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大明海寇 作者:寒風拂劍(已完成)

   關閉
忘情痞子 2015-2-7 19:47:0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160 635571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5-3-6 14:25
第七十五章 忠良之臣

    另外楊嗣昌和劉宇亮以及陳新甲這會兒都已經被崇禎下旨抓了起來,關在了刑部大牢之中,根本不用去找,直接佔領刑部大牢就把他們拿下了。

    于孝天對於能抓住這些人,當然是十分高興了,這些人可以說是他踩著上位的台階,如果不少人跑掉的話,肯定對於以後他控制朝堂不太有利,而且他需要這些人項上人頭,來平天下人的怒氣。

    盧象升的死,這些人之中楊嗣昌、高起潛、陳新甲等人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另外還有保定巡撫張其平現在沒有歸案,接下來于孝天已經打定主意,要把這廝也一併拿下幹掉。

    就在于孝天控制京師之後,軍事行動不斷展開的同時,輿論方面的行動也如火如荼的同時在進行著,隨著京師的局勢逐漸被于家軍控制住,市面上也開始變得安寧了一些,于孝天在下令京師繼續維持戒嚴狀態的同時,也開始派人傳召京師之中的各處朝官,到他的指揮所參見於他。

    這些朝官們這些天日子過的著實不好,一個個都提心吊膽,不知道于孝天入京之後改回如何處置他們,而且他們也聽聞風聲,于孝天在入京控制了內城之後,便已經開始了一場搜捕,不斷有官員的家被抄沒,全家上下都被帶走。

    這就更加深了他們的恐懼,想來他們混到這個地步也算是相當不易,誰不是寒窗苦讀十數年才好不容易中了個舉人,然後又殫精竭慮的混跡於官場之中,一步步的爬到目前他們的位子上,可是這一朝醒來,天下卻變了,皇帝被困在了皇城之中,原來的叛將于孝天卻入主了京城。

    現如今當朝皇帝說了似乎已經不算了,這于孝天倒是成了京城之中說了算的人物,那麼他們未來該面臨著什麼樣的結局,誰也不清楚,只能戰戰兢兢的呆在家中,等候著命運對他們的發落。

    其中絕大部分人這個時候已經打定了主意,只要于孝天願意留用他們,他們願意立即倒戈站在于孝天這邊,為于孝天接著幹事,只要能讓他們繼續當官,那麼一切都好說。

    當聽聞于孝天在原來的兵部衙門召見他們,其中絕大部分人都趕緊收拾了一下,穿上了官袍,各自坐轎或者步行,很低調的趕往了兵部衙門聽命。

    于孝天端坐在兵部衙門大堂之上,冷冷的掃視著眼前站著的這些戰戰兢兢的大明的朝臣們,心中是頗多的感慨。

    這些人比他預想的來的還要多一些,幾乎點到名的差不多都到了,只有極個別性情耿直對大明忠心耿耿大臣這一次沒有接受他的召見,沒有前來這裡見他,幾乎有八成以上的朝臣,都恭恭敬敬的站在了兵部大堂之中,因為這裡地方較小,有些官階低的,乾脆就站在了大堂外面的台階之下。

    幾乎所有人在進入大堂之後,雖然相互見面之後,臉上露出了一絲尷尬的神色,可是卻很快都調整了一下心態,步入大堂站定,眼觀鼻鼻觀心,擺出了一副恭恭敬敬的姿態,低眉順眼的等著于孝天發話。

    于孝天看著這些人就很是來氣,這幫傢伙吃的是大明朝廷給的飯,那著大明朝廷給他們開的俸祿,但是卻沒幾個人在老老實實的為大明做事。

    這幫人在他未攻入京城之前,整日裡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的進行相互傾軋,怎麼能朝上爬,怎麼踩人,卻根本沒有幾個人真正的在為大明的未來著想。

    歷史上李自成進京之後,這幫傢伙屁顛屁顛的跑去午門外面跪著勸進,讓李自成登基稱帝,趕緊捧李自成的臭腳,但是沒想到李自成大索京師,把他們不少人打的半死,抄光了他們的家財,有些人乾脆就直接被幹掉了。

    後來建奴入關,這幫人利馬又倒戈投降了建奴,開始為那些韃子們鞍前馬後的拚命幹活,以前他們的那種拖沓一掃而空,一個個露胳膊挽袖子,大干特干,生生幾年光景,就替韃子們打下了江山。

    現如今他的出現,改變了一切,隨著他的入京,這幫人立即便倒向了他,跑來捧他的場子,光看著這幫傢伙各個擺出的這幅恭敬的態度,就看得出他們打的是什麼主意。

    于孝天忍不住想要罵人,甚至於有一種當場把這幫人全部殺光的慾望,但是最終他還是強自忍住了這個念頭,因為眼下他還需要這幫人替他做事,大明目前已經大亂,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完全處於一種無政府狀態太長時間,就算是這個機器存在很大的問題,但是只要轉著,就比完全停滯下來要強。

    更何況他需要這幫人為他說話,暫時他還不能登基稱帝,需要這幫人以大明的朝臣的身份,來替他做事,暫時把各種事情先運作下去,至於以後這些人該何去何從,那麼就看他們以後的表現了。

    於是于孝天清了清嗓子,整個大堂之中頓時變得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趕緊豎起了耳朵,做出了一副洗耳恭聽的架勢。

    于孝天站起身,走了下去,站在大堂之中,開始了他的說辭,其實他這番話並無多少營養,更沒有多少新意,他還是堅持當初他拋出的那片檄文的口氣,斷然否認他此次攻入京師,乃是謀反作亂,堅持陳明他這麼做,乃是為了清君側,為大明朝廷清除朝堂之中的那些奸佞之輩。

    現如今他已經入京,控制了京城的大局,也已經逮捕了一批奸佞之徒,那麼目的其實已經達到,讓眼下的這些超沉們不必太過擔憂,該幹什麼,還要繼續幹什麼,不能這麼停下來什麼都不做。

    大明眼下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望這些朝臣們不要因私廢公,要先回去把事情辦起來再說,至於接下來該怎麼辦,就聽他的招呼好了。

    這些大臣們一聽于孝天這個說法,一個個都頓時長長的鬆了一口氣,他們今天來,其實是非常擔心的,擔心于孝天這次召見他們,乃是一場鴻門宴,會趁機把他們一網打盡,但是他們卻又不敢不來,因為不來的話,他們怕惹怒了于孝天,立即把他們抄家問斬,那樣的話就更倒霉了。

    所有人今天過來,就是想要看看風向,聽聽于孝天到底打的是什麼主意,下一步要如何處置他們,當于孝天表態,暫時不會動他們,讓他們繼續留任,各司其職幹下去,並且保證只要他們不亂來,就不會動他們,也不會抄他們的家,這就讓不少人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只要不殺他們,不抄他們的家,還讓他們繼續留任,繼續幹下去,這官繼續當,那麼跟誰幹倒是不重要了,現在誰都心裡面跟明鏡一般的清楚,眼下京師之中,皇帝說了已經不算了,而是這個于孝天說了算,雖然于孝天乃是一介武夫,被這麼一個丘八騎在頭上發號施令很讓人不爽,但是本著明哲保身的原則,這幫大臣們還是忍了下來。

    但是就在于孝天說完這番場面話之後,卻有一個人站了出來,此人對于孝天怒目而視,大聲喝道:「于孝天!我來問你!你口頭上說的倒好,說什麼清君側,但是你如此行徑,乃是觸犯天威之舉,你這麼做將當今聖上置於何地?恐怕你口頭上說的漂亮,實際上你恐怕是另有打算吧!想要我等為你效力,休想!

    我奉勸你一句,天理昭昭,你如此行事,遲早會遭報應的!這大明天下,豈是你這等小人可以玩弄於股掌之中!」

    這個人指著于孝天便是一通罵,可以說是聲振屋瓦振聾發聵,震得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側目,其中部分人臉上露出了欽佩的神色,但是也有人露出了一副看傻子一般的神色,當然也有人臉上露出了一絲憐憫的神色,認為這一下這個傢伙今天算是要死定了。

    這于孝天是何人?這傢伙可是連聖旨都敢違抗,悍然率兵北上,以孤師硬撼建奴十萬大軍,並且將其摧而滅之,並且敢於對官軍動手,將吳襄都給陣斬了,還悍然發兵攻入京城,你這個傢伙居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如此對他破口大罵,簡直就是找死,純粹的嫌死的慢呀!

    就連于孝天也被罵的一愣,感到很是新奇,這大明朝官之中,還真有這種不怕死的人存在,就在這樣的大庭廣眾之下,把他罵了個狗血噴頭。

    但是于孝天聽了這一通罵之後,卻非但沒有生氣,反倒是露出了笑容,轉過身看著這個出列怒罵他的官員,只見這個官員身穿青色公服,胸前的補子上繡的是一隻鸕茲,便可以看出,此人官銜並不高,僅僅只是一個六品官。

    而此人年紀大概最多只有四十歲左右,面色白皙,留著三縷長鬚,長相相當端正,頗有點儒雅的風采,但是這會兒他的表情卻帶著怒色,破壞了整體的協調,這會兒正對著于孝天怒目而視,露出了一副大義凜然的架勢。

    「你是何人?」于孝天淡然對這個罵他的官員問道。

    「某乃是吏部主事劉工旺!」這個官員怒聲答道。

    「罵得好!今天于某終於見到了有人敢於當著于某的面,來罵我之人!佩服!」于孝天淡然一笑開口說道。

    「你這等逆臣賊子,天下人人得而誅之,劉某身為大明朝臣,只恨手中無兵無卒,不能替當今聖上誅除你這樣的逆臣,只能逞以口舌之快,要殺要剮悉聽尊便!」這個劉工旺接著罵道。

    (閨女的病出現了反覆,腸梗阻,前兩天通了,但是昨天又堵上了,疼的小傢伙一天一夜都睡不著覺,一直在哭,心疼死我了!老天爺,開開眼吧!別折騰我閨女了,有什麼衝我來吧!

    感謝這幾天還在一直支持我的諸位弟兄們,感謝大漠笑春風、wdj1972、可道吾、厚厚的牡丹江幾位弟兄的打賞!)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5-3-6 14:48
第七十六章 還有誰

    于孝天的臉色緩緩的沉了下來,但是卻並未表現出惱羞成怒的樣子,而是嚴肅的搖搖頭道:「你這麼罵我不對!恐怕是劉大人對我于某誤會太深了!」

    「有何不對?難道劉某罵錯了不成?你屢屢抗旨,而且舉兵造反,攻打京師,囚禁當今聖上,難道你還不是逆臣賊子嗎?」劉工旺一步不退,緊盯著于孝天反問道。

    于孝天走到這個劉工旺面前,盯著他的雙眼凝視了一陣,而劉工旺也毫不退縮的直視著于孝天的雙目,絲毫沒有露出怯意。

    于孝天不由得心中暗叫了一聲好,開口道:「好吧,那麼今日我于某就和你辯上一辯!你說我是逆臣賊子!那麼我來問你!我錯在何處?

    我于某身為大明武將,這些年來,于某先是平定東南沿海,為當今朝廷誅殺海寇,還沿岸百姓以太平日子,我這麼做可算是逆臣賊子嗎?」

    劉工旺搖頭道:「你身負皇恩,做這些事情,本就是你分內之事,當然算不上是逆臣賊子!但是……」

    「不要但是,等我問完再說!好吧,我再來問你!登萊孔李之亂的時候,當今聖上下旨招于某率軍北上平亂,于某率軍出生入死,終將叛軍討平,這可算是什麼?」

    劉工旺點頭道:「這也乃是你分內之事!」

    于孝天點點頭:「說得好!建奴入關,南下兩千里大掠四方,擄去財貨人口牲畜無數,屠殺百姓無數,我大明北方數十萬官軍卻不能御,唯有盧軍門一心抗敵,卻又被奸人所害,建奴飽掠之後要出關歸去,但是官軍上下卻無人能擋,當今的官員更是視而不見,只想著縱敵出關,視數十萬被擄大明子民為無物。

    于某身為大明武臣,不甘心讓建奴如此猖獗,故此率軍北上抗擊建奴大軍,雖然並未奉旨前來,但是于某可有錯嗎?這可算是謀逆之舉?」

    劉工旺聽到這裡,臉上的表情開始稍稍舒緩了一些,點點頭道:「你這麼做,確實並無大錯,但是你卻還是抗旨不尊,但是有情可原!」

    于孝天這會兒臉上露出了怒色,聲音也提高了一些,對劉工旺繼續問道:「于某率領孤師北上抗擊建奴,陳兵於天津衛,屢屢上奏朝廷請餉請糧,但是當今朝廷,可給于某撥發一文一糧了嗎?

