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穿越] 初唐第一猛將 作者:我自漫步 (連載中)

 
藍雙魚 2011-2-5 17:25:3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06 77195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2-5 17:40
第二十二章 烽火戲諸侯

    這一日,李恪午睡醒來,看到云兒正伏在案前認真的寫字,便走上前去,隨手拿過一張已經寫滿字的,一邊看一邊說道:“嗯。云兒的字越的秀氣了。最近一段時間是不是一直在練字?”說到這里才現,她所寫的內容正是午睡前講給她聽的鬼故事。說是鬼故事,實際上就是從聊齋志異中摘取的。不到她居然會有如此的好記性,居然趁著自己午睡的時間,把整個故事給默寫了下來。“云兒,你這是干什么啊?干嘛要把這些故事寫下來呢?”

    云兒用衣角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頭也不抬的說道:“殿下這一年來一直在忙于軍政要務,再也沒有時間去寫三國演義了。害得那些看書的人看不到結局干著急不說,也影響了書局的收入。這几日云兒聽殿下給講的那些小故事,覺得要是印刷出來,再裝訂成冊,一定會很吸引人。只是云兒當初讀的書太少,有些話寫出來以后有些詞不達意。不過倒也沒關系,就讓書局的人幫著給改一下就可以了。”

    李恪聽完心內不由一熱,從后面抱住云兒那堪堪一握的細腰,柔聲說道:“云兒,真是辛苦你了。本王今生有你在身旁,還真是本王上輩子修來的福分。好了,你也先不要寫了,到一邊去休息一會兒。”

    云兒反過手在李恪的臉上輕輕地撫了撫。“殿下,我馬上就寫好了,還有最后的一下段,寫完了我就去休息好不好?”

    李恪在云兒的臉頰上親了親后,轉身來到院中。院中有一座占地約一畝左右的池塘,池塘內一些荷花,不過并不多。池塘是開春后李恪下令建造的,所以池塘內的荷花才顯得稀疏,不過總聊勝于無。

    看到李恪來到池塘邊,下人們趕緊搬來兩張躺椅,以及一把足有一丈大小的遮陽傘,這把傘還是在李恪的監督下制造的。躺椅的中間還有個小茶几,上面擺放著剛沏好的茶水以及几樣精致的點心。李恪剛剛躺下,又有下人端來一盤切好的西瓜(西瓜傳入中國的時間有很多種說法,在這里就按照漢代傳入的說法。特此說明一下。)。古時候還沒有冰箱,那時候冰鎮的辦法通常都是把瓜果放入籃中,然后放進深水井中。吃的時候再把裝著瓜果的盤子從井中取出便可,效果和現在的冰箱差不多。

    李恪剛剛躺下不久,云兒便走了出來,躺在了另外的一張躺椅上。李恪遞給她一塊西瓜,上面的西瓜籽已經被他用牙簽一一剔除。云兒滿含柔情地看了一眼李恪,心里美滋滋的吃了起來。

    兩只蝴蝶翩翩飛舞、追逐著從池塘間的荷花上飛過。云兒見到后,臉上升起興奮的神情,跳起身想要去追趕,不想兩只蝴蝶卻越飛越遠,很快的便翻越出圍牆,消失得無影無蹤。

    看到云兒略顯失望的神色,李恪的心思一動,笑著說道:“云兒,送給你個好玩意兒好不好啊?”

    “好啊,什么啊?”云兒的神情又變得興奮起來。她知道,李恪只要這么說的時候,就意味著他又要去做什么新奇的玩意兒了。

    李恪也不說話,只是站起身牽著云兒的手一起走回了書房。在書房內轉了一圈,又走了出來。站在門口四處張望了一番,當目光落在細藤條編制的躺椅時,眼睛一亮跑了過去。吩咐侍女拿來一柄小刀后,開始拆卸躺椅。

    “殿下……您這是……好好的一個躺椅干嗎要拆了呢?”

    “乖云兒,你就只管在一旁看著就行了。一會兒你就明白本王在做什么了。”

    時間不長,李恪便用拆下的細藤條編出一個蝴蝶的形狀,又把事先准備好的細紗蒙在上面,又用筆在上面填上顏色,一只漂亮的蝴蝶風箏便大功告成。

    “好漂亮的蝴蝶啊!”云兒驚嘆道。

    李恪再次拉起云兒的手。“咱們去把這只蝴蝶放飛好不好?”

    “它……它……真的可以飛得起來嗎?”

    李恪揮了揮臨時用木棍做成的線軸,驕傲的說道:“當然可以!”

    池塘邊,李恪把著云兒的手教給她該如何的通過手中的線繩去控制風箏。云兒此刻額頭以及鼻尖上已經挂上了汗珠,卻依然十分興奮,不時的還會出几聲尖叫。

    正在兩人玩得開心,下人匆匆跑來報告,營州城內的武將都已經到達大廳,等候王爺前去。李恪聽后一怔,難道說出了什么大事?叮囑云兒先自己在這里玩,自己去去就來后,疾步走向大廳。

    眾將官見到李恪進來,齊齊上前行禮后,李靖上前一步問道:“不知殿下何事召集我等前來?莫非有什么緊急軍務?”

    李恪又是一愣。“本王何時下令召集各位前來了?”

    “那您……為何要在院中升起木鳶?”

    李恪到了此刻才反應過來(唐時木鳶通常作為軍事用途,比如說遇到緊急軍務,來不及一一通知,便升起木鳶。另外還用于傳遞信息,根據木鳶的形狀,顏色等代表不同訊息。),自己居然在不經意中擺了個大烏龍,玩起了“烽火戲諸侯”。想到這里,不由得出了一身的虛汗。用衣袖拭去額頭的汗水,支支吾吾地說道:“這個……這個……本王閑暇無事……一時興起……忘記木鳶……嗨!總之是本王不對,一時忘記了木鳶是傳遞信息專用,下次不會了!”

    直到這時,堂下的眾將官才算明白過來,合著是這位遼王殿下閑極無聊鬧出來的笑話,他們是虛驚一場。如今殿下已經為此事道歉了,還能怎樣。還是散了該干嘛干嘛去吧!

    就在眾人往外走的時候,門口傳來程懷亮的大嗓門兒。“咦!你們怎么都走了?莫非我老程來晚了,人物都被你們給瓜分了?不行,我可是從三十里外的訓練營趕回來的,怎么也得給我留點才行!”

    看到他這么咋咋呼呼的叫喊著往里走,李恪是又羞又惱,恨不得沖上前去賞他几腳。

    程懷亮和李鐵柱走到堂前的,李靖等眾人已經離開,只剩下李恪一人還站在那里。見到已經沒有外人。程懷亮便大大咧咧的象征性行了個禮,然后略帶埋怨的說道:“沒有你這么不厚道的,明知道我們離得遠,一時間也趕不回來,居然還這么快就布置完任務,是不是怕我立功太高,成心想要壓制我啊!”

    沒有了外人,李恪也就不再覺得難堪,白了程懷亮一眼,沒好氣的說道:“狗屁的任務。剛才一時興起,做了個木鳶和云兒一起玩兒,卻忘記了這玩意兒使用在軍事上的,這才鬧了這么一出!我可警告你,本王現在心情正不爽,別招本王火!”

    明面上,程懷亮還會給他面子,現在又沒有外人,他才不吃這一套。嘴一撇,哼哼唧唧的說道:“合著我老程頭頂烈日趕了三十多里回來,就是為了欣賞你的這一出‘烽火戲諸侯’啊!那可不成,你看我這一身臭汗!決不能這么便宜了你!二十壇高粱酒,少一壇這事就算沒完!”

    李恪伸腳作勢欲踢。“滾!想訛本王的高粱酒,門兒都沒有!”看到程懷亮這半年來,整個人已經變得魁梧了許多,膚色也不再像長安城時那么白皙,而是長時間風吹日晒后的麥膚色,除了那張臉的模樣沒有改變,哪里還能看到一點原來的樣子。然而,他對自己的情誼卻仍然沒變,看向自己時的眼神仍舊是那么清澈,私底下說話似的口氣也依然沒變,不由得心里一暖。“只有五壇,多一壇都沒有!”

    “不行!大老遠的跑一趟,必須二十壇!”

    “十壇,愛要不要,不要的話現在就給我滾蛋!”

    “成交!”程懷亮臉上流露出奸計得逞的笑容。

    “吃過飯再走吧。酒管夠!好久沒有和你一起喝酒扯淡了。”

    程懷亮臉上流露出興奮的神色,轉而又黯淡了下來。“還是算了吧。我還是回去和底下的兄弟們一起吃飯吧。今時不同往日,你不知道朝廷內有多少雙眼睛盯著這里呢。我不能讓人說你遼王點下的兄弟都是酒囊飯袋!我也要証明給他們看,我老程能有今天,不是靠著溜須拍馬上來的,是靠著手中長槍搏殺出來的!”

