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隋唐大猛士 作者:木子藍色 (連載中)

 
mk2258 2018-10-16 23:04:13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322 67730
bluebruce 發表於 2019-9-12 09:21
第910章 背後冷箭

“秦軍要打進關來了!”

岐州雍縣城中,百姓奔相走告,這裡面既有不安,也有驚慌,甚至還夾雜著幾分期盼。隋末以來,關中之地算是稍安穩一些的,但也並不是世外桃園,各種流賊盜匪將軍橫行,你方唱罷我登場。

李淵入關後,總算是平定了一些,但日子也沒好過到哪去,甚至遠不如大業七年以前的安定充實。

當年隴右薛舉父子橫行之時,扶風的百姓也驚惶過一陣,畢竟薛舉父子殘暴之名聞名關隴,尤其是他那個萬人敵的太子薛仁杲,那是能烤活人吃人肉的狠人。

當薛軍來犯的時候,扶余的百姓是爭相參軍,上城協防的,誰都不想看到薛軍打進來,更不想看到自己的城池房屋被焚毀,不願看到自己的財產被奪取,更不想看到自己的妻女被姦淫。

可這一次還是秦軍要打進來,只是上一次是薛家的西秦,如今卻是羅成的東秦軍,但大家卻沒有那麼慌了。

城東。

李府在整個略顯慌亂的岐州城中有些反常的安靜。

家丁、部曲、僕從們按部就班,不顯慌亂。

而家主端坐在大堂正中,正手執著一個河北白瓷酒杯,獨自喝著酒。

“郎君,你已經喝了一壺了,不可再喝了。”

一名雍容華麗、身材曼妙的婦人走向他,一雙玉手握住了他要往嘴中送酒的手。

男子的手懸在半空。

“世道混亂,也唯有濁酒一壺可略解憂愁。”

女子把酒杯取下,勸說道,“正因世道混亂,才越發需要頭腦清醒,若是你喝的醉熏熏,便只能隨波逐流了,那樣又如何能夠超脫呢?”

“想不到我李仲文倒不如一婦人有見識,哈哈。”

李仲文,岐州總管,他是西魏八大柱國之一趙國公李弼之孫,真鄉郡公李衍之子,是曾經中原盟主李密的堂叔。

在隋末之時,李仲文當時就曾組織家丁僕從在京西起事舉義,後來李淵入關,派人來遊說招降他,李仲文後來便歸附李淵,被授任太常少卿。

此後薛舉東征,李仲文隨軍出戰,初戰不利被擒,後薛舉滅亡得歸,被李世民授為隴州刺史。

先前獨孤懷恩以梁州投秦,李淵調李仲文和李神通率軍進剿,結果不但沒奪回梁州,反把散關外的河池也丟了,唐軍不得不退守散關。

李仲文轉任了岐州總管、刺史一職。

但在京西,李神通卻擔任了京西行營總管一職,還在他之上。

他這個總管刺史,反倒沒什麼實權。

“夫君名門之後,也是半生英雄,何以借酒買醉呢?”

李仲文嘆道,“我也並不是借酒澆愁,只是如今前途迷茫啊。”

當初他身為關隴名門貴族之後,在隋朝時也還仕途不錯,結果侄子參與謀反,弄的他受牽連,削官奪爵,做了個富家翁。

等隋亂一起,他不甘寂寞也組織兵馬舉事,本想響應侄子李密,為他將來入關做準備,誰知道李密在洛陽城下一耗就是幾年,反倒是讓李淵捷足先登入了關。

眼看關中都投歸李淵,他也無可奈何歸了唐。

這兩年,在李唐其實也不太順心,李淵並不怎麼信任他,就如此時,他雖為岐州總管,但岐州這塊他並不能說了算,還有個李神通壓著他。

那美麗的女人是李仲文的妾侍,一個出身名門的大家閨秀,只是後來家族獲罪,她也淪落教坊,李仲文見她之後極為心動,便為她贖身納為妾侍。

她有比普通女子更敏銳的見識。

“夫君,為何不歸附大秦?”女子直言道。

“據妾身所知,令侄曾經為中原義軍之盟主,可兵敗之後不也歸附了秦朝,甚至現在還官任九卿之職,並不差。若早夫君能夠歸秦,肯定也不會比現在差。”

李仲文嘆聲氣,“你說的倒也有理。”

“如今李神通率軍增援散關,進駐陳倉,這雍城倒是空虛。”

要投秦歸附,總得拿些拜禮,納些投名狀的。

“來人,喚我諸義子前來!”李仲文對著門口大聲喊道。

渭水北岸,陳倉城。

夜幕三更。

陳倉城中突起大火,緊隨著是刀兵之聲響起。

李神通被侍衛從睡眠中叫醒。

“大王,李仲文反了,李仲文反了,他率領一眾義子帶著岐州兵正四處放火燒殺。”

李神通一時還沒有清醒過來,“李仲文反了?他不是今早才帶了幾千土團民夫押送了許多糧草從岐州過來嗎,怎麼反了?”

“真反了。”

等李神通披掛好出門,發現局勢已經完全失控了。

李仲文半夜發難,在城中縱火焚城,一面又大肆喊話,說秦軍已經入城,甚至還偽造了不少面紅色的秦旗。

結果城中的唐軍,還真以為是秦軍已經攻破散關,殺到陳倉來了,不少新兵首先就炸營了。

緊接著一些稍有些經驗的老兵也被帶的亂了。

等李神通出來,陳倉城的衙門、府庫、城門等要害已經被李仲文控制,大量城中唐兵已經投降了李仲文,還有更多的已經慌亂的逃出城去了。

李神通還想集結抵抗,結果被李仲文的養子李豬兒手持一把馬槊直接刺落馬下,他捂著肩膀上的傷口,臉憋的脹紫,卻說不出話來,最後被五花大綁帶去見李仲文。

天亮後,李仲文派兩個養子留守陳倉城,然後帶著收降的唐軍等,共計八千人,往散關而去。

散關城下,李仲文讓人把李神通綁在一根高竿上,高高的舉在隊伍前面,向關城上的唐軍勸降。

散關上的唐軍都懵了。

關前是猛攻不止的秦軍,結果關後卻是投秦的岐州總管李仲文,還有被擒的淮安王、京西行營總管李神通,這仗還怎麼打?

更別說,散關上,還有不少李仲文的舊部,畢竟他到現在都還是岐州總管、刺史,他這一現身,關上立馬就有人倒戈。

一通混亂之後。

大散關城門突然打開了,這讓正猛攻城的黃君漢所部愣了一下,以為關中要出騎兵,都紛紛重整軍陣,準備迎敵。

結果等了好一會,沒見騎兵沖出來,反倒是先看到一面白旗高舉著出來。

旗下,一員唐將緩緩出關。

獨孤懷恩眼尖,一下子就認出來了,“節下,是岐州總管李仲文,李密的叔父。”
bluebruce 發表於 2019-9-12 09:21
第911章 火焚太極宮

十一月的渭水北岸,渭水濤濤。

羅嗣業的帥旗抵達,高高豎起。

連破四郡之後,東征軍直抵長安北,此時距離長安城不過三十餘裡了,遠遠的,都已經能隔著渭河看到平原上那座巨大的城池。

這是一座周長七十二裡的國際巨都。

但在嗣業的眼裡,那只是他復仇的目標,這一段日子以來,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如何攻到這座城下,如何攻入這座城池,如今手刃仇人,解救妻兒。

“節下,長安已經無堅可守,只要我們進攻,隨時可以拿下。”

長安城太大了,這座到現在不過建了三十年的京城,外郭城足有七十多裡,但直到大業崩潰前,長安城的外郭城墻才勉強完成,以前的那二十多年裡,一直都只是有門而無墻。

可哪怕此時長安城有了外郭城墻,但這麼巨大的一座城池,可城中卻僅兩萬人防守,卻是根本不夠。

城池越大,需要防守的兵力越多,這是基本的常識。

而長安城又是建立在平原之上,無險可守,當關中外圍門戶被突破,內線的防禦層又被撕開後,長安城便只是一座巨大又無險可守的大城而已。

在隋朝最強盛時,僅城內就有超過五十萬的人口,包括宿衛的府兵、禁軍,宮廷裡的皇帝嬪妃以及宮人內侍,還有城中的百官以及家眷,還有大量的百姓、工匠、僧侶等等。

不過經歷隋亂以來,此時的長安城中人口大減,但城中依然有超過二十萬的口,長安城外周邊二十餘縣,加起來依然有數十萬人口。

“再等等。”

嗣業望著長安城道。

他還在等,等李淵的答復。

他早就派了使者去長安城見李淵,給李淵一個機會,讓他送還被扣押的妻兒,然後等李淵投降,這樣能免去一場戰爭。

哪怕羅嗣業有充足的信心,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奪下長安城。

只是李淵一直沒有回復。

嗣業的耐心正在一點一點的消散。

長安城中。

李淵長籲短嘆。

面對著羅嗣業的最後通牒,他很猶豫。

他不甘心,千辛萬苦才走到了這一步。

“大郎,你說我們現在怎麼辦?”

