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軍閥治世 作者:菜鳥如林 (連載中)

mk2257 2011-5-21 21:54:2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77 80760
mk2257 發表於 2011-5-21 22:45
第十九章:登萊游擊

  消息很快傳到了趙家堡。

  事件的發展超乎了趙巖的預計,就算是最為樂觀的劉衡,也對事件的發展目瞪口呆,吳安邦竟然直接被逮捕問罪,任他如何想也想不通其中的門道。

  說到底還是因為趙巖在山東商幫中的地位,此刻的趙巖可是山東商幫中的財神,此次吳安邦圖謀趙家的玻璃鏡已經觸動了他們的神經。

  若是玻璃鏡的秘方只有趙家知道,那麼整個山東幫的商人都有銀子賺,若是這玻璃鏡的秘方流落出去,哪還有這樣的特權。到時候天下商人都可以賣,哪輪得到山東的商人。

  這個道理已經是挑明了的,絕大多數山東商人都在遵守,這會有人跳出來破壞規則,必然要有所動作。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啊!

  在鄭世璉的帶頭下,朝中有人的都去打了個招呼。趙巖賄賂了巡撫朱大典,鄭世璉等人感覺還不太保險,所以讓山東布政使也參了吳安邦一道。

  加上吳安邦一沒人脈,二沒兵馬。完全是炮灰一個,朝中幾乎沒人幫吳安邦說話。反而因為山東商人打過招呼,所以許多大員紛紛給趙巖說好話。

  吳安邦之所以想圖謀趙家的玻璃鏡,就是因為沒銀子。登州這窮地方,再怎麼撈也就那麼點,如何拿得出銀子在朝中打點?

  不過朱大典還是有些惴惴不安,流賊剛在漢中詐降突圍,陳奇瑜的下場可擺在那兒的,此番要招撫趙巖,心中不由冒出一些想法。

  萬一這趙巖包藏禍心,在山東鬧出什麼大亂,那他這巡撫的帽子可就保不住了。如若進剿,第一不符合聖上之意,萬一鬧起來了,他一樣掉官帽子。

  雖然心中揣揣,但還是要撫的。

  不過這趙巖上次托鄭世璉給他送了上萬兩銀子,已經是在向他示好了,一般來說是鬧不出什麼妖蛾子的。但這趙巖連總兵吳安邦都敢抗擊,也很難保證今後鬧不出什麼事端。

  於是朱大典把布政使張文舉派去了趙家堡,招撫自然是要先談談條件的。

  山東三司中,都指揮使司自正德後為世所輕,按察司的王振義又是他的人,唯獨這布政使張文舉與他不是穿一條褲子的。

  巡撫這種制度,是由上而下形成制約,又是由下而上制約巡撫,下面的道員可以直接上報,若是巡撫弄出什麼事端,也是會被他們彈劾的。

  派布政使張文舉到趙家堡招撫,自然是有其深意的。萬一以後趙巖鬧出了什麼妖蛾子,你張文舉該閉嘴的就給我閉嘴,否則聖上連你一起辦了。

  張文舉倒是不擔心,在鄭世璉的陪同下,一起來到了趙家堡。趙巖聽到張文舉和鄭世璉前來,連忙帶人出迎。

  趙巖見到這張文舉,也未下跪行禮,他是秀才,見官可不拜的。只是對張文舉做做了揖。

  「世侄不必多禮,張大人是自己人,呵呵!」鄭世璉笑道,張文舉也笑著點了點頭,「想不到如此年輕,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百忙之中勞煩大人前來,學生深感慚愧。學生已備好酒菜,大人這邊請。」趙巖直接過濾了張文舉的高帽,臉上掛著不卑不亢的笑容。

  「好。」張文舉點了點頭。在趙巖的帶領下,進了趙家堡。

  張文舉在進堡時仔細看了看趙家堡那奇形怪狀的城牆,問道:「這城牆怎造得如此模樣?」

  「此為稜堡,敵軍若攻此堡,不論攻哪一面,左右皆可救之。三面火?、箭矢齊下,附蟻攻城之敵必然死傷慘重。稜堡乃是西洋人所造堡壘樣式,天啟三年福建巡撫南居益乃上奏驅夷,於天啟四年正月開始進攻澎湖,以兵船兩百艘,擁眾萬人之勢對付只有軍艦十三艘,軍隊九百餘名的紅夷人卻八個月不下,全因紅夷人建有稜堡在澎湖之上。最後因紅夷人孤立無援,方退至小琉球。」趙巖在一邊說道。

  「嗯!此堡不錯。」張文舉心中一動,神色上卻未有變化。

  進了趙家堡,將張文舉請入席中,在一桌豐盛的酒席中,張文舉顯得比較熱絡,和趙巖把酒甚歡,果然是自己人,連稱呼都變成了賢侄、小侄。

  「賢侄操練鄉勇保境安民,聖上有意破格錄用,巡撫大人打算讓你擔任登萊游擊,不知賢侄可願意?」張文舉問道。

  「登萊游擊!」趙巖心中轉了轉,大明的武官體系是總兵、副總兵、參將、游擊、守備。這游擊將軍說低不低,說高也不高。

  趙巖知道自己沒怎麼鬧開,所以也弄不到什麼太高的品級。要是鬧大一些,估計弄個總兵也有無不可。

  不過品級這東西趙巖並不是很看重,品級不過是決定餉銀、俸祿這些東西,他還不缺那麼點錢。

  在這亂世,最重要的還是手頭有兵。手上有兵,皇帝也只能徒呼奈何。

  「為國出力,小侄自是無有不願。」趙巖慷慨狀,直接答應了下來。

  「好,賢侄有此報國之心,想必聖上定然也會因此大慰。」張文舉笑道:「不過賢侄有什麼要求可就要說出來,本官回去也好像巡撫大人說明。」

  「小侄別無他求,只望能在山東調動兵馬剿匪。小侄手上有精兵三千,按一般的待遇就可。」趙巖說道:「只是希望巡撫大人能從軍中撥調一些工匠過來。」

  這次受撫的主要目的是轉正,有個名正言順的身份,品級高低都無所謂。其次能撈點工匠來也好。

  「好,這些本官會向巡撫大人轉告的。」張文舉想不到趙巖的條件竟然如此簡單,實在是太好滿足了,心中不由十分滿意。

  ……

  張文舉回到濟南,把趙巖的那些條件向朱大典說明後,朱大典沉吟了許久,說道:「兵馬自是不能隨意調動,他若要出登萊剿匪,可先報與本巡撫。至於些許工匠,調撥一些給他也無不可。」

  隨後朱大典又派人到趙家堡跑了一趟,商議招撫的詳細協議。

  趙巖對於不能隨意將兵馬調出登萊也不在意,你不讓我調,可以偷偷的調嘛!這也沒什麼好糾纏的。

  雙方主要商議的還是工匠方面。

  趙巖要的工匠數量較多,直接開出了500名工匠的數量。

  「什麼!500工匠,他要那麼多工匠作甚?」朱大典驚疑不定。

  「那趙巖他說朝廷財政困難,為減輕朝廷的負擔,他軍中的軍器可自籌,只是缺少工匠。」

  「既然他願自籌軍器,那便讓他到各大衛所挑人好了。」

  ----

  今天就兩更,明天加快速度寫。
mk2257 發表於 2011-5-21 22:46
第二十章:棉價

  三月二十三,朱由檢批復了山東巡撫朱大典的奏章,趙巖就撫為登萊游擊。朝中大員對此並為太多異議。

  游擊將軍,那已經是天啟年間的行情了。照現在的行情,一般都是給副總兵。朱大典能以登萊游擊的品級成功招撫,著實已經難得可貴。

  ……

  朝廷批復的消息傳到山東後,趙巖隨即派人到各衛所挑選工匠。將印、文書這些雖然還沒到,但趙巖已經與朱大典達成了協議。

  趙巖的駐地就設在黃縣,總剿登萊二地土匪。朝廷不負責趙巖所需軍器籌備,撥給五百名工匠自造。

  這段時間朱大典派人在黃縣調查了一番,心中的猜疑也漸漸放了下來。根據調查結果,趙家的確在登州的幾個縣都設了粥棚,黃縣縣令唐賢明也證明趙家在安頓流民,同時趙家與民無犯,又四處派鄉勇剿匪。

  再加上趙家乃是書香門第,其父趙貴是萬曆三十一年舉人,趙巖也是一名癢生,與一般粗鄙武人不同。

  而且孝敬也多,上次一出手就是黃金千兩。

  朱大典的心思也活絡了起來,若這趙巖能用好,完全是一個絕佳的打手,這對他的政績很有幫助。

  所以趙巖要工匠,也就隨便他去挑。

  當趙巖帶著五十多騎到濟南面見朱大典時,朱大典在府衙內見趙巖不過十七八歲,心中不由吃驚。

  「趙巖你今年幾何?」朱大典不可思議的問道。

  「回大人,虛歲十八。」趙巖作揖回答道,心中也有些微汗,這年紀的確駭人了一點,不過年輕就是本錢,倒也不錯。

  「十八啊!好年紀。」朱大典不由羨慕的說道,不由想起了自己年輕時,如趙巖這般大時,還在埋頭苦讀。到如今,已經五十三了。

  惆悵了一會,朱大典呵呵一笑,「十八歲的游擊將軍,在我大明朝也是少有,可有表字?」

  「還未取表字。」趙巖搖頭說道,表字這東西是成人禮之後取的,自己來之前還沒經歷成人禮,估計還要等兩年。

  「嗯!本大人給你取一表字如何?」朱大典見趙巖沒表字,叫起來不太親切,出言問道。

  「全憑大人。」趙巖謙遜的說道,對這表字也不是很在意,愛怎麼取怎麼取吧!

