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北美大唐 作者:白面黑廝 (已完成)

 
嚴羊 2019-7-8 18:05:4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61 47461
炎雞 發表於 2019-7-9 17:51

第369章 新兵團

  1780年9月,日本江戶幕府再度派出老中田沼意次來到洛杉磯,與大唐政府簽訂了《洛杉磯協定》。協定中基本上包括了所有之前大唐外交部長蘇良興所提出的條件,也就是謝罪、通商和割土三條。

  為了確保協定能夠通過,德川幕府採取了秘而不宣的戰術。田沼意次帶著條件回國之後,並沒有公開唐人的條件,而是跟將軍德川家治進行了秘密商議,在將軍做出決斷,準備答應唐人的條件之後,消息仍舊被控制著沒有外流,直到田沼意次前往珈州時,外界仍然不清楚幕府跟大唐有著怎樣的討論。

  通過洛杉磯協定,大唐正式從幕府手中取得了陸奧國和出羽國,並且將這一地區從固威海外領中分離出來,建立了奧羽海外領,治所仙台。

  實際幕府即便不想割讓奧羽也是不可能的了,日本人不是沒有做過收復東北地方的努力,不過唐軍在奧羽有一個團的兵力,而且有海軍的支援,能夠比較靈活地對任何的挑釁做出回應。同時德意志兵團的第二旅也已經從固威移師奧羽進行訓練,三個團屯駐在不同的地方。更加令日本人絕望的是,大唐在日本徵募了不少下層武士和浪人,原本東北地方的大名藩士,相當一部分投靠了唐人。原因也很簡單,經濟利益。整個江戶幕府時代,下層藩士和浪人們的生活是很困苦的,甚至還有很多人靠借債度日。並且吃不飽飯。

  大唐在佔領奧羽之後,就在本機群組織治安軍,經歷數個月的徵召和選拔。最終有二萬人應募,成為了大唐外籍兵團中,數量超過德意志兵團的大和兵團。原本隸屬于東北地方三強藩的仙台、秋田和米澤的藩士,都是近萬的數量,再加上中等規模的相馬、莊內、盛岡、弘前等藩,還有更多的小藩,大約有三成多人直接投靠了唐人。再另外加上來自各地的浪人。還有本地有意從軍的農夫,最終使得這支打著治安軍名號成立的外籍兵團,在奧羽海外領正式成立的時候。已然擁有超過兩萬人的兵力。

  普通的治安軍士兵的月餉相對大唐武裝力量的標準,都少得驚人,二等治安軍士兵月收入僅為8唐元,比起在清國25塊錢一個月的武衛軍。只有人家的三分之一。一等兵收入才10塊錢。軍官的收入也多得有限。聊以安慰的是,至少這些日本裔士兵的收入是比此時普通的歐洲士兵更多的。甚至,大部分日本裔士兵對此都是極為滿意的,特別是一些之前混得不好的下層藩士和浪人們。

  首先,當兵吃糧,在軍營裡雖然訓練量比較大,不過他們一天三頓飯,頓頓管飽。更讓他們眼球都要瞪下來的是,三餐大米是絕對不限量的。其他魚肉蛋菜也是極為豐富,雖然食物上更加偏向於中國菜的做法,比如他們幾乎很少吃的天婦羅和壽司卷,倒是常見各種的咖喱蓋飯、菜包子。日本裔士兵認為他們的待遇甚至是超過很多日本地方大名的。僅僅是伙食就足夠使他們認為自己是被打造的精銳部隊,同時有知遇之恩的感覺。

  除了吃之外,平時都沒有幾件衣服的下層武士們,在入軍營的時候,他們就發了冬季常服兩套、夏常服兩套、作訓服兩套,貼身的還有內衣、棉衣褲、秋褲,襪子等若干,比較令他們覺得神氣的是大頭的皮革軍靴,踏在地面上有噠噠的聲音,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至於八塊唐元,我的天對於他們來說已經很多了好不好。大部分加入治安軍的日本裔士兵,以前一年的收入都沒有八塊唐元這麼多。由於他們的吃喝都是軍隊負責,所以基本上這份錢就是養家糊口,或者自己娛樂了。在仙台城下町的歌舞妓館,睡一個蘿蔔腿妹子甚至只需要五毛錢。而且,他們還可以進入軍供商店,享受更便宜的價格,購買大唐的商品。日用雜貨、香煙、視頻,甚至是手電筒這樣的東西,都可以買得到。

  可以說,這一批日本裔士兵,是大唐佔領奧羽之後,第一批既得利益者。

  由於大唐統治奧羽,剝奪了當地武士對土地的佔有權,導致了非常多武士的反對,甚至幕府還暗地裡支援他們對大唐進行攻擊。一些地方都爆發了一定規模的一揆,一開始是德意志兵團和唐軍出動對付他們的。對於這些人,唐軍是絲毫不容情的,直接擊斃了事,參與叛亂的也分情節處理,最輕的是勞役,最重的是處決。話說也只有這兩種處置,根本就沒有輕輕提起輕輕放下的。

  在一些日本裔士兵學會怎麼使用s1步槍之後,奧羽總督邰藝華受白南指示,開始小規模地派遣治安軍真正進行治安維持,也就是鎮壓當地作亂的武士群體。由於這些日本裔士兵投靠時間短,而且之前來自大名手下。即便唐人對他們打亂編制,比如秋田的武士來到仙台來當兵,仙台的武士到福島去,但仍舊對於這些日本裔士兵的忠誠抱有懷疑。所以,第一次派遣他們出戰,只派了兩個營八百名日本裔士兵出戰。

  平時除非訓練,所有的武器都是跟日本裔士兵分離的,提防得很。現在每人一支s1制式步槍,一個人攜帶一個基數的彈藥(60發),如果他們反過頭來對付唐人那就麻煩了。不過唐人也是有辦法的,後面直接跟了一個連的“督戰隊”,100多名唐軍士兵發了直接裝備了60支s8輕機槍,前身也就是美國人二戰時用的bar1918,外加勃朗寧重機槍2挺,s6衝鋒槍60支。只要有一個日本裔士兵回頭了,那保准就是一通子彈掃射過去,將他們全部打成篩子。

  當然事實還是比較順利的,捧著s1步槍,上了刺刀的日本裔士兵們,腦袋上纏著必勝的布條,不知道是哪個缺貨交給他們一句“大唐板載!”,然後對那些發動叛亂的武士和亂民們開槍亂射。這群傢伙甚至是邊衝鋒邊射擊,基本上彈倉內五發子彈打完,就跑到對方鼻子底下了。於是這些傢伙們就開始拿著刺刀亂捅亂殺。

  事後的結果顯示,比起唐人和德意志士兵的鎮壓,這群日本裔士兵在戰場上更為血腥,整個多達一千多人的叛亂群體,居然沒有幾個人是活下來的,全在戰場上被射殺和手刃了。另外一個讓唐人軍官接受不能的現象是,這群日本裔士兵們在戰場上嗜好割首級,結果一仗打完,見著一票的日本裔士兵攥著一大把頭髮,下面是滴溜溜好幾個人頭,當真讓人覺得這是在拍cult片。

  不過奧羽地方針對唐人統治的叛亂,並沒有持續多久,並演化成什麼龐大規模。大部分人不傻,面對荷槍實彈的軍兵,他們那些拿著武士刀和農具,充其量就是燧發槍的反叛者,根本無法取得任何勝利。而奧羽地方大部分的農民是沒有感覺利益被侵犯的,因為不管是誰,他們都要為其種田。而唐人組織的農社,比起之前給武士大人們種田,條件更好一些。承包制下,只需要繳納少量的承包費,就能夠自種田地,到期交稅就好,多餘的都是自家的,遠比給武士種田收入更多。另外,統一的農社為當地農民提供良種,指導農業技術,甚至少量的農社已經帶來了農機,同時農社還負責借貸,如果過不下去了,能夠無息從農社借貸糧食度日,明年還上就好。這倒是大唐過分充足的糧食產出而誕生的福利,反正多餘的糧食在糧庫裡也是爛掉,不如借出去,明年收上來的還是新的。

  隨著農耕開始,更多的奧羽農民滿足于雖然約束多,但實際更加輕鬆的生存環境,武士的煽動就不管用了。真正在這場變故中利益嚴重受損的武士,要麼到別的地方去成為浪人,要麼則索性光棍一些,投靠唐人,變成他們的雇傭兵。當然也有一些安於身份轉換的武士,變成了農人或者商人,因為原本就有一些武士是過著如此的生活的。

  奧羽治安軍的高待遇,使得很多知道反叛無門的武士,甚至是一些普通農民,都希望加入到治安軍中去,所以即便奧羽治安軍已經招滿了二萬的兵力,仍有絡繹不絕的人希望投軍,甚至很多其他地方的浪人也趕來投軍。不過,即便維持奧羽治安軍的軍費不多,但大唐的軍費已經非常巨額,正規唐軍僅人員費用便超過四千萬,武衛軍武毅軍六萬人部隊又是幾千萬,還有外籍兵團。關鍵是,從軍方到國政院,都沒有看到擴建大和兵團的意義。

  大唐本土幾乎沒有防衛壓力,主要的殖民地夏威夷也是一樣沒有什麼敵人,東北亞的固威、奧羽,其實駐守個數千人就很夠了,在東南亞三海外領,也有德意志兵團看顧。除非唐人希望再發動幾場戰爭,不然招募大量的大和兵團,累贅的成分更大。而顯然,大唐現在不想打仗,或者說沒太有功夫打仗。移民、貿易和經濟建設是這五年內的主軸。

  不過最後,考慮到大和兵團最為廉價,大唐國防部還是決定維持3萬員額,總計三個師的日本裔士兵,同樣隸屬外籍兵團。不過,這支大和兵團也擁有一些其他的屬性,比如說殖民先遣。
炎雞 發表於 2019-7-9 17:53

第370章 軍售上癮

  唐人大張旗鼓地在奧羽徵兵建軍,自然也讓幕府更加警惕和恐懼,也使得將軍德川家治徹底沒有了心思跟唐人對抗,只求二者能夠相安無事。

  幕府同意跟大唐簽署洛杉磯協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德川家治也希望奮發圖強,改變日本面對大唐弱小的情況。希望學習大唐的先進之處,壯大自身。這個念頭是不錯的,也是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之一,選擇強者,並師法強者。

  在另一個位面中,敲開日本國門的是美國人,而美國人對於獲取殖民地熱心程度並不高,更多期待的是通商。之後英國等歐洲列強也紛紛來到日本,不過由於日本的貧窮和缺乏物產,加上日本人的悍勇,也使得列強們對於加大在日本的動作沒有興趣,日本雖然處於危機之中,但是並沒有滅國的風險。而船小好調頭的優勢,再加上各強藩還有自主性的特點,使得他們很快就走向了戊辰戰爭,最終明治維新開始。

