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歷史]重振大明 作者:路人家 (已完成)

 關閉
kelvin12354 2012-9-16 12:35:05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673 339253
kelvin12354 發表於 2012-10-27 18:59
第672章    一網成擒
  
  鄭家在福建,乃至於東南沿海各大海商中的地位都很是不一般,許多人都要以他們馬首是瞻,當他們要指揮一支船隊與人交戰的時候,那些其他的海商自然會乖乖聽令。但那卻是過去,在與紅毛子一場大戰失敗,死傷了許多人馬之後,鄭家在海商中的地位便一落千丈,已經有許多人開始不再買他們的帳了。
  
  可這次帶著福建幾乎所有能出海的船隻進攻海上的那些海盜船隻的時候,作為首領的卻依舊是鄭家的人,而且還是鄭家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子,鄭成功,這就著實讓那些大海商們感到心裡不痛快了。奈何這卻是現在統籌福建一省大事的欽差大人所任命的,這些人即便不想再給鄭家的面子,卻也不得不給欽差的面子,只得勉強讓鄭成功作為首領了。
  
  原來那些熟悉海上之事的海商們還想著看鄭成功這個年輕人的笑話呢,可是在行了一段距離後看到海盜船所在,鄭成功又很有條理地分配船隻之後,那些海商才知道原來朝廷大員果然比自己有見識,所選的這個首領著實地有著一套。
  
  鄭成功表面上很是沉著地調派著各種船隻從四面包抄,可是他的心裡卻也很是緊張。這關係著他們鄭家今後在福建乃至於大明朝海疆的地位,他不能有任何的疏漏。好在這些年來,他雖然沒有在人前表現過自己海戰的才能,可實際上許多大事他都參與了,所以當面對絕對弱勢的海盜船時,他並沒有亂了分寸。
  
  海盜船上留守的幾十人也在商船出現的時候發現了情況不妙,但一時間他們卻已經無法逃脫了。這裡是近海,原來他們留在這裡是為了等待上岸的同夥傳來資訊,然後再去接他們的。可沒想到這才沒多久呢,明國的船隊就殺過來了。而且更讓他們心慌的是自己的眾多船隻都連在一起,壓根就無法作戰。
  
  當他們察覺到來的船隻為數眾多,足有數百之後,他們想走卻也走不了了。數十隻大船已經將海盜船包圍了起來,然後在一聲聲的喝令下,那些海船都將一門門黝黑的大炮對準了那些海盜船。這些火炮乃是洪承疇從京城帶來的一部分,剩下的則由他帶著去對付那些上岸的海盜了。雖然一艘船分不到三兩門,可是上百門炮的威懾還是在的。
  
  當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海盜船上的那些紅毛子們就知道事不可為了。為了能照看住所有的船隻,這些海盜將所有船都連在了一處,現在驟然遇到襲擊,它們連船身都移動不了,更不要說用船上的武器與之一戰了。
  
  「對面船上的人聽著,我大明天兵已到,速速棄船投降,不然爾等性命不保!」一個曾懂得佛郎機語言的通譯按著鄭成功的意思大聲地向著被包圍的敵人大聲喝道。
  
  這些被留下的人中就有佛郎機人,一聽這話,就知道自己等已經只有一個選擇了。在和其他人商議了一下後,他們很是識相地決定投降。反抗只會帶來死亡,而且在西方人的觀念裡,投降並不是什麼很丟臉的事情,只有性命才是最珍貴的。
  
  這一次,海商們不但沒有死一個人,甚至連一炮都沒有打,一箭都不曾發,就將面前數十艘的海盜船給奪到了手。那些紅毛子也被人用帶來的麻繩捆了個結實,這將是他們的一份功勞,連同這些尚留有不少佛郎機火炮的船隻一起交給朝廷。
  
  那些看著比自己船上的火炮更精巧的炮時,所有船員的眼睛都有些直了:「這便是之前他們仗以大勝我們的武器了,卻不知道它的傷害到底有多大呢?」這終究只能是一個想法,因為這些武器朝廷是絕對不容落在民間的,這一點那些海商都很是明白,只能在心裡想想,然後便押著眾多的海盜船和海盜回去了。
  
  就在海上的一切歸於平靜的時候,在岸上的泉州城外,一場血戰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的境地。雖然,海盜們因為受到來自背後的偷襲而暫時落在了下風,但剽悍的西洋海盜卻並沒有就此放棄戰鬥,他們以最快的速度調轉了槍口和炮口,對著身後的那些偷襲者進行還擊。
  
  但是明軍現在對火器的運用並不在這些人之下,他們的火炮也能在性能上跟西洋人一較高下,現在又占著先手,怎麼可能再讓敵人有任何還手的餘地呢?幾乎在西洋炮響起的同時,明軍一邊的火炮也同時怒吼了起來。
  
  「轟……轟……」雙方再一次領教了對方炮火的厲害,但因為明軍是知道海盜火炮威力的,所以他們很是及時地臥倒在了地上——這也是在火器得到進一步的重視下,唐楓所教授的保護自己的手段——從而得以最大程度地保證了安全。可是海盜們顯然還沒有受過這方面的教育,在明軍炮聲再次響起前,他們或是後退,或是直楞楞地往邊上閃躲,最終依舊有為數眾多的人被散射的鐵砂等物打得血肉模糊。
  
  「殺!」洪承疇猛地抽出了腰間的佩劍,下達了攻擊的命令。他看得出來,雖然海盜們遭到了突襲後戰鬥力打了折扣,可真要跟他們以炮對炮的話,自己這邊也會有極大的傷亡。既然如此,那索性就用更具優勢的徒步戰鬥來與敵交鋒!
  
