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明末稱雄 作者:木子藍色 (已完成)

 
regn13 2018-3-31 23:21:5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87 138247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4
第777章 防不勝防

    西域,天山北麓。

    伊麗河畔,準噶爾的新都伊麗,準噶爾汗巴圖爾率領一眾人馬親自出城二十里迎接和碩特固始汗圖魯拜虎一行的到來。

    準噶爾控制了天山南北以及欽察草原之後,便將都城從準噶爾盆地遷到了伊麗河谷。遷到了這片最富饒的河谷。

    蒙丹一行和碩特蒙古騎士,一大早就都把鎧甲擦的 亮,每個人都在附近的河裡洗了澡,換上了乾淨的衣服,修剪過了頭髮鬍鬚。現在,起碼他們看起來沒有那麼糟糕,只是這支隊伍的人數太少了。

    他們看起來有些像是出使的使團,或者和親的隊伍。

    天空一直籠罩著烏雲,似乎伊麗並不歡迎這支逃亡的和碩特隊伍。城外的草甸子下面隱藏著無數的蚊蟲,蒙丹雖然一路上拍死了十幾隻蚊子,可依然被無孔不入的蚊子叮了許多大包。

    遠遠的,兩位汗王相會。

    兩年前,巴圖爾親自率兵送圖魯拜虎去青藏,兩年後,圖魯拜虎只帶著這幾百騎返回漠西。兩年不見,固始汗蒼老憔悴了許多,當年遠走青藏,正是因為他這個衛拉特聯盟的盟主,不甘於成為準噶爾的附庸,兩虎不願相爭,各退一步。他去青藏,巴圖爾出兵支持。

    「兄弟,歡迎回家。」巴圖爾跳下馬,很熱情的上來擁抱圖魯拜虎。

    固始汗下馬上前,與他相擁,只是臉上的笑容很勉強。

    時隔兩年,他最終還是敗了,甚至遠不如兩年前,那時他起碼還有幾十萬部眾,可如今,卻只有五百人了。當年他起碼還能與巴圖爾平起平坐,現在卻只是一個前來投奔的失敗者。

    「我來投奔你了。」圖魯拜虎很艱難的說出這句話。

    「自家兄弟何必說這種話,走,回城,不管如何,你依然是我的兄弟,也依然是準噶爾汗國的汗王。」巴圖爾拉著圖魯拜虎的手笑道。

    蒙丹看著兩人那般親切的樣子,心裡好笑。

    固始汗兵敗來投,巴圖爾肯定很樂意。雖然固始汗丟了烏思藏,對準噶爾也有些不利,但本來控制著烏思藏的固始汗,就只是個名義上的汗國小汗而已。現在他被自己的兒子給奪了位,前來投奔,卻是讓和碩特部汗徹底歸附於他了。

    這個名義,還是很重要的。

    對準噶爾汗國來說,和碩特部這樣一個原來強大的諸侯其實是內部分裂的隱患,現在固始汗兵敗來投,這也算是不幸中的幸事了,起碼固始汗沒有因此投順大漢。

    隊伍前行,蒙丹隨著隊伍跨過了伊麗西城門,走進了這座城池。

    蒙丹細細的打量著這座準噶爾新都,城池建的很大,城由是由夯土修築而成的,土牆外還壘著一層土塊磚皮。

    這種磚****的結構,也是原來舊都的結構,據說這種但可以保溫,而且可以抵擋這裡的風沙。

    蒙古人也不完全是遊牧,他們也會修築城池。曾經中興的土默特俺答汗,就曾經在********修建了相當龐大的城池,並且讓那座城池十分興盛繁華。

    巴圖爾與圖魯拜虎並駕齊驅,很是自豪的向著固始汗介紹著他的這座新城。

    「牆高兩丈,底寬三丈,頂部寬八尺。城牆角有角樓,修有東南西北四門,城牆中特別加入了紅柳枝,可保城牆能屹立千年不倒。」

    這是一座方形的城池,擁有內外兩重。內重就是準噶爾大汗王宮,外城就是軍民居所和市場。

    城中除了準噶爾部,還有杜爾伯特、輝特部一總價。

    此外,天山南北以及欽察草原等許多地方的部族,也有不少移居城中。雖然這座城池才修建了不到一年,但已經初具雛形。城池還在建設之中,但城中已經很是熱鬧,不但有專門的市場,而且各條大街也如中原一樣,街邊都是商舖,一家家的商舖販賣著各式各樣的商品。

    除了來自各地的商人外,這座新都裡還有來自各地的戰士。

    固始汗看著這一切,心裡很不是滋味。

    準噶爾部發展迅速,而他,卻是一敗塗地。

    準噶爾王宮中,巴圖爾設下隆重的宴席為固始汗一行接風洗塵。

    「漢人既奪烏思藏,接下來必定要大舉西侵,還請大汗早做準備。」固始汗喝了幾杯酒後,向巴圖爾建言。

    巴圖爾笑道,「不用兄弟提醒我也清楚,漢人亡我之心不死。其染指漠西野心,早就昭然若揭,早在一年前,他們就一直在開始準備西侵了。尤其是在半年多前開始,河西走廊的西端肅州嘉峪關,更是不斷的兵馬糧草匯聚,我的探子告訴本汗,那裡起碼駐紮了十萬軍隊。」

    「漠北諸部,也早已經在集結兵馬,一場大戰就在眼前。」

    巴圖爾端起面前的馬奶酒一飲而盡,哼了一聲,「可若他劉繼業以為本大汗是那麼好欺,那就錯了。本汗可不是漠北漠南那些軟腳貨,準噶爾部也不是喀爾喀、察哈爾、土默特、科爾沁等部。劉繼業不來,本大汗也早晚要率部東征,不過既然他急著要來送死,本大汗也不會攔著他。」

    「漢軍甲良械精,兵強馬壯,大汗還是當小心提防。」固始汗勸說。

    「你放心,本大汗已經發出軍令,正調集各部前來,準備殺漢軍一個落花流水。」巴圖爾自信的笑了笑,「倒是便宜了葉爾羌,本來本汗準備先滅葉爾羌,現在倒只能先暫時放他們一馬了。」

    巴圖爾第五子僧格在一邊笑道,「固始汗請放心,這次大汗已經召集諸部兵馬,將集結二十萬大軍與漢軍大戰。」

    「大汗準備主動進攻?」固始汗聽了後吃了一驚,他不是驚於巴圖爾能集結起二十萬人馬,而是驚於他動作這麼大。「大汗若是欲主動進攻甘肅,我覺得並非上策。」

    巴圖爾第六子噶爾丹聽了放下手中片羊肉的刀子,抬頭望過來,「叔父為何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二十萬大軍東征,別說一個甘肅,就是打到長安城去也不算什麼。」

    「六王子切莫輕敵,漢軍在甘肅屯駐重兵,尤其是其門戶嘉峪關,近年更是一再加固擴建,如今早已經成為一座防禦森嚴的要塞,不但城高牆堅,而且周邊遍佈堡壘,到處都是炮台,配有無數大炮。我蒙古兵馬強於機動野戰,攻堅本非我所長,何況是嘉峪關這樣的要塞。」

    「固始汗說的有理。」巴圖爾放下酒杯,掃了自己的一眾兒子一眼,「你們以後要多向你們叔父請教,打仗,就得揚長避短。讓蒙古騎兵去衝撞守衛森嚴的堡壘要塞,這是愚蠢的作法。這次,我們跟漢人打,得多用用腦子。」

    「拿地圖來!」

    羊皮地圖擺上來,巴圖爾手指著地圖上的嘉峪關。

    嘉峪關的位置極為特別,這裡是河西走廊的西面出口,南面是巍巍祁連山脈,北面是大漠。東面就是那條狹窄的河西走廊,要東征,除非繞道青藏或者漠北,那麼從河西走廊東征是最便捷的路線。

    可自霍去病當年遠征匈奴,把漢武帝御賜美酒倒入這裡附近的河流後,這裡就一直成為漢人嚴防死守的一個橋頭堡。

    明代甚至把長城一直修到了這裡。

    嘉峪關也就成了這段最西長城的一座重要關城,在西部的重要性可與東部的山海關相提並論。

    大漢立國之後,對這段長城更是幾經修葺加固,特別是運送了許多大炮過來。嘉峪關更是完全改築成了一座龐大的堡壘要塞,周邊還修築了許多堡壘炮台,皇冠稜堡的樣式,配上大量的火炮,使得這已經不再是座簡單的關城,而是一座真正的戰爭要塞,成了大漢最西面的重要門戶。

    要經河西走廊,必破嘉峪關。

    可以嘉峪關這種變態的防禦,就算有二十萬蒙古大軍,也休想佔到什麼便宜。

    原本和碩特部還佔有烏思藏,從烏思藏繞路,雖然遠了些,但也還是條路,可現在漢人佔了烏思藏,加之漠北諸部早就臣服了漢人,因此準噶爾人想繞道都不行。

    但嘉峪關如此堅固,也早讓巴圖爾斷了破關而入的打算。與其強打嘉峪關,倒不如直接越過金山,打到漠北去,然後再取道南下漠南。這也是草原部族歷史上經常進軍中原的路線。

    只不過現在,漢軍在嘉峪關屯駐了這麼多兵馬,又取了青藏和漠北,誰都知道漢軍要主動西進。這個時候,巴圖爾也不可能再去率主力去漠北,那樣的話,漢軍直接從嘉峪關殺出西進,可就直接威脅準噶爾的核心了。

    牽一髮而動全身,嘉峪關現在就成了全局的核心。

    「漢軍重兵屯於嘉峪關,很明顯這是要大舉西犯,而他們一出嘉峪關,首先要打的就必然是哈密,然後是吐魯番,再一直打到天山北麓,打到伊麗來。」巴圖爾指著地圖道。

    這條路線,也是絲綢之路的北路。

    西域獨特的地形,使得巴圖爾能很清楚的把握到漢軍的進攻方向。

    也許漢軍還會從漠北或者是青海出兵,但那都不會是主力。

    「我們不主動進攻嘉峪關,我們守哈密。」巴圖爾最終說出了自己的作戰計畫。

    「大汗,若是守哈密,只怕很難守住,漢軍火炮犀利啊。」僧格忙道。漢軍既擅守城,也擅攻城,而蒙古最不擅長的就是攻城和守城了。

    「守,但不是孤守。我們有二十萬大軍,難道還要困守待敵來攻?」

    固始汗盯著地圖,這時也反應過來,「從嘉峪關到哈密,足足有一千餘里。這可是相當漫長的道路。」

    巴圖爾捋著鬍鬚哈哈大笑。

    漢軍的嘉峪關是強,但他們不能把嘉峪關背著走。只要他們出了關,那這一千多里的漫長路上,可就沒有了城池的防禦了。

    「堅壁清野,把從嘉峪關到哈密這一千多里路線上附近的所有人都遷回來,把所有能帶走的物資都帶走,帶不走的全都燒掉,把水井下毒填埋,在路上扔病死的牲畜,總之要讓他們一路上得不到半點補給,最好是能給他們製造瘟疫。」

    說起這些狠毒的戰術來,這些人一個不比一個差。

    「還要組織輕騎兵,不斷的襲擊騷擾他們的行軍,最好是能夠襲擊他們的補給運輸,燒燬他們的糧草軍械,毀掉他們的大炮。」

    「沒錯,就是這樣,我們的騎兵最擅機動野戰,在這漠西,那是自家地盤,熟悉無比,漢軍遠來作戰,我們正好可以不斷的突襲他們,讓他們永遠也走不完這一千里路。」

    僧格激動的道,「就算漢軍到時勉強到了哈密城下,只怕也是疲睏不堪,那時我們若能徹底切斷他們的補給運輸,那時這些漢軍就一個也別想再回去了。」

    「哈哈哈!正是如此!」

    「這麼一說,我還真希望漢軍這次能來的多一些,這樣才殺的過癮。」巴圖爾另一子車臣也狂笑著說道。

    巴圖爾端起酒杯,又一杯馬奶酒飲下,他似乎都已經看到西進的漢軍全軍覆沒了。

    「只要能夠將西進的漢軍殲滅,到時這嘉峪關防禦再強,無人把守也只是個空城。到時我們乘勝東征,正好把嘉峪關一舉攻破,然後就可以沿著河西走廊直接殺進漢人的關中地區,甚至直接殺進中原!」

    蒙丹一直站在固始汗的身後,把他們的這些談論全都聽在了耳中。面上他一直保持著平靜,心裡卻很是震驚,這個巴圖爾好險詐。他不知道朝廷官軍是不是會這樣,但他覺得他應當把這個消息傳遞迴去。

    酒宴氣氛很歡樂,眾人都沉浸在東征中原的美好景象裡。

    「報!」

    一聲急報打斷了宴會的歡樂氣氛。

    「稟報大汗,葉爾羌大舉北上,已經攻破烏赤,現正圍攻阿速,阿速守軍派人急報求援,稱葉爾羌人攻勢極猛,而且裝備了許多火器,甚至還有不少火炮,請求大汗速派援軍!」

    巴圖爾大驚,一不小心將桌上的杯子都給掃倒了,珍貴的和田玉杯摔落地上碎成許多塊。可他根本顧不得看一眼,烏赤和阿速都在天山南麓,在塔里木盆地的北緣,此前一直是葉爾羌的地盤,但不久前準噶爾軍剛奪取。

    攻下這兩座城,準噶爾便已經逼近葉爾羌汗國的都城葉爾羌城,只要他們沿著葉爾羌河南進,就能直搗葉爾羌城。

    可現在,葉爾羌居然反攻奪下了烏赤,還包圍了阿速。

    太措不及防了。

    「阿速絕不能失,立即派兵增援!」

    阿速不僅是準噶爾征討葉爾羌的重要前進基地,同時一旦阿速有失,也會成為葉爾羌直攻伊麗的前進基地。

    阿速距伊麗城直線距離只有六百里,中間只隔著一段天山。雖然大軍翻山不易,實際上得向北繞很長一段才能經山口越山,可從阿速出發,不但能威脅伊麗,也能威脅到土魯番、哈密等城。

    巴圖爾可不希望他在與漢軍決戰之時,自己老家卻被葉爾羌人給偷襲了。

    「這些該死的葉爾羌人!」巴圖爾咒罵道,再無酒興。(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4
第778章 再等等

