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水滸逐鹿傳 作者︰任鳥飛 (已完結)

 
q781009 2019-7-6 16:36:3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05 75131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21:57
第八百三十九章 烏蘭巴托的夜(下)(求訂閱!)

    …

    其實

    可敦城就在後世的烏蘭巴托西邊。

    中軍渡過沙漠不久,岳飛就遣其長子岳雲率領一萬背崽軍、王勝和李顏光各率領兩萬騎兵奔赴烏蘭巴托西奇襲可敦城。

    為了保證奇襲的效果,岳飛所有騎兵都配了一人雙馬。

    而岳飛本人則率領剩餘部隊作為中軍,緩慢向可敦城推進。

    中軍廢了這麼大的勁渡過沙漠,為得就是奇襲可敦城。

    因此,岳雲、王勝、李顏光哪敢怠慢?

    三人率領五萬騎兵星夜趕路,來到了烏蘭巴托西,來到了可敦城下。

    所謂的可敦城,其實就是一座年久失修的土城,其防禦能力非常有限。

    不過

    因為有沙漠作為天然屏障,又因為可敦城有數萬大軍、數十萬匹戰馬,周圍的小部落根本不敢窺視。

    所以,可敦城的人過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枯燥生活。

    這種枯燥的生活,無疑會讓人變得麻木,進而失去了警惕。

    加上,上次兵變之後,耶律術烈和耶律敵烈為亂兵所殺,現在的可敦城裡群龍無首,大家全都得過且過。

    所以,可敦城裡一點防備都沒有。

    烏蘭巴托的夜那麼靜、那麼美。

    只可惜

    岳雲、王勝、李顏光所率領的五萬騎兵和他們所用的火槍打破了烏蘭巴托的夜的靜美。

    過程就不贅述了。

    有心算無心,又倍於可敦城中的人,另外,武器方面,雙方又是天差地別。

    所以,這一戰,一丁點懸念都沒有岳雲、王勝、李顏光一戰就攻打下了可敦城,幾乎全都俘虜了可敦城中的人。

    可敦城中的大中諜報人員傳回來的情報沒有錯,因為可敦城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以及無數年的積累,這裡竟然真有戰馬四十多萬匹,而且全都是可戰之馬。

    這讓岳飛等人全都歎為觀止!

    岳飛將遼王李詡和原遼國德高望重並且鐵了心歸附大中的人請了出來,讓他們招降可敦城的人。

    當初,契丹征服漠北之後,組卜各部落時降時叛,遼聖宗於是命王太妃領烏古等部兵往西鎮撫,後來築可敦城於原回鶻王城附近,次年置鎮、維、防三州,調諸部族兵兩萬餘騎及渤海、女真、漢人七百餘流配之家,往彼屯墾鎮守,並下了死令:不論國家到了什麼地步,可敦城的兩萬騎兵都不許南下。

    轉眼之間,一百多年過去了。

    這一百多年來,說是可敦城的人駐守可敦城為遼王朝守衛邊疆,莫不如說他們是被流放到這裡的。

    而且,已經數代過去了,那些對遼王朝有感情的人全都已經過世了,現在可敦城中的人對遼王朝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感情。

    倒是後來耶律術烈和耶律敵烈帶來的一萬多契丹人對遼王朝還有些感情,可一來,他們人少,二來,他們在上次兵亂之時,他們死了不少,已經成為可敦城中的少數了。

    再有,耶律餘裡衍是遼王朝的最後一個得到正式冊封的公主,她和李衍生的兒子在很大程度上能得到這些群龍無首的遼人的認同,至少是能給他們一個投降的藉口。

    當然,更多的還是大勢所趨,已經成為無根浮萍的他們,若不像大多數遼人一樣投降大中,很可能會被屠殺一空。

    總而言之,並沒有廢多大勁,岳飛等人就招降了可敦城中的遼王朝的殘部,併入主了可敦城。

    奪取可敦城,只是岳飛等人此行的第一個目標。

    很快,馬擴便以大中帝國西北路招討司的名義給威武、崇德、會蕃、新、大林、紫河、駝等七個軍州的殘遼軍隊長官和大黃室韋、敵剌、王紀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達剌乖、達密裡、密兒紀、合主、烏古裡、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糾而畢等周邊的小部族的首領發去邀請函,請他們來會盟。

    其實

    早在來可敦城之前,在耶律大石派去的人的牽線下,鴻臚寺就已經跟這些遼軍州的殘軍長官和這些小部族的頭領取得了聯繫,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已經答應歸順大中,尊李衍為可汗。

    對於這些已經歸順大中的部族,大中與其平價貿易,售給他們所需的糧食和生活用品,收購他們的牲畜和毛皮,甚至允許他們將部族遷到遼寧附近,與那裡的漢人混居。

    這樣一來,這些歸順大中的部族,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這也使得那些還在觀望的部族不禁動了歸順之心。

    所以,馬擴以大中帝國西北路招討司的名義召集這些遼軍州的殘軍長官和這些小部族的頭領來開會,大多都屁顛屁顛的趕來了。

    而凡是到來的,鴻臚寺的人都熱情招待,並且逐一與之談歸順大中的好處。

    數月之後,由馬擴主持的會盟大會召開了。

    馬擴在大會上慷慨陳詞,大說,唐朝時,東起日本海、南據安南、西抵鹹海、北逾貝加爾湖,天下皆一家,不分彼此,大家可以自由貿易,藩屬可以自由學習先進的文化與制度,大家共同進步,哪像現在,草原上到處是殺戮,生靈塗炭,草原人民連最基本的糧食和生活用品都沒有地方去買……

    簡單一點說,馬擴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我們大中朝準備效仿唐朝一統草原,讓草原也成為我大中朝的一部分,你們這些人最好識相點全都歸順,歸順的話,我們就與你們貿易,就接納你們,就向你們傳播先進的文化,反之,我們就出兵打你們。

    遼王朝滅亡了以後,由於受地形所限,以及塔塔兒部、蒙古部、克烈部、乃蠻部、汪古部等大部族的阻擋,金王朝的勢力根本就到達不了陰山以北,以至於這些原本屬於遼王朝統屬的軍州和小部族,其實就成了沒娘管的孩子,日子很不好過他們不僅受塔塔兒部、蒙古部、克烈部、乃蠻部、汪古部等大部族的欺負和強行吞併,還沒有地方貿易,生活舉步維艱。

    所以,這些原本屬於遼王朝統屬的軍州和小部族急需統一起來,或是找一個大的碼頭依靠,而繁榮昌盛又實力強大的大中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其實

    在此之前,這些原本屬於遼王朝統屬的軍州和小部族也想過要響應西夏李乾順的號召統一起來與大中對抗。

    可李乾順張羅了好幾年,他極力推上位的大金國都沒能吞併其周邊的塔塔兒部、蒙古部、克烈部、乃蠻部、汪古部,更別提來接納它們這些漠北地區的遼王朝的殘部了。

    更為關鍵的是,大金國的老皇帝完顏吳乞買死了,如今的皇帝只是一個十六七歲的毛頭小子,這不符合他們草原人心中的大汗的形象,與之相對應的是,今年四十四五歲又南征北戰統一了中原王朝的李衍,更符合他們草原人心中的大汗的形象。

    而且,雖然跟遼王朝的感情其實已經很淡了,但他們仍是打心底裡討厭滅了遼王朝的女真人。

    所以,大中出兵草原,而且一次就派了十萬大軍到達可敦城,讓這些原本屬於遼王朝統屬的軍州和小部族紛紛歸順。

    當然,也有不開眼的。

    對於這些不開眼的,岳飛也不客氣,立即聯合那些已經歸順了的部族出兵滅了他們,然後殺光男人,將他們的女人和牲畜分給那些願意歸順的。

    現在已經裝備上了火槍的中軍,幾乎是天下無敵,再加上,又有眾女的部族為虎作倀,那些不臣的部族哪裡禁得住中軍的圍剿?

    不久之後,大中便統一了漠北,盡復故唐舊土,大中北方的勢力範圍到了貝加爾湖地區。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21:58
第八百四十章 一路向西(求訂閱!)

    …

    岳飛等人效仿古人登狼居胥山祭天,並刻石紀功,向世人宣示:從今以後,漠北就是我大中的疆土。

    不僅如此,遵照李衍的命令,北寧城(李衍為可敦城改的名)的人,還要不斷向北探索,增加大中的國土面積。

    收復了漠北之後,岳飛等人面臨著兩個選擇一個是向東,然後滅掉蒙古部、克烈部、乃蠻部、汪古部,以及攻打大金國為大中平定東北。另一個是向西,為大中平定西北。

    岳飛率兵進入草原之前,李衍曾與岳飛推心置腹的談過。

    因為漠北太偏僻、太遠了,而且與大中只建立了單方向的聯繫(目前,信鴿只能從漠北飛回燕京,燕京的信鴿還不能飛去漠北),再加上,漠北那裡又充滿了未知,所以,李衍不敢給岳飛他們定太高的目標,因此,李衍給岳飛下的命令只是:打下可敦城,收復漠北。

    至於下一步的命令,李衍沒下李衍將下一步的選擇權,交到了岳飛的手上。

    當然,李衍也並不是一點建議都沒給岳飛。

    李衍將許貫忠和耶律大石給自己上的奏摺交給了岳飛,讓岳飛自己看。

    許貫忠在奏摺當中提議:一旦岳飛收復了漠北,可以揮軍東進,然後自己選擇攻打,以鄂爾渾河上游為中心的克烈部,崛起於鄂嫩河、克魯倫河中上游的蒙古部,據有阿爾泰山至杭愛山地區的乃蠻部,可是漠南靠近陰山地區的汪古部,最終目標是配合劉錡和吳璘滅掉大金國。

    而耶律大石的建議則是,岳飛他們收復了漠北以後,應該帶著可敦城的數十萬戰馬西征,盡復漢唐時期西北的疆土,至於東北地區,則完全可以交給劉錡和吳璘來處理,大不了,大中還可以從國內再調強兵猛將去收復東北地區,耶律大石還闡述了他的理由:“自從遼王朝滅亡了以後,西北地區便變成了群龍無首的狀態,非常混亂,這種混亂的情況如果長時間持續下去,必將生出豪傑一統西北地區,到那時,西北地區將成為大中的心腹大患,所以,還不如由大中來收復西北地區,這樣可以徹底解決來自西北地區的憂患,而且,征討遙遠的西北地區,必須要有大量的戰馬支持,否則根本無法解決給養的問題,大中並不盛產戰馬,甚至可以說是缺戰馬,這次岳飛他們帶去的二十萬牲畜,可以說是將大中這些年來的儲備全都拿了出來,並且還從各軍調了不少戰馬,因此,如果將可敦城的數十萬匹戰馬帶回來,必將被中軍一分而空,不太可能再聚集起來這麼多戰馬用以收復西北地區,那樣的話,大中有可能永遠都收復不了西北地區了。”

    事實上,耶律大石一而再再而三的跟李衍申請讓他去收復西北地區,他甚至願意將全家老小全都留在燕京當人質。

    可下定了絕不干縱虎歸山之事絕心的李衍,都以草原戰略部離不開耶律大石為由,將耶律大石的請求給駁回了。

    最後,看透了李衍絕不可能放他去草原的耶律大石,只能給李衍呈上了一份非常詳細的西北攻略,然後黯然的回到草原戰略部繼續利用那些草原王國和部族之間的矛盾分化他們。

    岳飛將王德、馬擴等人召集到一起,商量下一步的下算,並將許貫忠和耶律大石的提議跟王德、馬擴等人說了。

    等岳飛說完。

    王德最先表態道:“非是王德不敢與蒙古部、克烈部、乃蠻部、汪古部這些大部族交手,不敢去伐金,但往東,咱們遠征軍只能是助攻,只能跟在東北軍的後面喝湯,只有往西,咱們遠征軍才能成為主攻,而且,我讀古史,最為遺憾一事,便是怛羅斯之戰唐軍敗給大食軍隊,如今有機會彌補這一遺憾,我寧願戰死在西北的疆場之上!”

