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重生] 攪亂三國 作者:孫一凡 (連載中)

 
rufh1234 2011-6-17 12:41:50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561 258503
rufh1234 發表於 2011-6-18 08:41
本帖最後由 bib 於 2011-6-30 07:53 編輯

正文 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對將

    白繞站在陣門前,這時一身狼狽的雷公已逃回白繞身邊,兩人朝偷襲的敵軍一看,發現敵軍少得可憐,頂多只有三千人左右。白繞不免有點詫異,憤怒的轉首對雷公罵道:「就是這些人把你打得丟盔卸甲?」

    雷公也迷糊了,吱吱嗚嗚道:「剛才好像不止這些!」

    白繞牽了牽右嘴角,冷聲道:「哼!那是哪路天兵天將偷襲了你?」

    雷公抓耳撓腮了半天,只蹦出句「不知道」。把白繞氣的,朝他屁股上踢了一腳,把雷公踹出老遠。

    白繞不理卻生生看著他的雷公,氣乎乎的爬上高台,衝著對面的敵軍喝問:"來將何人?速報姓名!"

    剛才追殺雷公的黑甲將領也不甘示弱的站上一處河涯,回應道:"我乃奮武將軍曹孟德帳下裨將夏侯惇!"

    白繞一聽原來是曹操的部屬,他當然知道曹操現在隸屬冀州牧袁紹。而他們黑山軍此次攻打的正是冀州的東郡,來的是曹操的部屬也實屬正常。

    但未何不見曹操呢?於是,白繞再次大喝道:"曹操呢?他為何不來?"

    夏侯惇鋼槊一指白繞身後,道:"且看你背後!"

    白繞回頭望時,西南方向咻的一聲破空之音滑過,一支長箭斜斜的射到了白繞腳下的高台。

    白繞初時嚇了一跳,還以為敵軍突襲冷箭,待到羽箭歪歪的插在他腳下的泥地上時,他哈哈大笑起來,剛想嘲諷曹操浪費箭矢,雙方還未進入一箭之地,就妄想突襲冷箭。

    雷公一看那箭矢上綁的東西,馬上一臉驚駭的叫道:"大哥快閃!"

    白繞縱然為曹操幼稚一箭,起了些許輕狂之意,但一聽雷公叫喊,立時作出反應。他人如其名,在炸藥爆炸的順間,一個縱身,抓著陣頭掛著的引軍旗桿,剛想順著旗桿使出他的看家本領——百繞飛身絕技,來個完美落地。但還還等白繞順著旗桿繞完一圈,一股強大的氣浪就把他連人帶旗"吹"落了地面,還是狗啃泥的率法。

    雷公和另一名副將石詹舞一見白繞率落,顧不得別人,一陣風似的搶了過來。

    "大哥,大哥!"

    "大哥,你沒事吧?"

    說著話石詹舞扶起了滿嘴爛泥的白繞。

    白繞已是氣急敗壞,呸的一聲,吐出嘴中的爛泥。他環視一周,只見剛才的用木頭堆起的高台不見了,圓滾滾的木頭被震散了一地,有好幾根還燒著了,冒著火光。

    那會發出巨響的東西倒是沒炸死幾個人,但卻被飛濺的圓木,砸死砸傷了好幾名部屬。

    他最心愛女弟子魚兒,一直站在他身旁,他跳下木台時未及招呼她。木台被炸藥震散時,她也跟著滾落地面,人因為站的高,倒是沒被炸死。但卻被滾落的木料撞了個七葷八素,美麗的額頭上還腫了一個大包。這會兒正氣惱的亂蹬雙腿,喋喋不休的咒罵著誰。

    白繞掙脫了石詹舞和雷公的摻扶,迎春火光往西南方望去,只見一位身穿紅袍,騎著白馬的將軍正向他搖著馬鞭。白繞想此人大概便是曹操了。

    白繞憤怒的奔出幾步,遙指著曹操,怒罵道:"曹操,你暗箭傷人,算的那門子英雄好漢,有本事擺下陣來,咱們一對一大戰三百回合。"

    西南方紅袍白馬的將軍確是曹操,只見!他將馬鞭一指,喝罵道:"白繞,你指使部下偷襲我譙縣曹家時,怎不說這話?這第一箭只是給你提個醒,我曹操來了。你們這些個賊眾聽了,不想死的速速投降,我曹操可免你們一死!"

    白繞被曹操一陣搶白,戳中傷痛,沙裡狗二千人馬,一去無回。曹操還把這筆爛帳算在了白繞頭上,怎不叫他生氣。一時間,白繞暴跳如雷,干跺著腳,回罵道:"曹操,你個閹驢的後代,本將軍以前還敬重你敢持刀刺殺董卓的好漢,以為你是個人物,沒想到你比娘們還不如,還不快來受死!"

    曹操聽了白繞的叫罵,倒是不生氣,只見他突然笑道:"你即不識好歹,那就休怪我無情了。"

    曹操環顧左右,高聲喝道:"誰與我拿下此賊?"

    一旁樂進縱馬躍出道:"末將原取此賊之首獻於大主公。"

    說罷一挺環子*縱馬衝向敵陣。

    白繞一拔雙刀便要上馬應戰,旁邊的石詹舞一聲斷喝:"殺雞焉用牛刀,大哥,我來!"

    說罷也是一陣風似的衝了出去。這是古代戰爭的老把戲,大規模廝殺前,先來段將對將的單挑。

    樂進與石詹舞在雙方將士的吶喊聲中,交上了手,叮叮噹噹聲中,兩人在馬上迅速戰了十幾回合。樂進雖說大傷初癒,但他的功夫偏重小巧的技術型。而石詹舞純屬莽夫型,憑著蠻力砍殺一陣,就沒了續力和後招。所以石詹舞到二十招過後,就被樂進戳的險像環生,一個不慎,就被樂進的環子*挑落馬下。

    樂進在本部將士的歡呼聲中,高舉著環子*打馬而回。

    對面的白繞一看自己的副將才二十幾個回合就被挑落馬下,不僅又驚又怒,便不在聽從屬下的阻撓,打馬親自上陣,以雙刀衝向樂進。

    樂進應戰衝出時,曹操低聲吩咐道:"此戰許敗不許勝,把他引過來!"

    樂進會意,打馬原地轉了個圈,向曹操一拱手,嘻嘻一笑,便衝了出去。

    此時,兩邊的擂鼓、吶喊助威聲更甚此前,雙方一交手,白繞的那些女弟子就像演唱會上的超級粉絲,手舞足導的尖叫起來。

    黑山軍是黃巾軍演變而來,所以在傳統老把戲上還是繼承了黃巾起義時的傳統,己方的將士與敵人搏殺時,旁邊的弟子會尖叫著吟唱一些讓人聽不懂的符文,據說可以讓場上的將士瞬間武藝倍增。

    白繞倒是在這些女弟子尖嗓門的嘹亮叫聲中越戰越勇,樂進倒不是尊崇曹操的意思故意不敵,而是被這些雌性的尖叫聲弄得心慌不已,他還沒見過這種陣勢,也是真的且戰且退著。

    曹操見白繞快要進入自己的埋伏圈時,還想再等一等時。突然,發現樂進的情況有點不對,為了不必要的損失,曹操便揮動了令旗,指揮埋伏在高粱地和柳樹叢的士兵一起殺出。
rufh1234 發表於 2011-6-18 08:41
本帖最後由 bib 於 2011-6-30 07:55 編輯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三章 入圍

    曹操本來的主要目表是要激怒白繞,讓他先亂主張。在樂進且戰且退的引誘下,進入他的預先部下的伏擊圈,一舉把敵首白繞先解決掉,其部眾必定方寸大亂。埋伏在他身後東南方柳樹林的三千人馬和夏侯惇在西南面的堵截,再會和了濮陽城王肱的守城士兵,三路兵馬齊出夾擊下,把數萬黑山賊趕至東北面的新溝河,曹洪率部三千正在那裡等他們,此戰也就必定能一舉取勝。

    但誰成想樂進這小子如此不濟,被幾個娘們一叫喚就慌了手腳。曹操只得叫埋伏在後的曹仁提前行動。

    曹仁一接令,呼的一下,夾馬挺戟從柳樹林中衝出,目標直取白繞面門。

    白繞正自和樂進廝殺,眼看就要取勝。突然斜刺裡殺出一將領,繞是白繞機敏,騰出一刀硬是當下了曹仁致命一擊。

    白繞奮怒的高喝道:"曹操,你個卑鄙小人,竟然偷襲於我,你還要不要臉?"