  可本位面中,大唐直接一拳幹倒了日本人,並且生生地在他們身上挖走了奧羽,英國人和美國人對於日本缺乏興趣,但是唐人卻僅調戲日本人就充滿了人生快感。德川家治並不清楚這一點,仍舊希望在夾縫中生存。

  田沼意次代表日本幕府簽約之後,隨即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請求。

  日本幕府希望派遣留學生,來大唐學習大唐的先進文化,這個被答應了。不過仿照另一位面20世紀初那些中國留日學生的待遇,大唐會對他們先進行洗腦。而且還對他們進行單獨地編班。授課內容也會跟大唐自己的學生完全不同。奧羽海外領也計畫開設學校。日本留學生可以就近去讀書。當然讀出來了是留在奧羽還是回日本,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再就是工業化上的希求。由於此時的幕府並不是另一位面中實現完全統一的明治政府,所以做不到打破關卡,培育全國統一市場,以及實現交通、通訊的全面統一。所以幕府的努力,主要是集中在制鐵、工礦和民品上面的。這方面,大唐本土行業也有著強烈的出口欲望,但是順從國家的戰略需求。對於幕府的機器設備出口是有限制的。不過事後發現這個限制其實很沒必要,因為幕府的財政很有限,根本不可能向唐人採購大量的機器。倒是日本一些強藩都在這方面進行了採購。大唐出口給日本的主要相關產品,為蒸汽動力的採礦設備和各種新工具。紡紗機、機床等機器,出口量就相比很有限。

  這個程度跟另一位面中,明治維新的規模根本都無法比,大唐對於日本的發展也根本不擔心,因為自己出手,或者挑撥強藩和幕府的鬥爭,都能夠輕而易舉地使日本近代化的努力毀於一旦。

  除卻留學、工業這兩個內容。幕府最在意的實際上還是軍事。大唐戰艦炮轟江戶,導致三分之一個城市毀滅。十萬人喪生;唐軍縱橫東北地方,大名的軍隊根本無抗衡之力,面對強大的火力只有被擊潰。這讓幕府看到,必須建立新式的軍隊,以適應戰爭的形勢。不過幕府並無認識到軍事體制需要改革,而更多在意軍事裝備。這也看得出來,幕府在思想上究竟是陳舊和落伍的。田沼意次拿出來了一長條的清單,希望向大唐採購先進的軍備。第一批的訂單就有幕府求購一萬支唐制火槍,10門岸防重炮、40門野戰炮,及相關的彈藥。此外幕府還希望購買大唐建造的蒸汽戰艦。

  唐軍在1780年正式開始換裝新的制式步槍,s1步槍慢慢開始淘汰出正軌唐軍,僅用來裝備武衛軍、武毅軍和外籍兵團。大唐軍工巨頭北方工業也遇到了自己的命中之敵,南方工業集團,成立於1778年的新兵工企業。南方工業成立後,設(山)計(寨)了許多的武器。國防部總裝招標之後,南方工業就推出了二戰雜燴型半自動步槍s9。而北方工業則推出了仿五六半的中等威力卡賓型半自動步槍的s10,甚至是幾乎卡拉什尼科夫複刻版的s11突擊步槍。

  在選擇時,國防部首先排除了s11,這會兒裝備突擊步槍,這是給自己找麻煩,唐軍的大部分敵人甚至使用的還是燧發槍和大刀長矛,用突擊步槍無論從費效比還是後勤上,都是不可取的。不過s11由於實現了槍族化,在原本突擊步槍的基礎上,開發出了班用機槍和短突擊步槍,國防部計畫以s11替換掉一部分的s6、s8等自動武器。頂天了也是一個班裝備兩把。

  半自動的競逐中,實際之前南方工業將二戰時期的m1加蘭德、svt-40和g43都山寨了出來,不過這些槍支各有優缺點。最終,南方工業決定自行在這三款步槍的基礎上研製新款半自動步槍,也就是現在的s9了。

  s9型半自動步槍,使用的仍舊是7。62x61毫米的子彈,跟s1栓動步槍有繼承性。它採用了長行程導氣、偏移式閉鎖的結構,由於是站在已有設計上的再發揮,所以可以說是博採眾長。這款槍比m1更輕、比g43零件更少、比svt-40更短、勤務性更好。它採用的是十發的彈夾供彈,換彈和射速上都比m1更加方便。它唯一的問題,由於採用偏移式閉鎖,對於材料和加工要求比較高,不過大唐的軍工廠可不是二戰時期那些沒有公差概念和管理水準的軍工廠,現代眾們畢竟還是帶來了諸多後世的理念,材料的成本問題其實也不是問題,多也多不出幾毛錢去,而且一旦量產之後,攤薄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當然,這槍在精度、射程和威力上,達不到完全碾壓m1加蘭德的水準,但是對於唐軍來說,已經完全夠用,而且也決不能稱差。

  不過s9的對手是採用中等威力步槍彈,可以攜行數量更大,而且更加輕便和簡單的s10半自動步槍。精度不差,而且後坐力遠比s9更小。來源於蘇聯sks的設計,外加同樣改為彈夾供彈,s10也是十分不錯的步槍。不過軍方在考慮現實情況後,認為s10的威力和射程,在當前的環境下,更加適合戰場,唐軍的作戰要旨還是在更遠的距離上,造成敵人的傷亡,而不是持續的作戰性。再者,s9的子彈跟s1具有通用性,也是一個便利條件。當然s9是用的7。62x39mm的中等威力步槍彈,也是s11突擊步槍的子彈。如果一個步兵班,普遍裝備s10及s11突擊步槍和班用機槍,子彈是完全統一的。不過,軍方對於射程上的減少仍舊是顧慮較大,還是以s9作為新一代制式武器。南方工業擊敗北方工業,獲得了超過30000支s9半自動步槍的訂單,北方工業則獲得了10000支替換s2卡賓槍的s10半自動步槍和5000支s11突擊步槍和1000支s11c班用機槍的訂單。

  s9上位,s1讓賢,這個看上去對於日本幕府的軍購沒有太多影響。但實際上,由於唐軍換裝,加上歐洲列強已經推出了自己仿製或者自製的紙殼彈步槍,所以sc-2為了競爭,價格也調整到了65唐元一支。歐洲人兜售的紙殼彈線膛槍,現在均價也在70唐元左右,由於工藝問題,成本比較高。sc-2在調價之後仍舊比歐洲步槍便宜,而且仍舊遠高於自己的成本價。

  南方工業也看好了專供外貿武器的出口市場,sc-2這款武器,北方工業這些年出口數量極為驚人,加上彈藥和相關配件的銷售額,直接突破1000萬唐元。所以南方工業繼續設(山)計(寨)出了一款專供外貿的步槍,原型是十九世紀後半葉的經典步槍夏普斯的sc-3型。這款步槍已經開始使用金屬定裝彈,口徑比較大,為12.7毫米,但是實際動能相比唐軍現役武器卻並不大,槍口初速僅360米每秒左右,有效射程為500碼。

  顯然這款sc-3步槍比起sc-2又進一步,在射程和威力上都有一定的提高,射手也不用清理紙殼彈燃燒的槍管了,不過由於子彈的發射藥仍舊是黑火藥,所以仍舊會有殘留,需要定期清理,倒是比sc-2更長一些。

  只是這款槍搞出來之後,卻被國家禁止出售,最少這幾年內,南方工業是見不到它對外出售了,不過sc-3和一些霰彈槍,都被允許在殖民地出售,比如婆羅洲居民,就需要這些東西進行防身。

  至於日本幕府採購的野戰炮,有sc1776型七十毫米野戰炮,岸防炮訂單則給了第二機電公司。二機廠接受了原北方工業給海軍造的艦炮業務,也開發了sc1779型130毫米火炮,可用作岸防炮和艦炮。

  軍艦的價格自然不是普通槍炮所能比,日本買不起法國人和西班牙人買的三四千噸的巡洋艦,甚至買不起清國水師訂購的一千多噸的小防護巡洋艦,最後日本人買了四艘擁有10門長身管76毫米艦炮的600噸級炮艦。這些炮艦分別命名為觀光丸、鹹臨丸、回天丸和蟠龍丸。原本是鄭和船隊中1000料左右的帆船,加裝蒸汽動力、裝甲和武裝後而成。要價也挺黑,15萬唐元,四艘就是60萬。

  貴也得買。
炎雞 發表於 2019-7-9 17:54

第371章 妥協的英國人

  長灘港,一艘暫時租借於英國人的蒸汽輪船緩緩靠岸,站在甲板上的詹姆斯•庫克,頗有舊地重遊的緬懷感。在他身邊的是之前也來過洛杉磯談判的羅賓遜,比起庫克,他的興致就更低了,因為這次來到洛杉磯,他是要將英國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交給唐人的。

  庫克船長看出了羅賓遜的情緒低落,他安慰羅賓遜道:“男爵先生,請打起精神來吧,雖然我們丟掉了大英的土地,但是那裡是種什麼也不長什麼的不毛之地,而唐人給我們的200萬英鎊的購地金,也算是非常不錯的收益了。關鍵是,我們通過這個機會,可以保證不列顛沒有落後。”

  羅賓遜點點頭,道:“是啊。”

  當年在夏威夷被唐人抓走,被軟禁了接近一年的時間,庫克船長才被放回英格蘭。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庫克船長沒有像另一個位面中英年早逝,被土著殺死。在大唐居住的一段時間,庫克深刻地認識到了不列顛以及所有歐洲國家跟這個新興國家之間的差距。他在洛杉磯的時候,看到了唐人標注的極為詳盡的地圖,使得他發現,自己長久以來對海洋的探索,似乎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他見識了唐人在航海上的優勢,更大更快的船舶,更先進的航海和定位的技術。在返回國內後,庫克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希望不列顛完成船舶的蒸汽化,並向大唐學習技術,儘快地趕上發達先進的大唐共和國。

  他們足下這艘三千多噸的蒸汽船,是當初羅賓遜來到大唐後,唐人租借給他們的,為的是羅賓遜能夠快點返回倫敦。把情況說明。英國人租了這艘船後,想盡辦法想要瞭解蒸汽船的奧秘,不過船上的大唐水手甚至拒絕了他們的賄賂,也不讓他們測繪這艘蒸汽船。英國人不好跟唐人直接翻臉,最後還是放棄了殺人越貨的想法。

  他們在返程的時候非常精明地弄了一堆英國貨物,準備運到洛杉磯去販賣。把這艘船的空間容積都利用起來了。

  英國人在兩年前,就成功地製造出了一艘自己的蒸汽船,不過限制于蒸汽機水準比較低,加上傳動系統更加低劣,這艘船不僅非常容易在海上趴窩,而且最大航速只有9節。有風帆配合,這艘船確實比普通帆船具有優勢,不過比起唐人的蒸汽船,就明顯不如了。

