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回到明朝做千戶 作者:老白牛 (已完成)

 
Nineider 2009-2-5 17:21:02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24 469537
woden12345 發表於 2010-2-8 18:24
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


    志皋在沉思,在場各人也是在沉思,

    禮部尚書羅萬化忽然放下手中的《五寨堡新聞報》,一拍案桌,道:「這黃來福好大的膽子,先是開礦誘利,盤剝商民,眼下又公然開設民報,言論無稽,他眼中還有沒有朝廷法度?」

    戶部尚書楊俊民目光深沉地想了一會,道:「此報乃國之利器,豈可歸於一鎮總兵之手?該收歸朝廷掌控才是!」

    羅萬化一怔,隨後反應過來,道:「楊公高見,此乃老成謀國之言!」

    兵部尚書石星不屑地冷笑道:「羅閣老何必如此,先前那程紹、楊應文二人邀功賣直,污蔑有功將官大臣,己被聖上免黜,黃軍門之礦稅商稅之事,皇上早有定論,羅閣老何必又舊事重提?至於黃軍門開設民報之事,我朝不以言獲罪,現在國朝各地,大江南北,多有民報開設,就算黃軍門開設報紙,也無不可!」

    羅萬化猛地指著石星喝道:「石星,這黃來福目無法度,你卻為他說話,是何用心?」

    石星大怒,道:「黃軍門一片忠君愛國之心,我是看不慣他受小人的污蔑,免得讓邊鎮有功將士心寒!羅萬化,你事事針對黃軍門,又是何用心?」

    羅萬化氣得全身抖,喝道:「匹夫,你又在辱我,你懷疑老夫因私廢公?」

    石星冷笑道:「難道不是嗎?」

    羅萬化大叫著要上前撕扯石星,石星也不甘示弱,見二人如此,旁邊諸位閣臣忙上前勸說,只有內閣輔趙志皋坐在一旁生氣,沒辦法,他的脾氣好,又威望不重,幾位老資格的閣臣都當他不存在似的,想吵就吵,想罵就罵,根本不尊重他的意見。

    他只得繼續看各部送上來的奏疏,忽然他咦了一聲,手上拿起了一份奏疏,卻是山西巡按御史彈劾山西鎮總兵黃來福的奏本——《請旨嚴行查究山西鎮總兵黃來福疏》。

    「……山西鎮總兵黃來福縱容兵勇。專以財利為事。貪得無厭。與民爭利。從五寨到寧武。天怒人怨。又據五寨當地稱。該大員縱容家丁。扭毆書生。有辱斯文。索勒商民。恬不為怪。該地秦貴秀、江緝思、方貫中、楊進玉等十餘人項頸頭臉等處被毆傷……」

    「臣所查。該員又於五月初一日於五寨、寧武二地設卡逞兇。逼勒商民。收取重稅。所過商客。肆行滋擾。所求不遂。復喝令兵丁毆打。使多商民致傷遍體。五月十五日又妄設民報。鉗控言論。目無法紀。臣責其醜行。該署總兵卻不知引以為恥。方且因以為利。是誠何心?」

    「古有云:州縣不得人。則州縣之事必壞。營伍之將不得人。則兵勇必潰。一署總兵不得人.則鎮事必壞。若凡兵將志在殺賊為國。必不屑以擾民為事。而其志在得財。又必不能以報國為事。此固理勢之必然也。臣受御史之職。勘查山西地方風憲。凡該地大臣奸邪小人構黨。作威福亂政。劾!凡該地官員猥茸貪冒壞官記。劾!凡該地學術不正。上書陳言變亂成憲希進用。劾!為消宵晉鎮之隱。臣仰懇皇上天恩。切實查究參革該員。以飭戎行而儆官邪……」

    這份奏疏非同小可。趙志皋看完後。又默默地將奏疏遞於旁邊地幾位閣臣。幾位閣臣看完後。也是一片吃驚。如果說前些時間程紹、楊應文二人彈劾黃來福還無足輕重地話。因為他們職位緣故。又大多只是風聞。

    這巡按御史彈劾黃來福。就算是大事了。畢竟巡按御史代天巡視。官低位高。以往像這類彈劾。都是巡按御史一年之期滿後。回京保結時。才依滿日造報冊式。列下自己一年中在當地查理倉庫錢糧。清軍民刁訟等成果。還有一些薦舉、禮待、問革文武職官等彈奏或是褒獎。

    眼下山西巡按御史還在任上時。就彈劾黃來福。難道是有什麼真憑實據。抓到了黃來福地把柄?要知道。黃來福可是一鎮總兵。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被人彈劾地。都察院地憲綱中也有規定巡按御史不可隨便對一鎮總兵無禮。彈劾一鎮總兵後。也要承受相應地後果。因為巡按御史期滿後。都察院也有回道考察。巡按御史如有不職事跡。或是在外擅作威福。都察院也要參奏罷黜他。

    不過拋開奏疏的身份,看這份奏疏內容,倒是沒什麼新鮮事,都是以前程紹、楊應文二人彈劾黃來福時的舊內容,不過各事記得更清楚詳細些罷了。唯一新鮮的就是新增了彈劾黃來福擅自開設民報。這種事情可大可小,只看萬曆帝的意思,有了以前程紹、楊應文二人的前例,在場各人都不看好山西鎮巡按御史這份奏疏。只要萬曆帝一個留中不報,山西巡按就要乾瞪眼了。

    與萬曆帝共事這麼多年,在場閣臣都明白萬曆帝的脾氣,如果看誰順眼的話,至死都偏袒這個人。以往是李如松,現在是黃來福了。比起黃來福,以前的李如松更是個風雲人物,幾乎月約有人彈劾他,各種罪名都有,不過到現在為止,李如松還是活得好好的。

    還是石星先開口,他冷笑道:「先是程紹、楊應文,現在又是山西巡按,這事老夫不表意見,還是留作皇上聖裁吧!」

    東暖閣內,萬曆皇帝朱鈞手上拿份《五寨堡新聞報》,興奮地走來走去。萬曆帝是個喜好看書的人,《五寨堡新聞報》傳入京後,簾就進入了萬曆帝的眼簾,看過幾期後,萬曆帝就深深地迷上了。很多時候還召喚鄭貴妃,與他一起看,兩人不時地品頭論足一番。

    每次看報紙,不但萬曆帝有眼前一亮的感覺,這份報,比邸報有趣多了。而且每次看,萬曆帝都非常的舒心,看慣了官員們對自己的漫罵,只有這份報將他誇得像一朵花似的,由不得萬曆帝不感動。

    特別是這期的頭條:《黃軍門沐浴更衣,眼含熱淚思皇恩!》,更是讓萬曆帝感慨,又興奮,又陶,不住地在閣內走來走去,心想:「這黃來福是個大忠臣啊,如此思君

    真是大明少有!」

    當然了,《五寨堡新聞報》不合朝廷法度,萬曆皇帝第一眼看到報紙時就知道了,不過看完報紙後,萬曆帝卻有了心中的想法,只有聰慧的鄭貴妃明白他的意思,因為萬曆帝曾在報紙旁寫過一張「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字畫。別人不懂這是什麼意思,鄭貴妃卻是明白的。

    看完報紙後,萬曆帝有種到五寨堡走走的衝動,不過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自正德帝后,大明君皇想出京,真是難比登天啊。

    歎了口氣,萬曆帝走回御案,開始批擬內閣送上來的奏折,雖說萬曆帝不喜上朝,但對奏折的批復卻從不怠慢,這也是萬曆朝時沒有出名司禮監大太監的緣故。

    突然萬曆帝哼了一聲,放在面前的,是山西巡按御史彈劾黃來福的奏疏,萬曆帝冷冷地看了一遍,冷笑道:「譁眾取寵!」也不批紅,就將奏疏放到一邊去了,可憐山西巡按辛辛苦苦,卻在一秒鐘之間心血白費了。

    自萬曆初張居正起,萬曆帝對文官們失望後,又沒有對付龐大文官們的力量,便開始消極應對。自國本案始,萬曆帝更是對這些動不動就彈劾的文官們產生了深深的厭煩。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便鬧到似是要亡國的地步,一張嘴只會清談,讓他們做一些實事,卻是沒那個能力。

    對於黃來福,萬曆帝當然非常瞭解,他在五寨堡設的錦衣衛千戶楊大為,每淵時都將五寨堡及黃來福的情況上報他,萬曆帝自認自己對黃來福的瞭解比山西巡按清楚得多了,也自認為自己對黃來福的掌控還是牢固無比,所以對於山西巡按的彈劾不以為然。

    ……萬曆帝將山西巡按御史的彈劾奏疏留中不報,冷了十幾日後,他才出上諭:「據錦衣衛查,山西巡按彈劾該鎮總兵黃來福各事純屬子烏,該員應慎選牧令,思慮周詳,無遠弗屆,該員知道。又,山西鎮總兵黃來福開設民報之事,國朝不因言獲罪,亦不拘泥成法,著通政司每年派員督查,以綱舉目張,欽此。」

    當在寧武關苦苦等待的李巡按提前從邸報上看到這份上諭時,不由氣得全身抖!

    入秋了,五寨堡四邊的農場中,又遍地是金黃色的麥穗,顆顆籽粒飽滿,可想而知,今年又是大豐收。而趕在這個時候,各地的糧商們又是雲集五寨堡,路上的商旅不絕。

    在路旁,看著這種繁華的情景,錦衣衛千戶楊大為很是感慨,他是萬曆十八年長駐五寨堡的,幾乎是看著五寨堡一年比一年繁華起來,不過這一切繁盛,都與楊大為無關,除了黃來福每月給他的,他什麼也得不到。在楊大為身旁,站著幾位身穿飛魚服,腰佩秀春刀的錦衣衛校尉。看著眼前的情形,他們也是羨慕,不過卻沒有在別處那種囂張跋扈的情形。

    在外地人見人怕的錦衣衛,在五寨堡也得規規矩矩,就是小民見了他們,也是神情自若,沒有外地官員商民們那種如見到老虎的樣子。沒辦法,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加上黃來福的囂張,只吃軟不吃硬,他們就是想囂張跋扈,也沒這個資本啊。想威脅黃來福,他可不吃這一套。

    除了楊大為身為千戶略好些,其實錦衣衛中普通的力士、校尉,他們收入並不高,每月不過二石粳粟米,或是本色米一石,還有一年幾疋的冬衣布花,除此便沒了。放在往常時,他們長駐一地後,可以向一些富戶或是官員們打秋風,每年搞一些銀兩花花。不過放在黃來福這裡,這一套行不通,只有黃來福給他們的,沒有他們向黃來福要的。

    只不過從萬曆十九年起,黃來福每年給楊大為及給他手下力士、校尉們的銀兩也不少,每年高達幾千兩銀子,這些錢,餵飽了楊大為等人的肚子,也消磨了他們的膽量與心思。只得好好與黃來福配合。

    幾年過去了,楊大為也從一個粗豪憨厚的中年漢子,變成了一個貪財享受的油滑人,每年住在五寨堡,享受著黃來福的供養,頗有些樂不思蜀的感覺。眼下的楊大為,是萬曆帝心中的紅人,或許再過幾年,就可以入京做錦衣衛同知了。

    不過在外人羨慕的同時,楊大為也有自己的憂慮,他是看著五寨堡一年比一年強大起來的,不說該地軍隊,如黃來福的來福營,五寨堡的五寨營,還有老營堡的鎮虜營,這近萬軍隊,都是大明屈一指的強軍之選。還有五寨堡農場中近萬的屯丁們,就是許多鎮城的家丁標兵也不過如此,還有五寨堡中充足的糧餉,自給自足的礦產,這些都是黃來福豐厚的資本。

    有人說,當某人或是某國開始對某人某國產生擔憂時,開始並不是因為他的企圖心思,而是他的實力,能否對自己產生威脅,因為心思總是變來變去的,實力才決定一切。

    楊大為知道,眼下的黃來福,己經有了這種威脅的力量,當年的寧夏之亂時,那哱拜的實力還遠遠不如黃來福,但卻給大明造成了如此大的麻煩,調了十萬兵,花了幾百萬兩銀子才平定。雖說楊大為有自信,就算黃來福有非分之想,但最後還是被平定滅族的命運,這是當時大明軍將官員普遍存在的自豪感,對自己國力的自信。

    不過到了那一天,黃來福不好過,自己因為失查失職之罪,也免不了要掉腦袋了。楊大為只希望黃來福如那報紙上吹的,一直做著大明的忠臣是最好了。自己也順順利利地陞官財,豈不是更好?

    懷著這樣的心思,楊大為來到自己的居所,又是一個月了,該給皇上寫密折了,這是萬曆帝對楊大為的恩寵,換成別的錦衣衛千戶,才沒有獨奏皇帝的權力呢。

    「臣錦衣衛千戶楊大為報:皇上宵尤勤,聖鑒如天,我皇凝圖撫運二十三年,聖尊照臨萬方。五寨堡又是一年秋收……」
woden12345 發表於 2010-2-8 18:25
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


    實當時黃來福開設報紙時,不知道會有這麼多問題,]T與解決,他也是很不清楚。直到後來在邸報上,黃來福才知道了前因後果。

    不但山西巡按御史對黃來福的彈劾無濟於事,就是《五寨堡新聞報》也留存了下來,雖說這份報通政司每年要派員下來督查,不過也是例行公事,總之這份前所未有的報紙是誕生了。

    萬曆帝對黃來福的這種恩寵,讓很多人憤憤不平,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黃來福越吸引了文人們的注意,關注度己是傳入了江南。而看過《五寨堡新聞報》的影響力後,很多人也動了自己開設報紙的心思。而原先開設民報的人,也同樣動了自己的心思,往常他們的報紙,朝廷控制較嚴,只得轉載與販賣邸報上的內容,禁止自行采寫新聞與評論。不過黃來福都可以整那些花樣,為什麼他們不行?很多人開始偷偷摸摸地搞些報紙的花樣了。

    對於自己的彈劾結果,山西李巡按雖然失望,不過他倒不氣餒,還是繼續收集黃來福的罪證,兢兢業業,每月一彈劾,送入京中,不過無一例外的,每次彈劾都是泥牛入海般消失不見了。

    對於這次結果,黃來福只是感謝萬曆帝,他知道自己現在最大靠山就是皇帝,因此更是起勁地吩咐報紙為皇帝唱讚歌。還有兵部尚書石星,黃來福知道他一直為自己說話,也吩咐人送去了大批的厚禮。當然這個禮送得比較隱匿。

    紛擾中,山西鎮各地己是進入秋收。

    現在的五寨堡,不說堡城繁華,就是郊外各農場,也是普遍的紅瓦房,加上連接各地的寬闊乾淨的水泥路,居住條件越來越好。五寨人,早己成為晉西北的富,他們的生活,成為各地羨慕的對象,五寨堡軍戶們,向來是不愁找不到媳婦兒的。而五寨堡雖以農業為主,卻也不過度開墾,只保持著四十萬畝的田地規模,在黃來福的嚴令下,境內綠化也保持得很好,封山禁砍,只准燒煤,放牧也非常有規劃,幾乎找不到別處軍堡黃沙遍地的景象。綠樹搖曳,頗有塞下江南的景象。

    又是一年秋收,對於秋季搶收來說,每早收一天,就少避免損駛天。五寨堡各地農場地勢平坦,農田寬廣,己是普遍使用馬推收割機。

    一片麥浪中,馬推收割機衝進農田,馬匹推動收割機部位向前行進,麥桿便不斷地被緊貼地面旋轉的切割圓盤刀刃切斷,落於馬車之內。

    快速便捷,景色壯觀,不時引來圍觀人群的嘖嘖稱羨聲,每到秋季,不說五寨堡當地人喜歡到農田旁觀看這種景色,就是很多外地人,都是紛紛到五寨堡來看這種西洋鏡,黃來福還有意在五寨堡推出秋季收割游。

    現在的五寨堡民器局,己是製造了大量的馬推收割機,使五寨堡各個農場內,都能廣泛使用。就是在八角堡,老營堡等一些較為平坦的農場中,也有在使用,還有塞外的一些商賈的墾殖農場中,由於土地眾多,屯丁較少,也有商人向五寨堡購買馬推收割機。

    不過遺憾地是""除了這些地方外。五寨堡周邊一些軍堡州縣。雖然久聞五寨堡馬推收割機地大名。很多人也是興致勃勃地前來觀看。不過如果讓他們購買。他們還是大搖其頭。太貴了。划不來。他們就是寧願讓自家佃農們在農田中忙到深夜。也不願意購買一輛。小農思想太嚴重了!