“父皇,兒臣已經派人去調潼關的孝恭率軍回援,還有藍田的兵馬。”

李淵搖頭,苦笑。

就算調他們回來,又能如何呢。

羅嗣業一路攻到長安城下,長安已經無險可依了,羅嗣業卻兵強馬壯。

“父皇,當年王世充被李密圍攻幾年,不也守住了洛陽,我覺得我們不必怕羅嗣業。”齊王李元吉道。

李淵心想,當年王世充守洛陽,怎麼能跟現在比呢。一來當初王世充能守住洛陽,關鍵還是王世充早先一直掌握了洛陽和周邊防禦,哪怕後期李密兵臨城下,但也有周邊的其它勢力一直在牽制著李密。

更何況李密的兵馬並不強,根本不能跟羅嗣業的東征大軍相比。

“父皇,我們殺了羅嗣業的兒子,就算投降他也不會放過我們的,不如拼了。”建成道。

李淵無奈苦笑,“好,長安防禦,就交由太子負責,齊王協佐。”

十一月初三。

李淵下令斬殺羅嗣業使者,將使者頭顱當著秦軍的面,扔進了渭水之中,以此堅定抗秦之心。

羅嗣業大怒。

下令兵馬渡過渭水。

十一月初五,秦東征軍分多路在多處搭浮橋渡過渭河,包圍長安城。

圍城之後,羅嗣業頒布軍令,嚴禁各軍將士不得擅自離營,不得入附近村落擄掠搶劫。

此時長安城下,東征軍三大集群,已有二十萬軍至城下,還有約一半多人馬,則還在攻下的四郡。

羅嗣業用了十天時間打造攻城器械,並向長安城中軍民勸降。

十一月十五,全軍開始展開攻城,採取的是四面同時圍攻的方法,二十萬大軍一起攻城,李淵的兩萬禁軍四面防守,捉襟見肘,雖強征百姓青壯上城,可依然難以抵擋秦軍之攻勢。

進攻第三天,河西軍群大將侯君集親冒矢石,第一個登上了長安城頭並站住了腳。

不斷的秦軍躍上城頭。

戰至午後,奪下一段城墻的侯君信集率軍殺入城中,攻奪一座外城門,打開引秦軍入城。唐軍退守宮城,但也只多堅守了半天而已。

天將黑時,李淵在宮中點燃了宮室,把自己和太極宮一把火燒了。

秦軍撲救大火,太極宮燒毀了小半,李淵卻燒成了灰燼,他死前,還把嗣業妻子、女兒也都拉著陪葬。

看著化為灰燼的妻兒,嗣業怒火燃燒。

他下令搜尋李唐餘孽建成、元吉等人,盡殺之。

李淵還在繈褓中的兒子,也沒有被放過。

一夜的捕殺。

天明,太陽升起,嗣業的親兵上待傳令,士兵們終于收起刀兵收營。

長安城被攻下的第三天,黃君漢、獨孤懷恩、李仲文率領三萬軍自岐州趕到。

而此時奉命勤王的潼關李孝恭和藍田關李神符的兵馬,卻始終被隔離在京外,無法靠近長安城。

長安城破,嗣業派使者來到灞橋大營。

“皇帝陛下呢?”

“自己把自己一把火點了,燒成了灰。”使者道。

“那太子殿下呢?”

“城破後藏在一家青樓裡,被搜捕發現時反抗,被就地斬殺。”

“齊王殿下呢?”

“逃出城,被追捕,拒不投降,被亂箭射殺。”

李孝恭面色灰敗,“你們現在想要我們怎麼辦?”

“就地投降,放棄抵抗。”

“羅嗣業打算如何處置我們,還有我們的將士?”

“你們會和李神通、李道宗一起,先關押起來,然後聽侯皇帝旨意發落。至於你們的兵馬,只要他們肯投降歸附,那麼便可既不追究,遣散還鄉。”

李神符問,“我兄長可還好?長安城可還好?”

“李神通只是受了點小傷,李道宗傷的較重,但也死不了,至於長安城,你們放心,既沒有屠城也沒有濫殺無辜,如今已經安定下來了。”

李孝恭長嘆一聲,“我願降。”

“願降!”李神符也無奈道。

兩人麾下數萬兵馬,就此棄械歸附。
bluebruce 發表於 2019-9-12 09:22
第912章 斬草除根

洛陽。

從河北回到洛陽城的皇帝看完急報,嘆了一聲氣。

“去請李貴妃來,再去傳召唐國公前來,還有,把李世民和柴紹也召來。”

內侍聽到這旨意有些意外,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何事,皇帝居然要把這一家子聚集起來。

貴妃李秀寧最先來到,她還牽著一兒一女,挺著日漸隆起的肚子,第三個孩子已經又六個多月了。

吳王羅哲威六歲,虎頭虎腦,看到父親,笑著張開雙手撲過來。

羅成笑著抱起他,在空中舉起,孩子咯咯的笑著。

“陛下,莫要嚇到吳王。”李秀寧牽著三歲的女兒長平公主道。

羅成拋舉的越高,吳王笑的越高興,倒是玩的不亦樂乎,根本沒有半點害怕的樣子。

“好了,帶妹妹到一邊玩去,父皇跟你母妃有話要說。”

羅成給哲威和長平公主淑寧一人拿了塊糕點,讓他們到一邊玩去。

李秀寧見羅成這樣子,有些意外。

“陛下,什麼事還要讓兩孩子到一邊去?”

羅成牽起她的手,“是有一件大事要告訴你,本來打算先瞞著你,但是想想還是告訴你吧,一個壞消息,希望你有個心理準備。”

“是長安那邊的事情嗎?關于我父皇的?”

“嗯。”

李秀寧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之前父親殺了嗣業的兒子,這事傳到洛陽時,她也萬分震驚。

而皇帝本來在河北圍竇建德,聽聞李淵殺了嗣業兒子,而嗣業也憤怒之下召集河隴大軍東征後,也趕緊從河北回到洛陽。

“陛下請說,我做好準備了。”

羅成嘆惜一聲。

他也沒有料到,關中的局勢會有這樣的變化,變化之大甚至超出他的預料。畢竟,在最初的戰略上,是先北後南先東後西的。

先代北擊敗頡利,然後再東進滅河北竇建德,然後才是入關平李淵。

只是誰也想不到,李淵的作死行為,會讓他提前這麼久敗亡。

他都想不到,嗣業沒有等他的同意,也沒有需要朝廷半點配合支援,硬生生的一個人,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從蕭關打到了長安,並且一舉攻佔長安城,並迫降了李孝恭等人,全境攻佔關中。

“還是等你兄弟他們到了再說吧。”

李玄霸和李世民等先後奉詔入宮。

他們本還以為是懷孕的姐姐李秀寧出了什麼事,可看到李秀寧好好的坐在那裡時,疑惑了。

“陛下,二郎四郎他們都到了,請宣佈吧。”

羅成拍了拍玄霸肩膀,“剛從長安傳過來的消息,嗣業已經攻破了長安城,你們父親李淵拒不投降,在太極宮自火而死,你們兄弟建成元吉在戰亂中戰死。李智雲李元景李元昌等幾個,也死於亂軍之中。”

沉默。

寂靜。

良久。

李秀寧終於忍住輕聲哭泣。

李玄霸呆呆的站在那裡,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李世民則對著羅成怒目圓睜,“你奪了長安還不夠嗎,為何連我父親兄弟等都不放過,智雲元昌他們才幾歲的孩童,你們都不放過,你們是人嗎?”

羅成冷眼瞧著李世民。

“拿開你的手指,首先,我數次勸李淵歸附,也給過他優待承諾,可李淵就是要負隅頑抗。他還曾將嗣業之妻送給你為妾,侮辱了嗣業也侮辱了朕。更別說,他還把嗣業的長子殺了,這更是欺人太甚。”

“朕本來已經決定把你和李叔良等人送回關中,以換回嗣業的妻女,可誰想到李淵如此喪盡天良,做出這等惡行。他就算臨城破,都還要把嗣業妻女拉著一起燒死,這等惡行,嗣業破城之後,殺掉他的兒子復仇,朕也不覺得哪裡有錯。錯的是李淵,不是嗣業。”

李世民怒道,“一派謊言,我父親怎麼可能自殺,一定是羅嗣業破城之後燒死了我父親,然後殺盡了我的兄弟!”

“你想怎麼認為就怎麼認為吧,我叫你們來,也是告訴你們這個消息。你們可以為李淵守喪帶孝,但鑒于李淵的喪心病狂,朕不會給他什麼死後哀榮。”

李秀寧起身,躬身一禮,“臣妾先行告退。”

羅成道,“不要想太多,好好休息。”

李世民依然瞪著羅成,“還不動手嗎,你們兄弟不是要對我們李家斬盡殺絕嗎,來啊!”

羅成厭惡的揮了揮手,“你可以退下了。”

李世民還不肯走,依然在那咆哮皇帝,幾名侍衛進來,將依然喋喋不休的他拖了出去。

李叔良幾人也面色黯然的退下,在這之前,他們雖是俘虜,但還存有一絲幻想,希望關中大唐能夠現羅秦抗衡,希望仍有回去的一天。

可是現在,一切破滅了。

皇帝死了,大唐覆滅了。

唯有玄霸還站在殿中,呆然木立。

羅成拍了拍他的肩膀,“節哀!”

