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活] 鑒寶秘術 作者:北域神燈 (連載中)

 
小雲雲530929 2016-9-26 11:19:35 發表於 都市言情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4853 3812267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6-11-11 13:16
正文 第二八零九章 魔高一丈



    張天元說的那些都是有據可循的,絕對不是胡說八道,所以那縣裏來的專家一張老臉紅得仿佛熟透了的柿子,被別人指指點點,再也沒辦法繼續待在這裏了。

    於是轉身居然就跑了。

    倒是不用擔心他會有什麼事情,這家夥無非就是覺得不好意思,沒臉再繼續待下去了而已。

    “現在你知道了吧,這上麵雖然畫的是管仲,不過可不是什麼好畫,不值錢的,還是回你家裏繼續找找吧,看看有沒有別的什麼東西?”

    張天元沒有理會那個逃跑的家夥,而是將目光投向了麵前這個年輕人說道。

    “張老師,我這裏還有些大清銅幣,您早上好像收的時候說是幾百萬呢對吧?”

    這年輕人沒有在畫上糾結,而是從口袋裏掏出了一把大清銅幣,各種年製的都有。

    說老實話,這些東西如果是真的,那這年輕人可就發達了,桌上這些東西,最起碼價值上千萬啊。

    然而很可惜,這些都是贗品,是假冒的東西,雖然說用電腦做的模子,製作還非常精致,一般人很容易上當受騙。

    但假的就是假的,稍微有點眼力的人,一看就能分辨出來了。

    如今大清銅幣值錢的事兒,其實外麵很多人都知道,有些不法之徒製作了這些東西,就利用各種手段賣給了那些對古錢幣一知半解的所謂專家。

    眼前這個年輕人估計家境不錯,如果這些大清銅幣一枚幾十塊錢賣的話,他估計也會掏錢買一些的。

    畢竟這種東西的成本價也就區區幾塊錢而已。

    這越是自以為是的人,就越是容易上當受騙,以為自己很清楚,以為自己撿了漏,其實卻不知道,人家根本就是給他下了個套,讓他往裏頭鑽呢。

    想到這裏,張天元忍不住問道:“小夥子,這些大清銅幣你是從哪兒弄來的?”

    “這個……”

    年輕人有點猶豫,然後壓低了聲音道:“不瞞張老師,這些東西是我從別人手裏買來的,可真不是從墓裏頭挖的啊。”

    “那些人不會是盜墓賊吧?”

    張天元問道。

    “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又一次出去旅遊,剛好到了一個農村,就發現有人從一個墓裏頭弄出了這些東西,他們本來不肯賣給我的,可是我不小心撞見了,他們就說可以便宜處理一點給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讓我不要聲張。”

    年輕人解釋道。

    “花了多少錢?”

    張天元問道。

    “其實也不多,這些東西一共也就在花了萬把塊,本來是打算用來旅遊的錢,後來全部花了。”

    年輕人撓了撓頭道。

    張天元苦笑不已。

    這年頭啊,騙子的手法真得是太多了,讓人防不勝防。

    當然,針對的還是有貪心的人。

    如果這個年輕人不貪心,恐怕就不會上當。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人非聖賢啊,怎麼可能會不貪心啊。

    無論是誰,看到有人從墓裏頭弄出來的古錢幣,而且還跟真的非常相似,那多半也會上當受騙吧。

    “張老師,這些東西絕對是真的,那個墓附近就有個博物館,博物館裏頭就有這樣的銅幣展覽呢,我要不是看著一模一樣,就不會買了。”

    年輕人怕張天元不信,於是又補充了一句。

    張天元真得是有點同情這孩子了,這些騙子還真得是把什麼都想到了啊,即便是換了他,如果沒有鑒字訣那麼強大的外掛,隻怕也會被騙的。

    “這麼說的話,應該不會有假了。”

    旁邊有村民搭腔道。

    “沒錯,從墓裏頭挖出來的東西,而且跟博物館的一模一樣,那能是假的嗎?”

    又有人附和道。

    張天元歎了口氣,看向年輕人說道:“小夥子,我比你也大不了多少,不過倒是遇到過幾次類似的事情,你也不想想,一枚大清銅幣上百萬,甚至幾百萬,盜墓賊對這些東西可都是門兒清的,而且你說是一夥人,那說明就是團夥作案啊!”

    “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正常的做法是直接把你給做了,怎麼可能會一萬塊就把這麼多的大清銅幣賣給你啊。”

    “什麼意思?”

    年輕人愣住了:“張老師你的意思是我受騙了?”

    “沒錯,你是受騙了,幸好損失還不算太大,這些所謂的大清銅幣,都是電腦倒模做出來的,雖然很真實,但是其實隻要稍微懂一點就能辨識出來的,剛才那位行家,你應該就能看出來吧?”

    張天元說的是賣給他乾隆錢和康熙錢的那個中年人。

    那人走過來仔細觀察了一下點頭道:“張專家說的沒錯,這些都是假的。”

    “不可能!我親眼看到那些人從墓裏麵挖出來的,怎麼會是假的呢?”

    年輕人無法相信這個事實。

    張天元歎了口氣道:“我國曆代銅錢大多數是以銅合金形式鑄造的,因合金的成分不同,銅錢也隨之呈現出不同的顏色。

    總地來講,用銅鋅合金鑄造的銅錢呈黃色,銅錫合金鑄造的銅錢呈青色。一般先秦貨幣用青銅鑄製,顏色青白。

    漢代至唐宋時期的絕大部分銅錢均為青銅鑄造,其特點是銅色青白中微帶淡紅。

    明嘉靖以後,開始向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清代和疆等地用紅銅鑄錢,顏色紫紅。

    在銅錢鑒定過程中,如發現銅質與時代不相符的銅錢,即可斷定其為偽品。

    提高銅錢偽鏽鑒別能力,是銅錢鑒定的重點所在。

    因為幾乎每種作假方法,最後都要用偽鏽來做掩飾。

    銅是一種比較穩定的金屬,在常溫下不易生鏽。

    要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才能生成氧化銅、堿式碳酸銅等.

    銅鏽一般是指銅質銅錢表麵形成的一種氧化物。

    銅錢鑄造年代的遠近、人土時間的長短,地理、地質條件的不同,所形成的銅鏽各不相同。

    通常情況下,自然鏽分布自然,色彩多樣,色澤亮麗,物理方法難以剔除。

    很多銅錢有銘文書寫是我國銅錢的一大特點,而且不同時代的鑄幣銘文,文字字體各有特征,有不同的書寫風格。

    根據這些特征可檢驗是否為同時代的銅錢。

    另外,在注重各種錢文特點的同時,還可找出錢文的演變過程和變化規律。

    這些規律和特征是鑒定銅錢真偽的重要依據。

    (未完待續。)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6-11-11 13:17
正文 第二八一零章 黑暗畫風



  辨聲也是銅錢鑒定的重要方法之一。

    由於年代久遠,古幣火氣盡脫,敲擊時聲音無轉音,擲於水泥地麵時其聲音暗啞。

    隻要將其輕摔在桌麵上,或用金屬敲擊,會發出破殼聲,沒有清脆響亮的金屬聲。

    聞氣味也是辨味亦為鑒定偽錢的方法之一。

    真幣傳世已久,冶鑄時的火氣早已消失,嗅時沒有任何火氣。

    長期埋於土中的古幣,剛出土時常帶綠色的鏽蝕,嗅時有一股泥土味。

    而偽造的古幣由於冶鑄未久,銅錢上常留有冶鑄時的火氣。

    偽幣,嗅時沒有泥土味。

    偽鏽或用膠水,或用鬆香拌和顏料塗上,或用膠漆漆上百仔細嗅時,鏽上會有特殊的鬆香味、膠水味或油漆味。

    銅錢經過長期的流傳、把玩,表麵上會生成一種堅硬的黑褐色或古銅色包漿,業內稱為‘傳世古’。

    真的‘傳世古’堅牢,包漿難以刮除,銅錢流傳愈久,色澤愈深,質地越是堅牢,用水煮刀刮都很難去掉。

    假的‘傳世古’包漿比較輕浮,質地疏鬆,用開水泡煮後洗刷即可以基本去除。

    如發現宋代以前淺黃發光的黃銅錢,大概就是偽幣了。

    從版別上辨別古錢必須要多接觸實物,以熟悉各個朝代的銅錢真品。

    不但要注意珍稀品,也要注意大量的普通品種。

    因為這些普通品很少有偽品,能真實地反映各個曆史時期的銅錢特征。造假者往往為了品相美觀,將刀幣、布幣邊緣磨光滑,實際上是畫蛇添足,露出了破綻。

    鑄作的鑒別也是銅錢辨偽的重要依據。

    我國銅錢的鑄造分為兩個階段,唐代以前采用範鑄法。

    唐代以後多用母錢翻砂法。

    範鑄法主要有陶範、石範和銅範三種。

    陶範是最早出現的鑄幣方法,戰國以後才開始使用後兩種方法。

    鑄幣成色也是從鑄造方麵考察銅錢真偽的一個方麵。

    如隋五銖錢呈青白色,原因是青銅合金中錫的比例較大,明清兩代鑄錢多用黃銅等。”

    “張老師您說這些幹什麼啊?”

