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水滸逐鹿傳 作者︰任鳥飛 (已完結)

 
q781009 2019-7-6 16:36:3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05 75215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2 20:11
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萬別逼我(求訂閱!)

    …

    王慶的寢殿外,李助不停的徘徊。

    等了許久,也不見王慶出來,李助只得催促內侍再去通稟一次。

    內侍進去不久,就復又出來,道:“大王教軍師候著,即刻便出殿。”

    李助又等候了一個多時辰,內裡仍不見動靜。

    李助只好密問一個相好的近侍緣由?

    那近侍道:“大王與段娘娘正在打得熱鬧哩!”

    李助問道:“為何大王與娘娘鬧?”

    近侍附在李助的耳邊說道:“大王因段娘娘嘴臉那個,久不到段娘娘宮中了,段娘娘因此發了火。”

    李助聽罷,只能繼續等待。

    他們楚國雖然是王慶為王,但段家勢力龐大,佔了不下三成,因此,段家的核心之人段三娘要是耍起性子來,誰都沒辦法,包括他李助。

    又等了一個時辰,有內侍出來說道:“大王有旨,問軍師還在此麼?”

    李助道:“在此鵠候!”

    內侍傳奏進去。

    少頃,只見若干內侍宮娥簇擁著腳步虛浮的王慶出來,然後到前殿升坐。

    見了王慶此時的慘樣,李助心道:“真是苦了大王!”,然後奏道:“大王,大事不好,西京被宋軍攻克了!”

    王慶驚道:“甚麼,西京破了?”,隨即連忙追問:“怎麼破的?”

    李助道:“宋江一夥,受了招安之後,每戰在前,這次攻打咱們楚國,他們亦做先鋒,宋江那廝以有心算無心,先派人混入西京之中,然後裡應外合打了奚勝一個措手不及,攻破了西京。”

    王慶聽罷,道:“奚勝可惡,辜負本王的信任!李衍可惡,養此惡犬!”

    李助道:“奚勝已經戰死,如今二龍山一夥和童貫大軍分別從北、東兩個方向向宛州攻來,沿路州縣難擋其勢,有的甚至直接直接投降反戈,宋軍不日就要兵臨宛州城下,劉敏派人八百里求援。”

    王慶本就慘白的臉,在聽完李助之言後,變得更加慘白,道:“怎會恁地快?”

    李助道:“此片地區,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主要州城若是破了,自然難以抵擋。”

    王慶一想也是,道:“如今該如何是好?”

    李助道:“派得力之人馳援劉敏,宛州絕不能丟,宛州若丟,宋軍就可以分兵而進,恁地時,就難守了。”

    王慶道:“那派杜壆領將佐十二員、兵馬三萬,去援宛州,告訴杜壆,最少與本王守住三個月!”

    李助心中一動,道:“三個月?”

    王慶含糊道:“軍師照本王此言吩咐杜壆即可。”,然後避開這一話題,又道:“派人向方臘求援了麼?”

    李助道:“已經派了。”

    王慶道:“那本王就拭目以待方臘到底派不派援兵來救本王。”

    李助道:“咱們楚國與他南國唇亡齒寒,他焉能不來救援?”

    王慶道:“軍師對方臘的瞭解太少了,他的心不在北邊,而是一心打下東南全境建國稱帝……他以為有長江天險,就可以高枕無憂當他的南帝了。”

    “這長江也並非是難以踰越的天險啊。”李助道。

    王慶悠悠地說道:“本王那位好大哥有可能會認為,有本王幫他拖住宋軍的腳步,他就可以從容的吞下東南的大片疆土。”

    李助皺眉道:“方聖公不會恁地短視吧?”

    “哼!”

    王慶哼然道:“若非恁地,他怎會只留方七佛一支偏師在北面獨擋要沖,而將大軍全部置於南面攻城掠地?”

    李助道:“宛州、山南、荊南全都處於無遮無擋的平原之上,難以守衛,倘若被宋軍打下宛州、山南、荊南三郡,咱們楚國可就唯有龍門山一地能守了,所以,宛州、山南、荊南不能丟,而靠咱們自己,顯然是守不住這三地,所以,如果不能得到南國之助,咱們楚國怕是危矣。”

    王慶長長一嘆,他又何嘗不在這些?

    王慶道:“本王曾跟方臘說過,如果宋軍來打本王,本王又看不見他的大軍,本王扭頭就去投宋軍,然後幫宋軍打他。”

    李助道:“大王萬萬不可走此路,咱們楚國大半軍民都是因為對宋國失望透頂才跟隨大王建立楚國的,有些甚至恨宋國入骨,這其中不乏大王的肱骨之臣,像杜壆、劉敏、我侄李懹,他們不可能跟隨大王你投宋。”

    害怕王慶真投宋,李助又道:“大王萬萬不可露出此意,否則也許會引起政亂。”

    王慶心中一凜,不過表面卻如無其事道:“本王也就是嚇唬嚇唬方臘,否則他怎肯出兵救援本王?”

    李助有些將信將疑!

    李助對王慶的性格非常瞭解,知道王慶有為人慷慨、不拘小節、禮賢下士、有分寸、能隱忍等優點,不過王慶的性格之中也有隨波逐流、得過且過等胸無大志的一面。

    因此,李助真怕聰明的王慶,分析清楚了現在的形勢之後,走上投宋之路!

    是的。

    李助其實也分析出來了,堅決抵抗,他們楚國的勝算並不大,尤其是在方臘不出手救援的情況下,而投宋的的確確是一條可行之路。

    可也正像李助跟王慶所說的那樣,他們楚王有大半的人對宋國失望透頂,不想投宋,而這其中其實也包括李助。

    另外,這楚國的王雖然是王慶,可這楚國之所以能建立,有很大程度是因為有李助不留餘地的謀劃、奔走,可以說,楚國傾注了李助的全部心血。

    試問,李助怎麼可能願意王慶投降讓他失望透頂的宋國毀了他數年的心血?

    李助不動聲色的問道:“那大王準備怎麼應對宋軍?”

    王慶笑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李助不滿意,道:“咱們楚國只有二十萬大軍,又缺乏訓練,如何能擋得住如狼似虎的宋軍?”

    王慶道:“擴軍,再尋找盟友聯合。”

    李助問:“大王意與誰人為盟?方聖公麼?”

    王慶道:“方臘此人,言而無信,本王又怎麼會信他?本王準備與李衍聯盟。”

    李助笑了,道:“大王英明,不論是實力,還是為人,大都督皆是上上之選,只要大都督肯與大王結盟,咱們楚國必能化險為夷!”

    王慶看了李助那自內而外的笑容一會,笑道:“煩請軍師為本王約一下李衍,本王親自跟李衍談聯盟一事。”

    李助道:“義不容辭。”

    王慶收起笑容,又道:“軍師再替本王給方臘捎一句話千萬別逼我。”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2 20:12
第三百八十七章 天命在我(求訂閱!)

    清溪縣,方臘的行宮當中。 小 說    .

    看完王慶寫給他的“千萬別逼我”,方臘面帶微笑將信扔進聖火中燒成了灰燼。

    沒用其他人詢問,方臘就笑道:“王慶威脅本教別逼他,哈哈哈……當本教是嚇大麼?”

    包康是名臣包拯的第五世孫,從小就懷異志,對宋朝的政治**,貪官橫行,捐稅繁重,極為憤慨。

    包康青年時期遠遊講學,結交朋友頗廣,方臘就是他的摯友之一。

    方臘起事了之後,親任起義軍大元帥,包康則任軍師和副元帥。

    因此,明面上,包康是方臘的頭號謀士。

    所以,包康最先開口,道:“咱們如果不出兵幫楚王,他應該是無路可走了,最終走極端降宋也不是一點可能都沒有。”

    方臘斷言道:“王慶不可能降宋!他當慣了逍遙自在的王爺,又怎麼會再去當狗?他曾與本教說過,大不了,他就帶兵佔領江東,那裡雖小,但也可以為王,有江東為他的後路,他又怎麼會去降宋?再者說,就是他肯降,他手下的文武百官能答應麼?以咱們為例,就是本教肯降那教人失望透頂的宋國,你們能答應麼?”

    方臘說得很有道理假如方臘敢降宋,那他們這些恨透了宋王朝的人,十有**會聯合起來換一個教主,這也是趙佶九次向方臘發出招安,方臘都不鳥趙佶的原因。以此來想王慶,王慶的確不會降宋。

    陳箍桶道:“咱們可以北上佔徽州、睦州,然後直取東京汴梁圍魏救趙,如果能順利打下東京最好,就算打不下,也可以再撤回來,恁地,既能解了楚國之圍保存一個盟友,也能讓宋國不敢小覷咱們。”

    方臘道:“如果引火燒身,又當如何?”

