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重生之我是八賢王 作者:賀蘭拓跋 (連載中)

Nineider 2009-3-19 21:08:0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16 24043
內容簡介︰
    一個現代人來到了北宋初年,成為了後世民間中的八賢王,前世簡單的經歷使得他成為眾多穿越者中先知先覺最差的人
  在經歷中慢慢轉變,在轉變中漸漸成長,看他是如何成為時代的巨人?
  在這里可以看到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和南唐後主李煜三人的結局;
  可以看到主角和可愛的小周後談談戀情說說愛,和英姿颯爽的曹美人不打不相愛;
  還能看到美麗的花蕊夫人,還有歷史上評價甚高的契丹蕭太後;
  你可以重新認識那奸詐無比的潘仁美,你看不到楊老令公和七個英雄的兒子慘死金沙灘;
  沒有驚才絕艷,只是一幅畫卷慢慢展開……

3594s.jpg

已有(116)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19 21:08
作品相關 關于八賢王

    有關楊家將或者包青天的故事或戲劇中,總有一個正氣凜然,仗義執言的八賢王,他詼諧、機智,周旋于皇帝、奸臣、楊家將之間,往往在最關鍵的時刻助楊家將一臂之力,似乎是當時朝中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楊家將的故事是有一定歷史依據的,這位八賢王也不會是憑空塑造的,但他是哪一個歷史人物的化身呢?

    從八賢王的名字趙德芳來看,他的原型應是宋太祖的第四子。《宋史-宗室傳》記載︰太祖有四個兒子,第四子德芳被封為秦王,任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職務,太平興國六年(981)病亡,才二十三歲。他在世的時候,楊家將中老令公楊業還活著,六郎楊延晤也未任邊關統帥,因此這個趙德芳與楊家將不會發生什麼關系。

    有人認為,八賢王應是宋太祖的皇位繼承人趙德昭(德芳之兄)。他聰明英武,喜慍不形于色,深得太祖信任,曾“賜金簡一柄,如不法之屬得專誅戮”。太祖傳位給皇弟太宗,德昭失去了當天子的機會,太宗雖然封他為武功郡王,朝會時位列宰相之上,但內心對這位頗有韜略的佷子存有戒心。尤其是太平興國四年(979)出征幽州時,一天夜間,一件偶發的事情使軍營中驚擾不安,軍士到處尋找太宗卻不知其蹤影,有人提出立德昭為帝。太宗得知,更為不滿。回朝後,當德昭提醒他論功行賞時,他以充滿懷疑、忌恨的口吻說︰“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德昭聞言,退而自刎,因為他深知在猜忌心極重的太宗手下,決不會得到善終。人們對這位失去皇位又死于非命的皇子十分同情,就讓他化為公正無私、一忠二孝、有上殿不參、下殿不辭,上打昏君、下打讒臣特權的八賢王,幫助楊家將對付那些危害朝政的權臣。但是,德昭從未被封為八賢王,怎麼會平白無故地與八賢王沾邊?

    因此,又有人認為,八賢王之稱得之于太宗第八子元伊。此人“廣顙豐頤,嚴毅不可犯,天下崇憚之,名聞外夷”,時入呼之日“八大王”。雖然,這八大王的作為與八賢王的故事相距甚遠,但他的事跡影響、豐富了八賢王的傳說,還是有可能的。

    總之,“八賢王”在歷史上找不到一個完全與之對應、吻合的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軼聞,加上人民群眾的感情傾向,經過劇作家的藝術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在民間傳說中,他的出現,不僅增加了戲劇性的沖突,還滿足了人們崇敬忠臣、懲處權奸的心理要求。

    趙德昭

    趙德昭(951年—979年),字日新,宋太祖次子,趙德芳兄,先後被封為魏王、武功郡王、燕王、吳王、越王。其十世孫為宋理宗,十一世孫為宋度宗,十二世孫為宋末三幼主。趙德昭亦是朝鮮半島白川趙氏的開派始祖。

    生平資料︰

    太祖死後,流傳著燭影斧聲疑案,其弟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德昭失去了當天子的機會,太宗雖然封德昭為武功郡王,朝會時位列宰相之上,但內心對這位頗有韜略的佷子存有戒心。

    尤其是史書上記載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太宗親征太原時,一夜偶發的事情驚擾軍營,軍士到處尋找太宗卻不知其蹤影,傳說中有人提出立德昭為帝。

    太宗得知,更為不滿。按宋規得勝很快就犒賞,可宋太宗卻遲遲不頒嘉獎。當德昭提醒太宗趕快論功行賞時,太宗以懷疑、忌恨的口吻說︰“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你當皇帝時,再賞還不遲)德昭聞言憤恨不已,退而自刎。德昭死後,太宗又跑到德昭府里面大哭道︰“傻佷兒,我不過一句氣話,你怎會走這條路!”

    許多人認為,這是史家在為趙光義逼死德昭的罪行做掩飾。

    後世子孫︰

    同安僖靖王趙惟正

    南陽康孝王、冀王趙惟吉,其後代為宋理宗等。

    左千牛衛將軍、魏王趙惟固

    右千牛衛大將軍、鄂州觀察使、江夏侯、彰化軍節度使、舒國公趙惟忠

    汝州防御使、臨汝侯、永清軍節度觀察留後、清源郡公趙惟和

    民間傳說︰

    文學與民間傳說中的趙德昭

    趙德昭是包公案、五虎平西演義等文學作品與民間傳說中「八賢王」的原型。在電視劇版的《白眉大俠》中是武聖人于和。

    趙德芳

    父親︰

    宋太祖︰趙匡胤

    趙氏姓名中字︰宏匡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秉

    太祖原配︰

    賀氏

    顯得5年-西元958年病逝

    趙德芳生母︰

    王氏︰後周巢國公之女

    待人仁慈,恭勤不懈,親下廚,善古琴,虔信佛教。

    生育三子女

    乾德元年963年病逝-葬于安陵之北

    趙德芳養母︰

    宋氏:【父親左衛上將軍宋廷渥長女】【母親︰後漢高祖劉知遠之女永甯公主】

    對太祖兩子照顧有佳,尤其偏愛德芳,經常提及立德芳為太子之事,太祖駕崩當晚急召德芳,因為他是唯一值得倚重之人,但最終趕來的卻是即位的太宗皇帝趙光義。至道元年995年4月二十八日逝世-終年44歲

    兄弟︰

    長兄[太祖二子]︰趙德昭-字日新【賀氏子】乾德二年出閣,時年14,封貴州防御使;開寶六年封興元尹。

    一生寡言,喜讀書,淡泊名利,但心情剛烈。後因在太宗面前進言給將士封功,被太宗訓道︰等你做了皇帝再說!因此惶恐不安,回宮後自殺身亡(979年)。後追封中書令-魏王。

    另兩位兄長︰

    太祖長子︰滕王趙德秀夭亡

    太祖三子︰舒王趙德林夭亡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19 21:09
第一卷 初到宋境--第二卷 江南行 第一章 必經之路

    “我回來了------”伴隨著聲音,李平用膝蓋輕輕的把宿舍門頂開,快步走到自己的桌子上,拿起水杯大口大口的喝起水來。

    “面試怎麼樣啊?”宿舍老大先問了起來。大家都知道李平今天一大早就西裝筆挺的出去面試去了,因為考慮到面試失敗的概率比成功的概率大得多,所以大家都不敢先詢問,結果只能是老大先開口了。

    “我感覺交流的過程都挺好的,面試的人提的問題我都回答的很流暢,而且我覺得我的回答也很合理。現在那邊讓我等通知,”李平又喝了一口水,接著說道︰“我只能再等等看了,這份報社的工作對我們文科生來說已經算不錯了,希望能有個好結果吧。”

    “那就等等看吧,畢竟這個工作很不錯,同你競爭的人應該很多,他們應該會好好的甄選甄選的。不過,以你的條件來說應該是很有希望的。”老大安慰著。

    李平喝完水,又問道︰“那你們的工作怎麼樣了?”

    “我女朋友在老家等我過去呢,她父親是我們那邊高中的校長,我可能會和她當老師吧。”

    “我爸爸有個朋友在廣州開了一家公司,已經說好了讓我畢業過去。”

    “我還沒有著落……”

    接著宿舍里七嘴八舌的說起了自己的下一個據點,大家的感覺都不滿意。遙想剛進學校那會,哪一個同學不是心懷大志,恨不得趕快畢業了盡快到社會上施展自己的才能,然而半年時光的找工作經歷,現實的殘酷又不得不把這些滿懷激情的學生們從夢中驚醒,原來那談論山河,指點江山的氣勢,如今也只能轉化為望洋興嘆的無奈。

    說著說著,老三道︰“都是因為大學擴招啊,現在的大學生滿街都是,大學生是越來越不值錢了。哎…….”

    “是啊,”老五附和著︰“前年高校畢業生495萬人,去年559萬,听說今年有600多萬人啊。畢業生這麼多,但是現在經濟不景氣,CPI節節攀升,國家宏觀調控,股市房市持續低迷,鋼鐵、制造設備、金融證券等很多行業都進入下降周期,很多公司現在不僅不招人,而且還有裁員的計劃。你說,咱們怎麼活啊!”

