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重生之我是八賢王 作者:賀蘭拓跋 (連載中)

Nineider 2009-3-19 21:08:0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16 24051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20 10:12
第三卷 雛鷹展翅 第六十九章 蜀國二代

    就在汴京的趙家兄弟算計著川中的蜀國時,蜀國的皇帝孟昶卻在和自己最寵愛的妃子想著怎樣在後宮種出冠絕天下的牡丹花,在他們的想法中,他們種的牡丹花一定要勝過名滿天下的洛陽牡丹。

    其實此時的孟昶比李煜幸運,因為川中地勢險要,多年來沒有戰爭,並不像南唐那樣與先時的大周,現在的大宋那樣經過了刀兵之後稱臣,並且主動削去帝號而以國主相稱。所以,孟昶在蜀國完全是無憂無慮的享受。

    自唐末天下諸節度使爭雄,朱溫搶先奪得頭籌,建立了大梁。他一生的對手李克用在臨死的時候給自己的兒子李存勖三支箭,希望李存勖能幫他完成三個遺願︰就是打敗朱溫、幽州的劉仁恭和契丹。李存勖繼位後為了能完成父親的遺願開始招賢納士,本來想重用父親的養子李嗣源和姐夫孟知祥,但是孟知祥卻主動退讓並且向李存勖推薦了郭崇韜。後來李存勖一統北方建立大唐,郭崇韜以功勞最大威名顯赫當世。郭崇韜在自己領兵平定了西川之後為了報答孟知祥的舉薦之恩,就向李存勖推薦了孟知祥主理西川。

    孟知祥剛到達西川不久,李存勖就因為兵變身亡,北方又處于群雄逐鹿的局面。孟知祥招兵買馬吞並東川建立了蜀國,並且在公元934年在成都稱帝。孟知祥選擇廉吏治理州縣,蜀國的經濟得到了很快的提高。孟知祥還動員整個成都府的百姓們種植芙蓉,每年九月芙蓉花開,全城一片錦繡,是以成都被稱為蓉城。但是孟知祥只做了7個月的皇帝就去世了。他的第三子孟昶歲繼承帝位,成為蜀國的第二個皇帝。

    孟昶初繼位的時候,也想有所作為,因此他寫了一篇提倡廉政的文章叫做《令箴》,全文如下︰“朕念赤子,旰食宵衣。言之令長,撫養惠綏。政存三祀,道在七絲。驅雞為理,留犢為規。寬猛得所,風俗要移。無令侵削,無使瘡痍。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賦輿是切,軍國是資。朕之賞罰,固不逾時。爾俸爾祿,民膏民脂。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爾為戒,體朕深思。”(這篇文章還得到了趙匡胤的贊揚)

    孟昶勵精圖治,衣著樸素,興修水利,注重農桑,實行“與民休息”政策,後蜀國勢強盛。公元947年,原屬後晉的秦(今甘肅省秦安縣)、成(今甘肅省成縣),階(今甘肅省成縣西)三州前來歸附,孟昶又派兵攻佔鳳州(今陝西省寶雞市西南),擴張到前蜀的疆域,並試圖進軍關中。

    古來多少英雄在取得了兩川之地後若想進取中原就要奪取涼州和雍州。漢高祖劉邦從東川出兵,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奪取了雍州,進而出兵河北(黃河以北),奪取故魏、燕、趙和齊之地,進而趁勢進攻南方,則天下可得。這也是為什麼垂名青史的蜀漢丞相諸葛亮要六出祁山的緣故。但是川中由于地勢險要的緣故,從外面攻進來不容易,從里面打出去同樣也不容易,道路險要,糧草運輸困難,所以司馬懿只守不攻就讓諸葛亮無功而返。

    蜀國經歷了孟知祥和孟昶的兩代經營糧草豐厚,在得到了秦、成、階、鳳四周之後兵力強盛,況且已經有了從川中向中原進取的跳板。況且北方契丹、後漢、郭威和南唐四方互相征戰,無人顧及蜀國,若蜀國趁勢奪取涼州和雍州則可立于不敗之地,後勢成敗或未可知。

    然而孟昶卻在自己有可能達到頂峰的時候變成了唐明皇。隨著國家政局的穩定,他開始慢慢松懈下來,把政務交給了善于逢迎、好說大話的王昭遠,他自己則整日里沉醉在後宮之中、耽于美酒女色,渾然忘卻外面的諸侯混戰。

    孟昶喜歡打馬球,為了能給自己修建合適的馬球場,他不顧百姓的生計而強搶土地,命宮女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穿梭在他的馬球場中,還美其名曰好似蝴蝶飛舞。

    由于覺得自己後宮佳麗甚少,他廣征蜀國美女填充後宮。青城有個姓費的女子,生的風姿秀麗,美若天仙,並且精于音律、擅長歌舞。孟昶听說了她的名字後就選入宮中,喜愛非常,因為前蜀有個非常寵愛的小徐妃被稱為花蕊夫人,所以他也沿襲了這個美麗的稱謂,封費氏為花蕊夫人。

    孟昶的母親是李克用的女兒,李存勖的姐姐,也是一位極為賢明的母親。她常常對孟昶說道︰“我曾經見過莊宗(李存勖)和你父親處理事情都是按照各自的功勞大小封賞,但是你如今只是听從一些下人的建議就隨便封賞部下,這樣下去一定會引起嚴重的後果。你自己要小心處理啊。”但是孟昶當面點頭應是,下去後仍然是我行我素。花蕊夫人也曾勸諫孟昶要用心治國,然而孟昶享樂之心強烈,完全不理朝政。花蕊夫人在自己勸阻無效,擔心自己固執下去會失去寵愛,因此也就不再勸諫孟昶關系朝政,只是一心幫助孟昶享樂。

    花蕊夫人性情溫柔更兼能歌能舞,尤其是歌聲似曲水流觴,溫文緩緩,听者都覺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孟昶不喜川中的炎熱。工匠們就在成都府內修建了大湖,然後在湖中修建類似宮殿的樓閣,里面全是紫檀雕花的桌椅,大理石瓖嵌的幾榻,珊瑚屏架,白玉碗盞,沉香床上懸著鮫綃帳,設著青玉枕,鋪著冰簟,疊著羅衾。殿中懸巨大的明月珠,熠熠生光,似明月一般,夜里不用點燈。待孟昶和眾女走進樓閣,外面的工匠打開機括,樓閣四周突起水柱從湖中飛向樓頂,然後從樓頂傾瀉下來,像瀑布又似水簾。那水珠絕不會飛濺到樓閣內,而樓閣里也頓時涼爽起來,完全沒有夏天的暑氣。孟昶大喜,重賞那些工匠,然後每到天熱難挨就帶著花蕊夫人搬到此樓居住。

    因為花蕊夫人喜愛牡丹花。因此孟昶開闢宣華苑,不惜金錢,到處收集牡丹花種,在內宮中種植。到了牡丹花開的時節,紅、黑、紫、黃和粉色花朵各色各樣,五彩繽紛。花蕊夫人在花中舞蹈,嬌美的身姿在雍容華貴的牡丹的映襯下更加動人心魄。孟昶與花蕊夫人,日夕在花下吟詩做賦、飲酒彈琴,直叫人只羨鴛鴦不羨仙。

    川中的蜀國就是這樣,無論是三國時期的蜀漢,還是五代十國前期的前蜀,還是現在的後蜀,都是第一代君王是當世之梟雄,能審時度勢割據一方,但是到了第二代都會沉迷于享樂,失去了進取天下的雄心壯志,因此都是兩代而亡。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20 10:18
第三卷 雛鷹展翅 第七十章 引火燒身

    大宋奪取了荊南和湖南兩地,從戰略空間上隔斷了後蜀與南唐之間的聯系,從地勢上看可從東面對川中虎視眈眈。孟昶得知此事,心里面擔憂,立刻召集眾大臣商議道︰“眾位愛卿,如今大宋崛起北方,已經奪取了荊南節度使和武平節度使兩地,如今我蜀國該如何抉擇?”

    丞相李昊奏道︰“啟稟皇上,如今大宋國力日益強大,微臣觀大宋治國效仿大漢、大唐,頗有一統宇內之心,為我蜀國計,不如派使者稱臣納貢,以免大宋以此為接口派兵征伐。”

    孟昶听了心里大驚道︰“李卿言之有理,以卿之見當派何人前往?”

    李昊還沒有回答,王昭遠就上前大聲說道︰“啟稟陛下,微臣有言上奏?”

    孟昶極為喜愛王昭遠,高興地說道︰“王卿有何高見?”

    王昭遠奏道︰“皇上,我蜀國地勢險要,更兼有三峽天險,難道大宋的軍隊能從天上飛過來不成?以微臣之見,皇上盡可放心。何必為大宋白白送上金銀錢糧呢?”

    孟昶听得有理,立刻忘了其他,繼續安心地與花蕊夫人等眾女享樂。

    繼而大宋派使臣曉諭大宋皇子武功郡王與南唐司徒大人之女大婚,大宋與南唐結為姻親。孟昶急忙召集王昭遠商議道︰“王卿,大宋要與南唐結為姻親了,如此朕當心大宋會對我蜀國不利,愛卿可有高見?”

    王昭遠深思半晌,然後說道︰“皇上,如今大宋強盛,微臣思之北漢、南唐等各國都與我國一樣深為懼之。這次大宋邀請各國派使臣前往汴京參加大婚就是想向我們展示他們的國力,行那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把戲。皇上正好可派人趁機聯絡各國使臣,若能聯合幾家共同攻宋則勝算大矣。”

    孟昶見王昭遠分析的頭頭是道,心中大喜,贊道︰“不枉了王卿號稱‘當世諸葛’,如此對策也只有王卿可以想到。那麼以王卿之見朕當派誰人出使大宋?”

    王昭遠推薦道︰“伊審征靈活多變,可以為使。”

    孟昶拍案道︰“好,那真就依王卿之言派伊審征前往大宋。至于如何行事,王卿可派人見告于伊卿。”

    王昭遠謝道︰“臣定不負皇上所托。”言畢緩緩退去。

    夜晚,王昭遠府邸

    王昭遠看著下首坐著地伊審征說道︰“伊大人,皇上此次派大人出使大宋,大人可知此次之行責任重大否?”

