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隋末 作者:木子藍色 (連載中)

 
andychen64 2013-1-14 17:24:5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58 241199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26 16:24
正文 第795章 移天下富戶入京,遷四方百姓就邊

    太極殿上,陳克複問房玄齡:“今日城外發生的事情左仆射應當已經知道了吧?伱覺得朕用河東裴寂等李唐舊臣,是否妥當呢?”今日城外之事,房玄齡也第一時間知道了,虎賁衛大將軍沈光一回城在宮中正好碰到他,當時政事堂的諸位相國也皆在,大家都從沈光有些憤憤不平的語氣中知道了皇帝重用李唐舊部的事情。

         听到這消息的第一瞬間,房玄齡是驚訝,轉而又沉默。厚待這些河東關隴貴族,收他們為朝廷所用,這本來是政事堂諸相們也都同意的事情。可現在的情況卻是皇帝的厚待太過于優厚了,甚至對這些人已經超過了不少一直追隨皇帝的功勛部下。這樣的情況,就不得不讓他們所深思了。常讀史可以明鑒,房玄齡如今就兼管著修隋史的任務。今天的事情,讓他想到了楊廣父子。楊廣當年上台之後,朝廷中用的最多最信任的不是大隋開國的那些關隴貴族,而大多是江南籍新貴。

    在房玄齡看來,楊廣之所以那樣做,和如今皇帝的所為都有一些相似之處。制衡,朝廷全力打擊舊有門閥,世族,以至于如今朝廷功臣集團一支獨大。這事情雖然表面沒什麼,但皇帝又豈是常人,他做事看事的目光向與臣子們不同。對皇帝來說,平衡才是最重要的。河東的關隴貴族們有很高的聲望,也有才能,但他們就是沒有地位。如今皇帝把這些人遷入洛陽,脫離了河東這塊根基,他們就成了無水之魚,必須依靠于皇帝才能生存。

    現在皇帝厚待這些人的目的,讓房玄齡十分相信,皇帝這已經是在未雨綢繆。培植出一股新的勢力來平衡功臣集團們。防止他們這些功臣們成為另一個關隴集團,如西魏、北周、隋一樣的隴斷朝廷政治。這樣的做法雖然讓他們這些功臣們有一些心驚,但站在皇帝的角度上來看。這些又是極其正常的事情。

    此時皇帝問起他這事,房玄齡已經十分小心謹慎起來,皇帝和功臣們不可同富貴。說白了也就是對于權利的分享。皇帝可以許可功臣們富貴,但不許他們過多分享皇帝的權力。房玄齡不知道皇帝是不是在試探他,但他回答卻是十分小心︰“當然,是的,臣事先倒沒有想到,不過確實,確實用得好,裴寂等人都是河東人嘛,如今厚待裴寂等人。一來是向天下表明陛下的仁厚之心。二來也是安撫河東世族們的心,讓他們為朝廷所用,助朝廷盡快收復河東。結束河東的混亂。”

    杜如晦卻沒有如房玄齡那麼想的遠。他皺著眉道︰“這事有些險,裴寂等人全都是河東世族。當初更是一直欲置我們于死地。如今河東未平,就將這些人都授予高官厚爵,甚至還分派各地,這會不會是放虎歸山,養虎為患?”

    高士廉道︰“現在收回旨意還來的及。”

    陳克復眼光掃過這些帝國的宰相們,除了高士廉和魯廣利、李奔雷外,其余人都還太年青了。尤其是實際主掌著尚書省的房玄齡與杜如晦都還不過三十出頭︰“朕發出的即是聖旨,皇帝旨意,金口玉言,怎麼能事後反悔呢?更何況,裴寂等人確實都是人才,如今我們不是當初在遼東、河北之時了。我們不再是一個割據政權,我們是天下正統,大陳朝廷。朕不希望大家一直還抱有偏見,拉山頭,分派系,弄黨爭。如今天下未平,四方凋敝,此正是朝廷需要廣納賢才之時。唯有納天下之才為朝廷所用,朝廷才能越加壯大,最快的恢復國力。不然,今日我們將那些有才之士推出門外,也許明日他們就要揭桿而起反我們了。”

    陳節道︰“這樣一來,只怕是太便宜這些人了吧。而且陛下給這些人的封賞也有些過厚,他們新歸附朝廷,並沒有寸功,就封賞如此優厚,這讓那些跟隨陛下出生入死的文臣武將們難免心中不服啊。臣等沒有立山頭之意,只是希望陛下能考慮下將士們的心里感受。”

    陳克復拍了拍腦袋,事事俱須顧及,這讓他有些煩躁。

    “禮部擬一個名單,給朝廷的有功之文臣武將們追贈他們的考妣爵位,並給他們的子女蔭封官職,為功臣之妻封賞誥命,再給他們在邊疆封賞土地,另外給所有的有爵位功臣們,賜名死鐵券一道。”想了想,陳克復也就拿出這套封賞來。給功臣們的祖上追贈爵位,這不過是一個名號而已,朝廷根本不需要付出什麼實質性的東西。而功臣的母親妻子們的誥命,也只是需要花朝廷一點俸祿罷了。至于給這些功臣子弟們的蔭官職位,也只是一些清貴好听的閑職。而邊疆的土地朝廷有的是,只怕沒人開墾,不怕封賞給臣子們。甚至于這免死鐵券,那就完全是一個榮耀之物罷了。他真要想殺掉哪個臣子時,又豈會在意這麼一道鐵券。

    魯廣利听了皇帝這個提議後,也是十分贊成。這些東西對皇帝和朝廷來說,只是些不實際的東西,但對臣子們來說,卻是榮耀無比的。封妻蔭子,追贈先祖,獲得封地,得賜鐵券,這每一樣,都能讓臣子們感激不已的東西。有這些東西賜下去,包準能讓將士們有些不舒服的心理大為滿意。

    “皇上,不過就這麼對待河東貴族們也太便宜他們了。老臣提議,如今朝廷正是缺糧之時,陛下可以向所有歸降朝廷的貴族世家們借糧,朝廷如此厚待他們,如今也當是他們回報朝廷之時了。”魯廣利一說出這提議,在座的這相相國們一個個都露出了詭異的笑容。

    這借糧可是一箭雙雕,想當年在河北時,朝廷就是向河北的世族們借糧,然後逼反了這些世族,借機將他們全部清洗。如今既然不能明著對付這些河東的世家貴族們,那他們又不太甘心這些戰敗者堂而皇之的和他們同殿為臣。那就故伎重施。如果他們老實的把各家囤積的糧食交出來。那也是放了他們一次性,出了大家心中一口惡氣。而如果他們敢拒不借糧,那河北的世族們可就是前例。到時皇帝都不可能再明顯包庇他們。

    陳克復看了魯廣利一眼,哪還不明白這位一起相處了二十多年的老伯父的意思。不過他只是猶豫一下,並沒有反對這個提案。如今朝廷正是極度缺糧之時。朝廷已經下令,嚴禁任何家族與商人囤積糧食,所有糧食都必須平價賣給朝廷以分發給各地,以應付這次的糧荒。陳克復雖然確實有要利用這批河東貴族來稍稍平衡一下朝中權利的意思,但並不表示他就得事事偏袒他們。

    听到皇帝答應了這個提議,陳節干脆又進一步提出,將所有的河東貴族世家們全都遷往洛陽。一來把他們遷來洛陽可以填充洛陽,提升京師的繁華。二來把他們遷到洛陽來,也可以免去他們將來再有做亂的可能。

    遷移。這向來是對付地方勢力的一**寶。想當初,陳克復他們在遼東滅亡高句麗之後,為了防止高麗人叛亂。在血洗高句麗貴族之時。也對高句麗人進行了大遷移。不但將大部份的百姓打亂遷移,同時還將那些頭領、富戶們單列出來。集中抽到遼東軍的重兵所在遼陽等地。

    遷移,能很好的破壞地方的那種宗族勢力,以及如蛛絲網般縱橫交錯的關系。在這個時代,造反一般就以三種模式為最常見,一就是擁兵叛亂,二就是地方豪族們殺官造反,三就是流民們聚眾為亂。

    眼下大陳甫立,進行對于那些新收復的地方並沒有完全的管轄力。大多時候,縣一級的地方,還是依靠著那些宗族勢力在管理著。除去擁兵叛亂和流民聚眾為亂之後,最容易出現動亂的也就剩下了地方宗族勢力叛亂了。遷民,無疑就是打破這種地方復雜關系,讓朝廷得以掌控各基層地方的好方法。

    想了想後,陳克復並沒有反對陳節的提議。相反,陳克復不但贊成了魯廣利提議向河東貴族世家們借糧的方案,還同意了下旨遷移河東貴族世家及擁有土地五百畝以上,或者家產千貫以上者,皆移民河南省。貴族世家遷往中直隸行省洛陽,河東富戶遷往河南行省諸府。

    不僅如此,陳克復還要求各地府縣清查各府縣富戶及貴族們的名單。凡前朝貴族及從五品以上官員之家,皆須遷往中京洛陽、北京薊城、東京遼陽。凡田產五百畝以上,或家產千貫以上者,皆分別移民河南、山東、河北,以及遼東、遼西、海東、海西、漠北諸行省。

    對陳克復來說,這個時候進行如此大規模的移民,一來是為了打破原來各地方的宗族勢力關系,防止天下新定時,有人借災年以地方勢力作亂。二來也是為了讓幾經戰亂,凋敝的一些主要都城先充實起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因這次糧荒,河北、河南、山東等多地將出現大面積饑荒,與其被動的讓幾百萬百姓守在中原等死。不如提前把這些百姓分散遷移到邊關等各處,將各行省的人口減小,這樣留下的百姓也能捕魚打獵或者等朝廷救濟。遷移走的百姓也能有更多的機會,總好過所有人如蝗蟲一般的走到哪把哪的樹葉都吃光要強。

    六月中,朝廷下達了各地的遷移命令,一場涉及十幾個行省的巨大移民開始。上千萬的百姓開始移民,本來最故土難離的百姓們,也在神龍元年即將到來的最大饑荒面前屈服了。朝廷甚至沒有hu 多少的口舌,就開始順利的進行這場涉及到整個陳朝各省府的大移民。無數的百姓背井離鄉,攜妻帶子,開始舉家遷移,讓他們如此離家只因家中已經無米下鍋,而朝廷承諾到達的新家會有朝廷下拔的糧食,還有遠超過老家數倍屬于他們自己的土地。貴族富戶們不願意離開家,他們有糧有地,但朝廷直接派了各地的府兵帶著刀槍上門來幫他們搬家,最後所有貴族世家們也都紛紛老實遷往指定的各處。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26 16:27
正文 第796章 六宮
   
瑤光殿內,陳克復難得與長孫無垢兩人單獨而處,不時的談論一些往事,氣氛輕松愜意。

    “陛下,當初蕭後為陛下獻上傳國玉璽,後來又一直幫陛下安撫逍遙侯楊杲。先前裴世矩等人欲作亂,也是蕭後密報于陛下,再加上這次禪位大典如此順利,也莫不因她一力安撫楊杲,才能如此順利。她的功勞,陛下要如何謝她呢?臣妾知道蕭後並沒有隨楊杲出宮居住,而是依然在宮內。”長孫無垢生產之後,人豐腴了許多,人紅光水靈,滿頭珠翠,也更加的有國母氣概。

    陳克復正喝著熱茶,聞聲手一抖,杯中熱茶溢出。

    正有些手忙腳亂,長孫無垢遞過一方手帕。陳克復接過擦了擦,有些尷尬的看著長孫。看長孫一臉正經的樣子雖仿佛只是就事論事,可陳克復卻明明感覺到了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

    他清楚,自己和蕭後的事情定是被長孫發現了。長孫如今是後-宮之主,他與蕭後在宮中的事情也是不可能真正瞞的過她的。他也沒有想過能全瞞的過她,只是沒有想到她會當面提出這事情。這讓他不免有些心虛,不知如何回答。

    他抬頭看了看長孫,見她依然還是那平靜的面情,嘴張了張,反而不知如何說好了,最後干脆垂下了眼簾。

    長孫皇後看陳克複這麼一副樣子心中有些生氣最後還是平複了一下心情緩緩道:臣妾早就知道蕭氏對陛下有意說來也對自古美女總是愛慕英雄的陛下如此一個堂堂偉岸大英雄臣妾何償又不是如此陛下臣妾看伱不如就納她為姨妤吧

    陳克複有些感激的望著長孫皇後:伱是六宮之主無論如何伱都是朕的皇後而且朕已經立煜兒為太子朕可以向伱許諾煜兒的太子之位不會變太子如今年幼朕希望皇後能好好教導他讓他成為一個合格的皇儲將來更成為一個更加英明的君主

    長孫皇兒听到陳克復的承諾,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陳克復伸手攬過長孫。輕聲道︰“朕與蕭氏之事只是一件私事,她是吉兒的母親,朕不會把與她的關系放到面上來的。朕希望皇後以後不要把這事告訴吉兒,伱能答應朕嗎

    長孫無垢突然露出了一絲頑笑的表情,笑道︰“陛下與蕭氏的事情是私底下的事情,那麼陛下與楊貴妃的姐姐楊氏又希望是什麼關系呢?臣妾听說楊氏已經懷有身孕,這事難道陛下也希望繼續隱密?”