    反倒是楊嗣昌之輩,卻公開蠱惑當今聖上,非但不派援軍助我,反倒是要讓官軍趁著我軍與敵交戰之際,側擊我軍,絕我後路,夥同建奴大軍,試圖將我覆滅!這我可有錯?」

    劉工旺這會兒臉色有點尷尬,但是強撐著說道:「楊嗣昌如此行事,乃是看透了你此行的險惡居心,但是其做法確實有錯,當今聖上已經將其逮問!已經還你公道!」

    「好好好!好一個公道!哈哈!劉工旺,難道你眼中的公道,就是這個嗎?我數萬兵將的性命,被這些奸佞之徒視為無物,這就是公道?不發一兵助我禦寇,不撥一文軍餉,不撥一粒糧食於我,這就是公道?

    好吧!我于某認了!即便如此,于某還是率領麾下將士,在天津衛浴血奮戰,最終將建奴大軍擊潰,救下了數十萬被裹挾的百姓,這麼做也是謀逆嗎?」

    劉工旺這會兒臉上已經露出了尷尬的表情,但是卻沒有否認,搖頭道:「你如此功勞,當然乃是大明百姓之福,不能算是謀逆!這一點誰都不能抹殺你的功勞,但是……」

    于孝天狂笑了起來,在大堂之中來回踱了幾步,回到劉工旺面前,怒視著劉工旺道:「沒有但是!那麼我再來問你,朝廷看到于某建立如此功勳,可給我麾下將士一文賞錢了嗎?可給于某一絲嘉賞了嗎?

    我于某尚未清剿殘寇,朝廷非但不趁機派兵清剿潰散的建奴殘寇,反倒卻派兩路大軍突襲我于某麾下剛剛結束一場大戰的大軍,試圖將我等一舉屠滅,幹出了天怒人怨、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想我麾下那些將士,隨我一路北上忠君報國,不少人沒死在建奴韃子的手裡,反倒是倒在了我大明官軍的刀下,也幸好于某麾下兵將悍勇無匹,僥倖未能被官軍討滅,難道這就是朝廷對待我等功臣的做法嗎?

    我于某萬里迢迢率部趕來替朝廷禦寇,但是朝廷卻如此待我,皇天在上,人在做天在看,朝中奸佞橫行,如此禍國殃民,如此下去國將不國,于某這才前來清君側,我于某何錯之有?

    而你劉工旺卻開口閉口,我于某乃是逆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你劉工旺現在去大街上問一下京師的百姓,在他們眼中,我于某可是逆臣賊子?他們可要將我誅之?

    老百姓心裡有桿秤,誰在為他們做事,他們看的最清楚,公道自在人心,你劉工旺說我于孝天是逆臣賊子,這遠不夠!

    至於你污蔑我于某囚禁當今聖上,這更是無稽之談,于某雖然率軍入京,但是卻並未踏入皇城半步,更為動皇城一磚一瓦,而皇城周邊的那些兵將,則是于某留下保護聖上不被亂軍侵擾,卻被你說成囚禁聖上,簡直混帳之極!

    你大可去看看,雖然城中混亂不堪,但是我于家軍兵將,寧可自己挨餓受凍,也未中斷一點給皇城中的各種供應,現如今京師之中,亂兵甚多,而你也看看,到底是誰在禍害京師百姓?

    這幾天于某一共在城中抓獲上千京營的官軍,他們趁亂在城中大掠,奸、淫擄掠無惡不作,誰才是正義之師,恐怕不是你劉工旺一個人說了算的吧!」

    劉工旺被于孝天這一通駁斥,駁的是差點啞口無言,臉色氣的漲紅,指著于孝天怒道:「你這是顛倒是非,如果不是你率軍攻打京師,京師城中如何能有如此亂局?此乃是你一手造成!

    另外這天下乃是大明的天下,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身為大明臣子,抗旨不尊本已經是大罪,聖上屢屢下旨勒令你率師返回福建,但是你堅決不從,不臣之心已經是昭然若揭!

    聖上之所以派兵征討於你,正是看透了你于孝天乃是有不臣之心!你如此行徑,已經是公然造反!休要把你自己說成一個忠心不二的忠臣!」

    于孝天冷哼一聲道:「忠不忠自有後人分說!由不得你在這裡給于某扣帽子!于某這麼做問心無愧,對天無愧,對地無愧,對心無愧,對天下百姓,更是無愧!

    建奴南下的時候,你們這些人都做了什麼?你又做了什麼?現在卻站在這裡口舌如簧,謾罵與我!

    如果我和你一般見識,那就實在是小了我的身份!我也不怪罪於你,你還是回家去吧!我念你算是一個忠臣,不為難於你,你回去仔細想想,我于某這麼做,到底與國有益還是有害!

    大明如此被這些奸佞之徒禍害下去,遲早有一天會傾覆於眼前,于某乃是力挽狂瀾於既倒,並無要謀逆之心!」

    說罷之後于孝天也不由劉工旺繼續分說,一揮手道:「來人,護送劉大人回家!不得傷害於他!」

    劉工旺憤怒的搖頭道:「我不走!我要入宮面聖!今日如果劉某不能見到聖上,那麼寧可死在此地!」

    幾個近衛快步走上來,一把擰住了劉工旺,一個近衛一個大腳便重重的踹在了劉工旺的屁股上,罵道:「小子,你罵夠了吧!要不是我們大帥吩咐不得傷害你,老子今天就活剝了你這個王八蛋!

    說起來你也算是讀書人,怎麼就讀了一肚子屎呢?難道你的屎蒙住了你的心眼不成,連誰是好人誰是壞人都分不清了嗎?混帳,快滾,要不然老子打斷你的腿,把你抬回去!」

    「休要無禮!不得如此對待劉大人,請劉大人回家即可!任何人不得侮辱劉大人!否則的話小心你們的狗腿!」于孝天立即喝止了那個對劉工旺動腳的近衛,揮揮手幾個近衛把劉工旺抬起來,要送出大堂。

    別看劉工旺只是個讀書人,這會兒卻不知道哪兒來的力氣,奮力掙扎之下,突然間居然掙脫了幾個近衛的控制,朝著于孝天直接撲了過來,雙眼通紅,目呲欲裂大吼道:「本官今天跟你拼了!你這個逆臣賊子!有本事今天就殺了我!」

    劉工旺的瘋狂讓所有人都吃了一驚,近衛趕緊飛撲上來,試圖重新控制住劉工旺,這時候站在一旁的劉旺,突然間眼中寒芒一閃,閃電般的從腰間拔出了一把鋒利無匹的單刀,一刀揮去,只見一顆人頭立即騰空而起,緊接著一道血箭便噴到了半空之中。

    劉工旺的無頭屍體當即撲通一聲撲倒在地,而他的人頭則翻滾著落在地上,一直滾到了于孝天的腳前,而劉工旺的嘴巴依舊大張著,雙目依舊怒睜著,散開的瞳孔失去了焦點,彷彿是充滿了不甘。

    于孝天勃然大怒,扭頭怒視著劉旺:「你……」

    劉旺低頭對于孝天施了一禮:「大帥,此乃是末將的職責所在,大帥要罰,只管罰我便是!但是有人膽敢冒犯大帥,就算是砍了我的頭,我也要殺!」

    說罷之後劉旺抬起頭,用一種冷森到了極點的目光掃視了那些大臣們一眼,用冰冷到極點的聲音說道:「還有誰?」

    劉工旺被當場斬殺,如此血腥的場景讓在場的所有大臣們都倒吸了一口涼氣,有些膽小的當場就嚇得坐在了地上,驚呼聲響成了一片,甚至有幾個膽小怕事的傢伙,直接就被嚇尿褲子了。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5-3-6 14:53
第七十七章 困坐愁城

    雖然眾臣剛才都已經預料到了劉工旺的下場可能很不妙,但是當看到于孝天並未惱羞成怒的時候,還是為劉工旺心存僥倖。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劉工旺居然會如此剛烈,突然間掙脫于孝天親衛,朝著于孝天撲了過去,緊接著發生的這一幕,把所有人都給嚇壞了,眾人只看到了寒光一閃,劉工旺的人頭便飛了起來,腔子裡的鮮血飆出了老高,人頭飛出了很遠摔在了地上,骨碌碌的滾出了一段距離。

    而那個動手斬殺劉工旺的黑壯軍將,惡狠狠的掃視著在場的所有人,凶狠冰冷的目光不管落在誰的身上的時候,都讓人感到不寒而慄。

    所有人都噤若寒蟬,沒有一個人再敢多嘴,甚至許多人連劉工旺的屍體都不敢看一眼,更別說站出來呵斥于孝天了。

    于孝天瞪著劉旺,但是半晌之後還是歎息了一聲,因為劉旺今天沒做錯,劉旺本身就是于孝天最大的貼身護衛,有人要是冒犯於他的話,劉旺抽刀殺人,是不過分的,另外今天劉工旺已經心存死志,如此激烈的表現,更是說明他有尋死之心,撲過來要和于孝天拚命,本身就是找死,已經一定程度上威脅到了于孝天的安全,劉旺殺他沒有做錯。

    這會兒其它近衛也撲了上來,搜檢劉工旺的屍體,果不其然在劉工旺的懷中搜出了一把非常尖銳的窄刀,這把刀被他藏得很好,剛才進門的時候,居然沒有被搜出來,而劉工旺今天趁著接近于孝天的機會,想要最後破釜沉舟行刺于孝天的想法,這時候也昭然若揭,劉旺殺他更沒有做錯。

    於是于孝天只得歎息了一聲,蹲下身伸手將依舊還怒目圓睜的劉工旺的眼睛輕輕的一拂,合上了他的雙眼,站起身大聲說道:「于某敬佩劉大人!于某並無殺他之心,但是劉大人卻有行刺於我之念!麾下侍衛殺他,並沒有做錯,所以于某並無理由處罰於他!

    但是像劉大人這樣的人,于某卻還是要說聲敬服!來人!將劉大人的人頭和屍身縫合起來,擦洗乾淨之後送回他的家中,另外待本官給其家人奉上白銀千兩!去尋一口上好的棺槨,收殮他的遺骸!

    准其家人將其棺槨送回家鄉厚葬!路途所需資費,本官一力承擔!」

    兵部的這一出鬧劇就此宣告落幕,那些朝官們先是被安撫了一下,接著又眼看著于孝天殺人立威,更是對于孝天不敢違逆,各自都趕緊回到了他們的位置上去,開始上班處理積壓下來的公務。

    當然現在這幫人不敢再敷衍行事了,也不敢逆著于孝天的意思辦事,當真是做到了各司其職,而于孝天在各大衙門之中,都派駐了他的兵將看守這些傢伙們辦事,整個大明的首腦機構這個時候再一次恢復了運轉。

    只是眼下他們只能處理一些簡單的分內之事,像很多需要宣旨來辦的事情,因為于孝天沒有拿到玉璽,所以暫時無法頒旨。

    不過整體上各個部門暫時算是恢復了運作,不至於讓整個大明的這台機器徹底停轉,至於眼下各地官府是否還承認目前這個大明的機器的合法性,于孝天暫時並不關心,拳頭大才是關鍵,眼下他需要的是盡快先解決崇禎的問題。

    崇禎在宮中這段時間日子過的可以說是度日如年,現在他基本上可以確定,于孝天不會攻入宮中,將他拿下宣佈改朝換代了,目前起碼他和家人的人身安全是基本上有了保障,不會出什麼危險。

    于孝天這幾天連連上疏,陳明他絕無篡位之心,更沒有弒君的想法,請崇禎放心,先在宮中休養一段時間,好好的休息休息散散心。

    這恐怕是崇禎自登基之後,最清閒的一段時間了,他每天看著案頭,再沒有成堆的奏折可供他批閱,這樣的生活讓他非常不習慣。

    而且他依舊十分憤怒,每日少不了大發脾氣,怒罵于孝天一番,宮中那些太監宮女,都小心翼翼的伺候著,生怕一個不慎,惹惱了他,被拖出去打死。

    這樣的事情這些天已經發生了好幾起了,有個別太監宮女不長眼色,無意中觸怒了崇禎,結果當場就被崇禎下旨拖出去活活打死,所以剩下的這些太監宮女們,都變得更加小心翼翼了一些,能躲遠一點,就盡量的躲遠一些。

    崇禎在經歷最初的幾天惶恐之後,也漸漸的冷靜了下來,重新梳理了一遍這一段時間所經歷的事情,他現在可以確定,于孝天這次北上,是確確實實帶著入京的目的來的。

    于孝天從在大沽口登陸開始,便已經動用了輿論的力量,開始發動了輿論攻勢,左右了輿論的方向。

    他先是通過盧象升的死,在民間發動了對楊嗣昌等人的聲討,使得楊嗣昌等人變成了過街老鼠,更使得楊嗣昌等人對他產生了深深的忌憚,故此使得楊嗣昌他們開始出昏招,向他進言,要滅殺于孝天絕以後患。