    伊審征本就依附與王昭遠,是以王昭遠才推薦他前往汴京,所以也就直接說道︰“下官愚鈍,還請王大人指點。”

    王昭遠說道︰“大宋此次出兵攻取了荊南與湖南兩地並與南唐結為姻親,皇上擔心大宋會對我蜀國不利,是以想借著此次中原各國都在汴京之機請伊大人聯絡對大宋不滿者,若能聯合幾家對付大宋,則我蜀國無憂。”

    伊審征听了不解地問道︰“王大人,大宋剛剛經歷了兵戈,下官想他們暫時還不會對外用兵。若我們與他國聯合主動攻擊,我恐怕惹怒大宋後果不堪設想啊。”

    王昭遠見伊審征並不是往日的惟命是從,頗為惱怒道︰“伊大人,若我國不采取行動,難道要等大宋準備好了主動攻取我國嗎?以我蜀國之力若能再加上其他諸國合力,別說對抗大宋,就是消滅大宋都是有可能的。”

    伊審征見他發怒,也是連忙道歉道︰“下官思慮不及大人深謀遠慮,下官必定听從大人吩咐在汴京與其他各國的使臣接觸,一定完成大人交代的重任。”

    王昭遠這才滿意的點點頭,笑道︰“伊大人身負重任在汴京可要小心啊。來,我敬伊大人一杯,預祝伊大人能早日成功歸來。”

    伊審征到達汴京與各國使臣都住在驛館里。但是為了慎重,這幾家都沒有主動聯絡,一直苦苦等待著機會。直到趙匡胤召見他們,等吳越使臣覲見的時候,南唐使臣查文徽、北漢使臣劉斌榮和伊審征三人站在大理石廣場等候。

    整個廣場都是禁軍,但都距離他們較遠,相互之間的談話無人能听到。這才是他們聯絡的最好地方,是大宋守衛最嚴密的地方,但他們的談話又無人能聞,真正是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伊審征正發愁如何打開話頭,沒想到劉斌榮卻已經當先開了口︰“各位大人,听聞汴京城中春風樓里的姑娘嬌美嫵媚,好評如潮,下官想在那兒款待各位,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伊審征感到劉斌榮和自己的打算是相同的,就附和道︰“地方是好地方,可是得選個好時辰,如果人太多,我怕那些姑娘們羞澀啊。”

    劉斌榮看了伊審征一眼,笑道︰“沒想到伊大人還是惜花之人,放心,在下已經想好了。武功郡王大婚當日全城歡慶,待大婚散了之後咱們前往可好。”

    伊審征道︰“果然是好時辰。那就要劉大人破費了。”

    劉斌榮見查文徽一句話也不說,就勸道︰“查大人與周大人同朝為官,如今周大人成了貴國和大宋的國丈,查大人也跟著沾了不少光啊,我和伊大人真是羨慕。”

    查文徽冷哼一聲道︰“我與周大人雖然同朝為官,但我不屑用自己女兒的一生幸福換取自己富貴。”

    伊審征看著道︰“查大人高風亮節,在下佩服。我們也是為大宋的強盛而喝一杯,不知查大人有此雅興否?”

    查文徽看著眼前的二人,心里道鬼相信你兩家能為大宋的強盛而高興,口里道︰“大家心照不宣,到時候查某必定前往。”

    劉斌榮見談妥了,就道︰“武功郡王大婚後二位可以跟著在下的馬車一同前往。”

    趙德昭大婚當夜,他們三人相互對視互相與大宋的官員們敬酒聊天,待到趙德昭回到內院,眾人都散去了。三人一同到春風樓密談後就先後回到驛館休息。

    伊審征回到蜀國,見了王昭遠馬上請功道︰“回大人,下官在汴京已經同北漢和南唐都談妥了。”

    王昭遠沒想到事情竟然如此順利,高興地道︰“他們兩家如何打算?”

    伊審征道︰“回大人,北漢答應了咱們兩家可以聯合出兵。但是南唐國主害怕打戰,不敢出兵,只能答應不幫助大宋。”

    王昭遠質疑道︰“大宋剛剛與南唐結為姻親,你能肯定南唐不會把我們的行動泄露給大宋?”

    伊審征高興地說道︰“大人放心,南唐的使臣查文徽素來與周宗不和,周宗以女獻大宋,查大人心里鄙夷,也是極為贊同我們的行動。”

    “好,既然如此,我立刻奏請皇上派人前往太原商議聯合攻宋之事。我們兩家南北夾擊,我就不信不能滅了大宋。哈哈哈……”王昭遠此時好似已經看見自己領兵攻佔了汴京城,得意地大笑起來。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20 10:21
第三卷 雛鷹展翅 第七十一章 大宋名將

    “咚咚咚”,大清早的就有人敲著門,武功郡王府的門房很不情願地穿好衣服小跑著打開門。如此早就有人敲門,他害怕是皇上有要事前來找武功郡王的,因此也是很著急的來開門。結果打開門卻是一位看上去風塵僕僕、但他並不認識的中年人,看那模樣也不像是宮中派人的人,于是問道︰“你是何人?”

    那人見終于有人開門了,略帶緊張地說道︰“在下從川中趕來有事特來求見武功郡王。還請通報一聲。”

    門房一听不是大宋的官員,心中被他這麼早就驚醒的不滿頓時從心底像火一樣燃燒起來,怒道︰“有你這麼早就來求見我們王爺的嗎?也不看看時辰,打擾了王爺休息豈是你這樣的人能擔待的了的!”說完了就要動手關門。

    那人立刻用手攔住要合上的門,著急地說道︰“是在下魯莽了,但是情況緊急,還請大哥通報一聲。”

    門房根本不理他的話還是一如既往的要關門,但是門被那人看似緊張的推著,他用盡了渾身的力氣也關不了門。看著那人雖然疲憊但是明亮的雙眼,知道這人不是個簡單的人,于是說道︰“好吧,你先在門口等著。我這就去向王爺稟告。”

    听了此話,那人方才放開自己的手,任憑那紅色的大門慢慢關上。

    門房請後院的侍女前來稟告的時候,趙德昭其實已經醒了。雖然新婚甜蜜,但是由于趙匡胤說過以後還要靠他自己爭取,所以他雖然很享受和周薇在一起的快樂,但是每天早晨早早地起來和王承衍、韓崇訓、石保吉等三人練習的規律卻是仍然堅持著,順便趁著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多多培養感情,畢竟他們以後可是自己最可信的人,畢竟他們過不了幾年就要迎娶自己的妹妹而搬離。

    這個時間,從川中來的人有緊急情況求見,有這兩個信息趙德昭就知道肯定是關于蜀國的事情。“難道要與蜀國交兵了嗎?”趙德昭一邊穿著衣服,一邊自己心里默默想著。繼而讓人通知請那人大廳相見。

    趙德昭到了大廳,那人匆忙抱拳作揖道︰“蜀國趙彥韜見過武功郡王。”

    趙德昭打量著這個第一次才相見的人,見他雖然身量不高、但聲音洪亮,雖然低頭作揖,但是雙眼仍然不時地抬起偷看著他的人。

    那人見趙德昭也在緊盯著他,趕忙將看向趙德昭的雙眼收回。趙德昭說道︰“在下正是趙德昭,只是不知道閣下是誰?找本王何事?”

    趙彥韜說道︰“在下本是蜀國山南道節度使兼平章事王昭遠帳下的裨將,奉王昭遠之命前去太原見北漢劉鈞的。”

    趙德昭听了馬上明白其中的緣由,但是還是問道︰“趙將軍能夠棄暗投明,本王很是敬佩。只是不知趙將軍為何要見本王呢?”

    趙彥韜拱手道︰“在下有心投靠大宋但是苦于在大宋無相識的人。王爺領兵平定荊南和湖南,在我蜀國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是以在下特意前來求見王爺。”

    趙德昭道︰“多謝趙將軍。既然趙將軍能夠前來投靠我大宋,趙德定不負找將軍所望。稍候我帶趙將軍前往皇宮見皇上吧。”

    趙彥韜雖然神情激動,但卻從身上取出一蠟丸然後說道︰“王爺,這是孟昶給劉鈞的密信,由王爺送給皇上即可。小人就不用去見皇上了吧。”

    趙德昭說道︰“趙將軍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大宋送來如此重要的情報,本王怎能貪功?還是由趙將軍親自送給皇上吧。”

    趙彥韜听了感動道︰“王爺大恩,小人永世不忘。”

    趙德昭忙勸說道︰“趙將軍客氣了,這本就是趙將軍的功勞,本王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而已。”

    一向不很少上朝的武功郡王竟然有事求見皇上,眾臣都竊竊私語起來。待得趙德昭身在朝堂上時才閉口,朝堂上立時安靜了下來。

    趙匡胤知道自己的這個兒子如今是不喜歡上朝來听政的,今日一反常態肯定是有要緊事情。于是笑著問道︰“v延瀉沃匾 氖慮榍蠹蓿俊br />
    趙德昭道︰“啟稟父皇,今日清晨有蜀國裨將趙彥韜求見孩兒送來了關于蜀國聯合北漢的信息,孩兒知道事情緊要特意帶此人前來求見父皇。”

    其實此事已經在趙匡胤的意料之中,他與趙普對視相笑,然後說道︰“既然如此就宣他上殿吧。”

    趙彥韜跪在地上,此時已經被朝堂上壓抑地氣氛嚇得完全沒有了早晨偷看趙德昭時的勇氣,伏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只是雙手高高舉著蠟丸呈了上去。

    趙匡胤猜到蜀國會聯合北漢攻擊大宋,但是沒有想到蜀國派去聯絡北漢的人竟然前來投靠。承旨太監王繼恩下去拿起蠟丸,送給了趙匡胤。趙匡胤一剖為二,取出密信但見上面寫道︰“早歲曾奉尺書,遠達睿听,丹素備陳于翰墨,歡盟已保于金蘭,洎傳吊伐之嘉音,實動輔車之喜色。尋于褒漢添駐師徒,只待靈旗之濟河,便遣前鋒而出境。”

    看罷大笑道︰“很好,朕正愁沒有討伐蜀國的理由,不想孟昶就這樣知趣的送了上來。趙愛卿如此功勞,朕當銘記。”

    趙彥韜戰戰兢兢地回道︰“皇上英明神武,微臣願效犬馬之勞。”

    趙匡胤道︰“趙愛卿能識天命,朕頗感欣慰。不過還請愛卿在汴京呆得幾日後返回成都告訴孟昶已經聯絡成功,讓蜀國毫無準備。朕自會派大軍前去平定川中,到時出其不意,何愁川中不平。待平定了川中,朕自會重重有賞。”

    趙彥韜叩謝道︰“謝皇上。微臣定不負皇上所托。”

    此時右班中卻有一人站了出來說道︰“皇上,臣有事上奏。”

    趙德昭沒想到此時還有人膽敢出列說話,不由地看了上去,但見此人儀容簡樸、神態恬靜,臉上沒有一絲一毫的膽怯或是興奮。

    趙匡胤見是他站了出來,不由地笑道︰“原來是曹愛卿。曹愛卿剛從晉州調至樞密院,不知有何事要上奏?”