  羅賓遜說道:“我們跟法國人和西班牙人的戰爭雖然已經漸告尾聲了。不過這場戰爭已經使我們付出了太多代價。法國人從大唐購買的戰艦,逼得我們皇家海軍不敢輕易出港,他們的陸軍擁有更出色的武器,即便我們的指揮官英明指揮、士兵們極其英勇,可是我們仍舊無法取得關鍵的勝利。為了媾和,我們不得不承認法國人對馬拉塔的保護,以換取法國對加拿大收手和全面的停戰。原本我們的皇家海軍,大可以來到北美。將西班牙的殖民地打成一片廢墟,可是我們做不到。因為西班牙獲得了唐制的戰艦,而且我們不清楚唐人的態度,他們在巴哈馬群島的艦隊輕易就能夠消滅一支皇家海軍的大艦隊。法國和西班牙,靠著大唐共和國的支持,已經對我們實現了一部分優勢,內閣和議會形成了統一的意見。那就是停止這場該死的戰爭,然後立即向大唐示好,得到一切我們能夠得到的新技術。”

  庫克點頭道:“我也認為這是明智的選擇,畢竟無論如何,不列顛是一個歐洲國家。而且是一個歐洲海洋國家,我們必須擁有足以保護自己的海軍。在這次的戰爭中,皇家海軍成為了全民的笑柄,不列顛的恥辱,這真是無法容忍的。”

  羅賓遜又道:“西班牙正在走下坡路,他們美洲殖民地到處都是此起彼伏的叛亂,而且直布羅陀的戰役也體現了他們的懦弱。可是法國那位路易十六,倒是雄心勃勃。他不惜像銀行家貸款,向大唐貸款,也擴充軍備發動了對我們的戰爭。我們探子在巴黎得到了消息,路易十六準備將自己的艦隊實現全蒸汽鐵甲化,他們跟唐人簽了三十艘蒸汽鐵甲戰艦的改裝合同,如果法國人擁有了三十多艘蒸汽鐵甲戰艦,那麼我們英國基本上就完蛋了。”

  就算是唐人也沒有想到,真正壓垮英國人同意購地案的,正是大唐和法國關於三十艘蒸汽鐵甲戰艦的改造,原本的風帆戰列艦,將經過改造後成為戰鬥力大幅增強的蒸汽鐵甲護衛艦。法國人也按照唐人的標準重新劃分了蒸汽時代的軍艦,3000噸以上,裝備155毫米口徑以上重炮的,為蒸汽鐵甲巡洋艦;1000-2000多噸左右,主要艦炮口徑在100毫米以下的戰艦,則為蒸汽鐵甲護衛艦。

  法國人的合同中,包括改造兩艘現有的法國100炮一級風帆戰列艦為巡洋艦,將80炮、74炮和64炮的三級戰列艦,改造成噸位從2000噸-2600噸不等的護衛艦。法國巡洋艦上將配備大唐出口的155毫米外貿艦炮,法國護衛艦的主要武器則是長身管的76毫米艦炮。這些戰艦都能夠達到12.5節的速度,使得皇家海軍處於極為不利的情況中。

  英國人終於坐不住了,他們對於自己的技術能力原本有自信,可是經過兩年的折騰,仍舊沒法製造出一艘能夠媲美大唐蒸汽鐵甲戰艦的戰船,而法國人在五年之內,三十艘改裝戰艦都能夠完成,那個時候英國就徹底告別歐洲霸權了。

  英國皇家海軍在北美獨立戰爭中,遭受重創,損失了不少的艦船。之後在歐洲的海戰中,也被法國人擊沉了多艘重要主力艦。更加蛋疼的是,由於英國人很明白他們此時造風帆戰列艦,就是造靶子,沒有絲毫價值,所以這兩年英國的風帆戰列艦都是處於建造停滯的階段。

  此時英國人終於忍不了了,巨大的危機感使得他們做出決斷,將哈德遜公司的魯伯特王子地交給大唐,五大湖直到西海岸的廣闊土地屬於大唐所有。條件就是,得到一切能夠得到的新技術,尤其是海軍的艦船。

  正在羅賓遜和庫克正各自想著事情的時候,天空中突然傳來的嗡嗡的轟鳴聲,庫克猛然朝天邊看去,只見到一個像是鐵皮大鳥的東西,正朝著這邊飛了過來。

  “我的上帝,那是什麼?”

  一旁正在做下船準備的大唐水手隨口道:“那是airplane,你可以理解成能夠飛行的機器。”

  庫克難以釋懷:“你們唐人已經征服了大海,難道現在還要征服天空嗎?”

  水手笑了,露出兩排白牙,似乎十分有驕傲感,道:“為什麼不呢?”

  這架飛機來自波音公司,型號為波音147,代號白鷗。它是一架小型的艦載水上飛機,可由水上飛機彈射器發射。它出現在這個地方,被英國人看到,其實也算是一個意外,如果可能唐人還是不想嚇到小朋友的。

  波音147是專門為了涿鹿級戰列艦而設計的偵察用水上飛機,最大起飛重量僅為2.4噸。不過比起之前飛狐800公斤的重量,也是有了不小的進步了。它採用的發動機是一台420千瓦的氣冷活塞發動機,來自于大唐普惠公司的產品。雖然技術仍有不太成熟之處,不過也通過了軍方的驗收。白鷗水上飛機的速度達到了260公里每小時,巡航時速也達到了200公里每小時,航程為1600公里,續航時數也突破了6個小時。比起波音第一款不太成功的雙翼機飛狐,波音147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在武備上,白鷗也擁有2挺7.62毫米的航空機槍,並可以攜帶兩枚50公斤重的炸彈進行攻擊。雖然這跟海軍司令鄧希夷當時設想的數字差距比較大,不過仍舊算是值得讚賞了。

  此時的波音147已經進入到了最後的試航階段,為了測試它的可靠性,它從西雅圖起飛,中途降落在海上一次進行休整後,最終抵達洛杉磯附近的海域。當英國人看到它的時候,這項飛行測試已經完成,波音147最終將會進入現役,成為唐軍中第一款軍用飛行器。

  不過,跟它配套的涿鹿級戰列艦,恐怕還要等上幾年,現在這艘戰列艦甚至都沒有開始鋪設龍骨建造,仍在圖紙上。

  而波音公司在波音147上積攢了技術經驗和信心,同時又對水上飛機更加看好,總設計師黃斌希望仿照二戰的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發展處一款能夠運輸、轟炸和搜救海難的大型水上飛機。不過,由於唯一一家開發活塞發動機的公司大唐普惠,現在能夠做到的最好發動機,也就是147使用的600馬力的發動機了,顯然雙發的pby需要接近900馬力的更強發動機,而這是普惠的下一個目標。

  倒是陸軍看到海軍得到了新玩具,也轉變了態度,出資要求波音研究一款陸軍型的戰鬥機,並給出了航速300公里每小時以上、航程1000公里以上,可載炸彈100公斤的三大指標,要求可靠性高,並且能在簡易跑道上起飛。
炎雞 發表於 2019-7-9 17:55

第372章 不列顛買買買

  “我相信這是一份對我們雙方都有好處的交易。”大唐外交部長蘇良興在簽字後,與羅賓遜男爵握手致意道。

  “沒錯,是這樣的。”羅賓遜也是極力讓自己臉上不要露出什麼不愉快的表情。

  200萬英鎊,折合唐元1400多萬,唐人買到了四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就是說每平方公里作價只有3毫多。儘管哈德遜灣附近土地冰天雪地,跟阿拉斯加也沒有太多區別了,甚至大唐在幾十年內都不太可能怎麼開發利用這一地區,不過它的意義還是極為重大的。不僅在於大唐得到了哈德遜灣周遭的土地,而且大唐對於以西所有土地的主權,都得到了英國的承認。大唐也得到了一個連通五大湖的入口。

  廣闊的北美內陸地區,儘管被諸多國家聲稱所有,但是實際上他們在這些區域內都沒有控制力,甚至連一座堡壘都沒有。比較典型的就是路易斯安那地區,現在名義上屬於西班牙人,不過影響力比較大的還是法國人。而法國人的力量也就是在密西西比河中下游地區有一些貿易點和少量的移民,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只要大唐能夠將移民源源不絕地送入到中央大平原的北部,就算是西班牙號稱對這裡領有主權也沒有用,其實就像當初加利福尼亞一樣,西班牙將其作為自有,可是當發現根本沒法派重兵攻擊這裡的唐人之後,還是忍氣吞聲把這裡讓了出來了。現在大唐移民的重點還是在西海岸的三州,內陸畢竟交通不便。難以企及。不過。在這次的購地結束之後。大唐準備招募三萬志願者移民,前往廣闊的內陸地區進行殖民,他們將從大唐現在東部的源州(科羅拉多和猶他的一部分)出發,向東部遷移,一直到蘇比利爾湖沿岸,並沿途建立數個小型的殖民點,規模從幾百人到上千人不等。

  這些殖民點肯定比不上在西海岸三州的城鎮,甚至很難獲取物資。移民都需要自力更生,種植作物、蓄養牲畜,他們甚至還必須具有一定的自衛能力,對付當地的那些印第安人們。這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確實大唐現在不得不做的。

  且不提大唐怎樣準備開發自己廣闊的內陸區域,英國人在簽訂了購地合同之後,心急火燎地開始跟蘇良興談判購買大唐技術和機器的問題。

  蘇良興也早就看過英國人的購物清單,他道:“工礦設備、火車頭和鐵軌、紡織機械,乃至煉鐵的裝備、發電機這些,都沒有問題。我們可以按照出售給歐洲其他國家的平價,向英國提供這些商品。至於這些設備相應地如何操作保養,我們都會轉讓給貴國。”

  在機器的轉讓問題上,英國人十分固執,希望在大量採購設備的同時,一併得到這些機器設備的製造技術。對此,唐人只能呵呵一笑,然後表示:愛買買不買滾。

  英國人本來就是為了保證自己工業革命的進度,他們也沒什麼本錢在大唐這邊耍橫。大唐也確實沒有什麼立場要教給英國人製造機器的方法和相關的科學原理,畢竟如果是英國人的話,更加不會如此了。就像是之前英國人會賣給法國人珍妮紡紗機,但是法國人如果問紡紗機怎麼自己造,英國人肯定也兩個大耳刮子扇過去了。

  不過擁有這些機器,對於英國來說,也是極為重要了。英國人在工業上有著自己的積澱,雖然可能會花費更多時間,但是英國人最終會搞懂為什麼大唐生產的蒸汽機熱效率更高,明白一台火車頭用了多少零件拼出來,每一個零件有什麼作用。

  這些大唐不是不知道,不過與其懷抱發財的手段而敝帚自珍,不如一方面出售給外國人落後兩三代的技術,然後用賺來的錢發展自己的新技術。從太多角度來看,大唐比起歐洲列強們條件都是得天獨厚的。來自中華故土幾億的人口,安全而缺少威脅的北美本土和廣闊的發展空間,來自後世的先進技術。如果在有這麼多優勢的情況下,還擔心歐洲列強,而堅決不出口任何技術產品,本身就是智商受限了。所有的技術和商品的發展都有著本身的需求,就像是大唐本土的汽車製造商,在頭幾年簡直快要餓死,貸款國家投鉅資安下的生產線,一年也賣不出去多少汽車。而後來大唐地快速發展,加上移民進入,以及向外出口,使得汽車行業也終於緩過勁來,開始了穩定的盈利和新技術的進一步開發。