    年輕人急道。

    “你還沒聽懂嗎?我說的已經非常清楚了,你可以嗅嗅這些銅幣,其實這些銅幣的鑄造因為時間比較短,還保留著非常明顯的煙火味,而沒有泥土味,更不要說銅鏽了。”

    張天元歎了口氣,自己果然是對牛彈琴了,這年輕人完全沒理會自己的苦心啊。

    年輕人嘴巴張了張,其實他聽明白了,隻是不願意相信而已,那些東西可是他花了一萬塊弄回來的啊,本指望可以賺點錢呢,誰知道到頭來居然都是爛貨。

    他站起身子,失魂落魄地離開了村委會大院,然後蹲在外麵的牆根下,看著遠處的天空發呆。

    張天元搖了搖頭。

    這樣受騙的人他見得多了,很多人直接就選擇了去尋短見。

    “鐵柱,你去跟著那小子,好好開導開導他,一萬元而已,又不是多少錢,犯不著輕生。”

    “知道了!”

    鐵柱擠開了人群,去跟那小夥子暢談人生去了。

    千萬別小瞧這大個子,他雖然沒念過書,可是很多事兒說出來卻能夠讓人的心情瞬間變好。

    說到底自殺這種事兒,都是因為情緒低落引起的,隻要情緒好了,就不會亂想了。

    “張老師,您為人真是沒得說。”

    旁邊村長感慨道:“不僅給那小子解釋了為什麼他的大清銅幣是假的,而且還為他的安全著想,我也見過不少來村裏頭的專家了,不管是政府部門的,還是私人的,一個個牛氣的很呢,他們才不在乎我們這些小民的安全呢。”

    “唉,不能這麼說,我今天來你們村,可是收獲不少,心情好,自然就要做點好事兒了,行了,下一個吧。”

    張天元做鑒定的時候,那邊縣裏頭的專家其實也在忙活。

    他們那邊人少不假,但也有些人還是更相信那些專家,畢竟人家是縣裏頭文物部門來的人,可不是張天元這樣的野小子。

    那邊一位專家桌上擺著一幅畫。

    這是一幅國畫,仔細看風格,應該是新國畫。

    所謂“新國畫”,按照民國時期某位畫家的解釋,是一種“折衷中西、融彙古今”,“真美合一”的“現代繪畫”。

    “它不是個人的、狹義的、封建思想的,是要普遍的、大眾化的……是從古代遞嬗演進而來”,“取古人之長,舍古人之短的。

    所謂取長舍短,棄其不合時代的、不合理的,是以曆史的遺存與世界現代學術合一之研究,更吸取各國古今繪畫之特長,作為自己的營養。”

    由於時代的局限,這位藝術家對西方藝術的了解畢竟隻停留於表麵的階段,他所從事的融合中西藝術的工作,主要得近代日本畫特別是京都畫派的啟發。

    他所接觸的西方藝術,主要是被近代日本畫家所過濾的東方語彙。

    這種畫的風格還是非常明顯的。

    畫的風格不錯,但這幅畫的內容卻有點黑暗。

    這是曆史上有名的伍子胥鞭屍三百。

    毫無疑問,中國曆史上最著名的“辱屍”事件當屬伍子胥的“鞭屍三百”。

    麵對楚平王的屍體,泄忿心切的伍子胥沒有在楚平王活著的時候完成報仇計劃,終於在他死後實現了“教訓”目的。

    伍子胥辱屍的經過,《吳越春秋》有清楚的記載,“吳王入郢,止留。伍胥以不得昭王,乃掘平王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左右踐腹,右手抉其目,誚之曰:‘誰使汝用讒諛之口,殺我父兄,豈不冤哉’。”

    這段記載頗為形象:

    伍子胥在朝楚平王的屍體抽了三百大鞭後,還左腳踩住其肚子,右手捏著他的眼睛,指責他為什麼聽信讒言,把他的父親、哥哥冤殺了。

    對於伍子胥的辱屍行為,有不少人同情他,認為情有可原,報仇嘛。

    實際上從中國傳統的喪葬文化來講,即使死者生前再有過,對其屍體下“毒手”都是不道德的。

    司馬遷在《史記》中就對伍子胥的行為表達了否定的觀點,“此豈其無天道之極乎。”

    從史料中看,伍子胥不隻“鞭屍三百”,還把楚平王的老婆給玷汙了。

    《漢書》記載,“(伍子胥)敗楚師,屠郢城,妻昭王母。”

    昭王,即平王的兒子,“昭王母”自然就是楚平王的老婆。

    可見,伍子胥真的是“狠角色”,所以曆史上有人曾將其列為中國曆史上“十二大盜墓狂人”中的最毒者。

    (未完待續。)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6-11-11 13:18

正文 第二八一一章 傳奇畫師(一)



    那幅畫描繪的就是伍子胥鞭屍三百的事情,畫風趨於黑暗。

    作者明顯是生活在一個黑暗的年代,然後想要抨擊這種現狀,於是便拿這個做了一幅畫。

    對於這種東西,縣裏頭來的專家是連多看一眼都不願意的。

    隻聽那專家擺了擺手道:“這幅畫的畫風趨於黑暗,而且有醜化伍子胥的嫌疑,東西賣不上高價的,這樣吧,給你一百塊,能賣的話就賣了吧。”

    看到這裏,張天元不由搖頭歎息,這些專家也未免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了吧,那一幅趾高氣昂的樣子,他看了都想揍那家夥一頓。

    畫風黑暗就不行?

    明明是事實,怎麼醜化伍子胥了?

    真是可笑。

    畫的主人猶豫著是不是要賣,畢竟隻有一百塊錢,實在太少了。

    “專家,您再給多加點錢吧。”

    “不賣就算了,後麵還有人呢,下一個!”

    那專家不耐煩地擺了擺手道。

    你說他是真不想要那幅畫?

    那也未必。

    這些專家未必就不知道這幅畫好,隻是他們居然還想把價錢壓得這麼低,這就有點過分了。

    那畫的主人剛想答應。

    旁邊村長忽然喊道:“你說你圖個啥,人家一百塊還不給你好臉色,讓張老師看看,最起碼也不會少於一百吧。”

    村長雖然忌憚這些專家,可是他更不想自己的村民受委屈,越是落後的村子,村長的權力也就越大,與之而來的責任感也就越強。

    很多村長都把這樣的村子當成自己的地盤的。

    “是啊,拿過來讓我看看吧。”

    這個時候,張天元也順著村長的話說了一句,他明知道那畫是好東西,又怎麼可能會放棄呢。

    對方放棄了,他心裏頭卻樂了,否則還真不好意思開這個口,畢竟他也不想破壞了行裏頭的規矩。

    “姓張的,你這就不對了吧,這個人明明是想賣給我們的,你橫插一杠子算怎麼回事兒?”

    那位專家站起來怒道。

    “話不能這麼說吧,人家難道還沒有買賣的自由了?更何況你不是說了不稀罕人家手裏那東西嗎,現在又這麼生氣是因為什麼啊?”

    張天元淡淡道。

    那專家臉上肌肉一抽一抽的,隨即看向了那畫的主人說道:“你打算怎麼辦?”

    “我當然要讓張老師看了。”

    畫的主人也不是傻子,人家這幅畫也許是花了錢買來的,也許還是傳家寶呢,好嘛,你一開口就給人說成垃圾了,就值一百塊?

    這年頭一百塊能幹什麼啊,這不是擺明了欺負人嗎?

    隻要是腦子清醒一點的,都不會吃這個回頭草的。

    “他能給你錢,可是給的了你榮譽嗎?你如果把這個東西捐獻給國家,將來上了新聞,麵子上也光彩啊。”

    專家一看買不行了,於是就開始拉大旗扯虎皮了。

    張天元冷笑道:“你不過一個縣級文物部門的小專家而已,還真把自己當回事兒了啊?你真覺得自己能代表一個國家?真是好笑!”