玄霸苦笑。

“陛下,臣告退。”

羅成點了點頭。

稍後,皇帝召諸位宰相至紫宸殿議事。

魏征先至,得知了關中巨變後,對皇帝悄聲道,“臣觀李世民桀驁不馴,留著早晚是個禍害,不如除之,斬草除根,乾脆把柴紹李叔良等李淵的兄弟子侄女婿等,盡皆鏟除,永除後患。”

這算是一個很中肯的建議。

今天李世民的態度,就很惡劣。

但皇帝只是這般想了想,最後還是搖頭。

“難道朕連玄霸也要殺掉,連李貴妃也要賜死,甚至連吳王和長平公主也不放過?”

魏征不說話了。

“這樣吧,先剝奪李世民、柴紹等李淵子侄女婿的所有官職爵位,除籍為民,遷往關外遼東監視看管居住,觀察一段時間再說。”

魏征點頭贊道,“這樣也好,既能安人之心,揚陛下寬仁一面,也可免除隱患。”

宰相們陸續到達。

在聽到攻下長安,攻取關中的消息後,無不振奮。

“恭喜陛下,關中既定,北方即將平定,天下再無人可阻擋我大秦一統天下了。”

羅成點頭。

“嗣業拿下關中這是個意外,但是意外之喜,如今關中平定,朝廷可以全力專注于平定河北了。傳令河北的將帥們,準備最後的決戰,滅夏!”
bluebruce 發表於 2019-9-12 09:22
第913章 必須死

日出時分。

皇帝率文武百官至太廟祭祀。

站在太廟裡供奉的羅氏列祖列宗們面前,年輕的皇帝很自豪。

東滅高句麗,北破東突厥,

又剪滅北方群雄。

李密、王世充、高曇晟、高開道、宋金剛、甄崔兒、劉武周、郭子和、獨孤篡、雲定興,李軌。

再到滅李淵。

放眼整個北方,也僅剩下了朔方的梁師都和河北的竇建德了。

走出大廳,羅成對魏征道,“令工匠在太廟以銅鑄劉武周、淵太祚、始畢可汗、頡利可汗、高曇晟、高開道、獨孤篡、宋金剛、甄翟兒九人下跪銅像,永跪於太廟殿前。

對於後來歸附的王世充、李密、郭子和、雲定興、李軌等人,皇帝網開一面,只令鑄他們單膝跪迎的銅像,並列於太廟殿前廊下兩側。

“記得給梁師都、竇建德、林士弘、李子通、沈法興、蕭銑六逆先留好位置,預鑄跪像。”

從太廟歸來,洛陽朝廷便全力準備平梁師都和竇建德,為此皇帝下詔,以嗣業為關中朔方行營都統,負責討伐梁師都叛逆。以段志玄為隴右河西行營都統兼武威郡太守,負責鎮守河隴。

皇帝又下詔加封李軌為太子少師,授太僕卿,召入京師。

詔封:

以羅存孝為河北河東山東行營都統,負責討伐竇建德。

以單雄信為山南漢中行營都統,討伐蕭銑。

以秦瓊為淮南河南行營都統,討伐李子通。

以羅藝為江東行營都統,討伐沈法興。

以馮盎為江西行營都統,討伐林士弘。

以李襲志為雲南行營都統,征討宣撫雲南諸蠻。

以李靖為嶺南、安南行營都統,坐鎮嶺南安南。

以羅士信為遼寧、安東行營都統,宋老生和李世績為副都統,征討高句麗。

設立八大戰區,授命八大都統,分討一方。

詔令頒下,秦軍調動連連。

天下震動。

江都李子通派出兒子為使,赴洛陽上表。

李子通向皇帝上表,願意去楚帝稱號,奉開元年號正朔,請封為楚王。

他還讓人放還攻佔江都等地俘獲的秦朝官員、將士,只請求能夠以所據之地建立附藩封國。

幾乎是李子通上表稱臣信送抵洛陽同時,沈法興和林士弘、蕭銑這江南三家天子,也差不多是不約而同的上表稱臣,表示願去帝號,奉正朔,請封國。

延英殿中。

魏征不屑的冷笑道,“秦瓊將軍已經抵達彭城郡,正積極徵召兵馬,隨時將渡過淮河南下,收復江都。如今我大秦剛滅關中李淵,又大敗河北夏軍,聲威一時無兩,李子通居然想要請分封,這怎麼可能?”

“陛下,決不可答應李子通。”

羅成正看著一副地形圖,在那些山丘平原之間,插著無數面紅旗,另外四周還插著不少其它顏色的旗幟,但代表著秦軍的紅旗密密麻麻,其它顏色的旗幟雖不少,但很分散淩亂。

“李子通,又一個劉武周也,朕不饒劉武周,也不可能赦免李子通,更不可能分封他為王,讓他裂土封疆。”

他若是肯獻土開城投降,羅成說不定還會寬恕一點,但現在還妄想封王分土,這怎麼可能。

宰相蕭瑀上前。

“陛下,臣以為李子通固然罪在不赦,但也請陛下明白,連年征戰,朝廷民生經濟也十分脆弱。現今應當將力量集中于討平北方的梁師都和竇建德,然後休養生息,使民喘息。因此,臣以為,既然南方諸反王願奉正朔,不如暫且答應,然後在南方休兵停戰,待我朝平定北方之後,再休養生息三五年,到時再出兵南征,一舉平定天下。”

羅成問房玄齡。

“玄齡,你的看法呢?”

相比起蕭瑀這位出身西梁皇族,又曾是隋朝皇親的士族宰相,房玄齡的出身只能算是山東地方士族,齊郡房氏放在全國,也只能算是二流士族。但房玄齡卻很得羅成信任,不僅是因為他曾是皇帝未起家時的搭檔,更因他做事老道。

“臣覺得蕭相言之有理,連年征戰,兵戈不休,百姓困苦,朝廷疲憊,眼下北方還未平定,南方可暫時休兵罷戰。若陛下暫赦李子通,相信江南其它三王更加能相信陛下的誠意,若是南方戰事不興,則朝廷可將三十萬將士解甲歸田,朝廷可以集中全力打梁師都和竇建德,後勤糧草,軍械馬匹供應等負擔大大減輕。”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打,將來肯定是要打的,天下肯定要一統的,但得一步步來,想要一下子統一天下,這不可能。

就算當年隋朝最強盛之時,東征百萬兵馬,也動搖江山。

八大戰區,若同時開戰,還是太危險了,這不僅是兵力上,更關鍵的還是後勤供應。

若是四五十萬秦軍上戰場,就得有二三百萬青壯民夫供應支撐,而這背後將影響耽誤二三百萬戶家庭的生產生活。

大秦現在擁有半壁江山,總戶數也不超過四百萬,人口不過兩千多萬,這還是把奴隸僧道等全算進去的結果,實際上也只佔有隋最強盛時真實人口的三分之一。

“陛下,代北這一戰,打頡利我們非常吃力,好不容易打贏了,接著又打河北。而安東、嶺南、關隴、山南等道也是小規模的戰事未停歇過,這張弦實在是繃的太緊了,是時候當松一松了,有張有馳才行。”

“克明,你覺得呢?”

宰相杜如晦也認為現在國庫都打空了,百姓日子更不好過,大家現在沒多少怨言,那是因為過去這幾年太亂了,可百姓今天沒怨言不代表一直沒怨言,若是日子一直這樣,甚至更苦,說不定人心又思亂了。

“老師,你也認為當先休兵罷戰嗎?”羅成問軍方大佬樞密使張須陀的意見。

結果這位卻與那幾位宰相意見完全不同。

“陛下,老臣是個武夫,考慮的事情沒那麼復雜深遠,臣只想說,就算不打沈法興林士弘和蕭銑,但李子通必須打,他是兵變謀反做亂,是我大秦叛軍,絕不可姑息,必須立即出兵平滅,以敬後人。”

兵部尚書衛文升也是同樣態度,長江以南的可以先不管,但淮南的李子通必須出兵討滅,一刻也不能等。
bluebruce 發表於 2019-9-12 09:22
第914章 換地封王

山高野曠,北風呼嘯。

皇帝率輕騎在北邙山圍獵,百官隨從。選擇在這個時候圍獵,倒不是皇帝已經開始喜歡排場貪圖享受。

“朕已經讓人給沈法興、林士弘和蕭銑三家給了回復,朕接受他們的稱臣請和,也會給李襲志、羅藝、馮盎等三人降旨,令三人停止北伐,休兵罷戰,但是也有一個條件,那就是蕭銑退出長江以北,將南陽、襄陽交給大秦,並停止攻打漢東四郡,從此以長江為界。”

而對林士弘和沈法興二人,皇帝的要求是兩人的兵馬也都退出淮西,把所侵戰之郡縣交還大秦,並將俘獲的秦軍將士都放還。

做為交換條件,羅成願意讓羅藝馮盎他們的北伐軍退出五嶺。

“朕願封沈法興為江東郡王,其地為江東道。封林士弘為江西郡王,其地為江西道,封蕭銑為湖南王,其地為湖南道。”

至於李子通,他是大秦的叛逆,必須死,經不姑息。三王都不得救援李子通,否則就視為撕毀了議和協議,將被大秦視為叛亂。

魏征腰懸一個酒葫蘆,手裡雖拎了張弓,但卻根本沒有要射獵的意思,他跟在皇帝身邊,身上還帶著酒氣,很明顯,他一邊騎馬還不時的喝兩口小酒。

“封為郡王,三人只怕未必甘願啊。而且,讓他們割讓土地,更不容易吧?”

