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隋唐] 求生在西晉末 作者:瘋子161414 (已完成)

 
王烏鴉 2018-3-12 17:24:22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671 117109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2 22:34

第525章 郗鑒獻策

  建鄴是大晉立國以來第三個都城,如今這裡儼然已經成為大晉新的政治中心。

  太初宮偏殿內,天子司馬睿正和一個五十歲男子手談。

  縱然眼下春寒料峭,但因燃著上等竹炭,整個偏殿內卻是溫暖入春。

  眼前這盤棋,白棋已被黑子殺得步步敗退,一眼望去棋盤之上幾乎全是黑色棋子。

  過了一會兒,司馬睿終於將手中白棋丟在棋盤上,喟然歎曰:“朕輸了!”

  見天子棄子認輸,對面男子微笑道:“呵呵,非是臣技高一籌,而是陛下心思不在對弈上,被臣乘虛而入罷了。若陛下認真以待,微臣豈是陛下對手?”

  “唉,知我者道徽也!”

  “陛下可是在為大將軍而煩惱?”

  聞言司馬睿面帶淒切之色,起身彎腰深施一禮拱手請教道:“請愛卿為朕指點迷津!”

  此時司馬睿早已有心除去王敦,可惜王敦羽翼豐滿為時已晚。

  眼下面對籌謀叛亂的王敦,司馬睿只能暗中佈局謀劃,表面上還得忍氣吞聲,以免激怒王敦令其狗急跳牆。

  但司馬睿絕不甘心束手就縛,不會安心做王敦傀儡,否則當初他也不會重用刁協、劉隗之輩。

  今日他以下棋手談名義將郗鑒召至宮中,就是想向對方請教一二。

  要說起來司馬睿手底下也有些信得過的人才,比如刁協、劉隗、戴淵等輩,但真要說起來除了劉隗外,怕還就只有眼前郗鑒合適出謀劃策。

  郗鑒忙上前一步跪倒,沉聲道:“陛下折煞微臣了,陛下務憂,臣有數策可助陛下破逆賊王敦。”

  司馬睿聞言大喜,滿眼熱切地望著郗鑒道:“還請郗卿直言。”

  面對天子盛情,郗鑒悠悠道:“自古主弱臣強,皆是禍亂之源。假若陛下大權在握,只需一道詔書就可置王敦於死地。但可惜呀,眼下江左軍權盡在王敦手中,陛下一旦輕舉妄動必會給自身帶來禍患。”

  “因此臣建議陛下首先一定要戒急用忍,在無完全把握時千萬不要冒險。”

  “愛卿之言,朕定當謹記在心,只是總不能一直被動忍耐吧?”

  “陛下莫急,且聽在下一一道來。”

  “首先,陛下不要將整個琅琊王氏列為叛逆,要分清王敦是王敦,琅琊王氏是琅琊王氏,二者不可混為一談。”

  “此策在於分化拉攏敵人,陛下應當清楚,並非所有琅琊王氏子弟均支持王敦,比如王導、王棱等王氏子弟皆反對王敦發動叛亂,只因王敦勢大又固執己見才作罷。”

  郗鑒此言其實就是在批評司馬睿之前行事莽撞,不該疏遠王導,因為那樣做只會讓琅琊王氏內部溫和派失望,進而有可能反過來去支持強硬派王敦。

  好在天子司馬睿已意識到在處理王導關係上做得不妥當,從各種跡象表明,王導的確跟王敦不是一條心,或者說並不完全是一條心。

  雖然王導也跟王敦一樣同樣看重家族利益,但至少不會像王敦那樣野心勃勃想著推翻晉室,取而代之。

  “道徽所言甚是,朕知錯矣,明日朕就下旨召茂宏進宮見駕。”

  “此言大善,陛下此舉勝過雄兵十萬!”郗鑒見司馬睿知錯能改,不由讚歎不已。

  “有王茂宏在,陛下就可通過他穩住王敦,使其不能在朝廷準備不足的情況下起兵叛亂。”

  “茂宏他……”司馬睿欲言又止,他擔心王導不會為他所用。

  郗鑒是什麼人,自是一眼就看穿了司馬睿顧慮,忙開解道:“陛下但請放心,茂宏乃忠貞之士,豈會因一點兒誤會而怨恨陛下?再者王導根本就不看好王敦,未來王敦一旦兵敗,為了避免琅琊王氏遭到重創,王導必然要盡力幫助陛下,並在平叛過程中立下殊功才行。”

  聽了郗鑒的話,司馬睿眼前一亮,心中對王導再無半分芥蒂,同時也認識到王導的重要性。

  “在用王導安撫住王敦之後,接下來陛下就要著手拉攏忠於朝廷的將領。”

  “只有陛下手中掌握足夠多的兵馬,才能真正立於不敗之地。”

  一提起兵馬之事,司馬睿就懊惱不已,原本他手中有幾隻可用之師,分別掌握在戴淵、劉隗、郗鑒三人手中。但隨著羯胡侵襲江淮,三大心腹將領麾下兵馬幾乎折損大半,眼下已不堪重用。

  “唉,當初若非劉胤喝酒誤事,也不至於讓胡虜將淮南數萬大軍一口吞掉。”

  “陛下,淮南精銳盡喪固然可惜,但江左依然有幾支兵馬可為陛下所用。”

  “其一便是坐鎮交廣二州的陶侃,其出身寒門,精通兵法,深為王敦忌憚。只要陛下時時下旨慰藉,將來陶侃一定會為朝廷所用。”

  “除了陶侃之外,甘卓、司馬承、周訪等幾位領兵大將均跟大將軍面和心不合,只是畏懼其權勢地位才不敢公開表達不滿。陛下需暗中儘量拉攏安撫眾人,即便眾人不能公開支持朝廷,至少也不能讓他們倒向王敦。”

  聽了郗鑒所言,司馬睿異彩漣漣,頓時信心大增。

  郗鑒看了一眼滿臉喜色的司馬睿,直接潑冷水道:“陛下切莫高興太早,光靠外人是不行的,您手中還必須有嫡系人馬,以便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可……可眼下江左軍權俱在王敦手中,朕亦無能為力啊!”司馬睿沮喪道。

  不料郗鑒臉上露出一絲笑容道:“不不不,大將軍雖權勢驚人,但還做不到一手遮天。”

  “哦?是嗎?請道徽細細道來,朕洗耳恭聽。”司馬睿頓時來了興趣,附身做傾聽狀。

  “陛下,您忘了坐鎮襄城的周訪周老將軍了嗎?自去年始,周老將軍身染重病,至今已是病入膏肓。”

  “昔日,王敦擔憂杜曾勢力增長,於是向周訪允諾,一旦周訪摛獲杜曾就會讓他任荊州刺史。”

  “但沒想到當周訪誅殺杜曾後,王敦竟自任荊州刺史,沒有實現當初承諾,仍讓周訪任梁州刺史,這件事徹底導致了周、王之間關係決裂。聽說後來王敦曾數次寫信試圖解釋,但均未獲得周訪諒解。”

  “眼下周訪病重,用不了多久便會西去,陛下何不趁機安排一名心腹前往襄城任職,如此不但可白得數萬精銳之師,日後王敦叛亂還能從側後威脅武昌。”

  提到周訪司馬睿不禁感歎道:“周老將軍一代名將,又對朝廷忠心耿耿,若其身體無恙必可壓制王敦。眼下朕思來想去,朝中有能力接替周老將軍者非愛卿莫屬,不知愛卿可願擔此重任?”

  郗鑒忙謝恩道:“臣謝陛下重用,請陛下放心,此去襄陽臣一定替陛下將兵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司馬睿伸手撫摸著郗鑒後背道:“愛卿忠勇,朕已深知,只是此事該如何說服大將軍同意呢?”

  “嗯,陛下大可將此事交給中書監王導大人去交涉,同時陛下也該向外界展示一下強硬態度。如今遼東不是陛下支持者嗎?有這麼好的外援怎能不好好利用一下?陛下只管大張旗鼓地任命臣去襄城任職,若大將軍不同意,您大可借遼東之勢聯合王導強行通過。”

  “這合適嗎?”司馬睿在王敦面前軟弱慣了,一時間不太習慣強硬面對王敦。

  “陛下,您是九五之尊,萬萬不能一味屈從王敦,臣的意思不是要陛下與其激烈對抗,而是要適當向外界表現出自己的強硬,要讓外人知道您對大將軍的不滿。如果陛下只是一味的退讓,不但會助長王敦黨羽氣焰,還會讓朝中忠貞之士失望,甚至會讓觀望勢力倒向王敦。”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2 22:34

第526章 接見張茂

  隨著河西世家叛亂被平息,以高詡為首的刺史府的將重心逐漸轉移恢復涼州經濟上。

  與此同時,遼東軍也沒忘記清算河西世家。此次叛亂中,河西世家損失慘重,不但要交出家族所有田產、部曲,還要向刺史府繳納一半財富。

  總之,經過此番波折,河西世家除了宋、汜等寥寥數家外,其餘世家均損失慘重。

  在付出了巨大代價之後,河西世家總算得以保住家族,些許錢財損失雖有些肉疼,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且隨著遼東入主涼州,河西世家內不少人才紛紛得以重用。

  唯一讓眾人感到不滿的是,除了宋配等寥寥數人得以留任涼州外,陰元、陰澹、索輔等大批涼州官員紛紛被調到朔、並、幽等外地任職。

  隨著大批世家中流砥柱被調離涼州,高詡、宋配等刺史府官員少了很多牽制,在他們的主持下,涼州各地開始了轟轟烈烈地政策改革。

  大批農奴、佃戶、奴僕被釋放成為自由民,他們不但被授予田地,同時他們的後代也被允許尚學堂、參加科考。

  當一些農奴、佃戶、奴僕雙手接過刺史府頒發的證書、房契、田契等文書時,都忍不住號啕大哭,跪在地上高呼大司馬萬歲。

  隨著近八十萬底層百姓分得田地,涼州原有的經濟基礎被徹底打破,曾經被河西世家壟斷控制的涼州終於被遼東掌控。

  至此,收復河西八郡之地後,遼東不但又多出百十萬人口,同時徹底打通了與西域之間的聯繫,控制了絲綢之路東段路程。

  日後隨著陸上絲綢之路復興,必將為整個西北經濟發展再次注入強勁動力。遼東一大批有實力的世家、巨賈紛紛西進,試圖提前搶佔的絲綢之路上的利益。

  為了儘快鎮撫涼州,衛朔調戰功卓著的劉遐擔任涼州都督,至於其原來的職務則由年輕將領陽鶩接任。而陽鶩也成為遼東年輕將領中,第一個出任地方都督的人,當仁不讓成為年輕將領中領軍人物。

