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軍閥治世 作者:菜鳥如林 (連載中)

mk2257 2011-5-21 21:54:2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77 80577
mk2257 發表於 2011-5-21 23:25
第三卷:聚斂天下 第二十四章:盧象升至

    邯鄲被克後,對于大部分普通百姓來說,并沒有什麽大礙,隻是家裏的口糧都被搶光了。

    韓勝按照趙岩的指示,有對下面的流賊進行約束,攻入城中後也未放火、推牆。

    總的來說,元氣還是保留得比較好的,加上一路上裹挾來的百姓,邯鄲的百姓達到了十三萬人,那男女老少都有,青壯大概四萬多人。

    邯鄲蘊藏有種類繁多的礦産資源,後世是中國著名的煤炭和高品位的鐵礦石産區,擁有豐富的“兩黑”——煤、鐵資源,煤炭和鐵礦石儲量分别達到40億噸和5.5億噸,被譽爲現代“鋼城”、“煤都”。其中煤炭儲量豐富,煤種齊全,煤質較好;鐵礦品位高、有害雜質少、可選性好。

    有煤又有鐵,而且鐵礦石品味高,絕對是理想的冶煉基地。中國的鐵礦大多品味都較低,富鐵礦非常少。

    随軍而來的職員開始緊鑼密鼓的安置那些百姓,趙岩則帶着人視察了一下礦區,邯鄲的鐵礦90.8%集中在武安,剩餘的分布在涉縣。

    趙岩視察的則是武安的鐵礦,武安是個不大的縣,六年被流賊攻克,已經變得極爲蕭條,礦區的礦工也都被流賊拉走,趙岩也就直接占了。

    在武安、涉縣逛了三天,趙岩确定下了七處礦區,這七處礦區的鐵礦都易于開采,武安五處,涉縣二處,還有邯鄲的三處煤礦。

    這八處礦區,分别安排青壯前去開采,每人月給一兩銀子,這個待遇讓集中在邯鄲的十幾萬百姓報名十分踴躍。

    最後選了兩萬青壯,劃入礦區開礦。可以想象,邯鄲這地方未來又是一個勞改的好地方,這麽多的鐵礦、煤礦,需要大量勞力。

    開礦直接用火yao炸,這樣可以提高開采效率。煉鐵用工藝簡單的高爐,大躍進時代到處都是這種爐子,根本不需要什麽技術性。

    煉焦用污染嚴重的土法,後世天天的在嚴打土法煉焦,但煉的人還是多,經濟效益貌似很高,是老百姓緻富脫貧的好路子,隻不過随時都有被取締的風險。

    煉鋼方面,趙岩還沒有發展平爐的條件,平爐不是用焦炭煉的。所以趙岩隻能用普德林法,也叫炒鋼法。

    在平爐出現之前,首先發展起來的就是英國炒鋼法,有人說中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出現了這種技術,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過沒有大規模推廣開倒是真的。

    普德林法中世紀大規模生産熟鐵的冶煉方法。又稱攪煉法。普德林爐的構造和平爐相近,隻是沒有下部的蓄熱室。燃料燃燒後形成的長火焰送入爐内,靠爐頂的反射作用加熱生鐵,爐底用鐵的氧化物砌築,由于火焰中的過剩氧和爐底中大量的氧使生鐵中的碳和磷經氧化去除。但普德林爐溫隻有約1400℃,生鐵中的碳脫除到一定程度後,熔點超過爐溫,金屬呈半凝固狀态,要靠人力攪拌才能使冶煉繼續進行。

    但由于爐底和爐渣中含有極高的氧化鐵,碳可以脫除到很低,成爲熟鐵;然後經反複鍛打,擠出熟鐵中的氧化鐵渣子後,制成材料使用。

    普德林法是現代煉鋼法出現之前的主要生産方法,曾達到相當大的生産規模,18世紀中期歐美各國用普德林熟鐵鋪築的鐵路達到7萬多km。但由于半凝固态冶煉的根本弱點,勞動條件惡劣和熟鐵品質差,在貝塞麥法誕生後,普德林法即被迅速淘汰。

    炒鋼法是先練出熟鐵,然後再用人工鍛打成鋼,因此需要許多人力。貝塞麥法雖然優于炒鋼法,但需要加錳,趙岩的化學也就一般般,教教學生還行,但要他去找錳,絕對是兩眼發黑。

    反正大明有将近上億人口,人力總是不會缺的。

    隻要把這些技術都落實下去,将邯鄲打造成鋼鐵基地,絕對能讓趙岩的實力來一個質的飛躍。

    闆甲可以直接用鋼打造了,防禦力又能上去一個台階。

    鋼炮在平爐鋼出現之前是别想了,隻能繼續用鑄鐵和銅,平爐鋼出現之前,鋼材的質量還不能做爲炮鋼使用,主要是容易碎。

    ……

    就在趙岩規劃鋼鐵基地時,突然下面的士兵來報說,鄖陽巡撫盧象升來了,吓得趙岩連滾帶爬的跑了出去。

    流賊都繳械了,盧象升跑來這裏幹什麽?趙岩連忙跑出去安排,心裏邊想道。

    盧象升的到來,讓趙岩無比心虛,連忙把韓勝叫了過來,兩人對好口徑,這才急匆匆的帶着一百名親衛前去迎接盧象升。

    遠遠的,一隊人馬出現在視線之中,趙岩拿起望遠鏡看去,隻見軍中一個三十多歲,穿着巡撫常服的人正乘馬而行,應該就是盧象升了。

    盧象升可謂是明末文官中最能戰、敢戰的文官,隻可惜勢單力孤,最終在孤立無援之中戰死,文,革時衣冠冢還被炸了。

    面對這樣的曆史偉人,讓趙岩有些緊張,更多的還是怕縱賊之事穿幫。

    不過仔細想想,也沒什麽好怕的,穿幫一般來說不太可能,就算被看出什麽端倪,自己也可以矢口否認。

    自己有錢有人有糧,完全不必要懼怕朝廷,大可奔放一些。

    想到這裏,趙岩心下稍稍鎮定。

    五六分鍾後,遠處那支軍隊來到了趙岩不遠處,趙岩帶人策馬迎了上去,那支軍隊頓時停了下來。

    “下官登萊總兵參見巡撫大人。”趙岩下馬拱手參見。

    盧象升在馬上看着眼前這年輕人,不由瞅了又瞅,有些發呆,半響才出聲道:“你就是趙岩?”

    “正是下官。”趙岩答道。

    “今年幾何?”盧象升又問道。

    “十九。”

    “想不到竟如此年輕,聽聞你乃秀才出身,爲何要棄筆從戎?”盧象升感覺有些不可思議,這麽小的年紀,怎麽就拉起了一支兵馬。

    “家父爲孔有德亂兵所害,下官空讀十載聖賢書,卻無滅賊之力,深感無奈。隻得棄筆從戎,操練鄉兵保境安民。”趙岩馬上編了個借口,難道還能對他說朝廷要完蛋了,滿清要入關了,練點兵馬以爲自保……

    “嗯!棄筆從戎也好,也不至虛談橫議,坐嘯畫諾。”盧象升點頭,然後問道,“你表字爲何?”

    “山東巡撫大人給下官取了個持堅的表字。”趙岩說道。

    “本官聽聞翻天猴進犯邯鄲,十九日啓程,日夜急趕,奈何路途遙遠,終是晚了一步。不知持堅爲何也晚了一步?”盧象升突然問道。

    “這個……下官軍中兵馬首出山東作戰,士卒多有水土不服者,加之沿途無處補給,所帶辎重又太過笨重,因此晚了一步。”趙岩含糊的說道。
mk2257 發表於 2011-5-21 23:26
第三卷:聚斂天下 第二十五章:安民

    盧象升對趙岩的回答也不可置否,想想這趙岩如此年輕,又領兵不久,行軍打仗方面定然缺少經驗,也找不到什麽反駁的理由。

    他卻不知,趙岩雖然在行軍打仗上沒什麽經驗,眼界卻是廣闊,深谙行軍打仗所需注意的各項重要,并且在不斷的總結。

    “下官已讓人備好酒菜,巡撫大人不如入城歇歇。”趙岩對盧象升說道。

    “也好。”盧象升點了點頭。

    趙岩上馬,跟在盧象升身旁,向邯鄲而行。盧象升路上卻不斷的看着趙岩身邊的衛兵,這些衛兵清一色穿着鋼制的闆甲,打磨得透亮,個個拉下面罩,顯得威風凜凜。并且行動如一,看得出是經過嚴格訓練而出的。

    “持堅你這些家丁好生威武呀!”盧象升贊歎道,趙岩笑了笑,他可沒搞什麽家丁的特殊制度,真要說家丁,全部士兵都是他的家丁才對。

    “這是從軍中選出的精銳。”趙岩答道。盧象升點了點頭,也未再多說。家丁在武将中是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在他看來,這些家丁雖然威武精悍,造價定然不菲,也就失去了興趣。

    剛行了一段路,就看到一些人正拿着量杆在丈量田畝,有人在量,有人在記,盧象升驚奇問道:“他們在做什麽?”

