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策行三國《原名:三國小霸王》 作者:莊不周 (連載中)

   
noriko1026 2018-4-3 15:20:1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268 4930658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3 15:39
第010章 汝南黃巾

    孫策本以為中原正在交戰,路上會不太平,出了門才知道不是那麼回事。出了舒城,沿著大別山北麓西行,他們倒是在泄水渡津遇到了一隊黃巾軍,但這些黃巾軍並不凶狠,隻是設了一道關卡收稅,和其他的關卡沒什麼區別,甚至比官府的人還要客氣一點。聽說他是孫堅的兒子,黃巾軍將士非常客氣,近乎謙卑。一交談,孫策才知道這些黃巾軍是劉辟、龔都的部下,而劉辟、龔都現在是孫堅的同盟,所以他們也算是孫堅的部下。

    孫策對這兩個黃巾軍將領有點印象。這兩人是汝南黃巾,的確依附過袁術和孫堅,不過後來又投靠了劉備,最後被曹操幹掉了。孫策對他們追隨劉備的經曆印象比較深,對他們依附孫堅的經曆卻不甚了了,之前做規劃的時候甚至沒想到他們。

    看來老爹這個豫州刺史也不完全是空架子。孫策立刻動起了心思,老子要創業,正愁沒兵,既然你們送上門來了,豈能放過。

    “帶我去見劉將軍、龔將軍。”

    劉辟四十多歲,麵皮白晰,圓圓臉龐,一點也不像賊,反倒像個富家翁。龔都三十多歲,相貌不如劉辟,多了幾分粗豪之氣,但也不像賊,最多是鄉裏豪強一類。

    實際上他們還真不是天生的土匪,他們都是汝南小土豪,衣食無憂。之所以跟著黃巾軍鬧革命,不是因為活不下去,而是因為看不到未來。用新時代的名詞來說,是沒有上升空間了,這才想跟著張角改朝換代,撈個開國功臣當當,提升一下階層。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漢家氣數已盡,這可不是張角的發明,從西漢就有這樣的說法,根據則是各種讖緯,“代漢者當途高”隻是其中比較有名的一個。不僅野心家們信,皇帝也信,西漢著名的基佬皇帝漢哀帝就曾經自稱劉太平皇帝,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也和割據益州的公孫述一本正經的討論過誰才是應天命的真命天子這個問題。

    所以這還真不是張角的發明,張角有掠美之嫌。

    現在的劉辟、龔都雖然還相信天命,卻已經不指望天命和他們有什麼有關係了。那場轟轟烈烈的革命已經過去了七八年,現在的黃巾軍早已沒有了當初的聲勢,他們隻想活命。誰能給他們一條生路,他們就依附誰。若非如此,他們絕不會和孫堅一個陣營。當初孫堅隨朱儁征討南陽、汝南黃巾,和黃巾軍可是有血海深仇的。可以說,孫堅的官爵至少有一半是用黃巾軍的屍骨堆起來的。

    看到孫策,劉辟很客氣,竭盡所能的準備了一席豐盛的接風宴,又請孫策上座。上路以來,孫策人單勢孤,既沒有上計吏的官方身份,也沒有周瑜的世家氣派,現在到了黃巾軍的大營裏,他卻成了最重要的客人,周瑜隻能陪坐,上計吏幹脆沒座,隻能在外麵吃。

    “孫郎少年英雄,不亞於孫將軍。”劉辟很客氣的舉起酒杯。“請為孫將軍壽。”

    孫策舉杯還禮,兩人客套了一番,劉辟問道:“孫郎去南陽,可是助孫將軍討伐劉表?”

    孫策正想問這個問題。孫堅在南陽與劉表作戰,劉辟、龔都怎麼會在汝南按兵不動,沒有去助陣。“正有此意。劉將軍,你們在汝南幹什麼,為什麼沒去南陽?”

    劉辟和龔都不經意的交換了一個眼色,掩飾道:“我們奉孫將軍之命,駐紮在此,防備兗州刺史劉岱。孫郎有所不知,劉岱依附袁紹,一直對豫州心懷不軌,前段時間來奪豫州的周禺原本就是袁紹的人,好一場大戰。若非孫堅將軍英勇,豫州恐怕就要易手了。”

    孫策知道不久前的那場戰鬥。這場戰鬥在曆史上隻有寥寥幾筆,關注的人不多,其實影響深遠,現在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就死在那場戰鬥中,公孫瓚和袁紹翻臉和這件事有很大關係。不過,他現在沒時間去想後續的發展,他注意到劉辟有明顯的敷衍之意。

    他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劉辟、龔都招待他,並不是真和他們父子有多好,更多的是客氣,而這個客氣是建立在對孫堅武力的畏懼之上。從內心來說,孫堅不相信他們,他們也不相信孫堅,大家互相提防,所以幹脆分兵駐紮,井水不犯河水。

    不能說孫堅處理不當,但這顯然不是最佳選擇。黃巾軍是什麼?是人口,是兵源。曹操之所以能異軍突起,占據兗州,最後還能和袁紹扳腕子,靠的就是收降的三十萬青州黃巾。強者補兵,羸者屯田,這是曹操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

    孫堅放著汝南黃巾不管,讓他們自生自滅,實在是太浪費了。孫吳立國,最緊缺的戰略資源除了戰馬就是人口。人口哪兒來?征討山越。山越憑什麼要替你打仗?不服就打啊。為此和山越打了幾十年的仗,一直到孫權後期才真正擺平內患。

    孫策動起了心思。他分析,劉辟、龔都留在汝南不走不僅僅是奉孫堅之命防備兗州的襲擾,可能還有另外一個意圖:向北,與黑山軍會師。這是黃巾軍最後的希望,百萬黃巾進青州就是想實現這個戰略目的,隻不過被曹操和公孫瓚截胡,會師失敗,最後隻剩下張燕在黑山苦苦支撐。

    青州黃巾太遠,暫時撈不著,汝南黃巾卻在嘴邊上,不吃簡直沒天理。要想把汝南黃巾真正拉攏過來,首先要斷絕他們北上的希望。比起青州黃巾,汝南黃巾勢力較弱,一直沒敢大舉北上,先是依附於孫堅,孫堅死後又依附劉備,最後被曹操征服。他們的心理防線遠遠沒有青州黃巾那麼堅固。

    “中原百戰之地,非強者不能居。周禺雖敗,袁紹、曹操必然再來,袁紹兵強馬壯,曹操雖然不及袁紹,卻也不可小覷,二位將軍可要做好戰鬥的準備才好。”

    周瑜默默地喝著酒,卻豎起了耳朵聽孫策說話。他看得出孫策在嚇劉辟等人,但是他想不出孫策為什麼要這麼做。身為世家子弟,他對黃巾軍可沒什麼好感,從內心裏就沒有聯合黃巾的意思,更談不上為他們出謀劃策。從現狀來看,孫堅想必也是如此心思,孫策這麼做就有點讓人猜不透了。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3 15:40
第011章 我有一計

    劉辟愁容滿麵。“孫郎說得有理,我們也正為此發愁,多次求救於孫將軍。奈何孫將軍正與劉表交戰,無法分身。孫郎此去,若能為我等美言幾句,請孫將軍盡快派大將來援,我們感激不盡。”

    孫策笑笑。就知道宴無好宴,你們肯定有小算盤。既然你們知道危險,那我就省事多了。

    “家父與劉表作戰,其實也是為諸位著想。”

    劉辟微怔。“孫郎為什麼這麼說?”

    周瑜心中一動,嘴角不禁挑起一抹淺笑,意味深長地看了孫策一眼。斷絕黃巾僥幸心理,逼他們和孫堅深入合作,孫堅至少可以增加幾千精兵,說不定能上萬。有了這些黃巾軍的全力協助,孫堅攻取荊州的機會又增加了幾分。孫策說是孫堅為黃巾軍作戰,其實是想誘黃巾軍為孫堅作戰。欲取先予,縱橫揮闔,沒想到孫策居然有縱橫家的口才,而且這與虎謀皮的思路堪稱別出心裁,頗合用兵之道。

    “我剛才說了,中原是百戰之地,非強者不能居。當年大賢良師振臂一呼,八州響應,荊州、豫州也在其中,黃巾軍聲勢浩大,最後依然不免於失敗。為什麼?因為中原乃京師所在,天子不得不爭。如今天子雖然西遷長安,但袁紹、曹操卻圖謀不軌,欲占中原而稱霸天下。當年有大賢良師在,黃巾軍擁百萬之眾,尚且不能取勝,如今大賢良師已歿,黃巾軍四分五裂,又如何能勝?”