  「巖,意堅,你此番就撫,就取表字『持堅』吧!望你能持堅而忠,今後莫要做逆君之事。」朱大典琢磨了一陣,語重心長的對趙巖說道。

  「持堅?」趙巖心裡念叨了幾句,感覺還行吧!於是嘴裡喊了個口號,「謝大人賜字,下官必然忠於聖上,忠於大明。」

  喊完口號,心想,本將軍忠的是民族,要是朱由檢扶不上牆……#@#¥%*%~~~~

  「上任文書估計很快就會到了,你就任登萊游擊,如今登萊匪盜橫行,你有何打算?」朱大典問道。

  「匪盜自應派兵進剿,只是登萊一些地方豪族也時常客串為匪,若剿之恐遭非議,大人您看是不是……」趙巖對朱大典問道,想從他手裡討些特權來,比如剿了那些地方豪族,朱大典給幫他頂缸。

  「這個……可先警告一番,讓他們悔過便可,之前之事就不必追究了。」朱大典的回答卻是讓趙巖噎了個半死。

  靠,這老頭,看來指望他來頂缸是不用想了,看來只能自己赤膊上陣了。

  ……

  出了巡撫衙門,趙巖帶著人在街上逛了起來。濟南靠近運河,所以比較繁榮,街上的人還是比較多的。但繁榮的背後,街上卻有許多衣不蔽體的流民、乞丐。

  倒也有一些人開了粥棚,只是施粥的人畢竟太少。

  一些人甚至掛牌出賣,只要花一點錢,就能買走。去年冬天,濟南城估計凍死不少人。此前趙巖招募流民的範圍並不大,只是在黃縣周邊的州縣。

  一路上趙巖閒庭漫步的在一家家店舖看了起來,不斷的詢問著物價,碰到感興趣的東西直接掏錢買下,讓他的親兵提著。

  趙巖的親兵是剛選拔組建的,全是營中的精銳。

  詢問物價自然有他的用意,在這明末最重要的,還是銀子啊!多瞭解瞭解市場,也懂得什麼東西能賺到銀子。

  在布店裡趙巖發現這年代的棉布竟是按斤秤的,絕對是童叟無欺。一斤棉布的價格大概在八分錢銀子左右。

  根據瞭解,棉花的價格南北差異極大。

  南方的棉花一擔大概能賣到4~5兩,而北方的棉花,一般是一擔1~2兩,每擔50斤。

  棉花的價格,還得看有無布商前來收購,若沒有多少無布商收購,那麼價格可能會跌倒不足一兩銀子。

  棉布價格在南方一般能賣到一錢銀子二斤,其中應該和南方的經濟更發達有關,經濟越發達的地方,物價一般都越高。

  同時南方的銀子也比北方的多,因為海外的銀子流入後,首先就是留在南方,同時南方的物產也更加豐富。滿清南下時,經常隨便就能在一家富戶搜出十幾二十萬兩銀子,鄭芝龍的老家自然是首富。

  這些銀子一般都落入那些什麼貝勒、親王,滿清士兵手裡。

  每當遇到外族入侵,遭到屠殺最多都是南方,反抗最激烈的也是南方。

  從利潤上看,棉布還是有許多潛力的。

  一斤棉布賣八分銀子,一擔棉布就有4兩,利潤超過一半,其中又有一些要被銷售商賺去,不過利份額計不到五錢。也就是說一擔棉花織成棉布還存在1兩5錢多的利潤,其中的5錢再支給紡紗、織布工人,再扣去運費的話,布商的利潤也有1兩左右。

  若是在南方,布商利潤可能高達2兩。

  賣到海外的話,利潤更高。

  從明代的經濟情況來分析,南方的布商除了在本地收購棉花外,還會從北方、海外收購價格更低的棉花。

  將這些棉花織成棉布後,銷售的地點一般是北方那些發達的大城市,但那些經濟不發達的地區,一般都是自給自足以及一些當地的小布商統治市場,很少有南方的布商會去光顧。更多的棉布則是在南方賣,以及出口賣到海外。

  明末時中國的棉布一直佔據著海外市場,西班牙、葡萄牙、荷蘭這些國家的紡織業一直被壓制的。

  他們的棉布不僅價格比不上中國的棉布,質量也比不過。

  質量自然不用說,當代的紡織技術方面,中國是佔優勢的。至於價格,則是因為銀子的數量決定的。

  西方人在美洲擁有大量銀礦,必然導致物價上升。而中國的銀子更值錢,而且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雖然紡織速度並不一定比西方人快多少,但價格自然更低,也就形成了物美價廉的優勢。

  ----

  票票!!!!!!!!!!

  票票!!!!!!!!!!

  另外互推一下好朋友小白菜的新書《地球生存筆記》,《地球生存筆記》已經衝上點擊榜了,當初還以為他要撲,算我看走眼。。。。

  [bookid=1657303,bookname=《地球生存筆記》]
mk2257 發表於 2011-5-21 22:47
第二十一章:上疏之議

  趙巖不由動起了心思,這棉布市場絕對擁有巨大的利潤。這東西就像鹽,誰都要用,而且能比鹽賣得更廣。

  若能打通海貿,那麼利潤更是倍增。

  英國佬紡織業能發展起來,很大程度上與滿清入關後中原衰敗有關。要知道明末時,西方的紡織業一直是被壓制著的,如果一直被壓制,也形成不了那麼大的推力。不過這也不是決定性因素,畢竟英國也有很多海外殖民地的。

  這年頭還沒出現珍妮機、水力紡紗機,水力織布機,更沒有騾機,不過這些東西趙巖都懂得結構。

  有了這些機械,如果經營好,自然能夠攫取巨大的利潤。

  現在已經是農曆四月了,也就是初夏時分,離今年棉花成熟還有一段時間,不過得早做佈置。

  除此之外,趙巖還在街上把食鹽市場調查了一遍。

  就濟南來說,鹽價還是比較高的。一擔鹽能賣到六兩,都比棉布還要貴了。在是官鹽的價格,私鹽賣的淮鹽,質量還算不錯,一擔大概四兩。

  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鹽價,主要視地域而定。販運不便的地方一般鹽價都高,因為販鹽的人少。販運便利的地方,競爭會激烈一些,價格相對也沒那麼高。

  私鹽這塊肥肉趙巖盯了好久的說,此刻正蠢蠢欲動。明末到處都是廉價勞動力,讓他們去曬鹽正好。

  ……

  一般武官的上任文書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是到不了的,不過對於趙巖這種招撫的武官來說,文書來得比較快。

  趙家堡中一片歡天喜地,洗腦效果初步顯現。特別是對於趙家的私軍來說,此刻他們可就轉正成了官軍,今後出門剿匪也名正言順。

  上任文書一到,趙巖當即向那些山東大商發去了請帖,上任登萊游擊自然是要擺宴一番,再則和他們商量一下硝土生產事宜。

  趙家堡外面,一個土法制硝的技術小組已經組建完畢,天天對著臭烘烘的土堆不斷灌尿,然後集硝。

  生產速度還是比較讓人滿意的,一百人的小組,有足夠的尿供應,一天能生產五百斤硝土。

  二十天就能生產一萬斤,也就能換一面1200兩銀子的鏡子了。而成本撐死也不會超過200兩。

  當然,尿的量是制衡產量的巨大因素。

  所以利潤雖高,但規模很可能受到制衡。

  王文岳四月初就剿匪歸來,此次剿匪一共斬級五百三十一,俘獲土匪二千六百多人,比上次趙勇剿匪時俘獲更多。只是王文岳這次剿匪沒碰到什麼強硬的角色,更多的則是一打就隱遁的土匪。

