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大漢之帝國再起,作者:白軍皇(已完成)

   關閉
藍琉璃 2010-10-26 01:16:05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94 477959
藍琉璃 發表於 2010-10-28 18:41
兩百八十三.降卒

樓沙城外,帝國軍大營,中軍帥帳,劉武看著被綁提婆一世和幾個面紅耳赤的帝國大將,也不由一陣頭疼,呂布,關羽,張飛,典韋,許褚,他怎麼也想不到平時交情還算可以的五人居然也會互相爭功。

“請大殿下明斷。”王宮前,呂布五人幾乎是不分先後殺了擋路的衛士,一起抓到了豐蘇提婆一世,也正是因為如此,到底是誰得了大功那可就說不清了,幾個人是有交情,可是這一次的功勞實在太大,誰也不肯鬆手,尤其是典韋和許褚,兩個人雖然性格木訥,但也知道身為近衛大將的自己能夠得到立功機會不多,這要是過了這個村可就沒了那個店。

“我看這事還是稟明父皇,由父皇來決定好了。”劉武看著各不相讓的幾人,卻是不願意扯進去,把事情推到了父親身上,也只有父親才能壓得住這幾位帝國大將。

果不其然,劉武如此一來,呂布等人也沒了爭執,一切交給天子明斷,誰敢不服,看著五人,劉武索性讓荀當場寫下軍報,由五人一起過目畫押後,封上火漆,立刻派人送回~陽,也算了了這樁事情。

呂布五人退下以後,其餘人也是依次統計了本次戰功,不算神機營的破城之功和呂布五人生擒貴霜國主,功勞最大的自然是在西城門外殲滅十萬貴霜軍精銳的黃忠和其指揮的羽林第一,第二軍團和配合的重步兵。

花了一年時間,總算是打下了貴霜王朝,這讓帳中諸人都是志得意滿,他們這次建立的武功可是比孝武皇帝時代也不遑多讓,貴霜王朝是當世大國,而且遠離帝國本土,其中所擔的兇險極大。

“好了,各位,現在雖然富樓沙已下,但是貴霜各地仍未平靖,而且城中俘虜人數眾多,所以這慶功宴怕是要押後了。”幾年歷練下來,劉武身上威嚴日增,處事也變得老練起來,此時他們雖是取得了大勝,可要說克盡全功,卻還差得遠。

豐蘇提婆一世看著帳中那些漢軍將領一臉的喜容,想到幾百年的王朝就在自己手上終結,原本渾渾噩噩的心思也忽得清明起來,卻是趁著身旁人不注意,一頭撞向了帳中擺放兵器地鐵架,他知道自己如今身為階下之囚,生怕受辱,竟是憑著一時的血勇,打算自盡當場,總好過日後在萬人面前被砍下腦袋,死無全屍。

劉武身邊,曹昂離兵器架最近,看到豐蘇提婆一世猛地一頭撞向鐵架,知道他想要尋死,卻是連忙一腳踢翻了鐵架,而邊上的其他幾名衛士也是急忙撲上,按住了豐蘇提婆一世,可憐豐蘇提婆一世好歹也當了三十年國王,沒想到最後連生死都不由自己做主。

“這貴霜國主倒也有幾分骨氣。”劉武身後,一直幫著處理文事的劉文看著被壓倒在地上地豐蘇提婆一世,不由搖了搖頭歎道,大有憐憫之意。

聽著兄弟地感歎,劉武卻是不以為然,“此人若是真有骨氣,也不會為呂將軍等人生擒了,此時不過是一時之勇罷了。”

“把他帶下去,好生看管。”劉武讓士兵把豐蘇提婆一世給押了下去,眼下他手頭上事情很多,暫時還沒想好怎麼處置這個貴霜國主,如今當務之急,是先把城中三十萬俘虜安置好,另外就是要恢復富樓沙地秩序。

帝國軍是征服者,而不是殺戮者,西城門外十萬貴霜軍精銳地血已經夠了,沒有無謂殺戮地必要。

“三十萬俘虜,充作奴隸修築連通大宛郡地道路,需得猛將鎮之,呂將軍,這事情就拜託你了。”城破之前,荀,周瑜,魯肅,郭嘉幾人早已商量好了不少事情,如今劉武不過是照章辦事。

“末將領命。”雖然要去做監工頭子,不過呂布臉上到沒有不快之色,郭嘉這個深諳人心地情報頭子,早就給呂布灌了迷湯,平日裏和呂布幾次碰面時都是多談秦末大將蒙恬之事,贊其上馬能為國開疆拓土,驅逐匈奴,下馬則鎮撫地方,監工修造長城,實是文武雙全地英雄人物,而呂布此時領命之後,想起郭嘉跟自己說地話,知道恐怕大皇子早就屬意自己來監工造路,但是想到這條路對帝國關係重大,他也就釋然了。

按照事先地章程,劉武有條不紊地將眾多事情交代了下去,帝國軍要敢說真正控制整個貴霜,還是要看各地諸侯在知道富樓沙城破之後地反應,貴霜不比帝國,地方諸侯擁有地權柄極大,軍政皆歸其

數日之內,帝國軍一面肅清城中逃散的零星亂兵,一面又在西城門外聚土封屍,用十萬人的屍骸造了十座巨大的京觀,一來彰顯武功,二來也是給貴霜人以威懾。

富樓沙城內,到沒有帝國軍想像中的混亂,反倒很是平靜,其實他們不知道城中的普通百姓早已被攻城那日落入城內的炮彈給嚇住了,再加上先前繪著巨大飛龍的熱氣球,都是以為帝國軍得到神明之助,那敢有反抗地心思,更何況連城裏的四十萬大軍都敗了,其中十萬人喪命,他們這些平頭百姓又能做什麼。

若說城中唯一惴惴不安的就是被帝國軍控制起來的各處大臣府邸,這些原本在城中呼風喚雨的大人物此刻自然是為自己地命運擔憂,不少人更是想要買通看守的帝國軍士兵,想要去城外帝國軍大營走上一趟,不過可惜通通都被擋可回去。

對於城中地貴霜大臣,郭嘉給劉武的意見是不殺為主,貴霜王朝有今日之頹勢,固然是幾百年下來,積弊叢生,可是細究原由,也離不開那些昏聵無能和貪婪地大臣,就如同帝國在孝桓皇帝時候,宦官弄權導致國勢衰敗一樣。

對於這些大臣,與其殺了,還不如留下來,反正帝國也沒有吞併貴霜的可能,而是以肢解和扶持親帝國地政權為主,另外這麼大一個國家,也總有些忠貞之士,為了帝國對貴霜的控制,自然帝國軍是能不出手則不出手,而這些大臣自然是不錯的選擇。

郭嘉長於陰謀和情報分析,這種事情處理起來最是拿手,他讓士兵只是禁錮那些大臣不理不睬的,便是要讓他們心慌意亂,到時候談起事情來才簡單得多。

半個月裏,帝國軍一面接管富樓沙,一面將這大勝的消息給傳了出去,試探各地諸侯的反應,結果在南邊正和那些本地諸侯相持不下的南天竺各國聯軍士氣大振,卻是連克幾座城池,得了不少便宜,而帶著羌人騎兵的劉猛也是兵勢大振,連打了幾場勝仗,逼得西北剩下的貴霜諸侯,全都遣使投降。

半個月,當帝國軍進駐富樓沙後,各地的原貴霜諸侯都是紛紛遣派使節,表示臣服,尤其是那些非貴霜的諸侯城主,態度極其謙恭,對這些從來就沒有忠誠過貴霜人的地方諸侯來說,這次是個大好時機,貴霜倒下以後,誰能成為新的霸主,就要看大漢帝國的意思,他們自然是起了心思。

當然,地方諸侯裏也有桀驁不馴的,認為大漢帝國兵不能久,遲早要離開貴霜,他們無需過於討好大漢帝國,只是不冷不淡地派了些人來,打算看看情況再說。

對此,劉武自然一一記在心裏,而呂布這個當了監工的大將也立刻有了事情做,劉武讓他和關羽,張飛等人從三十萬降卒裏挑選精壯,先去平了那幾家不服王化的桀驁諸侯,讓他們知道自己犯了怎樣的愚行。

三十萬降卒裏,很快便有十萬人重新披上鎧甲,拿上刀槍,跟著呂,關,張幾名帝國大將和本部軍馬出征,這些降卒已經徹底被帝國軍給打怕了,打服了,尤其是神機營的火炮讓他們徹底相信帝國軍有神明護持,戰無不勝,再加上劉武宣佈,只要他們效忠,打了勝仗以後,不但免去他們奴隸身份,還准許他們在攻破那幾家叛逆諸侯的領地之後,屠城三日。

如此這麼一來,這十萬降卒自然是士氣高漲,跟著呂布,關羽,張飛等幾名帝國大將,一路上是見誰滅誰,打得那幾家諸侯最後只能是龜縮在各自的城池裏,而這時候,隨軍的神機營,拉出大炮,打上幾十發炮彈,這些降卒便龍精虎猛地攀城而上,悍不畏死地奪城,雖然隨軍的神機營只是百人小隊,根本談不上火炮壓制,最多只是打亂城中守軍的士氣和佈防,但是對於本軍的那些貴霜降卒來說,卻仿佛得了神助一般,作戰之勇猛,讓呂布等人也是大為驚奇,想不到這些先前對著帝國軍如同綿羊一樣孱弱的士兵此刻居然如同狼群一樣嗜血。

在入冬之前,幾家桀驁的諸侯為他們的自大付出了代價,身死敗亡,更是連累所在城市被屠城三日,這三天裏,隨軍的帝國軍全部駐紮於城外,也不派人監視那些貴霜降卒,但是三天后,當帝國軍進城,宣佈封刀時,居然只有寥寥幾十人逃跑。
藍琉璃 發表於 2010-10-28 18:43
兩百八十四.女財神

日的雒陽,也別有一番風韻,不過對於城中的官宦卻是有人歡喜有人愁,當年天子有言,黃河河道工程完工之後,便會還都長安,也正是因為這句話,劉宏得到了山西地方各階層的效忠,並集合中小地主的力量迫使風光了近兩百年的山東高門在政治上向他妥協,他也因此重現了孝武皇帝之前時代,山西和山東士人統合於皇權之下的局面。

現在,是時候兌現自己諾言的時候了,看著南宮外的綺麗雪景,身著龍袍的劉宏回頭看向被自己召集的七名宰相,如今廟堂之上,所有的重臣都是年富力強之輩,同時也全是他一手培養的胘骨心腹,而且屬於山東高門出身的宰相也僅有司馬防一人勉強算得上是。

七名宰相裏,最開心的莫過於出身山西高門的楊彪,黃河河道工程實際上去年就完工了,但是天子卻一直沒提還都長安的事情,原本山西地方都以為事情出了反復,而山東士族則為之慶倖,沒想到天子此時卻是提了出來,這時機委實選的好。

入冬前,西征的帝國軍送回了捷報,貴霜王豐蘇提婆一世被生擒,帝都富樓沙被破,這大勝的消息明發天下之後,各大報社都是撰文,認為帝國的霸業在於絲綢之路,因此這帝都若還放在~陽,難免不妥,雖然山東士族鼓吹如今帝國道路系統便捷,長安和~陽的區別不大,但是終究佔據不了主流。

“諸位宰相,朕已決意遷都,這個冬天怕是要幸苦各位了。”相比起劉宏剛登基的時候,越發完備細緻的帝國官僚系統在冬天也是有了份量不輕的工作量,而遷都涉及的事情繁多,這個冬天地帝國中央官僚系統怕是要忙得昏天暗地了。

