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全解並歸序(修定版 多圖)

news 發表於 2007-12-13 20:40:57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64 76559
kyo998 發表於 2008-3-22 15:58
無可奈何的天數,幾人歡喜幾人憂
作者太高明了,表面上模棱兩可,二位總統候選人早在他的預言之內,好像他還知道現在要把《推背圖》歸序全解一樣,故意在此不洩漏天機,要等到結果出來之前,才讓後人恍然大悟……
news 發表於 2008-3-24 01:36
??簞 英 九當選總統,再次應驗了《推背圖》的預言和我們的破解。

??礎b大家模棱兩可,認為“死我雕”應驗馬*英-九、謝長廷兩人皆可的時候,我們明確告訴了讖語唯一的結果……
??
??癒m推背圖》再次應驗在今天,在告訴我們什麼?
??
??瞻j家從史書中看到了李淳風的亙古奇才,看到了他作為道家第38代系代的傳人的身世,看到他揭開天數安排的100%應驗,那麼,也許《推背圖》真能在最後破密破迷展現給世人,完成他的末/(劫*濟世的夙願。
??
??瞻H算不如天算,一些網友還沉溺在“人算”中不能超脫,還疑來疑去不上心,《推背圖》福緣之機可能會逝去啊。
jacktakuya 發表於 2008-3-25 21:46
原帖由 乳酪 於 2008-1-13 16:50 發表
【生我者猴死我雕】

雕  到底是誰呢??


一堆人都說是馬英九啦  XDDD
news 發表於 2008-3-26 20:07
謝謝版主大大光臨啊!

現在應驗了《推背圖》預言的馬英九,下一步大家看看將預言什麼?如果說上面的預言判斷有人不是出自理性的深入辨析的話,那麼下面的預測,可是見真功夫了。

咱們歸序全解《推背圖》,就是為了預測未來啊,危難可能就在眼前啊。
yngwiemore 發表於 2008-3-27 10:10
原帖由 news 於 2008-3-21 12:52 發表
  明天民國大選了,看似撲朔迷離,其實,結果已經在《推背圖》裏定下了。

  上面說道:再深入剖析:第46象「生我者猴死我雕」:

  看卦簡單斷卦難!外行、道行簽的人看,卦都是模棱兩可的,而有道行的人 ...




這麼說來..不管誰當選,中華民國要滅亡了嗎?

看來,移民才是王道
jacktakuya 發表於 2008-3-28 02:15
原帖由 搖滾傑克 於 2008-2-21 13:49 發表
我相信自推背圖問世後這幾千年來,除了兩位原作者(李淳風、袁天罡)外定另有高人修者能窺視當中天機;
然而,原作者如此用盡心思包藏意象於內,而能盡知其意者相信也不在少數,但說來也是矛盾,推背圖一來
諭示後人 ...


推背圖鐵定有被更改過,被改動過不知道真的原本的面目了,自唐代以降,都有被統治者改動的可能,而且史書的確有記載下來。
《桯史》卷一《藝祖禁讖書》說:“唐李淳風作《推背圖》。五季之亂,王侯崛起,人有幸心,故其學益熾,閉口張弓之讖,吳越至以遍名其子,……宋興,受命之符尤為著明。藝祖(按歷代稱太祖或高為“藝祖”,此處指宋太祖)即位,始詔禁讖書,懼其惑民志,以繁刑辟。然圖傳已數百年,民間多有藏本,不复可收拾,有司患之。一日,趙韓王以開封具獄奏,因言‘犯者至眾,不可胜誅’。上曰:‘不必多禁,正當混之耳。乃命取舊本,自已驗之外,皆紊其次而雜書之,凡為百本,使与存者并行。于是傳者懵其先后,莫知甚孰訛;間有存者,不复驗,亦棄弗藏矣。”

意思上就很明白,因為此書原本就太準了,而怕後世藉以證明自己天命所然,故改了幾百個偽版混其耳目,如此說來並不見得真的應驗,後世人也可能以所知的歷史改其版本,目前有六個版本是比較流傳的,首為金聖嘆批本(據稱八國聯軍之亂時,由清宮流出,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彩繪明抄本(台灣中央研究院藏),明鈔本無圖(台灣中央圖書館藏),明鈔本(芝加哥大學藏), 清初潘氏八喜樓鈔本(台灣中央圖書館藏),清末石印本(芝加哥大學藏)。

如有一卦讖頌:
彩繪本                 曰:西山女子琵琶仙,皎皎衣棠幾萬錢,此時真到真朝帝,亂卻君王百萬年
無圖本                 曰: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棠成萬般,此時運跡歸朝市,鬧亂君臣百萬端
芝大本                 曰: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棠幾萬錢,此時得道歸胡地,鬧亂君王百萬年
八喜樓本                曰: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棠幾萬錢,此時得道歸朝帝,鬧亂君王百萬年
石印本、金批本 曰: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棠色更鮮,此時渾跡居朝市,鬧亂君臣百萬般

[ 本帖最後由 jacktakuya 於 2008-3-29 16:14 編輯 ]
jacktakuya 發表於 2008-3-28 03:24
原帖由 news 於 2008-1-5 21:29 發表
第39象(原四九象 坤下坤上 坤)八國聯军進京