    王德說完,馬擴開口道:“咱們收復了周圍大小軍州、部族數十,若是向西,他們可以充當咱們的嚮導,而且,他們必定願借兵給咱們,我想借個三五萬番兵,應該不成問題,並且,依照草原的規矩,他們還會自帶馬匹,西北地區地域寬廣,但人口相對稀少,咱們有這十幾萬精銳,應該能橫掃西北,唯一的問題就是糧草問題。”

    孫革道:“北寧城的糧食足夠咱們補給滿了,六、七十萬匹戰馬、駱駝帶上三四十萬石糧草,不成問題,而且,咱們還可以給朝廷送消息,請求隴右地區為咱們補給一次。”

    李顏光道:“隴右的補給,咱們應該是指望不上了,西夏是不會讓咱們順利得到隴右地區的補給的,因為西夏是最怕咱們大中統一西北的,那樣的話,西夏就將處於咱們大中的包圍之中,成為國中之國,一旦到了那種地步,咱們大中勢必要滅掉西夏,完成疆土的統一,所以,我敢斷言,西夏會千方百計阻止咱們收復西北地區,沒準西夏還會出兵阻止咱們收復西北地區。”

    參謀長房學度很篤定的說道:“西夏絕不敢明著出兵阻止咱們,這會給咱們大中攻打他們西夏的藉口,不過,李將軍說得也不錯,隴右的補給咱們應該是指望不上了,西夏只要派軍隊偽裝成土匪,就可以讓輜重出不了隴右。”

    孫革聽言,道:“如果得不到隴右的補給,那麼咱們的糧食就不敢保證足夠用了,畢竟路途實在太遙遠了。”

    李顏光聽言,道:“我與孫大人的看法正好相反,我覺得,咱們的糧草足夠咱們征服西北用的了。”

    孫革不動聲色的說道:“願聞其詳。”

    李顏光道:“咱們帶來的戰馬加上北寧城的戰馬近六十萬匹,咱們帶來的駱駝加上北寧城的駱駝八萬多頭,這些戰馬和駱駝可以帶上幾十石糧食,單單是這些糧食就足夠咱們吃上大半年的了,另外,北寧城還有數十萬牛羊,咱們也可以一併帶上,充做軍糧,如果還不夠,咱們還可以打草谷。”

    所謂的打草谷,就是去搶、去劫掠。

    在草原人看來,其實在很多中原的部隊看來,這都是很正常的。

    不過

    李顏光也知道,中軍軍紀森然,不允許搶老百姓的東西,而岳大帥的軍紀更嚴,拿老百姓一文錢,都會掉腦袋。

    所以,李顏光馬上又補充道:“當然,打草谷只是最後迫不得已的手段,咱們帶這麼多糧草,那些牛羊還可以繁殖,實在不行,咱們可以吃戰馬,一路之上應該還會有些不開眼不服從咱們大中統治的部族,繳獲他們的糧食、戰馬、牛羊,也可以為咱們補充糧草。”

    對於李顏光提議的打草谷,岳飛是很反感。

    但在打仗一事上,岳飛並不是一個死腦筋,他知道,迫不得已之下,打草谷並非不是一條路。

    所以,岳飛並沒有怪罪李顏光,而是繼續聽其他人發言。

    最終,絕大多數的人都贊成向西。

    其實

    岳飛也想向西。

    封狼居胥比岳飛想像當中容易太多了,根本沒有挑戰性,因此,對岳飛而言,這並不算是多大的榮譽。

    所以,岳飛想有更高的成就。

    見大家都贊成向西,岳飛也不廢話,直接定下了“一路向西”的戰略。

    這個戰略一定好,馬擴就出面,跟各個軍州長官和部族的首領借兵。

    馬擴代朝廷向這些軍州長官和部族的首領許諾,誰借他們遠征軍的兵多,朝廷對誰的賞賜就多,而且,他們不用等岳飛他們凱旋,可以直接拿著馬擴給他們開據的證明去燕京領賞。

    不差錢的李衍,出手一向大方,至少,在窮苦的草原人看來,李衍的每次出手,都是非常大方的。

    關鍵是,李衍和大中的信譽非常好,說過的話,少有不兌現的。

    所以,這些軍州長官和部族的首領紛紛借兵給岳飛他們,有的甚至親身帶兵跟遠征軍西進。

    最後一統計,他們一共借給遠征軍四萬多人馬。

    岳飛又從北寧城中守軍中篩選出來了兩萬騎兵、一萬民夫帶上。

    鐵通四年秋。

    岳飛留給李詡和房學度一萬漢騎和一萬番騎駐守北寧城,然後帶著十四萬大軍、一萬民夫浩浩蕩蕩的向西而去……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21:59
第八百四十一章 最大的支持(求訂閱!)

    …

    得知岳飛帶著遠征軍一路向西,李衍看著地圖,久久不語。

    老實說,在西夏沒有被伐掉以前,去收復西北,並不是一個好主意,就像,因為有西夏阻擋,大中很難對遠征軍進行補給。

    可話又得說回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現在這麼有利於收復西北地區的條件真的很難再有了,一旦錯過,大中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超越唐朝了。

    所以,李衍最終將目光從地圖上收回來他決定將西北地區完全交給岳飛他們去折騰了。

    李衍派內侍將胡世將叫來,然後問道:“貫穿隴右的鐵路甚麼時候能修好,甚麼時候能通車?”

    胡世將在心中盤算了一下,然後答道:“最快,最快,恐怕也得等到後年年底。”

    李衍皺眉道:“還得用這麼長時間?”

    胡世將解釋道:“隴山那裡的地勢太複雜了,山高,樹多,有些地區非得炸隧道不可,因此那一段實在是太難修了。”

    害怕李衍怪他辦事不利,胡世將又補充道:“不過,只要修出隴山地區,後面就是河湟地區,那裡地勢平坦,一日便可以修數里。”

    李衍知道,修鐵路這事,是急不得的,太急了,反而會壞事,所以,李衍勉勵了胡世將幾句,就讓他離開了。

    將胡世將打發走,李衍又讓內侍將許貫忠叫來。

    許貫忠當初的提議,也就是讓遠征軍在收復了漠北地區之後,東進,配合劉錡、吳璘,滅掉蒙古部、克烈部、乃蠻部、汪古部,以及攻打大金國,為大中平定東北,其實是最穩妥的方案。

    可以說,許貫忠這個樞密使當得非常稱職,他的頭腦始終清醒,他清楚的看到,對於大中而言,最大的威脅不可能是來自於西北,而是來自於東北,也就是,大金國、蒙古部、克烈部、乃蠻部、汪古部,甚至包括塔塔兒部,它們才是大中真正的威脅。

    在許貫忠的設想當中,大中應該集中全力將東北地區的這些大勢力、大隱患全都消滅掉,然後滅掉西夏,再然後再去考慮西北的事。

    其實

    從本意上來說,李衍是更贊成許貫忠的提議的。

    沒有人比李衍更清楚,對於中原王朝而言,最大的隱患正是許貫忠視之為大敵的蒙古人和女真人。

    可話又說回來,從目前的形勢來看,耶律大石的提議,也不錯,這樣的機會真是千載難有。

    這也是經過歷史證明的歷史上,耶律大石就是在這個時期一統西北地區建立了幅員遼闊的西遼帝國,為遼王朝延續了近百年壽命,後來,要不是,耶律普速完亂侖使其內部亂了導致國力大退,也許遼王朝還能持續更長時間。

    所以,李衍才對許貫忠和耶律大石的提議有些難以抉擇,最終將選擇權交給了岳飛。

    許貫忠來了以後,李衍開門見山道:“岳飛選擇向西了。”

    許貫忠聽言,沉默了一會,道:“憑官家為大中打下的底子,咱們就是先西后東,就算是兩邊同時進行,也應該沒有問題。”

    見許貫忠之言,李衍很欣慰!

    隨後,李衍說出了找許貫忠過來的目的:“岳飛雖然沒跟朝廷要支援,但朝廷卻不能不支援遠征軍,至少也要給遠征軍補充一次武器彈藥,否則,這長久的戰爭,他們很難支撐下去,退一步說,就算能支撐下去,也一定會有很大的傷亡,將士們為國征戰遠方,咱們一定要盡全力讓他們少埋骨異鄉一些,嗯……火車暫時是指望不上了,朕準備讓王庶徵集五十萬民夫,用土辦法往隴右送一批武器彈藥,至於怎麼再從隴右送到遠征軍手上,你看,有甚麼辦法沒有?”

    離開北寧城的遠征軍,就跟石入大海一般,只有他們能用信鴿往回送消息,朝廷根本就聯繫不上遠征軍,所以,如果岳飛他們不主動要,朝廷是很難給他們送補給的。

    許貫忠想了想,道:“讓張憲派大軍護送吧。”

    “派大軍?”李衍道。

    許貫忠道:“對,至少三五萬,那樣的話,西夏要想阻攔,就必須出動大軍,不可能假裝土匪搶掠,可那樣的話,西夏就會給咱們攻打它的藉口。”

    李衍道:“你這個想法很不錯,有具體計畫沒有?”

    許貫忠道:“臣等曾對遠征軍向東的行進路線進行過詳細的分析,也曾將遠征軍向東的必經之路一一圈定了出來,並找了一個離隴右最近的地區,讓張憲派大軍將彈藥運送到那裡,等著遠征軍來取,就能給遠征軍補給。”

    李衍問:“那個地區是哪?”

    許貫忠答道:“翼只水和也迷裡河交匯處的一個峽谷,名字叫“紅樹口”,那裡是過阿爾泰山和祁連山進入西域的必經之地。”

    這些年來,李衍幾乎每天都要看上幾遍地圖,可以說,整個世界都已經在李衍心中裝著。

    所以,許貫忠一說出紅樹口,李衍就知道其大致的位置,進而道:“這麼遠!”

    許貫忠道:“是啊,一來一回,怕是得用上一年時間。”

    李衍道:“沒有近一點的地方嗎?”

    許貫忠搖搖頭,道:“其它地方,要麼不敢確保遠征軍一定會經過,要麼就是有強大勢力在那裡盤踞,應該只有紅樹口是最合適的。”

    李衍想了想,問道:“張憲那裡有這麼多大牲畜嗎?”

    岳飛他們有六七十萬戰馬和駱駝才敢西征,同理可知,張憲他們要想去這麼遠的地方給岳飛他們送一次武器彈藥,牲畜少了,絕對送不到。

    許貫忠道:“只能讓吳玠將西軍的大牲口全都集中起來送去隴右。”

    李衍有些遲疑道:“這不會給西夏可乘之機吧?”

