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網遊】網遊之全球在線 作者:笙簫劍客 (已完成)

 
daya 2017-4-3 05:05:40 發表於 遊戲競技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357 2762053
daya 發表於 2017-12-28 23:10
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腐朽的大周王朝


隨著歐陽朔一聲令下,大夏戰爭機器迅速運轉起來。

五月五日,孫臏率部虎賁軍,從東海行省邊境北上,悍然殺進大周魯東行省,揭開了大夏攻滅大周王朝的序幕。

次日,岳飛率領北疆軍,從北疆行省邊境西進,直取大周京都行省腹地。於此同時,左宗棠率領河東軍從河東行省突進,配合北疆軍,東西夾擊。

大夏真正出動的軍隊,就只有這三個集團軍。

剩下的包括駐紮在京師的禁衛軍,東南戰區的豹韜軍以及湘江軍,以及駐紮在西海行省的鷹揚軍,通通按兵不動。

唯有駐紮在遼金行省的鳳翔軍,安排了一個軍團南下,進駐北疆行省。

這麼做的目的也很明顯,就是震懾秦、唐、宋三國,三國之中,不管是哪國派兵增援大周,本土就將面臨大夏的入侵。

鷹揚軍監視大秦,豹韜軍監視大唐,湘江軍以及羽林軍監視大宋。

不難看出,大夏安排進攻大周的三個集團軍中,到有兩個隸屬邊防軍系統,但是安排監視三國的,卻是一等一的精銳部隊。

用意再明顯不過了。

如此一來,所謂的四國聯盟,在事實上已經肢解。倘若他們救援大周,本土就保不住;如果不救,大周就保不住。

而一旦大周覆滅,大夏將繼續實施各個擊破戰術。

因此,這是一個死結,不管怎麼變,四國聯盟似乎都難逃覆滅的命運。之所以造成眼下的局面,究其根由,還在於大夏強大的軍事力量。

當然,如果李靖統領的飛熊軍此刻已經攻下吐蕃,計畫就更穩妥了。

說起來,歐陽朔還得感謝蒙古帝國,如果不是蒙古帝國此時徹底陷入波斯戰場,北疆軍跟河東軍可不敢全心投入滅周之戰。

成吉思汗在利用歐陽朔,歐陽朔又何嘗不是在利用成吉思汗。

…………

五月七日,魯東行省,彭城。

作為前西楚都城,彭城既是魯東行省最大的城池,也是行省治所。於此同時,該城池還是大周丹陽軍總部所在地。

說起丹陽軍,也是命途多舛。

該軍先是在大晉戰場折損上萬人,不僅沒得到有效補充,跟著又在帝塵整編御林軍時,被迫抽調走數萬精銳。

到了魯東行省,才從預備役抽調大量新兵,這才補足兵員缺額。

這樣一支實力大損的軍隊,別說跟虎賁軍這樣的虎狼之師對抗,就是比之大夏的邊防軍也比不上。

對於守住魯東行省,丹陽軍實際上的控制人春申君可是一點信心都沒有。

偏偏帝塵下了死命令,讓丹陽軍務必堅守。帝塵這麼做也是迫不得已,一旦魯東行省陷落,大周就沒有任何緩衝地帶,必死無疑。

彭城緊鄰魯東行省邊境,距離東海行省只有咫尺之遙。

因此,在虎賁軍攻進魯東行省的第二天,雙方就以彭城為支點,沿著漫長的行省邊境,展開一場血腥廝殺。

在過去的一個冬天,大周在兵困民乏的情況下,依然動用軍隊跟大量苦役,加強邊境防禦工事。

失去東海行省屏障之後的魯東行省,更是重中之重。據悉,僅一個冬天,死在東海行省邊境工地上的苦役就不下兩千人。

整個大周民力在帝塵的壓榨下,已經接近極限,此番面對大夏進攻,為了保住後勤,又大規模徵調勞役,搞的是天怒人怨。

就算大夏不來進攻,大周其實也已處在崩潰的邊緣。

倒不說一點糧食就將大周逼進絕路,糧食只不過是一個導火索,真正讓大周陷入困境的,正是它一直以來,賴以在荒野立足的體系。

眾所周知,大周以世家立國。

在大周王朝建立之後,除四大家族之外,還有大大小小三十餘家中小型家族依附他們而存在,共同構成了大周的統治基礎。

上至大周朝廷要害部門,下至可供盈利的商業領域,都被世家把持。

世家,就是大周存在的根基。

沒有這些世家的支撐,無論是最早的,還是中期的,還是現在的大周王朝,都不可能脫穎而出。

像邯鄲城等領地,能在荒野站穩腳跟,正是有賴於世家提供的海量人才跟資金支撐,使其不怎麼落後於彼時的山海城。

但是不要忘了,世家的本質是貪婪。

付出,自然是要有回報的。

大周王朝成立之後,在世家眼中,他們已經在荒野立下了不敗之根基,到了收割勝利果實的時候。

分割大周權力部門,在商業領域與民爭利,都是再正常不過之事。

甚至於仗著世家功勛身份,個別人在朝野為非作歹、草菅人命,也是時有發生。如果不是有帝塵等人的彈壓,甚至更過分、更瘋狂的事情都可能發生。

帝塵羨慕大夏可以實施法治,卻絕不能效仿,因為推行不下去。

過去的一個冬天,對大周百姓而言是一場沉重的災難,卻是世家的一場饕餮盛宴,他們囤貨奇居,低買高賣,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本來,世家也是有理智的,絕不會涸澤而漁。

問題是,隨著成就值時時更新,大周又隨時有覆滅的危險,這些世家再沉不住氣,要趁著最後一點時間,搜刮資源,兌換成成就值點數。

別的都是虛的,唯有成就值最真實。

為此,他們不惜將整個大周啃食乾淨,甚至激起民變也在所不惜,派兵鎮壓就是。在世家眼中,NPC本就是一堆數據,是他們攫取成就值的工具。

試問,誰會對工具有憐憫之心呢?

就在大夏出兵攻打大周時,這種情況已經演變到無法收拾的地步,兩大行省境內,到處瀰漫著讓人不安的緊張氣氛,壓抑無比。

帝塵雖然知道,世家可惡,卻無力阻擋。

因此瘋狂的可不止中小型世家,帝家自身都有大量成員參與到這一場盛宴之中,而且吃的是最肥的一塊肉。

如此,帝塵又有什麼立場來約束其他世家?

這也是為何整個冬天,帝塵都意志消沉的原因之一,因為大周王朝已經不在他的掌控之下了,這是何等的悲哀。
daya 發表於 2017-12-29 23:58
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給我一個理由


