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網遊】網遊之全球在線 作者:笙簫劍客 (已完成)

 
daya 2017-4-3 05:05:40 發表於 遊戲競技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357 2762055
daya 發表於 2018-1-6 22:21
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誰比誰更瘋狂


九月七日,京師。

李靖雖然沒採納荀彧的計謀,還是將此事原原本本地上奏朝廷,目的無非就是請朝廷早作準備。

因為蒙古帝國一直沒承認大夏的華夏正統地位,兩國關係一直比較僵,或許李靖也有點擔心,怕日後真要借道,卻被蒙古大軍攔下。

這個難題自然只有上報朝廷,才能得到解決。

吐蕃之戰是大夏這段時間最大之事,無論大小事,都會第一時間報到歐陽朔這。歐陽朔看罷李靖的奏疏,說了一句:「也該探一探蒙古的底了。」

「來人!」

「在!」

「請鴻臚寺卿張儀來一趟。」

「諾!」

稍傾,張儀就趕到御書房,行了一禮:「微臣參見陛下!」

「賜坐!」

待張儀坐下,歐陽朔說道:「愛卿,你派人出使一趟哈拉和林。」

「敢問陛下,可有使命?」

歐陽朔點了點頭,伸出食指,「其一,跟成吉思汗重申一點,蒙古西征期間,帝國不會對蒙古用兵。此承諾,一直有效。」

此話既是承諾,也可看作是威懾。

說起來,蒙古跟波斯兩大帝國之間的戰爭,已經打了小半年,至今還沒分出勝負。根據黑蛇衛亞洲司傳來的情報,蒙古帝國已經打下十二座城池,再往西,就越大莫大阻力,有點難以為繼。

不出意外的話,蒙古應該會於近日撤兵,結束第一次西征。

如果蒙古西征歸來,可就必須要直面大夏威脅。雖然才過去半年時間,中原形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夏一統中原,東起遼金行省,西至西海行省,構築起一條完整的北方防線,陳兵何止百萬之巨,是眼下之蒙古帝國所不能抗衡的存在。

怎麼處理跟蒙古的關係,實則也早已擺上歐陽朔案頭。

有大臣就建議,待吐蕃戰事一結束,朝廷立即兵發蒙古,攻而滅之。如果朝廷全力一戰的話,這並沒有太大困難,當能一戰而勝之。

經過西夏之戰、十月天災以及西征,蒙古大軍從一開始的一百八十萬,銳減到不足一百三十萬,疆域雖然擴大了,實力卻在衰退。

兼且蒙古帝國橫貫東西,幅員遼闊,首尾不能兼顧,就算以蒙古騎兵之速度,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從西面趕到東面支援。

這樣的蒙古,拿什麼跟大夏斗?

打下蒙古不難,難的是打下之後,該如何治理?

蒙古帝國是典型的遊牧文明,兼且幅員遼闊,想要治理好,就必須依仗蒙古人,給予其一定的自治區。

歷史上,但凡能降服遊牧民族的王朝,也僅做到使其稱臣納貢。

在遊戲世界,大夏不可能推翻重來,大肆開墾耕地,硬生生將蒙古扭轉為一個農耕文明。從帝國的需求來看,保留這樣一個大牧場也非常有必要。

如此也就意味著,對蒙古帝國,不好太過用強,如果大夏真的掀起兵鋒,在蒙古草原殺個血流成河,不定哪天才能讓草原緩過氣來。

可不打吧,成吉思汗又是個不願低頭的主。

這就給歐陽朔造成很大的困惑,一時想不到什麼兩全之策,包括張良這些謀士,也沒想到一個穩妥的方案。

故而才拖到現在。

歐陽朔對成吉思汗做出不主動對蒙古出兵的承諾,也有這樣的考量在。

「其二,跟成吉思汗提個要求,讓蒙古帝國在吐蕃之戰期間,無條件向我軍開放窩闊台汗國,隨時可以借道。」

這第二點,就有點盛氣凌人了,張儀眼神就是一凝。

作為使節,如何完美轉達帝國要求,又能在激怒對方的情況下,隨機應變,以巧言令辭,適當給予安撫,達成目的,就非常考驗外交水平了。

歐陽朔本可以說的委婉點,之所以沒有委婉,就是想好好試探一下成吉思汗,看一看這位草原霸主是準備一根筋跟大夏剛到底呢,還是能認清現實,給彼此一個緩衝、協商的餘地。

可以說,成吉思汗在此事上的態度,某種程度而言,決定了大夏未來對蒙古帝國將採取何種策略。

正是如此,派去的時節要求就更高,必須能察言觀色,洞察成吉思汗這位蓋世梟雄的真正心思,不要被對方給矇蔽了。

如果成吉思汗已是非常不滿,只是表達的很隱晦,甚至還面帶笑容,使節被其糊弄的話,可是會給帝國帶來巨大災難。

張儀聽罷,沒有猶豫,當即說道:「既如此,微臣就親自跑一趟。」

「那就辛苦愛卿了。」歐陽朔也正是這個意思,笑道:「愛卿此去,給成吉思汗帶點禮物去,豐厚一點也沒關係,以示友好。另外,愛卿也可藉著出使的機會,好好觀察一下哈拉和林。朕的意思,愛卿可明白?」

「微臣明白!」

張儀何等聰明,自然是一點就透。

…………

大夏跟蒙古帝國並未建交,自然也沒有開通傳送陣。

張儀此番出使,要先傳送至邯鄲城,再經邯鄲,由北疆軍派出護衛,一路北上,順利的話,至少也要五六天才能抵達哈拉和林。

在此期間,吐蕃戰場並未停戰,甚至廝殺得更加慘烈。

大夏四路大軍在各自攻下一城之後,終於有了一個穩固的前進基地,越來越多的將士適應了高原反應,可以正常作戰。

如此,就給了四路大軍統帥以更大的自信跟勇氣。

四路大軍第一輪競技,秦軍風光無二,唐軍集體蒙羞,巨大的反差,越發刺激了彼此的競爭,互相較勁,要爭著拿下第二座,乃至第三座城池。

尤其是唐軍,此番由程咬金跟尉遲敬德各率一部,同時攻打兩城,就是要一雪前恥,奪回失去的榮耀。

唐軍拚命,其他三路自然也無鬆懈之理。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整個戰場呈現出一副八方來戰,烽火四起的熱鬧景象,每時每刻,大夏軍不是在行軍途中,就是在攻城。

如此激烈的大戰,也對後勤保障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如果不是有曾國藩跟杜如晦親自督導各方,糧草怕是就要無以為繼了。就算如此,前線的瘋狂,也讓兩位大臣叫苦不迭。

但就算再辛苦,他們也不敢有絲毫抱怨。

前線將士用力,捨命一戰,爭著打頭陣,這是多少帝王夢寐以求的場面啊,誰敢在這種時候,拖了大軍的後腿?

真要那樣做了,陛下斥責是小,甚至可能降罪。

兩位大臣無奈,只能將壓力層層傳導,由他們二人,傳遞到總督跟集團軍統領一級,再一一往下傳導,一直到最底層的運糧隊。

這一下,可苦了數百萬的勞役跟軍士。

從高空俯瞰,整個大夏的西部,由無數官道織就的脈絡上,到處可見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運糧車,絡繹不絕,向吐蕃匯聚而去。

那個場面,著實狀況,怕是千年都難得一見。

大夏軍拚命,阿育王可也不服氣呢。在得知一週之內,邊境接連淪陷四座城池之後,心高氣傲的阿育王沒有猶豫,直接將預備的五十萬禁軍派進吐蕃。

於此同時,跟大夏一樣,阿育王也下達了全國動員令,徵集數百萬勞役,為大軍運送糧草,送到吐蕃地界。

兩大王朝都在卯足力氣,誰也不服誰。

就在此時,阿育王朝的瘋狂行徑,終於讓同處天竺的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坐不住了,開始秘密會面。
daya 發表於 2018-1-7 19:56
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颶風過崗,伏草惟存


九月十日晚上,孔雀王迪拉瓦主動聯繫上笈多王阿克巴。天竺區的兩大巨頭,同時也是死對頭,罕見地展開了一次秘密對話。

「阿育王正在吐蕃跟大夏火拚,你怎麼看?」迪拉瓦問。

「看戲唄,還能怎樣。」

「你就不想做點什麼?」

阿巴克裝作聽不懂,笑道:「我很懶,不想動。」

「信你才怪!」孔雀王在心中吐槽不已,知道他不主動揭牌,對方是不會接招的,「我說,我們也別繞彎子了,直說吧,這可是打擊阿育王朝的絕佳機會,甚至是唯一的機會,你不會真的無動於衷吧?」

「你想怎樣?」阿巴克穩坐釣魚台。

孔雀王也不介意了,「簡單,等他們打得兩敗俱傷,你我聯手,共同出兵,擊敗阿育王朝,平分天下。」

阿巴克這才點了點頭。

兩人都有自知之明,知道就算阿育王朝在吐蕃戰場受挫,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是兩大王朝能單獨抗衡的。

聯手是必然選擇。

「怎麼聯手?」阿巴克問。

「很簡單,我們提前約定一個邊界,大家以此為界線,分割南北,各不干涉,如何?」雖然聯手,兩家的信任也是有限的,提前分好蛋糕就很有必要了。

「這個不錯,我同意了。」阿巴克很爽快,跟著問了最後一個問題,「那麼,王城德里,該怎麼分,總不能一人一半吧。」

這就敏感了。

論重要性,德里的價值佔整個阿育王朝四分之一以上。

孔雀王說道:「誰先打下,就算誰的。」

「好,就這麼定了!」

兩大巨頭掛斷通訊,暗地裡分割了阿育王朝,至於具體的邊界線跟合作細節,自然有下面的大臣負責協商。

他們要做的,就是提前做好戰爭準備。

兩人也根本沒談什麼道義、正義之類的玩意兒,在荒野,本就是成王敗寇,侵吞吐蕃是阿育王的選擇。

選擇,自然就得承擔代價。

至於說聯手攻打大夏,別逗了,眼下之大夏強大的讓人發寒,大夏不打他們就要燒高香了,哪裡有膽子主動進攻。

…………

九月十二日,張儀一行抵達哈拉和林。

蒙古西征,大夏沒藉機搗亂,這個情,成吉思汗是必須要承的。

因此,在張儀一行剛出現在草原上時,成吉思汗就派出大將哲別,率領一萬親衛軍,沿途護衛,給予了張儀一行極高的待遇。

到了哈拉和林,使節團同樣受到熱情款待,蒙古帝國丞相耶律楚材代表成吉思汗,趕到城門迎接,給足了面子。

耶律楚材出身契丹貴族,早年在金國,官至左右司員外郎。

蒙古軍攻佔金中都時,成吉思汗收耶律楚材為臣。耶律楚材以儒家治國之道提出和制定了各種施政方略,為蒙古帝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耶律楚材先後輔弼成吉思汗父子三十餘年,擔任中書令十四年之久,他對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產生深遠影響,採取的各種措施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礎。