    結果這也應該正是于孝天所想要的,他崇禎聽信楊嗣昌等人所言,本身加上他以前就認為,于孝天在福建有自立不臣之心,這次北上肯定是要圖謀不軌,所以便輕易上了于孝天的當,聽從了楊嗣昌等人的提議,不撥一點糧餉給于孝天,並且試圖暗中安排,讓官軍在于孝天和建奴交戰之際,側擊于孝天,將其覆滅。

    現在想來,他當時這麼做,實在是一個昏的不能再昏的招,超級大昏招,消息走露之後,使得天下輿論立即倒向了于孝天那邊,天下人對朝廷的不滿情緒,更是在盧象升死的事情上升級,朝廷完全站在了輿論的對立面上。

    這還不算,于孝天很顯然此次北上,是做了充分的準備的,雖然兵力不算太多,但是戰力之強,已經超乎了現在所有人的想像,建奴大軍雖然厲害,但是卻並不是他們的對手,于孝天孤注一擲,和建奴決一死戰,更是將其行為正義化,將其塑造成為了一個民族英雄,而朝廷在建奴入關之後的小半年時間裡,卻基本上無所作為,官軍屢戰屢敗,使得天下人對朝廷很多都徹底失望。

    于孝天這個時候將建奴大軍徹底擊垮,正是順應了民心,爭取到了民心的支持,特別是其經過此戰之後,劫獲了數十萬被建奴擄去的民眾,使得他成為了這些民眾心中的英雄,將朝廷置於了一個極為尷尬的地位,讓很多人認為,朝廷並不願意救這些大明子民,徹底將朝廷塑造成了一個羸弱昏庸的形象,遭到了天下人的唾棄。

    但是他崇禎接下來便又出了一個比之以前更大的昏招,那就是聽信了劉宇亮等人的建議,和天下所有人一樣,都認為于家軍在和建奴決一死戰之後,已經失去了戰力,趁此機會想要將其討滅,以絕後患。

    可是他們這次又錯了,所有人都錯算了于家軍的可怕戰力,沒有預料到于家軍在擊敗了建奴大軍之後,居然還有如此強的戰鬥力,連銼兩路官軍。

    結果是朝廷這麼做成了標準的偷雞不成蝕把米,非但沒有把于孝天討滅,反倒是被置於了一個更加被動的境地,成為了天下公敵。

    于孝天最可怕的就是他知道利用輿論這個工具,來對付朝廷和他朱由檢,處心積慮的想好了所有的事情,一步步的引著朝廷入甕,最終非但是大敗虧輸,而且還失了民心。

    于家軍的厲害已經到了讓人無法理解的地步,區區三萬餘人的兵力,居然連破建奴大軍和大明無數官軍,就連被視作固若金湯的京師,也在其兵鋒之下,連幾天時間都沒有堅持到,便被其攻破。

    雖然這次于家軍破城,有投機取巧的成分,勾結了高明虎開城獻降,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于家軍兵將相當善戰,火器極為犀利,就算是沒有高明虎暗中投獻,恐怕京師也架不住他們的猛攻。

    大明真可謂是該亡了,想他在位這麼多年,日夜殫精竭慮的整治天下,但是卻沒想到會走到如此地步,中原各省流民軍四起,現在又出了這麼一個巨叛,連京師都丟了,他堂堂一個大明皇帝,居然困坐愁城,被困在了小小的皇城之中,成為了于孝天手頭的禁臠,崇禎想明白了所有的事情之後,有一種想要立即拔劍自刎的衝動。

    但是作為一個人,崇禎也不是沒有一點求生的慾望,特別是這一次因為他措手不及,幾個皇子沒有一個被及時送出宮去,便被堵在了這皇宮之中,他不死的話,對于于孝天來說,還有利用價值,但是假如他死的話,那麼他這些皇子,恐怕就徹底失去了利用價值。

    另外崇禎思前想後了很多,認為他現在還不能死,他完全可以效仿當初那些忍辱負重的皇帝那樣,韜光養晦一番,尋找機會重振河山,假以時日重獲大權,將于孝天這個叛逆誅除。

    但是假如他一死的話,于孝天完全可以將他的幾個皇子之中任何一個立為新皇,徹底將其玩弄於股掌之中,那麼大明恐怕就真的完了。

    所以崇禎思前想後了很長時候,還是放棄了自盡的念頭,決定先韜光養晦,另謀實際重振大明河山,想到了這裡,崇禎反倒是放鬆了下來。

    他知道接下來,很快于孝天恐怕就會要奪權了,除非他死,否則的話恐怕是沒法再阻止于孝天這麼做,但是他即便是死,難道就能阻止于孝天奪取大權嗎?

    現在于孝天麾下的兵將已經控制了整個京師,他不聽于孝天的話,又能如何?指望那些勤王的軍隊,來把于孝天所部叛軍誅滅嗎?

    崇禎苦笑著搖了搖頭,現在他已經知道,于孝天打造出了一支什麼樣的軍隊,連建奴和關寧軍都不是于家軍的對手,那麼就算是洪承疇奉旨率領陝軍入衛勤王,恐怕也未必就真的能將于家軍這伙叛軍擊敗。

    這伙于家軍實在是太厲害了,現在天底下能對付他們的兵馬,恐怕起碼在大明是找不到了,目前的情況是,恐怕沒有人能救得了他,除了虛以委蛇,韜光養晦之外,他崇禎已經是沒有任何可指望的了。

    崇禎是越想越悲哀,越想越絕望,這日子幾天下來,就又瘦了很多,精神也逐漸的垮了下來。

    (感謝大漠笑春風、、wdj1972、可道吾、顧小俠、wdj1972等幾位弟兄的打賞,另外今天心情好了一些,女兒的病情再次緩解了下來,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可以稍稍鬆口氣了!)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5-3-6 14:57
第七十八章 曹化淳

    這些天于家軍封鎖了宮中和外界的所有聯繫,每天只派人給宮中供應一些食物蔬菜,倒是沒有太過為難宮裡面的人,但是卻不許任何人出宮或者入宮,將城中的情況告知於他,這讓崇禎根本無法瞭解到現如今城內外的局勢已經到了那種地步。

    但是通過傾聽城中各個方向傳來的聲音,他卻還是可以猜出來,京師已經正在逐步被于家軍掌控,城內的混亂局面也在逐步的被壓制了下去。

    最初幾天他還可以時不時的聽到城內各處傳來一些火銃的聲音,但是到了這幾天京師已經漸漸的安靜了下來,再難聽到爆豆般的火銃的聲響了。

    就在崇禎急於想要瞭解宮外的情況的時候,這時有太監疾步走入了他的寢宮,對他稟報道:「啟奏聖上,曹化淳求見!」

    崇禎騰的一下就站了起來,原來他以為這麼多天過去了,曹化淳就算是沒死,也估計應該是逃離了京師,要麼就是被于家軍抓獲了,以曹化淳在朝廷的地位,于孝天怎麼也不會輕易放過他,但是沒想到曹化淳居然還活著,而且就在京師,甚至於今天居然返回了宮中,這一下崇禎立即興奮了起來,趕緊叫道:「快宣他來見……」

    曹化淳其實在數天之前,就已經落在了于家軍手中,原本曹化淳是完全有機會逃出京師的,在城破當日,曹化淳身在正陽門坐鎮,于家軍攻入城中之後,他還想方設法調兵遣將,試圖將于家軍重新趕出京師,但是結果很快他所遣官軍,便紛紛失利,也使得他喪失了對京營的控制能力。

    曹化淳後來跑到了阜成門一帶,試圖收攏潰兵,繼續和于家軍對抗,並且試圖攻到皇宮那邊,將崇禎救出皇宮,但是這個時候這些京營的兵將們早已是失去了鬥志,根本無人聽從他的招呼,幫著他去和于家軍對抗。

    曹化淳最終只搜羅到了數百名所謂的義士,帶著這些忠心的義士對皇宮發動了一次反撲,但是結果很顯然,他這樣程度的反撲,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這幾百烏合之眾,當場就被打死了一片,剩下的也頓時作鳥獸散。

    曹化淳被人護著又逃回了阜成門,本來他是有機會逃離京師的,但是曹化淳認為他深受皇恩,這麼一走了之非忠義之舉,所以他最終放棄了逃走,先是躲了起來,後來于家軍控制了整個京師之後,他才自己走出藏身之處,主動找到于家軍兵將,自報身份,要求見于孝天一面。

    當得知面前這個老太監就是曹化淳的時候,當時負責的于家軍兵將就頓時大吃一驚,沒想到這個老太監居然會自己跳出來投降,於是趕緊便把這個消息通報給了于孝天,于孝天也吃了一驚,感到很是有點蹊蹺,按理說曹化淳有大把的機會逃離京師,但是他為何沒走,卻在京師閉門大索的時候,自己走出來要求見於他呢?

    於是于孝天便下令將曹化淳帶至面前,見到了這個歷史上著名的明末大太監,對於曹化淳歷史上有文人記載,說當李自成攻打京城的時候,是曹化淳開門迎賊,將李自成迎入京師的。

    但是曹化淳到底歷史上開門沒有,這件事是一件懸案,後來曹化淳還上疏自辯,說他當時根本就沒在京師,根本談不上開門迎賊。

    整體上來說,這件事很有可能是那些文人後來故意給曹化淳抹黑,可信度並不是很高,而于孝天對於曹化淳此人,雖然從未謀面,按時從他安排在京師的細作反饋的情況來看,曹化淳此人在太監之中,算是比較為人忠厚了,基本上沒有多少劣跡可言。

    而且當年崇禎登基之後,干翻了魏忠賢一黨,曹化淳交好東林黨人,為不少當初被魏黨陷害的東林黨官員平冤昭雪,做了不少的好事,但是沒想到在大明覆亡之後,東林黨以及許多讀書人會如此抹黑於他,可見得當時的讀書人之無恥程度。

    所以這一次雖然曹化淳作為京師的督軍,率軍抵抗于家軍,但是在于孝天攻入京師之後,他並未下令搜捕曹化淳,而且也沒有讓人動曹化淳在京師之中的宅院以及親屬,只因為曹化淳此人為人還算是不錯,並無多少劣跡可言。

    可是沒想到在這個時候,曹化淳居然會主動走出來求見於他,於是他對曹化淳又多了一層好感。

    曹化淳見到于孝天之後,跪倒在地,懇求于孝天要善待當今聖上,不要加害崇禎帝,並且表示願意回宮繼續侍奉崇禎皇帝。

    于孝天聽罷之後親自上前將其攙扶起來,並且命人賜座於他,又是好一番解釋,堅持他此次入京,乃是為了清君側,並無半分要加害當今聖上的意思,雖然聖上對他于孝天處置不公,但是這些事情都是聽信了那些奸佞們的讒言,錯並不在當今聖上。

    至於曹化淳想要回宮侍奉崇禎,于孝天也當時一口答應了下來,並且讓人把曹化淳待下去好好伺候,好吃好喝的款待了一番,又讓他梳洗了一番換上了新衣服,這才將其送入了宮中。

    不過于孝天在送曹化淳入宮之前,將曹化淳帶到了他的臨時住所之中,閉門和曹化淳說了密談了兩個多時辰,具體說了一些什麼,其他人並不得而知。

    曹化淳在和于孝天密談了之後,這才被人送到了東華門,在那裡叫開了宮門,曹化淳進入了宮中。

    當崇禎見到曹化淳的時候,曹化淳立即跪倒在地失聲痛哭了起來,自陳有罪,身為督軍,但是他卻沒有能擋住于家軍攻入京師,而且也沒有能在亂軍之中,將崇禎以及眾皇子和皇妃救出宮中,以至於讓崇禎陷入皇城被困皇城,請崇禎責罰。

    崇禎本來是對曹化淳有恨意的,他對曹化淳和高起潛都寄予了厚望,希望他們兩個配合,能阻住叛軍攻入京城,但是最終他們卻辜負了他的信任,到底還是把京師給丟了,連他這個皇帝,也被堵在了皇宮之中,成了困籠之獸。

    在曹化淳沒有回來之前,他曾經多次點名大罵曹化淳和高起潛,聲稱有朝一日定要懲處此二人,但是今天當看到曹化淳回來了,他卻又有點下不了手了。

    崇禎黑著臉對曹化淳怒斥了一番,接著問曹化淳是怎麼回到宮中的,曹化淳於是將整個京師失陷的情況給崇禎敘述了一遍,並且把他如何從躲藏之處主動走出來,求見了于孝天,最終又如何被于孝天送回了宮中。

    崇禎當得知曹化淳是主動放棄了逃離京師,堅持留在了京城之中,並且主動冒死現身求見于孝天為他求情之後,心中也頗為感慨,心道這大明的忠臣當真不多,也只有曹化淳、王德化、王承恩這些跟著他的老太監還算是對他忠心耿耿,既然曹化淳寧死都不肯逃離京城,那麼他還如何忍心處罰於他呢?

