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明末瘋狂 作者:再次等候 (連載中)

 
mk2258 2013-4-20 08:58:30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67 68499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20:55
第九百零一章天下戰事(六)

    其實從本質上來看,高杰、左良玉等武將的藩地割據形成,本不是在為明室收復“失地”中作出過什麼貢獻,而是在“策立”上對朱由崧個人有功。就弘光而言,也需要憑借他們的兵力懾服江南士紳;這些武將們也自恃有功,天子乃我輩所立,從此驕悍跋扈,一味集于南直隸江北地區爭奪“善地”以自肥,進而挾制朝廷。

    因此說,這樣的軍隊,不要說進行北伐收復失地了,連自保南明也都是難上加難了。

    弘光這個南明朝廷,就是由武將擁立和操縱,皇帝和文官們從來駕馭不了武將。武將既不以是否為國出力受賞罰,而是靠挾制朝廷加官晉爵,一旦形勢不利,就會倒戈相向,保全自家富貴。

    總而言之,南明立國之初,底子就沒有打好,作為關鍵人物的史可法沒有斷然決策迎立福王朱由崧,利用皇權穩住大局,收拾殘疆,是重大的失策;朱由崧眼看有當不上皇帝的危險,急忙派人召鎮將擁立,授以“定策”之名。從此武將專政,國已不國。

    而軍閥之間又是矛盾重重,勇于私斗,怯于公戰;文臣或依附某一軍閥為靠山,或束手無策,放言高論者有之,引避遠遁者有之,只能坐看江河日下,國土淪喪。

    此外,文臣們的內斗也是愈演愈烈。

    在明末,黨爭已經成為朝政的“主旋律“。它貫串于萬歷以後整個朝廷的政治生活中,一直延續到南明。崇禎在位的十七年間黨爭基本上限于在朝、在野的官紳當中;隨著弘光朝建立以後,軍閥勢力介入,朝中文臣往往以武將為靠山,使黨爭變得更加復雜尖銳。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黨爭是導致明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弘光朝從醞釀建立開始。就發生立福、立潞的爭議,實質上是不同利益集團為爭奪新政權壟斷地位的一場爭斗。

    弘光即位以後,全國其實已處于四分五裂的狀態,大平、大順、以至張獻忠的大西政權都面臨一個爭取人才為己所用的問題。弘光政權也不例外。

    在爭取人才方面。史可法是比較清醒的,當他起草監國詔書時。原稿起用廢臣一款內有“除封疆(指任職期間所管地方失守)、逆案、計典、贓私不準起用”一語,他認為“國事之敗壞非常,人才之匯征宜廣,未可仍執往時之例”。把這句話刪去。可是當一兩天後正式發布時,連史可法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仍照原本發出。

    要知道,現在全國有經驗的官員是屈指可數的,所以在這時候,應該按照三國時期曹操所制定的“唯才是舉“來籠絡人才,而那些人才的小毛病就應該暫時先放在一邊。

    可是南明的這個做法。立刻把這些身有瑕疵,卻有能力的官員都拒之門外,推向了敵對勢力的這一邊了。

    可是集中于南京附近,江浙人文薈萃之地的一批官員(他們大多是東林——復社人士)有一個如意盤算︰一方面趁著北都陷沒。朝臣除極少數“死節”以外幾乎都投降了大順和大平政權成為“從賊偽官”;另一方面又以不準起用“逆案”等舊例為理由,阻擋另一批在野官紳入仕,這樣可以為自己控制從中央到地方的全部要津鋪平道路。

    由于歷史的原因,這些東林——復社官員擔心福王朱由崧即位可能掀翻逆案,使自己在政治上失勢。然而朱由崧不得不憑借武將們的支持登上帝位,由此形成武將無功封爵、跋扈自雄的局面。武將們的遙控朝政,使東林——復社黨人壟斷朝政的圖謀遭到重大挫折,這本來是他們自己種下的苦果。

    然而,一貫以清流自命的東林——復社骨干從來不肯承認自己私心自用,而是集中火力攻擊後來起復的阮大鋮等人,似乎事情全壞在這些人亂政,掀翻逆案,正人君子連袂而去,眾小翩翩入朝。當然,阮大鋮這些人在黨爭方面其實與東林——復社官員是一丘之貉。也就是比較一下誰更爛罷了。

    其實在弘光初立的時候,大臣多是東林—復社人士心目中的正人君子。可這種局面沒有維持多久,姜曰廣、高弘圖、張慎言、劉宗周等人相繼被排擠出朝。可這並不是阮大鋮這些人推翻逆案的結果,完完全全都是為了爭權奪利,官員們互相傾軋的結果。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那些致仕回家的大臣根本沒有料到大平軍會迅速南下。他們原以為可以雍容有度地在家鄉或借寓之地(如張慎言)過鄉紳日子,等待朝廷局面改觀時再東山再起。留一個以退為進的後手。不過,這些大臣們再一次失算了。

    于是在朝廷中,大臣們矛盾激化,每日進行著曠日持久的唇槍舌戰,反而置國事于不顧。一些有識之士也感到國難當頭,應當捐棄門戶之見。可是這種有益的建議立刻被淹沒在互相攻訐的奏章中了。于是,弘光朝廷一直是在大臣和軍閥的鉤心斗角中苟且偷安,在內訌中粉墨登場,在內訌中苟延殘喘,也不知道會不會在內訌中分崩離析。

    所以當吳世恭看完了這些《情報匯總》以後,心中是大定,南方的南明小朝廷也是不足為懼了。

    雖然現在的南明兵力還是很“雄厚”,左良玉有著近二十萬兵馬;黃得功有著三萬五千人;高杰有著三萬部隊,但其有著騾馬近九千;劉良佐有著二萬三千多人馬,還有一些南方的地方部隊。

    但大平軍安排在南方的十幾萬部隊和地方武裝,足以抵御他們的進攻了。再說,現在的大平朝的戰略重點,並不是在南明弘光朝,而是在北方清軍這一邊。

    當時趕到京城以後,汝寧軍也組織了追兵去追趕出關的清軍。因為騎兵也不多,又忙著安定京城附近的局面,所以最終汝寧軍也沒趕上清軍出關的大隊人馬,救出來的漢民也只有一萬多人。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20:55
第九百零二章天下戰事(七)

    而此時,山海關已經落在了滿清的手中,京城以北的長城防線和各大關隘,簡直就是千瘡百孔,已經沒有了任何兵力,于是當時的汝寧軍也只能暫時把部隊填充上去,先建立起防線,擋住清軍和蒙古部隊侵擾京城。

    至于宣大和延綏那里的長城防線,大平軍已經是顧不得了,只能盼望著今年能安然渡過。不過那些的蒙古部落都是突厥化的西蒙古人,到現在為止,他們還未歸順滿清,所以西蒙古並不能與滿清形成有效的呼應。而吳世恭也只能期望︰也許西蒙古不會乘虛攻入內地吧!

    還好,感謝前世那狂轟濫炸般的辮子戲。這讓吳世恭依稀記得︰皇太極病逝以後,為了那個新皇帝的即位,滿清內部曾經亂過一陣子。而那個小皇帝的老媽——大玉兒,還和誰誰誰那樣了。好吧!吳世恭承認自己的這段記憶,是來自于前世看的那幾本同人小說。不過那小說的內容?那就……不說也罷!

    反正不管怎麼樣,這個冬天滿清是不會大動干戈的,這讓吳世恭的大平朝也有了喘息之機,能夠有時間來建立起完整的北方防線了。

    也確實如此,吳世恭這段罕見的有用前世記憶並沒有記錯。

    當快馬加鞭的多爾袞三兄弟,帶著兩白旗的旗丁,風塵僕僕地趕回盛京以後,立刻與留守盛京的豪格摩擦出了火星。要不是禮親王代善從中不斷地周旋勸解,說不定倆人就在盛京大打出手了起來。

    緊接著,滿清的親貴、將領們也隨即而至。在這個權利更迭的時候,這些親貴和將領都不敢停留,他們都是要早日回到盛京,為自己在新朝中謀得一席之地。

    而此時的滿清皇位。將在豪格和多爾袞倆人之間展開。當時豪格親掌正藍旗,而且又有皇太極留下的正黃旗和瓖黃旗以及眾多大臣們的支持,從八旗內部來看,略優于有正白、瓖白兩旗以及多鐸、阿濟格支持的多爾袞。

    但是多爾袞多年的苦心經營。使得蒙八旗和漢軍旗的部隊大多數都支持他。連其余六旗的中下層旗丁中,多爾袞也有著很高的人望。因此。這倆人其實在皇位的爭奪中是勢均力敵的。甚至多爾袞還稍稍佔優。

    于是滿清的親貴們閉門商議了十幾天,雙方的分歧卻一直不能得到彌補,于是盛京的火藥味也就越來越濃。要不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發生內杠,都在盡量地克制著自己。說不定盛京已經變成了一個戰場了。

    而在此時,最有影響的四位和碩親王———禮親王代善抱明哲保身態度,以年老多病為由,不想卷進這場政治漩渦,肅親王豪格與睿親王多爾袞角立,互不相讓,雙方僵持。所以只有鄭親王濟爾哈朗比較超脫而能起協調作用。

    所以在第十二天的大殿秘密會議中,代善首先發言︰“豪格,帝之長子,當承大統。”

    沒想到豪格隨口謙虛了一句︰“福少德薄。非所堪當!”

    于是多爾袞就順勢說道︰“既然豪格自己都認為不堪其能,那就算了吧!”