如此才幹跟貢獻,也讓耶律楚材得以躋身華夏十大名相之列,跟李斯、蕭何、房玄齡、狄仁傑、曾國藩等一干名臣同列。

張儀也不含糊,入住使館之後,立即獻上一箱箱禮物,都是中原特產,比如景德鎮瓷器、江南絲綢、茶葉、美酒等等,無一不是極品。

成吉思汗見了,臉色不錯,可等張儀獻上國書,成吉思汗看罷,臉色一下就沉了下來,面對國書中不客氣的措辭,顯然沒有準備。

「貴國提出的要求,是否太過分了?」成吉思汗這麼問,本身就底氣不足。

張儀聞言,乾脆利落地回道:「我朝乃華夏正統,天下共主,貴國向我朝臨時開放道路,是應盡之義務,何來過分之說?」

「天下共主?我可沒承認。」

張儀就是一笑,道:「這正是我家陛下要問的,可汗現在可願承認?」

空氣在一瞬間凝固。

成吉思汗眼中光芒閃爍,「如果我說不呢?」

「很簡單,為維護天下共主之地位,唯有在戰場上決一勝負了。」張儀也不含糊,擱以前,大夏可能沒此底氣,現在卻是說的鏗鏘有力。

成吉思汗氣結,卻不敢真的耍狠。

「這麼說,貴使此番前來,是下戰書來了。」成吉思汗語氣冷淡。

張儀又是一笑,「是不是戰書,全憑可汗決斷。如果可以,我朝並不願跟貴國兵戎相見,最好能通過談判解決問題。」

「怎麼談?」

「那得看可汗有沒有誠意談了。」張儀心中就是一定。

成吉思汗已經平靜下來,事實上,歐陽朔在想著如何處置蒙古帝國,成吉思汗作為一代雄主,又何曾沒想過類似的問題。

看中原大戰,秦皇漢武,唐宗宋武,一個自刎,一個被刺殺,一個歸隱,一個被篡位軟禁,結局都淒慘無比。

成吉思汗雖然自負,卻也不會認為,他會比這四位帝王還厲害。對他們,大夏都能下狠手,沒理由說會心慈手軟,獨獨放過他一個。

想要得善終,有時候,該服軟,就得服軟。硬剛到底,對己,對族人,都沒什麼好處。

可就算要服軟,成吉思汗也需要一個台階,否則的話,那就太沒面子了。張儀此來,一是試探,二則也正是給成吉思汗送台階來了。

「此事事關重大,容我好好想想。」

成吉思汗很知趣,點到為止,沒有過分拿捏。

張儀點了點頭,起身告辭。

…………

等到張儀離開,成吉思汗這才嘆了一口氣,「該來的,總是要來。」

一側的耶律楚材聽了,勸諫說道:「可汗,大夏一統華夏之勢,誰也無法阻擋。為了驅逐阿育王朝,他們不惜起兩百萬大軍,可見決心之堅定。」

「這我也知道,只是不甘心啊。」成吉思汗嘆氣。

「颶風過崗,伏草惟存。」耶律楚材安慰說道,「這荒野,終究還是異人的天下,此乃天命,誰也無法逆轉。與其魚死網破,不如跟大夏和談,以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條件,實現平穩交接。」

成吉思汗問:「丞相以為,該提什麼樣的條件?」

「最好的結果,當然是認大夏為宗主國。只是微臣擔心,大夏可能不會滿足於此,可汗還要做好心理準備才是。」耶律楚材說道。

成吉思汗搖頭,「什麼心理準備?不過是退位罷了。」

耶律楚材默然,良久,方才小心翼翼地說道:「以可汗在蒙古之威望,怕是很難讓夏皇安心。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皇子之中,擇一人傳位。」

「這也是那幾位中原皇帝的常規做法。」耶律楚材補充道。

成吉思汗問:「丞相以為,哪位皇子可擔此重任?」

這就有點為難耶律楚材了,吶吶說道:「此可汗之家事,微臣不敢妄言。」

耶律楚材不說,成吉思汗卻自顧說上了,「諸子當中能繼承可汗之位者,唯窩闊台跟拖雷兩人,一文,一武。無論由誰繼位,都可能引發他們兄弟內部的不和。這怕也是大夏樂意看到的,既然如此,就交給大夏決定吧。」

耶律楚材一怔,問道:「可汗這是同意,跟大夏談判了?」

成吉思汗點了點頭,「談吧,除此之外,已別無他法。具體談判,就由丞相負責,希望能談出個好結果來。」

「可汗放心,微臣定竭盡所能。」耶律楚材抱拳。

成吉思汗聞言,沒什麼激動表情,只是疲憊地擺了擺手。這位叱咤風雲的老人,在強敵面前,已是身心俱疲,沒了鬥志。

蒼鷹可以翱翔藍天,卻鬥不過藍天。

成吉思汗就是草原雄鷹,而大夏就是天,蓋在蒙古帝國頭頂,是絕無法抗衡的存在,拿什麼去斗呢?

現在,成吉思汗開始有點理解,秦始皇自刎時的心境了。

「微臣告退!」

耶律楚材見此,識趣地告辭離開。
daya 發表於 2018-1-9 00:28
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驚天大八卦


張儀出使,撬動了蒙古帝國,讓歐陽朔很是滿意,指示張儀,在哈拉和林再待一段時間,跟耶律楚材展開首次洽商,互探虛實。

如果談判結果讓人滿意,大夏就將組建正是的談判團隊。

《孫子兵法》有云:「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最高境界。

從滅四國聯盟,到壓服蒙古帝國,大夏都在踐行該思想。

…………

蓋亞七年的上半年,除非洲大陸跟南美洲,其餘地方大體還算風平浪靜,尤其是歐洲大陸,六大王朝格局已定,再無戰事。

除了介入西非,歐洲王朝不約而同地加強了內政建設,尤其是藉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東風,在暗中積蓄力量,為將來的大變局做準備。

平靜之中,歐洲諸王朝也各有煩惱。

…………

鋼鐸王朝,艾維克堡。

一身戎裝的安妮走進王宮,沿途僕役見了,無不躬身問好:「公主殿下!」安妮卻面無表情,隱隱能看出一絲疲態。

走到哥哥威廉的辦公室,更是直接癱坐在椅子上。

對面的威廉見了,憐惜說道:「前線戰事不順利吧?」

安妮點了點頭,苦澀說道:「尼日利亞怕是打不下來了,哥哥,對不起。」

威廉擺了擺手,「這不是你的錯。」

兄妹二人對視一眼,都能看到對方眼中的苦澀跟失落。

尼日利亞處於西非東南部,非洲幾內亞灣西岸的頂點,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玩家總數達一千五百萬之巨,佔非洲玩家總數的16%。

尼日利亞更是非洲能源資源大國,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產和出口大國,已探明76種礦產中,有34種具備商業開採價值。

更重要的是,歷史上尼日利亞曾經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

在歐洲諸王朝準備瓜分西非時,威廉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尼日利亞作為攻擊對象,只要拿下尼日利亞,鋼鐸王朝就算在西非站穩腳跟。

可事實證明,他還是高估了王的實力,低估了尼日利亞。

遊戲中,鋼鐸王朝玩家不過五百萬之數,剛好是尼日利亞的三分之一,想要攻下尼日利亞,到有點蛇吞象的感覺。

歷史上,大英帝國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紀初達到鼎盛,領土約3367萬平方千米,覆蓋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成為世界歷史上跨度最廣、面積最大的國家。

曾經僅僅數千人,就敢發動對清王朝的鴉片戰爭。

由於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被形容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二個「日不落帝國」。

彼時的大英帝國,憑藉的是工業革命跟無敵海軍。

但是在遊戲世界,蓋亞對人口大國跟疆域大國,是有一定偏愛的。雖然在前期,艾維克堡憑藉工業革命的基因,率先研發出蒸汽機,取得過一定優勢,但在全球技術擴張的大背景下,這樣的優勢並不能確立霸權。

尤其是在全球海上霸權被大夏牢牢掌控的情況下,鋼鐸王朝就更無甚作為。因為是島國,遠離歐洲大陸本土,甚至錯過了侵吞歐洲小國的盛宴。

在歐洲六大王朝中,鋼鐸王朝只比得過高盧王朝,屬於墊底的存在。曾經輝煌的日不落帝國,現在只能龜縮在本土島上,苟延殘喘。

這樣的結果,當然無法讓威廉滿意。

可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要不,跟西班牙或者高盧組建聯軍,一共攻打尼日利亞?」安妮建議。

威廉堅決搖頭,「別看我們同屬一個陣營,可他們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真要組建聯軍,這蛋糕要怎麼分?」

還有一句話威廉沒有說出口,如果連攻打尼日利亞都要求助組織,那也太沒面子了,威廉的自尊心根本接受不了。

「而且現在西非還有其他目標,他們何必捨近求遠。」威廉補充說道。

安妮問道:「那該怎麼辦,撤軍嗎?」

威廉點頭,「撤吧,既然打不下,就不要勉強,免得白白消耗軍力。我們還是老老實實守住本土,經營內政吧。至於西非,我們不爭了。」

安妮眼神瞬間黯淡下來,她可是被譽為王朝女戰神。

見此,威廉安慰說道:「你也不要感到可惜。別看他們現在搶地盤搶的正歡,真正殘酷的戰爭還沒開始呢。」

「哥哥你是說大夏?」安妮一點就透。

「不錯。你都知道了吧,大夏在東非,短短半年時間就攻克九國,戰無不勝,簡直讓人膽寒。他們現在止戈,可不是說就滿足於現狀,而是在抓緊時間消化現有領土,等到消化完畢,就有好戲看了。」