隨著前線硝煙瀰漫,烽火連天,大周後方終於壓不住了。

過去的一個冬天,生活在苦難中的大周百姓,將對世家的憤怒與怨恨,一點一點積攢在心裡,如涓涓細流,匯聚成火山,隨時準備噴發,毀滅一切。

戰爭,讓這座火山終於尋覓到爆發點。

五月十日,猛將秦瓊率領虎賁軍第四軍團,經過連番廝殺,由西面率先突破丹陽軍防線,殺進魯東行省腹地。

缺口一旦被打開,就再也堵不住。

接下來幾天,紅鷹率領的第二軍團以及趙奢率領的第三軍團,從東面突破魯東行省防線,跟著殺進腹地。

左右兩翼相繼建功,讓孫臏心中大定,沉穩指揮第一軍團跟第五軍團,坐鎮中路,拖住丹陽軍主力,互相對峙。

按孫臏的計畫,是安排左右兩翼包抄彭城,再配合中軍對丹陽軍合圍,進而漸漸將敵軍蠶食,逼入絕境。

丹陽軍雖佔地利之便,統領田單也是一員名將,奈何實力不濟,更關鍵的是,軍中糧草匱乏,不可持久。

孫臏正是窺準敵軍這一弱點,這才採取圍困戰術。對峙的時間一長,等到彭城僅有的一點糧草消耗殆盡,丹陽軍只有投降。

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徹底改變了戰爭走向。

兩翼大軍突破防線之後,做了兩件事。一是繼續擴大戰果,內外配合,將打開的口子不斷擴大,進而將敵軍整段防禦工事徹底摧毀,以解後顧之憂。

二是派出先鋒部隊,攻佔彭城周圍城池,建立據點。

五月十三日,虎賁軍第四軍團第一師團作為左翼先鋒部隊,奉命來到下邳城,準備攻克該城,作為左翼前進基地。

下邳城位於彭城西北角,是通往彭城的必經之地,雖然只是一座縣城,但城池堅固,而且城內有六千丹陽軍駐紮,不是那麼容易攻下。

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上午九時,第一師團對下邳城發起進攻。

震天的廝殺從城頭,一直傳到城內,勾起了城內百姓本就躁動的情緒。

接近中午時分,就在兩軍交戰正酣時,一群「暴民」突然衝進縣衙,打傷衙役,扣押縣令,舉起了反抗大周的旗幟。

受此影響,整個下邳城亂成一團。

突如其來的暴亂,以縣衙為中心,迅速向四周蔓延,眼見縣衙淪陷,越來越多的百姓加入暴亂行列之中,打開糧倉,洗劫商舖。

隨著暴亂蔓延至城牆附近區域,丹陽守軍一下慌了神,他們不知道,是先鎮壓暴亂,還是先守住城頭。

見此,大夏軍發起更猛烈的進攻。

丹陽軍在沒有後勤支援的情況下,損失慘重,雙方激戰至下午三時,倖存的丹陽守軍被逼無奈,只能投降。

下邳城,一天就被大夏攻克,最大的功臣便是一開始的那群暴民,大周王朝終於為他們的殘酷統治,付出代價,嘗到惡果。

而這,還只是剛剛開始。

下邳之亂,就像一個小火苗,徹底點燃了大周百姓積攢了一個冬天的怒火,受此激勵,魯東行省境內,一天之內就發生十餘起暴亂。

受此影響,大夏軍所到之處,諸城池無不望風而降。

得到消息,孫臏當機立斷,傳令左右兩翼大軍,不必圍困彭城,而是立即揮師北上,利用難得的「民心」,轉而攻克魯東全境。

不得不說,孫臏的決策非常英明。

接下來的一週,虎賁軍左右兩翼大軍就像兩條巨龍,猛地扎進魯東行省腹地,響應各地暴亂,攻克一座又一座的城池。

暴亂為大夏軍攻城提供幫助,大夏軍的到來又激勵了暴亂,震懾了郡縣衙門以及當地駐軍,兩者互相促進,就像滾雪球一樣,以一天數城的速度,迅速攻克魯東大半領土。

到了後面,鑑於戰爭形勢大好,左右兩翼大軍再次分兵,以師團為單位,迅速向北推進,攻城速度大增。

到了五月二十日,除彭城周邊,整個魯東行省已經盡歸大夏。

劇變來的太突然,春申君嚇的臉色蒼白,一咬牙,乾脆下令,讓丹陽軍主力撤進彭城之內。

跟著,春申君就主動聯繫上歐陽朔,請求歸附大夏。

望著視頻中的春申君,歐陽朔神情複雜,那個曾經心高氣傲,視他為死對頭的春申君,剩下的只有恭敬。

商人本性,讓春申君能很快放下心中的驕傲。

此次通話,不僅關乎春申君的命運,更關乎整個家族的命運,如果歐陽朔執意不接受春申君歸附,對他們家族而言,無疑是滅頂之災。

他們六年的努力,將全部化作泡影。

「給我一個接受你歸附的理由。」歐陽朔淡淡說道。

春申君心中就是一顫,強笑說道:「丹陽軍主力猶存,如果我們死守彭城,大夏也要付出巨大代價,兩敗俱傷,這是您不願看到的吧?」

歐陽朔一笑,「這個未必,不知彭城之糧夠幾日之需,十天,還是五天?」

「這……」

春申君又是一滯,知道此時不能示弱,否則唯一的籌碼就沒了,嚥了一下口水,鎮定說道:「只要死守,總是會有辦法的。」

「這個理由不夠。」歐陽朔直接搖頭。

春申君無奈,知道現在沒有跟歐陽朔討價還價的資本,歐陽朔說不夠,那就不夠,想了一下,跟著說道:「只要彭城不破,就不能排除秦、唐以及宋三國,支援邯鄲的可能。接受我的歸附,大周之戰將再無變數。」

歐陽朔聽了,這才點了點頭。

虎賁軍在魯東戰場勢如破竹,河東軍過了北疆軍在京都行省的推進,卻是非常謹慎,至今還在邊境周圍跟大周御林軍周旋。

理由有二。

其一,京都行省畢竟的大周根基之地,福利相對較好,民心穩定。就算魯東行省爆發大規模的暴亂,京都行省已然非常平靜。

其二,正是擔心三國聯軍增援邯鄲。

為了不落入敵軍圈套,兩路大軍只能穩紮穩打,絕不敢迅速推進。

正如春申君所言,一旦丹陽軍投降,魯東行省歸附大夏,那麼虎賁軍北上,秦、唐以及宋三國,絕不會再蹚這趟渾水。
daya 發表於 2017-12-29 23:59
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大周末路


「那麼,你想得到什麼?」歐陽朔問。

春申君聞言,又是一愣。老實說,在通話之前,春申君對此是有過預期的,可經剛才這麼一對話,瞬間就底氣不足了。

「能跟雄霸一樣的待遇嗎?」春申君試探地問。

雄霸在大夏不僅身居總督之位,整個家族之人,只要是真正有才的,不是紈褲子弟,都在大夏獲得一官半職,算是非常不錯了。

而且還有消息說,歐陽朔未來還會更加重用雄霸。

「不能。」

歐陽朔果斷拒絕,春申君還真是開得了口。彼時雄霸的歸附,等於直接撬動大周根基,直接或間接地削弱大周王朝一半以上的實力。

可以說,雄霸家族值得這樣的待遇,更不用提雄霸本人的能力了。

春申君此時歸附,又怎能跟雄霸相提並論。

「那麼跟戰狼一樣的待遇呢?」春申君退而求其次。

歐陽朔見此,真是佩服春申君討價還價的本事,他卻不準備這樣磨蹭下去,直截了當地說道:「這麼說吧,歸附大夏之後,你跟你的家族還是專注於商業領域,就不要再政壇這潭渾水了,它不適合你們。」

春申君聞言,臉色瞬間一白,良久,才說道:「沒得商量?」

歐陽朔搖頭,「要麼接受,要麼就戰場見。」

眼見春申君還是不甘心,歐陽朔補充說道:「六年的領主生涯足以證明,你跟你的家族並不合適領地經營,退回你們最擅長的商業領域,雖然會有一段失落期,但是從長遠來看,未必就不是幸事。」

春申君默然,回首領主生涯,他最高光的時刻,應該是跟帝塵分庭抗衡,成功拆分,組建。

現在想想,真是好久遠。

那時的雄霸,正是憑藉春申君的提攜,才獲得一張遊戲入場券。

眼下已是物是人非。

「六年了,我就沒真正贏過一次。」春申君臉上滿是苦澀。

頓了一下,春申君臉上露出堅毅神情,「你的條件,我答應了。」說出這句話時,春申君竟然感到無比輕鬆,就像卸下一塊巨石。

歐陽朔詫異看了對方一眼,笑著說道:「這就對了。作為回報,你們家族在大周的所有產業,將得到保護,我一分不動。」

「謝謝!」

春申君真誠致謝,能保住這份家業,他對家族總算有個交待。

唯一讓春申君深感後悔的是,他之前為何答應帝塵,將家族根基之地讓給大宋,早知如此,那時就選擇歸附大夏,收穫絕不止眼下這一點。

可惜,世界上沒有後悔藥。

臨了,春申君說道:「我能問一下,你準備怎麼處理匯通錢莊嗎?」

雖然早在兩年前,匯通錢莊就在跟四海錢莊的競爭中敗下陣來,但是不得不說,也正是源於彼此的競爭,造就了匯通錢莊華夏第二大錢莊的地位。

這可是一筆大買賣。

歐陽朔回道:「很簡單,由匯通錢莊出資,回購所有股東手中的股份,再給予註銷,更名為匯通銀行,也是大夏第四家銀行。」

「作為回報,你們家族可以擁有匯通銀行10%的股份。」

春申君重重點了點頭,對這樣的結果,他已經很滿意了,作為勝利者,大夏大可將匯通錢莊吃的連渣滓都不剩。

顯然,歐陽朔更懂得共贏。

「那麼,就這麼定了。」春申君神情複雜地看了歐陽朔一眼,深吸一口氣,似乎要跟過去告別,鄭重行了一禮,「陛下!」

視頻中的歐陽朔,點了點頭。

就在這一刻,歐陽朔似乎在見證著一個時代的逝去,雖然這個時代還有一點餘輝,卻終究要落山,誰也無力回天。

…………

意外,也不意外。

五月二十一日,在春申君的授意下,丹陽軍投降,讓出彭城。

期間,帝塵不甘心,還想讓安插在丹陽軍中的棋子發動兵變,終究沒能引發大波瀾,很快就被血腥鎮壓,歸於平靜。

是日,魯東行省全境落入大夏之手。

大周覆滅,已成定局。

次日,孫臏留下第五軍團看押丹陽軍,跟著指揮四個軍團,揮師北上,準備挺進京都行省,形成三面夾擊。

…………

京都行省,邯鄲城。

得知春申君叛國的消息,帝塵連生氣的力氣都沒有,他甚至沒有幹掉春申君家族留在京都行省的人員。

不為別的,只為給家族留一條後路。

形勢發展到這一步,凡事都要留一線,未來的帝家,說不定還要仰賴這些「叛徒」,才能在遊戲世界繼續生存下去。

得知華夏戰況,傑克也曾跟帝塵聯絡過,說道森王朝願意接納帝家。

但是帝塵不會去。

就算他願意,他的爺爺也絕對受不了這個氣。

傑克看似好心,內裡打的什麼鬼主意,誰又能知道,真要去了,以他們兩家之前的嫌隙,還不是任人宰割。

這種把戲,帝塵可沒少玩。

眼下唯一能救大周的,似乎就只剩下秦、唐以及宋三國。

可惜,早在開戰時,大宋已經明確表態,不會派兵增援邯鄲城,因為大宋要面臨大夏羽林軍跟湘江軍的威懾,自身都難保,又哪裡有餘力支援大周?!