    而在這時候,在殿旁護衛的索尼、鰲拜等人拔出了腰中的刀,威脅道︰“吾屬食于帝,衣于帝,養育之恩與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則寧死從帝于地下而已。”

    見勢不妙,有發生火並的危險,代善就說了一句︰“吾以帝兄,常時朝政,老不預知,何可參于此議乎?”隨即,他站起身離去了。

    于是多爾袞就說道︰“汝等之言是矣。豪格既讓退,無繼統之意,當立帝之第九子(福臨)。而年歲幼稚,八旗軍兵,吾與鄭親王,分掌其半,左右輔政,年長之後,當即歸政。誓天而罷。”

    于是在滿清眾親貴的妥協讓步中,皇太極九子福臨繼位,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為攝政王輔政。因此,滿清的實際權利就掌握在了多爾袞和濟爾哈朗手中了。

    可是對于濟爾哈朗這個打醬油的角色,多爾袞還是不準備放過。之後他步步緊逼,最終成功了剝奪了濟爾哈朗攝政王的位置,真正做到了大權獨攬。之後,多爾袞更是把豪格發配到了山海關,把他置于與大平軍作戰的第一線,其居心也是不問可知。

    可是多爾袞做的這一切,總是要有個過程。所以就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來收攏八旗內部的權利。而這段時間,卻給予了汝寧軍整軍備武的時間。

    要知道,這次清軍退回遼東,非但實力未受到什麼損失,反而有了關寧鐵騎和大量降軍加入了漢軍旗,再加上有了大量的繳獲和人口,實力是不降反升。尤其是現在的山海關還在滿清的手中,所以一旦多爾袞整合好了內部,清軍將很容易地入關。而且山海關至北京也就是七、八天的路程。所以說,現在的北京城其實就在清軍的攻擊範圍之內了。

    而大平軍這一方,雖然這時候在京城附近已經集結了兵力近三十五萬,但其中能用得上的僅有原先汝寧軍的十二萬多一些,最多再加上黑雲軍和明軍精銳二、三萬人馬。當然,還有關外,駐守寧遠城和鎮遠城的狼嘯鎮近二萬兵馬。而且隨著地盤的擴大,大平軍也要分兵駐守,實際上實力是不升反降的。

    不過目前大平軍最大的問題就是兵力太過捉襟見肘。為此,吳世恭只能首先整編和訓練這二十萬出頭的雜牌軍隊。

    而現在的整編和訓練,也只能分成幾步走。第一步,吳世恭也就準備整編出了八萬精銳。雖說這些是精銳,也就是體格健壯些。原先汝寧軍有著自己獨特的戰術打法和訓練方法,就算是這些原明軍精銳都是老兵,適應起來原汝寧軍的這一套,都是需要有一段時間,而現在也只整編了三個多月,那些新兵甚至連個隊列都沒訓練好,所以根本也就不堪什麼大用了。

    說實話,原先汝寧軍的那些剛入伍的新兵,都起碼都是在護莊隊中接受了一年以上的基礎軍事訓練,可能他們的單兵戰技不如這些原明軍精銳,但他們融合到汝寧軍里的速度,那就大大高于了這些原明軍了。

    為此,吳世恭只能把一部分新兵補充到原汝寧軍的部隊中,又抽調出一萬多名有經驗的軍官和老兵,新編了四個擁有人馬各一萬五千人的鎮,以老帶新,以此來加快成軍速度。

    反而是楚格的飛馬鎮得到了大大的加強。原明軍中騎兵也不少,而且大多數接受過良好的騎兵訓練,這些騎兵基本上都可以拿來就用。所以現在的飛馬鎮已經擁有了三個協一萬五千騎,而大平軍每個主力鎮也配備了一個一千四百多騎的騎兵團,使得整支部隊的機動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加強。

    當然,其他的那些雜牌部隊也同樣在接受訓練。不過這些士兵的素質就差多了。起碼他們都面黃肌瘦的,還經受不起大平軍高強度的訓練,所以現在也只能以補充營養、調理身體為主了。

    當然,現在大平軍的盔甲、火器等裝備也缺口很大,所以也只能先照顧那些精銳新兵了。不過如果把這些雜牌部隊安排在城牆後面,放放冷箭什麼的,那他們還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從表面上來看,大平軍新整編了八萬新軍,這數量也不算是少。可是為了控制和防衛住山東,遲明和熊正恩已經率領了兩個鎮三萬新軍開赴山東。更不用說遼東寧遠、鎮遠這兩城還需要援軍去支援呢。

    就如同現在的山海關是大平軍的眼中釘一樣,遼東的寧遠、鎮遠兩城也同樣是滿清的眼中釘。而將來大平軍和清軍的主戰場肯定會圍繞這三城展開。

    原先余繼的狼嘯鎮這一萬多兵馬,只鎮守著鎮遠城這一座城池。而其中的三千部隊甚至都是來投靠的遼東軍戶和蒙古牧民,並不怎麼可靠,所以也只能讓他們在城外的軍堡中駐扎,並不敢放他們進城。

    而現在的狼嘯鎮卻佔有了寧遠、鎮遠這兩城,那防守壓力就更大了。

    不過此次關寧鐵騎的投降和大批明軍投降清軍,也使得在遼東的大批軍民逃至寧遠、鎮遠城。還有一些退往遼東的投降明軍也叛逃了過來,這使得狼嘯鎮的兵馬一下子膨脹到了近兩萬。

    可是余繼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這些部隊和軍民是否可靠,甚至還知道,按照以前的清軍戰例,那些逃亡過來的軍民中,肯定混雜著大量清軍的內奸,而且是漢人內奸,所以根本不敢完全相信任何人,也只敢讓他們駐扎在城外。

    但這些人又不得不接收,畢竟這些人的大多數確實是來歸順大平軍的。而且隨著人口的膨脹,糧草消耗的速度也變得飛快。所以現在的余繼他們仿佛是坐在火山口上,不要說出城“打草谷”和屯田耕種了,天天防備著可能發生的叛亂,都使得他們全都繃緊了神經。于是余繼是天天急報,向吳世恭提出需要增援。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20:55
第九百零三章 皇家家事(一)

    對于余繼的急報,吳世恭也不能置之不理。可是因為山海關在清軍手中,所以如果大平軍要增援和運糧,一定要在長城關隘出關,繞個遠道趕赴寧遠、鎮遠兩城。而且因為有著清軍和蒙古部落的威脅,去的人太少也不行,所以吳世恭準備在開春以後,讓姚亮帶一個協,攜帶著糧草去增援關外的兩城。

    除此之外,不提那些雜牌軍,大平軍還要在京城駐守二萬兵馬,防備著前明勢力可能發動的反叛。在通州大營還要駐防一萬兵馬守衛住這里的糧草。在北直隸西面還要安排一個鎮一萬五千人馬,守住宣大這一線,並隨時準備增援在山西的征西軍。在京城外的豐台大營中,還駐扎著楚格的飛馬鎮,作為總預備隊,隨時準備機動增援各處。

    這麼一算下來,余下的大平軍主力也就只余下了近九萬人了。吳世恭把他們統一編成了征北軍,任命了薛永利為征北將軍,讓他率領著這支大平軍最精銳的主力部隊,圍繞著山海關組成了防線,防備著清軍主力從山海關傾泄而出。

    但是,包括一些大平朝高級官員在內的人都不知道︰岡薩雷斯、黃定率領的水師陸戰隊,也在不聲不響中擴充到了一個鎮二萬兵馬。他們正在天津衛加緊訓練,準備未來將要發生的平清決戰呢。

    看完了那些軍情奏章,吳世恭已經是累得不行。他對葉忠道︰“把余下的折子都搬到後面屋子去吧!”

    在吳世恭批注奏章的書房後面有間小屋。如果吳世恭忙碌得太晚,他就會在這間小屋中睡覺。不會回任何嬪妃的寢宮去影響他們休息。

    一進小屋,吳世恭就在床塌上半躺了下來。他沒有去管那些余下的奏章,想著要先休息一下。要與葉忠閑聊上幾句。

    當吳世恭住進皇宮以後,皇宮內當然要有一批太監和宮女服侍吳世恭全家。可是前明遺留下的太監和宮女數量實在龐大,總共人數都超過了三萬多人。就是很多太監分散在全國各地,並不在京城,而且又被大順軍和滿清殺了和俘掠走了一批,又逃散了一批,不過現在留在京城的人數也都超過了八千人。

    而且這些人的忠誠度本來就值得懷疑。宮女還好。可以讓汝寧吳世恭府中的侍女來替代,可太監就很難找尋了。

    也就是汝寧軍的監軍葉忠與吳世恭相熟,葉忠以前又有著在皇宮內書房讀過書的經歷。所以在征詢了他的意見以後。這次葉忠就與吳世恭的全家一起,從汝寧趕到了京城,擔任了吳世恭隨身的大太監。

    “葉忠!以後我可不會在宮中設什麼司禮監、御馬監這些監所。你這個大太監可能就不如你那些前輩威風咯。”吳世恭隨意地說道。

    “沒什麼!”葉忠陪笑道,“能服侍皇上這樣的英主。那就是老奴祖墳冒煙了。就是……就是皇上要注意。您可要自稱‘朕’。”

    “總是忘記!”吳世恭笑道,“不過你們這些太監都進宮來服侍朕了,總得讓你們還過得下去。”

    “那奴才就替那些小兔崽子們謝過皇上了。”葉忠躬身笑道。

    其實今天吳世恭對葉忠所說也只是吹吹風。在他的預想中,對于皇家太監機構的改革,已經不僅僅是大刀闊斧了,而是完全會是推倒重來。

    將來的內監,不僅僅沒有掌握重要權力的司禮監、御馬監等機構,連采購等事物也將幾乎全部劃出。合並成一個單獨的皇家事物部,將由吳世恭在汝寧的管家——劉遠來管理。這麼一來。宮中太監和宮女的數量肯定會大大減少,連權力也將會蕩然無存。

    為什麼會如此?因為以後的大平朝中,國家財政將會和皇家支出完全分開。每年國家撥給皇家的年金只有總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一左右,再加上一筆固定的皇宮維修費和國宴招待費,每年最多也就是二十萬兩。

    當然,隨著以後國家財政收入提高,每年的皇家年金也會逐漸的增多,但是再怎麼樣,皇家也不會有巨額收入。此外,皇家紅白喜事的費用也將都由自己來承擔,所以吳世恭養家的壓力可想而知。因此,也根本承擔不了這麼多太監和宮女的費用。

    其實在內心中,吳世恭還是很反感太監這種不人道的產物的。要不是這時候的社會風氣就是如此,皇家也需要這樣的體面,說不定吳世恭就會廢除太監制度。而現在,只能盼望著將來的民智開化,社會進步了。

    不過對于葉忠來說,對吳世恭的話就有些不以為然了。進過內書房的太監都是一批很有文化的人。對于歷史,他們也當然是熟知甚深了。葉忠明白,在每個朝代的初始,因為有著一位強勢的皇帝,太監的弱勢總是理所當然的。但在未來,隨著深宮養成的皇帝缺乏經驗,他們對太監的依賴也會是越來越重。

    當然,這麼遠的事,葉忠也沒興趣去考慮。但是作為皇宮內的首席大太監,就算是吳世恭剝奪了太監們的所有權利,葉忠本人的財勢依然不會動搖。為了讓皇上的高興,自己又何必去管其他的那些太監和宮女呢?