  「殺!」京營將士們呐喊著,揮舞著打槍等兵器直沖了上去,他們想到了那些死難的百姓和同袍們,心裡的憤怒都化作了劈向敵人的那一刀刀,刺向敵人的那一槍槍。
  
  海盜們原來還有些慌了神,原來明國也有火炮啊,看來自己還真有些小瞧他們了。但是,當他們看到明國士兵居然放棄了遠程打擊,改以衝鋒肉搏的時候,卻又知道機會來了。在西方人眼裡,面部比較平坦的東方人長相都差不多,所以在海盜們看來,這些穿著制式裝備的京營官兵也和那日大敗在自己手上的福建官兵沒有任何的區別。這樣一來,他們自然不會將殺來的明軍放在眼中,也都一個個呼嚎著,用短柄海盜斧子和短矛、長劍與明軍一戰。
  
  雙方的人馬很快就接近了,這下火炮這種大規模的戰鬥性武器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因為它將會傷到自己人。可是火槍卻依然有著很好的殺敵功效,雖然是在奔跑中,雙方的火槍手依然能夠從容地開槍殺敵,不少人就這樣倒在了前進的路上。不過總的說來,卻還是海盜吃虧一些,因為明軍可是穿了厚實的衣甲的,即便中了槍也有個緩衝,可多數海盜到現在依然是光著膀子,這一槍自然就能造成大傷害了。
  
  喬治等人的心在滴血,他們本來人手就這麼些,這次損失了許多,可怎麼再重新找人來啊?但到了這個時候,他們已經沒有了退路,只有殺過去,將明國的軍隊徹底殺敗了,才能從搶掠中得到補償。這讓所有海盜的眼睛更加的紅,吼叫也更加的凶了,他們將要用手裡的兵器狠狠地砍刺進敵人的身軀。
  
  但是,當雙方照面交鋒的時候,讓海盜們更感心驚的事情出現了,原來足可以一敵五的他們,現在卻完全處在了下風,最前面的上百人很快就被明軍殺翻在了地上。這讓原來滿是信心的羅格斯和德里克等都震驚了,怎麼明軍的戰鬥力突然大增了?
  
  其實真要論起來的話,雖然這些京營來的百戰將士作戰英勇,可也不比那些強壯的海盜厲害多少。可是他們畢竟是訓練有素的軍人,在結陣和相互配合上,又豈是這些海盜能比的?而多人的混戰,個人的武藝根本不能與配合相比,所以只一個照面,海盜就陷入了絕對的下風。
  
  明軍一旦占了上風,自然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他們一聲聲地呼喝著,手中的武器此起彼落,不斷地收割著海盜的性命,很快就已經有更多的敵人倒在了腳下。
  
  海盜終究不是職業的軍人,在順境的時候,他們能發揮出十二分的能力,可一旦處於劣勢,他們就沒有了軍人應該有的韌性,在抵擋一陣後,他們便開始亂了。這更給了明軍以殲滅眼前敵人的機會,將士們人人奮勇,刀起搶落,人頭滾滾……
  
  海盜身後的泉州城裡,那些原來還滿是擔心的守軍這個時候也已經充滿了信心:「原來我們大明的將士是如此的善戰,原來那些兇悍的賊人也有如此不堪一擊的時候!」這個認識,使得原來只想著固守的他們頓時心生戰意,許多人紛紛向守城將領請戰,要出去與那裡的同袍一起殺敵立功。
  
  看出了情況對自己極其有利,那守城的都司也明白這是立功的時候,大手一揮,就命城中守軍從搖搖欲墜的城門裡殺出去,從後面夾擊海盜。
  
  「殺啊,為我們死去的親人和兄弟報仇血恨!」一聲呐喊之後,數萬守軍也一個個如猛獸般地向著已經左支右絀的海盜的身後殺去。
  
  這些生力軍的加入,更快地使海盜們的鬥志崩潰。因利益而聚集在一起的他們,可以為了搶掠更多的利益而同心協力,可當遇到生死關頭的時候,他們想到的只有自己了。一盤散沙的他們,根本已經陷入到了被全殲的危險境地。
  
  看著手下的人一一被砍殺在地,德里克等首領很快就知道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了,那就是突圍,然後借著海上的大船脫身。他們當即下令突圍,海盜們將所有的力量都用在了這一邊,居然硬生生地在明軍的包圍中殺出了一條血路,直沖向了大海。
  