“無妨,是他們向朕求和,又不是朕向他們求和。條件就是這個,願意接受就接受,不願意接受就算了。”

占據主動權的是羅成,又不是這些反王。在羅藝馮盎他們北伐後,其實這三家反王已經壓力巨大,雖說北伐軍不多,並沒有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但也一樣是打了些勝仗,還攻佔了一些城池的。

只要羅成從北面大軍南征,那麼這背後的北伐軍,就會完全不一樣了,到時會讓三王腹背受敵。

羅成現在固然需要先休養生息,但三王之前也是互相爭奪地盤,又內亂不斷,也不好過。

如蕭銑此前已經有許多手下投秦,連大將董景珍都欲降秦,雖然被蕭銑派張繡擊敗斬殺,可殺了董景珍後的張繡吞併他的地盤後,實力大增,也跋扈起來,最後蕭銑又不得召集其它幾員實力大將,封官許諾後,聯軍把張繡又殺了。

連斬兩員大將後,本就實力大減的梁朝,越發虛弱。而蕭銑為避免再次出現董張這樣的軍閥跋扈,便堅定的推行解甲歸田策略,一下子把四十萬梁軍,裁撤了個七七八八,在全梁朝推行整軍,結果就是朝廷的軍隊序號是立起來了,軍隊也整編好了,軍將們再不如過去那般跋扈,但整個南梁的軍事實力也大減。

現在羅成說,我們都不要打了,大秦不跟你們打,你們自己也不要跟自己打,咱們一起休兵罷戰,你們奉正朔,大秦分封你們,從此安心過日子。

蕭銑等人以前稱帝建國,如今羅成卻只封他們為郡王,這不是藩屬國的待遇,而僅是諸侯國王的待遇了。

“陛下霸氣,老道我覺得他們雖然會抗議,但最終還是會接受的。”

從他們來請降稱臣的那刻起,就完全說明瞭這三家既不團結,也沒有雄心壯志。哪怕他們稱過帝,可還沒跟羅成打,就慫了。

這種人,不可能相信他們有跟秦朝一戰到底的決心。

“再派人安撫下劍南和雲南兩道,這天下算是差不多勉強一統了。”魏征說道,劍南那地方,從來出不了王者,戰亂時或許能有個割據者。但隋末以來,時間太短,蜀地還來不及出現這樣的梟雄呢。

蜀地曾經歸附關中李唐,如今李唐覆滅了,他們歸附大秦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至於雲南,大業朝時就已經脫離中原了,後來朝廷派宇文述入雲南鎮守,修路駐軍,剛勉強有點樣子,結果大亂一起,宇文述一死,雲南又盡入諸蠻之手。

眼下鞭遠莫及,魏征也只是推薦派人去宣撫諸蠻,只要他們肯表面上稱臣歸附便好,至於實際的控制,等將來天下一統後,再派軍過去也不遲。

“青海的吐穀渾人復國了,陛下打算怎麼辦?”

“派使者前去冊封吐穀渾汗為西海郡王,先安撫住他們,不令其侵邊擾民。”

天下紛亂,對於這些遙遠邊疆,皇帝也只能一步步來。

全面開打,固然是痛快,但大秦還沒有這個實力。

“待蕭銑應詔,把長江以北漢水流域新設為湖北道,以秦嶺以南,劍門以北,夷陵以西之地設為巴漢道。劍門以南,依然為劍南道。”

原本這片地區就一個劍南和山南道,可現在山南地區還有個蕭銑,將其所在地單劃為湖南,然後再劃出來湖北和巴漢兩道來。

“將伏牛山以南的南陽郡,和方城山以南的淮安郡也從河南道劃入湖北道。”

“老道。”

魏征扭頭,“陛下?”

“我打算以鎮定襄陽、平關隴之功,賜封嗣業八百里封地,待平定吐穀渾後,就將他分封在青海湖邊,劃八百里封地給他,賜封為青海王,讓嗣業與他的子孫永鎮青海湖邊,人以為如何?”

魏征想了想,“青海緊鄰關隴,又扼守河西走廊,戰略位置關鍵。不過一直以來,這裡都是遊牧民族所占據之地,秦漢以來,雖屢屢征戰,可從來沒能夠真正納入中原朝廷的直轄之中,若是分封晉王到此,倒也不錯,就怕時間久了,會出亂子。”魏征直言不諱。

“有推恩令在,晉王的八百里封地會分割成無數個小封地,雖受封者皆為嗣業子孫,但應當不會出亂子。朕更在意的,是這些羅氏子弟,將來能夠永鎮邊疆,為我大秦開疆拓土。”

“要封得封西邊一點去,河湟之地利用農耕種植,這塊地方應當歸由朝廷直轄才安穩。”

魏征所說的是黃河與湟水之間長達六百里的一塊三角河谷,這是一塊物產豐富,風光美麗的農業帶,此時主要集中在西平郡內。

羅成打算封嗣業在青海湖以西的西海郡,這裡主要是放牧區,也是在青海盆地中。

“若在祁連山以南,青海湖以西,那就太荒僻了點。”魏征喝了口酒道。“陛下又打算把魏王封在哪呢?”

“封到雲南之南的怒江以西如何?”這差不多是後世雲南國界最南端了。

魏征想了想這個怒江在哪,“陛下,太遙遠了,我看不如分封到耗牛河去。”耗牛河便是後世的金沙江,這裡也就是在大理以北的麗江一帶。

羅成想想,麗江可是個山好水好的好地方,“嗯,不錯,那給嗣業劃分六百里地,封他為麗江王吧。”
bluebruce 發表於 2019-9-12 09:22
第915章 使團滅國

寒冬的一個早晨。

一支騎隊高舉著赤色的秦旗,行進在河湟谷地,在這條風綺麗的走廓中,隊伍整齊。

隊伍中間,是此次出使吐谷渾的秦使唐儉。

曾經是李唐大臣的他,在唐覆滅後歸附于秦,被授鴻臚寺的六品官,從過去的紫袍玉帶高官,到一個綠袍小官,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但對于唐儉來說,沒有什麼可抱怨的,畢竟比起他的上一位皇帝李淵,他還活著,家族也還保存著,只是降了職,倒也沒什麼了。

何況,他的上司也告訴他,只要此次出使成功,那麼升職加官是肯定的。

騎著一匹隴右駿馬,唐儉心中也是十分復雜,不久前他還為李唐四處奔波,可轉眼間就成了一名秦使了。

不過比起此前一趟趟出使突厥,這一趟雖也是出使蕃邦,但唐儉心裡卻要淡定的多。

以往出使,都是李唐和他有求於人,不得不稱臣進貢以換取支援。但如今,大秦強橫無比,他此行是來宣威吐穀渾,為吐谷渾可汗冊封的。

身邊的騎士們是一支五百來騎的隊伍,帶著皇帝的冊封詔書,還有皇帝則給汗王慕容伏允的印信冠帶,以及一些禦賜的美酒絲綢瓷器等。

統一著紅色軍袍的騎士們顯得十分整齊和威嚴,但唐儉卻清楚的知道,這五百騎,其實不久前還是來自各方勢力。有的人曾經是西秦霸王薛舉的部下,也有曾是河西涼王李軌的部下,更有來自關中李唐的驍果,也有來自河套的突厥騎兵,真正來自關東的秦軍騎兵,其實很少。

而那些秦軍騎兵裡,也沒有一個最早隨羅成起兵的忠武騎兵。

可不管他們以前是效力於誰,此時,他們都全穿著一樣的赤色軍袍,胳膊上都一樣佩帶著銅章軍銜,他們的軍袍整齊,裝備也統一。

紅旗飄飄,士氣高昂。

“報!”

三騎飛奔而至,“前方發現吐穀渾騎兵!”

唐儉勒停戰馬,舉起手來,“無妨,繼續前進!”