    長孫所說的楊氏也就是楊吉兒的姐姐,隋帝楊廣的女兒南陽公主,宇文士及的妻子。陳克復與南陽公主之間本來一切都是很好的。頗有點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他對于當初錯把南陽公主當成出雲公主帶到遼東,也是一直心存歉意的。後來吉兒和蕭後到了遼東之後。他也干脆就讓她陪著她們。也就再沒有說要放她回去之意。

    後來太原之亂,宇文化及和宇文士及敗逃回關中。扶立了代王楊侑稱帝,南陽公主也就沒了再回關中的意思。出雲公主與蕭後等人南下洛陽,陳克復與蕭後之間舊情復燃,暗中開始幽會。上次,陳克復事先沒與蕭後約好,突然去了蕭後的宮中,那天他喝了一點酒,結果一進寢宮抱著床上的蕭後就**。事到一半,卻發現是南陽公主在蕭後的宮中小憩,當時陳克復雖然也發現看錯了人。可是當時正是酒後性起之時,哪顧的那些許多,抱著南陽公主也就霸王硬上弓了。南陽公主因顧及臉面,沒敢大聲驚叫,估計也是猜出了陳克復出現在母親寢宮中的原因。

    事後陳克復與南陽公主都沒說什麼,兩人就此分開,卻沒有想到,就這麼一次,南陽公主居然懷上了。現在陳克復也不知道這事情要如此處理,卻沒想到,長孫反倒先知道了。

    “皇後怎麼知道此事的?吉兒與蕭後知道了嗎?”陳克復有點尷尬的道。

    長孫輕嘆了一聲道︰“宮中女官發現楊氏托太監買墮胎之藥,擔心楊氏是要對有孕的張妃與翟妃她們不利,就報告了臣妾。臣妾暗中查了一下,卻是發現了她是有孕在身,想要私下打胎。可憐見的,這種事情怎麼能發生呢。陛下,臣妾覺得陛下不如納她為婕妤,想來楊妃應當不會太介意的。要是陛下不肯,那楊氏得如何生活下去?更何況陛下如今子嗣也不多,這楊氏肚中的血肉可也是皇帝的骨肉。”

    長孫一番話,說的陳克復十分羞愧。那件事情本就是一個錯誤,他和蕭後在一起,那是因為兩人之前本來就有種郎有情、妾有意的感覺。可和南陽公主,純粹就是一個意外,兩人以往平時可沒什麼好話的。如今她卻懷了他的孩子,他還得讓皇後來幫他安排這事,他覺得十分對不起長孫。

    面對長孫如此賢淑,他總覺得心中有虧。這樣的事情如果踫到獨孤皇後那樣的,估計南陽公主早死了十八遍了,他也不一定會知道南陽懷過孩子。

    長歎一口氣陳克複輕撫了長孫的手背幾下:皇後朕有時確實管不住自己常想終於成為一國之君有時難免放縱還好朕有伱這個賢後以後朕管外皇後管內後宮之事皆由伱打理

      集仙殿,南陽公主暫時的居所。皇後長孫無垢帶著一隊女官悄然而來。

    楊氏有些緊張的面對著長孫皇後,雖然她也曾是天家貴女,可如今她只是一個被加封為南陽夫人的新朝貴妃之姐。而且還因肚中的這個孩子,讓她不得不面對上那個她有些怨恨的男人的妻子。

    “陛下要立伱為婕妤了伱知道嗎

    楊氏有些驚訝的看著長孫皇後,搖了搖頭。

     伱願意嗎

    楊氏再次搖了搖頭如果說對那男人的印象她隻有怨恨更何況她還有丈夫還有八歲的兒子在身邊她怎麼能再嫁給一個毀了她家國的男人嫁給一個強暴了她的男人

    長孫轉頭望向遠方沉默了好一會然後轉過頭來望著楊氏道:伱是楊妃的姐姐說來也是我的姐姐如今伱又懷了陛下的骨肉更是我的姐姐了伱與陛下的事情我也略有耳聞那件事情隻是一個錯誤的開端但它並不一定就會是一個錯誤的結果我也是一個女人能明白伱現的感受但伱要知道孩子是無辜的陛下希望伱生下這孩子我也希望伱生下他不管過去有什麼恩怨希望伱能接受陛下的旨意

    “這孩子生下來會怎樣?還有如果我接受他的旨意,我要如何面對母親與妹妹?”楊氏終于開口。

    這孩子生下來後會是一位親王有大好的前途在等著他而伱也不必擔心楊氏與蕭夫人的反應她們知道後隻會祝福伱的這世上難道還有比皇帝更值得嫁的男人嗎更何況這還是一個英雄般的皇帝長孫安慰她道

    “那我兒宇文禪師怎麼辦?他還那麼小,只有八歲。”

    “放心吧,皇帝不會虧待他的。”

    楊氏點點頭,不再言語。

    殿外長廊之中,長孫無垢身側的女官有些不解的問道︰“皇後娘娘今天為何要這麼費力幫楊氏呢?楊氏可是楊妃的姐姐,楊妃以一向不喜娘娘,如今皇後幫楊氏為婕妤這不是在幫楊妃嗎?”

    “本宮是六宮之主,今日並不是只為幫楊氏,本宮是在幫陛下解決憂愁。後宮的事情本就是應當由本宮處理,這一切不過是盡職本份罷了。更何況,本宮是皇後,煜兒又是太子,本宮越大度,後宮更安穩,則陛下也就越高興。”長孫微微笑道。

    妒忌吃醋對她並沒什麼好處,她已經是皇後,兒子已經是太子,她要的只是保持這一切即可。而她與算是熟知皇帝的性格,越是表現的大度,越是賢淑,皇帝越會覺得有些愧疚。那樣只會對她和太子越好,如今皇帝的皇宮也不過是那**個人,她並不用太過于操心。

    就算後宮加一個楊氏又能如何,楊妃姐妹就算再得皇帝寵幸,就算她們的兒子再聰慧,可她們始終是隋朝的公主,是楊廣的女兒。她們的兒子,是絕無可能成為太子的,滿朝的文武都不會同意那樣的可能。更何況,皇帝雖然有些管不住自己,但皇帝可不是一個糊涂的人,要不然,當初也不會輪到她來當這個皇後了。

    “派個人去通知下李淑妃,就說本宮要馬上去她那看看。”長孫無垢對女官道。這皇宮之中,真正地位僅在她之下的,也就楊妃與淑妃了。她們兩人都是在她之前就與皇帝相識的,更何況,淑妃甚至還是皇帝的元配妻子,如今皇帝對河東李家舊部的那些貴族臣子大加安撫,淑妃在朝中的勢力可是不小。如今淑妃又有孕在身,她更應當與李秀寧搞好點關系了。

    楊貴妃、李淑妃她們可以不喜歡她,但她這個皇後卻必須喜歡這兩個皇帝的寵妃。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26 16:29
正文 第797章 紅衣大炮

   欲統一天下,必先平北方,欲平北方,必先取河東。———大陳元帥李靖語!

    大陳神龍三年,河東行省。

    征東元帥兼河東行省都督王仁恭趁著黑夜率一萬騎兵偷偷深入到了劉武周所據的樓煩郡,此次目標直指劉武周所在的汾陽宮。總管王君廓突然帶著一隊人馬急馳而來,“元帥,劉武周已經充城而逃,入夜前就出了汾陽宮向馬邑逃跑了。”

    王仁恭微微皺眉,令侍衛取過地圖,在馬上就著火把觀看起來。
“劉武周看來已經發現了我們的行蹤,不過沒有關係,他此行逃往馬邑,必經樓煩關入馬邑,與宋金剛、甄翟兒等彙合。王總管,伱馬上回雁門,向尉遲恭將軍傳本帥令,讓其率雁門兵馬飛速出西陘關,在樓煩關以北的桑幹河一帶設伏,打他個出其不意,定能獲勝。得勝後伱們不用北上,我們先堵住劉武周,這樣他就隻能退回樓煩往西臨泉鎮逃跑,以便越過黃河逃入隴上。本帥帶一萬兵馬先一步往臨泉鎮設伏,一舉擊敗並俘虜劉武周。還有,伱們行動必須小心謹慎,不能讓馬邑的宋金剛等人發現我們的行動,捉住劉武周之後,我們要馬上突襲宋金剛,再打個漂亮仗,這一回,我們要一舉收複河東,出發吧。”  

      “得令!”諸將興奮道。

    自陳王登基之後,皇帝突然一改先前的策略,反而變得保守起來。河東行營原本有近十萬兵馬,可是接連幾輪的整編之後,兵馬居然只剩下了五萬人,這五萬人還被全部轉為了府兵,一半被下令解散為農,輪流休養。王仁恭這個征東元帥行營,一下子只剩下了兩萬人馬,剩下的一半都去種田了。還有行省都指揮使司下的鄉兵和民團擁有五萬余人。可這些人他卻一個也不能調動。

    就這麼兩萬余人,沒有皇帝的命令還不能主動發起大戰役,因為朝廷沒有足夠的糧草供應他們。王仁恭只得發起一次次的小戰役,每次出兵三千人以下。就這樣小打小鬧,河東行營也終于化整為零,一點點的蠶食著劉武周等人的兵馬。兩年過去之後,劉武周也終于只剩下了樓煩、馬邑、定襄三郡之地。

    等到神龍三年朝廷各地夏秋兩季糧食終于大獲豐收之後,王仁恭一直期盼著的出征令終于下來了。前兩天皇帝的旨意傳到太原。令王仁恭集結河東五萬府兵,立即發起秋後攻勢,以期一舉殲滅劉武周,徹底收復河東。

    一接到這命令,王仁恭一面下令集結各鷹揚府府兵,一面迫不急待的將現有兩萬兵馬分為兩部。一路自己親率直撲劉武周在樓煩的宮城汾陽宮,一路令尉遲恭與秦瓊兩員大將坐鎮雁門關。

    雁門關外桑干河畔的蘆葦蕩中,秦瓊與尉遲恭率領的一萬兵馬正埋伏于此。整整憋了兩年沒有痛快的打過仗,每次都是如土匪一樣的帶著那麼千八百人的東一槍西一棒子的,甚至好幾次還得被兵馬數倍于他們的叛軍追擊。這份憋屈就別提了。幸好終于等到了這一天,要不然。大家都會忍不住提出辭官的。

    “來了,劉武周來了,看人數約三萬左右,匆匆而來,軍伍不整。打頭的就是劉武周的大旗。”斥候興奮的報告道。

    秦瓊與尉遲恭眼中閃著燃燒的戰意,兩人緊緊的盯著河邊的平原。秋風蕭瑟,百草枯黃。遠遠的劉武周兵馬如同一條黑線般出現在了前面。打頭的正是一面土黃色的劉字大旗。兩人看的真切,待一路急急而逃的劉武周兵馬行到近前,拔劍在手。向前怒吼前一揮,蘆葦蕩中河東陳軍紛紛跳起,最前面的騎兵的戰馬也馬上站起,馱著騎兵們疾馳而去。