    “丈量一下田畝,也好安置百姓,來年種出了糧食,百姓也不至從賊。”趙岩說道,那些丈量田畝的人員正是從山東調來的,安置流民之前,必然要對田畝進行一次清楚的丈量,然後才好進行分配。

    趙岩的回答讓盧象升深感意外,颔首同意道:“百姓從賊多因饑寒,官軍從賊多因缺饷,若百姓無以溫飽,就算暫時剿滅,終究還是會複蘇。”

    “大人高見。”趙岩由衷說道。盧象升苦笑的搖了搖頭,“如我這般見地者大明遍地都有,持堅你也看到了其中的問題,隻是看到并不意味着能解決。當年楊鶴巡撫陝西,同樣看到了,也真心去做過,奈何天不遂人願。”

    盧象升同樣擅長收拾殘局,但面對殘破蕭條的生産,時常也隻能深感無力。

    趙岩微微搖了搖頭,想要改變這種狀态,還得有大把的銀子投入才行,不過朝廷的财政拮據,顯然拿不出那麽多的銀子。

    行至城門,突然一股香味飄了過來,那是地瓜粥的香味,趙岩一聞到這香味,不由皺眉。

    在後世時,小時候也吃過地瓜粥,一開始很喜歡吃,不過多吃幾次就膩味了。後來生活水平提高了,家裏都不吃地瓜粥了,地瓜粥主要拿來喂家裏的狗狗。

    每次聞到地瓜這東西的味道,趙岩都有些反胃。他這種情況還算好,後世那些農村的老人吃了幾十年的地瓜,連腸胃都吃傷了,見到這東西更是無比厭惡。

    盧象升聞到這股香味,不由朝着源頭尋去,馬上看到了幾百口大鍋裏面煮得熱騰騰的地瓜粥,還有一些玉米棒。

    那些百姓正在後面排隊,每人一碗地瓜粥,外加一跟玉米棒,領到了吃食,多數百姓蹲在邊上的空地上無比香甜的吃了起來。

    “這是?”盧象升勒住馬匹停下,看着那鍋裏的地瓜粥和玉米驚奇的問道,這兩樣東西他竟沒見過。

    “禀告大人,那是紅薯和玉米,紅薯若是精耕細作,畝産可達數千斤,也可種下後不去管它,畝産也有兩三石。地裏種完小麥和紅薯,還可以再種一次玉米,畝産也能到二石左右。”趙岩說道。

    玉米是一種廉價的糧食,在後世種植面積很廣,是世界産量第三的糧食作物,不過大多數都是作爲飼料使用,占了98%左右,一些非洲的貧窮國家,還主要吃這種廉價的果腹糧食。

    “紅薯?可是曾在陝西激起民變的白薯?”盧象升問道。

    “就是這種東西,産自萬裏之外的美洲,傳入我大明的時間不長,百姓不知這是何物,強行推廣必然會激起民變。”趙岩說道。

    盧象升突然下馬,走向了分發吃食的地方,趙岩也隻好跟着下馬。

    “午飯就在這兒吃吧!”盧象升突然說道。

    “大人,下官已經備好酒菜了。”趙岩愕然說道,盧象升擡手說道:“酒菜就撤了吧!”

    “好吧!”趙岩吩咐旁人去把酒菜撤掉,然後陪着盧象升走到了大鍋前,拿了些碗筷過來。

    盧象升和趙岩,以及兩人的親衛都分别舀了一碗,又領了一跟玉米棒,然後做到了邊上的涼棚中。盧象升狼吞虎咽的将地瓜粥和玉米吃完,打了個飽嗝笑道:“味道不錯,再給我來一碗。”

    趙岩連忙讓人再去舀上一碗,盧象升看了看那些吃着地瓜粥和玉米的百姓,關心的問道:“這些紅薯和玉米從何而來?可夠百姓食用?”

    “下官在山東收了将近兩百萬石紅薯,供給這些百姓食用還算夠,隻是路途有些遙遠,運輸上得費些力氣。不過下官打算在颍州、邯鄲二地組織百姓種植紅薯和玉米,撐到來年就可有大量的糧食産出。”趙岩說道。

    “百姓畢竟不知紅薯與玉米的好處,持堅又是如何推廣?”盧象升如同發現了一個寶藏一般,急切的問道。

    “拿出實物先給百姓嘗嘗,再告知他們好處,同時派些人教導種植方法就可。若是強行的推廣,自是會引起民變。”

    “嗯!這倒也是。”盧象升點了點頭,思索了一陣,對趙岩說道:“持堅可否送給本官一些種子?本官回湖廣後也好讓百姓種植此物。”

    “下官這裏種子多得是,大人要的話盡管拿去。不過單有種子還不夠,下官誰此次從山東調來了一些擅長種植紅薯、玉米的人員,可随大人一同前去湖廣。”趙岩說道,他對于推廣紅薯還是很上心的。

    明末生産荒廢,天災不斷,加上朝廷财政拮據,北方到處蕭條。南方的情況也不太好,南方最重要的就是水利,但朝廷稅收過低,偷稅漏稅的又多,特權階級也多,更是沒錢修水利,每年南方都有大水發生。

    隻要有足夠的糧食,人自然就不會死那麽多。盧象升要推廣紅薯,自然比趙岩這個總兵更有影響力,趙岩自然是支持的。

    盧象升笑着點了點頭,神色大悅,若有糧食,對付流賊就容易多了。

    接着盧象升又與趙岩談起了安民方面的事情,趙岩在安民方面的經驗自是無比豐富,聽得盧象升連連點頭。

    原本盧象升對趙岩的印象并不是太好,畢竟鳳陽沒救下,邯鄲又沒救下。不過此刻印象卻改變了許多。

    即能治賊,又能安民。還能解囊濟民,從山東遠道運糧而來,自然不是那些魚肉百姓的武人能比。

    想到此處,盧象升不由想到了祖寬的遼東兵,祖寬乃是祖大壽的家仆,官進總兵銜,卻成日焚燒民宅,奸,淫婦女爲樂,與這趙岩卻有着很鮮明的對比。
mk2257 發表於 2011-5-21 23:27
第三卷:聚斂天下 第二十五章:登萊精銳

    神色大悅的盧象升,接着又提出要視察軍營的要求,主要還是好奇山東兵在鳳陽作戰時的勇猛。

    在鳳陽肥水一帶,山東兵連斬十三部流賊首領,擊斃太平王,活捉掃地王,就是盧象升本人自量,也無法打得那般漂亮。

    趙岩也沒什麽好遮掩的,帶着盧象升視察了軍營。

    軍營駐紮在城外,此刻正在緊張的操練,長槍兵練槍術,長弓兵練箭術,火槍兵練裝彈……

    “下令集合。”趙岩對王文嶽命令道。

    “是。”王文嶽啪的一轉身,轉身跑了下去,很快集結号就吹響了。軍營内的士兵急匆匆的手持兵器趕來,然後在盧象升目瞪口呆的速度中排列起整齊的隊伍。

    整個過程不到三分鍾,軍營内的士兵就已經排列成了一個大方陣。一千五百名長槍兵在前,排列成三個橫隊。

    每個橫隊500人,50人一隊,分10排。火槍兵在後,100人一隊,分6排。手持長弓的長弓兵100人一排,分5排。

    最後面則是300名炮兵,三人爲一組,100門火炮分三排橫列。以及30名火箭兵,30架火箭發射架分兩排橫列。

    一千名騎兵,一分爲二,分布在步兵的側翼。

    “一排報數……二排報數……”

    “一,二,三,四,五,六……”

    “一連應到人數250人,實到人數246人,4人傷病修養……”

    “二連……”

    “三連……”

    數字很快統計了上來,林毅小跑來到趙岩面前,敬禮報告道:“禀告大人,騎兵營應到人數1050人,實到1005人,陣亡21人,傷病16人,8人外出偵查……”

    王文嶽這時也統計好了數字,跑來報告:“禀告大人,第二營應到人數3100人,實到人數3006人,65人傷病,29人外出偵查……”

    “大演開始。”趙岩下令道。

    “是。”王文嶽與林毅二人轉身跑回陣中。盧象升在邊上卻是看花了眼,森寒般的槍陣,騎兵、長槍兵身上人人批着鐵甲,騎兵所騎乘的馬匹更是彪壯,一看就是上好的戰馬。陣後還有一百門精良的火炮,以及那些沒見過的火箭。

    強軍,絕對是強軍。

    “登萊兵竟如此精銳!”盧象升心中驚呼,這些士兵看上去一個個裝備精良,精神飽滿,完全不是一般官軍可比。

    而且集結速度之快,簡直讓人目瞪口呆。

    特别是那些士兵身上的鐵甲,之前在趙岩的親衛身上也看見了,盧象升原本以爲隻能裝備家丁罷了。

    現在看來卻是大錯特錯,這些登萊兵馬中根本沒有家丁與棄物之分,人人裝備都與那些親衛一般。

    回頭看了一眼自己的親衛兵馬,自己的兵馬與這登萊兵一比,就如同土鼈一般。無論是裝備,還是訓練上都無法與登萊兵相比。

    還沒等盧象升回過味來,那方陣卻突然調轉了方向,面向了看台的側面,遠處是一片空曠的野地。

    如同一個機器一般,快速而又流暢的運轉了起來。

    “發現敵軍,距離1800米。”測距手位于前方,手持一個望遠鏡以及測距儀瞭望,報出數字後,後面馬上打出一面令旗。

    “火箭兵就位,前方1800米,45度角。”火箭連連長高聲大喝,火箭兵馬上開始調整發射架的角度。

    “一号就位……”

    “二号就位……”……

    “點火~!”

    火箭兵點燃火箭的引信。

    “噫咻……”

    刺耳的呼嘯聲頓時響起,發射架上的一枚枚火箭頓時飛射而出,拽着橘紅色的尾焰和白色的煙霧飛向前方。

    “轟轟轟……”爆炸聲不絕于耳,随着爆炸,1800米外的野地上頓時燃起大火,地上的枯草正在熊熊燃燒。

    “敵軍距離1200米……”

    “炮兵就位,正前方45度角,四秒引信。”

    “發射!”

    “轟轟轟轟……”一聲聲炮響,大量的硝煙彌漫了起來,甚至遮擋了視線。隻見空中飛過一個個紅色的炮彈,快速的向正前方砸去。

    炮彈飛出後四秒,那些炮彈再次發生爆炸,頓時氣浪、彈片橫飛,一些炮彈在半空中就發生爆炸,爆炸時如同一個個絢麗的煙花。

    “敵軍200米~!”

    “第一排射擊。”

    “砰砰砰……”的聲響中,火槍兵向前開火。

    “第二排射擊……”

    連續射擊了兩輪,随着一聲後撤的口令,火槍兵迅速從四個路口後撤。

    “長弓兵就位,四級射擊……放……”

    “咻咻咻……”

    一陣箭雨突然射出,五百支重箭如同螞蟥一般密集,在空中劃過一條弧線,射向前方的空地,全都插進了地面。

    “平槍!”