吐穀渾的騎兵出現在附近,三三兩兩,如影隨行,可唐儉卻並不理睬,他有自信吐穀渾人不敢來劫掠他們。

因為他們出發之時,早就送了幾位曾經在長安的吐穀渾人回家,他們是吐谷渾可汗伏允前太子慕容順留在長安的妻兒們。

當年隋帝楊廣出兵擊滅吐穀渾國,在其地設立西海等四郡,但對四郡基本無力控制,伏允依然帶著吐穀渾人繼續抗擊隋軍。

後來天下大亂,伏允便趁機復國,李淵占據關中後,派人送還了伏允的太子慕容順,並冊封伏允為西平郡王,與他結盟,聯手攻薛舉。

不過李唐滅薛舉後,並沒有按約定把六百里河湟河谷割讓給伏允。

伏允大怒,於是此後不斷派兵劫掠邊境,關系交惡。當河西李軌歸附秦朝後,李淵又欲與伏允結盟討伐,奈何這次伏允卻不肯理會了。在嗣業攻略隴西,平滅關中的過程中,伏允一直按兵不動,給了不少便利。

隊伍不斷前行。

當即將抵達青海湖邊時,終於出現了吐穀渾人過來會面迎接。

親自來迎的是吐穀渾的前太子慕容順,這位前太子在隋擊滅吐穀渾後將他俘往長安,一直被楊廣帶在身邊,跟處羅可汗差不多成了個陪酒客。

江都之變後,他和處羅一樣從江都與李淵一路回到長安。

只是等他高興的從長安返回青海,卻發現父親此時早已經另立了他的弟弟尊王慕容恪為新太子。

重新回到青海的慕容順極為失落,卻又無可奈何。

此時他親來迎接中原使者,看到唐儉這個熟人,反有種親切感。

“將軍可已經見到妻妾兒女了?”唐儉問。

慕容順長的高大粗獷,雖在中原多年,但身上反而多了幾分儒雅。

“多謝秦皇陛下,送還我妻妾兒女,他們一路平安到達,都很好。”

唐儉拉著他的手,“如今青海情況怎樣?”

慕容順嘆氣道,“實不相瞞,我父親老邁且變的昏庸,如今國內處處都聽天柱王的,我很擔憂。”

他告訴唐儉,權臣國相天柱王最近勸說大汗伏允,要為太子慕容恪向大秦求娶公主,並要求大秦把河湟河谷賞賜于吐穀渾。

“這是不可能的。”唐儉搖頭,“秦皇不是唐王,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和親之事也不可能,因為秦皇早就立下訓言,不和親不割地不稱臣不納貢。”

有慕容順一路相陪,唐儉知道了吐穀渾如今國內的形勢。

在隋亂後,吐穀渾復國,但國力也是大減,尤其是後來李淵把慕容順送回國內後,更是讓吐穀渾內部復雜。當年楊廣滅吐穀渾國,曾經把慕容順立為新汗王,並把他帶在身邊。

因此慕容伏允早就立了次子尊王為太子,現在慕容順回來,兄弟倆關系緊張,伏允年邁,又變的昏庸,處處讓權臣天柱王把持國政,已經使的這局勢更加復雜。

慕容順回來後,處處受限,被兄弟排擠,也想借此機會跟中原拉上關系,借力奪回太子之位甚至是汗王之位。

青海湖邊。

伏俟王城。

唐儉在一眾吐穀渾貴族面前,向可汗慕容伏允宣讀大秦皇帝的詔令。

“冊封慕容伏允為西海郡王、西海郡都督、太守。”

“冊封慕容順為河源郡王、河源郡都督、太守。”

“冊封慕容世安為且末郡王、且末郡都督、太守。”

“冊封慕容恪為鄯善郡王、鄯善郡都督、太守。”

這冊封詔書一出,本來倚在美人中的吐谷渾汗慕容伏允當即愣住,怎麼還冊封四個郡王,他這大汗怎麼也只是一個郡王?

這不對啊。

慕容順和慕容恪都是他的兒子,慕容世安是他的兄弟,怎麼也封王?

伏允的臉色很不好看,當年他父親死前,傳位給他兄弟世伏,世伏娶隋光化公主為妻,後來世伏死,伏允繼位,並妻光化公主,生慕容順。

“我是吐穀渾大汗,統領鮮卑慕容吐穀渾諸部,統領諸羌氐部族,擁有這三千里河山,秦皇怎能如此辱我?”

慕容恪也是大怒,這秦人是要把他們吐穀渾國分家?那他父親一死,他不是只能繼承一半吐穀渾國了?

“秦人欲開戰乎?”

酒宴之上,鬧的不歡而散。

當晚,半夜三更之時,伏俟城突然亂起,火光沖天。

慕容順率領部下聯合唐儉的使團五百騎士,突起發難,殺向兄弟慕容伏允的汗宮,打的是清君側殺天柱王的旗號。

天亮後,慕容順控制了汗宮,進而接掌了伏俟城的控制。

“慕容恪跑了,慕容世安也跑了,還有不少貴族也跑了。”

“天柱王呢?”

“也跑了。”

慕容順坐在父親的汗宮裡,聽著這一道道消息,面沉如水。最關鍵的三個人都沒樣掉。

“怎麼辦?”慕容順問唐儉。

唐儉看著殿中躺著的伏允,昨夜大亂,伏雞見慕容順一身是血的提劍闖宮,驚怒之下中風癱掉了。

“請郡王對外發布伏允大汗的喪訊,同時派兵追捕慕容恪、慕容世安和天柱王。”

“請唐公留下助我!”慕容順期盼的望著唐儉,昨夜的動亂,是他迎接唐儉路上,兩人一起商議許久的計劃。只是沒料到,計劃執行的並不完美,幾個關鍵傢伙全跑了。
bluebruce 發表於 2019-9-12 09:23
第916章 禁嫁十萬三韓女

日出東方。

安東道、帶方郡。

車嶺山下,南漢江邊,一隊神威軍士兵得勝而歸,耀武揚威。他們用長矛挑著擊殺的高句麗人叛軍首級,騎著雄駿的戰馬在江邊馳過。

還有的士兵把奪來的叛軍戰旗、儀仗等也高高舉著,一路高聲歡笑。

他們的馬後,還綁著一長串的高句麗叛軍士兵。

此時他們的衣甲被剝下,手被綁著,連腰帶都被抽走,還得隨時提著褲子,然後奮力邁著沉重的步伐,跟緊戰馬的速度,否則一不小心摔倒了,就得被戰馬拖的皮開肉綻。

相比起其它戰敗的同伴,這些俘虜的命運還算好的。

他們的軍官上級,人頭此時都在那些秦軍的長矛上插著,至於更多的同伴,此時則還散落在溝邊山腳,或已經沉在南漢江底了。

到處都是戰敗的俘虜,遍地都是被擊殺的屍體。

秦軍們已經結束了戰鬥,此時正輕松高興的在打掃戰場,他們成隊成隊的遊蕩在戰場上,拿出尖利的橫刀割下戰死的叛軍首級,剝下他們的衣甲,牽走他們的戰馬,他們身上任何有用或值錢的東西都會被帶走。

連死去的戰馬,也會有人被宰殺分割。

此戰的統帥徐世績騎著馬在一隊親衛的護擁下,也來到戰場。

沿途所過之處,神武軍將士們無不對這位年輕的統帥致以熱烈的歡呼。

正是在這位的指揮率領下,他們帶方的神武軍將士無往而不利,從剛來時的孤軍至此,到如今打的後高麗和後朝鮮國都是潰不成軍,無法立足。

兩個小朝廷的國王都換了三四個了,從北面的漢城,一直被打到了富饒的江漢平原,再殺到了太白山區和車嶺山區。

如今兩支叛軍只能躲藏在山嶺之間,遊擊逃竄。

就連那些假冒叛軍的百濟和新羅軍,也被他們狠狠的擊潰過幾次,殺的百濟和新羅人有苦難言,不敢申訴。

又是一場大捷,他們成功的圍殲了三千多叛軍。

天越來越冷,山裡越來越難熬,叛軍下山想要搶糧的時候,就是他們的死期。

“報告都督,斬首七百余級,其餘盡皆俘虜,三千二百餘叛軍,一個也沒有逃脫。”

徐世績滿意的點頭,“很好,就是要這樣。”

此戰過後,叛軍肯定無法再在車嶺山脈藏身,定會向更南的地方移動,再往南,便是百濟了。

徐世績倒是想知道,百濟王扶餘璋有沒有這個膽子敢收容他們。

百濟國使者扶余康站在南漢江邊,看著神武軍的記室正在記錄著軍功冊,此戰的具體過程,原來實際斬獲情況,全都記錄的很詳實。

各團營隊的主官和副官都還要分別向軍部報告,以核對戰功。等所有戰功記錄完後,還要張榜公告,所有的將士若是對此認為有不對處,可上報,核實,上報者有獎,而之前錄功時虛報假冒者則重罰。

扶余康已經在徐世績的軍中呆了一段時間了,沒辦法,他奉命來找徐世績這位大秦的帶方最高長官,奈何徐世績整天在軍中,四處征討,他也只能跟著。

“王太男可是高句麗朝的六大將軍之一啊,想不到居然被斬首於此。”扶余康看到軍功冊上有他的斬首記錄,忍不住嘆惜,他以前可是見過王太男的,扶余康此前沒少跟這些高句麗叛軍打交道,甚至代表扶余沒少暗裡支持他們。

那位身著軍袍,留著長須的記室,一手持筆在卷上書寫,一面笑呵呵的道,“趙老三可是走了狗屎運了,讓他斬樣了王太男,這份軍功,足以讓他在南陽灣邊的新漢平原上,獲得五百畝肥沃的土地了,這王八蛋,狗屎運。”

南陽灣邊的新漢平原,是車嶺山脈北南漢江西的一片平原,很肥沃,神武軍把那片海灣稱為南陽灣,把邊上的平原稱為新漢平原,處處寄託著對家鄉的思念。

神武軍對那些立功將士們,最普遍的獎賞就是授田分地,而且給的很豪爽。

此外還有絹錢和糧食的賞賜,以及奴隸和牛馬。

可以說,神武軍在帶方平亂,如今許多將士都成了漢江邊的地主了。

而徐世績鼓舞軍心士氣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只要你不死,你就能在這裡當個大地主!