  同時也錯過了和吳安邦大戰的機會,讓他深感鬱悶。

  回到趙家堡後,從一營那裡把新招的兵員領了過去,真埋頭在營地苦練。

  此刻趙巖手中的兩個營,初步建設完畢。

  步兵營每營有長槍兵5.00人,火槍兵600人,長弓兵300人。火槍兵一多,火藥消耗就多,火槍消耗也多。

  訓練這些火槍兵,就像用銀子砸一樣。天天進行實彈射擊,而且每個士兵一天要進行30次射擊。

  平均每天就要報廢一百多把火槍,每天消耗的火藥就達到幾千斤,好在最近在幾個州縣盜買了一些火藥回來。

  軍器局的工匠人數已經擴招到了一千多人,大部分都在打造火槍。水輪機擴建到了一百多座,而且還在不斷擴建。

  大部分打造火槍的工匠都還是學徒,所以都在練手藝。只有少數工藝簡單的程序在運作,那些關乎炸膛的程序,要上崗則需要嚴格的考核。

  目前這種火槍重七斤,用熟鐵打造,屬於比較笨重的火槍。不過對於步兵來說,七斤重並不算什麼。

  ……

  四月十五這天,趙家堡來了很多賓客。大部分只要能抽出時間的山東大商幾乎都來了,一些山東大商甚至從外地特地趕了回來,很賣趙巖面子。

  若是一般的武夫,這些商人自然不會如此看重。問題是趙巖可是山東商幫重要的成員,人人都靠他發財。

  山東商人平時能發財的門道並不比其他商幫多,趙巖弄出玻璃鏡子可謂成了山東商人的優勢產業了。

  壟斷行業,自然是具有極大的優勢的。

  十七歲的登萊游擊,可謂當代絕無僅有。人人前來祝賀的時候,都帶上了一份厚禮。除了這些山東大商,來赴宴的還有登州知府陳鍾盛,黃縣縣令唐賢明,以及山東布政使張文舉這些人。

  趙巖也給朱大典發了請帖,不過人家沒來。萊州知府孫耀光同樣沒來。

  這些人不來也就算了,趙巖也沒在意。

  赴宴的登州知府陳鍾盛和黃縣縣令唐賢明來到趙家堡後卻是大吃一驚,吃驚的自然是如此多的山東大商前來祝賀。

  這些山東大商的能量絕對不是不可估量啊!而且山東布政使也來了,席間與趙巖的態度親近。

  一時間陳鍾盛的態度變得謙遜起來,也沒有擺出比武官高一等的文官架子。唐賢明自是不用說,一個縣令只是小蝦米罷了。

  喜宴擺過之後,那些山東大商在趙全的安排下,前去參觀土法制硝,像他們展示土法制硝的利潤。

  若是他們感興趣,趙加會派出技術人員前去指導。

  而趙巖則和登州知府陳鍾盛進了客廳,單獨和陳鍾盛商談海禁之事。

  趙巖的意思,是讓這登州知府上疏請奏一下開放山東海禁之事,若能開放山東海禁,那麼山東的海貿就可光明正大的進行。

  但說山東到日本,從逍遙港到長崎不過900公里,若是順風而下,不過三五天的功夫罷了。

  此時的日本貿易,名義上是荷蘭人壟斷的。鄭芝龍與荷蘭人有過約定,鄭芝龍的貨物由荷蘭人運送到日本。

  不過鄭芝龍並沒有遵守這個約定,依舊在往日本運輸貨物。

  到日本的貿易,可以說是海貿中利潤之高的,來回一躺的利潤超過最少有十倍。

  「若能開放山東海禁,天下商賈必然雲集東三府,東三府百姓何愁不富,此事本官倒可以上疏一試,但成不成就不好說了。」陳鍾盛沉吟了半響說道。

  「成不成還得看聖上裁定,我等身為臣子,盡力而為便是吧!」趙巖笑了笑,心裡對此並不抱太多的希望,但試試總歸是好的。

  ----

  第二更。。。

  感謝一下以下書友的打賞、評價:

  書友100131

  fNS0812201

  書友080528

  孤獨淚。。

  書友090820

  亞洲第一

  連招

  行途

  書友101117
mk2257 發表於 2011-5-21 22:48
第二十二章:密集火力網

  「這個劉澤清,好大的膽子,竟然敢回來。」巡撫衙門內,朱大典正在吹鬍子瞪眼,怒氣騰騰的拍著桌子。

  兩日前,劉澤清竟然帶著兵馬回了山東。

  六年流賊入豫,劉澤清六年九月被移鎮河南彰德(安陽),先是托病不赴,結果上面催得緊,七年初見流賊已經回了陝西,這才領著兵馬前往彰德。

  結果還沒幾個月,竟然帶著兵馬擅離總鎮,一路開回了山東菏澤。劉澤清此人可謂是明末最滑頭的軍閥,一直本著『龍不離淵』的態度,明廷怎麼就調不動他,作戰時最擅長的自然是打醬油。

  朱大典對劉澤清一直沒什麼好印象,主要是六年朱大典指揮兵馬進剿孔有德時,劉清澤守的就是水門,結果劉清澤遇到孔有德的賊兵嚇得不敢靠近,又不諳火器,導致孔有德出入水門如出入家門一般,最終讓孔有德逃竄出海。

  不過這劉澤清手上兵馬足有三千多,朱大典也只能徒呼奈何,動不了啊!

  心情糟糕之中,朱大典對下面問道:「那趙巖在黃縣可有什麼動作?」

  「稟告大人,甚是安份。」

  「文登營的兵馬可曾放回去?」朱大典接著問道,吳安邦那廢材可讓趙巖俘虜了將近兩千人。

  「已經放歸寧海洲。」

  ……

  趙巖在黃縣的確比較安分,並沒有什麼兵事上的調動。那將近兩千名俘虜,修完路之後就放了回去。

  畢竟他們也是官軍,趙巖就撫後也沒權力再扣押他們。黃縣到趙家堡的路段倒是讓這些免費勞動力修得平整寬闊,交通問題算是初步解決。

  那些山東大商對於土法制硝顯然很感興趣,畢竟有錢賺的東西不會有人拒絕,個個都帶了一個技術人員回去。

  這些技術人員經過一個多月的培訓,已經掌握了從集硝到提純、保存、運輸方面的技術。

  相信不久之後,這種土法制硝的作坊就會遍佈山東各地,到時候尿都能賣錢了,實在是給廣大人民創收啊!

  趙巖這些天都在軍器局給那些工匠上課,趙巖從工匠中選出了一批專門用來實驗新型大炮。

  目前鐵模制炮的技術已經攻克了,軍器局的工匠已經掌握了這種方法,大炮打造速度自然比以前快了許多。

  鐵模制炮出現之前,人們打造火炮都是靠泥模,泥模只能用一次,然後就會報廢,而且炮管裡會出現很多蜂窩,工藝如果不嚴格,非常容易炸膛。

  再加上泥模製作不易,做一個泥模還得一兩個月,做幾個可能才能得到一個能用的,要是碰上陰雨天氣,時間還得更久。

  鐵模鑄炮的技術是清末出現的,那時候西方人已經用鏜床打造火炮。

  有了鐵模鑄炮的技術,火炮生產上無疑方便了許多。但制式火炮卻沒有確定下來,還需要做大量的實驗才行。

  趙巖把安全導火索發明了出來,然後給這些工匠講述火炮方面的知識,最重要的還是學習計量單位,起碼得能看懂阿拉伯數字,懂得米、分米、厘米、毫米這些概念。

  火炮實驗室的工匠有一部分是剛從山東的各衛所裡挑選來的,這些工匠懂得鑄炮的相關技術。

  有了安全導火索後,這些工匠可以按照不同的倍徑逐一實驗,然後記錄下數據,再從這些數據中挑選性能最試用的。

  這次朱大典讓他挑選工匠,他大部分挑選的都是船匠。這些船匠多是在袁可立擔任登萊巡撫時招到山東打造戰船的。

  孔有德之亂後,這些船匠失蹤了很多,但也還能找到幾百人。這幾百名船匠目前都安頓在龍口港。

  龍口港就位於黃縣,是一個不錯的良港。山東雖然實施海禁,但小規模的海上走私還是存在的,但量不如東南沿海那麼龐大,山東官方也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毛文龍就曾經扣留前去與他貿易的商船,後來袁崇煥私斬了毛文龍,還把船還了回去。

  這些衛所的工匠來到軍器局後,雖然無法帶來什麼先進的火炮,但在一些技術的細節上卻有了完善。

  其中還有個一個叫呂祿安的工匠,擅長打造一窩蜂。一窩蜂是一種原始版的火箭炮,明軍對敵時,經常一次發射上萬支火箭。

  不過這種一窩蜂的火器殺傷力很低,甚至可以說不太容易炸死人。

  呂祿安一提這種一窩蜂,倒是讓趙巖想起了一種不錯的武器--格裡斯火箭。這種火箭就像後世過年時玩的那種沖天炮。

  一個小火箭,綁著一根棍子,拿火一點,然後就『咻』的一聲飛出去。格裡斯火箭就是那種沖天炮的放大版,頭部裝上彈片,爆炸後可以造成範圍傷害。

  這種火箭的製造技術並不難,發射也十分簡單,威力更是不錯,特別是焚燒上,在鴉片戰爭時期英國人還在使用。

  缺點就是落點比較大,一般都是密集轟炸才會使用,射程大概在1000~3000之間,同時這中火箭如果裝備軍隊的話,必然會使火藥用量加大。

  還有手榴彈也要研製,手榴彈的技術很簡單,但點火引信方面會有些要求。投擲兵在西方是有出現過的,不過趙巖研究戰爭史時發現,這些投擲兵一般不會發揮出太大的效果。

  畢竟點火方式有些麻煩,不可能像後世那樣一拉一丟就炸。這種原始的手榴彈,在野戰當中是一種比較雞肋的武器。

  趙巖突然萌生了一下個想法,讓部隊裝備格裡斯火箭,加上手榴彈、長弓兵、炮兵。

  雙方幾陣時火槍兵先射擊,然後後撤到後面,一部分持刀近戰,一部分在後面一排到兩排投擲手榴彈。一部分火槍兵後撤到後面放火箭進行支援,長弓兵在背後火力支援,炮兵使用榴彈炮在後面火力支援……

