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隋唐] 盛唐劍聖 作者:無言不信 (全書完)

 
V123210 2018-2-17 19:55:32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139 966004
V123210 發表於 2018-11-15 22:27
第五十四章 收徒呂喦 可怕的天賦


    裴旻記得此事,他確實答應過高力士要傳授他義子呂喦劍術的。

    而今的高力士與昔年的高力士有天地差別,但說出去的話,絕無失言的道理。

    「當然!」

    裴旻回答的毫不猶豫,「只是學劍除了刻苦,還需一定的天賦,取得多少成就,還得看令郎自己。不過只要入我門下,即便是庸才,我亦能保證讓他不受一般好手欺負。」

    高力士若有所指的說道:「這個裴相大可放心,此子昔年抓鬮之時,無視所有玩物,雙手就握著一把木劍,自小到大對劍術有著別樣的興趣,我還請了劍術名家傳授他入門基礎,對方也多方誇讚。當然……」他話音一轉道:「所謂名家跟裴相相比,自是不值一提。但不會辜負裴相這一身絕世劍技的……」

    裴旻聽的是啞然失笑,這抓鬮之事,哪能親信。隨即心底又有小小的古怪,聽說高力士是因常年在宮中,擔心夫人呂氏寂寞,收養了一個孤兒義子,隨母姓,叫呂喦。

    這收養的孤兒抓周?

    讓一個黃花大閨女養未斷奶的嬰兒,不太合適吧?

    裴旻沒有細想。

    高力士對外叫道:「將少爺叫來。」

    等了大約盞茶功夫,一個孩童邁著輕快的步伐走進大殿。

    孩童長得俊秀,小小年紀就有一雙會說話的明亮眼睛,劍眉星目,看著那雙眼睛,裴旻居然有一種眼熟的感覺,記憶中跟當年的小八有些重合了。

    裴旻不禁記得裴母曾經說過,小八隨了母相,除了那對眼睛特別像自己以外,其他的都像嬌陳去了,大起親近之感,笑道:「此子與我挺有緣的。」

    「見過父親,給父親請安!」

    呂喦規規矩矩的衝向高力士行禮,隨即又很禮貌的給裴旻一禮,但因不知道裴旻身份,說道:「見過伯伯。」

    裴旻點了點頭,給以了一個慈祥的微笑。

    高力士道:「喦兒,這就是為父給你說過的師傅,還不快點拜見?」

    呂喦明亮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欣喜,道:「喦兒拜見師傅,給師傅磕頭了。」

    他快步來到近前,認認真真的磕了三個頭。

    裴旻深知古人在尊師重道上面的講究,由呂喦磕了三個頭,方才將之扶起,說道:「聽說你跟名家學了幾年劍術,不知學了一些什麼。」

    聽高力士吹噓的厲害,他心底也有一點點的期待。畢竟他這一身劍術,目前確實缺少一個可以承傳的對象。

    李白天賦足夠,可收他的時候,已經成年,劍術風格定型,裴旻能夠指點、傳授他劍術,可真正要承傳他的一切所學,差那麼一點點。

    至於小八,不是習劍的料,裴家三郎很有習武的天分,天生神力,可虎頭虎腦的,裴旻很懷疑他能不能繼承自己如此飄逸多變的劍術。當然現在還看不出來。

    目前為止,確實差一個能夠繼承自己劍術的對象。

    呂喦說道劍術,顯然十分興奮,孩童心性,手舞足蹈的,以手為劍比劃了起來。

    裴旻瞧著眼睛一亮,他精於萬般劍技,千萬劍招融於一身,信手而來皆是各路妙招絕學,所學之廣,天下無出其右,一眼就看出了呂喦施展的是王氏劍術。

    所謂王氏劍術就是承傳於漢末王越的劍法。

    劍術起源於春秋,但揚於漢朝。

    漢朝發展起了以騎兵為主力的軍隊。騎兵交戰中以砍殺為主,很少有刺的動作。於是,環柄刀代替了劍,使得劍在戰場上的使用價值大大下降。到了東漢末年,環柄刀幾乎完全取代了劍,成為軍中主要的短兵器。劍在戰場上地位的下降反而使擊劍的風氣在社會上風行開來,人人喜歡擊劍,喜歡佩帶寶劍,劍術有了很大的提高。

    因此出現了不少技藝高超的擊劍家,這些人遊走四方,傳授劍術。

    王越就是非常有名的一帶劍法大家,傳授過不少的徒弟。

    曹魏文帝曹丕就一個痴迷劍術,他在《典論‧自敘》就有言「余又學擊劍,閱師多矣,四方之法各異,唯京師為善。桓、靈之間,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游,具得其法,余從阿學精熟。嘗與平虜將軍劉勳、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宿聞展善有手臂,曉五兵,又稱其能空手入白刃。余與論劍良久,謂將軍非法也,余顧嘗好之,又得善術,因求與余對。時酒酣耳熱,方食芊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為之。余言吾法急屬,難相中面,故齊臂耳。展言願復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偽深進,展果尋前,余卻腳?正截其顙,坐中驚視。余還坐,笑曰:「昔陽慶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術,今余亦願鄧將軍捐棄故技,更受要道也。」

    足見那個時代比武鬥劍,風氣盛行。

    王氏劍術是那時最盛行的劍技,不但實用性強,還兼併了華麗美觀的特點。

    呂喦以手帶劍,居然練的有模有樣。

    裴旻笑道:「去取劍來,好好的給為師瞧瞧。你這王氏劍術有點意思,跟一般的王氏劍術有些不同。」

    呂喦興奮的匆匆跑了出去,一回頭他就拿著一把劍進屋了。

    之前他就在府中習劍,得高力士叫喚,直接過來相見,到了近處才知有客人,帶劍不雅,將劍放置在一旁,此時取來,不耗時間。

    呂喦向著裴旻行了一禮,拔劍起舞。

    王氏劍術以抹、撩、穿、刺、斬、掛、劈、點見長,舒展大方、剛勁有力,是一套出色的劍法,可並不適合小孩學習。

    高力士並不精於劍術,故而不知其中奧妙。他只想著給自己的孩子找名師,卻忽視了這個名師會不會教徒弟,忽視了沒有基礎的孩子能不能接受高深的劍法。

    小孩羸弱的身體,又如何能夠練好剛勁的王氏劍術?

    但呂喦揮舞著王氏劍術卻有另一種味道,改抹為抽,改撩為帶,改穿為提,施展的流暢無滯。

    裴旻問道:「我記得這一招應該是跨左擊,怎麼你使出來卻是翼左擊,威力會小不少吧?」

    呂喦垮著臉道:「真的錯了嘛?王教頭也背地裡說我亂練,可我就是覺得這種刺法用的順手,上下流暢很多。」

    裴旻心中掀起巨浪,原以為是高人看呂喦年幼,刻意為他修改的劍招,卻不想居然是呂喦自己琢磨出來的,這天賦怕是不亞於自己了,忍不住撫掌笑道:「改得好,世上沒有最好的劍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劍法。跨左擊這一招,你氣力不足,施展起來,自然沒有原本因有的效果。改翼左擊,正好彌補了這一點。你小小年紀,居然有自己的體會領悟,實在不了的。」

    呂喦聽裴旻如此說來,大是驚喜,害羞的竊笑著。

    眯眼的模樣,裴旻越看越像當年的小八。

    裴旻望向高力士說道:「令郎果然不凡,卻不知是否願意割愛?一週七曜,月曜日、水曜日、金曜日這三天讓令郎住我府上,我傳授他劍技,你看如何?」

    高力士頷首,道:「一切依裴相。」
V123210 發表於 2018-11-15 22:27
第五十五章 我朝的未來!


    裴旻回到裴府,有些興奮難耐,他萬萬想不到高力士居然給他準備了這份大禮。

    呂喦的天賦委實讓裴旻驚訝更帶著些許震撼,心中大感後繼有人:唯一小小的遺憾不足,便是未來承傳自己劍術的並非是自己的子嗣。

    想著呂喦那與小八極為相像的眼睛,裴旻忍不住思念起自己的妻兒母親:自己好久沒有踏踏實實的享受天倫之樂了。

    細細回想,自己當初在長安立足未穩,沒有將妻兒母親接入長安,在長安為政近乎一年,隨即發生阿拉伯東征事件。與阿拉伯的獅王對戰一年有餘,又有安祿山叛亂,左右平叛之際,自是顧不得妻兒母親,心中不免想念愧疚。

    「寧澤,老夫人他們可有消息傳來?什麼時候動身,這時間可有些不對,那麼多天過去了,還沒收拾好?」

    裴旻問著管家裴母、嬌陳她們的動向。

    之前西有李亨,東有安祿山,長安夾在中間,存在著一定的危險。

    裴旻不願家人冒險,並沒有讓他們來長安,免得有個萬一。

    涼州是他的大本營,經營多年,家人呆在涼州最是安全。

    現在李亨已經貶為平民,流放黔州。為防萬一,裴旻還安排人暗中看著他。

    至於安祿山、史思明,目前還在天牢裡,只等郭子儀傳來好消息,一併例行審判,不用說等待著他們的必然是凌遲之刑。史思明還好,人瘦,割的快,至於安祿山,那他只能怨自己長得太胖了。

    危機一除,裴旻在月前便修書往涼州,讓裴母、嬌陳、公孫幽舉家回長安。

    此次回長安,就不會再出去了。

    之前嬌陳傳來消息說,居涼州多年,許多財物器物都需要好好收拾,一時半刻動不得身。

    現在都個把月過去了,怎麼還沒有傳來動身的消息?

