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大宋第一太子 作者:九天楓(已完成)

 
Babcorn 2016-9-29 17:14:22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956 437803
Babcorn 發表於 2016-9-29 20:44
第二十章 原始的密碼


    當趙旭三人從大慶殿出來的時候,外邊的天已經漸漸的黑了下來,原來他們在裡面已經待了快一天了。

    雖然是天色已晚但是他們可是不敢回去,又或者有一絲的懈怠,完成皇帝的命令至關重要。

    儘管天色已晚,但是宮內各處點起燈,特別是這裡不僅點燈,更有眾多的火把,火把把吧周圍的一切照耀如同白晝一般。

    三人知道今晚又是一個不眠之夜,這種事情是說查就能查清楚的嗎、那也沒有辦法,皇上在看著呢!

    「張大人,父親陛下命令我們查清此案,是對我們的信任,我們要抓緊呀,我看我們還是到當時案發的地方去看看?」

    趙旭雖然是徵求二位的意見,但是他相信,他們一定會同意的。如果讓他們打仗,他們是不在話下,讓他們查案可能就落下乘了。

    果然兩位都是點頭稱是,很快三人就來到了當時案發的地方,大慶殿的一處房間。

    此書相當的幽靜,柴榮就是喜歡這裡的氣氛,才晚上在此批閱奏摺的。

    趙旭他們過去的時候,門外站著許多禁衛軍軍,個個是站的筆直,腰間都是掛著鋼刀,手中還持著長槍。

    看來柴榮早已經下令此處嚴密的封鎖不准任何的人進來,看看這會周圍的禁衛軍,氣氛顯得十分緊張。

    結果小統領模樣的把守在正門外,見張永德趙旭他們走過來,他就雙臂一張:

    「來人止步,陛下的旨意任何人沒有皇上的聖旨,誰也不許進去!」

    他雖然認識張永德趙匡胤,甚至也知道禁衛軍和禁軍一個體系,張永德可以他們的老大,但是他也不敢將張永德放進去。

    那個小統領說完,滿臉堆笑,討好似的說道:「張大人,趙大人這是皇上的旨意,不是下官為難你,你們看……」

    他那意思很明顯,不是我不讓你們進去,沒有皇上的旨意我也不敢放你們進去,否則我的頭就要搬家了。

    張永德他們倒也不是蠻不講理的人,反而誇了幾句他不錯之類的,緊接著趙旭就拿出皇上的聖旨,三人順利的進入了案發第一現場。

    進去的不止是三人,還有兩個太醫,趙旭想想可過會還要用得著他們兩個。

    趙旭跟著趙匡胤和張永德身後,兩名太醫隨後魚貫而入,其他的人則是留在外邊,被禁衛軍擋在了外邊。

    走進昨天柴榮待過的那間房子,只見裡面很是凌亂,許多東西都被打翻在地。

    而且看起來是有過一番激烈的打鬥的,到那時令趙旭奇怪的是如果是有打鬥,當時外面的侍衛怎麼沒有聽到呢?

    可能是看出了趙旭的疑問,張永德說道:

    「陛下在這裡批閱奏摺,只是偶爾的行為,並不是每晚都在這裡,我也想過給他安排侍衛,可是讓陛下拒絕了。」

    張永德又接著說道:

    「陛下說皇宮大內哪會有什麼刺客,不必安排貼身的保護,一次距離陛下最近的侍衛也有五十米遠。」

    趙旭聽之後搖了搖頭,這個柴榮對自己還真是放心。這裡沒有什麼疑問之後,又看看兩個宮女的屍體。

    此時的汴梁已經進入金秋,天氣也漸漸的冷了起來,根本就不想秋天該有的天氣。

    天氣本來就冷,在這個有屍體的房間裡顯得更加陰森恐怖。只見兩位宮女還穿著漂亮的絲綢做的衣服。

    只是上面已經沾滿了血跡,美好的青春年華也被閻王給收走了,躺在地上的她們臉上早就沒有了光澤。

    有的只是蒼白僵硬,皮膚沒有了彈性,一切都顯示著她們已經沒有了生命的氣息。

    趙旭伸手就要剝去兩女的衣服,被趙匡胤給阻止了:

    「旭兒,死者為大,你這是干什麼?」就連張永德也會死疑惑的看著趙旭不知道他要幹什麼。

    趙旭知道父親想什麼,但是為了查案他也顧不上那麼多了,在那個時候人們還是比較敬畏鬼神的。

    男女授受不親,況且是一個已經死去的女子,這個時候再去拔人家的衣服,怎麼都說不過去。

    趙旭轉過身都他們兩人說道:「張大人,父親現在也管不了了那麼多了,只有盡快查清事情的始末,才能像陛下交差和讓他們死的也瞑目。」

    張永德聽到這裡也會死不再說什麼任由趙旭施展,打仗他是可以,這東西豈是他一個大老粗能明白的。

    趙匡胤也是沒有在說什麼,趙旭讓那兩個在門口的太醫進來,其實他向張德均瞭解過這兩個以前做過仵作。

    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法醫,而且是國中最好的,這是趙旭叫來他們的原因,他要驗屍。

    得到趙旭的示意,哪兩個太醫就毫不客氣的把屍身衣服剝掉,對他們來說那只是兩具女屍。

    他們從旁邊取下一盞明晃晃的宮燈,是屍體看起來更加的清晰,慢慢的開始檢驗屍體。

    很快兩具屍體的衣服就被脫掉了,但是他們身上已經被血液給覆蓋住了。

    剛才他們只看到衣服上面血跡斑斑,等到剝掉衣服,只見屍體表面傷痕纍纍,橫七豎八的劍痕,確實很像是亂劍捅上去的。

    兩人很熟練的將良駒女屍檢查了完畢,得出的唯一結論,就是確實是被亂劍刺死的,沒有其他的死因。

    趙旭很是失望的搖了搖頭,原本以為經過屍檢可能得到其他的有用信息,確實沒有想到什麼也沒有。

    趙旭對著他們搖了搖頭,張、趙二人也是很失望,沒有一絲的進展,轉身離開去這兩個宮女的住的地方查探一番。

    這次趙旭讓張永德和老爹趙匡胤去偏方休息自己一個人去就行了,他們兩個也幫不上什麼忙。

    兩女的住處也已經被嚴密的封鎖起來了,裡面的東西還是按照原來的樣子擺放那個,沒有一絲的挪動。

    趙旭找兩個機靈的士兵,仔細的搜查了一番,可是什麼也沒有得到,唯一得到的就是就是幾本書。

    而且這幾本書是在床下面的一個箱子中得到的。趙旭特意翻了翻。

    除了在前幾頁的上面寫著密密麻麻的數字,看上去是記錄的這兩個宮女的花銷,剩下的全部是詩文之類的。

    聽外邊的人說這兩個人還是同鄉,一直也就住在了一起。

    批示倒也規規矩矩的,沒有辦什麼錯事,而且兩人都是很很和善,大家都很喜歡她們,不知道為什麼就死了。

    再看看這麼多的禁衛軍,誰也不敢吭聲,只有一個管事在回話,趙旭問什麼他就說什麼,沒有什麼隱瞞的。

    突然他的眼光落在了,趙旭讓人搜到的這本書上,趙旭也會死注意到了這一點。

    「怎麼你認識這本書?」趙旭看到那管事盯著書看。

    那個管事戰戰戰兢兢的回答道:

    「大人這些書,都是小人買回來的,小人每半個月可以出一次宮,每次她們兩個都給奴才好對錢財,讓我幫他們買一本書,而且必須是在她們說的一家書鋪買。」

    他看了看趙旭她們沒有什麼異樣,才繼續說道:

    「她們說除了買書的錢,其餘的都是給我的辛苦費,買書才幾個銅板,她們卻給了我幾貫,我,我就答應了。」

    趙旭眉頭一皺:「你是說,每次她們都讓你在同一家書鋪買書,每次都只是一本?」

    「是的,大人每次必須在同一家書鋪,而且只有一本,這樣的事情已經有一年多了。」

    一年多了,也就是說有了二十多本書,這裡只有四五本,那其他的書去哪裡了?

    為什麼每次都要買一本,而且還在同一家,這裡面有什麼問題不成。

    「也就是說你一共買了二十多本書,那這裡只有只有四五本,其他的知道在那裡嗎?」趙旭疑惑的問道。

    「你說這個呀,小人曾經見過她們在屋內燒了一些,的那個是我覺得反正是她們自己書,燒了誰也問不著不是,奴才就也沒有在意。」

    趙旭又問了幾個問題,都是無關緊要的,就揮手讓他退了下去。

    在這個時代宮女是不允許私自出宮的,除非皇帝允許否則她們只能老死宮中。

    奇怪的是這兩個宮女每次既然為什麼都要買書,花的還是大價錢,這可以說是愛書的表現,那為什麼又要燒掉呢

    趙旭有漫步經心的翻了翻桌子上的書,看著上面的「財務報表」,誰會在書上急著東西。

    挺像個數字遊戲,等等什麼數字遊戲,那不成是……

    趙旭腦裡,靈光一閃,想到了後世的原始密碼。

    一時他按照慢慢的試著上面的數字,經過幾番試探終於明白了,書上第一頁上寫的二月花費三兩六錢,就對應著書中第二頁,第列第六個字。

    趙旭花費了勁一個時辰終於將這些做最原始的密碼給還原了過來。

    看了一下,翻譯過來的文字,終於明白了一切原來後周當年發後蜀四州,是有原因的。

    這些密語正是後蜀的朝廷發過來,看來後蜀在很早的時候就注意想後周的後宮滲透了。

    趙旭沒有多想,就急忙去偏房找張永德和趙匡胤去向柴榮,交差……
Babcorn 發表於 2016-9-29 20:44
第二十一章 平邊策


    當趙旭和張永德趙匡胤三人來到柴榮所在的寢宮的時候,柴榮還沒有休息,依然在看著地圖。

    同時還時不時的咳嗽著,看來柴榮本來就有病,不過沒有發作,這次下毒,雖然沒有要他的命但是可能已經種下了病根。

    他也沒有想到,趙旭他們這麼快就出來這件事情的原委,他讓那所有的人都出去,太監也只有張德均。

    當趙旭當著他們四個人的面一一展示這個最原始的密碼,其中就有諸多的關於要柴榮的行蹤的問題。

    諸如查清柴榮是否親征、柴榮的衣食起居最後一條就是伺機給柴榮下毒。

    這道還不算,裡面居然出現了了後蜀的王昭遠的密令的字樣,王昭遠何許人也,後蜀孟昶的寵臣,這就很明了啦。

    這時候的的潛伏間諜也太次了額,還署上姓名?

    柴榮大怒,決意伐後蜀,但是他並沒有頭腦發熱,他知道這件事要從長計議。

    趙旭他們忙了半夜,這次終於可以回去休息了,第二天柴榮下令所有的大臣沒人寫一篇關於統一天下的奏章。

    所有的大臣就下了早朝以後急忙回到家裡去寫策論了。

    在這期間關在殿前司的結果富家公子也被他們的老爹接了回去,當然這些人好幾個都是痛改前非了。

    就連紈袴的陶邴也會死後來做了高官,此後他兢兢業業的為大宋效力,成了一個清官。

    韓偉卻是更加的記恨趙旭,以至於後來和他的父親被王彥生給殺掉了。

    陸續有大臣上奏陳述自己關於統一天下的看法,倒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柴榮還沒有來得及整理這些東西,朝廷就再次發生了一次大的震盪——宰相馮道因病逝世。

    馮道,是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

    歷經桀燕皇帝劉守光、後唐莊宗李存勖、後唐明宗李嗣源、後唐閔帝李從厚、後唐末帝李從珂、後晉高祖石敬瑭、後晉出帝石重貴、遼太宗耶律德光、後漢高祖劉知遠、後周太祖郭威,共四朝十帝。

    基本上每朝都受重用,是名副其實的「官場不倒翁,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威望極高。

    但是他多次換主,也會死頗受爭議從中國的傳統儒家道德來看,馮道應該為人所不齒的。

    但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環境中,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他們個人的命運怎樣能夠超越那個環境加之於身的束縛呢?

