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隋唐] 貞觀攻略 作者:御炎(已完成)

   關閉
celepheus 2014-10-24 11:04:0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99 1878432
bpd 發表於 2015-5-11 20:30
九百九十一 真相(上)

  夜已深了,該睡的人都睡了,不該睡的人也睡了,不久之前長安城所發生的刺殺事件並沒有過多的影響百姓的生活,而是在一段時間過後,歸於沉寂,不管怎麼說,生活還要繼續,日子也要繼續,該賺錢的賺錢,該種地的種地,一切還是那麼的秩序井然。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對這一切那樣的看好,那樣的渴望守護,總有那麼些人對於這樣的世界保持著滿滿的惡意,比如永安坊蘇府,蘇寧和李芮涵帶著一批府中人回到三原縣府中過節的時候,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內,那個正在聳動的黑影。

  「藏的真深吶,若不是一早對你起了戒心,一直到如今,我還不會想到,那個人居然是你,你也真是有膽量,有魄力,藏在蘇府之內,光明正大的做著細作的事情,既然這件事情是你做的,那麼,刺殺李世民的事情,也是你佈置的了?想不到,想不到,大唐諸多英豪,被你玩弄於鼓掌之中啊!」

  月色下,崔孝義的聲音赫然出現在黑影身後,黑影的身體一陣抖動,崔孝義看不清黑影的面容,但是他可以想像到,這傢伙,一定非常震驚吧……

  「是不是很驚訝我為什麼會發現你?呵呵呵,老實說,我早就開始對你有戒心了,從我見到你的第一面開始,我就在懷疑,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我一直想不明白,那麼多年了,刺殺李世民之後,我甚至一度懷疑你們是一夥兒的,但是很快我意識到,不是這樣的。另外兩個都是不知情的,從一開始,你就把另外兩人蒙在了鼓裡面。

  因為你們一直都在一起,要懷疑你,肯定也會懷疑到另外兩人身上,但是你知道。如果一直用你之前的身份,肯定辦不了許多事情,只有你的身份更加尊貴,才有可能辦到,為了更尊貴的身份,你煞費苦心,甚至把另外兩人都給撇開了,你或許是獲得了更好的條件,但是也暴露了你自己。

  從那個時候開始。你就不再是三個人,而是一個人孤軍奮戰了,不過或許這對於你而言並不算什麼,因為你的計劃裡面從來就沒有另外兩人,那兩人只不過是你的墊腳石而已,貞觀五年,你策劃的刺殺行動被李世民和二郎一起識破,二郎迅速出兵剿滅了你積蓄了很久的力量。你失去了一招定乾坤的機會,逃,來不及了,躲,躲到哪裡去?你思前想後,二郎兵馬已至,你決定,冒險留下來!

  大膽啊,佩服啊,老夫不得不佩服你,你居然有這般的膽識,在那樣的情況下臨危不亂,咬緊牙關。就等著二郎來救你,果不其然,二郎來了,救了你們,你的計劃成功了,可以繼續了,但是風聲很緊,你的力量損失慘重,那個時候你要是貿然起兵復仇,肯定是慘敗,所以,你決定靜待機遇。

  這一等待就是好多年,這期間,你也沒有停著,趁著所有人都沒有注意你的時候,你暗中結合了不少人重新整合了你的勢力,那個史皓辰,似乎是直接聽命於你的,或許他並不知道你的真實身份,但是,他一定知道你擁有指揮他的權力。

  這個史皓辰啊,我查了查武德九年的宮廷記錄裡面,沒有見到這個人的名字,但是我沒有放棄,我不認為宮廷記錄裡面沒有他的名字,就真的沒有他的名字,我不認為記錄沒有,就代表他不存在,於是我在一份差點被燒掉的東宮記錄裡面,找到了這個名字,武德九年,東宮,隱太子李建成是不是覺得很有意思呢?

  史皓辰是隱太子李建成身邊的少監,對隱太子絕對忠誠,而在宮中的內侍裡面,也有不錯的人望,如果不是玄武門之變,或許他就該成為太監了,這樣的內侍高官,可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就可以指揮的,更別說,那人還是一個青樓女子,花魁,堂堂太子少監,怎麼會聽從一個青樓花魁的指令呢?呵呵,老夫說的對不對啊?月華夫人?哦!或許,老夫喊你叫做迎夢郡主會更好一些,對不對?隱太子私生女,李迎夢?!」崔孝義猛然抬高了聲音。

  月光照亮了黑影所在地,穿著黑色衣服的蒙面人站了起來,面對著崔孝義,摘下了面罩,清秀脫俗卻帶著殺氣的面容露了出來,赫然,就是月華,也就是,李迎夢。

  「看來史少監對我所說的事情還真不假,公孫策,不對,崔孝義,崔氏遺族,最後一支山東士族嫡傳血脈,卻在山東士族的死敵的庇護下苟延殘喘,這世界上事情,還真是讓人難以琢磨,崔孝義,你知道的可真多啊,我真是不知道,我哪裡留下了破綻,讓你發現了?」李迎夢似乎一點兒都沒有感到驚慌失措。

  崔孝義露出了穩操勝券的笑容:「如果你沒有撇下你那兩個好姐妹單獨成為二郎的妾侍,老夫就不一定會懷疑到你頭上,或許懷疑了也不會如此果斷的出擊,只是因為你太心急了,老夫聽到府裡的衛士們說起過你的事情,他們也是聽其他的侍女說起來的,二郎不是那種欺男霸女的惡少,二郎不會隨隨便便就把府內女子納為妾侍,連碰也不碰一下。

  老夫問過二郎,二郎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說這些女子不是心甘情願的,強扭的瓜不甜,他不要,可是他卻不知道,府內的女子們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的想讓他霸,呵呵,到底還是個乾淨的孩子,老夫第一眼見到他,就知道他有底線,他看起來很圓滑世故,但是他有底線,他有做人最起碼的禮儀廉恥,他不喜儒學,卻做到了大多數儒士都做不到的事情,不像老夫的那些族人,滿口的仁義道德,一身的腥臊之氣。

  所以他一縱橫家傳人的身份掀翻了山東士族,老夫不恨他,一點兒都不恨他。老夫反而確定了為他而死的心,很多人都是這樣被他吸引的,為他心甘情願的賣命,心甘情願的做他的好友,做他的有力臂助,因為他的心裡不只有他自己。還有別人,做官做到了這個份上,心裡面還能裝下別人,多難得啊……李迎夢,他心裡也有你,所以他即使想到了你,也絕對不會認為那就是你!

  老夫不一樣,任何對二郎不利的人都是老夫的敵人,不死不休。府中女子唯有你大膽,男子傳為佳話,女子嫉妒羨慕,老夫,卻是不由得不懷疑,那特殊的時段,老夫還不認識二郎,還不知道二郎。此事也和老夫沒有什麼關係,但是那個時候。你和老夫族內有過聯絡的時候,老夫族內卻有人說,來接洽的是一個女子。

  老夫疑惑啊,懷疑啊,為什麼,為什麼總覺得不對勁呢?二郎命令夏言排除了所有下人。整個府內和二郎去過那條小溪的人和知道的人都被查了,不知道的也查過了,都沒有問題,二郎開始疑惑,開始動搖。老夫卻立刻就把目標鎖定在了你們幾人身上,除了老夫人和大娘子二娘子她們絕對不需要懷疑以外,其他人,都要懷疑!

  大夫人不用懷疑,王府嫡女,不可能,而靈夫人和蘭夫人也不用懷疑,自幼生活在一起的貼身侍女,朝夕不離,不可能做出這種事情,武夫人就更不用說了,當時,武夫人才多大?那麼,迎夢郡主,您請告訴老夫,老夫應該懷疑誰呢?秦夫人?還是哪位小郎君小娘子?還是老夫自己?

  當然了,那個時候,老夫即使鎖定了目標,也沒有決定性的證據,老夫試探過二郎,想要看看二郎是否允許老夫動刑,迎夢郡主,您該感謝二郎,他不允許老夫做任何事情,所以老夫才忍到現在,忍到老夫得到了決定性證據,證明你就是那罪魁禍首的時候,也就是現在。

  真不簡單啊,嶺南動亂,江南動亂,高句麗入侵,迎夢郡主,那都是出自您的手筆吧?此次刺殺李世民,就更不用說了,即使老夫也不待見他,他死不死老夫沒有什麼想法,但是,您千不該萬不該,連著大夫人一起下手,二郎可是絕不允許任何人傷害他的家人,哪怕是他自己……

  迎夢郡主,若是之前,您還有一線生機,這一次,就真的是沒有了,可惜啊,慶梅那孩子,小小年紀,卻遭受著無妄之災,不過您不用擔心,禍不及孩子,慶梅娘子還小,無論如何也牽連不到她,只是為了整個蘇府考慮,老夫不得不在這個時候痛下殺手,把您殺掉,然後找一個替死鬼,承擔所有的責任,保全整個蘇府。

  迎夢郡主,就算您是侍妾,一個青樓女子的身份,二郎可有絲毫對不住你的地方?二郎為人老夫最是清楚,他若是偽君子,老夫如何會死心塌地地為他賣命,哪怕是賠上全族的性命,不要傳承也要護著他,你應該知道在當今的大唐,可以遇到二郎這樣的夫君,對於一個無依無靠的女子來說,是多麼的幸運!

  府中那些女子為何嚼舌根?還是羨慕你可以成為二郎的妾侍,二郎對待妻室和妾侍並無兩樣,一樣關懷備至,老夫看在眼裡,那可是真真的,沒有半點弄虛作假,你卻這樣算計二郎,嶺南,江南,遼東,如今的三原,二郎數度與戰死失之交臂,全都因為你的毒計,你難道不覺得,二郎會很傷心嗎?

  這渾濁的天下能誕生出二郎這樣的人,已經是數百年才會出現一次的奇蹟,這唐庭才能有如今的成就,這天下才能有如今的盛況!二郎活著,天下生靈何其幸哉!二郎若去,天下生靈何其悲哀!卻只是因為你!

  二郎的枕邊人,二郎庇佑了你十多年,十多年夫妻,一日夫妻百日恩,十多年呢?你卻做出這種事情,從一開始,就在算計二郎,算計整個天下!你便是殺死了李世民,又能如何!李建成能死而復生嗎!李建成就一定可以做得比李世民要好!?老夫也恨不得手刃李世民!卻絕對不會在這種時候做出這種事情!

  你要二郎在你死了以後如何對待慶梅娘子?每當二郎見到慶梅娘子就會想起你,若是那一日被慶梅娘子得知了你的所作所為,她會如何想!你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有沒有為將來考慮過哪怕一點點?有沒有考慮過二郎和慶梅娘子的想法?」

bpd 發表於 2015-5-11 20:36
九百九十二 起源(一)

  隋大業十年冬,皇帝楊廣統治大隋朝的第十個年頭,一個寒風瑟瑟的日子,正是正午時分,并州太原城內的一間小屋子裡面,傳出了一陣陣女人的痛呼聲,屋子裡外進進出出著幾個穩婆和侍女打扮的女子,面色焦慮,屋外站著一個穿著白色衣服披著黑色披風的年輕男子,身邊跟著兩個提刀的護衛,年輕男子臉上看不出什麼表情,但是他的手卻在微微顫抖。

  一個白鬍子老頭兒站在年輕男子身邊,不停的絮叨著:「公子啊,娘子她真不容易啊,一個人支撐到現在,知道公子公務繁忙,不敢打擾公子,可這孩子都快出生,老朽想著,無論如何也要告知公子才是,還望公子莫怪啊!」

  年輕男子溫聲道:「王老不必有所掛懷,此事卻是某的不是,若不是……唉……也只能如此,盡量補償了,也不知是男是女,若是女兒倒還好辦,若是男孩兒……唉……」年輕男子似乎很是煩惱,這年頭大家都希望有個男孩兒,但是年輕男子似乎並不想要男孩兒,只想要個女孩兒,旁人不明白,可白鬍子老丈卻明白的真真兒的。

  「公子,有一事,老朽不知該說不該說。」白鬍子老丈似乎有些猶豫。

  「王老且說,某聽著。」年輕男子寬慰道。

  白鬍子老丈猶豫了一下開口道:「昨日晚間,娘子小睡了片刻,醒來之後,老朽拿了些吃食給娘子送去,娘子當時面色似乎有些不對,老朽覺得奇怪,就問了一句,娘子卻說。她做了一個夢,一個很奇怪的夢,夢裡面兒,有一個粉雕玉砌的小女娃娃抱著娘子直喊娘親,娘子不知這是福是禍,所以有些擔憂。老朽卻沒想到,昨夜剛做完了夢,今日,卻是突然臨盆,令老朽頗有些手足無措啊!」

  年輕男子皺了皺眉頭,把擔憂的目光投向了屋內:「古人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雲兒想必也知道若是她誕下了女娃兒。定會好過一些,若是個男娃兒……唉……都是某的不是,若是某……唉……」

  年輕男子嘆息不已,白鬍子老丈溫聲道:「這又哪裡是公子的錯誤呢?唐國公他……唉……公子,娘子命途多舛,到了這個時候才有了骨肉,寧死也要把這孩子生下來,公子還請盡力保全她們。到底,這也是公子的骨肉啊!」

  年輕男子抿了抿嘴唇。點點頭:「既然是我的孩兒,就是我的骨血,也是我李氏血脈,只要我李建成一息尚存,定要保全她們,王老。這些日子,多虧了你了,若不是你,雲兒哪裡又有安身立命之所呢……」

  白鬍子老丈看了看李建成,呵呵笑道:「若不是公子相救。老朽早就不在這世上了,老朽的這條命是公子給的,自然就歸屬於公子,為公子做事,為公子而死,是老朽的福氣,雲兒娘子既然是公子的人,那就是老朽的恩人,對待恩人,哪裡有什麼辛苦不辛苦呢?」

  李建成笑著點點頭,又把擔憂的目光投向了屋內,女子的呻吟聲還是沒有斷絕,李建成心中的擔憂越來越濃厚,直至那一聲嬰兒啼哭,李建成緊握的拳頭終於鬆開:「生了?」

  白鬍子老丈露出了驚喜的神情,朝著李建成恭賀道:「恭喜公子,賀喜公子,公子,生了!生了!」

  李建成露出了驚喜的表情,快步向屋內走去,白鬍子老丈連忙攔住了李建成的腳步:「公子不可!公子不可!這女人家生育之所,男人不能進,不能進啊!」

  李建成一臉糾結:「某只是想見見雲兒和那孩子,某……」李建成話沒說完,屋子門口那厚厚的簾布就被掀開,一個一臉喜色的穩婆抱著一個布糰子慢悠悠的晃了出來,一邊走一邊恭賀道:「公子,公子,是個女娃兒,女娃兒!」

  顯然,這穩婆也是知道情況的,屋內產婦一見到這是個女兒,立刻就露出了驚喜的神色,李建成一見到這女娃兒,立刻大鬆一口氣:「好!好!好啊!好啊!哈哈哈哈!女娃兒好,女娃兒好啊!哈哈哈!王老,是個女娃兒啊!哈哈哈!好!真好!」

  李建成高興的難以自抑,立刻走過去,面色糾結的看著那小布團裡面的小小生命,憐愛之心頓起,小聲的詢問穩婆:「我,我可以,可以抱抱她嗎?」

  穩婆笑道:「公子的閨女,當然可以抱,哈哈哈,來來來,公子,小心著點兒,哎喲!」穩婆把小布團遞給了李建成,李建成抱著小布團,起初還有些不適應,慢慢的,便適應了,小布團兒裡面的小生命太小了,閉著眼睛,一動不動,似乎在熟睡,穩婆小聲道:「大概是剛才哭累了,現在在睡著,公子不要把她吵醒了。」

  李建成一臉的喜色:「好,好,我小心著,小心著,嘿嘿嘿,哎呀,這小傢伙,怎麼那麼小呢……哎呀……哎呀……哈哈哈哈……唉?這天兒有點兒冷,這是不是單薄了些?虎子,虎子!把我的錦袍拿來!快點兒!」

  一個護衛立刻屁顛屁顛的把李建成的狐裘錦袍拿了過來,李建成小心翼翼的讓穩婆抱住了小女娃兒,然後打開了錦袍,把這小布團又給嚴嚴實實的包了一層,這才放心的接過小布團兒,用溫柔的眼神看著裡面的小生命,越看越是喜歡,血脈相連之感讓他覺得十分的高興,十分的激動,一會兒,李建成看了看屋子裡面,對穩婆說道:「雲兒怎樣了?我能去看看她嗎?」