    “怎么,京城那邊……”

    “沒事!我先走了。等到我練出一支鐵軍再來和你大醉一場!”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2-5 17:40
第二十三章 孔明燈與熱氣球

    轉眼之間到了七月七,云兒不知道在哪兒聽說的,七夕夜鑽到葡萄架下,就可以聽到天上的牛郎和織女聊天。李恪不忍心扭著她,就陪著她一起去瘋。結果牛郎織女聊天沒偷聽到,倒是讓蚊子咬了兩人一身的包。李恪還好些,只有臉部和手上被蚊子咬,云兒卻渾身都是包。即便如此,云兒依舊非常開心。一邊不停的用手抓癢,一邊讓李恪答應她,來年繼續鑽葡萄架。

    整整一個六月,李恪都在陪著云兒。這段時間里不但把整套的聊齋志異里邊的故事都講給了她聽,云兒還把整部的聊齋志異都整理出來,并且安排人快馬送往長安,說要在中秋節前刊印出來。

    進入七月,李恪又把精力投入到麾下部隊當中。經過一個多月的訓練,當初投降的那一萬多高句麗士卒終于融入到大唐的軍隊當中。

    如今的營州大都督府可以算得上是兵強馬壯,隨時可以拉出去開打的部隊多達七萬八千人。這已經是僅次于京畿長安地區的軍事力量存在,這個數目已經比西北地區,至少三個以上的大都督府轄下的士卒的總和還要多。

    高句麗方面,經過五月份的作戰失利,開始不停地向與大唐接壤的地區增兵。據探馬送回的消息,目前與大唐對峙的高句麗部隊總人數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十五萬左右。這其中精銳的青壯士卒占據了絕大部分,有大約十二萬左右,在兵力上絕對處于上風。

    李恪看到這份密報的時候,不屑的撇了撇嘴后隨手遞給了一旁的薛仁貴。主將無能,累死三軍。有姜武平這么個只知道聚斂錢財,卻又他生怕死的家伙坐鎮在沈陽,就是給他五十萬大軍又能如何!

    薛仁貴的看法則與李恪有些出入,他認為姜武平現在雖說不復當年之勇猛,但是底子還在,不應該太過于小視對方。只不過此時雙方并無戰事,他也就不愿意去惹立刻不高興。所以在李恪把密報交給他的時候,他也只是不知可否的“嗯”了一聲,敷衍過去。

    西室韋部與回紇東圖斯部的交戰,在雙方總計付出了六萬多人的傷亡后,終于告一段落。據探馬送回的消息,雙方的部族領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對方后,雙方終于和解。看到這份報告,李恪有些哭笑不得:他們這叫什么關系呢?既是對方的女婿,同時又是對方的老賬單子(老丈人)。這要是有了后代就更熱鬧了,見了面既可以叫姥爺,又可以叫姐夫。這都什么亂七八糟的關系嘛!

    契丹方面,自從李恪送給他們一萬多青壯奴隸,他們的底氣也變得足了起來。不但接連與他們西邊的几個回紇小部落生過沖突,還從他們那里擄掠了數千人口以及大量的牛羊馬匹。又趁著西室韋部與回紇東圖斯部大戰過后元氣大傷的機會,向北擴充了一百多里的面積,勢力范圍直達青峰山一帶。

    靺鞨諸部那邊,古麗娜借口山鬼部當初曾經借兵給多魯特,其結果直接導致自己父兄的喪命。于是率領黑山部以及閃電部隊偷襲山鬼部老營,一舉把山鬼部吞并。最終獲得人口過兩萬,其中青壯有三千人,不但恢復了元氣,還略強于父兄時代的規模。戰事平息之后,古麗娜派人給李恪送來十支百年老山參,虎皮、熊皮各十張,虎骨、熊膽、鹿茸等名貴中藥材各十套。東西雖不多,卻每一樣都極為難得。

    看到周圍的鄰居們都安靜了下來,李恪覺得這樣下去可不行,這樣一來,大唐就很難從中漁利,鬧不好等他們恢復了元氣,反而會來找大唐的麻煩。所以,必須還要讓他們亂起來才行。只有讓這些鄰居們亂起來,大唐或者說營州才能安心的展,不然的話,几方過二十萬的總兵力虎視眈眈的注視著營州,營州將很難有時間展。

    可是該怎樣讓這些個鄰居們動起來,李恪想了几天都沒有想出好的辦法來。李恪不由得感慨,手下的人手還是不夠啊!尤其是缺少一個擅長使陰謀詭計的人才。

    晚上,李恪回到內宅,看到云兒正帶領兩名小丫鬟在扎制燈籠。走上前去隨手拿起一個看了看,問道:“怎么想起做燈籠來啦?”

    云兒一邊把垂到眼前的一縷青絲攏到耳后,一邊說道:“是孔明燈。明日就是鬼節了。”說到這里,云兒的眼神中略帶幽怨。“殿下前年曾經答應過云兒,來年還繼續陪云兒一起做孔明燈的,結果云兒這一等就是兩年。如今殿下這么忙,怕是又沒時間陪云兒做了。“

    唐時的習俗到了鬼節那一天晚上,就會點燃孔明燈。孔明燈受熱以后就會飛上天空。按照當時的說法,七月十五鬼節放飛孔明燈,那是在給已經逝去的親友捎口信,是生者對死者的一種追思與悼念。

    李恪猛然間記得,前年他還陪著云兒做了一整天的孔明燈。當時為了加快進度他還提議用漿糊把上方的紗和四壁粘連在一起,而不是用針線去一針一針的縫在一起。結果一天下來兩個人制作了一百多個孔明燈,為此云兒興奮了好久。還讓自己每年都陪著她做孔明燈,而自己當時確實也是答應過她的。

    轉眼之間就是兩年,云兒依舊在制作孔明燈,而自己卻在頭昏腦脹的忙于軍務,忙于算計別人。俯下身在云兒的身旁蹲了下來,輕聲說道:“本王當然記得。本王這不是回來陪云兒做孔明燈了嗎。今兒晚上不睡了,咱們還做它一百個好不好?”

    很快的,一個孔明燈便在兩個人的手中成型。李恪借口試一試能不能飛起來,點燃了孔明燈里面的蠟燭。孔明燈內部受熱后,緩緩的升起,一直頂到房頂這才停了下來。

    望著頭頂的孔明燈,云兒突然間問道:“殿下,您說這孔明燈到底能得多高呢?能不能飛到星星上邊去?能不能真的見到已經逝去的親人呢?云兒好想跟著孔明燈一起飛上去看看。”

    “孔明燈里的蠟燭只有那么點,一會兒就會燃盡。還沒有天上的鳥兒飛得高,又怎會飛到星星上面去。”

    云兒有些失望,又有些不甘心。“那要是在里邊放一支大大的蠟燭呢?是不是可以飛得像老鷹一樣高?”

    “那也不行啊。老鷹也飛不到星星上面去的。”

    “為什么?您又怎么肯定老鷹飛不上去呢?”

    “哦……”李恪無語。心說我總不能給你講天體知識吧。突然間腦中一亮。“天上有那么多星星,而且密密麻麻的,如果老鷹真的可以飛上去的話,萬一撞到星星怎么辦!”

    聽完李恪的話,不僅云兒抿著嘴笑了起來,就連旁邊的兩個丫鬟“噗哧”一聲笑出聲來。笑過之后,云兒的神情又黯淡了下來。幽幽的說道:“殿下,云兒真的很想家人,很想飛到天上去看看他們現在過得好不好……”

    李恪伸手把云兒摟入懷中,柔聲說道:“既然我的云兒想到天上去。那么本網就一定會滿足你的這個愿望的。”

    “真的嗎?……云兒知道殿下在安慰云兒……”

    “本王可是很認真的在和云兒說哦!今日太晚了,等到明日起床后,我們便一起做一個三丈大小的孔明燈,然后在里面點上一百支,不,一千支兩尺長的大蠟燭,然后再在孔明燈下拴上一個大筐,一個足以裝下本王和云兒的大筐,這樣的話我們不就可以上天了嗎?”

    云兒的眼睛睜得老大。“真……真的可以嗎?”

    “不去試一試又怎么知道可以不可以呢?我的云兒敢和本王一起去試一試飛到天上去的感覺嗎?”李恪的臉上流露出自信的神情。因為就在上一刻,他想起了后世的熱氣球。雖說他并沒有親眼見過,但是最基本的原理他還是懂的。有些東西總要有人去試才行。

    第二天一大早,營州城內的所有布匹店一開張,店內的細紗便被大都督府內的人買走。

    大都督府內更是聚集了上百個精于縫紉的工人。在遼王李恪的親自指揮下,把整匹的細紗從中一折為二,然后放入鍋中上漿。晾干以后裁剪成遼王畫好的形狀,把四邊包好以后,按照事先做好的編號,縫制在一起。

    經過眾人的努力,終于在第三天縫制出一個直徑達三丈(將近七米),高約四丈半(約十米)的橢圓形巨大球體。而用于乘坐人的藤筐,也已經編制好。

    最最令李恪頭疼的是點火裝置以及燃料。記得在后世的電視中曾經看到,熱氣球的點火裝置都是電子打火,而燃料則都是氣體或者經過霧化的燃料。以現在的生產能力來看,不要說這些了,只怕是連盛放燃料的密封罐都不可能做得出來。

    本著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原則,李恪在這三天里不停地尋早和測試各種可以作為燃料的物品,最后終于選定了自己旗下的酒廠所造出來的烈性白酒作為燃料。

    至于液化裝置,則采取了手動氣化方式,這個裝置就像是后世打農藥的噴霧器,不同的是不是用手去搖,而是用腳去踩。為了找到合適材料,足足的浪費了李恪十天的時間才算完成。

    點火裝置就簡單了,直接找了個炭盆充數。這也不能怪李恪犯懶,這東西他只是在電視上看到過,而他對電氣更是了解不多,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做電子打火裝置。