    劉辟、龔都的臉色變得難看起來,半晌沒有說話。劉辟盯著孫策看了又看,身體微微前傾,拱手道:“還請孫郎指點,我等該往何處去,才有一線生機?”

    孫策舉起酒杯,示意了一下,一飲而盡,豪氣幹雲。這酒真他麼的淡,跟水似的。

    “我有一計,可救百萬黃巾,不知道二位將軍願不願聽。”

    “還請孫郎指教。”

    “我剛才說了,家父討伐劉表,並不僅僅是為他自己著想,更是要為諸位奪一條活路。中原即將成為逐鹿之地,你們要想活命,就要避得遠遠的,越遠越好。”

    劉辟越聽越糊塗。“孫郎的意思是……”

    “去荊州,去江南。”孫策收起笑容,目光炯炯。“去江南開荒種地,雖然辛苦一點,至少能活命。堅持十年八載,多了不敢說,衣食無憂是可以保證的。”

    劉辟、龔都恍然,連連點頭。周瑜卻是吃了一驚,不由得想起了孫策至今沒有給他答案的那個問題,若有所思,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他隱約意識到,孫策說要爭霸天下絕非一時戲言,他很可能真有這個計劃,而招攬黃巾可能就是其中一部分,否則他沒必要打破孫堅的既有方案。如果真是這樣,那他所說的退守丹陽就真是一個苟安之策,孫策看不上眼也就可以理解了。

    這讓他失落的同時又有一種緊迫感,還有一絲絲說不出的興奮。

    周瑜打起了精神,傾聽孫策的每一句話,揣摩他的用意。

    孫策打量著劉辟、龔都的神情,見他們雖然連連點頭,卻沒有表示意願,知道他們還心有疑慮,便又添了一把火。“二位將軍,這幾年可曾覺得冬天比以往更冷一些?”

    劉辟不解,不知道孫策怎麼突然說到這個問題上去了。龔都接過了話頭。“孫郎說得沒錯,這幾年的確以往常冷,所以一到秋天,我們就犯愁。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和衣物,每個冬天都要凍死人。孫郎如果能在將軍麵前美言幾句,撥一些糧草物資給我們,我們感激不盡。”

    “我一定把話帶到。”孫策擺擺手。“糧食衣物其實都是小事,至少不是不可以解決的事,天氣轉冷,更關係到糧食產量,不知二位有沒有留心?”

    劉辟、龔都麵麵相覷,他們還真沒注意到這個問題。一旁的周瑜忽然心中一動,立刻接過了話頭。“伯符,你的意思是說,天氣轉冷,會造成歉收?”

    “哈哈,我倒忘了,周家良田近千頃,對這個應該影響更清楚。公瑾,你們家這幾年收成怎麼樣?”

    周瑜想了想。“這些事都是我兄長在管,我留心不多。不過,這些年我聽兄長說過幾次,似乎畝產量有下滑之勢,雖然幅度不算太大,卻一直如此。以前隻當是佃夫不出力,怎麼,這和天氣有關?”

    “這當然,種地本來就是老天爺賞飯,冷暖自然不例外。一江之隔,南方一年兩熟甚至三熟,北方卻隻能一熟,這就是冷暖不同所致。江南溫度較好,水源豐沛,隻要肯用心,做好水利防澇,溫飽是不成問題的。黃巾本來就是農夫,打仗不是你們擅長的事,種地卻是本業。與其在中原與人拚殺,何不避而遠之,耕種自給?”

    劉辟、龔都對孫家父子戒心甚重,招待孫策,隻是想從孫堅那裏要點好處,問計於孫策也隻是客套,他們更擔心被利用了。可是聽了孫策這幾句話,他們忽然意識到孫策所言未嚐沒有道理,至少值得考慮。如果能遠離戰場,耕種自給,溫飽有餘,何必在這兒替人拚命?

    心中防線鬆動,劉龔二人的語氣又親熱了幾分,虛心向孫策請教。孫策也不客氣,將江南的形勢大致說了一遍。

    總休來說,漢末的江南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西漢時,長沙還是卑濕之國,到長沙做官等同被貶,賈誼甚至因此做賦自哀自歎,現在的長沙卻是魚米之鄉,江南數得上的富庶之地。但這樣的例子還不多,江南大多數地方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大有作為。黃巾軍大多來自失地的農民,讓他們去江南開拓最好不過了。不敢奢望出現明清“湖廣熟,天下足”的局麵,至少能和魏晉之間比吧。東晉能以半壁江山支撐那麼多年,靠的不就是開發江南。

    身為穿越者,最大的優勢就是曆史發展的大趨勢,不好好利用一下簡直對不起自己。如果能將上百萬的黃巾忽悠到江南去開荒,有了人口有了糧,就算劃江而治,也比曆史上的孫吳要牛逼得多吧。

    當然,要想把這個好處牢牢的抓在自己手裏,孫堅的長沙太守還不能放——經營了那麼久,放棄太可惜——最好能將整個荊州拿下。劉表,不好意思啊,荊州,我要了,你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3 15:41
第012章 站得高,看得遠

    當晚,孫策與周瑜宿在黃巾大營裏,抵足而眠。

    孫策喝得有點多,呼呼大睡,周瑜卻睡不著。孫策為黃巾謀劃的方案,劉辟、龔都未必聽得進去,聽進去了也未必能真正理解,但周瑜卻感受到了孫策的用意所在。

    百萬黃巾開發江南,既有了兵源又有了糧食,敵方占據荊州、順流而下的隱憂也因此化解,一舉兩得。和他占據丹陽、並有吳會的方略比,孫策這個方案同樣立足江南,但眼界高得多,成功的機率也更大。

    看來真的有些差距呢。看著聽著孫策深沉的呼吸,周瑜有點小失落,輾轉難眠,烙了半夜燒餅,直到下半夜才昏昏沉沉地睡去。等他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孫策已經起身,床上隻剩下他一個人。他連忙起身,披上衣服,走出營帳。

    孫策正在帳前活動身體,廣場舞版太極拳。騎馬是個累活,特別是腰腿,活動活動有好處。這年頭醫療條件差,要想活得長,還得靠鍛煉。華佗弟子吳普靠練五禽戲活了九十多,這太極拳雖然是廣場舞版,應該也差不到哪兒去吧。

    聽到周瑜打哈欠的聲音,孫策頭也沒回,打了個招呼。

    “早。”

    周瑜捂著嘴,費力的睜著眼睛。雖然累了點,但想通了孫策的方略,他還是有點小得意。“早。伯符,你覺得劉辟、龔都能聽你的去江南嗎?”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就和你彈琴一樣,曲子再好,你彈得再用心,如果對牛彈琴,那也是白費功夫,對吧?”

    周瑜忍不住笑了一聲。“那倒也是,你這計劃思慮深遠,他們還真未必聽得懂。”

    孫策轉頭看了周瑜一眼。“這麼說,你聽懂了?”

    “不敢說全懂,略知一二。”周瑜矜持地點點頭,故意用一種淡淡的語氣說道:“屯田荊州,扼控中流,為江東門戶,對吧?”

    孫策微微一笑,讚道:“周公瑾就是周公瑾,舉一反三。你可不止是一二,至少有四五吧。”

    聽得孫策前半句的讚揚,周瑜心裏的小得意剛剛泛了一點浪花就被孫策的後半句打沉了。他有些怒了。拜托,我隻是謙虛一下,你還當真了。聽你這意思,我隻知四五,還有一半沒看懂,你這方略有這麼高深嗎?他瞪著孫策,半晌沒說話,見孫策頭也不回的練拳,伸手便去拉,要和他理論理論。

    孫策正練得順手,見周瑜伸手來拉,想也不想,雙手一轉,就將周瑜撥到一邊,順勢在周瑜腰上推了一下。周瑜沒有準備,跌跌撞撞的向前衝了兩步,不禁大怒。

    “孫伯符,你要以力服人嗎?”

    孫策也愣住了,無辜地攤開雙手。“公瑾,你這可有點血口噴人啊,我都沒用力,是你自己衝出去的。你今天怎麼了,這麼易怒,來親戚了?”

    “什麼親戚?”周瑜一頭霧水,根本不知道孫策在說什麼。他盯著孫策看了又看,再次伸手來抓。孫策雙臂轉圈,再次將他撥在一邊。周瑜這次看清了,大感意外。“你這是什麼怪招?”

    孫策也有些意外。他這太極拳是簡化版的,廣場舞專用,應該是沒有技擊功能的。可是他剛剛兩次推開周瑜,大有李連傑在《太極張三豐》中以柔克剛的韻味。特別是第一次,他真的沒用力,但周瑜卻險些撲倒在地。

    “哦,沒什麼,胡亂比劃的。”孫策撓撓頭。“公瑾,你今天怎麼了,一大早就發火?”