    於是崇禎這才揮了揮手,讓曹化淳站了起來,接著崇禎趕緊詢問現在宮城之外的京師的情況。

    高起潛也將這些天在外面所見所聞原原本本的對崇禎說了一遍,聽罷了高起潛對于家軍的評價之後,崇禎閉目歎息了一聲。

    他真想不到,于孝天是如何治軍的,不但能打造出一支如此善戰的雄師,而且居然他麾下的叛軍兵將還能做到如此聽命守紀,官軍軍紀崩壞,他是早有所知的,但是因為現在天下大亂,正值用人之際,所以就算是他聞奏一些軍將不修軍紀,縱兵胡來,往往也只是睜隻眼閉只眼,只要軍將還有用,他就一般不會動他們。

    所以這也導致了現在明軍上下,軍紀十分敗壞,但是他沒想到,天子腳下的京營現如今軍紀也崩壞到了如此地步,官軍不善戰也就罷了,可是他們卻在兵敗之後,居然還在京師城中做出如此多的惡行,這就實在是該殺之極。

    原本京師之中的百姓就對叛軍持有同情的態度,現如今叛軍攻入城中,守軍官兵卻又如此德行,更是將朝廷的聲望跌至谷底。

    現如今叛軍控制了京師,雖然依舊全城戒嚴,但是卻絕少擾民,和那些軍紀崩壞的官軍一比,高下立判,更可怕的是他們打的是清君側的旗號,更是可以獲得百姓民眾的支持,如此下去,誰還會把朝廷放在眼裡?

    崇禎想到這裡,不由得又歎息了一聲,心知恐怕這一次大明真的要歸于孝天說了算了。

    另外高起潛還帶來了一個很重要的消息,那就是山東援兵在顏繼祖的率領下,雖然來的很快,兵進通州城,但是卻在于家軍兵鋒之前,一戰而潰,連山東巡撫顏繼祖也當場被俘,成了于孝天的階下囚。

    整個山東現在已經亂成了一團,巡撫失陷於叛軍手中,使得山東失去了統一的管制,現如今山東潰兵逃回山東境內,大部分已經成為兵匪,到處禍害百姓,以至於山東許多地方府縣乃至是鄉鎮,都募集鄉勇自保,防的卻是這些正牌的官軍。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5-3-6 15:00
第七十九章 君臣相見1

    還有山西方面吳甡受命之後,倒是也調遣了兩萬官軍兵分兩路,從居庸關和紫荊關入北直隶赴援,但是行至京師附近得知京師已經被克之後,便都停止了進兵,不敢再朝京師靠近,現在一路陳兵於涿州境內,另一路則退回居庸關駐守,很顯然他們不敢再來京師救駕了。

    至於洪承疇麾下的陝西兵馬,現如今暫時還沒有消息,估計最快還要一個月才能抵達京師附近,而關寧軍那邊,則同樣毫無動靜,不見關寧軍那邊發來一兵一卒勤王,在這一個月之內,估計是沒有任何援軍敢來進討叛軍了。

    崇禎聽罷之後,半晌都沒有說話,閉著眼睛靠在龍椅上,身體微微蜷縮起來,表情十分痛苦。

    這就是他所執掌的大明,這就是他依為長城的官軍,叛軍攻打京師,京師一破,所有人便都開始觀望風向,對於他這個皇帝的安危完全置之不理,崇禎如何不覺得傷心。

    曹化淳也很能體量崇禎現在的心情,看到他閉目不語,也站在下面不再說話,崇禎閉目了好一陣子,漸漸的心情再次平復下來,不管他現在多麼傷心,目前的情況也沒法解決,所以他現在還是要面對現實,他現在關心的是于孝天接下來要做什麼。

    於是崇禎穩定了一下心情之後,不再多問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而是轉而對曹化淳問及了他這次見到于孝天之後,于孝天都說了一些什麼。

    曹化淳掃了一眼御書房之中其他幾個太監,崇禎知道曹化淳有些話不方便讓更多人知道,於是便揮揮手把御書房之中其他幾個太監趕了出去,令其在御書房之外聽命,但是不得靠近御書房。

    當所有太監都退出御書房之後,曹化淳再一次跪倒在地,對崇禎說道:「啟奏聖上,那于孝天在送老奴入宮之前,對老奴提出,想要入宮面聖……」

    崇禎一聽騰的一下就站了起來,帶著坐下的龍椅都發出了一陣光當聲,險一些被他猛然站起掀翻在地。

    「你說什麼?那於賊居然敢來見朕?難道他果真要率軍入宮不成?」崇禎怒聲喝道。

    「主上息怒!請聽老奴一言,還望主上恕罪!」曹化淳趕緊磕頭說道。

    崇禎又驚又怕,擺手怒道:「你只管說!朕恕你無罪便是!」

    曹化淳戰戰兢兢的跪在地上對崇禎接著說道:「聖上!不管怎麼樣,于孝天現在已經控制京師,這乃是事實!如果他想要率軍攻入宮中的話,恐怕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但是此次老奴見到於賊之後,於賊卻對聖上態度還算是恭敬,一再給老奴保證,絕不會加害聖上!

    他反覆陳述此次入京乃是為了清君側,還大明朝堂一個清明,是想要為大明重振河山,並非是要謀反作亂,更無取而代之登基稱帝的想法!

    但是事已至此,如此僵持下去總不是個辦法,於賊對老奴說,有些事情還是當面面見聖上直言更好一些!要不然的話聖上總不能一直呆在宮中,這大明總是還需要聖上來執掌的!」

    崇禎聽罷之後,心中驚疑不定,過了一會兒之後,對曹化淳問道:「那於賊當真這麼說?他難道不怕入宮之後,朕命人將其拿下?」

    曹化淳苦笑了一下……

    曹化淳入宮整整一天之後,再一次出宮來到了于孝天面前,對于孝天說道:「大帥,雜家幸不辱命,現如今聖上已經同意在文華殿召見於你!

    但是聖上有言在先,大帥的家丁只許進入文華殿,不得擅闖其它宮殿,否則的話聖上說寧死也絕不聽你擺佈!

    請大帥務必要遵守諾言,決不能加害聖上,否則的話老奴即便是做鬼也絕不饒你!」

    于孝天呵呵一笑點頭道:「于某歷來言出必行!這個請曹公公放心便是!于某所率家丁,只從東華門進入文華殿,其餘地方任何人都絕不會涉足!

    但是也希望聖上莫要動其它念頭,那樣的話事情恐怕最終不好收拾!萬一驚擾了聖上,那麼于某就罪莫大焉!」

    曹化淳點頭道:「這個咱家已經和聖上說的明白,該說的咱家都已經和聖上說過了,聖上也願意見你一面!聖上也答應絕不會對大帥不利,還望大帥自重便是!」

    于孝天哈哈一笑,派人將曹化淳再次送回了宮中。

    崇禎十二年四月二十,這個日子對於歷史來說,可以算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日子,于家軍主帥于孝天在這一天早晨卯時和辰時交接之際,終於從東華門踏入到了皇宮之中。

    于孝天也徹底走入了這座大明的政治權利的最中心,並且在文華殿之中見到了這個時代地位最為顯赫的大明第一人朱由檢,也就是崇禎皇帝。

    在于孝天入宮之前,劉旺先行率領二百近衛營兵將進入了文華殿,並且在文華殿周圍設立了崗哨,和宮中錦衣衛以及太監一起控制住了文華殿,這一點雙方在此之前,便已經提前約定好,近衛入宮之後,也嚴格按照約定,沒有踏足其它任何地方,這讓在這裡主事的曹化淳和王承恩都稍稍放心了一些。

    辰時一到于孝天便進入了東華門,被曹化淳引領著走入了文華殿之中,而這個時候崇禎卻並未提前到文華殿,大殿裡面只有劉旺和幾個近衛以及十餘個看上去虎彪彪的護殿武士。

    這些護殿武士都是隶屬錦衣衛系統的錦衣衛,歷來選的都是對皇室忠心耿耿之人充當,這一次于孝天引兵攻入京師,包圍皇宮,無疑在這些人眼中,于孝天乃是一個叛臣,現在卻大模大樣的走入了皇宮,讓這些錦衣衛如何不能生氣?

    這些錦衣衛一個個身披鎖子甲,腰間佩戴著標準的錦衣衛專用的繡春刀,頂盔掛甲倒是也看上去威風凜凜,一個個看到于孝天的時候,都是怒目而視,恨不得一口把于孝天吞了。

    但是在他們旁邊,有于孝天的近衛,而且聖上有旨,不得他們擅動,所以這些錦衣衛也只能乾瞪眼,過過眼癮罷了。

    于孝天對這些錦衣衛可以說是視而不見,他本身現在就是一個高手,不管是陣前搏殺還是近身搏戰,習的都是最實用的武技,雖然已經很多年沒有親自拎刀上陣砍人了,但是這身功夫卻並未丟下,每日還是勤練不輟。

    看或者電影上,把大明的大內侍衛吹的如何牛逼,什麼高來高去如履平地,其實那都是假的,充其量這些明朝的大內侍衛們,也就是皮相比較好,個子高一點壯一點,賣相好一點罷了,實際上這幫人極少有人有機會和人動手,也就是充充門面的樣子貨罷了。

    根據于孝天對這些宮中侍衛的瞭解,這幫人沒事的時候吃喝嫖賭有一套,但是實際上都是繡花枕頭,是皇帝拿來擺譜的東西。

    別說這幫人沒啥本事,就算是他們有點真本事,但是放在于孝天的這些近衛面前,也都是白給,就連于孝天本人,也有信心隨手放倒他們幾個沒有一點問題。

    所以于孝天對於這些明朝的大內侍衛一點都不緊張,完全無視他們的存在,看到崇禎不在文華殿之中,于孝天暗自一笑,到了這時候崇禎還在端著架子擺譜,估摸著這會兒他比誰都急著見自己,只是覺得他身為大明的皇帝,在這裡等一個叛將有點掉價,所以這會兒故意端著,不肯出來罷了。

    所以于孝天也不著急,背著手開始打量起來了文華殿之中的環境,現在的文華殿始建於明初,形制上和後世保留下來的文華殿基本上類似,雕樑畫棟倒是相當的美觀,宮殿之內擺放的物品也很精美,各個如果傳到後世的話,都估計是國寶級的文物,但是眼下在這個時代,就算是精美珍貴,也遠沒有後世那麼珍貴。

    于孝天甚至於在文華殿一角,看到了他海狼集團特產的玻璃器,是一個碩大的玻璃吹製出來的花瓶,上面繪有內畫,花鳥蟲魚相當精美,這件東西他還記得親眼見過,像當初應該是崇禎五年的時候,作為貢品送到的京師,沒想到今天在文華殿之中見到了這東西,於是他信步走到了這個玻璃花瓶前面,仔細的觀察了一下,顯得相當的悠閒。

    就在于孝天滿心好奇的在文華殿裡面到處轉悠,觀看這裡面擺放的各種器物的時候,有太監尖聲在殿後叫道:「聖上駕到!」

    那些宮中的太監和護殿武士們,剛才看著于孝天如此沒有規矩,在宮中到處走動,還時不時這兒看看,哪兒摸摸,各個都氣的要死,但是卻也不敢出言呵斥於他,只能對其行為怒目而視,當聽到太監高呼皇上駕到的時候,所有人都趕緊紛紛跪下迎接崇禎的到來。

    其實平時這些護殿武士和太監們在皇上過來的時候,並不需要跪迎聖駕,但是今天情況有點特殊,這些人心中憋屈,看著于孝天如此對皇上和宮中不敬,故意擺姿態跪迎聖駕。

    而于孝天聽到了崇禎過來,於是也走回了大殿中間,揮揮手讓劉旺等近衛也都跪迎聖駕,連他自己也滿肚子腹誹,暗罵著跪在了地上,心道老子現在跪一下,遲早有一天你他媽的朱家要給老子還回來,現在只當是屈尊一下好了。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5-3-6 15:04
第八十章 君臣相見2

    膝蓋落地對于于孝天來說,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後世沒有跪禮,除非祭拜先人有跪的規矩,平時普通人幾乎沒有人會跪在地上。

    這膝蓋落在地面的金磚上,硌得生疼,于孝天不由得暗歎,這些朝臣們日子也真不好過,動不動就跪大半天,這膝蓋的功夫著實不淺呀!嘿嘿!