    “殺~!”前連排長槍兵齊齊刺出長槍,後面的長弓兵正在源源不斷的對前方進行射擊!箭雨一波接一波。

    就在這時撤向背後的火槍兵掏出手榴彈,點上火後奮力扔了出去。

    “轟轟轟……”又是一陣猛烈的爆炸……

    後面的炮兵、火箭兵依舊在不斷的發射炮彈和火箭,前方的野地被肆虐得一片狼藉,硝煙與火焰四處彌漫。

    如同一個戰争機器,無比流暢的運轉着,打擊着前方的假想敵,這已經是演練了無數次的過程。

    趙岩十分欣慰,經過兩年的完善,已經成功打造出了一個火力強大的部隊。

    而盧象升則看得差點把一雙眼睛都瞪了出來,火炮、火箭、火槍、弓箭、長槍,以及那種扔出去就炸的手雷,組合在一起竟然如此威勢。

    在步兵營的沖鋒中,以及騎兵營那轟隆隆的馬蹄聲中,大演終于落下了帷幕,士兵很快就重新集結了起來。

    “好,好。”盧象升激動得連連拍手,歎道:“觀我大明各軍,當屬持堅的登萊兵馬最強。若天下兵馬都是如此,何愁流賊不平,遼寇不滅。”

    “大人過譽了。”趙岩謙虛說道。

    “當之第一并不爲過,持堅是如何練出這等精銳兵馬的?”盧象升虛心請教道。

    “首嚴紀律、軍法,再則潛心鑽研火器,再則需要大量錢糧。”趙岩回答道。

    “練出這樣一支軍隊,需要多少錢糧?”盧象升關心的問道,剛才大演的一幕始終在眼前閃過,讓他有些念念不忘。

    “一般得操練一年方可上陣,士兵軍饷就算是一月一兩,也得二十多萬兩方可成軍。”趙岩粗略的估算了一下,軍饷、軍糧還算小事,主要是裝備上耗資比較大,不過隻要邯鄲能出産鋼鐵,裝備上的成本定然能夠下降許多。

    “這些兵馬乃是下官爲了對付遼東建奴所練,若是對付流賊完全不必用這樣的軍隊,隻需嚴明紀律、軍法,補給能跟得上就完全能夠勝任。”趙岩對盧象升說道,他手上的一線部隊專門用來對付流賊的确是大材小用,流賊不過是練兵對象而已。

    張步雲提出的二線部隊建立計劃已經通過,在未來三年内,将在中原建立三個基地,分别是颍州、邯鄲、南陽,在這三處各拉起五萬二線部隊。

    “二十多萬兩!”盧象升差點被這數字噎死,不過倒是十分認同趙岩的觀點,用這種裝備精良的部隊去對付流賊的确是沒那必要。

    “持堅何來如此之多的錢糧?”盧象升奇怪的問道,若是朝廷下發那完全不可能,軍饷出了府衙可都沒了大半了,他自己還是靠當官的那點灰色收入給養人馬。

    “下官家中還算富厚,靠經商養軍。”趙岩如實說道,要是不他自己動手賺銀子,光靠朝廷那點軍饷,早就餓死了。

    盧象升點了點頭,無奈之下放棄了訓練出一支這樣的強軍的想法,實在是錢糧不夠。不過他的注意力很快被士兵身上的防護所吸引。

    來到趙岩後的一個親衛身邊,在他身上的闆甲上敲了敲,又上下看了看,問道:“這鐵甲較之紮甲如何?”

    “重量比紮甲輕,防護能力更強,建奴的弓箭在50米内才能射穿,但多數也會被卡住,很難讓士兵陣亡。”趙岩說道,闆甲的防護力經過許多測試,滿清的弓箭自然是測試的主要方式。

    “持堅,你那裏能否借些打造鐵甲、火器的匠人給我,若裝備有所改善,剿賊時也能更加得心應手。”盧象升用商量的語氣問道。

    借人?

    估計是有借無還。趙岩一聽這個馬上搖頭道:“大人,這些鐵甲和火器多是用水力打造,所需銀兩太過巨大,再則我那裏也缺少工匠。您若是要,下官回山東後可以給大人免費造兩萬件鐵甲送來。”

    趙岩自然不會讓這些軍械的制造方法洩漏出去,不過面對盧象升這種民族英雄,趙岩難得大方了一回。

    兩萬套闆甲,造價估計也就二十多萬兩,邯鄲産出鋼鐵後,造價應該能壓縮到十幾萬兩。

    有這些鐵甲的防護,盧象升的天雄軍的戰鬥力應該能上升一個台階吧!
mk2257 發表於 2011-5-21 23:28
第三卷:聚斂天下 第二十六章:鋼鐵基地

    “好吧!本官就多謝持堅了。”盧象升聽到兩萬套鐵甲的數量,心中大喜又有些遺憾,有了兩萬套鐵甲,必然能夠讓部隊的戰鬥力增強數倍。遺憾自然是得不到工匠,不能自己制造這些鐵甲。

    盧象升接着在邯鄲待了一天,然後就南下河南,流賊雖然離開了河南,但還有許多殘局需要收拾。

    趙岩的第二營就地駐紮在邯鄲,趙岩則開始指揮高爐、土法煉焦、炒鋼法的建設。

    商行正在往邯鄲不斷運糧,那70萬石紅薯主要運到了邯鄲和颍州,另外還計劃調30萬石米麥過來。

    不過到颍州的的的大部分糧食得在黃河通航後再運,而到邯鄲的糧食則從其他水路運輸。

    這個年代的水網十分密集,到處都是水上運輸路線(地圖字太小,不知道河流名字),從山東到邯鄲還是有比較多的河流可以到達的。

    高爐煉鐵方法是由古代豎爐煉鐵發展、改進而成的。盡管世界各國研究發展了很多新的煉鐵法,但由于高爐煉鐵技術經濟指标良好,工藝簡單,生産量大,勞動生産率高,能耗低,這種方法生産的鐵仍占世界鐵總産量的95%以上。

    高爐是一種能連續不斷冶煉,工藝簡單的煉鐵方式,所以對于原料的采購要求比較高,必須做到源源不斷。

    石灰、焦炭、鐵礦這三樣東西的開采都安排了人手。

    經過将近一個月的完善,趙岩終于開始建造高爐。經過六天時間的建造,建起了一座一百三十立方的小高爐。

    這是一做實驗性高爐,當天在趙岩的指揮下開始煉鐵。

    實驗很成功,經過一個晝夜的冶煉,成功煉出了150噸生鐵。利用系數隻有1噸/(米*日)。

    同時對焦炭的消耗也比較大,每噸生鐵需要消耗600公斤焦炭。

    在技術上還是比較落後的,每立方米日生産效率還不高,焦炭消耗量也很高,不過高爐的生鐵生産速度還是讓人目瞪口呆。

    這樣的生産速度,在這個年代來說絕對是神速。趙岩把高爐的技術确定了下來,然後就把這方面交給下面的人手去辦,繼續建造更大的高爐,生産效率更高的高爐。

    有了大量生鐵後,趙岩開始實施炒鋼法。

    首先要造一個類似平爐的攪拌爐,把生鐵練成熟鐵,這點并沒有什麽困難,這個爐子早就建造好了。

    經過攪拌之後,生鐵成功練成了熟鐵。接着在鍛打之下,很快生産出了鋼材。

    确定下這些技術,接下來就沒趙岩什麽事了。

    趙岩把周鐵名從山東調了過來,專門負責鋼鐵生産工作,而軍器局方面則進行技術與采購方面的分開管理。

    技術确定下來後,周鐵名要做的就是把規模擴大,并且不斷的改建技術,提高生産效率。

    因爲邯鄲将成爲重要的鋼鐵基地,所以安全也至關重要。姜城從颍州匆匆趕來,設計出了一個十八個角的棱堡。

    棱堡要造得大,突出的角自然就要多。

    邯鄲需要許多勞動力,建堡要人,冶煉鋼鐵也要人,開礦更要人,同時運輸鋼鐵也要人。

    拉起五萬二線部隊更要人。

    邯鄲有十三萬人口,遠遠是不夠的,估計需要達到五十萬人口才夠。所以商行已經開始在河南各地招募流民。

    這些工作都有下面的人員去做,沒趙岩什麽事。所以四月初,趙岩終于動身返回山東。

    ……

    此刻趙岩已經是登萊總兵,山東巡撫朱大典也官進一級,成爲兵部左待郎,不過卻被調任成了廬、鳳、淮、揚四府巡撫。

    而顔繼祖則成爲新任山東巡撫,趙岩回山東時,朱大典已經離開了山東,前往江淮上任。

    趙岩得知消息後,馬上讓人寫了封信給朱大典。朱大典巡撫的四府,乃是趙岩未來的商業行動上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有人照顧自然是更好的。

    一回山東,趙全開始向他詳細彙報這幾個月來的商行發展情況。

    “前三個月,商行季度收入達到一百八十萬兩,其中玻璃鏡方面入賬一百三十萬兩,鹽業上收入三十萬兩,其餘二十萬兩爲玻璃器皿方面的收入。目前财政結餘爲四十三萬兩。”趙全一一念道。

    支出方面,主要投到了邯鄲,邯鄲一地就投入了八十萬兩銀子,以保證能毫無阻礙的高速發展。

    “棉布方面籌備得如何?”趙岩問道。

    “山東這邊的紡織廠已經開工了。松江府那邊建了兩百多座水力紡紗機(騾機),以及五百餘座水力織布機,大概再過半個月就能開工。”趙全估計道。

    “保密工作上做得如何?”趙岩繼續問道。

    “已經調了一千餘人前去守衛,另外水力機械方面的工匠都在監視之中,一般來說出不了什麽岔子。”趙全說道,“畢竟那些工匠也不知道其中的利潤,現在更沒人來挖牆角。”

    “這還不夠,最好能在松江府鑄個棱堡,棉布就在棱堡裏面生産。”趙岩想了想說道。

    “老奴一會馬上讓人去辦。”趙全記了下來,民間築堡自守的現象在大明境内是很常見,官府一般都是不管,在松江府鑄個堡一般沒什麽難度。

    這主要還是因爲都是漢人,所以沒什麽警惕性。若是荷蘭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官府的反應則比較強烈。