    「夫人剛剛派人送來消息,說是三少爺吵著鬧著要等流星生了小馬駒才回來,老夫人寵著他,一見三少爺流淚就心軟,還要過陣子才能動身。」

    千里馬難尋,對於千里馬的培養,即便是裴旻也不敢馬虎。

    他特地從西域弄了多匹千里駒,以作配種繁衍之用。

    流星就是一匹西域汗血母馬,神駿非常,馬倌以同品質的汗血馬與之配種,以便生出血統純正的汗血寶馬。

    不知為何讓裴小三看上了……

    「這不孝子,老爹還比不上一匹馬嘛?」

    裴旻有些吃味的想著。

    有了高力士的贊助,有了哥舒翰的「慷慨」,朝廷的經濟得到了緩解。

    裴旻不在為銀錢煩憂,各項政策都能順利進行。

    這日郭子儀的戰報傳到了長安。

    白狼山一戰,郭子儀奇兵伏殺奚族、契丹兩萬聯軍,殺傷大量敵兵,雙方從下午激戰到天黑,奚族、契丹大敗。

    李懷秀、李延寵倉惶逃竄,他們回到龍城,顧不得劫掠城中百姓,召集所有族人北逃。

    郭子儀卻大膽的以少數兵馬逼近龍城,尋求和奚族、契丹決戰。

    契丹夷離堇耶律大真見郭子儀兵少,指揮兵力包抄圍掩。

    郭子儀指揮若定,派遣僕固懷恩、雷萬春馳擊敵軍,親自指揮嚴整的步卒與奚族、契丹聯軍搏戰。雙方激戰十幾回合,尤為慘烈。

    尤其是雷萬春前後十多次突入敵陣,身受百餘處創傷,殺的人為血人,馬為血馬。

    最終郭子儀的長子郭曜率軍從水路趕到戰場,與唐軍前後夾擊。

    郭子儀抓住了奚族、契丹聯軍指揮上的失誤,傳令僕固懷恩破陣,斬殺契丹夷離堇耶律大真,一舉將奚族、契丹的可汗生擒。

    「漂亮,太漂亮了!」

    裴旻忍不住拍掌讚歎,郭子儀先是誘敵出戰,又利用奚族、契丹的盲點,從水路將援兵調到他們的後方,一戰功成。

    郭子儀兩戰殲滅了奚族、契丹所有有生力量,將奚族、契丹兩族推向了滅族的絕境。

    裴旻看著戰報,突然想到了日後的契丹大遼。

    遼國是歷史上第一個草原民族正式效仿他們中原建立的第王朝,他們是吞兵了自己的盟友奚族,然後又利用石敬瑭佔據了燕雲十六州,成為了那個時代大東北不可忽視的力量。

    現在契丹都要給郭子儀打滅絕了,還會有大遼嘛?

    裴旻帶著幾分惡意的想著。

    他繼續看下去,郭子儀在收復遼東之後,回師兵圍薊城。

    安慶緒知大勢已去,引火自焚,安史之亂的最後一股反叛力量,隨著大火煙消雲散。

    自裴旻回來算起,不過四個月,安史之亂,悉數平定。

    便在這時,又有捷報傳來。

    裴旻還以為同是郭子儀的,笑道:「你們兵部的訊息來的有點慢,該知道的都知道了,郭子儀勝的很漂亮。」

    前來報捷的兵部侍郎,先是一怔,隨即道:「裴相誤會了,這是西方傳來的消息。」

    「西方?」

    裴旻霍然而動,伸手就將兵部侍郎手中的捷報搶了過來。

    看著王忠嗣一路所向披靡,裴旻並不以為意,王忠嗣是當世最出色的將帥,領著高仙芝、封常清這樣的大將打一個半殘的阿拉伯沒有什麼大問題。

    繼續看下去,真正值得他關心的還是與拜占庭的利益關係。

    為了未來繼續發展,大馬士革城必須掌控在手,同時想要真正的入主西方,需要一定的時間磨合適應。

    目前不是拜占庭為敵交惡的時候,真要打起來,百害而無一利。

    看著王忠嗣命高仙芝橫穿阿索斯山,兵臨拜占庭的國都君士坦丁堡,迫使拜占庭放棄了大馬士革城,雙方達成了共識。

    裴旻忍不住喝彩,說道:「摩詰,立刻修書給郭子儀、王忠嗣表功,讓陛下授予嘉獎令。寫好後再將我壓在抽屜裡的那封奏疏給我拿來……」

    王維立刻伏案書寫,隨即依言找到那封奏疏,遞給了裴旻。

    裴旻笑著搖了搖手中的奏疏,說道:「可知這奏疏寫的是什麼?」

    王維茫然了搖了搖頭。

    裴旻笑道:「我朝的未來!三傑六帥十二將的封賞,有他們在,我朝的未來,一片輝煌!」

    安史之亂徹底平復,兼之西方的大勝,兩大喜報,傳遍了天下。

    原本因叛亂動盪的民心得知自己的國家已經開創了史無前例的輝煌,消失的向心力、凝聚力漸漸凝結。
V123210 發表於 2018-11-15 22:28
第五十六章 未來的騎士王


    等了一月!

    裴旻終於等到了家人的到來。

    「母親!」裴旻也不顧得在大街上,恭恭敬敬的給裴母磕頭,說道:「不孝子見過娘親,讓娘親掛心了。」

    裴母通情達理,可心底很不是滋味。

    這年歲越大,情感越是壓制不住。裴旻是她唯一的兒子,任何人都不可代替的。一方面期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成為人中龍鳳,一方面也希望裴旻能夠陪在跟前,閤家團圓,內心充滿了矛盾。

    此刻見裴旻跪伏在地,累積的矛盾思念瞬間煙消雲散,笑道:「起來,起來!這大街上的,別讓人笑話。」

    「爹爹!」

    一道人影撞進了裴旻的懷裡。

    裴旻都忍不住後退了一步,才穩住身子,雙臂將人影抱了起來,說道:「不得了,爹爹都要抱不動了。」

    能在在這種場合搶風頭的也只有無法無天的裴三郎了。

    虎頭虎腦的小傢伙壯實的跟一頭牛一樣,在自己父親的懷裡激動興奮的大叫:「爹爹爹爹,流星生了一匹白色的小馬,可漂亮了。爹爹爹爹,你將它送給孩兒好不好,名字我都取好了,叫賽獅,賽過獅子的馬。」

    他小手兒抓著裴旻的衣襟,瞪著那雙大眼睛期盼看著裴旻。

    裴旻對上那可愛的大眼睛,心都酥了,捏了捏寶貝兒子的臉蛋,說道:「親親爹爹,爹爹就將賽獅送給你。」

    裴三郎手舞足蹈的,摟著裴旻的頸肩重重的親了口,興奮難制,掙扎的跳出裴旻的懷抱,又去找公孫幽、嬌陳、裴母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她們,讓她們一併跟著高興。

    「父親!」

    裴沐雨、裴櫛風一併上前問好。

    「沐雨、櫛風!」

    對於自己的長女、長子,裴旻也不知什麼時候,不在叫小七、小八了,而是將他們當做小大人。

    歲月不饒人,不知不覺,小七、小八已經十五歲了。

    依照這個時代的規矩,小七都可以嫁人了。

    小七繼承了她母親的美貌與才藝,兼之自由跟著王維、王昌齡、王之渙、張旭之類的大文豪學習,是涼州遠近聞名的小才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尤其是畫技,深得王維真傳,特別出眾。

    小八相對來說要平庸一些,諸多東西皆有涉獵,萬事皆通,博而不精,沒有特別出眾的地方。

    但裴旻最滿意最自豪的就是小八,小八身上有著人類身上最淳樸的本性孝順、謙和。

    小八可以說是當世除了皇子之外,最有權勢的官二代,但在他身上沒有半點的驕躁,待人處事沒有半點的架子。

    裴母、嬌陳身體有一點異樣,小八都能察覺的到。

    德行天下,方能厚德載物。

    裴旻對自己有這麼一個兒子很是自豪。

    「越長越漂亮了,都可以嫁人了……」

    小七裴沐雨直接羞紅的臉,嬌嗔道:「爹!」

    對於小八,裴旻只有滿意,別無二話,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後分別給嬌陳、公孫幽一個不言中的眼神,招呼著眾人一併入府。