  大唐本身要快速工業化,雖然本國也有不小的需求,但是只有在向全世界敞開自己的供應之後,才能有效地獲取原始資本的累積,並且迅速地獲取工業資產、社會財富,乃至於大量工人的經驗。工業的發展,可能在初期是某個人的靈機一動,但最後越來越變成量變轉質變。

  英國人希望採購十台火車頭以及100節車廂,以及一半大唐生產的鐵軌,另一半他們打算自己製造。他們準備鋪設一條從倫敦到曼徹斯特的鐵路,而他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法國人已經開始了類似的工程,他們的前殖民地美國,甚至有一些短途鐵路已經開始通車。

  交通上,英國人還打算購買上百輛汽車,大唐出售的主要是小汽車,也有載貨量約在一噸左右的貨車,這些貨車也是專供出口的,其技術水準相較大唐本國使用的大卡車,落後不少。比另一位面中戴姆勒發明的貨車也先進不到哪兒去。

  買了汽車自然還要買燃油,英國別說不出產原油,就算是他們能開採北海的石油,他們也沒有辦法把石油煉化成汽油。所以英國還需要向大唐購買大量的汽油和柴油。

  煉鐵設備也是英國人採購的一項大頭,英國人的生鐵產量很低,甚至全國的年產量不及大唐一家中型鋼鐵廠一年的鐵產量。英國在考察之後,認為大唐的冶鐵設備更加出色,效率更高,所以決定大量採購大唐的產品。至於煉鋼的平爐和高爐,那就不要想了,唐人是絕對不會出售給英國人的。

  其餘各種具有專門用途的機器,比如紡紗機、縫紉機、印花機、機床等,數量都比較多。以機床來說,大唐出售給英國人的車床,實際上就是未來英國人羅伯茨發明的四級帶輪和背輪機構來改變主軸轉速的車床。再加上銑床、鏜床、刨床、磨床等一系列其他機床,英國工業在加工精度和複雜度上都會有一個非常顯著的提高。比如他們之前加工困難的後裝線膛槍之類的武器,他們都可能從此獲得製造能力。

  不過,考慮到唐人現在主流機床是電機驅動帶齒輪變速箱的三軸機床,賣給英國人的產品跟他們用的東西差距基本上是一百年。

  英國人有時候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個時候大唐工業部的代表就出來“幫忙”了。

  “這是我們大唐發明生產的蒸汽磨粉機,可以將小麥等穀物直接磨成麵粉,省力而且成本低,您看需要不需要?”

  “要!”羅賓遜直接點頭。

  “這是我們研製的用來攪拌水泥的攪拌機,你們買了不少的水泥,這個需要吧?”

  “要!”

  “這是我們用於地質勘探和工程的鑽孔釺探。”

  “要!”

  “這是我們大唐特產食品,煎餅果子,加雞蛋的,來一套嗎?”

  “要!”

  雜七雜八的各種設備加在一塊,最後英國人發現,這些設備的總價值已經達到220萬英鎊了,超過了他們出售魯伯特領地所得的金額,不過羅賓遜也不擔心。這些設備有一些本身就是英國的大資本家們擺脫採購的,比如鋼鐵大亨們希望得到新的冶鐵設備,而有些有錢人則希望投資鐵路,這些都能夠直接變現,最後甚至為大英政府帶來一些收入。

  而最後,也可能是羅賓遜採購中最重要的,那就是有關軍事的採購協議了。英國人已經能夠製造性能類似sc-2的步槍,而且有了大唐的新加工設備之後,肯定能夠自己量產出類似的武器。英國最需要的是能夠保護自己海權和貿易的蒸汽鐵甲戰艦。

  法國人買的榮耀級巡洋艦,價格高達五百萬唐元,這顯然是英國人沒辦法接受的,但是法國人跟唐人談的改裝合同,倒比較可取。英國手上也有不少的風帆戰艦,經過改裝之後形成的戰鬥力,跟法國戰艦不會有什麼區別。法國海軍要了三十艘蒸汽鐵甲護衛艦的改裝,英國人更加徹底,為了保證自己的海權,直接要求了50艘的戰艦改造。這其中包括了十艘三千噸以上的蒸汽鐵甲巡洋艦,以及四十艘的蒸汽鐵甲護衛艦,改造完成後,英國皇家海軍也準備放棄風帆戰艦,全面使用蒸汽鐵甲艦。

  英國人還提出,所有的改裝必須在英國本土完成,所有改裝所需的蒸汽機、零部件以及火炮等,由大唐提供,大唐的工程師在英國指揮英國船工完成。船艦所用的裝甲,由大唐工程師出具標準,在英國建造。即便如此,五十艘風帆戰艦的總改裝費用也達到了1200萬唐元之多,不考慮大唐工程師出國公幹之類的成本,僅蒸汽機、武器等物料成本,差不多也就二百多萬唐元。注意,這個價格還是標價而不是真正的生產成本。
炎雞 發表於 2019-7-9 17:56

第373章 殖民大洋洲

  英國帶來的超大訂單,進一步催動了大唐內部工業的生產。大唐現在正處於一個滿負荷的生產狀況,國政院的統計發現此時的國內對工業品的需求,甚至比戰爭時期更大。每個月近十萬甚至超過十萬的移民來到西海岸,他們的安置都是巨大的問題。這也催生了大唐國內建材業的火爆,大量的水泥和鋼筋被運往工地,磚窯也不斷地在擴建中。

  好在大唐政府手中的資金是極為充足的,而且能夠快速地將其轉換成投資。另外新移民帶來了龐大的新勞動力,雖然他們中大都文化水準有限,無法從事什麼太過艱難的工作,但簡單重複性勞動他們還都是能勝任的。相當一部分人成為工礦上的礦工,還有大批的建築工人,他們都是前腳剛到大唐本土,後腳就開始在工程師的指揮下開始為之後的移民蓋房子。一些機械廠沒法像建築公司和礦業公司一樣快速地增加自己的勞動力,他們往往需要培訓員工數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才能夠讓他們成為一個合格的工人。他們的人員增長,和整個行業的擴張,都是細水長流型的。

  一批批的城市出現在了珈州、岡州和卑詩州,往往令人驚奇的是,一個月前這裡還是荒無人煙,一個月後這裡便出現了一座有著成千上萬居民的城鎮。

  工廠的勞動力得到保證後,產品的產出量也顯著提高了。滿足國內的需求是一個方面,但由於量比較大,仍需要靠著國際市場來消化。顯然英國這次的採購就是瞌睡送枕頭了。也不僅僅是英國。現在很多歐洲國家都認識到新技術帶來的重大優勢。從西班牙到義大利,都有人接洽大唐安置在法國的工商業辦事處,希望採購大唐的機器。甚至還出現了一部分人,將自己的問題帶到那裡,詢問唐人是否已經解決了,能不能買到解決的方案。

  包括什麼效率更高的織布機,效率更高的礦石粉碎機,甚至是抽水馬桶。

  殖民是一個相當花錢的事情。跟其他國家不一樣,大唐是自己掏錢拉來移民,而且還為移民提供工作和住宅。跟歐洲那種因為混不下去,借錢出海殖民,或者因為宗教矛盾被人迫害出海的移民,是大為不同的。不過也正因為大唐的移民模式,使得大唐能夠在數年之內完成別的歐洲國家一百年的移民規模。同時他們將移民都有計劃地安置在經濟的鏈條內,更壯大了國民經濟。

  大唐的殖民也不僅僅集中在前往北美的西海岸三州,此時實在有太多的土地,讓人垂涎。東南亞三海外領是一個去處,而大唐在1780年的年底。也終於開闢了在南半球新的殖民地。

  一艘五千多噸的船舶,緩緩地接近陸地。這裡是澳洲大陸的西北部,另一個位面這裡被稱為達爾文港,唐人管這裡叫做達聞,也算是取巧地命名方法。

  移民船上有移民四百多人,數量並不算多,而由於他們是前往一個完全荒蕪的殖民地,所以船上攜帶了大量的物資,以供應移民們的需要。移民中有一百多位是成年男子,其中首領則是從大唐軍隊退役的老兵,名叫常東潤。他是跟周俊寶一批來到大唐的移民,後來加入了陸軍,在服役期滿之後,他不再服役,便退伍復員。

  這批移民中有十幾名漢子跟常東潤是一樣的情況,都是退伍的士兵,希望獲得新的生活。他們也是大唐用來組織新殖民地的重要力量。退伍兵有紀律性,而且聽從上級指揮,更具有軍事能力,能夠對抗來自外部的威脅。

  殖民船上的移民們還擁有不少的武器,用於狩獵和對付當地的土著人。按照大唐通常的殖民手段,在一個全新殖民區域的殖民點,都會組織民兵,如常東潤這樣的老兵,將會訓練成年男子們使用武器,並在殖民點周圍佈置一些便於防守的工事。

  這批移民中,單身比較少,大多數是家庭。就連常東潤等退伍兵,也都是帶著媳婦的,他們的媳婦基本上是剛找的。這批移民大部分來自川楚流民,常東潤就是在等待移民的單身女性中,找了一個模樣還算俊俏,一看就是奶大屁股大能生養的。她的這個老婆還帶著自己的老爹和兩個弟弟,現在也成了常東潤的家人。常東潤老父早逝,老母在前年也走了,家中還有一位長兄和弟弟。他長兄在不久前因為他的關係,也加入大唐陸軍服役了,他弟弟自小聰明伶俐,被常東潤帶到珈州之後,便上了學。常東潤對幼弟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夠中學畢業後考上大學,在大唐共和國內,大學生是要被各大企業單位搶破頭的人才,更被視為是最有文化的知識份子。華人重視知識的傳統使得常東潤希望自己家也能出個學問家。

  剛來大唐的時候,他也是個文盲,現在他也能認識兩三千個字,算是個文化人了。不過他知道自己這點文化什麼也算不上,所以他沒有打算在軍隊中繼續發展,而是想成家,過安安穩穩的日子。當初打了退伍報告之後,組織找他問他願不願意擔負艱巨的任務,到澳洲大陸開闢殖民地,常東潤想也不想就答應了。部隊裡的人從來不會考慮任務的困難,只要有任務,就是要上的。哪怕常東潤已經退伍復員。

  “姐夫,聽說這地兒是有金子的,咱們都能淘金的嗎?小舅子蔣三喜還是個十幾歲的孩子,很是活潑。

  常東潤道:“淘金哪裡是那麼容易的,若是有些金沙,還好說,如果是在土裡面,開採可是不易。而且金子是不能拿來當錢的,你只能花鈔票。你要拿金子去換鈔票,是要抽幾成開採稅的。不過,如果大家都不種地養豬,都去淘金,那麼咱們吃什麼?”