    一片片喊殺聲響起,劉武周與部下還沒有反應過來,陳軍已經殺到,刀劈劍砍,槍捅箭射。前軍的隊伍徹底的混亂,後面的隊伍又立即遭遇到一陣陣從蘆葦蕩中射出的箭雨之中。

    一時間只听的到處都是喊殺聲,那隆隆的鼓角之聲響徹不停,仿佛四面八方有無數的兵馬正在殺來。

    “咻!”一枝巨大的鐵弩綁著一捆火箭飛射到了那面巨大的劉字旗下,轟然一聲巨響,那名掌旗官以及他邊上十余名騎兵瞬間倒地,留下一片煙霧。

    “發射!”不知何時,劉武周發現他們的後面此時也飛奔出了一排排的陳軍,迅速的在他們的後路上布起了數個長槍陣。更要命的是在那長槍陣的後面,已經拉出來了一長排的弩車。而在那些弩車的後面,還正有許多陳兵趕著弩馬拉著一架架被鮮紅罩袍蓋住的馬車。

    遠遠的,劉武周看到這些紅衣遮蓋的馬車,就感覺到了一陣陣的不妙。他與陳軍交戰數年,按他對陳軍的了解,像今天這樣的伏擊戰,陳軍最犀利的武器就是他們的拋射火器的投雷車,然後才是投石車和弓弩手。可是現在他看陳軍的布置,弓弩手都出現了,投石車也出現了不少,可那種火器拋雷車卻沒有出現幾個。這讓他對那紅衣摭蓋的馬車,更加忌憚起來。

    一排排的紅衣摭蓋的馬車終于遠遠的在陳軍步兵陣後面就位,遠遠看去起碼有上百架。

    一名陳軍軍官用力一掀,第一塊紅布被掀開,露出了一件猙獰的武器來。那物渾身黝黑發亮,甚至微微有些藍光。在清晨的曙光之中,越發的明亮。

    就如同一根巨大的柱子一般的架在馬車之上,可那巨大且黑乎乎的洞口,還是讓手執著一架千里鏡的劉武周感覺到那就是陳軍的武器。

    陳軍後方陣地,工兵營總管趙任興奮的指揮著士兵們掀開大炮上的紅罩衣。這種新式武器,被火器局的人命名為神龍大炮,不過因神龍大炮上平時都會罩上鮮紅的罩衣,工兵們更喜歡稱呼其為紅衣大炮。

    這紅衣大炮是朝廷最新研制出來的火器,重達三千斤的精鋼打造的大炮,炮身長達一丈,炮口比碗口還粗,使用的炮彈更是重達十斤的鉛彈。射程高達兩千五百步,絕對稱的上天下射程最遠的武器,比之前射程最遠的七百步絞床弩,還要高一千八百步,幾乎是其三倍半。

    而且這紅衣大炮上面還專門有照門與準星,精確度很高,比射程只有二百余步的投石車還精確許多。紅衣大炮制造出來後,還是首次搬上戰場,這是初戰。

    一次性,朝廷就直接將所有已經造好的一百門紅衣大炮都送來了雁門。這些大炮重達三千斤,朝廷之意,本來是將這些大炮架在雁門、太原等重要城池的城牆上面做為防守武器。不過尉遲恭與秦瓊兩人自親眼在試射上見過了紅衣大炮的威力之後,馬上就把這些炮當成了寶。這次出戰,更是一門不漏的全搬來了戰場,為了從雁門把這些炮搬到這里,兩人甚至命令騎兵們把他們的戰馬當成了弩馬一起拉炮。

    “裝填炮彈!”趙任興奮的大喊道。

    數百名從講武堂新開設火炮科畢業的專業炮兵們迅速的裝填炮彈,並開始瞄準。

    “一號試射!”

    點火,射擊。

    “嘯”十斤重的鉛彈帶著巨大的呼嘯聲從士兵們的頭頂飛過,隔著起碼有兩千步遠,落在了河邊的數萬劉武周大軍之中。轟隆一聲響起,巨大的炮彈接連穿透過密集的叛軍人群,帶走了無數的殘肢斷臂之後,重重的在地上砸出一個深坑,然後又彈跳了起來,再次飛上高空,又迅速的砸在附近的叛軍群中,又跳起

    “狗-日的,打的好!”尉遲敬德激動的臉色脹紅,剛才這一炮打的太好了。一炮之威,他在千里鏡中看的真真切切,最起碼砸死了二十三人,還不算上那些斷手斷腳的,尤其是那炮彈落地之後居然還會彈起,這殺死力簡直絕了。

    “自由發射,十發連射!”趙任也是第一次看到這紅衣大炮的實戰威力,興奮的連後面的命令都是直接吼出來的。

    “嘯,嘯,嘯!~”

    一發接著一發的炮彈發射,百門紅衣大炮齊射,這威力堪稱是前無古人。沿著桑干河一線,五萬余劉武周的叛軍瞬間處于十八層地獄之中。遠達二千五百步的射程,讓他們完全處于了這些陳軍大炮的射程之內。

    向前是桑干河,雖是秋季枯水季節,可河中的水依然是比一個人還深的。向後,是那整齊長槍陣、拒馬陣、四角釘陣,以及那讓他們聞風喪膽的火炮陣。在另一側,則是秦瓊、尉遲恭親率的弓手陣、弩手陣以及騎兵。

    前進無門,後退無路。

    在紅衣大炮的首次上陣發威之後,五萬本就從樓煩逃了一夜的叛軍終于崩潰。對于不少叛軍來說,那些呼嘯的炮彈不是人力可為,這是鬼神之力。

    五萬叛軍在紅衣大炮的十連射中徹底崩潰,大量的叛軍開始棄械抱頭腦袋趴著地上投降,還有一大部份則如被驚的戰馬一樣,無頭蒼蠅一般的亂竄。剩下的如劉武周這樣還不甘心的,則聚攏了少數人馬,死命的在尋找著突圍之亂。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26 16:31
正文 第798章 一戰傾國
   
    樓煩,臨泉城。

    劉武周帶著數千殘兵敗將一路奔逃至此,丟盔棄甲,狼狽無比。昨日從樓煩汾陽宮連夜逃到馬邑邊界,結果卻中伏大敗,五萬兵馬只剩下數千騎兵。又一路奔逃一天,此時再逃回樓煩已經又到了傍晚,昏暗的暮色下,劉武周又驚又懼,又饑又渴。

    “開城,快開城,皇帝陛下駕臨,還不快開城迎接!”劉武周身邊的一名將領,騎兵上前,來到臨泉關下大喊道。

    看著暮色之下,臨泉關上稀稀的守衛,劉武周不免悲涼。一年前,他借再次盟約之際,在此城與梁師都、郭子和、張長遜等人會盟。會盟當天的酒宴之時,他安排宋金剛與甄翟兒率刀斧手突然殺出,將梁師都、郭子和、張長遜三人及其部下統統殺死。當時他敢這麼做,實際上也和當時他判斷的局勢有關。

    在兩年前,為天下最大勢力的陳克復突然全面收縮勢力,一改進取態勢,反取戰略防御態勢。一開始讓天下各方群雄都惴惴不安,都認為陳克復在醞釀什麼最新的陰謀,就算不是在計劃著將天下群雄一網打盡,那也是在收縮兵馬,集結大軍,準備來個重點突擊,各個突破。

    當時劉武周與其它各方勢力都十分不安,江南陳朝吳王沈法興之女沈落雁甚至已經開始連連向各方派出使者,準備進行各方聯盟,一起對抗陳克復,先滅了北陳,然後各方再平分天下。當時的這個聯盟都已經開始有了初步框架了。各方豪強甚至包括劉武周在內都已經意思到了陳克復的強悍。準備先一起滅了陳克復,再逐鹿天下。

    就在各方在準備第一次會盟之時,陳克復那邊卻自己先亂了起來。到前年的八月入秋開始。先是爆發出北陳大部份地區出現饑荒的消息,緊接著北陳又開始了涉及數百萬百姓的大移民。

    先是饑荒,後是大移民。不等聯盟商議出進攻北陳的計劃,北陳內部就開始出現了動亂。河南、山東、河北三地饑荒最嚴重的地區,以及淮北、淮南這兩個本來是南陳之地,富戶多為南陳世族的地區的不肯移民,在其它勢力的暗探、間諜,以及那些少部份的世族豪強富戶們的挑動下,多地開始爆發起叛亂。

    一時間,猶如星星之火燎原,一時之間。北陳烽煙遍起。

    出人意料的,陳克復在此時主動的向各方群雄派出使者,表示願意與各方各平共處。並提出向各方借糧。對南陳甚至提出了歸還九江等長江以南五郡的條件。換取他們的糧食。

    局勢如此突變,本來對各方來說都是大好事。可事實上卻不是如此。當沈落雁終于在漢中與各方派來的使者召開了第一次會盟之時,沈落雁提出趁此千載難逢之機,暫時先放下各自的恩怨,一起出兵討伐北陳。各方的使者表面上全都點頭同意了這個提議,甚至公開推選沈落雁為盟軍元帥。

    但當沈落雁在北陳神龍元年九月集結了南陳十萬兵馬,率杜伏威、輔公、李子通等率先向北陳開戰,出兵收復長江以南九江等五郡之時,宇文化及、劉武周等其它各方勢力卻全都在後方觀望。沒有一個實際出兵的。

    劉武周當時的想法很簡單,之前北陳勢大,展現出一舉吞並各家的意圖與實力,大家是再無退路,只有背水一戰。而當北陳內亂之後,甚至在沈落雁首次告捷之後,他卻又改變了想法。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百足之蟲死而不疆。在沒有了迫切的危機之後,劉武周又開始了這種爾虞我詐的性格。北陳勢弱了,他就希望看到南陳與北陳兩虎相爭,然後坐壁觀斗,等到最後來撿便宜。

    特別是在沈落雁一開始就連戰連捷之後,他更是有這樣的想法。讓沈落雁先和陳克復拼吧,等陳克復把兵馬都調到南方去後,他再出兵攻佔河東太原等郡。甚至的豪強當時想法都是差不多如此,都覺得北陳內亂不斷,又有大饑荒,這次面對南陳的凶猛反擊,很難取勝。就算勝,也會是個慘勝。

    打著這樣的念頭,從神龍元年八月開始,一直到神龍二年的六月,不知不覺大半年的時間就過去了,北陳各地雖然還時有叛亂,但實際上大多都只是些小叛亂,諸雄們收到的消息大多反而是北陳自己夸大後放出去的。而在這將近一年的時間里,北陳各地的大移民基本已經完成,甚至在到了六月開始,北陳中原數省開始收獲夏糧。

    七月,隨著中原與江南各省夏糧收獲結束,一直與沈落雁在南方爭斗中處于不利地位的北陳軍突然發威。七月,北陳元帥楊善會突然發兵十萬,一舉在九江重創沈落雁與杜伏威、李子通的大軍,殲滅南陳軍過五萬之數。沈落雁、杜伏威、李子通等被迫東撤。

    楊善會率軍一路猛追,攻入南陳江南各郡,利用張仲堅水師艦隊的超強運輸力,開始沿途洗劫南陳各府縣糧倉。最後楊善會的五萬兵馬與張仲堅的五萬兵馬後臨南陳國都建康城下。如果不是關健之時,沈法興親率十萬兵馬從江陵一路南下救援,只怕那一次,建康城已經被北陳軍攻破了。

    事後雖然南陳救援了建康城,而北陳軍也在南陳軍趕到之前撤回了淮南,甚至江南佔領的各府也大都被南陳收復,只派兵守住了九江等江南五郡。但經此一戰,所有人都突然醒悟,他們之前不過是中了陳克復的緩兵之計。

    陳克復先前故意示弱,夸大了北陳的內亂與糧荒,甚至各處兵馬都轉為防御,給了各方錯覺。甚至陳克復在與沈落雁的交戰中屢次戰敗。

    等到北陳軍重創了南陳軍,並搶走了南陳大半的糧食之後,這個時候北陳各地叛亂的消息也一下子全平息了。面對著這樣的結果,各方後悔不已,紛紛嘆息錯失了一次進攻北陳的好機會。他們知道,去年北陳確實是比較脆弱的一年,雖然沒有外表這麼脆弱,但也是一直以來最脆弱的一年了。可他們居然錯過了這樣的機會,九月,劉武周不甘心,當即率領整合了梁師都等隴上各部的兵馬,集結十萬兵馬攻雁門,很快攻下。

    如此順利攻下雁門險關後,劉武周信心無比彭脹,一面率軍南下攻太原,一面在樓煩的隋帝舊宮汾陽宮登基即位,國號漢。稱帝後,劉武周一面親自率軍圍攻太原,一面派宋金剛出定襄,繞道攻軍都陘,欲奪北京。

    結果,兩地強攻三月不下,這個時候北陳軍突然利用早在雁門城中安排好的內應,通過地道奪回雁門關。一時間,劉武周反處于不利之境地,最後又堅持圍攻了太原與北京月余後,無奈退兵。

    今年在經過了上半年的休整後,劉武周還打算重新集結兵馬與王仁恭一戰。卻沒料到,他兵馬未動,這兩年來一直如烏龜一般縮在城中的王仁恭先動手了。他本欲先退到馬邑,集結兵馬後再戰,卻不料在桑干河吃如此大一敗仗。那無數紅衣大炮讓他至今,還覺得兩耳中盡是嗡鳴之聲。

    “吱呀呀!”

