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三國小兵之霸途 作者:一級煙槍王(連載中)

 
uuuuuuuuuu 2012-12-27 09:43:1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126 1724934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1:28
第六百五十三章 文鬥

    曹操對於司馬徽給他所謀劃的這一個毒計真的打心底抗拒,也由此而看出了這個司馬徽跟他根本就不是同一路人。也認清了這個司馬徽那惡毒的本質,他根本就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隱士名人,只能算是一個披著一件人皮外衣的毒蛇。

    真的,曹操雖然也很信奉無毒不丈夫這句話。做什麼事,也可以不講原則,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

    但是,他也有著自己的底線。首先,他很清楚,自己是一個漢人。其次,他所做的一切,雖然不敢說為是為了自己,不是沒有私心,可是,他卻也是的確是做出一翻驚天動地的事業,心底裡還是有著一個振興大漢的理念的。

    他可以在驚慌失措的時候,殺害了呂伯奢一家,包括本可以不殺的呂伯奢本人。也可以陰謀暗害一些人,甚至一些自己的帳下的人,他覺得沒有利用價值了,或者是得罪了他,他都可以弄死他們。但是,最少,在大事大非的問題上面,他曹操卻看得很清楚。這個是他的做人之本。

    無論在何事,他絕對不可以做出有違作為漢人本心的事,也就是說,他做不出如劉備那般,挑唆那些異族人對漢人發起戰爭。他也是一個極為愛惜名聲的人,他絕對不會當真的做出屠殺漢人百姓的事。哪怕當年自己父親被殺害,他怒而下令要血洗徐州的事,最後還不是不了了之?他下面所殺的,只是一些陶謙的人,殺來震懾徐州軍民,想逼徐州方面不戰而降,從而讓自己輕鬆的奪取徐州罷了。或者當中會有一些屠殺事件,但絕非當真的對徐州地區的一些城鎮進行了血洗屠殺。這一個問題,在曹操現在治理徐州的時候,徐州的百姓對曹操的擁護情況也可以看得出來。否則,曹操就算是奪得了徐州,恐怕也難以治理得好徐州。難以讓徐州的軍民歸心。

    當然,說這些並不是說曹操就是一個什麼的好人,但是,卻可以說明曹操在一些大事大非的事上。他是絕不含糊的。

    因此,他現在,的確是真的要將司馬徽趕走的,若非看在司馬徽的名頭太大,不好太過得罪。加上與司馬徽關係盤根錯折的屬下也有不少,曹操才壓抑著心頭的怒火,沒有下令讓人將司馬徽打出去。

    不過,面對曹操的拒絕喝退,司馬徽僅僅只是臉色稍芥了一下,馬上就恢復了冷靜。

    他並沒有退下,而是依然冷靜的站在議事大廳之內,靜靜的盯著曹操。

    過了好一會,曹操似乎快要沉不住氣的時候,司馬徽卻啪啪啪的拍起了手掌來。那淡然的神色,也換上了一臉笑意,似是大為欣慰的笑對曹操道:「好好好!不愧是曹孟德,果真是一個真君子。老夫果然沒有看錯人,請孟德息怒,其實,方才之計,只是試探一下丞相你的真性情罷了。我等身為漢人,為大漢之臣民,特別是老夫。畢生鑽研華夏文化,深受我們漢人文明傳承的精華洗禮,也深得其教訓懂其道理。如果丞相你當真的採納這個有違我們漢人本質的計略,老夫只會對丞相你深感失望。不用丞相你趕老夫走,老夫也會一聲不吭的離開,並且,還會轉而去向新漢朝告密,讓丞相你加速敗亡。」

    「呵呵,要知道。新漢朝太傅,其實是夫老的女婿,但我為何不去為劉易出謀劃策,反而要來為丞相你獻策麼?」司馬徽生怕曹操不相信,不待曹操反應過來,馬上拋出了這一個秘密。

    那個,雖說劉易與司馬徽的女兒司馬如煙的事已經不是近段時間的事了。可是,對於曹操而言,卻還真的不知道這個秘密。畢竟,劉易的女人太多了,誰知道劉易身邊的每一個女人的來龍去脈?除非是劉易身邊最為親近的人,可是就算是如此,也不會有劉易身邊的文武百官會刻意的去打聽劉易的女人的出身來歷的事。真正知道的,也不會便隨議論自己主公的女人的事。所以,司馬徽與劉易有這個關係的事,曹操的人還真的不清楚。

    果不其然,司馬徽一說他方才是在試探曹操,跟著又說起這個秘密。曹操果然息怒了不少,被勾起了好奇心。

    曹操有點好奇的問道:「既然如此,那為何水鏡先生你還要前來助曹某?並非似乎又是如此熱心的想要滅了新漢朝及劉易。年前,你還跟左慈仙師去了洛陽,想要將少帝給本丞相綁來。你這樣做為何?」

    「哼!劉易那混蛋,騙走了我女兒,這也罷了,畢竟,這只是老夫跟劉易的私怨。可是,通過老夫的女兒,老夫才知道那混蛋竟然在密謀廢了少帝自己取而代之登基為帝。另外,老夫也瞭解清楚了,此劉易,實質要比當年的董卓更為惡劣,他此刻,不僅公然的**宮廷,還要將宮廷據為己有,宮裡的女人,他竟然一個都不放過,據可靠消息,連先帝之後,也早被劉易所辱,被禁在深宮。如此大逆不道的人,又如何當得老夫去為他謀策?」司馬徽裝出一臉孤高又痛心疾首的樣子道:「老夫等一眾本不出世的文人,心底裡最為看重的就是大漢的文化傳承,如果當年的讓劉易那混蛋奪得了天下,那麼漢之不漢,國之不國,到時候又成何體統?」

    「還有!爾等不知道,劉易那混蛋,他不知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道。沒錯,他是滅了不少異族,可是,他卻允許那些化外蠻族人遷入我大漢國境,並且還允許漢異通婚,如此一來,將來的大漢子民,他們算是我們漢人還是算是異人?這可是亂我華夏血統的非常嚴肅的事。絕對不能任由那混蛋亂來。因此,老夫必須要阻止他,絕對不能讓他得到天下。否則,以後的大漢,還能稱之為大漢嗎?」

    司馬徽一套一套的道理,言正嚴詞的道。

    「這個……」曹操聽起來,覺得司馬徽說的似乎也很有道理,這些可以關乎到整個民族血統的純淨的問題了。並且,曹操也知道,一些傳統的名士。他們對於傳承傳統非常的看重。尤其是對於漢室的看重的事上。這個,也是曹操遲遲不敢廢獻帝自立的原因,因為他害怕遭受到整個大漢天下的那些看重大漢漢室傳承的名人名士的口誅筆伐,曹操他害怕失去了大漢民間清流文人的支持。

    他拒絕司馬徽早前的計略。其實也有這一方面的原因,他就怕自己做出了屠掠漢人的事後,會被天下的名士文人聲討,就憑那些名士的名聲名望,將他曹操的壞事傳揚開來。他曹操恐怕就真的會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到時候,就算打敗了劉易,他又有何面目談及治理天下?

    「好吧,那曹某就姑且相信水鏡先生。不過,就不知道水鏡先生還有何良策可滅了新漢朝?」曹操將話題拉回到今天的主題上來。

    「嗯……」司馬徽點頭,作平復心情狀,故意思良許久,方才慢悠悠的道:「辦法也不是說沒有,只是卻並非是讓丞相可以馬上就滅了新漢朝殺了劉易。最多。也就只能讓丞相你暫時與新漢朝平分天下,可化解這一次有可能不可避免的戰爭。如若要最終打敗新漢朝,哪就得要看以後丞相的本事了。」

    「哦?」曹操一聽,不由對司馬徽更信任了幾分。因為,他更清楚自己現在的狀況,如果還想要妄談滅了新漢朝,殺了劉易,那似乎已經不非常困難,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務。就如早前這議事大廳當中的那些謀臣,一個個口若懸河誇誇其談所謀之策略。無一不是沖打敗新漢軍,奪取天下去的,所以,曹操不用怎麼考慮就否決了。新漢朝要是那麼容易被滅掉,那麼他曹操又何用等到今天?所以,司馬徽的說詞,卻深得他的心。

    所以,曹操不由正了正身子,作恭聽狀。

    「首先。我們必須要採取主動,打握好這個主動權,這是必要的。不過,卻不是說戰爭的主動,不是說要出兵去先攻擊新漢朝。」司馬徽豎起了一根手指道。

    「什麼?既要採取主動,卻又不是出兵去攻擊新漢朝,這又是哪一門子的把握主動權?如此說來,豈不是說等於我等軍將什麼也都不用做,就各自等著新漢軍的大軍殺上門來?」

    一些軍將一聽,就糊塗了,出言質問司馬徽,個別武夫軍將,他們可沒有如曹操那般恭敬那些文人名士,所以,說話也不會太過客氣。

    曹操的腦子也一時轉不過彎來,也臉帶疑問的望著司馬徽,等著司馬徽的解釋。

    「諸位將軍不用心急。」司馬徽擺擺手望向那些質問他的軍將道:「誰說戰爭就一定要出兵去打的?你們沒有聽說過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沒有聽說過不戰而屈人之兵?」

    「願聞其詳!」

    「我問爾等,真要打,不管是如何去打,你們都有必勝的把握麼?」司馬徽搖搖首,不待那些軍將回答,便自說道:「誰敢說跟新漢軍交戰能有必勝的把握?如此,沒有必勝的把握,那麼還打什麼?老夫所說的,可不是武鬥,而是文鬥。」

    「文鬥?」曹操居然也想不明白司馬徽所指。

    「各位,大家都知道,新漢朝打出了要統一大漢,平復大漢混亂的幌子來向天下諸侯出兵。一切,新漢朝做得都無可厚非,因為他們的確可以打著這個大義的大旗,沒有辦法,誰叫劉易的手上把持著一個少帝呢?可是,諸位有沒有想過,他們新漢朝可以做的事,其實我們也依然可以做,其實,丞相奪徐州,滅袁術打袁紹,也都是打著獻帝旨令討伐逆賊的旗號吧?因此,就算我們與新漢朝在實力上不能相提並論,可是在名義上,卻是相同的,認真說起來,可能我們的朝廷,方更能成為真正的正統漢廷,那劉易的朝廷,從一開始打著一個新字,這本就是有取代舊朝立新的意思,可暗示為早有謀逆之心。不過,少帝卻實實在在是先帝之子,這也沒法讓人從這一點上作太多的文章。」

    「嗯,沒錯,水鏡先生所言的確如此,曹某當初也試過從這方面入手,號召天下諸侯共起討伐劉易,可惜事不竟功。」曹操點頭認可司馬徽的說話,跟著又問司馬徽:「那水鏡先生打算從什麼地方入手與新漢朝文鬥?」

    「大義!我們從大義入手。因為,新漢朝以漢室的名義,打出平定大漢的名義來對天下諸侯用兵的。在這一點上,他卻不可以用在我們的身上,因為,我們朝廷,不等於一般的天下諸侯,我們可是能夠與新漢朝平起平座的一個朝廷。所以,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讓劉易沒有那個名義來向我們發起攻擊。」司馬徽道。

    「所以……」司馬徽接著道:「我們必須要採取主動,首先要馬上派出使者,前去新漢朝,恭賀新漢朝平定天下諸侯有功,對其進行讚賞,甚至,也可以適當的送上一些錢糧,以示犒賞新漢軍三軍。」

    「什麼?我們還要去恭賀新漢朝?還要給他們送糧?腦子沒傻吧?」

    司馬徽對那些軍將的質問不置可否,向曹操繼續說道:「如此有幾個意思,一是暗示我們朝廷也是跟他新漢朝一樣,是平起平坐的,甚至,我們對其恭賀對其讚賞,帶著一種我們比他們大,比他們正式,所以,才會去口頭上恭賀他們一下。二是,提醒新漢朝,他們扯著漢室的大旗討伐天下諸侯的事就此算是告一個段落了,他們的那一套,用在我們身上不合適,並且,我們也不吃他們這一套。三是,這是從側面告訴新漢朝,我們朝廷,已經對他們的心思已經洞察,告訴他們,我們也已經做好了迎擊他們的準備,讓他們要出兵攻擊我們朝廷的話,就得要好好的思量思量。」(~^~)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1:28
第六百五十四章 定策薦司馬懿

    「本丞相有些明白了,水鏡先生你的意思是說,我們要先聲奪人,不管這場仗如何打,我們都要先佔據大義道理,讓劉易想要攻擊我們,都要有所顧慮,要不然,就是出師無名。」

    「哈哈,便是如此,我們這樣,一來是起到佔據大義的作用,二來又可以給新漢朝一個警醒,讓他們不能隨意的出兵,再有,我們也在做好了準備,不管最終我們是否能打得贏這場仗,都告訴新漢朝,他們也絕對不會輕鬆。我想,只要我們做了這一步,起碼都可以給丞相你爭取更多的時間,讓丞相你更好的從容發展及佈置。」司馬徽一臉英雄所見略同的樣子,對曹操笑道。

    「可是,這只是嘴皮上的功夫,萬一新漢朝根本就不管我們的干涉,不在乎這個出師無名的聲譽,非要尋一個藉口來攻打我們呢?」曹操覺得事情肯定不會如此簡單,人家新漢朝大勢已成,換位思考,換了他曹操在佔盡了優勢的情況之下,又豈會再在乎這一點什麼的名聲大義?堂堂正正的出兵,直接聲討他曹操,打著營救獻帝勤王的名號來攻打他又奈何?反正,當真要打,又何懼沒有名目呢?

    「嗯,老夫所說的,只是我們的第一步。如果新漢朝又打出什麼的旗號來攻打我們,再走第二步。直接讓獻帝寫一封公開信送到少帝的手上,記住,是要送到少帝的手上,非是劉易,讓獻帝跟少帝敘敘兄弟之情,跟少帝商量商量,這個天下,他們兄弟由誰來掌管。」司馬徽應答如流的道:「要知道,不管是新漢朝還是我們許都朝廷,皇帝都是先帝之子,換句話來說,若按傳統來說。這只是少帝與獻帝的皇位之爭,如果他們兩兄弟在協商,那麼,下面的人又豈可亂來?」

    「哦?讓少帝與獻帝協商?這讓他們又協商些什麼?萬一劉易根本就不給機會這兩位皇帝協商呢?」曹操又問。

    「所以說。才要公開嘛。公告天下,獻帝下旨要求與皇兄對話,必要的時候,可以約一個地方來談嘛。至於獻帝要如何說,還不是由我們說了算?再大不了。就乾脆讓獻帝向少帝稱臣,但有條件的稱臣,可為外放番王,王府在許昌,別的什麼都不變。如此一來,在名義上,也一樣能讓新漢朝形成了形式上的統一,如此,劉易還有何名目來攻打我們?說真的,老夫認為。如果僅僅只是一個稱號之變,如此不失有一個最好的解決辦法。這樣一來,丞相你豈不就是在實際上達到了與新漢朝平分天下的目的?」

    曹操眼睛放亮,覺得司馬徽這個計畫甚妙,哪怕就當是權宜之計,只要可以讓新漢朝不出兵來攻打自己,那麼自己依然可以慢慢的發展,只要讓自己不停的發展下去,總有一天可以在實力上能與新漢朝平分秋色。到時候,到底誰攻打誰都說不準了呢。

    司馬徽的這個辦法。其實就是有點似秦未漢初之時,當時西楚霸王威凌天下,分封諸侯的時候。漢高祖劉邦不就是向項羽低頭,接受了漢中王的封號?現在。作為先帝之子,並且又是被董卓正正式式的立為漢帝的獻帝,以獻帝的名義,向新漢朝稱臣,那麼,總有資格稱王吧?