    陳箍桶道:“楚國的屬地都快包圍神京了,直接威脅到昏君的統治,宋國實在沒有理由棄近在咫尺的楚國不打而打路遠又山高水險的咱們。”

    方臘道:“王慶已經失了西京,如果再放棄宛州及所屬州縣,就徹底撤出了河南,咱們也就比他遠不了多少,恁地時,宋軍先打誰,怕是就難說了吧?”

    陳箍桶清楚,方臘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因為方臘想往南打不想北上浪費兵力,可他卻無力反駁,因為方臘所說的也並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

    陳箍桶只能提醒方臘道:“楚國若亡,咱們就要孤軍奮鬥,宋國立國百年,還不是咱們可以挑戰的。”

    方臘道:“本教又不想挑戰宋國,他北我南,完全可以和平共處。”

    陳箍桶道:“南方是宋國的經濟命脈,宋國只要有一戰之力,就必然會攻打咱們。”

    方臘道:“宋國若是肯與咱們和平相處還則罷了,若是不肯與咱們和平相處,咱們就聯合西夏、遼國、金國,對了,還有李衍,五家瓜分了宋國,宋國先平晉,又與楚大戰,本教不信它能抗住五家聯合攻打。”

    陳箍桶沒法反駁,只能以沉默應對。

    方臘又道:“咱們現在當務之急是,趁宋國顧及不上咱們,趕緊搶佔東南之地。”

    婁敏中道:“咱們先奪取沒有重兵把守的金陵,扼守長江,順便裝出援救楚國,穩住楚王,免得楚王狗急跳牆,然後再奪取東南州……”

    不等婁敏中說完,方臘就打斷婁敏中道:“金陵自然是要取的,不過不急於一時,金陵是咱們口中的肉,跑不了,待宋軍來攻打咱們江南,順便佔了即可,宋國如今已經失了東南的民心,不趁此機會擴張,待到何時?咱們所佔的州縣越多,咱們的戰爭潛力就越大,戰略迴旋空間也就越大……”

    因為趙佶君臣在東南橫徵暴斂大興花石綱,宋國的確已經失去了東南的民心,以至於方臘打到哪都有義軍起義相應,很多地區都不攻自破,而且方臘的義軍還越打越大,另外,各地都主動聯繫方臘,跟方臘說,只要方臘的義軍一到,他們就起義響應方臘,可以說,方臘這邊的形勢是一片大好,這也就難怪方臘沉迷其中了。

    見無法說服方臘,而且方臘的主張又全都有理有據,包康、陳箍桶、婁敏中等人,也只能放棄他們自己的主張。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方臘才是他們這些人的領袖,而且方臘又這麼堅持。

    包康、陳箍桶、婁敏中等人退出去了之後,方臘看向他的叔父宰相方肥和他的師父軍師汪公老佛此二人才是方臘最信任的人,前者是輔助他掌管所有國事之人,後者才是他真正的第一謀士。

    方臘一改之前的堅決,道:“叔父、師父,我這麼做,到底是對,還是錯?”

    汪公老佛道:“你與包康、陳箍桶、婁敏中之爭,並非對錯之爭,而是天命之爭,如果天命在你,你的選擇就沒有錯,如果天命不在你,你怎麼選擇,都是錯。”

    方臘道:“我是應運而生,曾在水中看到過我自己頭戴平天冠身穿袞龍袍,有天子福分,《推背圖》就是佐證,天命自然在我。”

    汪公老佛道:“恁地,你所做之事,自有天助,又何需有心結?”

    方臘聽罷,豁然開朗,然後沖汪公老佛一拜,道:“謝師父為我解惑。”

    方肥道:“向南打也好,向北打也好,都是我所不希望看到的,咱們教,不缺武將,謀士也勉強夠用,唯缺治理之才,咱們佔領的州縣越多,治理之才缺的就越多,長此以往下去,必生大亂,十七,再打下州縣,官吏不要再全殺了,在他們之中挑些口碑風評不錯的,讓他們戴罪立功暫時協助我等治理州縣,免得釀成大禍。”

    方臘道:“留下那些貪官污吏,除了讓民眾對我教失望,又能有甚麼用?叔公又不是不知道,我教之所以到哪都從者如雲,皆是因為我教幫那些受苦受難的民眾懲治貪官污吏。”

    方肥道:“上個月僅杭州一地就發生了三百多起治安事件,民眾苦不堪言,怨聲載道,不能再放任不管了。”

    方臘道:“這是難以避免的陣痛,等我將東南全境打下登基為帝,就會開科舉選拔人才,目前且教各地駐軍兼管一下吧。”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2 20:13
第三百八十八章 為虎作倀(求訂閱!)

    …

    最近這段時間,趙佶的心情很不錯田虎被剿滅了,王慶包圍東京汴梁的勢力也被打掉了,趙佶就是再不關心朝事,面對這樣的大好形勢,也難免高興!

    藉著這樣的大好心情,趙佶一口氣完成了好幾幅可以傳世的佳作!

    也就在這時,以賣馬名義再次使金締結聯金攻遼盟約的趙良嗣回來了。

    朝堂之上。

    趙佶問:“金主可答應了將遼西京、平州、營州都包括進去?”

    由於聯金之策表面上仍是機密,與金國商量結盟的過程,宋國並沒有使用國書,而是趙佶通過寫親筆信的方式與完顏阿骨打交往。

    趙佶寫的親筆信裡說:“據燕京並所管州城,原是漢地,若許復舊,將自來與契丹銀絹轉交,可往計議,雖無國信,諒不妄言。”趙佶的意思是,燕京及其屬地,原來是漢人的地盤,你們要是把它們還給我們宋國,我們主不將給遼國的歲幣給你們,決不食言。

    其實,趙佶打算收回的是燕雲十六州。

    不過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給完顏阿骨打寫信那天趙佶不在狀態,竟然在信中只提了燕京所管州縣,沒提遼西京一帶的事,自縛手腳。

    後來,趙良嗣發現問題,忙命人送回來消息,趙佶君臣才知道御筆作繭自縛,然後趕緊再派馬政報聘,並在國書中把燕雲十六州一一註明。

    儘管趙良嗣在談判中儘量擴大燕京的轄區,要求將遼西京和平州、營州都包括進去,即恢復長城以南一切漢地,卻被金人以不屬燕京管轄為由斷然駁回。

    一開始完顏阿骨打認為遼西京平欒一帶不要緊,便和燕地一齊許與給了宋朝。

    後來受到完顏阿骨打手下一眾文臣武將的極力反對,有些人甚至表示,宋方如果要求過高,這盟約不結也罷。

    其實,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金國人越來越明白燕雲之地的重要性,金國內部對於是否將燕雲十六州還給宋國,也有分歧。

    有些金人認為,北地之所以強,在於擁有北地漢人之勞賦,如果還給宋朝,豈不是削弱己方,並且還燕雲之地以後金人就只能退守關內,戰略上變為劣勢。

    況且宋國有什麼資本跟他們大金國談論聯盟之事,宋國想要用幣帛換取燕地,難道這些財貨在他們大金國滅了遼國之後,不能從宋國那裡自取嗎?

    雙方對此問題爭論不休,文書往來,議論不絕。

    可以說,此前一直都沒有定論,所以,趙佶直接問此事。

    趙良嗣答道:“金主高瞻遠矚,力排眾議,欲與咱們大宋交好,答應了還燕地之事,還答應,待戰事結束之後,根據戰事結果,再議西京歸化奉聖等州交割。”也就是說,看雙方的戰果,再商量這塊地方的歸屬。

    實話實說,在這種情況下,趙良嗣還能談到這種程度,已屬不易,以至於趙佶也很滿意。

    趙佶笑道:“愛卿此事辦得不錯,加官光祿大夫……朕聽說,金主已經打下了遼上京?遼主逃往遼西京?”

    趙良嗣道:“五月,金軍進抵上京城下,派遣使者招降。遼上京留守撻不野自恃上京城池堅固,屯積豐厚,企圖據城固守。金主親臨城下督戰,大將阇母率軍首先登城。臣親眼所見,不到半天功夫,外城即被金軍攻破,撻不野知城難保,遂率軍出降,遼主在開戰之前就逃去了遼西京。”

    一眾君臣聽罷,皆大驚!

