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穿越] 初唐第一猛將 作者:我自漫步 (連載中)

 
藍雙魚 2011-2-5 17:25:3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06 77200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2-5 17:46
本帖最後由 藍雙魚 於 2011-2-5 17:49 編輯

第三十三(上)章 太子之位

       李世民的前四個兒子,太子李承乾、次子楚王李寬、三子遼王李恪、四子越王李泰是同年生人,其中太子李承乾和越王李泰均為長孫皇后所生,太子生于正月,越王李泰生于年底。

    李世民的這前四個兒子中,除了老二楚王李寬早亡以外,另外的三個都是極有才華之人,都深為李世民所喜愛。老三李恪以及老四李泰都曾經是他心目之中的合格接班人。

    ……

    李恪起身請太子坐下之后,這才問道:“殿……大哥,此次前來,不知有何指教?”

    李承乾嘆了口氣之后說道:“唉……你我同為父皇之子,按理說應該很親近才對。尤其是愚兄我一直以來都非常欣賞你的才情,恨不得能夠經常與你一起談古論今。只可惜我的身份特殊,卻礙于禮數(結交諸王是很重的罪名,是會丟掉太子頭銜滴)而不能和你傾談,不可謂不是人生一大憾事。”

    “大哥謬贊了,臣弟愧不敢當。臣弟的那點所謂才氣,不過是投機取巧得來的。哪像大哥這般輔佐父皇處理朝政,令朝臣為之嘆服。臣弟這點小聰明和大哥相比,真是天與地的差距啊!”

    “你就別在這里取笑愚兄了。愚兄要是真的如你說的那樣,也就不至于如此煩惱了。”

    “大哥乃當今太子,國之儲君,那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身份是何等尊貴,有何事能夠難倒大哥,大哥又還來的煩惱之說?”

    “你啊,是身在局外,自然體會不到其中的苦楚!這個太子的身份外表看來無比尊貴,可實際上呢?大哥我可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整日里提心吊膽、戰戰兢兢,唯恐有什么地方做錯,招來別人詬病。暗地里不知有多少雙眼睛在時刻的盯著我,准備看我的笑話呢!實不相瞞,愚兄我即使是出門的時候,都要先考慮清楚應該先邁哪條腿,然后才敢走出自己的寢宮。你來說說,如果換做你你還會認為身份尊貴,還會有任何的樂趣嗎?”

    李恪撓了撓頭,有些尷尬的說道:“如若換做我,只怕用不了三天……不,恐怕連一個時辰都堅持不下來,就會被父皇下令拖出去重大二百大板!嗯,估計這還是輕的,還得是父皇心情好的時候!”

    聽到李恪這番像是自顧自的說話,李承乾不由得掩口而笑。“三弟你還真是有趣。原本很認真的話,從你的嘴里說出來,卻令人忍俊不禁。和你聊天還真是件輕松的事情。”

    “讓大哥見笑了,臣弟本就是個粗鄙之人,要不然也不會遠在千里之外還會惹得父皇下詔訓斥。”

    “要我說你這是大智若愚!”

    “大哥見笑了,臣弟若不是愚不可及,又怎會被父皇一怒之下配到偏遠的東北這等苦寒之地。”

    “用不用愚兄在父皇那里給你進言,把你調到關內繁華之地?”

    李恪聽后趕緊站起身連連搖手。“殿下還是饒了臣弟吧。就憑臣弟這放浪不羈的性子,要是來到京城附近或者繁華之地,還不整日里被父皇下詔訓斥。萬一哪一天惹怒了父皇,撤了臣弟的藩,臣弟豈不是連飯都沒得可吃,所以臣弟還是在那苦寒之地逍遙為好!”

    “能夠早早的抽身事外,遠離權力爭斗的中心,卻又手中掌握重兵,安身立命的本錢你都有了,還說你不是大智之人!”

    “太子殿下此番前來,莫非是前來興師問罪的不成?看到太子李承乾在自己一再忍讓之下,越的咄咄逼人,李恪不由得心情開始變得不爽,說話的口氣也不再像一開始的時候那么客氣。

    看到李恪生氣,李承乾也意識到自己有些操之過急,畢竟自己和他的關系還沒有展到無話不說的地步。而且自己今后還有很多地方需要他來扶持自己,所以對待他還不能像對待自己的手下那樣呼來喝去的,要以懷柔的策略加以對待。

    想到這里,笑著說道:“三弟,看你這話說的,難道愚兄在你眼里就是如此的不堪嗎?愚兄之所以這么說,實際是在羨慕你啊!愚兄聽說你曾經親率大軍,一舉全殲高句麗數倍于你的軍隊。想想就讓人熱血沸騰!可惜愚兄我就不同了,空有滿腔的熱血,卻只能困于方寸之間,從來不能干哪怕是一件自己想干的事情。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悲哀。”說到這,李承乾用衣袖拭去自眼角流出的兩滴眼淚。

    “太子殿下,請恕臣弟直言。”李恪深施一禮說道:“太子殿下此番前來,是否有事要和臣弟說。如若是的話,還望殿下明言,只要臣弟力所能及,肯定不會令殿下失望。”

    “三弟,你這話說起來就顯得生疏了。愚兄此次前來,無非是你剛從關外回京,有曾經親臨戰場指揮作戰,這才貿然前來與你一敘。要知道愚兄自小就喜愛策馬揚鞭,馳騁于草原之上的那種無拘無束的生活。如今這種愿望自己無法達到,就想讓別人講給我聽他們在草原之上的生活,以解自己的心癢!”

    “太子殿下怕是要失望了。臣弟所在的營州乃平原地帶,要經過西邊的契丹領地,才能進入草原。臣弟至今也不曾親眼目睹草原之壯美,不可不說是一件憾事。”

    “哦。真是可惜,愚兄還以為可以通過你了解一番草原的景象。既如此,愚兄就不打擾你了。還有,今日愚兄前來會晤三弟之事,實是愚兄私下前來,還望莫要外傳。”

    “臣弟曉得,太子請放心,臣弟絕非那長嘴之人。既然如此,就請恕臣弟怠慢之罪,不能送太子殿下出去了。”

    太子李承乾走后,李恪長嘆一口氣坐在了座椅上。想不到自己一直以來處心積慮的要躲避開,皇宮內的權力之爭,最終還是沒能置身事外。自己剛剛回來不足一個月,這個李承乾就已經找到自己,不知道接下來李泰會不會也來拉攏自己?

    也不知道怞云何時才能到京城,待得完婚之后還是帶著怞云早些離開,回到營州做自己的太平王爺去,皇宮內的紛爭就有的他們折騰去吧!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2-5 17:47
本帖最後由 藍雙魚 於 2011-2-5 17:49 編輯

第三十三章 粉墨登場

    “殿下,東宮太子府中書舍人蕭鈞正在客廳等候您。”

    李恪剛剛回到遼王府,下人便前來稟報。李恪“嗯”了一聲后,把缰繩遞到了下人的手中,然后邁步進入府內。

    蕭鈞正坐在客廳中等候李恪歸來,見到李恪走進客廳,連忙起身施禮道:“東宮太子府中書舍人蕭鈞見過遼王殿下。”

    “蕭大人今日如何有空閑來我遼王府做客?”

    “回遼王殿下,太子殿下知道遼王殿下尚未有王妃,特讓下官前來給遼王殿下做一回媒人。”

    李恪聽后淡淡一笑。“哦,不知蕭大人准備介紹哪家的小姐與本王認識?難道蕭大人不知道當今聖上已經給本王賜婚了嗎?如果是偏妃的話,豈不是讓人家受委屈了?亦或者是平民家的女子?”

    “回殿下,下官自然知道殿下已經被聖上賜婚。更不敢拿平民家的女子前來搪塞殿下,下官所做的媒是已故禮部尚書、應國公武士彟次女武約。此女容貌清秀,性格溫婉且頗有文采。不知遼王殿下可否有意?”

    李恪聽后心中一陣狂跳:武則天!武則天終于要粉墨登場了!一直以來自己都在猶豫,是否先行把這個曾經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千古女帝,給收到自己的后宮之中,省得她將來鬧出這許多是非,想不到她卻主動的送上門來,看來自己只好卻之不恭了!

    想到這里極力的克制住自己內心的情緒,表面上裝出一副如無其事的神態,問道:“哦?應國公之女。那也是名門之后,如果讓她做偏妃的話,是不是有些委屈了她?”

    “殿下有所不知,此女乃庶出,故而不為她的兄長所容。如今被她的兄長將她母女逐出家門,現居住在應國公未曾跡前的一處破舊老宅內。太子殿下也是無意之中得此消息,經查實此女確實文采出眾,有心看在應國公曾為國盡忠的情分上幫她一把,怎奈她只是個小女子,充其量只能給她尋個好人家。想來京城內的青年才俊,能配得上她的才氣的,也只有遼王殿下,故而派下官前來做媒。”

    “既如此,本王倒是有些好奇她的才氣,只不知她是否愿意?”