    許貫忠道:“咱們的軍隊已經全面改制了,現在以火槍兵為主,因此,對戰馬的需求不如以前那麼大了,尤其是在防守時,所以,只要近期不伐夏,將西軍的大牲口全都調到隴右,問題應該不大。”

    騎兵的優勢主要是體現在快速反應和機動方面,而快速反應和機動多用於對戰當中,因此,如果不是正式交戰,只是據險而守,將西軍的大牲口全都調走,影響確實不大。

    李衍想了想,道:“咱們給遠征軍補給一次不容易,那就儘可能多給他們補充一些吧,嗯……這樣吧,這次去補充的人就不要回來了,讓他們也加入遠征軍,遠征軍打到紅樹口之後,應該也有一定的死傷了,而後面的路還長,朕怕他們的兵馬不夠。”

    這回輪到許貫忠遲疑了,他道:“不回來……兵將倒是沒甚麼,好補充,可這戰馬……那可是西軍的全部家當,要是全都給了遠征軍,吳玠怕是會跑回來跟我玩命……”

    李衍道:“遠征軍西征的苦,怕是咱們想像不到的,所以,咱們能給他們多少幫助,就一定要給他們多少幫助,至於西軍的戰馬嘛,你就跟吳玠說,往後三年,隴右地區收到的戰馬,全都撥給他西軍,回頭再給他西軍調一些滇馬,還不夠的,就讓他自己克服一下。”

    許貫忠知道,官家這已經是給了遠征軍最大的支持。

    如果這樣,岳飛還不能為大中、為官家收復西北地區,那責任真就不在官家這裡了。

    按了按太陽穴,李衍又問道:“東北怎麼樣了?”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22:00
第八百四十二章 內鬥(求訂閱!)

    …

    其實

    完顏亶也是一個很有抱負的青年。

    登基之初,完顏亶便廢除了勃極烈制度,頒布了新官制他改用了遼王朝和宋王朝的官吏制度,在金國設立三師和三省制度。

    完顏亶準備,尚書省是三省制的核心,其中,三師包括太師、太傅和太保,三公包括太尉、司徒和司空。

    三師和三公被稱為三省事。

    三省事的設置沒有指定相關的規則,如果有空缺的話,由皇帝任命官員補給空缺。

    在三師和三省制度中,尚書省的最高首領是尚書令,尚書令下面設於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平章政事職位沒有右丞相高,它位於右丞相職位之下,同時,平章政事和左右丞相共用擔任宰相一職,左丞相身兼宰相職位同時,又擔任門下侍中一職,右丞相除了擔任宰相之職外,還兼任中書令一職。

    宰相下一級設左右丞,參知政事,這三個職位都是執行類官員。

    完顏亶所頒布的新官制,將每一級的權力無限放小,這樣一來,分散了朝廷官員的整體權力,就更加穩固統治者的政權。

    除此之外,完顏亶以新官制制定了一套詳細完善的金朝官吏權力制度,按照完顏亶所設想,這不僅統一了政權,也有助於官吏各司其職,做好自己分內事情,提高了國家行政效率和水平。

    從完顏亶的這一系列設想上來看,完顏亶其實也並非無能之輩,如果能將他所設想的全都貫徹下去,大金也就從草原王朝過度到了中原王朝,其統治必將更長遠一些。

    只可惜!

    完顏亶設想得再好,也只是設想。

    大金國並不是完顏亶說得算的,完顏亶只不過就是一個傀儡,必須得聽完顏宗磐、完顏宗雋、完顏昌等人把控的傀儡。

    最終,完顏亶辛辛苦苦的設計,只換來了,完顏宗磐為宰相,完顏宗雋為丞相,完顏昌持兵柄,三人合謀有狀,完全架空了完顏亶。

    更為關鍵的是,完顏宗磐恨完顏亶!

    完顏宗磐認為,完顏亶的皇位應該是他的,可就因為他父親完顏吳乞買“大公無私”,沒有把兄終弟及的勃極烈制度廢除,皇位就落到了完顏亶的頭上。

    更可恨的是,完顏亶剛一登上皇位,就將兄終弟及的勃極烈制度廢除了,準備將來將他的皇位傳給他的兒子。

    這讓完顏宗磐怎麼心理平衡?

    所以,完顏宗磐不僅聯合完顏宗雋和完顏昌把持朝政,他還飛揚跋扈,一點都不將完顏亶放在眼裡。

    完顏亶不甘心一輩子都這樣,為了他自己的夢想,為了能按照他自己的設想規劃大金這個國家的未來,完顏亶暗中支持完顏宗干、完顏宗輔,讓他們將完顏宗弼也就是金兀朮和金兀朮所率領的數萬與蒙古部交戰的大軍調回來。

    金兀朮率大軍回來了以後,完顏宗干有了跟完顏宗磐斗的底氣。

    不久之後,經過完顏宗干周密的設計,完顏宗磐被金兀朮以謀反罪捉了,並很快處死。

    緊接著,完顏宗干又以結黨謀反罪將完顏宗雋也給誅殺了。

    此時,打下大金國基業的女真豪傑,差不多都死光了,像完顏阿骨打,完顏吳乞買,完顏斜也,完顏宗翰,完顏宗望,完顏婁室,等等……

    於是說,完顏昌成為左副元帥,他與右副元帥金兀朮成為大金國最有軍權的將領,按照左尊一說,完顏昌的兵權其實還在金兀朮之上。

    因此,敢輕易誅殺完顏宗磐和完顏宗雋的完顏宗干和金兀朮,不敢輕易對完顏昌下手。

    可完顏宗干和金兀朮不敢沖完顏昌下手,架不住完顏昌心虛完顏昌的兩個政治夥伴完顏宗磐和完顏宗雋先後被完顏宗干和金兀朮以謀反罪給誅殺了,完顏昌得反應多遲鈍,才能想不到,完顏宗干和金兀朮這是衝他們來的?

    完顏昌很快就下定了逃走的決心,“說甚麼都不能再待在大金了,如果再待下去,我一定十死無生!”

    下定了決心之後,完顏昌將他的兩個兒子完顏斡帶、完顏烏達補,以及翼王、宗人活離胡土等親信叫來商量對策。

    眾人一到,完顏昌就開門見山道:“如今,斡本(完顏宗干)和兀朮不給咱們活路,留下來,必死無疑,所以,我想帶你們離開大金,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現如今的黑色恐怖形勢,眾人全都知曉,也都明白,留下來,活下去的希望很小。

    所以,眾人都同意完顏昌的提議,宗人活離胡土更是直接問道:“不知元帥準備帶我們去哪裡?去草原嗎?”

    完顏昌搖頭道:“咱們已經不習慣草原生活了,尤其是年輕人,他們生長在城市中,更習慣城市當中的安定生活。”

    完顏昌此言一出,完顏斡帶和完顏烏達補立即拚命點頭。

    大金建國已經二十多年,年輕一輩的女真人是在城市中出生長起來的,讓他們過那種野人一般的生活,他們怎麼可能受得了?

    宗人活離胡土有些遲疑道:“元帥的意思是,咱們……投奔大中?”

    都已經到了這個危急關頭,完顏昌也沒必要藏著掖著了,他道:“那年我去東京議和,有幸見過中主一面,並與他談了一次,我敢拿向上人頭擔保,他才是真正的豪傑,可以一統世界的英雄豪傑,而且,他對我的印象很好,曾說過,有朝一日,我如果不願意在大金待了,可以舉家去大中,他保證咱們的榮華富貴,還有,你們別忘了,我的兩個女兒可還是中主的妃嬪之二,她們曾寫信回來,說她們在燕京過得很好,中主很喜歡她們。”

    完顏斡帶聽言,道:“連草原的羊兒都知道,中主向來說一不二,從不食言,更何況還有兩位阿姐照應咱們,父親,咱們就去投奔大中吧!”

    完顏昌看向其他人,問道:“你們同意投奔大中嗎?”

    眾人都表示同意。

    完顏昌見狀,也不廢話,當即與眾人歃血為盟,然後就帶著數千願意跟他走的人逃出了遼寧。

    得知完顏昌跑了,完顏宗干立即請完顏亶下詔讓金兀朮去追殺完顏昌。

    雙方你追我趕一直來到了中金邊界。

    這時,金兀朮才追上了完顏昌。

    可就在金兀朮準備對完顏昌大下殺手之際,中軍出現了。

    完顏昌見狀,沖中軍大喊道:“我是完顏昌,帶族親來投降大中皇帝陛下了,我的兩個女兒是大中皇帝陛下的妃嬪!”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22:00
第八百四十三章 鏡中花,水中月(求訂閱!)

    …

    完顏昌和其親族逃到了大中以後,王時雍代表朝廷和李衍出面跟完顏昌深談了一次。

    不久之後,完顏昌和其親族便全都開始改中國名、蓄髮、著中裝。

    又過不久,戶部尚書蔣敬出面,將完顏昌一族打散,然後將其分別遷往燕雲諸州、河南、河北、山東等幾十處地方,而完顏昌本人和其直系親族則留在了燕京城。

    又過一段時間,完顏昌和他的兩個兒子完顏斡帶和完顏烏達補進入草原戰略部,成為耶律大石的手下,幫耶律大石一塊對付草原王國和部族。

    完顏昌一族出走大中,只是大金貴族出走的一個開始在完顏昌一族逃出大金以後,完顏宗干和金兀朮對不臣服他們各個部族進行了血腥大清理,這導致不少部族都逃出了大金。

    這些出走的部族,有的來投大中,有的去投了塔塔兒部、蒙古部、克烈部、乃蠻部、汪古部等大部族,有的乾脆就跟其先祖一樣回到草原過起了遊牧生活。

    如此一來,大金的國力大大倒退。

    完顏宗干和金兀朮也知道,一味地向自己人揮舞屠刀,是得不到金人的認同的,草原上的人向來只認同強者,只認同能帶他們打勝仗、能帶他們搶到戰利品和人口的強者。

    所以,在將該清洗的反抗勢力清洗得差不多了之後,完顏宗干和金兀朮開始謀劃戰爭,企圖用戰爭來增加他們的威信,進而維繫他們的統治。

    經過篩篩選選了之後,完顏宗干和金兀朮將目標定到了最近跳得最歡的塔塔兒部。

    完顏宗干和金兀朮之所以選塔塔兒部當戰爭目標,一來,是因為塔塔兒部最近真是太過分了,這段時間塔塔兒部一連搶了大金幾十個縣城和部族,從大金掠走了大量的金銀珠寶、牛羊和人口,二來,草原的人,誰不知道,塔塔兒部的背後站著的是大中帝國,因此,收拾了塔塔兒部以後,也可以給大中一些警告,警告大中:草原是我們大金的,滾回你的中原去!

    大金雖然已經建國了二十多年,但它還跟以前一樣,沒有固定的軍隊,開戰之前,得從各個部落攢人大金是兵民合一,百姓出則為兵,入則為民,它的編制按女真語為猛安謀克,謀克相當於漢人軍隊中的百夫長,猛安相當於漢人軍隊中的千夫長,金國朝廷調兵,其實就是調多少個猛安,然後猛安再各領十個謀克,而每個謀克再從他們的部族中挑出一百個成年男子一塊兒出徵去打仗。

    準備征討塔塔兒部,金兀朮又按照以前的老辦法攢人馬,誰誰誰,哪個千戶,哪個百戶,得跟我一塊兒出兵。

    可這一攢,金兀朮就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金國從下到下全都不願意出征,不願意去打仗。

    那些渤海人、契丹人、溪人、漢人,不願意出兵,也就罷了,可是就連當年勇悍、喜戰鬥、耐飢渴苦辛的女真人都出現了畏難的情緒不願意出兵。

    他們不願意到了甚麼程度?

    居然有一個千戶,為了不出兵而裝死那個千戶,跟完顏斜也一樣,也叫斜也。斜也千戶一聽說,又要調他出征,便把他自己的衣服裹塊木頭,再弄口棺材,然後將這塊木頭裝進棺材裡給埋了,再然後把他自己腰帶掛在墓碑上。斜也的老婆們和孩子們則跪在那裡哇哇痛哭。等朝廷來調兵,說讓斜也千戶領兵去打塔塔兒部。斜也千戶的家人們都說,去不了了,斜也千戶已經死了,你看都已經發喪了。在這之後,斜也千戶就隱姓埋名,千戶我不干了,送死的差事我再也不去了。

    由此可見,現在的金人有多畏戰,也可以看出,這時的金軍的戰鬥力,已經大大不如從前了。

    面對這種情況,金兀朮很傷心,他不明白,僅僅二十多年過去,當初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金軍,怎麼就會變成這個樣子?還是說,大金國的末日要到了?