  穩婆搖了搖頭,笑道:「娘子太虛弱了,生完了小娘子,就睡過去了,還是讓她多睡一會兒吧!等娘子醒了,老婆子會來告知公子的!」

  李建成點點頭:「要用最好的藥物和食物給雲兒滋補,錢不夠了就來府上拿,知道嗎?剛剛生完孩子,這補身子是最重要的,可不敢有所」

  穩婆行了一個禮:「老婆子知道!」

  李建成這才放心的點點頭。又把目光轉移到了懷裡的小生命身上,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白鬍子老丈見狀笑呵呵的上前問道:「公子,小娘子出生了,可還沒有名呢,公子是父親。就該給小娘子取個名兒,是不是?」

  李建成連連點頭:「對對對,差點兒忘了,忘了,呵呵呵呵,取個什麼名兒呢?這……這一時間,我也想不出什麼……王老,您可有什麼想法?」

  白鬍子老丈連連搖頭推脫:「這是公子的女兒,貴女。哪裡能讓老朽來取名呢?不過,不過,老朽倒是有些想法,既然,既然娘子在生下小娘子之前,做了個夢,而這個夢現在又真的對上了,倒不如。不如,以夢為名如何?」

  李建成皺著眉頭想了一下。說道:「李夢?李夢?倒也不是個難聽的名字,只是,是不是太明顯了,顯而易見,而且這單單一個夢字,似乎也不太好啊。夢,夢……唉!迎夢如何?」

  白鬍子老丈一愣,隨後不住地點頭:「迎夢,迎夢,好名字啊。好名字啊!真是個好名字啊!對對對,就叫做迎夢,李迎夢!」

  李建成滿意的笑道:「迎夢,迎夢,夢兒!夢兒!哈哈哈哈!夢兒啊!哈哈哈!哎喲……」

  逗弄了好一會兒,李建成才把小布團交給了穩婆,笑著吩咐道:「我突然想起府中有一支老參,是一個將軍送給我的,據說已經是百年的年份了,拿來給雲兒補身子吧,這樣好的東西,就該拿來給雲兒用,你去找些滋補的食物,我去府中把老參帶來,燉了,給雲兒補身子!」

  穩婆接過了小布團,笑著點頭,便進入了屋子,李建成接過了白鬍子老丈手中的大衣,披在了身上,翻身上馬對兩個護衛說道:「你二人留在此地,小心護衛著,不得有誤,我去去就來!」兩個護衛躬身行禮:「諾!」

  李建成點點頭,催動馬匹慢慢朝外面走去,一路走著,一路的心情卻是極好,午後的街道沒什麼人,而在這太原城中,也沒有人敢於攔下他這位唐國公嫡長子的坐騎,心情大好之下,他竟然催動馬匹開始奔馳,無比快意,只想著早些把老參拿到,給雲兒補身子,然後親眼看著夢兒一點點長大,哈哈,那簡直是太美妙了……

  「因夢而起,迎夢而生,本是富貴安穩命,奈何誕於帝王之家,惜哉,惜哉!哈哈哈哈哈哈!」

  沒來由的,李建成的耳邊突然響起了這樣的聲音,他心中一驚,因夢而起,迎夢而生,這,這,這不就是他剛剛為女兒取名所想到的話嗎?是誰?是誰?本是富貴安穩命,奈何誕於帝王之家?什麼意思?什麼意思?我的夢兒誕於帝王之家?不對啊,帝王,帝王是楊氏,不是我姓李的,雖然,雖然父親他……

  不對,不對,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天下快要大亂了,所有人都知道,安穩的日子已經不復存在了,皇帝不打算和功勳貴族虛與委蛇了,名為征討高句麗,實為削藩之舉,用心險惡,天下大亂迫在眉睫,隋失其鼎,天下共逐之,誰才是真正的英雄,天下之主?誰又能知道呢?這老道卻說帝王之家,帝王之家,什麼意思,我女兒迎夢,出生於帝王之家?我家是帝王之家!!!

  李建成心中不由得有些發毛,這可是死罪,死罪!叛逆的死罪!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到底是誰,是誰?是誰!到底是誰說了那樣的話,用心險惡,用心險惡,是我李氏之敵嗎?是嗎?!他猛然停住了馬匹,跳下馬,四處掃視,一遍,兩遍,三遍,四遍……

  「公子可是在找尋貧道?」一個聲音突兀的從李建成背後傳來,李建成嚇了一大跳,連忙回頭一看,卻看到一個仙風道骨鶴髮童顏的老道站在他的身後,李建成頓時覺得一股惡寒從心中升起,明明看了三四遍,這老道從何處出現?為什麼,為什麼會出現,剛才的話……

  「敢問道長,您是?」李建成稍稍拉開了與老道的距離,保持著警惕,他不敢相信這個人是個正常人,太詭異了,光天化日之下,居然出現了這個人,這到底是什麼情況?而且,他還說出了自己剛剛才給女兒取的名字,他到底是人是鬼?

  老道微微一笑:「貧道只是一普普通通的老道而已,不是什麼大人物,只是不知,公子為何事而找貧道呢?」

bpd 發表於 2015-5-11 20:42
九百九十三 起源(二)

  「不知道長方才所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呢?我委實不知,但卻又感到非常的疑惑,這件事情,如果道長不解釋清楚,我可是會徹夜難眠的!」李建成首先無比警惕的這樣試探著。

  老道笑了出來:「呵呵呵呵,什麼意思?老道有說過什麼呢?為何嘮叨自己卻不清楚自己說過了什麼呢?老道委實不知公子此話是什麼意思啊!老道只是一個普通的道士而已,什麼也沒有,什麼也沒說,真是不知道公子這樣做是什麼意思啊!」

  李建成冷冷一笑:「這裡並無旁人,我也就說了,因夢而起,迎夢而生,本是富貴安穩命,奈何誕於帝王之家,這句話難道不是道長所說?道長知不知道,我那剛剛出生的女兒的名字,就叫做迎夢,道長,您不想解釋一些什麼嗎?我李氏,緣何成為了帝王之家?這天下只有一家帝王之家!楊氏!」李建成的手握緊了腰間寶劍。

  老道只是哈哈大笑,並沒有做出什麼別的舉動,這卻讓李建成無比的疑惑:「你到底在笑些什麼,你若是不解釋清楚,可就休怪本公子手下無情!雖然只有本公子一人,但你也千萬別小瞧了本公子!」說著,李建成拔出寶劍,對準了老道。

  老道露出一副笑嘻嘻的模樣,用很害怕的語氣調侃著:「哎喲喲喲喲喲喲喲,這是怎麼了這是,哈哈哈,公子難道沒有看到貧道手無寸鐵,只是一個花甲老人嗎?公子年輕力壯,還有兵器,而老道只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傢伙,這大隋怎麼變成了年輕人也可以對老人刀劍相向的國家了?」

  李建成一愣,隨即意識到一個年輕人對一個老人刀劍相向無異於謀反之罪。只不過後者是生理毀滅,而前者則是人道毀滅,沒得說,對老人家刀劍相向,哪怕現在已經是動盪不安,但是還是絕對不會被允許的。這裡一旦被人看到,不管自己是誰,極有可能會引發眾怒,除非他是犯罪之人,只是,他犯罪了嗎?沒有證據啊……他還是個道士……

  「是我的不是,道長,您受驚了,只是因為您的話實在是太讓我在意。所以,我才會……請道長不要見怪!我,我不是有意的!只是事關建成家人,建成不得不如此。」李建成很明智的選擇了認錯。

  老道很滿意的點點頭,撫著自己花白的鬍鬚,微笑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老道確實很想知道。如果是你而不是他的話,天下又會如何呢……呵呵呵呵……唉……你想知道些什麼。你問吧,只要老道知道,一定知無不言。」

  李建成收起了寶劍,抱拳道:「因夢而起,迎夢而生,本是富貴安穩命。奈何誕於帝王之家,這話,究竟是什麼意思,難道,道長是在說我那剛出生的女兒。迎夢嗎?我那女兒,可剛剛取名叫做迎夢,難道這個名字不好嗎?」

  老道搖了搖頭,嘆息道:「李迎夢嗎?真是好名字啊!也是個富貴安穩命,將來可以找個好夫家,一生一世富貴平安,你可是希望你的女兒這樣度過一生?安安穩穩,相夫教子,然後母憑子貴,安穩一生,壽終正寢,是嗎?」

  李建成抬頭直視老道:「自然如此,她是我的女兒,天底下那個父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過得好,平安一生呢?還請道長教我如何讓迎夢和雲兒平安一生,壽終正寢!」

  老道搖了搖頭,嘆息道:「是啊,沒有什麼父親會不希望這樣,但是,但是皇帝就不一樣了,帝王家,帝王家,最是無情帝王家,公子,若這孩子不是誕於帝王家,定然不至於走到那一步,老道也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他走到那一步,只是……她若不是帝王家,該有多好啊!可惜了,可惜了,公子,老道還有事情,先行一步,還望公子好自為之!有緣再會!」

  李建成大驚失色,一下子攔住了老道:「道長,不是說知無不言嗎?為何卻要如此搪塞於我?帝王之家是何意思?為何會是帝王之家?我家乃是李氏,不是楊氏!楊氏才是帝王之家,我李氏不是!我李氏只是唐國公府,何來帝王之家?何來皇帝?」

  老道面色帶著無比的遺憾:「真是可惜了,可惜了你,公子,此乃天機,天道輪迴,自有定數,老道縱使可以看破天機,卻也不能過多的說出來,否則,必遭天譴,李迎夢之事,老道說出來已經是萬萬不該,看公子著實可惜,實在是按捺不住,這才拼著折壽之危告知公子,再說下去,老道當場斃命也未可知,公子,知道卻不能說,你應該知道這是什麼樣的感覺吧?」

  李建成一愣,大驚失色,面色變幻不定,手中寶劍掉落在地,一咬牙,頓時他雙膝下跪,對這老道叩拜道:「道長,建成這樣做或許讓道長很為難,但是建成實在不願讓女兒受苦,建成不奢望道長告知建成何為帝王之家,建成只是希望道長告知建成如何才能讓迎夢那孩子安穩一生,道長,只要您說,無論您要什麼,建成都願給!道長若不說,建成就跪死在這裡!」

  老道面色無奈的看著跪伏在地的李建成,長嘆一聲,無奈道:「時也?命也?貧道看破天機,天機未嘗沒有看破貧道!命中注定,命中注定啊!李建成,貧道只是想知道,你真的希望你那女兒安穩一生嗎?除此之外,哪怕是你自己喪命,都不重要,對嗎?」

  李建成心中一顫,大聲道:「建成虧欠她們母女太多,一次一次又一次,實在是於心不忍,若要再次傷害她們母女,還不如讓建成死了去,建成連自己的女人和女兒都無法保護,還有何顏面立於天地之間!只要讓迎夢和雲兒安穩一生,別的,哪怕是建成自己,都不重要!」

  老道點點頭。長嘆一聲:「唉……明白了明白了,這都是定數,定數,老道自以為跳出世俗,卻沒想到,終究沒有跳出去。老道若是告知於你,當場暴斃也未可知,不能全說,不能全說,但是,有一點老道可以告訴你,若要此女保住性命,唯有讓她遠離帝王之家!」

  話音剛落,老道面色煞白。不多時,一口逆血噴出,老道摀住胸口,臉色極度痛苦,李建成見到面前的鮮血,大驚失色,這是真的,這真是真的……

  「道長!」李建成從地上爬起來。扶住了搖搖欲墜的老道,老道面色慘白。臉上的痛苦之色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無奈的苦笑:「沒想到,這樣快,這樣快……公子,老道不能多說了,再多說。也說不出什麼了,還會把最後一口氣給斷掉,公子,老道實在是不願看到慘劇,還請公子務必記住老道的話才是……

  老道跳不出天道輪迴。但是,但是有人可以跳出這輪迴,他現在還沒有出現,但是一定可以出現的,公子,切記,切記,不能讓旁人知曉此女身份,若要讓此女平安一生,唯有讓她嫁給……不可……噗……」又是一口逆血噴出,老道更加虛弱,痛苦莫名,李建成驚訝的幾乎要當機,只能緊緊抱住老道,不讓他倒下……

  「道長!道長!我該如何做?我該如何做?不讓旁人知道她,然後呢,然後呢!」李建成大聲詢問,老道卻已奄奄一息,他自顧自的推開了李建成扶著他的手,然後就地打坐,過了好一會兒,才緩過來,睜開眼睛,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公子,老道已經盡了全力,實在是無法繼續下去了,天道輪迴,自有定數,老道無能為力,還望公子牢牢記住老道的話,好自為之,就此別過……」

  老道在李建成的眼前化作了虛無,消失不見,李建成悚然大驚,好一會兒,才摀住胸口緊皺著眉頭,不斷地喘息,一邊想著方才老道的話,若是之前還有些懷疑,老道在他眼前消失不見的事情卻不得不讓他相信這件事情的真實性,那老道一定是神仙,不忍見到自己的女兒遭遇不幸,所以……

  所以不得不讓自己的女兒消失在所有人的視線中,讓她成為一個不為人所知的人?別的孩子有父親,可以享受父愛,而自己的孩子卻只能生活在暗地裡,不能光明正大的成為唐國公嫡長子的女兒,享受榮華富貴?到底是為什麼,到底是什麼情況,我李氏為何會成為帝王之家?為何?這究竟是為何?為何?為何!

  李建成無法不去想像這個老道所說的話究竟代表什麼,讓迎夢遠離帝王之家?讓她遠離是是非非?我李氏終究會成為天下主宰?父親話語中對於皇帝楊廣的諸多不滿難道就是預兆?天下真的要打亂了,真的要大亂了,這一次大亂,就是改天換地的大亂……

  很久之後,天都黑了,李建成才回到了小屋中,把老山參交給了穩婆,他走入了房內去看望雲兒和迎夢,那堅強的女子無論如何都要把這個孩子生下來,但是自己卻無法保護她……看著欣慰的雲兒和熟睡的小迎夢,李建成心如刀絞,他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和雲兒把今日所遇到的事情說一遍,他也不知道雲兒能否理解他,他只知道,如果今天所遇到的一切都不是個陰謀,如果自己家真的會成為帝王之家,那麼,小迎夢就必須要消失在所有人的視線中,乃至於從來不曾存在過。

  真的要這樣做,才能保全她的一生?真的要這樣做,才能讓她安穩一生?李建成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如何做了,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面對希望滿滿的雲兒,自己答應過她,如果不是個兒子,那麼一切都好說,如果是個兒子,那就會很麻煩,父親不會允許一個平民女子生下的孩子繼承我的地位,而自己的妻子也不會允許長子的地位被別人搶走……

  帝王之家,自己這一家真的會成為帝王之家,然後變成冷血無情的一家?權力之爭,李建成不是不知道楊堅做皇帝之前和現在的李氏是一樣的,兄友弟恭,據說以前的楊廣也是一個博學多才的少年,只是楊堅做了皇帝之後,兄弟之間開始了骨肉相殘之爭,只是為了那個皇位……

  李建成陡然一驚,隨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無奈和迷茫……

bpd 發表於 2015-5-11 20:51
九百九十四 起源(三)

  李建成終究還是相信了這種事情,雖然此事玄之又玄,但是那老道士在他眼前緩緩消失,除了神明,他想不到別的可能,一定是李氏即將發生什麼事情,禍及家人,原本富貴安康的夢兒也會被殃及,命運悲慘,老神仙實在看不過去,這才下凡警示自己,為此不畏天譴,吐血警告,李建成不敢不相信,不敢違背。

  李建成突然有些僥倖之感,他越來越覺得自己之前拜神佛的舉動是正確的,連自己的表字都是離不開佛門的,雖然這次來救自己的是一個道士,那也足以表示自己被神明眷顧了,自此他更加虔誠,遇到神仙塑像,一定下馬步行,然後祭拜,表示自己的虔誠,請求神仙的庇佑,為他指點迷津,他十分想要再見到那位老神仙,可惜,這是他們第一次相見,也是最後一次相見。