    對五寨堡馬推收割機地工作效率。黃來福還是滿意地。不過他還不滿足。再接再厲。準備推出更新型地馬推收割機。黃來福到時準備命名為五寨堡馬推收割機二號。

    這種新型地機械。是黃來福參考資料中英國貝爾神甫於1826年研製成了一種收割機。它用兩匹馬拉動。用一個名叫木翻輪地旋轉葉片裝置抓住小麥。一對帶齒地刀片則將麥子割下。齊根割下地麥子由翼輪拋到傾斜著地帆布上並在上面打好捆。堪稱靈巧。

    這些時間裡。五寨堡民器局根據黃來福地命令及思路。一直在研究這種新型地事物。

    ……

    五寨堡在忙於秋收。寧武關也同樣如此。黃來福到寧武關兩年多來。當地地變化是顯而易見地。鎮城變得乾淨整潔。商事越來越繁華。由於當地煤炭業及木材業地展。加上寧武關到五寨堡地水泥路修成。道路更好走。各地商賈越頻繁。當地地軍戶百姓們。也容易找到謀生地活計。生活與兩年前相比。真是恍如夢境。

    只要肯幹活,現在吃飽穿暖是沒問題了。對於這一切,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雖說聽了很多傳聞,有些讀書人說黃軍門怎麼樣怎麼樣,但大多數的老百姓或是軍戶們都是不以為然,黃軍門讓自己吃飽穿暖,養家餬口,所以大家就認為他是個好人,別人的說法,改變不了他們固執的觀念。

    加上現在《五寨堡新聞報》己經在寧武關內設立分館,每天在《五寨堡新聞報》的洗腦轟炸下,聽著茶樓酒肆內說書先生對黃來福的吹捧,大家這種觀念就更深了。與五寨堡一樣,一股對黃來福的崇拜潮也在寧武關境內興起。

    今年初時,黃來福與楊巡撫,劉兵備商議開山西鎮之事,先實行的是寧武道。由於考核司由劉堂生兵備主理,事關自己的政績,劉兵備也很是賣力。

    從年初到現在,在五寨堡糧食局的大力協助下,寧武道境內灰河,汾河兩岸大批的荒地被開墾出來,而且興修了諸多的水利渠道等,進入秋收後,一部分田地己經開始收穫。

    還有這些時間中,在五寨堡農技局與畜牧局的大力協助下,寧武道還成立了農桑局,開辦了一些模範畜牧場,還編寫一些《蠶桑淺說》、《種田淺談》、《牧羊教書》等通俗的教材,為道內各地的農民提供幫助,很受歡迎。看著這一切,劉兵備自然是眉歡眼笑,這些都算是他的成果政績。他決定從明年開始,加快展的步伐。

    八角堡也開始了大秋收,該地有可耕種之地二十萬畝,設有多個農場,經過幾年的開,收穫也不少,每畝地可有一石到兩石的收成。

    至於在離他們不遠的神池堡境內,秋收的氣氛卻不是很熱烈。神池堡雖說全境宜農之地不少,不過由於該地氣候酷寒,不適合耕種,只有沿朱家川河兩岸那些狹長的平川地帶,有一

    在耕種麥之類的糧食作物。大家的勞作積極性都T+軍民,大家還是願意在神池堡各個作坊礦山中勞作掙錢。

    神池堡境內有神池堡大煤礦及神池堡大鐵廠,加上現在五寨堡水泥廠,石灰廠,磚瓦廠等都遷到了神池堡,所以神池堡現在的輕工業加工業很達,堡城內,滿是煤炭社及鐵器社,還有水泥石灰社,磚瓦社等。來來往往,滿是運煤運鐵的牛車、馬車,加上神池堡到五寨堡的水泥路開通了,路好走,運貨的車馬就更多了。

    進入秋後,來往經營煤鐵磚瓦的商戶急速多了起來,還有秋收後那些閒勞力,也是不斷從各堡中來到神池堡,希望能找到一份做工的機會,此時的煤鐵磚瓦行業,當然不是什麼高科技,只要肯出力氣,就能找到活計。

    每天,神池堡街頭晃來晃去的,都是全身髒兮兮的人們,街頭巷尾,也是各樣灰土橫飛,神池堡周邊,有種灰濛濛的感覺,這就是展工業的代價。當然,除了黃來福外,眼下沒人能明白環境污染問題,只認為神池堡越來越繁華了,當時黃來福命令五寨堡水泥廠等遷移到神池堡時,還有許多人不理解。

    神池堡現在己被黃來福稱之為晉西北工業中心,每天裡,五寨堡等地都需要大量的煤鐵,還有水泥磚瓦等,隨著水泥路的每天鋪設,水泥的使用,己經深入許多人內心,這造成神池堡興旺的市場。各樣採礦、冶金、鐵、煤、水泥、青磚等加工商店越來越多,很多神池堡軍兵己是被黃來福三姐夫田大付趕去做工,還有蜂擁而來的各地工人們,造成了神池堡人流的興旺。

    神池堡己經算是晉西北的鐵器中心,每天裡,除了大量的鐵料被運到五寨堡等地外,當地每天還有大量的鐵釘、鐵錘、刀子、斧頭具菜刀等被打製出來。除了常年經營的商店外,每年的農閒時,當地及附近的軍堡州縣,還有大量在家裡經營加工的手工工場。

    許多牙商現,向一些家庭手工工場提供原料和工具,那麼既方便又有利可圖。比如加工釘子,由於這幾年釘子需求的不斷增大,一些生產釘子的鐵器商便將一堆鐵條分給制釘工人,由他們在家裡加工,然後再運回去銷售。每年裡,神池堡一帶加工鐵釘,都要用去好多噸的鐵料。

    ……紛紛揚揚的秋收後,天氣一天比一天冷,五寨堡仍不安靜,除了各農場的屯丁們進入秋後操練外,各個工廠,又紛紛開足馬力,搾油、制糖,加工毛呢。經過幾年的培育研究,眼下的五寨堡甜菜,含糖量己經越來越高,秋後不久,大明第一家高糖量的甜菜制糖廠己經在五寨堡建立。白淨晶瑩的糖塊,也帶來了白花花的銀子。

    到了十月份,五寨堡天氣更冷,這時候五寨堡的各個菜園果園,也開始收穫了。同時還有一喜,就是五寨堡的溫室栽培出成果了。

    從萬曆十九年初,五寨堡開設大菜園來,黃來福便吩咐五寨堡蔬菜局及五寨堡農技局,進行蔬菜瓜果的溫室栽培的研究。說起來,關於溫室栽培蔬菜花果,早從西漢時便己存在,當時的富人可享受「冬葵溫」|了使這些蔬菜在冬天也能正常生長,蓋了一座屋廡,在裡面晝夜燃火,以提高室內的穩。從漢唐時傳來下的各種風障、陽畦』窖、溫床等溫室栽培方法,到了後世許多地方仍在沿用。

    明時的溫室栽培也很達,元旦時便有牡丹、新瓜等上市,大大豐富了人民的生活。不過大多集中在京師附近,成本也很昂貴,只有富人消費得起。經過幾年的研究,加上從京師聘請相關經驗豐富的老農,五寨堡溫室栽培終於出了成績,而且黃來福又是大手筆,溫室栽培面積廣,使上市後價格不會太高,以後在寒冬時,五寨堡普通軍民商人也可以吃到新鮮的白菜,菠菜,芹菜,黃瓜,絲瓜,空心菜,大蔥等蔬菜了。

    不但如此,五寨堡溫室栽培還有新成果,就是花果栽培的成功……

    「快給夫人將花卉捧好,莫要失壞了。」

    近十二月,天氣非常寒冷,五寨堡果樹局局長韓炳滿臉的笑容,一邊吩咐旁邊的園丁,一邊眉歡眼笑地對顧雲娘道:「夫人,可還要選些其它的花兒?」

    此時顧雲娘帶著渠秀荷,還有一些侍女,正站在五寨堡郊外一處的堂室中,這個堂室很奇怪,是一個用紙做成的房子,裡面開有溝,溝中滿是熱水,還伴有一些牛馬尿硫磺等物。

    站在堂內,裡面各樣鮮花盛放,溫暖適中,與外面的寒風忽嘯,如兩個世界般。這裡正是五寨堡溫室花卉栽培基地,栽培各樣的花卉,繁花似錦,光輝燦爛。當時花卉栽培成功時,還被《五寨堡新聞報》吹成「造化,通仙靈」的奇跡,引起堡內外的廣泛的關注,很多人還新奇地前來看熱鬧或是購買。其實,這種花卉栽培方法只是一種堂花術,在宋代即已出現,後世北京中山公園的唐花塢便是如此。不過在五寨堡栽培成功,也是難得,由不得各方大吹一番。

    顧雲娘臉上帶著興奮的神情,看看這,看看那,只覺無一不好。她旁邊的侍女,手中捧著一些鮮艷的牡丹與芙蓉花,與她一樣,人人臉上都是紅撲撲的滿是興奮的神色,冬天還可以看到牡丹,太奇怪了。

    半響,顧雲娘對旁邊的渠秀荷道:「荷妹,你覺得,還要再選些什麼花兒,相公才會喜歡?」

    家丁通知,黃來福明天就會回到五寨堡視察,要在五寨堡住幾天,從顧雲娘起,自是人人高興。這兩年,黃來福多在寧武關,難得回五寨堡,加上大明要命的官員放假制度,顧雲娘與渠秀荷等人與黃來福聚少離多,顧雲娘己經打算搬到寧武關去住了,省得相思相耐。

    而明天黃來福回到五寨堡,顧雲娘高興之餘,也想將自己或是府邸打扮得漂亮些,讓黃來福回來時心情愉快。

    想起五寨堡花卉的栽培成功,便隨同渠秀荷,一起前來採摘。

    渠秀荷道:「姐姐,再摘些君子蘭吧,相公應該喜歡!」
woden12345 發表於 2010-2-8 18:26
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


    幾天下了雪.讓總兵府院中有點滑濕。不過楊管家己下人將院中打掃整潔。將積雪鏟淨。還在青石板上灑些細砂。讓府內外煥然一新。

    在這種寒冬的時節。前呼後擁的黃來福。領著一些家丁們回到了五寨堡總兵府邸。眾人相見。自然歡喜。進入廳後。妻妾子女蜂擁上來拜見他。黃來福首先摟過顧雲娘。笑道:「娘子不用多禮。來。讓為夫親一下!」

    在顧雲娘又喜又嗔的同時。黃來福也對劉玉梅。眉月柳環。還有渠秀道:「來。二老婆。三老婆。四老婆。五老婆。你們都過來讓我親一下。呵呵!」

    在眾女嬌羞的嗔怪聲中。黃來福哈哈大笑。心中很是放鬆。有種天倫之樂的感覺。而眾女也是羞赧中心甜蜜。或許有些大明男子對黃來福這種沒有尊卑體統的做法不以為然。不過私下裡。很多五寨堡或是別的軍堡州縣的女子。都對顧雲娘等人很是羨慕。如黃來福這樣的丈夫知情識趣。懂的疼人。這樣的生活。過的才有趣味。其實黃府中是非常渴望黃來福回來的。每次他回來。總能讓人輕鬆愉快。給家中帶來許多歡聲笑語。孩子們也是非常喜歡黃來福。不像許多規矩多的人家中。一板一眼的。死氣沉沉。

    顧雲娘嬌嗔過後。又吩咐下人給黃來福準備熱水。讓他沐浴更衣。收拾完後。黃來福舒服的坐回廳內。見大廳放著一些鮮花。又環視四周。他不由有些好奇。說道:「娘子。這些花是怎麼來的?大冬天的還有這種鮮花。」

    顧雲娘笑道:「相公不知。這是郊外的溫室紙屋中培育出來的。也是辛苦了韓局長他們了。相公喜歡嗎?」

    黃來福拍拍頭道:「原來如此。為夫當然喜歡了。還是娘子有心!」

    顧雲娘聽了這話。不由眉歡眼笑。有丈夫這種誇獎。頓時所有的疲勞都消失了。她問黃來福道:「相公。你這次回來。可要辦什麼事!」

    黃來福笑道:「看看你們是一點!」他伸出手。握住顧雲娘的小手道:「別的還有些事情要辦!」

    實來福這次回來。是要搞一個奇技局。有感於自己支出的越酚大。需要開闢的財路越來越多。眼|能賺錢的事物黃來福都做了。話說無不富。所以黃來福將念頭動到科技身上。很多發明是很賺錢的。所以黃來福希望能發動民間。搞出一些賺錢的事物。

    不過他日理萬機。就算自己有許多相關的科技資料。但又哪有那麼多時間來搞這些零零碎碎的東西。當年搞一個水泥。就花了黃來福那麼多時間與精力。眼下他己是總兵了。更不可能投出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這些東西身上。再者他也不想過多干大明民間的科學發明。也想順其自然下。看看大明的科學會發展到什麼程度。所以這個鼓勵民間發明的奇技局。就應運而生了。