    “說到榮譽,我們神羅集團的神羅博物館可是國家認可的大型博物館,將東西賣給我,一樣可以上新聞,不僅有榮譽,還有金錢可以拿,哪裏像某些人啊,還想空手套白狼不成?”

    “你!你說誰空手套白狼來著?”

    那專家氣得臉色鐵青。

    “行了,我也不與你廢話了,既然人家畫的主人都打算讓我看,難不成你還想硬搶客人不成?”

    張天元轉過頭對那個人說道:“你過來吧,我可以讓你插個隊,因為你手裏頭這真是一件好東西,我剛剛隔著幾張桌子就看出來了,某些人眼光不好,才會說你那東西不行呢。”

    “張老師您說這是真的?難怪我爸說過,讓我好好保護這東西呢。”

    畫的主人喜滋滋地走了過來,將東西放到了張天元的桌子上。

    那位專家氣得直瞪眼,可是張天元才不鳥他呢。

    “大兄弟,這幅畫是怎麼來的?”

    張天元直接跟畫的主人說話了。

    那人道:“不瞞張老師,這幅畫我其實也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來的,有一次過年大掃除的時候,我在家裏翻騰,結果意外就發現了這麼一幅畫,因為畫上的東西有點嚇人,我就給藏了起來,沒敢掛出來。”

    “哦,是這樣啊,那你可交了好運了,雖然這幅畫的內容比較黑暗,不過它卻是一位很有名的畫家畫出來的。”

    張天元笑著說道。

    “您知道這畫的來曆?可是上麵沒署名啊。”

    那人疑惑地問道。

    “沒署名的畫很多,其實隻要對某位畫家的畫風十分熟悉的話,能看出來也並不奇怪。”

    張天元解釋道:“20世紀前期是中國美術史上最為絢麗璀璨的時代,多元化的畫家群體與繪畫流派的並興成為這一時期美術的主流。

    當時形成的‘嶺南畫派’與‘海派’、‘京派’一起在民初畫壇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麵。

    而‘嶺南畫派’的創始人之一就是高劍父。”

    “高劍父?這個人的名字聽著好陌生啊。”

    “是啊,別說是普通人,就算是業內的一些不太深入的專家,隻怕也沒聽過高劍父的名字。”

    張天元笑道:“不過這個人的確很厲害的,他的一生,堪稱傳奇啊!”

    對於高劍父,張天元非常熟悉,因為他一直很欣賞這個人。

    一九零九年的廣省,鼇洲外街擔竿巷,一家新的裱畫店開張了,店名為“守真閣”,還有一副春聯,其中有字:“糊塗世界”。

    同年不久,又是同一個地方,保安社附近,一所名為“美術瓷窯”的瓷窯開張了,就在附近,還掛著“博物商會”的招牌,商會對外宣稱是日本人辦的。

    這一切都與革新有關,與高劍父有關。

    “守真閣”並不“糊塗”,而是同盟會廣省分會的總機關,而負責人就是高劍父,“糊塗世界”就是高劍父手寫的,不是說裱畫店糊塗,而是暗諷清廷糊塗。

    1905年,高劍父第二次東渡日本進修美術,在遇到異國藝術的同時,也遇上了革新思想,1906年,高劍父加入同盟會,1908年來廣州,翌年,任同盟會廣州分會主盟人。

    高劍父奔走廣省、香港、澳城之間,抨擊帝製,宣傳共和,發展會員。

    大名鼎鼎的陳炯明就是高劍父介紹入會的。

    (未完待續。)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6-11-11 13:18
正文 第二八一二章 傳奇畫師(二)



   “美術瓷窯”比“守真閣”更神秘。

    這裏真有一個窯,不過不是用來裝瓷器的,而是用來裝炸·彈和武器的。

    誰來負責這個秘密的機構?

    還是高劍父。

    清朝的軍警不是吃素的,有所風聞的他們,也來搜查過一次。

    然而,由於這些炸·彈和武器隱藏得太巧妙了,軍警無所獲而返。

    不僅炸·彈和武器是安全的,人也是安全的。

    高劍父所轄的革新機構,無一被破壞,會員無一被捕。

    故而同盟會的人都稱高劍父為小諸葛。

    清末的革新誌士,有一種先秦刺客專諸、荊軻的風格,他們認為通過刺殺清朝的親王、官吏、將軍,可以重創清廷,推動革新。

    高劍父也受此風氣影響,他對曾經刺殺廣省水師提督不成的同盟會員劉思複說:“我們必須成立一個暗殺團,集中力量掃除革新的絆腳石”。

    於是,1910年,“中國暗殺團”成立。

    團長劉思複,副團長高劍父。

    原址設在香港羅便臣道一間寓所內,因地址泄露,又改租摩士咭號寓所。

    入團宣誓時,高劍父立於會場中央,舉右手宣誓:“諸位同誌,我們成立支那暗殺團,就是為一個目標,鏟除清朝韃虜,推動民主革新……”

    1911年4月27日,黃興領導的黃花崗起義爆發。

    高劍父親身參與了這次起義。

    起義前,參加的同誌都以抓生死鬮的方式分配任務,高劍父抽到的是“生鬮”,擔任外圍接濟和軍械運輸的工作。

    抓的雖然是“生鬮”,高劍父卻做好了必死的準備。

    起義打響時,高劍父等在廣省南門,接應的同誌未到,高劍父便強行進城,被清軍開槍阻擊,高劍父卻不畏懼,攀上屋頂,扔下一枚炸·彈。

    炸·彈炸響後,引起清軍舉槍五射,高劍父傷右腳,攀瓦離開現場,喬裝成小販脫身。

    這是高劍父為革新扔出的第一枚炸·彈。

    在以後的革新歲月裏,他還要親手製造炸·彈,為末路清廷再送一程。

    黃花崗起義失敗,高劍父萌發要刺殺兩廣總督張鳴岐、廣省水師提督李準為烈士報仇的想法。

    他與梁倚神、李應生潛入廣省,以東郊龍眼洞婆髻嶺作炸·彈實驗場。

    他們住進當地的昌大公司,以寫生打獵為名,在密林裏製造炸·彈。

    炸·彈研製成功,由同盟會會員林冠慈擔當主要執行員,陳敬嶽輔助。

    1911年8月13日上午,廣省雙門底,林冠慈將裝在藤茶籮裏的炸·彈扔向路過的廣省水師李準的坐轎,擊中目標。

    不幸的是,林冠慈當場犧牲。

    陳敬嶽被捕,不屈而死。

    遺憾的是,李準逃過一劫,未死。

    1911年10月,武·昌首義成功,兩廣總督張鳴岐惶惶如驚弓之鳥,特請鐵腕人物鳳山將軍南下鎮壓。

    暗殺團將目標瞄準了鳳山。

    高劍父收拾起喪失戰友的悲憤,又投入到製造炸藥的工作。

    吸取前一回刺殺李準失敗的教訓,此番製造的炸藥配備了能凝固血液的毒藥。

    為萬無一失,高劍父、梁倚神、李熙斌等人在郊外拿小牛犢和兩隻狗做實驗,均成功。

    除此,還有萬無一失的行刺路線。

    高劍父、李熙斌、朱述唐三人選定三處作為埋伏場地:倉前街,在此處開設“成記洋貨店”,安放炸藥;又在雙門底、惠愛中設置第二關、第三關。

    時機終於來了。1911年10月25日清晨,距武昌起義已有半個月的光景,鳳山威風凜凜地來了。

    在天字碼頭上岸,一路上五步一崗,300旗兵全程護送。

    如此嚴密的保護,革新黨有機會嗎?