    曹操咧嘴一笑,自語道:"蠢才,兵不厭詐都不懂。你是沒碰上我二弟,那才叫卑鄙呢!"說完繼續向夏侯淵揮著令旗。

    白繞一邊與曹仁、樂進遞招,一邊憤恨者。但白繞很快驚恐的發現真正的危險不是來自眼前兩員大將的廝殺,而是從他們身後沖的隊伍。這些士兵正在另一名將領的指揮下整齊有序的列陣,準備**,這些人並且都是騎兵。白繞一看陣形就知道此陣名為罘苴陣,它的特點就是"前後橫,中央縱,張其四翼,利於相救",特別適合於草木繁茂的曠野作戰。

    白繞顧不得再與樂進、曹仁廝殺,奮力急揮兩刀後,撥馬而回。一路上衝著本方部將大叫道:"列陣,準備迎敵!"

    當雷公等急急忙忙佈兵列陣時,曹軍快速集結完畢後,並吹響了進攻的號角。

    在第一輪的**下,白繞自己都詫異自己這些紀律鬆散的農民軍戰鬥力怎麼會如此低下。白繞的兵馬雖然人數眾多,但都未經過正規訓練。平時打仗只是靠主將的勇猛,帶領著他們胡亂衝殺,往往以人數和凶悍取勝。

    但今天不一樣,曹操的部隊雖說是新軍,但在這半年中,曹操痛定思痛,他通過滎陽之敗,充分認識到有了兵馬並不等於有了能戰鬥的部隊,如不加強訓練,嚴明軍紀,持有兵器的這些人和扛掮犁的農夫沒什麼兩樣。

    所以曹操在這半年裡先從身邊的部將下手,以孫子、吳子、姜尚等兵書入手,先加強了高層將領的理論培訓,讓他們認清為將者的責任。

    對士兵的訓練則是從基礎做起,就像現代新兵先從正步走開始訓練一樣,古代軍隊可能沒現代要求那麼高。

    但曹操在這一時期,堅持從士兵平常作息的一點一滴做起。無論是行軍布幡,戈戟拿放,步伐整齊,營帳搭建,舖位設置,甚至連如何埋鍋做飯都作了嚴格規定。曹操著名的就是在這一時期制定的。

    此時,曹操嚴謹的治軍效果得到了檢驗,曹軍精騎很快把白繞的數萬大軍沖得七零八落。

    夏侯惇的兵馬又從白繞背後夾擊過來,弩箭集中射向白繞所在的中軍。此時,天際已大白,弓箭手的視線已是清晰無比。曹軍的弓箭手經過前一段時日的刻苦訓練,現在可以做到百發百中。無數白繞的親信在箭雨中倒下,白繞正要叫女弟子揮動令旗,組織反擊。

    夏侯惇在遠處瞅準了白繞中軍最高最大的那面大旗,嗖地一箭,再次將旗射倒。剛才這面旗已經倒過一回,這面旗就是剛才炸藥爆炸時白繞縱身跳上的那面旗,剛才倒下是因為被炸藥的氣浪掀翻的,這回是被敵人射翻的。古代行軍打仗,這面引軍旗是非常重要的,對士兵的心裡也有著莫大的穩定軍心作用,特別對白繞這樣土匪級烏合之眾。

    中軍的大旗一倒,首尾不相望的黑山軍立時慌亂起來,紛紛亂竄亂撞,自相踐踏著。任是那叫魚兒的女弟子怎麼舞動令旗,也無法有效的指揮了。

    這時西南方的曹軍中又升起一枚煙火,在空中炸出炫麗的火花時,濮陽城的西門和南門突然打開了,王肱等到了曹操的信號,率部殺出。他的人數雖說不多,也就三四千人馬,但此刻參戰,對白繞無疑於雪上加霜。

    白繞無可奈何,只得任憑他的潰兵所形成的人肉漩渦裹挾著,隨波逐流的退向東北方。

    當白繞的數萬大軍潰退入新溝河時,他們意外的發現這一段河水不知什麼時候變低了,就算踏在水中央,人也能直立行走。

    但好景不長,當跑的快的人抵達新溝河上游時,河岸的兩邊一排排弩機都已搭好了,並且不知何時在河的上游建起了一道低壩,看得出是新建的,用的都是河兩岸的壅土。

    跑在最前面,試圖衝上河岸的黑山軍士兵大部分被一輪箭矢射死在淺水裡。即便是有水性極佳,又比較興運躲過箭矢,僥倖逃上岸的,也未逃過弩機後一排排雪亮的刀*劍戟。

    從上游突圍的希望破滅後,黑山軍又返身想從來路奔逃,此時,曹操和王肱的大軍已完成了對黑山軍的包圍。

    白繞一看就知道大事已去,只要曹操一聲令下,上游的壅土被扒開,洪流就會直洩而下,大部分黑山軍立時會葬送魚腹,幸運未死的被衝上下游河岸時,曹操的主力肯定會在那裡截殺。白繞絕望極了,他看著身旁最美麗的女弟子魚兒,嘶聲大叫:"天要亡我啊!"

    相比白繞的絕望,曹操現在可為意氣風發,他慢慢的騎著他的白馬從人群中踱出,他要看看他製造的這一幕宏大場境,他已經預見到了勝利,及能為朝廷,為袁紹立下的不朽功勳,也預見著洪水吞逝生命的殘酷。

    現在只要曹操高昂的頭輕輕一點,上游的曹洪就會點燃壅土上的炸藥,上游的畜水就會像猛獸一樣襲捲而下。這一勞永逸的做法,能在一順間解決困惑黃河兩岸"黑山軍"問題。
rufh1234 發表於 2011-6-18 08:42
本帖最後由 bib 於 2011-6-30 07:57 編輯

正文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天一夜

    就在曹操沉思的時候,東郡太守王肱已忍耐不住,離開了自己的防區,催馬來到曹操近前,客氣的問:"曹將軍,我看該放水了吧!"

    王肱的話有如石沉大海,曹操繼續沉吟著,他身後的夏侯淵、曹仁、樂進也是一個都沒理他。

    王肱自討了個沒趣,哼了聲,打算再要追問曹操時。

    曹操緩緩的收回了目光,沉聲道:"你急什麼?你若早急,豈會有今日之賊患,再說那個告訴你我要放水的!"

    王肱聞聲先是一愣,心想你個袁紹部將怎敢如此對我說話。王肱正要發作時,曹操目不斜視的高喝道:"眾將官聽著,沒我的命令,誰敢扒開上游的壅土,格殺勿論!"

    曹操話音剛落,身後響起了一片響亮而低沉的回應。

    "謹遵主公令!"

    聲音是如此的整齊劃一,如一人應命,又是如此的響亮,震徹雲霄,以至於王肱的坐騎都嚇得嘶鳴直立而起。

    王肱從這一刻起才明白,這裡已不再是他作主了。他不知道未來的東郡也將不再是他作主。

    曹操連搭理王肱驚恐面目的興趣都沒有,直接擺手一揮,整齊的列陣後閃出一條通道。咕嚕嚕一輛馬車緩緩駛出,行至曹操身旁才停了下來。

    曹操對著車架微微欠身道:"接下來要勞煩荀司馬了!"

    荀彧車架中的探出頭來,微笑著道:"那裡!"

    荀彧說罷就出了車廂,登上一艘小船,向河中滑去。

    荀彧此行的目的是勸降,曹操和荀彧對今天的場境事先早有定計,他們目標很明確,白繞這數萬黑山軍不能白白陪著白繞去餵魚。

    荀彧向白繞開出的條件很憂厚,只要白繞讓黑山軍部眾放下武器,曹操一切即妄不糾,統統收編,還可放白繞和他的魚兒一條生路。

    但談談失敗了,白繞決定血戰到底。

    當曹操聽到這一消息時,不免一陣失望,又莫名其妙的猶豫了起來,甚至對他完美的計劃產生了一絲懷疑。

    剛剛受到無理對待的王肱,一臉得意,他催促曹操道:"曹將軍,不是我說你,你遠沒我瞭解這伙賊眾,這些賊寇冥頑不靈,他們是不會投降的,我看該放水啦?"