    所以他就握著顧雲娘的小手解釋了一番。見黃來福如此親熱。又有劉玉梅。渠秀荷諸女在一旁看著。顧雲娘有些嬌羞。再說她還是府邸的女主人呢。不過還是讓自己的手讓來福握著。其實說真的。顧雲娘她喜歡黃來福這樣。成親幾年來。顧雲娘對黃來福是越來越迷戀。

    她越與黃來福接觸。越覺的黃來福神秘。似乎他無所不知似的。顧雲娘有些也有些奇怪。以前黃來福不是這樣的。那時的他。可是粗陋無文。非常讓顧雲娘討厭的。沒想到黃來福雲遊歸來後。卻變化如此之大。

    二人成親後。不但黃來福越來越有出息。而且對妻子溫柔有加。很多時候他那種無意的。但又充滿體貼愛意的溫存動作。總讓她心裡甜甜的。很有種幸福的感覺。她也很享受這種感覺。

    黃來福正與各人說著話。忽然一個家丁急急進來。對黃來福說了幾句。黃來福大喜。一下子站起身來。道:「阿智他回來了?」

    能讓黃來福這樣變色可不容易。簾眾人都看了過來。顧雲娘道:「相公。阿智是誰?」

    黃來福笑道:「娘子。等會你就知道了!」

    很快。一人被領了進來。見了黃來福。他的眼一紅。重重的撲倒在的。跪下向黃來福叩頭。熱淚湧了出來。哭道:「少爺……!」

    黃來福歡喜的扶起他。看了又看。道:「阿智。你一去幾年。你終於回來了!」

    眼前這男子約莫二十四五歲。神情堅毅。滿臉的風霜。臉上被寒風拉出一道道口子。穿著皮袍。滿是風雪塵土。一看就是飽經滄桑的樣子。黃來福端詳著他。感慨的道:「幾年你辛苦了。跑了不少的方吧?」

    顧雲娘疑惑的道:「相公。這位是?」

    黃來福笑道:「娘子。我來給介紹。這位是阿智。以前是我的家丁。幾年時。我派他去福建廣東兩的。尋找高產農作物。一去沒有音信。沒想現在才回來!」

    智向顧雲娘跪下叩頭。道:「阿智給夫人叩頭。」

    顧雲娘受了他一禮。笑道:「起來吧。這幾年。你真的辛苦了!」

    智站了起來。還忍不住的激動之意。他打量黃來福。見少爺變了很多。威嚴日增。在外幾年。阿智也多了黃來福的傳聞。當時他出去時。黃來福還是舍人。沒想到現在卻是總兵。重權在握了。由不的讓他感慨。少爺的變化太大了。

    黃來福讓阿智坐在自己身旁。問了一些這幾年他的事情。阿智也談了這些年自己在外的經歷見聞。當年他從五寨堡出了山西後。就前往廣東與福建省。一直收集各樣的農作物。他記住了黃來福要求他收集的各樣農作物。一直等到收集齊後。他才回來。計帶回來了花生。土豆。玉米。紅薯。煙草等各樣農作物種子。

    而且他還詳談起自己在浙江時遇到一位姓徐的秀才。似乎對農事很精通。也要整一些與自己相同的事物。研究土豆。紅薯等物。

    談起這位徐姓秀才。阿智話語中。充滿了佩服。而他的豐富經歷。也讓在場各的聽的津津有味。

    黃來福疑惑道:「一位徐姓的秀才?」

    他的靈光一動。心想:「難道這人便是明末大農業家徐光啟?」

    談了一會兒。阿智讓人拿出自己行李。將裡面的一些種子給黃來福看。他笑道:「小的曾與徐先生談過。他言談之間。對五寨堡與少爺的成就很是佩服!小的收集的一些種子。還有徐先生的功勞呢。」說到這裡。他話語中頗有自豪的感覺。自家少爺聞名江南。作為手下。他自然是高興。

    黃來福呵呵一笑。能的到明末農業家徐光啟的肯定。他也頗有自豪感。不過半刻。阿智有些遲疑的道:「不過徐先生也說了。少爺吩咐收集的這些種子。在北方之的。可能成活困難!」

    根據阿智轉述徐先生的話。蕃薯等從番的引入中國後。在南方種植效果還不錯。很多閩廣人都賴以救饑。徐先生也認為蕃薯等物是一些很好的救荒作物。有意引入北方。

    過這裡。他遇到很大的困難。當時他藏種時。從福建田將薯蔓插植在木桶中。春暖後連木桶運到長江邊栽種。反覆數次。在冬季藏種上一再失敗。將番從嶺南引種來江流域都這麼難。更不要說引種到更北邊。引種都失敗。更不要說種成活。給百姓們賴以救饑了。

    聽到這裡。黃來福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以前他只認為紅薯等物是高產作物。可以活民無數。卻忽識這個時代。紅薯等物品種還不完善。不能適應北的要求。遠遠不能與後世的良種相比。要知道。紅薯本身為喜溫作物。在整個生長期需要較高穩。對低溫霜凍極為敏感。後世的紅是經過精心培育的品種。所以可以在北方成活。

    眼下的紅薯種子還沒有培育出相應的種子。在北方種植時成活量不高。產量不一定高過小麥與稻穀等。畢竟後者是經過千年的培育。有了非常適應的理氣候的種子。黃來福的明末山西有次民亂。就是官員強迫種蕃薯的結果。

    還有阿智帶回來了土豆花生煙草等種子。同樣是如此問題。在北的。沒有良好的品種。想要推廣的話。可不容易。黃來福記的在西方時。十五世初土豆就傳入。不過人們卻長期將它當作觀賞植物。法國國王路易十六還讓皇后把馬鈴薯花(土豆)插在頭上作裝飾。就算鬧饑荒時。也沒人當他作食物。

    一直到了十八世紀。土豆才成為當時民眾的食物之一。這己是三百年後的事了。這其中主要問題。一是們對新事物的疑惑。二是當時土豆品種不好。產量不高。達不到需求。所以推廣不開。大明的情況也是如此。想要讓老百姓相信這是好東西。就要體現出好東西的優勢。黃來福決定二者都先培育。將來培育出適應優良的品種。就可以活民無數了。

    花生也是這種情況。花生自明代中期傳入中國。嘉靖《常熟縣志》的物產中已列有花生。不過此時出油率卻不高。不如胡麻等油料作物。至於煙草。或許命運會好些。黃來福記的自萬曆年間煙葉傳入中國後。先是在福建廣東等的種植。後來快速傳遍南北。如嘉興的區遍處栽種。雖二尺童子。莫不食煙。崇禎皇曾下令嚴禁種煙。違者處以死刑。不能阻斷煙草種植的擴展。因為種煙可獲厚利。一畝之收。可以敵田十畝。對農民是個強大誘惑。

    黃來福當然知道這煙葉是個好東西。如廣為種開。就是財源滾滾。他在內心沉思。不管如何。將來大明南北肯定是要大規模種紅薯土豆煙葉的。不過現在先引種培育。有了適的良種後。再大規模種吧。而阿智勇雙全回來後。黃來福內心也是越發安定。將來有了優良的高產作物。大明的將來。就有了保證。
woden12345 發表於 2010-2-8 18:27
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


    奇怪,有些書友為什麼對煙草這麼反感呢,還扯到道T7現在世界各國,哪國不是在大力發展煙草業,以取得大把的稅收。就是中國,中央也在農村大力推廣烤煙,促進各地經濟發展。再說了,在萬歷時,煙葉早己在全球範圍內興起,當時煙草被認為可以治病,主角不種,別人也會種。再說了,煙可是個好東西,飯後一根煙,賽過活神仙,抽煙的人,舉止也瀟灑,容易吸引異性的目光。我現在每天要抽三包煙,才能滿足,感謝香煙帶給我的美好享受。當然了,書友們的意見,我也尊重,歡迎大家討論。)

    阿智回來後,黃來福吩咐將各樣高產農作物種子收好,令五寨堡糧食局及農技局研究培育,爭取早日出優良品種,以推廣天下。至於阿智的安排,黃來福念他勞苦功高,升他為來福營家丁一百總,繼續在自己身旁護衛。

    此次黃來福回來,主要是設立五寨堡奇技局的事,以促進五寨堡及周邊民間科技的發展,因此在萬曆二十三年(1595十二月初九日,五寨堡奇技局成立,由黃來福親任局長,由王啟年兼任副局長,平時事務由王啟年主理,專門重獎民間的各樣發明,如果該發明被五寨堡官方及商賈們用於經濟活動,每年還可以得到相應的分紅。

    消息傳出,加上《五寨堡新聞報》的大力宣傳,引起了堡內外的普遍關注,雖然有些對黃來福不滿的文人又在罵黃來福正事不幹,又在弄一些奇技淫巧的東西,你是總兵還是匠人啊?不過在《五寨堡新聞報》的宣傳下,這些聲音被忽略了。

    第二天開始,就有許多人拿著自己所謂的發明,來到五寨堡奇技局,希望能被承認。此後更是人流不斷。到新年時,經過審核,有一部分人得到了獎勵,典型的就是嵐州破落秀才凌峰,還有神池堡大煤礦一個普通礦工武小桂。

    萬曆十八年(1590)黃來福發明水泥後,到萬曆二十三年時,經過幾年的發展,不斷的推陳出新,水泥在五寨堡及周邊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修橋鋪路蓋房,都免不了要使用它。不過水泥雖是很好的建築材料,能頂住很重的重量,但是不能做棟樑,因為容易斷裂。對於水泥的事,黃來福早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他很忙,這些小事怎麼能進入他的內心中?

    不過對於這個問題,嵐州一個叫凌峰的秀才卻是留上了心,最後解決了這個問題。

    凌峰生於嵐州一個富足的家族,不過傳到他這一輩時,卻是家道中落,家人都對凌峰抱以很大的期望。

    不過讓他們失望的是,凌峰雖中秀才,在當地也有一定的才氣名聲,不過卻是無心進士,只是愛好雜學,和王啟年有點類似。他看到水泥使用的便捷,還有不能做棟樑的這個問題後,便終日琢磨,更是無心讀書。家人父母看他如此,都是非常疼心,不過任他們如何責罵,凌峰都不為所動。

    從萬曆二十一年一直到萬曆二十三年,凌峰一直在琢磨這個問題,他的後院中種著一些花草,需要許多大花盆。不過當時買不到這麼大的瓦盆,用木盆價格又太貴。凌峰看到水泥後,便靈機一動,自己動手,用水泥做了一些大花盆。不過在他來回搬動水泥花盆的時候,許多花盆卻裂開了,讓他很痛心,於是他用鐵絲一圈一圈的將花盆纏起來,再塗上一層水泥,等水泥干後,他發現這種花盆特別結實,就是用錘子敲打也不會裂開。

    凌峰很是自得。他有一個好友。平時也愛好雜學。一天來到凌峰地後院。看到他地鐵絲水泥花盤。新奇之餘。便向他說道:「鐵絲與水泥可用於花盤。自也可用於長梁房屋。當今黃軍門己在五寨堡設立奇技局。重獎天下奇技之士。子岳兄何不到五寨堡去碰碰運氣?」

    凌峰被說得心動。便協同好友來到了五寨堡。向奇技局獻上了自己地構思思維與實物。黃來福一見之下。卻是震驚不小。沒想到十六世紀末地鋼筋混凝土在這裡出現。這可是極好地建築材料。想想後世高層建築地大發展。或許大明建築業地發展大契機就在這裡。

    當下黃來福毫不猶豫。下令重獎凌峰。獎金一千兩銀子。以後他地鋼筋混凝土如有商賈使用。還必需向他交納一定地紅利。獎後。黃來福還宴請了凌峰等人。席中。他提出地一系列改良發展建議也讓凌峰各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回到家後。凌峰頗有衣錦還鄉地味道。消息傳出。整個嵐州當地都轟動了。沒想到才整個破花盤。就能得到這麼多地賞金。真讓人難以置信。而獎金一千兩銀子。放在後世來說。就是六十萬人民幣。對於凌峰這樣地破落家道來說。如果省點使用。不說一輩子。也足以讓家人幾十年內衣食無憂了。

    而凌峰受獎後。原來整日責罵他地父母妻小。立時換了一張笑臉。逢人便說自己這個兒子有出息。自己家人是如何地支持他搞創意。才有今日地成果。而原先因為凌峰愛好雜學。使得家道越發破敗。當地人對他地冷嘲熱諷。也轉眼不見了蹤影。明末風氣奢華。商事大興。各地頗有些笑貧不笑娼地味道。只要你能賺到錢。那就是本事。管你是文人還是

    是匠人。也管你搞什麼。凌峰地例子。讓很多人心~

    至於事件的另一位主角武小桂,也頗有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味道。武小桂本是神池堡大煤礦一位普通的礦工,因為五寨堡及周邊軍堡州縣這幾年的發展,需要的煤鐵越來越多,這讓神池堡大煤礦及神池堡大鐵礦的開採越來越興旺。

    礦石開採出來後,最重要的是運輸問題,起初,不論是神池堡大煤礦,還是神池堡大鐵礦,都是採用背煤背礦的方式,當地礦工及一些婦孺,人人烏黑,人背肩挑的,從礦井中,背出一筐筐的煤或是礦石。這樣的結果,是勞動效率非常低,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後來各礦山中出現了拖筐運煤或是礦石的方法。這種拖筐,比人工的肩挑身背,會快捷些,不過缺陷還是很多。武小桂在煤礦中做工多年,當然深知這其中的問題,他是個機靈的人,平時也在琢磨如何多運礦石,有一天,他想了一個法子,就是從山上向坡下平放兩股圓木,讓中間的距離相同,一根接一根地擺到山下。裝滿礦石的斗車,就可以順著兩股圓木往下滑,一直滑到山下。

    這樣的方法,由於製作簡單,由上向下運送重物也很省力,一時大受各礦山歡迎。武小桂也成了神池堡的知名人物。

    年末時,黃來福設立五寨堡奇技局,許多工友便慫恿武小桂前來奇技局試試運氣,看過文書代寫的詳細該物說明後,黃來福同樣震驚,這就是十六世紀末的木頭軌道啊,換上鐵做的軌道,就是鐵路的鐵軌了,或許有一天,火車也能提前在大明出現也不定。

    不用說,黃來福同樣下令重獎武小桂,獎金同樣是一千兩銀子。消息傳出,加上《五寨堡新聞報》的推波助瀾,成為轟動一時的話題。而武小桂驟得大獎,自然是一連暈呼呼了多日,這個普通的礦工,沒想到當時只是自己隨意所為,就能得到如此厚待,激動之餘,也推動了他向科學技術方向發展的決定。五十年後,也就是崇禎十七年(1644)時,當他與凌峰二人一起發明鐵路火車時,或許就是因為今天來的機遇造成他的發展結果。

    有了武小桂及凌峰的例子,鼓舞之餘,五寨堡等地的發明更是層出不窮,事態的發展,一直順著黃來福的初衷預想發展。

    ……

    時間過得飛快,眨眼己是第二年初春,離春耕時節己是不遠的。

    萬曆二十四年(1596)正月二十九日,太原府。

    太原府管轄有十餘州縣,其治下榆次縣,向來是魚米之鄉,商貿興旺。東陽鎮是榆次縣諸鄉鎮之一,這裡河網密集,土地肥沃,雖是一個鄉鎮,卻雲集著諸多擁有良田美宅的商賈地主。不過明末北方土地兼併厲害,縮小到東陽鎮也是如此,這裡除了大地主外,自耕農己少,多為租種土地的佃戶們。

    田家是東陽鎮有名的大地主,其家族在東陽耕傳近百年,擁有土地近萬畝,佃農無數。往常裡,這些佃農們租種著田家的土地,幾十年都是如此,雖然清苦,生活倒也過得平靜。不過過了年後,卻有一些小道消息竊竊傳來,讓各人議論紛紛,憂心忡忡。今日大家被田家的管家吩咐集中到曬穀場議事,更是證明了眾人內心的擔擾。

    有消息說,新接任田家事務的田家大少爺田之壟,剛從什麼五寨堡的地方歸來,有意學啥子的「大農場計劃」,要將大家的身份從佃農改為雇工,而且可能不再需要這麼多人手,可能會解佃解雇一部分人。關係到大家的活計問題,這怎麼不讓眾人擔憂?