    誠然,他們個人的性格在其中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可是,後人和史書對他們的評價又將道德凌駕於歷史現實之上。

    如何來看待歷史,看待這些歷史中確實曾經活生的人物,真的是一個問題,我們卻不能根據自己的意願妄加的評測

    他的死柴榮也是極大的悲憤,命令厚葬,謚號文懿,又因為他是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東北)人追封為瀛王。

    他的長子馮平恩蔭不從六品的起居郎,也算對得起馮道這為有名的跳槽丞相了。

    下令時任中書侍郎、平章事的李谷,加封為右僕射、集賢殿大學士,代替了馮道的職務。

    這一下有事耽誤了好多天,柴榮才開始正是的處理政務。他發現一個叫王朴的進獻了一份策論,引起了他的興趣。

    。

    時任比部郎中王朴進獻策文,史稱平邊策,他在策論中認為:

    「中原朝廷喪失吳地、蜀地、幽州、並州,都是由於喪失了治國之道。

    如今一定要首先考察所以喪失土地的根本原因,然後才能知曉所以收取失地的方法。

    當時喪失國土的時候,都是昏庸的君主當政,造成政事混亂,軍隊驕橫不服法制,人民日益貧困。

    奸人亂黨在朝內炙手可熱,強將武夫在外面橫行霸道,勢力小的不壓制,由小變大,積微成著。

    勢力大的不壓制,導致無法管轄,從而導致他們作亂篡位天下人離心離德,不肯為國效力,以致有吳、蜀**建國,和幽州、並州割據局面的出現。」

    看到這裡的時候是深以為然,自己大周的太祖怎麼建立的大周,還不是,依靠武力嗎?看來必須要限制武人的勢力了。

    王朴的策論又接著寫道:

    「所以,平定天下的策略就是反唐、晉之道而行之先要納賢罷奸清理政治。

    要任用才能出眾的人,施恩惠講信用團結人心。罷黜那些只會溜須怕馬的小人,這就是親賢遠佞。

    要積極的賞賜那些用功的人員,同時要嚴懲作姦犯科之徒,做到賞罰分明,這樣才能團結全國的臣民。」

    柴榮邊看,邊叫好,興奮的時候,高興地直拍手。他繼續看了下去:

    「提倡節約積聚國財,使徭役合理施惠於民。等到國庫充足、物資雄厚、上下齊心報國的時候,再平定四方。

    敵方的百姓如果看到我們國家政清人和,上下和睦,國家強盛而又富足,兵強馬壯,將士同心,必定心生嚮往。

    那對方的情況就會生有利於我們的變化:

    知情的人就會做我們的內應,熟悉地形的人就會為我們做嚮導。到這時候,對方的民心和我們的民心相同,那就是順應了天意,順應了天意,那就無事不成了。

    攻取統一的策略應該從容易之處著手現在看來,吳國最弱,應先從吳國開始。

    吳國地域大,東到海,南到江,和我們的邊界也很長,有兩千里。我們先騷擾其守備薄弱的地方。

    如果他們堅守東面,那麼我們就騷擾他的西面,增援西面我們就再去騷擾他的東面,在他們東西奔走的過程中,我們就能發現他們的邊界的虛實和兵力強弱。

    然後集中兵力攻其薄弱,則會所向無敵,席捲敵軍,但不要太興師動眾。

    此時只須用輕兵騷擾即可,敵人素來怯懦,知道我軍征討,必然會重兵來應戰,這樣幾次下來。

    對方必然民困國竭,即使不派重兵,那我們就能大獲其利,他困竭而我得利,不久江北的領地就會歸我所有。

    得到江北之後。又可以用其民眾來充實我們的軍隊,壯大我們的力量,江南也就不難平定了。

    這樣用兵,用力小而收穫大,得吳地那麼南方的桂、廣如我大周的囊中之物了。

    到那個時候我們可以試著去招降蜀地,假如他們不降,就四面並進,天兵席捲而定蜀地。

    一旦平定,幽州就會望風而歸,但並州是死命之寇佔據的地方,不能用恩信招撫,必須用重兵強攻。

    但現在還不足以威脅邊境,可以最後再取,等待有利時機,一戰就可成功。

    現在我軍兵強把壯,物資充實而完備,群臣團結知法,將官聽命用力,等莊稼再豐收一次就可以用兵平定邊境了。

    今年夏秋後,在邊境一帶可以先儲存軍糧、物資,做好準備,以圖大業了臣只是一個生,不足以談論國家大事,有什麼不合適的地方,請陛下寬恕」

    在柴榮要大臣們寫策論的時候,他內心已經有了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而且已經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初見成效。

    國家開始走向強盛,當時的大形勢也對統一有利,百姓渴望統一,從此永遠免遭戰火的摧殘。

    但柴榮手下的許多大臣卻喜歡安於現狀,不支持柴榮的統一大業,柴榮一提及此事,好多人就閉口不談,所以讓大臣們寫策論也是找到全力支持他的人,輔佐他完成這一宏圖。

    王朴的文章字不多,但字字說到了柴榮的心裡,這次策論讓他欣賞的只有四個人:楊昭儉、竇儀、陶谷和王朴,而王朴的策論最合他心意。

    為進一步瞭解王朴的想法,柴榮又幾次將王朴召進宮裡面談,素有治國大略的王朴的應對讓柴榮非常滿意。

    總結起來王朴的《平邊策》就是以下幾個步驟:

    提出先攻南唐,取得南唐江北,再進一步而控制南方各國。以後再取後蜀和幽州,最後解決契丹邊患的這麼一個明確的戰略思想。

    同時他有提出得民心者的天下,一定要爭取各國的民心這一政治策略。

    對於無力的征討則實行避實擊虛等建議,這有點像游擊戰,不過確實構思清晰,戰略意圖一目瞭然。

    在歷史上這些政策柴榮大多均予採納,成功地發動了一系列統一兼併戰爭。

    可以這樣說,後周在柴榮時期,發動的一系列統一的兼併戰爭,裡面大多有《平邊策》的身影。

    後來,柴榮親征吳國的時候,就讓王朴任樞密使,主持軍政事務,王朴成為國家重臣。

    歷史上就是這個王朴一篇平邊策就,平步青雲了,實則是他迎合了柴榮當時的野心。

    趙旭對此人也是刮目想看。怪不得此人當時會成為柴榮任命的輔佐柴宗訓的大臣,看來並非是個庸臣。

    老的一代臣子老的老,死的死,柴榮也開始培養自己的親信了,自己不僅需要趙匡胤父子這樣的武將。

    也需要治國的文臣,王朴就在這個時候進入了他的視線想不發達都難。

    柴榮也開始他的改革之路了……
Babcorn 發表於 2016-9-29 20:44
第二十二章 柴榮改革


    柴榮首先要改革的就是軍隊,特別是他的親軍禁軍,他認為這是最迫切的。

    五代禁軍,累朝相承,大多都是世襲相傳,不加簡選,因此羸老者居多,並且驕橫無禮,戰時都不聽號令。

    如果碰到強敵,他們不是逃跑就是投降,五代以來這事情是屢見不鮮。

    柴榮經過高平之戰見到東路軍的樊愛能和何徽在戰場上逃逸,幸虧將士不惜用命,才得以扭轉戰局。

    否則他還不知道事情會朝那個方向發展,這次他更加堅定的要整頓禁軍。

    天子的親軍都是這樣未戰怕死那其他的軍隊,更加的不堪了,柴榮覺得這個時候必須要大力重整禁軍。

    這天柴榮突然將幾個重鎮的節度使,召進宮裡,將他們的職務對調。

    並且命令他們即可上任,這個突然的任命打了這些節度使一個措手不及。

    他們雖然不想離開他們原來的藩鎮,但是皇命難違,他們不得不遵從,即可上任去了。

    特別上柴榮子高平之戰以後,整個人的威望日益增加,天子的威嚴也越來越重,大臣都是俯首帖耳。

    緊接著,柴榮就開始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了,首先他下令裁撤禁軍。

    這個裁撤不是一定要裁撤掉多少人,而是裁掉那些老爺兵。少爺兵,還有那些專門吃空餉的。

    這一下,禁軍就只是剩下幾萬人了,這次裁撤的規模可是相當的大了。

    然後又張榜從民間招募身強力壯的入禁軍,同時下旨讓那個各個藩鎮挑選手下的精銳士兵入禁軍。

    派人到各個地方節度使那些監督實行,因為幾個大的藩鎮節度使剛剛調防,人生地不熟,想不從也沒有辦法。

    這一下子朝廷的禁軍就達到了十幾萬,而且基本上都是精銳,這時候趙旭提出了一個方案就是建立禁軍軍校。

    當柴榮問他原因的時候,趙旭長篇大論的說了一通,讓那個柴榮信服了。他的意思是;

    從古至今,歷朝歷代都是重視領軍的將領而輕視普通的士兵,但是打仗將領固然重要,真正的還是靠的是士兵。

    將領才有多少,軍隊的基礎是士兵,士兵的素質過硬了,這仗才好打。

    再說了如果在在戰場上自己方的將領被飛、斬殺或者被俘虜了,那麼普通的士兵就會四散而逃。

    這個時候如果普通的士兵經過嚴格系統的訓練,那麼就可以迅速的反應過來,自己組織戰鬥。

    有的甚至可以自發的暫時成為領導人,指揮局部的戰鬥。

    柴榮等人也不是庸才,雖然不知道什麼是軍校,但是這麼一說,他們也會是知道,這種好處。

    一個而普通的士兵在失去了自己的上司之後,可以保持建制不亂,勇士也可以自發的戰鬥,這樣的士兵是寶呀。

    柴榮迫不及待的問什麼是軍校,以及他是怎麼訓練的?

    經過趙旭一番解釋他總算明白了,軍校就是為了培養軍隊將領的,使他具備一系列的軍事知識。

    這樣的人都是從普通士兵培養而來的,試想一下所有的士兵都經過這樣的訓練,那這樣的軍隊何愁不能掃平天下。

    當即就問趙旭這個禁軍軍校什麼創建,隨後他就任命趙旭為大周軍校的第一任校長,讓他全權負責軍校籌辦軍校的相關事宜。

    並且這次只是讓他實驗一下,看看成果,然後再決定是不是繼續實行。

    「想不到,我也成校長了,這個稱呼還真是有點……」趙旭在心裡邪惡的想道。

    拿著皇帝的聖旨,果然辦事很順利,一上午的功夫,趙旭就已經把軍校的校址還有房子給搞定了。

    房子都是現成的,不過裡面的設施都是現成的,還有的需要增加或修理一下。

    當一切都準備就緒了,趙旭讓人寫了一份有由他口述的關於大周禁軍軍校招生的簡章:

    你想從小兵,成為將軍嗎?你想從一個窮**絲變成高富帥嗎?你想讓自己從禁軍中脫穎而出,名揚天下嗎/

    那麼就來禁軍軍校吧,這是是實現你夢想的地方,在這裡為你的夢想插上騰飛的翅膀。

    在這裡你可以有機會得到陛下面對面的教導,你有機會見到絕世的名將,在這裡你有機會實現你的將軍夢。

    來大周軍校吧,本期招生一千名,報名從速,擇優錄取。「

    這篇現代化的招生簡章,迅速引起了軒然大波,儘管它沒有現在的各種的招生簡章那樣富有煽動性。

    可是在那個時代卻更加的能激起你們內心的**,俗話說**是人們你拚搏的原動力。

    第一次見到這個東西的下層禁軍,都紛紛來報名,什麼**絲和高富帥他們不懂。

    但是他們知道將軍是什麼意思,再說還能在這裡見到皇帝,啥也不要說了,去吧。

    一時間報名人數激增至了五千,趙旭沒有想到,一下子來這麼多的人。

    他原本以為能來幾百人就不錯了,可是沒有想到來這麼多,因為他低估了他的那一篇招生簡章的威力。

    在現在可能人們都已經習慣了,沒有人回去。在五代誰見過這樣的東西。

    據說一些商家受到它的啟發,也開始了宣傳類似的宣傳,趙旭沒有想到,他快成了推銷的開山祖師了。

    但是五千人他不能全部收完,也沒有那麼多的人手去管理訓練他們。

    在經過層層的篩選之後,他還是只留下了一千人,讓他們十人自己選出一個小隊長,十個小隊長有一個大隊長管轄。

    讓各自的小隊長告訴趙旭這個校長編寫的校規,並且要記熟,如有違反,嚴懲不貸。

    至於那些不識字的有專門的人員負責教會他們讀書認字,對於前來教授他們東西的人稱為教員,林林總總的好幾十條。

    第二天他還準備了一個開學典禮,並且請來皇帝柴榮還有張永德趙匡胤等一眾高級將領前來。

    並且趙旭寫了一份開學典禮的演講稿,不過上面全部是一些激勵話。

    但是從柴榮的嘴裡念出來,確實能更大化的激勵這些士兵們,等到這所謂的開學典禮之後,大家都是干勁十足呀。

    你看皇帝都來了,看來我們的前途一片光明呀。

    同時趙旭規定的,沒半個月所有的學員進行一次匯報性的比武大賽,按照你們的小隊,一對一的進行。

    輸的一方的小隊的隊長要學狗叫給贏的一方的小隊的隊長,同時在接下來的半個月裡,還要給贏的這個小隊洗臭襪子和內褲。

    連續三次輸的,打掃茅廁一個月,同時給全體的學員洗一個月的臭襪子。

    這個處罰雖然不夠狠,但是大老爺們誰也不願意去洗襪子掃廁所,大家暗暗下決心不能輸。

    根據趙旭編寫的訓練課目,每天早上他們五更起床,迅速整理好自己的東西,在校場集合。

    然後集體出操,但是並不是禁軍日常的訓練而是野外跑上十公里,古人的體力還是可以的,十公里沒有任何人掉隊。

    他們很快就完成了十公里,速度堪比馬拉松的冠軍。

    鑑於此,第二天趙旭讓每人身上負重三十斤,這下可就有些困難了額,速度慢了好多。

    在上午的時候他們進行一些極限的訓練,什麼翻越障礙,鍛鍊他們的反應能力和意志力。

    下午專門的人員教授他們槍法劍法,還有各種的刺殺和偵查的技巧。

    晚上還有人教授他們兵法,第一天就把這些人整的苦不堪言了,個個叫苦。

    但是沒有一個人選擇退出,或許會是為了自己的前途,或許會死為了其他的……

    就這樣大家撐過了半個月,在這半個月裡面有苦有有甜,大家的關係也會死突飛猛進。

    半個月一到,趙旭立刻組織了一次,比武大賽,果然有幾個小隊輸了。

    他們的小隊長不得不在眾多人面前學狗叫,羞得臉通紅,他們還要把別人洗半個月的臭襪子和內褲。

    下決心下次一定要生出的他們這一次,在訓練的過程中,更加的賣命除了完成軍校的訓練任務。

    他們的小隊長還自己給自己的隊員加了任務量,但是沒有一個人抱怨,大家是在是問夠了臭襪子。

    就這樣大家在訓練和比試中,度過了幾個月,時間已經到了顯德二年,也就是到了公元955年。

    這時候的官員還是有年假的,趙旭一直在禁軍的地方訓練,難得有機會休息。

    趁著這個機會他和高桂英在汴京城裡逛了一整天,一刻也沒有停,趙旭還真是佩服女人的體力。

    他這種體力都受不了,但是高桂英卻是興致勃勃,眉飛色舞,就像一個戀愛中的小女孩。

    看著她那熟悉的面龐,趙旭心裡有說不出的感覺,從來沒有送過女孩子東西。

    在一個地攤上給高桂英買了一支玉簪子,雖然不是很貴重,但是高桂英已經覺得很幸福了。

    就這樣每天他們兩個都會見上一面,或是隨便逛逛,或是相對無言的走著。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了,然而這平淡的日子很快就被打破了……
Babcorn 發表於 2016-9-29 20:44
第二十三章 秦州來民風波


    這一階段趙旭倒是也過得很舒服,和高桂英打得火熱,平時去殿前司報個到,日子還算可以。

    這不他正在指點他的護衛劉擒虎正在練習分筋錯骨手,劉擒虎的輕功不錯,可是近戰的能力就差了點。

    恰好趙旭前世的時候得到了一本孤本的分筋錯骨手,可是那無論怎麼練習就是不能成功。

    他見劉擒虎近戰能力不強,就想試一試看,沒有想到,這傢伙一練就會。

    這都讓趙旭相當的嫉妒,他雖然不能練習,但是他卻可以指導劉擒虎練習。

    擁有華夏幾千的武學沉澱,理論是不錯的,只見他這邊解說著,那邊劉擒虎飛快的練習著。

    只見劉擒虎的手不停的扭、纏、繞對著他面前的一個木偶一一的施展,對準木偶上的穴位不停的擊打。

    認穴之準,就連趙旭也不得不佩服,看來這家戶天生是吃這碗飯的人。

    大宋立國後,趙旭專門成立了個叫做暗影的組織,專門負責刺探情報和審訊,這個組織的領導人就是劉擒虎。

    那個時候的他,一手分筋錯骨手使的是出神入化,審訊是無往不利,人送外號「閻王劉。」

    至於那個黑臉大漢董鎮海,此時也美譽閒著,在趙旭的吩咐下,正在不停的用身體裝著大樹,鍛鍊身體的強度。

    到後來他的橫練十三太保已經到達了頂層,全身刀槍不入,後來成為禁軍的殿前指揮使。

    這都是後話,暫且不說,正在趙旭在這裡訓練他們的時候,這邊朝廷裡可以熱鬧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從外地來了幾個百姓,確切的說是百姓的代表,來到汴京拜見大周皇帝柴榮。

    本來這等小民皇帝哪有功夫劍,可是這幾個農民的代表不是一般的代表。

    這倒不是說他們多麼出名,或者是長的多麼帥,只是因為他們是別國的農民。

    這個別國就是後蜀,後蜀是孟知祥所見建立的國家,都城在成都。盛時疆域約為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的地方。

    說起來這個孟知祥也是個能人,字保胤,今天的河北邢台西南人,五代十國時期後蜀開國皇帝。

    孟知祥是原來是晉王李克用的侄女婿,在後唐李存勖哪裡很深受重用,歷任中門使、馬步軍都虞候、太原尹、北京留守,後擔任西川節度使等職務。

    後來李存勖被李克用的養子李嗣源替代,李嗣源唐明宗繼位後,四川節度使孟知祥產生了據蜀自立的念頭。

    準備學劉備佔據蜀中割蜀稱王的念頭。他訓練兵甲,擴大兵力,增設義勝、定遠、驍銳、義寧、飛棹等軍,命李仁罕、趙廷隱、張業等親信分別統率。

    對後唐的命令是置之不理,朝廷也是拿他們有辦法誰讓他手裡有錢有人呢,李嗣源也沒有辦法。

    隨後孟知祥的做法越來越過分,後來孟知祥想吞併東川。後唐終於興兵討伐,可是為孟知祥所打敗,後唐大將董璋被殺。

    933年,孟知祥吞併東川,佔據兩川之地,朝廷也沒有辦法,只有順水推舟,封他為檢校太尉兼中書令,劍南東西兩川節度使。同時進階為蜀王。

    在公元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稱帝,改元明德,建立後蜀。但是這傢伙命薄只當了六個月的皇帝就一命嗚呼了。

    隨後他的第三個兒子孟昶繼承皇位,尊孟知祥為高祖,廟號文武聖德英烈明孝皇帝。

    就在大周顯得元年也就是公元954年的二月,後蜀左匡聖馬步都指揮使、保寧節度使安思謙驕橫不服從管轄。

    越權殺了後蜀大臣張業,自己又作戰不力,對孟昶出言不遜,被孟昶下旨警告。

    但是安思謙不思悔改,反而越發的驕橫,同時他的三個兒子橫行霸道,仗勢欺人,強搶民女。

    弄得是民怨沸騰,給人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孟昶處死了安思謙和他的三個兒子。

    同時雄武節度使韓繼勳,知震秦州,但是後蜀在秦州等地的賦稅實在是繁重,韓繼勳也是橫徵暴斂,百姓無法忍受。

    於是就有部分的秦州民眾偷偷的逃跑到汴京,說明秦州百姓的願望,請求柴榮能收復秦州等中原的故地。

    柴榮本來就認為自古以來只有中原才是王朝的正統,大周佔據的就是中原的腹地。

    隨意他自認為自己是天下的正統,假以時日一定要一統天下,這也是他一直的願望。

    後世的人稱柴榮為「五代第一明君」,這也是有原因的,他是一個有統一意識的明君。

    現在秦州的百姓來到汴京,請求大周收復秦州,這就是代表秦州的百姓也是認為大周是正統。

    這讓柴榮十分的高興,下令重賞秦州來民。畢竟天下的人都說太祖郭威是從人家漢隱帝的手裡奪來的江山。

    這叫名不正言不順,怎麼都叫柴榮心裡不舒服,就連郭威臨終前都是對此耿耿於懷。

    所以後來柴榮才南征北討,還都是親自上陣,為的就是向世人證明,他大周才是天命所歸。

    現在秦州來的民眾讓他,眼前一亮,這對這位雄心勃勃的帝王來說是個機會。

    本來就一下想統一天下,這下更是機會,不過這事情不是他一個人決定的。

    但是他已經決定,無論如何,一定要決意伐後蜀,取回秦州等地,大大的擴張大周的疆土。

    想想這一年來,他已經大力的整頓禁軍禁軍,裁汰老弱,同時限制節度使的權力,軍事實力大漲。

    經濟上他大力的獎勵耕織,減輕賦稅,國內實力激增,國庫充盈。同時他限制佛教,收回佛教的土地。

    對於冥頑不靈的佛教徒予以嚴懲,這樣耕作的人口有了,土地也有了,糧食自然就多了。

    同時也接受了佛教大量的財物,足以抵擋國庫,幾年的收入,軍費也有了。

    這一年來,柴榮的積極治理下,國泰民安,他的威望也是達到了頂點,這讓他十分滿意。

    此時正是收復,中原故地的最好時候,無論有多麼的困難,他都要做到。

    所以他召集了眾多的大臣,商議收復秦州等地的可行性。

    眾多的武將當然是想後秦州了,一方面是忠於柴榮,另一方面更是因為這有打仗武將才能有功勞,才能得到利益。

    李重進更是蹦跶的老高,一定要打前鋒,他的提議得到了眾多武將的贊同。

    趙匡胤父子卻沒有說任何話,靜靜的看著這場爭論,武將可以說是主戰,主伐,而也有不主張用兵的。

    那就是以李谷、范質為首的一些文臣,不主張對後蜀用兵。

    他的理由很簡單:

    「自古以來就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秦州等地被後蜀佔據那麼多年,早已經融入後蜀,沒有必要在取回。」

    「況且伐秦州,等於和後蜀結仇了,我們現在和周邊國家的關係都是不好,一旦和後蜀戰爭起來,周邊的國家會不會趁機攻打我們呢」

    「同時,出兵西北之地軍費開支也會死巨大的,所以建議不出兵,等上幾年在出兵也不遲。」

    范質的一番話讓那個朝堂上的許多人都是深表贊同,就連一些嚷嚷著要出兵的人也是點頭稱是。

    柴榮看到下面的群臣意見不同意,就大聲質問:

    「眾卿還有誰有不同的意見嗎,說來聽聽。」說著他看向了趙匡胤父子所在的方向。

    柴榮的意思很明顯,該你出來說了,趙匡胤也明白,正要出列,趙旭卻攔住了老爹自己站了出來。

    趙旭出來拜奏道:

    「啟稟陛下,微臣有話要說。」趙旭恭恭敬敬的行禮。

    柴榮搭眼一看是趙旭,他還是比較喜歡這個趙旭的,聰明伶俐但也英勇無比。

    當初他斬殺張元徽的一幕至今還留在柴榮的腦海裡,他微微一笑:

    「原來是小趙愛卿,平身,你有什麼話要說。」

    「謝陛下。」

    說著趙旭從地上震了起來。同時開口說道:

    「臣在在發表意見之前,我想先講個故事。」

    柴榮先是一愣,想起以前他親征的時候,這小子也是講了個故事,於是,點了點頭。

    趙旭就開始講起來他的故事;

    「從前呢,一個地主因為去世了,家裡的人在爭家產,地主在外地的一處房產和僕人全部被別人給霸佔了。」

    趙旭低頭講道。

    「後來地主的兒子重振了家業,原先在那個房產的僕人這時候卻從哪裡逃了回來,希望新主家能派人收回那些房產,從前的那些僕人正在等著新主人去呢?」

    周圍的人似乎已經明白了,這個傢伙又要講什麼了,這不是類比這件事嗎?

