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鋼鐵雄心之艦男穿越記 作者:半隻青蛙 (連載中)

 
mk2258 2014-8-24 13:53:4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503 1479746
regn13 發表於 2018-4-2 21:50
第179章軍備

    六月的上海最後十天,在一片平靜中渡過。

    英日兩方都忙著在做戰爭準備和拉攏盟友。在南中國,英國人和日本人對廣東的陳濟棠和廣西的桂系送出了一批武器彈藥,然後開出了一堆的空頭支票,妄想拉攏這兩路軍閥加入對紅軍的「干涉軍」行列。

    陳濟棠再度象從前應付日本人時那般,表面接過英日兩方送來的大筆「軍援」和「開拔費」,實際上卻沒有任何實質意義上的軍事行動,私下裡,他公開地對手下說,自己絕對不會做民國的吳三桂。

    而李宗仁白崇禧領導下的桂系,則更奸滑一些。他同樣本著不拿白不拿的原則拿過英日兩方送來的好處費,然後暗地裡卻和紅軍上層商量,然後雙方大炮鞭炮在彼此的控制區交界處「假打」了一番,算是對英日兩國的應付。

    而在中國北方,日本人同樣也在大作活動,但是張學良,閻錫山,韓復矩這幾個實力派軍閥都保住了民族底線。但是在英日的壓力下,他們和陳濟棠、李宗仁類似,都沒有加入紅軍主張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唯一的問題是,孫傳芳和石友三這兩個暫時歸屬張學良指揮的兵頭,這兩個抗戰史上有名的漢奸將領,一旦日本人從東北入關侵略中國,他們的再次叛變投敵幾乎是鐵板釘釘的事。

    在六月的最後十天裡,紅軍也在進行著大戰前最後的準備。

    這段時間,幾艘來自蘇聯遠東的貨輪,在上海靠岸,運來了新一輪的裝備:一批蘇聯產的T26坦克和I16戰鬥機,以及打著國際縱隊名義的戰鬥機飛行員。而德國方面,漢娜派人送來了更多的FW90戰機和150毫米的重炮。只是這回,兩方的「援助」都是要紅軍掏出真金白銀購買。而美國方面,一方面叫嚷著支持英日對華干涉,另一方反而加快和紅軍大做生意的動作。他們雖然宣佈對華進行軍火禁運,但航空燃油和造炸藥需的硫酸之類的軍需化學產品的供應不但沒有中斷,反而加大的銷售量。

    蘇聯人原本想把新生產的I16戰鬥機賣給紅軍的,但被紅軍上層藉口不原意增加後勤負擔拒據絕了。主要原因是I16雖然和FW90互相借鑑,但德國人的製造工藝要比蘇聯好太多,那些在德國和蘇聯秘密培訓的飛行員在飛過兩種飛機後,都一致認為FW90的性能要好很多。

    駕駛I-16進行起飛和降落皆非易事,除了起飛時要搞動那手柄去收起起落架,而當降落時由於I-16的起落架避震不良,經常在跑道上不停彈跳,有靜不穩定之父的外號。I-16的操縱翼面皆無配平,若在飛行時發現機身不平衡也只能用飛行員自己的氣力去平衡機身,等到落地後才能告知地勤調整不注重人機工程,對操縱者不友好,這是蘇式武器最大的毛病。

    這兩年蘇聯和德國關係回暖,在雙方的秘密交流中,彼此都得到了對方設計的飛機樣本。這兩款飛機的發動機都是引進美國同種型號的普惠發動機技術後的產品,只是德國人由於材料學和製造工藝上的優勢,同樣的技術,德國人以此為基礎再開發和改進,造出了更好的航空發動機。

    相對於原型發動機,FW90改進之處在於仗著材料學的優勢,發動機氣缸能造得更薄更輕,而仗著德國人在機械加工方面的優統優勢,風冷式散熱片同樣也能車得更加單薄輕巧。在在發動機體積重量不大變的情況下,將其功率由最初的700馬力提升到750馬力,並延長了最高功率的工作時間。

    同樣的,漢娜也不怕蘇聯人仿製FW90,因為他們沒有德國的製造工藝和更好的材料配方,強行仿製FW90反而失去了蘇聯式武器特有的長處優點還是那句話,任何國家武器裝備的性能特點,都是設計師根據本國的國情和使用戰術而採取的針對性設計,盲目地模仿他國極不可取的。

    賣給紅軍的陸地用的FW90戰鬥機,相對於海軍版,最大的改進是截短機翼,以增大翼載降低機動性為代價換取更高的速度在1935年時,各國空軍受制於一路思路的影響,在雙翼機時代,各國戰鬥機的設計機思路,翼載達到150公斤就被認為是極重的了,一百公斤左右的翼載,在那時也不過是被認為「馬馬虎虎」而已。

    而到了單翼機時代,150公斤的翼載,則會被稱為「機動性能極其出色」戰機比如噴火(噴火隨著改進型不斷地推出,翼載也是不斷加大),比零式(120公斤左右)。而被稱為二號最好的戰鬥機的P52野馬,翼載則在180公斤到200公斤之間。

    而身為穿越者的林漢和漢娜,深知加大翼載才是未來戰鬥機的發展方向,在林漢追求速度的要求下,譚克博士大膽地截短機翼增大翼載以換更高的速度。賣給紅軍的這批陸基版的FW90,在加裝防彈坐椅,無線電台後,標準戰鬥狀態下,翼載已高達170公斤。(海軍版的飛機和陸基型最大的不同就是,需要考慮到在航母上降落的難度,所以海軍用的飛機普通翼載較低,以降低飛機起降的距離)

    而蘇聯的I-16原規劃引進美國同型號的SR-1820-F3「旋風」風冷式發動機(700匹馬力),但什韋佐夫發動機設計局當時尚未達成授權共識,因此只能先用M-22發動機(英國布里斯托木星引擎授權版,輸出動力480匹馬力)頂替,雖然性能不夠出眾,但也達成了極速300公里以上的飛行表現,勉強差強人意。引擎問題直到1935年,要到下個月也就是七月推出I-16-5型,正式讓R-1820授權版M-25A發動機裝機後才能解決,這時I-16-5在當時試飛創下時速395公里的表現。(此為史實)但要參加接下來的空戰,明顯已來不及了。

    和FW90相比,I-16的機槍少了兩挺,火力少了一半,雖然機動性更出色,但由於使用了落後的發動機,速度只有三百公里出頭。所以現在的I16,性能實在不乍樣,甚至比起中國空軍的霍克II型還不如。

    雖然I16推薦失敗,但是斯大林還是將一批I16戰機送到了中國來,並配備了相關的飛行員和地勤。對蘇聯人來說,錢只是一點小事,更重要的是能借此得到寶貴的實戰機會。

    比起I16的不受待見,蘇聯人送來的三十輛T37坦克則更受紅軍官兵的歡迎。斯大林原本想賣的是性能更出色的T26坦克,但紅軍看中的卻是T37這款歷史上並不太出名的坦克,而原因是他足夠的「輕」,只有3.2噸。

    長江水域水網密佈,又在江浙,浙江兩省為最。而這裡的橋,全都是老式的石橋,承重力極差。即使是六噸左右的維克斯坦克通過時,也要膽顫心驚小心翼翼。歷史上日本侵華時,著名的「豆坦克」,也是考到了這種因素,所以設計時重量被限制在了五噸。

    任何武器的使用,都必須考慮到戰場環境和軍隊的舟橋能力。即使在解放戰爭時,解放軍中繳獲了大量的炮黨坦克後,解放軍最受歡迎也被評價最高的坦克,不是性能更出色M24,M5,而是日式97奇哈坦克,原因是他的重量最輕,道路通過性最好,也適合中國的國情。(PS吐糟一下,至於那民國穿越小說中,往中國大送什麼虎式,59坦克,全都是扯蛋,且不說這兩種坦克裝甲嚴重過剩,純為浪費,不考慮道路,橋樑的通過性就亂配製坦克,實在很讓人無語的。)

    T37坦克可水陸兩用,正是極適合江南水鄉的特殊戰場。這批提前訂購自蘇聯的坦克,在賣到中國前,依林漢的要求,換裝了更大一圈炮塔,以便能安裝一挺德國進口的13毫米的坦克機槍以增強反坦克能力原為7.62毫米機槍。當然,這批坦克全是真金白銀從蘇聯購買的。在知道紅軍打下上海有錢後,斯大林和漢娜一樣,都小氣了起來,事實上這兩個傢伙從來都沒有大方過。

    對於日本人這時裝備的薄坦克來說,13毫米的坦克機槍穿甲能力已經足矣。針對T37坦克裝甲薄弱的問題,林漢則從蘇聯訂購了一批十五到二十毫米厚的裝甲板隨船運來,屆時可以根據戰場的需要臨時螺接或銲接加裝在坦克車身上,而這批裝甲板也將用於現有的維克斯六噸坦克的改進。

    之所以不從蘇德國訂購更多的坦克,也是紅軍和林漢都認為,目前的中國的國情,陸軍主力還是應當以輕步兵為主,過度的機械化裝備並不適合中國的國情,尤其是現在的中國並不是個產油國,油品全要靠進口的情況下,裝備太多的油老虎坦克更是不切實際。

    雖然林漢知道紅軍的控制區,湖北省的潛江市的廣華地區有個油田,一來目前的戰爭的情況下,紅軍根本沒有那個能力開採出來,二來林漢自己也不知道油井的具體位置。三來這時的中國也缺少配套的煉油廠。

    在六月的最後幾天裡,紅軍從海外獲得的重要的補充,依舊是石油類產品以及從德國進口的大批機器。比起把被淘汰下來的機器設備賣給蘇聯這個「敵國」,漢娜更願意賣給沒有威脅的中國。而紅軍高層方面對國家工業化和軍工建設的孜孜追求,雙方更是一拍而合。

    這些來自德國的貨輪來時裝滿了機器設備,離開時船上除了礦石外,也裝滿了從外國銀行裡抄來的黃金白銀,中國得到了珍貴的機器和德國技術人員的支持,而漢娜得到了軍備需要的資金和礦產,雙方都皆大歡喜。

    比起機器,那些肯手把手教還處於農村國狀態的中國進行工業化的德國技師更加珍貴。這一點,倒是漢娜看在林漢的面子上,同時也考慮到得在未來給蘇聯在東邊添個堵,方才能肯命令派往中國的工程師傳授「真功夫」。

    (PS:歷史上蘇聯幫中國進行初步工業化大建設時,當真是很厚道的了。這種手把手地教你,教全套,是極難得珍貴的。沒人教你一些細節上的問題,很多時候就算給你機器和教材也生產不出合格的產品來。)

    相比之下,正在苦逼地進行工業化建設,同樣也爭需大批機器的蘇聯,就只能鬱悶地看著這筆大生意卻無法插手。

    從德國運來的這些機器,最後都被安裝在漢陽、安源一帶為新生工業帶。在紅軍發動六月攻勢之前,相關的廠房大都已建好,只要機器運到,安裝好調試完成,立刻就能開工運作。逐漸理解人心重要性的漢娜,這時也派出的大批的德國專家幫忙調試機器和維持新建工廠的運作。她雖然嘴上不說,在心理上卻已經逐漸接受了從前林漢在基爾時對她的遊說那套:幫助後進的中國進行工業化,在這過程中賺取的利潤,足夠讓六千八百萬德國過上幾十年的好日子。

    唯一問題是,漢娜到現在依舊不能從好戰的意念中擺脫出來,依舊一心想發動世界大戰。

    打下江浙兩省後,紅軍接收南京政府留下來的全部軍工企業。1934年九月前,南京政府向德國訂購了一批生產步毛瑟1924步槍和子彈所需的機器,現金已經先預付。九月紅軍的秋季攻勢後,德國暗中援共的事再也瞞不住被捅了出來,雙方關係迅速轉冷,漢娜也趁機將這批機器拖延交付,這一拖就拖到了三月份才送到上海,四月份時在南京的金陵的兵工廠安裝調試,五月份才剛剛造出第一批步槍,紅軍就已殺到南京完整地奪取了整座兵工廠,繳獲了全部的機器設備。

    很快佔領兵工廠的紅軍就開始生產步槍,只是這回兵工廠生產的並不是毛瑟步槍,而是使用7.92毫米毛瑟彈的莫辛那甘步槍。

    紅軍之所以選擇莫辛那甘而不是傳統的毛瑟步槍,最重要的原因是看中該槍的製造工時少(據說只有各國栓動步槍三分二的工時甚至一半),唯一生產困難的是該槍的槍機製造比較麻煩這是該槍製造最費工時的零件。不過有漢娜提供的新式高精度機床,這一切並不是問題。

    此外林漢還考慮到了一個因素,莫辛那甘的槍機即使生產再麻煩,一旦戰事緊急產量供不應求,也完全可以通過空運或別的渠道,從蘇聯甚至德國大批量地訂購製造偷運進中國。一個槍機,重量撐死也就是幾百克,體積小,重量輕,走私或空運都極方便。實際上從1934年九月拿下漢陽兵工廠,該廠開始轉產毛瑟口徑的莫辛那甘步槍後,林漢就通過蘇聯訂購了超過十萬個莫辛那甘的槍機,總造價也不過是幾十萬美元。如今紅軍的倉庫裡早就事先庫存了一大批從蘇聯進口的槍機,金陵兵工廠改產莫辛那甘,才是效率最高的生產方式。

    之所以紅軍把這種中國版的莫辛那甘口徑定為7.92毫米毛瑟口徑而不是蘇式的7.62毫米,主要考慮的因素是現在紅軍手中的毛瑟步槍的數量超過六十萬條,而蘇式步槍不足十萬條,而金陵兵工廠和漢陽兵工廠的子彈生產線都是為7.92毫米配套的。

    現在的紅軍很早就意識到「萬國牌」步槍對後勤補給造成的麻煩,很早就開始有意識地將軍隊裡不同口徑的步槍統一起來重新分配。老式的毛瑟1888漢陽造步槍,在拿下漢陽兵工廠後就立刻停產。

    針對手中擁有大量漢陽造的情況,林漢斯請德國槍械大師以漢造步槍重新設計了改進方案。

    漢陽造步槍在民國生產的歷史極長,口徑型號從早期的11毫米到後來的7.92毫米都有。

    對於早期生產的「爺爺」級別的11毫米漢陽造步槍,由於年代太久,大都破舊不堪,紅軍是直接放棄改造。後中後期生產的7.92口徑的漢陽造,而對現有的漢陽造進行回廠改造,令其可以發射和毛瑟1898步槍通用的尖頭彈而不是舊有威力極差的圓頭彈。

    從去年至今,已有超過六萬條7.92毫米口徑的漢陽造步槍接受了這種改造。

    紅軍手中擁有超過十萬條的漢陽造,所以只有六萬多條進行改造,主要原因是漢陽造要到一戰結束後才改為7.92毫米口徑。在這之前產的漢陽造都是11毫米口徑,如果要改為7.92毫米口徑,需要更換和改造的零件太多,成本高昂改造費時,得不償失,所以這些11毫米口徑的漢陽造全部從第一線部隊撤下交由地方民兵和預備役部隊使用。(註:根據中國近代兵器工業記載,1912年至1927年,漢陽兵工廠一共生產步槍577982枝,而在1932年時,漢陽兵工廠的產量甚至高達每月4700支之多。限制該槍產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是槍械原料問題。)

    考慮到東方人的體質,其實林漢更看中的是6.5毫米的口徑,但是在目前戰爭中的情況下這根本不可能。至於英制口徑7.7毫米的李恩菲爾德步槍,拿下上海後紅軍在租界繳獲了不少,加上從英國沉沒軍艦上的打撈獲得,以及從前通過各種渠道得到的李恩菲爾德步槍,總量已超過了四千條。這批步槍林漢已和紅軍上層商量好,現在暫時歸紅軍使用,待中國戰事平息後,他們將全部打包送給林漢偷運到東南亞,供那兒的華僑武裝使用。那裡是英制口徑為主的區域,在未來的戰爭繳獲補充也更方便些。

