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穿越]遼殤 作者: 秋無碩(連載中)

weichang95 2013-3-29 00:12:51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49 54908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4-6 19:50
第三卷 三0八 民人求見
               
    第二天天還沒亮,就有幾百附近的村民們圍住了驛館,叫嚷著要見見宋朝來的使者。按說敵國來使,接伴使是不會允許使者私自和民人們接觸的,但今天不知道是怎麼了,接伴的正副使者早上都不見影子,宋人驛館對馬擴這一行使團更是一點的限制也沒有。

    早有使團從人聽到外邊的喧囂跑出去看熱鬧,見到是幾百燕地的百姓們在驛館前叫嚷著要見宋朝的使者,而驛館的驛正卻在門口和那些百姓們交涉,勸說著讓他們回去,不要打擾了使團的休息。

    出現這樣的情況很不正常,馬擴和劉錡只是讓從人們注意觀察外邊的情況,並沒有出門一見的打算。日上三竿,李爽和耶律沃燕兩個接伴使還是不見蹤影,使團今天的行程也還沒有安排。馬擴催問陪伴的接伴使從人,對方回答說公主和駙馬一大早就進霸州和蕭大王議事去了。

    驛正卻是馬不動外邊民人,後來乾脆一生氣,懶得和那些老百姓們費口舌了,只是命令門口的侍衛們不准民人們進驛站就是了,任他們在外邊聒噪。

    到中午的時候,外邊的聒噪聲小了,使節從人卻匯報說外邊的民人們並沒有離去,仍在等著宋朝使者。不清楚這些百姓們見自己有什麼事情,但接伴使們躲得不見影子,民人們又輕易地到了驛站門口,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雖然知道不會是什麼好事,很有可能是遼國人給自己挖的一個陷阱,但這些民人們在外聒噪這麼長時間,實在讓馬擴和劉錡感到好奇,就算知道會是陷阱,也是想弄明白遼人們到底在玩什麼陰謀詭計。一有了好奇之心,馬擴和劉錡就有些坐立不安了。

    一會兒,派出去和民人悄悄接觸的使節從人拿回了一張宋人弔民伐罪的皇榜交到馬擴手裡,說外邊的百姓頭領執意要見見威名遠播的也力麻立。

    從古到今,各國派往敵國的使者都是半公開的間諜,馬擴此此出使,更是帶著經略幽燕的遠大抱負。聽使節從人說那幫百姓看樣子像是燕地的豪傑,馬擴坐在驛館裡,更是心象貓抓一樣地發癢。

    又過了一會兒,又有使節從人回來稟報說什麼燕地豪傑王三順指明要見見也力麻立,如果宋使不出門見上一面,會寒了燕地漢兒的心的。

    事出反常必為妖,馬擴既然到了遼國,和燕地豪傑秘密接觸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進遼境就有什麼燕地豪傑主動拿著皇榜來和自己相見,遼人對這些人在驛館前的聒噪卻是不聞不問,實在太過反常。但正因為這樣的反常太過奇怪,馬擴和劉錡想來想去也想不出遼人是在耍什麼陰謀,這越是猜測,兩人就越坐立難安了。

    馬擴在屋子裡走來走去幾十圈後,終於向門口走去,說道:「我出去會會這些燕地漢兒,看他們到底為什麼事要見我一面。」

    「子充,當心有詐!」劉錡攔住馬擴說。

    「你說說他們能使什麼詐?我只是見上外邊人一面,怎麼說話我是自有分寸的。現在遼宋盟約早已不存,遼人大不了給我按上個什麼破壞盟約的罪名,拒絕我們去燕京。如果他們有此打算,隨便找個什麼理由,甚至我昨天頂撞那遼國公主就能讓我兩打馬回頭,他們又何必費這些麻煩,用如此低劣的辦法來。」馬擴說道。

    劉錡相對比馬擴要鎮靜得多,勸解道:「真因為不明白遼人是什麼打算,才覺得這其中有詐。外邊只是些無關緊要的百姓,為朝廷大事計,子充還是不要莽撞的好。」

    「那遼國公主和駙馬,還有蕭干,耶律大石都不是易於之輩,就算有詐,他們何必耍出如此低劣的手段來。我是怕他們有意放燕地豪傑來見我們,我們由於顧慮拒不相見,會寒了燕地豪傑們的心。信叔你不知道,這些江湖人士思考問題大都比較簡單,如果我今天不敢出去見上一面,他們會認為朝廷的皇榜說的都是些假話,朝廷對招降燕地豪傑的許諾也同樣是假的,並且會很快在燕地豪傑中間傳開,這樣,宣撫司經略燕京的大計就受損了。我想來想去,覺得遼人是有意放一些膽大而頭腦簡單的豪傑們到這驛館前見我們的,他們這樣做,不過是想奪回在燕地的民心。那我就出去見上一面,偏偏不讓他們的詭計得成。」

    馬擴這麼一分析,似乎也多少說得過去,不然,遼人就是再蠢也不會安排些民人到驛館前來嚷著和宋使見面的。他們就是算準了宋朝使者不方便在這公開的地方和這些燕地豪傑見面,才有意放這些人過來的。這樣一分析,遼人這樣做卻是陽謀,宋朝使者如果真的不敢相見,恰恰是趁了遼人的算計。

    劉錡雖然覺得事情不會這麼簡單,卻是想不出遼人還有什麼別的目的,就嘆了口氣,不再阻攔馬擴了。

    馬擴走出驛館,卻見門口散漫地站著二三百服色各異的燕地百姓們,驛館的一位官員還在門口勸說著讓這些民人回去,好像是一點作用都不起,回頭見馬擴走了出來,像是遇見了救星一樣地說道:「你們要見的大宋使者出來的,有什麼話,你們就問他吧。」說完話也不看馬擴的表情,逃也似的進了驛館的大門。

    「你就是那出使女真的也力麻立?」民人中有人大聲問道。

    馬擴換上一副笑臉來,向民人們拱拱手說:「在下馬擴,奉朝廷派遣出使大遼,各位嚷著要見在下,不知道有何指教?」

    「這張皇榜,可是你大宋朝廷帖出來的,說什麼舉一州一縣歸降,即以州縣之職授之,不知道這話是真是假?」民人中的一位頭目手裡拿著一張皇榜問道。

    馬擴回頭看了看驛館內,見剛才那驛正早就跑的不見人影了,門口的七八位守值的侍衛卻是眼觀鼻,鼻觀心地看著天,像是站崗時沒帶上自己的耳朵似的。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4-6 19:55
第三卷 三0九 折辱宋使

    對方拿著皇榜,問的話看似簡單,馬擴卻是很不好回答。承認吧,他現在的身份是出使遼國的宋使,在這驛館門口容易給遼人落下招撫對方百姓的口實,不承認吧,又會讓這些豪傑們認為宋朝朝廷說話不算數。雖然現在驛館裡的人都不見了影子,但這些站崗的衛兵可不是真的沒帶耳朵。

    「皇榜上都蓋著朝廷的印章,當然是不會有假了。」對方這麼直來直去的想問,馬擴也實在沒有不承認的道理,也只好硬住頭皮承認了。大不了給遼國的什麼公主駙馬抓住把柄,將自己這一行使團遣送回去。

    「聽說馬大人是原來出使女真的什麼也力馬立,我等仰慕已久。」那位民人頭領揮動著手裡的皇傍,盡說些不太著調的話。

    馬擴正不知道如何回答,卻聽另一位民人在旁邊說道:「原來宋人和女真結盟禍害我大遼,都是你這使者弄出來的啊,不知道貴使這次出使我大遼不知道又有什麼打算。」

    這民人說話的語氣很不對頭,馬擴聞到了一股濃濃的陰謀味道。但這個時候他也只能硬著頭皮作出些回答了:「爾等都是漢兒,祖先自古是我中原子民,不幸淪為虜臣垂二百餘年,我大宋朝廷每想起淪為蕃民的華夏子孫,不免牽腸掛肚。收復燕云之地,讓淪為虜臣的漢兒們回歸大宋,是我中原百姓們二百年來的夢想。現今耶律延禧無道,致遼國內亂迭起,正是我大宋收復燕云的大好時機。我朝當今天子聖明,北連女真,南重兵壓境,遼國滅國已不遠了。朝廷素知爾等忠義,故放出皇榜,望燕地豪傑能聞風而動,回歸中原。有能以一州一縣之土獻降者,朝廷當授以所獻州縣之主,望大家不要錯過這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