    曹操極厭惡的瞪了王肱一眼,正待再揶揄他兩句。剛剛上岸的荀彧在河岸上聽得王肱說要放水,不免急叫道:"主公,不要扒開上游壅土!"

    說罷不等曹操作答,向著兩岸一搖手,立時從曹軍的隊伍裡跑出三十幾個士兵。這些人先是放下武器,徒手來到河岸邊。

    此時,被曹**進新溝河河底的五萬多黑山軍,一看河岸上冒出來的人,他們有許多人一下人就認出了其中的大部分。

    "這不是施**嗎?"

    "那個不是方小三嗎?"

    "他們不是早些年都死在譙縣了嗎?怎麼還活著?"

    看到這幾個在譙縣一役中殘存的黑山軍士兵走出隊伍,立時引起了河底黑山軍賊眾的一陣*動的同時,曹操也笑了。

    *動直接引起了白繞、雷公等正在商議作最後一拚的黑山軍高級將領的注意。雷公受命前來查看情況,當雷公剛排眾擠出人群,對岸就響起了高亮的喊話:"河底的黑山軍兄弟們,我是方小三,四年前,我們受周昕老賊的欺瞞,去了譙縣,後來還成了曹主公的俘虜。但四年來我們沒受過一絲一豪的虐待,過的比啥時候都好!"

    "是啊!弟兄們,待在河底只有死路一條,歸降了曹將軍吧!"

    "曹將軍的部隊裡吃的好,穿的暖,月月有軍響,弟兄們快降了吧!"

    勸降聲一時間響徹天空,迴盪在新溝河上。三十幾人輪番上陣,大聲喲喝著荀彧為他們準備好的勸降詞。

    一時間,河底的黑山軍嗡嗡隆隆的議論聲肆無忌憚的響起來。

    雷公一看情況不對,連忙招呼著身邊的部眾,"放箭,放箭,射死這幫不要臉。"

    但周圍的部眾聽到他的呼喊,並沒有人應命著彎弓搭箭,只是面面相視著躲開了。

    "快!你們都聾了,我操!"

    氣惱的雷公,說著話就要挺矛戳死幾個不聽命令的屬下。

    "不用了讓他們去吧!"

    一聲阻止的斷喝,一聲無耐的歎息。

    隨著話音,人堆後閃出了一條通道,通道的盡頭閃現出一個*大的空間,那*大的空間裡只有一人一騎。

    騎在棗紅色馬匹上的白繞,身上滿是血污,手臂上,頭上都是傷口,傷口用衣片隨便包紮著,頭上的黃巾還在滲著血跡。這些傷口有些是在敗退時曹軍弄的,有些卻是自己人弄的。

    雷公端著長矛跑出幾步,顫聲道:"大哥"

    白繞連頭也沒抬,舉手示意雷公不要再說了,他無奈的抬頭看了一眼新溝河的上游,再轉首看了一眼上萬大軍封鎖的下游,最後環顧一圈還浸泡在水中的黑山軍士兵。他們臉上都寫滿了期盼,白繞歎了聲氣後,只是再次無奈的道了句,"不用了!",兒後轉身躲入人群中。

    氣惱的雷公"哎"聲中,跺了記右腿,揚長追著白繞身後去了,在他剛才站立的地方也只是濺起了些許水花和一陣漩旎。

    這一天是這麼的漫長,這一夜又是如此的寂靜,另一天的太陽又升起得特別晚。雲彩早就在東方紅了,太陽卻遲遲不肯露面。

    通過一天一夜的對持,在這個漫長的早晨,五萬多人泥鰍樣的在河底你擠我,我擠你,連呼吸都感到困難。但這是他們唯一的取暖手段,許多人都在哭泣,他們為艱苦的環境而哭泣,他們為預感到的**氣息,而悲泣。

    人都是怕死的,飢寒交迫的一天一夜,黑山軍士兵們的士氣低迷到了極點。

    白繞此時無論從那個徒眾的眼神上看,都能看出他們對**的恐懼已是到了無法掩飾的地部。人心都是肉長的,白繞一夜沒合眼,他聽著那些悲泣,他的心向被刀扎過一樣疼,每一次歎息他的心都在滴血。白繞也不想眼看這些徒眾跟著他共赴黃泉,但他又能怎麼辦呢?
rufh1234 發表於 2011-6-18 08:42
本帖最後由 bib 於 2011-6-30 08:00 編輯

正文 第二百八十五章 受降與大義

    人在絕望的時候,往往有兩種不同的表現,一種是歇斯底里的徹底放棄,發狂般的最好能拉許多人與他一起陪葬。還有一種,是比較有大義的,他們不想很多無辜的人與他們一起默默的死去,他們在死前還會想著給那些人尋找一條生的路。

    白繞雖是強匪出身,但他卻是後一種人。

    微風輕吹,河中的黑山軍士兵打著寒顫。他們一夜未睡,人人雙眼密佈著血絲。同樣,曹操也是一夜未寢,此時他再也等不下去了。他依舊一襲紅袍,腳踏白馬,看上去是那麼的奪目。他騎馬來到河邊,朝喝般的喊道:"請白將軍出來,我曹操有話要與他說。"

    河水中寂靜了很久的黑山軍士兵一聽是敵方的主將來了,又是*動了一陣。

    白繞自然知道曹操要幹什麼,他接過魚兒遞過來的最後一杯酒,一仰頭飲了下去,睜著血紅的雙眼,朝著魚兒苦苦的一笑,轉身打馬來到陣前。

    曹操一見白繞,一拱手,正待要開口。白繞舉手道:"曹孟德,你什麼都不要說了!"然後轉身對著自己的數萬黑山軍,用嘶呀的聲音叫道:"弟兄們,徒弟們,我白繞對不起你們,未能帶著大家共赴光明……"

    白繞話到最後半句時,詞調已是哽咽,淚水不自覺的在眼眶中打轉。

    白繞轉著頭,抹了把眼淚,強作精神,繼續道:"如此多的兄弟陪著我這個無用之人一起死,到了地下我也會感到羞愧的,你們跟著曹操去吧!他會善用你們的!"

    白繞最後一句話說完,新溝河中已是哭聲一片,白繞也是再也控制不住的淚灑新溝河。黑山軍的士兵大多出身綠林,最是講求義氣,很多人都呼喊著白繞的名字,表示要與大將軍共存亡。言到悲壯時,全體黑山軍將士都跪在了泥水裡。哭聲、喊聲響徹一片。

    約一刻種後,白繞安撫完眾人,再次撥馬轉身,朝著河岸上的曹操大叫道:"曹操,你要善待我這些兄弟,帶他們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來!"

    白繞扔下這句話,便結束了與曹操的談判,不等曹操答覆,就撥馬而回了,他知道曹操會如何答覆他。

    曹操至始至終都看著這感人的一幕,他對黑山軍,對白繞都不僅肅然起敬,他只是悲歎了一句:"白繞,真英雄!"

    接著,曹操命令部隊閃開一條路,以便黑山軍將士走出河底。約半個時辰後,陸續有渾身淋漓著血與泥漿的黑山軍將士垂頭喪氣地登岸,上岸後扔下他們的兵器,一個個再回首,看了他們的首領一眼,然後慢慢走出了河岸,後面有曹操的部隊接收他們。

    當雷公神情淒然的走過曹操身邊時,曹操問他:"白繞自己作何打算?"

    雷公道:"他打算學西楚霸王"

    曹操明白了白繞的意思。此時曹操再看向河底時,見還有約二百人,緊緊圍繞著白繞,看樣子要與他同生共死的了。令曹操吃驚的是,這其中竟半數是女人,而且都是梳著朝天高髻的年輕女子,模樣又都是漂亮可愛型。由其是那持令旗叫魚兒的姑娘。曹操也是第一這麼清晰地看清她的面目,簡直美的令人讚歎,真不敢相信這姑娘是來自於窮鄉僻壤的農村。

    於是,曹操不由對白繞生出了些許羨慕,暗歎:"哎!白繞也算有福氣的人!"

    歎罷,曹操對著傳令兵下令道:"放水!"