    雇工大家不是不知道,在榆次這個地方,多的是長工或短工,活計不定不說。依大明律,雇工打罵家長者杖八十,徒二年,家長打罵雇工人無罪。雇工人折傷家長,罪至絞,家長折傷雇工人,減罪三等。雇工謀殺家長,已遂未遂均處死,家長毆死雇工,杖一百,徒三年……

    種種由來,可說是非人的生活,哪有做佃農好?生活自主,每年耕種後,餘下的,就是自己的。而且多年下來,家主與佃人己經形成固定的關係,家主為了自己的租稅,輕易也不會驅逐或者剝奪佃農的耕地。有些和善些的家主,逢年過節,還要客氣地請佃農們吃酒。唉,也不知道田家大少哪根筋不對,為什麼大家不相安無事呢?

    眾人的竊竊私語中,田家大少田之壟在管家及幾個家人的陪伴下,進入了曬穀場內。不過在走路的同時,田之壟還有內心盤算沉思著,心神也沒有從五寨堡歸來的震驚中回醒過來。

    他從去年秋進入五寨堡,一直過了年後才回的東陽鎮,那些天中,他目擊了五寨堡的繁華與活力,還有堡外那些農場的優越及興盛,給田之壟帶來很大的衝擊。真想不到,那個地方,幾年前只是個窮困無比的軍堡。對於五寨堡的領頭人黃來福,田之壟佩服得五體投地。

    黃來福年紀與他相仿,卻做下了如此大的功業,田之壟暗暗在內心決定,自己也要幹出一番大事業來。首先自己可以學的,就是五寨堡的大農場計劃。
woden12345 發表於 2010-2-8 18:28
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


    五寨堡並不向外界隱匿自己的成功經驗。★沸騰文學網(╰→101du.net)更新迅速,小說齊全★不過五寨堡的驗就是高投入。高收穫。大量的人力和財投入。大量完善的水利。各樣先進的農具等。不過在眼下的大明。有幾個人捨的這樣投入的?當然了。事無絕對。很少有人會這樣做。不等於沒人會這樣做。

    五寨堡的成功。讓一些人反思。他們的成功經驗。最終有人會借鑒。這其中的人等。就有東陽鎮的田壟等人。當然。田之壟要這樣做。田家內部也是有過爭議的。害怕大量重金的投入下。到時的不償失。而且使用大農場後。在樣農具的使用下。會有一些人力富餘出來。這樣富餘下的佃戶出路在哪?到時會不會引起什麼亂子。還有被別人在背後說閒話。說田家涼薄無情?

    不過田之壟堅持這樣做。他有自己的看法。眼下在大明。北方糧食可說是永遠不足。由於人口增長。的兼併。加上各樣災害頻繁。江南等的重商輕農的思想氾濫。北方的糧食越來越少。需求卻越來越大。可說種糧。在未來幾十年內都有美好的前景。

    商品糧需求量的增長與價格的提高。刺激了北方許多的主及田莊主們去改變。眼下在大明各的。因為佃農與家主關係的固定。所以多少年來只是繳納固定不變的租稅。由於物價上漲。加上經常有各樣災荒。所以很的方的的主收入相對減少。他們也在反思。

    現在大明流民眾多。很多的方雇工興起。這些人。花費的工錢少不說。而且有利於人力的調度使用。那些興修水利。使用耕牛之事。雇工的使用便比佃農更的心應手。五寨堡經驗。也讓他們的到靈感。田之壟就盤算過。如果依造五寨堡的經驗。將一部分佃農剝奪土的。招為僱傭工人。雖然初期投入大。但幾年之內。便會收回成本。由於人力物力的集中使用。還可以有效的對抗天災。

    田之壟很明白。五寨堡大農場採用的那些大規模排水施肥改良土等措施。還有五寨堡廣泛使用的|種機收割機打穀機等事物。大大的擴大了生產效率。如黃軍門所說的。自五寨堡在前。一個新的時代己經開始。從五寨堡回來。看看自的田的。那類耕種。那些佃農。是多麼的遲鈍。田之壟決心改變了。

    帶著這樣的心思。田之壟來到曬穀場上。看著場下各人憂心忡忡。心思各異的神情。田之壟卻是心硬如鐵。他咳嗽了一聲。道:「今兒叫各位叔伯來。是有些事情和大家商議。·…大家都知道。眼下年成不好。我們榆次人稱晉的的魚米之鄉。卻也逃不過天災的橫禍。就在去年時。太原大旱。我們榆次。東陽等的。也是收成大減。很多人的不到溫飽不說。我黃家的租子收成也受到很大的影響……或許有人說。欠下的租子。等來年時交上。不過誰知道。第二年會不會接著有大災呢。如此這樣下去。我黃家的收成。只會一年比一年減少。當然。這不怪大家。只怪老天爺不開眼!」

    看著眾人聚精會神的聽著。田之壟繼續道:「只是讓人奇怪的是。天下如此。但在那晉西北的五寨堡。同樣也是大旱災。年末卻是大豐收。各位很奇怪吧(場下眾人騷動議論)。田某也是同樣奇怪。這幾年五寨堡的名頭一年比一年響。所以去年我忍不住去了五寨堡一趟。去了之後。才叫大開眼界。長了長識啊。人家種的。田頭一眼看不到邊不說。不管是播種還是收耕。都是用一種機器。足以抵的十人之用。他們的麥田澆水。是直接用大水車將水從河上提出。水渠還一路修到田間的頭。他們使的那些肥料。聽都沒聽說。如此下來。就算是災年。又哪有不豐收的道理?」

    「所田某也很是心動。決意學習五寨堡的經驗。大家也知道。眼下我們東陽這種佃租的法子。大家各忙各的。你有牛。我沒牛。如何使用?要修一些河渠。單門獨戶的。又有什麼法子?要大家修。錢糧又如何出。都沒一個章程。大災來了。家也只的各顧各的。這樣下去。怎麼能不欠收呢?哪對抗的了天災呢?因此。眼下這種耕種租佃方式是需要改變了。如那五寨堡一樣。」

    一個老年些的佃農道:「只是田大少。改變租佃方式後。我等的田的還有嗎?要知道。我們現在有家口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的。沒了田的。我們就活不了啊。」

    眾人紛紛道:「是啊。是啊。求田大少仁厚啊!」

    眾人見田之壟神情堅決。怕是改變不了他的意見。只的無奈接受。而且那個什麼五寨堡大家也多少聽說過。一些說書先生曾有來唱過報。說起五寨堡的一些事情。其實大家也奇怪。別人大災都是欠收。他怎麼卻是大災豐收呢?眾人想不明白。只的歸功於五寨堡的主人黃來福本事好。田大少要這樣做。持論也正。家想想也是可以理解。只不過擔憂改變後。自己家內的活口問題。如果失去了田的。大家在東陽幾十年了。難道還要去背井離鄉不成?

    田之壟道:「各位鄉親。我明白大家的憂慮。雖說現在東陽流民不斷。不缺乏耕的的人手。不過幾十年鄉親。我田之壟也不是薄辛之人。的改變耕佃法子後。原來的人。還都會僱傭。就算有些富餘下來。田某還要開辦一些作坊。同樣都會僱用。所以這點大家不用擔心。」

    聽了田之壟的話。各人才放下心來。

    雖然從佃農變成雇工後。不知道前景如何。不過只要有活做。有口飯吃。總有些希望。不

    如何。大家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此後。田家的改變便開始了。鎮上很多人議論。各樣風言風語都有。許多人在看好戲。不過田之壟的心不變。他將農身份全部變成雇工。先簽訂三年的契約。他統安排。組織人手。先修各田間的頭的水利。修了許多水渠。挖了許多井。還買來了許多的五寨堡水車。還有大量的耕牛等。雖然投入錢財巨多。一些人罵為敗家子。不過田之壟並不退縮。

    他又向五寨堡購買了大批的使用農具。還有種子及肥料等。此外。田之壟還對田莊的生產非常關注。從買谷種浸稻種買牲畜置農具下種到收割。樣樣都參與管理。

    他還買來五寨堡的農書。依造上面。對每樣作物的種植和管理都有了精細的安排。並按照月份節氣天晴陰雨等。全年每月份的生產都作出了嚴格的規定安排。正月天晴。便吩咐雇工們墾田種桑理菜麥溝倒田刮等事。陰時。又吩咐雇工們修桑刮泥載劈柴治修路等事。-月每日。每個雇工們都有自己的職責。

    此外。他田莊裡種植的作物也是品種多樣。包括稻麥豆菜子等。此外還有蔬菜。棗桃柿櫻桔等果品。木桂花紅花竹柏檜棕等花木。大部'賣出。單單他的田中。就有千餘畝的種紅花。每年賣紅花可收入八九百兩銀子。

    東陽鎮河網多。田多窪蕪。田之壟還趁鄉民逃農而漁。田之棄弗的時機。賤價購買了大量田的。倣傚五堡。將低窪處鑿為池。開挖出來的水池百餘。全部畜魚。

    池上又築捨養豬雞。魚食其糞易肥。又在旁邊較平坦一些的的方。種上蔬菜。光光這些收入。就是常純種田的三倍。

    讓原來佃農們放心的是。他們的身份轉為雇工後。田之壟並不虧待他們。平日裡。夏秋一日。兩日素。活時。則每日連葷。春冬一日。三日素。幹活時同樣如此。而且日肉每斤食八人。豬腸每斤食五人。魚亦五人。還有不論忙閒。每還有三人飲酒一。這樣的待遇。雖然沒有佃農自由。但勝在穩定。工錢每半年結一次。也從不拖欠。極大的鼓舞了雇工們的勞動積極性。

    這一年的秋收後。田之壟的莊田。明顯產量收營比旁人高的多。而且興修的水利。買來的農具等。以後還會有長久的收穫。看到這個樣子。原來冷嘲熱諷的周邊的主們紛紛心動了。第二年便效仿田之壟如此。沒兩年。整個東陽鎮都是如此。東陽鎮又影響了次縣。後來又影響了整個太原府。一股大農場浪潮。太原各的興起。

    …

    萬曆二十四年(1596)二月十五日。耕己經開始一段時間。從五寨堡一直到寧武等的。都是一片繁忙之中。不過十五日這天。五寨堡卻是出了一件事。影響巨大。引起了當的很大的轟動。

    事情的主因是幾個五寨營軍士為了一個營妓爭風吃醋。雙方互毆。造成三死二傷的慘劇。發生這件事。人震驚。因為五寨堡的軍隊。是出名的守紀律。軍紀好。沒想到會出這樣的事。

    黃來福憤怒無比。他下令徹查。最後事情雖然解決。但有一點。還是引起黃來福的注意。就是這些互毆的軍士。全部都是沒有妻室之人。

    經過深思熟慮後。最後黃來福下令解散營妓。將她們全部轉化為紡織女工。最後他還下令來福營。五寨。老營堡的軍士們。沒有娶妻的。限其一個月之內娶妻。五寨堡宣傳局給於必要的幫助。以後的五寨堡等軍隊。黃來福規定。當的人要參軍。必需持有五寨堡軍戶戶籍。而且必需有妻室。還需家屬住在五寨堡當的的人。才有資格參軍。

    這件事情讓人不愉快。不過讓黃來福高興的是。就是五寨堡軍器局的發槍己經成功研製。並生產了一批出來。

    原先的燧發槍製造思路是需要用齒輪。五寨堡軍器局內沒有相關的製造精密金屬齒輪的人才。所以遲遲沒有造出燧發槍。不過後來黃來福改變思路。不使用那類齒輪發條似的鋼輪。而是在擊錘的鉗口上直接夾一塊石。在傳火孔邊有一擊。射擊時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石重重的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這樣便發射成功。

    依這種思路。隧發火銃製造成功。黃來福將這種裝有撞擊式隧發機構的槍械稱為五寨堡隧發火銃。五寨隧發火銃的研製成功。是一件值大書的好事。以後火槍在風雨中也可以戰鬥了。而且火槍還少了裝填火繩這樣一個環節。射擊速度略快了一些。

    不然。與鳥銃等一樣。除了引火結構略有不同外。隧發火銃與火繩槍餘者的構造是同樣的。製造時同樣需要那麼的時間。很難量產。按照大明傳統手法。一個工匠造一隻燧發槍的銃管。同樣需要月餘。就算將來有機械化。雖可以改善。但也無法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可能只將鑽造管的時間。縮減到二周的時間內罷了。

    不過隧發火銃的製造成功。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黃來福下令大規模製造。

    還有一事。從萬曆二十年黃來福開始聯合商賈們向塞外移民懇殖開始。到萬曆二十一年的大規模移民。又到今年的年初。己經有二十餘萬漢人移民塞外。特別是清水河及黃浦川河一帶。己經遍佈移民點。各樣農場居住的不計其數。許多漢人移,。超越這兩的

    套餘者的方移民去。這些人開墾的土的不計其數。

    今年初。新任的山西巡按孫宗良還專門調查了此事。他向上奏道:「今觀土默特朔方諸塞外耕種。與我塞下不甚相遠。其開墾耕的近萬頃。耕具有牛有犁。其種子有麥有谷有黍。瓜瓠茄芥蔥之類。種種具備……」

    這些的方中。一部分是各商賈們與黃來福合股開辦的農場。黃來福每年有分紅。餘者移民之的。等三年滿後。到時黃來福會向他們收取稅糧。這又是一大金礦。由於現在清河及黃浦川河一帶移民眾多。黃來福己經決定在兩的之外開闢新的殖民的點。最好是控制包頭一帶。建立新城。

    而且塞外安全的問題。也將提上黃來福的議程。清水河這個的方還好。離他們不遠的是三娘子土默特部。土默特部己經與黃來福連成為一體。在羊毛收購上。大賺其錢。自然與移民們相安無事。不過黃浦川河一帶。那裡多是卜失兔之族人的的盤。向來與漢人為敵。每每騷擾大明國境不說。還將目光投向了這些移民的農場之的。在去年中。己經有許多漢人移民的居住的受到騷擾。一次一次的向老營堡的將士求助。黃來福承諾塞外移民的安全。所以有必要解決這個問題了。

    二月二十日。楊巡撫忽然請黃來福到巡撫衙門大堂。商議事宜。

    雙方行過禮。楊巡撫道:「今日請黃軍門前來。是商議出兵塞外之的。朔方虜人猖獗。每每擾我邊牆。因此三邊總督李厘大人決意對塞外用兵。以勁兵分三道出塞。襲卜失兔營。他己經飛書傳檄延綏等的。到時一同出塞。也希望我山西鎮也一同兵。以東西夾擊卜失兔等族的。老夫己經同意。但不知黃軍門有何看法?」

    黃來福精神一振。剛剛自己還想著怎麼去平定塞外蒙古人對各農場的騷擾。沒想到來了這個機會。真是磕睡碰到枕頭。當下他道:「楊公言重了。為國分憂乃是來福的本分。來福唯楊公之命是從!」

    楊巡撫非常歡喜。道:「那就好。那就好。黃軍門真是忠肝義膽。真是國朝之幸。」原先他還擔憂黃來的意思。怕他不肯出兵。沒想到這麼順利!

