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隋末 作者:木子藍色 (連載中)

 
andychen64 2013-1-14 17:24:5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58 241197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26 13:14
正文 第784章 河東行省總督
   
    河東劉武周最近的日子也不好過,雖然得到了宋金剛與甄翟兒兩員悍將的投奔,得二人相助,招攬到了許多二人舊部將校。二將又利用他們的本事,幫助劉武周聯合了梁師都、郭子和、張長遜,並且漸漸成了這個聯盟中強有力的盟主。不過高興還沒有幾天,陳克復的大軍就已經攻佔了淮南,並在中原擊敗了王玄應與李密,隨後又平定了河北。

    河北軍連戰連捷,各方豪雄紛紛落馬,一時之間前一刻還在四面為戰的陳克復,突然虎據中原,四顧無敵了□仁恭據守雁門、太原、上黨三郡,連結太行,背依河北,穩守如磐。

    緊接著陳克復又派了河北軍中年輕一代中的佼佼者秦瓊率軍渡黃河北上,一路上如破竹之勢,接連收復原來王世充趁李淵與楊暕大戰時竊據的河東南部各郡。

    河內郡,河東郡,絳郡,長平郡,方成郡,臨汾郡,西河郡。

    秦瓊沒有辜負他身為河北少壯系中的陳王嫡系心腹中的心腹的名號,雖然是頭一次真正的獨領一面,但進退有據,深有陳克復之風範。短短時間之內,已經掃平河東西南部六郡,成功與王仁恭、尉遲恭、堯君素、陳孝意等兵合太原。

    一時之間,河東局勢再次變天,原本劉武周等聯軍正是風頭正勁之時,此時卻如同被攔腰一斬,當頭一棒。

    此時的河東局勢,誰都可以看的出來,劉武周等人雖然還佔據著龍泉、離石、樓煩、馬邑、定襄等五郡,在隴上,還擁有著榆林,五原¢武、鹽川。朔方,雕陰、延安八郡。但這些河東與隴上的地方豪強已經日薄西山,這個時候。光是河東的王仁恭等人就已經可以單獨將這他們掃平了。

    陳克復在這個時候,提出讓長孫無忌去河東,雖然長孫無忌還沒有明白河東行省包括哪些地方。而河東總督又是什麼官職,但這卻依然是明擺著讓他去輕松的賺取就擺在面前的大功。

    長孫無忌這個時候完全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他剛才向陳克復提出要去地方任職,也是考慮到樹大招風,他年紀太輕,不想這麼快就身居相位,被天下人詬病。畢竟妹妹無垢不管是與李秀寧還是與楊吉兒兩人比起來,除了身世上要清白一些,其它的並不強多少。妹妹居皇後之位。舅舅又已經是宰相,郡公,如果他再留在朝廷中央。那他們一家就有兩個宰相同時當政♀確實太過招搖。

    他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打算在地方踏實的干上幾任。等過個七八年十來年再回來,畢竟歷朝都差不多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不經州郡,不為宰相 宰相,都必須有過地方州郡一把手的經歷。雖然現在新朝之時沒有這樣的說法,但有這樣的經歷,將來也能更穩固回朝後的地位。

    可是現在陳克復讓他去河東,還將擔任一個沒有听說過的職務,這卻是讓他馬上明白,這是陳克復對他的補償□至直接說是對他的栽培更好,趁著河東未平的時候去河東任職,這可就不當是有政績,這還將算上一份軍功。而開國之初,朝廷最重的便是軍功,只有能拿下一份實在的軍功,哪怕是白撿的,這也能為他的資歷增加重重的一筆。

    他有些激動的說不出話來,呼吸也急促起來︰“殿下,這河東行省是指哪里?河東總督又是什麼職位?”

    陳克復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其實你已經猜出大半來了不是嗎?河東行省,指的就是如今整個河東地區,總督,自然是這行省的最高文官。”

    驚訝,驚喜,甚至是震驚。

    長孫無忌沒有想到,事情甚至比他想的還要出乎意料←個河東地區?那地方可就大了,隋朝之時,先有州縣制,後有郡縣制,等到陳克復入河北後,又在郡縣上增加了州級,以分擔朝廷中央直接管轄幾百個郡的壓力。而州,也不過是四五個郡而已。如河東地區,擁有整整十五個郡,如果按先前尚書省的分法,河東怎麼也得分上三個州。可是現在,陳王居然直接讓他總管整個河東地區,這可是真正的封疆大吏。比起隋末的那些總管六郡,或者十郡這樣的加餃官職,還要實權。

    驚喜震驚之後,長孫無忌又有些擔憂的道︰“殿下,臣以為,州郡縣三級,其實已經即解決了地方官府過多,冗官冗吏的弊病,也解決了中央朝廷無力同時管轄幾百個郡的難度。此時再加上行省制度,雖然听上去能加強地方管理,但卻有讓地方坐大,削弱中央朝廷威嚴權威的隱患。將來,很有可能地方官府過強,而枝強主弱之疑,這非良策啊。”

    陳克復看著長孫無忌那認真的樣子,知道他此時確實是從朝廷的角度出發,甚至因此在錯失他自己的一個大好機會。對這樣忠心的小舅子,陳克復十分感嘆贊賞。

    “來,坐。”陳克復笑笑,“其實你也不必如此擔憂,這些問題我自然也有想過。郡制起于秦皇,州制盛于西晉,不管是何種制度,其實都是當局為了適應天下時勢。到了如今,我們華夏漢人的疆土已經遠勝于歷朝歷代。而且,可以預見,我們的新朝,也還會將這華夏江山越發擴大。而我漢人人口歷經數千年發展,人口也是越來越多。大業八年統計,天下已經有戶九百萬,有口五千萬。雖然如今戰亂平息,人口銳減,但只要我們朝廷政策制定的好,用不了多少年就能恢復。如此多的人口,如此大的疆土,往昔的郡縣制度已經不再適合我們了,甚至在阻礙朝廷的發展。”

    說到這些時務,長孫無忌也是點了點頭,他當然明白這些東西。禮儀道德這些東西也許能千年不變,可行政制度這些卻是沒法一直不變的,否則只能是疆化。

    “無忌,那天你和我說新朝首要之務是要收天下兵馬,要加強中央集權。我這幾天來一直在想這件事情,你說的很對。軍事上,我們如今已經處于絕對領先的地位。多少次生死相拼,我們終于殺出了這條荊棘之路。如今雖然我們將所有的儲備糧食等全拼光了,但我們不用再害怕了,只要我們休養生息幾年,我們就不但能恢復過去的實力,還能擁有更強的實力。所以現在我們要趁著這個休養的富貴時間,做到真正消化我們打下的勝利果實。”

    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難。

    眼下的陳克復已經不再的統一不了天下,因為雖然還有割據勢力,可只要穩中求勝,頂多十年,他就能收復江山,一統天下正要讓他操心的是如何治理這天下。他不能如楊廣一下,擁有一統的江山,億萬的財戶,以及令世界都要為之顫抖的百萬強軍,最後卻是毀于一旦,大隋江山二世而亡。

    雖不期望千萬年基業,但怎麼也得有個二三百年,才能算是開創強盛王朝,才能算是給華夏漢族獲得更加輝煌的機會 兵天下兵馬,這事情確實是要做的。畢竟打天下得靠武將們,但治天下卻得偃武修文,武將軍隊是把雙刃劍,既維護一個帝國,也能使一個帝國內部崩塌。不過武將集團擎太廣,而且如今天下還未平息,陳克復也不可能馬上做自毀長城的事情來。

    所以在小幅度調整軍隊之時,他首先著眼于新朝的制度建立。而其中第一刀,陳克復選擇了行政區劃的更變。面對于州郡縣制度的不適應現狀,陳克復已經著手實行一個新的區劃。那就是省,府,縣三級試制。和州郡縣不同,陳克復的新區劃,直接將整個華夏一起全算進去,劃分為三十余個省份,基本和後世相同,然後大量合並下面的郡縣,合並後,天下將分為三十余省,二百左右的府,和一千左右的縣。大量的減少多余的冗沉地方官府,又加強中央與地方的效律。

    不過長孫無忌也說的好,天下一下子變成三十余省,那因地域不同,有的一省可能人口是其它省的數倍,甚至造成地方勢力過大的情況。為此陳克復也參考了後世明朝的做法,分權。一改如秦漢時代,州刺史可以自已任免幕僚的情況,不但所有官員和吏員都中朝廷吏部任免,而且還將行省這一大單位,進行三權分割。

    長孫無忌即將上任的河東行省,就將包括長平、上黨、太原、雁門、馬邑五府,行東行省將分為河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司,分管政事,司法,兵馬三權。

    布政使司長官為總督,下設左右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司長官為提督,下設左右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司長官為都督,下設左右指揮使。三督為正三品職,副職為從三品職。而且為了分權,陳克復還消弱了些三督的權利,將左右副職的權利提升一省大權分為三部,一部大權又分為三位正副長官,相互掣肘平衡,防止出現地方官員權利過大的可能。

    長孫無忌,正是新任河東行省政事官員正三品大員河東行省總督。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26 13:17
正文 第786章 清洗軍隊
   
        長孫無忌听著陳克復細說,听的也是頻頻點頭,更是直接從一旁取過筆墨,一手執卷,一手執筆,開始邊听邊記起來。開始他還的這行省的衙門太大,但等听到行省沒有如過去一般的一地長官的大權□至一省三督,一司三長官的權利制衡後。他也感覺到這新設的行省制,其實一個總督除了管的人口多點,地方大點,實際上甚至不如南北朝時的一個太守,畢竟那時的太守不但治民、進賢、決訟、檢奸外,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史。

    而這行省的權利層層分割,行政、司法、軍事三權分立,且各省府縣的那些不入流的吏員都由朝廷考核任免,這總督被分掉了司法與軍事,又沒了舉薦官員,任免屬吏幕僚的權利,權利已經很弱小了□至他從陳克復的那些話中,已經隱隱听出,就算如此,陳王估計也不打算給三督多少實權,除了正三品的高職外,三司的實權將盡在那三司的六名副手的手中。

    听明白怎麼一回事之後,長孫無忌心底下還是有一點點失落的。本以為真正成為一方封疆大吏,好好大干一番。卻沒有想到,其實只能算是一個清貴些的官職,真正的權利似乎不大。不過轉念一想,這樣弄確實不錯,最起碼,想如李淵當初在河東那樣起兵割據是不太可能了。

    “殿下,那這提督和都督又將由誰擔任?提督倒沒什麼。可這都督總管一省兵馬,會不會權利太大?畢竟總督和提督可不一定就能管的住帶兵的武將一有人擁兵自重如何是好?”長孫無忌很快的就又想到了一個漏洞≦督管民事權利雖大,管著一省上百縣的人口。可真和都督比起來,似乎又算不了什麼了。畢竟剛經歷南北朝和隋末,人們心里武將還是比文官權大的。而南北朝那麼多國家王朝滅亡,基本上也是屬于武將集團們的叛亂的。

    陳克復微微笑了笑,他當然不可能留下這樣的一個破綻,也就給他解釋起來  個行省制度陳克復想了許久,借鑒了不少後世的制度經驗。不過拿到這個時代來,他也還是有些信心的。不過這還沒有給其它人談過,正好先與無忌議議,看看有什麼漏洞破綻,正好改進,等到新朝之時,就行推行。

    對于行省三權分立,都督管軍一事,陳克復當然是有過仔細思慮的。兵者凶器也–人都有說過。有關軍隊的事情都得謹慎。陳克復一個千余年後的人,對這些當然更有深層次的理解。

    唐朝是所有漢人們的驕傲,可是這樣的盛世就是亡于武將們擁兵自重。節度使們的藩鎮割據,最後亡國。而同時被稱為華夏最開放,最富饒的時代大宋。卻又由于開國皇帝因的重蹈唐的後路,過于嚴厲限制武將,整個宋朝武將集團被文官們壓抑的太厲害,以至于宋朝雖富裕,可一直得給外族交歲幣買和平,最後也難逃被外族滅國。相對來說。明朝一開始的時候,武將的地位還是很高的。而且明朝的軍隊表現也很不錯。可惜,明朝軍隊最後又毀在了軍官軍戶世襲之上。

    種種前人的經驗教訓,陳克復心中都有數,也因此在制定這些可能影響到將來整個王朝的制度時,他也融入了各朝中的優秀制度,而去除了一些錯誤不當的制度。比如此時的這個行省都指揮使司,陳克復對他就是思慮的最多的。

    軍隊得勇猛,才能衛國開疆,可軍隊又得節制,不然就會失控,如唐朝一樣。可又不能過于壓制,不然就會有宋朝那樣軍隊太弱的可能。如何在其中找到一個平衡,才是最正確而又最難的。