    這久別的閤家團圓,自是其樂融融。

    裴三郎久別自己的父親,特別粘著他,拉著坐在他懷裡,他叫他講故事。

    這個裴旻最是在行,什麼《安徒生童話集》、《一千零一夜故事》,就算他記不得全部,卻也足滿足這個時代的小孩需求了。

    裴旻還記得小七、小八小得時候就天天纏著自己給他們講故事呢。

    裴旻想了想,小紅帽的故事應該適合說道:「從前有個可愛的小姑娘,誰見了都喜歡,但最喜歡她的是她的外婆……」

    哪裡料到,裴旻才說了一個開頭,裴三郎就搖晃著頭甩著手腳道:「不聽,不聽,小紅帽不好聽。」

    裴旻還以為裴三郎是聽過的緣故,忙道:「那爹爹就說七個小矮人的故事。」

    「不聽!」裴三郎嘟噥著嘴道:「我要聽打仗的,要聽決鬥的。要聽斯巴達……」斯巴達三個字,小傢伙是吼叫出來的

    裴旻瞬間傻眼了,茫然的看著公孫幽。

    公孫幽鬧了一個大紅臉,不知道怎麼說。

    嬌陳笑道:「涼州有一個西方的戲班,之前三郎生日,就請了戲班入府熱鬧熱鬧。哪裡想到西方的戲班跟我們的戲班不一樣,他們是表演歷史上發生的一些英雄事蹟。」

    裴旻頷首表示明白:「這是古希臘的戲劇,歌劇的一種,與我們的雜技舞蹈大不一樣。我們練得是手上功夫,他們考驗的是表情肢體語言,各有千秋。」

    嬌陳道:「當時就表演了西方斯巴達克斯反出羅馬的故事,三郎不知為何就喜歡上了,平素練劍的時候都會喊幾句斯巴達。」

    裴旻以手遮臉,這太羞恥了。

    看著虎頭虎腦的裴三郎,腦中浮現自己的兒子長大之後,赤著上半身,一手拿矛一手拿盾,高呼「斯巴達」的景象,打了個激靈,暗忖:「不行,不能讓小傢伙學壞了!」

    裴旻沉吟了片刻,說道:「那我就給你同樣說一個西方的故事,比什麼斯巴達要好聽多了。」

    裴三郎驚喜道:「什麼故事?」

    裴旻說道:「《圓桌騎士》……」

    裴旻召後世讀過《亞瑟王之死》這本書,對於亞瑟王亞瑟‧潘德拉貢還是有一定瞭解的。

    當即裴旻就將亞瑟‧潘德拉貢拔石中劍稱王,創建圓桌騎士,率領不列顛人民通過十二次戰役成功擊退了自北面來的薩克遜入侵的故事。

    相比斯巴達克斯的勇猛無腦,亞瑟王的形象就光輝的多。

    謙卑、榮譽、犧牲、英勇、憐憫、精神、誠實、公正,尤其是裴旻說的是小說故事,不是歷史事實,人物形象難免給美化。

    裴三郎聽的津津有味,關鍵的時候,甚至忍不住手舞足蹈的,彷彿化身主人公亞瑟‧潘德拉貢一樣,特別興奮。

    裴旻將故事說完,問道:「三郎可知道什麼是騎士精神?」

    裴三郎帶著幾分茫然的搖了搖頭。

    裴旻正想說什麼是騎士精神,眼珠子忽的一轉。

    騎士精神是一種信仰。它是以個人的榮耀感為崇敬對象,積澱著民族遠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積極因素,代表了騎士的高尚品格。

    在他的記憶裡騎士的出現就在三十年後,騎士精神在西方已經初見端倪,只是無人將之提出來。

    唐王朝要統治西方,首先一點就是同化他們的文化。

    裴旻瞬間改口:「所謂騎士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聽明白了沒?」

    裴三郎高舉著手臂道:「聽明白了,我要當騎士,不,要當騎士王!」

    即便裴旻自己也想不到,自己的一個故事造就了西方史上最偉大的騎士王。

    而騎士精神的口號也變成了儒家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V123210 發表於 2018-11-18 10:49
第五十七章 夜話

    扭轉了裴三郎不健康的思想,裴旻開始考慮起自己將儒家精髓融入騎士精神的想法是否可行。

    想要將敵人的疆域變成自己的領土,古往今來,不外乎兩法。

    征服或懷柔。

    裴旻向來看不上成吉思汗、亞歷山大這類人的征服手段。

    無可否認,他們的手段直接有效,殺光所以不服的人,剩下的就好統治。

    但這種手段做法太過偏激,還存在著巨大的隱患。

    裴旻也沒有成為儈子手的魄力,讓他效仿成吉思汗一樣,在西方掀起一陣黃禍,真做不出來。

    即是如此,也只能選擇懷柔一法。

    懷柔最高深的一招莫過於融合同化,想當年中國大地諸國並立,經過數百年的紛爭,分為七國,七國又經始皇帝一統,成為一個整體。

    這就是融合同化的一個過程。

    融合同化最關鍵的是文化,若不進行文化侵略,想要取而代之,千難萬難。

    秦始皇毀六國文化,確實對華夏文化造成了莫大的損耗,但是沒有他這一手,天下想要一統就沒有那麼容易。

    裴旻對於西方的控制力遠比不上秦始皇對六國的控制,想要效仿始皇帝展開文化毀滅不符合實際。

    毀滅不了,只能走融合一途,利用儒家可怕的洗腦能力將儒家的東西摻雜到西方的文化中去。

    騎士精神便如中國的俠道一樣,是深入西方人心的存在。

    騎士精神裡的八大美德「謙卑、榮譽、犧牲、英勇、憐憫、誠實、公正、靈魂」細細分辨起來與儒家的仁、義、禮、智四德並沒有什麼區別?

    孟子說惻隱之心,為之仁;羞惡之心,為之義;辭讓之心,為之禮;是非之心,為之智。

    騎士精神與儒家學說都是注重個人品德,將華夏的文化套上西方的外殼,傳給西方,便如儒皮法骨一樣……

    裴旻越想越是可行,親自將自己的想法書寫下來,回頭與麾下謀臣商討一二,若無問題即實施下去。

    當天夜裡。

    裴旻與嬌陳久別勝新婚,自是少不了胡天胡地。

    在陣陣的告饒聲中,裴旻抱著嬌陳,雙手輕輕撫慰著那風韻不減的嬌軀,以緩解事後的韻味。

    嬌陳頭枕著裴旻的手腕,說道:「郎君今日說的可是真的?」

    裴旻不知指的是什麼,有些迷茫。

    嬌陳說道:「就是小七的婚事!」

    裴旻啞然失笑,說道:「當然是玩笑話,小七才十五呢。」

    嬌陳道:「是已經十五了。」

    裴旻明白這已經十五的意思,古人因人口原因,提倡早婚早孕,男子十五六歲,女子十三四歲,就到了法定結婚年紀。

    依照這種習俗,十五的小七,確實可以嫁人了。

    裴旻疑乎道:「小丫頭不會已經思春,有了對象了吧?」

    他說這話的時候心裡酸酸的,有點不是滋味。

    嬌陳推了裴旻一把,說道:「小七可乖著呢,這種事情本就需要我們父母勞心的,小七還小,又懂什麼?妾身是想,郎君身在朝廷,見聞廣博,哪家有出色的俊傑,可以幫著小七物色物色。」

    裴旻鬆了口氣道:「那就好,此事就聽我的。數百年來有此制度是因為需要,各方面的發展離不開人口。可實際上早生對孩子並不好,小七還是在長身體,結婚生子,至少也要等五年,上了二十再談。絕對不能讓小七冒這個險……至於未來的女婿人選,這個主要還是看小七自己的。再說十五六歲的小屁孩,真的很看出什麼?這種事情,可不能急。」

    裴旻如此思想實在超前,嬌陳有些難以理解,但她知自己在這種事上拗不過丈夫,而且很多事情上事實證明自己丈夫是對的。

    就如早年的喂奶,依照流傳下來的習俗,孩子不到三五歲是不斷奶的。

    裴旻偏偏十個月,一年不到就讓孩子斷奶,讓孩子以牛奶稀粥為食,結果長的格外強壯。

    劉神威還特地研究過,發現孩子早斷奶遠比晚斷奶成長的更好。

    此事傳遍天下,居然大大的提升了幼兒的存活率。

    自己這位愛郎有些反常識的說法,往往是沒有理由的正確。

    裴旻不好明說,這知識在後世叫做科學。

    科學是無法解釋很多東西,但是已經為科學解釋的存在,無疑是正確的。

    「放心吧,我好歹也是父親,對於孩子的未來,自有一定的打算。給你透個底,如果不出意外小八將來會是我羅家的家主,至於三郎,這個他還太小,看不出來。不過目前看來他好像對打仗比較有興趣,而且天生力氣過人,可以往這方面發展引導。只是不知是小孩子三分熱度還是什麼。」

    嬌陳有些傻眼了,心中狂喜,又有一些不安,說道:「郎君對妾身太好了,只是,只是……郎君想必是要娶大長公主的,這大長公主身份高貴。郎君這樣厚待小八,實在有些……」

    裴旻笑道:「小八對三郎如何?對他二娘如何?」

    嬌陳正容道:「自是極好,如自己親弟弟與我一般。」

    「這就對了!」裴旻欣慰道:「小八身上表現出來的孝悌品德,最是讓人欣賞。家大業大容易生出各種問題,我不想在七老八十了還來管家裡的瑣事。小八品性不改,他又是長子,是最適合的家主人選。至於其他子嗣,我會根據他們的能力所長考慮他們的未來。都是我的骨肉,我做父親的,會一視同仁。」

    裴旻說著親了嬌陳一口,道:「我去看看大娘,嘿嘿,我晚上要是不去,她估計睡不著覺了。」

    嬌陳會心笑道:「是因為曦姑娘軟禁了大長公主吧。」

    裴旻搖頭道:「這怎麼叫軟禁,要不是曦姑娘,大長公主早就成為安祿山的階下囚了。只是她沒有跟大長公主說實話而已……」

    裴旻一開始以為李持盈跟著李琰一起去朔方了,到了朔方才知道李琰確實沒有忘記李持盈,讓李亨將李持盈帶上。

    但是李亨巴不得李持盈為安祿山所擒,這樣情況有變,還有回轉的餘地,自是沒有通知的。

    安祿山也有擒拿李持盈作為人質的意思,但是並未從大長公主府裡搜到李持盈的蹤跡。

    在長安,能夠從叛軍眼皮子底下藏起一個活生生的人,除了青羽盟之外,沒有第二個答案。
V123210 發表於 2018-11-22 07:12
第五十八章 裴母見呂喦生怒

    果如裴旻想的一般,公孫幽並沒有睡去。

    裴旻瞭解自己的夫人,公孫幽又何嘗不瞭解自己的丈夫?