“陛下放心,遷都之事,臣等必定竭盡全力。”楊彪自然是率先應聲,他楊家如今是山西高門在朝中的領袖人物,這遷都之事自然是最上心不過。

看到楊彪開口,其餘六名宰相也是連忙介面,反正作為帝黨核心成員,他們的利益是和天子捆綁在一起的,尤其是沮授,田豐,這兩個算是高門眼中寒門出身的宰相,對於還都長安更是沒什麼意見。

整個冬天,~陽的官宦人家都在做著準備,收拾家中的細軟財物,派出精幹的人手先去長安購置房屋田產,既然遷都以成定局,他們也只有順應為之,誰也不敢去忤逆天子的意思,雖然表面上看,天子這些年垂拱而治,政務交予內閣省處置,可是明眼人哪個不曉得,內閣七宰相全是天子心腹,改革之後地中央官僚系統裏,大批啟用的中下級官僚多數是中小地主或者平民出身,這些人全是不折不扣的帝黨,更不用說帝國商會裏各地的豪強世家,山東士族再強大,也不可能對抗整個帝國。

劉宏當政的二十多年裏,對帝國影響最大的還是對精英階層地觀念改造,至少這個時代的帝國官僚和士人目光已經看向了遼闊的世界,因為商業利益而堅定地支持海軍發展,同時更是在大力地轉入工商業。

如今地山東士族早已不復當年的力量,他們所能做的也只是隨波逐流,跟著劉宏所營造出來的大勢前進,隨著帝國國力地強盛,和中小地主力量的興盛,原本的地域集團正在淡化,山東士族中,寒門庶族已經擺脫了依附豪門望族的局勢,他們已經被統一到了皇權的旗幟之下,剩下的所謂高門大姓沒有了往昔地影響力。

當~陽因為遷都一事而顯得有些黯淡無光地時候,整個山西三輔一帶,卻是一派歡天喜地,關西地士族們等待這一天已經不知道等了多久,這個冬天地大雪絲毫無礙於他們地熱情,這十幾年裏,依靠著絲綢之路地興盛和天子地扶持,山西地經濟力量強勢崛起,雖然還不如很早就開始工商業化地山東,但是他們地財力卻不會遜色多少。

山西各地地商人,世家開始將資本投入到長安城中,和山東慪了近兩百年地氣,他們無時無刻不想著要壓過山東一頭,現在天子信守諾言,還都長安,他們自然要讓長安勝過~陽,省得落了他們關西人地臉面。

長安城附近,原本就不便宜地地價更是飆漲,不過有錢地山西各地豪強們毫不在意,甚至聯手狙擊趕來購置田產地山東高門,打算一出這百年來被山東人欺壓地一口惡氣。

長安和~陽之間雖然相隔甚遠,而且大雪封

過對於已經形成體系地帝國驛站系統來說,劉宏想要事情,即使在冬季,最長地時間也不會超過七天。

所以,山西本土士紳和山東高門之間比拼財力地事情,劉宏很快就知道了,不過這一切都在他地預料之中,畢竟當年山東士族對山西士族做地事情實在過分了點,棄保涼州,扔掉孝武皇帝時代所開拓地西疆,雖然最後沒有做成,但是也導致了山西地區地不斷衰敗,直到他登基以後,才使關中元氣恢復過來,雙方之間可以稱得上宿怨,這一次關於長安地地價交鋒,只要無傷大雅,他也懶得管,更何況這一次他還能從中取得不少實利。

長安城內一處府邸內,一個穿著銀貂大衣的少女,一面欣賞著外面落下的雪景,一面烤著身邊的火爐,一手執筆,計算著身邊的一堆賬簿。

“宓兒,這次可真是辛苦你了。”已經成為三輔官員的甄逸看著算賬的女兒,一臉的喜意,這些年來家族靠著天子這棵大樹,發展得很是興旺,幾個兒子也很爭氣,都是考進了帝國大學,不出意外的話,日後都能進入中樞為官,他甄家也算是半隻腳跨入高門行列了,當然最讓甄逸開心的還是小女兒甄宓,他當了官以後,本來甄家在帝國商會的地位難免要一落千丈,哪里知道這個從小就對商業展現出天分的小女兒不知道怎麼被天子知道一直幫他處理商會內的事情,居然讓她留在商會內頂替了他的位置,而且還親自召見。

要說起來,甄逸到還真希望女兒能夠被天子看上,納入後宮,這樣甄家的地位就更加穩固,雖然天子對外戚管的嚴,可是這好處還是顯而易見的,當然最重要的是,甄逸覺得小女兒自從從宮裏回來以後,似乎就對別的男子看不上眼了。

“爹,這一次的地產收入,怕是要超過我們預期的三倍以上呢!”甄宓放下手裏的筆,看著走到自己身邊的父親,起身道。

也許是因為劉宏的緣故,這位歷史上有名的美人早出生了幾年,而且還頗有數學天賦,凡是和數字有關的事情,都難不倒她,再加上甄逸久在帝國商會,她從小耳濡目染,十四歲後幫著父親打理事物,居然成就小,才讓劉宏起心與她一見,更是讓她頂替了父親的位置。

“這麼多?”聽到女兒的話,甄逸也不由嚇了一跳,雖然說這一次他們甄家和帝國商會其他幾家帝黨核心的成員只是占了小頭,但是也不是個小數目了。

甄宓笑了起來,因為這一次事情完了以後,她的嫁妝可又多了不少,那樣一來的話,自己就可以進宮,嫁給天子了,這天下的少女哪個不懷春,哪個少女又不希望自己的夫君是個頂天立地的英雄豪傑,更何況甄宓這樣的女孩。

劉宏倒是沒有想過只是一次召見,就會讓甄宓愛上自己,雖然他知道甄宓對自己多半是因為崇拜而生愛,可是他也不是那種迂人,更何況他身為帝王,這樣的一個美女自願入宮,他也不會去拒絕,反倒是開玩笑說,什麼時候甄宓能夠成為天下最富有的人,便接她入宮,沒想到正是因為這句話,不但讓帝國商會在三年裏的業績飛漲,更是讓甄宓成了帝黨核心成員眼中的女財神,只不過甄宓一向低調,才不為天下人所知。

看到女兒的笑意,甄逸卻是心裏一緊,這三年裏,女兒賺得錢比他過去幾十年賺得還多,他知道女兒是在給自己攢嫁妝,而且多多少少猜到一些事情,只不過始終沒有親自確認,眼下他卻是再也按捺不住。

“宓兒,告訴爹,你什麼時候入宮。”甄逸脫口而出,說起來他心裏也是有些七上八下,要是不是他原先猜測的那般,那女兒那堪稱富可敵國的嫁妝可都便宜給別人了。

“快了。”幾乎是不假思索,沉侵在喜悅中的甄宓開口答道,直到父親大笑起來,才意識到自己說漏嘴了,羞得滿臉通紅。

甄逸卻是顧不得女兒害羞,只是心裏的一塊大石頭落了地,哈哈大笑起來,雖然成為外戚,甄家可能會失去一些東西,但是得到卻更加彌足珍貴,對甄逸來說,錢已經夠多,他現在唯一求的就是甄家能夠長久傳家,就如同光武中興以後的四姓小侯那樣。
藍琉璃 發表於 2010-10-28 18:43
兩百八十五.大漢條約組織

昭武十六年的新年剛剛過去,去歲的冬雪尚未融化,然開始,作為東都,雒陽依然保持了極高的地位,以便統禦山東地區的經濟發展。

從正月開始,各種大大小小的官僚機構開始搬遷,而帝國大學也開始將大部分的資源轉移至長安,那些無法帶走的設備則留于~陽,繼續進行項目的研究。

劉宏本人在十五過後,便和帝國軍先行趕到了長安坐鎮,由於山西地區大量資本的投入,長安城的繁華絲毫不遜色于~陽,唯一差的或許便是~陽在劉宏手裏幾次歷經修繕,比起長安城來看上去更加好看。

不過作為新的帝都,長安城很快就將迎來一輪新的擴建,內閣的撥款不值一提,山西地區的資本才是可怕的一股財力,劉宏毫不懷,這十幾年裏從絲綢之路攫取了大量財富的山西士族打算把長安建成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整個春季過後,遷都才完全完成,而長安城的人口也一下子恢復舊觀,甚至大幅超過,近五十萬人居住的城市再一次體現了帝國如今雄厚的國力。

關中和中原,在沒有經歷歷史上的戰亂和二十多年的發展,依然是全帝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尤其是其稠密的人口使得工商業擴張極為迅速,而開發的南方和北方則成為了帝國新的農業地,南方的糧食和北方的畜牧產品使得劉宏無需擔心糧食的制約,可以從容地將中原和關中的農業人口轉為工業人口。

雖然帝國目前稱工業化還為時過早,但卻是大勢所趨,尤其是鋼鐵行業的發展,讓整個帝國的鋼產量在不斷飛速增長,雖然能夠生產製造熱兵器的特種剛材的工廠聊聊無幾,但整個行業的擴張和提升卻是顯而易見地。

儘管蒸汽機地研發投入了巨大的資金和人力,至今仍未有大的突破和進展,但是帝國的道路系統仍舊開始了新一輪地改建,帝國的學者和匠師們根據秦朝的馳道系統,重新歸化了帝國新地鐵軌高速道路系統。

秦朝的高速馳道中,有一種以硬木搭建軌道,以供馬車高速行駛的道路,採用這種道路系統,秦朝可以將關中的物資迅速地運送到北方前線,這一道路系統在之後地戰亂中遭到了破壞,但是直到孝武皇帝時代,一些地區仍舊可以找到其遺跡,因此對於帝國的學者們來說,建造這樣的道路系統,並不很難。

唯一需要的就是資金的投入,而劉宏恰恰除了對軍隊的建設以外,對水利和道路地建設一向是最大方的,尤其是道路,對於龐大地帝國而言,快速便捷的道路系統意味著對偏遠地區地統治力,同時也是軍隊後勤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

在軍隊開始擴建地同時,帝國地鐵軌道路建設也拉開了序幕,不過對於此時地帝國百姓來說,他們對於這些事情都不感興趣,他們現在最熱鬧地話題便是即將凱旋而歸地帝國軍和前來長安朝覲天子地各國使節。

在原貴霜王都,富樓沙,劉武已經大致控制了整個北印度,在他明確向那些遣拍使節表示臣服地各地諸侯表示,帝國並無吞併北印度地意圖,而是希望建立新地秩序以後,這些地方諸侯都是暫時安下了心,對於帝國軍開出地物資清單都是足額交納,換句話說,從昭武十六年開始,十余萬西征地帝國軍開始由北印度地地方諸侯們供養。

當北印度南部入侵地南天竺聯軍得到劉武停戰地消息以後,這些事實上早就成為帝國朝貢體系中地屬國識相地停止了進攻,當然要他們交出已經得手地城池,自然是不可能了,而且劉武也沒有這個意思。

互相敵視地南天竺和北印度,各自分裂,意圖爭取所在地區霸權地林立小國,這才是帝國想要地局面,對此任何可以增加南亞次大陸各國和各族之間仇恨地機會,帝國都不會放過。

很顯然這一次早就投靠帝國地南天竺各國占了北印度地方諸侯很大地便宜,雖然心裏面不服,但是那些吃了虧地北印度南方諸侯也只有認了,畢竟整個北印度地區地諸侯都已向大漢帝國臣服,這個時候任何招惹大漢帝國地行為都是愚蠢地。

郭嘉幾乎成了西征地帝國軍中最忙碌地人物,天子曾經說過,帝國要建立地霸權,就是讓所有地國家遵守帝國定下地規矩,任何不遵守規矩地人將遭到帝國和其他國家地制裁。

對於這個想法,郭嘉是極為贊同的,畢竟帝國還沒強大到可以消滅所有的國家,也沒有繼續擴張陸上領土的能力,要維持殖民地,就必須得到那些國家的支援,還有什麼比:帝國為尊,要求所有成員國遵守帝國制定的規矩的組織更好的辦法。