    曹彬言道︰“皇上,川中自古以來就以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著稱,李太白詩中更言道‘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如今既然趙將軍前來投靠,不啻于天送我大宋川中的活地圖。微臣認為趙將軍能夠在我軍中擔任向導更有利于我大宋。”

    趙匡胤听了沉吟道︰“若不讓趙愛卿回去,朕恐蜀中有所準備。”

    曹彬上前道︰“皇上,蜀中多年未經歷刀兵,軍士早已沒有士氣,對我軍來說不值一提。反而是川中的險要地勢才是我軍最為謹慎的。”

    趙匡胤想了想道︰“曹愛卿言之有理。”又對趙彥韜說道︰“趙愛卿,那你就听從曹愛卿建議留在我軍陣中作為前軍向導吧。”

    趙彥韜听了臉色有變,但還是說道︰“臣遵旨。”

    曹彬雖然沒有看到趙彥韜變了的臉色,但是卻听出了他顫抖的聲音,心里已經想到其中的緣由,上前道︰“啟稟皇上,趙將軍忠心前來相投,若皇上封趙將軍為我軍向導,臣恐對趙將軍留在蜀中的親人不利。若孟昶對趙將軍親人下手,微臣恐對皇上親賢的威名有損。”

    趙匡胤本沒有想到此處,如今見趙彥韜听了曹彬的言語看向曹彬的眼光充滿了感激之情,知道是自己疏忽了,想到曹彬能考慮到如此細致的地方,高興地說道︰“那依曹愛卿之見,朕當如何?”

    曹彬說道︰“皇上可下旨通曉蜀中與我朝的邊境各州縣言趙將軍是蜀中細作,已經被我朝斬首示眾。如此蜀中自可認定趙將軍是忠于他們的臣屬,自會優待趙將軍的家人。而趙將軍可改變穿戴藏在我軍營中作我軍的向導。待得我朝平定蜀中,趙將軍再與家人相見即可。”

    趙匡胤听了贊道︰“好主意!就依曹愛卿。”

    退了朝,趙匡胤宣趙光義、趙普、曹彬和趙德昭在他的御書房相談。趙匡胤當心對著趙德昭說道︰“v眩  皇牆荼磽帕肥共鼙潁 緗窀嶄氈桓富嗜蚊 嗝茉憾汲兄肌D憬裉焓塹諞淮魏筒馨 湎嗉傘!br />
    趙德昭剛才在朝堂上听趙匡胤稱他為曹愛卿,就馬上想到了這位北宋自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最為倚重的大將。現在听趙匡胤親自介紹,馬上見道︰“趙德昭見過曹將軍,以後還請曹將軍指教。”

    曹彬沒想到這位王爺如此謙恭,早已是惶恐,忙說道︰“武功郡王謙虛了。王爺如此年少就能領兵平定荊南和武平,曹彬不敢當。”

    趙匡胤笑道︰“國華,你就不要謙虛了。v馴暇鼓曖祝 院竽憧梢  薅嘀傅闃傅闥 !彼低輳 土 趟檔潰骸凹熱皇窆  媳焙汗掖笏危 敲匆欄魑恢  抻Ω門珊穩飼叭俊br />
    趙普道︰“武功郡王上次領兵出戰已經顯示出了卓越的領兵才能,如今就要武功郡王再此領兵出征吧。”

    趙光義等這個機會已經很久了,也是說道︰“皇上,v迅嶄脹昊椋 翟誆灰巳盟轂穌鰲;故淺嫉  市址鐘前傘!br />
    趙德昭沒想到趙普能如此光明正大的支持自己,想到趙普、竇儀都支持自己,若自己還要退縮已不是喪失了先機,也接著說道︰“為我大宋效勞是孩兒的本分,孩兒不敢因自己大婚而退縮。孩兒向父皇請命。”

    趙匡胤見自己的弟弟和兒子都爭著領兵出征,心里一時難以決斷,就問道曹彬道︰“曹愛卿,依你之見朕當派何人前往?”

    曹彬自幼熟讀史書,對皇室爭權之事心里早有預料,今日見武功郡王和晉王都爭著領兵出征,心里早有計較,但是若自己光明正大的支持某一人,必定會得罪另外一人,于是想了想道︰“回皇上,雖然此次趙將軍前來相投並沒有讓蜀國聯合北漢南北夾擊我朝的計策成功,但是若我朝派遣大軍出征蜀國,北漢必定不會放過攻擊我朝的大好機會。是以臣認為蜀國要派人平定,北漢亦需防備,也許我朝此次會面臨兩線作戰的局面。”

    趙匡胤听了曹彬的分析,笑道︰“既然如此,朕就讓晉王和v訊劑轂穌靼傘!/div>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20 10:24
第三卷 雛鷹展翅 第七十二章 水陸並進

    第二日早朝,趙匡胤坐在龍椅上對著下面的文武百官說道︰“趙彥韜,你且對朕說說如今蜀中百姓的生活如何?”

    趙彥韜答道︰“回稟皇上,孟昶初繼位之時還能勵精圖治、一心為民,百姓生活由此安康,然而現今卻因為寵愛花蕊夫人,整日里尋歡作樂,不再過問國事,寵幸王昭遠、韓保正等奸佞小人。如今百姓生活困苦,連上天都降下征兆等待賢主前往解救。”

    趙匡胤問道︰“愛卿所言當真?”

    趙彥韜忙跪下叩首道︰“臣不敢欺瞞皇上。成都有百姓從地中挖掘出一塊圓木,那百姓本想劈開了當柴燒,不想圓木里面卻隱隱有‘太平’二字,有相士看了曾言道‘須破了才能太平’。由此大家都知道只有賢主破了成都,蜀中的百姓才能生活太平。此事整個成都府的人都知曉,微臣不敢有半點欺瞞。”

    趙匡胤大笑道︰“好,既然是上天的安排,那朕就代天伐虐。”說完看了下面的眾人,高聲說道︰“我大宋承天啟命,朕登基以來日日操勞,以統一天下、重現漢唐盛世為己任。如今朕派大將平定蜀中,並非是因為蜀國欲聯合北漢攻擊我大宋,而是因為蜀中孟昶不思進取,貪圖享樂而致百姓生死于不顧,如此之人豈可牧守一方。如今天意讓朕伐蜀,朕豈能不遵從上天之意?”

    說到這兒,環顧下面肅穆靜听的眾大臣,然後說道︰“惜秦時,司馬錯為秦拿下蜀國,秦國才能在之後的統一戰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漢高祖據有巴蜀之地,方能與楚霸王爭衡天下,建立大漢;三國時晉先滅蜀而後才出兵江東。朕若統一天下,還天下百姓一個安定祥和之乾坤,就必須統一蜀中。”

    靜了片刻,突然高聲說道︰“來人呢,擬旨。封武功郡王趙德昭為西川行營主帥,忠武軍節度使王全斌為副帥,統領人馬從鳳州南下替朕把蜀中取來。”

    趙德昭和趙光義昨日在議事時就知道他們兩人必定有一人去蜀中,有一人將帶兵防備北漢,是以今日都站在朝堂上靜靜地等著听候趙匡胤的安排。听到皇上如此安排,趙德昭立刻上前領旨謝恩。

    趙光義見趙匡胤安排了趙德昭去蜀中,那麼他自己就是北漢了。蜀中兵力不如大宋,關鍵是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北漢兵力比蜀中精銳,但比起大宋還差半籌,況且一路上地勢平坦,只要用兵沒有多大的失誤,應該能夠建立功勛。趙光義心里反復比較了南北兩方,覺著都難易都差不多,好似自己北漢反而還較容易一點,心里坦然接受了皇上如此的安排。

    趙普見皇上安排了趙德昭領兵就沒有再說什麼,于是出班說道︰“皇上,臣趙普有事啟奏。”

    趙匡胤本來想退朝然後約見趙德昭談談此次出兵的事情,沒想到趙普卻有事要說,于是好奇地說道︰“丞相有何事要奏?”

    趙普說道︰“皇上,蜀中天險以劍閣和三峽為最,如今武功郡王既然領兵從鳳州出兵攻取劍閣,進而圖取全川。臣思之如若我朝能再派將領統領水軍從秭歸出發沿三峽入川則可大增勝算。還請皇上思量。”

    趙匡胤听了趙普的建議,初時心里頗為不滿︰蜀中久不經兵戈,兵馬不如大宋的禁軍能征善戰,根本沒有水陸並發的必要。但是待得趙普說完,心里靜靜一想,才想到大軍若進川,北漢必然乘勢而出。大宋雖然不懼蜀中和北漢的南北夾擊,但是若戰事曠日持久,對大宋的國力消耗必然甚大。如此又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休養生息去統一南唐、吳越。想到此,心大悅,說道︰“幸虧丞相提醒,朕險些犯下過錯。那依丞相之見朕當派何人領此水路兵馬?”

    趙普昨夜早就想好了對策,此時不慌不忙地回道︰“稟皇上,臣認為樞密院都承旨曹彬曹大人可勝任。”

    趙匡胤本就很欣賞曹彬,此時見趙普推薦的是曹彬,心里大喜道︰“好!就依丞相之言。”說完看向曹彬說道︰“曹愛卿听封。”

    曹彬剛從晉州團練使調至京城擔任樞密院都承旨,根本沒有想到自己還能統領一軍前去川中。方才听到趙普推薦他,心里知道此事已是定局。听得皇上傳喚,馬上跪下道︰“臣曹彬恭請聖命。”

    趙匡胤道︰“朕封你為水軍統帥,劉光義為副帥協助,你二人從秭歸領水軍沿三峽進川。”

    曹彬待趙匡胤話音剛落就叩首道︰“臣領旨。皇上萬歲萬萬歲!”