  手榴彈、長弓、火箭、火炮四種火力支援,投擲兵在最前,長弓兵位於橫隊背後,炮兵和火箭兵位於最後面,形成一個有層次的火力支援。手榴彈炸最近的,長弓兵延伸往後一些。火炮再延伸一些,再加上火箭炮的密集轟擊……

  有這樣的密集的火力網,那麼五排縱深的橫隊完全擋得住騎兵的衝擊,滿清的騎兵不管裝備的怎麼樣,都是血肉之軀而已,『滿人不滿萬,滿萬則無敵』的話不過是吹出來唬人的罷了,再配合加上殘忍聽聞的大屠殺,的確讓人談之色變。

  這樣的軍隊,後勤補給要求比較高。一場仗打下來,估計得消耗不少軍火。

  最重要的還是銀子,光靠玻璃鏡顯然不頂事。

  ------

  第三更,呼喚票票!
mk2257 發表於 2011-5-21 22:49
第二十三章:戰利品

    趙勇帶着一伍家丁,直接朝着前山寨門殺去,前面潰敗的高家子弟如同被攆鴨子一般被趙勇一路驅趕。

    有些人見趙勇直奔寨門的方向,馬上從兩邊逃散,果然避過了趙勇的兵鋒,暫時無憂,但問題是,要想逃命,還得走寨門啊!

    一些人撒腿就往寨門狂奔,趙勇也不顧什麽隊列,一路狂追而去。一群人正想打開寨門逃竄,趙勇急忙大喝:“殺!”

    那群人不禁駭然,這寨門很重,要打開卻是不那麽容易,眼見走不了,要是反抗免不了被殺,幾個激靈的當即跪地大喊:“大爺饒命……”

    起碼求饒還有一線生機!

    趙勇帶人沖上前來,一陣亂槍将那些一心逃命的高家之人紮倒在地,隊伍雖然亂了一些,但卻沒人去攻擊那些跪地求饒的人。

    條例規定,禁止私自殺俘,違反可是要吃軍棍的。趙勇讓人收拾了俘虜,然後在這寨門前列陣嚴守。

    寨子内一陣哭喊聲,林毅帶人在寨子裏到處攆人,如狼似虎的沖入屋内,将一個個高家族人俘虜。

    自進了寨子,高家之人除了開始組織了一次反抗之外,接下來以是亂成一團,毫無戰意。

    個别想要反抗的,直接被亂槍捅死,其餘的都被押了出來。林毅也不着急,帶着人慢慢掃蕩,反正寨門都被封鎖了,這些人想跑也沒地方。

    趙岩則帶人督軍,身後的家丁不斷宣着軍法,警告其他家丁不要以身試法。趙家軍臨戰軍法有四,臨陣不前者斬,**婦女者斬,私藏俘獲者斬,殺俘者重打三十軍棍。

    紀律,是一支軍隊戰鬥力的重要部分,定下了軍法,就必須執行,須知軍法如山,不可食言。

    寨子裏的高家子弟如同蒼蠅般亂竄,林毅也沒去管他們,這黑燈瞎火的容易出意外,還是先把房屋内的人先清理幹淨再說。

    一個個高家族人被押出房屋,集中在了寨子的空地上,很快林毅就帶人包圍了最豪華的一間屋子。

    那屋子正是高尋啓住的。

    ‘砰’的一聲,門突然打開了,隻見一個醉醺醺的中年人提劍沖出房門,這人正是怒氣沖沖要殺人的高尋啓。

    高尋啓一沖出房屋,馬上被一群家丁圍在中間,槍頭明晃晃的對準了他。高尋啓心下一激靈,醉意頓時醒了一半,霎時癱坐在地。

    哐當一聲,長劍直接掉在石階上,見這人不反抗,直接被押了下去。

    趙岩占着夜襲的便宜,高家根本無法及時組織有效的反抗,高家也不過是一群烏合之衆,亂哄哄的沖上槍陣隻是找死。

    半個時辰後,高家寨終于安靜了下來。

    高家寨一衆老小被集中到了空地上,他們驚恐的看着趙家的家丁,不過趙家雖然兇神惡煞,但卻沒做什麽出格的事情,最起碼女眷沒被玷污。

    将寨内敵人掃除,趙岩帶人開始查抄高家一族的财産。

    這世間最爽的,莫過于抄家,來銀子倍快。萬曆愛抄家,那些所謂‘義軍’的流寇也愛抄家。

    在高尋啓面色一片蒼白中,他藏在地窖中的金銀被搜了出來,還有古董字畫若幹……

    ……

    天色漸漸破曉,終于是把高家一族給抄完了,其中最有油水的莫過于高尋啓,他家本是地主,其他高家族人都他們家的佃戶,再加上他是舉人爺,族裏的其他自耕農交稅時都由他納辦。

    納辦是一種偷稅手段,因爲舉人屬于免稅特權階級,所以文人一旦中舉,總會有錢财收入。

    那些想偷稅的農民,會把田産寄存在舉人名下,而舉人收一定的錢财,這錢财的份額自然會比官府的少。

    這種行爲叫做詭寄,通常簽的都是白契,官府要追究的話不免要打上一通官司訴訟,最後通常又不了了之,純粹屬于挖國家牆角的行爲。

    除了給自耕農納辦,高尋啓平時更是仗着族裏的武裝強占田産,又帶着族兵到處打家劫舍。

    “公子,都清點完了,這厮家底還真是豐厚,除了三百兩黃金外,五千多兩銀子外,還囤了三千石糧食,地契更是一大堆,一時沒空閑去數。”負責清點的王文嶽手上拿着堆地契抖了抖,喜氣的說道。

    趙勇、林毅和王文嶽三人中,王文嶽身手最差,但卻讀過幾年書,還懂些謀略,所以被趙岩定爲伍長之一。此番都是一群大字不識的粗漢,并沒有帶文書出來,清點的工作也隻能讓王文嶽來進行。

    大概八千兩銀子,還有這麽厚厚的一大疊地契!有如此豐厚的繳獲,趙岩不由略微吃驚,地主家果然家底厚實。

    這些都是戰争紅利啊!還隻是對付一個地主罷了,要是擴大規模的話……

    趙岩不由得出結論,打仗果然能發财。

    “那批耕牛找到沒有?”趙岩問道。

    “找到了,都在牛欄裏。”王文嶽說道,接着問:“公子,那些高家族人如何處置?”

    “依舊是隻誅首惡,那些鄉親都放了吧!”趙岩說道,他來到這個年代的日子也不算太短了,對這些宗族還是有一些了解的。

    這些宗族中大部分都是佃農,給族中的地主種地,和平常老百姓沒什麽區别,一樣都是苦哈哈。高家雖然做事過分,但若是遷怒這些老百姓卻是過了。

    全殺了,未免過分,抓回去又不好管理,索性放了得了。

    “呃……公子,剛才我們把他們的财物都搜出來了……”王文嶽愕然說道,剛才抄家太過興奮,挨家挨戶都個掃蕩了一遍。

    “一會還回去。”趙岩毫無在意的說道,那些苦哈哈有什麽油水,就算再卻銀子也不缺那麽點。

    吩咐完這些,趙岩立即讓人埋鍋造飯,紮營休息。折騰了一個晚上,那股沖勁一頭,衆人都感到一陣疲憊。

    趙岩則去安撫高家的族衆,雖然要放了他們,但也得把他們劃到自己的管理之下。
mk2257 發表於 2011-5-21 22:50
第二十四章:滿載而歸

    在高家一族老小驚懼的目光中,高尋啓被五花大綁得押到趙岩身前,高尋啓扭動着肥胖的身軀,大聲喊道:“你們幹嘛!你們幹嘛!”

    “高尋啓,你可知罪?”趙岩喝問道。高尋啓面色一頓,看向出聲的趙岩,見這是一個年輕人,

    “你我無冤無仇,要錢糧你們拿去便是,你們還想作甚?高某好歹是當朝舉人,何罪之有?”高尋啓怒道。

    “無冤無仇?笑話。你前日襲我趙家屯地,搶走我趙家三十頭耕牛,還殺我趙家十餘人,此仇不報,我趙家顔面何在?”趙岩哂笑道,“你即爲當朝舉人,爲何還如匪盜一般四處搶掠?不如今日我便砍了你,将你首級送往縣城報官。”

    高尋啓當即呆在當場,原本以爲趙岩這群人隻是來搶糧食的匪盜,一般不會把事情做太絕,卻沒想到竟是四十裏外的那個趙家。

    他與那趙貴也有過接觸,雙方即有沖突,也逢場作戲的曾稱兄道弟過,慌忙急道:“誤會,誤會,趙賢侄誤會啊!我與令尊的可是至交,前日之事我高家并不知曉那是趙家之人,如若知道,定當不會如此行事。”

    “至交?”趙岩面色哂然,“就算是至交,高尋啓你爲惡地方,天也不容你。來人。”

    趙岩身後家丁頓時上前。

    “給我拖下去砍了。”趙岩喝令道。

    “是!”家丁領命,直接拖起高尋啓,高尋啓嘶聲叫喊着,卻無濟于事,不一會家丁就提着一顆猙獰的人頭回來。

    那些高家族人都是心神顫栗,趙岩再次下令道:“例數罪狀,傳首各村各寨以震宵小。”

    “是。”

    趙岩從座位上站起身,在家丁的簇擁下走到高家族人面前,揚聲說道:“誰是保長?”