    周瑜也覺得自己有些失態,尷尬不已,卻還是忍不住問道:“你鼓動劉辟等人去江南屯田,除了我說的這些原因之外,還有什麼用意?”

    “就為這事?”

    “就為這事。”周瑜被這個問題困擾了好些天了,一直想開口問孫策,又拉不下這個臉。既然已經說出了口,他也不想藏著掖著了。“伯符,我不敢說自己有多聰明,但我敢說自己很刻苦。啟蒙讀書以來,我沒有一天放鬆,研讀史詩,研究古人用兵方略,同輩中也算是小有成就,怎麼……怎麼就……”

    孫策笑了。“怎麼就被我難住了,對吧?”

    周瑜脹紅了臉,沒有說話。

    孫策瞅著周瑜,越瞅越想笑。不知道這位周郎是因為還年輕,易衝動呢,還是某人說對了,這位周郎其實有點用力過猛,對能不能得到別人認可非常在意,特別是他看得起的人。對那些他根本不放在眼裏的人,他反倒更放得開些。

    我是該得意呢,還是該得意呢,還是該得意呢。能把周郎逼到這個份上的人應該不多吧。換作幾天前,周瑜肯定不會這麼激動,他最多隻會寬容的笑笑,嗬嗬,你說得也對。

    “我本來以為你應該可以想到的。”孫策聳聳肩。

    “很慚愧,我想不到。”周瑜沒好氣地說道:“你高估我了。”

    “高估倒也不至於,隻是曆練少些,一時考慮不太周全罷了。”

    周瑜握緊了拳頭,恨不得和孫策幹一架。說你胖,你還喘上了,這老氣橫秋的樣子越看越氣人。

    “公瑾,看一件事,你要想看得遠,就得站得高。隻有站在高處,你才能看到全局,才不會被眼前的情形所迷惑。你想想看,這些普通的農夫為什麼要加入黃巾,浴血奮戰?”不等周瑜說話,孫策又提醒道:“你周家是廬江頭等世家,你對這個問題應該有切身體會,但是,你要想看清大勢,就不能局限於你周家的利益得失,要站得更高一些。嗯,比如說……天下。”

    周瑜眉頭緊鎖,盯著孫策看了又看,頭發一陣陣發麻。他明白了孫策的意思。農民為什麼要加入黃巾軍?因為他們沒有了土地。土地哪兒去了?被世家大族兼並了。世家為什麼有實力?他們占有大量的土地,有糧有兵。不管是誰起兵,都要討好世家,求得世家的支持。

    袁氏兄弟稱霸山東,靠的就是世家。孫家沒有袁氏四世三公的號召力,在爭奪世家這方麵沒有號召力,所以孫策另辟蹊徑,爭取黃巾軍,和世家爭奪人口。土地是固定的,不生不滅,人口卻是流動的,短時間內隻會減少,不會增加。江南有地,隻要有了人口,很快就能形成實力。而沒有了人口,世家有土地也沒用,實力必須受損。此消彼長,一舉兩得。

    周瑜如夢初醒,既慚愧又欽佩。“伯符,你這是和世家爭奪人口,釜底抽薪,對不對?”

    孫策抬起手,撓了撓眉毛。“雖不中,亦不遠矣。”

    周瑜心中剛剛湧起的激動頓時像江潮一樣,來得快,去得更快,一片狼藉,隻想罵人。

    不裝你會死嗎?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3 15:41
第013章 攻心

    見周瑜怒形於色,暴走在即,哪怕知道他是熟不拘禮,有玩笑的成份,孫策也有些意外。

    年輕人,就是容易衝動啊。

    “好了,好了。”孫策攬著周瑜的肩膀,輕輕拍了拍。“其實你說的基本就是我想的,所欠缺的那一點其實我也不把握,隻是我的一個夢想罷了。”

    周瑜又好氣又好笑。“這麼說,我還應該感到欣慰,感激你坦誠相待?”

    “那倒不至於,我倆誰跟誰啊?”孫策揚揚眉,哈哈一笑。“我有公瑾,如管仲之有鮑叔,高皇帝之有張良、韓信,光武皇帝之有鄧禹,一見傾心,豈能不推心置腹?”

    周瑜打量了孫策一眼,歪歪嘴。“那你倒是說說,你那個夢想究竟是什麼?”

    孫策眉心微蹙,嚴肅起來。“解治亂之根,建萬世太平。”

    周瑜眼神一閃,盯著孫策看了好一會兒,見孫策神情莊重,並無一絲調侃之意,這才揚了揚眉,微微頜首,眼中卻多了幾分擔憂。“你是說抑製土地兼並?”

    “雖不中,亦不……”孫策剛想再拽兩句文,見周瑜眉頭又皺了起來,連忙打住。“好啦,好啦,目的是解決土地兼並帶來的治亂循環,但手段卻不是抑製豪強這麼簡單粗暴,所以你也不用擔心。我覺得豪強兼並土地雖然帶來了很大的隱患,但本身卻無可指責。誰不指望家大業大,一代更比一代強?這就和餓了要吃飯,冷了要穿衣一樣天經地義,一味打壓其實並不可取,事實證明也不可行。”

    周瑜鬆了一口氣。“我還以為你要光武皇帝度田一樣呢。這麼說,你是想引黃巾南下墾荒,解決他們的生計,又避免與中原豪強發生衝突?”

    “這是個好機會,我想嚐試一下。”

    周瑜心中波瀾大起。雖說孫策這個想法有點天真,但充實江東實力,扼控大江中流;抽空中原人口,對世家釜底抽薪;引黃巾南下拓荒,緩解兼並帶來的土地缺口;這三個目的層層推進,一個立意比一個高,著實有可稱道之處。特別是最後一點,已經站在了治國理政的高度考慮問題,即使是他也沒有想到。僅從眼界來看,就值得他喝一聲采,自歎不如。

    怪不得我不知道他想如何爭霸天下,我的眼界實在太低了。要爭霸天下,當然在站在天下的角度,僅僅著眼於江東怎麼夠。

    隻是……心裏總有些不甘。周瑜思索片刻,忍不住追問道:“那你昨天對劉辟、龔都說北方漸冷,糧食減產歉收是必然,不如去南方,難道是隨口一說?”

    孫策正想說話,突然發現周瑜看似輕鬆,眼神卻很專注,不由心中一凜。這個問題太超前,也不符合現在的知識水平,如果不解釋得合情合理,周瑜很難相信他的真誠。周瑜可不是那種主角王八之氣一振就會喊主公的人,要不然他也不會拖到現在沒有向袁家兄弟示好了。他將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思索片刻,搖搖頭。“公瑾,你知道我大父是種瓜為生嗎?”

    周瑜點點頭,眼中疑惑不減。

    “比起稻麥,瓜對冷暖更敏感,一陣寒潮,很可能將所有的瓜都凍死。瓜如此,其他的糧食也是如此。你看長江南北,同樣種稻,看起來隻是一江之隔,相差不大,但產量卻大不同。如果將範圍再擴大一點,比如將青兗一帶與嶺南相比,你會更明白溫度的一點點變化會有多大的影響。你知道嶺南有些地方一年三熟嗎?”

    周瑜盯著孫策,大為震驚。昨天聽了孫策那句話,他就在懷疑孫策是怎麼會有這樣的見解。他讀的書比孫策多,也沒讀到過這樣的內容,孫策是從何得知的?現在他明白了,孫策也許讀書不如他多,但孫策觀察事物的能力比他強。這是他從實際情況觀察總結出來的,而不是哪部書裏講的。

    沒有哪一部書講過這樣的理論。但孫策也不是生而知之的聖人,他隻是比普通人更用心罷了。

    周瑜已經得到了答案,本想就此打住,卻忍不住又問了一個在心裏盤旋了很久的問題。“你與陸季寧說大地不是方的,而是如雞黃一般圓,又是如何看出來的?你提到張平子的理論,又是哪一部書?”

    孫策暗自抹了把冷汗。這裝逼果然是個技術活,一不小心就露出破綻了。以孫策本尊的水平怎麼可能有心思看張衡的著作嘛。陸康不清楚,周瑜卻是一清二楚,他隻是沒問罷了。

    “我聽說那是張平子的理論,但我沒有讀過。我之所以相信大地是圓的是因為我自己的一個發現。”

    “什麼發現?”

    “你出過海嗎?”

