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隋唐] 大唐農聖 作者:愛吃魚的胖子 (已完成)

 
mk2258 2018-5-5 15:30:1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71 690380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5-13 16:12
第360章 礦的問題

    孫享福再度被一個千古名城的品德所折服,也難怪歷史上李世民會賦一首『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知義,智者必懷仁』贈給蕭瑀,他可真是一位仁德兼備,忠於國家的誠臣智者。

    當然,蕭瑀這麼做的目的,也不僅僅是為了新的科舉制度背鍋,借勢再度退下來,讓更多李世民的鐵杆能夠有機會上位,或者給李世民一個調整人事的機會,是他們之間的一種政治默契,據記載,這位可是六度罷相的主。

    正事還是要繼續談,搞懂了蕭瑀的心思之後,孫享福又道,「如此,下官便以蕭相的名義,提前發布整套科舉的制度,也好讓全國各地的考生,早日根據制度准備應考。」

    「嗯,一切都依你的想法實行,最好把考題也設計來出,老夫在這種比較新穎的機謀方面不如你,就只管執行就好。」

    蕭瑀對於孫享福的才能,早就充分認可了,如果是以別的大臣的處事風格,肯定不會像他這麼牛氣一改到底,他們會考慮各方反應,畏首畏尾的同時,選擇一些妥協或者平衡的辦法,而幾度沉浮的蕭瑀卻是不怕,做的徹底才是他一貫的風格。

    歷史上的他,在改革這個問題上,就一直都是急先鋒,連房玄齡和杜如晦都勸不住他,已至生出一些矛盾,這也算是他的一種性格吧!只要是他認定了是好的事情,他就會堅決的執行,不計較對於他自己本人名利方面的影響,這一點,也是李世民喜歡用他的原因之一。

    「如此的話,還請蕭相讓朝廷各部門盡快上報所缺人手數量,專業,以及特長,這樣,咱們就能根據各部門所缺少的人才,針對性的取士,至於地方,根據人口戶數不同,咱們限定一個標准配備就好,讓獲取了文憑的考生,自行選擇實習地點,如此的話,對外,咱們也有個合理的說法。」

    把科舉,辦成是一場朝廷各部衙門根據崗位對社會展開的一次招聘會,這就是孫享福的目的,只要執行的好,像宋朝,明朝那種被冗官拖垮的現像,大唐應該就不會出現了。

    缺什麼人,就招什麼,誰家都是這樣,合情合理,別人挑不出毛病。這種制度一旦形成,今後在官員滿員,沒有空缺的時候,不開科考,也屬於正常,不讓所有人都把晉身的希望放在科舉上,那麼其它方面出頭的渠道就變的更加重要起來,這樣,職場上才會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而這個制度實行之後,朝廷只是供養少部分實習生,只是滿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話,待遇跟一個工人差不多,花費可以低到忽略不計。

    之後成為要官員的實習生,需要得到各部門領導的認可,地方官,還需要得到百姓的認可,那麼,大部份官員上任的時候,其實都已經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群眾基礎,這樣會讓朝廷所有的職能部門運轉的時候,更加高效。

    而在地方任職的官員,為了保持群眾基礎,也不敢肆意的貪贓枉法,欺壓民眾,吏治做到這樣,基本在大方向上就不會出問題了。

    考題的事情,孫享福還要慢慢琢磨,爭對各種專業人士的需求量,他需要設置不同程度的難易程度。

    像文科官員,朝廷肯定缺,但報考的人數也會很多,把題目設置的難一點,就能將大部分人排除在外,久而久之,他們會自動往好考,容易當主官的專業上轉移,就好像唐朝科考歷史上剛開始比較熱門,後來卻被廢除的秀才科一樣,中獎率太低,久了自然就沒人考了。

    人逐利,其本質並沒有什麼錯,施政者只要做好引導,問題基本就能解決。

    談完了科舉方面的事情,孫享福又和馬周談起了渭南新城的事情,沒有去現場看過,孫享福並不知道整個新城的具體進展,當然,他也不是渭南新城的負責人,這事也輪不到他具體管,他只是根據朝廷的征發任務,跟馬周進行一些需求上面的磋商而已。

    「馬總督,新城的總體進展,我就不問了,現在,你先告訴我,冶煉廠最快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生產,二十多萬大軍的武器裝備,也就只有渭南大冶煉廠能夠快速滿足了。」

    「如果幸福村的技術工能夠多派一些過來的話,春節以前,冶煉廠就可以開始生產,只不過,咱們的工廠那麼大,只怕各色金屬礦石到時候會供應不上。」馬周面有難色的道。

    渭南新城的大冶煉作坊,在主體建築完工之後已經取名叫做大唐冶煉廠,是渭南新城最先開始動工建築的項目,從開始建造到現在,已經持續了大半年時間,基礎的生產車間房屋全部都建設完畢,車間內的生產線建造,卻需要慢慢摸索建造,其實大多也是將幸福村冶煉作坊的各種設施和生產流水線放大,增多而已,只是由於技術工人太少的原因,相比於建房子來說,進度上慢了很多。

    孫享福知道,即便這個冶煉廠建的再大,頭兩年的時候,估計也只能上一兩條生產線,因為工匠需要時間來培養,以這個時期人們的文化水平和學習能力,培養一個鋼鐵廠的生產工人,可能需要花費後世成倍的時間。

    所以,急是急不來的,索性現在社會需求上,現在也沒有後世那麼大,能夠比之前造東西的速度快上個一兩倍,已經足夠讓全世界顫抖了。

    「馬總督,礦的事情,你在報紙上面刊登一條消息出去,差不多就能解決,你就說朝廷要對外出售境內的礦產,無論金銀銅鐵,具備一定開采能力的世家,或者,州縣集體,甚至百姓自發組織的集體,都可以來議價,他們除了能夠用開采出來的礦石來抵用開采權之外,還能直接購買礦產,自行開采,不過,賣出去的礦產,需要跟朝廷簽訂一些供貨協議。」

    孫享福此話一出,馬周頓時有種看到了善陽招商引資計劃的那種感覺,連忙追問道,「孫都督,這礦產乃是朝廷的資源,國家的公產,賣給私人,會不會不妥?」

    「怎麼會不妥呢!那些東西放著也是放著,賣給百姓開采,朝廷馬上就有的用不說,還能賺取一大筆收入,本督手上有陛下的征發令,這些賣出去的礦產,便當作是本督征發朝廷的一項吧!」

    李世民給孫享福的征發特權,他第一次就用在皇家產業上。第二次又用在了朝廷資源上,目前為止,還沒有向百姓伸手的意思,倒是叫杜如晦干著急半天。

    然之後,孫享福又就礦產項目的具體運轉,說起了自己的建議,聽的馬周和蕭瑀臉上是異彩連連。

    由於這個時期的技術原因,開采礦物,是一個非常耗時耗力的項目,一般都是由官府,或者實力強大的世家來控制,雖然有暴利,卻只是富了少數的世家和權貴階級,並沒有起到富民的作用,反而,會因為官府或世家子缺采礦的勞工,而坑害很多老百姓。

    朝廷現在需要價值千萬貫的軍械,鋼鐵類居多,那麼在礦上面的需求,勢必會暴增,孫享福將切入點放在礦上面,不僅是想要解決軍隊的軍械問題,還想借此機會,給礦業制定規矩,讓其變成一個能夠給百姓帶來福利的資源產業。

    首先,孫享福設置了購買朝廷礦產的一些條件,買家要買礦產可以,像在北地參與拍賣的那些世家一樣,拿地,你得證明你具有開發田地的實力,那麼開礦,你得證明你有一定的開采能力。

    然後,朝廷只接受拿開采出來的礦石,來抵扣購買礦產的大部分費用,跟朝廷簽訂穩定的供礦協議,或者直接把開采出來的礦產作價賣給冶煉廠都行。

    這樣,朝廷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就能將許多已經探查出來,卻沒有能力開采的礦場盤活,讓他們源源不斷的將礦石送到冶煉廠來。

    而且,孫享福將受眾面放的非常廣,比如,一個縣,或者一個州郡有礦資源,那麼,可以由縣衙或者州府出面,甚至地方民壯自己組織起來,跟朝廷簽訂協議,然後開采,其中七成的產出,用來抵扣向朝廷購買礦場的費用,另外三成,則是可以變賣成錢,給所有參加開礦的工人分福利。

    這就會讓一些有礦產資源地區的百姓,增加一筆除田地產出之外的收入,畢竟,除了農忙時間,普通百姓,還是有很多空余時間用來勞作的,尤其是現在糧食價格便宜,百姓去開礦賣出來的錢,比種田得到的錢還多的情況下,很多人會選擇去開礦,放棄種田,這也算是對市場的一種調節。

    相信,對於這種可以一代代傳下去的優質產業,世家子弟肯定是很有興趣的,看看人家韋家,只是在關中買下幾座煤礦,現在富裕到了什麼程度?

    要知道,鐵,可是不愁銷路的貴重物品,比煤值錢的多,這種產業,那個世家不想要?

    想要,可以,都來爭唄,孫享福正愁軍費沒著落呢!賣掉幾個礦,把軍費所需全部弄出來,再去搶別的國家幾倍的礦回來,這筆生意不要太劃算。

    而且,金屬礦物的產量豐富起來了,會大大的推進這個國家的發展,這就是一些看不見的好處了。

    「下官多問一句,是不是所有參與礦產項目的工人,都要像善陽那樣,簽訂一份勞動協議?」

    「馬總督當真是聰慧過人,一點就通,為了讓投身礦物開采事業的百姓能夠切切實實的享受到勞動成果,所有購買,或者跟朝廷簽訂開采協議的家族,或組織,都應該和雇工,或者其它形式存在的勞動者,簽訂協議,保障他們利益的同時,方便朝廷對整個行業的管理。」

    「孫都督之才,才是令人望之不及,如此的話,對於全國的礦產資源,咱們也要全面盤查一次,這還需要蕭相盡快給地方官出台政令,下官以為,出售礦產,也可以像善陽那樣搞一次拍賣會,其它地方且不說,關中的和洛陽這些可以快速到達長安的地方,需要先弄起來,也好盡快讓礦石能夠運送到冶煉廠。」

    確定了怎麼干,以馬周的才能,根本不需要孫享福多交待,孫享福比較認同他的後續計劃,點頭道「可以,盡快的運作起來,最好在年底前,各方礦場的礦石,已經提前運到冶煉廠了。」

    「下官明白,不過,除此之外,我渭南新城其它的產業,可都是要到明年才會開始運轉,對於都督其它方面的征發任務的幫助,就十分有限了,還請都督多想辦法自行解決才好。」

    明年幸福村的各項產業確實能夠開始生產,但是,翻過年來,馬上就又會進入春耕農忙時期,百姓們都需要回去田地裡勞作一段時間,在夏糧收割以前,倒真是沒有太多時間做軍備方面的事情。

    不過,現在武器,衣物,和食物方面的問題,孫享福已經解決了大半,剩余的,並沒多麼難以完成,告辭了他們二人,孫享福沒有直接回家,趁著天還沒黑,直往兵部而去,在沒有看到過往兵部征調戰備物資的資料以前,他還真是有點兩眼一抹黑的感覺。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5-13 16:12
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

    侯君集這個人有一個特征,就是好學習,善摸索。

    李世民給他加了兵部尚書銜,回來長安後,他只用了一天時間,就把兵部的各種事物都熟悉了起來。

    孫享福過來的時候,他還在和數十個兵部佐官一起勾選名冊,桌案上擺著不少食物,還是溫熱,沒怎麼動過,應該是府上送過來的晚餐,見到孫享福進來了,他才想起該停下來歇歇,也正好趁吃完飯的空擋,把工作方面的事情聊聊。

    「正明還沒吃晚飯吧!正好一起,我也抽空給你大致說一下,各軍在物資方面的需求。」

    「行,不過還要勞煩潞公安排幾個人,幫我把兵部以往征調物資的一些資料找出來,等咱們聊完了,我帶回去看看。」

    「些許小事,談不上勞煩。」

    侯君集招呼了一聲,便有屬下的人去忙活了,兩人在案前相對而坐,一邊吃,一邊聊了起來。

    「今日老夫帶人勾選了將近一半的府兵名冊,料來,明年夏季能夠出征高句麗的戰兵數量,應該有二十三萬余以上,此外,負責轉運各種輜重物資的民夫,有五萬余,從集結的命令下達之後,除駐守河北道的兩衛兵馬,其余兵馬會在兩個月之內,在長安,或者山東萊州集結。

    屆時,第一批糧草,冬衣,你就要提供給我了,當然,士兵們本身就有一定的衣物遮體,只需要將糧草提前運來,衣物,鎧甲,兵器,等裝備,可以稍緩一些,只要出征之前配齊都行。」

    聞言,孫享福點了點頭,大戰開始前的訓練,很有必要,兩個月後,差不多就到了腊月,正是冬訓的好時候,不過那個時候,糧食的消耗也會很大,孫享福略微在心裡算了一下,加上轉運民夫,二十八萬人的話,每月至少要准備四十五萬石糧食供大軍消耗才算妥當。