    曹操自認為。現在的劉易,就有點似當年的西楚霸王,武功蓋世,盛氣凌人,公然的聲討天下諸侯,打著統一天下的旗號到處出兵。而自己就有如當年的漢高祖劉邦,勢不如人,就低頭稱臣又如何?

    其實曹操自然不知道,在歷史上,司馬徽的這種想法理念,直接繼承到了其司馬家的後人身上,在篡謀了江山之後,大封兄弟親王。如此,便使得其司馬家的各個封王各自擁兵自重,最終導致了歷上的「八王之亂」,八王之間為爭奪皇位,互相混戰,從此直接讓本來經過三國戰亂而元氣大傷的大漢再一次自傷元氣,最終無力抵抗掘起的塞外異族,最終導致了悲慘的五胡亂華的慘痛歷史。

    現在,曹操自問,雖然自己現在已經得到了快速發展,整頓好了軍馬,也做好了隨時應戰的準備,可是,如果能夠不打這場仗,那麼就等於自己還有機會,一旦打起來,他覺得自己都不會有五成的勝算,心裡沒有一點底氣。所以,能夠讓新漢朝出不成兵,曹操就求之不得。

    「還有。」司馬徽再補充道:「單單是這樣,恐怕還不夠,因此,我們得要調動起百姓的反戰意識。這個,我們現在就可以開展這一步工作了。也就是說,讓百姓發出呼聲,要和平解決我們這兩個朝廷之間的事。最好,可以發動一些百姓,以及民間的文人名士,聯名上書,寫血書,百萬人簽字的反戰血書,直接送到新漢朝洛陽朝廷,並且也可以派出我們的細作,在新漢朝的境內各處大肆宣揚我們的反戰立場。想想,如果把這些都搞起來,讓天下百姓都有一種共識,就是不要戰爭,允許我們兩個朝廷共存。民意如此,到時候,劉易還敢拂逆民意,向我們發起進功嗎?」

    「妙!妙!妙!」

    曹操聽完後,心情大爽。不只是曹操,議事大廳當中的一眾文武,也都人人面現喜色。

    畢竟新漢朝現在的威勢實在是太盛了,哪怕是自持武功的夏侯兄弟,徐晃、張合等等大將,他們都對於與新漢軍交戰心有慼慼的。尤其是關羽、張飛都歸順了新漢朝之後,與此兩將交手多次的一眾曹將,他們都不敢言勇。

    這個說起來倒還真的不假,曹操的眾將,對關羽、張飛的熟悉,要比新漢朝原來的一眾大將更加熟悉,也更加清楚此兩將的厲害。本來劉易就比呂布更強一籌,還有趙雲、典韋、許褚、黃忠等等威名震天下的大將。曹操帳下的這些大將,還真的不敢說一定能勝得了新漢軍。

    所以,能暫時不打,就最好不打。反正,他們現在,無力攻打新漢朝,那麼,能夠保持現狀。那也不失為一件好事情。

    「水鏡先生果然滿腹經綸,智計高絕,我等還在苦苦思量要如何抗擊新漢軍的大軍之時,先生卻早有了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良策。曹某受教了。」曹操的態度已經很明確。是決定要採納司馬徽的這個計略了。

    「唉,不瞞丞相說,此計在老夫眼裡,只不過是下下策罷了。此計,也僅僅只能讓丞相跟新漢朝平分天下。卻不能讓丞相最終統一天下。如果丞相早聽老夫之言,趁新漢軍要應付塞外數萬百異族的進攻之時,還加上漢中張魯、益州劉璋的牽制。丞相早便已經攻下了洛陽,滅了新漢朝。到時候,哪怕那些異族人殺入我們漢境,但丞相卻可以出動王者之師,再滅了那些異族人。如此天下可定,可惜……」

    司馬徽一副頓足惜嘆的樣子。

    曹操默然,他知道司馬徽是對自己早前沒有採納他的進策而有些不滿。不過現在,既然採納了司馬徽的這個計策。曹操自然得要信重司馬徽,裝出一臉苦澀的向司馬徽解釋道:「水鏡先生,非是曹某不早聽先生之策,只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其實,曹某也是不得已才沒有依先生之言早早起兵攻擊新漢朝。皆因,曹某早前與袁紹大戰,雖然打敗了袁紹,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要不然。曹某又豈會不再接滅了袁紹奪取其冀州?又豈用眼看著讓新漢朝奪取了冀州?曹某白白的為劉易做了嫁衣裳?」

    曹操也一臉嘆惜的繼續道:「接下來,老夫不甘心坐看新漢朝坐大,與劉表聯手抗擊新漢軍,發兵欲從劉表的手上奪過荊州。結果,我軍卻接連遭到了新漢軍的襲擊,又折損甚眾。跟著發軍攻打洛陽,卻被新漢朝用誘兵之計,將曹某大軍引入虎牢關,又遭到新漢軍的伏擊。曹某也幾乎被困虎牢關。這幾場大仗打下來,曹某的軍馬一下子折損近半,所以,實在無力再向新漢朝發兵。」

    「罷了罷了,過去的事就過去了。再說無益,老夫只是可惜,這天下分分合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原本,老夫夜觀天象,紫微帝星入主中原,本以成一統天下之勢,只是,代表洛陽朝廷的天狼星在闇弱之後,又突放光芒,與紫微帝星成了對持之勢。恰好,是在新漢軍滅了烏桓異族之時,可見,這個戰機一縱即逝,如不及時把握,也就只能接受現在的這個結果了。」司馬徽擺著手,一臉高深莫測的道。

    「唉,那麼如此,以後得要倚重先生為曹某籌謀如何滅了新漢朝的後續計畫了。請先生萬莫推辭,曹某馬上奏請獻帝,冊封司馬先生為太傅,如何?」曹操現在只想安穩住水鏡先生,好讓他繼續為自己籌謀。

    「太傅?呵呵,那就不必了,老夫本來就是閒雲野鶴一個,這次之事完了後,老夫便回歸山林了。」司馬徽大有隱士之風的婉拒道。

    「什麼?水鏡先生便要歸隱了?不行,如此的話,萬一計畫出了什麼的差錯那又將如何呢?到時候,曹某又如何再找得到先生你呢?」曹操聞言不由一急。

    「丞相不用急,其實計策已經告訴你了,如何實施,相信不用老夫來執行了,丞相帳下能人無數,肯定可以做得好這些工作。如果實在有難以決斷之事……嗯,老夫本家有一個侄子,年方十五、六歲,卻天姿聰穎,又勤奮好學,伶俐過人,如此年紀,卻天文地理都有所涉及,只可惜,他卻又天性好動,靜不下心來跟夫老修行,最近卻又對兵法及為政感興趣。老夫想,孟德你亦是兵法大家,便想乾脆讓他追隨在丞相身邊,跟丞相學習算了。到時候,如若有什麼事要找老夫,便可讓他代為通知便可。只要丞相有命,老夫必定前來。」

    「哦?水鏡先生的子侄?」

    「他叫司馬懿,說起來,可能丞相也都見過其父。其父便是京兆尹司馬防司馬建公。」

    「哦?司馬建公?略有耳聞,以前曾跟吾父同朝為官,只是,曹某並沒與建公君謀面,沒想,竟然與司馬先生有親族關係?」

    「呵呵,只是司馬遠房族人而已,老夫少年離家遊學,與本家已經極少聯繫了,如若丞相沒有意見,此事便如此說了。老夫另外還有要事要去處理,不久便會離開許昌,擇日老夫帶司馬懿來給丞相相看,若滿意就留下,不滿意就算了。」

    「呵呵,水鏡先生所薦之人,必有過人之處,曹某又豈用再看,水鏡先生只顧讓其前來便是了。」

    「那如此就多謝了,如此也算了卻老夫的一個心願,還了司馬本家的一個人情,以後,跟司馬家也就沒有太大關係了。老夫也就可以潛心修行,不用再理會這些俗事。」

    「水鏡先生真乃高人也。」曹操看司馬徽不似作假的樣子,反而更加深信司馬徽是一個與世無爭的高人。

    ……

    司馬徽向曹操告辭離開議事大廳,給滿堂的文武一種雲淡風輕的感覺,倒真的讓不少要對司馬徽佩服萬分。為曹操籌謀了計略,卻什麼好處都不要就走了,連太傅之名都想都不想就拒絕了,試問他們在座的誰能做得到?

    接下來就好辦了,有了司馬徽的計略,曹操與一眾文武就只需要完善一下這個計略的細節部份,具體到由誰去執行哪一個步驟。

    在這期間,程昱與荀攸的心思是最為複雜的,因為,他們現在也搞不明白,如果按司馬徽的這個計畫去實行,萬一真的計畫成功,到時候大漢名為統一,實際是一分為二,如此的結果,也不知道是好是壞,他們現在也很難判斷。

    只不過,這個計畫就一定能行得通嗎?劉易能答應嗎?

    這個,還真的不好說。(~^~)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1:28
第六百五十五章 提前暴露的問題

    新漢朝,劉易也沒有時間再與家中的女人風花雪月,恣意纏綿了。

    各地的文臣軍將,已經陸續返回洛陽。

    一時間,洛陽將星雲集。因為暫時還沒有聽到劉易召他們上朝,所以,洛陽城內的各座將軍府,一時熱鬧喧嘩,登門拜訪的人籠絡不絕。

    新漢朝宣佈出兵統一天下以來,洛陽雖然地處後方,可是,一直都是繃緊著神經,每一個人,都為了這一場收復天下的戰爭而像上了發條一般的轉著,沒有一刻的清閒。如今,統一天下大勢的態勢已成,讓所有人都看到了一個天下太平的希望,勝利在望的感覺,讓全民都熱情興奮。

    這些天,灑肆青樓的生意特別好,不少人都有點開始放縱了起來。

    各軍一些隨他們主將返回洛陽的將士,他們也放得很開,恣意玩樂。

    倒是城衛軍,他們卻難以清閒了。在戰時,新漢軍各軍的將士互相配合無間,全都能夠安分守己,沒有人敢違反軍規。但現在,一旦放鬆下來,喝酒鬧事的情況就沒有停止過。

    各軍的一些將士,他們互相吹噓他們在這一場戰爭當中打得是如何的艱苦,又是立了多大的功勞。第一軍的系統的將士互相吹牛,有時候,一言不合,爭吵不休之時,打打架是常有的事。

    一時間,城衛軍的士兵,他們為了處理各軍鬧事的將士真的弄得有點頭痛。

    有些事,莫說是現在了,哪怕是後世,那個民眾文化更為開明,民智更為開化的年代,都還有著許許多多種族攻擊、地域攻擊的事。每一支軍隊之間的競爭,哪怕是一支軍隊當中的同一個團隊、連隊,連隊中的班排之間的競爭,都是沒有停止過的。

    現在嘛,漢人與那些歸順了新漢朝的小數民族之間的爭吵鬥毆。以及,各個軍將之間的軍士互相的爭鬥。原洛陽地區的新漢軍將士,後來最先成立了由流浪人口所隨成的新漢軍將士,並州方面的將士。幽、冀州、荊州等等,不同地域之間的將士。

    如果是在戰場上,還有戰爭期間,互相倒沒有太多這方面的爭吵,現在。一清閒了下來,反倒是諸多事幹了。

    每天宿醒街頭的新漢軍將士越來越多,事情似乎有越鬧越烈的趨勢。

    劉易這個時候,面沉如水,高座在朝堂龍座之上,雙目不怒自威的目視前方。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以及所有被劉易召回來的大將,都赫然在列。

    洛陽城內所發生的種種情況,原本是劉易沒有想到的。這也使得劉易不得不提前召開了這一次廷議。

    滿朝文武,鴉雀無聲,誰都沒敢先行發言,因為他們都知道,最近洛陽城內的事,已經鬧到了內閣。一眾文武,似乎都能夠感受得到劉易那壓抑著的怒火。

    「我想知道,我們成立新漢朝,成立新漢軍,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劉易沉聲道。

    「告訴我!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劉易跟著又吼了一聲。

    「匡扶漢室。振興大漢!」

    與趙雲、關羽、馬超等等,一眾軍將匆忙從益州趕回到洛陽來沒有幾天的張飛,他回來後便醉了兩三天,一時還有點迷糊。衝口便嚷出來道。

    碰!

    劉易重重的拍了一下面前的龍案,喝道:「看看你們現在是一個什麼的鳥樣?憑你們現在這樣子,就能肅清海內?就能振興大漢?做夢去吧!」

    「張飛!我的張三哥,來到洛陽的第一天,便拉上了文醜、顏良他們一起去青樓喝酒,這也就罷了。我並不反對你們去青樓吃喝玩樂,哪怕是睡了青樓的女人也無傷大雅。可你憑什麼借醉鬧事?鞭打了青樓的掌櫃,幾乎拆了人家的青樓,其原因竟然就是喝不到人家珍藏的美酒。你還好意思那麼大聲說振興大漢?」

    「啊?我……」張飛被劉易罵得一下子酒醒了,本想分辯幾句,但是卻發現這個以前的小兄弟,此時有一股讓他心顫的龍威,讓他下意識的合上了嘴巴。

    「顏良,你的身上,還擔任著一個洛陽代城主的職務,城衛軍歸你統領,護衛洛陽城的安全,可是你呢?以前倒沒有見你如此嗜酒的。」

    「趙雲,你的親兵,與子義的親兵鬥毆,這又是怎麼會事?你跟太史慈兩人又給我分說分說。」

    ……

    「麴義!你歸順了新漢朝,朝廷沒有虧待過你吧?賜你將軍府,據知,爾府上,已有了三房妻子,四個妾室,另有不少下人侍女,可是你卻還要強搶民女?是否這些年,新漢軍的軍規都還沒有熟記?你說,叫我如何處置你才好?」

    ……

    「不要只以為只是這些軍將的問題,你們這些文官也是問題多多。是否看到新漢朝將要統一天下,你們現在就開始為自己謀取私利了?互相開始搞裙帶關係了?戲志才,我的大軍師啊,你少時貧寒,曾得到一戶人家的救助,報恩是要的,可是,那也得要講究一個報恩的合適方式啊,其家的兒子,明明是斗大的字都沒有認識一個,卻讓他做了當地的縣令。這也罷了,只要他有這個才幹,可是,你自己拿去看看吧,把那個縣弄得一蹋糊塗。」

    「還有你……」

    ……

    劉易真的一一點名,將一些出了問題的文武都點了出來,不留情面,只不過,卻沒有直接發表處置意見。

    「如果沒有這次召眾將及謀士回朝共商大計,我還不知道我們朝廷還存在著這麼多的問題。這麼多的隱患。若大的一個大漢,如果我們朝廷都混亂了起來,那麼還如何再談去治理天下呢?我們不是沒有法規法紀,可是大家為何現在就開始放鬆了呢?還真的以為我們已經奪取了最後的勝利了嗎?」