    不過葉忠不考慮,吳世恭總要做出安排。畢竟有的太監,如劉元斌、肖月桂等人,他們多少都幫過汝寧軍的一些忙,吳世恭還是要記得他們的香火情的。而內書房讀過書的那些太監,無論是文化知識,還是理政能力,都有著可取之處,甚至都超過了某些科舉而來的菜鳥官員。

    而那些礦監、稅監等專業太監,也有著很強的專業知識。這批人才就這麼放棄了也有些可惜,起碼也要把他們分流掉吧。吳世恭也只要能制止住他們那種夸張的貪欲就行了。

    還有些年老的太監和宮女,如果把他們趕出皇宮,其實就是絕了他們的生路。畢竟從道義上來講,吳世恭不僅繼承了朱家王朝的江山,還接收了太監和宮女這些家奴。把他們棄之不管,就有損于皇家的仁心。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20:56
第九百零四章 皇家家事(二)

    吳世恭托著下巴,想了一會兒,接著對葉忠說道︰“先發出公告,散落在民間的公公和宮女,如願意回宮,就讓他們回來。如在民間已有人供養,那就隨他去。記住!原大明皇族宮中和府中的太監,如還戀舊主,就給其一筆遣散費。但他們府中絕不能再留有太監,違者斬!”

    “是!皇上!”葉忠立刻點頭道。

    在這個年代,府中使用太監也是要看身份的,非皇族之人絕不能用閹人,否則就是挑戰皇權。吳世恭雖然對原大明皇族不會斬盡殺絕,但也不會給他們一個錯誤的幻覺,讓他們有不軌之心,所以在這一點上是絕不會通融的。

    “宮中五十歲以上的公公,如不願意在宮中服侍,可集中供養,也可回家由家人供養。至于遣散費或者每月供養費,你拿個章程出來,交由朕過目。宮中過二十五歲之宮女,可出宮許配人家。但你要注意︰絕不能強迫,讓她們自己擇定。還有,宮中遺留的公公,以後如超過五十,也按此例照理。”

    “多謝皇上!皇上仁厚!”葉忠立刻欣喜地說道。

    其實在宮中的太監,絕大多數都是出不了頭的,當他們年老以後,都會被趕出皇宮。而他們在民間也沒有什麼生活能力,許多人的下場都很悲慘。

    在原先,這些人就只能依靠往日的積蓄和宮中做善事的大太監的救濟勉強度日。而吳世恭的做法,其實已經為他們購買了“養老保險”。雖然葉忠這些有錢的大太監。他們的養老並不成什麼問題,但這個做法畢竟惠及了整個太監團體,所以葉忠對吳世恭的感謝確實是發自肺腑的。

    “你再去統計一下。原先宮中所有有職司的公公、進過內書房的公公、在外面任礦監、稅監、皇莊的公公等,讓他們集中起來。朕會安排出空閑時間,親自找他們一一問話。他們可到皇家事務部任職,可到朕的產業中做掌櫃、賬房,當然,如果他們願意,也可留在宮中。其余的公公。朕就算是不把他們留下,也會安排他們妥帖的。”

    “是!皇上!”葉忠是更加的喜氣洋洋了起來。

    听了吳世恭的話,葉忠發現吳世恭還是給他們這些太監留有生財之道的。只要有事可干。那皇家就會多少倚重于他們這些太監。那以後也將會有機會獲得更大的權利。只要口子開了,以後的事就可以慢慢來嘛。

    其實葉忠不知道,這只是吳世恭的一種分流方法。就這麼供養這人數龐大的太監和宮女,吳世恭肯定也吃不消。所以他一定會大大削減宮中太監和宮女的人數的。

    因此。像劉元斌、肖月桂這樣的原大明大太監,吳世恭將給予他們一大筆封賞,然後歸遣民間。至于其他的那些大太監,他們本來家財就豐厚,沒有吳世恭的封賞,他們在民間也活得下去。因為這些人都是在原明朝獲得皇家重用的,所以吳世恭就準備以遣散為主。

    當然,萬一這些太監不願意被遣散。吳世恭就準備把他們與那些有文化、又有專業知識的太監合在一起,到皇家事務部做一名官員。或者到吳世恭所擁有的工坊、商行和皇莊內做一名管理者。讓他們人盡其才,也不浪費這些人的才華。

    而余下多余的太監和宮女,吳世恭就準備讓他們到自己所擁有的工坊、商行和皇莊內去做工匠、伙計和農夫,讓他們能自食其力,減輕吳世恭的負擔。

    因為皇家事務部是皇帝個人擁有的,里面的官員都可以由吳世恭私人而定,所以說到底,那些擔任官員的太監,並不會與文官們權利沖突,也能把太監困在這一方空間之中。

    而且吳世恭還決定︰這樣的做法也是權宜之計。等到這批在皇家事務部工作的太監逐漸年老以後,也將被逐漸淘汰。而宮中每年進入的太監數量也會衡定,數量也極少。到最終,皇家事務部也將都由正常人任職,一定會把太監控制住,絕不會讓他們干政的。

    這次吳世恭所獲得的前朝皇家“遺產”並不算很多。在皇宮中余留下一些浮財,被大順軍和清軍兩次掃蕩以後,已經變得空空如也。而吳世恭所獲得的,也只有紫禁城一座、幾座皇家園林、幾十個皇莊、林場、牧場和狩獵場。二百多萬畝皇田,還有從理論上來說,都歸皇家擁有的所有礦山。

    除此之外,吳世恭私人還擁有鹽業生意的一成股份、汝寧大批工坊、商行和錢莊的股票、八艘海船組成的船隊、松江府的碼頭、以及汝寧、歸德還遺留的三十幾萬畝土地。

    當然,像趙如雅、李月奴等人所擁有的工坊、股票等私房錢,並不算在吳世恭的私財中。她們這些財產都將歸她們的子女所有,吳世恭並不會把她們的私房錢算成皇家財產。

    而這些皇產的一部分也將會受到處理。

    例如鹽業︰以後的鹽業都將收歸國有。而大平朝的鹽業收入也將取消漏洞百出的鹽稅和開中法,將在鹽業的生產、運輸和銷售這三個環節進行地區專賣權的招標,以每年的招標收入作為鹽稅的替代。

    而吳世恭私人所佔有的一成鹽業股份,也將由朝廷分期贖買回去。而目前揚州鹽商所佔有的鹽業股份,也將給予他們一定時間的專賣權來補償,要徹底理順鹽業混亂的局面,大大增加朝廷鹽業的收入。

    而吳世恭擁有的皇田,有很大一部分將分配給那些將轉化為自由民的農奴。而其余的一部分,有些將分給自己的子女,有些則給分流的太監耕種,讓這些太監能自食其力。因為大平朝的《開封土地策》中,連皇家也都要收取土地等差稅的,所以吳世恭保留過多的皇田也並不合算,還不如把這些土地都分配掉,以此來收買人心呢。

    當然,在將來的征戰中,像弘光帝這種起兵抵抗的藩王,他們所擁有的土地也將收歸吳世恭所有(歸順的原明朝藩王,大平朝將另有政策安置)。吳世恭將會把這些土地贖買給朝廷,換取在墾荒商行的股份(這政策的詳細過程將在後文詳述)。而大平朝廷則會把這些土地分配給退役的大平軍士兵和服滿勞役期的農奴,或者交還給借銀的官紳抵債,以此來讓大平朝的土地和財政政策順利施行。

    至于那些礦山,吳世恭也將準備逐步上市,只留下控股權以保證經營。而將來所發現的新礦藏,帶來的勘探權和開采權,就將歸大平朝國有了。

    而以後的大平朝也將取消銅鐵的專賣,只收取資源稅和商業稅。這麼一來,銅鐵的專賣稅收雖然會少了很多(本來就因為官員和礦監的貪鄙收不了多少),但銅鐵的價格也會大跌。吳世恭在以前知道,就是河南中原富饒之地,許多耕種的農民都用不起鐵具,就是因為鐵器專賣造成的價格太高。因此,損失些稅收,讓田畝的產量提高,這既能使得百姓得利,而田畝的稅收也將會大大高于銅鐵專賣之所得。真乃是雙贏之局。

    至于四海商行和四海錢莊,這些產業中的一部分(例如發行銀鈔)將會分割出,交由大平朝的戶部等衙門打理,而其余商業的部分,將會組建新的商業商行和錢莊。而吳世恭的股份也將會變成這些商業商行和錢莊的股份。