  見他們的舉動,洪承疇並沒有急著繼續對他們的圍殺,而是命大軍隨後追擊。他知道狗急跳牆,一旦將敵人逼得太緊的話,將士們將也會付出極大的代價。可是當海盜們在到了目的地,卻發現後路斷絕的時候,這些人必然會徹底地崩潰,到時候再對付他們就簡單得多了。所以任由他們向海而去,是最有效的殺敵手段,這當中還能繼續殲滅那些因為受了傷而落在後面的敵人。
  
  因為這一次是全力奔逃,背後還有明軍的追趕,所以海盜們奔跑的速度不敢有絲毫的減慢,居然只用了一夜,就將原來花了兩天才走完的路程給走過了。不過當初他們每到一個地方就要進去搜掠一番,所以在行動上有所遲緩也是可以理解的。
  
  好不容易,海盜們終於來到了之前約定的海岸邊上,當即就有人發出了信號,一道紅光直沖天際,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顯得格外的耀眼,即便是在數十裡外的海面上,也能清楚地看到。海盜們知道,即便那些船在接到指令後立刻趕來,也要花上一兩個時辰,而明軍又緊隨在自己身後,說不得還將有一場戰鬥,所以他們一個個都作足了殊死有一戰的準備。
  
  但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原來緊隨其後的明軍沒有繼續殺上來,他們不見了。這讓一些虔誠的教徒開始向自己心裡的神祗衷心地感激,他們認為是神保佑了自己,這次回去之後,一定要潛心禱告,讓主知道自己的虔誠。
  
  更讓他們感到興奮的,是在不過半個時辰後,海上就隱約出現了數艘大船,從它們的模樣和大小上看來,應該就是自己的海盜船了。眾海盜頓時就發出了聲聲的歡呼,這次總算是能保住性命了。以後再也不上岸了,就在海上劫掠那些過往的商船,就足夠他們的花消了。
  
  就在眾海盜歡欣鼓舞,只等船隻一靠近岸邊就沖上去的時候,那幾艘船卻突然在離岸數丈處停了下來,然後借著那朦朧的天光,海盜們吃驚地看到,那些船上熟悉的火炮居然正用炮口對著自己。
  
  「不好!」許多頭腦清醒的人頓時就知道這是怎麼回子事兒了。既然明國的軍隊能在城外打自己的埋伏,那自己這些留在海裡的船怎麼可能逃得過呢?現在明顯是船隻已經落在了明人的手中,這下可真的沒有任何的退路了。
  
  很快地,自己已經身陷絕境的事實就被所有倖存下來的海盜們知道了。如果說之前的突圍還是有著最後希望的話,現在這些海盜就已經徹底的絕望了。他們本就不屬於這片大陸,現在連離開這裡的工具都沒有了,這如何能再得生呢?這樣一來,他們已經沒有了反抗的勇氣,一個個都直站在那裡,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直不曾現身的明軍也慢慢地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與海上的船隻一起,分前後把海盜們夾在了中間。
  
  那個通譯再次出現了,這次他是在陸地上出現的,剛才鄭成功他們已經與洪承疇他們見了面了,也已經得出了一個處置海盜的辦法——只要他們還想負隅頑抗,就格殺勿論;若他們肯放下兵器受縛,便把他們綁起來,請朝廷做出決定。
  
  通譯的話很快就傳了過去,那些海盜到了這個時候自然不會再逞什麼英雄,做那寧死不屈的事,當即就很是聽話地將手中的兵器都丟在了一旁,然後人也跪伏在地,只等著明軍上前用繩索把自己綁起來。
  
  這其中,那些自家親人有死在海盜手上的福建當地的將士們自然就忍不住對這些人拳腳相加了,好在他們也知道自己身份,只是讓人受些皮肉之苦,倒沒有真鬧出人命來,所以洪承疇等自然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最後清點之後,除了連場戰鬥戰死的,還有近五千多名海盜成了俘虜。看著這些人高馬大的西洋人成了階下囚,將士們一個個都很是興奮,不斷有人上前仔細看那長得和自己截然不同的手下敗將,對他們長的紅毛藍眼高鼻很是奇怪。
  
  不過洪承疇卻沒有工夫理會這些,他在回到城裡之後,立刻就向朝廷寫好了捷報,其中還附有請示如何處置這些人的話語。他畢竟只是代朝廷來處理賊寇之事的,對外的大事,還不是他能說了算的。不過在捷報裡,他也提到了福建百姓希望能將這些犯下累累罪行的海盜殺了以告慰死難者的言辭,不過最終卻還由朝廷來做這個決定。
  
  六日後,身在京城的唐楓得知了福建的大捷,也為之感到高興。他對這些來犯的敵人沒有半分的憐憫,但是卻對一些問出的情況大感興趣。「原來我大明還有一處被外國人所佔領了,看這裡的位置應該就是未來的澳門了。正因為他們佔領了該處,所以這些賊人才能對我大明沿海發起進攻。看來要想保住我們的沿海一線和使遠航暢通,這塊地區必須給奪回來!而這,還得借助那些海盜,說不得只有暫時且饒過一些人,待事成後再為無辜的百姓報仇了!」
  