    趙匡胤見沒有什麼事情了就說道︰“若無事就都散了吧,各府準備兵馬器械錢糧。李崇矩、曹彬和趙德昭到朕御書房。”

    隨著皇上身邊太監尖聲叫道︰“退朝。”中書省、樞密院和三司的各官員都下去忙著為大軍出征準備去了。

    李崇矩以樞密使“參知政事”,為宰相的輔助,通稱“使相”;同時他又奉命“判三司”——監鐵司、度支使、戶部使,稱為“三司使”,分掌天下山澤物產、財用出納、戶口賦稅,“判三司”即為國家最高的財政職位。他本想著下了朝去部里好好安排這次出兵的錢糧器械,卻沒想到皇上竟然讓他先去御書房議事。心里揣測著皇上的用意,腳下已經前往御書房了。

    趙德昭只見過李崇矩幾面,都是說些官話,關系上卻還沒有只見過一面的曹彬從感覺上來的熟絡。于是向曹彬點頭笑著旨意,然後跟著李崇矩見趙匡胤。

    進了御書房,趙匡胤先對李崇矩說道︰“李愛卿,朕此次出兵蜀中,定能取得孟昶全家上下前來汴京。如此還要勞煩愛卿在汴京風景秀麗之處選取地址為孟昶建立府邸,記著,要華美寬敞,萬萬不能因為孟昶是我朝俘獲而來而心生了怠慢。”

    李崇矩沒想到還沒有開戰皇上就要讓他派人為孟昶修建府邸,全身立刻被趙匡胤的自信感染,渾身的血液好似漸漸熱了起來,躬身回道︰“臣定當不負皇上所托。”

    趙匡胤笑著道︰“既然如此,李愛卿就先下去準備出征大軍的所需吧。”

    待李崇矩出去,趙匡胤對曹彬笑道︰“曹愛卿,你剛剛從晉州趕到汴京,朕就要讓你領兵去川中了。”

    曹彬心里感動,忙說道︰“多謝皇上關愛,為皇上效命是微臣的分內之事。”

    趙匡胤道︰“朕知道你的家人還等著你在汴京安頓好了等著你迎接。這樣吧,愛卿先為朕平定了蜀中,然後朕再賞賜愛卿府邸一座,愛卿就可接家人過來團聚了。”

    曹彬哪里想到趙匡胤讓他來御書房只是為了這些自己的瑣事,雙眼微紅,跪下說道︰“皇上如此厚愛,臣肝腦涂地不能報皇上萬一。”

    趙匡胤上前扶起曹彬道︰“曹愛卿此次領軍出征,責任重大,況三峽天險最是凶險,曹愛卿可要珍重。”

    曹彬再三效忠必效死命,然後方才在趙匡胤的允許下先行退下.

    趙德昭見趙匡胤舉手投足之間讓兩個大臣都心悅誠服地出了御書房,心里默默想著其中的駕馭手法,眼楮卻是看向了趙匡胤。

    趙匡胤笑著看著他道︰“你可知父皇為何派你去蜀中,而讓晉王去北方?”

    趙德昭可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此時也沒有時間去揣摩趙匡胤的所想,于是很干脆地說道︰“兒臣不知,還請父皇訓示。”

    趙匡胤見他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笑道︰“其一,朕此次出兵伐蜀,不僅要讓孟昶全家前來汴京居住,還要讓蜀中的百姓知道我大宋天命所歸,代表的是上天的旨意,是以軍馬一定要做到秋毫不犯。你上次領兵不僅讓高繼沖和周保權心甘情願且平安地來到了汴京,而且因為杖責慕容延釗之事在禁軍中擁有很高的威望。朕希望你此次仍然能夠約束兵馬,不冒犯蜀中的百姓。”

    趙德昭听了忙應是。

    趙匡胤接著說道︰“其二,晉王雖然跟隨我時間頗長,但是也是第一次領兵,是以他建功立業很是急迫,心急必然猛攻,蜀中地勢復雜,易守難攻,萬事還需緩緩圖之,欲速則不達。因此父皇認為你比較適合去蜀中,而晉王則適合去北邊。北漢兵馬並不遜色于我朝,況有契丹協助,是以偏重于沙場爭雄,晉王去了正好符合他的脾性。”

    趙德昭吃驚于趙匡胤竟然連這個微小的心理都能琢磨,心里對他的敬佩又重了幾分。

    趙匡胤又繼續說道︰“你此次領兵若擅長對陣蜀兵,我是一點都不擔心。唯有蜀中山川險要,你可得小心了。萬事三思而行。”到了此處看著趙德昭恭恭敬敬地態度,又笑著說道︰“山川如何險固,萬事還得由人。你也無需有所壓力。父皇觀你上次領軍之能,此次平定蜀中還是容易的。朕念在你兩次出征的辛勞上就準許你此次攻佔了城池府中的財帛可仁你拿去封賞部下,但是蜀中的土地和百姓卻是要秋毫無犯。”

    趙德昭听了趙匡胤的這些訓示,連連點頭稱是,絕對是一副惟命是從的樣子,趙匡胤看著他唯唯諾諾的樣子,還以為此刻趙德昭因為要出征了急著回府見兒媳,不由笑罵道︰“好了,父皇就說到這,相信你自己可以做好。如果心里著急就先回府吧。”

    趙德昭方才真的是沒有想到此,此時見趙匡胤既笑又罵的樣子才知道趙匡胤的想法,心里也是覺得應該要回去了好好地安慰安慰周薇了。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20 10:26
第三卷 雛鷹展翅 第七十三章 當世武侯

    大宋邊境各州縣的城牆上都貼上了公告,但見白色的綢布上寫著︰今有蜀國細作趙彥韜途經我大宋境內欲秘密潛入太原,商議兩家聯合攻我大宋。天幸黃天保佑,宵小之徒已抓捕歸案。查附有司,定其罪名,已壓至汴京處斬。上面還有趙彥韜的畫像。

    此圖一出,大宋發兵攻打蜀中的軍情也很快抵達成都的王昭遠案上。

    成都

    蜀中酷熱,孟昶正與花蕊夫人在湖中樓閣消暑玩樂。正在興頭上,突然內侍前來稟告說王昭遠大人有急事求見。若是其他人,孟昶肯定就怒罵了,但是一听說是王昭遠,心里雖然不樂意,但是卻也不能不見。

    王昭遠收到趙彥韜身死和大宋出兵的消息就趕忙前來求見孟昶。他雖然受孟昶的寵愛而專權蜀國,但是如此軍機大事他還是知曉輕重的。況且他一直自比諸葛武侯,對自己的要求也是“鞠躬盡瘁”(後面那四個字他不會提的)。如此大事他又怎能隱瞞孟昶呢。

    王昭遠進了樓閣還沒有說話,孟昶就先言道︰“王卿,朕已經委國事于卿,有何事卿可做主,又何必前來煩朕。”

    王昭遠卻是先跪下叩首道︰“啟稟皇上,臣特前來領罪。”

    孟昶驚道︰“王卿對朕忠心耿耿,不知所犯何罪?”

    王昭遠道︰“臣派趙彥韜前往太原聯絡北漢南北夾擊大宋,不想趙彥韜被大宋發現並已經斬首示眾了。”

    孟昶听了是此事,根本不介意道︰“這也是趙彥韜自己不小心,壞了愛卿大事。愛卿不必責備。不過既然趙彥韜是為國事效忠,他的家人愛卿可要派人安頓好了。”

    王昭遠又叩首道︰“臣一定安頓好趙將軍的家人。”又繼續說道︰“皇上,有軍情傳來趙匡胤已經派了兩路大軍一路從鳳州由北向南而來,一路從秭歸由東向西殺來。”

    孟昶听了此軍情,已經嚇得渾身發軟,絲毫沒有了主見,忙問道︰“如此依王卿之見,朕當如何是好?”

    王昭遠听了絲毫不在乎地說道︰“皇上勿憂,我蜀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宋軍從鳳州而來的兵馬自有劍閣險要關卡阻擋,從秭歸而來的兵馬要經過三峽天險,宋軍不來則已,若來必定會困守此兩地而不能行進。到時等宋軍兵馬疲困,皇上再派大將領兵征討,則可不費吹灰之力就可打退宋軍。”

    孟昶忙道︰“朕當派何人領兵前往?”

    王昭遠回道︰“若皇上不嫌微臣才疏學淺,臣願為皇上分憂。”

    孟昶大喜道︰“若王卿能領兵前往,朕就放心了。”

    王昭遠馬上叩首道︰“皇上放心,臣此去定能打敗前來犯境的宋軍。若皇上願意,微臣或可領兵出三輔之地,為皇上將中原取來,讓那些井底之蛙知道當今天下英雄誰屬?”

    孟昶本來心里還擔憂大宋軍隊的進犯,如今听了王昭遠振振有詞地宣誓,頓時安心不少。又問道︰“王卿若去朕心甚慰。但朕恐王卿一人之力恐難為,不知王卿可有合適人選可同王卿同去迎敵?”

    王昭遠想了想回道︰“韓保正和李進弓馬精熟,可為微臣臂助。”

    孟昶大贊,然後頒下旨意封王昭遠為平北都統,韓保正和李進為招討使協助王昭遠到劍閣迎敵。

    大軍出發當日,蜀國丞相李昊代皇上孟昶犒勞大軍。李昊在前蜀就一直在蜀國為官,如今已經是七十高齡,因為在蜀中有著很高的威望,是以孟昶一直任他為相。當日,李昊不顧老邁的身軀早早地就趕到成都城外的軍營為王昭遠送行。但是等他到來時,王昭遠卻還沒有趕到。

    出征的將領見白發蒼蒼的李昊都已經趕到,但是身為主帥的王昭遠卻還沒有到,各個都有了怨氣,私下里不停地咒罵著王昭遠。李昊雖然才能不高,但是久在官場、老于世故,也能懂得大局為重的道理,于是緩緩地說道︰“各位將軍,如今宋軍進犯我國疆土,各位都是我蜀中大將,此去定要齊心同力,上可報皇上厚恩,下可保境安民。”

    丞相發了話,眾人方才閉口不言。

    日上三竿,王昭遠才姍姍來遲。只見他輕裘緩帶,戴一頂軟腳唐巾,手里拿一柄鐵如意,完全一副諸葛武侯羽扇綸巾的裝扮。王昭遠相貌生得很清秀,加上這一副打扮,看起來倒也似風流儒雅,極像六朝的人物。

    眾人前去迎他上了武擔山,行帳中早已備下酒宴,王昭遠毫不客氣地坐在了首座,完全沒有想到李昊是代表著皇上,並且是蜀國大臣。

    李昊沒有計較這些說道︰“大人此次領兵出戰定能夠建功立業。老夫在此恭候大人早早凱旋而歸。”說完了向王昭遠敬酒。

    王昭遠喝了酒,頓時豪氣大發,用手中的鐵如意指著帳外那些威武的精壯衛士,大聲說道︰“我此行廢只退敵,我還要帶著我蜀中的大好兒郎兵下長安,出潼關,取中原亦易如反掌。”

    听了王昭遠的大言,李昊心里很不以為然,但是他的年紀和性子又讓他覺得今日大軍出師之日,自己不能說些喪氣話,但還是委婉地勸說道︰“諸葛一生為謹慎,還望大人能夠像武侯那樣為我蜀國建立功業。”

    王昭遠听了李昊的建議不僅沒有半分受教的樣子,反而反駁道︰“武侯正是謹慎太過,所以才沒有輔佐後主統一天下。今日我領兵出征必然臨敵應變、出謀劃策,一統中原。”