    當然,吳世恭還有著兩大塊收入。一大塊就是皇家命名權。這一塊就不多說了。反正當吳世恭成為了皇帝,佔領的地方也逐漸擴大以後,這個皇家命名權的種類和費用也將會大大提高,而且這筆收入是旱澇保收,能獲得的總收入更是不少。

    另一大塊就是新商品的專利生產銷售。吳世恭依靠前世的記憶,已經陳列出二百多種新商品,進行懸賞發明。如有人發明以後,將合股建立工坊並生產銷售。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近十種商品已經發明並生產了,還有幾十種也有了雛形。

    因為像衛生紙、肥皂、牙刷、剃須刀等商品發明並不難,難得也就是一個創意。吳世恭本人不懂這些發明,也不會攀什麼科技樹,但是讓整個天下的能工巧匠集思廣益,發明這些東西就沒有多少難度了。

    當然,如果在現在社會,這樣的創意拿出去以後,很可能被他人捷足先登,但這種情況卻在大平朝不可能出現,因為沒有人認為皇家的威嚴是吃素的。而這些新生產業就像是會下金蛋的母雞一樣,也將在未來給吳世恭本人帶來巨額的收入。

    所以可以這麼說,將來的皇家事務局,不僅僅是皇家的“大管家”,也將是皇產的打理者。其所需人才和產業規模也是極其龐大的。而吳世恭也是知道那些前明太監的尿性的,他們連從皇家身上搜刮的機會也不會放過。因此,吳世恭雖然用其才,但也要防止其貪。而未來吳世恭將會引入的就是制度。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20:56
第九百零五章 皇家家事(三)

    然而吳世恭不僅僅有巨額收入,還不得不有巨額支出。例如︰像良種的培育、新高產農作物(玉米、土豆等)收集和改良、水力驅動的各類機床的研制、水力驅動的機械研制、新的冶煉法的研究、新型船舶的研制建造等。

    這些耗費大、研究時間長,所需高級人才多,不易出成果、但又相當重要的產業,因為大平朝的財政比較緊張,不能投入太多,所以吳世恭就投入了巨額的私人財產。唯一比較值得的是,萬一這些產業出了成果,那吳世恭也將很快收回投資。

    不過萬事總有例外,就例如蒸汽機,現在大平朝的工匠們面對吳世恭的這個設想,還是在一頭霧水呢,吳世恭只能一邊投入研究經費,一邊安慰他們慢慢來。說實話,吳世恭也就是知道蒸汽機的作用大,名氣響,它到底是個什麼東東?他自己還是一無所知呢。

    吳世恭看著那一大疊還沒批注完的奏章,也忍不住有些頭疼。在這個時代,中央集權是很厲害,可管理的瑣事也確實太多。比如說︰犯人的勾決,都要皇帝朱筆批注。而這些瑣事也使得現在的吳世恭就要耗費大量的精力。

    吳世恭摸著下巴想道︰“以後的官府設置中,也要把司法機構獨立出來,建立起獨立的法院和檢察院來審判案件。這樣既能使得官員的權利分開,又能讓地方主政官員把精力都用到民生和經濟發展上去,這也是對現代社會的一種借鑒。不過這機構該如何設置呢?自己就要好好的想一想了,要在開國大典之後的朝廷機構設置中,把這部分的內容添加進去。”

    就在此時,瓊娘端著夜宵走了進來。看到吳世恭正在半躺著休息,她就把托盤放在一旁的小桌上,接著也爬上了床榻,為吳世恭按摩起了兩邊的太陽穴。

    吳世恭閉著眼享受著,一邊聞著瓊娘身上的芬芳。一邊微笑著問道︰“以後這麼晚就休息吧!別管朕。自己的身子要緊。孩子們歇了嗎?”

    “早睡了!”瓊娘一邊為吳世恭按摩,一邊笑吟吟地說道,“這些天不進學,他們可都樂壞了。天天皮著玩。都瘋得不成樣了。皇上您也要抽空管管他們。而且……而且這紫禁城也太大了些。”

    “哈哈哈!”吳世恭忍不住樂出了聲,“就給他們放假到過年。你放心吧!等到節後,就會好好收拾這幫皮小子。”

    為了準備開國大典,吳世恭子女的課也都暫時停了下來。這讓那些小孩都是放了羊,他們天天都在宮中玩著不同的游戲,高興得是不亦樂乎。

    “皇上!臣妾……嘻嘻……臣妾有件事想要您答應。”瓊娘一想到自己可以自稱為“臣妾”,就是心花怒放,因為她的身份也一下子高貴了起來。

    吳世恭立刻笑著張開了眼,他打趣道︰“沒想到朕的小瓊瓊也變壞了。就知道你沒事不會來服侍朕,看起來朕是人老珠黃了。”

    “咯咯咯!”瓊娘也是笑得渾身發顫。“臣妾不就是為幾位妹妹著想嘛!皇上您真壞!人老珠黃的應該是臣妾吧!”

    “不會吧!那朕身後那個如花似玉的小妹妹是誰啊?”吳世恭調笑道。

    ……

    過了好一陣,瓊娘眼神迷離,吹氣如蘭地附耳說道︰“皇上!臣妾想給家中去信,讓他們也到京城,與臣妾見上一面。”說完以後。瓊娘就瞪大了雙眼,有些擔心地看著吳世恭。

    沒想到吳世恭對瓊娘的話根本是不以為然,他附身親了瓊娘的嘴唇一下,笑道︰“想寫信就寫,想讓他們來就來。該給他們的封賞朕也會給,要給朕的小瓊瓊掙足面子。現在的你,也是身份高貴。他們能攀上這門親戚,也是他們的榮耀。”

    一听這話,瓊娘就感到萬分感動。她的秀鼻抽搐了幾下,接著就趴在吳世恭的懷中,嚎啕大哭了起來。

    瓊娘的身世比較悲慘,所以原先她的身份一直是對外保密。連她的家人也都十幾年沒有聯絡了。而這次瓊娘也有了皇妃的身份,她當然想要到家人面前夸耀一番。可是瓊娘又擔心吳世恭因為皇家顏面有損,不同意她的認親,所以今天听到了吳世恭答應的話,她就感到了自己丈夫的寵愛。所以幸福得大哭了起來。

    吳世恭撫摸著瓊娘的秀發。心中也是感慨萬千。雖說自己冒著矢石沙場征戰,現在又嘔心瀝血打理朝政。看起來是又苦又累又危險,但是為了家人的幸福,這一切也都是值得的。

    哭了好一陣,瓊娘才止住了哭泣,小聲地說道︰“皇上,臣妾還有一事相求!”

    “說吧!”吳世恭笑著又摸了摸瓊娘的小腦袋。

    “臣妾還有幾個孩子被韃子俘走了,如果找到他們,臣妾想好好的待他們。”瓊娘說道。

    “那是應該的。”吳世恭點點頭道,“齊知縣也是英烈,他的子嗣朕會放在心上的。朕會讓永利叔關心這事,一有消息,就給你傳回來。”

    說完這話,吳世恭突然感覺到懷中的瓊娘變得滾燙了起來。

    可就在這時,屋門口又竄進來倆個人,正是朱琦蘭和她的侍女秀兒。一見吳世恭正與瓊娘在一起卿卿我我,而瓊娘的臉上竟然還掛著淚珠,朱琦蘭就立刻怪叫道︰“皇上!您又欺負瓊娘姐姐了。您還欺負蘭兒。蘭兒生氣了。”雖然朱琦蘭是這麼說,但她卻是毫不猶豫地也撲到吳世恭的懷中,擠到了吳世恭和瓊娘中間。

    吳世恭被自己這個一直小孩子脾氣,又玩性很濃的妃子搞得也是一頭霧水。他也摟住了朱琦蘭,卻疑惑地看向了還站著的秀兒。那秀兒也只能尷尬地對吳世恭笑了笑,接著福了一下行了一個禮。

    “你們倆個怎麼半夜三更也跑出來了?”吳世恭問道。

    “因為皇上對蘭兒不好!皇上做事不公平!蘭兒想要向皇上討個說法。”朱琦蘭是越說越理直氣壯。也就是吳世恭對自己的妻妾一直寬容,這樣的話,不要說是妃子對皇帝說了,就是一般大戶人家的小妾,也不敢對自己的丈夫說如此過分的話。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20:56
第九百零六章 皇家家事(四)

    不過深知朱琦蘭脾氣的吳世恭也沒有動氣。他知道,這是朱琦蘭小孩子脾氣又發作了。于是吳世恭就哄小孩般地問道︰“朕做什麼事不公平了?你說!如果真的是朕做的不對,就讓秀兒打朕的手心。”

    “噗嗤!”仨女同時樂了。朱琦蘭也在吳世恭的懷中滾了滾,撒嬌道︰“皇上!那兩位公主妹妹進門可比蘭兒晚,蘭兒在宮中的位置應該比她們高才是。”

    這話一說,倒讓吳世恭一下子卡殼了。

    在這次進京以後,吳世恭也稍微放縱了一下。面對著蜂擁而至的“獻女潮“,吳世恭也從中挑選了幾個。比如說,田弘遇獻上的田貴妃之妹和陳圓圓。另外,像長平、昭仁倆公主和宮中的一些貌美嬪妃,也同樣被吳世恭納入了後宮。

    當然,吳世恭對外的托辭,就是“羞前明皇室,振新皇雄風“。其實歸根到底的原因,也就是吳世恭——好色而已。

    然而等到開國大典之時,吳世恭後宮的嬪妃也同樣會得到冊封。其中排在首三位的,當然是皇後——薛雨霏,皇貴妃——李馨和貴妃——羅輕君了,其他的嬪妃也會要依次排名。而長平、昭仁倆公主和朱琦蘭這仨人,因為她們是前朝皇女的身份,所以在妃子中的排名就比較靠前。不過朱琦蘭卻是排在兩位公主身後,誰叫她只是一個郡主的身份呢。所以今天的朱琦蘭就有些小吃醋,于是她就到吳世恭這里來撒嬌了。

    可吳世恭對朱琦蘭這種小女孩心境的人。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其實不光是在嬪妃中,就是在現在的大平軍中,也有這種現象——老人不如新人。

    因為要招撫原明朝的官員和將領。吳世恭不僅給某些關鍵之人高官厚祿,還要花費一大筆銀子收買他們,使得這些人的地位和家財,甚至超過了原先一直跟隨吳世恭的汝寧軍老人。使得一些汝寧軍老人總有些牢騷怪話。對此,吳世恭也只能竭力安撫,並且在暗中向汝寧軍老人傳話︰等到一切塵埃落定,大平朝將來會在升遷和補貼上。照顧這些老人的。所以“一碗水端平”這句話,說說是簡單,可做起來確實太難了。

    想了半天。吳世恭也只能岔開話題,專挑朱琦蘭愛听的說︰“以後朕就封你的崢兒為蜀王,氣死你伯父一家,你看怎麼樣?”