  這也是大唐為了適應殖民地開發的需求而設立的法規,一些地方的金礦暫時無法用黃金公司大規模開採,而一些移民好運地得到了一些黃金,自然希望變現。只不過大唐有明確法規,即便唐元是金本位的貨幣,但鑄幣是被嚴格控制的。所以黃金在沒有被鑄幣之前,仍舊是商品,而不是貨幣。黃金自然是可以換為唐元鈔票,不過過程中還需要繳納一筆黃金的開採稅。當然對於移民來說,能夠換錢就行了。

  移民船抵達達聞,常東潤首先帶領一批民兵下船查看情況。看起來海邊這一帶並沒有什麼原住民。於是乎常東潤命壯勞力們開始在選定的一塊區域內,營造房屋。他們帶過來不少建築材料,除了木材之外,還有一些水泥之類。之後他們還需要在當地燒制磚石。

  值得一提的是,喜歡做好一切準備的大唐政府,在幾個月前正式出版了一套叢書,名字叫《殖民指南》。這本叢書簡直是包羅萬象,總共分為四冊,從多方面介紹了一群移民,如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建立殖民點。

  書籍從頭至尾,把移民們可能遇到的所有情況都講述了一遍。比如在登陸後,如何選擇一處安全的殖民點。包括背風、水源、躲避野獸等等,均有說明。它還淺顯易懂地教會移民如何辨別礦物和土壤。哪些泥土是可以燒制建築用磚石的,哪些土壤比較肥沃可以種植作物。在不同的溫度帶和氣候中,應該建造怎樣的房屋更加適合。另外關於如何跟原住民進行交流,如何辨別能夠使用的野果,可能用得上的草藥,需要避免接觸的毒物,一些基本的傷病該如何處理,最後乃至遇到敵人的時候如何組織軍事行動,如果殖民地被外部勢力奪取應該如何應對保護自己。

  可以說,這本書體現了唐人極高的智慧和文明程度。一經面世,便成為了任何移民團體,必須擁有的一套指導性叢書。甚至一些穿越眾還戲稱,這本書當做異界穿越指南夠格了。同時,由於叢書涉及了眾多知識,帶有不少科普性,也成為很多普通讀者的一般性讀物。連白南都跟人開玩笑說,這部書應該被列為國家機密,小心保護。

  常東潤帶領著移民們,在達聞勞碌了近一個月的時間,終於基本上建起了可供數百人居住的房舍。在此期間他們也跟當地土著發生了接觸,不過並未產生衝突。當地是熱帶氣候,熱量比較足,能夠一年四季生長作物,所以移民們又很快地種下了一批作物。

  他們的倉庫裡儲備著足夠他們吃一年的糧食,而且遇到問題,他們還能夠使用無線電向其他地方求助。雖然初代移民的生活是艱苦一些的,不過他們都期待一個美好的未來。

  不僅僅在澳洲大陸西北的達爾文,在1780年白南總共向大洋洲派出了總數為五千人的移民,目的就是趕在列強之強,對大洋洲宣稱所有。澳洲大陸的悉尼,新西蘭的南北二島,還有新赫里多尼亞。

  由於新赫里多尼亞盛產鎳礦,所以實際上大唐在大洋洲第一批殖民點中最大的反而是這個面積僅為1.8萬平方公里的島嶼。
炎雞 發表於 2019-7-9 17:56

第374章 上海的生意(上)

  馬車悠悠地行駛在大路上,前面就是一座城市的剪影。車中的老闆劉南潯開口對自家車夫道:“到了上海,你便看著車,上海市區裡面不許馬車馳騁,老爺我租一輛唐人的轎車去談生意,你將車馬寄存在那邊,隨我進城。”

  車夫答應一聲,劉南潯又有些憧憬地道:“什麼時候咱們杭州城也能跑轎車,老爺我便也買一輛,你也不必再喂這牲口了,直接給我開轎車就好。”

  車夫也有些怯,道:“老爺,這唐人那轎車好喂不好喂啊,駕車跟馬車有什麼區別嗎?”

  劉南潯嗤笑一聲,道:“轎車是機械之物,又不是騾馬牲口,不吃草料的。”

  車夫憨憨地笑道:“那豈不是很是省錢?”

  劉南潯嘿了一聲道:“一輛轎車少說也要一千兩銀子,堪比一批寶馬了。倒是裡面倒是比馬車舒服得多,若是講究些,還可以弄個真皮座椅,可惜略嫌局促了點。大一些的恐怕也是有賣的,就是這價怕更貴。轎車雖然不吞草料,但卻也要飲油的。”

  車夫驚道:“居然是吃油的嗎?這可要比草料貴得多啊,小人一家從年到頭吃不了三兩斤油,這轎車得吃多少才足?”

  劉南潯有一種自己見識多的炫耀感,道:“轎車吃得油,跟人吃得油是不一樣的,那是汽油,不過卻也不便宜就是了。”

  說話間到了上海市郊,這裡有一座很大的騾馬場,凡是進城的人。牲口是不許進城的。以防受了驚嚇。傷了人。劉南潯上次來上海還抱怨不方便,這時候卻巴不得舍了自己的馬車。來到這騾馬場,劉南潯已經輕車熟路,騾馬場外面有一個大告示牌,上面寫著如何辦馬車的寄存手續。劉南潯第一次來的時候,便按照這個告示牌上的流程辦完了手續,後來他發現上海好多地方都有類似的告示牌,覺得頗為方便。用後世的話來說就叫人性化。

  此時大門口有一個跟劉南潯年紀相仿的商人,一身馬褂長袍,頭戴瓜皮小帽,臉色有些焦灼,道:“這怎還有這般的規矩,馬車不許進城,那人進城後就憑著一雙腳板幹走麼?”

  劉南潯聽他口音也是寧波一帶的,上前拱了拱手,道:“這位掌櫃,卻不必如此心焦。這城內雖不許行馬車。卻能租得轎車,處處通行。安穩舒適。另城內還有所謂公車,一車可乘數十人,只取1分唐元的車資,也是簡單。”

  那商人也抱拳道:“在下寧波布商宋忠橋,敢為兄台高姓大名?”

  “敝姓劉,名南潯,在杭州做些雜貨生意。”

  宋忠橋問道:“劉兄先前來過上海了嗎?”

  劉南潯道:“一個半月之前,來上海做過一次生意。我是聽說唐人賣許許多多奇巧玩意,更多吃食點心的花樣,這邊來上海買了一包糖果、零嘴,想不到在杭州賣的還不錯,這番準備多進一些貨。”

  宋忠橋道:“在下是第一回來上海啊,劉兄有所不知。在寧波做布匹生意的布行,也就那麼幾家,宋某承祖宗恩澤,勉強支撐家業。往常都是到鄉下,去收土布,然後自家染坊印染,卻是沒有想到,兩個月前,我們寧波另外兩家布行,突然售賣比我們收布成本還低的布匹。而且這布匹質地相當好,樣式也多,一下子把我們宋家布行的生意全給搶走了。宋某這頭髮都快愁白了,多番打聽後,這才知道,原來那兩家布行的掌櫃,都到了上海,尋了唐人的布商,進了便宜的貨,拿到寧波去售賣。為求生計,宋某也不得不來寧波,尋些門路啊。劉兄先前已然造訪上海,想必認識了些人,不知有沒有能介紹的布商啊?”

  劉南潯道:“對不住,小弟主要還是做些雜貨,這布匹上的生意不太懂得。不過宋兄也不必慌張,這唐人以工商立國,不似這大清朝,對咱們商賈是百般輕賤的。特別是那唐人官府,都是幫著商人做生意的,這事兒去問他們官府,自然有能幫襯的地方。”

  宋忠橋大驚:“怎麼可能,咱們要進貨,問官府官府能管咱們嗎?不會被他們拿殺威棒打出來吧。”

  劉南潯笑道:“不會不會的,也罷,這回小弟也想多進些雜貨,也是要去問問門路的,不然咱們二人便通行吧,正好租一輛車,也省了些差旅錢。”

  宋忠橋連忙拱手稱謝。

  兩人喚了家人夥計,劉南潯吩咐自己的車夫帶著宋家的夥計同去一處“漢庭商務酒店”,說完事兒之後去酒店找他們。辦完了寄存馬車的手續,之後,劉南潯和宋忠橋則進了城。宋忠橋還一臉茫然間,劉南潯站在路邊一招手,便見一輛黃色的轎車掉了個頭,停在了路邊。

  裡面坐著一個黑色正裝,帶著白手套的司機,下車來幫二人拉開車門,問道:“二位要去哪裡?是單程還是包車?”

  劉南潯道:“勞駕,去上海商館,我們包車。”

  司機點點頭,道:“好的,包車的話,一天的費用為5唐元。”

  宋忠橋慌道:“我這隨身帶的都是銀兩,沒有唐人的錢幣。”

  劉南潯道:“這不礙得,大唐商館旁邊就有一家錢莊,可以將銀子換成大唐的銀票,嗯,他們貌似叫做鈔票。”

  宋忠橋鬆口氣,這才跟著劉南潯上車。二人坐在後座,宋忠橋坐在車裡,一臉好奇的樣子,四處打量著。

  “早聽說唐人有車無馬自行,今日得之一見,確實神奇啊。”宋忠橋感歎道。

  劉南潯笑道:“這車要跑起來,比馬車穩當得多。而且能持續賓士,跑遠路的話,比馬車要快呢。”

  宋忠橋連連點頭:“唐人造物之巧,卻是令人瞠目結舌。卻也不知道這車子不用馬拉人推,是如何跑起來的。”

  劉南潯哈哈一笑道:“這個我也弄不明白啊,據說是機器,其中必有各種道理,只是我等淺薄,並不知曉。”
炎雞 發表於 2019-7-9 17:57

第375章 上海生意(中)

  劉南潯和宋忠橋稱計程車來到了大唐商館。這裡的正門頗有傳統建築的風範,對稱設計的飛簷門樓,高懸一塊匾額,上面寫著大唐商館。可是在門外卻又有一塊豎立的佈告牌,上面標著:大唐共和國上海特區商貿發展局。

  這裡一個單位兩個牌子,其實完全是為了照顧清國的客商,試問哪一個清國商人能夠明白大唐商貿發展局是幹什麼的,但是上面寫大唐商館,他們多少知道裡面應該能找到做生意的門路。

  宋忠橋一看大唐商館四字,頓時略有安心,問劉南潯道:“此處便是大唐商人彙聚之處嗎?”

  劉南潯笑道:“倒不然,這裡實際上是大唐官府的一處衙門。大唐官府設置繁多,幾乎事事都要管,不同的衙門管不同的事情,我上次來上海,曾與一大唐官員對談,他稱大唐立官府不叫官府,而為政府,不突出官這一字,而突出政。官也不是民的父母官,政府所行之事,盡皆便民而利國,民若有患,則政府須管。”

  宋忠橋歎道:“這大唐風物,果然與我們大清十分不同啊。倒是聽說,這朝廷新政,也有許多從大唐承襲過來的制度,寧波府的官衙已經不管斷案了,據說要建一個寧波府大理院,負責斷罪。”

  劉南潯卻不在意道:“我瞧著朝廷這新政,搞不成幾分的,那些個地方官,還不顧得都是自己的升官發財,哪能曉得這新政的真意。”

  兩人說這話,就進入了大唐商館。只見商館內人頭熙熙攘攘。宋忠橋驚道:“居然這麼些人?”