    "崩!"隨著一聲驚天巨響,上游的壅土被炸開,立時,洪濤滾滾而下,河底的二百餘人眨眼間就消失了,他們將順著新溝河流入黃河,再由黃河流入大海。

    禰衡將濮陽戰事大至念完後,書房內一下陷入了沉寂。大家在感歎白繞大義之時,不免為這樣的人物未能成就一番事業,而過早的隕落而感到婉惜。

    最終沉寂是被王平的哭聲打破的,眾人這才想起,王平原先就是白繞的屬下,黑山軍中的一份子。王平雖說是被白繞逼著逃出黑山軍的,但他極重情義,聽問白繞生死的消息,腦海中只想著白繞身前對他的好,而全然忘了自己差點命喪他手之事。

    曹智等人感動之餘,立時命人擺起香案,眾人陪著王平,面朝東北面,進香下跪,為白繞的大義和濮陽一戰中死難的將士哀悼一番。

    諸事完畢,夜已深,曹智讓眾人散了。

    曹智幾日舟車勞頓,確實累了,沐浴更衣後,也就在書房就寢。他和靜湘到現在還在冷戰中,所以曹智不想回正屋自討沒趣。睡在書房也可以讓他好好理一理未來丹陽諸事,現在丹陽已在曹智掌控之下,但對於一個警校畢業來到古代闖蕩了沒幾年的年青人來說,要如何治理好一個郡還是有很大難度的。

    在丹陽郡府書房,曹智千頭萬緒。也就在這一夜黑山軍白繞部在濮陽被消滅的消息傳到冀州,袁紹異常高興。袁紹本來非常頭疼他目前處境,首先是公孫瓚最近已帶兵南下,深入了冀州腹地,看架勢是要在磐河一帶與他決一生死,這還已是件避不可免的事。

    青州黃巾軍從青州過來,欲與黑山軍會合,他們也是需要一路打著過來的,首先他們聚眾三十萬,攻打了渤海(今河北南皮東北),也就是袁紹當過太守的地方。

    公孫瓚率步騎兩萬人在東光南大破青州黃巾,斬首三萬餘。青州黃巾軍棄輜重,奔走渡河。公孫瓚等他們過到一半時出擊,再次大敗黃巾軍,死者數萬,俘虜七萬餘人,車甲財物無數,這使公孫瓚不但威名大震,而且實力大增。

    人在有了實力,就會不安於現狀,公孫瓚能在幽州佔有一席之地,和當時的幽州牧劉虞支持他密不可分的。而公孫瓚在得知袁紹想立劉虞為帝后,他就不對劉虞那麼死心塌地了,他暗暗的自己有了一番心思。

    這個時候在長安的獻帝想擺脫李傕、郭汜等人的挾持,東歸洛陽,於是就派劉虞之子劉和悄悄逃出長安,偷偷出武關去找劉虞,讓劉虞率兵前來相迎。劉虞現在的官職是幽州刺史,也是公孫瓚的頂頭上司,就目前來說實力還是相當大的。
rufh1234 發表於 2011-6-18 08:42
本帖最後由 bib 於 2011-6-30 08:02 編輯

正文 第二百八十六章 暴發戶

    劉和途經袁術的南陽時,受到了袁術的熱情接待,缺心眼的劉和於是就將獻帝的計劃告知了袁術。袁術一直在等這樣的機會,他要與袁紹一爭長短,現在缺的就是政治聯盟,而且是要屬於他的政治聯盟,以他為首的政治聯盟。他和袁紹雖說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兩,但早就差不多到了積怨翻臉的程度。但袁術現在的實力還不能與袁紹相互爭霸,因為天下群雄面前大多依附袁紹,袁紹自從領了冀州之後,不但實力大增,而且身邊是人才濟濟。

    袁術妒忌的曾不止一次的怒罵他人寧可追隨自己「家奴」(指庶出的同父兄長袁紹)也不追隨自己。這次獻帝想東歸洛陽,不但是袁術在天下人面前露臉的好機會,還可以強征到一個強大的政治盟友——幽州牧劉虞。於是袁術扣留了劉和,讓劉和給劉虞寫信,答應等劉虞率兵前來為袁術後援,一起赴長安。

    公孫瓚知道了此事,他比劉虞要瞭解袁家兄弟,他也知道袁術不是真心想與劉虞一起去迎奉獻帝的,肯定有另外的圖謀,因而出面制止劉虞,劉虞不聽。公孫瓚目前想要大展宏圖,他也不想得罪太多人,他擔心袁術知道他制止劉虞與他和迎獻帝而遷怒於他,於是就派他堂弟公孫越率千餘騎兵到袁術處結好,而暗地又讓袁術扣留劉和並奪占劉和兵馬。並且提議與袁術結成新的聯盟,以對抗袁術的大哥袁紹。

    這時,袁術派孫堅去作為先頭部隊,先行向長安出發了。袁紹也一直想插手豫州事物,他不想豫州被弟弟袁術霸佔,他趁孫堅出兵在外,利用這時候豫州的空虛,改派自己的親信周昂為豫州刺史,率兵襲取作為孫堅豫州刺史治所的陽城。

    孫堅得此消息,火速趕回,他十分感慨:「我們關東聯盟同舉義兵,目的是為了挽救江山社稷。如今逆賊將被掃滅,內部卻如此爭鬥起來,我跟誰戮力同心,回天轉日呢?」說完,仰天長歎,淚如雨下。

    眼淚歸眼淚掉,自己的老窩不能被人端了,事已至此,既然大家都撕破臉皮了,孫堅也不是軟柿子,他立馬揮師回豫州,轉而攻打周昂。

    袁術遣公孫越幫助孫堅攻周昂,公孫越被流矢射中而死,公孫瓚怒道:「我弟之死,禍起於袁紹。」於是找到了師出有名的理由,出兵駐紮在磐河(今河北境內)準備報復袁紹。袁紹驚怒萬分,但這時他也不想和公孫瓚交惡,於是他把渤海郡太守印交給了公孫瓚堂弟公孫范,派他到南皮,想以此與公孫瓚重修舊好。公孫范接了袁紹的渤海太守印,但馬上轉而背叛了袁紹,以渤海兵力協助公孫瓚,攻破青州、徐州黃巾軍,兵勢日益強盛,進駐界橋(故址在今河北威縣境內)。

    這個時候袁紹已忍無可忍,他決定和公孫瓚徹底解決兩人間的恩怨,他也開始向磐河屯兵,並派大將鞠義鎮守界橋。

    但這在各節骨眼上,袁紹的後方不穩定,在他境內的黑山軍白繞部突然率部包圍了東郡治所濮陽,而黑山軍此次並不是單獨行動,據可靠情報,青州的黃巾軍正向河北移動,他們的目標是與黑山軍會和,爭取一舉吞併他的冀州和相領的兗州、青州等地。如果一但讓這兩支賊軍會和在一起,不要說他袁紹目前沒這份實力與之一拼,還會面臨腹背受敵的險情。

    而令袁紹沒想到的是,曹操僅以那麼一點兵力,在這麼短的時候內就拿下了黑山軍,以至於青州的黃巾軍還未踏上他冀州的地盤,就失去了會盟者。

    袁紹是最會做順水人情的,他當即罷免王肱,表薦曹操為東郡太守。他認為,此舉不僅可以借重曹操扼守冀州的南大門,而且可以以東郡為跳板,將來將自己的勢力擴展到黃河以南的青州、兗州。如果能使冀、青、兗三州連在一起,那麼黃河中下游地區就都在他袁紹的掌控之中了。

    當然,這是在袁紹不知道曹操突然多出了五萬兵馬的情況下,美好的想法。如果袁紹知道曹操不是滅殺了黑山軍,而是收編了這麼多黑山軍,他也許就不會再這麼樂觀將來的局勢了。

    曹操收到袁紹的任命時當然很高興,因為從現在起,他們兄弟倆總算都有了立足之地,在這兩塊屬於他們曹家兄弟的地盤上,他們要大展拳腳了。

    曹操首先飲水不忘挖泉人,他現在差不多成了個暴發戶,來東郡時兵馬只不過一萬有餘,現在一下子多了五萬出來,一時倒是難以消化了。

    於是曹操派樂進帶著新收編的一萬黑山軍趕往丹陽,他出征濮陽時,曹智借兵五千,現在他等於是還回去一萬。這麼做,一來給自己的弟弟也補充補充實力,二來可混聽視消,讓別人摸不清自己有多少實力。曹操是個相當老成的人,他知道他現在需要低調。