秦、唐兩國,倒是有意各派十萬大軍增援。

兩國都有自信,能憑四十萬大軍,擋住大夏一個集團軍的威脅,秦始皇跟唐太宗也知曉,救大周,就是救他們自己。

可戰爭形勢發展的實在太快。

先是魯東行省「意外」地爆發大規模的騷亂,讓大夏軍在魯東行省暢通無阻,根本不用擔心糧道被截的問題,不要太舒服。

跟著就是春申君的妥協,丹陽軍投降。

短短半個月時間,大周王朝就斷掉一臂,只剩下半口氣,面對大夏三大集團軍的夾擊,就算秦唐兩國增援二十萬大軍,也無濟於事。

放棄大周,是必然選擇。

「噠,噠,噠!」

絕代風華走進御書房,她剛才是代表大周,去跟三國使節做最後的交涉,請求他們出兵增援邯鄲。

帝塵抬頭,問道:「怎麼樣?」他自己,都已經不報希望了。

果然,絕代風華沉默地搖了搖頭。

帝塵頹然,真到了無法挽救的絕境,看不到一絲希望,帝塵反倒平靜下來,起身來到窗前,望著窗外悠悠白雲,喃喃說道:「既然這樣,那就派人跟大夏談吧,看能談出個什麼結果來。」

「好。」絕代風華點頭,轉身離去。

背後傳來帝塵的話,「你說,老狐狸會跟我們談嗎?」

絕代風華頓了一下,沒有轉身,說了一句:「會的。」語氣非常堅定,跟著就邁出御書房,消失在帝塵視野之中。

寂靜的御書房內,傳來一聲長長的嘆息。
daya 發表於 2017-12-30 16:35
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一個時代的逝去


五月二十二日,京師。

「大周說要和談?」歐陽朔問。

「是的。」

回話的是鴻臚寺卿張儀,大周此番和談,帝塵沒像雄霸、春申君那樣通過通訊羅盤找到歐陽朔,而是借助正式的外交渠道進行交涉。

「那就談吧!」歐陽朔淡淡說道。

張儀小心翼翼地問:「敢問陛下,可有什麼指示?」

「讓大周無條件投降!」

「這……」

張儀面露難色,這哪是和談啊,根本就是逼降,怎麼談?!

「就這樣吧!」歐陽朔不容置疑。

「諾!」

張儀無奈告辭,想著怎麼完成這差事。

…………

次日,邯鄲城。

王宮御書房內,帝塵臉色漲紅,不確定地問道:「他真是這麼說的?」

「是。」

絕代風華也很意外,按理來說,歐陽朔都能接受春申君的歸附,應該也能接受帝塵歸附才是,不知為何會如此決絕。

帝塵咬牙切齒:「老狐狸這是鐵了心,要置我於死地啊。」

「那你準備怎麼辦?」

帝塵沉默,他憤怒,卻也只能憤怒,除此之外,別無他法。「逼急了我,大不了魚死網破。」帝塵眼中已佈滿瘋狂。

絕代風華搖頭,「不要衝動,真拼下去,魚會死,網卻不會破。」

「……」

帝塵直感到陣陣難堪,這道理他何嘗不懂,可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出路嗎?拚死一戰,不過是捍衛家族最後的榮耀罷了。

一想到拼了六年,最終卻落到這步田地,帝塵心如刀絞。

「那你說,到底該怎麼辦?」帝塵頹然。

絕代風華沉默了一下,不確定地說道:「你說,他是不是在試探我們?」

「試探?有這個必要嗎?他就是誠心羞辱於我。」

「我不這麼看。」

或許是因為身在局外,絕代風華比帝塵看的更透徹一點,經帝塵這麼一打岔,反倒更堅定了她此前的判斷,說道:「以他今時今日之地位,應該沒這麼無聊,僅僅為了出一口氣,就拿百萬大軍的性命開玩笑。」

以大周御林軍的強悍,雙方真要打起來,大夏軍必定不能全身而退。

「是嗎?」

帝塵滿臉自嘲,這麼說,他卻是連讓歐陽朔生氣的資格都沒了。

絕代風華張口欲言,又生生嚥了下去,這時的帝塵,不需要安慰,更不需要同情,「我猜,他讓我們無條件投降,應該是在試探我們。」

帝塵眼神一凝,稍稍回過神,認真思考絕代風華所言,半響,才道:「你的意思是,老狐狸對我們不放心,要通過這種方式,打掉我們最後一絲幻想?」

絕代風華欣慰點頭,清醒的帝塵,還是非常厲害的。

「只有這樣才說的通。憑心而論,以我們雙方長達六年的對抗,他不放心也是人之常情。」絕代風華分析道。

「呵~~」帝塵自嘲一笑,「這麼說,老狐狸終究還當我是一個對手啊。」

「本來就是。」

試想,華夏區如果沒有帝塵,沒有曾經的,大夏可能也能走到今天這一步,但絕不可能走的這麼快,這麼堅實。

兩者,本來就互為磨刀石。只是非常遺憾,這一場對峙只能有一個勝利者,恰巧帝塵他們是失敗一方,僅此而已。

帝塵再次來到窗前,站了好一會兒,這才下定決心,「既然這樣,那就隧了他的願吧。大夏的條件,我同意了!」

絕代風華點頭,眼中首次閃過一絲悲哀。

「還有,跟他們說,我會親自捧著大周國書、玉璽,獻給夏皇。」

「這……」

絕代風華是真的詫異了,苦澀說道:「你不必如此的。」

任誰都看得出,帝塵做出這樣的決定,該是何等的痛苦,向對抗了六年的對手俯首,再沒有比這個更屈辱之事了。

帝塵擺了擺手,「你不要再勸了,我意已決。既然這是他想要的,那我就給足他面子,就當是,」

「就當是我為家族,做的最後一件事吧!」

生是家族人,死是家族鬼。

就算已經走到窮途末路,作為家族代言人,帝塵也必須肩負起責任來,這就是世家子弟的宿命,無可迴避。

「我去跟他們談。」

絕代風華強忍著眼中的淚水,轉身離去。

…………

五月二十五日,大周向大夏無條件投降。

還在交戰的御林軍,就地向大夏軍投降,自願接受大夏整編。

消息一出,整個華夏都沉默了。

無論是大夏玩家,還是大周玩家,都罕見地沒有吱聲,更沒有嘲諷,他們只是默默地注視著,一個時代的悄然逝去。

就在這一刻,閩南的雄霸、厄瓜郡的戰狼以及還在魯東的春申君,都默默地停下手中之事,遙遙注視著北方,神情複雜,身影蕭索。

還有飄零幻、殺破軍......

對他們而言,大周王朝有著特殊的記憶,那是他們一切夢想開始的地方,也是一切夢想的終結之地。

諷刺的是,終結大周王朝的過程,還有他們的一份功勞。

就像雄霸,在決定歸附大夏的那一刻,他就預料到大週會有今天,可真到了這一天,心中沒有一絲暢快,有的只是揮之不去的惆帳。

不獨他們,白樺、鳳囚凰、攻城獅以及碔砆等人,一個個也是心緒複雜,他們雖然已經不再是領主,但是作為曾經的一員,對這個老對手,還是給予了足夠的尊重。

尊重對手,就是尊重自己。

隨著大周歸降,兩大聯盟之間的對抗,這才真正塵埃落定,畫上句號。

回首過去,兩大聯盟都已煙消雲散,在華夏大地,只矗立著一個領地,它的名字叫「大夏」,他們現在共同的家。

「想過會有這麼一天,只是沒想到會這麼快。」白樺感慨。

白樺尤記得,蓋亞元年,受歐陽朔之邀,為了商討第一場戰役「涿鹿之戰」,在山海鎮舉行第一次盟會,歃血為盟。

那時的,還是壓在他們頭頂的一座大山。

「那天好像也是五月,五月十三日,還真是巧啊。」白樺記憶猶新。

彼時,靈犀鎮主動找到山海鎮結盟,不過是想著兩個領地同處一域,抱著守望相助的心思,哪裡會想到,會有後來那麼大的陣仗。

也就是從那天起,他們一群人跟著歐陽朔,開啟了一段波瀾壯闊的爭霸之旅,在戰役地圖屢屢擊敗,在荒野不斷擴張。

直到今天,大周向大夏無條件投降。

歷史好像是一個輪迴,誰也無法預測它的結局,可它就在那裡。

那時的他們,也只是把歐陽朔當做一位名義上的盟主,一個朋友,又哪裡想像得到,彼時的山海鎮會在華夏,會開創出這樣一片經天緯地的事業來呢?