    “我已經想好,和你一起上任的河東都指揮使司都督是王仁恭將軍,左指揮使是尉遲敬德,右指揮使是秦叔寶。而提督由堯君素擔任,左提刑按察使由陳孝意擔任,右提刑按察使則會調剛歸附朝廷的蕭擔任。你的副手則擬定由長孫順德擔任左布政使,李孝常擔任右布政使♀些,今後可都是河東行省的同僚了,未來你們至少得共事三年。”

    听到王仁恭和秦叔寶與黑炭頭尉遲恭來擔任河東的兵馬統率,長孫無忌倒是放心了些♀些人都是河北軍中最忠于陳王的人,雖然王仁恭老頭是半路加入的,但秦瓊和尉遲敬德可是陳王的心腹將領了,有他們坐鎮河東,倒不用的軍事這一方面。他現在唯一還有些擔憂的則是這個都指揮使的權利過大。

    陳克復看出了他的擔憂,笑道︰“別這麼擔憂,你上次說的收天下兵馬之權的事情我還言猶在耳,怎麼可能現在又犯下這麼明目的過錯呢。告訴你,都指揮使司雖然說是統領一省兵馬,不過他們統領的不是正規軍,而是各府縣鄉兵和民團。都指揮使司負責鄉兵、民團的訓練,登記挑選,以及糧草裝備供給。他們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負責朝廷與地方府兵們的聯絡。”

    “就這?”長孫無忌有些不想信一省的都督,听起來風光無比,位高權重,結果只有這麼點權利。

    “當然。”陳克復微微一笑,笑的無比燦爛。

    要想不讓武將擁兵自重,就不能給他們任何機會,這可是陳克復從自身的經歷總結出來的經驗。

    為了即保證軍隊的戰斗力,隨時能拉出去打,又能防止武將擁兵自重,軍人亂政,陳克復可是絞盡了腦汁☆後還是覺得楊堅的府兵制度很好,就和後世的美國一樣,最高的單位只是師營,唯有戰時才會集結。而隋時,軍隊以鷹揚府為單位駐扎各處,鷹揚郎將以上的高級將領全養在京城。只有打仗的時候才集結軍隊。平時是兵將分隔開來的。

    為此,陳克復最後也還是選了府兵制度,加了一點改良。

    陳克復如今麾下的幾十萬軍隊。其中就有一部份是府兵,當初陳克復還沒入關時,在遼東、遼西、漠北就設立了約一百個鷹揚府,人數約為十萬人。後來兵馬擴編,又招募了約十萬左右,然後還有十萬左右的塞外聯軍,剩下的還有約十萬左右的關外的鄉兵、民團。下的。則是河北、山東、淮南、河南等各地投降的兵馬,這些人數也約還有二十萬在軍中。

    如今的河北軍,人數多達六十余萬人,這些還只是算在征的兵馬,遼東關外以及河北等地的未征用鄉兵,民團並未算在其中♀麼多的大軍,基本上已經達到了隋朝時常規軍的最高數字。

    現在河北軍兵馬眾多,將領更是眾多。雖然整編解散了大量的俘兵降兵,但河北軍的成份仍然十分復雜。早已經不復當初的純潔了。面對這樣的情況。現在陳克復也必須拿出一個好的方案來解決。

    新的府兵方案加行省都指揮方案,就是陳克復的全盤計劃。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陳克復會開始將所有的部隊轉換身份。除瀕二十萬禁軍外,其余所有的部隊全部轉換為各地的府軍以及鄉兵、民團。

    在陳克復的計劃中,天下三十余省。近兩百個府,每府將設置一個鷹揚府,每府一千兵馬,所有的府兵人數約有二十萬。然後將軍隊中的那些降兵、俘兵再清除出來,轉為各府鄉兵、民團的預備役兵馬。再加上單獨的十萬水師,也將轉為水師四艦隊。

    如此除掉那十萬雇佣的塞外聯軍。河北軍將瀕五十萬常備軍,以及保持約四十萬人的常規預備役鄉兵部隊。和四十萬左右的二線預備役民團。

    而且為了解決掉那些大量的降將,以及非嫡系的優秀將領,陳克復決定將他們通通明升暗降。

    如東都軍的那些將領,陳克復通通將他們升職,然後塞進各省都指揮使下面的預備役鄉兵部隊中任職。預備役鄉兵雖然不是正規部隊,但每年都會有一個月時間的完整訓練,並會有下發裝備,及專門的營級常備武職軍官。那些如今軍中最差的一批將領都將丟去那里,不過他們鄉兵都是以營為單位,他們最次也能是營級軍官。

    而如淮北、山東、河北等地歸附的將領中的一大部份將領,則將各行省都指揮使的上層職位中。至于那些本來就職位很高的一方統領級的非嫡第將領,陳克復打算將他們通通調入朝廷。

    為此,陳克復在原本的兵部、及參謀幕僚本部以及破軍講武堂這三大軍官的集中地,又在原八衛的基本上擴增,將八衛改成了二十四衛,其中包括內府禁衛軍八衛,外府軍十二衛,水師四衛。

    外府軍十二衛依然沿用隋制,為左右翊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侯衛,左右屯衛,左右御衛。

    而內府禁衛八衛則是神武、神策、羽林、驍騎、龍驤、虎賁、鷹揚、鳳翔八衛♀八衛分領二十萬最精銳的河北軍,也將是最嫡系中的嫡系。

    剩下的水師四衛則由原來的胡衛四艦隊改編成,分別是怒海、鎮海、凌波、安瀾。

    天下兵馬皆歸二十四衛,外府軍為鷹揚府,每府千人,內衛軍為營,每營五百人。水師為分艦隊,每分艦隊兩千五百人。各鷹揚府管兵,最高將領為正五品郎將。

    鷹揚府統兵,練兵。

    兵部管征兵、糧草器械、調令。

    參謀本部管訓練方案,制定戰爭計劃,掌情報調查。

    二十四衛將軍府管所有將領,和事時在將軍府,戰時領令出征,班師後交令回將軍府。

    行省都指揮使專管鄉兵、民團,挑選登記與訓練,地方剿捕盜匪,並地方城牆等防衛。

    隋朝的制度是鷹揚府,兵部,十二衛將軍府三級制度。陳克復干脆更狠點,直接鷹揚府,兵部,參謀本部,二十四衛將軍府,行省都指揮使司五級制度。陳克復就不相信,如果一來,他的大陳朝還有誰能擁兵自重。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26 13:18
正文 第787章 金鳳雲盤,禪位詔書
   
   “鐺!”    “鐺!”    “鐺!”

    黎明的曙光剛剛出現,洛陽城高高的鐘鼓樓上就已經傳來悠揚的洪亮鐘聲響遍全城。不同于往日的晨間報時,今日的鐘聲卻是一聲接著一聲,一直響個不停。

    伴隨著這一百零八道銅鐘聲,整個洛陽城仿佛都被驚醒。緊接著洛陽城九門開始大開,九門外無數的長角大鼓響起,一支支全都披著鮮紅戰袍,明亮鎧甲的河北軍列隊入城。

    六月初八,隋皇的退位,新皇的登基大典開始了。

    洛陽城中,到處都是張燈結彩,所有的街道都提前三天清理,無數的陳字彩旗已經插遍了全城。三天前,洛陽城內城外就已經聚集了三十萬河北大軍。這是陳克復麾下兵馬最大的一次聚集,也是一次最盛大的游行閱兵。

    分為九個閱兵集團的河北軍從九門進入,繞過洛陽城無數的街道之後,最後匯集于朱雀御街。寬達百步的朱雀大街的兩旁已經成了人流的海洋,無數的百姓在期待著幾天前就已經知道了的河北軍入城閱兵式。

    一騎飛快策馬而過,戰馬的鐵蹄敲擊在石板之上,發出清脆的聲音。

    “來了,來了。”無數的百姓翹頸張望,果然,在無數的長角聲中,最先過來的是足足五十個一百人重裝騎兵方陣。當先最打頭的那個方陣正護著一面巨大的陳字旗緩緩而來。五十名騎士人人身著重騎兵鎧,整個人都套在那紅色罩袍下面的黑色鎧甲之中。戰馬是清一色的五十匹紅色戰馬。此時這些戰馬的馬甲上面也同樣罩上了紅色的罩袍。

    五十騎的方陣,陣容齊整,步伐統一,手中端著馬朔。緩馳而來。大長的紅色披風迎風招展,紅色的盔纓更顯此時的歡樂氣氛。

    這支傳說中的騎兵們的首先登場,無疑讓早已等候的百姓們激動不已。破軍營的傳說早流傳中原,可是真正見到這支軍隊如此全副武裝,他們還是第一次。一陣陣的歡呼聲響起,御道兩側的人群都為自己身為這樣強大軍隊保護下而高興。

    破軍營的五千重裝騎兵們就如同一道引線,他們通過哪里,哪里的百姓就舉手歡呼。興奮不已。他們徹底的點燃了東都百姓的激情,也為閱兵式展開了精彩的開端。

    一支支部隊過去,重裝騎兵,輕騎兵。輕步兵,盾步兵,長朔兵,長槍兵,弓兵。弩兵,重裝步兵,重裝長矛兵,重裝陌刀兵。甚至還有工兵營。醫療營,輔兵營。講武堂學軍等一支支的軍隊經過。每過一會,總會有一種最精銳的部隊出現在其中。一面面的營旗。讓不少的東都百姓都能指認出來。

    定都洛陽,使得陳克復可以放心的把重心轉移到了中原,轉移到了如何與其它勢力對峙的前方。

    大軍一支支開過,並沒有停頓,也沒有高級將領和出現。

    這些軍隊今天的最重要的任務是在承天門,在太廟,朱雀大街上的閱兵式前進,只是今天他們的一個小任務。

    皇城承天門外,這塊巨大的開闊廣場上,此時已經聚集了一支又一支的精銳部隊。不過今天到的部隊太多,因此只有最精銳的那些部隊,那些擁有著營號的一部隊強軍才會留在這里。而其它的部隊在穿過朱雀大街後又會轉一圈從九門外出去,按兵部最新下達的軍令分赴各處鷹揚府駐地。

    雖然只留下了一小部隊,可這一小部隊依然超過十萬之數,十萬河北軍中精銳中的精銳,嫡系中的嫡系。一個個的方陣整齊的列在廣場之上,長矛如林,旗幟如海,十余萬將士們身上的 亮的鎧甲反射出一片片耀眼的明光。

    在那片無數士兵給成的人海的前面,是洛陽城中的文武百官,和貴族宿老勛貴。

    這麼多人在這里,只為等侯一道詔書一個人。

    詔書自然是隋帝楊杲的禪位詔書,而等的人自然是陳克復。

    禪位大典得在太廟舉行,而陳克復雖然已經住在了宮中,這個時候卻也是得在百官的擁護下,從宮外入宮進入太廟。與陳克復一起前往太廟的,還得有楊杲的禪位詔書。楊杲先在宮中寫好詔書,然後派人送到承天門外交給主持大典的官員,然後陳克復在百官的擁護下,帶著詔書前往太廟。

    “傳位詔書到!”擔任奉詔大臣的是三名隋室舊員奉詔大臣是已經八十歲的政壇不老翁,楊廣時的納言甦威。副大臣則是前太子楊昭的岳父韋壽,如今也是陳克復的岳父,另一個副大臣則是與甦威一起從上洛歸降陳克復沒多久的蕭後的親弟弟蕭。

    甦威,韋壽,蕭三人都是隋室老臣,也是皇戚,此時就擔任了這個將詔書送到承天門外的責任。

    傳位詔書送到,並沒有直接給陳克復,而是由甦威三人登上承天門城樓之上,取過傳國玉璽在上面加蓋國寶璽印,然後與諸臣驗證過後,再放進早已經準備好的香案上的一只黃金打造的金鳳的嘴中。

    黃金打造的金鳳璀璨無比,光耀照人。

    “接詔!”

    承天門前,此時還只是穿著陳王衣袍的陳克復微微笑著,身側走出三名大臣上前接詔。這就是陳克復這邊的宣詔官,三名負責今日宣詔的大臣則分別是太師毛喜,司空房玄齡,司徒李奔雷三人。三人又文有武,且毛喜代表了陳克復這邊的宗族,房玄齡代表著文臣們,李奔雷則代表著河北軍方。三人不但位高,且威望很高,此時由三人擔任此職,也是對三人的肯定與榮耀。

    毛喜做為宣詔大臣正使,親手捧著雕成雲朵狀的一個漆金木盤。然後緩緩走到承天門下,恭舉著雲盤。

    甦威和韋壽,蕭三人小心的用彩繩吊著金鳳緩緩從承天門上放下,含著傳位詔書的金鳳穩穩落在了毛喜手中的雲盤之中。

    金鳳雲盤,這詔書的儀式就算是完成了。

    得到了詔書這一刻,陳克復已經是名至實歸的大陳皇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毛喜三人率先向陳克復跪下,接著十幾萬將士也通通跪下晉見新皇。

    如山呼,如海嘯聲的聲音響起。

    “萬歲,萬歲,萬萬歲!”