    至於日械的6.5毫米口徑,考慮到未來還要和日本打上長久的戰爭,所以紅軍沒有對這個口徑的步槍作改動。

    1935年的六月底和七月初,紅軍和英日都在緊鑼密鼓地為戰爭作準備著。

    如果日本人和英國人還是通過登陸的方式入侵南方中國,除了要打一場艱難的登陸戰外,另一個他們不能不考慮的因素,就是每年夏季會在南方肆虐的颱風。

    英國軍艦是為北大西洋惡劣的海況設計,只要颱風不是過於強大,倒是不必擔心這個問題。至於日本軍艦,他們在簽定華盛頓海軍條約後,為了達到「魚雷艇能和驅逐艦對抗」,「驅逐艦能和巡洋艦對抗」這樣的設計指標要求,日本人拚命地在軍艦上堆砌大口徑的火炮,玩起了小艦抗大炮的把戲,但造成的惡果就是艦隻的重心太高,一旦遇上颱風甚至大風的天氣就會有好戲看。(比如歷史上著名的第四艦隊事件)

    上海這一帶包括江浙兩省,比較有趣的一點是六月和八月是颱風登陸最多的月份。當英日軍艦在日本進行防空改造時,江浙兩省就經歷了一次颱風。按往常的情況判斷,七月份反而是個颱風相對較少的月份這時颱風都往南部的福建廣東跑了。而到了八月份,江浙這一帶又會進入一個多颱風的月份。

    考慮到天氣的因素以及英日兩國艦隻的情況,林漢估計英日兩國最有可能在七月份出兵,如果時間拖到八月份,那麼颱風將成為最大的變數,相信熟悉大平洋氣候的英日兩國都不會拖到八月。

    考慮到英國的因素,漢娜派到中國的德國飛機和飛行員,現在大都被安置在福建和浙江一帶用於防範台灣的日本空軍,而上海地區則蘇聯飛行員協助防空。雙方分片安置,以兔這種多國聯軍語言不通造成指揮配合作戰的混亂。
regn13 發表於 2018-4-2 21:50
第180章強則示敵以弱

    今天第二更

    時間進入到七月,隨著季風北移,上海進入了連續晴朗的夏季。

    在這期間,中日之間也並不是毫無戰事。

    戰鬥主要發生在福建和台灣海峽上空,為了報復前脫前期遭受的空襲損失,日本駐台灣的陸航多次派出飛機,進入福建進行轟炸報復,結果在那兒與中、德空軍遭遇。

    從一開始,福建空軍就抱定了以守為主,本土作戰,不主動到對手地盤上空戰的心思。

    理由很簡單:相對主動進攻的一方,防守一方的空軍最大的優勢就是被擊落飛機的飛行員只要不死不傷,跳傘之後很快就能回頭再戰。而進攻一方的空軍,一旦被擊落,飛行員的結局就只有進俘虜營了。此外防守方還有航程的優勢,甚至還可以得到地面防空火炮的支援。

    現在的紅色空軍,相對於日本空軍,最大的優勢是飛機性能上壓倒性的優勢,最大的不足卻是中國不是工業國,無法自產飛機,損失的飛機和飛行員都補充困難。

    在這局面下,本著「富日子窮過」的原則,福建空軍在六月底和七月初的空戰中,採取的是積極防禦的姿態。每天都派出戰機在海峽上空靠福建這邊的海岸線巡航飛行,引誘日本飛機前來空戰,而一心想雪恥的日本陸航也天天派出飛機到福建上空挑戰。

    每天不斷地發生空戰,從六月底打到七月初,飛機性能不如對手還主動跑到別人家邀戰的日本陸航頓時吃了大虧。從六月二十號到七月五號這十五天的時間裡,陸航在空戰中損失了超過八十架戰鬥機(有些飛機是在返航後在本方地盤上墜毀),十餘架被地面防空炮火打下,此外還有三十多架飛機在勉強飛回機場著陸後宣告報廢,近百名飛行員戰死或進了紅軍的俘虜營。

    而紅軍這邊付出的代價是空戰中直接損失飛機七架,地面上報廢八架,三十餘架飛機受傷,只有五名飛行員陣亡犧牲,空戰損失的飛機全是性能較差的霍克II型。而空戰中,FW90雖然常也發生過被打得滿身是洞,但仗著速度快逃得掉,機場就在邊上和防護力強,總能搖搖晃晃地飛回機場。FW90的損失全是在機場上報廢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為飛行員準備的防彈座椅,雖然重量大增降低了飛機性能,卻極大地保護了飛行員的安全。有一架被打得滿身是洞的FW90迫降成功後被維修人員宣佈沒有維修價值,最後拆卸有用零件後作回收處理,地勤人員在拆卸時總共從防彈座椅後面撿出了二十一個子彈彈頭。相比之下,此時的日本飛機就就沒有安裝防彈座椅,座艙被擊中,飛行員斃命幾乎是鐵釘釘板的結果。

    第二個原因卻是降落問題,比起雙翼機,翼載較大的單翼機降落時難度相對較高,受傷的飛機降落時更容易出事故。FW90在空戰中奇蹟般地無一損失,但在降落時卻因為受傷或飛行員自己個人的原因,導致事故頻頻。光是飛行員自身因素導致的飛機損壞嚴重,甚至被迫報廢的就有五架,受傷嚴重(可修復)的也有七架。大都數事故都是降落時「拿大頂」,衝出跑道,起落架折斷等等。

    (註:在二戰時,空戰結束後飛機在降落後出事故和傷重報廢是常有的事,嚴重的時候,甚至是一場大空戰下來,機場上報廢的飛機甚至和空戰中被打下來的相當甚至更多都不奇怪。而歷史上著名的F4U海盜戰鬥機,空戰中打出交換比高達12:1優秀成績,但損失的飛機中,有一半是自己摔的。)

    降落時的損失比空戰損失還大,主要是年青的紅色空軍飛行員訓練時間不足,飛機在空戰中受傷後,缺少應付這種局面的經驗。不過隨著空戰的持續,這些年青飛行員戰鬥經驗的積累,成熟和對飛機脾性的瞭解,這些情況在七月份開始逐漸減少。

    世界上沒有各方面性能都完美的戰鬥機。有得就有失。在發動機性能相當的情況下,追求飛得更快,就必然造成飛機變成「飛行石板」,付出機動性能和操縱性能下降的代價。飛機的瞬間機動能力出色,盤旋性能好,往往航向穩定性就差;航向穩定性好,就必然導致盤旋性能受到影響。

    FW90戰鬥機雖然是好飛機,但是林漢卻對他提出了許多過高的要求:又能上艦,又能空戰,又能俯衝轟炸,還要有高速度。譚克博士滿足林漢所有的要求,但付出的代價就是對新手飛行員不太友好,尤其是飛機受傷時操縱更是不易實際上譚克博士在設計FW90時,受要林漢干擾極大,林漢給了他F4U海盜戰機的結構草圖以供參考,譚克博士參考他的外氣動外形,弄出了性能縮水版的「海盜」變成了FW90,具有了F4U的空戰俯衝性皆出色的優點的同時,也繼承了他對新手飛行員不友好的缺點。

    在高志航或餘生這些精英飛行員手中,FW90是可怕的利器,但在飛行小時只有兩百出頭的新人飛行員手中,FW90就是一匹不好操縱的野馬。此外還有一個原因是,紅軍中最好的FW90飛行員,大都集在中上海和杭州一線,其中又以把FW90當俯衝轟炸機用的轟炸機部隊素質最高,而且福建這兒的空軍一半都是剛出航校的新手。

    讓新手飛行員和老手飛行員以一比一的比例混和,大量地參予福建上空的空戰,這也是考慮到戰爭有可能長期化的因素。不趁著現在對日本飛機還有著代差的優勢讓這些剛出航校的菜鳥們上天搏擊,萬一戰爭長期化了,英日兩方獲得了更好的飛機後,情況反而更加不妙。半個月的空戰下來,新生的紅色空軍成長了許多。

    發生在福建的空戰,FW90的娘家福克公司非常地重視,他們和HE51的娘家亨克爾公司一樣,都派出了一批技術人員駐紮在福州,針對降落後飛行員反映的飛機的各種故障和不足問題,在第一時間通過無線電發回德國總部,然後在那裡由相關的試飛員根據情報反饋的資料進行試驗測試,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解決辦法,最後再發回中國,由地勤根據總部反饋回來的解決方案對飛機進行改進。當然,有些小問題則真接就由地勤和技術人員,飛機員討論後現場對飛機小修小補改善解決。

    即使是在活塞戰鬥機時代,一架戰鬥機性能的完善,同樣也是要以年來計算的。即使是最快的F4U,他在參戰後,解決了所有設計上的小毛病,變成一架完美的戰鬥機,前後也用了一年半以左中的時間,而二戰名機噴火,BF109,完善設計的時間就更長了。

    戰爭是技術發展最好的催化劑,福建和台海上空的空戰才打了半個月,參戰的兩款飛機就各自找到十餘處需要改進的缺陷。

    而參加空戰的HE51冷式戰鬥機,由於飛行員全是德國空軍中飛行時間超過上千小時的精英老手,有些甚至是試飛員。他們的飛行技術更高,則在空戰中無一損失,在福州義序機場參戰十二架HE51,半個月下來共打下了三十六架日機,誕生出一堆的王牌。

    而紅軍方面誕生的第一個空戰王牌,居然是起義的炮黨飛行員高志航。

    對於這位抗戰歷史上的空戰名義,林漢早就深知其大名。杭州起義後,出於對這種臨時起義的「敵軍飛行員」的不信任,最初空軍中的一些人並不願意將最先進的戰鬥機交給他們使用。但是林漢和紅軍上層發了一通電報後,紅軍領導聽從了林漢的建議,本著用人不疑的想法,直接就將剛從德國運至剛組裝好的FW90交給以高志航為首的杭州空軍學校中的精英飛行員使用。

    以高志航為首的一批前南京政府中的空軍精英,他們大都也是飛行小時上千的精英老手,只用了十天的時間,很快就適應了FW90的脾性。在六月三十日起,在福州上空參加了第一次空戰,高志航每天都帶隊出擊,每天都取得擊墜,到七月五日,台灣的日本陸航再也承受不住客場空戰巨大的損失,暫時休戰時為止,六天時間裡高志航整整打下了八架日機,其中七架是九二式戰鬥機。

    雖然在台海空戰上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但紅軍在宣傳上卻也沒有大肆鼓吹,反而有意地誇大了自己的損失。

    而這則是出自林漢的建議,目的是讓英日兩方繼續對雙方的飛機性能的差距產生誤判。

    「強則示敵以弱,弱則示敵以強」。

    他稍一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後,紅軍上層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於是,降落時損失的那些飛機,在宣傳時就全變成了空戰時的損失,同時還有意地配合日本人公佈的擊落數據並往上翻了幾倍,變為五十餘架。

    在福建上空空戰慘敗的日本飛行員,倖存者駕機返回後,個個都死性不改地開始吹牛注水慌報自己的擊墜數空戰時對空戰戰果吹牛注水的問題,二戰時各國空軍都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日本人也不例外。半個月的空戰下來,明明是失利一方的日本陸航的飛行員,吹牛皮取得的戰績比福建機場上所有的紅軍飛機加起來還要多一倍,足足高達兩百多架。

    七月五日,台灣的陸航因為前期的損失太大,被迫暫停了這種在對手家進行客場空戰的「虧本生意」後,開始調查前期為何損失巨大的原因。

    事後的調查,雖然讓軍方開始意識到飛機性能的差距,但是紅軍主動提高的損失數量配合日本飛行員的吹牛戰績,著實迷惑了前來調查的人員。

    「赤匪公佈的損失數據是五十架,這數字肯定是假的,縮水的,乘以二或乘以三才是真實損失。而我方聲明的二百多架擊墜,陸航的那些傢伙們肯定也是注水的」

    此時的日本軍方,同樣無法接受對手擁有比自己更強空軍的現實,他們自作聰明地就得出了雙方空戰損失一比一的「結論」,並且將紅軍戰果全部推到蘇聯和德國頭上。有德國飛行員在福建上空參戰,這一點在和他們交手的日本陸航飛行員中間已不是什麼秘密。在空戰中雙方的飛行員多次近距離打過「照面」,陸航飛行員不止一次地在近距離看到對手飛行員那洋人標誌的「大鼻子」和金發,無線電監聽中更是多次聽到了對手的德語交流。

    所以,日本人把空戰的損失,全推到了德國人和蘇聯人的頭上,認為這主要是蘇德飛行員的戰果。

    空戰失敗並不可怕,可怕是失敗後不懂得反省自己的失敗處,找不到自己的不足。這個錯誤的結果導致了日本陸航得出了錯誤的結論:只要再加把勁,多空戰幾次,就可以在福建上空將紅軍的空軍耗光耗盡。

    另一邊,上海由於距離台灣較遠,日本飛機無法飛至,當地沒有空戰,紅軍方面也對外不是毫無作為。

    那兩架德國人送來測試的HE111V型轟炸機,也在秘密進行著改造,按計畫他們將在七月初遠征日本,進行一次長距離的「傳單轟炸」,用空投傳單的方式給現在矛盾重重的日本軍部再添一次堵,其目的是為了更加地激化日本軍部內各派的矛盾。

    這次轟炸,政治意義遠勝實際意義,戰場外的功夫有時比比戰場內的功夫更重要。現在的日本,皇道派和統制派已越來越激化。這次所謂「傳單轟炸」,正是給矛盾激化中的雙方提供更好的攻擊對手的武器。

    林漢從料亭爆火乍事件刺殺統制派官員開始,到後來的行刺天皇,一系列的行動都是極有針對對性,其目的都是為了促使歷史上的「二二六」兵變在這個關鍵點上爆發,以促進日本內亂,讓紅軍獲得更多的發展和準備的時間。
regn13 發表於 2018-4-2 21:50
第181章紙片轟炸

    ps:多謝魔龍戰鬼,俛皇寺毒,終極之魔,白字君,太平洋裡深深傷心等一干網友的打賞(還有一些網友打賞了,但名字太長我就不提了)也感謝那些給這書投月票的網友

    七月六日清晨,日本長崎的,一家料理店的老闆打開店門,正在為新一天的生意作準備。

    半個月前,國事變,從長崎出發的干涉軍在上海外海,被紅軍飛機炸沉,消息傳回後,當時他和身邊許多的鄰居一樣,「義憤填膺」上街遊行,高呼口號「嚴懲暴支」,同時也去海軍在當地的辦事處抗議過,同樣也跟著起鬨一起嚷嚷過日本特色的「天誅國賊」。

    憤怒過,發洩過,暴過走,但日子還是要過的。

    不久之後,從新加坡出發的「昔日盟友」英國人的巡洋艦編隊來到到日本進行防空改裝,有兩艘就暫時停靠在長崎港,那些白皮鷹勾鼻的英國水手們上岸後,揮舞著大把的英鎊在當地消費,他所開的這家料理店因為靠近港口,也招待了不少英國大兵,&頂&點&小說 小賺一筆錢。

    所以他現在的心情很不錯。

    現在是早晨七點整,那些軍艦上的英國水手才剛剛起來,正在港口處舉行升旗儀式。

    打開店門後,遙望著不遠港口裡停靠的那兩艘一大一小的重、輕巡洋艦,料理店老闆河田佑人的心情很複雜。

    他既希望希望這些英國人和帝國海軍早點出發,一起去上海嚴懲那些「邪惡」的「赤色暴支」。又希望這些人能在這多停幾天好多光靠他的生意。

    就在河田佑人為此而矛盾時,他突然聽到了遠處傳來的嗡嗡聲,抬頭望去,西邊方向飛來了兩架飛機。

    「是海軍的飛機嗎?怎麼不太像」

    上個月海軍在上海外海慘敗的消息傳回時,河田佑人知道戰敗的原因是紅色支那的飛機所為。事後日本海航和陸航的飛行訓練密度突然大了起來,身在長崎的河田佑人多次看到飛機在長崎上空進行飛行訓練。他和店裡用餐的海軍官兵嘴裡得知,這幾日在長崎上空出現的飛機主要是海航的飛機,至於具體的型號,對方沒講,河田佑人也沒有多問。

    嗡嗡聲聲越來越大。不光是河田佑人。就連圍圍早起的其他的店家或路人,也都抬起頭望向天空。

    飛機越飛越近,高度也隨之降低,很快他們就掠過長崎港內一干軍艦的頭頂。而後機腹打開。一些紙片從那裡雪片般地灑了下來。河田佑人目測過去。這兩架飛機的飛行高度在千米左右,是兩架帶著雙發動機的飛機。