    壓下負面情緒,金兀朮廢了很大的力氣才湊齊了十萬大軍,然後硬著頭皮帶著這十萬大軍去征討塔塔兒部……

    ……

    西夏。

    這幾年,大中步步緊逼,不僅強行奪取了隴右地區,斷了西夏最大的財源,還調改了兩國之間的貿易價格,使得西夏不能再像從前一樣從國際貿易中獲得巨大的貿易收益,進而導致,本就不富裕的西夏,更加舉步維艱。

    可即便是這樣,李乾順仍壓著已經窮紅了眼的西夏人,不讓他們去搶掠大中李乾順清楚的知道,只要西夏敢動手,那就將是西夏的末日。

    當然,李乾順也並不是一味地忍耐,他也曾努力過,想讓草原上的各個王國和部族統一起來,共同抵禦大中入侵草原。

    只可惜,草原上的各個勢力主,要麼鼠目寸光,要麼得過且過,要麼被仇恨矇蔽了雙眼失去了理智,要麼就是只顧自己不管其他草原人的死活,要麼……總之,聯合一事,從始至終就只有李乾順一人積極運作。

    其實

    李乾順之所以無法促成這個草原聯盟,除了以上那些要麼以外,還有三個更重要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草原上始終都沒能誕生一個能讓所有人都敬服並心甘情願追隨的大英雄完顏阿骨打死得太早了,而鐵木真還沒有出生,沒有能與李衍爭霸。

    這就使得草原上的各個王國和部族缺乏聯合在一起的基礎。

    第二個原因,在李乾順積極聯繫草原上的各個王國和部族的同時,大中也在不停的瓦解草原上各個勢力之間的聯盟,甚至是直接出面招攬草原上的一些部族。

    在這場較量當中,李乾順只能警示各方,最多也就是給各方畫一畫大餅,而李衍卻能拿出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甚至是可以直接出兵干預。

    所以,這場較量,李乾順一敗塗地。

    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那就是大勢所趨,大中如今已經具備了一統草原的一切條件,這不是李乾順苦苦掙扎就可以螳臂當車的。

    形勢越來越惡劣,唯一的希望,也就是草原上的各個王國和部族聯合在一起跟大中分庭抗禮,又眼見著成為了泡影,變成了鏡中花、水中月,苦苦支撐了西夏這個政權數十年、已經快六十歲的李乾順,終於病倒了,西夏這艘到處漏水的破船即將失去李乾順這個經驗豐富的老船長……

    ……

    ……

    PS:卡文了,寫了十幾個小時,也只不過才寫出來了這一章(這官有點不太好收),還請大家見諒。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22:01
第八百四十四章 痴心妄想(求訂閱!)

    …

    “南宋願意向咱們大中稱臣,他們請官家冊封宋康王為宋主,每逢官家生日及元旦,他們願意遣使稱賀,他們希望兩國以目前佔領地為界,即川陝加上淮水-大散關以南地區為宋地,他們願意割讓唐、鄧二州及商、秦二州大中未佔領之地半給大中,他們願意每年向大中進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

    聽完了王介儒轉答的南宋提出來的議和條件之後,李衍問聞煥章、趙鼎、許貫忠、朱武、唐恪、孫靜、陳公輔、李光、陳箍桶、包康等大臣:“你們怎麼看這議和條件?”

    孫靜嗤道:“痴心妄想!”

    包康也道:“孫大人所言不錯,若按照南宋所設想的,那他們可就有了喘息之機,等他們平定了內亂,必北上侵犯我大中邊境圖我大中領土。”

    朱武道:“南線怎麼都好說,實在不行,就出兵打下來,目前於咱們大中而言,最大的麻煩和威脅來自於西邊的川陝防線,陝西向來出強兵,北宋能有二百年江山,主要靠陝西兵和河北兵支撐,據府州折家打聽到的消息,陝西那裡目前應該還有三十幾近四十萬宋西軍,也正是因為有這些宋西軍抵擋,西夏才沒有辦法東進,而蜀地向來富饒,又易守難攻,南宋只要擁有此二地,就不算亡,就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而咱們大中若是能佔據此二地,就可以順江而下一舉滅了南宋,所以,以微臣愚見,此次議和應該以打破南宋的川陝防線為談判目標。”

    趙鼎搖搖頭,道:“這不現實,咱們知道川陝防線的重要性,南宋自然也知道川陝防線的重要性,我敢斷定,南宋的底線之一就是保住陝西和蜀地。”

    朱武和趙鼎說得其實都不錯。

    而這種時候,正是需要李衍這個君主做主的時候。

    李衍想了想道:“南宋是來乞降的,不可能死守底線一點不松口。”

    又想了想,李衍對王介儒道:“跟南宋要陝西,現在,南宋已經沒有中原要守衛了,陝西於南宋而言,並沒有那麼重要,如果你們談判得利,南宋是有可能放棄陝西的,至少能放棄陝西的大部分地區。”

    趙鼎阻止李衍道:“官家,這陝西目前與我大中而言,亦是雞肋,得之,就要派大軍防禦西夏,憑空得了不小的負擔,莫不如暫時不要,讓南宋和西夏繼續在陝西對峙,牽制住西夏和南宋兩國的大量精銳部隊。”

    說實話,僅從目前的形勢來看,趙鼎的取捨比李衍要理智。

    如果大中現在收回陝西,最少要在西邊駐紮十萬精銳,而且這還是在中夏之間和平共處的情況下,萬一中夏開戰,那可就說不好要牽制多少中軍精銳了。

    形象一點說,如果大中收回陝西,那麼大中就有可能從兩線作戰變成三線作戰。

    這其中差得可不是一點半點的,尤其是對於發展中的大中而言。

    可李衍考慮到的是

    此時若是不收回陝西,等南宋穩定了當前的局勢之後,有可能就得花十倍甚至是百倍的力氣才能收回陝西。

    另外,陝西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陝西南部兼跨長江支流漢江流域和嘉陵江上游的秦巴山地區,東隔黃河與山西省相望,北與內蒙相毗連,西與西夏相鄰,南以米倉山、大巴山主脊與蜀地接界,東南與湖北省、河南省接壤,自古以來,陝西的關中平原就是中國東西交通的重要孔道,古代的秦馳道、絲綢之路和長安—洛陽大道,都是途經關中聯繫東西的著名通道,總而言之,陝西對中國東西部的經濟文化交流和亞歐間經濟文化交往具有重要作用。

    再有,陝西地扼東西,兼跨南北,戰略地位也十分重要。

    在歷史上,不僅周、秦、漢、唐等王朝選取陝西關中建都,使陝西成為京畿重地、全國政治經濟和交通中心,即便是宋代以後,京都東移,陝西的戰略地位仍倍受重視,不僅屯駐重兵,而且派皇親或得力戰將鎮守。

    北宋建都開封,陝西被視為京都的西大門,西夏向東進攻,北宋開封便芒刺在背。

    而到了元明清三代,雖建都北京,但仍十分注重陝西的防衛。

    一直以來,都有“山陝,天下之項背,而京師之頭目也。山陝有事,其應之也,當甚於報焚拯溺。一或不備,而禍不可挽矣”的說法。

    還有一點,那就是陝西有南宋最優質兵源,如果大中能得陝西,那麼這最優質的兵源就成了大中的,此消彼長之下,南宋就更沒有威脅了。

    最後,如果大中能得陝西,就能更好的圖川陝防線了,進而也就更容易滅掉南宋了。

    這麼說吧,李衍和趙鼎其實都沒有錯。

    只不過,趙鼎更看重眼前的得失,而李衍則看得更遠一些。

    換一種說法,趙鼎更穩妥一些,而李衍更具有冒險精神。

    這也是開國皇帝和治理天下的大臣的不同。

    最終,趙鼎還是沒能擰過李衍,大中的外交政策定為:爭取陝西。

    而在這時候,就體現出了趙鼎比李綱強的一面。

    趙鼎爭輸了之後,並沒有像李綱一樣選擇撂挑子,而是積極為李衍拾遺補缺,很快又提了兩個補救措施一、積極跟西夏建交。二、必須要楚州、要趙立。

    前者好理解,穩住西夏,就能為大中大大減負,使大中可以騰出手來專心跟大金分出勝負,奪取至關重要的燕雲。

    另外,現在與西夏交好,也正是時候。

    就在不久之前,西夏向大中發出通使的請求。

    而且,李乾順還表示,他的皇后耶律南仙於兩年前過世,他希望能娶李衍的一個女兒,由李衍的女兒擔任西夏皇后。

    要是後世的人,聽到這樣的請求,很可能會立即跳起來,大罵李乾順痴心妄想,認為同事李乾順的請求,是一件非常丟臉的事。

    可實際上,如果這事真按照這麼辦,那麼西夏可就順理成章的成了大中的藩屬國,就像當初西夏成為遼國的藩屬國一樣,李乾順跟李衍的關係也就變成了當初李乾順和耶律延禧的關係。

    在這個時代的人來看,用一個女人來換一個藩屬國,簡直是天大的好事。

    而且,這個女人不一定真是李衍的親生女兒,李衍完全可以隨便認一個女兒,只要給她掛上李衍女兒的名就行。

    只可惜,李衍不喜歡用自己的女兒和親,哪怕只是名義上的女兒。

    李衍任起性來,誰都拿李衍沒有辦法。

    趙鼎等人只能變通一下,謀李乾順嫁兩個姑姑過來給李衍當妃子。

    不過,這都是後話,暫時點到為止。

    總而言之,如果大中能以議和的方式收復陝西,那麼與西夏改善關係就是勢在必行。

    所以,這沒甚麼好說的。

    關鍵是後者,楚州和趙立是怎麼回事?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22:02
第八百四十五章 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求訂閱!)

    …

    紫禁城。 hps:.

    帝姬宮。

    顧名思義,這帝姬宮乃是李衍為一眾帝姬所建的宮殿。

    不過雖說這帝姬宮乃是李衍為一眾帝姬所建,但裡面住得不全都是帝姬除了一眾帝姬以外,還有宗姬,另個還有帝姬和宗姬的女兒們。

    轉眼之間,從李衍入住汴梁城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快十年。

    當初,那些年紀較小的帝姬、宗姬,像趙金珠、趙金印、趙賽月、趙金姑、趙金鈴、趙飛燕(宋宗姬、燕王趙俁女)、趙玉嬙(宋宗姬、肅王趙樞次女)、趙檀香(宋宗姬、越王趙偲三女)、康大宗姬趙佛佑(趙構長女)、康二宗姬趙神祐(趙構次女),現如今,全都已經陸續長大成人,也陸續被李衍臨幸收入後宮了。

    不僅這些當初年幼的帝姬、宗姬,像一眾帝姬、宗姬的女兒,比如趙玉盤的女兒曾黎、曾冪,比如趙金奴的女兒曹曦月,再比如趙巧雲的女兒劉爽,也都正式進入了李衍的後宮。

    這其實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為了凸顯皇帝的唯一性、無人可比較性、至高無上性,也為了消除後患,大中這些年來所滅的各個國家的皇后、王后、皇妃、王妃、皇嬪、王嬪、帝姬、公主、宗姬、宗氏之女,全都進了李衍的後宮,李衍沒有讓任何人染指,包括李衍的一眾兒子李衍可不想,大中跟大金一樣,皇權就是一個笑話,大臣也能分享敵國皇室、宗室之女,大臣能跟皇帝平起平坐,大臣敢不把皇帝放在眼裡,甚至大臣都敢打皇帝的屁股。

    那其他人想要美女,行不行?