    「小妹此事做的有些過了,大長公主是何等身份,而且她還是郎君未過門的夫人……唉!」

    公孫幽眉頭緊鎖,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裴旻卻摟著她,說道:「夫人莫要擔心了,大長公主早非當年那個任性好玩的小姑娘。這些年的家門變故,她成熟了許多。此次她還讓我好好感謝曦姑娘呢!要不是曦姑娘伸出援助之手,到底是什麼情況,誰也無法預料。我看的出來,公主根本沒有怪罪的意思,反而充滿了感激。」

    公孫幽心頭的大石終於落下,娶李持盈是李隆基臨終的旨意,板上釘釘,她是裴家大婦不做第二人選,公孫曦真要因此事得罪她,百害無一利,長鬆了口氣,說道:「那就好,那就好。」

    裴旻見公孫幽有些擔憂過渡,道:「夫人也別怪小妹,還得多謝謝她才是。此次京畿變故始料未及,小妹一人在京,面對叛軍威脅逼迫,任是守住了忠義底線。不但救下了諸多重臣名士,還不懼危險,暗殺了多名為害百姓的叛軍將官,令得叛軍在城中不敢亂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小妹在危難時候在長安的行徑,無愧一個『俠』字。」

    「之前我潛入長安,得知小妹所作的一切,才發現我們平素都小覷她了。在真正需要她擔當的時候,她沒有半點的遲疑,做到了最好,出乎我的預料。」

    公孫幽也露出了些許自豪的表情。

    「至於,她騙大長公主,也怨不得她。錯在我,是我耽誤了她。」

    公孫幽驚疑道:「郎君知道了?」

    裴旻認真道:「又不是麻木不仁,如何感覺不到?夫人放心,此事我會處理好的。現今王朝萬事俱備,也該放一放手,處理一下自己的事情,將工作適當的交給下一代。空出時間來陪陪你們,侍奉母親。」

    「對了!」裴旻說道:「我給三郎找了一個玩伴,叫呂喦。此子用劍天賦超凡,不亞於太白。不出意外,你相公是後繼有人了。」

    公孫幽笑道:「能得郎君這般稱道,妾身倒要見一見了是哪家的英傑。」

    裴旻將呂喦的情況細說。

    公孫幽聽了有些欣羨,說道:「三郎的習武天賦也是絕佳,只是過於有主見執拗的很。他喜歡騎馬使劍,可喜歡的是那種大長劍,不是我們的三尺青鋒。」

    裴旻這方面還是很開放,說道:「兒孫自有兒孫福!大長劍也是劍的一種。到時候我將斬虎劍改良改良,融入大劍中去,也可傳給三郎。」他頓了一頓,道:「巧了,明日就是金曜日,呂喦會來府上學劍,屆時也讓他拜會一下師母、師娘。」

    裴旻說著,手有些不規矩起來。

    公孫幽嬌嗔的看了自己的愛郎一眼,自是又一番胡天胡地。

    翌日一早,高力士的馬車已經停靠在府外,呂喦一身少兒勁服,腰間掛著一把小劍,躍下了馬車,隨即又從馬車裡搬出了好幾個小禮盒。

    裴母、嬌陳、公孫幽他們未來之前,呂喦已經來府上學了好幾次劍了。

    裴府上上下下的人已經熟悉。

    呂喦雙手抱著一堆禮盒,對著門房老劉說道:「劉叔,師傅在哪?聽說師母、師娘回來了,父親讓我帶了些禮物來拜見。」

    裴旻看著小傢伙一臉吃力又帶著幾分倔強的捧著好幾份禮物,笑道:「內侍真是有心了,跟我來吧。你師母、師娘都是慈善之人,不必過於拘禮。」

    說著,他讓人幫著呂喦拿手上的禮物,帶著呂喦去了後院。

    後院裴母正在跟自己的兩個兒媳說話,裴三郎雙手在一旁舞者一把大木劍,虎虎生威,見裴旻帶著呂喦過來,都紛紛瞧向這邊。

    「見過師母、師娘,呂喦給師母、師娘叩頭了!」

    嬌陳、公孫幽看著呂喦,眼中皆露出異色。

    公孫幽笑道:「還真是,這眉宇像極了幾年前的小八。」

    嬌陳身為小八的母親,也有同感。

    裴母卻是一臉驚疑的看著呂喦,招了招手道:「過來,到近處來,讓師母看得清楚一些。」

    裴旻嚇了一跳,忙道:「母親,您的眼睛?」

    裴母今年已經年逾六旬,這把年歲視力有所下降是人之常情。但裴母天天練習劉神威的養生術,吃住也極有章法,從未聽過有視力問題。

    嬌陳、公孫幽也臉色微變,她們日夜侍奉裴母左右,也未發現自己的婆婆視力衰退,若真如此,她們就太失職了。

    裴母卻有些肅然,看著已經到近處的呂喦半響,突然笑道:「乖,以後就是一家人了。」她摸了摸呂喦的腦殼,招呼了三郎一聲,讓裴三郎帶著他出去玩。

    裴三郎早已停下來練劍,見父親帶著一個年歲跟自己相仿,同樣拿劍的小夥伴,早有上前搭訕的心思,此刻得裴母允許,笑嘻嘻的上前,拉著呂喦一旁玩去了。

    裴母說道:「我有些累了,你們先回去吧。」說著又看了裴旻一眼道:「扶我進屋!」

    裴旻心底有些不安,裴母這語氣表情,顯然生氣了。

    帶著幾分拘謹的上前,裴旻扶著裴母一同進了屋。

    「跪下!」

    果然一進屋,裴母變了臉色,厲聲叫喝。

    裴旻不敢有半點遲疑的跪了下來,「母親,千錯萬錯是孩兒的錯,您消消氣,可彆氣壞了身子!」雖說不知自己的母親為何發怒,但道歉準沒錯。

    裴母怒道:「喦兒的母親到底是誰?為娘知道你威勢極盛,會遇到常人難以想像的誘惑。越是如此,越要克己復禮,明辨本心。不能誤入歧途,遭受千古罵名。」

    裴旻莫名其妙,委屈道:「娘,這是哪裡話,喦兒的母親真的是呂氏,他的父親……不對,這個我不知喦兒的生父生母是誰,他是高內侍收養的孩子。跟孩兒沒有關係!母親不會是因為他跟小八有幾分相像,懷疑他是我的孩子吧?」

    裴母怒道:「什麼跟小八幾分像?為娘還沒有老糊塗。為娘當初跟你說過,小八、三郎都隨母相,兩人只有你小時候的三成模樣。可喦兒跟你五六歲的時候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不說十成像,也有九成。」
V123210 發表於 2018-11-22 07:13
第五十九章 確定身世 郭子儀歸來


    裴母的話將裴旻說懵了。

    裴旻方才明白,裴母為何會動怒,她以為呂喦是自己的私生子,而且呂喦的母親還是那種見不得人類型……

    這什麼跟什麼?

    不對,自己是記不得自己小時候的模樣了,可自己是母親一手帶大的,她怎麼可能在這方面弄混了。

    莫不是巧合?

    這世上並不缺長得相像的兩人。

    這也太巧了吧?

    巧合的已經不真實了。

    裴旻混亂了半晌才道:「娘,孩兒真的毫不知情,呂喦是高內侍為了排解他夫人呂氏的寂寞……」

    他說道這裡,腦海中突然浮現原本一些說不通的事情。

    呂氏是黃花大閨女無疑,嫁給高力士的時候不過十五呢。記得當初去高內侍家做客的時候,高力士就說過對呂氏的愧疚。當初年少,為了爭一口氣,通過威逼利誘娶了呂氏,要讓所有人知道太監又如何,太監一樣能娶妻,一樣能娶個如花似玉的老婆。

    就是為了這一口氣,耽誤了呂氏的終身。

    因為這番愧疚,高力士對呂氏極好,可謂有求必應。對於呂氏的父母,都很孝順,提拔呂玄晤為少卿、刺史,呂氏子弟都做了大官。

    但如果真要收養孩子,以這個時候的風氣從呂氏門中過繼一個是最佳選擇,還有親屬關係。就算要領養孤兒,也不至於領養一個不滿週歲的嬰兒吧。

    這個時代嬰兒的存活率極低,呂氏沒有足夠的奶水,也缺乏照顧孩子的經驗,領養一個不滿週歲的嬰兒,怎麼說也說不過去。

    找奶媽撫養?這倒是個法子,可領養孩子的本意是排解寂寞,事情都交給奶媽干,排解哪門子寂寞?

    更何況嬰兒除了吃就是睡,壓根就沒有好玩的地方。

    高力士心細如髮,處理事情,面面俱到,照顧李隆基瑣事,深入細微,分毫不差。如此人物,又豈會幹這種蠢事?

    除非這個孩子是自家的!