    馬擴作為使者,開始時說起宋朝圖謀遼國的事情,還有些理虧,說著說著就順了嘴,到最後說得大義凜然,連他自己都被這即興演講給打動了。

    「哼,我等在燕地生活的好好的,二百年前我等祖先在北地受欺壓時,不見南朝兵馬。現今我們剛過上了幾天好日子,你們南朝就來搶佔我等祖宗之地了。」剛才那民人頭領說道。

    「就算佔我等的土地,自己有能耐也還罷了,自己沒能耐,卻相來女真韃子,致我遼東數百萬百姓妻離子散,流離失所,一切的禍道,卻是你這勾結女真的奸人!」人群中又有人喊道,邊喊還邊向馬擴扔起了石塊,幸虧馬擴躲的快,才沒有砸到頭上。

    經這麼一挑撥,人群人立即像蜂窩一樣亂了起來,不少人大喊著讓馬擴賠自己親人的性命,並把早準備好的石塊朝他的頭上扔過來。馬擴到底是西軍出身,左躲又躲,還是有幾塊石頭瓦塊砸在了自己的身上。

    果然是陰謀,馬擴卻是不願這個時候被這些燕地民人們趕進驛館,連忙邊躲邊大聲喊道:「大家聽我說,大家聽我說。大家和我中原百姓同祖同宗,自然是我大宋的子民,五代石敬塘割讓燕云十六州,不但是我中原百姓之痛,也是爾等燕云百姓的恥辱。現今我大宋數十萬兵馬壓境,殘遼眼看滅亡不遠,正是大家歸正朝廷,建功立業之時,且莫受了奸人的蠱惑。」

    「我等既是你中原百姓,你中原為什麼勾結女真來殘害我等?你可知道在遼東和中京有多少漢兒被女真韃子殘害?今天你這禍首不給我等一個交待,我等就闖進這驛館去跟你拚命。」

    「殺了這勾結女真的漢人敗類,給死難同胞報仇!」

    馬擴當然知道這些所謂燕地百姓是過來給自己找事的,真有些後悔走了來了,這些人現在不但是石頭瓦塊地向自己扔過來,前邊的人還揮動著手裡的棍棒要向自己打來。雖然是遼人的小小伎倆,馬擴現在卻是沒有招架之力,更是沒有機會和這些百姓們爭辯,只能邊躲,邊向驛站內退去。

    馬擴退會驛站後,那些百姓們跟著向驛站湧去,卻被門口那些眼觀鼻,鼻觀心的侍衛們給擋住了。這些民人們雖然激動,卻是不敢和這些官兵們糾纏,只能是怒氣衝衝地在外邊怒罵著。

    馬擴的頭上臉上被砸了幾下,身上更是沾滿了泥土,已是丟盡了面子。退回驛站後不好再跟這些野蠻的燕地百姓們糾纏,只能灰頭土臉地回到自己歇腳的小院子。

    劉錡早出了小院來看外邊的情形,看到馬擴的狼狽樣子,就安慰著說道:「遼人的小伎倆,我們且莫理他們,等那李爽回來後再問個明白就是了。」

    馬擴自經略燕地以來,一直以為只要朝廷散出招撫的皇傍,燕地百姓們一定會簞食壺漿地迎接王師的到來的。現在這些百姓對自己這大宋使者如此態度,不免的些喪氣,對劉錡說道:「唉,這些化外百姓甘為蕃民,早已和咱中原漢人不是一條心了。」

    「卻也未必,子充難道不知道這些是被人挑撥起來的假百姓嗎?我現在終於知道遼人為什麼會來這一手了,他們就是怕我兩這次出使,私下和百姓們接觸,故而弄些假百姓來讓我兩以為燕地漢兒全部沒有歸正之心。子充且莫喪氣,他們如此安排,正是因為他們怕我們這次出使,趁機策反燕地百姓。」劉錡繼續安慰馬擴道。

    「哼,彫蟲小技爾!」馬擴氣哼哼地說道。

    這些百姓們確實是李爽安排的,但李爽只是粗略的讓衛兵找了些教民過來,難為一下宋人使者,具體如何做,他原本是要給指點指點的,可是今天早上卻早早地被蕭干和耶律大石叫了起來,忙別的事情去了。這些被教民們鼓動起來的燕地百姓們沒得到李爽的指點,也就只能這麼不咸不淡地給了馬擴一點點難堪。

    李爽和耶律沃燕此時卻是顧不得馬擴和劉錡這兩位宋人使者了,因為蕭干的牛攔子在蘭溝甸發現了宋人軍隊的蹤跡,歷史上的白溝河大戰馬上就要提前上演了。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4-7 09:15
第三卷 三一0 衝陣

    昨天馬擴和劉錡過河的同時,宋人的東路軍總管楊可世也急不可待地帶了兩千兵馬,從白溝河的下游過了河。由於他搭建的浮橋是在一處隱蔽的河灣,兩岸都是樹木和蘆葦,蕭干和耶律大石並沒有發現。

    今天一大早這支兩千人的宋人部隊就被巡邏的牛攔子給發現了,急忙匯報了蕭干,蕭幹一邊派兵攔截,一邊把李爽和耶律沃燕叫到了霸州商議。李爽一看楊可世現在的方位,不由得感嘆不已,雖然和歷史上的白溝河大戰在時間上有些不對,但是這楊可世渡河之後卻是在蘭溝甸被遼人牛欄子發現並阻擊的。熟知歷史上遼宋大戰經過的李爽立即意識到歷史終究是提前重演了,就根本再顧不上驛館裡的兩位宋使,和蕭干和耶律大石商議起了部隊的佈局來。

    耶律大石和蕭干把李爽和耶律沃燕一行人叫回霸州,本來是覺得大戰馬上要提前啟動,那處驛館是四面受敵之地,萬一有宋人遊騎攻佔了驛館,公主和駙馬可就危險了,所以是叫他們到這霸州暫避兵亂的。李爽一聽楊可世目前的位置,立即就來勁了,讓兩位主將拿來了地圖,對當前的敵我佈局分析了起來。

    蕭干和耶律大石都是久經征戰的宿將,雖然知道李爽有些小聰明,卻是沒指望他能對當前的軍事佈局提出什麼有用的見解的。但李爽說了話,耶律沃燕在一旁鼓動著兩位主將,兩人不好駁了耶律沃燕的面子,就只好先聽聽李爽能說些什麼。

    李爽由於提前知道歷史的走向,首先肯定白溝甸的這支宋兵應該是宋人的急先鋒楊可世帶領的,人數不會太多,應該在一千到兩千人之間。然後向兩人分析著說,宋人出兵已久,卻還沒和遼國軍隊有過接觸,對遼國軍隊的作戰能力還不清楚,而率先渡河的這支宋人軍隊,應該是西軍的精銳,應該派出遼國精騎迅速滅掉這支軍隊,同時奪下宋人的浮橋。由於早就對這一戰的經過知道得很是詳細,李爽甚至能說出奪橋的時候,宋人的哪一支軍隊會搶著過河來,遼軍應該如何衝鋒,打擊這支宋軍的士氣,然後趁機搶著渡河。

    歷史上的白溝河之戰本來就是蕭干和耶律大石指揮的,但他們卻是根據事態的發展,在以後進行的佈局,現在李爽提前說出他們以後的佈局來,並且大膽地說出只要滅掉蘭溝甸的宋軍和過河保護浮橋的宋軍,北岸的宋兵必定再也無心戀戰,遼兵可以趁機渡河,和宋人決一死戰。

    聽著李爽的建議和預測,遼末雙雄不得不時不時用疑惑的眼光打量李爽,這些佈局的變化正和他們心中所想一樣,更難能可貴的是李爽能提前知道宋人下一步,下下一步會有什麼變動,遼兵應該如何進行應對。

    蕭干和耶律大石聽著李爽簡短的建議,覺得這小小年紀的少年簡直不是人,而是妖怪了。時間緊迫,李爽也是很簡略地分析了戰場上可能出現的變化,然後就請求帶兵去蘭溝甸圍剿楊可世了。雖然聽李爽對軍情的分析頭頭是道,兩人卻是不放心讓李爽帶兵的,只好由耶律大石帶了三千兵馬,讓李爽跟著。

    蘭溝甸位於霸州東北方向十餘里的一座小丘陵的東面,是永定河故道的形成的一處荒灘。李爽和耶律大石帶後還沒趕到,就遠遠地看見這兒已經亂成了一鍋粥。一股一百多人的遼兵被宋兵七八百人圍了起來,正在拚命地廝殺,那股遼兵的周圍滿是雙方死傷的士兵,估計死傷人數已不下二百人。宋兵的前邊的重甲步兵馬遼人的騎兵圍得動也不能動,後邊的弓箭兵正在用硬弓或強弩遠遠地向馬上的遼兵射擊著。而遼兵們藉著自己的馬上優勢,一邊用盾牌阻擋著宋兵的箭矢,一邊不向命地向西南兩個方向衝殺,可是宋人的步陣太厚,最前邊又是身披步人重甲,手執長槍的重甲步兵,遼兵每衝殺一陣,就要死傷上一二十人,前邊的宋人的重甲兵也會在遼騎的衝殺下有一定的死傷。遼騎雖然是作戰英勇,但數量上和宋兵懸殊太大,眼看是人數越來越少了。