  新成立的涼州都督府肩上任務很重,除了要鎮撫涼州當地外,劉遐還要分出一部分精力用心西域,為日後遼東軍收復西域做準備。

  與此同時,遼東為了加強對河西的控制,牧府拿出巨額資金投資到涼州,修建敦煌——張掖——姑臧——金城一線水泥直道。只有這條戰略道路修築完成,河西才會牢牢跟整個西北綁在一起。

  在河西各地發生巨變的時候,經過長途跋涉,張茂、張駿叔侄兒終於順利抵達薊城。

  而衛朔終於有機會見見在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前涼成王、文王,如果說是張軌、張寔父子二人奠定了前涼基業,那麼將前涼發揚光大者,非張茂、張駿、張重華莫屬。

  尤其張駿、張重華父子在位期間,前涼達于極盛,境內分置涼、沙、河三州,設西域長史於海頭,在今吐魯番地區設置高昌郡,統治範圍包括今甘肅、寧夏西部以及新疆大部。

  史載前涼疆域:“南逾河、湟,東至秦、隴,西包蔥嶺,北暨居延”。

  但是張重華的才能遠遜於前人,真正為前涼奠定盛世基業的是張茂、張駿叔侄兒。

  歷史上張茂、張駿二人才華均不凡,治理涼州兢兢業業。

  眼下張茂正值壯年,正是大展身手的年齡,衛朔可不會放任這樣一個人才虛度時光,他此刻接見張茂自然打著收為己用的盤算。

  “罪臣張茂拜見大司馬!”

  張茂自進入薊城之後就沒睡過一天安穩覺,每天他一睜開眼睛想得第一件事,就是摸摸脖子上的腦袋還在不在。

  就這樣提心吊膽過了幾天,終於等到了衛朔的召見。

  衛朔坐在上首,抬眼望了下跪在下面的張茂,不由歎了口氣。他掀起的蝴蝶效應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軌跡,其中就包括眼前的張茂。若沒有衛朔攪和,在今後幾年內,張茂將正式接過戍守涼州的重任,在完成自己使命後,一生無子的張茂又將使命交到侄兒手中。

  不過,如今張茂怕也沒這個機會了。

  “罪臣?哼!為一己之私抗旨不尊,置朝廷大義於不顧,你身上的罪愆可不小。”

  “臣,臣,臣……”聽著衛朔話中之冷意,張茂額頭上忽然滲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心神惶恐之下,張茂只能匍匐在地不斷叩首道:“臣冒領涼州,僣位刺史之位,實在是罪該萬死!”

  “哼!看來你還有自知之明,若非念你們張家戍守涼州有功,我早治你的罪!”

  “請大司馬贖罪!”張茂以頭搶地渾身抖似篩糠,好似感到大禍臨頭一般。

  衛朔看把張茂嚇得夠差不多了,這才收起語氣中的冷意,輕笑一聲道,“呵呵,原本依律法來說,你是罪無可恕。但是看在武穆公、張使君的面上,暫且先饒你一命。”

  “啊……這……這,謝大司馬不殺之恩!”

  聽到衛朔不再追究他的罪行,張茂終於鬆了一口氣,他沒想到能這麼輕易就過關了,害他白提心吊膽了這麼多天。

  其實張茂多慮了,且不說他本身就是個人才,而衛朔一向又有收集人才的癖好,再加上還要考慮到原涼州文武感受。因此,從一開始衛朔就沒有降罪張茂的意思。

  “眼下涼州刺史已有了人選,你就不要再回涼州了。聽說你身體不太好,先在薊城修養一段,等日後時機成熟了,我再放你出去一展身手。”

  “啊!”張茂滿臉震驚,他以為自己即便免於懲處,日後也不會得到遼東重用。張茂甚至都做好了閉門謝客,虛度一生的打算,卻沒想到今日從大司馬口中親自得到了要被重用的承諾。

  “啊什麼啊!?你不會還惦記著涼州刺史之位吧?”衛朔眼神淩厲地掃了張茂一眼。

  “不……不,不是,不是這個意思,臣只是有些吃驚。”張茂連連否認。

  “哼,不是最好!不過,你也不用為今後擔心,只要你用心為遼東做事,我不會虧待你。另外,你侄兒張駿雖繼承了國公之位,但也不該躺在功勞簿上一事無成。我意派他先到學堂內學習,以便日後能很好撐起張家門楣,不管怎麼說也不能墜了武穆公盛名。”

  “臣替侄兒謝大司馬厚恩。”

  聽到這話,張茂一直懸著的心徹底放回了肚子裡。同時亦有點兒佩服衛朔心胸,如果換做是他本人,未必會做的更好。可大司馬不但未追究張家罪行,還依然將涼國公的爵位留在張家,為張家保留了最後一絲臉面。

  “臣萬死難報主公大恩大德。”張茂這下是真的對衛朔感激涕零。

  “行了,你起來吧!”

  衛朔看折騰地差不多了,生怕再折騰下去真把張茂折騰壞。不管怎麼說,張茂也算是晉人中難得的人才,若真為此事而變得一蹶不振,說起來那也是遼東的損失。

  “其實說起來,我一直都很敬佩武穆公,此次若非你家兄長意外罹難,遼東上下也不會與涼州刀兵相向。但天下一統乃大勢所趨,涼州不可能永遠獨立于中原之外,即便沒有今日之事,等未來遼東收復中原後,涼州仍然要面臨今日這番選擇。”

  “為了儘快積蓄實力,完成驅除胡虜的大業,必須儘早解決涼州割據問題。好在一切都過去了,我希望你不要執著於過去,將眼前這片兒翻過去,做人要懂得朝前看。”

  張茂不傻,他很快就明瞭話中深意,忙不迭答應下來。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2 22:35

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

  時間過得飛快,眨眼間就到了太興三年初夏,歷史早因衛朔到來而變得滿目全非。

  雖說中原尚有羯胡作亂,但總體而言正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當下擺在衛朔面前的,是兩份情報,一份來自江左,一份來自襄國。

  他先拿起了左手邊那份,這上面的內容都是與襄國有關的情報,衛朔仔細流覽起來。

  對於石勒,衛朔一直不曾掉以輕心,即便張賓暗中投靠了過來,他依舊不敢放鬆警惕。

  此次青州之爭,石勒雖敗,但完全算不上傷筋動骨,襄國實力猶在,其麾下至少還有二十萬精銳,大將數十員,仍然是遼東未來最大的敵人。

  據情報顯示,經歷了青州之敗、《漢奸錄》等影響後,襄國雖不可避免出現混亂,但在石勒的強力整合下,到了今天襄國已基本恢復如初。

  而且為了進一步穩固羯胡統治,石勒聽從程遐、徐光、郭殷等重臣建議,不顧其餘羯族貴族的反對,在財政緊張,缺錢少糧的情況下,依然下令減免各地賦稅,以此收攬民心。

  不得不說石勒這一手做得漂亮,很是迷惑了不少中原百姓,全然忘記了當年胡虜如何在中原造孽的。

  這也不能全怪百姓,底層百姓是沒什麼見識的,他們只看重眼前利益,從不管誰是皇帝。

  看到這兒,衛朔不得不感歎石勒的強大,怪不得歷史上他會成為諸胡中最後的勝利者。

  與石勒相比,劉聰、劉耀、苻洪、慕容皝、姚弋仲等人終究差了一些,這也是一直以來衛朔如此重視石勒的原因。

  甚至在衛朔看來,若是少了石勒這個強敵,說不定眼下他已平定中原,統一了整個北方。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更何況還是個胡人!”衛朔喃喃自語,滅胡之心愈加強烈。

  只是很可惜,眼下遼東正出於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不可能不顧一切的南下中原,不然就算滅掉了石勒,遼東經濟也有可能出現問題。

  反正襄國那邊有張賓這張王牌,衛朔也不太擔心對方脫離掌控。

  如此一來,衛朔只能暫時按捺下內心蠢蠢欲動,拿起案幾上另一份情報流覽起來,這是和江東有關的情報。

  與平靜的襄國不同,江左這邊,王敦與天子為了爭奪襄陽控制權再次爆發激烈衝突。

  自從得了郗鑒獻策,司馬睿一直在密切關注著襄陽城內周訪病情。

  當他一接到周訪請辭奏章後,司馬睿立即下旨封賞郗鑒為安西將軍接替周訪職位坐鎮襄陽。

  這時候方體現出與王導關係緩和之後的好處了,郗鑒的任命很快就被朝廷通過。

  原本司馬睿是想以既成事實逼王敦默認,誰知他完全低估了王敦對襄陽的重視。

  襄陽位於襄水上游,沿著襄水一路南下可直達長江,再順流而下就能從後方襲擊王敦根基之地——武昌郡。

  為了保證不被襄陽守軍抄後路,王敦肯定要將襄陽控制在自己手中。

  以前周訪與他有矛盾,王敦即便再眼饞襄陽也毫無辦法。

  如今周訪病重,卻沒想到還沒等到王敦動手,天子的手就伸進了襄陽,這一下徹底激怒了王敦。

  坐鎮武昌的王敦得知後勃然大怒,當即坐船返回建鄴,直接闖進皇宮,要求天子司馬睿撤銷對郗鑒的任命。

  但司馬睿想到郗鑒教誨,立即以君無戲言為由婉拒了王敦。

  王敦當時譏笑道:“還君無戲言?陛下難道不清楚這是亂命嗎?郗鑒兵敗淮南,朝廷還不曾治他的罪,已實屬寬宥,怎能再將襄陽重鎮交予一有罪之臣?還是請陛下趕緊收回成命吧!省得貽笑大方。”

  司馬睿聞言,氣得渾身直哆嗦,差點兒一口氣沒上來。

  就在司馬睿束手無策之際,卻見征西將軍戴淵出現在大殿內,上前怒斥道:“大將軍也忒跋扈了!天子乃一國之尊,汝如此羞辱陛下,是何道理?再者,天子一言九鼎,怎能食言而肥?”