    為了讓熱氣球能夠順利的升空,他又下令在擺放熱氣球的地方左右各搭起一座兩丈高的架子,用于點火前先把氣球立起來。這也是沒有噴射裝置,火焰達不到一定高度才采取的變通方式。

    如今一切已經准備就緒,就等擇日點火升空了。李恪原本還想從黃歷上找一個適合飛行的黃道吉日,誰知翻到底也沒有找到個適宜升天的黃道吉日。再想一想。自己也不由得樂了:這個時代怎么會有人飛上天呢!再說,古時候“升天”代表著死去,誰沒事吃飽撐的算一算哪天適合自己“升天”呢。于是也不再選取黃道吉日,直接選定第二天,也就是七月的最后一天正式點火“升天”。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2-5 17:40
第二十四章 李恪升天

    大唐貞觀十年,七月三十日,有史以來第一次飛天實驗,在營州城遼王府別院進行。按說這一歷史性時刻,應該廣邀好友前來觀禮才對。但是李恪自己心里也沒有底,到底能否成功。所以事先也沒有跟任何人說,只是讓別院的護衛們前來幫忙。

    一大清早,李恪就吩咐十几個護衛拿著自制的手搖式鼓風機給熱氣球充氣。十几個護衛忙活了一個多時辰,一個個累的直吐舌頭,這才算把熱氣球給充滿了氣。又在几十個人的忙活下,終于讓熱氣球進入了指定位置。

    看看兩旁顯得有些多余的架子,李恪覺得這不像是熱氣球准備點火,倒更像是火箭准備升空。李恪暗自想道:嗯。也許几十年以后,還真沒准有人能吧火箭給造出來。

    正准備點火給熱氣球加溫的時候,手下人來報李靖等人正攜帶者大量侍衛在門外求見。李恪先是一愣,馬上就明白了過來:這都是沖著這個熱氣球來的。這破東西還沒完全立起來,就已經接近四丈高了,又這么大的體積,別人看不到才是新鮮呢。

    吩咐下去,請各位大人們到這里來觀禮,地方有限那些侍衛們就在外院候著吧。

    時間不長,營州城內的文武官員近百人66續續的進入院中。

    李靖帶頭給李恪施禮過后,來到李恪的身邊小聲問道:“殿下,這個龐然大物是為何物?不知將派何用場?”

    “此物本王起名為‘熱氣球’,前些日鬼節時,看到園中之人放飛孔明燈,心中偶有所感,這邊試著做了這么一個。至于具體的用場,還是等這一次放飛成功后再說吧。萬一失敗,也省得別人笑話。”

    李靖點了點頭,也就沒有繼續再問。

    李恪見到時間已經不早,也就不再耽擱。叫上云兒陪著自己一起進入到熱氣球下的藤筐之中。

    點火之前,李恪再三叮囑侍衛們,一定要看好拴在筐下的四根長達百丈的粗纜繩。一旦盤在地上的纜繩不足十丈的時候,一定要同時抓住纜繩往下拽,使熱氣球不會繼續上升。

    一刻鐘后,熱氣球內部的溫度達到臨界點,熱氣球開始擺脫地球的吸引力,帶著李恪和云兒離開地面緩緩向上升起。

    地面上正在圍觀的眾人哪曾見過這等場面,不約而同的驚呼出聲。而籃內的的云兒更是興奮地又蹦又跳的,抓住李恪的胳膊不停地用力搖晃,一邊晃還一邊不停地喊:“升起來了,升起來了!”

    很快的,熱氣球的高度過了十丈。云兒此刻已經不再蹦跳,而是趴在藤筐邊上下四處張望,進入眼帘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使得她再也沒有時間去給李恪搗亂。

    不知不覺中熱氣球已經上升到五十丈以上,從藤筐中向下看,地面上的人已經和螞蟻差不多大小。云兒再也顧不上興奮,坐在筐內的地上,雙手用力的抱著李恪的雙腿瑟瑟抖。

    李恪見狀,便不再加溫。蹲下身把云兒摟入懷中,柔聲安慰。云兒心中雖然十分的害怕,卻只是用力的摟著李恪,既不哭也不說話。

    不再有熱氣注入氣球內,熱氣球開始緩慢的下降。空中有著一絲若有若無的輕風,使得熱氣球已經偏離了升起的地點。在降到約二十丈高的時候,李恪開始在藤筐內指揮下邊的侍衛用四條纜繩去控制熱氣球的運動軌跡。

    經過一番手忙腳亂之后,侍衛們開始摸清套路,在李恪不時的點火加溫的配合下,終于又落在了起點之上。

    抱著云兒走出藤筐,吩咐侍女們先送她回去休息后,李恪來到李靖等人的身旁。此刻的眾人一個個張口結舌的不知道說些什么才好。李恪卻笑著說道:“幸好不辱使命,一次便僥幸成功。”

    “殿下。如果李靖沒有猜錯的話,這熱氣球應該是用作軍事上的吧?如果軍中有此物,只怕再也不會有敵襲一說!”

    “伯父不愧我大唐名將之!沒錯,只要在藤筐內安排兩個人,五十里之內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即便是在夜間,只要天空中有星光便可看到十里之外的景象。”

    李恪的這番話,文官還覺不出有何稀奇之處,武官們卻能明白其中的含義。提前十里就可以現敵人動向,那么己方就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有針對性的部署。屆時就不是敵方在偷襲,而是己方設好口袋等著敵人自動的往里鑽。這仗還沒開打就已經勝了九分……

    “其實,這個熱氣球并非是防御之物。這一次只不過是第一次實驗,主要的目的是確保它能夠順利的升起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這熱氣球下面的藤筐再大一些的話,譬如說可以一次乘坐一百名士卒,一百個弓箭手。在距離地面五十丈以上的高空,那將是什么樣的情況呢?我想怎樣射便怎樣射,敵方卻拿我無可奈何!”

    “嘶……”這一次李恪的話一出口,連文官們都不由得吸了一口涼氣。五十丈啊!任何弓箭都不可能射出這么高,而從上向下射就沒有任何問題。如果遼王說得真的,那今后這打仗還不像吃飯睡覺一樣的簡單!武將們的神情開始變得狂熱。

    “先不要高興得太早。你們是沒有上去試過,這高空之上可是冷得要命。即便是現在,在上面停留一個時辰也保管你凍成冰坨。這個熱氣球以目前來看,還只能用作放哨。距離協同作戰還遠得很,你們萬不可因為有他而忽略了日常訓練。”

    “大都督,我等可否上去嘗試一下在天上飛的感覺?”一名低級軍官問道。

    “今后肯定是可以的,不過今天還不行。第一次試飛,難免會有很多地方有遺漏或者需要改進的地方。總的來說就是還不夠安全,而你們都是我大唐的棟梁之才,損失你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將是我大唐不可彌補的損失!所以,在本王沒有確定它的安全性之前,是不會讓你們中的任何人去冒險的。”

    文武官員聽了他的話以后,先是互相對方望了一眼,在確定對方的含義之后,齊刷刷的跪倒一大片。

    “你們……你們這是何意?”

    “殿下(大都督)乃千金之軀,怎能讓您涉險做如此危險的事情。我等寧愿沒有此等作戰利器,也絕不愿看到殿下(大都督)再做如此危險的測試。還望殿下(大都督)能夠答應我等的請求。”

    “你們這是……好好好,本王答應你們就是。”李恪在感動的同時,也暗自深出了一口氣。這上天飛行還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但不好玩兒不說,還非常的辛苦。他還真不想再這么做,如今手下眾人一起請求自己,正好順坡下驢應承了下來。

    試驗還是要繼續的。他不愿意再上天,可并不代表別的人也不愿意。當時他駕駛著熱氣球飛上天空時,整個營州城內的百姓都看到了這一前無古人的創舉。他的這一舉動不知讓多少人羨慕不已。所以在得知當他公開征求試飛人員的時候,報名點前來排隊報名的人,密密麻麻的擠滿了人,也不知排出去有多遠的隊伍,等候排隊報名的人格式多得數不過來。

    最后經過一番精挑細選,終于從近萬人中挑選出二十人作為第一批重點培養對象。這些人并不是直接就進行飛行試驗,而是先在李恪的耐心指導下,于一個懸在半空的吊籃內練習各種基礎操作知識。與此同時,李恪還根據此次的飛行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對熱氣球的各個組件進行有針對性的修改,盡量減少可能存在的隱患。

    軍部為此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熱氣球研部門,招集了數百名與熱氣球生產有關的熟練工匠,就熱氣球從他們所從事的行業的專業角度提出修改意見,并照收予以改進。

    不得不說民間的力量是無比強大的。在這些人挨個進行了一次低空飛行過后,就立刻就其中可能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了他們的整改意見。最最令李恪愁的燃料密封以及輸出管道問題,在這些人的群策群力下終于得到完美的解決

    李恪名下的高粱酒作坊,也終于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充。只要可以保証有充足的糧食做基礎,日產上千斤高粱酒也沒有任何的問題。這也就在源頭上保証了燃料的供應。