扶余康心中很苦澀,跟著徐世績跑了段時間,他現在已經越來越對秦軍深感無力了。

秦軍太強悍了,尤其是他們的裝備太強了。

以前說高句麗人強,高句麗軍擁有許多鎧馬騎兵,但是高句麗人的鎧馬騎兵與人家秦軍的的騎一比,差遠了。

更別說秦軍的士氣了。

扶余康找到徐世績,向他表達要回去的意思。

“我回京面見我家大王后,定請我家大王出兵攔截圍剿入境之高句麗叛軍,絕不收容他們,但也請大將軍約束麾下將士,莫要越過邊境,進入我百濟境內。”

徐世績呵呵一笑。

“我說老康啊,聽說你雖是扶余族人,但打小就讀我漢家的經典子集,據說你家幾代都還是飽讀詩書的文化人,算是百濟國內的有名士族了?”

“我百濟三百年前便推行儒教,學習漢字,我家族只是一般,可不敢稱為士族。”扶余康忙道。

“既然你也常讀中原漢家的書,當也明白我漢家皇帝的雄心壯志。高句麗是必滅的,漢家舊疆也肯定是要恢復的,誰也別想存什麼膩歪心思,否則你也見識過我神武軍之強大精銳。”

“是的是的。”扶余康連忙道,“絕不敢阻攔秦皇大家恢復漢家舊疆。”

“你回去呢,也好好勸下你家大王,別想跟我們耍什麼花花腸子。這不眼看又到年度了,你們也得好好準備一些朝貢之禮,然後派使團去中原京城朝貢天子,表表忠心。”

“多謝大將軍提醒,請問我們當進貢什麼好呢?”扶余康問,中原地大物博,什麼也比百濟強啊。

“金銀珍珠多進貢點,另外也可以進貢些年輕美麗的百濟女子嘛,增進交流,表明忠心啊。”

扶余康認真的記下了,當天他告別徐世績,一路返回了百濟都城泗沘城。見到國王扶餘璋後,扶余康詳陳秦軍之強大,聲稱絕不可招惹大秦,當向秦皇稱臣納貢,以消解禍患。

“傳吾王命,凡百濟國內年滿十四至二十歲之未婚嫁女子,兩年之內禁婚禁,全部都得參加選美,從中擇選一百名年輕美貌之女子,送往中原進貢給大秦天子。”

“大王,所有十四至二十未婚女子,只怕不下十萬之數,若是禁婚兩年,只怕影響太大,請三思。”有大臣反對。

可扶餘璋卻沒理會,“此事就交由扶余康主持,另外籌備黃金五千兩,白銀一萬兩,珍珠十鬥,準備一同進貢給秦國皇帝。”
bluebruce 發表於 2019-9-12 09:23
第917章 高原雄鷹

高聳而又潔白的雪山下,草原茫茫。

一條清澈的河流曲折流入一片澄凈的湖泊之中。

湖邊,一片白色的帳篷。

吐谷渾天柱王跪坐在一座巨大的帳篷之中,他面前的毯子上,擺著酥油茶和乳酪幹,另外還有風幹的手撕耗牛肉。

一邊的爐子裡,幹牛糞正在燃燒著,散發出淡淡的草木香味。

天柱王靜靜的等待著,不敢亂說話。

做為吐穀渾的國相,大汗伏允最信任的權臣,又是新太子慕容恪的岳父,天柱王以前是很得意的,只是他從沒有想到,慕容順這個曾經在中原為質十年的舊太子,居然能勾結秦使玩出這麼狠的一招來。

他措手不及,只能倉惶逃走。

雖然逃回了自己的部落,但天柱三部落雖強,也無法再奪回伏俟城,必須找到盟友。

天柱王的部落在吐穀渾的西南,過去與蘇毗交境。

天柱部落與蘇毗都是西羌種,以往也一直有來往交易,幾年前,蘇毗發生了內亂,當時的蘇毗被更南的吐蕃南日論贊巔覆吞併。

南日倫贊是英雄達日年賽之子,據說非常彪悍勇武,擊敗了高原上諸多部落,如今實力相當強大,天柱王希望此次前來能夠求見到南日倫贊,向他借兵殺回伏俟城。

只是天柱王沒有跟這位南日倫贊見過面,也沒打過交道,並不知道他的脾氣。他以前倒是跟蘇毗的國王有過往來,蘇毗的舊國王是森波赤達甲吾,是蘇毗國的大女王。

蘇毗也是西羌種,蘇毗國在開皇年間也與他們吐穀渾一樣向大隋稱臣進貢,那個時候蘇毗就有戶十餘萬了,擁有數十萬人口。他們國內以女王治國,且有大小女王。

大女王居於輾噶爾舊堡,小女王墀蚌蘇則居於悉補爾瓦之宇那。

大女王達甲吾晚年與伏允一樣,都是顢頇昏庸,驕縱暴戾。蘇毗大臣、貴族念幾松勸諫,反為達甲吾所逐。當年念幾松被逐後,曾來到吐谷渾向伏允請求借兵,意圖殺死女王,擁立小女王。

但伏允沒答應,使得錯失了一個機會。

後來念幾松在吐穀渾求援無果,便又向吐蕃求援,得了支持後去投奔小女王墀蚌蘇,他們聯手密謀,最終成功暗殺了達甲吾。

墀蚌蘇成為大女王後,重賜念幾松,結果念幾松依仗功勞,恣意妄為,尤其是他的妻子更是殘酷虐待奴戶,激起民怨。

吐蕃贊普南日倫贊見機,於是暗地裡又支援其它蘇毗貴族,圖謀巔覆。兩邊結盟起誓,然後裡應外合,一舉攻佔了蘇毗王宮,處死了女王,蘇毗王子茫波傑只得逃遁吐穀渾。

但吐穀渾拒絕收留,王子只得繼續逃往突厥。

蘇毗也從那時起歸於吐蕃,此時的吐蕃,南到雅隆、達波,東到達布,娘波,西到藏地、朱孤,北到蘇毗,實力強勁。

南日倫贊甚至把蘇毗改名為彭域!

此時的青藏高原,也只剩下了羊同、象雄、女國、吐穀渾幾國,還未被吐蕃征服而已,但吐蕃之實力,已經遠強於其它各部。

都說南日倫贊是一位高原上的大英雄,現在天柱王希望能夠借著當年他們拒絕了蘇毗王子依附的這點舊情,能夠向吐蕃借兵援兵,打回伏俟城,將那投靠秦國的慕容順殺死。

只是來了好幾天了,他也始終沒能見到那位高原雄鷹。

這裡的人,他大多數都不認識,那些人也基本上不理睬他,雖然他送來的禮物他們收下了,那是他精心準備好的禮物,有中原的絲綢、瓷器、精美的佛像銅器等,甚至有十幾個美麗的漢家女子奴隸。

他再度環顧大帳。

能看到帳外站立的吐蕃武士,這些人身著皮甲,手持長矛,背著弓箭,腰挎長刀,個個彪悍無比。

有些武士甚至身上披著虎豹之皮。

就在相距不遠的另一處大帳裡,吐蕃贊普南日倫贊正與一眾大臣們商議著,議事內容就是吐穀渾天柱王求援的事情。

南日倫贊很年輕,此時不過三十出頭,他長的高大而又魁梧,一張臉通紅通紅,一副絡腮胡須。

他是吐蕃第三十二任贊普,贊普也就是國王之意。

不過在他父親繼位之前,吐蕃其實也僅是在後藏地區的一個小邦國而已,在邦國林立的高原之上,一點也不起眼。

雖然傳承三十余任,可實力一般。

正是在他父親達日年賽的不斷擴張之下,吐蕃才漸漸強盛。可他父親卻並不長壽,在擴張正興之時突然去世,留給他一個嚴峻的局面。

初登大位的南日倫贊首先要解決已經箭在弦上的戰爭動員,和江對岸盟友們的惴惴不安。

為此,他不得不把雅魯藏布江對岸的盟雄們再次召喚過江,重新與他們盟誓,以表示繼承父志,誓死幹翻蘇毗的決心。

而就在此時,後藏小邦藏蕃的大相瓊波邦色反叛,砍了他們大王的首級,並將藏蕃兩萬戶民居全都獻給南日倫贊。

這下令剛繼位的南日倫贊大喜過望,身處雅礱的吐蕃對于後藏地區的覬覦可以說是由來以久,但又因其地遠民悍而一直不敢下手,現在對方主動來投,那真是天降驚喜。

南日論贊馬上把後藏地區賜封瓊波邦色管理,把這兩萬戶都劃給為他的屬民,通過賜封代理人的方法,吐蕃迅速的安穩了後藏地區,而因為瓊波邦色殺了老國王,也使得他不得不依靠吐蕃的支持。