  戴淵的話一下子激怒了王敦,若非這裡是皇宮大內,他的護衛全都在殿門外,說不得此時已命人將其砍作肉泥。

  襄陽關係到武昌郡後方安全,今日王敦無論如何也不會退縮,故而戴、王二人在大殿內吵了起來。

  就在雙方爭執不下時,十幾個朝廷大臣在王導、刁協、陸曄等人的帶領下出現了。原本王敦以為王導是來幫他的,誰知王導一上來就責備王敦忤逆犯上,打了王敦一個措手不及。

  王敦再怎麼跋扈,再怎麼不將天子放在眼中,卻偏偏不能忽視堂弟王導的意見。

  可以說沒有王導的幫助,王敦絕不會有今天的地位。

  更何況王導在琅琊王氏內的影響力一點兒都輸給王敦,無論是為了讓王氏繼續支持他的謀反事業,還是他繼續想遙控朝政,王敦都離不開王導幫忙。

  王敦看到四周皆是朝廷大臣,又不想與王導公開決裂,便假意向天子請罪道:“臣剛剛在府上多喝了幾杯,有些醉酒,所以一時莽撞,願自請罰俸半年以示懲戒,請陛下恕罪。”

  說完,王敦又恭恭敬敬向司馬睿拜了一拜,態度不復之前驕橫,反而十分謙遜。

  司馬睿自然不敢說不是,立即順坡下驢十分大度的表示不予追究,同時再次認識到王導的重要性。他很清楚此次若非王導及時出現,王敦絕不會善罷甘休。

  有了王導從中疏通,總算將王敦安撫下去,司馬睿也如願以償將心腹安插到襄城。

  襄陽落入天子手中固然讓王敦頭疼,但真正讓他感到不安的則是堂弟王導的態度。

  以前王導雖然也支持天子,但從來沒有像今天表現地如此明顯、堅決,好像完全忘記了之前被天子疏遠、冷落。

  其實王導有今天這樣的變化多虧了郗鑒勸諫,司馬睿自與郗鑒談過之後,他立即下旨召王導覲見,並與對方進行一番開誠佈公的談話。

  與此同時,一向與王導交好的周顗又趁機勸說王導,“茂宏兄,當今天下到處流傳說江左朝廷是‘王與馬,共天下’,自古至今就沒有像今日之天子這樣厚待臣子的。”

  “茂宏,你是個忠臣,若琅琊王氏在您的領導下,自可保證對朝廷忠心耿耿,日後必將成為一段佳話。但是處仲兄卻野心勃勃,將來恐怕要給王氏帶來禍端。”

  “天子也正是因此才疏遠了茂宏,而不是真正厭惡你的為人。眼下天子有意與茂宏重修於好,您何不乘機站到天子一邊,即便日後有了變故,也不至於讓整個王氏傾覆。”

  王導被周顗一番話所打動,再者加上其本身沒什麼野心,只是一力想要維護王氏利益,故而面對天子釋放的好意,他迅速接了過來。

  經過這番風波,天子與王導之間消除了誤會,加強了聯繫,進而結成了緊密同盟。

  當王敦得知一切都是郗鑒搞得鬼時,頓時將對方恨得牙根癢癢。但郗鑒出身高門,跟各大世家友善,又是朝廷重臣,即便強勢如王敦也不能隨意將其斬殺。

  雖然王敦這一鬧讓司馬睿丟了臉面,但總算將襄陽掌握到朝廷手中,讓天子多了一張制衡王敦的底牌。

  與此同時,司馬睿也徹底看清了王敦真面目,為了以防萬一,天子加快了佈局,一方面給自己心腹們升官加職,另一方面則拉攏王敦幕府中忠於朝廷的名士。

  衛朔放下手中檔,感歎道:“唉,江東啥時候將用於內鬥的精力、心思放在爭外辱上,或許也不至於坐困江東十幾年仍一事無成。”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2 22:35

第528章 新長安

  太興三年,八月,隨著用以高原作戰的騎兵隊完成訓練,原已平靜了數月的西北,再次被戰火波及。

  此次是遼東主動發起的戰爭,旨在剷除割據西海高原上的吐谷渾政權。

  在參軍司主持下,遼東軍拉開了征服西海高原的序幕,隨著一封封調令奔赴各地,大批廂軍開始往秦、涼兩州雲集。

  遼東軍的異動引起了高原上吐谷渾首領吐延震動,自插手涼州內亂失敗之後,吐延再也不敢走下高原一步。

  好在吐延知道遼東人無法適應高原氣候,只要他一直龜縮在高原上,就不必擔心有性命之憂。

  然而就在吐延認為可以高枕無憂時,遼東軍卻開始了大規模調動,這引發了吐延極大恐慌之情。

  經張掖一戰讓吐延已看清楚了吐谷渾與遼東之間,存在著不可彌補的巨大差距。

  面對來勢洶洶的遼東軍,吐延一方面派兵抵抗,另一方面則急忙向遼東派出使者表示臣服。只可惜對於志向遠大的遼東而言,他們根本就不需要什麼臣服,他們需要的是征服,征服所有胡虜。

  雖然西北邊疆仍在混戰不休,但遼東各地依舊忙於經濟建設。而與此同時,新長安歷經三年多時間,終於完工了。新長安號稱天下第一城,耗資數百萬貫,其規模超漢長安的一倍,是名副其實的雄城。

  因為有了水泥,所以擴建長安之時,衛朔特意下令儘量採用石料、青磚。以至於新長安建成之後,關中百姓彼此感歎再也不用擔心有人放火燒長安。

  歷史上華夏很多名城都因大火而毀於一旦,長安也不例外,而洛陽更是在短短近兩百多年內被縱火燒毀了兩次。為了防止新長安延續以往悲劇,遼東採用了大量水泥、石料、青磚等不易燃的建築材料。

  由於長安是未來四都之一,剛一竣工就有不少富商、世家紛紛遷居長安居住,雖還未徹底恢復秦漢時輝煌,但至少讓長安比司馬鄴在時還多了些人氣。

  雍州刺史遊子遠在長安竣工後,第一時間就是向遠在薊城的衛朔報喜。但很可惜鑒於路途遙遠,衛朔不可能到長安視察,為了讓遼東上下對新長安有更直觀認識,遊子遠只能將一座新長安模型送到薊城。

  這日,衛朔正在政事堂內與眾人商議西北戰事。隨著對吐谷渾戰事展開,遼東上下的注意力幾乎都被這場事關西北邊防安危關鍵的戰事吸引主了。

  “主公,西北戰事已順利展開,秦州都督北宮純正指揮三萬騎兵對吐谷渾實施圍剿,那些騎兵全是由適應了高原氣候的羌人組成,再經過遼東嚴格訓練,戰鬥力已完全不遜吐谷渾騎兵。”

  “嗯,不錯,務必轉告北宮純,千萬不要大意。西海高原與其他地方不同,那裡環境相當惡劣,除了當地的羌、吐谷渾部族外,遼東普通士兵上了高原就會出現不適。”

  “請主公放心,早在前年遼東軍收復秦州之後,秦州都督府就著手準備收復西海。北宮將軍專門從歸屬羌人中挑選出數萬與部分當地晉人青壯混編,進行高原作戰訓練。眼下進入西海作戰的騎兵,基本上都克服了高原反應。”

  “西北的戰事太真與景前就多費點心思,為今後西北邊防安全,千萬不能出差錯。”

  遼東征討吐谷渾並未受外界關注,除了遼東外,也就成漢一家注意到了高原戰事,大多數勢力都不知道有吐谷渾這個部落。即便在遼東內部,除了軍方外,民間也未受到絲毫影響。

  “西北戰事先談到這裡,接下來昌之你來說一下江左情況。”

  “諾!眼下江左波瀾頓起,之前襄陽之爭徹底引爆了天子與王敦之間的矛盾,雙方為了提升自身實力,可謂是爆發了數次衝突,有好幾次都差點兒擦槍走火。”

  “嘶,這江左真是一天都不安穩,你們都說說應該怎樣做才能防止王敦鋌而走險?”

  “公開向朝廷捐獻部分軍械如何?”莫含突然建議道。

  “嗯?世容這主意不錯!”衛朔頓時眼前一亮。

  眾人剛剛議定江東,卻見皇甫真拿著一封檔匆匆闖了進來,他來到衛朔跟前道:“主公,雍州刺史遊子遠急報。”

  衛朔一聽連忙接過文件,拆開匆匆一看,臉上頓時浮現一片驚喜之色,他將急件隨手轉給其他幾人,同時說道:“諸位,游刺史急報,長安完工了。”

  眾人聞言張紛紛圍了上來,每個人臉上都是驚喜之色。自收復雍州之後,遼東上下就一直在關注新長安的建設情況,如今數年過去,長安終於擴建完成,其規模遠超前朝。

  “另外,再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為了讓大家對新長安有個直觀感受,雍州刺史遊子遠已派人將新長安模型運了過來,如今正在偏廂大廳內放著,大家隨我前去看看吧。”

  說著衛朔領著眾位心腹臣屬從政事堂轉移到偏廂,只見大廳中央一座巨大的模型矗立在那裡,四周還有幾個侍衛守在一旁,眾人看到大司馬來了,紛紛放向衛朔請禮問安。

  負責解說的人指著模型向衛朔等人一一介紹道:“主公以及諸位大人請看,這個模型就代表整個新長安。這裡是居住區,西邊這裡,還有這裡全是商業區。那一片密集建築群全是各大學堂,看到那個最高建築沒?那個就是闡教道觀!”

  “按照規劃,未來整個長安的總人口可容納高達百萬人!”