    清兵們注意到五周,卻沒注意到頭頂,就在倉前街,一家小商店的樓上有塊木板。

    從街上看,隻是一塊木板。

    從樓上看,卻是一塊裝著炸藥的木板,木板上還係著一根繩子,連接後屋。

    鳳山的隊伍走到小樓下,木板忽然鬆開,一聲巨響,鳳山灰飛煙滅,二十幾個衛兵灰飛煙滅。

    不久,清王朝也灰飛煙滅。

    割開木板繩子,放下炸·彈的,是同盟會17歲的少年英雄李沛基,事後他通過商店後門安然脫險。

    高劍父的第三擊終於成功。

    革新繼續發展,共和取代君主。

    高劍父曾參加中華革新黨,參加倒袁運動。

    此後,他便離開政治運動,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高劍父先生,做革新,便是純粹的革新家,做藝術,便是純粹的藝術家。

    辛亥革新後,與胞弟高奇峰赴滬創辦審美書館和具有強烈政治色彩的《真相畫報》,並在孫中山再次流亡日本的時候,赴日加入了孫中山創立的中華革新黨。

    在此之後曾多次嚐試籌辦美術瓷廠和中華瓷業公司,親手繪製彩瓷工藝品,顯示了藝術救國的抱負。

    孫中山逝世後,他把全部精力投入了新國畫運動的倡導工作。

    高劍父活動於辛亥革新的風雷之中,同樣在繪畫方麵貫穿著他的革新思想。

    他既有深厚的傳統基礎,又從事東、西洋繪畫的研究,開擴了眼界,在藝術上得到不少新的啟示,在傳統的基礎上吸收西洋和東洋畫法,風格為之一變。

    高劍父既擅長寫意,也能畫工筆。

    於山水、人物、翎毛、花卉以至草蟲禽獸,無所不能。

    擅長花鳥、走獸、山水、人物。

    他大膽融合了傳統繪畫多種技法,又借鑒了日本畫、西洋畫,重視透視和立體感,講究實景寫生,運用定點透視,所繪山水類似西方風景畫。

    注重色彩渲染,吸收西方水彩畫技巧,兼用撞水、撞粉法,有力地增強了物象的明暗、立體感,格調也帶有較強的世俗氣息,從而創立了自己的新風格。

    高劍父的山水、氣勢磅礴,筆法有近似馬遠、夏圭一體的,橫砍豎劈,幹筆飛白,於秀逸中見剛勁。

    所作朝陽夕照,風雨晦冥,煙霞雲霧之景,生動地再現了南國山川的秀麗多姿。

    作品多用水墨渲染,用筆潑辣,時作沒骨法,除樹石局部略用線條外,天色、水光和雲霧都以水墨渲染,墨卷波濤,筆縮雲煙,深淺遠近,詩意盎然。

    作畫很少用中國畫線條,而是用色彩和水墨的渲染來表現形象和質感。他的工筆人物、花鳥表現手法不拘一格。

    (未完待續。)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6-11-11 13:19
正文 第二八一三章 六幅特別的畫(一)



    高劍父所作水墨花鳥,放縱似徐渭。又以石恪、梁楷一體“減筆”畫人物,著墨敷彩不多,寥寥數筆,生動傳神。

    高劍父很早就在國際上有較高聲譽,他的《江關蕭瑟》和《絕代名姝》在比利時萬國博覽會上曾獲最優等獎狀。

    其《鬆風水月圖》在中德美術展覽會上,為德國國家博物館購藏。

    其作品在巴拿馬和意大利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上展出時,每次都獲得國際藝術界的高度評價。

    高劍父作品最近幾年行情較高,嶺南畫派從地理上接近港台,更能為該地的投資者所喜歡。

    1986年高劍父的一幅《彩虹》軸以5.2萬港元售出,價格與齊白石,傅抱石作品差不多,但以後價格雖有上漲,但不如他們的上漲幅度大。

    1989年9月高劍父一幅小幅立軸《月月平安圖》賣了5.5萬港元,同時一幅大立軸《埃及風光圖》賣到11萬港元。

    比起以前的價格上升幅度將近一倍。

    1990年香港市場共見到6幅作品出售,低的3萬,高的15萬。

    高劍父作品行情基本上穩定在10萬港元左右,一般作品不及10萬,個別精品10多萬,但還不很高。

    雖然行情如此,可是對於真正喜歡高劍父畫作的人來說,就算是花上百萬購買他的畫也是毫不猶豫的。

    恰恰張天元就是其中之一。

    一個人喜歡另外一個人的畫。

    有時候是真得喜歡畫。

    有時候是欣賞這個畫家。

    還有時候是兩者兼備。

    張天元便是如此。

    “大兄弟,咱就不廢話了,我出價十萬元,你這幅畫賣給我怎麼樣?”

    他雖然收藏無數,可是高劍父的畫還是頭一回得到,尤其是這幅畫的內容十分特殊。

    據說高劍父感懷社會的黑暗,所以當是一共做了這樣類似的幾幅畫,內容主題都是差不多的。

    “十萬!”

    那人直接就蹦了起來:“張老師,您不會跟我開玩笑吧?”

    “嗬嗬,我跟你開什麼玩笑啊,展飛,付錢。”

    張天元笑了笑,他還害怕對方不賣畫呢。

    那人拿了錢,才癡癡呆呆地說道:“張老師,實在抱歉啊,其實我家裏還有這樣的五幅畫,您也要嗎?”

    “要!當然要!趕緊去拿來!”

    張天元激動地幾乎跳了起來。

    那人急忙回家拿了五幅畫過來,這期間張天元甚至都沒心思去鑒定別的了。

    幸虧畫主人的家距離村委會也不遠,而且又是騎著電動車離開的,到這兒的時候,也就花費了十來分鍾時間。

    “果然如此!果然如此啊!”

    張天元其實都大概猜出了其餘五幅畫的內容,隻是親眼見到的時候,才更加確定。

    不論是帝王的陵寑,還是民間的墳墓,盜墓時就不可能不碰到屍體。

    由於盜掘者的動機和目的不同,對屍骨的處理方式也不盡一樣,也就有“髒盜”,不尊重死者的說法,是不同形式的“辱屍”行為。

    從中國盜墓史上來看,“辱屍”現象很普遍,但表征各異,造成的後果和社會影響也有差別。

    其中,六種罕見行為,那是最為荒唐,有的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而高劍父的這六幅畫,描繪的就是這六種行為。

    伍子胥鞭屍三百隻是其中之一。

    這第二幅畫麵則是盜賊剖皇後肚皮。

    從中國盜墓史上看,盜墓者的動機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麵,一是如伍子胥、齊懿公所謂的“報複”;

    二是壞人祖墳風水,如上麵的楊輦真珈;

    三就是盜取珠寶,從死人手裏“借錢”。

    早期的盜墓者以前兩種目的為主,而後來盜墓事件頻繁發生的主要原因則集中表現在第三方麵。

    因為在秦漢以後,真正的“厚葬”才算開始,遠古時期甚至沒有陪葬品的概念。

    由於中國古代人相信,口鼻等竅門塞緊了可以讓靈魂附身,獲得永生,而讓死者口中含“夜明珠”一類的寶物,則是這種喪葬觀中下最常見的表現方式。

    有條件的帝王還要身著金鏤玉衣趕天堂,將這種喪葬觀發揮到了更為奢華的地步。

    盜墓中,“辱屍”現象本來就很多,屍體內外再有寶物,這下想有一個完屍就更困難了。

    如,慈禧、乾隆的陵寑被現代大盜賊孫殿英部下掘開後,他們的屍體全被損壞了,嘴都被摳壞。

    令人搖頭的當是同治的皇後阿魯特氏屍體遭辱情形,真的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阿魯特氏,14歲時由慈禧太後選定進宮,與同治的感情很深,夫妻恩愛,為人也不錯。

    由於不隨流合汙,不善討好,看不慣慈禧的獨裁霸道,受到慈禧冷落。

    民國版《清史稿》認為,阿魯特氏是一個頗不幸的女人,在同治死後不滿百日,她憤然自殺於儲秀宮。

    但想不到,這麼正派、剛烈的女人未能好死,死後也未能安寧。

    盜掘阿魯特氏和同治合葬墓惠陵的是一夥現代盜賊,出於尋找珠寶的目的,阿魯特氏的屍體被拖出棺外扔在地上,身上的衣服都被搶了。

    聽說她是吞金自殺的,這夥賊人又把她的肚子剖開尋寶,場景慘不忍睹,命運對這位皇後太不公平了!

    高劍父在畫這幅畫的時候,也是表現出了對這個女人的同情,以及對盜墓賊的憤怒。

    對他來說,外族入侵者就是盜墓賊,那女人則是飽受蹂躪的中華民族。

    第三幅畫是齊懿公對屍施“刖刑”。

    伍子胥為春秋末期人,吳國大夫。

    他掘墓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報複讓他家破人亡、被迫遠走它鄉的楚平王。

    在伍子胥所處的時代,這類“辱屍”現象時常發生。

    除了伍子胥的“鞭屍”,史上還記錄有“刖足”的事件。

    這事發生在“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薑小白之子齊懿公的身上。

    齊懿公名字叫薑商人,尚未稱王時與大夫邴歜爭奪田產,結果時大商人管仲將其斷給了邴歜。

    懷恨在心的齊懿公即位後,不隻奪回了邴歜的田產,還把邴歜的墓掘開,拖出屍體“而刖之”。

    “刖”什麼意思?