    周瑜搖搖頭,眼神驚訝。大地不是方的而是圓的,如果是看了張平子的著作而知道的也就罷了,而孫策卻因為自己的一個發現得出了同樣的結論,這就令人震驚了。

    “在海上,風波浪靜的時候,你向遠處看。遠去的船會慢慢消失。如果大地是平的,那船隻應該越來越小,最後變成一個點,你看不到,但它肯定在,對不對?”

    周瑜想了想,點點頭。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船會在變成一個點之前就消失,而且是從下往上漸漸消失。先是船身,然後船帆,就和沉掉了一樣。這足以說明大地不是平的,至少是弧形。如果佐以月食時陰影的邊緣是圓的而不是直的,那就更能說明問題了。”

    周瑜倒吸一口冷氣,不敢置信。他本來以為孫策是胡攪蠻纏,故意刁難陸康,就像莊子與惠子辯論人能不能知道魚之樂一樣的狡辯,現在才知道孫策是真的認為陸康那些學問沒用,解決不了實際問題,這才懶得與陸康計較。

    大地是圓的固然讓人難以置信,但更讓他佩服的卻是孫策的觀察之細致和思維之敏銳。這樣的人即使不讀書也比很多讀書人了解的道理多,陸康被他逼得無以應對也就很正常了。

    周瑜心中的疑惑散去,現在的隻有欽佩。有些人天生就聰明,孫策顯然就是這一類。那些因為他出身寒門,沒有讀過多少書就輕視他的人,必將被他唾棄。

    “伯符可謂通敏兼人,顏淵一般的人物。”

    “哈哈,公瑾過獎。”孫策鬆了一口氣。總算反應及時,解了周瑜心中疑惑。以後吹牛逼還真得小心一點,不能小覷天下英雄,要不然裝逼一時爽,破綻一籮筐,到時候不能自圓其說可就丟人了。不過,借此機會從心理上折服周瑜,打掉他的優越感,也值得小小地得意一番。

    這時,一個黃巾軍士卒走了過來,向周瑜躬身施禮。“劉將軍請周郎過帳一敘,有事請教周郎。”

    周瑜和孫策交換了一眼神,心領神會地笑了。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3 15:42
第014章 高手寂寞,幸好有你

    劉辟背著手,在帳裏來回轉著圈,心神不寧。

    他們現在雖然依附孫堅,但那隻是因為孫堅兵強馬壯,又有四世三公的袁氏撐腰,他們不得不低頭。從內心而言,他對孫堅沒什麼信心,甚至有些看不起。論出身,孫堅還不如他和龔都呢。

    接待孫策,隻不過想借孫策的口向孫堅求援。可讓他們意外的是周瑜居然在孫策身邊,而且看起來竟有以孫策為主,侍奉孫策的意思。廬江與汝南接壤,他們對廬江周氏並不陌生。從周瑜的祖父周景算起,周家已經出過兩代三公,雖然和四世三公的袁氏不能比,卻已經是廬江一等一的世族。

    廬江周氏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帶來示範效應,周瑜與孫策同行僅僅是因為順道,還是因為他決定支持孫策,這是劉辟現在最想搞明白的事。

    帳外有腳步聲響起,劉辟不敢怠慢,連忙走出大帳,親自迎接。

    “周郎到此,準備倉促,招待不周,還請周郎海涵。”劉辟滿臉笑容,伸手相邀。

    周瑜拱手還禮,淡淡一笑。“將軍太客氣了。瑜不過廬江一後生,叨擾將軍,已經過意不去,豈敢得寸進尺。將軍這句話,瑜不敢當啊。”

    見周瑜客氣,不擺世家子弟的架子,劉辟哈哈大笑。他將周瑜迎入帳中,分賓主落座,說了幾句不著邊際的閑話,這才做出一副誠懇請教的樣子。“周郎行程緊張,本不該耽誤你的時間。隻是昨天孫郎說的話太過高深,我等思索一夜,還是想不太明白。周郎與孫郎交好,想必相知甚深,所以請周郎來,希望周郎能為我解惑一二。”

    周瑜心中明白。劉辟、龔都對孫策提的建議並不信服,但這不是重點,他甚至廬江周氏對孫策的態度才是劉辟想了解的內容。世家的影響力不僅僅體現在他們的實力上,更體現在他們的示範效應上。廬江周氏如果全力支持孫策,就算孫策的建議再荒唐,劉辟、龔都都不敢掉以輕心。

    “孫郎出於一片至仁,為將軍出謀劃策,目的清楚,方案明確,有何難解之處?”

    劉辟一聽,心中更是一動。周瑜對孫策評價這麼高,那他們之間的關係肯定好了。他笑了笑。“周郎聰慧過人,一聽就懂,我等愚昧,卻是不太明白,所以才要向周郎請教啊。”

    “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周瑜淡淡地說道,既不傲慢,也談不上熱情。

    “孫郎為我等謀劃出路,希望我等去江南,為何要去荊州,而不是取道廬江?”

    周瑜無聲地笑了,眉毛一挑。“取道廬江也不是不可以,隻不過黃巾幾十萬老幼一路上的飲食從何而來?廬江太守陸康仁慈,但廬江也提供不了這麼多糧食,你們難免有凍餓之虞。過了江是豫章郡,你們能否在豫章郡落戶,也需要得到揚州刺史和豫章太守的允許,能不能成,尚未可知。取道荊州,渡江便可入長沙,而孫將軍曾是長沙太守,恩信昭著,你們既是他安排的,這一切都不成問題。”

    劉辟做出一副如夢初醒的樣子,連連點頭。其實這些道理他都懂,但是從周瑜嘴裏說出來,他對孫家父子的態度就一目了然了。

    “這麼說,周郎也覺得我們應該離開汝南,前往長沙?人心念舊,故土難離,這可不容易呢。”

    周瑜點點頭。“將軍所言不無理,不過這些都是俗人考慮的道理,而不是將軍的道理。大丈夫誌在四方,何必苦守一方故土。聖人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如今天下將亂,中原混戰已經箭在弦上。苦守汝南,為人魚肉,還是遠避長沙,開辟一方樂土,黃巾百萬生民,唯在將軍一念之間爾。”

    劉辟笑容滿麵,躬身施禮。“多謝周郎指點,辟感激不盡。不知周郎這次去南陽是順路還是久住?若能常常請益,實在是我等莫大福份。”

    周瑜笑道:“將軍是孫將軍部下大將,我與孫郎同行,將來免不了在孫將軍左右,見麵想來不難。至於請益,有孫郎為將軍謀劃,將軍前途無量,何必求我,說不定我還要求將軍幫忙呢。”

    劉辟大笑。

    上計吏行程緊張,孫策也擔心孫堅遇險,不肯在劉辟大營久留。吃過早飯,他們就匆匆起程。周瑜把劉辟和他交談的經過與孫策說了一遍,孫策倒也坦然。別看劉辟是黃巾軍,已經與流寇一般,但他們還真未必看得上孫堅。相比之下,周瑜的說服力要比他強得多。

    在這重家世的時代,一個寒門出身的武人哪有登高一呼,四方雲集的資格,那是袁紹、袁術這樣的世家子弟才有的待遇,連周家都不敢奢望的。

    “天下總是庸人多,智者少。”孫策笑道:“公瑾,你有沒有一種高手寂寞的感覺?”

    周瑜想了想,忍不住笑出聲來,流露出一絲自得。“幸好有你。”

    孫策也忍不住哈哈大笑。比起周瑜得遇知音的欣喜,他更加高興。周瑜雖然年輕,經驗還不夠,但他畢竟是這個時代最傑出的人才之一,天賦在那兒擺著。能得到他的認可,就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到了南陽,他要與袁術和袁術身邊的人打交道。拿下荊州,他還要與荊州的世家打交道,由周瑜這個世家子弟出麵要比他出麵更合適。

    他畢竟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說得太多容易露出破綻,遲早會引起別人的懷疑。他如果總像和陸康說話那樣劍出偏鋒,也未必能讓人信服。君子可欺之以方,不是每個人都像陸康那樣死腦筋。周瑜不就生疑了嗎?

    一路西行,十餘日後,孫策等人從桐柏山北麓,經武勝關進入南陽境內。一打聽,孫堅正在襄陽作戰,孫策就不想去宛城了。他的任務是避免老爹孫堅犯那個低級錯誤,莫名其妙的掛了,可沒時間去和袁術聊天打屁。

    周瑜是陸康舉的孝廉,不過他對這個顯然沒什麼興趣,不顧上計吏的再三央求,決定和孫策同行。上計吏很失落,從現在開始,他的安全隻能自己負責了,能不能活著回來,誰也不說不準。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3 15:43
第015章 父與子

    不遠千裏而來,隻為見到老爹孫堅,想救他一命。但真正要見孫堅時,孫策卻有些心虛。

    孫策從小就在孫堅身邊長大,又是長子,孫堅對他期望甚高,親手教他習武,有時候出征還帶著他,對他太熟悉了。周瑜都能感覺到他的異常,孫堅怎麼可能感覺不到。一露出破綻,該怎麼解釋?

