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回到明朝做千戶 作者:老白牛 (已完成)

 
Nineider 2009-2-5 17:21:02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24 469544
marine_w 發表於 2009-7-28 19:42
正文 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

    在二十四日時,李如松接到了查大受的戰報,上言大捷,斬獲倭人六百餘級。李如松聞言大喜,再聽了當地朝鮮土民而言,他判斷日軍可能是要棄王京城撤退,遂欲率領本部騎兵二千餘人從開城疾馳引援。

    黃來福知道這個消息後,大吃一驚,他當然知道歷史上這個有名的碧蹄館之戰。不過碧蹄館之戰具體的情形,當時他在五寨堡的筆記本電腦中並沒有說得很清楚,只知道非常慘烈。

    此戰中,日方和李如松方,可說都沒有贏家,不過李如松以五千人大戰日軍四萬多精銳部隊,最後還大量殺傷日方,應該是算勝利了。

    不過歷史上,李如松由於損失的都是他的精銳家丁們,這對他將來擔任遼東總兵時,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是黃來福不願意看到的。

    況且,黃來福認為,碧蹄館之戰後,第一次朝鮮之戰就基本上結束,自己以後不會再有什麼作戰的機會。自己身在朝鮮,如果不參加歷史上有名的碧蹄館之戰,真是太可惜了。而且黃來福雖然對攻城戰有點陰影,但卻從來不會怕過什麼野戰,這可是立功斬首的了機會,當下他就向李如松請求一起前往。

    李如松略一考慮,就答應了。五寨堡軍隊,早己閒了多時,聽聞出戰的消息後,人人都是大喜。特別是楊小驢,跟在黃來福身旁,只是眉歡眼笑。

    歷史上。李如松僅帶了二千人馬。現在,多了黃來福的三千人馬。而且在步戰中,論精銳度,都比李如松地家丁們強悍。想必碧蹄館之戰,更多了幾分把握,當然,這一點只有黃來福心知肚明。

    眾人快速往向王京方向前進。此行都是騎兵,黃來福領的雖都是馬上步兵。不過也都是人人騎馬,所以部隊的行進速度很快。

    很快,眾軍便到了馬山館時,李如松突然拉住了韁繩。長期的戰場經驗,讓他覺得,日軍的動向似乎不是那麼簡單,他對身旁的黃來福及楊元:「本提督領一千人先行。黃來福和楊元,你二人隨後領軍跟進。」

    黃來福大吃一驚,如果這樣,自己的盤算不都是落空了,他焦急地道:「提督大人身繫眾軍安危,豈可輕身而往?讓末將隨同提督大人一同前往!」

    李如松看黃來福焦急的樣子,那種樣子。可不是裝得出來地,他暗暗感動黃來福的忠義,余將也是私下認為黃來福對李如松的關愛。李如柏、李如梅兄弟二人,也是互視一眼,暗暗點頭。

    李如松點了點頭,道:「如此,黃將軍便隨本提督一同前往!」

    黃來福高興地答應了。

    分兵後,李如松和黃來福等人繼續領軍前進,午後。經過礪石嶺時,前方離碧蹄館不遠。正在這時,探馬回報,說是前方大戰,明軍查大受部。被日軍團團圍住。戰事慘烈之極。

    眾人都是吃了一驚,黃來福的內心劇烈的跳動起來。歷史上的碧蹄館之戰,果然發生了。

    李如松細細地詢問了探馬。然後道:「我部被圍,不可不救!黃將軍,隨我一起殺敵。」

    黃來福知道歷史上碧蹄館之地是個死地,圍困的日軍達數萬人,不過他卻是毫不畏懼,大聲道:「是,提督大人!」

    兩人領軍衝進了碧蹄館之地,日軍見明軍大部前來,立時山上傳來了鳴金收兵地聲音,立時圍攻查大受部的日軍潮水般的散了開去。

    查大受等軍將見援兵前來,人人大喜,他們經過一天一夜的苦戰,雖說殺傷日軍二千多人。不過此時他部明軍僅餘不到二千人,傷亡己經過千。而且人人帶傷,如果援兵再不來,他們就要崩潰了。

    黃來福等人見戰場上血流成河,己經被寒冷的天氣凍成了冰塊,殘肢到處,到處是破損的軍旗兵器等,日軍屍體被火炮火箭燒焦的臭味不時傳來。

    眾人不由暗暗心驚:「好個殘酷地戰場!查大受,祖承訓二人來到李如松面前,二人劫後餘生,都是失態,祖承訓哭道:「多謝提督大人領軍來援,末將就是粉身碎骨,也難報提督之恩!」

    這一天一夜的戰事中,祖承訓的心情又經歷了一個變化,在七月時,他入朝作戰失敗,歸國後拚命渲染日軍的可怕。在平壤之戰後,他對日軍戰力又是不屑一顧。不過這一天一夜的戰鬥中,日軍的瘋狂,有如魔鬼一般嚇人的打扮,又讓他內心中出現了陰影,援兵再不來的話,他確實是要崩潰了。

    此時死後逃生,怪不得他失態。

    看他的樣子,李如松暗暗皺眉,不過念在祖承訓確實是經歷苦戰,心情難免激動,也就不說他了。查大受和李寧二人,雖也是歡喜,但還是保持平靜。

     查大受大略向李如松稟報了此次地戰事,他還沒說完,李如松己經明白了,他揮手止住了查大受的說話,冷笑道:「看來倭人是要誘我等前來,好在此伏擊啊!」

    以他的眼光,自然一眼就可以看出,眼下這四面的環境,在兵法中就是一個死地,不過他久經戰事,最常幹的事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並不怎麼擔憂。

    果然,四面日軍己慢慢組成隊形,更有探馬回報,大部日軍己經佔領了礪石嶺北邊地望客硯,堵住了明軍地退路。日軍的意圖,己是非常明顯。

    以黃來福對兵法地認識,當然是遠遠不如李如松,他看碧蹄館地形狹隘。四邊多山嶺,只要守住一些路口,就可以堵住大軍退路。碧蹄館中間的一些平曠地帶,又多泥濘之地,確實不利於明軍騎兵地行動。這點對明軍不利,對日軍卻是有利。

    黃來福心想:「這地方果然如歷史上所說是個死地!」

    他卻不慌亂,內心只是興奮,看他部下的神情。也是個個如此。

    黃來福對李如松道:「提督大人,事情如此,我軍要盡快防守!」

    查大受見李如松領軍來援,卻是連累他如此,他心下愧疚,正要說什麼,李如松一揮手:「不必多說。準備作戰!」

    李如松果然是將門世家,一眼看出,眼下的地形不利於防守,四面是敵。當下他領李如梅領軍千人,首先攻佔北邊的惠陰嶺。佔領此地後,先防守,再想辦法。

    因為惠陰嶺不是出口退路。所以此處日軍不多,只有幾百人,守將為立花宗茂部的部將十時連久。在李如梅領軍狂攻下,十時連久猝不及防,守衛日軍,盡數死亡。

    佔領惠陰嶺後,李如松立時依惠陰嶺地勢,集合黃來福部三千人,自己的眾家丁們一千人。又補充了查大受部殘兵二千人的彈藥武器等,讓他們隨同防守。眾軍一起展開了鶴翼之陣。

    鶴翼陣相傳為諸葛亮八陣中的一陣,是萬陣之基礎,是中國長久以來作戰最常用地陣型之一,唐時傳到日本國後。為日人上杉和武田所利用。他們經過仔細的研究。不斷開發和利用,結合日本戰鬥方式。發展成為後來日本戰國到江戶時期的主要作戰陣型。

    不過在此時,不論是大明。還是日本,對於鶴翼陣,都在普遍使用。該陣主要的特點是,鶴的雙翼,展開之後十分寬闊,使敵方的受敵面擴大,造成普遍的傷害。此陣攻擊面廣,使己軍可以以多點攻擊面來攻擊敵人一個點,從而吞食敵人整個部隊。

    依李如松地佈置,鶴翼陣分為幾陣。

    首先,在明軍的正前面,安排了眾多的佛郎機火炮戰車。炮手主要為查大受部的炮手,他們由於補充了李如松帶來的子銃,又可以作戰了。由於李如松前來,並沒有帶多少炮手,所以這些查大受部的炮手雖然疲勞,但身在死地,還是堅持作戰。

    戰車後,黃來福部隊一千五百人的火銃手,安排了大部在前。此外,還有黃來福部地一些弓箭手。火銃手與弓箭手在前,火銃手又更在弓箭手前。二者主要是擔任遠程攻擊對手的作用。

    並且火銃手與弓箭手左右散開交錯排列,這是為了相互掩護。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火銃手裝彈時間長,不像弓箭手那樣快,但是射程遠,攻擊力大,所以多放在前。弓箭手射速快,但是射程不遠,攻擊力不大,所以只能作掩護工作。火銃手在裝彈的時候,弓箭部隊上前攻擊。等火銃手裝彈完畢,弓箭手再撤回後方,由火銃手再度攻擊。

    這樣,形成連續的火力。

    此為鶴翼陣第一陣,在第一陣的後方,也安排有一些火銃手,作為預備使用。

    在第一陣的最後面,還有黃來福部的冷兵器刀槍手等,作為短兵部隊使用。當遠程攻擊造成殺傷效果後,就用短兵部隊出擊,同時也防備對方攻入火銃手內。

    黃來福在第一陣中指揮。

    第二陣,李如松在這裡佈置了千人的騎兵部隊,作為主要的精銳突擊部隊。主要為李如松地騎兵們,還有查大受部一些還有強悍作戰能力的騎兵們,由李如柏、查大受二人帶領。他們成半圓形設置,半圓朝外,這樣不但可以隨時投入正面作戰,也可以向兩翼作戰。同時保護了第三陣和中軍。而且,如果把半圓拉成直線,將是一個更長的攻擊面,可以殲滅更多的敵人。

    在李如松的佈置中,如果黃來福地第一陣殺敵成功,他第二陣地騎兵們緊接著殺出,給日軍以嚴厲的打擊。如果第一陣失敗,也可以保護後陣。

    同時在第二陣地左右,還安排一些旗手,在第一陣後高高舉起,給日軍以威懾感,也使身後的第二陣第三陣部隊保持高昂地士氣。

    第三陣,就是中軍。在這裡,是主將李如松所在地,也是將旗所在地。這裡是全軍的核心,不過由於兵力多佈置到第一陣,第二陣,所以此陣左右防守較薄弱。

    為了防止日軍從側面兩翼進攻,李如松在中軍兩側靠後的地方,安排了一些游動的部隊。同時在全陣結尾,安排了與第一陣相同的一些五寨堡火銃手等。

    在李如松佈置的時候,碧蹄館上的日軍各將,也是凝神地看著明軍的動靜。

    小西行長微笑道:「看旗號,原來來援的是唐人提督李如松,還有唐人悍將黃來福!」

    在平壤之戰中,五寨堡軍隊強悍的火銃手,給小西行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從那後,小西行長便注意上了黃來福。

    小早川隆景笑道:「很好,這回可是釣到大魚了,正好將他們一網打盡!」

    雖說先前兩萬日軍攻打查大受部明軍三千人,還是久攻不下,明軍頑強的戰鬥力,也讓日軍將領無不膽寒。不過眼下第八軍團長兼王京總督宇喜多秀家己率兩萬人到來,他的信心,己是上升了起來。他們四萬人,對付明軍數千人,就算損失再大,如果能殺死李如松,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宇喜多秀家也是笑道:「很好,隆景君,這裡的一切,就交由閣下了!」

    雖說宇喜多秀家的官職較小早川隆景為高,不過小早川隆景在這裡指揮了一天一夜,對戰場情況比較熟,宇喜多秀家也就大方地將戰場的指揮權交給他。

    同時宇喜多秀家還對道:「小西君,看來,你的計策成功了,如能殺死唐人提督,你功不可沒啊!」

    小西行長只是對宇喜多秀家微微一行禮,又是凝神看著那邊明軍的動向。

    在明軍忙著佈置的時候,日本人也是沒閒著,很快,在日軍各領將的督促下,各路包圍的日軍列成了一個個方陣。武士隊,鐵炮輕足,長槍輕足,弓箭組足輕等,一個 個密密麻麻地展開。

    話說人過一萬,無邊無沿,四萬日軍慢慢展開,旌旗如雲,慢慢向山上的明軍逼去。

    看到眼前的情形,黃來福頗有些熱血沸騰的味道,他旁邊的楊小驢也是不斷搽著手,一張臉己經漲成了興奮的鐵紅色。

    從山上看去,日軍如蟻般密密麻麻,不過卻是人人身材矮小,黃來福歎了口氣,他以前見到蒙古人時,己經覺得他們夠矮了,沒想到日本人更矮。

    不過也不能小看他們,雖然這些日本人比蒙古人矮多了,但論起戰鬥力,卻是比他們高出數倍,自己不可輕敵!