    荷蘭人在澎湖築堡後,馬上遭到了福建官府的驅逐。

    “邯鄲方面目前我們已經産鐵,并且成本要低得多。在鋼鐵制品方面,我們也可以涉足。像農具、鐵鍋、鋼針這些東西,派幾個人去市場考察一下,若是有利可圖就在各地商行鋪貨,不過海外市場肯定是有利潤的。”趙岩說道,邯鄲那邊的冶煉工藝已經超出了這個年代的技術,成本具有很大的優勢,必然也能進行創收,這是重工業方面的收入。

    趙全連忙記下,然後對趙岩說道:“公子,上個月又買到了兩條福船,目前我們已經四條福船了,都放在港口。”

    “明天我去看看。”趙岩頓時來了精神,不過是私鹽也好,紡織業也好,還是玻璃鏡也好,收益都不如海貿來得快速。

    不過海貿也離不開商品的生産,沒有商品自然沒東西賣。

    日本無疑是讓趙岩垂涎的肥肉,日本由于被大明長期的出口封鎖,加上日本的工業水平低下,對外進口需求非常大,導緻海貿利潤扶搖直上,成爲東南亞地區海貿利潤最高的地區。

    而且日本有大量的銅礦,以及豐富的硝石礦、硫磺,這些都是趙岩目前所缺乏的。
mk2257 發表於 2011-5-21 23:29
第三卷:聚斂天下 第二十七章:棉布上市

    黃縣目前已經變成了一個十分繁榮的地方,到處都是屯坑的百姓,這些百姓除了山東本土招募來的外,還有從京師地區來的,也有從南方來的,更有十多萬是鳳陽一戰俘虜而來的陝西、河南、安徽的百姓。

    這些百姓大多都種下了冬小麥和紅薯,有的百姓來得晚,隻能種春小麥和紅薯,三百多萬畝的土地,悉數種上了糧食。

    靠近河流的地方架上了水車或鋪上了灌渠,附近沒有水源的土地則打好了灌井,水利方面十分完備。

    百姓家中,大多都領養了許多雞、鴨、鵝、豬、羊的崽子。可以想象,來年定然會有一個大豐收。

    明末的生産已經非常蕭條,糧食在各地都很缺乏,就算是南方,糧食産量已經開始縮減。

    并不是說缺不缺耕地的問題,大明的耕地一點都不缺,真正缺的是一個良好的生産環境。

    例如東南,最重要的就是水利,若無水利輕則無法灌溉,重則洪水泛濫。

    朝廷不僅稅收抵,而且偷稅漏稅多,貪污腐敗多,特權階級多,财政已經非常拮據了,自然沒錢修水利。

    有官員向朱由檢提議治理東南水利,并言明其中的好處,但朱由檢實在拿不出銀子,隻要問了一句:修繕水利可擾民否?

    “……”

    最終這項提議隻能作罷,東南水利也得不到修繕。年年南方都有大澇、旱災,沒有水利的情況下,抗災能力非常脆弱。

    不僅是東南水利,到處的水利都已經失修。

    例如黃河在萬曆以前,需要每年一小挑,三年一大挑,以清理河道中的淤泥,但現在已經沒人做這事了。

    黃河決口時常都有,着也注定了後來黃河又改道山東。

    北方一帶的情況則比南方嚴重許多倍,趙岩此次前往安徽、河南兩地,所過之處大多荒蕪,土地閑置無人耕種。

    山東自萬曆到八年,經常發生天災、兵亂,到現在全山東的人口已經十不存五。北直隸原本富庶,卻因爲天災、滿清掠奪,比山東更慘。

    河南自然不用說了,蝗災不斷,從萬曆鬧到崇祯,多則三五年一次,少則連年都鬧,二年、三年連續鬧了兩年蝗災,五年又鬧了一次,七年蝗災又起。

    黃河一帶的蝗災可謂曆史悠久,直到解放後才被徹底消除,不過後世雖然治理了黃河蝗災,草原又跳出一個‘亞洲小車蝗’。

    河南出了蝗災,又被流賊兩次攻入,更是把生産攪得一塌糊塗。

    比河南更慘的則是陝西,這是流賊與官軍的主戰場,又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生态環境又十分脆弱,大量的百姓已經活不下去了。

    其他省份雖然沒這些地方慘,但水利失修導緻抗災能力極度脆弱,典吏又貪污不斷,窮苦百姓很多同樣吃不飽肚子。

    再加上生産出的糧食沒有得到有效的調控,導緻許多人都掙紮在饑餓之中,到處都缺少糧食。

    産糧解決溫飽無疑是最迥迫的問題,黃縣地區若能産出大量糧食,就能讓更多的百姓活命。

    趙岩并不是一個打算造反的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努力的保存民族的元氣,并且正在積極的備戰,準備迎頭痛擊滿清的入寇。

    滿清是他要面對的首要敵人,沒有打倒滿清,一切休提。

    一個穩定的大明,對趙岩來說無疑是非常有利的,若能穩定下來,他可以進行更多的商業運作,也就有更多的錢糧與戰争潛力去與滿清對抗。

    一些百姓家裏還養了馬,這些馬有自養用來運輸、耕地的耐力性馬匹,也有從馬場領養的軍馬馬駒。

    唐正澤還建起了十幾個大型的養豬場,以及五處馬場。

    養馬的地方并不缺乏,山東到處都是荒地,這些地方一到春夏,就會出現肥美的水草,最适合牧馬了。

    每天都有外地的馬匹趕來山東,有的是那些商人趕來換鏡子的,有的則是商行從産馬地購買來的。

    養馬無疑是一個最燒錢的地方,但趙岩燒的就是銀子,目前爲止馬場已經養了一萬多頭馬匹,這些馬匹大多是合格的母馬,再陪上四處尋來的雄壯種,馬,産下的崽子都是一匹匹合格的戰馬。

    “争取在五年内培育出十萬頭戰馬,無論多少銀子。”這是趙岩對唐正澤的吩咐,養馬起碼燒掉了趙岩六七十萬兩銀子。

    這些銀子砸下,把各地馬市刺激得十分繁榮,那些産馬地的牧民、少數民族嘗到了甜頭,已經開始擴大養殖規模。

    自養加購買,五年内争取弄出十萬匹雄壯的戰馬,所需的費用還會進一步擴大。

    黃縣的土地除了都種下糧食,商人也在黃縣多了起來。

    那些商人的目的地大多都是趙家堡、安民堡、平寇堡三地,其中大部分的去的趙家堡,這些商人的目的性各有不一。

    有的是運來趙岩所需的資源以換取玻璃鏡的,有的則是運送硝土過來換玻璃鏡的,那些小商小販則是販賣生活物品過來的。

    由于趙岩很多時候都是用銀子開道,導緻治下的民衆口袋裏都有了銀子,取年一年耕耘下來,人人都有閑錢,生活水平自然提高了,對商品的需求也增大了,那些商販看到機會,自然也就鑽進來了。

    不過商行也在做治下百姓的生意,這裏是商行的立足根本之地,怎麽會不做這裏的生意。

    除了販運各種生活用品外,濟民商行的棉布首先在這裏着陸銷售。

    棉布一上市,頓時在趙家堡産生轟動,因爲棉布每斤隻賣一錢銀子,而且還是上好的棉布。

    百姓們争相湧進堡中的商鋪,掏出銀子購買這新上市的棉布。

    幾個商人見到這熱鬧的場面,也擠去觀看。隻見其中一個商人摸了摸那棉布,沉吟道:“這等上好棉布,北方少有産出,多數皆爲南方所售,一斤的價錢不下二錢。”

    “是啊!南方的棉花一擔就要四五兩銀子,不賣到二錢他們是沒銀子賺的,真是怪了。”另外一個商人奇怪的道。

    “有什麽好奇怪的,我們将軍最是體恤百姓,定然又是将軍出的銀子。”一個老漢一口回道。

    “哎呀!這是将軍出銀子給我們買的棉布,鄉親們,将軍給我們田耕,不收一分一毫的給我們醫病,還讓大家吃飽了肚子。我們不能讓将軍破費。”突然一個百姓高聲呼道。

    這聲大呼,頓時讓所有百姓止住了腳步,搶購的現象戛然而止。

    “是啊!将軍對我等恩重如山,現在大家口袋都有了銀子,如何還能再讓将軍爲我們破費?”一個漢子掏出銀子,說道:“一錢銀子我們不買,二錢銀子我們才買。”

    “對,對,二錢銀子我們才買。”布店内的百姓瞬間達成共識,紛紛要求掌櫃給棉布加價……
mk2257 發表於 2011-5-21 23:30
第三卷:聚斂天下 第二十八章:海軍

    百姓們紛紛要求二錢銀子購買棉布,掌櫃的勸不住,隻好收了翻倍收了銀子。邊上看熱鬧的幾個商人隻能感歎,民心如此啊!