    「告訴你們,真正的戰鬥才剛開始,對天下的治理,也才剛剛理順了一點,根本還淡不上真正的發展,真正的振興。」

    「從現在開始,我們朝廷每一個人。都要自省,絕對不能產生輕鬆大意的情緒,每朝臣所負責的工作,也要認真執行到底。不管是過去現在或是將來,都必須要時刻警醒自身,萬萬不可犯錯。否則,國法無情,哪怕我劉易犯了錯。也一樣與庶民同罪,該打打,該罰罰,該殺,我劉易引項待斃!」

    劉易的話,振聾發聵,讓眾臣都渾身一顫。

    劉易覺得,現在真的要好好的敲打敲打一下這滿朝文武了。因為,莫說是現在這樣的一個古時代,在後世。在新中國成立的初期,的確有著許許多多的問題暴露了出來。實際上,不少人真的在勝利了之後,他們一時失去了一直為之奮鬥的方向及目標,所以,許多人都對自己的人生產生了迷茫,進而便做出了許多錯事。

    這還真的不是說笑,在後世立國之初,不少戰士,尤其是立了功的一些軍將。他們自以為自己戎馬一生,畢生都不知道歷經了多少次出生入死,立下了無數的汗馬功勞,而到頭來。他們什麼都沒有,親人早沒了。所以,他們只想要一個女人這很過份嗎?所以,看到順看的女人就先弄了再說,結果,悲劇了。因此而吃了花生米的士兵,還真的不少(如亮劍裡那段鵬管不住自己褲子的例子,是真實存在的)。

    說到激動處,劉易站了起來,敲著案桌,道:「如果如現在這般,我們能夠打敗曹操就怪了。希望從現在開始,各軍將管束好自己及部下,各文官,做好自己份內之職,以後誰為官誰做什麼,全都得要經過審核,不能盡職盡責的,做不好應盡職責的,換人。切莫再因為某些原因,便將一些能力不足的人放在一些崗位上。如此累人害己,損害的將是我們新漢朝的利益及形象。」

    「這次的事件就此作罷,某也不想再多說了,從現在開始,洛陽要恢復正常的秩序,嚴禁我們的軍將、士兵喝酒鬧事。」

    劉易說累了,不想再多說,一切都得要看下面這些軍將的行動。如果真正的失去了控制,劉易覺得自己現在做什麼都已經沒有了意義,也不太可能將大漢發展壯大,讓漢人永遠強盛。如果是那樣,劉易還不如帶著自己的女人,到一個風景美好的地方風流快活去,還在這裡折騰什麼?更不要說要征服整個世界了。

    劉易不說話後,一臉汗顏的戲志才,出列跪在劉易的面前,伏首道:「主公,是微臣的失職,請主公放心,戲某一定會處置好這事兒,保證今後不再犯。」

    「好了好了,不說這些煩心事了。現在人也差不多來齊了,從現在開始,各位一起商議,如何出兵討伐曹操的事。」劉易揮手,表示不想再說這些事了。

    劉易所知道的這些事,都是黃正、武陽與陰曉等人搞出來的情報網絡真接將一些事向劉易報告的,不少人,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身上的那點事兒,居然會讓劉易都知道了。

    經過這次劉易的敲打,的確起到了震懾的作用,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滿朝文臣都兢兢業業,沒有人敢再造次。這個,也是劉易所希望看到的結果,只有朝廷清明,他才有可能推行統一大漢之後的強漢計畫。

    風暴過後,朝堂內的眾臣,也慢慢的平復了心境,開始就這次朝議的議題考慮起來。

    其實,對於如何收復中原,劉易早已經有了腹稿,並且,也曾與自己身邊的親近之臣談論過。只不過,現在到了真正要出兵攻伐中原曹操的時候,為了謹慎起見,劉易才要召集軍臣前來一起商議,制定一個最終的方案,如果能夠有更好的略策,也不一定要按劉易心裡所說的那樣去攻擊。

    萬事群策群力,自己從中總攬全局,相信一定可以制定出一個萬全之策。

    劉易現在,最希望的,就是這場仗不用打,曹操能夠腑首稱臣,和平統一了大漢。這樣,就能夠更好的保存了漢人的元氣,要不然,與曹操之間的大戰,雙方肯定會互有死傷,傷亡代價怕還真的是非一般的大。

    但是,劉易對此並不抱什麼的希望,因為曹操絕非是那種不戰而降的梟雄,所以,這一場仗早易都要打響。

    如按劉易的計畫,在地域上,已經對中原形成了一個大包圍的態勢。按現在的天下大勢而言,相信一般有點眼光的人,都可以看得出來了。現在的中原地區,的確是在新漢朝的勢力包圍當中。當然,要包括了沿海一帶的漫長地區,那海岸線,是用新漢軍的水軍大軍來對其形成戰略上的包圍。

    其實,按最簡單的方式,不用計較最終是否有傷亡太大的情況,劉易現在大可以召集全軍,就按現在的包圍之勢。從四面八方攻進中原。如此必然可以用一種秋風掃落葉之勢徹底的擊敗曹操。

    想想,東面的海岸線,調回在倭國的呂布、陳宮的二、三十萬遠洋水軍,從山東半島登陸,先滅袁尚奪取北海後奪除州,另一方面,公孫瓚、公孫度等幽州、遼東的新漢軍,從渤海殺入青州,與呂布、陳宮的新漢軍水軍會師泰山。

    而太史慈則率其冀州、上黨、並州之軍,殺入兗州,相信曹操的黃河防線就算是經營再久再牢固,也難以抵擋新漢軍的進攻。

    另外,東面海岸線,可再派甘寧、周泰、將欽等大將,率數十萬新漢軍水軍從徐州東南方面登陸,直接控制淮南一帶,進擊揚州。同時,江東孫策與周瑜,率江東及交州之軍,殺入楊州,與甘寧會師。荊州方面,黃忠父子、關羽、張飛,魏延、馬超、龐德等將,一起進攻豫州。劉易可親統趙雲、典韋、許諸、顏良、文醜、華雄、徐榮等等大將,從虎牢關出兵。

    想想如此雷霆之勢,必教曹操無力掙扎。

    事實上,如果沒有什麼的變化,沒有比這個更好的辦法劉易就將會採取這個方案計畫發起這場戰爭。(~^~)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1:29
第六百五十六章 名義的重要性

    「稟主公,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賈某回到洛陽之後,早已經著手統計我們新漢朝的糧草儲備情況,現向主公及在朝的諸位同僚作一個報告。以後製定攻伐曹操的策略上可以考慮到這方面的問題。」賈詡見主題回到了正常的討論上面,便先上前作報告道。

    「嗯,好,那就先說糧草方面。」劉易點頭示意,讓賈詡先說。

    賈詡等於新漢朝的財政大臣,負責統計整個新漢朝的錢糧情況。不過,年前他在西涼參與收復西涼之戰,他也只是不久前,處理好了西涼異族人的情況之後,他才回到洛陽來的。劉易沒有想到他這麼快就對新漢朝的財政狀況瞭解清楚了。

    不過,賈詡雖然為財政主官,但其下還有一個戶部負責新漢朝的錢糧財政事宜,下面分工細緻,許多統計的事宜,也不用賈詡親力親為,他只需要把持好一個總額的收支情況便可。

    事實上,在這個古時代,朝廷的財政,會由戶部及內務監一起把持財政。宮內宮外的財政分管,戶部管外,而內務其實就是由宮內的太監總管掌管。但是,現在的新漢朝皇宮,劉易根本就不打算再設太監總管,以後,將不會再接受淨身入宮的太監,甚至,到了現在前朝僅存下來的這一部份太監都老去之後,以後華夏再沒有職業性的太監。

    現在,大內總管是閔貢,跟著他在皇宮內服務的太監,一共加起來都不過百人了,這些都是前朝所遺留下來的。而這些太監,所負責的事務,也不再是如以前的太監那樣了。現在。他們就只需要負責一下御膳監,及皇宮內的外出採購事務便可,服侍宮中的女人已經完全用不到太監了,因此,太監這個職業,早晚要退出這個歷史的舞台。

    現在這個太內總管閔貢。他更多的還是作為溝通宮中皇太后與內閣之間的訊息傳遞工作,給皇太后提提意見,出謀劃策。

    當然,現在說這些跟太監沒有什麼的關係,只是順帶提一下罷了。

    實際上,現在的新漢朝戶部,已經不單單是古時代的財政總部了,當中包括了職能細分之後的統計、稅務、審計、財政等等的職能部門。劉易之所以保留著戶部這個稱號,只是讓現在這個時代的人更加容易接受罷了。如果換了後現代的一些新稱謂,恐怕現在這時代的人都不習慣,不明所以。

    賈詡道:「主公,臣先說糧食的情況,其實,經過近十來年的發展,我們朝廷的餘糧還算充足,這兩三年來。基本可以做得到收支平衡,也就是說。今年所收取到的新糧,還存在我們朝廷國庫,一粒米糧都沒動。總共約有上千萬石的庫存。這些存糧,其實就僅只是我們司隸州及並州、關中地區的糧稅所獲。如西涼地區,現還沒有餘糧可繳納給朝廷,還得要朝廷調撥一部份救濟。冀州、幽州、荊州等地。也同樣是如此,估計要等三年之後,這些地區的百姓方有餘糧繳納國庫……」

    「行了,具體的就不用太詳細了,只需要告訴大家。現在我們的糧草是足夠的,可以供我們新漢朝的大軍食用多久便可。」劉易打斷了一下賈詡,讓其不用說得太過詳盡,劉易可不想一連幾天都在說這些事,快點讓朝中的文武做到心中有數,好盡快進入主題。

    「那好,據戲志才太尉的統計,如今我們新漢朝的新漢軍,已經超過兩百萬的在編大軍,接近了三百萬的幅度。這些軍馬,並不包括地方自衛隊及官府的常駐官兵。如果當真的要調動所有軍馬的話,我們朝廷,完全可以調動三百到四百萬人馬上下。千萬石的糧食,足夠供應我軍用三到半年的時間,到時候,又會有新糧產出,所以,糧草不成問題,如若要商議的,到時候就得要考慮糧草的調動的問題,各軍要考慮到糧道的安全的問題。至於軍餉的問題,也不用擔心,不管是發給將士的軍餉還是撫卹陣亡將士,都不成問題,我們朝廷的產業鏈,只要不發生太大的變故,都會源源不絕的產出商品,再快速的轉化為財富,有足夠的餘額來支付這一筆軍事的支出。」賈詡簡單的說了一下,等於是給滿朝文武安了一顆定心針。

    無論是在什麼時候,打仗打的都是錢糧,沒錢沒糧的話,縱使是天兵天將怕都難以打得勝仗。

    其實,對於新漢朝的錢糧問題,劉易的心中也有數的。新漢朝發展到了現在,就看民間的百姓的生活狀況如何。現在的新漢朝,所治下的百姓,他們早已經不再是以前什麼都沒有的時候了,他們在新漢朝官府的引導之下,也在他們自身的努力之下,他們每一家每一戶,基本上都能做到年年有餘糧,並且還有一些副業的收入,使得新漢朝的百姓,不再是貧窮得沒有一個子兒的時候了。他們的手頭上有了餘錢,就多少都會儘可能的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

    比如說,買鹽買油,這些都是日常必須的,肥皂、香皂,牙刷牙膏,布匹絲綢,哪怕買一塊鏡子,買些紙筆讓家裡的大人小孩練字等等,這些全都要花錢,而百姓富裕了起來之後,自然就不會缺了這些日常必需品。百姓有錢,那麼就能盤活整個經濟市場。

    有錢便有追求,有追求,就有他們所需要的生活物資。而這些物資,基本上都是新漢朝生產製造出來的,所有這些商品售買出去所得,除去一些中間販買的商人所賺去的那一部份之外,基本上都是歸新漢朝的收入。由此可想而知,一個活躍的市場,能夠為朝廷帶來多少的收入?這個都還沒有算是商業稅方面的收入了呢。

    具體有多少錢財,劉易都不想讓賈詡說出來,免得讓眾臣眼紅還有讓天下百姓眼紅。

    當然了,賈詡所說的,其實也並不是現在新漢朝所有的錢糧都是花在新漢軍身上的,並非都是新漢軍作戰的用度。這當中,包括了新漢朝朝廷,以及下面各州府州郡的官府的官員及所有工作人員、官兵等等的錢糧用度,他們的俸祿等等,都是從這方面劃出去的。實際上,真正能夠用於新漢軍的並沒有這麼多。

    「好了。錢糧方面的就這樣吧,大家心裡有數便行。其實,到時候具體如何,還得要看情況而定。畢竟,每奪取一處地方,都得要安穩地方,到時候,如果是那些貧困地區的百姓,朝廷還得要調撥救濟糧。現在。大家各抒己見,開始商議如何平定中原吧。」劉易不想讓賈詡說太多財政方面的事了,畢竟現在財政與別的部門完全分開,別的部門的人,是不能夠知道財政方面的帳務的。

    「且慢!」荀文若這個時候出列來道:「主公,臣還有一個疑問,在沒有解決之前,還不能商議出兵的事。」

    「哦?何事?」劉易倒沒有想過還有什麼的事兒沒有解決。是真的有點疑惑的問。

    「請問主公,我們新漢軍出兵收復大漢。是師有有名的,打異族,那自然是不用說,他們來侵犯我們大漢,我們自然能夠不用什麼的名義,可直接對他們用兵。甚至將他們滅了。可是,對於大漢境內的諸侯,那就得要師出有名了,當然,討伐一般的諸侯。如袁紹、公孫度、荊州劉表、漢中張魯、益州劉璋等等,都能夠以王者之師聲討他們,畢竟他們都盡皆是漢臣,不聽從我們朝廷的號召,就可以視之為賊,可公然出兵攻伐他們。現在,問題是曹操可不同,他可是掌控著獻帝,而他本人,面對獻帝也是自稱為臣,在名義上,他並沒有偕越的意思。所以,我們要攻擊曹操,在名義上就等於是攻伐與我們新漢朝有著同等地位的朝廷。我們要用何種的名目來出兵呢?」

    「哦?文若你說的是這個啊?呵呵,是文若你多慮了吧?誰都知道,國不可一日無君,但卻不可有二君,只要兩個朝廷歸一,才算是真正的完整,天下一統。並且,現在大漢天下,所有的百姓,誰不知道曹操現在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我們就打著聲討曹操逆賊的名號出兵便可,別的,不用多想。」劉易的心裡,其實並不太在意這個問題,反正,最後的史書,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只要滅了曹操,以後要如何還不是由自己說了算?