    忽然山那邊傳來戰鼓聲,立時,山下的各日軍部隊如吃了興奮劑一般,哇哇叫著,朝山上的明軍衝來。

    碧蹄館之戰的第二波,終於又開始了。

    此戰中,雙方都投入了己方最精銳的部隊。

    在明軍的參戰部隊中:有查大受餘部二千人,黃來福部三千人,李如松部一千人,共六千人。明軍的主帥有李如松。副將有:黃來福、李如柏、李如梅、祖承訓、查大受、楊元等人。除了黃來福的三千多人為馬上步兵外,餘者多為騎兵。

    日軍的參戰部隊有:日軍第三軍團一部、第四軍團一部,第六軍團全部、第九軍團大部,共計四萬餘人。日軍主帥有小西行長、黑田長政、小早川隆景、羽柴秀勝、立花宗茂等人。副將有:加籐光泰、久野重勝、小河信章、後籐基次、小野和泉、小野成幸、池邊永晟、小川成重、安東幸貞等人。大戰己經開始,終究會鹿死誰手?
marine_w 發表於 2009-7-29 20:19
正文 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

    日軍氣勢洶洶地衝上山來。

    在日軍的進攻中,正面由小早川隆景部萬人以上日軍突擊,分為數波衝擊部隊。明軍的兩側,由於山嶺崎嶇不平,不利於攻擊,所以如何從兩側攻擊明軍陣地,日軍還在研究。

    面對強敵,李如松拔出長刀,厲喝道:「全軍死戰!有畏縮不前者,斬!」

    日軍己經逼得越來越近,在明軍正對面,這裡地勢最開闊,在這裡主戰的是黃來福的五寨堡軍隊。面對日軍黑壓壓地逼來,黃來福一直非常沉著。

    等正面日軍衝進兩百步內,黃來福一聲令下。頓時他前面的數十輛佛郎機火炮開火,立時炸得那些日軍們暈天暗地,死傷慘重。

    好容易等那些日軍繼續衝來,在八十步時,佛郎機火炮後的五寨堡火銃手又是一齊開火,打得日軍慘叫連連,呼天搶地。

    三輪火銃射擊後,日軍勉強衝到五十步。此時五寨堡火銃手退後,弓箭手又是上前,又是一波的箭雨,將正面日軍如刺蝟一般射翻在陣前。

    三波箭雨後,火銃手又是上前……這樣,二者兩互交替,相互掩護,形成連續的火力。日軍部隊一直不能衝入五寨堡陣前二十步。日軍留下的屍體,慢慢的在五寨堡軍隊陣前地越堆越高。

    由於歷史上得知這場大戰,所以此次前來,黃來福帶了充足的箭只彈藥,足以使用幾天。只要箭只彈藥不絕,日軍就休想逼近五寨堡軍隊陣前一步。

    黃來福還建議李如松多帶火炮的子銃,此時都用在陣前的佛郎機火炮上。只要日軍集結,企圖以弓箭,鐵炮壓制黃來福的火力。黃來福就以火炮轟擊。打爛他們地陣形。他們以散兵衝擊,又以火銃轟擊他們。

    日軍沖了一次又一次,傷亡慘重,卻是連五寨堡士兵們的盔甲也摸不到。而由於第一線的火銃手,弓箭手們就可以將日軍擋在陣前,在第一陣最後面地黃來福部短兵部隊都用不上了,這不由讓他們心裡癢癢地。

    正面的五寨堡陣地固若金湯。以犀利的火銃弓箭打得日軍慘不忍睹。二陣的李如柏、李如梅、祖承訓、查大受、楊元等人看了都是咋舌不己,五寨堡軍隊火器之利,軍士之精,果然不是隨便說說的。中軍位置的李如松看得明白,也是暗暗點頭不已。

    而在日軍這邊,在陣前指揮的小西行長、小早川隆景等人,則是看得凝重不己。x眾人知道此次攻打明軍陣地。將會是一場苦戰,卻沒想到會是這麼地艱苦。在明軍正面方向,己方沖了一次又一次,不時多,部將損失慘重,死傷怕己千人。卻是換來這樣的結果。

    早川隆景更是心下暗暗切齒:「黃來福!」

    此次主攻的是他的軍隊。死傷如此慘重,怪不得小早川隆景痛恨。

    西行長忽然喝了聲:「看!」

    日軍眾將急忙看去。在日軍又一次衝鋒失敗後,滾滾千人的鐵甲騎兵。從明軍的第二陣中衝出,上有李及查字大旗,卻是李如柏、查大受二人接李如松之令,帶領麾下騎兵衝擊殘敵。

    數千鐵蹄翻滾,地面微微顫抖。加上他們從山上衝出,居高臨下,帶起泥土煙塵無數,其勢更是驚人。正面攻擊黃來福陣地的日軍本己敗退,己經是垂頭喪氣,見明軍騎兵如此威勢,更是嚇得魂飛魄散,很多人抱頭就逃。

    衝擊地明軍騎兵,前陣第一排早己點燃了手中三眼銃的火繩,他們衝到日軍前,首先是一陣三眼銃轟擊。三管射完後,一片硝煙中,日軍被當場打死打傷不少。三眼銃射完後,這些明軍騎兵又高高地舉起了三眼銃,作為狼牙棒使用,衝入日軍中,掄起三眼銃就砸。

    被鐵製,沉重的三管銃頭砸一下,不死也要去半條命。

    一排排的明軍騎兵衝入敗退的日軍中,如法炮製,衝進人群大肆打殺,殺得日軍更是哭爹喊娘。除了被三眼銃打死砸死的日軍外,被明軍戰馬撞翻和踐踏致死地日軍士兵也是不計其數。

    這千人地明軍騎兵,甚至衝近山下的日軍大隊前,見明軍滾滾而來,山下地各日軍將領都是魂飛魄散,急令弓箭手及鐵炮手射擊。

    日軍的大弓多為竹弓,射出地箭並沒什麼力道,明軍騎兵都是身披鐵甲,就要坐騎不中箭,就算挨上幾箭,也是若無其事。

    只不過日軍的鐵炮手頗有威力,在他們的紛紛射擊下,一些明軍騎兵落於馬下,見討不到便宜,李如柏、查大受二人領著餘下騎兵回山。此次的突然衝擊,二人殺死殺傷日軍數百人,己方傷亡十餘人,算是大勝了。

    此次明軍騎兵出擊,對小早川隆景,小西行長等人的打擊是巨大的。/雖然從明軍陣地兩側進攻地勢不利,不過為了牽制明軍,也為了更好地突破。x

    一陣商議下,小早川隆景令日將立花宗茂領數千日軍突擊明軍右翼。日將毛利元康、小早川秀包等人領軍數千,進攻明軍左翼。小早川隆景部,繼續從正面進攻。

    這樣一來,戰鬥越發的激烈起來。

    黃來福的正面陣地還是堅如磐石,不過日軍從兩側不斷地逼近過來。李如柏和查大受領軍數次出擊,浪戰中,日將安東常久與安東幸貞被查大受及李如柏斬落馬下。不過日軍還是一而來。

    眼見日軍在兩側攻勢急迫,己經壓迫到黃來福的正面陣形,李如松猛地從腰間抽出戰刀,高高舉起,厲喝道:「眾將士,隨我出擊!」

    此時在李如松身旁的。有李如梅,游擊將軍李有異,裨將李有升。祖承訓。李寧,張世爵等人。/有明軍最精銳的騎兵近千人。聽聞李如松這樣說,眾將士都是轟然聽命,上馬隨李如松往左翼山下殺去。

    千餘騎兵狂湧而下,鐵蹄聲響,大地為之顫抖!

    迎面而對的,是日將毛利元康、小早川秀包部數千人。見明軍騎兵滾滾而來,眾人都是落膽。最前面地,是日軍的竹矛足輕,他們一聲大喝,密密麻麻的竹槍舉起,鋒利地矛尖指向滾滾而來地明軍騎兵們。只要他們敢撞上來,就將他們連人帶馬給刺成窟窿。

    不過李如松領的明軍騎兵們。並不如他們想像的那樣,在離日軍輕足三十步左右時,前排的明軍騎兵們,舉起了手中的三眼銃,對準日軍方陣就是一陣射擊。

    「啪啪啪啪!」三眼銃一陣響中,日軍慘叫著倒下一片。

    這排明軍撥馬從日軍陣旁掠過。

    第二排明軍又是衝來。三眼銃又是一陣放響。/日軍慘叫著又是倒下一片。然後明軍又從日軍陣前掠過。

    如此數排明軍從日軍陣前衝過,一片的硝煙中。最前面的日軍長矛輕足己是所剩無幾。由於日軍沒有裝備盾牌地習慣,因此而對明軍鐵騎衝擊的火銃。只能站著光挨打。而後排日軍弓箭手急忙射出的弓箭,對披著鐵甲的明軍騎兵,卻也是影響很小。

    由於日軍前陣的長矛輕足死傷慘重,到現在己是所剩無幾。此時的明軍後排的騎兵,便直接衝了進來,他們舉起三眼銃,對缺口中地日軍就是一陣轟擊。三管過後,缺口處的日軍傷亡更是慘重,他們的陣形己經有崩潰的危險。

    而三眼銃射完後,這些明軍騎兵們同樣舉起了三眼銃,作為狼牙棒使用,藉著馬力,衝入日軍群中,左右亂砸。與此同時,那些前排的明軍騎兵也撥馬回來,加入了衝擊的對象。

    如此一來,從左翼進攻地日將毛利元康、小早川秀包等部數千人崩潰了,個個扔下兵器,哭爹喊娘地跑。一路上,除被明軍打死的,一路上自相踐踏致死地也不少。連日將毛利元康都是死在亂軍之中。

    打退了左翼日軍的進攻,李如松還不罷休,領著部下地騎兵還是在山下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見到李如松這個樣子,黑田長政、小早川隆景、宇喜多秀家、小西行長等人是又怒又喜。

    怒的是李如松視他們為無物,喜的是李如松不待在中軍位置,親自衝殺,正好將他包圍攻殺。當下碧蹄館山下日軍,在碧蹄館日軍中軍旗號的指揮下,集中兵力,慢慢對李如松進行了合圍。

    不過李如松就是李如松,雖在日軍的重重包圍下,還是領著一些家丁們左突右攻,勢不可擋。不過正在這時,立花軍中一個身披金甲的日軍將領野成幸,帶著身旁百餘武士,惡狠狠地向李如松衝來。

    此時李如松身旁只餘數十家丁們,身邊大部己被日軍衝散,形勢危急。/離李如松不遠處的李如梅、李寧等人見李如松形勢危急,便拚死向李如松靠近。

    但日軍抓住這個機會,哪肯放棄?立時無數的日軍狂湧而來,將他們緊緊纏住。裨將李有升擊殺日將小川成重後,拍馬上前護主,混戰中,他被打下馬來,一擁而上的日軍武士將其砍成數段。

    就在這個時候,李如梅手起一箭,射中了領野成幸的面門,領野成幸落於馬下,餘部日軍武士大驚,一哄而散,李如松轉危為安。

    此時李如梅,祖承訓等人,哪還敢讓李如松在山下左殺右突?護著李如松,回到了山嶺上的陣地中。日軍和明軍,又恢復到了攻守前的情形。

    而見事情功虧一簣,小西行長等人都是歎息。

    此後雙方又是陷入了攻防的苦戰,殺聲、槍炮聲驚天動地。

    雙方從午後交戰至黃昏,各方還是死戰不退。山下山下,到處是明軍與日軍的屍體,真可說是堆積如山,血流成河。由於戰事太過殘酷。日軍悍將立花宗茂,主動找到小早川隆景接替自己的位置,退出了戰場。

    在日軍這邊,不但士兵傷亡超過數千人,就是日軍將領,也是陣亡十餘員。這次攻戰,日軍可說是大傷了元氣。

    而在明軍這邊,傷亡的多是守護兩側的明軍士兵,而黃來福的五寨堡軍隊,雖說是守衛最前方的正面陣地,但由於他手下軍隊的火炮火銃太犀利了。日軍攻擊部隊,一直攻不入他的陣中,他的部下,只有一些短兵出擊的冷兵器部隊傷亡。

    或許黃來福損失最大的,就是他手下火銃手的火銃們。由於他們手中的火銃使用太頻繁了,一個下午不知道開了多少銃,銃管將要報廢,或許回去後,就要集體更換火銃了,這是一筆很大的支出。

    到了黃昏時,聽到山下殺聲震天,原來是副總兵楊元終於率兵趕到了,從日軍側翼發起猛攻。日軍經過一晝夜激戰傷亡慘重,已成強弩之末,又誤認為是明軍主力來援,日軍將領小早川隆景,小西行長等人遂倉惶率軍撤回王京。

    在日軍敗逃的時候,黃來福精神了,立時向李如松請命,率軍追擊日軍逃敵。此時李如松等人己是無力追擊,當下便由黃來福率自己的本部三千多人,向日軍發起追擊。

    黃來福一直追到王京下,這才回轉,又帶回了日軍首級一千多具。

    到了這個時候,碧蹄館之戰才完全結束。

    經過打掃戰場,最後統計,碧蹄館今昨兩戰,明軍共傷亡為一千五百餘人,主要為查大受部,其傷亡有一千人。餘者為李如松,黃來福等部。其中黃來福部傷亡數十人。明軍陣亡將領有裨將李有升。

    日軍傷亡近一萬人,除了普通士兵外,日軍陣亡將領包括:小野成幸、十時連久、池邊永晟、安東幸貞、小川成重、安東常久、久野重勝、橫山景義、桂五左衛門、內海鬼之丞、伽羅間彌兵衛、手島狼之助、湯淺新右衛門、吉田太左衛門、波羅間鄉左衛門等十餘人。

    一晝夜交戰,日軍陣亡將領高達十餘員之多,可見碧蹄館戰況之慘烈。

    在歷史中,碧蹄館之戰,日軍傷亡人數為七千餘人,明軍傷亡人數為二千五百餘人。經過黃來福參戰後,明軍傷亡人數降低為一千五百餘人,日軍傷亡人數增加到近萬人。這樣使碧蹄館戰事更為慘烈,於日軍的打擊更沉重,讓他們更膽寒。

    經此一戰後,明軍強大的戰鬥力極大震懾了日軍,最後到達王京的日軍雖然增加到了十二萬人之多,但面對僅僅三萬多人的明軍,卻是一直龜縮王京不敢出戰,他們己經徹底地喪失了與明軍野戰的信心。
marine_w 發表於 2009-7-29 20:21
正文 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
   
    回到開城,明軍碧蹄館大捷的消息傳開,朝鮮各地又是一片歡騰。

    斬首日軍近萬,斬殺日軍大將十餘員,這可是難得的大勝,不說平壤城的朝鮮君臣歡呼雀躍,朝鮮百姓燃香禱告,就是經略宋應昌也是歡喜無比,又急報萬曆帝,言其碧蹄館大捷之事。

    明軍如此大勝,各方都要求李如松乘勝追擊,急速拿下王京。不過李如松此時卻是陷入了煩惱。

    一方面,參加碧蹄館之戰的各將回來後,對於這一萬日軍首級該如何分功,各人爭個不可開交。一方面,通過碧蹄館之戰,李如松認為日軍頑強,不可小視。加上王京敵人眾多,如要硬攻,己方傷亡慘重不說,攻得下攻不下,是個問題。

    經過仔細思考,李如松做出如下部署:麾下三萬多明軍,李如柏率軍鎮守寶山、楊元率軍鎮守平壤、查大受鎮守臨津、李寧,黃來福鎮守開城。

    除了黃來福外,餘者眾人都是對李如松的佈置莫名其妙。就在朝鮮君臣上書萬曆帝,請求天兵繼續進軍。大明各御史爭先恐後彈奏李如松畏避不前時,時間來到了萬曆二十一年的三月初。

    這天,李如松密令查大受和李如梅率領一支明軍敢死隊奇襲龍山大倉。龍山大倉本為朝鮮國倉,積貯了朝鮮數十年的糧食,王京被日軍佔領後,龍山大倉就成為王京眾多日軍的軍糧庫,後來日軍運來的糧食都存於此地。