    随着生産線的開動,山東的棉布已經開始源源不斷的往外運出,并且有計劃的進行鋪貨。

    棉花收購價有高有低,棉布地區價格有高有低,棉布自然是往那些價格高的一線城市販運。

    沙河一帶出産的棉布,每運至外地,都會遭到百姓的搶購,質量不僅好,價格還十分優惠,實在是物美價廉。

    ……

    趙岩來到龍口港時,龍口港已經不是原先的蕭條模樣了,邊上的造船廠正在緊張有序的建造着船隻。

    港口上也停上了四艘大船,這就是趙全去年和開春時從福建買來的福船,趙岩在福船上裏裏外外的進行了一次觀察。

    最終得出結論,這四艘福船,排水量應該在八百噸左右,貨物裝載量爲三百多噸。這樣的排水量在這個年代并非最頂尖的船隻。

    西方人已經普遍能造出排水量在一千噸以上的帆船了,大明的船匠自然也能造出,不過卻沒有西方人那般頻繁發生海戰,以至他們的帆船噸位不斷的上漲。到後來,西方人早出五六千噸排水量的帆船也很普遍。

    一般來說,船造得越大,能裝載的貨物也就越多。因爲船隻每增大2倍,隻需要1.5倍的動力就能推動,所以人們總是把船造得越來越大,以不斷增大裝載貨物的空間。

    福船與西方船隻的船體不同,西方人的船體模仿的是魚,中國的船體模仿的是飛鳥,事實證明飛鳥更加科學,這也就是爲什麽中國的帆船的體型上讓趙岩感覺很熟悉。

    想要插足海洋貿易,首先得有船,然後得有航海技術,以及海圖等物,最重要的還是海上武裝。

    現在船有了,航海技術方面主要就是導航技術,用指南針和六分儀完全能達到世界最先進的水平。

    海圖更不用說了,趙岩閉着眼睛能把世界地圖摹出個大概來。

    最主要的還是海上武裝,若沒有武裝保護,估計不用出海幾次就會被鄭芝龍、荷蘭人給截在半路上。

    把這四艘福船改造一下有很大的必要,福船吃水深,裝載量大,行駛平穩,不畏風暴,不過速度也較慢。

    當成軍艦來用也可以,不過隻能用來保護商船。除非把對方風帆打爛,否則追不上敵人。

    所以在武裝改造上,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例如火炮,要求射程更遠。因爲福船速度比較慢,萬一碰上速度快的敵艦,對方的火炮射程又更遠,不就被人放風筝了嘛!

    趙岩召來主持火炮實驗室的蔣功名,和他商議這四艘福船上面的火炮裝載問題。蔣功名可謂是趙岩手下文憑最高的文人之一。

    他和劉衡一般,也是個舉人。不過蔣功名更沉迷于火器、機械上的研究,并且與一個西方來的傳教士有過長期的交流,去年由一個山東商人介紹而來。

    蔣功名剛進火炮實驗室時,隻是一個普通的技術人員,一開始讓他感覺到很憤怒,這是對他的侮辱。

    但後來才發現,盡管他是個舉人,同時對火器和機械上有很高的研究,但卻無法插手火炮實驗室中的火炮研究。

    因爲火炮實驗室的工匠都有自己的一套程序和新的體系,他們的工作就是不斷的造炮,把各種型号的大炮數據記錄下來,然後再從中選擇數據最實用的火炮。

    火炮實驗室的火炮技術更是讓蔣功名震驚無比,原本以爲他與傳教士接觸過的技術,足以應對山東這種小地方的炮廠,但沒想到的是,這裏的火炮技術不知比西夷人高出多少。

    蔣功名經過一段時間的虛心學習,算是适應了火炮實驗室内所使用的各種制度和新的技術概念,并且很快發揮出了他對火器方面的學識,不久前被提拔爲火炮實驗室的首席專家。

    蔣功名與西方傳教士有過一段時間的深層交流,對西方的艦隻也比較了解,他聽了趙岩的想法後說道:“大人,西夷人的火炮沒有膛線,不論是精度,還是射程上都很差,一般在四百米外很難擊中敵人船隻。所以我們的艦炮在射程上絕對無需擔憂,單說我們的精準程度,西夷人就無法相比。”

    “不過底層的重炮在1000米外得能打穿他們的船體,上層的火炮逐步遞減。”趙岩說道,海戰又與陸戰不同。

    陸上的野戰炮最大射程加上榴彈,就能發揮出巨大的殺傷力,不過海戰炮需要先打穿對方船體,所以最大射程沒什麽意義了。

    趙岩和蔣功名而人商議了将近一天時間,才将整個船體上的武裝系統确定下來。

    一艘福船預計能裝六十八門火炮,兩側各裝三十三門,首尾再裝一門。一側的重炮裝二十門,分裝在底層和二層。第三層裝十三門75毫米加農炮。

    重炮隻是一個很籠統的叫法,主要是現在火炮實驗室還沒确定下海軍所用的重炮制式。

    除了火炮,火箭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海戰武器。火箭主要功能就是縱火焚燒敵艦,是這個年代中海戰很普遍的武器。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趙岩馬上督促蔣功名以最快速度研制出理想的重炮,同時他則開始組建海軍。

    人手倒是不缺,商行從福建雇傭了将近一千多名水手,每月不過三兩銀子罷了,就讓他們從福建來到山東工作。

    福建可謂是一個富裕的地方,但也是一個窮的地方。那些富豪種地、開設作坊很富,那些貧民則很窮。就是一個富的暴富,窮的連飯都吃不飽的狀态。當然也存在很多自耕農,以及中産階級。

    這些聘用來的水手無疑是貧民階層的,像這樣的人在福建、廣東很多,所以也得不到什麽好的待遇。

    比如當海盜,西方人的海盜需要要求很高,戰利品必須平分,船長隻能拿2倍,跳幫的也拿2倍,炮手、舵手拿1.5倍。

    因爲西方人對海盜緝捕比較嚴,所以當海盜都得冒着巨大的風險,想要吸引人加入,必須開出公平的待遇。

    東方則不是如此,小喽啰一個月也就一二兩銀子,你不幹有的是人幹,到處都是人,缺你一個不缺,少你一個不少。

    福建、廣東沿海那麽多的窮人,有的是人出來當水手。

    因此這些水手的待遇一直不高,商行開出三兩銀子每月的薪金後,馬上招募到了這一千多名水手。

    趙岩将他們平均安排在四艘福船上,他們主要的任務就是駕駛福船。這些水手對福船非常熟悉,很快就操縱着福船在港口中行駛起來。

    趙岩站在福船上,感覺福船行駛的過程中的确非常平穩,一點也不颠簸,難怪人們用福船來運輸瓷器等易碎品。

    福船是雙尾舵設計,雖然速度慢,但在海戰中卻能進退自如,發揮出更強的應變能力。

    這些開船的人是解決了,戰鬥人員還是缺乏的,特别是炮兵。

    難道把炮兵營的炮兵都調過來轉投海軍?趙岩想到這裏不由馬上否決,炮兵營得用來配合步兵。

    不過調一半人手出來應該沒問題。
mk2257 發表於 2011-5-21 23:31
第三卷:聚斂天下 第二十九章:财政收入

    海軍的成立,趙岩手下的人員也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調動。首先是就撫的翻天猴,朝廷已經正式授予他登萊參将的身份,比趙岩當初那個遊擊還要高。

    不過趙岩隻給他當了個連長,參将、遊擊、總兵這些朝廷的職務,在趙岩的軍中類似于軍銜,但和實際擔任的職務卻是不同。手上帶的兵都是經過挑選的,韓勝若有反意,手下的士兵第一個就會把他砍了。

    而與韓勝一起投降的那些流賊骨幹,則被編到了新兵營之中。

    新兵營剛成立,由一營副營長宋世金擔任營長。新兵營的任務就是訓練新兵,并不需要參加戰鬥。

    所有招募來的兵源,先進新兵營進行訓練,然後再補充到戰鬥營之中。這樣進行分工之後,就方便許多了。

    一起調去新兵營的還有步兵營、騎兵營、炮兵營的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兵。

    而炮兵營在這次調動中幾乎被快被拆散架了,400名炮兵被調到了海軍,連營長蘇步恒也被調到了海軍,就任第一艦隊司令官。

    趙岩手上幾乎沒人,所以就把蘇步恒調到隻有四艘福船的‘第一艦隊’任職,艦隊的任務很簡單,就是護航。

    一同調到第一艦隊的,還有400名火槍手,兼職火箭手。同時第一艦隊還要再招募400名炮手,800名戰鬥人員。

    訓練完成後,第一艦隊擁有四艘福船,每艘福船上的人員爲:炮兵200名,戰鬥人員300名(近戰、火槍、火箭),駕駛人員、雜務人員250人。

    訓練項目就是遠距離炮擊、近距離炮戰、跳幫奪艦訓練,防跳幫訓練……

    遠距離炮擊以打擊敵人船帆爲主,近距離炮擊則是以擊沉爲主,這年頭的火炮平均發射速度是兩分鍾一發,趙岩的火炮是一分鍾連發,加上榴彈的應用,在炮戰上是有絕對信心的,最重要的還是精準度問題。

    要防止的則是敵人燒船、跳幫作戰。同時若是要俘虜敵人的艦隻,必須進行跳幫作戰,所以也是訓練的主要項目。

    其他的諸如導航、防疫,其實也不是什麽太複雜的問題,完全沒有像後世的海軍那般難搞。

    蘇步恒就任第一艦隊司令官之後,炮兵營則用副營長黃耀帶領,黃耀在彈道學上并不比蘇步恒遜色。

    同時将第一營調往邯鄲,替換第二營對邯鄲的守衛工作。明年必然有大規模流賊東來,第一營到邯鄲,同時也是做戰前準備。

    并且調二營連長王征任颍州團團長,一營連長遊學鋒擔任邯鄲團團長。二線部隊每團五萬人。

    二線部隊每個團分設五個營,每營6000餘人,長槍兵3000人(100人一隊,10列,3橫隊),火槍兵1800人(每隊300,分6列),炮兵600人(200門火炮),火箭兵100人,辎重兵500人。

    二線部隊不設長弓兵,經過幾次實戰檢驗下來,長弓兵的作戰效果還是不錯的,但因爲有了火炮和火箭的遠程支援能力,長弓兵并不是那麽必要了,而且訓練上畢竟太難,所以被裁汰。

    另外設兩個騎兵營,各5000人。兩個炮兵營各1500人,其餘7000人設爲辎重營。

    參謀部經過一段時間的計算,得出了練出這十萬軍隊,所需錢糧折合白銀達到290萬兩。

    闆甲自然是花費最高的地方,3萬名長槍兵需要闆甲,2萬騎兵需要闆甲,按照每件闆甲15兩銀子來計算,就需要75萬兩。

    馬匹需要2萬匹上馬(次等戰馬),按照每匹5兩來計算就要10萬兩,還需要将近3萬匹馬騾來拉補給、大炮,也要将近10萬兩銀子。

    再加上軍饷每月1兩,每年就需要120萬兩,其他的長槍、火炮、火槍、皮甲之類的兵器防具30萬兩。

    以及裝備維護、人馬吃喝,每個月每個士兵平攤1兩銀子,每年又要120萬兩。

    建立之後,費用會減少一些,但兩百多萬也是跑不了。

    “以我們目前的财政收入來看,雖然錢糧可能夠,但由于我們手頭的資金不多,所以極易造成資金斷裂。”劉衡總結道:“所以必須分段完成二線部隊的組建。”