    念及如此,裴旻突然打了一個激靈,想到了一個封塵已久的疑問。

    在記憶深處,昔年自己去高力士家做客的時候,喝了他中山冬釀,然後醉倒不醒。

    高力士是說中山冬釀厲害,但裴旻經過梨老的診治,卻發現中了一種叫做忘憂草的東西。

    高力士是嶺南馮家人,忘憂草是馮家的特產。

    當初自己因為沒有任何的不適,又在對付青龍的當頭,覺得沒有必要與高力士這樣的人物為敵就沒有深究。

    如果那個自己失去意識的那個晚上……

    這一切都跟自己想的一樣,所有的疑問都揭開了。

    那麼這個呂喦真有可能是自己的兒子。

    裴旻也不瞞自己的母親,將當時發生的事情細說。

    裴母也怔怔了半晌,吐出了一句話道:「這是借種?」

    裴母原先是裴家的歌姬,見多識廣。

    古人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無所出是很嚴重的事情,借種一事,不能說是風氣,卻也不是什麼奇文。

    只是裴母想不到自己的兒子居然給他人借了種,這未免有些尷尬。

    裴旻也讓說的有些面紅耳赤,道:「這個只是猜測,未必屬實。」

    裴母本來就信自己兒子為人,只是呂喦確實太像太像裴旻小時候了,說他們不是父子,裴母都不信。

    聽極緣由,裴母也知自己錯怪愛子,說道:「起來吧,此事你要好好去查一查,確定了再做打算。」她嘴裡說的勉強,可心底卻很清楚,呂喦就是自己的孫子,他們太像了。

    這種事情,裴旻不好明著去調查。

    但要不了半日,寧澤就帶著消息來了。

    消息很詳細,詳細到很多細微的事情都一清二楚。

    裴旻並不奇怪,高力士之前的地位身份太高,作為李隆基生前的第一紅人,他的一舉一動,往往都代表著李隆基的意思。

    李隆基身為皇帝,百官不方便接觸巴結不到,高力士是唯一的選擇。

    那個時代巴結高力士的人就如過江之鯽,即便是當朝宰相,太子皇親遇到高力士都要恭恭敬敬的。他有一點的風吹草動都為人注意。

    高力士何時領養呂喦,何時擺慶功宴,在長安都是轟動一方的大事,幾乎人盡皆知,時間細節一問就知道。

    寧澤將自己調查的結果告訴了裴旻。

    裴旻兩處一印證,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

    高力士給呂喦舉辦抓歲禮的時候,正是自己做客高府之後十個月以後的來年。

    十月懷胎,產子,又過一年,時間完全對的上。

    寧澤繼續道:「屬下還查到了呂氏在哪一年左右的時間,行蹤有些反常,這是屬下從呂家人嘴裡問出來的。以往呂氏逢年過節都會回自己的父親家裡探望父親、母親,每過一段時間還會給公子祈福。」

    「給我?」裴旻一臉訝異。

    寧澤頷首道:「對的,據說是公子救過他們一家人,呂氏一直將公子視為恩公。」

    裴旻聽呂氏說過,那是自己擔任御史中丞,負責處理官員的違法犯忌。

    呂氏初來京師,因相貌絕美,給長安的惡吏看上了意圖強娶,是御史台處理了此事,將呂氏救出魔爪。

    這些呂氏親自給他道過謝的,只是裴旻想不到她會做到這一步。

    寧澤繼續道:「而那一兩年,呂氏卻一直呆在高府,幾乎足不出戶,都是呂玄晤自己去高府看女兒的。呂家人那段時間根本見不著呂氏的面,還有了些許怨言。後來又如以往一樣,給公子祈福、探望父母,從未拉下。」

    裴旻點了點頭,說道:「我明白了,你下去吧。」

    一切都水落石出了。

    毫無疑問,呂喦確實是自己的兒子,自己給高力士設計了。

    怎麼辦?

    裴旻有些為難,呂喦自小到大受到高力士、呂氏的培養呵護,自己強行將他搶過來?

    以自己現在的權力,要做這事情,是輕而易舉的,只是這樣做對與呂喦對與呂氏對與高力士都有著極大的傷害。

    尤其是現在,高力士以患病在身,時日無多。

    生父、養父都是父親,裴旻不想讓呂喦恨自己。

    目前就這樣吧!

    裴旻思前想後,決定將此事暫且擱置,不能讓呂喦經受他這個年歲,承受不住的打擊。

    不知不覺,裴旻已經帶入自己身為父親的義務了。

    這天,裴旻還得到了另一則消息,郭子儀領著凱旋之師過了潼關,不日即到長安。
V123210 發表於 2018-11-22 07:13
第六十章 肅然一拜


    郭子儀凱旋回朝,裴旻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出長安迎接。

    郭子儀回朝,意味著持續兩年的叛亂正式平息。

    作為平定安史之亂的第一功臣,郭子儀值得受到如此殊榮。

    郭子儀在安史之亂的表現不僅僅是收復了北地、遼東,還有轉戰河東,固守太原,以三千勁旅,對抗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牛廷玠十萬大軍的戰績。

    反攻的號角是裴旻來長安之後吹響的,但不能因此而否定郭子儀之前的功績。

    非但不能,還要區別對待。

    那個時候廟堂呈現混亂局面,李亨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斷的在背地裡唆使李琰放昏招。

    可以說若非郭子儀死守了李唐王朝的龍興之地太原,若非張巡轉戰中原,連破叛軍,給李唐王朝爭取到喘口氣的時間。

    史思明、令狐潮的大軍南下,江淮、荊襄一地必然是保不住的。

    江淮、荊襄一失去,江南長江天塹的優勢不再。那局面就大不一樣了。

    唐王朝最艱難的這個時間裡,歷史上平定安史之亂的第一功臣李光弼,正跟著裴旻對決阿拉伯。

    故而這第一之功,改落到了郭子儀的頭上。

    也正是因為在滿朝動盪的時候,郭子儀、張巡這樣的人物站了出來,拖住了叛軍兩路共計十五萬兵馬,給裴旻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故而加上這之前的戰績,郭子儀毫無疑問是第一功臣。

    郭子儀得禮部通知,知曉裴旻親自率廟堂文武迎接,吩咐身後大軍緩行,親自領著北征諸將往十里亭趕去。

    抵達百米之外,郭子儀下馬快步前行,走到近處,直接跪伏在地,高聲拜道:「郭子儀叩見裴相!」

    作為三軍主帥如此,身後的十數位大將自不能站著,一併伏地叩拜。

    裴旻一時間有些訝異,郭子儀一身戎裝。

    這軍中有不成文的規定,將軍著甲見上無需行大禮。

    郭子儀穿著鎧甲,居然行此大禮。

    裴旻忙上前將之扶起,笑道:「將軍乃平定叛賊的大功臣,何須行此大禮。」

    郭子儀由衷道:「若無裴帥,焉有今日的郭子儀。」

    對於裴旻,郭子儀一直有著小小的愧疚與感激,三次舉薦的大恩一直不敢忘懷。

    不只如此,李亨的所作所為已經傳遍了天下,更是讓郭子儀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對於李琰這個皇帝,郭子儀心中存著一定抱怨不滿,其中的原因正是李禕。

    郭子儀因裴旻的舉薦,一直被重用,但一直又得不到真正的施展。直到遇上了李禕,李禕有足夠的才幹,也有足夠的魄力,兼之裴旻這位尚書令的支持,郭子儀才真正放開了手腳。

    李禕也很倚重郭子儀的才華,郭子儀亦很尊重自己的這位上司。

    安祿山被逼造反,郭子儀作為李禕的心腹,對於時局看得最是透徹。

    必勝的局面,硬生生給弄的失敗了不說,還令得李禕慘死。

    這一切都是李琰聽信謠言的結果,兼之此後李琰昏招迭出,更加引發了郭子儀的不滿。

    不過郭子儀是標準的儒家將帥,不管他對李琰對朝廷多麼不滿,忠君愛國的本心初衷是不變的。不會因為自己的不滿而耽誤事情,只要皇帝朝廷需要他,不管受過多少委屈,他都會義無反顧的站出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朔方諸多事情,郭子儀不瞭解詳情。但是李亨第一時間找到了他,而且給出了平叛的藍圖。

    無可否認,李亨自身的才略遠勝李琰。

    出色的口才,深沉的心機,收買人心的手段,都高於李琰不止一個檔次。

    郭子儀不會參與廟堂之爭,但是面對已經成為皇帝的李亨,還是樂意見到的,也表達了效忠之意,只盼著李亨能夠扭轉局勢,帶領他們挽回劣勢。

    所以當初裴旻與李亨命令衝突的時候,郭子儀尤其為難。

    李亨是他認可的對象,而裴旻擁有拯救唐王朝的力量,而且他的調令處處針對安祿山的死穴,平定亂世指日可待。

    最終郭子儀選擇了聽從裴旻的指令。

    一方面裴旻的指令沒有任何問題,另一方面郭子儀相信裴旻能夠引領廟堂走向輝煌。

    郭子儀選擇李琰這個皇帝,根本就不是選擇李琰,而是選擇站在李琰這邊的裴旻。

    結果讓郭子儀嚇出了一身冷汗。

    郭子儀萬萬想不到李亨幹了如此多的壞事,就連李禕的死都跟李亨有關。

    想到自己如果站錯了隊,就等於助紂為虐,得到消息的郭子儀當時就驚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不是裴旻的存在,郭子儀實難想像自己一錯再錯會錯多久。

    故而這一次,郭子儀是發自內心的感激裴旻,將他從邪路引歸正途。

    對於裴旻在軍中的威勢,滿朝文武早已見怪不怪,見郭子儀如此敬重裴旻也沒有他想,今時今日廟堂之上沒有任何人有實力制衡裴旻。

    別說李琰現在對裴旻言聽計從,即便他有其他心思,也沒有實力能夠抗衡。

    裴旻不知郭子儀別有深意,但他擬定的藍圖中,郭子儀作為六帥之一,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位子。

    能夠得他支持,盡釋前嫌,那是再好沒有的事情了。

    拉著郭子儀,裴旻與諸將在長安百姓的歡呼聲中抵達了皇城,拜會了李琰。

    安史之亂的叛賊,盡數聚集長安。

    針對他們,廟堂幾乎沒有多餘的耽擱,直接下達了處罰告示。

    賊首安祿山、史思明、高尚、嚴莊同為賊首謀主,凌遲處死,安祿山、史思明誅九族,高尚、嚴莊滅三族。

    張萬頃、孫孝哲、徐歸道、獨孤問俗、張休、張通晤、崔乾佑、蔡希德、尹子奇、牛廷玠、徐璜玉、安俊雄、安曉、李欽溱、李立節、阿史那承慶、范秀嚴、阿史那從禮等主要將官,一律處死。