    因為率兵保護東京汴梁,老將种師道此時也在大慶殿之中

    震驚於金兵戰力的同時,种師道出列,道:“今日之事,有如盜入人家,既不能救,又從而分其寶也,毋乃不可乎?”种師道的意思是,這件事情就如同有強盜闖進了鄰居家,我們本應該救助鄰居,現在不救也就算了,還要和強盜一同分鄰居家的財寶,這事兒咱們不能干,咱們應該念及宋遼百年和好,與遼一起抗金才對。

    托李衍之福,李光也提前回到了朝中。

    他也出列,道:“北虜足為夷狄,然已久沾聖化,頗知禮義,百餘年間,謹守盟誓,不敢妄動者,知信義之不可渝也。”李光的意思是,遼國雖然是夷狄,但是一百多年來,已經逐漸漢化了,很懂禮義,所以才百餘年間謹守盟誓,一直沒跟宋國打過仗。

    實際上,宋國與遼國之所以能維持百年和好,主要是因為宋國和遼國的力量趨於平衡遼國的軍事力量強,而宋國的經濟文化比較發達,打起來,誰都贏不了誰。

    另外,先前遼國與宋國打仗,主要是為了搶點錢,雙方議和了之後,宋國每年給遼國歲幣,不打就有白花花的銀子、亮閃閃的綢緞,遼國當然不想打仗了。

    再加上,遼國對於漢民族的文明是非常讚賞的,遼國的統治者說:“吾修文物,彬彬不異於中華”,並且遼國的皇帝鑄造佛像時,還命人在佛像後面刻上“願世世代代生中國”的字樣,也就是說,遼國雖然起源於草原,但現在其實已經徹底漢化了,就是說遼國人是漢人也不為過。

    所以一百多年間,兩國邊境上“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識干戈”兩國邊境上人口增加,牛羊漫山遍野,連白頭髮的人都沒見過打仗。

    李光又道:“今女直剛悍善戰,茹毛飲血,殆非人類。北虜以夷狄相攻,尚不能勝。倘與之鄰,又將何求以御之乎?”李光的意思是,女真人尚未開化,茹毛飲血,且又驍勇善戰,同是少數民族的遼國都打不贏他們,如果遼國被滅,宋國就與金國直接相鄰,我們的戰鬥力連遼國都比不上,又拿什麼來抵禦他們?

    可以說,李光的這番言論是很有見地的宋遼金三國如今的局面,與當初的魏蜀吳三國鼎力很相像,兩個弱國聯合對抗強的,才能生存,作為弱國,如果與強國聯合對抗其他弱國,無異於為虎作倀,甚至是自尋死路。

    不過,這麼淺顯的道理,趙佶卻是琢磨不透,也可能是趙佶的心根本就沒放在這些小事上聽不進去李光之言。

    總而言之,趙佶並沒有因為种師道、李光之言而放棄聯金滅遼,相反,聽趙良嗣說完顏阿骨打很輕易的就打下了遼上京,並開始吞併遼中京和遼東京,趙佶很是羨慕,甚至是嫉妒。

    好在

    力主收復燕雲的實力人物童貫因鎮壓王慶、方臘無法脫身,無人敢作主!

    再加上种師道、李光等人極力反對!

    所以,此事暫時先放下了……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2 20:14
第三百八十九章 四弟你想不想要為兄的兵馬(求訂閱!)

    第三百八十九章四弟你想不想要為兄的兵馬

    …

    王慶乘坐一艘精美的大海船,由二十幾隻大船護衛著,順長江而下。

    一直到行駛到長江的盡頭,這支船隊出了長江口到達海上。

    行駛到崇明島附近,王慶等人突然看見海上停著不下千艘大海船,他所乘坐的大海船也就跟其中最小的一艘差不多大。

    在這些大海船的正中間有一艘巨船,高大如樓,體勢巍然,讓王慶不禁心生敬畏!

    不用別人說,王慶也知道,天底下能有如此強大水軍的只有一個人李衍。

    沒等王慶他們這邊有所行動,李衍那邊就駛來了足有上百艘大海船。

    只一會的功夫,這百餘艘大海船就將王慶他們這支小船隊團團包圍上。

    王慶向這些大海船看去,只見,這百餘艘大海船的兩側全都有幾十個黑漆漆的鐵桶。

    雖然這些鐵桶比李衍賣給他的飛雷炮長出許多,但王慶也能猜到它們是飛雷炮。

    王慶心道:“這些船應該不只是運運貨,指定還有很強的戰鬥力。”

    完成合圍後,一艘十餘丈長的大海船靠向王慶乘坐的大……小海船。

    船還沒挨上,一人就道:“船上的可是楚王?”

    李助替王慶答道:“是,不知將軍是何人?”

    那人道:“小將是日不落艦隊前軍統制童威,奉大都督命令來接楚王。”

    李助道:“有勞童將軍了。”

    童威道:“職之所在,不敢言辛苦……小將這就派人過去查看你們的船隻,沒有問題,立即就帶你們去見大都督。”李衍的安危關係到水泊梁山這個前途無量的勢力的發展,誰敢馬虎?

    王慶、李助等人並沒有阻攔童威檢查,在這麼龐大的船隊面前,他們實在是沒有阻攔的勇氣。

    很快,童威的人就檢查完畢,然後將王慶和李助請到“梁山泊”號上。

    蹬上“梁山泊”號,王慶和李肋對於“梁山泊”號的大,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不一會,王慶和李助就被前來迎接的許貫忠、石秀、李俊和樂和帶到了船艙中。

    一進來,王慶和李助就被船艙中的豪華震驚到了如果不是知道他們此刻在船上,他們一定會以為他們現在在皇宮中的某個大殿內。

    在許貫忠、石秀、李俊和樂和的引領下,王慶和李助來到了一間寢宮樣式的房間中。

    就見,李衍正在跟三個美女打麻將,李衍左右還有四個美女端茶遞水伺候。

    見到這一幕,王慶的桃花眼一眯,道:“還是四弟你懂享受。”

    李衍笑道:“都是下面的人弄的。”

    這真不是李衍受的意。

    李衍只是說了一句想將“梁山泊”號當成自己的專屬海船大船安全,也少遭罪,以前是沒有條件,李衍才冒險乘坐普通的大海船來回奔行於海上,如今有條件了,李衍自然不能虧待自己。

    上有所好,下必投之。

    聽說李衍有意將“梁山泊”號當成自己御用的海船,孟康和葉春帶著手下上萬造船師給李衍設計建造了“梁山泊”號,智力將“梁山泊”號打造成最堅固、最快、最豪華的船。

    結果,“梁山泊”號下水後,連李衍都震驚到了。

    拍了拍扈三娘的屁股,示意扈三娘替自己玩,然後李衍起身迎向王慶和李助,再然後親自為王慶和李助引路。

    一行十幾個人,眼見就要進入議事堂,走在最前面的王慶,突然不著痕跡的給身邊的李衍遞來了一個眼神。

    李衍稍稍反應了一下,就道:“三哥,我有點事,想單獨跟你說。”

    王慶笑道:“哦?想跟為兄單獨聊?為兄能說不嘛,這可是在四弟你的船上。”

    言畢,王慶扭頭沖李助道:“軍師,那你就先在這裡等本王一會。”

    李俊道:“李道長,我們帶你參觀一下此船吧,此船絕對是古往今天的第一船。”

    李助雖然心有疑慮,但也不好表現出來,笑道:“那貧道就恭敬不如從命了。”,然後就跟著許貫忠、石秀、李俊和樂和等人去參觀“梁山泊”號去了。

    李衍和王慶進入議事堂分賓主落座了之後,李衍開門見山的問道:“不知三哥有甚麼事想單獨跟小弟談的?”

    王慶語出驚人道:“四弟你想不想要為兄的兵馬?”

    李衍一怔!

    思前想後,也沒想明白王慶這是何意,李衍直接問道:“三哥你這是何意?”

    王慶道:“回答為兄,你想不想要為兄的兵馬?”

    李衍盯著王慶的眼睛看了一會,道:“我要是說不想要,那是侮辱三哥你的智商……我想要。”

    王慶笑了,道:“還是四弟你實誠。”

    李衍沒說話,他還沒搞明白王慶是何意。

    王慶又道:“既然你想要為兄的兵馬,那咱們兄弟就有得談。”

    李衍依舊沒說話。

    王慶繼續道:“為兄準備將為兄的兵馬送給你。”

    李衍問:“全部?”

    王慶道:“當然不是,願意跟為兄走的,為兄得帶走,為兄也不能一點資本都沒有。”

    王慶越說,李衍越糊塗,所以忍不住道:“還請三哥言明。”

    王慶道:“為兄準備接受朝廷招安,為兄手下有不少人肯定不願接受招安,為兄準備將這部分人全都送給你。”

    李衍既驚喜,又百思不得其解,同時又不免生出將王慶的兵馬全都吞下的貪婪,總之,聽了王慶此言,李衍的心情極為複雜!

    過了好一會,李衍才問:“為甚麼要走這一步?”

    王慶道:“這不是明擺著嘛,為兄已經沒有其它路可走了。”

    李衍道:“樂浪、真番、濟州三郡雖小,但也足以容納下你我兄弟二人,況且咱們還可以奪泰封和高麗之地。”

    王慶看著李衍,笑道:“人太貪了,也不好。”

    李衍道:“實是不想三哥你數年的努力化為烏有。”

    王慶也不去計較李衍此言是真是假,而是略帶回憶的說道:“你知道為兄最開心的一段時光是甚麼時候麼?”

    李衍搖搖頭。

    王慶道:“是為兄在東京的時候……我那時賭的是錢兒,宿的是娼兒,喝的是酒兒,好不瀟灑,好不快過!”