    「主公如此想那就錯了。」荀彧搖頭道:「如果曹操當真的如當年的董卓那麼殘暴,弄得天下民不聊生,那麼主公不管如何,只須要滅了曹操便可,到時候天下百姓人人都拍手稱快,讚頌主公的功德。可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

    「這又如何不一樣呢?」劉易對於這些什麼的道理大義的方面,心裡真的不是太過看重,劉易所看重的,就是自己能如何帶給自己治下的百姓更多的實惠,如何才可以讓自己治下的百姓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劉易相信,只要讓百姓都能富足安康的生活,那麼百姓的心裡,就自然而然的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好人。

    「這些事,荀某與其叔荀爽、蔡邕先生及張鈞、楊彪、盧植大人等等都商議過,只是沒來得及提到內閣商議罷了。」荀彧臉容認真的道:「首先,不可否認的,少帝也好,獻帝也好,都是先帝之子,並且,他們都經過正式的登基為帝,而我們的少帝,卻算是廢而再復僻的皇帝。我們先不要管我們新漢朝與曹操所把持的朝廷誰是正統的問題。可是,在我們大漢百姓的心目中,其實少帝與獻帝,都是同等地位的。」

    「這又如何?誰都知道,獻帝現在被曹操禁在深宮,只是一個傀儡皇帝罷了。」劉易不置可否的道。

    「唉,問題就在這了。」荀彧嘆了一口氣道:「在曹操所把持的朝廷,誰都只知道曹操不知獻帝,或是都知獻帝只是被曹操所操控的傀儡皇帝。可是,換過來看,我們新漢朝呢?其實想想還不是一樣?只知太傅劉易而不知少帝。當然,這不是臣說主公什麼,而是說,少帝無心理政,誠意將帝位讓給主公的事,恐怕天下人未必會全信,還是會有不少人誤會是主公你控制著少帝,並且還會誤會是主公你篡奪了少帝的帝位。」

    荀彧一臉坦然的揮揮手,繼續道:「當然了,如果少帝不願為帝,而主公也不接受其蟬讓,滅了曹操是為了迎獻帝回朝來為帝,主持朝廷的話,那麼倒也不好說什麼。可是,主公日後登基為帝,卻是少帝所蟬讓,又是我們新漢朝滿朝文武及我們新漢朝百姓所希望看到的。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滅了曹操,營救出了獻帝的話,那麼又要將獻帝置於何處何地位?如果連帶獻帝都發生了意外,發生了不測,那麼更加落實了主公的口實,讓後人測猜主公逼少帝退位,暗害獻帝。」

    「哈哈,文若,你們似乎多慮了吧?我劉易堂堂正正,何懼別人如何評說我?莫管別人如何評說,更不要管後人的猜測,我劉易,絕非什麼十全十美的明主,我只做我該做的,但求無愧天心,無愧於天地便可。」劉易明白了荀彧想說的意思,是想讓自己做到儘量善美一些,讓自己以後登基的時候,更加能夠名正言順一些,以此來減少世人及後來人的一些流言蜚語。可是,劉易又何懼別人如何評說自己?

    「主公……」荀彧欲言又止,臉現難色,但還是開口道:「不,主公,這個問題,真的不可等閒視之。因為,有一個情況,主公你或許還不清楚,還沒有去瞭解。等聽完臣所說的,主公你就知道其問題所在了。」

    「哦?」劉易見荀彧如此固執的要繞著這個問題來說詞,劉易的心裡雖然不太在意,可是,也不由有點神色凝重的道:「好吧,你說看是什麼的情況,我聽著。」(未完待續。)

    ps:元旦了,祝所有朋友新年快樂!新的一年,快樂幸福!u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1:29
第六百五十七章 出使與來使

    荀彧一臉認真的說道:「主公,這些年,你常年在外征戰,對於曹操的朝廷並不是時刻都能夠關注著,所以,主公不在乎這個出師是否有名並不奇怪。可是,主公你不知道,如今的中原,其發展無比迅速。這個所說的發展,並非單單是指曹操的實力的增強,而是指他們整體的發展水平。」

    「是這麼的一個情況,曹操經過與我們爭奪冀州、荊州失利之後,又在虎牢關損兵折將,這些都讓曹操看到了與我們新漢朝之間的差距,所以,他痛定思痛,近些年來,潛心發展,仿照我們新漢朝的一些政策做法,制定了一些新的治民製度。如今,曹操所把持的中原,雖然還不能與我們新漢朝所治下的領地相提並論,可是,無可否認,曹操的一系列的舉措,的確深得中原百姓民心,現時,中原百姓,對曹操這個朝廷的擁護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高度。」荀彧帶著一種比較複雜的神色道。

    對於荀彧來說,與新漢朝敵對的勢力,如果方方面面都不及自己新漢朝,那麼他很樂於看到自己的朝廷出兵攻打下來,收歸朝廷的統治。可是,如果那些地方的百姓,他們發展良好,對當地的勢力相當擁護的話,那就成了問題了。荀彧的本心,他自然是想看到天下百姓都能安居樂業,如果本來就生活得好好的地方,自己朝廷出兵去攻擊,卻引起了那些地方的百姓的反抗的話,那就並荀彧所願了。

    或者說,當年曹操借其父在徐州被害的事去攻擊徐州,當時徐州太守陶謙,他所治理的徐州,其實並算不是太好,最多只能說是不過不失。可是,縱然是如此,陶謙在當時。依然能夠獲得其治下的大部份的百姓支持,無數百姓願意與陶謙同生共死,一起死守徐州城。

    現在的時候,其實也差不多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新漢朝沒有一個更好的名義前去攻擊中原。萬一引起中原的百姓齊齊的反抗,那就絕非新漢軍收復天下之願。新漢軍的官兵,也不想對那些一般的百姓舉起屠刀。

    也就好比,在漢中,關羽與魏延率新漢軍大軍攻到了上庸城。卻看到上庸的百姓拚死要與他們的新漢軍死戰到底。所以,關羽與魏延,才遲遲下不了決心不顧上庸城百姓的傷亡而發起進攻。

    這個時候,就涉及到一個民心民意的關係了。出師無名,中原的百姓不理解,必然會被曹操的朝廷挾持民意來抵抗新漢軍的進攻。

    「曹操竟然仿照我們新漢朝治理百姓的政策來治理中原的百姓?」劉易聽荀彧說了後,神情也不由一呆。

    如果當真是如此的話,那恐怕還真的有點麻煩了。劉易就擔心中原的百姓因為對曹操的擁護,而支持曹操與自己的新漢軍來交戰。如此的話,自己的新漢軍將士就將會有一種束手束腳的感覺。反正。面對曹操的正式軍馬倒還好,若是面對一般的中原百姓的抵抗呢?還有,更為可慮的是,如果曹操當真的能獲得中原百姓的擁護支持,那麼,自己的新漢軍將來的行蹤,怕也無從隱匿,也就是說,自己的新漢軍只要向中原發起攻擊,自己的一舉一動。恐怕都在曹操的掌握當中。這麼說來,這已經不是什麼出兵名義的事了,而是更深層次的事,直接關乎到自己的新漢軍是否能夠戰勝曹操的軍馬的問題。

    「可不就是如此?現在的中原百姓。一般都要對曹操讚不絕口,讚頌在曹操的治理之下,他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一般的百姓,似乎都能過上更好一些的生活,所以。他們自然會覺得曹操好。這個,中原百姓對曹操的擁護,又與漢中張魯的不同,漢中的百姓,他們只是受到了五斗米教的迷惑,蒙受欺騙,他們才會與五斗米的教眾一起共抗我們新漢軍。但中原的百姓,他們是實實在在受到了曹操統治之下的好處,所以才會對曹操擁護的,因此,荀某就擔心,我們的新漢軍會遭受到中原百姓的抗拒。」荀彧無不擔心的道。

    劉易也皺起了眉頭來,劉易不由細想了一下歷史上的曹操,頓時也有點記起來了。

    劉易成立新漢朝之後,一開始所實行過的屯田制其實就是曹操先實行的,是曹操開創了先河。另外,曹操不愧為治世能臣,哪怕是歷史上的中原,在曹操的治理之下,中原的百姓的確也算是安居樂業的。記得也有一些小故事,是說曹操是如何獲得民間百姓的擁護愛戴的。好像是曹操的戰馬受驚,踩踏壞了百姓的農田,他割袍代刑,樸素的百姓,因為曹操如此重視他們的農業,重視他們的勞動成果,因此而對曹操多加稱讚。

    劉易不由開始慎重的對待這個問題,不由對荀彧道:「那麼荀先生,你又有什麼的好建議呢?」

    「主公,咱們現在,要明確一個問題,便是明確我們新漢軍,只是針對曹操出兵的,並非要向許昌這個朝廷宣戰。將這一場仗,限定在一個特定的範圍,讓雙方的百姓都插不上手。如此,就變成是我們朝廷與曹操的事兒。比方說,我們可以向天下公示,向天下百姓傳達我們朝廷的心聲,傳達我們新漢朝新漢軍,並不願意再打內戰,不想再向許昌的朝廷出兵,希望我們大漢的這兩個朝廷可以和平談話,通過交涉,最終達到兩個朝廷和平統一。」荀彧若有其事的道:「如果能兵不血刃的解決問題,又何必要再起烽煙呢?都是漢人,何必要鬥得一個你死我活?這一場戰爭,如果當真的打起來,損傷的,依然還是我們漢人的元氣。所以,荀某懇求主公,待某前往許昌,遊說曹操,以漢室社稷為重,勸其歸順我們新漢朝。」

    「什麼?文若你想去遊說曹操?勸其直接歸降?這可能嗎?」劉易有點吃驚荀彧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

    「原則上,是沒有可能的。」荀彧苦笑一下道:「可是,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沒有盡到本能本份,沒有盡力爭取和平解決便直接開戰。荀某覺得於心不安,如果不嘗試一下,又如何知道不可行呢?」

    「這個……」劉易倒真的有點難以決定了,皆因劉易在心裡最已經認定。曹操是絕對不可能輕易的投降的,不由環眼看了看朝堂內的一眾文武,道:「你們又怎麼看?」

    「主公,臣覺得文若說的也有道理,首先。在名義上,我們沒能佔據大義,但是,就算是明知不可為,我們為之,盡力的去努力,讓兩個朝廷和平解決紛爭,這的確是應該要嘗試一下。如果通過我們的努力,卻達不到我們想要的目的,那麼。到時候再出兵也未為晚。」戲志才也點了點頭,對荀文若所提出的意義表示認可。

    「如果曹操當真的不願歸降我們,那麼,到時候或者也可以此作為突破口,就曹操一意孤行,看不清天下大勢,為了私利寧死不降為藉口,聲討曹操,這多少都算是佔據了一點大義。」郭嘉也發言道。

    「好吧,看來要向曹操開戰。還得要先禮後兵了。那就這樣吧,可以派人去遊說曹操。」劉易見四大軍師都達成了統一意見,沒有出言的一眾謀臣,也都默默的點頭。劉易只好同意。

    不過,劉易並不認為如此會有什麼的效果,說道:「那麼就算如此,如何出兵攻打中原曹操的事,也不能不早作準備,我們要作兩手準備。不要將所有希望都放在和談上面。實話說,本人對於曹操是否會歸降我們新漢朝的事,並不抱什麼的希望,因此,必須要商議好,談判失敗之後,我們新漢朝要馬上出兵攻擊曹操的計畫。按曹操現在仿照我們新漢朝的政策來治理中原百姓的情況,這個時間拖得越久,就越會對我們不利。明白嗎?」

    劉易還有一個情況沒有對眾臣明說,那就是現在大家都在潛意識當中,認為自己新漢朝強勢,所以,就跑去勸說人家曹操歸降自己是理所當然的事那般。實際上,如果新漢朝不將自己置身於許昌的朝廷之上的話,以一種平等的身份去看待許昌的朝廷的話,那麼,如果非要說和平解決,那麼人家曹操反過來勸自己向他們的朝廷歸順呢?

    與曹操的一戰,劉易知道是必須要打的,只不過,如果當真的出現曹操已經獲得了中原百姓的擁護的事,那麼,劉易就得要好好的思量,到時候要如何出兵了。

    名義名義,劉易真的有點為了這個而有點頭痛,可是,這個名義,劉易的心底裡可以不在乎,但是,卻真的是一個很嚴肅的事情。事實,不要說現在,就算是後世,一個勢力,一個家度,想要出兵攻擊另一個勢力及國家的時候,總得要一個無可厚非的名義藉口,總不能無端端的就出兵攻打別人吧?

    但話說回來,現在大漢亂世,如果每一次攻擊諸侯,都要尋找一個藉口,要打著一個什麼的名義去攻打,那麼何時才能真正的統一大漢?按劉易的想法,對收復中原,根本就不用考慮太多,就是強勢的鎮壓。

    劉易就不相信,新漢朝在天下就沒有一個好名聲,就不相信中原的百姓就當真的會不顧一切的要擁護曹操。畢竟,中原不似漢中張魯的五斗米教,其教用宗教迷信的形式來給那些民眾洗腦,從而達到完全控制住那些民眾,可以號召那此民眾為他們拚命。

    可是,現在中原百姓,他們能夠做到為了曹操而不顧一切嗎?或者會有一部份民眾是曹操的最忠實的追隨者。現在的大漢百姓實在是太過純樸了,忠教禮義刻在他們的心頭,曹操治理他們,讓他們獲利,獲得到更好生存下去的空間,那些百姓因此而對曹操感恩戴德是肯定的。可是,曹操卻並非從一開始就是愛民如子,而是現在才仿照新漢朝的做法來治理百姓的。相信,更多的百姓,知道新漢朝是一個怎麼樣的情況的百姓,一定會理解新漢軍為何一定要滅了曹操的原因。

    要知道,天下百姓久動思靜,期望這個大漢統一,亦是他們心底裡的願望。誰都知道,只有大漢一統,將來才會真正的安定,才不會再有戰亂的發生。

    不過,新漢朝的滿朝文武,包括了劉易本人,誰都沒有想到,許昌朝廷,曹操居然就派來了使者。並且也這麼巧,劉易這剛剛要跟眾臣商議如何攻打,才剛剛議定,將由荀彧等謀臣前往許昌見曹操的時候,皇宮外便傳來了通報,通報曹操派來了使者求見皇帝。

    嗯,是的,是救見皇帝,也就是少帝。卻沒有說要見劉易。一時間,卻讓劉易跟滿朝文武都有點捉摸不準曹操派使者前來是為了何事。

    還有就是,來新漢朝,直接來到了皇宮之前,卻不說要見太傅劉易,咬定要見皇帝少帝,這個還真的有點耐人尋味。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現在的朝堂之上,皇帝根本就不在,甚至此刻都不在洛陽了。在劉易返回洛陽之前,在皇太后何婉的安排之下,少帝已經悄悄的到了長安的皇宮。所以,現在要見皇帝,又如何能見得到呢?

    但是,剛剛才說到,要去許昌見曹操,現在曹操派出使者來了,劉易卻也不能不見啊。如果不見,那麼自己派人去見曹操也被曹操拒絕見面的話,豈不是讓自己派去的人無功而返?