    曹操也是個懂得治理的人,他上任東郡太守後,第一件事就是將郡治由濮陽遷到了東武陽(今山東莘縣南)。之所以如此做,一來是出於對黃河以南將來局勢的控制和長遠考慮,二來是他覺得自己雖說是明正言順登上東郡太守之位的,但他在東郡的根基畢竟非常淺,到是王肱在這裡根深蒂固。曹操考慮到在濮陽開展工作可能有一定難度,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遷郡治。

    在曹操對東郡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曹智也在對丹陽郡進行著初步的梳理。曹智目前還不想像曹操那樣對丹陽大刀闊斧的進行遷治所等大動作,他還是想緩步推進。

    當然,曹智準備兢兢業業的在丹陽勵精圖治時,在前不久日趨複雜的中原大豪間,特別是的南陽的袁術和冀州的袁紹兄弟對於曹智即將出任丹陽太守一事,又進行了一番明爭暗鬥。

    事情還要從孫堅還未和周昂開戰之前說起。這天,南陽太守府突然迎來了豫州刺史孫堅的大公子——少年才俊加自戀狂孫策。
rufh1234 發表於 2011-6-18 08:43
本帖最後由 bib 於 2011-6-30 08:05 編輯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七章 錯中複雜

    孫策很講信用,他來袁術這裡主要是為了曹智的巢湖之事。當他把來意向袁術說明後,袁術大吃一驚,陳溫等人竟然表了曹操的弟弟曹智為丹陽太守。他很清楚丹陽這個跨長江南北的特殊郡對他將來的重要性,不是最近為了與公孫瓚結盟,拉攏徐州刺史陶謙和幽州刺史劉虞,還有忙於處理荊州、豫州之事,竟未顧及到揚州之事,他早有要動丹陽的之心。

    但現在陳溫他們要把丹陽給曹智,這件事他要好好思量一番了。曹智他是認識的,說起來還是很小的時候他們就認識,只不過曹智比他跟袁紹都年紀小,他們並沒有過多的交往。再說他對他大哥袁紹的朋友不熱衷,袁紹和曹操私交很好,這是眾所周知的。丹陽這塊地方不是不可以給曹家**,但他袁術已經鐵定了心要和袁紹對著幹,將來有朝一日他和袁紹撕破臉皮時,他曹智會站在那邊呢?

    答案很明確曹智肯定會跟他大哥,站在袁紹這邊。袁術肯定不能為自己在如此重要的地方放置一個可能的敵人,更不要說為曹智爭取到巢湖的治理權了。所以當孫策在向他費盡口舌遊說幫助曹智的諸多好處時,袁術心底已有定計。他表面上答應了孫策所請,暗地裡馬上寫了份奏章:以後將軍的身份上表朝廷,不同意陳溫等人的表薦曹智出任丹陽太守,同時,表舉孫堅的妻弟吳景出任丹陽太守。

    孫策在南陽小住了兩三日,就因為豫州治所陽城被周昂圍攻而急急的趕回去了,他不知道袁術只是把他當小孩,根本不把他的話當回事。

    而就在袁術對曹智出任丹陽太守一事有所行動時,他同父異母的哥哥袁紹也知道了這件事。他在這麼忙的情況下是怎麼知道丹陽這點事的呢?當然是曹操多了一份心思,曹操在出兵濮陽離開皖城之時,就多了一個心眼。他不止一次在教育弟弟曹智和自己的屬下,甚至於關東聯盟的諸多豪強時,都提到過丹陽這個地方的重要性。他曹操能看到的東西,別人不一定看不到。

    曹智出任丹陽太守雖說由揚州刺史陳溫、廬江太守陸康、九江太守喬玄聯名保舉,應該說是鐵板釘釘的事。但曹操總覺得不是很放心,他考慮再三還是給袁紹去了一份信,信中沒有很明確的要袁紹支持曹智登上丹陽太守之位,只是把這個消息告訴他,並再次重申了丹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袁紹不認為曹智做丹陽太守對自己有什麼壞處,曹家兄弟一南一北,都扼制住了兩條大河(黃河於長江)上重要的地理位置,將來他要南征北討時,該有多麼的方便。起初也只是認為曹操的來信只是為了把這個喜訊告訴他。但當他得知自己那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弟弟袁術要插手揚州事物時,他警覺了。

    袁紹也馬上上書朝廷,以冀州牧的身份支持曹智出任丹陽太守。

    現在這個事情就有點搞笑了,丹陽隸屬揚州,這是不爭的事實。照道理來說,任命這樣一個郡太守,只要是揚州刺史表舉上來的人,中央政府(現在的長安政府)一般是不會干預(其實是沒能力干預)。但為什麼一個丹陽太守的人選,一個前任太尉曹嵩之子——曹智,要出任一個小小丹陽太守的職位,竟會引發多方爭執。

    更可笑的是,李傕、郭汜目前控制的長安政府儘先後收到三個地方政府奏章,都是為了丹陽太守之事,而且都還關係到一個叫曹智的人。

    說實話李傕、郭汜對曹智並不熟。當年在洛陽,他們結交的是比曹智官職大得多的曹操,他們也不太注意這個靠和太后有緋聞,而做上官位的紈褲子弟。後來注意到他也是因為他參與了刺董行動,當然,那件事在他們眼裡,曹智也只是配村,主角還是曹操。

    但現在這個紈褲子弟在揚州倒是混的水淹升起,盡同時有一個刺史和一個州牧表舉他出任一郡太守,還有一個後將軍不同意他出任丹陽太守,這件事還涉及到現在已經是「五世三公」的袁家兄弟的紛爭。

    現在朝廷重要的奏章都先有李傕、郭汜過目,當他們見到先後三封關於丹陽和曹智的奏章時,他們有點頭大了。武將出身的人對處理政事自然不在行,他們對搞不清的事或人,向來只有一個主張「殺」。但現在能殺誰去,事情發生在離長安八丈遠的揚州。

    於是他們唯有把這種令人頭疼的事推給賈詡。賈詡可以說在這之前更本不認識曹智這個人,只是聽說過他的一點事跡。他認真仔細的閱讀了三封奏章,他的政治敏銳度,可不是李傕等人能比的。他認為這件事不是那麼簡單的一個丹陽太守的職位之爭,在背後涉及到多方勢力的角逐。

    這已經演變成一場政治較量,而不是簡單的官位之爭。賈詡是個非常講求實用的人,他雖然知道李傕、郭汜領導的這一任長安政府,命運不會比董卓好多少,但他在這一問題上首先考慮的是,長安政府在這件事上怎樣表態或作為最有利。

    賈詡的這種性格不是現在才有的,是天生的。賈詡年少時也被推舉過孝廉,後到朝廷為郎,後因有病辭官,回家的路上遇見氐人(北方少數名族),與其同行的數十人皆為氐人所抓。賈詡為脫身,便騙他們說:「我段公外孫也,汝別埋我,我家必厚贖之」。當時太尉段熲,因為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所以賈詡便假稱是段熲外甥嚇唬氐人,氐人果然不敢害他,還與他盟誓後送他回去,而其餘的人卻都遇害了。賈詡這種做法對一個充滿英雄俠義的時代來說,他的行為並不光彩,甚至與有人在他背後稱賈詡的行為是:「權以濟事,鹹此類也」。

    也就是說賈詡天生骨子裡是個實用主義者,什麼事到了他手裡,都要為利益服務。
rufh1234 發表於 2011-6-18 08:43
本帖最後由 bib 於 2011-6-30 08:08 編輯

正文 第二百八十八章 出任風波

    賈詡在曹智和丹陽太守這個問題上,斟酌再三,丹陽誰當太守目前來說對李傕、郭汜集團並沒有直接影響。雖說曹智無論以前還是現在曹氏家族的人都和李傕他們不是一路的,但誰都明白在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特別是現在這種混亂的局勢下。

    賈詡倒是認為可以利用這件事試探一下皇帝的反應,於是賈詡就把這三封奏章遞進了未央宮。

    漢獻帝現在已經十四歲了,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但他覺得但這個皇帝太窩囊了,國家大事他一樣也做不了主,隨侍身邊的都是李傕、郭汜的人,作為皇帝他甚至連保管玉璽的權利都沒有,大部分奏章都是李傕、郭汜過目後加蓋完玉璽,再讓他看一眼,走個過程。

    但今天送來的奏章大不一樣,竟比平時多,而且還有好幾封是未批奏的。獻帝激動的趕緊閱讀起來:"曹智?丹陽?"