    “哎……”

    到了這種地步,兄弟們還能說什麼呢?各有各的事,各有各的招。

    日子在不停的面試中渡過,報社的通知還是如石沉大海般杳無音信。李平的心也如那塊石頭般越來越沉,越來越向下。

    李平,出生在西北的一個農村,那里的生活更像封建社會里的自給自足的日子,商品經濟在那兒還遠遠落後于國家的東部和南部。從小沒有上過幾天學的父母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李平的身上,他們節衣縮食,省吃儉用,把家里的一切資源都用在供李平讀書。不論是學習用的文具,還是課外輔導書,沒有一件花錢的需用落下。李平也很爭氣,從小學初中高中,直到大學學習成績都是班級前列。李平自從考上了大學,家里人都很高興,尤其是他自己,因為他認為大學畢業後可以賺錢養活自己,進而可以養活自己的父母,他的父母以後都可以不用像其他人那樣天天去披星戴月的在田地里干活了,因為他們有個可以上大學的兒子,而且這個兒子可以養活他們安度晚年。每每想到這些,李平在上學時感覺都很快樂,他期待著自己大學畢業後的工作。

    然而,現在大學畢業了,一切的一切都與想象中的不同。大學生不是每個都能有好工作的,不是每個都能找到工作的。能不能找到工作,工作的好壞全部憑借個人的能量來決定。所謂的能量就是個人的能力和個人周邊的人際關系。這就是學校和社會的不同。學校里只要自己努力學習,什麼都不用操心,你可以過的很舒服很快樂。但是,在社會中,不是努力就能得到你想要的成績的。社會的艱辛,沒有在其中沉浮,是很難用言語來說明白的,也許,就算是經歷過的人,也不一定能用言語和文字來描述。

    李平快瘋了……

    找不到工作,就意味著沒有工資,沒有工資就不能養活父母了。當手機還是如往常一樣毫無動靜,希望也一個一個的破碎。

    時間如流水,它不管身處其中的我們怎樣對待它或者怎樣對待自己,它還是不會停止自己前進的腳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當畢業典禮在校長洪亮的聲音中開始,在身邊同學興高采烈的歡笑聲中結束,李平徹底失去了對前途的渴望。如今的他只想自己能找個一份收留自己的工作,以圖能讓自己曾經驕傲的心有個可以停留的地方。

    當真是鐵打的學校,流水的學生啊。整個宿舍樓開始慢慢的有人走了,往昔熱鬧的樓道慢慢的變的寂靜無聲。

    宿舍里還在打著魔獸的老六終于也要走了。

    “我說老四,你怎麼還不走啊?”老六問道。

    “沒有地方收留啊。”李平有聲沒氣的回答著。

    “是嗎?”老六很不以為然的說道“不如這樣吧,我們家一直做茶葉的生意,你就和我一起到我們家吧。雖然是個體戶,但是你可以了解了解關于茶葉的經營方式,以後你可以到你們家鄉做茶葉的生意嘛。”

    “靠,跟著你干個體戶啊?那我大學白上了?”

    “你們西北人就那樣,小生意不做,怎麼做的了大生意啊?你想想看,現在國家的民營企業有幾個企業家是大學畢業的?以後有錢就行。這就是現代版的勝者為王。好好想想吧。我明天下午的火車,你想好了咱們一起走。”

    第二天,南下的火車上,兩個剛畢業的學生踏上了未來的征程。

    一個月後

    “四哥,本來明天我和你去福建運茶葉的,但是後天是我老爸的生日,我媽讓我留下。你就和老王一起去吧。沒事吧?”老六對李平說。

    “沒事,我們去就行了。你給伯父好好過生日吧。記得代我向你父親道聲祝福啊。”

    “好的,那就麻煩你們了”。

    一路上都很好,李平從福建那邊收購了茶葉,裝運好之後也沒有停留就和司機老王開車往回趕。但是天有不測之風雲,福建突然受到了台風的襲擾,強大的台風把正在行駛于路上的卡車卷到了天空,幾經盤旋又從天空跌落下來。

    當李平被台風卷到天上的時候,他的心從害怕慢慢轉為不甘。這個時候再害怕也沒有用,只能是用坦然的心態面對生死,因為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個人的努力都是渺小的。但是,李平很不甘心,因為他很想再見見自己的父母,還有正在家鄉上衛校的妹妹。想起自己寒窗苦讀多年,還沒有報答父母,還沒有看到自己以後能有什麼成就就這樣去了,李平就很不甘心。

    “啊——”于是,他閉起眼楮,對著這個可能奪去自己生命的台風大聲吼了起來……

    “啊——”李平猛的坐了起來,然而映入眼簾的景象卻讓他大吃一驚。只見自己躺在一張紅木雕刻的大床上,而床上的一切都看起來是那麼的珍貴,兩邊的床簾雖然被籠在一起,但是如水般的絲綢雖然不知道有多珍貴,卻記得上學時同班有個家里很有錢的女生曾經用絲綢作的絲巾圍脖,那質感和這床簾是一模一樣。

    “二皇子,你終于醒了!”只見一個身穿白色錦緞長裙,長的很漂亮的女子,突然抱住他,那聲音既是高興,又是擔心。長這麼大還沒有被這麼年輕漂亮的女子抱過,李平不禁羞紅了臉。

    “二皇子,你感覺身上哪里不舒服,哀家讓他們宣太醫給你看看?”也許這女子都覺察到了李平的不安,但她以為李平是因為身體的病才這樣的。

    “二皇子?二皇子是誰?我沒有死嗎?我這是在哪里?”李平被這幾句話給弄糊涂了。

    “哎呀,你看,哀家高興的過了頭,都忘了給皇上報喜了,”這個女子說完就轉過身去,對下邊的一個侍女說︰“去給皇上送信,就說二皇子醒了。”又對另一個侍女說道︰“快去傳程太醫。”

    說完之後,她也听到了李平的這幾句話,很是詫異的又把李平抱住了,說︰“二皇子,你這是怎麼了?難道你都不記得了嗎?”

    “啊——”隨著李平的又一聲大叫,李平用力推開了她。原來李平發現自己的身體變了。剛開始還沉浸在自己沒有死的興奮中,現在靜下心來時卻發現自己從原來的20出頭,變成了現在的十幾歲(李平幼時家境不好,所以身體稍矮,顯的胖。這次穿越雖然年紀小了10歲,他自己也分辨不出到底十幾歲)。他害怕的大跳起來,發現身高變矮了一點,但是皮膚變白了。

    “v眩哉眩 閽趺囪耍俊敝患桓鏨磣虐咨 賴拇蠛海 蟛階囈礎K硨蟺氖檀佣際切﹝腳蘢挪拍芨縴聳鋇牟椒@釔醬永疵揮屑鞜舜篤哪腥耍 磐  牧成銑瀆思嵋悖 成系男θ莞齜課荽戳肆α浚 芯踔灰 納簦 瀾縞隙濟揮腥魏慰梢勻萌撕ε碌氖慮榱恕br />
    隨著他的進來,李平忘了自己的身世,所有的思緒都隨著他的走近而停止。他走上前來,雙手握住李平的手,說道︰“v眩 揮煤ε隆K淙荒棠套 耍  怯懈富省V灰 富試冢 憔筒揮玫P摹R院蟾富駛岷煤謎展四愕摹!br />
    “奶奶走了?”李平完全是糊涂了。不論是現在的環境,還是眼前的人,他都一點印象都沒有了。看著這個讓自己感到很親切的男人,他喃喃道。

    “是啊,奶奶去找爺爺了。以前父皇一直忙著自己的事情,很少照顧你和德芳。你們一直都是奶奶照顧的。現在奶奶雖然走了,但是還有父皇,你不用害怕。以後父皇會好好的照顧你和德芳的。”

    “父皇,我害怕。以前的事情我都不記得了。”李平只能見機行事了。

    “放心,沒事……”

    “臣程德玄參見皇上。”皇上的話還沒有說完,就听見外面有個人進來了。

    “程太醫,快來看看v訓牟Π欏!備富史趴 業氖鄭 鹽恢萌黴甦飧鱟猿鋪 降娜恕K仁強戳宋業牧成  職鏤野蚜稅崖觶 暈 了劑艘幌戮退檔潰骸捌餱嗷噬希 首由硤灝蔡  魷笳# Ω妹揮惺裁次O鍘H莩伎 靄采窬財囊┐劍 首臃謾V灰 首有菹 溉站涂砂踩晃揄α恕!br />
    “好好好,那就有勞程太醫了。”

    “v眩 餉婊褂惺慮樾枰 富蝕 懟D忝揮惺戮禿謾O群煤眯菹  鋅瘴以俟純茨悖 彼低晁佷閱歉讎 鈾檔潰骸盎屎螅哉丫拖扔心惆鐙拚湛戳耍 蟻瘸鋈恕!br />
    “一切都有臣妾在,皇上放心。”

    看著他們互相交代,李平躺在床上都快憋瘋了。他太想知道自己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他只記得他和老王在從福建回去的路上被台風卷到了天上,他在天上盤旋著等死。但是現在他卻躺在床上,身體反而不是自己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看著外面全部都是在只有古裝劇里見到的場景,今天都發生在身邊,李平突然醒悟過來,原來自己穿越了。而且他穿越成了一個皇子。

    李平真的不知道是喜是悲。父母辛辛苦苦一輩子把他拉扯大,還希望這個兒子以後養老呢,就連名字都取平安之意的,現在卻死了。對于他們來說,這是多大的打擊啊!想到日漸老邁的父母,李平的心就像刀絞一樣痛,眼淚不禁就流了出來。以後他們就只能靠妹妹了。只要一想到妹妹,李平的心里還能稍微平衡一下。因為,他的妹妹的性格比他還像男生。在學生的寒暑假里,他一直呆在家里陪父母,而妹妹天天出去玩。就連媽媽都說他們兄妹兩個投錯了胎,應該換過來。