    耶律大石看一眼雙方的情況,留下一半人讓李爽押後,自己先帶著一千遼騎衝入了宋人隊伍之中。那些宋人們大多數都只盯著被圍困,馬上要全軍覆滅的遼騎,等聽到耶律大石的馬蹄聲時,已經距離他們不到二百步了。

    最外層的一支宋人騎兵立即糾集了三四百人迎著耶律大石衝來的方向迎了上去,雙方騎兵交戰,沒有什麼取巧的,拼的只是勇氣和實力,兩隊人馬交錯著一陣砍殺,迎上來的宋人騎兵立即死傷了一半,而耶律大石的隊伍也有八九十人落了馬。

    趁宋人騎兵衝殺的機會,宋人的步兵立即集結好了一支步陣,最外邊是手持長槍的重甲步兵,裡邊夾裹著輕甲步兵和弓箭兵。耶律大石帶著騎兵卻是沒有直接向宋人的步陣衝去,而是衝到將近五十步的時候,騎兵分成了兩隊,從宋人步陣兩側二十步左右滑了過去,邊沖邊向步陣著騎箭。

    箭矢飛到的時候,宋人的步陣內立即伸出了無數鍋蓋般的盾牌來,把整個步陣摭擋了個嚴嚴實實,一支支箭矢碰在厚重的盾牌上,發同叮叮噹噹的金屬響聲,然後被擋落在了地上。一些有經驗的騎兵放箭的時候卻不是直射,或者是藉著騎在馬上的高度,向宋人步陣中間射去,或者以一定的角度向天而射,箭矢在空中劃出一個拋物線來,然後落進宋人步陣的中央。

    李爽知道遼人騎兵遇上結陣的宋兵,一般都是不會傻傻地向長著長刺的步陣直接衝擊,而是來來回回回的緊帖宋人步陣,來上七八輪騎射,一方面用箭支射死一部分敵人。更重要的是,疾如風的騎隊緊帖著步陣跑來跑去,會給步陣中的宋兵們很大的心理壓力。散失了信心的宋人步陣往往會在某一部分會有鬆動,遼騎會瞅準陣中的鬆動,趁機把步陣撕上一條口子的。

    但是,遇上這種人以重甲長槍步兵為外圍,又用盾牌摭擋得嚴嚴實實的步陣,遼騎想衝亂陣腳,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本帖最後由 忘情痞子 於 2013-4-7 20:32 編輯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4-7 09:16
第三卷 三一一 衝陣 下

    宋人的步陣像一只長滿毒刺的刺蝟,饒是遼國騎隊象獵豹一樣驍勇,卻是對這刺蝟不能造成根本的傷害。遼後們繞著步陣來來回回地射了七八回騎箭,也只傷了對方不到一百個人,自己的操作也和宋人相當。

    箭已經射夠了,遼人的騎陣已經改變了方陣,大約五百騎在二三百步開外變成了尖頭的三角陣型,最前邊的錐尖是遼國最驍勇的騎士,從三百步開外直直地向宋人的步陣衝了過去。

    遠遠觀戰的李爽只聽見武器相交和人喊馬嘶聲,看著遼人騎陣那尖銳的錐尖和宋人的步陣一硬碰,就被折斷了錐尖,最前邊的勇士們雖然衝過去槍挑馬踩的殺死了不少的宋人步兵,但是騎士的馬匹和身體也被宋人的槍尖刺成了馬蜂窩,衝過去和宋人接觸的騎士們大多都堅持不到半柱香的時間都紛紛落了馬。

    不一會兒就死傷了近百騎遼國士兵,卻是沒能把宋人的步陣撕開條口子,最外層死傷的宋人士兵的空缺,會以最短的時間被裡邊衝出來的士兵們補上。每有遼騎衝過來,迎接他們的就是樹枝般密集的長槍頭,或者刺馬,或者挑馬上的人,儘管這些遼國騎兵都是經驗豐富的勇士,卻是經不住這麼密集的槍尖的挑刺,大家沖上前去的時候都是抱著戰死的決心,只希望自己的生命能把這只咬人的刺蝟的皮毛剝開一條口子。

    但是,沖上去的遼國勇士們都失敗了,眼見死傷已經二百多人了,耶律大石在後邊催著勇士們繼續衝刺,臉色卻是變得越來越難看。

    後邊押陣的李爽也沒閒著,他身邊就是一片茂密的樹木,正在命令士兵們砍伐樹枝,用長長的樹枝削著木頭長矛。可惜這河灘上儘是些木質不太硬的柳木和麻柳木之類的樹木,雖然砍下來的枝幹夠粗夠長,但硬度卻是不理想。李爽讓士兵們撿些干柴生起火來,把削好的矛尖在火上烤上一烤,再用刀箭修整修整,總算硬度提升了一些。

    見前邊的耶律大石已經顯得煩躁了,到這蘭溝甸已經快一個時辰了,如果再不迅速解決這支宋兵,再讓南邊的宋兵們趁勢殺過河來,這遼宋大戰的歷史看樣子就得重寫了。李爽帶著李齊,沈默和自己的一幫衛隊,每人馬上放著三四支樹枝長矛向耶律大石方向騎了過去。

    耶律大石見李爽帶人過來,黑著臉喝道:「二郎且莫過來,快退回去給某家押陣。」

    李爽揚一揚手裡的木頭長矛對耶律大石說:「宋人的步陣象縮頭烏龜一樣,等閒武器都太短,傷不了其根本,讓我帶人用這長傢伙試上一試吧。」

    耶律大石看著李爽手裡長達二三丈的木頭長矛,眼睛一下亮了,對李爽說道:「宋人的戰力不可小視,二郎你還是把手裡的長矛交給某家,讓某家帶兒郎們去撕開宋人的這縮頭烏龜陣。」

    李爽再拍拍自己馬前鼓鼓囊囊的布袋說道:「林牙放心,我這兒還有些秘密武器喂給宋人。我帶弟兄們只負責撕開步陣,至於衝進去就是林牙的事情了。」

    說完話,李爽打一聲忽哨,再一揮手,就帶著一百多騎從另一個方向向宋人的步陣衝了過去。

    距離步陣大約四五十步的時候,大夥兒藉著馬匹的衝力,紛紛投出了第一輪長矛。投出的長矛是相對比較短,大約一丈左右,只只到天空中一陣嗡嗡作響,上百支長矛瞬間投入了宋人陣中,只聽得宋人陣中響起了一陣唉喲唉喲的慘叫,最外層的陣腳已有了鬆動。

    李爽帶著騎兵們卻並沒有趁勢衝進去,而是擦著宋人的步陣直直地向前衝去,邊沖邊又各扔出了一支木矛。在李爽投矛的同時,宋人步陣中也同時射出了一陣箭雨,李爽一行衝擊的速度很快,並且馬匹上的勇士們邊沖邊注意躲避著箭支,饒是如此,還是有三四位士兵被射下了馬來。

    兩輪長矛扔出後,李爽一行沒有停留,而是向前衝了大約四五百步後回轉馬頭,又向宋人的步陣衝了過來。剛剛被李爽衝擊的這一面步陣立即動了起來,一隊宋人的弩手調動到了這一側,等待著李爽一行人的到來。李爽帶著騎陣佯裝向剛才衝擊的這一歷面衝了過去,在接近步陣大約一百步的時候,馬頭卻是紛紛一轉,衝向了步陣的另一側。

    宋人步陣雖然厚密,但陣中的弓弩手卻是不太多,剛剛李爽作出還向剛才衝擊的這一面攻來的架勢,宋人的弓弩手就大多調動到了這一側,卻沒想到李爽改變了衝擊的方向,宋人的步陣就多少有些亂了起來,弓弩手們在陣中急著向步陣的另一側移了過去。

    步陣裡邊是密集的士兵,弓弩手的移動怎麼也沒有李爽的馬匹快。李爽一行這次卻是不再擦著步陣衝擊了,而是也把騎隊變換成錐子形,由他和李齊,沈默在最前邊作為錐尖,直直的衝了過去。大約五十步的時候扔出第一輪木矛,三十步的時候再扔出第二輪,同時從馬背上摸出個黑乎乎的東西在手裡點燃,然後一齊向宋人步陣中扔了過去。