    當劉協讀到這兩個關鍵詞時,還略顯幼嫩的臉上泛起了光彩。並吶吶自語道:"曹智,不就是曹大夫嗎?"

    現在的朝廷通過這幾年的輪翻演變,已經沒幾個人記得曹智這個當時在洛陽風光過一時的小臣子了。但漢獻帝劉協從來沒忘記過這個人,他記得這個曹智在他兄長少帝朝時就是當時的太中大夫。劉協和劉辨雖說非同母所生,但自小感情極好,劉辨做了皇帝還是常常拉著弟弟劉協一起接見臣子。曹智當時除了武官的職務以外,何靜湘還為他安排了個文官,太中大夫,主要職責是規範皇帝的言議,顧問應對。這是個可有可無的官職,權力也不大。但卻可以常侍皇帝左右,對皇帝施加影響。

    曹智做了這個官職後,是在那一時期經常出入皇宮,可是曹智見皇帝的機會很少,見太后卻很多。

    但劉協依然記得他,劉協與兄長爭帝位時,是這個支持兄長的少年將軍在德陽殿把他從龐恍中叫醒,一直陪著他,直到他成為陳留王。後來在黃河古道的草叢裡,他和兄長劉辨逃出張讓的魔爪,正值顛沛流離之時,他們也是碰到的曹智,才得以結束逃亡。劉協記得他和那可恨的大魔頭董卓說話時,也是坐在了曹智的肩膀上,那時,曹智像大哥一樣保護著他,讓一個九歲的小孩心裡感到從未有過的安全感。

    漢獻帝劉協的童年是極其缺乏快樂和安全感的,在皇宮中的小孩並不像外界想像的那麼金碧輝煌,特別是劉協的生母王美人死後,劉協更是被迫的早熟起來,這種變異的本能就是為了能讓自己生存下去。所以劉協是極其缺乏安全感的一個人,對能給於他安全感的人,他特別容易記住。

    這時看到了是關於揚州刺史陳溫,廬江太守陸康和九江太守喬玄聯名表薦曹智出任丹陽太守的表書,倒是一陣驚訝後,又多了幾分惋惜,惋惜像這樣的臣子不能在他身邊任職。

    獻帝劉協對這一封奏章並沒有什麼意異,像曹智這樣做過京官的人,做一郡太守應該沒什麼問題,要是玉璽在身邊,他會豪不猶豫用朱沙筆批注准奏,並蓋上大印(現在的玉璽是到達長安後另外製作的,已不是傳國玉璽)。

    獻帝劉協無奈的歎息著接著看下一份奏章:"咦!又是曹智、丹陽?"

    劉協連翻三份奏章,都是關於丹陽太守之事。劉協是個非常聰明的少年,他馬上意識到這幾份奏章並非偶然湊在一起送到他這來的。

    劉協看完奏章,連夜請了太僕朱俊,侍中馬宇,左中郎將劉范前來商議。

    獻帝現在身邊忠臣還有不少,可惜都沒權,差不多都是在忍辱偷生。朱俊便是其中一個,他也是在李傕、郭汜進駐長安後,提拔他為太僕的,主要是堵人口實,意思李傕、郭汜也是**的,三公里頭也有清流人士。但朱俊實際權力一點沒有,李傕、郭汜把他純屬當成擺設。朱俊看完奏章恭敬的問獻帝:"皇上認為這曹智如何?"

    劉協想了想說:"曹愛卿是個好人,也是個忠臣。"

    朱俊問:"皇上何以知道曹智是個忠臣?"

    獻帝把當年張讓劫持他和他兄長劉辨出逃,最後在北邙山獲曹智等迎駕的事跟朱俊說了。

    朱俊聽罷,鋝著幾根散松的白短鬚,沉吟半響,道:"臣雖說身在長安,但其他各州之事,我還是知道一些,最近這曹家兄弟都是時來運轉,一個剛剿滅了東郡黑山賊,這個曹智也是在前些時日協助廬江太守陸康剿滅了江夏蠻的判亂,其實現在賞他個太守之職是不為過的。"

    劉協聽著朱俊的話,也贊同的點著頭,其他兩人也都點著頭。但朱俊突然話鋒一轉道:"但這件事又怎會遷扯進袁士兄弟的紛爭中,皇上現在可說在此事上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我們現在的處境可說如履薄冰,要多增外援,可不能到處數敵。"

    朱俊說完大有深意的向獻帝點著頭。劉協自然明白這些忠臣的意思,劉協和他們一樣都沒有抹滅興復大漢之心,他們也在為著這一目標想方設法,努力耕耘著。但目前困難重重,首先是要衝破現在李獗、郭汜這兩個大軍閥的束縛,要想衝破這些困難,只有尋找長安以外的地方諸侯的幫助。現在在大漢這廣闊的地域上,有著勤王之心的諸侯、豪強還是很多的。比如說冀州牧袁紹、南陽太守袁術、兗州刺史劉岱、幽州牧劉虞等等都是舉著勤王鋤奸大旗的。說起這個劉虞,獻帝劉協也派了他在長安的兒子劉和,要劉虞搬師來長安,勤王議政,但去了有些時日了,卻遲遲未見音訊。

    現在宮中到處都是李獗、郭汜的耳目,這些自然不能放在明面上講,只能暗地裡籌劃,聯絡。

    朱俊的意思也很明確了,這個曹智能不能當上這個丹陽太守事小,不小心得罪了冀州的袁紹或是南陽的後將軍袁術可就得不償失了。
rufh1234 發表於 2011-6-18 08:44
本帖最後由 bib 於 2011-6-30 08:10 編輯

正文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丹陽新政

    這時一直在一旁旁聽的劉范發表意見了,他是武將頗不能接受朱俊的保守思想,他意正嚴詞的表示,即然要拉外援,就不能當牆頭草,要堅決的支持一方。他認為袁紹和陳溫,還有陸康、喬玄等人都支持這個曹智做丹陽太守,那就應該讓他做。

    為什麼呢?很明顯的一點可以看出,這人在地方上是有人緣的,否則怎麼會有這麼多人支持他呢!

    第二點,劉范認為:我們現在支持了曹智等上丹陽太守之位,曹智肯定會感激皇上,將來對漢室復興事業不移餘力,並且等於是多拉了一個外援。同時,我們這麼做也不是更好的拉攏了揚州刺史陳溫、冀州牧袁紹。就算得罪個把袁術,那又能怎樣,袁術一方勢力跟袁紹、陳溫等比起來實力要小的多。

    獻帝劉協一聽劉范的意見,覺到很有道理,他本來的感情傾向也是倒向曹智這邊的。所以最終議了一夜的丹陽太守問題,最終有漢獻帝劉協敲定為曹智。

    但接下來還有問題,朱俊、劉范等人都是人精,怎麼會不明白李傕、郭汜搬這些奏章給獻帝的意圖。為了不讓李傕等人起疑,在朱俊為獻帝擬旨時,大力突出褒講了曹智在平定江夏蠻上的功勞,朱俊並出主意說青州的黃巾賊現正在大鬧兗州,可以讓曹家兄弟帶兵協助兗州刺史劉岱共同平判。

    於是,在第二日的早朝上,太僕朱俊首先把青州黃巾賊大鬧兗州的事提了出來。

    李傕、郭汜心想這兗州之事管他們屁事,只希望他們打的越厲害越好,所以只是心不在焉的隨口道:"那又如何?"

    侍中馬宇站出來說,"朝廷應派將平判。"

    李傕、郭汜道:"應派何人?"

    劉范這時站出說:"臣原保舉二人。"

    李傕不耐煩的問:"何人?"

