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活] 鑒寶秘術 作者:北域神燈 (連載中)

 
小雲雲530929 2016-9-26 11:19:35 發表於 都市言情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4853 3812184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7-3-21 13:57
正文 第三三五九章 宋三彩


    經過鑒字訣鑒定之後,結果完全沒有問題,這才讓他鬆了口氣。

    “這個也要了!”

    在美國竟然都能撿到田黃石的漏兒,這也算是一段傳奇故事了。

    這塊田黃石標價是一萬美金,比之前那塊少很多,可是價值卻可能比之前那塊還要高。

    所以張天元壓根就沒打算砍價,萬一被別人鑽了空子拿走,那可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麻煩把這兩塊石頭幫我裝起來吧。”

    張天元笑了笑道。

    “好,沒問題!”

    任何商人,對於願意出價買東西的客人那絕對都是非常客氣。

    拿了兩塊田黃石,張天元並未著急離開,而是繼續四下裏轉悠了一番,本來是希望能有點別的收獲的,然而情況比他想象中的要差很多。

    因為地方小,人多,所以好東西基本上都被買光了。

    幸虧他手夠快,將兩件田黃石弄到手,否則還真是一件也搞不到。

    “行了,這裏也沒什麼好轉悠的了,不如去附近吃個飯吧,等晚上的時候再來這裏轉悠轉悠如何?”

    張天元確認那些田黃石裏頭找不到什麼有用的東西了,所以幹脆提議道。

    “幾位要是想吃飯的話,附近倒是有個好去處,是這家老板開的餐館,有著傳統中國風味的粵菜,味道相當不錯。”

    柳憐的朋友提議道。

    “正宗嗎?”

    張天元問道。

    在美國吃中餐,如果不正宗的話,那還不如吃西餐好呢。

    “絕對正宗!”

    那人笑道:“這家老板的客人基本上都是華裔和從國內來旅遊的人,所以粵菜非常正宗。”

    “那行,就去那裏吃吧。”

    張天元點了點頭道。

    粵菜集順德、南海、番禺、東莞、香山、四邑、寶安等地方風味的特色,兼京、蘇、淮、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長,融為一體,自成一家。

    粵菜取百家之長,用料廣博,選料珍奇,配料精巧,善於在模仿中創新,依食客喜好而烹製。

    烹調技藝多樣善變,用料奇異廣博。

    在烹調上以炒、爆為主,兼有燴、煎、烤,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有“五滋”(香、鬆、軟、肥、濃)、“六味”(酸、甜、苦、辣、鹹、鮮)之說。

    時令性強,夏秋尚清淡,冬春求濃鬱。粵菜著名的菜點有:雞燴蛇、龍虎鬥、烤乳豬、太爺雞、鹽焗雞、白灼蝦、白切雞、燒鵝等。

    粵菜在國外是中國的代表菜係。

    粵菜做法比較複雜,精細,費時,費人工,人均消費高,這也是粵菜餐廳在很多城市,沒有川菜係餐廳多的原因。

    粵菜是一種文化,是一種氣氛,是一種渲染,是一種和諧,是一種民俗,是一種色彩,也是一種健康標準的體現。

    張天元很少吃粵菜,他比較喜歡的還是川菜,畢竟當年在錦城的時候,可是跟川菜結下了很深的姻緣。

    不過今天這頓粵菜吃得還是非常有滋味的。

    當然,最讓他高興的,其實不是這頓飯,而是在吃飯的時候偶然發現的一件宋三彩臥女抱鵝枕。

    這東西就擺放在包間之中,是作為裝飾品放在那裏的。

    “唐三彩”是中國陶瓷史上一枝奇葩,以其製作精美、色彩絢麗而聞名於世。

    宋金時期,這種“三彩”陶瓷燒造技藝繼續傳承,陶瓷界稱之為“宋三彩”。

    然而相比於“唐三彩”的盛名而言,“宋三彩”卻少為人知。

    這件宋三彩臥女抱鵝枕,高15厘米,長30.9厘米,寬11.2厘米。

    枕塑一女子側臥小憩狀,左手撐頭,麵帶微笑,頭發施黑釉渲染,發飾以黃、綠兩色釉點綴,臥女右手抱鵝於胸前,著綠色長衫,衣衫上飾黃花、荷葉以及戳印等紋樣,自然流暢,簡潔疏朗。

    枕麵略有弧度,作如意雲頭形,雲頭尖端一側略高,整個枕麵設計非常適於枕者安睡。枕麵以黃釉線條圈出一個開光,其內繪折枝花卉紋,花黃、葉綠,嬌豔動人。

    枕底部施化妝土,但未施釉,枕底本來書有幾字墨書,第一字為“河”,第二字似是“北”,可惜其他字跡已難以辨識,宋代陶瓷器上書有墨書的現象也較為多見,有的是產家書寫的,也有的是使用者書寫的。

    而為防止燒造時枕心中空炸裂,故在枕底一角留有一個小圓孔,這也是瓷枕燒造的慣例。

    宋三彩是指宋金時期的一種低溫彩色鉛釉陶瓷器,其胎體上一般先以刻劃等方式裝飾,有的會施一層化妝土,再入窯燒成澀胎。

    之後,填入彩色釉,再第二次入窯燒製。宋三彩的釉色有黃、白、綠三種主色,有的還有紅、黑、醬等輔色,相對而言,色調溫和,素雅耐看。

    宋三彩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唐三彩的工藝特點,施釉均為低溫彩色鉛釉,唐三彩胎體為陶胎,而宋三彩多有陶胎也有少部分瓷胎的,這件宋三彩臥女抱鵝枕底部化妝土剝落處可見紅色胎體,胎體較為疏鬆,可知亦為陶胎。

    瓷枕創燒於隋唐時期,唐代的瓷枕已較為多見,但總體觀之,唐代瓷枕裝飾較為簡單,工藝技法還比較粗糙。

    到宋代之後,瓷枕更加風靡,裝飾精美、造型各異的瓷枕層出不窮。

    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醉花陰》中有詞句雲:“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這裏的“玉枕”指的便是瓷枕,宋瓷如冰似玉,價廉物美,深得全社會喜愛。

    而這些詞句更說明瓷枕確是宋代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器,並非最早人們所認為的隻是隨葬冥器。

    宋代瓷枕種類繁多,人形瓷枕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品種,也是宋代製瓷藝人的一種創新。

    著名的定窯白釉孩兒枕,其形塑一孩童伏臥狀,以孩兒背作枕麵,與這件臥女抱鵝枕有異曲同工之妙,皆代表了宋人全新的審美取向。

    張天元看到這東西,本是出於試試的想法對老板說想把這東西買下,讓他沒想到的是,這老板竟然還真同意了。

    價格要的並不高,隻是五千美金而已。

    宋三彩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值錢,屬於小眾藏品,但就是有人喜歡的。

    張天元的神羅博物館追求的高大全,因此東西門類肯定是要齊全的,少了那可不行。

    這東西既然看到了,自然是要買到手的。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7-3-21 17:20
第三三六零章 可疑的陌生人

         


    吃過飯,眾人在街上溜達了一會兒,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便又朝著那個古色古香的院子走去。

    到門口的時候,就看到那里早已經燈火通明,人數居然比白天的時候還要多不少。

    “果然是個小型的鬼市啊,看起來咱們這麼長時間的等待真得是沒有錯的。”

    張天元笑了笑,他最怕的就是等了半天,浪費了很長的時間,結果最後卻什麼也沒得到。

    “咱們進去吧。”

    招呼了一聲,張天元正準備往里面走,卻忽然听到手機響了起來。

    電話是農場的劉伯打來的。

    “劉伯,什麼事兒啊?是不是兩個孩子調皮了?”

    “那倒不是,只是有個事兒特別奇怪,我總覺得心里頭不踏實,想想還是給你打個電話比較保險。”

    劉伯在電話里說道。

    “什麼事兒?”