    只聽一片轟隆轟隆的巨響,宋人步陣中冒出一陣黑煙,同時裡邊響起了人喊馬嘶的慘叫,排列整齊,防衛嚴密的步陣立即就亂了起來。

    透過刺鼻的煙霧,李爽看見很多宋兵們捂著臉或者身體,發出嘶心裂肺的慘叫,很多人扔下了手中的武器,像瘋了一樣地從步陣中衝了出來。而李爽後邊的士兵們還在繼續扔著手雷,步陣中還繼續響著轟隆轟隆的巨響。

    最前邊的李爽等人這時已經排成了個半弧開,手裡拿著長達三丈的木矛,一些被炸得昏了頭的宋兵們不辯方向,向李爽的騎陣這邊跑了過來,人還沒到就被木矛刺倒在了地上。

    宋人步陣雖然亂了,還是有一部分重甲步兵在很快的時間裡組好了列陣,手持長槍,向已經停住馬,圍成了弧形的李爽圍了過來。這些重甲步兵穿著重達七八十斤的鐵甲,象重型坦克一樣,手裡閃著寒光的長槍頭,眼見就要伸到最前邊的李爽等人的馬匹跟前了。

    千年裸奔,估計新任的編輯早就忘了還有這麼一部上架的作品。上架一個月來,成績實在太丟人,好在秋碩寫小說為的只是愛好,卻是不靠這個養家餬口,不然早就餓死了。雖然這樣,還是希望大家能夠給些支持。手裡有月票的,就投上一兩票吧,這麼可憐的成績,多少有點月票或者打賞,好能支持一下門面。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4-7 19:07
第三卷 三一二追擊楊可世

    重甲步兵的長槍雖長,卻是長不過李爽等人手裡的木矛。木矛雖然不夠銳利,騎在馬上的李爽等人卻是早就瞅準了,一等重甲步兵接近,就直直地向這些士兵唯一沒有防護好的頸部戳去,或者能一矛把對方刺倒,或者逼得對方左避右閃,給身邊的袍澤們了機會。如果他們能夠避過木矛,再接近一些,對面的騎兵們就會撒了手裡的木矛,抽出自己手城的馬槊或者大刀來招呼這些悍不畏死的重甲步兵。

    見李爽一行人已經攪得宋人步兵大敵,耶律大石豈能放過這個機會,帶著上千騎兵已經衝了過來。李爽見自己的援兵到了,也不和這些宋人再戰,帶著自己的弟兄們就向後撤,退出了這場戰鬥。

    步兵和騎兵作戰,只有結成密集的步陣,讓長槍兵在外邊防守,才能抵禦騎兵的衝擊,讓騎兵們無法向步兵下手。只要步陣一亂,步兵的劣勢就立即顯現出來,成了騎兵們屠殺的對象。

    李爽實在是不忍心看著宋人士兵被這樣一邊倒的屠殺,但他知道,如果不能迅速結束此次戰鬥,回到白溝河邊,憑著一股子銳氣打敗宋人的十多萬大軍,遼國可就是真的保不住了。一旦遼國不保,金人就會很快地佔領這幽燕之地,並以這兒為跳板南下,宋人的靖康之難可就是真的要重演了。

    不一會兒,兩千宋兵就被耶律大石屠殺了個差不多,一些宋人士兵們開始四下逃竄著逃命。李爽就帶著自己的人馬去攔截沒頭蒼蠅一樣地逃命的宋兵們,耶律大石的人馬追上逃竄的宋兵們都是為圖省事,一槍刺死就是了,李爽卻讓自己的弟兄們儘量多的捉活的。

    宋人步陣的中間還有一支二三百騎的騎兵,步兵亂了後,騎兵卻是並沒有亂,由一位手握長刀的宋人大將帶領,左衝右突地衝過遼人的包圍,把遼人騎兵撕開了個口子,向西南方向的白溝河逃了過去。

    李爽遠遠地看著那位身披閃亮鎧甲的大鬍子宋將,也就顧不得再捉宋人俘虜了,一揮手,帶著自己的一幫弟兄們緊緊地咬在宋人騎兵的後邊。

    除了李爽這支人馬外,還有不少的遼國騎兵馬在追擊著這支宋人騎兵,剛剛押陣,一直沒有上前的遼兵們,正好堵住了宋人的去路,這支宋人騎兵卻是不敢和這些排列得整整齊齊還不曾廝殺的遼兵對陣,換了個方向向南逃去。

    這蘭溝甸除了東邊有一處低矮的丘陵外面都是荒灘,宋人騎兵們降了東邊外,任何方向都可以逃竄,這就給圍剿工作帶來了大大的不便。那隊遼人騎兵眼前宋人向自己這邊衝過來,已經排好了攔截的騎陣,卻沒想到對方的馬頭向一側一偏,就改變了方向。

    就這樣,不是有遼國騎兵從前邊攔住了宋後的去路,卻見那帶頭的宋將手提大刀,邊沖邊砍,跟在他身邊的也都是些悍不畏死之徒,一邊保護著自己的主將,一邊向著攔截的遼兵砍刺。很快就把遼兵的攔截撕開,不管不顧地繼續向南逃去。

    這伙遼後雖然沒有攔住宋兵的逃跑,卻也斬殺了四五十個敵人,並減緩了宋兵的逃跑,讓追趕上來的李爽一行,終於咬住了宋兵的尾巴。

    見被李爽咬得緊,宋兵後邊留下了二三十騎,一字排開,擋住了李爽的去路。李爽向李齊和沈默喊了一聲,兩人和身邊的騎兵們同時點燃了手中的手雷,邊沖邊遠遠地扔到了攔截的騎兵馬前。人是沒炸到幾個,卻是把宋人的馬匹給炸驚了,李爽也顧不得看這些已經控制不住自己馬匹的宋後,繼續咬著前邊逃跑隊伍的尾巴,邊追邊喊道:「楊可世,今天看你還往哪裡逃!」

    楊可世是帶著這支兵馬秘密摸過河來,打算「招誘」遼國豪傑的,就連蕭干和耶律大石,也是只知道有一支過了河的宋人兵馬,不知道這支兵馬的主將到底是誰,李爽也是按著歷史的進程冒蒙著喊叫的,卻沒想到這一聲喊,卻讓衝在最前邊的宋人大將吃了一驚。

    雖然緊緊咬著對方,但雙方的馬匹跑的速度都差不多,這地方又是一馬平川,根本就沒有什麼障礙減緩對方的速度,追趕過程中偶有幾個遼人的散騎擋在前邊,但看著對方來勢兇猛,卻是不敢硬攔,都讓對方輕易地衝了過去。

    騎在馬上,十多里的路程一會兒就到了,追到白溝河北岸,只見這片河灘上更是亂成了一鍋粥,一團遼兵在河邊像是正在和宋人的守橋部隊在廝殺著,浮橋上還不斷有宋人兵馬冒著箭雨向北岸沖。北岸的遼兵有的已經用起了火箭,打算燒掉宋人的浮橋,但是這橋搭在山上,近日又是陰天,火箭紮在木頭橋面上後不一會兒就滅了。

    等李爽追近,看見宋人的守橋部隊在河邊圍成了個半弧形的隊陣,外邊同樣是穿著重甲的步兵和長長的鐵槍。遼兵幾乎都是騎兵,面對宋人這種刺蝟邊的防衛,已是進行了一次次衝擊,都沒能衝亂宋人的步陣。

    李爽追擊的這隊宋人騎兵眼看就要衝到了河邊,卻被一隊攻擊浮橋的騎兵給攔住了。已經跑得人困馬乏的楊可世是再也支撐不住,看著河邊的宋人隊伍,遠遠地大聲叫道:「正臣快來助我!」

    聽見楊可世的這聲求救,追擊的李爽頓時樂了:娘的,雖然時間提前了,這進程卻是和歷史上沒一點改變,現在守在河邊的宋兵果然是王稟王正臣。

    宋人隊伍中聽見自己的人呼救,立即變了下隊陣,一支大約五百人的步兵從半弧開的隊伍中衝了出來,同樣是長槍向外,邊向前衝邊防備著遼人騎兵的衝擊。

    就在宋人變換陣型的這一瞬間,遼人隊伍中一位青年將領帶著幾百騎兵衝進了兩支步陣的縫隙。宋人的軍隊是嚴重的缺馬,在和西夏騎兵的上百年戰鬥中,早就總結出了以步兵對付騎兵的法子來:重甲長槍兵在最外層結下步陣,裡邊是弓兵和弩兵對敵人的騎兵進行射擊,這樣的隊陣,只要不被對方衝亂,敵人不會出相當的代價是根本不可能攻破的。