六年時間,一切彷彿就在昨日。

事實上呢?早已物是人非。

曾經輝煌的邯鄲六霸,眼下只能委身大夏,或是替歐陽朔坐鎮一方,或是泯然眾人,再也沒了往日的驕傲,有的只是掙扎求存。

反觀原成員,除了中途掉隊的尋龍點穴,每一位都成長為一方巨擘,她白樺更是走到,以前從來都不敢想像的高位。

六年前,甚至是三年前,誰能想到這樣一個局面?!

不得不說,歐陽朔是位創造奇蹟之人,大夏,更是個奇蹟之地,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上,人傑地靈,每時每刻都有奇蹟發生。

夕陽西下,那一抹餘輝,徹底消失在遠方的天際。

「明天,太陽還會照常升起,不是嗎?」

白樺最後望了一眼遠方的地平線,轉身回到座位,作為南疆都護,壓在她身上的擔子著實不輕,容不得一絲懈怠與感慨。

尤其是前不久曹參被流放,更是給白樺的仕途蒙上一層陰影。

白樺不想辯解什麼,也不會去替曹參求情,那是他咎由自取,白樺也不知道,陛下是否從這件事,對她有了什麼想法。

她能做的,就是恪盡職守。
daya 發表於 2017-12-31 01:59
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朝廷特使


五月二十八日,邯鄲城。

在大夏軍接管邯鄲城之後,歐陽朔駕臨邯鄲。

在王宮前的廣場上,帝塵身披白袍,手捧國書與玉璽,躬身獻上。歐陽朔臉色平靜,點了點頭,隨行的許褚代為收下,完成簡單的受降儀式。

儀式雖短,但在場見證這一歷史時刻之人,怕是永生難忘。

…………

王宮之內,歐陽朔單獨見了帝塵。

說起來這還是兩人第一次單獨見面,氣氛有些尷尬。

「帝家之人,只要有真才實學,都能在大夏任職。他們之前在大周的所作所為,朕也可以既往不咎。」

一開場,歐陽朔就給了帝塵一顆定心丸,顯然沒有真的為難帝家的打算。對那些世家的約束,也是從大周歸附算起,不準備翻陳年舊賬。

歐陽朔早就明白一個道理,要海納百川,就要學會朝前看。

對帝塵的識趣,歐陽朔還是很滿意的。

歐陽朔要消滅的,是這個整體,而非其中的個體。

帝塵聞言,長長鬆了一口氣,這一次他總算是賭對了。在進房間之前,帝塵都還在擔心,歐陽朔會否借此機會,將帝家徹底踩下去。

捨棄尊嚴的付出,總算有了回報。

「謝陛下!」帝塵說的有些生澀,顯然一時還無法適應彼此的關係。

「那麼,你自己呢,有什麼打算?」歐陽朔問。

「我?」

帝塵很詫異,他可不認為,歐陽朔會委任他要職。

「我想休息一陣。」帝塵說道。

歐陽朔就是一笑,帝塵這是以退為進呢,以帝塵要強的性格,怎麼可能真的閒的下來,更無法忍受被雄霸比下去。

「這樣,有一個職位非常適合你。」

歐陽朔也沒繞圈子,說道:「朕準備任命你為鴻臚寺丞,作為朝廷特使,負責聯絡全球王朝,向他們傳達朕的善意,如何?」

鴻臚寺作為正二品機構,歸歐陽朔直接領導,設鴻臚寺卿一人,也就是張儀,正二品大員;少卿一人,正是兼任外宣司長的紫羅蘭,正三品。

再往下,就是鴻臚寺丞一人,正四品;以及主簿一人,從四品。

鴻臚寺丞雖然只是正四品,比不上行省總督,但是位居朝廷中樞,又是朝廷特使,實際權力跟影響力,並不比一個行省總督差。

對帝塵而言,還是非常有誘惑力的。

歐陽朔這麼做,正是想利用帝塵這位前白銀之手核心成員的身份,建立跟白銀之手的正常溝通渠道。

這項工作,非帝塵不能勝任。

建立溝通渠道,對大夏即將展開的全球戰略,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歐陽朔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就算大夏再強,也不可能在三年之內,一統全球。

要完成瓦解白銀之手跟湛藍徽章的目標,只有從他們內部下手,進行分化離間,再配合外部戰爭,清除其中的刺頭。

如此雙管齊下,才有可能湊效。

「臣,領旨!」

帝塵沒有矯情,爽快接下此職。

歐陽朔點了點頭,讓帝塵先行退下。帝塵離開時,絕代風華剛好走進房間,兩人錯身而過,似乎預示著這一場君臣之誼,宣告終結。

「坐!」

對絕代風華之名,歐陽朔當然是如雷貫耳。

華夏區三大女諸葛中,又以絕代風華為最,她也是帝塵身邊最重要的謀士,雖然沒能挽救大周的命運,但可不以此否定絕代風華的價值。

歐陽朔無意探究絕代風華的神秘身世,也不會去八卦她跟帝塵之間的特殊關係,歐陽朔只關心,此人能否為朝廷所用。

絕代風華無疑是讓人驚豔的,歐陽朔卻平靜無波。

「帝塵剛才已經答應,出任鴻臚寺丞一職,作為朝廷特使,周遊列國,著手建立朝廷跟白銀之手諸王朝的溝通渠道,你的選擇是?」歐陽朔問。

擺在絕代風華面前的有兩個選擇,一是不謀求任何官職,甘心以影子的身份,繼續委身在帝塵身邊;二是借此機會,獨立,在大夏任職。

「在大周覆滅的那一刻,我就是自由人。」絕代風華如此回答。

外人可能不知道,當初進入遊戲時,絕代風華跟帝塵之間就有過約定,在遊戲世界為帝塵服務十年,抵達希望星球,就可恢復自由之身。

然而世事難料,才到蓋亞七年,大周就飛灰湮滅。

以帝塵現在的身份,如果還將絕代風華帶著身邊,那就太礙眼了,不利於帝塵在大夏重新站穩腳跟。

因此,兩人昨天就談好了,從此以後,各奔東西。

「提前還你自由身,是我能為你做的最後一件事了。」帝塵如是說。

話雖這麼說,絕代風華還是很惆悵,雖然提前獲得自由,但是六年半的朝夕相處,不可能說,真的一點感情都沒有。

這就是命運。

歐陽朔沒理會絕代風華的惆悵,想了一下,跟著說道:「既然如此,秘文閣會有你一席之地,華夏三大女諸葛齊聚大夏秘文閣,也算是一樁佳話。」

「陛下就這麼信任我?」絕代風華很詫異。

誰不知道,秘文閣雖然名聲不顯,官階不高,卻是離歐陽朔最近的中樞機構,能在秘文閣任職,那都是歐陽朔信任之人。

眼下秘文閣共四位學士各司其職,每人分管一攤。

掌印學士青衣統攬全局,學士蘇轍掌草擬奏章,已經晉陞為學士的風清月,掌文案以及奏章整理;同樣晉陞為學士柏南浦,則兼任宣詔官一職。

每位學士,領兩位秘書郎;每位秘書郎,又各領兩位書辦。

四位學士、八位秘書郎以及十六位書辦,共同構成秘文閣,掌控著大夏皇朝的中樞機要,專為歐陽朔一人服務。

「朕能用風清月,就能用你。」

絕代風華默然,沒在追問下去,以她的聰慧,當然知道這不過是歐陽朔的託詞。風清月在進入秘文閣之前,可是在蜀地呆了大半年,以考驗其忠誠。

歐陽朔現在直接略過考驗這一關,不是說被絕代風華的美色所惑,或者其他,僅僅是因為今日之大夏空前強大,有這個用人的自信。

絕代風華膽敢有異心,無疑是玩火自焚。
daya 發表於 2017-12-31 22:11
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秋後算賬