    酒到了酣處,王昭遠突然離座而起,出了大帳對著中軍把手中的鐵和意一揮,中軍將領見了他的指令便揮動黃旗令牌,下面的大軍馬上開拔。但見黑壓壓的人群排著整齊地隊伍緩緩從軍營開動,刀光劍影照的天地無光。頓時間金鼓齊鳴,旌旗飛舞。隊伍一直向北前行,馬鳴嘶嘶,軍士無聲,長長的隊伍無窮無盡。此時的蜀軍倒也是軍容整齊,士氣高昂。

    “李公,如何?”王昭遠懷抱著手中的鐵如意,得意洋洋的向李昊問道。

    “好啊!大人真是武侯在世,我蜀國有此兵士何愁敵軍不退。有大人在,在下也可高枕無憂了。”李昊的此番回答倒也不是奉承。因為他看到軍隊方才的樣子,雄赳赳氣昂昂,怎麼也不像輸于宋軍的樣子。然後又接著說道︰“如此大人辛苦了,我們在後方靜候捷報。”

    王昭遠仰天大笑,進了自己的轎子,任由轎夫緩緩地抬著他跟著大軍前行。

    李昊看著大軍像一條長蛇漸漸消失在北方,心里盼著王昭遠能大獲全勝,又覺得大宋的軍隊也不易對付,嘆了一口氣回宮中向孟昶回復。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20 10:28
第三卷 雛鷹展翅 第七十四章 老將意氣

    大軍緩緩向西前進,趙德昭騎在馬上看著汴京城的西門,心里想著府里的周薇那雙臨行切切的雙眼,自從回到大宋,兩人還只是在大婚後呆在一起,其他時間趙德昭都是領兵出征,想想周薇一個人真是很不容易。

    正在馬上感慨,石保吉縱馬過來笑道︰“怎麼了,想府中的美嬌娘了?”

    趙德昭嘆了一口氣,沒有說話,只是舉起馬鞭裝模作樣地向他打去,石保吉很輕松地躲開了,但也發現趙德昭的心情真的不好,就勸慰道︰“蜀中兵力孱弱、沒有听說有哪幾個出名的將領?只是地勢險要而已,我們只要小心謹慎,應該很快就可以回來的。你又有什麼可擔憂的呢?”

    “像你我父輩當年從軍哪個不是好幾年才回家一次?男子漢大丈夫當志在四方,怎能效那凡夫俗子兒女情長?”听到王承衍的話音,趙德昭轉過頭來才發現王承衍和韓崇訓也騎馬過來了。

    趙德昭剛想說點什麼用來反駁王承衍的,話還未出口,韓崇訓已經開口道︰“我們不能和他比,人家畢竟兩人郎情妾意,真是羨煞我也!”

    趙德昭笑了笑,剛要開口,石保吉卻悄聲道︰“王將軍來了。”

    趙德昭向後看去,王全斌帶著一個將領模樣的人縱馬向他們這邊行來。

    王全斌出身將門,自幼就膽識過人。同光四年郭從謙發動兵變打進宮城,唐莊宗李存勖的近臣宿將全部逃遁,當時只有王全斌等十幾個人拼死抵抗,在混戰中唐莊宗不幸被亂箭射中,王全斌不顧危險將其扶至絳霄殿,直到莊宗死去,才大哭而去。唐明宗即位,任命王全斌為禁軍列校。後晉初,以戰功升護聖指揮使,後周時歷官右廂都指揮使、行營馬步都校等,曾跟隨周世宗平定淮南,攻克瓦橋關。大宋初,李筠造反時,王全斌跟著慕容延釗從汴京出發平叛,在平叛中奮勇殺敵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其作戰勇猛給趙匡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以,這次趙匡胤就派他和趙德昭一同平蜀。

    王全斌身量並不高,但是渾身散發出濃濃的熱氣,整個人像一團火一樣充滿了能量。他身後的那個將領倒是高高的個子,雖然身體瘦,但是那雙長滿老繭的手告訴這幾個少年此人並不像看上去那樣瘦弱。

    見過禮,王全斌指著他身邊的那位將軍道︰“武功郡王,這位是跟隨我多年的史德威將軍。”

    趙德昭拱手道︰“史將軍。”

    史德威冷冷地說道︰“史德威見過武功郡王。”

    王承衍見他態度冷淡,雙腿一緊馬腹就想上去怒罵,韓崇訓急忙握住他的胳膊,王承衍立刻又靜了下來。

    他們二人的動作都是在一瞬間發生的,但是卻絲毫不落的落在了王全斌的眼中。王全斌也擔心史德威的態度讓趙德昭發怒,畢竟眼前的這位皇子是連慕容延釗都敢打的人,就急忙解釋道︰“史將軍,武功郡王雖然年少但是連平荊南與武平兩地。當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趙德昭正琢磨著自己到底什麼地方得罪了這位初次見面的將領,听了王全斌的話才知道原來是因為自己四人年紀輕輕就獨自統領兵馬,讓這位久經沙場的大將認為自己四人是仗著父輩的威名。

    趙德昭知道這種事情是無可避免的,自己四人確實年紀輕了點,但是只要在戰場上嶄露出真正的實力,就會很快得到他們的認同和幫助。于是放下介懷說道︰“v涯晟偈肚常 院蠡掛 臚踅 褪方 嘍喟鎦!br />
    王全斌沒有想到身為天潢貴冑的趙德昭胸懷竟然如此寬廣,連忙說道︰“大家都是替皇上效命。以後還要齊心協力完成皇上所托的重任。”

    石保吉忙附和道︰“老將軍言之有理。小輩們受教了。”

    史德威跟隨王全斌多年沙場征伐,對王全斌的勇武佩服萬分。此次皇上竟然讓一個十六歲的少年當主帥,讓王全斌當副帥,是以他的心里為王全斌很是不平。方才又听到趙德昭思念家里的妻子,而韓崇訓還不知羞恥地說到‘羨煞’,他就徹底認定這四個人都是成蔭了父輩的威名才得以領兵的,心里越發的有氣。所以方才見了趙德昭才態度冷淡。如今听了王全斌的勸解,知道大戰將起,若自己意氣用事惹得趙德昭等小兒記恨,此次出征豈不是壞在自己的手中。思量至此,已是悔恨萬分,但讓自己向這幾個小輩道歉有是萬萬不能地,于是抱拳說道︰“既然皇上讓武功郡王領兵,末將定當從命。”說完騎馬就向大軍前頭奔去。

    看著王全斌無奈地對趙德昭笑了笑,然後縱馬追了過去。

    韓崇訓嘆道︰“老將就是老將,不僅心胸開闊,而且識得大體啊。”

    趙德昭看著王承衍,又似是給自己說著︰“我們如此年紀就獨自統兵作戰,那些沙場老將心中有些怨氣也是可以理解的。圖爭口舌之利有什麼好處?若要讓這些沙場老將認同就需要在戰場上展現我們的實力。放心吧,馬上就輪到我們大顯身手了。”

    說完帶頭縱馬追向大軍,後面的韓崇訓王承衍石保吉三人也拍馬緊緊追了上來。

    趙德昭和王全斌統領兵馬一路出了汴京,經過鄭州、洛陽到了潼關,然後揮軍過長安、鳳翔,終于抵達鳳州。

    鳳州本是後晉的領地,劉光遠立漢代晉時被當時正勵精圖治的孟昶派兵奪了過去。當時北方契丹、後漢、北漢和後周相繼諜變,朝政混亂,是以都無人注意此地。經過了十數年的太平,此地的軍馬都已經多年不知兵戈了。

    看著眼前的鳳州城,史德威縱馬出陣,高聲喊道︰“我乃大宋武功郡王麾下大將史德威。你們蜀國無端聯合北漢欲對我大宋不利,如今我等奉皇上旨意前來討伐,若識時務,早早地投降,不然大軍過處,雞犬不留。”

    看著城下黑壓壓的軍隊,那從刀光劍影中反射出來的沖天殺氣就已經讓鳳州的知州羅同宣和統兵將領薛銅頭暈目眩。看著身邊戰戰兢兢地士卒,別說出城作戰,就是站在城牆上手中的兵器都似握不住。兩人看到此情景互相看了一眼,很是默契地先是搖了搖頭,然後點了點頭,之後就由薛銅大聲喊道︰“對面的宋軍听著,我們投降!”

    話音剛落,城頭上已經飄起了數面白旗,原來有些士卒早已經在身上藏了白旗,等待危及時刻拿出來投降。如今見主將已經發了話,于是高興地從懷中拿出準備好的白旗,掛在手中的長槍上揮舞。

    王承衍本想借此向史德威展示自己的武藝的,而史德威也想借著此戰告訴這幾個少年真正的沙場爭鋒,卻是誰也沒有想到第一戰竟然是不戰而勝。于是暗暗平息各自的想法,等待著下面的戰事。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20 10:31
第三卷 雛鷹展翅 第七十五章 刮目相看(上)

    王昭遠坐著軟轎悠哉游哉地終于到了劍閣,在城下看上去劍閣就像是一個穿著盔甲的巨人,虎視眈眈地盯著下面的人,讓他生出不敢妄動一步的念頭。待得到了城頭上,感覺自己竟與天高,白雲都似在腳下。

    劍閣的守軍將領早已恭候多時,但是王昭遠見了他們卻沒有多說幾句就借著一路勞累,先下去精心沐浴更衣了,他的舉動完全沒有一點宋軍壓境的煩惱。既然主將如此有信心打退敵人,下面的將領們也都各個放開了自己緊張的心情,立刻大擺宴席為王昭遠接風洗塵。

    宴席上每一個將領都向王昭遠敬酒並稱贊王大人有若武侯在世,有王大人在宋軍不足為慮。王昭遠喝了酒又听了這許多的贊美之詞也是飄飄然,全然忘了詢問宋軍的情況。

    此時,鳳州不戰而降的軍情還沒有傳到劍閣,王昭遠第二日酒醒才記起此番是來打退進犯的宋軍的,于是招來韓保正和李進說道︰“前方傳報宋軍已經抵達鳳州,如今可能圍困鳳州城,你二人可敢先領兵前往救援鳳州?”