    陶醉了一會之後,王慶一臉惋惜和無奈的說道:“可惜後來為兄得罪了童貫、楊戩、蔡京父子,被刺配到遠惡軍州,再後來又經歷了許多為兄始料未及的事,只能遠離了東京那個繁華之地!”

    李衍道:“這就是三哥你準備接受招安的全部理由?”

    王慶道:“當然不全是,為兄說過了,為兄是因為走投無路,才走這條路的,還有……”

    ……

    閱讀網址:m.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2 20:14
第三百九十章 卻之不恭(求訂閱!)

    …

    “還有甚麼?”李衍問。

    王慶悠悠地說道:“田虎死前說了甚麼,你知道吧?”

    李衍道:“我當時在河北。”

    王慶道:“田虎怪我和方臘沒去救他。”

    李衍沒說話。

    王慶又道:“若是將責任全都推給方臘,顯得我王慶太沒有擔當,所以我不推脫此事……不過,我說一句實話,我真沒想過田虎會死,更沒想過他會這麼恨我,還要在十八層地獄等我……你說,他怎麼會這麼蠢?又不是沒有活路走,幹甚麼選擇死?”

    李衍依舊沒有說話,田虎都有他自己的選擇,李衍不準備對此發表評論。

    沉默了一會,王慶又道:“當初,我們三個舉過誓,不相互救援,必千刀萬剮而死……我不想應那個誓言。”

    李衍不解道:“這跟你接受招安有甚麼關係?”

    王慶道:“當然有關係,我如果負偶頑抗,最後被朝廷捉了,指定得應那個誓言,我若是接受招安,怎麼都不可能受這寸磔之刑,還能富貴一生。”

    李衍道:“三哥,你是聰明人,怎麼會不明白,朝廷不會真心招安你?”

    王慶道:“就沖四弟你這句話,為兄選你就沒選錯。”

    不等李衍問緣由,王慶就解釋道:“我父親是東京城中的大富戶,專一打點衙門,可以說,我從小就接觸朝廷,對朝中那些相公的嘴臉,怎麼能不清楚?”,頓了頓,王慶接著道:“所以,我得給我自己找個靠山,讓朝廷不敢對我太過分,而你就是我選中的靠山。”

    李衍有些明白了,可還是道:“我?”

    王慶道:“你手握大軍,威震一方,有你做我的靠山,加上我又不做太過格的事,朝廷怎會動我?”

    李衍道:“你就不怕有朝一日我反了,連累於你?”

    王慶笑道:“四弟你夠坦率,好好好,為兄越來越信你了……你若是反了,那更好。憑我對你的瞭解,你反那日,必是已經準備的極為充分了,很可能一舉就奪了趙宋的天下。退一步說,就算你不能奪了趙宋的天下,也能將它打個稀里嘩啦。不論是哪種情況,對我而言,都是好消息。前者,就憑我給你上百文武、一二十萬大軍,你怎麼也得賞我一個逍遙王爺當吧?後者,朝廷定要仰仗我跟你之間的關係。”

    這回李衍全都明白了。

    不過,李衍想了想,又道:“那你我合併為一處,豈不是更好?”

    王慶道:“四弟啊,你這個人吶,哪裡都挺好,就是有些太貪心了,李助是一個很不錯的軍師,杜壆、劉敏、李懹都是很不錯的統帥,酆泰、馬勥、馬勁、滕戡、滕戣都是少見的猛將,他們這些人全都對朝廷失望透頂,都能跟你走,而跟我走的,無非是我那些親朋故友,這些人大多都沒甚麼太大的志向,能力也都很一般,給你了,用處也不大……再者,休怪三哥說話太直接,你的實力雖強,但趙宋畢竟立國一百多年,根基深厚,你能不能取它而代之,還未可知,而我兩頭都下注,雖然不能贏一個大的,卻可以保證不輸……該經歷的,我也都經歷過了,皇帝之位雖好,但卻不是誰都能坐的,鬥雞走馬過一世,天地興亡兩不知,也挺好。”

    李衍突然發現,王慶也許才是最聰明的人他這麼一受招安,只要不出太大的意外,他的的確確可以富貴一生、逍遙一生,做一個無賴公子哥兒,閒來跟玩玩鬥雞騎騎馬兒,就這麼快快樂樂的過一輩子,哪像自己這樣,東奔西走,難得清閒?

    這時,王慶的臉上突然又露出了怨毒之色,道:“還有一個原因,我曾跟方臘說過,如果宋軍來打我,我又看不見他的援軍,我扭頭就去投宋軍,然後幫宋軍打他,方臘一定以為我嚇唬他,我得實現對他的承諾!”

    “呃……再怎麼說,咱們都是一個頭磕在地上的兄弟……”李衍道。

    王慶冷笑道:“他可沒將咱們當成兄弟,他眼中全都是江南那些富饒的州縣……行了,此事你就不要管了,現在我跟你說一說我的條件,咱們先小人後君子。”

    王慶和方臘之間的事,李衍真沒法管,也不想管,所以,李衍沉默了少許,就道:“行,你說吧。”

    王慶道:“第一,你得派得力之人去幫我做成此事……李助他們那些人對我這個楚國,有很深的感情,也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沒有你的人幫我鎮壓,我怕,宣佈此事,會引來政變。”

    李衍很乾脆的應道:“我親自去幫你做成此事。”

    王慶道:“那最好……聽說,你從未給官家上過湊表?”

    李衍道:“受招安的時候,上過一道。”

    王慶道:“我受招安後,你上個賀表,沒有問題吧?”

    李衍道:“我保證讓所有人都知道你我之間的親密關係,另外,今後,只要不是太過分,我儘量賣你面子。”

    王慶點點頭,又道:“他日你若是君臨天下,給我一個逍遙王爺的虛銜,沒有問題吧?”

    李衍直接起誓道:“如果有一日我李衍能君臨天下,必封三哥王慶為王,如違此誓,願受寸磔之刑而死。”

    王慶很滿意,道:“就這幾個吧,再多,你就該覺得我貪心了。”

    李衍越來越喜歡聰明又分寸的王慶了。

    突然!

    王慶又想起來了一事,然後一邊打量著豪華的“梁山泊”號、一邊道:“對了,這船,你能不能送我一隻?”

    李衍毫不猶豫的答應道:“沒問題,你就是要我這只都沒問題,只不過,這是海船,你只能在海中用,無法開到內地。”

    王慶想了想,今後他十有**是要在東京汴梁居住,哪裡還有機會來海上閒逛,因此就是要了這海船也沒有甚麼用處。

    李衍不缺船,也擁遠都不可能缺船,可造這麼大船的龍骨卻不好找不算李衍從趙佶那得到的三根,截止到目前為止,一直在幫李衍找龍骨的王倫,一共才幫李衍找到了不到二十根這麼長的龍骨。

    而二十根龍骨看著是不少,但目前卻用不了這二十來根龍骨,全都是新樹,不經過幾年的秘法製作,是不可能成為真正的龍骨的。

    也就是說,目前李衍手上只有一艘“梁山泊”號和兩根這樣的龍骨。

    所以,李衍是真有點捨不得給王慶。

    當然,王慶要是堅持要,李衍就是再捨不得,也會給王慶,一艘船再怎麼都不可能跟王慶手上那些人才和軍隊相比,哪怕它是寶船。

    見王慶有些動搖,李衍道:“三哥,你看這樣行不行,我給你造一隻小一點的,能在汴河裡行駛的,豪華程度,一定勝過我這只。”

    想到,美女環繞,左擁右抱,乘坐這麼豪華的船,暢遊汴河,王慶發自內心的笑了,道:“那為兄就卻之不恭了。”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2 20:15
第三百九十一章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求訂閱!)

    …

    “還有甚麼?”李衍問。

    王慶悠悠地說道:“田虎死前說了甚麼,你知道吧?”

    李衍道:“我當時在河北。”

    王慶道:“田虎怪我和方臘沒去救他。”

    李衍沒說話。

    王慶又道:“若是將責任全都推給方臘,顯得我王慶太沒有擔當,所以我不推脫此事……不過,我說一句實話,我真沒想過田虎會死,更沒想過他會這麼恨我,還要在十八層地獄等我……你說,他怎麼會這麼蠢?又不是沒有活路走,幹甚麼選擇死?”

    李衍依舊沒有說話,田虎都有他自己的選擇,李衍不準備對此發表評論。

    沉默了一會,王慶又道:“當初,我們三個舉過誓,不相互救援,必千刀萬剮而死……我不想應那個誓言。”

    李衍不解道:“這跟你接受招安有甚麼關係?”

    王慶道:“當然有關係,我如果負偶頑抗,最後被朝廷捉了,指定得應那個誓言,我若是接受招安,怎麼都不可能受這寸磔之刑,還能富貴一生。”

    李衍道:“三哥,你是聰明人,怎麼會不明白,朝廷不會真心招安你?”