    “今天來了幾個人,說是要見你,我明明告訴他們說你不在,讓他們改日再來的,可是這些人沒有走,還在附近轉悠了很長時間,不知道想干什麼。”

    劉伯擔憂地說道。

    “不怕,我那個地方,就算真得有人盯上了,也沒什麼。”

    張天元一听劉伯的話,就知道可能是有人盯上了他的古董。

    但他真得不擔心。

    當初為了能夠將東西存放到那里安全,他可是設置了一個全世界最先進的保險庫,而且還特別從食魚族半島調來了精明能干的人在那里把守。

    外面看不出來,因為這些人都在里面駐扎著,畢竟外面有點太過顯眼了。

    “不管怎麼樣,你得當心點啊,我看你最近弄回來不少值錢的玩意兒,肯定是被人盯上了。”

    劉伯還是不放心道。

    “劉伯,不管我那邊發生什麼事情,你都不要過去,你們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丟點東西都無所謂,知道嗎?”

    丟了東西,張天元真不在乎,可是萬一農場主夫婦或者那兩個孩子出了事兒,那他可真有點罪過了啊。

    “好吧,我們听你的就是。”

    這麼長時間的相處,劉伯也知道張天元的本事,自然願意听他的話,最起碼張天元是不會害他的。

    “那就先掛了啊。”

    掛了電話,張天元看了看天色,準備今天還是回去晚些吧。

    回去早了,反而麻煩。

    還是那句話,東西丟了不怕,人出事兒才麻煩。

    “怎麼了張大哥,是家里有事情嗎?”

    柳憐忍不住問了一句。

    “沒事兒,咱們進去吧。”

    那種煩心的事情,自然沒必要見誰都說了,反正也不是什麼大事兒。

    這個時候,鬼市還沒開市,不過院子里面人可不少,從前院穿過中院再到後院,不過也就是兩百米左右的距離,卻都站滿了人。

    有些是跟張天元一樣慕名而來的收藏家,不過也有一些人專門過來看熱鬧的。

    市場不大,但是東西卻很專一,全部都是中式古玩,這樣的市場,張天元倒是頭一次見到。

    即便是在唐人街,那也是中國古董和西洋古董並存的地方,而這里卻看不到一件西洋古董,全部都是中國風的。

    當然,究竟是真是假,那就不得而知了。

    而且這里也不能算是標準的鬼市,因為燈火非常亮,也沒有鬼市上的那些規矩。

    當然,有一點還是共通的,那就是在這里擺攤的,大多都沒有經營執照,東西基本上都來路不明。

    買來之後如果沒有銷路的話,可是會比較麻煩的。

    但張天元反而不擔心這個,他只要能買到中國風的古董,自然是要通過老渠道送回國內去的。

    雖是中國古董,但是價格類別也是各有千秋。

    筆墨紙硯、瓷器、青銅器、雜項應有盡有,看得人是眼花繚亂,腳下的步子都不敢太快了,生怕錯過了真正的好物件。

    這一次,柳憐沒有跟張天元分開,因為她想要從張天元這里學點本事,哪怕買不到東西,只要學到了撿漏的本事,那以後一個人出來逛古玩市場的時候,最起碼會有點收獲的。

    反正只是玩,張天元倒也不是很在意能不能撿到漏,他只是對這里的這個小市場比較感興趣罷了。

    不過說實在的,走了將近半個小時,看了好幾個攤位,卻並沒有一件東西能夠入他法眼。

    不是說沒有真東西,只是有些東西雖然夠真,可是價格卻太高了,根本就不值。

    他雖然有心將國外的中國古董買回去,但也不會做賠錢的買賣。

    如果他想賠錢做買賣的話,大可以去那些拍賣場直接購買了,也犯不著這麼麻煩。

    又轉悠了一會兒,他終于停下了腳步。

    在一個攤位前蹲了下來。

    攤主是個華裔,只是不像別的攤主那麼友好,不管看誰都是冷著一張臉,好像誰欠他錢似得。

    或許正因為如此,他的攤位上鮮有人問津。

    可是張天元跟這人交流之後才發現,人過人是不可貌相的,別看這人總是冷著一張臉,但其實是個面冷心熱的人。

    而且還是一個有故事的行家呢。

    這人自稱王麻子,真名並沒有告訴張天元,但卻說了自己的事情。

    王麻子說,古玩收藏者與藏品之間的關系,其實是藏品在收藏人。

    因為藏品會不斷流傳,但藏者生命有限。

    王麻子從8歲開始接觸收藏,現在在美國做點古董生意,沒人知道,他的過去其實是非常輝煌的。

    總結過往歲月,王麻子從學生到軍人,又輾轉工作過多個政府部門,但卻一直未曾放棄自己的收藏愛好和在古玩鑒定方面的學習,最終的工作亦是回歸到本身的愛好和特長。

    他說,收藏的意義在于追尋藏品背後的故事和文化,由此帶來的自豪感和滿足感,讓人常常夜不能寐。

    王麻子于1979年出生,自小隨父母下放到大別山區的安省霍山縣東西溪鄉。

    因父母工作繁忙,王麻子從4歲就開始上學。

    他說,小學時就喜歡上歷史課,每次听老師講課都特別認真,而下課後,腦中仍然回想的是歷史課本上的內容。

    當看到春秋戰國的刀幣、秦漢的五銖錢、唐朝的開元通寶這些古錢幣的圖片,自己就立馬喜歡上了,並充滿了好奇。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7-3-22 10:00
第三三六一章 撿漏行家王麻子



    尤其是聽到老師痛惜地介紹中國有很多古董都流落到國外去了,自己就萌生了“我也要搜集!”的想法。

    而在當時的大別山區農村,古錢幣亦是最為容易得到的藏品,引導王麻子在文物鑒定和收藏的道路上逐漸登堂入室。

    “女生踢的自制毽子的底座、農戶家木箱子的把手,都是銅錢做的。”王麻子介紹,在他童年生活的農村,古錢幣極為常見。

    當同學們知道他喜歡古錢幣後,很多人都幫他收集。

    一次,有一位同學從家裡找到一枚開元通寶帶給他,讓他興奮得整晚都沒睡好覺。

    因為此前就知道開元通寶上有月牙印記,後世民間有被演繹成說是楊貴妃指甲印的傳說,但一直未見到過實物。

    此後,王麻子又相繼收集到漢代的五銖錢等更多藏品,隨之而來的是其在古錢幣鑒賞能力的日益提升。

    王麻子說,當你擁有一件藏品後,你就會想把它研究透,就會更加主動地了解這件藏品背後的歷史和文化。

    以古錢幣為例,無論是錢幣的形制、書法和紋飾,往往都有豐富的文化意蘊和社會背景,或反映宗教信仰、或表達自然崇拜、或寓意生活願景等,不一而足,卻總能給人帶來愉悅的審美體驗和精神享受,亦能助人文化修養的不斷提升。

    因愛好研究和收藏古錢幣,王麻子與學校的小伙伴們逐漸少有共同話題。

    同時,痴迷收藏,亦帶來學習成績的下降。

    他介紹,自己的“不務正業”沒少受父親的教訓,罵兩句是小事,挨揍也經常有。

    有一次,父親揍他,打斷了好幾根劈柴棒。

    “但當時什麼都已阻擋不了我對收藏的愛好。”王麻子說,跟小伙伴們漸行漸遠,但其卻與鎮上及周邊的成人藏友和古玩小商販打成了一片。

    一到假期,王麻子就跟隨古玩商販走鄉串戶,有時候會徒步五六十公裡,去看聽說到的那戶人家有的老物件。

    而接觸到的多了,王麻子不只是愛好古錢幣,對瓷器等其他古玩也開始研究起來。

    上中學時,王麻子在當地及周邊地區古玩藏友圈中已小有名氣。

    他介紹,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當地已經開始有古錢幣的仿品流入收藏市場。

    圈內的藏友遇到收集到拿不准真假的都喜歡找他去看看。

    “每當別人不懂的,在我這得到答案,我都很自豪,更激發我也持續不斷地學習。”王麻子說,當時經常有成人到他家去串門,不是去找他父親,而是去找他鑒定古玩,家人都很詫異。

    高中畢業後,王麻子走進了部隊。

    他介紹,其在部隊裡是當文書,管理俱樂部的檔案室和圖書室。

    一直沒有停止過在文物方面的學習和研究。

    他稱,與文物古玩打交道,必須要多看、多問,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否則就可能“栽跟頭”。

    王麻子曾擔任過家鄉安省霍山縣古玩收藏協會的會長,“有一段時間年少輕狂,覺得自己已經是火眼金睛,但隨後就受到了打擊。”