說到這,威廉就嘆了一口氣,「有時候,還真羨慕那傢伙啊。」

四年前,歐陽朔率領遠洋艦隊抵達艾維克堡時,威廉當時也沒覺得,兩大領地有什麼差距。

四年過去,兩者已是天差地別。

威廉似乎看到,大夏橫掃非洲大陸的情景,越發堅定了退出西非的心思。

安妮卻有不同看法,皺眉說道:「哥哥,荒野不比現實,殘酷無比,爭霸之路更是不進則退。我們現在退縮,未來可能連本土都守不住。」

「遠的不說,日耳曼王朝就對我們虎視眈眈呢。」

在西非的擴張,日耳曼王朝就是最積極的一個。

因為佔據歐洲腹地,在兼併諸國之後,日耳曼王朝足足有兩千萬玩家,王朝軍隊接近三百萬之巨,國力強盛無比。

日耳曼王朝,扛起了湛藍徽章在歐洲大陸的大旗。

在夯實內政的同時,日耳曼王朝左右開弓,北上征服北歐諸國,南下進擊西非大陸,是歐洲最活躍的王朝之一。

兩大王朝隔海相望,歷史上更是打過兩次大戰,再次交鋒,不是沒可能。

威廉搖頭,笑著說道:「日耳曼王朝周圍強敵環視,想要攻打我們,還是先解決周邊的高盧王朝、凱撒王朝跟羅曼諾夫王朝吧。」

「而且組織內部已經有人提議,看能否在適當的時候,集合我們五大王朝之力,一起圍攻日耳曼王朝,將其趕出歐洲大陸。」為了使妹妹信服,威廉不惜拋出一個驚天大八卦,「如果計畫成功,整個歐洲大陸就將是組織的天下,我們只要守住本土,以家族在組織的地位,就可高枕無憂。」

安妮聽了,這才若有所思。

就算這樣,安妮還是有些不甘心,「我們在尼日利亞已經打了這麼久,就這樣撤軍,實在得不償失。要不……」

安妮小心翼翼地看了哥哥一樣,道:「要不,我們悄悄向大夏求援,讓他們助我們一臂之力,拿下尼日利亞。哥哥不是跟他還保持有聯絡嗎?!」

「千萬別!」

威廉態度很堅決,「你就別打這鬼主意了,你該知道背棄組織的下場。如果此事被組織察覺,未來我們還要不要在歐洲大陸立足了?」

「事情做隱秘一點,怕什麼。」安妮還真是天不怕地不怕。

「不行,想都別想。」威廉深深望了一眼妹妹,說道:「明天開始,你還是休息一段時間吧,撤軍之事就不用操心了。」

「哥哥!」安妮大急。

威廉不容置疑:「就這樣,你下去吧!」

安妮見了,氣呼呼離開。

威廉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你哪知道,這裡面的水到底有多深啊。」
daya 發表於 2018-1-9 00:29
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榨乾最後一絲戰爭潛能


高盧王朝,維克城。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隨著西班牙王朝強勢崛起,高盧王朝已經成為歐洲六大王朝中最墊底的存在。

因此,亨利的煩惱不比威廉小。

高盧王朝雖然擁有六百萬玩家,比鋼鐸王朝還多一百萬,但是在西非的軍事行動同樣磕磕絆絆,目前為止,也只攻下一個小國利比里亞。

這樣的戰果對高盧王朝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並不足以改變什麼。

這還不是讓亨利頭疼的。

最讓亨利擔心的,是高盧王朝糟糕的地緣位置。

西南,高盧王朝跟西班牙王朝以比利牛斯山脈為界,東南跟凱撒王朝以阿爾卑斯山脈為界,有高山阻隔,兼且同屬一個陣營,因而相安無事。

偏偏在東北方位,高盧王朝跟日耳曼王朝同屬北歐平原,一望無際的廣闊平原,根本無法給高盧王朝帶來一絲的戰略緩衝。

一旦白銀之手要圍剿日耳曼王朝,高盧王朝就首當其衝。

這就很被動了。

亨利才不相信組織的鬼話,說什麼能一戰而定。

日耳曼王朝可不是軟柿子,真要面臨五大王朝圍剿,勢必要做殊死一搏。實力墊底,又無天險可守的高盧王朝,可不就最佳攻擊對象。

那樣一來,組織是獲益了,高盧王朝卻未必能保得住。

因此,在日耳曼王朝積極向外擴張的同時,亨利是寢食難安,偏偏限於地緣格局,他又無力改變什麼,只能靜待大戰的來臨。

亨利期待著,能有一個轉機。

…………

九月十五日,京師。

歐陽朔暫時還無暇顧及歐洲大陸,到是前日帝塵上了一封奏章,說已抵達歐洲,不日就將一一拜訪六大王朝。

對此,歐陽朔也沒抱太大指望。

想要撕開兩大組織的口子,歐陽朔還需要一個契機。

倒是張儀跟蒙古帝國的第一輪洽商,讓歐陽朔有點失望,成吉思汗答應大夏軍借道窩闊台汗國之事,卻怎麼也不願放下身段,歸降大夏。

談判就此僵持下來。

歐陽朔也很乾脆,直接召回張儀,言明:「機會只有一次,蒙古帝國下次要談,就得派人來京師談了。」

最讓歐陽朔牽掛的,自然還是吐蕃戰事。

連日來,大夏四路大軍不計犧牲,拚死一戰,不斷攻城拔寨,已經翦除吐蕃的第一道防線,獲得一個穩定的前進基地。

兩百萬大夏軍,終於悉數踏上吐蕃土地。

於此同時,阿育王朝五十萬禁軍,連同海量糧草物資也陸續運抵吐蕃,兩大王朝之間的這場世紀大戰,這才算全面開戰。

近四百萬大軍,將在廣袤的青藏高原展開一場場殊死搏殺。此一戰,堵上了大夏皇朝跟阿育王朝兩國之國運,無論哪一方,都承受不住失敗的代價。

可因為出發點不同,雙方的態度又有不同。

阿育王朝是要守住吐蕃,捍衛榮耀,因此打的比較保守,以退敵為上。相反,大夏本就是打著消耗雙方兵力的殘酷目的,打的非常激進。

一攻一守,效果自然就不一樣。

在李靖的統一指揮下,在四路大軍統帥以及諸位將領的調配下,兩百萬大軍組成一條黑線,由東向西,不斷推進。

無論擋在他們面前的敵人是多是少,都無所畏懼。

因為打的太過激烈,被大夏軍攻下之城池,基本都是滿目蒼夷,有的甚至被火炮轟成廢墟,狼煙四起。

阿育王朝同樣狠心,除了從本土運來糧草,為了節約成本,更是在吐蕃刮地三尺,整的吐蕃上下,怨聲載道。

九月二十日,一支吐蕃降軍企圖反叛,奈何謀事不密,被阿育王朝大軍提前獲知,反而中了阿育王朝的圈套,五萬將士悉數被殺。

五萬顆頭顱被壘成一座超級京觀,堆在邏些城郊外,讓人觀瞻。

消息一出,震動了整個吐蕃。

阿育王得到消息,說了一句:「吐蕃異類,不知天恩,該殺!」

一不作二不休,阿育王乾脆下令,將吐蕃王室屠戮一空,整個吐蕃實施軍管,但凡是青壯年都被強制徵召,或是協助守城,或是被徵調去運輸糧草。

如此瘋狂行徑,將吐蕃化作煉獄。

手段瘋狂,並不代表阿育王沒腦子,從大夏軍的態度,他已經窺見,這場大戰對阿育王朝的意義,早已超出吐蕃這一個範疇。

如果不能打贏此戰,阿育王朝將再無立足之地。

阿育王甚至擔心,大夏一旦取勝,會乘勝追擊,直接殺到阿育王朝本土,與其如此,還不如禦敵於國門之外。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吐蕃百姓的生死,又何足道哉。

「一切都是為戰爭服務,只要打贏此戰,就是將吐蕃百姓悉數變為奴隸,他們也反抗不得。如果打不贏,更是一切休提。」阿育王如是說。

為此,阿育王不惜揮動屠刀,壓榨出吐蕃的最後一絲戰爭潛能。

阿育王的鐵血手段,立即收到效果。

在後勤補給順暢的情況下,前線的阿育王朝大軍士氣大振,聚城而守,憑藉地利之便,跟大夏軍打的難分難解。

每攻破一城,大夏軍就要付出慘重代價。

為了不影響軍心,四路大軍統帥只能採取輪換制,以軍團為單位,將部隊一支接一支地派上戰場,就當是練兵。

以右翼秦軍為例,設五個正規軍團,剩下的十五萬就是預備隊。

何為預備隊?

就是當軍團出現戰損時,直接從預備隊補充兵員,次日就能恢復滿編。如此,既能保證軍團一直處於滿編狀態,又不因傷亡過大,而出現士氣低落。

此舉果然奏效。

當天負責攻城的軍團,將士們雖然感到身邊的同伴不斷有人陣亡,晚上回到營地,卻從沒覺得營地空蕩蕩,感覺就像沒死多少人一樣。

雖然是錯覺,卻很能撫慰人心。

如此一來,次日一早,將士們又能重新抖擻精神,帶著新來的同伴,幹勁十足地殺向戰場。

在鐵與火的淬煉下,能一直不死的,就是真正的精銳。

這很殘酷,卻是真實的戰場。

事實上,如果從全局來看,只會感到更加殘酷。

還是以右翼軍為例,到九月底,經過近一個月的鏖戰,秦軍的十五萬預備隊,已經十不存一,基本消耗一空,可見戰爭之慘烈。

這還是秦軍精銳,其餘幾路更是不堪。尤其是中護軍,本身只有三十八萬人,只夠整編出四個正規軍團,剩下的十萬人充當預備隊。

到了九月二十五日,中護軍的十萬預備隊就被消耗殆盡。

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在十月一日,大夏左翼軍、中護軍以及中路軍三路大軍,終於打到邏些城下,勝利會師。
daya 發表於 2018-1-9 00:29
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流言可殺人