    天山南麓,阿速。

    古為秦漢之際西域三十六國的姑墨、溫宿兩國屬地,也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這裡位於塔克拉瑪乾沙漠的西北邊緣,塔里木河上游,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譽。

    阿速氣候宜人、地勢平坦,尤其難得的是土地肥沃、水源豐富,且還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極適宜各類農作物的生產,這在西域,是個極難得的糧倉。

    阿不杜拉騎著駱駝進入阿速城,原本繁華無比的商貿城市,現在卻幾乎成了一片廢墟。準噶爾人見守不住城池,突圍前在城中四處縱火,把這城池幾乎燒為白地。

    看著城市廢墟,阿不杜拉心都在滴血。阿速城是葉爾羌汗國六大城池之一,如今卻毀於一旦。

    十五年前,阿不杜拉的父親阿不杜熱依木去世,阿不杜拉繼承葉爾羌大汗之位。他一繼位,就立即乘其兄弟爭奪吐魯番統治權之機,率領兵馬出兵吐魯番,把分裂多年的葉爾羌國再次統一,並使哈密地區臣服。他讓自己的胞弟甦裡唐為吐魯番阿奇木,直接行政管轄吐魯番地區。

    此後,他又出兵伊麗河谷,擊敗了準噶爾軍隊,重新把葉爾羌汗國發源之地伊麗河谷和七河流域一帶奪回控制。

    經過一系列的戰爭,葉爾羌汗國在他的帶領下再次統一塔什干和費爾干。其疆域也達到極盛,包括吐魯番、哈密和塔里木盆地和伊麗河谷與七河流域和帕米爾高原。汗國版圖東方是嘉峪關,南方是烏思藏,西南與河中相鄰,北方越過了天山,與準噶爾相鄰。

    只是阿不杜拉一手帶領葉爾羌崛起,可也很快又讓葉爾羌衰弱了。

    葉爾羌汗國的建立者甦丹賽義德汗是一個帶有蒙古血統的突厥貴族,而葉爾羌汗國的國教是伊斯0蘭教,後來和卓一派開始進入葉爾羌,其中的黑山派受到汗王支持,迅速發展,後來白山派也進入。

    兩派爭鬥越來越激烈,汗國裡貴族和百姓互有支持,汗國陷入嚴重內亂。而此時準噶爾卻在巴圖爾的帶領下,迅速的崛起於天山北麓,先後將伊麗河谷和七河流域奪取,此後又奪佔了吐魯番和哈密,最後甚至攻佔了阿速和烏赤這兩大重城。

    若不是這次漢軍主動前來聯絡,派來教頭送來軍械,幫他們訓練整編了軍隊,並帶他們反攻準噶爾,此時別說他們奪回烏赤和阿速,只怕準噶爾人都一直打到葉爾羌城了。

    夜幕降臨,阿速城的廢墟上燃起一堆堆的篝火。

    阿速的氣候是典型的沙漠氣候,六月的阿速白天熱的要命,到了晚上卻迅速降溫,涼爽的甚至有些凍人。

    李振沒有阿不杜拉那麼多的感慨,不管葉爾羌人怎麼說阿速曾經是多麼的繁華,可在他看來,這也就是一座連十萬人都沒有的小城而已。

    十萬常住人口都沒有,你算什麼繁華大城?現在中原十萬以上的城市沒一百起碼也有七八十座吧,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都有六七座了。至於什麼四五十萬,二三十萬人口的城市真是太普遍。

    現有一些礦區,那些各種採礦、選礦、冶煉為一體的大型礦業園區,幾十上百家工廠在一起,各廠的工人加一起有的都有不下十萬人。這種建在荒郊大山裡的礦業園區,都比這個什麼阿速大的多。

    至於說這裡的田地,也算不了什麼,整個阿速的耕地全加一起據說才五十萬畝。這麼點田,更不值一提了。中原一個鄉鎮,耕地也比這個多啊。

    李振現在更在意的還是打仗,帶著葉爾羌人打準噶爾人一個措手不及,將他們從南疆趕出去,這是最好的。李振也沒指望葉爾羌人就能一直打到吐魯番去,那邊有準噶爾重兵把守呢。

    不過能突襲奪下烏赤和阿速已經非常不錯了,這樣一來,青藏的漢軍就能直接過來。

    葉爾羌軍中如李振一樣的教頭數量還不少,大約有一千人左右。他們這支教頭特遣團的任務很簡單,就是護送著一批軍械到葉爾羌,然後幫他們迅速整編出一支新軍。

    不過上面給他們的時間太短,因此他們到了葉爾羌之後,其實也沒能真正的整編新軍,不過是做了個臨時整編,教導了一些步炮協同,火槍陣列等簡單的東西。不過他還是低估了火器的作用,當葉爾羌人拿到了數千支火槍和第一批的山地榴後,立即就跟打了雞血一樣,自信大增。

    而此後有李振他們幫忙制訂行軍作戰計畫,突襲作戰也確實打的很成功。

    準噶爾人面對著突然擁有許多槍炮的葉爾羌人,被打的措手不及,抱頭鼠竄。

    李振坐在篝火旁,藉著那火光在看著地圖。

    拿下烏赤和阿速,他們其實已經超期完成了目標。但李振並不滿足於此,他現在眼楮盯上了一個新的目標。

    鐵門關。

    鐵門關,絲綢之路上的中道咽喉,扼孔雀河上游陡峭峽谷的出口,也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險要沖。

    鐵門關扼守的孔雀河這段峽谷,足有六十里長,峽谷險要無比,曲折幽深,岸壁如刀劈斧鑿是塔里木盆地通往吐魯番盆地的一道天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晉代之時,就已經在這裡設關,因其險固,古稱鐵門關,還曾被列為中國古代二十六名關之一。

    李振很清楚朝廷這次的用兵目標,是要征服準噶爾,而第一期目標是要奪取哈密,第二期目標是奪取吐魯番。

    如果葉爾羌能奪取鐵門關,那就等於是一刀砍在了準噶爾人的腰眼上。不但對於朝廷奪取哈密有極大的牽制之功,而且還能直接威脅到伊麗。

    奪了鐵門關在手,就等於是奪取了天山南北的十字路口。這裡可以聯結吐魯番盆地也能聯結伊麗河谷還能聯結準噶爾盆地。

    葉爾羌拿下阿速後,他們與鐵門關之間已經沒有了阻礙,只剩下一路上小部準噶爾駐軍,對他們構不成威脅。

    不過若要進軍鐵門關,也不是那麼容易,阿速到鐵門關,還有八百里之遙。

    而吐魯番到鐵門關,只有六百里。鐵門關在準噶爾人手裡,周邊也有許多準噶爾駐軍。

    要想打下鐵門關,不異於虎口拔牙。

    嘉峪關。

    經過一月行軍,劉鈞率領的京軍到達關內。

    不過入關之後,皇帝卻並沒有馬上下令出關。十餘萬大軍和民夫雲集關內,每天只是早晚操練,這讓不少將領們都覺得奇怪。

    「再等等。」

    面對將軍們的疑問,劉鈞只是笑著答道。

    一天兩天三天,一恍過去十多日,劉鈞用這三個字回答了一次又一次。

    眾將士們都十分疑惑,皇帝究竟在等什麼?

    劉鈞在等左右兩路兵馬,大軍西征,出嘉峪關後到哈密足有千里之距,因此他很清楚這一千里並不安全,準噶爾兵強馬壯,肯定不會讓漢軍輕易的到達哈密,這一路上必定會有攔截襲擊,半路野戰,這對漢軍並不有利。

    「報!」

    「稟奏陛下,葉爾羌軍攻破烏赤、阿速兩重鎮,現正沿塔里木河向鐵門關進軍。」

    「準噶爾分兵五萬前去攔截。」

    聽到這個消息,劉鈞哈哈大笑。

    好,非常好。一個葉爾羌就分走了準噶爾五萬兵。也許巴圖爾認為他派兵五萬過去,能迅速擊敗葉爾羌,可劉鈞卻不會這樣認為。葉爾羌有大漢支援的教官團,還有一批新式的火器,當然最重要的是,青藏和藏南兩地也抽調了部隊正趕過去與他們匯合呢。

    這五萬準噶爾軍一過去,想要馬上再回去,可就沒這麼容易了。

    準噶爾這次集結了二十萬兵馬,就算裡面沒有什麼水份,可現在一下子也減少了五萬。

    諸將聞訊,紛紛前來恭賀。

    兵部尚書劉允升忍不住詢問何時出兵。

    「再等等。」劉鈞依然是這三個字回答。

    又等了數天。

    快馬入關稟報。

    漠北諸侯五萬騎兵已經越過了金山東麓,於五天前,在金山山脈東麓和天山山脈東麓之間的準噶爾城堡阿爾坦發生交戰。

    漠北蒙古騎兵一戰攻奪阿爾坦小城,殲敵五千餘。

    「巴圖爾什麼反應?」劉鈞問。

    「稟陛下,賊酋巴圖爾聞報,派兵五萬前往阿爾坦。」

    巴圖爾急了,劉鈞笑著道。

    阿爾坦雖然是座小城堡,但位置卻十分重要,位於哈密北面不到五百里,尤其是這座城堡正好處於金山山脈的東端,是連綿山脈的一個孔道。從漠北南下,這裡是最佳位置,要不然,就得繼續向西很遠,才有孔道南下。

    葉爾羌軍進逼鐵門關,威脅吐魯番,而漠北諸侯奪取阿爾坦城堡,卻直接威脅著哈密。

    「陛下,如今南北兩翼如一把尖刀捅到準噶爾兩側,迫使其分兵十萬。眼下我們是否立即進軍哈密?」

    陸軍司令傅山問。

    「再等等。」

    「還等什麼?」諸將疑惑。

    「好飯不怕晚,這是一場盛宴,相信有很多人都想參加,我們就等等他們,一起分享。」

    火焰山下,吐魯番。

    巴圖爾此時有些焦頭爛額,惱羞成怒。

    原本準備好狩獵漢軍,結果嘉峪關的漢軍卻偏偏沒有半點動靜,反倒是南北兩邊卻接連出了狀況。

    分出了十萬兵馬,巴圖爾只求能早點解決葉爾羌和漠北蒙古人,可到現在,兩支大軍出去,卻久無捷訊,這不由的讓他坐立不安了。

    「大汗,我以為眼下局勢對我們很不利,若是漢軍主力出嘉峪關,這仗將不好打了。不如先將南面去奪回阿速烏赤的五萬兵馬先撤回來,我們不如暫時將烏赤和阿速放在一邊,只要我們守住鐵門關,那麼不妨讓葉爾羌人先得意一時。」

    固始汗向巴圖爾建議道,「鐵門關極為險要,易守難攻,只需要一兩萬人守禦足以。我們可以留兩萬人守鐵門關,然後撤三萬人回來加強哈密的防禦。或者把這三萬人調到北面,卻奪回阿爾坦城。」

    阿爾坦城和鐵門關一樣重要,是哈密的北面防禦,尤其這裡還是漠北南下的重要孔道,這裡一丟,漠北騎兵就將源源不斷的南下,威脅著哈密,甚至威脅吐魯番。

    「若放棄阿速、烏赤兩鎮,獨守鐵門關只怕守不住。」巴圖爾眼楮通紅,目光一直盯著羊皮地圖,「我已經得到了消息,烏思藏正有一支大軍西進,不但有青海的漢軍也有藏南的漢軍,你的那五個兒子也率著和碩特部正在西來。」

    固始汗聞言嘆息一聲,低下了頭。

    「烏思藏來的漢軍與葉爾羌一匯合,別說鐵門關留兩萬人守,只怕留五萬人都不一定守的住,你知道他們火器的犀利,再堅固的城防他們也攻的破。要對付漢軍,唯有野戰,絕不能打城防戰。」

    「可是要想奪回烏赤、阿速很難,守城非我蒙古兵所長,攻城亦是啊。」固始汗道。

    巴圖爾卻沒有動搖,「我們不一定要直接攻城,從阿速到鐵門關,足有八百里,我們就用對付嘉峪關漢軍的辦法,守住這八百里,在野外跟葉爾羌人打。」

    「大汗,南北兩面各分兵五萬,現在我們手裡只剩下十萬人馬,萬一漢軍主力出嘉峪關,我們兵力就無法佔優了。」

    「也只能這樣。」

    漢軍主力屯駐於嘉峪關,此時不動卻勝似出動。

    那就如同一把懸在準噶爾頭上的利劍,隨時可能落下。這迫使的準噶爾必須得保持一支足夠的重兵在哈密,要不然,漢軍隨時可能乘虛而入。一旦讓他們得到哈密,那就再難阻擋漢軍進入北疆了。

    「我現在擔心西南的布哈拉和希瓦兩國會乘機落井古石。」巴圖爾說出了自己的擔憂,據他的探子回報,漢人近年來不但有探子以商人身份進入河中和費爾干納盆地,他們秘密與兩國聯絡,很明顯是在策動他們與準噶爾為敵。

    「若是漢軍再晚一年,再晚一年西侵,我就能滅掉葉爾羌,甚至能把希瓦和布哈拉幹掉。該死的,現在我們卻得要小心提防著這三個撮爾小邦。」巴圖爾氣極。

    說曹操曹操就到,怕什麼偏偏就來什麼。

    「報!」

    「希瓦和布哈拉兩汗國各自發兵,犯我邊境,劫我部民。」

    「報,哈薩克人起兵作亂!」(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4
第779章 大宛、碎葉

    浩罕,西漢時大宛國。地處費爾干納谷地,是天山和阿賴山的山間盆地,盆地東西六百餘里,南北寬三百餘里,呈三角形。

    這片谷地邊緣是光禿的低丘陵地帶,谷地中央是佈滿鹽堿灘和沙丘的草原。從山上流下的許多溪流穿行於丘陵之間,灌溉著連綿不斷的肥沃綠洲。這裡冬天不太冷,但夏季炎熱,因為盆地有許多河流可以灌溉,使得這裡農業發達,成為中亞人口最稠密的地方。

    此時的浩罕和安集延等谷地城市一樣,多是信奉伊斯藍的烏茲別克族人,谷地諸城都隸屬於布哈拉汗國。

    谷地四大城為主,生活著九十二部烏茲別克族人,雖然布哈拉汗國也主要是烏茲別克族所建立,但谷地裡以明格部為主的烏茲別克人卻一直都想在谷地建立一個自己的汗國。

    尤其是伊瑪目.庫裡汗新逝不久,納迪爾、穆罕默德新繼位不久,烏茲別克各大氏族割據勢力日漸強大,王族內部的爭鬥也十分激烈,加之此前波斯薩菲、希瓦、莫臥兒、準噶爾的先後入侵,使得現在的布哈拉早就不是當年昔班尼的時代了。