    他介紹,自己曾看中買下過一位藏友的藏品,等帶回家仔細研究後卻發現是一件高仿品,一怒之下,他將其砸碎,從瓷片開始反復研究。

    “後來,我又到市場去買各個年代的高仿品,一共砸了幾十件。”王麻子表示,這件事讓他警醒,亦讓他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他說:“收藏市場魚龍混雜,即使鑒定水平很高的人,也不敢說自己能做到萬無一失。不管是鑒定專家或藏友,都必須要時刻做到認真、警覺。”

    對於愛好古玩的初入門藏友,一方面要多花時間學習古玩方面的知識和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就是要多跑市場、多看實物,練好自己的“眼力”。

    王麻子介紹,以瓷器為例,初入門藏友可以買一些老瓷片,從它的胎、釉等方面手學習,亦可以購買一些價位較低的普通器物作為學習的參考。

    他稱,古玩的鑒賞能力,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

    此間,如能有一個高水平的朋友圈,會對自己的能力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玩鑒定高手的火眼金睛,都是交了很多‘學費’,經歷很多心酸、很多年才積累出來的,如果他能真心地跟你交流和分享經驗,肯定會讓你少走彎路。”王麻子說。

    同時,古玩收藏愛好者必須要有健康的心態。

    王麻子稱,藏品會一直流傳下去,你收藏到了,只是代表你暫時的擁有。

    而一個人能收藏到藏品總是有限,藏品對於藏友來說,精神文化上的享受遠比其物質上的財富可貴。

    他介紹,在收藏圈,有很多入門不久的藏友,常常抱“撿漏”的心理去跑市場,總是希望自己能以極小的價格就能淘到“高大上”的精品。

    王麻子坦言,自己也曾“撿過漏”,一次在湘北,一位藏友拿出一件明末的捧盒,卻說是道光年間的,因市場價格太低,一直未出手,王麻子以較低的價格果斷接手。

    但這只是偶然,王麻子表示,“撿漏”的前提是藏友必須具備較高的鑒定辨識能力。

    “有很多剛入門藏友主要還是跟古玩商交流,這種情況下‘撿漏’的可能性更低。”王麻子說。

    “聽起來,王老板對收藏可是很在行的啊,怎麼會在這裡擺攤呢?”

    張天元好奇地問道。

    他聽這王麻子的話不像是在編故事。

    畢竟經歷了這麼多了,究竟誰在編故事,誰說的是真話,他還是聽得出來的。

    “唉,愛好終究敵不過現實啊,生了個不爭氣的兒子,買了一輛保時捷飆車,結果把人給撞了,現在要賠一大筆錢,所以只能把這些東西都拿出來賣了。”

    王麻子嘆了口氣道:“雖然不敢保證這裡面都是真品,但多半都是有收藏價值的,看小哥你也是個行家,我不會給你多要,只要價格合適,你拿走就行。”

    “好吧,我先看看東西。”

    此時的張天元,對於這攤位上的東西依然是將信將疑的,對於王麻子的話也並未全信。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7-3-22 10:00
正文 第三三六二章 攤位上的東西還不錯



    在沒有去看攤位上的東西的時候,張天元對王麻子還是有幾分懷疑的。

    可是當他將目光投向了那些東西的時候,嘴角卻忍不住裂開了興奮的笑意。

    “這個怎麼賣?”

    張天元指著一件青白釉瓜楞帶蓋小瓷罐笑著問道。

    這件青白釉瓜楞帶蓋小瓷罐,目測通高6.8釐米,口徑5.8釐米,底徑4.2釐米;六出印花形蓋,小圓鈕。

    罐圓唇,直頸,瓜棱腹,假圈足。

    胎白色,施釉不到底,器型小巧玲瓏,美觀雅致。

    根據張天元的判斷,應該是宋代景德鎮的瓷器。

    “小哥果然好眼力啊,這是一件很上檔次的青白釉瓷,宋代的物件,我也不會給你亂要,就給兩萬美金吧。”

    王麻子想了想道。

    “成交!”

    張天元根本就沒有絲毫的猶豫便答應了。

    青白釉瓷是我國宋代時期燒造的瓷器品種之一。

    它以釉色介於青、白之間,青中有白、白中閃青而得名。

    晚清稱為“影青”、“映青”等。

    宋代文獻僅見青白瓷一名,無影青之稱。

    晚清至民國有“隱青”、“映青”、“印青”等名稱。

    如許之衡《飲流齋說瓷》“素瓷甚薄,雕花紋而映出青色者謂之影青”。

    宋代燒造青白釉瓷的瓷窯較多,而以西江省景德鎮窯所燒造的青白釉瓷器最佳,無論數量、質量、造型、釉色都無可相比,集中地代表了南方青白瓷系的最高水平。

    這東西的價值絕對不是區區兩萬美金能衡量的,很顯然王麻子要價並不高。

    所以張天元還猶豫什麼?

    “小哥當真是爽快人。”

    王麻子笑了笑,卻又幾分不舍地看著那瓷器,要不是家裡頭出事兒,打死他也不會把這好玩意兒拿出來賣啊。

    “老板,這東西是干嘛的啊?”

    歐陽曉丹好奇地問了一句。

    “有專家研究,此器當為女子梳妝用具,可作油缸,《碎金》‘妝奩’下列舉的物品中有‘油缸’一項,此類罐用以裝液狀的頭油比較適宜,這類蓋罐當是油缸之屬,也可盛放妝粉。

    根據天理本《碎金·服飾篇》‘梳洗’一項原把燕脂、韶粉、面油之類與犀梳、掉篦、環子、花鈿等列在一起的記載,結合宋元時期墓葬出土的妝具組合來看,有的妝具齊整者,為妝奩一件,內置粉盒、胭脂盒、油缸、水盂、刷、妝盤、梳篦、銅鏡,如福省茶園山端平二年墓出土一組銀妝具,有粉盒、胭脂盒、油缸、妝盤等。

    這些妝具均置於漆奩之中,其中1件銀折枝蓮花紋粉盒內放置一枚粉撲,說明了其用途。

    與這件青白釉瓜楞帶蓋小瓷罐相似的還有銀荷葉蓋罐。

    這類銀蓋罐在宋元墓及窖藏中都有出土,有的蓋罐的蓋子下邊還連有一小勺子,如湘南株洲丫江橋元代金銀器窖藏出土1件銀荷葉蓋罐,此罐與青白釉瓜楞帶蓋小瓷罐造型相似,安徽六安花石咀宋墓和曹氏墓出土的銀蓋罐的蓋子下連有小勺。

    妝具是女子每一天裡不可缺少的梳妝用具,它與北方宋墓壁畫中經常出現的理妝圖意思相同。

    梳妝用油,可作兩種,其一面油,其一頭油。

    《碎金·家生篇》‘梳洗’條下列著‘面油,省頭木犀油’,面油是膏油,不需要用勺子,油缸所盛的當是頭油。”

    “原來是這樣啊。”

    歐陽曉丹點了點頭,心道這古玩也挺有趣的,竟然還有這種女人用的玩意兒,倒是有意思。

    聽了王麻子的話,張天元越覺得這人是個行家了,在這人手裡頭買東西,應該是可以放心的。

    他又朝著別的東西瞧去,不由心頭越驚喜。

    這一次看起來是來對了。

    雖然王麻子攤位上的東西可能都比較昂貴,但是買來絕對劃算,而且不用浪費太多的精力。

    他不由竊喜起來,大概正因為王麻子那一張冷臉,再加上東西價格也貴,所以才沒有別人願意過來購買吧。

    這麼好的機會,他又怎能放棄呢?