    “殿下之才天下皆知,她又怎會不愿意。”

    “既如此那就有勞蕭大人了。”

    蕭鈞離開以后,李恪一個人坐在客廳里繼續呆。盡管他在這里時,李恪可以做到不動聲色的從容應對,但是現在就剩下了自己,卻一下子感覺到茫然。

    穿越前,自己就是一個玻璃廠的小職工,為了所謂的愛情,曾經苦苦的追求了剛剛結婚不久,就因為車禍失去丈夫的金巧巧長達四年之久。至今想起來,心中依然會感覺到一絲甜蜜。

    可是來到這個世界以后,尤其是擁有了這么一個尊貴的身份,愛情好像一下子變得遙不可及卻又唾手可得。云兒是因為她是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所見到的第一個人,更是第一個女人,再加上一直侍候在自己的身邊,所以才成為了自己的女人,這其中怕是**的成分要遠遠的高于情感。楊怞云,這個說不上十分漂亮的女孩子,之所以會選她作為王妃,一是沉醉于她那絕世無雙的風華,二是她原本就是史書上李恪的正牌王妃,娶她似乎并沒有多少愛情的成分。古麗娜則完全建立在政治利益的基礎之上,完全是一種互利互惠的政治交易而已。最后一個武約,也就是大為后世所渲染的千古唯一女帝武則天,自己甚至還沒有見過她。選她做自己的側妃,完全是因為防患于未然,不想自己就這樣死在她的手里。

    思來想去,似乎沒有那個女孩子,是那種一見之下就令自己怦然心動,一日不見就令自己為之思念,并且茶不思飯不想更加夜不能寐的人。現在的這些人似乎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罷了,這是不是也是一種悲哀呢?

    一杯熱氣騰騰且散著令人心怡的清香的茶水,出現在了李恪的面前。順著端著茶杯的手看去,云兒那清秀的臉龐呈現在了他的眼中。心中多了一絲感動,原本茫然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柔情。

    云兒把茶杯放在桌上,然后問道:“殿下為何坐在這里呆?不知云兒可有能為殿下分擔的地方?”

    李恪一把拉過云兒,把她放于自己的腿上,然后把頭埋在她的胸前,有氣無力的說道:“云兒,本王又要納妃了。可是本王心中一點都不快樂,反而感覺到很累很疲倦。”

    “殿下每日都如此勞碌,云兒看在眼里卻幫不上什么忙,云兒還真是沒用。”

    “云兒,本王又要納妃了,可是到現在還沒有給你個身份,你會不會怪罪本王?”

    “怎么會呢。殿下一直以來都對云兒寵愛有加,這已經是云兒最大的福分了。云兒從來沒有想過什么名分不名分的,只要能夠侍候在殿下的身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云兒就很知足了。云兒小的時候爹娘就教導我:做人不可太貪,如果想要的東西太多,就會得到的同時失去很多曾經擁有的東西。”

    李恪聽后不由得苦苦一笑,說道:“想不到本王身邊最為清醒的人居然是云兒,枉費那些人還以謀士自居。”

    “殿下,您今天……”

    “云兒,本王決定了過几天本王納妃之時,也將你一并正式的娶進門。”

    “殿下……您……您沒有在哄云兒開心吧?您說的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一直以來,只有本王的乖云兒一直陪在本王的身邊,從來都不抱怨什么。本王又不是無情之人,又怎么忍心冷落了我的云兒呢?一會兒我就會吩咐下去,讓他們去給你准備嫁衣,而你這几天就什么都不要做了,安安心心的等著做本王的王妃吧!”

    云兒喜極而泣。“殿下,云兒太幸福了……”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2-5 17:50
第三十四章 迎娶

    接下來的几天里,李恪過得懵懵懂懂的,就連去給工部的工匠們上課都連續的出了几回低級錯誤,并且被工匠們給指了出來。還好李恪的性格比較隨和,不像別的教錯了也要嘴硬到底。他是只要被提出來犯了錯誤,就立即改正從不狡辯。這也令那些個工匠們更加的對他另眼相看。

    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二月底,第二天就是約定好的結婚的日子。

    云兒和武則天充其量只能算作是偏妃,所以享受不了李恪親自去娘家迎親的待遇。不過還是要走個形式的,只不過這個形式就未免顯得有些太過寒酸:一頂轎子,前面連個敲鑼打鼓的都沒有,來到遼王府也不能從正門進入,而是從側門抬了進來。

    遼王府雖說并沒有大擺宴席,卻也是闔府上下張燈結彩,府內的下人也一律換上喜慶的衣服,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慶的神情。說起來云兒也是府中的下人出身,而且早就在李恪的刻意烘托下,所有的人都早早的改口稱呼她為云王妃。不過云兒沒有什么架子,和府中的下人們關系也相處的很是和睦,所以真正到了她正式出嫁的日子,府內的人還是非常真誠的、并且是自內心的為她感到高興。

    武則天姓武名約字明空。則天實際上是她的稱號,像則天順聖皇后、則天皇帝、則天大聖皇帝等都不過是她的稱號,而不是她的名字。就好比杜甫因為曾任工部左拾遺,而被后世稱之為杜工部一樣,以至于后人只知道她叫武則天而很少有人知道她的本名。

    武則天一進遼王府,就已經通過侍候她的下人得到消息,遼王殿下今日共納妃兩房,其中一房還是遼王殿下最為疼愛丫鬟。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后,表面上她什么反應都沒有,內心里極度的不平靜。

    這個遼王殿下,她還是有所了解的,至少民間對他的傳言就是數不勝數。當然那些傳言,經過多少人的加工之后,已經是神乎其神,沒有多少可信度。但是流傳出來的詩詞,那可是字字珠璣,令人嘆為觀止的傳世之作。單只這些就足以令武則天為之情動,就更不要說他所寫的那兩部書。

    原以為還可以憑借自己在文采方面所具有的優勢,可以博取到遼王的歡心。誰知進入王府才知道,正牌的王妃正是那令遼王文采傳世的始作俑者。這也使得她的信心開始動搖,開始懷疑能否獲得遼王的歡心。

    已經到了掌燈時分,還不見遼王殿下到來。武則天的心里開始焦急----他會不會今晚就不過來了?該不會新婚之夜就讓自己獨守空房吧?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么自己今后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夜色漸深,已經在床邊一動不動坐了几個時辰的她,已經渾身僵,并且開始冒虛汗。自從日出之前,吃了一口東西,這大半天連一口水都沒有喝,肚子里早就開始唱起了空城計。也不知道這份煎熬還要堅持多久。

    隔著蒙在頭上的蓋頭,她已經聽到侍候在一旁的老媽子偷偷地打了几次哈欠。受到她們的影響,又累又餓的她也開始萌生出一絲的睡意。而且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

    就在她昏昏欲睡,對遼王今晚來這里不再抱任何幻想之際,突然間聽到門口有人說道:“參見殿下,奴婢給殿下道喜了。”

    “他來了!他還是來了!”欣喜中帶著几許的辛酸與委屈。

    剛剛坐好,就聽見房間內傳來一陣腳步聲,當腳步聲走到自己近前時戛然而止。她的心開始“扑通扑通”的狂跳。

    眼前一亮,蒙在頭上的蓋頭被出現在自己面前的一個年輕英俊的男子掀開。出現在眼前的這個外表俊朗的年輕人,與自己在心中根據傳聞刻畫出的溫文爾雅的氣質,有著很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說截然不同。一個在詩文方面有著極高造詣的人,身上散出來的氣質,居然跟那些個文人墨客們斯文秀氣的氣質,有著天壤之別。他身上散出的氣質只能用英姿勃來形容,真不愧為帶兵打仗之人!

    “讓你久等了,你一定是餓壞了吧?”