蓋亞七年十月二日,成都,西北戰區統帥部。

一月鏖戰,大夏軍折損五十餘萬,斬敵六十餘萬,俘虜近二十萬,耗費糧草物資無數。戰俘之中,基本都是原吐蕃大軍。

如此戰果,也從側面印證了賈詡的「絞肉機計畫」,名副其實。

對攻城方而言,這樣的戰果已經非常了不起了,畢竟交戰雙方均以王城禁軍為主,戰力上並無明顯差距。

大夏軍強就強在,有一批名將,這是缺乏歷史底蘊的天竺比之不及的。

天竺雖說也是文明古國之一,但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孔雀王朝時期,往後都是被外族征服,乃至被長期殖民的歷史,一直到現代文明的誕生。

僅英國在天竺的殖民統治,就長達兩個世紀之久。

隨著左翼軍、中護軍以及中路軍在邏些城外會師,吐蕃之戰正式轉入第二階梯,西北戰區統帥李靖發佈了一系列軍令。

著中護軍配合中路軍,正式攻打邏些城。

左翼軍跟右翼軍則繼續西進,兩翼齊飛,殺進邏些城後方,截斷阿育王朝對邏些城的支援,務必在一個月之內,攻克邏些城。

作為原吐蕃王城,邏些城是青藏高原唯一拿得出手的堅城,城池堅固,佔地極廣,也是阿育王朝大軍的中樞之地跟糧草基地。

一旦攻破邏些城,就基本宣告,此戰大夏贏了一半。

不用過多描述,雙方都深知,必須要以邏些城為焦點,展開一場大決戰。

為此,李靖更是親自敦促後勤,將大量火炮跟攻城器械,突破艱難險阻,一定要在最短時間內運抵前線,協助大軍攻城。

正在李靖思考前線戰局時,軍師荀彧再次走了進來。

前番荀彧建議繞道窩闊台汗國,迂迴到敵軍後方,襲擊敵軍糧道,被李靖拒絕。隨著戰事推進,荀彧又提了兩次,均遭到拒絕。

正所謂,事不過三。

荀彧是個絕頂聰明之人,更知道統帥李靖決不是蠢人,既然鐵了心要剛正面,就一定有其他意圖在裡面,而且朝廷也沒過問,就更印證了荀彧的猜測。

如此,荀彧就不再提及此事。

不曾想,這次荀彧剛一走進房間,李靖就笑著說道:「軍師,你之前提的迂迴襲擊敵軍糧道之計,可以實施下去了。」

「可是時機到了?」荀彧問。

李靖點頭,「正是。敵軍已經被消滅近一半,眼下我軍圍困邏些城,一旦切斷敵軍糧道,敵人的百萬大軍,就如甕中之鱉。」

荀彧點頭。

…………

吐蕃,安多城。

這是右翼軍攻下的第一座城池,也是右翼軍指揮部所在地。

因為通訊便利,戰區統帥部的軍令很快就傳到右翼軍統領王翦手上,要求右翼軍調撥一個軍團的精騎,繞道窩闊台汗國,襲擊敵軍糧道。

考慮到秦軍對此地不熟,經統帥部協調,在窩闊台汗國境內,將由蒙古帝國派出嚮導;等再次殺進吐蕃,則由山海衛密探引路。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作戰細節。

王翦看罷,對戰區統帥部的策劃能力,乃至對李靖本人,都有了一個清晰認知,論軍中分工之細,作戰安排之科學,秦軍確實比之不及。

「能一統中原,絕非偶然啊。」

王翦有些感慨,首次對大夏,對朝廷,有了一定的認同。

「來人!」

「在!」

「叫王賁來。」

「諾!」

如此艱巨的任務,王翦自然一下就想到,要讓兒子王賁出征。換做其他將領,王翦還真不放心,此番出征,要深入敵後,可是要隨機應變。

事情也湊巧,王賁昨日剛率部從前線撤下休整。

很快,王賁就趕到營帳,行了一禮:「父帥!」連日的征戰,王賁皮膚都變得黝黑不少,卻更具秦人的陽剛之氣。

因為幾次身先士卒,王賁臉上更是有兩道傷疤,更顯男兒氣概。

「你看看這個。」

王翦將剛收到的軍令遞了過去。

王賁接過一看,臉色一喜,道:「父帥,讓我去吧!」

「再休整一天,後天出發,路上小心。」王翦也不廢話,只最後一句,稍稍暴露了這位老將,對兒子安全的感懷。

王賁是王翦一手調教出來的名將,父子二人秉性很是相似。只是現身荒野的王賁年輕,不可避免還帶著一絲年輕人的鋒芒跟銳氣。

歷史上,父子二人可都是功成身退,在大秦帝國建立之後,就退出政治舞台,徹底消失在朝廷視野之中,讓蒙恬獨領風騷。

直到秦朝末年,王賁的兒子王離,才再次現身。

「父帥放心!」

王賁心中一暖。

父子二人在營帳中,就著地圖,詳細商議起行軍路線來。

…………

天竺,阿育王朝,德里城。

這段時間,阿育王的心情很糟糕,他完全沒想到,在吐蕃戰場先後投入一百五十萬大軍,耗費糧草物資無數,還是無法阻擋大夏軍的推進。

前線每丟掉一座城池,阿育王的心情就陰鬱一分。

面對如此糟糕的戰局,阿育王甚至起了親征的打算,只是在朝中大臣們的死死阻攔下,阿育王這才作罷。

用大臣們的話來說,「不是前線將士不拚命,而是敵軍實在太強悍。」

直到此時,阿育王才真正認識到,大夏之強悍,確實非阿育王朝所能比擬。別的不說,僅在糧草物資的供給上,阿育王朝佔盡天時地利,依然趕不上大夏。阿育王簡直想像不出,大夏軍民是如何翻山越嶺,將糧食運到前線的。

在大夏軍圍困邏些城之後,阿育王有點打退堂鼓了。

阿育王不是傻瓜,也不是純粹的戰士,不會真的為了捍衛榮譽,置王朝前途命運於不顧,將有生力量白白消耗在吐蕃戰場。

眼下之吐蕃,經過連番大戰,且不說能否守住,就算守住,也是一個廢墟。除了榮譽,對阿育王朝而言,吐蕃已經不具備任何實際價值。

可就在此時,天竺民間突然流傳起一個「謠言」,說:「阿育王被大夏打怕了,嚇得夜不能寐。不出一週,必定狼狽撤軍,丟盔棄甲。」

謠言還有很多版本,無一不是嘲諷阿育王的。

更讓人心驚的是,這些流言似乎在一夜之間,就在阿育王朝全境傳遍開來,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全部知道了。

很顯然,流言傳播的背後,有別有用心之人在推動。

甚至於說,流言本身就是他們炮製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不想讓阿育王朝從吐蕃撤軍。

阿育王雖然識破敵人的陰謀,卻又不得不中套。

因為流言傳遍的實在太快,太普遍了,已經成功激起了阿育王朝百姓的同仇敵愾之心,如果王朝此時從吐蕃撤軍,必將盡失民心。
daya 發表於 2018-1-9 23:24
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史上最強裁軍方案


一場流言風暴,將阿育王逼到懸崖邊上。

在這種輿論氛圍下,阿育王不僅不能從吐蕃撤軍,還要想辦法守住吐蕃,最起碼也要跟大夏達成某種協議,給本國百姓以交待。

否則的話,風波絕無法平息。

此次流言風暴的始作俑者,正是孔雀王跟笈多王,他們已經在暗中謀劃,待吐蕃之戰一結束,就合攻阿育王朝。

如此,又怎會讓阿育王朝輕易從吐蕃撤軍。

只有阿育王朝在吐蕃損兵折將,元氣大傷,他們才有獲勝的機會。

過程中,黑蛇衛亞洲司駐天竺的密探,也跟著推波助瀾,在三方勢力的共同努力下,才在最短時間內,將流言迅速發酵。

思考再三,阿育王一咬牙,決定再向吐蕃增兵五十萬,同時下令邏些城駐軍,務必堅守到援軍抵達。

能守住邏些城自然最好,就算守不住,阿育王也希望通過這五十萬大軍的接應,將大部分軍隊順利撤回國內。

只要軍隊在,阿育王就無所畏懼。

於此同時,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百姓期望,阿育王下令,出征的五十萬大軍喬裝一番,跟運輸糧草的隊伍混在一起,悄悄進入吐蕃。

阿育王是擔心,一旦被百姓知道,王朝投入兩百萬大軍,還保不住一個吐蕃,實在有損王朝威望,故而才低調行軍。

…………

十月五日,京師。

阿育王先是在吐蕃實施殘酷的軍管,視吐蕃百姓如牛羊,肆意壓榨;跟著國內又陷入輿論風波,騎虎難下,顯示天竺內部暗流湧動。

歐陽朔只能感慨,真是天助大夏。

有此兩點,賈詡制定的「絞肉機計畫」基本就能夠實現,甚至因為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的「積極」配合,說不定還能收到奇效。

前線有捷報,朝廷這邊關於裁軍方案也有了進展。

軍機處、樞密院以及資政閣三方,聯合制定的大夏史上最大規模裁軍方案,同時也是最徹底的一次軍改方案,已經基本成型。

只待歐陽朔審核通過,就能開啟。

此番裁軍,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減少軍團一級編制,而是將軍團從七萬人規模,一律裁撤至五萬人,減員兩萬。

這就非常厲害了。

包括禁衛軍在內,大夏軍共計十九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下瞎五個軍團,再加上瀛洲兵團跟南美兵團,合計九十九個軍團。

每個軍團減員兩萬,意味著要一次性裁撤一百九十八萬大軍,裁軍比例高達28.6%,超過四分之一。

意味著每四名將士中,就有一人要退役。

裁軍之後,大夏軍將由高峰時的六百九十三萬人,縮編至四百九十五萬。

當然,裁軍不是簡單的減員,要實現軍團從七萬人編制向五萬人編制的轉變,改革的是整個軍隊編制架構,進行了一次徹底的重塑。

裁軍之前,大夏軍以十人為火,十火為隊,五隊為營,五營為旅;五旅為師團,配千人直屬大隊;五師團為軍團,配直屬旅。

裁軍之後,大夏軍仍以十人為火,設火長,所不同者就是由十火一隊改為五火一隊,共五十人,設隊正。

如此編制,是有科學依據的。

隊正作為軍中基層軍官,一次性管轄十火,有點超限,而且容易造成隊正跟營正之間管轄權的不平衡,形成頭輕腳重的格局。

除此之外,就是對隊一級的職能進行科學細分,根據任務、裝備和編成,區分為步兵隊、騎兵隊、火槍手隊、炮兵隊、戰機隊、工兵隊、偵查隊、修理隊、輜重隊、炊事隊以及醫療隊。