    這兩架飛機飛臨長畸上空後,在空中飛出了一個大「u」字形的航線。一路上不停地灑下紙片,然後又順著來時的方向飛了回去。整個長畸的天空,很快佈滿了飄揚落下的白色紙片。

    在他們快離開時,河田佑人聽到了遠處傳來的乒乒乓乓的聲音,當過兵的河田佑人知道這是防空高炮的聲音。眼尖的他,甚至看到那兩架飛機飛行軌跡線路上,出現了一些黑色的煙霧,河田佑人知道這是76毫米防空高炮的炮彈在空中炸開產生的煙霧。

    「怎麼回事?難道是」

    很快,那兩架飛機投下的紙片落到了地上,在整個長崎市散落得到處都是。

    河田佑人撿起了幾張紙片,上面用日語印著:「告日本國民書

    我們蘇維埃共和國的空軍,現在飛到貴國的上空了。我們的目的,不是要傷害貴國人民的生命財產。我們的使命,是向日本國民,說明貴國的軍閥,在中國全領土上做著怎樣的罪惡。請諸位靜聽……日本兄弟,在諸位之中,有開始時反對戰爭,理想著正義和平的人,也有為軍閥的宣傳所欺騙而謳歌戰爭的人;但不管是哪一種人,想來一定都因貴國的言論被統制,要瞭解時局的真相是困難的。所以,試作以下的說明,希望諸位詳加考慮」

    「早從昭和六年,貴國軍閥就對人民這樣宣傳:「滿洲是日本的生命線,只要滿洲到手,就民富國強。」可是,佔領滿洲,今已三年,在這三年之間,除了軍部的巨頭做了大官,成了暴發戶以外,日本人民得到些什麼呢?只有沉重的捐稅,昂貴的物價,貧困與飢餓,疾病和死亡罷了。」

    「八嘎!海航和陸航的人都是干啥吃的!那是紅色暴支的飛機!」

    河田佑人一下子明白了,被軍國主義思想洗腦得不清的他頓時怒火中燒。他氣的不是紅軍飛機過投擲傳單,而惱怒海航陸航的無能,居然被「紅色暴支」欺到家門口來投傳單打臉。

    五分鐘後,河田佑人才看到數架起飛的海航的飛機匆忙地從天空飛過,朝兩架中國走時的方向追去,卻哪裡可能追得上。

    在長崎上空灑傳單的兩架飛機,正是從上海起飛he111v型。早在轟炸台灣機場後,他們就返回上海機場接受傳門的改造,以方便執行這次遠征日本進行「紙片轟炸」的任務。

    從長崎到上海的距離約為920公里,he111v型只是試驗機型,並不是後期的成熟機型光靠機身貯油飛個回來並不夠,所以必須將艙內一些空間改造成貯油空間以增大航程。

    通過紙片轟炸長崎給日本添者,是這兩架he111送到中國前林漢早就想好的計畫,也他接下來的給日本火上加油設想的一環,林漢很早就開始佈局。

    為了執行這一計畫,這兩架he111在虹橋機場拆除了所有的機身武器,僅保留了一門用於防護後射機槍,而後機身中部用早就準備的好的零配件改造成一個大油箱,以加大航程。

    執行這一飛行任務的飛行員和導航員,有德國人也有中國人,他們從前都駕駛過he70客機,多次飛過長崎到上海的航線,極其熟悉這條航線。

    在準備就序後,這兩架he111於七月六日凌晨三點從虹橋機場起飛,僅憑儀表數據導航飛行了數個小時後,於今晚今晨七點到達長崎上空,投下傳單後再揚長而去。

    1935年時的世界空軍,是轟炸機飛得比戰鬥機還快的時代,由於這個時代的戰鬥機大都是雙翼戰鬥機,最大時速 都在三百公里左右,而雙發轟炸機由於都是單翼機,時速度在四百公里以上,只要存心想逃,一般戰鬥機只能跟在後面吃灰這一情況也導致了「快速轟炸」這個錯誤的設計理念橫行。英美德蘇都有類似的理念設計的轟炸機,比如德國do17。

    當然,隨著單翼戰鬥機時代的到來,戰鬥機速度的迅速提升,很快轟炸機想靠速度逃脫戰鬥機追獵的設想就成了過去時。但在1935年的日本,一票連最大時速都沒過三百戰鬥機,是怎麼也追不上扔完傳單,重量大減的he111。也因為這樣,所以這兩架he111在遠征長崎時,才膽敢將機上機槍拆得只剩下一挺機尾機槍用於減重。

    林漢精心策劃的這次紙片轟炸,其目的可不只是為了宣傳這麼簡單。

    現在的日本國內各派,已經積蓄了足夠多的矛盾和怨氣。長崎被中國的空軍象後花園一樣的自由來去,這記耳光打得可不輕。正在內鬥不休的皇道派和統制派,那些對國內權力分配現狀不滿的日本人,在這事發生後,會成為他們借此作文章的好工具。

    這只是林漢挑動兩派矛盾無數暗手中的一環,而另一環,其伏筆早在當年軍火商人弗郎西斯花大價錢從台灣駐軍那兒盜買原本要援助給陳濟棠的軍火時就已布下,當時他花大力向台灣駐軍買日本軍火援共,可不只是為了要軍火這麼簡單地。(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4-2 21:50
第182章戰爭之王

    以林漢的性格,這次紙片轟炸日本,他本人是很不滿意的。雖然受制這個時代飛機性能的限制he111需要騰出大量的重量安裝汽油,兩架飛機裝上幾百公斤的傳單的就沒有多少空餘重量放火乍彈了,但是哪怕是一顆真的火乍彈也比這種只扔傳單不扔殺傷性武器的效果好。實在不行,象徵性地扔完一顆十幾公斤的火乍彈再灑傳單也行啊。

    但是紅軍上層否決了他的建議,在他們看來,灑傳單就已經達到目的了。紅軍對長崎的情況並不清楚,並不願意做出盲目轟炸傷及平民的事。

    不過私下裡林漢也表明態度,如果日本人敢在戰爭中使用毒氣彈或細菌戰之類的武器,他一定也會毫不客氣地以牙還牙以血還血和日本比刷「人品下限」。

    「v神經毒氣,號稱一湯匙就可以殺滅一條街的人!如果日本人敢在戰爭中對軍隊使用這個,我一定也會要求用同等的手段進行報復。」

    「肉毒毒素,這東西比氰化物要毒百倍。日本人小說要是膽敢在戰爭中使用細菌戰,我也一定會用同樣的手段在他們的國內使用這個。我來自未來,要玩這種大規模殺傷手段,辦法比這個時代的人要多上百倍。」

    對紅軍上層「心慈手軟」做法很不滿的林漢,如數家珍地將藏在薩菲羅斯號船腹裡帶過來的一件件大殺器擺出來,直唬得和他打交道的紅軍領導目瞪口呆。

    林漢的抱怨。只是這次紙片轟炸日本事件後的一個小小插曲。在1935年的七月裡,給日本帶來最大衝擊的事件,既不是發生在福建沿海的空戰,也不是長崎上空漂揚的傳單,而是一部正在歐美上映的電影。

    1934年到1935,林漢和漢娜,除了花大力拍攝了那部《亞瑟王》三部曲賺錢和作為長期信仰飯票的來源外,漢娜聽林漢的建議,拿著林漢為她準備好的劇本,還拍了另外一部電影。

    一部和軍火有關的電影。

    1934年九月後。隨著德國國社黨和中共之間的軍火貿易往來逐漸被人曝光。漢娜和她的女兒阿道夫很驚訝地發現了一件被她疏忽了的事情:「希特勒」這個德國最反共的角色形象,她快演砸了。

    在西方世界,已經開始有聲音流傳,希特勒其實是個隱藏處很深的布爾什維克份子的傳言。而且這個傳言。已漸漸地不被人當成笑話來看了。

    對於一心想發動世界大戰的漢娜來說。這可不是一件好事!

    歷史上,英、法兩國所以能容忍希特勒德國一再觸犯他們的底線,那是因為這1939年之前。他一直是個極端反蘇的「狂熱反共份子」。這一形象給了英、法兩國妄想禍水東引的幻覺。所以才會在後來的蘇台德危機中,發生著名「慕尼黑陰謀」的綏靖政策。

    歷史上英法對德的綏靖政策原因很多,根子上還是一戰後英法兩國國力下降。希特勒極度反共反蘇讓他們產生的禍水東引的幻想,不過是借此生成的附生物。但是對漢娜來說,自己「國際形象」的變化,讓她對歷史的「不確定性」產生恐慌感。

    而這一切,早在林漢的預料之中,他欺漢娜不懂人心,製造出了這種局面。不過,補救的辦法,林漢也早就想好。

    在《亞瑟王傳奇》正在德國拍攝的時候,夢工廠還準備了另一部電影,一部為希特勒「洗地」的電影。這部電影幾乎是和《亞瑟王傳奇》同步開機,而該拍攝前,請來了美國著名的導演卓別林。

    卓別林並不喜歡希特勒,同樣也不喜歡有著濃厚德國背景的「夢工廠」,但是在看過漢娜提供給他的劇本後,卓別林改變了主意。

    很快,這部名為《戰爭之王》的電影,就在就在德國和《亞瑟王傳奇》幾乎同時開機。

    1935年5月1日,《亞瑟王傳奇》第一部在歐美各國同步上映,一經播出就引發轟動。各國各地影院是一票難求甚至連中國的大上海都十分地火爆。

    而到了七月初,隨著《亞瑟王傳奇》的熱度開始褪去時,因為這部電影而一炮打紅的夢工廠,挾上一部電影的威風,推出了第二部作品《戰爭之王》。

    《亞瑟王傳奇》因為英國教會和政府人士的抵制,暫時無法登陸英倫時,《戰爭之王》卻成功地在英國本土上映。

    此時的英國,正在為中國正在發生的驟變攪得焦頭爛額,然而該片電影一經播出後,幾乎每個看過的英國人,都忍不住想發出:「uk you」或「我操」之類的國罵。

    只要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知道該片說的是目前在歐洲臭名照著的「死亡商人」弗郎西斯為型的故事。

    而這部電影也在日本同步上映,一經上映更是引發日本政壇的震動,其後果甚至不亞於昔海軍腐敗案的「西門子事件」 。(西門子事件是什麼我就不科普了,大家有興趣自己去百度,百度百科裡有說明,就不騙字數了)

    電影的劇情開始的片頭畫面,是一把毛瑟步槍的製造、運輸過程,從最初的金屬毛胚原料,進入工廠後經過一系列的加工,變成各種槍械零件,然後被組裝成一把毛瑟步槍,而後裝箱,運輸,上船,經歷漂洋過海,來到東方某個掛著金龍旗的國家,然後下船,轉手,最後落入頭上戴著八角帽,帽上有五角星的某個東方面孔的「疑似中國人」手中,裝彈,射擊,參予戰鬥。

    整個開頭,完全就是林漢抄襲了後世著名的電影,尼古拉斯凱奇導演的《戰爭之王》的情節甚至連片頭曲都是抄襲的。林漢根據時代的不同稍作修改後。弄出了一個完美的劇本,交給了卓別林,本來還懷有成見,不願意和納粹合作的卓別林在看過劇本後,立刻敏銳地意識背後巨大價值,當場就同意了執導參予拍攝此片。

    劇情的主角,是一位出生在阿爾薩斯的德國人,故事開始時,他是一個十八歲左右的年青人。

    故事開始時的劇情,是反映一戰時德國在西線和英國的戰爭的不到一分鐘短鏡頭畫面。主角在戰爭後期被徵召入伍。加入了德軍。劇情的開始,通過幾句旁白,簡單地交待了背景和主角的身份:主角名字叫弗郎士,父親是德國人。母親是法國人。血統是猶人。在戰場後期因為飢餓而參加德軍。

    他在一戰後期的戰場上。並沒有成為蘭博式的英雄,而是英美法三國的炮擊中嚇得尿了褲子,最後裝死逃生。

    然後戰爭就結束了。德國戰敗,阿爾薩斯回歸法國。弗朗士因為參加過德軍,戰後被「清算」,不得離開家鄉在德國街頭流浪。

    然後在電影裡,弗郎士無意中發現了一條生財之路:販賣軍火。

    於是他找到自己的叔叔,由於卓別林扮演的一個留著仁丹胡的,長得奇象希特勒的管軍火庫的德國軍官,和他勾結起來,決定盜賣倉庫裡的軍火。

    整個電影裡的劇情,無非就是把後世界著名電影《戰爭之王》裡的情節,結合這個時代的歷史背景,修修改改替換成德國背景,然後台詞也做相應地變動。講的是弗朗士這個猶太人軍火掮客勾搭德國,法國,英國,美國軍火商,全世界倒賣軍火的故事。

    出於政治需要,在電影裡提到的幾個國家,全部不用真名而是用動物來暗喻。比如德國用虎國來暗喻,英國是牛,法國是公雞,美國是白頭鷹,俄國是熊,而中國龍,至於日本武士之國。

    劇情裡,透露了弗朗士在從法國軍火商這兒倒賣58毫米迫擊炮給紅軍細節,英國這兒則詳細描述了那向英國軍火商購買十萬子彈的黑歷史,連當年那句著名的台詞「我比較喜歡打槍」都用上了。至於倒賣美國戰機給紅軍的劇情,則變成了將戰鬥機的機槍和飛機分離開來,然後以競速飛機的名義出口中國。

    為了給希特勒洗地,電影裡弗朗士問他的叔叔,卓別林扮別的長得象希特勒的德國軍官。

    「你不是反對社會主義嗎?為什麼還同意我將軍火賣給布爾什維克?」

    卓別林答:「我堅決反對社會主義,但我無法反對社會主義的錢。」

    整部電影裡,動用的道具全是真槍真彈,拍攝過程中,甚至得到了英國維克斯公司的支持。

    電影英國的維克斯公司,弗朗士過來轉手倒賣坦克時,給了一排的維克斯六噸一個特寫境頭,然後賣坦克的維克斯公司的代表,在鏡頭前很大方地對弗郎士道:「買六贈一!」

    後來這個句台詞成維克斯公司向全世界推銷坦克時最愛用的台詞,他們把坦克售價提高了六分一,然後嚷出了這句廣告詞。

    為了討好英國人,電影裡來了一段弗朗士試射李恩菲爾德步槍的特寫境頭,主角一邊打槍一邊稱讚其為世界上最好的栓動步槍。

    漢娜在林漢的建議下,以通過這部電影,以自黑的方式,為自己過去「援共」的行為洗地,向全世界表明他只是一個只認錢的無良政客而不是「親共份子」。

    由於影片是和《亞瑟王傳奇》同步拍攝,為了充分利用好手中的龐大的奧斯卡影后資源,電影在拍攝過程中,那些女演員多少都有在《戰爭之王》裡客串出演一下幾個幾分鐘的鏡頭。

    卓別林根據林漢提供的劇本,虛擬了一個這個時代還未出現過的推銷軍火的場面,在一個大廳裡,一架he51戰機和一架90戰機當北景,周邊的空間再上維克斯坦克,然後十來個現在或未來的奧斯卡影后,身穿性感的三點式泳裝,或站在坦克飛機上扭出迷人的姿態擺poss,或身上端著李恩菲爾德或毛瑟步槍擺造型,完全就是一副給軍火作廣告推銷的場景,場面極其養眼。這個場景是瞞著卓別林偷拍的,當時卓別林反對拍攝這個鏡頭,事後電影拍好後林漢自己另外找人插了進去,為些還和卓別林鬧翻了臉。

    然後主角弗朗士就在這個充滿武器和美女的大廳裡和各國的軍火販子談生意。

    就像「買六贈一」這句台詞被維克斯公司借用了,後來這種軍火廣告的場景,也被各國無良的軍火商在推銷自己的軍火進毫不客氣地拿去用了。

    電影播出後,英美各國除了少數人大罵德國人佬無恥外,最大的指責也不過是說這部電影是打著「反戰」的名義在做軍火推銷廣告。不過由於在拍攝過程中討好了各國的軍火商人,在他們的暗中支持下,反而沒有遭到禁播。倒是由於使用了各種新穎和詼諧黑色幽默的台詞,影片倒是好評如潮,遠遠蓋過了指責之聲。

    如果只是這些,本來還不會引發日本的人政壇震動,讓日本人暴走地是裡添加了弗朗士和日本台灣駐軍暗中交易,吞了原本援助陳濟棠的軍火,然後轉手倒賣給紅軍的場面。為了坑日本人一把,電影裡甚至連和他交易的日本軍官的名字,官職都用上了真名,至於日本人商人偷賣九二式輕步兵炮給弗朗士的事也在電影裡一併捅了出來。

    電影一經播出,整個日本上下一片嘩然。

    電影在日本上映的時間是七月六日,當時日本國內才剛剛被長崎上空漂揚的傳單又打臉,而日本陸軍盜賣軍火給紅軍事情通過電影被捅出來,整個日本頓時沸騰了。

    七月九日,該電影在日本上映後第三天,儘管已被官方緊急禁播,但其影響,卻已像滾雪球般不斷地擴大,東京的永田町的國會議事堂門外,被無數憤怒的民眾擠擠得插針難下,「天誅國賊」之聲更是不絕於耳。

    林漢幾年前布下的暗子,終於在日本干涉軍第一波侵華受挫,國內群情沸騰,矛盾激憤的最敏感時刻被引爆。(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4-2 21:51
第183章箭在弦上

    電影《戰爭之王》給日本政壇造成的混亂,隨著日本軍部派出憲兵,逮捕台灣駐軍的相關責任人作為交待,勉強給民眾有了一個交待,暫時將沸騰激昂的民眾安撫了下去。

    但是,心中積壓了無數怨氣的皇道派成員,又豈是逮捕幾條軍部的蛀蟲就能滿足的?