  雖然覺得有些對不住雲兒和夢兒母女,但是他毅然決定把雲兒和夢兒保護起來,不讓任何人知道她們的存在,悄悄地藏匿到別的地方,父親妻子問起來,就說打發走了,以此保護兩母女,不管將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他都打算這樣保護她們母女兩,讓她們富貴安穩一生,且不說名分,如果真的是帝王家,那殘酷的宮廷爭鬥,年輕的李建成並非沒有聽過捕風捉影的傳說。

  至於什麼帝王之家什麼的,李建成還是有些懷疑,他不敢因為老道士的話就完全相信自己李氏會造反,造反是一件大事,就算是長期對皇帝不滿,可是所謂君威浩蕩,一個皇帝無論他是否昏庸。只要他在皇位上做了比較長的時間,自然就有一股威勢,那種令萬民恐懼的氣勢,敢於造反的人並不多,有那樣的決心的人也不多,至少年輕的李建成並未思考過造反之事。

  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在無情的嘲笑著帶有不切實際幻想的年輕的李建成。

  隋王朝的極盛之世不是在開皇年間,而是在楊廣統治的第七個年頭,大業七年,那個時候大隋朝的確是強盛無匹,但是皇帝楊廣越來越激進,越來越偏執,楊堅留下來的大隋盛世在大業後期轟然崩塌,三征高句麗,開鑿大運河。南下揚州遊玩,不顧實際強行高速推行科舉制導致統治階級分崩離析,世家大族和黎民百姓都站在了楊廣的對立面,一切都已成定居。

  大業十四年,天下大亂,楊廣在江南行宮眼見天下混亂至此,心灰意冷,便不再返回國都洛陽。而他身邊的衛士都是關中人,思鄉心切。不斷潛逃,這樣的背景下,宇文化及發動兵變,勒死楊廣,大隋朝的統治土崩瓦解,雖然還有之後有象徵意義的隋恭帝。但那已經是傀儡,隋王朝實際上三十八年的短暫一統就此告終。

  天下大亂,三十六家反王,七十二股煙塵,雖為演義杜撰。但是也可大致看出當時天下的混亂局面,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皇帝既死,失去震懾,天下之大,起兵作亂一方者何止一百零八人?隨便一個小村莊竄出一個拿刀之人,聚起三五十人,尚且敢於自稱草頭王,若是今人重回當初,必能生出天下何人不造反之感。

  村霸尚且敢自稱王,那原本就地位崇高的貴族們如何忍得住?隋皇室被屠戮殆盡,最後的震懾消失,原本就具備逐鹿天下實力者斷然不會袖手旁觀,眼見天下至尊之位落入旁人之手,李氏一族從南北朝時期就是累世公卿,實力雄厚,當代族長李淵更是長期對楊廣不滿,於是,選擇了一個合適的時機,李氏家族在太原舉兵造反,正式和楊氏決裂,加入了反王的隊伍裡面。

  自古以來,改朝換代的重頭戲從來都不是消滅舊王朝,而是新王朝的建立過程,原先的聯盟在舊王朝轟然崩塌之後的決裂,隨後的一統天下之戰,這才是重頭戲,楚漢之爭,三國混戰,南北朝,五代十國,這些著名的例子顯示那些推翻舊王朝的主力軍,他們之間的皇位爭奪戰才是決定最後整個民族走向的戰役。

  隋王朝很快就土崩瓦解了,在楊廣死掉以後,掌握實權的皇帝就沒有了,楊廣的確有雄才,如果為他上謚號的不是唐人,而是隋人,或許他的謚號不會是「煬」,拍拍馬屁會給個「武」,中肯的給一個「章」或者「平」,絕對也落不到一個「煬」。

  楊廣的失敗就失敗在處理問題操之過急,沒有耐心,不知道循序漸進,只期望立竿見影,他犯了所有改革者最不應該犯下的錯誤,單挑世家大族,卻又不知道利用百姓的力量,反而把百姓推到了世家大族這一邊,所以他失敗了,失去了所有的民心,隋王朝短暫而輝煌的盛世一去不復返了。

  唐王朝就是建立在這樣的背景下,皇帝李淵登基的時候,天下還未平定,大唐的草創者們還需要四處征戰以消滅所有的反對者和競爭者,在這個過程中,李建成和胞弟李世民都立下了大功,在唐王朝一統天下的武德年間,李建成心中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他們李氏真的造反了,而且還幾乎獲得了成功,他們的父親稱帝了,他成為了太子。

  奈何誕於帝王之家……

  那真的是個老神仙,那真的是個老神仙,只有老神仙才能做出這樣精準的預言,老神仙一定是知道了自己的未來,所以才會如此告誡自己,告誡自己一定不能讓夢兒的身份為人所知,所以自從李淵決定起兵造反的時候,李建成就更加下定決心,已經為人所知的孩子無法隱藏,但是不為人所知的夢兒可以被隱藏起來。

  他只能悄悄地在三個人單獨相處的時候給夢兒賜封一個迎夢郡主的稱號,只有皇太子的女兒才可以被稱為郡主,這是他的特權,只可惜,他不能把這個稱號公諸於眾。

  迎夢慢慢長大了,長得很可愛。很聰慧,李建成只要一有空隙就換上平民服飾悄悄來到母女二人的住所,陪一陪他心愛的女子和女兒,他對於東宮裡面那些孩子的關心程度遠遠比不上對迎夢的關懷程度,或許是因為那一次的奇遇,他特別在乎這個女兒。甚至比自己的嫡長子還要在乎。

  他給了小夢兒一塊腰牌,代表著皇太子李建成身份的腰牌,告訴他,如果將來遇到了什麼危險,就把這塊腰牌亮出來,只要是個認字的人,就不敢對她有所覬覦,這是父親給你的護身符,只要你拿著這塊腰牌。就沒有人敢於欺負你,就算是父親已經不在了,只要你拿著這塊腰牌,父親依然會保護你。

  小夢兒這樣相信著,這樣期盼著,這樣渴望著父親溫和的笑容和母親恬淡的笑容,她希望這一刻就是永遠。

  直到那個血色的午後,花白鬍子的王老帶著一身血色衝回到了屋內。把屋門緊緊地關上,不由分說的把母女二人帶往了地下儲藏室。整整三天三夜,這三天裡面,夢兒聽到了翻箱倒櫃的身影,聽到了怒喝聲,慘叫聲,還有大罵聲。每一次聲音響起,她都會膽戰心驚,她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來這裡的不是父親,而是可怕的人。

  三天之後。聲音在也聽不到了,王老顫顫巍巍的把母女二人帶了出來,他先自己去四處看了看,然後才讓母女二人出來,接著,王老一屁股坐在地上,流著眼淚痛哭流涕,告訴她們,李建成死了,死在了他的胞弟李世民手中,李世民已經成為了太子,掌握了宮禁,皇帝李淵被軟禁,很快,李世民就要做皇帝了。

  他冒死回來,就是要把李建成留給她們母女的東西交給她們,然後,他的任務就完成了。

  王老說完之後,交給了小夢兒母女一塊玉石,便倒地不起,小夢兒這才知道王老身受重傷,拼著最後一口氣衝回來,又拼著不知哪裡來的信念挺過了最艱苦的三天三夜,他的血都快流乾了,夢兒的母親痛哭流涕,不知該如何繼續生活下去,小夢兒看著那塊玉石,獨自流淚。

  或許就是在那個時候,她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她發誓,要為父親討一個公道,只是這個時候,她只是想著要為父親討一個公道,沒想過其他更加深入的環節,直到三個月之後,遭遇到極大打擊的母親一病不起,最終逝世,留下小夢兒獨自一人,不知如何繼續存在於這個世界。

  同一天,新皇李世民舉辦了慶祝登基大典,整個長安城都陷入了歡樂的海洋,小夢兒獨自一個人看著歡慶的人群,流乾了眼淚,那一年,小夢兒十四歲。

  天無絕人之路,這句話是對的,只要繼續走下去,總歸還是可以活下來的,小夢兒只剩下孤獨的一個人,心中燃起了復仇的火焰,拿著父親給的玉石和腰牌無意間拼合在一起,發現了父親留給她的東西是什麼,在那裡,她知道了父親對自己和母親的深深的愛,也就在那時,復仇的火焰把她整個人生都點燃了。

  看到了父親的親筆信,還有一些絕密的資料,似乎小夢兒天生就擁有著這樣的基因,她很快就明白了一切,也知道了自己應該怎麼做,父親留給她的不僅僅是愛,還有錢,她本可以利用這些錢安穩一生,只是,父親沒有料到母親在三個月之後就離開了她,去找父親了,小夢兒已經不是最初的小夢兒,她發誓要復仇,要讓李世民付出血的代價。

  所以她知道,自己一個女子,想要完成這樣的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的,那些男子可以聽她的指令嗎?她需要一個可以號令所有父親舊部的男子,這樣才有辦法,但是父親的兒子……她一個也不認識,估計也一個都活不下來,那又該怎麼辦呢?

  她想到了自己的身份,私生女……對啊,明面上的不行,那就暗地裡的好了,反正誰也不知道私生子的真偽,說不定根本就不知道這個人的存在,但是有了腰牌和玉石,如何不能證明自己的身份?

  或許真的是天意吧,李建成沒有私生子,但是卻有一個小妾生下的最不起眼的孩子,一開始身份不明,沒被殺,但是李世民是沒有理由放過他的,自然也連著一起殺了,可是恰恰就在那個時候,一個乞討的少年暈倒在了小夢兒的家門口。

  「想活下去嗎?那就為了我而活吧!」小夢兒如是說道。

  小夢兒知道這個人肯定就不是李建成的兒子,但是她需要,於是,小夢兒救下了這個瀕死的男孩子,給他吃給他喝,等他表示要報恩的時候,小夢兒把自己的要求說了出來。

  少年不知道什麼復仇什麼要命之類的,他只知道報恩,要報答這個救了他的性命的女子的恩情,於是他搖身一變,變成了李建成不為人知的私生子,並且開始學習皇家禮儀,學習皇家知識,小夢兒優秀的知識儲量給了他很好的教育,等到史皓辰順著李建成留下的蛛絲馬跡尋找到他們的時候,一切都按照小夢兒的計劃開始了運作。

bpd 發表於 2015-5-11 20:59
九百九十五 起源(四)

  對於年方十四的夢兒來說,想要靠著自己的力量拿著父親的腰牌和玉石號令父親的舊部報仇,那無異於癡人說夢,所以當她把這樣的打算告訴了冒死找到他們的史皓辰的時候,史皓辰唯有苦笑連連,新皇帝李世民施政非常高明,就連曾經力主讓李建成先下手為強的魏徵都出任了李世民朝廷的官職,李建成的舊部不是投降就是辭官,已經不成氣候,無可奈何。

  這個時候讓好不容易逃出生天的李建成最後的血脈李承隱拿著腰牌和玉石去找傳說中的舊部,那麼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被當做求賞的物件,被李世民砍掉那還是最好的結果。

  不得不說,史皓辰的判斷非常準確,的確已經沒有人願意再為李建成賣命了,李世民對李建成餘黨的打擊是兩極分化的,拉一批打一批,越拉越多,越打越少,分化打擊,化解餘黨,於是乎,很短的一段時間內,李建成的勢力土崩瓦解,再也成不了氣候。

  史皓辰就是在分化打擊中成功潛逃的一批,也是在玄武門之前最後跟李建成相處的人,就是那一天之前,李建成也不知道是怎麼了,突然告訴了史皓辰一個地址,讓他牢牢記住,如果發生了什麼事,一定要記住這個地址,然後要過去,要找到那裡的人,一定。

  李世民得人馬血洗東宮的時候,史皓辰是倖存者的一員。

  事發突然,早上李建成還好好的走,回來的時候就是一個頭顱,東宮將領薛萬徹原本率軍打退了李世民的第一波進攻,甚至反攻秦王府,但是李世民把李建成的頭顱出示。軍隊不戰自潰,薛萬徹逃入了山中,李世民指揮軍隊血洗了東宮,史皓辰就在這樣一波浪潮中逃了出來,眼見李建成的兒子們被斬殺卻無能為力。

  懷著對李世民難以言表的仇恨找到了他所認為的李承隱,因為他是為數不多知道真正的李承隱存在的人。天意使然,暈倒在夢兒門前的那個乞討少年長得和這個李承隱一模一樣……

  可憐的李承隱,活著的時候沒有人知道,死了以後卻被人冒名,不得不說,當史皓辰見到了那少年第一面並且高呼少主的時候,夢兒覺得自己中了頭彩,她還沒有準備好那少年的名字。

  她是真的沒有想到自己隨便搞一個人居然就真的撞上了那個倒霉的李承隱,李承隱這倒霉蛋可真是死而後已了。

  接下來就是史皓辰的權謀之術教導時間。對於這些復仇者來說,首要的就是權謀之術的掌握和應用,否則別說報仇,剛一露頭就容易被砍殺掉,其次就是人手的募集,募集到足夠的人手去替他賣命乃是很重要的。

  這一點,似乎史皓辰已經有了準備,他說了。李世民清洗東宮和內宮的時候殺了很多人,這些內宮裡面的可憐人一般都是抱團的。殺一個兩個不夠,殺不完,還把整個內宮受到過李建成恩惠的內侍都給得罪了,這一點應該利用起來。

  史皓辰說,只要少主和娘子把太子殿下留下來的錢財交給老奴來使用,老奴一定為少主和娘子拉起一支人馬。一定保證為皇太子報仇雪恨。

  照常理來說,這筆錢不可能被交給史皓辰,但是小夢兒答應了,她真的把這筆錢交給了史皓辰,在那之後,力量成型之前,李承隱曾經詢問過夢兒為什麼這樣信任史皓辰,剛剛見面就把這樣大的一筆錢給了他,夢兒說,我只能相信他,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為了殺掉李世民給父親報仇,別無他路可以走,這是無奈之舉,也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事實證明,李建成沒有白白把這件事情托付給史皓辰,史皓辰也沒有辜負李建成的信任和夢兒的信任,他成功的招募到了一批死士,還有聯絡到了宮中的一批人手,通過東宮的暗室聯合在一起,準備圖謀大舉,可是就在這個檔口,發生了東突厥可汗入侵大唐的事情,距離大唐國都長安城也只有短短的數十里,天下震恐。

  這個時候,史皓辰果斷的取消了原本的起事計劃,而是準備借助東突厥可汗的力量,殺掉李世民,奪回皇位,讓李承隱登基為帝,

  可是他們到底還是算錯了,李世民了沒有那麼容易就被殺掉,他勸退了東突厥可汗,然後咬牙接受屈辱條款,在東突厥退兵之後,勵精圖治,上朝處理國務,下朝就在宮裡面練兵,武人著甲文人配刀,以示不忘屈辱奮勇拚搏之決心。

  這不僅僅為李世民贏得了不少支持,還間接的使得史皓辰他們取消了原計劃——宮內到處都是練兵場所,這個時候起事就是在找死,絕對不能這樣。

  就這樣,一直到了貞觀四年,改變李世民和大唐王朝的一年來到了,大唐第一武將李靖率領十多萬大軍北伐東突厥,大破之,新星小將蘇寧以五百鐵騎火燒陰山,徹底終結了唐王朝對突厥稱臣十多年的屈辱,大唐王朝的盛世拉開了序幕。

  蘇寧的出現一開始並沒有得到史皓辰他們的注意,一直到味仙居的開辦和高產作物的出現,蘇寧才走入了他們的視野,他們覺得一直缺乏的經費問題可能有了著落,正巧蘇寧為自己購買的味仙居的地產就在史皓辰團隊的一個人的手裡,安插人手竊取蘇寧的秘方就是最好的選擇了,沒有之一,這是他們和蘇寧產生交集的最初原因。

  而夢兒自請進入醉仙坊埋伏臥底也是那個時候為了策應行動的無奈之舉,夢兒以月華的花名進入醉仙坊,很快就打響了名聲,成為三大花魁之一,所謂量才詩會也不過是說辭,找幾個最優秀的男子為她們度過最美好的夜晚,然後正式下海,要是運氣好被包了,老鴇也不會阻攔就是。

  夢兒來到這裡打起賣藝不賣身的名號的最大原因。就是作為一個女子來說,能夠得到最多消息的場所就是青樓,除了青樓,別的地方都不招募女子工作,女子可以得到消息的場所實在是不多,青樓是一個好地方。魚龍混雜,帶幾個女性死士作為侍婢,偷聽那些達官貴人的話,或許會很有收穫也說不定。

  就是在這裡,夢兒見到了蘇寧,為他的才氣所震撼,心中微微蕩起了漣漪,一時衝動,見了蘇寧。自此一發不可收拾,但是必須要明白的是,復仇之心絕對不會因為蘇寧的出現就消失,那個時候夢兒是準備靠著蘇寧的地位和身份獲得第一手消息,然後為收拾李世民做準備。

  但是隨著她和蘇寧接觸的越來越多,她越來越感覺到蘇寧的不平凡,還有那股超凡脫俗的氣質,實在是容易讓人迷醉。如果夢兒沒有血海深仇需要報,很可能這就是才子佳人的戲碼。可是蘇寧帶著兵馬以堅決的姿態鎮壓了他們準備很久的起事之後,夢兒突然有了新的想法和見地。

  既然自己所處的醉仙坊已經暴露,想要繼續原先的生活已經不太可能了,為何不趁機拚搏一把,進入蘇寧府中,哪怕只是做一個婢女。應該也可以搜集到不少線索,蘇寧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僅僅十四歲就成為了侯爵,而且行事果斷,完全不像其他同齡的少年們。所以,夢兒覺得從這裡可以得到很多的消息。

  的確是如此,蘇寧的確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很多的消息和情報都是從蘇寧這裡得知的,但是蘇寧不會平白無故地把消息告知一個婢女,一開始和夢兒商談許多只是因為熟悉,如果像月蓉和月蓮那樣成為了老夫人的侍女,就更難接近蘇寧了,夢兒決定鋌而走險,不單單是為了情報,也是為了她心中的矛盾情感……

  蘇寧是她所傾慕的人,卻也是她復仇計劃的最大絆腳石,有蘇寧在,她就幾乎無法順利的配合史皓辰進行復仇計劃,但是沒了他,夢兒覺得自己這一生也就沒有其他的想法了,她不是沒有想過放棄這一切,跟著蘇寧安安穩穩的度過一生,但是每當午夜夢迴,父親溫和的笑臉總會折磨得她難以入睡,心神不寧。

  終於,她決定,復仇,然後自殺為蘇寧殉情,以全夫妻之情和孝道,因為復仇的前提,就一定是要除掉蘇寧,蘇寧不死,李世民就一定不會死,蘇寧是橫在他們和李世民之間最礙事的一道壁壘,蘇寧的存在使得他們的很多計劃都胎死腹中,這個智計通天之人,連夢兒都不知道該如何對付他。

  親手?下毒?刺殺?枕邊?