簡而言之,就是在隊一級,基本涵蓋了大夏軍所有的戰鬥兵種跟輔佐兵種,完備程度已經跟現代軍隊相差無幾。

如此編制,好處有二。

其一,為多兵種聯合作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舉例而言,軍改之後,大夏軍在營一級,就能實現長槍兵、騎兵跟火槍手三大不同兵種之間的聯合作戰,讓戰鬥模式變得更加靈活高效。

每一種兵種都有優缺點,聯合作戰就是取長補短,將這種聯合作戰模式越往下沉,就越能提升軍隊的戰鬥力。

以往那種整個師團,乃至整個軍團都是單一兵種的編制模式,在新兵種不斷湧現的今天,顯然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戰爭需求,注定只能被淘汰。

當然,這無法一蹴而就。

兵種之間如何聯合,如何搭配,如何指揮,如何解決後勤保障等現實問題,還要在此輪軍改之後,由諸集團軍在訓練跟實戰中不斷探索。

一旦運作成熟,大夏軍就將再上一個新台階。

其二,將後勤保障下沉,極大地提升了軍隊的續航能力跟靈活性。

軍改之前,師團一級配備的千人直屬大隊,以及軍團一級配備的直屬旅,其實就是經白起提議,配備的工兵、輜重兵以及醫療兵等輔助兵種。

師團往下,就沒有單獨的輔助兵種。

這在之前,大夏軍習慣大軍團作戰,並沒太大問題,可隨著戰爭形勢的演進,疆域、戰場的擴大,要求旅,乃至營一級,都要有一定的獨立作戰能力。

如此,就必須將輔助兵種配備到位。

白起時期的軍隊重塑,還是在蓋亞元年,距今已經過去六年時間。六年來,大夏軍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早就該到了更新換代之時。

以大夏如今之底蘊,也有能力將各類輔助兵種,一一配備到位,在提升軍隊靈活性的同時,也極大地提升了軍隊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隊一級往上的編制,更是進行了一次徹底的重塑。

一個營,下瞎六至十個隊,300-500人。除戰鬥隊外,一個營至少需要配備一個輜重隊,再根據實際情況,配備火一級的炊事、醫療、偵查等輔助兵種。

營編制,也是大夏軍基本戰術分隊。

同樣,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可分為步兵營、騎兵營、火槍手營、炮兵營、工兵營、偵查營以及輜重營。

可以明顯看出,除戰機隊不成營之外,輔助兵種中的修理、炊事以及醫療也不會以營為單位,基本就是以隊為單位,直接配備至旅一級。

一個旅,下瞎三至五個營,若干直屬隊,共2000人。若干直屬隊,指的就是工兵隊、偵查隊、修理隊、輜重隊、炊事隊以及醫療隊六大輔助兵種。

根據實際情況配備,一般不會全部配齊。

旅編制,是大夏軍的高級戰術分隊,設有旅部,配備作戰參謀。按任務、裝備和編成,分為步兵旅、騎兵旅、火槍手旅、特種作戰旅、工兵旅以及輜重旅。

以大夏目前的工業化水準,還無法配備炮兵旅。此外,偵查也基本止於營一級,不會上升至旅一級,那就太誇張了。

一個師團,下瞎四個旅,若干獨立營以及若干直屬隊,共10000人。

同樣的道理,獨立營多執行戰鬥勤務、技術勤務和後勤保障任務,包括工兵營、偵查營以及輜重營三大營,基本都會悉數配齊。

直屬隊,自然就是修理隊、炊事隊以及醫療隊。

師團編制,已經是大夏軍的基本戰術部隊,可獨立作戰,獨立拱衛一個防區,按任務、裝備和編成,分為刀盾兵師團、騎兵師團以及火槍手師團。

不難看出,在師團一級,長槍兵跟重劍兵都將退出歷史舞台,在火槍手面前,這樣成建制的步兵師團就是活靶子,注定要被淘汰。只有身穿重甲的刀盾兵,在士卒個體能力大幅提升的前提下,還能跟火槍手對抗。

設師部,由集團軍統帥部授予番號和軍旗,有的還有自己的獨特標誌。

師部具有一定的軍隊管理職權,負責軍隊訓練以及行政管理,包括對基層官兵的選拔任用,都有很大的發言權。

因此,師團長已當得上將軍稱謂。

一個軍團,下瞎四個師團,若干獨立旅,若干獨立營,共50000人。軍團一級的獨立旅,既包括工兵旅跟輜重旅這樣的輔助部隊,也包括長槍兵旅、刀盾兵旅、重劍兵旅、騎兵旅、火槍手旅以及特種作戰旅這樣的戰鬥部隊。

具體怎麼配置,同樣是根據情況靈活調整,總的目標,就是要實現多兵種之間的協調作戰,提升軍隊整體戰鬥力。

軍團編制,是大夏軍的基本戰術兵團,設軍部,可領導一行省之防務。除非在戰時,集團軍下瞎的五大軍團是不會駐紮在一起的,都是分開駐紮。

一般而言,軍團都是諸兵種合成軍團。

雖然初代戰機已經進入生產階段,但以目前列裝規模,還不到在陸軍之外,設立空軍的時機。至於海軍,也只在戰時聯合作戰,不會進行陸海混編。

在軍改之前,大夏在投入某一場戰役時,也時常從不同的集團軍,抽調若干軍團,整編在一起作戰,就是因為軍團的戰術屬性,完全可以獨立作戰。

軍團是構成戰略戰役軍的基礎,也是計算戰略戰役力量對比的基本單位,其數量和質量是衡量軍隊作戰實力的主要標誌。

簡而言之,看一場戰役規模,就看大夏投入了多少個軍團作戰。

再往上就是集團軍,也是軍隊的最高編制單位,下瞎五個軍團不變,設有總部指揮機關,是負責一個戰役方向的作戰單位,即基本戰役單位。

不僅如此,防區相對固定的集團軍,還設有總部醫院以及後勤保障中心,為全軍提供醫療跟後勤保障服務。

以上就是此番號稱「大夏史上最大規模裁軍方案」的核心內容,與其說是裁軍,不如說是藉著裁軍,進行的一次徹頭徹尾的軍隊改制。

歐陽朔早就說過,裁減兵員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提升軍隊作戰能力,杜如晦、張良他們,很顯然領會了歐陽朔的意圖。

除了對軍隊編制的調整,對如何裁軍,裁撤哪些兵員,主要裁撤哪些兵種以及對裁撤兵員如何安置,都做了非常詳細的籌劃。

大夏軍中,禁衛軍、羽林軍跟城衛軍屬於直屬軍,站在最高一個層級;往下就是龍驤、虎賁、豹韜、鷹揚、飛熊、貪狼以及鳳翔七大野戰軍。

再往下就是北非軍、西非軍、東非軍、河內軍、河洛軍、南疆軍、湘江軍、河東軍、北疆軍、瀛洲兵團以及南美兵團,這些邊防軍。

邊防軍往下,則是諸行省警備師團。警備師團再往下,就是預備役。由上至下,合計五個層級,共同構成大夏軍的完善體系。

越往下,軍隊戰力呈遞減趨勢。

因此,此輪裁軍,不可能說將禁衛軍裁撤的十萬大軍全部安排退役,那也太暴殄天物了。

原則上就是,上一層級裁撤下來的兵員,優先補充至下一層級,如此層層遞減,最終悉數歸攏到預備役一層,構成龐大的預備役體系。

當然,這並非絕對。

軍務大臣杜如晦畫了一條紅線,在此輪裁軍中,凡是「家中獨子的、服兵役超過五年的、身體有暗疾的」這三類人員,除非情況特殊,否則強制安排退役。

就算是禁衛軍出身,也不例外。

「家中有妻兒的、在軍中有劣跡檔案的、有戰鬥負傷的」,這三類人員,則被劃入優先裁撤對象。

除此之外,就是兵種比例的調整。

鑑於火器的崛起,中明確規定,此輪裁軍之後,火槍手、火炮兵、空軍、戰鬥魔偶操作員等兵種,在全軍佔比將達到60%的比例。

尤其是火炮兵跟空軍,將在此輪裁軍中大幅度擴編。

弓箭手、長槍兵,甚至是騎兵,都被納入優先裁撤對象。至於弓弩手,更是早在之前軍隊的調整中,已經被火槍手取代,基本在軍中絕跡。

騎兵之中,又迎來一個新的次級兵種,在輕騎兵、重騎兵、戰象騎兵、鐵甲獸騎兵等兵種之外,新增火槍手騎兵。

在削減步兵兵種佔比的同時,還規定,要適當增加輔助兵種的比例,尤其是輜重兵、工兵、醫療兵的佔比。

希望,未來大夏軍能有獨自保障後勤的能力,不用像現在這樣,每次發動大戰,都要徵調大量勞役來負責後勤運輸。

當然,輔助兵種的待遇跟戰鬥兵種是有差別的,也能削減軍費開支。

綜上,在此輪裁軍中,裁撤對象其實面臨四種命運,一種是降級,比如從禁衛軍降至龍驤軍;一種是兵種轉隸,比如從長槍兵轉職為火槍手;一種是跨種類轉隸,比如從騎兵轉為輜重兵。

最後一種才是轉為預備役,領取一份退役補貼,從此脫離軍籍。

可以想見,這將是一次多麼浩大的工程。

這工程不僅浩大,消耗的資金更是一個天文數字,僅是一百九十八萬人的退役補貼,就高達兩千萬金幣之巨。

原則上,退役士兵可優先回原籍工作,各級衙門有義務,為他們安排一份體面合適的工作。

其中的間接成本,就更加無法計數了。

於此同時,一百九十八萬士兵同時退役,也將大夏預備役的規模一下激增到一個全新高度,如何對預備役進行有效管理,成了一個難題。
daya 發表於 2018-1-10 23:50
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唐蕃古道


