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大明海寇 作者:寒風拂劍(已完成)

   關閉
忘情痞子 2015-2-7 19:47:0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160 635569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5-3-7 13:01
第一百二十六章 改元大中

    當然也有人暗地裡散佈一些傳言,說當今于監國這麼做,可以說冒了天下之大不韙,為了老百姓得罪了大量有權有勢以及有錢之人,這些人時時刻刻的都想要反撲,將當今的于監國置於死地,重新把這些新政收回,重新把各種沉重的負擔再次加在這些老百姓的頭上。

    所以很多老百姓對此也深感憂慮,認為這天下雖然目前是于監國當權,但是畢竟還是朱家的天下,有朝一日萬一監國大人失勢的話,那麼會不會也導致他們剛剛才享受了不久的這些新政,重新被朝廷官府收回,讓他們回到以前那種民不聊生,被官府乒,被權貴勳戚們壓搾的時代。

    現如今當他們聽聞說當今聖上崇禎皇帝,下了罪己詔,並且要禪位給當今的于監國,不少百姓都長長的鬆了一口氣,說實在的普通的老百姓對於大明王朝並無多少留戀抑或是忠誠可言。

    朱家的皇帝當權的時候,並沒有給他們帶來什麼好處,這麼多年來大明的朝廷,給普通老百姓帶來的只是一些無盡的災難,腐敗的官場,各種加派加餉,無窮無盡的勒逼,多少普通百姓被官府朝廷逼迫的家破人亡,多少人不得不賣兒賣女,甚至於遭災之後,為了活命,易子而食,輾轉溝壑之間,卻無人問津。

    所以這才會在前十幾年間,流民軍縱橫中原數省,一呼百應從者無數,流民軍大有星火燎原,要翻天的架勢,豈不是正因為大明王朝不足持,所以才官逼民反的嗎?

    現在好不容易才有個好官于孝天于監國執掌了朝政,推出了一項又一項的新政,把壓在普通老百姓身上的沉重負擔一件件的拿去,強力整治官場吏治,抓殺了大批為禍地方的官吏,還懲治了不少在地方為禍的士紳大戶,還天下百姓了個朗朗乾坤。

    現在當朝的崇禎皇帝,終於也算是個明白人,肯把皇位禪位給當今的監國大人,這對老百姓來說,當然是好事了,監國大人繼位登臨天下,那麼以後就不存在失勢之說了,那麼以後也就不必擔心,他們剛剛享受了沒兩年的這種太平日子,隨時朝不保夕,各種惠及他們的新政,會被重新收回了。

    所以許多對此事支持的百姓,聞訊之後立即奔走相告,額手相慶,並且湊錢去買一掛鞭炮,點放起來,高興的如同過年一般。

    這就造成了民間的兩極分化,民間處於社會高層的人士,對於此事大多數持反對的態度,認為當今聖上禪位給于孝天,肯定是受其所迫,不得不禪位給他,于孝天這是在公開謀權篡位,謀取大明天下,乃是大大的奸臣,奸佞中的奸佞,應該天下人共討之,人人得而誅之才對。

    而另一部分人則屬於社會底層的普通百姓,卻持著對此支持的態度,覺得這是對他們來說好的不能再好的好事,這天下有德者居之,現如今的監國大人正是這種有德者,他給天下百姓帶來了無數福祉,當有登臨天下的德行,自然萬心歸一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至於朝中官員們對於這件事的反應,就比較為妙了,雖然現如今朝廷官員之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還算是以前留下任事的官吏,對于于孝天如此玩弄朝權於股上暗地裡大為不滿,但是卻不敢當著外人的面說出來,充其量躲在被窩裡面發一發牢騷。

    現如今久未露面的崇禎帝突然間下詔,昭告天下要禪位給于孝天,這就代表著大明時代的終結,對於他們來說算不上利好的事情,于孝天的脾性他們現在都領教過了,做事剛愎自用,從來不講情面,一意孤行,靠著武力強行推行他提出的各種新政,完全不顧及官員們以及各種既得利益集團的感受,奉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強力手腕,讓他登基稱皇,那麼以後在他手下辦事,恐怕日子就更難過了。

    但是這絲毫不妨礙這些官員們聞訊之後,立即文武百官一起跑去找于孝天勸進,一個個表現的都無比的熱忱,力勸于孝天接受當今崇禎帝的禪位,並且有人還洋洋灑灑的寫了文章,引經據典的稱這件事乃是順應天下的好事,阿諛奉承的嘴臉昭然若揭。

    于孝天回京之後,很委婉的婉拒了一番,然後裝作在百官勸進之前,不得不順應民心,最終答應了下來,如此惺惺作態,連他自己都覺得想要乾嘔一下。

    于孝天暗自腹誹,這事兒明擺著就是他一手操縱,現如今還要裝成一副無辜的樣子,惺惺作態的表示不能接受,這樣做人也太有點失敗了,其實老子早就想要當這個皇帝了。

    之所以老子要當皇帝,倒不是老子很在乎這個皇帝,而是只有當了皇帝之後,才能辦事更理所當然一些,完全不必像現在這樣,名不正言不順的把持著朝政,做事總是別彆扭扭的。

    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很清楚那些被他得罪到死的以前的既得伊利集團,雖然目前在他的強力壓制之下,一個個偃旗息鼓暫時沒有再蹦出來與它正面為敵,但是他很清楚這些傢伙所擁有的能量之大。

    現在他把持著朝政,掌握著天下最精銳的兵馬,擁有著強大的軍事後盾,但是以後呢?特別是他百年之後怎麼辦?他這一帶可以掌控朝政,但是可以保證下一代還掌控著朝政嗎?