    這時候幾個太監簇擁著一個身穿黃袍的中年人從後殿走入了文華殿之中,于孝天側目偷看了一下,不由得對崇禎又多了幾份同情。

    崇禎其實這個時候年紀並不大,也就是只有二十八歲的年紀,應該是正值青年時代,但是他當了這個皇帝之後,卻日子過的太悲催,天天日夜操勞,相當勤政,以至於沒有被酒色掏空身體,倒是活活累的像個小老頭一般。

    崇禎身體並不肥胖,但是卻顯得有些浮腫一般,臉色也比較黃,居然有點營養不良的樣子。

    他面色白皙,但是兩個眼圈發暗,明顯是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昨晚肯定又熬夜了,所以顯得精神不振,只是強自在做出一副威嚴的樣子。

    如果換做于孝天剛來到這個時代的話,見到崇禎這樣的皇帝,肯定會被其那種久居上位養成的威嚴所震懾一下,但是現在對于孝天來說,崇禎如此做派只是在端著架子罷了。

    他本身這麼多年來,就跟一個土皇帝一般,在海狼集團之中,居於萬人之上,早已也養成了高高在上的氣質,加之他身材魁偉,身體康健,身上所帶的氣勢比之崇禎絲毫不弱,所以崇禎這麼的做派,絲毫對他不起任何作用。

    「吾皇萬最萬歲萬萬歲!罪臣于孝天恭迎聖上!」于孝天裝模作樣的大聲說道。

    崇禎其實早就躲在後殿之中,在聽著前面的動靜,只是一直沒有出來罷了,他強忍著心中那種痛恨、好奇、憎惡還有一些說不出的情緒,在後殿等了一段時間之後,這才實在是忍不下去,從後面走了出來。

    直到這個時候,崇禎才算是真正見到了于孝天這個他生命中最強大的敵人,這一眼望去,崇禎自己也不由得叫了聲好。

    他早已聽聞過有人描述于孝天的相貌,說于孝天身材高大威猛,相貌堂堂,有萬夫不當之勇,但是今日一見,崇禎感覺這些人對于孝天的描述並不過分。

    于孝天確實生的是高大威猛,皮膚略黑,呈現出一種健康的小麥色,長相雖然稱不上異常俊朗,但是卻稜角分明頗有威嚴之感,朝那裡一站,有一種如岳臨淵般的氣度,就算是這會兒對他表示了恭敬,跪在地上也如同一座山嶽一般讓人不由自主的產生出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

    雖然于孝天現在作為一個敵人,在崇禎心目之中是一個絕對的大反派,但是這依舊沒有影響到崇禎對于孝天的第一觀感。

    這樣一個人身負這樣的氣質,著實令人折服,難怪據傳于孝天麾下兵將,對其忠心耿耿,即便是為其出生入死,也毫無怨言,起碼在這份氣度上,崇禎在朝中眾官身上就沒有見到過。

    僅憑于孝天這樣一幅皮相和他的這份氣質,便可以看出,這人乃是可成大事之人!這一點崇禎自己也忍不住給于孝天了一個極高的評價。

    說起來崇禎眼下最痛恨的人恐怕已經不是建奴和李自成、張獻忠之輩了,隨著于孝天此次北上之後,于孝天已經在崇禎心目中上升到了最痛恨的敵人的地位上,今日見到于孝天之後,他卻發現,有點恨不起來這個傢伙。

    而且今天當看到于孝天跪下迎接他的時候,崇禎沒由來的產生出一種慚愧的感覺。

    其實他剛才在露面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認為于孝天肯定對他不會很恭敬,當著他的面做出一些大逆不道之舉,也不為過之,所以他已經打定主意,就算是于孝天不跪,他也只當沒看見。

    但是沒想到他出現之後,于孝天卻還是跪迎了他,這一下讓崇禎多少消了一點氣,雖然他很清楚,于孝天這麼做是在故作姿態,但是卻還是讓他產生了一種天然的優越感,心裡面也舒服了一些。

    但是他也很清楚于孝天是專門給他面子,他也不能太端著架子,今天于孝天來見他,肯定要和他攤牌,這麼讓于孝天一直跪著,估摸著這談判也就可能會直接談崩,所以他小小的滿足了一下之後,走到龍案後面坐下,沉聲道:「免禮平身!」

    于孝天蹭的一下就站了起來,開口道:「謝主隆恩!」他就等的是崇禎這句話,就算是崇禎不說,他也要馬上自己站起來,該給崇禎的面子他已經給了,要是這傢伙給臉不要臉的話,那麼他也就不客氣了,現在看來崇禎還算是不傻,知道形勢對他來說並不利,沒裝的二五八萬一般,這是好現象。

    崇禎沉著臉對于孝天問道:「于卿,朕來問你,你此次悍然發動兵變,意欲何為?」

    于孝天躬身裝出冤枉的樣子,搖頭道:「啟奏聖上,聖上恐怕是對罪臣有所誤會!臣此次北上雖然有抗旨之罪,但是臣此次北上,確確實實是想要勤王,抗擊建奴大軍的!

    但是聖上卻被那些奸佞之臣謠言所惑,將臣視作叛逆,屢屢試圖置臣於死地,臣痛感如此下去,聖上的天下恐怕會被這些奸佞之輩置於萬劫不復之地,故此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引兵入京清君側!

    現如今這些奸佞之徒臣已經代聖上、將其大部分拿下,大明之所以現如今成為如此狀況,這些奸佞之徒可以說是難辭其咎,其罪不可恕,假若任由這些奸佞之輩,如此禍害下去,那麼大明恐將會國已不國!這大明江山恐怕也會被其禍害一空!

    臣之所以這麼做,也乃是為聖上的江山著想,為大明天下子民著想!……」

    于孝天這些天把這套說辭早就背的滾瓜爛熟了,崇禎只是一問,他站在大殿上便巴巴巴巴的好一通慷慨陳詞,說到最後連他自己都差點相信自己的說法了,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忠肝義膽了,簡直比任何忠臣還忠臣!難怪有人說謊話說一千遍就是真理,這句話還真是有點道理。

    崇禎聽罷之後,對于孝天的說辭可以說是嗤之以鼻,這話說給別人聽可以騙騙人,但是說給他這個大明正主,簡直聽到崇禎耳中如同屁話一般。

    「夠了!于孝天,你認為朕當真是個昏君不成?難道誰忠誰奸朕都無法分清不成?你這套說辭,也只是能騙一下那些臣民百姓,但是還想要矇騙住朕不成?」崇禎實在是聽不下去,厲聲喝道。

    于孝天聳了聳肩膀,對於崇禎的勃然大怒,並不感到一絲的緊張,更不會像其他人那樣,當場給崇禎再跪了!

    「看來聖上對臣下的誤會實在是太深了!臣這麼說,都乃是臣本心所想,聖上也可以回想一下,自聖上登基之後,這麼多年來,這些大臣都做了些什麼事情?

    先是袁崇煥主持遼東軍務,可是他卻先斬了毛大帥,為大明自斷一臂,接著勾連建奴,使得建奴入關直逼京師城下,為禍京畿。

    接著便是溫體仁,後來便是楊嗣昌,楊嗣昌之後便是劉宇亮薛國觀之輩,這些人食君俸祿,但是卻做了些什麼?

    想拿盧軍門盧大人,一心報國,力主抗擊建奴大軍,聖上也賜他尚方寶劍,令其總督天下兵馬。

    但是楊嗣昌之輩又做了些什麼?他們暗中處處掣肘盧大人,分其兵權,斷絕其糧餉,盧大人遇建奴伏兵,被困亂軍之中,但是他們卻拒不發一兵一卒救援於他!

    生生這麼看著盧大人率領孤師於建奴奮鬥不已,直至力竭身負數十創傷而陣亡於兩軍陣前!

    建奴此次入關南下大掠,直入我大明腹地兩千里之多,破城無數,屠殺我大明子民不計其數,擄我大明子民高達七十萬人,試圖將其擄出關外為奴。

    可是在盧大人之後,聖上也可以看看,這大明天下,還有誰不畏建奴,與之死戰,拯救百姓於水火?

    建奴飽掠之後,要出關而去,這沿途可有一支官軍,與之死戰,救援這些大明子民嗎?

    所有人聞之建奴大軍臨近,都唯恐避之不及,只想著將這支瘟神快快送出關外也就可以太平了,至於那些被擄的大明子民,卻無人關注,完全將其生死置於度外!

    這就是食君俸祿的他們所作所為,于某身為漢人,手握兵權,擁兵數萬,雖然臣知道聖上忌憚於我,怕我擁兵自重割地自立!這我可以不在乎。

    但是如此視建奴禍害我大明子民,于某卻無法坐視不見!所以雖然臣明知道未曾奉旨,但是卻還是悍然率軍北上!

    臣在天津衛登陸之際,便已經給聖上奏明,臣此次前來乃是抗擊建奴大軍,拯救被擄百姓!

    可是那些奸佞之徒們,卻在聖上面前率進讒言,污我乃是居心叵測,意圖謀反,屢屢試圖置我於死地!

    聖上被其妖言所惑,不發一兵一卒助我於建奴決戰,不撥一糧一錢與我兵將所用,即便如此,臣還是踐行了諾言,率領麾下將士孤軍奮戰,最終克而勝之,將建奴大軍擊潰!救下了那數十萬大明子民?

    聖上口口聲聲自稱不是昏君,那麼于某就今日斗膽當著聖上的面來問聖上一下!

    這數十萬被建奴所擄的百姓,難道就不是聖上的子民嗎?聖上難道就不知道這些大明子民,在被建奴禍害之後,天天想,日日盼,盼王師能救他們出水火!

    可是王師呢?在臣下未領兵前來之前,有多少王師被派去阻擊建奴大軍?有多少武將和官軍,想過要誓死和建奴大軍決一死戰?

    又有多少大臣,想過誓死要保衛大明江山,保衛大明子民?難道這些被擄百姓,就不是聖上的子民嗎?

    那麼敢問一下聖上!聖上在這段時間,又為這些大明子民都做了些什麼事情?

    難道只為了臣下領兵北上抗擊建奴,就忘了聖上乃是大明皇帝,還肩負著保護大明子民的義務?只想著要將臣下置於死地嗎?」

    于孝天這會兒情緒也激動了起來,厲聲對崇禎反問道。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5-3-6 15:49
第八十一章 逼宮

    崇禎聽著于孝天的話,如同被錐子一下下的戳在心上,于孝天今天當面質問他的這個問題,讓他確實無法回答,因為他自己在前段時間,也曾經是這麼想的,建奴大軍太過厲害,大明官軍不能敵,現如今建奴大軍要飽掠而歸,從上至下都在想,趕緊把這些瘟神送出關外,關內也就太平了!

    但是至於那些被擄的大明子民,卻絕少有人想到他們的感受,今天于孝天如此質問於他,讓崇禎內心之中慚愧不已。

    于孝天說的不錯,他崇禎乃是大明天子,有責任也有義務保護這些大明子民,可是在這個時候,他很顯然失職了,而那些大臣們,無疑也沒有做該做的事情。

    可以說于孝天這一通質問,讓崇禎有些無言以對,頓時把崇禎堵得面紅耳赤,忍不住勃然大怒騰的站了起來,抓住了龍案上一個鎮尺,舉起來就想要砸向于孝天。

    但是于孝天卻同樣也站在大殿之中,對著崇禎怒目而視,雙眼緊盯著崇禎的眼睛,毫不退縮,絲毫沒有把崇禎手頭上舉著的那塊鎮尺放在眼裡。

    這時候劉旺等幾個于孝天的近衛,看到崇禎似乎有打算用鎮尺丟于孝天,紛紛飛身撲上來,試圖擋在于孝天面前,而那些大殿裡面的錦衣衛護殿武士,看到于孝天的近衛動了,也都趕忙湧向龍案,紛紛拔刀出鞘,拉開架勢要護駕。

    頓時大殿之中拔刀出鞘的聲音此起彼伏,響起了一片相互威脅和厲聲呼喝的聲音,氣氛頓時緊張了起來,大有崇禎只要出手,大殿裡面就要大打出手的架勢。

    崇禎這會兒也被嚇了一跳,從他登基之後這十幾年時間裡,從未有人膽敢在他面前如此囂張,以至於這會兒他有點氣暈頭了,忘了眼前這位是什麼身份,當看到大殿裡面亂作一團的時候,崇禎又漸漸冷靜了下來。

    「退下!把你們的刀都收起來,這裡是皇宮,上面是聖上,休要如此囂張,驚擾了聖駕!」于孝天怒喝一聲,斥退了劉旺等人。

    劉旺等人盯著那些個護殿武士,緩緩的收回了他們拔出的腰刀,冰冷的眼神掃視了一下崇禎,眼中根本就沒有把崇禎當做皇帝看待,一副威脅的架勢,意思很明顯,不管你是誰,只要干動我們大帥,老子就敢剁了你!