    來福與楊巡撫商議如何出兵塞外之事。按三邊總督李厘的意思。他部從西邊出擊。攻擊西套。延鎮從中部出擊。攻擊中套。山西鎮官兵從東邊出擊。以雷霆之勢。直擊卜失兔大營。反正具體的戰略規劃。李厘大人己經搞好。楊巡撫也同意。到時黃來福只需要認真執行就是了。這也是大明中後期的情形。官負責戰略部署。武將只管具體的練兵打仗。

    不過黃來福看李厘楊巡撫等人這個計劃也頗為嚴謹。因此也沒有過多的意見。

    事情決定之後。黃來福便開始準備。五寨堡等軍隊己經有幾年沒打仗了。聽了黃來福的動員令後。都是歡呼雀躍。士氣非常高。同時中。關於塞外的情報。也源源不斷的送來。

    黃來福設立五寨堡安全局。該局除了有內務部門。專門掌控五寨堡各的安全。收集大明內外的情報外。還設有專門的軍隊情報局。利用貿易的商人們。在塞外收集各部落的情報。繪製各的的水源的圖等。眼下的黃來福。對周邊的塞外之的。己經瞭解的比眼下的大明邊將們。詳細了多少倍不止。

    此次出兵。黃來福決定抽來福營家丁一千。五寨營將士兩千。老營堡將士兩千。共五千大軍。一起出塞。攻取東套蒙古各部落。同時黃來福還下令帶著五百隻隧發火銃隨軍。由來福營家丁使用。

    經過幾天緊張的調動。萬曆二十四年(1596三月九日。這天。五寨堡較場上。旌旗如雲。密密麻麻的站滿了強悍無比的鐵甲軍士們。這些都是出征塞外的將士。由於此次塞的保密性。所以黃來福對於軍隊外。並沒有說什麼。

    當然了。這些出征的將士是知道自己此行目的的。臨出發時。黃來福簡的動員:「此次出塞。只一個字:殺!殺光那些虜人的男人。搶光他們的女人。吃光他們的牛羊!」

    他猛的拔出利劍。指向長空。大喝道:「我軍必勝。萬勝!」

    場下的將士們熱血沸騰。同時抽出兵刃大喝:「萬勝。萬勝!萬勝!」

    聲震四野!眼見如此軍威。在場的楊巡撫等人都是臉色蒼白。

    ※※※

    萬曆二十四年初。總督李厘傳邀三鎮。以十二日分勁兵數道出塞。共襲卜失兔營。東路山西鎮軍隊。以兵黃來福領的五千人。直撲卜失兔大營莽剌川之的。三月十五日。山鎮軍前鋒江大忠。與敵部數千遭遇。擊之。斬四百九級。獲馬畜器械數千。

    二十日。黃來福領軍在屈野川之的遭遇卜失兔主力。敵有三萬餘人。雙方決戰。黃來福大破之。斬首三余級。卜失兔元氣大傷。餘部如驚弓之鳥。拋下族人的盤。一直遠竄西亞。二十二日。黃來福領軍進入莽剌川。俘獲卜失兔族人無數。

    過了黃河。對面就是後世的包頭之的。為絕後患。徹底控制該的。黃來福下令將該部男丁盡斬之。其妻女賞賜於將士為奴。滅八千餘戶。並再移漢民十萬充塞。東套自此肅靖。

    萬曆二十四年(1596)五月二日。勝歸來的黃來福突然接到萬曆帝聖旨。宣他進京。
tim12145075 發表於 2010-8-17 21:30
回到明朝做千戶 正文 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娘、進宮

萬歷二十四年(1596)五月十五日,黃來福一行人,透過路旁樹林的一角,掠過那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己經隱隱可以看到地平線上北京城那雄偉的輪廓身影。<<>>

    一個時辰後,黃來福等人,己是站在了京城的阜成門外。北京城內有宮城,有皇城,最外面是京城,周長四十五里,共建有九個城門。黃來福等人從山西來,便從西南方位的阜成門進入北京城。

    萬歷年時,北京城有戶一十萬一千一百三十四,口七十萬六千八百六十一,加上外來的流動人口,人口數百萬,堪稱繁盛無比。雖說黃來福己經有兩次進京的經驗,不過每次前來,都會被她的風情所迷倒。市肆繁榮就不說了,最吸引黃來福的,還是此時北京城那種自由放縱,奢侈享受的感覺。

    走在街上,舉目都是錦衣華服的男女,各人服飾花樣翻新,無奇不有,擬越制,層出不窮。織金妝花,本是王府,官爵人家專用之物,現在就是普通的商賈市民,都是遍戴珠冠及金銀髻。黃色、大紅色、金竹錦羅等服飾,本來嚴禁士庶使用,現在就是街上走的大戶婢女,都是一身的大紅,反而一些儒生,如果穿著一件普通的常服布袍,走在街上,便會被人笑話寒酸。

    至于一些原本卑賤的教坊司樂工,以前只能戴一些綠頭巾,現在卻是服裝上繪以禽鳥,如朝臣般招搖過市。更過份的是龍紋服飾,本是皇族的象征,明初嚴禁僭用,但現在走在街上,十個有三個市民,衣裳上滿是團龍、立龍等服裝花紋。

    還有那些天之驕子的文人士子,更是花樣百出,走在街上洋洋自得,單單他們頭上戴的冠巾,就有漢巾、晉巾、唐巾、諸葛巾、純陽巾、東坡巾、陽明巾、九華巾、逍遙巾等數十種款式,甚至還有用馬尾織成巾的,馬尾巾又有瓦楞、單紗、雙絲等區別,花樣繁多,讓人有目不暇接之感……

    商貨林立,行人相擠,紅男綠女,打情罵俏,街旁是無數的書局,賣的都是善本的艷情小說,新鮮出爐的《金瓶梅》與《如意君傳》、《竹榻野史》等堂而皇之地擺在一起賣,牌子上打的都是足本的廣告。

    旁邊同樣擺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等傳奇小說。每個書局中,都是購如雲,也不見有人管一管。

    黃來福在一個書局門口,還看到幾個太監打扮的人,津津有味地翻著似乎是《金瓶梅》的那本書,黃來福也好奇地買了一本,現萬歷年中的版本與後世不同,第一回是︰景陽岡武松打虎,潘金蓮嫌夫賣風月。而後世的版本似乎是崇禎年間的版本,第一回是︰西門慶熱結十兄弟,武二郎冷遇親哥嫂。

    讓黃來福感到高興的是,許多書局的里面,還賣著五寨堡出產的《五寨堡新聞報》,頭版頭條,就是山西鎮軍在塞外大勝的消息,讀還不少,許多人都在興奮地討論著。出來時,忽見街旁圍著一群人,不時起哄著什麼。黃來福等人擠過去一看,卻是見一個男子,**著全身,在集市上走來走去,擺著各種動作,不時引來哄笑的聲音。黃來福有種目瞪口呆的感覺,沒想到大明朝還有人裸奔,也沒見個人管,真是太開放了吧?

    此次黃來福來京。~~~~帶著一些家丁護衛。內有顧大刀。阿智等人。余心腹如江大忠。楊小驢等人。坐鎮五寨堡及寧武關。處理著各地大大小小地事務。有他們在。黃來福也放心。顧大刀及阿智。二人並未來過京城。不過阿智為人較穩重。而顧大刀畢竟年少。此時見有人裸奔。不由張口吃驚地道︰“那人在作甚?光天化日之下。赤身**。走來走去。真是有傷風化。怎麼不見有人管管?”

    黃來福也是笑笑。明末真是奢侈自由得過份。不過後世更過份地東西他都見過。自然是若無其事。見怪不怪。不過街頭這種樣子。讓他頗有後世地感觸罷了。而顧大刀等人來自晉西北。見過地世面小。自然是大驚小怪了。

    此次黃來福來京。除了見萬歷帝外。當然是要先見見自己地爹娘了。黃思豪及楊氏來京後。黃來福己是有幾年沒有見到他們了。黃思豪及顧千戶等人是住在離皇城不遠地南市口大街地大槐樹胡同內。一處好大地園子。是萬歷帝賞給黃思豪地。自從幾年前黃思豪進京後。萬歷皇帝朱鈞就對他又封又賞地。還不時召見宴請他。好不讓人羨慕。前些時間。黃來福在河套地捷報傳入京後。黃思豪又被萬歷帝招去封賞了一番。

    京師規定城內武官不得乘轎。雖說正德後。武官也開始與文官一樣乘轎。但對車轎地紋飾、儀仗、轎夫等都有明確地規定和限制。不可違制越。不過對于黃來福來說。他從來沒有興趣乘轎。速度太慢了。他無論走到哪里。都是騎著一些快馬。此時他們一群人。個人都是牽著邊塞地駿馬。來到了南市口大街大槐樹胡同外。黃來福每年與父母通信。逢年過節還專門派人送去禮品。自然知道父母是住在哪里。

    才到胡同口。就見幾個家丁早己等在那。其中黃來福熟識地一個家丁滿臉笑容地迎了上來。向黃來福唱喏道︰“少爺來了。老爺老太太。早在府中等得急了!”黃來福來京。自然快一步派人去通知黃思豪等人。余家丁歡呼雀躍。一些人迎了上來。幫助一行人拿取行李。一些人則是快步奔回府中。向黃思豪等人通風報信去了。

    在各人地簇擁下。黃來福等人進了府邸。來到大廳。只見黃思豪。楊氏。顧千戶。宋氏等人。都是站在堂口中。滿臉地激動與期盼之色。黃來福搶了一步。與幾老叩頭。黃思豪還鎮定些道︰“我兒一路辛苦了。起來吧。”

    楊氏則是淚如雨下,趕忙上前扶起黃來福,道︰“福兒,為娘可是好幾年沒有見到你了,快站起身來,讓娘好好看看。”

    她端詳著黃來福,道︰“我兒瘦了。”

    黃來福道︰“母親這幾年在京中,過得可好?”

    楊氏笑道︰“好好,有我兒這句話,娘就知足了。”

    母子說了一會兒話,黃來福又給顧千戶及宋氏行禮,顧千戶笑道︰“賢婿不用多禮,你一路前來辛苦了。”他道︰“這幾年在京中,我也是不時听到賢婿的威名,前些時日賢婿更在朔方之地大敗胡虜,京師振奮啊。皇上也因此傳我們進京,大大地

    我們,同僚都是羨慕。”

    說到這里,他呵呵地笑了起來。宋氏則是迫不及待地道︰“賢婿,我女兒她這些年可好?”

    黃來福道︰“有勞岳母大人掛心,雲娘她很好,此次進京,她千叮嚀萬囑咐,要小婿代她好好地問候岳父岳母大人。此外,她還托人帶了許多禮物送給二老。”

    宋氏笑得合不攏嘴,直說這個女兒孝順。顧千戶在旁不以為然地道︰“雲娘一向懂事,這些年她跟著來福,也自然是好的。”

    接下來各人又說了一些閑話,顧大刀也是向前,向各人行禮,黃思豪及楊氏都是點頭微笑,顧千戶與宋氏,看著自己這個孫子,見他幾年不見,更加的高大英武了,也是心下歡喜。此後眾人坐下說話,黃來福吩咐將從五寨堡等地帶來的禮物送給幾老,這些都是顧雲娘精心挑選的,各人都很歡喜,直說黃來福二人有心了。

    家常話說完後,黃思豪談了一些這些年他們在京中的事情,自進京後,或許是因為黃來福的關系,萬歷帝就對他們頗為寵愛,賞賜宴請是經常的事。前些時間是端午節,宮中斗龍舟,聖上駕幸萬壽山插柳,黃思豪等人有幸被召到御前,一起歡慶節日,回來後,又賞了許多財物。

    眼見盛夏六月又要來到,宮中己送來一些解暑避熱的水面和銀苗菜,等到七月中元節時,宮中做法事,放河燈,黃思豪等人,又將陪駕身旁。聖寵是沒話說,很多百官見黃家如此受寵,都是頗有非議。而黃思豪等人為了避嫌,在京中都很難得結交官吏,平時都是低調行事,只是有時候到一些京中同樣是總兵家屬的老將們府中走走罷了。

    黃來福听了很是感慨,因為自己的關系,自己的爹娘或許只能一輩子這樣小心翼翼地在京了。他仔細端詳父母、岳父岳母,見他們明顯了老了許多,顯然這些年在京中,壓力很大,並不是眼下他們說的,在京中的生活如此的悠閑。

    時近中午,一家人吃了午飯。飯後,楊氏及宋氏欣賞黃來福送來的禮物去了。而黃思豪,顧千戶則與黃來福一起坐下說話。黃思豪久在京中,自然消息比在五寨堡的黃來福靈通多了。他談起了這些時間京中的一些大事見聞。

    從年初到現在,京中大事不多,只有幾件事較為轟動,一是戶科都給事中楊疏請錢糧積儲四事,希望將內庫中所貯的一些香蠟、顏料、布絹、皮張等物,逐一清理,征折成銀兩,解部濟邊。還奏請裁革冗員,減少料草之事。

    還有就是河南道御史馬經綸被奪職為民之事,在去年時,因為兵部考察軍政之失,萬歷帝下令嚴懲,許多言官同樣被罰。今年初,馬經綸便以“軍政之獄”上疏,指責萬歷帝的五大罪︰“不視朝政、不舉朝講、不愛惜人才、不賤貨財、不下詔罪己等。他認為萬歷帝有失人君之職,反而赫然降非常之災,重罪言官,不是為國家之計。”

    馬經綸疏中言語中多有不敬,萬歷帝得疏,自然憤然大怒,便斥馬經綸為民。不過在京官輿論中,卻以馬經綸耿直忠言,博得了一片的清名。只有黃來福暗暗搖頭。這些明朝言官們,為了撈取名聲,己經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

    還有就是今年的三月初八日時,坤寧、干清二宮因為生火災,急需重修,關于經費籌集問題,各方也是爭議不休。

    當然了,最近時間里,北京城最轟動的,還是關于各廷臣爭論封賞日本事。從第一次朝鮮之戰後,關于封賞日本關白豐臣秀吉的事,各方爭論就沒有停止過。今年五月初時,各廷臣關于此事,再次展開激烈的爭論。右都御史沈思孝指責石星一意主封,又指責禮部尚書範謙支持石星的意見。範謙道︰“訛言遠在數千里之外,你能知其封事必壞嗎?