    劉范道:"要破兗州黃巾賊,非曹氏兄弟不可。"

    李傕一聽,驚奇地問:「誰?那個曹氏兄弟?」

    劉范道:「曹操、曹智兄弟。」

    李傕「哦!」著想起來了,這兩人說白了和他們有仇,最早意圖刺殺他們「主公」董卓的人,這幾天也見到過冀州和揚州表舉他們的奏章。李傕心想:「董卓已經死得不能再死了,既然現在朝廷這幫道貌岸然的傢伙提議讓曹氏兄弟他們去平叛,那就讓他們去也吧。反正不用我們出一兵一卒,曹家兄弟打不過青州黃巾賊,戰死沙場,固然最好,讓他們打贏了,他們也不能飛上天了。」

    李傕自己想完徵詢似的看看郭汜,郭汜給了他個無所謂的表情。李再轉首看賈詡,想徵詢他的意見。現在在大小政事上,他們兩個都要徵詢賈詡。

    賈詡看著朱俊等人的表演,差點笑了。他甚至猜到了接下來獻帝肯定已擬好了聖旨,委任曹操為東郡太守,曹智為丹陽太守,再可能加點軍職,然後才能順理成章的去討閥闖入兗州的青州黃巾賊。這點把戲能騙的過李傕、郭汜這兩個草包,但那能騙的了他,玩這一套他們這幫自命清高的傢伙還嫩著呢,他要表演起來肯定比朱俊等人演的好。

    朱俊、劉范等一幫忠臣看著賈詡的陰笑,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他們都知道過得了這個奸賊這一關,他們的圖謀才算成功。

    賈詡詭異的笑完之後,等了大概三秒鐘,最終還是向李傕點了點頭。

    朝堂內的忠臣不由隨之鬆了口氣,但大家都不敢笑在臉上,只是心下暗暗歡喜。

    賈詡為什麼沒揭穿朱俊等人的小把戲呢?他也有自己的考慮,他清楚的認識到在李傕、郭汜等人手下是待不長的,這幫沒出息的屠夫幹不了大事,他遲早是要離開長安去別的地方發展的,現在能做個順水人情,將來說不定對自己有好處。

    於是,東郡太守、丹陽太守的人選就這樣被塵埃落定。

    第二日,也就是興元初年三月二十一日,漢獻帝下詔,冊封曹操為東郡太守,曹智為丹陽太守,命兩郡兵馬一同征討入侵兗州的青州黃巾賊。

    曹智那裡知道他坐上丹陽太守這個不大的官職,背後會有這麼曲折的故事,以至於半個月後再次受到皇帝的委任時感覺有點多此一舉。

    在曹智從這個新書房,曹智度過入主丹陽的第一個晚上後,第二日,曹智在接受了陳溫派人從歷陽送來的太守官印後,他就算正式繼任了丹陽太守,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頒布了第一道人事任免令:禰衡繼續為丹陽相,許褚從揚州西營的從軍司馬正式升級為丹陽郡司馬,王平為別部司馬,杜濩為丹陽功曹,及在皖城公幹的丹陽郡主薄李儒,樸胡﹑袁約皆為丹陽從軍參事,這些人目前構成了曹智新上任丹陽郡的中堅領導核心。

    接著曹智對目前全丹陽郡的經紀、生產壯況進行了全面的調研考察。首先來說,鄧艾在曹智到達丹陽之前所做的治理工作是行之有效的,他基本使全郡的正常生產和農耕得到了恢復,甚至於還在這一年裡,他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試突興修一些水利工程。

    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丹陽郡本來就被周昕收刮的差不多了,後來又讓曹智把郡府庫房搬了個空。鄧艾除了為人耿直,愛較真外,在治理能力上是把好手。他主張疏通河道,修建道路,鼓勵農耕,發展商業,但可惜的是做這些事要用很多錢,他不但沒錢,那個管家婆似的禰衡還處處為難他,好不容易陳溫給他撥了點錢來,也補上東牆,漏了西牆。

    曹智現在相對輕鬆許多,他只要順著鄧艾的這些措施走下去,給一些項目注資和提供經費,讓這些對丹陽郡有益的項目運作起來。

    曹智對禰衡、杜濩等人還提出了自己大膽創新的丹陽新政計劃,他的新政極具現代施政色彩,說出來能直接嚇死人。禰衡跟的曹智時間長點,所以對曹智這種語出驚人之事反應還好點。杜濩就不一樣了,聽到後來從椅子上跌了好幾次下來。
rufh1234 發表於 2011-6-18 08:44
本帖最後由 bib 於 2011-6-30 08:13 編輯

正文 第二百九十章 改革

    曹智建議:首先曹智認為現在的稅收不合理,東漢末年各地延用的收稅標準都是不一樣的。從漢初的七歲才開始繳納賦稅,在漢靈帝時期就改為剛出生就納賦。而且田稅也是收稅不等,有的一畝收十之七八,有的甚至於十收十的也有。嚴重的賦稅致使無數農戶傾家蕩產,處處餓殍遍地,民不聊生。

    揚州還算好的,普遍標準是十之六七,也就是說一個農民一年的收成是十斗糧食穀物,租用政府土地的,首先要上交六成至七成的收成。然後全郡不管是地主還是平民,都要按人頭再上稅,這叫「口賦」連剛出生的小孩都是要的。碰上戰亂時,這個稅賦標準還可能要提高,這對老百姓,特別是沒有土地的農民都是一項沉重的負擔。

    鄧艾**丹陽事務時,因為沒錢,所以也無力改變這些賦稅標準。曹智聽取了禰衡對稅賦工作的匯報時,他認為他首先要改革目前對老百姓太過繁重的稅收。曹智首先提議免除今年針對無地農民的田租稅,並鼓勵農戶開墾更多的荒地,一樣免稅,明年再收稅,暫定為十收三;人頭稅不能免除,否則就便宜了那些富人,但也相應降兩層。

    這一建議曹智一提出,就遭到禰衡同志的堅決反對。他問曹智,主公你不要這些稅,我們靠什麼養活?主公你一萬五千人的軍隊靠什麼養活?

    杜濩雖說在江夏遭受過東漢政府對他們的不合理盤剝稅政,但是曹智的主張,他也不能同意,沒錢沒糧怎麼能治理一個郡,這麼膚淺的道理他是懂的。就算他在做江夏蠻一部首領時,雖說打著反抗東漢政府不合理稅賦的旗號,但他們為了有效運作部落,還是要向他們的部民收稅。現在曹智要取消那麼多稅,是萬萬不行的。

    但當曹智領著禰衡和杜濩來到車馬房,讓許褚掀開其中一輛隨曹智來的車架時,他們驚呆了,這輛車上裝的全是滿滿的稻穀,加上許褚先行押運來的,裝滿稻穀的共有二百多輛車馬。據禰衡的初步估算,這些糧食最少有幾千斛,東漢計量單位是十升等於一鬥,十斗即一百升,等於一斛,東漢時代的一升相當於現在的兩千克,也就是四斤左右。幾千斛差不多差不多就是幾十萬斤左右的糧食,最起碼可以讓一萬人的部隊吃上一至二個月左右(這要看飯量大小,古代人可能飯量大)。

    在禰衡等人驚歎曹智儲糧豐富的時候,曹智和許褚默契的相視一笑,兩人均在想,這也只是郿塢所藏的一小部分,要不是他們實在拿不動那麼多,郿塢的儲糧大概夠丹陽軍民吃十年的。

    接著曹智又帶著禰衡等人來到庫房,自從許褚帶兵到達丹陽後,這些空空的庫房就被他的士兵佔領了,連禰衡也未被允許窺視過,日夜有重兵把守。禰衡只知道許褚的士兵不停地往庫房裡搬運箱櫃和一些沉重的口袋,但卻一直不知道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

    今天他終於看到了,當曹智命許褚踢翻其中一個箱櫃時,他的眼都被刺眼的光芒晃得睜不開。接著禰衡像做賊似的朝著庫房外東張西望一陣,然後跳著腳對許褚急道:「快,快趕緊收起來,這麼多財物怎麼可以這般鋪在地上。」

    對於禰衡的一驚一乍,杜濩倒是出奇的冷靜,其實他哆嗦得都快哭出來了,他們江夏蠻跟陸康拼了個你死我活,爭奪的東西原來還沒人家曹智的私有財產來得多,唉!早知道就不用出兵廬江了,早點搶了曹主公,也不用死那麼多人了。

    杜濩被自己這卑鄙、可怕的想法嚇了一大跳,他立即煽了自己一個大耳刮子,把這不是人的念頭煽出自己的腦袋。曹智現在在他們這些蠻人心目中已經是英雄了,自從曹智在宜春二喬的宴會上講出了他的那番民族大融合歪論,早就贏得了杜濩等人的忠心。曹智那天駁斥陸縣令的漢族歪論,不但使杜濩贏回了自尊,還讓他看到了曹智的真心。從來沒有一個漢人肯為他們蠻人如此說話,杜濩出了宴會就要拜倒在曹智面前,向他表示感謝。後來曹智因另有「要事」先走了,但這阻擋不了杜濩當時的熱血沸騰,回去後興奮的他先是把宴會上曹智的一言一行傳達給了樸胡﹑袁約等跟隨在曹智身邊的蠻軍將士聽。