    八月底,李恪再一次進行試飛。當然這一次他是不會再去親自駕駛,而是交給招募的那些個試飛員。這一個月中,又有兩個熱氣球被那些個能工巧匠們制作了出來。這兩個不但從外觀上,就連里面的各種配件也比李恪當初做的那個要精美得多。不但如此,實用性、安全性以及舒適性都遠遠高于第一個。

    時間上選在八月底,這也是有講究的。營州的農田一年只收一季,而且是春天播種,秋天收割。到了八月底,地里的庄稼都已經收完,農田里便有足夠的空間供熱氣球起降。

    經過反復試驗,熱氣球一次至少可以搭載四人同時上天。也就是說除了負責操作的人以外,還可以一次性的搭在三個人。

    這一次,李恪不再阻攔文武官員登上熱氣球。想嘗試一下上天的感覺的人,都可以前來報名。在這一天的時間內,盡可能的滿足所有人的愿望。

    不出李恪的預料,几乎所有人在落地后離開藤筐的時候,都是手腳并用的離開的。文官們是說什么也沒有人再肯乘坐第二次,而武官們則恰恰相反,盡管一個個的也是面色慘白、腿腳軟,卻沒有人退縮,紛紛表示只要有機會還愿意繼續乘坐。

    再問道李靖以及薛仁貴的時候,他們卻送軍事用途上給出了自己的見解:生戰爭時,為將者如果能夠從熱氣球上,審時度勢的根據對方的變化而進行相應的調配,將戰無不勝!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2-5 17:41
第二十六章 火藥的誕生

    煉丹之人相互之間交流經驗,原本就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誰也不愿意把自己辛苦探索多年的經驗,輕易的拿出來與別人分享。此刻李恪主動提出邀請,絕對是可遇不可求的天大好事。老道想也不想就連忙答應下來。又怕李恪反悔似的,趕緊拉著他前往自己的煉丹房。臨行前,立刻用眼神示意云兒在這里耐心等候他回來。

    李恪在后世的時候,有個高中同學是鄉下人。有一年寒假去他家里玩的時候,陪著他一起去一座小院中翻晒硫磺。當時他還不認得硫磺是何物,還以為是黃土,還問那位同學干嘛要晒這些黃土。后來這位同學告訴他,這是硫磺不是黃土。又告訴他,這些硫磺是用來做火藥的。他們這個村子,每年快到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生產火藥制作鞭炮。村里人每年的大部分收入都是依靠這個賺來的。

    后來,他也就跟著這位同學學會了怎樣制作火藥。再后來,這位同學因為儲存火藥的房間生爆炸,連同附近的十几間房屋也被一同炸毀,全家人都為此遇難。

    這個同學和他的關系非常好,是他高中時代為數不多的几個朋友之一。所以這件事對他的影響很大,以至于在以后的歲月里,他再也沒有碰過任何鞭炮。

    來到這個世界之后,尤其是來到營州以后,他就不止一次的產生過制造火藥的念頭。同學的死依然在他的心里留有陰影,只不過在經歷几場戰爭以后,這種影響已經變得很淡很輕。真正令他沒有制造火藥的原因,實際上是他不知道該從哪里獲取這些材料。這個時代的很多東西都與后世的叫法并不相同,而且有些東西更是有著極大的差異,讓人很難通過名稱聯想到現在的叫法。

    如今,通過這個一心煉丹的老道,可以找到制作火藥的材料,不可謂不是一件意外的驚喜。

    硝石和硫磺都是塊狀的結晶體。為了快的把它們制作成自己所需要的粉末,李恪讓老道把兩種材料分別放進容器中,然后放入煉丹爐用高溫煅燒成粉末。之后又用石臼把兩種材料研磨成細粉備用。又取來木炭,同樣的磨成細粉以后,又把三樣細粉用細籮過濾出較大的顆粒,小心翼翼的讓老道把三樣東西分開存放后,按照一定比例取出三樣物品,放在一起小心的攪拌均勻。

    這個世界上的第一份黑火藥至此終于誕生。

    看到李恪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老道忍不住有些好奇的問他這是為何。李恪也不著急告訴他為什么,只是讓他去找些宣紙過來,同時在拿個肚大口小的瓷瓶過來。

    把制好的火藥倒在宣紙之上,搓出兩根細細的火藥引線后,和老道一起來到屋外,點燃了火藥引線測試了一下大概的燃燒度。

    再次回到屋內,把已經造好的火藥填入瓷瓶內并且壓實后,找一個木塞把瓶口塞住。木塞之前已經鑽出一個小孔,并且把火藥的引線從孔中穿過。史上第一個炸彈也隨之誕生。

    小心的抱著這個將近十斤的土制炸彈,李恪來到院子中央。把炸彈放在地上以后,李恪吩咐手下侍衛搬來一個盛水的大缸倒扣在炸彈的上方。為了防止大缸把火藥的引信給壓滅。又特意在放置引信的地方墊了一塊磚。

    拉著老道躲進房間后,吩咐其中的一個侍衛用火折子去點燃地上的引信。在侍衛去之前他再三叮囑,一旦引信點燃就用最快的度沖進屋來,并且把大門關好。

    一切准備就緒,侍衛按照李恪的吩咐,點燃引信后跑回房間內,并且用身體抵住房間門。這一系列的動作不過用時五秒鐘左右,而引信卻用了將近十秒才燃盡。

    隨著“轟”的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過后,扣在地上的大缸被炸得四分五裂,四處飛濺。一些細小的碎片甚至透過窗戶飛進了房間之內,撞在牆上之后,出“噼啪”的聲音。

    房中的這些人什么時候見到過如此的場面,都被著巨大的聲響嚇得面目慘敗,兩腿瑟瑟抖。

    正在前院等候的云兒以及眾多侍衛,在聽到后院出巨響之后,紛紛沖向后院。

    身材嬌小的云兒在跑動的過程中,甚至一點也不比那些侍衛們慢。來到后院,見到李恪正站在院中,急忙跑到他的身邊,圍著他轉了一圈,仔細的上下打量了一番。在確認他沒有受到哪怕是一絲一毫的損傷后,這才用手撫胸說道:“殿下,剛才這后院是怎么回事啊?突然間出那么大的聲響來,差一點吧云兒給嚇死!”

    李恪微微一笑,把云兒摟入懷中用力的抱了抱后,說道:“沒什么,本王只是和道長一起做了個嘗試罷了。”說到這里,李恪回過身對正倚靠在房門口的老道說道:“道長,你也看到了,本王不過是在你的煉丹材料中加了一點木炭,這邊造成如此大的聲響。如果你在煉丹過程中遇到這種意外,怕是要連你的煉丹房也要給夷為平地了!所以本王勸你,今后不要再添加這等危險的金石材料用于煉丹。”

    “是…..是……是。老道今后再也不煉丹了,太可怕了……”

    李恪示意侍衛們先行退下,然后帶著云兒走進了老道的房間內。“道長,其實這三樣物品只要不放在一起就不會引起爆炸……”

    老道也是個聰明之人,還不等李恪把話說完,就趕緊說道:“殿下,老道年事已高,這等危險之事就不要讓老道去做了。不過,老道倒是可以替殿下采購這硝石和硫磺。殿下還請放心,老道這是希望能夠通過此法替觀內的道友們掙些柴米錢。老道是修心之人,不會從中賺取金錢用于它途的。”

    “如此也好,倒也省去本王很多心思。既然如此,本王也就不再這里停留。你何時准備好,就可以前往本王府邸去找賬房提前支取所需錢數。記住了,本王所需的數量很大,你盡管去購置便可。不過有一點,本王今日所制作之物的配方,你萬萬不可對外泄露。”

    “殿下盡管放心,老道不是那等不更事之人。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2-5 17:41
第二十七章 奉旨回京

    回到營州,李恪并沒有著急把火藥的事告訴李靖和薛仁貴,因為在他看來,光是有火藥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必須把火藥應用到戰爭中去,才是最終目的。可是該怎么用,他心里還沒有個准譜。制造火藥槍?還是先省省吧。再沒有解決掉快的大量生產金屬彈殼之前,還是連考慮都不用去考慮。在他的記憶中,燧火槍的射程還沒有弓箭遠呢,即使造出來也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

    制造手榴彈倒是個不錯的選擇。配合著熱氣球在空中往下扔,雖說准頭差一點,但是絕對能給對方制造出極大的混亂。嗯。還可以制造成炮彈,用投石車扔出去。只要擁有十几輛這樣的投石車,絕對具有戰略意義。

    想到了就要去做。手榴彈就先不用考慮了,先去試驗一下投石車的具體射程。經過試驗,四十斤的石塊可以輕易的投出二百步(唐時一步的距離大概是一米二到一米五之間,古時計算一步是按照左右腿各向前邁出一步計算距離的,在這里為了便于計算,就按照一米五計算。)左右,石塊從射出去到落地的時間大概在七秒鐘左右。有了這些數據,在制作炮彈引信的時候就不會出現提前爆炸的情況。

    下面的問題就比較嚴峻,那就是炮彈也好,手榴彈也罷都必須要大量的鋼鐵。先前奪下的那座鐵礦的開,看來要優先納入議程。這就意味著要對高句麗動戰爭。不把鐵礦與營州的交通線打通,鐵礦石是很難運出來的。

