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下層位面的觸手。
那些黑暗精靈施法者腳下的猩紅地毯散發出一股令人作嘔的腥氣。隨著這些人的步伐變化,那充滿了彈性的地毯上腳印出現後又很快消失——如果定睛看去則會發現,這地毯並不是什麼編織物,而是由凝固的血液所組成的。
隨著這個施法者的那滲人的吟唱以及詭異的肢體動作。猩紅的血毯就像是被什麼加熱了一樣,開始融化後在地面上不斷地翻滾。隨後爬上那層層疊疊的屍體,湧入那一座令人感到惡寒的祭壇當中。露出地下已經漆黑一片的土壤。
隨著這些鮮血的湧入,那祭壇上的升騰的藍色霧氣變得更加濃郁起來。這次施法的難度似乎很高,所有的魔裔們連額頭上都頃刻間佈滿了汗珠。他們面前的那座深淵祭壇的色澤也隨著法術的進行而變得愈加深沉。
這些施法者的形象雖然和其他的黑暗精靈們大致相同,但是他們血脈中流淌的魔族之血,卻都給他們帶來了一些深淵的特徵。他們外表既可能生有小角、尖尾、異色的雙眼,也可能長著獠牙、細翼、利爪,或者帶有血腥、硫磺般的氣味。
通常來說這些生物如果出現在地表的話,不論之前他們的下層位面血統來自哪一個種族,都統統被稱之為魔裔生物也就是所謂的——「泰夫林」。同時在地表的這個群體往往是各種慘案的產物。
不過在地底為了生存,部分黑暗精靈精靈將她們的命運交於惡魔領主。惡魔崇拜在黑暗精靈精靈中十分常見,也因此出現了惡魔使徒這樣的階層。
她們靠著那些黑暗領主給予的魔法洞察力引導惡魔能量粉碎混沌主人的敵人。當然會出現這種情況也多多少少和那蛛後將自己的神國建立在惡魔叢生的深坑魔網有不小的關係。
正是因為這些傢伙長時間與惡魔的接觸,進而應發了整個族群對於下位面的交流。而後更是在族群當中誕生了這樣的新群體。
無論這些傢伙的煉獄之血來自何處,大多數魔裔都表現出了類似的特徵與能力。
何種煉獄本質會與凡人的靈魂相結合的方式無法被預測,這使得讓普通人僅僅通過外觀來識別魔裔的血脈成為近乎不可能的任務。
然而有少數魔裔與某種特定類型的煉獄血脈有著更多明顯的聯繫,而這種類型就是賦予其腐化之血的罪魁禍首。
比如那雌雄同體的咎惡族裔,表現出各種疾病的症狀的殘忍族裔。無論是肥得流油還是骨瘦嶙峋,也不管是高得駭人亦或矮得驚悚,這種極端的表現是污穢族裔的特色。
雙色瞳,不對稱的耳部,多出的手指或延伸到半邊臉頰的胎記,這些是深淵族裔的特徵。當然混亂的本質賦予他們的還遠遠不止如此。之前的都是可以隱藏或解釋的特徵,而那些更加突出的畸變則包括不協調的四肢,殘留在身上的雙胞胎的頭顱,怪奇的荊刺或者只覆蓋在身體一側的鱗片,這些很難被常人所接受的特質。而後者在黑暗精靈的社會當中很難存活。
地獄族裔的形象最接近常人對魔裔的理解中,最『應該』具有的長相。多數生有硬角,尾巴,並且眼睛是異色瞳或者異常形狀的瞳孔。
怨恨族裔的皮膚往往有著明顯的畸變,而在一些罕見的例子裡則體現在舌頭上。紅疹,不尋常的皮膚色斑,以及毛皮般濃密的頭髮都微妙地揭示著他們的妖靈血統。
但是真正的畸變則表現為更加離奇的特徵,包括如同穴居昆蟲一般潛伏在皮膚之下的可動腫塊,或者不斷脫落著難看粉塵的乾枯皮肉。
而那支離破碎的斑駁肌膚,從頭到腳都覆蓋著由白色與紫色瘢痕交織而成,像刺繡一般的繁複紋路——則是有著「鏈魔血統」的鐐銬之子。
痛苦對鐐銬之子有著不可抗拒的誘|惑,這迫使他們隨著年齡增長不斷增加著身上的疤痕,並隨著時間逐步漸變為烙印,穿環和紋身。
可以說除了罕見的弒母者還有遠在東方的獨特魔裔飢餓之種與野獸之子外。這一支出現在地表的黑暗精靈隊伍,就好像是一個下位面血統大觀園一樣。
