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九十三章 兗州之戰(上)
四月間,夜風已很溫柔,月華初上時分,曹智坐在馬背上嗅著隨風而來的陣陣花香疾馳著。這已是他離開壽春後疾行的第五個晝夜,兗州無鹽縣已進入曹智的視野。
在曹智未到兗州的前十日,本在進攻壽張的黃巾軍,在無鹽與壽張兩縣的交界處遭受曹操的奇兵突至,殺了個黃巾軍錯手不及。曹操大軍在炸藥和騎兵的配合衝擊下,黃巾軍死傷慘重。
黃巾軍"渠帥"耿凌徒有三十萬大軍,卻被曹操的五萬兵馬,殺的節節敗退。
壽張一戰,青州黃巾軍受到沉重打擊。此後曹操又不斷的組織多次奇襲,連戰連捷。耿凌不得不放棄對壽張城的包圍,收縮戰線,退回到了無鹽縣境內。
壽張、無鹽交界處的戰役,曹操也不是一帆風順。在進入前線的第一天,曹操就遭受了重大損失,與曹操有"刎頸交"的鮑信,為了掩護他而力戰身亡!
壽張圍一解,曹操又以兗州代刺史的身份在壽張及瀕臨各縣收編原屬劉岱和鮑信的軍隊,又招募了些新兵,加上後來曹智帶來的二萬大軍,進攻無鹽的曹軍已擴充到將近十萬。
曹操計劃於四月下旬總攻無鹽,將青州黃巾軍一網打盡。
曹操在曹智到來後,已是信心滿滿。並由李儒獻計,不直接攻取無鹽縣城,而是對敵採取"擾敵"方略,不斷的派精騎偷營。每每深更半夜深入敵後,這兒那兒放一把火,扔幾顆****,砍斷幾桿軍旗,鬧得黃巾軍心驚肉跳,晝夜不得安寧。當黃巾軍被攪擾地光火起來,集合了隊伍追擊時,卻又常常陷入陷阱,中了埋伏,許多人迷迷糊糊就丟了性命,部隊更是損失慘重。
耿凌被激怒了,他不信憑他百萬信徒,對付不了曹家兄弟區區十萬兵馬!他決定與曹家兄弟決戰,這正中曹操、曹智的下懷。
於是,四月二十三日這一天,通過曹操、曹智及所有曹軍陣營文武官員的精心策劃,準備把黃巾軍消滅在濟水東岸的茫茫蘆葦蕩裡。
在此之前,曹軍陣營還故意放出口風,說曹軍主帥曹操的"頭風症"又犯了,疼得死去活來,正考慮是不是回東郡醫治。這假情報果然迷惑了耿凌,耿凌於是率軍出無鹽,準備與曹軍決戰。
按照計劃,戰役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消耗戰,要求能有效的消耗掉一部分敵軍,在精神上震懾敵軍。雖說曹操、曹智對黃巾軍的最終態度和上次曹操對付黑山軍一樣,以大面積降伏為最終目的。但要想徹底降伏這幫有"賊性"的農民軍,必須先痛下殺手,震懾一下這群莽夫。
第一階段由曹智率五萬兵馬完成。曹智把第一階段的陣地放在出無鹽城就能看到的一片崖坡上。
號稱百萬的黃巾軍,分成若干個陣營,在四月二十三日清晨陸續出城。
曹智騎著他的黑馬立於崖坡的高地上,極目遠眺。雲天相接處開始隨著朝陽,黃巾軍慢慢地如蝗蟲般向他們的陣地靠近,再靠近,黑黃相間的旗旛和黃色的巾幘便逐漸清晰起來。
這時,聽到的鼓聲、柳哨聲還時強時弱,時斷時續。黃巾軍大部分軍士卻不按鼓點或是樂點,有節奏的統一步伐,他們走的很隨意、散漫。他們經過麥壟時經常會跳步繞行,這也顯示了農民軍對莊稼的愛惜。
曹智看著黃巾軍的做法,又是搖頭,又是點頭。搖頭是為他們軍紀渙散感到婉惜,點頭是欣賞這些黃巾軍的質樸。有如此質樸的軍隊,怪不得將來曹操能依靠他們稱霸東漢半壁江山的北地。
曹智縱馬下坡,繞行於五萬軍士排成的"牡陣"前,他們背負坡地,面臨的是河窪。而黃巾軍所處的地勢,正好在他們的視線下,居高臨下,這等於黃巾軍已輸了半籌。
曹智神態自若地看著蝗蟲似的黃巾軍正向他的腳下爬過來。
當蝗蟲似的黃巾軍越過麥田,越過半人高的茅草坡,他們的部隊開始涉河時,曹智陣營最第一排的兵士已拉緊了弓弦,手臂暴起了青筋。
李典在第一陣營壓陣,他高喊著:"聽命令才可放箭,違令者斬!"
李典治軍的效果在此時體現,這時射出去的箭,也必定能傷及敵人,但他的屬下卻沒人敢於發箭,因為他們要等命令。
當李典看到黃巾軍的前哨已涉水過河,開始等攀他腳下的崖坡,而大量的敵軍正行進到河裡。李典果斷髮令:"放箭!"
霎時間,緊繃的弓弦終於鬆開了,萬箭齊發,真正的萬箭齊發,是何等的壯觀。漫天箭雨如下雨般齊唰唰的從天空中落下,"咻,咻!"箭矢準確地射向敵人的要害。那些沖在最先列的蝗蟲紛紛中箭倒下,黃巾軍人數過於密集,射出的箭矢想不中都難。
慘叫聲迭起,敵人雖說死傷無數,但他們依然慶幸,不知為何,敵軍沒有使用那能發出巨響,產生巨大破壞力的火器。
曹智此時也在想像,剛才的萬箭齊發,如果每支箭矢上都有一根炸藥,這一萬支箭射下去,將是何等的場面。
當然曹智目前也沒有一萬根炸藥,火藥配製、生產不易,加上前段時間的過量消耗,曹智現在手頭上只留有一百多根炸藥。但如果有的話,也許此戰就此能結束,但也就違背了曹操的初衷。人都被殺光了,還那來青州軍收編。此戰是以俘獲戰俘為第一要務,再說在這矛草橫長的河窪之地使用炸藥,也不是上上之選。炸藥落進河裡,容易受潮,弄息滅引線。還有兗州今年適逢旱季,曹操進入兗州前,已連續五十天滴雨未下。那半人高的矛草,如果現在一旦碰上火苗,那無疑是絕佳的燃燒材料。這一燒起來,不要說人,就是河窪裡的魚也會被烤熟,甚至連他們自己都可能被殃及。
所以曹操、曹智在最初制定作戰計劃時,就決定了在此役中盡量少用、不要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炸藥。於是,也就有了現在第一梯隊的萬箭齊發,那是最傳統的攻擊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