    他們的不滿,並不真的是因為台灣駐軍的腐敗行為,也不是軍部的對華政策問題,骨子里根子裡真正的原因,還是自身的利益.

    皇道派是一個鬆散的集團,大體上由年青的野戰部隊軍官,甚至是連級軍官組成的。他們在對華對蘇態度上激進的主張,說白了還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對於中下級軍官來說,只有戰爭才得獲得最快的陞遷的機會。而在和平期內,這些底層出身軍官想要升職,只能老老實實地去熬資歷。而他們本身沒有什麼大後台大背景,在日本這個等級觀念極嚴重,升職更要講後台講靠山講「抱大腿」的國度,和平時期想升職哪有什麼指望?

    相比之下,統制派的軍官本就是佔據日本軍部的上層,自成一體,擁有正規「科班」陸大畢業的金字招牌,所有陞遷,提拔的好機會,全部給「自己人」內部消化了,這才是雙方「仇深似海」甚至扯破臉大搞下克上玩暗殺的真正原因之所在。

    如果從階級鬥爭的角度來分析,雙方矛盾的根源,用四個字就可以說清楚了:階級固化。

    無論是長崎的「紙片轟炸」,還是電影《戰爭之王》裡捅出來的陸軍醜聞的衝擊,都是林漢往這些心懷怨氣,心存不滿的皇道派軍官怨火重重的腦子裡再澆了一勺汽油,讓他們心中的怨火燒得更旺。

    七月十日這天。香田清貞大尉、安藤輝三大尉、河野壽大尉,皇道派的幾個年青的激進青年軍官,正在這兒正聚集在東京永田町的一家料亭店裡。進行一星期一次的見面會

    香田清貞大尉鐵青地臉道:「我們的夢該醒了!住在永田町的那幫國賊們,這兩個月來,他們把大日本帝國都折騰成什麼樣了?安藤君。我們該有所行動了。」

    自從五月底,日本國內連續爆發恐(蟹)怖事件,大批統制派高官被殺後,這次的聚會的頻率就多了起來。當時一直被打壓的皇道派人士,都看到了藉機崛起的機會,然而現實是無情的,即使統制派一夜之間死掉了數位重要的大人物,甚至連背後支持編制派的天皇都死了。可是位於中下層的皇道派仍然沒有得到上升的空間。

    安藤輝搖頭道:「現在不是時候,自從天皇陛下遇刺之後,整個東京到處都是特高科的耳目。現在的東京,戒備程度要比從前嚴密了不知多少倍,我們根本動彈不得。香田君,我們必須忍耐!」

    香田清貞不滿地哼道:「忍忍忍最好的機會已經錯過了!國會裡的那幫國賊們呢,現在這個時候,還在想著「合法」進入中國。早在三年前常凱申遇刺的時候,他們該全面動手了。現在的南支那,那些紅色布爾什維克。遠不是常凱申的那幫廢物能比的。」

    香田清貞對現在日本的對華政策極為不滿:「赤露,還有德國,他們都在背後支持紅色支那。現在我們大日本帝國再不動手,最多再過兩年,紅色支那就會成長到我們無法壓制的地步。幸運的是,紅色暴支的那幫頭腦發熱,炸層了英國人的軍艦,現在大不列顛是站在我們這邊的,這是最後的機會。只有將戰爭最大限度地擴大化,關東軍入關,海軍陸軍全面聯後。對支那全面地入侵,才是徹底解決這個最大威脅的唯一機會!」

    安藤輝也不滿道:「內閣的那些短視的傢伙。現在只想在長三角挖一塊就滿足,說什麼戰爭不能完全擴大化。以免引來赤露在東北的干涉。露西亞是什麼國家?三十年前我們可以旅順打敗他們,三十年後大日本帝國的關東軍一樣可以輕易地消滅他們。」

    香田清貞正色道:「不過,有一點你從前說得沒錯,現在還不是我們和統制派的那些國蠹們翻臉的時候。軍部上面的那些人都在防著我們,特高科的人也盯得很牢,現在正是對南支那用兵的關鍵時刻各方力量都很緊張,現在的大日本帝國還不能亂,至少在拿下上海,獲得進入南支那的橋堡之前,我們還不能有所妄動」

    以香田清貞為首的這伙皇道中激進少壯派,雖然對國內的局勢極為不滿,不過由於現在日本都動員起來了,軍部上層對東京一帶更是嚴密控制,加上特高科無處不在地活動,即使他們這伙少壯派想來一次「下克上」天誅國賊,也得掂量掂量。連續發生了多次刺殺事件後,現在日本上層高官都加大保衛力度,即使這些腦子發熱皇道派想要派出死士刺殺,成功的機率也不會很高。

    有些話,香田清貞沒有說出來,在心裡,他並不看好軍部的第二出征南支那。第一次出征,由於準備倉促,海軍在海上被支那空軍重創,大批隨船的陸軍沉入海中。過去的半個月裡,台灣那邊陸航和支那空軍戰得火熱。香田清貞由陸航的老同學那兒得到秘密消息,陸航在福建上空的空戰中吃了大虧。只是陸航的人死要面子,戰後總結時謊報軍情,而軍部上層的那些國賊們更是死要面子,裝做不知任由他們糊弄。

    有蘇、德國兩國支持的支那空軍很強大,香田清貞並不看好軍部的第二次出征。但是,在他看來,對於他們這夥人來說,第二次出征若是再受挫,對失敗的容忍度已到了極限的國民必然暴走嘩然,而那個時候就是他們的機會了。

    香田清貞悠悠地道:「雖然現在我們不能有大的動作,但是,這次跨海遠征支那。七月底之前就會有結果了。在這之前,我們還是要多做準備。不管戰事順利或者受阻,一旦帝國和支那的戰爭開始。軍部的注意力就會轉移,那時候我們就有機會了。」

    在這夥人中。香田清貞一直以「智囊」自居,他雖然激進,卻還有一點小聰明。在這次對華戰的總動員中,他幾位所屬的部隊,依舊被留在本土駐防,待大量兵力被抽調去中國後,他們的機會就來了。

    皇道派是一個鬆散的聯盟,當中下層的軍官在暗中策劃著見不得人的陰影時。皇道派的上層卻根本不知情皇道派的代表人物荒木貞夫、真崎甚三郎,根本就不知道下面的那幫「馬鹿」們居然在策劃做這些「大逆不道」的事。在二戰前的「獨走」盛行日本,這種局面並不稀奇。這完全是上層自做聰明的結果,「事情辦好了功勞我來分,辦砸了則由下面的小弟去扛」,正是這種「小聰明」的縱容心態,才導致這個時代的日本政局的混亂。

    完成了動員的英國人,組建了一支以暴怒號航母和巴勒姆號戰列艦為中心的遠東艦隊,加上大大小小的巡洋艦,驅逐艦以及運兵船共計三十艘四萬人。於當月二十五抵達台灣基隆港。此次干涉中國革命,英國人也算是出了大力,從印度和東南亞地區蒐羅了近四萬人的殖民地部隊。澳大利亞也派出一支三千人的干涉部隊和部分軍艦加入。一戰後國力大國度衰退,並在「海軍假日」中養懶了的大英帝國來說,短時間內能在東方抽調出這麼多的軍隊已經很不容易了。

    英國政府上層其實是想準備得更久一些的,但是這一個月來倫敦股市跌得慘不忍睹,雖然英國政府付出極大的代價護住了盤,但是民眾的壓力和財政的壓力,逼得他們不能再拖延了。在「剪」英國「羊毛」方面,美蘇德三國聯手,這一個多月來是狙擊得大英國欲(蟹)仙欲死。逼得他們只能倉促出兵。

    吸取了日本人第一次干涉時慘敗的教訓,這些軍艦出發前都緊急加裝了大量的高射武器。不過由於新研製的乒乓炮剛剛裝備本土艦隊,這些遠在亞洲的軍艦由於時間來不及。能安裝的防空武器都是各地臨時搜刮來的舊貨,大部分是以機槍為主,性能實在不乍樣。這支龐大的艦隊暫時在駐紮在台灣,就等日本方面軍準備好雙方就共同出兵。

    指軍這支遠征干涉軍,海軍方面是羅德貝克上將,陸軍則是漢彌爾頓爵士,所以會是這兩個人,是因為他們參加過一戰時的達達尼爾海峽戰役,有過登陸戰的經驗。

    在這過程中,有一個人也從英國趕到了遠東,甚至就待在日本和天皇會面會談,那人就是丘吉爾。表面上,這個英國胖子是極力地想將日本拖下水,行驅虎吞狼之計。但私底下,他卻暗中聯絡法國和美國外交官,開始秘密討論「干涉成功」後,三家聯手,把日本人從南中國踢出去的事宜。

    對於英國政府兩面三刀的態度,同樣也是懷著兩面三刀想法的美國政府虛以委蛇地應付著。他們現在完全是看熱鬧的第三者的態度,這場戰爭無論哪邊獲勝,美國人都會是獲利者,所以美國政府並不急著表態。

    這一個多月來,大英國帝國和中共毫無誠意的「談判」,理所當然地失敗了,在中國損失巨大的大英帝國,現在就只剩下武力解決中國問題這一條路了。看到英國掉進中國這個大坑裡,無論是德國還是美國全是一副幸災樂禍的模樣。

    德國這一世仇就不必多說了,美國政府嘴炮上支持喊得震天響,私底下卻趁著戰爭前的準備期的空隙,加大對中共的出口力度,一船一船的燃油和化學品不停地往長江裡送,而離開時船上裝滿了從各國銀行裡抄出來的「外匯」這都是西歐那些倒霉的銀行的錢。當然,在這過程中,德國和蘇聯的貨船也有著類似的經歷。

    在七月最後的和平窗口期裡,上海方面,紅軍從蘇德美三國進口了大量的戰爭物資囤積起來。為了支持中國,德國方面,漢娜甚至將空軍現役的一大批飛機,連標記都不改就直接送到了中國。90戰鬥機今年的絕大多數的產量都被用於供應中國,七月裡總共有三百架90戰機被送進中國,起架落可收起的he51也送了兩百架過來。紅軍現在手中的飛機之多,甚至遠遠超過了他們的接收能力,以至於飛機員都產生一種被飛機「淹沒」的感覺。

    不過戰爭時期,飛機的損耗是極快的。福建的空戰打了半個月後,參戰的飛機中,有三分之一的發動機都被撤換進行大修維護。一支空軍,飛機能維持百分六十的出勤率,就已經是相當高的出勤率了像二戰時,蘇聯空軍最艱苦的時候,空軍的戰機出勤率甚至低到百分二十以下。

    七月裡,紅軍空軍也完成了換裝,霍克ii戰鬥機全部退居二線,改為執行轟炸任務或教練機用,一線部隊全部裝備了單翼戰鬥機。

    到了七月二十日,福建沿海停了兩個星期的空戰再次開戰,補充了新飛機和飛行員後,修整了兩星期的日本陸航再次派出飛機進入上海上空挑戰。雖然日本人吸取了前一次空戰中的教訓,但是他們飛機的性能依舊沒有變化,戰局仍然是一邊倒地被壓制。

    五天的空戰下來,日本陸航又損失了超過四十架飛機,以及到不得不再次停戰修整。而這個時候,英國艦隊到達台灣,除了送來軍艦隊和即將入侵上海的登陸部隊外,也將一批皇家空軍的飛機暫時駐紮在了台灣新竹機場。

    按計畫,休整三天後,在七月二十八日,兩家將同時出兵,在三十日抵達上海外海,強行登陸突破。而這過程中,日本人也將派出一支規模更大的艦隊配合作戰。(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4-2 21:51
新章節更新了,正在審核中

    新章節更新了,正在審核中

    鬱悶,大家等明天吧。
如果覺得本站不錯,請給個好評吧!

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間騰訊微博人人網網易微博百度搜藏開心網騰訊朋友百度空間搜狐微博百度首頁0
上一頁返回目錄加入書籤下一頁
新章節更新了,正在審核中 鋼鐵雄心之艦男穿越記 半隻青蛙
無圖小說網沒有彈窗廣告,純文字手打,所有小說都能免費閱讀。找好看的小說網站,就到無圖小說網。
regn13 發表於 2018-4-2 21:51
第184章中國泥潭

    蔚藍的天空下,渾濁的海浪拍擊著岸邊的礁石,濺起了一片片灰白色的泡沫。

    沒有迷人的沙灘,沒有低空掠過的海鷗,有的只有濃重的硝煙味,烤焦的死人肉味,以及時不時會落到在身邊的火箭炮的尖嘯聲。在這個逐漸變成血與火的鋼鐵地獄,就連海鷗也知機得早早避之莫及。

    七月三十日,英日艦到達上海外海,這一天,由於氣候突變,遇上了夏季上海地區常見的雷雨天氣,空軍無法出動。藉著艦炮的掩護,英日聯軍分頭開始針對上海外圍地區的搶灘登陸。

    英國人攻擊的目標是孤懸於海上的舟山群島,以此作為進攻上海的跳板。在經歷了六月份干涉的失敗後,英日方面已放棄了原有的輕視之心,開始重視起對手來。

    戰鬥開始時,英軍在舟山的進展十分的順利,在二十艘軍艦艦炮的掩護下,登陸部隊很輕鬆地就在舟山島登陸。

    紅軍在舟山島幾個個適合登陸的地點設置了大量的防守的陣地,但是二十艘軍艦的大口徑艦炮的猛轟下,所有的陣地都被炮彈狠狠地犁了一圈。

    由於氣候惡劣,天上也沒有討厭的「蒼蠅」過來騷擾。在炮火的掩護下,英國殖民地軍隊很輕易地就搶攤成功,整個過程幾乎沒有受到太大的抵抗唯一的抵抗是時不時地從島上的利用地形從反斜面地方零星打來的大口徑迫擊炮。

    英日聯軍佔領舟山島外沿的紅軍主陣地時,意外地發現那兒全部都是偽裝陣地,那裡只有用木頭竹子偽裝成的大炮,以及穿著衣服的假人。前兩日海軍航空兵偵察時航拍到的照片裡反映出來的大量駐紮部隊,全部不翼而飛。

    以英國部隊為主力的登島部隊,在逐漸控制全島時。很快就明白自己將在這兒遭遇什麼。

    首先迎接他們的,是無處不在的地雷,其次是時不時響起的冷槍和冷炮。

    從一開始。紅軍就沒打算在舟山和英日聯軍血拼。海灘外圍佈置的防登陸陣地。根本就全是偽裝陣地。紅軍在島上只保留了一支兩千人的部隊用於內陸襲擾作戰。六月初解放舟山後,意識到這裡的重要性。紅軍第一時間就在島上為長期游擊戰作準備。

    具體的作法,一是遷走島上居民,其次是在島上多個地點設置秘密補給點,第三就是將大量的特種裝備運上島。

    設置在外圍的偽裝陣地。讓英日兩國艦隊虛驚一場,炮轟了一整天后。浪費了大量的炮彈。真正給他們帶來的麻煩的,卻是埋得到處都是地雷,尤其是詭雷。

    登島後的第一天,因為不知情。英國干涉軍就有上百人觸雷傷殘,被炸死的也有數十人。

    比起地雷,更討厭的卻是躲藏在山丘和密林裡的紅軍時不時地打出的冷槍冷炮。雖然每次最多只是傷及兩三個人,但是對於佔領軍來說,這種持續不斷地騷擾,造成的精神壓力卻極大。