    一百多年前,烏茲別克人首領昔班尼率兵自北進入河中地區,佔領撒馬爾罕,推翻貼木兒後裔在中亞的統治,建立昔班尼王朝,後遷都布哈拉,始稱布哈拉王朝。在昔班尼的帶領下,當年的布哈拉不斷對外征戰,從裡海到天山,從錫爾河到伊朗高原,遼闊的中亞大地一時都處於他的統治之下。

    可是現在,布哈拉卻沿落了,地方氏族割據,王族內訌,外族不斷入侵。

    「這不是我們的戰爭。」

    浩罕城中,明格部首領沙魯克面對著布哈拉納迪爾汗的使者,直接拒絕了出兵的要求。在這些地方割據氏族首領們看來,和遙遠東方的大漢帝國聯手去打西域霸主準噶爾,沒有必要。

    兩強相爭,他們這些小國根本沒必要陷入其中。

    「這是大汗的命令。」使者重申。

    「戰爭與拒絕。」沙魯克很年輕,但在明格部中威望極高,他是一位勇猛的戰士,年少繼承氏族首領之位,卻很快憑本事贏得部族的擁護。如今的浩罕城,名義上為布哈拉所統,但實際上,整個費爾干納這數百里地方,包括洗罕在內的諸城,其實已經是名為所屬,實為割據了。

    日漸衰弱的布拉哈根本無力控制這一谷地,過去老汗在世時,他們還比較收斂,現在新汗繼位不到一年,就連沙魯克這樣的年輕氏族首領,也十分直白的不怎麼理會新大汗了。

    控制著安延集等另外三座谷地大城的,也是三個割據的烏茲別克大氏族,那三位氏族首領雖然比沙魯克年長的多,但他們卻早已經與浩罕的明格部達成攻守同盟,在這件事情上,完全支持沙魯克,他們拒絕遵從皇帝的命令發兵。

    使得硬的不行來軟的,可惜沙魯克軟硬不吃,最後只得甩袖而走。

    「這位漢使怎麼還不走?」

    沙魯克看著大汗使者已經走遠,但隨同前來的那幾個漢人卻還留在那裡。

    張恩微微一笑,「我雖與納迪爾汗的使者同來,但我並非他們的人。重新介紹一下,在下張恩,神聖大漢帝國特派使者,非常高興見到沙魯克族長。」

    沙魯克有些意外,又打量了一遍張恩。

    「有什麼話不妨直說。」

    「沙魯克族長痛快,快人快語,我就喜歡與您這樣的人打交道。說實話,其實我是來支持族長的。」

    「支持我?還是想要收買我幫你們出兵打準噶爾人?」沙魯克走到一邊,悠然坐下,「希瓦、布哈拉、葉爾羌三汗國都已經發兵攻打準噶爾,大漢看來給他們開出的條件不低。聽說,你們答應給納迪爾汗火器火炮,幫他們訓練軍隊,還互通商貿?」

    張恩點頭,「確實,不過這不能叫收買,而是互惠互利。準噶爾如同一隻瘋狗,逮誰咬誰,尤其是他身邊的人,因此一起滅掉準噶爾,這也是大家得利。至於加強商貿合作往來,更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沙魯克倒也乾脆,「如果只是這樣,那我們谷地並不願意淌你們這趟渾水。要打你們自己打好了,我們在這邊看看熱鬧就行。」

    張恩自顧自的也拖了一張椅子走到沙魯克身邊坐下,還順便拿了顆梨子吃了起來。

    「嗯,好吃,哈密的瓜,吐魯番的葡萄,還有費爾干納的梨,還真是名不虛傳啊。」這梨爽口水多且甜,張恩幾大口說完,擦了擦嘴,「我也不跟族長繞彎彎了,我大漢神聖皇帝對於浩罕諸城各部的境遇很清楚,也知道你們想要建立自己的汗國。」

    被漢使說破他們的野心,沙魯克等人倒沒什麼驚訝和慌亂的,布哈拉汗國日漸衰弱,各大氏族想要割據一方都是很公開明顯的事情。

    「那又如何?」

    「只要諸位肯助出兵助大漢滅掉準噶爾,事成之後,大漢會公開支持你們立國。」

    這話一出,不但沙魯克臉色變了,就連其它諸部首領們也變了臉色。

    他們雖然一直處於割據狀態,但卻還沒有人敢公開立國,就是因為哪怕如今布哈拉實力不強,可依然瘦死駱駝比馬大,實力超過他們的。一旦他們敢公開反叛立國,結果還很難料。槍打出頭鳥,誰也不願意第一個冒頭。

    何況,如果谷地獨立立國,到時是聯合建一個國,還是各自建國?這些都是問題,若是谷地各部內部都弄不清這個問題,那麼其它的都別談。

    現在漢人說他們願意公開支持,這就不一樣了,起碼有了漢人的支持,他們再不用擔心布哈拉。

    「空口無憑,我們憑什麼相信你?」

    「就是,你們現在不是也與納迪爾汗聯盟嗎?」

    「我們與納迪爾汗的合作是我們向他出售軍械以及商貿合作,換取他們出兵攻打準噶爾,並沒有說我們不能支持你們立國。」

    張恩的話,讓沙魯克等人都愣了一下,居然還能這樣?

    「萬一你們事後反悔呢?」

    「大漢向來說一是一,絕不會反悔,只要是就一定會做到。」張恩相當豪氣的說道。

    「總得給我們一些保證吧,光憑幾句話我們難以相信。」

    張恩想了想,「確實,如果光只是嘴巴說說確實讓人難以信服。這樣吧,只要你們出兵,大漢立即給你們一批軍械,五千支火槍,再加五十門山地榴彈炮,如何?這個條件夠誠意了吧?」

    「我們什麼時候能拿到這些呢?」一名首領忍不住問道,五千支火槍啊,這簡直就是讓人激動的發抖。谷地在西漢時是大宛國,最出名的就是汗血寶馬。

    到了現在,谷地的軍隊也是以騎兵為主,還是刀箭作戰。他們甚至除了輕騎兵外,還有部份重裝騎兵。完全就還是一副中世紀時代的樣子。

    可他們也明白火器的強大,但他們處於中亞,與西方之間隔著波斯、土耳其,這些綠教國家一直是與西歐國家敵對並封鎖的,而與東方之間,也隔著漠西蒙古人。隨著海上商路的興起,古老的東方絲綢之路早已經凋敝,他們這些絲路中間的中亞國家,也都變的封閉而又落後。

    他們也想要有火器,但無處可得。除了小規模高價購買到一些,根本難以大規模的裝備自己的軍隊。

    現在大漢願意一次性給五千,就算這裡有許多部族。但谷地以四大城的四大氏族為主,四大氏族一族先得一千支總可以的,剩下一千支給那些零散小部落,按這樣分,四大部落甚至還能再一族分十門火炮。

    五千支火槍加五十門山地榴,對於大漢來說,成本極低。流水線上批量生產,使得每支火槍出廠價不到十塊,這還是如今物價工價上漲的緣故。

    可就算如此,五千支火槍也不過五萬塊,五萬塊對於如今的大漢來說,真有如九牛一毛,一個總兵一年的養廉銀兼公使錢都超過五千塊了。

    五萬塊,也就夠養大漢野戰軍的一個連一年而已。

    不過人窮志短,大漢腿上拔下的一根寒毛,也給谷地烏茲別克人的腰還粗。他們甚至都不問這五千支火槍究竟是火繩槍還是燧發槍,其實就算大漢給他們火繩槍,他們也很滿足了,畢竟數目這麼大。

    張恩故意等了一會,等沙魯克等人都忍不住再次發問怎麼才能拿到這批武器時,他才笑道,「你們北面的吉爾吉斯人早就和準噶爾人眉來眼去的,自他們早些年被沙俄欺壓,而不得不投奔準噶爾人時,準噶爾人便讓他們從葉尼塞河上游遷到了你們北面山地間,那裡,也正是我中原大唐帝國時所設立的安西碎葉鎮轄地。」

    「我們會把器械運送到喀什噶爾,你們過來接收就是了。拿到武器之後,我們希望你們能信守承諾,出兵將吉爾吉斯人佔領的碎葉地區打下來。」

    沙魯克這時問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打下碎葉之後,歸誰?」

    「吉爾吉斯山和伊麗山以及天山之間包圍環繞的這片谷地丘陵地區,打下來之後自然歸大漢所有。當然,大漢也不會讓大家白打,打下來之後,人畜財產都歸你們,而土地大漢願意付錢收。」

    「人畜財產自然歸我們,但這地我們也想要。」沙魯克野心不小,他很清楚地比人更值錢。尤其是吉爾吉斯人現在佔領的這片區域,並不比費爾干納谷地小。

    吉爾吉斯人佔據的這塊地方,就是唐時的碎葉鎮。

    這裡處於歐亞大陸的腹心地帶,不僅是連接歐洲大陸和中東的要沖,還是大國勢力南下北上的必經之地,這樣的一塊地方,大漢當然也是不會輕易讓出的。

    「沙魯克族長,大漢給出的價碼絕不會低,而且我們願意用火器來抵價。地值多少,最後就換給你們多少火槍火炮,如何?沙魯克族長,想想看,若沒有大漢的支持,你們就算打下這片地盤,想要佔住也難。但若有了大漢的支持,你們用土地換軍械,到時擁有新式的大批火器,立馬就可以立國,不但不用畏懼布哈拉前來征討,甚至你們頭還能把他們給滅了也完全有可能啊。東面的兩河流域,豈不是比碎葉這片山谷更加肥沃?」

    「若我們打下碎葉,你們願意拿多少軍火來換?」一名族長心動了。

    「兩萬把火槍,五千把手槍,五百門山地榴彈炮,再加一百門野戰炮。」張恩沒有絲毫猶豫的張口就來,至於朝廷到時會不會真的同意他的這個交易內容時這火槍是火繩槍還是燧發槍,還是什麼出口簡易版的還是帶不帶刺刀,以及火炮的口徑等等這些,他覺得完全不是問題啊。

    朝廷真要等滅了準噶爾,豈還會容許這個浩罕等城立國?這些大國夾縫中的小國,連這些都看不明白,只被眼前的槍支大炮,未來建國等等美好前景誘惑,只能說他們太過於自信了。

    弱肉強食,這才是大國的立國之道。

    至於會不會被這些烏茲別克人擺一道,拿了武器不干活,張恩倒真不太擔憂。先不說,他們一旦答應下來,現在就得開始準備越過吉爾吉斯山,而第一批支援的武器還得借道烏思藏運到喀什噶爾來,這還有段時間呢。

    萬一他們到時打下碎葉又反悔不肯把地交出來,這更不用太擔憂,朝廷會收拾他們。

    張恩的目的只有一個,說動這些谷地部族出兵碎葉,把準噶爾的附庸吉爾吉斯人幹倒或者牽制住他們就行了。

    多一個朋友,少一個敵人,這對現在的整個與準噶爾的戰局來說,都是有幫助的。

    沙魯克站起來,走到張恩面前,向他伸出了自己的手。

    張恩笑著伸出自己的手,兩隻手緊緊握在一起。(未完待續。)

    《想友一下手機訪問.》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5
第780章 背水一戰

    漢軍主力還駐於嘉峪關內,可局勢卻已經慢慢的在向大漢傾斜。請大家搜索看最全!

    嘉峪關要塞早就為皇帝到來而修建了一座行宮,雖然遠不如紫禁城那麼龐大,但也擁有九十九間房間,還有殿堂。行宮裡還有數百名宮女和內侍,還有一個專門的御膳和御醫隊伍為皇帝服務。

    劉鈞在一個葡萄架下召見自己的幾位上將軍。

    右樞密使、總參謀長、兵部尚書、陸軍司令、左戰區司令、左戰區參謀長、甘肅總兵等諸將在皇帝面前跪下行禮。

    「諸位愛卿平身。」劉鈞問,「來點冰鎮楊梅湯嗎?」

    「多謝陛下。」右樞密使張山等謝恩。

    「嗯,那就給各位將軍都來一杯冰鎮楊梅湯。」劉鈞轉頭對旁邊的內侍道,「我知道他們肯定更想在這葡萄架下喝冰鎮葡萄酒,不過軍中不得飲酒,雖然現在非戰時,可既是在軍中,還是不要破例的好。」

    「陛下,我們都閒的快發霉了,真想早點上戰場。」兵部尚書劉允升道,「眼下局勢對我們很有利,南北兩路夾擊,現在準噶爾人被迫分兵迎擊,哈密只剩下十萬人馬」

    「時機未到。哈密依然還有十萬人馬,我們還不用著急。南北兩路兵馬距離哈密可還很遠,我的打算可以直接告訴你們,我準備再等等,等葉爾羌軍和青藏軍匯合後挺進鐵門關。等漠北騎兵在阿爾坦休整後繼續南下直逼哈密。諸位,我現在還有幾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們,布哈拉汗國和希瓦汗國都已經出兵,他們將進攻哈薩克,準噶爾人的後院要起火了。波蘭人也跟我們做了筆交易,頓河哥薩克正向伏爾加河下游的土爾扈特人出兵。還有,浩罕等谷地烏茲別克人也已經與我們達成了交易,他們已經出兵向準噶爾人在伊麗山南面的狗腿子吉爾吉斯人進攻。」

    說到這裡,劉鈞滿臉笑容,他端起一隻滿滿的和田玉製的杯子,長欽了一口冰鎮的酸梅湯。

    「形勢大好,諸位。」劉鈞笑著說,「我們現在什麼也不需要做,只是坐在這裡,就能夠牽制哈密的準噶爾大軍難以動彈。我們不動,他們就不敢動。可他們若不動,就得被四面合圍。他們若是敢再分兵去支援各地,那我們再乘勢出兵攻打哈密。不管怎麼樣,現在準噶爾人在這盤棋上,都已經陷入了極被動的境地。」