    他的目光落在了一件底款為“洪憲年制”款粉彩蜂猴紋瓶。

    此瓶目測高23釐米,口徑5釐米,底徑5.2釐米,胎體輕薄,呈半脫胎狀。

    瓶身為釉上粉彩裝飾,主體紋飾繪靈猴一只,棕紅色細毛,攀坐於樹杈之上。

    樹枝蒼勁,生長於崖壁之間。

    崖壁山石青翠,嶙峋有致。

    又有藤條纏繞在枝杈間,與蒼枝相伴而生,別有意境。

    畫面空白處點綴蝴蝶、蜜蜂於空中飛舞,更增添了幾分靈動與生機。

    此瓶底部中心有一紅彩印章款,篆書“洪憲年制”四字。

    據《禮記·王制》中記載:“王者之祿爵,公、侯、伯、子、男五等。”

    後來“侯”一直成為我國歷代沿用的爵位之一。

    而“猴”與“侯”皆音,“蜂”與“封”皆音,所以中國傳統民俗繪畫中,就常畫蜂和猴的圖案,以寄托加官進爵,獲得“封侯”的願望。

    有的甚至會繪猴子騎馬,旁邊再畫些蜂,寓意“馬上封侯”。

    再來看篆書“洪憲年制”底款,洪憲是袁世凱的年號,關於“洪憲瓷”眾說紛紜。

    1912年辛亥革新勝利後,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月,袁世凱恢復帝制,宣布第二年改元“洪憲”。

    就在這個宣布出的同時,各地起了討袁護國運動。

    次年3月22日袁世凱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6日病逝。

    也就是說“洪憲”這個年號使用了不過八十多天,而現在存世的“洪憲年制”底款瓷器還是比較多的,陶瓷學界認為其中的仿品不少。

    民國人趙汝珍在1942年出版的《古玩指南》中就曾評價說:“洪憲瓷:清社既屋,民國成立,繼之而起者則有袁項城之洪憲瓷。

    先是項城醞釀稱帝,照專制時代之慣例,登極時必造瓷以資紀念。

    遂派公府庶務司長、瓷學專家之郭葆昌氏,為九江關監督兼理陶務,監督、經營燒造事宜。

    當時只陶土、人工出自景德,顏料則取諸禁內。

    所制各器,悉仿‘古月軒’,而底款則一律為紅色篆書‘居仁堂’三字。

    以胎質太薄,燒煉時損失甚巨,是以精品不多。

    燒成後,分賞簡任官吏各一件。

    比帝制失敗,窯亦瓦解,此即世所傳之洪憲瓷也。”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7-3-22 13:42
正文 第三三六三章 天珠



    “當時所余材料,均為景德工人所得,乃以之制仿洪憲瓷。

    但亦以最先一部出品為佳。

    瓷業中人,因見洪憲瓷見重於世,鹹以‘洪憲年制’、‘洪憲御制’或‘洪憲元年’等偽款筆於器底,以資號召,實則真洪憲瓷固無洪憲字樣也。”

    耿寶昌在《明清瓷器鑒定》中也說:“聞名於世的‘居仁堂制’款瓷,理應是正宗的‘洪憲’瓷。正式制作的‘居仁堂’款瓷,均以雍、乾彩器為標准。凡有‘洪憲年制’或‘洪憲御制’款的器物都應看作贗品。”

    葉佩蘭女士《談“洪憲瓷”與郭葆昌督造的瓷器》一文則對故宮博物院所藏郭葆昌家屬解放前所捐獻的瓷器進行了考察,發現款識有“居仁堂”、“頤壽堂”、“陶務監督郭葆昌謹制”等,就是沒有“洪憲”款的器物。

    從上述幾家的考證來看,這件“洪憲年制”款粉彩蜂猴紋瓶應當並非1916年洪憲時期所燒造,“洪憲年制”款當視為仿品的寄托款。

    但從其制作工藝來看,器型十分規整,瓶體非常輕薄,粉彩畫工上乘,“蜂猴”紋飾寓意吉祥,亦不失為一件民國粉彩瓷器中的佳作。

    既然是佳作,那還是值得購買的,就算不能放到博物館之中,自己拿來把玩還是絕對可以的。

    “王老板,這件粉彩多少錢?”

    張天元開口問道。

    王麻子看了張天元一眼道:“小哥是行家,應該看出來這東西不是真正洪憲時期燒制了吧?”

    “看出來了。”

    “既然看出來了,也該知道這東西不值幾個錢的,如果小哥還能再買一件價值一萬美金以上的東西,這個就送給你了。“

    王麻子說道。

    這人果然不是個商人。

    商人是不會這麼干的。

    但他這番話,卻讓張天元對他好感倍增,不由點了點頭。

    “這個是天珠吧?”

    張天元其實從一開始,就發現了這個攤位上有一件東西,透著濃濃的氣息,與他的地氣完美匹配。

    只是一開始他不怎麼了解王麻子這個人,所以並未冒然去將這東西拿起來。

    這會兒他對王麻子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便下定了決心,拿起了這件天珠。

    天珠,一種古老的藝術品。

    是一種極富民族和宗教色彩、蘊含神秘傳說並含有特殊磁場的稀有珠寶。

    “小哥也知道天珠?這東西有幾千年的歷史,但一直未有太多的文獻和歷史佐證,我勉強算是天珠的收藏家,比較喜歡用學術的角度來研究天珠,以前也在主流媒體上發布關於天珠的科學鑒別標准,最終得到了國家學術界的認可。

    在過去,帝都國博文物鑒定中心還專門為此成立了天珠鑒定部,我曾經擔任過國博文物鑒定中心的副主任,兼天珠鑒定委員會的主任。”

    說這番話的時候,王麻子臉上透著難得的榮光,不過轉瞬間,就有恢復了無奈和悲哀。

    “拋開神秘看天珠,拋開宗教看天珠。這也是我一直秉持的把天珠回歸於主流,讓天珠回歸於本來的面目,用古玉的標准理論研究天珠,更科學的認知天珠。”

    王麻子嘆了口氣道說道。

    “哦?這要怎麼說?”

    張天元好奇地問道。

    王麻子笑了笑道:“緣分和感悟人生!

    在收藏領域當中,最低層面的就是研究東西;中等層面是學歷史;做到高層面才是感悟人生。

    所以我收藏天珠的樂趣就在於感悟它經歷幾百年或幾千年的歲月蹉跎,輾轉無數個主人後再流傳到我的手中,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看著天珠仿佛也看到它曾經的主人一樣,感受到歲月和生命的輪回。”

    “你的第一個天珠的緣分是怎樣開始的呢?你平常會通過什麼方式將這些天珠收集到的呢?”

    張天元也曾經去過雪原,但是很可惜,他並未收藏過什麼像樣的天珠,所以對於王麻子的故事,他很感興趣。

    王麻子笑道:“我大學的時候,第二學位是解剖學專業,我老師的父親是研究紅山文化的專家。

    正是上學期間的良師益友的關系,大學那幾年一直在跟老師的身邊玩古玉,所以我收藏天珠至今,一天也沒有讓商販得逞過,按照辨別古玉的經驗和標准來研究天珠。

    天珠是宇宙文明的產物,跟佛教沒有太多聯系。”

    張天元聽到這話,倒是覺得有趣了,一直以來,人們提起天珠,必然會聯系到佛教,這王麻子居然說天珠跟佛教沒關系。

    “據我所知,現在業內關於天珠的定義不一,王老板怎樣來看天珠的呢?”

    王麻子回答道:“天珠是集六大元素於一身的物品,第一是裝飾品,好看就行;

    第二是法器,活佛和僧人沒有研究天珠的。但是,天珠的流傳途徑以藏地為主,活佛他們是藏地的居民,他們從小就深知天珠的珍貴,所以經常佩戴身邊而顯示珍貴和神聖的;

    第三是幸運物,其實就是一種自我暗示,認為它能給你帶來正能量配飾就是幸運物;

    第四是珠寶,有些天珠是收藏級的珠寶,瑪瑙玉石等;第五是文物,這方面就很苛刻了,要追溯它到底有多少年限,多少文明的價值;

    第六是能量體,有些特別條件形成的天珠,有些人對這些天珠會有一些感知,不過很少有。

    其實天珠是宇宙文明的產物,有的甚至能追溯到萬年以前,那個時候還沒有佛教,好多人認為它和佛教有聯系,所以愛好者們應清楚這一點。”

    “據我所知,天珠裡面價值最貴的就是巨型蓮花天珠,像你攤位上的這件就是如此,你覺得它價值多少,要怎麼買呢?”