    “鐺!”

    恰在這巨大的恭賀聲剛一停下,鐘鼓樓上的第一百零八道鐘聲終于敲響最後一記鐘聲。

    “平身。”陳克復此時神采飛揚,有種說不出的喜悅和激動,張開雙手虛抬,讓眾人起身。

    禮畢,毛喜上前道︰“陛下,請前往太廟!”

    陳克復點了點頭,在侍衛們的拱衛下,登上了由六匹純白駿馬所駕的豪華金根車。這車通體裝飾金銀,長達九丈,高寬各三丈,就如同是一座小型城堡。

    車駕緩行,百官相隨,後面還有無數的將士和護衛們跟隨。用了小半天的時間,陳克復終于到達就設在午門之名的太廟。實際上,因為陳克復的父親在江南稱帝,因此在建康城還有一座太廟,供應的也都是陳霸先等陳家祖先。

    到達太廟,下車,隋帝楊杲已經等候在那里許久了。見到陳克復帶著無數的精兵悍將進入太廟,年幼的皇帝也不由的臉色變的蒼白了一些,一雙小手更是緊緊的握緊了蕭後的手。蕭後看了看遠處緩步而來,滿臉王者姿態的陳克復,又轉頭看著面帶驚慌的年幼兒子,不由心中復雜。

    陳克復先拜祭了先祖,然後才緩步向著楊杲所在的禪位高台緩步而去。剛剛他已經更換了衣袍,換上了全套的天子冠冕,肩挑日月,身披山河,頭上戴著十二道珠毓的冕冠。

    按古禮,禪位有一套完整的儀式,如果不算堯舜禹這樣傳說中的上古皇帝禪位。再除掉那些沒成事的,真正流傳于史書中的禪讓儀式已經有過許多次了。歷史上,東漢禪位于曹魏,曹魏禪位于西晉,東晉禪位于南宋,宋禪位于南齊,南齊禪位于南梁,南梁禪位于南陳,東魏禪位于北齊,西魏禪位于北周,北周禪位于隋。這九次禪位距離眼下並不遠,而且基本上,從漢末開始,各朝都是如此禪讓接替,差不多形成了一個皇統時代。

    南陳當年是由南梁禪位,最後卻並沒有經過禪讓,而是直接滅于北朝由周禪讓的隋手中。

    如今,陳克復終于又將昔日滅亡陳國,滅亡南陳這一脈的北朝的繼承者隋滅了,並由隋禪讓于他。今日的新陳朝,既可以說是南陳的復闢,也可以說是直接繼承了北朝的正統。

    雖然南方還有一個陳朝,而且陳深比陳克復建立的陳更加是南陳的正統,但從這個時代的觀念來說,如今的陳克復才是這個時代王朝的正統。陳深的南朝,反而已經不屬于正統了。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26 13:19
正文 第788章 破軍洛陽登極即位,改元大陳神龍元年
   
   “卿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無數將士的洪亮嗓音響起,禪位大典開始之前,數萬禁軍開始齊聲高唱。據主持這次大典的毛喜與房玄齡等尚書省及禮部的官員們講,這個合唱屬于上古代禮,歌名卿雲歌。這四句反復重復的話的意思其實是說,天上飄著燦爛的雲彩,象片片美麗的綢緞聚集在一起,日月給與大地的光華,會一天天繼續下去。從而歌頌禪位于新帝,就象在新的陽光下開始了新的一天。

    陳克復听了也只是笑笑不語,不論這是不是古禮,反正這種類似于歌功頌德的事情也無所謂,大家唱唱,反而能讓新朝新皇的聲威更盛一些。就如同這個禪讓儀式一樣,雖然說他不經過這個典禮,也一樣是皇帝。但在這樣注重正統的朝代,特別是此時天下還未大定之時,這樣的一個禪讓大典,卻是等于全盤接收前王朝的一切。不但接收他們留下的正統,財富官員,也包括天下百姓人心。

    持續了小半個時辰的大合唱結束之後,也就到了整個大典最重要的時刻。

    陳克復登上楊杲所在的高台,隋帝楊杲起身,從桌案上將毛喜放上去傳國玉璽移交給陳克復。皇帝的璽印很多,不同的文件,敕書等地方,就得用不同的璽印。而傳國玉璽,則是最重要的一方,也是象征著王朝正統。只有在最莊重的國書之時。才會用到這方璽印。比如今天的禪位詔書,在幾個楊杲的私人印璽後,就有加蓋一個最重要的傳國璽印,印上那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

    二十多個璽印不需要全拿出來,隋帝楊杲雙手捧著傳國玉璽交到陳克復的手中,也象征著他把大隋的江山也交到了陳克復的手中。這一刻,年幼的皇帝也不由的有過一絲絲的猶豫。但面對著陳克復那微微含笑的表情,他只得心中含著不忍將璽印交到了陳克復的手中。

    接過了傳國璽印,陳克復雙手將其捧過頭頂。轉身向太廟廣場上的數萬將士示意。這些陳軍將士們一個個興奮激昂,齊聲歡呼,山呼萬歲。洪亮聲音,直沖宵漢。久久不能平息。

    交出了傳國玉璽,楊杲也沒有再多猶豫,安全按照先前演練過的步驟,自己雙手摘下了頭上的十二毓珠天子平天冠。然後往前走了幾步,走到了陳克復身邊,與陳克復平齊,再無在他之上。

    擔任宣詔官的毛喜、房玄齡,李奔雷三人捧著雲盤金鳳,登上高台。

    李奔雷手捧雲盤,房玄齡從金鳳的嘴中取出禪位詔書。遞到了毛喜的手中。

    早已經在年前就從相位上退下,只擔任了一個正一品太師虛職的毛喜已經剛剛過了七十,滿頭的頭發也全成了白霜。但是今日,他卻無比的亢奮激動,整個人紅光煥發,神采奕奕。二十八年前,還是正當壯年的他背負南陳太子所托,帶著剛生下的陳克復遠走他鄉,從江南避到了河北涿郡隱居。一隱就是二十多年,甚至到他以為這輩子就這樣完了。南陳從此滅亡,皇孫陳克復也從此只會成為隋朝下的一個小員外。

    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皇者終究不可能隱于市井。今日陳克復登基,南陳復立,最激動高興的就莫過于從小將陳克復養育到大的毛喜了。這麼多年來。他一直把他當做自己的孩子看待。當年听到陳克復在遼東遇險,他馬上就帶著全莊上下一起奔赴遼東。後來听到太子復國。他雖十分想南下,但猶豫許久,終究還是留下了。今天,這一切都值了。

    打開詔書,毛喜心中仍然不能平復激動心情,就著激動的心情,毛喜大聲宣讀楊杲的禪位詔書。

    “天禍隋國,大行太上皇北伐突厥,遇虜太原。憫予小子,奄造丕愆,哀號永感,心情糜潰。仰惟荼毒,仇復靡申,形影相吊,罔知啟處。”

    听了一個開頭,陳克復就明白這麼文四駢六的詔書定不是楊杲所親寫。

    只听毛喜繼續宣讀到︰“咨爾天下兵馬大元帥相國總百揆陳王,有命自天,降神惟獄,天地合德,晷曜齊明。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北徂南,東征西怨。致九合于諸侯,決百勝于千里。糾率夷夏,大庇氓黎,保朕躬,系王是賴。德侔造化,功格蒼,兆庶歸心,歷數斯在,屈為人臣,載違天命。在昔虞、夏,揖讓相推,苟非重華,誰堪命禹。”

    果然,後面一大段話完全就是對陳克復歌功頌德,听那話,巴不得把陳克復寫成是一個上天專門派來拯救他楊家的神仙。各種詞語,各種奉承,听的陳克復站在那里地,都有些不太好意思了。事情的本質不過是楊家當年搶了陳家的江山,如今陳克復又把楊家搶了。這麼直接的事情,卻非得說得楊家被搶了,還十分感激的樣子。陳克復不由在心中想,這寫詔書的人也有點小無恥了。這不是**裸的得了便宜還賣乖,打了左臉還打人家右臉麼。還有命自天,膺期命世,致九合于諸侯,決百勝于千里。詞還真押韻對稱,這水平確實很高。

    “當今九服崩離,三靈改卜,大運去矣,請避賢路。兆謀布德,顧己莫能,私僮命駕,須歸國。予本太子,及予而代,天之所廢,豈其如是!”

    “庶憑稽古之聖,以誅四凶;幸值惟新之恩,預充三恪。雪冤恥于父皇,守祀為孝孫,朝聞夕殞,及泉無恨。今遵故事,遜于舊邸,庶官群闢,改事陳朝。宜依前典,趨上尊號,若釋重負,感泰兼懷。假手真人,俾除丑逆,濟濟多士,明知朕意。仍敕有司,凡有表奏,皆不得以聞。”

    “道昭于悠代,勛格于皇穹,明明上天,光華日月,革故著于玄象,代德彰于圖讖,獄訟有歸,謳歌爰適,天之歷數,實有攸在。朕雖庸貌,暗于古昔,永稽崇替,為日已久,敢忘列代之遺典,人之至願乎。今便遜位別宮,敬禪于陳,一依唐、虞、宋、齊故事。”

    一番冗長的對陳克復奉迎,以及對自已的貶低,甚至對隋朝滅亡也說成是上天注定拋棄之後,詔書終于算是說到了最重點的那一句話,今便遜位別宮,敬禪于陳,庶官群闢,改事陳朝。

    而且其中一句話,倒覺得這詔書應當是原隋朝官員所寫。那句若釋重負,可是首次在這時代听到。听這口氣,倒有點像是楊杲本來的口氣了。但不論如何,詔書已經宣讀,而且馬上將傳抄遍傳于天下各地,宣示新舊朝交替。

    毛喜一口氣將長長的詔書念完之後,下面的數萬將士又馬上唱歌了。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時從經,萬姓允誠。于予論樂,配天之靈。遷于賢善,莫不咸听。乎鼓之,軒乎舞之。莆華已竭,褰裳去之。”

    陳克復一邊听著這些激昂喜悅的歌聲,一邊听旁邊的房玄齡給他解釋,說是這首歌載于《尚書大傳。虞夏傳》,其意是太陽和月亮有升落的規律,星辰按照自己的軌道運行。一年四季遵守為民辦事的準則,百姓就會真心誠意的擁護。如果對他們講授禮樂,就會啟發他們的智慧。如果教導他們對善惡、賢慧的認識,百姓就會听從你的教誨。鼓手已經敲起了鼓樂,台上已經跳起了舞蹈,我在這個位置上已經竭誠的獻出了一生的精力,現在是到了撩起衣裳退下來的時候了。

    “陛下,禪位大典已完成,吾等百官恭請陛下移駕太極宮,舉行陛下登基大典。”身為尚書省左僕射,也就是群相之首的房玄齡恭敬道。

    “好,移駕太極宮!”