    财政問題,還是制衡着軍力主要因素。

    趙岩覺得很有必要搞個财政預算出來,于是召集商行高層人員,以及行政方面的高管開了次關于财政方面的大會。

    今年要發展的,自然是鹽業、紡織、屯墾、二線部隊以及海貿這五個主要方向。

    “萊州灣一帶的灘塗已經改造出了四十萬畝,今年之内應該能把所有灘塗改造完畢,按照每畝年産50擔來算,到時将能出産3000萬擔海鹽(之前算錯了,小菜少算了一個0,另外每畝100擔貌似産量太高,下調一半),今年的産量估計有1800萬擔,到時鹽價必然會下跌,可能會跌過一兩。”趙全預測道,“不過若能賣出去,估計有上千萬兩的收入,不過保守估計,收入可能隻有400萬到500萬之間。”

    3000萬擔,棉花每擔50斤,食鹽每擔100斤,也就是30億斤食鹽,150萬噸,比兩淮食鹽産量高出3倍。

    後世山東的産鹽量因開發了萊州灣一帶的井鹽,飙到了800萬噸以上,這還不算長蘆鹽場之類的其他大鹽場所産,13億中國人根本吃不了那麽多鹽,消費主力就是工業用鹽。

    30億斤的産量,供應全大明的人口食用那實在太夠了,一個人一年也不可能消耗30斤鹽。

    “紡織業方面,我們去年花費280萬兩,收購了80萬擔棉花,每擔棉花的利潤平均有3兩左右,利潤大概在240萬兩。”趙全皺眉說道:“公子您雖然造出了水力紡織機、織布機,但我們目前也隻有50萬個紗錠,按照這個速度,今年棉花常熟的時候,我們還有将近三成的棉花積壓,隻能收攏360萬兩資金,這些資金又要投到今年的棉花采購,所以不會有資金提供。”

    “嗯!過幾天我再找些人研究一下紡織機械。”趙岩點了點頭,看來是要對機械再進一步的進行改造,現在的紡織機械,紡織機隻有100多倍的效率,織布機隻有4倍的效率,實在還是太低了。

    騾機的正常效率,應該能帶動400多個紗錠,也就相當400個婦女。織布機經過改造,應該能上升到20倍的速度。

    “屯田方面,我們出産的糧食要供應軍隊,以及供養流民,也不會有收益,海貿方面也還未确定。”趙全說着總結道:“所以今年若是要拉出10萬二線部隊,必須指望私鹽方面,以及玻璃鏡方面的收益。”

    “玻璃鏡目前穩定在每個月70萬兩的收入,玻璃器皿方面的收入已經上漲到了每月10萬兩。玻璃鏡由于價格高,雖然收益看上不去不錯,實則銷售量并不是太多。”

    “降價,擴大銷量。”趙岩拍闆說道,目前最便宜的玻璃鏡也要幾百兩,這的确限制了出售的數量。

    “降到什麽程度?”趙全問道。

    “降到年利潤500萬兩。”趙岩說道,大明有将近1億人口,有窮人也有富人,完全可以即做窮人的玻璃鏡生意,也可以做富人的玻璃鏡生意,窮人的價格低,玻璃鏡規格小,鏡框粗糙,富人的規格大,鏡框做工精細,價格可以弄得天差地别。每人花1兩銀子,也有1億兩的收入,當然,這是純YY,就算價格再低,隻要還在壟斷,大部分貧民依舊不可能買得起。
mk2257 發表於 2011-5-21 23:32
第三卷:聚斂天下 第三十章:借錢

    支出方面就多了,軍器局的工人、工匠達到兩萬人左右,主要在生産火槍、火炮、火yao、彈藥,铠甲方面。

    每個月人工費支出達到8萬兩,每月1萬兩的研究經費,一年需要支出108萬兩。

    每月養馬的費用達到3萬兩,每年支出36萬兩,購買馬匹的經費撥了50萬兩,一年需要支出的費用将達到100萬。

    屯田方面明年估計就能自給自足,無需再話費銀兩,不過也得有50萬兩放在那作爲後備資金。

    軍費方面,一線部隊有1.5萬人,每月軍費(軍饷、裝備維護)大概在6萬兩左右,每年72萬兩。陣亡撫恤方面,可以用不動産折算,因此不算入财政預算。

    二線部隊300萬兩軍費。

    海軍方面的預算,趙岩給海軍撥了30萬兩,海貿方面還得拿出50萬兩資金當作本金。

    要想在大明混,賄賂官員是必須的,又預算了30萬兩出來。

    粗略的算下來,一年需要支出740萬兩的資金,加上盧象升所需的兩萬套闆甲,達到770萬兩。

    “今年我們最少得賺到710萬兩銀子,私鹽今年要賺1000萬兩那是不可能,不過400萬兩的底線必須達标,可能會有些難度,不過事在人爲。玻璃鏡方面必須賺到500萬兩銀子,這方面想要達标應該沒什麽難度。”趙岩定下了指标,“今年我們的主要精力,得圍繞在私鹽販賣方面。”

    “公子,預算方面得謹慎,私鹽可能這東西,保不準的。”趙全說道。

    “二線部隊可以組建,但裝備上得先慢慢來,把預算中的200萬先扣着,留一個餘地,這樣才能保險。”劉衡想了想說道,“再則二線部隊是用來對付流賊的,隻要有足夠的紀律,裝備一般都能勝任。”

    “嗯!”趙岩同意了這個建議,先扣着200萬的回旋餘地,也免得資金鏈出現斷裂,“明天給那些山東大商發請帖,向他們借銀子。”

    “大人,我們的銀子不是夠用嗎?爲什麽要問他們借?”趙勇在一邊聽着,不解的問道。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我們現在大可不必借太大,但還得一定要準時,這樣多借幾次我們的信用就好了,等以後真的缺銀子的時候再問他們借就容易多了。”趙岩解釋道。

    “哦!還是大人高明。”趙勇了然後笑道。

    ……

    趙岩四月初給朱大典送去了一封信,同時還秘密送去了兩萬兩銀子,信中主要是恭賀了一番,然後請他在江淮一帶多加照顧一番。

    朱大典很快來了回信,同樣也向趙岩祝賀榮升登萊總兵銜,并說颍州的屯地和濟民商行方面他會照顧一二。

    趙岩和朱大典在交情,因爲銀子的關系,還算不錯。此番朱大典就任江淮一帶四府巡撫,趙岩要用到他的地方自然也就多了。

    趙岩晉升山東總兵,借此擺了次慶功宴,把山東那些商人大大小小都請了來,席間趙岩提出了借銀子的要求。

    那些商人臉色怪異,趙家賣了這麽多玻璃鏡子出去,難道還缺錢?

    雖然感到奇怪,他們還是紛紛解囊相借,雖然每人都有些顧慮沒多出多少,但都有出一些。

    還不起那是不可能的,趙家擁有玻璃鏡,怎麽可能會還不起銀子,就是多造些出來能抵掉。

    問題是這些商人怕被趙岩給黑了,畢竟趙岩的身份今非昔比,可是手握兵馬的登萊總兵。

    雖然仔細想想不太可能,但依然有些顧慮,所以雖然都有解囊相借,但卻出的不多。這次趙岩也就借到三十多萬兩銀子,三個月後再還他們,利息方面很低,低到這些商人也看不入眼。

    這次宴會中,又定下了新的玻璃鏡銷售方案。

    下調了玻璃鏡售價,最小面的玻璃鏡售價僅僅十兩銀子,大概巴掌那麽大。然後規格逐步增大,價格也不斷增加。

    分爲十兩、三十兩、八十兩、一百二十兩、三百兩、五百兩、八百兩、一千二百兩、三千兩這九個規格。

    市場零售價方面亦有明确的定位,零售利潤不能低出30%。例如十兩一面的鏡子,售價不能低于十三兩。

    這個新的規則,讓這些山東大商有些吃虧,不過也不得不接受,30%的利潤還是很可觀的,再則市場擴大了,他們能賺到的銀子定然也就更多了。

    而那些還在銷售的鏡子,可以下架召回,也不會給他們造成什麽損失。

    除了玻璃鏡子,趙岩還推出了一種新的玻璃産品——天窗。

    這是一種像瓦一樣有弧度的玻璃,裝在屋頂上,白天可以光線從上面造進,讓屋子明亮。

    沒有玻璃的年代,屋子裏面的氣氛就算是白天,也是黑漆漆的,特别是貧苦百姓的房子。

    有錢人家的房子可能會好一些,會弄出一些通光設施,但也無法從頭頂上弄出光源。

    這種天窗,一面售價三百兩銀子,目前還是主攻奢侈品方面,富人蓋房子往往是不惜代價的。

    一個商人看到商機,當場掏出了五萬兩銀子,購買了将近兩百面天窗。

    除了天窗,還有玻璃窗。

    趙岩絕對不會把平闆玻璃賣出去,所以這些玻璃窗都是印花的,上面有一部分可以平的,隔一小段就印個花,想要把這東西改成玻璃鏡那幾乎是不可能。

    玻璃制品目前做的也就是工藝品,以及少量的器皿,這些玻璃器皿不太好賣,有時候并不是什麽稀缺就什麽東西好賣的。

    玻璃杯、碗這些東西,雖然透亮,但明顯比不上瓷器的厚重,所以銷量一直不是很好,但也有人看着稀奇,所以才掏銀子買,但并不能造成大賣的現象。

    工藝品方面賣得還是不錯的,随着工匠的手藝越來越高,一些高難度的工藝品也開始制造出來了,這樣的工藝品雖然有失厚重,但造型往往能讓人爲之驚歎,售價也不是很高,所以銷量還是不錯的,具有不錯的商業潛力。