    到了這一步,我還能做什麼呢?除了既來之,則安之外,我只能听天由命了。李平想到這些,慢慢平復了心里的漣漪。開始考慮怎樣應對現在的真實了。

    看剛才的皇上的樣子,好像沒有梳辮子,那就不是清朝了。除此之外,李平別的也看不出來了。雖然身為中文系的他看過很多歷史書,但是那個時候要麼是為了應付考試,要麼是因為消遣,離研究還很遠。看來只能硬著頭皮問了。

    看著那個美女漸漸走近,李平的臉又紅了,真的是長這麼大還沒有如此近距離的看過如此美麗的年輕女子。那個女子見他羞澀的樣子,就笑著對他說︰“二皇子,雖然你一直和太後生活在一起。但是我畢竟比你大10載,你不用害怕。”

    李平還是不太適應和這個長相美麗,氣質高雅的女子近距離談話,而且再加上本身心里害怕她問起其他的事情,就忙說︰“皇後,我困了,先休息了。”

    王皇後見李平態度冷淡,也可能覺得應該慢慢相處,就吩咐下面的人好好照顧他,有事就找她,然後她就走了。

    太陽漸漸西沉,屋子里都點上了蠟燭,其間有宮女送來稀粥。說是太醫因為他生病的緣故不讓吃葷,害的很少吃好吃的李平本想看看皇子待遇的想法徹底破滅了。

    夜靜悄悄的,屋子里沒有人。透過紙做的窗戶,可以看見門口有人。李平看天色好像很晚了,就放心的叫了一聲。

    門開了,只見進來一個身高挺拔的太監,讓李平覺得他根本就不是一個太監,而是一個讀書人。李平因為著急知道自己來到了什麼朝代,再加上與這個太監不太熟悉,所以也就沒有多問別的事情的念頭。

    “參見二皇子”

    當他走近的時候,李平發現他也穿著白色的衣服。這更讓李平迷惑了。因為白天見的人都是白色的服裝。這是哪個朝代啊?

    “今天是什麼日子嗎?怎麼大家都穿白色的衣服?”

    話一出來,只見那個太監馬上就跪在地上,著急的說︰“二皇子身體又不舒服了?需要小的叫太醫嗎?”

    “我沒事。只是這次病好了之後,以前的事情記得不是很清楚了。”

    那個太監稍舒了一口氣,又說道︰“今天是太後出殯的日子。因為太後病故,二皇子傷心過度,已經病了好多天了。”

    “那現在是那一年啊?”李平覺得歷史上的年號自己還是能叫出幾個的,就先問年號了。

    “現在是建隆二年”

    李平的臉又紅了,因為他還真的不知道“建隆”是哪個皇帝的年號啊,心里想著以後出去混真不能對別人說我是學文的。

    “那我叫什麼名字?”

    那個太監先時還不敢說,在李平的不斷詢問下,才說︰“二皇子姓趙,上德下昭。”

    我是趙德昭,好像白天听見皇上叫我“v選鋇摹P照緣幕實劬橢揮性謁緯 恕0。 肫鵠戳耍 緣掄眩 緣路級際撬翁 嫻畝印D恰疤譜謁巫妗鋇乃翁 媸俏腋蓋琢耍/div>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19 21:11
第一卷 初到宋境--第二卷 江南行 第二章 左思右想

    夜深了,樹葉在風中的搖曳聲不斷傳入李平的耳中,昔日柔和美麗的月光今天反而成為了他入睡的最大障礙。胸口的起伏昭示著此時李平那頗為復雜的心境。

    宋太祖趙匡胤,中國歷史上最為偉大的幾個君主之一,從一個普通士卒做起,依靠戰功逐步高升,用勇武取得後周兵權,之後在主少國疑的情況下被自己的部下黃袍加身,做了皇帝。當然這麼大的事情肯定是他自己策劃的,但是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在當時的歷史中,他才是最適合的人選,只有他才能結束自唐末以來中原大地軍閥割據,互相攻伐的局面,只有他才能將動蕩的社會改造為和平的社會,給人民百姓以安定的生活。

    須知“寧為太平犬,不作亂世人”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的。

    李平最佩服宋太祖的地方還在于他是開國皇帝中對自己的部署最好的皇帝之一。他用“杯酒釋兵權”的方法和平地從曾經與自己經歷生死的將領中收回了兵權,並給他們相當的富貴。想想越王勾踐逼死文種,迫走範蠡;還有漢高祖取得天下後就設計殺了和他共滅項羽的彭越、英布和韓信,讓淮陰侯不得不發出震聵千古的“狡兔死、走狗烹”;那宋太祖的和平演變真的已經很不錯了。當然正是因為宋代皇帝害怕武將擁兵自重,竟而可能奪權的事件發生,所以抑武重文的國策造成北宋兵力孱弱,一直被契丹、西夏等少數民族壓制。

    李平也有想不明白的事情,那就是為什麼宋太祖當了那麼多年的皇帝,沒有冊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導致自己的死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斧聲燭影”懸案;而繼承他皇位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卻逼死了他的兩個兒子。雖然歷史中這些慘劇可能充斥在皇宮中,但是在宋太宗潛龍的過程中,趙德昭和趙德芳並沒有在背後給他使刀子,也沒有對他的皇位造成影響,若說有影響,也只是在他當了皇帝後,他自己胡思亂想造成了,可能是心虛的緣故吧。

    宋太宗趙光義,李平也許明天就要叫他皇叔了。這個北宋第二個皇帝,他的作為並不遜于歷史中的其他皇帝。他即位後,繼續進行開始于後周周世宗時的統一事業,鼓勵墾荒,發展農業生產,擴大科舉取士規模,編纂大型類書,設考課院、審官院,加強對官員的考察與選拔,進一步限制節度使權力,力圖改變武人當政的局面,確立文官政治。這些措施順應了歷史潮流,為宋朝的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也因為急功好利,幾次北伐攻遼都受挫,從而執行守內虛外的政策。晚年政治大計循規蹈矩,使宋朝漸漸形成了“積貧積弱”的局面,給宋代社會的發展也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對于他的皇位,估計李平那個時代的人都已經達成了共識,那就是他的皇位可能不是那麼的名正言順。他很有可能對關心他勝過關心自己兒子的宋太祖下了毒手,繼而利用自己的權勢取得了皇位。還利用趙普找了一個“金匱之盟”,把自己為什麼能兄終弟及的皇位說的光明正大。之後為了能讓自己的兒子可以繼承皇位,又相繼迫害了太祖的兩個兒子和自己的弟弟趙廷美,用這種釜底抽薪的計策破壞了自己一首促成的金匱之盟,從而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

    對于李平而言,看多了中國歷史中的這些爭權奪利的場面,心中對這些事情也都能或多或少的免疫一下。在當代,為了家產都可以產生血肉相殘的場面,何況是為了整個天下。想想周世宗柴榮在自己快死的時候把兵權交給趙匡胤,估計當時趙匡胤也在周世宗面前發出過誓死輔佐幼主的壯言,然而一旦周世宗身死燈滅,趙匡胤就轉身坐了皇帝,即使他對待柴氏子孫算是歷史上對前代皇族最好的。

    但是,所有的這些都隨著李平的到來產生了歧路。這就是所謂的別人的事情再大都是別人的,自己的事情再小都是自己的。何況,現在身為皇上的長子,最有可能成為皇位繼承人的趙德昭,不管李平自己心里怎麼打算,都不能保證那個歷史上心疑手狠的皇叔趙光義怎麼想了。

    到底怎麼辦呢?

    是老老實實的做個皇子,取三妻四妾,過歌舞升平、燈紅酒綠的奢華生活呢?還是用自己的力量取得皇位的繼承呢?

    李平心里真的是不知道怎麼選擇?他是比別人多了後世的經驗,但是從小農村長大,雖然書看的多,畢竟沒有經歷過什麼大場面,和城府頗深,富有政治才華的宋太宗比起來,李平真的沒有半分把握取勝!

    頭疼啊!此時的李平完全是沉浸在趙德昭的身份中了,渾然忘卻了自己還沒有融入到這個新的世界中。就像當你辛辛苦苦工作的時候,你想象如果自己有了100萬,一定要辭掉現在的工作,去吃大餐,去游山玩水,可是真有200萬,可能就會想著怎麼用這些錢賺更多的錢,什麼名山大川,什麼美味珍饈都成了其次。

    想了那麼多,還是沒有拿定主意。其實與其說沒有主意,還不如說是沒有勇氣。完全陌生的環境,不是說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算了,反正趙匡胤還有十多年的皇位,大宋的四周都還有很多個五代十國遺留下來的小國,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沒有了選擇反而讓李平舒服了很多,想想來到這個世界不就有機會可以當面見見那個著名的南唐後主李煜了嗎?不知道自己的到來,他還能寫出那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名句嗎?還有那個經常在電視中看到的楊門虎將,呵呵,還有老太君和穆桂英!可惜啊,穿越早了,估計是見不到包青天,歐陽修,甦東坡了。

    人就是這樣,永遠不會滿足的。當你一旦松弛下來的時候,那一腦子滿天飛的想法就會抑制不住的冒出來。

    不用選擇就沒事了,李平終于在滿腦子想著這個時代有哪些美女可以見見中睡著了。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19 21:13
第一卷 初到宋境--第二卷 江南行 第三章 宋初三巨頭

    由于昨晚想事情過久,所以當李平醒來的時候,太陽已經相當刺眼了。當侍女端來銅盆以便他洗漱時,李平習慣性的說了句謝謝,嚇的小姑娘把水都灑在了地上。又一次提醒了李平,現在不是現代了,而他也不是李平了,他是大宋開國皇帝的長子了(宋太祖四個兒子,老大和老三都早夭。趙德昭是第二個兒子,現在是老大)。他是趙德昭。(以下就稱李平是趙德昭)

    接下來的幾天,趙德昭都在養病。經過幾天的過渡,他也已經習慣了現在的生活。期間只有皇上身邊的太監過來詢問過他的病情,王皇後過來了幾次,見他態度冷淡就來的少了,估計把關愛都用在了只有3歲的弟弟趙德芳身上。

    趙德昭估計可能是因為杜太後的死讓皇上有點疲勞吧,再加上國事繁忙,沒有過來也是很正常的事。趙德昭對此也已經習慣了,因為當年看史書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過疑問,因為終太祖一朝,都沒有對自己的兒子封王,而且他的兩個兒子也沒有留下什麼值得史家著墨的行動。所有這些在中國的歷史上只能用兩個字概括——奇怪!