為了對即將新增的一百九十八萬預備役,進行有效管理,杜如晦提議,在樞密院設立兵役署,統管預備役、徵兵以及士卒退役安置工作。

於此同時,在都護府衙門、總督衙門以及郡、府、縣三級衙門,都設立相應的兵役司,由樞密院負責垂直管理。

如此一來,既解決了士卒的退役安置問題,也解決了預備役管理問題。

此番裁撤下去的兩百萬大軍,以及前幾次裁撤下去的兵員,需在當地兵役司的主持下,定期開展軍事訓練。

如此,只要戰爭有需要,朝廷就能在極短時間內,徵集兩三百萬受過軍事訓練,甚至是有豐富實戰經驗的老兵,重新投入戰場。

這樣的底蘊,除大夏外,其他王朝是絕辦不到的。

設立兵役署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妥善安置一批軍官將領。

按照大夏軍最新編制,每個軍團裁撤了一個師團編制,九十九個軍團就等於要裁撤九十九位師團長。

除師團長外,旅帥、營正都要裁撤一批軍官,而且規模更大。

對普通士卒,朝廷可以發放一筆退役安置金了事,對這些軍官,可不能如此對待,必須給予跟其職級相對等的待遇。

否則的話,以後誰還會為帝國拋灑熱血。

按照,裁撤的軍官有三種去處。其一,就是調入戰區統帥部、集團軍指揮部、軍部、師部以及旅部任職。

尤其是後四個,更是此番軍改重點建設對象,繼續補充一批軍官。

其二,就是進入兵役署,以及各級衙門設立的兵役機構任職。

這同樣是一個不錯的去處,雖然遠離一線戰場,但依然保留軍籍,某種程度而言,甚至有些位高權重。

其三,就是安排進樞密院,軍機處,或者各級治安機構任職。

這就對將官的行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一般猛將所能勝任。而一旦勝任,又會是一把好手,給朝堂注入一股新鮮血液。

有此三點,基本能對裁撤下來的軍官們,進行妥善安置。如果在這三個去處,都找不到合適定位,那只能說明這位軍官本身就不合格。

…………

的第三大板塊,就是針對裁軍之後,戰區長遠規劃。

按帝國戰略,主要戰區可劃分為中原本土、東南亞地區、南亞、西亞、北亞、非洲以及美洲。

如此也就意味著,帝國未來需組建七大戰區。截止目前,僅設立了東南戰區、西南戰區、西北戰區以及非洲戰區,需要進行一次大的調整。

而調整戰區,勢必要牽動諸路集團軍的轄區以及隸屬調整,是一項看起來很簡單,其實牽涉最深,也是最難的一項工作,需歐陽朔乾坤獨斷。

鑑於吐蕃戰事還未了結,蒙古帝國也未歸附,華夏並未真正一統,歐陽朔決定,暫且擱置對戰區的規劃,等年底再議。

當然,擱置戰區規劃,不等於擱置,歐陽朔很快通過了的審批,著秘文閣將抄送內閣以及諸行省總督衙門。

內閣負責軍費協調,行省總督衙門負責提前做好退役兵員的對接工作,不要等到士卒落地,當地衙門卻拿不出合適的崗位來安置。

此次裁軍牽涉軍政兩屆,覆蓋帝國全境,自然是越早啟動越好。

…………

隨著獲批,大夏除吐蕃戰場,並無戰事,此番裁軍很快就啟動,爭取在明年開春之前,徹底落地,讓大夏軍煥然一新。

最先動起來的,正是禁衛軍、羽林軍以及城衛軍。

三大直屬集團軍需要在全軍做出表率,在一個月之內,完成裁撤對象的甄別,軍事架構的再調整,以及兵種之間的轉隸。

只有三大直屬集團軍動起來,其他集團軍才能順勢跟上。

事實上,早在年初,在發起華夏一統之戰之前,歐陽朔就已知會諸戰區統帥以及集團軍統領,提及即將到來的裁軍一事。

等到七月,四國歸降,中原一統,裁軍的消息已經傳遞至師團一級。

雖然彼時朝廷還沒有出爐具體的裁軍方案,實則已經給了他們充足的時間來考慮,哪些兵員可列入裁撤對象。

因此,等到正式落地,將軍們心中已經有底。

歐陽朔有理由相信,以大夏軍的紀律跟執行力,能在蓋亞八年三月之前,完成這次意義非凡的大裁軍跟大變革。

…………

十月十日,窩闊台汗國。

在蒙古嚮導的引領下,王賁率領七萬精銳騎兵,一路跋山涉水,經過一週急行軍,終於來到連通西突厥跟吐蕃之間的西側通道——唐蕃古道。

古道口設有一個軍事堡壘,由蒙古軍隊駐紮,名叫罕坦木帕夏古堡。

因為地形關係,罕坦木帕夏古堡跟蜀地劍閣一樣,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軍隊出了古堡,就進入吐蕃西面腹地。

上午十一時,王賁部在蒙古軍隊的注視下,迤邐出了古堡。

剛出古堡大門,副將就拍馬來到王賁身邊,擔憂說道:「少帥,我怎麼感覺那些蒙古人看我們的眼神,很不友善啊。」

王賁就是一笑:「蒙古人是在帝國壓迫下,不得不無條件借道,心裡不舒服是很正常之事。如果真的笑臉相迎,那才不正常呢。」

「可我總感覺有些瘆得慌。」副將還是有些無法釋懷。

王賁不再理會,道:「還是好好想想,怎麼完成統帥部下達的任務吧,想要襲擊敵軍糧道,可不是這麼容易做到的。前天統帥部還傳來情報,說阿育王朝又調集了五十萬禁軍進入吐蕃,卻沒捕捉到他們的蹤跡。」

「少帥放心,多放些偵查兵出去,將偵查範圍擴大就是,末將就不信,那些傢伙還能飛天遁地不成。」副將倒是很自信。

王賁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麼。

…………

就在王賁部進入吐蕃西境時,阿育王朝的五十萬禁軍喬裝之後,混跡在長長的運糧隊伍之中,穿過邊境,一路向東而去。

不出意外的話,兩路大軍將不期而遇。
daya 發表於 2018-1-10 23:51
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誰勝誰負


窩闊台汗國,樓蘭城。

西突厥覆滅之後,都城樓蘭就成了窩闊台汗國的都城。

窩闊台,這位歷史上奠定元朝基礎的一代雄主,此時臉色卻非常難看,問道:「父汗真的已經決定,要將汗位傳給四弟?」

「可汗,千真萬確!」

「為何?」窩闊台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據悉,是因為可汗您曾經登基為蒙古帝國大汗,大汗恐大夏有顧慮,故而選擇了讓拖雷王子繼承汗位。」近臣秘奏。