    共和元年,公元六一六年,六月八日,陳克復終于登基為帝,從上了那張象征著中原王朝最高權力的椅子。雖然這張椅子他已經坐上去許久,甚至感覺坐起來並不太舒服,但是只有今天,才算是他真正坐上這個位置的第一天。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極大殿中,百官跪拜,山呼萬歲。

    按程序,新朝宰相,尚書省長官尚書左僕射獻上第一道奏表日︰“明明上天,爛然星陳。日月光華,弘于一人。”意思為在正大光明的天空上布滿了星辰。日月帶給大地的光華,要全靠陛下發揚光大。

    望著殿中群臣,陳克復知道,一個新的時代終于是展開了。

    殿中宣旨官手捧黃卷,發布大陳朝第一道聖旨。

    “大陳皇帝令︰新皇登基,皇帝赦免天下河北行省、河南行省、海南行省、廣西行省、廣東行省,越南行省,琉球行省,海東行省,海西行省,遼東行省,遼西行省,漠北行省,山東行省,江北行省,河東行省,另外中直隸行省中京洛陽諸府,北直隸行省北京諸府,東直隸行省東京遼陽諸府,共十八行省三年田賦,捐稅。陛下名諱克、復單字不用避諱,克復,破軍除不得再用于起名外,其余不避諱。”

    “所有官員、將士加一年薪俸,所有軍官以下士卒升軍餃一級,所有官員加散階一級,貴族奢老加勛爵一級。”

    “大陳皇帝令,貶李密為庶人,王玄應夷族,余按功過論處。竇建德夷九族,偽夏朝從九品以上從逆全部斬首,即刻午門外斬首,將王玄應,竇建德叛逆首級獻于太廟。”

    “大陳皇帝令,即日起改元神龍,今日神龍元年,六月八日,即刻廢隋帝共和年號。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26 13:21
正文 第789章 封藩

    大陳神龍元年,六月初八,隋帝遜位,陳帝登基。

    陳克復新皇即位之後,第一件事情自然是得大封文武。無數跟隨他征戰過來的將士們,此時自然也到了功成名就之時。陳克復不是一個吝嗇之人,也深知朝廷需要以封賞來穩固群臣,以此獲得他們繼續對自己的忠誠。

    新皇即位當天,陳克復冊封長孫無垢為皇後,為陳深上尊號太上皇,母親沈氏尊為太穆皇太後,立長孫無垢所生嫡長子陳煜為皇太子。冊封楊吉兒為貴妃,李秀寧為淑妃,馮婠為德妃,翟無雙為賢妃。又加張出塵為昭儀夫人、契丹妃子阿麗娜為昭容夫人,東瀛妃子蘇我野麗紗為修儀夫人,靺鞨妃子玉蘭為修容夫人,突厥妃子阿依古麗為充儀夫人等正二品九嬪。又冊封了楊吉兒之子陳炫為晉王,阿麗娜、野麗紗、玉蘭三人之女為公主。
      末了,還在眾人的驚訝之中,冊封了新羅公主金勝曼為正二品九嬪之一的修媛夫人,冊封他與金勝曼的兒子新羅王太孫陳煐為遼王。對于冊封金勝曼母子兩個,本來房玄齡等人是反對的,雖然他們也知道這個陳煐是陳克復的兒子,但畢竟他母親是新羅國的公主,而且他如今已經好幾歲了,而且還是新羅的王太孫,這樣也沒經過對方的同意,就如此冊封,未免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不過對此,陳克復只是說了一句話,公開未來的新羅王是自己的兒子。將來新羅王即位之後,那這新羅國自然也是他的了。到時派些兵馬入新羅,這新羅還不自己的。老子皇帝派兵去兒子國王的屬地之上,難道不是最天經地義。名正言順的事情?

    只一句話。馬上就讓原本還有些猶豫的李奔雷、李靖等軍中將領們齊齊喊好。就連原本喊著陳煐不能入皇室宗譜的毛喜,也馬上笑面如花的說要馬上把陳煐列入陳氏宗譜了。

    封藩馬上笑面如花的說要馬上把陳煐入陳氏宗譜了。

    對于關外的新羅、契丹、百濟、、庫莫奚等部族王國,新朝中的這些武將們最就是目光一致,那就是有機會了一定要把這幾個小蠻國吞並,把整個東北的關外與高句麗半島,徹底變成朝廷的大後方。只不過眼下時機未到,只要中原一平。這些如今已經被大陳各種奢侈之物腐壞了的部族貴族們,到時又有誰能阻擋的住。

    朝廷的文官們雖然表面上一直喊著儒家仁義,但實際上跟著陳克復房玄齡等人都漸漸與陳克復產生了默契,外儒內王。才是新朝崇尚。有吞並關外各部,徹底免去東北各部族之亂的機會,他們當然不會如一般的腐儒一樣只喊仁義。跟著陳克復久了,大家也都習慣了凡事都得先將利益擺在最前面。

    甚至本已經退居二線的毛喜也重新煥發了第二春,天天以自己掛著太師之職。所以當守職而整天繞著陳克復,說是要與天子坐而論道。至于他論的道,其實很簡單。就是從陳克復要立陳煐為遼王之事中。找到了靈感。因此。現在天天纏著陳克復,要陳克復馬上與契丹妃子阿麗娜。妃子玉蘭,東瀛妃子甦我野麗紗。還有突厥妃子阿依古麗他們使勁,以好早日生出皇子,然後把這些皇子全封為各部族的王,將來派大軍護送著皇子們回外祖父家,好趁機師出有名,名正言順的把那些部族王國全吞並了。

    甚至為此,本來以前一向反對與那些外族聯姻,說是會壞了陳氏血統的毛喜,這個時候反而主動提出,要再向契丹大賀氏,百濟國,東瀛,庫莫奚,鐵勒,突厥等再索要王女和親,以便將來多生皇子,好名正言順的去吞並了對方。滿心激動的毛喜,甚至已經在策劃準備讓張仲堅麾下的水師艦隊出海,去一一拜訪那些東洋南洋的島國,及南洋沿海的王國,去跟各國求親,求他們的王女下嫁陳克復,好實行他的教化蠻夷,華夏天下的目的。看他那模樣,已經完全把陳克復當成了一個播種機。

    害的到了後來,陳克復不得不見到毛喜就繞著走,遠遠就安排了侍衛站崗,只要听到毛喜來了,馬上就躲。開玩笑,陳克復雖然在新羅國的事情上,確實是打的這樣主意。可好歹是因為新羅國王無子,那孩子已經當了好些年的王太孫了。更何況,就算真的在其它部族王國上也弄這計劃,可這事情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啊。更何況,如今新朝初立,最重要的目標是統一天下,而不是去吞並那些塞外部族。

    皇子們雖還小,陳克復卻已經對皇子的將來有了安排了。陳克復雖然年青,可事實上陳氏宗族全在江南,他這個皇帝實際上完全是個孤家寡人,完全沒有宗族守護支持。為此,考慮良久後,陳克復準備實行藩王制度,不過考慮到漢朝的七王之亂,與西晉的八王之亂,還有明朝的靖難之變,以及後來的宗室養豬狀況,陳克復也在綜合了前後的因素之後。

    最後決定,還是實行藩王制度,不過要避免藩王將來做亂,或者只是一味的養豬。陳克復決定,所有的皇子與藩王的王子們在十五歲成年前,全部在京中居住教育。十五歲後,皇帝與朝廷朝廷考核,品德與能力俱佳者才能封王,並且在滿二十歲後,就封藩國。而且還專門規定,所有的藩王必須封在大陳神龍元年之後開拓的疆土之上,就是如今最邊疆的琉球島,耽羅島,漠北行省、海東、海西,越南等行省都不行。

    所有的藩王必須封在建朝後開拓的疆土上,而且藩王沒有管民權,也沒有統兵權。藩王每人可以擁有一府千人的護衛,坐鎮邊疆,他們行的是對地方官員與軍官將領們的監督權。而且藩王的護衛沒有皇帝的命令,不準出藩地,藩王護衛的軍官也全由朝廷任命。

    但是藩王對地方有監督與守護職責,如有敵人入侵,他們必須率護衛協助防守,作為朝廷最忠誠可靠的力量守衛在最邊疆。而萬一中原有人叛亂,則諸藩王可以立即受皇帝詔令率軍回中原勤王。並且為了限制藩王的力量,除了護衛的軍官都由朝廷任免外,護衛兵馬也會五年一輪調。並且蕃王有親王,嗣王,郡王三級,親王的藩地有一縣,嗣王藩地則只有一鎮,郡王的藩地則就只有一座城堡。

    而且規定藩王的兒子五歲起須在京城教育,十五歲考核,除了世子外,其余考核不佳者不能封王。所有的王爵,藩王的世子襲爵須降一等襲爵。而藩王的其它兒子們,就算考核過關,也得降兩等襲位。而一旦爵位降到郡王以下的國公,那麼就不再擁有分封藩國的權利。而皇族子弟沒能封王者,朝廷有專門的俸祿優養,但不會太過豐厚。皇族子弟的爵位一旦降到子爵以下,就可以參加文武科舉,可以為官。

    這一整套的藩王制度,對比于之前的漢晉等朝代來說,可謂是十分的苛刻。但陳克復實行的就是精英化,優秀的皇族子弟鎮守邊關,普通無才能的皇族子弟則留在京城。而嚴苛的獲封資格,也是為了限制和避免出現如後世明朝那樣,天下各地一年的稅收不夠藩王們食祿的情況。

    有藩王坐鎮邊關,就能加強朝廷對邊關的監督與守護,也能減免諸王全在京城時的各種爭斗。而分封到最邊疆,並嚴格限制藩王的權利,則能避免出現藩王作亂的情況。一旦發現藩王作亂,朝廷就能調邊關部隊捉拿。甚至讓他們遠離京城,也能避免藩王謀反。就算藩王謀反,與中原京城相距遙遠,他們也難以殺回來。有皇子留在京城,也是藩王的人質。

    層層限制,既要合理的發揮這些皇權們的力量,制約那些武將及朝廷中的臣子,也為避免皇族內部的爭斗。陳克復還不到三十歲,他相信只要經過二三十年的時間,這套藩王制度也就完善了。

    對于這全新的藩王制度,朝中大多人是持反對意見的。毛喜和魯廣利等老臣都以為這樣做,對皇室成員太苛刻,而且優秀的成員全藩王在外,不免皇族力量削弱。容易給有野心的臣子們機會,出現遠水解不了近火的憂患。而如房玄齡等文臣們意見又不同,他們擔心的是藩王制度最後容易變成如漢朝與晉朝那樣的藩王坐大,最後反而威脅到中央朝廷的可能。

    對于此,陳克復也只能細心的和他們交待。曹魏當年幾代人杰,最後一統漢末亂世,建立曹魏。可最後卻很快被司馬篡位,其中有很大一部份原因就是曹魏雖能臣名將很多,甚至兵強馬壯,可皇族卻一被朝廷壓制,沒有分封諸王。以致于最後曹魏的大權被司馬篡奪,最後被司馬氏篡國。

    而司馬氏篡國自立為晉後,也正因考慮到了當初曹魏的滅國教訓,他們大封諸王,但諸藩王的權利過大,甚至不但管民還擁軍,最後完全成了一個個的國中之國,這才有八王之亂,最後滅國。而歷史之上,唐朝不封藩王,結果武將集團勢大割據之後,無人能制。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26 13:25
正文 第790章 戰關中三國再起風雲,十大帥齊齊請命出征

    歷史之上,許多文臣史家都不贊成封建藩國,認為削藩王才是正確的。

    但陳克復不這麼認為,漢高祖劉邦,可以說中國皇帝中排的上前十的皇帝,建立漢朝後,他便廣封藩王。

    漢滅,晉武帝司馬火算是中國秦、漢之後,成為繼秦皇、漢高祖、光武帝之後第四位統一全國的皇帝。晉武帝即位後,也同樣是廣封司馬氏皇族,封建各地,諸王藩國。

    楊堅篡奪北周,建立隋朝,一統南北,成為第五位統一中國的皇帝,建立了自秦、漢、晉后的第四個大一統漢人王朝。立國之后,楊堅便將他僅有的幾個兒子分封各地,楊秀封巴蜀,楊廣封江南,漢王楊諒封河東,秦王楊俊封隴右。楊堅死,楊廣即位,楊廣只有三個兒子,后來太子又早死,趙王楊杲年幼,唯一成年的皇子只有一個楊暕。楊暕早年也封河南,后來又封遼東。

        劉邦,司馬炎,楊堅,楊廣幾個都能在中國皇帝中排在很前的皇帝都實行分封之制。隨後唐宋沒有封建藩國,之後蒙古這個外族國家,則同樣是藩國封建,元朝時的四大汗國,其實就是蒙古的封建藩國。

    到了明朝,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立國後,在大封文武之時,也一次封了九個藩王。

    劉邦,司馬炎,楊堅,成吉思汗,朱元璋。這幾人每一個單獨站出來,都是那一個時代最耀眼的人物。他們都是號稱雄主的皇帝。這些人能在亂世中打出自己的江山。統一天下,可以說沒有一個人是簡單的。可為何,他們都實行藩國制度?