  有了這個認識後,唐楓便拿過筆來,開始給洪承疇下進一步的命令了:「先取蠔鏡,而後再除賊!」
kelvin12354 發表於 2012-10-27 18:59
第673章    絕戶計
  
  蠔鏡,也就是未來的澳門,在之前的時間裡一直都不被人所關注,它只是一個臨海的小漁村而已。而在大明禁海令下達之後,它更是變得極其的邊緣化,國人中知道這個地方的也是寥寥可數,所以當嘉靖年間這裡被遠洋的葡萄牙人佔領時,朝廷也只是象徵性地要了些租金,而完全沒有一點重視的意思。
  
  可就這麼一個讓人所忽視的小漁村,卻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因為它是靠海的。當大航海時代進行中的時候,蠔鏡便成了一個東方與西方海上貿易的重要所在,葡萄牙人也因著這一層而得了許多的好處。
  
  奈何人心不足,他們雖然得了許多的好處,可對中原花花世界的覬覦之心卻不死,再有荷蘭人從中插上一腳,終於使得兩方面人馬合在一起,對福建沿海發起了騷擾和進攻。這也驚動了大明朝廷中樞,而現在的大明已經不是歷史上那個短視,對海洋全無認識的朝廷了,自然地,蠔鏡的作用也就被朝廷所認識。
  
  既然地方本就是我們的,而且又占著絕對的優勢,自然沒有不去奪回來的道理,所以朝廷立刻就一道指令送到了福建,命洪承疇統籌一切,將蠔鏡給奪回來。對此一點,洪承疇是非常願意做的,因為現在的大明對軍功已經很是重視,能從外人手中將一處海上要地奪回來,其功勞自然不小。
  
  不過,洪承疇卻也不敢大意,論起海上作戰,自己畢竟是門外漢。好在他和鄭家的關係已經很不錯了,又知道鄭成功的確不簡單,遂再次請他們幫忙。
  
  鄭家正想著借官府的力量來重振聲威呢,自然是沒口子地答應了洪承疇的求助。這次不但將鄭成功派了出來,而且還把他們家剩下那些可堪一戰的子弟也都派了出來,幫著官府一道向蠔鏡進軍。
  
  在這些大明軍將中間,還夾雜著一些紅毛子,那便是從被俘虜的海盜中挑選出來肯合作,且對蠔鏡現在的情況瞭解的人。這些海盜落到明軍手上,即便有什麼別的想法,卻也不敢施展了,因為就在他們離開之前,那些其他在福建一帶犯下累累罪行的人都被處死了。
  
  唐楓除了讓洪承疇去將蠔鏡奪回來外,還給他一道命令:給死難的百姓及其親屬一個交代。俗話說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無論你是不是我大明的人,既然殺了我們的人,而且落在了我們手上,說不得就得照規矩辦了。
  
  幾千名海盜,當初投降的時候滿心以為最多只是吃些苦頭,應該不至於全部被殺,卻不曾想現在大明朝廷的作風居然如此強硬。管你是什麼來歷呢,敢犯我者,必殺!
  
  連那羅格斯等首腦在內的五千多降軍,在接到朝廷之命後的次日,就被人給拉到了泉州城外給開了斬。這一天從四面八方趕來看殺頭的人,足有數萬之眾,這也怪不得他們,因為從來沒有過這樣壯觀的殺人場面。
  
  看著那些殺害了自己的親人,長得兇神惡煞般的紅毛子隨著大刀揮下而人頭落地,百姓們或是熱淚盈眶,大叫皇上聖明,或是大感痛快,深以自己為大明子民為榮。這也正是唐楓希望看到的效果,經此一殺,東南沿海百姓心就真個向著朝廷了,那以後的稅賦的收繳自然輕鬆了許多。而且有此一殺,周圍的那些小國必然心驚,再有人想打我大明海船的主意,就得掂量一下自己的斤兩了。殺人只是手段,卻有著更深層次的目的需要去達到。
  
  看著那些在自己國內還有著爵位的同伴一個個變成了無頭的屍首,這對那些僥倖沒死的海盜的衝擊是很大的。他們也算是有見識了,不少人曾在美洲或是非洲和當地的土著打過仗,但那裡的人怎麼可能殺得了他們太多人呢?直到這一刻,他們才算知道侵略他國所要承擔的風險並不比所得要來得小。
  
  海盜們不敢再有任何的隱瞞,甚至一路往蠔鏡去的時候,他們還幫著水手們行駛,為的就是能在最後留住性命。正因為有他們的「無私」幫助,大明數十艘海船才得以很快而安全地來到了蠔鏡,戰鬥一觸即發。
  