    當然行。

    但不能跟皇家、王家沾邊,換而言之,只要李衍才是唯一皇權。

    那有些人真想求皇室之女,行不行?

    也行,不過,只有求李衍的女兒,只要你夠優秀,李衍也不吝嗇嫁個公主給你,反正李衍的女兒也夠多。

    因為李衍立下的這個鐵律,各國的皇室、宗室之女就只能嫁給李衍、只能成為李衍的女人。

    所以,各國的皇室之女和宗氏之女,哪怕原來只是襁褓中的女嬰,等她們長大了以後,也只能成為李衍的妃嬪,要麼就只能是孤老一生。

    而男人從來都是最專一的,不管多少歲,都只喜歡年輕漂亮的女人,李衍的食譜雖然比大多數男人雜一些,但儘管是這樣,等女人真到了年老色衰的時候,李衍也不會碰,像蕭貴哥、蕭普賢女、李清照、鄭太后、韋賢妃等女,近幾年李衍已經不再翻她們的牌子了,像最早跟李衍的陳麗卿、李師師、程婉兒、花寶燕、扈三娘、玉藻前、方百花,李衍翻她們的牌子也比較少了,與之相對應的是,李衍翻趙金珠等當初年幼現在正是好年華的帝姬、宗姬以及近幾年新進宮的耶律普速完等女的牌子就比較多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新人代替舊人,乃大勢所趨,尤其是對於李衍這樣不缺女人的男人而言。

    不過

    李衍也不是那無情之人,相反,李衍這個人非常念舊情。

    所以,李衍雖然開始寵幸新人,但也沒有虧待老人,怕那些老人過得不好,李衍隔三差五就賞賜給那引起老人點東西,並時不時的就將那些老人叫來一同吃飯、一同聚會,關鍵是,李衍沒有剝奪那些老人的身份,她們還是後宮中身份最高的那一波人,這是新人怎麼都比不了的。

    此刻。

    李衍正在帝姬宮中教一眾帝姬做衣服李衍準備搞一個大型時裝秀玩玩。

    現在,大中朝的一切,都已經步入了正軌,要不是,草原還沒有收復,大中王朝還有致命的隱患,李存也還沒有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帝國最高領導人,李衍現在其實都已經可以考慮退位了。

    李存已經在西寧城歷練了四年,一年前李衍又將李存扔到了侏儸郡去歷練。

    李衍準備等李存在侏儸郡做出一些成績之後,就讓李存回燕京,然後讓李存擔任燕京府尹。

    干幾年燕京府尹之後,李衍再讓李存進入都事堂與一眾宰執一塊處理國事。

    那時,李衍就可以視情況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將皇位傳給李存了,然後就可以退位退休頤養天年了。

    這麼一算,李衍可能還得再當十年皇帝。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說,草原還沒有收復,李存也還沒有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帝國最高領導人,但是因為大中朝的一切都已經步入正軌、大中朝空前的強大,李衍也可以適當的放鬆一下了。

    所以,現階段的李衍,比較輕鬆,進而在後宮待的時間也就多一些,並時不時的給自己找點樂子打發一下時間,比如李衍親自主持的IY時裝秀。

    就在李衍偷偷建議幾個身材高挑兒的妃嬪可以做幾件比急尼去參賽時,一個毛手毛腳的小丫頭“一不小心”撞到了李衍的懷中。

    李衍扶住小丫頭定睛一看,原來是趙構的三女兒康三宗姬趙仙佑。

    現如今,李衍的後宮中,已經有女人兩萬多近三萬,單單是已經得了稱號的妃嬪,都已經有大幾千近一萬了。

    這麼多女人,就李衍這一個男人,絕對是狼多肉少。

    所以,為了能得到李衍的寵幸,後宮中的女人可以說是想盡了辦法,比如這種“不小心”的投懷送抱,李衍就經常碰到。

    因此,李衍太清楚這些壯起膽子投懷送抱的女子的想法了。

    李衍狠狠地刮了一下趙仙佑的小鼻子,道:“你才多大,就想讓朕翻你的牌子!”

    趙仙佑小臉一紅,然後小聲說道:“妾……妾十四,虛十五了,前年……前年就來紅了。”

    成為李衍的女人和不成為李衍的女人區別很大前者,有很多的福利,若是能為李衍生個一兒半女,待遇就更好了,如果能得到李衍的寵愛,那就可以一飛衝天,反之,就只能成為伺候別人的下人,好不淒涼。

    所以,後宮中的女人都盼望著能得到李衍的寵幸。

    而趙仙佑的兩個姐姐趙佛佑和趙神祐都是十三歲的時候就被李衍收入後宮了,到了趙仙佑這裡,她都已經十四歲快十五歲了,李衍都沒碰過她,這不禁讓她有些著急,所以她才壯起膽子主動投懷送抱。

    李衍不是不解風情的人,更明白一個還未出閣的黃花大閨女能做到這一步有多不容易。

    所以,李衍並沒有難為趙仙佑,而是趴在趙仙佑的耳邊小聲說道:“去找今日的尚寑女官,跟她說,朕晚上要給你開包。”

    趙仙佑聽言,就是一喜,這險她總算沒有白冒,她終於可以成為李衍的女人了!

    趙仙佑羞答答的應道:“諾!”

    趙仙佑羞答答的樣子很可愛,李衍忍不住伸出手將趙仙佑摟入懷中,然後探過頭去,就想親趙仙佑一口。

    可就在這時,有傳信女官向李衍急步跑來。

    一見傳信女官的腳步,李衍就知道,一定是朝中有要事了,否則,傳信女官是不會在這個時候打擾自己的,更不會走得這麼快。

    李衍在趙仙佑的小臉上親了一口,然後將趙仙佑放開,再然後拍拍趙仙佑的屁股讓她先離開。

    很快,傳信女官就來到了李衍的身前。

    不用李衍問,女官就道:“啟奏陛下,西夏國相任得敬將他的女兒獻給陛下,並且說有要事與咱們大中相商。”

    李衍問:“鴻臚寺的人沒有接待任得敬派來的使者嗎?”

    傳信女官答道:“不僅鴻臚寺的人接待了,就連草原戰略部的李尚書也見了任國相派來的使者,現在就是李尚書求見陛下。”

    “耶律大石都見了任得敬派來的使者,而且還這麼急著求見我,看來事情不小啊。”李衍心道。

    想了想,李衍對傳信女官道:“叫他去養心殿等朕。”

    ……

    不長時間過後,李衍便來到了養心殿。

    此時,耶律大石已經在養殿中了。

    李衍一到,就開門見山的問:“甚麼事,教你這麼著急見朕?”

    耶律大石道:“好事!陛下,咱們收復西夏的機會來了!”

    李衍聽言,眼睛就是一亮!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西夏於大中而言已經是如鯁在喉去年,如果西夏在大中的手上,那大中又怎麼會費那麼大的勁為遠征軍補給,而且,大中也不用廢那麼大的勁從隴山修鐵路了,走河西走廊絕對要省最小十倍的力氣,總而言之,大中發展到如今這種地步,尤其是大中致力收復草原成為一個二元帝國,西夏是必須要收復的。

    只可惜,李乾順在位之時,三節兩壽(端午節、中秋節、年節及李衍的生日和孔子誕辰)無有不周,哪怕大中出兵奪了隴右斷了西夏最大的財源,哪怕大中調控了兩國的貿易價格讓西夏沒了貿易收益!

    這讓李衍和大中實在是沒有藉口攻打西夏。

    除了沒有藉口以外,大中也有些忌憚西夏西夏雖然只有三百多萬人口,連大中的五十分之一都不到,可西夏全民皆兵,連女人和孩童都可以上戰場,這也就罷了,關鍵是,西夏所佔據的橫山地區,地勢險要,十分難攻,如果大中強攻西夏,大中很可能得付出不小的代價。

    所以,一直到現在,大中都沒有攻打西夏。

    不成想,現在西夏竟然自己給了大中機會,這也就難怪耶律大石這麼急著見李衍了。

    耶律大石很快就將任得敬想得到李衍的支持奪取西夏李氏的江山一事仔仔細細的跟李衍說了,並說任得敬願意在得到西夏之後將西夏併入大中,只求世代為大中鎮守西夏。

    李衍聽罷,冷冷一笑,道:“這任得敬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既想得到咱們大中的支持,還不想給咱們大中實惠!”

    身份使然,身為皇帝,李衍最討厭的就是那種吃裡扒外膽敢造反的臣子,因此,李衍對任得敬真是一點好感都沒有。

    與此同時,此事也給李衍敲響了一個警鐘。

    李衍覺得自己最近這段時間有些懈怠了,而且,石秀和柴進都曾向李衍匯報過,說最近這段時間,大中的官員有貪腐的現象,假公濟私的更是比比皆是。

    李衍心道:“也是時候反反腐,整頓一下風氣了。”

    耶律大石道:“任國相若是不這麼貪婪,咱們大中也真不好向西夏下手,如今,咱們大中正瞌睡,任國相就送來枕頭,從這一點上來看,任國相也不是一點可取之處都沒有。”耶律大石這是在提醒李衍,千萬別因為個人的喜好而錯過這個千載良機。

    李衍能一直走到今天,心胸怎麼可能這麼狹窄?

    所以,李衍直說道:“愛卿放心,朕絕不會幹因小失大之事。”

    耶律大石聽言,暗自一嘆,心道:“一點機會都不給敵人留,只要他在位一天,大遼就別想復國,看來,復國一事,只能指望後人了!”

    李衍讓耶律大石絕了復國的念頭以後,耶律大石又給他自己找了一個新的人生目標,那就是,在大中這個大帝國中為契丹人儘可能多的爭取到發展的機會,讓契丹人不至於成為二等人,讓契丹人能在大中有一個良好的發展,至於將來契丹人能不能復國,那就看以後了,如果李氏無道,說不準契丹人就能恢復大遼帝國的榮耀。

    耶律大石是怎麼想的,李衍不知道,不過,沒關係,反正李衍不在乎這種事防是防不住的,就算李衍將所有外族都殺光,自己的子孫不行,也有都是人會掀翻大中的統治。

    所以,李衍一向信奉的都是,我只能管我活著的時候,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李衍道:“任得敬有多少機會?”

    耶律大石分析道:“原夏主去世的太過匆忙了,現夏主的年齡又太小了,關鍵是,現夏主剛一登基,蕭合達就叛變,至今都沒能平定,而且,西夏饑荒、地震、地裂同時出現,以至於現夏主的統治遭到了質疑,而任國相現在又掌控著西夏的軍政大權,他若是造反,尤其是與蕭合達聯合在一起,推翻現夏主的統治,機會應該很大,要是咱們大中能幫他一把,他應該有九成以上的機會。”

    李衍用手指敲了一會自己龍椅的扶手,道:“可……李仁孝畢竟是朕的侄子。”

    這就是典型的,即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了。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李衍現在畢竟不再是原來的山大王而是這個時代最大帝國的皇帝,自然是得要點臉的。

    耶律大石聽罷,道:“陛下其實並不需要做太多的事,只要陛下收了任國相的女兒,再給任國相的女兒一個與夏妃(李清露)一般無二的妃位,最多再給任國相回個禮,相信就足以讓已經有些按耐不住了的任國相動手了。”

    聽了耶律大石所獻的計策,李衍細細一想,不禁道:“此計甚妙!”