 讖曰
山谷少人口
欲剿失其巢
帝王稱弟兄
紛紛是英豪

  頌曰
一個或人口內啼
分南分北分東西
六爻占盡文明見
棋布星羅日月齊

233402



在沒看到此文前  我也覺得此象就是八國聯軍

證明金批本有誤
news 發表於 2008-3-28 22:24
jacktakuya 發表於 2008-3-28 02:15
推背圖鐵定有被更改過,被改動過不知道真的原本的面目了……
……目前有六個版本是比較流傳的,首為金聖嘆批本(據稱八國聯軍之亂時,由清宮流出,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彩繪明抄本(台灣中央研究院藏),明鈔本無圖(台灣中央圖書館藏),明鈔本(芝加哥大學藏), 清初潘氏八喜樓鈔本(台灣中央圖書館藏),清末石印本
(芝加哥大學藏)。
如有一卦讖頌:
彩繪本 曰:西山女子琵琶仙,皎皎衣棠幾萬錢,此時真到真朝帝,亂卻君王百萬年
無圖本 曰: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棠成萬般,此時運跡歸朝市,鬧亂君臣百萬端
芝大本 曰: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棠幾萬錢,此時得道歸胡地,鬧亂君王百萬年
八喜樓本曰: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棠幾萬錢,此時得道歸朝帝,鬧亂君王百萬年
石印本、
金批本 曰: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棠色更鮮,此時渾跡居朝市,鬧亂君臣百萬般


回jacktakuya:

  大大果然見多識廣!但是有一點在邏輯上疏忽了,就是:偽本必然存在,但是這並不等於真本、顛倒本(詳見本書前言的考證)就不存在!
  流傳中,會有誤傳、有意改動,但是,也會有信守此“經典”保持原樣的人,什麼人都會有。去偽存真是考證之道,不能因為偽本就否定了真本、顛倒本,真本、顛倒本在各自人脈的流傳中,不受偽本的影響是很可能的。

  就大大拿出的六版本《推背圖》,是摘自“推背圖研究專家王亭之藏六版本《推背圖》”那個帖子吧,我們也看過。
大大可知為什麼王亭之要拿出“西方女子琵琶仙”那一象對比?是他隨意抽出的一象嗎?給人可是這樣的感覺啊,相信所有讀者都是這樣的感覺,但是,大家被誤導啦@@!
  因為只有這一句可以類比!
  我們這裏有“大清康熙六十一年壬寅《推背圖》三卷”(你說的石印本),如果也象王亭之那樣拿出“西方女子琵琶仙”那一象去類比,就是自己攪渾自己啦!那是偽本,造假得令人可笑――但是在我看陳曦、文征的《推背圖歸序全解》前,也不知道他是偽本,但是現在,看了歸序本,假的就一目了然了!
  正確的研究思路是:去偽存真,先排除假的、偽本,找到真本或者顛倒本再審視研究,不然,就和以前有些學者一樣,真偽混在一起研究,真假穿插參悟,開始思路就是渾沌不清的,結論就是什麼也沒研究出來,反而說沒法研究.那是他思路糊塗啊,真偽不辨嘛。
  本書的前言,就是在去偽存真上下的功夫,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針對前言提提意見。
jacktakuya 發表於 2008-3-29 16:41
原帖由 news 於 2008-3-28 22:24 發表


回jacktakuya:

  大大果然見多識廣!但是有一點在邏輯上疏忽了,就是:偽本必然存在,但是這並不等於真本、顛倒本(詳見本書前言的考證)就不存在!
  流傳中,會有誤傳、有意改動,但是,也會有信守此 ...


那很簡單,推背圖之版本系統很多種,故真本早已不見天日,而本串討論陳先生試解將未發生之卦象,並推敲清朝之後的事,未到之事,根本不足以得證,未來所說之事若無發生,全盤皆錯矣。比如"生我者猴死雕"之解釋。
金聖嘆的確有批過推背圖,而我也確信他不可能改動推背圖,他所見之推背圖,也是其中之一版本,為何後世皆以金批本為主流,因為金批本在明末清初之前都是準確無誤,但之後有三卦,其實另有人批過,即清代之大臣張之洞,即批注太平天國、火燒圓明園、慈禧太后避難於長安。張之洞批注清朝很可能會亡於慈禧。張之洞並未批他亡後民國之後的事,對他而言只是把他說見之掛象,加以批評。

金批本之出處乃英軍劫掠傳予後世之人,為何金批本的圖有清代之服裝,應為後世重改圖像所加。若要做版本之比較,金批本對於民國之事,和其他版本相比,不見的會比較準確....

[ 本帖最後由 jacktakuya 於 2008-3-29 16:44 編輯 ]
news 發表於 2008-3-29 19:56
jacktakuya 317# 發表於 2008-3-28 03:24
第39象(原四九象 坤下坤上 坤)八國聯軍進京
在沒看到此文前  我也覺得此象就是八國聯軍
證明金批本有誤

回:
  大大的邏輯有些問題,此象指“八國聯軍”,只能證明金批本不是真本,但是可能是“顛倒本”,就是顛倒了順序而文字基本未動過的版本,這個可能性被大大抹殺了,这种版本,可是在《桯史》上有记载的……
  這些在本書“”里已經充分討論了。

jacktakuya 319#  發表於 2008-3-29 16:41
金批本之出處乃英軍劫掠傳予後世之人,為何金批本的圖有清代之服裝,應為後世重改圖像所加。

回:
  這個判斷是大眾化的置疑,也有邏輯有問題。在本書《前言》開始的“推背圖八大置疑”已經討論解釋過了。在第7象已經闡釋過了。
  看來是後來的讀者沒有看“前言”,就急著看後邊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news

LV:3 士兵

追蹤
  • 4

    主題

  • 352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