    王慶道:“就沖四弟你這句話,為兄選你就沒選錯。”

    不等李衍問緣由,王慶就解釋道:“我父親是東京城中的大富戶,專一打點衙門,可以說,我從小就接觸朝廷,對朝中那些相公的嘴臉,怎麼能不清楚?”,頓了頓,王慶接著道:“所以,我得給我自己找個靠山,讓朝廷不敢對我太過分,而你就是我選中的靠山。”

    李衍有些明白了,可還是道:“我?”

    王慶道:“你手握大軍,威震一方,有你做我的靠山,加上我又不做太過格的事,朝廷怎會動我?”

    李衍道:“你就不怕有朝一日我反了,連累於你?”

    王慶笑道:“四弟你夠坦率,好好好,為兄越來越信你了……你若是反了,那更好。憑我對你的瞭解,你反那日,必是已經準備的極為充分了,很可能一舉就奪了趙宋的天下。退一步說,就算你不能奪了趙宋的天下,也能將它打個稀里嘩啦。不論是哪種情況,對我而言,都是好消息。前者,就憑我給你上百文武、一二十萬大軍,你怎麼也得賞我一個逍遙王爺當吧?後者,朝廷定要仰仗我跟你之間的關係。”

    這回李衍全都明白了。

    不過,李衍想了想,又道:“那你我合併為一處,豈不是更好?”

    王慶道:“四弟啊,你這個人吶,哪裡都挺好,就是有些太貪心了,李助是一個很不錯的軍師,杜壆、劉敏、李懹都是很不錯的統帥,酆泰、馬勥、馬勁、滕戡、滕戣都是少見的猛將,他們這些人全都對朝廷失望透頂,都能跟你走,而跟我走的,無非是我那些親朋故友,這些人大多都沒甚麼太大的志向,能力也都很一般,給你了,用處也不大……再者,休怪三哥說話太直接,你的實力雖強,但趙宋畢竟立國一百多年,根基深厚,你能不能取它而代之,還未可知,而我兩頭都下注,雖然不能贏一個大的,卻可以保證不輸……該經歷的,我也都經歷過了,皇帝之位雖好,但卻不是誰都能坐的,鬥雞走馬過一世,天地興亡兩不知,也挺好。”

    李衍突然發現,王慶也許才是最聰明的人他這麼一受招安,只要不出太大的意外,他的的確確可以富貴一生、逍遙一生,做一個無賴公子哥兒,閒來跟玩玩鬥雞騎騎馬兒,就這麼快快樂樂的過一輩子,哪像自己這樣,東奔西走,難得清閒?

    這時,王慶的臉上突然又露出了怨毒之色,道:“還有一個原因,我曾跟方臘說過,如果宋軍來打我,我又看不見他的援軍,我扭頭就去投宋軍,然後幫宋軍打他,方臘一定以為我嚇唬他,我得實現對他的承諾!”

    “呃……再怎麼說,咱們都是一個頭磕在地上的兄弟……”李衍道。

    王慶冷笑道:“他可沒將咱們當成兄弟,他眼中全都是江南那些富饒的州縣……行了,此事你就不要管了,現在我跟你說一說我的條件,咱們先小人後君子。”

    王慶和方臘之間的事,李衍真沒法管,也不想管,所以,李衍沉默了少許,就道:“行,你說吧。”

    王慶道:“第一,你得派得力之人去幫我做成此事……李助他們那些人對我這個楚國,有很深的感情,也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沒有你的人幫我鎮壓,我怕,宣佈此事,會引來政變。”

    李衍很乾脆的應道:“我親自去幫你做成此事。”

    王慶道:“那最好……聽說,你從未給官家上過湊表?”

    李衍道:“受招安的時候,上過一道。”

    王慶道:“我受招安後,你上個賀表,沒有問題吧?”

    李衍道:“我保證讓所有人都知道你我之間的親密關係,另外,今後,只要不是太過分,我儘量賣你面子。”

    王慶點點頭,又道:“他日你若是君臨天下,給我一個逍遙王爺的虛銜,沒有問題吧?”

    李衍直接起誓道:“如果有一日我李衍能君臨天下,必封三哥王慶為王,如違此誓,願受寸磔之刑而死。”

    王慶很滿意,道:“就這幾個吧,再多,你就該覺得我貪心了。”

    李衍越來越喜歡聰明又分寸的王慶了。

    突然!

    王慶又想起來了一事,然後一邊打量著豪華的“梁山泊”號、一邊道:“對了,這船,你能不能送我一隻?”

    李衍毫不猶豫的答應道:“沒問題,你就是要我這只都沒問題,只不過,這是海船,你只能在海中用,無法開到內地。”

    王慶想了想,今後他十有八九是要在東京汴梁居住,哪裡還有機會來海上閒逛,因此就是要了這海船也沒有甚麼用處。

    李衍不缺船,也擁遠都不可能缺船,可造這麼大船的龍骨卻不好找不算李衍從趙佶那得到的三根,截止到目前為止,一直在幫李衍找龍骨的王倫,一共才幫李衍找到了不到二十根這麼長的龍骨。

    而二十根龍骨看著是不少,但目前卻用不了這二十來根龍骨,全都是新樹,不經過幾年的秘法製作,是不可能成為真正的龍骨的。

    也就是說,目前李衍手上只有一艘“梁山泊”號和兩根這樣的龍骨。

    所以,李衍是真有點捨不得給王慶。

    當然,王慶要是堅持要,李衍就是再捨不得,也會給王慶,一艘船再怎麼都不可能跟王慶手上那些人才和軍隊相比,哪怕它是寶船。

    見王慶有些動搖,李衍道:“三哥,你看這樣行不行,我給你造一隻小一點的,能在汴河裡行駛的,豪華程度,一定勝過我這只。”

    想到,美女環繞,左擁右抱,乘坐這麼豪華的船,暢遊汴河,王慶發自內心的笑了,道:“那為兄就卻之不恭了。”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2 20:16
第三百九十二章 螳臂當車(求訂閱!)

    …

    宛州城外,宋江的中軍大帳中。

    看著對面的城池,宋江不無敬畏的說道:“這劉敏和杜壆還真是厲害,竟然將咱們這三十多萬大軍擋在了宛州百餘天!”

    吳用道:“這劉敏乃是楚賊中有名的智將,杜壆又是楚賊中的第一猛將,他二人有此表現,不足為奇。”

    宋江問計道:“不知軍師可有破敵之計?”

    重金賄賂了童貫,吳用又用計破了西京之後,宋江一夥尷尬的境況終於發生了改變。

    宋江因功得了一個武功郎(從七品),二龍山的一眾頭領,包括投降宋江的原田虎手下,全都根據戰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賞。

    不過宋江的野心可不止於此,他要成為名留青史的名臣,一個小小的武功郎怎能讓他滿足?

    所以,宋江還想立功,還想陞官,很想很想很想!

    吳用搖了一會羽扇,然後搖搖頭,道:“此城地處平原之上,沒有地利上的優勢,可也沒有明顯的破綻,而劉敏又小心縝密,靠計策怕是難以破城。”

    宋江大失所望,道:“恁地,唯有讓兄弟們拚命了……咱們被困在這裡太長時間了,國家財力耗費巨大,不能再拖下去了,明日我便跟大帥請戰,誓要攻下此城!”

    吳用理解宋江立功心切的心情,他又何嘗不想立功?

    因此,吳用並沒有勸宋江惜兵。

    就在這時,霧氣瀰漫,並颳起罕見的東南大風。

    吳用見之,眉頭就是一皺,道:“此風不好。”

    宋江問:“怎麼個不好法?”

    吳用道:“咱們的軍隊太多,因此營帳扎得密集,若是敵人燒營,很可能釀成大敗。”

    宋江聽了,道:“此事不可不防。”,然後對戴宗道:“通知下去,提防今夜有人劫營……再去提醒大帥一聲。”

    吳用道:“我等位卑權微,大帥又向來獨斷乾坤,且這只是小生的一個猜測,所以此事不宜跟大帥說,免得招大帥反感。”

    宋江不聽,擺手打發戴宗去辦他吩咐的事,然後才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且提醒大帥乃是我等下屬的本分,怎能因怕惹大帥反感,就置本分於不顧?”

    吳用暗自搖了搖頭,又有些慚愧,然後道:“就算要提醒大帥,也不可派戴宗去提醒,哥哥當親往。”

    宋江覺得有理,連忙追了出去。

    可宋江腿腳不便,又耽誤了一會,加上戴宗行走如飛,以至於,宋江剛出大帳,戴宗就已經出營了。

    童貫又不允許手下的將領在營中縱馬。

    因此,宋江只能拖著瘸腿去追戴宗。

    不長時間,戴宗就來到了童貫的中軍大帳,然後跟童貫的親衛說:“我家將軍宋江宋公明讓小人來提醒大帥,今夜刮東南大風,敵人如果縱火,很可能火燒連營,大帥務必小心提防。”

    親衛將戴宗的話稟報給正要休息的童貫。

    童貫臉一沉,道:“小小的武功郎竟也敢對本帥指手畫腳,而且還是派親衛來的,哼!”