  劉南潯道:“可不是。整個江南甚至江南之外的商賈,都跑來上海想要承接一項大唐的貨物回鄉去販賣呢。這時節,只要能夠握住一項大唐的商貨,保管用不了一年時間就發財了。”

  宋忠橋聽了這話,眼中射出更加熾熱的光。

  門口站了一個二十余歲的大姑娘,一身制服,對進門的劉宋二人道:“兩位先生,請問是否有預約?”

  劉南潯拱手道:“這位女大人。我等並無預約。”

  那姑娘點了點頭,又問道:“那麼二位是一同諮詢呢,還是分別諮詢?”

  “一同就好,一同就好。”劉南潯道。

  這姑娘從身旁的一個機器中扯出來一張小紙條,上面用大寫漢字和阿拉伯數字寫著503,道:“請二位到那邊就坐稍待,叫到你們的號碼時,請前往相應辦公室。”

  “多謝女大人了。”劉南潯又是拱手。

  兩人坐在了另一邊的長椅上,這邊少說也得坐了四十來人,南腔北調。有些還在互相問好交談。商人本就是講究一個交遊和門路,所以都喜歡交朋友。

  宋忠橋小聲問道:“劉兄。剛才你管那女子叫女大人,這是為何?”

  劉南潯道:“可千萬別小瞧這唐人的女子啊,唐人講究一個平等,官和民平等,男和女平等。在上海和大唐國內,女子賢能也是可以做官的。”

  宋忠橋有些瞠目結舌,道:“這豈不是上下尊卑和綱常全都給亂了嗎?”

  劉南潯道:“小弟初時也不怎麼適應,不過在唐人這邊辦事,可得守他們的規矩,經常有人在上海觸犯了唐人的法條,就被驅逐了呢。剛才那位女子,也是這衙門裡的官員呢,雖然這地位不高,但怎麼都是個官,叫一聲大人也不為過啊。宋兄初來上海,小弟得交待你幾句。在唐人的地方,無論是酒店、公衙還是別的哪裡,萬萬是不能得罪人的,哪怕就是一個尋常端茶倒水的小二,給您鋪床的婢女,如果您動輒打罵了,店家反而不會向著您,反而直接叫了公差將您給拿了。這事兒上海經常有,所以常來這邊的,都小心著呢。”

  宋忠橋難以置信,道:“還有這等事?就算是原本本地的那些泥腿子,也是一般嗎?”

  劉南潯道:“是啊,唐人不知道為什麼,就講究一個這。這個規矩是部分你原本是唐人,還是清人的。往前數幾百年,這唐人也都是居住在中原的。你要是在路上碰見了他們那總督大人,也不必跪,人家還會好言好語地跟你聊幾句,真是客氣。當然也不能真個混蛋到覺得人家總督就是跟你一般大的,還是要謙恭以待的。畢竟都是祖宗都是一樣的,唐人也多禮,只是這個禮是人人要講,不是專門對某些人的。”

  宋忠橋連連拱手,道:“還要多謝劉兄提點了啊。”

  兩人聊著天,旁邊便有一個留著兩撇鬍子的中年商人湊過來,他先是拱拱手,然後遞上兩張紙片,道:“兩位有禮了,在下名叫徐有財,蘇州珠寶商,這是小弟的名片,請二位笑納。”

  劉宋二人接了那紙片,且見這張硬紙片上寫著他徐有財的大名,題頭是“徐記珠玉”,還有一些主營業務之類,背面則是徐記珠玉在各地的分店地址。

  劉宋二人報了家門,劉南潯笑道:“徐掌櫃真是好厲害,我先前也見過唐商用這名片一物,想不到徐掌櫃也是時髦,也用上這東西了。”

  徐有財頗為自得地笑道:“虹口廈門街那邊有家店鋪,就給印這東西,也不貴,這見了朋友分發幾張,也算是結個交情,確實方便。”

  宋忠橋問道:“不知道徐兄來大唐商館是要進什麼大唐商貨啊?”

  徐有財道:“進的話,自然是進大唐寶石了。大唐據說地廣萬里,與大清國也差不了幾分,一些地方盛產各色寶石,前些年在下就見過從廣東那邊流進來的大唐寶石,價格不貴,這色澤光潔都是不錯。唐人也往咱們這裡賣他們做的珠寶,但是式樣不是很招人喜歡,咱們本地人還是喜歡老式樣的。可唐人這珠寶做工倒是精細許多。在下考慮著是不是進一些大唐的寶石,試一試銷路。不過這倒不是在下緊要的事兒,唐人跟咱們是一般的,都喜好玉石,特別是上了年份的老物件,我這考慮著賣一些玉給他們,這才來商館找門路的。”

  劉南潯問道:“徐掌櫃還做古董生意?”

  徐有財道:“也算不上什麼古董,多是一些擺件。這些東西在上海受歡迎啊,上次帶來幾件,都讓這唐商給買走了。我這尋思著,是不是乾脆就在這上海開一家店鋪。唐人有錢啊,就算是尋常那些夥計,一個月也不得賺個幾兩銀子,那些公司裡的大人物,唐兵、唐人大官兒們,都是俸祿都是很高,這些玩意會好賣許多。”

  徐有財頓了一下,又道:“也不怕二位笑話,我老徐看明白了,這大唐,人人都是大爺,也不必給誰磕頭,也沒有官隨便盤剝你,這生意好做許多啊。唐人在咱們大清國行事,哪有人能管。就說咱們做生意的,在本鄉本土,說不定就有誰看上了你的錢,要為難於你。可只要在這上海一入籍,搬到上海來住,就算回鄉做生意了,嘿,那咱也是唐人,若是真有清國的官兒惡了自己,直接告狀到上海來,這大唐特區的政府自有人給你分說。清官府是不能治唐人的罪的,這就是一道免死金牌啊!”

  劉南潯也驚呼:“還有這般好事嗎?”

  徐有財笑道:“在下也是自己沒事兒琢磨,才琢磨出這麼一個道理。辮子一減,床上一身唐裝,在上海你是充不了大爺,可到其他地方,誰敢找你的麻煩?誰都知道這唐人不好惹,夏天那會兒,一個唐商在常州一帶讓當地村子裡的人給打了,財貨也給劫了,你知道後來那村子裡的人怎麼了嗎?一票唐軍直接沖過去,將這村子裡老少都給抓了,全送到海外去移民了。”

  宋忠橋道:“唐人也是霸道啊。”

  徐有財道:“這霸道的好啊,你是唐人你的心氣兒就高,見誰也不必貴,不用提心吊膽的。當清人,你處處矮人一頭,當佃戶,你矮地主一頭;當工匠你矮場主一頭;當商人,你矮所有人一頭;當官兒,呵呵,上面還有一群的上官呢。既然都是做人,何必給人家當孫子,自己為什麼不能當大爺?”

  劉南潯也有些動了心思,問道:“可唐人能是想當就當的嗎?”

  徐有財道:“這事兒我問了,現在上海處處都要人的,所以正是好時候。沒錢的可以來上海的唐人工廠做工,有些錢的在上海買套房,隨便開個店鋪什麼的,自可以入籍成上海人,也就是唐人了。倒是,唐人規矩頗多,入籍之後在上海居留每年之中至少有一半時間,不可成了唐人,然後就在外地。”

  劉南潯道:“這倒是頗為不便啊。”

  徐有財笑道:“我那生意,都有各鋪子的掌櫃管著,我平時也就是去查帳之類,若是再上海的生意做的大了,留在此間也自是不錯的。”

  三人聊天的這會兒工夫,徐有財的號就叫到了,徐有財拱拱手,道一聲回見,笑著進了辦公室。
炎雞 發表於 2019-7-9 17:58

第376章 上海生意(下)

  不多時,劉南潯和宋忠橋也被叫到。兩人連忙進入那個指定的辦公室中,開門一見,劉南潯一喜,連忙拱手作揖道:“哎呀,馮大人,真是太巧了,馮大人還記得在下嗎?”

  坐在辦公桌那裡的正是馮紹之,他抬頭看了一眼劉南潯,回憶了片刻,笑道:“可是杭州的劉老闆麼?”

  劉南潯滿臉歡喜,連連點頭道:“正是劉某,正是劉某。這次還要勞煩馮大人了,這位是劉某的友人,寧波的布商宋忠橋宋老闆,也要一同來開拓生意的。”

  宋忠橋也趕忙拱手作揖,馮紹之讓二人坐下,問道:“二位要喝茶麼?”

  說著,馮紹之還起身提起暖壺,給自己的保溫杯里加了一點水。

  宋忠橋是沒見過會給小老百姓倒水的官,劉南潯卻從旁介紹道:“宋兄你有所不知啊,上一次小弟來上海的時候,就多蒙馮大人照顧提攜。馮大人可是了不得的人物啊,你可知馮大人之前可是在大清做鹽政生意的?”

  宋忠橋有些愣,“那馮大人又如何來到了上海?”

  馮紹之也無避諱,說道:“祖上曾經經營鹽業,不過到我這一代,也沒有什麼進步了。這上海乃是欣欣向榮之地,馮某心嚮往之,才來上海遊歷,也是僥倖,這才于上海政府任官。好啦,我這身上的事情沒什麼好提的,二位來此還是要給二位辦事的,說說吧,劉老闆和宋老闆準備在哪些行業大幹一番呢?”

  劉南潯道:“不瞞馮大人說。上次馮大人指點在下。出售大唐產的糖果、零嘴什麼的。確實好賣啊,咱們江南人尋常吃得什麼果脯蜜餞,那都是老一套了,大唐出產的奶糖啊、仙貝啊、薯片啊什麼的,價錢便宜,滋味也好,還有那包裝,提拿方便。也是乾淨,不僅僅是大戶人家喜歡備上一些,就連尋常殷實家境的,也買些在家中吃。這不是想,再過一兩個月就是過年了,這些東西必然更加緊俏,想要多進一些貨。”

  馮紹之道:“上次你不是拿到了幾個食品公司的聯繫方式了嗎,要進貨直接尋他們就好啊,找我來,還是有別的什麼事吧。”

  劉南潯點頭道:“正是正是。在下經營的是雜貨生意,不僅賣些零嘴。但凡生活所需,都出售一些,前次在上海見到那惠民超市,正是走的我們雜貨店的路數,東西分門別類,而且貨物也多,在下便想借鑒一下。”

  馮紹之贊道:“劉老闆是好眼光啊,這惠民超市是咱們大唐最大的連鎖超市之一,從日常吃食到各類雜貨,都是齊全。劉老闆有意做著超商,我倒是確有推薦。您看中這惠民超市啊,是個連鎖超市。什麼叫連鎖呢,這是咱們大唐商界的一個詞兒,就是開分店,而且分店從經營到貨品都是類似的,這樣容易擴大,而且有品牌辨識性。”

  劉南潯告罪道:“哎呀,馮大人說的這些新詞,在下都是一頭霧水啊。”

  馮紹之笑道:“這沒什麼,待會兒我給你個聯繫方式,你可以直接去聯繫惠民超市在上海的經理,惠民超市正在打算擴張分店呢。你若有興趣,可以支付一筆錢,這叫做加盟費,這惠民超市便把你所有的貨物供應都包了,而且還負責幫你培訓員工,教你用他們那一套。你其他的也不必操心了,光顧著開你的店,盯一下進貨出貨就好。”

  劉南潯很是精明,他問道:“不知道這加盟費需要多少錢?”