當然這些有著下位面之血的生物,之所以能夠在黑暗精靈的社會當中生存,可不是為了當作大熊貓被欣賞的。而且所有的「泰夫林」幾乎都是天生的施法者,他們當然也不會成為被皮鞭驅趕的廉價炮灰。
此刻這些特殊的施法者正利用自己血脈當中深藏的下層位面本質,召喚著那來自異位面的褻瀆之力。
除了那事先就準備好的屍體之外,那個祭壇每次的抖動都意味著一為還活著的地標生命就此死亡——這些剛剛經歷了苦難的生物被徹底的摧毀,當他們的血液被吸入了祭壇之後,僅在原來的位置留下一撮灰燼。不僅僅是肉|體,就連他們的靈魂也成了那些邪惡生物的盤中餐。
可惜的是這些被獻祭者當中,沒有一人是自願獻祭的惡魔崇拜者。不然的話這效果可要好上不止一籌。因此那些施法者一直吟唱到腦袋幾乎要爆裂,這個過程當中不斷有人倒下。又有新的魔裔施法者加入其中充當替補。
就在那原本覆蓋施法者腳下的紅色『地毯』被祭壇全數吸收之後。緊接著那翻滾的紅色液體以比原本更快的速度噴湧而出。這液體不僅僅是覆蓋了原本的地面,而且還在以極快的速度向外擴散。短短的幾分鐘之中便覆蓋了已經化作廢墟的小鎮。
緊接著一股紅黑相間的濃煙從小鎮的中央湧出,短短的幾秒鐘就在天空中形成了一層厚厚的被子,徹底將陽光隔絕在那濃煙之上。同樣被隔絕的還有天空中那顆大火球所灑落的正能量。
隨即接二連三的嚎叫聲從那被遮天黑幕所籠罩下的城鎮內傳出。這聲音穿透力極強,別說是那毫無阻擋的曠野,就連遠方的山谷當中都能夠有所察覺。
如果再儀式完成之前那些黑皮們的行動還能夠有所隱藏的話,隨著這麼大的動作以及那湧入主位面的下層位面能量。它們就像是夜幕當中的一盞紅燈,醒目到讓人想要忽略都不可能。
幾乎就在同一時間,科魯茲王國內的所有公開的教會神殿都鐘聲長鳴。神殿外的聖徽靈光閃爍,神殿內的雕像更是讓人不敢直視。原本在外布道的神官們聽到那鐘聲後,立刻就打發起了自己發展的信眾,隨後匆匆忙忙地趕回神殿。
與此同時神殿的倉庫在這一刻被全部開啟,不過這一次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那一箱箱藥劑,一捆捆的捲軸,還有武器架上的裝備。因為他們清楚戰爭已經開始了。那不是世俗之間的權力鬥爭,而是屬於他們的戰鬥——真真正正的聖戰。
在另一方面,還沒等巴雷特踏上博勒姆領的土地,一則消息立馬就把他驚得瞠目結舌:「巴普蒂先生,您確定自己不是在說笑嗎?科魯茲王國境內發生位面沉降?而且兩個位面之間的錨訂已經完成?」
「這是『公正之主』教會傳來的消息。按照他們的說法,所謂的位面錨訂只是最保守的估計。那個叫做閃金的小鎮恐怕已經逐步出現位面融合的跡象了。」巴普蒂騎士的表情非常的嚴肅,單單是看著他的臉就能夠給人非常大的壓力。
聽到這話的巴雷特突然覺得自己的牙根都在抽搐:「不僅僅是位面錨訂,甚至出現了位面融合?那些泛大陸教會在科魯茲王國內的神殿難道都是吃閒飯的嗎?居然讓那些邪教徒無聲無息地搞出了這麼大的動靜?」
「你也知道科魯茲王國和那些泛大陸教會之間的關係一貫都不怎麼樣。這段時間隨著它在科魯茲王國的土地上一路高歌猛進,恐怕都將那些神殿的目光都給吸引過去了。而且戰爭造成的混亂,也混淆了很多跡象。」巴普蒂騎士想來想去似乎也只有這種解釋了。
可巴雷特卻一點都不認同:「如果真的是這麼簡單的話,那位面沉降事件早就頻繁發生了。哪裡還等得到現在。巴普蒂先生您應該清楚現在西大陸的局勢,發生戰亂的又不是科魯茲王國這一個地方。」