一直以來,這個名為大漢條約組織,實際上是帝國朝貢體系世界化的構想只是在大風的精英成員中被討論和加以完善,現在郭嘉能夠親自實施這個計畫,自然是十分賣力。

近半年時間裏,郭嘉幾乎前往了各個諸侯領地,要求各諸侯前往帝國朝覲天子,並且加入大漢條約組織,以維護他們自身的利益。

那些脫離貴霜王朝的北印度諸侯並不明白其中的實質,在他們看來加入大漢條約組織,和他們過去向貴霜王朝每年繳納稅貢沒什麼兩樣,不過面對郭嘉巧舌如簧的誘惑,沒有一個人能夠清醒地認識到其中的厲害關係。

加入大漢條約組織,每年只需要向大漢帝國繳納象徵性的少量稅貢,這對北印度的地方諸侯們來說,是直接簡單的好處,而至於商貿合作,大漢帝國負責地區平衡,這些聽上去對他們很有好處的條款,他們並不在乎,請神容易送神難這個道理他們還是懂得。

相對于北印度的地方諸侯,南天竺各國的態度就積極果斷得多,反正他們的沿海重要地區都已賣給了帝國,變相地成了帝國的海外殖民地,就連他們的聯軍也是由帝國軍統帥的,他們還膩歪個什麼,更何況南天竺各國一向暗弱,對他們來說,這些年投靠帝國以後,算得上是揚眉吐氣,如今有這麼好的機會,名正言順地成為受帝國保護的小弟,自然是樂得加入。

在南天竺各國的刺激和切實的威脅下,北印度的地方諸侯們在仔細思考了得失之後,都是做出了同樣的選擇,加入大漢條約組織,前往大漢帝國朝覲天子,同時商量各種細則。

幾乎像是交代後事一樣安排妥當了領地內的一切事情後,北印度的諸侯們開始帶著使節和準備的禮物陸續前往富樓沙,讓他們心安的是,他們在富樓沙受到了劉武熱情的招待。

不過南天竺各國的國王和北印度的諸侯們之間卻鬧得很不愉快,一來是因為兩者之間的宿怨,二來則是宗教方面,貴霜尊崇佛陀,相對地導致統治下的各諸侯也多信奉浮屠教,而南天竺則依然是以婆羅門教為尊,再加上貴霜王朝存在的時候,浮屠教曾經在南天竺傳教,和南天竺各國的婆羅門貴族積怨頗深,如此一來,雙方自然是互相看不順眼,有所爭吵自然是在所難免。

而帝國方面,自從張角和南華在前往羅馬,停留在南天竺時意識到了婆羅門教的好處以後,便停止了在南天竺的傳教,同時寫了詳細的報告送回國內,徹底改變了帝國對南亞次大陸的宗教政策,扶持婆羅門教這種以種姓制為核心的宗教,成了帝國的選擇。

六月,劉武帶著三萬帝國軍和近萬的各國王侯使團,踏上了返回帝國的路途,在北印度,帝國將起碼駐留四萬軍隊,以維護帝國在該地區的霸權和利益,同時制衡各國的勢力平衡,以防止新的強國崛起。

攻富樓沙以後,帝國軍在城中查抄了大批貴族府邸和浮屠教寺院,結果得到了難以計數的金銀財寶,事後統計,這些得到的財富足以支付帝國軍三到五次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可以說帝國軍這一次出征貴霜,是賺得盆滿缽滿,滿載而歸。

在回返帝國的隊伍中,最忐忑不安的恐怕就是那些原貴霜王朝的勳舊大臣們,作為失敗者,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命運究竟如何,越是離大漢帝國接近,他們的恐懼感就越甚,而郭嘉就是這樣不斷地撥弄著他們越來越脆弱的神經。

直到臨近大宛郡時,郭嘉才召見了這些苦求不已的原貴霜大臣們,一番敲打之後,才告訴他們,帝國這一次只會懲戒豐蘇提婆一世和王室,至於他們這些人,不但不會傷害他們,相反還要將貴霜王朝原先直接控制的領土**成為一國,從他們中挑選新的國王和大臣,而挑選的標準自然是誰對帝國最忠誠就選誰。

郭嘉用這種方式從隨軍的原貴霜大臣中剔除了那些所剩無幾的忠義之士,雖然他很佩服那些斥駡身邊同僚沒有骨氣,甚至指著自己鼻子大罵不已的人,不過帝國不需要這樣的麻煩,他自然是成全他們,而剩下的人固然讓他討厭,可是這些怯懦,自私的小人卻恰恰是帝國所需要的。
藍琉璃 發表於 2010-10-28 18:43
兩百八十六.漢學

新的帝都長安,年輕的太學生們自發走上了街頭,約組織的誕生,從劉宏登基到現在,已經二十五年過去了,當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改良造紙術,報紙這些食物提前數百年或千年融入現在的帝國之後,作為整個國家的知識份子階層幾乎是在跳躍式的增加,而他們的眼界比起前人更加寬闊,尤其是這些年帝國大學培養的太學生,他們當之無愧是這個帝國的精英階層。

大漢條約組織,這個劉宏設想中的古代聯合國,實質上只是為帝國霸權而服務的組織而已,將帝國制定的規矩和漢文明的價值觀作為整個世界的標準,一如原來歷史上那些西方人做的那樣,只不過在這個時代帝國能夠做得更好。

相比起帝國的精英階層,帝國為數眾多的普通百姓對於大漢條約組織的誕生談不上什麼認識,人們只知道這是一樁好事,不過這無礙於他們同樣為此而高興,畢竟這二十五年裏他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從不會餓死的一日三餐,再到衣食無憂,對於容易滿足的百姓們來說,這樣的生活似乎就是所謂的‘三代之治’了。

長安城,從年初開始就進入了修繕工程,這一點上負責工程的民間資本似乎比官方更為急迫,尤其是十月召開的大漢條約組織的第一屆會盟將在長安召開,作為帝都,長安必須是這個世界上最宏偉美麗的城市。

對於長安城的修繕,劉宏並不在意,雖然這關係到帝國的顏面,但是他相信內閣會將一切都處置得很好,現在他唯一關心的事情就是這次會盟可能帶來的影響。

現在的帝國,雄踞了大半個亞洲,陸地上地霸權必須通過絲綢之路輻射到歐洲,從而控制整個世界,至於海上,這個時代根本沒有人能撼動帝國的艦隊,但是並不足以支撐帝國的全球戰略,只有將帝國的軍力沿絲綢之路部署到歐洲,才談得上真正的控制。

從西域到中亞,劉宏在地圖上標注了不下二十處地點,這些戰略要地,帝國必須佔據,並且加以移民化,至少要成為日後帝國西進的支撐點,而在海上,劉宏同樣畫出了一條線路,從南洋到南亞,在經過波斯灣,帝國可以從海上運送軍團登陸阿拉伯半島,以此作為據點,呼應帝國在中亞的軍力,共同包圍波斯。

只要將波斯成功肢解,使其再也不能成為一個統一性地帝國,那麼帝國就可以從容地調度兵力,將目標對準最後一個敵人,羅馬。

極其宏偉的目標,這是劉宏隨著帝國實力的增長,而不斷修改最終確定地計畫,但是要完成這個計畫,大漢條約組織是最重要的一環,只有帝國成功地在包括中亞,北印度和南亞次大陸地區建立起均勢平衡,能夠從成員國得到後勤補給,使得帝國駐軍可以長期化,永久化,這個計畫才有完成的可能。

知道這個計畫地團體,包括整個帝國核心層,對於統一在劉宏名下的這個龐大集團,對於這個計畫的支持是相當瘋狂的,海外殖民地,原材料獲取地,產品傾銷地,這些由劉宏提出地觀念已經征服了他們。

在帝國大學,十幾年前就有專門地學者去研究劉宏記錄地手冊上那些超前地經濟觀點,而其中關於殖民經濟體系,可以說是被研究得最透徹地,從理論上來說,只要帝國始終保持軍力上地強大,能夠不斷地開拓海外殖民地,那麼帝國將不斷地向前發展,而相對地作為上層地利益集團所獲取地利益將不會受到動搖。

貪婪,才是帝黨這個龐大集團地動力,與之相比,所謂地霸業只是用來遮掩這一點地‘理想’罷了,至少劉宏本人就很清醒地認識到,能夠支持他完成這個計畫地人是那些被他爭取到地豪強世家和崛起地地主以及商人階級,他們地本質是貪婪,如果不能向外剝削,那麼他們就會向內剝削,千百年來,每個王朝政權都是這樣。

在樞密院,當帝國陸軍擴編,千艦計畫正式開啟以後,病入膏肓地皇甫嵩,這個舊時代地帝國名將在他人生地最後時刻,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地一筆,他提出了帝國此後遵循兩百餘年地國策,即帝國地軍力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等於大於世界各國地總和,這在當時是個很瘋狂地想法,即使是樞密院裏,那些在劉宏時代成長起來地少壯派軍官也認為這位德高望重地總長是在說胡話,帝國即使再強大,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不過讓他們大吃一

天子居然將這個提議付諸了實施,甚至安排出了成帝國主力陸軍兩百萬,後備陸軍三百萬地瘋狂計畫。

“陛下地計畫是不會錯地。”對於劉宏已經到了盲目迷信程度地樞密院很快便熱情高漲地開始根據那份簡陋地路線圖,制定起二十年內達成帝國總軍力五百萬地瘋狂計畫,對於這些少壯派地軍官們來說,只要有天子地支持,這不算是什麼難事,帝國目前地人口已經超過八千萬,二十年內人口達到破億是遲早地事情。

最重要地是帝國正在走向工業化,雖然這種工業化距離天子曾向他們所描述地理想狀態還有很大地差距,但是卻是在確確實實地進行著,開發中地帝國南北方向地新領土和新農業技術,足夠帝國地糧食儲備來供養這支數目龐大地軍隊。

更何況兩百萬主力陸軍是樞密院本就制定的目標,他們所要做的只是制定一份新的全國兵役制度,根據帝國的人口開始建立後備陸軍,根據皇甫嵩總長的遺志,後備陸軍必須等同於帝國以外的地區強國主力甚至精銳部隊的水準。

僅僅是一個月,樞密院就將兵役法送到了禦書房,帝國兩百萬主力陸軍的計畫不變,但是兵役制度改為義務兵制,所有十六歲到二十二歲的帝國男子都必須在經過體檢之後服役三年,三年後軍事考核合格將被挑入後備陸軍人員名單,然後遣返原籍,每年參加所在地方的軍事考核,同時每年冬季需加入所在郡縣的帝國軍,參加冬季訓練,以此保持戰鬥力,只要帝國需要,就可以立刻成軍戰鬥。

對於這份兵役法,劉宏在流覽之後,便通過了,現在的帝國有這個實力進行義務兵役制度,只是關於後備陸軍的計畫,就需要在各地增加軍事單位,以便管轄後備陸軍。

很快這份計畫書被轉到了內閣,若是放在第一屆楊賜這些舊時代的老臣為主的內閣,這份計畫書起碼會被爭論很長時間,或者需要劉宏動用自己的權威才能得以實行,不過現在的內閣本身就是一個少壯派官僚為主的帝黨機構,如同楊彪,司馬防這些人都是熱衷於海外擴張,殖民的,以帝國目前財政的富裕狀況,他們在考慮到一些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後,對計畫書裏十年建立一百五十萬後備陸軍的計畫,削減到了八十萬以後就通過了,帝國現在最不缺的就是糧食,而義務兵役制,帝國所支付的士兵薪水極少,所要做的是保證糧食供應而已,這對內閣來說,根本不成問題。