  馮紹之道:“不多,他們現在應該在拓展階段,都是優惠著來的,應該有個一兩千塊錢就能搞定。倒是,惠民超市也是大公司,他們會考察你的資質,認為你無法經營,或者會砸了他們的招牌,那恐怕也是不同意的。”

  劉南潯忙道:“說起杭州雜貨,肯定要提我們錦華記啊,這個我一定做得好的。”

  馮紹之笑了笑,道:“那成,我給你一個位址和聯繫方式,再跟惠民超市那邊約個時間,你去碰面,具體談一下。明天如何?”

  “明天好的,明天好的。”劉南潯說道。

  馮紹之拿起桌上的電話,查了查電話簿,然後撥號。大唐的電話通訊業也有著高起點,從電話被“發明”後,基本上就沒用過人工接線員,而是使用的步進式機械電話交換機,所以直接撥號接通,而不是需要告訴接線員將電話接到哪裡。

  “惠民超市業務辦公室嗎?我是商貿發展局的馮紹之,啊,你好,我這裡有一位先生,是寧波非常有實力的雜貨商人,希望能夠加盟你們集團,並在杭州開設連鎖。嗯,對的,所以明天上午九點鐘,可以嗎?好的,我會轉告他,謝謝你,再見。”

  馮紹之一邊打電話一邊拿筆記錄,最後將記錄的便箋撕下來交給馮紹之,道:“明天上午九點鐘,位址在這張卡片上,你去找他們業務辦公室的部門經理,他叫韓子輝。”

  劉南潯一陣千恩萬謝,馮紹之擺擺手,又問道:“這位宋先生是布商吧?你有什麼業務是我能幫忙的呢?”

  宋忠橋剛才還震驚於桌上那個小東西,馮紹之拿起來就能跟不知道在哪裡的人通話了。現在馮紹之問他,宋忠橋趕忙道:“馮大人,在下是希望能夠購入一批大唐的布匹。”

  馮紹之笑道:“這個也簡單,說起來這段時間,唐布是最好賣的東西呢。”

  宋忠橋苦著臉道:“主要是差價太多啊,咱們收上來的土布,跟唐布的賣價還差了三成,而且唐布的質地還好,樣式也多還精美,土布根本比不了的啊。”

  馮紹之點頭道:“這個確實是啊,唐布都是機器上織出來的,價格自然便宜,而且大唐的紡織業是成體系化的產業,從紡紗織布到印染,每個環節都是專業的。咱們鄉下農家哪會考慮這麼多東西,是競爭不過的啊。”

  宋忠橋也歎道:“大人說的是,這段時日江南糧價跌了不少,因為大唐的糧食進來了,本地的糧食就沒法賣上價格。長此以往,恐怕鄉下耕織之家,都是要完。雖說種田織布,單純是供給自用,現在哪還有那麼單純的家庭了。還不都得買些東西。這糧食和土布賣不出去了,大家這日子就難過了。”

  劉南潯朝著宋忠橋直眨眼,他畢竟是當著唐人的官員說這話,而且罪魁禍首還就是唐人,這顯然等於打臉了。不過馮紹之也並不氣惱,實際上宋忠橋看到的問題,他早就想過了。劉南潯道:“昔日古時,這耕織之家,是最為正統的了。可是時過境遷,今日在大唐,這農耕之力比起千百年前,進步巨大。這農耕之技術,唐人也是格外擅長,一人所耕之田,可養數十上百人。這就使得不必人人都要去耕田。所以這大唐本土,農夫數量反而是有限的。我們管這個叫做社會分工,有人教書,有人給人看病,有人做工,有人種田。唐人已經走完了這一段,也就是社會轉型。接下來,便要輪到大清國了。指望耕織傳世,千百年不變,已經是不切實際。到最後,耕織養活不了自己的家庭,便要去尋其他的生計。其實,在唐人來之前,這已經顯露苗頭了。江南這地,越來越集中到大地主手裡去,普通家庭失地越來越多。最後都變成了破產的流民,他們往川楚去,據說已有百萬以上。別瞧咱們之前也喚作盛世,其實危險得很啊,這所謂社會轉型要是沒成功,這國家就完了。也就是打到大清國來的是唐人,歸根究底還算是一家,若是來的是那些歐洲蠻夷,哪會顧得什麼吃相,那就是可勁兒地折騰咱們中國啊。”

  兩個商人聽得似懂非懂,不過覺得好像也有些道理,他們畢竟只是這龐大社會中,簡單的兩個小人物,顧不得這大環境中所有人的死活。宋忠橋也就是微微感歎一下,卻不會真的那麼憂國憂民。

  馮紹之也是來到上海之後,接觸了諸多的大唐書籍和理論,才看清了這些東西,此時自嘲地笑笑:“說多了,二位專顧著發財便好了。宋老闆,在上海大唐有八家紡織公司,有做毛紡、棉紡和麻紡的,還有做皮革製品的皮革公司。你若有興趣,大可以上門去瞧,這些公司都是敞開門做生意,看中了什麼布匹,直接下單訂購就好,若是有什麼特殊的樣式需求,也可以跟這些公司提。價格上嘛,恐怕不會比你的那些競爭對手們更便宜。這事兒倒也不一定,如果宋老闆走貨的量夠大,而且建立起了長期的合作,說不定也是能拿到一些折扣的。”

  說著馮紹之從抽屜裡翻出了一些紡織公司的材料,道:“直接去就好,他們有專人接待你們這樣的客商的。”

  劉宋二人謝過馮紹之,劉南潯還說要請馮紹之吃飯,馮紹之笑著推拒了,說自己這邊還有業務。二人這才有些恍惚地從大唐商館走了出來。

  宋忠橋頗為不能相信,問道:“咱們這便做成了生意了,居然真是官府的人給介紹門路。”

  劉南潯笑道:“可不是這樣嘛,還別說,我還真有點想跟那位徐有財兄一樣,回頭混一個大唐的身份,以後做生意也更方便一點。”
炎雞 發表於 2019-7-9 17:59

第377章 中華特區的一年(上)

  對不少來上海做生意的人來說,這座城市已經不僅僅單用異域風情能形容得了了。儘管這裡聽到的語言仍舊是漢語,見到的人也仍舊是中國人,但是周邊的一切都讓人覺得光怪陸離。對於初次來上海的宋忠橋來說,從街邊徹夜點亮的路燈,到酒店裡的抽水馬桶,能夠千里傳音的電話電報,馬路上賓士的小汽車。這是一個全新的社會,到處都充滿了便捷,更讓一個從舊時代來的人感到恐懼和慌張。

  不僅僅是他這樣的外來者會有這些情緒,即便居住在上海的白南,在這裡呆了大半年的光陰,也驚歎上海建設得快速。與洛杉磯那時的建設不同,由於上海特區的建設能夠就地吸收當地的勞動力,再加上大唐能夠供應的各種物資更是充足,所以這裡繁榮的速度是驚人的。

  行政區劃上,上海特區共分三區三縣,分別為虹口區、閘北區和黃浦區,而實際上這三個區就占了另一位面中魔都的市區的所有面積。這裡也是特區的都市地帶,唐人在此修建了林立的高樓,建設了各種設施,使其成為了一個近現代化的都市。原本的上海縣被改為了閔行縣,上海也徹底成為了特區獨有的名稱。寶山縣如故,另外黃浦江以東的川沙則立為浦東縣。

  僅僅一年的發展時間,已經讓原本一些村鎮迅速擴張成了一個人口數十萬的城市。已經逐步成氣候的黃浦江碼頭,已經開始成為清國和大唐進行貿易最重要的港口。江南的商品經濟,幾乎都要被這個新生城市網路。如劉南潯和宋忠橋這樣的商人。紛紛來到上海。要麼進貨要麼出貨,使得此地的商貿高度發達起來。

  這也使得“闖上海”成為了此時江南一個流行的詞語,無數懷抱夢想的人,為了出人頭地,或者賺得萬金,紛紛來到上海闖蕩。最早來到上海的一批人應該算是幸運的,因為據特區政府估計,用不了多少年。上海就無法無限制地去直接吸收人口入籍。當地的人口密度將會真正朝著魔都的方向前進。當然特區政府也可以把他們向周邊地區分流,不過更多的人應該傾向于呆在繁華的市區,而不是還比較荒涼的幾個縣裡。

  為了使得上海擁有廣闊的經濟腹地,財貨和人口的流動更加充分,白南還提出了修建京滬線鐵路的想法。不過出於安全和其他更多方面的考慮,清廷委婉地用拖延的手段,並不希望京滬線這麼快地上馬。清廷通過跟大唐的接觸,已經不再是乾隆時期那個對於諸多事務看不明白的朝廷了。他們已經知道一條鐵路有著什麼作用。儘管對於大唐商貨依靠鐵路能夠享受的便利,他們沒有太多考慮。不過顯然,京滬鐵路將會使得上海的唐軍能夠更快地前往京城。如果有什麼重大變故,對於清軍是絕對不利的。

  當然清軍是無法阻止唐軍海上行動的。所以鐵路案的阻止,其實本質能夠起到的作用不大。白南也相信,清廷對於京滬線的抗拒不可能持續下去。這條鐵路的最終建成是大勢所趨。同時,唐人還在清國境內建設一些短程的鐵路線,比如從塘沽到京城的京塘線,已經開始興建,在1781年就能夠建成通車。而白南也考慮利用一條鐵路,將江寧、杭州和上海完全貫通起來。

  上海周邊道路的平整工作也持續地在進行著。清國境內的官道大部分都是土路,顯然對於大唐的汽車運輸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上海特區不僅在市區內建設一條條的柏油馬路,而且還把公路修往四周。他們的舉動也比較霸道,往往就跟當地清政府打一個招呼,然後馬路就修過來了。地方政府也不敢反駁或者抗拒,而且修路這種事也算是好事。

  相比上海特區,位於華南的香港特區也不遑多讓。早在楊真的佔領時期,香港島就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並聚集了上萬的人口。不過設施什麼的相對簡陋。胡發奎來到廣東之後,接手了香港水寨。並利用國內的物資和廣東的人力,開始對香港特區進行脫胎換骨。