    正在他百無聊賴的時候,皇上突然傳旨讓他過去。跟著傳旨的太監穿過很多走廊,繞過無數假山,到了皇上處理政務的宮殿,只見屋子里除了略帶疲倦的皇上外,還有一個人坐在皇上的旁邊,看他舉止隨意,應該和皇上關系比較熟悉。趙德昭猜測這個人就是太祖的左膀右臂晉王趙光義了。

    “孩兒見過父皇,見過皇叔。”趙德昭給他們行禮道。

    “皇弟,你看,v亞凹溉找蛭 負蟺墓誦墓炔×恕U餳柑於莢諮 =裉煒雌鵠匆丫 枚嗔恕!憊皇欽怨庖灝 br />
    “佷兒有孝心,是母後教導的好啊!”趙光義笑著回答著皇上,眼楮瞬間從趙德昭的身上略過。他的目光雖然只是很短的停留在身上,但是趙德昭還是覺得他的目光好似停留了很長時間,自己從里到外都被他看清了似的。

    “是啊,以前我們一直在軍中,很少對孩子們留意,全都是母後在照顧他們啊。”趙匡胤頗為感慨了一句。

    好啊,趙德昭此時還真怕皇上與他聊起以前的事情呢,現在得知以前他們忙于軍務政事,和自己在一起的時間並不長。真是謝天謝地啊。

    等趙德昭坐在他的下首的時候,皇上轉向對他說︰“以前父皇一直忙于國事,甚少留意你們兄弟二人。這次母後病逝,我才認識到以前對你們關心的太少了,特別是自你母後過世,你都是和太後生活,我沒有盡到一個做父親的職責。還望v巡灰 購薷富省!br />
    “太後常說男子漢當以天下為重!父皇忙于國事是應該的。孩兒在太後的照顧下生活的很好。太後也說我們趙家能有今日,是父皇的功勞。v焉砦 約頁錚 σ願富飾 裱 閉緣掄迅芯踝約夯卮鸕暮芎茫 鄖懊簧倏垂拋暗縭泳紓 廡┤崍  幕按聳輩攀怯夢渲 匕 br />
    “好!不愧是太後親自教導的。今天父皇讓你來,是覺得你已經12歲了,是該到了明事知禮的時候了。現在我大宋剛剛建立,還有很多諸侯並立當世,我們以後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讓你皇叔去做,你現在也到了年齡了,身為天家的孩子,就要盡快成長起來。”

    “是”

    “好。我今天想給你在朝中選個老師,教你……”

    皇上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見外面有太監進來說︰“啟奏皇上,趙普奉召覲見。”

    “哦,則平來了。快宣。”

    趙德昭看見太祖一听見趙普來了,高興地都忘了正說著給他找老師的事情呢。看來趙普和皇上的關系不是一般的鐵啊,也可以看出太祖對趙普的重視。

    “臣趙普參見皇上,見過晉王,見過二皇子。”只見一個身材高挑的人從外面進來就跪在了他們的面前。

    “趙愛卿,你來的正好。我正有事情和你詳談呢。”

    這時,他的目光看見趙德昭,才想起來剛才正在想起給趙德昭商量著找個老師。于是他就詢問趙普說︰“則平,v呀衲暌丫2歲了。以前都是太後在照顧他,現在我也該給他找個老師教導了。你看朝中誰最合適?”

    還沒有等趙普說話,趙德昭就先開口了︰“父皇,趙丞相精通政事,計謀多變,學富五車。孩兒就拜趙丞相為師吧。”趙德昭之所以這樣說,就是他知道在宋初趙普一直都是政壇上的常青樹,雖然他讀書確實不多,但是他精于吏治,善于謀略,若能拜為老師,不論是以後和趙光義爭天下,還是做太平王子都可以有個保證。

    誰知太祖還沒有決定,趙光義也馬上反對道︰“皇上,如今天下還未定,皇上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則平參謀。則平也沒有時間很好的教導v尋 !br />
    看來趙光義也是怕趙普作了趙德昭的老師後,給他的大事造成障礙,所以馬上開口反對了。

    趙普雖然因為與太祖的關系很好而沒有討好晉王,與晉王的關系不是很和睦。但是,他也認為現在諸侯割據,他自己應該把精力都用在輔助太祖平定天下,建立萬世不拔之基業,留名于青史。所以,他上奏道︰“啟奏皇上,參知政事竇儀大人學識淵博,為人正直,可以為二皇子老師。”

    “好,既然這樣,那我就請竇儀當你的老師了。v眩 憧叢趺囪俊br />
    “一切听父皇安排”趙德昭站起來謝過太祖。之後,用頗為惋惜的眼神看了趙普一眼。趙普也正用感謝的目光看著他。因為被一個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王子看上,也是他的好處。若非現在時局混亂,他也不會推辭這個結交皇子的好機會的。

    看到今天趙普和趙光義的作為,趙德昭突然有了一個想法,那就是他自己擁有一個優勢,就是他是皇子。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合,建立大秦帝國後,父傳子的繼承制已經牢牢的根系在全天下人的腦中。雖然趙光義目前從功勞和能力上都是最好的繼承人,但是天下的人接受的觀念是不允許他這樣做的。如果是這樣的話,趙德昭現在至少在全天下人,特別是讀書人的眼中是目前最合適的太子了。這個發現對于趙德昭來說無疑是個好兆頭。至少目前他不是一無是處了,以後就看自己的表現能否達到天下人的要求了。

    昨晚是覺得自己沒有一點優勢可以佔到趙光義的便宜,現在突然發現了一個可能,讓趙德昭的心跳加速了一下。試問,美女面前誰不動心,財帛跟前誰不眼紅,江山面前誰不妄想?

    看著眼前這三個大宋最有權勢的人,趙德昭的情緒也被他們帶動了起來。他們三個擁有決定這個時代走勢的力量和謀略,天下誰屬就在他們的談笑中。最喜歡看三國演義的趙德昭此時發現他雖然不處在三國的時代,但是如今也是諸侯割據,也是群雄逐鹿,雖然他處在最強大的國家,但那想參與其中的沖動,已經讓他忘乎所以了,昨晚過太平王子的想法此時已經被他拋到了爪哇國了。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19 21:15
第一卷 初到宋境--第二卷 江南行 第四章 初顯鋒芒

    “皇上,您今天宣臣來此,不止是給二皇子選老師這件事情吧?”趙普眼見有冷場的狀況出現,就馬上詢問道。這種場景也就趙普敢開口說話,一則是因為他和太祖的關系很好,二也是他猜測有大事相商,而當今是一位胸懷天下的君主,萬不會以此小節怪罪的。

    “哦,則平不說我差點忘了。今天宣你來的確是有要事相商的,”果然皇上沒有在意這種細枝末節,而是開始了國事。他一遇到正事,就忘了其他,一副全神貫注的樣子,放眼望去,認真的人真的是很美麗。這也得以讓趙德昭有了機會接觸國家大事了。這個機會來的如此容易,以至于連他都不知道是太祖有意為之還是湊巧踫到了。

    “光義,你給則平先說說情況吧。”

    “是,皇上。”趙光義對趙普說起來今天的事情。

    原來是鎮守潞州和澤州的大將李筠露出了反意。李筠是比趙匡胤還早的追隨後周太祖郭威的將領之一。他作戰勇敢,領兵有方,很得當年周太祖的賞識,因此一直領兵鎮守潞州和澤州,在著名的高平之戰中,正是因為他和李重進領兵從側翼攻擊的契丹的兵馬,造成契丹陣型潰散,激起後周將士的士氣,在柴榮和趙匡胤的帶領下,從而擊敗了契丹。正是因為在後周功勞卓著,所以他連周世宗柴榮都有點不服氣,更何況是現在代周立宋的趙匡胤了。趙匡胤知道他久領兵權,心高氣傲,為了大宋的安穩,特意派使者封李筠中書令,以此來拉攏這位老臣。但是李筠卻派兵把使者攔在了潞州城門口,不讓使者進入。雖然經過李筠幕僚的再三相勸才讓使者進入,但是在宴會上,李筠拿出了周太祖郭威的畫像大哭,對趙匡胤表達了強烈的不滿。

    “則平,當初一則是李筠沒有主動反叛,二來是害怕如果我們先發兵攻打李筠,會給眾位將領造成我們不能容人的現象,所以沒有發兵,而是封了李筠兒子李守節為皇城守,這樣會讓李筠認為我們用他的兒子作人質,這樣他就會先反叛,我們就有了光明正大的借口出兵平叛了。前些日子因為太後的緣故,我們都沒有處理李筠的事情。今天皇上招你來,就是讓我們一起見見李筠的兒子李守節。”

    趙普听完這些情況,稍微沉思了一下,然後說道︰“皇上,李筠反意以明。這次他讓自己的兒子來汴京,或許是想探明朝廷的實力,或者是他還沒有準備妥當,這次是拖延時間,好讓他準備的更充分。我們不能因為李守節的到來就放松了對李筠的警惕。我們也要做好準備才是。”

    “則平說的極是啊。我已經下令讓石守信、高懷德和慕容延釗準備了,”皇上分別看了趙光義和趙普一眼,接著說道︰“讓我們看看李守節吧。”

    說話的功夫,李守節已經到了外面。

    等李守節進殿走到面前,還沒有開口參拜,太祖就哈哈大笑一聲︰“李太子一路辛苦了!”

