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再對質
其實,在朝廷有這種大事件的時候,作為統治者的李世民心情都是比較不錯的,誰會不喜歡露臉,長臉的事情啊,在以往的朝代,朝廷可沒有像他這樣的規模,一次過,就向民間征發五千個後備官員,這注定會成為一次重大的歷史事件,所以,在這種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過程中,有不好的小插曲,就讓他像吃魚卡到了刺,非常的不舒服,強裝出來的和藹,很快就沒有了。
「蕭瑀,孫正明,此番又有考生舉告你等取士不公,橫行不法,還有確鑿證據呈上來了,你等可有自辯之言?」
「敢問陛下,舉子有何證據?舉告我等何處不公?」蕭瑀不卑不亢,中氣十足的朝城牆上的李世民喊話答道。
「此考分榜單與朝廷公布的榜單乃是一致的,為何進士科考分第一名的盧騫沒有被取中,還有,盧騫所列名單中,有九百多人的考分都比進士科取中的舉子中,大多數人的分數要高,為何都沒有取中?」
李世民略含怒意,高聲質問蕭瑀的狀態,讓盧騫等人心裡一陣暗爽,一臉看你這下怎麼狡辯的表情,看向他們二人。
其實,他們又怎麼知道,李世民壓根不是生蕭瑀的氣,而是生他們這些出來搞事情的傻帽的氣。
這不下一刻,蕭瑀便接話道,「陛下,朝廷今科取士的規定中,就沒有按照考分取士這一條,您為何拿分數作為依據,來詰問老臣?」
「神馬?······」
所有人,包括城牆上好多大臣,這一刻下巴都差點掉了一地,不按考分取士,你整個考分榜單做什麼?
然而,幾個看過考卷,並且知道出卷目的頂尖大臣,卻是知道為什麼,孫享福故意把這張考分榜單張貼出去,就是為了引盧騫這些人進坑,此前城門口那一出沒有處罰他們,可並不是孫享福放過了他們,而是沒有找到好的懲罰借口。
現在,誣告大臣,擾亂朝廷次序的帽子,他們是甩不脫了。
「不,不按考分取士,那麼,按什麼取士?難道按照主考官的個人意願嗎?陛下,草民不服,此次科舉,取士制度不公,答出了考卷上面的題目,獲得了高分的人,反而不被取中,沒有這樣的道理。」
突然被蕭瑀的神轉折驚到的盧騫,說起話來都有些結巴了,如果,不是按照考分取士,那麼,他提供的所謂鐵證,就狗屁作用都起不到了,所以,他只能再度質疑朝廷的取士制度,而且,他有預感,蕭瑀和孫正明,只怕早就有了一套合理的說法,自己這次,恐怕再度掉進了坑裡。
果然,待盧騫說完之後,蕭瑀再度道,「朝廷在科舉的告示中早已言明,此次取士,那是根據朝廷需求,取德才兼備之士,似你等這樣在考卷中表現出來有才無德,功利心十足之輩,朝廷當然不會取中。」
聽蕭瑀給自己扣這樣的帽子,盧騫等人自然是不干了,紛紛嚷嚷道,「你們緣何以一張考卷斷定我等是有才無德之輩,難道題目答的正確,文章作的好,就是有才無德?這樣來說,豈不是天下有才之士,都無德?」
既然死硬,盧騫自然是要死硬到底的,他能在科舉考試中,憑借自己的實力,拿到考分第一,自然是有些智商的,在辯論一道上,沒有點能力,又怎麼會被世家子們推出來搞事情呢!
蕭瑀聞言,一臉怒容的看向盧騫等人道,「說你等有才無德,你等還不承認。
首先,從你等參加考試,填上姓名和考號之後,試卷就被糊名了,包括閱卷官員,在整個閱卷過程中,都不知道自己所閱考卷乃是何人所答,直到取中人數和獲得三甲名次的考卷全部都定下來之後,才由法部主官拆封,將取中者姓名寫在榜上公布,整個取中過程中,有數十個閱卷官在不知道你等身份的情況下,分別看過你等的考卷,投出了是否取中的票,你等得票低,才沒有被取中,可不是老夫一人,說你等有才無德,而是考卷上面顯示出來,被所有閱卷官認定的。
如果老夫所猜不錯的話,六張考卷上的那道選答題,你們都沒有答過,因為,答那道題,沒有考分。」
「這······」
盧騫等人突然想到了考卷中,那道如同兒戲般的選答作文題《對家鄉的暢想》,每場考試只有一個半時辰,要做填空題,默寫題,作詩題,作文題,還有策問題,誰會把精力放在一個不計分的選答題作文題上面。
「不答那道沒有分的選答題,也不能證明我等人品德有問題吧!這分明是你在巧言令色,為自己脫罪。」
聞言,蕭瑀冷哼道,「哼,答不答那道題,確實不能絕對證明你等是否品德有問題,但能夠證明,你等是功利之輩。
因為,你們將考卷上所有的題目都答完了,卻對那道本可以答上一答的題目,視而不見,這就證明,在你們的眼中,只有考分。
老夫此前說過,朝廷今科取士,乃是根據國家需求,也就是說,取中的人,大多是要做官的,尤其是進士科的考生,將來可能會做一地的主官,你們連對自己的家鄉都如此淡漠,沒有建設它,讓它變的更好的想法,又如何指望你們能建設別人的家鄉?