    “小人是高家寨保長。”一個白發蒼蒼的老頭站出來應道。

    “你身爲保長,監督不力,縱容高家弟子從匪。從今日起,我趙家會派人擔任保長,你便在家養老吧!”趙岩直接說道,也不去理會高家之人的反應。

    “小人遵命。”那保長是高家一族德高望重之輩,高家結寨自保,卻也不在官府的管轄範圍之内了,“敢問趙公子,您要如何處置我高家上下?我高家從匪實屬高尋啓脅從族衆所爲,望趙公子明察。”

    “首惡已除,我便不追究爾等罪責,今後在我趙家治下安心耕種即可。”趙岩回複道,幾百名高家族人頓時松了口氣。

    接着趙岩又讓人把他們的财物還回,又放高家族人回家。高家族人此番卻是不敢造次了,馬上前去收斂族人屍體。

    ……

    到了正午,諸事處理清楚,趙岩便帶人返回趙家堡。此戰收益初步清點完畢,繳獲黃金三百兩,白銀五千兩,以及田産一萬兩千畝,糧食三千石。外加騾子上百頭,馬三十四匹,耕牛一百頭,武器若幹。

    高家所用武器,都是花重金打造,更是給族兵配備了三十四匹馬。騾子和耕牛數量頗多,全是搶掠所積攢出來的數量。

    此戰陣亡一人,被高家之人偷襲所至。

    帶着數量頗多的物資,到了傍晚才返回趙家堡。趙家堡内衆人早已聽聞捷報,紛紛出來迎接。

    張氏聽聞兒子大興刀兵,躲在佛堂裏不斷念經不出。趙全早早的讓人準備好了夥食。

    趙岩把高尋啓的首級交給趙全,讓他明天派人到各村寨去傳首。趙全馬上連夜安排人手,又把路線确定了下來。

    夜晚趙岩召集手下家丁,開了一場總結會議,總結這次戰鬥的經驗。

    這次戰鬥表現出很多問題,例如軍隊結構太過單一,戰鬥時長槍兵脫離隊伍追敵等等。

    長槍兵最大的依托就是方陣,有方陣在則能屹立不敗,若是戰鬥中追擊敵人,一旦敵人反撲,則将陷入危機,甚至可能一敗塗地。

    但軍隊結構太單一,隻能用長槍兵追擊敵人。

    對付那些烏合之衆的匪盜自然不是問題,但若是對上滿清騎兵,很有可能遭緻毀滅性打擊。

    但同時還有一個問題,那便是訓練還不夠。戰鬥時開始時隊列還勉強過得去,但後面隊列排卻變得不清不楚,淩亂無章。

    訓練還是不夠,畢竟成軍的時間還短。

    檢讨完這些問題,趙岩開始發下這次戰鬥的賞賜。賞賜方面趙岩又定條例,賞賜份額爲繳獲的可動産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歸民政,三分之一歸爲軍費。

    此次繳獲的那些田産則屬于不做賞賜之列的不動産。

    賞賜方式是首功拿兩倍,長官拿1.5倍,戰鬥中觸犯軍法者的不賞。

    本次戰鬥首功當屬趙岩本人,所以這次賞賜就平均分發了下去,每個家丁手中都拿到了八兩銀子,趙勇、林毅、王文嶽三人拿到了十兩銀子。

    拿到銀子的家丁都歡天喜地,特别是那些剛成爲家丁不久的,更是心中激動莫名。

    他們成爲趙家家丁還未一月,饷銀還未領到手,就已先領到了一份數目不小的銀子。

    “此番大勝,卻是不能掉以輕心,日後要面臨的敵人還有很多。一個月後進行大比,若是跟不上訓練的,裁汰出家丁之列,去那屯地種田去吧!”趙岩當衆宣布道,“最少要裁汰三十人,甚至更多。”

    剛才還興奮無比的家丁們,頓時被澆了一頭冷水,面色變得凝重起來,在趙家當家丁絕對是待遇豐厚,若是成了那三十人中的一人,那便要打回原形。

    “另外,誰若覺得手上銀子多了,跑去參與賭博**的話,那也可以滾去種地了。”趙岩冷然說道。

    “聽明白了沒有?”趙岩喝問道。

    “聽明白了。”衆家丁齊聲回答道。

    “好,散會。”

    ……

    第二天,趙岩一大早帶着家丁,舉辦了一場葬禮。所葬的就是在高家寨陣亡的那個家丁。

    “陣亡士兵李大狗,沒有家屬在世。李大狗家人死于饑荒,恤銀将用于赈濟災民,全體都有,默哀。”趙岩高聲說道。

    所有人頓時低頭默然,默哀了三分鍾,又獻上鮮花,才宣布解散放假兩天。

    趙岩所做隻是爲了告訴他們。死了,趙家會幫你埋,每年掃墓燒紙錢,一樣少不了,打消他們的顧慮。

    只要士兵不怕死,何愁不能安定天下。
mk2257 發表於 2011-5-21 22:51
第二十五章:制作長弓

    已經到了十一月了,各屯地修建起一個簡陋的村落後,馬上開始爲開春的播種做準備。

    趙岩自然不可能讓所有地都種上紅薯,畢竟紅薯産量雖高,也可以當作主食,但天天吃那東西畢竟不好。

    一半地種小麥,一半地種紅薯。

    如今已經錯過了冬小麥的種植時間,因此隻能等來年正月時播種春小麥。開春後還要種植紅薯。

    因此對灌溉、施肥方面的時間比較緊迫。

    按照趙岩的要求,每畝地必須施加幾千公斤農家肥,草木灰、牲畜糞便這些農家肥還得準備。

    各屯屯長被集中了起來,趙岩交代了屯田要注意的事情後,各自回去發動屯民開始耕地鋪肥,修繕水利。

    命令一下,各屯又忙碌了起來。

    流民歡喜的趕着耕牛開始在地裏深耕,絕大部分流民都對日子有了盼頭,在趙家每天都能吃上飯,不用爲被餓死而擔憂。

    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追求,後世的農民追求的是奔小康,而這年代的農民,追求的則是溫飽,不用擔心被餓死。

    隻要不被餓死,他們的就能心滿意足。隻要不被餓死,他們也不會從賊。但不排除一些人當匪盜當上瘾了,不願意再種地的,所以平寇堡的那些從過賊的流民都被嚴格看管,安民堡的流民則是招募而來,并沒有看管得那麽嚴格。

    各屯在忙碌間同時高度警惕,前些日發生了屯地被高家襲擊的事件,各屯團練在農忙時帶人警戒,并每屯都配備了兩匹快馬,一旦發現敵情馬上報告,以防再次被人襲擊。

    兩天假期過後,家丁又恢複了訓練。

    他們在訓練上都比以前用功多了,誰也不想一個月後被淘汰出列,丢了這待遇豐厚的名額。

    趙岩打算一個月後進行改制,首先還要擴招一些人馬,并建立騎兵、遠程殺傷兵種。

    話說這天趙岩正在教媛兒讀拼音和阿拉伯數字,趙全跑來說招募局逮到一個大魚,名震黃縣的老中醫林正海竟然被請來了。

    趙岩連忙出去迎接,很快趙岩見到了一個有些落魄的老人,穿着一件破襖子,看來混得很不好。

    “公子,這位就是林神醫。”趙全給趙岩介紹道。

    “聽聞林神醫前來,實在是讓本公子喜出望外,神醫若肯在我趙家做事,定當施以厚遇。”趙岩直接說道,這林正海在黃縣一帶能有這樣的名聲,手上自然是有本事的。

    “神醫不敢當,隻要趙公子給林某一個安穩的日子過即可。”林正海抱拳說道,言下也答應了留在趙家。

    “那林神醫以後就是我趙家堡醫院首席醫師,一月給銀三十兩,外家糧食一石。”趙岩說道。

    林正海面色平靜的點了點頭。

    趙岩随即讓趙全把醫院的制度向林正海說明,趙家堡的醫院設爲總醫院,免費給趙家招募的流民就醫,并負責下派醫師到其他囤地。

    醫院目前還沒有建立起來,林正海這個專業人士一來馬上解決了迫在眉睫的就醫問題,趙岩直接給醫院播下了五千兩的建設經費,用在購買和制作草藥。

    安置好了林正海,趙岩對趙全問道:“這個林正海怎麽會跑到我們這裏來?”