    他做了很多準備,不過等他坐在孫堅麵前時,他發現這些準備都沒什麼意義。

    “你變了。”孫堅盯著他,毫不掩飾眼中的失望。“這段時間在舒城,你都遇到了一些什麼人?”

    孫策很驚訝。孫堅究竟看出了什麼,口氣這麼衝?難道孫策不是他親生的?孫策抬起頭,看著眼前的孫堅,有種即將窒息的感覺。孫堅三十七歲,正當壯年,身材矯健,眼神如刀,堅定而淩厲,看著孫策時既有一絲不悅,還有一些……失望。

    孫策有些詫異,隨即又釋然了。

    從十八歲入仕開始算起,孫堅在仕途上已經打拚了二十年,隨刺史臧旻征山賊,隨太尉張溫討西涼,隨中郎將朱儁平黃巾,從一個沒有任何家世背景的普通百姓一路殺到長沙太守,封烏程侯,又成為討董大戰唯一取得勝績的將領。

    相比之下,身世更好的曹操還沒有提得上嘴的戰績,此刻應該忙著和黑山黃巾交戰,打怪升級,掙一個東郡太守。身世差不多的劉備就更慫了,長征之路遙遙無期,目前還看不出一點希望,將來……更沒希望。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孫堅的戰績在三國英雄中首屈一指,有足夠驕傲的資本。將孫堅的戰績回憶了一番,孫策有些理解孫堅的潛台詞了。

    老子這麼英雄,怎麼生了你這麼一個軟蛋?

    雖然不服氣,但是和不怒自威的江東猛虎一比,孫策承認,自己的相貌雖然沒什麼破綻,氣勢的確有點弱,很難讓孫堅有滿意的感覺。可這他麼能怪我麼,我又不真是你兒子,我是連殺人都沒親眼見過的二十一世紀良民,和你這殺人不眨眼的軍漢能一樣嗎?

    “廬江周瑜,他隨我一起來了,就在帳外等候。還有我們吳郡的前輩,廬江太守陸康。”

    “放肆!”孫堅哼了一聲,斥道:“陸季寧是本郡前輩,你怎麼能直呼其名。”

    孫策心中微動。他注意到孫堅提到陸康時眼神有些不同。他略一思索,忽然明白了。孫堅再能打,麵對世家和讀書人時他心裏其實還是自卑的。他殺王睿更多的是要奪兵,而不是為了出氣,否則他早就應該把王睿幹掉了,根本不用等到現在。身為長沙太守,和荊州刺史打交道的次數不要太多。

    “外麵與你同來的年輕人是周瑜?”孫堅放緩了語氣,有些不確定。“廬江舒城周氏?”

    不僅是孫堅,坐在一旁的孫輔眼神也充滿了懷疑。

    “父親出征時,我們已經在周家住了一段時間。”孫策點點頭,又特地強調道:“是他主動邀請的,我盛情難卻。”

    “且!”孫堅忍不住笑了一聲,臉色也緩和了不少。“這麼說倒也情有可原。君子如玉,廬江周氏也是出過三公的世家,陸季寧更是我吳郡名士,和他們交往,沾染些雍容氣度也是不錯的。”

    孫策無語。你這變臉也太快了,白手起家的英雄好漢,一聽到世家腿就軟,節操呢?

    “速速請周君入帳。”孫堅對孫輔說道,想了想,又站起身來。“我當親自相迎。”

    孫策來不及多想,連忙伸手摁住了孫堅。孫堅愣了一下,眼睛一瞪。“你這是何意?”

    孫策嚇了一跳,連忙把手縮了回來。“阿翁有所不知,周瑜與我一見如故,雖然沒有結拜,卻和兄弟一般親近,你也算是他的長輩,怎麼能親自去迎他。我讓他進帳來見你就是了。”

    “你和他……如兄弟一般?”孫堅驚訝不已,轉頭看看孫輔。孫輔也很意外,顯然不太相信孫策。孫策也不解釋,起身走到帳門口,對在外麵等候的周瑜招了招手。“公瑾,快進來,我阿翁要見見你這位溫潤如玉的世家子弟。”

    周瑜聞言微微一笑,快步走了過來,隨孫策入帳,走到孫堅麵前,一揖到底。孫堅連忙長身而起,避席,欠身還禮,孫輔更是直接站了起來,侍立一旁。

    “廬江周瑜,見過將軍。”他看了一眼孫策,又道:“令郎少年英雄,見識卓著,我與令郎一見傾心,受益良多,相處甚歡。若將軍不棄,視我如子弟,容我與令郎盤桓,時時請益,瑜不勝榮幸。”

    孫堅驚喜交加,連連點頭。“能與周君共遊,乃是犬子的福份。”

    孫輔目瞪口呆,羨慕地看著孫策,悄悄地挑起了大拇指。

    周瑜連稱不敢,禮節周到。換作以前,他就算與孫策相交莫逆,也不可能以子弟禮見孫堅。這一路走來,他和孫策時時坐而論道,時常被孫策的見解驚豔,已經把孫策當成了最好的朋友,這才很自然地以子弟禮拜見孫堅。

    孫堅很有麵子,請周瑜坐下說話,問起了孫策在廬江的情況。周瑜便說起了孫策與陸康辯論的事,不過他說得很委婉,聽起來更像孫策與陸康坐而論道,陸康對孫策青眼有加,一點煙火氣也沒有。孫堅大喜,連連誇讚孫策,又感謝周瑜,說孫策能有今天的成績,周瑜功不可沒。

    孫策如釋重負,又有些悲涼。這就是一個拚爹的時代,家世是決定前途的最主要因素。孫堅再能打,如果不是黃巾起義這種意外情況,他這一輩子都做不到太守,更不可能封侯。在征討黃巾之前,他已經在鹽瀆、盱眙、下邳三縣做了十二年的縣丞,根本看不到一點升遷的希望。而周瑜這樣的世家子弟一旦入仕,最起碼是個縣令。

    這就是家世背景帶來的差距,很現實,也很殘酷。當然孫堅還算是運氣好的,劉備更苦逼,隨公孫瓚征討黃巾,拚死拚活掙了個安喜尉,最後還被朝廷以一個莫名其妙的理由開除了,氣得他隻能拿督郵出氣。

    這年頭,寒門子弟要想出人頭地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算入了仕途,依然走得很艱難。若非如此,孫堅又怎麼可能心甘情願的將南陽送給袁術,任袁術驅馳,為袁術賣命。

    可惜,他打仗是一把好手,看人卻不準。袁術這貨……絕對不是一個明主,這是一個標標準準的豬隊友。孫堅投靠他,什麼實際利益也沒撈著,隻得了一個汙名。

    猛虎老爹,我不僅要救你,還要把你從袁術這個坑裏撈上來。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3 15:44
第016章 試探

    孫策為救孫堅而來,但他想救孫堅卻不容易。

    怎麼和孫堅開口?難道說,老爹,我知道你馬上就要被一個無名小卒射死,所以你要小心,不能一個人到處跑?他真要這麼說,孫堅不僅不可能相信他,更可能給他一個大耳刮子,然後請巫師來跳大神,給他驅驅邪。

    這事麻煩就麻煩在孫策隻能自己想辦法,不能和任何人商量,周瑜也不行。論天下大勢,他可以侃侃而談,但涉及到這些具體問題,他就有些計短了。這其實也是書生的通病,長於謀國,拙於謀身。換句更實在的話,就是吹牛逼天下第一,動手能力差得一逼。

    有了周瑜這個神助攻,孫策順利通過了孫堅的驗證,所有的疑點在周瑜身上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釋,連氣勢不夠威猛都成了名士風度。得知孫策有意從軍征戰,孫堅一口答應,要將孫策留在身邊,耳提麵命,教導他如何用兵。在孫策來之前,他最信任的部將是妻弟吳景和侄子孫賁,又把孫輔帶在身邊培養。現在親生兒子來到軍中,又這麼有出息,自然要傾囊相授。

    借著這良好的氛圍,孫策試探性的提醒孫堅為將當持重,不要逞匹夫之勇。為了避免孫堅生疑,他還借用了老娘吳夫人的名義。哪知道一開口,孫堅就冷笑一聲:“若是像你說的這般,乃翁如何能有今天?我孫家無財無勢,隻有這條命,不拚命,如何出人投地?”他頓了頓,又說道:“我如今已經是二千石,按例你可以質任入仕,不用像我這麼辛苦。隻可惜現在天下大亂,這條路怕是不好走了。”

    孫策心中一動,趁勢說道:“阿翁,你覺得漢家天下還能維持多久?”