    而那些護殿武士看到于孝天的近衛收刀退下之後,也都長長的鬆了一口氣,這心撲通撲通直跳,嚇得渾身都緊張的有點僵硬的感覺,有些人甚至乾脆遏制不住,手都有點顫抖了起來。

    至於在宮中幾個伺候的太監,更是不堪,一個個嚇得紛紛趕緊撲倒在地,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倒是曹化淳和王承恩二人,還算是有點膽子,撲到龍案前面,擋在了崇禎身前。

    崇禎長長的吸了一口氣,緩緩的將手中那個紫檀鎮尺放在了龍案上,那些殿中的侍衛們看到崇禎到底還是沒有砸出去,更是都又鬆了一口氣,不等崇禎吩咐,都趕緊紛紛收刀入鞘,趕緊退到了一旁。

    「放肆!放肆!你眼中可還有我這個聖上嗎?」崇禎這會兒雖然冷靜下來,但是還是氣的直哆嗦。

    于孝天再次聳聳肩膀道:「請聖上恕罪,臣只是實話實說罷了!可惜聖上還是沒有回答臣的問題!

    想來聖上登基已經十數年時間了,可是聖上也可以看看,除了平定奢安之亂之外,這天下已經亂到了什麼程度?

    各地流民軍揭竿而起,已經禍及數省,整個北方民不聊生,走在鄉間甚至官道之上,到處都可以見到隨地倒斃的餓殍!

    聖上勤勉,天下人盡知,可是聖上日次勤勉,為何天下又到了如此地步?

    所以臣以為,並不是聖上不夠勤勉,而是這些大臣們未能盡職,才導致大明江山江河日下!

    反觀一下時下的官場,黨爭黨爭還是黨爭,當官的相互傾軋,又有幾個人忠心為聖上辦事?

    這一次臣雖然抗旨,但是當初卻並未想過要入京,僅是想來此和建奴大軍一決死戰,如果臣敗了,那麼只能說臣無能,怨不得別人!好歹臣死,也能落得一個忠臣的名聲!

    但是臣很幸運,臣麾下的將士很悍勇,建奴雖然凶厲,但是卻還是被臣麾下將士戰敗,但是臣怎麼都沒有想到,聖上居然會聽信讒言,在臣剛剛擊敗建奴的時候,便發兵攻我!

    臣還要問一下聖上,臣雖然抗旨,但是臣畢竟是來打建奴的,臣殺韃子,難道也有罪嗎?

    為何聖上不給臣一個機會,偏要聽信讒言,要置臣於死地?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臣又何苦要冒天下大不韙,頂著叛逆的名聲,來京師呢?但是臣就是這脾氣,不做則已,既然要做,那麼就要做到底!

    這些大臣不足用,那麼臣就代他們來做這些事情!這才是微臣此次領兵入京清君側的原因!」

    崇禎幾乎快要被于孝天堵死了,現在他幾乎也相信了于孝天的話,這一次如果不是他出昏招,在于孝天剛剛領兵擊敗建奴大軍之後,派兵攻打于孝天所部的話,估摸著事情也不至於鬧到如此地步。

    崇禎這會兒後悔的肝都綠了,忍不住想要抽自己的嘴巴,但是畢竟是當著這麼多人的面,他不能這麼做,只能硬撐著,但是這會兒也被于孝天堵得是沒話可說,臉色變得更加鐵青。

    過了半晌之後,崇禎才艱難的嚥了一口吐沫,對于孝天問道:「那麼你到底意欲何為?」

    于孝天這才開口道:「既然這些大臣無法輔佐聖上,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那麼臣以為微臣可以做到!

    請聖上給微臣十年的時間,只要聖上按照微臣的辦法,微臣可以保證,還大明一個太平盛世,令大明重複當年漢唐之盛世!」

    崇禎咬著牙瞪著于孝天,接著問道:「那麼你又把朕該置於何地?」

    于孝天掃了一眼殿中其他人,清了清嗓子,躬身對崇禎說道:「臣斗膽!如果聖上信得過微臣的話,那麼這朝中之事,聖上不妨放權給微臣來管,微臣可以保證,只要聖上肯放權給我,那麼微臣十年之內……不!五年之內,就可以讓大明重新安定下來!

    至於那些流民軍,只要微臣派兵出馬,定可令其很快灰飛煙滅,百姓重歸家園安居樂業!至於關外建奴,微臣可以保證,用不了三年時間,便將其徹底滅絕!」

    崇禎聽到這裡,氣的是渾身直哆嗦,猛的一掌拍在龍案上,大吼道:「不可能!你這是要挾天子以令諸侯!要效仿當年曹賊,將朕視作漢獻帝嗎?朕決不答應!就算是你于孝天殺了朕,朕也絕不從你!」

    于孝天乾笑了一聲,躬身說道:「聖上!臣說的明白,這天下聖上不能治,但是臣卻有辦法重振大明,聖上只要放手讓微臣來做,那麼微臣還聖上一個太平盛世,又有何不可為呢?

    微臣敬聖上乃是一個明君,這個道理應該是想得明白的!現如今如果聖上不肯答應的話,以微臣的手段,難道就不能做到嗎?

    大明空有百萬大軍,但是這些官軍堪戰之師又有多少?聖上如果不同意微臣的提議的話,那麼只是空耗國力罷了!以微臣所能,就算是聖上不同意,也用不了幾年光景,便可以平定天下!

    而聖上要是同意微臣的想法的話,那麼對天下百姓來說,乃是大善之舉,乃是百姓之萬福,才是聖上體恤百姓的疾苦!

    現如今大明百姓已經夠苦了,要是在經歷這麼一次巨亂的話,恐怕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要遭受刀兵之苦!成為亂軍、刀下的亡魂!

    我于某可以保證麾下兵將不禍害百姓,但是聖上可敢保證,那些官軍不去禍害百姓嗎?」

    崇禎這會兒聽著于孝天的振振之詞,只覺得血往上湧,眼前一陣陣的發黑,有一種想要氣暈過去的感覺,直到現在,于孝天才算是圖窮匕見,說出了他的真實想法,而且是赤果果的威脅,那就是讓他崇禎這個大明皇帝,徹底交出手中權力,讓權給于孝天,讓于孝天來挾天子以令諸侯,讓他取而代之,統治大明江山。

    「閉口!你這個逆臣賊子!終於還是露出了你的真面目,朕豈能如你所願,朕即便是死,也絕不會答應你的條件!有本事你就殺了朕吧!這個弒君之罪,你終歸是逃不脫的!」崇禎氣的渾身直抖,指著于孝天怒吼了起來。

    于孝天搖了搖頭道:「聖上息怒,微臣這也是為了聖上好!聖上即便是不為自己著想,起碼也要為聖上的那些皇子著想。

    于某並無要篡位之心!現在于某有很多話想要對聖上說,這樣吧,請聖上屏退左右,微臣想要和聖上做一次長談,不知聖上可願意與否?」

    「這絕對不成!逆賊!你難道要對聖上不利嗎?」曹化淳和王承恩這個時候都聽明白了于孝天所想,頓時都氣的夠嗆,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厲聲對于孝天喝問道。

    崇禎這會兒氣的幾乎說不出話,手哆嗦的厲害,只想著乾脆去拿來寶劍,親自把這個逆臣賊子給剁了才解恨,半晌都說不出一句話。

    (祝大家新年快樂!這本書寫到這裡,也逐步開始進入尾聲,春節期間完本估計問題不大,接下來寒風可能休息倆月,調整一下心情,休息一下腦子,然後開始準備新書,具體題材還沒有想好,這段時間先多看一些書,為下一本書提前積累一些素材,希望新的一年,有一個新的開始,也祝福弟兄們新一年裡萬事如意!) 本帖最後由 忘情痞子 於 2015-3-6 15:50 編輯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5-3-6 15:51
第八十二章 辯駁

     于孝天掃了一眼曹化淳和王承恩,搖搖頭道:「二位乃是忠義之士,于某對你二位相當欽佩,看這大明上下,現如今能對聖上如此忠誠的也僅剩下你們二位,所以請你們稍安勿躁!

    于某要是有心對聖上不利的話,又何必如此大費周折?難道于某這麼多天,都攻不下皇宮嗎?

    但是于某沒有這麼做,正是因為于某並無要加害聖上之意,否則的話如果于某有心害聖上的話,就憑你們這些人在,又能如何?

    我只不過是想要和聖上靜靜的相談一番,至於聖上是否答應于某的條件,于某都絕不會對聖上不利!在這裡我于孝天可以對天起誓,如若于某有違誓言,此生定不得善終!」

    看著于孝天這麼信誓旦旦,曹化淳和王承恩都面面相覷,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因為于孝天說的是實話,如果于孝天有心對崇禎不利的話,那麼他確實不用這麼大費周章,以他目前的手段,拿下這座皇城簡直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也就是動動手指罷了。

    以目前皇城之中的這些侍衛,根本就擋不住于家軍攻入皇宮,就算是現在于孝天想要動手,這裡的侍衛恐怕都拿他們沒有一點辦法。

    所以于孝天確實不用這麼大費周章的,如果他想要做什麼,不想讓別人知道的話,隨時都可以讓他的手下,把宮裡面的知情人殺個乾淨,自然也就沒有人知道宮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情了。

    崇禎聽罷了于孝天的話之後,多少冷靜了一些,覺得于孝天說的有道理,如果于孝天想要弒君犯上的話,那麼確實他有這個能力,完全不用這麼大費周章,既然他沒有這麼做,那麼說明于孝天現如今還沒有對他起殺心,那麼不管曹化淳他們在不在這裡,都無關緊要。

    更何況現在他是俎上之肉,不管于孝天想要拿他怎麼辦,他都沒有辦法,就算是他現在立即自盡,于孝天依舊可以控制皇宮,然後從皇子之中扶出一個登基接替他成為皇帝,這樣更利於他控制大明天下。

    所以現在于孝天想要和他深談一番,不見得會拿他如何,於是他揮手道:「你等全部退下!朕倒是要聽聽這個逆賊想要給朕說一些什麼!」

    曹化淳瞪著于孝天,色厲內荏的說道:「于大帥,你可以對天起誓過的,決不能傷害聖上,要是你食言而肥的話,天都饒不過你!」

    于孝天淡然一笑道:「諸位放心便是,于某還不是那種食言自肥的小人!」

    曹化淳和王承恩等太監這才躬身接旨,和一眾侍衛緩緩的退出了文華殿,而于孝天也一揮手,將劉旺等近衛趕出了文華殿,但是于孝天讓他們留下了一個手提箱,這時候宮中僅剩下了于孝天和崇禎二人。

    于孝天自顧自的提著手提箱走到了龍案面前,對崇禎說道:「聖上不要緊張,于某既然說了絕不加害聖上,那麼就言出必行,這裡有一些東西,于某想要一會兒請聖上過目!請聖上先息怒,冷靜下來之後,以平常心來聽微臣說一些事情如何?」

    崇禎深吸一口氣,這種受制於人的感覺實在是不好,可是刀把現在握在于孝天手中,于孝天完全掌控著對皇宮之內所有人的生殺大權,他現如今幾乎可以算是孤家寡人了,又能拿于孝天如何?