「在去秘文閣任職之前,朕希望你協助申不害,將有序地並進山海衛,沒問題吧?」歐陽朔問。

接收大周王朝,遠比此前的隋、蜀等國複雜。

作為此前唯一能跟大夏抗衡的玩家領地,大周境內不僅有諸多世家,還有玩家行會,其中不乏超級行會。

除此之外,就是讓人色變的。

做的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完成對鳳囚凰的「毒殺」。

這可是足以跟山海衛並肩存在的超級情報機構,如果不能為歐陽朔所用,那就只有將其剷除。

問題是,情報機構可不是說剷除就能剷除的,那些個密探、秘密據點,只有少數人清楚,他們隨便換個身份,就能輕易隱藏蹤跡,潛伏起來。

一旦潛伏,後患無窮。

正是如此,歐陽朔才要借助帝塵跟絕代風華之力,將該情報機構接收。而這,才是對絕代風華忠誠度的真正考驗。

對,山海衛並非一無所知。

如果絕代風華在這件事上耍心眼,一旦被山海衛察覺,那不僅意味著她本人在大夏將無立足之地,還將波及整個帝家。

不用歐陽朔多說,絕代風華也清楚裡面的利害關係。

「陛下放心,我一定辦妥。」

作為掌控者,絕代風華也希望能有個好結局。

歐陽朔滿意點頭,他沒跟絕代風華提的是,如果絕代風華做好此事,未來她在秘文閣就將掌情報整理,是真正的核心。

…………

在邯鄲城,除帝塵跟絕代風華兩人,歐陽朔誰也沒見。

期間,無論是其他中小型世家代表,仰或是會長一劍西來、會長燕子李三、會長繡春刀、會長青牛道長以及盟主紫幽霖這樣的行會大佬,都吃了閉門羹。

對這些中小型世家,歐陽朔雖然不搞什麼秋活算賬,但也不準備拔高他們,一律先革職,再根據大夏招聘章程,擇優錄取。

隨著大夏對玩家全面開放,朝廷對這樣的招聘已經駕輕就熟。

如此也就意味著,從今往後,這些世家別想在大夏獲得一絲特權。不僅如此,世家子弟膽敢再像之前那般肆意妄為,自有招呼。

法不容情。

歐陽朔可不是帝塵,在大夏有著絕對權威,這些中小型世家,還真不夠資格,有那個能耐,能攪動歐陽朔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秩序。

對世家,歐陽朔秉持中立;對超級行會,可就有點秋後算賬的意思了,尤其是對曾經的叛徒,更是毫不手軟。

歐陽朔下令,限諸行會參照等做法,一週之內,自行解散,人員分流至大夏各個崗位。

否則的話,就逐出大夏。

叛徒青牛道長更是上了歐陽朔的黑名單,直接斬殺,然後驅逐。被逐出大夏,基本等於被逐出華夏,結局可想而知。

歐陽朔就是要殺雞儆猴,不給這些行會留一絲一毫的幻想,要麼放棄手中的權力,融入大夏體系,要麼滾蛋。

當然,歐陽朔還是有分寸的,他打擊的只是行會高層,尤其是這些行會會長,對行會其他成員,除有明顯劣跡者外,都一視同仁,並不搞區別對待。

如此雙管齊下,這些超級行會不解體,也得解體了。

…………

如何接收京都行省跟魯東行省,自有內閣負責,無需歐陽朔親自過問。因此,在六月一日,歐陽朔就回到京師。

歐陽朔必須定下兩大行省總督。

京都行省跟魯東行省,在整個華夏都是一等一的大省,不僅地理位置優越,資源豐富,而且根基也深厚,對總督人選,歐陽朔自然要慎重。

想了兩天,歐陽朔這才下定決心。

六月三日,朝廷發佈一系列人事任免,為兩大行省的人事安排定調。

敕令,解除王守仁川北總督一職,調任京都行省總督。空缺的川北總督一職,則由嶺南行省交州郡守宋文升任。

王守仁,也就是王陽明,文武兼備,是個真正的大才,更難得的是德才兼備,深得歐陽朔信任,將川北行省經營的有聲有色。

在剛過去的最高法院風波中,王守仁是地方總督中,旗幟鮮明的支持者。

此番調任京都總督,對王守仁而言,無疑是一次新的挑戰,因為京都行省緊鄰蒙古帝國,將成為朝廷對抗蒙古的前沿陣地。

更重要的是,京都行省是整個北方的中樞之地,戰略地位突出,意義非凡。調王守仁坐鎮京都,歐陽朔很放心。

前年,宋天雄試圖介入歐陽朔的子嗣風波,讓歐陽朔不喜,連帶著宋文也受到牽連,不僅被歐陽朔斥責,更是明令不許其陞遷。

到了今天,歐陽朔這才將宋文提拔起來。

經過這樣的挫折歷練,歐陽朔相信,宋文該成長起來,清醒認識到,在家族跟朝廷之間,到底哪個才是他該效忠的對象。

此番將宋文提拔起來,也算是對妻子宋佳有個交代,不至於讓她難做。

朝廷敕令,解除孫岩農川南行省鎮安郡守一職,升任魯東總督。

繼顧修文、崔守嗣之後,孫岩農成為第三位原住民總督。至此,原住民文官在大夏官場如新星一般,冉冉升起,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他們的背後,站著的正是歐陽朔。

除兩位總督外,兩大行省的郡守、知府,甚至是一些縣令,都將迎來大換血,將那些世家子弟統統拿下,補上受朝廷信賴的官吏。

在強大的大夏面前,這些世家是無力反抗的。

…………

處理完總督任命,對大周的接收基本就定調。

跟著就是對戰俘的安置了,因為沒爆發大戰,據戰後統計,大夏軍各部在補充完戰損之後,御林軍跟丹陽軍合計還有六十五萬人等待整編。

跟前番一樣,歐陽朔沒急著整編軍隊。

因為滅周之戰進行的異乎尋常的順利,基本沒爆發什麼大戰,歐陽朔當機立斷,準備乘勝追擊,跟著攻滅剩下的三國。
daya 發表於 2017-12-31 22:12
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天竺幽靈


隨著大周歸降,所謂的四國聯盟已經名存實亡。

在奔赴邯鄲城的同時,歐陽朔傳令鴻臚寺,往秦、唐以及宋三國再次派出使節團,請三國鄭重考慮歸附大夏一事。

「大夏一統華夏之勢已不可阻擋,非人力所能逆轉,朕不想徒增殺戮,不願讓華夏百姓在對抗天災之後,再面臨戰爭人禍。秦王如願歸附,朕必以王侯之禮相待,望慎重考慮,給予答覆。」歐陽朔如是交待。

六月一日,歐陽朔回到京師時,使節團也都返回。

到了六月五日,距離出使已經過去一週時間,三國依然沒有答覆。歐陽朔意識到,三國是不見棺材不掉淚,準備死扛一波了。

帝王對權勢的眷戀,遠比歐陽朔想像的要深,寧死不屈。既如此,那就只有在戰場上見真章了。

…………

六月十日,經過短暫休整之後,河東軍回到駐地河東行省,會同鷹揚軍,對大秦王朝實施東西夾擊,陳兵邊境,虎視眈眈。

韓信依然統領豹韜軍,監視大唐王朝。

保險起見,歐陽朔下令,著紅鷹率領虎賁軍第二軍團,由魯東行省西進,進駐中原行省,協助豹韜軍,對大唐王朝形成威懾。

不用說,歐陽朔選擇的目標就是大宋了。

為了減少傷亡,柿子當然是撿軟的捏,三國之中,別看大宋王朝疆域最大,論綜合國力,卻是三國之中最弱的一個。

一則春申君在撤出荊楚行省時,將半個行省精華都帶到魯東行省,留下的只是半個空殼。

兼且大宋接收魯東行省不過半年時間,期間還遭遇罕見天災,損失慘重,根基不牢。不像秦、唐兩國,雖然只佔據半個行省,卻深耕兩三年時間。

二則相比秦唐兩國,大宋既缺乏名將,將士也缺乏血性。

大秦有王翦、王賁父子,大唐就更不得了了,就算沒了軍神李靖,還有李勣、侯君集、尉遲敬德以及程咬金等大將。

相比之下,大宋能拿得出手的將領,可能就是趙匡胤這位帝王了。

為了攻滅大宋,大夏準備出動羽林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軍團,湘江軍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軍團,以及虎賁軍第一、第三以及第四軍團。

合計十個軍團,七十萬大軍。

整個六月中旬,大夏都在為滅送之戰,以及可能爆發的秦、唐之戰,做最後的準備,到了六月二十五日,諸軍團已經一一就位。

糧食物資也都轉運到位,大戰一觸即發!

…………

六月二十六日,徐達指揮羽林軍三個軍團,從湘南行省邊境殺進荊楚行省。於此同時,張須陀指揮湘江軍,從江川行省挺進荊楚行省。

孫臏指揮的虎賁軍,則由皖南行省邊境殺進。

三路大軍,徹底封鎖了大宋王朝的南面跟東面,準備由南及北,由東往西,穩步推進,採取蠶食戰略,逼迫大宋投降。

歐陽朔有的是耐心。

於此同時,帝塵跟春申君,包括正在接受整編的,發揮他們各自在荊楚行省的影響力,以為策動,為大軍創造機會。

不甘心引頸就戮的趙匡胤,調度五十萬大宋禁軍,沿途阻截。

看情況,這就算不是一場勢均力敵的大戰,也是一場持久戰,大夏就算佔有兵力優勢,也無法輕易攻克荊楚行省。

一旦戰事拖延,等於就是兩敗俱傷。

就在此時,一直率部攻打吐蕃的李靖,終於查到隱藏在吐蕃王朝背後的幽靈,正是跟吐蕃比鄰而居的天竺區阿育王朝。

提起阿育王朝,歐陽朔就頭疼不已。

天竺區玩家數量跟華夏區相當,偏偏只有一座王城,而非像華夏區足足有九座王城。如此設定,造就了一個怪胎王朝。

五百萬禁軍集中於一城,是個什麼概念?