    史書記載,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與太子朱標對話。

    朱元璋在文樓考問起太子讀書的情況,他說,現在你的歷史知識學到哪里了?太子回答道,剛學習了“七國叛漢

    戰關中三國再起風雲,十大帥齊齊請命出征”的那段歷史。朱元璋就問了,那你說說這段歷史的是非曲直吧。太子回答說,曲在七國。意思就是說,是七國叛亂不對。這本來是史家的共識。當然儒臣也是這樣向太子講授的。誰知朱元璋听到後,卻把太子訓斥了一番︰“真是迂腐!這都是你老師的偏執之辭!”朱元璋說,當初漢景帝為太子時,曾殺吳王世子。招致怨恨。登極當了皇帝後,又听信晁錯的話,輕易削廢諸王,七國之變是由此而生的。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精明,和漢高祖劉邦與晉武帝司馬炎,隋文帝楊堅等人一樣,認識到了分封的關鍵好處。

    歷史之上藩王作亂最厲害的便是漢七國之亂,與晉八王之亂。七國之亂,朱元璋說的很好。而八王之亂也差不多如此,晉朝廷出了一個災年百姓把樹葉都吃光了。可皇帝卻笑說‘何不食肉糜’的糊涂皇帝,和一個想要如呂後一樣弄權的黑皮皇後賈南風,才最終導致了宗室藩王的八王之亂。

    漢初,呂氏弄權,把把皇帝玩弄于手掌之上,卻無力動搖皇權。就是因為劉氏宗藩封建地方,握有極大的權力,震懾了呂後,使其沒有多少擴張的空間。呂後之後,兩漢的歷史之上。曾經出現許多權利巨大的皇後,太後,如竇後等,可終于不能動搖了劉家天下。

    漢後的西晉,史上最丑陋的皇後。野獸派的黑皮賈南風因嫁了個白痴皇帝老公,便也想要弄權掌政。結果她不但沒有玩弄到政權。反而被晉宗室們給玩弄了,最後弄了個飲金屑酒而死的下場。雖然西晉也因此滅國,但最少最後東晉還是司馬氏皇族。

    唐初,李淵最初也是給幾個兒子很大權利,李世民的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其實已經佔有了關東的大片地盤,因此才有實力和財力支持他爭奪太子之位。最後李世民殺兄逼父上台,因擔心歷史重演,才沒有實行封建藩王之制。可最後等到武氏弄國之時,居于京中的李氏皇族子孫,被武則天隨意玩弄,甚至幾個皇帝輪流上台。到了最後,武則天更是直接自己改了李唐為武周。而李唐王朝居然連個制的住武則天的人都沒有,主要原因就是李唐沒有強有力的宗藩制約。最後晚唐之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太監和手握重兵的將領都能隨意更換皇帝,中唐之後,唐朝皇室已經沒了有半分威嚴。

    同樣是後宮亂政,但呂後和賈後都被只能得意一時。而武後,卻在李唐的這片天下,最後成為了中國的第一位正統女皇帝。這其中,不得不說和這藩王制度也有很大關系。

    雖然藩王制度有很多缺點,但這個制度卻是保證皇室傳承,制約開國初功臣集團,以及將來制約防止出現權臣等情況的發生。

    陳克復即位,很多事情當然得在第一時間解決。藩國他要建,因為他即不想他死以後,將來他的陳朝也出來一個如呂後,賈後甚至如武則天這樣的女人。更不希望將來朝中出現如王莽、司馬懿或者楊堅這樣的篡位者,也不希望他的帝國,將來會有如晚唐武將專權,藩鎮割據在情況,更不希望出現如晚唐與晚明太監專權,玩弄皇帝的情況。

    有諸藩王在邊,如有武後這樣的人出現,諸藩王可起兵討之。如有王莽,楊堅,司馬懿這樣的權臣篡位,諸王可討之。如果出現如秦國趙高,東漢常讓與十常侍,唐朝高力士,李輔國,宋朝童貫,明代王振與劉瑾這樣的權監。

    讓父,尚父,九千歲,封王,東漢十常侍,北宋六賊,大明八虎,這些太監如此權大,甚至不少王朝的滅亡也與他們極大有關。陳克復不希望發生這樣的事情,有藩王在邊,宦官敢弄權者,也須投鼠忌器。

    而且除了對內。陳克復實際上更期待有這些藩王坐鎮邊疆。讓他的帝國向外擴張。

    初始房玄齡等人都不太同意這個制度,但後來武將集團這邊最先轉換態度。據說是因為有次新任二十四衛內軍龍驤衛大將軍毛翊對反對封藩的陳節說了一句話,他說,你如此反對封藩,莫不是想如漢之燕王臧荼,齊王朝信,梁王彭越,趙王張耳,淮南王英布否?

    毛翊這番話中說的這幾個王,都是漢初劉邦的開國功臣。全都封王。但後來卻全都被加了謀反之名,或死或誅或逃或廢。誰都知道這些人並不全是謀反,有不少只不過是劉邦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獵狗烹,敵國破,謀臣亡。

    而毛翊又是陳克復心腹中的心腹,此時剛一立國,他便說出這樣的話。大陳的文臣武將們,誰也不知道這是不是皇帝在透過毛翊的嘴故意說出的話。歷朝歷代,開國皇帝與開國功臣們,總是同甘苦,可卻很少有同富貴者。如果真的是皇帝的意思。那意思就很明白了。大臣們如此反對封建藩王,是不是有謀反之意?

    一想到這樣的可能,最有可能被鳥盡弓藏的將領們馬上紛紛表態,支持皇帝的藩王之制。甚至如皇甫無逸等不少降將,還主動的提出了請致仕的奏折,紛紛主動提出辭去軍中職務,安享京師。

    武將們態度的迅速轉換,讓文官們也紛紛轉變風向。畢竟他們擔心的事情只是將來有可能發生的事情,而且皇帝對此也做了許多制度提前防範。如果他們再咬著不放,那就有功臣們和皇帝做對。想要阻礙皇權的意思了。天下漸平定後,皇帝與功臣們本來就會處于比較緊張的關系,誰也不敢主動去踫那道紅線。

    文武大臣的前後態度轉變,讓陳克復也不由的有些驚訝,等听到以調查司報告上來的原因後。陳克復也不由的有些哭笑不得。封建藩國確實有制約功臣們的意思,但並不表示他就要鳥盡弓藏。更何況此時天下未平,還正是用他們之時呢。更何況陳克復覺得殺功臣只是一種最激烈的解決方式,如今他才不到三十歲,還有的是時間慢慢的妥善安排處理這些功臣們。

    為了安撫朝中眾臣有些擔憂的心理,登基當日,陳克復即下令議功論賞,大封群臣。在原來的五位國公之後,陳克復又將李靖、長孫無忌,高士廉,等位列宰相的諸臣俱加為國公。

    又將李奔雷,李靖,王仁恭,張仲堅,于欽明,羅忠,羅藝,屈突通,楊善會,陳陵十將,俱加為元帥軍餃,且全部晉升為國公。

    其實軍中諸將,如秦瓊等嫡系將領,封郡公者有十,縣公者二十八,國侯者五十六,國侯以下,縣男以上者三十余人。

    又加皇甫無逸,韋壽、韋津,長孫順德,陳叔達,李孝常,李智雲,楊杲,楊侗,楊�奶T十六降臣為國侯。並其余諸多降臣降將們也大加封賞,給了不少的侯爵以下封爵官職。

    對于封爵,陳克復分為了三類,一類就是一直追隨于他的文武功臣們。還有一類則是入河北後,主動投降的那一批文武官員。剩下的一類,則是他挾楊杲在北京稱帝之後歸降或者被俘投降的文武官員,及隋朝宗室,和那些門閥世族豪強貴族們。

    第一類的,皆厚爵高官,而且除了爵位官職外,陳克復還賞賜了大量在各處邊疆的土地,甚至賞賜了許多金銀錢財。

    而第二類的,則又差了許多,官職爵位都減了一等賞賜。而且他們只獲得少量土地與錢財。

    至于第三類人,陳克復完全就是為了安撫收買這些人的,爵位給的很大方,但卻是虛爵,沒有實祿,只有爵位。沒有田地,也沒有人口,有的就是一個名號。而且這些人除了爵位外,就只給了散階還有勛官,沒有一個授予實職。

    坐在太極大殿的龍椅之上,陳克復看著一個個滿心歡欣,跪拜謝恩領賞的那一大群人,也不由的有些意外。他還以為這樣的封賞,功臣們滿意,可是那第二類與第三類的肯定會有些不滿。甚至已經做好了準備,如果他們有不滿,就給他們再加賞一些錢財。卻沒想到,眾人反應如此高興。甚至就連得到十大元帥這個只是單純榮耀頭餃的那些一方統帥們,也都有種受寵若驚的樣子。

    再一聯想起之前的鳥盡弓藏的報告,陳克復也差不多明白了是什麼樣的原因了。今日的封賞,陳克復可能覺得有些厚薄,但這滿殿受賞的臣子們卻覺已經覺得十分豐厚了。雖然前前後後各種公侯伯封了成百上千,感覺有些廉價,但無論如何,這品級也是在這擺著的。

    更何況,除了爵位清貴,這實打實的好處可也有不少。雖然土地大多封在關外,但動不動就是成千上萬,別人擔心關外遙遠苦寒,這些大臣們卻深知那些地方听著覺得遠,但實際上卻比被戰火犁過多年的不少中原地方也差不了多少。有朝廷大軍在,那也是能保證到的一筆可觀收入了。再加上,這番賞賜,也打消了大半他們心中之前的擔憂。

    “啟奏陛下,河南行省弘農府前線發來緊急軍情。”一名內侍上前稟報道。

    “呈上來。”

    急報送至陳克復手中,這是封特勤司加了火焰紋章的飛鴿軍情急報。陳克復連忙打開,只見上面是駐守上洛的將領報告,報說剛剛收到斥候報告。宇文化及派出了養子宇文成都為征東將軍,率五萬人馬走褒斜道,出散關已經攻入漢中。沈法興留大軍守江陵,自率十萬大軍逆嘉陵江北上,走金牛道翻越了米倉山,如今已經攻下了楊暕兵馬所守的陽平關。宇文成都與沈法興兩面進擊漢中,楊暕節節敗退,損兵折將,目前已經剩下不到八萬人馬退守定軍山。”

武關,潼關,散關,陽平關。

這四大關口即是漢中的四個門戶,如今北陳軍李靖部兵臨潼關,張仲堅屯兵武關。原本楊暕還守著陰平關與散關這一東一西兩道門戶。卻不料轉眼間就已經被兩面擊破了。

四道門戶不保,漢中也就不保,漢中一失,三巴不保。眼下形勢,楊暕一敗,那也就意味著巴蜀的楊浩不保。無論是沈法興成功入主三巴,還是宇文成都攻入蜀中,這對于陳克復來說,可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關中宇文化及如果佔漢中,入蜀中,那蜀漢關中就連成一片,有了蜀中這個後方,關中可就一時難下了。

    而同樣,如果讓沈法興佔了三巴,他就算拿不下蜀中,但只是佔著大巴山米倉山一線,他的江南也必成割據之勢,一時難下了。

    “陛下,臣請命願立即率兵出武關,攻入漢中,將漢中先一步搶奪。”

    李靖听到陳克復讓侍者念出的急報,立即上前請令出擊。李靖一出列,此時同樣齊聚京師,並且剛剛也被加了元帥餃的其它九位元帥也都出列了,就連李奔雷這樣的老元帥都出列請令了。

    “我等願領軍出征,請陛下令下。”程咬金,羅士信等一眾高級將領們更是齊齊大聲請令,一時間請戰之聲,震蕩于耳,回音不絕。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26 16:10
正文 第791章 宇文成都到了

    正在陳克復登基稱帝,建立大陳,改元開朝,大封文武得意之時。漢中卻是烽火連城,狼煙四起。

    前段時間,漢中的楊暕還處于西奪漢中,東奪巴中的接連喜訊之中。當初在河東擊敗李淵之后,楊暕本欲乘勢奪取河東,奈何先被王世充給擺了一道,先是坐山觀虎斗,接連又趁著奪取了河東西南各郡。而關中的宇文氏也趁機抄他們后路,截斷黃河水路,欲重演當日他擊敗李淵的招數。
   
     進退不得,楊暕也只得率大軍退回黃河以南。從河東退回后,他還是有幾分不甘心,本還要再攻關中。可軍中糧草不繼,楊暕便向盤踞巴漢泯蜀的楊浩發書,向他借糧。結果楊浩不但不借糧,反斬殺了他的使者。楊暕一怒之下,干脆不再攻關中,轉而親率軍攻漢中,而傳令兩個舅舅自江陵起兵往攻巴中。

    剛開始時,一切都如他預料的那般。兩路兵馬勢如破竹,楊浩的兵馬根本擋無可擋。沒有多久,他的兵馬已經攻佔漢中各郡,兵馬直抵漢中,兵臨蜀中的北大門,只差一步就可以攻過劍門關,殺入成都。而另一路大軍走水路,從嘉陵江向東攻巴中各郡,更是同樣勢如破竹。巴郡,巴東郡,巴西郡,各郡紛紛而下,大軍越過了大巴山米倉山,過陽平關,一舉攻佔了蜀中的東大門。沿著嘉陵江,東路大軍隨時可以通過嘉陵江殺入蜀中盆地。

    短短時間,楊暕的兩路大軍接連擊敗楊浩多支兵馬,將蜀中的東西兩翼屏障漢中和巴中接連拿下,一下子攻占十五個郡,殲滅俘虜楊浩數萬兵馬。經此一役,楊暕興奮告訴麾下。楊浩所部兵馬皆是些土兵土將。平時地方捕盜捉賊還行,真要打仗卻是不經用的。只要他們再努把力,整個巴漢泯蜀就完全是他們的了。到時坐擁巴漢泯蜀。次連漢江荊襄,進退可守,南下可奪江表嶺南。西出可取關中,北上可伐中原。