    「準噶爾人和沙俄結了盟,他們會不會出兵?」傅山問。

    「沙俄顧不到他們。頓河哥薩克出兵了,雖然是指向伏爾加河下游的土爾扈特蒙古人,可卻也直接威脅到沙俄的伏爾加河中上游地區,沙俄這時只能盯著波蘭。而據我們的情報,沙俄人也並不甘寂寞的,他們早已經在暗中與烏克蘭哥薩克們眉來眼去,正策劃哥薩克倒向沙俄呢。按錦衣衛傳來的情報分析表明,烏克蘭哥薩克極有可能分裂,第聶伯河為界,兩岸哥薩克各投一主,到時波蘭人豈會容忍?只能說,波蘭和沙俄的大戰就將開始。沙俄根本無力再來插手準噶爾這個盟友的事情,他自顧都將不暇了。」

    總參謀長蔡遠望著皇帝,「陛下,請容許臣問一句,南北西三路的進攻能達到預期嗎?鐵門關可是易守難攻,北路雖拿下了阿爾坦,奪得了南下哈密的孔道,但也依然還有數百里之遙。至於西面的幾個小國出兵,只怕也一時難以起到什麼作用,若我們一直坐等,萬一準噶爾人各個擊破呢?」

    「各個擊破,談何容易?」劉鈞聽了卻並不以為意,這不是他的自負,而是仔細研究過局勢的。「我們在北面有五萬兵馬,以漠北蒙古騎兵為主,這雖非朝廷正規軍,但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他們不但擅長騎射,而且裝備了不少火器,鎧甲也精良許多。僅從他們以數百傷亡就奪下數千人鎮守的阿爾坦城,並全殲城中守軍,就可看出他們的戰鬥力了。」

    「北路這五萬兵馬,又有了阿爾坦這座城堡做為後盾,進可攻退可守,準噶爾人就算派了五萬兵馬過去,可五萬對五萬,你們覺得準噶爾人能得勝嗎?」

    蔡遠點頭,「兩軍人數相當,論裝備漠北諸侯兵馬更好,尤其是有不少火槍火炮。此外,漠北軍攻下阿爾坦後有時間休整,有城池可防禦,相反,準噶爾的五萬人卻得長途跋涉數百里趕到阿爾坦,漠北軍以逸待勞,無疑勝算更多幾分。」

    諸將心裡也多是這種想法,怎麼看,準噶爾北上的五萬人,也不可能擊敗漠北諸侯的騎兵。最大的可能是漠北諸侯以逸待勞,憑藉著裝備的優勢擊敗準噶爾軍,然後乘勢南下。

    劉鈞繼續道,「錦衣衛此前花了不少功夫,與哈薩克的貴族們暗中聯絡,如今許多哈薩克貴族都趁機反叛,拉起部族兵馬立起反旗,四處襲擊準噶爾人的營地和部落。這些哈薩克人雖然比較分散,各個實力也較落小,但他們處於準噶爾的大後方,卻是心腹之患,這些人只要亂的久一點,準噶爾的後勤供應就將出大問題。」

    葉爾羌、希瓦、布哈拉、浩罕、哈薩克、波蘭,這一支又一支的勢力,都加入了圍攻準噶爾的陣營,加上南面的青藏軍,北面的蒙古軍,準噶爾人四面皆敵。

    劉鈞率領的十萬主力在嘉峪關看似按兵不動,其實卻已經緊緊的盯住了準噶爾的主力大軍。

    有這十萬漢軍主力盯著他們,準噶爾現在也是進退不得。他一動,漢軍主力就動。

    「再等等,只要哈密的準噶爾大軍還沒動,我們就可以繼續等待。」劉鈞勝券在握。

    南疆,喀什噶爾。

    這裡是大唐安西四鎮的疏勒鎮,也就是後世的喀什。

    浩罕明格部首領沙魯克帶著一眾谷地烏茲別克人翻越了天山南脈與蔥嶺之間的山口通道圖魯噶爾特山口,來到喀什噶爾城。這座葉爾羌汗國下的重鎮,此時進駐了大批漢軍。

    大批軍械經烏思藏運到這裡,一部份供應給了葉爾羌,另外一部份,則將分別交給谷地烏茲別克人,以及希瓦、布哈拉,以及正在叛亂的哈克薩人。甚至後續還有軍械將經此通過山口,然後進入河中,再轉運到波蘭。

    張恩站在一箱箱的軍械前,笑著對沙魯克道,「五千支火槍,五十門山地榴彈炮,如數在此,請族長派人清點一下。」

    不少烏茲別克人已經迫不急待的打開了木箱,還帶著槍油味的嶄新火槍一把把的躺在裡面。

    「新槍!」

    「全是新槍。」

    「還是燧發火槍。」

    那一聲聲驚喜,讓沙魯克都無法淡定了,他親自打開了一個箱子,裡面的都是手槍,同樣是嶄新的手槍。拿起一把,他熟練的檢查裝彈,順暢無比。

    砰的一聲,沙魯克甩了甩手,對這槍非常滿意。再看自己那槍試射的效果,三十步距離,準確的打中了那個木板上人形的腦袋位置。子彈穿透了木板,又準又狠。

    「好槍。」沙魯克滿意的對張恩道。

    「大漢向來說一不二,說給五千把槍,就不會給四千九百九十九。相反,我們這次如數給了五千把火槍,還附送五百支手槍,每支槍還附送二百發定裝彈,怎麼樣,夠豪爽吧?」

    沙魯克伸手大拇指,「大漢了不起。」

    「哈哈哈,大漢答應的已經給了,現在你們也該做到自己的承諾了吧?」袁恩問。

    「放心,我們谷地已經組建了聯軍,九十二部烏茲別克人聯合一起,整整兩萬人的軍隊。第一批八千人,已經越過了吉爾吉斯山,跟那些外來的吉爾吉斯人幹起來了。現在有這了批軍械,我們剩下的一萬兩千人馬上進軍,干翻他們。」

    「合作愉快!」張恩笑道。

    沙魯克也笑了笑,「張大人,我們還想再要一些這種火器,你放心,不白要,我們願意交易。」

    「沙魯克族長,我們事先已經說好,等你們打下吉爾吉斯人的地盤,到時我們會用軍火跟你們換土地的。」

    「我知道,只是我現在就想交易一些軍火。我們有最好的戰馬,我們用馬交換。」

    「我們大漢的蒙古馬其實也不差的。」張恩笑道。

    「蒙古馬怎麼會有我們谷地馬好。」

    「聽說你們谷地產一種名馬,汗血寶馬。若是能用汗血寶馬交易,我們非常願意,若是能交易汗血寶馬的種馬給願意開高價,而且有多少要多少。」

    沙魯克沒有半點猶豫,雖然現在谷地真正的汗血寶馬也不多了,但只要能交易個好價錢,他並不介意拿來交易。

    見識了漢軍火器的犀利之後,他已經止不住的想要更多火器了。

    張恩和沙魯克討價還價的時候,張煌言和馬萬年率領的青藏聯軍五萬人,已經離開了喀什噶爾。

    這支由青海軍、藏南軍,以及烏思藏的和碩特蒙古人和烏思藏藏人組成的聯合軍,一路西來,終於到了南疆。

    經過了藏北高原,翻過了崑崙山後,接下來的路就好走多了,他們只要沿著葉爾羌河一路北上就好。

    輪台。

    漢時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漢武帝時為漢將李廣利所滅。後西漢在此設立西域都護府,統治西域七十二載。

    這裡地處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擁有大片綠洲,可耕地有數百萬畝。

    青藏聯軍經過長途跋涉,最終在這裡與葉爾羌軍匯合。

    綠洲之上,營帳遍佈,整整八萬大軍集結於此。

    這裡距離鐵門關,僅二百里。

    綠洲外數十里外,準噶爾大汗巴圖爾最寵愛的兒子僧格正在帳中不停的踱步。

    他率領著五萬兵馬自哈密趕到鐵門關增援,然後遵照他父親的意思,帶著騎兵出關,準備在阿速到鐵門關的這八百里路上,襲擊葉爾羌人,把他們消滅在半路上。

    但直到現在,他都沒有找到動手的機會,幾次強行出手,都鎩羽而歸,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而現在,葉爾羌人與自烏思藏趕來的五萬兵馬匯合,其兵力達到了八萬,數量遠超於他。尤其是這支漢軍不論是行軍還是紮營,都非常的警覺戒備,防禦做的極好,根本沒有什麼機會。

    「距離鐵門關只有二百里了,我們若是再不動手,更沒有機會了。」一名將領勸說。

    輪台到鐵門關還剩下二百里路,中間有三個大的綠洲,也有不少小綠洲。這麼多的綠洲,會讓漢軍進軍更容易。

    「動手?」僧格心中煩躁。

    「再不動手就沒有機會了,如果來的只是葉爾羌人,也許我們還能憑關而守。但是台吉你也看到了,新來的漢軍可是拉著許多火炮的,裝備大量火槍的。雖然那些火炮看似不大,但我們打聽過了,那種炮叫做山地榴彈炮,是可以拆卸組裝的,三匹騾子或者兩匹馬就能把一門拆卸的山地榴拉著跑,組裝好後,既然發射實心彈,還能發射爆炸彈,威力極強,漢軍這次起碼帶了上千門這種炮。哪怕沒有那些千斤巨炮,可只憑著這上千門山地榴,到時來個千炮齊轟,鐵門關再堅固也頂不住的。」

    「可他們步步為營,不論行軍還是紮營,都防禦森嚴。」僧格現在就如同一隻狼逮著個刺蝟,想吃根本卻無從下口。

    「台吉,咱們現在進攻,總比等他們逼到關下之時要好。」

    另一員將領也道,「我看漢軍中有不少的藏人和和碩特部人,這些人絕非真心歸降漢人的,若是我們突襲漢軍營地,這些人極有可能臨陣倒戈,到時我們裡應外合,擊敗漢軍不是問題。」

    「就算不能殲滅這支聯軍,我們也得想辦法把漢軍的那些火炮給毀掉。」

    「對,只要毀掉那些火炮,漢軍就無法攻破天險鐵門關。」

    突襲漢軍,摧毀他們的火炮,僧格心中苦笑,這談何容易。可是諸將們說的也對,再不動手,漢軍可就直逼鐵門關下了,到時千炮齊轟,鐵門關就會成爛木門,根本擋不住漢軍。

    「那就動手。」僧格咬了咬牙,終於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只能背水一戰了。(未完待續。)

    p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5
第781章 破關

    「小心腳下,陛下。」侍衛隊長護衛著劉鈞進入哈密城,手裡提著一把明晃晃的雁翎刀。「城裡還沒有完全清剿乾淨,還有不少準噶爾叛軍躲藏在城中四處。這些叛軍十分凶悍,之前禁衛軍兄弟入城的時候,他們瘋子一樣的從各個角落衝出來。這些人絕對都是瘋子,他們都已經敗了,哈密城也陷落了,可卻沒人肯棄械投降。」

    西域地區實際可以劃分為三塊,南疆、北疆之外還有一個東疆。地理上,則又可以簡單的歸納為三山夾兩盆。

    所謂三山,指的就是北部的金山山脈,中部的天山山脈,以及南部的崑崙山脈。包夾在這三大山脈之間的,是兩片低地,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這就是所謂的三山夾兩盆。在這獨特的地形中,尤其是整個西域少雨乾旱的氣候特點,使得整個西域的盆地,這種在中原代表著肥沃土地的地理形態,在這裡反而成了大而無力的荒漠地帶。

    準噶爾盆地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和塔克拉瑪乾沙漠,是這兩大盆地更讓人印象深刻的。

    相比起河西走廊上的連綿綠洲,西域地區絕大多數地區都是沙漠、戈壁和旱地,三疆中,北疆稍為好些,高大的天山山脈上的雪水融化,讓天山北麓的河流更多,綠洲也更多些。

    以哈密、吐魯番等盆地為主的東疆地區,從地緣角度來看,其實只有靠西、北側山地的一面才有些價值。

    一直到漢代之時,中原王朝進入西域,可都沒有對哈密盆地進行開發。甚至在漢時,西域城邦小國眾多,各個大小盆地都有許多小國,多的人口數萬,小的人口只有幾十人也稱國。可卻唯獨哈密盆地沒有國家。

    後世的哈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在整個西域的地理地緣上來說,都非常重要。可在漢代時,卻一直都是個邊緣化的地方。哪怕是到了現在,哈密也遠不如吐魯番和焉耆盆地來的重要。

    之所以這樣,主要還是因為哈密相比於吐魯番盆地的氣候更為惡劣,缺少火焰山這樣的天然大壩,幫助蓄積來自天山的雪水。當然也還有人的因素,漢代開發絲綢之路以前,溝通天山南北的陸地交通,都有比走哈密盆地更好的選擇。

    由焉耆盆地轉入吐魯番,再進入北疆。或者索性不經焉耆盆地,直接翻越東疆盆地區南側的魯克塔格山,以及吐魯番盆地南區的覺羅塔格山,進入吐魯番盆地。

    哈密盆地最開始不被得視和發掘,主要還是因為它與河西走廊之間的關係。以哈順戈壁為核心的大片沙漠戈壁,在前兩條線路上有更多機會獲得水源和綠洲補給的情況下,這條雖然更近,但卻必須穿行於沙漠和戈壁的乾旱之路,就顯得雞肋了很多。

    但從整個西域的地理版塊上來看,哈密的位置又十分獨特,他能夠溝通天山南北,而且北上還能與漠北聯繫。再加上與河西走廊也很近,因此雖然這裡是個乾旱之地,這條道路也一樣幹旱,可卻最近。

    早期的商人不願意選擇這條乾旱之路,可對於軍事上來說,哈密這個點卻很有價值,哈密通往各地的道路,也很有軍事價值。

    東疆和南疆都無法承載太多人口,也沒有太多地可開墾和灌溉,但北疆就要好的多。要控制西域,必須掌控北疆。

    但要進入北疆,哈密是第一道門戶,有如西域的翁城。而吐魯番,則有如西域的東大門。

    劉鈞在嘉峪關按兵不動兩個月,養精蓄銳。

    準噶爾這兩個月卻度日如年,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出兵哈薩克草原,而哈薩克人也群起反叛,加之波蘭也趁火打劫,派出哥薩克出兵伏爾加河的土爾扈特。又有浩罕和葉爾羌、青藏聯軍、漠北諸侯等各路挺進。