    “還好……”聽到他開口的第一句話,居然是在關心自己,不由得心中產生了一絲欣慰與感動。剛要說些客氣的話,肚子卻在這時不爭氣的叫了起來。她的臉一下子比剛才蒙在頭上的還要紅。

    “你已經是本王的王妃了,跟本王還有什么不好意思說的。來吧。本王猜想你一定是餓壞了,特意准備了兩樣小吃和你一起吃。”

    負責侍候的人在把點心小放下后,已經被李恪揮手讓她們退下。

    武則天坐的時間太久,站起身想走到桌前時,由于腿部供血不足,剛剛落地腳下就一軟差點跌倒在地。被李恪伸手接住,攙扶著她走到桌前坐下。

    “你坐的時間太久了,起身時要先活動一下腿腳,這樣一來就不容易摔倒了。”

    “謝殿下指教,明空記住了。”

    武則天雖說已經餓了一天,但是也不敢放開肚子吃飽。這個遼王殿下雖說看起來很好說話,但是誰又能知道他是不是像看到的那樣呢。萬一讓他等久了,今后吃虧受罪的還不是自己。

    胡亂的吃了几口點心,武則天起身來到李恪的身旁,柔聲說道:“殿下,時候不早了,就讓奴婢來侍候殿下就寢吧。”

    武則天此時還不滿十四周歲,用后世的觀念來看,還屬于未成年少女,典型的小蘿-莉,這可是會被判重刑的。

    看著她那尚未完全育、尚顯單薄的柔弱身軀,李恪突然有了一種負罪感。在他的內心深處依然保留著后世的行為准則,在這個世界里,十三四歲的女孩子很多都已經為人婦,甚至是為人母。但是在李恪的眼中,他還只是個孩子,這讓他根本就提不起一點兒的興趣來。

    可是今晚又確實是兩個人的新婚之夜,李恪又怕她產生什么誤會。猶豫了一下,還是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她。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2-5 17:50
第三十五章 楊怞云到來

    第二日一早,武則天便要起來,卻被李恪所攔阻:初為人婦,還是多休息休息吧。府中又沒有長輩在沒有人會挑她不是的。

    武則天聽后心內一暖,這個遼王殿下還真是個體貼之人,處處總是為他人著想。能嫁給這樣的人還真是自己的福氣。

    想想昨晚,她不禁又是嬌羞又是興奮。如果不是自己一味的積極主動,怕是這位殿下就真的會如他所說和衣而睡了。回想起當時自己主動承歡的樣子,臉上一陣燙:不知殿下會不會誤認為自己是一個放浪之人?唉……

    李恪正在陪著云兒用早餐,下人急匆匆的來報:楊府的人剛才傳來消息,大小姐午時前后到京城。李恪聽后大喜,早飯都顧不得吃就想往外走,被坐在一旁的云兒給拉住:人家中午才到呢,你現在著的哪門子急。李恪一想也是,撓了撓頭尷尬的坐了下來。

    到工部轉了一圈,早早的就找了個借口離開。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他還是第一次產生了度日如年的感覺。

    好不容易挨到了中午,李恪連午飯也顧不得吃,便風風火火的趕往自己未來的大舅哥楊崇敬的家。

    當從門衛的口中得知她還沒有到的消息時,臉上頓時流露出失望的神色。當楊崇敬急匆匆的趕到門口迎接他的時候,他已經是有些魂不守舍。昏昏沉沉的跟著楊崇敬走進客廳,一路之上對于楊崇敬所說的那些個客套話,是一句也沒有聽進去,隨口說出的那些個令人莫名其妙的話著實的令楊崇敬尷尬不已。

    來到客廳坐下之后,楊崇敬問他是否用過午餐時,他的回答是等有云小姐到了以后再一同用餐吧。聽了這話,楊崇敬有種要抄起棒子將他亂棍打出去的沖動。

    見到他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楊崇敬索性也不再對牛彈琴,坐在一旁氣鼓鼓的自顧自的喝茶。而李恪就如同一頭拴在石磨旁的驢子,在客廳內不停的轉來轉去。轉得坐在一旁的楊崇敬頭暈眼花的。

    此刻的楊崇敬早已是淚流滿面,心中暗暗祈禱自己的妹妹趕緊到來。眼前的這位遼王殿下再這樣不停地轉下去,只怕他還沒有暈,自己就已經心臟病作一命嗚呼了。

    也可能是老天爺聽到了他的祈禱,也可能是老天爺不希望大唐就此損失一名賢臣,還可能……

    總之,就在楊崇敬准備吐血三升,并高聲大呼:天欲亡我,然后兩腿一瞪氣絕身亡之際,下人急匆匆的跑了進來:小姐的馬車已經到了門外了。

    還不待楊崇敬深出一口氣,李恪已經帶著音爆造成的氣流,消失在了客廳門口,只看得楊崇敬與下人瞠目結舌。

    李恪匆匆趕到門口之時,楊怞云正在邁步走下馬車。于是想也不想的便飛身沖了過去,一把將她攬入懷中。“怞云,你終于回來了!”

    想不到自己剛一下馬車就看到了思念已久的夢中之人,楊怞云的眼中立即呈現出驚喜。誰知還不等她的話出口,他就已經扑了過來,并且在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將自己攬入他的懷中。

    雖說之前多少次在夢中曾經出現過這種場景,可哪會想到會是在這么一種情況下成為現實。楊怞云只覺得腦中“轟”的一下,變成了空白。再度醒過來時,現自己仍舊在這個討厭之人的懷中,偷偷抬眼向四周掃望,只見闔府上下近百的下人們正呆如木雞的望向這里,臉上頓感火辣。

    又焦又羞的她急忙用力的掙了掙,想要從他的懷里掙脫出去。誰知他抱的太過用力,她不過是一個弱女子,哪會有他的力氣大。無奈之余,只好小聲在他耳邊說道:“殿下……公子!快請放開怞云。你看這周圍還有很多嚇人看著呢,你讓怞云情何以堪啊!”

    李恪聽后虎軀一震、虎目圓睜,一股王八之氣油然而生。向四周掃了一眼怒道:“看什么看!”

    頃刻間,原本把目光的焦距對向兩人的眾下人們,立刻蹲下身研究螞蟻搬家的有之、湊到一起研究宋詞的有之、對著太陽研究星象的有之、地做床天作被蒙頭便睡的有之……

    李恪松開她后,嬉皮笑臉的說道:“怞云你看,根本就沒有人看到咱們親熱的樣子。你不知道這兩年來我有多么的想你!”

    怞云嗔怪的甩給他一個二百多斤的白眼,直接把他砸倒在地。“你還想我呢!分明是想我如何在下人面前出丑罷了!”

    “咱么會呢!我這不是一時情急失控嗎。趕緊進去吧,楊大人還在客廳等著你呢!”

    一轉身,現楊崇敬此刻正在和他的夫人在那里上演羅馬假日里面的經典場面。

    李恪此刻即便是臉比城牆還厚三分,依舊難免一紅:“這個……楊大人、楊夫人您二位正忙著呢!”

    楊夫人面帶桃花的看了他一眼。“唉……人老了……還是讓怞云陪著遼王殿下吧!我夫婦正好借此機會重溫一下年輕時的浪漫。”

    怞云伸出手指在李恪的腰間輕輕地做了個充滿了愛意的旋轉三百六十度的動作。李恪卻毫無反應的面帶微笑望著楊崇敬夫婦二人離去。怞云還以為剛才扭錯了人,在確定是李恪的腰部無誤后,再一次做了一遍剛才的動作。此時,樣崇敬夫婦已經消失在通往后院的角門后。李恪突然間跳起一丈有余,同時口中淒慘的叫道:“疼啊!……”

    后廳之中,怞云正在給李恪夾菜。李恪則目不轉睛的看著對方,眼神中的似水柔情,足夠怞云每天洗八百回澡,連續洗上一百年。對于怞云夾給自己的菜更是看也不看的就放入嘴中。

    “別……給你的是羹匙,是讓你喝湯用的,不是吃的……唉……”看到李恪把羹匙放入口中咀嚼,怞云不禁汗流浹背。

    身后正在一旁侍候的丫鬟們丫鬟捂嘴偷笑……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2-5 17:50
第三十六章 李恪大婚

    一頓飯吃完,李恪這才算從混沌中恢復了常態。知道怞云一路舟車勞頓需要休息,更要和兄嫂聊聊家常,盡管心中有些不舍,還是主動地起身告辭。

    離開了楊府,李恪直奔皇宮而去。

    對于現在的他來說,天字第一號任務就是趕緊完婚,然后帶著几位嬌妻回到營州繼續做自己的逍遙王爺去。

    長安城雖好,卻不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李世民已經動了撤換太子的心思。從去年底,就開始支持老四李泰在他的越王府辦了個文學館,這分明就是在照搬他年輕時的那一套。

    只可惜李泰這個人也是死狗扶不上牆的主。雖說他手底下也倒是找了几個名噪一時的年輕才俊,前來給他捧臭腳,只可惜這些人吟詩作賦還算像個樣,彈琴作畫也還說得過去。

    不過這些人充其量也就是几個頗有建樹的酸腐書生,算個小聰明,抖個小機靈什么的還可以,若說到治國安邦,這些人和當初的天策府中的那些人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雖說這些人在政治層面上根本就上不得台面,但是其中的意義卻是非比尋常的,明眼人不難從中體會到李世民的心思。這也就助長了李泰的囂張氣焰,大有和太子李承乾唱對台戲的架勢。

    雖說太子現在看起來有些日暮西山的感覺,但是近十年來,他可是經常地替李世民處理政務,而且口碑非常好,再加上他的太子身份,使得支持他的人仍舊是大有人在。

    而且和李泰不同的是,太子更善于隱忍。一旦自己犯了錯誤,立刻就會主動地承認錯誤,并且予以改正,這也使得朝中很多大臣愿意讓他成為接班人。

    畢竟,對于那些大臣們來說,侍奉一個肯于接納別人意見的君主,要比侍奉一個囂張跋扈的君主安全得多。誰也不愿意侍奉一位喜怒無常,隨時可能因心情不爽而誅殺大臣的君主。

    對于李恪來講,不管是口蜜腹劍的李承乾還是喜怒無常的李泰。他們倆的那點小伎倆,在自己的面前都是不值得一提的。所以他也沒有興趣陪著他們玩兒。有那個閑工夫,還不如逗一逗身邊的美女,或者領兵去和高句麗玩一玩貓捉老鼠的游戲更有趣。

    來到李世民的御書房,還不等他開口,李世民就揮了揮手說道:“免了吧。”示意旁邊的人都退下后,問道:“是不是讓朕給你賜婚?”