  夢兒無論如何都做不到,對蘇寧的愛意和對父親的孝道使得夢兒總是被折磨的難以承受,所以早期一直都在使用青樓裡的秘法避免有了身孕,可是終究,她承受不住蘇寧對待她的情義,她誕下了一個女兒,蘇慶梅,女兒誕生後,夢兒的情緒更加複雜,更加痛苦。

  蘇寧南下江南遇險,北上遼東遇險,這些事情之所以發生就是因為夢兒給李承隱下達的命令,李承隱再下達給史皓辰,史皓辰遵循指令,然後設計計劃,夢兒提供了情報和蘇寧的路線以及時間表,其他的都是史皓辰他們運作,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夢兒下定了先為父報仇然後自殺殉情的決心,再也沒有動搖過。

  究竟該如何設計,如何謀劃,每一次的謀劃都被蘇寧破除,然後被反過來利用,江南一案被蘇寧破除,史皓辰身死,組織大半的力量被毀掉,遼東之戰雖然殺了秦瓊,但是蘇寧終究沒有死,活了下來,還為李世民拓地千里,對夢兒忠心耿耿的李承隱因此身死,兩個重要的助手先後死去,夢兒的情緒幾近崩潰,若不是蘇寧還活著,或許她將直接崩潰掉。

  但是她設計了那麼多就是為了除掉蘇寧,就是為了殺死自己的夫君,但是夫君活下來的時候她卻覺得心中無比輕鬆,無比放鬆,這樣矛盾的心理和日益嚴重的折磨幾乎將她逼出了雙重人格,一會兒為了除掉蘇寧而殫精竭慮,一會兒為了蘇寧的生死而擔憂不已,內疚不已,幾乎想要自殺……

  沒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千萬不要做無間道,這是忠告。

  女兒出生以後,這種感覺更加強盛,對父親的愧疚和對夫君的愧疚交織在一起,對這個柔弱而命運悲慘的女子的打擊是巨大的,到了這個關頭,又有誰可以處理得好這裡面的關係呢?她愛著蘇寧,這是沒有錯的,當蘇寧不顧一切的把她搶回侯府的時候,她就已經發誓今生非蘇寧不嫁,但是,但是她同時也背負著父親的血海深仇,而深愛著的那個人恰恰是最大的阻礙……

  越來越有肥皂劇的架勢了……

  當肥皂劇照進現實,美麗的泡沫是一瞬的花火,終究會破滅,自古忠孝兩難全,不僅僅對於男子,對於女子似乎也是一樣的。

bpd 發表於 2015-5-11 21:07
九百九十六 真相(下)

  蘇寧有一個習慣,原本是沒有的,後來因為經歷了太多的戰爭和權力鬥爭,在這些有硝煙的戰場上和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經歷使得蘇寧養成了這個習慣,無論何時,都會給自己留下後手,他深刻的明白古人所說的狡兔三窟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必要,在吃了不少大虧之後,他開始營造自己的三窟。

  他還認為,作為人類,三窟明顯不夠用,尤其是在伴君如伴虎的時代裡面,一個臣子若要在擁有權力的同時保證自己的身家性命,那就不是三窟可以辦成的,或許需要四窟,五窟,乃至於六窟,大唐開拓江南嶺南和海外的隊伍裡面,都有蘇家的人手,蘇寧借助自己的權力暗中為自己佈置了不少可以用來避禍的地方,無論將來發生什麼,他都可以保證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雖然自己是傳國侯爵,雖然自己的夫人是郡主,但是那又如何?只要皇帝願意,下定決心,誰逃的掉?除非你幹掉皇帝,自己當皇帝,比如朱棣,幹掉了建文帝,自己做了皇帝,那他就安全了,蘇寧不會這樣做,腦袋壞了才會去當皇帝,可是當皇家威脅到自己的安全的時候,總得有個後手才是,皇帝不會完全信任蘇寧,蘇寧也不會對皇帝完全放心,尤其是在面對李二陛下這位如狼似虎的皇帝的時候。

  李承乾即位以後,對國家政策的改動不是很大,比較顯著的改動就是對民間更加溫和,對官員更加嚴苛,對民間採取了蘇寧提出的官與民共治的設想,民間自主推舉德高望重學識淵博的三老為代理人,與官府共治地方。三老為本地人,深明本地情況,外地官員來此上任若是做出不利於當地發展的錯誤決策,三老可以予以駁斥,不遵行政令,請求更高一級的官府予以仲裁。

  同時,為了防止強龍不壓地頭蛇,使得地方割據勢力產生,反而使得官員要依賴地方三老,造成實際上的國中之國現象發生,各地的駐軍也就是防患於未然的準備,三老的輪換制度,官員的輪換調職制度,推舉三老的過程,都將由更高一級乃至於中央官員來到當地進行主持和決策。相互制衡。

  官員勢力太強造成官員魚肉百姓,那是不行的,地方豪強勢力太強造成官員無法施政也是不可以的,尤其是在戰事逐漸銷聲匿跡的神州本土,經濟發達,百姓富裕,一旦富裕起來,就會多出許許多多的不該發生的事情。法律的完善很有必要,而權力的相互制衡也很有必要。

  李承乾對此秉持著謹慎且溫和的態度。對民間多有撫慰,對官員多有監察,作為承和改制的推動者,蘇寧也是在第一時間放棄了武職,專心做一個文官,可是僅僅是如此。又如何可以保證自己的安全和家人的安全呢?三十歲的蘇寧對此有了更加深刻的看法,在李承乾登基之後,蘇寧實際上已經做好了離開的準備。

  不為別的,只為保全情義,保全回憶。保全一切,總有人要讓步,皇帝是不可能的,要讓步,只有自己,若是說一開始還有所疑慮,那麼到了現在,蘇寧已經明白,離開的時候到了,如果不離開,如果放棄離開,那麼對於蘇寧來說,對於整個蘇氏來說,都是難以想像的。

  所以蘇寧才沒有走遠,他一早就洞悉了崔孝義的想法和行動,甚至於已經在心裡面鎖定了懷疑的目標,但是他不願意相信,他也不願意去想,細細的回想,那麼多年的歷程中太多太多的可疑之處都被自己所刻意忽略,他不願意相信這一切真的是真的,他不願意相信那麼多年以來自己都在生死邊緣徘徊而一無所知,更不願意相信枕邊人居然就是一切的起源。

  那個抱著自己讓自己喊她「夢兒」的女子,那個告訴自己本名叫做迎夢的女子,蘇寧斷斷想不到,她的姓氏,是李,李世民的李,李建成的李,李承乾的李,李淵的李。

  一切都可以明白了,一切都搞明白了,蘇寧帶著四大護衛出現在月光底下的時候,用難以捉摸的眼神看著十數年的伴侶的時候,心中是如何想的,估計沒有人可以明白,四目相對,那個時候那個女子的眼神和情感,蘇寧似乎明白了,這件事情到底應該如何解決,或者根本就沒有解決的方式。

  沒人知道那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夜晚究竟發生了什麼,人們只知道在不知道某一天的夜晚似乎聽到了匆忙的腳步聲和呼喝之聲,似乎還有兵器相交之聲,還有喊殺之聲,這在已經承平日久的長安城似乎是非常意外的事情,但是那個時候仍然是宵禁時期,皇帝李承乾的宵禁指令沒有解除,所有人都很明智的沒有去管這些事情。

  那個夜晚之後的第三天,皇帝李承乾下令宵禁制度廢止,長安城從此以後不再需要宵禁制度,至於各地城池是否需要宵禁制度那就要看各地官府的實際決策和三老的民意,一切都是地方自行決斷,除了邊關軍事重鎮依舊維持宵禁之外,不需要上報皇帝決斷。

  人們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讓皇帝再一次宣佈停止宵禁,但是人們聯想到這一次的宵禁之所以開始,是因為太上皇遇刺事件,那麼宵禁解除,是不是也意味著太上皇遇刺事件得到了解決呢?事實上就是這樣,但是官方公佈的調查結果,卻和大家這些日子所猜測的有所不同,這一次的太上皇遇刺事件,是吐蕃、吐谷渾和突厥的部分餘孽聯合起來設計的,他們憎恨大唐,憎恨太上皇,所以決定報復,經過一段時間的偵查,朝廷已經把這些犯案分子全部捉拿歸案。

  所以宵禁予以解除,太上皇和太上皇后即將重回三原縣行宮居住,萬民皆可安心,今後這種事情將再也不會出現,大唐將重新回到當初的盛世局面,所有人都不用擔心會有什麼別的意外發生。往日通行的政令繼續通行,東市西市的擴建計劃也被允許,即將展開。

  當時的人們很疑惑,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後來的人們也很疑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在後人查詢最為可靠的史書的時候,卻沒有發現有關於這一段歷史的詳細記載,甚至也只是稍微提了提太上皇李世民在承和二年遭到了刺殺的事件和官方解釋——各族餘孽殘餘勢力……

  這樣的解釋顯然不能讓大家信服,所以大家只能從一些當時的人和以後一段時間的文人墨客在野記雜文裡面記載的一些揣測和猜想,以及民間傳說當中找尋蛛絲馬跡……

  而在這件事情之後,蘇寧也算是明白了歷史上許許多多的懸案究竟是如何發生的,以及後人無法解開謎題的原因,因為一個千古迷案由自己一手締造,而且這個迷案的真相。將永遠不會被人所知。

  當時的人們最普遍的猜想就是此事和當初的三原縣侯蘇寧脫不開關係,或者還有人傳言說是當時的皇帝李承乾的所作所為,但是這都是野記雜文和猜想,以及民間傳說,沒有實際價值,而官方對此也運用了春秋筆法,這在以寫實而著名,就連李二陛下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問題都準確記載下來的唐朝史書中是難以想像的。

  人們更加懷疑這和當初的傳國三原侯蘇寧脫不開關係。可是在那之後,關於這件事情的任何討論都被禁止。朝臣沒有人在去討論這件事情,百姓們討論卻沒有人認為這有意義,而且在這之後的幾個月裡面,大唐王朝發生了震驚天下的事件,將這個事情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名震天下的傳國三原侯、縱橫部尚書、上柱國蘇寧三次上表辭官。

  天下都為之震撼,為之不解。蘇寧如果是一個七老八十的人,那麼經歷這種事情之後上表辭官也是情有可原,畢竟事情發生在自己的封地,如果發生了一些什麼,極度疲勞的老人家辭官很正常。可是蘇寧不是七老八十的人,而是僅僅三十餘歲。

  蘇寧的年紀放在滿朝文武大臣裡面尚且屬於年輕的,還是三品以上文人高官裡面最年輕的一個,年富力強,能力超群,是皇帝李承乾的左膀右臂,深得信賴,權勢通天,而且大唐剛剛在波斯打了大勝仗,大家都還指盼著蘇侯爺可以去治理那裡,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好處呢……

  大唐的社會裡,商人們還在指望著蘇侯爺出台新的政策好讓自己賺錢,文人士子們還指望著朝廷繼續開科取士,然後讓他們遠赴當地治理地方,軍隊還在指望著朝廷繼續戰爭,讓他們積累更多的軍功,獲取更大的獎勵,然而在這種情況下蘇寧卻上表辭官,使得整個大唐的前進勢頭為之一頓,這是什麼情況?

  新皇帝登基不過兩年,蘇寧也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人們都知道蘇寧和新皇帝李承乾之間的關係,如果說這一朝天子裡面最有前途的臣子是誰,肯定毫無疑問,是蘇寧,如果在貞觀十九年之前大家還不認為蘇寧有成為群臣領袖的能力,那麼在太上皇李世民的貞觀十九年最後的一次政治風暴之後,就沒人懷疑了。

  那個時候群臣震恐,部門淪陷,就剩下蘇寧挺住了朝廷的最後陣地,力抗奸佞之人,保護最後的忠良,繼而為太子的即位和撥亂反正鋪平了道路,把朝中奸佞一網打盡,積累了很高的威望和政治人望,很多大臣都對蘇寧心懷感念,暗暗的把蘇寧視作群臣領袖,他們都支持蘇寧在李承乾即位之後提出的很多建議。

  這種時候辭官?所有人可都等著看蘇寧成為宰相的那一天啊!流言終究是流言,長安百姓沒有人認為蘇寧會做出那樣大逆不道的事情,即使風言風語很多很多,就算事情的真相不是官方宣傳的那樣,也一定和蘇侯爺沒有關係……不過,這一次,他們猜錯了……

  蘇寧辭官事件和太上皇李世民遇刺事件一起成為了唐初最大疑案,官方對於此事的回應含糊其辭,很多方面看似合理,卻不能得到大家的信服,沒有人知道內幕究竟是什麼,只知道後來發生的事情更加富有戲劇性和傳奇色彩,誰都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這件事情的結局,居然如此……

本帖最後由 bpd 於 2015-5-11 21:28 編輯

bpd 發表於 2015-5-11 21:19
九百九十七 辭官

  事情的真相往往出乎人們的預料,後人如何議論,如何捕風捉影,終究難以得知當初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很多事情只要一旦過去,想要知道事情的原委,就是不可能的了,比如斧聲燭影之事,誰知道趙匡胤和趙光義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再如何捕風捉影,能給出一個讓所有人都信服的答案嗎?