    他甚至聲稱,用不了三年五載,他們便能重奪西京長安、東都洛陽二城,重新光復大隋江山。

    他甚至聲稱,用不了三年五載,他們便能重奪西京長安、東都洛陽二城,重新光復大隋江山。

正高興間,甚至面對著楊浩的求和使者提出的愿意用大量錢財糧食換回巴漢的提議,楊暕想也沒有想的拒絕了。而且為了出上次被殺使者的氣,楊暕甚至將楊浩使者的鼻子和耳朵一起割掉了放回去。()還告訴使者,如果楊浩愿意把鼻子和耳朵割掉。然后跪下來求他,他可以免他一死。

楊浩得到這個消息即驚且怒,面對著楊暕二十萬東、北兩路大軍。最后在蜀中朝廷大權們的勸下。連寫兩道降表向東面的南陳和西面的宇文氏求援。

宇文成都和沈法興來的很快,此時兩方都把巴漢蜀中當成了自己嘴邊的肥肉。各出大兵來攻。尤其是沈法興,因聽從了沈落雁的提議,他們從河南繞道取江漢,打了楊暕留守部隊一個措手不及,南陳傾國之兵,頓時橫掃江漢。轉眼間,偌大的江漢各城就全插上了南陳的旗幟。

屋漏偏逢連夜雨,恰在這樣的時候,楊浩也匯集了近五萬兵馬從蜀中殺出。更加讓楊暕憤恨的是陳克復的河北軍這個時候又乘機奪了他的上洛與弘農與淅陽三郡。三郡一失,楊暕不但徹底的四面被圍,還失去了所有的后勤與糧草,甚至連部下兵將的家眷們也徹底陷入了南陳軍的控制之中。

兵無糧草不行,打仗到底打的還是糧草。被包圍了,軍隊還可以突圍,但是如果沒了糧草,卻是一天也能撐的下去的。退于定軍山上的楊暕頓時如遭雷擊,整日里長吁短嘆,卻只能無奈的面臨著沈法興、宇文成都、楊浩東、南、西三面包抄過來的事實。

手捧著那兩封信楊暕已經看了數十遍了,這幾天他每天都要拿著這兩封信看上幾遍。這兩封正是他母親蕭后與陳克復分別送來的親筆信。內容不過是想要勸他歸降陳克復,一開始收到這信的時候,還只是沈法興攻奪了他的江漢諸郡。那時他還覺得只要他再努把力攻入蜀中成都,那時再調過頭去取回江漢各地也來的及。

可是到現在,他的地盤只剩下了這周邊二三郡之地,兵馬也只剩下了這八萬無糧無士氣的疲兵。

正垂頭嘆氣之時,帳外突然親兵來報,就是西面沮水邊潘冢山的營地被一支兵馬突襲,將軍魚朝恩率三百騎兵往援,卻被對方擊敗,兵馬大多被殺,將軍魚朝恩被俘。

聽到這消息楊暕十分震驚,昨天還剛剛收到西面駐守的兵馬回報,是剛剛與關中的許軍大戰了一場,互有損傷,兩軍各自后退了二十里下寨。現在突然就有一支兵馬已經到了他的大營之外,還將他的將領給抓去了,他如何不急。而且這魚朝恩也不是別人,乃是他軍中大將魚俱羅之子。

帶上三千輕騎,楊暕親自趕往潘冢山查看。魚俱羅如今還守在東面的龍門山,如果讓老將軍聽兒子被俘虜了,還知道會怎么樣呢。潘冢山的腳下,數百具士兵的尸體倒在地上,沒有一個生還的。仔細查看,這數百死去的士兵多數是中箭而死,而且大部份都是身中一箭,箭皆射中胸口和頭部的致命之處。

戰場之上,鮮血染紅土地,不時還有幾只烏鴉在啄食著士兵的尸體。見到人來,也并不驚惶飛走。

楊暕從一具尸體上撥出一枚箭仔細觀看,最后道:“孤知道是誰了。”

親衛問道:“是誰?”

楊暕將那支箭扔給親衛看:“宇文成都到了,看馬蹄印,估計俘虜魚朝恩將軍的只是宇文成都的一支斥候部隊,估計不超過五百人。你看這些箭,上面都還有左翊衛的標記。左翊衛是當初宇文述執掌多年的衛府,連陳克復與李世民他們當年也是從左翊衛府出來的。宇文述死宇文成都接替了這個職位,孤聽宇文成都妄自稱帝立偽朝許國之后,便封了養子宇文成都為左翊衛大將軍。如今這左翊衛的箭到了,估計宇文成都也不遠了。咱們守在河池郡的那萬余人馬估計是已經沒有了,河池、順政兩郡看來已經落入了許軍的手中。我們馬上回去,宇文成都來的好快。”

入夜后,果然從西面陸續逃回來不少的殘兵,駐守河池的大將吐萬緒狼狽而回。兩萬隋軍回來時,只剩下了不到萬人。

楊暕的御帳之中,吊著一只手臂的吐萬緒低著頭道:“宇文成都果然厲害,當初先皇賜他橫勇無敵金牌,確實勇猛。他昨日先是假裝與我軍打平,然后約定各退二十里。結果他去派人偷營,老夫本有準備,結果反擊殺了不少許軍士兵。結果許軍敗逃回大營,老夫率軍追擊,追到許營時,發現許軍匆匆敗逃,一路上還丟下了許多糧食來不及帶走。”

到這里,當年也曾號稱北疆八虎的吐萬緒也不由的長嘆了口氣。當時他一見許軍敗退的厲害,便心中有了警戒,判斷出許軍是故意敗逃。等見到沿路的糧食,甚至軍營中還有許多已經煮好的飯菜都沒來的吃時,他心中更加的篤定。他下令士兵們退出許軍大營,重新列陣整理。可隋軍雖然如今還沒斷糧,可最近這些天也已經是盡量減少糧食供應了,士兵們最就已經是每天勉強充饑的餓了許多天了。

此時見到這么多的飯菜糧食,哪還有人肯放過的。諸將士爭相搶奪糧食,哄搶飯菜,亂哄哄的完全亂了套。吐萬結雖連聲呼喝,可士兵們此時已經全豁出去了,用士兵們的話,反正大家的命運差不多也注定了,頂多也就是多堅持幾天罷了。但既然早晚要死,大家怎么也得做個飽死鬼。

吐萬緒連斬了幾名士兵后,也不得不無奈的明白,到了此時,這支曾經攻占江漢,擊敗李淵,又揮師奪下漢中的由當初大隋禁軍與河北精兵組成的強軍,此時也已經處于崩潰的邊緣。

吐萬緒做為名將的眼光確實很準,隋軍亂了之后沒多久,一支許軍騎兵突然殺至,迅疾無比。他們沖破了本就混亂的隋軍陣營,然后沒等隋軍重整旗鼓,更多的許軍出現了。

吐萬緒打了多年的仗,如今一大把年紀了,臨到老了結果卻晚節不保。麾下兩萬隋軍精銳,結果卻連同樣數目的敵軍也打不過。這要是早二十年,吐萬緒如果率兩萬兵馬,就是五萬突厥輕騎也是不曾放在眼中的。此時,卻被宇文成都這么一個三十來歲的年輕將領擊敗,打敗的這么慘。

“陛下,此戰皆是臣之罪,臣甘愿受罰。”吐萬緒低著道道。

楊暕正要安慰吐萬緒,親衛從外面匆匆送進來一封書信。楊暕打開一看,卻是變了臉色,信是駐守東面龍門山的魚俱羅發來的求援信。就在今日,楊浩五萬蜀軍出劍閣,連破葭萌,義城,綿谷,益昌,景谷五城,兵馬走金牛道,直逼龍門山東大營。而沈法興的大軍也已經越過陽平關,占領清化、通川,西城郡,如今楊浩與沈法興已經聯兵一至,兵臨龍門山下,兵馬過十萬之眾。

楊暕大驚,宇文成都已經從西面殺到,這轉眼間楊浩與沈法興的大軍又到,三路大軍齊至,他這數萬殘兵如何抵擋?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26 16:15
正文 第792章 資敵
   
    太極殿上,陳克復看著競相請戰的將帥們,沉吟不語。

    “陛下,不可出兵。”

    尚書左僕射房玄齡出列,舉著玉笏板一躬身。擔任殿中監禮官的虞世南不滿的看了房玄齡一眼,這陳克復雖然登基為帝了,但在議事之時,這些陳王舊部們依然還只如從前般隨便。大家爭著議論,卻完全忘記了君前禮儀。虞世南本也是南陳舊人,後和其兄虞世基仕隋朝。虞世基一意奉承楊廣,被稱為洛陽七貴之一。而虞世南卻與其兄不同,他只擔任隋起居舍人小職。雖與兄同住,可虞世基奢侈之時,他卻甘願過著清貧的日子。

    陳克復入洛陽後,也一直記著他的名聲,又因虞世南寫的一手好書法,便啟用他做了殿中監禮官。

    房玄齡顧不得虞世南在一旁出聲示意他失禮,道︰“陛下,臣以為不能出兵。眼下陛下剛登基,中原新平,天下各地到處都是一片百廢待興。此時當全力恢復生產才是最當務之急,而且河東現在戰事未平,將士們連年征戰一直未曾得到休息,此時再卷入漢中之戰,實不適當。”

    尚書右僕射杜如晦也馬上出列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朝廷要興兵漢中,就得先準備糧食。可是現在朝廷拿不出糧食了,眼下已經是六月,淮南山東河南各地剛剛夏收,可因四月的那場雪,各地夏糧減產四成以上。眼下連各地百姓都無法飽腹,河南行省與山東行省還有河北行省三省總督上書。稱三地因飽受戰火,今夏已有大量百姓家中無米下鍋,現特請朝廷允許饑荒嚴重的各府縣,令百姓外出就糧。以度過饑荒。如今戶部甚至已經連各行省府縣官員們的祿米都已經發不出,現在又要出兵,朝廷實在是拿不出糧食了,請陛下三思。”

    听到河北、河南、山東三地近半府縣百姓都無糧,得外出就糧,陳克復也感到震驚了。所謂外出就糧,實際上是一個比較好听的說法。真實的情況就是各地因天災戰亂等原因,導致百姓沒有糧食可吃。而朝廷又拿不出糧食來救濟百姓,這個時候朝廷便只能許用最後的一招。

    那就是放開禁令,允許百姓自由的外出討飯。這可不是一兩個百姓外出討飯,而是整縣整府的百姓拖家帶口的一出外出討飯。外出的也不是十里百里,甚至得數百里,千里外去。像如今河南整個剛收復,各地田地荒蕪,一省百姓基本上都得出去討飯。因為關中、荊襄等地還未收復,河南百姓也只得向淮南一帶流去。

    外出就食,听著像是個解決辦法。但陳克復卻明白,這就是在制造大量流民。而這樣大規模的流民群。很容易就會出現有人聚眾為匪,甚至直接造反的情況。更加嚴重的是。現在讓百姓外出討飯,那麼秋糧也沒有人種了。等到了秋冬之時,缺糧的情況只會更嚴重。

    這事情說起來像是朝廷失職,是尚書省和戶部沒有做好。但實際上,陳克復明白這些完全不能怪他們。連續幾年,朝廷一直在作戰,河北遼東等地的大量壯年男子被抽為兵,還有更多則被抽調開礦,制造武器鎧甲等,也正因如此,去年朝廷就經歷了一次嚴重的糧荒,後來好不容易才度過。

    而今年的情況,明顯更加嚴重,今年一個上半年,朝廷多面作戰,河東,河南,河北,淮南,可以說是用兵最頻繁的一年。打了半年的仗終于打勝了,可是朝廷的剩下的那點糧草也差不多用光了。更加要命的是,剛剛收復的河南、淮南、甚至河東、河北等一部份地區,朝廷一下子增加了幾個行省,一兩百個縣,數百萬人口,表面上這是一個巨大的戰果。

    但接下來,朝廷要維持這些地方安定,就得讓這幾百萬和流民也差不多的百姓吃飽肚子。朝廷可以一下子攻佔一兩百個縣,但朝廷卻沒辦法一兩個月就種出收獲一季糧食。沒錢沒房,百姓們還可以將就度過,但沒糧,卻是活不下去的。