    “回稟父皇,兒臣正有此意。一轉眼兒臣已經離開領地快半年的時間了,兒臣有點不放心那邊。所以想大婚之后便回到領地。”

    “恐怕沒有你說的那么簡單吧?”

    “父皇,兒臣不明白您此話是何用意。”

    看到李恪有些惶恐,李世民笑了笑說道:“你緊張什么,朕又沒有說你做錯了什么。”

    看到李恪沒有說話,就繼續說道:“前些日子太子去過你的府上吧!事后又把武士彟的女兒介紹給你做了偏妃,一定是有所圖謀吧?前兩日青雀(李泰的小名)府中的杜楚客也曾去過你的府中,這兩件事單獨看有何不妥,但是放在一起來看呢?這恐怕就是促使你下定決心匆匆離京的根本原因。不知朕說的是否有錯?”

    “父皇真乃神人也,什么事都逃不過父皇的法眼。確實如同父皇所言,兒臣以為不管是太子還是越王,都是父皇的兒子,兒臣的兄弟。再者父皇乃千古明君,這樣做自然有您的深意在其中,兒臣愚鈍不敢妄自揣摩,也就只好回返屬地做好兒臣的本分。”

    李世民聽后搖了搖頭。“你呀……朕是越來越看不透你了!明明擁有不世之才,卻不肯為朕分憂處理朝政。明明可以富甲一方,做個安樂王爺,卻又把無數的金錢用于整頓軍務。說你擁兵自重,你又把最強大的戰力無償的上交給朝廷。你該讓朕怎樣評價你!”

    “兒臣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為朝廷、為我大唐效力罷了。如果父皇擔心兒臣有不軌之心,兒臣現在便可交出手中兵權,并且自請嶺南作為兒臣的屬地。”

    “唉!你是歲數越大,與朕越是疏遠。朕何時曾經懷疑過你,朕只是感嘆你的能力得不到應有的揮。如若不是你的身份過于敏感(李恪的生母是隋煬帝的女兒,如果說到身份的尊貴,他和李愔擁有兩朝皇室的血統,是所有人都比不了的。但是也正是因為他具有兩朝皇族的血統,才注定他與皇位無緣。),朕又怎會容得那兩個蠢材在這里胡搞一氣!如若他二人再這樣胡鬧下去,朕就是天下所有人都反對,也要把皇位傳給你!”

    “父皇萬萬不可!兒臣寧可一死,也絕不敢繼承大統!”

    “難道你讓朕眼看著朕和先皇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就此敗壞在他們的手中不成?”

    “父皇,太子和越王只是一時糊涂,沒有看出父皇的這番苦心,這才會做出一些沖動的舉措。父皇完全可以派出老成之人對他們多多加以勸誡,從而使他們能夠體會到父皇的良苦用心。他們都是聰穎之人,想必不難理會父皇之意。”

    “就依你所言吧。這件事暫且就到這里,下面說說你的婚事。半月后就是黃道吉日,你就把婚事給辦了吧。你的這樁婚事已經拖得太久了,不能再拖下去了。”

    “謝父皇,兒臣這就回去准備相關事宜。”

    “朕自付虧欠你良多,你的婚事就由朕負責吧,你只管在府中等著迎娶王妃吧。”

    “謝父皇恩典!”

    現代人結婚,總覺得太過麻煩,一場婚禮下來整個人就像脫了層皮。可是如果和古代的婚禮比起來,現代的婚禮程序只能稱之為小兒科。如果說現代的婚禮等級是麻煩的話,那么古代的婚禮等級就是令人指。尤其是像李恪這樣身份尊貴之人,一道道繁瑣的程序會令所有參與其中的人感到****。

    李恪就是在經歷了這種****的繁瑣到了極點的程序后,几乎是手腳并用,爬進了洞房的。

    一進洞房,他便癱倒在座椅之上,耷拉著舌頭一陣狂喘。

    喝過合巹酒,李恪便迫不及待的爬上了床。

    有氣無力的對已經是人面桃花的!怞云說道:“這哪是結婚啊!分明就是在給我上大刑!怞云你是不知道,從早上天沒亮那幫子禮部的老家伙們便開始擺布我,一會兒讓我干這個,一會兒讓我干那個,溜溜的一天,硬是連坐下來喘口氣的功夫都不給我。這家伙,比本王當初上戰場厮殺都要辛苦!

    “殿下,您哪里不舒服,怞云給您捶捶吧?”

    “**一刻值千金,怞云……”

    非常抱歉,寫到一半突然得到消息,下午要出趟差。原本要分成兩章好好寫一下大婚的場景的,可惜時間上來不急了,只好把兩章湊到一起,簡單的一筆帶過。漫步在這里向大家告罪了!今天只有一章了。另外,明天更新的時間沒有保証,就看漫步是否可以趕得回來。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2-5 17:50
第三十七章 攜美同行

    四月十五,在京城內住了四個月以后,李恪終于啟程返回營州。

    這一次回去的時候,隊伍中新增加了兩個新面孔,兩個王妃----楊怞云以及武約(武則天)。

    隊伍中增加了女眷,趕路的度明顯的降了下來。不過李恪也并不著急,回去也沒有什么要做,正好借著這個機會多陪陪她們。

    這一次,李恪的隊伍沒有走老路,而是出了長安便一路向北,一直抵達云中以后,再北出長城然后一路向東。之所以這樣走,是為了滿足一下三位王妃想看看草原的愿望。

    這個時候,東突厥已經被大唐吞并天山以東的廣大區域都在大唐的實際控制范圍以內,而回紇的控制范圍則在現在的外蒙一帶,與大唐的關系打打和和,誰也沒有能力真正的打下對方。

    李恪他們所走的路線距離大唐與回紇的交界處還很遙遠,所以他們的隊伍還是非常安全的。

    這一日,李恪率領著几十名侍衛騎馬出去撒了個歡兒。老是這么慢吞吞的行駛,實在是令他提不起興趣。所以,離京后不久便開始借口戰馬要保持良好的戰斗力,然后帶著一些人出去跑上一大圈,然后再與隊伍匯合,一同前進。

    楊怞云等人已經習慣了他的做法,除了剛進入草原的時候跟著他一起策馬狂奔了一次以外,剩下的日子都是他愿意干嘛就隨他去,她們則有屬于他們自己的玩法。

    李恪回到三女所在的馬車上時,現三個人眼睛都有些微微紅,像是剛剛哭過似的。還以為出了什么事,連忙問她們怎么了。

    云兒服侍他坐下后這才說道:“剛才我們閑暇無事,王妃(楊怞云)便彈了一昭君出塞曲。我和明空聽得上癮,就請王妃再彈一曲,王妃說殿下也曾專門為昭君做過一曲,就彈給我們聽了。想不到我們聽著聽著就忍不住為昭君的遭遇落了淚。”

    李恪聽后微微一笑,道:“那曲子是有些令人傷感。不如我再彈上一高興點的吧。”

    李恪平日几乎從不彈琴,云兒和武約只是聽說過,李恪曾經在中秋夜憑借詩詞以及一曲琴曲令楊怞云為之傾倒,今天難得他有這個興趣,當然十分的好奇他所彈的什么魔力,居然讓楊怞云這個以琴棋書畫聞名天下的大才女也為之傾倒。

    李恪在琴旁坐了下來,試了試琴音,然后開始試著去彈。后世的時候,李恪只是喜歡唱歌,并沒有關注過曲譜。再加上古代的聲調是宮、商、角、徵、羽五聲調,與后世通用的七聲調不同,他需要慢慢地找准聲調。

    經過一番調試,后世的一“滄海一聲笑”有一次被他成功據為己有。這曲子非常簡單,即便是沒有學過彈琴的人,也可以慢慢地摸索著彈得出來(本人曾經無意中從古箏上彈出過前半部分,雖說斷斷續續的,卻真的可以做到。當然本人絕沒有貶低這曲子的意思,否則也不會在這里借用)。

    由于李恪只是把曲子彈了出來,而且還顯得不是那么的流暢,再加上他并沒有唱出歌詞,所以三個人聽完后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甚至稍稍有些失望。

    李恪也不著急直到這曲子在他手底顯得越來越嫻熟的時候,這才清了清嗓子,合著琴聲唱了出來:

    滄海一聲笑

    滔滔兩岸潮

    浮沉隨浪記今朝

    蒼天笑

    紛紛世上潮

    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江山笑

    煙雨遙

    濤浪淘盡紅塵俗事知多少

    清風笑

    竟惹寂寥

    豪情還剩

    一襟晚照

    啦......