  就在將士們摩拳擦掌,紛紛請命由自己第一個發起攻擊的時候,鄭成功突然對洪承疇道:「大人,小人有一個想法,不知道當不當說。」
  
  「哦?你卻有什麼辦法能更好地將這蠔鏡取下嗎?若真是如此,但說無妨,我們的目的就是取下蠔鏡,至於用什麼辦法,自然是越有效越好了。」洪承疇欣然道。
  
  鄭成功看了看周圍的那些將士,在清咳了一聲後才道:「大人,現在我們所乘的部分乃是海盜的船隻,而這些海盜被我大明所敗的事情尚沒有傳出去,既然如此……」
  
  「既然如此,何不就借著蠔鏡的海盜全不知情下,靠上去然後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是嗎?」洪承疇立刻也反應了過來,笑著說道。
  
  「大人英名,小人的確正是這個意思。這樣一來,既能更好地奪下蠔鏡,而且我們的傷亡也能壓到最小。」鄭成功連忙同意地點頭道。
  
  本來,那些將領見自己想要出兵,這個鄭成功卻來阻撓很是不滿。可在聽了他這話後,心中的不快就消失了,人家這可是在幫著自己啊,用了這個法子,兄弟們可就安全多了,所以許多人都感激地看向了鄭成功,然後又期盼地看著洪承疇。
  
  能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成功,洪承疇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了。他點頭道:「那就照此而行吧。命我們自己的船隻暫且在後面停一下,待到我們的人上了岸,對那裡的海盜發起進攻之後,再上去也不遲。」
  
  命令傳達下去,船隻就散了開來,那些從海盜那裡繳獲來的船繼續向前,而其他的船隻則等在海面之上,只待岸上戰火點燃,再前往支援。這些海盜船都由鄭成功來進行指揮,他已經贏得了眾明軍將士的好感,所以雖然身份不高,卻也被他們接受了。
  
  蠔鏡港口,一些留守的海盜正好看到了揚帆而來的自家船隻,立刻,所有人都沸騰了。之前羅格斯帶了人去福建,搶掠到了無數的財富,這讓其他人都很是眼紅,可因為只有他的人付出了,所以其他人並不曾得到自己想要的財富。可這次卻不同了,雖然留下來的人沒有立什麼功勞,但他們也能分到一份財物,自然讓大家感到興奮了。
  
  很快地,整個蠔鏡的數百人都趕了出來,他們要迎接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以及迎接那些財富和女人。其實洪承疇他們還是太過謹慎了,為了能從大明奪取充足的財富,這次那些海盜們可是動用了幾乎全部的人馬,留下來的不過幾百人而已。所以他們完全可以用強攻的辦法來奪取蠔鏡,而不用什麼計策。
  
  雖然已經看出了這一點,但既然已經動上計策了,鄭成功也不會就這樣放棄之前的決定,而是照計畫而行,命船隻勻速向前,一旦進入到了火炮的攻擊範圍,就以炮火轟擊那些岸上的海盜。他們鄭家無數的兄弟死在海盜之手,鄭成功恨不能將這些兇手挫骨揚灰,自然不會有任何的仁慈和憐憫了。而將士們則只顧著聽令行事,更沒有其他的想法。
  
  岸上的海盜們大聲歡呼著,想要迎接自己的英雄和財富的到來。就在他們的歡呼到了最高處的時候,陡然發現那幾艘熟悉的戰船突然在海面上打了個橫,將一面的炮口對準了自己便不動了。
  
  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判斷這是怎麼回事時,只聽一聲炮響,那最前面的一艘船已經開火了。然後便是剩下的其他船上的火炮也一起開火。岸上的海盜全沒有預料到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他們就這樣愣了半晌,在炮彈於人群中呼嘯而過,炸翻了好些人後,他們才如夢方醒,大聲尖叫著四散而逃。
  
  可這個時候他們已經完全在明軍的炮火籠罩之下了,想走又哪有這麼容易的?只聽得陣陣炮聲傳來,便有一波又一波躲避不及的人倒在了地上,身下也很快就淌滿了鮮血。
  
  聽得炮聲傳來,停在遠處的明軍戰船也連忙趕過來幫忙了。可是等他們趕到的時候,卻發現自己還真用不著幫這個忙了,因為岸上已經沒有能站立還擊的海盜了。在又一陣轟擊之後,明軍就將船靠了上去,準備登岸清掃了。
  
  兵力上的不足,突然遇到襲擊,這兩條的哪一條都能讓這些本就沒有多少組織性的海盜大敗了。再從明軍所乘的船乃是之前自己人的船隻推斷出那些興沖沖殺去福建的同夥應該都遭了難了,這就更使得海盜們沒有鬥志,只知道向後逃命。如此一來,對明軍來說就再好沒有了,本來還擔心上岸的時候會遇到阻撓呢,現在顯然變得很簡單了。
  
  船隻靠岸,上面的上萬人馬即刻追了上去,戰鬥已經變成了一面倒的屠戮,就看明軍會不會下殺手將這裡的海盜都除去了。好在沒有上面的命令,只要海盜們不做反抗,將士們手下還是有分寸的,不會真個殺光了他們。
  