    「陛下知道這個地主的兒子怎麼做的嗎他是答應了,這個僕人的要求,帶領全部的護院赴外地去接受房產。」

    此時趙旭轉向了范質等人:「當時管家就說,那麼遠,又要浪費人力物力物力財力,真的值得嗎?」

    范質等人心裡在想,你這話看著我們幹啥。

    「你們猜當時那個當家人怎麼說嗎?他說我在乎的不是那些房產,而是那些人,人心是最重要的,千萬不可丟失,不然我的末日也就到了,誰還肯為我賣命呢?」

    趙旭又再一次跪下:

    「所以我覺得一個國家也是這樣,秦州來民這是民心所向,民心不可失,我覺得陛下不僅要收復秦州,就連鳳州、成州、階州要收回,這些自古就是中原的土地,不收回我們無言以對先人祖宗。」

    趙旭的聲音在大殿裡迴蕩……
Babcorn 發表於 2016-9-29 20:45
第二十四章 四地被佔始末


    其實趙旭說秦、鳳、成、階四州是中原的土地這還是有原因的,這四州是後來才成為後蜀的四州的

    後蜀孟昶給後人的印象,大抵就是一個耽於奢華享樂,沉溺佳麗溫柔,而治國無策、攻伐少謀的風流天子與昏聵帝王的感覺。

    但實際上,這些並不妨礙,孟昶作為一個野心勃勃,並富有進取心的地方性霸主。

    而秦、鳳等四州正是在孟昶的任期內才正是成為後蜀的行政區域的,這不得不說是孟昶的一筆政績。

    後蜀廣政七年,同時也是後晉開運元年,後晉駐守階州(今甘肅武都東南)的一支部隊的武官、義軍指揮使王君懷,因所轄系民軍武裝,受到長官歧視和排擠而心懷不滿。

    於是他憤然率所部千餘人投奔蜀境。王君懷甚至向後蜀的邊將們表態,自己熟悉隴右的軍政形勢和山川險要,願意率部作為先鋒,帶領蜀軍襲取階、成(今甘肅成縣)二州。

    這個消息傳到成都,讓孟昶異常動心,幾乎有些坐不住了,也可以說高興的蹦了起來。

    要知道,後蜀如能進取隴右,則此地可與漢中聯為一氣,既可在西北形成穩定的軍事防線,又可以以之為進攻基地,收得兩川所緊缺的兵員、戰馬和各項軍國物資,而後以高屋建瓴之勢直搗關中。

    當年,蜀漢諸葛武侯的北伐戰略也基本如此。

    而武侯六出祁山,亦不能將隴右之地收歸蜀漢,後來隴右終成蜀漢之患。

    後來,曹魏名將鄧艾正是從隴右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沿白龍江支流南下,翻越摩天嶺山口,走清溪河谷,登靖軍山滾氈而下,出平武,襲取江油、綿竹,直抵成都。

    對此,孟昶一點兒都不陌生。所以,他立刻下令沿邊將帥:接應王君懷,速取階州。

    但是,後晉的隴右防線並不空虛。階州城防嚴密,秦、成二州的駐軍也兵多將廣。

    特別是駐守秦州的雄武節度使何建,歷任沿邊六州藩鎮大帥,完全是靠軍功、政績,一步步陞遷上來的後唐、後晉兩朝名將,堪稱西北砥柱。

    所以,儘管王君懷降蜀,蜀軍大舉攻擊階州,後晉依然有力量足以抗衡後蜀。沒幾天,秦州(今甘肅天水)的援軍就火速趕來,並擊敗了蜀軍。

    雖然,階州之戰後蜀終遭敗績,但自此孟昶決心傚法武侯,經略隴右,拓邊西北。畢竟,這年孟昶也不過二十六歲,正是滿懷抱負、雄心勃勃的年齡。

    孟家父子的運氣,貌似都很充沛。誰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剛過兩年多,隴右三州就如約而至!

    廣政十年的正月,耀武揚威的契丹使者來到秦州,向後晉的雄武軍節度何建,宣讀了一份內容令人驚詫的詔書:

    後晉亡國,開封淪陷,石重貴被押赴契丹,契丹主耶律德光在開封登基稱帝。新皇帝要求各地軍政長官必須老老實實,向大遼王朝盡忠!

    何建當即就拍案而起,憤然拔出寶劍斬了來使,並且態度堅決的對麾下眾將說:

    「我老何能有今天這個地位,位極人臣之殊榮,完全是大晉石家兩代天子的賞識與信任。

    如今,契丹胡兒亡我中原,滅我種族。實可嘆咱們這些武將,枉掛那三尺利劍,不能為國家掃蕩狼煙,又豈能摧眉折腰,做夷狄的走狗,屠殺自己的同胞?!」

    不過,嚴格來說,何建並非真正的漢人,其先祖是西域的回鶻族,後來又跟從沙陀部落活動於河東地區。

    但是,唐末五代卻是個民族大融合的事情。即便是沙陀三王朝,也已融入中原——這個漢民族共同體的大熔爐中。

    契丹勢力突入中原,亡國滅種的危機,激起了活動於中原地區的各個民族共同的對立與警懼。新的外族威脅的形成,事實上促進了中原地區民族融合過程的加速。

    何建認為,與其向契丹投降,反不如輸誠於後蜀。畢竟,前者是亡我之國、滅我之種,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夷狄」。

    而後者,雖然也曾多次對陣廝殺,但終究系內戰,大家都是中原人。何況孟家跟石家天子,說起來還是姨表親戚,孟知祥娶了武皇(李克用)的大女兒,石敬瑭娶了明宗的三公主。

    投了孟家,總比投靠契丹,賣身求榮來得便宜!所以,何建便把雄武軍所轄秦、階、成三州之地,悉數獻於後蜀。

    並向孟昶建言,應當趁亂,速取固鎮(今陝西鳳縣東南)與鳳州(今陝西鳳縣東南)。

    孟昶笑了,因為何建的格局太小,固鎮、鳳州,就能讓後蜀的這位少年天子滿意嗎?那散關要不要?雍、涼二州、關中天府要不要?

    固鎮(今陝西徽縣)在鳳州以西,興州(今陝西略陽)青泥嶺之東北,是秦、階、成、鳳、興諸州交通要沖的交匯點,甘陝入蜀的要道口。

    攻取固鎮,隴右四州這盤棋才能活起來,蜀軍才能縱橫如入無人之境。

    鳳州,北連大散關,南出褒斜道,是聯通隴右、漢中的戰略要地。蜀軍得了鳳州,就能把隴右、漢中連為一體,為西川的北部邊防,落上最後一把堅固的大鎖。

    反言之,就是為鳳翔(今陝西寶雞)套上了一根絞索,在關中的頭頂,放置了一把利劍。

    而大散關,又是鳳州的門戶、鳳翔的咽喉。這座雄關,在寶雞西南五十二里的大散嶺上。

    位於秦嶺西端與隴山分界處,嘉陵江上游的低谷地帶,是秦嶺西部南北往來的一條重要通道。散關即在此通道的北端,當道依險而立。隴山、終南山,在這裡交匯。

    汧水(出自陝西隴縣,在寶雞與渭水匯合)、渭水(源自甘肅渭源,經寶雞南,橫貫陝西平原,注入黃河)縈流其間,地勢險要,素有「秦蜀咽喉」之稱。

    自古以來,便是控扼川、陝間的交通孔道。自此南行入蜀,鳳州首當其衝,然後通過利州(今四川廣元),便可直達四川盆地北部邊緣的劍閣(今屬四川)。

    而西走階、文,便是鄧艾襲蜀的舊路。對於散關南北的川陝兩地而言,北不得此,無以啟梁益,南不得此,無以圖關中。

    歷來這裡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後來顧祖禹更是總結歷史興衰,得出一條定律:「梁益有事,必在散關!」

    孟昶要想北伐中原,必先奪取關中。欲取關中,必先盡取隴右四州,而實現這個戰略意圖的關鍵點,便是大散關。

    何建歸降後,孟昶立刻敏銳地覺察到中原形勢的巨大變化:後晉傾覆而契丹立足未穩,打草谷等政策不但傷害了中原各階層的切身利益,而且激發了後者強烈的民族感情。

    此時,如果能趁機攻取關中,便可直搗中原,甚至底定天下。畢竟,論實力,後蜀有雄兵二十萬,兼有兩川、漢中、隴右之地,兵強馬壯,各級將佐又多為中原、河東人士,對於內地形勢十分瞭解;

    論號召力,孟家是後唐、後晉的近枝皇族,本身又是地道的中原漢人,正宜北伐中原,號令天下。

    孟昶任命右千牛衛上將軍李繼勳為秦州宣慰使,給何建帶去了大量的蜀中特產,以安撫這支新軍的人心。

    隨後,李繼勳會合興州刺史劉景率兵攻佔固鎮。根據何建的建議,孟昶制訂了控扼險要、阻截援兵、集兵攻城的戰術。

    調集山南西道的蜀軍3700人,出興元北上,與何建所率階、成二州兵在固鎮集結,組成東進兵團,威逼鳳州。

    山南西道節度使孫漢韶率軍兩萬,直下散關,取北阻援敵、關門打狗之勢。隨後,兩軍合攻鳳州。迫使鳳州防禦使石奉頵舉城降蜀。秦、階、成、鳳四州之地,至此被後蜀盡數收入囊中。

    孟昶的運氣真是好得一塌糊塗,四州剛剛收取,鳳翔、晉昌(今陝西西安)兩鎮節度使侯益、趙匡讚的請降書就到了成都,兩人建議後蜀出兵關中。

    雖然,侯益、趙匡贊臨時變卦,後漢大將王景崇把蜀軍趕回了蜀中,但孟昶認為北伐中原的時機已經成熟。

    果然,沒多久,鳳翔的趙思綰、關中的王景崇,會合河中的李守貞,掀起了新的叛亂**,他們紛紛向後蜀投誠,新建立的後漢政權岌岌可危!

    孟昶似乎看到了東京御座上的曙光,這是他父親一輩子也不敢奢望的大好時機啊!