    韓保正的父親是隨著孟昶一同打下蜀國的大將,待蜀國穩定了才娶妻生子有了他,是以韓保正雖然從小習武但卻沒有經歷過戰陣,家將的忍讓讓他以為自己的武藝當世已是無敵,哪里將前來進犯的宋軍放在眼里,這次隨著王昭遠前來退敵,卻是早生了活捉敵將、顯威名于宇內的心理,如今听了王昭遠的話,立刻說道︰“都統大人放心,水來土淹、兵來將擋,待我前去救援鳳州定要活捉敵將獻給大人。”

    李進從軍多年,雖然蜀國多年沒有戰陣,但是畢竟年紀大經歷的事情多,戰場上變化莫測,沒有絕對的把握獲得勝利。听了王昭遠的話卻是沉默著,沒有說什麼。

    王昭遠听了韓保正的夸口,大喜道︰“韓將軍少年壯志,真是我蜀國的英才,既然如此,我就命韓將軍和李將軍先帶領前鋒救援鳳州,我自率大軍隨後。”

    領了將令,韓保正馬上帶著兵馬急匆匆前往鳳州,李進見韓保正如此,當心他有何不測,于是小心謹慎的帶領本部人馬策應。

    拿下了鳳州後,王全斌建議大軍要趁著鳳州城不戰而降、敵人尚未得到消息而快速突擊,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趙德昭也很贊同,于是命令史德威和韓崇訓兩人帶著人馬在前方探路,自己與王全斌帶著大隊人馬緊緊跟著。

    趙德昭之所以選擇韓崇訓和史德威搭檔就是看重韓崇訓是他們三個人中性子隨和並且為人冷靜。如果派了王承衍,他們兩人肯定會一路賭氣,如此則不利于前鋒行軍;石保吉雖然不像王承衍性子火爆,但是他表面上會听史德威的話背地里卻不能保證他會使出什麼手段出氣。

    韓崇訓也是明白此點,因此在和史德威同行地時候都盡量以自己年少識淺不懂戰陣而一切都听史德威的。史德威見他如此懂事也就漸漸放開了這些不甘的想法,專心領兵前行。

    幾日後,前方探馬回報前方發現敵人蹤跡,史德威立刻興奮地要率兵前往,韓崇訓勸道︰“史將軍,我們只是率領前部兵馬,前方敵情不明,末將當心寡不敵眾,我們還是先行撤退等匯合了大軍再做計議吧。”

    史德威听後不耐煩地說道︰“兩軍忽然相逢,敵軍或許尚未得知我軍也在此,若此刻率軍突襲,在敵人措手不及之下定能獲勝。若韓將軍膽怯可在後面看某殺敵。”說完高聲說道︰“全軍听我將令,立刻向前方突進。”

    史德威縱馬在最前沿,韓崇訓看著史德威一邊揮舞大刀,一邊召喚著大軍前行,擔心萬一敵人有什麼陰謀,所以立刻趕了上去,在史德威後面照顧著他。

    兩軍相逢,各有探馬,況且大軍行走飛塵漫天,所以在史德威知道了前方有蜀軍的同時韓保正和李進也知道遇上了宋軍。李進听到探馬說前方發現宋軍旗幟,想了想就對著欲領兵接站的韓保正說道︰“韓將軍,宋軍出現在此地,說明鳳州城已經是凶多吉少,或許已經失守。我們還是退回去匯合王大人的兵馬再做定奪。”

    韓保正哪里把宋軍放在眼里,雖然李進好言相勸,但是他哪里听得進去,反駁道︰“李將軍此言差矣,王大人令我等領軍相救鳳州城,若方遇見宋軍就撤退豈不是動搖軍心?宋軍一路遠來此刻必定疲憊不堪,我軍應趁此時機奮勇殺敵,以報皇上厚恩。”

    李進听了韓保正此言,也覺得他說得有理,就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在此地整軍備戰,以逸待勞,韓將軍定能擊退敵軍。”

    韓保正听了立刻約束兵馬、排兵布陣等著宋軍前來。

    史德威領軍前來發現蜀軍已經嚴陣以待,他久經沙場,知道此刻還不適宜前行攻擊,所以當先停駐馬匹,然後高聲叫道︰“大宋武功郡王帳下先鋒官史德威在此,前方何人,快快通上名來準備受死。”

    韓保正听了大怒,縱馬提槍上前道︰“我乃蜀國招討使韓保正,區區宋人竟敢冒犯我蜀國邊境,若此時投降我或可饒你一命。”

    史德威怒道︰“無知小兒不識天兵到此,竟然狂妄至此。受死吧。”說完驅馬殺向韓保正。

    韓保正舉槍相迎,兩人槍來刀往殺在一處。韓保正本是憑著初時的怒意迎敵,對陣了幾個回合已經累的氣喘吁吁,汗流浹背,手中的槍越來越慢。

    李進見韓保正已經露出敗相,擔心他遭到不測,心急之下拿起弓箭等到李進和史德威分開少許就向史德威射去。

    史德威眼看著自己就要活捉敵將了,不想對面一枝箭像流星一樣向自己飛來,轉瞬間就到了自己眼前,想躲已經遲了。雙眼睜得圓大看著箭向自己飛來,心里嘆氣,不甘地等待著死亡的到來。

    說時遲,霎那間,從他的身後飛來一枝箭正與前方的箭枝相撞,兩枝箭相撞的聲音對別人來說只是清脆的一聲,但是對史德威卻是聲音震耳,看著兩枝箭落在了地上,汗水從他的額頭上順著鼻梁流了下來。

    韓崇訓在後面緊張地看著史德威和韓保正對陣,待得發現敵將根本不是史德威的對手才放下心來注意著敵方的另一個將領。看見李進搭弓射箭,早已知道他要何為?于是自己也趕忙拿起長弓,但是畢竟慢了一步,李進的箭已經向史德威飛去,韓崇訓不敢怠慢,立刻向天空的那箭枝射去。

    待兩枝箭相撞落地,韓崇訓又搭起弓箭向李進射去。李進沒想到對面的少年竟然也有如此高超的技藝,心里大驚。待得韓崇訓第二枝箭飛來,慌亂之下無可避免,拿起手中長弓向箭枝斬去。弓去箭落,但是弓弦已經斷裂。

    史德威回過神來才知道是韓崇訓救了他,來不及相謝,又揮刀向韓保正砍去,韓保正早已經沒有了剛開始的傲慢,打馬就向自己陣前退去。

    韓崇訓見敵方大將都已喪膽,立刻指揮兵馬殺了過去,大軍如潮水一樣向蜀軍沖了過去,蜀軍哪里見過如此氣勢、如此可怕的敵人,嚇得拔腿就跑,兵器旗幟很快就散落一地。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20 10:33
第三卷 雛鷹展翅 第七十六章 刮目相看(中)

    王昭遠帶著後隊人馬緩緩北上,過了葭萌關行了不足十里就看見嘉陵江像一跳蟒蛇橫亙在前方,兵馬踏上嘉陵江的浮橋,身體隨著橋身上下晃動,耳中听著下面江水滾滾的浪濤聲,王昭遠心里膽怯起來。

    王昭遠剛走了幾步就退出浮橋,返回對面自己的軟轎中正要吩咐轎夫抬著他經過浮橋,但是待坐在舒服的軟轎中卻想到既然此浮橋如此讓人心驚膽戰,那些如果自己陳兵一岸,依仗如此天險何愁不能把宋軍困于此處,若曠日持久宋軍原來必定糧草不足,到時候自己趁勢而出兵,勝利豈不是唾手可得?

    想到此,王昭遠忙令兵馬停止,一邊命令過了嘉陵江的兵士返回在岸邊安營扎寨,一邊派了探馬前去打探前方軍情。

    不曾想剛剛建立營寨就看見前方塵煙滾滾,好似大隊兵馬逼來。王昭遠暗暗慶幸自己讓人馬停了下來,不然肯定要在半路上遇到這些兵馬。

    正要派人前去攔住前方的兵馬詢問是哪路人馬,不成想韓保正和李進已經落入他的眼中。韓保正早已經沒有了離開時的從容和驕傲,頭盔已經不知落在何方,而李進平常最為珍愛的銀槍也不在手中。

    王昭遠趕緊讓兵士們迎接潰敗的蜀軍進入大營。正要詢問他們發生了什麼事情,怎麼這麼快就落敗了,誰知後面又有兵馬趕到,知道是後面追擊的宋軍,也顧不上再向他們詢問了,帶著將領們站在營寨前看著前方。韓保正和李進縱馬進了營寨,下了馬狼狽地趕到王昭遠身邊。

    眾人眾星拱月般的圍著王昭遠看著對面的宋軍停在對岸,然後一個長挑瘦削的中年漢子和一個極為俊秀的少年兩個將領看著他們端詳了半晌,之後相互間說了幾句話就再也沒有繼續過橋,只是約束宋軍在對岸列陣等待。

    王昭遠見宋軍停了下來,就轉向韓保正和李進說道︰“你二人前去救援鳳州怎地如此狼狽而回?”

    韓保正羞愧萬分沒有回答,李進只得說道︰“末將隨著韓將軍在救援鳳州的半道上遇到前方宋軍的埋伏,虧得韓將軍奮勇殺敵才讓我等逃脫。”

    韓保正哪里會想到李進竟然如此說,本待想要交代實情,但是王昭遠卻搶先說道︰“兩位將軍放心,宋軍雖然狡詐,但是我軍現在有如此天險,只要我們在這里堅持數月,宋軍遠來糧草必定運輸困難,待得他們缺糧,我軍再趁勢攻打,不愁敵軍不破。”

    眾將領都拱手稱贊道︰“都統大人智謀深遠,末將等自愧不如。”

    韓保正見王昭遠此時正沉浸在自己的奇思妙策里,哪里還想著他們的失敗,王昭遠既然不過問,他也是深知王昭遠秉性的人,知道自己此時說了宋軍的英武可能會動搖軍心,王昭遠肯定會借故責備自己。于是也就不再向王昭遠坦白自己失敗的經過。

    史德威和韓崇訓帶著兵馬一路緊緊追著韓保正和李進,到了此地發現一條大江攔在前方,只有一座浮橋可以通過,而浮橋的對面已經有蜀軍建立營寨緊緊地守著。

    史德威方才得到韓崇訓的相救雖然嘴里沒有說什麼,但是心里已經知道眼前的這個少年不僅僅是節度使的公子,本身也有不錯的武藝,方才的那種箭術就比他強不少。因此,現在也不再仗著自己的資歷獨斷專行。看到蜀軍舉動,他用商量的語氣對韓崇訓說道︰“敵方顯然已經有了準備,不如我們在此等候大軍前來再一起商議破敵之策如何?”

    韓崇訓也覺得如此地勢對己方不利,點頭同意。于是二人約束兵馬緊緊地盯著對面的蜀軍,卻也是生怕萬一放松了警惕被蜀軍打個偷襲那就當真是大意失荊州了。

    兩個人在此等候和對峙了不到一個時辰,石保吉和王承衍就率兵趕了過來。石保吉見他二人在此率兵不動,就問道︰“二位怎麼再此不動?”