    孫堅眼神緊縮,盯著孫策看了好一會,國字臉像石板一樣鐵青,看得孫策心裏毛毛的。孫堅哼了一聲:“休聽人胡說八道,漢家四百年天下,豈是說沒就沒的。就算天命已盡,易姓在即,那也和我們沒什麼關係。天子在一日,我父子便是一日漢臣,直到真命天子出現為止。你小子聽清楚了,切莫有不臣之心,壞我孫家清名。”

    孫策嘿嘿一笑,反問道:“若袁公路不臣呢,阿翁是從還是不從?”

    孫堅濃眉緊蹙,半晌沒有說話。

    孫策心知肚明。按時間計算,袁氏兄弟應該已經露出了另立天子的打算,就算還沒有操作,至少也露出了口風。孫堅大概是聽到了什麼風聲,所以才不說話。

    果然,過了一會兒,孫堅悄悄地瞥了周瑜一眼,啞聲說道:“既然周君與犬子情同兄弟,我就不瞞著周君了。今年二月,袁本初派人來南陽,希望後將軍與他聯手,擁立幽州牧劉虞為帝,但後將軍拒絕了,袁本初因此派周禺奪我豫州,被我與後將軍擊敗。這件事雖然沒有成,但袁本初異心已萌,以他的實力,這的確是個令人心憂的事。不過這些事與我等無關,你們切莫亂說,惹人非議。”

    “阿翁怕人非議,可是你現在卻在攻荊州,難道就不怕人非議?”

    孫堅有些焦躁。“我能怎麼辦?我本是朝廷任命的長沙太守,因為討董才北上,現在劉表攔住我的去路,不讓我回長沙,我隻能殺回去。”

    “你現在不是豫州刺史嗎?”

    孫堅冷笑一聲:“幼稚!豫州刺史隻是一個虛名,你真覺得後將軍能讓我臨他的本州?若真是如此,他何不表我為豫州牧?”

    豫州牧和豫州刺史區別很大,刺史隻是監察官,六百石,實際身份不如各郡太守尊貴,州牧卻是軍政一把抓的最高長官,各郡太守都要聽指揮。袁術是豫州汝南郡人,他表孫堅為豫州刺史,其實隻是一個幌子,補償孫堅將南陽送給他而已,根本不可能把豫州交給孫堅。孫堅心裏有數,所以才一心要擊敗劉表,回長沙去,繼續做他的長沙太守。

    那是朝廷封拜的,而且離南陽很遠,袁術想奪也奪不了。

    孫策搞清楚了孫堅的目的,明知就孫堅的情況而言這是比較實際的選擇,卻還是不能讚同。好容易占領了南陽,怎麼可能就這麼讓給袁術這個敗家玩意。曆史上,孫堅一死,袁術就成了沒爪子的病貓,被劉表趕出了南陽。

    “阿翁,長沙不能丟,但南陽更不能丟。劉表不過是個書生,不足以做阿翁的對手。但拿下南郡,袁公路也守不住,最後隻能為人做嫁衣。不管是為了朝廷,還是為了袁公路,你都不能離開。”

    孫堅眉心緊蹙,盯著孫策不說話。

    孫策雖然緊張,也隻能硬著頭皮說道:“阿翁,你想想看,天子被迫西遷。他如果想逃出李傕,不,董卓的控製,能往哪幾個方向去,南陽有沒有可能成為一個選擇?”

    孫堅若有所思。“的確有可能。洛陽已經被董卓那叛逆一把火燒了,就算天子回京也沒法住,倒不如來南陽。南陽天下之中,和洛陽隔得也不遠,隨時都可以回去。”

    “那我們再說袁公路。你剛才也說了,他和袁本初不和,袁本初甚至派人來奪豫州。這次雖然失敗了,將來會不會再來?如果沒有阿翁相助,袁公路能不能擋住袁本初的進攻?”

    孫堅沉默半晌,眼神閃爍。“可是若我不離開南陽,南陽又如何供養得起這麼大軍?”

    “南陽一郡供不起,難道荊州、豫州兩州之力還供不起?一旦荊州、豫州入手,揚州又豈能置身事外?天下九州,三州在手,總有一戰之力了吧?天下大勢如此,我等不爭,袁本初也不能不爭,阿翁難道要坐守長沙,看著袁本初那樣的逆臣賊子坐擁山東,改朝換姓?”

    孫堅愕然,盯著孫策看了又看,又狐疑地看著周瑜。周瑜麵色平靜,含笑不語。孫堅說道:“伯符,你究竟是什麼意思,莫非你……”他眉頭挑起,麵色不善。“我深受朝廷大恩,可不能讓你亂來。”

    孫策擺擺手。“阿翁,我都說了,我這麼打算,首先是為朝廷著想,再不濟也是為袁公路著想,不讓袁本初得誌。我什麼時候說是我想了?”

    孫堅臉色稍緩。“既然如此,那又該如何向後將軍言明?”

    “助阿翁攻克襄陽後,我與公瑾去宛城,麵見袁公路。”

    孫堅一擺手。“事不宜遲,你現在就去宛城,向後將軍進計。劉表一介書生,不值一提,我隨時可以拿下襄陽,也許你還沒到宛城,我的捷報就到了。”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3 15:46
第017章 孫堅四將

    孫策愕然。我才到大營,屁股還沒坐穩,你就讓我去宛城,父子倆分別一年多,好容易見麵,連談個心都沒時間,你還真是雷厲風行啊。

    見孫策臉色不對,周瑜立刻接過了話題。

    “將軍為國事操勞,父子相見,席不暇暖便要分別,瑜深表佩服。不過將軍奉後將軍之命取襄陽,如今襄陽未下,將軍便派伯符去宛城獻計,恐怕會惹人非議,疑心將軍不能取劉表,故作大言。”

    孫堅眉頭微皺。

    周瑜接著說道:“其實以將軍之勇,劉表不足為慮,要擔心的卻是如何降服襄陽豪強。劉表以一書生入荊州,數月間便能將六郡收入囊中,並非劉表善戰,而是他有蔡瑁、蒯越等人相助。家父在洛陽時與蔡瑁、蒯越皆有一麵之識,瑜也許可以助將軍一臂之力。”

    孫堅覺得有理。打仗他有自信,和這些名士打交道,他就沒把握了。既然周瑜之父與蔡瑁等人有交情,孫策又能和陸康相談甚歡,也許能幫上忙。

    “伯符,那你就暫留營中,參讚軍事。”孫堅哈哈一笑。“我正好也常常向周君請益。”

    周瑜謙虛了幾句。孫策長出一口氣,連忙答應,又向孫輔行禮。

    孫輔很不好意思,連連還禮。對孫策的到來,孫輔早有心理準備。孫堅有四個兒子,他遲早會讓出這親近侍從的位置,去做統領一部的將領,就像他的兄弟孫賁一樣。如今見孫策與名士來往,與世家子弟稱兄道弟,指點江山,他更不敢有任何非份的想法。

    離開孫堅大帳,孫輔主動帶孫策在大營裏轉轉,熟悉情況。

    孫策兩世為人,這是第一次進軍營。剛才進來的時候一心想著怎麼應付孫堅的盤問,沒心思關心別的,現在順利過關,他終於有時間來觀察一下真正的軍營是什麼樣子了。

    “現在總共有多少人馬?”孫策一邊打量著軍營布局,一邊順口問道。

    “一萬有餘。”

    “騎兵呢?”

    “騎兵?”孫輔愣了一下。“你是說義從嗎?二百餘騎。”

    “二……百?”周瑜很意外。“這麼少?”

    孫策一點也不覺得意外。戰馬一直是江東的軟肋,江東幾乎沒有成建製的騎兵,僅有的騎兵隻能充當將領的親衛騎士,平時充當儀仗隊,戰時則保護主將的安全。孫策後來渡江,騎兵更少,在曹軍步騎為十比一的時候,江東步騎比例高達四十甚至五十比一。赤壁之後,周瑜拿下江陵,繳獲了一些戰馬,第一時間送三百匹給孫權。

    “除了義從之外,各部還有多少騎兵?”