    當天晚上,明軍敢死隊到達龍山,他們用火箭射向糧倉。十三座大倉,數十萬石糧食,一夜間被燒的乾乾淨淨。除了糧食被燒外。當晚。日軍龍山倉庫日軍被明軍殺死三百餘人,倉庫指揮官本多重葵自殺。明軍約傷亡五十餘人。

    之所以這麼順利,是因為碧蹄館之戰後,日軍己不敢與明軍野戰,所以明軍僅僅百人的敢死隊就可以深入日軍腹地,燒燬龍山倉庫。

    龍山倉庫被燒燬,震驚了各方。一時地集體失語後。朝鮮君臣及大明官員們,首先反應過來,他們是對李如松好評如潮,讚他計謀如神。

    而龍山倉庫被燒燬,朝鮮的日軍則是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由於缺糧,萬曆二十一年四月十八日,日軍全軍撤出王京。退往釜山。十九日,李如松入城,王京光復。四月下旬,日軍繼續撤退至蔚山,東萊等朝鮮海域,全軍八萬餘人渡海回國。僅留四萬人防守。

    至此。日軍地第一階段侵朝戰爭,可說是慘敗。

    萬曆二十年四月時。日軍攻入朝鮮,所向披靡。猖狂不可一世。不料自萬曆二十年十二月明軍入朝起,短短半年時間,日軍就全線潰敗,死傷無數。第一軍團地小西行長部,更幾乎是全軍覆滅,再經過明軍的連連打擊,日軍己是毫無鬥志。

    在陸上對明軍失利連連時,此時的日軍,在海上對上朝鮮水師時,同樣也是失利不斷。在玉浦海戰、泗川海戰、閒山島海戰時。日軍水師,對上李舜臣領軍的朝鮮水師時,都是大敗連連,損失慘重。

    特別是閒山島海戰後,曰本水師完全喪失制海權,無法運送軍糧,加上朝鮮破壞過度,造成瘟疫流行,當地征發糧食不易,因此曰本國與大明議和,勢在必行。

    而在此時的明軍中,由於軍力不足,所以明軍無力攻取。特別是征朝這半年來,大明朝廷,己是花費白銀上百萬兩,此時國庫己是見底,對萬曆帝來說,他己經是沒錢再打下去。因此與日方的談判,也是勢在必行。

    談判的人選還是沈惟敬,黃來福本想自告奮勇地,不過想想自己的身份,還是算了。況且,此時大明與曰本在朝鮮的戰爭還未分出個勝負,談判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實在,此次的談判,大明方並沒有什麼誠意,宋應昌曾給萬曆帝上奏,言道:「夫倭酋前後雖有乞貢之稱,臣實假貢取事,原無真許之意。」而日方也是在亂扯,事情的結果,還是要看下一場戰爭。

    萬曆二十一年五月,小西行長帶著沈惟敬前往曰本,面見豐臣秀吉,商議和談之事。八日,豐臣秀吉在名古屋會見了沈惟敬等明朝使團,並提出了「大明、曰本和平條件」七條:

    1、迎大明公主為曰本皇后。

    2、封貢曰本(准許大明與曰本進行貿易,當時大明與周邊諸國是朝貢體系)。

    3、明日兩國武官永誓盟好。

    4、朝鮮王京及四道歸還朝鮮,另外四道割讓於曰本。

    5、朝鮮送一王子至日作為人質。

    6、交還所俘虜的朝鮮國二王子及其他朝鮮官吏。

    7、朝鮮大臣永誓不叛曰本。

    沈惟敬一口答應了這七條,對同行的謝用鋅等人卻詐稱豐臣秀吉已同意向明朝稱臣,請求封貢,並願意退出侵朝日軍。

    在曰本方面,小西行長則是向豐臣秀吉謊稱,大明使者已經同意了七條建議,只需派日使與明使一道去北京,請求大明皇帝最後批准就可。

    就這樣,在沈惟敬與小西行長欺上瞞下地斡旋下,雙方達成中外外交史上最為荒唐的「雞同鴨講」協議。可憐豐臣秀吉一代梟雄,卻是晚節不保。而在大明方面,萬曆帝是半信半疑,但兵部尚書石星一口咬定沒有問題,加上國庫空虛,於是萬曆帝同意了日方的議和。/最後雙方在朝鮮終於停戰。

    由於在五月時,四川參將劉己經率軍五千趕赴援朝,並被任命為副總兵。於是在萬曆二十一年七月時,在日軍大部撤出朝鮮後,大明朝廷也宣詔退兵以進行曰本封貢事宜。僅留劉等人領軍七千餘人留在朝鮮,幫助朝兵扼守各要口,餘者回國。

    萬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日時。李如松與黃來福等人。率兵離開了朝鮮。

    七月二十五日,遼陽城。

    這裡原本是明軍東征的重要後勤基地,糧草輜重,軍械物質,各方忙碌的民夫不停。不過朝鮮停戰後,這裡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當然,遼陽城作為遼東鎮地鎮城。/這裡一向繁華,各方地商賈邊民眾多,特別是這裡可以不時可以看到一些留著金錢鼠尾辮的女真人進城交易,眼中不時閃動著貪婪地目光。

    「女真人!」黃來福眼中閃過一絲寒光。算了,眼下這事自己顧及不了,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遼陽城外,不時可以看到來迎地官員民眾等人。特別是那些大明民眾們,對李如松及黃來福這些打敗曰本人,援救了朝鮮屬國地大明軍隊不時發出陣陣的歡呼聲,讓各軍將們得意洋洋。

    而五寨堡軍隊也是如此,個個昂首挺胸。此次他們出戰,在碧蹄館一戰中。殺傷甚多。想必回去後,副總兵黃大人。又會對他們進行豐厚的賞賜。

    除了這些將官外,在五寨堡軍隊不遠處。那些五寨堡商隊們,也是個個眉開眼笑。此次他們隨軍前來,光是五寨堡軍隊糧草的需求,就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更不要說在朝鮮時,大批明軍的各式需求了,也是讓他們賺得金錢滾滾。

    此外他們從五寨堡帶來的各樣商品,同樣也是供不應求。他們越發覺得,每次隨黃將軍出征,都是一個好機會。

    這些人當然是臉上笑開了花,不過黃來福此次出兵卻是花費大了。自碧蹄館之戰後,黃來福的軍隊,就沒經歷過什麼戰事,一直留在朝鮮直到七月份。

    這幾個月時間,他一直在朝鮮尋找可以掙回花費地東西,可惜了,朝鮮窮山惡水,除了人參,什麼都沒有。只是這些人參,就算讓士兵們大規模去挖,也挖不回自己的路費,只好算了。

    此時在黃來福身旁的是李如松,此次他身為東征提督,領家丁兩千人出戰,朝鮮一戰,有數百人留在了異國他鄉,只能帶一些遺骨衣物回來。這些人都是李如松從小跟在身旁的家丁們,這些人死難,李如松不傷感是不可能的。

    不過此時李如松臉上卻是帶著笑,因為黃來福贈送了他一隻五寨堡的火銃,五寨堡火銃的犀利,東征朝鮮地明軍都是看到眼裡,因此,許多人向黃來福討要,希望有個參照物,以後自家軍隊也可以打製出來。

    對黃來福來說,他的五寨堡火銃並沒有什麼秘密,也沒什麼高科技的成份,只是讓軍匠們精心打制而以,因此眾人討要,他也就每個副將級別的人都給了一隻。

    這讓眾將都是眉開眼笑,特別是那些遼東鎮的軍將們。

    大軍從朝鮮回國,到了遼陽城後,李如松要拜見父親李成梁,並在遼陽城停留幾日,不過黃來福卻是無意在遼陽城停留,從城下繼續前進。

    在分別時,李如松微笑地對黃來福道:「黃將軍,珍重了!」

    他身旁的李如柏、李如梅、查大受、祖承訓等人,也是騎在馬上,裂開大嘴向黃來福直笑。他們身旁,密密麻麻地都是遼東鎮地將旗士兵。

    黃來福看著李如松,這是個飛揚跋扈,桀驁不馴的軍人,但他對國家地忠誠是發自內心的。或許,這是自己最後一次看到他了。黃來福凝重地道:「提督大人,珍重!」

    他猶豫半響,看了看四邊,又對李如松輕聲說了一句:「以後請提督大人小心遼東土蠻!」

    李如松一怔,不由笑了起來。

    看著黃來福領著五寨堡大軍遠去地背影,李如松心想:「奇怪,剛才黃來福為什麼這樣說?」

    朝鮮之戰後,李如松被授予太子太保之銜。

    三年後,遼東總兵董一元離職,萬曆帝力排眾議,任李如松為遼東總兵官。

    萬曆二十六年四月,土蠻寇犯遼東,李如松率輕騎遠出搗巢,身先士卒,中伏,力戰死!
marine_w 發表於 2009-8-3 20:28
正文 第164章 斬首改革

        萬歷二十一年九月一日,公元153年月25日,黃來福領軍回到了五寨堡。

    當黃來福領著數千將士回到五寨堡時,整個五寨堡都沸騰了,大家敲鑼打鼓,夾道歡迎凱旋的將士們。回來後又大擺宴席,給將士們放假,足足熱鬧了好幾天。其實黃來福從朝鮮回來,他路過京城時,萬歷帝又召他覲見,不過二人私下說了些什麼,別人並不知道。

    此次黃來福領軍出外作戰,又是一去十個多月。他是去年冬天出兵的,當他回到五寨堡時,當地己經過了秋分時節,不說五寨堡等地早己秋收完畢,就是去年新納的小妾渠秀荷,己經又為他生下了一個大胖兒子,黃來福高興地取名為黃五郎。

    一連幾天,黃來福都在五寨堡內大擺宴席,統計戰功,整理相關撫恤賞賜事宜等。此次朝鮮之戰,朝廷對相關人等,都有封賞,黃來福也不例外。不過相關的獎勵,怕要等到明年才能下來。

    朝鮮之戰的戰功一時半會統計沒下來,不過去年寧夏之戰的戰功兵部己經整理完畢,有消息稱,黃來福大人,將會升任為山西鎮總兵官,這種升官的速度,自然是讓人嫉妒萬分。

    不過嫉妒歸嫉妒,黃來福要升官了,還是總兵官這種顯赫的位置,這讓他回到五寨堡這些天,各方拜訪的人等一直絡繹不絕。

    萬歷二十一年九月七日。

    戰後的事宜忙碌幾天后,黃來福將注意力轉回堡內事務來。七日這天上午,在五寨堡各人的陪同下。黃來福視察了自己管理地幾堡諸地。

    各地秋收早己完畢,各地農場,都是閑了下來。不過各地作坊畜場,卻又迎來了滾滾人流。經過幾年的發展,每次到了農閒後,附近州縣軍堡的軍戶農戶們,都會到五寨堡來打個短工,等過年時又回去。形成一股務工潮。

    作坊興旺,農場屯丁富足安樂。各地牧場畜場中,羊群到處可見,豬群和雞群,不時發出熱鬧的聲音,這一切,都讓黃來福滿足,眼前的一切。是他的心血結晶。

    特別是不論黃來福走到哪裡,四周五寨堡軍戶們真誠崇敬的目光,又讓他覺得自己沒白來大明朝一趟。不管未來怎麼說,自己至少己經改變了五寨堡當地的命運。

    接下來該怎麼做。黃來福需要好好規劃一下。萬歷二十一年其實是個多事地一年。到現在為止。除了朝鮮之戰外。這一年。內閣首輔又由趙志皋換成了王錫爵。正月時。因萬歷帝提議地三皇子並封王之事。朝臣也是鬧得沸沸揚揚。

    此外。還有河南礦工暴亂。巡撫雲南右僉都御史陳用賓築騰衝八城。徐渭逝世。汪道昆逝世。李時珍逝世等大事。八月下。署詹事府事禮部尚陳於陛上疏萬歷帝請修本朝正史。萬歷帝遂下詔修國史。後決定由大學士王錫爵、張位等為總裁官。陳於陛、羅萬化等為副總裁。右庶子余繼登等為纂修官。一起纂修國史。

    不過黃來福知道萬歷三大徵己經進行了兩徵。此後幾年會消停了一些。上面那些事情。暫時與黃來福無關。現在地黃來福。己經把目光轉向內。打算專心地經營自己地地盤。更好地規劃自己地戰略構想。

    中午時。黃來福回到五寨堡府邸中。打算好好休息休息。

    回到府中。他午睡了一會。起來時。顧雲娘親自服侍他穿衣。又有幾個美貌地小丫鬟。端了洗臉水來。顧雲娘又試了試水溫。服侍黃來福洗臉。

    黃來福看著她忙活。洗了臉後。笑道:“我地雲娘真是賢惠。來。讓為夫親一口。”

    將顧雲娘抱過來,摟在懷裡,親了一口。

    顧雲娘雙眸水汪汪的白了黃來福一眼,嗔道:“討厭,有下人看著呢!”

    黃來福笑道:“夫妻親熱,天公地道,下人看著怕什麼!”

    他看了旁邊幾個含羞站立地小丫鬟一眼,大手在顧雲娘的翹臀上滑動,贊道:“手感還是這麼好!”