  從上午登岸,到午時之後,整個蠔鏡就被明軍重新控制住了。除了那些海盜外,這裡尚有不少土著的居民。這些人雖然也算是大明的百姓,但顯然沒有什麼歸屬感,對這些殺來將海盜們剷除的明軍也懷著小心。
  
  對此,洪承疇充分發揮出了他作為文官的本事,立刻就下令大軍不得擾民,並且親自去與這裡土著的長者會面,以表明自己的身份和態度。雖然語言上有些隔閡,但是他們的行動還是給了這裡土著一定的安慰,雙方也沒有起什麼摩擦。
  
  安撫好了這裡的居民之後,洪承疇就命人將那些被俘的海盜都給押了上來。這其中有不少還是婦孺,那是海盜們的家眷。洪承疇不禁開始考慮起該怎麼處置這些人了,雖然在福建他下令殺了數千人,可那畢竟還有理可循,可對這裡的海盜就很難下這個手了。
  
  沉吟中的洪承疇想到了唐楓命人給自己送來的一封書信,上面除了一些勉勵他的話外,還提到讓其一切以大局為重,確保今後不會再有他國之人敢犯我大明海疆。照這麼看來,安國公的意思就很明顯了,那就是殺一儆百,下狠手。
  
  可是洪承疇在轉念一想後,卻覺著這麼做也不是個辦法。要讓他國知道大明的厲害的確需要殺一儆百不假,可是都把人給殺完了,其他國家的人又怎麼知道呢?只靠些許的流言,根本不可能讓萬里之外的那些國家產生畏懼之心的,這就必須要人帶這個消息去了。想到這裡,他的目光就落在了那些俘虜的身上。
  
  放了這些人,讓他們回去自己的國家以宣揚大明之威?這的確是一個辦法,可是洪承疇卻知道這必然會有許多人反對。跟著自己來的將士多是福建人,他們與這些海盜仇深似海,怎麼可能放他們活著離開呢?而且他也對這些人不怎麼放心,若是自己的一念之仁,反而讓他們覺著大明好欺,從而再來相犯的話,對大明來說絕不是什麼好事。那時候,只怕自己就要為千夫所指了,這可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既要讓他們活著回去將事情宣揚,又要讓他國知道我大明之厲害,看來說不得要動些手段了。」洪承疇想著抬起頭來,卻正好看到鄭成功似乎有什麼話要說。「鄭公子,不知道你有什麼看法嗎?」
  
  「小人有一點愚見……」鄭成功的考慮和洪承疇所想的不謀而合。隨後又道:「這兩個法子都不成,就必須給他們留點念想了。小人以為,應該將他們的耳朵和鼻子都除了,然後再放回去,這樣才能起到震懾作用。」到底是海盜出身的人,說這些話時沒有半點的不適。
  
  洪承疇點頭道:「這的確是個法子。但這麼做只能起到一定的威嚇作用,尚不足以讓他國之人感到我大明之可怖!」
  
  「那依大人的意思呢?」
  
  「嘿,對一個男人來說,最要緊的便是下面那一呼嚕。我們何不為這些曾對我大明的百姓犯下滔天罪行的人一個最嚴重的懲罰呢?」
  
  「大人的意思是……閹?」鄭成功說著也不禁打了個寒噤,還是文人的心腸歹毒啊。
  
  洪承疇沒有想到對方會這麼看自己,依然面帶冷笑地道:「不錯,只有這樣,才足夠讓那些他國之人知道來我大明犯罪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這的確是一個絕戶之計,小人以為可行。」雖然有些不太舒服,但是鄭成功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法子最有效。恐怕在一段很長的歲月裡,這些紅毛子都不敢再輕言犯我大明瞭。而且,這樣一來,他對鄭家死難的兄弟們也有了一個交代了。
  
  「既然鄭公子也認為此法可行,我們就這麼辦吧!來人……」洪承疇立刻將這個歹毒的刑罰給頒佈了下去,下面的事情就交給手下的將士們去做了。這其中有著太多的士兵與這些人有著仇恨,對這種比殺了對方更痛快的報復手段,自然有的是人搶著做。
  
  兩日之後,受了宮刑得以保全性命活下來的人,在被包紮之後,就被將士們趕上了一艘船。在給他們準備了足夠的食物和淡水後,這些人便被趕出了蠔鏡。他們將靠著自己的本事返回國家,若是半道上出了什麼差錯,就只能怨自己的命不好了。這已經是明軍最大的讓步了,若依著有些人的心思,是要將他們永遠吊在福建各城鎮中的。
  
  幾個月後,已經不成人形的海盜們回到了自己的國家,這引起了國中的一片譁然。在大家眼裡看來的英雄最終卻落得如此淒涼的下場,這讓原來如火如荼的大航海行動也為之一緩。這些只知道掠奪的西方殖民者終於懂得了什麼叫害怕,也終於知道在大洋的彼岸,有個他們惹不起的龐大帝國的存在。
  