    舟山島是一處標準的丘陵地形。高丘佔9%,低丘61%,平原30%,最高的桃花島對峙山海拔最高,有544米。丘陵多,植被茂盛,而陸地面積超過500平方公里。兩千人的精銳山地游擊隊藏身於島上,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清掃完畢。

    七月三十一日。英國人將超過六千人的部隊投入舟山島上。仗著龐大的軍事優勢,他們很快將控制了沿海較平坦的平原地區。並將紅軍的襲擾部隊擠出離登陸兩公里外,而後更多的人員和物資開始登島。

    登陸舟山群島時。英國人和日本人都耍了一些「小聰明」。

    英國人向來將長江下游地區視為自己的「自留地」,對於請日本人過來幫忙是極為不情願的。舟山群島被他們視為重要的跳板,英國人有意地要求由自己為主獨自佔領,而把上海這塊硬骨頭扔給了日本人去啃,所以在登陸舟山島時他們只是要求日本人派出海軍和船隻支援。在英國人看來。舟山島再怎麼樣也只是一個孤島,孤懸在外海,英國人控制這裡很容易,而日本人要想單獨拿下大上海,前期肯定少不了和紅軍血拼一場。待日本人和紅軍兩敗俱傷後。英國人再去漁翁得利也來得及。

    而日本人方面,他們早就對上海這塊中國最箐華的部分垂涎三尺。英國人這種不願意啃硬骨頭。想讓隊友先去「頂牛」然後再隨後撿便家的想法,也正中他們的下懷求之不得。而有過上個月慘敗教訓的他們。他們自認為自己在充分準備,同時去了輕敵之心後,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拿下大上海。

    但是兩方的想法最後全都落空了。

    在東南亞和印度欺負當地土著慣了的英國殖民軍,一登陸舟山島後,就開始遭受各種各樣充滿陰謀詭計的「東方式」游擊戰術的招待。

    無處不在的地雷和冷槍冷炮的騷擾,雖然討厭,但對於大兵壓境的英日聯軍來說,造成的只是麻煩而不是威脅。

    但是,「麻煩」如果變多了,那一樣會感到痛。登陸舟山島成功後的英國人,這時還沒有意識到他們在島上將遭遇到什麼。

    夏季的舟山島,天氣說變就變。白天還是雷雨陣陣,到了晚上卻晴空萬里,月朗而星稀,明天將是一個好天氣。

    當晚,應當說是第二天凌晨,八月一日凌晨兩點,二十餘架飛機從寧波方向飛至,藉著月色飛臨舟山島上空。而在同一時間,潛伏在島上的紅軍也同時出動,用迫擊炮在外圍打出一片照明彈幫忙指示目標。

    二十架飛機全是波2改教練機,低空飛到舟山島上空後,對著登島駐軍的軍營扔下數十發燃燒汽油弓單和小火乍彈。然後胡亂地掃射完子彈後拍拍屁股離開。由此造成的損失是百餘人在轟炸中受傷或陣亡,但最大的損失卻是前期運到島上的物資在空襲中被一掃而空。

    而這,僅僅只是開始。

    八月五日,正在日本東京拜訪過新任天皇崇仁的英國大臣丘吉爾。「有幸」見到了從舟山前線撤下來的第一批傷兵。

    和他一起去長崎探望傷員的,除了一堆的外國記者外,還帶去了成箱的「勛章」。

    長崎的醫院。現在已擠滿了上千名從前線退下來的缺胳膊少腿的傷兵,在丘吉爾趕過來進行政治作秀之前。嗅覺靈敏的各國記者。早已先一步採訪了他們。發生在中國戰爭,現在已是全世界矚目的對象,誰都想看看,紅色布爾什維克和日不落帝國的對抗,會是怎麼樣的結果。

    躺在日本醫院裡接受治療的,除了少量的英國(蟹)軍官和士兵外,更多的卻是印度阿三。這裡印度人說著很不標準的印度味的英語。正一個勁地向外國記者訴苦。

    「中國的布爾什維的子彈,非常凶殘。一槍可以把人的下半身打碎掉。聽說是用德國人賣給他們的反坦克槍改造成的。我們強烈要求英國政府向德國抗議。禁止紅軍使用這種凶殘的不人道的武器。」

    「如果你和誰有仇,只要在戰場上向他敬禮就行,然後對手的狙擊手就會幫你解決問題。」

    「舟山島上到處是地雷,所有的房子都不能住。因為天知道哪間被埋了地雷或定時火乍彈。登陸的第一天,我們不清楚這點,大家只是草草地檢查了一下當地的房子就住了進去。結果當晚十二點的時候,那些房子全部自動爆火乍了。原來是布爾什維克們早就在裡面埋好炸弓單。我們的工兵事後在一間完好的房子裡找到了一枚未爆啞彈,他的位置埋得很深。偽裝得很好,是用德國產的鬧鐘改造成的,設定時間為當晚十二點準時爆炸。從偽裝的痕跡判斷。是很多天前就埋好在那兒的,他們早就在等我們過來的。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陷阱,就葬送了我們半個營」

    而幾個殘廢了的澳大利亞士兵。則更是不停地在記者面前抱怨紅軍使用的各種「凶殘」的武器。

    一個少了一條腿的澳大利亞士兵向記者哭訴道:「比起那些整天響個不停地冷槍。我們更討厭的卻是地雷。那些地雷做工大都很粗糙,但是卻非常地難排,很多時候探雷器都不管用。那些地雷很多是用陶片甚至是泥胚做的,裝藥也不多,但是我寧可他們裝藥多點,把我炸死。我沒了這條腿。將來的日子怎麼過啊?」

    當丘吉爾作秀地將一枚勛章要別在另一名失去半個腳掌的澳大利亞士兵面前時,這位躺在病床上的士兵毫不客氣地舉起被截掉全部腳趾頭的右腿遞到了丘吉爾面前,把這位一個勁地鼓吹對華採取強硬政策的英國大臣弄得好不尷尬。

    英國部隊登陸舟山島已有六天,但到現在為止。他們還遠沒有到能控制全島的地步。紅軍千奇百怪,層出不窮的襲擾戰。麻雀戰。零敲碎打,象敲牛皮糖一般地已從登陸大軍身上啃下了兩千多人。

    空軍夜襲。住所埋雷,火箭炮招待,幾番折騰下來,六天來英國人在島上戰死者高達五百多人,傷病殘人數卻超過兩千,長崎只是接收了一部分的傷員,另一部分傷員則被送回香港救治。而到目前為止,能確定被消滅的島上游擊隊的數量,可確認的紅軍屍體還不到百具。

    英軍陣地戰正規戰的經驗不缺,平原地帶反游擊戰的經驗也不差,但是卻獨獨缺少在叢林密集的山丘地帶進行反游擊作戰的經驗即使是後世,有植被掩護的山地游擊戰,也是各軍事強國最頭痛的難題。

    一戰之後,英國海陸軍皆已馬放南山超過了十五年。而得到林漢這個穿越者指點的紅軍,他們本就是南方山地游擊戰出身,又比英國人先一步到達舟山熟悉環境,在吸收了來自國外的游擊戰經驗後,在島上將這一套玩得更加順暢。

    從八月一日起,每天晚上來自寧波方向的空軍,都會派出大批波2改飛往舟山島進行轟炸,轟炸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正在建設中的舟山機場上的物資。此外碼頭處的物資也是他們轟炸的對象。

    在適應了飛機的夜襲後,英國人學會了在天黑之前就將送上岸的物資分散,倒是減少了轟炸的損失。但是這種每天一次到兩次的夜間襲擾,還是讓島上的駐軍不勝其煩。也因為紅軍不斷地襲擾。島上物資的囤積遇上了極大的麻煩。

    比起夜晚查鋪般的偷襲,島上被「千奇百怪的」方式埋得到處都是的「千奇百怪」的地雷才是最頭痛的問題。上島之前,早有準備的英國人帶來了大量的金屬探雷器,然而在舟山島上,排雷的工兵卻遇上了缺德冒泡的陶制地雷。而且這些地雷威力都有意地「不足」。

    在林漢的指點下,紅軍製造了大量的陶制地雷,很多都是使用普通的黑色(蟹)火(蟹)藥裝藥,威力不大。只求能炸傷炸殘人即可。

    為了增大「事後殺傷力」,這些地雷裡往往都滲入糞便或在糞桶裡侵過的碎瓷片當破片,一旦被踩中引爆後。飛散的瓷片上帶的細菌極易感染傷員。現在正是八月,正是細菌繁殖的旺季。稍一救治不當,往往就將因為傷口的嚴重感染而不得面臨截肢的威脅。

    上島的英軍在地雷上了吃了無數的苦頭。這些陶制的地雷島上也不知埋了多少個,金屬探測器根本探不出來。

    紅軍佈雷,並不只是簡單守株待兔式,有時也是主動出擊。通常他們是在夜裡潛入英軍控制區,然後在其必經之路埋上幾發,然後第二天不知先前安全的道路已變成雷區的英軍一不小心踩上了。那就要付出代價。

    本著一個傷兵要兩個健康人來抬的原則,島上的地雷大都威力不大。只求能徹底炸殘對手即可,但也有例外的「凶殘」的傢伙。

    那就是二戰德國著名「s」雷。反步兵跳雷,又稱「攔腰雷」的中國版。這種地雷一旦被人踩中,其下部的火(蟹)藥先引爆,將地雷彈到腰間的高度再爆火乍。

    今天的紅軍的工業能力,無法象德國人那般製造如此精密的地雷。這種跳雷跳起後的爆火乍高度無法精確控制。但質量不夠,數量來補。依林漢的意見,這種土法製造的跳雷,同樣是儘可能地選擇陶器為材料,受制於材料影響。爆火乍時打擊距離少了很多。但踩中的步兵絕對不會有好下場。那些沾染了糞便的瓷片打在步兵身上,哪怕只是擦破點皮也是很麻煩的一件事。

    和地雷相比。保證打中軀幹就可以見上帝的13毫米狙擊槍反而不算什麼了。

    受到無處不在地雷的干擾,英國雖然派出一萬餘人上島。活動的區域卻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在夜襲反擊時誤入地雷陣,損失了百餘人之後,現在島上的英軍的每一步行動都變得小心翼翼。清剿島島上的游擊隊的任務也變得遙遙無期。

    睡覺有波2在晚上幫忙「查鋪」,走路則到處都是地雷,上島的英軍,在六天時間裡,享受到的另一種招待就是冷炮。

    上島的英軍,仗著軍隊數量上的壓制性優勢,上島後幾天內在島上控制了一片長約六公里,寬約五公里的所謂的「絕對控制區」。他們不是不想將區域控制得更大,而是舟山島上到處是丘陵,再擴大的話就要鑽進山溝裡和本就是打慣了山地游擊的紅軍玩抓迷藏了。在充滿地雷和冷槍的情況下,英國那些鬥志不高的殖民地部隊,根本不可能完成這個任務至少短時間內不行。

    紅軍山地步兵的夜間襲擾,靠著加強戒備,增加暗哨等一系列手段,還是有辦法應付。但是面對架在遠處,在夜裡打過來的炮彈,英軍這就毫無辦法了。

    舟山島上留守打游擊的紅軍,除了使用和英國人相同的李恩菲爾德步槍外,還裝備了和他們同種款式的81毫米迫擊炮這些迫擊炮是從前英國人賣給炮黨的。夜間偷襲時,紅軍也不貪功,遠遠地打上兩發炮彈就走人。

    迫擊炮射程有限,一次性發射炮彈少,威脅倒是不大,真正讓英國人頭痛的,是一種不需要發射裝置的武器107毫米的火箭炮。

    ak47步槍,rpg火箭筒。以及中國產的107毫米火箭炮,這在後世被網友戲稱為游擊戰三大神器:這個時代的ak47和rpg火箭筒,雖然現在的德國已經秘密弄出來了。但出於保密的因素,倒是沒有出現在的中國。但107毫米的火箭彈,卻已提前在中國戰場試用。

    後世林漢在看軍視節目時,就曾看過專欄裡對107毫米火箭彈的介紹說法,對其印象深刻。

    107毫米火箭炮之所以被稱為游擊戰三大神器。其中之一就是其重量極輕,攜帶方便,使用一些特製的「土法」時,甚至不需要發射架就可以發射,而這是最重要的。

    英國人在登島後的第三天。就開始享受到107毫米火箭炮的招待。

    二戰前,德國由於《凡爾賽條約》。被禁止進行大炮的研製這也是歷史上為何二戰時德國的火炮製造工藝這麼糟糕的原因,從前拉下的功課太多了。這時他們只能通過研究火箭炮來規避《凡爾賽條約》。而同一時間。蘇聯也進行著火箭炮的研究,雙方後來共享彼此的研究成果(此為史實),蘇聯人後來發出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而德國人則開發出210毫米的大口徑火箭炮。

    而這個位面,林漢對火箭炮的研究,最大的貢獻就是提供了適合「游擊」襲擾作戰的「設計理念」。

    後世中國產的著名的107毫米火箭炮,工藝上談不上任何先進,二戰前的技術就可以製造。真正被稱為神器的是他的設計思路和由此產生的使用戰術。

    107毫米口徑。是考慮到人體工程學的因素。是適合步兵背行的最佳口徑,重量適中,威力強大。用於襲擾作戰時。一名士兵扛著一發就可以隨軍行動。

    炮架便宜,甚至不需要炮架也能用土法發射,這一點在襲擾戰中更為重要。

    通常夜襲的時候,紅軍的夜襲部隊一次性出動約一個班。帶上數發107毫米的火箭彈。滲透部隊在夜裡接近英軍駐地數百米後,只要拿把鐵鍬或工兵鏟,找個好的發射地點,用鐵鍬或工兵鏟壘個土堆,用泥土修個發射台,將火箭彈放上去。簡單地對準目標。然後用火柴或打火機點燃後面的引線,而後火箭彈就會像穿天猴一樣地射出去。

    這種沒有借助發射架發射的火箭彈射程一般只有六七百米。攻擊的目標多是崗哨或前線的兵營。雖然命中精度不高,但誰要是運氣不佳吃上一發。絕對是直徑數十米內人員的噩夢。

    這種發射方式是林漢在後世從軍事節目裡看到的,將這理念告訴德國的設計師後。他們很快開發出這種德版的「游擊戰神器」,並在今年拿到中國來試用,英國人是第一批享受到的。英日兩國的干涉時間被拖延到七月底,這讓得到新裝備的紅軍獲得了足夠長的適應裝備的時間。

    八月二日那天,英國人通過輪船,運來大批軍用物資堆集在臨時的碼頭上,還來不及分散開時,當時島上的紅軍就悄悄地將六門十二聯裝的火箭炮推進到三公里外,十幾秒內打出七十二發火箭炮,覆蓋了整個碼頭,除了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外,也將好不容易運上碼頭的軍用物資摧毀大半。

    雖然碼頭附近的英軍很快反擊,找到了那幾門被炸燬來不及運走的火箭炮,但紅軍方面根本不覺得心痛因為火箭炮最大的特點就是,炮彈比炮架要貴得多。炮架不過就是尋常的無縫鋼管和支架而已,並不值錢。

    舟山島上的紅軍手中擁有超過千發的德制火箭彈,在他們打完之前,英國駐軍會都會吃盡苦頭。

    當進駐舟山島的英軍,在島上享受到來自後世的各類「游擊戰術」的招待時,遠在歐洲的德國,德國元首希特勒也正對著前來採訪他的美國記者,大談自己的「戰爭理念」。

    扮成希特勒的阿道夫.漢娜扮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道:「其實我是一個熱愛和平的人。在我看來,親自下場,發動戰爭,沒有比這更愚蠢的事情了。我的中國朋友告訴過我,擅戰者,無赫赫之戰功!德意志人最應當學會的是。是象美國人一樣,出售戰爭,而不是自己下場去參予戰爭。現在中國的局勢。不就很好嗎?我不過是送了幾萬條步槍,花了一點小錢。就給德國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現在的「希特勒」,他(她)的威望在德國正直線高速上升。無論是軍方還是民間,都對希特勒極為滿意。雖然希特勒支持的是布爾什維克,容克們的死對頭,但那是中國布爾什維克,和德國隔了半個地球,容克們有什麼好擔心的?