    沒想到這不著調的話一說。朱琦蘭就心情舒暢了。她黑漆漆的眼珠一轉。繼續開條件道︰“那蘭兒還想出宮去玩。到了京城之後,天天悶在宮中,悶也悶死了,一點不好玩。”

    “好好!”吳世恭對朱琦蘭也無可奈何,“近些天宮外也危險,那幾個園子也都被陝賊和韃子燒得不成模樣,等過些天收拾好了,朕首先帶你去玩。以後有機會到江南巡視。朕同樣會帶上你的。你看怎麼樣?”

    “這還差不多!”這下子朱琦蘭可就心滿意足了。

    沒想到,到來的嬪妃還不止這仨人。就在這時候。羅輕君又在宮女的陪同下來到了這間小屋。一見羅輕君的到來,納悶得吳世恭是直翻白眼。

    看到那位宮女也是提著一個食盒,吳世恭就知道羅輕君也是為自己送夜宵的。不過他更明白羅輕君還有後文,于是吳世恭就爬起身,匆匆把那兩份夜宵對付了個大半,接著就問道︰“君兒,今天有什麼事都可以說。朕都會答應你的。”

    這時候的羅輕君,她還未從看到瓊娘等仨人的驚訝中清醒過來,她“啊啊”了幾聲,接著“唰”的一下紅了臉,用蚊子聲對吳世恭說道︰“皇上!臣妾有話想對你單獨說。”

    “有什麼話不可以在一家人面前說的?”吳世恭好奇地問道。

    “就是……就是我們羅家……”羅輕君吞吞吐吐地說道。

    吳世恭一下子明白了,羅輕君是為自己的娘家人來跑官的。于是他笑著點點頭,說道︰“朕會給你父親和伯父一個尚書、一個巡撫的。山東巡撫怎麼樣?沒辦法,你那伯父資歷確實淺了些,等以後吧!有機會也讓他能入閣。”

    對于當年嫁女的羅家來說,雖然未搶到正妻的位置,但現在也得到了一個貴妃,所以也沒什麼不滿意的。只是因為成為了貴戚,他們生怕以後沒有了實權,所以在今天,他們就是要通過羅輕君,來探一探吳世恭的口風。

    听到吳世恭答應了尚書和巡撫這兩個實權官位,羅輕君也頓時眉開眼笑,一副心滿意足的模樣。吳世恭微笑地看著羅輕君笑顏如花,心中卻在暗暗嘆氣︰當年這小丫頭也就是作為家族的犧牲品,作為政治聯姻嫁過來的,而現在還在苦心地為家族謀利,真有些可憐啊!

    而關于大平朝衙門的設置,這些天還在保密之中。新朝的衙門將不僅僅只是六部,衙門數量也將會大大的增加。所以說,一個尚書的位置,其實含金量就會下降許多。

    又因為司法權的剝離,巡撫職位的含金量也將會少上許多。而且大平朝的地方官員將實行聯合執政的做法,巡撫只是名義上的一省之首,並不能獨掌大權。所以吳世恭的承諾,其實並沒有听上去那麼好听。

    所以看到羅輕君的心滿意足,吳世恭也有些于心不忍。最後他又加了一句︰“把你娘家中的子弟也多報上一些,朕會在官位上酌情多加考慮的。”

    “多謝皇上!”羅輕君一遍行著福禮,一邊高興得心花怒放。

    吳世恭實在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就提醒羅輕君道︰“再怎麼說,你們羅家有了貴戚的身份,肯定是做不了首輔。更何況你還生了個皇子,所以羅家入閣也難。朕只能答應盡量照顧你們羅家,有些事,是朕也辦不到的。”

    “臣妾省的!”沒想到羅輕君毫不在乎地回答道,“其實皇上有這份心,臣妾可以有了這個面子,這就行了。臣妾現在可是吳家的人。”

    一听羅輕君的回答,吳世恭倒是一愣。原來這羅輕君早就明白這里面的關竅了,畢竟她也是官宦人家的出身。而今天之所以要向吳世恭來跑官,一是實在是拂不了家族里的相托,;二來是要看看吳世恭是否真心對她好。而吳世恭的回答,也讓羅輕君這個小姑娘是相當滿意。

    這倒讓吳世恭有些恍然大悟了。原來許多事,藏著捏著也並不算是太好,有時候只要誠懇地交流,很多事也許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棘手。

    “眾位妹妹!怎麼你們都來了?別影響了皇上的歇息。”突然門口又傳來了細聲細語。

    一看到是薛雨霏的到來,眾女立刻都站立了起來,向薛雨霏行禮問安。

    而吳世恭見到又來了一個,他是玩笑心大起,就打趣道︰“霏兒,你也是給朕送宵夜的嗎?”

    眾女的臉上頓時浮現出笑容。可薛雨霏卻被問得有些糊涂,她疑惑道︰“難道皇上餓了嗎?那臣妾就安排人去做。”

    “不用不用!”吳世恭臉上的笑意就更濃了,他又問道︰“那麼你也有事來找朕?”

    眾女頓時都忍不住了,都“咯咯咯!”地笑出了聲。

    “沒事!”薛雨霏被笑得更糊涂了,“就是听到皇上還在忙于國事,就過來提醒一下,要皇上早些歇息。”

    看著薛雨霏疑惑的樣子,吳世恭終于也忍不住大笑了起來︰“哈哈哈——!好!就听皇後的。朕今天就偷懶了。葉忠!把那些折子先搬下去,朕明日再看。你們也全部都留下,今天晚上就陪著朕說說話。”

    “啊!?”眾女立刻都是驚呼出聲,她們都知道︰等會兒吳世恭絕不會只是說說話這麼簡單的。

    還是身份最高的薛雨霏首先說話。她猶豫了一下,紅著臉,柔聲對吳世恭說道︰“皇上!來日方長!您明日還要上早朝。要不,就讓……”

    “揀日不如撞日!”吳世恭毫不猶豫地打斷了薛雨霏的話,“就全部留下。有了你們,朕就是‘從此君王不早朝’了又怎麼樣呢?哈哈哈——!”

    ……

    話雖如此,可第二天吳世恭還是起了一個大早。新朝伊始,百廢待興,吳世恭絕不敢懈怠。而在這些天,吳世恭更是忙碌得不行,連在汝寧定下的一旬一沐休的制度也都不能執行了,吳世恭天天是忙得暈頭轉向。

    而在早朝以後,吳世恭就立刻回了宮,抓緊時間批注昨日拖下的那些奏章。可沒批注了一會兒,卡羅琳所生的小兒子吳呈卿就虎虎生生地跑了進來,只有五歲大的他,也不管自己父親驚訝地眼神,直奔御書房的一間櫃子,之後從里面翻找出一個皮球。

    “誒!”見到吳呈卿要跑,吳世恭一下子竄了過去,一把抓住了他的後腰,把他提了起來。接著吳世恭就抱著這個混血兒小子,問道︰“誰讓你把球放在這里的?”

    不過看著自己的這個兒子,一副虎頭虎腦的可愛模樣,吳世恭也根本板不住臉了,忍不住在他的小臉上親了一下。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20:57
明末瘋狂 第九百零七章皇家家事(五)

看著自己的父皇,吳呈卿奶聲奶氣地說道:“爹!五哥、六哥說要帶孩兒玩球,讓孩兒進來拿的。”

可這話一說,吳世恭就聽到御書房的后門有了一陣響動。吳世恭抱著吳呈卿出了后面,就看到吳呈倜和吳呈儻這兩個雙胞胎熊孩子在“咯咯咯”地笑著逃跑。吳世恭頓時知道就是這倆個小子使得壞,于是就對著他們的背影大叫道:“別讓朕抓住!看來,你們倆是欠收拾了。”聽到了吳世恭的叫罵聲,這倆個熊孩子就逃得更快了。

吳世恭已經把整件事腦補完全,肯定是繡竹不讓這倆個熊孩子再玩球,他們就把皮球藏到了御書房中。而今天看到了吳世恭待在御書房中,他們就慫恿自己的弟弟吳呈卿來做炮灰,以此來逃避責罰和取得皮球。

“以后別學這倆個哥哥的壞樣。”吳世恭叮囑吳呈卿道。

“爹!那孩兒能玩球嗎?”吳呈卿一邊問,一邊緊抱著懷中的皮球。

看著吳呈卿期盼的眼神,吳世恭笑著答應道:“就玩一會兒!記住!別太累了。”

接著,吳世恭又問葉忠道:“朕的那些小子和丫頭們在哪里玩?”