    此言一出,殿中的兩個人嚇了一跳。一個是趙德昭,他是萬萬沒有想到皇上是這樣稱呼李守節的。

    另一個被嚇到的人就是李守節。一听此話,他馬上跪在地上,渾身發抖,用邊哭邊發顫的聲音說道︰“皇上饒命啊!皇上饒命啊!臣沒有背叛皇上之心啊。”說完,還不停的叩首,頭觸地的聲音不停的回蕩在大殿上。

    嚴肅的氣氛,連趙德昭都以為皇上要下令處死李守節了。他斜眼望向另兩位,發現趙光義和趙普的神色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好像他們根本就沒有看到這個場面。

    待李守節的頭都磕出血來,皇上才開口讓他停止,接著說道︰“自唐末到現在,中原諸侯割據,戰爭不斷發生,天下的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朕自繼位以來,無時無刻不以統一中原為己任,還百姓以朗朗乾坤。方今我大宋國力日益強大,正是統一天下的好時機。我希望你父子能為天下萬民著想,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你們不負朕,朕也一定不會負了你們。這些話你說給你父親听,讓他好好想想吧。”

    說完太祖喝了一口茶,稍微停頓,又說道︰“方今我大宋政治修明,萬民歸心。朝廷兵馬齊備,以備征伐四方。你父子可要好好考慮了。朕今日話已至此,就不留你在汴京了。你回去吧。把朕的話完完整整的帶給你的父親。”

    听到皇上的此話,李守節仿佛從地域到天堂一樣,他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皇上竟然真的放他回去了。于是,他感激涕零的謝過皇上,一直匍匐著身子倒退至宮殿大門才起身轉身而去。

    待李守節走遠,趙德昭先耐不住性子,首先開口道︰“父皇,既然李筠會反叛,我們為什麼不留下他的兒子,讓他有所顧慮。”

    太祖听後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笑著對趙普說︰“則平,你我相交多年,你說這是為什麼?”

    “我想皇上是看到李守節剛才的表現才決定放了他的吧?”

    “好!則平果然知我心啊。如果李守節剛才表現的不卑不亢,鎮定自如,那我可就要殺他了,但他方才的表現證明他不是一個對我們有威脅的人,放了他又何妨。如果李筠要反叛是不會在意這個兒子的,留下對我們沒有用處,放了他也是希望李筠能看到皇恩浩蕩,好好思量。我是真的不希望我大宋發生內亂啊!

    “皇兄,臣弟恐李筠不識皇兄好意,一意孤行啊。”趙光義還是用自己的判斷下了最正確的決定。

    “是啊,我也擔心李筠仍然會反叛啊。我現在只是盡我所能制止叛亂的發生,不然我大宋實力受損,不利于我們的統一大業啊!”

    “皇兄還是做好平叛的準備吧。”

    “今天讓則平過來,就是我們三人商議商議如果李筠果真反了,我們應如何應對?”

    趙普等這兄弟二人說完,才說道︰“以前每有戰事都是皇上領軍,現在皇上登基為帝,不適合自己親自出征了。臣認為還是選擇一二大將領兵出征。”

    “皇兄,臣弟也認為如今您不適合領軍出征了。我看就由我替皇兄領軍出征吧。”趙光義因為年輕,沒有軍功,在軍隊里力量薄弱,所以也想通過領兵作戰,積累自己在軍隊里的實力。

    讓大將領軍,正好觸到了趙匡胤的心里痛傷,他是萬萬不會把大軍的兵權托付給大將的;而趙光義年輕,從來沒有經歷過實戰,皇上確實也不太放心。畢竟這次是大宋立國第一戰,是萬萬不能敗的。因此選擇頗為艱難。

    這次平叛趙德昭是知道點的。看著眼前的這三人因為趙匡胤的身份變化,以前合作無間的默契現在都變的如此艱難,他禁不住說道︰“父皇,此次平叛是我朝立國第一戰,我們是萬萬不能輸的。因為戰爭在我大宋國土上進行,不論勝負,對我們的實力都會受到影響。因此孩兒覺得還是父皇親自出征,一來眾將士一定會在皇上的激勵下奮勇殺敵,二來那些叛軍得知父皇御駕親征,士氣必然受挫,如此則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這樣也會減少我大宋的損失。至于汴京可以留下皇叔,有皇叔在,父皇就不用擔心都城的安危了。”

    這句話一出,三人都頗為震驚。雖然12歲的孩子對他們來說年齡不是問題,但是由于趙德昭一直是和杜太後一起,他們接觸都不多。今天听過這麼有見地的話,不驚眼前一亮。太祖和趙普臉上更多的是興奮,而趙光義卻皺起了眉頭。

    “皇上,二皇子言之有理啊。”

    “好,則平你就去準備吧。該是我們活動活動筋骨的時候了,讓他們看看,我趙匡胤做了皇帝後還會不會打戰了。”那睥睨天下的笑聲,渾身散發出來的英氣,讓人記起這位曾經是在兩軍陣前有萬夫不當之勇的大將,而不是如前朝般那手無縛雞之力的皇上。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19 21:18
第一卷 初到宋境--第二卷 江南行 第五章 一李反

    深夜,潞州城。昭義軍節度使府內,李筠在大廳里焦急的走來走去,派出去聯絡北漢的信使到現在還沒有回來,計劃受到拖延,他的心情變得更糟糕了。雖然沒有北漢的相助,他也會不更改反叛的初衷,以此來報答當年後周太祖郭威對他的知遇之恩,但是作為一位征戰沙場多年的將領,他知道多一個盟友,多一份力量,多一分把握的道理。

    兩邊的幕僚們看到李筠如此的神情,各個也都滿懷心事。在派公子李守節去汴京查看大宋朝廷虛實之後,他們就建議李筠聯絡北漢,共同出兵討伐趙匡胤,現在大家也只能耐心的等待。

    天色越來越黑,李筠的心情越來越沉重。此時,他期待的不是北漢盟軍的力量,即便是結盟了,真正面對趙匡胤攻擊的首當其沖仍然是他,但是他需要的是心理的平衡和安慰。結盟的順利與否,是對他此次行動是否順利進行的開始,萬事開頭難,有了好了開頭,他的信心才能建立,軍隊的士氣才能提升。

    突然,府外的街道上傳來陣陣馬蹄聲,在寧靜的夜晚顯的很是清脆。由遠及近的馬蹄聲,一下子讓李筠有了精神。他知道,如今的夜晚,只有他的軍隊才能如此快捷的縱馬前行。如果不出所料的話,來者將是自己日夜盼望的牙將劉繼沖,也就是他派出去聯絡北漢的心腹。

    門開了,一道身影快速的從大門走近大廳,“報將軍,末將不負將軍重托,已經與北漢取得聯絡,他們答應會出兵相助。”

    “好!好啊!繼沖辛苦了。你的這份功勞本將軍記下了。起來吧。”

    “謝將軍!”

    劉繼沖起身後,從自己的牛皮鞋中,摸出一個蠟丸,用手輕輕捏碎,但見蠟丸里露出一封短小信函,雙手呈給李筠,里面是北漢皇帝給他的出兵相助回函。

    看完回函,李筠就著燭火把它燒了,然後大笑著對他的幕僚說道︰“北漢已經答應出兵了。我已經決定起兵討伐趙匡胤。大家說說我們應該怎麼行動?”

    其中一幕僚先回道︰“將軍,公子現如今還在汴京。如果我們此時起兵,恐怕會危及公子的安全啊。”

    李筠停了下來,反復走了幾步,拿起酒杯喝了一口酒,猛的把酒杯用力摔在地下,說道︰“不用考慮了,我那時派他去汴京,就想到了會有這麼一天。如今起兵,若我敗了,他也難逃一死;若我勝了,就算是他為我效力,建此功勞。男子漢大丈夫立于當世,若拘于小小私情,不能報大恩于當日,又有何面目活在世上!”