    今年的秋收已過,那麼,在明年夏糧出來之前,除了嶺南和江南還有還有一季大米可收之外,其它地方的糧食產出,就基本已經入庫了,用錢,倒是可以買到不到糧食,想到這裡,孫享福又問道,「不知屆時會有多少軍士在萊州聚集?」

    「六萬兵馬左右,加上劉弘基和張亮已經帶過去的五萬兵馬,差不多十一二萬的樣子。」

    聞言,孫享福稍作思索,便道,「我大唐有先進的船只防守海上,萊州之地,倒是一個進攻和補給俱佳的戰略要地,有十余萬兵馬駐守在哪裡,應該是穩如泰山。

    如此,我便下令,讓江南道,嶺南道將糧食直接走海運,送到萊州,相信今年最後一季,加上明年的第一季產出的糧食,足夠所有大軍吃用一年的了,屆時,位於河北道的主力大軍,只需要從萊州押運糧食送往前線各地就好。」

    「走海路?安全麼?」

    「放心,安全的很,而且,咱們是提前就將糧食運到萊州,高句麗的船若是敢出海襲擾我們的海上糧道,相信他們會後悔的。」孫享福含笑道。

    且不說張亮有數萬水軍在萊州碼頭,嶺南水軍和孫享福的私人武裝,每次在海上對上高句麗或者倭國的水軍船隊的時候,可都是毀滅性的打擊他們,孫享福就怕他們送給自己的俘虜太少,不足以支應各方面對勞力有需求的部門。

    侯君集聞言點頭又問道,「走海運的話,倒是可以省下很多民夫,那關中大軍的糧食呢?」

    孫享福又想了想,答道,「關中今年種植糧食的田地較少,好在此前周邊各地囤積了不少糧食,市面上的糧食還算多,而且,咱們只需供應十幾萬在長安冬訓的士兵的糧食就行,缺口不大,兩百萬石足以,以市價購買,二十幾萬貫可應該就能夠買齊。

    而等大軍出征之時,明年的夏糧就出來了,到時候咱們再買一點,帶著在路途上食用便好。至於草料,豆料等牲畜用料,安北軍會直接從善陽押送到前線去。」

    善陽的牲畜多,牛馬隨便都能征調個幾十萬頭,運送體積更大的草料等物資更加方便,而且,北地到處都產這些,供應起大軍來,方便的很,如果孫享福直接給大軍配上一定數量的割草車,甚至都不用帶那麼多草料去前線。

    「如此,倒是又輕省了不少,不過即便再怎麼省,國庫裡的錢,估計也是不夠支付這些軍糧的款項的,昨天我已經見過長孫尚書,他說今年秋稅還未上來,國庫裡可支用的錢財,一百萬貫都不到。」

    通常,能在腊月之前把秋稅收上來就不錯了,現在才九月中旬,秋收過後沒有多久,各地的地方官估計都還沒有把稅收收齊呢!哪裡會那麼快把錢財解押進京。

    不過,孫享福從一開就沒打算這筆巨款從國庫裡出,走錢莊貸款,才是正途。

    長安的大唐錢莊裡具體有多少存款,孫享福不知道,但至少,也是善陽的兩三倍以上,幾千萬貫還是有的,借貸個幾百萬貫出來,雖然數額有點大,但應該能承受的起。

    「錢財不是問題,只要市面上有足夠的物資就好,今年關中和善陽的百姓都種植了大量的棉花,產量倒是能輕易的給全軍配備棉甲。」

    「給全軍配備棉甲?那感情好,不過,就算一人一身,你也要准備二十多萬套,能造的出來嗎?」

    棉甲可是個好東西,尤其是在寒冷的東北地區作戰,聽到孫享福說給全軍配上棉甲,侯君集雖然有些難以自信,但卻是一臉欣喜和期待,要知道,楊廣的百萬大軍,至少有幾成是被東北的寒冷天氣凍死凍傷的。

    孫享福正是考慮到了東北的寒冷天氣,才想要給全軍配備棉甲,點了點頭笑道,「棉甲應該不是問題,不僅如此,我還想要給每個軍士配備一床厚實的棉被,只是這樣的話,軍費的賬目上,數額可能會很大。」

    「關中的棉花產量還能夠給每個軍士配備棉被?只要你信,就必須要配啊!錢的事情,先欠著唄!要真是全軍都能配上棉衣棉被,打下高句麗的機會至少能夠增加三成以上,到時候,咱們完全可以拿高句麗國庫裡的錢來還債。」

    好吧!原來侯君集好動人家國庫的心思,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歷史上,他就是在滅了高昌國之後,擅自動了人家的國庫,讓李世民對他生厭,才迫使他把李承乾當成了救命稻草,跟著造反的。

    侯君集本人並不是貪財的人,可能是他在打高昌之前,就因為軍備的一些問題,欠下了巨債,是早有所謀做的吧!

    「還債自然不是什麼大問題,就是這筆花銷出去,怕朝堂的諸公會有異議。」

    一套內部套了絲綢,外加塞入了全幅鋼條的棉甲,造價就是十貫左右,二十幾萬套,那就是兩百多萬貫。

    而能抵御北方寒冷的棉被,孫享福自然也不能造的輕薄了,寬大,足以裹住士兵全身,厚實,足以抵擋寒氣侵襲,是必須的。

    這樣一來,一床被子差不多就是十斤,加上制作抗寒氣滲透較強的皮質被套,還有彈棉花的工錢,即便是在棉花今年大掉價的情況下,一床被子的價格,也在三貫錢以上。

    這還沒算武器和攻城裝備呢!在裝備上就已經劃出去了三百萬貫左右,孫享福是害怕這個會給朝廷欠下上千萬貫巨債的建議,滿朝諸公會不同意。

    「放心,此事陛下和所有的武將都一定會支持你的,有了這些好的配備,將士們的士氣會好很多,你是不知道,在那種冰天雪地的地方,士氣對一支軍隊有多重要。」

    有侯君集這句話,孫享福就放心了,又問道,「那除了制式刀槍之外,大軍還有什麼大的缺項?」

    「當然有啊!高句麗地勢險要,城池多,像你們善陽這次展示的那些床弩車,連弩車,投石車,有多少就可以給我們裝備多少,有了這些東西,可以少犧牲很多兒郎的性命。」

    「那些東西的造價可就更高了,而且使用起來的費用也高。」孫享福給侯君集打個了個預防道。

    以孫享福的怕死程度,和善陽的重要性來說,他都只敢將每樣戰車造一千架,可見其造價和使用的費用有多高昂,為了打造三千架戰車,光鋼鐵料,和弓弦,滑輪之類的東西,至少就花費了三十萬貫以上,。

    而造是一方面,養起來就更貴了,三千戰車,就要近一萬重甲力士來操控,關鍵是還要養一萬多匹戰馬,因為一個戰車,要配兩匹馬才能戰鬥,那麼後備用馬,就得至少四匹以上,只是三千戰車,馬匹的數量就達到近兩萬匹,加上一些戰車裝備維護的費用,這三千戰車部隊,可比兩萬騎兵部隊養起來還花錢。

    也就是善陽的財政寬裕,才敢弄出三千架這樣的戰車來守城,如果像侯君集說的那樣多多益善的話,只要弄個五千八千架出來,估計東征的軍費就要翻倍,因為這些東西在戰場上開動起來,那才是最花錢的時候。

    穿透力強的精鐵箭頭,每一個都要斤半斤鐵,床弩大箭,每一支箭杆,都需要一顆小樹的樹干來打造,陶瓷罐裝的碎石彈,打一輪出去,幾百貫就沒有了,幾千架戰車往戰場上開火的話,一個時辰之內可以打掉上萬貫錢財出去,大漲價是打的經濟,打的資源儲備,在古代和現代,都是一樣的。

    但,即便是這些東西的消耗再貴,也沒有士兵們的性命貴,孫享福是支持唐軍配備更多這樣的重型武器的,就是在錢財方面,必須要找到人買單,他自己推銷自己名下產業制作出來的武器的話,有發戰爭財的嫌疑了,雖然他並沒有打算在這些項目上賺錢。

    「造,有條件,就必須造,這個事,老夫會給陛下寫奏章,讓他想辦法做通大臣們的工作,材料方面,你可以開始准備了。」侯君集拍著桌子道。

    看他非做不可的氣勢,孫享福也沒有多說,點了點頭道,「行,反正造這些東西花的是朝廷的錢,又不用扣官員們的俸祿,相信他們也沒有理由反對,在下就先命人准備材料生產了,能做一萬架,絕不只做五千架······」

    他這話就是專門說給侯君集聽的,只有不涉及朝臣的利益,才能降低他們反對的聲音,在戰場上多用這些殺傷力大的先進裝備,就能少死很多人,只要人在,有多少錢賺不回來?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5-13 16:12
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

    從兵部回到府邸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或許是白天起的晚,孫享福還一點睡意都沒有。

    虞秀兒身上的刀口沒有好之前,孫享福都不適合跟她同床,兩個小家伙是每隔幾個小時要吃一次奶的,是以,喜娘,端娘,還有幾個奶媽都要在房間裡伺候著,晚上也不得消停。

    剛出生的孩子並沒有視覺,孫享福趁著喂奶的空檔,好好的抱了一會兒孩子,學著喜娘,給剛吃過奶的女兒喂奶拍背。

    「夫君怎麼總是抱歡兒,不抱樂兒。」

    虞秀兒不知什麼時候驚醒了,睜開眼睛懶懶的道。

    「女兒都是老爹上一輩子的情人,事隔這麼多年才與情人相見,為夫當然是要多抱抱了,對了,歡兒,樂兒,是娘子給他們起的乳名嗎?」

    「是的,夫君這個說法有什麼典故嗎?」

    「沒有,就是為夫現編的,不過,卻可以給後人去做典故。」

    孫享福在家人面前就是容易放松,一放松,後世的一些東西就不自覺的從嘴裡說了出來,幸好虞秀兒已經習慣了他天馬行空的思維,一般不深究。

    「夫君忙到給孩子起名字的時間都沒有,只好妾身自己來了,不過大名都還沒有起,聽母親說陛下有恩旨,夫君還是盡快給他們起好大名,報到宮裡去吧!」

    聞言,孫享福有些郁悶道,「起名啊!這可是個很頭疼的事情,娘子就沒有什麼好建議嗎?」

    其實歡歡樂樂這樣的名字在後世就已經可以成為孩子的名字了,雖然在別人的眼裡看來,孫享福的詩詞水平較高,應該是個文學大家,但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情況,古文典籍,他讀的可真不多,取不出什麼有典故寓意的名字來。

    「姐姐的名字,妾身倒是想了一個,叫婉婷,夫君以為如何?」

    「婉婷,孫婉婷,倒是不錯。女孩兒起雙名沒問題嗎?」

    「當然,男單女雙,這是習俗。」

    「難怪陛下的那些公主都起雙名,那麼,兒子就起單名了,秀兒你覺得,叫孫靖可好?」

    「孫靖?可是有什麼典故嗎?」

    孫享福就知道虞秀兒會問,搖頭笑道,「你忘了我之前寫的那個話本麼,主角就叫郭靖,為夫取靖字,也是希望孩兒平安一生。」

    虞秀兒在嘴裡默念了幾遍『孫靖』,倒是沒有覺得不妥,笑道,「夫君取的這個字,倒是合妾身的心意,只怕這出戲劇要是傳唱開了之後,這個字,便有典故了吧!」

    「是啊!太子在善陽看到了我書房裡的話本,正籌謀著將其編排出來呢!只怕冬天的時候,這出戲就會在善陽上演······」

    閑聊了好一陣,孫享福才困意上頭,明日還有不少事要忙,即便有些舍不得懷裡的孩子,他也不得不先去睡覺。

    可不是所有人都像孫享福過著這麼忙碌充實的日子,在邏些城的王麟就非常的郁悶,在中原的花花世界待慣了,再看高原上的一切,都是那麼無趣,這裡除了冷風,和渾身帶著牛羊肉氣味的女人,沒有其它任何娛樂設施,此刻,他甚至非常想去望江樓看一場戲劇了。

    「王公子,天亮之後,薩頹格姆就將繼任贊普,都時候會封你我二人為左右相,伺候,你我二人只需要盡心的輔佐他平定叛亂,就可以馬踏中原,你喜歡的花花世界,將不再遙遠。」

    薩頹格姆就是松贊干布的乳名,在他繼任吐蕃的贊普之後,大家才會稱呼他的尊號。

    王麟來到吐蕃的時機很巧妙,幾乎正是松贊干布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而他的僕人王志的謀劃非常精准,事先從中原所帶過來的糧食,藥材,茶葉,都是松贊干布最需要的物資。

    有了這些物資的幫助,松贊干布的平亂之戰比歷史上還要輕松的多,如今,還想要奪取他贊普之位的反叛部落已經不多,等他的繼任儀式完成之後,借助各部萬眾歸心的勢頭,一舉平定那些叛亂,應該不難。

    然而,王麟在乎的,並不是誰做吐蕃的贊普,也不稀罕排在吐蕃權利第三位的右相的地位,他只想領著這些比突厥人還要野蠻的吐蕃人去中原,將奪去他一切的人統統羞辱致死,而在此之前,他很想給李唐找點麻煩,給他馬踏中原鋪平道路。

    「如果等我們把一切都准備好,那麼,李世民也就做好了防御我們的准備,所以,咱們的目光要放長遠一些。」

    聞言,祿東贊一愣,在吐蕃之地,能夠讓他感覺智慧不夠用的,也就眼前的這個漢人,並不是說他不夠王麟聰明,只是因為他受到的教育和中原人不同,目光有很多局限性而已。

    「你的意思是?」

    「作為當政者,咱們不能只把目光放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我的人剛傳來了消息,李唐要跟高句麗開戰了,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王麟直視著祿東贊的眼睛道。

    「據我所知,高句麗乃是大唐東邊的強國,此前隋朝的皇帝就曾經與高句麗展開連場大戰,百萬大軍都沒能滅其國,你的意思是說,李唐也將和前隋一樣,陷入長期的大戰之中?」

    祿東贊順著王麟的話分析著,不過,越說到後面,他的目光越是閃亮,因為,他看到了機會。

    吐蕃與高句在李唐的東西兩端,而且,三國個國家的軍事實力相差不大,現在,高句麗和李唐即將開戰,那麼豈不是說,李唐無力防御吐蕃?