葉忠連忙答道:“都在御花園里呢。”

吳世恭點點頭,抱著吳呈卿向著皇宮后面的御花園走去。一邊走,吳世恭就想起了,昨晚和今天,自己的嬪妃和孩子們,他們要到自己的御書房簡直就是暢通無阻,而御書房畢竟是機要重地,這樣的進進出出簡直也太隨便了些。于是他就訓斥葉忠道:“書房重地,怎么沒安排人手看管?就是你們難以阻攔,怎么朕連一聲通報聲都聽不到啊?”

一聽這話,葉忠就一臉苦澀,他苦笑道:“宮中的那些小太監,都是前朝留下的。奴才生怕他們弄出什么事。所以不敢安排人到皇上身邊服侍。”

“你小心是對的。但也不能杯弓蛇影。找幾個身家清白,歲數小,在前朝還沒有出來做事的小太監,給朕過目以后。先用起來吧!”吳世恭吩咐道。

“是!”

剛才這一打岔,就讓吳世恭想到了,已經有許多日子沒陪著自己的孩子們一起玩了。所以趁著自己現在興致盎然,他就要到御花園去看看他們。

自從吳世恭黃袍加身以后,他一改前明時,皇帝的子女都抱出皇宮,到宮外去撫養的規矩,就把自己的未成年子女都安排在宮中撫養。雖然沒多少時間來教育子女,可住在一起,也能加深全家人之間的感情。

吳世恭還決定了:以后自己女兒的出嫁。也不設置那種不倫不類的——公主府,要讓自己的女兒、女婿過正常的家居生活。說到底,吳世恭對自己的子女還是很溺寵的。

果然,當吳世恭抱著吳呈卿到御花園時,只見自己幾乎所有的嬪妃和子女都在御花園中玩。吳世恭把吳呈卿放下。看著他歡快地向兄弟姐妹們跑去。遠遠的,吳世恭又看到吳呈倜和吳呈儻躲在自己的母親繡竹的身后,笑嘻嘻地向著自己做鬼臉呢。吳世恭只能在心中笑罵一聲:這些小子、丫頭們看樣子都不怕自己啊!

見到吳世恭的到來,他的那些嬪妃和進入宮中拜見的一些貴婦紛紛過來行禮,而那些貴婦,她們大多數都是吳世恭的嫂子、弟媳和姐妹。雖然都是富貴人家出身,但是吳世恭的這些庶子兄弟姐妹生活得也不怎么樣。所以這些貴婦大多數都是來做夫人外交的。

吳世恭當然也要對這些貴婦敷衍幾句。不過對這些親戚,他本來就不太熟,所以也沒幾句話好說。反而是見到了自己的十九妹——吳云箐,吳世恭還能多說上幾句話。

那吳云箐身世也挺可憐。在孝期過后,吳云箐也成了婚,可是在這次李自成攻陷北京城的時候。她的夫家大多數都未跑出來,連吳云箐的丈夫都喪命于戰亂之中。于是吳云箐也就成了一個寡婦,而且連一男半女都沒留下。

對此,吳世恭也是無話好說,只能好言安慰了幾句。不過說到最后。吳世恭就為吳云箐做主,讓其擇人再嫁。在吳世恭的內心里,皇家的顏面是遠遠不如家人的幸福。不過話說回來,他的婚姻問題上的雙重標準也是夠嚴重的。

當嬪妃和貴婦們都散去以后,吳世恭突然看到御花園的角落里,有個小孩孤單地蹲在地上。吳世恭仔細地一看,原來也是自己的義子——薛呈安。

那薛呈安就是當年薛呈平送出京城時,薛濂找的那個替身小孩。雖然這么多年以來,薛府一直都把他作為薛雨霏親生子來撫養的,但是這次吳世恭歸來,這孩子才明白吳世恭和薛雨霏并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得知了這一殘酷的真相,這孩子的心理落差也是可想而知的。

吳世恭悄悄地走到了薛呈安的身邊,摸了摸他的頭頂,柔聲問道:“安兒!你怎么不過去玩?”

那薛呈安看到過來的是吳世恭,他就站了起來,眼淚在眼眶中打著轉:“父皇!安兒是外面領來的。”

“原來你是擔心這個啊!”吳世恭笑著安慰道,“其實父皇和母后一直把你當親生子看的。你千萬不要多心。不過你以后也要對長輩孝順,對兄弟姐妹恭愛。你知道小潔姐姐嗎?她也不是父皇的親子,可不是照樣與父皇有著父女情啊?好了,你這個男子漢不會不如女流之輩吧!”

“唔!”薛呈安使勁的點了點頭,答應道:“安兒一定會孝順父皇和母后的。”

“瑛兒!”吳世恭大聲叫道,“過來。”

作為孩子王的吳呈瑛聽到了吳世恭的呼喚,就蹦蹦跳跳地跑了過來:“父皇!”

“領著你的九弟一塊兒過去玩!你這個做二哥的,以后要多關心自己的弟弟妹妹。”吳世恭吩咐道。

“是!父皇!”吳呈瑛向著吳世恭行了一禮,接著他就拉著薛呈安的手,到孩子們中間游戲去了。

看著自己的孩子們都在無憂無慮地打鬧雀躍,吳世恭就欣慰地笑了。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20:57
第九百零八章 新朝新政(一)

    穹源元年元旦,大平朝建立,改國號“穹源”。同日,北京城舉行了盛大的開國大典。

    雖然因為京城殘破,又處在戰事之中,吳世恭諭令“簡辦”,但開國大典還是進行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

    禮部的司設監、欽天監、尚寶司、教坊司都行動了起來。而司設監相當于典禮的後勤部門,下設總理、管理、僉書、典簿、掌司、寫字、監工等員;欽天監的事務就是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歷法。有監正、監副等,向皇帝匯報所謂的“天意”;而尚寶、教坊這兩個部門一個負責設備的安置,一個負責儀式中的文藝演出。這幾個部門都是籌備“登極儀”的主要機構。

    京城的軍民也動員了起來,他們把整座京城打掃了一番。雖然內城中還是一片斷壁殘垣,但是散落的垃圾總是被打掃干淨了。再加上人口被俘掠,下水溝渠的疏通,蔓延京城一年之久的瘟疫也總算得到了控制,這也算是意外之喜吧!

    是日凌晨,新朝廷遣官告天地宗社。皇帝袞服(龍袍)祭先祖、神靈。開國大典也拉開了序幕。先要由禮部的官員分別到天壇、先農壇、太廟告知祖先。至時,鳴鐘鼓,皇帝袞服御奉天門(**)。而當身著黃色袞服的穹源皇帝吳世恭登上奉天門城樓後,登基儀式才算正式開始。

    早就等在奉天門前的官員都身著朝服,在“洪臚寺”官員的引導下。他們經過金水橋進入紫禁城。但這時他們還不能進入“皇極殿”,因為皇帝還在奉天門上做禱告,所以。大臣們只能留在午門外的廣場上。他們以“文東武西”的方式跪在御道的兩側,等祭告上天完畢後,從奉天門上下來。

    穹源皇帝吳世恭從奉天門城樓上下來後,進入皇極殿龍椅上就座。大臣們這才依官階高低魚貫進入,對新皇帝上表道賀。然後,次輔周延儒正式宣讀詔書,確認新皇帝的身份。一個新王朝就此拉開序幕。

    之後就是“外國”使節的恭賀等。

    不過在整場的開國大典之中。進行得並不算是十分順利。首先,御史周益倫在上表時,同時對吳世恭進行了——諫言。他提出︰吳世恭在新朝伊始。就納娶了前明公主和嬪妃,此行為即不利于掃清前明余孽,又是吳世恭這個皇上懈怠國事,沉溺于美色的證明。所以希望吳世恭對此悔改一二。

    這諫言讓吳世恭是勃然大怒。不是說這諫言沒有道理。而是對周益倫的行為相當反感。他明明可以在開國大典的前後上這個諫言的。今日如此做,簡直就是搏眼球,要挾自己嘛。

    其實周益倫這次諫言,是延自于前明科道言官的“優良傳統”,確實有著自己騙廷杖、搏一下的私心。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文官集團對于新朝君權範圍的一種試探,還有對限制君權手段的一種“試運行”。

    而吳世恭首次遇上前明科道言官使出的“核武器”,也同樣是勃然大怒。如果那諫言是針對著國事,吳世恭倒還可以忍受。但這諫言完全是皇家私事,這就讓吳世恭難以容忍了。在怒火之下。吳世恭當即下令把周益倫拖出去斬首。還好,吳世恭終于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在最後一刻刀下留人,下令把周益倫禁足在他的宅子里軟禁起來,待後發落。

    不過周益倫的此行徑,也讓吳世恭堅決了改革御史台這一機構的決心。

    而在“外國”使節的恭賀中,吳世恭也同樣遇上了無禮的舉動。

    現在的北京城,其實稱得上是“外國”使節的只有兩批。一批是南明派來談判的使節;另一批是遺留在北京城內朝鮮國的使者。而這兩位使節都未在恭賀時,行那三跪九叩大禮。

    南明派來的使節,他不肯下跪倒還情有可原。畢竟這使節是前來談判的,不是來歸降的。所以這南明使節是決不肯向吳世恭磕頭稱臣的。所以吳世恭見其無禮,也就是把他驅趕了事,連重話也沒有說上一句。

    而那朝鮮國的使者,本來是常駐在北京城的。雖然現在的朝鮮早就歸降了滿清,但是深懼天朝威嚴的小國——朝鮮,還是害怕日後大明朝來伐師遠征,因此,他們還是偷偷派遣了使者常駐的北京城,以此來騎牆觀望。

    沒想到李自成的大順軍和清軍是紛至沓來,那使者當然不敢公開露面,所以到了最後,他也逃到了京城外城,也同樣的活了下來。

    而這次大平朝的開國大典,為了撐門面,也就讓這位朝鮮使者上朝恭賀。沒想到那位朝鮮使者倒是硬氣了,死活不肯下跪參拜。

    也不怪這朝鮮使者眼皮子淺,他以前的活動範圍也就是在北京城附近,在一年前,他甚至還不知道,這天下還有吳世恭的汝寧軍呢。所以他就對這個新王朝信心不那麼足。在他看來︰南明是正朔,滿清是現在朝鮮的宗主國,受到南北夾擊的大平朝怎麼也不會好受的。

    再說,就是失禮在先,現在的大平朝也騰不出手來懲罰朝鮮,那將來的事就到將來再說吧!起碼現在自己不能為朝鮮招惹禍害,畢竟現在那朝鮮使者的家人都在漢城呢。

    而吳世恭對那朝鮮使者就毫不客氣了。在斥罵了一通以後,他立刻下令把那使者亂棍打了出去。並且還告知那朝鮮使者︰大平皇帝很生氣,會派兵去朝鮮小國算賬的!

