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SH長江隧橋
小車出了五角場沿著中環線一直往前,過了五洲大道,又走了一小段繞城高速,遠遠的就看到了“上海長江隧橋”六個紅色的大字。
於老師想了想,對開車的杜建峰說道,小杜,我們就先不上長興島,直接開到對岸的崇明,一起看看隧橋到底是什麼樣子,好伐?
坐在副駕上的任學明笑道,當然可以的,於老師。其實我們也是第一次過隧橋,那就一路開過去看看,是不是真像報導上說的那樣雄偉和氣派。
這年的十月三十一日,上海隧橋經過四年多的緊張和高難度施工,終於全線開通。該工程是國家高速公路網g40的過長江通道之一,是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長江口一項特大型交通基礎設施項目。
隧橋起於浦東新區的五號溝,以隧道形式穿越長江口南港水域達到長興島,然後以橋樑形式跨越長江口北港水域到達崇明的陳家鎮,全長近二十六公里。
王一元他們這次過來長興島,還是緣於之前國慶節期間,任學明首先提議的交大研修班同學聚會的事宜。自從“十一”之後,他就一直在牽頭和準備這次的聚會。
不過稍有遺憾的是,因為同學們平日裡各有事情,大家也都很忙碌,整個一班的全部同學要全部聚到一塊,也是相當不容易,多虧了於老師的鼎力相助。
幾經周折,好不容易才把這次聚會的時間安排在了這次的元旦假期。不過即使是這樣,雖然是一再更改時間,能過來聚會的同學還是沒有全部到齊,最終只來了十二人。
過收費站,小車駛入隧道。長江隧道長達將近九公里,為上海各江底隧道長度之最。進入隧道內部,只見半園形的盾構內,地面平整潔淨。
因為三天的假期,所以隧道內車輛很多。不過隧道工程按高速公路標準,雙向六車道的設計,設計荷載公路i級,設計車速八十公里每小時。所以總體上道路還算是比較寬敞,通行條件非常的好,車行也比較有序。
王一元特別注意到,在隧道的部分牆面上,還設置了彩色色塊。
於老師看到了王一元的疑惑,笑道,這是為了能為駕駛員消除疲勞感,而特別設計的。
王一元恍然大悟,說,我想起來了。杭州灣上跨海大橋的護欄,好像也用到了類似的設計。
一邊往前開,杜建峰一邊不禁感嘆,現在我們行駛的路面,就在長江水面40米以下的深處。江面上波浪洶湧,江底下車輪滾滾,這是一幅何等壯觀的場面呀!
於老師也是很有感觸,說道,在長江口的地底下挖隧道確實是個前所未見的奇蹟。要知道咱們上海是一個濱海城市,土質非常鬆軟,在這裡挖隧道好比豆腐裡打洞,非常容易發生坍塌和滲漏等工程事故,其工程的難度可想而知的。
任學明接過話題,笑道,甚至還有外國人風趣的打比喻,說是在這裡的長江底下,挖掘九公里長的隧道,就好比在宇宙中找支點反轉地球,難度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王一元說,不過到最後,還是我們上海人做到了的。
於老師說道,是的啊,阿拉上海了不起的。“南隧”全長接近九公里,其中穿越水域部分七公里半。建造隧道,就要用盾構機來挖土掘進。然而這七公里半漫長的黑暗世界,能否一次成功,以當時的條件來說,真的很難想像。
他說,最終,兩台盾構一次性連續掘進接近八公里,施工中軸線偏差在正負七十五毫米標準以內,這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創造了世界紀錄。
任學明附和說道,上海長江隧道隧道盾構直徑也要大過上海已建和在建的任何一條盾構法隧道,並超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盾構法隧道,荷蘭的glenehar隧道,達到十五米,同樣也是問鼎世界之最。
他說,長江隧道下層還預留了軌道交通建設線路。為方便疏散逃生,公路層和地鐵層之間特設縱向逃生通道,同時上下行兩條隧道之間還設置了八條疏散逃生通道。這就是很先進,很獨特的設計思路了。
小車一邊朝前行進,三人對隧橋的建設都是讚不絕口。
於老師說,在上海市區和崇明島之間建設越江通道,需要跨越十五公里寬的長江。當時提出的工程方案有十多個,歸納起來大致分為三種:一種是全橋方案,建議一橋飛跨;一種是全隧方案,建議一隧穿越。
他說,還有一種就是南隧北橋方案,即以隧道形式穿越長江口南港水域,以橋樑形式跨越長江口北港水域。
任學明插話說,就是我們現在的長江隧橋?
於老師點點頭,說,之所以最終採取“南隧北橋”方案,是由長江入海口水道形態和功能決定的。南港是優良的深水港,是大噸位集裝箱船舶進出上海港的必經通道。
他說道,如果在這裡建造大橋,無論是在建設期,還是之後漫長的使用期,都會影響上海長江主航道的通行。挖隧道雖然難度大,但它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影響航運,對黃金水道一點都沒有妨礙。
駛出長江隧道便進入了長興島,繼續開過兩公里的大橋連接段後,就進入了上海長江大橋。
上海長江大橋長度近十公里,是一座世界級的公軌合建長大橋樑工程。由於地處萬里長江入海口的特殊位置,又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
大橋全線還有一個反向“s”形彎,這種橋樑的線型佈置,考慮了對水流的影響,造型優美,又滿足環保要求,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從車裡望出去,只見在一望無際的長江口,上面是白雲飄浮的藍天,下面是滾滾不息的江水。高兩百多米的“人”字主塔坐落,流暢的橋面從主塔腰際穿過,被將近兩百根宛如琴弦般的斜拉索穩穩拉住,“天人合一”,簡潔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