    臨泉城的城門緩緩打開,暮色中城門洞就如同怪獸那猙獰的巨嘴,在等著他們自動送上門去。

    見到城門打開,那又饑又渴又疲的幾千兵馬紛紛向臨泉城中涌去。劉武周在數十護衛的拱衛下緩緩向城中前進,可快到了城門口,他終于借著暮色看見城頭上的士兵似乎有些陌生。臨泉城只是個小縣城,兵馬只有那麼一點。劉武周剛才打量了半天,見到的盡是些陌生的面孔,臨泉城的守將楊安卻是一次也沒有見到。

    想到早上的埋伏,劉武周勒停戰馬,向著城頭喊道︰“楊安何在,速叫他事見朕?”

    “楊將軍率一隊人馬黃昏前去城外巡邏還未回,請陛下先入城,小的馬上派人去尋他。”城上一校尉裝束的陌生面孔道。

    劉武周心中升起警覺,不肯再前進,當下道︰“劉昭,伱率一百人先進城打探。”


    “是”

    校尉劉昭一招手,當即帶了一百騎進得城去,好半天卻依然沒有見人回來。部下們等的不耐煩,紛紛要進城去,就在這時,突然听到無數馬蹄聲響起,地面也微微震動。只見忽然之間,自城門內殺出一支騎兵,正向著他們飛速而來。

    “不好,臨泉已被陳軍奪取,快撤!”劉武周一聲大喊,調轉馬頭就走。

    身後一片喊殺聲響起,王仁恭一馬當先,在馬上大喊︰“前面金盔金甲的那個就是劉武周,拿下劉武周不論死活,賞金幣一千枚,官升一級。”

    劉武周在馬上听到這聲音,驚的魂也沒有了,心中大叫一聲,難道今日吾命休矣!當下匆匆取下金盔棄之馬上,又在馬上解了金甲,只著一戰袍策馬狂奔。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26 16:31
正文 第799章 竇紅線

    “是誰說河東行營都是些縮頭烏龜的?”劉武周站在高高的白龍山上,望著東南方向的臨泉城——/——/夜幕之下,那里已經升起縷縷的白煙,劉武周也分不清這是勝利者在歡快痛飲燒烤,還是在焚燒著一路上他們丟下戰死者的尸體。他回頭看了看自己身上的那襲半路上搶來的小校軍袍,還有周圍勉強聚起的千余人馬,嘆了口氣道︰“今日一戰,朕才知道,我們居然連一群縮頭烏龜都不如。”

    劉武周的尚書左僕射苑君璋轉頭望了一眼劉武周,卻是一言未發。

    左武衛大將軍金柯皺著眉頭道︰“陳軍隱忍兩年,不料一朝反擊,卻是如此犀利。今日在桑干河的那些火器究竟是些什麼東西,居然如此威力,這天下還有誰可以擋的住北陳一擊?”

    宋孝賢也嘆了口氣,看著才剛剛一天之內,就已經丟了五萬大敗,連國都都被攻破的大漢君臣們。“陛下,你說陳克復這次隱忍兩年,突然反擊,為何在江南他擊敗了沈氏父女,可卻又突然退兵,把江南攻下各郡縣都讓給了沈家。為何他們不一鼓作氣滅掉沈家,收復江南,反而突然之間又出兵河東,一舉沖著我們而來呢?這事情,怎麼看怎麼著都有些讓人費解難思啊。”

    “狗-日的陳破軍,放著抓了他爹的沈法興不打,偏偏對咱們倒是念念不忘。這種連爹都不顧的不孝之人,老子最是痛恨了。”金柯郁悶的拿著劍穿著一塊馬肉在炭火上烤著。為了避免升火引起追兵發現,金柯不得不費力在地上挖了一個大坑,然後在坑里生火。

    漢國君臣們哀聲嘆氣,這兩年北陳在河東全面防御,小打小鬧的讓他們都還以為北陳已經就那樣了。誰能想到。以往的病貓一發起威來。居然也是如此勇猛,讓他們一下子就想起了當初河北軍席卷中原的威名。

    白龍山下的黃河夜色中日復一日的奔騰著,充滿著水腥氣的黃河氣息到處充斥著。黃河上一只小船隊在悄悄的劃著。夜色中卻沒有打起半點燈火。甚至除了那小聲的船漿破浪聲,根本听不到一絲一豪的喧嘩之聲。

    船漿輕輕劃過水面,仿佛夜色里黃河中的鯉魚們在輕輕躍起水面。秋風陣陣發出低低的嗚嗚聲掠過黃河兩岸。為夜更添幾分神秘。

    在那小漁船組成的船隊之中,一名全身籠罩于銀色盔甲之中的武將正立于船頭。他身形挺拔,氣宇昂揚,一身華麗的鎧甲披在身上,更加幾分威嚴。他一動不動的立在那里,手按腰間長劍,頭盔面甲之下的目光,堅定而又明亮。夜幕色那一絲月色酒在盔甲之上,反射出幽幽的明光。

    張玄素一身月白長袍。站在那里看著船頭的武將,心中低低嘆息了一聲,走上前去。

    看著周圍那些結著發辨。披著皮甲的侍衛們。張玄素小聲的道︰“這一切,真的值的嗎?”

    那名高大的武將聞言久久沉默。許久之後才道︰“開弓沒有回頭箭,當初我也曾想過,就此隱姓埋名,然後帶著那幾百口人就此隱居。可這世上就沒有這麼好的事情,無論到哪,我們總得受到這樣受到那樣的束縛。兩年前,鐵勒部襲擊了我們的草場,俘虜了我們的人,那一刻起,我就早已經知道,寧靜的生活我們不可能真的享受的了的。”

    “可是為了救大家,你選擇這條路,你真的不後悔嗎?”

    “路並不是我選擇的,我無路可選。”

    張玄素望著周邊的侍衛們,心中依然有一絲不甘,勸道︰“你明白你現在在做的事情嗎?”

    “當然明白。”

    “真的明白?”

    “真的。”

    “你心里就沒有華夷之分?”張玄素還是沒有放棄,苦心道。

    一聲苦澀的輕笑響起,那聲音中似有著無比的沉重。

    他沒有回頭,而是抬起頭望著天上稀稀的星辰,“你知道兩年前,我是如何找到的救兵嗎?”

    “這事你從不曾提起過,我們也沒有問起過。你現在願意說說這事嗎?”張玄素道。

    “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說的,當時我帶著幾十騎逃脫了鐵勒騎兵的追擊。然後你知道,茫茫草原,天大地大,我去無處可去,無援兵可搬。那幾百婦孺小孩,都是父親當初親手托付于我,讓我好生照顧的。甚至,連父親一手托給我的小弟也被擄走。當時,我心里充滿自責與悔恨,甚至好幾次打算沖回去和那些鐵勒騎兵拼了。”

    那武將頓了頓,舉手將頭上的鋼盔取了下來,依稀月光之下,他輕搖了搖頭,伸手解開了頭上的束發帶,頓時如瀑布一樣的黑亮長發如絲般滑下,披散在肩頭。

    她輕輕轉頭,卻赫然正是兩年多前從河北逃走,遠循塞外的竇建德之女竇紅線。

    只是此時的竇紅線多了幾分滄桑與成熟,渾身上下總透著一股冰冷的感覺,但那目光卻愈發的冷靜,如同兩汪深不見底的秋水。

    她輕撩了撩頭發,長呼了一口氣,仿佛整個人又沉浸到了兩年前的往事之中。

    “就在我迷茫無比的時候,我踫上了一支奚族人。對方有數百騎,而我們只有十余騎。一場慘烈的遭遇戰,奚人根本不給我們說話的機會,弟兄們拼死相戰,卻一個接一個的倒下。最後我的戰馬也被套住,我失手被擒,被帶回了他們的部落營地。我成了那個部落頭領的女奴!”

    張玄素有些驚訝的望著竇紅線,他本是隋朝官吏,後竇建德攻破了他所守的城池。因百姓為他求情,竇建德沒有殺他,他也就降了竇建德。追隨竇建德數年,他對竇建德與那些河間義軍將領們也多有了解。他知道竇紅線不是一個普通的女子,但他從沒有想過,竇紅線居然還有過這樣的經歷。“你怎麼從沒有和我們說起?”

    “這又有何可說的。草原之上,弱肉強食,向來如此。總之,我在奚部那個部落里給那首領做了大約半個月的奴隸,突然有一天,一伙突厥人襲擊了奚族人的營地,他們殺死了他們的戰士,奪走了他們的牲口,搶走了他們的婦女孩子,還有奴隸。我被帶到了原東突厥人的牙帳,成了一個突厥貴族的奴隸。直到大約半年後的一天,我踫到了一名早就投靠了突厥人的中原人。那人曾經是王須拔的部下,後來我父親和魏刀兒發動兵亂,殺了王須拔,奪了他的皇位。那人逃到了塞外,投奔了突厥人。”

    說到這里,竇紅線笑了笑,“其實現在塞外有很多漢人,相信你也早知道了。有避兵匪逃去的,有被那些中原一方豪強們強抓賣給突厥人為奴的,還有如我們這樣在中原戰敗逃過去的。總之,因為那人認出了我的身份,後來被傳到了突厥汗王那里,最後突厥大汗統葉護來見了我,提出要納為我妃。我提了一個要求,便是讓他把當初被鐵勒人擄走的你們給全救回來。只要他做到了,我便做他的女人。”

    張玄素輕嘆了一聲︰“突厥人後來突厥鐵勒人,我听說一連滅了他們十三個部落。當時我們被突厥人救出來時,還不明白為何突厥人和鐵勒人開戰了,原來這背後的原因是你。”

    “可我听說統葉護當年能當上突厥可汗,也是因為他與陳破軍結盟,才一舉擊敗了達羅可汗,奪得可汗之位。你當初就不擔心,統葉護可汗會把你交給北陳?”

    竇紅線輕輕一笑︰“張老說的沒錯,當初統葉護可汗和陳破軍的關系確實很好。陳破軍幫助統葉護成為了突厥可汗,而統葉護也拒絕了李淵等使者派去聯盟借兵的使者。甚至統葉護當初還將女兒送往河北嫁給陳破軍,兩人之間可謂關系密切。不過,那都是從前的事情了,統葉護把嫡女送到了河北,可陳破軍卻遲遲不肯將原隋室嫁到東突厥為可敦的公主送去他那里。不但如此,陳克復甚至開始在暗中支持奚部、族、鐵勒汗國、原東突厥汗國的貴族們在暗地里對抗統葉護的東征,阻礙他統一突厥東西兩部,重建突厥帝國。”

    “不管是什麼樣的聯盟,基最基本的也不過是利益。當統葉護和陳破軍從盟友的親密關系,到如今的漸漸防範,甚至敵對的關系,也同樣如此。要不然,你以為,我為何能在短短的兩年時間里,就從一個突厥人的女奴隸,到如今的統葉護可敦?這一切,皆因統葉護已經和陳破軍終于走到盡頭了。”

    張玄素緊皺著眉頭,好半晌才道︰“可華夷終是大防,你不能因為家恨,就不顧突厥人與中原的華夷之防?這次你主動提議帶兵南下支援劉武周,可有仔細想過這其中的後果?一旦突厥人與中原真的全面開戰,那麼如今剛剛要一統的中原,可能又有無數的百姓將陷入水火之中。”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張老,沒有我竇紅線,也還還會張紅線,王紅線,中原與草原部族的爭斗,並不會因我而又什麼不同。更何況,為了擊敗陳破軍,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竇紅線神色冷漠的道——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26 16:32
正文 第800章 雁門
   
    神龍三年,河東行省,雁門關。

    暮色之下,一支整齊的隊伍遠遠而來,地平線上出現了高高飄揚的旗幟,和諸多馬車和騎兵。那高高飄揚的旗幟打的卻是大陳左翊衛的旗號,這是第一批最先趕到河東的兵馬。

    這支軍隊約有三萬余人,但是隊伍中行進的士兵卻大多為騎兵,騎兵佔有近半。另外隊伍中還攜帶著大量的馬車,一架架被數匹馱馬拉著的馬車被黑布蒙的嚴嚴實實,說不出的神秘。

    遠遠的,一騎飛奔而至,大聲道︰“河東行省總督長孫無忌、行省提督堯君素、行省都督王仁恭率河東諸府縣官員,及河東行營諸將校已經出城十里相迎!”