    這個曹操,動作還挺迅速的啊。劉易不由笑了笑,當下便從龍座上站了起來,走下皇座之前的階梯,倒也自如的對朝堂眾臣笑道:「呵呵,既然曹操派來的使者要見少帝,那麼本太傅就迴避一下吧,當著外人,坐在這龍座上影響不好。那個,你們弄清楚那使者來我們洛陽有何目的。」

    不先來見自己?那麼自己也就先不見他,但卻可讓下面的人來接待他。(~^~)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1:29
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個煞筆

    d

    劉易倒也真的沒有想到,曹操居然會先自己一步派人來。但是,這絕對不會是什麼的好事,起碼,曹操派來的使者,居然想繞過自己直接見少帝,這當中就肯定有什麼的陰謀。

    只是,劉易不想這個吃相太過難看,不想在滿朝文武的面前表現得太過心急。所以,乾脆就選擇迴避一下,看看曹操派來的使者有何目的。

    其實劉易也知道,有沒有在朝堂上,滿朝文武都會好好的「招呼」這個曹操的使者的。

    於是劉易離開了朝堂,返回後面的皇宮後宮。

    後宮皇太后何婉的寢宮之內,滿室芳香。

    昨夜劉易折騰了何婉一晚,讓她早上都無力起來,此際方才剛剛醒過來。

    昨夜她出了不少汗,身上還殘留著劉易給她的一些愛液沒有拭擦乾淨,渾身都有還膩膩的,她第一時間,就是先要沐浴一翻再更衣。

    兩三個宮女,正在為她準備了吃的,擺放在她寢宮內的浴池邊的案桌上,等著皇太后洗好了再食用。

    劉易來到的時候,皇太后何婉正在熱氣騰騰的浴池當中舒服的泡著,連手指頭都懶得動一動。

    「你們都出去吧,見你們了再進來。」劉易對等著何婉起來的宮女說道。

    這些宮女沒有察覺身後有人進了寢宮來,聞言吃了一驚,扭頭羞澀的看了劉易一眼,趕緊低頭退出去。對於劉易與皇太后的事兒,她們都是知道的,見怪不怪了。

    何婉在浴池當中也不知道劉易進來,聞言睜開了閉著的美目,閃過一絲羞意,但跟著也就自然了下來。她跟劉易都這麼多年的事實夫妻了,早已經適應了與劉易一起時的種種。

    她反而給了劉易一個風情萬種的媚笑,從浴池當中站了起來,挺著那對高挺圓滿,似向劉易打招呼的樣子。媚聲道:「怎麼啦?不是說今天要商議向曹操出兵的事麼?這麼快便議定了?」

    一絲不掛的何婉,濕淋淋的青絲貼著她的粉背垂在她的豐臀之上,完美豐盈的身軀,就如此展露在劉易的面前。任由劉易欣賞,使劉易看得口舌一干。

    有時候,劉易也真的不得不讚嘆造物主的神奇。天生麗質的何婉,偏偏又要擁有如此魔鬼身材,更為難得的是。她已經年過四十了,但是卻依然還如當初劉易與她在一起時的那樣子,歲月似乎從來都沒有在她的身上留下半點痕跡,依然還是顯得青春美麗。

    她的肌膚,雪白沒有半點斑暇,那對圓滿,依然還是那麼的挺撥,那雪峰頂的紅影,還是那麼的鮮豔奪目,每次見到。劉易都忍不住想要張口吸咬住。

    「唉,還沒有真正商議呢。」劉易抓抓頭,帶著幾分鬱悶的樣子坐在浴池邊,隨手拿過一場精美糕點,吃了一口道:「原來為夫一直都忘了一些事,剛才文若才在廷議當中提起來。那就是我們現在沒有一個更好的名義向曹操出兵。畢竟,曹操所把持的朝廷,在名義上,的確與我們的新漢朝一樣,都算是漢室正統。我們就如此出兵去攻打,恐怕天下人會詬話我們。另外,為夫也沒有想到,現在的中原。在曹操的治理之下,中原百姓生活有所好轉,對曹操也相當的擁護……」

    劉易將方才朝議的事,跟皇太后何婉粗略的說了一說。

    「嗯,這的確也是的,不管做什麼事。總得有一個名目啊。夫君,這個不用太急。你不是說曹操派了使者到了朝廷麼?要不,待人家去看看,曹操直接派來的使者要參見辯兒所為何事吧。畢竟辯兒不在朝,但是,作為辯兒母親在此,可以代辯兒見他。」皇后聽劉易說完之後,便欲從浴池上來。

    「等等,也不用太急,先涼一涼那使者吧,現在有滿朝文武在朝堂,自會有人與他周旋。現在也快到午膳時間了,等下午,你再去見見那個使者,看看曹操有何用意吧。」

    劉易壓壓手,讓皇后不要上來,一邊說著,一邊也解去了衣衫。

    昨夜劉易也出了一身汗,早朝之時,沒有清洗就上朝了,如今正好清洗一下。

    啪嘩一聲,劉易跳下了浴池,弄起了水花打在何婉的身上,她輕呼一聲,涉過一邊,怪劉易太過粗野。

    不過,劉易卻一下子涉近了她的身邊,將她一把抱住,軟若無骨的嬌軀在懷,劉易馬上就舉旗立正。

    「別……人家昨夜被你弄得骨頭都還酥著呢……」何婉趕緊探手護著下面,不讓劉易進攻。

    劉易探手板過她的臉,親上了她那紅潤的小嘴。

    「我又想你了,怎麼辦?」劉易親得何婉軟倒在懷,才放開她,在她的耳邊輕聲道,另一手在她的身上遊走,撫著她濕滑的粉背及那豐臀,不時又一滑手,探到了其股間的夾縫當中去。

    皇太后何婉被劉易弄得渾身一顫一顫的,她根本就不堪劉易的挑弄。

    「啊嗚……別、別,你先別動,人家都沒力氣站好了,你、你站在這裡來……」何婉嬌吟了一聲,似要用盡了自己的力氣,才將劉易推到了浴池內的階級上去。

    劉易站在階級上,讓浴池的熱水恰好漫到自己的大腿上,讓那話兒露在水面。

    何婉的玉手如蛇一般,握上了那已經高挺起來的話兒,似要為劉易清淨似的,不時弄了一些水去洗擦一下。

    「哼!真是拿你沒辦法,別的姐妹也不在,再這樣下去,人家非要給你弄死不可……」

    何婉在水中招頭,橫了劉易一眼,然後努力的張大小嘴,將那怪蛇頭給吞了出去。

    ……

    這個時候,朝堂之上,曹操派來的使者,已經被人領了進來。

    使者居然是華歆。

    其實華歆的確也算是一個能言善辯之輩了,在當年滿朝上下說著要清君側的時候,他是相當活躍的一個人。也算是洛陽皇宮內的朝堂的常客了。

    他倒沒有怯場,顧盼自然的進了大堂,並且還很客氣的樣子,沖滿朝文武拱了拱手,表示跟大家打招呼。

    「咦?少帝呢?華某受我家主公曹丞相之命。受皇上所托,特來拜見少帝,有家書要奉給少帝。」華歆招頭望向皇座,卻發現上面空空如也。甚至都沒有看到劉易的身影,不由有點疑惑的問。

    「少帝今天不上朝,已經交代我等,可自行商議決定政事,不用向少帝匯報了。你說有家書奉上給少帝?呵呵。既然是家書,那麼華先生你把書信留下,又或在宮外交給我們的人便可,我們自然把書信給予少帝,你又何必一定要到我們朝堂上來呢?如果沒有別的事,就把書信留下,請華先生你先下去吧,我們還有重要的會議要繼續。」賈詡身兼外交大臣,如今有他方勢力的使者來到朝堂上,他也得要負責接待。但是,賈詡對這個華歆沒有半點好感,所以,冷漠的對他說道。

    「什麼?你說你們在皇帝都不在的時候商議朝正大事?你們怎麼可以這樣子?皇帝不在,你們能做主麼?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朝廷呢?呵呵,我倒記起來了,你們其實都是那劉易的私臣吧?怪不得,恐怕皇帝都讓你們架空,有沒有皇帝,你們都沒有關係了吧?唉。可憐啊可憐啊,可苦了少帝矣……」

    華歆陰陽怪氣的搖頭晃腦的道,意有所指。

    「住口!你是什麼東西?什麼時候輪到你來評論我們朝廷的事?」

    「找死!」

    「來來,待俺先宰了他!」

    一眾軍將聽不得這個外朝的人在此瘋言瘋語。一個個怒目而視,想要將華歆給打出去。

    「呵呵,我們新漢朝國泰民安,除了我們聖上英明之外,自然還有太傅劉易領導我等,方有如今的興盛。我們新漢朝政通人和。滿朝上下一片和睦,不是你等在此說兩句便能挑撥我等給聖上的關係的。」戲志才站出來,揮手讓眾將息怒,冷笑著對華歆道:「倒不知道,華歆大人你是大漢之臣呢?還是某人之下屬呢?大漢,有東都洛陽,西都長安,甚至南都宛城,卻沒有聽說過還有一個許都的。如果你是大漢之臣,又不知道你所奉的又是哪一個朝廷?一百步笑五十步?無謂之言,還是不要多說了,具體如何,你我心中有數。」

    「哼,那又如何?今天華某到此,便要見到少帝,親手將其弟的家書奉上,若見不到少帝,你們又叫華某如何將書信送出?」華歆也知道適而可止,再亂說話,單單是那麼多武將那殺氣騰騰的殺氣都得要將他撕成碎片。不過,卻也一臉不服軟的道。

    「今天你想見到少帝是不可能的,如果沒有別的事,而且又非要見到少帝才將書信奉上,那麼便請你下朝去吧。到我們的驛站去等著,待我等聖上要見你了,再宣召你晉見吧。」賈詡再重申道。

    「這……」華歆來新漢朝洛陽,倒沒有想到沒能順利見到少帝的事,如果沒見到少帝,那麼曹操的計畫,恐怕就難以再進行下去了。如果現在就離開,再要等到少帝召見,那麼就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不過,送獻帝的書信給少帝,只是曹操的計畫當中的一個環節。這個環節現在進行不下去了,華歆只好將另外的一份獻帝署名的聖旨拿了出來。

    「當然,還有別的事了。」華歆整了整自己的衣冠,走到了皇座之前,然後面向滿朝文武。

    「眾臣接旨!」華歆煞有其事趾高氣揚的大聲喊道。

    「接旨!」

    ……

    滿朝文武,一個個都被華歆弄得有點發呆,一個個默然的望著他,都在心裡默道:這個煞筆,在幹什麼?還接旨?接個毛線的旨啊?

    「咳咳……」戲志才忍不住出言道:「我說華歆先生,適而可止便算了,莫要在此朝堂上搗亂。你拿是什麼聖旨?與我等何關?你這是想唱猴戲讓我等看麼?」

    華歆的老臉一下子漲得通紅。那個,他到別的地方去宣旨,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無論在哪裡,只要拿著聖旨,全都要跪了一地。本來,他的心裡也知道,在這新漢朝,這些朝臣不會聽他的,可是他還是想試一試。誰知道,卻差點弄得他下不了台來。

    但是,聖旨卻還要宣讀出來的,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將送來的這一份聖旨的目的達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新漢朝平定天下作亂諸侯有功,功在千秋,利在萬世……特此恭賀皇兄立此不世之功,為漢室社稷爭光……欽此……」

    一遍聖旨,被華歆聲情並茂的大聲宣讀了出來,如果是在他們自己的朝廷,被其讚揚的人肯定會覺得自豪光榮,深感欣慰。

    可是,現在在這新漢朝,新漢朝的文武,又豈會在意這個與他們沒有半點關係的朝廷的聖旨的稱頌?

    反倒是,讓一眾文武大感噁心,這個,怎麼聽著就似自己朝廷的新漢軍打仗,是為了他們的朝廷在打一樣?自己新漢朝平定了天下諸侯,收復了大半個大漢江山又關他們中原曹操的朝廷什麼事?

    但眾人雖覺噁心,可是,一時之間,似乎也不好多說什麼?因為自己朝廷的皇帝少帝,與許都朝廷的皇帝獻帝,的確是兩兄弟,獻帝打著祝賀自己皇兄的名義送來這個聖旨,似乎也勉強說得過去。

    「行了,完了就收起來吧,什麼玩意?」郭嘉不羈慣了,真的看不慣華歆如此的作派,當然,他也一聽就聽出了,此聖旨,絕非那獻帝親筆所書的,獻帝絕對不會如此來噁心新漢朝滿朝文武,所以,他的惡感擺在臉上,讓華歆收起來。

    「如果沒有別的事,就請走吧。這裡不歡迎你!」

    「有事!還有事!」華歆本想把聖旨遞給某人的,可是,卻沒有一個人接他的,全都冷眼望著他,弄得他都有點心慌慌的,不過,他也不得不硬著頭皮繼續道。

    「有話快說,有屁快放!」

    「華某這次前來洛陽,還帶著一個神聖的使命前來的,本來,要見到少帝跟少帝說的,但現在……嗯,跟你們大家談談也是可以的。」(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1:30
第六百五十九章 為了和平的謊言

    其實不只是劉易,在朝的眾多文武,他們都有想過,曹操派來的使者,肯定不會是什麼的好事。如今眾人還真的被這個華歆給噁心到了。

    這丫的,這個煞筆,如果不是就算是兩國交戰都不斬來使,現在還沒有開戰之前,新漢朝剛剛又議及要派出使者去勸降曹操,爭取獲得一個大義上的主動權,為新漢朝向曹操的朝廷出兵尋得一個大義的藉口。種種原因,才讓眾臣任由這個華歆在這朝堂上有如小丑一般的表演著。否則,恐怕就算是老好人一個的荀彧都忍不住上前扇華歆幾個耳光。

    要知道,現在強勢的可是新漢朝,你許都朝廷的臣子,有何優越感跑到新漢朝的朝堂上誇誇其談?還口口聲聲的說要見少帝,仿似跟自己等人商議就是給自己等人面子,真是氣煞人也。

    這個時候,眾臣才知道劉易迴避一下是多麼的明智,否則,怕還真的被這華歆給噁心到了。

    只是來者是客,更別說是曹操派來的使者了,一眾朝臣只好按耐住性子,姑且聽聽他又有什麼的話可說。

    戲志才黑著臉道:「華先生,你就別買什麼的關子了,把你所謂的神聖的使命說個明白吧。」

    「那是自然要說明白的。」華歆還猶自不知已經招惹到新漢朝滿…,︽朝文武對他的厭惡,似在自顧的道:「嗯,是這樣子的,華某到洛陽來,除了送信之外,還有想跟你們新漢朝談一談。我們兩個朝廷應該如何共處的問題。」

    朝堂之上,戲志才等一眾軍師聞華歆之言。不禁都有點驚異,眾人真的是沒有想到。曹操會主動的派人來談這個敏感的問題。也沒有想到,曹操會搶先自己新漢朝一步,主動的前來跟自己談這方面的問題。

    不過,一眾謀臣,他們只是驚異了一下,但馬上就有點釋然了。

    如何呢?這個,其實都是非常常見的問題,古今亦然。好比戰國時期,像華歆這樣的情況還真的非常多。新漢朝的眾臣,大家一時都沒有置身於曹操方面考慮問題,要不然,對於曹操會派使者到洛陽來的事,心裡早應該有數。

    戰國時期,就經常發生這樣的事兒,當某國強盛,準備出兵攻打另一全弱國的時候。那麼弱國見勢不妙,在明知道打不過的時候。為了求存,他們一就是馬上求援,向另一強國請求救援。二是直接派出使者來和談,希望通過對話來平息戰事。當然了。無論是哪一種,弱國都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現在,新漢朝的眾臣都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如今。曹操的朝廷,與新漢朝。相對來說,一個是處於弱勢一個是處於強勢。而處於弱勢的曹操一言。他派人來主動尋求一種能夠和平共存的辦法,這個都在情理當中。想通了這一點,眾臣就覺得沒有什麼好驚異的了。

    戲志才首先回過神來,接話道:「哦呵?既然華先生提出了我們兩個朝廷如何和平共存的問題,那麼你就說說你們的想法吧。說真的,不管是哪一個朝廷,都是大漢朝廷,我們兩地的百姓,都是大漢的子民。所以,我們兩家如果不起戰端,那自然是最好,這個,應該也是廣大百姓所希望看到的結果。畢竟,我們大漢戰亂已久,民心思定。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哪自然是最好不過了。說說看吧。」