    但是在步陣變換的這一瞬間,交接的部位就不得不出現一絲縫隙,早就瞅著機會的遼國騎兵就在這一剎那間趁機衝了上去。

    感謝夢之魅的打賞和小軒閣,雨墨岩,無法註冊呢稱的月票,非常感謝!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4-7 23:48
第三卷 三一三 喋血白溝河 一

    這種對付騎兵的步陣最重要的就是外邊那層重甲步兵的外殼把整個步陣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騎兵接近的時候裡邊的弓弩手向外射擊,再後一些的時候,重甲步兵用長長的槍尖頂住騎兵的衝擊,藉著陣內的支撐,往往能一給出從敵人的馬頸部刺到馬背,再把馬背上的人釘在一起。

    但是王稟為求情況危急的楊可世,不得不變換一下陣型,整個步陣象李爽前世在顯微微下看到的細胞分裂一般,外層的重甲步兵先向外突出一圈,再由裡邊的弓弩兵填充到中間,然後和母體分離。分離出來的新步陣會像一個包著鋼鐵刺甲的怪物一般邊防衛邊向前移動,前去迎接自己的袍澤。

    在兩支步陣即將分離的時候,兩陣間的縫隙的那層外甲就沒那麼嚴密了,早在旁邊瞅著機會的遼人將領就帶著一支騎兵象根銳利的錐子一般向那縫隙翹了過去。

    遼人的騎兵面對宋人步兵的時候,步兵只要沒有結好防備嚴密的陣型,騎兵對於步兵是有十足的優勢,那支騎陣遠遠地擺成了三角型,那支錐尖藉著衝擊的速度一下就把兩支還沒有完全分離的步陣給衝亂了。後邊的遼國騎兵源源不斷地向那剛剛撕開的口子切了進去。

    沒有重甲步兵防衛的輕步兵和弓弩兵在遼人的鐵騎下就成了任人屠殺的羔羊,這麼近的距離他們的弓弩更是根本就來不及射擊。邊上的重甲步兵見遼人的騎兵衝進了陣裡,連忙藉著一身皮糙肉厚的鎧甲衝向遼國騎兵,用手裡的長槍對著遼人的馬匹一陣亂刺。但是沒有結好陣的重甲步兵不論在攻擊力還是防衛力上都是大大的打了折扣,馬上的遼人騎兵或者用馬槊,或者用長槍居高臨下地對這些矮好多的宋兵們進行砍刺。

    雖然勇悍的宋人西兵也讓很多的遼國騎兵落了馬,但是不再有優勢的宋人步兵的死傷卻是遼人的幾倍。至於衝進陣內,面對宋人弓弩兵的遼騎,就像衝入羊群的虎狼一般,只是單方面的屠殺,這些披著輕甲的宋人步兵是毫無還手之力。

    雖然是單方面的屠殺,可宋人太多,浮橋上還源源不斷地有宋人士兵向北岸衝了過來。衝進陣中的遼人騎兵的馬匹速度已經提不起來,只能藉著騎在馬上比宋人高上一頭的優勢從高處用長刀砍殺宋人了。好在外邊的遼兵們見自己人已經衝亂了宋人的陣腳,也不斷地從遠處衝了過來,藉著衝擊力給宋人造成了更大的傷害。

    那帶頭衝陣的遼人將領衝進陣中後已經被密集的宋人士兵們纏住了手腳,見後邊有自己的兄弟們衝過來了,就帶著跟著自己的遼騎向前衝透了宋人的步陣,向前衝上了三百步後再回頭迅速地衝進宋人的陣中。

    別的一支支遼兵見了這辦法後,也都跟樣學樣,從東邊衝進來,從西邊衝出去,再一回頭又沖入陣中。騎兵衝擊的速度的破壞力是遠遠大於進陣後的砍殺,藉著高速奔跑的速度衝進密集的宋人陣中,單是撞擊和馬踩就能給宋人步兵造成非常大的傷害。再加上衝擊的時候手是的刀槍藉著馬匹的速度,更是提高了不少的殺傷力。

    眼見遼人騎兵象旋風一樣地在自己的陣裡衝來衝去,每次衝進來就能殺出一陣可怕的血霧,這些勇悍的宋人西軍的眼睛裡早就露出了死亡的恐怖來。也不知道是誰先帶的頭,有人開始登上浮橋向南岸逃了。別的已經被遼人的馬匹殺得沒一點鬥志的宋兵們見有袍澤開始逃跑了,大多一窩風地湧上了浮橋。

    而在橋是還有不少的宋兵從南岸衝過來援助,碰上向回逃的宋兵們,雙方一擠,又有不少人被擠下了浮橋。白溝河的水深達兩三丈,這些被擠進河中的宋兵們大多不會水,在水裡撲騰上幾下,冒上幾個泡後就變成了死屍。

    更有被遼人騎兵殺得昏了頭的宋兵們在橋上見有人擋住了自己逃跑的路,也不管對方是敵還是自己人,手裡的傢伙就像對方招呼了過去。從南岸趕過來援助的宋兵見這些沒用的傢伙當起了逃兵,也在自己主將的命令下對這些逃兵們進行著砍殺。於是,在這白溝河的浮橋上,就上演著一出宋人士兵間的自相殘殺。

    楊可世一行騎兵看著遼人騎兵對自己的袍澤進行屠殺的時候,不得不沖上前去相救。可是他這支原有二三百騎的騎隊,被遼人的追殺和攔截,逃到白溝河邊只有一百多人了,衝進千軍萬馬的隊伍中,根本是一點作用都起不上。

    更可惡的是那支從蘭溝甸追過來的遼兵,象狗皮膏藥一樣地緊緊地帖著楊可世,當他衝進陣中和遼人騎兵衝殺的時候,這支狗皮膏藥騎隊同樣是追在自己後邊,瞅準機會就咬掉自己的幾個人來。

    楊或世已經殺紅了眼,帶著自己的一幫兄弟不管不顧地從側面衝向一小隊遼人騎兵,連續砍翻了兩騎遼兵,眼看就要和宋人的步兵匯合了。楊可世已經打定主意,只要和步兵一匯合,自己就帶著這一百多騎在馬上的兄弟們在外邊擋住遼人的衝擊,後邊的弓弩後們馬上就可以騰出手來向外射擊,說不上就可以暫時穩住陣型。

    可是他衝到河邊的時候,宋人的步陣已經徹底潰散了,無數的宋兵們爭先恐後地擠上浮橋。儘管楊可世大叫著讓宋後們穩住,在這亂軍之中,被殺成沒頭蒼蠅的宋兵們卻是沒人再聽自己的叫喊,沒人再認自己這個統制。

    楊可世看見不遠處王稟正帶著七八十位重甲步兵苦苦支撐,急忙大聲喊道:「正臣快退,待我給你斷後!」

    王稟帶著著七八十勇士在這千萬人的陣中卻是任憑遼騎的一次次衝擊,一直保持著沒被沖散,聽見楊可世的叫喊,也急忙呼應著說:「楊將軍快向這邊來,我們一起穩住陣型!」

    楊可世看看早已潰不成軍的宋後,知道事不可免,連忙喊道:「正臣,事已不可,你可不能也折損在這兒。」

    感謝夢之魅的月票,非常感謝。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4-8 20:39
第三卷 三一4 喋血白溝河 二

    說著話,楊可世的騎兵和王稟的步兵終於匯合在了一起已經被衝亂的宋軍們見兩位將領穩住了陣型,也都向他們靠了過來,一會兒就集結了五六百人馬,死死地宋住了白溝河邊的橋頭

    楊可是和王稟都是宋人西軍中的萬人敵有二人穩住陣型,不但河灘上的宋兵們都靠了過來,一些已經調頭在浮橋上逃跑的士兵們也回過頭過加入了陣中雖人現在擺的陣是楊可世的騎兵在最外層,王稟的重甲步兵在橋頭擺成了個弧開,緊緊地守住了橋頭後邊浮橋上經過一陣混亂後,逃跑的士兵們或者被擠下了橋,或者被援救的士兵們砍殺,已經沒多少人逃跑了,南岸正有宋人的援後源源不斷地衝了過來

    而在白溝河的南岸,更是有望不到頭的宋兵們擺成陣型,守在了河邊最前邊守著橋頭的是一隊身材高大,手握大棒的宋人士兵李爽只看了一眼,腦袋裡就浮現起了「白挺兵」三個字眼來

    遼騎們還在不斷地向宋人衝擊,但穩住陣型的宋兵們又向遼兵擺出了帶毒的刺甲來楊可世的騎兵雖然早憶是人困馬乏,只要有小股遼騎衝過來,他就帶著騎兵們迎上前去,把遼人衝擊的錐著截斷如果衝來的遼騎比自己的人多,楊可世就向兩邊散開,讓後邊王稟帶領的重甲步兵露出爪牙來