    “那就更少了,多有三四十,少有一二十,總共……有一百五六十吧。”

    孫策算了一下,二百加一百五六十,不算少了,接近三十比一了。看來老爹最近這幾個勝仗還是有點收獲的。他四處看看。“我怎麼沒看到義從騎兵?”

    孫輔笑道:“這二百多騎剛剛組建不久,由韓司馬領著出營訓練去了。”

    孫策問道:“是韓當嗎?”

    孫輔看了孫策一眼,又看看四周,壓低了聲音。“伯符,韓司馬隨叔父征戰多年,還救過叔父的性命,是叔父最信得過的部下之一,營中人人敬重,你最好不要直呼其名。”

    孫策很驚訝。孫輔話裏有話啊。韓當再牛逼,那也是孫堅的部下,我是孫堅的嫡長子,連私下裏喊一下他的名字都不行,以至於孫輔如此鄭重其事的提醒?

    見孫策不以為然,孫輔接著說道:“叔父麾下四將,程司馬為人忠厚大度,比較好相處。朱校尉去徐州助陣了,不在營中。黃司馬明於理事,是叔父的得力助手。唯獨韓司馬為人嚴厲,不喜與人玩笑。你若是遇到他,須得莊重些才好。”

    孫策雖然不太明白,卻知道孫輔不會無端挑撥。百人百性,越是有能力的人越可能脾氣大,韓當身為孫堅舊部,又是他身邊的親信將領,有點脾氣也很正常。這年頭君擇臣,臣亦擇君,不能因為他是老爹的部下就當家奴一般對待,這是很忌諱的事,輕則心生嫌隙,重則反目成仇。

    周瑜說道:“國輔兄,你如果有空,帶我們去拜見一下這幾位前輩吧。聽說伯符的舅舅也在營裏,伯符一路上常提起他,既然來了,我們應該去見見。”

    孫輔連連點頭,引著孫策和周瑜向營外走去。孫策暗自慚愧。若非周瑜提醒,他險些疏忽了這些細節。別的人還好說,可見可不見,吳景卻是他的親舅舅,於情於理都應該去問個安。既然拜見了吳景,那順便見一下其他將領也是應該的,免得給人親疏有別的印象。程普、韓當、朱治、黃蓋雖然是外姓,但他們是孫堅的老部下,其實和家人沒什麼區別,他初來乍到,理應將姿態放得低一點。

    接人待物,禮節周到,這是世家子弟的必修課,周瑜體現出了他的價值,隨時為他查漏補闕。

    孫策隨著孫輔來到吳景的大營。吳景大約三十出頭,中等身材,體格偏瘦,相貌和吳夫人有幾分相似,不像孫堅那麼威猛。見到孫策,他非常意外,連忙放下手裏的活迎了上來。

    “伯符,你什麼時候來的?”

    “剛到。”孫策上前行禮,又將周瑜介紹給吳景。吳景非常驚訝,接連看了孫策幾眼,似乎不敢相信他能和周瑜處得這麼好。說了幾句閑話,轉達了吳夫人的問候,孫策注意到吳景案上擺了一堆竹簡,便順口問了一句:“阿舅,你在忙什麼,這麼多東西?”

    吳景搖搖頭,苦笑道:“還能忙什麼,寫軍書要糧草唄。我們之所以遲遲沒有發動進攻,就是在等糧草。現在秋收都已經結束了,後將軍答應我們的糧草卻一直沒有送來。你父親隻管催我,我又能怎麼辦,隻好寫軍書催宛城了。”

    孫策眉頭微皺。“袁術怎麼又來這一套?”

    吳景斥道:“伯符,不得無禮。後將軍縱有不是,你父親既然依附於他,便有君臣之義,你怎麼能直呼其名,對他不敬。”他頓了頓,又扼腕道:“不過糧草這事的確棘手,秋季即將結束,沔水很快就能直渡,劉表已經調集兵馬,隨時可以渡水支援樊城,我們卻還沒有準備好。萬一打起來,這可不妙得很。”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3 15:47
第018章 思維定勢

    原本的曆史軌道上,孫堅意外戰死之後,部下並沒有直接交給孫策,而是由吳景、孫賁代領,征戰數年,基本沒有提得上嘴的戰績,在當利口與劉繇部將對峙一年多,損失不小,寸功未立。直到孫策渡江,這些部隊才重振雄風,橫掃江東。

    由此可見,吳景並不具備獨當一麵的能力,隻是個中才。作為孫吳外戚,吳家也沒什麼出眾的人物,似乎吳家所有的才華都集中在吳夫人一個人身上了。

    孫策沒指望吳景能有什麼破敵奇計,他隻是詳細詢問了經過,這才知道的確有些先入為主。

    袁術之所以沒有及時供應軍糧,不是他有意拖後腿,而是要吃飯的嘴太多,他捉襟見肘。南陽雖然是個大郡,戶口占整個荊州的四成,但南陽是帝鄉,這裏皇親國戚太多了,個個實力雄厚,即使是路中悍鬼袁術也不敢輕易去搶他們,而正常渠道征收到的糧食又有限,遠遠滿足不了突然增加的人馬。

    袁術從洛陽逃到南陽,帶來了一些隨從,孫堅從長沙來到南陽,帶來了更多的人馬,經過幾次虞鬥,又收降了一些人,現在袁術手下總共有兩萬多人。這些人都要吃飯,糧草需求猛增,已經超過了南陽郡的能力範圍。之前有多年的積累撐著,暫時還看不出來,現在一年多時間過去了,倉庫空了,這兩萬人馬的補給就成了困難。

    沒有糧草,就不能作戰。孫堅率部至此已經有大半個月,一直沒有進攻樊城,就是在等糧草。樊城在沔水以北,與襄陽隔水相望,守將是黃祖。現在進攻的話,受阻於沔水,劉表支援能力有限,一旦到了冬天,沔水水位下降,人馬可以涉水而過,劉表就能隨時派人支援黃祖,孫堅就要麵對更多的敵人。吳景為此憂心忡忡,幾乎天天寫信向袁術要糧。

    孫策倒不擔心這個問題。吳景多慮了,就算劉表支援樊城,他和黃祖捆在一起也不是孫堅的對手,但趁著沔水水位尚高,劉表支援不及,拿下黃祖,卻是個不錯的機會。劉表手下豪強名士不少,但能打的戰將有限,黃祖勉強算是其中一個。幹掉他,劉表就斷了一臂。

    “現有的糧草能供應幾天?”

    “不作戰的話,供應十天左右。如果是作戰,最多五天。”

    “公瑾,五天之內能拿下樊城嗎?”

    周瑜眨眨眼睛,不解地看著孫策。孫策初到軍營,立足未穩,就這麼急著發表意見,並且要他表態五天內拿下樊城,這可不太穩妥。如果樊城這麼好攻,孫堅至於按兵不動嗎?如果他說不好攻,那孫策這句話豈不是白說?

    “攻城要準備攻城器械,五天怕是不夠。”

    吳景也有點不高興,毫不客氣的訓斥道:“伯符,領兵作戰可不是坐而論道,不能等閑視之。樊城雖然隻是小城,但守備森嚴,黃祖手下有一千多人,兵精糧足,況且一旦打起來,劉表必然派人支援。這一戰很可能陷入僵持,如果準備不充分,我們會吃虧的。”

    孫策知道吳景在想什麼,但是他這麼想也有他的理由。

    “阿舅,你在等糧草,劉表也在等糧草。秋收已經結束,南陽的糧草在往這邊運,荊州其他各郡的糧草也在往襄陽運,時間拖得越久,劉表的優勢越明顯。你也說了,入冬之後沔水水位下降,劉表的人馬可以涉水而過,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搶在劉表準備好之前動手?”

    吳景一時語塞。“話雖如此,可是……我們難道讓士卒餓著肚子作戰?”

    孫策笑笑。這吳景膽子太小,腦筋也不夠靈活,跟他說話太費勁。不過他是親娘舅,他不能不給他麵子。他進一步提醒道:“阿舅,宛城沒有糧食運來,沔水之南卻有大批的糧食運往襄陽啊。我們完全可以把那些糧食搶來,既解決了自己的問題,又斷了劉表的希望,一舉兩得,有何不好?”