「大夏!」

窩闊台咬牙切齒,目露凶光。此前,接父汗之命,給大夏軍借道,已經讓窩闊台不滿,現在又鬧出這麼一出,讓窩闊台對大夏恨意疊生。

「可汗,我們該怎麼辦?」近臣問。

一旦拖雷繼承汗位,窩闊台汗國怕是根本保不住。

窩闊台也是一位果決之主,喃喃說道:「父汗,既然你拋棄我,也就別怪我心狠了。」說著,窩闊台秘密吩咐一番。

近臣一驚,驚疑不定地說道:「可汗,這樣行嗎?」

「到了這一步,不行也得行了。」窩闊台卻是雄主本色,一旦做出決定,就無所畏懼,「大不了,我們撤往波斯。」

蒙古西征,窩闊台汗國正是出征的絕對主力,蒙古歷來奉行論功行賞,西征拿下的波斯城池,到有一大半被成吉思汗賞賜給窩闊台。

那,就是他們的退路。

…………

十月十三日,吐蕃西境。

王賁的謹慎,救了全軍一命。

上午,就在王賁部即將跟阿育王朝大軍相遇時,派出去的偵察兵從敵軍運糧隊伍的異常,發現了一絲端倪。

在古代,運糧途中,為了確保糧草安全,慣常會派出一支部隊沿途護衛。就算如此,整支隊伍也還是以勞役為主,推著糧車,在山道上迤邐前行。

尤其是此地乃吐蕃腹地,距離阿育王朝也不遠,阿育王自然不擔心有人會在此襲擊他們,故而護衛應該只在少數才對。

可出現在秦軍偵察兵眼中的運糧隊伍卻大不一樣,幾乎每隔百米,就有一支護衛隨行,這就不正常了。

除此之外,那些推著糧車的勞役也有問題。

在偵察兵眼中,一半以上的勞役都身強體壯,虎虎生威,雙目炯炯有神。

問題是,負責為阿育王朝運送糧草的,基本都是被強制徵調來的吐蕃百姓,可以想見,他們雖然恭順,卻絕不會有什麼神采。

兼且被阿育王朝虐待,伙食也一定很糟糕,身體不可能如此強健。

種種跡象表明,出現在他們眼前的這支所謂運糧隊伍,一定就是偽裝的阿育王朝大軍。

臨時營地,中軍營帳。

王賁得報,笑道:「敵人還真是狡猾,竟然偽裝成運糧隊,難怪我們怎麼都找不到,原來一直就在我們眼皮子底下。」

進入吐蕃之後,王賁部就灑出大量偵察兵,就是要尋覓到敵軍蹤跡,悄悄避開,畢竟他們的任務是負責襲擊敵軍糧道,而不是跟敵軍主力交戰。

眼下,敵軍混在運糧隊伍之中,就是不戰也得戰了。

「少帥,這說不定是個立大功的機會啊。」副將若有所得。

王賁笑著點頭,「不錯。敵軍混在運糧隊伍之中,密探回報,軍士鎧甲跟兵器都藏在糧車上,只要我軍出其不意,定能一戰而勝。」

「傳令全軍,休整一夜,明日出戰!」王賁下令。

「諾!」

副將興奮地告辭離開。

…………

次日一早,王賁部用罷早飯,全軍上馬,全速進軍,在一處山嵐背陰處潛伏下來。山陽一面的腳下,正是敵軍運糧必經之路。

上午九時,阿育王朝運糧隊就出現在道路盡頭。

因為是在大後方行軍,又有五十萬禁軍護衛,運糧隊無所畏懼,甚至連前哨都懶得佈置,就這樣大搖大擺地行進而來。

「少帥,敵人到了!」副將來報。

王賁卻是沉得住氣,道:「再等等。」

此地並非什麼絕谷,王賁部也無法炸山斷路,想以七萬軍眾襲擊敵軍五十萬部眾,絕不能截殺中路,使其首尾不能兼顧。

真要那樣做,更大的可能,是被敵軍前後夾擊而亡。

就算如此,王賁也不想淺嘗輒止,只吃掉敵軍先鋒,他的計畫是,一口氣吃掉敵軍二十萬大軍,然後立即撤退。

撤離之後,再擇機進行持續騷擾。

只是那樣一來,因為已經暴露,讓敵軍有了防備,往後的騷擾效果會大打折扣。正是如此,首戰就是難得的良機,必須儘可能地擴大戰果。

兩個小時之後,副將又趕來提醒:「少帥,差不多了!」

王賁抬頭看了一眼天色,此時已經接近中午,點頭說道:「上馬!」

「諾!」

「刷」的一下,原地待命的將士悉數上馬。

上馬之後,大軍並未大張旗鼓地喊打喊殺,而是迅速登上山頂,居高臨下,可見另一側山道之上,正在迤邐行軍的敵人。

「放箭!」

一聲令下,茫茫多的箭雨織就一張大網,延綿數里之遙,當頭罩下。

箭矢居高臨下,在地心引力作用下,猶如一顆顆奪命流星,高速飛奔而下,「噗嗤」,「噗嗤」,發出沉悶的聲響,箭箭透肉而入。

慘叫聲此起彼伏,轉眼之間,就要大量士卒倒地,呻吟不止。

「敵襲!有敵襲!」

運糧隊猶如驚弓之鳥,最先反應過來的是全副武裝的護衛隊,立即下面,或是結陣,或是蹲地,彎弓搭箭,給予回擊。

扮作勞役的軍士,則忙著從糧車上取出兵器。至於鎧甲,因為時間緊急,根本就不可能有時間穿戴。

古代鎧甲繁瑣至極,不是一時半刻能套上的。

運糧隊之中也有真正的勞役,他們都是吐蕃百姓,交戰一開始,立即嚇得躲到糧車下面,瑟瑟發抖,祈求能夠逃過一劫。

無人照看的牲畜,嘶鳴不已,有的甚至掙脫韁繩,在隊伍中橫衝直撞。大量的糧車被撞倒,一袋袋糧食掉在地上。

有的糧袋散開,流出白花花的大米,灑了一地。

整個場面,混亂不已。

王賁部佔據地利之便,居高臨下,三輪箭雨過後,敵軍已經是損失慘重,尤其是那些扮作勞役的軍士,沒有鎧甲防護,中箭立死。

滿地的鮮血,跟大米、泥土混雜在一起,再也分不清彼此。

在這種情況下,受到攻擊的部隊只能往前逃竄,期待躲過敵軍攻擊,將士、勞役、牲畜混雜在逃竄隊伍之中,熱鬧至極。

「哞」

一頭老黃牛中箭倒地,哀鳴不止。

「賤民,讓開!」

正在逃竄的阿育王朝大軍將士,眼見被勞役擋住去路,沒有一絲猶豫,提刀就砍,將對方擊殺當場,然後踩著對方的屍體,向前逃竄。

「殺人了,軍士殺人了」

被徵調的勞役大部分都是同鄉,有的甚至來自同一個村落,眼見同伴被殺,兼且被奴役,早就一肚子怨氣,在生死存亡關頭,徹底爆發了出來。

「跟他們拼了!」

說著,就有勞役撿起地上的兵器,挺身而上。

「賤民,還敢造反!」

阿育王朝大軍更怒了,殺起勞役來越發不手軟。

這下熱鬧了,敵軍「內部」竟然一邊逃亡,一邊互相廝殺了起來。

站在高處的王賁部卻是根本不為所動,面無表情地持續放箭,不斷收割敵軍性命。反正敵軍多的是,前面走了一波,後面又有人補上。

這樣的擊殺,不要太舒服。

阿育王朝大軍也不是傻瓜,在經歷初期的慌亂之後,很快鎮定心神,尤其是後方沒遭到攻擊的部隊,已經穿上鎧甲,結成戰陣,往山頂爬來。

他們打的主意,自然是登上山頂之後,抄大夏軍後路。

不管怎麼說,阿育王朝都佔據了絕對的人數優勢,是一點不懼的。一旦大部隊爬上山坡,誰勝誰負,還不一定呢。

「少帥,敵軍後路快衝上山坡了。」副將報告。

王賁點了點頭,下令:「停止射箭,準備迎敵!」

因為山坡陡峭,並不適合騎兵衝鋒而下,真要衝殺下去,或許能擊殺敵軍,可也會連人帶馬,一起撞上對面的山崖,實在不值當。

「諾!」

很快,王賁部就變幻陣型,調轉馬頭,對後路發起衝鋒。就在此時,阿育王朝大軍後路也已沖上山坡,還沒站穩腳跟,迎接他們的就是轟隆隆的馬蹄。

「殺!」

毫髮無損的秦軍將士,舉起長槍,衝殺而至。

面對這樣的鋼鐵洪流,阿育王朝大軍毫無招架之力,將士們只來得及發出一聲絕望的吶喊,就被騎兵踩成肉泥。

王賁部在山頂一路衝殺而過,就像一台推土機,沿途衝上來的阿育王朝大軍一一被擊殺,或者被衝撞之後,滾下山坡,生死不知。

這一下,當真讓人膽寒。

正在往山頂爬的阿育王朝大軍,都不由為之一滯,停了片刻。跟著,他們就以更快的速度,沖上山頂。

狹路相逢,勇者勝。

敵軍騎兵已經衝殺而過,他們現在沖上山頂,再行結陣,絕對就擋住。只要擋住第一波攻擊,後續就將有源源不斷的同伴衝上來。

戰爭勝負,還言之過早。
daya 發表於 2018-1-11 21:29
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生之我幸,死之我命!


王賁部在山頂呼嘯而過,將第一波沖上山頂的敵軍完全碾壓。

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停!」

一聲令下,快速衝鋒的騎兵,死死拉住韁繩,夾緊馬腹。就算如此,也足足過了十幾分鐘,高速衝鋒的大軍才堪堪停了下來。

「後隊變前隊,繼續衝鋒!」

山頂地勢狹窄,兼且陡峭,騎兵沒條件採取大迂迴的方式轉向,只能採取這種最原始的方式變向,不可避免地就要耽擱一段時間。

而且這樣一來,騎兵的衝鋒之勢又要重新積攢。

等到大軍變相,等在他們面前的,是已經結陣完畢的阿育王朝大軍,沿著山頂,密密麻麻,一眼看不到盡頭。

在山頂下方的山坡上,則是密密麻麻的弓箭手,匍匐在山坡上。

「衝鋒!」

王賁部沒得選擇,他們必須重新殺回去,沿來路撤離,那也是下山的唯一道路。

趁著變陣的間隙,騎兵將士們甩掉掛在槍尖的肉塊,頭顱,乃至完整的屍體,槍尖一抖,血花漫天,重新綻放冰冷的寒芒。

將士們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他們甚至來不及整理鬆散的鎧甲,雙腿一拍戰馬,再次發起衝鋒。

一邊加速,一邊調整至最佳攻擊位置。

全身精氣神都集中在手中的長槍之上,任何被長槍刺中者,絕無生還的可能。因為那槍尖,已經積攢了無可匹敵的加速動能,見血封喉。

「殺!」

秦軍將士齊齊一聲大喝,呼出口中濁氣,將氣勢凝聚成一股。

前方的阿育王朝大軍,直感到一股如山嶽一般的壓力撲面而來,壓力之中,還夾雜著滾滾殺氣,彷彿置身滔滔血海之中,讓人窒息。

僅僅一個月的廝殺,這支秦軍就已凝結出鐵血軍魂,讓人膽寒。

最前方軍陣的阿育王朝軍士,緊張地挪了挪立在地面的盾牌,握刀的右手更是已經滲出汗水,雙眼死死注視前方,緊張之情溢於言表。

「穩住!穩住!」

好在軍官們還算冷靜,不斷安撫大軍。

「預備!」

軍官抬手,已經能隱隱嗅到前方戰馬呼出的刺鼻濁氣,以及青草被戰馬踐踏,釋放出來的青澀味道。

「放箭!」

軍官長臂用力前揮,漫天箭雨衝天而起。

都是血肉之軀,在箭雨面前,誰也不是無敵的存在,高速衝鋒的王賁部,最前面不斷有士卒或者戰馬中箭,倒地不起。

此時,就算騎術再精湛的騎士,也無法做出躲避動作,而且一躲,就可能跟身邊的騎兵撞到一起,太過危險。

因此,他們只能面無表情,不顧戰馬的哀鳴,無視同伴的呼救,不做任何停歇,直接從他們的身上奔馳而過,帶走最後一絲哀嚎。

戰場之上,本就無情。

他們能做的,就是冒著箭雨,繼續衝鋒。

頃刻之間,王賁部就衝殺到敵軍跟前,面對成排的盾牌以及從盾牌縫隙中刺出的槓桿長槍,騎兵將士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戰馬衝擊敵軍軍中,騎兵手中的長槍或刺或挑,將敵軍格殺。

兩翼的敵軍士卒被人一推一擠,狼狽地從山頂滾落,跟匍匐在山坡上的弓箭手撞了個正著,引發更大的混亂,咒罵之聲不絕於耳。

阿育王朝大軍指揮官遠遠見了,臉色尷尬不已,將弓箭手埋伏在山坡之上,實在是一個臭的不能再臭的招數。

「讓弓箭手撤下來,換刀盾兵上!」指揮官果斷下令。

「是!」

弓箭手如潮水般撤下,刀盾兵吼叫著,嗷嗷往上衝去。兩支部隊交錯而過時,刀盾兵免不了一陣嘲諷,將對方羞的滿臉通紅。

阿育王朝大軍換陣的功夫,王賁部已經一路衝殺而過,因為山頂地勢狹窄,兩軍交鋒,要麼步兵被騎兵衝撞開,要麼騎兵被步兵無情絞殺。

沒有第三種可能。

雙方就像兩根對撞的麥棒,互相消耗,不斷變短,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後。

對王賁部而言,目的是很明確的,就是要一路衝殺回起點,前赴後繼,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都無法改變這一命令。