    大軍前陣一員大將策馬而出,卻正是羽林衛大將軍陳青,他皺著眉頭道︰“不是特意交待不得過份張揚嗎?怎麼還搞這一出,這不是故意要讓人起疑嗎?”

    陳青正訓斥著那傳令兵,卻見前頭又是一陣煙頭升起。大軍中早有軍官大聲道︰“警戒,列陣!”

    前鋒的騎兵聞令迅速的動作起來,戰馬奔馳如飛,迅速的在大軍前面列起了一道沖鋒預備陣型。後面還有更多的步兵則在迅速的變陣,士兵們如臨大敵,將一輛輛馬車連結起來,布成了一道簡易的防御陣,更多的騎兵則從後面飛奔而出,迅速的向著前面而來的煙塵包圍而去。

    被盾陣層層護衛的最中心位置。一輛普通無比的馬車簾被掀開。陳克復從里面跳了出來,對著一旁的陳雷道︰“這前面十余里就是雁門了,不必如此緊張。來的肯定是自己人!”

    話音剛落,陳青已經策馬回來,下馬向陳克復行禮後道︰“啟奏陛下,王元帥與秦將軍、尉遲將軍率三千騎兵前來接駕!”

    陳克復一邊伸展著手腳,一邊笑道︰“總算到了雁門了,這一路上朕整天坐在這馬車里,一路上想打個獵都不準,可真夠憋屈了。既然王元帥都到了。那麼把朕的馬牽來,朕就先行一步回雁門,陳青你帶隊隨後跟來吧。”

    陳克復騎上戰馬策馬來到陣前,王仁恭與尉遲恭和秦瓊這三位如今河東兵馬的最高指揮官。早已經下馬恭敬的站在那里。一見到陳克復過來,三人馬上單膝跪下行禮︰“臣等恭迎聖駕!”

    “估計你們心里都在煩朕駕臨,給你們添麻煩了吧!”

    “臣等不敢!”

    陳克復笑著上前拉起三人,仔細的打量了三人一眼。三將鎮守河東數年,尤其是王仁恭在河東已經快有四年,如果再加上他在隋時就任的馬邑太守,那王仁恭在河東呆的時間真的是很長了。王仁恭雖早年過花甲,可整個人卻看起來面色紅潤,甚至比起當初第一次在洛陽時見到他還要精神抖擻。而秦瓊和尉遲恭這兩員年青一代的猛將,一隔兩年多未見。則是成熟了許多。

    “叔寶和敬德這胡子都這麼長了,比朕的可長了一大截呢。”陳克復笑著上前親熱的拍打著兩員心腹將領的肩膀。秦瓊和尉遲敬德見陳克復如今身為九五之尊,居然還對他們這麼的親近,心下十分激動。

    尉遲嘿嘿笑道︰“還是陛下的胡須長的好,俺這胡須就和一把亂草一樣,倒是陛下這龍須根根有神。”

    秦叔寶也笑道︰“王元帥與長孫總督大人已經在雁門城中備好了酒宴為陛下接風。”

    “接風什麼的就不必了,朕一路北上,又豈是為了來雁門喝酒的。王元帥,朕听說突厥人又在蠢蠢欲動了,前日在路上更是收到你的飛鴿傳書說突厥人已經南下到了雁門附近了?具體情況。你馬上和朕說說。”

    一說到突厥人,陳克復的面上也沒有了笑容。這次他千里迢迢北上,甚至還不顧朝中大臣們的反動,秘密北上。原因就是因為特勤司的密探報告,說突厥人蠢蠢欲動。已經開始在陰山下秘密集結兵馬,欲有南下之意。陳克復听說之後。才會于先前提早結束了休養生息,並先突襲重創了南陳的沈法雁之後,馬上就開始讓王仁恭向劉武周進攻。

    為此,他甚至沒等王仁恭把兵馬集結,就讓他盡快發動攻擊,提前準備收復河東,為的就是突厥人的原因。

    一直以來,草原人游牧的部落習俗,使得這些草原部落總是能全民為兵。而且不同于中原,草原上的部族哪怕就是遭受到重創,恢復起來的速度也是驚人的。先前東突厥南下中原失敗,又遭遇陳克復的偷襲重創,再加上鐵勒的興起,東突厥算是徹底的敗亡。

    但西突厥卻又趁機而起,雖然陳克復曾一度聯合了統葉護,使得西突厥一分為二。但達羅可汗面對統葉護可汗,戰敗的速度還是讓陳克復始料未及。原本陳克復以為,分裂後的西突厥最少也得打上個十年左右,才有可能統一。可事實上卻是,在東突厥名存實亡之後,統葉護居然前後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時間,就已經徹底的擊敗了佔有正統之名的佷子達羅可汗,徹底將達羅擊潰,將其趕到了極西之地。

    這幾年陳克復一邊忙于征伐中原,不得不將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中原各地,不過對于草原各部族也依然還留有不少力量專門監視。草原人的一舉一動陳克復都看在眼中,可又無力顧及。他原本以來,這樣的局勢最取碼能維持到中原一統。

    王仁恭面色沉重,聲音低沉道︰“陛下,突厥人確實已經南下了。前日我們沒等府兵集結,以兩萬常備兵馬向劉武周發起突襲,結果這家伙卻早有預備,我們剛動身,他就已經從樓煩逃往馬邑。幸虧我們也早有預備,叔寶與敬德在樓煩關外桑干河伏擊劉武周成功。陛下派人送來的那些大炮果然威力驚人,擁有超遠距離射程。我們一戰就殲滅俘虜了劉武周近五萬人馬,劉武周逃回樓煩,欲從臨泉過河,臣先一步搶佔了臨泉鎮,可惜最後劉武周卻又逃了,臣等一路追擊,最後”

    “直說就是。”陳克復道。

    王仁恭謹慎道︰“最後派出去追擊的兵馬中有一支小隊回報,他們在白龍山一帶發現了劉武周,但與劉武周在一起的還有一支突厥人小隊。他們擊退了臣的追兵,掩護著劉武周過了黃河,回了隴上。”

    “你的意思是劉武周已經暗中與突厥人勾結,甚至有可能是已經投降了突厥人?”陳克復有些震驚的道。

    秦瓊擔憂的道︰“臣等擔心確實如此,因此臣請陛下馬上返回太原。如果劉武周投降了突厥人,那麼定襄、馬邑就隨時有可能會有突厥人南下。到時,雁門就會處于最前線。當初隋帝楊廣就曾經被圍雁門,臣等不能讓陛下冒這個險。如今河東各府縣府兵還未全面集結,而且就算集結,兵馬也不過五萬余數,加上陛下帶來的三萬兵馬,也不過八萬人馬。而探馬所報,突厥人在陰山一帶就有過十萬鐵騎,如果再加上馬邑、定襄、隴上的劉武周兵馬,我寡敵眾。”

    陳青和陳雷也馬上勸陳克復移駕太原,趁突厥人並不知道他已經到了雁門之前,馬上再移駕太原。誰也不想再一次重演皇帝被圍雁門的結果。陳克復沉吟良久,最後搖了搖頭道︰“突厥人這次南下肯定是謀劃良久,而且雖然不知道劉武周是否已經投降突厥,但最起碼他們已經勾結在了一起。越是如此,朕越是不能輕退。眼下馬邑、定襄已經對突厥人打開了大門,雁門就是阻擋突厥人的最前線,也是最後一道堅固的關隘。我們不能再放突厥人入雁門關,不然好不容易休養兩年的河東就會再次毀于戰火。而且沒了雁門關,突然鐵騎大舉南下,對我們將十分不利。朕已經考慮好了,我們得在雁門關好好打上一仗,徹底痛擊突厥人。”

    正說話間,又是數騎飛奔而來。陳克復望去,卻是河東行省總督長孫無忌到了,長孫無忌雖是文官,此時卻也穿著一身皮甲。他跳下馬,迅速跑過來,一邊大叫著︰“陛下,馬邑急報!”

    陳克復接過信迅速打開閱讀,旁邊的王仁恭卻都十分緊張,尉遲恭道︰“陛下,是不是突厥人已經南下了。臣請率兵出西陘關主動迎敵,痛擊突厥崽子們。”

    陳克復大笑了幾聲,將信交給諸人,“不,這信是宋金剛的親筆信。劉武周的宋王與燕王居然要向朕請降,你們覺得此事有幾分可信?”

    王仁恭等接過信仔細閱讀,果然,只見上面宋金剛寫道要與兄弟甄翟兒一起率定襄、馬邑之兵降陳。說是劉武周前日突然從隴上傳旨給他們,說是他已經歸附了突厥人,已經被統葉護可汗可汗定揚可汗。讓他們馬上集結定襄與馬邑兵馬集結,為突厥大軍南下先鋒,先一步搶攻雁門。宋金剛說他們兄弟乃是華夏漢人,不肯做出這種事情,故願意率二郡兵馬城池向陳軍請降,望陳軍接納。

    “宋金剛與甄翟兒原本都是河北馬賊,是王須拔與魏刀兒的兄弟,當初乃是因竇建德起事殺了魏刀兒篡位才出逃投奔的劉武周。現在宋金剛才突然說什麼華夷之防而不肯降突厥人,這事情卻是有些不可相信。陛下,臣以為,宋金剛可能有詐,我們不能輕信他們。”老成的王仁恭謹慎道。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26 16:32
正文 第801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眾人都覺得宋金剛突然求降之舉十分可疑,正議論之間,一名將領上前,報告說一名被俘虜的劉武周部下將領突然供出一個重要消息。三日前來接應劉武周的突厥人卻是由一個漢人女子所率領,據那將領所供,那女子正是被俘虜斬殺的河北叛首竇建德之女竇紅線,據說如今竇紅線已經是統葉護可汗之可敦,劉武周就是她親率一隊突厥人過黃河接應走的。

    尉遲敬德聞言一拍大腿︰我說宋金剛這個馬賊怎麼還口口聲聲說什麼華夷大防,原來卻是因為這竇紅線之故。當初竇紅線與她那個死不肯降的老爹先殺王須拔,後又殺魏刀兒,最後甚至對宋金剛與甄翟兒下手,兩人逃到河東才算逃的一條命。如今竇紅線成了統葉護的可敦,宋金剛自然是不敢再降突厥人了。”

    有了這個最新消息,眾人也開始樂觀了起來。連秦瓊也開始同意接受宋金剛等人的投降,並提議朝廷馬上派兵馬入定襄、馬邑增援二人。唯獨陳克復卻是並無發言,他冷靜的思索許久,突然道︰“馬上給宋金剛傳話,告訴他們,朕接受他們的請降。並且讓他們在三天之內集結所有兵馬全部撤入雁門關內。”

    諸人大吃一驚,尉遲敬備驚訝道︰“陛下,這是為何?宋金剛既然願意歸降,那我們正是收復定襄和馬邑的最佳時機。現在趁突厥人還未南下,派兵北上增援,就能將突厥人擋在塞外,這豈不是更好?”陳克復搖了搖頭道︰“宋金剛投降之事,雖然有八分可信,但畢竟還沒有完全經過證實。眼下正是突厥人準備南下之時。我們這個時候冒然相信宋金剛。這是十分危險之事。其二,我們目前兵馬還未集結,敵眾我寡。這個時候我們更不能分兵,給敵可趁之機。我們要集中兵馬,堅城固守。以我們的防守優勢對付突厥人的鐵騎機動力和野戰優勢。”

    “那定襄和馬邑怎麼辦?就這麼白白讓給突厥人了?這可是朝廷一舉收復整個河東的大好時機,眼下錯過這大好良機,以後可不一定什麼時候才有機會了。”河東行省的總督長孫無忌有些不甘心的道。他做了這河東總督二年了,可連河東全省都還未能收復,眼看著任期將滿,他不願意就這樣離開。