    石敬瑭、劉知遠都是河東節度使出身,孟知祥要是不去西川,未必不能南下稱帝。

    如今,孟家在蜀中,實力雄厚,未嘗不能底定關中,北伐中原,實現一統天下的帝業宏圖。

    不過,很不幸,孟昶碰到的對手是老謀深算、長於謀略的郭威。與後者相比,前者明顯要青澀許多。

    等到周世宗即位,孟昶雖然已經把主要精力,放在吃喝玩樂與美女嬌娃身上,但坐擁山河之險,盡得漢中、隴右羽翼蜀中之固的後蜀王朝,就像一顆長著堅硬外殼的鐵核桃。

    就這樣秦鳳四州落入後蜀,但是後蜀的腐朽統治已經激起了這四州的民變,希望回歸中原這才有了秦州來民的事情。
Babcorn 發表於 2016-9-29 20:45
第二十五章 決定出兵


    趙旭的一席話,讓後周的大臣們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柴榮倒是十分的高興。

    大臣們不再反對了,再反對就是企圖讓咱們陛下失去民心,寒了故地民眾的心。

    古代的皇帝最重視什麼?毫無疑問是民心。土地城池可以用武力去征服,但是人心不可以。

    多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民心者得天下,要不然為什麼多麼帝王,時不時的搞個什麼微服私訪,做一些親民舉動。

    你以為他是吃飽撐得,那是在關注一下老百姓在想些什麼,同時也是樹立自己親民的形象。

    所以每一次皇帝出宮微服私訪,要讓百姓知道,為什麼就是讓老百姓知道,皇帝也會在你身邊看著。

    你們距離皇帝不遠呀,所以你們都要好好的變現,說不定哪一天你就能碰到皇上了。

    一時間朝臣都是默默的不語,你再說不行,那就是和陛下作對了,那你就真的是壽星公上吊——嫌命長了。

    一時間眾臣都是齊刷刷的跪請柴榮出兵收復秦鳳四州的故地,個個說的好像柴榮要是不收回來這些地方,就是昏君似的。

    還一個勁的拍馬屁說柴榮是天命所歸,萬民敬仰的天下共主,是有德的明君。

    大家是都看出來,自己的皇帝陛下心裡早就想這樣了,不能讓皇帝在心裡記恨著我們,自己以後的前程是最重要的。

    趙旭感到渾身都起了雞皮疙瘩,剛才還說不要出兵,現在個個支持,還大大的歌功頌德。

    柴榮也是不理這些人:

    「眾卿家先前所持的不同意見,朕不管不問了,但是從現在起所有的一切都向收復秦、鳳四州的方向努力,誰敢陽奉陰違斬立決。」

    皇帝金口玉言,既然已經說出了要向這方面看齊了,你要是在這個時候掉鏈子,誰也救不了你。

    皇帝為了自己的權威也是會將你依法懲辦的,也就是說,現在你有意見的話,你保留,不要提了。

    大臣們都是鬆了一口氣,看來皇帝早就做好準備要攻打蜀國了,自己等人還在傻傻的反對。

    特別是那些剛才有心反對,還沒有來得及說出口的人更是感覺自己是比較幸運的,。

    下面的臣子都是齊齊稱是,柴榮很是滿意,他接著又說道:

    「為了收復我中原的王朝的故地,朕決定御駕親征。」

    柴榮還想著這次這再次去親征,再次能提升自己的威望,不過這次注定他要失望了。

    大臣們沒有想到柴榮在這個時候居然拋出了這麼一個重磅炸彈,炸得大臣們暈頭轉向的。

    大臣們全部都齊齊的跪在地上,勸阻著柴榮,這次去的地方是西北,和高平不一樣。

    那裡環境惡劣,地市險要民風彪悍,經常風沙大作,所以大家都是極力的勸諫。

    三個宰相李谷、范質、王溥都是伏地死諫,皇上你不收回成命,我們三個老傢伙就磕死在這裡。

    宰相王溥更是說出皇帝乃國家重器,豈可以輕易親征,應該坐鎮京畿,統籌指揮。

    王溥這個人在歷史上可是不簡單,在五代和宋朝都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王浦,字齊物,並州祁人。歷任後周太祖、周世宗、周恭帝、宋太祖,宋太宗兩朝五位帝王。

    曾經歷任後周和宋朝兩代四朝的宰相,顯赫之極,他出生於官宦世家。

    後漢乾祐年間,他考取了甲科進士第一名,任秘書郎,後周廣順三年即公元九百五十三年,三十二歲的他官至宰相。

    宋朝乾德二年也就是公元的九百六十四年的正月,被罷去相位,改任太子少保。

    縱觀王溥的官宦生涯,他任丞相就有十年,三次遷升一品,近代罕見。

    太平興國初年(公元九百七十六年),封祁國公,太平興國七年(公元九百八十二年)八月去世。朝廷停朝兩天,贈侍中,謚文獻。

    同時他又為著名之史學大家,編撰《世宗實錄》、《唐會要》、《五代會要》——三部史籍共一百七十餘卷,為史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此時他已經是大周的宰相了,周太祖對他都是很尊重,他的意見柴榮還是很慎重的。

    本來他也沒有真的想去,再說了自己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要說是樹立權威,高平之戰之後已經沒有人敢小看自己了。

    於是他語氣緩和的問道:

    「既然卿家不同意朕親征,那麼你給朕推薦個大將吧,朕一定要收復秦、鳳四州的。」

    既然我不能去了,你們給我找個人去吧,這樣你們也有了責任,大勝了是你們有識人之明。

    如果萬一不順利,說明你們所薦舉的非人,你們也難逃其疚。

    聽到皇帝不再堅持御駕親征,都是鬆了一口氣,王溥沉思了一會,向柴榮行了一禮:

    「陛下,微臣王溥覺得推薦了宣徽南院使、鎮安節度使向訓,可擔當此重任,和鳳翔軍節度使王景。」

    王浦說著兩個人是有原因的

    「向訓熟悉陝北地形可為都監監軍。同時可命令鳳翔軍節度使、褒國公王景領軍,王將軍驍勇必定可以平定秦鳳等地。」

    王景是朝廷的重臣,同時他還有個又是就是對哪裡熟悉,這一點誰也比不了。

    本來很多的武將都是躍躍欲試,想整個領兵的差事,不過聽到宰相王浦的話,一個個都老實了。

    滿朝的武將沒有一個人比王景的資格老,大家見狀都是紛紛支持王浦的提議。

    於是順理成章的王浦的意見被採納了,柴榮當即下詔:

    「任命鳳翔軍節度使為」西面行營都部署,向拱為西南面行營都監,原客省使,青州知州昝居潤行營副都監,進軍秦州。」

    聖旨很快就發到了他們三個人手裡,鳳翔軍很快就集結待命到達了目的地隨時準備攻打秦州。

    這次柴榮根本就沒有打算讓自己的親軍禁軍去,他認為憑藉鳳翔軍完全可以應付局勢的。

    趙旭還繼續在訓練他的學員,禁軍軍校裡的學員也是一直沒有機會實踐他們在軍校裡所學的。

    這邊後蜀孟昶還在醉生夢死,這傢伙,自從得了秦、鳳、成、階四州後,再也沒有那種雄心壯志了,整日的是飲酒作樂。

    人生得意須盡歡,孟昶最喜歡這一句了,現在他做的就是這些事情。

    聲色犬馬已經將他的棱角個抹平了,他再也不是那個看樣子要有一番作為的年輕皇帝了。

    再也沒有他誅殺那些老臣子時候的意氣風發,再也不是那個少年英主了。

    在他聽說了秦州的百姓去汴梁之後,立刻在秦州等地佈置了大量的軍隊。

    看來還是沒有昏庸到家,這是後來趙旭對他的評價,不過這些他最終也沒有能夠聽到。

    他的內心並沒有在意,後周真的有那麼強嗎?就算你後周再強盛又怎麼樣,我大蜀國也不弱。

    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說不定這次還是個機會,只要抓住可能自己還能吞併周國的更多土地。

    到時候自己統治的地區可能就要大大的擴大,壯大自己的力量之後,進一步還能統一天下。

    想到這裡孟昶得意的大笑起來,好像整個天下已經在他的手裡了,但是他未免有些得意忘形了。

    上天要讓誰滅亡,必先要讓他得意忘形,孟昶就屬於這種人,這不又開始和他搜刮來的女子在飲酒尋歡。

    很多大臣勸他都不聽,最後還是他的母親,後蜀的皇太后帶領著宰相前來,才讓他停止。

    孟昶從小就很怕他娘,雖然他現在當了皇帝,這種敬畏是有增無減。

    在皇太后的大聲呵斥下才重視這次後周的軍事行動,讓他覺得在這些地方光佈置兵力還是不夠的,這也準備派個心腹前往前線。

    去看看一看前線的真實情況,自己好清楚的掌握前線的情況。

    派誰去呢?這個時候他的寵臣,一個只會拍馬的人站了出來,趙季札。

    這傢伙沒有什麼大的本事,倒是有點小聰明,為人倒是沒有什麼大的才能,溜鬚拍馬,是一等一的好手。

    雖然沒有什麼才幹,卻與孟昶皇宮裡得寵的嬪妃、內侍們關係很好,經常送禮送錢財,這關係能不好嗎?

    有大家總是在孟昶面前不經意的說趙季札怎麼怎麼好,,時間久了孟昶居然就信了。

    這次他主動請纓去向前線視察,是有他自己的目的,這些孟昶是不知道的。

    他很高興自己的臣子,能替自己分擔,龍顏大悅,下旨任命趙季札為秦鳳巡邊使,代表朝廷巡查邊防軍事。

    趙季札很是高興的接受了的任命,高高興興的去上任了……

    趙季札得到孟昶允許和任命,這傢伙瞬間覺得自己牛逼哄哄的,畢竟自己有了尚方寶劍。

    有了尚方寶劍就等於是代替皇帝親臨,擁有先斬後奏的權力,於是自己就像一隻驕傲的孔雀尾巴敲到很高。

    一路上大張旗鼓,軍隊開道,眾人迴避,省得別人不知道他是欽差似的。

    一般高調,卻又沒有能力,不知道收斂的人,最後必定沒有好下場的,趙季札現在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Babcorn 發表於 2016-9-29 20:45
第二十六章 趙季札的末日 上


    正在趙季札得意的趕向秦、鳳等州的邊界去視察的時候,趙匡胤父子也在在觀看禁軍軍校的學生在訓練。

    看著他們一個個的在學蛙跳,一蹦一蹦的,看起來十分的滑稽可笑。

    趙匡胤今天是沒有什麼事情,於是就來看看這個什麼軍校,沒有想到確實看到了這一幕。

    趙匡胤現在也算得上是一位老將了,經過的戰事也不少,訓練的士兵也是不少。

    人家訓練士兵都是訓練排布佈陣,還有槍法什麼的,自己兒子弄的這個什麼軍校,自己還當上了什麼校長。

    這訓練的什麼兵,練兵有這麼樣子的嗎?這不是胡搞嗎?趙匡胤納悶還是有點氣憤。

    帶著這個疑問趙匡胤終於忍不住的問了趙旭:

    「旭兒,你搞的這個什麼禁軍軍校就是這樣的訓練這些士兵的,他們會有戰鬥力嗎?」

    趙旭就知道他老爹會問出來,不僅是他老爹,很多人也問過,當時趙旭都沒有說什麼。

    可是他老爹問他也不做隱瞞:

    「爹,你是不是覺得,這樣的訓練沒有用呀,那好爹你就隨便挑幾個人,和你的衛兵,比試一下就知道了。」

    趙匡胤雖然懷疑兒子的能力,他還是隨便跳了幾個人出來,他也沒有特意的挑選,就是隨便點的。

    「張大虎、李二牛、王小二你們三個出列,和這幾位殿前司的兄弟比試一下,就當是平常訓練一般就行了。」

    趙旭叫名字的幾個都是趙匡胤點的幾個人,被點到的幾個人都齊齊的出列來。

    整個過程他們的動作都是一致,沒有一絲差錯,眼睛緊緊的盯著趙匡胤的三個護衛。

    趙匡胤的眼皮突然狠狠的跳了幾下,內心有種不祥的感覺。這幾個士兵,說不定真的能給他個驚喜,也說不定。

    果然,一刻鐘的功夫過去,趙匡胤已經驚得說不出話來了,因為他的三個侍衛都是倒在了地上,喪失了戰鬥力。

    這三個護衛可是跟了他好多年,都是軍中的老兵,實戰經驗十分的豐富,沒有想到,不是這三個人的對手。

    他也看出來了,如果沒有趙旭事先的吩咐,這三個護衛一定被殺掉了。

    他從那三人眼裡面看到的是作戰時候的冷漠,好像一個只會揮舞著戰刀的人。

    可是當趙旭喊停的時候,他們三人立刻就停了下來,動作依然是那麼的整齊。

    以他的判斷這三個自己隨意點出來的士兵,絕對入伍沒有三年。於是他不由的問道:

    「你們三個入禁軍多長時間了?」

    趙匡胤轉身對他們三個人,眼睛盯著他們,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可是他們三個卻沒有人吭聲。

    趙匡胤又問了一遍,依然沒有人回答他。趙旭走了過來:

    「你們回答都虞侯你們當兵多長時間了。」

    這時候他們三個人才緩緩開口:

    「是,校長,我們是半年前才入伍的,以前在家是農民……」

    趙匡胤目瞪口呆,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此時雄武軍節度使韓繼勳現在正在雄武軍的治所內,來回走動著,倒不是後周的大軍就在他的對面,他心煩。

    而是他聽說皇上派趙季札來邊疆巡視。

    他本來就和趙季札不和,平時這個小人趙季札就在孟昶的面前不斷的說他的壞話。

    還好他這多年在朝中用的銀子不少,也有了很多硬的關係,孟昶這才沒有查辦他。

    可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孟昶派這個趙季札來巡防邊事,這不是要自己的命嗎。

    無論自己幹的好壞還不是趙季札那張嘴嗎,這下可怎麼辦是好,這個小人一定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的。

    於是他和鳳州刺史王萬迪刺史一商量就是給這個趙季札送禮,這招是百試不爽,兩人這麼一合計就開始幹了。

    於在他們商議的時候趙季札經過「急行軍」趾高氣揚的來到了秦州城外,望著高大的城池,老趙的嘴角充滿了笑意。

    韓繼勳雖然是極其的不情願,但是也是不敢失禮的地方,自己也會死親自出門迎了出來。

    韓繼勳的低姿態讓,趙季札很是滿意,他高高興興的進城了,嘴裡還哼著小曲。

    看他這樣韓繼勳真想狠狠的去揍他一頓,媽的什麼玩意,可是現在他不能這樣做,他這個節度使不好當呀。

    來到韓繼勳的府中,兩個人分賓主坐下,用過茶點之後韓繼勳就想請趙季札去巡視邊防。

    可是韓繼勳一開口,趙季札就岔開話題,顧左右而言其他,就是不談「工作」。

    媽的,這老小子還給我來這招,真是個老匹夫。無奈的他只有招招手,立刻就有人端來一個托盤。

    韓繼勳打開上面蓋著的紅布,出現在下面的是黃澄澄的黃金,滿屋的金光。

    被韓繼勳推到了趙季札的眼都直了,心裡想著這可有千把兩黃金呀,我這次為了撈這個差事可是花了不少的錢財。

    老趙這次可就差一點就流口水了,可是他還一本正經:

    「韓將軍,你這是干啥?你以為本官是那等貪官污吏,你這是損害本官的名聲呀!」

    趙季札雖然嘴裡這樣說著,可是眼睛一點也沒有離開那些黃金,甚至還狠狠的嚥了口水。

    氣的韓繼勳直罵娘:

    「狗日的,還裝什麼清高,老子搜刮這麼久,你屁沒有放一個,就送給你了,你還裝清高什麼玩意?」

    他心裡這麼想,可是他並不敢這麼說,臉上還陪著笑:

    「趙大人,你這話怎麼說的,你我同朝為官,可謂是同誼,我也知道大人素來清廉,所以送給大人一些土特產,表表心意。」

    「這樣的土特產,我倒是想多多益善。」韓繼勳一邊說,還一邊嘀咕。

    「怎麼趙大人還要拒絕,這是不給本將面子嘛?」韓繼勳故意的板著臉。

    其實他的內心真是極其鄙視這傢伙。

    趙季札聽到這裡就立刻喜笑顏開了:「原來韓大人是給本官的是土特產,要是本官在推辭就是不是抬舉了,那本官就卻之不恭了。」

    說完就不迫不及待的將黃金向自己的懷中放去,尼瑪我就不信你能裝得下去。

    當婊子還想立個牌坊,什麼玩意。

    這本來就是送給你的,誰還能搶走,可是趙季札還在那裡裝黃金。

    良久發現自己根本就裝不下,才訕訕的放下,嘿嘿的乾笑。

    這黃金的威力真大,一會兒的功夫趙季札就快和韓繼勳差一點燒黃紙,拜把子了。

    很爽快的就和韓繼勳走上城頭去視察秦州的佈防,也不說什麼舟車勞頓,要休息之類的話了。

    反而神采奕奕的,不禁讓人感嘆還是有錢能使磨推鬼,不是鬼推磨。

    韓繼勳盡心的向這個貪財的趙季札不斷的講述著自己的部署,他對自己的部署還是比較滿意的。

    畢竟打仗自己確實是個好手,不是這個草包能比的,這一點他是自豪的。

    誰知道這個趙季札,也是不甘寂寞,到處指點這個不足,說那個不行。

    並且說自己的祖上是戰國的趙國的趙奢,自己的家學淵源,軍事瞭如指掌。

    並拍著韓繼勳的肩膀,那意思是說,老弟聽哥的吧,保準沒錯,哥也是名將之後。

    老韓更是氣的不行,名你個頭,你祖上是趙奢,你祖上還有趙括呢,趙括只會紙上談兵,最後還不是萬箭穿心而死。

    送給錢就好了,你還給我在這裡瞎指揮,按照你這指揮我還不得被殺掉,不是被周軍殺死就是被陛下砍頭。

    陛下,怎麼就派了你這麼個憨貨來這裡,要不是你是陛下的寵臣,我都懷疑你是不是周朝的奸細,

    就這樣一個飯桶偏偏自己還不能得罪他,真是鬱悶至極,韓繼勳時不時的點點頭。

    好像很贊同趙季札的說法,但是這也只是他口頭上的,在行動上,他可是一點也不支持。

    老趙這傢伙還在哪裡滔滔不絕的,在大秀自己的軍事才能,可是韓繼勳這貨就是不甩他。

    這讓他極為的惱怒,不過也沒有辦法自己很想就此殺了這個韓繼勳,可是這周圍都是他的人,自己那樣做太危險。

    但是我可以在皇上面前說你的壞話,讓皇帝撤你的職務,看你還怎麼猖狂。

    趙季札在自己暗暗想道。小人就是小人,此時不是想著報效國家,而是想著內鬥。

    趙季札也知道自己這樣很沒有意思,第二天就啟程去了鳳州。帶著滿腔的怒火。

    鳳州刺史史萬迪忙著自己公務,無暇顧及來迎接趙季札,這讓老趙很是惱火。

    你們就等著瞧吧,看我回去怎麼收拾你們,哼,趙季札在心裡狠狠的想道。

    匆忙的史萬迪犯了他一生中太自認為最大的一個錯誤,那就是他居然忘記給老趙送禮了。

    這次趙季札連進鳳州城都沒有進,就氣呼呼的回成都去了,而且是帶著滿腔的怒火走的。

    一回到成都的皇宮,他就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向孟昶哭訴,說韓繼勳和史萬迪是如何如何的無能。

    把邊防佈置的是怎麼怎麼的不堪,像這樣下去邊疆,危險呀。還詛咒發誓說自己講的全部是事實,如有半句假話,就讓他不得好死。

    換成柴榮是孟昶他覺得會再次派人調查清楚,而不是一味的相信這個趙季札。

    可惜孟昶不是柴榮,他也不是個明君,這傢伙居然相信了趙季札的一面之詞。
Babcorn 發表於 2016-9-29 20:45
第二十七章 趙季札的末日 下


    孟昶一邊痛心疾首一邊還仰天長嘆:

    「朕也知道他們二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除了他們現在還有誰能夠為國效力呢?哎!」

    這傢伙還做出一副我早就知道,他們兩個不行,可是國家正是用人之際,不得不用他們。

    趙季札在孟昶的話剛落音的時候,立刻就大拍馬屁,應該是大拍龍屁,瞬間孟昶感覺飄飄然。

    正在這個時候,趙季札趁機把自己推了出去,表示自己完全可以替代他們為蜀國效勞。

    孟昶是才能有限,但是還不至於極其的昏庸,他也是覺得老趙不行。

    可是在趙季札當著他的面,將《孫子兵法》倒背如流,這傢伙是真的倒背。

    並且又一次拋出自己的先祖是戰國時候的趙奢,孟昶就放棄堅持,當即撤掉了韓繼勳和史萬迪的職務。

    改由「名將之後」的趙季札任雄武軍監軍使,總領秦,鳳等四州的軍事,並鼓勵好好為國效忠。

    趙季札一下子擔任起了當地最高軍事將領的職務。

    老趙這次開心的嘴都快咧到耳朵後邊去了,真不枉自己專門倒背《孫子兵法》。

    現在老子也是手握重權的封疆大吏了,老趙回到家裡就大宴賓客,省的別人都不知道似得。

    就這樣,過了幾天他才慢悠悠的去邊關,最牛的是他還帶著幾個小妾去的。

    在宮裡尋歡作樂的孟昶並不知道這些,不過他還是有點不放心。十天後,孟昶派遣樞密院的王昭遠前往兩州地區安排兵力……

    這邊趙季札屁顛屁顛的去秦州上任的時候,後周顯德二年五月王景率大軍在王景的帶領下已經到了陝西的散關。

    王景命令部隊加快速度,很快就越過了散關,進入到了秦州的境地內。

    他立刻讓部隊,原地休息,並且不准燒火做飯,只吃自己隨身攜帶的乾糧。

    鳳翔軍是他一手訓練出來的,對於王景的命令還是一絲不苟的執行起來。

    兩位都監都是不明原因,於是紛紛向前問王景是這是怎麼回事。經過王景一番解釋他們才明白。

    王景是想趁機偷襲前方的黃牛堡,經過前方傳來的情報,黃牛堡防守極其的鬆懈。

    守將也會死個無能的人,只是因為用重金賄賂了後蜀的重臣王昭遠,在王昭遠的幫助才撈一個守將之職。

    本身他就沒有什麼軍事才能,還讓他來守這個秦州的第一關,看來這個孟昶的腦袋真的被門夾了。

    其實還有重要的一個原因,此時黃牛堡的守將李嵩(好友龍套)正在小登科。

    這傢伙現在年紀已經快四十了,今天要娶個不到十三歲的小妾,也不知道這是他第幾次小登科了。

    這傢伙有個癖好,就喜歡玩弄年輕美貌的女子,他娶得小妾沒有能超過一個月的。

    等他煩了,膩了就休了,或者賞給他的手下玩弄,至今他們玩弄死的少女不是凡幾了。

    這個是他最近在附近的村子搶來的,她的父母還不同意,讓他一刀給殺害了。

    這還不算完,他還讓士兵圍住這個村子,下令將村裡的男女老少都活活的燒死。

    手段可謂殘忍至極,可能是經常幹這種事情,他對他沒有絲毫的影響,回去還要舉行個拜堂儀式。

    真不知道這個老傢伙,這是第幾次當新郎了,他還似乎當上癮了,這不又開始大操大辦了。

    他還廣發喜帖,邀請好友前來祝賀,其中最近的七個軍寨的守將是必請的。

    他們八個是結拜兄弟,又互相倚重,更重要的是他們臭味相同,他們喝的科委會死昏天暗地。

    李嵩這傢伙,這次不知道是喝多了,還是精,蟲上腦了既然給守夜的士兵也是大發酒肉。

    這不守夜的士兵一個個都喝的東倒西歪,橫七豎八的躺在地上,整個黃牛堡是成了一個無人把守的軍寨。

    在大周的軍隊來的時候當地就有好多人要給大周的軍隊來當嚮導。

    他們對李嵩也是恨得直咬牙,現在大周派軍來收復秦州,個個都是高興的不得了。

    他們也向王景他們透露一個重要的信息,今天晚上是李嵩的大喜日子,他們可以扮作置辦酒席的人呢混上去。

    王景覺得可行,於是派遣幾個人和當地的老農一塊來到黃牛堡,王景也是集結軍隊準備隨時進攻。

    沒有過多久他們就回來了,真是令王景、向訓、、昝居潤很詫異,當聽完他們的匯報時候他是很高興。

    令他們難以置信的是這個黃牛堡的人全部都倒下了,這也太扯了吧,三位軍中的主將都是感覺到不可思議。

    從震驚中醒來,三人中的軍事主將王景當機立斷,殺進黃牛堡,一進黃牛堡他也傻眼了。

    整個黃牛堡到處瀰漫著酒氣,地上橫七豎八的躺著士兵,鳳翔軍的士兵也會是打過多次仗,可是從來沒有像這次一樣。

    根本就毫不費力,甚至除了跑步的力量什麼也沒有,就勝了,王景找來繩子讓士兵把這些人全部綁起來。

    當士兵發現李嵩的時候她已經醉的倒在了桌子下面了,沒有聽說有誰新婚還喝成這個樣子的。

    當然中間還有幾個士兵醒了過來,還沒有來得及喊出聲音來,就已經被周軍砍掉了頭顱。

    等到所有的人在寒風中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都不能動了,周圍站滿了大周的士兵。

    這個時候李嵩居然嚇得尿褲子了,果然是個草包,嚇得哆哆嗦嗦的,真丟人。

    王景狠狠的吐了一口唾沫,說道。

    經過一番審問,這裡居然還有其他七個軍寨的守將,這時候王景眼珠子一轉有了主意。

    隨後大周的士兵趁著其他七個軍寨的守將不在,指揮混亂的情況下,直接佔領了其他七個軍寨。

    後人記載,後周鳳翔節度使王景奉命攻打後蜀秦州,後周顯德二年五月初一,王景到達散關。

    隨後命令士兵突襲黃牛堡,活捉守將李嵩,接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陷相鄰的七個軍寨。