就算到了蓋亞七年,阿育王朝的禁軍數量依然達四百五十萬之巨。

因此早在去年,歐陽朔就意識到,未來大夏攻克天竺的最大障礙,不在孔雀王朝,也不在笈多王朝,而在一直不顯山不露水的阿育王朝。

經過幾年的拓展,阿育王朝以王城德里為核心,強勢向周圍區域擴張,時至今日,已經據有天竺區三分之一以上的領土。

不僅是大夏未來之患,更成了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的心腹大患。

據黑蛇衛打探到的情報顯示,在覆滅所有的大型領地之後,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有聯手趨勢,目的,就是對付他們共同的敵人——阿育王朝。

有阿育王朝在一天,兩大王朝就別想獲得天竺區的話語權。

不曾想阿育王的野心竟如此之大,在本土應對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聯手的情況下,還能抽出精力,將觸角伸進華夏區。

這是歐陽朔絕不能容忍的。

看罷李靖呈上來的戰報,歐陽朔沉默許久,冷冷說道:「阿育王,既然參和進來,就別想再全身而退,真以為有四五百萬大軍,就可以肆無忌憚嗎?」

「來人!」

「在!」

「傳令前線,不惜一切代價,務必在半月之內,結束滅宋之戰。」

「諾!」

阿育王朝插足吐蕃戰事,讓歐陽朔意識到,必須快刀斬亂麻地結束三國之戰,即便付出一些傷亡,也在所不惜。

惟其如此,才能整頓大軍,全力應對阿育王朝的威脅。

歐陽朔實在不確定,阿育王朝是否會藉著大夏陷入戰爭泥潭的契機,不斷增兵吐蕃,對李靖統領的飛熊軍,乃至對皇朝西境構成直接威脅。

這個險,歐陽朔不能冒。

「傳鴻臚寺卿張儀!」歐陽朔跟著下令。

「是!」

稍傾,張儀就匆匆趕來。

前番鴻臚寺派出使節團,出使三國,全部無功而返,讓張儀很是羞愧,剛一覲見,就向陛下請罪,「鴻臚寺辦事不利,請陛下責罰!」

歐陽朔擺了擺手,不想去追究此事,只是盯著張儀,沉聲說道:「再派一個使節團去一趟襄陽,跟趙匡胤說,限大宋十天之內主動投降;否則的話,一旦攻克襄陽,朕必滅趙氏滿族!」

「諾!」

張儀心中一顫,後背一下就濕了,他從未見陛下如此震怒。
daya 發表於 2018-1-1 23:24
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吐蕃生變


天竺區,阿育王朝,德里城。

年輕的阿育王看罷手中的華夏戰報,眼中流光溢彩,「這一次,華夏中原大地總算是要掀起一場硬仗了,好,很好!」

以阿育王對帝王,對戰爭的理解,大夏跟大宋交戰到這一步,雙方已經不太可能妥協,唯有死戰到底。

而這,勢必又將影響到秦、唐兩國的態度。

「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正如歐陽朔猜測的那樣,阿育王是個非常有野心的帝王。三個月前,當吐蕃贊普松贊乾布膽顫心驚地跟阿育王朝取得聯絡時,阿育王就意識到,這是阿育王朝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旦藉機吞併吐蕃,王朝疆域將直接擴大一倍。

這樣的誘惑,沒有哪位帝王能夠抵擋。

阿育王根本沒有一絲猶豫,直接分兩批,非常「慷慨」地往吐蕃王朝輸送了三十萬大軍。在跟大夏飛熊軍交戰的過程中,又先後增兵二十萬。

如此也就意味著,阿育王朝足足在吐蕃佈置了五十萬大軍,已經超過了吐蕃王朝本身的軍隊數量。

為了減輕吐蕃王朝的後勤負擔,阿育王甚至不惜從國內調集糧草。

阿育王如此不惜血本地支援吐蕃,當然不會存什麼好心。所謂的合作,一定是建立在雙方實力對等的基礎之上,而阿育王朝的軍隊是吐蕃軍隊十倍之多,雙方實力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實力上的巨大差距,也就意味著吐蕃王朝是在引狼入室。

等到松贊乾布發現這一點,為時已晚,進駐吐蕃王城邏些城的阿育王朝大軍,已經悄悄控制了城池要害。

「請神容易送神難!」

李靖是位經驗豐富的大將,在發現吐蕃王朝軍隊的貓膩之後,沒有急著進攻,只在邊境安營紮寨,密切窺視敵軍,悄悄打探敵軍底細。

眼見如此,松贊乾布曾跟阿育王提過,說「吐蕃危機已經基本解除,感謝阿育王朝的援助,此大恩,吐蕃必銘記於心。」

潛台詞,就是希望阿育王朝撤掉一部分大軍。

對此,阿育王卻裝聾作啞,以「勞師遠征,需就地休整,補足物資」為由,繼續在吐蕃王朝駐紮。甚至於說,阿育王還調遣五十萬大軍在邊境駐紮,隨時都可以殺進吐蕃王朝境內。

得到消息,松贊乾布這才真正意識到不妙,卻又束手無策,弱小的吐蕃王朝夾在大夏跟阿育王朝兩大巨鱷之間,注定只能成為犧牲品。

而阿育王揮動的屠刀,遠比松贊乾布預想的要果決。

六月二十八日,就在大夏鴻臚寺再次向大宋派出使節團時,阿育王朝再次向吐蕃王朝增兵五十萬,直接控制吐蕃王朝。

松贊乾布,成了阿育王朝事實上的「傀儡」。

阿育王的謀劃不可謂不毒辣,前番派出的援軍,不僅控制了邏些城,而且借此機會,在吐蕃嚮導的引領下,摸清了整個吐蕃王朝的地理信息。

再加上兩軍「並肩作戰」,讓阿育王朝大軍對吐蕃完成了事實上的滲透。

吐蕃之變,因為行事隱秘,暫時還不為外界所察,就連歐陽朔都不知道,就在六月底,大夏西境已經潛伏著一頭猛獸。

…………

六月二十九日,大宋王朝,襄陽城。

歐陽朔發出的「七日限降令」,在大宋朝野掀起軒然大波,朝廷上下立即分成兩派,一派主降,一派主戰,很有「北宋特色」。

主降派不用說,自是畏懼大夏兵鋒,不想陪著殉葬。

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連對抗大夏最堅決,擁有七十萬大軍的大周王朝,面臨大夏的進攻都不戰而降,更遑論弱上一籌的大宋了。

「我們也是不想讓大宋生靈塗炭。」主降派大臣如是說。

主戰派以武將為主,理由也很簡單,「還沒開打就投降,還有點骨氣嗎?就算投降了,大夏也會看不起我們。」

可惜在大宋,武將是最沒話語權的。

真正的決定權在文官集團,在大宋皇帝趙匡胤。

趙匡胤同樣很矛盾,一方面,他放不下帝王的驕傲跟尊嚴,更放不下這份好不容易攢下的基業,投降,既不甘心,也低不下這顆頭顱。

可是不降,就有滅族之危。

趙匡胤絕不會懷疑夏皇的決心,真要到不可開交之境地,夏皇拿他趙匡胤的人頭祭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換做是趙匡胤,他也會這麼做。