    張天元很快將話題問到了關鍵上。

    既然王麻子對天珠那麼了解,那就沒必要跟他兜圈子了,直接問價比較合適。

    王麻子想了想道:“‘蓮花’‘寶瓶’‘貴人’‘天人’‘財神’這幾個紋飾是天珠中至高無上的,其次才是幾眼天珠。

    而‘蓮花天珠’很大,一個可以作為收藏的物品,除了要知道它是來自哪個年代的之外,還有具不具備文明的價值。

    對於天珠來說,千年以上的價值最高。”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7-3-22 17:24
第三三六四章 瓷筷筒

         


    “千年以上推到人類生產工藝沒有依賴半自動化機械的時候,那時制作一顆天珠是很大的工程,所以那個時期的天珠價值較高,天下無雙,而且具備學術性。

    我這顆天珠就是千年以上的,所以如果小哥你要買下來的話,可是價值不菲啊。”

    王麻子並未直接說價,而是先給張天元打了預防針,讓他知道這天珠不便宜。

    “王老板不必拐彎抹角,咱們都是懂行的人,你就說這東西多少錢吧,只要價格合適,我是不會拒絕付錢的。”

    張天元是肯定要買下這顆千年的蓮花天珠的,畢竟這東西對他而言不僅僅是古董古玩那麼簡單,還能夠提升他的地氣水平,他自然一定要買。

    “好吧,既然小哥問起來了,我也不瞞你,這顆千年蓮花天珠估價是兩億人民幣,我不會給你多要,畢竟眼下我是需要錢的,大部分人不可能拿這個價錢來購買。”

    王麻子想了想道︰“這樣吧,你給一千萬美金,東西就可以給你了。”

    “太貴了,五百萬美金我就買。”

    不是說這東西不值一千萬美金。

    而是因為他相信在美國很少有人會直接出一千萬美金買這個的。

    別說他趁火打劫,這就是生意。

    他不會強迫對方賣給他。

    “少了點。”

    王麻子搖了搖頭道。

    “王老板,你是聰明人,應該明白,能夠一下子拿出五百萬美金買你一個天珠的,那可是很少的,如果你打算賣的話,就不要猶豫了,一旦錯過了這次買賣,或許我就不會出那麼多錢了。”

    張天元直接說道︰“對你來說,錢是必須的,對我來說,天珠卻不是必須品,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說話間,他直接放下了那串天珠,而是拿起了另外一樣物件。

    這是個筷筒。

    不過是瓷質的。

    對外國人來說,這樣的東西可能會非常陌生,但對中國人來說,這東西卻很常見。

    古時候,人們喜歡將一些美好的願望寄托在器物之上,尤其是臉盆、茶杯、水壺、妝鏡等朝夕相處的日常生活器具,更是被以紋飾、繪畫、文字等賦予種種幸福吉祥的寓意。

    根據張天元的判斷,這個瓷筷筒應該是民國時候的東西,不過造詣很高。

    算是一件充滿著美好寓意的生活器具。

    這件瓷筷筒呈圓筒狀,上粗下細。

    目測口徑11厘米、高19.5厘米、底徑9.5厘米。

    口沿平整光潔,頸部一圈凸起,飾連枝紋,下方飾一圈回文。

    筒身白地青花,發色清幽,遍繪雲紋、弦紋及花卉紋飾。

    筒身一側空白處,自上而下寫有“添丁進糧”四字,筆畫簡練,看似隨手草草而書,實則濃淡相宜,加上字形碩大夸張布滿筷筒一面,突出了筷筒主題。

    以文字作為紋飾裝飾陶瓷器,在我國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如仰韶文化陶器上的刻畫符號,許多學者已研究為我國文字之始祖。

    到了唐朝,長沙窯開創用詩文裝飾陶瓷之始,以後歷朝燒制的陶瓷器物上都有文字的出現。

    筷筒內施白釉,磨砂圈足。

    筒身一側肩頸部有不在水平線上的兩個圓形穿孔,一上一下,為系繩懸掛筷筒之用。

    筒底一側有一橢圓形孔洞,為窯工燒制時特意而為,是為了便于洗干淨的筷子瀝干水分。

    筷筒燒制較粗糙,但器型修長,渾圓豐滿,簡單實用,紋飾雜而不亂,寓意美好。

    由于年代久遠,筒身上布滿斑點,穿過孔眼用于懸掛的麻繩亦污跡斑斑,透射出歲月滄桑。

    筷筒主要用于放置吃飯用的筷子,家家戶戶都要用到,主要有圓形和方形兩種,以木質和瓷質最多。

    由于使用廣泛,歷代以來,各窯口多有燒造,尤以民窯最多。

    民國時期,瓷筷筒的燒造數量龐大,除了千家萬戶廣泛使用外,很多人家還將筷筒與筷子作為女兒出嫁的嫁妝之一,希望女兒女婿成家之後能“快生貴子”。

    在我國數千年的農耕社會中,男性一直都是生產勞作的主力,被稱之為“丁”,生男孩則被稱為“添丁”。

    “添丁送糧”為我國古時民間吉祥用語,與嬰兒出生的民俗息息相關。

    嬰兒出生第三天為“三朝日”,其家要做“湯餅之會”以示慶祝,除了外公外婆要送去嬰兒衣帽鞋及搖窩等嬰兒用具外,鄰里也會登門道賀,禮物中一般都會包含一份大米,意謂“添丁進糧”,也即以此祝賀主人家早日添丁進口之意。

    因為有“快生貴子”的美好寓意,清末至民國時期,很多窯口在燒制瓷筷筒時,往往會在筒身上寫上這四個字,便于出售。

    有些人便以寫有“添丁進糧”字樣的瓷筷筒作為饋贈禮品,贈送給新婚成家的親戚朋友。

    “這個瓷筷筒不錯,多少錢?”

    張天元笑著問道。

    “小哥,你就別折磨我了好吧,六百萬美金那件天珠,剩下的東西我全部送給你,怎麼樣?”

    王麻子知道張天元這是故意玩他呢,那瓷筷筒雖然制作精良,但終究不是什麼上檔次的東西,一百美金撐死了。

    “你說的是這個攤位上的所有東西嗎?”

    張天元瞪大了眼楮問道。

    “對,就是這個攤位上所有的東西,怎麼樣?”

    王麻子點了點頭道。

    “成交!”

    雖然別的東西張天元還沒看,不過以王麻子這個攤位上的物品質量,張天元就知道這買賣足夠劃算。

    當然更重要的是,即便再沒有寶貝,光是那天珠,也足夠了,根本不需要別的。

    “怎麼結賬?”

    張天元問道。

    “能不能麻煩小哥帶著現金直接給我送家去?”

    王麻子說道。

    “你這要求可有點過分啊,我又不是押鈔車,你讓我拿著那麼多錢給你送家里去,難道就不怕半路上出事兒嗎?”

    張天元皺了皺眉道。

    “我家里可還有很多好東西的,說不定您去了之後還會瞧上呢。”

    王麻子提醒道。

    張天元終究還是抵御不住這種古玩的誘惑啊。

    既然王麻子的攤位上有這麼多的好東西,那麼他家里的好東西估計更多,就算是去一趟,那也是好的。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7-3-23 12:59
第三三六五章 一場誤會?


    雖然已經打算跟著王麻子去了,不過張天元倒是沒有完全失去理智,回頭看向柳憐說道:“你們先在這裡逛著,我跟這位王老板去看看,很快就回來了。”

    他想的很明白,萬一出了什麼事兒,沒有累贅的話,他一個人怎麼都逃出來了。

    王麻子也不管自己的攤位了,反正東西都已經是張天元的了,他到院子外找到了自己的車,然後就載著張天元去銀行去了現金,就朝著自己的住處駛去了。

    看起來,王麻子非常的平靜,並沒有鬼鬼祟祟的樣子,這讓張天元不由有些疑惑。

    難道自己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不過也不對啊,什麼人見到六百萬美金的現金會一點也不激動?

    不管了,反正也沒得罪這人,去了之後,一切便見分曉了。

    “小哥可真厲害,一下子就能從銀行取出六百萬美金的現金,沒有限制嗎?”

    “我是vip用戶。”

    張天元隨口胡謅了一句。

    其實他的影子屋裡頭就有接近一千萬美金的現金了,去銀行不過是做做樣子,取了一萬美金而已。

    大約二十分鐘之後,車子停了下來。

    王麻子先下了車,朝屋裡頭招呼了一句:“有貴客來了。”

    聽到這話,張天元起先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可是他聽力非常好啊,耳朵裡傳來的槍栓的響聲,整個人頓時就緊張了起來。

    果然有問題!