  跟上海是差不多的路子,香港首先發展的也是航運和商貿。由於香港的港口條件比廣州更好,而且大唐也有意識地將貿易業務從廣州轉移到香港來,所以這一年的時間中,大批的廣東商貨都是來到香港,然後登船售賣。大唐的商船現在也是直航香港,然後貨物分散到各地去。香港特區著重發展的是九龍地區,商船在此地卸貨之後,可以直接裝車運走,而到香港島的話,還隔著海。

  香港的興起,也使得原本在廣州的很多船運從業者,紛紛轉移到了香港。廣州十三行的壟斷權利取消,也並未讓原本的牙行們一蹶不振,如潘家同文行等大商行,雖然在之前天地會之亂中,損失比較慘重,但是仍有殷實的家底。靠著以前的門路,商行們繼續進行貿易公司的業務,雖然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但是復蘇也比較快。

  年關將近,另外一件大事業即將在本地發生。那就是之前為平天地會之亂,清廷委任唐軍代管廣東,期限為一年。天地會已經被徹底平息,連海島上的林爽文也被擒拿,廣東實際上已經穩定了一年的時間。清廷曾經多次提出要收回廣東的治權,不過唐人一直以履行條約為由,拒絕提早轉交治權。

  大唐在廣東的佈局是很深遠的,雖然軍管政府並沒有按照完整的大唐體制進行治理,但很多大唐的治政理念和原則還是影響到了當地人。比較突出的是,廣東人深信大唐本土生活更加幸福,所以出現了規模龐大的移民潮,甚至在一些客鄉還出現了全村移民的神奇現象。

  一些廣東人也嘗試利用唐人的方式,開設自己的公司,或者經營自己的小生意。而更多的是,在廣東境內流傳的大量唐人的書籍,和開設起來的大唐教育學校。比起江南人仍有戒心,廣東這邊似乎態度更加開放,而商業化的浪潮也更加洶湧。
炎雞 發表於 2019-7-9 18:00

第378章 中華特區的一年(中)

  清廷馬上便要收回廣東的治權,對於大唐來說,其實並沒有特別大的影響。由於這段時間內,軍管政府對於廣東實際上更多採用了無為而治的方式。由於人力相對緊缺,所以唐人在廣東基本上只做了兩件事:移民和商貿。

  大唐幾乎在廣東的各州府,都設置了移民辦事處,治權轉交之後,這些移民辦事處仍舊會維持下去。樂觀的估計,廣東仍舊會在今後的幾年時間內,為大唐提供數百萬的移民,當然制約的主要因素還是唐人的運力。

  此外,大唐借著治理廣東的機會,徹底把大唐商貨鋪滿了大半個廣東地區。各種來自大唐本土生產的商品,在廣東地區都建立起了自己的行銷管道。比較典型的就是廣州府,在唐治期間,廣州府實建立起了發電廠,開始為城內進行供電。由於在之前的廣州圍城戰中,城市遭到了比較大的破壞,所以城內又由唐人的建築公司承攬修建了一批新的建築。甚至,廣州還在年底準備開起一家大唐聯華超市,供應各色大唐的貨物。另外,廣東人心眼也比較活,很多人看上了唐人的機械。這些商人通過各種各樣的關係,從唐商手中買走了一些機器,開設起了自己的工廠。僅一年的時間內,廣州府就有大小三十家使用大唐機器的工廠建立起來,包括生產水泥的水泥廠、造紙廠、印刷廠,靠著縫紉機縫紉衣衫鞋帽的成衣廠,麵粉加工廠等。

  可以說,從工業化的角度,廣東甚至是跑在江南全面的。即使治權被轉交,新任的廣東巡撫也不會貿然地開倒車。可能開設工廠的審批程式將會變得困難,不過這仍舊阻擋不了一批新興資本的崛起。

  在廣東和江南等地。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越來越呈現出一種趨勢——投資田地的回報率會是相當得低的。這是因為清國在外貿政策上無法自主,使得大唐商品無限制地殺入本國市場,尤其是在大唐嚴重過剩的糧食,都在瘋狂地湧進來。大量的勞動力在大唐不可能全部都雲集在城市,成為產業工人。相當一部分還是進入了農場。截止到1780年10月份,僅珈州一地的耕地面積已達2000萬畝,而如果開足馬力整個大唐每年的糧食產糧已經指向千萬噸每年。

  這是個無解的問題,一方面農業技術反而是大唐最接近現代的技術,無論是從良種還是其他耕作方式、肥料和輪休輪作之類,比起工業中什麼單晶葉片渦扇發動機、石墨烯一類的東西容易實現得多。而且大唐糧食比例中,高產作物比例也比較大。另一方面,大唐現在本土人口僅為200萬左右,每年糧食的直接消費量撐破天也就是三四百噸。以人均消費量計算的間接消費量,也最多只有七八十萬噸的樣子。可以說,打1776年開始,大唐共和國的糧食生產的供需關係一直都是嚴重失衡的。

  國內大喊著要均衡發展農業,中央谷地開始大面積地種植蔬菜、水果、乾果乃至棉花和亞麻,可是這仍沒辦法阻止糧食產量的暴增,尤其是不斷地有新的農民進入農場的局面下。原本國家認為國內移民增長過快,不宜限制糧食生產。應為新移民提供足夠的糧食供應。但國政院農業部在今年召開了緊急農業發展會議,如果繼續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不僅會帶來大量的糧食浪費,而且還會出現農業的崩盤。大唐已經執行了糧食官方計畫定價多年,如果以市場自主定價,那麼糧食連一斤一分錢都賣不到,甚至農場無法支付自己的化肥和農機成本。另外,大唐共和國儲糧量。已經突破1200萬噸,哪怕未來大唐人口飛速增長,也根本不懼出現什麼情況。

  為了解決糧食產能過剩,大唐糧商極為努力地向全世界推銷本國出產的糧食。現在大唐糧食主要出口地是新西班牙殖民地和歐洲,不過出口量比起生產量還是不足。此時大唐已經基本控制了墨西哥、格林伍德、秘魯和智利等地的糧食價格。當地本身產糧就很少,在有了大唐穩定的供應後,甚至很多人拋棄了農場去作別的了。可是這些地方的出口量,總共加起來,也只有幾萬噸。畢竟像墨西哥這樣的地方,很多人種玉米都是自給自足的。

  清國於是便成了大唐共和國重要的糧食出口市場,相對較低的畝產、龐大的需求、以及被控制的外貿海關,都使得大唐能夠大量地傾銷自己的過剩糧食。於是在這一年,大唐中華三特區,都出現了極為強勁的大唐糧商,他們帶來了百萬噸的的糧食,並且以低價開始傾銷。這部分糧食在大唐沒有絲毫價值,可是運到清國來,賣出去全都是利潤。不過對於清國本土農業經濟的打擊也是極重的。

  長此以往,不管是湖廣還是江南,農民靠著耕田能夠養活自家,但是以剩餘糧食換取其他生活物資的能力就大為下降了。特別是自己無地的佃農,本身生活就比較拮据,在完糧納稅之後,剩下一點口糧和換錢的糧食。可由於大唐糧食的傾銷,必然導致他們收入嚴重減少,甚至幾乎沒有銀錢的收入,最終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破產。一年兩年,清廷還發現不了這其中的奧秘,但是長期以後清廷必然會發現唐人的糧食傾銷,正在動搖他們的統治。

  隨著大唐建造出越來越多的島礁級萬噸貨輪和海洋級小型貨輪,糧食的出口量會不斷攀升,甚至在未來達到數百萬噸乃至千萬噸。跟另一位面21世紀中國本身糧食供不應求必須進口的情況不同,實際上清代的糧食產量是不僅能自給而且還略有盈餘的。但市場上出現更廉價的糧食,自然會嚴重大家清朝的農業生產,哪怕進口量只有清國糧食產量的百分之幾,也足夠掀起一場腥風血雨了。

  對於大唐來說,產糧的可不止是西海岸的三州。東南三州現在還沒有多少人口,暫且可以忽略不計。以流放的滿人為主要人口的固威領,雖然整體農業產出遠不及本土,但是也有近百萬噸的糧食產出。剛剛入手不久的奧羽海外領,那裡還有二百六十萬的日本農夫,大唐一時還不希望工業化這個海外領,所以主要還是維持其種植業漁業和林業為主的經濟形態。而且這裡也正在進行農社改造和農業技術的改造,顯然不久之後這裡也將會成為糧倉。因為另一位面中,奧羽本就是日本重要的產糧地。當然,奧羽的糧食可以賣到日本去。東南亞的三海外領,受限於人口,不會主要發展種植業,他們的糧食將由本土進行供應,但也會形成一定的自給能力。

  可以說,糧食已經變成了大唐共和國,用來蛻變中國的一個重要武器。大唐糧商們夾雜在形形色色的其他大唐商人中,帶來了他們的貨物,似乎很難進行分辨。因為大唐商人的作用都是類似的,他們帶來的商品,要麼是清國沒有的,要麼是清國有而他們賣的價格低品質好的。儘管如此,這批糧商將成為改造清代小農經濟社會的重要推手。

  大唐糧商們往往主動接洽各地的糧商,向他們進行供貨,有些甚至更主動地在一些地區開設糧店,專供大唐出產的各種糧食。當然,很多糧商也不僅僅只提供簡單的脫殼糧食,而且提供糧食的加工品,麵粉、機制麵條、米粉等等,在經過加工後,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潤。對於普通的清國消費者來說,這些糧食加工品的價格可能會略貴,他們不會主動選擇,但終究會這類貨品會走向每個人的家庭。

  真正算是高利潤的,還要說到大唐的油和糖。另一位面裡中國的大豆已經幾乎全面依靠進口,中國人的油脂攝入掌握在了世界四大糧商手中。此時的情形也有些類似,大唐任一一種作物供應本國都是供過於求的,本土出產的大豆、花生和油菜,經過加工後,出產大量的優質食用油。而清人的油脂攝入一直是不足的,生產升本高、價格昂貴是主要的因素。而從大唐出口的食用油,因為低廉的價格,很快就受到了歡迎。

  同樣待遇的還有食糖。大唐在夏威夷群島開闢了大量的甘蔗田,又被運到本土加工成食糖。在近代以前,不止中國,就連歐洲糖的攝入量也有限。一度從美洲帶回來的白糖,是要放在倫敦的藥店裡當成藥品出售的。可以說,跟油脂一樣,糖也是有著巨大需求而供應不足的貨物。幾乎有多少白糖來到三特區的港口,一周之內就有多少貨被分流到各地去售賣。再加上歐美等地的需求,大唐出產的白糖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中。

  實際在社會發展程度較低的時代,農業和簡單農產加工品,都是社會消費的主力。大唐經濟部門在把握這個脈絡之後,尤為重視此類行業的發展。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嚴羊

LV:8 領主

追蹤
  • 32

    主題

  • 16827

    回文

  • 7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