  「除了辭官,你再無其他的路可以走了嗎?此事雖然出自於你家中,但是你卻是毫不知情,既然李迎夢已經離開,餘黨盡皆剿滅,我不追究就是,只要把此事秘而不宣,你又為何需要辭官離開?大不了就說成是吐蕃突厥之餘孽賊心不死罷了,萬民需要一個說法,而不是你辭官離開這裡!」李承乾對於蘇寧心灰意冷的模樣非常不快,認為這完全不是他所認識的蘇寧,於是對蘇寧一頓痛斥:「一個女人就讓你頹喪至此?你可還是我認識的蘇三明?!」

  「此事並無旁人知曉,若是不將此事公諸於眾,誰又能知道?朝臣是不會說的,民間流言又沒有依據,如何得以證實?你不用擔心,此事並無大礙,待到事情稍有平息,我與二郎自會回到三原縣行宮,也就沒有人再會議論紛紛,如今朝廷事務繁多,千頭萬緒,若是離開了你,承乾怕是不好處置那麼多的事情。」長孫竭力勸說。

  李承乾接著勸說:「波斯剛剛被攻打下來,那裡杜荷眼看著又要和羅馬人開戰,事務繁多,如何經略波斯?如何經略阿拉伯?種族不同,語言不通,如何將之納為我大唐真正能夠統轄的領土?我需要的不是大而化之的國策。而是具體的策略,三明,只有你能給我策略!我不允許你辭官!」

  蘇寧默然無語,默默地看了看李承乾,開口道:「我心已亂,就算是留下來。也不能盡心竭力的出謀劃策,與其讓我留在這裡形同行屍走肉,倒不如讓我離開這裡,遊歷天下,還可以為你起到震懾四方的作用,承乾,這是我最後可以幫助你的地方了,至於波斯阿拉伯和羅馬,朝中俊傑自然會協助你。我已經沒有留下來的必要了。」

  李承乾怒道:「縱橫部如何處置?除了你,誰能夠掌握縱橫部而不出差錯!除了你,我如何放心把縱橫部交給別人?你才多大?我才多大!我們還有明天!還有未來!你還沒有做宰相,你還有很長的路,你都不要了,未來你都不要了!你還記不記得當初你對我說過的話!」

  蘇寧說道:「現在縱橫部江南分部主管兼寒州刺史張無悔可以勝任此職,此人從十多年前的吐蕃開始就被我看重歷練,縱橫部大大小小事物已經精熟。經歷過江南及嶺南之亂,成長快速。可以托付重任,只是其一直未曾揚名,若要授予其縱橫部尚書之職,還需要一些時間,先以其政績斐然為由召入京師,繼而將他提升為縱橫部右侍郎。待得一段時間後,許其縱橫部尚書之職,其人可以勝任,可以信任。」

  李承乾一愣,大怒:「你為何如此讓我失望!」

  唯有李二陛下一言不發。看著蘇寧灰敗的面容,深深嘆了口氣:「李迎夢,我確實不曾知道建成還有這樣一個私生女,若是知道,盡早除掉,也就沒有今日禍患了……承乾,你不要怪罪三明,這都是我的錯,是我當初做了錯事,遺禍至今,不僅僅害得你母親她們受傷,也害得三明到了如今的地步,都是我,都是我!」

  李承乾面色難看至極,到頭來深深嘆了口氣,坐在了椅子上,嘆息道:「父親,事到如今說這些還有什麼用,不管是對是錯,如今都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三明不能走,波斯之役剛剛打完,朝廷中沒有比三明更加善於應對外務和商務的官員,於公於私,我都不能放任三明辭官。」

  蘇寧搖搖頭:「縱橫部的官員已經被我培養出來,可以很好的應對這些事情了,承乾,你才是皇帝,這些事情應該你做主,而不是我。」

  李承乾一愣,繼而勃然大怒:「這些都不重要!我只是不允許你這樣頹喪!這麼多年了,無論什麼事情,你都沒有像今天這樣過!突厥我們挺過來了,靈州,西突厥,吐谷渾,吐蕃,西域,遼東,倭國!我們都挺過來了,無論多麼困難的局面,你蘇三明從來都沒有像今日這樣頹喪過!你才三十一歲!不是九十一歲!我不允許你這樣自暴自棄!」

  蘇寧還是沒有任何起色,長孫眼看著李承乾如此暴怒,李二陛下一臉內疚也不打算插話,只好站出來打圓場:「承乾,你先冷靜一下,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三明,你說你要走,那麼你打算如何處理蘇氏?如何處理今後的事情?你的子女,你的家人,你如何處置?」

  蘇寧開口道:「已經決定好了,我與芮涵還有其餘妾侍以及年幼子女離開長安城,四處遊歷,母親年事已高,不堪久行,留在三原縣封地,把蘇府一應事務交給兄長打理,年長子女留下就學,交給兄長和師尊代為看管,其餘一切不變,僅此而已。」

  李二陛下閉上了眼睛,微微嘆了口氣,李承乾不發一言,沉默不語,長孫默默的看著蘇寧,突然說道:「你是打算滿大唐的去找尋迎夢的蹤跡嗎?」

  說出這句話的長孫卻是一語道破天機。

  這裡僅僅只有四人,蘇寧把實情也告知了他們,長孫是女人,最瞭解這裡面的內情,蘇寧不忍殺李迎夢,任其逃走,李二陛下心懷愧疚,更兼年老退位,一切都是過眼雲煙,往日種種浮現於眼前,無盡的悔恨與失落,面對李迎夢之事除了震驚就是愧疚,再也興不起一絲殺意,李承乾面對蘇寧和李二陛下的沉默與複雜感情,決定不再追究李迎夢的個人責任。

  李承乾只是下令將李迎夢餘黨全數剿滅。不知蹤跡的李迎夢則不再在意,他知道,李迎夢既然走了,蘇寧既然放她走了,就不會再出事了,而且這件事情關乎到李二陛下和蘇寧兩人的個人聲譽問題。一旦被公眾得知,也不知道會鬧出什麼亂子,尤其是現在掌握起居注和史書編纂的文官集團極為強硬,若是被他們得知,誰知道會在史書裡面如何攥寫?

  李承乾登基之後親自下令不殺言事者,絕不因言治罪,定為鐵律,原本就強硬的文官集團更加有恃無恐。

  李二陛下想要碰史書尚且不行,李承乾就更不用說。跟在身邊的起居郎年紀很輕,但是性格相當耿直,李承乾知道不可能從他手中得知起居注裡面寫了些什麼,除非撤他的職,但是就這一點很重要,其他職位都好說,唯有起居郎和門下侍郎這兩個職位特別敏感,品階很低。但是李承乾若要動,一定會引來滿朝大臣的質疑和詢問。而這兩個職位沒有滿朝大臣的贊同幾乎不可能更改。

  這其中尤其以魏徵這塊硬骨頭最為難啃,另一個時空早該死掉的魏徵此時卻還活蹦亂跳,李二陛下尚且壓不住他,更別說李承乾,很多決策中主要的問題製造者和反對者都是魏徵,不論是誰的決策。即使是蘇寧的,也要把蘇寧的建議拉上手術台解剖,一點一點的從雞蛋裡面挑骨頭,就差配備光學顯微鏡了,李承乾每每被他弄得連脾氣都沒了。只能屈服,這大概也是這個時空的不同之處。

  而在那之後,蘇寧所編纂的《資治通鑒》之前所未公佈的唐卷——武德貞觀兩冊也被公佈,據說打算編纂本朝史書和個人回憶錄的官員們如獲至寶,李承乾沒有作為,太上皇李二陛下閉口不言,默認了這兩卷披露了相當一部分內情的文章的公佈,然後公佈之後,天下似乎並沒有想像般那樣震動,除了幾個老儒叫囂著要殺了蘇寧除外。

  或許真是如同蘇寧公佈之前所說的,事情發生在大家眼皮底下,動靜很大,大家心裡都清楚,只是不說,念及李二陛下的好處,就算說了又如何?如果是楊廣,不說照樣有人造反;所以文人們似乎並沒有多少為李二陛下避諱的想法,皇帝李承乾說不出反對的話來,他親自將自己的年號定為承和,就是說明了不在意避諱之事,如果此時干預,就等於是自己打自己的臉,朝令夕改,自食其言,絕非為君之道。

  「我與她十數年夫妻之情,十數年枕邊之人,我無論如何也不能勸服我自己忘掉這個人的存在,並且相信她就在我的枕邊做出了這樣的事情,我不知道到了現在為止我和李建成誰在她的心中更加重要,但是我也想親口詢問一下她,之前沒有詢問,但是如果我能再次見到她,我一定要問,否則我一輩子都不能安心,死也不能瞑目,承乾,或許你不能理解,但是我現在就是這樣的心情,我覺得我該做的都做了,不該做的也做了,現在是時候離開了,即使沒有這件事情,我也要離開了。」蘇寧這樣說道。

  李承乾默然無語,長孫閉口不言,令人感到不自在的沉默維持了一會兒,之後,是李二陛下打破了這種沉默,他的身體微微有些顫抖,好一會兒才停下來,似乎下定了什麼重要的決心一樣,開口說道:「蘇寧,朕給你最後一道命令,若是你可以再次見到她,替我向她道個歉,就說,我對不住他們父女。」

  李承乾瞪大了眼睛,彷彿聽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話,長孫卻反而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似乎早有預感,蘇寧先是一愣,隨後露出了釋懷的笑容:「臣蘇寧謹遵太上皇之命!」

  承和三年正月十七,傳國三原侯、上柱國、縱橫部尚書蘇寧第五次上表辭官,群臣沉默不言,而皇帝李承乾亦無可奈何,遂應允之,隨後,除了賞賜蘇寧幾輩子都花不完的財富以及一品文官銜以外,還做出了晉升蘇寧為一等秦國公的決定,封號「秦」與太上皇李世民登基之前的王爵號「秦」一樣,以示皇家榮寵不絕,傳國三原侯爵位由蘇寧嫡長子蘇慶仁承襲,蘇府一切待遇晉升一級,蘇寧其餘三個兒子得福蔭,皆獲得官職。

  緊隨其後,李承乾也不知是出於何種心理,又做了一件讓全天下感到震驚和不解的事情……

本帖最後由 bpd 於 2015-5-11 21:29 編輯

bpd 發表於 2015-5-11 21:29
九百九十八 我有一個夢想(上)

  李承乾究竟是出於什麼心理做了這件事情,蘇寧不知道,就在李承乾宣佈為蘇寧加官進爵以補償他放棄權力的舉動之後,李承乾又在沒有和蘇寧做任何商量的前提下突然宣佈把已經二十多歲卻至今沒有婚配的皇妹臨川長公主李淳下嫁蘇寧,為蘇寧平妻,擇良辰吉日舉行婚禮。

  一石激起千層浪。

  蘇寧首先就懵逼了。

  他看著李芮涵難以理解的眼神,看著靈兒蘭兒和武照還有一家子男女老幼奇怪的眼神,覺得渾身不自在,決定立刻去皇宮找到李承乾詢問一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不是說好放我走了嗎?為什麼還要弄出這些個么蛾子?要我帶著公主去四處遊歷?!

  還有,為什麼偏偏是……淳兒……

  沒人知道那一天蘇寧衝入皇宮之後究竟發生了什麼,守門衛士也只知道蘇侯爺進去的時候是一臉的糾結,出來的時候是一臉便秘,似乎發生了什麼很讓他感到鬱悶的事情,他們不知道究竟皇帝陛下和蘇……公爺說了什麼事情,不過看起來應該不是壞事才對,因為在七天之後,似乎是皇家等不及了要把公主丟給蘇寧一樣火急火燎的舉辦了婚禮,準備之匆忙和速度之迅速超乎想像,又成了唐初最大疑案之一,讓人們感到不解。

  太上皇的女兒,如今皇帝的妹妹,生母是地位僅次於長孫的韋貴妃,身份何等尊貴,就這樣下嫁給了蘇寧,居然還是以平妻的身份,雖然歷史上不是沒有過平妻的前例,但是,公主做平妻,是不是有些太過了?而且蘇寧的正妻李芮涵郡主是否答應?是否有不高興的地方?郡主的父親李孝恭是否有過反對?是否同樣不樂意?人們都不知道。

  八卦是人類的本能,在被無數大媽時代廣為傳唱之後,事情的本來面目已經不可追尋,大媽時代們把事情的真相毀的面目全非,讓人不忍直視。所以後來有那麼多各種各樣的傳說版本,也多虧了大媽時代們的傳頌,唐初四大疑案中的公主案之所以如此歡樂,大概也就是如此。

  蘇寧知道,他抵達皇宮的時候,李孝恭,李二陛下和李承乾三人都在,似乎料定了蘇寧會過來,除了李孝恭滿臉不爽之外。李承乾和李二陛下臉上都帶著一種名為輕鬆的表情,李二陛下的表情好像是在說你小子是逃不了成為我女婿的命的,雖然十多年前沒有成功,但是正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應該是可以表示我如今的心情的。

  李承乾倒是解釋了一下,說正好是因為這個事情的發生,否則他是絕對沒有理由和膽量把公主嫁給他做平妻的,畢竟是公主。歷史上雖然有平妻和左右夫人的例子,但是絕對沒有公主什麼事情。如果是尋常時節,百官一定不會認同,但是如今不一樣,大家都以為蘇寧是因為什麼事情而放棄了權位,皇家想要補償他,所以做出了這樣的決策。朝臣和天下悠悠之口都可以被堵住,不會有人說三道四。

  至於李孝恭那裡雖然很不爽,但是作為知道內情的為數不多的人之一,李孝恭沒有反對,反正蘇寧的嫡長子慶仁已經確定承襲傳國三原侯的爵位。那麼就算臨川公主生下兒子,也不會把傳國三原侯和蘇家家主的地位給搶走,這是肯定的,所以既然如此,加上宮裡面的傳說,李孝恭也就認了,發生了這種事情,李氏家族內部也是極為矛盾,感情複雜,遇到了這種事情,誰還能淡然處之呢?

  至於李芮涵那裡,還有其餘的家人,對於此事好像都有些不太想要評論,本來家中遭逢大變,大家的心情都不好,蘇寧的心情也很不好,那麼多天來,大家的心情都比較壓抑,連慶仁都沒有想要繼續作怪惹怒父親,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那個很溫和的四娘為什麼會突然消失,父親為什麼突然那麼消沉,現在家裡面突然傳來父親又要娶妻的消息,大家的反應似乎都不如想像中那樣強烈。

  在這樣的背景下,蘇寧的心情可想而知了,繼而又在婚禮之前的六天,回家之後的第二天,李承乾再次下詔讓蘇寧進宮,進宮之後,李承乾卻沒有接待蘇寧,而是把蘇寧送到了一個偏僻之所,蘇寧一樣就認出來這是十八年前自己和淳兒初次相見的地方,頓時蘇寧就明白了,貞觀四年的那一幕,或需要在這裡重演。

  這裡發生了什麼,沒有人知道,蘇寧在這裡見到了誰,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依舊沒有人知道,史書上對於此事的記載甚為簡略,只有「承和三年初,上以臨川長公主尚蘇寧」之記載,倒是民間傳說又一次大放異彩,蘇寧進皇宮和離開皇宮都被不少人看在眼裡,他們發揮想像力,四處傳說。

  而這些原始的傳說被文人墨客們知道之後,文人墨客們發揮浪漫的天性和優美的文辭,繼續渲染,渲染出了一番才子佳人式的傳奇故事,居然還有人把這件事情算作了上輩子的緣分,木石前盟之類愛情故事,使人不得不感嘆「人才在民間」這話是多麼的正確。

  事情遠沒有那些傳說說的那樣曲折離奇,也沒有文學藝術作品所描述的那麼浪漫美好,蘇寧倒是的確不知道另一個時空裡嫁給了周道務且一生不離不棄的臨川公主李孟姜就是淳兒,而且這個時空中,淳兒推辭了三五次李二陛下和李承乾為她的指婚,李二陛下和李承乾都不願意逼她,但是一開始也不理解,得知了內情之後,倒也多了幾分憂慮,而這一次,實在是天賜良機。

  雖然這樣做或許對剛剛遭逢大變的蘇寧有些不太好,但是李承乾和李二陛下是打著「害你丟了一個就還你一個」的想法,也為了心中再也裝填不下別人的淳兒,這才有了這樣的決策,蘇寧沒有反對,蘇府也沒有反對。於是,臨川長公主下嫁一等秦國公蘇寧的婚禮就在這之後第六天舉行,長安城歡慶三天三夜。

  在那之後,蘇寧就讓家人整頓行裝,準備離開長安城,離開長安城之前。蘇寧去了很多地方,比如去了李泰的王府,去和名滿天下的火藥王爺告別,李泰很是捨不得蘇寧的離開,因為蘇寧一旦離開,他在很多問題上的疑惑就沒有人能給為他解答,和他一起思考。

  蒸汽機的發明已經進行到了最後的試驗階段,只差一點點就可以成功,雖然距離實際使用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距離火車的出現或許還有一段時間,但是這已經是巨大的成功了,至少蘇寧已經可以想像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可以看到大唐的軌道鋪遍全國。