    「你是說,咱們進取中原的機會到了?」

    王麟點了點頭,卻又搖了搖頭道,「如果我的人所料不差,李世民應該會在明年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咱們正好趁著這個時機,將內部的反叛部落平定,不過,若是在他出征高句麗之前,咱們就完成了一統,估計他會留下一支兵馬防備我們,所以,咱們得聯合吐谷渾和黨項各部,演一場戲。」

    「演一場戲?」

    這下,祿東贊就更加不懂了,他們吐蕃人以往的作風,更加偏向於正面交戰,合縱連橫耍陰謀詭計,可不是他們擅長的。

    見祿東贊一臉懵逼的樣子,王麟很有智商上的優越感,給他解釋道,「李唐自從弄出了鹹魚豆醬和精制海鹽之後,就沒有再向吐谷渾購買一石鹽巴。

    而他們滅了頡利之後,占據了玉門關以西的數千裡之地,從前,那些要走吐谷渾境內過境的商人,也都不用走那條線路了,直接在庭州,伊州方向進入大唐,他們就可以避免向吐谷渾交稅。

    失去了鹽和過境商人的稅收來源,伏允的日子,很不好過啊!」

    「你的意思是,咱們聯合伏允,一起攻唐?」

    聞言,王麟那種智商上的優越感更盛,搖頭道,「非也,咱們不僅要聯合伏允,還要聯合黨項各部,先跟他們之間來一場假意的交戰,這就會讓李世民毫無顧慮的去打高句麗,等他和高句麗開打了,再讓伏允和黨項各部出兵攻唐,他們所在的位置距離長安太近,屆時,應該會把李世民留下來守備長安的兵力全部逼出來。

    那麼,這個時候,咱們吐蕃的二十萬鐵騎出蜀中,你說,李世民還有什麼可以抵擋咱們的力量?

    咱們只需要拿下松州,一路快馬進軍長安,就算他得到消息,放棄河北之地,回軍來援,等他趕幾千裡路到關中的時候,咱們早就已經拿下了長安,你知道,一座百萬人口的大城,有多少金銀財寶,適合生養的年輕婦人嗎?」

    蜀中往長安方向的直線距離也非常短,又有歷朝修建的古道,騎馬路程不超過十天,而李世民從四五千裡之外的遼東回軍的話,就算是騎兵,也要近一個月時間,因為大軍行軍不比精銳奔襲趕路,一天很難走到二百裡,而步兵,靠雙腳走回來,則最少需要兩個月以上的時間,所以,能夠及時救援的可能幾乎為零。

    「妙,簡直是太妙了,王公子的智慧,比雪山還高,老夫這個左相的位置,就應該讓你來坐才對。」

    祿東贊聽了王麟的計劃,只是稍微腦補了一下那種畫面,就歡喜的直拍自己的肚腩。

    不過,王麟可不敢真的一口應下,只是淡淡的笑道,「我並非吐蕃人,即便是做右相的位置,也有諸多頭領不滿,怎敢覬覦左相之位,而且,這個計劃,我還沒有說完。」

    「還沒有說完?後面還有什麼手段,王右相還請快快說來。」

    聽到祿東贊給自己換了稱呼,王麟才心知,這個吐蕃第一智者,現在才對自己有了一絲信任,或者說認同,他這麼晚了來找自己,可不是安的什麼好心,雖然王麟給松贊干布提供了很多戰略物資和計謀上的幫助,在統一之戰中功勞很大,但松贊干布最信任的還是祿東贊,今夜的會面,很可能是祿東贊對於王麟的最後一次考驗。

    考驗的結果好的話,王麟可以當右相,結果不好的話,說不定變死屍都有可能。

    權利爭鬥和平衡,任何地方的統治者都需要,松贊干布為了安撫向他投降的部落,將王麟這個在統一之戰中殺了大量各部子民的人推出來背鍋,也不是沒肯能,畢竟,這能讓各部的百姓,減輕對松贊干布的仇視感,反正王麟是個外族人,而且已經發揮完了他最大的作用了。

    想要讓自己在吐蕃保持地位,王麟就必須凸顯自己的價值,他帶過來的僕從家兵不過五百人,在擁有二十幾萬騎兵的吐蕃,連一朵浪花都算不上,那麼就只能靠腦力了。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5-13 16:13
第363章 征調工作開啟

    待祿東贊的胃口被吊起來之後,王麟卻沒有馬上給他解釋自己的計劃,而是反問道,「大相認為,吐谷渾,黨項,甚至龜茲,於闐這樣的國家和部落還應該存在嗎?」

    「這······」

    「你的意思是說?咱們的目標,應該放在這些地盤上?」

    祿東贊遲疑了片刻,眼中的精光頓時一閃,立即領會到了王麟的一些意思。

    「沒錯,李唐非速亡之國,咱們吐蕃,也不具備統治中原王朝的實力,這次去長安,主要是搶劫他們的財富,等李世民殺回來之前,咱們撤走就好,就算他有再大的能耐,也不可能上的來咱們這高原吧!」

    「不能。」

    在這一點上,祿東贊是有絕對自信的,吐蕃,只要不生內亂,幾乎是這個世界上地理優勢最強的國度,不會有什麼外敵。

    「所以,他只能找黨項各部和吐谷渾報仇,而那時,咱們只需要做他們身後的黃雀就好,相信不管他們最終誰勝誰敗,都是無法抗衡我吐蕃二十萬鐵騎的。」

    王麟說到這裡,就不再往下說了,他相信以祿東贊的智慧,已經可以想到接下來該怎麼做。

    確實,此刻祿東贊腦子裡,全部都是拿下黨項和吐谷渾之地,攻占玉門關,將玉門關以西的所有小國,乃至大唐占領的數千裡之地橫掃的畫面,一旦這個目標完成,吐蕃就近可攻,退可守,成為盤踞在歐陽大陸中間的最強國度。

    「哈哈哈,絕妙,當真是絕妙,這就是你們漢人所說的運籌帷幄之能吧!這個謀劃,就是你在贊普繼任大典上給吐蕃人最好的獻禮,今後在吐蕃,如果有任何人對你不恭,我祿東贊第一個不答應······」

    祿東贊的笑聲被寒風吹散在夜空裡,他卻不知,這些對話,已經被在他們不遠處伺候的王志全部記下,等他們都睡下的時候,應該會有一只信鴿將這些消息傳到中原去。

    一個僕人的智慧如果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就不會默默無聞十幾年,王麟不懂這個道理,或者說,他根本就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又有誰會料到這個世界上會有一個人可以妖孽到,在八九歲的時候,就對這個世界有自己的想法呢!

    王浩就是這樣早慧的妖孽級人物,在十幾年前,他就在自己的親哥哥和親弟弟身邊安插了他們兩個絕對不會懷疑的臥底,在王麟准備向他下殺手之後,他才覺得有必要啟用這樣的暗子。

    所以,王麟能走上吐蕃這條路,都是王浩一手謀劃的,王志建議王麟留在中原之地供以聯絡的人,現在,也全部都是王浩的人,王浩想讓王麟知道什麼消息,王麟才會知道,同時,王麟有什麼新的想法,王浩馬上就會知道。

    而此刻的王麟之所以會有這麼多想法,並不是他想摧毀中原的花花世界,而是他迫切的想要獲得一種報復的快感,如果報復完之後,讓所有人恨他恨的咬牙切齒,又拿他沒有辦法,那就更好了。

    他的這種不正常的虐人心態,王浩一早就知道,正好可以利用這一點,達到自己的目的。

    所有被別人洞悉了的謀劃,都算不上謀劃,這就是情報的作用,不過,吐蕃的情報可不會傳到孫享福的手上。

    上午,好睡了一長覺的孫享福起床之後,一邊吃著早餐,一邊翻看起了歷屆兵部尚書征調物資的一些資料,頭疼的是,記錄都是文言文寫成的,孫享福理解起來有點慢,不過,他只需要知道少部分的關鍵信息就好。

    糧食,孫享福都打算用錢在市場上買,喂馬的豆餅豆料,大唐都不缺,孫享福只需要給揚州的武士彟去一封信,他就能幫助調集很多,從揚州直接走水路運送到萊州,反而更方便,這些最終不過是個落在紙面上的錢數的問題。

    食鹽方面,孫享福要找韋叔諧談一談,如果能夠給軍中全部供應精鹽,那麼,不管是士兵還是牛馬牲畜的狀態,都會好很多,一支大軍的戰鬥力,就是從很多這些微小的環節裡提升的。

    最讓孫享福頭疼的還是軍械裝備的問題,制造戰車和箭矢的材料,都不是那麼好找,查到了產出地,和產量的情況之後,孫享福要根據實際情況,給當地的主官下征調的命令。

    至於牛筋弓弦這樣的管制品,除了清點庫房儲備之外,還要想盡辦法四處收刮,這些玩意產出的少,就算有錢,也未必能大批量的弄到,好在北方現在都在大唐的控制之下,善陽在這方面有不少儲備。

    再之後,就是協調專業制造軍械的將作監的工作了,將作監的大匠現在是閻立德,他屬下有三千人左右的熟手工匠,專司大唐的軍械制造,不過孫享福這次要制作的軍械裝備,有很多都是新款,像戰車類的,匠作監的工人基本上完全陌生,估計是指望不上了。

    孫享福合計過之後,除了讓一部分工匠制作八牛弩,長弓羽箭等傳統的裝備之外,剩余的人,都劃到冶煉廠的鍛造車間去做新手工人的前期培訓工作。

    一旦冶煉車間開始運轉起來,那麼鍛造車間需要的人手,將會非常巨大,只有將各種武器裝備的生產,都上流水線,產出才會又快又多,磨刀不誤砍柴工,培訓更多的工匠出來,便是磨刀的功夫了。

    然之後,孫享福還在資料裡看到了一些正在為朝廷產出礦物的礦場,以及以往在戰時幫助朝廷冶煉礦物的私人作坊,孫享福大筆一揮,他們很快就會被請到渭南的冶煉廠來,然之後,可能會被馬周想辦法都收編掉到冶煉廠任職,沒辦法,想將產能提上去,必須得有更多專業的人,投身到這個行業裡來。

    古代生產的第一環節,就是人力問題,孫享福只有先用各種手段,解決了人力的問題,才能保障後面的整個環節。

    用了一天時間將資料看完之後,孫享福就開始下帖子約人面談了,李世民雖然讓他全權負責征發,可不是讓他到社會各界去搶劫,該給錢的地方要給錢,該獲得別人同意的地方,也要跟別人協調好才行。

    第一個約見的,就是韋叔諧,這老家伙來的時候,還帶著長安今天剛發行的報紙,裡面的內容嘛!當然是馬周按照孫享福的想法發布出來的。

    「一早就知道正明是厚道的,有這樣的好事,第一時間就約見了老夫,說吧!有多少礦場是可以賣給咱們韋家的,就算價格高點,我韋家變賣產業,找錢莊抵押貸款,也給你把現錢弄出來。」

    「韋公說笑了,今日我請你來,可不是談礦場的事情,先坐下喝杯茶,咱們慢慢聊。」孫享福一副笑容可掬的樣子,頓時讓韋叔諧心道不好,估計孫享福征完皇家的東西之後,又要來征韋家的東西的。

    「那個,正明你是知道的,我們韋家今年在渭南投資的大煤廠可是花費巨大,雖然在食鹽方面有些進項,但現在,不富裕啊!」韋叔諧在孫享福下首的椅子上坐定之後,有些忐忑的道。