    現在尚書省和戶部早已經焦頭爛額,每天都在犯愁得如何變出糧食來。再不變出糧食來,到時就算百姓可以外出就糧討飯,可朝廷的那上百萬的大軍總不能也全都解散去討飯吧。

    戰亂年代,什麼金銀寶石這些東西都是無用之物,唯有糧食布匹,才是朝廷真正需要的。對于尚書省這些官員們來說,眼下這個時候他們需要的不是增加疆土,而是如何弄出糧食來。

    身兼參加政事餃,並且又擔任著兵部尚書職的李靖卻不太滿意尚書省的想法。在李靖這樣的軍人看來,朝廷沒糧食,那就更應當打仗了,朝廷沒糧,那他們就帶兵去搶。糧食一下子種不出來,但搶卻是能一下子搶出來的。

    “陛下,臣以為糧食不足,單靠想辦法節省是不行的。眼下漢中之戰,如果此時我們不派兵參與,等到將來不論是宇文化及還是沈法興搶點了巴漢泯蜀,都對我們是極為不利的。到時朝廷就得花上如今數倍的代價卻奪回,而且彼消此長,更添變數。臣以為,當今天下各地皆連年遭受戰亂,各地皆是貧乏。唯有遼東與淮南及嶺南還有蜀中這四個地方,卻是難得平靜的地方。遼東是我朝廷後方,這幾年朝廷糧食皆由其產出供應,而淮南魚米之鄉,這兩年也頗平靜。嶺南居于最南方,也未遭受多少戰亂。而蜀中因四面環山,從大業初年到如今,一直都未遭受過什麼戰亂,是一個真正的富饒之地。蜀中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實之饒。如今中原飽經戰亂,中原饑饉,唯蜀中富饒。”

    “陛下,只要我們攻下巴漢,奪取蜀中,那麼取蜀中之糧,可立解朝廷之糧荒。”

    李靖一番話,立即讓主戰派的武將們更是氣勢高昂,紛紛再次請立即出兵。甚至如羅藝這樣原本老成的將領,此時居然也拍著胸脯說朝廷不是缺糧嘛,那沒問題,我們不需要朝廷另外準備糧食。朝廷只需要讓軍隊帶上一個月糧食就夠了,大軍到時直接就敵于糧。如此一來,不但能為朝廷搶糧食,甚至還省下了朝廷供應軍隊的糧草呢。

    听到這番理論,房玄齡眉頭緊皺,秀才遇到兵,這有理也說不清。不帶糧草去打仗,這事情十分危險,一個不好,到時整支軍隊都有可能覆沒。萬一出師不利,大軍被敵人困住,那時又將如何。雖然他不是帶兵之人,但也知道打仗之事本來就沒有一個必勝的,萬一出現點意外,那時朝廷連最後一點休養生息的時間都沒了。

    四川富饒誰都知道可現在漢中聚集了南陳沈法興十萬大軍蜀中楊浩五萬大軍楊暕八萬大軍宇文成都五萬大軍一個小小的漢中一下子聚集了二十八萬大軍簡直就是舉目皆兵這樣的時候又如何能保證朝廷派出的軍隊能一舉攻入蜀中

    啟奏陛下武關急報眾臣爭論不休之時殿外又有內侍來報送上了又一封加急軍情

    念陳克複直接讓內侍念誦這封緊隨上一封而來的急報的內容是轉達楊暕的求援信楊暕被三麵夾擊情勢危急之下終於向陳克複求援了信中楊暕姿態做的很足稱陳克複為大陳皇帝要向陳克複求兵支援並向陳朝借糧十萬石未了在信中自稱大隋皇殿暕頓筆

    聽完這消息大家也不由感歎楊暕本來夠死硬都到這份上了居然還不肯投降…,

           程咬金拿著笏板在手中拍的啪啪響大叫道:狗日的楊暕果然夠硬氣都到這地步了還放不下那個臭麵子居然還敢自稱隋帝皇上您直接下令吧狗日的現在被三支大軍合圍又斷了糧草此時正是軍心大亂之時咱們正好趁這機會立即兵出武關發兵漢中咱們的馬快隻需一日夜攻夫咱們就可能殺到到時咱們先收拾了楊暕這小子然後我們取了漢中再將沈法興和宇文成都、楊浩那三家一起收拾了

    殿中的氣氛瞬間又激烈起來武將集團都喊著要趁機出兵有的喊先滅了楊暕有的喊先打沈法興一個措手不及甚至有的直接喊趁機攻潼關直取關中反正一個個將帥全都叫囂著要出兵趁機再擴疆土收複天下

    陳克複一直坐在龍椅之上卻什麼也沒有說事實上自收到第一封急報之時他就一直在盯著丹墀之下的那一座用玉石做箱堆起的那座天下山河地形沙盤上看了許久陳克複閉著眼睛沉思許久然後突然起身朗聲道:戶部馬上準備就地從弘農府籌備十萬石糧食給楊暕送去再準備一批弓箭及火藥給他們送去

    眾臣大驚,陳克復沒等眾人出聲,陳克復朗聲而出,又說出了一句讓所有人意外的話來。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26 16:17
正文 第793章 不仁

羅藝一臉的驚訝:“陛下,這是為何?眼下楊暕正是四麵楚歌之時,我們此時出兵正是趁虛而入,一舉攻其不備奪取漢中的大好時機啊。”陳克複搖了搖頭,“眼下楊暕已經不足為懼,他已經成了一個無甚影響之人。我們真正應當看到的是,江南陳朝最近的擴張速度極快,下一步,他就將成為我們統一天下最大的障礙了。”

    李靖看著陳克複道:“陛下的意思是南陳會贏得漢中四雄之戰的勝利?”說到這裏,李靖的麵色也十分凝重起來。

    陳克複點了點頭,楊暕楊浩都已經敗亡大即,隋室終成往事。如今我們真正的敵人就是同樣打著陳字旗號的南陳,他們才是我們真正的敵人。沈法興抓住了一個好時機,趁我們奪取中原無力西顧之時,一舉奪下了江漢之地。如果讓沈法興再舀下巴漢泯蜀,那麼南陳就能占據整個南方,到時他們就會是我們最大的敵人。諸位,不要忘記,南朝的國號也是陳,而且皇帝還是朕的父親,這不單單是南北之戰,也將是我陳氏的父子之戰。”

    薛定國有些疑惑的道︰“不會吧,南陳剛剛奪取了江漢,可是他們也失去了淮南,如今嶺南又歸附于我朝廷。他們雖然西進巴漢,可是宇文氏族也卷入其中,巴漢歸屬還未可知,也許這會是一場龍爭虎斗,咱們坐觀虎斗豈不是更好。等他們拼個兩敗俱傷之時,我們出兵更加合適。”

    陳克復嘆了口氣道︰:“伱們隻看到了一些表麵的東西。卻沒有注意到一些實質上的東西。伱們難道沒有發現,如今的南朝已經結束了之前各大世族各自為政,鬆散的聯盟狀況嗎?南陳四大家族沈、王、顧、謝,以及下麵的數十家中小家族如今已經基本喪失了手中的軍隊,南陳兵馬如今盡歸沈法興之手。就連掌握著最後一支數萬淮南軍的杜伏威,如今也成了沈法興的幹兒子。沈法興盡握南朝軍隊,他已經成了南朝實際上的皇帝。諸位,南陳已經徹底的變了,這是一個沈氏家族掌握南陳軍隊,開始集權的江南王朝。如果我們依然以之前偏安江南來看待如今的南陳。說不定我們就是下一個被他們攻占的江漢。”

    陳克複打算給漢中還不肯投降的楊暕以糧草、器械資助其繼續抵抗沈法興他們三方兵馬。然後由元帥楊善會與張仲堅兩人分做水陸兩支大軍南征。當然鑒於如今朝廷的糧草等情況,陳克複的作戰意圖並不是打算一舉收複江南。而是由楊善會與張仲堅兩人動員精銳少量人馬,突襲江南。

    由張仲堅指揮四大艦隊沿東南海岸,及長江一線開始對南陳領土進行襲擾、搶掠,最大的目標就是騷擾南陳兵馬,調動南陳兵馬,並且找到機會就搶掠南陳的糧食物資。特別是如今正是江南糧食收割之時,此時襲攏南方,也是為了搶下南陳剛剛收獲的糧食。

    而在襲擾南陳。劫掠南陳的同時,楊善會所率的一支精銳兵馬,將等張仲堅調動了南陳兵馬往東南沿海與長江沿岸調動防守之時,從已經攻佔的長江南岸的橋頭堡九江府一路迅猛南下。以最快的時間攻佔豫章、宜春、廬陵、南康四郡。

    此舉的最大戰略目的就是要將南朝如今所佔據的長江下游江表諸君與長江中游的江漢荊襄諸郡從中攔腰切斷,將他們徹底隔斷。並且打通聯結嶺南四行省的通道。既截斷南朝中、下游的領土,又聯結嶺南的屬地,一舉兩得。

    張仲堅與楊善會臨行之前,陳克復特意留下兩人用御膳。在用膳之時,陳克復特意向兩人解釋,此時漢中的爭奪雖然關系到未來戰略。但新朝剛立,實際上因整編隊伍後,大陳的軍隊不增反降。在清除了大量的降軍及俘虜,或解散或降為鄉兵、民團這樣的預備部隊之後,大陳的軍隊如今數量不過三十余萬,還被分到各地改為府兵。大量的士兵被分發土地,解散為農,進行一輪長時間的修整。

    在這樣的情況下。陳克復既無糧,也無兵。想參與到漢中的爭奪戰中,也力有不及。而且據參謀本部的分析,如果此時陳軍強勢進入漢中,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引起沈法興、楊浩、宇文化及他們的聯合對抗,到時戰爭很有可能演變成一場長久對峙。而這正是如今陳克復玩不起的戰爭。

    想了許久之後,他這次才打算拿江南開刀。一來南陳兵馬大多在江漢及巴漢,江表一帶空虛。另一方面,如李靖所說,如今天下最富饒之地莫過于遼東、蜀中、淮南、嶺南。這四地因近幾年沒有戰亂,遠超于中原各地。朝廷如今缺糧,可陳軍此時又不適合進入蜀中,那唯有搶劫江南,並打通與嶺南的通道,取的江南與嶺南的糧食。

    陳克復問楊善會準備如何打南下之戰,楊善會說發兵五萬,半年時間可盡奪江表諸郡。這即讓陳克復高興又讓他有點意外,“沒有想到楊元帥也是如此看待江南局勢。”

    楊善會一臉惶恐︰“是不是臣說錯說了。如果陛下覺得半年時間太長,那麼臣拼了命,四個月時間也差不多能收復江南諸郡。”陳克復沉重道︰“半年拿下江南,這已經是十分了不得的能力了。但朕現在要與伱說的話,希望伱以後永遠都不要說出去。因為,這一次朕隻需要伱攻取豫章、宜春、廬陵、南康四郡。因為如今朝廷糧食緊缺,朕名義上給伱五萬兵馬南征,但實際上隻會給伱三萬人,另外兩外人則是當初派往嶺南的兵馬。而且告訴伱真正的原因,這一切都因為這次朝廷的目標是取糧,從江南掠奪糧食,從嶺南收取糧食。攻占四郡,既為切斷南陳東西,也為打通朝廷與嶺南的南北通道。不讓伱此時去攻占更多南陳領土,則是因為我們需要南陳的糧食,但此時朝廷卻已經無法容納更多的人口。”

    陳克複的話說的很直白,麵對因今年接連取得大勝,而新增近一半麵積的疆土與人口,這一次朝廷的糧食缺口更大。為此陳克複與尚書省的宰相們商議許久都得不出辦法。最後還是陳節提出了一個有些‘不仁’的提議,那就是搶掠江南朝廷與百姓的糧食,並且向嶺南取糧。

    為了能從江南壓榨出更多的糧食,那麼江南百姓就會有可能無糧可用,這是一件殘忍的事情。而如果大陳朝廷不收複江南各地,那麼朝廷這樣做就隻是兩國交戰的正常作法。但如果朝廷一舉占領各府,那情況就複雜了。到時侯那些江南百姓也是朝廷子民,朝廷不可能把自己江南子民的糧食收光,舀去給河南河北山東等地的百姓吃。

    所以麵對這情況,陳節的提議就是吸血之法。暫時不去奪取這些已經能夠奪取的江南各府,而是隻朝廷劫掠,搶糧。如此一來,朝廷既取了糧食,又不用顧及那些江南百姓,還不用背負不好的名聲。而且相對於隻朝廷襲擾劫掠作戰,比起全麵進攻江南來說,朝廷需要動員的兵馬更少,消耗的糧草也更少,局麵的控製也就越強。…,

    這個故意把江南各地放之不收複,而隻用來吸血供應河南河北等已收複領土的作法,確實殘酷,至少對於江南的那十幾郡的百姓是這樣的。但朝廷上下,此時也隻有這麼一個辦法了。這也是為何,麵對征南這樣的大動作,陳克複卻派楊善會這樣一個十大元帥中名聲最小的一個的原因。

