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0章:風之槍(Ⅲ)
羅蘭對傑克和卡夫塔的研究成果非常滿意,決定向父親建議在遠東軍中推廣“風之槍”。
首先這是一種極具潛力的新型單兵武器,性價比超過附魔弓弩太多,而且普通人學習步槍射擊遠比訓練拉弓射箭更容易,便於擴軍備戰;其次,“風之槍”還很適合向民間推廣。
遠東實行的是“預備兵役制”,成年男子都要定期接受兵役訓練,但是民兵無論裝備還是戰術素養都遠不如正規軍,真要是到了迫不得已發動“人民戰爭”的地步,遠東民兵面對帝國精銳騎士……恐怕只能用人命來彌補實力的差距。然而現在有了“風之槍”,雙方的力量對比就發生了微妙的改變,如果連遠東的基層民兵也普遍裝備風之槍,帝國當局就要重新掂量發動東征所要付出的代價了。
當然,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武器。“風之槍”的主要問題在於殺傷力有限,除非直接命中眼睛之類脆弱的要害,否則很難對高階超凡職業者造成威脅。除此之外,“風之槍”的設計思路也無法推廣到大炮的設計領域。
對於一門大炮而言,破壞力是最重要的指標,提高魔晶炮芯的線圈匝數或者激發裝置恆定的電系法術等級,就能很容易地造出口徑更大、射程更遠、威力更強的大炮。倘若用氣步槍的思路製造大炮,那就需要一個龐大無比的氣瓶,很容易成為敵方打擊的目標,一旦氣瓶爆炸,就會對己方陣地造成慘重破壞。更何況為那麼大的氣瓶充氣也是一件麻煩事,小型風元素無法提供足夠的壓縮動力,需要召喚大量超大型乃至巨型風元素聯合工作,充氣機的成本將暴增千百倍,性價比反而大大低於常規魔晶炮。
生產槍械需要專業技術,羅蘭還是按照老規矩,將這筆數額巨大的軍工訂單承包給冰風谷的軍工廠。冰風谷矮人具有鍛造武器的種族天賦,與其他矮人部落相比,他們的傳統天賦更偏向槍炮領域。
遠東陸軍裝備的山炮和野炮都是冰風谷出品,羅蘭剛穿越到瓦雷斯世界的時候,也是在冰風谷第一次接觸到魔晶手槍。遠東建國以來,冰風谷地區憑藉雄厚的技術基礎,完善的軍工產業鏈,再加上豐富的煤鋼資源,迅速發展壯大為遠東地區乃至整個瓦雷斯規模最大的兵工基地之一。
收到羅蘭提供的“風之槍”和魔導充氣機設計圖紙,矮人領主兼槍械工程師布拉圖·鍛鐵親自加入到傑克與卡夫塔的團隊,負責將實驗室中的制槍流程加以簡化,設計出一套適合工廠環境的槍械加工流水線。
從1624年初一直忙到當年5月,布拉圖·鍛鐵終於在冰風谷建立起一所專門生產“風之槍”和專用槍彈以及配套充氣機的工廠,十條生產線同時開工,預計年產“遠東1624式氣步槍”10萬支,軍官專用的“1624式氣手槍”不需要太多,年產1000支也就夠用了。
羅蘭在五月下旬就收到軍工廠量產的第一批氣步槍,陪同父親去靶場實地測試了一下,各項指標與實驗室中的樣品相差無幾。氣步槍售價50金塔勒,每賣出一支,軍工廠能落下5金塔勒的純利,10%的利潤不算高,勝在訂單量大,薄利多銷。
冰風谷矮人不僅擅長造槍,本身也是玩槍的好手。魯道夫決定優先在矮人重步兵師列裝“風之槍”,如果軍工廠的產能還有富餘,接下來就在兩個“獵騎兵師”裝備“風之槍”。
“遠東獵騎兵”其實就是有軍籍在身的“遠東遊俠”,射擊是他們的職業特長,只不過從前慣用的是弓弩和飛刀,如今轉型玩氣步槍,從弓騎兵變成槍騎兵,多少還有點抗拒心理。
就好比一個用慣了機械表的人,你向他推薦電子錶,縱然他承認電子錶不用上弦,相比機械表的確有一定優勢,但是心理上總還有些不情願,並且總能找出種種理由證明他的老式機械表比電子錶這種新鮮玩意兒更可靠,更優秀。
羅蘭簡單計算了一下,冰風谷槍廠每年至少可以提供10萬支氣步槍,滿足正規軍列裝需求的同時還有為數不少富餘,與其讓這些槍支堆在倉庫裡吃灰,不如儘早賣出去回收成本。正如之前他向父親建議的那樣,羅蘭認為向遠東各地的民兵組織推銷“風之槍”是個好辦法。
魯道夫對此頗為遲疑。首先他承認兒子的觀點,向民兵推廣氣步槍,有利於提升國家的動員能力,一旦爆發戰爭,全國各個城鎮鄉村、各行各業接受過預備役訓練的成年男子,換上軍裝、扛起步槍就能上戰場,形成頗為可觀的戰鬥力。但是反過來講,如果全國百萬民兵都持有氣步槍,那就是一股不可小視的民間武裝,倘若這股力量對遠東政府不滿,拿起槍來就能造反,政府出兵鎮壓則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羅蘭對父親的顧慮並不陌生。在他穿越之前的那個世界,對於一國政府要不要“禁槍”的問題爭論不休,堪稱熱度最高的社會話題之一。支持與反對的雙方都能拿出言之成理的證據,然而在羅蘭看來,這個問題並不存在放之四海皆準的答案,需要根據不同的時代和國情背景具體判斷。
在一個人口眾多、城市化程度高且不存在超自然力量的國度,政府作為統治階層的代言機構,有動力也有必要嚴格控制民間人士持有槍械。在這樣的社會裡,人與人都是肉體凡胎,無論政府高官抑或億萬富翁,挨上一槍都會受到生命威脅。至於在平民當中,有槍械在手,對個人破壞力的加成大到無法估量,哪怕職業拳擊手也不敢單挑一個持槍的小學生。出於防止惡性犯罪和維護社會治安考慮,即便無法做到徹底禁槍,至少也應該嚴格控制槍械的販賣與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