    於是他沒有說話,跌坐在龍椅上,怒視著于孝天道:「你有什麼話,可以說了!」

    于孝天也轉身去尋了一張椅子,坐了下來,開始和崇禎侃侃而談了起來。

    于孝天先是從天下大勢開始講起,詳詳細細的將目前大明百姓的饑苦現狀,以及各地百姓的慘狀對崇禎詳細訴說了一番。

    對於這些事情,崇禎從很多地方官員送入京師的奏章上已經看過,當然知道現如今大明很多地方的老百姓是生活在什麼一種狀態之下,他也不是完全沒有感覺,看著這些各地呈送入京的奏章,他也感到痛心疾首,深為百姓的饑苦感到痛心。

    但是這些年來,他已經有些麻木了,從他登基以來,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而大明一年亂過一年,財政短缺,根本無力賑濟,所以他現如今對於這樣的事情,開始感到了麻木。

    于孝天接著指出大明之所以現在流民軍四起,和朝廷的政策分不開關係,朝廷現在財政困難,不斷的加餉加賦,實際是在殺雞取卵,自毀長城,這麼做乃是在飲鴆止渴,老百姓本身已經無以為生,朝廷還要收取賦稅加餉,官府便只能去催逼百姓,百姓便更是無法生存,只能揭竿而起,結果導致流民軍越剿越多。

    雖然眼下看來朝廷在去年一段時間的進剿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實際上只要稍微放鬆,流民軍便馬上又會死灰復燃,剿不勝剿,就算是剿滅了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以後還會有王自成、趙自成、馬獻忠繼續揭竿造反。

    如此往復循環,根本就沒有一個頭,直至將整個大明徹底耗空,最後大明徹底覆亡。

    崇禎對此有點不服氣,但是思維卻漸漸的被于孝天牽著進入了狀態,開始被于孝天左右著,考慮起了這方面的事情。

    於是崇禎和于孝天開始爭論了起來,現在大明朝廷財政困難,要剿匪,要禦寇,就要用兵,用兵就要花錢,沒錢就沒法打仗,不加餉那麼錢從何來。

    于孝天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只是說這種事,對他來說小事一件,分分鐘都可以解決,根本用不著大費周章,去勒逼這些百姓們。

    崇禎對此根本不信,認為于孝天不過只是在信口開河胡說八道罷了。

    但是對於崇禎的質疑,于孝天考慮了一下之後,終於還是說出了他的辦法,那就是收商稅,開海禁,以商養農,以工養農,他舉出了當年兩宋時期的例子,兩宋期間雖然國家軍力羸弱,但是國家卻相當富裕,年入稅賦遠超過現在的大明數倍之多,就算是南宋末年,南宋緊靠著江南半壁河山,也歲入稅賦超過北宋時期很多。

    這其中除了各種苛捐雜稅之外,跟兩宋期間宋朝朝廷開海通商有著很大的關係,僅僅是每年各地市舶司給朝廷財政收入的貢獻就佔了近半還多,另外通海貿易帶動了手工業發展,吸納了大量的勞動力,各種商業上的稅收,更是超出了農業的稅收。

    但是有明以來,大明就禁海,同時輕視商業,不收或者只是極少收取商人的稅賦,導致了大明對農業稅收的強烈依賴,結果也導致了大明的農民們負擔太重。

    還有就是自有明以來近三百年時間,大明積年累月下來,那些勳戚權貴以及官吏們土地兼併,佔去了太多土地,而他們這些土地卻從不給朝廷貢獻一點稅賦,就算是交,也隱瞞了很多田畝,和地方官員上下勾結,欺上瞞下,把他們應交的稅賦轉嫁到普通百姓頭上,使得平頭百姓根本無法承受。

    所以大明如此做法,只能越來越壞,不斷的加派導致各地農民負擔太重,農民一年到頭收穫的糧食,甚至不夠給官府繳納的,誰還種田?不交的話就會被抓去拷打逼催,交了的話就要活活餓死,老百姓不造反才怪。

    再有年年漕運佔去的各種費用,就耗去了大明太多的財政收入,完全可以廢棄漕運,該海路將南方的糧食稅賦運往北方,這樣一年下來,就可以省去大量的消耗。

    崇禎聽到這裡,提出海運的事情倒是也有大臣提過,但是許多大臣反對,說海上風浪莫測,一旦遭遇颶風大浪的話,會損失慘重,所以不能以海路取代漕運。

    于孝天立即便大笑了起來,對崇禎問道:「微臣乃是以海起家,這些年來雖然也曾經遭遇過颶風大浪,但是卻並無遭受太大損失,就算是在南洋那邊,風浪比北方海上要大很多倍,也未曾因為颶風大浪就損失慘重!

    此次微臣動用近千條大船北上,也未遭受太多損失,這難道說明不了問題嗎?

    聖上又被那些大臣們蒙蔽了!他們豈是擔心海運錢糧因為颶風大浪遭受損失,而是擔心的他們的利益罷了!

    每年這麼多漕運支出的費用,難道聖上真以為就是花在了運河上了嗎?錯也!這些耗費掉的錢糧之中,起碼有八成以上,落在了各種人手中,但凡是反對海運取代漕運的,大多數是因為他們要年年從中分潤不少利益,所以一旦海運取代漕運,那麼這幫人就沒錢可拿了!

    如此一來,他們如果不反對的話,那就奇怪了!這就是微臣說的,大明太多當官的該殺的緣故!

    還有聖上恐怕也曾經動過收取商賈稅賦的念頭,以補充大明財政收入不足!這件事是不是也遭到了大臣們集體的反對?

    這就對了,因為這幫大臣,嘴上說的好,什麼不與民爭利,但是實際上他們又有幾個人暗中和商賈們沒有勾結,甚至於自己就在偷偷的做生意,收取商稅,那麼就是從他們手裡面收錢,他們豈能答應?

    這就是聖上的大臣,他們就是這麼為聖上和大明做事的!

    聖上整日裡為了缺錢殫精竭慮,但是這些大臣們個個卻都在中飽私囊,別的不說,聖上這次提出要官員們捐銀助餉,可收到了多少捐助的糧餉?如果不出微臣所料的話,恐怕是寥寥無幾,杯水車薪吧?」

    (感謝大漠笑春風、厚厚的牡丹江二位兄弟的打賞!)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5-3-6 15:52
第八十三章 良臣碩鼠

     崇禎這會兒已經被于孝天的話語吸引住了注意力,而且也沒力氣生氣了,倒是也沒有隱瞞,點頭道:「不錯!薛國觀進言,請朕下旨勸捐,但是結果並不好,只募集到了不足五萬兩白銀!」

    于孝天點點頭道:「果真不出微臣所料!想必聖上聖旨一下,估計很多大臣都叫苦連天,哭窮不已吧!」

    崇禎點了點頭沒有說話,但是于孝天接著說道:「果真如此!但是聖上可知,就在聖上為了籌餉想盡辦法的時候,這些大臣當真就是窮的揭不開鍋了嗎?

    非也!別的不說,我單說一下高起潛和薛國觀好了,微臣入京之後,便將高起潛、薛國觀捕獲,再抄其家產的時候,單單是高起潛,在京師之中,就購置了四個宅子,僅僅是在高起潛一家之中,就抄獲藏銀十七萬兩,另外還起獲了他借貸給商賈的憑據,又有近二十萬兩,除此之外,高起潛的私宅之中,還藏有各種貴重珠寶首飾,以及大量價值不菲的文玩字畫!

    如果合計下來的話,僅僅是高起潛一個人這些年來積蓄下來的家財,就超過了五十萬兩!

    太監王之心、王有祚多金,乃是京師之中人盡皆知之事,此次據傳聖上勸捐,他們每人僅僅捐了兩千兩白銀,但是聖上可知道,僅僅是王之心家中,就抄出髒銀近二十萬兩,而且僅僅也只是現銀,還不包括其它財物!

    而王有祚家中,則抄出髒銀十三萬兩,另有其他不少財物合計下來也至少有三十萬兩之多!

    而薛國觀雖然之前並非首輔,劉宇亮被俘之後,方才升為首輔,但是這幾年薛賊在京師之中任事,頗受聖上器重,對其破格任用,任其為東閣大學士,在朝中權力甚重,而薛國觀本人,實乃是一個貪鄙之徒,這些年來,在京師之中,大肆收受賄賂,這一點恐怕聖上不知道吧!

    此次微臣僅僅是在薛國觀京師的宅中,便抄出藏銀二十餘萬兩,其餘的貴重之物更是數量眾多。

    而薛國觀獻計請聖上向諸臣勸捐,他本人僅僅也只捐了區區三千兩白銀,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對於他來說,這三千兩白銀,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還有,聖上那些皇親國戚們,此次勸捐之時,據說也各個都叫苦連天,一個個哭窮不已,但是聖上可知道,他們這些人這些年來做了多少惡事?斂了多少家財嗎?

    其他先不說,就說一下周皇后的父親周奎周國丈,天下誰人不知,周國丈家中富可敵國,但是此次聖上勸捐,周國丈卻一毛不拔,連一兩銀子都沒出,反倒找皇后哭窮,皇后怕聖上面子上過不去,將其私房錢兩萬兩銀子交給周奎,但是周奎拿到了這些銀子之後呢?他只捐出了兩千兩銀子!

    剩下的一萬八千兩銀子,居然又被他裝入了自己的荷包之中,這倒好,周奎非但沒有因為聖上勸捐出錢,反倒是又倒賺了近兩萬兩銀子!

    還有那田國丈,此次勸捐同樣一文不拔,但是他家中卻在京畿一帶,圈佔了近千頃良田,還私下裡暗中勾結無良晉商,將糧食倒賣出關,賣給建奴!獲利頗豐!

    好了,微臣只說這麼多,其它的就不再一一列舉了,想楊嗣昌、劉宇亮這些人,每個人家中,都收受了大量的賄賂,即便是比不上前面所列的這些人,但是也其在京師的宅中都藏有髒銀近十萬兩!

    這就是聖上所依賴的大臣!當聖上一人為了國事殫精竭慮,為了財政空缺感到頭疼的時候,他們卻各個都在想盡辦法的摟錢,中飽私囊。

    當朝廷有難,聖上想要他們幫著朝廷度過難關之際,這些人卻各個哭窮,甚至於一毛不拔,坐視聖上一人為難!

    難道聖上到現在還認為,這些人乃是國之棟樑,乃是忠臣能吏嗎?蛀蟲!大明就是被這些蛀蟲給生生蛀空,才導致現在如此景象!說他們是碩鼠,都是太便宜他們了!」

    于孝天擲地有聲的大聲對崇禎說道。

    崇禎聽到這裡,再一次血往上湧,簡直想要一頭撞死在龍案之上,這些年來,他幾乎天天為了財政短缺感到憂心忡忡,這一次于孝天領兵進犯京師,朝廷拿不出餉金來招兵買馬發餉提振士氣,才不得已向這些人勸捐。

    但是結果呢?他聽到的全部都是訴苦叫窮的聲音,那些皇親國戚如此,官員們也是如此,包括太監同樣也是如此,各個都是捂著自己的錢袋子,一毛不拔,現在倒好,原來這幫人各個都富可敵國,利用他們的權力,撈的是盆滿缽滿,任誰隨隨便便家裡面就藏個十萬八萬兩銀子跟玩兒一般。

    雖然崇禎以前也多少猜測這些人肯定不會很乾淨,應該不會太窮,可是崇禎絕沒有想到,這些人家中會如此富裕,他們家中所藏銀兩,甚至遠超過了他內帑之中的存銀,虧他一個皇帝天天都窮的想要揭不開鍋,可是這幫混帳東西,卻一個個這麼富裕,卻完全無視他這個皇帝天天為了缺錢急的冒煙。

    于孝天這番話對於崇禎的打擊可謂是非常重,原本崇禎對於這些勳戚權貴們以及這些官吏們還心存一絲幻想,但是聽了于孝天這番話之後,他的這個幻想被徹底的擊碎,碎的跟渣一般。

    這會兒崇禎甚至於對這些人的恨意,已經超出了對于孝天的恨意,如果不是這幫混帳東西,欺上瞞下大撈特撈,大明何苦會落到眼下如此地步?他何苦天天要受這份罪?

    甚至於這個時候,崇禎還有一種莫名的快感,覺得這次于孝天入京,把這幫傢伙抓的抓,殺的殺,抄家的抄家,這件事上,起碼是一個大快人心的事情。

    你們這幫傢伙不是各個都捂著錢袋子不松嗎?朕當初苦苦相勸,請你們拿出一點銀子來幫朕渡過難關,你們不干,現在倒好,不是照樣落得了一個被逆賊于孝天炒了個底掉,最終也沒撈到一點便宜嗎?該!實在是活該到了極點!

    現在他總算是明白了,看著他表面上這麼努力,天天晚睡早起甚至通宵達旦的為了大明天下操勞,可是實際上現在大明的那些官員以及那些權貴們,早已爛到了極點,一個個根本就是在為了撈錢而當官,為了撈錢而無所不用其極。

    于孝天說這幫人乃是奸佞之徒,其實確確實實沒有虧說這幫傢伙,僅從這些傢伙撈取的這麼多錢,就可以知道,他們私下裡暗中做了多少見不得人的勾當。

    作為一個皇帝,他當然深諳此中道理,他也沒想過大明的官員,各個都清廉如鏡,私下裡收點禮,搞一些小動作也算不上什麼大事,只要這些人能為朝廷辦事,那麼這些小錯其實是可以容忍的。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幫傢伙搞的居然這麼大,動輒都聚斂了如此多的財富,這些錢怎麼來的,他當然清楚,要麼是貪,要麼是受賄,可是這些錢總是要有地方出的,要麼就是從百姓身上敲詐所得,要麼就是從公費之中剋扣出來的。

    大明之所以眼下會亂成如此光景,這幫人絕對是難辭其咎,為將者喝兵血,貪墨軍餉兵糧中飽私囊,為兵者當然不會為大明朝廷賣命。

    為官者想盡辦法中飽私囊,老百姓肯定日子非常難過,難怪官軍如此不能戰,難怪大明會如此混亂,全都是這幫傢伙胡作非為所致。

    崇禎這會兒嘴裡面一陣陣的泛苦,甚至於有一種噁心的想吐的感覺,他的整個心這會兒都碎成了渣,這種痛也只有他自己知道,而無法向任何人言表。

    于孝天同情的看了一眼幾乎崩潰的崇禎,過了一會兒說道:「聖上,現在你應該知道,微臣並沒有冤枉這些人,這些人確實有取死之道,殺之絕不可惜!」

    崇禎閉起眼,靠在龍椅上,咬牙切齒的說道:「殺!你殺吧!這些人該死!他們確實有取死之道!」

    「聖上也不必為這些人難過,他們一朝不除,我大漢民族就沒有復興的希望,唯有將其斬盡殺絕,方能重新復我漢人的昔日榮光!」于孝天接著說道。

    崇禎有氣無力的睜開眼,掃了一眼于孝天,冷笑了一聲道:「這些人確實該死,但是你于孝天難道就那麼無辜嗎?