    “既然將軍已經決定了,我們就應該快速行動,不給敵人準備的時間。雖然澤州在將軍治下,但是澤州刺史張福是朝廷派來的,對朝廷忠心耿耿。現如今應早除張福,控制澤州,則潞州、澤州呈犄角之勢,我後方當可穩固啊。”另一幕僚獻策道。

    澤州。刺史府分外熱鬧。

    昭義軍節度使李筠今天在刺史府宴請澤州大小官員。酒宴上,觥籌交錯,大家興高采烈的交談著,為新生的大宋朝祈福。更有那醉心于享樂的此時已經趁著酒勁把注意力集中在大廳中的舞姬身上了。大廳中優美的舞姿,動人的音樂,讓這些毫不知情的官員們陶醉。

    在大廳的主座上,節度使李筠和刺史張福頻頻接受下面官員的敬酒,兩人之間的談話已經多次被那些下面屬官的頻頻敬酒打斷了。這些人借著這次宴會,各使手段各用技巧巴結著澤州最高的兩位軍政要員,孰不知這兩位此時看上去正相談正歡的大人已經各有布置了。

    張福,在趙匡胤作宋州節度使的時候就在宋州任職了。因為和趙匡胤相熟相交,所以,在太祖陳橋黃袍加身後,就派他到澤州來擔任刺史之職,名為防備北漢,實則監視李筠。上次李筠在款待朝廷使者的宴會上拿出後周太祖郭威的畫像大哭的事情,他早以知道。如今形式微妙,李筠的反叛可能會一觸即發。今天李筠在澤州宴請大小官員,他就覺得有點不對勁,但是因為宴會是在他的府上舉行,所以他只是讓家丁們都準備在門房里,听他指示。畢竟此時的刺史在權力上是萬萬不如節度使的。

    “張刺史,本帥有一事不明,特來請教。”李筠剛給張福敬了一杯酒,借著開始了今天的正題。

    “李將軍請講”

    “昔日趙匡胤在周太祖時尚為一普通小卒,周世宗擢他于士卒之中,推心置腹待之于兄弟,不幾年就將殿前都點檢的兵馬大權交付。如此之深恩,為何還要反叛大周?本帥思之不得其因,故請教之。”

    “你!”張福听李筠如此大逆不道之言,驚的立即站了起來。廳中諸人見刺史如此作為,都停止了交談,大家都看著澤州的這文武倆大人。

    “將軍,當時時局動蕩,主上年幼,諸位將軍害怕主少國疑,才不得不立當今聖上。聖上也是應諸位將軍所請啊。當是時,聖上也是無奈啊!”

    “無奈!我看分明是他趙匡胤策劃好的。如此忘恩負義之人,又有何面目據有天下。”

    “李將軍,如今聖上賢明,朝政修明,天下百姓無不盼望著能有太平生活。還望將軍三思啊。”

    “三思?我已經深思多日了。如今正是我忠良之輩誅除趙匡胤此等宵小之徒的時候。”

    張福眼見李筠反意已明,大喝一聲道︰“來人——”只見從外院的門房里跑出二、三十家丁,手持刀槍把大廳的門口圍的是嚴嚴實實。大廳中的舞姬各各嚇得跪在地上渾身顫抖,各級官員中膽小的手中的杯盞已經掉在了地上。

    “李筠,聖上早已知道你有反意,特令我特意防備。如今還望你束手就擒,隨我去汴京向聖上請罪,聖上念你往日功勞,定可饒你一命。”張福見自己的這一招用的正是時候,心里稍許放松。

    “好,好你個張福,能做到如此也算是你為趙匡胤盡忠了。本帥戎馬一生,難道還不如你這讀書之輩嗎?”李筠臉上沒有一點擔心之意。正說著,但見門外車轔轔,馬蕭蕭,好像有無數兵馬到來。霎時間,只見府門的圍牆上站立無數弓箭手,李筠的心腹將領劉繼沖已經沖破大門,大聲喝道︰“啟稟將軍,我軍已經佔領澤州,兵馬一千已將刺史府團團圍住,一切听候將軍命令。”

    “哈哈哈——”李筠笑著走到大廳正中,大聲說︰“各位大人,本帥已經決定起兵誅除叛逆趙匡胤。今日若有不服者,莫怪本帥不念舊日之情。”

    大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在潞州、澤州起兵,聲稱為大周誅除叛逆趙匡胤。

    當李筠造反的奏章呈上來的時候,趙匡胤正在大殿和眾大臣商議怎樣恢復生產,增強國力。由于早有準備,此事並沒有引起慌亂,皇上先是派歸德軍節度使石守信率領本部兵馬從南面平叛,以慕容延釗為先鋒從汴京出發,從西南方向攻向潞州。皇帝自己為中軍,御駕親征李筠,丞相趙普隨駕。開封府府尹,晉王趙光義為都城留守,負責都城防衛。

    趙德昭這幾日都在自己的宮殿里跟著竇儀學習經史子集。本來想趁李筠反叛的機會跟著皇上去看看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反正跟在皇上身邊是沒有任何危險的。但是當他听到皇上如此安排,估計因為自己人小言輕,只能老老實實地呆在汴京看書了。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19 21:20
第一卷 初到宋境--第二卷 江南行 第六章 大宋第一戰

    李筠穩固澤州局面,在潞州召開幕僚會議,商議進軍行動。

    有從事閭丘仲卿獻策道︰“如今大宋各處偏安,將軍孤軍起事,形式非常危險,雖然有北漢答應起兵相助,但也不能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別人的身上。趙匡胤久經沙場,手下將領兵士都是沙場老將,我們很難與之爭鋒。為今之計,不如我們西下太行,佔晉州,據虎牢關,拿下洛陽,以此為根據,進可攻,退可守,則可以向東與趙匡胤爭奪天下。”

    李筠見自己聯絡北漢,接受澤州,一切搜進行的十分順利,于是便忘乎所以的說道︰“我本來是後周的大將,禁軍中許多將領都和我關系密切,如今我舉大旗替周申大義,他們必會舉旗倒戈,何愁趙匡胤不除。”

    閭丘之計本是老成持重的好計,然而李筠急于事成,驕傲自大,沒有采用。閭丘仲卿見自己的計謀沒有采納,黯然離去。

    兵馬整頓數日,李守節突然回到潞州,這讓李筠大喜過望。李筠本來想把趙匡胤當日的話對李筠講的,但是見李筠已經殺了澤州刺史,舉旗反叛,再加上此時北漢的兵馬在國主劉鈞的率領下也到了澤州,話到了嘴邊就停止了。而北漢兵馬的到來卻是更加堅定了李筠與趙匡胤決戰的信念。

    李筠在澤州參見北漢國主劉鈞,被劉鈞封為西平王,賞賜馬匹500。李筠入見謝恩,在宴席上言道︰“在下身受大周厚恩,一日不敢相忘。今日得國主領兵相助,他日定不負國主厚恩。”然而,北漢本與大周乃世仇也,如今听李筠如此言論,怎敢再傾力相助。兵馬只駐扎在澤州北20里,累日不動。

    李筠無可奈何,只得令兒子李守節統領澤州兵馬,護衛澤州。而自己領兵在潞州南面大道上依山駐扎,用石頭封住路口,準備以逸待勞,等待宋朝的兵馬。

    石守信領兵從南面一路到潞州,但見大道已被李筠用石頭封住。路已無路,況且兵馬行軍數十日,早已困頓。只好先扎下兵馬,命將士休息,準備來日再戰。

    李筠在大寨中看到石守信已經領兵到了,馬上升帳議事。有將領衛融言道︰“將軍,石守信自從軍以來,歷經大小戰陣數百,從未經歷險陣,此次前來必以為定能攻克我軍,故對我軍必有輕視之意。來日大戰,不若將軍領兵從正面進攻,末將領兵繞道其身後,兩面夾擊,必能獲勝。”

    諸將都贊好計策,李筠也听從此計,當下按此做了部署。

    第二日,兩軍陣前,李筠縱馬上前,大聲道︰“石守信,世宗皇帝對趙匡胤恩厚無比,為何趙匡胤還要欺少主,代周立宋?爾等跟隨此等不忠不義之人又有何面目見世宗于地下乎?我代周伐宋,爾等若投降與我,我保大家一起富貴。”

    石守信與趙匡胤相交多年,共同經歷生死,相互之間的感情又豈是幾句言語可以打動的?馬上回復道︰“李筠,你也在唐,周,漢三朝擔任要職,怎麼沒有見你為他們復仇?似你也能稱忠義之士嗎?”

    李筠大怒,揮動令旗,大軍直撲石守信。石守信也率軍攻向李筠。兩軍混戰一起。石守信所率領的都是後周禁軍,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精銳,果然不出一個時辰,李筠就已經堅持不住了。就在石守信以為可以活捉李筠的時候,但听後軍殺聲震地,自己軍隊的陣勢已經被沖開,原來是衛融領兵從石守信後方攻來。大軍士氣頓挫,石守信知道自己輕敵才造成此次失誤,但他也算久歷戰陣,沒有就此領親兵逃去,而是分派親兵聯系各級將領整肅軍紀,收攏兵士,邊戰邊走。正處于焦急之間,幸而後方塵土飛揚,但見一對騎兵從遠方快速奔馳而來,那迎風招展的旗幟上飄揚著“慕容”二字,可知是慕容延釗到了。

    李筠也是萬萬沒有想到慕容延釗這麼快就到了,只得退兵。

    石守信與慕容延釗相見,慚愧的說道︰“本以為天兵降臨,李筠不堪一擊。不想中了李筠之計,才有此敗。幸虧慕容兄弟來的及時,不然今天定會損失慘重了。”

    慕容延釗知道石守信是皇上從平民就開始結拜的好兄弟,對本朝有開國之功,不論從人情關系還是從沙場經歷,自己都遜于石守信。所以,他可不敢依仗今天的救護功勞,因此先是謙遜了幾句,然後才說道︰“石將軍,我們奉皇上旨意平定叛亂,如今還請石將軍定策平亂。”

    石守信本來以為這次是手到擒來的功勞,但是如今卻被李筠所敗,心里很是不平。急于雪恥的心態讓他發起了狠勁︰“請慕容將軍為我壓陣,待我親自領兵攻打李筠。”

    接下來的幾天,石守信親自領兵攻打李筠,但是李筠在山上準備多日,滾石檑木預備充足,地形上卻真的是利于守不利于攻。饒是石守信帶領的兵馬比較精銳,但是攻打數日都沒有任何進展。

    慕容延釗看此情形,也焦急萬分。皇上臨行前就交代過此次出兵雖然是平定叛亂,但是一定要減少損失。如今見石守信為了泄一己之怒,不顧情形奮力攻打,再這樣下去白白犧牲將士生命,但于平叛于事無補。也顧不上自己的身份,連忙從後營騎馬馳入前營,對石守信道︰“石將軍,李筠準備充足,我軍傷亡慘重。如此下去也不是辦法。我們應該從長計議啊。”

    石守信也知道自己的行動必然不會收到好的效果,但是此時他已經沒有任何心情想出好的計策,于是就問︰“不知慕容將軍有什麼好的辦法?”