    可在當時,滿殿文武和那位朝鮮使者,除了深知大平軍戰略的寥寥幾人,其他所有的人,都沒把吳世恭的這番話放在心上。

    在那幾幕不愉快的場景過去以後,典禮就進行得比較順利了。

    待到午時,君臣簡單用完飯以後。穹源皇帝吳世恭與重臣上奉天門觀禮,開始觀閱閱兵式和君民同樂。在晚間,又與重臣國宴慶賀。整整是忙碌了一整天。

    而在第一天的典禮之後,從正月初二開始,吳世恭召集了所有的嬪妃和皇子、貴戚代表、包括前明太子和皇子在內的,前明勛貴代表、內定的各部侍郎以上的官員和在京協副統領以上的武官一起,在皇極殿宣布新朝的首批新法令和新政。

    由于此次大論政的內容很多,持續的時間也足有三整天,所以吳世恭就為每位參加大論政的人都安排了座位。從此以後,“坐以論政”也開始成為一個慣例,官員們除了在大朝會的時候,將不再站立著商議國事了。這也是大平朝對治國文武們,一種尊重態度的體現。

    先說新法令。這次吳世恭將向全天下頒布《大赦令》、《招賢令》和《惠恩令》。

    首先是《大赦令》︰

    《大赦令》,其核心思想就是︰在穹源朝成立之前,所有叛亂的南明小朝廷、李自成的大順軍和張獻忠的大西軍、其他各營造反的農民軍、遼東滿清政權、關外蒙古部落等,只要放下武器歸順大平朝,以往的罪行就將既往不咎。如還是負隅頑抗,或者發動新的叛亂,那大平朝將會從重治罪。

    當然,在這個核心思想中,像南明小朝廷、李自成的大順軍和遼東滿清政權等等等等,是絕對不可能放下武器歸順的。可為什麼要把這些內容寫進去呢?不是大平朝想要過過嘴癮,而是要安撫那些已經歸順大平朝的那些原造反人員和前明官員,表明了大平朝絕不會秋後算賬。所以這就是個對內而不對外的《大赦令》。

    而在《大赦令》中,有三點內容就比較關鍵︰

    一、對于以後與大平朝敵對的南明小朝廷、李自成的大順軍和遼東滿清政權等,他們的首領和文武該如何從重治罪?在《大赦令》中並沒有明確,這也為以後大平朝的靈活處置留有了余地;

    二、關于前明皇室、皇族和勛貴的安置。前明的皇室和皇族,如果不加抵抗,歸順新朝,那將在剝奪一定的財產以後,封爵榮養。如果起兵造反,那將滅族並沒收所有的財產。

    例如︰太子朱慈霃,將封為大平朝國公,崇禎皇帝的其他倆位皇子和前明親王,將封為侯爵,郡王將封為伯爵,以下的皇族成員將轉為平民。

    所有有封號的皇族成員,除了保留每人五十畝的土地之外,其余的土地將全部沒收。而且還將以親王五萬兩、郡王二萬兩的價格……以下類推,繳納贖罪銀。

    而這些前明皇族的新朝爵位,將沒有祿金。也就是說,就只是一個榮譽稱號。而且這是一種每代遞退的爵位。比如︰公爵。下一代將會是侯爵,再下一代將是伯爵,之後將轉為勛爵。而到了勛爵以後,每代都可以保留這個名號,以此來證明其“身份高貴”。說到底,這位爵位就是讓他們看起來好看些,實際上是沒有什麼大用的爵位。

    而前明的勛貴也是如此,他們也將保留前明的爵位,每代遞退,沒有祿金。但所有歸順勛貴的家財將不會沒收。這也是吳世恭的親戚,有著太多前明勛貴的緣故吧!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20:58
第九百零九章新朝新政(二)

    比較例外的是前明太子朱慈霃。吳世恭將會奉送他三萬兩安家費,並且等到鳳陽收復以後,把其全家安置在朱家老家,為大明皇帝祭祖守墳。而且朱慈霃的爵位也將只會遞退一次,等到退到侯爵後,將不再遞退,一直保留著這個爵位。

    在大平朝成立之前,許多人,甚至有一些前明官員都向吳世恭密奏︰要從肉體上全部消滅這些前朝余孽,防止有人以他們為號召,舉兵造反,威脅到新朝的統治。不過到了最後,吳世恭還是選擇了這種比較“溫和”的處置方法。

    看起來吳世恭是有些婦人之仁,不過吳世恭也有著自己的想法。畢竟有野心的前明皇族數量較少,許多人都安于享受,沒膽量再提著腦袋造反了。

    而且現在大平朝治國的總原則就是——穩定。如果把前明皇族殺得血流成河,總會造成一定的人心惶惶。甚至有些要歸順的前明皇族都要抵抗到底。這麼一來,其實是造成大平朝不安穩了,起碼也要花費大量的軍力和財力。

    還有一點,汝寧軍崛起的速度太快,幾乎是把前明的官員全盤接受。而在這些人之中,根本分辨不出誰有異心。如果有這那些前明皇族作為吸引,讓一些有異心的人一起舉兵造反。大平朝就可以聚而殲之,反而可以事半功倍。

    說到底,就算那些前明皇族真的是造反迭起,吳世恭也可以等到消滅了南明、滿清、大順和大西以後。再來個最終解決嘛!當然,這些前明皇族如果老老實實。吳世恭也不想用那狠辣手段的。

    三、在《大赦令》中,也把滿清和蒙古部落包括進去了。其實這就是一個伏筆,為吳世恭以子虛烏有的“黃金家族”身份,統治關外的蒙古部落和遼東女真,做好一定的輿論基礎。當然,這對天下的漢民是絕不能公開的。

    其次是《招賢令》︰

    《招賢令》的核心內容也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只要在大平朝建立之前的,所有秀才以上有功名的士子,只要提出申請。都可以在大平朝做官。

    完全可以這麼說,這個法令一頒布,就將會震動整個天下。這將把天下的讀書人一掃而空,讓天下士子皆歸心。

    當然,這里有兩個技術性的問題需要解決︰一個是有沒有這麼多的官位?畢竟天下秀才以上的士子有著幾十萬人;另一個是國家的財政支出是否吃得消?因為這麼多官位的俸祿,將會是一筆龐大的數字。

    關于官位問題,本來大平朝就將會建立起很多新衙門。再加上地方最基層的政權機構,將從縣一級下放到鄉一級,這將多出來十幾萬的新官位。而且大平朝還將在每個鄉、縣,建立起國立的學堂和醫館,許多士子經過專業培訓後,也將會到這些學堂和醫館任職。

    至于財政問題。大平朝就將鼓勵工商業發展了。與前明不同,包括皇族在內的,大平朝所有人都將納稅,而且工商稅的額度也將提高到十分之一。

    而且也並不是所有的士子都願意出仕的,畢竟有些人或者年老體弱。或者“心向前明”。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多余的官員也會自然淘汰。大平朝也將恢復到正常的官員數量之中。

    不過在《招賢令》中,有著四大重要改變︰

    一、科舉制。在未來十年中,原先采用八股文的科舉制就會得到逐步改革,最終將采用分級考試,限制年齡的方法。

    大平朝將逐步推行全民教育。只要適齡男童,都將進入一級學堂學習三年。在三年結束後,將考試選拔,挑出一部分優秀的,進入二級學堂學習。以此類推,一直到最高級的五級學堂。這其實就是現代小學、高小、初中、高中和大學的翻版。就是通過這樣的層層考試,最終選拔出優秀的人才,充為朝廷官員。

    當然,細則也就不詳敘了。而大平朝的做法,不僅僅是選拔人才,而且是要做到全民掃盲。不過這也要看朝廷的財政收入,更是要一步步來。吳世恭估計,如果能在二十年內達到一個雛形,那就可以很滿意了。

    二、科舉內容。在新科舉的內容中,一開始,《四書五經》還是佔有主導地位,而且對外聲稱還是進行著儒家教育。但是在其中,吳世恭還是塞進去相當多的私貨的。

    新科舉將分為五個科目︰文學、品德、算術、自然和體術。其中文學和品德當然都是自《四書五經》而來,最多加上些忠君愛國、集體主義等教育內容。而算術和體術,本來的科舉對此不很重視,但這兩個科目還是在儒家六藝之中,所以加入此內容還算是說得過去。至于自然,也無非是幾何、物理和化學的集合體。為了加強學生畢業後工作上的能力,知道些這樣的知識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也未遭到太多人的反對。

    尤其要指出體術。吳世恭並不是讓學生單純地去上體育課,他是把軍事訓練貫穿到了體術科目中。實際上是進行一種全民軍事訓練,為萬一發生的全民軍事總動員做好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吳世恭加強教育的做法,所有的文武官員都是清一色地贊同。最多是在某些科目的設置上有些微詞。