    《周禮·司刑》稱,“斷足也。周改髕作刖”,是古代的一種酷型。

    齊懿公還忌恨管仲,把管仲的封邑都收回了。

    齊懿公作出這種事情並不偶然,其王位就是通過血腥手段得來的。

    (未完待續。)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6-11-11 13:20
正文 第二八一四章 六幅特別的畫(二)



    齊桓公有薑元、薑雍、薑潘、薑商人等多個兒子,由於沒有處理好承繼關係,齊桓公死後,兄弟間互不服氣,為王位爭得不可開交,以致於齊桓公的屍體一直沒有人問事,結果生的蛆都爬出了窗外。

    後薑潘得位,史稱齊昭公。

    齊懿公的王位是從齊昭公兒子的手裏奪來的,他將齊昭公的兒子殺死了。

    齊懿公生性殘暴,荒淫無度,還霸占手下臣子的老婆,很不得人心,係無德之君。

    後來邴歜的兒子丙戎為報父遭辱屍之仇,乘齊懿公出遊時合謀殺了他,掘墓者最終自己也沒有好下場。

    第四幅畫是赤眉軍“玷汙雉屍”。

    盜墓也叫掘塚,在漢代屬“奸事”之一,是一種違反人倫的不道德行為。

    事實上,後來真的出現了盜墓“奸事”:掘墓盜陵者在掠竊珠寶外,還要******其中最讓人不齒的當屬劉邦的老婆呂雉遭赤眉軍辱屍體一事。

    《後漢書·劉宣子傳》記載,赤眉軍進入關中,攻占長安後,焚燒了皇宮,又把西漢帝王陵寑作為發泄的對象。

    赤眉軍頂風冒雪趕到今天的陝州附近,“發掘諸陵,取其寶貨,遂汙辱呂後屍。

    凡賊所發,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玷汙。”

    呂雉是61歲時病死的,赤眉軍掘陵時距離呂雉下葬的公元前180年已有200多年。

    稱奇的是,呂雉仍如活著時一樣,因為對西漢王朝憎恨才起義的農民兄弟動起了歪念,色膽包天,淫而後快。

    從現代醫學上看,**行為是一種變態,受害的多是女性,係戀屍癖使然。

    現在仍不時有**一類的新聞出現,如殯儀館男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玷汙女屍,殺人犯行凶後對女屍獸性大發。

    但呂雉的屍體在二百年後被汙辱,似乎不屬“癖”這種病態行為,非病態心理使然,也許是盜墓者的征服欲誘導了這種行為。

    據說,當年慈禧的棺槨被孫殿英手下盜掘開後,見她栩栩如生,有兵士也欲***因屍體快速風化變形而作罷。

    第五幅是迷信藥用:兵士分食“人肉幹”。

    中國人對屍體有一種複雜的情緒,對長久不腐爛的屍體持一份好奇和崇尚,在民間甚至有用屍骨做“藥引”的傳聞。

    在“辱屍”事件中,最荒唐的應該是分食屍體的記錄。

    在中國曆史上,“食人肉”的現象不是沒有過,也不是一起兩起。

    據說,隋末的諸葛昂、高瓚兩個人就嗜食人肉。

    諸葛昂請高瓚,逮來雙胞胎小孩殺掉,做成“雙子宴”,一起享用;諸葛昂回請時則把自己的愛妾蒸熟給高瓚吃。

    在民間,為了度饑荒,還有互相交換小孩食用的記錄。

    但把墓中盜出的屍體分而食之的則十分罕見,如奸汙呂雉的屍體一樣不可思議。

    宋人劉敬叔撰寫的《異苑》一書中有一個故事:“元嘉中,豫章胡家奴開邑王塚,青州人開齊襄公塚,並得金鉤,而屍骸露在岩中儼然。茲亦未必有憑而然也,京房屍至義熙中猶完具,僵屍人肉堪為藥,軍士分割食之。”

    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知道,在被盜掘開的墓中發現了一具很完整的未腐屍體,時人迷信這“人肉幹”的藥用價值,於是把屍體切成多塊,分掉搶吃了。

    這倒與魯迅在其作品《藥》中所寫的“人血饅頭”能治肺結核病一事,有幾分相似。

    第六幅畫鎮本邪念:惡僧製“顱骨飲器”。

    “辱屍”,最常見的方式是將屍體拖出棺槨,置於荒郊,放在日下暴曬,名叫“戮屍暴骸”之刑。

    這種“辱屍”方式與民間常說的“不得好死”是一個思維,讓墓主在死後也沒有好下場,遭羞辱。

    如北宋帝王陵寑讓北金國政權和偽皇帝劉豫掘開後,屍骨都被拖出來扔到陵外,導致山野白骨遍野。

    當時南宋是趙構在當皇帝,他聽聞後派手下大臣偷偷潛回鞏義祖陵區查看,結果看到哲宗趙煦的屍骨遭“暴骸”。

    這其實還不是最過分的“辱屍”行為,最令人發指的當算盜掘南宋帝王陵寑的西域僧人楊輦真珈,將帝、後們的骨骸全部掘出,棄之荒野後,或與獸骨混在一起。

    還把理宗趙昀的頭顱摘下來,帶回元都城鑲銀塗漆,製成盛酒的器具使用,後來朱元璋滅了元朝後,將顱骨帶回南方入葬了。

    這個事件在不少史書上都有記載,《明史》的記載如下:“至元間,西僧嗣古妙高欲毀宋會稽諸陵。

    夏人楊輦真珈為江南總攝,悉掘徽宗以下諸陵,攫取金寶,裒帝後遺骨,瘞於杭之故宮,築浮屠其上,名曰鎮南,以示厭勝,又截理宗顱骨為飲器。”

    楊輦真珈如此行徑引起公憤,其行為目的大概是想破壞趙家的真龍命脈,壞其風水,即所謂“鎮本”。

    另外楊輦真珈身有惡僧的特征,將顱骨當吉祥物來玩了。

    當年雪原等少數民族有用人骨、人皮製作器皿、裝飾物的不良習俗。

    但不論持什麼樣的目的,楊輦真珈的行為都是元朝中央政權對中原漢人犯下的滔天大罪。

    這一共六幅畫,雖然說的都是盜墓者的殘忍行為,但是其實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其實高劍父在繪畫的時候融入了自己的精神思想。

    這些東西與當是社會的黑暗十分相稱。

    “展飛,再給他五十萬。”

    既然是好東西,張天元自然不會吝嗇了。

    他一下子出價六十萬收下了這六幅畫,也是看得縣裏頭那些專家是目瞪口呆,羨慕不已,可就是沒法子。

    “咱東西還是讓張老師看吧。”

    “我也讓張專家看,不僅給的錢多,而且也專業啊。”

    “這人是真有錢啊,今天光是給出去的錢都有好幾百萬了吧?”

    “你管那麼多幹嘛,人家有錢喜歡花,又不是你的錢,你心疼個屁啊。”

    其實這些農民根本不在乎專業不專業,他們倒是希望張天元是個二貨,看到什麼都會給高價,那才最好呢。

    然而隻怕他們的願望是要破滅了。

    張天元看中的東西,自然會給高價,可他看不中的,那自然就不會給錢。

    有些人隻看到他花了多少錢收了多少東西,卻未曾看到他其實已經將很多東西都給拒絕了。

    就在張天元喜滋滋地收下了高劍父的六幅特別作品的時候,突然一個人擠了進來。

    “張老師,您這會兒該給我看看了吧,我這東西是不是真的?”

    (未完待續。)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6-11-11 13:20
正文 第二八一五章 大明官印



    說話的是一個鬼頭鬼腦的年輕人,看著有幾分自作聰明的感覺,不過看麵相倒是有財運之人。

    這人手裏頭捧著一個四四方方的陶製器皿,不過他要讓張天元看的,並不是那東西,而是這器皿裏頭的一塊烏黑的印章。

    “張老師,您給瞧瞧,這東西是真的嗎?我從一個外鄉人手裏收來的,花了五萬多呢,他說是什麼黑金的。”

    “五萬多?你就吹吧,我當時就在附近,你明明就隻花了五百塊好吧。”

    村長笑道:“這小兔崽子不老實,人家外鄉人回去沒路費了,實在沒辦法,就將這東西賣給了他,本來是說五萬的,可是咱們農村人誰一下子能拿出來那麼多錢啊,再說了,別管他是黑金還是黃金,也未必值那些錢吧?”