    滄海笑

    滔滔兩岸潮

    浮沉隨浪記今朝

    蒼天笑

    紛紛世上潮

    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江山笑

    煙雨遙

    濤浪淘盡紅塵俗事知多少

    蒼生笑

    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配上歌詞以后,整個效果立刻就變得不一樣,三個女孩子馬上被這豪邁不羈的歌曲所打動,眼睛里充滿了崇拜的小星星。

    李恪用手按住琴弦,止住了尾音后笑著說道:“這歌才符合我們現在的心情嘛!我們几個人在一起,就應該開開心心的才對,以后就不要再彈那么傷感的曲子了。”

    怞云手指拂過琴弦說道:“如果不是我們三人在這里親眼所見,殿下在這里一點一點譜出此曲。實在是難以置信,能有人可以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作出如此令人著迷的歌曲。怞云妄自被世人稱贊,可是和殿下一比,真是羞愧難當啊!”

    “更難得的是殿下的胸襟。”武約也在一旁說道:“明空還記得殿下在《三國演義》中開篇的那一詩,同樣的大氣磅礡……明空覺得能夠在殿下身邊服侍殿下,實在是明空的福分。”

    即便是臉皮已經修煉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李恪依然禁不住臉色微微一紅。“看你們,把夫君我夸得地上少有,天上更是稀奇的。我自己在這里聽著,都覺得臉紅了……”

    ++++++++++++++++++++++++++++++++++

    兩個月后,李恪的隊伍終于來到了營州。

    一走半年有余,雖說一切都有李靖以及薛仁貴等人照應,留下來需要他親自處理的事情還是有一大堆。

    先,張老道在李恪走后不久就已經回到營州,并且拉來几十輛大車的硝石和硫磺。并且按照李恪的吩咐,花了近十天的工夫把它們煉制成為粉末狀后,裝在大型的陶罐中密封好,整齊的碼放在干燥的房間內放開儲藏。

    就在立刻回來前不久,張老道已經第三次啟程,去替李恪采購。而營州城外已經建起了几座專門用于儲藏這些物品的倉庫,并且按照李恪事先的吩咐,派出重兵把守,而且在那附近一百丈的范圍內被划為禁區,任何閑雜人等不得靠近。

    經過前一段時間的連續對高句麗作戰,已經成功的將通往梨樹溝鐵礦區的通道打開,并且占據了高句麗在這一線路上的三座縣城。高句麗在動几次不成功的反擊后,已經默許了這三座縣城被大唐所占據這一事實。

    通過這一階段的作戰,大唐不但順利的占領了三座縣城,更使得營州治下增添了近五萬戶的人口。這對于人口嚴重不足的營州地區來說,一點都不比占領鐵礦的意義輕。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2-5 17:51
第三十八章 百萬兩紋銀的玩具

    回到營州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火藥配置出來。花費了一天的時間,配制出上千斤的火藥以后,李恪再次召集來李靖、薛仁貴等人,帶著他們到實驗場實驗炮彈給他們看。

    和京城如出一轍的,所有的人都在觀看以后,被炮彈的巨大殺傷力所震撼。震撼以后隨之而來的則是抑制不住的狂喜。如果軍中擁有如此強大的火力輸出,還有什么樣的堅城是大唐軍隊無法攻破的!手下將領紛紛提出作戰要求。

    看到手下將領們的高昂斗志,李恪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場面。他非常肯定的告訴自己的這些個部下們,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這場仗要怎么打,還是要仔細的加以策划的。

    畢竟大唐現在最缺乏的就是人口,每喪失一個士卒,都是嚴重的損失。所以,今后的戰爭模式一定要把保証士卒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擁有如此強大的火力支援的情況下,還要損失大量的士卒,那就是在犯罪,事件絕不允許生的事情。

    另外一點,李恪也明確的指出,強大的炮彈并非萬能的。和所有的火器一樣,在陰雨天氣里炮彈是無法使用的,這也就極大的限制了大唐作戰的靈活性。

    對于多雨的東北地區來講,每年適合大唐作戰的時間只有下雪以后的冬季。也就是說每年只有四個月左右的時間可以毫無顧忌的使用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其他的三個季節,只能在天氣良好的時間里才能參與作戰。

    以目前的軍隊行軍度來看,春秋兩個季節也可以參與作戰,但是前提是天氣晴朗,而且是短距離運動作戰,否則的話一旦變天,勢必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而且很有可能會造成大量的傷亡。

    其實,李恪是在故意夸大了火藥的缺點,火藥防潮還是很容易做到的,不論是采取密封包裝還是桐油紙防潮都是可以做到的。他之所以會這么說,實際上是他不想在短時間內結束東北地區目前的態勢。俗話說的好:飛鳥盡良弓藏。如果輕易的就平定了整個東北地區,那么他這個營州大都督也就沒有了他的價值,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結果。他必須要有足夠自保的資本,只有這樣朝廷才不會有想法。

    像今天這樣把所有中級以上的將領,都叫過來給他們透個底,實際上是讓他們先做好准備,同時開始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真正的軍事行動應該在進入冬季才開始進行的。

    另外,在進行軍事行動以前,他還有一些事情要處理。這些事情關系到未來兩年內整個東北地區的形式,在沒有把這些事情處理妥當之前,他是不會貿然采取任何軍事行動的。

    他現在所追求的就是盡可能的把利益最大化。就像這一次針對高句麗的軍事行動,就准備屆時邀請契丹、室韋部、西室韋部以及靺鞨諸部的人前來觀戰。通過自己在手中強大的戰斗力,迫使他們徹底的喪失和自己作戰的信心,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當然,要想說動他們派出有分量的人前來觀戰,也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這里面也是需要講究方式方法的,只要采取的辦法得當,還是能夠打動這些個上位者的。

    早在李恪回到營州之前,李世民替他招募的那些個少年就已經在几名工部的老工匠的帶領下,走官道來到了營州,并且已經在老工匠們的教導下開始學習初級的物理知識。

    梨樹溝的鐵礦已經開始恢復生產,不過生產出來的鐵礦石并沒有就行冶煉,而是全部囤積到營州城內新建的舉行倉庫內,作為冷兵器時代最為重要的戰略物資,必須及早并且大量的予以囤積。之所以沒有著急冶煉,是因為他也搞不清楚一旦進行粗加工后,是否還可以把練出來的鐵重新回爐冶煉成鋼材。本著小心無大錯的想法,他還是決定先不煉化這些鐵礦石,一切都等煉鐵廠建立以后再進行冶煉。

    營州附近出產煤炭(古稱石墨),而且是無煙煤,正是煉鋼的最佳燃料。李恪也已經下令開始大規模的開采,以備將來煉鋼所用。可以這么說,建立煉鐵廠的先決條件都已經成熟,只不過李恪對于煉鐵可謂是一竅不通,而當時的煉鐵條件又十分的簡陋,每個煉鐵爐一次最多也不過只能煉化几百斤的鐵礦石。這距離李恪的要求相差甚遠,但是他也知道這種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升得了的,所以他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這几百名少年的頭上,希望他們能夠早日學有所成,讓后通過他們的鑽研提高煉鐵的水平。

    這些事情處理起來千頭萬緒,李恪是急在心里卻又無可奈何。不過也不全都是讓他著急上火的事情。生產玻璃的主要礦石----石英砂已經被大批量的運往長安,并且在他建在長安城外的庄園內囤積起來,另外有一小部分則被送到了營州。

    雖說當初他終于拿定決心把玻璃的生產地設定在了長安,但是他畢竟不能在長安城內常住,而生產和制作玻璃制品又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學會的,所以他決定現在營州建一個玻璃作坊,自己親自培養出一批熟練工出來,等到他們可以單獨進行生產作業時,再把他們派往長安。至于初期作為練手制造出來的玻璃珠等簡單的玻璃制品,正好可以用他們和周圍的勢力換去大量的金錢以及各種貴重物品。再說玻璃珠要結實得多,即便是長途運輸也不存在破損的問題,完全可以當做普通貨物運往全國各地。這樣一來,還可以通過這種低階的玻璃制品,在高檔商品生產出來以前,好好的大賺上一筆。