    童貫一邊繼續脫衣服、一邊道:“告訴他,就說本帥知道了。”

    童貫的親衛出來,然後對戴宗道:“大帥說,知道了。”

    沒立過多少戰功的戴宗,如今只是一個無品的下班祗應,都沒有這些親衛的品級高,哪敢多問?

    拜謝了童貫的親衛,戴宗就離開了童貫的大營。

    一出童貫的營地,戴宗迎面撞上了沖得滿頭大汗的宋江。

    宋江忙問:“可曾提醒大帥了?”

    戴宗道:“提醒了,大帥說知道了。”

    宋江遲疑了一下,帶著戴宗又來到了童貫的帳前,跟童貫的親兵道:“煩請總官再幫忙通稟一聲,就說小將宋江求見。”

    親衛道:“大帥已睡,你二人若是無十萬火急之事,最好莫要打擾大帥休息,否則有可能會惹惱了大帥。”

    劫營一事,到底只是吳用的隨口一猜。

    再者說,戴宗已經提醒過一次了。

    所以,聽了親衛此言,宋江猶豫了一下,便帶著戴宗回去了。

    三更十分。

    正在睡夢之中的宋江,突然聽見外面大亂:

    “走火了!”

    “有人劫營!”

    “快搬拒馬樁擋下他們!”

    “……”

    和衣而睡的宋江“騰”的一下子坐起,隨即穿鞋下地衝出帳外!

    宋江定睛一看,只見前營左屯已經火起,很快右屯又火起!

    風緊火急,軍帳之間離得又近,導致沒過多久就連片燒起!

    與此同時,一支不知多少軍馬的楚軍藉著大火殺入宋軍營地!

    這支楚軍領頭之人乃是一個九尺大漢,胯下一匹烏騅馬,手中一桿丈八蛇矛,所向無敵,他身後跟著密密麻麻不下五千的馬軍,而馬軍後面則是一支看不清數量的步軍,這些步軍軍士每人手執茅草一把,內藏硫黃焰硝,各帶火種,各執槍刀,一齊而上,但到營帳,順風舉火,燒得宋軍鬼哭狼嚎,軍馬齊出,奔離營中,營中軍士自相踐踏,死者不知其數!

    童貫見了,不思組織人馬抵抗,帶著親衛上馬便跑!

    主將都跑了,宋軍更是一潰千里!

    宋江見之,忙命二龍軍上去抵擋。

    宋江的兩員大將秦明和董平聽令一馬當先迎了上去,其他二龍山將領不甘示弱也都打馬衝了上去!

    來將見之,絲毫不懼,迎著二龍軍衝了過來!

    秦明和董平聯手慣了,因此有了默契,見來將勇猛難擋,秦明掄起狼牙棒去砸來將的頭,董平則舞動雙槍分扎來將的中路和戰馬!

    此乃必殺死局!

    哪成想,來將手中的丈八蛇矛閃電般的連出三槍輕而易舉的就挑開了秦明的狼牙棒和董平的雙槍!

    而這還沒完!

    來將隨即使出一個勢大難擋的橫掃,嚇得秦明和董平一左一右分奔而去!

    接下來,來將一連挑了穆春、楊烈、鄧天保、鄺金龍、沙摩海、姚順、崔豪、皇甫雄、來永兒、王飛豹、耿恭、金鼎、黃鉞、梅玉、金禎、畢勝一十六員將領,手下無一合之敵,而且其中近半被來將殺死或是掉下馬被後面上來的馬軍踩死!

    來將如此兇猛,嚇得本想堅決抵抗的二龍軍將士四散而逃,加入到潰軍之中!

    宋江螳臂當車想組織反擊,卻被見勢不好的李逵背起,加入到潰軍之中!

    遍野火光不絕,死屍重疊,宋軍大敗!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2 20:17
第三百九十三章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求訂閱!)

    …

    昨夜一戰,如果不是折可求和王煥反應及時率領折家子弟和九節度擋下了杜壆等人,後果不堪設想。

    戰後,嚇壞了的童貫,下令:全軍退後十里,重新安營紮寨。

    收攏潰兵,查數糧草輜重,昨夜一戰,宋軍死傷超過三萬,糧草輜重只剩不足三成。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大敗。

    童貫面色鐵青,在手下一眾將校之中尋找罪魁禍首。

    很快,童貫的目光就停留在了宋江的身上,心道:“若非你這跛子不尊重本帥,只派個親衛來稟報敵人劫營一事,本帥焉能吃此大敗!”

    童貫將目光從宋江身上收回來,然後道:“你們誰有破城之策?”

    眾將相互看了看,最後副帥譚稹道:“大帥,不如先休整幾日恢復一下士氣,然後再商議破城之策?”

    童貫也知道,經此大敗,不休整幾日不行,因此道:“那就先休整幾日吧。”

    宋軍一連休整了九日,眾將仍然沒有想到破城之策。

    就在心急如焚的童貫準備強攻之際,突然有人來報:“小娘子來探望大帥了。”

    童嬌秀雖然是童貫之弟童貰之女,但卻是由童貫撫養長大的,因此,童嬌秀相當於是童貫的養女。

    因為是太監,不能有自己的後代,童貫對童嬌秀寵愛得緊。

    所以,聽說童嬌秀來了,童貫一掃之前的愁悶,道:“帶她進來,算了,還是本帥親自去接她吧。”

    說話間,童貫就起身出了中軍大帳。

    見到童嬌秀,童貫老臉一板,責怪道:“這兵荒馬亂的,你怎麼跑來這裡?”

    童嬌秀嫣笑道:“女兒來幫父親退敵。”

    童貫以為童嬌秀在說笑,道:“淨會逗你阿爹開心。”

    說這話的同時,童貫就帶著童嬌秀進入中軍大帳。

    “嬌秀,你……”

    童貫回頭一看,除了童嬌秀以外,還有一個人跟了進來,所以童貫的話戛然而止。

    童貫看著這冒失之人,皺眉道:“你是何人?為何恁地沒有規矩?”

    那人抱拳道:“小人范全,楚王的表兄,見過國公。”

    童貫反應了一下,隨即眼中精光一閃,然後不動聲色的問道:“楚王?王慶?”

    范全拜道:“正是。”

    童貫問:“你怎麼會跟我女兒在一起?”

    范全道:“楚王與娘子乃是舊識。”

    童貫看向童嬌秀,問道:“你認得王慶?”

    童嬌秀道:“何止女兒認得,阿爹也認得。”

    童貫差異不已,他不記得自己認識一個叫王慶的人。

    見童貫還未想起王慶是誰,童嬌秀提醒道:“阿爹可還記得幾年前女兒的那個好友,就是被阿爹刺配到陝州的那個。”

    童貫想了想,突然想起王慶是誰了,問道:“是他?”

    童嬌秀笑道:“可不就是那個壞傢伙嘛。”

    童貫眼睛一眯,道:“他找你作甚?”

    童嬌秀道:“他說,有一樁大功,與其便宜外人,不如便宜阿爹你。”

    童貫問:“甚麼大功?”

    童嬌秀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范全接過話頭,道:“楚王願意接受國公招安。”

    ……

    因為前段時間大敗宋軍,宛城中士氣正盛。

    也就在這時,楚王王慶親率三四萬大軍來援,同來的還有安東都護府的大都督李衍以及三萬梁山軍。

    這將宛城中的士氣推向更高。

    一見面,王慶就沖劉敏和杜壆道:“打得漂亮,二位真乃一流將帥!”

    劉敏和杜壆道:“大王謬讚。”,然後沖李衍拜道:“見過大都督。”

    李衍滿眼喜歡,道:“劉將軍、杜將軍,快快請起。”

    寒暄了一會,一行人進入府衙之中。

    劉敏和杜壆請王慶做主位。

    王慶卻笑著沖李衍道:“這個位置該由四弟你坐。”

    李衍推辭道:“三哥這說得是哪裡話,此座自然該由你來坐。”

    王慶看向李助,問道:“軍師,你說此座該由誰來坐?”

    李助長嘆一聲,道:“大王既然不願意坐,那就由大都督來坐吧。”

    王慶笑道:“看看,軍師都說,此座該四弟你來坐,你就別再推辭了。”

    杜壆感覺到了氣氛的怪異,可他還是道:“大王尊重大都督,可以在此座邊上再置一座,怎可將自己的座位讓與大都督?”

    大致猜到這是怎麼回事的劉敏,沉默不語。

    王慶看向杜壆,道:“我受招安了,不再是你們的大王了,所以,沒有資格坐這個位置。”

    聽王慶說,他受招安了,一眾楚軍將校大嘩!

    酆泰抱拳道:“宋主昏庸,宋臣奸佞,大王不能受招安啊!”

    衛鶴道:“大王,我等與宋國朝廷不共戴天,怎能受它招安?”