  蘇寧笑著告訴他:「我們可以使用飛鷹聯絡,無論我在哪裡,無論你在哪裡,我們都可以利用飛鷹傳書,你把你的想法和疑惑告訴我。我也把我的想法疑惑告訴你,縱使天涯海角。我們依然可以聯繫,我們依然可以一起研究,再者說了,你才二十多歲,我才三十多歲,我們還有好幾十年。如果不出意外,每年春節我會回來,不過以後要是走遠了,估計就回不來了,所以啊。你要快點把超級交通工具製造出來,讓我可以方便的回來!」

  李泰一臉的自信:「放心吧,我三十歲之前,一定把它弄出來!」

  接著,蘇寧和自己的一群小夥伴們道別,長孫沖,李震,程處默,尉遲寶林,李伯瑤,他們從天南地北的各地軍中趕回到長安,他們接到了皇帝關於蘇寧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大驚失色,全部都趕了回來,蘇寧只是笑呵呵的拉著他們去醉仙坊喝了一頓酒,感受了一遍久違的兄弟喝花酒的快感,雖然大家都才二三十歲,但是都是從軍之人,天南地北,誰知道下一次見面是什麼時候?誰知道還有沒有下一次?交通落後的年代,第一次見面,也有可能是最後一次見面。

  杜荷遠在羅馬邊境處屯兵備戰,是在脫不開身,就派了王玄策趕回來慰問蘇寧,薛仁貴也從遼東軍裡面趕了回來,一起喝了一頓酒,相互勉勵了一下,然後揮手告別,蘇寧告訴他們,不要懈怠,自己雖然的確是出去遊歷的,但是也有替代天子巡視天下的名分,遇到不平之事可以當機立斷處理,不需要經過當地縣府州府的允許,也有可能直接跑到他們的軍隊裡面和他們相聚,順便檢查一下他們的軍隊有沒有偷懶。

  最後,蘇寧去了那些和自己關係最好的老傢伙們的府邸,一個一個的給他們道別,給李世績最後敬了一杯酒,給程咬金最後烤了一隻羊,給牛進達最後燒了一次紅燒肉,去軍校瞻仰了英雄紀念碑,祭拜了忠魂祠,最後巡視了一遍軍事大學,政法大學和格物大學,最後看了一遍長安城的美景,看了看隨處可見的外國商人……

  事情都辦完了,該走的總歸要走,大傢伙兒約定了,在同一天,一起離開,蘇寧是決定先往南邊走,看看南邊曾經被自己改革過的地方現在如何,要去看看有沒有官員和商戶勾結在一起的現象發生,如果有的話肯定是定斬不饒,所以就不能和他們之間的某一些人一路離開了。

  蘇寧帶著妻妾,帶著年幼的兒子和女兒,帶著忠心耿耿的四大護衛和一群衛士,和所有兄弟好友在長安城外告別,從不同的方向離開了長安城,有往北去的,有往西去的,有往東去的,蘇寧是往南去的,大家最後道了一聲珍重,朝著不可知的未來而去。

  誰都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是什麼樣的,乃至於下一秒鐘會發生什麼尚且不敢確定,又有誰可以說自己知道自己的未來是什麼樣的呢?誰知道自己的路該怎樣走?蘇寧同樣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他所能做的,也就是不斷的走啊走啊,一直走到再也走不下去為止。

  從貞觀四年走到承和三年,快二十年的歷程,走完了貞觀朝,成為了承和朝的重臣,蘇寧覺得自己已經做到了很多人一輩子都做不到的事情,他相信後人在閱讀這一段歷史的時候,一定會在這段輝煌的歷史中發現自己的身影,發現那麼多超越時代的想法的提出之人是自己,知道貞觀大革新的主要策劃者是自己,知道未來的民主之路的奠基人也是自己。

  該做的都做了,不該做的也做了,還有什麼是需要自己留在這裡的呢?

bpd 發表於 2015-5-11 21:39
九百九十九 我有一個夢想(中)

  從離開長安城的那一天起,蘇寧就知道這個世界已經和過去完全不同了,他所看到的天下不再是悲慘世界了,不再是貪官污吏橫行的世界,蘇寧一直很擔心,在古代王朝中,無論皇帝多麼鐵心反腐,其成效始終是治標不治本,歷史上殺官殺得最狠的皇帝是朱元璋,對付貪官的刑罰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發明不出來,可是大明朝的貪官絕跡了嗎?

  權力得不到制約,貪污腐敗就難以杜絕,但是絕對的權力平衡是不可能的,所謂水至清則無魚,貪污腐敗如何能被趕盡殺絕?所謂民主制度只是將貪污腐敗遏制在了一個相對較小的範圍內,讓更多的人可以去監督公權力使用者,並且有權利罷免公權力使用者,可是那就能完全避免貪污腐敗嗎?以皇帝手握生殺大權之威尚且不能根除貪污腐敗,無論多麼鐵血的帝王也做不到,甚至很多情況下,皇帝都只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厲行反腐,會讓自己的皇位受到威脅。

  蘇寧想過很多種辦法,從擴大御史數量到修訂法律,在這個時代所能做到的所有的事情他都嘗試過,力圖做到最好,可是在李二陛下時代,依然發生了三大港口的貪腐事件,李二陛下大開殺戒,殺了近一千人,廢掉了幾百名官員的職位,轟轟烈烈的大航海行動幾乎夭折,以貞觀時代的朝廷政治清明程度尚且難以抑制大貪腐事件的發生,又談何其他時代呢?

  李二陛下在位的時候,有些話蘇寧不敢說,李二陛下也絕對不會接受,但是從小就相識的李承乾卻不一樣,比起李二陛下在刀光劍影和陰謀詭計中的成長歷練。李承乾接受的是正統教育,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了蘇寧很大的影響,在行為處事方面,較之於李二陛下,更傾向於使用溫和談判的手段來解決而不是以刀和劍去解決,這是李承乾的優勢所在。

  所以在李承乾即位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每一次和李承乾奏對的時候,蘇寧都會把自己的想法一點一點的灌輸給李承乾,告訴他,自上而下的反覆終究是治標不治本,皇帝個人的言行好惡只能起得了一時的作用,而起不了永遠的作用,若要起永遠的作用,首先就要以法律的形式把這些條文給確定下來,使之成為國法。其次,就要在手段和方式上下功夫。

  昔年諸葛亮治理西蜀,第一步就是召集法正黃權等大臣一起制定了嚴苛的《蜀科》,有人說這樣做是否太過嚴厲,容易傷害當時立足尚不穩定的劉備集團和蜀民之間的感情,但是諸葛亮說,亂世重寬容,弛世用重典。在和平年代,失去了戰爭的威脅。生產力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溫飽水平達到之後,自然就會追求更高水平的東西,貪污腐敗和犯罪就會滋生。

  這個時候如果不用嚴苛的法律把人們的行為規範住,那麼民心就會敗壞。道德就會淪喪,劉璋治理蜀地被人稱之為闇弱,就是如此,外界雖然動亂,可是蜀地歌舞昇平。整個蜀地就是貪污腐敗的溫床,蜀地經過劉焉劉璋父子數十年的治理,尚且在兩三年之內就被劉備攻取,那麼多人投降附敵,原因就在此。

  但是蘇寧對於諸葛亮的話做了引申解釋,蘇寧對李承乾說,我們的外部環境不夠安穩,但是內部,神州本土已經相當安穩和平,經濟發展很快,百姓生活越來越好,似乎已經到了使用重典的時候,但是千萬那不要忘了,百姓是我們的根本,我們最擔心的是百姓造反,而如果沒有外部因素,很難想像百姓會主動造反,自古以來人們都說官逼民反,官不逼,人民生活有著落,為何要造反?

  真正需要用重典的不是百姓,而是官員,我們制定的民法可以寬容,可以溫和,多多採取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盡量不要去打擾普通百姓,而真正需要控制和對付的,就是各地官員和各地豪強,漢初因為使用黃老之術,在幾十年裡面為漢朝積累了強大的國力,為反擊匈奴奠定了經濟基礎,但是隨之而來的是豪強橫行,官府與之勾結,使得百姓不知有朝廷,不知有皇帝。

  所以,我們需要對官員和豪強使用重典,以法家之術對之,對於平民百姓則使用溫和的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盡量不要去打擾他們,交夠了賦稅,沒有犯罪,那就可以了,讓他們繁衍生息,多多生孩子,積累人力物力,藏富於民,等到真正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感念於朝廷恩德,自然會效命,至於原本就擁有大量財富和勢力的豪強,則要抑制,不能使之魚肉鄉里,對於掌握大權的官府,則要監察,不能使之橫行鄉里,魚肉百姓,更要防備他們和豪強聯合,隻手遮天。

  想要做到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我們對付商人很簡單,不允許商人以及其子孫後代做官,一人經商,全家及三族之內親屬不得入仕,主要以學習法家之術的官員充當當地官員,充當市舶司的官員,嚴防商人腐敗,但是對付地方豪強和官府腐敗,卻是很嚴重的問題,需要小心謹慎,一著不慎,官逼民反,我們是鎮壓,還是不鎮壓?

  法家之術和黃老之術交替使用,雖然說起來好聽,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又該如何呢?其中有太多太多不確定的因素,朝廷官員終究難以把握,所以,應當把這份權力下放給當地人,組織民眾推選德高望重之輩擔任鄉間三老,並不一定要年齡大,有德才,有名望,足夠公正,就可以做三老,為民間代表,與當地官府一起治理地方。

  本地人總會照顧本地人,和外來的官府官員不一樣,如果官府做出了不利於當地發展的決策,三老可以駁斥,就像是門下省駁斥皇帝旨意一樣,三老可以駁斥官府政令。乃至於彈劾縣府官員,甚至是州府官員,直接告御狀,三老可以代表民眾直接上報皇帝,懲治當地官員等等。

  這是最原始最古老的民主監督政策了,也是目前蘇寧可以做到的最高程度。蘇寧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否可行,也不知道這樣的政令推動到地方上會不會得到徹底的貫徹與執行,也不知道執行的過程中會發生什麼問題,所以這一次蘇寧離開長安城,順便還帶上了李承乾「代替天子巡視天下」的指令,不告訴官員具體行蹤,以此震懾官員。

  承和朝的主要法令修改都是針對官員,尤其是地方官員,難保地方官員對於朝廷政令多有抗拒和陽奉陰違之作態。蘇寧自己也有些擔憂,雖然已經不能在朝廷裡面做出什麼決策,可是自己還是可以發揮餘熱的,杜如晦選擇去當一個教書先生,去發揮餘熱,李靖選擇寫兵書,給軍事大學做教材,以此發揮餘熱。蘇寧也就選擇遊歷天下,巡視天下。震懾天下,以此發揮餘熱。

  越來越多的老人會退下來,會把權力讓給年輕人,讓他們去發揮自己的能力,可是老人的經驗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越來越重視實幹才能的朝廷用人方針指導下。難以想像以後的朝廷會出現很多的只知清談而不知實幹的官員,大家都很能幹,都有預熱可以發揮,老死家中不是最好的選擇。

  以杜如晦、李靖、蘇寧為首,大唐的臣子們也有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和皇家禪位傳承相對應,臣子一旦到了精力不濟的情況下,就該主動向皇帝上表辭官,讓出權位給更年輕的官員發揮,而自己就該退居二線,不是說完全退隱,而是可以選擇學習杜如晦、李靖或者蘇寧,選擇當一個教書先生,或者寫寫回憶錄或者自己的經驗之談以遺後世,再或者就像蘇寧一樣遊歷天下,巡視天下,發揮餘熱,就算是離開了朝堂,也是可以發揮出作用的。

  李靖杜如晦和蘇寧的做法無意間為大唐的臣子們準備了另外一條道路可以走。

  蘇寧並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會給以後帶來多大的影響,他只知道自己目前的做法是最合適的做法,他南下江南,渡過淮河長江,進入他曾經奮戰過的地方,在這裡他看到了薛仁貴曾經死戰的河道,看到了曾經破敵的江岸之戰,他抵達了廬江,在十多年前曾經大醉的周瑜墓碑前,再一次和已經作古的周都督把酒言歡,周都督遇到過明主,可惜明主離開的太早,繼任的主子顯然不具備容納周瑜的胸襟和氣魄。

  蘇寧覺得自己很幸運,遇到了李世民,遇到了李承乾,李世民雄才大略是不容置疑的,膽氣十足也是不可置疑的,縱使有錯,可是大唐盛世一手由他打造也是不可置疑的,他沒有殺功臣也是不可置疑的,他有足夠的胸襟和氣魄駕馭群臣,在他的手下,功臣很好的善始善終,這在歷代帝王中是極其少見的,定天下而大殺功臣幾乎是一個定理,沒有多少皇帝可以避免,李世民就是為數不多的其中之一。

  而他遇到了李世民,正如同周瑜遇到了孫策,而且蘇寧的運氣也很好,李世民沒有早死,而他的繼任者李承乾也不像孫權那樣,城府太深,表面寬宏,內裡氣短;所以他可以活到現在,可以活得這樣瀟灑,甚至可以在私下裡場合不對李承乾稱臣,而依舊以幼年稱呼相稱,滿朝文武大臣,僅他一人而已,他很感激這一家子,被改變過的一家子,總是他知道如果沒有他,這種事情絕對不可能發生。

  他來到了當初居住過的府邸,見到了當初和自己並肩作戰的人們,巡視了當初因為自己的政策而定居在這裡的人們,因為土地政策而定居江南的江北人,他們都生活得很好,沒有人欺壓他們,沒有人折磨他們,政策在這裡很好的貫徹實施,大港口所帶來的充裕資金為這裡的建設發展帶來了充足的資本,這裡的人們的臉上,可以看到昂揚向上的鬥志,和對未來的期望。

  有了對未來的期望,就有了未來。

  蘇寧繼續南下,在梅嶺關祭奠了當初南下開疆拓土的五十萬秦兵,祭奠了為華夏開拓了這一片寶貴土地的秦始皇嬴政,親手為之立碑作傳,使後人不忘當初雄壯的五十萬華夏秦軍;不論他的其他所作所為如何,功就是功,過就是過,不能一概而論,開拓嶺南,移民百萬,始皇帝之胸襟氣魄,高瞻遠矚,不可謂不讓人感到震撼,感到拜服。

  轉道古柴桑,蘇寧意外地發現當初自己立下的那塊碑的周圍,已經有了很多人居住,這裡的人們相信這塊蘇侯爺親手書寫的碑文可以保佑他們,所以以此為中心,南遷的難民們自動的居住在這裡,開荒,種地,建造房屋,休養生息,州府官員自然願意他們在這裡開荒,增加縣府,增加賦稅,對於這裡的人門要求將這個新的聚居地的縣名取為「寧」的要求也答應了。

  寧縣,一個最早人口六萬,方圓數百里的新縣,在荒蕪的南國逐漸發展,十多年以後的如今,承和三年,常住人口已經超過了三十萬,方圓數千里,乃是南國著名大縣,北承最早開發的揚州之地,南接借助海運迅猛發展的嶺南諸州縣,承上啟下,成為著名的中轉站,蘇寧蘇侯爺的生祠也是這裡最著名的景觀之一,香火不絕,蘇寧抵達這裡的時候,萬人空巷,人們都去瞻仰蘇侯爺……現在應該叫做蘇公爺的真實樣貌了……

  蘇寧大大方方的站了出來,與這裡的人們親切交談,親自去看了一下被看護的很好的蘇侯碑,還有香火不絕的蘇侯生祠,看到自己的雕像那樣「威猛」——唐人的威猛似乎就是滿臉橫肉,滿臉大鬍子,怒目圓瞪,震懾宵小……蘇寧有些鬱悶,自己明明是唇紅齒白,就算不是多麼帥氣,但是也足夠好看,可以在對相貌有嚴格要求的朝堂上站穩腳跟了……

  很多很多年以後,當初跟隨在蘇寧身邊的幼子蘇慶智寫回憶錄描述當初父親抵達寧縣的時候,男女老幼臉上的激動和發自內心的崇敬之情對自己帶來了第一次衝擊,從那以後,這種表情就是他的憧憬,父親那樣的人就是他的憧憬……

  蘇寧在寧縣足足待了兩個月,在這裡人們為他建造了一座別院,蘇寧欣然接受,帶領全家住進去,在離開之前的兩個月裡面到處走訪,走遍了整個寧縣,在寧縣縣官的陪同下考察了整個寧縣的周邊地勢,然後寫了一份詳盡的發展藍圖交給了寧縣縣府,告訴他們接下來應該如何規劃寧縣,規劃整個周邊地區的發展,還另外寫了一份整個周邊地區的發展藍圖交給了州府,囑咐他們小心行事。

  自己的藍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不要拘泥於自己的藍圖,因地制宜,選擇最適合的方式,這裡有很多官員都是新科舉選拔的實幹人才,也有政法大學的畢業生,蘇寧告誡他們,為官一方,切記保境安民,做出政績,不要做出讓百姓痛恨的事情,天道輪迴,自有定數,若是不想遺禍後人,就千萬不要做違心的事情,不信你們抬頭看看,上天放過誰?