  這個報復性的行為,對大明來說有著極重要的作用。不單使西方國家不敢輕言戰事,而且還滯緩了他們的進程,這讓大明追趕西方國家的可能性大了許多。
  
  百年之後,當大明在世界上的地位得到了他國認同的時候,有人回首往事,就曾言道:「歷史,有時候就是靠著一些細小的變化而成的。若沒有當初蠔鏡的一次辣手,我們大明就不可能發展得如此迅速。所以真說起來,洪承疇一生對我大明所做的功勳裡,以此為最!」不過這並不是官方的看法,這種幾近於無賴的手段,一向好面子的大明朝廷是不會去提及的。但是民間對此的評價已經足可以讓洪家的子孫感到榮耀了……
kelvin12354 發表於 2012-10-27 19:00
終章
  
  正元三十七年,大明北京城,安國公府。一棵有著兩百年樹齡的大樹,有著極其茂盛的枝葉,將它下面的大片地方都遮蔽在了自己的蔭涼之中,而在這一片樹陰裡的正是二老五少,七個人,其中的六人正聽著眼前一個著普通白麻衣的老者說著故事。
  
  「……最後,郭靖與那黃蓉便告辭了拖雷等一干蒙古將領,也不再回襄陽見守城的宋將,而是轉道向東。他們要回桃花島,從此做一對神仙眷侶。」沒錯,這老人所說的正是後世幾乎人人皆知的武俠名作《射雕英雄傳》的故事。而在這大明年間,能說出這個故事來的,除了有著前世記憶的唐楓,便沒有他人了。
  
  時間過了數十年,當初那個意氣風發的青年國公,那個將天下掌握在自己一人之手的大明第一人,如今也垂垂老矣。近三年來,他已經將一切的國事都交付給了自己信任的人,比如三個兒子,比如那些後來在科舉改革後考上來的人。這些人在思想上都比舊一輩的官員要放得開,將大明未來的希望交給他們,唐楓很是放心。
  
  「爺爺,這就沒了?」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奶聲奶氣地問道,這是唐楓第三個兒子所生的小兒子,是他最疼愛的孫子。
  
  抱著他到了自己的膝頭,唐楓笑著道:「是啊,這故事到這裡就沒有了,因為那天下後來還是被蒙古人給奪了去。直到又過了百年,我們大明的太祖皇帝出世,這才將殘暴的蒙古靼子給趕回了草原之中。」他不想說最後郭黃兩人戰死襄陽的結局,因為那畢竟是個悲劇。
  
  「公子,你這故事卻是從哪本書上看來的?以前怎麼就不曾聽你提起過呢?」從稱呼上,就能看出這個發話的老人是誰了,正是一直以來跟隨著唐楓左右的解惑。雖然他們一個七十多,一個六十多了,可這喊了幾十年的公子卻沒有絲毫的改變。
  
  唐楓聞言一愣,隨即才道:「那是我做夢夢著的。」到了這個時候,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前世的穿越是不是確有其事了?或許只有想起前世所知的一些知識時,他才能肯定自己的真實身份——一個從遙遠的時空裡穿到這個世界的人。
  
  大家正說著話呢,一個矯捷的身影大步出現在了院子裡,看他的身形和容貌,與年輕時的唐楓有著七成的相似,正是他的次子克滿。一見到父親在這裡,克滿立刻放緩了腳步,臉上的一絲怒容也隱去了,向著唐楓施了一禮:「孩兒見過父親大人。」
  
  唐楓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才道:「你可是遇到了什麼不順心的事情嗎?」
  
  「這個……」克滿愣了下,看了看那幾個孩子。解惑見狀,連忙起身對那幾個孩子道:「走,咱們去找個西瓜來,這天也太熱了。」孩子們當即就被西瓜給吸引了注意力,跟在了他的背後往後院而去,這裡便只剩下了唐楓父子二人。
  
  「爹,因為您老現在已經不管朝事了,所以有些話我一直都瞞著您,生怕您聽了生氣。」
  
  「哦?你就不怕我知道你有事瞞了我後更生氣嗎?」唐楓沒好氣地道:「有什麼事情你就直說吧。你爹我雖然老了,但有些事情卻還是能做得了主的。」
  
  「是這樣的,最近朝中那些清流和言官又開始不安分了。我們已經在通政司那裡得了好些彈劾您和朝中大員的奏章。他們直言爹和那些大人們是在毀我大明的百年基業,說再如此下去,國將不國,終有一日大明天下將大亂。」顯然這件事情壓在克滿的心頭也有些時候了,他一旦說起來就是一肚子的火,一時都收不住了:「他們這分明是看著父親您不再其位了,就想著對我們唐家下手呢。爹,我們可不能對他們客氣了!」
  
  「怎麼,依著你的意思,是要將這些人都問罪了?」唐楓冷笑一聲:「你都三十多了,怎麼還如此的毛躁,怨不得到如今官職還只是兵部的一個郎中,什麼時候能跟你大哥和三弟學學啊?」
  