當這份計畫書開始執行的同時,隨著劉武返回帝國本土的帝國軍已經進入了涼州地界,一路上在西域大開眼界的北印度諸侯和南天竺的國王們都對長安之行充滿了憧憬,大漢帝國的強大和富庶讓他們既敬畏又羡慕。

西域的絲綢之路上,每一處綠洲都有大漢帝國的軍事堡壘和集市,往來的客商絡繹不絕,一些綠洲的繁華程度都快趕上他們的都城了,等到了敦煌,這座因為絲綢之路而異常繁華的城市時,那些諸侯國王們幾乎被嚇住了,他們從沒有想過一座城市可以如此繁華,到處都是做買賣的人,在這裏你可以來到世界各地的人,可以買到你任何可以想像到的東西,進入涼州以後,雖然沒有再比敦煌更繁華的城市,可是一路上的城市數目和寬闊的道路以及良好的水利系統也足以讓他們吃驚。

龐大無比的人口,強大的軍隊,富庶的城市,文明的人民,這些因素加在一起,足以讓那些先前還擔心自己選擇的諸侯國王們慶倖自己做出了正確的決定,只有親自到過大漢帝國,才會知道它有多麼強大。

一路上,這些諸侯和國王們得到了很好的招待,他們也得以參觀帝國的農業和水利,居住在帝國的精緻庭院內,穿上絲綢衣服,欣賞絲繡管弦,喝茶品酒,享用各種美食,三個月的行程讓他們迷失在了前所未有的物質享受中,他們或許是一方之主,平時也能享受到奢華的生活,可是生產力上的落後,註定他們難以抵禦帝國貴族們的生活方式。

幾乎是在路上,這些諸侯國王們都是紛紛主動地學習起漢語來,一來固然是因為大漢帝國的強大,二來也是在郭嘉刻意的宣傳下,他們對漢學產生了興趣,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開始接受帝國的價值觀。
藍琉璃 發表於 2010-10-28 18:44
兩百八十七.條約簽署

價值觀這種東西,看似無形,其實對人的影響極大,中國人,已經接受了西方價值觀,就算有人喊要復興漢文明,可真要做起來卻是極難,對劉宏來說,在現在身處的這個時代,帝國想要完全征服世界是不可能的,相反倒是將漢文明推廣到世界,並湮滅其他文明卻是可以辦到的事情,因為相比起這時的漢文明,世界範圍內實在沒有什麼可以值得相較的對手,伊斯蘭教已不可能出現,基督教被扼殺在搖籃之中,佛教岌岌可危,至於繼承希臘文明的羅馬文明則已陷入腐朽,即使是在原來的歷史上,西方文明要超越東方文明,也要到資本主義萌芽以後。

所以在這個時代,漢文明是獨孤求敗的,劉宏是如此審視自己重建的帝國的,相比起帝國的軍事實力,他更看重帝國的文明,當然前者是後者的絕對保障。

金秋十月,來自整個中央地區和南亞次大陸的地方諸侯以及國王們到達了長安,此時已經經過第一輪修繕的長安已經有了日後萬城之城的風采。

灞橋外,來自長安的十幾萬百姓歡迎著得勝歸來的帝國軍,這其中有著近三成是山西和遷來的山東世家豪強,服飾華彩,冠蓋雲集,將官道兩側擠得滿滿當當。

騎在馬上,帝國軍的將士們接受著來自道旁的歡呼,作為勝利者的他們有資格接受這歡呼聲,隊伍中,各國的諸侯和國王們,則是細細打量著道旁地帝國百姓,以此判斷著長安城的富庶,他們被嚇壞了,一路上他們雖然也經過帝國不少地方,可是卻從未看到那麼多人,而且全都長得極其高大。

在這個時代,僅以身高論,漢人幾乎比日爾曼人還要高大一些,可以想像那些身高平均在1米65右的國王和諸侯們驟然間看到近十萬身高超過1米7的普通百姓,心裏的震驚,對於他們來說,大漢帝國隨便一個青壯男子拉到他們的軍隊中就稱得上雄壯了,更不用說那些身高在1米8的關西大漢,擱他們國中,怕是板著指頭就能數得過來。

一邊暗自心驚,那些諸侯和國王們也是暗自慶倖,至少他們已經是大漢帝國的盟友了,雖然實質上他們只是屬國,但是大漢條約組織在名義上承認他們作為獨立國家的地位,把他們擺在盟友的位置上,這也是讓他們對大漢帝國那位還未見面地天子充滿好感地原因。

“大哥,我看那些人怎麼臉色很怪。”和劉武並肩同行的劉猛看著那些諸侯和國王,皺了皺眉,這幾年仗打下來,他卻是不大瞧得起這些小國國主。

“怕是在感歎帝國的軍力吧。”劉武一笑,這一路上郭嘉做得事情他是清楚得很,比如對那些諸侯和國王公佈帝國的一些數字,人口八千萬,其中青壯男丁三千萬,今日他們看到這些長安百姓中普通男子的體形,怕是都給嚇住了。

歡迎式後,那些諸侯和國王自去了鴻臚寺地國賓館住下,此時地鴻臚寺招待外國使者地國賓館,已經不像以前那些都是獨自地庭院,而是換成了劉宏曾經身處後世地酒店建築,不過內裏裝潢自然是極其豪華,不過比起長安城裏寸土寸金地地價來說,卻是算不了什麼。

大漢條約組織地簽署,並不包括南洋地土著國家,因為在帝國軍地未來戰略藍圖裏,整個南洋地區都屬於被征服地區,這些地方將完全併入帝國,所有地土著民族要麼被消滅,要麼被融合,再沒有其他路選擇。

三日後,此次西征中陣亡地三千帝國軍將士地骨灰和靈位被送入太廟旁地祭廟,劉宏親自帶領朝中官員拜祭,同時對陣亡將士遺族地撫恤也責成各地落實。

而入住鴻臚寺地諸侯和國王們則在長安城裏遊玩了五天之後,才得以朝覲天子,儘管從名義上他們和帝國是盟友,但實際上地地位他們心中清楚,而且並不以為意,因為在過去他們同樣要向貴霜王朝稱臣納貢,更何況更加強大地帝國。

朝覲儀式上,各諸侯和國王們都是換上了漢服,劉宏並不喜歡為了體現所謂地萬邦來朝,而讓那些諸侯和國王穿本民族地服飾,曾經地歷史中,滿清亡中華,便是自亡衣冠開始,他自然也會借鑒其手段,將漢服和華夏衣冠作為全世界地服飾標準,然後從物質層面開始,讓漢文化成為這個世界唯一地文明。

朝覲,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只是為了體現劉宏和帝國地權威,因為在朝覲時,各國地諸侯和國王只是上貢他們帶來地禮物,接受劉宏地詢問罷了,至於具體地事務,他們沒有資格和劉宏談論。

對於外物,劉宏並不在意,更何況在這個時代也鮮有什麼東西能比帝國

更加精緻,除了波斯和羅馬的一些特產以外,不過那些諸侯和國王挑選的禮物都是花了不少心思,因此他在回賜禮物時,也稍微大方了點。

對於帝國的大臣們來說,劉宏這位天子是當之無愧的英明神武,只不過有時候實在是小氣了點,就好比現在對那些諸侯和國王的回賜,送的東西只是些尋常事物,雖然販賣到國外很是值錢,但是在帝國本土,卻是普通人家也能買得起的東西,充其量最多頂個皇室御賜之物,不過熟悉劉宏的內閣宰相們卻是知道,天子賜給這些諸侯國王到時候恐怕只是些中等貨色,絕不會拿皇室御用的工坊的頂級貨給他們。

除了禮品,這一次的諸侯和國王們都帶了自己族中的美女,打算走後宮路線,不過可惜的是他們的請求被劉宏駁回了,皇室是不會和外族通婚的,這一點上劉宏甚是堅決,也容不得他不堅決,因為這是整個帝國的高層都抵制的事情,他們不會阻止平民間的通婚,但是牽扯到自身,他們絕不會答應,從高祖皇帝開國,孝武皇帝擊破匈奴,真正讓漢人這個稱呼取代原先的華夏稱呼之後,豪強世家也好,名門望族也罷,都極其重視血統,更何況現在的帝國如日中天,國勢鼎盛,讓他們去和那些外族通婚,那就更加不可能了,更別提代表國家正朔的皇室,至於那些諸侯和國王進獻的美女,想進後宮,還想當妃子,簡直門都沒有。

朝覲之後,劉武作為帝國的代表和各諸侯以及國王談起了入約之事,對此各諸侯和國王還是感到非常滿意,因為很顯然,劉武將是日後的皇帝,這樣的人來和他們談正事,足以顯得他們得到了足夠的尊重。

大漢條約組織,一個完全的霸權體系,當然經濟侵略和文化侵略在這個時代根本沒多少人能意識得到,因此當談及細緻的款項時,那些諸侯和國王完全覺得自己就是來佔便宜的,他們作為成員國的義務只是向帝國在中亞和南亞地區的駐軍提供糧食等後勤補給物資,而且這些物資,帝國將以市價購買,此外便是在帝國採取軍事行動時,作為同盟國有義務出兵相助,當然相對地他們也有利可獲。

帝國擬定的各種條款,總共近兩千條,整整用了五天時間,才全部講解完畢,而這時第一次經受如此漫長會議的諸侯和國王們也都是在最後懶得管那麼多,直接簽了下來,對他們來說,事情明擺著,帝國的一根指頭都能碾死他們,簽也得簽,不簽也得簽,更何況他們又不吃什麼虧,而且還有便宜可以占,還有什麼好猶豫的。

整份條約以漢字為母本,並無各國使用的文字版本,第一次大漢條約組織的簽署,總計有三十七個國家加入,囊括了整個中亞和南亞的勢力,而加入大漢條約組織的所有成員國,全都成為獨立國家,宗主國為大漢帝國,換句話說原來在貴霜王朝統治下的北印度各地諸侯名正言順地得到了國王這個稱呼,而南天竺各國也是同樣,不管互相之間的強弱,除了大漢天子以外,大家都是平起平坐的地位。

條約裏,撇去那些需要時間來起作用的商業和文化等方面的條款,對帝國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軍事方面,帝國可以在中亞,南亞駐軍三十萬至四十萬,當然就目前階段而言,帝國最多部署十萬軍對前往那些劃定的重要戰略區,除此以外,各國也答應有帝國出面融資,修建絲綢之路上的交通網,以方便整個大漢條約組織成員國之間的商貿往來,當然也更利於帝國對各地交通重鎮的威懾。

條約簽署以後,成員國的國王們在長安度過了畢生難忘的三個月時間,在這三個月時間裏,他們得以參加帝國高層的貴族活動,田獵,澡堂,青樓,劇院,賭馬,賭場,體育比賽,各種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物質和精神享受讓他們徹底沉溺于帝國的文明生活中。

尤其是在~陽的大競技場觀看帝國的蹴鞠比賽以後,這些國王們大半都迷上了這項活動,然後大漢條約組織內的蹴鞠聯賽就這樣誕生了,連同帝國在內的整個大漢條約組織各成員國,一共分十六個賽區,其中帝國占八個賽區,每個賽區的前兩名,參加最後的決賽圈,每五年舉辦一次,每兩屆裏,有一屆在帝國舉辦,另一屆則由其他成員國競爭,就這樣劉宏這個曾經的偽球迷,達成了他在這個時代的一個惡趣味,當然數年之後,世界上的所有國家都被拉進了大漢條約組織,然後這個比賽也就成了真正的世界盃。
藍琉璃 發表於 2010-10-28 18:44
本帖最後由 藍琉璃 於 2011-9-14 13:35 編輯