    “光天化日的,老是這樣……”

    顧雲娘臉兒暈紅,玉手放在黃來福的手上,嬌媚地道:“相公你真是壞死了。”

    黃來福看著顧雲娘嫵媚的樣子,更是心動,道:“呵呵,那為夫就再壞一點。”

    說著黃來福更緊地抱住了顧雲娘,一隻手放到她飽滿高聳的胸脯上……

    顧雲娘發覺自己也很喜歡黃來福這樣,她有些春心盪漾,側目看了旁邊的幾個小丫鬟一眼,顫聲道:“相公不要……”

    那幾個小丫鬟會意,紅著臉退了開去,並輕輕地帶上了門……

    黃來福神清氣爽地來到大廳上,顧雲娘跟在他身邊,臉上還帶著一絲誘人的暈紅。

    在大廳上,黃家諸人,黃思豪,楊氏,幾個姐姐,顧千戶,宋氏等人,都是坐在廳中閒聊。黃來福向他們打了招呼後,就安坐著喝茶。

    顧雲娘則是乖巧地坐在楊氏身旁,為她輕敲身子骨。隨著黃來福身份地位地提高,大家又知道黃來福孝順,黃思豪及楊氏在府中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顧雲娘母親宋氏,為此不知道和顧雲娘說了多少次,言道女兒如果想一直保持府中的大婦地位不動搖,自然要知道怎麼討好夫君黃來福,而要討好黃來福,黃思豪及楊氏又是關鍵。顧雲娘聽娘親的話,倒是一直做得很好。加上她是黃來福的正室妻子,又有兒子黃大郎,自然是在府中的地位穩如泰山。

    楊氏含笑地看了黃來福和顧雲娘一眼。二人地樣子,她自然是一看就知。輕罵了黃來福一句:“這麼大人了,也不知道愛惜自己的身子。”就繼續與眾人進行剛才的話題。只有安坐一旁的劉玉梅,渠秀荷諸女,羡慕地看了顧雲娘一眼。

    此時眾人談地正是塞外土地開拓之事,此次黃來福回來後,論功統計後,共計斬首日本兵三千有餘。按照往常,基本上出征的戰兵每人賞賜一具首級四十兩銀子。總共賞銀需十萬兩銀子之上。

    不過此時黃來福有了不同的看法,他想在有功將士之中,首先實行塞外土地法。以斬首一級,換取河套之良田4畝。這個消息傳出後,不論五寨堡士兵們,就是五寨堡的很多軍戶們,都很感興趣。

    中國人地土地觀念是根深蒂固的。特別是古代,普遍都是有了錢財後買地置屋,傳於後世。雖說現在很多農場的屯丁們,還有五寨堡地士兵們,現在在黃來福地管理下,都過得很是安定富足,不過擁有自己肥沃的土地,讓子孫擁有自己地傳承家業。果然很多人都是心動。

    黃來福讓顧世寶初步一統計,至少有一大半的將士們願意實行這種方法。要知道,四百畝土地,在大明內地,是多大地一筆財富。

    而實行這種方法後,對黃來福也是很有好處的,首先,那筆龐大的斬首賞賜,黃來福就可以免去了。再者,這些五寨堡士兵們退役後。將來他們到塞北,也可以鞏固那片土地。對黃來福將來的經營布局,很有好處。

    除了這點外,黃來福還打算搞後世的公積金製度了。對於那些不想在塞外要土地的有勞將士,斬首一級賞銀40兩,不過現在40銀子只先發5兩,余者的35兩銀子。存進公積金內。等士兵滿五年退役後,就一起發下。

    除了士兵傷殘或是戰死等特別情況。可以當時一起發下外,余者都是等數年後一起發放。這樣可以避免士兵們小富即安的思想。為了將來順利拿到銀子,讓家人過上好日子,而狠狠地去殺敵。等幾年後,他們有了一定地財富,想退役就退役吧。

    前者一點黃來福充滿信心,不過後者這點,黃來福擔心自己給將士們留下朝令夕改的印象,畢竟當時自己的規定是賞銀一口氣下發。所以這點上,他還在調查將士們的想法。這些天中,各軍官依黃來福的命令,在五寨堡及老營堡中,給每個士兵們發下一份調查表,看看他們的想法。

    也正因為這點,所以到了現在,朝鮮之戰時殺敵的斬下去,放在以前,都是搬師回五寨堡後,立時發下去的。

    不說對黃來福這個改革構想,整個五寨堡內都是討論得沸沸揚揚,就是黃府內,黃思豪及楊氏等人,也是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

    黃思豪與楊氏自黃來福穿越後,他們這幾年中的生活,也經歷了黃來福身份地位不斷改變帶來的心理變化,從以前地不知所措,變成現在的安心舒適,心滿意足。現在二老沒有別的想法,就是黃家以後一切都依靠長子黃來福了。

    對於黃來福布局塞外,二老自然不能明白,不管黃來福怎麼做,他們都支持就是了。不過黃家的其它人,如幾個姐姐,還有岳父岳母家人等,自然有自己的想法。

    五寨堡現在的一切,都是屬於黃來福的,土地農場,作坊礦山等,其實都是屬於黃來福私人所有,五寨堡這個地方,等於就是黃來福地封地。幾個姐姐們,帶有岳父岳母家人們,雖不時可以從黃來福這取些好處,但他們也知道,這其實不是長久之計。

    因此黃來福經營塞外地構思一傳出後,各人便有了各人的想法。

    黃來福幾個姐姐地丈夫們,他們雖都是大明世襲軍官,有自己的土地,多少年下來,他們也侵占了不少小兵地田地。不過山西鎮土地貧瘠,就算占有再多這樣的土地,又有多少的好處?他們可沒有黃來福這樣的財力如五寨堡一樣來經營。

    顧千戶自己老了,也沒什麼指望了,不過他有幾個兒子,也想為自己的兒子們搞點肥沃的土地,讓子孫將來過上好日子。因此這些時間中,他也不時探聽女婿的口風,還有宋氏,也是不斷地讓顧雲娘在黃來福耳邊吹枕邊風。

    還有劉玉梅,還有渠秀荷……還有五寨堡各個老軍官等,這些年中,他們的身後,慢慢都形成了一些利益集團,不過這些,倒都是黃來福樂於看到的。慷他人之慨,這是黃來福喜歡做的事,反正土地不是自己的,別人越有這個心越好。

    而也是五寨堡這個地方,因為有了黃來福的啟發,各人才認識到塞外的好處,放在大明其它地方,還以為塞外都是一片的不毛之地呢。

    眾人種種心思,等黃來福一出來後,關於塞外經營之事,眾人討論得更加火熱。大姐黃紫柔更是囔著,讓黃來福為她在河套之方,找一塊水草豐美之地,不要多,幾千畝地就行了,這些年,她也多少存了一點錢。聽得黃來福咋舌不己,自己這個姐姐,好大的胃口。
marine_w 發表於 2009-8-6 22:32
回到明朝做千戶-正文-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
    眾人正討論得熱火朝天,這時一個家丁急匆匆地進入廳內,向黃來福稟報,說是兵部的官員,還有朝廷的中官天使等一隊人馬己經離五寨堡不遠了。

    黃來福大喜,定是兵部與朝廷對自己的嘉獎到了,廳內一干黃家眾人也是個個歡喜不己。黃來福急忙吩咐府內準備鼓樂等,又令家丁們召集堡內一干軍官人等,然後迎了出去。

    到了五寨堡南門外時,眾五寨堡軍官都是議論紛紛,各人臉上光,大家都是說,定是朝廷升任黃大人為總兵官的旨意到了。不久,馬久英公公也趕到了,前段時間他奉萬曆帝之令,回京了一趟,最近幾天才趕回五寨堡。回到五寨堡後,馬久英公公一直是笑瞇瞇的,想必是到京後受到了萬曆帝的誇獎,心情愉快的緣故。

    正議論著,不久,朝廷的大隊人馬到了,有兵部的官員,同行的還有一個太監,身旁跟著一隊刀明槍亮的錦衣衛。立時城兩邊的鼓樂一齊響起,以示歡迎。

    黃來福仔細一看,那兵部的官員身穿青色的官服,白鷴補子,戴著紗帽,卻是以前黃來福見過的施員外郎,而那個太監則是黃來福去年在宮中見過的傳旨太監錢公公。

    黃來福忙迎了上去,道:「原來是施大人和錢公公,來福有失遠迎,失敬,失敬。施員外郎身為兵部尚書石星的心腹,早在以前,就大力拉攏黃來福。眼下黃來福高昇。拉攏的心,就更為熱切。他神情親熱,滿臉笑容道:「黃將軍不必客氣,此次前來。施某又要恭喜高昇了。」

    黃來福更是歡喜。那錢公公初到五寨堡,有些好奇地道看右看。聞言他嗯了一聲,道:「黃將軍客氣了,咱家在宮中時,可是時常聽聞聖上提起你。」

    黃來福笑道:「有勞聖上垂詢。來福感激涕零。」

    接著他又為二人介紹身旁地五寨堡各人,別的人錢公公都是不置可否,不過介紹到馬久英公公時,錢公公才滿臉笑容地應答,兩個太監相互寒暄了一陣。

    接下來進了堡,施員外郎以前來過五寨堡。還不怎麼樣。錢公公則是目瞪口呆,內心暗暗詫異五寨堡的繁華,真想不到原來這裡只是邊鎮一個窮苦的軍堡。他身旁跟著地那些錦衣衛,也是個個吐舌,同時各人心下暗暗歡喜,五寨堡如此繁華,看來此次自己來要滿載而歸了。

    眼下的五寨堡總兵府可是與五寨堡官署不分,現在黃來福辦公。都是在總兵府內。當下他也是將眾人迎進了總兵府內。

    眾人進入大廳。分賓主坐下。獻了茶。黃來福笑道:「施大人與錢公公迎道而來。一路辛苦了。來福己令人備下酒席。己為兩位大人接風洗塵。二位大人可否要先事歇息?」

    施員外郎滿面笑容。道:「不急。先把公事辦了。」

    錢公公在廳內左看右看。心想這黃來福就是有錢。一個總兵府辦得這麼富麗堂皇。他也道:「不急。先辦公事再說。」

    施員外郎吩咐了一聲。他旁邊一個小吏上前。奉上了一個錦囊。施員外郎接過。對黃來福笑道:「黃將軍。兵部地軍功議定己經下來。黃來福與寧夏平賊有大功。依軍功。黃將軍升任為總兵官。這是兵部地告身。此外還有印信。官服等。黃將軍請驗收。」

    黃來福大喜。起身恭敬地接過告身。這是用花綾織成地約書。上有加蓋兵部地印信。證明了黃來福地總兵官身份。此外還有總兵大印。總兵地幾套官服等。黃來福一一接過。

    本來這種告身官服等物。是要黃來福親自到京城兵部去領地。此次兵部自動送來。也證明了黃來福在兵部心中地特殊之處。

    不說廳內一干五寨堡眾人個個眉開眼笑,自家大人又陞官了,此後他們跟著黃來福更是前途不可限量。而在廳後,黃家各人也是個個喜不自勝。消息很快傳出總兵府,不多久,街上己是鞭炮齊鳴,都是五寨堡軍戶們自為黃來福祝賀。

    在府內外一片歡騰中,錢公公對黃來福道:「黃將軍,恭喜升高了,還請少夫人和黃老大人出來,皇上另有賞賜。」

    黃來福怔了一下,心下更喜,廳內眾人更是議論紛紛。很快,黃來福父親黃思豪,妻子顧雲娘等人出來,與眾人見禮。

    黃思豪不說,但施員外郎及錢公公都向顧雲娘行了全禮,要知道,現在的顧雲娘,可是五品誥命夫人,而施員外郎,只不過是從五品的官員,而錢公公,則乾脆是沒品地太監,在禮數上,二人可不能失禮。

    行過禮後,黃來福己令家人們擺上了香案,擺齊了祭品。錢公公拿出欽差的架子,臉一板道:「聖旨下,顧雲娘聽封。」

    顧雲娘忙跪下,口呼:「臣顧雲娘恭迎聖旨。」

    錢公公從旁邊一個錦衣衛手中接過一個黃綢包裹的錦盒,取出裡面一個絲製的卷軸,宣讀道:「奉天誥命:今有五寨堡五品夫人顧雲娘,溫良淑德,佐夫有功,特誥升顧雲娘為四品夫人,並賜銀千兩,絹紗兩百匹,此誥!」

    顧雲娘臉上現出激動的神情,重重地磕下頭去,叫道:「臣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她起來後,滿臉歡喜地從錢公公那接過誥命。錢公公也是呵呵而笑,向顧雲娘行禮道:「恭喜夫人了。」

    施員外郎及廳內一干人,也是忙向顧雲娘賀喜。在大明朝,官員之妻得到誥封,本來就非常難得的。更不要說幾年內又被誥升了,這是非常榮耀的事。這證明黃來福在皇帝心中地地位。黃來福也是滿懷喜悅,他現在是從二品地總兵官,妻子又是四品夫人。真是滿門大官啊。

    而這個消息傳出,廳後地顧千戶及宋氏。則是連忙燃香感謝上天,他們顧家,終於出現了一個四品誥命夫人了,這真是家門之辛啊。顧千戶則是暗暗滿意。當初他將顧雲娘嫁與黃來福,看來真是個英明的選擇。當然,黃來福地幾個小妾們,還有黃來福幾個姐姐,顧家幾個舅姑們,則是人人羨慕無比。心想什麼時候自己也有一個誥命就好了。

    歡騰了一陣,錢公公又道:「黃思豪接旨。」

    黃思豪長這麼大,鎮守五寨堡這麼多年,還從來沒接過聖旨,他激動地道:「臣山西鎮五寨堡千戶黃思豪接旨。」

    錢公公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上賴天地大恩,祖宗洪福,以受先帝遣命。祖宗洪業。俾付於朕。深惟負荷之恩,朝夕惶懼。以圖治理。今天下難聯人心,難得人才。查五寨堡千戶黃思豪,世鎮邊陲,勞苦功高,朕思之垂憐,特召黃思豪進京面聖,以轎一乘,馬二匹,迎於京師安定門之中,欽此。」

    黃思豪眼中現出淚花,他深深地磕下頭去,哽咽道:「臣謝聖上洪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黃家世襲五寨堡千戶,到了黃思豪這裡,他為國操勞了一輩子,還是一個千戶,他自己從來沒想到一個小小千戶,可以面見皇帝,這是皇帝對他的肯定。更不要說御口以車馬親迎了,想到這裡,這個老軍漢感激涕零,淚如雨下。

    黃思豪顫抖著起身接過聖旨,錢公公與施員外郎都是上前賀喜,施員外郎更是掩藏不住地嫉妒之意,像黃思豪這樣的小千戶想面見皇帝,這是多大的榮耀,連他身為員外郎,都從來沒有面見過聖上。哼,一個黃來福,如此的受皇帝寵愛,現在又是黃思豪……還不是因為他有一個好兒子地緣故?