  “百萬人口?呵呵,也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才能將長安填滿。”

  衛朔一想起破敗的關中總是唏噓不已,自前漢王莽作亂,關中地區就不復興盛。再加上後漢末軍閥混戰,關中地區愈加破敗。雖說這些年遼東不斷勵精圖治,但要說關中就此恢復了元氣,恐怕得打個折扣。

  “主公,新長安容納如此多人口,未來僅靠關中一地怕是養活不起啊,不說別的,光是吃飯就是個大問題。”

  “太真言之有理,由於關中地力疲憊,牧府早已下達了限耕令,以限制農業發展。眼下關中產量僅僅能滿足當前人口所需,一旦人口繼續增加,必然要從外部調糧支援關中,這就看關中交通能力了。”

  “渭水至黃河間的水運情況疏通的怎樣了?”衛朔隨口問旁邊的裴嶷。

  “回主公,渭水達黃河上的水上運輸路線已經運行一年,每年可以運送的物資高達數百萬石。將來隨著陸上運輸投入使用,足以滿足數百萬人消耗。因此,諸位不用太擔心未來長安物資供給問題。”

  “嗯,如此最好不過。”

  衛朔微微頷首,表示對牧府工作十分滿意,隨著關中農業地位下降,必然要依賴外部物資輸入,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道路運輸狀況好壞。長安作為未來四都之一,肯定不能出現物資供應不足的問題,不然定要影響長安的地位。

  要說對新長安竣工最為興奮著,自然非關西世家莫屬,他們認為這是重振關西世家,拿回曾經榮耀的時機,因此有不少關西世家一直慫恿衛朔移鎮長安,尤其是隨著新長安完工之後,關西世家的心情更加迫切,只是衛朔卻對此並不積極。

  不是衛朔不想立都關中,而是他非常清楚關中已不再適合作為一個國家的都城,只能作為陪都存在,不然會因聚集海量的人口,從而徹底壓垮整個關中。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2 22:36

第529章 成漢來使

  太興三年,九月下旬,建鄴城內因為一件事氣氛再次變得詭異起來,而事件又牽扯到當今大晉內最具權勢的三個人,分別是天子司馬睿、大將軍王敦、大司馬衛朔。

  三人都被一樁交易給聯繫在了一起,衛朔為了壓制王敦,特意命嶗山商社以極低價格賣了一批軍械給江左。

  司馬睿接到遼東傳遞過來的消息後高興壞了,原本其嫡系將領戴淵、劉隗等人的兵馬大多折損在淮南,正愁沒有軍械重建武裝。

  而嶗山商社送來的這批武器可謂是解了他的燃煤之急,等武器一運到,天子二話不說直接將其全部撥付給郗鑒、戴淵、劉隗三人使用。尤其是剛剛接替周訪的郗鑒,更是得了一萬把環首刀和五千隻長弓以及大量紙甲、圓盾,足以讓郗鑒武裝起近兩萬精銳士兵。

  天子白得了遼東援助自然是高興壞了,不成想此事卻又惹惱了王敦。

  王敦一方面反感遼東總是插手江左內部紛爭,另一方面則是氣憤天子也太不把他這個大將軍放在眼裡。

  從遼東購買了那麼多軍械,最終全都被天子調撥給郗鑒、戴淵、劉隗、陶侃等將領,王敦連一根毛都沒撈到,如何不讓他大發光火。

  大怒之下,大將軍王敦立即上奏朝廷,要求收回撥付出去的軍械,然後由他這個大將軍統一調撥、使用。

  天子司馬睿怎麼可能會同意王敦的提議,在王導的協助下,王敦的奏章被留中不發。

  至於已被撥付的軍械,本來就是遼東援助給朝廷對抗王敦所用,自然更不會收回。

  見天子對自己的提議無動於衷,王敦立即指使門下走狗誣衊戴淵等天子心腹將領,尤其是與衛朔頗有交情的劉隗,更是受到王敦黨羽的重點攻訐。

  王敦大肆造謠說劉隗如今擁兵數萬,不思報效朝廷,卻有自立之心,不但在領地上擅自減免稅收,收買人心,更是與大司馬衛朔勾結在一起,妄圖引遼東軍入駐江左。

  接下來王敦更是聲淚俱下對外界表示,他不忍看劉隗和衛朔陰謀得逞,造成江左百姓生靈塗炭,所以才再三上書天子,希望朝廷立即將劉隗繩之以法。

  對劉隗的這番攻訐雖引得建鄴上下議論紛紛,但大多數人並不相信是真的。

  至於劉隗與衛朔有交情一事,全天下人都清楚,並非什麼見不得人醃臢事。

  在江左包括天子在內,基本上人人都知道劉隗交好衛朔,但要說劉隗背叛天子,勾結遼東軍染指江左,這事別說外人不信,就是司馬睿也不相信。

  作為跟隨司馬睿多年的心腹,他還能不瞭解劉隗的為人?

  劉隗是一個非常正直且要求嚴格的人,其實劉隗在朝廷的人緣並不好,就是因脾氣直、敢說真話而得罪了不少人。

  雖攻訐劉隗並未對其造成傷害,但還是引發江左世家對天子的猜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王敦算是扳回一局。

  眾所周知,江左世家與大司馬衛朔之間矛盾重重,遼東曾通過發行貨幣讓江左世家損失慘重,而衛朔也曾遭到江左世家刺殺,這中間的恩怨情仇可不是輕易就能化解的。

  原本江左世家對天子近來與遼東眉來眼去就很不滿,這下又傳出劉隗勾結衛朔,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是假的,但天子受到遼東軍械援助卻是不爭的事實。

  如此自然會讓江左世家認為天子欲聯合遼東對付王敦,在江左世家眼中,天子此舉無異於是與虎謀皮。

  未來一旦遼東軍南下建鄴,王敦雖然會覆滅,但隨著衛朔入主江左,江左世家必然也不會有什麼好果子。

  很快事情的發展出乎了很多人預料,在輿論熊熊中,真正指責王敦目無君上、狼子野心的人非常少,反而不少人在明知劉隗是冤枉的情況下,仍然大罵其吃裡爬外。

  其實江左世家不過是借著劉隗名義拐著彎兒罵天子罷了,而天子司馬睿自然深知其中深意,但為了對付王敦,引遼東為外援是必須的。

  為了安撫江左世家,天子還是派出中書監王導親身向各大世家解釋個中原因。

  不過,無論如何,經過這一輪風波之後,江東內部局勢愈加風詭雲譎。

  江左世家、大將軍王敦、天子司馬睿三方為了各自利益,再次展開新一輪談判、分化、聯合。

  就在江左各方勢力蠢蠢欲動之際,有一群特殊客人進入了建鄴的西門。

  這夥兒特殊的客人來自益州成漢,是成漢國主李雄派到遼東的使者丞相范賁、太尉李驤。

  隨著遼東平定涼州,又將兵鋒指向吐谷渾,讓成漢上下受到巨大壓力。

  為了進一步加交好遼東,今年李雄特意讓丞相、叔父二人帶著重禮親赴遼東面見大司馬。

  成漢人用來裝禮物的馬車便浩浩蕩蕩足有數百輛,在薊城門口足足派出了數裡地。

  李驤、範賁二人都是首次來遼東,原本穿越雍秦兩州的時候,他們除了感歎遼東像個大工地外,倒也沒看出遼東比成漢富裕到什麼地方。直到過了黃河進入並州、河東,成漢眾人才領略到遼東的強盛。

  “原本某以為並州是遼東最為繁榮之地,沒想到薊城繁華更上一層。怪不得人人都說遼東富甲天下,之前我還有些懷疑,如今才知道是自己孤陋寡聞。”

  范賁聞言面色沉重道:“太傅大人,若遼東只是富裕那也沒什麼,關鍵其還擁有一支戰無不勝的強悍軍隊。大司馬依靠這支軍隊,先後擊破劉聰、劉耀、慕容皝、拓跋鬱律等諸多豪傑,而今其兵鋒又指向西海高原,誰知道接下來遼東軍會不會南下益梁。”

  “非是範某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實在是遼東軍威名赫赫,若是其南下進攻益州,我成漢如何抵擋?”

  聞言李驤面色陰沉不語,說起來這些年成漢軍同樣是南征北戰打了不少仗,就拿太傅李驤來說,曾生擒晉朝駐守涪城的將軍焦登,使梓潼、巴西郡都成為成漢的國土,也因功進封大將軍、太傅之職。

  但是即便如此李驤也不敢拍著胸脯表示有把握狙擊遼東軍,要不然他也不會奉李雄之名前來遼東‘進貢’了。

  說起來李雄也是一國之主,怎麼說也不比大司馬衛朔地位低,可而今卻不得不派出丞相、太傅為代表到薊城討好衛朔,這還不是因遼東太過強勢,成漢又惹不起。

  “丞相大人,你說說,此次薊城之行我們能順利完成國主所托嗎?”

  “以我之見,至少有一半機會。”出乎李驤預料,範賁似乎對薊城之行充滿信心。

  “哦?丞相為何如此言之鑿鑿?”

  “太傅,如今遼東勢大,成漢勢弱,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但成漢並非全無優勢。首先成漢得占蜀中地利之便,而蜀道之難,超出一般人想像。若是遼東軍大舉入侵成漢,其最為強悍的騎兵肯定無法像以往那樣發揮作用。”

  “少了騎兵相助,即便遼東軍步兵再強悍,我成漢士兵也不是吃素的,依拖城池自可與之一爭長短。”

  “其次,遼東真正的敵人並不成漢,而是盤踞中原的石勒。在沒有解決掉石勒之前,遼東軍絕不會大舉進攻成漢。”

  “可……可對方怎麼就進攻了涼州呢?”

  “那是因為涼州人自己作死,若非張寔意外身亡,遼東也不會出兵河西。因此只要成漢內部穩定,遼東一時半會兒也拿我成漢無轍。”

  “成漢能一直保持穩定嗎?”