按照正常的情況來看,位面沉降的發生往往在早期就會發現,所以很少會造成太過嚴重的危害。像這種完成錨釘甚至融合的局面已經數百年都未曾一見了。戰亂或許是掩蓋其他事件的好背景,可對於它而言能夠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一方面是因為相關的儀式只要初步完成,那噴湧而入的下層位面能量根本就瞞不過人。另一方面是因為這種行為會激發主物質位面的自我保護機制。在那種機制的影響之下總會有角男或冒險者經過事發地點,及時發現那兒的意外。
就算無法破壞也能夠在第一時間通知附近的教會。所以很少會將事情鬧到如今這種難以收拾的局面。如果這方面真的是那麼容易成功的,那西大陸早就不知道被下層位面生物鬧得天翻地覆了。這種情況哪裡還算得上是大新聞。
「這可就不清楚了,神殿掌握的情報是否全面我們可說不準。更何況消息傳遞的過程當中因為詞彙有限,想要非常準確地進行描述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巴普蒂騎士無奈地搖了搖頭。因為他真沒辦法解釋巴雷特提出的那些疑問。
而在這時候的巴雷特突然想到了一個可能:「難道之前在科魯茲王國出現的那個半位面當中,有什麼能夠加速位面錨釘或者融合的物品?」
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無論是魔法還是武道在西大陸整體上都是呈現進步發展的。但是某些分支或流派也在時代的潮流面前逐漸消亡。當然這並不是代表他們就沒有可取之處。特別是在主流社會被打壓的技術能力,比如和下層位面相關的法術器物。的確有可能出現某些超過現有技術的特例。
而能夠在半位面中留下大量遺蹟的法師或組織,當初基本上都有傳奇施法者坐鎮。這個組織真要是專攻下層位面契約或者召喚的話,拿出什麼足以改變以往血祭召喚的技術或器物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管是什麼原因,反正領地內現在已經開始嚴防死守了。有卡拉達之前的例子在,現在可沒人敢掉以輕心。」巴普蒂騎士的情緒也不怎麼樣。
之前卡拉達城的下位面沉降事件,巴雷特等玩家是全程參與的。甚至其中幾人還充當了重要的警報器。可即便是事先有所準備,那場意外依舊給諾汗的西都造成了及其嚴重的破壞。當初要是真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位面錨釘和融合的話,那麼卡拉達這個城市可就真的要成為歷史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相關訊息也傳到了巴雷特的耳朵裡。科魯茲王國的位面沉降已成定局。不過真正和下層位面融合的土地不過是閃金鎮那略顯得偏遠的小地方。那比瘟疫還恐怖的玩意兒沒來得及擴散,就被姍姍來遲的教會聯軍給堵了回去。
現在別說泛大陸教會了,某些影響範圍較小的區域教會、地下教會,甚至精靈神系、矮人神系、侏儒神系、半身人神系這些種族神也都將目光投到了這片土地上。這當中的大部分教會和那些下層位面的生物勢不兩立,他們遠比這片土地的擁有者更加急於趕走那些邪魔。可依舊也免不了一些敗類打算渾水摸魚,甚至和那些邪惡的傢伙同流合污。
好在那些非主流的傢伙所能夠調動的力量不大,在主流教會的打壓之下短時間內還沒幹出什麼令人頭疼的事情。可即便是這樣,在他們的搗亂下圍剿那些邪魔和邪教徒的行動被嚴重地拖後了進度 本帖最後由 joa1317 於 2017-6-4 22:35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