進退兩難的趙匡胤,陷入進退兩難之中,無奈之下,他派出使節,前往秦、唐兩國,徵詢秦始皇跟唐太宗的意見。

如果降,那就三國一起降,面子上也過得去一點;如果不降,兩國就不能因為被大夏軍監視,就心安理得對作壁上觀,眼睜睜看著大宋覆滅。

「覆巢之下無完卵,還請兩位細細思量,大宋滅亡之日,就是秦、唐兩國覆滅之時。與其屈辱投降,不如戰個痛快!」

趙匡胤說的慷慨激揚,真正目的,不過是想讓秦唐兩國,給大宋分攤一點壓力,內裡真正的想法跟盤算,只有他自己清楚。

「但願有用吧!」趙匡胤在做最後的掙扎。

…………

荊楚行省,荊州郡。

看罷陛下軍令,羽林軍統領徐達喝道:「來人!」

「在!」

「召集諸將,升帳議事!」

「諾!」

不管大宋文武百官如何爭吵,在接到陛下命令,要求半月之內攻克大宋之後,大夏三路大軍迅速行動起來。

陛下在軍令中說的很清楚,三路大軍,哪一路最先攻克襄陽城,朝廷重重有賞。羽林軍、湘江軍跟虎賁軍雖然屬於三大體系,卻誰也不服誰。

「在軍中,強不強,不看部隊出身,只憑戰功!」

對羽林軍而言,這一場大戰意義更是不一般。

一則這是統領徐達投效大夏以來,打的第一場大戰,在名將雲集的大夏軍,徐達非常需要通過此戰,證明他無愧於大將軍銜,無愧於陛下的重用。

二則羽林軍是一支新軍,正需要通過這一戰,完成內部磨合,檢驗平時訓練成果,真正將來自各部的軍卒,揉成一個整體。

用徐達的話來說,「本帥希望,此戰過後,軍中再沒有晉軍、明軍、隋軍之分,我們有且只有一個稱呼——羽林軍將士。」

羽林軍負責的左翼是最危險的一路,因為他們不僅要對抗宋軍,還要隨時防備,唐軍越境而來,對他們實施攔截。

正是如此,歐陽朔才將此重任交給徐達。

當天,徐達就在全軍進行了總動員,揚言要不惜一切代價,拔得頭籌,攻克襄陽,揚羽林軍之威。

幾乎在同時,中路的湘江軍跟右翼的虎賁軍,都進行了類似的動員,七十萬大夏軍猶如一群猛虎,對大宋禁軍展開獠牙。

滅宋之戰,瞬間進入最激烈的對決。

…………

七月三日,中路軍湘江軍,率先建功。

下午四時,經過一天半的鏖戰,在城內暗樁的配合下,在湘江軍統領張須陀的親自指揮下,大軍終於攻克丹陽城,斬首三萬餘人,取得丹陽大捷。

作為前領地主城,丹陽城不僅是大宋第二大城池,也是大宋南面最堅強的堡壘,跟北面的襄陽城互為援助,構成大宋基石。

在丹陽城,大宋駐紮著十五萬禁軍,而且儲備大量糧草,正是宋軍狙擊大夏軍北上,最重要的一個橋頭堡。

奈何丹陽城本就是春申君勢力範圍,經營近六年之久,雖然被迫移交給大宋,春申君在丹陽城依然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力。

此番湘江軍能順利攻克丹陽城,正是得內應之助。

否則的話,憑藉丹陽城堅固的城防,再加上十五萬大宋禁軍駐守,即便以張須陀之能,想要攻克丹陽城,至少也需要一週時間。

大夏軍僅用一天半時間就攻克丹陽城,給了大宋朝廷以當頭棒喝。

消息傳到襄陽,大宋朝廷再次震盪不已。
daya 發表於 2018-1-1 23:24
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宮變


丹陽城的淪陷,給了大宋朝廷當頭棒喝。

主降派的聲音瞬間壓過主戰派,看情況,投降已經成了大宋唯一的選擇。

可就在此時,天竺阿育王朝已經接管吐蕃王朝,準備跟大夏交戰的消息,悄悄在華夏大地傳播開來,讓本已絕望的趙匡胤,再次生出一絲希望。

「再等等,說不定大夏就撤軍了。」趙匡胤如是想。

趙匡胤準備再熬一熬,可大宋其他大臣卻不想再熬下去,因為距離夏皇給出的投降期限,僅剩一天時間。

「七日限降令」就像一把屠刀,懸在趙氏一門頭頂。

在王公貴族以及大臣們看來,就算阿育王朝威脅大夏西境,以大夏之實力,依然能在穩住西線防禦的同時,順手將大宋給收拾了。

真到了那時,他們可不就得陪著陛下殉葬。

大宋朝廷,一個想熬,另一邊想保命,雙方有著不可調和、生死攸關的矛盾。在趙匡胤明確表態,要堅守下去時,矛盾終於爆發!

七月三日,夜。

晉王趙光義在文武大臣的支持下,悍然發動宮變,軟禁其兄趙匡胤。

歷史上的一幕,似乎再次重演。

開寶九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召趙光義入宮飲酒,當晚共宿宮中。二十日清晨,趙匡胤忽然駕崩。二十一日,晉王趙光義即位,是為宋太宗。

宋太祖之死和宋太宗的即位,為後世留下了「燭影斧聲」的千古謎案。

不管如何,隨著趙光義宮變成功,大宋的命運已經塵埃落定。次日一早,趙光義就代表大宋,表示要歸降大夏。

消息一出,天下震驚。

…………

京師,皇城。

冰冷寒冬彷彿還在昨日,轉眼之間,已是炎炎夏日。

經過半年施工,皇城改造工程已然接近尾聲,很快就能竣工。隨著海量資金注入,京師新城區也開始煥發活力,成為皇朝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幾乎每個禮拜,都有新鮮玩意兒從新城區的工廠問世。

近日,在京師的王公貴族群體中,掀起了一場自行車熱,尤其是年輕男子,騎著一輛山鷹牌自行車出門,是倍有面子之事。

如果還有哪位公子騎馬出行,那就真的落伍了。

實現流水線生產,不僅意味著自行車在京師迅速普及,更意味著,一種新的流水化生產模式,即將取代低效的小作坊模式。

大夏工業化,至此邁上一個新台階。

新城區的開發,離不開一群人的支持,那就是重拾舊職的冒險玩家。根據工業署給出的統計數據,半年時間,僅新城區就招進十五萬名產業工人。

隨著新城區開發走上快車道,工人規模還在繼續上升。

年初,大夏向冒險玩家敞開大門,越來越多的玩家完成身份轉換,工人、醫生、教師、商人、農夫、公務員,都能在大夏找準定位,獲得一席之地。

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的釋放,讓大夏經濟迎來高速增長。

僅在過去的五月,大夏朝廷收上來的稅收就達一千七百萬金幣之巨,全年稅收突破兩億金幣大關,是很輕鬆之事。

借助大夏銀行、大夏商業銀行、大夏農業銀行以及剛完成改制的匯通銀行,大夏幣得以推行下去,海量金幣被回收,築成金磚,儲存在大夏金庫。

遊戲出期,蓋亞借助殺怪物品掉落、任務獎勵、王城商店等形式,直接向荒野注入海量金幣,激活整個交易體系。

金幣,也成為全球統一貨幣。

隨著遊戲不斷向「真實化」方向轉進,蓋亞對遊戲的介入不斷減少,以及王城的不斷淪陷,金幣增量主要通過領地金礦來完成。

如此也就意味著,金幣在全球的貨幣地位正日漸受到挑戰。

按經濟發展規律,金幣這種純粹的硬通貨,本就不是最優貨幣,被淘汰是必然趨勢,哪個王朝最先建立起穩定的新貨幣體系,哪個王朝就先受益。

隨著大夏幣在民間流通開來,金子更多的是用來打造飾品,而非貨幣。

僅僅半年時間,市場上的金銀首飾就以四五倍的速度在增長,顯示大夏百姓的消耗能力日漸提高,拉動內需,成為經濟增長的另一個引擎。

總而言之,大夏內部正在進行一場深刻變革。

封建王朝的氣息,漸漸遠離;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朝氣蓬勃的新生國度。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華夏精英階層開始主動向大夏靠攏。

大夏官場,正迎來一次新老更替。

作為帝王,歐陽朔非常樂意看到,皇朝血液不斷更新交替,而非死水一潭,失去了進取之心,他可不希望,被國內利益階層拖累朝廷的擴張步伐。

變化,是大夏這半年的主題。

日新月異,猶如夢幻一般,思想稍微一打盹,就跟上潮流。

就連歐陽朔日常辦公的勤政殿,都迎來一次看似不起眼,卻意義非凡的變化。就在日前,建設署按照歐陽朔的指示,完成了對勤政殿的改建。

變化其實很小,不過是在御書房旁邊整了一個大房間,擺上長條方桌,再爬上檀木椅子,改造成一個既有古韻,又非常現代的會議室。

歐陽朔稱之為第一會議室。

從此以後,無論是軍議,還是政議,除非是禮制上需要,歐陽朔均不會在武英殿或文華殿舉行,而是將議事地點,選在第一會議。

在會議室,大家圍坐在一起,無需高高仰視歐陽朔這位帝王。

歐陽朔也不耐煩整天坐在冰冷的龍椅上,高高在上地跟文武大臣們議事,真正的天子權威,絕不是通過此種無聊的儀式建立起來的。

朝廷機構,也迎來幾位新人。

六月十五日,在完成的交接之後,絕代風華正式到秘文閣上任。歐陽朔遵照約定,任命其為掌情報整理的學士。

通俗來講,絕代風華就是歐陽朔的情報秘書。

這一任命顯然讓絕代風華非常意外,因為不管在哪,情報都是高度機密,尤其是上報到歐陽朔這一層級的情報,無不是皇朝機密。

情報秘書,勢必要歐陽朔最信任之人擔任。

偏偏,歐陽朔選了剛投效的絕代風華,不僅讓絕代風華本人意外,也讓其他大臣意外,一度看向絕代風華的眼神都充滿異樣。

歐陽朔卻不為所動,他始終秉承一個原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將合適的人才,放到合適的崗位,是歐陽朔最重要,也最困難的一項工作。絕代風華長期執掌,無疑是最佳的情報秘書人選。