  「爹,我……」克滿見父親有些怒意了,連忙待要分辯,卻被唐楓擺手止住了:「我知道你是在維護我,可是你這麼做根本就不可能讓人心服。當年的閹黨一手遮天,還不是照樣說倒就倒了嗎?你爹我又不是什麼神佛,被人攻訐幾句也就這麼回子事。」
  
  見兒子似乎依然有些不忿,唐楓又道:「其實我對大明做了如此多的改變,有許多守舊的人怨恨於我是可以理解的,不遭人嫉是庸才嘛。何況這些人的攻訐又能對我造成什麼傷害呢?是功是過,後人自然能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不是現在這些言官的一兩句話便能定性的。
  
  「你看現在,原來一直侵犯我大明邊境的蒙古人已經老實了,金人更已經被我漢人吞併,連他們的國土之上都住著我們漢人。海外的貿易更是完全打開,百姓的日子越發的好了,這一切的一切,難道後人就真會視而不見嗎?
  
  「他們中有人說我唐楓所做不是臣子所為,我可以接受,因為在我眼裡,君王的利益再大,也大不過百姓和民族的利益。既然我都做了,難道就還不能讓他們說上一說嗎?我一直在努力實現的就是一個人人都敢說真話,能說真話的世界,難道我自己就成了那個特例嗎?」
  
  「父親……」克滿面上一片慚愧:「孩兒懂您的良苦用心了……」
  
  「你要真能懂就好,你要將這番話記進心裡去,今後大明就要靠你們了,你也要將這種想法付諸於實踐。我大明雖然地大物博,可幾千年的思想包袱太重了,要想在這個大變革的時間點上有所突破,就必須打破太多以前的規矩。我這一生,只是為這樣的目標踏出第一步,而以後大明,乃至於漢民族的未來,就要靠你們去開創了。」
  
  「孩兒一定將這番話銘記在心!」克滿立刻再次恭敬地答應道。
  
  「老頭子,你都早不做什麼官了,怎麼還那麼喜歡管事兒啊?你可不要忘了答應過我和妹妹什麼啊?」正當兩父子正說著話的時候,一個顫巍巍的老婦人在一個丫鬟的攙扶下慢慢地走了過來,笑著對唐楓道。
  
  「夫人你說得是,我這不是怕他們不長進才多說了幾句嗎?放心吧,三年前我卸去一切之後,就再不想重回那勾心鬥角的官場了。一輩子都和那些人鬥,死在我手上的人也數不清了,到老就安分點吧。」
  
  「這才像話。」柳慧微笑著點頭道:「現在我們都老了,這天下就該給年輕人去創造,不然他們就要叫你一聲賊了!」
  
  「這話怎麼說的?」唐楓先是微微一呆,旋即才想明白妻子說的是「老而不死是為賊也。」便呵呵一笑:「好,好,今後老頭子我什麼都不管了!」
  
  大明正元四十五年,已經年過八旬的安國公,唐楓唐逸之薨逝於自己家中。當日無數百姓都自覺地為其戴上了孝,朝廷也因此而停朝三日,極盡哀榮。
  
  當然,這些人中也有偷笑的,比如那個一直都擔著皇帝的名頭,卻一直沒有皇帝之實的正元帝朱慈煥。已經過了不惑之年的他,卻連真正自己意思的聖旨都沒有下發過,前三十五年,是唐楓壓著他,而後十年則是唐家的子弟在壓著他。當這一切已經成了慣性的時候,作為皇帝的他卻連反抗的意識都沒有了。
  
  不過他對唐楓還是有著怨恨的,所以當得知他的死訊時,雖然表面上很是哀傷,可實際上卻樂開了花。但這也不能改變現狀,君權從此旁落。
  
  百年之後,當中華民族立於世界之顛,真正做到萬國來朝的時候,那個皇帝依然姓著朱,可是卻已經沒有多少人去弄明白他究竟叫什麼名字了……
kelvin12354 發表於 2012-10-27 19:00
  PS:先祝各位應該已經不是兒童的童鞋們兒童節快樂~~~~
  
  一年多的時間,俺寫了這兩百多萬字,雖然還是有著許多的不足,但看到有這麼多人的捧場,俺心裡還是很開心的。在這裡,俺作揖拱手地跟大家說一聲謝謝。
  
  這本《重振大明》到今天就結束了,在稍作休息之後,俺會再寫一本新的,一本和現實的歷史沒有什麼關係的小說,希望各位還能一如既往地來捧場。而有了三百萬字兩本小說的試驗之後,俺似乎已經掌握到了一些網路小說的寫作規則,以及讀者們喜歡的是什麼了,所以新的一本書俺能保證一定比前兩本更好!
  
  最後的最後,還是再提醒一聲,三五日後,新書就能出現了,還望各位不吝賜教!!!!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kelvin12354

LV:9 元老

追蹤
  • 967

    主題

  • 16729

    回文

  • 4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