    想到要動戰爭,李恪就覺得頭疼。大唐現在人口緊缺,還沒有完全從隋唐更迭造成的人口大量損失中恢復元氣。而這一次要想對高句麗動戰爭,是必要在平原地區作戰,而且還要攻打兩座高句麗重兵把守的縣城。這就意味著傷亡人數會很大,非常大。這是李恪所不愿意看到的。

    要是能夠提前制造出一批炮彈就好了。李恪暗想。但是沒有鐵礦的支持,一時之間很難找到足夠的鋼鐵。于是乎事情仿佛陷入了循環的死結當中。

    這期間,老道張青云來到營州,准備去給李恪收集硝石和硫磺。李恪當時的心思都放在了該怎樣制造炮彈上,也就沒有和他多聊,只是讓賬房給他了一千兩紋銀,便把他給打走了。

    從張老道那里拿回的硝石和硫磺一共還不到一百斤。接連几次試驗炮彈內填充多少火藥才最合適以后,手頭的存貨數量越來越少,張老道也遲遲沒有音訊,李恪也不舍得一下子把手頭所有的存貨都用光,只好暫時停止了試驗。

    時間不知不覺中到了年底,張老道一直沒有任何音訊。李恪在焦急等待的時間里,倒是做成了几件大買賣。上半年就派出去的几支商隊,成功的把他的高粱酒推銷給了周邊的各個勢力。當時的生產條件下,只有他的作坊可以制作烈性白酒。他的高粱酒迅的成為最受歡迎的酒,各族的貴族們為了喝到這種不但沒有酸味,反而芳香四溢的高粱酒,不惜花費重金購買。這使得李恪在短短的半年時間里淨賺了近二十萬兩紋銀。

    兩座專門用于燒制硝石和硫磺的磚窯,已經建好了將近四個月,由于張老道的遲遲不歸,每天都處于空置狀態。使得李恪一想起來就覺得異常鬧心。

    十一月底,京城來詔令,讓遼王李恪新年前進京述職。看到這個詔令,李恪有些心情不爽。一千多里路,居然只給了自己一個月的時間。自己趕回去倒沒有什么,總不能空著手回去吧。那樣的話還不讓人給罵死!

    生氣歸生氣,回去也必須回去。簡單的收拾了一番,接到詔令的第二天李恪便帶著云兒以及二百名侍衛啟程返京。為了照顧已經離家一年的程懷亮,還特意任命他為侍衛長跟隨自己一同返京。

    臨行前,特意叮囑薛仁貴,一旦張老道回來,務必讓他親自監督把硝石和硫磺給燒制成粉末狀。并且存放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持干燥通風,否則的話拿薛仁貴試問。

    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李恪原本不想帶著云兒,讓她跟著自己在路上受罪。最終還是沒有抵擋住她的軟磨硬泡,還是同意了。

    營州城并沒有什么土特產,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高粱酒了。為了提高每日的行進度,李恪特意安排了一百輛馬車用于拉酒。每輛馬車上只盛放兩只五十斤的大酒壇。這樣一來,就減輕了拉車的馬的負擔,使得馬車可以跑得更快一些。

    李恪的這一舉動不可謂不亥世驚俗。要知道那個時代,馬匹一向都是軍用的,民間更是禁止使用馬匹,他卻一口氣征用了一百匹戰馬拉車,李靖知道后也只能無奈的搖了搖頭。

    除了高粱酒以外,李恪還帶了一個熱氣球回去。這東西短期內軍事用途,效果還是非常好的,非常有必要在全軍內推廣。

    回京的途中避免不了的要經過河間府,河間王李孝恭也是必須要去拜訪的。這位伯父可是出了名的嗜酒如命,除此之外就沒有別的嗜好,所以自打李恪的高粱酒釀造出來以后,他每個月都會給這位伯父送去五十斤。這一次除了送上一大壇上好的高粱酒以外,又送給他一根虎鞭,感動的老家伙暗地里熱淚縱橫。

    在河間府李恪也不過是停留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他便繼續啟程趕往京城。不過隊伍中又增添了新的面孔,河間王李孝恭的小兒子李晦隨同李恪一同進京。相比較李恪上百輛馬車的恢弘氣勢,李晦的隨行人員以及車架就顯得寒酸了許多。隨行人員不過三十名侍衛以及兩輛用于盛放覲見太宗的貢品的馬車。如果不是因為李恪隨行的都是馬車,怕安排別的家畜拉車會影響度,一向行事低調的李孝恭也不會讓自己的兒子用馬車運送貢品進京的。

    李晦的年齡與李恪相仿,大了一歲多一點。原本每次應該是他的兄長代父進京面聖的,只不過這一次有李恪在,所以李孝恭想制造個機會,讓自己的小兒子多和這個遼王接觸,所以才臨時決定讓自己的小兒子代替自己進京。

    李晦雖然歲數也不大,但是為人處事非常的沉穩,加之他對這個堂弟非常推崇,非常喜歡他的文采,《三國演義》這部書更是倒背如流。所以這一路之上,兩個人倒是相處的非常融洽。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2-5 17:41
第二十八章 長安城 李恪我又回來了

    臘月二十一,李恪的隊伍終于出現在了長安城外。眼望著熟悉的城牆,李恪心中突然間升起一種異樣的感覺。雙手捧在嘴前,對著長安城大喊道:“長安城,我李恪又回來啦!”

    離得老遠,李恪便看到當年的那一群狐朋狗友們,正騎在馬上于城門口處等候自己。心中不由大喜,連忙催馬上前與眾人相見。與所有人相擁之后,吩咐手下人趕著馬車,在這幫狐朋狗友的侍從的引領下,每家送去一壇高粱酒。

    回到自己的府邸,府中的下人們早已經准備好了飯食,等候遼王換好衣服,酒宴立即開始。

    已經榮升為小舅子的房遺愛,此時已經做了父親。這也是所有人當中最早當爹的。說話間已經隱隱的有了點大人的感覺,不過這在李恪的眼里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屁孩,席間把所有的火力都對准他。

    房遺愛這些人雖說也能時常的喝到李恪送來的高粱酒,但是又怎能和李恪這個每天都恨不得泡到酒缸里的家伙相比。很快的,房遺愛便敗下陣來,跑到門外吐了個稀里嘩啦后,被守候在門口的下人攙扶到后院去休息。

    又過了半個時辰,當殷洪悅鑽到了酒桌下時,酒桌上就只剩下李恪一個人還穩坐釣魚台。當看到所有人都被自己給灌倒以后,他就像個戰斗勝利的大公雞,驕傲的向四下巡視了一眼,嘟囔了一句:“想灌倒我,沒門兒!”后,也趴在了桌子上……

    第二日早朝過后,李恪前往后宮探望長孫皇后。李恪自幼喪母,長孫皇后對待他就像是對待自己的親兒子一般,當然這些都沒有被現在的李恪趕上。自打他來到這個世界以后,長孫皇后便一直重病纏身,對他的所有的好,都只不過是存在腦海中的一段記憶罷了。

    這一次再見到長孫皇后,她已經病入膏肓。說了沒有几句話,就體力不支的睡去。李恪留下一支二百年的老山參以及一支鹿茸后離開了皇后寢宮。

    皇后寢宮的門口,李治正滿臉期待的等候著李恪出來。李恪離開京城的這一年多將近兩年的時間里,李治根本就沒有什么機會能夠出皇宮。如今好不容易把他給盼了回來,自然是希望他能帶著自己到皇宮外面去玩。對于一個才八歲的小屁孩來講,什么國家大事、母慈子孝都是屁話,能夠出去玩才是至關重要的事情。

    李恪由于注意力還在皇后的身上,所以也沒有現李治正在門口等候自己。直到他口里叫喊著“三哥”扑過來時,才注意到他的存在。蹲下身把他抱在懷里后,站起身就要這么抱著他往外走。

    見李恪要帶自己走,李治連忙說道“三哥,等等。兕子還在呢!”

    聽李治這么一說,李恪這才現門口處正有個長著一雙水汪汪大眼睛的小姑娘,正半掩在門后注視著自己。連忙把李治放下,緊走兩步,來到她的身前蹲下身說道:“兕子,一轉眼都快兩年沒見到你了,都成了大姑娘了。還記得三哥嗎?”

    李恪上次見到她的時候,她才一歲多一點,哪里還會記得他。先是搖了搖頭,緊接著又點了點頭。用脆生生的童音說道:“不記得三哥了,但是兕子經常聽到父皇提起你,說你是諸位兄長中最像父皇的一個,只可惜……只可惜……”

    “這可惜什么?”李恪聽后大感好奇。

    “只可惜你無心從政,否則的話將來應該是個不錯的好帝王。”

    李恪伸手在她的鼻尖上輕輕的點了一下。柔聲說道:“這些話可不能隨便亂說的哦,可是會給三哥帶來大麻煩的。”

    “兕子明白。父皇也是這么和兕子說的。”說到這里,話音一轉問道:“三哥,九哥說你可以帶我們出宮去玩兒,是真的嗎?”

    史書記載,晉陽公主李明達自幼體弱多病,年僅十二歲便離開人世,唐太宗因此連續一個多月不能正常上朝處理政務。兕子的本意是小母犀牛。李世民所以給她起這個小名,就是希望她能夠像粗蠻的犀牛一樣易養好長。

    李恪可以帶著李治出宮去玩,但是這個玻璃做的要美女他還真的不敢私自帶出宮去。這萬一有個頭疼腦熱的,李世民還不活扒了他的皮啊!想要找個借口拒絕的時候,卻又被她那雙充滿了渴望與憧憬的眼神所打動。于是說道:“兕子還小,要經過父皇同意,三哥才好帶你出宮去玩兒。三哥現在正好要去拜見父皇,你和三哥一起去和父皇說好不好?”