    至于望遠鏡,則作爲軍事儀器禁止銷售,連級軍官每人都配了一個,斥候也大量配備了望遠鏡。

    這東西在戰場上非常實用,能及時發現敵人的部署,并且調整應對戰術。

    玻璃方面的收益,今年達到500萬兩,估計沒有什麽難度,畢竟玻璃鏡已經在大明形成了一種攀比的風氣。

    那些大戶人家,誰不買玻璃鏡啊!這可是尊貴的象征,往往一面玻璃鏡能引起許多人的驚歎和稱贊,讓主人倍有面子。

    玻璃鏡的價格降低并不會破壞這種攀比性,畢竟玻璃鏡是有分規格的,你買的規格越高,就越有戰鬥力,往客廳裏一擺,絕對讓羨煞一片人。

    ……

    經過兩年的發展,趙岩在各方面都已經定下了規矩,很多事情隻要交給下面的人去辦就行了。

    不過海軍的訓練,以及紡織機械的改進方面還得他親自上馬。

    八年初夏,大明各地還算是比較平靜。唯一不平靜的自然是陝西,農民軍已經鬧得如火如荼。

    洪承疇回到陝西後,根本不敢馬上進擊,而是在不斷的調兵遣将。大量農民求生無望,隻能加入流賊大軍。

    陝西已經破敗不堪,農民軍想要尋找口糧已經很不容易,因此高迎祥、張獻忠等部,已經有向東流竄的意圖,而李自成的部隊,則專心在陝西發展。

    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三人的關系,并非像許多人認爲的那樣,是上下屬的關系,他們三人的部隊,其實都保持着高度的獨立性,隻是有時作戰會合夥。

    合夥時控制的是骨幹,骨幹再控制下面裹挾來的炮灰。想要吞并其他流賊,首先沒什麽意義。

    就算是吞并了,也隻是吞并那少數骨幹罷了。至于那些炮灰,到處都有,何必去和同行火并?

    不過火并的案例也是有的,例如後來李自成火并曹操羅汝才,那已經是李自成生出稱帝野心的時候了。

    趙勇開完會議後正快馬趕往邯鄲,準備應對流賊再一次的東竄。這些流賊是要堅決撲滅的,滿清之所以能入關,主要是京城被流賊攻破,滿清打着爲大明報仇的旗号進入中原。

    所以隻要把流賊壓住,滿清想要入關盤踞就不可能,滿清才多少人?那麽十幾萬人他們能盤踞幾個地方?

    他們之所以能占據天下,還是那些炮灰立下的汗馬功勞,他們則是躲在後面搶劫。

    京城不破,大明不亡,就不會有那麽多的炮灰給滿清驅使。

    趙岩最後的底線就是農民軍不能打過山西,一旦打過山西,他則會發動所有軍力迎擊。

    沒有打過山西之前,派一兩支部隊進剿即可。
mk2257 發表於 2011-5-21 23:33
第三卷:聚斂天下 第三十一章:趙家堡半球實驗

    明媚的陽光再次升起,初夏的大地已經長滿了茂盛的莊稼,經過一個嚴酷的寒冬之後,人們的心情也變得活潑起來。

    在一片野地中,幾百人正圍在那兒。

    隻見人群之中,趙岩正站在那兒,手上提着一個圓球,邊上還有二十多匹馬。圍觀的人群中,不時有人困惑的問道:“總兵大人要演馬戲嗎?”

    “不知道。”

    “你們知道什麽,總兵大人是在做大氣壓力的實驗。”突然一個手上拿着鉛筆和紙張的年輕人說道。

    “大氣壓力?是什麽東西?”有人不解的問。

    “這可是我們科技院研究的東西,一時半會和你們說不清楚。”另外一個聚精會神看着場中情況的中年人說道。

    這些人都是一些文人,并且對西學有過研究。人數有三十二人,都是那些商人從外地挖來的人才。

    其中甚至有五個西洋傳教士,趙岩把這些人組織了起來,成立了一個科技院。科技院的人,則是他的學生。

    其中一個傳教士操着流利的漢語說道:“大氣壓力?我想應該沒有這種東西吧!要是真的有壓力,那我們不是被壓死了嗎?”

    “是啊!他隻是個将軍,并不是學者,他應該帶領士兵,而不是來帶領我們。”另外一個西洋人說道。

    這幾個精通西學的傳教士對趙岩想要給他們上課嗤之以鼻,他們來大明的時間并不短了,總的來說,東方人更注重單個實物的應用,對于那些系統的知識卻是非常忽略。

    應該是由他們來教才對,這個将軍竟然反而要教他們學問,用中國人的話來說,豈不是不自量力嗎?

    不過說實在,這位将軍給的薪金非常豐厚,雖然他提出了這種不合理的要求,這些傳教士也未阻止。

    而是抱着看笑話的态度,他們很期待的看着場中布置實驗的趙岩,這個東方将軍肯定會被弄得灰頭土臉吧!

    很快趙岩将場中的一切布置完畢,隻見那個圓球兩邊各綁着一根巨大的繩索,繩索的兩邊是已經就位的四匹高頭大馬。

    兩邊加起來是八匹馬,每頭馬上都有一個馬夫正在待命。

    趙岩今天要做的,就是給他們做一個大氣壓力的實驗,證明大氣壓力的存在,他提出大氣壓力的概念,首先就被那些西方的傳教士否決。

    這個年代的西方人還不相信有大氣壓力的存在,趙岩索性決定做一個半球實驗。以後‘馬德堡半球實驗’,就要改爲‘趙家堡半球實驗’了。

    ‘馬德堡半球實驗’是1654年發生的事情,而現在是1635年,足足早了19年呢!

    “大家看到這個圓球了嗎?”趙岩手摸着那個大圓球,對圍觀的人們說道,“這個圓球其實是分開的,剛才已經把裏面的空氣抽出來了,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大氣壓力的大小吧!”

    那些不懂西學的人,聽到空氣這個詞語都不知所雲。不過科技院的成員可都知道,并且親眼看着趙岩将兩個半球内的空氣抽出。

    這個半球造價非常昂貴,可謂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足足花了半個月的時間,調集手藝最精湛的鐵匠造出的,氣密性已經非常不錯了。

    “預備,開始!”趙岩話音一落,那八名馬夫使勁的催動馬匹,那根粗大的繩索頓時緊繃起來。

    八匹戰馬不斷的向不同的方向拉着,俨然成了一場拔河。

    “哦!天呐,怎麽還有沒拉開?”一個傳教士用那走調的漢語驚呼道。

    “停,再加兩匹馬。”趙岩命令道。拔河停了下來,在邊上待命的兩名馬夫連忙牽着馬上前,将繩索綁在馬匹上。

    “預備,開始……”

    馬夫再次催動馬匹,十頭馬兒拼命的向前方使勁,馬蹄在地上踩出一個個深深的印記,但那個圓球依舊合在一起。

    那些科技院的成員頓時又是一陣驚呼,十匹馬都拉不動!

    很快再次停了下來,又牽了兩頭馬上去。

    十二匹馬!

    但依舊沒有拉開這個圓球。

    十四匹馬!

    “這次應該能拉開了吧!”衆人心中紛紛想着。

    可結果卻再次出乎意料,十四匹馬的力氣,還是沒有拉開這個圓球。

    很快增加到了十六匹,但十六匹馬拼命拉扯中,那個半球依舊紋絲不動。

    “十八匹!”趙岩喝道。

    将十八匹馬拴上繩索,馬夫再次催動馬匹!

    很快雙方就進入了僵持階段,那繩索緊繃中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響。

    突然,隻聽見“啵……”的一聲巨響,兩邊的馬匹突然向前狂奔,那個圓球終于被拉開了,變成了兩個半球,馬匹奔跑間在地上拖動着。

    “拉開了,拉開了,十八匹馬!”一個科技院的成員驚呼道,衆人一時間歡呼了起來。

    “理查森,你現在還覺得大氣壓力不存在嗎?”趙岩在衆人的簇擁中,微笑着對其中一個傳教士問道。

    “将軍,您實在太偉大了,是您讓我走出了愚昧的誤區。”那個叫理查森的傳教士聳了聳肩膀,臉部紅心不跳的贊美道,好似忘記了之前曾強烈否決趙岩的‘大氣壓力’理論。

    “是的,将軍您的偉大足以照亮整個天空,能在您的教導下研究科學實在是太愉快了。”邊上一個叫普特拉格斯的英國傳教士贊美道。

    “好好學吧!隻要你們能爲我大明的科技研究做出貢獻,絕對少不了你們的好處。”趙岩拍了拍理查森的肩膀。

    “将軍,是不是我們爲大明朝的科技研究作出貢獻,就能夠在将主的福音傳播給每一個明人?”理查森一臉莊嚴肅穆的神情,包含渴望的對趙岩問道。

    “我們大明境内不允許傳教,這是我們聖上定下的規矩,就算是我也不能改變,同樣我也不想去改變這個政策,我們明人并不需要主的福音。”趙岩沒有任何回旋餘地的拒絕了理查森的傳教要求。

    “哦!真是太遺憾了。”理查森搖了搖頭,不過神情并未有太多的遺憾看到。邊上那四個傳教士同樣如此。

    嚴格的說,他們都是僞傳教士,來東方的首要目的并非傳教,而是爲了發财,能不能傳教對他們來說并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

    那些具有堅定信仰的傳教士也是有的,畢竟大明的傳教士多得要命,那些商人并非隻挖來這五位,不過那些擁有堅定信仰的傳教士,全都拒絕了趙岩的金錢誘惑,沒有留在趙家堡爲他服務。

    “沒什麽好遺憾的,想想吧!隻要你們能做出貢獻,就能在歐洲買一大片莊園,娶個漂亮的貴族小姐,并且給那些修女帶去你們的福音,過上比貴族還要幸福的生活。”趙岩微笑着說道。