    事實上,任得敬其實也知道,以李衍的身份,是不可能公開支持他造反的,不僅不能支持,李衍其實還應該嚴厲譴責他造反。

    所以,任得敬想要的其實並不是李衍的公開支持,而是李衍的態度只要李衍有支持任得敬推翻西夏李氏統治的態度,甚至是說,只要李衍不幫西夏李氏,任得敬就敢造反。

    而李衍將任得敬的女兒立為跟李清露一樣級別的妃子,就足以表示出李衍的態度,再賞給任得敬一些物品,就足夠讓任得敬相信,李衍是支持他造反的了。

    將這一切全都想通了之後,李衍對耶律大石說道:“去將任得敬的女兒叫來,讓朕瞧瞧。”

    ……

    ……

    PS:這是二合一大章,所以,今天就這一章了。

    水滸逐鹿傳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22:03
第八百四十六章 老流氓(求訂閱!)

    …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淥波。

    任氏一進入養心殿,就讓李衍的眼前一亮!

    任氏絕對是一個絕世美人,李衍那三萬後宮佳麗當中,能與任氏比肩的,怕是也不超過十指之數。

    這讓李衍很詫異的同時,又心道:“難怪任得敬那個老東西敢以一女求得我的支持。”

    任氏來到李衍身前,盈盈一拜,然後用婉如夜鶯一般的聲音說道:“民女任氏,拜見陛下。”

    “聲音竟然也這麼完美!”李衍心道。

    李衍道:“起來吧。”

    等任氏起身後,李衍又道:“抬起頭來。”

    任氏聽言,慢慢抬起頭。

    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瓌姿豔逸,儀靜體閒。柔情綽態,媚於語言。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美目盼兮。

    這任氏,從上到下,竟無一處不美,簡直就是洛神再世。

    這讓見慣了美女的李衍,都不禁心動不已!

    盯著任氏看了好一會,李衍才又開口道:“你父親將你送給朕,你可願意?”

    任氏毫不做作的說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豈容小女子做主。”

    李衍聽言,讚道:“好一個懂事的好女子!”,又看了任氏一眼,李衍又道:“又是世間少有的美人,嗯……這樣吧,朕就不讓你從嬪御慢慢升了,直接收你當妃子吧,就賜你為……“任妃”吧。”

    其實

    這些全都是藉口,就算任氏長得不漂亮或是應答的不好,李衍也會找別的藉口賜給任氏妃位的。

    不僅賜給了任氏妃位,李衍還命人給任得敬送去了一份頗為豐厚的回禮。

    任得敬接到李衍給他的回禮,又聽他派去的人稟報說李衍給任氏封妃了並且在他們離開前一直翻任氏的牌子,任得敬會心一笑。

    很快,任得敬就派親信之人去與蕭合達秘議。

    與此同時,任得敬開始以血腥手段將那些不聽他命令的將領清洗了,並將他的親信安插到各個要職。

    秘談了幾次,任得敬與蕭合達終於談妥蕭合達幫任得敬奪取西夏,任得敬割讓賀蘭山以西給蕭合達,並幫助蕭合達復遼。

    達成了共識以後,任得敬與蕭合達歃血為盟,然後合兵一處向興慶府殺去。

    一路打著“弔民伐罪”的大旗往回殺,任得敬一路以李氏不德以至天怒人怨為由大肆招攬義軍。

    韋州、靜州、定州、富兒等地的義軍,聞訊,紛紛前來加入任得敬的反夏大軍。

    等到任得敬殺到夏州,其麾下已有三十多萬大軍,聲勢之壯,嚇壞了西夏君臣,讓西夏朝廷從上到下全都慌了!

    李仁孝趕緊將之前被他疏遠了的李察哥、李仁忠、李仁禮請來,讓他們想辦法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

    老將李察哥,二話不說,就組織軍隊,然後親率兩萬大軍前去夏州迎敵。

    而李仁忠和李仁禮也不計前嫌積極輔佐李仁孝穩定人心。

    想當初,李仁孝就是為了擺脫李察哥、李仁忠、李仁禮對他的控制,才扶植了任得敬,結果導致任得敬做大,現在成為了禍害。

    這時侯,李仁孝才知道,他自己有多嫩,還是他父親李乾順給他留的輔政大臣更可靠。

    李察哥是百戰宿將,雖然他手上的兵馬少點,但他據夏州堅城而守,還是暫時拖住了任得敬叛軍的腳步。

    不過

    任誰都知道,李察哥只能拖住一時,不可能永遠拖住任得敬叛軍的腳步。

    首先,任得敬的軍事才能也很突出,甚至不比李察哥差,當初就因為任得敬曾鎮壓了多次反叛和多次起義,李仁孝才想讓任得敬頂替李察哥去鎮壓蕭合達反叛的。

    其次,任得敬手上的軍隊實在是太多了,如果打不下李察哥堅守的夏州城,任得敬很可能會選擇將夏州城圍起來,然後繞過夏州來攻打興慶府。

    所以,李仁孝、李仁忠、李仁禮等人必須要趁李察哥好不容易才爭取到的機會想出辦法解決任得敬叛亂。

    想要解決任得敬的叛亂,辦法無外乎兩個,要麼就是談,要麼就是打。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談指定是沒法談了,李仁孝就是將夏州以西全都給任得敬,任得敬估計也不會幹,關鍵是,李仁孝也不能將夏州以西全都給任得敬如果給了,李仁孝的西夏皇帝也就算是當到頭了。

    所以,只能打。

    可要想打,就必須要有兵馬。

    西夏雖然人人都能戰,但現在這種情況是,並不是人人都願意為李仁孝而戰李仁孝的根基實在太淺了,他即位以來,又不僅沒幹出任何政績,還天災不斷,西夏人民已經懷疑李仁孝的統治了,甚至,很多人更希望,素有威望的任得敬取李仁孝而代之,所以,李仁孝根本無法組建民兵兵團。

    那西夏朝廷到底能不能調到兵馬?

    答案是……能。

    西夏在衡山地區有十幾萬大軍這十幾萬大軍乃是西夏最精銳的部隊,也是最忠誠李氏的部隊。

    而且,這十幾萬大軍中還有西夏的三支王牌部隊鐵鷂子、步跋子和潑喜軍。

    鐵鷂子就不多說了,它是西夏最強的鐵騎,也是當世一等一的具裝鐵騎。

    步跋子。

    顧名思義,這是一支步兵。

    但這步跋子絕對不是一支普通的步兵。

    步跋子者,上下山坡,出入溪澗,最能逾高超遠,輕足善走,山谷深險之處遇敵,則多用步跋子以為擊刺掩襲之用。

    說白了,這步跋子就跟大中的踏白軍一樣,是一支山地特種軍。

    西夏和大中交界的衡山地區到處都是山地、丘陵和河谷,甚至就連西夏與遼國、吐蕃的交界處也到處都是山地、丘陵和河谷,在和大中等國家的戰鬥中,作為西夏主力的鐵鷂子由於是騎兵部隊,不能很好的施展其特長,所以,西夏人組建了步跋子這種特種兵,目的是配合鐵鷂子作戰。

    另外,西夏步跋子的兵源主要來自於橫山地區,故又稱“橫山步跋子”。

    潑喜軍。

    這個名字很奇怪,很明顯是語言翻譯的問題,至於它是什麼意思,已經沒有人知道了。

    潑喜軍的人數並不多,只有二百餘人/匹。

    為什麼潑喜軍要用“匹”為單位?

    那是因為潑喜軍是一支駱駝兵。

    有可能會問,駱駝也能打仗?

    不錯,在黃土高坡上,駱駝它就能打仗。

    駱駝,相對於馬匹來說,除了耐力好點外,其它無任何優勢,所以,人們很少有拿它打仗的。

    那麼西夏人是怎樣利用駱駝的呢?

    其實,這都跟遠程攻擊武器的發展密不可分。

    很早以前,投石機和床子弩等遠程攻擊武器就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攻城和衝鋒的時候,這些武器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遊牧民族深受其害。

    後來,聰明的西夏人從中受到了啟發,他們將投石機和駱駝進行了一個完美的結合。

    投石機的優勢是破壞力大,但非常龐大,且笨重。

    於是,西夏人想到了把它改小,做成袖珍版的拿來射擊敵人。

    還有就是移動的問題,西夏的駱駝剛好是一個負重很好的移動機器,而且駱駝的兩個天然的駝峰剛好可以用來固定投石機。

    於是西夏人就想到了用駱駝和投石機來打造一支移動的遠程攻擊部隊。

    這就是潑喜軍。

    西夏軍作戰,常用步騎、遠近配合,先以潑喜軍的旋風砲進行遠程攻擊,等敵人靠近後,再用鐵鷂子進行正面突擊,等突破敵軍陣型後,步兵再夾雜在鐵鷂子後面趁勢殺入敵陣。

    西夏人的這種戰術常常打他們的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當然,這裡面的步兵不一定是步跋子要看地形,步跋子主要部署在有山地、丘陵、河谷的地方。

    因為大中這幾年步步緊逼,西夏將其最精銳的部隊,包括三大王牌部隊,全都部署到了衡山地區。

    如果將這些部隊全都調回來,應該能鎮壓任得敬的叛軍,最不濟也能讓李氏有跟任得敬坐下來談一談的資本。

    可問題是,如果將這些部隊全都調回來,那無異於是將對西夏最為重要的衡山地區讓給大中。

    這橫山地區可不僅僅地勢險峻十分難攻,夏軍仰仗橫山之險可以直接阻隔大中自天水到大同一帶的交通線路,夏軍自橫山聚集之後漫長的中夏邊境線隨時隨處都可以成為夏軍突破的目標,簡單一點說,衡山地區於西夏而言,就相當於燕雲地區於北宋王朝而言,西夏如果失去衡山地區,大中打西夏就跟當初的遼國打失去燕雲的北宋一樣,想去就去,而且是一馬平川,幾天就能打到西夏的都城,關鍵是,這橫山地區還是西夏最重要的產糧、產馬、產鐵、產茶基地,而且還是西夏最好、最重要的兵源地。

    如果西夏將橫山地區讓給大中,那麼以大中強大的軍事力量,西夏的滅亡可能也就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了。

    然而

    如果不將衡山地區的兵馬撤回來,西夏可能更快滅亡。

    權衡了一下利弊之後,李仁孝最終做出決定,從衡山地區先撤回來十萬大軍,只留部分人馬守衛各個險要之地。

    同時,李仁孝親自寫信給李衍,請求李衍聲援西夏李氏至於請李衍出兵幫他,打死李仁孝,李仁孝都不敢,他太怕李衍假道伐虢連西夏一塊滅了。

    當初,派人給任得敬還禮之時,李衍就讓許貫忠通知吳玠密切關注西夏的動靜,並放權給吳玠:該出手擊,果斷出擊。

    為了不讓將西軍的馬匹全都調給遠征軍而耽誤西軍伐夏,朝廷將第一軍區的大半騎兵甚至將李衍的親軍踏白軍全都調到了第五大軍區,交給吳玠指揮。

    得知朝廷要收復西夏,而且西夏給了大中這麼好的一個機會,吳玠積極準備,並且秘令處於最前沿的折家軍密切關注西夏的動態。

    很快,折家就打聽到了,前去賀蘭山以西平叛的任得敬反了,聯合蕭合達往回殺了。

    在那之後,任得敬反叛的消息越來越多。

    不到三個月時間,折家就打聽到,任得敬收編了韋州、靜州、定州、富兒等地的義軍,人馬超過了三十萬,並打到了夏州。

    接下來,西夏朝廷派李察哥率領兩萬人馬前去夏州城阻止任得敬叛軍東進。

    又過不久,折家發現,衡山地區的夏軍有調動的跡象。

    折可求趕緊將這個重要的消息傳回給吳玠,並將他的判斷,也就是西夏有可能將衡山地區的夏軍調回去勤王,以及他的建議,也就是果斷出擊奪取衡山地區,一併送去給吳玠。

    事實上,這時在西夏的大中的諜報人員已經將西夏朝廷準備調衡山地區的夏軍回去勤王的準確消息分別送回朝廷和吳玠的手上了。

    也就是說,吳玠現在只需決定,打還是不打衡山地區。

    這個決定對於吳玠來說,並不難決定首先,這絕對是大中收復西夏的最好時機,也有可能是唯一的機會。其次,吳玠雖然有收復川陝之功,但此功怎麼可能比得了收復西夏?