    陳克復道︰“統葉護素有四海之志,我朝甫經大亂,天下還未一統,朕早就料定在這個機會面前他一定按捺不住的。”尉遲敬德一臉疑惑︰“不會吧。統葉護打了那麼多年仗,剛剛一統草原各部,總要喘上一口氣才能再用兵。再說了。突厥人陰山一帶集結兵馬,這也只是有南下的可能。並不表示他們就一定會南下。更何況,如今東突厥草原被奚國、部、鐵勒汗國等分割侵佔,統葉護更迫切的應當是統一整個突厥部族才是。”陳克復搖搖頭︰“草原能填滿統葉護的野心嗎?你們想想看,統葉護明知竇紅線是朕通緝的叛逆余孽,可他卻偏偏立了這麼一個女人為可敦。他明知道劉武周為我們的敵人,卻還加封劉武周為定揚可汗,而且還派兵過黃河救走了劉武周。這一切只能有一種解釋,他是想通過這個法子來向朕表達他的意思,而他的人馬現在恐恐怕已經要南下了。”

    陳克復決定繼續留在雁門,不過暫時不打明旗號。他派使者往馬邑給宋金剛傳旨,稱朝廷接受他們的請降,朝廷加封宋金剛為宋郡公,甄翟兒為燕郡公,令二人馬上率部下立即撤回雁門關內。並且為了對付突厥人,使者帶去了堅壁清野的旨意,讓他們南下時,盡量帶走所有的百姓,然後一路上將所有的城池村鎮全部燒毀,水井填塞投毒,就連兩郡的各處河流也投放動作死尸以污染水源。

    另一面,陳克復讓王仁恭將原先朝廷準備的那一百門大炮全都架上雁門關城頭,並且將這次運來的一百門炮也全都架上雁門關上的勾柱山等各處峰上的堡壘上。除此外,陳克復還下緊急動員令,集結河東所有府兵,並開始征召河東的所有鄉兵集結,準備備戰。同時,又傳旨洛陽,令元帥羅藝馬上率軍北上北京,鎮守北京外軍都關,調元帥于欽明坐鎮東京遼陽,調元帥羅忠鎮守臨渝關。同時,又傳旨給關外契丹、兩王國,讓他們抽調兵馬,準備在契丹草原西線一帶布防。

    在發布這些命令同時,陳克復飛鴿急令大陳最能征善戰的元帥李靖從洛陽率十萬精銳北上,並從京中帶上程咬金等數十名悍將北上。

    命令一發出,正在太原的李靖率先星夜趕到雁門。一到雁門,李靖就求見陳克復。這幾年李靖做為兵部尚書也一直關注著突厥人,他告訴陳克復,以如今朝廷的實力,絕不是和突厥人決戰的時機。面對突厥人的挑釁,朝廷應當忍耐,因為朝廷最主要的下一步目標是統一中原天下。唯有統一了天下之後,朝廷才能全心全力的騰出手來收拾突厥人。而現在如果就與突厥人硬拼,那麼對有數百萬之眾的突厥人,朝廷就算勝也會是慘勝。因為突厥人全民皆兵,游牧出身的突厥人上馬可戰,且人人都可控弦,如果統葉護鐵了心要大戰,那麼突厥人甚至能武裝起四五十萬的鐵騎,這比當初始畢可汗的勢力還要大。當初東突厥始畢可汗不過佔有金山以東的東突厥,就已經擁有控弦騎兵四十萬鐵騎。而如今的統葉護已經基本上統一了東西兩部突厥,恢復到了突厥最強盛時期的突厥帝國時期的時力,這樣的突厥是不能輕視的。

    陳克復問李靖,突厥人如果故意挑釁來犯,那麼朝廷除了應戰,還能如何退兵?李靖猶豫許久之後,提出可以暫時隱忍,給突厥人和親,及舉府庫之財以退之。

    陳克復聞言大驚︰“朕沒有想到,藥師兄居然也會出此之言。”

    見到陳克復面色不善,李靖一臉惶恐道︰“臣所言,句句為國。”

    長嘆了一口氣,陳克復道︰“朕嘗讀史書,漢雖強,可也有白馬之圍,和親之恥。漢之後,北方草原部族屢有強者,匈奴、鮮卑、柔然、突厥,一個個強大的草原部族歷來都是中原人的惡夢。甚至有晉末五胡亂華,漢人險遭滅族亡種之禍。晉、魏、北周、隋各朝,對北方部族向來都只能是和親結好。”

    “可是朕,朕不希望我大陳也是如此。‘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就是朕要留給我大陳子孫的訓言。”

    李靖驚訝的望著陳克復,目光中也不由為那話激昂,做為一名元帥,能听到皇帝如此硬氣的話自然是十分的熱血。可轉眼,他又為眼前的事情擔憂。他擔心皇帝過于自負,當年楊廣就是因東征西討,大隋軍隊戰無不勝,甚至連草原部族都得屈服于大隋的鐵蹄之下。最後楊廣才自信心無比彭脹,最後先是四次征高句麗,最後又準備征突厥,反被始畢可汗雁門之圍,最後死在了太原城。

    陳克復從李靖的目光中感受到他的想法,贊賞的拍了拍李靖的肩膀︰“藥師兄能有這份冷靜朕十分欣慰,你沒有因為朕話而狂熱。他是一名優秀的元帥,時刻保持著指揮者的那份冷靜,這是一件好事。不過,你剛才雖說了一句真話,但是這句話從今往後你不要再對任何人說。因為,你是朕最優秀的元帥,也是我大陳軍隊戰無不勝的象征,朕必須替士兵們保住這面旗,否則軍心就會動搖了。”

    這番話讓李靖又升出幾分感動,陳克復告訴李靖,這一次他並沒有做好與突厥人全面開戰的準備。但是面對突厥人的挑釁,他必須還以顏色,不然一味的退讓,反而會讓突厥人得寸進尺。到時朝廷將會陷于突厥人與其它割據者的兩難之中,進退不得。

    因此,為了避免這種可能,朝廷才需要這次戰爭,以戰止戰。朝廷先是堅壁清野,主動讓出定襄與馬邑做為緩沖,然後集結兵馬在雁門打一場防御反擊戰,痛擊突厥人,讓他們明白大陳的決心,才能逼突厥人自動退兵。

    除了這個方法,面對統葉護的野心勃勃,他們沒有其它的方法可以應對。為了此戰的勝利,陳克復告訴李靖,這一次的雁門之戰,並不止于雁門一地,將還包括著雁門到北京再到關外遼西、漠北的數千里長的塞外接壤邊境。這次朝廷動員的兵馬也將達到三十萬上下。這整個戰局的指揮權,陳克復將之全權交與李靖。由他來統一指揮這一場大戰。

    陳克復望著李靖真誠的道︰“藥師兄,這一戰,關系到我們大陳朝的生死存亡。若敗,也許朕就會如楊廣一般結局,朕的大陳也許就會如隋朝一樣轟然而塌。所以,此戰,只許勝,不許敗。從現在起,你早一日擊敗來犯突厥人,我們大陳的江山也就早一日得到保障,早一日得到安全。”

    從陳克復期待的眼中,李靖看到了自己身上的肩負的重擔。

    李靖蕭然道︰“臣誓死完成任務,定不負陛下重托!”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26 16:33
正文 第802章 烽火狼煙
   
    一切如陳克復所預測一樣,宋金剛與甄翟兒兩人各率本部兵馬,及裹挾著雁門關外的定襄、馬邑兩郡百姓一路漫漫而行,托家帶口,並沿路燒毀村莊城池,填埋水井,污染河流。這支大隊人馬還只有半數左右進入了雁門關,還剩下大半還在關外之時,受陳克復之命率輕騎前去定襄草原一帶偵察的秦瓊就已經發回了飛鷹加情特信。

    突厥可汗統葉護的兵馬已經越過了草原邊境,一支先鋒鐵騎已經進入了定襄郡內。其先鋒部隊已經佔領此時已經是一座空城的大利縣城,接到警訊,雁門關匯聚的諸將都明白突厥人南下之事確實已經是明擺著的了。

    大利縣城是定襄郡的唯一一座城池,大業初年,定襄做為大隋與東突厥的邊界,就少有人煙。而經過大業末的那場東突厥始畢可汗南下之後,定襄更是越加的荒涼起來。到如今,定襄基本上都已經成了中原與草原的無人區。可雖說定襄就如同一片巨大的無人區,但定襄卻一直以來都是屬于中原的領土。如今突厥鐵騎突然侵入大利縣城,這其中意味已經不言而明了。

    突厥人侵入大利縣城,下一步就將是馬邑城,再下一步就將是雁門關了。陳克復知道時間緊迫,帶著諸將上城檢查城防,經過多日來的準備,陳克復駕臨雁門關的消息還沒有走露出去。朝廷的兵馬接連調動,如今雁門關下已經匯聚了八萬雄兵,另外還有河東本地緊急召集起來的五萬鄉兵與五萬民團,守城做戰,防守一方有天然優勢。就算是那些裝備不夠精良。戰士不夠精銳的鄉兵、民團也一樣能發揮巨大作用。

    站在重新又加高加固的雁門關城牆之上,陳克復望著城上那一門門被紅色罩衣摭蓋著的大炮,心生感慨。中原王朝數百年來。最大的連患始終來源于草原,游牧民族對于中原農耕民族的侵略性是永遠無法改變的。當年楊廣也算是很有眼光的君王,可他最後還是在這雁門關下被草原人重創。最後郁郁而歸。

    如今時隔不過數年,突厥人再次大舉來犯,而且比之上次,這一次來的統葉護可汗,可是一個基本上統一了整個突厥汗國的前所未有強大的草原首領。當年一個東突厥都把楊廣打的差點被俘,如今東西突厥統一後的首次來襲,陳克復明白自己身上的壓力有多大。

    不是沒有臣子勸他暫避突厥人的鋒芒,甚至有不少人也如李靖一般,提議如漢朝一般對突厥人和親。行緩兵之計,等到將來統一中原之後,再與突厥人較量。

    陳克復考慮良久。最後還是不肯避讓。眼下的統葉護可汗只怕比當初的始畢可汗更加的意氣風發。自信無比。此時的退讓,只會被他認為是軟弱可欺。

    望著勾柱山綿綿群峰。陳克復感嘆道︰“河東之形勢,最為完固。關中而外,吾必首及夫河東。蓋語其東,則太行為之屏障,其西,則大河為之襟帶,于北,則大漠、陰山為之外蔽,而勾注、雁門為之內險,于南,則首陽、底柱、析城、王屋諸山濱河而錯峙,又南則孟津、潼關皆吾門戶也。汾、澮縈流于右,漳、沁包絡于左,則原隰可以灌注,漕粟可以轉輸矣。且夫越臨晉、泊龍門,則涇渭之間可折棰而下也;出天井、下壺關,邯鄲、井陘而東,不可以惟吾所向乎?是故天下之形勢,必有取于河東也。”

    李靖點頭道︰“陛下所言極是,河東乃整個北方之樞紐。河東的這種地位得益于它在關中、河南與河北三者之間俯瞰三面的高峻地勢。河東外有太行山、呂梁山及王屋、析城、中條等山構成其外圍屏障,西面還有黃河環繞;內有恆山、五台山、管涔山、系舟山、太岳山、雲中山、霍山、稷王山等山交錯分布,構成其內圈險要;汾河、漳河、滹沱河、桑干河等河流流向不同的方向。河流在山地之間沖積,形成了一系列珠狀盆地。”

    “太行八陘為河東與河北、河南之間往來的重要通道。河東的西部則有管涔山、呂梁山等層巒疊嶂,西南方有黃河渡口蒲津,是河東與關中之間往來必經之路。河東的山河形勢使得河東形成了一種極為有利的內線作戰的地位。形勢有利,可以三面出擊,不利則可憑險而守。河東如此山河之勢,既是我們防範草原部族的最緊要關隘,也是草原部族南下的最重要突破口。”

    老帥王仁恭久鎮河東,對于河東的一草一木都可以說十分熟悉。這個時候也不無擔憂的道︰“突厥人正是明白河東之重要,才發兵侵入河東的。老臣以為,陛下退守雁門,據關而守,防御反擊之策雖穩重。但還有些地方我們不得不提前考慮,我們據守雁門,雖然能阻止突厥人繼續南下之腳步,防止突厥人趁機直攻京師洛陽。可是如此一來,我們也完全放棄了雁門以外的馬邑與定襄二郡。定襄本就偏僻,放棄並無甚重要。但馬邑一線有雲內,神武,善陽,馬邑、恆安諸重鎮,又有長城等險要關隘,如此冒然放棄,只怕給了突厥人更多南下便利。”