    聽到皇帝如此親口解釋,楊善會也是一番感動。一瞬間也明白了他此番南下最大的責任不是收複江南,而是收糧。

    第二日,楊善會、張仲堅一行悄然出京,並沒有進行什麼盛大的儀式。甚至有些悄無聲息,陳克複一身便服,帶著一隊侍衛天明之時在洛水河邊送邊兩帥。兩人此次南下,還從洛陽的破軍講武堂帶走了一批百多名的中下層軍官。這批全是從當初嫡係河北軍中抽調的選送講武堂進修的優秀軍官,此次南下,將充實江南的陳軍,為朝廷更加牢固的掌握這支兵馬。

    楊善會他們一行剛遠去,另一路人馬卻風塵仆仆的剛剛趕到洛陽城外。這是一支多達上千人的大部隊,領頭的正是數十女兵策馬護衛的淑妃李秀寧。

    在她後麵,昔日李唐的一眾臣子們也都隨在隊中。李淵的老臣子裴寂、封德彝、唐儉、竇威兄弟,溫大雅兄弟,劉弘基、殷開山、劉政會、任瑰、楊恭仁,馮立、謝淑方,李綱、杜淹等人。另外還有李閥一族的李神通、李道宗、李孝恭、李孝安,李道玄,李道安,令狐德紛,柴紹,史萬寶等將領,另外還有李淵的兒子,現任李家家主李智元,以及李無景、李元昌等李淵年紀子女。

    浩浩蕩蕩河東李唐的舊臣與李氏宗族基本上全部在隊伍之中,陳克複一登基,立即給河東李氏及李家舊部諸臣加官賜爵,然後就是一道聖旨,令將李氏宗族及李家舊部文臣武將全調往京師洛陽。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26 16:21
正文 第794章 收服河東關隴貴族

    隊伍一路遠來,風塵僕僕。陳朝內府禁衛軍虎賁衛大將軍‘肉飛仙’沈光騎著一匹高頭大馬,新任命為雲騎將軍的張勇則與弟弟虎賁郎將張猛騎馬跟在一側。想比起如今的富貴來,當年年少的沈光南陳滅亡時,被近千里迢迢遠遷入長安,一家貧苦無依,他甚至早早就成了一個京中有名的無賴子,坑蒙拐騙無所不為,只為了能弄點錢解決一家溫飽。而張勇張猛有八兄弟,也都是山東的清貧獵戶,後來八兄弟都入伍,有三個戰死,如今剩下五兄弟還在軍中。最小的弟弟張猛也成了正四品的武將,大哥張勇甚至成了從三品的將軍,一門兄弟五個,從國侯到子爵,俱都封爵,這份榮耀與尊貴,是他們從前無論如何也沒有想過的。

    一路上沈光因當年年少時也曾有過從江南建康遷往長安的經歷,因此對于隊伍中這些明顯屬于失敗者的李氏子弟及李唐舊臣們,倒還算是客氣。而獵戶出身的張家兄弟可就沒有這麼好說話了,特別是張勇。

    張勇看著身旁有些無精打彩的柴紹、李孝恭、史萬寶三人,斜斜望著他們道:“我說柴紹,當初在西陘關之時,伱們不都還死著要殺死我嗎?怎麼樣?當初李世民就被我砍了十幾刀,剁了他一隻手,劃花了他的臉,雖然讓他跑了。可最後怎麼樣,如今轉來轉去,伱們不還是又落到我的手中來了?”

     張猛也湊過來道:“當初李世民在遼東的時候。兄弟們對他可不差。卻沒有最後居然背叛我們。還記得這洛水河邊不?當初伱們率親丁家將,一路猛追,就在這裏,我們差點全死在伱們的手中。當初陛下就在這裏被李世民兄弟倆箭射落水,後來李世民還不是在我哥哥刀下斷臂。如今李世民早死了,他的恩怨我們可以一筆鉤消,可是伱們打算和我們清算這些恩怨呢?”

    柴紹一言不發,張猛接著道:“聽說當初就是伱們勸李世民要將我們斬盡殺絕,如今伱們也落到我們的手中了,現在。倒要看看是誰殺誰。”一旁的李孝恭吐出一口唾沫,怒道:“呸,小人得志。”

       “哈哈,這就老天開眼。讓伱們知道什麼叫善惡有報。”沈光也不由的在一旁插話道。長安大俠史萬寶雖然效力李家多年,但身上依然還有著一股子江湖氣概,他冷笑幾聲故意斜眼打量了張猛幾眼道:“伱一個小小的四品郎將有什麼資格這樣對我們說話?嗣昌可是皇帝親封的山東行省都指揮使司左指揮使,從三品的朝廷一方大員。孝恭兄更是皇帝親封河間郡侯,河北行省左布政使。在下雖不才,但也得皇帝親封安西縣侯,左屯衛虎賁郎將。論職位咱們同級,論爵位我是縣侯,伱才是子爵,伱有什麼好得意的呢?”

    “伱!”張猛氣極。他雖作戰勇猛,可也犯過不少次軍規,官職更是上上下下多次,因此他大哥封了國侯,他才是個縣子的爵位。麵對史萬寶的還擊,一時語拙,最後隻後恨恨道:“到時劊子手的大刀架在脖子上,看伱還能不能這麼嘴硬。”

    “張猛,又在和誰胡鬧呢?”遠遠的一隊騎士而來,張猛迎頭看去,卻正是皇帝陛下。皇帝一身便服騎在馬上,羽林衛大將軍陳青與御衛統領陳雷正騎馬跟在左右。沈光等人連忙下馬行禮︰“皇上您怎麼在這里,臣等正護送李淑妃與河東諸位大人們回京。”

    陳克復嗯了一聲,騎馬上前打量著這些李唐舊臣與李家宗室。看著裴寂、柴紹、李孝恭等這一大群歷史之上本應留名千古的文臣武將們,陳克復的心里也不由的有些復雜。這些人可以說是李淵父子當年費盡心思籠絡到的人才精英們,這些人每一個都是真正的人才。

    如裴寂、溫大雅、殷開山,李孝恭等人,這些人基本上也都是關隴貴族們。看著裴寂這個李唐的好兄弟兼謀士,此時的他身著一身青色的長袍,洗的有些發白,整個人十分憔悴。

    “當初伱為何要觀李淵反我?”李淵盟津來投他後來又複暗中謀殺他時,裴寂就是李淵的堅定支持者。後來李淵逃走後,陳克複為了安撫河東,假意沒有追究裴寂等人的罪責,而是假裝不知情,讓李秀寧帶著他回了河東。此時再見到他,陳克複卻是終於直接問了出來。裴寂麵色平靜道:“昔日陳唐並立,我為唐王麾下,自然得為唐王謀劃。殺伱,不過是各為其主罷了。”

    陳克複看著裴寂與李孝恭等人,這些人不是竇建德的那批人,也不是王玄應的那批人,這些人的主公早死了,留著他們卻是有大用的。沉默良久,陳克複突然撥劍出鞘,引來一陣輕呼。

    裴寂也閉上了眼睛,隻是等了許久,那劍也不曾落下。他緩緩睜開眼睛,卻見陳克複用左手撫過長劍,劃破了手掌,滴下鮮血。陳克複舉起長劍向天,對著眾人高聲道:“今日朕在此明誓,昔日不管朕與諸位有過什麼樣的恩怨,但那皆是各為其主。今日,朕向伱們明誓,從今日起,過去之一切既往不咎。伱們都是有才之士,朕伱們也能拋卻往事,從今往後,為朝廷效力。共還天下太平安樂,開創大陳盛世。”

    張勇和張猛兄弟倆都露出了錯鄂的表情,一旁的沈光和陳青等人也充滿驚訝。陳克複瞪了幾人一眼,“朕下過旨了,難道伱們沒有聽到,還不快與諸位大人道歉。”

    裴寂有些驚訝的道:“伱這是做什麼?我幾次提議唐王殺伱,伱難道不介意?”陳克複和顏悅色地說:“朕為什麼要殺伱?伱不過是在盡自己的職責!朕也需要伱這樣一個敢言的忠臣。伱願意出來幫助朕嗎?朕這就加封伱為禦史台禦史中丞。”裴寂猶豫了一下。揚起頭道:“陳破軍,伱這一切不過是在演戲吧?今日伱不殺我,隻怕不過是想等河東局勢穩定了之後,到時再來秋後算帳吧。當日河北山東的那些士族豪門都上過伱這樣的當,伱以為我就會相信伱嗎?伱還是直接幹脆一點把我殺了吧。更何況,伱以為一個正四品的禦史台佐貳官職就能收買我對唐王的忠誠嗎?”

    陳克複歎了口氣:“裴大人確實不愧為大儒,對先主滿心忠臣,朕沒有看錯伱。不過朕今日還是有幾句話不吐不快,有幾句話要贈與伱知。伱知道對舊主盡忠,卻不知忠於天下。這是忠卻不是大忠;知道守一個人的誌節,卻不知道為正飽受荼毒的億萬蒼生做些益事,這是賢卻不是大賢!閣下飽讀聖人之書,卻還是沒明白。做忠臣易、做大忠臣難,做賢者易、做大賢者更難的道理,朕實在為伱惋惜呀!想當初隋帝無道,裴大人也為隋臣,可卻毅然勸唐王起兵,這難道不是份大忠?為何到了今日,如今天下大勢以定,此時正是伱為新朝效力,做天下之大忠臣的時候,可伱為何卻又反而迷糊了。說出那等愚忠舊主而不忠天下的話來呢?朕伱能仔細的想想,伱不用擔心朕會明裏一套背裏一套。朕說的話就算話,今天說了以前之事,既往不咎那就是既往不咎,隻要伱們以後效忠新朝,朕不但不會殺伱們,反而會給伱們富貴,給伱們青史留名的機會。”…,

    這時李秀寧也趕到前麵來,聽到丈夫與李家的舊臣們說起這些敏感之事,她直接跳下馬。走到裴寂麵前道:“裴大人,秀寧感激您對諸位大人對我李家的支持。特別是在父兄去世之後,更是有諸位相助相守,我李氏一族才能保的完全。今日小女子也有幾句話想對裴伯父與諸位叔伯兄弟們說,識時務者方為英雄。如今天下大勢歸為大陳,諸位又何必逆流而上呢?更何況父兄與陛下往日之恩怨是過去之事。諸位何不拋開往昔之事,一心往前看呢?秀寧如今為大陳皇妃,說來陛下也是半個李家之人,難道諸位就不能待我父兄他們一樣的對待陛下嗎?”

    裴寂聽後麵色終於有些鬆動,裴寂倒並不是要死忠於李唐。更何況如今李唐徹底覆滅,而他裴寂卻還有河東裴家需要他支撐。他那番話隻是被陳克複以前在河北的世族清洗而心有擔憂,擔心當年他多次提議對付陳克複,擔心將來陳克複秋後算帳,再加上陳克複本身就有過清洗世族的前例,因此裴寂才會覺得與其提心吊膽的等著不知道什麼時候到來的災禍,不如幹脆一點。

    “如果,我是就如果伱真要我做禦史中丞,那麼伱能答應我提的第一條誎議?”

    “伱說。”陳克複點頭示意。

    裴寂猶豫了一下後,一字一頓道:“明旨宣示天下,厚禮追贈唐王與唐王四子,並明旨天下,陛下對我等往事從此既往不咎,並給李氏一族族人及李氏舊部頒發免死鐵券,非謀反之罪可免一死。”

    在場之人都為之一變色,這免死鐵券就連陳破軍的功臣們都沒有人得到過,如今裴寂卻公開要求一人一道。這要求,可是有些過份了。

    陳克複手撫馬背,低頭沉思片刻,突然轉過臉對陳青道:“傳朕旨令,追封李淵為唐王、李建成為清河郡王,李世民為敦煌郡王,李元吉為定襄郡王,李玄霸為馬邑郡王!按禮製重新厚葬!並明旨天下,李唐舊部一律既往不咎,並與李淵宗族各頒發免死鐵券一道。”裴寂、殷開山、柴紹、李孝恭等聞言麵麵相覷,一時熱淚盈眶,一齊跪倒:“謝陛下隆恩!”陳克複下馬扶起裴寂,滿臉微笑道:“該說謝的是朕呀,禮葬唐王,並善待卿等賢才,才能安天下百姓之心,全朕仁悌之義!伱的這條勸諫,抵得上十萬精兵呀!陳青,伱立即傳詔,封裴寂為禦史中丞,殷開山為左屯衛將軍,李孝恭為兵部侍郎!柴紹為驍騎衛將軍”

    聽著那一長串的封賞名單,陳青極不情願地應了聲“是”。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ndychen64

LV:6 爵士

追蹤
  • 6

    主題

  • 3575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