代價卻是很沉重。

等到大軍殺會起點,雖然擊殺了大量敵軍,七萬王賁部也只剩下不到五萬人,就連王賁的副將都在此役折戟。

好在他們總算是贏了。

回頭望了一眼身後的屍山血海,以及山坡、山腳的慌亂景象,王賁滿意點了點頭,不再戀戰,果斷下令:「撤!」

剩餘的大軍從山頂另一側呼嘯而過,消失在敵軍視線之中。

…………

王賁部撤了,阿育王朝大軍卻才剛開始收拾殘局。

雖然還沒統計出傷亡,但看著漫山遍野的屍體,尤其是前面的山道上,屍體直接將道路都堵住,阿育王朝大軍指揮官臉色陰沉。

以他的經驗估算,此役至少折損十萬大軍。

除了士卒戰損,亂戰之中,大量糧草物資散落於地,跟泥土、血水混合在一起,眼看是用不上了。

指揮官欲哭無淚,狠狠下令:「給我找到敵軍蹤跡,不將他們絞殺,我們有何顏面見大王。」

「是!」倖存的阿育王朝大軍同樣義憤填膺。

…………

事實上,不用阿育王朝大軍去找,在接下來的一週時間裡,王賁指揮大軍,不斷騷擾襲擊敵軍糧道,或是大面積出擊,或是小股部隊騷擾。

幾乎每天,都有大戰上演。

阿育王朝大軍不堪其擾,卻又無可奈何。吐蕃山路崎嶇,少有寬闊大道,運糧路線就那麼一條,想藏也藏不住。

兼且要負責押運糧草,陣線不可避免地就被拉得很長,面對王賁部的騷擾,阿育王朝大軍時常首尾不能兼顧。

每次好不容易組織起大陣,敵軍已經揚長而去。

經過一週鏖戰,阿育王朝大軍又折損近五萬人不說,押運的糧草也損失慘重,大軍指揮官意識到,再這樣下去,非被敵軍拖垮不可。

…………

十月二十一日。

鑑於騷擾效果已經基本達成,王賁決定,今天發起最後一次襲擊,就原路返回,撤往唐蕃古道。

一週鏖戰,又折損一萬多人,剩下的也是兵困馬乏。

又是山道,又是突襲。

最後一次襲擊異乎尋常的順利,阿育王朝大軍被秦軍殺的雞飛狗跳,幾乎毫無招架之力,只會到處奔走,不知奮起反抗。

可越是這樣,王賁越是不安。

「少帥,情況有點不對勁啊!」新上任的副將憂心說道。

「是有點詭異。」

王賁也很果決,「傳令,不要戀戰,即刻撤退!」

「諾!」

副將正要去傳令,可惜已經晚了。

只見在他們的來路上,突然殺出大量敵軍,堵住了他們的去路。

原來,阿育王朝大軍指揮官設了一個「空城計」,提前將大軍集結起來,遠遠吊在運糧隊伍後面,伺機而動。

等到秦軍殺來,大軍迅速移動,截了他們的退路。

「中計了!」

王賁眼神一凝,首次對敵軍主將高看了一眼。也是因為近一週的襲擊太過順利,讓王賁潛意識地放鬆了對敵人的警惕,才有今日之敗。

這還不算完,就在此時,運糧隊伍的後路同樣傳來殺喊之聲,卻是聚集在後路的阿育王朝大軍也趕了過來,對秦軍形成前後夾擊。

「少帥,我們被包圍了!」副將有點擔心。

王賁倒是坦然,竟然露出一絲笑容,道:「嘿,我們本就是亡國之軍,早該追隨陛下而去,何懼一死?」

直到現在,王賁對秦始皇的死還是無法釋懷。

聞言,周圍秦軍將士默然,顯然是被觸動了心中最深的情緒。

「兒郎們,誰我殺出去,生之我幸,死之我命!」

「生之我幸,死之我命!」

秦軍將士瞬間沸騰了,爆發出一股驚天的決死之意。

殘餘秦卒,皆化身死士。

「殺!」

王賁第一個調轉馬頭,朝來路衝殺而去。

那身影,異常的偉岸。

秦軍將士默默掉頭,追隨少帥而去,誓要掀起又一場殺戮。
daya 發表於 2018-1-13 00:39
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前路已斷


王賁部的突圍之戰,是一場血與火的淬煉,面對敵軍的圍追堵截,不到四萬人的秦軍將士只能拚死突圍,能活幾個算幾個。

到了午時,大軍總算突圍而出。

衝出重圍,王賁看了一眼周圍稀稀落落的將士,眼中閃過一絲悲痛,出征時的七萬兒郎,至今已不足兩萬之數。

「兒郎們,我們回家!」

敵軍還在追擊,王賁沒時間感慨。

接下來的兩天,交戰雙方一個追,一個逃,不斷向唐蕃古道移動。十月二十三日,下午兩點,王賁部終於抵達罕坦木帕夏古堡。

「開門,快開門,我們是大夏軍!」

秦軍將士喊了大半天,古堡大門紋絲不動,抬頭一看,只見蒙古戰士站在古堡城牆上,也不回話,只是玩味地看著王賁一行。

王賁何等聰明,心中當即一沉,有了不好的預感,拍馬上前,喝問道:「我是大夏王賁,爾等還不開門,難道不怕帝國問罪嗎?」

「……」

回應王賁的,是死一般的沉默。

王賁眼神一凝,情況已經很明顯了,就在短短的十幾天時間裡,蒙古帝國內部定然發生了變故,悍然將他們拒之門外。

「少帥!」副將不安地走了過來,「敵軍快追上來了。」

王賁最後看了古堡一眼,悍然轉身,「我們走?」

「往哪走?」

「一直往東走,跟右翼軍主力匯合。」王賁下定決心。

「這……」

副將面帶憂慮,欲言又止。

此地距離前線,遠隔萬里之遙,途中又全是敵軍地盤。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僅憑他們這兩萬人,又沒有食物供給,想要突圍,實在難如登天。

「我們已經沒得選擇了!」

王賁非常理智,在沒有其他選擇時,唯一的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

眼前的罕坦木帕夏古堡,易守難攻,很難打下來,而且後面的敵軍隨時可能追上來,時間上也來不及。

退一萬步講,就算強行攻下罕坦木帕夏古堡,以蒙古戰士今日之態度,他們也別想順利穿過窩闊台汗國。

「走!」

兩萬大軍轉向,往東面撤去。

罕坦木帕夏古堡守軍見了,終於忍不住,發出肆無忌憚的大笑。這笑聲是如此刺耳,讓王賁恨不得轉身回去,好好收拾一下這群混蛋。

但是王賁沒有,他只是臉色陰沉地往東而去。

…………

吐蕃,安多城。

收到兒子王賁傳來的訊息,王翦臉色一下變得鐵青。

「混賬東西,如果我兒有什麼不測,定不饒了爾等。」王翦少有的失去風度,恨不得立即率部去救援。

好在常年的軍旅生涯,讓王翦還保持著一絲理智。

王翦深知,僅憑右翼軍,未必就能救出王賁部,而且還要背上違抗軍令的大罪,將一干秦軍將士都拖進深淵。

沒有猶豫,王翦立即聯繫上主帥李靖。

李靖得報,也是非常詫異,「竟有此事,蒙古帝國瘋了嗎?」

王翦道:「大帥,末將請命,率部西進,前往接應王賁部。」

李靖沒有猶豫,說道:「將軍放心,王賁部是去執行帝國任務,帝國絕不會拋棄他們。不獨是你們右翼軍,左翼軍也將一同西進。」

「謝大帥!」王翦眼神閃過一絲感激。

左右兩翼一同出擊的話,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王翦也沒想到,李靖竟如此爽快,心中對帝國,總算是有了一絲認同。

不止於此,李靖接著說道:「我會將此事立即上報陛下,窩闊台汗國竟敢做出如此背信棄義之事,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作為帝國軍中三巨頭之一,李靖這話說的底氣十足。

「多謝大帥!」

王翦再次抱拳,有帝國出面,定能還王賁他們一個公道。

有了統帥部的軍令,王翦不再耽擱,親率右翼軍全軍,立即向西挺進。救人如救火,容不得一絲耽擱。

「賁兒,你可一定要堅持住啊。」王翦心急如焚,在心中默默祈禱。

於此同時,左翼軍統領田單也接到統帥部軍令,率部西進,跟右翼軍互相策應,一起殺進吐蕃腹地。

只是與王翦得到的軍令不同的是,李靖還要求田單在西進的同時,儘可能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為中軍攻下邏些城創造條件。

田單自然心領神會。

李靖不愧是一等一的神將,雖然事出突然,還是於危機之中,立即窺到一絲戰機,並且牢牢將其抓住,準備給敵軍以致命一擊。

嚴格來講,王賁部已經超額完成統帥部下達的作戰任務,不僅騷亂了敵軍糧道,而且將阿育王朝新派上來的五十萬大軍打殘。

如此,戰爭形勢就對大夏大好。

眼下左右兩翼大軍西進,既是去接應王賁部,也是掃蕩吐蕃腹地,正式切斷邏些城的外部支援。

如此,邏些城就成了甕中之鱉。

在統帥部的明令下,中路軍跟中護軍立即加強了對邏些城的攻勢。

不出意外的話,吐蕃之戰,很快就能見分曉。

…………

十月二十四日,京師。

一大早,歐陽朔就接到李靖的緊急奏報,臉色瞬間陰沉下去,更有些不可思議。因為就在昨天,哈拉和林還來報,說不日就將派出使節團來到京師,共同商議歸降一事。

不曾想,轉眼就發生這樣難堪之事。

「來人!」

「在!」

「傳張儀!」

「諾!」

很快,剛上衙的張儀就匆匆趕到御書房,「參見陛下!」

歐陽朔說了罕坦木帕夏古堡一事,問道:「愛卿對此事怎麼看?」

張儀也是震驚不已,遲疑一下,方才說道:「微臣聽聞,成吉思汗鐵木真有意將汗位傳給四子拖雷,會不會因此讓窩闊台懷恨在心,這才有了罕坦木帕夏古堡駐軍拒絕放行?」

歐陽朔嘆了一口氣,「蒙古人還真是桀驁不馴啊。」

張儀心中一顫,不知此事會對蒙古帝國投降造成怎樣的影響,更不知道,陛下是否會因此事,改變對蒙古帝國的策略。

「問一下蒙古那邊到底是怎麼回事,盡快給朝廷一個交待。」歐陽朔吩咐。

「是!」

張儀不敢怠慢,立即轉身去辦,他隱隱預感到,蒙古要起風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daya

LV:6 爵士

追蹤
  • 3

    主題

  • 1411

    回文

  • 4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