    吳景眼睛一亮,轉怒為喜。“這倒是個辦法。不過,劉表肯定會派人保護,我們如果兵力不足,很難得手。兵力過多,又無法保證隱匿行蹤,說不定到最後又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惡戰。”

    孫策嘴角微挑,笑了。周瑜一看,卻明白了孫策的意思。“伯符,可以用騎兵襲擾。”

    孫策還沒說話,吳景便否決了。“那可不行,這兩百義從騎是好容易攢下來的,不能冒險。”

    周瑜進一步解釋道:“兩百義從騎是不多,可是各部不是還有一百多嗎,加起來近四百騎,不算少了。何況這是襲擾輜重,又不是正麵作戰,打了就跑,除非劉表有足夠的騎兵追擊,否則萬無一失。”

    吳景恍然大悟,一拍大腿。“對啊,我怎麼沒想到?伯符,你來得太好了。”吳景興奮不已,轉身就想往外跑,跑了兩步又折了回來,拉著孫策衝了出去,直奔孫堅的中軍大帳。

    聽完吳景的報告,孫堅也撫掌而笑。“豎子,想不到你這腦子倒是靈活,居然知道因食於敵。不過,若無周君襄助,你也隻能空談罷了。”

    周瑜正想謙虛兩句,孫策用眼神製止了他。周瑜不解,卻還是閉上了嘴巴。

    孫堅越想越開心,他立刻讓人去請程普和韓當。其實他對騎兵也不是一無所知。不久前,他曾經和公孫越率領的幽州騎兵並肩作戰,對騎兵迅速移動的能力和強大的衝擊力羨慕不已。之所以一直沒有想到這個主意,還要初來乍到的孫策和周瑜提醒,不是他不懂出奇製勝,而是他的騎兵數量太少,擁有騎兵的時間也太短,思維卻還停留在步卒的戰法上,沒有主動往那方麵想。

    周瑜說得沒錯。他的騎兵是不多,不到四百人,如果麵對袁紹和曹操的聯軍,這點騎兵的確不夠看的。可他現在要對付的是劉表,劉表的騎兵更少,除了部分將領有坐騎代步之外,絕大部分的士卒都隻能步行,三百多騎兵欺負劉表綽綽有餘,就算劫不成糧,讓劉表睡不著覺絕對沒問題。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4-3 15:49
第019章 不可描述

    時間不長,程普先趕到了。他和孫堅年齡相當,圓臉龐,濃眉大眼,身材壯碩,走路時雙腿略微有點外八字,這是長時間騎馬留下的痕跡。看到孫策,程普未語先笑,對孫堅說道:“將軍,這才幾年時間,伯符就成了英氣勃勃的少年郎,能夠從軍征戰了。”

    孫堅心中得意,故意板著臉哼了一聲:“豎子,愣著幹什麼,不認識你程叔叔了嗎,還不上前見禮?想當年你還尿了他一身呢。”

    孫策很無語。這跟我真沒關係。他上前見禮,程普搶先扶住。“好了,好了,又不是第一次見麵,何必如此拘禮。將軍,這是要為伯符接風嗎?”

    孫堅哈哈一笑,擺擺手。“德謀莫急,等義公來一起再說。這位是廬江周氏子弟周瑜,字公瑾,與伯符同年。他通曉兵法,剛剛為我出了一計,我們也許有機會解決糧草問題了。”

    程普含笑點頭。“後生可畏,可喜,可賀。”

    又過了一會兒,帳外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孫策尚未抬起頭來,便有一人推帳而入,大聲說道:“將軍,我正在訓練,這麼急著叫我回來,有什麼重要的事嗎?”

    孫策定睛一看,眼前這人身高七尺五寸左右,臉略長,雙目炯炯有神,鼻梁挺直,嘴唇略薄,唇上兩縷又黑又亮的短髭,身材偏瘦,腰細腿長,手裏握著馬鞭,配著一身精致的鐵甲,脖子裏還圍一條火紅的布巾,精神抖擻。即使孫策見慣了帥哥,自己也是一個貨真價值的大帥哥,也不得不讚一聲這大叔帥氣。

    見帳中有人,還有生麵孔,帥大叔韓當收起笑容,臉色一整,犀利的眼神左右一掃,目光在周瑜臉上停了片刻,又看向孫策,頓時眼睛一亮,重新露出笑容。“伯符,你什麼時候到的?”

    孫策連忙躬身行禮。“見過義公叔叔,今天剛到。”

    “好漂亮的小子。”韓當上下打量了孫策兩眼,抬手輕撫唇上的短髭,朗聲大笑。“看來從現在開始,我韓當要退居其次了,營中當以你為魁首。”

    孫策大汗。兩個大男人比美,你得多騷氣啊。雖說知道漢人重顏值,魏晉更是把這習慣推向極端,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新青年,他還是不能接受這些,寧願素麵朝天也不願意與人比美。他連忙說道:“不管到什麼時候,都是義公叔叔最美,策豈敢與義公叔叔並肩。”

    韓當再次大笑,快步走到孫堅身邊,坐了下來,拱了拱孫堅的肩膀。“現在可以說了嗎?”

    孫堅輕笑一聲:“義公來了,自然可以說了。公瑾,你把你的建議再向程司馬和韓司馬說一遍。”

    周瑜應聲而起,向程普和韓當行禮。孫策卻是心裏咯噔一下。孫堅和韓當這麼親密,明顯不是普通的君臣應有的表情,莫非……老爹和他有什麼不可描述的關係?他突然想起一件事。《三國誌·韓當傳》上有這麼一句:以便弓馬,有膂力,幸於孫堅。還有一句:當勤苦有功,以軍旅陪隸,分於英豪,故爵位不加。終於堅世,為別部司馬。他當年看到這兩句的時候,還因為“幸於孫堅”這句話該怎麼解和人爭論過,覺得對方摳字眼。現在看來,陳壽用這個字不是隨便用的,大有深意。

    怪不得孫輔特意提醒他,這裏麵有故事啊。

    孫策心中腹誹,連周瑜說了些什麼都沒注意,等他回過神來,周瑜已經說完了,孫堅還沒說話,韓當一拍案幾,大聲說道:“好,這個計策好!雖然我們隻有三四百騎,打劉表卻是綽綽有餘了。襄陽以南皆是平地,正適合騎兵奔馳,且莊園處處,可以戰養戰。德謀,你以為如何,願不願意走一趟?這裏最適合出戰的也就是我們兩個了。”

    程普笑著擺擺手。“義公,你別忘了,這裏騎射功夫好的不僅有將軍,還有伯符。他雖然年輕,武功卻是將軍親傳,並不比你我弱。”

    韓當一拍腦袋。“沒錯。想當年,我還教過伯符騎射,他一學就會,一練就精,的確是個習武的奇材。伯符,要不要跟我們走一趟,我給你挑兩匹好馬。這可是真正的遼東馬,從幽州來的。”

    孫策連連搖頭。“我就不去了,還是陪著父親,學習用兵之道,準備攻擊樊城。不過,我會備好酒宴,恭候二位叔叔凱旋。”開什麼玩笑,我是來救老爹的,做的是統籌全局的大事,哪有時間跟你去劫糧草。換作以前的孫策也許沒問題,我嘛,沒時間。

    韓當惋惜不已,又勸了幾句,孫策堅決不答應,他也隻得作罷。計策已定,孫堅隨即下令將營中騎兵集中起來,交給程普和韓當,讓他們帶上十五日的輜重軍械,擇地渡過沔水,去襲擊劉表的輜重隊伍。

    三百餘騎悄悄出了大營,消失在夜色之中。

    孫策隨孫堅一道,送程普和韓當出營。站在營外,孫堅看著騎兵消失在遠處,突然歎了一口氣。

    “伯符,程韓二位此去,必能大有收獲。不過現在被騎兵襲擊的是劉表,將來被騎兵困擾的卻是我們。你覺得南陽真的守得住嗎?若董卓從武關來,或袁紹從昆陽來,我們都將麵對擁有騎兵優勢的對手,勝算不多啊。”

    孫策知道孫堅在擔心什麼,他在策劃控製南陽的時候就和周瑜討論過這些問題,要不然也不會他一提襲擊劉表的糧草輜重,周瑜就想到了騎兵。南陽號稱天下之中,四通八達,是兵家必爭之地,各方爭奪是很自然的事。雖然董卓很快就掛掉了,袁紹也沒能揮師南下,但張濟叔侄從武關入南陽,曹操取道昆陽征荊州,孫堅的這個擔心一點也不多餘。

    “阿翁,正因為難,所以才要盡早準備。如果阿翁都守不住,後將軍更守不住。”

    “怎麼守?”

    “拒敵於境外,遠交近攻。”

    孫堅轉過頭,盯著孫策看了片刻,又看看周瑜。“你們是說徐州牧陶謙?”

    孫策搖搖頭。“徐州太近了,我們說的是幽州的公孫瓚,還有黃巾。”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noriko1026

LV:8 領主

追蹤
  • 26

    主題

  • 29668

    回文

  • 5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