  聞言李驤喃喃自語,他不由想到了成漢國主李雄當下有棄子立侄兒為太子的意向,這絕對是取禍之道。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2 22:36

第530章 西海大捷

  太興三年,十月初,就在成漢使者抵達薊城數日後,又一個讓范賁、李驤二人瞠目結舌的消息傳到薊城。

  遼東軍歷時近兩個月終於平定了西海高原,成功斬殺吐谷渾首領吐延,並俘虜其部眾數十萬人,徹底根除了西北邊患,至此整個西北再無任何一個胡虜割據勢力。

  原來八月份,秦州都督北宮純親率三萬騎兵殺上西海高原,打算一舉滅掉吐谷渾部落。

  得知遼東軍大舉來犯,吐谷渾部落早已鬧翻了天,是戰?是和?雙方各執一詞,誰也無法說服對方。

  首領吐延同樣左右為難,打吧?吐谷渾明顯實力不足,不是遼東軍對手;不打吧?吐延又不甘心放棄手中部落,接受遼東整編。

  眼下高原上形勢對吐谷渾十分不利,隨著遼東軍殺上高原,西海諸羌部落漸漸疏遠了吐谷渾,到最後除了三萬吐谷渾嫡系部落騎兵外,吐延麾下再無一個羌人騎兵,一時間樹倒猢猻散。

  最後一戰中,吐延領著部落中最後一支騎兵,在西海邊上與遼東軍展開決戰。

  這一場大戰殺得天昏地暗,最終遼東軍靠著更強的實力戰勝了吐谷渾部落。

  大戰中吐延戰死,三萬吐谷渾騎兵不是戰死就是投降。

  隨著吐谷渾最後一支騎兵被消滅,分佈在西海周邊草原上的吐谷渾、羌人部落開始分批向遼東軍軍投降。

  拿下西海高原之後,遼東軍並未對吐谷渾人客氣,按照老規矩先將部落中貴族、頭領屠殺乾淨,然後再按戶和羌人混編一起。

  近萬戶吐谷渾族人被分成兩部分,一部分隨遼東軍遷徙到秦州內陸定居,另一部分則留在西海定居。不管哪一部分,日後再也不會有吐谷渾部落,有的只是生活在高原上的晉人。

  到了九月底,隨著吐谷渾被滅,西北諸羌紛紛請求“內附”,至此西北遂定。

  近年來,遼東百姓雖已習慣了捷報頻傳,但當西海大捷傳至薊城,整座城市依舊變成歡樂的海洋,不少商家又趁機推出一系列打折促銷活動。

  “主公,這是剛剛從參軍司轉過來的捷報,如今整個西海高原已被拿下,首領吐延被北宮將軍斬殺,其餘部落貴族也被清算,只剩下普通牧民。”溫嶠正向衛朔介紹西北戰事。

  “嗯,好,北宮將軍這一仗打得不錯,總算是把西北諸胡搞定了。接下來就看刺史府的工作了,吐延雖然死了,但還有數十萬吐谷渾牧民等待安置,不把這些人消化掉,對西北穩定仍然是一個威脅。”

  “如今隨著吐谷渾滅亡,整個西北再無可威脅遼東的胡族勢力,安全形勢大為改變。接下來遼東就能一心一意經略西域,等在把西域拿下,遼東西進戰略才算徹底成功。”

  “主公,眼下西北還不穩定,遼東不能急著收復西域。眼下當務之急是一邊安置歸化吐谷渾、羌兩部胡人,另一方面秦州駐軍經過連續大戰,也該修整一番。”

  “嗯,太真所言甚是,振興西北經濟、提高當地民生已是刻不容緩。至於新收復的西海一帶,我意設西海郡,歸秦州管轄,治所就在原吐谷渾都城伏俟城。哦,對了,以後不能叫伏俟城了,改名西海城。”

  “我要再提醒一下諸位,牧府必須對西海高原重視起來,那裡可不像傳統認知的那樣貧瘠不堪,若是經營得當將來或許會成為大晉又一個牧場。”

  “請主公放心,臣等不敢怠慢!”

  談完西北戰事,衛朔又想起了來到薊城的成漢使者。

  “世容,聽說成漢使者到遼東了?”衛朔一邊處理手上文件,一邊隨口問莫含。

  “嗯,是的,到薊城已有半月了,眼下正四處打聽遼東有無南下漢中的消息。哼!他們也不瞅瞅這兒什麼地方?我遼東的機密是那麼好打聽的嗎?”

  “呵呵,沒想到成漢比遼東還著急。”

  “能不著急嗎?隨著吐谷渾被滅、涼州投誠,遼東已徹底解決了西北邊患,唯有西南蜀地成漢割據一方,成漢肯定會擔心遼東軍大舉南下。”

  “唉,我倒是想順勢拿下成漢,但現實不允許啊。且不說李雄不是昏庸之主,單單如何克服蜀中地理就是一大難題,至少短時間內遼東沒有機會拿下成漢。”

  “主公過謙了,以主公之雄才偉略,拿下成漢是早晚的事。”

  “哈哈哈,沒想到世容也會了拍馬屁。”

  衛朔笑著調侃了莫含一句,接著道,“世容且說說,遼東該怎麼對待成漢使者,畢竟短時間內遼東還需要一個穩定的成漢提供糧食,暫時還不能與之翻臉。”

  “主公之顧慮不無道理,自打收復秦州之後,遼東與成漢之間的貿易往來便頻繁起來,每年遼東都要從成漢購入大量糧食,以彌補西北、關中糧食不足。可以說眼下成漢已成為遼東除南洋、江東之外,第三個糧食供給地。”

  “因此不管是出於何種考慮,主公還是以穩定成漢為要,最好給對方點兒好處。”

  “嗯,明日讓他們到政事堂來吧。說起來,我對範賁挺感興趣的,尤其他那個活了一百多歲的父親范長生。”

  ……

  翌日,得到消息的范賁、李驤二人懷著既忐忑又期待的心情匆匆趕至政事堂。

  等了不到一盞茶功夫,隨即聽到侍衛高聲喊道:“大司馬到!”

  范賁、李驤不敢怠慢忙恭恭敬敬起身相迎,最先走進來的是一位身長八尺左右、豐神俊朗的年輕男子。

  范賁、李驤二人眼前一亮,頓時為衛朔風姿傾倒,不禁心中感歎,不愧是聞名天下的大人物,龍章鳳姿、天質自然。

  “外臣范賁、李驤拜見大司馬。”

  雖然成漢亦是由胡族氐人建立的小國,但因其不像匈奴、鮮卑、羯殺戮過重,成漢主李雄又仁愛百姓,反而讓衛朔對成漢不乏好感。

  因此見到范賁、李驤,衛朔也未對其惡語相向,反而溫和道:“范丞相、李太傅快快請起無需多禮,說起來二人乃是貴客臨門,我是要親自迎接的,不想俗事纏身,真是有失遠迎啊!希望二位不要見怪。”

  範賁連忙拱手回禮道:“大司馬國事繁忙,外臣哪敢勞煩大司馬親迎!”

  在衛朔招呼下,待范賁、李驤在下首恭然坐下後,直接開口問道:“不知二位來我遼東為的是什麼?”

  “外臣次來是代表我家國主向大司馬表達敬意,同時重申雙方友好之意。”

  衛朔看了範賁一眼,突然想到了他那個被尊為蜀中八仙之一的父親范長生。

  范長生原居青城山,為當地天師道道首,時擁有部曲千餘家,頗有勢力。范長生博學多藝,精曉天文術數。他出生于漢建安二十三年(西元218年),死於東晉太興元年(西元318年),整整活了一百歲,被當地人稱為“范長壽”。

  西晉末年,氐族人李特、李雄率流民入蜀,范長生曾助以糧食物資,後來李雄于成都稱帝,國號大成,遂拜范長生為丞相,並封西山侯。

  正是在范長生輔佐下,成漢一直奉行道家清淨無為,與民生息的政策,使巴蜀一度出現了一個政局穩定、民生富足的局面,當地蜀民都奉范長生為神明,而這也是衛朔不敢輕易圖謀成漢的原因。

  “嗯,爾主仁厚,我可以向你們保證,在中原未定之前,遼東不會南下成漢。只是未來若是天下大勢已定,我希望成漢不要逆天而行。”

  ……

  “大司馬是何意啊?”

  “還能有什麼,不過是警告成漢未來不要不識時務!”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2 22:37

第531章 時光如梭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到了永昌元年即西元322年。

  在過去的兩年中,遼東並未對外發動戰爭,而是一心發展經濟並調整不合時宜的政策。

  兩年和平讓遼東經濟再次躍升一個臺階,以關中為例,自建興六年(318年)收復雍州始至永昌元年(322年),這段時間是關中經濟極大發展的四年。

  雍秦經濟完全得到恢復,已成為不下於幽並朔等州的經濟重地。

  除此之外,連青司壩涼四州在平和中渡過了安穩的兩年後,經濟水準也有了一定恢復。

  可以說經過兩年時間整頓,遼東已在經濟上做好了南征石勒的準備。

  除此之外,兩年來遼東在邦交上取得的成就也不凡,自兩年前與成漢結盟之後,遼東與成漢之間貿易往來不斷,雙方關係友好,成為彼此較為可靠的盟友。

  與此同時,遼東成功壓制了王敦的野心,保證江左一直保持和平穩定,成為牽制羯胡的最大勢力。

  最後,遼東也沒有放鬆軍事建設,在前年完成了對西海高原的征服之後,遼東軍便全面轉入整訓、休整當中。

  眼下遼東軍共有廂軍三十萬,其中騎兵佔據了四成即十二萬,全是歷經血戰的精銳。

  另外,遼東尚有近兩百五十座折衝府,即半職業化的府兵也多達四十萬人。

  就這不算遍及遼東各地的民兵,光是廂軍、府兵加在一起,遼東就擁有七十萬大軍。

  可即便如此,遼東軍在數量上也遠遠不及羯胡。

  兩年來,石勒為了對付遼東可沒少擴充軍隊數量,羯胡全部兵力加在一起足足有一百二十萬之多。

  但是胡虜兵力雖眾,卻遠遠不及遼東軍精銳,其中真正屬於羯胡精銳的更是只有四十萬左右。

  凡有識之士看得分明,隨著遼東經濟發展渡過調整期,實力更上一層樓後,距離其南下時機愈發臨近。

  兩年來石勒同樣沒有大肆對外擴張,反而在張賓、徐光、郭殷、程遐等漢族人才的輔佐下,竭力恢復中原經濟、積蓄實力,為日後應付遼東軍南征做準備。

  與遼東、羯胡埋頭發展實力不同,江東兩年來依舊在不斷內耗中虛度時光。

  兩年來,由於遼東牽制在側,王敦不得不強按捺住自己野心,只能在暗中擴充實力。

  然而從去年年底開始,王敦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在心腹錢鳳、沈沖逼迫下促使他加快了謀反腳步。