  兩個月之後,蘇寧離開了這裡,繼續往南,離開之前,又是一次萬人空巷的相送,縣府縣官帶領全縣府官員和百姓相送十數里,蘇寧好言相勸讓他們回去,各自耕種土地,發展當地,今後,他還會再來,那座別院他很喜歡,如果有可能,他會選擇在這裡,和他的家人一起,陪著這裡的所有人一起,在這個以他的名命名的地方,終老一生……

bpd 發表於 2015-5-11 21:55
一千 我有一個夢想(大結局)

  離開寧縣之後,蘇寧繼續向南走去,來到了過去被人們稱為荒蕪之地,但是現在卻是整個大唐最富裕地區之一的嶺南,這裡,他曾經和所有的地主豪強博弈,在這裡,也有他為自己的家族購置的甘蔗園,這裡有蘇家別院,不需要浪費民力再去建造居住之所,不過當蘇家車隊緩緩駛入廣州城的時候,才有眼尖的人發現了這是蘇侯爺……不,蘇公爺的車隊。

  他們不會忘記,貞觀九年十年,是蘇寧一個人來到這裡,然後,一片荒蕪之地變成了整個大唐人口密度最高,最富庶的地區之一,也是外國人最多的地方之一,也是船運事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法治最嚴格的地方之一,在這裡的幾大港口,以廣州港口為首,每天都有數千隻海船停泊在這裡,交易最旺盛的季節,這裡最多的時候一天有一萬多艘海船商船停留在這裡。

  這裡的人們不會拋棄傳統,每年春天不會忘記耕種,春天農忙時節,嶺南沒什麼人做生意,春耕一過,家裡的主要壯勞力就會來到海邊,從事第二職業——海員,來這裡的海船太多,做生意的外國人和大唐人太多,需要僱傭的人手自然也越來越多,而外國商人並不清楚這裡的風俗,所以往往需要更多的當地人來幫助他們。

  本地商人自然也需要本地人,外地商人也需要本地人,外國商人更需要本地人,所以說,這裡的本地人明顯不夠用了,所以,越來越多的北方無地農民也因此而南下,促進了江南甚至是嶺南的大發展。蘇寧又首先在這裡推廣了紙幣,紙幣的便捷和官方的信譽度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驗證,所以紙幣的發展飛速推動了商業的發展,打開了束縛商業發展的最後一道枷鎖,商業開始騰飛。

  長安,洛陽,太原,晉陽,襄陽,長沙,金陵,廣州,數不勝數的大城市設立了錢倉,設立了以朝廷信譽度為保證的國家紙幣發行所,紙幣的存在越來越被商人們所依賴。而在廣州這樣的海運大城市,紙幣幾乎已經取代了笨重的銅錢,成為了主要流通貨幣,紙幣已經不再是當初的單純的儲蓄憑證,而是變成了可以交易使用的貨幣。

  為此,蘇寧在這裡考察了一段時間後,專門寫信給李承乾,讓他多多注意紙幣的使用和發行事宜。有多少銅錢,就發行多少紙幣。千萬不要把紙幣真的當作銅錢,沒有銅錢做保證的紙幣,只會造成國家的經濟崩潰,一定要嚴守錢倉,絕對不可以讓一枚銅錢被貪污掉,因為在這個時候。哪怕僅僅是一文錢,都可能是千里之堤中的蟻穴。

  在嶺南,蘇寧也受到了很好的招待,嶺南的人們都把蘇寧當作恩人,財神。已經往六十奔的馮盎更是如此,他還打算把蘇寧帶到他的那間紙醉金迷的府邸裡面,蘇寧擺擺手,家裡一個郡主一個公主一個國公之女,那可都是母老虎,惹不起惹不起,馮盎哈哈大笑,沒有再做堅持,不過還是帶著蘇寧遊歷了很多地方。

  蘇寧自己也去了很多地方,去了港口考察,去了各地縣府州府考察,風聞李承乾有恢復州郡縣三級制度的想法,蘇寧對此也表示贊同,大唐的道不是行政區劃,朝廷往下的行政區劃就是州,貞觀四年之前還可以,可是現在,大唐的國土範圍擴大了三四倍,州府更是增加了數百個,難以直接管理,恢復三級制度刻不容緩了。

  各地的風土人情,各地的行政經濟現狀,還有這些地方的軍隊現狀,駐軍是否盡職盡責,將領是否盡職盡責等等,大唐雖然也有將領和軍隊駐防輪換制,不過沒有宋朝那麼恐怖,宋朝直接把國家的軍事人才給扼殺了,而大唐的政策僅僅是針對軍事方面的擁兵自重,李二陛下和李承乾可不會像趙家皇帝那樣白癡懦弱,軍隊要是失去了有力的統帥,和軍賊有何區別?

  實地考察,仔細考慮,斟酌字句,給李承乾寫信,告知他周邊地方的真實狀況,一些好的地方予以表揚,一些不好的地方予以揭露,斥責,蘇寧就在這樣的過程中,度過了一年又一年,去了一個又一個地方,一個又一個窮鄉僻壤,一座又一座歷史名城,爬過高山,遊過大河,吃過昆蟲,喝過馬奶,有了李承乾巡視天下的命令做護身符,蘇寧無論去哪裡都是可以的。

  一開始去的地方少,距離比較近,每年過年的時候蘇寧還能回家過年,可是幾年之後,走的地方就開始很遠,兩三年不回長安城一次,也是常見的,蘇寧開始往大唐新近佔領的領土上進發,往那些在神州本土的人們看來是不毛之地的高原大山上進發,去了吐蕃故地,吐谷渾故地,西域故地,西突厥故地,東突厥故地,高句麗故地,倭國故地等等……

  官員有沒有理智地對待當地的外族人,當地的漢人有沒有欺凌外族人,外族人有沒有惡意反抗官府的好意,土地有沒有開發,外族徵兵有沒有開始,房屋有沒有建立,戰爭創傷有沒有恢復,有沒有按照實際情況發展經濟,發展文化,發展人口,有沒有貫徹落實朝廷的基本方針,有沒有因地制宜,實事求是……

  一年又一年,一年又一年,蘇寧從沒有停止過自己前進的腳步,他不再立足於朝堂,而是執意於遊歷地方,皇帝看不到的事情,京官看不到的東西,他都可以看到,他可以褒獎有政績的仁德官員,也絕對不會姑息大奸大惡之人,他不會無視與昏官做鬥的三老,也不會忽略與官府相勾結的地方豪強,皇帝鞭長莫及之處,就是蘇寧蘇公爺主持正義的地方。

  一年又一年,一年又一年,時間似乎沒有給蘇寧帶來任何改變,但是卻又明明白白的告訴蘇寧,它過去了……

  杜如晦走了。他有一個夢想,他想做桃李滿天下的名師,他是在洛陽郊外的學堂裡走的,他離開了朝堂之後,去做了一個教書先生,蒙學老師。教導家鄉洛陽的幼童讀書,習字,名滿天下,帶出了無數學生,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之時,寫信給蘇寧讓他來到洛陽,冬日午後溫暖和煦的陽光下,蘇寧聽完了杜如晦的最後一堂課,看著杜如晦的帶出來的參加科舉考試的學生們的報喜信。聽著幼童們朗朗的讀書聲。

  承和七年那個冬日的午後,杜如晦面帶笑容,躺在躺椅上,就像是睡過去了一樣,雙手放在肚子上,握著一張紙,那是杜荷的捷報,杜荷率領安西軍在大戰中殲滅羅馬軍團精銳二十萬。取得決定性勝利,繼續穩步推進……杜如晦似乎在享受著什麼。蘇寧知道,杜如晦是在享受著這朗朗的讀書聲,還有來自於孩子的那份驕傲……杜如晦終年六十八歲,比之另一個時空多活了二十三年。

  太上皇李二陛下與皇帝李承乾聞訊,大為哀傷,遣皇太子李象與二皇子李厥親自披麻。與太上皇李二陛下和太上皇后長孫共同出席葬禮,並罷朝三日,與滿朝大臣一起為杜如晦上謚號——成,追封一等萊國公。

  李靖走了,他有一個夢想。他想從來時來,從去時去,他是和蘇寧一起從東突厥故地重遊回來的路途中走的,他說,他時日無多了,這輩子也沒什麼遺憾的,最愛之人走在他前面,最牽掛的小孫孫也成家立業,有了後人,他已經沒有什麼遺憾的,唯一掛念的,就是當初和蘇寧第一次相見的大草原上,那裡,是一切的開始,蘇寧自己也很懷念。

  扶著已經老的走不動路的李靖站在了那塊草地上,李靖笑瞇瞇的對他說,如果不是當初偶然的心懷疑惑,下令斥候不得亂來,估計斥候立刻取走蘇寧的性命,那麼還會有今天的一切嗎?去往了定襄城,蘇寧看到了當初自己走了狗屎運打的第一場仗的痕跡——用匕首刻出來的痕跡,李靖也說,要不是守城的突厥人不懂兵法,你小子能全身而退?

  李靖沒有遺憾了,承和十年春日那個有著很美的夕陽的黃昏,李靖躺在馬車裡,瞇著眼睛看著蘇寧,緊緊握住了蘇寧的手,含笑而終,終年八十五歲,比另一個時空中多了七年的壽命,他寫了好幾本兵書,全部都用作了軍校的教材,在他做軍事大學祭酒的十年裡面所帶出來的學生,都成為了大唐軍隊裡的骨幹,以桃李滿天下稱之絲毫不為過。

  皇帝李承乾罷朝三日,親筆書寫「軍神」二字,遣皇太子李象親自送給李伯瑤,以示皇家榮寵,並與太上皇李二陛下與太上皇后長孫親自出席了李靖的葬禮,撫棺痛哭,追封李靖為一等衛國公,上謚號景武。

  李二陛下也走了,他也有一個夢想,在他活著的時候,看到大唐國泰民安,李承乾精明強幹,李靖和杜如晦相繼去世之後一年,承和十一年,李二陛下永遠離開了他所眷戀的大唐天下,他走的很安詳,很滿足,他走之前一個月,大唐第一條鐵軌鋪成,李泰那圓滾滾的身體追著這個時空第一列火車跑了很久,李二陛下坐在車上,笑得很開心;他走之前一天,杜荷率軍攻克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王玄策生擒羅馬皇帝的捷報傳來了。

  一天之後,李二陛下躺在他最喜歡的那條竹筏上,蘇寧親自為他操舟,喝完了最後一碗魚湯,含笑而逝,舉國哀悼,滿城素縞,皇帝李承乾痛哭不已,三次暈倒,三次甦醒,為此罷朝十日,與群臣一起為李二陛下上謚號文皇帝,秦國公蘇寧上表稱謚號不妥,建議擬定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尊廟號太宗,李承乾採納,葬於昭陵。

  太上皇李二陛下的逝世給皇帝李承乾帶來了巨大的打擊,李承乾一度無法處理政務,皇太子李象被任命為監國太子,代替皇帝李承乾處理國務,李象監國期間,政務處理得當,得到不少大臣的讚揚,稱讚其監國之風有過去李承乾監國之時的樣子,很值得讚許,又有小道消息稱。李象監國的成功離不開蘇寧留在他身邊的兩個兒子的幫助。

  李二陛下帶著所有人的思念離開了,蘇寧為他寫了輓聯,替他把他一輩子的驕傲——萬民書陪葬入昭陵,李二陛下臨終前的一個小時,告訴蘇寧,他的陪葬不需要多麼奢華。也斷斷不要活人,唯一一定需要的,就是那份自己退位的時候,民眾一起上奏的萬民書……

  承和十三年,三朝老臣房玄齡去世,李承乾為之哀悼,罷朝三日,稱其為「國老」。承和十四年,三朝老臣、著名諫臣魏徵去世,李承乾親自為之主持葬禮,撫棺痛哭,說自己父親還活著的時候總是告誡自己像魏徵這樣的諫臣就像一面鏡子,可以告訴自己有什麼所得,有什麼所失,避免自己犯下愚蠢的錯誤,魏徵的去世。使得自己失去了一面鏡子。

  承和十五年,參謀總部總長。軍隊最高統帥李世績之子李震在東海海對岸大陸的軍事行動中受傷,不治身亡,年僅四十四歲,乃是軍事大學一期生高級將領裡面首先身亡之人,據稱其也是蘇寧蘇公爺好友,蘇公爺為之痛哭不已。其父李世績為此傷心過度,辭去參謀總長一職,其職位由成功消滅羅馬帝國之大將杜荷繼任。

  承和二十年,四十八歲的承和皇帝李承乾患病,治癒之後精力大不如前。李承乾遂於承和二十年五月初八禪位於二十八歲的皇太子李象,稱太上皇,親手扶著李象登基稱帝,把傳國玉璽和皇帝符節交給了李象,大跨步離開了皇宮,來到其父太上先皇李二陛下曾經居住過的三原縣行宮居住,侍奉仍然居住在三原縣行宮的長孫太皇太后。

  皇太子李象即位之後宣佈大赦天下,改元永隆,承和二十年即永隆元年,大唐第四位皇帝正式稱帝,天下人為之歡欣鼓舞,和李二陛下得到的請求不要退位的萬民書不同,李承乾接到的是讚揚太上皇李承乾退位之舉的十萬民書,李承乾帶著十萬民書雄赳赳氣昂昂的離開了大唐的權力核心,他很滿足。

  永隆皇帝李象登基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試圖將仍然在外遊歷天下的三朝元老、一等秦國公蘇寧召還入朝輔佐新皇帝,蘇寧拒絕了,但是他本人卻是帶著家眷回到了三原縣,給永隆帝李象上了一份恭賀奏表,然後前往三原縣行宮看望李承乾。

  離開朝廷之後,蘇寧覺得時間過得很快,白駒過隙,彷彿昨天才剛剛參加完太上皇李二陛下的葬禮,今天李承乾就是太上皇了,承和朝一晃就過去了,蘇寧也不知道,是不是再一晃,永隆朝也就過去了,而自己,會不會也就入土了,蘇寧總有種錯覺,似乎自己昨天還是一個十多歲的少年侯爺,而今天就是五十歲的三朝元老,滿朝公卿第一人了。

  長孫無忌去世了,尉遲恭去世了,牛進達也去世了,貞觀老臣所剩無幾,活到現在的都是元老,蘇寧自然是最年輕的一個,而隨著李承乾的退位,承和時代的臣子們也開始走了下坡路,永隆皇帝李象更傾向於任用年輕人來擔任實幹職位,比如他把蘇寧的長子蘇慶仁提拔到了縱橫司右侍郎的位置上,乃是如今的永隆朝最年輕的高官。

  對此,蘇寧提出過反對意見,認為蘇慶仁的才德還不足以承擔這樣的責任,但是李象沒有聽從蘇寧的要求,只是撫慰了蘇寧,並沒有更多的舉動,李承乾看著蘇寧頗有些憂慮的樣子,覺得有些好笑:「慶仁那孩子是我一手培養出來的,從縱橫司最底層一直做到了今天,雖然年紀還不是很大,可是那份精明強幹我是看在眼裡的,子承父業,不是很好嗎?」

  蘇寧嘆了口氣,說道:「我倒是希望他不要承襲我的一切,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好,傳國三原侯的爵位已經足以讓我蘇氏永遠享用不絕,其他的,我還真是沒有想太多,慶仁可以按照我的吩咐去做官,那麼之後的孩子們呢,我很是擔憂啊……」

  李承乾給蘇寧倒了一杯酒,笑道:「正如你之前對我說過的,兒孫自有兒孫福,想那麼多做什麼?我尚且不去管象兒能做到什麼地步,你又如何要去擔憂慶仁呢?倒是如今,你還是忘不了迎夢嗎?這個香囊,二十年了吧?」