    曹操知道,無論派誰出使新漢朝都不會太過輕鬆,因為會面臨到各種各樣意思不到的問題,絕對不可能如他們所計畫的那般,按他們的計畫一步一步的進行下去的。所以,曹操派華歆出使新漢朝,他給予了華歆很大的自主權。曹操的目的,就只有一個,只要不越過他的底線,那麼,新漢朝無論開出什麼的條件,他曹操都可以答應。

    當然,曹操的底線,其實也是很有限的,第一個,曹操可以向新漢朝稱臣,但他要保有自己勢力地盤的獨立性,新漢朝不得出兵進駐他的領地之內。另一個,萬不得已,曹操計畫,可以割地。比如,將青州讓給新漢朝,將豫州、揚州的一部份地區都劃歸新漢朝的直接統治。如果越過這些底線,曹操就唯有採取另外的計畫。利用中原百姓的民心民意,儘可能的拖延及阻礙新漢朝的出兵攻戰,自己一方面加緊發展,做好迎接新漢軍出兵攻伐他的準備。

    對於曹操來說,哪怕最後要打這一場仗,時間越是拖得久,對他就越有利。

    自然,華歆自然不可能一下子拖出跟新漢朝眾臣談判的最後底線。正所謂漫天要價落地還錢,這個談判也是一樣的。所以,華歆不假思索的道:「戲先生說得好,真的,其實我們都是漢人,又何必互相攻伐徒增傷亡呢?再說了,無論是獻帝也好,少帝也好,都是先帝之子。再說白一點,就是說,大漢江山,是他們皇室子弟的,與我們何干?華某之所以要見少帝,是想告訴他,我們獻帝,想跟他這個哥哥好好的談談,看看他們兄弟兩人如何協商。」

    「華先生,你們曹操的意思是說,現在沒有我們這些朝廷臣子的事了,讓兩個皇帝做主,決定我們兩個朝廷如何,是這個意思吧?」戲志才心裡冷笑的道。

    「戲先生果然是一個明白人,華某……不,是我們朝廷,我們丞相就是這樣的一個意思。」華歆沖戲志才豎起大拇指道。

    「哼!」戲志才冷哼一聲道:「你們打的好算盤,讓我們兩個朝廷的皇帝來談?你們朝廷,皇帝能做得了主麼?明人不說暗話,如果華先生你敢肯定,你們獻帝跟我們少帝所談的結果,不管是如何的,你們都能保證按兩個皇帝的協商結果辦事。那麼我們就全都交給他們做主又如何?只恐怕,華先生你是來這裡尋我等開心的吧?如果還要如此說。我們就不用再談下去了。」

    讓兩個皇帝協商?有用麼?戲志才真的懶得理會華歆。

    「當然了!」華歆大言不慚的道:「如果皇帝做不了主的話,華某也沒有必要來跟你們談啊。不管如何。只要是兩個皇帝協商好的,我們都會接受。」

    「哼,當真的可以?」戲志才根本就不相信華歆所說的。

    「假設,咱們現在便可以假設一下。」戲志才道:「假如說,我們兩個朝廷的皇帝在一起協商,商定的結果如下。首先,我們這個大漢,是不可能再存在兩個朝廷的,要不是一方被滅。就是另一方退讓。所以,其結果,一就是獻帝奉我們少帝為主,二是反轉過來。如此,這大漢天下,就只有一個皇帝了。到時候,你們自曹操這個丞相之下,所有的朝廷,都能接受將你們的朝廷解散。併入我們的朝廷麼?如果接受不了,就不要再說這個話題了。」

    「呵呵,這又有何接受不了的?」

    「什麼?你們能接受這樣的結果?」戲志才雖然不相信,但是。卻也有點意外,不由與賈詡、荀彧、郭嘉等等一眾人面面相覷。

    「當然可以接受了,對於我等來說。不管誰做皇帝,我們都是漢臣。這有什麼難接受的?」華歆一臉理所當然的樣子,不過。跟著卻說道:「當然了,就假設說,我們獻帝與你們少帝所協商的結果,是我們向少帝稱臣,那麼,我們就等於是放棄了現在的一切名利,犧牲極大。因此,怎麼也都該有一些條件吧?換成了你們向我們朝廷稱臣,也是一樣的,可以答應你們的一些合情合理的條件,對不對?」

    「條件?那再說說看,你們又有什麼的條件?」

    「這個嘛,現在卻不太好說了。得要看到時候是什麼樣的情況。」華歆不想一下子拋出自己的底線,不再說這個,反問道:「反正是假設,不如你們也可以說說,如果換成了你們,你們又想得到什麼事的條件呢?畢竟,在事情沒定之前,怎麼說都可以,如果你們提出來的條件合情合理,我們朝廷,也是一樣能答應的,畢竟,我們兩家的皇帝是親兄弟,誰吃虧一些都沒關係了,而我們這些都是漢室之臣,一切都要看我們聖上的,不是麼?」

    「我們朝廷,派華某出使,來到洛陽,與諸位大人見面商議,是帶著誠意前來的。最關鍵的,就是不管如何,我們大漢都再經不起戰禍的折騰了,一切都要以和平為主題,這一點,我們始終都沒有變的。」華歆又似無比誠摯又慎重的道。

    雖然是假設,但華歆的說話,還真的沒新漢朝的滿朝文武都有點意外,皆因誰都沒有想到,華歆會答應得那麼的乾脆,居然說他們可以向自己新漢朝稱臣?如果華歆當真的帶著誠意來的,那麼最後這一場大戰不用打也不錯。

    但問題是,無論是新漢朝的哪一個在朝的文武,他們總覺得華歆說得有點假,太過輕鬆了,心底裡,總覺得華歆這個傢伙的話有著很大的問題。只是,一時間,卻又說不出,其不好的方面在哪裡。

    噹噹噹!

    恰在此時,休廷午膳的時間到了。在皇宮議事,如果午後要繼續的話,所有朝臣都會在皇宮之內用膳,會有皇宮的御膳房為眾位文武大臣提供午膳。就在朝堂附近的偏殿當中用膳。

    「好了,華先生,午膳時間到了,要退朝了,一起在皇宮中用膳,一會午後再議吧。」戲志才適時的終止了與華歆的假設議題。

    這個時候,在皇太后何婉的寢宮當中,劉易早已經將她抱到了鸞榻上,伏在她的身上,變換著各種姿勢盡情的馳騁,把何婉弄得兩眼翻白,氣若游絲,似是連嬌吟都無力了。

    瘋狂的掃射了子彈,欲要射穿何婉的身體一般,直接再把她再推上一個新的愉悅高峰。

    待何婉回過氣來,劉易才抽出了鬆軟下來的武器,噗的一聲,帶著了一股股雪白之液,那些子彈,把何婉的下面灌得滿滿的,當劉易抽出來之後,一下子全都滿溢了出來。一股帶青的異味,一下子散發在空氣中。

    「都怪你,弄得人家又是一身汗了,還不抱人家再洗一洗……」何婉嗔怪的橫了劉易一眼,張開玉臂,要劉易抱去清洗。

    ……

    劉易倒真怕會累壞了她,抱她清洗後,又為她穿上衣裳,並為她梳好妝,再陪著她用了午膳。

    劉易記掛著曹操派來的使者的事,本想哄何婉休息一會,但戲志才等人讓宮女來通知劉易,何婉也想聽聽曹操派那使者前來有何目的。便隨劉易一起去御書房見戲志才等人。

    到了御書房,居然有十來二十個文武在等著劉易了。

    劉易見他們這麼多人在此,並且,他們的臉色似乎有點難看,不由笑言道:「怎麼了?弄清楚曹操派來使者有何目的了沒?不用都苦著臉吧?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說說看。」

    戲志才等人將華歆的目的,對劉易與皇太后說了一遍。

    「扯蛋!」皇太后何婉一聽,鳳目一瞪道:「下巴輕輕,兩張嘴皮子一碰的事,華歆所說的話能相信麼?完全是藉口,普天之下,誰不知道許昌的朝廷是曹操把持著的?現在卻又來說什麼的獻帝說了算?你們去對華歆說,不,本後親自去,告訴他,如果他們的朝廷,當真是獻帝能做主的,那麼我這個做母親的,叫他馬上到洛陽來見我,看看華歆又有何話可說?」

    皇太后居然暴了粗,讓眾臣都聽得一呆,但是,卻覺得皇太后所說的似乎也很有道理。完全可以將華歆那口花花的謊言不功自破。

    「嗯,可以,這的確是一個直接揭破華歆謊言的好辦法。」劉易也點了點頭,表示何婉可以去見華歆,不過,跟著又一笑,道:「呵呵,諸位,都是受名所累啊,我們家大業大了,就開始注意形象,講究聲譽了。另外,因為曹操先派人前來我們朝廷,似乎掌握了這個我們雙方談話的主動權,所以,就讓你們覺得難辦了?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1:30
第六百六十章 華歆無言敗走

    d

    劉易大有深意的對眾臣道:「我們是否都太好說話了?為什麼我們總要跟別人講道理?為什麼我們做什麼事,都要想著如此是否乎合世情?為什麼我們要迎合別人?我們是否都已經忘了我們的忠旨?忘了我們現在,是站在一個強者的角度上來看待問題,去處理問題。另外,我們只要堅守本心,做我們自己認為是該做的事,正確的事,最終達成我們振興大漢的目的,我想,如此便已經足夠。因此,現在不管曹操派來的使者,跟我們說什麼,但是,我們都要清楚,我們應該做什麼。」

    劉易說完,向眾臣擺了擺手道:「算了,這個華歆,你們還是打發他走吧,就按我跟爾等所說的,對他強勢一些,不用客氣。」

    劉易很想對眾臣說,其實自己就是真理,但是,想了想便沒有說出這句話來,免得讓他們覺得自己太過霸道太過驕狂。

    但劉易如此說,卻也讓這些謀臣武將豁然開朗,起碼,他們明白了劉易所說的,做自己該做的,不用再在乎別人的說詞。

    午膳用後,會有一點時間讓眾臣休息一下,也就等於後世的午休時間吧。眾臣在御書房的時間很短,劉易就只跟他們說了一翻話而已。

    下午朝堂上,文武百官再次齊集,只不過,多了一個皇太后何婉在垂簾聽政。

    何婉本來是已經累得不行了,可是,她真的有點氣不過曹操派來的人所說的慌言,睜大眼說大話,居然跑到新漢朝的朝廷上來說什麼的他曹操所把持的朝廷是由獻帝說了算,是獻帝做主的話。所以,她打算,一定要給華歆好看。

    華歆也從別的新漢朝朝臣口中得知,下午皇太后會在聽政,所以。他不得不收斂一些,不敢再那麼的趾高氣揚的樣子了。其實呢,華歆真的沒有什麼的優越感讓他在新漢朝的朝堂上囂張。只因曹操聽從司馬徽的計畫,早早就制定了的行動方案罷了。

    他們都認為。不管如何,只要能夠讓新漢朝最終可以和他們對話,那麼,他們就達成了他們的目的,只能可以談。不管最後能否談得攏,他就只需要一直拖著時間,讓戰爭在短時間之內打不起來。如此,曹操就會有更多的時間來發展及準備。

    上午少帝不在,劉易又迴避了,所以,華歆到了朝堂上,並不用見禮,但現在,他也不得不規規矩矩的向皇太后跪下問安。

    「華歆大人。本後認得你,當年先帝在的時候,本後常見你在先帝身邊,向先帝進言,也常聽到你對當時把持了皇宮的常侍們對罵。你本不錯,起碼,你是當時少有的敢站在那些宦官奸佞之前斥責的老臣子之一。」皇太后珠潤玉圓的聲腔,淡淡的說著。

    「小臣汗顏,臣只不過是擔心我們大漢社稷被那些宦官敗壞,擔心先帝會遭受到那些宦官的迫害罷了。」華歆似不敢居功的道。

    「可惜啊……」皇太后嘆了一口氣道:「既然華歆大人你早年能為朝廷忠心又盡心。可是現在,你卻為何卻要為曹操那挾持獻帝協兒的朝廷效力?你到底是為了漢室效力還是為曹操效力?」

    「啊?額……這個……臣本就是漢臣,自然是為大漢漢室效力。」華歆聽皇太后的口風一轉,似要向他興師問罪的架勢。心裡不由一慌。

    「哼!好個華歆,還真的人長兩張嘴,好話壞話都讓你都說了。」皇太后突然冷哼一聲,嬌吒道:「上午你在這朝堂上是怎麼說來著?現在可否再跟本後說說?」

    華歆的心裡不禁開始叫苦,他上午所言,看似很有道理。可是,實際卻是漏洞百出,經不起推敲。

    在許都的時候,曹操也好,司馬徽也好,還是華歆跟眾臣也好,他們似乎都算留了皇太后何婉在朝堂上所起到的作用。在這些男人的心目中,他們都以為,皇太后何婉已經成為劉易的女人玩物,一個婦道人家,懂得什麼?可是,人家現在就是垂簾聽政的皇太后,不僅對朝廷的眾臣有一定的節制,就算是對少帝、獻帝,也同樣如此。

    大漢一直以來,以孝治國,作為少帝、獻帝的母親,哪怕是曹操,在當眾的時候,亦不敢對皇太后有半點不敬之意。何況現在,只是華歆?

    面對何婉的責問,華歆叫苦不迭。

    他不禁小心翼翼的跪著道:「臣說,臣是受獻帝之命,前來送信給少帝,讓兩位皇帝共同協商大漢和平之事。如今的大漢,再也經不起戰爭的折騰了,不管如何,能和平解決,總要比流血犧牲為好,太后然否?」

    「別扯那些沒用的,本太后只知道,你在這朝廷,大言不慚的大聲說,你們許都的朝廷,是獻帝說了算?你是真的嗎?華歆大人,你怎麼可以睜大眼睛說瞎話?如果說,你們的朝廷,當真的是獻帝說了算,那麼,你們不是說想要和平解決我們兩個朝廷的紛爭嗎?好,那本太后就作主,我不說政事,不說你們什麼和平解決的戰事。我只說,若獻帝當真的可以自主,那麼,就讓他前來洛陽,見見他的母親再說。」皇太后根本就不想跟華歆說別的,就直接給出這個問題。

    「呃,太后,這、這樣怎麼行呢?」華歆對於這個,卻不敢亂說了,曹操又怎麼可能會讓獻帝前來洛陽呢?當真到了洛陽,那麼獻帝還能回去嗎?