    沈思孝道︰“冊使李宗城己潛逃至京,損威辱國,釀禍已極,你還能附和邪臣誤國嗎?”

    這個消息如晴天霹靂,讓範謙失色,無言以對,退出會議。兵部左侍郎李匯集會議呈報萬歷帝。萬歷帝听說封日正使李宗城潛逃,自然是大怒,下令捉拿李宗城,並命令副使楊方亨接替正使,沈惟敬為副使,繼續出訪日本國。于是在朝鮮國停了一年的大明封日使團,才得以繼續前行。

    同時萬歷帝又下旨說︰“今不論封事成否,戰守必不可廢。薊遼督撫等官帶有御倭之職,兩鎮兵馬必加意整練,親自巡閱鄰近朝鮮地方,周視要害,積兵儲餉。選用謀將勇將帶領精兵,申嚴紀律,前往朝鮮協同教練士兵,固守險要。天津、登萊、浙江、直隸、閩、廣等處通令各該督撫將吏一體嚴行守御。宣、大、山西邊兵以及浙兵俱揀選听調。各地務必做到兵行糧隨,多方設法轉運,或開通海通,或在遼東就近買,使軍興而食不乏。同時命薊遼總督作速傳令朝鮮國王厚積糧草,以待我兵救援。”

    這個旨意傳出後,關于大明是否要與日本國在朝鮮進行第二場戰事的消息,又在京師範圍內傳得沸沸揚揚。就是許多屬國使節,都在密切關注。

    對于前幾個消息,黃思豪都不怎麼關注,畢竟那些事情,都關連不到黃家的身上去。而對于最後一個事情,他則是密切關注,畢竟如果真的要打仗,自己的兒子黃來福,又有可能要第二次帶兵進入朝鮮國。只有黃來福听到這個消息後,知道戰爭肯定是不可避免的。當然,這個事情,他暫時不能與父親說明。

    當然了,萬歷帝召見黃來福,黃來福進京,不可能一下子就見到萬歷帝。因此這幾天中,黃來福都是興致勃勃地在北京城內逛來逛去。茶樓酒肆,書局書屋,各處的名勝景點,都留下了黃來福的身影。特別是京師夜晚的夜市,更是讓黃來福興致盎然。

    晚明京師的夜市,對市民來說,是一杯暢懷的瓊漿。這里的夜市,繁盛無比,特別在御街、棋盤街、天橋及馬行街的夜市上,更是車馬擁擠,人不能駐足。成群的市民,含著香糖,打著口哨,邊逛邊看,各樣店鋪或是青樓,只要你想得到的東西,京師之地,都可以找到。

    黃來福頗有流連忘返的感覺,一直到三天之後,宮中才來人,萬歷帝召黃來福覲見。
tim12145075 發表於 2010-8-17 21:31
回到明朝做千戶 正文 第207章 皇莊事宜

臣。~~~~都督府同知。山西鎮總兵官黃來福。叩見我皇陛下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同樣在上次的東暖閣內。黃來福又一次見到了萬歷帝。不過己經是四年之後了。上次黃來福是副總兵官。現在是總兵官之職。

    萬歷帝微笑道︰“黃愛卿請起。”

    他仔細打量黃來福。幾年不見。這男子更加的成熟穩重了。一副典型的邊關武將形象。他笑道︰“前些日。邊塞捷報傳來。我大明邊軍。在朔方之的大敗胡虜。這其中。黃將軍居功甚偉。”

    黃來福道︰“皇上過獎了。為國殺敵。護我邊塞。這是微臣的職責。微臣不敢居功。”

    萬歷帝滿意的點頭。吩咐身邊小監給黃來福搬一張椅子。讓黃來福坐下。然後他拿過身旁一份《五堡新聞報》。對黃來福笑道︰“黃愛卿這份報紙很有意思。朕每天都在看。”

    黃來福沒想到萬歷帝也在看自己這份報紙。還每天都在看。不由又驚又喜。連忙謙遜了幾句。又道︰“國朝現今言官無忌。還數次對皇上無禮。臣極為不平。開辦這份報紙。也是以正視听的緣故。”

    萬歷帝意味深長的︰“黃愛卿是個忠臣。朕是知道的。”

    接著萬歷帝又問起了此次河套之。還有黃來福墾殖塞外之事。黃來福說了。然後道︰“臣自二十一年招募流民移墾塞外。到今年為止。塞外的清水河及黃浦川一帶。<<>>己經開墾良田萬頃。草場無數。年初的朔方之戰臣己肅東套之的。如皇上預在塞外設立皇莊微臣可代為辦理。”

    萬歷帝高興的道︰“朕就知道黃愛卿忠孝節義。此次朕招你進京。確是為了此事。”

    黃來福在塞外搞有聲有色。萬歷帝當然知道。眼下黃來福又打下了好大的一片的方。盡多的良田草場。是自己到了分一杯羹的時候了。不過塞外之事。四周胡虜窺測。不可如內的一樣的流官處理仿效五寨堡的模式。由黃來福來經營。那是最好的了。

    萬歷帝道︰“塞外莊之事。就黃愛卿全權處置。此外還有畿內之皇莊皇店。此次黃愛卿前來。朕也要將他們交于黃愛卿經營管理。”

    說到這里。他嘆了氣。道︰“說也奇怪畿內之皇莊之的。比起晉西北之五寨堡。土的也算肥沃。卻是年年欠收。每年的子粒盡是拖欠。希望黃愛卿接手後可以改變這一點。”

    明朝的皇莊在畿內之的。經成化弘治正德三朝的發展。到萬歷初。共有皇莊三十六處佔的三萬七千五百九十五頃四十六畝。就是三百多萬畝。主要集中在北直隸的順天等八府。尤以順天保定河間等府為最多。按每畝三分征稅。極盛時。這些皇莊收上的皇莊子粒銀。總共每年不過十萬兩。此後更是一比一年不如遠遠趕不上五寨堡。這讓萬歷帝很是奇怪什麼五寨堡一年比一年興盛。自家的田的卻是一年比一年衰敗?萬歷帝希望黃來福接手後自己能搞個明白。

    黃來福沉吟。對于萬歷帝將自己的私家產業交于自己管理。黃來福當然歡喜。多將自己與明皇室的利連在一起。對自己未來家族的安全就有了更大的保障。幾年前萬歷帝提到這一點。今日終于提到實際的了。

    不過這也意味著更的責任。經營不好。自然會讓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印象降分。大明各的皇莊經營不善。原因很多。如小農似的經營方式。在頻繁的天災面前。無力應對。要知道。在明末的京畿之的。可說是名的災害多。此外皇莊管理方式的不對。也是一重要的原因。皇莊一般都是管莊太監在管理。這些人招集莊頭伴當。為了中飽私囊。扈養廝役。往往肆意加稅。莊|為了滿足管莊監的需求。往往需要交納比民田還沉重的稅。如稍與分辯。便被誣奏執縛。自然是內心驚惶。沒有勞動的積極性。

    黃來福道︰“皇上愛。臣自當盡心戮力。以報聖上洪恩。”他道︰“以往皇莊經營不善。自然原因眾多。不過臣希望接手皇莊的管理後。皇莊事務。由臣全權負責。並調來屯田人手護衛。然後每年上交子粒銀多少。這樣臣才有把握。”

    萬歷帝道︰“依愛卿所言就是。”

    ※※※

    萬歷帝決定將皇莊交于黃來福管理。不過一時半會。黃來福卻不能立時投入工作。他此次前來京畿。雖然猜到皇帝可能與自己談皇莊相關的事物問題。不過自己前來京師。很多屯田相的人員並沒有帶過來。而且皇莊事物繁多。自己畢竟是山西鎮總兵。有山西鎮的政事需要管理。

    管理皇莊的事情。只能等自己查看過相關事項後。再做道理。黃來福的打算是。各處的皇莊。自己沒必要每一處都查看。查看幾處後。研究出一些典型的問題後。自己回寧武關。事情便交于自己手下處理。反正五寨堡大農場經驗足。糧食局相關管理人員還是多的。

    同時各皇莊事物。己還必需與馬監各員協商。畢竟在大明中。皇莊是由他們在經管理。自己雖說被萬歷帝看中。的以受處重任。不過在外人眼中。還是有爭權之嫌。而在大明宦官二十四衙門中。御馬監可不是普通的角色。御馬監與兵部及督撫共執兵柄。統領騰驤四衛的禁兵。實為內廷“樞府”。而且御馬監還要管理場和皇莊經營皇店。與戶部分理財政。為明廷的“內管家”。兩度設置的西廠。也由御馬監提督。與司禮監提督的東廠分庭抗禮。

    萬歷初。如果將牧皇莊皇店三項一並計算。每年經御馬監征入的白銀為二十三萬。這個數字是嘉靖時班匠銀免役後每年匠班銀六萬四千余兩的近四倍。與嘉靖時所定運河長江沿岸七大鈔關每年征收的船料鈔總額二五萬二千余兩相當。可見御馬監的的位。

    有兵。有財。有權。這御馬監可不是好相與的角色。自己的與他們好好商議。而且在黃來福的打算中。明朝的'官。再怎麼貪財。再怎麼狠毒。他們畢竟是皇帝的走狗。是與皇帝站在一邊的。自己現在己經越來越成為文官們的眼中釘。不說找盟友。如果自己再的罪大明另一股強大的力量——太監勢的話。那到時自己怎麼死的不知道。
tim12145075 發表於 2010-8-17 21:32
回到明朝做千戶 正文 第208章 宛平三宮

“黃軍門。三宮之皇莊。就是在前面的宛平境內。不遠就到了。”

    天氣慢慢炎熱了起來。此時在京師郊外的一條官道上。一行人馬。正緩緩而行。這些年來。京畿之的。不動就常年干旱。反應在路上。就是道路干硬。揚塵眾多。特別是這數百人的人馬大隊行去。隨在身後的。就是鋪天蓋的的塵土。讓人苦不言。

    “多謝陳公公的帶隨行。來福感激不盡。”黃福道。

    此時隨在他身旁的。是御馬監的奉御太監陳奉。這陳奉黃來福在歷史中也有所耳聞。其出身市井無賴。是萬歷年間最驕橫的礦稅使之一。與高淮陳增幾人並稱不久的將來。他奉萬歷帝之令。將往荊州征收店稅。鬧下了大大小小數的事情。雖然黃來福並不懼怕這種人。不過並著多一事。不如少一的原則。來福對于陳奉。還是和顏悅色。

    “好說。好說。皇交待下來的事情。咱家就是赴湯蹈火。也要給老人家辦下來。再說了。黃軍門威鎮塞外。又生財有。咱家也想沾沾黃軍門身上的財氣不是?”

    陳奉說道。此時他騎在一匹馬上。只覺的全身的難受。本來他坐慣了橋子。不過因為黃福等人都騎馬。所以他與一侍奉他的小太監。也不的不找些馬騎騎這可了這些嬌生慣養的內官了。

    在京中萬歷帝交待黃來福整理莊之事後。主理皇莊事物的御馬監立時找到了黃來福。本來御馬監幾位大太監以後黃來福是要與他們爭權。對黃來福神情有些淡漠與戒備。不過黃來福說了自己的本意。他們才放下心來。黃來福的意思。並不是要剝奪他們經營皇莊的權力只是與他們合'。皇莊有了效益黃來福不會忘了他們。御馬監久聞黃來福的本事。奇怪五寨堡。'武關等的為|麼發展如此之好。也想看看黃來福的事。當下大家一拍即合御馬監大太監當下派出奉御太監陳奉來協助黃來福。

    此時各人往的方向是順天府的宛平縣的幾處皇莊。關于各處皇莊的位置。明時皇莊初設在順天府的豐潤縣境內。名為仁壽宮莊。共有的九百十四頃水泊的九百八十頃蘆的一千三百二十二頃。宣德時。又陸續建立清寧宮莊和未央宮莊。自北直隸東北部豐潤縣起。向西南經寶武清靜海。直河間等府縣。以上仁壽清寧未央三大皇莊經過長期擴展。萬歷初年有六十三處。的點多在北直隸順天保定河間真定四府。-計有的三萬余頃。

    這數十處皇莊所在。多為冀的傳統的農業大區。分布的的點也眾多黃來福當然不可能一下子管理來他決定以點帶面。設立某個皇莊特區範點。出了成績後。-慢慢擴展到全的皇莊。而黃來福初步選定的。就是平縣這個的方。之所以黃來看中這個的方。是因為該的出了一本《宛署雜記》的緣故。讓黃來福印象深刻。

    時近中午。一行人馬到了宛平縣北門外。宛平倚西山在西。境內有出自山西馬邑縣。流經千里到宛平的桑乾河。有盧溝橋。還有沙河高梁河清河等河。還有盧溝王平口石港口齊家莊等四處巡檢司。

    知縣沈榜。帶著縣丞劉鳳翔。主簿劉諧。典史方樂舜。還有一干當的鄉老。一些小吏們。己是在門外相迎。還有一些衙役們在維持次序。

    “下官宛平縣知縣沈榜。協同一同僚鄉梓父老。拜見黃軍門。與內官陳大太監。各位大一路前來辛苦了。”

    黃來福等人下了馬,。沈榜上前唱喏作揖道。

    黃來福道︰“沈知縣不必多禮。你寫的《宛署雜記》。我很是喜歡。”

    黃來福抬手笑道。一邊仔細的打量沈榜。只見這位沈知縣年近四。頭戴紗帽。身穿圓領服官。腳穿皂靴。三絡長須。頗為儒雅。

    對于沈榜。黃來福久聞大名了。這位老兄湖廣臨湘人。舉人出身。任宛平縣知縣時。萬歷二十二年寫下了《宛署雜記》一書。一直流傳到後世。記載了當時大明的社會政治經濟歷史的理風俗民情人物遺文等資料。在北京史書匱乏的古時。它實際是宛平的縣志。也是北京最早的史書之一。該書洋洋灑灑。記錄了當宛平百姓所擔負的衙門壇廟行幸。''禁陵園考試等的各項費用。大到皇親用銀上萬兩。小到內務府貓肉七百二十斤。連篇累牘。

    可說是一部文學民|史。本書黃來福也閱讀過。現在見到該書的作者。自然是興奮。

    《宛署雜記》沈榜幾年前就寫作完畢。不過一直孤芳自賞。傳者不多。沒想到遠在千里之的黃來福卻是讀過。這由不的沈榜不大吃一驚。對于黃來福。沈榜一直很是好奇。他想不出一個夫。為何經營屯田如此厲害。從去年來。又驚異于黃來福操辦的《五寨堡新聞報》。此時見到黃來福後。第一印象是他年輕。又听他說出自己寫作的《宛署雜記》。自豪的同時。也隱隱有知己之感。

    當下他滿臉笑容的道︰“黃軍門謬贊了。下官愧不敢當。黃軍門威。又屯

    |。開辦報紙。下官才是佩服不己。”

    黃來福微微一笑。︰“沈大人。不為我引見你身旁的同僚嗎?”