    黃來福升任為山西鎮總兵官,顧雲娘被封為四品夫人,黃思豪奉旨進京面聖,哪一樣,都是難得的榮耀。消息傳出,整個山西鎮的兵將官員,無不是羨慕萬分,道賀的人絡繹不絕。

    為了慶賀幾喜臨門,黃來福大擺宴席,就如他當時成親一樣,在堡內外都擺上了流水酒席。不論是誰,只要是來喝酒的,都表示歡迎。這更是將堡內的喜氣增添了幾分,一連多天,五寨堡內外都是鞭炮聲,歡笑聲不絕。

    「來來來……大家再來喝一杯!」

    堡內各街上都是張燈結綵,每個軍戶臉上都是喜氣洋洋。而總兵府內,也是裝扮一新,賓客來來往往。一連多天,不說黃來福幾個姐夫專門趕來祝賀,就是遠在岢嵐州,保德州,太原府等地地許多軍將官員們,都是紛紛讓心腹家人送來賀禮。

    在總兵府大廳內,今天這裡又是大擺宴席,黃思豪坐在主座上,黃來福坐在下,施員外郎,錢公公等人坐在正座,余五寨堡眾人依次而坐。明天施員外郎,錢公公等人就要起身回京了,到時候黃思豪就要一起前去,因此今天是酒宴的最後一天。

    韓炳韓百戶站了起來,大聲說道:「黃老大人明日就要進京了,讓我們再敬老大人一杯!」

    眾人都是轟然響應,特別是何朝勳何副千戶,江永勝江百戶,楊安章楊百戶等人,就更是大聲叫好。這幾年下來,由於生活舒適,韓炳百戶一張胖臉更是胖了許多,臉面更加的油光可鑒。就是何副千戶,一張粗黑的臉,也變得紅潤富態了許多,老農的形象,己經和他絕緣了。

    這幾年中,眾老軍官管些五寨堡的雜事,又每年有大批的分紅收入,生活過得舒適無比,個個都建起了高院大宅,在五寨堡大銀行中,有大批的存款。

    而且他們雖然退下來,不再管理五寨堡軍隊地事,但他們地子孫,現在都在五寨堡軍隊中任要職,就算他們的兒子當初只是個舍人百戶,但幾年過去後,隨著黃來福地快速高昇,現在至少都是千總,守備的銜職,未來前景光明,這讓他們家族地利益,與黃家結合得更緊密。這批人,現在是黃來福的最堅定支持。

    黃思豪站起身來,舉起酒杯,感慨地道:「多謝各位老兄弟的抬愛,一眨眼,又是幾年過去了,五寨堡現在如此紅火,也離不開各位老兄弟的鼎力相助啊,在這裡,老哥我感謝各位兄弟了。」

    說著他一飲而盡。

    眾人忙紛紛道老大人言重了,這一切都是黃來福少爺的功勞,他們可不敢居功。

    何副千戶突然哭道:「老大人,您明日就要進京了,再次相見,就不知道是哪一年了,兄弟我捨不得您老啊!」

    他這一哭,江永勝江百戶,楊安章楊百戶等眾老軍官也是紛紛哭了起來。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黃思豪進京後,除非黃來福不再掌握兵權,不再擔任總兵等要職,否則黃思豪想再回五寨堡,可想而知,是沒多大的可能了。何副千戶等人和黃思豪相交多年,相互間感情深厚,確實是捨不得。

    黃思豪也是眼睛一紅,歎道:「我何嘗捨得各位老兄弟,只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現在是年輕一輩的天下,以後五寨堡這個家業,還要依靠各位老兄弟維持啊!」

    何副千戶等人自然是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會輔佐好黃來福少爺,讓五寨堡這份家業,一直流傳下去。笑話,他們現在與黃來福是一根繩上的螞蚱,黃來福興,他們興,黃來福衰,他們衰。他們不頂黃來福,誰來頂?

    接下來眾人不談離別的事,只是大口喝酒。楊安章楊百戶給了兒子楊小驢一個眼色,楊小驢明白,站起身來,大聲道:「黃老大人,您明日就要進京了,小驢敬您一杯,願您一路順利!」

    黃思豪對楊小驢與江大忠這兩個黃來福心腹親將也是另眼相看,當下含笑道:「好好,好孩子,老夫就承蒙你的吉言了。」

    接下來是江大忠,孫小保,韓宗仁,蘇東安,王啟年,周文棟等人,一一向黃思豪敬酒。

    還有黃來福大姐夫徐學世,二姐夫李應春,三姐夫田大付等人,也是神采飛揚,在宴中大聲說笑,大口喝酒。隨著黃來福升任為山西鎮總兵官,頗有些雞犬升天的味道,不說黃來福的嫡系將領成為外堡關注的對象,各軍堡將官紛紛與他們聯姻交好,就是黃來福的三個姐夫,現在走到哪裡,也都是外人奉承的對象。這怎麼不讓他們心情不愉快?
marine_w 發表於 2009-8-6 22:33
回到明朝做千戶-正文-第166章 上任

    五寨堡財務局局長周文棟站起身來,敬了黃來福一杯酒後,他坐了下來,看看身旁的王啟年,似乎神情有些不好,他笑道:「東陸兄,今日是黃軍門大喜的日子,怎麼,你心情不好?」

    王啟年笑了笑,道:「沒什麼,軍門高昇,小弟也是高興的。

    周文棟笑道:「看你的樣子,是想女人了,怎麼樣,我讓你嫂子給你務色一個賢惠的女子。這幾年來,你總是一個人過,這可不是辦法,你堂堂一個畜牧局的局長,怎麼能身邊沒有女子呢,你啊,早就該成家立室了。」

    自從周文棟到五寨堡後,就一切事情順心,妻子賢惠不說,他的事業,也是步步高陞。現在,他己經是五寨堡財務局的局長,五寨堡的大小帳務都是由他管理。

    順著五寨堡的越興盛,周文棟也是越來越繁忙,不過他卻是忙得開心,充滿了事業的成就感。現在的他,與顧雲娘親自管理的五寨堡銀錢局,成為五寨堡含金理極高的單位。只不過他的財務局,是管帳不管錢。而顧雲娘的銀錢局,則是管錢不管帳,二相互監督制衡。

    而王啟年由於在養殖上極有一手,這些年將五寨堡的各個畜場打理得井井有條,很受黃來福的器重,加上他未婚,算是個鑽石王老五,因此也有很多當地軍戶,托人說煤,希望能與王啟年結親,但不知道為什麼,王啟年總是不動心。這讓很多人失望。五寨堡當時己經有傳言,說是王啟年生理上有問題,所以到現在還未娶親。不過對於這些風言風語,王啟年只是不理。

    此時聽了周文棟的話後。王啟年只是苦笑一聲,搖了搖頭。舉起一杯酒,一飲而盡。

    看王啟年這個樣子,周文棟長歎了口氣。在五寨堡,他與王啟年最為交好。但王啟年總是鬱鬱寡歡的樣子,他想幫幫這個好友,卻不知道該怎麼幫才好。

    萬曆二十一年九月十五日,清晨。

    算陽曆地話,今天己是十月十日,五寨堡的十月。又是早上,天氣己是有些寒意。這天,是施員外郎,錢公公等人離開五寨堡,又是黃思豪等人進京的日子。

    行裝早己打點好了,車馬龐大,此次進京,除了黃思豪外。楊氏也會隨夫一起進京。而且顧千戶見老兄弟要走了。他在五寨堡也沒什麼說話的人,加上也想看看京城地熱鬧。也決定與黃思豪一起進京,這樣就算黃思豪住在京中。他們也可以繼續說話。而顧千戶進京,宋氏自然是陪在他的身旁。

    總兵府前。早己擠滿了送別地人群。送了黃家人外。還有岢嵐州顧家地人。除了常在五寨堡行走地顧世寶。顧世財。顧世銅外。顧千戶地大兒子顧世銀。也專門從岢嵐州趕來送別。

    此外還有他們各自地妻室趙氏、淨氏、馮氏、房氏等人。除了黃家。顧家地人。就是五寨堡地各大小軍官了。將一個總兵府地門前。擠得滿滿當當地。

    臨行前。黃思豪還好。楊氏卻是牽掛兒子。對黃來福吩咐了一遍又一遍。又摟著顧雲娘流下了眼淚。而顧雲娘也是啼哭個不停。

    施員外郎及錢公公穩坐在馬車上。只是看著這一切。二人此次前來。滿載而歸。個個都很滿意。還有他們隨行地錦衣衛等侍從。這些天在五寨堡吃好地。喝好地。臨行時黃來福又送了大批地銀兩財貨等。這讓這些人對黃來福地印象也非常好。

    送出堡門後。當馬車要行進時。黃來福和顧雲娘向二老跪下。黃來福道:「爹。娘。孩兒不孝。不能常侍左右了。」

    黃思豪眼一紅。道:「我兒起來吧。你任總兵後。要時刻記得忠君為國地道理。衛我大明邊鎮。為聖君分憂。」

    楊氏則是淚如雨下,扶起黃來福,道:「孩兒,娘有你這個兒子,己經心滿意足了。」

    一行車馬慢慢而去,最後消失在莽莽蒼蒼的原野中,只有眾老軍官們:「大人一路順風……」,「老大人一路保重。」的聲音還留在耳邊……

    送別爹娘,岳父岳母一行人後,黃來福回到總兵府中,這些年父親母親一直在身邊,現在他們去了,黃來福有種空蕩蕩的感覺。這時他才知道,雖然自己借了黃來福這個身體地殼,但自己與這個世界地親人,己經有了極深的感情,血肉相連。這種感情,不是輕易能割捨地。

    回到總兵府後,顧雲娘還是哭泣,想念自己遠去的父親及母親等人,最後她在劉玉梅,渠秀荷等人地安慰下,回後院休息了。

    黃來福在廳中,則是與顧雲娘的大哥顧世銀敘話。

    顧世銀就是赤裸裸一個顧千戶的翻版,相貌堂堂,身材高大,滿臉虯髯,走路時,龍行虎步,充滿武將的氣勢。他聲音洪亮,對黃來福笑道:「此次前來,末將還沒有恭候軍門高昇呢。」

    雖說顧世銀是黃來福的妹夫,不過現在黃來福是山西鎮的總兵官,依官場的禮節,顧世銀確實應該尊稱黃來福為軍門。

    黃來福微笑道:「舅哥,你我是一家人,這裡沒有外人,就叫我妹夫或是來福好了,不用太拘禮了。」

    顧世銀笑道:「好,那你舅哥就不客氣了。」他招來自己的兒子顧大刀,這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小伙子,顧世銀由於比顧雲娘大很多,所以他生下的兒子,僅比顧雲娘小一歲,比黃來福小兩歲,己經到了談婚論娶的地步了。

    顧大刀虎氣風風的上前。向黃來福唱個大肥喏,道:「外甥見過舅舅。」

    黃來福笑道:「好,好,真是個乖孩子。」

    仔細看了看他。濃眉大眼,舉止中充滿豪氣。和江大忠有點相似,不過他地眉眼中,多了幾分英氣。他點頭道:「是個好苗子。」

    顧世銀也是自毫地道:「這小子,可以開硬弓。騎快馬,不過一向就是喜歡惹事,你舅哥,怎麼也管教不了他。」

    他歎了口氣,滿懷希望地看向黃來福道:「以前他在指揮使劉大人那兒作親隨,不過來福你也知道那些衛所兵的樣子。所以我想將大刀送到你這兒,好好雕琢雕琢他,不要讓他荒廢了。」

    黃來福笑道:「這沒問題,我可以收他為家丁。不過舅哥你也知道,我五寨堡最重軍功,沒有軍功,就是親家,也沒有陞官的可能。」

    顧世銀點頭道:「這你舅哥明白。大刀將來怎麼樣。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顧大刀大聲道:「舅舅,您老就放心吧。我會憑我地本事幹活的,外甥相信。我決不會差過楊小驢,江大忠這些人地。」

    黃來福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好,其志可嘉。」

    隨後他又道:「大刀啊,以後您以後面不要加上老字,要知道,你舅舅還年輕著呢。」

    黃來福與顧世銀笑了起來,顧大刀則是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頭。

    山西鎮的鎮城是在寧武關,黃來福升任為山西鎮總兵官後,很快就要到寧武關去上任了。一般來說,他任總兵官後,以後就要經常住在寧武關。

    不過五寨堡是黃來福的根本,他自然要勞勞掌握。五寨堡與大明外地不同,對於別地將領來說,只要家丁們掌握在自己手裡,他們就無所謂換到什麼地方。但五寨堡這個地方,能讓黃來福兼任是最好的,最不成,也得讓他的親信鎮守,如果換成別的將領來,黃來福是決對不會同意的。

    其實在大明朝,各鎮的參將,游擊,守備等將官地最終任用權都在皇帝手中。只有地位低於守備的操守有時由巡撫,總兵從衛所官員中選委。不過對於防守千總,地位與副總兵相當的分守參政兵備官也有權任命。還有把總,在明中葉後,各鎮把總官的任命都是聽令於兵備官。

    不過由於黃來福在萬曆帝心目中的地位,只要黃來福推薦的人選,想必萬曆帝都會同意。而黃來福身邊的親信中,寧夏之戰的功勞賞下來後,江大忠己升為參將之銜,楊小驢在以後地朝鮮之戰戰功評定下來後,想必也會升任為游擊之銜。

    這二人鎮守一堡之地綽綽有餘,又都對黃來福忠心耿耿,有他們隨便一人鎮守五寨堡,加上寧武關離五寨堡並不遠,一有什麼事,自己就可以支援,確保五寨堡無事。

    當然,最好地結局,還是將山西鎮的鎮城移到五寨堡,這是最理想地。不過這個事情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辦理的,以後再說了。

    由於黃來福現在己經是總兵之職,所以理論上,黃來福可以擁有兩千到三千地家丁們。所以黃來福的打算是,從五寨堡的來福營,及老營堡的鎮虜營中各抽選一千人,作為自己的家丁。

    而二堡之地缺失的兵員,則是從二堡之地的農場屯丁中抽選。從萬曆18年開始,經過幾年的展,到了現在,五寨堡的兵員選撥,己經形成了穩定的體系制度。各地壯丁們先進入各農場中,忙時耕種,閒時操練,他們中的矯矯,則是選入軍隊中,軍隊中的優秀,又選入家丁中。

    黃來福估計,單單是他五寨堡的30個農場中,每農場多屯丁們有千人,少有數百人,每個屯丁們都是青壯,每人營養良好,身高體壯,又經過至少幾個月的操練,如果他們武裝起來,就是比大明各鎮營兵還強悍的數萬精兵。

    此外為了拉攏寧武關的軍士們,黃來福還打算從寧武關各軍內抽選一千人作為家丁。鎮守寧武關的兵將有萬人之多,黃來福不相信一千人都抽選不出來。

    萬曆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黃來福從兩營中的家丁選撥工作己經完成,他留下江大忠鎮守五寨堡,自己率著兩千家丁們,旗幟如雲,浩浩蕩蕩往寧武關而去。
marine_w 發表於 2009-8-7 19:49
正文 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
    萬歷二十一年九月二十六日,寧武關。

    與五寨堡這幾年充滿生氣,蓬勃發展不同,鎮城寧武關還是與以前一樣的頹廢。街道一樣的骯髒,路面一樣的坑窪,身穿破舊衣甲的軍兵們還是到處亂晃。

    不過與以前不同的是,現在的寧武關上,街上的流民乞丐少了許多。這主要是因為五寨堡發展,人力需求越來越大,加上那邊好掙錢活口,不說寧武關的流民紛紛往哪兒跑,就是本地的許多軍戶民戶們,也是紛紛心動,尋思去那兒做工掙錢。

    大量青壯勞力的失去,讓寧武關越發的衰敗,再也沒有什麼鎮城的樣子。本地人都是酸溜溜地道,再這樣下去,乾脆把山西鎮鎮城設在五寨堡算了,反正現在寧武關也沒什麼鎮城的樣子。各人嘆息,五寨堡那邊是不是會什麼點金術,怎麼幾年下來,變化就這麼大呢?