  蘇寧一愣。低下頭,看了看那個一直繫在自己腰間的香囊,露出了幾分懷念的神色:「十七年了,她離開我已經十七年了,我不知道她去了哪裡,現在過得好不好。甚至不知道她是不是還活著,我並沒有怪罪她,我早就原諒她了,陛下去世之前,拉著我的手,讓我不要怪罪她,說這都是她的錯,他活著的時候沒有得到夢兒的原諒,他希望有朝一日夢兒原諒他了。我可以到他墓碑前把這個消息告訴他……」

  李承乾喝了一杯酒,嘆了口氣:「十七年了,十七年了,做皇帝做了二十年,也不知道要做太上皇做多久,以往的長輩朋友和舊相識一個個都走了,都沒留下,眼看著我們也老了。每見一次就少一次,誰也不知道這次見了。還有沒有下一次,三明,如果你還能見到迎夢,替我告訴她,我也對不住她,父親臨走前。讓我看準一個時機,替大伯平反,我不敢,我怕出事,我不知道象兒會不會這樣做。但是,我對不住她。」

  蘇寧笑了笑,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嘆道:「承乾,自我們相識,三十六年了,三十六年,我們還可以在一起,為何不去企盼下一個三十六年呢?等我們都七老八十了,成了老妖怪了,還能在一起喝酒,那才是最好的,大唐到了今日,已經超乎了我當初的設想了,真的。

  我只是希望我活著的時候可以看到火車,現在我真的看到了,我希望我活著的時候看到火銃,現在我也看到了,我希望我活著的時候依然國泰民安,大唐依然強盛無匹,現在我還是看到了,所以我就做夢都想著可以看到更多,看到更遠,看到更美好的明天,承乾,你也希望這樣,對嗎?」

  李承乾笑著點頭:「要是可以再活三十六年,我一定可以看到我想要看到的,你也一定可以看到你想要看到的,三明,真的,我真的預感,真的就是這樣!」

  蘇寧舉起酒杯:「再活三十六年!」

  李承乾大笑舉杯:「再活三十六年!」

  再活三十六年……再活三十六年……再活三十六年……

  這樣的話語聲依然在耳邊縈繞,彷彿昨天發生的事情一樣,就像是在夢中一樣,可是當蘇寧從夢中醒來,卻愕然發現時間已經是十年之後了,一眨眼,李承乾去世五年了,他沒有遵守和蘇寧的約定,永隆五年正月二十七,太上皇李承乾駕崩於三原縣行宮,終年五十三歲,一眨眼,蘇寧也是一個六十歲的花甲之人了,結髮之妻李芮涵一年前因病逝世,愛妾靈兒蘭兒接連逝世,蘇寧失去了好友之後,又失去了愛妻愛妾。

  永隆七年,長孫沖病逝,永隆九年,尉遲寶林病逝,永隆十年,長孫高皇太后逝世……

  好友一個接一個的離開了蘇寧,家人也一個接一個的離開了蘇寧,母親去世,大伯母去世,兄長蘇定方去世,最得力的幕後幫手崔孝義病逝,四大護衛只剩下張龍一人還在忠心耿耿的護衛蘇寧,陳協病逝,王輝垂垂老矣,夏言重病不起,向凜重病不起……

  蘇寧越來越覺得活著的時間越長,對於活著的人來說,反而是一種負擔,一種折磨,蘇寧不再願意留在長安城周圍,他希望離這裡遠遠的,最好去一個誰都不知道的地方,就可以不再聽到自己不願意聽到的消息,就不用承受那樣的痛苦了,無論是誰的噩耗,自己都不用知道了……

  自己身邊只剩下了平妻淳兒,侍妾武照,兩人也已經韶華不再,步入暮年,蘇寧不知道如果自己失去了她們兩個,會怎樣?當初人丁稀疏的蘇府現在人丁越來越興旺,蘇寧的小孫孫蘇哲已經到了可以接受軍事訓練的年歲,蘇慶仁已經做到了自己曾經的職位——縱橫部尚書,蘇家儼然成為了大唐最頂尖的家族之一,只要自己還活著,這一點就不會有任何改變。

  永隆皇帝李象自從李承乾去世之後,每年都要徵召蘇寧入朝數次,蘇寧無一例外全部謝絕,寧願在外為天子巡查天下,也不願意去做那個李象為蘇寧準備好的滿朝第一人——尚書令的職位,這是大唐文官最高的職位了。因為李二陛下曾經擔任過尚書令,所以尚書令一職不輕易授予人,而且尚書令等於是真正的宰相,如果有了尚書令,原先的宰相左右僕射就會退居二線,成為尚書令的副手。那才叫真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高權重。

  在李象心中,除了貞觀朝最後碩果僅存的老臣蘇寧之外,就連那個依然活著的混世魔王程咬金都不足以承擔這樣的職位,更別說程咬金還打了一次敗仗,有了污點,已經成為成熟帝王的李象越來越希望可以得到蘇寧這樣的經驗豐富才華橫溢而又沒有爭權奪利之心的老臣的輔助,幼年時期蘇寧的諄諄教誨對李象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李承乾去世之前也告訴李象,要「以父事蘇寧」,不得有任何無禮之舉。

  可是蘇寧就是不答應。

  自己最熟悉的人們全部逝世之後,長安城已經是傷心之地,蘇寧不願意再一次接近那裡。

  不過在永隆十三年,四十一歲的永隆皇帝李象突然患病,短時間內重病不起,臨終前將皇位禪讓給了年僅十歲的第四子李昌。親手將李昌扶上皇位,改元乾元。然後下達了最後一道召回蘇寧的命令,拖著必死之軀,吊著最後一口氣等待,這一次,蘇寧沒有拒絕,得知年僅四十一歲的李象突患重病。六十三歲的蘇寧快馬趕回了長安城,再次踏入了十數年沒有踏入的長安城。

  李象到底是等到了蘇寧,病逝前一個月,蘇寧趕回了長安城,見到了重病之中的李象。李象淚眼朦朧的握住了蘇寧的手,請求蘇寧擔任尚書令的職位,他選擇第四子李昌繼位實屬無奈之舉,前三子皆不成器,嫡長子更不成器,他決不允許嫡長子繼位,所以毅然決定把皇位傳給聰明善良的第四子李昌,但是李昌年齡太小,年僅十歲,他希望蘇寧可以輔佐李昌,穩定住朝廷,震懾文臣武將,乃至於不服氣的諸子。

  蘇寧含淚答應。

  李象抓住蘇寧的手,說道:「願相父從嚴教導昌兒,念及高祖、祖父、父親之情義,護我大唐千秋萬載,像兒不勝感激……」

  蘇寧哽咽道:「臣蘇寧遵旨。」

  李象看著哭成淚人的李昌,嚴肅道:「為父去後,你當以祖父事蘇相,朝中大小事務,未經蘇相允許,不得擅自決斷,朝中一應人等,皆需聽從蘇相吩咐,內政外交,皆由蘇相決斷,而後方可付諸實施,如此,為父可以瞑目。」

  李昌跪伏在地,哭泣道:「兒遵旨!」

  永隆十三年七月初七,永隆皇帝李象病逝於長安城,享年四十一歲,上廟號中宗,謚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

  年僅十歲的乾元皇帝李昌登基即位,大赦天下,封一等秦國公蘇寧為尚書令,為群臣之首,統領國政,內政外交,悉尊蘇意,自乾元元年七月開始,蘇寧成為大唐帝國實際上的主宰者,位高權重,然而蘇寧恪守人臣之禮,並無欺凌幼主現象發生,為一時美談。

  如上朝禮儀為皇帝先坐,群臣後坐,小皇帝李昌尊敬蘇寧,上朝時先向蘇寧行禮,讓蘇寧先坐,蘇寧不坐,一定要皇帝先坐,自己後坐,小皇帝不知所措,蘇寧就一直站著,蘇寧不坐,群臣不敢坐,最後身邊內侍勸說小皇帝先坐下,小皇帝無可奈何的坐下,蘇寧這才朝小皇帝行禮,口稱「萬歲」,繼而坐下,蘇寧坐下,群臣方敢坐下。

  小皇帝屢次對蘇寧提出這一點,說這是父親遺命,要用對待祖父的禮儀對待蘇寧,自己這樣做是理所應當的,蘇寧每一次都站起身子,嚴肅說道:「君臣之禮,豈可廢之?先帝信任臣,將大事托付於臣,臣感激涕零,遂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疏忽,唯恐損壞國家大事,陛下年幼,然陛下乃萬乘之尊,九五之帝!方圓萬里數萬萬生靈之主!

  老臣終究是臣子,陛下是皇帝,做皇帝,就一定要有威儀,知禮儀,否則何以服眾?老臣不過代替陛下執掌朝政數年,待陛下成年,自當歸政於陛下,難道到那時,陛下才知道禮儀之重?願陛下今後不再提起此事,老臣方能安心。否則,老臣死後有何面目面見先帝?有何面目面見高宗皇帝和太宗皇帝?」

  小皇帝李昌感到前所未有的被尊重的感覺,自此之後對蘇寧愈發恭敬,內政外交,悉尊蘇寧之意,官員任免。乃至於嬪妃選擇,都一定要蘇寧幫助他決定,蘇寧給出自己的意見,卻也讓李昌學會自己選擇,而不是單純的依賴自己,他竭盡全力要讓李昌明白,皇帝,可以自己決定事情。

  年復一年,李昌逐漸成熟。乾元七年,四朝元老,年已七十的尚書令、秦國公蘇寧上表辭官,以皇帝李昌成年,學識充足,可以獨立為帝為由,歸政於皇帝李昌,請求致仕。

  李昌大驚。滿朝文武大臣大驚,紛紛請求蘇寧繼續留下來擔任尚書令之職。執掌朝政,蘇寧堅定決心,三次拒絕皇帝李昌之任命,執意離開朝堂,李昌再三挽留不得,只好揮淚送別蘇寧離開長安城。李昌還打算為蘇寧進爵為王,蘇寧堅辭不受。

  乾元七年,大唐第五代皇帝李昌的統治時期,蘇寧身邊一個同時代的友人都沒有了,程咬金在乾元二年病逝。自己親自為他擬定的謚號,程處默也在一年之後病逝,李伯瑤在乾元六年病逝,杜荷、薛仁貴、王玄策等人垂垂老矣,蘇寧不知道自己這一走,是否還能見到他們……

  但是,蘇寧決心已定,帶著跟隨自己的老人,還有一妻一妾,離開了長安城,去往了三十年前答應的要在那裡終老的寧縣,那座屋子一直都有人打掃,有人照看,一切都和三十年前一樣,蘇寧來到這裡,物是人非,百感交集,在也不願意離開這裡。

  乾元九年,二十多年夫妻的臨川長公主李淳先蘇寧而去,蘇寧身邊自此只剩下最後一位妾侍武照,蘇寧心痛不已,親自為淳兒打造了棺木,親手書寫了墓碑,將她葬入了家人為自己準備的墓穴的右邊,左邊,愛妻李芮涵已經靜靜的睡了快二十年,一直都在等待著蘇寧和她團聚,嬌俏的雙胞胎姐妹花也在另一個世界等待著蘇寧的到來,等待著在另一個世界,繼續做夫妻。

  長壽的火藥王爺李泰在乾元十一年去世了,李二陛下的兒子們自此全部過世,蘇寧也痛失愛徒,他把大唐帶入了蒸汽時代,火藥時代,給了人們無限的可能和希望,可他卻永遠留在了屬於自己的時代裡面,在自己的時代裡面繼續做自己的火藥王爺……

  蘇寧自此再也沒有離開武照半步,也不允許武照離開他的視線,生怕武照先他而去,在他的記憶中,武照是活了很久很久的,他一直都這樣期盼著,可是天不遂人願,乾元十三年,武照因病逝世,她緊緊握著蘇寧的手,好像很拚命的不讓自己最後的一絲氣息散掉,緊緊的盯著蘇寧,眼淚奪眶而出,她說她不捨得讓蘇寧一個人孤獨的活著,但是她沒有成功,蘇寧身邊最後一個人也離開了……

  那之後,蘇寧就常常一個人坐在一棵大桑樹下,那顆大桑樹是四十年前他第一次來到這裡的時候,全家人一起種下的,當時,所有人都還在,而如今,一個人都不在了,長壽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會很痛苦,愛的人先自己而去的痛苦,蘇寧不願意再一次承受了……

  午後的陽光暖洋洋的,曬在身上挺舒服的,南國的溫暖氣候,大桑樹也不會因為秋冬季節就變得枯黃,蘇寧漫步到大桑樹底下,抬起頭,看著鬱鬱蔥蔥的綠葉,微微嘆了一口氣,乾元二十年了,自己都八十三歲了,當初和李承乾約定的一起再活三十六年,李承乾食言了,把自己孤零零的丟在了這個世界,自己卻超額完成了指標,儘管這不是自己願意的,蘇寧甚至很擔心老天會把李承乾沒有活完的歲數強加在自己的身上,如果是那樣,對自己難道不會太過於殘忍?

  「別看我只是一隻羊,綠草因為我變得更香,天空因為我變得更藍,白雲因為我變得柔~軟~別看我只是一隻羊,羊兒的聰明難以想像……」

  蘇寧突然間聽到了一陣歌聲,他皺起眉頭,本能的覺得有些不太對勁,循著歌聲望去,蘇寧突然看到了一個騎著羊的牧童從遠處朝著自己這裡走過來,越走越近,越走越近,蘇寧越來越覺得這首歌有些耳熟,什麼地方聽到的?什麼時候聽到的?為什麼,為什麼總覺得這首歌不應該出現在大唐呢?

  「有什麼難題去牽絆我都不會去心傷,有什麼危險在我身邊也不會去慌亂,就算有狼群在我身邊也不過遊戲~一場……」小牧童的歌聲越來越近,人也越來越近,蘇寧的眼眶漸漸濕潤了,待得小牧童從蘇寧的眼前走過,蘇寧還沒有回過神來,倒是小牧童看著潸然淚下的老爺爺,頗有些疑惑:「老人家,為何流淚?是有什麼傷心事嗎?」

  蘇寧這才反應過來,看著眼前可愛的小牧童,蘇寧擦了擦眼淚,笑瞇瞇的詢問道:「小友,你今年多大了?」

  小牧童天真的回答道:「八歲了!」

  蘇寧笑瞇瞇的點點頭,然後問道:「你方才唱的那首歌,是誰教會你的?老夫,好像在什麼地方也聽到過。」

  小牧童瞪大了眼睛,歪著頭疑惑道:「老人家,您也聽過?不對啊,老祖宗對我說,她只教過我一個人唱,全天下就沒有別人會唱了……哦……老祖宗好像還說過,這是別人教她唱的,叫什麼,對了,姓夫,叫夫君!老爺爺,你認識這個夫君嗎?」

  蘇寧笑著看著眼前的小童,詢問道:「可能認識吧,小友,你的那位老祖宗今年多大了?身體可還好?」

  小牧童回答道:「老祖宗年紀可大了,可都八十六歲了,人家都說老祖宗是老壽星了!都希望老祖宗可以繼續活下去,準備給老祖宗操辦九十大壽呢!不過老祖宗身體很好的,走路都不要人扶的!老祖宗還說她要繼續活下去,她還有事情沒有做,只是我不知道。」

  蘇寧伸出手掌,笑著,一邊流眼淚,一邊撫摸著小牧童的腦袋:「小友,你姓什麼?」

  小牧童看著眼前奇怪的會哭的老爺爺,說道:「我姓蘇,老祖宗說,這是我們整個家的祖姓,不能忘記自己姓蘇……老人家,莫要再摸我的頭頂了,老祖宗說,被人摸了頭頂,會長不高的……老人家,你怎麼又哭了……」(全書完)

  PS:嗯,從2014年的一月份到如今,2015年4月30日,一年三個月了,360萬字的本書終於完本了,不過我也沒有覺得有多麼激動,只是覺得似乎是完成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而已,作為第一本在起點簽約上架的書,能取得如今的成績,我已經很滿足了,甚至超過了我最初的設想太多,我很喜歡寫作,覺得寫文章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因此,我不會停止繼續創作,我將繼續下去,一直寫到再也寫不動為止,嗯,就這樣愉快的決定了!

  順便說一下,鑒於馬上就是五一假期了,大家都要放假了,新書發佈了也沒人審核的,所以,乾脆就等到五月四號正式發佈,新書《靖康雪》,還請大家多多支持~~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celepheus

LV:6 爵士

追蹤
  • 1

    主題

  • 403

    回文

  • 1

    粉絲

Who am I ? Just a 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