  進入永昌元年元月始,王敦頻頻調動兵馬,種種跡象表明他很有可能在近期展開行動。

  得知王敦將舉兵謀反,天子司馬睿並不慌張,因為兩年來他一直都在為防備王敦謀反而佈局,早做好了萬全準備。

  不但成功讓王導站在朝廷一邊,還在遼東幫助下,建立了三萬嫡系軍隊,分別掌握在戴淵、郗鑒、劉隗手中。再加上傾向于朝廷的司馬承、陶侃等將,讓天子司馬睿已有了與王敦硬抗硬的實力與信心。

  而且司馬睿對於王敦現在發動叛亂反而隱隱有幾分欣喜,其實不止是王敦身體不好,天子的身體也不怎麼樣。

  司馬睿生怕王敦在他死後發動叛亂,那時年輕的太子剛剛登基威望不足,很有可能制不住王敦。

  因此在接到密報之後,天子司馬睿立即著手調兵遣將,一時間江左局勢驟然緊張,連遠在薊城的衛朔也受到了影響。

  兩年來,衛朔始終派人監視著江東,知道王敦一直待在武昌郡韜光養晦,原本他以為王敦會一直安分守己下去。

  但衛朔沒想到,走到今天王敦、天子的身體皆出了問題,二人都不願在繼續耗下去。

  在這種情況下,天子、王敦二人都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儘快解決對方,連衛朔也無法壓制雙方。

  “諸位,剛剛接到江東急報,剛過完年,天子就下旨戴淵、劉隗、郗鑒等人整頓兵馬,以防不測。”

  衛朔語氣中平靜,卻難掩心中焦急,他十分清楚,此時江東局勢已非常緊張。

  經過數年準備,王敦已做好了完全準備,再加上各種外在因素影響,其發動叛亂幾乎不可避免。

  而江東一旦陷入內亂,將徹底失去對羯胡的牽制作用,會對遼東籌謀已久的南征大計產生不利影響。

  歷史上王敦發動叛亂幾乎一路暢通無阻攻入石頭城,逼得天子司馬睿不得不脫戎衣,易朝服向王敦求和。而王敦在除掉周顗、刁協、戴淵三個死對頭之後,徹底掌控了朝堂大權。

  “主公,如此說來江東將不可避免地陷入內亂?”問完裴嶷眉頭緊皺,顯然他不希望江左此時出現動亂。

  其實不光是裴嶷,遼東上下沒有一人願意看到江左內亂,但是很顯然這次遼東已無力阻止江左內亂。

  “嗯,從目前掌握的情報看,江東內亂已不可避免。天子、王敦身體都出了問題,二人都希望儘快解決掉對方。”

  “可惡!江東那幫廢物出了添亂還能做什麼?”莫含憤憤不平道。

  “主公,其實即便沒有江左牽制,遼東依然有能力解決羯胡,只是付出的代價大一些罷了。”

  “話雖如此,明明可以以最小代價拿下中原,最後卻偏偏因一場不必要的內亂而多損失了數萬兵馬。主公說的一點兒都沒錯,江東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好了,大家不要抱怨了!”

  衛朔擺擺手止住了眾人對江東的聲討,沉吟片刻道:“諸位,既然江東內亂不可避免,那就不能指望江左能牽制多少羯胡兵力,看來還是要遼東自己面對百十萬羯胡大軍。”

  “眼下羯胡在冀州駐有大軍三十萬,在兗徐豫三州駐有軍隊十萬,其餘近七十萬主力則集中在襄國城。”

  “從羯胡大軍分佈就可看出,他們顯然將遼東列為頭等大敵,在河北一線駐有重兵集團,就是為了防備我遼東。”

  “此次,為了對付羯胡百萬大軍,遼東將調集五十萬大軍出征,從幽州、司並、青州三個方向發動進攻。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將羯胡分割包圍在河北、中原、淮南,並各個擊破。”

  “對了,張賓那邊做好準備沒有?”

  說到最後,衛朔又想起了張賓。兩年來,張賓暗中為遼東提供了無數情報,可以說石勒的一舉一動都在遼東掌握之中。甚至遼東為何會對襄國兵力分佈如此熟悉,與張賓提供的情報密不可分。

  “回主公,張孟孫眼下已秘密發展了不少人,只要時機成熟就將投靠我們遼東。”

  “南征羯胡要好好利用好張孟孫這張牌,他一人可敵十萬大軍。”

  衛朔對張賓十分看重,他非常清楚,遼東若想以最小的代價攻取中原,就必須得依靠張賓出力。

  而張賓自知此戰之後必死無疑,因此為了家族考慮他也是豁出去了,大肆向遼東出賣羯胡秘密。

  “我要再次提醒一下諸位,南征大戰關係到驅胡大業能否以竟全功,希望大家都重視起來。自永嘉以來,鮮卑、匈奴、羯、氐、羌等各部胡人相繼入寇中原,害我數百萬黎民死於非命。”

  “我遼東自起兵以來,便以收復河山、驅除胡虜為己任,其中匈奴、鮮卑已為曾經犯下的罪愆付出代價。唯有罪孽最深的羯胡尚在中原活得有滋有味兒,這一次遼東一定要殺光所有羯胡,為鄴城、洛陽數十萬百姓報仇雪恨。”

  聽著衛朔讓人寒徹入骨的話,在場眾人忍不住打了個冷戰。在之前幾場大戰中,大司馬衛朔很少公開表示要滅絕胡虜,眼前是唯一一次。可見羯胡在衛朔心中已不再是可爭取歸化的物件,是整個民族的生死仇敵。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2 22:37

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

  自進入永昌元年,遼東便暗中抓緊時間佈置出兵討伐石勒的事宜,可對外卻仍裝出一副天下無事的樣子。

  除了以訓練的名義將各攻擊部隊悄悄調至前線外,糧草、軍械亦在源源不斷往各地囤積。

  為了防備不被石勒發現,在很多情況下,遼東不得不利用夜幕進行部隊調動,為此大大影響到備戰任務進展。可是為了保證取得戰役勝利,也只能如此。

  與此同時,衛朔多次在報紙上公開表示支援天子,讓外界以為遼東關注的重點依然是江東。

  但是遼東這些伎倆瞞過一般人還行,想要騙過精明的石勒卻有點兒困難。

  最近兩年遼東軍沒有對外擴張,讓不少羯胡都放鬆了警惕,唯有石勒卻始終對遼東抱有深深警惕。

  眼下正是隆冬時節,在石勒統治下的襄國城內外,是一副白雪皚皚的樣子。

  由於多年來冀州不曾燃起戰火,再加上石勒、張賓的確用心治理地方,倒也讓襄國出現難得的興旺之象。

  其實在石勒立足襄國之前,根本就不懂得經營地方,其打仗所需軍糧除一部分自給以外,大多數皆靠搶掠而來。

  待石勒佔據襄國,得到張賓等漢族精英輔佐之後,才改變了以往強盜式打仗風格,漸漸懂得進行了農業生產。

  甚至石勒還任命了右常侍霍浩為“勸課大夫”,與他人一起“循行州郡,核定戶籍,勸課農桑”。

  如此經過數年努力,石勒治下農業生產雖然還比不了遼東,但也算小有成績。

  眼前的襄國城已不復剛佔據時的破敗,石勒耗費鉅資在原有趙都建築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和擴建。不但按周禮建宗廟社稷靈台,還營造東西官署,歷數年方完成了城池建設。

  當襄國城完成建設之後,石勒就將自己的族人全都搬遷到城內居住,讓襄國城內的羯胡人一度高達三十萬之多。

  再加上其他胡虜,整座城市已完全被胡人佔據,其中留在城內的晉民尚不足十萬人。

  襄國除了胡虜眾多外,另一個明顯不屬於華夏的象徵便是城內寺院眾多,這顯然是佛圖澄的功勞。

  佛圖澄靠著神秘的神通手段,嬴得了石勒信任,被其當國師供養,於是襄國和鄴城兩地佛寺驟增,和尚雲集。

  當今襄國繁華如斯,生活著好幾十萬人口,包括漢、羯、匈奴、鮮卑、氐、羌等各族人,甚至在大街上還能見到深目高鼻卷頭髮並拉著駱駝的康居商人。

  積雪覆蓋在修葺一新的街道與城池上,因為剛過完春節之故,街道上行人明顯比以往多了一些,若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大多數民眾行走方向赫然是城內最大的寺廟。

  石勒沒有因佛圖澄北上遼東而遷怒於佛教,反而在張賓的建議下,重新招攬了新的僧人,以取信于佛教信徒。並不是石勒寬宏大量,而是因為羯族大部分人都信仰了佛教,若石勒敢強行壓制佛教,很有可能引發不可預測的動亂。

  但不管怎樣,兩年來,經過石勒不斷努力,襄國實力有所增加,並走出青州之敗的陰影,各地民生逐漸得到恢復。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當地商旅較少,大多數商隊更多的選擇了去長安、晉陽或者薊城等遼東治下進行交易。

  但是誰也不能否認,石勒通過減少賦稅,賑濟災民,還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襄國城內漢胡之間的對立,甚至還有不少數典忘祖之輩為石勒歌功頌德,稱其為亂世英主。

  此刻,在襄國城主幹道旁的一家酒樓上,兩名客人正憑窗而坐。其中一個是漢人儒生打扮,其頭髮已花白,雖然眼睛看起來炯炯有神,但神色之間難掩疲憊,在漢人儒生對面則是個深目高鼻的胡虜。