    如果是幾年前,德*方對希特勒暗中援共還有微詞。但現在每一個德國人都極佩服他。在中國的立場上,德國通過在紅、白兩方兩頭下注,不但賺取到了巨額的軍火利潤,更輕鬆地將老對頭英國狠狠地坑了一把,直接將英國在中國百年來的殖民收益化為灰燼。

    舟山島上紅軍的游擊作戰。給英軍帶來了不小的傷亡。但這裡最大的問題是孤懸海外,隨著資源的耗盡和英軍的清剿。遲早還是能安定下來,而這需要時間。

    而今天的英國人,最缺少的,恰恰就是時間。

    國內激昂的民間情緒需要他們盡快地解決中國問題以「止損」。

    擔心由此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其餘的殖民地學中國興起新的一輪反殖民革命的「高氵朝」。也樣也必須堅決地盡快地處理「中國問題」。

    更重要的是,迅速崛起的德國和站在邊上一邊「對隊友吶喊助威」,一邊卻偷偷地背後下黑刀的美國人。他們都正不懷好意地看著日不落帝國在中國出醜。紅軍佔領上海全境後。在美國人的縱容和鼓動下,數條打著人道救援的美國客貨兩用郵輪從舊金山出發,於開戰前數日到達上海,除了隨船夾帶著大量的輪胎、機器等中國不能自產的軍用物資外,還送來了數千名的美國華僑青年。

    那個美國紅脖子的加納總統,非常高興地將國內的華人「禮送」回國,美國國內的媒體也拐彎抹角地稱讚這是一次「純潔美國」的偉大行動。而在林漢的暗中操縱下。美國甚至又一次興起了「禮送有色人種返鄉」的運動,一些種族主義者主動地為送華人回國而捐款而上一次類似的運動得上追尋到上個世紀末,美國人將部分國內的黑人送回非洲老家。建立起利比里亞這個非洲國家的舊事了。

    美國的種族主義者是就此「爽」了,但他們這樣做的後果。卻也大大增強紅色中國手中的技術力量。更讓英國人鬱悶的是。這些從美國被送回來的,多是在美國接受過各種技術訓練甚至是軍事訓練的青年人。美國人在這敏感時期送「華人返鄉」,其用心可想而知。

    英國政府雖然向德、美兩國嚴正地抗議交涉過,但都被兩國以「這是資本主義制度下公民的個人自由」為理由駁回。對於這兩個不安好心的國家,英國人也只能乾瞪眼。

    比起美國人,德國人就做得更加露骨。

    英國政府得到情報。希特勒已派出大量的所謂「志願飛行員」進駐中國,前期的空戰中給日本人造成了很大的損失。甚至有傳言說,如今在閩、浙、蘇三省保衛中國上空的飛機,一大半都是德國和蘇聯的飛行員駕駛的,所以才能取得了前面「奇蹟」般的戰果。

    當英國人在舟山島上陷入空陸兩個方位的游擊作戰時,急匆匆地趕到上海妄想「搶肉吃」的日本人,也在通往上海的路上碰得滿頭是包。

    而在日本進攻上海的過程中,藉口主力還需要修整,舟山基地還在鞏固,大部隊在台灣休整的英軍,則暫時只是派出海軍正面支援日本艦隊。

    上海本地的第二次攻略作戰,照例是從空戰開始。

    英國人出動了暴怒號航母和巴勒姆號戰列艦為首的一干艦隊,接近上海長江口。而這一回,有過上次教訓的日本人,則將改造中的加賀號航母和簡單地搶修後的赤誠號航母全部派了出來。

    加賀號航母才剛剛進入船塢進行大改,時至至今才四個月。第一次干涉失敗後,意識到制空權重要性的日本船廠連夜加班加點,勉強將剛「做了大手術」的加賀號航母恢復到能起降飛機的狀態。此時的加賀號航母改造還沒有完成,不過卻已拆除了艦上無用的八英吋炮塔,載機量有所增加。

    而赤誠號航母在這一個月的緊急搶修中,除了修復好身上的炸傷外,同樣也拆除了在海戰中無用的八英吋炮,增大了載機量。

    兩艘航母雖然改進都不完全,只能說是半成品,但用於起降飛機作戰,卻已能勝任。經過福建的空戰,日本人在心裡已經承認現役飛機的質量不如對手,但是短時間內,他們哪裡能找到可以對抗90的戰鬥機?就連英國,時速超過四百公里,能和90對抗的艦載機格鬥士戰鬥機,現在還在本土進行試飛完善,要大量裝備部隊,再快也得是半年以後的事。現在的英國海軍和空軍,正式裝備使用的,依舊是帶著濃重一戰色彩的「手套式戰鬥機」(就是叫手套式,好古怪的名字),這是一款雙翼戰鬥機,性能比不久前在上海上空慘遭屠(蟹)殺的中島90式好不到哪兒去。

    英國人是不知情,但日本人卻是因為「餓得慌」以及對自己的自信心過度。見到能拉得英國人一起下水,為了不錯過目前「侵略中國最好的歷史時機」,他們不待新式飛機裝備部隊,還是不顧一切地將大半的家當全部押到了上海這邊來。日本人不但出動了赤誠,加賀兩艘航母,金鋼級三艘戰巡,甚至連日本人的鎮國之寶,長門號戰列艦都出動了。(未完待續)

    ps:昨天就想更新,結果被審核,拖到現在才能更新,我暈,居然是「黑火(蟹)藥」是違禁字。

    十二點後更正了不少錯別字
regn13 發表於 2018-4-2 21:51
第185章大上海1935

    今天第二更,晚上繼續寫文,速度進度趕得上的話,大概會在十二點零五分左右再更一章。此外還有一件事得向讀者說一下,本月月底我要去外地參加表妹的婚禮,大概會有三到四天無法正常上網。到時候更新速度會有影響

    英日聯合入侵中國的軍事行動,對英國人來說是先戰後宣的行為。先前和紅軍在談判桌上的談判,本就是為了迷惑對手的行為。儘管在這之前,雙方已經在長江上大打出手,英國人還死了一個艦隊司令,兩個將軍外加一堆的水手大兵,但是陰險的英國人為了迷惑紅軍,還是裝模作樣地在談判桌上進行表演。

    英國人和日本人是偷偷摸摸地將海軍調到上海外海,戰前30號這天,英日兩國還趁機大發迷惑氣球:明明干涉軍已經派出走在海上,但日本天皇卻在三十號這天高調地前去長崎軍營慰問即將出征中國的將士,並通過報紙刊登這一消息,而英國政府在三十號這一天,還裝模作樣地突然降低了「索賠」的條件以顯示誠意。

    但英國人的這種表演從一開始就是成了「拿片樹葉遮住身體就自以為能夠隱形的搞笑行為」。深知大英帝國是什麼德性的紅軍高層從來就沒有對他們抱有任何幻想,出於同樣拖延時間的目的,雙方在談判桌上繼續著虛偽的表演。至於日本人,紅軍和日軍早就處於互相宣戰狀態,此次戰爭更是沒有任何意外的感覺。

    兩國政府為迷惑紅軍進行的表演在紅軍高層眼中全成了可笑的滑稽戲,表演過後紅軍領導李潤石在第一時間就命令前線部隊作好一級戰備狀態。而林漢和李華梅這對不科學的存在,更在英日艦隊駛到距上海兩百公里外時,就發現了他們的蹤跡提前預警。

    所以,當英日艦隊猛烈地炮擊舟山島和上海沿海時,除了摧毀一些建築和在地上炸出一堆的巨坑外,什麼人都沒有傷到。

    紅軍並沒有敵方在艦炮轟擊掩護下進行反登陸作戰的經驗,他們沒有,但有人有。

    「親身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漢娜,就是這個世界上反登陸作戰經驗最豐富的人,安齊奧登陸戰,諾曼底登陸戰,琉磺島、沖繩島登陸戰等等一系列的登陸戰,「經歷」過的她對這方面相關的經驗都十分地豐富。在林漢的要求下,漢娜動手寫了幾十萬字的軍事文現,同時還派人前往土爾其,和經歷過一戰達達尼亞海峽戰役的土爾其軍官討論反登陸作戰的軍事話題。而根據這些資料照例叫人拍了一部反登陸作戰的軍事電影科教片,送給紅軍高層觀看。

    在電影裡,摸擬戰列艦艦炮榴彈爆炸的場面給紅軍領導印象極其深刻,一發十四英吋以上的艦炮榴彈落下,周圍百米內一切生物生機全無,觀看過完這部軍事科教片掃盲後,給紅軍高層領導造成的影響是極其震憾。

    上海周圍的地形,和諾曼底、安齊奧或硫磺沖繩最大的不同就是這裡是長江的沖積平原,一馬平川,易攻而難守。比起丘陵地形,開發不足的舟山島,已被國人開發的上海地區更是無險可守。

    所以,從一開始的紅軍制定的大戰略裡,就做好了將沿海二十公里範圍艦炮射程範圍內的地區全部放棄的打算。

    在最近的一個月裡,林漢曾和李潤石等紅軍高層領導長時間的夜談,討論過軍事和政治的關係。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會嚴重影響政治家對軍事的判斷,甚至會干擾軍事家的指揮。

    上海,這塊中國最箐華的地區,對紅軍來說意義實在太大了。但在林漢看來,這不過是一塊雞肋。

    上海的繁華,是建立在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殖民的基礎上。這是他們經濟侵略中國的橋頭堡,也是物資的集散地。上海之於中國,就好像改開前的香港之於中國,他們的繁榮都是畸形的。

    日本人的第一次干涉行動慘敗後,紅軍得到了寶貴的一個半月的消化時間,在這半個月裡,上海大量的工廠和機器設備全部被轉移到湖北的漢陽工業帶。

    上海的工廠機器設備被大量遷走後,紅軍同時查封了當地所有的外國銀行以及買空賣空的證券和期貨交易所,上海的金融價值也就失去了大半,唯一剩下的也就是進出口物資重要的吞吐港口這一地位。

    但紅軍現在已和英日兩大海軍強國開戰,對外的海運已於七月底被基本封鎖,港口的作用已消失。

    「現在的上海,其實已是一塊雞肋,就算是打爛他,損失的也不過是一堆不能產生價值的洋房而已。」

    當林漢對著紅軍上層領導說出自己的看法時,李潤石主席笑著戳了戳他的頭道:「你這話真是富日子過得太久了,崽賣爺田,不知心疼啊。」

    對於林漢想把上海市區變成第二個凡爾登,在這裡大打城市戰的瘋狂設想,紅軍上層都不是太贊同。

    但是,在存地失人和存人失地這兩個問題上,他們卻比林漢看得更遠。

    在李潤石主席的眼裡,為了全局大戰略,就算是上海這個全中國最箐華的地區,也是可以放棄的。他的想法比林漢更有魄力,如果有必要,那就是放棄一大片土地,讓英日干涉軍散開來,然後騰出空間一口一口地耗掉他們,哪怕是將江浙兩省全部打爛都可以和他的想法相比,林漢只想打爛上海的設想,反而顯得更小家子氣了。

    當然,李潤石主席的這份設想,是建立在上海周邊艦炮射程外的戰鬥對紅軍不利。英日聯手,派出更多的軍隊入侵中國,這種情況最惡劣的前提下。

    不過這種情況基本不可能,英國政府除非發了瘋,不顧歐洲正在強勢崛起的德國的威脅,將海量的軍隊不斷地投進中國這個泥潭來。否則就目前這點人馬,灑在江浙兩省,也不過是灑胡椒粉一般。

    七月三十一日這一天,江浙這一帶的天氣受到南方吹往廣東方向的颱風影響,上海周邊地區普遍,更雷雨不斷,受氣候因素的影響,當地的空軍無法出動。

    雖然氣候惡劣,但是日本侵略軍卻還是趁著惡劣的天氣在長江口南邊的沿海地區強行登陸。

    為了此次行動,日本人準備了數艘即將送進拆船廠拆毀的舊船,搭載滿步兵和輕裝備,在海上艦炮的掩護下,在上海市東部靠海的濱海鎮一帶強行沖灘登陸。

    惡劣的氣候是極好的掩護,沖灘部隊免去了遭受空襲的威脅,四艘經過特殊改裝,提高了浮力的幾百噸級別的貨輪,利用漲潮的機會衝到離海岸線極近的位置搶灘成功。

    日本人搶灘的時間是下午三點半,正是當地海水水位最高的時期。四艘搶灘的貨輪硬塞了兩千名鬼子兵,乘船開足馬力一舉沖灘成功,將船擱淺在距陸地海岸線只有幾十米遠的海灘上。而在同一時代,一直游戈在外海的英日聯合艦隊,開始用艦炮猛地轟擊紅軍建造在海岸線邊上的偽裝陣地。

    和舟山島發生過的事情相同,紅軍從一開始就從沒打算過要在英日海軍艦炮的射程範圍內和對手的登陸部隊強拼。設置在海岸線邊上的防護陣地,大部分都是用來擾人眼球吸引炮火的偽裝。在英日艦隊炮火最強的第一線,他們只在那兒擁有反斜面不懼艦炮的安全地形地帶佈置了少許前線觀察哨。

    在打掉了上萬發炮彈後,日本人的搶灘部隊,以無傷的代價佔領了濱海鎮一帶的灘頭,下午四點半,他們更進入了看似毫無防備的濱海鎮。

    濱海鎮裡,此時已空無一人。

    比起英國人在舟山島上大大咧咧,結果一頭栽進紅軍給他們精心準備的地雷和定時火乍彈陷阱裡,在東北吃過抗聯游擊戰苦頭的日本人在濱海鎮一帶還算謹慎。在前期進鎮的部隊不斷地觸雷遭受人員傷亡後,日本人並沒有魯莽地進入鎮內的民居居住,而是在鎮外紮營。上海地區畢竟不比舟山是個孤立的小島,紅軍可以事前瘋狂地在島上埋雷,鎮內的人員都是這兩天才臨時撤離,加上周邊是人口密集區,佈雷時也更要慎重。

    在取得了前進據點後,日本人在海上的部隊開始通過小船冒險將更多的軍隊轉移到岸上來,只是由於缺少合適的港口,人員和物資的卸載非常地緩,一個晚上過去,也不過運了兩千人和少量的輕型火炮上岸。

    按日本人的設想,這些前期登陸部隊將北進數公里,抵達長江邊上,然後順著長江逆流攻擊,破壞沿岸的岸防炮台,奪取適合船隻卸載的港口。

    日本人雖然吃了紅軍空軍的苦頭,但是他們在心裡仍然不願意接受紅軍是一支擁有強大作戰意志軍隊的現實,仍然固執地把第一次干涉的失敗推到「德國空軍」和「蘇聯空軍」的頭上。關東軍在東北一萬多人追著二十幾萬東北軍打的「奇蹟」仍然強烈地影響著陸軍的「馬鹿」們,他們妄想能在上海再次複製一次東北奇蹟。

    從七月三十一日下午到八月一日凌晨,日本人在濱海鎮這一帶的遭遇,就和英國人在舟山的遭遇很類似:開始時十分地順利,進入內陸城鎮後,部隊開始受到冷槍冷炮的不斷襲擊,然後就是無處不在地雷的干擾。

    比起舟山地區可以事前在住房裡裝好定時火彈,然後砌進牆內,只留個啟動引信在外。在上海這個人口密集區紅軍沒法這麼做,所以日本人在濱海鎮的民居里只是遭遇了各種詭雷,最後只能在野外露宿。

    到了晚上,隨著部隊開始夜宿,紅軍的事前一直隱藏沒有發作火炮開始發音。在這一個月裡,紅軍派出大量的測繪人員,對上海周圍地區作了精心地測繪標註。不過由於沿海地區是在艦炮的射程範圍內,夜襲使用冷炮戰術時,紅軍依舊像在舟山島上玩過的那般,使用輕型迫擊炮和107毫米火箭炮進行襲擾作戰。

    而隨著晚上天氣轉好,上海周邊的幾座前線機場也起飛了大量的波2改夜間轟炸機,在林漢這個人形雷達的指引下,對正在登陸海灘的登陸部隊投下大量的汽油燃燒弓單。

    和舟山不同的是,日本人在上海灘周邊的登陸點近在眼前,加上有林漢這個人形雷達的指引。從八月一日凌晨十二點,天氣轉好,適合飛機出動時開始,上海周邊的四座野戰機場,超過一百架次的波2改夜間轟炸機就不斷地頻繁出動,對海灘上的日本登陸部隊輪番轟炸。