    張天元本來以為這年輕人上當受騙了,因為那種騙術還是非常常見的。

    可是觀察年輕人的麵相,卻並不似破財之人啊,最起碼最近應該不會破財。

    所以他看那印章的時候就看得比較仔細了。

    “這是一方官印啊。”

    片刻之後,張天元說道。

    他仔細瞧過了,這官印還真不是假的,而是貨真價實,上麵有清晰的明代文字。

    如果沒搞錯的話,應該是明朝的官印。

    至於材料嘛,很明顯是白銀。

    古代各級官署及官員所使用的多種圖章統稱為“印信”包括印、關防、鈐記、圖記等。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皇帝的印獨稱為“璽”,官私所用仍稱“印”。

    到了漢代官印中始有“章”、“印章”之稱,唐代以後皇帝之璽又稱“寶”,官私所用之印又出現了“記”、“朱記”、“關防”、“圖案”、“花押”等名稱。

    印:正方形,大小依規定而有所不同,由該管官署製作,分給官署及其官員使用。

    關防:長方形(縱向使用)大小不一,始於明初,“關防”取“關防嚴密”之意。

    印信文字的文種,因時代不同而變化。

    印信文字除漢文外,又有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藏文、蒙文等。

    明代印信,隻使用漢文,印信文字的字體漢文多為篆書,楷體極少,清代滿漢文合壁的印文滿文也多為篆書。

    印信一般用本質製作,但亦有用銅、鐵、銀、金、玉等製作的。

    這年輕人手裏的官印應該屬於明代吏部官印屬傳世品,印文為漢文九疊篆“吏部尚書之印”六個俊美的九疊篆。

    印柄兩旁各有一排漢字,柄右“吏部尚書之印”柄左、“吏字一號,禮部造。

    印:正方形,大約是7.6*7.6厘米,這方吏部尚書印在是洪武年間官職是當朝正二品,當時吏部編製裏的尚書隻有一人,屬於正二品官員。

    張天元手裏拿的這印為正二品官員所執,能完整傳至今亦屬罕見。

    這個應該屬於直紐型百官印。

    遺存的明朝官印絕大多數屬於此類。

    標準品有:南河新鄉秀才莊出土的明洪武十三年款“寧山衛前千戶所百戶印”、遼省出土的洪武二十二年款“遼海衛中千戶所百戶印”等。

    直紐是一種上小下大的橢圓柱狀印紐,從宋、金、元官印中使用的方扁形橛紐演變而成,高度幾達宋、元印紐的二倍。

    直紐百官印質地、印形、大小依官品不同而有差別。

    據《明史·輿服製》記載,正一品官印銀質,三台。正二品、從二品印均銀質,二台。

    正三品官,除順天、應天二府印銀質外,其餘均銅印,無台。正一品官印邊長明尺三寸四分,以下依官品遞減。

    九品以下未入流之小官印稱“條記”,其印末字作“記”,印體均作長方狀,一般邊長為長8厘米,寬4厘米。

    關防是明官印中新出現的稱謂,為鎮守軍事或交通要衝的權臣用印,這類印有方形和長方形兩種,其大小也依官品而有所區別。

    今存實物多屬長方形。

    但也有正方形的。

    明直紐官印均用九疊篆,篆法與金、元印近似,而與明其他類型官印的篆法有別。

    明官印均有刻款,形式一般都是背刻印文、鑄造時間和鑄造機構,邊刻印章編號,即某字號,形式與韓林兒官印一致。

    明後期印編號不純用千字文,而用當朝皇帝元號。

    此法後為清朝所繼承。

    毫無疑問,這官印應該是銀製的,而且還是當朝二品官員所屬,這絕對算的上是一件寶貝了,真不知道這小兔崽子交了什麼好運,竟然可以得到這麼好的東西。

    他不想這東西落到那些專家手裏,所以也就沒亂說話,開門見山道:“小夥子,你手裏頭的這東西屬於明代官印,保存非常不錯,上麵的字跡清晰,整體為白銀打造,不過這東西市麵上沒有價錢,畢竟一般情況下,這個都被列入國家文物裏麵了。”

    “拿銀子做官印?這明朝人還真是夠奢侈的啊。”

    村長倒吸了一口涼氣道。

    “可不是嘛,到了清朝,賠款基本都是白銀,姥姥的洋鬼子,可沒少從咱們國家弄走白銀啊,這些強盜建立的國家居然還說咱們野蠻,真他娘不講道理啊。”

    張天元歎了口氣道。

    一想到白銀,張天元就聯想到了那些賠款,那真是讓人心裏頭肉疼啊。

    “張老師,您說我這東西能賣錢嗎?”

    那年輕人問道。

    “這個恐怕得查明來曆了。”

    如果旁邊沒有那些文物部門的專家,張天元興許直接就收了,可那些人在,他總還是要有些忌憚的,所以沒敢一口就將東西吃下來。

    “來曆很清楚的張老師,我這兒還有轉讓證明呢。”

    年輕人急忙拿出了一些資料給張天元看。

    張天元看完之後臉上也露出了喜色。

    原來這官印是有人從國外買回來的,不管後來是怎麼到這年輕人手中的,但它不是從墳裏頭挖出來的,這樣的話,他收了也就沒事兒了。

    “這東西我已經說過了,沒有市價,不過畢竟這麼一大塊銀子呢,我就給你出十萬吧,怎麼樣?”

    張天元算過了,這官印放到博物館裏頭,給他帶來的經濟效益絕對不止十萬,可能幾天的收入下來就差不多夠了。

    再說了,好東西能用錢來形容嗎?

    很多東西就算有錢想買,那也買不到啊。

    (未完待續。)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6-11-11 13:21
正文 第二八一六章 鉛釉陶


    “成,沒問題,張老師你說十萬就十萬。”

    年輕人樂得屁顛屁顛的,怎麼可能不答應啊,他隻花了五百塊就買回來了這個黑不溜秋的官印,沒想到一轉手就是十萬,不同意那是腦子有問題啊。

    “對了,你手裏頭那個四四方方的陶罐子哪兒來的?”

    張天元沒著急付錢,而是指了指年輕人手裏的陶罐問道。

    這種陶罐非常罕見啊。

    一般的陶罐都是弧度非常完美的曲線做工。

    可是這年輕人手裏頭的陶罐居然是四四方方的,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因為無法精確判斷出這陶器的準確年代,所以張天元幹脆用了鑒字訣。

    “哦,居然是漢代的鉛釉陶!”

    張天元倒是有些意外了。

    漢代陶藝最高成就可以說是鉛釉陶的生產。

    我國帶釉陶器早在商周時期即有發現,但生產少。

    西漢宣帝以後,在關中、洛州等地較多出現,東漢普及全國,數量大增,成為漢代一個非常重要的陶器品種。

    這種釉陶器,胎體是陶,釉是以銅和鐵的氧化物作呈色劑,鉛的氧化物作助熔劑的釉。

    鉛釉陶燒成溫度低,大多為700,所以叫低溫鉛釉陶器。

    鉛釉陶器的特點是:釉的熔融溫度低,高溫下粘度小,流動性較大可以比較均勻地覆蓋在器物表麵,冷卻後的釉清澈透明,平整光滑,玻璃質較強,指數較高,光彩照人,有很高的裝飾作用。

    由於燒成溫度低,胎體不結實,釉中鉛含量高,所以不大作食器,大多作裝飾器和明器,漢代幾乎全作明器,器形有:鼎、盒、壺、倉、灶、井、水碓、磨、樓閣、池塘等等。

    漢代鉛陶的大量燒製成功,不僅是漢代陶器的一大成就和特點,開創我國低溫釉陶大量生產之先河,而且對我國漢以後陶器生產影響深遠,唐代的三彩陶,宋明的琉璃釉陶均從中發展而來。

    更準確一點來說,年輕人手裏頭的陶器也可以說是一個盒子。

    漢代人重視墓葬,成為習俗,殉葬品力求豐富而精細,被稱為“明器”,它與祭器之別在於它是專門供死者在陰間所用而非為生者用具。

    陪葬品中除少量石質品、金屬製品、木質漆器以外,被大量使用的為陶製品,因為這種材質可曆千年而不腐敗。

    除飲食所用的器皿外,大量摹擬生活場景,加以縮微,如陶製的樓閣、倉房、灶台、獸圈、車馬、井台、奴仆等等,營造虛幻環境供死者享用。

    也就是說,年輕人手裏頭這件漢代陶器,多半是有人從漢代的墓葬裏麵弄出來的,而且根據張天元的觀察,這東西出土時間並不算長,應該隻有幾個月而已。

    “你老實說,這東西從哪兒弄來的?”