    三、官位設置。因為大平朝多了鄉一級的機構,所以官員的分級將會增多。所有的新任官員也將從基層做起,特別優秀的,才會在朝廷和地方來回任職。以免原先的科舉那樣,一旦金榜題名,就入翰林院高高在上,不接地氣,不知民間實情。

    而且大平朝還將打破官和吏的分界線。一些吏員的頭目,將成為最低級的官員,而吏員中優秀的,也可以提拔成為官員。其實這也是現代公務員制度的一種雛形。

    四、任官資格。大平朝任官者,除了在五級學堂畢業者中考試選拔之外,還有退役的超齡武官有資格任職。這也是提高軍人地位的一種方式。當然,工匠中有著大匠稱號者也可以任官,不過他們最多也就是做個技術官員。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20:58
第九百一十章新朝新政(三)

    最後是《惠恩令》了。

    《惠恩令》的一部分內容是新皇登基的常用套路。比如說︰大赦天下、開恩科等。

    而另一部內容就比較震撼了。在《惠恩令》中提出︰永久取消人頭稅、取消徭役、逐步取消奴隸制等。而且開始提倡人口有限的流動。

    值得注意的是,《惠恩令》中並沒有“免天下錢糧一年”的內容。不過因為取消了人頭稅和徭役,百姓的負擔其實已經大大減輕。

    尤其是徭役,這是古代百姓的一個沉重負擔。但是由于官府也需要大量的勞力進行些“公共事務”,如果用銀糧雇佣勞力,那官府的財政壓力也將會變得很大,所以這也是古代的一大社會矛盾。

    而大平朝雖然取消了徭役,但又規定了︰每個男丁在一生中將服兵役三年,其實這也就是變相的一種徭役。反而是因為全民都要參軍的緣故,能盡量保證軍人的地位不會下降。而且大平朝的軍隊,也將采取職業的軍官、軍士加服兵役的義務兵相結合的方式,保證軍隊的戰斗力和動員能力。

    至于取消奴隸制和人口有限的流動,無非是減少階級矛盾,鼓勵工商業的一個舉動。不過這些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吳世恭也就準備,規定一個期限,再逐步地施行這項法令。

    而在《惠恩令》中,吳世恭首先采用了“華夏人”的概念。只要是遵循“華夏正朔”的所有人,不分民族、膚色等。都是大平朝的子民,在大平朝享有平等的權利和義務。換句話來說︰就是信奉中華價值觀。學習華夏文化的所有的人,都是“中國人”。這也是吳世恭模糊自己蒙古血統的一個舉動。

    當然,不信奉中華價值觀的“蠻夷”,將不受到大平朝的保護。如果剝奪那些“蠻夷”的財產,或者俘掠他們為奴,那……反正自己可以想象。

    宣讀和解釋了新法令以後,吳世恭開始宣布大平朝的新政和朝廷機構設置。

    首先,吳世恭就明確了皇族的定位問題。之後。他就宣讀了一長竄受封的皇族成員名單。例如皇後薛雨霏、太子薛呈麟等。

    比較滑稽的是,除了追封自己的親生母親以外,吳世恭還冊封了倆位太上皇、倆位太後,分別是自己的父親吳惟忠夫妻和岳父薛濂夫妻。而其中父親吳惟忠續弦的那位新侯夫人,她的歲數竟然比吳世恭還小,不過這次照樣被冊封為太後。

    不過在其中,還是有個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太子薛呈麟的姓氏問題,這次他依然沒有改姓為“吳”。而這個問題,說得夸張一點,一旦處置不當,可能就會動搖國本。但是吳世恭依然未提,而眾文武也這麼含糊了過去。看起來也只能延後解決了。

    但是接下來吳世恭對于皇位的一些決定,就震驚了在座所有的人。

    一、皇帝的退休制。吳世恭規定了︰皇帝年滿六十將會退位,不再處理國事;

    二、繼承人的次序和資格。皇位的繼承人將遵循嫡長子的規矩。包括皇帝在內的所有皇族成員和官員不能改變。

    而即位的新皇帝也要遵循以下規矩︰年滿十六周歲;通過文事武功的考核等。一旦不符合要求,就將成為“虛君”,由內閣暫時總理國事。內宮絕不可以干政。如果皇位繼承人的智力和品格有重大缺陷。那就將順補等。

    三、皇帝的退位制。一旦皇帝怠于國事或者胡亂理政,搞得民沸人怨。可由內閣提出彈劾,再由重臣通過,最後全民公決通過,逼迫皇帝遜位,交由繼承人順補。

    這一制度,其實就是逼迫著皇帝勤政。而且要關心統治階級的利益和民間疾苦。不再出現前明那種三十年不上朝或者木匠皇帝的奇葩。

    四、全民公決制。每五年,全民都將對皇帝的執政做一公決。如公決的票數太低,將對皇帝做出︰警告等處罰。當然,最高的處罰就是要皇帝遜位。不過還有一點,如果連續幾位皇帝都因為票數太低而遜位,那將啟動取消皇位的全民公決。

    一旦這個全民公決通過,就將取消皇帝制,以後也將不再設皇位,國家將轉為共和制。所以說,吳世恭所創建的也就是個“最終皇朝”。

    可以看出,如此重大的皇權改動,將對皇帝提出很高的要求,也是君權的一大讓步。不過吳世恭就考慮得比較遠,他是為未來家族的延續做準備呢。

    吳世恭相信︰憑著他開國君王的威信和能力,吳世恭本人和子孫這幾代人的皇位,應該是沒有威脅的。但吳世恭不能保證,將來皇族中不會出一個不孝子。與其到時候亡羊補牢,還不如現在就防微杜漸。

    還有一點,有了這樣的制度,起碼也給天下百姓多了一個選擇。萬一他們活不下去,他們也可以通過全民公決把皇帝趕下寶座,起碼不會鋌而走險造反了。這也有利于國家的穩定。說的極端一點,就算是吳世恭的後人失去了皇位,他們還是能保存著家財富貴度日的,起碼沒有性命之憂。要知道,原先那些亡國之君的下場可都是很悲慘的。

    接著,吳世恭解讀了新朝勛位和官員職責問題。

    大平朝的勛位,除了公、侯、伯三個爵位以外,另有一個勛爵。而爵位的獲得有兩個途徑︰一是戰功;二是入閣為相。

    而戰功獲得的勛位將世襲罔替。入閣為相的勛位,除開國和立有極大功勛之人,一般只由本人受勛。不過所有的勛位,也只是身份的象征。朝廷將不發俸祿,只給予榮譽稱號。反正這細則將在以後確定。

    關于官員,首先確定的就是重臣。以後在朝廷中,內閣諸相、所有侍郎以上官員、各省巡撫、各藩地總督、十位大司寇(大法官)、十五位都督府提督,以及一部分勛貴代表和御史台高級御史,還有國老(就是致仕的內閣宰相)將為朝廷的重臣。而這些重臣將共同治國,不以論政而治罪。

    而對于知府、知縣等親民官的考核和升遷,將以以下的標準來進行︰

    經濟狀況和錢糧稅收。對于每個地區,每年的財政稅收都將比較排名。排名高的親民官將優先升遷。這也將杜絕前明那些親民官,不收官紳稅收來邀名,最後導致朝廷財政崩潰的惡果發生。

    民生。每個地區都將力所能及地開設學堂和醫館,讓治轄的百姓可以接受教育和醫治病情。其他還有一些方面,比如提高百姓的收入、興修道路和水利等,也將歸于民生之中。

    穩定。每位親民官要對治轄內的治安負責。盡量不引起群體事件,尤其防止造反和盜匪橫行的狀況發生。如情況危急,親民官可以要求當地駐軍來幫忙。當然,如遇上災年,親民官也可以要求駐軍共同救災。

    其實大平朝關于官員的一系列要求和規定,無非是要增加朝廷的財政收入。而要增加收入,固定的田畝所產肯定提高不了多少,所以也就變相地要求這些親民官,要扶持工商業的發展。同時,工商業的發展也能夠增加百姓的家庭收入。最終就是要做到——國富民強。

    最後,吳世恭就宣布了朝廷新的各大衙門以及各部主官。

    因為此項內容很多,所以這里也就簡單介紹一下。對于前明六部九卿的設置,大平朝將會大大地擴編,以此來加強朝廷的中央集權,也使得各衙門的設置更加合理。

    先說禮部︰禮部將分離出三個二級局——學政局、教化局和醫藥局。學政局就是管教育考試的。而教化局就是原先汝寧軍的宣傳司。至于醫藥局,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功能。不過在醫藥局中,將有保障老弱婦孺的一個部門。而這三大局的局長,都將領禮部侍郎餃。

    值得一提的是醫藥局的局長,她是大平朝重臣中唯一的女性,就是楊狗蛋的夫人——楊氏。

    而禮部的主要功能,也將轉變為類似現代的外交部。而禮部中新設有一個司,名為“理藩司”,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指導大平朝向外殖民擴張的。

    戶部︰戶部也將分離出三個二級局——稅金局、儲備局和證券局。之所以如此設置,是因為大平朝的財政將實行“收支兩條線”的政策。因此可以這麼說,原先戶部的權利將會被大大地削弱。

    而儲備局將履行現代中央銀行的職責。以儲備的金銀等貴金屬作為本金,發行銀鈔、銀元以及各類輔幣。當然,儲備局也將適當地發行國債。除此之外,儲備局還將管理糧食等戰略物資的儲備,準備隨時能供應戰爭和救災所需的戰略物資。

    至于稅收,將采取全民納稅的原則。不過大平朝也將新設置幾個新稅種。比如礦藏開采的資源稅、酒稅、海貿稅、商品的印花稅等。總之一句話,大平朝的稅收主體,將逐漸從農業稅轉變為工商稅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