餿水油席捲全台,為什麼義美、鼎泰豐能躲過食安風暴?

   
jooycew 發表於 2014-9-15 20:04:47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62 48056


去年底,因為爆發大統、富味香等廠商製造假油,到義美南崁工廠採訪總經理高志明,尋求台灣食安問題的解方。

沒想到高志明一坐下來就開門見山地說,「台灣的食安問題解決機率不高,幾乎無望,等著看吧,未來一定還會發生,你們一定還會再來找我。」

果不其然,高志明的話言猶在耳,不到半年,就發生知名麻辣鍋店鼎王湯頭造假風波,再過半年,也就是今年中秋節前夕,台灣再陷食安風暴,消費者這才知道,吃下肚的全統香豬油,原來是由餿水油、動物屍油等廢棄油製成

隨著事件愈演愈烈,衍生出不少案外案,不少食品大廠和百年餅店誤踩地雷,紛紛中箭落馬,甚至造成每逢過年過節就大排長龍的台北犁記被迫歇業,代言牛頭牌紅蔥肉燥的阿基師下跪道歉。

就在這時,有網友列出義美食品可惡的八大罪狀,包括為了省錢不加化學添加劑、採用原始原料拖累台灣食品化工的進步、商品保存能力太差、長期服用降低洗腎機率導致醫院裁員、增加人均餘命拖垮台灣財政等等,利用反諷字句突顯義美是台灣食品業的清流。

事實上,清流不只有義美,像是鼎泰豐,也都能在每次食安風暴裡全身而退,沒有受到波及。

義美、鼎泰豐到底做了什麼,又堅持些什麼,好讓自己每次能躲過食安風暴,不犯食安的錯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做好源頭管理。

去年食安法修正之前,政府只偏重於末端檢驗,但這些全身而退的企業卻反其道而行,把力氣放在掌控每項原料的來源,「當原物料沒問題,成品只要抽驗就好,」高志明說,前端不做,後端做得再多也沒有用。

為了在前端替消費者嚴格把關,這些食安模範生幾乎都擁有檢驗能力。舉例來說,義美就花了6千萬打造一間2百坪大的食品安全研究室,裡面劃設了化學檢驗區、微生物檢驗區,還有兩台要價上千萬的「超高效能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只要8個步驟,就可以知道食品裡有沒有暗藏塑化劑。

去年義美之所以沒受到假油事件波及,就是因為先前他們就測過大統橄欖油,脂肪酸的組成和其他橄欖油不太一樣,於是堅持不採購。不只是油,大多數義美食品成分表上列出的原料,都經過食品安全研究室的檢驗。



不過,高志明也坦言,義美的原料千百款,不太可能每樣原料、每批進貨都拿到食品安全研究所做細部檢驗,「但如果我有檢驗能力,供應商就會很緊張,賣東西給我們也會謹慎一點。」

鼎泰豐中和中央廚房的樓上,也有一間品研室(品質管制研發室),雖然儀器設備不如義美般豪華,但舉凡蝦子有沒有大腸桿菌、重金屬殘留、添加漂白劑或硼砂,全都驗得出來。但為了滴水不漏,每隔一段時間,鼎泰豐還是會將原料送外面專業單位檢驗。

鼎泰豐的品研室成員很少閒下來過,只要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看到新聞,有同業被衛生局抽查西洋芹,他馬上要求品研室抽驗自家採購的豆苗、四季豆和山蘇是否有農藥殘留。

龜毛的楊紀華,要求一向比法令規定嚴格。一般食品檢測的重點,都放在安全性,可是楊紀華卻要求品研室檢驗,麵粉的蛋白質和水份比例,是否符合中筋麵粉的特性;而製作杏仁凍的進口杏仁粉,難免帶有麴菌,只要在安全範圍內,不至於對人體造成危害,但他卻要求必須「零檢出」。

一旦原有供應商達不到要求,又不肯幫鼎泰豐量身特製,楊紀華就會毫不留情地更換廠商,或是乾脆跳下來自己做。

不過,源頭管理也不能只是關在檢驗室,他們也要求員工走出實驗室親眼查核原料的來源和製作過程。

「做生意怎麼可以不知道商品的源頭?」今年初楊紀華堅定地說。因此除了定期勘察國內供應商的產地和生產流程之外,鼎泰豐的品研室人員更要不定期地前往抽查,以求了解真實狀況。



只不過,食品業一半以上的原料都來自國外,溯源的確有其困難之處,高志明認為除了要求附上檢驗證明,賣方一定要說清楚講明白,完整交待玉米、小麥、黃豆、茶葉、米或砂糖的來歷,「如果連原料的來源都不清不楚,我們怎麼放心跟他買?」

高志明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參考供應商的客戶名單,看看他除了義美之外,還把原料賣給哪些企業,「如果名單裡有跨國企業,代表他一定接受過嚴格的稽核。」

最重要的是要用心落實驗收,而不是照單全收,只要驗收人員一有疑慮,就要馬上通知自家檢驗單位。

鼎泰豐中央廚房每個工作區的白板上,除了到班員工數、當天到貨量之外,也能看得到以紅筆寫上的退貨數量。

鼎泰豐品研室副理何佳玲不諱言,就算長久合作的供應商,也經常被鼎泰豐退貨,「我們一定要讓供應商知道,這種品質我們無法接受,以後他們就不會再送這種品質的原料過來。」

不可否認,像義美、鼎泰豐這些企業的售價都比同業貴一點,原因在於他們光是採購原料的成本就高於其他人。

很多廠商因為通路間競價,被迫不得不壓低貨架上的售價,為了存活,只好想辦法降低成本,採用更便宜的原料,但義美、鼎泰豐卻堅持,即使成本貴了點,還是不能因為貪便宜而去選擇可能有問題的原料或掺入不該添加的東西。