    準噶爾人不得不左拒右擋,可準噶爾人雖然凶悍,也只能稱之為蒙古最後的輝煌了,他們的騎兵和弓射,在大炮和火槍的打擊下,根本難以佔優。

    僧格率兵五萬在鐵門關外二百里的輪台進攻八萬漢羌聯軍,結果卻幾乎全軍盡沒,在大量火炮和火槍的反擊下,僧格損失慘重。

    最致命的還是漢軍還十分陰險的故意在營裡的外圍輜重車圍裡面,還架了兩圈鐵絲網。夜暮下,僧格等人一開始並沒有發現。當他們冒著極大的傷亡拚命的攻破了外圍的拒馬和輜重車圍陣,欣喜的感嘆終於殺進了漢軍的營地,終於可以痛快的砍殺時,卻發現面前居然有兩道之前沒有看到的鐵絲網。

    而鐵絲網後,是千餘門早對準了他們的火炮,和上萬計的火槍。

    巨大的營地,漢軍絲毫不亂。

    雖然準噶爾人已經沖散砍潰了葉爾羌軍,甚至砍散了兩翼的和碩特蒙古軍和藏軍,但處於中心營地的漢軍,沒有半點慌亂,他們似乎早料到他們會來,甚至一直在期待他們的到來。

    永遠不要用騎兵去衝擊後面有大量火炮火槍的鐵絲網陣,這是僧格臨死前對著老天最後的悲呼。

    兩道鐵絲網,加上千餘門山地榴和三萬支火槍。

    僅不到一個時辰,準噶爾軍發起了連綿衝鋒,可很快他們就如潮水般的敗下去,等這些準噶爾人頭腦清醒過來後,才發現,他們已經損失近半人馬。而這個時候,之前被他們擊潰逃跑的葉爾羌人、烏思藏人,居然又從四面八方包圍了上來,就連曾同是衛拉特聯盟的和碩特部人,也圍了上來。

    那個時候,僧格意識到大勢不妙,想要撤退。

    可卻已經晚了。

    若是他的父親巴圖爾親自指揮這場戰鬥,那麼當他第一次衝擊鐵絲網失敗後,肯定就會立即撤退,但僧格太年輕,以為這兩道薄薄的鐵絲網,只要他肯多付出點傷亡,一定能衝破。只要能殺進陣中,那些火炮就無用武之地,那些火槍近距離也拼不過蒙古騎兵。

    雪上加霜的是僧格在被包圍後,意識到不妙,終於要下令撤退,可卻被一枚炮彈擊中戰馬,他墜落馬下,腿被壓在了馬下,難以掙脫。然後不等他掙脫出來,就又被一枚在頭頂當空爆炸的榴霰彈給打死了。

    準噶爾人很凶悍,他們一直沒有得到僧格的撤退命令,還以為僧格依然要他們衝破漢軍鐵絲網陣,他們繼續發起進攻,等到局勢越來越不妙,終於再等不得僧格的撤退命令而主動撤退時,他們已經沒剩多少人了。

    突襲戰變成了突圍戰。

    此前被他們殺的四處潰散的葉爾羌兵、烏思藏兵、和碩特兵,此時卻頑強的阻攔著他們。加之後面的漢軍也主動的衝出了鐵絲網陣,一排排的火槍打過來,每次都有精疲力盡的準噶爾騎兵落後。

    戰鬥一直打到天亮。

    少數準噶爾騎兵衝出了包圍,但漢軍騎兵隨後緊追,一天一夜追逐戰。

    最後一支準噶爾敗兵逃到了鐵門關前二十里,依然沒有逃離,他們被趕上、包圍,最後被全殲。

    僧格以及他手下的五萬人馬,除了極少數逃進沙漠和戈壁裡的敗兵,其餘的都被斬殺或俘虜。

    身為這支八萬聯軍司令的青海總兵張煌言向皇帝的報捷信中稟報了戰果,戰後清點出準噶爾叛軍屍體一萬七千多具,俘虜叛軍兩萬三千餘,另外還有大約五千多傷兵俘虜,大部份都被張煌言直接下令讓和碩特和烏思藏及葉爾羌兵給就地處決了。

    這些傷兵多數都傷的較重,張煌言沒那麼多大夫和醫藥救治他們,也沒時間把他們留下。他得趕到鐵門關,因此對這些叛軍傷兵俘虜,未請求皇帝,直接就給下令處決了。五千傷兵中,只有大約千餘傷兵還能跟上隊伍行軍,張煌言留了他們一命。

    另外還有大約四千餘準噶爾叛軍,最後逃進了沙漠和戈壁。

    對這些叛軍,張煌言留下了一個協五千漢軍負責駐守輪台,一面是照顧受傷的聯軍傷兵,一面是負責追剿這些叛軍。

    八萬聯軍在這場戰鬥中也傷亡不輕,青海軍和藏南軍都是漢軍主力,共三萬人,此戰傷亡一千餘人。而三萬葉爾羌兵,雖被漢軍教頭訓練,又裝備不少漢式火器,但依然傷亡很重,他們主要還是在剛被突襲之時表現混亂,缺少有組織的防禦,結果戰後清點,傷亡居然達到八千多,其中戰死五千餘,傷三千餘。

    兩萬和碩特和烏思藏軍,也一樣傷亡慘重。安營時,他們被張煌言安置在漢軍的左右兩翼,和葉爾羌人一樣處於外圍。準噶爾突襲,他們最先承受攻擊,這兩支軍隊雖然被張煌言收編並帶來西征,可對他們並不完全信任,一直提防著他們,他們的軍中火器很少。

    論裝備連葉爾羌軍都不如,戰後清點,兩萬人馬,傷亡過萬。

    八萬聯軍,一戰陣亡近兩萬,戰鬥減員了近三萬。

    這一戰,若不是漢軍中流砥柱,僧格確實有可能擊敗聯軍。

    八萬聯軍對陣五萬準噶爾,結果是聯軍傷亡三萬,換來近全殲準噶爾五萬人,表面上看是旗鼓相當。但實際上,三萬漢軍主力,只傷亡千餘人,依然保持完好,準噶爾卻只餘幾千敗軍逃進沙漠,可以說實際上是大獲全勝。

    張煌言輪台得勝之後,一路上再無阻擋,迅速殺到鐵門關下。

    鐵門關四十里峽谷確實險要,但僧格大軍沒於輪台,導致鐵門關此時只剩下三千守軍。面對近近四萬多聯軍殺到關下,他們只能閉關而守。

    可張煌言拖著一千多門火炮過來,哪怕這些炮只是山地榴,但也是火炮。

    鐵門關的求援信使剛出關往吐魯番趕去,結果張煌言只用了半天時間,就有無數炮彈轟破了鐵門關。

    攻破鐵門關,四萬多聯軍進入了焉耆盆地。

    焉耆盆地不大,但卻是溝通著吐魯番盆地、準噶爾盆地和伊犁河谷的中轉站。

    劉鈞在接到輪台捷報之時,就立即下令大軍出關。

    三個協一萬五千騎兵率先出關,輕騎殺往吐魯番,劉鈞親率步軍炮兵隨後而行。鐵門關一失,整個東疆的戰局平衡就打破了。

    現在巴圖爾重兵集結在哈密,吐魯番是他的大後方,那裡屯集著大量的糧草器械。現在鐵門關一失,張煌言的四萬多聯軍就將直接殺往吐魯番,巴圖爾的糧草牲畜不保,他在哈密的大軍不但將丟失糧草,還可能被包圍。

    「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這次我們不能讓巴圖爾跑了。」劉鈞騎在馬上,不由的心神亢奮。

    「僧格五萬大軍盡沒於輪台,如此一來鐵門關空虛無比,張煌言絕對能迅速拿下關城。如此一來,就能打巴圖爾一個措手不及了,太好了,張煌言這次立了大功。」兵部尚書劉允升激動的直拍大腿。

    這個突破,真的有如一把尖刀直接捅進了準噶爾的肋下。

    這是致命一擊。

    若是僧攻守關不出,有五萬大軍,張煌言就算有火炮火槍,可想迅速拿下鐵門關還是很難的,必經過一番苦戰,很可能還得費上半個月功夫。可現在,漢軍卻能打巴圖爾一個措手不及。

    也有參謀勸劉鈞等張煌言攻下鐵門關後再出兵。

    「等消息從鐵門關傳來,巴圖爾也早得知了,到時他若要跑,我們攔不住他。現在可是大好機會,圍堵巴圖爾的好機會。若能把巴圖爾和他的十萬大軍圍住,那麼我們就能一戰而定,平定西域。這樣的機會一旦錯過,可就時不再來。」劉鈞相信張煌言,也不願意錯失良機。

    因此,接到輪台大捷的消息後,他立即就率兵出關進攻哈密,他要圍住巴圖爾,圍住準噶爾的主力。

    「立即傳令阿爾坦城漠北諸侯,讓他們給我咬住北上的那五萬準噶爾軍,拖住他們,別讓他們返回哈密。」劉鈞拿出自己的親筆手書的旨意,讓信使快馬加鞭趕往阿爾坦。(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5
第782章 碾碎他們

    嘉峪關通往哈密足有一千里,這是一條乾旱的道路,沿途大多是戈壁和沙漠,只有極少數的綠洲。

    好在錦衣衛對西域偵察良久,對於這裡的路線掌握的十分詳細,哪裡有綠洲,哪裡有水,甚至哪裡能挖井取到水,他們都很清楚。有了這些地圖,還有那些經驗豐富的嚮導,加上大軍事先攜帶好的水和食物,要穿越這一千里路,並不困難。

    只要準噶爾人無力來襲擾攔截,一千里路,對騎兵來說,也就是四五天的事情,就算是步兵,急行軍七天也可以到達,炮兵和後勤慢點,可有許多駝馬車輛,有十天也差不多了。

    一萬五千騎兵雖是漢軍,但他們是精銳野戰騎兵,論裝備論訓練反而還超過蒙古騎兵。他們只用了四天時間,就日夜兼程的趕到了哈密城外。

    而這個時候,巴圖爾已經離開了哈密,他比劉鈞晚一些接到輪台兵敗愛子戰死的消息。緊接著,他又接到鐵門關失守的消息,接到這個消息後,巴圖爾毫不猶豫的就放棄了哈密。

    他在哈密留下了一萬守軍,自己則率領著大部撤了吐魯番。雖然他還留下了一萬人馬,但實際上已經是放棄了哈密,只是心裡還有些不甘心,因此最終在這裡留下一萬兵馬。

    一萬人留守哈密,但這一萬守兵並不是準噶爾人,而是以吉爾吉斯人、烏茲別克人、塔吉克人、斯拉夫人等等那些附庸準噶爾汗國的各部人馬守衛。

    漢軍騎兵趕到,發現巴圖爾已經跑了,只剩下一萬守軍後,也是直接發動了進攻。他們用攜帶的騎炮集中一起轟擊哈密土城。

    那些準噶爾附庸很凶悍,但他們再凶悍也頂不住接連不斷的炮轟。

    堅守半天,他們就守不住了,城牆被轟破數處,漢軍殺入城中。

    可眼看著就能奪下哈密,由圖魯拜虎所率領的北上奪阿爾坦的五萬準噶爾、杜爾伯特、輝特、土爾扈特等諸部組成的兵馬,卻突然趕哈密城外。

    固始汗此前接受巴圖爾的請求,率領五萬兵馬北上爭奪阿爾坦。可他北上之後,立即發現想奪阿爾坦難於登天。圖魯拜虎沒有輕易進攻阿爾坦,反而又後退了幾十里。

    他派人哈密,向巴圖爾請求增派兵馬,集中全力以求迅速擊敗阿爾坦的漠北蒙古軍,以奪阿爾坦城,穩固北面安全。

    只是他沒想到,沒有等到巴圖爾的援兵,等到的卻是輪台失守,漢軍已經從南邊殺過來的消息。巴圖爾讓圖魯拜虎立即率兵返哈密。

    接到命令後,圖魯拜虎沒有猶豫,但老奸巨滑的他也沒有簡單的撤離。他先是大張旗鼓做出要進攻的態勢,然後等到半夜時,卻命全軍悄然南撤。

    等到天亮之時,漢軍見準噶爾營沒有動靜,派人察看,才發現固始汗來了一招金蟬脫殼,逃之夭夭了。

    漠北諸侯被耍了一道,個個惱羞成怒,點起兵馬也奮起直追。

    固始汗率領大軍趕了哈密,結果還是來晚了一步,巴圖爾已經撤了吐魯番。

    剛殺進哈密城的漢軍騎兵見到一支蒙古大軍殺到,還有些懵。

    城裡的準噶爾軍則興奮不已。

    「娘的,撤出城,立即,城外整兵列陣,準備迎戰!」

    先鋒大將張國棟看著那天邊的一條黑線,面色陰沉的下令。

    「將軍,我們馬上就能奪下哈密城了。」一名將領急忙道。

    「先不要管哈密了。」張國棟發現了城外出現的準噶爾大軍後,已經猜測出他們肯定是北面的那支軍隊了,現在他已經沒功夫再去看哈密城一眼了。

    就差一點點,功敗垂成啊。

    張國棟心裡氣憤無比,這些該死的準噶爾人,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

    命令傳下去。

    雖然哈密唾手可得,但軍令如山。

    衝入城中的各部,又迅速的脫離戰鬥,撤出城外。

    城中的守軍還想要反攻,結果他們從四處衝出來後,馬上被殿後的漢軍一陣亂槍打的又四處而逃。

    很快,漢軍就都撤出了城,在城外結陣。

    張國棟打量著自己的麾下。

    一萬五千騎兵精銳,日夜兼程,四天時間趕了一千里路,還剛剛在哈密城下打了半天,此時人困馬乏,但不管怎麼樣,他都不會怯戰,更不會逃跑。

    張國棟雙腿一夾馬腹,在陣前策馬輕馳。

    利劍出鞘,張國棟舉著劍跑過陣前,他放聲大喊。

    「帝國的勇士們,我知道你們現在很疲憊,我們只用了四天時間,就趕了一千里路程。我們到了這裡,沒有休息,立即攻城,我清楚,大家都很疲憊。我還知道,大家現在都很憤怒,我們急行軍四天眼看已經攻進哈密,馬上就能奪取勝利,可該死的準噶爾人又來了,而且我可以告訴你,來的人還不少,他們是北上的那支準噶爾軍,整整五萬人馬。」