    一提到修女,這些傳教士的表情變得十分猥瑣。

    這次半球實驗,以完美的句号收場。

    大氣壓力被證實真的存在,并且力氣很大。同時趙岩也折服了科技院的成員。

    用後來人們的話說:崇祯八年,趙家堡半球實驗成功證實了大氣壓力的存在,成爲近代科學開啓的裏程碑……
mk2257 發表於 2011-5-21 23:34
軍閥治世‧第三卷︰聚斂天下 第三十二章

    趙岩撰寫了一本物理,一本化學教材,直接照辦後世的初高中課本,發給這些科技院的成員研讀。

    很多都是未證實的理論,一些成員對趙岩提出的這些理論也提出了質疑,但之前趙岩證實了大氣壓力的存在,讓他們拿不出質疑的理由,面對這樣豐富的理論,他們一個個都在埋頭研究。

    物理化學方面的教科書,無疑能給科技研究裝上一個加速器畢竟書中的理論都是經過幾百年的時間才發展起來。有了這些理論,完全不必要去走導路。

    不過趙岩並非物理化學方面的專家,他也只能給出理論,並且太高級深奧的理論他也不懂,實際應用方面還需要專門的人手去研究。

    “目前已經證實大氣壓力是真實存在的,既然已經研究出了理論,就要將這個理論用到實際生產當中,昨天我設計出了一種抽水機,可以用來抽取礦洞中的積水,我把它叫做“礦工之友”大家看看圖紙吧!”趙岩把“礦工之友,的圖紙發了下去。

    這是一種利用大氣壓力來抽水的裝置,叫做蒸汽真空汞,是眺年才出現的,先用蒸汽充滿容器然後冷凝蒸汽小在容器中形成真空,利用大氣壓力將礦井中的積水壓入容器中,再用高壓蒸汽將容器中的水全部吹出井外。由于容器時冷時熱,其中的蒸汽壓力又大,容器常常炸裂,所以沒有在礦井中推廣使用。

    成員們看著圖紙,開始議論起來,這時趙岩再次發下了幾個圖紙。說道︰“還有這咋”這是高壓鍋的圖紙,也是利用大氣壓力設計出的產品,不過這東西一個不好就會爆炸,實驗時必須非常小心。”

    “這介”是汽缸以及活塞裝置的圖紙。把礦工之友的原理,加上汽缸和活塞,就是這咋。蒸汽機,這是幾個蒸汽機的圖紙。”趙岩拿出十幾張圖紙,這些圖紙都是有關蒸汽機的,是他穿越前在研究所接觸最多的東西,幾乎是閉著眼楮就能畫出來。

    蒸汽機的研究,在這個年代可沒有後世那麼方便。還得一步步的進行,所以趙岩先讓他們造蒸汽真空汞,再造汽缸和活塞,還畫出了兩張蒸汽機的圖紙,“這些蒸汽機的圖紙都不同,編號靠前的是簡單的蒸汽機,大家先制造這種簡單的蒸汽機,然後再向高級的蒸汽機進行改良。”

    編號為的蒸汽機圖紙,是紐可門口口年制造出來的蒸汽機,功率浪費很大,不過勝在簡單。

    主要因為汽缸和活塞不斷地一冷一熱,使大量熱量白白浪費。當蒸汽進入汽缸時,必須花費足夠熱量,使汽缸和活塞的溫度由力上升到四;為得到真空,必須馬上往汽缸中注入冷水,使之降到刀,冷凝水又帶走了大量的熱量。在一個沖程中,熱量遭兩次浪費。

    編號為2的蒸汽機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機,加入了分離冷凝器,改良了紐可門蒸汽機的熱量浪費缺陷,還有把活塞的往返直線運動轉變為輪軸的旋轉運動的齒輪聯動裝置,加了齒輪聯動裝置後,蒸汽機就成了萬能的機器,不再只是用于礦洞抽水,變成可以用來帶動各種機器,還能改裝成火車。

    另外還把單汽缸變成了雙向汽缸,原理是中國北宋時期就發明了雙動風箱,能把效率提高一倍。並且還有紐可門蒸汽機所不具備的,能自動控制蒸汽輸出的離心調節器。

    有了這些裝置,蒸汽機就能成為萬能蒸汽機了。

    “我們要做什麼?將他們全制造出來嗎?”理查森問道,看著這些圖紙,一時不知道是否正確。

    “沒錯,我將成立五個研制蒸汽機的小組,各自對蒸汽機進行制造,制造經費甚至可以無限,只是你們不能亂花,最先制造出蒸汽機的小組,將每人獎勵五千兩白銀,兩年內造出的獎勵翻倍,每個小組三個人,你們私下里自行組建。”趙岩很大方的說道,就算用幾百萬兩白銀去換蒸汽機他也願意。

    不過顯然造個蒸汽機不可能花幾百萬兩,就算是五個小組,花個二三十萬兩估計已經是頂天了,畢竟圖紙都畫出來了,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原料上肯定也花不了多少錢。

    五千兩!

    兩年內造出,獎勵還能翻倍,那不就是白銀萬兩!頓時讓那些成員有些沸騰。按照趙岩想來,兩年內造出蒸汽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獎勵翻倍純屬畫大餅,給他們更多的動力。

    第二天科技院的成員很快就組建了五個小組,然後緊鑼密鼓的開始上馬制造。同時趙岩讓軍器局的工匠,以及商行在原料的采購上權力進行配合。

    他們第一介。制造的就是蒸汽真空汞,只有證實了蒸蔣真空汞的理論可行性,才可能制造出蒸汽機,這也是一個驗證理論的過程。

    除了蒸汽機小組,還有“車床研究小組”以及“仿織機械研究小小組農作刪侃衣江組爐煉鋼研窮小組泥配方改良小皿只,混凝土研究小小組”

    其他的小組與蒸汽機研究小組不同,蒸汽機研究小組有趙岩畫出的圖紙,專利屬于科技院所有,科技有又屬于趙岩所有。

    那些沒有直接指導的小組,若是自行研究出發明,可以擁有蹦的專利,另外溉的專利屬于出資的科技院,科技院有投權使用的權力。另外科技院的成員有什麼想法,可以寫個方案上報,由趙岩審核後,發放經費進行研究。

    有趙岩這個來自後世的穿越者指導,可以讓這些研究人員不犯常識性的錯誤,很多東西趙岩雖然不知道具體,但常識卻是知道的,只要按照他給出的方向去研究那準沒錯。

    天才是慨的努力加院的靈感。趙岩提供的就是那防的靈感。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擴大科技院的人員規模,除了那些研究小組外。物理、化學教師的培養也很重要,為此趙岩每天會給科技院的成員上課,教他們課本上的知識,然後再抽出一部分毒門做為教師。

    這些教師一部分到學堂里教孩子,一部分教那些成年的文人,也就是那些四處找來的窮秀才。大明的窮秀才是很多的,每次科舉都能造就大量的秀才。

    並不是秀才,童生也可以,只要能認字,有一定的文化基礎,越年輕越好。商行正在到處招募文人,目前招募到的文人數量已經上千。這些文人都是經過培後分配到崗位上工作。有的去商行工作,有的則到屯地工作,有的被招進政治部門充當政治委員,有的分配到醫院學醫,有的培養成教師,有的則進軍中當炮兵、參謀。

    一切都按照趙岩設定的方式運轉,趙岩的任務就是監督這些運轉方式,同時進行不斷的改良,並確定下新區域的齒輪運轉模式,這是一個上位者該做的工作,並非凡事親力親為。

    處理完科技院的事情,趙岩巡視了一下沙河沿岸的仿織廠。

    沙河沿岸已經造起了密密麻麻的水力仿織機械,這些水力仿紗機、織布機正在二四十小時兩班倒的運作。仿織工人在紗鍵的旋轉聲,以及機械的摩擦聲中如同機器一般的工作。

    在里面做工的都是一些童工以及婦女,趙岩手上養了數萬名兒童,目前還沒有能力對他們進行教育,只有少部分兒童得到了教育,所以大部分都到仿織廠做工。

    這些童工的薪水很低,還不到正常訪織工人的薪金,一天大概工作十個小時。白天童工做,晚上那些婦女做,2刨小時兩班輪換。

    沙河的紡織基地,共有刃萬個紗徒,以勛四多架水力仿織機。相當于有盛萬名婦女的勞動力,但真正只有萬人在工作,效率提高了倍。

    而松江府那邊的仿織基地,目前已經開動了一部分機器,預計建造出田萬個紗徒,2萬座水利織布機。

    “還是太低了一些趙岩轉了一圈,心里嘀咕著,趙全下面的人手計算過,按照建造的速度,以及機械運轉速度,到了秋收時還有將近三成的紗線。

    最大的沖突就是織布的速度,仿紗的速度還算跟得上。

    趙岩接著來到了處理棉花的車間,看到的一幕讓他險些崩潰掉,車間里竟然是一個個工人用手工的方式錄棉籽。

    “一天能錄多少?”趙岩對其中一個婦女問道。

    “回大人,民婦一天大概能錄兩斤吧!別人一天只能錄一斤多。

    。那婦女驕傲的說道,趙岩听得不由冷汗直流,自己雖然造出了騾機、水力織布機,但扎棉機卻給忘了,轉頭對趙全問道︰“我們現在有多少工人在錄棉?。

    “可能有二三十萬人吧!車間里錄棉的只有兩萬人,其他都是先把棉花分到民戶家中,然後再收上來。”趙全感覺很正常,大明各地,悉數都是用手工的錄棉方式,奇怪的說道︰“有什麼不對嗎?”

    “我們還少了錄棉的機器。”趙岩懊惱的說道。

    只能說他缺乏仿織業的常識。雖然見過棉花,卻一直以為直接把棉花仿成紗線,再織成布就行了。

    在後世的確如此,棉籽錄離有各種各樣的機器,完全不需要動腦筋,但這年代不同。

    扎棉機是一咋小美國教師發明的,發明之前,棉籽無疑是一個讓人頭痛的東西,那麼小小個的東西,要一個一個的用手錄出來。無疑讓人十分的郁悶。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7

LV:8 領主

追蹤
  • 450

    主題

  • 19387

    回文

  • 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