  兩個人盯著窗外街景看個不停,其中漢人儒生看著街道上來往寥寥的商旅,歎息一聲道:“主公,自遼東崛起使得每年來往襄國、鄴城兩地的商隊銳減不少,這個月的稅收恐怕又要下降不少,都是賓無能,無力為主公分憂。”

  這個漢人儒生非是旁人,正是石勒麾下的謀主——張賓張孟孫。

  而坐在其對面的中年胡人,則正是大名鼎鼎的中原霸主——羯胡石勒。

  近年來隨著遼東商業逐漸繁榮,再加上遼東對襄國的刻意封鎖,導致進入襄國的商旅日益減少,讓羯胡徵收的稅賦大幅度減少,大大影響到襄國財政收入。

  面對襄國商旅不興,連張賓、夔安、程遐等大才都束手無策,石勒自然也無能為力,只能一邊看著冷冷清清的街道愁眉不展,一邊對遼東暗罵不已。

  石勒望著張賓幾乎快要完全變白的頭髮和那一臉的疲倦之色,不禁有些心疼道:“孟孫,你千萬要保重自己身體啊!我襄國大業可不能沒有先生的保駕護航。”

  石勒的眼前總是一幕幕重播著張賓協助他建立霸業的情景:從張賓提劍軍門大呼請見開始來投奔,期初未受到重視,到屢次建議百發百中而成為石勒智囊團的謀主。真是“機不虛發,算無遺策”。

  毫不誇張地說,成就石勒基業的奠基人,張賓的功勞是最大的。

  歷史上張賓真是對石勒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擔任右長史、大執法,封濮陽侯之後,他官高爵顯,位冠僚首,卻又時時處處謙虛謹慎,虛懷若谷,始終保持低調,從不拉幫結派,在朝堂則直言敢諫,言必有中。

  看著石勒真心關心自己的樣子,要說張賓不感動絕不可能,有那麼一瞬間他差點兒要對石勒和盤托出。好在關鍵時刻理智戰勝了感情,走到今天這一步,石勒無法回頭,張賓又何嘗不是呢?

  “臣多謝主公關心,唉,若是不能解決商旅問題,襄國與遼東之間差距會越來越大。”

  石勒突然頹廢道:“莫非天命真不在勒?自衛朔崛起遼東,我襄國便處處不利,不但在軍事上被遼東死死壓制,眼下更是連民生發展上也遠遠落後於遼東,日後遼東軍一旦傾力南下,襄國拿什麼來抵抗?”

  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羯族王者,此時臉上浮現一絲難以掩飾的疲態。每當石勒想起是自己大意放棄幽州,給了衛朔崛起的機會,悔恨就會充滿全身,痛徹心扉。

  但石勒畢竟是一代梟雄,不過一會兒功夫便將頹廢、傷感全都驅散,重新又變成那個人人畏懼的羯胡王者。

  “近來遼東平靜的有些詭異,我總是擔心遼東會突然發動襲擊。襄國雖然在河北一線佈置了三十萬大軍,但我這心裡總是感到不安,若是能再抽調些兵力到冀州一線就好了。”

  張賓聞言,心中一動道:“主公不必懊惱,遼東雖強並非無可匹敵。原本襄國因南北皆是強敵,需要分別駐重兵把守。但眼下江東內部將有內亂爆發,主公完全可將淮南一線兵力調至中原、河北,以加強兩地兵力。”

  “江東真的要亂了?”

  石勒頓時興奮了,雖說自淮南大戰之後襄國與江東之間一直相安無事,但彼此雙方都很清楚,這不是真正的和平。誰也不敢保證,未來遼東軍南下時,江東不會北上趁火打劫?

  為了以防萬一,石勒甚至在淮南留下十萬大軍駐守。

  可如果江東此時陷入內亂,石勒不但不用再擔心南方被江東偷襲,甚至還能調淮南大軍北上支援河北、中原。若是石勒想孤注一擲的話,完全可集中兵力先行對遼東發動攻擊。

  石勒笑了笑,拉著張賓的手親熱道:“我有孟孫相助,又何懼什麼遼東?”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2 22:37

第533章 江左風起

  由於王敦與天子之間關係日益緊張,以至於永昌元年新年讓江左過得極為慘澹,無論各大世家還是達官貴族似乎都無心過年,連皇室都沒有舉行任何新年慶祝活動。

  整座建鄴城內反而有種風雨欲來風滿樓的緊迫感,司馬睿為了以防萬一,早就給幾位心腹將領下了秘密旨意,時刻防備著王敦生亂。

  剛過完春節,天子司馬睿突然接到一封告密信,上面詳細記錄了周劄已暗中背叛朝廷、與王敦勾結之事。

  這封密信讓天子暴跳如雷,眼下決戰在即,周劄在這個時候背叛,對司馬睿而言絕對是致命的。

  周紮可不是一般人,其出身江左豪族,是名將周處的小兒子,又是江左世家中少數手握兵權的人,眼下正領兵萬餘駐守在石頭城,是建鄴的西邊屏障。

  假若周紮投靠王敦,將會讓整個建鄴防線全線崩潰,王敦一旦叛亂將可沿長江直取建鄴。

  當然了,由於這封密報來源不清,司馬睿並非沒有懷疑其中有詐,甚至他懷疑這密信就是王敦散播出來的。但是像背叛這種事,上位者一向是抱著寧可殺錯也不放過的態度,因此即便周紮沒有背叛,司馬睿也不可能再信任對方。

  但周紮是江左世家代表,司馬睿擔心撤換對方,會引起江左世家懷疑、猜忌,從而引發不可預測的後果。

  萬般無奈之下,司馬睿一邊令戴淵、劉隗二人加強建鄴防務,以防萬一;另一邊則急召王導進宮商議對策。

  自天子接受郗鑒勸諫,跟王導和解之後,司馬睿對王導是愈加看重、信任,一度想在百年之後托孤王導。

  而王導終不負天子期望,竭盡全力幫助司馬睿穩定朝堂,拉攏江左世家,並抑制堂兄王敦發動叛亂。

  王導雖同是琅琊王氏出身,卻與野心勃勃又囂張跋扈的王敦不同,其性格溫和,又沒有絲毫謀反之心。

  當天使來到王導府上時,發現王導正大宴賓客,在場的都是江東名流。

  眾人紛紛疑惑不定地看著天使,搞不清天子為何要在晚上急召中書監大人進宮。

  面對不斷催促自己快行的天使,王導面不改色地問:“可是天子身體有恙?”

  “非也!”面對位高權重的王導,天使也不敢太過催促,只好按捺住性子,恭恭敬敬答話。

  “那是後宮妃嬪、太子突染重病?”

  “非也!天子、太子、後宮妃嬪均無人有恙,是天子思念中書監,欲相見。請王大人快快隨奴婢進宮!”

  面對急得直跳腳的天使,王導仍舊不緊不慢地問道:“既然無人患病,那就是有外敵襲擊江東?”

  看著王導還是一副不瘟不火的樣子,天使有心發火,但一想到權勢滔天的琅琊王氏,只好將心中怒火往下壓壓,很快又搖搖頭否認了王導猜測。

  “既然天子、後妃、太子、百官均安然無恙,又不是外敵入侵?天子能有什麼大事急招老夫入宮覲見?你回去告訴天子,就說今日天色已晚老夫暫時不便進宮,有什麼事等明日天亮之後再說吧。”

  說完王導就不再理會天使,而是繼續回到宴席中與眾賓客飲酒作樂。

  天使看到王導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差點兒把肺氣炸。可最終他只能恨恨離去,打算好好在天子面前告王導一狀。

  對於惱羞成怒而離去的天使,王導並未放在心上,他今日表現得如此囂張,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眼下江東局勢不穩,各方勢力頗有些像驚弓之鳥,受不得一絲驚嚇。

  就在剛剛天使降臨王府時,王導分明從諸位賓客眼中看到一絲慌張,顯然不少人都以為天子急召王導入宮,是因為大將軍王敦起兵叛亂了,就連王導有那麼一刹那也出現了慌亂。

  好在關鍵時刻王導穩住了心神,並經過剛剛一番表演,成功穩定了人心,眼下眾人臉上再也不見絲毫慌張。

  不出意外,天使回到皇宮好好在天子面前告了王導一狀。而司馬睿聽完天使添油加醋地彙報之後,感到非常憤怒,差點兒忍不住要派兵將王導抓來問罪,幸好被旁邊的太子司馬紹攔住了。

  “父皇且慢,兒臣以為王公此舉乃是為了朝廷考慮,請父皇謹慎行事。”

  “為朝廷考慮?”司馬睿眉頭緊皺,想不通太子所言何意。

  “父皇,眼下你逆賊王敦蠢蠢欲動,江東各地人心不穩,您突然於夜間急招中書監進宮,難免不被外界胡亂猜疑,從而引發不必要的動亂。相反明日天亮之後,通過宴席上各賓客之口,中書監所作所為定會傳遍建鄴,此舉必將大大安定人心,這對日後對抗王敦大為有利。”

  聽了太子一番解釋,司馬睿眼前一亮,滿腔怒火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司馬睿不傻,很快就想清楚了個中曲折內情,忍不住撫掌歎曰:“茂宏真乃國之柱石也!”

  “陛下,那,那……”告王導刁狀的天使傻眼了,有些不知所措地望著天子。

  “好了,你再去王府上走一趟,代朕向中書監大人以及各位賓客致歉,就說朕不該為了雞毛蒜皮一樣的小事擾了眾人雅興,有什麼事明日再談。”

  “啊?”天使面色突變,完全沒想到事情最終會變成這樣。

  “啊什麼啊?!還不快去,蠢貨。”

  隨著太子出言呵斥,天使忙不迭地退出大殿,再次往王導府上而來。只是這一次面對王導時,天使態度變得愈加恭敬低調,再不敢有絲毫不滿。

  看著去而複返的天使,王導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覺得天子還算聰慧沒有白費他一番心血。

  經過今日他一番努力,即便還不能完全穩定人心,但起碼外界不會像過節期間那麼人心惶惶。

  但是王導並非不知輕重,天子能連夜派人召他入宮,顯然發生了十分棘手的事。

  因此翌日一大早,王導便坐車直奔皇宮。

  “昨夜若非愛卿處置得當,建鄴非出大亂子不可!”