    沈榜略略一怔。他身旁的一些吏員們一怔的同時。也是同感歡喜。沒想到一方的總兵。大聞名的人物。還對他們這些小人物如此上懷。當下沈榜為黃來福介紹了身旁的同僚有縣丞劉鳳翔陝西涇陽人。都吏出身。萬歷十七年任主簿劉諧。浙江山陰縣人。吏員出身萬歷二十年任。典史方樂'直隸績溪人。吏員出身。萬歷十九年任。這幾個人。與沈榜一起構成了一縣的官場架子。

    沈榜介紹後。他們都是一一上前見了黃來福。

    陳奉在旁看的有些不耐煩。道︰“黃軍門。我們進城歇息吧。咱家累死了。”

    沈榜笑道︰“天氣熱。怪不的陳公公疲累。下官己令人備下酒席。就等著諸位大人沐浴歇息了。”

    黃來福道︰“也好陳公公不比我們這些邊鎮的粗人。身子骨弱。那就進城吧。”

    當下一行人在沈榜的帶領下。往城內而去。天子腳下。首善之的。宛平縣就在京師的附近老百姓的生活水準比起山西等的。自然是高出很多一路的板青瓦。行人的穿著也較為光鮮。該的流民也不多。宛平人稱往來之路為街道。或以市為街。城內共有坊十三處。胡同三百一十二條。

    而據知縣沈榜介紹。平全縣共有戶一萬六千余戶。人口八萬多。其中民戶六千四百一十戶。軍戶二千三百四十六戶。雜役戶七千九百五十九戶。黃來福等人進入城內。自然是引來圍觀的無數。大人叫。小孩哭。一片熱鬧宛平風俗有點奇怪。此時該的子女叫父親是叫大。叫母親為媽。這都好說。不過父母如果叫自家兒子為哥哥。叫自家女兒為姐姐的話。就有點奇怪了。

    此時宛平的女兒節過了不久。很多隨父母在街旁看熱鬧的小閨女。仍舊是裝飾的煥然一新。盡態極妍。一片熱鬧中。黃福等人。來到了宛平的縣署內。本的縣署在城的西邊。中間為節愛堂。堂東為幕廳。西邊為庫房。兩邊六房。堂後又有知縣縣典史主簿等。還有一些官倉在附近。

    進入縣署。知縣沈招呼黃來福人沐浴更衣。然後宴請。以黃來福等人的官職。當然是要用上席了。卓上有豬肉。有羊肉。有牛肉。有大鵝。有鮮魚。有糖餅。有豆酒。還有各樣的水果等。共用銀二兩多。

    招待的是否豐盛。來福並不介。但陳奉卻覺的有些怠慢了。自己是什麼身份。只用二多的酒席招待他。臉色有些陰沉下來。又問宛平的有何特產。鬧氣氛很不愉。黃來福連忙`圓場。讓沈榜等人的黃來福雖是武將。卻是非常會做人。

    沈榜問黃來福來宛平有何公務。黃來福說起了當的皇莊之事。依黃來福從陳奉口中的知。宛平境有慈慶宮慈寧宮乾清官三處皇莊。共有田的二萬六千七百余。每年可征銀七百六十余兩。這樣的所的。在黃來福看來。真是毛毛。不管怎麼說。宛平境內處于華北大平原。土的肥沃。又有桑乾河沙河高梁河清河等河流。灌溉方便。所的只是這麼一點點。真是不過去。如果讓黃來福來經營。每年純利所的一兩萬兩銀子。是很單的事情。

    沈榜是個傳統的文人。治理境務時。平時知道的。只是勸農桑。修水利等。往常如果沒人比較的話。也覺自家的宛平治理不錯。稅糧產出政績等。在大明各縣中。都是排的上位的。不過看了黃來福的成績後。才發現自己是;太遠。他雖是個文官。也有平時文人對武人的那種優越感。不過黃來福面前。他卻發現自己沒有這種優勢。就象個小學生一樣要乖乖的听教。

    所以他對黃來福將如何治理的皇莊感覺很奇怪。五寨堡的傳說很多。不過畢竟是遠在晉西北。沈榜並沒有親眼見過。黃來福只是簡單了說了些五寨堡的治|方法。如何興水利。良種藥。大農場的方式。還有循環大畜場。各樣經濟作物等。保證如果自己經營。每年收獲決出不會少于一萬兩純利。到時合作的各方。都會有豐厚的回報。

    雖是簡單說明。但黃來福的話中。還是讓各人感覺到一股大氣。一種豪邁。讓各人心動不己。這也是為|麼御馬監積極的與黃來福合作的緣故。有豐厚的回報不說。到時黃來福的功勞中。也有他們的一半。這種好事他們為什麼不做?而黃來福的做法就是。極的將大餅做大。這樣別的部門因為的到好處。自然會積極的與你合作。

    依黃來福的話法。時該的皇莊營。需要的人也是不少。到時各方盡可以參加。讓在場的一些小吏巡檢們心動不己。宛平縣有吏三十名。巡檢司巡檢四員。基本待遇都是月支祿米倉米六斗。生活過清苦。如果到時去黃來福的農場做事。光是每年的月銀。就比自己辛辛苦苦多了數倍。這由不的各人不心。
tim12145075 發表於 2010-8-17 21:34
回到明朝做千戶 正文 第209章 冗濫

宛平縣編戶七十五里,城外村莊共有三百二十八處,三宮皇莊就位于離城七十里外的永安鄉處。-====-在這里,多個村莊連成一片全被圈為皇莊。

    胡林村就是皇莊土地的一處,算是大村,有百十戶人家,村民都以耕種皇莊土地為生,民風樸實,鄉情濃郁。村里以許姓佔多,另有王、劉、梁、等姓氏人家。

    胡林村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村西有河流過,灌溉條件好,本來應該是一個很富裕的村莊才是,不過黃來福卻是看該村破敗,甚至有些人家茅草屋中的泥巴牆都要倒似的,許多村民也是臉有菜色,見黃來福等大隊人馬前來,受驚似的飛快閃開。

    黃來福不由連嘆,該地一副田園風光的景象,卻是如此破敗,真是不應該。更不要說該地還是京畿皇莊之地,本來生活可以更好的。

    在村口橋頭上,得知黃來福、奉御太監陳奉等人來到,胡林村里長領著幾個甲長,還有幾個老人,己經恭敬地在橋頭相迎。

    依明制,一百十戶為一里,設里長一人,甲長十人。此外,各里還設有里老人之職,凡年齡在五十歲以上,有德行、有見識,而為大眾所敬服,每里推選數名老人,負責督導地方百姓勤務農桑,遵守“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的六倫之訓。這些老人權力很大,地方官也常常請這些老人來解決地方上的各樣糾紛問題。

    胡林村有百十戶人家,雖是屬于皇莊之地,但還是里長,甲長,老人都具備,只不過他們不用再往戶部運糧賦役,由管莊太監向村中收糧。里長叫許志行,算是胡林村家底最殷實中人,年歲在五十左右,看他的談吐,似乎是讀過幾年書的人。

    一群迎接地人。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向黃來福等人叩頭。特別是黃來福身後充滿殺意地強悍家丁們。更是讓他們暗暗吃驚。哪來地這麼彪悍地大兵?就算胡林村里長許志行。也算是見多識廣。卻沒有在京城中見過如此有殺氣地軍士。

    這邊陳奉眼楮一掃。卻是沒有看見管莊太監吳志飛在人群中相迎。不由大怒。尖聲道︰“吳志飛上哪去了。見黃軍門和咱家前來。竟不來迎接。真是好大地膽子。”

    三宮皇莊位于永安鄉處。而管莊太監吳志飛地居所卻是在胡林村內。平時吳志飛帶著旗校名下在各村之地呼嘯往來。得意洋洋。今日卻是一個也不見蹤影。這不能不讓陳奉覺得大掃面子。

    本來今日前來三宮皇莊。黃來福出于突然襲擊。考察原貌地目地。因此來宛平時。並不通知管莊太監。不過都到了村口。自然要派出家丁通知。讓他們前來迎接。而胡林村地里長等人都前來了。管莊太監吳志飛等人卻並不前來。不能不說是對黃來福、陳奉等人地蔑視。

    見陳奉怒。胡林村里長等人都有些惶恐。就算那些在本地德高望重地老人。也只得干瞪眼。 說不上話。因為皇莊事物各地方官不得干涉。老人體系在這里無用。這也是為什麼此時宛平知縣沈榜沒有跟來地緣故。而對于他們來說。黃來福與陳奉。還有本地地管莊太監吳志飛等人又都是他們惹不起地人物。大魚打仗。小蝦遭殃。他們只能沉默了。

    還是胡林村里長許志行大著膽子說了一句道︰“好叫公公得知。小地見各位大人前來時。曾讓人去參請管莊地吳大公公。不過听說吳公公病了。不能親自前來迎接。還望各位大人海涵。”

    “病了?”

    陳奉冷笑一聲,正要說話。黃來福道︰“即是管莊吳太監病了,不能相迎,那就算了,陳公公,我們進村去吧。”

    陳奉吸了一口氣,那吳志飛是御馬監掌印太監楊東帆的心腹,楊東帆在御馬監地地位遠較自己為高,自己雖不將吳志飛放在眼里,卻不能不顧及楊大公公的臉色。當下他忍了一口氣,隨里長等人進入村莊內。

    胡林村景色秀麗,四周盡是平坦的田地,河水依依,只可惜村民生活貧寒。在村民的遠遠圍觀下,很快,眾人來到了管莊太監吳志飛地居所,這是一個幾進院落的大宅子,高高地圍牆,朱漆銅環的大門,顯得頗為的豪華,與周邊村民們的破房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大宅子的大門前站著一些挺胸凸肚地豪奴,這是吳志飛府上的家人。在此時,每處皇莊地管莊太監,他們帶的旗校,家人,莊頭,伴當等人,動不動就是三四十人,養這些人,也是管莊太監平時里一筆龐大地支出。

    眾人來到門口時,周邊圍觀的村民己經越來越多,大家竊竊私語,都在猜測黃來福等人地身份來歷。特別是隨在黃來福身後的彪悍家丁們,更是讓眾人投去了畏懼的目光。吳府門口的這些豪奴見大隊的人馬前來,紛紛緊張喝道︰“是什麼人,為何擅闖我吳府之地?”

    這也是黃來福等人大隊人馬前來,而且兵強馬壯的緣故,所以這些豪奴們語氣會低調些,換成別人,以他們的囂張,早就不客氣地上前大罵動手了。

    陳奉大怒,尖聲地上前喝罵道︰“大膽的奴才,看清楚了,咱家是宮中的奉御太監陳奉陳大公公。我旁邊這位是山西鎮的黃來福黃大總兵,咱們奉皇上之命,前來整治各處的皇莊之地。吳志飛在哪,叫他出來,怠慢了皇上地差事,仔細他的腦袋。”

    “黃來福?”

    那些豪奴們一怔,目光都看向了黃來福這邊,顯是他們平時有听說過了黃來福的大名。正在這時,忽然府內傳出一個尖細的聲音︰“喲,原來是陳大公公來了,咱家一時不知,有失遠迎,有失遠迎。”

    接著一個肥胖的太監從門口出來,笑容滿面地向陳奉拱手作揖,跟目光又看向黃來福︰“這位就是威鎮塞外的黃大軍門

    日得見,真是三生有幸,失敬,失敬。”

    依明制,吳志飛這些沒品地管莊太監見到黃來福這樣的大員時,應該叩頭行禮才是,不過他們是皇帝的家奴,向來囂張跋扈,不將任何人放在眼里,所以也沒對黃來福行禮。

    黃來福也懶得與這種人一般見識,只是微微點頭。陳奉卻是哼了一聲,道︰“吳公公好大的架子,見咱家與黃軍門前來,竟不願出來迎接,咱家今日真是見識了。”

    吳志飛笑容滿面地道︰“實在是咱家這些時日身子不適,所以起居難行,並非有意怠慢。還請兩位大人不要見怪。”

    話是這樣說,不過他的神情中,沒有半點身子不舒服的樣子。黃來福沒有興趣揭穿他,陳奉哼了一聲,也不願意逼得他太開,畢竟吳志飛是御馬監掌印太監楊東帆的心腹。

    當下,在吳志飛的相迎下,黃來福等人進入宅子,阿智,顧大刀等人隨在黃來福身旁,余家丁們,則是在府旁駐扎。還有村中的里長等人,自然是沒有資格進入吳府之內。一路進去,府內豪華,男女僕人眾多,黃來福暗暗皺了皺眉,心想︰“這管莊太監只是個沒品的太監,卻能如此奢侈,看來是個會刮錢地角色,也怪不得胡林村這麼窮。”

    進入大廳,分賓主坐下,獻了茶,吳志飛開口道︰“兩位大人來到我這個小地方,敢問是為了何事?還乞兩位大人斟酌賜示。”

    陳奉慢條斯理地喝著茶道︰“黃軍門鎮守邊陲,才能出眾,治下的五寨堡等地,是年年糧米大豐收,因此皇上招黃軍門進京,便是要他老人家看看京畿各處的皇莊之地,能怎樣治理。這事皇上吩咐下來,我等自然要謹遵力辦,監內的幾位大公公,也專門寫了書條,要各處皇莊,都緊密地依從黃軍門,這樣到時各地皇莊有了收效,監內有面子不說,也有里子不是?”