    遼人沖了五六陣是一點便宜都撿不到,隨著宋人集結的越來越多,這守在橋頭的步陣也就越來越堅固了

    李爽從心理上的是想對宋人大開殺戒的,但是看著宋人的步陣越來越堅固,浮橋上宋人的援兵還在不斷向北岸衝來,李爽就不由得發了急,回頭問李齊和沈默道?」大家都還有多少手雷?」

    李齊和沈默齊聲回答?」每人手裡只有兩枚了」

    遼人沖不透宋人重新集結的步陣,衝擊也就緩了下來宋人越集越多,按這情勢,如果不能一股作氣衝散宋人的陣型,集結起來的宋兵們還有向遼人反撲的可能

    李爽兄弟兄弟牙,打算帶弟兄們衝過去餵宋人一陣手雷,看能不能打散宋人的陣形,卻聽見身邊響起了馬蹄聲來,回頭一看,是耶律大石帶著剛才那位帶頭衝陣的遼國青年將領過來了

    耶律大石見了李爽開口就問道?」二郎,你手裡還有多少霹靂彈?」

    「剛剛問過大家,總共不足二百枚了」李爽回答

    耶律大石看著宋人的陣型咬著牙說?」勝敗在此一舉,二郎帶人前去扔上一陣霹靂彈,我帶著蕭銳跟在後邊衝過去,說什麼也要把宋人趕過河去!」

    李爽點點頭,見那位叫蕭銳的青年將領微笑著向自己點頭,李爽也點一下頭,算是打過了招呼,然後一揮手就帶著自己一幫弟兄們衝了過去

    距離宋人步陣五十步的時候,卻被楊可世帶著騎兵迎面衝了過來李爽帶著人馬衝上前來是扔炸彈的,和楊可世一接觸,大家就騰不出手來點手雷了李爽正在為難,卻聽到後邊的馬蹄聲大了起來,回頭一看,是那蕭銳帶著四五百騎兵馬跟在了自己後邊李爽立即放慢了速度,讓蕭銳的部隊超過自己,迎著楊可世衝了過去

    李爽帶著弟兄們稍稍地改變了一下方向,避過楊可世和蕭銳的交鋒,向宋人步陣的另一側衝了過去,邊沖邊射著宋人陣中射過來的箭矢,距離宋人步陣三十步的時候大家點燃了手雷,距離二十步的時候一齊把手雷扔進了宋人陣中李爽一行人卻沒有停下來,擦著宋人步陣衝向了另一邊

    聽聽陣內響起了一陣轟隆轟隆的巨響,後邊早就準備好的耶律大石見手雷炸散了宋人的陣型,立即帶著所有的遼兵直直的衝了過去

    雷鳴般的響聲嚇得宋兵們心驚膽顫,手雷爆炸後的鐵片飛散開來,炸傷了無數的宋兵,宋人的陣中立即響起了鬼哭狼嚎般的慘叫,緊接著,耶律大石的騎兵就像狂風一般地掃進了宋人的陣中

    李爽見炸開了宋人的步陣,就帶著一干弟兄們回轉馬頭,邊沖邊喊道?」沖艾宋兵已經潰敗了!」

    李齊沈默等弟兄們跟著李爽邊沖邊喊了起來,那些被炸的暈頭轉身的宋兵們聽著這喊聲,更是再也無心戀戰,急忙搶著向浮橋衝了過去

    儘管宋人陣中的王稟大喝著彈壓著宋兵的潰敗,所謂兵敗如山倒,已經被手雷炸得再無戰心的宋兵們沒人再聽他的話,紛紛搶上橋去,遇上擋著自己路的袍澤們,逃跑的宋兵們還揮起手裡的武器,對擋路的袍澤進行砍殺

    王稟的衛兵們見事已不免,又勸說無效,不得不幾個人強行押著王稟向橋上退去殺得興起的遼國騎兵們跟在宋人後邊,很快地搶到橋頭,並跟著衝上了浮橋

    這浮橋是由幾十艘大船綁在一起,上邊搭上厚厚的木板鋪成的,寬約兩丈多,騎兵沖在橋上一點也不覺得窄衝上橋後追上宋兵後不是進行砍殺就是用馬把對方踢下河去,一會兒河裡邊就響起了連續不斷的撲通聲來

    衝在前邊的宋兵們聽著遼騎追了過來,連忙在橋上點火,準備燒掉浮橋可是這橋浮在水上,又不斷有兩方的人馬踩踏,剛剛點起的火,還沒有著起來就被後邊過來的人給踩來了遇上大些的火,就有遼騎下馬來從河裡取水滅掉

    整個浮橋上現在成了人間地獄,不斷有前邊的宋後們戰火試圖燒掉浮橋阻止遼兵的追殺,中間擠擠攘攘的宋兵不時不時的會想到擠著被擠下橋去更有為逃命而紅了眼的宋兵們相互在橋上殘殺了起來後邊上遼人的騎兵們追過來,刀砍馬踩的滅掉跑得慢的宋兵

    白溝河寬也不過二三十丈,遼兵們在橋上追殺了半個多時辰,才終於追到了橋的南岸在南邊的橋頭上,迎接他們的卻是一隊凶神惡煞般手握大棒的宋兵隊伍

    白溝河之戰,總算是一個小高潮吧,鮮花的有木有,鼓掌地有木有?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4-8 20:40
第三卷 三一五 喋血白溝河 三

    衝在最前邊的遼兵看見這些手握棒子的宋兵,根本就沒把對方當成一回事。娘的,手拿刀槍的宋人都被老子象趕鴨子一樣地趕回了白溝河南岸,這些拿大棒的宋兵們還能有什麼高招來?

    不過這些宋兵們和別的宋人是有些不一樣,一個個不但身材高大,而且這些棒子兵們面對潰散的宋兵和衝過來的遼騎,卻是一臉的鎮定,在橋邊的陣型也擺得整整齊齊的,看起來面對遼國鐵騎沒有一點畏懼之色。

    等終於衝到橋頭,遼國騎兵們就感受到了這些宋些棒子宋後的厲害來:這些握著大棒的傢伙不打馬上的人,卻是對著衝過來的馬沖很感興趣。高高舉起一棒子,一有遼兵衝過來,就對著馬頭重重一擊。遼人坐下的馬匹挨上這麼一棒,一般都是馬腦開裂,身子一歪就倒在了橋上。有的馬匹倒下去的時候,直接把遼兵壓在了身下,有的馬匹直接帶著背上的遼兵滾進了河裡,就算沒滾進河裡沒被馬壓在身下的,沒了戰馬的騎兵還沒緩過味來,頭上就迎來的宋兵重重的一大棒。

    白挺兵們壓住了陣腳,遠遠地幾個宋人大將指揮著亂混混的宋人隊伍,只一會兒爭著逃跑的宋兵們就暫時穩定了下來。

    北岸的遼兵們已經殺紅了眼,前邊的遼兵不斷被白挺兵擊殺,後邊的遼國勇士們還是源源不斷地衝上前來。但是無論怎麼沖,遼國騎兵們總是不能衝過白挺兵的擊殺。眼看遼國騎兵已經有二百多人死在了大棒之下,橋北面的耶律大石和李爽也都急了起來。

    宋人搭建浮橋的時候不止只搭了這一處,蕭銳見這條主橋南岸被宋後守得死死的,根本就衝不過去,就帶著一幫兵馬去上下游搶奪宋人的另一支浮橋去了。

    李爽見如此硬衝上去,估計衝過去多少騎兵就會被宋人的大棒擊殺多少,就建議耶律大石暫時減慢衝擊,把河北岸四散逃竄的宋兵們圍了起來,向浮橋上趕去。

    這些宋兵們被衝散後,見浮橋已被遼人佔了,大多已經沒了戰意。但被遼人騎兵象趕牧畜一樣地趕著,也沒得不邊抵抗邊退,一會兒就退到了被遼兵讓開一條口子的橋邊。這些宋兵見自己到了浮橋邊了,也不管遼人是什麼目的,紛紛轉身登上浮橋向南岸逃去。

    後邊追殺的遼兵們卻是不讓他們好好地逃跑,緊緊跟在後邊砍殺著跑得慢的人。聽見後邊不斷發出的慘叫,宋兵們只恨爹媽少給自己生了兩條腿,更是加快了逃跑的速度。

    很快,逃竄的宋兵們就逃到了浮橋的南岸,橋頭上站著一隊手持大棒的自己袍澤,這些逃兵們只顧著後邊的追兵,眼看著逃出了死地,就一窩風地衝上了河岸,順帶著把橋頭上的白挺兵的隊形給衝亂了。