    史德威听得這句話好似有像他質問的語氣,雖然佩服韓崇訓的技藝,但是對石保吉胖頭圓腦的樣子也如先前般瞧不起,肚子里一句“你想沖過去就去”還沒有說出口,韓崇訓已經笑罵道︰“你怎麼也變成急性子了,難道你沒有看見前方的情形嗎?”

    石保吉在後隊隨著趙德昭的大部人馬前行,听的探子回報說前鋒遭遇了敵軍,雖然相信以史德威和韓崇訓的武藝肯定能應付,但為了以防萬一,趙德昭還是讓他和王承衍先帶著一部騎兵快馬趕來。

    一路上見蜀軍旗幟輜重散了一地就知道韓崇訓他們勝了,一路追到此還沒有來得及觀察情形就脫口問了一句,听得韓崇訓此話,他和王承衍才看到前方河流阻攔,僅有的能通過的浮橋對岸已經被敵軍設了營寨牢牢守住。

    石保吉看完了心有不甘地說道︰“難道就這樣把咱們阻在這兒了?”

    韓崇訓本想出聲勸他耐心等待趙德昭和王全斌到來共同商議對策,誰想他的話還沒有說出口就听到王承衍大喝道︰“我們不能就此停在這里。大宋的好兒郎們,不怕死的隨我一起沖!”

    說完跳下馬來提著大刀就沖向了浮橋,後面跟著他的騎兵也跳下馬跟著他向浮橋沖了上去。

    王昭遠沒想到宋軍中突然來了一個黑臉少年獨身就敢闖浮橋,忙吩咐兵士們上前阻攔。誰曾想,王承衍雖然年紀輕輕但是一把大刀舞的閃閃發光,水潑不進。十數個蜀軍精銳圍著他都被他一一殺死。伴隨著被王承衍踢下浮橋的身影,一聲聲慘叫聲從下傳來,好似要撕裂天空一般。王承衍殺得興起,猛地從盔甲中抽出一只胳膊,光著膀子與圍攻的蜀軍交戰。宋軍在王承衍的激勵下也都上了浮橋沖了過去。

    石保吉和韓崇訓對視了一眼,笑了笑,什麼話也沒有說,兩人各自拿起弓箭射向對岸的蜀軍旗幟,兩枝箭如驚鴻一般從天空劃過,眾人但見天空兩道黑跡劃過,對岸營寨旗桿上的一面上書“蜀”、一面上書“王”的兩面大旗就從旗桿上飄落下來掉到了地上。

    王昭遠沒想到宋軍中突然冒出三個少年竟然各各都不弱,一個在浮橋上越殺越勇猛,帶動宋軍就要沖過浮橋了,兩個從對岸就可以彎弓射落自己營中的大旗。眼見大旗落在地上,心里沒來由地害怕起來,看見宋軍氣勢如虹地殺了過來,于是一邊指揮兵馬上前阻攔,一邊退到了營寨中。

    宋軍看見此士氣更加高漲,石保吉和韓崇訓把自己的長弓掛在馬上,紛紛跳下馬來提著槍沖向了浮橋。三個年輕人,一把大刀、兩柄長槍如三頭猛虎帶著宋軍沖向蜀軍。面對如野獸般凶猛的宋軍,浮橋上的蜀軍節節後退,就連後面的蜀軍都隨著後退的潮水退向了大營。

    史德威看著三個少年就這樣帶著宋軍從浮橋上殺向對岸蜀軍的大營,心里慚愧萬分,實在是沒有想到三人如此年紀就有無此的膽魄和武藝。想到自己先前還因為覺得這三個少年憑借父輩關系就當上了隨軍將軍而看不起他們,如今卻是他們三人奮勇殺敵,倒是自己卻顯得有點偏弱了。

    眼見得王承衍、石保吉和韓崇訓帶著宋軍就快攻到蜀軍的營門口,史德威高喊道︰“少將軍尚且不怕,我們又有何懼之?建功立業在此一舉,大家隨我沖啊!”說完帶著剩下的全部人馬沖過浮橋沖入蜀軍的大營,宋軍投入全部兵力在四位主將的帶領下越戰越勇,很快就沖進了蜀軍的大寨中。

    王昭遠看著宋軍在自己的營寨里橫沖直撞,如入無人之境,而自己的軍隊節節敗退,很多人已經完全沒有了斗志,身邊的將領們看著宋軍如此善戰都心生了恐懼,知道大勢已去,就慌忙帶著收束殘部逃向葭萌關。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20 10:35
第三卷 雛鷹展翅 第七十七章 刮目相看(下)

    天色已近黃昏,四下里靜悄悄的。久經沙場的大宋禁軍不用將領吩咐就自動打掃戰場,雖然也很累,但是主帥下的命令卻讓他們根本不想休息︰戰場上的所得歸個人所有。禁軍的待遇本來就很高,足夠他們養活自己的家人。如今有了主帥的這道軍規,進軍們更加賣力,拼死拼活地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家人過上好日子。如今既然不用觸犯軍令就可以獲得所需使得打掃戰場這個苦累的活計如今成了搶手活。

    趙德昭看在江邊默默看著宋軍在戰場上忙碌著,一路趕來才得知王承衍、石保吉、韓崇訓和史德威他們四人已經打勝了兩陣,就連王昭遠設在如此天險的營寨也被他們奪下了。心里面既有為這幾個同伴的勇猛欣喜,但是看見上下左右漂晃的浮橋上沾滿了血跡,鮮血一滴一滴地從木板上掉落入江水中,滿目鮮紅伴隨著滔滔的江水讓人不得不聯想到大戰時的凶險,此時他也不得不擔心起他們的安危。

    無暇再顧及其他的情況,趙德昭快步走入王昭遠遺留下來的大帳中,看見史德威、韓崇訓和石保吉都圍著王承衍,趙德昭心髒快速跳動起來,以為王承衍受了很大的傷,快步走到王承衍身邊緊急地問道︰“承衍的傷勢如何?嚴重嗎?”

    話音剛落,王承衍已經從三人的包圍中站了起來,笑著說道︰“沒事,只是肩膀這兒被人偷襲挨了一槍,不嚴重。等軍中大夫來了上點藥就好了。”

    趙德昭看了果然只是右肩膀那兒受了傷,現在用布裹著,心里放松,說道︰“幸好傷勢不嚴重,方才進帳時被你們嚇一跳,我以為傷勢很嚴重呢。”

    石保吉道︰“這是我第一次見身邊的人受傷,當然擔心了。都怪承衍,好好的殺敵干嘛把盔甲脫了光著膀子?”

    王承衍呵呵一笑,說道︰“當時殺的興起,哪里管得了這許多。況且現在傷勢也不嚴重。”

    史德威這時好似已經和他們很融洽了,插口道︰“此次幸好是王將軍神勇,不然我們現在恐怕都還在對岸呢。”

    趙德昭看著史德威對王承衍是真的佩服,知道王承衍的勇武已經得到了這位沙場老將的認可,因見王承衍的肩膀還隱隱有血跡流了出來,趕忙說道︰“先不要高興了,趕快找隨軍的大夫前來包扎傷口吧。”

    史德威听了忙道︰“末將略懂包扎,不如就由末將替王少將軍上藥並包扎吧。”

    石保吉突然從自己隨身攜帶的布包里拿出一束藥說道︰“這是我父親的金瘡藥。上次他得知我要上沙場派人送來的。在荊南和湖南沒有用上,這次倒是該它幫忙的時候了。”

    史德威結果藥高興地說道︰“石將軍久經沙場,末將也是佩服的很呢。既然是石將軍的金瘡藥末將想來肯定是好藥了。”說完就精心地為王承衍上藥然後才用大帳中早就準備好的白布替王承衍包扎起來。那小心翼翼的樣子就像是一個大哥哥在關愛自己的弟弟,深怕他感動任何的疼痛。

    史德威剛包扎好王承衍就跳了起來,揮舞著自己的胳膊,然後笑道︰“藥是好藥,史將軍的包扎也很到位,我現在感覺好多了。沙場老將就是沙場老將。”

    不知道他最後一句話是在夸獎石守信的金瘡藥,還是在夸獎史德威的包扎技巧,但是看到他像沒事的樣子,眾人都松了一口氣。

    王全斌沒有跟著趙德昭急于進入大帳,他先是吩咐探馬前往前方打探蜀軍的軍情,之後自己親自繞著蜀軍的大營巡查了一番,待確定大軍今夜可以在這個大寨里休息後才又安排了一部禁軍四下里巡邏,安排好了這些事情後他才進入軍中大帳。

    進了大帳正好看見王承衍和史德威在那歡快的聊著,在史德威的臉上一點也沒有了昨日的冷淡和輕視,他笑道︰“德威今日興致很高啊,能否給老夫說說今日的戰事?”

    史德威羞愧的站了起來,紅著臉講起韓崇訓用箭救了他,王承衍浴血浮振奮大軍士氣,石保吉和韓崇訓箭射蜀軍大旗後匯合王承衍三人如猛虎般叩開敵人大營這一番經過,听的王全斌也是連連贊賞,待史德威說完後對著他們三人說道︰“經過今日大戰,末將才知長江後浪推前浪、英雄出少年啊。末將先前心存輕視之心,還望三位少將軍莫要怪罪。”

    王承衍高興地用右手擊打史德威的胸膛說道︰“小輩們不敢,史將軍千萬莫放在心上。”不想打在史德威身上卻觸動了肩膀的傷口,“哎呦”叫了一聲。石保吉和韓崇訓都笑了起來。

    王全斌捋著胡子喜道︰“沒想到三位賢佷已經繼承了你們父親的衣缽,真是虎父無犬子。三位將軍有兒如此真是可喜可賀啊。”

    王承衍、石保吉和韓崇訓面對這位和自己父親曾經浴血奮戰的老將可不敢托大,紛紛站起來拱手到︰“多謝老將軍贊賞,小兒輩不敢當。”

    晚上大帳中王承衍石保吉和史德威像很要好的朋友一樣聊著,韓崇訓笑著走到趙德昭的身邊詭秘的說道︰“今日我們三人可用鮮血拼殺才博得了老將的認同。接下來就要看你的了。”

    趙德昭被他的這一舉動弄糊涂了,一時之間沒有想到其他,問道︰“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韓崇訓在他的耳邊說道︰“別裝糊涂了。先前老將們輕視我們,認為我們是靠父輩的關系才到了如今的地位。說道憑借父輩的關系,你的靠山可比我們大多了。如今我們三人浴血奮戰才過了關,接下來就看你如何拿下葭萌關了。”

    趙德昭看著韓崇訓又似得意又似笑看風雲的笑容,心里也是暗暗決定要努力表現表現的,但是面上仍然無所謂的說道︰“明日到了葭萌關前在說吧。到時候大家都出主意,肯定能拿下葭萌關。”