    不過好在寧武關內外駐守的近萬官兵,大部分是拿餉的營兵,這讓人氣還保存了一些。不過各兵人心的燥動,卻是制止不了的了。

    在這種複雜的心思之中,最近又有消息傳來,說是五寨堡那位黃來福大人,己經升任為山西鎮總兵官了,不久後就會到寧武關來。

    這消息在寧武關引起轟動,鎮城內的茶樓酒肆,這些天都是沸沸揚揚地傳揚這件事。對於黃來福的到來,各人心情複雜,都是忐忑中帶著期待。不管怎麼說,黃來福財神,糧神的名號可不是白叫的,各人都希望,隨著黃來福的到時,本地的軍民們能過上五寨堡般的好日子。

    寧武城東北邊的七百戶街是寧武關地核心。這條街負山臨逵,地勢高爽,不說巡撫衙門、總兵府邸、監軍府邸都在這裡。在這條街上,更是商鋪星羅棋布,向來是寧武關的繁華之地。

    “閃避,閃避……”

    隨著長長的吆喝聲,一個八抬八簇肩輿明轎沿街而來,轎前轎後,都是騎著高頭大馬。身著鮮明衣甲的親將標兵,個個傲氣十足。看那前面的藍旗馬道,街上的商販百姓就知道是巡撫楊大人的車轎,當下眾人紛紛閃開。

    在轎中,山西鎮巡撫楊方略正端坐轎中,眯著眼睛看著街邊敬畏的百姓軍戶。他頭戴烏紗。身穿緋色的官服,胸前和後背都綴著飛魚地補子,盤領窄袖大袍。腰橫玉帶,一副典型的大明高級文官打扮。

    楊方略年過五十。相貌清瘦。三絡長須。小眼中不時透著一股子精明之氣。他正從省城太原回來不久。作為提督雁門等關兼巡撫都御史。他巡撫山西鎮各樣事務。不過卻是居住在太原為多。寧武關這個地方。他一年中也停留不了幾個月。

    平時鎮中有事。他都是吩咐各兵備官。總兵等人到太原府去與他商議。反正太原府是屬於山西鎮署理之地。他也不算是淡漠公務。他此次難得回來。卻是為了黃來福之事。

    和很多大明官員一樣。楊方略也注意到了黃來福這位急速上升地政壇明星。他屯田有方。才能出眾。深受內閣及萬歷帝地喜愛。短短幾年之內。就從一個小千戶升任到總兵官一職。可說是官運極佳。官場及民間。對他地傳聞是沸沸揚揚。

    現在黃來福到寧武關來了。會對鎮城地格局產生什麼變化。楊方略不知道。他也研究過黃來福在五寨堡地所作所為。知道他以屯田起家。到寧武關來後。是否還會繼續經營屯田。那那些被他們侵占地土地又如何說?說起來。屯田也是總兵地職責之

    不過寧武關與五寨堡不一樣。如果說五寨堡是黃家地私人地盤地話。寧武關這個地方。就是本地官員軍將們地私人地盤。

    寧武關地情況是。這裡田畝本來就不多。又有一半地是民田。餘下是當地軍戶地田地。不過從明中葉下來。那些軍戶地田地。就被鎮城地各官員軍將侵占完畢。其中楊方略本人就占有十萬畝之多地田地。當然都是掛在他家人地名下。以往寧武關最大地地主是前任總兵劉明安。不過自劉明安被貶往廣東後。他名下地田地。就被楊方略。寧武兵備官。還有當地大大小小地軍將瓜分完畢。

    楊方略擔心地是,就是黃來福會對寧武關這些田地抱什麼看法,他是否會過來搶一口食?雖說他身為巡撫,向來不會畏懼身旁一個什麼總兵官。前任總兵劉明安不就是?哪次見了他不是要恭恭敬敬地瞌頭?

    只不過楊方略以前的後台是內閣首輔申時行,現在申時行己經倒台,黃來福又深受萬歷帝地寵愛,如果黃來福真要硬來,倒是一件麻煩的事。懷著會會黃來福地心思,楊方略才從太原府趕回了寧武關,要是放在以前,他是不可能對一個武將如此遷就的。

    在轎中,楊方略一邊想著心事,一邊往街邊看。

    七百戶街這條街上,一向熱鬧,大江南北的貨物,都有在這裡出售,什麼河南的棉花,山東的食鹽,江南的茶葉等,都有運來。不過這裡越來越多的,是五寨堡的貨物,從米面糧油到布匹煤鐵,應有盡有。熙熙攘攘的,皆為五寨堡來的商賈。

    “這五寨堡好大的勢頭!”

    楊方略冷哼了一聲,閉目養神起來。

    很快,轎夫熟練地將八抬八簇肩輿明轎停在了巡撫衙門面前,一位親將早己候在一旁,待轎子停穩,立刻伸手撩開轎門簾兒,大喊一聲:“大人出轎了。”

    立時巡撫衙門內出來一大批的奴僕侍從,丫鬟老媽子之類的人,恭敬地將楊方略迎了進去。

    寧武關巡撫衙門於正德年間建立,共有大門三楹,正南面是大門。自大門入為大堂。大堂後為班房內宅。楊方略是個愛好風雅之人,在後院建有書室二間,有空就讀讀書,寫寫字畫。

    此外後院還有個大花園。亭台樓閣,很有點江南園林的味道。本來後院一般為官員眷屬住所,不過楊巡撫的眷屬都在太原,所以後院只有他與一些僕從居住。

    此時他穿過過庭,來到後院書室之中,除去了官服,換了一件便袍,舒服地躺在一張靠椅之中。只是手上拿了一本《卓吾論略》卻是呆呆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在旁服侍的老家人偷眼看他。心下暗暗詫異,不明白老爺這是怎麼了。

    呆了良久,楊方略才似回過神來似的,對老家人道:“田叔,你吩咐下去,請劉堂生大人及張文保大人前來巡撫衙門一議!”

    這劉堂生是寧武關的兵備官。山西鎮一共有兵備官三員,一駐偏頭關,一駐寧武關。一駐代州。其中以劉堂生與楊方略最為交好。而張文保則是山西鎮地戶部管糧主事,以前黃來福見過的。本來張文保一直駐紮在代州,不過此次楊方略從太原回來。也把張文保叫來寧武關了。

    老家人應了一聲,出去了。

    當劉堂生與張文保來到巡撫衙門時,楊方略己在大堂相迎。張文保還好,劉堂生則是向楊方略行了個大禮,連聲道:“怎勞楊公親自出迎,堂生實是不安!”

    張文保鄭重地向楊方略行了一個禮,道:“未知巡撫大人招下官來,所為何事?”

    楊方略笑道:“前日在太原得一樂娘,不得獨享。特招二位前來聽曲!”

    劉堂生撫手道:“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果是妙啊。”

    張文保皺起眉頭道:“如果巡撫大人沒有公事。那下官就告退了!”

    劉堂生也是年近五十,他身為寧武關兵備官。全稱為“整飭兵備道”,主管兵備事宜。他以按察使司副使兼任兵備官,乃是正四品的官員。自幾年前他與楊方略同在寧武關任職來,兩人就意氣相投,劉堂生一直以楊方略馬首是瞻。

    至於張文保,雖說山西鎮戶部管糧主事這個官位不大,只有正五品,但由於整個山西鎮的軍士糧餉發放與屯糧征收,都要由他經手,掌控三關的命脈糧餉給於,可說是位低權重。所以平時楊方略都一直拉攏他。

    只不過張文保性情耿直,在上峰面前向來只談公事,油鹽不進,楊方略也拿他沒辦法。說也奇怪,張文保這個性子,雖說一直升遷不了,不過多年來,卻是一直穩穩地坐在管糧主事這個極有油水的位子上,任誰也搞不了他。眾官都在私下談論,這張文保身後或許有什麼強硬的後台不是。

    聽了張文保的話後,楊方略臉上閃過不悅的神情,劉堂生一把拉住他,道:“唉,張大人,這就是你地不是了,楊公一片熱誠之心,你也不能潑冷水不是?你啊,就是太死板,這人啊,也不能整天忙於公事不是?”

    張文保向二人施禮道:“下官告退!”

    說著他就走了。

    看著他的背影,劉堂生冷哼道:“不識好歹的東西!”

    楊方略淡淡道:“算了,這張文保要表現自己的清高,就隨他去吧。堂生啊,我們自己享受好了!”

    楊方略吩咐擺下酒席,與劉堂生只是喝酒。席中,又有一干舞娘上來,花簇錦攢的吹彈歌舞,簫韶盈耳,讓劉堂生樂不可支。

    接著果然有一個花枝招展的樂娘上來,一雙媚目只是亂瞟,嬌滴滴地唱起小曲來,聽得劉堂生更是搖頭晃腦,直嘆太原府出來地娘們就是不一樣,果然不是寧武關這個小地方能比的。

    唱了幾個小曲,酒也過了數巡,那樂娘要退下去,劉堂生連忙賞了她二兩銀子,一雙眼睛只是色迷迷的看著她。見他這個情形,楊方略微笑道:“看來此女頗和堂生地脾胃,如果喜歡,我就將她送於你了!”

    劉堂生大喜,連忙離席起身,向楊方略深深施禮道:“如此,便多謝楊公了!”

    楊方略搖了搖手,道:“區區小事。不用掛在心上!”

    他吩咐撤去酒席,讓下人送上茶點。然後漫不經心地對劉堂生道:“劉老哥,新任總兵黃來福估算這幾日就要到任了,你有什麼看法?”

    劉堂生被楊方略這聲“老哥”更是叫得心裡發甜,他連忙道:“堂生只在邸報上見識過這個黃來福,倒是沒有見識過這個人,不過區區一個武夫,還不值得楊公您多慮吧?”

    見楊方略微笑不語,劉堂生略一沉思。明白過來,他笑道:“敢情楊公是擔憂那黃來福來後,來搶奪我們的衣食,這點上楊公儘管放心,整個寧武關的將官,誰不擔憂這點?那黃來福識趣還好。不識趣,他將來在寧武關,只不過是個空架子罷了。”

    楊方略微笑道:“聽說這黃來福很受聖上地寵愛?”劉堂生低笑道:“那又如何。沒有我們寧武關上下的應承,就算聖上寵愛他,他也是寸步難行?總之到時老哥我就一切都聽楊公的。楊公說要怎麼辦,那就怎麼辦?”

    楊方略聽到劉堂生口中冒出一個“老哥”,心中不悅,不過臉上都是笑容不變,半響,他嘆了口氣:“如此就好。其實想想,那黃來福在五寨堡家大財大,又豈會看上我們寧武關這點財業?我們習的是堂堂聖人之學,又豈能去擔憂一個粗莽不文地武夫?是你老哥失態了!”

    說起來。各鎮巡撫都是進士出身。從二品的官身,節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等地方三司。掌握著地方大權,同時每年還可赴京師議事。官身顯赫。他們雖與地方總兵同級,但由於文貴武賤,他們向來高高在上。明中葉後,總兵們見了巡撫,向來都是要恭敬地瞌頭。前任的山西鎮總兵劉明安不就是這樣?

    劉堂生也是對楊方略在內心中暗暗鄙視,連他都對黃來福這個新任總兵不放在眼裡,楊方略身為一個巡撫,竟也會擔憂黃來福起來,真是丟盡了他們文官的臉面。

    不過面上劉堂生卻是笑道:“其實楊公擔憂得也是有道理,如果這黃來福仗著聖上的寵愛,如李如松那廝一樣地飛揚跋扈,倒是難辦!”

    楊方略點了點頭,道:“那黃來福頗有戰功,又財多糧足,我們並不能對他如劉明安一樣行事,且那張文保又是個觸頭,想斷那黃來福地糧餉也辦不到啊!”

    劉堂生沉吟道:“怕是斷那黃來福的糧餉他也不怕吧,觀邸報上言,他那五寨堡,不但兵將都能自給自足,每年還能上交戶部錢糧多少,每每聽那張文保對黃來福讚不絕口,言道如果大明兵將都如黃來福這般,那國朝則無憂矣……哼,這黃來福真是一個怪類!”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話中都是掩藏不住地嫉妒之意。一個武夫竟比他們更能種田賺錢,真是沒天理了。

    最後劉堂生神秘地道:“楊公聽說了嗎?那黃來福有意結合商賈們在塞外經營屯田,這事,早己傳遍了山西鎮。說實在地,你老哥也是動心,見別人都是紛紛派家人出塞,也頗想到塞外去圈占一些田地,不知老哥是什麼看法?”

    黃來福挑動商賈們在塞外屯田,自然瞞不過官場上地有心人,在寧武關,關於這個事情,早己傳得沸沸揚揚。眾將官們也是觀望,最後見黃來福聲勢越搞越大,朝廷也不發話,也紛紛行動起來,派家人到塞外查看。反正就算到時挑起邊畔,那也是黃來福的事。自己有錢不賺那是傻子。

    楊巡撫冷哼了一聲,道:“去,為什麼不去?我早己派出家人,到黃浦川河一帶去查看,先占他個幾千畝上好田地草場再說。”

    劉堂生呆了呆,急道:“那你老哥我也要趕快了!”
marine_w 發表於 2009-8-8 20:20
正文 第168章 迎接

    萬歷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近中午。

    “寧武這個地方,還真是不錯!”