    緊跟在後邊的遼騎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緊緊跟著逃兵衝上了河岸。白挺兵只有排成一隊,才能對衝上來的遼騎造成威脅,一被衝亂了陣型,反過來就成了騎兵砍殺的對象了。隨著衝上來的遼兵殺掉幾個白挺兵,剛剛逃回南岸,驚魂未定的宋後們就大喊著向南逃去。他們這一逃一喊,把沒衝過河的宋兵們的陣型的士氣都給衝散了。眼見橋上衝過來的遼兵越來越多,守在南岸的宋兵們也都不想不明不白地死在遼人的馬蹄之下,紛紛回頭向雄州方向逃去。

    所謂兵敗如山倒,只要有小部分士兵完全失去戰意逃跑,不但能衝亂自己人的隊伍,他們身上對敵人的恐怖還會迅速傳染開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宋兵們跟著掉頭逃跑。

    宋人駐在白溝河南的部隊有十五萬之多,這支東路軍大約在八萬左右,排起來在白溝河南岸分佈了有四五里寬,後邊的士兵們守在自己的帳篷裡,根本都沒見到遼兵的影子,見前線逃潰的宋兵一邊逃跑一邊大喊著遼人殺過來了,一個個也都不敢有片刻遲疑,立即扔掉自己手裡的所有東西跟著湧進了逃兵的隊伍。

    白溝河南雖然是一片開闊,但宋人為了阻止遼人的侵略,早就挖了無數大大小小的壕溝,這些壕溝雖然年久失修,不足以抵擋遼人的馬兵,但卻給這些逃跑的宋後們帶來的麻煩。逃潰的宋兵們唯恐跑得慢被遼人追上來,就不得不相互擁擠著一齊向雄州方向逃跑,很多人荒不擇路就落進了自己祖先挖的那些壕溝裡。

    遼兵衝過白溝河後,開始還有宋朝將領組織著抵抗,後來見士兵們都一窩風地跑得差不多了,再抵抗都沒什麼用了,只能也跟著潰軍們向雄州方向撤去。遼人東路軍也只有一萬來騎的人馬,這時已經全部過了河,看著宋人兵馬全部潰散,也就不客氣了,邊砍殺邊跟在後邊向雄州方向追了過去。

    追著追著,天上卻下起了大雨來,給逃跑的宋兵和追擊的遼兵都帶來了很大的不便。但是現在宋兵們現在只顧著逃命,遼兵們是完全殺紅了臉,天上就是下著錐子,也沒有願意停下來。

    白溝河到雄州只有二十多里遠,最前邊的逃兵用了半個時辰就逃到了雄州城下。守衛雄州的河北禁兵和都門禁兵只放了很少一部分逃兵,見逃兵越來越多,宣撫司怕遼兵跟過來搶了雄州城,也就不管這些西軍的死活了,關起了城門,升起了護城河的吊橋,任逃跑的西軍們在城外叫罵,就是說什麼也不開門。

    遼兵頂著暴雨也很快追到了雄州城下,面對高高的城牆,卻是沒有一點辦法,只好把滿腔怒氣發洩到了沒有進城的宋人逃兵身上,繞著雄州城,向逃兵們發起了屠殺。

    一氣逃了二十多里路的潰兵們現在真是一點抵抗的力氣都沒有了,只能任憑騎在馬上的遼兵們的刀槍向自己身上招呼過來。但是宋人潰兵太多,遼人再殺也是殺不完的,一些腿腳快的宋後們見雄州進不去,只好繼續向真定府方向逃跑。

    又是新的一周,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上一章的章節弄錯了一點點,應該是三一四章,弄成三一三章了,在此更正。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4-9 10:48
第三卷 三一六 喋血白溝河 四

    東路軍潰敗的同時,蕭干帶著遼人的西路軍也搶奪了宋人的浮橋,帶著遼兵衝過白溝河,在范村大敗西路軍。西路軍潰敗起來比東路軍還要快,雙方的潰軍在路上相遇,又出現相互搶奪道路,相踏的情況。到底有多少宋兵在潰退中死傷,已經是沒辦法計算了的。

    西線宋兵聽東路軍的士兵說,宣撫司不管他們的死活,關了雄州城門,潰兵們無處可去,就只好一路向南,朝真定府方向逃竄。路上遇上宋人的村莊,這些又累又餓的宋兵們也不管這是在自己國家的境內,進村後就開始搶劫老百姓的東西。百姓們稍有反抗,這些吃了敗仗氣沒處撒的宋兵們就乾脆放上一把火,燒掉老百姓們的房子。

    而追擊西線宋軍的遼兵,卻是以瘦軍為主。遼人的瘦軍是有名的窮,大多數士兵們身上連見像樣的衣服都沒有。這些追擊宋兵的瘦軍見了宋兵們扔下來的東西,是見什麼撿什麼。開始的時候在地上撿到宋人踩掉的一隻皮鞭,也會脫下自己腳上早就裂了口子的鞋子換上去的。雖然只是一隻靴子,穿在腳上不好看,但撿了靴子的遼兵們是邊走邊在地上瞅,盼著宋兵把另一隻靴子下掉在路上。

    後來路上扔下來的東西是越來越多了,讓這些叫花子一樣的瘦軍們見識到了宋兵的富裕。挑跑的宋軍們先是把自己手裡的馬槍弓箭扔了,後來為圖跑得快,連身上的錢袋子也嫌累贅了。要知道那個年代的金銀還是非常缺少的,宋兵的餉銀都是以銅錢支付的,一貫銅錢重達五六斤,背在身上肯定會影響逃跑的速度的。

    跑得慢的瘦軍們忙著撿地上的東西,更有機靈些的瘦軍們是直接追上跑得慢的宋軍,一刀結果對方的性命後,把對方身上的東西全部剝個乾乾淨淨。宋人身上可是全身都是寶啊,就那鎧甲和裡邊的中衣,內衣,對這些瘦軍來說都是難見的寶貝,他們也不管這些東西是剛從死人身上剝下來的,立即就穿在了自己的身上,然後踩著宋人腳上剝下來的軟和靴子,繼續向前追去。

    瘦軍追進宋人的村莊,更是見什麼拿什麼,拿不動的白白留給宋人實在有些可惜,就乾脆一把火燒了算了。半天下來,在宋遼兩方的放火隊的洗劫下,真定府就有上百座村莊著火,沒來得爭躲的宋朝百姓更是死傷無數。

    李爽沒有跟著遼兵衝過白溝河,他見大勢已定,就回過頭來圍住過不去河的楊可世,把這宋人大將捉住。然後讓遼人沒有戰鬥力的輔兵和民夫過河去,把宋人的帳篷和留下來的糧草全部搬過河來。

    宋人留下來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上萬輔兵和民夫搬了一下午也沒搬到多少,到天快黑的時候,耶律大石和蕭幹才領兵退了回來。就一起組織人馬,把宋人留下來的能用的東西全部往回搬。

    再說種師道,種師中等宋人將領眼見敗潰已不可免,就約束手下將士們向雄州方向退去。在宋人的退敗中,幾位宿將手下還各有不少的兵馬整齊的向回撤退的,遼人的追兵們打的是順風仗,也只敢追擊那些沒有組織散逃竄的宋兵,對成建制有組織撤退的宋兵卻是不敢招惹。蕭干和耶律大石也知道今天能大敗宋人也是一時僥倖,想憑遼兵的幾萬人馬攻進雄州也是絕無可能。所以追了個差不多,讓士兵們搶了個差不多,就讓將士們集合兵馬,識趣地撤退回白溝河北岸了。

    其實在耶律大石派兵追擊的時候,宋人的幾支有組織撤退的兵馬就落在了遼兵的後邊了。這個時候遼兵差不多都一窩風地追過河去了,白溝河北岸差不多成全空虛了。如果這個時候有宋兵趁勢過河,情況會怎麼樣,就不可知了。

    李爽沒有追過河去,一方面是不忍心看遼兵對宋人單方面的屠殺,另一方面也是怕有宋兵在這個時候殺過河來。在遼兵們都追過河的時候,李爽就帶著自己的人馬,集合在幫輔兵保護著浮橋,以防被宋人偷襲。

    種師道一幫西軍將領見駐守雄州的童貫不管西軍的死活關了雄州的城門,看著弟兄們被遼兵屠殺,自然是滿肚子怨氣。但他們也知道在敵我情況不明的時候,也只有關閉城門,以防被遼人趁勢奪了雄州。

