,鄉黨們為避免朝廷征收稅賦,會拖家帶口投充其門下。若是有人高潔不肯收納,會被宗族親戚戳脊梁骨。

  況且他邀請的五十位官員都是確認家資十萬兩以上的,他們怎麼可能沒有錢?

  朱慈烺記得史書上記載,曆史上李自成快要打進北京城的時候,崇禎皇帝在危機存亡的最後關頭,為了給防守北京城的士兵發軍餉,他放下尊嚴苦苦哀求大臣捐款。

  結果,文武百官,皇親國戚一毛不拔,集體哭窮,整個京城不過一共捐了二十萬兩銀子。

  崇禎最後窮得把宮裏的金銀器皿等貴重物品都變賣了,就連大殿裏的銅壺都當掉了,來當做軍餉。

  那些曾經哭窮的重臣,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後,被闖軍炮烙挑筋,挖眼割腸,京城裏的這些官員慘嚎之聲不斷,大刑伺候下都交出了驚人的財富。

  史料記載:經過嚴刑拷打,李自成共獲得白銀7000多萬兩。

  “嘿嘿,跟小爺裝窮是吧?在本地小爺有一百種方法整死你們!”朱慈烺冷笑,心中有了計劃。

  當天下午,朱慈烺發下令旨,讓南城兵馬指揮司將十個施粥點轉移。至於轉移到的新地點,由朱慈烺親自挑選畫出,就是筵席上幾個演技最讚的大臣的府第前。

  第二日,很多流民意外的發現施粥的粥廠不見了!這簡直就是要命了啊!後來到處打聽,才發現粥廠轉移了,於是一大群流民屁顛屁顛的奔向新的施粥點。
zscdxa 發表於 2020-8-28 09:30
第27章 老老實實交銀子 小說:大明最後一個狠人 作者:大明第一帥

  唐府,位於外城一個寬闊的街道上,這是當朝二品大員左都禦史唐世濟的府第。

  作為當朝內閣首輔溫閣老的馬仔,唐世濟一向在朝堂上為溫老大馬首是瞻,指哪打哪,一張嘴,一道奏疏,令不少大臣翻身下馬。

  今日,唐世濟唐老爺聽到府外鬧哄哄的,於是叫來了管家詢問。管家哭喪著臉稟告,說南城兵馬指揮司的人把粥廠搭在了唐府門前,現在正在施粥呢。

  幾個意思啊?施粥把粥廠搭在我府前?五城兵馬司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唐世濟當時就火了,怒道:“去,把他們的指揮叫來!”

  管家轉身出去沒多久,又屁顛屁顛的跑回來了,道:“老爺,大門被喝粥的流民堵住了,出不去啊。”

  唐府大門打開,唐世濟帶著一群家奴出了大門,在指揮家奴驅打了堵在門前的一群流民後,這才指著粥廠道:“這是誰搭的粥棚?”

  南城兵馬指揮司的一個巡城校尉立馬站了出來,額頭大汗淋漓,恭恭敬敬的行禮道:“卑職昨日接到命令,將粥廠搭建在這裏。”

  “誰的命令?”唐世濟幾乎是吼著說出來。

  這個巡城校尉還未說話,在周圍巡視的李廷表帶著幾名錦衣衛走了過來,接話道:“是東宮下的令旨,太子殿下知道唐大人家中清貧,稱讚大人兩袖清風,殿下仁義,特地將粥廠設在大人府前,方便大人平日帶著家眷出來撈兩碗粥喝,讓自己貧苦的家人吃飽一點。”

  李廷表說完後,一些流民和乞丐紛紛出聲羨慕道:“哇,太子殿下真是仁德啊,對待當官的這般好。”

  “是啊,隻恨我等生來命苦,不識字,不然也可以考個狀元榜眼之類的,去當官享福了,天天出來就有粥喝。”

  唐世濟大怒,道:“放屁!”唐世濟作為左都禦史,難得爆出粗口,他指著粥廠道:“給我拆了粥廠!”