    不過,就算他這口風轉的再快,也是來不及了,孫享福笑了笑道,「今天約韋公來,就是談煤炭和鹽的事情的,你們韋氏的大煤廠,今年可以產焦煤嗎?」

    「產是可以產,這錢······」

    「放心,雖然是朝廷征調,但也不至於讓韋家虧本,在成本價上,韋公可以得一成利,不過費用,須得稍後再結,而且,數量要求比較大。」

    有了焦煤,才能徹底激活冶煉廠的產能,在朝廷國庫裡面一百萬貫都沒有的情況下,孫享福只能盡量的先借調,實在是不能借調的方面,才去錢莊貸款。

    韋叔諧聽說有一成利,頓時放下心來,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道,「我韋家也是大唐的一份子,為國出力的事情,自然是不落人後的,量大一些也沒關系,反正先期的時候,我們只是墊付一些工人的工錢而已,不過大量出貨的話,得大煤廠建設好之後。」

    「沒關系,現在可以先讓韋家原那些小煤作坊制作一些出來,送到冶煉廠囤積起來,等大煤廠建設完工之後,再大批量生產,到時候,把送貨的數量統計好就行。」

    「那行,這礦場······」

    「韋公難道還看不出來嗎?這礦場的事情,就跟北地的田地一樣,是個比較長遠,且盈利慢的投資,韋家的底子沒有五姓七家那麼厚,最好還是把精力都放在做煤上面吧!」

    聞言,韋叔諧點了點頭,表示懂了,既然北地的田地產業韋家都沒有參與,那麼在礦產上,他也不會那麼糾結,又問道,「鹽的方面,你有什麼計劃?」

    孫享福答道,「我想調精鹽來供應大軍,人和牲畜都用,大軍有二十八萬左右,每人每月差不多半斤,這就是每月十四萬斤的量,牲畜大概三十萬,每月也要十幾萬斤,總體算下來,一年之內,差不多要供應三萬多石精鹽,每月要三千石的話,申屠勇那邊能夠生產的出來嗎?」

    「一個月就要三千石?只怕是不能,現在除了給豆醬作坊制作鹹魚要用的鹽,每個月他們只能向市場上出貨一千石精鹽,前些日子他們還提議,不做鹹魚了,只弄精鹽銷售,被老夫拒絕了,我韋家可不是只顧利益,不顧百姓的人,不過,想要每月給大軍供應三千石精鹽的話,即便是不對外銷售,咱們也要將產量擴大一倍以上,可是,如果擴大的話,咱麼這制鹽的秘方,只怕會泄露出去。」韋叔諧有些為難的道。

    聞言,孫享福思索了許久之後,才道,「既然朝廷已經放開了鹽的管制,而且,大家也都知道了精鹽的出處在海上,那麼,保密估計也只是一時的,不如趁此機會,將整個產業擴大,搶占所有市場,以走量的形式來賺取更多的錢。

    這樣吧!我稍後去信一封給越國公,讓他幫忙協調人手,直接派給申屠勇五倍的人,多開發幾個制鹽的海島,管理的人手就從申屠勇手下的熟手制鹽工人中出,不過,稍後朝廷可能會像豆醬作坊一樣,派專門的稅務官駐島收稅,這個產業的賬目,生產工藝也可能會隨之曝光,你們韋家得做好心理准備。」

    借助這個機會,把低價食鹽向全民推廣,也是一樁好事,只要朝廷不利用鹽來控制稅收,那麼它就只是一個普通商品,而制鹽的人多了,也就無法形成壟斷,抬高價格了,對於國家來說,是好的。

    現在大唐人口這麼少,產出越來越多,商業越來越繁榮的情況下,精鹽走向低價時代,成為大眾化日用品,是必然的。只是在周邊強鄰沒有解決之前,控制一下出口就好。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5-13 16:13
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

    連續三天,孫享福會見了很多人,基本協調好了各方面之後,他才有空去幸福村看一下,協調是一方面,敦促實際產出,則更重要。

    村裡的人都很忙,自從制衣作坊把原材料分發給熟手工人帶回家去制作之後,就不斷的有各種牛馬在村裡進進出出拉貨物。

    柴山腳下的那個制衣作坊現在成了新豐縣的發貨點,工人們會將棉布疊了很多層之後,按照樣板紙殼的大小,用鋒利的鋸子將布料鋸城小片,分碼打好捆之後,交給前來接貨的人。

    由於軍裝的款式比較單一,渡過了最初的兩天摸索期之後,那些由熟手工人帶領的加工班子,拿貨的需求量就越來越大了,幾十萬件衣服,要是放在後世,隨便一個過千人的制衣廠,幾天也就做出來了,但在這個時期,卻是需要發動過萬人,用一兩個月的時間來做,別人看到的或許是大唐制衣行業的繁榮發達,孫享福看到的,卻只是落後。

    幾十倍的勞動力加上好幾倍的時間,一乘出來,就得到了一個數百倍的差距,這就是後世的縫紉機和古代手工針線制作衣服的差距。

    不被忙碌的人所注意的孫享福和孫大力,來到了制衣作坊看了一陣之後,問道,「大力哥,現在制衣作坊一天可以回收多少成品衣物了?」

    孫大力答道,「夏裝的話,一天五萬件左右吧!秋裝和冬裝難度高些,按照你先前說的,先從簡單的給他們做,秋裝和夏裝要等幾天才能開始,最後才讓他們做最難的棉甲。」

    孫享福點了點頭又問道,「有什麼生產方面的問題沒有?」

    「有啊!太多了,針線活容易傷手,很多衣服上都沾了工人的血跡,咱們回收了之後,很不好洗。

    還有,棉布的產量跟不上了,取籽和彈棉花的工匠現在日夜加班都趕制不過來,後面制作比較耗棉的冬裝和棉甲,估計速度會慢很多。」

    棉布其實作為貼身的衣物還好,作為外衣的話,喜歡起皺和縮水,需要加入一定的麻料,才能解決這個問題,不過孫享福瞧不上大唐現有的麻料,兩種料混雜織布,織布工人的技術也需要加強,現在還不適合上馬。

    西域胡商今年幫他弄來了很多亞麻種子,明年開春之後,北地至少會種植數十萬畝,彈性和透氣性較好的亞麻布,才是做軍裝最好的材料。

    「針線活傷手,應該是頂箍需要改良了,跟鐵器作坊的人講一下,讓他們設計一種把整個指節保護起來的鐵箍。」

    頂箍就是套在手指上,將針頭頂過布料的一個東西,在幸福村制衣作坊沒弄出來以前,大唐還真沒有這個東西,而且,大唐的針也是那種很粗的針,所以,制作出來的衣服,只要需要合縫的地方,都會有比較大的針孔,看上去就有一種粗糙的感覺。

    幸福村推出的針線比較細,所以,這邊的衣服制作出來,看上去都比較精細,樣板衣服上對於縫口的針線密度有要求,老實的百姓們怕做的質量不好,被退貨,壞了名聲,都不敢偷工減料,所以,孫享福看了看被折疊打捆包裝好的衣服後,對質量都比較滿意。

    然而,大量的手工縫制,手指就很容易出現磨損,熟手們手上有一層厚厚的繭,倒不怕,新手們,手指頭上可就受罪了,所以,一個戴起來比較舒適得勁的頂箍就非常重要了。

    「這事我會交待下去,對了,村裡的護衛已經換上了這種新款的軍裝,是秋裝款,許多百姓們看了都覺得好看,而且干活做事也方便,問我能不能自己買布料,照著咱們的模子仿制,你看······」

    孫享福早就想給大唐那種不方便穿戴的袍服來個大變樣了,現在他又正好有權力管這個,自然不會放過機會。

    所以,除了制衣材料之外,現在制衣作坊生產出來的軍裝,全部是紐扣,短袖的襯衫加長褲,左右胸前和褲兜都有口袋,跟我國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軍裝款式有七八成相似。

    而秋裝上衣,除了胸前有兩個帶袋蓋的口袋之外,左右腰身的位置也有兩個口袋,武裝帶一打,不僅人看上去精神,動作起來,也十分舒服得勁,百姓們看了都羨慕。

    「款式上仿制可以,但是不能完全一樣,把簡章和胸前的口袋去掉,另外,布料顏色不能是綠色。」

    「好嘞,回頭我就給大家伙說說······」

    孫大力很樂意幫百姓們完成這個願望,而孫享福,也更加的希望這個時代的百姓們,從各個方面習慣往便捷,實用的道路上面走,當他們開始注重便捷實用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會有很多好用的東西從民間誕生出來。

    軍裝,並不是征伐高句麗的主要問題,武器裝備才是,有了焦煤冶煉鋼鐵,整個兵器的制造過程就快了很多,質量更是上了一個台階。

    自從常何花一千貫從馬賽這裡求到了一柄寶刀之後,時不時的就有武將,甚至一些江湖人物帶著錢財來幸福村求刀,當然,幸福村的人都不缺錢,只有級別較高的將領或者官員在這裡撒潑打滾的時候,馬賽才會偶爾抽空幫他們制作一兩柄好兵器,基本沒有打斷他對於冶煉,鍛造技術的研究。

    而技術,只要你去專研它,就能多多少少獲得一定的進步,幸福村早就已經找到了一種比較合理的碳鋼比例,所以,從這裡出來的普通戰刀,對於以往的大唐來說,已經是堪比百煉鋼級別的好刀了。

    不過,這樣的技術,根本不值一提,因為早在去年,馬賽就已經開始從事合金的研究了。

    「掌門,咱們七月的時候使用新的冶煉方法和多種稀有礦制作出來的車軸,加上了鋼珠之後,比給善陽研制的那些戰車的車軸還穩定,已經連續拉了兩個月重貨,基本沒有出現大的磨損。」

    在幸福村的時候,只要有資格穿著印有『農』字衣服的人,都是喊孫享福掌門的,而且,這些古人對於門派,有較深的執著,因為這個時期,尊師重道的思想,還是比較嚴重的,忠於自己的門派,就是重道的一種表現,孫享福沒理由改變這種好的傳統,所以,只能由著他們了。

    「恩,這軸承既然沒有問題了,那麼,我此前留在村裡的一些圖紙上面的東西,你們都打造出來了吧!」孫享福有些滿意的點了點頭看向馬賽問道。

    「打造那幾件東西,咱們十幾個人可是花了一個多月時間,不過,幸不辱命,都制作出來了,只是,好像很不適用。」馬賽指了指車間裡面,一塊被布料蓋著的地方道。

    他們按照圖紙把東西制作出來之後,自然會想著使用,然而,兩個輪子的自行車,沒有人教的話,可不是馬上能夠上手的東西。

    而三個輪子的三輪車,你別看他並不怕摔倒,可騎過的人應該都知道,轉向不好控制,也是需要練習才會騎的。

    除此之外,滑板和旱冰鞋這樣的東西,初學者就是一個字『摔』。

    然而,來自後世的孫享福對於這些東西,卻是再熟悉不過了,率先就推出了兩輪的自行車,看了看鏈條和齒輪,試了試龍頭的轉向功能,都沒有問題,便准備試騎一下。

    雖然手工打制出來的東西,各方面都顯得有些粗糙,但是應該起來更加扎實,包括孫享福特別交待了的手剎和鈴鐺,他們也制作的很好,鋼圈上面,是用魚膠制作的實心輪胎,雖然沒有空心的橡膠輪胎輕便,但在燒制的時候,把紋路已經弄了上去,倒是能夠起到很好的防滑抓地作用。

    現在關中平原通往各縣都有水泥路,這樣的車踩的賣力一些,在水泥路上的速度,其實已經不輸給馬車了。

    「這種兩輪自行車,理論上是可以在地上行走的,就像人用兩條腿走路一樣,只要掌握好了重心和平衡就好,我來試試,如果可行的話,你們也學學。」

    孫享福說著,就將車子推出了作坊,眾人也隨著他一起來到了作坊外的水泥路上。

    然後,下一刻,大家目瞪口呆的看著他把兩個輪子的自行車騎走了,孫享福剛才說什麼理論上,當然是瞎扯,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是以自行車為交通工具,後來滿大街都是共享單車,他不會騎才怪。

    「這,這車真的能騎,而且,走的好快。」

    「是啊!我感覺掌門並沒有很用力踩,現在肯定不是這車的極限速度······」

    「難怪掌門會設計出這樣一台車,原來真的可以騎······」

    十幾個辛苦了一個多月將自行車弄出來的工匠各自驚嘆著,馬賽,卻是若有所思的看著騎著自行車,飛快的環村公路上穿行的孫享福。

    「張大木,咱們要合計合計怎麼把制作這種自行車的成本將降下來了,因為我感覺,它有可能會大量代替馬匹。」

    馬賽的思維很開闊,因為他看到自行車的速度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作為主要交通工具的馬,作為這個時價格較貴,養起來更貴的牲畜,它跟自行車比起來有非常多的弊端,不僅每天都要吃,還要人工照料,一般,養了馬,就得有專門的馬夫照料,這就讓大多數平民階級望而止步了,他們可沒有那麼多時間料理馬。