    “他家被亂兵洗劫一空,現在黃縣又十分破敗,我們趙家的待遇豐厚自然也就過來了。”趙全笑道。

    果然是混水好摸魚,趙岩了然之下開始問了起屯田的事,“屯田方面有什麽問題沒有。”

    “耕牛和農具都是不缺,濟南城的那些糧食,還夠招募一萬流民,夠兩萬人撐到明年秋收。隻是再招一萬人的話,耕牛和農具就不夠了。”趙全把估算的結果說了出來,“不如緩一緩,等來年再招,到時候屯田上有了收益,就不用支出銀子了。”

    “每個青壯三十畝地,三個集要屯墾九萬畝地,來年能夠收獲的糧食應該不少,現在屯田還未走上正軌,是可以緩一緩。但人還是要繼續招,人越多越好,這個不能緩。”趙岩直接否決道:“銀子不過是死物,能用銀子買的盡量用銀子買,我們趙家不缺銀子。”

    “可是現在花銀子已經像流水一般了,打個流賊就花了十一萬兩,庫房也隻剩下七萬兩銀子……”趙全想要勸說,趙岩卻是笑道:“銀子不夠了我們再賺,隻要我們力量越強,賺的銀子也就越多。”

    “那招來的人如何安置?”趙全無奈的問道。

    “先以工代赈,我們還要建三個大堡,還有磚廠什麽的都需要人。”趙岩打算建三個城堡起來,這樣也保險,不會被人端掉老窩。

    “好吧!”趙全也不好反駁,隻是這段時間越看越不對勁了,原本公子隻是說練些兵馬自保,但現在這架勢……

    有了兵馬自保,自然是安安穩穩的守着家業過日子才對,可是公子卻不是那模樣,擴張得很急,看來是想做些大事。

    “另外精通養馬的人手找到了沒有?”趙岩問道。

    “招到了逃到登州的遼人,懂養馬,但不堪重任,已經安排去養馬了。”趙全說道。

    “嗯!那就這樣吧!養馬方面先緩一緩。”趙岩無奈的向現實妥協了,畢竟他現在的格局還太小,很多資源還是稀缺,感覺最缺的,還是人才。

    趙岩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很多規矩沒定下來,組織還不夠嚴密,貿然擴張之會造成管理混亂。

    還是先把屯田和軍隊的規矩先定下來,走上正軌後再向外擴張。擴張的核心隻有兩個,恢複生産和強兵,一切向這兩點看齊。

    ……

    屯田方面由趙全管理下面的屯長,趙勇、林毅、王文嶽則在苦練着自己隊伍的家丁,趙岩則撲到了武器制造方面。

    火槍一時半會顯然無法用上,第一缺少會打制火槍的工匠,第二也是趙岩看不上這年頭的火繩槍。

    遂發槍他倒是會造,隻是時間肯定要久一些。所以趙岩決定先造長弓。

    長弓是單體弓,制作很簡單。

    長弓的最大射程達到三百六十多米,不過那是用紫杉木造的,現在一時沒有紫杉木,所以用榆木代替。

    一把三十公斤拉力的榆木長弓,有效殺傷射程可以達到180米,如果用紫杉木的話,三十公斤拉力的有效射程可以達到220米左右。

    這些數據是趙岩在後世的研究所測試得出的,現在制造長弓也是得心應手,帶着幾個木匠就把長弓制作了出來。

    長弓是單體弓,制作工藝比複合弓和加強弓簡單太多了。相比複合弓的最大優點就是成本低廉,射程較遠。

    當然,古代人一般都把弓箭造得很牛B,什麽射程上千米的都能整出來,但問題是隻有超人才拉得開,弩的話則太笨重,實戰意義不大。

    英國人也造過複合型長弓,但那已經不是正常人類能拉得開了。

    弓箭的射程,一般取決于弓面和弓長,複合弓就是弓面材料複雜,長弓則是弓長更長,一個走質變路線,一個走量變路線。但長弓的穿透力卻是比複合弓更強,80米内可謂是無堅不摧。

    如果是對流賊和明軍,長弓絕對比火器好用,因爲長弓比火器靈活太多,并且流賊和明軍身上大多無甲,容易被殺傷,再加上大多采用密集陣型,隻要打出一個‘彈幕’可以。

    即使是己方士兵發起沖鋒,長弓手依舊可以通過抛射的方式殺傷敵軍。如果是對付滿清,則需要長弓和火槍混合。

    長弓的前景很可觀,在火器還沒有成熟的時代絕對可以給敵人帶去巨大的殺傷,但需要大量有經驗的長弓兵。

    趙岩随即成立了一個作坊,調集了三十多個木匠,以及十個鐵匠專門制造長弓和箭支,趙家堡還有将近兩千名老弱沒有規劃到屯地,正好招進長弓作坊裏做事。
mk2257 發表於 2011-5-21 22:52
第二十六章:全民皆兵

    高尋啓的首級被帶到周邊各村各寨傳了一遍,最終擺在了匪盜橫行的北馬鎮亭頂的橫梁上,用一個陶甕裝着,以此警示那些從匪之人。

    這一招果然見效,周圍原本還不想賣地的地主見到高尋啓的下場,不由心中揣揣,趙全再次找上門賣地時,有的把手上沒法種上糧食的土地賣了,有的則是約定租給趙家,但租金很低。

    趙家的意思不言而喻,不賣地就等着被趙家找麻煩。高家可是周邊一霸,結果卻被趙家以從匪的名義說殺就殺了,自然是人人擔憂。

    但也有人拍手稱快,畢竟這高尋啓平時惡事沒少幹。

    至于官府那邊,聽聞本縣舉人高尋啓被宰了之後,同樣大吃一驚,但卻沒了後文……

    高家一族的勢力縣令自然是清楚的,趙家能把高家給端了,自然是家丁不少。

    當官圖的是什麽啊?自然是發财了。高尋啓死活與他何幹,要是追究趙家的話,萬一鬧出什麽妖蛾子可就麻煩了,人家買官的銀子還沒賺回來呢!

    大規模圈地後,趙岩手頭的銀子就所剩不多,隻剩下了四萬兩。手上控制的土地,加上那些無主的土地,或者是未開墾出的土地,估計可以達到十一萬畝。

    黃縣南部的山區裏山脈分布是呈V字型,中間還有一條斷斷續續的山頭起伏,趙家村就位于這V字的中部,向南已經擴張到了V字底部,向東北方擴張到了蘆頭鎮,向西北方擴張到了北馬鎮。

    在這範圍内,又有許多獨立的村寨,雖說很多都破敗不堪,但卻依舊有人煙存在,隻是情況并不太好。

    沒有耕牛,沒有種子,甚至沒有糧食。趙岩讓人去和這些村寨接觸,能幫的則幫一把,畢竟距離這麽近,幫助他們恢複生産也大有好處,最起碼糧食可以增加,有糧食也不至于餓死人。

    各村寨接到趙家的善意後大喜過望,那些鄉紳紛紛派人到趙家來借牛借種子,甚至是借口糧,雖然說不用利息,但他們由于是獨立在趙家之外,東西還是要還的。

    趙岩在制作出長弓後,并沒有把長弓定爲家丁們必須訓練的項目,隻是讓他們有空時自己練練。

    畢竟現在這批家丁是長槍兵,不要求他們能開弓。

    雖然沒有要求家丁練習箭術,但趙岩卻要求下面屯地的青壯勤練箭術,三個堡各配備一個長弓作坊,給下面的青壯每人配一把長弓,并提供足夠的箭支讓青壯訓練。

    唐宋之時并無火器,但唐朝卻達到了中華民族的巅峰時期,宋朝雖然敗仗連連,但卻也能勉強抵擋遊牧民族,從來沒有哪個朝代向明朝末期這樣被遊牧民族肆無忌憚的突入關内掠奪。

    明朝的火器運用很廣,幾乎是官軍就有火器。但不可否認,明朝的火器發展已經被西方超越。同時明軍的火器大多偷工減料、粗制濫造,根本無法對穿着棉甲的滿清清兵造成什麽威脅。

    雖然說火器的前景可觀,但弓弩這方面還是不能落下,畢竟這年代的火器還不太靠譜,發展弓弩最是保險。

    想要組建一支精銳的長弓兵部隊,就必須擁有大量長期練習箭術的人口,趙岩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組建起一支精銳的長弓兵部隊,但卻可以慢慢來,一年不行兩年,兩年不行三年,三年不行四年……

    隻要讓每個招募來的青壯勤奮的練習箭術,随着招募到的流民越來越多,未來能給他提供的長弓兵也會越來越多。

    他要的就是全民皆兵,全民都是精兵。以漢族龐大的人口,幹不死滿清鞑子,也要打到他痛。

    ……

    三十個屯地的團練齊集趙家堡,趙岩給每人發了一把長弓,開始教他們訓練長弓兵的方式。

    長弓兵在對陣作戰中隻要打出一個‘彈幕’,或者抛射出一陣‘箭雨’就行,所以長弓兵的訓練的項目就是平射的精準度,抛射的距離。

    平射比較簡單,隻要不斷的練,不斷的射固定靶和移動靶。

    抛射則要看角度、力度,爲了方便訓練,趙岩将抛射距離分爲十級,每級間隔三十米,隻要把這十級的距離練清楚了,以後也方便指揮。

    長弓的開弓方式也與複合弓不同,長弓是五個指頭開弓。這讓各屯團練用的不是很習慣,但不習慣也要習慣。

    “爾等回到屯地,要用心訓練鄉勇。我會每三個月考核各屯鄉勇一次,考核項目爲隊列、槍術、箭術三項,每項前十名賞銀五兩,并發給旌旗。每項前三名賞銀十兩,每項第一名賞銀十五兩,墊底的最後五名罰銀三兩,再滾去挑三天大糞。”趙岩再次用出糖衣大炮加大棒政策,練得好有賞,練不好罰款。再用後世學校裏普遍使用的旌旗來增強優勝者的榮譽感,墊底的讓他們去挑大糞,希望能知恥而後勇。