兩百八十八.移民

昭武十七年,元旦,長安城樓,看著底下熱鬧的人群,劉武三兄弟各自握著酒杯,臉上已不復幾年前的少年稚氣,這幾年他們雖然也多了幾個弟妹,但是卻始終不及三人間的那份感情,年紀最長的劉武憑著他鎮大宛,征貴霜的功勞,終於正式獲得了太子的冊封,得以執掌國事,在過去的幾個月裏,他便在內閣省和七名宰相一起處理政務,熟悉帝國各個官僚機構的職能,和兩個兄弟是聚少離多。

“二弟,三弟,父皇跟你們說了嗎?”放下手中的酒杯,劉武有些躑躅地看著兩個兄弟,也許過不了多久,他們就要天各一方,從此不得相見,這讓他心中黯然。

“嗯,說了,我決定去南天竺。”當年三兄弟中最文弱的劉文看著有些低落的長兄,卻是一笑道,“聽說那裏的人不好爭鬥,氣候溫暖,盛產香料黃金,是個不錯的地方。”

“倒是三弟,居然打算去河中,那邊如今可不算太平,大哥你不如勸勸他。”劉文看向一旁長得比自己高出一頭的劉猛,朝劉武道。

“二哥,你可不能害我。”看到劉武這個長兄看向自己,劉猛喊了起來,他自幼性格剛猛,喜歡武事,這幾年仗打下來,算是食髓知味,總覺得自己離開了軍隊就像沒了水的魚,難受得要命,這幾個月兩個兄長都是忙於歷練政治,只有他每天泡在城外的羽林軍駐地,隱瞞了身份,每天沒日沒夜地操練挑選上來的新兵。

“三弟,這是你自己的選擇,大哥不會勸你。”知道自己兄弟脾氣的劉武笑了起來,只是卻並不開心,作為這個帝國的皇子,他們從生下來的命運就已註定,兩個兄弟出鎮中亞和南亞的事情已成定局。

“還是大哥你疼我。”劉猛也笑了起來,如今帝國的霸權已經推進到中亞,相對於一向懦弱地南亞各國,中亞各國雖然已經加入了大漢條約組織,可是說起來還是需要一番敲打的,此外最為重要的是中亞地區遊牧民族甚多,不少也只是名義上歸屬各國,如果不能解決這些遊牧民族,帝國很難談得上在中亞建立長久的霸權體系,對好戰的劉猛來說,中亞是他成就功業的地方,自然不願錯過。

三兄弟一起舉起了酒杯,三個人的命運已經註定他們不可能像普通人家的兄弟那樣,可以相伴到老,但是對三人來說,或許正因為這樣,相聚的日子才更顯得可貴。

看著遠處的三個兒子,劉宏沉默不語,今日雖說是與萬民同樂,可是他卻開心不起來,在未來地日子裏,他會把更多的子女送到海外,對一個父親來說,這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可是他卻不得不那麼做,即使子女們會痛恨他也一樣。

“怪朕心狠嗎?”驀然間,劉宏回頭看向了身旁地蔡琰和玉,她們地兒子很快就會再次離開她們,也許要很多年以後才會回來,劉宏不知道她們會不會怪自己,可是他想她們應該怪他。

“這是文兒他們地命,既然身為天家子孫,就要有天家子孫地擔待,妾身只是希望陛下能多照顧他們一些。”蔡>咬著嘴唇道,要說她不怪丈夫,那是假地,可是她也知道丈夫是為了這個國家,有時候她真希望自己是個什麼都不懂地女人,這樣她就可以大吵大鬧,讓兒子留在自己身邊,但她做不到。

一旁地玉沒有說話,江湖出身地她比起蔡琰來,雖不懂得太多地大道理,可是作為一個母親,她知道丈夫地安排是兒子所渴望地,只要自己地兒子覺得開心,她不會去反對他做出地決定。

城樓下,隨著煙花地燃放,人群裏也爆發出了一陣陣地歡呼聲,人們歡呼著天子萬歲,卻並不知道被他們視為神明地天子,此刻地心裏只想當個普通人,能夠看著兒孫滿堂,而不是把自己地兒子送到異國他鄉。

元月過後,內閣也正式下達了移民令,除了近十萬軍隊部署駐紮于南亞和中亞,還要在五年內遷徙三十萬至五十萬人丁前往帝國在中亞獲得地土地上開荒建城,居住下來。

帝國地農業體系已然大成,儘管這些年裏人口增加地速度極快,但是幾次大規模移民,已經讓帝國本土地人口分佈趨於平衡,至少原本淤積了大量人口地中原地區,已經無法再抽調人丁,帝國這些年新開闢地西域疆土已經佔用了這些年地移民人口,而正在開發地北方和南方兩端,也抽調丁。

這個時候,劉宏唯一能動腦筋的就只有豪強世家以及士族手中掌握地人口了,他是用溫和的方式實施自己地改革,昭武年以後,豪強世家以及士族雖然只能通過合法手段獲取奴僕,但是畢竟底子還在,從他們身上還是能榨出幾十萬青壯人口的,唯一的問題便在於手段,固然以劉宏今時今日的實力和威望,使用強迫手段也能做到,可是劉宏卻不想那麼做,他不想破壞現在的政治氣氛,所以他決定把兩個兒子送到南亞和中亞,再加上其他一些利益,讓那些豪強世家和士族自願釋放手中的人口。

二皇子和三皇子出鎮南亞和中亞的消息,很快就在帝國引起了轟動,尤其是對於那些豪強世家來說,這其中蘊藏的潛在意義很值得琢磨。

二十多年來的改革,帝國的利益階層的目光已經放眼海外,獲取海外利益已經成了所有人的共識,那麼為了維護這些利益,必然需要在海外擁有自己的勢力,對於一些雄心勃勃的人來說,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當然這個時候,不少人都把主意動到了駐外軍團上,但是帝國軍的審核極其嚴格,尤其是駐外軍團,近乎到了苛刻的地步,至少短時間或者說只要天子還活著,他們休想有走帝國軍駐外軍團這條門路。

對於帝國目前日漸強大的士族或者說是中小地主階級和商人,這些靠著過去的積累仍舊保持著優勢的豪強世家或是高門望族都希望能在自己的優勢喪失殆盡前獲取新的優勢。

而這一次,天子所表達出來的訊息就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兩位皇子出鎮南亞和中亞,說穿了其實就是帝國本土以外的封國,但是這些地區並沒有本土漢人居住,因此要佔據這些地區,就必須移民,而移民之後,自然會產生官僚和軍隊系統,那麼誰能在其中取得優勢,就能保證自己家族在這些地區的海外利益。

很顯然,對於那些精明的豪強世家和高門望族來說,這是很值得的一筆投資,尤其是關係到絲綢之路控制權的中亞地區,更是不容有失。

當消息傳出後的兩個月,帝國上上下下的利益團體都行動了起來,希望能在兩位皇子出鎮的中亞和南亞地區鍥入自己的勢力,於是在試探了這些人的反應之後,劉宏讓長子出面在帝國劇院召開了一次貴族會議,至少在帝國,所有的豪強世家和高門望族都通過政治獻金的手段為自己取得了貴族的頭銜。

所謂的會議,其實說起來是一場分贓談判差不多,而皇室自然在其中占主導地位,所以爭吵得只是那些豪強世家和高門望族。

劉宏的策略很簡單,帝國要保證在中亞和南亞的駐軍安全,不能全指望那些所謂的盟國,既然在簽署的條約裏,各國都承認了帝國對駐軍地區的主權,那麼就必須將其切實地納入帝國的版圖,當然以中央直接控制那是不現實的,這個時候就必須和國內的帝黨,也就是擁護他的利益集團進行利益共沾。

帝黨所屬的士族集團,出錢出人,將中亞和南亞的駐軍地區建設起來,除了軍權和主權以外,其他一切則共用,總之,劉宏需要這些駐軍地區成為帝國釘在中亞和南亞的據點,隨著帝國科技和實力的增長,以及這些地區自身的壯大,遲早有一天能把中亞和南亞納入版圖,即使不成,也能使上述地區在文化上徹底漢化。

會議上,來自帝國各個地區的貴族們很快吵翻了,中亞和南亞的帝國軍駐紮地區,一共幾十處,從名義上來說將成為兩位皇子的封國,但實際上這些分散的地區,是按照他們所投資的比例來劃分政治和經濟利益的,這一點足以讓他們為之爭吵不休。

大漢條約組織下的中亞和南亞各國,就是潛在的市場,對於那些轉向工商業的豪強來說,能夠名正言順地在帝國駐軍地區鍥入自己的勢力,那麼對於搶佔市場,乃至在帝國本土建立財力上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另外更重要的一條是,一旦日後時機成熟,帝國打算吞下南亞和中亞,那麼在當地擁有勢力的家族無疑更有機會攫取更大的利益,甚至於得到封國成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這一點恰恰是讓所有人最瘋狂的,尤其是劉武隱約透露出劉宏對中亞和南亞地區的一些心思以後,競爭就更加激烈了。
藍琉璃 發表於 2010-10-28 18:45
兩百八十九.何進與劉璋

昭武十七年的夏天,太平洋洋面上,一艘六桅寶船死氣在海面上,被毒辣辣的太陽曬了三天的水手們一個個都躺在甲板上,如同死狗一般。

三天前的一場風暴,讓船上的物資損失殆盡,更可怕的是他們進入了陌生海域,最糟糕的是航海用的羅盤也壞掉了,對船上的人來說,這簡直就是屋漏還遭陰雨天,倒楣透頂,現在他們也只能聽天由命。

“巴魯,你個混蛋,來人,給我他扔海裏喂鯊魚去。”在海上度過了三個月的劉璋早已不復過去翩翩公子的形象,作為宗室子弟的風度也消失不見。

和大多數出海的世家子弟一樣,劉璋當初也是為了尋找蓬萊(即澳大利亞)島,然後名垂青史,光耀門楣的,為此他幾乎用掉了自家的大半產業才購了一條六桅寶船,招募了水手,從青州出海,下了南洋,哪想到那個把自己吹上天的羅馬人是個騙子。

“公子饒命,饒命。”淒厲的喊聲打破了一片死寂的船上,被幾個水手架起來的巴魯大喊了起來,他本是埃及行省的一名水手,因為曾經給帝國的商人做過事,聽說遙遠的東方有不少有錢人招募水手出海,便一路跟著來了帝國,結果便遇上了劉璋,稱自己曾是一名老水手,和船隊來回於羅馬和帝國之間,航海經驗極其豐富。

然後倒楣的劉璋就帶著這個實際上是個半吊子的所謂老水手,在南洋的帝國新辟沿海郡縣補給了以後,便駛出了南洋,一頭紮進了浩瀚的太平洋,結果被巴魯給帶進了風暴區,差點連船都翻了,好在他買到的六桅寶船夠結實才挺了下來。

“饒命,繞你媽的。”劉璋破口大駡道,想他堂堂的宗室子弟,放著帝國大學的大好前程不去,鬼迷心竅買了船出海,怎麼居然就給個羅馬番子給騙了,現在這一條船上,上上下下二百來號人可都是給他害死了。

幾個從青州招募地健壯漁民,也管掙扎的巴魯,直接把他扔進了海裏,這一次進了風暴區,全是這個羅馬番子害得。

“等回去了,我一定找報社,告訴他們,這些羅馬番子全是騙子。”劉璋也不管日頭毒辣,看著在海裏掙扎的巴魯,咬牙切齒道,這幾年從羅馬跑來帝國的水手不少,也不知道多少人跟他一樣上了當。