    此時,黃來福一行人,正浩浩蕩蕩地往寧武關而來。從神池堡進入寧武關地界後,原始森林到處可見,路的兩旁,盡是粗壯的落葉松,針葉林,闊葉林。行進中,不時可以看到一些褐馬雞,黑鸛,金雕,金錢豹等野生動物從樹林中竄出來。

    這種生態環境良好,原始森林密布的景象,在五寨堡,還有神池堡,老營堡等地是難得見過的。由不得黃來福等人不讚嘆。

    由於寧武關是鎮城,所以走在路上,頗多的驛站火路墩等。越近寧武關,火路墩越是密密麻麻,每隔一里就有一個。按大明的烽火報警制,邊關有警時,點燃烽火,一日一夜就要傳警四百里,最大的支撐就是這些火路墩。

    寧武與神池堡隔著管涔山,驛路沿山而過,路況不是很好,到處是坑坑窪窪的。不過路況雖是如此,但山西鎮卻是無財修理,只能讓他越發破敗了。黃來福尋思,要加緊寧武關與五寨堡的聯繫,這個路面,說不得以後得整理一下。

    翻過管涔山後,慢慢的地勢平坦起來,前面多丘陵平川,也可見過一些小河流往恢河而去。不過這裡的耕地不多,大多是沿著恢河兩岸或是各個支流,種著一些莊稼,大多為■麥。蕎麥、小麥等物。寧武關這邊大多種地是春小麥,眼下早己是秋收完畢,田地裡,並沒有多少忙碌的人群。

    黃來福可以看出,這一帶的水利設施都很簡陋,而且由於連年乾旱,恢河等地的水位己經下降了了許多,而且依黃來福後世電腦資料,寧武關屬高山嚴寒區和寒冷乾燥區,冬季漫長寒冷。多大風。無霜期短,並不怎麼適合耕種。加上這裡是鎮城客地,各方的利益糾纏都沒有五寨堡簡單。黃來福尋思,要想在寧武關屯田,還真不是一個的地方。

    黃來福從五寨堡出發後,在神池堡停留了一日,順帶送三姐黃璧柔回神池堡。三姐黃璧柔在五寨堡也待了許久,她有點兒想念神池堡,加上母親楊氏己經去京城了。黃來福就送她回去了。反正現在三姐夫田大付也知道錯了,對三姐溫柔了起來,黃來福會放心些。

    由於黃來福上任,山西鎮各地的兵將都要前往寧武關拜見議事。\\\\因此,身為神池堡參將的三姐夫田大付。就帶著一些家丁們,順路與黃來福一起前往寧武關,此時,他策馬行走在黃來福的身旁。

    自己的舅子升任為山西鎮總兵官,田大付自然是得意洋洋,他驕傲自豪地同時,也為黃來福擔憂,他道:“軍門,很快就到寧武關了。您受聖上重托。在寧武關屯田發展,以解決當地地軍兵糧餉問題。不過寧武關不比五寨堡等地。那邊將官眾多,各成山頭。末將擔憂到時不好辦啊!”

    黃來福現在升為山西鎮總兵官。掛徵西將軍印。加升都督僉事銜。可說是官位顯赫。不過現在地大明總兵官。名意上是統領全鎮兵馬。實際上只是鎮守一堡之地。

    全鎮軍隊地戰事決策謀劃等物。是由巡撫主理。本地地巡捕、軍器、漕運等務。是由當地兵備官主理。糧餉地分發。是由戶部官員及監軍主理。就是當地地屯田等物。也是由當地衛所都司主理。黃來福只能管一點。那就是拿餉打仗。

    不過黃來福很奇怪。他現在除了是總兵外。還是五寨堡。神池堡。八角堡。寧武關幾堡地治理使。專門在當地屯田開礦設廠等。這個官職很奇怪。在現在大明官職上是沒有地。

    這是萬歷帝看中了黃來福地種田能力。專門搞出來地。就是為了黃來福治理好幾堡後。財源滾滾。他好與黃來福分錢。關於這一點上。內閣及各個官員己不知道是議論了多少。也有不少御史進言這種做法有造成藩鎮之嫌。不過萬歷帝一蓋不理。不過黃來福治理五寨堡。八角堡。神池堡。老營堡等地可以。要在寧武關屯田開礦。卻是有些複雜。畢竟那邊地田地礦山等物都是名花有主。各方勢力硬悍。利益盤根錯節。黃來福要順利進行。除非如在神池堡一樣大開殺戒。不過這是不可能地。

    三姐夫田大付也是明白這一點。所以為黃來福擔憂。如果在寧武關之事進行地不順利。就會影響黃來福在萬歷帝心目中地地位與形象。這是最讓他擔憂地。

    楊小驢身後地顧大刀一直是興致勃勃。左看右看。此時他奇怪地道:“軍門是總兵官。自然只管打仗了。屯田。那不是那些衛所旗軍們幹地事嗎?……怎麼軍門要去寧武關屯田呢?”

    顧大刀身前的楊小驢得意地道:“大刀,你這就不明白了吧,我們家大人,除了是總兵外,還是幾堡的治理使,那可是皇上御口親點的,境內的屯田,開礦等事,都可由軍門過問!”

    黃來福收下顧大刀後,就將他安放在家丁營中。黃來福前往寧武關,顧大刀自然是跟來。此次黃來福建立自己的家丁營,定額三千多人。眼前的二千多家丁們,分為了兩部,每部設千總1人,以楊小驢為統領。其中還是以三百多地老家丁們為騎兵,余者為馬上步兵。

    黃來福有規定,不論是自己地親信還是親戚,平時在軍中,都是以軍職相稱,顧大刀自然不例外。他雖是黃來福的外甥,不過平時還是稱黃來福為軍門。對於顧大刀,江大忠對他是喜愛,兩人脾氣性格有些相似,在五寨堡幾天,頗為合得來。而楊小驢因為顧大刀是黃來福地外甥,所以對他平時頗為照顧。

    “原來是這樣!”

    顧大刀一向對黃來福崇拜,此時就更崇拜了。

    馬久英公公與黃來福並行,此時以他獨特的聲音笑道:“嘿嘿嘿嘿嘿嘿嘿,其實大家不用擔憂,咱家相信黃軍門地能力,到時候可以妥善解決這個問題地。”

    黃來福任總兵後,馬久英公公水漲船高,也升任為監軍,同往寧武關上任。不過說實在的,馬久英公公還是喜歡五寨堡多一些。不過職責所在,他也只好與黃來福一同前去上任了。

    黃來福笑道:“知我者馬公公是也!”

    對於寧武關的情況,黃來福也多少了解過,那邊的田地礦山,確實都被當地官員軍將們侵占了。不過黃來福並不擔憂,他有自己的思路。

    在眾人的笑談中,很快,兵馬就離寧武關不遠了,眾人可以看到,城北華蓋山上那巍峨聳峙的護城墩。在那條長達四十里的邊墻上,修建有一座三層高的華蓋樓。遠遠看去,華蓋山護城墩酷似鳳首,往東西兩邊延伸的各堡儼然鳳翅,怪不得寧武關又有“鳳凰城”之稱。

    黃來福看了良久,不由嘆道:“好一座關城啊!”

    寧武關北門上有一個高高的飛樓,門樓上,掛著一個“鎮朔門”的牌匾。這個鎮朔門,向來是山西鎮各軍堡進入寧武關的通道。

    此時在鎮朔門外,林立著眾多的軍將,寒暄議論聲不斷。新總兵上任,各地軍將自然要趕來拜見迎接。對黃來福,大家都是聞名己久了,聽說這個總兵今年才二十二歲,這麼年輕的總兵官,除了大明開國外,怕是在國朝歷史上獨一無二。因此各人心中,滿滿的都是好奇之心。

    城門口,一片的紅纓鳳翅,鐵甲森森。除了寧武關本地的軍將外,還有山西鎮各地趕來的將官,將一個城門口,擠得滿滿的。除了這些人外,在維護秩序的軍士外圍,還擠滿了看熱鬧的當地百姓軍戶。大家都要看看,這名滿天下的年輕黃軍門,到底是長個什麼樣子。

    不過滿地的武將中,卻沒有一個本地的文官,黃來福雖是總兵,但這些文官們卻是自重於自己的身份,一個也不願意屈尊出來迎接,除了山西鎮戶部管糧主事的張文保大人外。他也出來迎接,這讓他在一干鐵盔鐵甲的軍將中,顯得有些怪異。不過張文保只是沉穩站著,並不理會旁人的眼光。

    在一干武將當中,黃來福大姐夫,八角堡游擊徐學世,黃來福二姐夫,保德州守備李應春,二人都是意氣風發地站在眾將的身旁。小舅子升任為總兵官,他們這些做姐夫的,自然也是臉上有光。而因為這個關係,余者的軍將們也是對他們著意討好,讓他們心情愉快,與眾人談笑風生。

    這其中對他們神情最討好的,就是原來總兵劉明安的親將劉全利。這是個高大的胖子,臉上油光水滑,頭上戴著八瓣帽兒鐵尖盔,脖上系著大紅披風,一身的鐵甲披在身上,有種擠得滿滿的感覺。

    劉全利原是參將之銜,為劉明安統率一營的標兵。標兵是明時對總督,巡撫,總兵麾下親兵的稱呼,一向是鎮軍的精銳。在寧武關鎮城內,共有四營兵,兩營散兵,兩營標兵。兩營標兵中,其中巡撫楊方略統率一營,劉明安統率一營。

    原先劉全利等人在劉明安麾下吃香的喝辣的,向來在寧武關內外是橫著走。不過自劉明安被貶往廣東外,除了少部分人隨劉明安前往外。大部的親兵,也成了喪家之犬,誰也不想要,想要的也要不起。畢竟要養家丁親兵是非常花錢的,誰有那麼多錢來養他們?
marine_w 發表於 2009-8-8 20:23
正文 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

    三千標兵,除了劉明安帶走一部分,巡撫楊方略接納一部分外,餘下來的,還有兩千標兵們飯碗沒有著落。讓他們當回普通的營兵,他們也不願意。畢竟做家丁親兵,糧餉足,一般不會克扣,傷亡生病都有家主撫恤保障。當一個普通的營兵,沒福利不說,一年下來,能拿到一半的糧餉就算不錯了。兩者根本不能比。

    各人種種心思,聽聞新任總兵黃來福來後,都是起了盼頭,希望黃來福能收納他們。而且他們有信心,只要黃來福能收納他們,他們定能讓黃來福在寧武關事事順利,畢竟他們算起來也是寧武關的地頭蛇不是?新任總兵大人肯定是用得上他們的。

    劉全利原是本地的軍戶,因功為參將,後受劉明安賞識,抬舉他為自己的親隨。不過劉明安倒台後,他卻不願意跟從他去廣東那個苦寒之地,只是留在寧武關,一心想要投效新主人黃來福。他也打聽過了,黃來福出手豪邁,對於親將家人,一向是非常大方的。如能跟上他,就有了富貴。

    因此此時,他一直陪著笑臉,與黃來福大姐夫徐學世談話,雖說徐學世只是游擊銜,而他劉全利則是參將銜。但劉全利卻是一口一個的小弟,恭敬得不得了,只是打聽黃來福的事。好在大姐夫徐學世是個厚道的人,對劉全利的話,都是有應必答。

    “黃軍門如此年輕,就升任為總兵官高位,這可是國朝未有之事。末將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黃軍門真是勇猛無,先破虜人於五寨堡下,又立大功於寧夏城下。還揚威於異域,真乃是我大明的棟梁之才啊……”

    “黃軍門才能出眾,聽聞屯田之事,聖上也是對他讚不絕

    “黃軍門……”

    劉全利滔滔不絕,一張臉越來越油光水滑。口水都快流出來,只是在徐學世面前遙拍黃來福的馬屁。他身旁地各軍將聽了,眼中都是現出鄙夷的神情,心想這劉全利真是無恥。先拋棄舊主人劉明安在前,現在又想投靠新主人黃來福了,我輩真是羞於他與伍。不過在徐學世二人面前,各人還是同聲贊同。

    看眾人的樣子,張文保大人,暗暗地皺了皺眉。不過還是撫須不語,只是看著前方。

    在迎接人群中,寧武關地指揮使孫之去,只是臉有期盼地等待著黃來福的到來,他身為指揮使,掌管著當地的軍戶,負責衛所官舍,軍余的文冊檔案,軍戶屯田等事物。

    和各地衛所軍堡一樣。寧武關的軍戶同樣是衣不蔽體。生活非常困苦。這些軍戶旗軍與當地營兵不同,當地營兵還可以拿軍餉。但旗軍卻是什麼都沒有,每年還要上交多少地屯田子粒。到了現在。寧武關的軍戶們己經逃亡了一大半,現在每年還在逃亡。搞得他與各軍官名下的田地都沒有人耕種。他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而現在五寨堡的軍戶們則沒有人想過逃亡呢?

    對於黃來福,孫之去也有探聽過,知道他是以千戶屯田起家,和他是同一個衛所系統。五寨堡那個地方他也知道,以前是比寧武關還窮苦地一個地方,為什麼短短幾年就可以變化這麼大呢?孫之去不明白,他希望黃來福到來後,可以向他好好請教請教。

    正在這時,忽然城門前的人群騷動起來,各人紛紛道:“來了來了,黃軍門來了。”

    各人舉目望去,只見前方的大道上,旗幟如雲,黃字大旗後,一隻鐵甲騎兵滾滾而來,聲勢浩大。眾軍將都是吸了口氣,久聞黃來福擅於練兵,五寨堡的官兵個個兵強馬壯,幾次作戰都是立下大功,果然如是。

    軍馬到了眾人面前,鐵甲閃耀,馬匹強壯,馬上的五寨堡軍士們個個銳氣十足,身上都披著精製的鐵甲,個個傲氣十足。那種威武地樣子,看得眾人吃驚不己,果然黃來福的兵馬不是吹的。

    在不遠處圍觀的寧武關百姓們,也是個個都是吸著冷氣,議論紛紛,看久了寧武關當地的豆腐渣軍兵,再看到黃來福的精兵,還真是不適應。前總兵及巡撫標下的人馬,雖自稱精銳,但與五寨堡軍隊一比,卻是差得遠。

    笑話,黃來福的兵,吃得好,穿得好,練得苦,又都是這幾年中血戰而出的精銳,而且還是精選出來地家丁。豈是寧武關當地糧餉都不足地軍馬能比的。

    很快,黃來福軍馬來到了眾軍將面前,就算他們不用擺出什麼勢頭,但那種自然而然地壓迫力,卻讓很多人大氣也不敢出。

    一直到黃來福下了馬,眾人才似回醒過來,一古腦的上前迎接。由於有張文保大人在此,雖然他只是五品官員,卻隱隱成為眾人之首。

    張文保上前施禮道:“黃軍門,馬監軍,將士們一路前來辛苦了,下官等在此恭迎二位大人!”