    天堂和地獄二選一,隻要不是傻子都會選天堂,真要是傻子,那就不要幹了。

    “聽明白了沒有?”趙岩喝問道。

    “聽明白了。”

    “好,解散。”趙岩點了點頭。

    各屯團練回到屯地,帶去了一批剛制作出的長弓和箭支。

    可還沒過幾天,反對的聲音就出現了,在趙家堡下面一個屯地當屯長的張步雲直接跑了回來,向趙岩抗議他的賞罰制度。

    “東家您的想法自然是很好的,勤練鄉勇的确能更好的保境安民,但東家有沒有想過,現在每個屯的團練如此積極,但卻影響到了耕作,我們身爲屯長又管不到他們。耕作和操練鄉勇之間應有個适當的度量,再則各屯鄉勇同樣叫苦不疊,有些鄉勇甚至萌生出走之意。”張步雲雖然說的語氣不是很重,但抗議的意思卻十分明顯。

    “這個……是我疏忽了。”趙岩微微一楞,汗顔道,他還真把這個問題給忽略了。

    農民既要種田,又要訓練,若是負責組織訓練的人心急一些,自然會與生産起沖突。

    趙岩這種全民皆兵的政策,類似于唐朝的府兵制,唐朝大輝煌很大程度是府兵制造就的,唐朝後期因爲土地兼并,導緻府兵制敗壞,府兵制敗壞又衍生出了軍閥作亂。同時土地兼并也引起了唐朝後期的黃巢起義。

    “文龍有何良策?”趙岩問道。

    “首先必須定下具體的規矩,農忙時的操練不得幹擾生産,農閑時則由團練訓練鄉勇。團練與屯長之間必然會有沖突,還需屯長與團練相互協調,讓他們能同心協力,一心爲公。”張步雲說道。

    趙岩沉思了片刻,說道:“那便定下農閑訓練的具體時間,規定日期内鄉勇必須參加訓練。其餘農忙或者休假時段,鄉勇可以不報道。”

    “若是鄉勇考核時排名前十,屯長賞銀一兩,前三賞銀二兩,第一賞銀五兩,但屯長也不能耽誤了生産,屯長的升任必須依照各項生産指标和團練狀況來衡量。”

    “另外青壯參加訓練,每月補貼米麥一鬥,年終給銀一兩。每三月一次的考核若能獲得槍術、隊列前一千名,賞銀一兩,獲得前一百名,賞銀二兩,前十名賞銀五兩。”

    張步雲細細體會了一下其中的意思和影響,規定訓練時間是給屯長和團練之間劃了道界限。

    鄉勇考核與團長的利益挂鈎,可以讓屯長在農忙時擠出一些時間讓團練操練鄉勇,使得原本沖突的雙方有了共同利益。若是耽誤了生産,又不能升任。若是與團練的關系處理不好,鄉勇考核墊底的話,同樣不能升任。

    每月給鄉勇補貼一鬥米麥,年終給銀一兩,這能打消鄉勇的怨氣。考核若取得好成績又能領到賞銀,這樣提高了鄉勇的積極性。雖然羊毛出在羊身上,但張步雲還是爲這優厚的待遇大爲吃驚。

    趙家簡直是在厲兵秣馬。
mk2257 發表於 2011-5-21 22:53
第二十六章:大搞建設

  只是這銀子從哪裡來?卻是讓張步雲困惑了,他來趙家的日子也有好幾個月了,可趙家花錢就像流水一般。

  最讓張步雲記憶猶新的,莫過於打賊寇時趙家的花費。

  當時張步雲在賊寇大軍中差點喪命,後來才知道趙家是靠銀子堆出來的勝利,回到趙家村後發了十一萬恤銀下去。

  十一萬兩白銀,再加上屯田的花費,買地、耕牛、農具、口糧,若是加在一起,絕對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前些日子打高家寨賺了八千兩銀子,但相比總量來說,還是九牛一毛的。

  這銀子到底從哪來?張步雲很是費解。不過張步雲現在也就是趙家下面的三十個屯長之一,在趙家的地位還無法接觸到核心的東西。

  ……

  趙家在黃縣、招遠各開設了一處粥棚,每日向那些流民施粥,同時在粥棚所在之地招募流民前往趙家堡。

  黃縣與招遠有人施粥的消息很快便傳開了,那些平日裡食不果腹的流民開始大量朝著這兩地湧去。

  一開始讓黃縣和招遠兩地的縣令大驚失色,隨後看到趙家在收攏流民,這才鬆了口氣,只要這些饑民不在治下鬧事就好,趙家能帶走這些不安定因素是最好不過了。

  每天都有流民來到趙家堡,不到半月,趙家堡的移民有增加了數千人,這些人沒有安頓到囤地,而是讓他們做工,以工代賑。

  三個屯集要築堡,自然少不了要用些人手。這些只要管飯的免費勞動力能節約築堡費用。

  流民達到這個數量後,趙巖把築堡的計劃提上案頭。

  分別要在建造趙家堡、平寇堡、安民堡三堡,所築堡壘是為稜堡,稜堡是一種能抵擋初級火炮攻擊的堡壘。

  稜堡是古代堡壘的一種,其實質就是把城塞從一個凸多邊形變成一個凹多邊形,這樣的改進,使得無論進攻城堡的任何一點,都會使攻擊方暴露給超過一個的稜堡面(通常是2-3個),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進行多重打擊。

  在火藥時代之前,要塞的城牆通常築得很高大,並且用石或者磚進行加固,還設置了一些塔樓或者馬面來獲得額外的火力輸出。如果有什麼不同的話,就是一些特別堅固的城市擁有不止一道城牆。

  但是,在公元1453年擁有完善城防系統的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則宣告著城市攻防戰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接下來的一個短暫時期是進攻方的黃金年代,一個接一個的要塞屈服於大炮的威力。不過有矛必有盾,不過半個世紀一種新型的城防體系--稜堡便登上了歷史舞台。

  稜堡對付滿清的火炮還是可以的,孔有德之叛之後,走頭無力的孔有德投降了滿清,給滿清帶去了紅夷大炮。

  這些紅夷大炮是葡萄牙人所售,並且葡萄牙人帶來了鑄造紅夷大炮的技術,同時孔有德部隊的炮兵接受過葡萄牙人的炮術訓練,讓滿清的攻堅能力提高了一大截。

  遊牧民族再怎麼發展,攻堅能力都是非常落後的。但大炮卻改變了這一現象。

  為了以防萬一,趙巖決定在老窩造三個稜堡防守,以免被未來可能遭遇的敵人端掉老窩。

  同時將稜堡築造技術教下去,以後若是要佔據什麼地方,就築造稜堡。

  首先要建造一座水泥廠,一座磚廠,一座採石場,採石場又需要一個火藥廠。

  磚廠不需要什麼技術性,所需的就是人力,技術上不需要趙巖操心,只要有人手就可以。

  水泥廠和火藥廠則需要趙巖去教,這年代還沒有水泥。火藥廠的工序比較複雜,雖然明代的火藥廠所生產的火藥已經無限靠近了黑火藥的頂峰,但問題是趙巖手上沒有人才,也需要他手把手的教。

  同時當前最要緊的還是把軍隊練出來,火槍得盡快準備。畢竟長弓兵沒有幾年發展不起來,還必須使用火槍做為主要武器。

  火器方面周鐵匠這些匠戶出身的匠人倒是會造,只是製造的火槍達不到趙巖的要求,更是需要趙巖去教。

  趙巖手頭只剩下四萬兩,手上的銀子已經有些緊張了。所以賺銀子也要提上案頭,目前手上能賺錢的項目自然就是玻璃。

  玻璃不僅能造鏡子,還可以做很多玻璃器皿、藝術品。還有軍事方面所需的望遠鏡,玻璃匠師也得趙巖手把手的教會,然後再讓他們自己去研究。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趙巖首先建造玻璃廠。現在有了足夠的人手,可以對製造玻璃的匠師進行控制,不讓他們逃跑。