    他突然將車門拉上,然後竄到駕駛位,啟動了車子,隨時准備離開。

    “小哥你干什麼?”

    王麻子驚訝地問道。

    “我還沒問你呢,裡面的人動槍干什麼?”

    張天元冷冷問道。

    “呵呵呵,誤會,誤會了,原來小哥你一直在懷疑我啊,老伴,出來了。”

    王麻子衝屋裡頭喊了一聲,裡面走出了一個華裔老太太,大約六十歲左右的樣子,說話一口的東北味。

    “咋了啊小兄弟?不是要來看古玩嗎?怎麼這就要走啊?要走你也把車留下啊!”

    張天元皺了皺眉,直接啟動鑒字訣朝屋裡頭看去。

    這一看,頓時心中苦笑不已。

    屋裡頭再沒有別人,只有一屋子亂七八糟的東西,其中甚至還包括二戰時期的槍械,只不過估計已經沒法用了,剛剛老太太就是在擦拭那些槍械呢。

    “抱歉,誤會你們了。”

    確認沒有危險之後,張天元顯得有些尷尬。

    “沒事兒,你的擔心也不無道理,我讓你拿那麼多現金過來,你要是一點懷疑都沒有,那真成傻子了。”

    王麻子苦笑道:“不瞞小哥,之所以要現金,是不想浪費手續費,讓你麻煩了。”

    “麻煩倒不至於,誤會解開也就是了,不過這麼多現金,你還是要妥善保存起來的,美國可沒那麼安全啊。”

    張天元提醒道。

    “放心吧,明天就要給別人送去了,也出不了什麼岔子,小哥進來坐吧,老伴,把我藏的最好的茉莉花茶拿出來。”

    茉莉花茶雖然很多南方人覺得那都不算茶葉,可是就有人喜歡喝。

    張天元長在陝州,從小喝的茶葉就兩種,一種是陝青,一種就是茉莉花茶。

    沒想到這王麻子也好這口啊。

    這屋子還算不錯,比起劉宇和劉莉他們住的那破屋好多了。

    最起碼很寬敞,燈光也很亮。

    只是屋子裡的東西有點多,好在擺放整齊,倒也不覺得難受。

    “王老板,你這東西不少啊,看得出來,你真是一個了不起的收藏家啊,這些東西都打算賣了嗎?不心疼啊?”

    張天元一邊觀察,一邊問道。

    “多謝誇獎,不過這裡頭大部分東西其實不值錢的,只是我的個人愛好,你比如一些老照片,還有煙盒,根本賣不上錢,但我就有這個愛好。

    至於有些東西,賣了自然心疼,畢竟這一件件,一個個都是我辛辛苦苦收藏來的,要不是我那不爭氣的兒子折騰,我也不至於會拿出來賣啊,可現在實在沒法子了,兒子總是要比這些藏品重要啊。”

    說話的時候,王麻子依舊是依依不舍地看著自己這屋子裡的藏品,充滿了難言的感情。

    張天元嘆了口氣,所以說,這生孩子也真是要有技巧啊,生個不聽話的,不僅幫不上忙不說,還能折騰死你,那可真是讓人非常無語的一件事兒啊。

    “王老板,這些東西都可以上手吧?”

    張天元問道。

    “當然可以,您是行家,我能看出來,應該不會弄壞的。”

    王麻子對張天元很是放心。

    “多謝。”

    張天元說了聲謝謝,然後就先一步將目光投向了那些瓷器。

    瓷器看起來很直觀,以他現在的眼力來說,即便是不用鑒字訣,這一眼看過去,是真是假也基本心裡頭亮堂了。

    他的目光,很快就被一件精美的瓷器給吸引住了。

    這件東西初看時,應該可以確認就是一件青花瓷壺。

    目測高18.7釐米口徑4釐米。

    壺體扁圓,直頸小唇口,淺圈足,底足在沙胎上掛一層很薄的護胎釉。

    該壺以昂起的鳳首作流,以卷起的鳳尾作柄,鳳身繪在圓形壺體上部,雙翅垂至壺體兩側,壺體下部則裝飾盛開的牡丹,呈現一種鳳鳥飛翔於牡丹叢中頗富情趣的情景。

    白地藍花,色彩鮮艷,清新雅致,主題突出,更增添了幾分藝術感染力。

    鳳首扁壺采用多種制作工藝,壺流采用模制成型,壺柄以手捏塑成型,壺體為雕鑲成型法,最後琢成整體。

    從造型上看,這件青花鳳首扁壺的造型獨特巧妙,是晉唐盛行的雞首壺和北方游牧民族皮囊壺形狀的結合,壺嘴仿雞首壺嘴,做成昂首的鳳鳥頭狀,小口短頸,腹身仿皮囊壺形,為扁圓型,壺柄盤曲成鳳尾狀,與壺嘴鳳頭飄灑的頸毛塑成鏤空,做出支撐相呼應,十分自然。

    壺身以大片的青花勾畫鳳身,布滿整個肩部,壺體中心是撲翼的翅膀,充滿動感。頸部繪回字紋,技法十分隨意灑脫,壺身下部是纏枝蓮牡丹,喇叭型矮圈足,底足在沙胎上施薄釉。

    青花鳳首扁壺采用了多種工藝造型,鳳首是模制成型的,柄為手工捏塑,壺身則是雕鑲成型。

    應該是一件真東西。

    而且這年代只怕可能是元代啊。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7-3-23 12:59
正文 第三三六六章 粘起來的寶貝


    張天元見過元青花,自然也知道元青花的珍貴,所以每次看到有元青花的時候,他都非常謹慎。

    因為這種東西,十件裡頭有九件都是贗品,最後那一件,看運氣吧,說不定是古仿。

    畢竟元青花實在太稀少了。

    “嗯?”

    在更為仔細地觀察的時候,他就發現了,這青花壺應該之前是碎的,然後被人粘了了起來,連到了一塊兒。

    雖然說這樣子會導致東西價值大大降低,可元青花就是元青花,因為他存世極少,就算是隨便粘連在一起的,也是一件好東西啊。

    “小哥真是好眼力,看出來那是什麼了?”

    王麻子笑著問道。

    “這是元青花吧?而且好像是用碎片黏合在一起的?”

    張天元覺得,在王麻子面前就沒必要裝了,兩個人都是行家,誰都不傻。

    “沒錯。”

    王麻子點了點頭道:“元青花由於存世稀少,為國際、國內博物館和藏家爭相收藏。然而,這件精美絕倫的元青花鳳首扁壺,卻曾歷盡磨難而重生。”

    20世紀70年代初,為配合帝都的城市改造,元大都遺址的探尋、勘察工作也開始緊鑼密鼓地進行。

    十幾處不同類型的建築遺址,在考古工作者的精心清理下,逐漸顯露出真容。

    隨著發掘深入,更為不可思議的事出現了。

    在六鋪炕地區元代居民遺址的清理中,一個神秘的地窖被發現,出土了16件瓷器,而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這把造型奇特的青花扁壺。

    “在舊鼓樓大街豁口以東有一處元代院落遺址,在清理過程中,工作人員在其中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地窖,這個窖藏上面當時放著一個瓦盆,蓋著一個口,裡面發現了16件器物,其中10件是青花,6件青白釉瓷器,青花扁壺是其中的一件。”王麻子笑著說道。

    然而這件器物出土時並非是完整器,而是48塊碎瓷片,最大的13x6釐米,最小的為2釐米左右,僅如指甲般大小。

    好在鳳首和扁壺的主體紋飾部分都在。這件器物出土後不久,文物部門就對其進行了搶救性修復。

    “第一次修復的過程比較簡單,只是進行了簡單的拼對,鳳首和主體部門是完整的,部分缺失的地方,就用石膏進行修補,正面的青花紋飾用粉質顏色粗略接筆,背面的花紋則未作處理,呈現石膏原色。”王麻子說。

    這件器物修復後就一直收藏於首都博物館,在隨後的30多年裡,元青花鳳首扁壺便以這殘缺的樣貌出現在《考古》雜志裡、郵票上、展覽中,依然引來無數驚嘆。

    “此壺的資料在1972年《考古》第一期發表後,國外很多刊物都進行轉載和評論。我國郵政部門於1973年11月20日發行了一套‘特殊時期出土文物’郵票,編號為66-77。其中編號66,面值4分的就是這件元青花鳳首扁壺。”王麻子告訴張天元說。