  面對天子殷殷誇獎,王導謙虛地表示:“昨日臣乃不得已而為之,請陛下恕罪。”

  “誒,茂宏言重了,卿何罪之有?說起來是朕莽撞了。”看著進退有據的王導,司馬睿十分欣慰。

  然再一想起近在咫尺的威脅,司馬睿心情迅速變得糟糕起來,他語氣沉重道:“朕急著找愛卿來,是有事商議!”

  “陛下莫急,有事慢慢說,天塌不下來。”儘管天子急得都火燒眉毛了,但王導仍是一副寵辱不驚的樣子。

  聞言司馬睿臉色一紅,說起來他乃一國之尊,但論養氣功夫真不如眼前的王導,實在叫他感到汗顏。

  “愛卿,這是去年大司馬夫人來建鄴時,進貢給皇宮的茶葉,是外面市面上根本就買不到的好東西。愛卿且先嘗嘗這上好的茶水,等下我們再詳談。”

  司馬睿重重吐出一口氣,將心底的慌亂徹底丟掉,面色一整,卻也不再急著談事,反而吩咐宮女為二人奉上茶水。

  茶水入口,王導果然感到一股清香正從肺腑傳遍周身,遼東私藏的貢品果然不是一般俗物,遠比市面上最上等的茶葉強多了。君臣二人就這樣相對坐在大殿中,你一杯、我一杯品嘗起茶葉來,天子雖不曾開口,但其實已在腦子中不斷想著待會兒該如何開口。

  其實司馬睿懷疑的很有道理,這個消息的確是王敦心腹錢鳳散播出去,目的自然是挑撥周劄與天子的關係。不管最終結果如何,這事對王敦而言都是有利的。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2 22:37

第534章 各方準備

  不知過了多久,王導終於放下茶杯,悠悠開口道:“陛下,可是為大將軍一事煩憂?”

  “知我者茂宏也!”

  司馬睿先是一愣,然後微微頷首道:“與茂宏所料差不多,朕雖非專為大將軍而來,然此事亦因他而起。”

  說完,將周劄投靠王敦一事的前因後果細說了一遍,然後誠懇道:“茂弘,朕知你一向多謀善斷,又有江東管夷吾之稱,對這件事而言你覺得是真是假,周劄真有那麼大勇氣背叛朝廷麼?他就不怕朕滅他全族?”

  王導聞言,沉吟片刻道:“陛下,以臣之見,此事即便不是真的,但也絕非空穴來風。那周劄一向膽小怕事,他怎敢得罪大將軍?因此面對大將軍的招攬,周劄肯定不敢公開拒絕。甚至臣擔心未來一旦大將軍兵臨城下,膽小怕事的周劄看到大將軍勢大,會將石頭城拱手讓出。”

  “如此說來,周紮即便沒有背叛朝廷,也是不可信任了?”

  此時司馬睿臉色難看,再一想到石頭城防線不穩帶來的嚴重後果,頓時汗流浹背。如果說剛開始他只是因為被人背叛而憤怒的話,那麼此刻卻是有些驚悚起來。原來建鄴看似安穩實則已坐在刀尖上,隨時有可能被人攻破城池。

  天子此刻再無傲氣,對著王導深施一禮道:“請茂弘賜教,朕洗耳恭聽。”

  王導忙上前扶起天子,歎息道:“眼下江東各方蠢蠢欲動,朝廷實不宜對周劄妄加懲處,以免逼迫江左世家倒向大將軍一方。因此,臣以為此事只能外松內緊,陛下不妨一面加強建鄴防務,一邊暗中針對石頭城早做佈置,以免將來有變時措手不及。”

  司馬睿點點頭,歎息道:“眼下只能如此了,還請茂宏坐鎮建鄴,全權負責一切事務!”

  為了保住建鄴,司馬睿可是豁出去了,將大權委託給了王導。不得不說他這一手做的漂亮,王導與王敦不同,其性情敦厚,深受南北世家尊崇。

  不少勢力聽說王導受重用,紛紛向朝廷靠攏,無形之中又擴大了朝廷影響力。

  另外,經過縝密調查,司馬睿發現周劄雖未明確表態投靠王敦,但對方對朝廷好像也沒有絲毫忠誠,尤其對司馬皇族心有怨恨。未來一旦叛軍來攻,膽小的周紮很有可能像王導所言,直接獻城投降。

  ……

  在司馬睿千方百計防備王敦時,王敦也沒閑著,他正為起兵叛亂做最後準備。

  當然了,叛亂一事不可能由他一人決斷,剛一過完春節,王敦就將心腹沈沖、錢鳳、鄧岳、周撫四位心腹找來商議最後的行動方案。

  沈充出身豪族,為人豪勇,有萬夫不當之勇,是王敦麾下頭號打手,肩負著替王敦佔據江東糧倉——吳興的重任。

  至於鄧嶽更是將帥之才,是王敦麾下僅次於沈沖的大將,常常充任大軍先鋒。

  而錢鳳則是王敦謀主,也是王敦麾下對叛亂最為積極的人之一。

  看著身高近丈,威風凜凜的沈充,還有盔明甲亮、氣度沉穩的鄧岳,以及智珠在握的錢鳳,王敦頗為不服地腹議道:“都說衛家小子手下人才濟濟,如今看來,我手下有沈沖、錢鳳、鄧嶽,說起來也不比那衛朔差多少。”

  在座眾人中其他三人倒也沒什麼,唯有周訪兒子周撫最為特殊,他是最近兩年才投靠王敦而來。按說其父周訪與王敦有矛盾,周撫不該和王敦走得太近,這事說起來與天子脫不了干係。

  當初周訪病故,周撫有意接替父親職位坐鎮襄陽,誰知天子竟下旨讓郗鑒接任,反而任命周撫為武昌太守,試圖借助周、王兩家的矛盾讓周撫去對付王敦。

  但是周撫不傻,武昌可是王敦老巢,而王敦又不是什麼善男信女,原琅琊王氏子弟王棱乃王敦堂弟,就因為不滿王敦叛亂老是出言諷刺,結果被王敦派人暗殺掉。

  若周撫敢在王敦地盤上搞事,王敦絕不會放過他。

  因此周撫接到天子旨意後,他立即寫信給王敦,表示自己無意與其為敵。

  接到周撫信件,王敦十分高興,他從中看出了周撫對朝廷的怨望。

  於是王敦順水推舟拉攏周撫加入己方陣營,周撫雖統軍才能差其父遠矣,但也非泛泛之輩,大小也算是個人才。

  而周撫原本就對朝廷不滿,在王敦的挑撥、拉攏下,他順理成章地加入到王敦麾下。

  這下天子司馬睿的謀劃完全失敗,不但未能在王敦老巢安插下棋子,還賠上一個可獨當一面的領軍之才。

  王敦看著自己這些手下,原本緊張的心情竟不知不覺中平復下來,只是臉上的表情依舊有些凝重。

  見王敦一臉沉思的表情,錢鳳忍不住問道:“主公,不知您今日召我等來有何事?”

  王敦並未直接回答錢鳳,而是反而問錢鳳道:“世儀,你覺得我軍如何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拿下建鄴?”

  錢鳳眼前一亮激動道:“主公要起兵了嗎?”

  王敦微微頷首道:“嗯,我思來想去,發現只有儘快起兵才能為我們謀取最大利益。”

  這下錢鳳徹底激動了,其實他早想慫恿王敦起兵,但一直以來王敦表現得猶豫不決,而今其終於下定決心了。

  王敦擺擺手止住激動的手下,嚴肅道:“諸位切莫高興太早,這事關係重大,一不小心我等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為了以防萬一,我們必須想出個萬無一失的辦法。”

  “某雖然打定主意要起兵清君側,但說實話還是有點兒擔心甘卓、司馬承、陶侃、郗鑒等將領,這幾個人要麼是天子心腹,要麼一向與我等不對付。尤其是郗鑒,其坐鎮襄陽,恰好在武昌上游,若是其順遊而下輕易就可威脅我軍後方。”

  “主公其實郗鑒不足為慮。”鄧嶽突然開口道。

  “哦?難道伯山有妙計可對付郗鑒?”

  “嗯,主公,其實我們沒必要太擔心郗鑒,那郗鑒雖然驍勇善戰,但由於他出身北地只擅長陸戰,只要主公遣精銳水師進行攔截,定能將其威脅降至最低。”

  “沒錯,主公,伯山說得非常有道理,郗鑒只擅長陸戰,而江東水師主力眼下盡在主公手中,只要派出部分戰船,足可將郗鑒擋在長江上。接下來重點是,大軍該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拿下建鄴?”

  錢鳳的話,讓包括王敦在內眾人忽然振奮起來,最後王敦忍不住問:“世儀可有妙計?”

  “主公,若要攻取建鄴就必須先取石頭城,而石頭城守將周紮一向吝嗇、膽小。聽說在周劄的庫房中,存有一批打造精良的兵器,他寧願放在倉庫中發黴生銹,卻也不願發給士兵使用,像他這樣的人能有什麼本事?”

  “只要大軍兵臨石頭城,臣敢保證周紮肯定不敢舉兵相抗,到時只需大將軍往城下一現身,還怕周紮不開門投降?”

  王敦聽了錢鳳的話,頓時對叛亂一事信心倍增,不由笑道:“我有諸君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即便遼東軍插手,我也不懼!”

  沈沖聞言輕蔑一笑,故作輕鬆道:“主公多慮了,現在遼東正和石勒相爭,怎麼可能會在這個時候插手江東?”

  錢鳳聞言,亦附和道:“沒錯,我到覺得遼東也不太可能直接插手江東,且不說雙方隔著浩瀚的大海,正如沈將軍所言,遼東尚有石勒沒有解決,大司馬肯定不會冒著被石勒偷襲的危險南下江左。”

  王敦聽了,仍有幾分憂心道:“說實話我最擔心的就是遼東,若遼東插手江東紛爭,我等可就要小心謹慎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王烏鴉

LV:16 版主

追蹤
  • 2090

    主題

  • 219146

    回文

  • 8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