    也就是說,王景在一日之內,連陷後蜀黃牛堡等八座軍寨,一時間王景的威望響徹後蜀。

    王景並沒有因為一時的勝利而沖昏頭腦,他一邊向皇帝柴榮報捷,一方面命令軍隊繼續向秦、鳳二周推進。

    此時又要提一提我們的趙季札,趙監軍了,這傢伙還在晃悠晃悠的趕往秦州的途中。

    我們春風得意的趙季札,還在繼續他的搜刮打計,一路上他已經搜刮了不知道多少的金銀財寶了。

    他在路上走得很慢,每次都住在驛站,等候當地的官員拜訪,當然了還是為了他們孝敬。

    這一路上他的荷包是越來越鼓了,他的神情也會死越來越興奮,馬車裡不斷的傳出他和小妾的歡笑聲。

    這哪裡是去打仗,倒像是遊山玩水的,哪有去前線還帶著小妾的,這個趙季札就可以這樣做。

    這個春風得意的趙季札一路上拖拖拉拉的的經過十幾天才趕到德陽。

    這本來是最多兩天就能到達的地方,這個憊懶的傢伙居然走了半個月,人才呀。

    他剛到徳陽就聽說後周軍隊已經開抵戰場後,並且氣勢如虹,一下子就攻破黃牛堡等八個軍寨。

    現在正向秦州進發,秦州,那不是自己正要去的地方嗎?這周軍如此勇猛嚇得不敢繼續前進。

    他是喜歡錢財,但是他更加明白自己的命沒有了,再多的錢財也沒有。

    於是他連忙派人帶著大量的錢財提前返回成都給那些大官送禮,好讓他們幫自己說說好話,自己好回去。

    同時心裡又是大罵,那些道貌岸然的高官們是貪得無厭的吸血鬼,也不知道他是怎麼知道的這個詞,但是他就用了。

    這群吸血鬼還不知道怎麼獅子大開口呢,自己這次的「收入」可能就平白無故的落入了他們口袋。

    趙季札心裡真的是不甘心,這可是自己辛辛苦苦的掙來的,就這還是辛辛苦苦的,是人都鄙視他。

    不過為了生命他還是忍痛把大部分錢財送了出去。

    同時他上書孟昶,說是自己得了疾病,怕耽誤軍國大事。請求解職。

    還沒有將奏摺送出去,同時將軍隊的輜重連帶自己的小妾和戲子們一起送回蜀地。

    自己一個人快馬加鞭的趕回成都,當他的奏章到成都的時候,趙季札也是趕回了成都。

    趙季札隻身返回成都,所有人都以為後蜀軍隊在前線吃了敗仗,全城陷入一片恐慌。

    孟昶於是詢問前線戰事,趙季札什麼都回答不上來。孟昶非常生氣,直接把趙季札抓起來關進大牢。

    沒有過幾天為了平息眾怒和激勵士氣,隨後就將趙季札後殺掉了。

    孟昶派遣捧聖控鶴都指揮使、保寧節度使李廷圭為北路軍首領。

    左衛聖步軍都指揮使高彥儔為招討使,武寧節度使呂彥珂擔任李廷圭副將,客省使趙崇韜為監軍,火速支援前線。

    浩浩蕩蕩的想秦州趕去,可憐的趙季札轉了一圈把自己的命給丟掉了,這對後蜀來說未嘗不是意見好事。
Babcorn 發表於 2016-9-29 20:45
第二十八章 威武之戰 上


    趙季札的死,是許多人都是嚇了一跳,這個趙季札可是孟昶最寵愛的的一個大臣。

    也是最得孟昶喜歡的一個臣子,即使最賢明的君主也是喜歡臣子的奉承。

    何況是趙季札這個最善於奉承的,溜鬚拍馬的小人呢?但是孟昶卻說殺就把他給殺了。

    這時候大家才想起來,自家的這個皇帝也是一個殺人不手軟的主,他的所作所為還歷歷在目。

    孟昶年少登基,不親自處理政事,其實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掌握朝政。

    掌握朝廷的大權的都是孟知祥時候的舊臣,孟知祥為人寬厚,對他們相當的縱容。

    孟知祥活著的時候,還能鎮得住他們,畢竟他們都是孟知祥一手帶出來的。

    孟知祥死後這些驕兵悍將更加的難以控制,孟昶有年幼,他們對孟昶談不上什麼尊敬。

    他們對待孟昶更加驕惰不馴,不遵守法紀制度,大造房宅,奪人良田,挖人墳墓,李仁罕、張業尤其驕橫。

    孟昶對此也是無可奈何,但是人家孟昶會裝,裝作乖順的樣子,暗中卻訓練死士。

    終於在孟昶即位數月,逮捕李仁罕將其殺掉,夷滅其族。

    當時,節度使李肇自從地方藩鎮來朝拜見孟昶,這個節度使是和李仁罕是一個鼻孔出氣的。

    對孟昶這個年輕的皇帝也是不待見,故意的用手拄著枴杖來朝,並且自稱有病不能下拜。

    但是當他聽說李仁罕死訊,馬上放下枴杖拜倒在地,嚇得渾身哆嗦,孟昶從此開始掌握一部分權力。

    公元946年(廣政九年),擁戴孟昶即位的趙季良去世,張業無人壓制,便更加專權。

    張業是李仁罕的外甥。李仁罕被殺時,張業正掌管禁軍,孟昶怕他造反,就任他當丞相,張業兼任判度支,在家裡設置監獄,專用殘酷的刑法對後蜀百姓橫徵暴斂,百姓對他非常痛恨。

    公元948年(廣政十一年),孟昶與匡聖指揮使安思謙設計將張業逮捕處死。

    王處回、趙廷隱相繼罷相,從此故將舊臣都沒有了。孟昶才開始親政,真正的掌握了權力。

    也許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也收斂了他的殺氣,對人寬厚,大臣也慢慢的忘記了,這位從血裡走出來的皇帝。

    可是現在孟昶再次斬殺了一名大臣,好像是給他們提了一個醒,好像是說別忘了朕也是會殺人的。

    北路軍首領捧聖控鶴都指揮使、保寧節度使李廷圭。招討使左衛聖步軍都指揮使高彥儔,擔任李廷圭副將的武寧節度使呂彥珂,監軍客省使趙崇韜,更是不敢怠慢。

    他們在聽說趙季札被斬首之後,便馬不停蹄的趕往秦州,一路上沒有任何的停留。

    這邊的王景他們也會死沒有任何的停留,也是繼續的向秦州推進,再說大周現在的士氣正旺,行軍速度很快。

    六月出,後蜀軍隊在李廷圭的率領下,來到的秦州的威武城,和周軍形成對峙之勢。

    雙發都是嚴守各自的陣營,沒有一絲的動作,這正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兆。

    誰都知道接下來將會是一場大戰,可能使入秦以來最大的戰役,大周的前鋒已經距離威武城不遠了。

    此時的先鋒官正是部隊的訓練官、濮州刺史胡立,他是王景的愛將這次被王景任命為先鋒。

    他帶領著部隊最先來到,威武城,將軍隊駐紮在距離威武城外十里之外的地方。

    同時他派出大量的探子刺探,威武城內的情況,後蜀的李廷圭來的時候嚴密的封鎖消息。

    以至於大周只以為威武城只有少量的兵力,這才讓胡立一個人率領先鋒軍前來。

    胡立也是一員有勇有謀的將領,不然也不會在鳳翔軍軍中脫穎而出,深受重用。

    任何人在驕傲的情況下,他的判斷必定會受到影響,這次胡立就是這麼個情況。

    一路上他帶領著他的先鋒軍,是有山開山,遇水搭橋,一路上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王景對他很是滿意,就連遠在汴京的柴榮也是下詔嘉獎,胡立可謂是春風得意。

    他琢磨著這次回到汴京怎麼著也要給自己陞官,節度使他是不敢想,但是其他的還是可以的。

    想到這裡他就得意的笑了,這時候他的衛兵進來報告說前去刺探情報的探子回來了。

    一個全身黑衣的人走了過來,他就是軍中刺探情報小隊的隊長,名字叫做鄭立瑞(好友客串)。

    「啟稟大人,我等已探明此時的城中只有三千人馬,而且我們的弟兄已經殺掉守城門的士兵,控制住了城門。」

    說話的鄭立瑞全身上下都是黑衣,只有兩眼還露在外邊,要不是他的聲音熟悉,胡立也不敢確定他是不是鄭立瑞。

    「鄭隊長,你們確定打探清楚了,只有三千人,還控制住了城門?」

    胡立不敢相信,還特意有確認了一遍。

    那鄭立瑞卻拍著胸脯保證:

    「胡大人,你還不相信我等兄弟嗎?現在大人立刻率軍進城吧,天亮了,兄弟們就會被發現。」

    鄭立瑞看了一眼胡立,繼續說道:

    「大人這次可是好機會,如果大人這次趁機拿下了威武城,那功勞可是不小,不說咱們的王節帥,會重賞你,就連陛下也會有豐厚的嘉獎,所以大人要抓住機會。」

    鄭立瑞又一次拋出個巨大的誘餌。

    胡立也是在低頭沉思著:

    「這個鄭立瑞,從自己是個都頭的時候就跟著自己,至今也已經有好多年了,每次都是他帶領的探子給自己精確的情報。」

    「而且從來沒有錯過,所以這麼多年來自己也是平步青雲,其中鄭立瑞他們功不可沒。」

    「這次如果真如他說的那樣自己的五千人能夠輕易的拿下威武城那可是入秦州以來第一個大城池,這功勞可都是自己的。」

    想到這裡胡立雙眼冒出**的光芒,也不怪他,這這種情況寫誰能抵擋住這種唾手可得的功勞。

    想通這些後,胡立立刻喊過來傳令兵,傳令全軍拔營,不準點火把,直取威武城。

    鄭立瑞看著胡立下完命令後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胡立還雜幻想著他的高官美夢,那會注意這些。

    胡立的命令下去之後,整個先鋒大營動了,五千多人的大營,立刻整裝待發。胡立還特意準備了一番簡短的演說:

    「弟兄們,我們的兄弟探明前方的威武城只有三千老弱殘兵,我們能一舉拿下咱們。只要立下戰功,也能夠得到上面的獎賞和提拔。趁著蜀軍主力還沒有趕到,咱們趕緊搶先立些戰功!」

    「再說了,立了功提拔官職,什麼金銀財寶,嬌妻美妾沒有。」

    胡立的一番煽動性的演說確實起了效果,所有的士兵都眼冒金光。

    士兵們帶著他們陞官的美夢立刻加快行軍的速度,迅速向威武城前進。

    很快的就來到威武城下,胡立望著這座高大的城池,充滿了豪氣,這座城就要被我給打下來了。

    鄭立瑞立刻星隊伍正走了出來,來到城門下,輕輕的叩打這城門,他敲打城門很有規律,三長兩短。

    看來應該是他們商議好的暗號,果然沒有過多久那城門就緩緩的打開了。

    從來面出來幾個人,對著鄭立瑞行禮,胡立估計這是他們的探子小隊的隊員。

    鄭立瑞向他招招手,那意思就是沒有問題,大人快進城吧。

    胡立也沒有任何的疑問,居然就揮揮手讓那個士兵進城,他就沒有先讓幾個人進去看看嘛!