    慕容延釗道︰“李筠佔據此要道,易守難攻。我們的優勢在于對陣。明日派兵士上前辱罵,只要李筠出來迎戰,我們輪流上陣對敵,假裝不敵後退,如果李筠從後面追趕上來,我們就可以設計擒拿李筠。只要李筠被我們捉住,此次反叛定可不戰而定。”

    第二日,石守信擇四五看上去靈活,嗓門較大者上前辱罵,罵聲昏天暗地,各種欺辱脫口而出,李筠果然禁不住這些小卒的辱罵,出營與石守信一戰。石守信先假裝不敵,慕容延釗上前接站也假裝不敵,兩人領軍邊戰邊走。李筠率輕騎追擊,營里的衛融等將看李筠中了輕敵之計,趕忙率大軍出營追趕李筠。

    李筠追出不到5里,眼看快要追上石守信了,不料兩旁突出騎兵,大叫︰“不要走了叛賊李筠。”卻是慕容延釗將領王全斌領軍在此埋伏。

    李筠眼見中了埋伏,領兵翻身後站。前面的石守信與慕容延釗也領兵重新殺回,把李筠圍困起來。李筠左突右沖都沒有殺出重圍,自以為這次必然死在此地。不想衛融等已領兵從後殺進來,救了李筠。

    李筠領兵且戰且走,待快到營寨時,卻發現營寨上遍插大宋旗幟,當先一旗一個“趙”字很是醒目。但是一群兵馬擁著趙匡胤出來,笑著對李筠說︰“李筠,我大軍一到,還不投降更待何時。”

    李筠眼看營寨被奪,只好領軍奮力殺出重圍,返回到潞州,據城而守。

    石守信、慕容延釗本為此次讓李筠逃脫而沮喪,不曾想皇上已經領兵佔了李筠的營寨,讓李筠辛辛苦苦打造的防線如此輕易的攻破。于是上前請罪。

    皇上詳細詢問此戰過程,記下了慕容延釗的功勞,稍加斥責了幾句石守信之後,就領軍奔向潞州。這次不論怎樣叫陣,李筠都不出來迎戰,只是死守潞州城池。皇上見此情形,也不著急攻打,先是派石守信領兵阻隔潞州與澤州的聯系,斷了澤州的援兵,又親率大軍圍住潞州,只等兵馬休整好,就發起攻擊。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19 21:23
第一卷 初到宋境--第二卷 江南行 第七章 再露鋒芒

    就在太祖皇帝領兵向潞州進發的時候。南方的淮南節度使李重進趁機起了反意。

    李重進是周太祖郭威的外甥,自小在太原長大,經歷過晉、漢和周三朝。周太祖傳位于周世宗柴榮時,害怕李重進不服,于是在臨死的時候讓李重進當著他的面給柴榮下跪叩首,先確立了君臣關系,再加上柴榮英氣勃發,文韜武略,是五代十國最為出色的君主。所以,李重進只好安分守己。待到世宗駕崩,滿朝文武害怕他鬧事,就下旨意讓他鎮守揚州。

    如今趙匡胤代周立宋,李重進因為在周朝時兩人分掌兵權,如今怕趙匡胤不能容他,又對趙匡胤不服氣,所以,常常心存不滿。現在他听聞李筠在北面起兵,于是,心里也活絡起來。趁此良機,他就派自己的心腹翟守和李筠聯系。

    汴京

    皇宮之中,趙德昭正在跟著竇儀學習經史子集。但听竇儀講到︰“當是時,秦王嬴政統一天下,改六國于郡縣,車同規,書同文,斗同量,于是天下大定。但是由于秦朝怕六國臣民反抗,所以當時法律嚴峻,百姓動輒遭刑,大家敢怒不敢言。這個時候天下有兩個人分別親眼目睹了秦始皇。敢問二皇子可知是誰嗎?”

    “不知道,忘了,具體說是當時那麼多人都看見了秦始皇,誰知道這個老頭說的是誰?”趙德昭心里腹誹了一下,很慚愧的說︰“老師,是哪兩個人?”

    竇儀的目光在趙德昭的臉上停留了一小會兒,直接說到︰“漢高祖劉邦和楚霸王項羽。”

    好像是為了洗脫自己不是不學無術的形象,竇儀的話音剛落,趙德昭馬上就搶答道︰“老師,我知道這兩個人。”

    結果事與願違啊,竇儀的目光在他的臉上停留了比上一次更長的時間,然後說道︰“知道歷史的人都知道這兩個人。”

    趙德昭開始笑了。沒辦法,也許是竇儀老了,他希望自己在臨死前可以好好的對這個皇上的嫡長子有所教育,好的繼承人可以延續或者強大一個國家。所以,他對趙德昭還是很嚴格的。竇儀的良苦用心在趙德昭看來就好比初中高中的老師一樣,同樣的認真負責。于是他忙說道︰“請老師接著講。”

    “漢高祖當時作為沛縣的亭長,押送沛縣的物資到咸陽進獻,正好在都城踫到了秦始皇出行,看到了作為皇帝的威嚴和儀仗的華麗,他發出了‘大丈夫當如是’的壯語。”

    “當秦始皇巡游四方到江東時,正好被楚霸王項羽看見,他當時說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

    “正是他們很早就樹立了遠大的目標,所以一生才能輝煌壯麗,留名于青史。”

    “如今天下諸侯割據,皇上勵精圖治,為了統一大業嚴于律己,對待國事勤勤懇懇。二皇子作為皇上的長子也要努力啊!”

    又來了,趙德昭知道竇儀的心思,可惜啊,他不知道除了太祖,還有太宗呢。

    趙德昭正要說話,但見外面跑進來一個小太監,說︰“竇大人,晉王傳話說有重大要事商量,請大人過去。”趙普不在,竇儀這個參知政事還是很重要的。

    竇儀在宮殿中見到趙光義的時候,他的身邊還有兩個人。一個是樞密承旨李處耘,另外一個人竇儀卻是不認識的。

    “老臣竇儀見過晉王殿下”

    “竇大人,我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大人的心腹翟守。”趙光義笑著用手指著竇儀不認識的那位對他說道。

    “哦,原來是翟大人。不知翟大人到汴京所謂何事?”竇儀素知李重進自恃身份,對朝廷甚是不恭敬。如今皇上正在平叛,這個時候李重進派人來汴京肯定沒有什麼好事情。

    “守見過竇大人。守本是奉了李大人的將諭到潞州聯絡李筠將軍的。”崔守也是第一次見竇儀。

    竇儀這才知道為什麼李重進的心腹怎麼出現在了皇宮之中。原來是崔守棄暗投明,忠于皇上。想到幸虧有崔守幫助,不然李重進和李筠南北起事,大宋兩面受敵,真不知道到時候會出現什麼局面啊。

    “竇儀代天下百姓謝過崔大人了。若非崔大人棄暗投明,不知又有多少人死在戰爭中了。”

    “竇大人言重了,守也是盡一個臣子的本分。”

    趙光義看竇儀的書生氣又來了,知道自己再不打斷的話,竇儀肯定沒完沒了了。于是說︰“竇大人,這次請你過來就是商議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麼辦?”

    竇儀知道晉王肯定有主意,讓自己過來就是要讓朝廷的大臣知道此事。不然晉王趁皇上不在獨斷專行是會受到御史非議的。

    “一切憑晉王做主。”竇儀很識時務的回答道。

    “那好,”趙光義看竇儀也是個聰明人,就不客氣的說道︰“正好李處耘大人押送一批糧草送到皇上軍營。我就讓崔大人和李大人一起去潞州見皇上了。”

    竇儀本來是沒有打算在這件事上發表自己的看法的,但是听到晉王這樣的安排後,心理總覺得好似其中有什麼不妥之處,默默想了一下,于是忙說道︰“晉王,老臣認為這樣不太妥當。想那李重進是安排崔大人單騎聯絡李筠的,如果崔大人隨糧草一起行動,必然在時間上大大的拖延了。李重進必然對此事起疑心的。”

    “虧的竇大人提醒,不然本王可就誤了大事了,”趙光義也感覺自己思慮不周,慚愧的說道︰“那我就派人一路保護崔大人快馬去見皇上吧。”

    竇儀回到趙德昭房間的時候,趙德昭正在看書。他看見竇儀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而且臉上帶著隱隱憂愁,心想北宋初期除了北漢的楊繼業和契丹是個隱患外,還沒有什麼事情可以給朝廷造成不利的。于是好奇的問道︰“老師,不知何事讓您費心?”