    來到太宗的御書房,李世民正在批閱奏章。見到李恪帶著李治以及晉陽公主,不等他們開口,便笑著說道:“是不是為善(李治的字)和兕子讓你帶著他們出宮去玩兒啊?”

    “是的,父皇。兒臣不敢擅自做主,這才前來向父皇稟報。”

    “這也難怪,自打你離開京城到營州赴任,除了每年的祭祀大典以外,為善就沒有機會出宮。如今你回來了,難得他又和你如此親昵,你就帶著他們一起去玩玩吧。還有,你這一年多來在外忙碌,就先在家里歇息几日,等過了年你再參加朝會吧。”

    “謝父皇。兒臣先行告退了。”

    李恪剛要離開,又被李世民叫住。“兕子體弱多病,你要多加呵護,莫要令她著涼。

    晉陽公主是跟隨李恪出宮玩耍,所以并沒有隨從跟隨左右。而李恪進宮時時騎著馬來的,李治已經八歲了也可以自行騎馬,可是晉陽才三歲,哪能自己騎馬。所以李恪只能自己把她抱在懷中,騎馬帶著她離開皇宮。又怕她著涼,特意還把自己的披風摘下來把她包裹的嚴嚴實實的。

    回到遼王府,換了一輛暖車,又叫上云兒在一旁幫忙照顧晉陽,這才敢帶著他們去城中游玩。

    晉陽還是第一次離開皇宮,看到什么都覺得新奇,只要覺得好玩的就會抓在手中,然后可憐巴巴的眨著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望著李恪。于是李恪只好舉手投降,乖乖的掏錢付賬,看得云兒不停地在一旁捂著嘴“哧哧”的偷笑。李恪倒是不心疼錢,不過這管家的差事干得他心情有些郁悶。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2-5 17:41
第二十九章 忙碌

    (為了情節需要,高陽公主下嫁房遺愛的時間有所提前)

    陪著李治和小晉陽逛街之前,李恪派人去請房遺愛晚上來遼王府喝酒,順便有事相談。

    按照史書記載,高陽公主在嫁給房遺愛以后不久,就開始紅杏出牆。最有名的事件就是高陽公主勾引玄奘法師的徒弟辨機。高陽公主和辨機和尚私會的時候,作為老公的房遺愛居然窩囊到給他們看門的地步。最后李恪也是因為他們兩口子謀反,而被牽連進去,最后枉死在獄中。

    李恪早在見到猥瑣男以后就知道了這段歷史。只不過當時高陽還沒有和房遺愛結婚,所以當時他也并不著急。原本打算以后有機會好好的帶一帶房遺愛,使得他不要那么窩囊。誰承想世事變幻的這么快,他還沒有來得及有所行動,他們就已經結婚并且很快就有了孩子。這樣一來,**房遺愛的事情就必須盡快進行。否則的話又要走上史書上所記載的老路。

    正是基于這個原因,李恪這才決定回到京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這個房遺愛給拿下。早在回京之前,李恪就已經想好,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房遺愛和自己一起去營州。只要離開了京城,到了自己的地盤,就由不得高陽在那里胡鬧了。

    帶著李治和晉陽玩了一大圈,好吃的好玩的買了一大車。趁著兩人高興,李恪提出讓云兒送他們回去,自己還另行有事,所以不能陪著他們玩了。又一再的向他們保証,只要他們愿意,隨時隨地都可以到遼王府玩以后,終于得以脫身。

    回到府中,房遺愛已經到來。不止是他,高陽也隨同房遺愛一同到達。這倒是有些出乎李恪的預料。不過人既然來了,他也就不好說什么,誰讓他們還是名義上的兄妹呢。雖說既沒見過几回面,更沒有說過几句話,他還是表現的很有做兄長的樣子,一番噓寒問暖以后,又拿出一些營州那邊的特產,尤其是當他拿出一粒從姜武平府中抄來的東珠時,高陽更是對這個三哥喜歡得不得了。

    趁著兩個人的心情不錯,李恪提出想讓房遺愛去營州幫助自己。知道他們兩口子都喜歡打獵,更是把營州形容成為了打獵的天堂。又拿出程懷亮說事,說他現在已經是一名優秀的將軍,這一年多以來已經殺敵過百。那程懷亮是什么水平,和房遺愛一比,那簡直就是天上地下的區別,他都尚且如此,房遺愛要是去了,那還了得嗎。到時候成就一番事業,更加可以博得千載的美譽,那不比駙馬的名號強百倍。

    李恪的一番話再加上上好的高粱酒在的作用下,房遺愛聽得是血脈憤張,拍著自己的胸脯說,單憑李恪只和自己提這件事,就說明李恪看重他們之間的情誼。他房遺愛可以不給天下所有人的面子,但是李恪的面子是一定要給的。明日早朝過后他們兩口子便去找太宗,不管用什么辦法都一定會遂了李恪的心愿的。

    李恪見狀暗喜:只要你們去了老子的一畝三分地,我倒要看看你高陽能折騰出什么花樣來!

    搞定了房遺愛兩口子,李恪又把注意力轉向建造玻璃制品廠上。這件事他一直都很上心,只不過之前通過做茶葉生意以及出版書籍兩項就讓他大掙了一筆,所以在想到制造玻璃太過辛苦后,也就不是特別的上心去辦。如今火藥已經被他納入到今后的部隊建設中,這就意味著有大筆的花銷在等著自己,如果指著朝廷調撥的錢財,根本就是杯水車薪。所以必須要著手制造玻璃制品。

    此次回京也不知道可以停留多久,所以他必須的抓緊時間,先把這件事給搞定才行。原本他還想把玻璃制品的廠房設在營州自己的大本營,但是考慮到營州地處偏僻,加之原材料都出自南方,即便是可以生產出來,單單是運送到中原地帶進行銷售,就要增加很多成本再說以當時的路面條件,長途運輸易碎的玻璃制品,還不照著一半的折損來計算。這可都是大把的真金白銀啊!

    考慮再三,他最終還是決定把玻璃廠設在長安附近,雖說管理上會出現一些問題,但是卻可以做到利潤最大化。

    拿定主意之后,他便在長安城外購置了一處庄園,然后在開始進行先期的准備工作的同時,派出人員前往建昌(后世的江西修水縣,我國石英砂的主要產地之一)采辦石英砂。

    整整半個月的時間,李恪都在忙碌中度過。轉眼之間,春節的假期已經過去,第二天就要開始早朝。李恪開始為第二天的早朝做准備。熱氣球和火藥的是一定要交付朝廷使用的,這關系到大唐未來的繁榮昌盛。最主要的是以營州一地的實力,不論是物資還是專業人才都無法與京城相比,與其在營州閉門造車,不如交給朝廷去辦理這樣一來效率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批量制造出成品,以供軍方使用。

    第二天的早朝,兵部先拿出一份來自營州的戰報,戰報上說最近高句麗方面几次在營州東北部制造矛盾,均被大唐軍隊果斷的出擊,將來犯的高句麗軍隊驅逐出大唐境內。目前營州的局勢有些緊張,大戰隨時都有可能爆。

    看到這份戰報,李恪知道李靖和薛仁貴已經准備好打通梨樹溝鐵礦的通道。有他們兩個人在那邊主持大局,他完全可以放心的在這邊處理自己的事情。

    朝堂之上又處理了一些事物之后,李世民就要散朝。李恪見狀連忙上前說道:“啟奏父皇,兒臣這里有兩樣東西,想請父皇和各位臣公一同觀摩,不知是否可以?”

    李世民聽后不由得嘴角微微向上一挑:看來這小子又有新花樣了!這一次不知道又是什么新奇的玩意兒。“准奏。”

    “啟奏父皇,兒臣此次所拿之物有些巨大,故而存放在宮門之外,還望父皇派人拿入宮中。另外此物要想觀看,還需到一開闊地點方能展開。兒臣建議,父皇不妨和眾位臣公到承天門上觀看。”

    李世民聽后微微皺眉。問道:“為德(李恪的字)所說之物是何物品,作何用途,又有多大還要到承天門上去觀看?”

    “回稟父皇,此物兒臣命名熱氣球,不曾充氣之時用一架大車便可裝運。此物使用前需先向內充氣,充滿氣后高四丈寬三丈,可以攜帶四人升上天空。目前此物在營州用于軍中,只要在上面安排兩名士卒,百里之內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被看得一清二楚。另外此物還有一種用途,只是有些危險需事后交由兵部或者工部檢驗效果。”

    李恪的這番話就像是把一只黃鼠狼扔進了雞窩里,朝堂之上立即便炸了營一般混亂不堪。飛天一直以來都是所有人的夢想,想不到這個愛制造新奇玩意的遼王殿下,在老實了兩年之后,又一次制造出如此驚人的物件,這能不令人吃驚嗎。

    愣了許久,李世民沖著李恪招了招手,吩咐他走到自己的面前,問道:“恪兒,你確定此物可以飛上天嗎?”