  李廷表暴喝一聲,道:“誰敢!太子殿下奉旨撫民,設下粥廠,廣施恩德,你強拆粥廠,想要造反嗎?”

  “你.......”唐世濟心中氣急,卻不敢當麵跟錦衣衛耍橫。

  粥廠周圍的數千流民和乞丐一聽說要拆粥廠,頓時引起了公憤,指著唐世濟大罵,不少人朝他吐口水,大罵狗官。

  一些膽子大的流民甚至抄起了路邊的石子朝唐世濟扔去,一時間唐府門前混亂不堪。

  唐世濟被石子襲擊,砸中了腦袋,隻覺得腦瓜一疼,卻沒有流血,連忙抱頭鼠竄,在一群家奴的護衛夏,狼狽的溜回唐府。

  這一幕,頓時引起了眾人的哄笑,笑罵之聲不絕於耳。

  其他幾個施粥點也上演著類似的一幕,這十個粥廠都有幾個錦衣衛巡守,就是防止當官的仗勢強行拆掉粥廠。

  南城兵馬指揮司的人最大的官階不過是六品指揮,京城中隨便跳出來一個官員都能罵的他們狗血淋頭。而錦衣衛卻不同,就算是內閣首輔親臨都指揮不動錦衣衛,而且很多當官的對錦衣衛心裏有陰影,不敢與之發生矛盾。

  經過粥廠的轉移,很多流民和乞丐都在擔心粥廠再轉移,一時間找不到就會影響溫飽,於是每天每夜都有無數乞丐、流民,圍在這些大臣家四周,守著粥廠。

  上千人守在粥廠附近,吃喝拉撒全在這裏,一天下來早已臭氣熏天了。

  這幾個大臣府第外的牆角旮旯處,堆積著各種垃圾和糞便,發出一股惡臭,一但遇到大雨天氣,更是汙水橫流,
令人惡心。

  而且一些流民的素質不高,經常在夜裏偷偷翻牆進入這些大臣的家中偷一些東西,讓這幾個官員的家人感到了危險。

  幾天後,唐世濟終於第一個受不了了,找到了在粥廠附近巡守的錦衣衛,認捐了幾千兩銀子。

  錦衣衛表示很難辦,唐世濟咬牙切齒的直接追捐到了一萬兩銀子,錦衣衛這才笑嗬嗬的命人將粥廠轉移走,並通知流民們去新的施粥點。

  至於轉移的粥廠,自然到了後補的幾個大臣家裏,朱慈烺早已計劃妥當,然後同樣的操作。

  令朱慈烺意外的是,粥廠剛搭在第二批後補大臣的府第前,還不到一天時間,他們就紛紛主動捐資,花錢買平安,請求讓粥廠轉移。

  幾天下來,在筵席上飆戲的幾十名大臣幾乎全被折騰了一遍,朱慈烺也又收到了六十萬兩募捐銀子。

  大臣們被折騰過了,下麵自然又輪到那些被朱慈烺畫了小圈圈的富商們了。捐那幾十兩銀子,你家很窮?本太子體察民意, 專門來照顧你們,來!幹了這碗熱粥!

  那些被折騰的大臣們心中很不爽,感覺被威脅了,於是聯合起來,準備上奏參朱慈烺一本。

  朱慈烺自然有妙計,他將募捐來的銀子分出五十萬兩,足足裝了二十輛大車,又調來一千多勇衛營一路護送到了午門前,然後由李廷表帶著錦衣衛送進了皇宮,親自送到崇禎皇帝麵前。

  崇禎皇帝看到五十萬兩白花花的銀子,頓時龍顏大悅,他現在最缺的就是銀子,遼東那邊天天催軍餉,快要激起兵變了。

  這五十萬兩銀子,簡直就是及時雨啊,往遼東一送,邊軍立馬就能消停,安安心心守關。

  崇禎皇帝心裏樂嗬嗬的,至於那些打太子小報告的大臣,不就是流民堵門嗎,又沒死一個人,多大點事情還上書彈劾?屁大點事情還能讓朕換太子不成?真是莫名其妙。

  朱慈烺又拿出一萬兩銀子,讓人送到戶部,說是還給戶部的賑災銀,他可不想因為這點錢欠戶部一個人情。

  銀子的事情解決了,朱慈烺遇到了另外一件事情,聽說皇太子在京城施粥,趕往京城的流民越來越多了,加上各地的乞丐快要突破十萬人了!