    而自行車不同,他造出來之後,如果不壞損的話,是完全不消耗的,後世,一輛質量比較好的自行車,往往能騎十多年,各方面算下來,可比馬匹劃算多了。

    想到這裡,他很快將作坊裡那輛三輪車推了出來,如果這玩意也能像兩輪自行車那樣快速的騎行的話,那它的價值可就大了,完全能夠替代馬車,像後世,一輛三輪車的載重量,足以達到千斤,可比一匹馬的負重要大的多。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5-13 16:13
第365章 戰報來

    不幾分鐘的時間,孫享福就騎著自行車在幸福村的環村水泥路上騎了一圈,沒有後世單車那麼輕便,不過由於輪胎鋼圈大,速度倒是不慢。

    「大力哥,到後坐來,我拉你轉一圈試試。」剎住車,孫享福腳尖撐地道。

    「這車還能拉人?」

    孫大力看了看後座上面有一個長條的木板,以他如今偏肥胖的身材,居然都可以坐的下去,雖然有些懷疑,但還是試探性的想要坐上去。

    「你身體寬,岔開了坐,下面有兩個踏腳,一邊踏住一個,手抓住坐墊上面的鐵環。」

    孫享福猶記得自己小時候,老爸騎著自己車帶著老媽和自己一起去走親戚的情形,那個年代,沒有什麼家庭有汽車或者摩托車,自行車,是結婚的三大件之一,有它,一家人出行就算方便。

    為了讓車子載人更合適,孫享福的設計原圖上,就給後坐的設計了一個坐墊,座墊前有一個抓手的鐵環,孫大力穿的是長褲,可以岔開了坐,很多穿裙子,或袍服的,就得側坐了,只要在三腳架上安上一個竹制的椅子,就可以供小孩坐,以關中平整的水泥路,一個會騎自行車的男丁,帶著兩個人,一個小時就都可以騎出去二三十裡,比馬的速度也不慢。

    很快,孫大力按照孫享福所說的,坐在了自行車的後坐上,他體重超過160,孫享福起步的時候有點吃力,不過很快就上路了,騎起來的速度也不慢。

    「這車,還真能拉人,而且,走的不比馬慢,倒是個好東西。」

    「當然,咱們關中有好路,只要家家都配上了這樣的車,整個交通就活了,從幸福村一個時辰,可以上一趟縣城,兩個時辰,差不多就能到長安,我先教會你,你回頭教教大家怎麼騎······」

    還是差不多時間,孫享福載著孫大力環繞著幸福村走了一圈,然後,就開始在後面扶著,教孫大力騎自行車。

    剛學騎車的人喜歡看腳下的踏拐,掌龍頭的時候力道把持的不穩,要轉彎的時候會慌張,這些毛病孫大力都有,不過,學了一個多小時,孫享福差不多就可以不用管他了,成年人有腿可以撐地,他慌張的時候,撐幾下就好,練了一個小時以後,他基本能夠自己騎了,後面只需要多多熟練,就沒什麼問題了。

    至於三輪車,則是一個轉向的問題不好解決,只需要在車龍頭上學會以輪子為軸心轉向,其實比兩輪自行車還好騎,孫享福一次過就拉了六個人在拖廂裡,環繞著幸福村騎了兩圈,大家這才知道這三輪車的厲害之處。

    它的載重,已經不下於牛馬車了,甚至,在拉比較輕便的東西的時候,速度上還要略微占優勢,一個成年男人的體力,踩著它,就可以拉幾百斤重的東西道幾十裡以外的地方了。

    「掌門,這個自行車和三輪車,咱們可以大批量制造嗎?」馬賽有些激動的道。

    他提出這個問題的出發點很簡單,幫四周的村民省下一筆租用馬車的錢,讓一些每天用扁擔過來村裡挑貨的百姓,節省時間和體力。

    「目前還不行,造價太高,百姓買不起,你們還得繼續研究如何降低造價,等明年渭南的大冶煉廠開始出鋼鐵了,成本價格會降一些,到時候差不多就可以制造一些上市銷售了。」

    孫享福只需要目測整車的鋼結構和魚膠制的實心輪胎,就知道這車光是材料方面的造價都高達幾十貫,像魚膠這樣的東西,想要大量的弄到的話,可不那麼容易,這還不算工人打制這些東西的工錢,所以,目前來說,它只能算是一種概念車。

    「我剛才已經想過了,給所有的零件,都制作成模子生產,然後組裝的話,能夠省很多事,只要咱們冶煉出來的鐵,能夠達到直接應用的硬度就好······」

    「嗯,你的想法不錯,在這條道路上繼續研究,而且,你不是在研究合金嗎?有一些合金能讓鋼鐵變的堅韌,但是重量會增加,有一些合金,則是可以讓鋼鐵變的輕便,只要硬度足夠,就足以用來做自行車,你除了要降低它的成本,還要把它往更方便,更輕便,更舒適的方向考慮。」

    「嗯,有了方向,我就知道怎麼做了。」馬賽信心滿滿的點頭答道。

    幸福村的場地太小,只適合搞研究,渭南的大冶煉廠,才能將他們研究出來的技術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所以,孫享福看過車軸之後,對於新式戰車有了一些把握,然後也核算出了一輛戰車的制造成本。

    一輛連弩戰車的成本都要兩百多貫,床弩車和投石車,更是將近三百貫,要是弄一萬輛,光戰車的造價都將近三百萬貫,再加上六萬匹馬以及馬凱,四萬副力士重鎧,以及戰車所使用的箭枝,石彈等,全部配齊的話,估計要超過八百萬貫。

    看到這個數字,孫享福非常頭疼,打造一萬輛新式戰車部隊的軍費,直接就差不多要用掉原計劃的所有軍費了。

    然而,為了戰場上少死人,孫享福是想推進整個軍備升級的,那麼,除了戰車部隊之外,其余的各軍全部升級的話,這次東征的軍費,可能要到兩千多萬貫。

    「做吧!兩千萬貫而已。」

    孫享福考慮許久之後,最終下了決定,然後開始繼續和工匠們一起研究,如何用更加快速,簡便的方式,制作出更加標准的軍械。

    車箭杆和槍杆的車床,只需要將木料放置好,搖動把手,就能將其削的筆直滾圓,大小一模一樣,比原先將作監手工削制的速度和質量,高了不知道幾個檔次,一個車床,一個人,一個時辰不到,就可以造一捆箭杆,或者幾十根槍杆出來。

    壓鋼盔的壓床,制作好之後,只需要將鐵胚往上面一放,拉動機扣,讓上千斤的大杵往下戳一下,一個圓鋼盔就出來了,只需要在鐵胚上留下的兩個洞洞裡穿上繩子,就能夠用牢牢的戴在頭上,它還有一個作用,可以用來當鐵鍋,煮粥吃。

    其實見識過後世工地上安全帽的孫享福,還想給鋼盔裡面加一個減震裝置的,由於沒有塑料之類的東西,弄起來有些麻煩,到時候會直接做一個棉花加皮毛的內膽在帽子裡面,這樣,冬天的時候戴著頭盔,也暖和。

    光是靠幸福村的幾台這樣的車床,就可以完成許多裝備的制作,等這些車床批量制造之後,大唐今後制造類似的武器裝備,時間和費用都會降低好幾倍,武備方面,沒有任何國家能夠跟大唐比。

    研發創造的過程,是極其緩慢的,孫享福在幸福村待了十多天,才返回長安。

    此時,已經近十月,善陽的全軍大比早已結束,而東邊,終於傳來了第一份戰報。

    蘇定方幸不辱命,帶領四部合共五萬騎兵,連下四平,扶余,海龍,開原等十余座城池,在新城附近,跟回援的高句麗淵蓋蘇文打起了游擊戰,他在四部各挑選了三千精銳騎兵,分成四支,不斷的跟高句麗大軍四周襲擾,至於大隊人馬,則是驅趕著十余萬戶高句麗百姓,已經到達了霫部境內,不日,將會被阿布突思率領的兩萬安北軍輕騎兵接應,押解到善陽。

    而淵蓋蘇文,正准備打散軍隊,圍剿蘇定方的時候,又傳來了卑沙城被大唐水軍攻擊的消息。

    不過,另外一個消息則更是讓他焦頭爛額,李世民封榮留王高建武之子高德為高句麗王,高德已在萊州上表,向大唐納土稱臣,並且與高句麗境內支持高氏的一些人取得聯系,將淵蓋蘇文定義為叛逆,組織了數萬大軍,向淵蓋蘇文實際控制的區域展開進攻,頓時,整個高句麗地面上,狼煙四起。

    這種情況一出現,淵蓋蘇文已經顧不上與蘇定方糾纏,讓人在新城布下防御之後,又分兩萬兵力增援卑沙城,自領七萬大軍,去迎戰支持高氏的軍隊,倒是讓蘇定方在新攻下的地盤站住了腳,同時有時間讓更多四部的輕壯進入占領區,構建防線。

    在李靖看來,支持高氏的那些臨時組織起來的軍隊,不會是淵蓋蘇文的對手,如果固城而守,邊打邊退的話,他們也最多能堅持幾個月而已,於是建議李世民發國書給新羅百濟兩國,讓他們出兵幫助高氏平亂。

    不過,這兩國似乎早已與淵蓋蘇文有默契,並未出兵,這讓李世民很不爽,直到啟程返回長安的路上,他都嚷嚷著,要滅了這兩個不聽話的小國,當然,也做出了防止淵蓋蘇文反撲的准備,下令讓盧龍一帶駐守的李道宗分兵兩萬,去支援開原的蘇定方。

    孫享福回長安,自然是因為李世民有新的任務給他,房玄齡建議李世民將那些漢化程度較高的高句麗百姓遷到關中來,耕種下一步被世家子置換出來的田地,進一步的同化他們,李世民同意了。

    所以,孫享福現在身上又多了另一個任務,趁著秋收以後,田地裡沒有種下新作物,抓緊跟幾大家交割需要置換的田地,春節前,那十余萬戶,三十多萬高句麗百姓,就會到關中,如果能盡快的安置下來,那麼,明年他們就將會為關中的產出做貢獻。

    丈量土地,清算田畝數量,遷居百姓的工作量都非常大,孫享福直接約談了各大世家在長安的話事人,讓他們將房屋和必要的農耕工具都留下,而孫享福可以在泰安新城,給他們配發同等數量的新式農具,免費給他們提供住房用地,以及建房的一些材料。

    這個提議自然是得到了各大世家的贊同,要知道,將這些價值並不是很高的東西運送到遠在數千裡之外的地方,是非常不劃算的事情,運費可能比其本身的價值還高,如此一來的話,他們就只需帶著屬下的農戶輕裝簡行的上路,孫享福也不用為了安頓即將到來的高句麗百姓而犯愁,雙方都省了很多事。

    然而,談妥了這件事情之後,盧文淵等人卻是把話題拐到了礦場的問題上來了,馬周半個月前就在籌備礦場的拍賣會了,然而,蕭瑀的政令下去之後,關中附近的地方官卻並沒有報多少礦場數量上來,這就導致拍賣會遲遲不得召開。

    「孫都督,礦場大多在深山老林之中,被一些山賊和土匪霸占,你想要憑一紙政令,就將這些原本被他們霸占的產業全部收回朝廷,顯然是不現實的,不如這樣,那個拍賣會就不用召開了,我等幾家出錢來擺平那些牛鬼蛇神,再以一個適當的價格,從朝廷手裡購買那些礦場,只有這樣,才能快速的解決朝廷對各色礦物的需求。」

    聽盧文淵這麼說,孫享福很快就知道了他的意思,拍賣會的坑,他們是不打算再跳了,前面那麼好說話,也是為了談這件事情做鋪墊,而且,用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想要給孫享福制造麻煩。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5-13 16:13
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

    世家最大的權利優勢就是對地方的控制,據一些資料記載,光是一個範陽盧氏,自魏晉到唐朝中期,入正史者就有800多人,有品級上史冊的官員多達400多人,分攤到貞觀朝,至少也是一百多人,那麼實力與之相差不大的其余幾家,也差不多是這個數字,而整個朝廷夠資格入史冊的有多少官?只怕五姓七家就占據了一大半。

    有了地方官的支持,發展一點灰色小勢力,霸占這種能夠給他們帶來暴利的財源,那就是輕易而舉了。

    所以,孫享福要將礦產收歸朝廷,拿出來拍賣,本身就是在搶他們碗裡的果果,他們能樂意才怪。

    「盧公子,其實本督一直很好奇,原先你們是從那裡弄來的鹽鐵販賣給關外各部落的,現在知道了,不過是一些山賊土匪而已,正好朝廷的大軍需要訓練,拿他們練練手最合適不過了。」