    所以,吳玠很快就開始部署,並秘調大軍前往衡山地區。

    也就在這時,朝廷給吳玠送來了一封信李仁孝寫給李衍的“親筆信”。

    在李仁孝寫給李衍的這封“親筆信”上,李仁孝向李衍哭訴,當皇帝的艱辛,並表示他不想再當皇帝了,想當一個普通人,然後再三懇求他的伯父李衍出兵剿滅衡山地區的“叛兵”,去興慶府救他,事成之後,他願意將西夏送給他的伯父李衍,只求一生富貴……

    這封李仁孝寫給李衍的“親筆信”當然是偽造的,李仁孝寫給李衍的真正的親筆信只是想請李衍聲援一下西夏、譴責並且嚇唬一下任得敬,讓任得敬有所顧忌,讓西夏百姓知道大中還是站在他們李氏這一邊的,進而安定西夏民心。

    可李衍這個老流氓,實在是找不到出兵的藉口了,最後只能教蕭讓和金大堅在李仁孝寫給李衍的親筆信的基礎上偽造了一封李仁孝的“親筆信”。

    這封李仁孝的“親筆信”也成了後世之人唯數不多的攻擊李衍的藉口之一。

    扯得有點遠了。

    朝廷連藉口都給吳玠找好了,吳玠還有甚麼好猶豫的?

    鐵通五年秋,當吳玠得到準確的情報說,從衡山地區撤走的夏軍已經和任得敬叛軍交上手了以後,吳玠果斷下令出擊,目標:整個衡山地區。

    西夏雖然還在衡山地區留有了三萬多軍隊,可這點人馬怎麼可能完全守得住偌大的衡山地區?

    沒過多久,武松就率領踏白軍突破了衡山區到達了西夏地區,然後武松就開始在各個要道佈防防止夏軍回援衡山地區。

    不久之後,折可存也率領折家軍的先鋒部隊穿過了衡山地區,然後折可存配合武松守衛各個要道。

    慢慢的,越來越多的中軍穿過了衡山地區。

    等中軍完全切斷了衡山地區與西夏的聯繫,吳玠下令:徹底清理衡山地區的守軍,並徹底佔據衡山地區。

    至於夏軍與任得敬叛軍之間的戰鬥,就讓他們先打一段時間好了……

    ……

    ……

    PS:這是二合一的大章,所以,今天就這一章了。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22:03
第八百八十七章 坐山觀虎鬥(求訂閱!)

    …

    中軍穿過衡山地區,西夏朝廷知不知道?

    知道。

    西夏朝廷其實在第一時間就已經知道了中軍正在攻打衡山地區。

    可對此,西夏朝廷是一丁點辦法都沒有夏軍已經跟任得敬的叛軍交上手了,根本撤不回來,退一步說,就算夏軍沒跟任得敬叛軍交上手,在任得敬叛軍壓境都快打到了國都的情況下,夏軍也不敢冒然後退,因為那意味著大潰敗,有可能將西夏最後一點希望也砸進去。

    所以,西夏朝廷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批大批的中軍穿過衡山地區,然後徹底隔絕了衡山地區與西夏之間的聯繫。

    橫山獨特的地理環境,導致它不但是中夏兩國的國土分界線,更是兩國之間相互博弈的“命運分界線”。

    自宋真宗將橫山連同靈夏二州“並授德明”之後,黨項人才真正擁有了立國的根基。

    可以說,沒有橫山就沒有西夏這個國家。

    反過來,原來的宋王朝之所以一直滅不了西夏,就是因為西夏有衡山地區在進攻上,沒有衡山地區的宋軍的被動極為明顯,失去橫山這個天然的前線補給基地之後,宋軍進攻西夏時只能靠民夫負糧穿越七百里瀚海進行補給,一旦後勤接濟不上,宋軍就只能不戰自退。

    宋哲宗曾說過一段話,“若得橫山、天都,亦非常不世之功也。朝廷出師常為西人所困者,以出界便入沙漠之地,七、八程乃至靈州,既無水草,又無人煙,未及見敵,我師已困矣。西人之來,雖已涉沙漬,乃在其境內,每於橫山聚兵就糧,困以犯塞,稍入吾境,必有所獲,此西人所以常獲利。”

    從宋哲宗的這段話上,就不難看出,擁有衡山地區的西夏對上宋王朝可以說是基本上立於不敗之地。

    如今,大中不費吹灰之力便得到了宋王朝經營了數十幾時間都沒能得到的衡山地區,使西夏完全失去了地利優勢和戰略主動權,甚至,進可攻退可守的中軍,只需再加把勁,就可兵入興慶府。

    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中軍停止了前進,擺出了一幅“坐山觀虎鬥”的架勢。

    這讓本應該激戰的夏軍和任得敬叛軍不由得慢慢停止了激戰。

    隨後,李仁孝和任得敬不約而同的派使節來衡山地區見吳玠,想看看吳玠,準確的說是想看看吳玠身後的李衍,到底是個甚麼意思?

    先派使節來的是李仁孝,他遣重臣李仁禮來拜見吳玠。

    這李仁禮,雖然是黨項人,但精通蕃漢文字,有才思,善歌詠,儼然就是當世名儒。

    而且,早年,李仁禮在韋州任監軍時,因私受吏民錢財,受其兄李仁忠遺書責之,勉以為官清正之道,李仁禮歸還所受財物,自那以後一直到現在,他家中都再也沒有儲糧。

    由此可見李仁禮其人的人品高絕。

    這樣的人,向來是走得正,行得端,且雄於爭辯,關鍵是不畏生死。

    而他此來,就是想跟吳玠辯一辯大中為何要拜盟,為何要趁西夏虛弱攻打西夏?

    所以,一見吳玠,李仁禮就拿出兩國誓書,慷慨念道:“大中皇帝謹致書於弟大夏皇帝闕下:共遵成約,虔守歡盟。以衡山天都以西之地送於吾弟,令三司差人搬取至興州交割。沿邊州軍,各守邊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或有盜賊逋逃,彼此不得收留。至於隴畝稼穡,南北勿縱搔擾。兩朝沿邊城池,並各依舊存守,修壕葺塞,一切如常,不得另築城隍,開掘河道。誓書之外,各無所求,必務協心,庶同悠久。自此保安黎庶,鎮守封陲,質於天地神祇,告於宗廟社稷,子孫共守,傳之無窮。有渝此盟,不克享國,昭昭天鑑,共當殛之。”

    唸完以後,李仁禮將誓書收起,又道:“我國聖文皇帝答書曰:孤雖不才,敢遵此約,謹當告於天地,誓之子孫,有渝此盟,神明是殛。,後國聖文皇帝送銀川公主、西寧公主、會寧公主並牛馬各萬、灘羊皮十萬、瓷器十萬、極品賀蘭石一萬斤等西夏之寶答謝大中皇帝陛下仁慈。”

    見吳玠被他說得啞口無言,李仁禮又提高了一點聲音說道:“兩朝講好,近十年,忽而貴朝逾盟,以兵臨境,曾不畏天乎?自古違誓,國祚不長。如今我朝叛亂四起,我國皇帝陛下日夜操勞、殫精竭慮,貴朝皇帝陛下乃是長輩,應該念先人之情、鄰國久和之義,假借兵力,共除大難,方為大國風範。可今天,你們舉兵臨邊,攘奪民土,成何體統?”

    靜靜的聽完李仁禮的指責,吳玠將李仁孝寫給李衍的“親筆信”拿出來推到李仁禮身前,道:“舒王看看這封信。”

    李仁禮有些納悶的拿起李仁孝寫給李衍的“親筆信”,慢慢讀了起來。

    越讀,李仁禮越是震驚!

    不等讀完,李仁禮就把信一把按到桌子上,道:“假的,吾皇怎會寫這樣的信!”

    吳玠悠悠地說道:“這麼說來,這信上的筆跡不是夏主的?上面的玉璽不是夏主的私璽?”

    李仁禮的品德太高絕了,以至於他根本就做不到嘴一歪堅決不承認這是李仁孝的筆跡,他只能支支吾吾的說道:“像倒是像,可保不齊……”

    吳玠打斷李仁禮道:“怎麼,舒王難道還會以為此信乃吾皇偽造不成?”

    此事可大可小,李仁禮可不敢瞎說,他只能很委婉的說道:“興許……興許是任得敬那個叛賊的詭計!”

    吳玠道:“那貴國的李至忠大人也是假的嘍?此信可是他親手交到吾皇的手上的。”

    李仁禮是君子。

    君子擅長的是據理力爭,不是跟流氓比沒底線。

    所以,面對李衍的流氓手段,李仁禮不禁有些詞窮,道:“可能……可能是李至忠跟任得敬串通一氣,也可能是任得敬的人暗中調了包……”

    吳玠悠悠地說道:“那有沒有可能這封求援信就是夏主的意思?畢竟夏主才十二歲,面對這麼多接踵而來他應接不暇的麻煩,他選擇放棄西夏換得一世富貴也不是沒可能。”

    “這……”

    現在,李仁禮也不敢確定這封“親筆信”是不是李仁孝所寫,畢竟,李仁孝寫這封信的時候,李仁禮也沒在李仁孝身邊。

    李仁禮最後只能道:“那還請吳元帥先退出衡山地區,等我們大夏查明此事,一定會給貴國一個交代。”

    吳玠考慮都沒考慮就道:“對不起,某家是軍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某家接到的命令是消滅衡山地區的叛軍,然後西進接管西夏,沒有吾皇和朝廷的命令,某家誓死也要將之前的命令貫徹到底!”

    “你們大中不要……”

    李仁禮想說:“你們大中不要欺人太甚!”

    還好,李仁禮及時看到了吳玠已經面沉似水,並且毫不掩飾他的殺意,而且,副使也在關鍵時刻拉了李仁禮一把,同時在李仁禮耳邊小聲說道:“此事乃大中朝廷決定的,吳玠一個前線打仗的將軍哪敢聽咱們西夏的冒然撤兵?所以,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李仁禮覺得副使說得有道理,於是撂下“告辭”兩字,就離開了。

    一日後,任得敬派來的使者,也就是任得敬的親弟弟前西夏太尉任得聰,也到了吳玠這裡。

    任得聰來了以後,滿臉諂媚道:“感謝朝廷支持我們任家收復西夏,只是……我們任家不敢勞煩朝廷的軍馬,西夏之事我們任家自可解決,待平定西夏之後,我們任家自會上表朝廷,帶全夏上下歸順朝廷,所以,還請元帥班師回朝吧。”

    吳玠也不廢話,直接將李仁孝寫給李衍的那封“親筆信”拿給任得聰看。

    任得聰看過之後,也是一驚,道:“不……不太可能吧?”

    吳玠看了任得聰一眼,道:“你們任家都快將李氏滅族了,夏主做出這樣的決定,很奇怪嘛?”

    聽吳玠這麼一說,任得聰頓時語塞!

    想想也是,他們任家都已經率領三十萬大軍壓境,李仁孝用一個眼看就要成為別人的西夏換李氏滿門富貴,這事太正常了。

    想明白這些事之後,任得聰有些擔憂道:“那……朝廷準備怎麼辦?”