  一味的施粥肯定不行,必須要想辦法徹底解決流民問題,不然往京師來的流民越來越多,京師的治安也會越來越差,搞的人心惶惶的,最終倒黴的還是他這個奉旨撫民的太子。

  關閉城門不讓流民進城肯定不行,這裏是京師,每天來往各地的貿易量極大,如果長期關閉城門,整個京師都會處於癱瘓狀態的,那樣太可怕了。
zscdxa 發表於 2020-8-28 09:30
第28章 安置流民 小說:大明最後一個狠人 作者:大明第一帥

  從三月起,陸續有一股股流民從陝西,河南等地流入直隸,聚集在京城附近,希望在天在腳下能夠活命。

  特別隨著傳言太子殿下奉旨撫民在京城開設粥廠,去了便可活命的消息傳開後,到了五月份,更是有一股近萬人的饑民來到京城。

  大明建國初期,朱元璋在各地設有養濟院收容災民,養濟孤貧殘疾無依者,又設立義塚,掩埋遺屍骨骸。

  到了永樂年間,朱棣又在各地設立飯堂賑濟流民,在京師還設立蠟燭、旙竿二寺收容災民。明朝中期以後,大明更是遍立粥廠,賑濟災民。

  設立粥廠本來是為了體現仁政,不過到了明朝末年,朝廷國庫困難,連當兵的都好幾個月,甚至是幾年都沒發軍餉,對於流民,更是無力賑恤。

  各地的官員和富戶大多又冷血,出來施粥的人太少了,導致各地流民餓殍遍野,眾多婦女孩童被拐賣,更多的地方,連白花花的大姑娘白送都不要,給不起飯吃。

  自從流民不斷湧入京城後,京城中很多商戶米鋪集體抬高了米價,趁機博取暴利。原本一石米要五兩的銀子,現在一石卻要八兩的銀子,簡直上搶了。

  大明中期富足的時候,一兩銀子可以買米兩石,就是在平常年景,一般一石米也隻要一兩銀子。

  到了明末,各地鬧災荒,還有流寇搶劫,北方也是隔三差五的被建奴搶掠一番,米價已經離譜到比以前翻了好幾倍了。

  朱慈烺聞言,立即傳下令旨,京城中的米鋪糧行,對比四月份的米價,但凡漲幅超過一成的,直接讓人把粥廠移動到他們商鋪門口,看他們是要錢還是要命。

  流民最缺的就是吃的,米鋪中的大米,在流民眼中比黃金還好使,在米鋪門口施粥,結果可想而知。

  這個時候,朱慈烺想到了朱純臣,自從上次敲了他一筆銀子後,這老東西還敢不老實,加上這次募捐隻捐了五十兩銀子,太不給他這位皇太子的麵子了。

  “既然你不給我麵子,那我也不必給你麵子,是時候再取點銀子用用了。”朱慈烺臉上笑意難掩,隨後揮筆寫下一封信,署名還是‘浩南哥’。

  信中大概意思是這個京城扛把子,原本準備拿著國公爺的十萬兩銀子瀟灑的過一輩子,沒想到天意弄人,身上的銀票無意間被流民順走了,因此再次‘請求’國公爺再賞十萬銀。

  朱慈烺不知道朱純臣收到信的時候是什麼樣子,不過他再換了個套路後,又白拿朱純臣十萬兩銀子。眼下京城流民眾多,朱純臣想逮人可真不容易。

  眼看著京城的治安越來越差,五城兵馬司和順天府的人天天到端王府門前求見,朱慈烺沒有辦法,決定將所有流民先安置在城外。

  於是派人在北京城東南方向的十裏外的地方,找了一片無人居住耕作的荒蕪土地,並設立五十個粥廠。

  在崇禎二年的己巳之變後,那裏早已沒人了人煙,雖然有些土地還在一些大地主的手裏,不過朱慈烺很快就擺平了他們,讓順天府用低價回收了那些土地。

  順天府得知皇太子打算用那片土地安置京城內的流民,並且購置土地的錢全由東宮出資,所以很是配合,所有程序一天之內全部搞定,直接將那一大片土地全部劃在了皇太子的皇莊中。