    「將士們,我問你們,你們怕了嗎?」

    應他的是山崩地裂般的響聲。

    「不怕,不怕,不怕!」

    「我追隨陛下南征北戰東征西討,大小數百戰。曾經許多次面對過比現在更惡劣的局勢,可沒有一次退縮過。陛下曾經說過,狹路相逢勇者勝,當退無可退之時,明知不敵,也要亮劍。現在,亮起你們的劍,跟我一起,砍死這些狗娘養的準噶爾叛軍!」

    「殺,殺,殺!」

    哈密城外,一個個殺字喧天而起,本已經疲憊甚至有點慌亂的漢軍騎兵,再次戰意昂揚。

    張國棟舉起自己的劍,自己只有萬餘人,準噶爾人卻有五萬。可他不打算退,他絕不讓準噶爾人再進入哈密。

    「九頭鳥,拔劍!」

    一名名帝國騎兵,都收起了槍,他們拔出了自己的騎兵劍。

    「九頭鳥,披甲!」

    張國棟再次高喊。

    此前行軍和攻城之時,這些帝國騎兵們只戴了頂鋼盔,並沒有配甲。他們攻城時,實際上是下馬步戰,用的是火槍、手榴彈,在炮後的掩護下入城做戰。

    但現在,既將與準噶爾騎兵展開野外騎戰,張國棟選擇了另一種作戰方式。

    騎兵們從馬上解下了自己的甲囊,裡面放著一副鋼甲。

    這是一副簡化的半身甲,實際上只是一件胸甲。胸甲只有前半副,沒有北後的。另一隻甲囊裡也裝著幾個小件,分別是護腕、護臂、護腿、鐵網手套。

    這些護甲都由精鋼打造,是用鋼液加入一些其它金屬煉製成的合金,再軋製成獨特形狀的鋼板材,最後送入煆坊,用大型水力煆鎚,按形狀經過千百次鎚打後,加工成堅固而又輕薄的甲片。

    最後還經過多道工藝後,就成為了一件件精美的騎兵甲具。不過漢軍中已經淘汰了護甲流,帝國絕大多數士兵,也僅只裝備一頂鋼盔而已。騎兵算是唯一一支還保留著數件護甲的。但他們的護甲也大大簡化,只剩下了幾個小件而已。

    就這麼幾個護甲配件,也完全是因為不少騎兵將領的堅決要求,軍部考慮到騎兵現在的一些戰術,才做了保留。

    這些護甲的保留,為了的是配合騎兵的衝鋒戰術。

    雖然現在是火器時代,可帝國的騎兵卻依然保留了騎兵衝鋒戰術,而且這個戰術是得到皇帝親自同意的。

    一個個騎兵迅速的把胸甲、護臂、護腕、護腿和鐵網手套穿戴好,然後拔出了自己的騎兵刀。

    軍樂隊奏響了激昂的樂聲。

    鼓樂聲中,一名名騎兵迅速調整著自己的位置。

    騎兵們以連為單位,互相靠攏,靠的越來越緊密。

    連隊裡的旗手們高高舉起戰旗。

    「九頭鳥,衝鋒!」

    張國柱揮刀下令。

    騎兵們開始策動馬匹,緩緩奔跑起來。

    在這些騎兵們的兩翼,則是兩個迅速調整過來的炮兵陣地,他們已經把火炮調整了方向,將炮口對準了北面。

    準噶爾人也吹響了號角。

    他們策馬奔馳而來,只是與漢軍騎兵排著整齊而又密集的騎兵陣列衝鋒不同,他們卻是自由的衝鋒,四散奔馳,如同是野馬奔騰。

    「保持陣型,控制速度!」

    漢軍騎兵的連長們不時的呼喝下令,與準噶爾人一旦發起衝鋒,就全力奔馳不同。漢軍騎兵的連長們卻一直在下令要求連隊保持陣型,控制速度。

    他們從始至終一直在保持著小跑的速度,在這個速度下,連隊也始終保持著嚴密和整齊。

    準噶爾騎兵如決堤的洪水般奔騰,可漢軍騎兵卻如同是一堵堵牆在移動著。

    張國棟沒有參與衝鋒,他身為先鋒大將,統領著這一萬五千騎兵,並不被允許直接參與衝鋒。他站在炮兵陣地上,身後是全軍唯一的一支預備隊。

    兩軍越來越近,張國棟臉上卻漸漸露出了笑容。

    「可以開炮了,我們贏了。」

    一門門騎炮轟鳴,炮彈呼嘯著飛過漢軍騎兵的頭頂,然後落入準噶爾騎兵衝鋒的集群中,一發接一發的炮彈,讓衝鋒的準噶爾騎兵備受干擾,傷亡不小。

    而漢軍騎兵卻一直保持著陣型,有條不紊不急不緩的衝鋒。

    不過火炮數量有限,雖然炮火能支援掩護漢軍騎兵衝鋒,能干擾打亂些準噶爾人的衝鋒,但畢竟數量有限。

    給張國棟極大自信的還是漢軍騎兵們到現在都還保持了他們的陣形,依然排著密集的陣型。

    這就是張國棟的自信來源,也是漢軍騎兵到現在還保留部份盔甲的原因所在,漢軍騎兵的一套核心戰術,集群列陣衝鋒。

    這個戰術不追求速度,而是講究陣型。始終如一堵銅牆鐵壁一樣的移動,他們在衝鋒時也不用槍,而是用騎兵刀。

    保持著慢跑的速度,以及密集整齊的陣列,撞上去,幾個砍一個。衝過去後,再重新整理陣型,調頭又碾壓一遍。

    這種戰術,需要胸甲等一些護甲,使得他們面對敵軍騎兵的騎射時多些防禦。

    同時,這種戰術,需要的還是極優的訓練。若沒有充足的訓練,默契的配合,想讓騎兵排著整齊而又密集的陣型衝鋒,並一直在戰場上保持著,這其實比起一窩蜂似的衝鋒更難。

    這種戰術的核心思想也很簡單,就是發揮陣列的優勢。就如同普通的散兵,肯定打不過步兵方陣一樣,因為陣列不是簡單的一加一,它不是加法而是乘法,帶來的效能更大。

    在這樣的戰術下,漢軍騎兵將領們甚至要求在衝鋒時,禁止使用火槍。因為在衝鋒時使用火槍,會打散和妨礙騎兵的陣列整齊。

    只要一直保持著一個整齊的陣列,才能一遍遍的殺進殺出。

    這種戰術,也是進入火槍時代後,世界上許多軍事強國採取過的騎兵戰術革新。後世的經驗告訴過劉鈞,這種騎兵集群衝鋒,遠比傳統的騎兵自由衝鋒戰術威力更大,因此他在軍中全力支持這種騎兵戰術,並提供配套的裝備支持。

    張國棟看著帝國騎兵在戰場的壓力下,還一直保持著標準的陣型,已經知道這場戰鬥自己贏了。加上漢軍有火炮配合騎兵進攻,在不斷的用炮火將本來就很散的準噶爾騎兵打的更散,帝國的騎兵戰陣就更加厲害了。

    兩軍終於接近。

    張國棟舉著千里鏡仔細觀看著,他心裡也十分緊張時候到了。不管之前帝國騎兵們的陣型保持的如何完整,可如果他們在接敵後不能再繼續保持,那一切就沒有意義了。沒有了陣型,一萬多帝國騎兵是打不過五萬準噶爾騎兵的。

    「控制速度,保持陣型,砍死這些狗狼養的!」

    「碾碎他們!」

    一名連教頭高聲喊起,他一面控制著座騎的速度,一面狠狠的揮起了手中的刀。整個連隊排成了三排,每一排正好就是一個騎兵排。每排的騎兵馬挨著馬,他們甚至都不需要去控韁繩,也不用擔心兩側和後面的襲擊,那裡有戰友們的保護。

    他們在這個陣列下,只需要盯著正前方的敵人就好了。而且他們排的密集,往往一個敵騎衝近,他們可以兩三個同時砍一個。

    準噶爾人在遠處射過來的弓箭,也基本上沒殺傷多少。

    有鋼盔加胸甲保護,前面大部份身體都被保護好了。

    張國棟在望遠鏡裡看到,兩軍一接陣,漢軍前面的陣列只是晃了晃,然後繼續前進。那些攔在他們前面的準噶爾騎兵,很快被砍倒,撞開,踐踏,碾過

    「我們贏了!」

    幾名同樣觀戰的軍官忍不住大聲嘶吼。

    戰至日落時分。

    兩支騎兵在哈密城外的騎戰終於慢慢有了結果,漢騎雖少,可憑著那過硬的素質,以一個騎兵陣,反覆衝鋒碾壓,最終將三倍於已的準噶爾各部聯軍反而打的完全處於下風。

    沒有哪支騎兵能夠一邊承受著漢軍火炮不時的轟炸,還能承受的住漢軍騎兵一次次的衝撞碾壓。

    每次漢軍碾壓過去後,他們想要抓住漢軍整隊的那點空隙殺散他們,可這個時候漢軍總會相當無恥的拿起火槍一排排鉛彈打過來,打的他們落花流水。打完後,這些漢軍從容整隊,收起火槍,又拔出騎兵劍再次碾過來,一遍一遍又一遍,他們就如同是一架機械,不知疲倦,毫不出錯。

    打到日落時分,固始汗已經只能寄希望於時間了,他知道這支漢軍很疲倦,他自己也很疲倦,但明顯比漢軍好些,他希望自己能夠拖垮漢軍。等到他們疲憊不堪,等到天黑之後,那個時候他們的陣列肯定沒這麼好用了,他們的火炮也難以發揮。

    眼看著將要天黑,固始汗終於看到了一絲勝利的曙光。

    可就在此時,北面傳來陣陣號角。

    那不是牛角號聲,而是銅號聲,這只有漢軍才有的號聲。

    伴隨著號聲,是無數的漠北騎兵身染著金色的霞光出現,他們萬馬奔騰,如天崩如地裂,如山呼和海嘯,一路狂飆而來。

    固始汗如墜冰窟,他沒料到漠北騎兵這麼快就趕到了。

    完了,他心裡悲呼一聲,漠北騎兵已經趕到了,漢軍加入了這支生力軍,他們再無得勝可能,甚至現在想要跑都難了。

    「走!」固始汗對著自己身邊的兩個兒子說了一聲,揮起馬鞭抽了跨下馬臀一記,伏低著身子向西疾馳,他連戰場上還在作戰的那些兵馬也不顧了,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天越來越暗,固始汗帶著兩個兒子和自己的幾百親衛,頭也不的離開了戰場。

    在他的身後,哈密城外的戰場已經一片混亂,本就處於崩潰邊緣的準噶爾軍一見無數漠北騎兵殺到,立即就崩潰了。

    再無戰意,紛紛四散而逃。

    新到的漠北騎兵們,剛好趕上喝最後一口湯。他們興奮的揮著馬刀,四處圍堵追殺那些準噶爾敗兵。

    張國棟放下千里鏡,一雙手在微微顫抖。

    贏了,終於贏了,還是一場大捷。

    有了漠北騎兵關鍵時候的到來,不但哈密城的勝果保住了,而且準噶爾人還又搭上了五萬人馬。

    「讓漠北諸侯去追那些潰兵,我們進城。」張國棟望著殘破的哈密城,滿臉笑意。(未完待續。)

    『︰訪問網站』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5
第783章 最後一戰

    「勝利來的比想像中容易。」

    坐在哈密城中的土築的一所大宅子裡,劉鈞對著一眾興奮的將領們笑著說道。隨著劉鈞的到來,城中原本還躲藏的一些準噶爾敗兵,也很快的被肅清。城外固始汗麾下的那些潰兵,也多數被追捕俘虜。

    哈密,如今成了大漢的了。

    這座西域門戶,完全為大漢所敞開。

    哈密,古稱西膜,漢稱伊吾盧,唐稱伊州,元稱哈密力,明稱哈密衛。西漢時設西域都護府,哈密名為伊吾盧歸其管轄。東晉時歸入敦煌管轄,為縣制。南北朝時西涼人逃到伊吾歸附柔然,在伊吾稱王。

    到北魏時,北魏軍攻佔伊吾,北魏在此正式設立了伊吾郡,這也是哈密最早的正式行政建置,不再是羈糜,而是直屬中原朝廷的行政區。

    此後,伊吾歸屬過中原,也歸屬過突厥、回鶻、吐蕃,後蒙古人崛起,他們又臣屬蒙古。後來元朝將哈密力隸屬於甘肅省。

    元末,蒙古察合台後裔曾據哈密,稱威武王。元亡後,其割據自立,稱哈密國。明朝滅元,哈密國王歸降,朱元璋詔封當時的哈密王為忠順王,此後又在哈密力正式設哈密衛,進駐衛軍。此後數十年,雖然哈密國還保留著,但實際上哈密王位久虛,朝廷只準嗣都督位,不準主國事。

    到百年前,大明無力西顧,存在了十一世歷經一百餘年的哈密國被吐魯番汗所佔。此後又被葉爾羌汗所奪,最後又為準噶爾侵佔,直到如今,神聖大漢帝國西征,進駐哈密。

    「此地西域咽喉,極為重要,朝廷要在此駐軍把守。」劉鈞看著沙盤,手指著這塊盆地,「現有哈密城太過狹小,朝廷要規劃在這裡建一座新城,一座漢城。」

    過去的哈密國信的薩滿,後來葉爾羌佔領後,開始改信了綠教。此後準噶爾人侵佔,打壓過星月教,意圖推行藏佛黃教,不過效果不大。

    「建一座新城,一座漢城,從中原遷漢人過來,把原來那座舊城裡的那些信奉星月教的各部族人,都遷到中原去。空出來的舊城,可以改築為一座要塞城堡,專門築軍。」

    劉鈞早在出兵西征之前,就已經在考慮以後西域的長久控制問題了。

    不論是漢代的西域都護府還是唐朝時的安西四鎮,其本質上來說,都還只是羈縻制度。這種制度,類似於後世的一些民族自治或者地方自治之類的。

    這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妥協。

    中原朝廷根本無力對這些地方完全真正的掌控力,但西域的這些部族也無力對抗強盛時的中原王朝,因此雙方各退一步,相互妥協。

    西域部族對中原王朝稱臣,允許朝廷駐軍等等。而中原朝廷對西域各地,除了派駐一些軍隊,實際上也是按著原來土著們的風俗習慣管理他們,甚至地方上的事務主要還是由這些部族頭領們掌握。