    “回奏父皇,此物于七月底便已經試驗成功,其后經過多次改造,直到確保了安全無誤后,兒臣這才敢拿來向父皇稟報。”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2-5 17:42
第三十章 李世民上天

    有了李恪的保証,李世民顯得有些沉不住氣,大手一揮:隨朕去承天門上觀看熱氣球是如何上天的!

    皇上已經話,眾大臣自然閉嘴,乖乖的跟在皇上身后去觀看。

    為了避嫌,李恪并沒有讓自己的侍衛進宮,而是讓皇宮內的侍衛們把熱氣球搬了進來,在李恪的指導下,皇宮侍衛們迅的把熱氣球組裝了起來,并且開始用鼓風機往里面灌氣。

    一刻鐘(相當于半小時),熱氣球內充氣完畢,李恪開始進行加熱,同時讓皇宮侍衛們按照四個方位各自守好一根纜繩。纜繩上每隔五丈有一個標記,由于這一次只是証明給所有人看,熱氣球是可以飛上天的,李恪不准備上升到很高的高度。所以他吩咐那些侍衛們,一旦熱氣球的高度達到十丈,他們便要用力扯住纜繩,使熱氣球不再繼續上升。同時在熱氣球下降的時候,四個方向的纜繩要相互配合好,不要讓熱氣球偏離了方向。

    熱氣球在空中只是稍事停留,李恪便開始控制熱氣球緩慢的下降。冬天的空中風比較大,在他的大聲指揮下,皇宮侍衛們著實的出了一把子力氣,才使得熱氣球在降落的時候沒有落到皇宮牆外。

    等到李恪成功的落地的時候,李世民早已經帶著一群大臣等在了熱氣球的旁邊。也不等李恪開口,李世民便一指熱氣球內部,說道:“剛才你說里面可以站下四人,朕要上去嘗試一番上天的滋味。”

    “臣李績為陛下保駕。”李績是什么人啊,那腦子反應的叫一個快,知道這會兒阻攔也不會有用,索性改變策略提出了保駕的說法,以求能夠第一個登上熱氣球。

    原本還要勸阻的那些個大臣們,那可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一見李績如此說,也紛紛改口愿意追隨皇帝陛下身旁。最后還是李世民決定最后一個名額交由長孫無忌。這樣一來,文武大臣各有一名陪同他一起上天,也算是平衡了文武大臣,避免了矛盾的產生。

    給熱氣球加溫前李恪問道:“父皇,我們就上升到二十丈吧?”

    李世民一邊帶著李績和長孫無忌好奇的四處觀看,一邊說道:“為什么要設定高度?這里面有什么講究嗎?”

    李恪耐心的解釋道:“第一次乘坐熱氣球升空,如果過高的話可能會產生眩暈的感覺。另外現在是冬天,空中會很冷而且風也會很大。熱氣球很可能會被風吹走。宮內的侍衛雖說孔武有力,但是還不習慣控制熱氣球的走向。所以兒臣認為不宜升的過高。”

    “哦。”李世民點了點頭。“熱氣球最高可以上升到什么位置?”

    “兒臣最高上升到一百丈。再高的話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會有很多不便。先來講,用于控制熱氣球的纜繩,四根長達百丈的纜繩重量就有几百斤,已經遠遠過承載的四個人的重量。再有就是高空之上氣流變化無常,很難控制熱氣球的走向。就比如咱們剛才是在皇宮內升空的,如果上升到百丈以后再降落到地面,很有可能是長安城外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外的任意地點的。”

    李世民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突然問道:“你是怎么想到要造這熱氣球的呢?”

    不知不覺中熱氣球已經開始離開地面。李恪一邊控制著溫度,一邊說道:“兒臣是在放飛孔明燈的時候得到的靈感。”

    李世民等三人聽后恍然大悟。長孫無忌更是拍著額頭說道:“我說此物怎么看起來有些眼熟,原來就是個放大了許多倍的孔明燈!”

    李恪不滿的沖長孫無忌翻了放白眼:這几家伙到什么時候都不忘記貶低自己這個不是他妹妹生的外甥。自打他知道史書上記載的李恪的死與他有著直接的關系后,現在的李恪就沒給過他好臉看。甚至還一度要求自己名下的產業,遇到長孫無忌府中的人前來購買的時候,價格一律翻倍,這件事后來還是在李世民的干預下才放棄。

    李世民顯然不想看到兩個人生矛盾,開口說道:“是否可以想辦法控制這熱氣球按照我們的意愿行事呢?另外你剛才還提到有什么東西可以配合這熱氣球一同使用,是什么?”

    “兒臣確實有辦法控制這熱氣球的走向,不過要想造出這個東西來太過麻煩,而且耗時很長,還牽扯到許多大唐工匠不曾掌握的技巧,單單是教會他們這些相關的知識,怕是也要耗費近一年的時間。而且兒臣害怕這些技巧一旦流傳出去,又會對我大唐產生威脅。所以兒臣一直在糾結,是否有必要傳授這種技巧。

    至于兒臣所說的配合熱氣球使用的東西,是從一個煉丹的老道那里得到的靈感。用硝石、硫磺以及木炭按照一定比例摻雜在一起,用火點燃后便可以產生巨大的破壞力,兒臣給此物起名為火藥。只需把几斤火藥放入一個肚大口小的容器之中,然后再放入鋒利的碎瓷片后,只需在交戰之時把熱氣球升到五十丈以上的高度,然后把這個容器從空中扔下去,頃刻間便可以使至少十几名士卒喪失戰斗力。”

    李世民三人聽后同時吸了一口冷氣。即便是作為文官的長孫無忌,也曾經上過戰場,所以很容易便能體會到此物的不同凡響之處。如果大唐軍隊能夠大規模配置此物,勢必將做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還不等三人反應過來,李恪又接著說道:“兒臣還做過測試,用投石車也可以拋擲此物。我大唐的投石車可以將四十斤的石塊拋擲到二百步以外,如果換做十几斤的重物,應該不低于三百步!”

    李績對著李世民躬身施禮說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遼王殿下真乃天縱奇才,不但文可著書立說,武亦可威震四方。真可謂陛下之喜,大唐之喜!”

    李世民聽后也不禁捋髯而喜。“恪兒果然沒有令朕失望!”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2-5 17:46
第三十一章 傾盡全國之力

    皇宮御書房內,李世民正注視著自己的這個三兒子。曾几何時,他還是個淘氣的小孩子,一個愛學習卻又愛搗亂的孩子。如今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長大成*人了,而且是越的優秀。

    “父皇,不知您叫兒臣來有何旨意?”

    “嗯……你剛才在熱氣球上說的,有辦法可以制造可以使其可以控制地方法,但是又多加說辭。朕想知道你是真的可以制造,還是在旁人面前逞強才如此說的?”

    “回稟父皇,兒臣真的可以制造的出來,剛才所說的話里沒有半點虛假的成分。在營州的時候,兒臣就想去制造,只是當地的工匠太少,兒臣又要處理軍政要務,沒有時間去制造,這才耽誤下來。”

    “聽你這么說,想必這東西很難制造,而且更加不易大批的生產,如果真是如此的話,就確實要考慮是否值得下大力氣去制造。”

    “這要看怎么去看待這件事。最主要的是我大唐的工匠都沒有學過這種技巧,要想讓他們去制造,就必須先去學習這方面的知識。而這些都是要花費大量時間的。一旦學成以后必將會對我大唐產生巨大的貢獻。”

    “你完全可以像你做的熱氣球一樣,先做出來然后再告訴朕和朝廷。”

    “父皇,兒臣如今手下已經握有八萬余重兵。如果兒臣在有何舉動,父皇可以明白兒臣的心思,可是太子會怎么想,那些支持太子的大臣又會怎么也想?兒臣不想讓太子壓力太重,更不想讓那些心思機巧的大臣們產生不該有的想法。”

    李世民突然見笑了。“你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不然你不會說這些話的。說吧,只要朕可以做到,即便是傾全國之力也會去支持你。”

    “兒臣想請父皇征召一批心思聰穎的十二至十五歲少年,由兒臣負責教授他們這方面的知識,三年后兒臣把他們交給朝廷。兒臣可以保証,屆時他們所學的知識,一定會令我大唐更加的強大。還有就是,兒臣在京城的這段時間,會盡量去工部教給那些工匠們一些簡單的技巧的,只不過不知道這么短的時間他們能掌握多少。”

    “朕非常的好奇,這些技巧你都是從那里學到的?”