    這時城門前地各位將官才回醒過來,紛紛上前施禮,其中以寧武參將劉全利最為的殷勤。黃來福微笑著與眾人寒暄了一陣,略略見過各個軍堡的將官,有北樓口參將,河曲縣參將,廣武站守備,水泉營守備,代州參將,汾州參將,平刑關守備等人,又見過自己的兩個姐夫。

    不過迎接的人群眾多,在城門口,說話也不易,黃來福粗粗地和他們說了幾句,他打算等自己入住寧武後,再好好與這些人聊聊。

    張文保大人道:“黃軍門,馬監軍,巡撫楊大人,兵備道劉大人,領協一干官史。己在巡撫衙門相候,請軍門入城相見!”

    黃來福點了點頭,道:“如此。各位將士,我們進城!”

    當下黃來福,馬久英公公,公張文保大人,一干軍將們策馬在前。兩千的五寨堡家丁們在後,眾人滾滾地進入寧武城內,鐵蹄擊打在石板的街上,聲勢驚人。

    黃來福打量四周。只見寧武關地城墻高大堅固,墻高達1米,雖然城墻以黃土夯築,卻是不失雄偉。周邊還有眾多的炮台敵樓等,形成完善的守衛系統。不愧為鎮城,怪不得歷史上闖賊李自成在這裡損失慘重。

    進入城後。寧武關才有點現出了原形,街道兩邊地房屋低矮破舊,街道骯髒坑窪,垃圾遍地。街上走的軍戶們衣衫襤褸,流民乞丐眾多。就算是拿餉的營兵們,很多人也是衣甲破爛,神情麻木。這種形象,可與鎮城不合。

    見黃來福的大軍進來,街上的軍民都是趕快閃到街地兩旁。敬畏而好奇地看著這一切。越往前進。兩旁就越是擠滿了聞風而來看熱鬧的當地百姓們。

    各人驚嘆的議論聲不斷傳來,眾人都是震驚於五寨堡軍隊的精悍強壯。而很多百姓地眼中,除了敬畏外。眼中也帶著期盼之色。黃來福的名聲,他們大多有聽說過,只希望黃來福到寧武關後,能改變當地的生活。

    除了這些當地人外,當地還有一些外來的商賈,其中就有許多是來自五寨堡的商賈們,與旁人的敬畏不同,他們對於五寨堡來地子弟們,可是非常的親切。他們都是走出店鋪,向滾滾而來的五寨堡軍隊歡呼,很多人還拿出鞭炮放響,立時街中“啪啪啪啪”聲不絕。

    “外面發生什麼事?”

    在巡撫衙門大堂內,山西鎮巡撫楊方略,還有寧武關兵備劉堂生,以及一些官吏們,正依品級官次坐於大堂上,議論黃來福之事。盤領窄袖,袍服的胸前和後背綴著飛禽的補子,一屋盡是文官。

    正談論中,忽聽遠近鞭炮“啪啪”炸響,楊巡撫皺了皺眉,道:“外面發生了何事?”

    很快一個家人進來,興奮地道:“回稟大人,黃軍門的馬兵己是進了城,街上人山人海,盡是觀看的人群,許多商家鄉人,還放了炮竹呢!”

    楊巡撫看了他一眼,冷哼了一聲,有些酸溜溜地道:“一個武夫,卻是在此邀請人心!”

    各官也是紛紛應和楊巡撫的話,言語中,都是對黃來福看不過眼。

    兵備劉堂生也道:“他一個武人,也不知道避嫌,這些事,是他能做的麼?”

    楊巡撫冷哼道:“此事不需理會他,等那黃來福來再說!”

    黃來福等人來到巡撫衙門前,在穿過七百戶街前,黃來福己吩咐當地軍將將他地二千軍隊安排入軍營休息。劉全利自告奮勇,將五寨堡兵馬安排入原來地標兵軍營中,讓黃來福對他的印象頗好。黃來福打算讓自己地兵馬暫時休息,等明日自己好好看過城內的軍營後,到時是否要修葺改善再說。

    此時黃來福帶著自己地親隨楊小驢,顧大刀等人,還有三姐夫田大付,還有山西鎮各地眾多的軍將,在眾人如眾星捧月中,來到了城內的巡撫衙門前。

    不過一看,門口卻是冷冷清清的,一個迎接的人都沒有,各人都有些尷尬,連張文保大人也是皺了皺眉。黃來福不動聲色,不過心中卻頗為憤怒,這山西鎮巡撫等人,太不將自己放在眼裡了吧?

    既然這些人這麼不給自己面子,那自己也不需要給他們面子了。本來黃來福就是個生意人,自己是要謙虛還是要飛揚跋扈,只是看需要去。

    一般來說,在古代上位者心中,武將飛揚跋扈反而更讓人放心,因為這些人難得邀買士人之心,在大明,李如松就是例子。而那些謙虛謹慎的武將,反而更讓人懷疑,懷疑他們有霍光王莽之嫌。

    黃來福決定學李如松,在這些文官們面前狂一點。

    他哼了一聲,對眾人道:“走,進衙門!” .
marine_w 發表於 2009-8-9 23:09
回到明朝做千戶-正文-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

    巡撫衙門外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及維持秩序的當地標兵,衙門門口沒有一個出迎的當地文官,人群中己經有人在低聲議論,這衙門內的楊巡撫,劉兵備等各官氣量也太狹窄了吧。

不管怎麼說,黃軍門也是新任總兵,遠到而來,依禮制,衙門內也該有人出來出迎,這些文官們太不知禮數了。

    竊竊私語聲傳入門口標兵耳內,各人都是臉色大變,這些人都是楊巡撫身前的親隨家丁,家主被別人這樣議論,放在往常,他們早就怒了。

    不過在黃來福帶著一大群鎮內將官走來,他們卻是不敢造次。再說黃來福身邊有一些家丁們,雖是人數不多,但那種壓迫力,卻是壓得他們這些「精銳」心跳加快,臉色大變。

    馬久英公公走在黃來福身旁,也是臉色難看,這楊方略等人太不給他面子了吧?你慢待黃來福不說,還慢待我馬久英公公,哼,以後看咱家怎麼修理你。

    不過對於這種待遇,諸如什麼北樓口參將,河曲縣參將,代州參將,汾州參將等人,倒是習以為常,只有楊小驢,顧大刀,黃來福幾個姐夫等人憤憤不平。前總兵劉明安的親將劉全利眼睛轉來轉去,只是偷看黃來福的神情。

    張文保大人也是神情不悅,他對黃來福施禮道:「黃軍門,巡撫楊大人己在堂內相候,請隨下官來!」

    黃來福與張文保大人算是老相識了,他微笑道:「張大人請!」

    「請……」

    在門外圍觀眾人的注目中,黃來福留下家丁們,帶著一大群軍將,進入了巡撫衙門內。只餘下五寨堡家丁們與門口的寧武關標兵們相互怒目而視。

    進入大門後,不遠處就是巡撫衙門大堂,左邊是兵餉庫,右邊是庫軍房。堂下有一些的吏捨官廳,不遠處還有幾間土神祠廟。

    踏入大堂,門吏高叫道:「寧武關監軍馬久英公公,攜寧武關新任總兵黃來福黃軍門到!」

    立時一屋的文官向黃來福等人看來,不過卻沒有一個人起身。黃來福見自己都進入大堂內了,這些官員們還不起身相迎,看來真是在擺架子了。

    他心中冷哼了一聲。臉上卻是帶著笑容走了進去,馬久英公公也是神情不悅地走在黃來福身旁。

    楊巡撫這時才站起身,臉上帶著親切的笑容,看著黃來福道:「這位想必就是黃軍門吧,果然是年輕有為,你一路前來,可辛苦了?……」

    見到楊巡撫站起來。劉堂生兵備等人才一齊站了起來相迎。

    楊巡撫又看向馬久英公公,正要說話,卻見黃來福拱了拱手,笑道:「談何辛苦,巡撫大人真是太客氣了!」

    見楊巡撫身旁有一張座位,他不客氣地找到位子。一屁股坐下,長吁了一口氣,拍了拍腿道:「啊呀,走了一天路,真是累死了!」

    馬久英公公見黃來福坐下,也趕緊找了一個位子坐下。

    楊巡撫抬了抬手,怔在當場,他還打算等黃來福向他瞌頭。然後優雅地請他起來呢。沒想到黃來福只是略一拱手,就一屁股地坐到自己身邊了,這……這卻從何說起……

    黃來福身後的一干武將們,本來己經準備集體叩頭了,見黃來福如此,都是呆呆地站在當場,不知該如何是好。

    堂內只聞楊巡撫粗重的喘息聲,他本來準備在黃來福及馬久英面前擺擺架子,卻沒想到。黃來福這樣當場不給他面子。這事兒傳出去,他楊巡撫哪還有臉面在?

    忽聽堂內有人怒哼了一聲。大聲道:「黃軍門,你身為一個武將。怎可對巡撫大人如此無禮?」

    眾人隨聲望去,卻是劉堂生兵備官,上前一步,怒氣沖沖地指著黃來福道。

    眼前地情形,真是讓劉堂生兵備官肚子都要氣炸了。在現在的大明,文貴武賤,不論說總兵們見了同級的巡撫都要叩頭,就是前總兵劉明安,見到他四品官位的劉堂生時,都有叩過頭的記錄。這黃來福如此的驕狂跋扈,如果帶動一干武將都是如此,以後下去,他們文官們的日子還怎麼過?不為別人也為自己,因此劉兵備挺身而出,見義勇為,出聲喝斥黃來福。

    黃來福舒服地坐在位子上,懶洋洋地道:「那個誰啊,這樣與本軍門說話?」

    劉堂生挺胸凸肚地道:「下官寧武關兵備道劉堂生就是!」

    黃來福猛地一拍身旁地桌面,激得上面的茶盞嘩嘩作響,他厲聲喝道:「放肆,你也知道自己是下官!你一介區區綠豆芝麻四品小官,竟敢如此與上官說話?你可知尊卑體統,你官場禮節,聖人之學都學到屁股上去了?」

    桌面一聲巨響,堂內各人都是整齊地嚇了一跳,連楊巡撫也是震驚地看向黃來福。劉堂生也是嚇了一跳,他身子搖了幾下,臉上冒出了不可相信的青色,從來沒有一個武將敢對他如此咆哮,這讓他感覺自己受了奇恥大辱。他是四品官員不錯,但他是文官啊,在現在的大明朝,四品文官己經比從二品的總兵值錢了。

    ……不過,這是大明的潛規則,如果真要較真起來,在禮數上,倒是說不過去……

    他眼睛微微一掃,見楊巡撫臉色青地坐在位子上,張大眼睛,一言不。而在場的一干文官武將則是目瞪口呆地看著眼前地一切,沒想到黃來福竟對劉堂生如此不留情面,一時之間,他們反而不知道如何是好。

    而黃來福的幾個姐夫們,則是偷偷地搽著冷汗,這事情鬧大了,自己的小舅子,不要成為大明文官的公敵就好了。只有馬久英公公眼中光,興奮地看著眼前的一切。有熱鬧看了,太好了!侍立在一旁的顧大刀也是眼神崇拜地看著黃來福,自家大人,真是太有氣概了。

    劉堂生深吸一口氣,冷靜下來,他沖黃來福拱了拱手,道:「方纔是下官失禮……」

    他猛地看向黃來福。眼睛雪亮,氣勢洶洶,大聲喝道:「不過敢問軍門,你說下官不懂官場禮節,但方纔軍門對巡撫大人地言行舉止,可否也是官場失儀?」

    黃來福淡淡道:「敢問這位劉大人,巡撫是幾品。我黃來福又是幾品啊?」

    劉堂生嘿嘿冷笑道:「都是從二品的官銜,只不過軍門見了巡撫大人,是否應該叩頭行禮……」

    黃來福冷笑著打斷他地話:「從二品要對從二品叩頭?我大明何時有這樣的禮節律法。你是不是腦子進水,還是頭殼被門板夾過了,以至於說話都含糊不清,語無倫次?」

    劉堂生張口結舌。指著黃來福只是全身顫抖,半響,他才擠出一句話:「你,你,……匹夫,真是匹夫!」黃來福哼了一聲,斜眼瞧著她:「看你那萎謝的樣子,我都不屑於理你!」

    劉堂生大人全身抖。指著黃來福,只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張文保大人一直在旁邊皺著眉,沉著臉,此時他冷冷道:「好了,衙門重地,如此喧嘩,成何體統!大家身為同僚,正應該相互扶持,豈可如此相爭。傷了彼此和氣?」

    黃來福舒服地靠回椅子上。微笑道:「還是張大人明白事理!」

    張文保大人神情複雜地看了黃來福一眼,點了點頭。自己找了個位子坐下了。劉堂生也坐回位子上,抱著茶盞。恨恨地扭頭不看黃來福。

    黃來福轉向楊巡撫時,他己是滿面笑容。他搖頭歎道:「現在的官吏啊,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一點尊卑體統也不知道。」

    滿對黃來福的燦爛笑容,楊巡撫欲哭無淚,他勉強笑道:「黃軍門大人大量,何必跟手下們一般見識!」

    他不等黃來福說話,快速地道:「軍門和監軍大人舟車勞頓,遠來辛苦了,老夫己令手下在鼓樓備下晚宴,為軍門及馬公公接風洗塵,介時還請光臨,喝一杯水酒。」

    黃來福笑道:「那是一定要叨嘮的!」

    他看了看堂外地天色,太陽正在中午,他道:「時候不早了,我先回去準備準備,巡撫大人,各位同僚,我們晚上見!」

    說著他笑著對眾人拱了拱手,起身揚長而去。大堂內地眾武將看了這場戲,對黃來福又是佩服,心下又是緊張,同時又是坐立不安,見黃來福走了,轟的一聲,也如鳥獸般散了。

    黃來福等人走後,巡撫衙門大堂內死一般的沉靜,良久,裡面才傳來一聲嚎叫,聲音如受傷野獸一般淒厲:「跋扈……」

    當晚,楊巡撫,劉兵備等人集體彈劾黃來福囂張跋扈,目無禮法。折子遞上去後,內閣集體失聲,遞到萬曆帝手中時,他看後哈哈一笑,道:「這黃來福還真是性情中人啊!」

    笑後他將折子留中不,繼續忙別的事去了。

    鄭貴妃知道這事後,私下對身邊人道:「這黃來福是個武將,粗野些是正常的。那楊方略等人身為文官,飽受聖人教誨,卻一點肚量也沒有,真是不懂事!」

    本來朝堂御史諸公聞聽此事後,個個義憤填膺,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不過萬曆帝的態度,還有鄭貴妃的話語傳出後,他們就如洩了氣地皮球一樣,再也沒有了幹勁。

    而楊巡撫等人在寧武關左等右等,一直沒有下文,最後唯有長歎一口氣。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