    紅軍這一炸就是一整個晚上,幾個機場的飛機輪番出動,一直到天色將明時才停止轟炸。有林漢這個人形雷達的監視,紅軍也不怕日本飛機會摸進來空襲。為了方便本方的飛行員在轟炸完畢後返航找對方向,紅軍這邊的幾個野戰機場的跑道上都有意地點亮大燈照明指示。

    波2改雖然速度慢,但最大的優勢就是駕駛性極佳,失速速度極低,幾乎無法進入危險的尾旋狀態,駕駛時就像「開汽車一般簡單」,玩夜間轟炸時極為合適。一夜轟炸下來,加上冷槍冷炮的襲擊,日本人在沙灘上傷亡了百餘人,更大的損失卻是在海上,其中一波攻擊的波2改加掛的全是小炸弓單,在林漢的引導下,四十餘架波2改在海上進行了轟炸,空襲了正趁著夜色通過小船冒險登陸的日本部隊。

    四十餘架波2改先是在林漢的引導下,在海上投下照明彈,照亮了海面上數十條正朝海灘行進的日本登陸用的小船,然後趁著照明彈提供的光明,低空掠過海面,投下四十枚一百公斤重的炸弓單。

    雖然直接命中的只一發,但近失彈掀起的巨浪卻浪翻了兩條小船,加上飛機的胡亂掃射造成的損失,當時的登陸行動,日本人在海上卻足足陣亡了一百五十多人,大部分人都是淹死在海裡的。

    也因為這一波轟炸,日本人最終停止了趁著夜色冒險登陸的行動。
regn13 發表於 2018-4-2 21:52
第186章最憋屈的戰爭

    ps:先更新了,回頭再校對,免得久等的讀者再等了。

    日本人的登陸地點,是上海浦東地區的南部。

    這裡的西面與上海的徐匯區、黃浦區、虹口區、楊浦區、寶山區五區隔黃浦江相望,北面與崇明島隔長江相望。

    從七月三十一日搶灘登陸開始,到八月一日凌晨,一夜之間,日本人通過冒險行動,先後將四千人的部隊送上岸,其間遭遇紅軍的夜間轟炸和冷槍冷炮以及地雷的襲擊,前後損失了四百多人。

    1935年的浦東地區,完全是一片落後農村。與一江之隔的租界相比完全是另一個世界。

    蚊蟲和螞蟥,濕地,水墉,爛水田,就是浦東地區的鄉間特色。當日本登陸軍離開海岸線一公里,開始深入內陸時,立刻就感受到了南方中國和東方平原的不同之處。浦東地區的路,全是人類用腳踩出來的泥土路,昨天的大雨過後,一腳踩下,運氣不佳時,甚至整個小腿都會深陷其中。

    登陸浦東的日本侵略軍,湊成了一個步兵聯隊的編制。他們隨著攜帶的重武器,只是幾門九二式輕步兵炮,至於坦克什麼的在,取得一個可以御載裝備的碼頭前,這是想都別想的事。1935年的日本,並沒有開發出專門的登陸艦,他們想在上海地區有所作為,腦子正常點的人,都不會指望靠這點部隊去和紅軍重點防護的碼頭地區的守軍血拼。

    但是,甲午戰爭時的輕易獲勝,東北事變時東北軍比豬還要無能的丟臉表現,由此產生的思維慣性,讓日本陸軍從上到下都對中國輕視到了極點,始終不肯從過度的心理優越感中清醒過來。

    我們只有四千人算什麼?

    東北事變時。關東軍只出動了一萬多人的軍隊,就將二十幾萬東北軍象趕羊一般趕出了東北。我們大日本帝國的勇士,每一個人都是可以以一當百地擊倒百倍的支那人。

    登陸部隊的指揮山田仁和大佐的心裡。就是這麼想的,他手下那些軍國主義思想洗腦的日本士兵同樣也是這麼想的。

    不過在輕鬆地搶灘成功後十二小時的經歷。就當山田仁和大佐開始意識到了對手的與眾不同。

    紅軍事前埋在通往濱海鎮路上的地雷,先後炸傷炸殘了十餘位日本兵,這一結果導致日本人後來的前進速度大大減慢。一路上他的先頭部隊總是不停地觸雷,逼得日本人不得不避開大道,專走沒人走過的小道。四點登陸,到了傍晚七點才到達濱海鎮。

    紅軍使用的地雷十分地缺德,裝藥都是有意地減弱,務求將人炸殘而不是炸死。在通過濱海鎮的路上。山田仁和大佐永久性地損失了二十一步兵,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排雷的工兵。他們的傷勢全都相似:全部傷在腳掌部分,有的士兵失去了半個腳掌,有的被炸了幾個腳趾頭,有的被炸掉了腳後跟。傷勢全部不致命,卻讓那些傷兵永久性地傷殘退役。

    滿懷建立業信心的山田仁和大佐,在遭遇了這種「缺德到冒泡」的地雷襲擊,已隱隱地意識到,他所遭遇的完全將是一支和中國所有軍閥部隊都不相同的軍隊。

    有了前面的教訓,在進入濱海鎮前。他的部隊行進的速度變得十分地小心翼翼。很快搜索前進的步兵發現了少量埋好的地雷。工兵起出來後,他們鬱悶地發現,這些地雷都是金屬探測器難以發覺的陶制地雷和石雷。而且裝藥出奇地少。

    在這一個半月的準備時間裡,日本陸軍也不是什麼準備工作都沒有作。東京那邊就收攏了大量從上海逃出來的前炮黨軍官。詢問過他們和紅軍的做戰經歷,借此瞭解紅軍的戰術手段。而過去日本軍事顧問長期在中國給予南京政府進行過軍事指導,那些軍官對紅軍的戰鬥力有相當的瞭解。遺憾的是,這些軍官由於多是統制派的官員,他們在瞭解到紅軍戰鬥力後,都理性地反對在這個時候對南中國用兵有趣的是,這些理性派們在1935年六月的大驟變前,卻是最激進的全面侵華派。當時他們的看法是。如果大日本帝國不能在紅軍徹底擊敗南京政府前就全面入侵中國,那就將會失去最後的侵華的機會。因為一旦紅軍取得了南京政府的地盤後。實力將再度有一個質的飛躍,那時的他們就不是現在的這種「小打小鬧」所能對付得了的。

    六月攻勢後。南京國民政府在不到二十天內就徹底完蛋,中國形勢劇烈變化的速度之大,完全超出了所有日本軍官的想像之外(其實也超出紅軍領導自己的預測)。

    日本軍部中極少數真正瞭解紅軍戰力,並能視為平等對手重視的理性派,其實在心裡已經隱隱地意識到,妄想蠶食或鯨吞中國的時機就已經失去了。

    然而這個時代的日本國內,鼓吹侵華是絕對政治的事情,一切反對者都會被認為是國賊而被天誅。而東北事變後,在那些激進的少壯派軍官眼中,甚至連「蠶食」這種相對穩妥的「理性」的作法,都被認為是無法接受的懦夫行為。於是,日本軍部中這些真正瞭解紅軍戰力的理性者,他們的反對意見根本連個泡都無法冒起來。而他們對紅軍戰力的高評價,同樣也沒有得到軍部太多的重視。

    「南方支那的紅色布爾會維克的軍隊,應當是支那人中最能打的吧」

    在戰前,參戰的山田仁和大佐,對即將面對的對手的戰力的評價,也就是「應當是」這種打了折的「高度評價」而已。

    參戰前,山田仁和從逃到炮黨官員那兒,瞭解紅軍在游擊戰時期曾經大量地使用過地雷戰術,當時並沒有引起他的重視。然而在登陸浦東之後,親身感受到地雷的威力後,山田仁和才發覺。從前被他視為「懦夫」武器的地雷,竟能發出如此「猥瑣」的威力。

    從登陸點到濱海鎮,只有兩公里的距離。山田仁和大佐率領的先頭部隊,所以拖到七點鐘才到達濱海鎮。另一個因素就是從道兩旁的樹林或遠處的民房建築裡時不時打過來的冷槍冷炮的襲擊。

    襲擊者射擊的距離通常都在五百米到六百米之外,山田仁和大佐的聽覺更敏銳地聽出,那些槍聲是由毛瑟步槍打出來的。十三毫米口徑反坦克狙擊槍雖然能將目標打碎,威力和震憾性十足,但最大的缺點是過於笨重,並不適合野外狙擊作戰。所以重量較輕,精確度卻奇高的莫辛那甘步槍就成了紅軍最好的選擇。

    不過上海紅軍使用的莫辛那甘步槍卻是德國版的毛瑟口徑,而且是正宗德國原產的。莫辛那甘步槍是二戰栓動步槍中射擊精度最高的步槍。甚至在在八十年代,中國的某支部隊參加國際射擊大賽時,使用這種二戰時代的老槍和一堆現代步槍同台比武,還取得了極優秀的成績。身為實用主義者的漢娜根本就沒有使用蘇式設計的辱恥感,在德國基爾的兵工廠,仗著自己開發出來的高精度機床,同樣也開始秘密地製造毛瑟口徑的莫辛那甘狙擊槍。這兩年來總共緩慢地生產了超過萬條,其中超過兩千條打上蘇聯製造的標記的送給紅軍「試用」。

    因為德國人追求完美的天性,這批德版的莫辛那甘步槍製造精度高,加工精美。配上2.5倍或4倍數的瞄準鏡後,簡直就是完美的殺人工具。

    在浦東地區,紅軍佈置了上百個狙擊小組。他們通常為一個班十二人的編制,分散在浦東各處。

    這些狙小組完全是按照林漢提供的「特種作戰」的理念組建的,其規模人數視作戰目標有別而大小不等,而他們裝備的武器則是十分地先進。

    一個班組十二人中,擁有三到四把的德版莫辛那甘狙擊槍,四把從捷克進口的.zh-29半自動步槍,兩到三把mp18花機關槍,此外還配備了步兵用電台等通訊裝備。之所以林漢特地花錢從捷克進口半自動步槍而不是使用德版的g32(也就是仿sks)半自動步槍,完全是漢娜防備蘇聯的原因。她不願意蘇聯人過早地得到了sks步槍的設計。

    雖然只有一個班的兵力,但這樣的火力配製。他們完全可以和一個排的對手進行正面對抗。

    日本人在進入濱海鎮之前,就遭遇了附近多個狙擊小組的襲擊。他們仗熟悉地形的主場作戰的地主之便。直接用狙擊槍幹掉派出探路的日本偵察兵,然後再用狙擊槍射殺行進隊伍中看似軍官模樣的人而同樣的情形,這時也正在舟山島上上演。

    這些狙擊小隊並不戀戰,打上幾槍後就迅速地撤退。如果日本人的大部隊的順著他們的行進路線追擊,就會遭遇事前埋在路線上的地雷。如果繞路避開地雷,則根本就追不上熟悉本地地形的狙擊小隊。

    在濱海鎮的路上,山田仁和派出先頭搜索小隊百餘人,總共只挨了十槍,死傷六人,在魯莽的追擊過程中又觸了對手布下的跳雷,死傷數人後什麼都沒有獲得。

    在遭遇地雷加冷槍的組合襲擊後,山田仁和雖然「損失不大」,卻已經驚醒過來,開始真正地全神貫注地重視起面前的對手來。

    早在來中國之前,山田仁和通過國內軍方的情報系統得知,紅軍軍中擁有一支強大的「神槍隊」,據說他們的精英王牌還是一個很漂亮的女人。在國內的戰爭中,這支神槍隊總是頻頻地上戰場進行射殺對手軍官的狙擊。據說其最震憾的戰果,就是在南昌射殺了前南京政府的最高首腦常凱申。

    此次來華作戰,「早有準備」的山田仁和也帶來了一些精銳射手,在遭遇狙擊手後,他立刻命手下的精銳射手尋找目標。

    只是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狙擊手,光靠會精確射擊是遠遠不夠的,偽裝和觀察,還有對環境變化的強化記憶能力,甚至比精確地射擊更重要。由於戰爭才剛剛開始,前線的紅軍還是採取簡單地麻雀戰。打了就跑的戰術,雙方射手正面對抗並沒有發生。

    也正是受到了這些狙擊小組的不斷騷擾,加上的地雷阻礙。兩公里的距離,山田仁和的部隊卻足足走了近三個小時才走完。好在現在是夏季。到七點鐘時,天色仍然未暗。

    有過前面的教訓,山田仁和的先頭部隊在進入濱海鎮後變得更加小心。很快他們鎮內的遭遇了精心佈置的詭雷,兩個倒霉的士兵被炸身亡。意識到這裡可能是一個大陷阱後,此時天色已暗,山口仁和下令部隊停止前進,放棄了進入民房居住的誘人想法,而是讓先頭部隊在野外露宿。

    第二天事後。工兵進入鎮內的建築內仔細檢查,幾乎在每個房子裡都發現各式各樣的詭雷。而在排雷過程中,又有一名工兵不慎觸雷受傷。當然,象英國人在舟山島上遭遇的那般,這個夜晚紅軍的騷擾也是持續不斷,從天上飛過的波2夜間轟炸機到地步小股部隊的滲透襲擊都有。而山田仁和更鬱悶地發現,在當地的村莊裡,他們沒有獲得任何的補給,所有的農戶家中找不到一粒糧食和有用的物資。而在七月三十一日前的兩天,當地紅軍組織人手。對浦東地區的農田進行了緊急的收割,將那些即將成熟的水稻提前從田中收割完畢打包運走,日本人在浦東地區無法獲得任何的補給。

    現在的浦東地區。只有兩種人在活動。侵略者日本人和保衛者紅軍。除此之外,就再也找不到一個其他的人類。

    如此高效地「堅壁清野」,如此高效的組織能力,加上昨晚被紅軍整夜的襲擾折騰得一夜未眠的山田仁和大佐,此時在心理已完全拋棄了來中國之前對紅軍的一切輕視感,變得像國內極少數的理性派一般,不再看好此次在南中國的行動了。

    可是,藉著「干涉」之名侵入長江流域,這是軍部大本營的決策。又豈是他樣這一個前線的中級軍官能決定的。儘管心理上不安的感覺越來越重,但是山田仁和大佐。還是只能硬著頭皮咬著牙執行上級提出來的極不合理的指令:帶著這四千人的混和部隊,沿著海岸線向北前進。徹底控制好黃浦江以東的浦東地區,以便下一步的軍事行動鋪好道路。

    不過,山田仁和大佐的下一步軍事行動開始之前,還要先面對一件昨晚遇上過的事:那就是頭上敵機的空襲。

    那就是八月一日這天天色已經放晴,來自上海地周邊機場的飛機在天色一亮時就全部起飛出動,開始轟炸他們這支趁著惡劣天氣強行登陸的部隊。與此同時,來自東海方向的三艘航母上的戰鬥機也開始起飛,開始和紅軍的陸基飛機爭奪上海上空的制空權。

    清晨六點整,因為距離的因素,在海軍的飛機趕到之前,山田仁中的下的登陸的部隊,就先在沿海周邊地區挨了一通紅軍飛機的轟炸。畢竟航母不可能囂張地貼近海岸線佈置,而紅軍最近野戰機場離山田仁和的部隊只有三十多公里的距離。

    當數十架霍克ii型和hs129攻擊機飛臨他的登陸部隊頭上,開始母雞下蛋一般地狂打燃燒弓單和用機槍掃場時,沒有像樣的防空武器,也得到海航支援的山田仁和大佐,只能極鬱悶地到處尋找可供躲避的防空襲掩體。然而他們的登陸地點附近,潛伏著不知多紅軍布下的前線觀察哨,在地面觀察哨的無線電引導下,那些躲進樹林裡的鬼子兵總能被天上的飛機準確地找到加以重點轟炸。

    八月一日清晨,天色才剛亮,這批興沖沖地從日本趕來的侵略者,在中國連一個中國人的正面臉都沒有見到過,就再次遭遇了巨大的殺傷。

    忍受著天上飛機不斷地投彈和掃射的山田仁和大佐,看著部下在轟炸中血肉橫飛的慘狀,在心裡惡狠狠地詛罵著。

    「巴嘎!這是什麼樣的狗屎戰爭?」

    如此憋屈的戰爭,是日本自甲午戰爭後從來沒有遇上過的。

    皇道派的人提出的「北據赤露,南鎮暴支」的設想雖然瘋狂,但有一點他們的意見歪打正著是說到的點上的:關東軍不入關,本土軍不從山東登陸,而是從被紅軍重點防護的江浙閩三省登陸作戰,只會是一場事倍功半的愚蠢行為。

    隨著航空兵器的大發展,登陸作戰的一方在沒有取得制空權的情況下就妄想來一場登陸作戰,甚至連像樣的登陸艦都沒有準備好就強行開戰,這本身就是極違反軍事作戰原則的瘋狂行為。

    可惜的是,這場英國人發起,日本人「過度」熱情參予的戰爭,從一開始就是受到政治因素的強烈干涉。想急著趁紅軍立足未穩吞併中國的日本,和抱著「趁早」解決中國問題的英國,都是在準備極不充分的情況下開戰,所以,第二次登陸上海的戰役,從一開始就變成了一場災難。(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4-2 21:52
第187章祈禱吧,赤誠號,加賀號!