    「不行?這有何不行?大漢以孝治國,他獻帝雖非本太后親生所出,但卻是他的母后,這麼多年了,又多少年了?我們母子分離,是不是應該先讓他聽從本太后之命,先來見見本太后?」

    「見太后的確是應該的,不過,這其中,牽涉到兩個朝廷的問題。本來……我們也打算,讓兩個皇帝見個面,一起來協商天下大事。不如……到時候安排好了,再讓獻帝拜見太后,如何?」

    「格格……再讓獻帝拜見本後?再讓?」皇太后似是怒極而笑的道:「我協兒,本就是皇帝。他要如何,又豈是你們所能阻止的?他要來見自己的母親,還得要你們讓?如此說來,似乎不是協兒他說了算啊。」

    「還有。先帝當年臨終遺言,立少帝為皇,獻帝只是董卓行叛逆之事廢少帝代之的,當年董卓又豈有資格廢立皇帝?那事兒,本後也在場。只是迫於董卓的凶殘,不得不帶著少帝聞開皇宮,才讓獻帝為帝。說真的,獻帝雖然亦等於是本太后之子,可是,所謂的兄終弟及,兄長還沒有死,他又哪裡能稱為帝?一個本來就沒有資格為帝的人,只是董卓,及你們曹操硬是推其上位的。這作得準嗎?如此說。可能是有點委屈了協兒,但是,有些事,卻不能亂了輩份先後,你們許都的朝廷,本來就是一個偽朝廷,代表不了漢室。如今,爾等卻自重身份,還當真的拿你們自己可以與我們新漢朝相提並論?簡直就是笑話!」

    何婉不留情面的數落起來。

    華歆現在真的是坐如針氈,不。是跪在地下,滿心惶恐。

    他在擔心,擔心這次出使洛陽,沒有完成曹操的計畫。他回去之後,都不知道要如何向曹操交待。

    「太、太太後……不、不是這樣的,在我們朝廷,獻帝聖明,在他的治理之下,我們大漢中原政通人和……」

    「夠了!」皇太后毫無客氣的打斷了華歆有點結巴的說話道:「我們新漢朝的事。還論不到你們許都的偽朝廷來說三道事。我們立志收復大漢,打了勝仗,是我們的事,你們其實,也只是我們新漢朝的手下敗將,根本就沒有資格來跟我們以平等的身份及語氣來恭賀我們。你們來,那麼就得先要擺正身份及心態,要明白,如今我新漢朝大勢已成,你們再耍什麼的花招,再耍什麼的陰謀詭計都是徒勞的。識時務者為俊傑,如果你們不想就此敗亡的話,那麼就回去,告訴曹操,他若想活命,就只有將獻帝,本太后的協兒送回來,然後向新漢朝歸降,聽准了,是歸降,可不是稱臣!你們是否還有資格為臣,得要我們新漢朝說了算,要我們太傅說了算。明白嗎?

    皇太后何婉此際當真的有點霸氣側漏,少有的如此機鋒銳利,讓人聽著,覺得相當的硬氣,大快人心。

    這個,也是劉易在御書房跟眾臣所說的,何婉聽了之後,心有感悟。她想,的確如劉易所說的那般,現在,自己的新漢朝強勢,又何須跟曹操說三道四呢?有著劉易這樣的男人為自己撐腰,何婉也不禁硬氣了起來。

    華歆目瞪口呆,滿肚子的話,此刻都說不出來。因為,皇太后根本就不想聽他說。

    他跟新漢朝的文武,倒可以依著自己是使者的身份,打著和平的旗號,跟這些文武大放厥詞,無論他怎麼說,只要自己能圓得回來,都可以繼續糊弄下去。起碼,他打著為兩個朝廷的和平的名義前來談論事情,新漢朝的文武,總不可能一心要打仗,不與他談吧?可皇太后,卻一下子抓住他話中的最大的慌言,那就是獻帝根本就不能自己作主的慌言,讓他先放了獻帝再來談,真放了獻帝,事情還有可能再談麼?到時候,新漢軍可隨便出兵攻打他們,他們都只有捱著,連說話的餘地都沒有了。

    「怎麼?沒話說了吧?沒話說便請回吧,將本太后的話轉達給曹操,著他為了大漢早日和平,儘早將獻帝送來洛陽,如此,本太后可擔保,他曹操一輩子榮華富貴,否則,就等著我們新漢軍的大軍壓境吧。」

    失敗了……

    華歆已經無詞,原本計畫得好好的,卻被皇太后一下子打亂了他們的所有計畫。也不知道是否是誤打誤撞,反正,皇太后一下子便說破了他們的最終目的,非常清楚的說清楚了,他們曹操,不能稱臣,只能歸降。這樣一來,別的全都說不下去了。那個什麼只稱臣,新漢軍不能駐兵中原的底線,華歆在此刻根本就說不出來。連談都沒有辦法再談下去了。

    啪啪啪……

    劉易從偏門拍著手走了出來,往珠簾後的皇太后投去讚賞的目光。

    「華歆大人,別來無恙?」劉易對還跪在地上的華歆道:「皇太后的意思,也是本太傅的意思。其實,我們兩個朝廷,是沒有什麼可說的,如果你們當真的帶著誠意前來,本太傅倒可以跟你們說道說道。比方說,你們曹操歸降之後,本太傅依然可以讓他為新漢朝的丞相,畢竟,孟德兄的才能還是有的,劉某也比較欣賞他,如今大漢百廢待興,正需要他這樣的人才來發展,強漢。可惜,到了現在,你們還看不清形勢,以為,就憑華大人你的三言兩語,就可以讓你們的朝廷暫時獲得荀安?這樣吧,本太傅給孟德兄一個月的時間考慮,一個月後,正是春雪融化之時,便是我新漢軍興兵平定中原的時候,請孟德兄萬勿自誤,華先生,你請回吧。」

    「太后、太傅……那、那華某便先行告退了。」華歆頹敗的低頭跪拜,如鬥敗的公雞似的,垂頭喪氣的退出了朝堂。

    「曹操還不死心,還想與我們新漢朝一較高下,派華歆出使前來的做派,就能證明了曹操的不甘心。因此,我們新漢朝,根本就不能有太多的顧慮,不能在這最後,最關鍵的時刻就動搖了我們一統大漢的決心。不管是出於什麼的原因,都不足以讓我們改變計畫。」劉易待華歆退走之後,對滿朝文武道:「如何出兵定中原,劉某一早便已經有了一個全盤的計畫,本想跟諸位商議,看看能否有更好的方案,但現在,劉某覺得沒有必要那麼麻煩了。我們新漢朝,就應當以一個強者之勢,一鼓作氣平定天下。百萬雄師,齊定中原!」(。)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1:30
第六百六十一章 華夏大地圖

    劉易已經為新漢朝出兵攻伐中原定下了基調,無論如何,一個月之後都會出兵。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不用再議論什麼的出兵大義了。

    如果當真的要論及這方面的事兒,恐怕就什麼都不用做了,跟許都的朝廷磨嘴皮子就好了。

    並且,經過曹操派人前來這麼一鬧,就算是連荀彧都覺得沒有必要再出使許都了。作為強勢的一方,新漢朝沒有必要眼巴巴的跑去跟曹操多說什麼,現在要說和的,卻是曹操而非新漢朝。

    誰叫曹操派人來噁心了大家?就因為曹操的這個噁心行為,讓眾臣都很清楚的認識到,曹操根本就不太可能歸降新漢朝的,再跟他談什麼的和平解決兩個朝廷的事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

    在眾臣的心裡,他們都不可能接受曹操稱臣,卻又作為一方諸侯而獨立存在的可能性。所以,最後,就只能如劉易所說的,只能打了。既然要打,那麼又何必再與曹操多說什麼?給他一個月的時間來考慮,沒有馬上出兵,這已經算是給曹操面子了。

    劉易對眾臣道:「一個月後,如果曹操不歸降我們新漢朝,我們新漢軍便以討伐曹操,營救獻帝返朝的旗號,公示天下,向其發起進攻。」

    「本該如此,主公,那麼,是否就按我們一直來所布置的方案策略,開始著眾位將軍調撥軍馬?」戲志才問道。

    「嗯,拿出我們繪製的華夏大地圖,讓朝中的所有文武朝臣都看看,我們華夏大漢最終的版圖是如何的,這個華夏全國地圖,只有一部份人知道。現在,也是時候公佈於天下了。」劉易對閔貢說道。

    「是!」閔貢領命而去。

    佈置作戰任務的時候,劉易也習慣了拿地圖出來。不過,這一次的地圖。是大幅的華夏全地圖。

    不一會,閔貢領著宮內的禁衛,將巨幅的地圖懸掛於朝堂之上,是一幅用白布縫成長寬都有十多米的白布繪製而成的大地圖。

    「什麼?這便是我們華夏大漢的地形全圖?天啊!有這麼大嗎?」

    「這、這就是我們現在大漢的全圖嗎?我看看……嘖嘖,這裡就是我們所在的洛陽?我們洛陽就只有這一點大麼?」

    「這是長江,這是黃河……主公,看起來,我們洛陽似乎就是在整個華夏地圖的中心地區啊。難怪。咱們大漢為什麼會立都於洛陽了,原來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啊。」

    「你們看,這便是秦嶺山脈,這便是把並州與冀州分開的太行山脈,這邊就是西涼麼?噢,往西往北,怎麼會有那麼大的?」

    「不對不對,主公,這就是徐州?這是琉球?這下面的都是大海洋麼?下面沒有繪畫出來了,這片大海。到底有多大呢?」

    ……

    大地圖一掛出來,朝中眾臣人人都歎為觀止。

    眾臣一個是為了這一聲不吭的,突然就弄出了如此壯觀的一幅華夏全圖大地圖出來而感到驚嘆。

    二是。這個他們雖然也看過舊有的地圖,但是,原來大漢朝廷所繪製的地圖,實在是太過粗糙了,遠沒有現在所繪製出來的地圖那麼的精緻,那麼的細緻。

    並且,繪製地圖的手法,是現在新漢朝的學院所教學的新式繪圖方法,這種方法。有著精準的度衡量,有著比較正確的比例。並且,這大地圖上。所標註的地名,基本上包括了整個大漢地區,所能熟知的鎮級地點,一些比較著名的村落,居然都標註在大地圖上面。這是一幅華夏曆史上,前所沒有的大地圖。

    讓所有人都驚嘆的是,據說,地圖上,每一個地方之間的距離,都是按比例標準的距離,懂看的人,完全可以按圖索驥,完全可以算得準在每一個地方之間的行軍速度與時間。

    這對於領軍的統將來說,這樣的地圖,就可以說是一件無價之寶。

    「好了好了,先不要驚嘆,這幅地圖,以後都將會掛在朝堂之上,你們誰愛看,平時隨時都可以看,可以來研究,現在,大家先看看,如今我們新漢朝的區域是哪些地區?各位將軍,先找到你們現在的駐軍所在,一會,便要給你們命令,要求你們在你們所駐軍之地,在一定的時間之內,到達指定的區域,然後在約定的時是之內,向中原曹操發起進攻。當然了,到時候將要如何打,就得你們各位統軍的將軍及你們的隨軍軍師一起共同商議細節。本人,只負責給你們一個固定的攻擊時間,給你們保證你們的軍糧補給。」劉易讓朝堂的眾臣都安靜下來,讓那些統軍的軍將上來前察看大地圖,找出他們各自的駐軍地方。

    在這幅大地圖之上,劉易命人是經整個華夏一起繪畫出來的地圖,並沒有區分開新漢朝與許都朝廷的勢力範圍。因為,劉易是根據後世的衛星地圖,再根據山林特種部隊到全國各地去探測,記錄現在各地所叫的名字等等,配合起來,命新民大學院的高材生,集合了上百人一起縫製繪畫出來的大地圖。嗯,地名以及河道、道路等等,都是用刺繡繡描下來的,作為永久性的地圖懸掛在朝堂之上。所以,如果沒有必要,將不會再在上面添加什麼了。

    為了這一幅地圖,所花費的人力物力,是巨大的。

    劉易拿起一桿長長的長桿,走到了地圖的下面,用長桿在地圖上虛畫了一個大圈,將中原地區給圈了起來道:「各位,大家都看到了吧,其實,現在的天下形勢已經一目瞭然了,相信你們也都有一種感覺,就是大勢已成,中原地區,在實質上,已經處於我們新漢軍的一個區大的包圍當中。」

    經劉易這麼一說,原本還不太瞭解,沒有聽劉易說過的一眾文武。此刻都有點心潮起伏,原來,中原地區。現在只不過是在新漢朝勢力的巨大包圍當中了。

    「咳咳……」戲志才咳了兩聲,站出來道:「各位。如果不說你們或者不會知道,你們知道現在的新漢朝的大勢,早在十年前,咱們的主公便已經開始佈局了。當時,我們的實力還不行,而曹操卻是一直來,最難以消滅的一個諸侯,所以。我們避強擊弱,先將別的諸侯都滅了,最後,再與曹操決戰。而現在的這個形勢,卻早便在我們主公的意料當中。」

    戲志才有點自豪的道:「我們在幽州的大澤坡基地,就是為了我們奪取幽州、冀州,甚至向北方草原進軍布建立起來的一個前進基地,事實證明,正是因為有這個基地存在,我們才可以一直都控制著幽州、冀州的局勢。無論是公孫瓚將軍。還是袁紹,都沒能將我們早早插下的這顆釘子撥除,這確保了我們現在統一北方的一個基本。而在洞庭湖新洲的這個基地。所發生的重要性就不用戲某多言了,現在,我們之所以能夠發展得如此之快,都因為有了洞庭湖新洲的這個基地,有了我們在洞庭湖所組建的新漢軍水軍大軍,我們奪取荊州、以及收取江東一帶,都全因為有了這個基地及新漢軍水軍。」

    「可以說,只有我等最早追隨主公的才知道主公的雄才大略,現在。所有的佈局已經完成,並且。是按主公的計畫,一步不差的達成。我戲志才不得不深感佩服。」

    戲志才對劉易敬佩之情言溢於表。

    一眾朝臣,無不側目,大有覺得劉易其智如妖的感想。

    「行了,廢話別多說了。」劉易對著地圖道:「大家看,先從北方開始說吧。北方大草原,現在有公孫瓚、公孫度將軍的軍馬,還有一部份沒有隨趙雲將軍回來的本部新漢軍,太史慈將軍的本部軍馬,再加上吸收了烏桓俘虜兵,及一些北方小數民族的部族軍馬,另外,原鮮卑部族的軍馬。這些軍馬,按新漢朝給你們的編制,現在一共有了多少兵力?」

    劉易親自下令整編的新漢軍,原來就只有四十軍,剛好百萬大軍,後來,護軍整編的,劉易就沒有再多過問了,戲志才應該是最為清楚的,因為作為太慰,他負責總統天下軍馬。

    按新漢軍的編制,每兩萬五千人為一軍。如此,就可以很清楚的計算得出現在北方有多少的兵力。

    先說公孫瓚,他歸順新漢朝之後,他原有的兵力,除去一些老弱病殘之後,一共約有十萬的本部大軍,分為四個軍。後來又新增了兩個軍,這兩個軍是從預備軍轉為正式編制的軍馬的。

    公孫度也差不多,就這兩位將軍,本部軍馬便有了三十萬兵力左右。這些還不包括地方官兵。

    北方小數民族,歸順了新漢朝之後,包括烏桓部族的,一共也整編了四個軍左右,也就是十萬人馬這樣子。主要是因為劉易不想那些烏桓人還有復興復僻的機會,所以,才沒有起用那些烏桓人,現在,更多的烏桓俘獲兵,現在還只是作為勞役存在。鮮卑人的,同樣只保留了其十萬軍馬,但他們的這十萬軍馬,不能獨立行動,只能作為配合新漢軍一起行動,以後,也不能再回到其鮮卑部放的地區。放虎歸山的事,劉易是不會做的