    被勝利沖昏頭腦的他,那會想這麼多,他正想著急忙佔領威武城呢。

    很快五千大軍就全部進城了,這次他也打破了自己以往的風格,沒有劉希任何的後備力量。

    等他們全部進入城裡之後,他發現了一絲詭異,雖然情報說這裡只有三千老弱病殘,但是自己進城的聲音也不小,怎麼會沒有一個人。

    不好,中計了。胡立好像嗅到了陰謀的衛東啊

    「有埋伏快撤」

    他的呼喊響徹夜空,可是他的馬頭還沒有轉過來,城門已經被關上了,周圍迅速湧現出來了許多的後蜀的士兵。

    看他們的穿著打扮,這哪裡是什麼老弱病殘,分明是精銳的百戰之師,因為從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殺氣逼人。

    蜀軍領頭的正是北路軍首領捧聖控鶴都指揮使、保寧節度使李廷圭。

    他一身閃亮的鎧甲,在火把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同時他的心裡也是按捺不住高興: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大周的將領這麼愚蠢就中了埋伏,合該自己立功。

    李廷圭高興的用手捋這自己拿兩撇鬍子,戰鬥雖然還沒有開始,但是他有自信。

    自己的幾萬人馬,難道還不是這區區的三人對手,這些周軍都是甕中之鱉,煮熟的鴨子。

    自己的手下應該很輕鬆就能將他們擊潰甚至全殲。再說前幾日蜀國剛經歷了被連下黃牛堡等八寨的敗績。

    現在國中的士氣正低下,不然陛下也不會斬殺,趙季札這個寵臣了。

    也就是說現在,國中需要一場勝利來提高士氣,陛下孟昶更需要一場勝利。

    如果我這次取勝,然後將這戰果上報,也許適當地誇大一點,陛下一定會龍顏大悅對我加官進爵,另眼看待。

    對於權力高官的誘惑,誰都不例外,李廷圭也會死凡人想這些也是很正常的。

    想到這裡,那下令包圍這些周軍,自己則是親自向前,能勸降就勸,不行就殺。
Babcorn 發表於 2016-9-29 20:46
第二十九章 威武之戰 下


    胡立知道自己是在劫難逃了,但是他從沒有想過要投降,當後蜀的軍隊圍上來的時候,他也下令手下進攻。

    倒不是他不想投降,他的宗族在汴京,如果一投降,他的家人也會跟著遭殃。

    這樣還不如全力一拼,縱然馬革裹尸自己的家人還能得到朝廷的撫卹,死自己一個人可以保全宗族,他選擇犧牲自己。

    所以他毫不猶豫的下達了攻擊的命令,大周的鳳翔軍還真不是泥捏的。

    個個都是虎狼之士,一時間後蜀的軍隊被斬殺無數,節節後退。很快胡立等人的周圍都成了一片真空。

    胡立橫刀立馬大聲喊道:「我乃是大周排陣使、濮州刺史胡立,對面蜀將聽著,只要你棄暗投明,投降我大周。

    我大週一定會保證你的生命安全,並給予你相應的官職待遇,甚至是給予加官進爵!」

    這個胡立也是個妙人,自己都快自身難保了,居然還想著要勸降別人。

    如果是李廷圭勸降大周的軍隊,倒是好解釋,但是現在被包圍的,處於劣勢的還是周軍,這個周軍的將領居然還勸對方投降。

    不說別人就連大周的士兵都是感到莫名其妙,自己的排陣使腦袋被驢踢了嗎?

    後蜀的士兵更是一個個的快笑翻了,這傢伙太逗了,到這個時候還在策反,牛叉呀,不是弱智就是傻子吧。

    李廷圭則是冷哼:

    「對面的周將被給臉不要臉,本來本將軍想好好的說服你歸順我蜀國,沒有想到你如此的冥頑不靈,那麼就別怪本將無情了,弓箭手準備……」

    隨著他的一生令下,一排排的弓箭手瞬間就已經箭在弦上,就等著李廷圭下令了。

    李廷圭卻暗地裡吩咐弓箭手,不要射死胡立一定要活捉他,將他獻給孟昶。

    隨著李廷圭的手勢,漫天的箭雨就像周軍飛了過來,立刻就有大批的士兵倒下一大片。

    看著密密麻麻的羽箭從自己的身旁呼嘯而過,身旁的弟兄一個個的倒下。

    他的內心也是相當的難過,那些都是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自己能不悲憤嗎。

    胡立看著身邊剩餘的還不到一千人:

    「兄弟們,我對不起大家,把大家帶入了絕死之地,是我的錯。」

    胡立說的是真心話,並不是假惺惺。如果不是他貪功,也不可能直接進入者威武城了。

    現在說這些也沒有什麼用了,自己唯一的是內疚,他這話還有另一層意思。

    他的心腹士兵立刻就大喊:

    「誓死追隨將軍,吾等死而無憾」

    「誓死追隨將軍,吾等死而無憾」

    「誓死追隨將軍,吾等死而無憾」

    ……

    聽著很有氣勢的樣子,可是只有他的親身衛兵在大聲呼喊,其餘的人都是低著頭不語,鬥志全無。

    這也怪不得他們,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是這些士兵呢?在他們眼裡誰當皇帝無所謂。

    最要的是能夠讓他們過上太平的日子,面臨死亡誰都怕。

    胡立一看周圍的士兵個就知道他們已經是鬥志全無了,他們可以投降,但是他不能投降。

    於是就低聲吩咐道:

    「一會兒,我們和後蜀的軍隊短兵相接,大家找機會突圍吧,生死有命各安天命吧。」

    「大人,還是有我們掩護你突圍吧。」一個衷心的護衛說道。

    逃還能逃到哪裡去,這裡是威武城,周圍都是蜀軍,逃出去談何容易。

    胡立搖了搖頭:

    「你們見機行事吧,如果……唉」他想說如果想活命,你們可以投降,但是他是不能說出口的。

    胡立眼見著蜀軍越逼越近,自己等人所在的地方,不斷的縮小,胡立雙腿一夾馬肚,大聲喊道:「衝!」

    一邊喊,一邊猛踹戰馬,衝著那李廷珪的方向就殺了過來。心裡想著萬一能夠斬殺敵方的將領那是最好的。

    胡立的十餘名心腹衛士緊隨其後,將胡立的兩側團團護住。至於剩餘的那些後周軍士兵,全都猛催戰馬,向各個方向跑去。

    李廷珪大聲喊道:「來得好,今天老子要吃個獨食,一個也不會放過!」眼看著胡立等人越衝越近,李廷珪大聲喊道:「射馬!」

    聽到他的命令,蜀軍將士立即瞄準胡立等人的戰馬,不斷射擊。

    胡立用力踹著戰馬,戰靴旁邊的馬刺上已經是鮮血淋淋,可是他胯下的戰馬已經中了三四箭,早就失去了前進的勇氣與力量。就聽見那戰馬長嘶一聲,轟然倒地。就在戰馬倒地前的一瞬間,胡立從馬上跳了下來,順勢在地上打了一個滾,卸去了衝力,也躲避開蜀軍的箭矢。

    胡立的手下中有七人在這箭雨中倖免於難,成功地跳到了地上。剩下的幾人,不是被箭矢射殺,就是在跳馬的時候被戰馬壓住腿腳,失去了戰鬥力。

    李廷珪哈哈大笑,立即督促士兵們上前將胡立等幾人團團包圍,自己則指揮著其餘部隊對那近百名四散逃亡的後周軍士兵展開攻擊。

    很快,除了十餘名騎兵僥倖逃脫以外,剩下的所有騎兵都落入了李廷珪的掌控之中。這時,李廷珪才來到了胡立的包圍圈外面,大聲喊道:

    「胡立,降了吧!只要你放下武器,交待你們周軍的佈防情況、以及糧草運輸情況,我就做主饒了你的性命,還給你個營指揮使噹噹。」

    胡立向地上吐了一口血吐沫,大聲吼道:「妄想!想我胡立,追隨先帝)數年,大小戰功無數,豈能向蜀國投降?就算是我答應下來,我在開封府的家人們也不會答應!」

    有家人們做牽制,胡立豈敢投降?看著持刀備戰的胡立,李廷珪嘆息一聲,對於胡立到也有些個同情,他緩緩舉起手來:「弓箭手,預備!」

    就在這個時候,那個先前送情報的鄭立瑞卻突然發難,他不是對蜀軍發難,而是對胡立。

    他用手中的匕首,狠狠的插在了胡立的手腕上,頓時血流如注,胡立吃痛手中的大刀掉在了地上。

    他還沒有反應過來,鄭立瑞就跑到了李廷圭的面前:

    「李將軍別射箭,別射箭!我還在這裡呢,我成功的吧他引進城來了你看?」

    李廷圭一看是哪個自己白天抓到的探子,經過一番的審問,有喂了毒藥,才投到蜀國這邊來的。

    「原來是你呀,你放心,你這次立了大功,我會給你解藥的,同時也會向陛下給你請功。」

    儘管李廷圭不喜歡這一類人,但是此刻也不得不暫時安撫他,否則以後誰還相信他。

    鄭立瑞卑躬屈膝道:「謝大人栽培,我一定會為大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看著鄭立瑞奴才的模樣,受傷的胡立氣不打一處來:

    「鄭立瑞,老子自認為對你不薄,你為何這樣對我?」胡立雙眼怒睜,顯然氣氛到了極點。

    鄭立瑞轉過身來,完全沒有剛才面對的李廷圭的奴相:

    「為什麼,你還敢問為什麼,十年前,你是不是剿滅了一夥山賊,將上面的三個大頭目全部殺了,現在我告訴你他們是我的三個哥哥。」

    鄭立瑞咬著牙說道。

    「我這麼多年來為你賣命就是為了等今天,你這下可以死的瞑目了吧?」

    胡立在十年前確實奉命剿滅了一夥山賊,原因是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自己奉命去征剿。

    他們是一場的彪悍,殺死了眾多的官兵,無奈之下他也只有下令放箭,將他們全部射殺。

    沒有想到還有人漏網,胡立這下總算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了。

    就在大家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鄭立瑞突然撿起一把鋼刀,走上前將胡立殺死,並將他的頭顱看了下來。

    胡立的衷心護衛,一看都是雙眼通紅,個個都是拿著刀要將鄭立瑞千刀萬剮。

    可是還沒有到他跟前,就被後蜀的弓箭手給射了對對穿,就這鄭立瑞也會死嚇得渾身冷汗。

    李廷圭向他使了個眼色,鄭立瑞明白,現在是他表現的機會了。

    於是他就站到大周士兵的前面,以周奸的姿態出現了:

    「兄弟們,現在胡立已經死了,你們還在堅持什麼,你看看周圍都是大蜀國的士兵,還是投降吧,只有投降,大家才有出路。」

    鄭立瑞開始用他那三寸不爛之舌,開始給周軍灌**湯了。

    什麼投降後大蜀國會善待我們的,什麼待遇不比大周的差,總之都是說的好事。

    在他的攻勢下,大周的士兵很快就紛紛的投降了,一時間,李廷圭高興的嘴都裂到耳門子了。

    這傢伙立刻給孟昶寫了本奏摺,大言不慚的說自己經過浴血奮戰,一舉斬殺周軍近萬人,俘虜數千人。

    隨著這個奏章上去的還有大周排陣使胡立的人頭,孟昶立刻就信了,下詔大加讚賞。

    給李廷圭等人加官進爵,李廷圭一時間風頭無二。

    這邊王景聽說後大驚,連忙上書柴榮,陳述自己所遇到的問題,自己也是加緊的排兵佈陣。

    王景不知道自己這封奏章,給朝廷帶來多大的風波,幾乎導致此次西征作罷。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abcorn

LV:9 元老

追蹤
  • 986

    主題

  • 920465

    回文

  • 3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