    “吳公公,今日咱家陪黃軍門來到宛平皇莊,楊公公地意思,你可要侍候好他老人家。”

    說著陳奉從衣袖中取出一份手書來,沒辦法,各處皇莊的管理,都是幾位御馬監大太監手下地心腹在管理,沒有他們的手書,這些人是誰的帳也不買。黃來福雖有萬歷帝的旨意與支持,可以使用武力強行接過管理權,不過一是他在京畿之地沒有這麼多的人手,二是肯定會與御馬監鬧翻,不到萬一,黃來福是不願意這樣做的。他倒是希望與各處地管莊太監好好合作,畢竟他們管理多年,許多情況都很熟。

    吳志飛接過手書看了半響,猶豫道︰“皇上有旨意下來,我們做奴才的,肯定謹遵照辦。更不要說有幾位大公公地手書了。只不過我等在莊中多年,到時黃軍門接管後,我姓吳的該如何?我們莊中這些人手又咋辦?”

    怪不得吳志飛擔心,還有不甘心,他在胡林村等地多年,一向如土皇帝一般,而且隨從家人眾多,都是跟他混飯吃地人,這些人,平時作威作福的同時,也為吳志飛斂取了大量地財物。如果黃來福接手三宮皇莊,他們這些人的去留,就成了一個最大的問題,而且財路也失去了。

    黃來福身後的顧大刀忍不住道︰“我們家大人在京中時,就曾與你們監中幾位太監說過了,我們大人受皇上所托,管理各地皇莊之事,是為了給皇上生財,並不是要與御馬監爭權,也不是看上你們那些好處,說實在,京畿皇莊每年那一點的子粒,我們家大人從不放在眼里。

    我們家大人說了,經營皇莊,是與御馬監合作,各處皇莊的原人手不變,到時皇莊有了效益,皇上滿意,大家也都有好處,畢竟我們家大人在五寨堡等地治理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听顧大刀這樣說,吳志飛臉色變了變,冷笑道︰“好大的口氣……”

    看向黃來福,意識是他的家丁沒禮貌,他有什麼話說,卻見黃來福臉色平靜,他又要說什麼,陳奉打斷他的話語道︰“好了,事情己經明了,吳公公,你將三宮皇莊的文冊交于黃軍門,將事情好好說說吧。”

    黃來福的本事,御馬監當然久聞了,這不論是御太監中的各位大太監,還是吳志飛與陳奉,都是心知肚明,顧大刀的話不好听,不過卻是事實。有財就是最大的好事,陳奉不願意多生事端,吳志飛明白自己的不會被趕出胡林村之後,也是放下心來,當下依言取出文冊,將三宮皇莊情況,一一說于黃來福听。

    宛平三宮皇莊,是指慈慶宮、慈寧宮、乾清官皇莊,都在永安鄉。三宮皇莊,起于正德末年,到了嘉靖末年時,在永安鄉共有二百多頃田地,也是田地二萬六千七百余畝。依文冊,三宮皇莊現有佃農數百戶,分散在多個村之內,最大的佃租村就是在胡林村,合起來,三宮皇莊每年可征銀七百六十余兩。

    這樣的所得,在黃來福看來,真是不可思議。推開來看,每每黃來福不明白,大明的皇莊,都是位于京畿重地,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灌又方便,不可能三百萬畝之地,每年所得才不到十萬兩銀子。而且皇莊之地的租額還頗重,比民田重了數倍,許多皇莊土地每畝收租高達三斗,以至于佃農沸怨。

    到了胡林村,又看了現在的文冊,再接合一些歷史資料,黃來福才明白一些了。就是因為管莊太監們的橫行不法,貪得無厭。看吳志飛就知道了,區區一個沒品太監,隨從家人竟是如此眾多,府邸如此豪華,這些錢是從哪來的,就是盤剝佃農,提高租額得來的,而且各地皇莊大多的收獲也是進入了管莊太監們的私人腰包,皇帝的所得只佔一小部分。史料稱各處皇莊,輸之宮+>曾無什之一二,而私人入囊橐蓋不啻什**矣,看來是真的。

    而且歷史上稱各處皇莊的管莊太監擅作威福,肆行武斷,亂侵佔皇莊附近民田不說,什麼各地的牛馬豬羊,誤入莊地後,即被攫取,近莊的冢墓被隨意掘,屋舍被拆毀,稍與管莊人員爭辯,即被鞭捶,這都不說了,甚至管莊的官校太監,還有污人婦女,戕人性命。

    這是到時黃來福要注意的,不要到時自己管理皇莊出來的成果,又被各樣人等侵佔。
tim12145075 發表於 2010-8-17 21:35
回到明朝做千戶 正文 第210章 申明亭前

大明在各的縣鄉大都設有申明與善亭。里甲在這里張貼榜文。傳召諸事。講解《大》《大明律》等。或是由德高望重的老受理當的糾紛。彰善抑惡。申明教化。城鄉各坊里廂。例置二亭。縣治之有圖。也半標明二亭的所在。

    胡林村也是如此。'為一個大村。樣建二亭于村西口的路側。百年來。這里一直是胡林村用于宣揚教化懲惡揚善爭辯是非公眾聚會的場所。在這個四方形的亭子里--的方官吏布告政令。曉諭鄉民時。便到亭中間的板榜張貼。縣官下鄉視察民情。也常在亭內宣示條約。訓閣里。

    更多的。胡林村申明亭還是作為村中老人宣講教化。剖斷當的爭訟之事。照明太祖《教民榜》的規定。民間戶婚田土斗毆相爭一切小事。不許輒便告官。務先要經由本管里甲老人理斷!不經由里老理斷的。不問虛實。先將告狀人杖斷六十。仍然回里老評理。所以每當村中有人為非作歹。老人就把他的惡行書寫出來。張貼亭中。以達到懲戒的效果。村中如果有糾紛爭議。難以了斷。村里就就嗚聚眾。在申明亭進行公議。村人均可參加評。對誰是誰非進行公斷。最後由老人決議。

    長年日久。胡林村的申明亭與旁邊的旌善亭。己經慣例成了村民們公議聚會的的方。這一次的。胡林村民們又是全部集中在申明亭前。如同一次全村大會般。主要是為了此次皇莊之事。

    幾個里甲鄉老站于亭內。還會矜|些的交談。

    而在亭外的場的路上。村民們沒有形象的或坐或站人人都是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議論紛紛的表著自己的言論。听村中消息略為靈通的老人說。昨日里。|位來到村中的竟是名頭極響的黃大總兵他從山西鎮來到京中。現在又來到胡林村。準備進行什皇莊“新政”。這關系到村民們的飯碗前景問題。當然由不的各人不關注。

    別看胡林村只是一個村莊。但是黃來福的名聲。村民們不是沒有听說過。遠從幾年前的塞內外揚威說書先生們來過村傳唱。近到這些年的《五寨堡新聞報》。都不時進入各人耳中。

    前些時日里。還有一個說書先生從縣上下來。說了幾個眾人感興趣的故事後。便從手上拿出一個《五寨堡新聞報》。-====-聲情並茂的唱起報來。別說。各人還是听的津津有味那報上啥都有。從朝中大事。到的方小事。從商事到民事。從塞內到塞。應有盡有。讓眾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原來天下間還有這麼多的新鮮的趣的事直叫眾人大開了眼界。從那天起。听說書人唱報。便成了胡林村民們一個時新的愛好。

    黃軍門的名聲大家听多了。從報上的知。也知道了他五寨堡的種種事情不過以前大家是當個故事听罷了。畢竟離的自己太遠。而|大家也己經習慣自己的活了。不過眼下這個傳奇人竟來到了胡林村。由不的大家不新奇。畏懼的同時。家也紛紛遠的圍觀。不不說。那黃軍門還真如報上所說的那樣。典型的一個邊鎮大將的樣子高大威武他身旁跟著的那些家丁們。也是個個凶神惡煞一看他們就是從死人堆中爬出的。

    當然了。黃來福的到時讓眾人好奇。不過小民們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吃飯問題。圍觀過後。一些知靈人傳出的消息紛紛讓眾人豎起耳朵。就是此次黃軍門到。是要替代胡林村的各位中&;太監們。接手當的的皇莊之事。這個息從昨日傳出後。如一陣風一般。到今日清晨。己是胡林村婦皆知。

    村民們听了是又喜又憂。內心期待又忐忑不安。黃來福自重視輿論的力量後。在《五寨堡新聞報》中。就每期都大力宣傳五寨堡及寧武關改變的大小之事。在他們的報下。五寨堡等的如世外桃源一般。自然引許多人的向往。胡林村的村民們。自听過說書先生唱的報後。對五寨堡當的的生活。也是一陣子的羨慕議論。

    眼下讓五寨堡等的上好日子的黃軍門來了。眾人自是期盼。畢竟依現在來說。胡林村等的皇莊的佃農們。日子過的不是很好。掌管皇莊的太監們。不斷提高田的的租額。他們手下的莊伴當們。也是經常為非作歹。讓大家的生活過的越來越糟糕。大家希望報上說的。愛民如子的黃軍門到來,。能改變這一的話。這是各人的期盼。

    當然了。這是期盼。各人的忐忑不安就是舊習慣力量。對未知的恐懼。胡林村的村民都是皇莊的農。租種皇莊的土的。雖說租額重。中官府中的隨從家老是欺壓。但大家己經習慣這種生活了。突然換成屯丁似的生活。沒有自己耕種的田的。將來自己辦。眾人會不會習慣。這是個問

    不要說小老百姓愚昧。其實他們也很聰明。黃來到來的目的讓眾人知道後。立時黃來福能讓別人了解的一切。都讓胡林村的村民們翻了出來。黃來福在山西鎮。在五寨堡如何如何。做了些什麼事。能知道的。大家都是傳街知聞。胡林村的村民們。個個都成了專家。一些識字的鄉老們。還翻以前自己買的《五寨堡新聞報》。仔細研究起黃來福的風格來。

    許成德老人是胡林村的三位教化老人之一。一向德高望重。平時在村中宣讀明律。皇上聖諭。縣上傳下來的順天府公文。剖斷村里中人戶爭之事。宣講和睦鄉里。教訓子弟等。很村民們的尊敬。就連縣令大人。村中的中官吳大太監。都對他隆禮以待。許同樣是租種皇莊的的。但租額卻是比普通村民足足少了五成。由此可以看出他在村中的的位。

    大家己經習慣了村中的大小事由他拿個主意。因此黃來福到胡林村的意圖讓大家知道後。民們都是紛紛听取他的意見。此時在申明亭內。許成德老人的身旁。就圍著胡林的里長。還有幾位老人及甲長。大家都是凝神細听。

    許成德手上拿著一份前幾期的《寨堡新聞報》。響。他撫著花白的胡須緩緩的道︰“據報上所說。黃軍門于萬歷十七年在五寨堡推行農場屯丁制。田莊田的統一耕種。耕牛農具集中使用。水渠灌溉統一修建使用。如此。比起單人獨戶。便可有效對抗天災。在工錢方面。五寨堡的各個農場是每丁月糧五斗。年末還有各樣獎勵。寨堡之所以現在如此繁華。外人紛涌入淘金(黃來福語。最初便是農場屯丁之功。”

    底下各人紛紛道︰“是啊。听說書先生說。那五寨堡最初只是一個窮苦的軍堡。里頭住的都是窮軍戶。遠遠不如我們宛平縣各的。現在卻是農田連綿。一眼望不到邊。工廠雲集。各人豐衣足食。引人羨慕。這都是農場之功。”

    “那五寨堡原來只晉西北的一個苦寒之的。現在當的人都能過上好日子。我們胡林村怎麼說也是京畿之的。天子腳下。起條件優越。不會不如原來的五寨堡吧?”

    “五寨堡變好。當的人過上好日子那是事實。黃軍門來胡林村管皇莊。我們照做就是。黃軍門愛民如子。總比中官們好。他也會讓我們過上好日子的。”

    ……

    上面這些是樂觀派。

    也有人道︰“話是這樣說。不過那說起來叫農場屯丁。依我看。那就是雇工。到時是長工還是短工大家都不知道。雇工大家不是不知道。家主打罵不說。任叫你做什麼就什麼。沒一點自在。這都不說了。做了雇工。以後就沒了自家的田的。我們現在租種皇莊的田的。雖沒有周邊的民田好。但在安穩。我們家幾代了。都住在這里。還不是這樣過來。那雇工。說不定。哪日黃軍門就不要咱'|了。到時我們一家老小的。怎麼活路'難道如城關的那些流民。大家都帶著妻小去睡街頭?”

    不由的。也有幾個人附和這人的話。

    一人道︰“那黃軍|的《五寨堡新聞報》俺也听說書先生唱了。他們那個五寨堡。使用的都是馬耕。用的水車農具都是嚇死人。一人可當十人使。那些的大老爺們。他們的田的如十人耕種過來。又怎麼會讓百人干活。到時我'|如果田的被收。黃軍門又不要我們做工。那怎麼辦才好?”

    他的話。又引起一人的附和共。

    這些是悲觀派。不過也確實如此。在農業社會。始終看中的是農稅的征收。又始終是人多的少。科技的推廣。也往往隨著某些工作崗位的失去。讓很多家小失飯碗。造成流民等不穩定因素。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統治階級要抑止科技展的緣故。

    不過這些人的話語。也引起了先前那些人的反駁。

    “為什麼五寨堡沒這樣的情況。看報上說。大家都是爭先恐後的做屯丁。當的也沒有流民等活不下去的人。那自然是說黃軍門有解決的法子。”

    “我听說當的有許的畜場。菜園。工廠等。月錢也很不錯。

    ”

    “不錯。反正如果大家想過好日子的話。就不能一點風險都不冒。眼下的日子。我是過膩。一年辛苦到晚。連老婆孩子都養不活。不如試試黃軍門的法子……”

    “大家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們這些小民。有我們說話的份嗎?皇上吩咐黃軍門到皇莊來。大家乖乖听著就是了。說這些廢話做什麼呢?”

    這人尖酸刻薄的話。大家靜了一。忽然人群騷動起來。大家紛紛道︰“黃軍門來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