穩定了盟友,又新得了後藏,初繼位不久的南日倫贊還是按父親即定的戰略,召集盟軍向蘇毗進軍。

這一戰對於吐蕃來說異常關鍵,南日倫贊也十分謹慎小心,他將母親和弟弟留在國內主持大局,自己率精兵萬人北上,在內應娘氏的帶領下,輕軍急進直插蘇毗的王城宇那城堡,對手毫無準備,王城被攻破,在內應的聯絡下,蘇毗各部貴族們紛紛表示臣服,至此,蘇毗的廣大領土終於被吐蕃收入囊中。

經此一戰,吐蕃新增十餘萬戶人口,又擁有了面積廣闊的草原牧場,終於從一個山南地區的農業小邦,轉為農牧結合的大國。

正是擁有了蘇毗的人口和牧場,使得南日倫贊迅速組建起了令高原諸邦膽寒的吐蕃騎兵。

更別說,奪取蘇毗後,還取得了令他們向來垂涎的食鹽產地。

擁有了牧場,控制了食鹽,再加上吐蕃本來的山南農業,以及後藏歸附帶來的人口和農業,使得吐蕃迅速成為高原的中心,大量的財富開始迅速向吐蕃聚集,吐蕃的實力也是一日千里。

面對天柱王的求援,有人認為應當打,理由是這和當年蘇毗貴族求援一樣,是一個極好的北上擴張機會。

但也有人反對,理由是中原的漢家太強大了,若插手吐穀渾,必招惹漢家,得不償失。

兩派大臣已經爭論了許多天,都沒有結果。

南日倫贊看著爭論不下的兩邊,終於下了決心。

“機會難得,機不可失,中原現在也還內亂不止,這正是我們奪取吐穀渾的機會。我決定,出兵北上!”
bluebruce 發表於 2019-9-12 09:23
第918章 請賜公主 忝列子婿

自征服蘇毗之後,南日倫贊在吐蕃的威望也達到了他父祖輩們未達到的高峰,諸臣為他上尊號,稱贊他政比天高,盔比山堅。

因此當他決定出兵吐穀渾時,之前還反對的那一派便都收聲不語。

既然決定了打,那御前會議上要討論的便是如何打,讓誰帶兵了。

此時南日倫贊的身邊,都是他繼位之後,征服諸部後他大力賞賜的新貴族們,比如殺了後藏國王,率兩萬戶人口和整個後藏歸附的瓊邦•波色,以及在滅蘇毗過程中為內應的娘氏。

以及在此次征戰中立下大功的韋氏、農氏和蔡邦氏等,都先後得到了大量的封賞,擁有眾多的封地和人口,比如瓊邦•波以就擁有整個後藏兩萬戶人口和地區。

這些新貴族並不是以往吐蕃的世代舊貴族,可卻憑著這樣那樣的功績,得到南日倫贊的巨大獎賞,因此他們也對這位贊普全力支持。

瓊波等人都想要爭奪統兵權,認為打吐穀渾不需要贊普親自出面。

畢竟這次是吐穀渾國相來求援,因此他們此次出兵,是要先打著助吐谷渾平叛亂的旗號過去的,等殲滅得中原扶持的慕容順後,他們到時再想辦法扶立一位聽吐蕃話的新可汗,或者直接扶天柱王繼位。

然後再挑起吐穀渾內亂,如當年他們顛覆蘇毗一樣,到時把吐穀渾也給巔覆了。

眾新貴爭論不下,這時名不見經傳的年輕貴族僧果米欽自告奮勇,說殺雞不用牛刀,他願意擔任將軍統兵前去吐穀渾。

瓊波邦色一聽,你算老幾?

“你以前幹過將軍嗎,我聽說厲害的人就像是放在袋子裡的錐子,鋒茫必現,可你現在幹著悉襄妣巴這個小官都好多年了,也沒做出點像樣的事來,所以,你有什麼臉在這裡大言不慚?”

這位僧果米欽雖然職位低,但他的官職類似於贊普的近臣,面對大貴族的嘲諷,他毫不畏懼的反駁,“之前大家確實沒有稱頌過我,但那是因為我沒有機會表現,現在只要給我這個機會,別說是鋒芒,就算是錐柄我都能露出來給你們看。”

南日倫贊聽完,哈哈大笑,伸手制止了瓊波邦色。

“僧果米欽勇氣可嘉,而且他在我身邊許久,我也對他很有瞭解,確實是個有能力之人,只是欠缺表現的機會而已。既然如此,那我就給你一個機會,授你兵馬兩萬,你隨天柱王北上去吐穀渾!”

僧果米欽極為興奮,跪謝領命。

瓊波邦色極臉色難看,也不明白為何這麼重要的任務,卻要交給一個毛頭小夥。

可南日倫贊卻也有自己的打算,之前以後藏封賞給瓊波邦色,那也是為了盡快穩定這塊新附之地,免的再生變亂。

但瓊波邦色的實力還是太強了,他也不得不防。

尤其是他繼位後大量重用蘇毗和後藏的那些歸附之臣,使得吐蕃舊貴族們也是十分不滿,甚至連東部小邦領主波塔都已經很有怨言,而這個小邦可是他爺爺仲念德如娶的那個愛吃魚的妃子的部落。

這樣的親戚都不滿了,南日倫贊也不得不放在心上。

當然,對於瓊波邦色這樣的重臣大領主,南日倫贊還是需要安撫的。

他想了想,“我們得做好兩手準備,一邊派兵入吐穀渾,一面也要跟中原接觸。我打算派一位有份量的重臣前往中原,代表我出使秦國,向中原那位秦國天子求親,求娶一位公主。”

過去,吐蕃不過是在高原山南的一個農業小邦國,因此他們也聽說過北邊的鄰居蘇毗向中原稱臣納臣,求得冊封。還聽說更北邊的吐穀渾國,能夠求娶中原漢家的公主。

但以往他們只有羨慕的份,是沒有那個資格向中原求娶和親和冊封的。

但現在,南日倫贊覺得自己實力已經很強大了,在高原上已經縱橫無敵手,他們要糧有糧有鹽有鹽,還要牛馬有牛馬,吐蕃騎兵極為精銳,中原怎麼也得給自己一個面子。

而若是能夠得到中原的和親與冊封,那說不定奪取吐穀渾就會更順利。

“給中原天子帶去一千頭耗牛,五百匹藏馬,再帶些玉石和黃金過去。告訴大秦天子,我吐蕃贊普南日倫贊願與大秦天子結為翁婿,申以婚姻之好,結為翁胥之國,歲時維護,長睦久安。”

瓊波邦色道,“中原內亂不止,秦國未必能夠稱霸中原呢,給他們送這麼多牛馬金玉,還不如向南求娶泥婆羅的公主,以安穩南面。”

泥婆羅在喜馬拉雅山之南,雖然說國家不大,但實力不弱。對於吐蕃來說,泥婆羅明顯更近,比遠在數千里之外的中土大秦更應當搞好關系。

可倫日南贊卻說他仰慕中原文化許久,早聽聞過中原漢家之強大,如今雖有內亂,但既然我們打算奪取吐穀渾這塊地方,那我們早晚就得和漢家打交道。所以若是能夠和親,是最好的。

南日倫贊還親自給大秦天子羅成寫了封信,說仰慕中原文化,敬崇大秦天子的威勢云云。

天柱王在等待了十幾天,經過了一遍遍的煩躁之後,終於見到了那位高原上的雄鷹南日倫贊。

他也終於得到了肯定的答復,出乎他的意料,吐蕃居然願意派出兩萬兵馬北上,隨他回吐穀渾討伐慕容順。

天柱王喜出望外,本以為借個三五千人馬就不錯了,想不到吐蕃王居然如此大方豪爽,一出手就是兩萬人馬,要知道,這吐蕃兵可是極強的,兩萬人,足夠幹死慕容順那個廢太子了。

若是太子慕容恪再從西突厥射匱可汗那裡再借來一支援兵,則討逆必勝。

天柱王在心裡暗暗期盼,希望前往龜慈三彌山西突厥王庭求援的女婿慕容恪也能順利借到兵。

“大王的慷慨仁義,令我不知道如何感激了。”天柱王面對著那位年輕的贊普,只得躬身感激。

“不必如此客氣,本贊普平生最是急公好義,我們兩家本是鄰居,如今你家有事相求,我又豈會坐視。”
bluebruce 發表於 2019-9-12 09:23
第919章 東方不敗、一統北方

開元三年,二月。

馮孝慈聯合趙貴,進駐邯鄲,武安郡高君雅部全軍覆沒。三月,魏王羅存孝連下清河、武陽兩郡,夏軍第一猛將劉雅被羅存孝陣斬於運河東岸貴鄉城下。

五月,皇帝派大將裴仁基、屈突通率軍自河內出擊,破汲郡守將範願。

三路兵馬,十五萬人圍竇建德、曹寶等於魏郡。

到六月,除鄴城外,整個河北已經盡入秦軍之手。

秦軍對夏軍形成了徹底的包圍。

鄴城惶恐,風雨如晦。

曹寶眉頭緊鎖,再次來見竇建德。

“秦軍勢猛如此,難與爭鋒,奈何?”

竇建德依然還處於被軟禁狀態,鄴城的行宮之中,他手持著一張洛陽報,看的津津有味,這半年來,夏軍連戰失利,已經丟失了鄴城外所有的地盤,但竇建德卻長白了點,甚至長胖了點。

“阿寶,勢以如此,為何還不歸降?”