    如此,正式編制的北方軍馬,不包括趙雲、太史慈所留下來本部軍馬,如此就有了五十萬大軍左右。

    暫時,高麗半島地區,還有個別山高林密的地區還沒有完全攻奪下來,還得要留一部份的軍馬繼續清剿那些高麗棒子。所以,估計能夠出動的軍馬,就有四十萬人左右。

    此四十萬的軍馬,一分為二,分別由公孫瓚與公孫度為主將,兵分兩路,先行進攻青州。

    一路經幽州,由公孫瓚統領,約三十萬人馬左右,那些小數民族的二十萬騎軍,盡歸公孫瓚統率,加上公孫瓚本部兵力10萬人馬一起。另外留下兩軍在北方坐鎮,提防那些歸順新漢朝的小數民族作亂。公孫度留下五萬兵力及趙雲、太史慈留在高麗的軍馬,一起在高麗作戰。他率十萬軍馬,從水路渡過渤海,直接登陸山東半島作戰。

    兩位公孫將軍,率其部將將會對青州地區進攻,迫使袁尚投降或滅了他。然後與另外的新漢軍配合,向徐州或兗州進攻。

    公孫瓚、公孫度的帳下,多少不少小數民族降過來的武將,由他們兩們對付青州的袁尚自然是不在話下。

    接下來,便是冀州方面了。

    冀州方面,將會集結重兵攻擊黃河南岸的兗州。由太史慈為主將,高順、潘鳳、耿武、關純等等一眾將領率軍進攻。

    太史慈本部軍馬,原本是十多萬人馬,奪取了冀州之後,收編了袁紹的無數降將降卒,共有了四十萬人馬左右,加上另外將軍的軍馬,還有並州、上黨地區的小數民族軍馬,再加上西北大漠的小數民族的軍馬,如蘭陵部族,已經從北方回來的伊厥茜女王的十萬騎軍等等,總兵力估計會達到七十多萬人馬,幾乎等於袁紹鼎盛時期的總兵力了。

    如此,就單單是北方,就有差不多一百二十萬的總兵力,向青州、兗州發起進攻。

    這數路軍馬,也將會負責殺向徐州的事宜。

    跟著就是從虎牢關方向的中路大軍了。

    劉易調趙雲回來,由趙雲為主將,分別與典韋、許褚、顏良、文醜、華雄、徐榮等等大將,率軍兵出虎牢,大軍直逼曹操的許都。

    這方面的軍馬,包括洛陽的駐軍、關中的軍馬,以及西涼馬超的一部份軍馬,另外,也調來西涼小數民族的十多萬騎兵前來參戰。

    估計兵力會在五十萬人馬左右。

    跟著便是荊州與江東方面的軍馬了。

    關羽為主將,張飛、馬超、魏延、陳到、黃權等等,他們率荊州軍、漢中、益州等地的軍馬,西涼馬超的一部份軍馬,共計亦有五十萬人馬左右,從荊州向豫州發起進攻。

    另外,黃忠父子留一人在西南與蠻族軍周旋,一人率一支軍馬返回參與中原決戰。誰返回來,由兩父子自己拿決定。(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1:31
第六百六十二章 各軍行動方案

    d

    江東方面的軍馬就多了,孫策軍,劉繇的降軍,還有甘寧的水師大軍以及交州的軍馬。當然,交州的軍馬也要參與到得防南蠻部族南竄,所以,陳兵於桂林一帶,不會到中原參加最後的大決戰。

    甘寧將會從南洋回來,從曲阿出兵,主要是負責從水路為新漢軍的各路軍馬提供支援,運送糧食等等,或可直接從除州登陸,配合北方的大軍奪取徐州等地。

    如此,江東方面的軍馬,加起來亦有上百萬大軍,他們是奪取揚州、豫州的主力軍,如果各路軍馬,順利按計畫挺進,進展順利,那麼,最後三百來萬的大軍,將會會師於許都,以大軍壓境之勢,威逼曹操,到時候,是戰是降,就看曹操如何想了。

    事實上,以新漢朝現在的兵力,如果當真的全民皆兵的話,青壯之師絕對可以組建超過五百萬的大軍,只不過,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參軍,願意上戰場,新漢朝方方面面的生產還要開展,總要留下一些青壯力量來搞生產,以維持新漢朝的正常運轉。如果當真的全民上了戰場,那麼新漢朝支撐不到半年,就會整個經濟崩潰。

    平時所說的自衛軍,其實就是農時農忙,農閒的時候,才會集中起來進行一些簡單訓練的民兵。民兵當中的狡狡者,才會被挑選為地方的官兵,也就是有可能成為新漢軍正式編制的士兵。這個,要新漢軍補充兵員,又或組編新軍的時候,這些官兵才有機會成為正式的新漢軍士兵。

    但實際上,在新漢朝,正式編制的新漢軍士兵,能夠當上,都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的。不少地方的青壯,他們都以當上新漢軍為人生的奮鬥目標。

    再提一下,新漢朝之所以能夠常年征戰。卻依然沒有影響到自身的生產發展,是因為新漢軍打仗,幾乎都是打勝仗居多,在戰場上摺損的軍將極微。一般都是以最少傷亡的代價獲取最後的勝利。如此,新漢軍當中,真正要大量補充兵員的時候極少,偶爾,會在地方挑選一些新兵。百姓青壯都想削尖了腦袋往軍裡鑽。

    再反過來考慮一下,如果一支軍隊,總是打敗仗,每一次打完一場仗之後,都折損甚眾。這樣的軍隊,肯定得要經常徵兵,死得人多,就要徵得多。如此弄下去,誰還想參軍?

    正因為新漢軍基本不用再從所治理的勢力範圍之內補充兵力,如此方能讓新漢朝十年如一日。既保持生產活力,又可以不停的四面征戰。

    這些,都是劉易的底氣所在。

    也說實在,假如說,曹操採納司馬徽所說的那條毒計,將他的軍馬,分成數十路,流竄進新漢朝的境內燒殺搶掠,以搞破壞為主,逼使新漢軍無力向許都發起進攻的計畫。恐怕到最後都沒能如曹操所願。

    畢竟。新漢朝隨時都可以做得到全民皆兵的狀態。每一座城池,每一個村鎮,都有著地方的自衛隊,甚至。許多地方,還防照大澤坡基地,在修建著一些棱堡。嗯,現在的新漢朝,實在是太多俘虜的敵兵了,匈奴部族的、烏桓部族的。還有別的諸侯勢力的,等等,這些俘獲的敵兵,新漢軍不會無緣無故的就放了,因為新漢軍有的是糧,有的是兵,將他們關押起來,充作勞役,如此,新漢朝一直以來,都有著百多萬的勞役,這些勞役,以常會被調去各處修建城池,或是搞生產什麼的。反正,就當是廢物利用也好,管他們吃飽穿曖,為新漢朝做苦力。

    這些苦力,要到大漢統一之後,再看他們的表現,表現好的,才有可能擺脫勞役的身份,恢復他們的自由之身,安排好他們今後的生活勞作事兒。也因為這樣的勞役,並非是永久性的,所以,調撥他們去做苦力的時候,大多都會很老實,也很用功的去做好新漢朝官府所安排的事項。一般情況之下,並沒有發生勞役暴動的情況,偶爾有人逃走的,也會很快就抓回來,偶爾用一些重刑,也能極大的震懾住那些勞役。

    可是想想,這些勞役,他們平時都是生活艱難的,做勞役,除了付出了勞動之外,吃喝都不用愁,所以,一般情況,他們也沒有必要暴動。

    如此,如幽州、冀州、荊州等地方,新漢朝收復之後,一邊安排當地的百姓的生活勞作的事務,一邊不停的為各地修建完善他們的城鎮城牆等等,所以,如果曹操的軍馬,當真的分成兩三萬人馬一軍進入這數州之內搞破壞的話,到時候他們唯恐會碰得一個頭破血流。

    再舉一個詳細一點的例子說,在冀州地區,因為袁紹與曹操交戰之後,當地男丁顯得很少了,大多都是一些婦人居多。一個約是三、四百人的村落,可能就只有那麼三、四十人是青壯的男丁。約是十比一吧。但是,因為冀州在新漢朝接管之後,並沒有放鬆警惕,常常處於一個戰備的狀態,官府派人給這些村落修建了一些有如棱堡一般的小型堡壘,平時若遇流寇的時候,全村的人都可以躲進堡壘去。一座小型的堡壘,就是那麼三、四十個男丁把守,一些青壯的婦人協助,就足可以抵擋一陣來犯之敵。

    來攻擊小型堡壘的敵軍,不管有多少人馬,但是最後都只能是那麼一部份人上前來攻擊,他們沒有付出十倍於棱堡的代價,也休想攻得下來。因為新漢軍會將軍中所淘汰下來的兵器,分配給這些村落的人使用,保證他們有不少的弓箭等利器。

    當然,這一切都是假設,當真的碰到曹操的軍馬來攻擊的時候,從一開始,曹操的軍馬就會被發現,然後,到處都是示警的烽火,在那些地方的官兵,也會很快就收到消息,到時候,地方官兵或新漢軍的軍馬,也會快速趕來支援。

    總的來說,曹操想要到新漢朝的勢力範圍之內搞破壞。還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司馬徽為曹操獻出此計的時候,他其實也並不太清楚新漢朝治理之下的地方是如何的一個情況。也幸好曹操沒有採納此計,否則他真的會死得很難看。

    也就是說,現在大漢到了這個時候。新漢朝統一之勢已經不可逆。就看曹操還能夠掙扎到什麼的時候罷了。

    劉易與一眾軍師,一眾軍將,在朝堂上分別討論了各路軍馬出動多少軍馬,又如何從他們現在的軍馬駐地挺進到既定的攻擊地點。每一路軍馬,他們都有一個後勤補給點。從這個點,向哪裡發起進攻,這些,每一個人互相都要瞭解明確。

    首先,公孫度軍的武器、糧食,將會由甘寧的水軍負責,到時候,劉易會讓甘寧直接派出一支船隊,一路沿海到達渤海灣。會協助公孫度奪取山東半島的一個登陸點,暫時定為牟平縣城。奪取山東牟平縣之後。將以此為基點,揮軍直擊蓬萊、黃縣、東萊等地,兵逼青州北海。

    其次公孫瓚軍,自然是以渤海城為基點,他的補給,新漢朝將會運到渤海城。然後公孫瓚將會從樂陵、南皮兩縣,突破黃河東進,殺向樂安、章丘、泰山,進擊臨淄,與公孫度軍會師於青州北海。如此。袁尚也就活到頭了。

    滅袁尚,就是兩路公孫軍的第一步計畫,以及如何進軍的路線。

    太史慈軍,則兵分數路。以鄴城為基點,分別從高唐、華縣、陽平、黎陽、平丘、濟北、濮陽、白馬、延津、烏巢等地的黃河北岸線,向黃河南岸發起進攻。

    當然,這個具體的,要看到時候的實際情況如何,畢竟。黃河沿岸南線,曹操苦心經營了十來年,每一次可以渡過黃河南下的渡點,都有著曹操的重兵把守。新漢軍要渡河作戰,怕還真的不太容易。到時候,就看可以在哪一點突破。反正,太史慈的作戰計畫,就是以突破黃河為第一步。如果實在沒有辦法的話,那麼就只能與公孫瓚一起,從黃河口地區渡過黃河,然後再沿黃河的南岸,一路往西進擊。但如果是這樣的話,恐怕難以在短時間之內揮軍殺到許都。

    中路大軍同樣也會面臨著一個可能一時半刻沒能破防進逼許都的情況。畢竟,曹操想要攻下虎牢關有點困難,但新漢軍想要兵出虎牢,進軍許都也同樣會面臨著種種的困難。

    但是,這些都不是最為重要的。最關鍵的,還是荊州方面及江東方面的軍馬,他們才是真正的進攻主力,因為豫州、揚州、徐州一旦攻下來了。曹操就真正的被圍於許都了。他也不可能再陳大軍在黃河沿岸及虎牢關之前的一帶。必須會回師許都,據城死守。

    荊州方面及江東方面的新漢軍軍馬,他們的作戰區域是最為廣闊的,進攻的路線有很多。但最為關鍵的,就是攻取襄城、汝南、揚州三地,只要新漢軍可以奪取了這些城池,那麼就等於整個豫州與揚州都受到了新漢軍的控制。曹操的軍馬,必須得要倉皇回撤穎川一帶。其實,如果新漢軍向曹操發起進攻的話,曹操在豫州、揚州的軍馬,恐怕就會亂了套,極有可能會主動回撤,將豫州拱手讓給新漢軍。

    事實上,在歷史上,每一次戰爭,豫州之地都最容易淪陷的,一馬平川之地,無險可守,並且,說句實話,豫州的民風並不算彪悍,地方的百姓,性子都較為柔弱,所以,在戰略位置不算太好的情況之下,每每都會成為被放棄的一個區域。(對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研究研究,華夏雄雞心臟地帶,是最為脆弱的地方,抗戰時期,老蔣放水淹的地方……)

    初定,秦頡、陳到、魏延,將會率他們的本部軍馬進攻襄城,這個也是秦頡的宿願了,他在宛城鎮守了這麼長的時間,就是等著攻取襄城的這一天。

    關羽將會率軍從襄陽進軍,先奪取襄江對岸的新野一帶,然後向汝南進軍。

    張飛、馬超會在江陵出兵,渡河殺向竟陵,向豫州中部地帶進攻。有馬超的西涼鐵騎兵配合,相信必可殺得豫州地區的曹軍哭爹叫娘。

    黃忠父子誰都不想錯過中原決戰,他們一起向劉易請命,最後著曹寅到南蠻瀘津關代替他們統軍。他們兩父子一起,率十餘萬軍馬,從江夏進擊長江北岸的三江口,然後大軍沿長江北岸往南進攻。

    孫策與周瑜,劉繇,兵分三路,由劉繇從建業城率軍沿長江南下,配合曲阿的守軍攻擊江都。孫策直接率主力大軍沿洪澤湖澤一帶向揚州進攻,周瑜則率另一軍沿長江北上,殺奔他的老家廬江、巢湖地區。

    甘寧除了負責為各路運送補給之外,或用水軍船隊運送軍馬之外,他也可看情況,直接從海路出發,進攻徐州下邳城。

    每一路軍馬,於一個月後,準時出擊,先完成各自作戰計畫的第一步。然後各軍看情況,分別向中原許都進軍,大軍會師於許都城下。

    每一個軍將,都清楚的明確了自己的作戰任務及行動方案。搞清楚之後,劉易放他們數天假,先在洛陽放鬆幾天,然後各自歸去,準備作戰。

    作戰命令,也很快傳達到新漢朝各個職能部位,在極短的時間之內,整個新漢朝都為之震動,並且,馬上就按部就班的開始行動起來,顯得熱火朝天,人人都為這一次最後的決戰而奔走勞碌,期望此一戰之後,大漢再無內戰。

    數天之後,華歆垂頭喪氣的返回到了許都,將他在新漢朝的經過,硬著頭皮向曹操作了匯報。

    聽了華歆的匯報之後,曹操並沒有責難華歆,只是心情極其不爽的揮退了他。

    曹操沒有想到,新漢朝居然連談都不願意跟自己談了?這豈不就是以勢欺人?

    向新漢朝歸降?曹操真的沒有想過這樣的可能,他一想到,到時候要向劉易腑首稱臣,他的心裡就覺得羞辱,這是萬萬不行的。

    既然不能談,那麼就只有打了。

    曹操的心裡,也暗下決心,一定不能在氣勢上輸給了劉易。(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uuuuuuuuuu

LV:9 元老

追蹤
  • 195

    主題

  • 91908

    回文

  • 25

    粉絲

就是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