    聞言,盧文淵眉頭一皺,帶著幾分火氣道,「孫都督,朝廷與高句麗開戰在即,現在去剿匪,會耽誤朝廷的大事,這其中的厲害關系,你不會看不到吧!」

    「怎麼會耽誤呢!反正大軍是需要訓練的嘛!把那些山賊土匪抓了,正好讓他們弄到官府自采的礦場充當礦工,一舉兩得的好事啊!就不牢諸位費心了,等田地房屋數據統計出來之後,本督代表各位簽訂協議,咱們今天所談的事情就算圓滿完成了,各位公子如果沒什麼別的事情的話,就可以回府了,朝廷衙門可不管各位的晚飯啊!」

    在北地,孫享福有民望,有軍隊,那些主事的世家子們在孫享福面前都不敢造次,但在關中就不一樣了,這些人原本就瞧不上孫享福這個泥腿子出生的家伙,甚至三番兩次的出手對付過他,目前能對他有這樣的態度,已經是為形勢所迫了。

    「只怕這協議,沒那麼好簽哦!」

    盧文淵的聲音從微微有些火氣,變成了帶著幾分威脅之意的冷言,卻並沒有讓孫享福產生什麼情緒上的波動,只是笑道,「沒關系,即便是高句麗遷過來十余萬戶百姓,也種不完你們幾家的數百萬畝田地,相信,有王家和崔家同意簽就好,盧公子,如果你不能代表你們範陽盧氏做決定的話,就請回吧!這裡可是朝廷公堂,不招待閑人。」

    聞言,盧文淵雖然氣的二佛升天,但也不得不理智的控制住自己,這種家族族老會定下的決議,只有家主才能否決,他現在可還不是範陽盧氏的家主。

    不敢把話說死,盧文淵只是冷哼了一聲,便率先邁步出了衙門,其它幾家的公子也是快步跟上,相信他們稍後又會聚在一起商量對策,而孫享福,則是招來了無影兒,跟他交待了幾句之後,才起身往兵部而去。

    練兵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打仗,將地方勢力,山賊土匪全部清理一遍,對於國家來說是有好處的,他相信侯君集很樂意干這樣的事情。

    同時,關於軍費的賬目的事情,他需要跟侯君集交個底了,免得李世民和朝臣們回來之後,他們不好交待。

    看著孫享福交過來的物品列表,侯君集很開心,然而,看到列表後面的價格的時候,他又很痛苦。

    給所有府兵發兩套夏裝,兩套秋裝,兩套冬裝,還有一身長的棉大衣,一條皮棉制作的被褥,和一身制式棉甲。

    此外,還有夏,冬皮靴各兩雙,棉襪各十雙。

    只要是帶兵的將軍,誰會不樂意給屬下的兵將配備這些好東西?

    連弩戰車,床弩戰車各三千架,攻城效果更大的投石戰車四千架,用這些東西在戰場,屬下兵將要少死多少人,誰不想要?

    全軍裝備百煉鋼級別的制式刀槍,帶滑輪組的長弓,精鐵頭盔,這樣的軍隊,誰人能擋?

    可是,兩千三百萬貫的裝備費用,誰又給的起?

    這還不算在糧草方面要花出去的幾百萬貫,以及在醫療上面,可能要花出去的幾百萬貫。

    「這些東西,咱們大唐現在都有能力供給出來?」

    糾結了許久之後,侯君集開口問道。

    「可以啊!光是關中今年就有百萬畝棉花田,產出來的棉花,別說這些衣物,再給他們發十倍的衣物,也綽綽有余。

    至於戰車的用料,這幾天,我跟原先提供給朝廷軍械用料的家族和商賈都談好了,他們能夠供應,只要冶煉作坊的鐵料足夠,打造出來不難。

    至於跌打的金創藥,清洗傷口的酒精,善陽的作坊都有不少存貨,我還讓人從交趾那邊調集了幾船白藥過來,雖然價格貴,但是那玩意止血的效果特別好。

    當然,其它刀槍,箭頭這類的東西,還需要大量的鐵料,這個環節非常重要,我來找潞公,正是和您商量這個的。」

    「商量鐵的事情?不是商量錢的事情?」

    「嗯,錢的事情,其實好辦,找錢莊貸款,以後慢慢還就是了。鐵的事情不解決好,這些裝備,可就難以變成實實在在的東西了。」

    「慢慢還?這差不多是朝廷十年的稅收,就算我找陛下運作,朝臣們估計也不會答應吧!」

    見侯君集還是糾結錢的問題,孫享福覺得自己有必要先給他普及一下信貸方面的知識,在後世,國家上馬大項目,找銀行貸款那是必須的。

    資本,是發展的第一要素,當大唐錢莊成立的那一刻起,朝廷就具備運用資本來推動國家發展的能力了。

    「潞公,百姓的錢,存在錢莊,是死物,它除了慢慢的腐朽掉,沒有任何意義,然而,錢莊將其借貸出來,卻可以盈利,用這個盈利,來補足錢莊金庫裡的損耗,以及工作人員的薪資開銷等,這才是錢莊的正常經營之道。

    所以,錢莊把錢拿出來放貸,是必然的,咱們不需要害怕借的太多,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還清,相反,作為錢莊的經營者,他們應該鼓勵咱們多借點,分更長的時間還款,這樣,他們賺的也就更多。

    當銀行的這些資本到了市場上之後,便瞬間激活了市場,咱們想要的軍械就都有了,那些賣軍械材料給我們的商人,在工坊做工領工錢的工人,把這些錢賺走了,然而,他們不管在市場上怎麼消費,那些最終不消費的人,都會再度把錢存到錢莊去,因為現在誰也不願意承擔錢財腐朽帶來的損失。

    錢莊左手出去,右手又進來了,錢還是那麼多錢,但是他滾動重新分配了一圈之後,咱們手上有了武器裝備,能保證國家的安全,以及對外戰爭的勝利了。

    那麼,下一次,咱們再有什麼危機,或者有什麼項目要做,還是可以再找錢莊貸款,財富,會再度重新分配,我們又會得到很多想要的東西,而每一輪的滾動,財富的重新分配,朝廷都會收一輪的稅,拿稅收的錢,慢慢的還借貸的錢······」

    孫享福盡可能的用古人能聽的懂的語言,給侯君集解釋信貸的作用,當然,也不是全對的,反正侯君集聽完之後是一頭霧水。

    「你是說,這些錢你就沒打算還清?不對,你是說,這些錢咱們是白花的?好像也不對·····」

    「得,白跟您說了這麼半天,我就是想告訴您,合理的借貸,提前消費,推動國家發展,對國家是能起到積極作用的,它是好事,不是壞事。

    而只要有錢莊在,國庫裡有沒有錢,意義已經不大了,因為朝廷做項目需要花銷的時候,都是可以找錢莊貸款的,這才是錢莊真正的用途。

    而您,只需要告訴各衛將軍們,咱們能夠有這麼多好東西配備給他們,讓他們無論如何都要支持,至於朝廷會欠多少錢,其實跟所有人都沒有關系,反正又不扣誰的俸祿,也不會要官員掏腰包還錢。」

    「怎麼地,花錢還變成好事了?行吧!我就照你的原話,給大家都去信,對了,你剛才還說商量鐵的事情,鐵有什麼事情?」

    侯君集並不能做兩千多萬貫的決定,他只是很想要單子上列出來的那些裝備,至於欠債是好與壞,反正由皇帝去分辨就好了。

    「蕭相讓關中周邊地區上報礦產資源的命令已經下達出去半個月了,馬周的礦場拍賣會卻還是沒能召開,這裡面肯定有情況,他們一時還解決不了,我今天找世家子們談土地置換的事情,你猜他們怎麼說?」

    聞言,侯君集很快就了然了,接話道,「各地礦場被他們以各種手段隱匿,私自開發,這在前朝就不是什麼秘密,你現在要將這些礦產收歸朝廷,他們一定會阻撓,知道他們會用什麼手段了嗎?」

    「山賊土匪。」

    聞言,侯君集笑了,道,「你是來找我派兵剿匪的吧!」

    孫享福點了點頭道,「正是,既然把這些世家子在關中的田地都挪了出去,那麼,他們那些家兵勢力,也是時候該清理干淨了,也正好可以給將軍一個練兵的機會。咱們的新裝備,也該給軍士們練練手才好。

    另外,能不殺人的話,盡量少殺人,抓些人回來充實朝廷自采的礦場,才能更好的保證軍械裝備的制造。」

    侯君集聞言,點頭道,「此事老夫倒是做得,這樣,我立即調駐守長安各位的將領過來分派任務,半個月之內,一定能將關中周邊全部捋一遍。」

    孫享福搖了搖頭道,「派大軍去捋,只怕會打草金蛇,讓他們大多數人躲藏了起來,等大軍撤退之後,他們又出來搞事,今天跟他們談的時候,我故意跟他們說了我會讓大軍剿滅那些山賊土匪的事情,為的就是打草驚蛇,讓他們派人通知那些人藏匿,我的人正好借此機會,摸清他們所在的位置,到時候將軍再派人悄悄的將他們包圍,一網成擒才最好。」

    聞言,侯君集點了點頭道,「嗯,此計甚好,不過他們的現在的目光只怕都盯緊了城內的大軍,如此,老夫還要施一個瞞天過海之計才好。」

    「潞公可是說的前來關中集結的各地府兵?」

    「看來,正明心中所想,跟老夫是一樣的。」

    兩人相視一笑,對於後續的剿匪計劃,心中了然。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5-13 16:13
第367章 南方局勢

    相比於孫享福的這點小謀劃,王浩下的才是一盤大棋,他在收到王志給他傳過來的消息之後,只是淡淡的笑著說道,「我這個大哥,還是那麼不長進,所思所想,都不過是為了自己的私怨而已,太無趣了。」

    如果王浩的詞彙量再大一些,他一定不會用太無趣來形容王麟,應該是太低級。

    「浩公子,那咱麼下一步該怎麼做?把這個消息透露給孫正明嗎?」王浩屬下的得力干將之一張誠,向他請示道。

    「不,我反倒是覺得,讓李世民,孫正明這樣的人,嘗試一下滅門喪子之痛的感覺,會他們變的更強大。

    所以,咱們不僅不能泄露消息,還要幫助吐蕃人隱瞞消息,只有讓他們真的馬踏長安,才會讓李世民瘋狂,放棄那種無知的民族融合政策,真正的與異族人劃清界限,不死不休。他們的能力不弱,就算不能讓漢人實現大一統,至少也能再度開創一個如漢武時期的盛世。」

    王浩的話語說的很淡定,沒有一點點情緒,就好像長安城內百萬民眾的生命是草芥一般,一點也不需要憐憫,倒是聽的張誠背心發寒。

    「那麼,咱麼接下來還是繼續幫助舍龍,發展蒙舍詔?」

    雲南諸部這個時期已經逐漸的分為了六大支,又稱為六詔,分別是:蒙嶲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和蒙舍詔。

    而張誠所說的舍龍,就是蒙舍詔的酋長,歷史上,是他的兒子細奴邏在高宗時期,才統一六部,建立南詔國,此時,細奴邏還是個十二三歲的半大小子而已。

    而王浩之所以支持舍龍,是因為他帶領的蒙舍詔是親漢的,李世民登基之後封的雲南鎮守大將軍,白子國的國王張樂進求,雖然明面上是雲南地區的統治者,但在軍事實力上,卻沒有同是白族的蒙舍詔部強,根本壓不住其它各部。

    王浩已經預見到了蒙氏會取代張氏,是以,來到蒙舍詔的領地之後,他很快就靠自己的智慧,成為了這裡堪比大巫師地位的存在,因為,他會治病,像大肚症這樣的絕症,他都能輕易醫治。

    「嗯,你還要讓嶺南那邊的人盯的緊些,但有什麼新東西,立即摸索技術,傳送到這裡來,咱們要讓蒙舍詔迅速的崛起,統一諸部,建立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度。」

    王浩並不是穿越者,但是,他非常的聰明,或許不擅長創造,但卻非常擅長學習,所以,他只是學習了孫享福在嶺南的一些做法,就快速的在蒙舍詔站住了腳,能夠幫助百姓解除病痛,帶給他們一些更好的生活物資,足夠讓處於貧窮落後狀態的蒙舍詔百姓對王浩感恩戴德了。

    所以,在蒙舍詔的王浩,就跟在嶺南的孫享福一樣的,是受全民愛戴的人物。

    而王浩為什麼要跑來蒙舍詔,策劃將諸多分散的部落整合成為一個國家,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前番有屬下的探子回來說,林邑國沿海有個小部落,跟嶺南那邊的聯系比較密切,還看到孫正明的水輪帆船給他們接濟物資,細查之下才知道,這個叫巴塔的部落,原本只是一個幾百人的小部落,首領叫巴木,三年前就是他給孫正明提供了稻種,後來在孫正明的支持下,他的部落壯大了好多倍,現在,光是配有鐵質武器的青壯就有數千人,占據了沿海周邊數百裡的範圍,連林邑王範梵志都不敢與之交惡,而且,他們還在快速擴張,據說已經在籌備建立城池了。」

    「孫正明在交趾沿海發展了一股勢力?」

    聽到這個消息,即便是智慧如王浩,也有些意外,林邑國便是建立在漢朝的交趾郡舊地,其情形與雲南這邊沒什麼兩樣,各處深山老林的部落,並不認同所謂的王,處於多部落自治的狀態。