    王慶伸出雙手阻止其他想說話的人說話,道:“王慶本是東京城中的一個浪蕩子,被逼走上了造反這條路,為禍一方,罪孽深重……還,王慶是還不了了,王慶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終止為禍、終止罪惡……另外,得了你們的相助,讓王慶有了洗白之資,王慶謝謝你們。”

    言畢,王慶向劉敏、杜壆等人一拜在地。

    有些人見此,眼睛頓時就紅了!

    王慶起身,又道:“如果能一直帶著你們逍遙,王慶其實也願意一直當這個楚王,可如今的形勢已經很明朗,咱們無路可走,負偶頑抗,大家都得死,我不是田虎,不會選擇死路,也不希望你們選擇死路。”

    有人道:“我們剛剛大敗宋軍,怎麼無路可走?”

    王慶道:“你們難道能一直贏下去?”

    已經見識過宋軍強大戰力的那人,張了張嘴,然後很不甘的又將嘴閉上了。

    王慶道:“先不說兵將的多寡,打仗是需要錢糧的,這才打了不到四個月,咱們的錢糧就見底了,最多再過半個月,我連你們的糧草都供應不了,怎麼繼續打?”

    所有人都沉默不語,這事他們多少知道一些。

    王慶又道:“我這個人吶,當朋友、當兄弟都不錯,但是當帝王不行,我的志向是斗瞈走馬、尋花問柳,我沒有當帝王的野心,也沒有當帝王的能力,勉強的話,會害了我,也會害了你們。”

    不少人此時已經哭了出來!

    王慶繼續道:“君臣一場,我不能給你們一個未來,也不能坑害你們,我給你們找了一個絕好的下家,你們應該也猜到了,他就是我四弟李衍,不是我誇口,我四弟絕對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大英雄,進能為王、為帝,退也是一方逍遙諸侯,關鍵是,他重情重義,愛民如子,你們跟他,一定都能有一個美好的前程,當然,你們要是想接受朝廷招安,我也可以帶你們去投靠朝廷……除了你們,另外幾個城的人已經做出了選擇,你們也快點做選擇吧。”

    “大王!”

    眾人大哭道。

    王慶扭頭對李衍道:“四弟,他們在叫你吶。”

    言畢,王慶將李衍按到主位上。

    坐下的那一刻,李衍清楚的看見,王慶的眼睛也紅了。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

    ……

    大鳥祝大家:中秋快樂,月圓,人圓,合家團圓!!!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2 20:19
第三百九十四章 吃相太難看了(求訂閱!)

    …

    大慶殿。

    王慶恭恭敬敬的一拜在地,道:“微臣王慶,願官家,仙福永享,壽與天齊,千秋萬載,一統江山!”

    王慶鳳眼濃眉如畫,微鬚白面紅顏,頂平額闊滿天倉,七尺身材壯健,凝眸呆想立人前,俊俏風流無限。

    趙佶這個古往今來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最喜歡的就是王慶這樣的風流人物,加之王慶又會說話,最重要的是王慶非常乾脆的就撇下了自己手下的兵將上京來面聖比李衍那個處處都讓趙佶心堵的佞臣好太多了。

    因此,趙佶笑道:“愛卿平身!”

    王慶站直身體,道:“謝官家。”

    趙佶試探道:“愛卿此番回京,手下大軍由何人統領?”

    王慶道:“由微臣的渾家節制,且微臣已經讓他們出城,在國公的大軍旁駐紮,免得擾民。”

    趙佶聽罷,龍顏大悅!

    不過趙佶還有些不放心,所以看向王慶身旁的童貫,想跟童貫求證一下。

    童貫不著痕跡的點了點頭,表示:“王慶所說的全都是真的。”

    這回,趙佶的心是徹底放進肚中了,“淮西之亂終於解決了!”

    趙佶看著王慶,笑道:“不知愛卿想要甚麼封賞?”

    王慶拜道:“微臣為禍一方,罪孽深重,僥倖得官家恕了前罪,已是天恩,不敢討賞,當然,國家若有需要王慶盡忠的地方,王慶也義不容辭。”

    王慶的回答令趙佶龍顏更悅,道:“那朕……”

    就在這時,有門侍來報:“稟官家,安東都護府副都護聞煥章求見天顏。”

    趙佶皺眉道:“聞煥章怎麼會求見?”

    門侍道:“安東都護府的來人說,聞副都護想代表李大都督來祝賀王……將軍棄暗投明。”王慶可比李衍乾脆多了,除了要了幾天時間安撫內部人員以外,甚麼額外條件都沒提,就接受朝廷招安,以至於門侍都有點不知道該怎麼稱呼王慶。

    聞煥章想代表李衍來祝賀王慶受招安來,讓趙佶君臣在好奇王慶跟李衍之間的關係的同時,又不禁有些不知所措!

    要知道,自從李衍受了招安,可是從未主動找過朝廷,趙佶想跟李衍溝通都得派人去漢城找李衍,甚至,迄今為止,趙佶都不知道,李衍和安東都護府的官員長甚麼樣!

    不想,這次終於要看見安東都護府的二號人物了!

    趙佶問王慶:“愛卿,你與李愛卿是?”

    王慶答:“微臣與李衍是結義兄弟,微臣不敢欺君,微臣之所以受招安,除了因為打不過國公,還因為聽了我兄弟李衍所勸。”

    聽王慶這麼說,趙佶不禁有些皺眉,“這王慶怎麼跟李衍攪到一起了?”

    宋朝的皇帝最怕的就是武官造反,為此,他們甚至不惜自廢武功。

    而李衍的樂浪、真番、濟州三郡孤懸海外,並且李衍擺明了聽調不聽宣。

    如果趙佶不是沉浸在藝術的海洋之中和道家博大精深的玄學之中,非得將李衍當成除之而後快的心病不可。

    但話又說回來,雖然趙佶沉浸在藝術的海洋之中和道家博大精深的玄學之中不可自拔,可他到底是皇帝,不可能不想解決李衍,甚至是一統天下。

    因此,趙佶不想李衍和手握重兵的王慶攪和到一起。

    也正是因為如此,原本想讓王慶擔任淮西觀察使的趙佶,臨時改變主意,道:“原來是童愛卿和李愛卿一塊幫朕招安了王愛卿,童愛卿和李愛卿真乃我大宋的基石……諸位愛卿,你們認為王愛卿該擔當何職?”

    一些大臣不禁有些納悶,“這王慶的官職不是已經商量好了麼,怎麼又問?”

    這麼想的,全都是不瞭解趙佶的。

    王黼稍稍反應了一下,就出列道:“微臣愚見,王將軍忠心體國,令人欽佩,當官萬壽觀使,加封為少師,方能顯示出官家的用人之量。”

    萬壽觀使是一個只有官名沒有任何需要該官職干的事的虛銜,一般都是給官員告老還鄉用的。

    “三少”雖然尊貴,但只是加官贈官的官銜,沒有職事。

    也就是說,王黼的真實意思是,給王慶高官厚祿,但不給王慶實職,讓才四十歲出頭的王慶頤養天年。

    不少人都在想,這麼做是不是有些過了?王慶才受招安,就將王慶剝得一乾二淨,吃相太難看了吧,往後誰還敢受招安?

    別人怎麼樣的,趙佶不管,反正趙佶很滿意,進而問王慶:“不知王愛卿意下如何?”

    王慶暗自一嘆,“果然是這樣!”

    多多少少,王慶心中也有點失落,不過這條路畢竟是他自己選的,所以,王慶沒怎麼猶豫,就拜道:“謝主隆恩,臣願做萬壽觀使……只是微臣有三個請求,求官家應允。”

    見王慶答應當萬壽觀使了,趙佶龍顏大悅!

    又聽王慶還有三個條件,趙佶的眉頭微微一皺!

    不過趙佶很快就釋然了,王慶才四十出頭,就退休了,有幾個附加條件也是應當應分。

    趙佶道:“愛卿但說無妨。”

    王慶道:“淮西軍中有王慶不少親朋故友,打打殺殺了這麼多年,他們也都累了,王慶求官家解除他們的軍職,再賞給他們一些官職。”

    趙佶聽罷,更喜!

    這王慶也太懂事了,擺明了是想徹底交出這支軍隊!

    趙佶道:“准湊,朕必不虧待他們。”

    王慶拜道:“謝官家……臣等全都是窮苦之人……”

    宋朝的國策就是高薪養廉,不怕臣子貪財,就怕碰到像岳飛那樣甚麼都不好的臣子。

    因此,趙佶笑道:“愛卿放心,朕必不吝賞賜。”

    王慶再拜,然後道:“微臣以前跟方臘說過,朝廷大軍來攻打微臣,他若是不來救援,臣必親自提兵去攻打他,求官家派一員大將替微臣統帶淮西軍擔任剿滅方臘的先鋒!”

    趙佶聽罷,笑道:“好,此事朕也應了。”

    ……

    雖說出了李衍這個小小的意外,但總得來說,招安王慶,徹底解決淮西之亂,還是讓趙佶龍顏大悅的!