    竇儀這才發現自己面前還有二皇子,趕忙說道︰“剛才見到淮南節度使李重進的心腹前來投效,原來是李重進派他去聯絡李筠一起反叛的。皇上如今正在北邊平叛,如果李重進在南邊也反叛了,可就大事不妙了。”

    趙德昭可知道北宋的這兩個反叛的,在歷史上都是小打小鬧,根本沒有對大宋產生什麼不利的影響。所以,他也沒有擔心什麼,就說道︰“老師放心,有父皇和趙普在,似李筠、李重進這等人是不會對我大宋產生危害的。”

    看到連年紀才12歲的二皇子都如此氣定神閑,竇儀還真是來了興趣。于是提起精神來,接著說道︰“難道二皇子對此事有什麼高見?”

    趙德昭也沒有多思,光想著在竇儀面前澄清剛才的不好影響了︰“李重進無非是擔心父皇對他不利,所以,父皇得知此事一定會派人安撫他的,如此才能拖延他造反的腳步。一旦李筠被平,父皇就會全力對付李重進了。”

    “難道李重進就會認可皇上對他的安撫?”竇儀利用自己的經驗,步步為營的考較道。

    “一則我想父皇和趙普可以找到安撫李重進的方法;二來父皇為了防備他,所以在節度使中他的兵馬不多。他為了能獲得勝利,肯定在造反前會派人聯絡南唐,請南唐出兵相助,這樣一來一去也會拖延他的。”

    “那南唐會答應幫助他嗎?”

    “肯定不會。南唐的國主最怕打仗了,遇到戰爭息事寧人還來不及的呢,怎會出兵?更何況是和我們大宋打,別忘了李重進鎮守的揚州就是父皇從南唐手里奪過來的。”

    趙德昭根本沒有發現自己懶懶散散的回答竟然讓竇儀的眼光如此逼人。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19 21:26
第一卷 初到宋境--第二卷 江南行 第八章 緩兵之計

    趙匡胤很高興,因為一切都進展的很順利。李筠自從回到潞州城就再也不敢出來了。攻城戰並沒有激烈的展開,在這位皇上的心目中,兩邊的兵馬都是自己的,能減少死亡對他來說是很有利的事情。況且大軍圍住城池,皇上御駕親征,對李筠的軍隊來說無疑是一個無法面對的事實,那就是自己是反叛者。這樣的軍隊如果在順風期,那肯定是無所顧忌,但是現在處于被包圍中,氣勢自然就低落到了極點。

    李守節很煩惱,他對領兵作戰沒有興趣,更具體的說法是沒有膽量。雖然從小在節度使家中長大,但是從沒有接觸過戰爭,富貴的生活已經讓他遺傳的軍人氣魄消失的無影無蹤。這次第一次領兵作戰,看到黑壓壓一片人馬,那明晃晃的刀槍劍戟,讓他覺得太陽都變得如此刺眼。更讓他心虛膽顫的還是北漢的軍隊也跑了,不知道是北漢國土遭契丹的襲擊了,還是北漢的國主因為趙匡胤的親自到來也心生恐懼了。沒有北漢的軍隊支援,李守節更沒有膽量和實力與宋軍交戰了。

    但是他沒有選擇,因為臨近的城中是他的親身父親,不管怎樣,他必須去救。然而面對石守信的防守,他根本就一籌莫展。軍隊的素質本就不如宋軍精銳,何況宋軍只是防守,阻隔澤州救援潞州。石守信只要沒有喝醉酒去指揮軍隊,那李守節無論如何是沖破不了的。

    “就這樣圍困一個月,我就不信你們在糧草和士氣上還能堅持。”趙匡胤心里盤算著,目前為止,一切都還在他的掌握中。

    “啟稟皇上,營外有晉王派人從汴京求見。”隨行的太監的奏聲打斷了趙匡胤的沉思。

    “哦,此時晉王來使,難道是汴京出了變故?”趙匡胤一邊自語,一邊又說道︰“派人傳晉王使者覲見,去宣趙普來見朕。”

    等趙普見過皇上,剛坐下沒有多久,就看見從外面進來一人,下跪見禮之後,那人手持書信一封遞了上來。

    趙匡胤拆開看完之後,沒有任何反映,就把那封信順手遞給了下首的趙普。

    趙普看完後說︰“李重進本不足慮,現在可慮的是我們大軍在此,若李重進再反叛,不僅助長了叛逆的氣焰,而且導致我軍腹背受敵,普恐眾將士心有二心啊。”

    “我也是擔心如此一來,等我軍平叛之後損失慘重,不利于我朝一統江山啊。”趙匡胤不擔心他們的反叛會對自己造成傷害,而是擔心平叛後如果大宋損失慘重就沒有足夠的實力來統一諸侯割據的局面了。

    “那就先請皇上見見李重進派來的人再思對策吧。”

    崔守一路騎馬走來,確實很累了。但關系到個人生死榮辱的大事,卻也不能不打起精神來。如今那最有可能一統中原的皇帝就在咫尺,今天的面見就要決定他以後的路,怎能不讓他的心情復雜激動起來。

    進營之後,井然有序的營帳,訓練有素的軍隊讓他對自己的選擇自信起來。

    見了皇帝之後,崔守沒有在皇上的臉上看見一絲的憂慮,先只是和他談談了李重進目前的心理和軍隊情況。

    “崔愛卿,依你之見,你認為我怎樣對待李重進,可以打消他反叛的心思?”

    “回皇上,李重進一直認為自己是周朝皇族一系,對皇上心存不滿。臣認為李重進反叛已經是不可逆轉的了。”

    趙普自崔守進來就尋思破解之法,此時才說道︰“回皇上,如今只能是先想方設法安撫李重進,拖延他起兵的時間,待我們破潞州之敵,再平李重進。”

    “如今只能如此了。朕派陳思誨領朕旨意,賞賜李重進丹書鐵券,待遇如柴氏,以安李重進之心。其中還要勞煩崔愛卿從中幫忙啊。”

    揚州,李重進先見了崔守,問李筠那邊的情況。

    崔守說︰“將軍,李筠勾結北漢,驕傲自大,言語對將軍很是不恭敬。在下觀之,李筠志大才疏,不足與謀大事啊。”

    李重進本就看李筠不上,如今听說李筠還對自己不恭敬,出兵的事就緩了起來。

    不幾日,陳思誨自汴京來,宣讀旨意先是敘述了皇上和李重進的同僚之情,又對李重進大加贊揚了一番,最後賞賜李重進丹書鐵券,子孫相傳代代不負。李重進反叛的念頭更加薄弱了。

    內有崔守言打語消,外有陳思誨巧言舌簧,李重進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危機。

    潞州

    趙匡胤在得知李重進有了反叛的苗頭後開始對潞州城發起了猛烈的攻擊。不數日,王全斌首先登上城頭,帶領兵士打開城門,宋軍沖入城中。

    李筠眼見形勢不可挽回,騎馬飛速回到家里,讓僕人護著已經有了身孕的小妾裝扮成普通百姓逃走。看著空無一人、雜亂無章的大廳,想起他青年時滿懷抱負的從軍,但是在後唐,後漢時都只不過是個普通的將領,是周太祖郭威賞識他,統領兵馬、征戰沙場,使他成為如今人人羨慕的節度使,知遇之恩永世難忘。如今自己復周失敗,也算是盡力了。于是關上大門,點火自焚而死。

    李筠將領衛融在城破混戰中被活捉,帶到趙匡胤營中大罵,誓死不降。趙匡胤有感于衛融氣節,親手割繩釋放,並好言相勸,衛融方才投降。

    大軍抵達澤州,李守節馬上開門投降。趙匡胤下馬扶起李守節大笑道︰“你父親背叛朝廷,但是你卻還算是忠心。朕也不是好壞不分的人,朕封你為澤州團練使,以後保境安民,切莫辜負了朕的好意。”李守節感激萬分,從此忠于所事。待大宋境內平靜,李守節派人找到父親的那位小妾,待小妾生的弟弟如親子,也算對得起自己的父親。

    趙匡胤在澤州城中大擺宴席,款待城中官員與豪門大戶,安撫完畢,大封有功之臣。這次平叛慕容延釗有勇有謀,王全斌作戰勇敢,都被太祖記下。酒宴上有人進言應該嚴懲李守節,趙匡胤說道︰“李筠對朝廷不忠,起事叛逆,危害百姓,但是他忠于周朝,不忘舊恩,也算事出有因。如今他既然身死,一切罪過就免除了。李守節不跟從李筠一心反叛,識大體,明進退。朕相信他以後定會忠心侍主的。”此時皇上的心胸才真正得以讓潞州澤州的這些從逆者心安,從此安心所任,專心理政。

    穩定潞州和澤州後,趙匡胤為了大宋的安定,下一個矛頭終于到了李重進。

    先是讓歸德節度使石守信率大軍回歸德防衛,因為歸德離李重進的揚州很近,只要李重進反叛就可以馬上平叛。

    其次派人傳旨給李重進到汴京見駕。如果李重進能進汴京,則可剝奪李重進兵權,讓李重進在汴京養老,安享晚年。如此可不費一兵一卒就能達到目的。如果李重進不來,則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派兵了。

    這就是政治和軍事,政治需要光冕堂皇的理由,軍事服務于政治。古來上位者莫過如此。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