    吳玠臉一板,道:“朝廷大計豈是你們任家可以打聽的!”

    任得聰聽言,連忙道:“是是是……”

    說話間,任得聰從袖口拿出一張禮物清單,然後展開推到吳玠面前,並道:“朝廷的大計我們任家自然是沒膽打聽,但還請元帥看在大家都是漢人的面上指點我們任家幾句,讓我們任家少走點彎路。”

    這張禮物清單上的第一樣就是美婢十名。

    由此可見,任得敬等人對吳玠的興趣愛好打聽得非常清楚。

    在美婢十名下面,是:金千錠,銀萬錠,賀蘭石千斤,等等……

    看了一眼那長長的禮物清單,吳玠一揮手,然後除了幾個吳玠的親信以外,其他人全都離開了吳玠的中軍大帳。

    等非吳玠的親信全都出了吳玠的中軍大帳,吳玠才拿起任得聰給他的禮物清單慢慢看了起來,並一邊看、一邊說道:“任國相和任太尉恁地客氣。”

    一見吳玠將不相干的人全都攆出去了,還拿起禮物清單仔細看,再見吳玠臉上露出來的貪婪之色,任得聰哪還能不知道他賄賂吳玠成功了?

    任得聰笑說:“元帥乃當世一等一的大英雄,我們任家一直想高攀元帥這個朋友,這些只是小禮物,咱們來日方長。”

    吳玠聽言,放下禮物清單,然後說道:“既然任國相和任太尉這麼有誠意,那某家就交任家這個朋友了。”

    任得聰打蛇隨棍上道:“還求元帥指點我們任家幾句。”

    這回吳玠一改之前的態度,道:“好吧,你們想知道甚麼?”

    任得聰趕緊問道:“朝廷是甚麼意思?”

    吳玠遲疑了一下,道:“最低戰略目標是佔領衡山地區。”

    任得聰聽言,急道:“可陛下答應過我大兄,西夏交給我大兄鎮守的!”

    吳玠微微一笑,道:“哦?那官家怎麼答應你大兄的?”

    “這……”

    任得聰有些語塞。

    大中支持任得敬反叛西夏,事成之後,任得敬率領西夏歸順大中,然後任家世代代替大中守衛西夏,全都是任得敬提出來的,大中只不過就是沒反對,並且李衍收了任得敬的女兒、封任得敬的女兒為妃、又給了任得敬豐厚的回禮罷了,真要是較起真來,從始至終大中都沒有真正答應過任得敬甚麼。

    所以,你讓任得聰怎麼回答吳玠的這個問題?

    不過

    任得聰也並非無能之輩。

    他很快就道:“是,朝廷並沒有答應過我大兄甚麼,可也沒有反對我大兄提出來的條件,且陛下封我大兄之女為妃,又重賞了我大兄,這些足以說明朝廷默認了我大兄所提議的,當然,朝廷也可以不承認這些,那陛下數十年來積攢的威信……”

    吳玠呵斥道:“大膽!”

    吳玠可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身上的殺氣那是一點都不摻假,因此,他這一呵,不僅讓任得聰將後面的話嚥了回去,還讓任得聰心裡一顫!

    任得聰趕緊平復心神,然後解釋道:“元帥勿怪,借我一萬個膽子,我也不敢詆毀陛下,實是我們任家為了此事已經賭上了全家幾百口的性命,所以,我有些心急,才有些口不擇言。”

    聽了任得聰的解釋,吳玠的臉色才稍稍有所好轉,然後說道:“按說,某家只負責打仗,朝廷與你們任家的事,我不便發言,不過,念在咱們是朋友,我就給你們任家幾句忠告。”

    任得聰忙道:“元帥請說,任家從不忘恩情!”

    吳玠沉默了一下,道:“首先,某家可以明確告訴你,不管旁的,這衡山地區,朝廷肯定是要收回去的,原因我不說,你也一定能想明白。”

    這事不難想明白。

    大中只有佔了衡山地區才可以隨時威脅西夏,讓西夏不敢像以前一樣,想戰就戰,想和就和,不服天朝管。

    退一步說,就算大中真讓任家世代鎮守西夏,衡山地區也絕不會給任家的,否則,大中又何必支持任家造反,繼續支持李家不就得了?

    這一點,其實在任得聰來見吳玠之前,任得敬等人就已經分析出來了。

    再者,也是最實際的,你甚麼時候見過豺狼將已經吃進肚子裡的肉再吐出來的?同理,大中好不容易才搶回至關重要的衡山地區,怎麼可能再將衡山地區吐出來?

    所以,任得聰這次來的目的其實並不是要回衡山地區,而是打探大中的目標,打探大中會不會履行之前諾言,也就是讓任家代守西夏?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22:04
第八百四十八章 以己度人(求訂閱!)

    …

    任得聰這次來的目的其實並不是要回衡山地區,而是打探大中的目標,打探大中會不會履行之前許下的諾言,也就是讓任家代守西夏?

    換而言之,大中收復衡山地區,任家其實是勉強能接受的,只要中軍不再繼續向西。

    消化了一下吳玠的話,任得聰直言不諱的又問道:“那你們會不會再西進?”

    吳玠說謊道:“某家現階段接到的命令是奪取衡山地區,至於會不會西進,那得等官家和朝廷的進一步命令。”

    任得聰心道:“莫不是大中準備視形勢而定是否吞併西夏?”

    吳玠彷彿是能看穿任得聰的心思一般,道:“某家給你們任家一個忠告,就趕緊滅掉西夏李氏,這樣你們任家才有機會替朝廷世代鎮守西夏。”

    在任得聰看來,吳玠說的,很有道理如果任家能滅掉西夏李氏,那麼任家就能吞下整個西夏,到那時,任家就能有上百萬可戰之兵,中軍雖然能打,但面對這上百萬可戰之兵,也一定會掂量一下,值不值得動用大量人力和財力來收復西夏,尤其是在西夏願意歸順大中的情況下,如此一來,大中很可能會讓任家佔據西夏,世代替大中守衛西夏。

    吳玠又道:“其實,我們西軍在此陳兵,對你們任家也有好處,據某家所知,西夏朝廷剛從衡山地區調回去了十萬精銳,加上西夏朝廷原來擁有的軍隊,其兵力即使沒有二十萬,也一定有十五萬,關鍵是西夏朝廷的軍隊都是百戰精銳,你們任家的那三十幾萬大軍能不能敵得過西夏朝廷的十幾萬精銳,真不好說,有我們西軍為你們任家牽制一下西夏那十幾萬精銳,你們任家的勝算將大大增加。”

    說起這事,任得聰也有些懊惱!

    當初,任家決策失誤如果任家果斷將夏州城鎖上,然後繞道直奔興慶府,也就不會有之後這麼多事了。

    只可惜,任得敬太忌憚掌管了西夏軍隊半輩子的李察哥了!

    所以,任得敬跟李察哥在夏州糾纏了十幾日,錯過了最佳戰機,結果,被李仁孝將衡山地區的精銳夏兵調了回去,進而導致中軍越過了沒有多少軍隊駐守的衡山,然後奪取了衡山地區,為任得敬反夏帶來了很多變數。

    也可以說,任家是一步錯,結果導致步步都錯。

    任得聰道:“朝廷幫住我們任家,我們任家從上到下全都感激不盡,不過,後面的事,就不勞煩朝廷了,我們任家會自行解決。”

    吳玠聽罷,打開天窗說亮話:“你們任家是不想讓我們西軍繼續西進吧?”

    任得聰笑道:“是不想元帥的西軍有無謂的折損。”

    任得聰這話有一個潛在含義,那就是,蠱惑吳玠擁西軍而自立。

    這是任家最期待的事。

    如果吳玠擁西軍佔據川陝、隴右自立,那任家不僅多了一個實力強大的盟友,未來任家的西夏也將擁有一道最完美的隔離帶將西夏和大軍隔離開來,進而杜絕了大中吞併西夏,西夏丟掉重要的衡山地區的影響也可以降到最低,而且,那時任家還可以在大中和吳玠兩邊左右逢源,甚至可以坐山觀虎鬥,再樂觀一點,任家可以找一個恰當的時機收服吳玠吞併川陝、隴右,將來甚至有可能會取大中而代之。

    總之,吳玠如果能自立,那對任家而言,好處將多不勝舉。

    吳玠怎麼會聽不出來任得聰的潛在意思,他暗自冷笑,心道:“你們任家也太不瞭解我大中的組織結構了,先不說我大中軍政互不統屬,我根本就沒有機會接觸到政事,因此根本得不到西部地區的官員的支持,就算拋開官員不說,僅僅是西軍內部,也不是我一人說得算的,張憲在隴右,王彥在陝西,我但凡有點異動,他二人必定起兵來討伐我,退一步說,就算張憲和王彥不起兵來討伐我,就是我蜀地的西軍,也不可能跟隨我擁兵自立,我中軍從上到下全都接受過政治教育,因此,他們知道他們是為誰而戰的,那個誰絕不是我吳玠,所以,我只有指揮這支部隊的權力,沒有擁有這支部隊的權力,這種情況下,我腦袋得進多少水,才會傻到去幹擁兵自立這種蠢事?”

    想是這麼想,可吳玠嘴上卻打哈哈道:“最重要的還是你們任家能取西夏李氏而代之,否則,說甚麼都是沒用的,也是沒有意義的,而且,你們任家的速度一定要快,要不然,夜長夢多,說不準哪天讓我們西軍西進的命令就下來了,到那時,如果你們任家還是這種進度,那某家一定會毫不猶豫揮師西進。”

    任得聰以己度人認為,吳玠也有擁兵自立的想法,只不過,任家現在還沒有伐掉西夏,因此,現在兩家談這些事,還有點為時過早,進而認為,從吳玠個人的角度出發應該是希望他們任家能取代李氏成為西夏之主,在這個基礎上,吳玠催他們任家動作快點,完全說得通。

    想到,任家未來有可能與擁兵自立的吳玠結盟,進而讓任家擁有無數可能,任得聰激動不已!

    不過

    任得聰還是進一步試探道:“還請元帥多幫我們任家爭取一些時間。”

    吳玠滿口答應:“放心吧,某家一定會儘量幫你們任家爭取時間,畢竟……哈哈,你說是不是。”

    含含糊糊的說了一嘴之後,吳玠神色一正,又道:“不過,最關鍵的並不在某家這裡,還是在於你們任家的速度夠不夠快,嗯……直說吧,某家最多也就能給你們任家爭取一個月時間,時間一過,你們任家如果還打不開局面,那麼某家勢必要揮師西進,否則,朝廷一定會將某家換掉。”

    吳玠又“推心置腹”與任得聰密議了一會,才親自送任得聰離開。

    送走了任得聰,吳玠立即回到中軍大帳,然後讓人拿來空白奏摺和筆,之後親自給李衍寫奏摺。

    這份奏摺,吳玠寫得非常細緻,將李仁禮和任得聰來找他的過程全都寫進了奏摺,然後密封,叫親信來,吩咐親信快馬加鞭將奏摺和任家給他送的所有禮物包括十個美人一併送回燕京交給朝廷。

    親眼看著親信離開,吳玠心道:“任家這群叛逆,想害死某家啊,不知道在大中像某家這樣的重臣和重要人員身邊全都佈滿了錦衣衛和親軍都尉府的密探,某家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朝廷的眼睛?而且,朝廷現在又在大搞反腐倡廉,這個時候如果出點事,某家沒準就會萬劫不復!”

    ……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q781009

LV:9 元老

追蹤
  • 868

    主題

  • 47982

    回文

  • 1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