    因此,直至退朝,趙佶的滿臉都掛滿微笑。

    就在趙佶要離開之際,又立了天大之功的童貫,突然追了上來,道:“官家,微臣有要事請求單獨奏稟!”

    ……

    ……

    家裡來客人了,吵得實在是沒法寫,我頸椎病也犯了,疼得我的脖子是一動都不敢動,真是心煩意亂,所以今天就這一更了,明天我儘量三更。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水滸逐鹿傳》,微信關注“優讀文學”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2 20:20
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虎離山(求訂閱!)

    …

    後殿。

    童貫開門見山道:“官家,有一人已經到了不能不防的地步。”

    趙佶感到奇怪,問:“何人?”

    童貫答:“李衍。”

    趙佶道:“李衍?”

    童貫道:“之前田虎那伙賊寇被微臣剿滅,他的幾十萬餘孽順晉寧府後面的小路跑了,然後不知所蹤,微臣通過拷問俘虜得知,當時李衍本人就在晉寧府,所以那幾十萬餘孽很可能是被李衍帶走了。這次王慶受招安,只帶來了不到十萬人,尚有十五萬人下落不明,王慶說他們不願受招安散了,微臣懷疑他們可能也被李衍招募去了,也就是說,李衍手上現在也許有五六十萬大軍,甚至更多。”

    趙佶驚道:“五六十萬大軍?他怎麼可能養得起這麼多軍隊?”

    不怪趙佶不信,所謂兵到十萬,日費千金,北宋二十三路每年財政收入過億貫,很長一段時間超過一點五億貫,那也只不過才養了百八十萬軍隊,李衍只有三郡之地,怎麼可能養五六十萬大軍?

    童貫道:“他們這些賊寇養軍哪像官家一樣,足餉足械,他們那些兵將就跟農夫一樣,有口吃的,就跟他們當兵。”

    童貫這還真不是污衊李衍,而是田虎、王慶、方臘,包括南宋初期時的兵,的確是這麼養的。

    有人可能會問,這樣能養兵嗎?

    能養。

    只不過戰力低下,只能打順風仗,打不了硬仗,上了戰場,全都一門心思發財,沒有想打仗的事。

    再有就是,這些兵將的忠誠很是問題其實這也不怪他們,他們又沒拿你的錢,憑甚麼為你賣命?

    趙佶雖然喜文厭武,但多少也懂一些養兵之事,因此說道:“李衍這麼養兵,乃是取死之道,何必擔心?”

    童貫道:“再怎麼說,那也是五六十萬大軍,而且李衍手上也有精兵,官家莫要忘了,當年,他可是只用了不到五萬人馬,就打下了半個高麗,所以李衍不能不防。”

    “這……樂浪、真番、濟州三郡孤懸海外,咱償拿李衍沒有辦法啊。”趙佶略微遲疑了一下,說道。

    童貫道:“樂浪、真番、濟州三郡皆不在我大宋境內,不足為懼,所懼者,山東、河北。”

    趙佶皺眉道:“山東、河北怎麼了?”

    童貫道:“這幾年,黃河兩岸非澇既旱,導致莊稼顆粒無收,民眾吃不飽飯,李衍因此連續數年在他梁山泊施粥救濟民眾,都傳只要到了他梁山泊便能吃飽飯,而這些民眾之中,又以山東、河北兩地的民眾最多,以至於這兩地的民眾只知李衍不知官家……李衍這幾年移走了不下兩百萬的漢民,充斥樂浪、真番、濟州三郡,讓他在番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李衍有兵,有民,還有威望,如果再讓他在山東待下去,那……官家莫要忘了,咱們東京離他梁山泊可只有數日路程。”

    趙佶聽罷,冷汗直流!

    除了後怕不已,趙佶還憤怒不已,“山東、河北兩地之民,竟只知李衍,不知朕,可惡!”

    平復了一下心情,趙佶問:“愛卿,你有何想法,從實說來。”

    童貫道:“得拔掉李衍在咱們大宋的據點,也就是那個梁山泊,然後將李衍拒之於大宋之外。”

    趙佶有些遲疑,道:“這……那梁山泊乃是李衍起家之地,他怎能輕易放手,你莫要忘了,李衍可是有五六十萬大軍,將他惹怒,他領著五六十萬大軍來攻打咱們大宋,恁地時,該如何是好?”

    童貫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微臣能平了田虎、王慶兩伙賊寇,自然也就能平了方臘、李衍。”

    趙佶道:“愛卿的能力,朕是相信的,可李衍的實力本就不弱,如今又吸納了田虎、王慶不少人馬,愛卿當慎重對待。”

    趙佶這話提醒了童貫,讓童貫想起,李衍的實力的確強悍,有些難以對付。

    因此,童貫道:“咱們又不是跟李衍全面開戰,只是重創他,然後將他攆出咱們大宋,免得成尾大甩不掉之勢,微臣有一計,必能達成此目的。”

    趙佶問:“何計?”

    童貫道:“微臣聽說金國派使臣來商量聯合攻遼一事?”

    趙佶道:“是有此事,可愛卿要剿滅方臘一夥,無法分身……朕在想,是不是就不要跟金聯合攻遼了,鄭居中他們那些人說得也並不是全無道理。”

    趙匡胤有遺訓,誰能收復燕雲十六州,封王!

    童貫如今基本上已經到了升無可升的地步,不立這個大宋建國以來的第一功,他怎麼能再進一步?

    童貫道:“太祖、太宗均以不能收復燕雲十六州為憾,太宗更是因為在收復燕雲十六州時,重傷難治而辭,咱們大宋歷任主上無不以收復燕雲十六州為己任,可惜,他們均無良機,如今,官家洪福齊天,趕上女直崛起,擁有這千載良機,怎能輕易放棄?”

    趙佶何嘗不想收回燕雲十六州,成就千古一帝,然而鄭居中等人說得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可見,在童貫不在的這段時間,反對派沒少下功夫。

    見趙佶還在遲疑,童貫道:“官家可知四大寇?”

    趙佶一怔,道:“四大寇?”

    童貫道:“這四大寇指的是四個罪大惡極之人,他們分別是江南方臘、河北田虎、淮西王慶、山東李衍。”

    趙佶笑道:“倒也貼切。”

    見趙佶根本不將這當一回事,童貫不禁暗自搖頭,隨即道:“微臣最近得知,他們四人曾結過義,這點從王慶跟李衍是結義兄弟一事上也能得到證明,不過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李衍曾想聯合方臘、田虎、王慶四家伐宋,還好,官家洪福齊天,方臘、田虎、王慶不願聯合伐宋,所以此事才不了而了之。”

    “李衍想伐宋?”趙佶的臉色大變,隨即怒道:“李衍焉敢狼子野心!”

    童貫道:“從李衍一貫的行事上不難看出,李衍有大志,所以堅決不能留李衍在咱們大宋!”

    趙佶想了一會,道:“你那到底是何計?”

    童貫道:“騙李衍去攻打遼西京。”

    不等趙佶詢問緣故,童貫就道:“此計如果能成,對咱們大宋而言,有四樁好處。”

    趙佶問:“哪四樁好處?”

    童貫道:“第一樁,可以防止李衍救援方臘……方臘,一狂妄土賊爾,易剿滅,所慮者,李衍救援,恁地時,怕是難以徹底剿滅方臘一夥。”

    東南是宋國的經濟命脈,因此方臘是趙佶最大的心病不將方臘剿滅,趙佶以後可就沒錢揮霍了,還有東南那些漂亮的飛禽走獸花鳥竹石,趙佶的太歲山還差一個角就建完了,怎能功虧一簣?

    所以,僅第一樁就讓趙佶意動了。

    見趙佶意動,童貫趁熱打鐵道:“第二樁,咱們可以調虎離山,只要將李衍的精兵調到遼西京去,微臣剿滅了方臘之後,他梁山泊唾手可得,李衍在咱們大宋必將成為無根之萍!”

    趙佶更為意動,道:“第三樁吶?”

    童貫道:“第三樁,李衍的精兵只要去了遼西京,那北、西、東三個方向可就全都是遼軍和金軍,南方又是咱們大宋的兵馬,四面環敵,恁地時,必叫他李衍斷一臂!”

    趙佶已經傾向同意童貫之計了,道:“那第四樁吶?”

    童貫道:“第四樁,金國只答應將燕京還給咱們大宋,沒有答應將遼西京也還給咱們大宋,只說看戰果決定,表面上,李衍的軍隊也是咱們大宋的軍隊,因此,李衍的軍隊所立之功,自然也是咱們大宋的,所以,李衍的軍隊要是在遼西京打得好一點,咱們大宋就可以一舉收回燕雲十六州,恢復漢地,官家也可以成為大宋第一帝!”

    趙佶完全被童貫說動了!

    不過,趙佶想了想,又道:“可怎麼才能騙李衍派兵去攻打遼西京?”

    ……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q781009

LV:9 元老

追蹤
  • 868

    主題

  • 47982

    回文

  • 1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