    韓崇訓見趙德昭說了句無關痛癢的話,哈哈笑了兩聲就過去和史德威說話去了。

    趙德昭看見如今眾人心齊,高興地說道︰“今夜我軍就在此營中休息,明日大軍開拔葭萌關。今日你們幾個確實辛苦了,明日還有戰事,吃過飯後就早點休息吧,。我和王老將軍會安排好巡夜的。”

    四人肅穆拱手遵命。
Nineider 發表於 2009-3-20 10:38
第三卷 雛鷹展翅 第七十八章 直指人心

    葭萌關因地處葭萌縣而得名。葭萌古時為苴侯國,是蜀王弟弟葭萌的封地,秦滅蜀後在此置葭萌縣,治所在今昭化南。三國時代,蜀漢改葭萌為漢壽,晉統一全國後,又改漢壽為晉壽。東晉時分晉壽縣,設晉安和益昌縣,晉安縣治所在晉壽南,益昌縣治所在今昭化。隋代改晉安為葭萌,復用秦漢舊名。

    葭萌關地處秦蜀交通要道,嘉陵江與白龍江會合之處,陸路上通漢中,下至成都,順嘉陵江而下,可達巴西重鎮閬中,故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人們形容葭萌關是“峰連玉壘,地接錦城,襟劍閣而帶葭萌,踞嘉陵而枕白水,誠天設之雄也。”

    趙德昭領兵來到葭萌關,但見葭萌關關前關後山巒疊嶂,危岩峭壁,四周都是高高的城牆,稀稀疏疏地數目郁郁蔥蔥。從下可以看見一條石階小道曲曲折折地通到關上,除此小道其他地方都是亂石。蜀軍的大旗在關上飄揚,看著城下的宋軍。

    王全斌看到此處嘆氣道︰“此關如此險惡,若正面強攻必然損失慘重。非奇計而不能攻克。”

    韓崇訓附和道︰“是啊,此關依山而建真是易守難攻。看來這次是遇到真正的困難了。”就連一向崇尚猛攻猛打的王承衍這次都不在沖動。

    趙德昭正在沉思如何攻打葭萌關,石保吉在旁邊感慨道︰“此關險要,除非我們能把他們引出來,不然還真不好攻打。”听到石保吉說道引對方出來,趙德昭想到王昭遠,微笑道︰“王昭遠受孟昶重用,一直以武侯自稱,昨日連輸兩陣蜀軍士氣大跌,蜀軍中肯定有人開始埋怨了,王昭遠听了一定心有所不甘,如果我們先派人在關前辱罵,王昭遠定會忍不住派人出戰,只要我們假裝敗陣,引得他們出兵追趕,這樣我們就可以殲敵于野外。”

    王全斌听了贊道︰“好計!”

    趙德昭又道︰“既然王老將軍同意,那本王就決定了。今日我們就再留一日于蜀軍讓他們心生埋怨。從明日派人到關前辱罵。”

    “你們蜀軍都是膽小鬼”

    “蜀國沒有男兒了,蜀國的姑娘們怎麼辦?”

    “當然是嫁給我們了”

    “王昭遠是什麼當世武侯啊,應該去了後面的那個字”

    “什麼字啊?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兄弟不明白”

    “就是把‘諸葛’中的後面的字去了”

    “那不就是諸(豬)了嗎?”

    “哈哈哈……”

    ……

    ……

    從第二天開始趙德昭選擇軍中看起來嗓門大頭腦靈活的禁軍就站在葭萌關前開始辱罵,如此連著罵了三天。

    王昭遠自那日領兵退回葭萌關里就一直在懊惱,在嘉陵江那麼險要的關卡沒有守住讓他這個自稱是當世諸葛的人慚愧萬分。這次宋軍趕到葭萌關,因為他沒有說話,所以其他人都沒有商議迎戰的事情,只是在關上小心的守著。幸好宋軍在關下看了半晌就撤退了,大家都舒了一口氣。

    沒想到從第二天宋軍就開始在關下叫罵,那辱罵聲聲聲入耳,刺激著關上的每一個蜀國的男兒,有些將領雖然知道是宋軍的計策,但是仍然忍不住心中的激憤,一心要領兵出去。但是沒有王昭遠的軍令大家又都不敢動。就這樣到了第三天這些人便開始抱怨王昭遠來︰“都統大人還說自己是武侯在世,現在我們窩在此地就這樣被他們辱罵嗎?”

    王昭遠站在關頭上听著下面的宋軍辱罵,看著宋軍的人馬從第一天的開始逐漸減少,到了第四天就只是兩個少年領著第一天一半的兵馬在關下懶洋洋的佇立著。

    從早晨到了中午,陽光越來越強烈,下面的兩個少年都下了馬坐在地上開始喝起了酒,宋軍也都席地而坐,一副懶散的樣子。看到此種情況,王昭遠大喜,立刻升帳議事道︰“下面的宋軍經過這幾天的辱罵已經心生輕視之心,我決定立刻發兵攻打。”

    李進站出來說道︰“都統大人,宋軍很明顯是想引誘我們出城作戰。我軍應該堅守此關,萬萬不能出戰啊。還請都統大人慎重。”

    王昭遠听了李進的勸諫本來開始猶豫了,但當听到李進說道“請大人慎重”,王昭遠立刻想到了諸葛一生唯謹慎,所以毅然決斷道︰“皇上如今正在宮中翹首以待等著我們的捷報,若我軍始終堅守此關不知要到何時才可以破敵。如此豈不是辜負了皇上的托付。我決定了,立刻出兵。”

    見王昭遠如此堅決,李進再也沒有勸諫,眾人穿盔戴甲點兵開始出戰。

    今日是韓崇訓和石保吉兩人帶著兵馬前來關下辱罵,到了中午眾人剛下了馬休息就見城門大開,蜀軍像潮水一樣涌來,韓崇訓和石保吉慌慌張張地收束人馬匆忙迎戰,但是宋軍已經疲憊,又都餓著肚子,根本擋不住蜀軍的沖擊,情急之下韓崇訓石保吉帶著兵馬迅速撤退。

    王昭遠見宋軍開始潰敗,立刻指揮全城的兵馬全部追了過去,關上只留下了少量的兵馬。王昭遠自己坐在城牆上揮著手中的鐵如意,看著大軍追逐著敗退的宋軍,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如此刻般接近諸葛武侯。

    韓保正和李進及眾多蜀軍將領帶著大軍一路追趕著前方的宋軍直到快接近前面的大營了,韓保正和李進才停止了追擊說道︰“此地距離葭萌關已遠,切莫中了宋軍的埋伏。”

    兩人正準備領兵退去,不曾想前方煙塵滾滾韓崇訓和石保吉已經率領宋軍從正前方攻了過來。

    待到此時眾人已經知曉中了宋軍引蛇出洞之計,急忙領兵返回,但是史德威和王承衍又領兵從半路殺出把他們截住。大宋的禁軍列著整齊的軍陣,或刀斬,或槍刺,或盾牌掩護,像一個龐然大物緩緩移動,速度雖然慢,但蜀軍根本無法阻擋,所過之處蜀軍面對的都是死亡。

    李進和韓保正此時已經無心關注各處的戰況,兩人收集身邊的兵將集中力量合力突圍,浴血奮戰之下終于殺出重圍像葭萌關逃去。宋軍越戰越勇,眼看著逃出無望,包圍圈中的蜀軍都紛紛放下兵器投降。

    趙德昭留下石保吉領著部分兵馬收束降兵,自己率領大軍慢慢追趕著前面的李進和韓保正。

    王昭遠坐在葭萌關城牆上等著蜀軍大勝歸來,誰料等來的卻是一干殘兵敗將,急問之下才得知遇到了埋伏。正尋思對策,不想遠處仿佛萬馬奔騰而來,城牆都似在顫抖。逐漸地,宋軍的大隊人馬緩緩像葭萌殺來,王昭遠看著身邊這少量的兵馬,羞愧之下感覺氣血翻涌,一口鮮血就噴了出來。

    眾人紛紛叫著“都統大人”“大人”,趕了過來扶住王昭遠,但是王昭遠已經昏迷,沒奈何,眾人帶著全部人馬退向劍閣。

    走在那條通過葭萌關的小道,王全斌向身邊的趙德昭問道︰“王爺,末將在最初建議由末將領一隊人馬趁著葭萌關空虛趁機攻城,這樣我們就有可能拿下王昭遠。不知王爺為何不準?”

    趙德昭笑道︰“王昭遠自稱是當世武侯,但是我軍都知道其實他根本沒有真才實學。若孟昶一直讓此人統領兵馬與我軍對戰,那麼我軍的勝算就會大增。若果如王將軍所說行事,相信王將軍定可拿下葭萌關並且活捉王昭遠。但本王寧願蜀軍的統帥是王昭遠,因此本王沒有同意王將軍的建議。還請王老將軍見諒。”

    王全斌听了沉思半晌才說道︰“這此不是和楚成王殺子玉而晉文公慶賀有異曲同工之妙嗎?王爺高見,末將不如。”

    史德威又問道︰“我們打敗李進和韓保正,本可以快速趕過去追上他們的?為何王爺卻讓我們在後面慢慢追趕?”

    趙德昭又道︰“李進和韓保正都不是有賢名的大將,捉與不捉都不會影響大局。若我們容他們趕到葭萌關則足可以讓關上的蜀軍聞風喪膽,沒有斗志,所以他們定然趁著我大軍還麼有趕到之際撤退,如此我軍則可不費一兵一卒拿下葭萌險關。若我們追上了李進和韓保正,再快速推進,我擔心葭萌關上的兵卒困獸猶斗之下死守此關,則我們要在此關下損失很多將士的姓名了。”

    史德威听了還沒有說什麼,王全斌卻是又說道︰“為了怕城中的守兵在左右都要死的情況下困獸猶斗,讓攻城的士兵損失慘重,通常攻城的一方都會圍三缺一,讓城中的守兵有能夠逃出去的路。沒想到王爺此招卻是讓葭萌關的守兵有逃出去的時間。妙哉,妙哉啊!”

    趙德昭道︰“老將軍謬贊了,本王愧不敢當。本王也是覺得只要有逃出去的希望,所有的人都會想到逃亡而不是死守城池。”

    王全斌看著慢慢向上前行的趙德昭,心里卻已經想到了趙匡胤,雖然趙匡胤年輕時是以作戰勇猛出名,而眼前的趙德昭卻是以出謀劃策、分析冷靜讓他敬佩,但是不論如何,父子兩人都是那麼地讓身邊的人充滿信任。

    “皇上後繼有人啊!”王全斌感嘆道,然後匆匆追了上去一同進入葭萌關守將府邸。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