    此前的一年里,李恪已經為了研究和制造熱氣球以及火藥,投入了几萬兩的白銀。現在終于到了開始回報的時候了。

    一個月后,在李恪的悉心指導下,第一批玻璃珠終于被生產出來。這一批次一共生產出成品玻璃珠五千余顆,除去一千顆殘品以外,還有四千余顆完好的成品。其中的一千二百余顆不論是色澤、通透度或者形狀都不是很好的次品,被李恪以每顆一百兩紋銀高價半賣半送的賣給了周邊的各方勢力,質量中等的兩千余顆則被他以每顆三百兩的價格分別銷往各個城市珠寶行。剩余的七百余顆質量上乘、色澤圓潤,通透性極佳的玻璃珠,其中的一百顆進奉給了李世民,李治和晉陽兩個小屁孩也每人送給他們五顆,至于別的人就該干嘛干嘛去!想要的話可以到他的天下一品珍寶行去買,每一顆紋銀一千兩,少一兩都別指望能拿走。

    當然,這些都不是真正的極品。真正的極品是他小試牛刀親自制造出來的,一共有九十顆。這九十顆極品中的極品玻璃珠被他做成了一副六人跳棋送給了自己的王妃們,供大家閑暇無事時消遣娛樂。

    三女當初可是幫著他一起制定的價格,當見到他把所有的玻璃珠都拿出去賣錢,沒有給她們留下哪怕是一顆留做紀念時,心里還是非常失落的。想不到他居然會在最后時刻拿出最好的,甚至是之前她們都沒有見到極品中的極品,送給她們做玩具時,那種驚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這也讓他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地滿足。這個世界上還有誰會奢侈到拿著價值過百萬兩白銀的珠寶,當做玩具送給自己的女人!他不但做到了,而且還沒有絲毫的心疼的感覺。

    當然,如果有別的人也可以做到像他這樣,可以想做多少就做多少的時候,也會和他一樣感覺不到心疼的。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2-5 17:51
第三十九章 空地一體戰爭 一

    九月初,營州城內開始熱鬧起來。來自大唐周邊的各個部落領,在接到大唐遼王給他們的關于派遣觀摩團,前往營州觀摩大唐對高句麗的作戰的信件后,紛紛的派出了他們庶出或者不被他們喜歡的兒子前往營州。

    在他們看來,盡管這個大唐的遼王說的很客氣,還什么觀摩團,實際上就是在變相的要求人質。

    盡管他們的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些不痛快,但是大唐的實力在那里擺著呢。以前一直是高句麗一家獨大,現如今大唐開始強盛起來。連續几次作戰都是大獲全勝。高句麗已經是日薄西山、外強中干了。再指望讓它來牽扯大唐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一次所謂的觀摩團就是一個信號,如果誰敢不派出人質到營州的話,大唐收拾完高句麗以后,下一個倒霉的就會落到他的頭上。這已經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部落領派來的都是沒用的廢物點心。就像黑山部的古麗娜就是作為部族領的身份來的。與她一同前來的還有一同跟著她前往黑山部的那一千閃電部隊。他們已經在那邊待了一年多,也是時候回來換防了。另外兩個和她交好的部族,這一次派來的也是他們的部族領的長子,也就是未來的部族領。他們是在古麗娜的勸說和保証下隨她一同前來的。

    除了這三個部族以外,距離營州最近的契丹方面,則派了他們的軍方統帥前來。當初就是他率領著八千部隊與高句麗作戰,最后還逼迫高句麗放棄進攻,設下營寨與他對峙。以不足對方一半的兵力,卻能和對方對峙,而且還是進攻的一方,只從這一點上就不難看出他在指揮作戰方面還是很有一套的。

    契丹方面這一次之所以派他前來,據說還是他自主要求的。來之前他就曾經對契丹的領說,這一次大唐的舉動絕非是要人質,而是要讓所有人知道,大唐擁有絕對的實力,是不屑采取那些不入流的手段的。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堅決要來親眼看一看,大唐的軍隊到底強大到什么地步

    九月初五,隨著靺鞨諸部距離大唐最遙遠的北海部的到來,所有該來的部族所派出的質子全部抵達營州。大唐對于高句麗的戰爭正式開始進入倒計時。

    經過近三個月的囤積,現在營州城內擁有一萬多枚炮彈,以及一千多枚專供熱氣球投放的炸彈。有了這些具有決定性的武器,這次針對高句麗的戰役,可以算得上是萬無一失,如果運用得當的話,甚至可以把士卒的損傷降低到千人以下。李恪的宗旨是,只要可以避免自己手下的士卒傷亡,他絕不介意把對方的城市夷為平地。

    九月二十日,大唐軍隊共計五萬人馬,兵分三路向高句麗所屬的沈陽進。其中左路行軍總管為薛仁貴,統帥一萬人馬負責攔截高句麗開原方向派來的援兵,右路行軍總管為李靖,同樣統帥一萬人馬負責攔截牟城方向派來的援兵。中軍則由李恪親自指揮,統帥三萬人馬,直指高句麗重兵布防的沈陽城。

    李恪所率的中路大軍以每日六十里的度,穩步向前推進。于第四天到達高句麗重兵布防的第一座縣城曲東縣。當大唐軍隊來到縣城外十五里處,并且安營扎寨的時候,整個縣城早已經嚴陣以待。包括從各地派來的援兵,這個人口不過一萬戶左右的縣城內,高句麗的士卒總數過了一萬四千人,整個縣城簡直成為了一座巨大的兵營。

    按照正常的情況來看,李恪所統帥的三萬人馬根本就不可能打下這座相當于自己兵力一半的縣城。通常來講,要五倍于守城一方的兵力才可以動攻城,十倍于守城一方才可以圍城。

    而李恪此刻只有三萬人馬,只要守城一方的主將不是愚蠢到了極點,是根本沒有任何機會的。

    跟隨李恪一同前來觀摩的各部族觀摩團的成員,已經開始在私底下議論紛紛,唯一的話題就是李恪要怎樣才能拿下這座縣城。討論的結果顯而易見——沒戲!

    對于他們的一輪,李恪完全不予以理會,一切都按部就班的准備著。扎下營寨時,剛剛過了午時,按理說應該乘著手底下士卒的士氣正旺,動一次試探性的進攻,然后根據對方的防御態勢決定接下來的的主攻方向,然后集中所有的兵力攻城。這似乎是唯一有可能取勝的辦法。

    誰知李恪不但沒有動進攻,反倒下令所有的士卒都解散,回到各自的營房休息。

    難道他想利用夜間進行偷襲?所有人又在猜測李恪可能采取的辦法。但是偷襲顯然是行不通的,對方不是營寨,而是一座固若金湯的縣城,在他們做好准備嚴陣以待的時候,任何方式的偷襲都是不可能成功的!那么他是如何打算的呢?

    就在所有的人都在暗暗猜測之時,李恪再次做出出人預料的舉動。他居然天一黑就回到了自己的大帳之中休息。所有前去他的大帳探聽消息的人都被侍衛所攔阻:“殿下已經休息,有什么事都請明日一早再來!”

    第二天一大早,天才蒙蒙亮,全軍便已經集合。吃過早飯后李恪下令:全軍盡起,列兵于縣城南門,務必于黃昏前攻下縣城。

    觀摩團的人聽到李恪的這個命令后倍感疑惑:他憑什么可以肯定能在黃昏前拿下縣城?莫非這個所謂的能征善戰的遼王殿下是被吹出來的?實際情況就是一個不懂得任何軍事常識的草包?所有的人越的相信這種判斷還是很有道理的。

    在大唐刀盾兵的掩護下,工程兵開始在縣城的南門外架設投石車。而且是一下子架設了足足有上百架的投石車。

    難道說這就是那個遼王的殺手锏?觀看的人開始哭笑不得。還沒有見到過誰用投石車作為攻破城池主要手段,這位殿下不會天真的以為,單靠投石車就能把這座縣城占領了吧?這也太異想天開了!

    就在他們在那里胡亂琢磨的時候,投石車已經組裝完畢,并且已經進行調校式的試射。每輛投石車在試射了三塊只有二十斤左右的石塊后固定好了位置,并且在投石車的投籃里放進了一個酒壇似的陶瓷罐。

    還不等這些人反應過來這些個投石車為什么不去投石塊,反倒是把酒壇似的東西放進了投籃。他們實在是想不明白,這些個酒壇子怎么可能會對防守的人造成傷害的時候,那些個投石車已經隨著一聲令下,把那些個酒壇子投擲了過去。

    當那些個酒壇子落到城牆之上時,出的震耳欲聾的巨響,以及城牆之上亂作一團的景象,讓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為什么那些個酒壇子會出如此巨大的響聲?即使是身處在一里意外的地方,仍然可以感覺到大地在顫抖!