    張天元的表情變得嚴肅了起來。

    “張老師,您別嚇唬我啊,這東西放我家很多年了。”

    年輕人急忙說道。

    “哼,你騙得了別人,還騙得了我嗎?這分明就是明器!也就是死人用的東西,你家裏拿死人用的東西幹嘛?”

    張天元冷哼道。

    聽到這話,年輕人臉色驟然劇變,急忙就給張天元跪下了。

    現在的人啊,膝蓋怎麼越變越軟了呢。

    前幾天還聽說有三桑的高管下跪呢。

    這跪了幾千年,好不容易站起來了,怎麼又跪回去了,實在讓人無語。

    “行了,你別給我下跪,就說哪兒來的吧。我又沒說要把你怎麼樣。”

    張天元沒好氣道。

    “是這樣的張老師,其實這東西是我從一小日本那裏換來的,那家夥說要我家裏一幅畫,就把這個換給了我,還給了我兩萬塊錢,我倒是不在意這東西,可是兩萬塊錢對我來說數目可不小啊。”

    年輕人苦笑道。

    張天元看出來年輕人沒撒謊。

    他不由摸了摸腦袋,心想那小日本該不會就是之前遇到的西川正能吧。

    難道這幫小日本居然在中國盜墓?

    想到這裏,他隨即又搖了搖頭,這應該不太可能,估計還是從盜墓賊手裏頭得到的。

    現在這年頭,盜墓賊可沒什麼愛國主義情操,甚至在網絡上,愛國已經被當成笑話了。

    這種風氣之下,很多人賣國也就有了借口,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你說他賣國,他說你是奴隸不懂自由。

    有文化的人都這樣,你還奢望盜墓賊去愛國嗎?

    隻要給他們錢,別說是這種陶器了,估計就算是青銅重器,他們也敢隨便賣給老外的。

    歎了口氣,張天元對年輕人說道:“這個陶器是屬於明器不會錯的,是從漢代墓葬裏麵偷出來的,它的價錢也並不貴,漢代陶器在市麵上一般都不是很值錢。”

    “你這個東西就算上拍,也就能拍個兩三萬,這樣吧,我給你三萬塊,你就當是捐贈給國家了,如何?”

    “真可以這樣?”

    年輕人驚喜道。

    “放心吧,出了事兒我負責,而且我可以擔保,你不僅不會有事兒,而且還會得到很多人的讚賞的。”

    張天元拍了拍年輕人的肩膀說道。

    “那行,就按照張老師你說的辦吧,我聽你的。”

    年輕人下定了決心。

    “展飛,給他十三萬。”

    張天元收到東西,頓時鬆了口氣。

    而且他當著這些人的麵說是捐贈,就算有人想要打小報告,私底下告他黑狀,他也是完全不怕的。

    天色已經有些黑了,不過往這裏趕的人依舊絡繹不絕。

    有很多是鄰村的,但更多的卻是從附近城市趕來想要免費鑒定古董古玩的。

    張天元雖然也算是樂善好施了,可他不會給人白幹活啊。

    所以看到這情況,他就立了一個規矩,接下來鑒定東西的,要拿出身份證來。

    如果是城裏來的,不肯賣東西,那就要繳納高達百分之二十的鑒定費。

    也就是說一百萬的東西繳納二十萬的鑒定費。

    那些企圖讓他免費鑒定東西的人,拿來的基本上都是好貨,最便宜的也價值幾十萬呢,這一旦收鑒定費,他們就傻眼了。

    所以接下來的時間,張天元基本閑著了。

    看看基本沒什麼油水了,他也就向村長告辭,說是打算回家了。

    村長死活不肯。

    說是天黑了,現在回去不安全,非要拉著張天元吃飯。

    那些縣裏的專家討了個沒趣,則是灰溜溜坐車離開了。

    (未完待續。)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6-11-11 13:21
正文 第二八一七章 秘術



    村裏頭那些賺了大錢的人合起來請張天元吃飯,請了村裏頭的廚師和婦女一起,就在村長家裏弄了幾桌,一邊吃飯,一邊聊天。

    倒也是其樂融融。

    展飛和鐵柱當然沒有喝酒,鐵柱完成了勸說那個年輕人不去自殺的任務之後,就跟展飛忙著等待神羅集團的車來把東西運走了。

    神羅集團的業務,尤其是古玩業務已經基本遍及全國,不過基本上都是在大城市。

    到達村裏頭也得兩三個小時。

    所以張天元反正是聊得盡興了。

    “張老師,我一直聽人說咱們中國有十大秘術,您說這事兒是真的嗎?”

    酒桌上,村長的臉已經有些發紅了,顯然是喝了很多白酒導致的。

    “這你還真說對了!”

    張天元咪了一口酒道:“在古代,人們相信萬物有靈,原始先民對大自然有一種原始崇拜,出於原始崇拜,先民創造一係列所謂的巫術,原始巫術是一切術數得以形成的真正原因。

    德國人卡西爾說過:所有自然科學都不得不經過這樣一個神話階段。”

    “反正也沒事兒,張老師你就給咱說說唄,這十大秘術是什麼啊?”

    “是啊張老師,酒桌上就是要說些好玩的事兒,就當盡興了。”

    “那我說說。”

    張天元今天收了不少的好東西,所以心情可謂是大好啊。

    心情好了,這話自然也就多了。

    他開始繪聲繪色地講述這十大秘術的事情。

    《辭海》有雲,術數以種種方術觀測自然界可注意的現象,來推測人和國家的氣數和命運。

    有這樣十種古代術數,他們以此控製自己或整個國家的命運,曾經這些被批作迷信,但如今,請讓我們以正確的態度,科學的眼光來重新認識它們。

    這排名第一的,自然就當屬堪輿了。

    那麼何為堪輿?

    《淮南子》中有:堪,天道也;輿,地道也。堪即天,輿即地,堪輿學即天地之學。

    它是以河圖洛書為基礎,結合八卦九星和陰陽五行的生克製化,把天道運行和地氣流轉以及人在其中,完整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套特殊的理論體係,從而推斷或改變人的吉凶禍福,壽夭窮通。

    因此堪輿(風水)與人之命運休戚相關。

    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特殊時代的影響,人們對堪輿認識不清,常把堪輿和封建迷信等同起來,甚至視為禁區,很少有人深入研究。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堪輿已經被許多有識之士所認同,學習堪輿更是不乏其人,從白發蒼蒼的老人,到80後90後,甚至國外的一些中國文化愛好者,均對堪輿產生了深厚的興趣。

    據2012年文化部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發起和編撰的《中國傳統文化名家大典·易學卷》收錄,當代知名堪輿學者、愛好者就有二百二十七位。

    也係統地展示了當代易學堪輿的研究成果,介紹了中國當代易學研究的代表人物。

    是當代堪輿研究領域具有權威性的人物辭書,更是堪輿研究的時代鑒證。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風水學是一種環境心理學,環境的改變會影響一個人的心情、運氣。

    風水上所說的氣,是能源、流氣,是物理中的場氣,看不到,卻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氣有好壞之分,所以人們用風水來召喚福氣,趕走晦氣。

    陰陽論是風水學的一個重要概念。

    把世間萬物均劃分陰陽兩極,風水的宗旨就是要實現陰陽調和。

    而太極便是陰陽調和的最佳狀態,有安定氣勢的效果。

    另一重要概念則是五行思想。

    將世間萬物以五種性質劃分,五行之間彼此相生相克,維持均衡的狀態。

    古代風水多用於陰宅的選擇,中國至東漢出現葬地興旺的觀念,而這種觀念是陰宅風水所追求的最高目標。

    現代風水則多用於陽宅格局,如抬轎屋,是指樓房頂端有小屋,前後留空地,或中間宅地高,左右二屋低陷,有如轎柄的屋型,這種屋型,兩側的電磁波會延屋脊傳導過來,連續不斷的改變場內離子狀況,是居住者產生判斷力失誤的情況。