似你等這種眼中只有個人功利的人,朝廷又如何指望你們能靜下心來,為百姓辦事,為國家做貢獻?」
蕭瑀這些話說的鏗鏘有力,讓眾多沒有被取中的考生一臉懊惱,原來,這道沒有分的題目,居然是一個坑。
然而,蕭瑀的話沒有完,繼續道,「進士科被取中的三甲,他們中間有好多人的考分連前十名都沒有進,甚至有些不會答的題目,他們直接在考卷上空了出來,沒有抱著僥幸心理去蒙答案,可見他們都是實誠君子。
而且,他們將這道沒有考分的題目答的很好,在文中,提到了很多種建設自己家鄉的具體辦法,這些建議,對於朝廷來說,非常有用,是故,他們才是朝廷需要的人才,朝廷取中他們,乃是公平,公正,合理的。」
蕭瑀說到這裡,盧騫這些人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可說的了,因為,圍觀的百姓,已經紛紛出言贊同蕭瑀的說話,覺得朝廷的科舉,合該如此。
其實,不取中他們的原因,還不僅僅只是蕭瑀說出來的這幾點,題目裡面的坑有很多,尤其是策問裡面,凡是政治主張與朝廷下一步的計劃有衝突的,都會落到下等,有能力答題,卻沒有答選答作文題的,又會落到再下一等,這兩樣禁忌,是考官們投取中票時,比較硬性的標准,可偏偏盧騫這些世家子出來的考生,都犯了。
是以,即便是有人閑的無聊,把最後一道選答題答了,被取中的幾率也不會很高,導致了他們這些人中,最終落榜的人數高達九成。
「這些都是你們的臆測,草民不服,草民不服······」
「只是可惜,你沒能給所有的閱卷官一個好的臆測方向,這就是你們技不如人,失敗的原因,怪不得別人。陛下,老臣的自辯已經完畢,恭請聖裁。」蕭瑀懶得理會咆哮中的盧騫,拱手向李世民奏道。
「此間考生,無故擾亂朝廷次序,誣告大臣,著令刑部收監,法部議罪,朕會親自過問判罰事。
蕭卿,孫卿,此次主管科考有功,特賜,隨六科三甲舉子共赴瓊林宴。
今科取中舉子,由各用人部門主官帶回,賜迎新宴,一應費用,由皇家內府出具。」
李世民最終拍了板,所有被取中的舉子們都松了一口氣,而且還意外的混到了一頓迎新宴,就是不知道,這迎新宴會不會在傳說中的望江樓舉辦,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舉子,其中可是有一大部分人是沒有能力在望江樓消費的寒門子弟,因為,明算,工科,醫科,商科的人數,占了大半,這些人裡面,除了商人或許有些錢財之外,其余的階級,都不是富人階級。
一臉輕松的蕭瑀在皇城門口目送六科三甲舉子進門之後,才悠悠然與孫享福並肩朝皇城內走去,就是連他們,都沒有在皇城內打馬的資格,這一對比,倒是叫皇城門口圍觀的百姓對於各科三甲舉子更加羨慕了幾分。
「瓊林宴結束之後,老夫就要趕赴蜀中上任了。」
「蜀道艱難,蕭相年事已高,要注意保重身體。」
「老夫自幼生長在濕熱的南方,對於蜀中的氣候,還算適應,只盼蜀中的各項改革能順利實施,讓大唐在你我手中,成就為一個前所未有的朝代。」
蕭瑀是南朝梁明帝第七子,五十多歲的他,經歷了五朝的變動,看盡了朝代更替的起起落落,雖然沒有說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樣後世才出現的句子,但卻有這樣的實際感悟,老人家這是不忍心大唐的良好局面被破壞,所以,今天他不是表面發怒,而是對於那些不將國家百姓裝在心裡,一心想著權謀名利的家伙,動了真怒。
孫享福理解他的心情,安慰道,「蕭相放心,有我在長安幫忙看著,咱們大唐,是不會出什麼問題的。」
「嗯,有你在長安,老夫倒是放心,該擔心的反而是老夫管理的蜀中,屆時若有老夫的書信前來問策求援,正明可一定要傾力相助啊!」
「一定,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