    就在所有人都被這已經像驚呆的時候,大唐的投石車已經接二連三的把那些個酒壇子投擲到城牆之上以及城牆內部的時候,劇烈的爆炸聲已經淒慘的呼救聲不絕于耳。此刻的城牆之上已經見不到任何一個高句麗士卒的身影。

    知道這個時候,那些個觀摩團的成員才反應過來,這位遼王殿下這次邀請他們來觀摩,還真就是來觀摩的。他的目的就是讓他們把他們親眼所見的這一切,等到回去以后告訴他們的領,大唐已經擁有了非常厲害的攻城武器,他們完全可以做到不動用士卒,就可以把城內的人屠戮一空!

    短短的半柱香的功夫,整個縣城的南城牆上已經完全的陷入了火海之中(有一部分投石車投出去的炮彈內部是高度酒精,再通過專門的火球點燃)。見到此刻的情景,所有的觀摩團成員都知道,這座縣城已經完了。只要不是這個時候天降大雨的話,誰也不可能阻止火勢綿延開來。

    投石車并沒有因為城牆上已經燃起熊熊烈火而停下來,反倒是向前移動了大約五十步左右的距離,然后再一次投出大量的火球。

    盡管已經進入到冬季,有些地面已經開始結冰,但是觀摩團的所有人員卻是大汗淋漓。他們不約而同的想到,如果換成自己作為守城一方,結果也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2-5 17:51
第四十章 空地一體戰爭 二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郁的酒香以及烤肉的味道。不過任何人都沒有被激出一絲一毫的食欲,相反的所有的觀摩團成員都有一股強烈的嘔吐感。酒香以及烤肉的味道是被北風吹過來的,源頭正是被大火肆虐的縣城。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一陣強烈的北風,才是的大火沒有在縣城中蔓延開來。大約半個時辰以后,大火漸漸熄滅,在確定了沒有高句麗的士卒重新回到城牆之上以后,大唐的軍隊開始分東南北三個方向向縣城進行包圍。

    很快的,東西兩個方向傳來消息,大量的平民正在通過東西兩座城門涌出縣城。李恪傳令下去,這些百姓今后都將是大唐的子民,不要對他們加以留難,愿意出城的就隨他們去吧。

    隨著南門的打開,李恪的中軍6續的穿越南門進入縣城。南門內靠近城牆的附近到處可以看到被焚燒殆盡房屋,以及遍地被大火燒焦的尸,從散落在他們附近的武器不難看出,這些被燒焦的尸,絕大多數都是高句麗的守軍。

    跟隨在李恪身旁的觀摩團成員,其中已經有人在看到這種場景以及空氣中彌漫的烤焦的肉味,刺激得跳下馬跑到一旁痛快淋漓的狂吐不止。其余的人也紛紛捂住口鼻,滿臉的痛苦神色。

    半個時辰以后,李恪來到縣府的大堂,并且把這里作為了臨時的中軍大帳。手下人這時已經呈上了這次攻城戰的戰報。據查,高句麗軍方的指揮,早在大唐的投石車動第二波投擲,也就是投擲燃燒彈的那一次過后,就已經意識到敗局已定。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傷,他果斷的下令放棄無謂的抵抗,率隊撤往沈陽。另據初步統計,剛才在攻城的過程中,消滅了兩千名左右的高句麗士卒。這個數字是根據燒焦的尸進行統計的,這一次的戰報只是先期的統計,詳細的資料要等所有的資料匯總到一起后才會上報。

    通過已經統計過的數字不難看出,對方當時一定把大量的兵力集中到了南城牆附近,這也是造成對方損失慘重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也給李恪提了個醒,要想最大可能的讓敵人把兵力集中到一起。其實要想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只要讓敵人准確無誤的確認自己的主攻方向,就不難做到這一點。

    傳令下去全軍在縣城內休整三天,晚上將殺豬宰羊犒賞三軍,同時取消禁酒令,每人可以領到燒酒半斤。令下之后,全軍歡呼聲雷動。到了晚間,到處可以看到三三兩兩的喝醉的士卒,不過也不用擔心他們醉酒鬧事。唐軍進城之前,城中百姓絕大部分早已經逃出城外,剩下的也都是一些行動不便的老弱婦孺,大唐的士卒即便是喝醉酒也不至于找這些人的麻煩。

    再說,部隊之中還有監察部隊,這種日子口你如果喝醉了酒打個架什么的,只要不動家伙,他們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不去管你,可是如果敢找城中百姓的麻煩,一旦被他們現你自己先就會有跟大的麻煩。

    后半夜開始,天空中刮起了七八級的西北風,氣溫也開始驟降。到了早上起床的時候,士卒們已經穿上了大軍出時就已經到個人手上的厚重皮襖(唐朝初期的時候,棉花還沒有傳入中土)。

    天空中烏云密布,而且非常的低,令人產生一種伸手就能夠到的感覺。這是暴雪的前兆,估計很快就會有一場暴雪降臨。

    原本觀摩團的所有成員在大軍出都一致的認為,這個大唐的遼王居然會選擇冬季進行大規模的作戰,實在是不明智的選擇。只要遇到風雪,只怕這一次作戰就要就此終結。他這么做簡直就是在浪費錢餉,或者說只是做一個姿態,証明他是要去帶兵打仗的,從而避免了索要人質影響。

    前一天的作戰,只能說明大唐部隊攻城的火力強勁。可實現如今馬上就要有暴風雪降臨,到時候大雪封路,倒要看看你還有什么辦法繼續作戰!

    這也不能怪他們准備在一旁看熱鬧。畢竟大唐的實力過于強大,一旦針對高句麗的戰爭結束,很有可能會把矛頭指向自己。所以,現在能有機會看到他們出丑,也是一件非常解氣的事情。

    到了晌午時分,觀摩團期盼了一上午的大雪終于如期而至。成年人拇指肚大小的雪片子,鋪天蓋地的從空中狠狠地砸落到地上,僅僅一下午的時間大雪就已經沒過了腳踝。

    晚間吃飯的時候,李恪特意把所有的觀摩團成員都叫來和自己一同吃飯。認真的說起來,這些人是沒有資格和他一同吃飯的。就好比一個帝王不會和平民在一個桌子上吃飯一樣,李恪完全可以不請他們吃飯,即便是他們部族的領來到營州,最多也不過是由李靖這個副職出面照應,前提是這個部族的領還要和李靖非常熟悉,關系非常好才可以。

    李恪之所以邀請他們一同吃飯,實際上就是因為猜透了他們的心思,所以這才把他們叫過來,調侃他們一番后再用事實告訴他們,他們潛意識當中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對于他李恪乃至大唐來說,根本就不算個問題。是輕而易舉便可以完成的。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后,該說的客套話也都已經說完,李恪這時說道:“今天請各位過來,實在是本王有事要向你們詢問。在座的人中,不論是室韋部還是靺鞨諸部,你們全都常年居住在北方的苦寒之地。你們也看到了,這外面突降大雪,如果是坐在一起飲酒賦詩,倒是個不錯的天氣,但是對于行軍打仗來說就不是一個好事情了。不知道各位對于這種天氣,有沒有克服大軍行動不便地方法?”

    在做的這些人一聽原來是向他們討主意的。表面上一副畢恭畢敬的神態,內心里卻是早已經就樂開了花:原來是遇到難題了,想通過我們尋求指導幫助。如此惡劣的天氣下,別說几萬大軍的行動,就算是几千人馬也是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再說了,別說我們沒有好的辦法,即便是有也不可能告訴你啊!現在的大唐軍隊就已經如此的恐怖,一旦再克服了雪地行軍受限的困難,還讓不讓我們這些成年累月生活在嚴寒之地的人活了!

    相互之間用眼神從對方的臉上掃過,做了個極其短暫的交流,在達成一致意見后紛紛上前進言。進言的內容與其說是在出主意,還不如說是在訴苦更恰當一些。歸納起來無非是北方苦寒,長年累月的都要生活在忍飢挨餓之中,究其原因也就是因為這冰天雪地的根本就沒有辦法就行勞作等等等等……廢話說了一籮筐,歸結起來只要倆字就可以概括——沒轍!這些人在進言的最后,無一不提出一個相同的建議:退兵!早一天退兵,就可以減少一天無謂的消耗。

    對于他們的表現,李恪原本就沒有報什么希望。相反的他更希望看到現在這個結果,因為他們現在說得越是熱鬧,自己能夠拿出雪地作戰的絕技時,對于他們的觸動也就越大,抽在這些個枉稱是北方部落的人的臉上的耳光也就會越響。

    李恪不置可否的微微一笑。“想不到你們這些個生活在這苦寒之地的部族,也無法解決掉這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如此看來本王這次作戰怕是要令你們失望了!”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2-5 17:51
第四十一章 空地一體作戰 三

    李恪不置可否的微微一笑。“想不到你們這些個生活在這苦寒之地的部族,也無法解決掉這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如此看來本王這次作戰怕是要令你們失望了!”