    從明初帝都城牆的南移開始,元代瓷器精品“青花鳳首扁壺”,一直被埋藏於明代修建的北城牆之下,躲避了一次次城市改建、破土動工。

    高大厚重的城牆,整整護佑了“青花鳳首扁壺”600年。

    直到2003年,首都博物館新館籌建,首都博物館特邀上浦博物館古陶瓷修復專家蔣道銀先生對青花鳳首扁壺進行二次修復,業內稱其為“展覽級”修復。

    據蔣先生回憶,這件扁壺雖然造型優美奇特、紋飾生動、釉色瑩潤,然而破損卻相當嚴重,粘接後僅僅高18.7釐米的橢圓小壺,全身殘缺孔洞達17處。

    蔣先生對其殘缺部位進行了重點“美容”,就是用現代高科技的無色無味環氧樹脂加填充料配制膩子補缺,最後再用高分子油漆顏料噴塗底色、繪畫紋飾等工序,歷經13個月,使這件鎮館之寶借助於高科技手段得以重生。

    鳳首扁壺不僅重獲完整之身,而且殘缺的青花紋飾、釉面蘇麻泥青下凹結晶斑點一一重現。

    令蔣先生不解的是,在粘接完整後發現器物平放向前傾斜3至5度。

    壺柄上方有一小環施釉不全,呈露胎狀,原來該件國寶出窯後就存在缺陷,也許正因此流散人間。

    “根據已知的資料,青花鳳首扁壺存世僅兩件。另外一件藏於和疆哈薩克自治州博物館的鳳首扁壺,其器型與首都博物館藏鳳首扁壺相似,鳳尾不同,壺流、壺柄亦有殘損,與首博這件一鳳一鸞,從工藝水准看各有千秋。”王麻子似乎是在追憶過去的事情。

    90年代之前,類似的器物只發現首博這一件。

    然而,1998年8月,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蘆草溝鎮西寧莊村,回族農民馬忠,在自家農田裡,不經意挖出了一只壺。

    當時,馬忠不知道這只壺有多大價值,隱隱地,只覺得壺的形狀和花紋都很漂亮,也很獨特,可能是個文物。

    他想,如果自己把它一直放在家裡,根本用不上,而且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打歪主意,如果交給政府,說不定能研究出什麼來,於是,1999年6月,馬忠將這只壺交給了當地文物部門。

    從此,這只元代青花鳳首扁壺得到文物部門的專業保護,並收藏於和疆哈薩克自治州博物館。

    這兩件器物在2009年3月首都博物館舉辦的《青花記憶元代青花瓷文化展》上首次聚首。

    這對造型相同,紋飾對稱的青花重器唯鳳尾之紋飾不同,前者為卷草紋,後者為鋸齒紋,有學者認為是“一鸞一鳳”。

    只不過,“和疆籍”青花鳳首扁壺的壺柄斷了,壺柄究竟是什麼樣子、花紋不太清楚。

    “之前,在帝都地區基本上還沒有出土過元青花,這次的發掘也是填補了這塊的空白,而且一次能出土十余件青花器物,數量也是非常大的。我們一般看到的元青花都是體形比較龐大,元大都出土的基本上是小件器物為主,而且青花發色有艷麗的,也有發色淺淡的。這也豐富了對元青花的一種認識。”

    聽著王麻子的話,張天元心中一直都有個疑問,只是他沒有直接提出來,而是等著王麻子去解釋。

    “小哥可能要問了,這東西是怎麼到我手裡的對吧?”

    王麻子笑著問道。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7-3-23 17:21
第三三六七章 寶玉



    “還是不問了。”

    張天元搖了搖頭道。

    本來他是想問的,可是看到王麻子那苦澀的表情,他就知道這東西肯定來路不怎麼正,也不知道是通過什麼偷梁換柱的方法將真品換了出來。

    知道了,估計還心煩。

    “不知道也好,只是小哥,你知道這事兒後,還敢買嗎?”

    王麻子問道。

    “買!為什麼不買呢?這東西終究是要送回國內的,只求待會兒王老板能夠手下留情,少要點錢就好了。”

    張天元心道,這東西到了我手裡,他自然就不是什麼破爛玩意兒了,我會讓它完全恢復如初的。

    到了那個時候,估計首博也沒法去找他晦氣了。

    當然,砍價肯定還是要砍的,本來這東西就來路不正,少給點錢他心裡頭也一點都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妥。

    “小哥如果實心要的話,這件東西給十萬美金就可以拿走了!”

    聽到這話,張天元愣了一下。

    他已經做好了狠狠砍價的准備了,並且在腦子裡思考了無數種辦法來威脅對方。

    誰知道對方居然給出了這麼一個非常低廉的價格。

    “小哥,我過去做過不少髒事兒,在我兒子出事兒之前,我都沒有後悔過,覺得自己只要能弄到錢,不管做什麼都無所謂,但是這一次我總算明白了。”

    王麻子嘆了口氣道:“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我現在呢,只想弄點錢,悄悄過日子算了,那小子要是以後還敢亂來,我真得就不管了。”

    不管這話說的是不是真的,張天元都不在乎,反正東西是好東西,價格也很便宜,不買是傻啊。

    有人可能要問了,你怎麼就能確定這是元青花呢?

    其實除了之前張天元對這瓷器的做工技巧上的判斷之外,還有很重要的幾點判斷。

    最關鍵的自然就是因為它出土的地層是元代的。

    這張天元當然沒在現場,但是通過鑒字訣還可以查看到一些細微的土層遺留。

    這件鳳首扁壺的特點很明顯,尤其是青花發色是典型的元青花發色,而且上面的結晶斑、鐵鏽斑比較明顯,用手摸能感覺到凹凸深淺;蓮花瓣的留白也是元青花繪畫的一個明顯手法,而且花的尖上都出麥芒刺。

    但是元青花的裝飾特點是紋飾比較滿,比較密,一般的大罐都繪有七八層的圖案紋飾,而這件的滿,是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而不是裝飾性的分層次的圖案,這也是元青花裝飾風格的一個典型。

    “成交了,待會兒一並給你錢。”

    張天元覺得自己今天做得最英明的一個決定就是來這兒了,否則的話,他可能就跟這件元青花鳳首扁壺擦肩而過了啊。

    “小哥過來喝點茶吧,不著急的,你要是不嫌棄,就在我們這兒住一晚上吧。”

    張天元點了點頭,端起杯子裡的茶水一飲而盡。

    “你還真不怕燙。”

    王麻子苦笑道。

    “沒事兒。”

    張天元連刀子扎在身上都不怕,又怎麼會怕燙呢。

    對他來說,這都不是事兒。

    他現在唯一關心的,就是這屋子裡的寶貝啊。

    盡管不值錢的東西太多,尋找值錢的玩意兒會比較難一些,但這對擁有尋字訣的他來說,倒也不算什麼。

    很快,他就又有了新的目標。

    在他以前收藏的那些藏品之中,子岡玉是比較特殊的東西,迄今為止,他也就見過兩三件而已。

    而今天,在這裡,他又發現了一件子岡牌。

    以精美的玉料、高超的玉雕技法,將印章、書法、繪畫藝術融入玉雕中,把玉雕工藝提高到了一個新的藝術境界,當推“古玉第一佩”子岡牌。

    子岡牌得名於其首創者陸子岡。

    陸子岡是迄今所知為數極少的在玉器上自署名字的玉雕大師。

    明崇禎十五年的《太倉州志》載:“雕玉器,凡玉器類砂碾,五十年前,有州人陸子岡者用刀雕刻,遂擅絕,今所遺玉簪,價一支值五六十金,子岡死,技亦不傳。”