    唐時,對西域開發加強,曾經召集過許許多多的長『長征健兒』,多達數十萬人移民西域,屯田駐軍。對西域實際掌控增強,但可惜後來安史之亂,西域駐軍回中原平亂,而大食趁機東進,百年開拓喪於一朝。

    漢唐等朝代的羈糜政策雖然是種妥協的地方自治政策,但也有不少的有利之處。不過也自然有許多弊端,弊端就是這些土著很難一直對中原有較強的認同感,一旦他們強盛,或者有比中原更強大的勢力在周邊出現時,他們要麼叛亂自立,要麼就轉投他主。

    劉鈞就不喜歡這種制度,認為想造這種制度,來潛移默化的同化這些邊疆部族,太難。時間太久,耗不起,而且往往還沒有什麼作用。

    從西漢到明朝,近兩千年時間,都沒能真正控制西域,還有蒙古草原以及東北關外,只有雲貴地區,才勉強有了些成效。

    羈縻政策,也完全是鞭長莫及,力有不逮的情況下,沒有辦法的辦法,一種妥協,一種折衷。

    但現在大漢國力蒸蒸日上,正是橫掃八荒,威加宇內之時。憑著新王朝的那種向心力,大漢沒有大多的阻礙,已經完成了最初階段的原始累積,現在已經有能力深入到西域了。

    既然有了這個能力直接控制西域,劉鈞當然不會再搞什麼羈縻政策,也不會讓綠教再向東移,更不可能讓他們繼續把持著西域這片土地。

    歷史上滿清為了征服那片新的疆土,前後打了近百年的仗,滅準噶爾後,又滅各種****叛亂。最後甚至把一個曾經強大無比的準噶爾汗國,最後屠殺到亡國滅族。女真人靠的就是屠殺,他們在中原如此,就是到了西域也是如此。

    一邊屠殺,一邊屯駐清軍,修建滿城,移民屯墾。靠著這些政策,加上一些招撫手段,才最終控制了那片地區。

    劉鈞不打算搞屠殺,沒必要。

    大漢三億多人口,漢人現在佔了四分之三。

    而且屠殺也太浪費了,既不人道也浪費人力。中原現在到處都缺工人,南洋、中南半島、東北甚至是新大陸,則同樣缺勞力。

    對於那些順從者,劉鈞也會較仁慈的對待他們,遷去中原,去工廠做工,去礦山挖礦,去修路,去鋪橋,去做佃戶去做雇工,總之會有他們的落腳之地。只要順從,他們會有自己的住處,也會有工作,還能吃飽飯,甚至養家餬口,孩子還能進學堂學漢字、普通話,將來說不定還能進個技校做個技工,也許會是個二等公民三等公民,但幾代之後,說不定就能成為一個漢人了。

    朝廷不久前剛頒布了非漢族不得同族通婚的律法條文,非漢族只能一夫一妻,禁止納妾。這條律法下,加上同化教育下,那些被征服的外族,他們離開自己原來世代居住的土地,溶入到漢人的海洋中,學習漢話,禁止說原來的語言寫原來的文字,甚至不得和原來的同族通婚,各部族還會被打散分開,原來的社會體系完全打亂,在這種情況下,劉鈞相信,不管是說殖民化還是『漢化』也好,過去漢唐宋明等各個朝代,都一直有心無力的對外族的征服同化上,神聖大漢將不成問題。

    這也是商品化經濟,工業化時代才能有的一種巨大同化能力。如果神聖大漢也還只是一個農業化的時代,想要做到這些也還是非常困難。

    隨著大漢帝**隊不斷向西推進,一個個的西域部族將被遷入中原,被打散分到各地。大批的漢人將遷到這片新的疆土上來,到那時,西域的一道道山脈腳下、盆地邊緣的一個個綠洲上,都是漢人。

    那麼這片土地,也就將永遠成為漢人的土地。

    這雖然會有不低的成本,但卻是唯一一勞永逸的辦法。

    「把哈密的****全遷走?」

    「這個成本不低啊。」

    劉鈞笑笑。

    「其實也不難,現在各地不是都出現用工荒,僱人難的情況嘛。為此,許多人都已經開始花高價從那些勞務中介那裡僱人了。這樣的成本其實並不低,我們現在可以給各地的商民們下道詔書。告訴這些有用工需要的商人、地主們,只要他們送一個中原移民過來,他們就可以從我們軍隊的手裡帶一個****回去。」

    讓那些工廠主、地主們來負責移民,他們從中原遷一個過來,就能帶一個回去。

    搬遷的費用以及路費,都由他們先墊付,這筆錢最後可以分成三部分,一部份算是他們僱人的成本,第二部份則可以算是預付給那些****的僱傭費用,以後這筆錢得在那些****身上扣,就跟他們僱傭那些勞務中介手裡的外國勞工一樣。這些雇工每月也要付筆生活費,然後等什麼時候生活費和那筆僱傭費扣清了,他們什麼時候就可以自由選擇繼續僱傭或者是尋找新工作了。

    剩下的一部份費用,則可以到朝廷報銷,由朝廷補貼他們。

    「好辦法,如此一來,朝廷花費的成本最低,但既能解決這些****遷走和漢人遷來的問題。」

    「這個事情也得有個詳細的章程和規模,比如從中原遷出來的人,必須得由朝廷選擇,得是那些貧困地區的百姓,比如一些落後山區,或者是一些常受旱澇災害的地區,或者是現在一些礦區的百姓。朝廷挑選,然後動員這些地區的人報名。只有是朝廷挑選出來的地區,以及自願報名前往的百姓,才能列入這個移民計畫裡,那些想參與的商人們也只能負責運送這些人過來。」

    劉鈞說的這幾點補充,也是分清了權責,商人們只負責搬遷。而搬哪裡搬誰,這些卻不是他們能決定的。加這條,也是為了讓朝廷的這個政策落到實處。不能隨便遷些人,必須得是需要搬遷的人。

    大漢雖然年年移民,可依然還有大量的地區是那些貧困山區,以及經常受災的地區。而朝廷年年移民,可移民的費用很高,哪怕有各大銀行等加入進來,提供貸款等,但朝廷的移民規模也都是有限制的。

    許多百姓也可以自主移民,但這筆費用也很大,不是人人都願意冒這個險的。

    現在讓需要用工的那些商人墊款移民,然後再通過僱傭西域土著工作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大量移民的問題,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變通。

    各取所需。

    朝廷要移民,商人要勞工,朝廷有人沒錢,商人有錢沒人,互補合作,正好。

    「如果把西域征服地方的土著都移走,只怕他們肯定不太樂意,尤其還是交給那些商人手裡,讓他們去做上八年十年雇工才能自由。」有人提出了一個問題。

    不管是朝廷要移民,還是商人們要雇工,這都是朝廷一心情願的事情,西域的這些人並不見得樂意。

    「他們樂不樂意,其實沒有關係。帶頭造反者死,從者流放新大陸去開荒。朕相信,只要殺一儆百,會順利推行下去的。」

    不少將領都已經感受到皇帝最近越來越強硬了,但細想想,在西域的問題上,如果不鐵血一點,只怕後患無窮。

    況且,雙向移民也是朝廷對新徵服之地的一慣政策,東北、朝鮮、日本,以及中南和南亞等地,無不如此,而到現在,這些新徵服之地,都很平靜,都充分的說明了這個政策的實用之處。

    東北、朝鮮、日本、安南、緬甸,這些新徵服之地,一座座漢城正拔地而起,無數的漢人移民在新的土地上生活,原住民已經越來越少,不斷的被遷離,帝國對新徵服之地的控制日漸穩固。

    本來這種大規模的遷移西域原住民,應當等到征服整個西域之後再進行更好一些。畢竟現在移民,可能讓那些土著對大漢產生敵意,甚至加入到叛軍之中去,也可能讓準噶爾等叛軍更加頑抗。

    不過劉鈞考慮到西域綠教的巨大影響力,還是打算早點動手為好。

    佔領一城,就清理一城。

    他對於綠教的防範,甚至遠在十字教之上。

    「拆除所有的寺廟教堂!」

    在中原地區,劉鈞還講究個火候,宗教裁判所辦事還比較低調,掌控著節奏。但是在這片新土地上,劉鈞卻毫不客氣。

    其實劉鈞已經跟朝廷的中樞重臣們都早已經交過了底,大漢以後是要明確禁止星月教、十字教、印度教、藏傳佛教等等教。

    那些信奉什麼天主啊真主佛主之類的,都是要封禁的對象。

    以後的大漢,只能信一個,天。

    天不是什麼實物,天是天道,萬物的規則、萬物的道理。而大漢皇帝,則是天之子,是天授君權,神聖不可侵犯。

    大漢皇帝,既是世俗的管理者,也是天的代言人。總之,一切解釋權都得歸於大漢天子,其它人都沒這個資格。

    英國國王都知道宗教爭奪王權,因此費盡心機搞出一個國教,國王兼任宗教領袖。而中國自西漢時起,也有了獨尊儒術,罷黜百家。有了儒家的天人合一、君權神授等等。

    中國歷史上的三武滅佛,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也正是世俗和宗教爭奪權力的矛盾體現。

    星月教和十字教不比中國的道教和佛教,中國的佛教和道教經過千餘年的演變,已經被中國的世俗給馴服了,那些造反的彌勒教、白蓮教、太平道、五斗米等造反的教派最終都被列為了邪教。但在中國古代歷史個各個朝代滅亡時,總能看到有那些佛道在背後摻乎的影子。

    劉鈞能容忍大漢本土這些可受控制的佛道教派,但卻絕不能容忍如星月教和十字教這樣充滿侵略和蠱惑性的教派在大漢真正的紮根生芽,一旦縱容,早晚要成心腹之患。

    「稟奏陛下,外面有軍情送到。」一名侍衛進來稟報。

    「傳。」

    「啟稟陛下,青海總兵張煌言將軍奏報,已經兵圍火州,堵住巴圖爾的退路。」

    火州,就是吐魯番。

    巴圖爾南北兩路大軍接連慘敗,他雖主動棄守了哈密,可卻捨不得棄守吐魯番。他也想不到固始汗這個老狐狸率領的五萬大軍也會在哈慘這麼快慘敗。當他想要退回伊麗的時候,張煌言已經趕到了吐魯番西面,攔住了他的去路。

    四萬漢羌聯軍攔住去路,巴圖爾還想憑著手裡的九萬人強行殺過去。

    可他剛一調兵出城,張國棟又領著六萬漢蒙聯軍自背後殺到。

    前有攔截,後有追兵,數量甚至還超過了巴圖爾的準噶爾軍。措手不及之下,巴圖爾只得又撤回了吐魯番,結果兩軍合圍,把他團團困在了吐魯番城中。

    「很好。」

    聽到這個消息,劉鈞甚至都沒什麼太激動。

    當僧格和圖魯拜虎的南北兩翼兵馬都幾乎盡沒以後,劉鈞就已經料到了今天這個結果。

    「巴圖爾膽氣盡喪,不足為懼矣。」

    傅山大笑著道。

    手裡握著九萬兵馬的巴圖爾,居然連背水一戰,與張煌言的四萬漢羌聯軍決戰都不敢了。這種前怕狼後怕虎,優柔寡斷的表現,實在是太糟糕。

    若是拼著背水一戰,哪怕傷亡多些,可衝出去了,還能遼闊的地方周旋,再不濟,也能逃到西伯利亞或者俄國去。但是現在,他卻退縮了。

    這一退,他就成了翁中之鱉。

    他再也沒機會逃走了,十萬漢羌蒙軍包圍了吐魯番,而準噶爾現在各地也是四處火起,根本再沒餘力來救援了。

    劉鈞還帶著十萬大軍就在哈密呢,等劉鈞帶著大軍和大炮一到,吐魯番就是再堅固,巴圖爾就是兵再多,也絕對撐不了幾天了。

    「真有些難以想像,準噶爾二十萬強兵,結果數月間,幾場大戰,就已經成了翁中之憋。西域,已經易手了。」劉允升大笑著道。

    「傳朕旨意,大軍立即開拔,我們去吐魯番。」

    這將是大漢砥定西域的最後也是最關鍵一戰了,此戰過後,西域即平。(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35
第七卷 第784章 龍漢三十年

  龍漢三十年的夏天,乾旱無雨,酷熱難耐。

  皇帝劉鈞也早早的移駕北海,一面避暑一面圍獵,同時召見漠南漠北以及西波爾等保留區的封侯們。

  自龍漢五年起,皇帝每隔三年就會移駕北海避暑圍獵,大會北地諸侯。

  時至今日,大漢開國已經三十年,前所未有的鼎盛,遠邁漢唐。但皇帝依然還有操不完的心,好在劉鈞也懂得適時的放手,有內閣等幾套班子協助,讓他也能輕鬆不少。

  「好了,就這樣吧。」

  劉鈞在湖邊站定,夏天的貝加爾湖藍天白雲綠水,巨大的湖泊吸收大量的暑熱,猶如一個巨大的空調,涼爽的微風,清涼的湖水。現在劉鈞每天都要到湖裡游泳,年過五十的劉鈞,解去衣衫後,露出那身時常鍛鍊保持的極好的身材。

  皇帝跳入湖中,開始暢遊,早有一隊侍衛也跟在旁邊游著,不遠還有兩條龍舟跟著。

  內閣首輔黃宗羲看著皇帝已經游遠,便對著岸邊的幾位同僚道,「今天就把陛下的旨意發出去。」

  「好的。」通政使笑著回道,「元輔今天不下湖游會?」

  黃宗羲撫著長鬚搖了搖頭,「我這身子骨可不敢天天下水,而且也沒這時間啊。」

  身為首輔,黃宗羲確實是日理萬機,比起大漢皇帝可是要忙的多。皇帝每天只是聽聽簡報,大事拿拿主意,而他這個內閣首輔,卻是統領整個內閣,負責大漢帝國的行政運轉。

  如今的大漢帝國,開國三十年,擁有十萬里河山,五萬萬子民。疆域東、南、北三面皆擴張到大海邊,西面也已經把擴張到了黑海東岸,把里海幾乎變成了大漢的內海。

  在南方海上,曾經荒涼不見人世的新大陸天南省,現在也已經開發初具成效,擁有了三百多萬人口,沿著東南海岸建立了三府九縣。天南省已經成了大漢最大的羊毛產地,其礦產業也很興盛,鐵礦石、生鐵供應量逐年提高。