    “而且雲內鎮向來為軍事重鎮,其地位于管涔山、恆山與草原南側之間。北面山地低口為突厥人的涌入提供了一個便捷的通道;桑干河源自管涔山,經雲內、恆安這片盆地,流入河北。這樣,突厥的鐵騎一旦進入雲內,便可沿桑干河河谷低地向東進入河北,直叩軍都關前;還可由飛狐口逾太行山,迂回至北京的西南側。北京作為大陳陪都,隨時有可能會被突厥人侵襲。西漢初,冒頓單于即曾率匈奴大軍由此涌入,圍漢高祖劉邦于平城白登山,即是如今之雲內恆安鎮白登山。陛下,老臣以為。據雁門而守固然上策。但也不能就此輕易放棄馬邑、神武、雲內、恆安諸鎮。老臣無能,願意請命領兵前往馬邑諸鎮,據城節節抵抗突厥鐵騎南下。”

    王仁恭說的十分誠懇。陳克復當然也明白他話中的意思。河東與草原人真正的最前沿關隘確實應當是在馬邑諸鎮,雁門只不過是草原鐵騎涌入中原腹地的最後一道關隘罷了。

    事實上,如王仁恭所說的一樣。定襄那一帶,實際上不過是中原與草原人的無人區隔離帶,自古就沒有多少人居住。而馬邑才是真正的邊界,自漢時起,匈奴、鮮卑、柔然,到如今的突厥,無不曾數次侵入雲內這一帶的盆地,以此侵掠河東或者河北。

    熟知歷史的陳克復很清楚,西漢初。冒頓單于即曾率匈奴大軍由此涌入,圍漢高祖劉邦于平城白登山。漢初實行休養生息,在北方對匈奴實行戰略防御。曾在此地屯兵。東連漁陽、上谷,西接雲中、五原。屏護北方。

    東漢衰微,代北之地漸成荒塞。塞外游牧民族次第涌入大同盆地,透入河東。“永嘉之亂”時,西晉並州牧劉琨為討匈奴劉淵,請兵于鮮卑拓跋部首領拓跋猗盧。拓跋猗盧以功被封為代王。拓跋猗盧後更向劉琨求得代北之地,並建都于平城。拓跋部以此日漸強盛。十六國時,拓跋部所建代國雖一度被前秦所滅,但前秦瓦解後,拓跋很快復國,建立北魏。北魏立都平城,以代北為基礎,東滅河北的後燕、遼東的北燕,西平關中的赫連夏、河西的北涼,北掃柔然,南奪劉宋河南之地,統一了北方。

    此後,稱雄塞北的便是突厥。突厥亦屢屢由此地入侵。北齊、北周、隋及現在的大陳都深受其患,北方國防壓力很大。

    陳克復現在打算放棄代北馬邑一線,集結兵馬以天下九塞之首的雁門關據關防守,這個計劃確實也算的上是明智之舉。但如此一來,卻等于是將代北馬邑一線全面放棄,突厥人也就能不費吹灰之力的直接兵臨雁門關下。王仁恭身為老帥,自然看的出如此布置對突厥人的好處,他們將全無後顧之憂,一路直下雁門。

    他提議要領兵據守馬邑諸鎮,節節抵抗,實際確實是一個好的軍事策略,一來可以延緩突厥鐵蹄南下的腳步,給朝廷調動兵馬贏得更多時間。二來也可以借此消耗突厥人的兵馬,節節後退,從馬邑到雁門形成一個巨大的梯次防御,為守軍贏得更多的縱深。甚至王仁恭還可以在馬邑諸城失守後,繼續留在代北一帶游擊,以威脅突厥人的後勤補給線,威脅他們的後路。

    這是一個十分好的提議,但同時也是一個十分危險的提議。雁門如今兵馬有限,就算陳克復真給王仁恭三五萬兵馬,可單獨出關外,面對著突厥人的數十萬鐵騎,他們依然是九死一生的可能。

    望著滿頭花白頭發的老帥王仁恭,他也不由為他的這股軍人的勇氣所打動。明知前途艱險,依然凜然不懼,這才是真正的勇將之風。陳克復上前重重擁抱著王仁恭,感激的道︰“朕給老帥五萬輕騎,不過朕不希望王帥去據馬邑、雲內等城堅守。你只需在代北一帶游擊即可,只要你們留在代北,那麼突厥人就算南下,也必然得留不少兵力以應對你們,不敢全力南下。只要老帥在後面牽制住突厥人一部份兵力,適時之時狠狠的襲擊他們一兩次,朕相信,這就已經是最好的戰果了。”

    王仁恭听到陳克復的交待,明白皇帝是擔心將士們的安危,變據城節節抵抗為游擊作戰,這對抗突厥人的效果就要差了不少,但將士們卻避免了必死的結局。這一刻,面對著皇帝的關心,他越發的感到此行的在肩重任。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26 16:34
正文 第803章 突厥人的條件
   
大陳神龍三年九月初八,雁門城外。

    陳克復率雁門關中諸官員為王仁恭率領的兵馬送行,雁門城外,旌旗如海,刀槍如林。陳字大旗,王字帥旗,秦字將旗、張字將旗、程字將旗、羅字將旗,黑色飛鷹軍旗,五爪黃龍國旗一面面迎風招展。

    那一面面的旗幟之下,是一頂頂的盔纓,王仁恭的元帥黃纓盔,秦瓊、程咬金、羅士信、張勇、張猛、張彪、沈光等諸將的將軍紅纓盔、士卒校尉們的白色盔纓,還有負責軍紀督察憲兵及特勤司斥候們的黑色盔纓,無數閃著耀眼明光的頂頂頭盔之上,一縷縷的盔纓隨風舞動。

    耀眼的元帥黃纓盔下,王仁恭那久經風霜的目光中絲毫看不到此去塞外的擔憂,有的只是壯士如山,英雄無悔的氣勢。他輕擺了一下滿是花白頭發的頭,目光如劍,神色如刀。

    雁門關高高的城門樓上,一長排的號手開始吹響長長的牛角號,嗚嗚的雄壯號聲連聲響起。

    就在這時,一身明黃鎧甲的大陳皇帝陳克復現身城樓之上。只見在數萬軍士的注視之下,陳克復走到了城樓上最大的那面戰鼓之前,從鼓手手中接過雙槌,雙臂後揚,然後將一對鼓槌重重的擊打在那面牛皮大鼓之上。

    軍鼓擂起,漸強至震人心肺。

    在皇帝的鼓聲中,更多的戰鼓開始擂響,一時如雷震響,咚咚的鼓聲響徹整個雁門關上下。

    關外整齊肅立的出征將士們,一個個不由的面色通紅,如林的長矛被整齊的揮起,帶著三軍將士們齊聲的吶喊︰“萬歲,萬歲!”

    馬如龍。人如虎,五萬出征的輕騎們一個個士氣激昂,長槍如林。鋼刀勝雪,旌旗如海,聲吼震天。

    陣陣激蕩人心的吼聲久久不絕←個關城上下到處都是激昂如虎。

    許久之後,陳克復從城樓之上走下,策馬來到王仁恭等將帥面前。

    “拿酒來!”陳克復高聲道。

    侍者們取來御酒,陳克復親自拿起一個酒壇,為將帥們一一倒滿美酒。

    “諸位,大陳已立三年,可天下依然紛爭不斷。如今又有草原之狼在側窺探,今次出征,正是要迫退群狼。然後朝廷方有機會可一掃天下。諸位此行,前途漫漫,艱險無比∞今日在此。為諸位勇士獻上一杯美酒。預祝你們大捷而歸!”

    王仁恭接過酒杯,一飲而盡。“請陛下放心,臣等此去,定不負陛下之期望。”

    李靖在一旁也向王仁恭遞上一杯酒道︰“大哥,二弟在雁門關等候大哥的捷報!他日大哥得勝歸來,二弟我還在此準備美酒等候接風!”

    尉遲恭、長孫無忌、長孫順德等雁門關中諸文武們,紛紛上前為出征將士們斟酒送行有城中官員,早已經為出征將士們準備好了出征酒,這個時候也一一招出來,為數萬將士們奉上美酒。

    嗚嗚嗚!~

    鼓角齊鳴,三軍出征。

    雁門關城之上,陳克復率百官極目向北遠望,極遠處,王仁恭所率兵馬裹起煙塵,向北緩緩而動。

    三天之後,宋金剛帶著三千輕騎護送著最後一批兩萬余關外百姓終于到了雁門關下。至此,雁門關外三十余萬百姓此時已經全部退到了雁門關以內,關外的無數城鎮村莊,此時已經全部按陳克復堅壁清野的命令,化為了一片廢墟。幾十萬百姓一下子涌入雁門關內,好在長孫無忌等人早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大量的百姓開始向太原、樓煩、西河等地南下,那里的地方官府早已經遵照朝廷的命令做好了接收的準備。

    而宋金剛與甄翟兒兩人的歸附,也帶來了約五萬老老少少的降兵。對于這些人,此時正極缺兵馬的陳克復倒沒有馬上解散他們,而是將這五萬兵馬與鄉兵和民團們臨時混編。對于宋金剛等歸降諸將,陳克復倒是表現的很大方,宋金剛和甄翟兒二人先前都已經獲得了宋郡公和燕郡公的爵位,此時陳克復又各授他們虎賁將軍之職,還給賞賜了不少的錢財田地。

    這次宋金剛等到來,還帶來了一隊突厥統葉護可汗的使者♀些人本來是要去洛陽見陳克復的,不過陳克復知道此事後,就干脆讓宋金剛把使者帶到了雁門城的行宮之中。

    第二天上午,宋金剛帶著統葉護可汗的使者乙力進入行宮。乙力帶著兩個隨從大搖大擺的走入了行宮神龍殿,當著殿中文武諸官員的面,對著陳克復卻並不行跪拜之禮。而是有些趾高氣揚的站在那里一拱手道︰“我是無邊草原大可汗的使者,見過陳朝皇帝。”

    陳克復坐在殿上,冷眼打量著他,乙力約摸四十許的樣子,一身羊皮袍子滿是污漬,頭上一頂皮帽子也是有些破損。他的頭上滿頭長發扎成了幾縷發辨,上面還吊著幾縷古怪的骨物飾品。一雙水泡眼,加上一個大蒜鼻子,滿臉都是如亂草一樣的絡腮胡須,脖子上還掛著一個狼牙吊墜←個人看上去,就如他的態度一樣糟糕。

    乙利初始還有些趾高氣揚,站在殿中東張西望,正眼不瞧一下大陳皇帝。可是過了好一會,他斜眼瞄看陳克復,卻見陳克復只是冷眼打量他,並不言語。也不由有些沉不住氣了,不由嚷道︰“你們中原人就是這樣的待客之道嗎?還說什麼禮儀之邦,我看也不過如此。”

    陳克復坐在龍椅之上,冷哼一聲,重重一拍龍椅,手指著乙力凜然斥道︰“我中原自古乃禮儀之邦,但我們的禮儀只對教化過的人使用。你們不過是一群披著獸皮,茹毛飲血不知禮儀廉恥的蠻夷而已,對你們不須持禮,你們也不配。當年朕與汝之可汗統葉護曾有過盟約,朕幫他奪得草原可汗之位,並以金山為界,彼之在西,朕之在東,彼此友好互處,各不相犯,幾年你們背信棄義,趁我中原混亂之時,越過金山,掠奪東面草原各部,已經是極其無禮背信之舉動∞念及當初之盟約,一再忍讓,可你們卻不知道進退,居然把朕之容忍當成軟弱可欺,如今居然兵馬進入我大陳境內定襄。你說,此等行為,朕今天是不是應當將你斬殺,然後把你的人頭送去統葉護,以表朕之心意?”

    河東總督長孫無忌也冷眼對乙利道︰“有什麼樣的主子,就會有什麼樣的奴才。當年統葉護被達羅可汗逼迫之時,苦苦向我家使者相求,甚至以女嫁與吾主以求我家助他奪得大可汗之位。吾皇陛下念及統葉護之誠意,乃出兵相助。豈料,統葉護如今剛擊敗了達羅可汗,就已經狂的沒邊,真以為天下就沒有人能制的了他是嗎?當年吾皇在遼東不過擁兵十萬,便能一舉將擁兵四十萬的始畢可汗一舉擊敗。如今始畢可汗與頡利等可汗還在我琉球島上種田,莫不是統葉護可汗也想去和始畢、頡利他們湊個伴?”