    “嗯……兒臣年幼之時,曾經遇到一位來大唐做生意的西方商人。他是極西之地一個叫做羅馬的國家的落魄貴族,他自幼酷愛研究一些奇怪的東西,機緣巧合之下被兒臣學到。經過這些年的摸索,兒臣這才結合古時的一些技巧,做出其中一些有用的物件來。”

    李世民聽后不由得感嘆道:“在外人的眼里,你就是個不務正業的紈绔,如果不是你造出這等巧奪全天共之物,誰有知道你為此曾經花費了多少的心思!真是難為你了!需要什么你盡管和朕說,只要對我大唐有利的,朕都支持你。還有你這次回來,就多在京城住些日子。營州那邊有李靖在,出不了什么簍子。唔……還有一件事,楊崇敬一年的守孝期已滿,也該讓她妹妹來京與你成婚了。

    “謝父皇!”李恪聽后不由得大喜過望。

    “行了,你先行下去吧。外面的那些個武將們還等著去看你的那個什么炸彈和炮彈的實驗呢。”

    承天門外就是六部辦公的地點。李恪走進工部大堂的時候,才現這里已經人滿為患。不但在京的所有四品以上武官都已經等候在這里,就連文官也來了一些。諾大的一個工部大堂,此刻居然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了。

    工部在長安城外有一處專門用于實驗軍用器械的場所,平時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隨便出入的。不過這一次卻開了先例,允許所有的官員前去參觀,當然參觀的地點僅限于用做實驗炮彈效果的場地。

    試驗場地設在整個建筑群落的后院,長過六百步,寬則過四百步,可以在實驗場地內實驗拋擲現在唐軍使用的任何一款投石車或者床弩。

    試驗場地內側有一個供人站在上面觀看的高台,高約一丈,不過面積并不是很大,最多也只能提供二十人左右站在上面,而且還是人挨著人,一點活動的空間都沒有。經過協商,李恪以及品序高的那些個武將以及工部的几名主管將站在上面觀看,至于那些個文官不過都是來看熱鬧的,只能站在台下觀看了。

    試驗場外側靠近圍牆的一側,有專門用于測試的木質標靶,也有矮小的土牆。李恪帶來的侍衛中有專門進行操控投石車的投手,在接到命令開始投擲實驗的時候,他們先用與炸彈重量相等的石塊進行實驗。在得出具體的數據,比如說距離,落地時間后,開始做出相應的調整。在預計落點的附近插上了許多外面蒙著生牛皮的木質標靶。

    一切准備就緒,隨著李恪的一聲令下,點燃引信的炮彈被拋射出去,几秒鐘以后,准確的落入到預置的標靶中間。隨著一聲巨響過后,炮彈落點附近的標靶全部倒地,距離炮彈落點近的几個標靶甚至被炸得粉碎。

    當士卒們把那些被炮彈炸過的標靶拿到高台下給官員們觀看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禁出驚呼。除去已經被炸得粉碎的四個標靶以外,還另外有十八個標靶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所有的標靶上蒙著的生牛皮上都鑲嵌著炮彈內攜帶的陶瓷碎片,甚至有一個標靶上的陶瓷碎片居然穿透生牛皮以及內部的木板鑲在了后面的生牛皮的內側。

    要知道生牛皮是非常堅硬的,士卒們穿在身上當做盔甲,是可以防得住刀槍的。然而炸彈的碎片居然可以穿透生牛皮以及厚木板,這需要何等巨大的穿透力。

    今后打仗還要什么弓箭手、長槍兵。只要在兩軍開戰之初,向敵人一方投擲上百十個炮彈……嘖嘖……這簡直是所有武將夢寐以求的最終兵種,武將們甚至都不敢想象下去……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2-5 17:46
第三十二章 太子來訪

    其后的十余日,李恪每天早出晚歸的在工部給那些老工匠們講授后世中學里學到的物理知識。很多知識比如說杠杆原理,工匠們都已經了解只是不能系統的講解出來,經過李恪的詳細講解,一些原本還有些模糊的理念,也就變得更加的有條理。

    李恪講授這些的目的,是讓這些人能夠幫著自己建造出第一個蒸汽機。只要蒸汽機能夠成功的問世,那么隨之而來的將是各種機械問世,這將有助于大唐快的步入到工業革命的時代。

    愿望是美好的,但是實施起來卻覺得短期內就可以見到效果的。先就他本身而言,也只不過是知道一些簡單的原理,而且還都是停留在書本層面上。他上中學的那所學校的條件有限,几乎就沒有做過什么實驗。就拿蒸汽機來說,原理很簡單,真到要去做的時候,李恪就開始抓瞎了。別的不去說,單單是做一個齒輪就已經讓他以及營州城內的所有工匠一籌莫展。

    這也是為什么李恪會提前和李世民說的原因,個人的力量和國家相比還是微不足道的。李世民一句話,整個工部的大小官員一律聽從李恪的安排。不但如此,李世民還下旨選拔少年,為國家的未來儲備人才。這些事對于李世民來講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可是對于李恪來講確實無法解決的難題。

    半個月的時間一轉眼就過去,工匠們經過測試都已經很好的掌握了杠杆原理。李恪決定休息一天,從明天開始講授滑輪。

    原來的那些個狐朋狗友們,如今都已經長大成*人,受到父輩的福蔭,都已經在官府內挂了個閑職,不管要不要做事,每日里總是要去所在的部門去打卯坐班。所以平日里也就很難有那么多閑暇時間湊到一起吃飯喝酒。經常能夠來李恪府上玩耍的人便只有李治了,隔三差五的總是找機會跑出宮來玩耍。每次出來,身后還總是會墜著個小尾巴----晉陽公主。

    在李恪的眼里,晉陽整個就是一個林妹妹的翻版----自打懂得吃飯開始,就已經在吃藥。不過晉陽和林妹妹不一樣,她更像是一個招人喜愛洋娃娃。歲數不大卻很懂事,而且性格也更加的活撥開朗。看到什么都覺得好奇,而且一定要問清楚為什么,李恪經常會被她問的張口結舌。每到答不上來的時候,他也不去回避或者亂說一氣,而是用手輕輕地點一下她的小鼻子然后說道:“你簡直就是一個十萬個為什么,三哥這么聰明的一個人都被你給問住了。想知道為什么就快一點長大,然后自己去探索這是為什么好不好?”

    “為什么要等到長大以后才要去探索呢?”

    ……a#¥%&*%#李恪暈倒……

    雖說李恪經常會被晉陽的問題問得暈頭轉向,但是他依然非常喜歡這個可以給自己當女兒的妹妹(他的心態還保持在穿越前的三十五歲,有個三歲的女兒也很正常)。要是連續几天見不到晉陽,他的心里還會覺得空落落的。

    在工部轉了一圈后回到府中,看到李治正在院子中拿著自己送給他的一張小弓在射雞。一只大公雞腿上拴了一根細繩,繩子的另一端拴在了一棵樹的根部。公雞在李治毫無准頭的隨意亂射下,嚇得四處亂竄,半空中到處是它掙扎時身上脫落的羽毛。李恪看到這個場面不由得搖了搖頭:俗話說得好,七歲八歲狗也嫌。即便是貴為王爺而且是出了名的老實孩子的李治,一旦沒有了束縛,也一樣會淘氣的。

    看到李恪回來,急忙放下手中的弓箭,用袖口擦了一下額頭上累出的汗水,一副小大人的樣子和李恪說道:“唉,難怪所有人都在夸三哥!我今天算是徹底知道了,不但文比不了三哥,就是武也是拍馬也追不上三哥!我這一輩子注定是要生活在你的陰影之下了。”

    李恪掏出一方手帕,給李治拭去了臉上的汗水。“一分耕耘就會有一分收獲。如果你每天都能這么堅持下去,肯定會過我的。”

    李治的眼睛一亮。“真的嗎?那我接著練一會兒。”說完后又要拿起弓和那只可憐的大公雞較勁。

    李恪一把奪過李治手中的弓,說道:“凡事要講究循序漸進,哪有還沒學會站立,就想著要跑的道理。你還是饒了這只可憐的公雞,先去練習射固定靶去吧。等到基礎打牢以后,再拿活物練習。”

    李治可憐巴巴的望著李恪。“好三哥,固定靶射起來一點意思都沒有,哪有射活物好玩兒!你就讓我再練一會兒吧!”

    “對了,你怎么今天這么早就跑來了,是不是沒有好好跟著老師學習?你就不怕父皇知道了以后責罰你嗎!”

    李治狡黠的一笑。“不怕的,有人會替我說話的。”

    看到李治把嘴往客廳努了努,李恪下意識的回了下頭,結果誰也沒有看到。“誰來了?”能把李治從宮內帶出來的人并不多,李恪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世民,但是馬上又否定了,如果是父皇來的話,先李治就不敢如此的放肆。還能進宮,又能把他帶出來的,還和自己比較熟的,就剩下房遺愛這個新晉的駙馬爺了。不過他來這里似乎沒有必要跑到皇宮里帶上李治一起來啊。那會是誰呢?難道是他?

    一個人的身影剛剛從腦海里浮現出來,李治就推了他一把。“你進去看一眼不就知道了,何必在這里猜來猜去的呢!”

    李恪一想也是,管他是誰,既然來到自己家了還能怎樣。隨手把弓箭又塞回到李治的手中,抬腿往客廳走去。

    看到李恪又把弓箭還給了自己,李治立即又跑到剛才射雞的地方,繼續他的射雞訓練。

    來到客廳門口,見到一身便裝的李承乾正坐在客廳內看書。先是咳嗽了一聲,然后几步走向對方。來到他的身前后,施禮道:“參見太子殿下。不知太子殿下前來……”

    李承乾哪會真的等他跪下行禮后才和他說話。只是已經見到他要行禮,趕緊站起身扶住了他的胳膊,說道:“老三,你這是干什么。為兄此次是便裝來看望你的,這些個虛禮還是免了吧。”

    李恪也不是真心要跪,不然的話也不會在進來之前,先咳嗽一聲來吸引他的注意力了。所以,對方這么一阻攔,他也就順勢又站了起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藍雙魚

LV:7 大臣

追蹤
  • 12

    主題

  • 10409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