    餘者罪輕有才之將,流放西域、阿拉伯,以充實西方實力。

    對於那些與安祿山暗通款曲的世家,裴旻也毫不留情,該殺的殺,該罰的罰,該流放的盡數流放。流放之地,也改為了阿拉伯。

    這一連串的處罰,展現了李唐王朝對天下的控制。

    當然有罰自然有賞。

    滿朝文武都盯著即將公佈的獎賞。

    這一次的嘉獎,不只是安史之亂的,擊敗西方第一強國,攻下阿拉伯國都這蓋世之功,同樣嘉獎算計在內。
V123210 發表於 2018-11-22 07:13
第六十一章 文武之冠 賞無可賞

    這一年的三月,注定了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

    為了慶賀安史之亂平定,為了慶賀王忠嗣、封常清、高仙芝三將長驅直入,兵臨地中海畔,攻取了西方阿拉伯帝國的國都大馬士革城,創下了古往今來,最偉大的壯舉。朝廷在源乾曜的提議下更改了年號。

    將原先的純寶改為廣德,取義為「廣聚英才,德澤四海」。

    這一年也正式改為廣德元年。

    現今唐王朝的疆域已經超過了歷史上的高宗時期,華夏王朝,創立至今,疆域最廣的時代,便在此時。

    廣德元年三月朔日大朝會。

    長安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員以及參與平叛安史之亂與阿拉伯會戰的將官一個個黎明時分出了家門。

    他們經過了皇城,祭過唐王朝的列祖列宗,一併匯聚在了太極殿內。

    裴旻看著太極殿內的一眾文武大臣,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有這些人在,現在的大唐只會蒸蒸日上,不會重蹈覆轍。

    主持這種大朝會的自然是李琰,裴旻並沒有越俎代庖,但所有的一切皆是他安排妥當的。

    將官的功績,文臣的校績,如何提拔,怎麼提拔,這一切他已經擬定了表格,早在五日前就上交到李琰的手上。

    李琰若有異議,他會根據表格的任命進行修改,然後通過中書省傳到裴旻手上。

    當然裴旻並沒有收到李琰修改的表格,顯是完全同意他的安排。

    對此裴旻頗有些無奈,自己不是沒有勸過李琰,但李琰依舊為自己造成的大動盪所影響。小事上還能有點主見,大事上根本不敢作任何決定。而且李琰才幹就是如此,小事上的諸多決定不是很高明。

    這也就讓裴旻很多時候很糾結,難得李琰自主一把,自己是聽,還是不聽呢?

    聽,明顯是個餿主意,公佈下去不利於政策的通行,還有損李琰的威嚴。

    不聽,又覺得會打消李琰的積極性。

    左右為難,莫過於此。

    索性對李琰也不抱希望了,反正有足夠的時間培養唐王朝的下一代。

    李琰在至尊之位上,顯得有些提不起精神,面前云云瑣事,讓他心煩意亂,想著自己依舊無動於衷的小老二,原本的不自信變得有些自卑,看著拜服在自己面前的文武諸將,並沒有那種君臨天下的感覺,便如例行公事一樣,帶著幾分敷衍的說道:「眾卿平身吧!」

    見文武禮畢,李琰繼續道:「此番我朝經歷前所未有之磨難,西有強寇阿拉伯入侵,東有安祿山造反作亂。全賴諸公並兵力,得以西破阿拉伯,東誅安賊,創下亙古未有之偉業。朕今日於這太極殿中論功行賞,表諸公盡忠為國之心。」

    群臣再拜。

    李琰說著就閉嘴不言了。

    一旁的太監雙手攤開長長的聖旨,高聲道:「天地崩塌,內有賊寇,外有強虜,尚書令,隴右、河西節度使、按察使,西域大都護府大都護輔國大將軍、光祿大夫、武威郡王裴旻,東西奔走萬里,力挽狂瀾,西破阿拉伯、東滅安賊。秉文武之姿,懷經濟之器,匡宇宙之能,建茲大勳,成我王業,為社稷之元勛,實台陛之良輔。爰升太師加太尉,以冠百寮。」

    這個封賞自不是裴旻厚著臉給自己請的。

    他的請功表幾乎所有將校包含其中,唯獨自己除外。

    但毫無疑問,身為真正的總指揮,不論是阿拉伯、安祿山都離不開他的調兵遣將。

    裴旻是表王忠嗣為西征第一功臣,郭子儀是平叛第一功臣,但世人皆知這兩個第一,真正的人選是裴旻自己。

    太師加太尉,一個是文官的至高虛銜,一個是武臣的至高虛銜,到了這一步的他,真正算的上是賞無可賞了。

    裴旻這時也在第一瞬間做出了一個決定,上表辭去了隴右、河西節度使、按察使職位,放開了河西、隴右的軍政大權,只留下了西域大都護府大都護的職位。

    雖然滿朝文武知道,裴旻在河西、隴右根深蒂固,所有將校官員皆是他一手提拔,即便交出節度使、按察使之位,也沒有人能夠真正取代他的地位。但是見他這般痛快的交出兵權,也投以敬重的目光。

    封賞繼續接下來是王忠嗣。

    王忠嗣在破阿拉伯莫斯雷馬薩的時候,就立下了赫赫功績,而後又領大軍長驅直入,為王朝擴地萬里,攻下大馬士革城,如此功勞,無人可比。

    王忠嗣原本就功勛卓著,加上此番大功,直接受封為青海郡王,榮獲王爵。

    不過他人還在路上,由他的部下帶領。

    緊接著就是李光弼,他得裴旻親眼,參加了東西戰事,兩功並舉,排在了郭子儀的前面。

    隨之是郭子儀、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張巡、李泌、顏真卿、僕固懷恩、李嗣業、雷萬春、安重璋、南霽雲等等一系列的立功文武,他們的功績一筆一字皆算的一清二楚,無半點遺漏。

    足足一百多員將校,太監唸得口乾舌燥才得以唸完。

    所有人都得到應有的嘉獎,自是皆大歡喜。

    對於諸多將官的封賞,滿朝文武大多都沒有異議。

    唯二受到質疑的就屬李泌、顏真卿這兩個人。

    相比其他人實打實的功績,李泌、顏真卿卻沒有多少顯著的功勞,當然最關鍵的是他們年紀不大,資歷不足。

    尤其是李泌,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居然位居檢校兵部侍郎,實在有些兒戲。

    當然大多都是眼紅的。

    王維將自己聽到的異議告訴了裴旻。

    裴旻不屑一顧的笑了笑,沒有說話,不去在意這些。

    李泌的功勞是謀功,他沒有自己的威望,卻幹成了只有自己才能做到的事情:串連起了李光弼、哥舒翰、郭子儀三將的合作,困死了安祿山,這份謀功是不可忽視的。

    李泌的提升,是他應得的。

    反倒是顏真卿的功績有些牽強,關中缺糧,顏真卿經營青海道,令得關中得到了青海湖、川蜀糧草的支援。

    可實際上關中是缺糧,但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缺,很快就得到瞭解決。

    可就算破格提拔,那又如何?

    一切他說的算。

    「不去管這些,不用我出面,要不了多久,李泌、顏真卿就會讓他們乖乖閉嘴。」

    裴旻對於自己看中的三傑其二,很有自信。
V123210 發表於 2018-11-26 07:08
第六十二章 三傑之首 忠嗣歸來


    廣德元年六月,正是最炎熱的時節,炙熱的陽光普照大地。

    長安開遠門外有一處立堠亭,立堠亭附近開了一家茶攤。

    開遠門是絲綢之路的起點,自西方戰事平定,蠢蠢欲動的商販開始了自己艱辛而又愉快的賺錢之旅。

    在這炎熱的時節,與路邊茶攤喝一碗涼茶,那是最享受的事情了。

    故而小小的茶館生意極好,茶館的東家徐長貴不住的吆喝著自己的子女幹活。實在太忙,自己也不得不端茶招呼客人。

    剛剛給客人滿上一碗涼茶,徐長貴看著桌上抖動的茶水,眉頭有些奇怪,難不成地龍翻身?

    正想著但聽得蹄聲如雷,百餘乘馬疾風般卷由遠及近,馬上乘客一色都是玄色薄氈大氅,裡面玄色布衣,但見人似虎,馬如龍,雄偉非常。

    長安的百姓見慣了禁軍的熊樣,也就近年來裴旻領著神策軍入京,他們才見識到什麼是天下精銳。

    但飛馳而來的這伙騎士不過百人,氣勢之壯,卻似有如千軍萬馬一般,似乎較之神策軍都要更勝一籌。

    「怕是只有裴相的親衛兵能與之相比了吧……」

    徐長貴在長安生活的半輩子,別的沒有就是眼見高,見多識廣,心底疑惑,誰能有如此風采?