    觀摩團的成員一聽他這么說,不由得心里樂開了花,但是表面上誰也不會愚蠢到表示出來,還要表現的極為誠懇的勸解道:“勝敗乃兵家常事,遇到這種天氣那也是始料不及的事情,還望殿下不要過于介意一時的得失,大不了等到春暖花開以后再來攻取也不遲。”

    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的是,李恪并沒有下令做好撤兵的准備,反倒是還維持著以前的命令,所有的士卒都在士氣高昂的做著戰前准備。這令觀摩團的所有人都深感困惑:難道說這位遼王殿下,還有什么殺手锏沒有拿出來?

    其中的一個部族的小王子,在無意中轉到工兵營的時候現,工兵營的士卒們正在干得熱火朝天的,所有的人都在從事同一個工作:就是把原木裁成一丈長,一掌寬的木條。他實在想不明白這么窄的木條能做什么用,就上前去打聽。被他打斷工作的士卒在聽到他的問題后,先是抬起頭像看白痴一樣的看了他一眼,當現他并非大唐士卒以后,毫不客氣的把他抓了起來。如果不是他不是一再的強調自己的身份,并且要到遼王面前對質,只怕已經被當做高句麗的細作直接給拉出去咔嚓了。

    回到觀摩團駐地依然沒有回過神來的他,在眾人的詢問之下說出了剛才的經歷。眾人紛紛加以猜測,最后得出一個結論:肯定是用于作戰用的,但是具體怎樣應用,卻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雪整整下了三天三夜。等到第四天午后,天空中不再飄落雪花的時候,城外的積雪已經過四尺。如此大的降雪,近些年來非常罕見,一場雪差不多已經相當于往年一冬天的降雪總量了。站在城頭陪著李恪一同察看城外積雪情況的觀摩團成員們,已經不知道該怎樣形容自己現在的心情了。這里的積雪已經這樣,那么居住在更遙遠的北方的他們的部族,又會是怎樣的一種淒慘景象?每逢雪災之年,部族都會有很多人和牲畜死亡,別的人可以不去管,可是自己的妻子兒女呢?他們會不會有事?所有的人的心里都很不是滋味,可是又沒有任何辦法。自己在几百里以外,中間又是大雪封路,即使是得到了消息,又能夠怎么樣呢?!

    眾人的神情都落入到了李恪的眼中,暗地里冷笑了一聲。說道:“諸位想必一定是惦念著你們的家人以及部族的安危吧?既然如此,本王也不耽誤你們的時間。本王決定后日大軍將繼續前進,力爭在十日內拿下沈陽城。屆時本王將安排本王的親衛隊護送你們返回各自的部族。本王可以非常自信的告訴你們,最多十日你們便可以從沈陽城回到你們各自的部族,所以你們盡管放心的跟隨著本王出征吧!”

    “什么!”觀摩團的所有人在聽完李恪的話后都大吃一驚。要知道從這里到達沈陽城還有二百多里的路程,地面上的積雪更是到了人腰的位置,几萬大軍在這樣的條件下行軍,并且還要攻打沈陽城。不要說十天能不能打得下來,只怕是再有兩個十天大軍也走不到沈陽城吧!這個遼王是不是瘋了!

    兩日后的上午,當觀摩團的成員起床以后才現,城中已經明顯的清淨了許多,街道上已經看不到什么士卒的身影,當他們來到縣衙這個遼王臨時駐地的時候才現,遼王早已經做好了出的准備。

    見到眾人到來,李恪微微一笑,說道:“本王正要派人去找你們,既然你們已經到了,那就跟隨本王一同前往沈陽吧。”

    一行人來到城門口處,看到城門外的雪地上停著一排沒有車輪而且樣式奇怪的車,這種車看起來更像是在一塊木板上,放了兩把太師椅。這個叫做太師椅的東西,還是到了營州以后才看到的新奇玩意。更令他們好奇的是拉車的居然不是馬,而是狗。每輛樣式奇怪的車前面都有十几條土狗,用缰繩把它們和這輛車連在了一起。還別說,之前還從未聽說過用狗拉車,這個遼王殿下處處都與眾不同。

    李恪上了一輛明顯與別的車不同,而且看起來更加豪華,更加舒適的車上。這輛車的寬度和別的車差不多,只不過有別的車兩個長,而且車上的不是太師椅,而是一張可以躺下兩個人的軟榻。軟榻之上鋪著整張的虎皮,看上去顯得非常氣派。就連給他拉車的那些個狗,也明顯要比其他的車要高大威猛許多,讓所有人又是羨慕又是嫉妒。

    在軟榻之上坐好以后,李恪笑著說道:“由于時間匆忙,只來得及做了些簡單的雪橇供大家乘坐。大家可以自行挑選伙伴兩個人共乘一輛雪橇。至于你們的隨從,就等一會兒和我的親衛們一同出吧。”說道這里,把目光投向了觀摩團中的古麗娜,柔聲問道:“美麗的古麗娜族長,不知道本王可否邀請你與本王共乘一車?”

    古麗娜自從再次來到營州,就只有第一晚住在了李恪的遼王府,其余的日子都是和觀摩團住在一起。所以,觀摩團的其他成員一直以來都不知道這位女族長,居然早就已經成為了遼王妃。

    想不到遼王殿下會當眾邀請自己與他共乘一車,古麗娜的臉不由得微微一紅,馬上又非常配合的說道:“能得殿下賞識,實在是小女子的榮幸。”說完后扭動著虎軀上了遼王的雪橇。嗯,沒錯,就是虎軀!東北女子本就是生的高大,這兩年又經常四處征戰,再加上冬季穿得比較厚實,稱之為虎軀倒也不為過。

    當雪橇被跑在前面的狗帶動著,飛快的行駛起來以后,觀摩團的人驚奇的現:原來這個叫做雪橇的東西,被狗拉著跑起來以后的度,一點都不比在平地上的馬車慢。

    很快的他們又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他們所走過的道路,前面的雪面上都會有很多的被壓過的痕跡。中途停下來讓拉雪橇的狗休息的時候,他們也曾經做過實驗,那就是凡是有痕跡的地方,雪都比較結實,不向周圍沒有壓過的地方的雪面那么說那么松軟。至于是怎么做到的,他們則是沒有半點的頭緒。也曾經有惡狠狠地想道:是這位遼王殿下事先讓士卒們專門做出來好讓他故弄玄虛的,不過連他自己都知道這是自己的意淫罷了,貌似這位遼王殿下沒有必要這么做。畢竟這是在真刀真槍的作戰,一個不小心就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沒有人會在這個時候玩這種把戲的。

    有人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況下,去向遼王打聽情況。這位遼王殿下居然只是如無其事的說了句:大軍已經在之前出,正是因為他們先前在這里經過,我們才可能乘坐這種雪橇前行,不然的話我們怎么可能有這么快的度。

    聽到遼王的回答,這個人趕緊獻寶似的回去和其他人炫耀:“聽到沒有,遼王說了如果不是大軍在前面開路,我們是不會有這么快的度的。這也就說明我們乘坐的這個雪橇并不實用,而是他用來炫耀的噱頭罷了!”

    眾人聽后向看白痴一樣的看了他一眼,齊聲的鄙視道:“大軍出充其量也是后半夜以后的事情,如果是采用正常的辦法在雪地上行軍,只怕我們早就追上了!現在不但沒有追上,反倒沿途沒有見到一個腳印。如果沒有更好的辦法,你認為他們是怎么做到的?拜托你沒有帶腦子來,就不要在這里耍你的小聰明!”

    黃昏時分,李恪帶著觀摩團終于來到大軍的營地。宿營地設在一處土坡之上,地勢比周圍略高。他們們到來之時,宿營地已經經過簡單修飾,不過之時把地面的積雪清理出來,供大軍宿營之用,卻連最簡單的柵欄也沒有豎立,更加沒有設立瞭望樓。

    一個觀摩團的成員不識趣的問了一句:“殿下,大軍宿營為何連營寨也不搭建,更加沒有設立瞭望樓,難道就不怕敵軍前來襲營嗎?”

    李恪微微一笑,沒有說話。旁邊的一個侍衛傲然說道:“附近百里之內都有我流動哨巡察,敵軍根本就不可能靠近我軍駐地五十里而不被我軍現!再說,冬季作戰能與我遼王殿下交手之人,不能說沒有,不過此刻恐怕還不曾出生呢!”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藍雙魚

LV:7 大臣

追蹤
  • 12

    主題

  • 10409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