    萬歷前期的王世貞《觚不觚錄》一書中提到“今吾吳中陸子岡之治玉”。

    目前所知陸子岡大致生活在15世紀中葉,是明嘉靖至萬歷年間人,生卒年不詳。

    祖籍江浙太倉,揚名於蘇城。

    陸子岡的玉雕作品以畫面、詩詞和書款落印的瀟灑表現手法,成就了子岡牌的獨特藝術特征,為世人所稱道。

    一些一面刻景一面刻吉祥語或詩文,器形方整敦厚,做工圓潤,落款各異的玉牌,習慣上也常被稱作子岡牌,子岡牌已成為一種符號和文化認知。

    子岡牌的特殊魅力體現在別開生面的形態上,可以看到書畫與玉雕融於一體的藝術風範。

    子岡牌多為文人佩戴,常被賦予高雅的藝術趣味,能巧妙地將文人化的表現手法移植到玉雕創作中,毫無生搬硬套的弊端,這正是子岡牌的高明之處。

    子岡牌的畫面每一件作品都經過深思熟慮、精心布置,即使一草一木、一花一鳥都注意布局,由於熟悉古代傳統的琢玉特色,又對明代流行的文人畫深得三昧,琢來得心應手,往往別出心裁、極富新意,為他人所不及。

    分析子岡牌的用料、雕工、款式、仿制等情況,有助於了解其藝術形式。

    子岡琢玉選材嚴格,大多是和疆和田青玉,溫潤細嫩。

    亦用名貴羊脂白玉,此外還有綠玉和水晶質料。

    子岡治玉非佳料不用,絕無綹裂、雜色、飯糝、玉皮等瑕疵。

    其外形也相當規矩,見棱見角,手感挺括而不硌手。

    因是官吏、文人佩戴,子岡牌體額所占的比例比一般的玉牌要大一些。

    碾琢的盤龍紋看去刀工並不深,給人以筋骨微凸、充滿活力的感覺。下刀精准,入刀不深卻一絲不苟,交代清楚。

    不但地子勻平如一,即使碾成磨砂狀,同樣極其平整,每一根凸起的紋線都會琢到根部,給人的總體感覺是硬朗挺刮,光澤強烈,充滿陽剛之氣。

    子岡牌一般是淺浮雕、淺地子、剔地陽文、鏤雕,琢痕於規整中略帶粗獷。

    地子凹凸不平,常喜碾磨成糙地。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7-3-23 17:22
正文 第三三六八章 演技砍價法


    子岡牌的山水圖案起凸極淺,在器物表面似為薄層,有時與凹雕相結合,略有凸凹呼應;山遠而僅具其形,近則多臨水,水也僅為長短的幾道直線表示;人物亦僅用外形勾勒。

    如今見到的子岡名款包括吟題的詩詞、銘文等,其他文字均用陽文,字體有行書、草書、隸書、篆書,唯獨不書楷體;文字筆法老辣,刀工圓熟,藏鋒不露,刻款似用毛筆書寫的一樣,毫無生硬滯澀之弊。

    子岡款均用圖章式,銘刻多為陽文,也有用陰文或陽文搭配同時使用的,字體只篆、隸兩種,形式略有變化。

    落款部位十分講究,既不醒目也不躲藏,並無固定位置及形式,與詩文、畫面布局渾然一體。

    張天元手中的這個子岡牌,很顯然是完全符合子岡牌的特點的。

    而且從之前的元青花就可以判斷出來,這王麻子的藏品真得是貨真價實啊。

    子岡牌受到追捧全是由於其所負載的藝術性,人們被它端莊的形制和精湛的技藝所折服。

    傳世的大量仿品中,不乏選料精、技藝熟者,有的精品更是按真品仿制。

    後仿的子岡牌以乾隆時期作品為多,尺寸稍見收縮,上部額頭所占比例縮小,以便勻出較多的空間來刻飾主題。清代玉牌的額首常用實地琢雙夔龍紋,有明顯的清代玉雕風格。

    仿品的蟠龍額首更加圖案化,刀工雖精,刻得也深,卻很少去表現龍的筋肉結構,顯得活力頓失。

    仿品的紋飾立體感往往也較真品為強,個別紋線的端面稍有起伏,這是仿者功力不足、猶豫不決的表現。

    有些仿品的外形雖方正,但棱角較圓潤,手感較舒適,不似真品手感硬朗。

    子岡牌仿品最容易從款識上露出破綻,真品以“子岡”和“子岡制”兩種款式為主。

    據說書“子岡”款者大多為乾隆仿品,凡書“子崗”“子岡”等款識者,且字體拙劣,筆法滯澀,款識不用陽文或為楷書款者,或雖用陽文款但字體周圍的地子低於周圍地平者,均系贗品。

    張天元因為收藏過子岡玉,對於陸子岡的雕刻手法也是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

    甚至隨著他的地氣檔次不斷提升,他的仿字訣和造字訣水平也是大有提升。

    這樣一來,他都能仿造幾乎九成九相似的子岡玉了。

    所以對於子岡玉,他相信這個世上沒有比他更了解的了。

    “王老板,這塊玉牌怎麼賣?”

    他永遠不會先把真相說出來,因為他知道的,王麻子未必知道。

    “這應該是一塊子岡牌,陸子岡的東西有多貴,想必小哥是知道的吧?”

    王麻子笑著問道。

    從他的眼神之中,張天元看到了不確定的因素。

    於是搖了搖頭道:“王老板說笑了,這塊牌子雖然是有子岡款不假,但只要是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它是乾隆年間的仿品,雖然做工還算精致,但終究不是子岡玉。”

    王麻子眼神中閃爍著迷惑和懷疑。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他對古玉,並不是那麼精通的。

    “這樣吧王老板,東西先放你這兒,你什麼時候確定要賣,再找我就是了,我並不急。”

    張天元笑了笑,對於這種猶豫不決的人,他可是最後對付手段了,他相信對方心中肯定是非常混亂的,只要自己不出錯,就能用比較低的價錢把東西拿下來。

    “不如給一萬美金吧,怎麼樣?”

    王麻子試探性地問道。

    “最多五千。”

    張天元搖了搖頭道:“你說的可是美金,不是人民幣。”

    他很清楚,王麻子是在試探他,如果他回答太過干脆利落,那就是真上當了,王麻子一定不肯賣的,而且還會大幅度提升這東西的價格。

    古玩不是一般的商品,需要收藏者了解歷史,具備藝術素養,精通辨偽、斷代、品評、估價格,懂得並遵守行業規矩。

    古玩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同時涵蓋著傳統仁、義、禮、智、信的道德品質。

    傳統學習方式的學習者主要是古玩鋪裡學徒。

    師父與顧客交流瓷器的觀點,對器物的畫功、發色、器型、底足、款識,器物為什麼是真的,怎麼認定年代等等,交易時師父與買家溝通方式、行話等,徒弟能在一旁耳聽,心記。

    而這也是進入古玩行最傳統的一種方式。

    另外師父要經常帶著徒弟到鬼市或農村收購古玩,除幫師父打點之外,在交易中也隨時旁聽學習。

    三年學徒期間不開工資,家屬每年還要付師父一定的學費,並且還要送禮。

    三年期滿可以繼續打工,直至十年八年以後,才允許獨立門戶。

    據前輩講述,學徒期間毎年都要上手幾千件真偽古玩,從實踐中積累大量的市場經驗。

    王麻子雖然是一個不錯的收藏家,但他終究是不如張天元的。

    他沒有六字真訣,不可能對什麼東西都擅長,所以他注定還是要被張天元撿漏。

    當然了,從商家成長為收藏家,是學習古玩的又一途徑。

    例如,安思遠、張宗憲、徐政夫等,他們過去都曾是古玩商,而且都經過幾十年的市場實踐,在買賣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最終成長為專業的收藏家。

    通常這樣的藏家眼力非常好,對古玩的市場價格也能看得很准。

    他們靠自己的眼力收藏古玩,特別是辨別哪些是好、少、精、奇、絕,同時又有升值潛力和前景的古玩。

    他們從買賣的商人成為收藏家,是因為他們經歷了三五十年的市場實踐,看得多,買得多,賣得也多,最終才成長為收藏家。

    王麻子應該就是這麼走過來的,所以他可能比一般的收藏家要厲害,但是再厲害也終究還是有缺陷的。

    最終,他點了點頭道:“好吧,五千就五千,小哥應該不會騙我的。”

    這家伙,還是狡猾啊,這麼一句話,如果被心軟的人聽到了,只怕就有點不太好意思了。

    只要露出哪怕一點點不好意思的表情,都會被王麻子識破,然後東西想要便宜買到手,那是絕對不可能了。

    然而王麻子注定是要失望的。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小雲雲530929

LV:9 元老

追蹤
  • 279

    主題

  • 638082

    回文

  • 20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