    黑炭頭尉遲恭人如鐵塔,他披著一身重甲信乙利逼近幾步,手指捏的嘎嘎作響,一聲大喝道︰“在天子面前,不跪者死!”

    乙力一陣慌亂,額頭汗起。好一會他才鎮定下來,望著滿殿陳朝文武,最終他還是換了副謙卑的面孔,抖了抖皮袍子,恭敬的在殿中跪下,按著標準的禮儀對著陳克復行了大禮。陳克復見此,心中也知道剛才這家伙不過是在裝蠻,只怕他剛才那番無禮乃是故意而為,為的只怕是想要探一探大陳上下對突厥人的態度。

    陳克復心中明白,剛才他與諸臣們的一番強硬表現,估計也讓這乙力不敢小覷了。

    乙力既然按禮而行,陳克復也就沒有故意再為難他,發話讓他平身。

    “你此來見朕,可有何事?”

    乙力道︰“回大陳皇帝話,我家大汗有言,當初我家大汗與陳朝皇帝陛下乃有過盟約。後來我家大汗依約將愛女阿依古麗嫁與陳朝皇帝陛下,說來陳朝皇帝還是我家大汗之女婿,說來早已經是一家人。我家大汗依約而行,可是陳朝皇帝陛下卻是不過信在先,當初約好陳朝皇帝將義成公主送入草原,嫁與我家大汗為可敦,共結兩家之好。可我家大汗這數年來多次派使者來中原求大陳皇帝將義成公主送入草原,可你們一直推脫至今。”

    “今日,我依統葉護大可汗之令,再次前來中原,面見陳朝皇帝陛下,請求帶義成公主回草原完婚,如若不然”

    長孫無忌冷笑道︰“如若不然怎樣?”

    乙力哈哈大笑道︰“你們乃是從關外遼東起家,應該知道,草原騎兵天下無敵,鐵蹄落處,萬丈堅城化為齏粉。今我主三年一統東西突厥兩部,如今起舉國之兵聚集陰山之下,雁門三尺危垣如何能夠抵擋?識時務者為俊杰,大汗消你能有自知之明,早日將義成公主送到草原,並將定襄、馬邑二郡為陪嫁之資,我家大汗寬仁,會考慮返回漠北,這樣你依然能做你的陳朝皇帝,天下生靈也免遭了涂炭。”
andychen64 發表於 2013-2-26 16:36
正文 第804章 黑雲壓城
   
    听著突厥使者乙利那番狂妄之語,陳克復不由怒極反笑,哈哈大笑起來

    “主狂臣悖,一大早上的你居然在此睜眼說夢話要說背信棄義,也是你家統葉護背信在先尉遲恭,把這無知狂妄之狂拉到雁門關城門樓下,他再說一句胡話就賞他一鞭子

    尉遲敬德伸出大手一把抓住乙力,拖起就走乙力奮力掙扎著統葉護報個信,不要以為有幾匹戰馬一群莽漢就可以視天下如無物,朕的背後,有千萬大陳子民,他若真的敢戰,哼,雁門關下就是他的墓地告訴統葉護,如果他還記得當初自己是怎麼當上可汗的,那麼他就該馬上退回金山以西將金山以東的草原重交回我大陳管轄,另外如果他馬上將河北逆匪余孽竇紅線交到雁門與朕,朕對此前他冒犯朕之事可以既往不咎,甚至就是將義成公主送去草原也不是不能商量之事如若統葉護執迷不悟,不能退回金山以西,並不交出我大陳進行之欽犯竇紅線,那麼他日朕率百萬大軍踏平草原之時,別怪朕言之不預”兩個隨從抱頭鼠竄。

    河東右提刑按察使蕭有些猶豫的道︰“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陛下,乙利乃是突厥統葉護可汗的使者,我們將他扣下,而且還要鞭罰于他,這于禮不和”陳克復對著蕭後的這個親弟弟微微一笑︰“統葉護聚兵陰山之下,而且居然還納了竇紅線為可敦又封了劉武周為定揚可汗,如此種種,乃是早有謀劃欲南下之意如今他派乙利前來,明為索要義成公主實際上不過是要來探我朝廷之虛實,觀我等對突厥人之態度當此之時,如果我們還對他們講禮,那麼只會讓統葉護以為咱們軟弱可欺咱們稍露點怯,只怕他就會率著鐵騎一氣殺到雁門關下了如今我們如此強硬,以朕對統葉護這人的了解,只怕他反而會有些前後顧慮”

    在朝廷的大臣們面前,陳克復盡量保持著輕松的姿態可實際上,陳克復的心理也依然是有著很多擔憂的對于草原部族,陳克復向來還是最欣賞當年楊堅對付突厥人的辦法,以夷制夷遠交近攻,分化離間,合弱擊強朝廷依靠外交手段,運用謀略挑起草原人自己內部紛爭,然後從中不斷的挑起他們的戰爭朝廷要做的只是出錢出物給弱的一方讓他一直和強的一方斗下去最終使得草原內部紛爭不斷,而無力外顧

    當年的楊堅就是如此,將強大的突厥帝國一分為二,讓他們互相攻伐東突厥強就聯合西突厥打東突厥,西突厥強了就聯合東突厥打西突厥在這種謀略下,還不斷的將東西兩部突厥繼續分化瓦解讓多的小可汗**起來,使突厥不斷的分化,永遠處于隋朝的掌控之下楊堅從執掌北周到自立隋朝,幾十年間北方的草原人一直在他的掌握之中而楊廣即位後,先是因忙于東征高句麗,而對突厥人的監控漸漸疏廢,最後又一改先前分化的策略,而要主動出擊,最後導致了兵敗身死

    身為大陳天子,陳克復十分清楚大陳的實力如今天下還未一統,朝廷財政、糧食都不充足兵馬雖大都是百戰精銳,但沒有充足的後勤也無法支撐起軍隊的勝利何況此時天下還未一統,東北還有著諸部族在關外,需要朝廷不少的兵馬監控防守而在長江一線,漫長的邊界線也使得朝廷不得不布置了不少兵馬防御而在此時各方利益的軸心點的武關、潼關一帶,朝廷是布置了大量兵力

    此時面對突厥人的大軍壓境,雖然陳克復盡量抽調軍隊,但是能用的兵力依然不多為此他將河東、河南、河北三地的鄉兵、民團也開始召集,可面對擁有數十萬鐵騎的統葉護,陳克復也沒有多少必勝的信心]

    在統葉護舉國之兵的數十萬鐵蹄之下,就算是堅固的雁門關城,也依然有種搖搖欲附墜的感覺幾年前,楊廣在此被數十萬突厥人鐵蹄圍困,差一點城破被俘,最後雖解圍,可也免不了身死國滅如今年輕的大陳帝國和陳朝皇帝陳克復,也在面臨著和當年楊廣一樣的危局,甚至甚他心中滿是憂慮,可卻不能顯露半分給臣子們看到他陳克復不但是大陳的天子,也同樣是所有大陳軍隊中不倒的軍旗

    面對著如此局勢,兼任兵部尚書的宰相李靖當天夜里,秘密覲見,勸陳克復開始做最壞的打算

    李靖所說的最壞的打算,實際上就是將與突厥人的這次交戰下再上幾個層次,預先做好周全的準備按他的說話,眼下朝廷雖然在北方一線做了布置,但是面對幾十萬突厥人明顯還不夠為了避免如當年楊廣一樣的可能,朝廷應當抽調多的兵馬北上,做好和突厥人大打,惡打,甚至是決戰的準備

    為了這個決戰的可能,朝廷當暫時的從南方甚至西面抽調其它的精銳兵馬北上按朝廷先前的布置,雖然北方將與突厥人交戰,但朝廷還是在長江一線留下了充足的兵馬應對南陳,而且在武關、潼關一帶也建有征西大營李靖建議,在長江一線,僅留下張仲堅的十萬水師警戒漫長的長江防線,而將屈突通、陳陵、楊善會、等諸將及其所部兵馬全部調其北上河東雁門另外于武關和潼關一線的征西大營,除留下毛翊與薛定國率少部兵馬防守外,其余兵馬也皆須調及北上另外京師洛陽則留李奔雷老元帥率五萬人留守,其余禁衛兵馬也須全部抽調北上河東總之,為了這一次的交戰,朝廷必須全力以赴

    李靖雖然說的委婉,但實際上陳克復還是听出了不少的話外之音李靖不但對于此次雁門之戰心懷憂慮,而且他還考慮到了遠外雁門與軍都關等北方一線,此時所布置的兵馬大多都是朝廷的精銳,都是此早年跟隨陳克復的從砒聲色元佐兵馬李靖擔心,萬一戰事不利,那麼就很有可能上演當年楊廣的那一幕

    而再想遠一點,面對幾十萬突厥人,此戰就算勝,估計也是慘勝如此一來,那些精銳的軍隊必然損傷極大,此時天下未平,四邊鎮守諸將還有大量都並非最初跟隨皇帝的將領,不少都是後來所歸附如鎮守淮南的屈突通、陳陵,鎮守九江一帶的楊善會,駐守武關的薛定國,鎮守北平的羅藝萬一如果與突厥大戰後,皇帝的親軍們損傷嚴重,那麼鎮守各方的這些將領難保就不會有心懷異心的

    現在將這些將帥與他們的軍隊全都調動北上,留下如李奔雷、毛翊、張合、劉鐵柱、魯世深、郭孝恪、李承義等這些皇帝信的過的將領接防各地,一來北上的軍隊加強了對抗突厥人的實力,二來也免去了後顧之憂雖然這話是李靖對他提出的,但陳克復明白,這背後定然還有如長孫無忌、高士廉、房玄齡等大臣們的意思在其中

    一直以來,朝中就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一派是李奔雷、毛喜、長孫無忌、李靖等最初的從龍元佐們,他們都自詡從龍無佐,對陳克復自然是忠心不二的,但也因此對那些後來歸附與投降的文武官員們不太合甚至如魯世深、程咬金、張勇等軍中少壯派的大將們,對于皇帝對那些後來歸附的將領多有優待有些看法特別是對李淵與王世充及楊暕那邊歸附投降過來的臣子,一個個封公封侯,甚至位在不少跟隨皇帝出生入死的將領之上多有不滿。

    如今朝中,毛喜、長孫無忌、高士廉、魯廣利他們是這一派的主導人物,而如李奔雷、李靖、張仲堅等軍方將領也大多是站在他們這一邊的裴寂、蕭、封德彝、柴紹、李孝恭、宋金剛、甄翟兒等人卻又因此漸被孤立,漸漸走到了一邊,而屈突通、張公瑾、史大奈、宋老生、陳陵、楊善會、皇甫無逸、元文都、韋壽等人雖然比裴寂等人受到的待遇好些,但卻也是傾向于投降派這一邊的

    朝中文武,漸漸分化為功臣派,投降派兩大派,這事不得不說有陳克復暗中默許的原因他這樣默許臣子們的分立對抗,實際上也是為了制衡,防止臣子們全都結為一氣,把他這個皇帝給架空了但是如今李靖當面提起這事,要把這些投降派中的武將們大部份都調到雁門來,陳克復雖然明知李靖他們這是從公出發,但也清楚這里面還是挾帶了點私心的

    可畢竟陳克復能走到今天,能復立陳朝,不得不說當初對這些功臣們的依靠是最大的先前他對這些投降臣子們優待,雖然有用來制衡功臣們的意思,但也是為收天下民心,收天下之才為朝廷所用對于朝中不少文臣武將私下里對他的這做法有些不滿的情況,他也是清楚的

    此刻,李靖代表著長孫無忌他們提出了這個意見,陳克復馬上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沒有絲毫猶豫,陳克復馬上同意了他的建議陳克復清楚,于公,調諸將率兵北上雁門,即增強了對抗突厥的實力,也防止了將來有可能的後患于私,陳克復同意他們這招暗中挾帶著對付投降派的建議,也是等于安撫了朝中的功臣們心中的那點不滿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ndychen64

LV:6 爵士

追蹤
  • 6

    主題

  • 3575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