    百騎來到近處為首一人紅馬白袍,馬背上掛著一個碩大無朋的方天畫戟,在他們的茶攤前一瞬而過。

    徐長貴突然驚呼道:「是青海郡王,青海郡王回來了!」

    若說天下最傳奇的人物,莫過於廟堂上的裴旻。

    他這些年的事蹟,堪稱奇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而青海郡王王忠嗣卻是僅次於裴旻的存在,他的身世較之裴旻更加傳奇。作為英雄王海賓之後,年少時就得先皇李隆基看中,賜予忠嗣之名,裴旻更是將他接入府中用心培養。

    王忠嗣少年為將,屢立戰功,護衛莫離驛的時候,吐蕃於大非川閱兵。

    王忠嗣兩百人大鬧大非川,險些生擒吐蕃贊普,之後勇奪青海湖,長驅直入直取大馬士革城,無不證明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王忠嗣的軍威在唐王朝那是僅次於裴旻的存在。

    徐長貴話音一落,周邊顧客一個個都霍然而起,翹首眺望。

    王忠嗣看著近在咫尺的長安,歸心似箭,在不危及行人的情況下,儘可能的快速前行。

    穿過西市,直接來到了裴府。

    王忠嗣將馬鞭一丟,跑進了府中,自己家無需通傳,入府拜會了自己的母親與裴母。

    得知王忠嗣歸來,裴旻也早早的下朝回家。

    兄弟相聚,不勝欣喜。

    王忠嗣給裴旻說著西方的詳情。

    裴旻聽的不住點頭,王忠嗣、高仙芝、封常清皆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將西方的戰局完全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上,拜占庭有心耍花樣,也讓他們破解了。

    裴旻端起酒杯說道:「西方長期內不會有戰事了,我打算將你調回長安,你怎麼看。」

    王忠嗣毫不猶豫的說道:「這事旻哥說的算,去哪兒,弟並不在乎,只要能幫著旻哥就夠了。只是旻哥不打算經營西方了?」

    他是唯一知道裴旻最終打算的。

    裴旻帶著幾分苦笑的說道:「我也不清楚,走一步看一步吧。現在陛下不足以服眾,我大權在握,廟堂離我不得。再說以高仙芝、封常清的能力,不出意外是足以應對西方變故的。就算有個萬一,以他們的能力也不足以崩盤,有支援的時間。現在我手上無人,你來給我當兵部尚書,管理兵部。我要將京畿的兵好好練練。外強中乾這個弊端,必須要清除。兵部,交給你,我放心。」

    王忠嗣頷首道:「也好,這樣弟也能侍奉母親、義母,盡孝膝前。」

    裴旻道:「明天陛下會召見你,表彰你的功績,任命就會下達了。晚上我帶你見兩個人,你好好的跟他們打好關係,他們與你一樣,是我最得力的臂膀。一個你應該見過顏真卿,還有一個,你就不知道了,叫李泌。」

    裴旻作為後世人,時常聽什麼初漢三傑,五子良將,五虎上將,雲台十八將之類的組合,心血來潮也自己給麾下的人才評了三傑六帥十二將。

    三傑是效仿漢初三傑,韓信、張良、蕭何。

    韓信軍事無雙,張良謀略蓋世,蕭何一代賢相政務水平出類拔萃,對應了軍、謀、政三個絕世人物。

    王忠嗣、李泌、顏真卿正好也對應了軍、謀、政三方。

    王忠嗣勇謀俱全,作為盛唐第一將,或許達不到韓信那個高度,但在這個時代也只有李光弼或許能夠與之對抗,郭子儀都要遜色稍許。

    李泌作為這個時代的妖孽,才智絕對是張良、諸葛亮一個級別的。

    至於顏真卿亦是當之無愧的王佐之才。

    三傑之名,一點不虛。

    六帥自然就是哥舒翰、李光弼、郭子儀、封常清、高仙芝、張巡六人。

    對於他們六人,裴旻打算讓張巡負責西南六詔,李光弼負責朔方北地,郭子儀負責遼東,哥舒翰負責江南,四將輪流換防,而西域、阿拉伯因為情況特殊由封常清、高仙芝常駐負責。

    裴旻相信自己的這番安排,舉目四方,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威脅到大唐。

    不過現在的大唐有些畸形,軍事實力所向無敵,政治經濟卻堪稱千瘡百孔。

    受到對外戰事以及安史之亂的拖累,唐王朝的賬目上滿滿的都上赤字。

    這也是裴旻將王忠嗣招回長安的原因,他們需要漫長的時間緩解戰爭帶來的影響。

    未來的五年,甚至十年,裴旻都不打算發動戰事,除非有不長眼的自己挑釁上門。

    王忠嗣忽然想到了自己當初的兄弟玩伴,說道:「不知太白兄現在如何了?」

    裴旻忍不住笑了起來道:「你不說,我還忘記了。太白,似乎有些坐不住了,打算來拜會我這個師傅了。他這沒良心的,這些年作了不少的詩,也碰了不少釘子,這一次八成放下面子求官來了。」

    王忠嗣搖頭道:「說實話,旻哥,太白兄入朝為官,實在太屈才。卻不知為何如他那般神仙人物,對於官職如此在乎。旻哥不如就成全了他罷。」

    裴旻頷首道:「我已經想好了,讓他當監察御史,繼續滿天下作詩去。我這個當師傅的,不介意他將監察當做副業。」

    王忠嗣忍不住笑了起來:「旻哥果然思慮周到。」
V123210 發表於 2018-11-26 07:08
第六十三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全書完)

    長安李府!

    李林甫也得到了封賞,而且封賞厚重,正三品御史大夫,監察機構最高長官。不只是如此,他的兒子李岫、李崿也得到了極高的賞賜。

    李岫進入了戶部為戶部郎中,李崿進入了工部將作監,擔任甄官,可謂恩寵之極。

    李林甫左手拿著一壺酒,右手拿著一個酒杯,獨自一人自斟自飲,一路來到後院,漫步於後院池塘附近,帶著幾分留戀的看著這一草一木,最終化作一聲長嘆,大灌了口酒,道:「裴帥,不饒你動手了。」言罷縱身跳下了池塘。

    李林甫醉酒淹死自家池塘的事情傳到裴旻耳中。

    裴旻也忍不住的一聲長嘆,有些複雜,有些難受,高聲對王維道:「替我修書一封,表彰林甫之功績,贈封他為涼州大都督。」

    他說著回到了府上,將自己手中關於李林甫不為人知的一些事情一併燒了。

    所有的事,都隨著他的死,煙消雲散。

    唐王朝經過連翻征戰,打下了華夏王朝有史以來最大的疆域,也到了塵埃落定,發展休養的時候。

    亂後必有大治!

    這話並不虛假。

    經過安祿山的肆虐,天下民心思定。

    裴旻暫息兵戈,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正對了天下百姓心中所想。

    各種發展政策改善民生的制度頒布下去,皆得到了地方豪紳與百姓的支持,效果卓然。

    廣德五年。

    經過五年的發展,唐王朝有了全新的氣象,全新的風貌。

    國家財政收入穩定,裴旻甚至還清了從哥舒翰那裡借來的巨資。

    境內的商業十分發達,對外貿易不斷增長,復辟的波斯、阿拉伯商人紛至沓來,長安、洛陽、廣州等大都市商賈雲集,各種膚色、不同語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裝來來往往,十分熱鬧。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這是杜甫的詩句,現在的唐王朝已經重現此景。

    尚書省政事堂。

    政事堂原本是在中書省的,但是裴旻為了方便,將政事堂搬到了尚書省。

    政事堂會議理所當然的在尚書省舉行了。

    「裴相!好消息,渤海國發生了內亂,渤海王大欽茂的弟弟大元義與大臣畢君柔暗謀,發動了兵變,處死了渤海王大欽茂,打算請立大門藝為渤海王,使者正在前來的路上。」

    說話的是李泌,這位裴旻說器重的三傑之一,經過五年來的磨練,越發的成熟穩重,表現出來的才智也滿朝文武敬服。

    李泌話音一落,政事堂一片歡呼。

    「太好了!」

    諸多宰相大佬都臉帶喜色。

    已經晉陞為宰輔的顏杲卿,激動的說道:「兵不血刃,兵不血刃啊!裴相,經濟制裁,果然有用。渤海國,歸我大唐矣。」

    裴旻也露出了幾分自得,經濟制裁是後世國與國之間,相互掣肘最常用的手段。但在古代,卻不多見。

    早在五年前,東北渤海王大武藝趁著奚族、契丹為郭子儀打殘之後,收編了兩族殘部,實力大漲。

    渤海國向來與唐王朝交惡,張守珪養寇自重,十年彼此征伐,雙方仇恨累計難消,邊境多有摩擦。

    不過因為負責東北方面的是郭子儀,渤海國沒有佔到任何便宜。

    那個時候,裴旻不願為了一個小小的渤海國勞師動眾,尤其是渤海國多山多林,大軍無法展開,但是渤海國的存在截斷了新羅與唐朝的商道,又不能不管。

    經過深思熟慮,裴旻提出了經濟制裁這一方法,派使者與渤海國止戰說和。

    大武藝也懼唐王朝的力量,雙方達成一致。

    渤海國境內多山,盛產藥材、木材,裴旻讓商人無限收購渤海國的藥材、木材,令得渤海國國民瘋狂的投入藥材、木材行業。

    渤海國經濟之盛,遠超以往。

    國內百姓富足,過上了奢靡的生活。

    裴旻見時機已到,找個藉口對渤海國展開經濟制裁,停止收購渤海國藥材、木材。

    適時渤海國七成國民從事藥材、木材生意,只是一個月繁華的經濟崩塌。

    大武藝盛怒之下,起兵攻打遼東。

    只是渤海國原是漁獵民族,百姓善戰,軍事力量不俗,現今因為從事藥材木材生意,漁獵老本行早已荒廢。

    他們對上的正是換防的李光弼。

    不過李光弼還不知道情況,僅僅是遼東的守將郝廷玉,他直接以麾下的五千勁卒主動出擊,在渤海軍還未進入大唐境內的時候,便將來犯的五萬渤海兵打的潰不成軍,逃回了山林去了,氣得想大干一場的李光弼是牙癢癢的。