  朱慈烺有些無語,這有權有勢,辦起事來還真得勁,怪不得各個皇朝都有皇親國戚侵占成千上萬畝土地的事情發生。

  第二天,
在外城中原本的施粥點,五城兵馬司的人在施粥的時候開始喊話,城裏不再施粥,改在了城外,讓流民們下一頓去城外粥廠,由衙役帶隊領路。

  十裏的路程,步行也就一個小時的時間,流民們能從數百裏甚至千裏之外趕到北京城,走個十裏路自然不在話下。

  朱慈烺接著調動五城兵馬司一半的人員前去城外新的施粥點維持治安,剩下一半的人員在城裏清街,晚上戒嚴,城中街道上不許有人,遇到流民一律趕到城外。

  在經過三天的整治後,北京城終於恢複了往日的清潔,甚至比之前更加幹淨了。

  朱慈烺擔心城外粥廠的人手不夠,治安跟不上引起變故,所以將五千勇衛營派到了那裏,安營紮寨,訓練之餘和五城兵馬司的人一同維持治安。

  在北京城東南方向十裏外的一處廣袤土地上,足足設置了五十個大型粥廠,每個粥廠都比之前城中的大,可容納四千人同時吃粥。

  “大家排好隊,不要擠,一個一個的來,人人有份!”

  在各個粥廠前,占滿了數千名排好隊的流民,在他們麵前有著幾十口散發著的粥香味的大鍋,還有一些盛粥的衙役。

  望著鍋裏熱氣騰騰的米粥,前排那些流民拿著自己的碗,一個一個的上前領粥,很多人都是忍不住幹咽了幾口。

  許多流民,特別是剛到這裏不久的一些流民,在領到粥後,紛紛感激涕零,一個勁的感謝。

  在粥廠的周邊,一隊隊的五城兵馬司的衙役巡邏著,在五城兵馬司的棍棒之下,十來萬流民在粥廠前倒是井井有序的。

  這一天,朱慈烺在數百東宮衛隊的便衣保護下,親身來到了這裏。

  在粥廠附近四周的平地上,是一片片胡亂搭造的窩棚,這是流民們的住處。在無數個窩棚之間,到處都是垃圾與排泄物,臭味衝天。

  窩棚中,很多人身穿破舊肮髒的衣服,臉色枯黃,四肢幹瘦,眼神飄忽。

  窩棚外,一些失去父母的孤兒,目光呆滯的四處走動,有的餓的坐在了地上,眼巴巴的看著別人在一旁喝粥,他們連個能盛粥的破碗都沒有。

  這裏的流民太多了,窩棚足有上萬,每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有的人強者淩弱,搶奪財物,甚至有當眾奸汙孤寡婦女的。

  看著眼前的種種場景,一切都是那麼的觸目驚心。

  朱慈烺當場下令,讓勇衛營的士兵將那些恃強淩弱的地痞流氓直接綁了,然後集中送到一起,當著眾多流民的麵,當場斬首,以儆效尤。

  隨後,朱慈烺命五城兵馬司的人建立茅廁,禁止所有人隨地大小便,以防產生瘟疫。並派順天府的文吏統計人口,將一些失去父母的年幼孤兒都集中到一個粥廠。

  同時命令勇衛營暫停訓練,幾人一組增加巡邏頻率,加強巡邏,遇到不法分子不必請命,可當場格殺。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zscdxa

LV:6 爵士

追蹤
  • 6

    主題

  • 2467

    回文

  • 0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