    正在浦東灘頭挨炸的山田仁和大佐,他在心裡罵娘和呼喚海航過來救場時,卻根本不知道,他等的飛機,根本是來不了了。

    八月的東海,清晨五點十五分,太陽就從東邊冒出頭來。

    沐浴在晨曦下的赤誠號上,艦長堀江六郎正愁容滿面地看著甲板上排得密密麻麻的中島九零式戰鬥機。他的軍艦正在調整狀態,逆風行駛,以方便放飛戰鬥機。

    第二次遠征中國之行前,經歷為期一個月緊急搶修和改造,赤誠號的航母的載機量提升到八十五架,如果算是在甲板上繫留法飛機的法的超載量,能出動的戰機數量更是過百。算上邊上同樣「超載」的加賀號航母,此次上海之行,聯合艦隊總共帶來了一百八十架飛機。

    如果再把邊上「盟友」英國人海軍的暴怒號航母上的艦載機也算進去,這個數字更要增加到兩百二十架之多根據前一次海空大戰的經驗教訓,英國海軍同樣也用甲板繫留的超載法,加大了艦載機的數量。

    甲板繫留戰機的方式增大載機量,放在海況惡劣的大西洋並不是明智的作法,但在海況相對較好的大平洋地區卻是可行的。而且從長崎到上海,最多只有三天的時間,而另一個堀江六郎沒有說出來的原因,卻是進攻上海,一場空戰過後,艦隊中的載艦機的數量就會急劇減少,現在處於「超載」狀態的航母,回收飛機時恐怕連內部的機庫都無法裝滿。這幾乎是可以肯定的。

    六月中旬在上海上空的空戰,對聯合艦隊的航空兵來說,簡直就一場災難。那一戰出動的七十五架戰機,最後居然沒有一架能夠返航,這也就意味著海軍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敗在哪裡。

    第一次干涉作戰時,赤誠號吃了幾發兩百公斤重的航彈,艦身被炸出數個大洞,場面看似淒慘,但實際上並沒有傷筋動骨,返回佐世保的船廠連夜搶修後。實際上只有用了十天就完全修好。後面的時間主要是拆除無用的八英吋炮以騰出更多的載機空間。

    真正讓堀江六郎感到的恐懼的,卻是在返回日本的路上,他看到空無一人的飛行員宿舍和空蕩蕩的飛行員餐廳,那種人去樓空的淒涼感。當時讓他一股寒意從腦門冷到了腳掌心。

    「他們在上海上空。都遇上了什麼啊!」

    那些出戰前還在坐在餐桌前。有說有笑的熟悉面孔,只是一次出擊,就全部不見了。

    唯一讓堀江六郎稍感安慰的是。戰後從紅軍公佈的戰果通報中,堀江六郎得知共有三十七名飛行員在跳傘後被俘,至今他們仍然被關押在紅軍的俘虜營裡。

    那天在赤誠號上空尖嘯俯衝的近百架紅軍戰機的場面,那些尖嘯著俯衝的90戰機,是堀江六郎怎麼也忘記不了的。

    而後來發生在福建和台灣海峽上空的長達半月的空戰,則讓堀江六郎從側面,推算出自己的部下在上海上空遇上了什麼。

    雖然陸航的那些幫馬鹿們為了遮飾自己的慘敗謊報戰果,但是一向和陸軍不對付的海軍,可不是是高層那幫心甘情願「被騙」的自欺欺人的傢伙能唬住的。海軍知道陸航的人在福建沿海半月空戰中吃了大虧,而在過去的七月裡,更多的關於紅軍戰鬥機的情報也通過各種渠道匯聚到海軍這兒來。

    紅軍使用的是德國飛機,在這全世界都不是什麼秘密。一直視德國為假想敵的英國也一直都在關注對手的空軍發展的情報。

    這幾年來,為了賺取更多的軍費,德國也是滿世界地推銷手中的戰機,he51和90的大至數據並沒有嚴格保密,其中又以he51最為出名。

    從英國人手中,日本得到了紅軍的兩款德制主力戰機he51和90的大至情報,加上和這兩款飛機交過手的陸航生還飛行員的估計,推斷出紅軍兩款戰機的最大時速在約在四百公里左右。而美國人那邊,則「好心」地賣給日本人數架霍克ii戰機用於測試。

    那些福建空軍交過手生還的陸航飛行員,駕駛美國人提供的霍克ii戰機,用紅軍的戰術,和海航、陸航的主力戰機進行模擬空戰後,日本人很鬱悶地發現,即使是被紅軍手中最爛的霍克ii戰機,在速度和爬升性能上,也比他們現有的中島九零和九二式陸攻都要出色。至於機動性方面日機雖然有優勢,但和紅軍飛機交過手的飛行員,一提起盤旋性能,就很生氣地道:「八嘎,讓盤旋見鬼去吧!」

    儘管對外宣傳時嘴硬,但巨量的飛機飛行員損失,還是讓陸航海航這互相不對路的兩家都心裡有數。這兩家雖然嘴硬不承認自己是輸給了中國空軍,但嘴上卻全推到了德國人的頭上,一再聲稱是德國空軍給他們造成的麻煩。

    德國一戰後落魄了十幾年,但畢竟是曾經的歐洲第一陸軍強國,日本國內「哈德」的人不在少數。在日本人看來,輸給德國空軍並不丟臉。這種說法雖然為他們在中國空中的慘敗遮了羞(自以為的),但也造成了一個後果,所有人都自欺欺人地說:和我們對戰的,可是德國空軍,將自己在中國面對的對手,全當成了德國空軍來看待。

    岷江六郎並不認為,赤誠和加賀號航母上「過時」的中島90能在he51和90上討得了好。雖然邊上有英國人的戰機幫助,但暴怒號航母噸位太小,載機量更是很低,儘管使用了甲板繫留飛機的方式「超載」,也不過增加到四十餘架。

    在得到能和he51和90對抗的新飛機前,岷江六郎在海軍的內部會議上。是極反對在這個時間點再動用航母和陸基飛機對抗的。

    但是,身為航母艦長,岷江六郎心裡非常清楚,航母和陸基飛機對抗是多麼地吃虧。機場挨了炸,也就是地上多幾個坑,回填土,最多花上一兩天時間的修復就又馬上可以使用。而航母挨了炸,那就只能回船廠大修了。前次作戰,赤誠所以傷勢不重,那得感謝甲板機庫全空了。如果是在起飛前挨炸。則就相當地危險。

    但是他的意見沒被上級接受。

    「現在是最好的侵華時機!」

    這幾乎是日本全國上下的「共識」,因為整個「國際環境」都在支持日本對南中國的干涉。無論是統制派還是皇道派,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絕大多數人心裡都不想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干涉只是一塊遮羞布。侵略。鯨吞。奪取才是真正的目的。

    航母最危險的時間,是放飛飛機前被敵機轟炸。

    「起飛前被挨炸?」

    一想到這裡,岷江六郎忍不住畏懼地瞧了一眼西南方向的天空。那裡的天上佈滿雲朵,也不知隱藏著多少危機。

    前一次上海外海之戰,戰後反省慘敗的教訓時,他和艦隊中的其他艦長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個問題就是:紅軍從陸基機場起飛的飛機,是怎麼如此精確地找到了他的艦隊所在的具體的位置,並且將空襲艦隊和突襲空軍的時機把握得那麼好?

    在同一時間,長江口入海口靠近北岸的位置,南昌號魚雷艇正在那兒游弋,林漢象釘子一艦地「釘立」在艦首的位置,遙望著日本艦隊所在東北方向。日本人的第二次干涉作戰,吸取了上次的教訓,航母艦隊所在的位置佈置在上海的東北方一百五十公里外,這裡遠離杭州,在杭州機場飛機的攻擊半徑之外。

    至於現在在上海外游弋的英日聯合艦隊的戰列艦和巡洋艦隊軍艦,他們倒是囂張地在靠近海岸線約十公里的外海行駛,主力火炮戰艦全集中在這裡,保護這些日本軍艦頭頂防空的是英國的暴怒號航母。

    「我是該說你們蠢還是很聰明呢?」

    很顯然,自以為聰明的日本人,將大批皮粗肉糙的戰艦頂在前面妄想吸引紅軍的飛機,而將脆弱的航母放在後方,卻不懂得將戰艦和航母混編的重要性回想起歷史上日本人在中途島海戰時,航母和主力戰艦分開佈置的搞笑編隊手段,林漢也十分地無語。

    「蠢貨,上一次沒有選擇在你們放飛飛機前干(蟹)你們,一是我想給空軍刷點空戰的實戰經驗,二來則是不想把你們的航母全炸沉了便宜了美國人。你們日本人,在我心裡,現在已經不是最大的敵人了。」

    現在的林漢,越來越在享受操縱歷史,玩弄歷史的樂趣。在心裡,他依舊極度仇視日本,但卻不想看著日本艦合艦隊中的精銳航母就這麼輕易地在中國外海覆沒以便宜了美國人。日本艦隊如果在南中國被重創太深,林漢最不願意看到的一點就是那麼他們很可能就會老實地去當英美的狗看著中國,而林漢還等著看他們和英美互咬呢。

    上一次空戰時,他完全可以提醒紅軍上層,選擇在航母放飛飛機前的進行轟炸。而漢娜故意不把可以對重型戰艦造成巨大威脅的i167魚雷機送到中國來,皆是兩人不想日本聯合艦隊在中國失血太多。林漢雖然以粉碎歷史為樂,但他更多的是想操縱歷史。象太平洋戰爭的歷史,他還是想讓他們發生的。

    「告訴空一師,可以轉向太陽的方向了。」

    南昌號駛到長江口北岸位置,正是為了更接近航母編隊。林漢這個人形雷達,正通過無線電校正偷襲日本艦隊的空一師飛行航線。

    「我也不想把你們炸沉的,可是紅軍領導,並不贊同我放你們一馬的意見啊。願天照大神保佑你們吧,阿門!別沉啊,赤誠,加賀,沒了你們,這太平洋戰爭可就不好玩了!」

    遙望赤誠加賀所在的方向,林漢「難過」地為日本航母的命運在胸口劃了個十字。紅軍將領雖然對海戰是外行,但聰明人也很多。上次空戰後。就有人提出了選擇在日本人放飛飛機前進行突襲以達到最大的戰果。蘇聯顧問也支持這個意見,事後林漢很直白地向紅軍高層說明了自己的想法。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李潤石主席對林漢念了一句孫子兵法上的話,然後正色對他道:「林漢同志,你雖然是未來人,穿越者,知道歷史,但是,歷史現在已經被你扭轉改變了。你希望不要削弱日本太多,以免便宜未來中國最大的敵人美國,這個想法不能說錯。但是。我們現在承擔的是整個中華民族崛起新生的責任。在這個關鍵點上,我們不能冒這個險。因為你和我們都不知道,在這個歷史被嚴重改變的時代,日本帝國主義。是會反噬其主。還是會繼續當英美的狗。而目前中國的主要矛盾和最大危機。是日本帝國主義國家和中國華民族的矛盾。」

    雙方討論後最後的結果,林漢和紅軍領導都各退了一步。

    紅軍空軍,將會在日本航母放飛飛機前進行突襲。重創兩艘主力航母。至於他們接下來的命運,那就交由上天去決定。紅軍只是同意不會在接下來繼續派出空軍對其進行「補槍」。

    此次襲擊日本航母編隊,紅軍將手中全部可以出動的80架90集全部掛上炸彈出擊。而為他們護航的,而是是新運到的,由於德國飛行員駕駛的40架he51戰機,此外還有新運到的16架hs129強擊機負責壓制防空火力。此番出擊,不光是上海周圍的機場,更從江北新建的兩個野戰機場也派出飛機以便就近支援。

    五點二十分,赤誠號調整好姿態,即將放發飛第一波戰鬥機時,艦上突然防空警告大作。

    「四號巡邏機發回警報,他們遭遇大編隊機群!」

    「位置在哪?」

    「電報中斷了。」

    比起第一次時巡邏機還未發回警報就被突襲擊落,此中國之行,日本聯合艦隊的運氣稍一點,巡邏機是在發回警報後方才被擊落。

    崛江六郎頓時大驚失色,他哪裡知道,英日聯合艦隊的一舉一動,在長江口方向某個不科學存在的感知範圍內全部一清二楚。

    不光是他,整個航母編隊一陣大亂,赤城加賀號航母的甲板上開始緊急放飛戰鬥機,誰知兩艦才剛剛放出六架戰鬥機,西邊天空濃密的雲層中,就衝出了一大片黑壓壓的機群。

    「又是象上次那樣,沒有偵察,一次出擊就直接找到我們!這不可能!」

    看著突然出現在艦隊上空的龐大機群,崛江六郎艦長的臉色瞬間變得像紙一般的慘白。

    出動空軍對艦隊進行空襲,這並不是一件易事,尤其是對一支遠在接近兩百公里外的艦隊進行空襲,難度更是奇高。茫茫大海,海上無任何坐標可以參照,這絕非易事。而從當時赤誠號遭遇空襲的時間點判斷,紅軍明顯是天色未亮就出動飛機,利用地球自轉產生時間差,當飛機飛臨赤誠號上空時,正好天色大亮。

    從時間上推算,他們事先前根本就沒有進行航空偵察,直接就派出大機群,一波出擊就準確地在海上找到艦隊所在的具體加以攻擊。

    「從時間上判斷,當時彷彿天上有一隻無形的眼睛正在看著我們一般」

    這是事後反省總結時,崛江六郎的感觸。事隔一個多月後,吸取了前次教訓的日本海軍,自作聰是地將艦母編隊放在了正在戰列艦、巡洋艦隊的後方,隔著一個大艦隊以為屏蔽作為預警,卻未曾想到,對手的空軍居然在會在某個不科學存在的指引下,在空中繞了一個圈,避開前線的防空警戒艦,直接逼近航母艦隊上空。直到臨近目標時,才被巡邏機發現。

    崛江六郎更不知道,他事先前派出在空中巡邏的八架巡邏機,有四架在發現紅軍大編隊機群之前,就先被提前出動的h51護航機偷襲擊落。在林漢這個開了「地圖掛」的人形雷達的指點下,「先走一步」的十二架he51屢次使用繞道背後尾隨的偷襲戰術,屢試不爽地將巡羅機擊落,直到逼近到艦隊附近時,才發生意外被第五架巡邏機搶在擊落前發回警報。

    以赤誠和加賀號航母為首的航母編隊,總只有十二艘軍艦,此刻所有軍艦上的防空武器都在拚命地對空開火,但是,再猛烈的防空火力,也擋不住天上那黑壓壓一片,數量明顯過百的龐大機群編隊。

    一分鐘後,崛江六郎熟悉的90的俯衝尖嘯的聲又一次地在赤誠號上空響起。

    赤誠和加賀號航母,雖然緊急放出了六架戰鬥機,可是那六架剛從甲板上起飛的戰鬥機,他們這時既沒有高度,也沒有速度,才爬升到到千米高度時,早有準備的十餘架he51戰鬥機象蒼鷹一般俯衝而下,每架飛機上的三挺13毫米機槍對著這架既沒高度又沒速度的飛機瘋狂地開火,仗著數量、速度、火力地全面碾壓優勢,直接將這六架戰鬥機在空中撕碎。

    看著一顆顆投下的火乍彈,崛江六郎除了操縱笨拙的航母進行規避外,唯一能作的就是豈求天照大神的保佑。

    「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這就是墨菲定律。(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