“歸降?如何了得?”曹寶不甘心,也無法歸附,他兵變軟禁了竇建德,力主抗秦,如今山窮水盡,就算歸降,羅成只怕也不會給他好下場。

“我還有十萬精兵!”

“十萬精兵?又有幾人還願意戰鬥呢?不如降秦,也免的一場圍城之苦。”

夏去秋來,鄴城的形勢已經危急萬分。

因為被長期圍困,城中缺糧,百姓無糧可食,每日都有人想辦法逃出城去投奔城外的秦軍。

秦軍在城外架設了許多大鍋,每天大鍋煮粥燉肉,那香氣飄入城中,不知道令多少腹饑百姓心動。

曹寶禁之不能止。

諸軍將士雖還有糧可食,但也人心不安,自感前途茫茫,軍中一片悲觀。

董康買、王小胡、曹湛等夏將紛紛來找曹寶商議。

“今日議事之前,我先立個規矩,當初是諸位與某一起指天立誓,要堅決抗秦到底。故今日但有誰敢言降秦者,休怪我橫刀無情。”說完,曹寶把腰中定劍解下,交給自己的親衛隊頭,告訴他,誰敢說降秦,就直接斬下他的腦袋。

如此一來,董康買諸將不由的訕訕,本來他們確實想說降秦,可曹寶一來就把路給堵死了。

“丞相,如今城中乏糧,糧食將盡,奈何?”

“我意出城決戰,突出重圍,殺回河間去,重整旗鼓!”曹寶提出了一個醞釀已久的計劃。

原本退守鄴城,是希望借助這時的地形以堅守,然後等待天下局勢變化。

只是誰料到,局勢反而越來越糟糕。

新年時,江南的吳楚梁三國,與秦國達成了議和,羅成撤回北伐軍,把攻佔的三國地盤交還,然後三國也把越過長江攻佔的秦國地盤還給羅成。

其中與梁朝蕭銑達成協議,秦國以長江以南的夷陵等郡,換蕭銑漢江以北的南陽襄陽。

四國的這份協議的達成,可以說讓曹寶最後一絲幻想也破滅了。

江南三國向秦國稱臣,自降藩屬,奉開元年號。

淮南的李子通想當藩屬秦國還不肯,結果三國出賣了李子通,秦瓊在彭城集結兵馬南征。

大軍都還沒越過淮河,結果李子通部下就紛紛叛變降秦。

一場兵變,李子通狼狽的逃離江都城,他渡江欲投沈法興,結果被沈法興誘擒,反將他送過長江交給了抵達江都的秦瓊。

秦瓊派人直接把李子通押送洛陽,淮南之地的李子通舊部紛紛歸附,幾乎是不戰而下。

從漢江口到長江口,江北盡歸秦國。

而從漢口到秭歸的這一段荊江,雖然江北岸到漢江南岸還是蕭銑的,但漢江北也已經盡歸秦國。

更別說一過秭歸往西的巴蜀地方,現在幾乎是傳檄而定。

在五嶺以南,嶺南東和嶺南西現在更名為廣東道、廣西道和廣南道,還有西南的雲南道和黔中道,也已經全都改旗易幟,名義上歸附大秦一統,奉開元正朔。

連原本朔方的梁師都這塊硬骨頭,雖然也想反抗到底,可是他的部將賀遂、索周等紛紛率部獻所守之城歸降,一時間,十二城降秦。

梁師都一時間只能退守朔方城。

嗣業率軍圍攻朔方,又拔東城,梁師都退守西城隅頑抗。奈何此時四面楚歌,連原本他倚之為心腹的稽胡部族兵,也不可靠。稽胡大帥劉汝成眼見梁師都困頓,於是暗中派人求見嗣業,約為內應。

五月,梁師都部下大將辛獠兒、李正寶、馮端等欲歸降,劉文、劉蘭成等也都秘派人聯絡嗣業。

五月底,李正寶等發兵突襲梁師都的皇宮,劉汝成帶兵打開城門引秦軍入城,而混亂中,梁師都的堂兄梁師洛手刃兄弟,提梁師都首級跪迎秦軍。

梁師都一死,其北梁將士皆降。

整個關隴地區,再無一反王。

曹寶寄希望於局勢大變,然後東山再起,明顯是不可能了。眼看著糧草一天天減少,他也只能寄希望於突圍。

雖然如今北方一統,突圍出去,也無地可逃,但他還不是不肯降。

鄴城外。

三路大軍十五萬人馬,把鄴城圍的跟個鐵桶似的。

眼看著已經入秋,但存孝卻沒急著猛攻城池。

“據情報顯示,眼下城中只剩下十萬夏軍了,他們被困多時,糧草將盡,如今梁師都也被滅,李子通又被擒,整個天下,我秦軍已無人可敵,無不臣服,曹寶等也再無幻想,他們即將要出城決一死戰。”

“大帥,曹寶真會出城決戰?”

“這個情報非常可信,現在鄴城中已經有許多人盼著我們早日收復城池了,因此各種消息很多。”

仗打到現在,已經沒有半點懸念了。

存孝的三路大軍一路打來,收復了河北各地,還殲滅了夏軍近十萬人馬,現在僅剩下一個鄴城和十萬孤軍,存孝都不用打,只要圍困就能困死他們。

北方的戰事已經結束,甚至南方也暫時不會有戰事,大秦兵精糧足,糧草輜重源源不斷的抵達,就算再圍半年都不會有半點事情。

可夏軍就不同了,鄴城再堅固,也只是座孤城,喪失了外圍全部地盤後,城裡別說糧草將盡,就是連燒火的柴都沒了。

“十萬饑困之軍欲突圍,當心他們做困獸之鬥。”屈突通提醒道。

存孝卻不急不緩,“無妨,我這裡早就得到了一條錦囊妙計,就等著他突圍呢。”

原來,早在半月前,存孝就已經通過情報,判斷出夏軍要出城突圍,於是他特意秘密組織了許多民夫和輔兵,在漳水上游截斷水流,築河堤蓄水。

就等夏軍出城後,來個水淹七軍。

果然。

不出三日,曹寶果真在一個清晨,打開了鄴城城門,率軍突圍。

兩萬夏軍騎兵為前鋒,後面跟著步兵輔兵,護著皇帝竇建德以及眾將校們的家眷等,浩浩蕩蕩的突出城來,直撲秦軍陣營。

秦軍依託陣營,與夏軍展開激戰。

從早上殺到午後,夏軍的騎兵被秦軍圍住,其步兵又被隨後趕到的兩翼秦軍合圍,近十萬步兵和家眷前進不能,後退歸路又被截斷,只得被驅趕著往東。

他們被趕到了漳水的河岸邊。

節節敗退的夏軍發現漳河水淺,可直接過河,大喜。

然後他們卻不知道,這一切都是一個陷阱。

當無數的夏軍開始渡河後,時機終於到了。

羅存孝命令上游決堤放水,洶湧的河水滾滾而下,頃刻間就沖了下來,原本極淺的河床,突然就河水奔騰,水深很快達到一丈多深,且水流湍刀。

被驅趕至此的數萬夏軍步兵,哪料到會有此災,一時間溺斃數千,隊伍沖散,軍陣不再。

八萬步兵與數千夏軍家眷便被沖潰,而那兩萬騎兵也徹底成了孤軍,被秦軍大軍圍困在鄴城外附近。

曹寶等少數將領逃走。

絕大多數的夏軍最終投降。

騎兵投降後,存孝派人開始拉網搜捕被大水沖潰的步兵。

面對奔馳來去的秦軍輕騎,夏軍步兵毫無鬥志,紛紛放下了手中的兵器,舉手投降。

八月初三,曹寶曹湛兩兄弟在清河郡被竇紅線率女兵圍堵,對於繼母的兄弟,竇紅線卻毫不客氣。

她親自提著馬槊追殺曹寶。

曹寶兄弟身邊不過數十騎,又如何是竇紅線和她那一千女兵的對手,最終兄弟倆被亂箭射殺,竇紅線親自砍下了兩人的首級。

而董康買、高雅幾員夏軍,也沒有最終逃脫。

整個河北都拉起了大網,到處搜捕通緝,這些夏將逃離戰場後,都紛紛落網被捕。

而夏皇竇建德則在鄴城外投降,面對秦軍輕騎,他沒有絲毫反抗,很平靜的告訴了他們自己的身份,並投降。

八月初五。

存孝的捷報送至洛陽。

鄴城大捷,生擒竇建德,斬殺曹寶董康買等,河北平定!

值班的宰相房玄齡接到這份捷報,迫不急待的就往宮中去,皇帝還沒睡醒,結果就被內侍叫醒了。

等皇帝來到延英殿見到房玄齡,這位宰相激動的獻上捷報。

“陛下,北方一統!”

羅成接過捷報,迅速掃過一遍。

然後,皇帝把身子後靠,半躺在椅中。

良久。

皇帝才終于長長的籲了口氣。

“雖然早就料到了這一天,可這一天真的來臨時,朕還是有些激動。”

“恭喜陛下,一統北方!”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