    而巴木這股勢力,其實是趙龍為了練兵,偶然發展起來的,現在,卻是很有可能影響王浩的一些計劃,因為,他原本就打算將雲南六部統一之後,繼續向南邊方向擴大發展的。

    他絲毫不懷疑在孫享福更多的支持下,這個巴塔部落,會發展成為南方沿海的主宰,因為在這裡,有鐵質刀槍箭頭,就已經比大多數用竹槍竹棒子的部落先進很多了,更何況,他們還會獲得很多孫享福的技術,或者武力上的支持。

    「這個部落的崛起跟您的計劃有衝突嗎?要不要屬下想辦法將其除去?」

    「那倒不用,你先派人密切關注吧!要是現在動了他們,很可能引起嶺南方面的注意,孫正明和馮盎聯手,在南方,沒有人是他們的對手,咱們以後行事,必須要更加謹慎些了。」

    王浩說完,就開始閉目沉思起來,張誠知道他思考問題的時候不喜歡別人打擾,便不再作聲,退了下去。

    蒙舍詔的領地在六詔之中處於最南邊,所以被人稱之為南詔,其部落子民,也被稱之為南詔人,他們特別喜歡養豬,而且還養在自家房子底下,這導致村落裡面總有一股臭烘烘的豬糞味道,可他們似乎並不抗拒這種味道,張誠卻是有些受不了。

    據說長安那邊現在有好多一年就能出欄過萬頭的豬場,那裡的豬長的很快,豬舍也干淨,關鍵是殺出來的豬肉,不像南詔人養的那麼大騷味,張誠很想讓人去學習,然後將技術引進過來,教這裡的人養豬,反正王浩目前只是想幫舍龍發展蒙舍詔,在他們的主要產業上幫助他們升級,會讓他們的發展進步很大。

    不一會,張誠就召喚了自己的屬下分配任務,誰知道,他又從屬下哪裡得到了新的情報。

    巴塔部的人確實開始建城了,雖然城牆不算高大,但建築的城池,完全是漢人城池風格,據說這座城將取名廣治城,而這還只是他們建立的第一座城池,稍後,他們將恢復整個漢朝時期日南郡的建制,也就是說,他們要將這裡歸入大唐,成為一個郡。

    這是一個重要消息,張誠馬上將其彙報給了王浩,讓他終於在王浩一向古井不波的臉上看到了一絲興奮。

    「日南郡舊地現在屬於林邑國,看來孫正明一早就對南方之地有想法了,去告知舍龍,稍後我要見他。」

    王浩下達命令之後,便快速的在自己的桌案上做起了計劃,他的料想其實出現了偏差,孫享福連北方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哪裡顧的上南方,巴木一系列的舉措,都是馮盎在得知了這邊的情形之後,推動進行的。

    熟讀歷史的馮盎知道,這裡在漢朝時期就是一塊是非之地,時叛時降,而且,這裡受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用的文字,也是南印度文字,雖然武德六年林邑國王範梵志遣使朝貢過大唐,但此後,卻是跟南印度,吐蕃,交往密切,其國內也並不推行中原文化,久而久之,必成禍患。

    在馮盎看來,居安要思危,嶺南現在日漸富裕,就更別要防備別人打這裡的主意了,早日將漢文化推進到周邊,後面就會少很多麻煩。

    孫享福在北方都在不斷的向外拓展,他在南方怎麼能閑著呢!等巴木這樣完全由他扶植起來的勢力將林邑國推翻之後,整個南方沿海,便都在他的管轄之下了,平白為大唐擴土數千裡不說,還能壟斷整個南亞的海上貿易。

    他這個計劃,卻是讓王浩加快了自己的計劃節奏,整個南詔之地,開始籠罩起戰爭的陰雲。

    在長安的孫享福,根本不知道南方的情況,他只是通過定期與馮盎和趙龍的通信,知道一些嶺南的基本情況。

    得到了周純屬下幾個建築方面的人才的支持,新廣州城已經開始建設了,為此,馮盎征調了百越各部十幾萬青壯,同時,還有他的水軍在東南亞沿海,以及東邊沿海抓來的數萬奴隸,總施工人數超過二十萬。

    而馮盎的本部人馬,卻依舊以糧食,糖,生鮮瓜果,海魚,海上貿易等幾個項目,和軍隊建設為主,這些項目發展起來之後,馮盎對於百越各族的震懾力度更強了,而且,各部的青壯,都在不斷的脫離自己的部落,流入到馮盎手下。

    這種情況讓百越各族的首領,對於自己部落內的子民逐漸失去了控制,歸化一統,已經成為了百越各族的大趨勢,當然,過程還會有很多小坎坷,馮盎已經隨時准備對最後的那些死硬份子揮起屠刀了,因為,經過一輪軍事裝備大換裝之後,他已經有了絕對的軍事實力。

    所有人都在照著自己的計劃干著事情,長安的那些世家子也是如此,無影兒屬下的人馬在三天之後,終於探查到了盧文淵幾家在礦場方面的一些情報,結合王家和崔家給孫享福提供的一些情報之後,孫享福已經能夠很明確的知道,這幾家暗地裡控制的礦場的數量和位置了。

    將這些情報整理成冊之後,孫享福就轉交給了侯君集,相信以他的軍事才能,用十萬大軍,對付分散在各地,幾百千把人的山賊土匪小股勢力,應該不在話下。

    接受了孫享福的一些建議之後,侯君集很快就出兵了,他只是去了一封密信給各地帶兵來長安集訓的將領,那些府兵便被直接調派到了偵查到的地點,形成了包圍圈,相信,用不了幾天,就會有捷報傳來。

    而這時,李世民回長安的隊伍已經過了黃河,沒幾天就能回到長安了,然而,長安城內卻突然出現了一絲異樣。

    「都督,長安城內有新情況,讀書人聚會的規模越來越大,似乎開始抨擊新的科舉制度了。」無影兒進了孫享福的書房,稟報道。

    情報組擴充了之後,不僅會隨時接受孫享福指定的偵查任務,還會將一些市面上一些異常情況及時彙報給他。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5-13 16:14
第368章 定計

    對於無影兒彙報的情況,孫享福其實並沒有多少意外,新的科舉制度,已經深深的觸動了世家的利益,甚至會直接打破他們對於官場半壟斷的狀態,所以,收到消息的世家高層,肯定會有動作。

    當然,這裡面沒有一早就打算隱忍避世,悶頭發財,等待大唐出昏君的時候再出山太原王氏。

    也沒有即將要壟斷整個東部商業,馬上就能財源滾滾的清河崔氏。

    所以,不光只是無影兒從街面上探聽到的消息,通過王氏和崔氏的渠道,孫享福也知道了一些,思索了片刻,才對無影兒道,「這些讀書人,應該就是那幾家煽動起來的,你多調一些人混進他們的群體中,把一些主要人員的身份挖出來,另外,讓德叔給蕭相府上送張拜帖過去,我明天會去蕭相府上拜訪。」

    孫享福吩咐了無影兒幾句之後,便在書房裡開始沾墨書寫起來。

    世家子會用些什麼手段來阻撓新的科舉制度,就算沒有人給孫享福透露情報,其實也不難猜。

    讀書人,頂多打個口水戰而已,在後世,看過眾多辯論演說綜藝節目的孫享福,可不懼怕他們,武德九年的時候,他就曾經以一介家臣的身份,舌戰過滿朝諸公。

    現在,他要提前幫蕭瑀設計好辯詞,就算這些東西到時候只發揮一半的功效,基本也夠用了。

    因為朝堂上,現在已經有很大一股支持李世民的文官,像以長孫氏為首的洛陽中小世家群體,以韋氏為首的關隴世家群體,以魏氏為首的山東中小世家群體,以及基本保持中立,從不向政策開炮的淮南世家群體。

    再加上李世民這幾年提拔的寒門子弟,以及出自秦王府的老鐵杆群體,朝堂上能說的上話的人,比之五姓七家門下的官員或許少了一點,但也占了所有官員的三四成,倒是不怕那幾家以聲勢壓人。

    次日一早,蕭瑀就讓人備好了茶水糕點,等待孫享福上門。

    讀書人對於新科舉制度有異議,是蕭瑀早就料到了的,而看到過孫享福前兩天給他提供的考卷之後,連他自己這個改革發起者,也為這次科舉的考生捏了一把汗。

    在馬車上一路聽著無影兒的彙報,孫享福來到蕭府的客廳奉茶入坐之後,蕭瑀便開門見山問道,「正明以為,那些學子,會以何種手段,對抗新的科舉制度?」

    「無非是糾集起來,借著人多的勢頭,找陛下請命而已。」

    聞言,蕭瑀一愣,隨即點點頭道,「確實,陛下的車駕即將到關中,如果此時有人將他們組織起來,攔路請命,揚言罷考的話,陛下也不得不顧及自己的名聲,答應他們的一些提議,對於這些手段,正明可有應對之策?」

    孫享福想了想,才答道,「其實,您不需要應對,因為陛下肯定會應對。」

    「不成的,身為臣子,怎麼能把難題推給陛下呢!」

    蕭瑀固然知道李世民很不想讓隋朝的那一套科舉制度繼續在大唐施行,他將制度改革的折子上奏給李世民之後,李世民狠狠的誇獎了他一番,還給他的兒子晉升了文散官銜,從他的態度可以看出,大唐的科舉制度,他是改定了。

    然而,孫享福提議讓李世民直接出來抗炮火,蕭瑀卻是大搖其頭,這就是古代人與現代人的思想不同了,蕭瑀認為,鍋是不能由皇帝來背的。

    孫享福則認為,既然是國家制度的改革,就應該由統治者光明正大的跟大家講清楚,為什麼這麼做,這麼做對國家有哪些好處,不這麼做有哪些害處,而不應當把它當著一種政治鬥爭的產物來看。

    否則,即便是現在改了,也很容易被李世民的後世子孫推翻。因為,他的子孫可不會個個都像他這麼睿智。

    而將其公開討論,在各個階層形成共識,才能保證這個制度的延續性。

    同時,也不能因為要做一件對國家有益的事情,有很多人反對,就要推一個大臣出來背鍋,這樣的話,以後還會有很多大臣,因為要替皇帝背鍋,而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往往這些大臣,都是目光長遠,有能力之人,讓他們離開中樞,就是朝廷和國家的一種損失了。

    而從更長遠的來看,這會讓一些大臣們即便看到了國家制度的問題,也不願意推進改革,因為,誰當出頭鳥,誰就有可能官位不保,試問有幾個人能像蕭瑀這樣大公無私呢?

    宋朝,明朝,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不是沒有聰明人看到政策的弊端,不是沒有聰人想到了改正這些弊端正確方式。

    然而,因為改革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推動改革的人會萬劫不復,讓那些聰明人最終都選擇了沉默,或者與既得利益者同流合污,導致了國家吏治越發的敗壞。

    孫享福想給後世豎立一個改革的榜樣,然而,蕭瑀卻不怎麼配合他。

    「蕭相,下官始終覺得,理是越辯越明的,咱們有理,哪怕是他們的嘴再多又如何?來之前,我屬下的人已經探聽到了他們想要抨擊的一些方向,大致都在我所寫的範圍之內,如何應對,這些稿子,您可以看一看,即便陛下最終要推一個人出來平息眾怒,這些道理,咱們也必須跟世人講清楚。」

    說罷,孫享福將一些寫好的稿子遞給蕭瑀,他接過之後,開始翻看起來,越看,他臉上的表情越精彩。

    孫享福的白話文稿看起來很簡單易懂,不到一柱香的時間,蕭瑀便全部看完了,道,「老夫現在才知道,你當年是如何在朝堂上將崔世勛氣到吐血的,你這所謂的辯詞,寫的當真犀利,讓人駁無可駁啊。」

    「它之所以讓您感覺駁無可駁,是因為它寫的就是道理,而且是正確的道理,又有誰能駁的了正理呢!」

    「好好好,老夫這兩日便熟讀你這些正理,待陛下回轉之時,那些學子真的有異動的話,少不得要用用你的這些正理。」

    見蕭瑀被自己說動,孫享福便放下心來,又道,「如果,我是說如果,在這次事件之後,陛下真的要將您貶到地方一段時間,我希望是蜀中,或者荊襄。」

    「為何?」

    「因為蜀中可能面臨大量的產業調整改革,需要一位像您這樣的官員去坐鎮理事,而洛陽和荊襄之地,可能是朝廷下一步全面推進新政的地區,洛陽離長安較近,水泥路通了之後,才兩天路程就可以到,到時候估計會由長孫尚書兼顧了,荊襄卻是更加復雜一些,尤其是洞庭湖以西,土家,苗族,彝族,五溪蠻等居住的地方,來年可能需要大量遷民,也需要一個像您這樣有全局觀念的重臣坐鎮。」

    「老夫還是對改革有興趣一些,真要是被陛下貶官,老夫會去蜀中。」

    「如此的話,下官到時候會有一系列蜀中產業調整的方案給您參考,屆時還請您細細斟酌。」

    「呵呵,你孫正明的生發之能,在大唐如果稱第二,就沒有人敢稱第一了,老夫不用斟酌,完全按照你的方案來施行就好。」

    「蕭相過獎了,言歸正傳,咱們還是說回科舉的事情吧!據下官屬下昨夜探查的消息,他們很可能選擇在長安城門前攔住陛下的車駕請命,據說,陛下離開善陽的時候,所有城內百姓夾道相送,甚至有很多百姓出城送至十裡之外,還依依不舍,更是揚言,要將陛下在善陽的行宮修的當世無雙,以求陛下每年都到善陽居住一段時間,這可是民心所向的表現,咱們關中百姓,是不是也該向天下人展示展示自己的民心了?」

    聞言,蕭瑀的眼睛一眯,很快,就露出了一副你小子好狡猾的笑容道,「你是想讓老夫發動長安城內的百姓去迎接陛下,然後在城門當著所有的老百姓,與那些學子展開辯論?」

    孫享福訕訕一笑道,「蕭相之智高也,如此一來,公道便在人心,科舉新規可定也。」

    世家子不是要玩人多勢眾嗎?