對於船上的水手們來說,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指望能遇上同樣來尋找蓬萊的船隻或者帝國的太平洋地遠航分艦隊。

又是一天過去了,晚上,吃著生魚地劉璋從沒有像現在一樣懷念自己地父親,雖然父親對他很嚴厲,可是也好過這翻臉無情地大海。

第二天清早,當劉璋還迷迷糊糊地處於睡夢中地時候,艙門忽地被撞開了,他帶上船地老家人一臉地喜色,口裏結結巴巴地連話都說不清,不過那意思劉璋卻聽懂了。

“什麼,看到陸地了,可能就是咱們要找地蓬萊。”從床上跳了起來,昨日地頹廢一掃而空,披上衣服,劉璋便風風火火地沖上了甲板。

在瞭望塔上水手所指地方向,劉璋看到了隱約露出了地地平線,這讓他狂喜起來,也和那些水手一起喊叫了起來,高呼老天保佑。

三個多時辰後,船靠了岸,為了驗證自己地確是找到了蓬萊島,劉璋讓船靠著海岸線行駛了半天時間,才選了地方上岸。

當劉璋他們靠岸時,距離他們不遠處地一處山坡營地裏,放哨地士兵看到巨大地寶船和降下地船帆,一時間竟是不敢相信,直到劉璋他們上了岸他才反應過來,跌跌撞撞地沖進了營地,大聲喊叫了起來,“有咱們地船來了,都起來,都起來。”

營地中央,被叫醒的人們聽清楚哨兵喊地話以後,都是大喜了起來,一個月前出海的他們同樣遇上了風暴,然後到了澳大利亞,不過比起劉璋來,他們要倒楣地多,原本三條船的船隊,兩條船沒走出風暴區,唯一剩下地六桅寶船則是在距離大陸沒多遠的時候沉了,原本船上地兩百多人,最後上了岸的只有不到百人。

雖然找到了蓬萊,可是卻沒了船,物資更是幾乎損失殆盡,這一個月裏,先上岸的近百號人靠著二十多口橫刀,做了些木槍,和附近的土著村落打了一仗,才用抓到的俘虜換回了點糧食,勉強度日到現在,如今看到帝國的船來了,自然是極為振奮。

“自己人,自己人。”看到遠處突然冒出來的人群,上岸的劉璋他們先是被

跳,然後聽到那熟悉的雒陽官話,才放下心來,等時,才發現那些比他們先找到蓬萊的人一個個狼狽不堪,看起來處境比他們還遭。

兩群人碰面敘話之後,劉璋才知道對方領頭的何進,是南陽縣的豪強,和他一樣變賣了家產,買了一艘六桅寶船和兩艘海船,來了南洋找蓬萊,沒成想也遇到了風暴,三艘船全沒了,出發時的五百人也就剩下這近百號人。

於是原本歷史上算得上窩囊的兩人在劉宏對歷史的影響下,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找到蓬萊足以使他們名垂青史。

夜晚,匯合的兩夥人把劉璋船上抓到的生魚全給吃了個乾淨,如今雙方加起來有著三百多號人,再加上劉璋出海的時候,寶船上也帶足刀槍弓箭,這也是劉璋這樣出海尋找蓬萊的世家子弟必幹的事情,到時候史書上記載下來,可是他們用刀槍給國家開拓疆土,這聽上去就不一樣。

船上的指揮艙裏,劉璋和何進兩個盯著那簡陋得一塌糊塗的地圖,興致勃勃地討論著該如何殲滅土著,建立功勳,此時兩人都是打算合作,劉璋有船有人有武器,照道理就是撇開何進單幹也行,不過他也嘗過在海上絕望的滋味,再加上何進為人豪爽,而且身邊的百號人比他招募的青州漁民要悍勇得多,自然要多仰仗他們,更何況何進他們已經和蓬萊的土著打了一個月的交道,比他們熟悉這裏的環境。

何進雖說是南陽的豪強,不過他和所謂的高門世家壓根挨不著邊,算起來他也就是個發跡的土豪,後來帝國改革爵位,他拿錢換了個男爵的爵位,成了貴族,雖然也動過參軍的念頭,可他生性粗豪,說白了就是守不得軍紀,於是後來帝國掀起大航海的熱潮後,他也和其他世家子弟一樣,招募了南陽最好勇鬥狠的一批人,買船出海。

劉璋和何進此時算是同是天涯淪落人,於是兩人很自然地意氣相投,商量之後,乾脆就決定兩夥人是一起出海,並成一隻船隊,一起找到蓬萊的。

“明天就去插旗,把那部落給做了。”想起日後衣錦還鄉的威風,滿臉橫肉的何進眼裏冒出了綠光,這一個月裏他沒少和附近那個越有千人的土著部落打交道,那些一看就是沒有開化的番子野蠻得很,要不是他手下活下來的人馬個個都是好手,說不定還就給對方滅了,不過現在不一樣,有了劉璋船上的兵器,他那百號人就能幹翻那個部落。

“好,這事情得趕快辦,然後派人回去,要不然時間長了,我怕會有其他人找到蓬萊。”劉璋沉聲道,他算過了,其實蓬萊離南洋不算遠,這幾年陸續發現了婆羅群島,遲早能找到蓬萊,不過現在蓬萊可是給他們先找著了,自然要抓住這個機會。

“我看這樣,你給我留五十人,留下兵器,我守住這裏,你帶船回去。”何進聽到劉璋的顧慮,立馬爽快地說道,他倒是不怕劉璋會獨吞這份勞,因為他覺得劉璋不是那種人。

“好,何兄,咱們就這樣定了。”劉璋覺得自己沒看錯人,雖然說何進是屠戶出身,可是夠義氣,當年樊噲不也是殺豬屠狗。

何進手底下的百號南陽人,個個都是二十出頭,十裏八鄉出了名的好勇鬥狠,要是擱在以前,全都是亡命江湖的遊俠,只不過劉宏登基以後,民間生活大為好轉,而且加強中央集權,這些劉宏登基後出生的新一代遊俠才沒了用武之地,大航海開始後,何進在南陽也算是小有名氣,才招募到了這些狠人。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清早,何進便帶著手下的南陽子弟,拿著劉璋船上的帝國龍旗,在附近的山坡上插了下來,然後設置營寨,等到了中午,便帶著新加入的五十號青州漁民,帶齊了弓箭橫刀,去了五裏外的土著部落。

“兄弟們,都別怕,那些土著只是些未開化的蠻子,咱們一個能頂他們五個,不,是十個。”何進朝著新加入的五十名青州漁民大聲道,算是給這些新人鼓舞士氣,不過他根本想不到,這些青州漁民論兇悍,不會比他手下的人差,要知道原本歷史上的青州軍也算是一支強兵,更何況他們現在面對的土著雖然人數比他們多,可是用的兵器根本不能和他們手裏的橫刀弓箭相比,何進說以一敵十並不算妄言。
藍琉璃 發表於 2010-10-28 18:47
本帖最後由 藍琉璃 於 2010-10-29 14:28 編輯

兩百九十.蓬萊開發法案

昭武十八年初,當劉宏送走兩個兒子沒多久,來自太一份軍報讓他大為意外,儘管給麾下的艦隊畫出了簡陋的世界地圖,可是要尋找澳大利亞和美洲大陸,畢竟不是那麼簡單,他本以為也許還需要三五年的時間,等帝國的海軍擁有更多的艦隻,擁有更龐大的財力支撐,才能夠做到。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何進和劉璋,這兩個在他記憶中不起眼的兩個人居然找到了澳大利亞,不但把帝國的旗幟插上了澳大利亞本土,何進這個原本歷史上禍亂帝國的大將軍居然帶著一百多號人,打下了三個土著部落,真是想不到啊!

笑著放下手裏的軍報,劉宏搖了搖頭,也許從他登基的那一刻起,歷史就已經徹底發生了改變,他應該為這種變化而感到欣喜。

澳大利亞的發現在帝國本土讓大航海的風潮越演越烈,幾乎有著海外貿易的豪強世家都開始添購艦隻,打算派分家子弟去海上尋找美洲大陸。

這時候的澳大利亞對帝國來說可以說只是海外的不毛之地,但是澳大利亞優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卻讓它有著極好的發展條件,也許其他人不明白澳大利亞的價值,但是劉宏卻很清楚,不過這個時候的他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帝國的人力資源已經很難再擠出太多的青壯去開發澳大利亞,畢竟相比於澳大利亞,帝國在歐亞大陸上的霸權才更加重要。

於是,在內閣省,一道新的國子令下達了,鼓勵帝國百姓多生子嗣,同時每戶人家自昭武十八年以後出生的男孩中,自願挑選一人成為國子,由國家負擔撫養費用,自八歲起要參加所在郡縣的官學,十八歲後移民海外。

這道命令,在帝國的百姓中掀起了一股波瀾,畢竟對於一些富庶人家來說,他們並不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去海外,於是圍繞著這道命令,各大報社開始了爭論,而對於這種問題,劉宏一向是放任自由地,更何況國子令也並非完全強迫,帝國現在雖然餓不死人,可是生活困難的還是不少,始終會有人選擇讓孩子當國子的。

大漢報社內,孔融提著筆,思索著該如何應對那些反對國子令的文章,算起來這些年他孔融也是名動天下,可以任意抨擊時事,當然前提是不能觸犯天子的威嚴和帝國的威信,而他也一直很好地把握著這個度,成了和程昱,陽球齊名的‘惡人’,為帝國地官僚們所忌憚,不過孔融在一些大問題上一向都是緊跟著內閣的動向,這一次的國子令也是如此,他覺得這是件好事,帝國鼓勵生育,可是人口愈多而土地愈少,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只有移民,就算沒有國子令,日後百姓們還是要送自己地孩子移民海外,如今這道國子令其實就是國家在變相的補貼普通百姓,真不知道那些反對的人是怎麼想地。

當年劉宏用溫和的手段,完成了帝國的新儒學改革,也把那些無法適應改變的舊時代儒生弄到邊疆去教化歸附地遊牧民族以後,基本上腐儒絕跡,孔融認為這道國子令頒佈以後,那些挑刺的純屬沒事找事,吃飽了撐的。

“好了,消消氣,那些人不過是想借機成名罷了。”作為孔融的老朋友,陳琳卻是看得通透,這些年來,不知道有多少人盯著他和孔融,想用文章來擊敗他們,名動天下,有些人已經到了為反對而反對的地步。

“那群文棍,全都不是好東西。”一向風度翩翩地孔融想起那些噁心人地所謂名士,也是口出惡言,“陛下就該封了他們地報館,全部發配邊疆去。”

“人家可精著呢?要是能抓到把柄,我早把他們弄乾淨了。”陳琳歎息道,要說自從天子登基以後,對於所謂地名士也是狠狠地整頓了一番,可是如今地那群自謂名士地文棍,一個個奸猾得很,大是大非上絕不含糊,不該發表地言論絕對不講,就是在一些小事情上跟他們對著幹,噁心他們。

說罷,兩人對視著大笑了起來,要說起來這些年帝國自從有了報社以後,那是什麼樣地人都冒出來了,就說長安,才兩年不到地功夫,各種報社就冒出了一大批,什麼亂七八糟地東西都有。

此時,萬里之外地海疆上,南洋地界上,那些出海找蓬萊地世家子弟們都是帶著船和人手往澳大利亞蜂擁而去,雖然說這頭功已經輪不到他們,可是他們花大代價,怎麼也得來把開疆拓土地癮不成。

反正那蓬萊那麼大,誰知道上面土著有多少,何進和劉璋這兩個走了狗屎運地傢伙,只不過是先找著罷了,對於這些世家子弟來說,心裏很不服氣,幾個月前,這兩個傢伙還寂寂無名,如今倒好,兩人成了帝國地大英雄。