至於說絕代風華的忠心,自有山海衛負責監視。

在絕代風華上任之前,先一步趕到京師就職的帝塵,已經帶著幾名護衛,離開京師,周遊世界去了。

歐陽朔能理解帝塵的心情,知道帝塵需要一個調整過程,因此根本就沒對帝塵的工作做任何的硬性規定,只撥給他一筆活動資金。

具體怎麼操作,帝塵有很大的彈性。

歐陽朔也相信他看人的眼光,帝塵既然接下鴻臚寺丞兼朝廷特使一職,就不可能真的尸位素餐,勢必會想在這一個崗位上,做出亮眼的成績來。

帝塵需要的,只是一點適應調整的時間。

唯一讓歐陽朔意外的,就是在大周歸降之後,老將廉頗主動放棄軍職,甘願陪在帝塵身邊,當一名再普通不過的護衛隊長。

昔日的君臣之誼,轉化成主僕之誼。

既然這是廉頗的選擇,歐陽朔也不強求,順其自然,想來以帝塵的成就值,具現一個廉頗還是能做到的。

除廉頗外,原大周王朝的幾位舊臣也都有了新崗位。

謀士范增留在京都養老,不再出仕;被歐陽朔嫌棄的元朝大將張弘范,在大周歸降之日,就非常識趣地離開大周,隱姓埋名。

不是誰,都能適應大夏,開啟新生。

以山海衛的力量,當然能查到張弘范藏身之地,歐陽朔卻沒這麼做,既然張弘范已經非常識趣了,歐陽朔又何妨饒他一命。

大周舊臣中,真正獲得任用的,唯有東瀛將領豐臣秀吉,被歐陽朔順勢安排進河洛軍,擔任軍團長一職。

至此,大周的最後一點痕跡,也跟著消失殆盡。

午後的陽光依然毒辣,透過窗外的翠綠樹葉,再透過格柵窗戶,照在歐陽朔身上,在影壁之上,投下長長的人影。

案前,歐陽朔正閉目小憩。

阿育王朝吞併吐蕃王朝,大宋宮變,近日來的幾場劇變,讓歐陽朔也有些措手不及,一時竟感到有些疲憊。

正好藉著午休的機會,好好在腦海中理一理思路。
daya 發表於 2018-1-2 23:37
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北宋無將,南宋無相


吐蕃王朝被阿育王朝鳩佔鵲巢,這是歐陽朔沒想到的。

松贊乾布北拒蒙古帝國,西防大夏皇朝,到頭來,還是難逃被巨鱷吞噬的命運,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說起來,這還是第一次有國外勢力介入華夏爭霸,讓歐陽朔很沒面子。

就算如此,歐陽朔也不得不小心行事。日前,李靖已經率領飛熊軍撤回蜀地邊境,大夏第一次征伐吐蕃,以失敗告終。

李靖上表請罪,被歐陽朔壓了下來。

以吐蕃戰場之波雲詭譎,李靖能率領飛熊軍全身而退,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歐陽朔又怎會降罪於這位大將。

在解決秦唐宋三國之前,歐陽朔是不準備在挑起吐蕃之戰了。

至於阿育王朝,一下吞併吐蕃這麼大的疆域,也要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兼且蜀地易守難攻,只要阿育王沒狂到沒邊,就不會得隴望蜀。

暫且擱置吐蕃,歐陽朔將目光聚焦在秦唐宋三國。

七月三日,隨著限定的日期逐漸臨近,歐陽朔都做好了拿大宋趙氏一族祭旗,沒想到卻在前一天晚上,大宋爆發了戲劇性的宮變。

趙光義,救了一大家子。

只是後世之人,大抵會將趙光義視作亂臣賊子,視趙匡胤為一代聖君。

歐陽朔無意去探究其中的貓膩,他只知道,隨著趙光義宮變成功,荊楚行省已經成了大夏的囊中之物。

大夏距離攻滅三國,前進了一大步。

…………

七月五日,大夏內閣首輔姜尚作為陛下特使,率隊前往襄陽城,接受趙光義的歸降。在此之前,雙方大軍已經停止交戰。

前線的大宋禁軍原地歸降,等待樞密院的整編,粗略統計,大夏軍各部在補充戰損之後,還有三十八萬大宋禁軍等待整編。

姜尚此去,還帶去了朝廷的恩典與敕封。

敕令,敕封趙光義為宋王,敕封趙匡胤為宋侯。如此恩典,已經算是皇恩浩蕩了,被軟禁的趙匡胤再不滿意,可就太不識趣。

除趙氏王室,大宋的一班舊臣也都各有任命。

任命趙普為川南總督,原川南總督范仲淹,調任荊楚總督。

趙普早年曾被劉詞闢為從事,後擔任趙匡胤的掌書記。顯德七年,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推翻後周,建立宋朝。

乾德二年拜相,協助趙匡胤削奪藩鎮、罷禁軍宿將兵權,實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邊防遼等許多重大措施。

淳化三年,三次拜相的趙普病逝,年七十一,累封韓王,賜謚「忠獻」,並配饗太祖廟庭,為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趙普雖讀書少,但喜觀,其「半部治天下」之說對後世很有影響,成為以儒學治國的名言。

以趙普之才,出任行省總督自然是沒問題的,可一上來就被任命為川南總督,還是出乎一些人的意外。雖然朝野早前將川南行省闢為直隸行省的流言,被歐陽朔彈壓下去,但是川南行省地位之高,是毋庸置疑的。

歐陽朔的真正目的,還是將范仲淹調離川南。

荊楚行省因為有王城襄陽,又是中部大省,倒也不委屈范仲淹。歐陽朔希望通過此番調整,范仲淹能明白,他暗中的警告之意。

除趙普外,慕容延釗、高懷德、王審琦、韓令坤、石守信、張令鐸、張光翰以及趙彥微等一干大宋舊臣也都得到一一安置。

北宋無將,南宋無相。

一干舊臣之中,真正文韜武略上佳者,唯趙普一人而已。

…………

隨著大宋歸降,華夏區形勢已經明朗起來,現在就看秦唐兩國到底是個什麼態度了。無論是秦始皇,還是唐太宗,都不是輕易認輸的主。

要讓這兩位投降,比殺了他們還難。

京師,皇宮。

資政閣掌印大學士張良,被請到御書房議事。

「愛卿以為,該如何處理秦唐兩國?」如果可能的話,在阿育王朝咄咄逼人的情況下,歐陽朔並不想通過戰爭來收服兩國。

可不戰,兩國又不會投降。

這簡直成了一個死結,故而歐陽朔才讓張良想辦法。

張良回道:「秦始皇跟唐太宗他們也是一代雄主,必定是能看清形勢的,深知大勢不可逆轉。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給他們一個台階下。」

歐陽朔點頭,深以為然。

「愛卿以為,這台階該如何給?難道要朕親自去談?」

「不妥!」張良直接搖頭,「且不說陛下乃萬乘之尊,不可屈尊降貴。如果破了此例,勢必要長秦唐兩國傲氣,對未來治理關西行省,是非常不利的。」

張良所慮,絕非危言聳聽。

秦唐兩國都有一班赫赫有名的文武大臣,兼且兩國經營關西行省日久,根深蒂固,如果大夏太給兩國面子,很容易給兩國文武大臣以及百姓一個錯覺,認為他們歸附大夏,是給大夏面子,不可避免地會滋生傲氣。

這是歐陽朔不願看到的。

張良跟在說道:「微臣以為,可從阿育王朝下手。」

「怎麼說?」

歐陽朔有些詫異,不知兩者如何能聯繫到一起。

「無論是秦始皇,還是唐太宗,都是千古一帝,華夏正統。如今外敵叩擊華夏,倘若秦唐兩國還沉浸於內鬥,豈非辜負華夏之名?微臣建議,再次派出高規格使節團,以此為突破口,說服兩位帝王退居幕後。」張良道。

歐陽朔眉頭微微一皺,「這,能行嗎?」

「如若陛下不棄,微臣願親自帶隊,出使其中以一國。」

「也好!」

歐陽朔從諫如流,決定讓張良先試一試。

…………

七月七日,大夏內閣次輔,兼資政閣掌印大學士張良,率隊出使大唐王朝;於此同時,鴻臚寺卿張儀親自帶隊,出使大秦王朝。

歷史上,張儀曾經在秦國為相,此番出使秦國,也算是「衣錦還鄉」了。歐陽朔希望秦始皇能顧唸著這一絲香火之情,同意退隱。

對文臣武將,歐陽朔可重用,唯獨帝王,是絕對的禁區,歐陽朔是碰不不願去碰的,絕不會有將他們收入麾下的心思。

連楚霸王項羽都不甘心居於人心,何況是秦始皇跟唐太宗這樣的帝王。

真要招攬這些帝王,怕是後患無窮。

因此,即便秦唐兩國歸降,秦始皇跟唐太宗也只能隱退,在這遊戲世界做一個閒王,不再過問朝政,連碰都不能碰一下。

至於說未來有沒有機會,將這些帝王具現到希望星球,開疆拓土,那只有另說了,畢竟希望星球之事還存在太多變數,歐陽朔又豈能盡知。

在張良跟張儀出使期間,大夏軍按兵不動,靜待雙方的談判結果。如果兩國還是不願歸降,為免變生掣肘,歐陽朔也只能通過戰爭手段來解決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daya

LV:6 爵士

追蹤
  • 3

    主題

  • 1411

    回文

  • 4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