  甚至在西波爾省的東面,隔著白令海峽的阿拉斯加,北美洲西海岸,南美洲等地,大漢這些年也通過與歐洲各國的貿易、商業貸款、戰爭借款等等方式,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等手裡拿到了許多殖民地據點。

  帝國的擴張,是以往中原任何一個王朝都不曾達到的,甚至就連曾經的蒙古帝國,也不及今日之神聖大漢帝國。

  不過要管理著一個如此龐大的帝國,是非常辛苦的。

  黃宗羲今年就幹滿一屆四年了,可他卻覺得這四年首輔,卻耗費自己絕大精力,他甚至都在考慮,自己是不是要繼續再連任下一屆。

  「里海南岸是絕不能放棄的,尤其是高加索地區,必須攻佔。」兵部尚書張煌言道,這位開國時的小將,如今也成為軍中的老將。三十年過去,他也從久鎮西域,到進入中樞,退出了現役,成為了加武英殿大學士餃的兵部尚書。

  高加索地區位於歐亞交界處,這片位於里海、黑海、亞速海之間的連綿山區,向來就是個火藥桶。星月教、十字教在這裡並存,特殊的地理位置,更是讓其成為各方爭奪的焦點。

  而對於大漢來說,自從當年皇帝御駕西征,一戰滅亡準噶爾,此後乘勢西進,接連又將葉爾羌、希瓦、布哈拉、浩罕、哈薩克這些中亞小汗國滅亡,一直將帝國西疆推進到了黑海邊上。

  高加索地區對於大漢來說,意義同樣重大。帝國要控制住天山和蔥嶺以西的哈薩克草原和河中地區,就必須佔據高加索地區。

  大小高加索山脈,加上里海、黑海,獨特的山海形勢,能成為大漢河中和哈薩克地區的天然屏障。

  大漢為了控制這些地區,這些年一直在西域用兵。

  大漢花了三年時間,徹底滅亡了準噶爾汗國。又花了三年時間,滅亡了言而無信佔了吉爾吉斯卻不肯如約交給大漢的谷地烏茲別克人,將費爾幹納谷地和吉爾吉斯地區納入帝國疆域,並設立了大宛省和碎葉省。

  此後大漢又與布哈拉和希瓦爭奪哈薩克草原。

  戰爭前後打了五年,先奪取了整個哈薩克草原的控制權以及鄂畢河、鄂爾齊斯河等沙俄交給準噶爾人的大片地區。

  此後,漢軍攻入河中地區,希瓦和布哈拉向奧斯曼與薩菲求援。

  大漢與這些星月教聯盟國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前後七次戰爭,前三次戰爭滅亡了希瓦和布哈拉,後四次戰爭,則打下了如今的西部疆界。

  大漢進入高加索地區也有十年了。

  但高加索人的桀驁不馴也是遠超出大漢預料的,自大漢軍進入高加索地區起,就沒有平靜過一天。

  高加索的地形由兩列東西走向的山脈組成。兩山脈間有一山峽,兩條河流分別向東向西流入里海和黑海。北山脈及其北坡通常稱北高加索,居住著印古什、車臣、奧塞梯等民族;南山脈及其南坡又稱外高加索,所居民族眾多︰有阿塞拜疆、亞美尼亞、伊朗、土耳其、庫爾德人等。

  自古以來,高加索都是東西和南北往來的大動脈。它西攬黑海和地中海,溝通南歐、中歐、北非;東接里海和鹹海,橫貫西亞腹心;北托烏拉爾山,深入俄羅斯大地;南鎮伊朗、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雄視中東。周邊民族歷來重視高加索,為爭奪高加索長年鏖兵不斷,就戰爭的密度和烈度而言,高加索地區一定是世界之最。

  歷史上,亞述帝國、波斯帝國、馬其頓王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奧斯曼帝國都曾染指高加索,並且把它納入帝國版圖。

  大漢在吞併了中亞的準噶爾、葉爾羌、哈薩克、布哈拉、希瓦等汗國後,也把疆域推進到了伏爾加河下游,此後與俄國和波蘭先後交戰,將原來土爾扈特人佔據的伏爾加河下游接收後,又向西將頓河下游東岸也奪取了。

  漢軍奪取頓河東岸後,緊接著攻入北高加索。

  在東面,漢軍沿著里海南岸,奪取了那道緊鄰海岸的山區地帶,然後迂迴到了外加高索,攻佔了這片地區,進而把整個高加索地區納入了帝國統治。

  只是,這些高加索人的反抗,讓大漢是有些意外的。

  高加索地區民族眾多,一個山谷有時就是一個部落民族。這些地區的部落向來就被稱為蠻人,大漢雖然入駐,可這些人並不服從。

  而奧斯曼雖然失了手,但卻也不肯認輸放棄這一地區。

  兼之波蘭和沙俄都想奪回頓河和伏爾加河下游被佔地區,高加索地區,於是就成了一塊各方都要爭奪的要點。

  僅一個北高加索就有八十多個民族,使用八十多種語言,這裡既信仰東正教也信仰遜尼派。

  劉鈞常講要教化四夷。

  西域之地太過遙遠,尤其是河中和高加索等地區,朝廷也無法完全把人遷走。在這種現狀下,劉鈞的意思是重點清除上層,將掌握了權力財富以及知識歷史和宗教信仰等的階層給清除掉,再輔之以部份移民,遷出部份再遷入部份漢民,打破舊有社會結構。

  沒有了領頭羊,肯定更好統治。

  可這一策略在河中地區實行的還不錯,偏偏到了高加索地區就各種難以施展。

  這些高加索人本來就部族眾多,平時自己都還打生打死,在他們眼裡,高加索地區其實根本不能算一個整體,完全就是部落戰爭。

  大部族上百,操著上百種語言。

  甚至就是操同一種語言的部族,內部之間一樣打仗。他們眼裡可沒有什麼民族,只有部落。雖說這裡處於亞歐之間,可這裡的部落簡直就是野蠻人。歷史上各個佔領這裡的帝國,都沒能真正征服過這裡。

  大漢來了,十年了,也沒有能征服這裡。

  「外務司報告,奧斯曼、薩菲、莫臥兒已經結成了星月教同盟,而沙俄、波蘭、瑞典、法國、英國、荷蘭、西班牙等國也已經結成新的十字教聯盟。甚至星月教和十字教兩個聯盟有聯合的意圖,不少人在為此事奔走。」

  黃宗羲眉頭緊皺,充滿著擔憂。

  大漢這些年的急速擴張,尤其是大漢進入了歐洲,這讓西方各國都感受到了濃重的威脅,甚至都已經顧不得原本各自的勾心鬥角了。十字教也不再為新教舊教等之爭,甚至已經願意和死敵星月教聯合,只為了遏制大漢西進。

  大漢能讓整個歐洲都為之顫粟,這也算是種榮耀。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整個歐洲都聯合起來與大漢為敵,這絕不是什麼好事。

  戰爭從不是單獨進行的,如果這個反漢聯盟真的建立起來,他們只要不再與大漢貿易,這就足以讓大漢損失慘重。

  感覺到氣氛有些沉重,張煌言笑道,「就算整個泰西都與我大漢為敵,可只要我們守住了高加索地區,他們就沒辦法東進。」

  「大漢佔領高加索十年了,可到現在,也沒能真正的控制這些地區。」黃宗羲搖頭頭道。

  「十年了,確實夠久了。這些高加索蠻子還真是軟硬不吃,完全拿他們沒什麼辦法。要我說,也是時候施展雷霆手段了。」

  張煌言一直是個軍方強硬派,哪怕如今退役後入內閣任兵部尚書,也依然不改自己的態度。

  「動用最後一招,對整個高加索地區實行大掃蕩,把所有的高加索蠻子,都搜捕抓起來,然後運到中原去做勞工。對那些敢抵抗的,就直接殺了。只要把這些蠻子都弄走了,再移些漢人過來,這裡自然也就一勞永逸。」

  「可這樣一來,勢必會逼的所有高加索人反叛。你們可別忘了,現在歐洲各國都準備跟我們開戰,高加索一亂,並非好事。」

  張煌言堅持,「這也是沒有辦法,繼續這樣耗下去,也是於事無補。」

  劉和坤望著搖搖欲墜的亞齊港,面帶著微笑。

  蘇門答臘島的西端,馬六甲海峽的西南,這裡是整個南洋地區最後一個還在反叛的島國。

  不過馬上,這最後的反叛島國,也將滅亡了。

  來自第九艦隊的一百多條大小戰艦堵在亞齊港,對著港口盡情的傾洩著炮彈。陸地上,五萬多來自南洋諸島和中南各地的協從軍,分做數批,從陸上向亞齊城衝去。

  亞齊人港口和要塞炮台上的火炮也在不停的轟擊,衝鋒的協從軍不時被炸倒,可卻無法減緩他們的攻勢。

  協從軍的後方,漢軍的炮兵部隊也在幾個火炮陣地上發炮掩護進攻。

  越來越多的兵馬靠近要塞。

  破城只在旦夕之間。

  亞齊蘇丹國也是蘇門答臘上的強權國家,不過這些人並非土著。他們是佔族人,是佔城國被越南滅亡後部份佔族人逃來的。當時佔族人逃到東南亞各地,亞齊就是他們重要的一個落腳點。

  這些外來者很快鳩佔雀巢,建立了亞齊,他們改信星月教,建立了蘇丹國。因為佔據著馬六甲海峽的南岸,因此亞齊很快興盛起來。

  全盛時幾乎佔據了大半個蘇門答臘島。

  蘇門答臘島,中國古稱為金洲,據說是這裡盛產黃金。

  這樣的一個黃金之地,大漢當然不會放過。

  大漢最初之時,與西班牙荷蘭等交戰,擊敗這些早期來到南洋的歐洲殖民者,得到了對南洋諸國獨家保護者的權益。此後,大漢在南方的重心在征服中南半島,因此對於南洋的大小蘇丹國,一直是和平相處,以商貿為主,暗中滲透。

  當大漢在中南半島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之後,便開始將重心轉移到南洋。通過分化拉攏,各種挑撥離間,南洋諸島開始進入了一段二十年的混戰時期,而大漢也趁機施展手段,逐漸的吞併了許多島國。

  到了這幾年,大漢已經再不掩飾征服整個南洋的勃勃雄心,順昌逆亡。

  萬丹、馬塔蘭、霹靂等等一個又一個的蘇丹國,最後都被征服攻滅,到了現在,僅剩下了金洲西面的亞齊了。

  不過現在的亞齊,也僅剩下了一個都城而已。

  亞齊原來還是很強的,不管是葡萄牙東來,還是後來西班牙、荷蘭、英格蘭等到來,都沒能在他們手裡佔到好處。亞齊甚至還多次北上進攻馬六甲等,還曾與葡萄牙交戰,試圖奪取馬六甲。

  只可惜,大漢的強大,遠遠超出了亞齊能承受的能力。

  又是一輪炮擊。

  劉和坤站在旗艦上,又看了兩眼,便再無興趣,轉頭回了艉樓艦長艙室。

  身為大漢皇長子的劉各坤今年已經過了三十歲,但他並不是皇太子。

  大漢立國三十年,至今都還沒有立過一個皇太子。

  劉和坤身為皇后所出的嫡長子,卻沒有一直待在皇宮之中。他三歲進學,六歲就出宮讀書,十二歲時已經出宮開府居住。

  十六歲的劉和坤在高中畢業後,報考了大漢帝國陸軍學校,成為了一名軍校生。四年後,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然後進入了帝國陸軍服役。

  轉眼,他已經在軍中服役十年。

  現在,他已經是一名軍功著著的上都尉,肩上掛著四隻銀豹肩章。身為皇長子,軍中打了十年仗才是個上都尉,實際上是因為他在軍中並沒有顯露自己的身份,從讀書到從軍,他一直都是用的另一個名字,劉德勝。

  沒有人知道這位高大的年青人,居然是堂堂嫡長子。

  事實上,皇帝陛下有三十多個兒子,其中半數都已經成年,這些皇子幾乎都從底層做起,或從文或從軍,他們在下面都用化名。

  劉德勝能憑自己的軍功十年時間就晉升為上都尉,已經非常不錯了,事實上,劉德勝在軍界很有些名氣,他與另外兩個年青上都尉被合稱為白銀三傑。

  劉和坤本是陸軍,後來又調到了海軍陸戰隊,這些年也算是東征西討過,對於上面的調令,他早已習慣,軍人以服從為天職。

  亞齊終於完了,南洋戰事也算是能告一段落了。

  劉和坤想的是終於能有個長假了,正好可以趕回京去參加母親陸皇后的五十壽誕。想想自己也有一年時間都沒休假回京了。

  劉和坤心裡很想留在京師,更想當太子。可他知道,僅憑自己的出身,是當不了太子的。他的父皇是個很特別的皇帝,文成武德,功績遠勝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他用三十年打下了一個大大的漢帝國,也三十年都不曾立太子。

  皇帝曾經公開跟他們這些皇子們說過,誰都有機會,就看誰準備的更充分。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如果願意放棄的,皇帝也不會勉強。劉和坤三十多個兄弟,十幾個成年的兄弟,只有一個老十三放棄了,他喜歡詩詞歌賦,喜歡旅行,還喜歡經商。皇帝對他的退出,沒有責備,反而稱讚他懂進退。皇帝給了老十三一大筆錢,但這筆錢卻沒有馬上給他,而是存在了銀行裡,規定什麼時候老十三如果能憑自己的本事,白手起家,把自己的公司經營到一千萬資產的時候,他什麼時候就能提取那筆錢。

  皇帝鼓勵皇子們努力拚博,為太子之位良性競爭,但同時也鼓勵他們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生活。

  皇帝最不能容忍的是惡性競爭。

  因為這個,已經有五個皇子先後被皇帝宣佈廢為庶人,永遠失去了帝國的繼承權。成為了庶人,能夠經商,也許能夠成為一名大富豪大地主,但永遠再無機會繼承這個龐大的帝國,甚至連官都不能當了。

  三十三個兄弟,現在有十九個皇子成人,一個自願退出,五個被廢,如今還有十三個成年皇子在為太子之位競爭。

  自己還有十二個兄弟是對手,劉和坤心中想著,也許這次回京之後,得活動活動了。

本帖最後由 bpd 於 2018-4-1 01:12 編輯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