    你讀書的人再多,能有長安城的普通老百姓多?

    普通老百姓可不知道讀書人以往的那套規矩,他們只知道,這套新規很合理,給了所有人一個出頭的機會,這套取官的辦法,讓當官的,不能再欺負百姓,讓百姓,對官員也有了一絲監督的權力,他們不幫著蕭瑀才怪,到時候,蕭瑀才是真正的人多勢眾的一方。

    「你才是真正高明的人,把這個問題在朝堂之外解決,可比拿到朝堂上解決要好的多,那麼,老夫就只好依計而行了。」

    相互誇贊的一老一少相視一笑,便相互請茶,吃喝了起來,就著之後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兩人聊了一整個上午,才算告一段落。

    午後,孫享福難得在家裡抱著差不多能夠視物的大女歡歡培養感情,卻得報,馬周前來求見,孫享福大概知道他的來意,只得以公事為先,將女兒交給喜娘,請馬周到書房談話。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5-13 16:14
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

    孫享福的書房,不是比較親近的人,是不允許進入的,馬周便是很少有的能夠進入孫享福書房談事情的人。

    「下官是來向都督請罪的。」進了書房,馬周便一臉慚愧的拱手行禮道。

    「賓王無需如此,以你之品級,雖然能出入中樞,但所掌的權力終究有限,往後,還是多與武將多交流,能借力時需借力,有時候對付那些世家子,跟他們扯皮打智謀戰,還不如果斷選擇武力解決。」

    武力是使人遵守規則最簡單的辦法,馬周是有武將關系基礎的,他的關系戶常何的級別就不低,而且,就是鎮守長安的主要將領之一,如果馬周請他來擺平那些霸占礦場的山賊土匪,估計就不會拖到現在了礦場的拍賣會都還沒有召開。

    「都督說的是,下官今日才知道都督與他們周旋之不易,今日所來,除了請罪之外,還想邀請您到渭南去看一看,恐怕也只有您幫忙出謀劃策,才能讓各個行業的工廠加快建設。」

    「呵呵,才說了你不會借力,就馬上到我這裡來借力了,行吧!陛下後天回長安,我明天倒是有一天時間可以去看看,不過能不能真的幫上忙還不好說,另外,等陛下回來之後,我會借給你四個人,他們或許能幫到你不少忙。」

    孫享福說的,便是跟著李世民的大隊伍回來的馬林張全和王富王貴兄弟,他們四個人雖然是普通工匠出生,但卻是孫享福手上最早一批開始搞各種技術研究的人,像馬賽,於傑這樣農門的後起之秀,都是被他們引著走上技術研究的道路的。

    現在的他們,已經比較擅長解決各種生產難題了,此前在善陽掌管了一段時間的制造業之後,對於管理方面,他們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馬周雖然聰明,但畢竟是個讀書人,而且是知識面比較窄的寒門書生,有他們四人時常在旁邊做一些技術方面的提點和建議,能幫馬周解決很多問題。

    「如此,下官便多謝都督了。只是這礦場······」

    「礦場的事情,我已經和潞公商量解決了,過兩日,你便能得到清單,拍賣的事情,你按照善陽的那套來就行了,協議供礦是必須要實行的,在不知道礦場具體儲備量的情況下,可以制定一個階梯式的價格,分不同金屬,每開采出一萬石礦石,和每開采出一百萬石礦石,都要定個價,在特殊時期,必須保持七成以上的款項,用礦石與朝廷結算,其它時期,可以與朝廷協議結算。

    至於地方民壯自行組織開礦的,還可以把條件再放寬些,冶煉廠出車馬上門收貨,他們只要負責從礦場裡把礦石開出來就行。

    對於那些有礦產資源,卻沒有人開采的地方,可以采取承包制,即,每交上來一定量的礦石,咱們給他們一定量的工錢,任何地方有能力組織大量勞動力的商賈,大戶等,都能包工。開的多,他們也賺的多,這樣,咱們就能盡快的得到各色礦石,而等所需要的礦石足夠了之後,可以隨時叫停。」

    「都督之才勝下官多矣,頃刻之間,便出了這許多能夠解決問題的好計,下官佩服。」

    「可別誇我,你的問題要是解決了的話,就趕緊回去忙活吧!陛下回來之後,只怕過不了幾天也會去渭南視察,你得再加把勁了。」

    「下官明白,那明日上午,下官便在冶煉廠恭候都督前來指導了。」

    孫享福笑著揮了揮手,示意自己知道了,馬周便退出了書房,本來想著這下終於有時間跟孩子們培養培養感情了,德叔卻是送了一張邀請函進來,是之前長孫無忌送來的,請他晚上到望江樓吃飯,看看這時辰,孫享福只得搖頭起身,出了府門,邁步向望江樓走去,沒辦法,長安城有宵禁,晚飯的時間,也就下午四五點左右,因為大多數人都要在天黑之前吃喝完。

    長安城可供孩子們休閑娛樂的場所,便只有望江樓的游樂場了,即便現在不是夏日可供游水的時節,攀爬網,牛筋蹦床,滑梯,秋千,各種兒童玩樂設施上,都有很多孩子在玩耍,由於場地有限,還有很多孩子需要排隊。

    孫享福來到三樓外側的包間的時候,長孫無忌正在窗口,居高臨下的看著游樂場玩耍的孩子們發呆。

    「距離不遠,在下就步行來的,讓長孫尚書久等了。」

    「正明說的那裡話,老夫也是剛到不久,今日一早,府上收到了侯君集的信,老夫可是被他信中的一番描述,弄的是坐立難安,先前已經去他府上談過,他也解釋不清楚,便想來問問你了,莫非,這錢莊,真的可以讓我大唐,民不加賦而國用足?」

    長孫無忌就是大唐管錢的,兩千三百萬貫的軍備費用,最刺激的當然是他的神經,孫享福知道他跟侯君集擔心的點不同,他已經知道了如何操作貸款,只是擔心錢莊一下子放兩三千萬貫的貸款出來,會影響整個經濟體系。

    想了一下之後他才答道,「非也,國用,始終是國用,是國家花出去了的錢,這些錢如果不能快速回籠,歸還到錢莊,那麼朝廷就不能再度向錢莊大額度的貸款。

    所以,要想國用足,光是一個錢莊還不夠,還需要足夠流通和開放的市場,保證國家的稅收不斷的增加,不使出現過度貸款的情況,將整個市場搞垮。」

    「正明能否說的細些?」長孫無忌。

    對於後世一些最普通的經濟問題,這個時代的人都是兩眼一抹黑,那麼孫享福就只有用實例說明了,指了指窗外的游樂場道,「長孫尚書請看,咱們長安只有一個游樂場,即便現在是十月冷天,游樂場裡也人滿為患,可想而知,夏日,水上樂園營業的時候這裡有多擁擠,這證明了什麼?

    光長安城內的常住人口便有七十萬戶,加上周邊半天之內可以到長安城的縣城和村落的百姓,至少也有兩百萬以上人口,那麼孩童的數量至少能夠達到五六十萬,只靠這一個能供兩三千孩童玩耍的游樂場,顯然是不夠的,這就說明了咱們的游樂場的數量沒有滿足市場的需求。

    要知道,這些場所,雖然是在賺百姓的錢,卻也是在不斷給朝廷提供商業稅收,這樣的場所多了,市場上錢財的流通量就更大了,朝廷的稅收,自然也就更多了。

    另外,還有一個開放的問題,長孫尚書雖然沒有去過善陽,但應當知道善陽的街區制吧!」

    「這一點老夫知道,聽說善陽的街面上比長安還熱鬧,白天晚上都一樣。」長孫無忌從孫享福的話裡面領悟到了一些東西,快速的接話道。

    「您主官戶部,應該知道長安城和善陽城的稅收的吧!」

    「知道,長安截止上月,總稅收七十八萬貫,善陽好像是一百二十八萬貫,咦,善陽居然比長安多出這多。」

    聞言,孫享福笑了笑道,「要加上這個月的數字,差距就更大了,因為善陽上個月開始在舉行全軍大比,稅收會有一輪猛增。

    這也是開放政策和封閉政策的區別,善陽采用的是街區制度,臨街商鋪大多營業到午夜,沒有宵禁,雖然只有長安三分之一的常住人口,大概三四十萬人的樣子,但是,商業消費很旺盛,每個人,每個月都在掙錢,給官府上繳個人所得稅。他們也幾乎每天都在花錢,給官府創造商業稅收,這才導致了善陽的稅收屢創新高。

    反觀長安,一百五十多萬人口,三成以上是大戶人家的奴僕,幾乎完全不給朝廷創造稅收,四成以上普通民戶,自給自足,一年也不消費幾次,還有一成左右的窮人,想消費,消費不起,沒有個人所得稅,而真正經常逛街消費的,不過是一兩成人而已,這樣,就導致了長安的創稅人群基數,沒有善陽大。

    之所以導致這種情況出現,是因為制度的不合理,首先,宵禁就限制了很多生產和消費。

    善陽沒有宵禁,很多工坊,晚上都開工,任何人,臨時起意了,都可以馬上去到自己想要消費的場所消費,甚至很多街面上的店鋪,晚上的生意比白天還要好。

    可能有官員會說,長安實行宵禁,是為了治安考慮,但在我看來,就是一個笑話。

    想要偷,想要搶的人,不會因為實行了宵禁,就不出手犯罪了,因為去偷,去搶的人,都是生活拮據的人,不去偷,搶,他們就沒有飯吃,人餓了,可不管你有沒有宵禁,都是有可能冒險出手的。

    只有讓經濟好起來,讓大家都可以輕易的找到一份工作賺到錢,滿足自己的吃穿住行,就不會有那麼多人願意去犯罪了。

    其次,就是長安各種不知所謂的條條框框太多,我給您打個比方。

    在長安,當官的,在街頭吃個東西,被御史看見了,要彈劾。

    擺個奢侈些的酒宴,被御史看見了,也要彈劾。

    甚至,衣服穿的不規整,也要彈劾。大熱天的,把官袍系的嚴嚴實實的,熱出毛病了,也不願意敞開了,這不是什麼保持官員威儀,這純粹就是傻。

    在善陽,完全沒有這方面的規定,管你是朝廷大臣或者升鬥小民,看到街邊有賣好聽吃的,停下來腳就可以買,買了就可以吃,當官的也好,百姓也好,穿個短打衣衫木屐拖鞋什麼的,就可以上街,甚至夏日裡,有些男人喜歡裸著上身逛街,也不會有人管,因為這些情況,並沒有引起什麼社會混亂啊!

    按說,善陽的不識教化的胡人居多,治安應該會很差的,但情況卻剛剛相反,善陽的治安不說有多好,起碼比長安要好。因為,大家都有工作,能賺到錢養活自己。

    讓所有人能夠肆意的消費,就會讓更多人的產出能夠賣的出去,掙到了錢的他們,會再度消費,讓另外的人,把他們的錢賺走,金錢在百姓手中不斷的流通,不僅會讓大家都有事做,得到物資上的滿足,還讓官府的稅收也增加,一舉多得。」

    「你的意思是說,作為官府,咱們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雞毛蒜皮的條條框框上,應該要關注的是擴大金錢的流通,讓更多人的消費起來,這樣朝廷的稅收就增加了?」

    長孫無忌在經濟上面,總算是比侯君集懂的多些,聽了孫享福舉的一些實例之後,立馬就懂了。

    這樣,孫享福才好繼續跟他聊下去,點了點頭道,「正是,刺激消費,國家才能有稅收,而創造消費市場,就能解決很多窮人的工作,就業問題,當那些富人,花錢的地方多了,他們手頭也會緊,那麼他們會做什麼?將那些養著不能幫他們創造多少收益的奴僕,也放出來工作。或者,拿出自己家裡的資本,也來投資做生意,這樣,朝廷的稅收面就更廣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