    渤海國經濟崩潰,又逢大敗,境內百姓怨聲載道,反叛四起。

    最終大武藝為大臣所殺,派人來請大門藝回國。

    大門藝是大武藝的弟弟,是第一代渤海國王大祚榮之子,大武藝同母弟。唐中宗初年,大門藝入唐,留侍宿衛。

    開元初年返回渤海,在唐朝生活期間,大門藝受到唐文化熏染、哺育,已經將自己視為一個唐人了。

    大祚榮死後,原本意圖將渤海國一分為二,分別賜予大武藝、大門藝。

    但是大武藝不服,強行侵佔了大門藝的領地,還派人刺殺大門藝。

    大門藝本就不想當山大王,索性逃回唐朝,還是唐朝的州刺史。

    這大門藝回國擔任渤海王,無異於將渤海一國拱手相讓了。

    當然這一切少不了李泌的暗中操作。

    政事堂會議結束,裴旻笑道:「諸公,某這裡說一件私事,梨園即將重新開張,屆時別忘了捧場!」

    對於梨園,裴旻也有著別樣的感情。

    李隆基如果不是一個皇帝,必然是跟李龜年一樣善歌善舞的音樂家。

    昔年叛軍攻入長安城,大部分梨園子弟為安祿山擄掠至洛陽,雷海青、張野狐等人不願意給安祿山表演祝賀給處死了。

    李龜年、李鶴年、李彭年三兄弟與謝阿蠻僥倖逃過一劫。

    李家三兄弟去了江南,謝阿蠻去了涼州。

    經過年餘發展,大唐國力恢復。

    裴旻每每念及青羽樓,便有重開梨園的念頭,梨園是李隆基精心開辦的,就此消失,實在可惜。最終付以行動,派人找回了李家三兄弟與謝阿蠻等梨園舊屬,繼續以樂營將的身份管理梨園。

    經過大半年籌備,梨園正式開張。

    與昔日的梨園不同,昔日梨園是圍繞李隆基這個皇帝為主的機構,達官貴胄辦喜事請梨園過府,需出重金得才可,存在於上流社會。

    裴旻並沒有這麼幹,梨園不同於太常寺的禮樂,是弘揚俗樂的機構。

    俗樂走的就是流行的路線,大家一起眾樂樂才是俗樂存在的意義。

    故而裴旻將梨園改造成了類似於青羽樓一樣的存在,對外公開演出。

    當天夜裡,梨園上下雲集了萬千遊客。

    達官貴胄,文人墨客,數不勝數。

    裴旻也領著一家人來捧場觀看表演。

    巨大的舞台分為好多席位,裴旻理所當然的包下了整個最靠近舞台的獨立雅間。

    李龜年的歌喉一如既往的動人悅耳,謝阿蠻的凌波舞較之原來更勝一籌,似空中浮雲,又似晴蜒點水。

    裴母也忍不住讚歎道:「這家姑娘跳的可真好,比為娘當年可強多了。有一句話是怎麼說的,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也不過如此。」

    裴旻笑道:「母親若是喜歡,孩兒隔三差五的讓她來給您跳。現在梨園孩兒最大,不管是這個謝阿蠻,還是之前的李龜年都是孩兒的下屬。」

    正說間,裴旻突然聽到了一陣悠揚的樂曲,不由懷念,這是李隆基自創的《霓裳羽衣曲》,他人不在了,但卻留下了這悅耳動人的驚世佳作。

    重現《霓裳羽衣曲》是裴旻給梨園唯一的任務,想不到他們真的做到了,只是不知道誰人起舞。

    是之前的謝阿蠻嘛?

    不怕審美疲勞?

    裴旻心底想著。

    他不是李隆基,並沒有將梨園視為生活的一部分,因為渤海國的事情,已經半月沒理會梨園了,梨園所有事情都由李龜年三兄弟負責。

    《霓裳羽衣曲》進度如何,他真不清楚。憑藉他對李龜年的瞭解,若無十足把握,也不敢在這場合以《霓裳羽衣曲》充當壓軸。

    《霓裳羽衣曲》是大型舞曲,磬、箏、簫、笛、箜篌、篳篥、笙等金石絲竹樣樣皆全,不過真正關鍵的還是舞人。

    紅衣飄然,三十二名婀娜多姿的舞者湧入場中,她們將一人圍在中心,如眾星捧月一般。

    看著那最中心的舞女,裴旻驚訝的大張起了嘴巴:「這是玉娘?」

    裴旻可謂權傾天下,見過不少美女佳人,賢淑的嬌陳,溫婉的公孫幽,英姿颯爽的公孫曦或是小家碧玉的呂氏,甚至威勢嬌媚不輸男兒的太平公主,這些女子都有別具一格的麗色,可是同舞台上的楊玉娘比起來竟然都略遜一籌。

    裴旻腦海中忍不住閃過一句話:「楊家有女初長成!」

    **********

    廣德二十五年,十月六日。

    長安輔興坊,一大早整條大街都讓送禮人給填滿了。

    這一天並不是什麼喜慶的日子,是唐朝首相裴旻的六十大壽。

    裴旻自己並沒有大辦的意思,可是滿朝文武以及回紇、葛邏祿、新羅、倭國、阿拉伯、波斯、拜占庭、法蘭克等國家,無不派出了使者道賀。

    至於為什麼沒有渤海、吐蕃、西域諸國。

    早在這二十年裡,這些國家都煙消雲散了。

    吐蕃是王忠嗣攻滅的,而渤海、西域諸國是自己去王位歸附的。

    唐王朝的統治已經深入人心,他們自身的王爵不過是名存實亡而已。

    裴府前院。

    一道人卓然而立。

    「三哥,你可來了,父親剛剛還唸著你呢,牙癢癢的,說你什麼不干,非要去當道士,還叫什麼純陽子?」虎背熊腰的裴三郎,大步衝出正廳,一把抱住了道人。

    裴家現在人丁旺盛,但裴三郎最懷念的還是與自己一併玩到大的玩伴呂喦。

    呂喦頓了頓,說道:「父親大壽,焉能不來。倒是你,一去西域六載,還記得家在長安?聽說你組建了一支騎士團,可威風了。」

    裴三郎揮手道:「小打小鬧,那邊沒有一個能打的。對了,三哥,我聽說你學了火龍道人的天遁劍法,我們什麼時候比一比?看看是我的斬虎劍厲害,還是你的天遁劍厲害。呀,忍不住了,我們這就去劍閣,反正時間還早。」

    他在西方霸道慣了,拉著呂喦就走。

    呂喦微微一笑,卻不說話。

    「胡鬧!」一聲厲喝。

    裴三郎打了個激靈,醃醃的縮著腦袋,叫了一聲:「大哥。」

    裴老三天不怕地不怕,即便對上自己的老子偶爾也會頂兩句,唯獨對自己的大哥敬重非常,不敢有任何的忤逆。

    不只是裴三郎,裴家眾多子孫皆是如此。

    裴家家教極嚴,子孫大多出門闖蕩,自強不息。

    大郎裴櫛風是唯一住在裴府的,侍奉父母的重擔皆在他一人身上。

    故而對於這位自小照顧他們的兄長,裴家子孫無人不服,無人不敬。

    即便是處事淡然的呂喦,也對著自己的兄長行了一禮。

    裴櫛風回遜笑道:「回來就好!六郎呢,又跑去哪了?」

    裴三郎輕哼一聲道:「我哪知道,八成是跟王家弟弟一起去玩了吧。」嘴裡說著心中嘀咕:「文武雙狀元,拜李泌為師,娶顏叔的女兒,又跟王家弟弟結為兄弟可威風了。」

    裴家幾個兄弟,他最看不慣的就是老六,也就是大長公主李持盈的長子,總覺得他花花心思特多,不夠真實。

    後院裴旻開心的哼著小曲。

    李持盈道:「郎君就是疼愛喦兒,知道他來了,比什麼都要高興。」

    裴旻攆著鬍鬚笑道:「這倒不假,十個兒子中,喦兒是最像我的。」

    「六郎也像啊!」李持盈為自己的兒子抱著不平。

    裴旻頷首道:「我說的是性格,六郎只是模樣像我,脾性什麼的……我覺得有點像他三舅。」

    他說道這裡居然微微一嘆,隨即又爽然一笑,道:「兒孫自有兒孫福,未來的事情就由他們自己決定吧!」

    (全書完)

    打完這三個字,心底大石落地。

    不捨,還是遺憾?

    無言說不清楚。

    不過內疚是真的,本書的更新,慢的令人髮指。

    錯了,無言愧疚請罪,但即便如此,兄弟姐妹們依舊如此支持,唯有感動感謝。

    其實書裡還有一些東西沒有交代清楚,比如楊玉娘與公孫曦的結局,還有呂氏,大唐的未來什麼的都沒交待清楚。

    唯一知道的就是裴旻至始至終都沒有忘記李隆基的恩情,算是一個開放性的結局吧。

    讓人無限遐想也是不錯,對吧。

    至於新書,在籌劃中,到時候,還請多多支持。

    別的不說,更新肯定不會如這本書這樣的。

    再次感謝能夠堅持到最後的你們。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V123210

LV:9 元老

追蹤
  • 291

    主題

  • 279508

    回文

  • 36

    粉絲

黃庭堅-如果一天沒有看書,在鏡子看到自己就會覺得討厭自己另一句是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也是說;如果三天不念書,說出來的話便失了水準都是說人要多讀書,增加自己的智慧以及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