    風水學因為它的神奇,直到現在,依然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它將更完備,更科學。

    這第二種秘術便是占星。

    可千萬不要覺得占星就是老外的東西,那是扯淡。

    人類開始對天空,星星產生好奇,並對此開始進行了記錄,研究與思考、結合科學進行對天體的研究並總結出一定的規律。

    起初人們是將星體運動的變化與天氣,人文活動等客觀現象進行聯係,並成為了一種占星術。

    後來人們把這一類知識,活動統稱為占星。天象是一個人誕生時的星圖。

    《易經》有雲觀乎天文,以查時變。

    遠古時代世界的各民族,從畜牧時代進入農業時代,必然伴隨對天象的觀測,中國古代天文預測主要涉及星象。

    最遲在漢代,我國已把天文學作為一門科學來研究了。

    在古代天文學中有這樣幾個重要概念,黃道即太陽視運動軌跡,白道即月亮視運動軌跡。

    古人在黃道兩側各延寬八度,共十六度寬,稱黃道帶,古人把黃道、天赤道附近的星空劃分為二十八個星空區,是為二十八宿,並以此作為坐標,觀測日月五星的運行。

    金(太白)、木(歲星)、水(辰星)、火(熒惑)、土(鎮星)五顆星因為是除地球外距太陽最近而與日、月被合稱七政,又稱七曜。

    北極星被古人認為是天的中心,稱它為中宮。

    而最接近北極星的七顆星: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組成了北鬥星。

    《史記·天官書》說北鬥是帝車之象。

    人們根據觀測製作各種各樣的占星盤,希望通過星運來避免一些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危險,而占星術隨著天文學的發展而發展,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第三就是奇門遁甲。

    這東西在武俠小說裏比較多見。

    該術是奇門、六壬、太乙三大秘術之一,是易經最高層次的預測學號稱帝王之學,是論天體、人和地球運動規律的科學巨著。

    (未完待續。)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6-11-11 13:23
正文 第二八一八章 藥浴



奇門遁甲應用天幹、地支、八卦、九宮、九神、九星、八門等元素,永遠將自己處在高屋建瓴的方位,運籌帷幄。

    奇門遁甲的含義是由奇、門、遁甲三個概念組成。

    奇就是乙、丙、丁三奇;

    門就是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

    遁即隱藏,甲指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甲是在十幹中最為尊貴,它藏而不現,隱遁於六儀之下。

    六儀就是戊、己、庚、辛、壬、癸。

    隱遁原則是甲子同六戊,甲戌同六己,甲申同六庚,甲午同六辛,甲辰同六壬,甲寅同六癸。

    另外還配合蓬,任,衝,輔,英,芮,柱,心,禽九星。

    奇門遁的占測主要分為天,門,地三盤,象征三才。

    天盤的九宮有九星,中盤的八宮(中宮寄二宮)布八門;地盤的八宮代表八個方位,靜止不動;同時天盤地盤上,每宮都分配著特定的奇(乙,丙,丁)儀(戊,已,庚,辛,壬,癸六儀)。

    據說,很多人學習奇門遁甲,最後都會走火入魔然後瘋掉,而另一些人會解釋道天機不可泄露,事實是,奇門遁甲之術晦澀難懂,沒有一定的知識結構是很難領會其中之要的。

    說到這裏,張天元發現桌上已經有很多人睡著了,於是笑了笑,幹脆不說了。

    這些人也就是聽聽熱鬧而已,根本不會刻意去了解那些東西的。

    再加上剛剛喝了不少酒,這個時候睡過去也就很正常了。

    張天元等神羅集團的車子來了之後,就讓沒睡著的人給村長帶個話,然後離開了這個給他帶來許多幸運的村子。

    他再想,其實中國的很多好東西,或許都在民間呢,隻不過國家管得太嚴,很多人都不敢拿出來,因為你拿出來,搞不好還犯法了。

    要不然就隻能捐贈給國家,也得不到幾個錢。

    可是如果私人去收購的畫,隻要價錢合適,那真得是能收到不少價值昂貴的好東西的。

    張天元上一次去陝州農村的時候收到過好東西,這一次因為慕容德的一句閑話就來到這東北的村子,居然也得到了很多好玩意兒,這也算是更加堅定了他繼續鏟地皮的想法。

    當然了,現在得回家了。

    張天元是在第三天的時候回到帝都四合院的。

    為了犒勞老婆大人。

    張天元親自下廚做了一頓豐盛的午餐。

    他的廚藝是那些年沒錢的時候學的,後來有了錢就基本沒做過了。

    不過還好,有鑒字訣幫忙,他這廚藝還不至於太爛,做出來的東西雖然跟酒店的沒法比,可是老婆柳夢尋吃起來,卻依然非常高興。

    這讓張天元的心情也舒暢了許多。

    其實他在外麵的時候,最怕的就是老婆不開心,他這些年,接觸的優秀的女孩可不少,不過真正能夠讓他死心塌地徹底愛上的,也就是柳夢尋了。

    所以他不想柳夢尋不開心。

    “對了老婆,我之前去雲省的時候,學到了一種好手藝,你今天要不要試試?”

    吃過飯之後,張天元笑眯眯地說道。

    “你還能學什麼手藝啊?”

    柳夢尋其實說待在家裏不想老公是不可能的,但她也知道,老公就像是雄鷹,你讓他在家裏呆上一段時間可以,但是一直讓他待著別走,估計他很快就不會飛了。

    甚至可能發瘋的。

    她可不會做那些令自己男人討厭的事情。

    更何況他這個老公隻要出去一段時間,就會回來住很長一段時間,完全考慮到了她的感受。

    如此體貼,她又有什麼額外的要求呢?

    難不成一直將老公綁在身邊就好了?

    再說了,就算老公有那個時間,她也沒有啊,她現在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業呢。

    “嘿嘿,你聽說過雲省的藥浴吧?”

    張天元笑道。

    “這個好像還真有所耳聞。”

    柳夢尋點頭道。

    “我可告訴你啊,雲省有一個雲族是一個承載著千年文化滄桑的民族,其古老的生活方式和所居住的地理位置給人神秘的感覺。

    但在惡劣的環境下雲族居民們幾乎沒有人得過頑疾,這更使人對雲族產生無限的好奇。

    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雲族獨特的洗浴方式—雲族藥浴。

    雲族藥浴一聽起來可能像是民間的偏方,不可信。

    但是雲族藥浴因為可以用來抵禦風寒、消除疲勞、防治疾病、保健養生已被列為國家第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是雲族祖先所創造的的古老藥方,據統計藥浴大概有188種藥方,能夠治療47種疾病。

    而日常洗浴的二十多種草木,雲族人都能識別。

    雲族的藥浴以多種植物配方,經過熱火燒煮成藥水,將其放入杉木桶內,人們則是坐入桶中浸泡,來達到活淤化血、全身排毒的效果。

    雲族藥浴對於產婦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它不僅可以預防產婦及新生兒的各種感染還能使產婦的身體得到最有效的恢複。

    所以雲族的婦女產後十天左右就能上山勞動,當地人把這種藥浴叫做‘月裏藥浴’。

    當然,不同體質的人要用不同的藥方,而這種藥方雲族都以口授形式相傳,無文字記載。

    據民國《從江縣誌概況》記載:‘板雲好清潔,家必備一浴桶,勞作回家必藥浴一次,因處深箐,又好清潔,故長壽者居多。’

    自古以來雲族都保持著這一傳統,由於地理環境的限製每家每戶都會種植竹子、茶樹和各種樹木。

    所以每當遠客到來雲族人都會用藥浴來款待客人,來進自己的地主之誼。

    在雲族的家家戶戶幾乎每天都會進行藥浴,然後喝著自己釀製的油茶,這幾乎成為了一種習慣,所以說雲族人民身體好的原因藥浴是最大的功臣。

    就連在如此發達的現代,我們也得向雲族祖先的智慧感到佩服。”

    “那麼好我可得試試!”

    不得不說,柳夢尋還真有點動心了,她以前聽說過這種藥浴,隻是從未嚐試過。

    “不過你有那些藥材和特殊秘方嗎?”

    柳夢尋好奇地問道。

    “這個你就不用管了,你老公我既然說了,那就肯定是有的,你隻管享受就是了,保證你舒服得睡一個絕對沒有噩夢的好覺。”

    張天元獲得這秘方的過程還真有點傳奇。

    (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小雲雲530929

LV:9 元老

追蹤
  • 279

    主題

  • 638082

    回文

  • 20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