於是本著殺上蓬萊,搶一塊地方插龍旗的想法,不下五十支船隊殺上了蓬萊島,從不同的地方登陸,插上帝國旗幟,開始守地盤,這些世家子弟一時的意氣決定卻成了他們值得一生驕傲的決定。

整個昭武十八年的上半年,澳大利亞都陷入了戰亂中,如狼似虎的帝國世家子弟和他們從國內招募的各地好勇鬥狠的手下們為了‘開疆拓土’的光榮,和本地的土著打上了。

雙方語言不通,再加上此時的土著尚未開化,習俗野蠻,甚至有食人部落,而他們也對侵入自己領土的漢人沒有好感,於是戰爭就不可避免地發了。

對於太平洋艦隊來說,有這些精力旺盛的世家子弟替他們先剪除週邊的土著也是件好事情,畢竟他們的當務之急便是穩定從南洋到蓬萊的航道,然後肅清或征服當地土著,為之後的移民做好準備。

澳大利亞悉尼灣,何進和劉璋的駐營地,兩人的臉色都不怎麼好看,根據他們得到的消息,他們的左右兩側都有來自帝國的世家子弟帶著人馬上岸,開始進攻土著。

對何進和劉璋來說,這意味著他們的利益受到了損害,儘管這時候他們還不知道遠在數萬裏外的長安,內閣已經通過了蓬萊開發法案,帝國的豪強世家,只要有能力前往蓬萊,只要他們能從土著手上奪取土地,建立城市,那麼該城市就屬於他們,他們只需要向帝國繳納賦稅即可,同時自行組建的團練要接受帝國軍的指揮。

如果何進和劉璋知道的話,說不定會氣得吐血,這半年裏他們受限於手上的人力,沒有向內陸擴展,只是先建立起了一座土城,作為據點,打算慢慢發展。

而在帝國本土,此時何進和劉璋的名字已經是天下皆知,南陽何家,幾乎是砸鍋賣鐵地籌措資金,招募人手,購買海船,而劉璋的父親劉焉也是一樣,他本以為兒子去海上不過是鬧著玩,等他鬧夠了自然會回來,安心走自己給他安排的道路,哪里想得到兒子這一去居然建立了如此功勳。

幾乎在內閣的那道蓬萊開發法案發佈以後,帝國本土的豪強世家幾乎都炸了鍋,尤其沿海郡縣的豪強世家,仗著靠海的便利,大肆招募有出海經驗的漁民,同時搶先下手購買船隻,出海下南洋,然後去蓬萊搶地盤。

劉宏知道光靠朝廷,已經是無法再大規模地移民去佔據和開發蓬萊,他只能出讓利益去讓帝國的豪強世家幫助帝國去佔據澳大利亞,而且按照他們的貪婪,他們只會做得比帝國軍更好。

“父皇,如此做妥當嗎?”禦書房內,劉武有些困惑地看著自己的父親,蓬萊開發法案,完全就是把蓬萊當成了給國內豪強世家的封地,以後帝國想要取得對蓬萊的絕對控制權會很難。

“武兒,你覺得帝國現在還有餘力去開發蓬萊嗎?”看著皺眉的長子,劉宏歎道,“如今人口成了帝國擴張的制約,朝廷已經無法再抽調足夠多的青壯去蓬萊,現在只有讓那些豪強去完成這件事。”

“而且把蓬萊給他們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對帝國來說,佔有整個東方本土,才是最重要的,這些年來,那些豪強世家雖然得了經濟上的好處,實際上他們是大不如前,可以說是在慢慢衰退,父皇把蓬萊讓給他們,其實就是讓他們主動把自己控制的人口輸出帝國本土,進一步削弱他們,這樣父皇才會放心。”劉宏說出了他的本心,原本歷史上帝國之所以崩潰,便是豪強掌握了太多的土地和人口,他登基以後,雖然遏制並扭轉了這種局面,可是豪強手裏握有的人口依然是一個不穩定因素,但是他們接受了自己的改革,無論他們是出於自願或是被迫,總之現在他們是站在帝國一邊的,而他也願用激烈的手段去對付他們,導致本土的動盪,還是用利益去誘導分化他們才是上策。
藍琉璃 發表於 2010-10-28 18:47
兩百九十一.最後的敵人

昭武二十年到二十五年,這五年間被認為是武時期帝國的黃金五年,這五年裏帝國將勢力擴張到中亞以後,便採取了穩固的守勢,同時將注意力集中了大漢條約織的建設上,五年時間內,總共有五十萬的人口流向中亞和澳大利亞。

帝國本土則開始了一輪建設,由於中原的區和關中的區的人口優勢,工商業化成了兩個區的大趨勢,鋼鐵和紡織業成了其中的支柱產業,而征服已經超過二十年的原草的區,所在的遊牧民族也基本完成漢化,同時以蓄養牛為主業,尤其是羊毛成了其最主要的財源。

五年裏,帝國本土的造船業的到了近乎恐怖的速度,帝國海軍的千艦計畫和民間對船隻的需要,讓沿海郡縣都是集中全力發展港口城市。

相比起在中亞採取鞏固姿態的帝國軍,這五年裏,帝國海軍的艦隊幾乎統治了已經探明整個海洋,從南洋的區到南亞次大陸一直到阿拉伯半島和埃及,帝國軍始終都保持著擴張姿態,一接著一個的海外殖民的上開始修建港口,作為帝國海軍的分艦隊基的。

帝國海軍甚至住了羅馬海軍的出海口,羅馬海軍只能在地中海上馳騁甚至於羅馬老院內,不'元老們認為根本沒有必要保持海軍,如果說在西方,羅馬在陸上的軍事實力最為強大那麼海上的軍事實力則是東方帝國最為強大。

大西洋艦隊斷擴編的主力艦讓每一個看到的人都感到心驚膽顫,在羅馬的海船上,越來越多的水,漁民開祀東方帝國的龍神,而不是原來的海王塞冬這似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帝國海軍的強大。

在阿拉伯省曹已經實際上成為了羅馬帝國最強大的軍閥,他手下的軍團已經擴編到五個完整的野戰軍,按照羅馬軍制他麾下的士兵數目已經達到了十萬。

從阿拉伯半島到埃以及小亞細亞這一廣的區,羅馬元老院已經失去了他們的影響力,從貿易中獲利豐厚的埃及行省的本的貴族們在帝國情報人員的影響下,開始有了獨傾向,同樣在小亞細亞的區,手握雄兵的曹操也的到了越來越多的行省貴族支持。

有大西洋艦隊虎視波斯灣,懾薩珊等波斯諸侯曹操的以心無旁騖的經營自己的行省從武二十年始,羽翼已豐的曹操乾脆就放棄了元老院對他來說羅馬城是劉備的舞臺,他沒必要摻和進去,他要做的就是等待時機。

曾經雄心勃勃想重現波斯帝國榮的法爾斯家族徹底陷入了西亞高原的戰爭泥潭中,在西洋艦隊強大的實力面前,法爾斯家族根本無法封鎖帝國對其他波斯侯的軍事援助,而到了武二十年,當中亞的貴霜人倒下,其原有屬國和勢力入大漢條約組織,使的帝國的陸軍在中亞的以站穩腳跟以後,曾經被授命在中亞和波斯的區邊境隱藏身份的張,於禁等人正,公開了自己的身份,介入到了波斯諸侯的內戰中。

法爾斯家族每一次的功敗垂成,都離開帝國的影子,而當法爾家族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失去其過往震懾其他諸侯的威名時,靠近中亞邊境的波斯諸侯們開始有了稱王的頭,昭武二十到二十五年間,大漢條約組織內的成員國未必能在絲綢之路的巨大貿易利潤中的到多少好處,但是它們的王公貴族卻是的足了好處,此外帝國也用糧食貿易穩定了他們國內的民眾情緒。

可以說從表面上來講,中亞和南亞的大漢條約組織內的成員國似乎一下在五年裏變的富足起來,甚至於的區間也少了大量衝突和摩擦,對於那些靠近中亞的區的波斯諸侯和領的內的百姓來說,這讓他們不自覺的在傾向投靠帝國。

從昭武二十四年開,陸續有靠近中亞的區的波斯諸侯遣派使節前往河中的大興,這座帝國在中亞修建的大城,希望能夠加入大漢條約組織,同時請求大漢天子的正式冊封,以承認他們的國王的位。

於是在短短的一年內,大漢條約組織的成員國急劇擴張,一下子增加了十三個,幾乎佔據了半西亞,而波斯諸侯中也只剩下法爾斯家族仍舊在試圖統一整個波斯。

斯塔赫爾,法爾斯家族的主城,行宮之內,當初曾意氣風發的薩珊如今已是衰老不堪,這十年來法爾斯家族雖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可每次他們的對手都會得到大漢的幫助,或者是武器,或者是物資,到後來甚至於派遣軍隊干涉,每一次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讓他功虧一簣。

“父親,漢國實在太狂妄了。”薩珊的兒子,法爾斯家族軍隊的戰神,帕佩克憤怒的將手中的國書摔倒在了的上,漢軍已經將勢力擴張到高原了,他們的將軍張所率領的一萬騎兵居然公開以保護屬國的名義要他們從泰西封的區退出,讓安清這個傀儡重新成為國王,更可惡的是那些投靠漢國的諸侯居然派軍相助。

“退兵吧。”看著一臉怒容的兒子,薩珊揮了揮手,如今漢國的大勢已成,他們是無法與之抗爭的,先不說控制整個波斯灣的漢國大西洋艦隊,光是阿拉伯行省的曹操手中握有的十萬大軍,就能帶給他們滅頂之災,更不用提現在漢國已經控制了其他諸侯,而且他們有安清這個前帕提亞國王,那些帕提亞遺族恐怕是巴不的自己和漢國撕破臉,被諸侯聯軍討伐。

“父親。”看著認輸的父親,帕佩克愣住了,他沒想到大略的父居然就這樣放棄了他們的夢想,法爾斯家族一直以來的戰鬥還有什麼意義。

“孩子,我們輸了,徹底輸了。”薩珊的語氣淒涼,漢國的招數前所未見,他們已經有消滅法爾斯家族的能力,只是他們不願那麼做而已。

“父親,我們還有十萬大軍,我們還有機會。”帕佩克大叫了起來,其實他心中明白一切,可是作為爾斯家族的戰神,他不願意去承認而已,“我們沒有機會。”薩珊厲聲打斷了兒子,他不願意用法爾斯家族的命運去豪賭一場,的確如果他們拒絕漢國的國書,擊敗張,或許可以挽回點局勢,但是控制波斯灣的大西洋艦隊和阿拉伯行省的曹操大軍讓他不敢去賭。

“這十萬大軍是我們最後的籌碼,是我們在波斯的的位保障。”薩珊讓自己冷靜了下來,他已經洞悉了漢國的意圖,漢國在波斯追求的是和貴霜一樣的解決方,漢國是要有的波斯諸侯加入大漢條約組織,承認大漢帝國對波斯的區的霸權,他已別無選擇。

看著一臉決然的父,帕佩克沉默了下來,他無力去抗爭,過去數次和張的交手,他都輸了,這一次他也一樣沒有把,被三面包圍的法爾斯家族大勢已去,即使死戰到底也沒有意義,那麼或許屈從于大漢帝國的霸權之下不是不可接受的。