    他們都被感染,少數民族相對來說比漢人要容易動情,離開宜春時他們都向天發誓,此生誓死追隨在曹智曹主公左右,無論生死,都要跟著曹智轟轟烈烈的幹一番事業。

    就在杜濩煽自己耳刮子的時候,直把在鬥嘴的許褚和禰衡也嚇了一大跳。禰衡更是誇張的走到杜濩面前,看他是不是被這麼多金銀財寶嚇傻了。

    眾人開了一陣玩笑,禰衡馬上把事情引回正題上,他問曹智:「主公,金銀雖多,但少收那麼多賦稅,依然解決不了我們今後的糧草問題。」

    曹智明白,禰衡指的是丹陽一萬五千兵馬和幾百號郡府官員及其家屬未來一年的吃飯問題。

    光有錢是沒用的,曹智是帶給丹陽一些軍糧,但頂多也就夠用三個月,曹智現在要免的是一年的田租稅,這是不得了的事情,現在每個郡或是州,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是田租稅,沒了這份大頭,拿什麼來養活政府官員,拿什麼來養活日益龐大的軍隊。光靠那每人八個錢的「口稅」曹智還要將兩成,這麼點收入是養不活這麼多人的。

    曹智的解決方案是「買!」,用他的話說,叫「刺激經濟,拉動內買」。他主張用他們堅實的經濟實力,向現有的市場高價收購糧食。當然這個價格是要在郡府能控制的範圍內,實行升降。比如說,曹智設想先把目前的糧食價格提高百分之五到十,來向流動市場收購他們郡府人員和軍隊所必須的糧食。
rufh1234 發表於 2011-6-18 08:45
本帖最後由 bib 於 2011-6-30 08:15 編輯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一章 承包責任制

    禰衡等人基本聽不懂曹智這個計劃,但有個很現實的問題禰衡提出來了。既然把糧價提高了,那麼有餘糧想**的人肯定會把糧食買給願意出高價的人,但糧價提高了,其他的生活物品都會隨之漲價,老百姓手上的錢不就貶值了嗎?窮人還是窮人,並沒有改變什麼。

    曹智沒想到這個古代禰衡真是個歪才,連現代經濟體系都能這麼快領悟。曹智向他解釋說:「禰衡你說的太對了,我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抑制通貨膨脹,有目的**的讓貨幣貶值。」

    杜濩等人一聽主公又說了他們更聽不懂的新名詞,一時倒是沒太多驚訝的表情,只是靜待著曹智接下來的解釋。

    曹智的意思很明確,他的目標是要減輕無地老百姓面前困苦的生活現狀,但不是要讓窮人變富人,更不是要讓他們好逸惡勞,甚至**暴富。曹智的目標是讓這些人繼續能扎根在土地上,為個高額的糧價收益,更努力的耕耘,去種更多的糧食,這樣就可能除去自身消耗後有更多的餘糧買給郡府,再拿換來的錢去購買其他一些生活用品。其實最終這些老百姓並沒有真正的富裕起來,只是提高了些許生活質量和減輕了一些的賦稅壓力。

    並且曹智以古代第一流通商品——糧食,作為刺激經濟的手段是再理想不過的了。東漢末年,經濟狀態基本處在崩潰邊緣,或則可以說在漢靈帝時期東漢經濟已經崩潰了。要發展就必須把經濟調動起來,從新使商品大量流通,才能在短時期內使經濟恢復生機。

    實事證明曹智的計劃是成功的,不但丹陽城內有存糧的地主、豪紳看到丹陽郡府的收糧價這麼高,紛紛拿出餘糧換錢。消息一傳出還吸引了臨近各郡、各州的糧商把糧食販賣到丹陽來,曹智不得不在丹陽各縣都設立收購點,以緩解只在宛陵縣郡府收購點的排長隊現象。

    同時,這樣的漲價方法可以有效的抑制其他各郡各州和你搶購糧食,很好的保護了本地糧食不外流的情況下,還吸引了外來糧源。

    糧價一高也帶動了其它商品的動銷,商品動銷的好了,來不及做了,供不應求了,價格也就隨之水漲船高般的漲上去了。那樣富人們、地主們從糧價上得到了高額的利潤,這些利潤同樣會花費在其他高額利潤的商品上,等於是沒多賺,只是在這一循環中加速了貨幣和商品的流通。

    同樣,無地的農民免除了一年的田賦,看上去是手中的錢糧多出來了,但物價漲了,他在買生活必需品時也就把手中多出來的那部分錢消耗掉了。只是在心裡上他們是快樂的,並且提高了一定的生活質量。比如說,以前吃不飽的農夫,現在最起碼全家能吃飽了。以前買不起頭繩的農家姑娘們,現在能扯上二尺紅頭繩了。

    但最終最大的受益者還是官府,各行各業都興旺起來了,大頭的田賦是沒了,但其他稅收隨著其他行業的復甦而收益頗豐。

    臨近的郡州看到丹陽如此不要臉的收糧手段,也不是沒動作,徐州的陶謙一聽說新任丹陽太守在抬高糧價,就遣了薛禮也來搶購糧食。初時,丹陽長百分之五時,他們還能勉強跟上,後來曹智一下提高到百分之十五時,陶謙跟不上了。陶謙搞不懂這新任丹陽太守這麼會有這麼多錢,聽他的屬下薛禮回報,丹陽各縣設立的買賣糧食處都是用現錢支付,一手交糧一手交錢,決不拖欠,童叟無欺,所以才會吸引那麼多人去賣糧。這在當時是很難得的,通常情況下各縣各郡各州在支付給老百姓應得的錢糧上向來都是要拖欠的,有的甚至直接懶帳不還,或是政府跨台乾脆消失了債務人,所以老百姓在和官府做買賣時總是提心調膽,基本採取不信任態度。

    於是,曹智就採取現金交易方式,許褚、王平、樸胡﹑袁約和後來到的樂進輪流負責壓運大批錢財輾轉於丹陽各縣。禰衡、杜濩等也都被派往丹陽各縣監督各縣官員安價安量的收糧,並把收購到的糧食及時運回郡府。

    短短一個月,曹智就收購到了夠郡府運作一年的糧食畜備。有了渡過一年免田租稅的足夠糧草曹智還設想在明年可不可施行"承包責任制"。

    禰衡、杜等人當然一時沒聽明白"承包責任制"是什麼意思,曹智跟他們一解釋,禰衡又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

    他實在是欽佩自家主公的腦袋,也肯定曹智這顆腦袋和他們長的不一樣,怎麼老是能想出一些人所不能的想法,還老為那些賤民考慮。如果古代有外星人一說,曹智的現在這幫屬下肯定會把曹智當成外星來客。

    禰衡說真要是和那些賤民簽訂如曹智說的那種契約,只要他們交齊契約上規定的數額,剩餘的所得都歸那些農夫。這還得了,這不要讓那些賤民翻了天了。

    禰衡告訴曹智這是萬萬行不通的,幾乎所有人都覺得曹智的想法獨特,但不切實際。最終在一片反對聲中曹智不得不暫時擱置這一在他那個時代具有開創歷史的偉大政策方案,曹智後來自己想了一下,也覺得在東漢末年提出如此具有建設**政策不一定會成功,因為在現代能成功最起碼是在一個完整、統一、和平的國家為前提下,生產力又急需爆發,「承包責任制」才能脫穎而出,取得成功。

    而現在的東漢正處在一個分崩離析的開始階段,政府換屆想換*單那樣簡單和頻繁,東漢王朝的臣民日日生活在惶惶不安中。讓這樣心態的農民簽訂土地承包責任「合同」,是得不到響應和支持的。

    當然,曹智也不用著急,他知道接下來他大哥曹**也會在三國歷史上為經濟和農業篇章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那就是《屯田令》。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rufh1234

LV:7 大臣

追蹤
  • 51

    主題

  • 7456

    回文

  • 1

    粉絲

.*:★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