    再說整個西軍吃了這麼大的敗仗,讓這些平日高傲的西軍將領們有氣也不敢發,只好組織人馬,集合潰軍,暫時在雄州城外紮營。

    雖然關了城門,雄州城內還是放下了幾個吊籃,把種師道等西軍將領吊進了城內。種師道等人進了宣撫司衙門,一臉怒容的童貫冷冷地問道:「老相公,現今吃了如此大的敗仗,我等該如何向進行上奏?」

    種師道已是七十六歲高齡了,今天他不得不騎在馬上集合部眾,傳達軍令,才使西軍中的幾支隊伍雖敗而不亂,現在早已是全身困乏,快支持不住了。但今天西軍的潰敗,自己實在是難脫干係,見童貫見問,不得不睜開眼來瞪童貫一眼反問道:「宣撫大人現在還說什麼不准士兵私開邊釁的話麼?如果不是宣撫司不准大軍出擊,我等在十多萬大軍在白溝河駐紮兩個多月,說不上早就打到燕京城下了,何至於師老如此,被遼人一擊而敗?」

    「老相公是西軍的都統制,出了今天的事情,說什麼都是脫不開干係的,還是想著如何向朝廷寫奏折吧。」童貫冷冷地說。

    「現在記起種某人是什麼都統制了?宣撫一來雄州,何曾讓我這個都統制指揮過兵馬?宣撫想把這大敗的責任全部推到老夫的頭上,卻是想也休想!」種師道氣哼哼地說道。

    童貫對種師道雖然看不順眼,但這老匹夫名聲太大,平日也是不得不讓他三分,今天見這老匹夫吃了敗仗還如此硬氣,氣得童貫一拍桌子,大聲質問道:「今天的潰敗卻是你東路軍引起的,老相公坐鎮東路軍,遇敵人來襲,不能組織抵抗,難道就一點責任都沒有嗎?」。

    感謝夢之魅,悲落的月票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4-9 10:49
第三卷 三一七 白溝河的善後

    面對童貫的責問,種師道老僧入定般地垂下了眼瞼。這次的打敗太突然太慘烈了,朝廷肯定是要找人背這大敗的黑鍋的,作為西軍都統制的自己是說什麼也脫不開干係。與其無謂地在這兒磨嘴皮,還不如什麼都不說,想著如何向朝廷寫奏章吧。

    種師道身邊的種師中卻開口向童貫冷笑道:「宣撫要問東路軍潰敗的責任,還是問問你任命的東路軍統制楊可世吧!」

    童貫本來讓人在城樓上喊話,讓楊可世和種氏兄弟一齊進城議事的,聽了種師中的話,忙問道:「楊可世呢?他怎麼沒和你們進雄州來?」

    「楊統制奉你宣撫的將領,帶人渡河弔民伐罪去了。如果不是他在河北邊被遼人打得大敗,遼人也不會趁機奪下浮橋,衝過河來。但是兵敗後楊統制卻是沒能衝過河來,現在已是生死不知。」種師中憤憤地說道。

    這場大敗楊可世的確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正是聽了童貫和和詵的鬼話,相信遼國漢民都是心向朝廷的,只要帶著皇榜渡河,就能招撫大量的遼國漢兒歸正,說不上能憑皇榜就能說動遼國豪傑們打開易州地城門,迎自己進城。在這種想法的指導下,楊可世渡河時只帶了兩千兵馬。雖然這兩千兵馬儘是精銳,卻是人數太少,剛過河沒多長時間就被遼兵打得大敗。

    童貫雖然是早就想把種師道從西軍的神壇上拉下來,但在這兵敗的時候卻是不好逼這老匹夫太急,如果逼急了種師道摔手不幹了,再有遼兵攻來,連這雄州都能不能守住都不可知了。

    後來在雙方的妥協下,把這兵敗的責任一股腦地推給了生死不知的楊可世和真定知府和詵,雙方同時寫好奏章,八百里加急,向汴梁送去。然後中種師道等西軍將領整飭兵馬,重新在雄州佈防,以防遼人趁機奪下雄州。

    雄州城處於遼宋邊境,城雖不大,但城牆卻是修建的又高又結實,又有十萬左右的宋兵駐守在城內外,以遼人現在的實力,是說什麼也難攻下雄州的。

    但是童貫駐在雄州卻是不放心,唯恐雄州失守後自己成了俘虜,就把宣撫司移到了真定府去了。而宋人的宣撫副使蔡攸更是誇張,本來是帶著一幫汴京的都門禁軍一直駐在真定府的,聽到宋軍吃了敗仗的消息後,再也不敢在真定府停留,借口要向朝廷匯報兵敗的消息,立即起程直接回汴京去了。

    宋朝現在主政的王黼和梁師成本來打算讓趙佶寵愛的嘉王趙楷出任河北兵馬大元帥的,眼看就要出行,趙楷聽白色河大敗的消息,連忙借口身體不適,辭了帥位。朱薡等人現在已經回到了汴梁,聽到白溝河大敗的消息後,對他們這些外戚世家們並沒有大的觸動,到是趙薡辭了兵馬元帥,讓他想起了李爽曾經的預言來,對這遼國的小駙馬就不得不更加佩服了。

    童貫離開了雄州,種師道終於重新獲得了宋軍的指揮權,就開始整飭兵馬,加強雄州的佈防,同時等待著朝廷的處置。遼人打了一場勝仗後,雖然已經退回到了白溝河北岸,種師道卻沒有近排宋軍回去繼續在白溝河邊駐紮防守。他已經看明白了,如果戰爭再打起來,想以一條寬不過二三十長的河流阻止遼兵的攻擊,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種師道本來對聯金伐遼的策略就是反對了,童貫走後他招集包括劉延慶,辛興宗,折可求等在內的全部將領開了幾次軍事會議,目的只有一個:在雄州布下鋼鐵防線,絕對不對讓遼兵打過雄州。同時,伐燕之事等著朝廷的處置,現在不可再主動和遼人發生衝突。

    白溝河以南雖然已被宋人放棄了,每天卻是有好幾千的宋人士兵延河巡邏,萬一遼人的渡河的動向,就立即向雄州匯報。

    李爽擒了楊可世後就回到了馬擴和劉錡落腳的驛館,這兩位宋使這一天來正好被外邊的燕地民人圍住,根本就不不知道外邊發生的事情,見遼國的接伴使把整個使團仍在這驛站一扔就是一整天,正不知道遼人們又在玩什麼陰謀,天快黑的時候,李爽終於披著一身帶血的鎧甲回到了驛站。

    馬擴和劉錡見李爽自己和帶著的手下都是滿身的血污,自是吃了一驚,正在想著如何發問,卻聽李爽慢慢地說道:「你們南朝的大軍已經完全潰敗了,不知道二位是不是還要繼續去燕京向我朝諭降?」

    兩人覺得李爽是在說笑話,大宋在白溝河邊境佈置了十五萬的西軍精銳,憑遼國現在的幾萬兵馬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讓宋兵潰敗,簡直沒有比這更好笑的笑話了。可看著李爽和手下身上的還沒全干的鮮血,卻又是不敢不信。兩人正在驚愕間,卻聽李爽繼續說道:「告訴你們也無妨,你二人雖被朝廷委任出任,你南朝的軍隊卻把你們當成了酈食其。你二人前腳剛剛過河,宋兵就跟著打了過來。我遼國勇士們打退渡河的宋兵,趁機奪下了河上的浮橋,在我朝蕭大王和林牙的指揮下殺過河去,把駐在白溝河邊的宋兵全部趕回了雄州。以在下估計,南朝兵馬此戰的損失,不下五萬人。你二人還是運氣好啊,遇上了我們講理的大遼,回來前我已和蕭大王和林牙商量過了,雖然兩國已經兵戎相見了,但二位還是南朝的使節,我們不會為難二位的使團的,更不會烹了二位。請兩位使節大人放心吧,何去何從,還請二位自己拿主意。如果兩位覺得已無出使的必要,明天在下就禮送二位過河,如果兩位繼續出使,我和公主就把兩位帶到燕京去。」

    酈食其是秦末劉邦的說客,憑三寸不爛之舌說降了齊王田廣,田廣已經答應了酈食其降漢,大將軍韓信卻認為自己大軍沒攻下齊地,讓一書生說降齊國是自己的恥辱,趁齊王準備投降的時候,出兵偷襲。齊王田廣認為酈食其欺騙自己,就把這位漢王的使者給煮著吃了。

    李爽借酈食其來比擬馬擴和劉錡,語氣中滿是玩味的意思,但兩人卻顧不得李爽的譏諷,聽到宋兵大敗的消息後,頓時臉都變綠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weichang95

LV:7 大臣

追蹤
  • 20

    主題

  • 12224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