最終,法爾斯家族軍隊撤了泰西封,而是全收回到了斯塔赫爾,等待著家族使節漢軍的談判果。

在法爾斯家族的邊境的區,張見到了帕佩克這個戰場上的老對手,在過去的幾年裏,曾經數次帶著帝國軍挽救了那些被帕佩克擊敗的波斯諸侯,在他心裏,帕佩克是個值的尊敬的敵人,因為他們之間的戰爭並不公平,大西洋艦隊和阿拉伯行省的曹操每一次都替他牽制住了法爾斯家族的大部分力,帕佩克從來都沒有可以用全力跟他一戰。

兩人的見面很平淡,對於帕佩克來說,只想知道大漢帝國對于法爾斯家族究竟是怎樣想法,如果大漢帝國要肢解法爾斯家族的話,那麼他會不惜一切代價戰到底,不過讓他意外的是,張帶給他條件是只要法爾斯家族願意加入大漢條約組織,那麼大漢帝國就承認法爾斯家族對目前控制的區的主權,包括從帕提亞人手裏奪取得的方。

這樣的條件讓帕佩克始料不及,為這樣一來,法家族仍舊將成為波斯的區最強大的國家,對此他然覺的其中有他想不到的東西,但是他還是答應了這個條件。

當帕佩克離開以後,張也是松了一口氣,帝國如今在波斯的區的軍力根本不足以發動一場十足把握的戰爭,只要法爾斯家族一意退守高原,在斯塔赫爾的區和他對峙,那麼時間長了,必然生變,幸虧薩珊的性格被帝國密諜司摸透了,確定他不會孤注一擲和帝國開戰,不然的話波斯的事情沒那麼容易解決。

隨著法爾斯家族的臣服,一直被帝國作為傀儡的安清這個帕提亞前國王重新回到了泰西封,只是當年的帕提亞王國已經分崩離析,如今的帕提亞僅僅只是波斯的區的一個較大的國家罷了。

至此,大漢條約組織正式將勢力擴張到了歐洲邊緣,距離成為世霸權組織僅止一步之遙,劉宏的規劃圖中,同時代的其他三大帝國,貴霜人和安息人已經先後倒下,現在剩下的只有羅馬人而已。
藍琉璃 發表於 2010-10-28 18:48
兩百九十二.羅馬使團

“當帝國將它龐大的勢力推進到羅馬的邊緣時,羅馬城內的貴族仍舊沉浸在帝國的奢侈品和高雅文明中,絲毫沒有意識到羅馬自從成立以來,最大的危機已經降臨,事實上即使他們意識到也已無能為力,因為他們早已腐朽,與其被北方的金髮野蠻人所荼毒肆虐,倒不如接接受帝國帶給他們的新秩序,值得慶倖的是,他們得到了救贖,使我能夠在現在以閒適的姿態來審視這段歷史。”這是數百年後,一位羅馬人後裔的學者對他的祖先在羅馬面臨崩潰邊緣時作出的評價。

就如同他所寫的那般,當波斯,這個羅馬在東方的宿敵突然間土崩瓦解,分裂成了十七個國家,成為大漢條約組織的一員時,羅馬城內,沒有一個人看到其背後隱藏的危機,他們只是為自己的東方盟友而歡呼,認為絲綢之路上再沒有任何阻礙貿易的存在。

元老院的貴族們開始滿心歡喜地期待和強大的東方盟友締結新的條約,希望能夠在大漢條約組織佔據僅次於東方盟友的位置,十幾年來受到帝國文化影響的新一代羅馬貴族們甚至希望在羅馬城內學習阿拉伯行省和猶太行省,將玄學和儒學確定為官學。

如果說在羅馬城內,唯一對東方帝國地強大抱有恐懼感的便只有那位曾經滿心嚮往東方帝國王室的奧古斯都康茂德,控制了阿拉伯半島和小亞細亞地區的曹操讓他覺得如鯁在喉,可是他卻無力對付曹操。

整個羅馬帝國,他所能控制的疆域不到三分之一,而羅馬城內更有大批地家族和曹操暗通款曲,而他也需要顧忌到強大的東方盟友,在這重重壓力之下,他覺得自己是在坐以待斃,可是卻又毫無辦法。

索性讓康茂德欣慰的是,劉備依然是可以值得他信任的摯友和忠臣,這個東方王室的貴族始終維護著他皇帝的權威,為他處理那些心煩的政務,而對於權力則似乎一點也不在意。

為了舒緩那種焦躁的壓力,當昭武二十六年,波斯地區的十七個國家正式宣佈加入大漢條約組織後,康茂德派出了可以媲美當年父親為了和東方盟友建立關係時的龐大使團隊伍,在劉備地幫助下,他把元老院裏那些被他劃歸入敵對勢力的家族族長們踢到了使團隊伍中去,他要讓羅馬城成為他一個人的羅馬城,就像遙遠的東方,那位強大地東方皇帝那樣,掌握自己的國家。

當使團登上艦隊時,羅馬城內,一些家族有了不詳地預感,可是他們卻無法明瞭這種不詳的預感究竟來自何種原因,一直以來,康茂德雖然不像他的父親那樣賢明,也不如五賢帝中的其他四位那樣有著令人稱道的才能,但是他在奧古斯都的位子上一直都是中規中矩,有佩倫尼斯和劉備地輔佐,這十幾年裏,羅馬依然保持著過去的光榮。

地中海地海面上,羅馬海軍護送著使團隊伍,曾經他們有過光輝的歷史和榮耀,但是現在和控制了整個海洋地帝國艦隊相比,他們成了徹頭徹尾的擺設,如果不是因為康茂德地堅持,恐怕元老院早就將他們裁撤掉了。

在埃及,使團地使者們迫不及待地換上了帝國提供地寶船乘艦,而羅馬海軍則徹底淪落為了帝國護送艦隊地跟班,事實上昭武二十年後開始,帝國本土建造地主力艦只第一時間用於優先供給大西洋艦隊,畢竟在南洋地區和太平洋上,沒有任何威脅勢力。

能夠一次性投送十萬陸軍經地中海,直接登陸羅馬本土,是樞密院給大西洋艦隊地最終定位,因此大西洋艦隊地編制已經達到了駭人聽聞地五萬人編制,幾乎帝國本土海軍學院畢業地所有軍官和參謀都是隨著前往歐洲服役地艦隻一起前往大西洋艦隊,而周瑜這個海軍天才也在一年前成為了孫堅麾下地副參謀長,誰都看得出來,孫堅其實並不想擔任艦隊指揮官,在周瑜到任,並且充分展示了他在治理海軍地才能和將略之後,孫堅便將全部精力集中到了樞密院制定地登陸作戰計畫上,雖然不知道這個計畫最終會否實施,但是孫堅心裏面卻是堅信自己將會因為這個計畫而名垂青史。

埃及行省地蘇伊士運河在一千多年就已修建,只不過那時候是法老們為了溝通和地中海地商貿聯繫所修建,而當時地船隻根本無法和帝國現在所擁有地遠航海船相比,更不必提帝國艦隊地主力艦只了。

雖然大西洋艦隊在埃及和紅海地出海口地區擁有港口,但是艦隊主力是無法通過那條窄小地運河,因此這幾年

國在加強和埃及行省地貴族聯繫地同時,一直都沒蘇伊士運河地想法,為此孫堅不惜以此為代價答應那些埃及本地貴族復辟王朝地條件,因此當這一次羅馬使團在紅海口登上帝國地寶船時,不少人都發覺那些本地地奴隸一直都在運河邊上開挖河道。

對於曾經建造了金字塔這種巨型建築地埃及人來說,拓寬運河通道並不是一件難事,但前提是他們需要有足夠地資金,而在這一點上恰恰是帝國最不缺地,因此整個蘇伊士運河工程裏,帝國提供了三分之二地資金,為地就是徹底打通直接進入地中海地航道。

帝國和羅馬人的海上貿易裏,就因為受限於蘇伊士運河窄小的通航能力,大批貨物用海運的話,就不得不在埃及換用羅馬式的狹小海船,也因此使得羅馬本土的航運業依然頑強地生存著,對於希望將歐洲封鎖成為陸權國家的劉宏來說,這一點讓他很不快,這也是在孫堅派人送回和埃及人的談判條件後,決定從自己的海外收益中用來拓寬蘇伊士運河的根本原因,為此他對於那些埃及的本地貴族貪墨運河資金的事情也是置之理,在蘇伊士運河徹底拓寬前,他還需要這些地頭蛇,至少沒有他們的幫助,帝國是無法在埃及行省徵募到那麼多奴隸來拓寬運河的。

兵貴勝,不貴久,這是劉宏一直以來信奉的策略,積蓄最強勁的力量以最猛烈的一擊徹底擊到對手,帝國幾十年來的戰爭都體現了這種策略,到目前為此,一切都很成功。

昭武二十七年末,羅馬使團抵達帝國本土,這個龐大的使團隊伍被劉宏安排先從帝國南方開始參觀,直到他們徹底瞭解帝國的風土人情和強大實力以後,才讓他們前往長安朝覲,是的,朝覲,劉宏已經把羅馬從盟友的名單上劃掉了,這個時代,沒有一個國家有資格稱為帝國的盟友,尤其是一個行將肢解,再無統一可能的國家。

在揚州上岸的羅馬使團中,有不少人是故地重遊,當年那些為了冒險和憧憬而前往東方的年青貴族如今已是沉穩的中年,有的甚至成了家族中的中堅砥柱,昔日在帝國的美好回憶讓他們在之後成了羅馬東方化的最大助力,這一次重新回到帝國,他們再一次為帝國的變化而驚訝,四通八達的道路,數不勝數的城鎮,農莊以及為數眾多的體育場,賽馬場和各種比賽,一切都昭示著帝國比起過去變得更加富裕強大。

對於這些在羅馬城享受慣了的貴族來說,東方精緻的生活依然讓他們著迷,而這時已不是物質上的享受,在羅馬城他們可以買到帝國出產的各種奢侈物,但是卻不會有那種韻味,在帝國,他們可以享受到真正的茶道,樂道。

由於有劉宏的授意,羅馬使團得到了各地最好的招待,即使是那些風流名士也不得不放下對蠻夷的輕蔑,來接待這些羅馬客人,而帝國本土的貴族們,也是在各自的莊園讓這些羅馬客人領略了一番東方貴族的優雅和奢侈。

如此一路西行,讓羅馬使團幾乎忘了自己的職責,而劉宏則每日都能拿到關於整支使團的監視報告,對於使團裏具有遠見卓識,或者說是意識到羅馬所面臨危機的人才,全都被他打上了記號,這些人他是不會放回羅馬的。

放下手裏的監視報告,劉宏看向了身後的地圖,帝國的敵人終於只剩下最後一個了,一旦羅馬被肢解,歐洲列國被封鎖成陸權國家,那麼帝國的霸業就可以說是真正的千秋萬載了,他甚至不需要自己的子孫個個都是聖賢明君,這幾十年來帝國累積的技術很快就能夠發生質變,引起變革,只要帝國在長子的手中繼續保持三十年到五十年的發展,那麼就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威脅到帝國。

“陛下,太子殿下求見。”內侍的聲音響起,打斷了劉宏的沉思,“宣他進來。”轉過身,劉宏沉聲道,對於被選為繼承人的長子,他是極其滿意的,長子很像他,雖然沒有他的狠辣,但是他很喜歡。

“父皇,此次羅馬遣派使團過來,是否康茂德已經打算動手了。”行禮之後,劉武看著父親問道,對於羅馬的整個計畫,身為太子的他自然全部知道,但是一些關鍵整個帝國只有他的父親一個人知道。

“這是劉備派人送來的密奏,你看看吧!”從書案上的奏摺中,取出一封後,劉宏交給了自己的長子,很快羅馬就要風雲變色,他籌謀了近四十年的計畫終於要有一個結果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藍琉璃

LV:2 村民

追蹤
  • 2

    主題

  • 391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