    雖然你口口聲聲的說乃是為了我大明江山,但是你殫精竭慮的做這麼多事情,難道你認為朕就會相信你當真是那麼無私嗎?

    既然為了我大明江山,你大可上奏章,但是你在福建所作所為,難道朕當真不知道嗎?

    你擅開邊釁,私自侵佔台員島,卻拒不將台員島歸於大明轄下,圈占圍頭灣,強令商賈繳納稅賦,在福建各地圈占土地,私自從陸上大批偷運移民。

    你擁兵自重,將官府架空,為禍鄉里,欺男霸女,強買強賣,這些事情難道就是你所謂的對朝廷忠心嗎?

    你知道朕在防著你,而且有意控制於你,但是這一次你趁著建奴南下入關大掠,悍然提兵北上,直入塘沽,覬覦京師。

    以你所作所為,朕豈能不防你?現在你一口一個冤枉,難道你真的冤枉嗎?難道朕如此這般對待你,當真是錯怪你了嗎?

    恐怕你不臣之心,早非一日兩日,更絕不會是臨時起意,要入京來所謂的清君側吧!

    你此次率軍北上,做了充分的準備,早早的便在福建打造了一支勁旅,並且肯定為了這次北上,提前做了充足的物資準備,你口口聲聲上表要朕撥發糧餉給你,說你糧秣不足,但是你當真糧秣不夠嗎?

    如果你糧秣不濟的話,就算是你擁有雄兵數萬,恐怕也無力和建奴決戰,更無力支撐你這麼長時間的作戰!

    所以莫要把朕當真當成傻子,你不過只是想要通過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來騙取民心罷了!

    你此次北上,一步步的利用朕忌憚於你的心理,讓朕處於不利之地,一步步的讓朕步入你提前設好的圈套,讓朕所為民心向背!

    現在你確實做到了!可是你還是口口聲聲的說你是為了大明江山,朕看你這些所作所為,不過只是司馬昭之心罷了!你矇騙得了天下人,卻蒙蔽不了朕!

    其實你真心想做的不過還是想謀權篡位罷了,就休要再在朕的面前,為你自己歌功頌德了!」

    (再次感謝大漠笑春風兄弟的重賞!)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5-3-6 15:53
第八十四章 天下大勢

     于孝天有些尷尬的摸了摸鼻子,崇禎其實看得恨透,這話他說給普通百姓聽聽也就罷了,想要崇禎相信,他這麼做都是為了大明江山,還真是不那麼容易騙的住崇禎的。

    但是他還是自辯道:「聖上,你這麼說微臣,微臣也沒有辦法!」

    「但是請聖上想一下,一:微臣雖然拿下了台員島不假,但是請問聖上,當初先皇天啟年間紅毛人進佔澎湖,福建官軍大征澎湖,結果呢?恐怕聖上並不清楚,當初官軍集結兩萬大軍出征澎湖,而進佔澎湖的紅毛人僅僅只有不到一千人的兵力,但是福建官軍卻不能克之。

    後來率攻不下,福建官方才和紅毛人相約,讓紅毛人退出澎湖,退至台員島建城!

    這就是說當時朝廷並未把台員島視作大明屬地,而是將其視作一塊飛地,任誰佔去都無妨。

    而當時微臣尚在海上為盜,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才在台員島站穩了腳跟,並且屢次和紅毛人以及干臘絲人大戰,方才控制了台員島。

    微臣當時有無數屬下死於台員島之上,而微臣進佔台員島在先,受撫在後,這就說微臣並未是在受撫之後,才擅自出兵進佔的台員島。

    另外微臣比聖上更知道大明地方官吏們的做法,如果將台員島交給朝廷,讓朝廷派駐地方官的話,那麼微臣可以保證,以這些地方官吏們的所作所為,絕不可能將台員島經營成眼下的景象。

    另外聖上說微臣在福建大肆圈占土地,並且圈佔了圍頭灣,向出海通商的那些商賈收取稅金,這一點微臣並不否認。

    但是聖上可要明白,大明並未公開承認,可以准予這些商賈合法出海做通海貿易,所以微臣向他們收取的僅僅是保護費罷了。

    朝廷要微臣平靖海上,微臣就要有船有人方能做到,如果無錢的話,微臣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自然談不上什麼平靖海面,效仿以前福建兩廣的做法,恐怕現在東南海上依舊群寇肆虐,所以微臣這麼做正是為了大明江山。

    微臣正是通過向這些通海商賈收取規費,放才養出了一支可以雄踞海上的雄兵,才得以為朝廷平靖了東南沿海的海盜,使之無法再為禍一方!

    所以臣這麼做並無大錯!可以說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並且為朝廷做到了平靖海寇的事情!

    但是說微臣擁兵自重,微臣不敢苟同,如果不是微臣一力打造出這麼一支雄兵,當初朝廷調微臣北上平定登萊之亂,微臣如何能夠做到?

    而且打造一支雄兵,像那些大明的軍將們那樣,靠著喝兵血,剋扣糧餉中飽私囊,是萬萬做不到的。

    聖上可知道,雖然這些年來,福建方面也撥發糧餉給微臣,但是這些官府所撥發的糧餉,卻遠不夠養活這麼多兵將。

    而且微臣從不剋扣麾下兵將一文糧餉,相反給予他們的糧餉,要遠超出朝廷所給的定額,將士吃得飽,穿得暖,方能安心做事,傷亡給予厚撫,方能上陣一往無前!方能讓他們無後顧之慮,僅憑官府撥發的那些糧餉,聖上以為可以打造出這麼一支雄兵嗎?

    再有,聖上恐怕也聽聞微臣麾下兵將所持火器犀利,但是聖上可知道,造一條七百料戰船要多少銀子嗎?造一門紅夷大炮需耗費多少銀兩嗎?打造一支精良的鳥銃,又要耗費幾何?

    任誰如果想要打造一支精銳之師,特別是像微臣麾下的這樣以火器為主的精銳,完全可以說是靠著銀子堆出來的,緊靠著朝廷撥發給微臣的那點糧餉,連兵將的衣服都不夠穿,何談能打造一支精銳?

    所以微臣需要錢,沒有錢就沒有可能打造出一支鐵軍,而且微臣還可以告訴聖上,現如今兵馬數量多寡已經不是左右戰場的關鍵因素了,自古以來兵法有言,兵在精而不在多,這才是于某能做到眼下這等地步的原因。

    如果于某不想辦法來賺錢的話,現如今如何能幫朝廷平靖東南沿海的海盜?如何能幫朝廷平定登萊之亂?如何能將建奴大軍打的冰消瓦解?

    大明這麼多年來,坐擁寶山卻得不到一點利益,空視大明的物產源源不斷的被那些商賈們賣到國外,卻得不到半點好處,而這些商賈為了將貨物出口,爭相壓價相互傾軋,好處都讓那些泰西人賺了去。

    即便是賺了錢,也只是飽了那些奸商的私囊,便宜了那些地方官吏,讓他們各個撈的盆滿缽滿,養的是腦滿腸肥,對於大明來說,卻無一點好處可言。

    于某平定海上之後,重建了海上的秩序,遏制了海盜對於海商的侵擾,使之可以更安全的出海行商,並且指定了一系列的規則,令海上遵守,為大明多賺取了無數的利益,而微臣從中取酬又有何不可?難道聖上認為這銀子讓那些紅毛鬼子賺了去,讓那些奸商和貪贓枉法的官吏賺去,總比我賺了來要強嗎?

    說到這裡,微臣恐怕就要說說這天下大勢了!……」

    崇禎冷哼一聲,對于孝天這番辯解頗為不屑說道:「強詞奪理!朕不與你辯!這天下大勢,難道朕連你都不如嗎?」

    「非也非也!聖上所說的天下大勢,恐怕只限於大明這一塊地方,但是微臣想要問一下聖上,這大明之外,極東的大海之外,又是什麼地方?泰西又在何處?極南之地又是什麼?極北之地又是什麼?」于孝天搖頭晃腦的反駁崇禎道。

    崇禎想了一下,冷笑一聲道:「朕不知道,但是難道你便知道嗎?」

    于孝天點點頭認真的說道:「當然!恐怕聖上連腳下的這方土地,到底是什麼形狀的恐怕都不清楚,但是微臣卻知道!」

    崇禎也算是飽學之士,對此頗為不服氣,和于孝天辯駁了起來,崇禎接受的都是舊式的天地學說,中國古代把天看做是圓形的,但是地是方形的,所以有天圓地方之說,認為中國就在世界中間,所以才自稱中國,卻並不清楚這世界更遠的地方,都存在什麼國度。

    這幾十年來,隨著歐洲人越來越多出現在亞洲之後,人們知道了在西方很遠的地方有很多小國家,統稱之為泰西,但是對於東方大洋彼岸到底有什麼,沒有人知道,只認為到了大海,海是沒有邊際的。

    于孝天聽著崇禎的說法,含笑搖頭,從那個提箱之中,取出了一個精緻的玻璃製成的極為精巧的地球儀,擺在了崇禎面前,接著又取出了一份他親自手繪的世界地圖,也擺在了崇禎面前的龍案上。

    指著這個地球儀和世界地圖,于孝天開始對崇禎上了一堂世界地理掃盲課……

    大殿裡面好久沒有傳出崇禎的怒吼聲,只能稍微聽見于孝天那獨特的嗓音,在對崇禎說著一些什麼,外面的人雙方都在瞪眼,即便是豎著耳朵聽,也聽不真切。

    于孝天整整在大殿之中,給崇禎上了一個多時辰的世界地理課,期間說的口乾舌燥,讓人送茶水進去喝了一通。

    而崇禎也第一次聽聞到如此新鮮的東西,雖然他對于孝天心存恨意,但是卻並不妨礙他對這個世界未知的事物產生好奇。

    期間崇禎對于孝天的一些說法表示懷疑,但是于孝天都找出了許多佐證,證明了他的說法的正確性。

    崇禎問及于孝天為何知道這麼多,于孝天乾脆扯謊,說這些地方他都已經派人去過了,另外還加上泰西人所繪製出的地圖,所以才知道的這麼清楚,而且他還說這個世界上尚有很多為人不知的地方,等待著人們去發現。

    甚至於他告訴崇禎,他本人並非生在大明,而是生在一個極為遙遠的地方,但是他乃是漢人,這一點毋庸置疑,他的血管中流淌的是純正的大漢民族的血液,所以他希望能為漢人做一些事情。

    現如今這個時代正是地理大發現的時代,正是一些航海強國瓜分世界的時代,大明已經晚了一步,如果錯過了這個時代,那麼華夏民族將會永遠被人甩在後面,以後恐怕再難追上泰西人的腳步。

    兩個人一直說到了中午,崇禎變得越來越沉默了,他這麼多年來從登基之後,便為了大明殫精竭慮,幾乎從來沒有去關注過大明之外發生的事情。

    但是他卻還是知道,有很多泰西人已經從很遙遠的地方,來到了大明,至於他們到底來自何方,幾乎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而且于孝天今天對他所說的這些事情,也完全顛覆了他以前的世界觀,他一直一來都認為,大明已經非常大了,但是當于孝天把這份世界地圖呈現在他面前的時候,他在世界地圖上找到了大明之後,才發現,其實大明在這個世界上並不算大,甚至於可以說很小,只佔了這個世界上亞洲的一隅,根本就沒什麼可供炫耀的。

    歷史上中國任何一個朝代的帝王,無不把自己視作整個世界的主宰,認為這裡才是地之中、央,就算是其它地方還有一些小國,也只能算是一些蕞爾小國,根本無法和中國相匹,所以萬國來朝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可是今天當聽了于孝天這堂課之後,崇禎發現自己居然是個井底之蛙,完全不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大,簡直就是可笑之極,以前的那些積累下來的所有驕傲這會兒似乎都變成了夜郎自大,這讓崇禎非常不好受。

    (感謝鷹之武兄弟的打賞!順便求幾張月票!)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忘情痞子

LV:8 領主

追蹤
  • 21

    主題

  • 34398

    回文

  • 7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