好幾年前,義美定期檢測時發現瓶裝茶有農藥殘留的問題,又加上供應商對原料來源交待不清楚,雖然沒有立即性的危害,成本又比其他廠商低,但高志明還是心一橫,停售這項商品。

「原料如果太便宜,又不是盛產或價格補貼的話,絕對有問題,」高志明始終相信,價廉不可能物美。

之前楊紀華看到同業的枸杞被驗出含有致癌性的禁用農藥殘留,他馬上要求品研找來一公斤1500元的有機枸杞,儘管價格是以前的五、六倍,但楊紀華仍一聲令下堅持更換,甚至還拜託供應商破天荒替鼎泰豐用非基因改造黃豆做醬油,成本更是高到嚇人。

「就算成本會增加,也沒有辦法,因為我們的售價比較高一點,相對品質一定要比別人好,」楊紀華說。

只不過,有時候這樣的苦心,並非能讓所有消費者埋單,就有不知情的客人抱怨,鼎泰豐的蝦仁不像其他店家那麼脆,原因是沒有添加增加脆度的硼砂;義美也有一系列鮮榨果汁,因為沒有添加起雲劑,西瓜汁靜置之後,西瓜渣會沉澱,再加上半透明的瓶子,讓果汁看起來像分成兩層,影響賣相,導致很多賣場同類別的便宜產品都被掃光,只剩下義美乏人問津。

「不管如何,還是要做,這是一種品牌責任,」楊紀華堅定地表示。

台灣和全世界大多數國家一樣,廠商每一項新產品上市,並不需要向政府主管機關報備或強制申請檢測認證,更何況這樣把關的意義也不大,因為沒有人能保證廠商送檢的樣品和實際銷售的商品相同,在政府無能的情況之下,只能靠有良心的廠商自主管理。

期盼餿水油事件過後,能有更多像義美、鼎泰豐一樣的企業出現,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也應該用具體的行動支持這種有良心的企業,台灣面臨潰堤的食安才有可能出現轉機。


【卡提諾新聞台成立啦 \(≧▽≦)/    快來加入吧!!卡提諾新聞台 本帖最後由 huahua88 於 2014-10-3 17:37 編輯

已有(62)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君小心 發表於 2014-9-15 20:41
產品貴 是有原因的
經過這些重大事件之後
應該很多人都能體諒貴在哪裡了

希望台灣多一些這樣的良心事業
你看不見我 發表於 2014-9-15 20:58
新聞看到現在『新東陽』不是也沒事嗎??
怎麼沒人提到他???

義美以前有被爆過用過期原料喲~~
希望他以後都別再出事了
jl5885 發表於 2014-9-15 20:59
這才是真正在做生意阿
那些只想用低成本賺黑心錢的商人根本比不了
jason721224 發表於 2014-9-15 21:02
餐飲業、食品供應商,真的是良心事業,
無論企業、公司規模的大小,
所生產、販售的每樣產品,都會被民眾吃下肚,
直接關係到所有國人的健康、生命,
本就是應該要用最高等級的檢驗來把關,
一但出了問題,就會整個國家人命造成傷害,甚至死亡,
"食安問題"完完全全就是"國安問題"
dragon0531 發表於 2014-9-15 21:04
價廉未必物美很有感覺.很多黑心商就是利用大家貪小便宜心態.
有便宜的趕快買不會去考慮為何他的東西比其他人便宜幾成甚至一半
就連同牌同款3C產品在不同地點購買品質.零件都會有差
更何況是吃的更是雜.乾不乾淨.衛不衛生.有沒有過期.添加物多不多
化工食物好代謝就算了怕就怕殘留身體週期常.還沒代謝乾淨又吃一堆進去了


foreverclown 發表於 2014-9-15 21:31
但是義美也有用過期的巧克力被抓過!!

最後也不了了之

心包太虛 發表於 2014-9-15 21:46
沒想到高志明一坐下來就開門見山地說,「台灣的食安問題解決機率不高,幾乎無望,等著看吧,未來一定還會發生,你們一定還會再來找我。」

商人黑心、政客護航、官員得過且過,如果......這些人都不會得到懲罰
那麼......台灣的食安問題不但無解,而且會越來越黑心
因為這些人,根本不知道「良心」是什麼東東......
panzmind 發表於 2014-9-15 21:51
頂泰豐還好說....

但義美出包產品也不少.........我常吃的小泡芙.....自從那隻乾鼠上了新聞.....我不吃了....

再來就是他們的食品還有反式脂肪.........當然不是全部.....所以吃之前都要小心看標籤......懶得話我就乾脆換其他品牌........

至於PO文說的義美檢驗中心.....新聞不是說......已經拆了嗎??  又蓋起來了嗎???
timinghere 發表於 2014-9-15 21:52
簡約之兩個字:良心!
不過這兩個字頂新集團應該不會寫!
本帖最後由 timinghere 於 2014-9-15 21:55 編輯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