  就算是給玻璃匠師的待遇優厚,也難免出現一些匠師逃跑的現象。

  因為玻璃鏡子的利潤讓人瘋狂,自然有人願意拿出富貴來挖牆角,沒有多少人會抵住那樣的誘惑。

  意大利人就是被法國人挖了牆角,這才終結了意大利壟斷玻璃鏡子的時代,這事件也就是幾年前發生的。

  意大利人,已經在最近這段時間洩漏了鏡子的製造技術。

  趙巖為了防止製造技術洩密,在趙家村的小堡邊上再計劃建造一個小堡,再造一個大堡圍住趙家村的小堡和邊上專門用來生產玻璃的小堡。

  這個小堡將做為一個獨立的世界,外人莫近,裡人莫出。玻璃匠師將生活在裡面,趙家將給他們提供上好的衣食,但卻不能踏出小堡一步,同時還將佈置下嚴密的看守。

  趙巖並沒有打算壟斷玻璃製品太久,時代總要發展,這些平凡的技術總要公開,也許十年後,他們可以恢復自由。

  看似代價很大,但玻璃廠的待遇卻是讓人瘋狂,什麼十年不許外出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

  因為他們連飯都吃不飽。

  趙巖從流民中招募了上百青壯,然後開始教他們製造玻璃,大部分人負責製造玻璃器皿、工藝品。

  這些都是需要技術的,意大利人製造栩栩如生的玻璃製品,那是因為他們有足夠的時間積澱和研究,趙巖卻是只知道技術,但要讓他去製造玻璃工藝品,那是不可能,他只會做一些玻璃杯、玻璃碗,而且還是比較難看的那種。

  所以這些還得讓他們慢慢研究,也將以手藝來提高他們的待遇,最低級的學徒待遇是每月五兩銀子,要花錢的話托人出去買所需的東西。

  製造玻璃鏡的則和玻璃匠師分開,他們只要拿著成品玻璃鍍銀即可。分開後有個好處,那便是造玻璃的不知道怎麼造鏡子,造鏡子的不知道怎麼造玻璃。

  玻璃在西方的製造技術並不是秘密,但在東方卻是秘密。

  商隊也要開始組建,有了商隊才能把鏡子和玻璃製品賣出去,這方面由趙全負責,手上已經招募到了幾個老練的掌櫃。

  趙全做為趙家的老家僕,現在肩上的擔子很重。幾乎是在統籌大局,招募流民、屯田管理都是由他負責。

  趙巖打算讓趙全專門負責商業這一塊,而屯田和招募流民另外找人負責。所以趙全正在觀察各個屯長的能力。

  其中最積極的屯長當屬張步雲,張步雲看得出想進入趙家的核心,就必須靠實力說話,因此在屯田上很積極。

  但張步雲卻不是能力最強的,管理能力最強當屬一個叫唐正澤的屯長,唐正澤是個童生,出生與農民家庭,因為無錢讀書,所以在地主家當過管家,對屯田方面簡直是得心應手,耕牛、農具、住房、水利、耕作上都處理得井井有條。

  只是唐正澤此人沒有張步雲的學識,張步雲雖然積極,很多屯田上的事情處理得比較生澀。

  兩人算是各有專長。

  ……

  玻璃廠落成後,又製造出了一批玻璃鏡子,趙全阻止起商隊,外加兩伍家丁護送,再次前往濟南城。

  此次前往濟南城,除了將留在濟南城的糧食運回,最主要的任務還是與山東幫的商人接頭,讓玻璃鏡有個穩定的銷售渠道。

  趙巖則帶人開始帶人大搞建設,為了各廠的建設忙得腳不著地。
mk2257 發表於 2011-5-21 22:54
第二卷:猛虎出閘 第二十三章:屯田規劃

    除了鏡子,棉布、私鹽、海貿都是發展,特别是海貿,日本的硝石、硫磺多得要命,還有很多銅。

    目前還沒有弄出平爐煉鋼技術,鋼炮是不要想了,含磷量太高很容易碎的。所以打造火炮隻能用鑄鐵和銅,鑄鐵也很容易破碎,而青銅炮則容易變形,但總的來說,用青銅鑄造的炮性能更好一些。

    中國是一個缺銅的地方,明末的銅錢已經嚴重不足,不僅缺銅,很多人還把銅錢拿來溶鑄成銅器,因爲有利潤存在。

    日本因爲長期被明廷封鎖,因爲物産并不豐富,同時工業能力比較低,所以很多東西都缺,造成了去日本貿易擁有令人瘋狂的利潤存在。

    這也是爲什麽荷蘭人和鄭芝龍争相争奪這塊肥肉的原因,趙岩也對這塊肥肉垂涎三尺,隻是沒有船,更沒海軍。

    私鹽方面還要商榷一番,唯獨這棉布比較容易。

    趙岩随即召集工匠,開始打造騾機和水力織布機。至于珍妮機,紡出的紗線雖然細密,但容易斷。水力紡紗機紡出的紗線雖然結實,但卻不夠細密。

    而騾機則是吸納了這兩種紡紗機械的優點,見它們綜合起來,紡出的紗線即細膩又結實。所以叫騾機,雜交的意思。

    騾機可以推動300~400個紗錠,速度比一般的紡紗機高出了上百倍不止。

    水力織布機,則能提高5倍的速度。

    趙岩的工匠已經建立起了一支專門打造這些奇奇怪怪東西的隊伍,能看得懂趙岩畫出圖紙和上面的數據,這讓趙岩省心了許多。

    估計造一個水力騾機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

    “你們碰到不懂的問題就派人去找我,這裏就交給你們了。”趙岩對周鐵明他們說道。

    “是,大人。”周鐵明他們連忙答道,然後看着繼續研究着圖紙的細節。這水力騾機總的來說是如何用水力讓帶動紗錠,機器的結構也并不是太複雜。

    山東比較冷,空氣的水汽沒有南方高,所以要大力發展紡織業的話,還得在空氣中噴點水來增加水汽,不然紗線容易斷。

    ……

    趙岩成功就撫,對外發展已經沒有太大的限制,屯地的擴張已經很有必要了。趙岩拿出地圖,圈下了黃縣到萊州那段平原地帶。

    這段平原地帶,大概能開墾出300萬畝耕地,而這段平原有是被孔有德蹂躏得最爲慘重的地區。

    平原無險可守,孔有德作亂的主要地區就是登州城——萊州城之間的地段,這個平原正處于登州城和萊州城之間,幾乎已經達到了十室九空的地步。

    這裏擁有大量無主的土地,同時土地較爲肥沃,隻要建立起有效的水利系統,就能成爲一個大糧倉。

    按照一個青壯分30畝地來計算,這塊地區能容納下10萬名青壯,再加上婦女、小孩、老人,可以容納下五六十萬流民。

    “明年開春前,要讓這快地區要完全恢複生産,最少需要十萬戶,中霖你明天帶人去考察一下,再帶人算一算,需要多少糧食、種子、耕牛、耕具,再加上修水利,預計要支出多少銀子。”趙岩對唐正澤說道。

    十萬戶!唐正澤不由咋舌,好半天才反應過來,連忙答道:“是,大人。”

    接着趙岩詢問對趙全問道:“商行現在鋪張的速度如何?”

    “如今山東州縣皆有濟民商行,另外在北直隸鋪張了三家,江南鋪張了五家,都在繁茂的州城。”趙全說道,這段時間招募了許多掌櫃,以及文人,那些文人大多都經過一些簡單的培訓,然後由經驗老道的掌櫃帶着。

    商行的管理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貪污問題。一家公司就如同一個國家一樣,同樣也有貪污、挖老闆牆腳的現象。

    濟民商行用的不是當前流行的‘龍門賬’,而是采用複式記賬的方式,複式記賬的好處就在能詳細的了解來龍去脈,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能很快查出。

    并且根據後世的經驗,确定了許多加強管理的制度。當然,貪污在任何公司内都是可能存在的,想要完全杜絕也是不可能。但有嚴格的管理,一般就算是貪污,也隻能隐蔽的在采購方面做寫手腳。

    趙岩摸着下巴想了想,接着問道:“我們現在有多少銀子?”

    “已經有一百三十二萬兩,不過眼下山東各大商人手頭的鏡子還沒完全出手,還得過一兩個月才有大批銀子進賬。”趙全預計道。

    “糧食呢?”

    “十八萬石。”

    趙岩了解了家當後,當即說道:“在山東境内招募流民,另外再派人到北直隸、河南這些地方招人。另外秋收前把商行鋪到南方的主要産棉區和産糧區,我們這些糧食肯定是不夠用的,等秋收時乘糧價大跌時買到足夠的糧食。另外還要收購大量棉花。”趙岩說道。

    “我們買棉花幹什麽?”趙全奇怪的問道。

    “我剛讓工匠打造了一種紡紗機和織布機,都是用水力的!這種紡紗機一個人比上百個人紡紗速度還快,織布機比普通織工快五倍。”趙岩解釋道。

    “上百倍!五倍!”趙全吸了口涼氣,搓了搓手歡喜道:“如此我們豈不是又多了一個财源。”

    “自然。”趙岩笑道。

    趙全絲毫沒有懷疑,因爲趙岩說紡紗機和織布機是用水力的。在水力應用方面,公子十分擅長。

    趙全很多時候也會奇怪,公子怎麽突然會了這麽多的東西。不過趙岩從來不解釋,他也從來沒問出來,兩人都保持着很高的默契。

    去年的屯田熱潮已經褪去,今年的屯田計劃就要開始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7

LV:8 領主

追蹤
  • 450

    主題

  • 19387

    回文

  • 4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