    到時候一旦他有朝一日駕鶴西去,找閻王爺報到下棋去了,那麼會不會在他死後,他現在做的一切努力,都付之東流,那些以前的既得利益集團,肯定要做出反撲,一旦要是讓這幫傢伙重掌大權的話,那麼他于孝天的子孫後代,恐怕就要受到最恐怖的清洗。

    所以就算是為了他的子孫後代,這天下他也要拿在自己手裡面,哪怕是他以後實行民主虛君制度,這要給後世子孫們留下一筆遺產,他倒不想讓後世子孫都永遠像以前朱家的後裔們那樣,躺在祖上的功勞簿上,作威作福,奴役天下百姓,去充當社會蛀蟲。

    他的子孫除了繼承皇位之外,每個人必須要作為一個平民,去自己給自己討生活,而不能躺在他這個老子的功勞簿上,以後永遠享受下去,那樣的話他們可以享受一時,但是卻遲早也會導致嚴重的社會矛盾,有朝一日遭到新來者的清洗,到那時候他的後世子孫後代,恐怕就沒機會像現在的朱家子孫們,受到他如此溫和的對待了。

    雖然他強行從這些皇親國戚手中,奪走了他們很多既得利益,但是起碼他沒有祭出屠刀,將他們斬盡殺絕,而是留給了他們可以體面活下去的權力。

    但是一旦要是讓這幫原來的既得利益者們復辟的話,那麼他于孝天的子孫後代恐怕就當真要遭了秧了,到時候他留下的這些根苗,能不能存於世間,恐怕都是未知數。

    這也是于孝天之所以要逼迫崇禎退位,禪位給他的一個原因之一,總而言之這大明天下,他是要定了。

    雖然他很清楚這麼做,未來數年之中,肯定還會招致天下各處起一些亂子,很多大明舊臣或者是受到了他當政影響到了利益的傢伙們肯定不肯甘心坐以待斃,會搞出很多幺蛾子,想方設法的打著光復大明的偽旗號,來造他的反。

    但是只要他能繼續掌控這個天下,那麼就不怕這些人跳將出來,總而言之為了推行他的政策,實現他的理想,這些人什麼時候跳出來,他就什麼時候拍死他們,任何人都無法阻擋他帶著中華民族走向稱霸世界的腳步,這是他來到這個時代,所能帶給華夏子孫的最大的福祉,絕不容心慈手軟或者面子的問題,就阻礙了他的理想的實現。

    於是就這麼在京師之中,隨後君臣之間上演了一場禪位於婉拒,接著繼續禪位,繼續婉拒的鬧劇之後,于孝天終於最終答應了下來,把繼位登基的時間,改在了正月二十,這樣做也不算太倉促。

    既然于孝天接受了崇禎的禪位,那麼就要另立國號,還有改元的問題,于孝天力排眾議,最終確定改國號為中。

    于孝天認為,中字有和四方之意,同時也代表了中國歷朝歷代,特指了中華民族,所以改國號為中,也就正了中國的國名,以後華夏便可以名正言順的稱之為大中,開創一個以中國為天地之間最強的歷史。

    所以于孝天最終確定改國號為中,而改元嘛,就採納了現在已經位列朝班之中,在吏部當禮部侍郎的林易陽的意見,以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這句話之中的承天二字,改元承天,從崇禎十六年起,于孝天繼位,便改元為承天元年。

    至於對於退位讓賢的崇禎帝,于孝天和眾臣商議之後,決定冊封崇禎為王,繼續以他登基稱帝之前的信王為他的封號,退位之後,信王將移出京師,遷往福建的泉州,在那裡為崇禎另建一座王府,由大中朝廷為其奉養終身,其膝下之子,也可以世襲罔替,承接他的王位。

    (抱歉了弟兄們,昨天又犯了個低級錯誤,家裡面有事,急著更新,結果把章節更新錯了,今天補上,以後注意,自己先打自己一個嘴巴!我說今天一醉人兄弟怎麼會賞我了個二百五呢!汗!) 本帖最後由 忘情痞子 於 2015-3-7 13:11 編輯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5-3-7 13:02
第一百二十七章 忠將救主

    至於把崇禎外放送往泉州榮養之事,朝中還是起了一些爭執,有人認為,把崇禎外放榮養,會有一定的風險,這天下現如今反對于孝天登基稱帝的人大有人在,難保這些人得知崇禎退位被移出京師到外地榮養之後,會有人想辦法去營救於他,然後假借他的名義,回頭起兵作亂,打出反中復明的大旗。

    畢竟大明立國二三百年下來,忠於大明的人士並不少,一旦要是崇禎被這些人控制的話,那麼很可能很快凝聚成一股極為龐大的反對勢力,這對于于孝天未來執掌天下,將會構成很大的威脅。

    但是也有人提出,一山不容二虎,崇禎既然退位,那麼就不能繼續留在京師之中,豈能讓一個廢帝留在京師和新帝並列,所以還是將其遷離京師為妙。

    當然暗地裡還有一種來自于孝天嫡系的聲音,那就是斬草除根,最好是崇禎退位之後,將其舉家上下,乾脆回頭找個機會和借口,直接一刀卡嚓了,這樣的話,才能永絕後患,即便是現在不方便明著殺,以後也最好找個由頭,暗中弄到大海上丟到海裡面銷屍滅跡比較穩妥。

    當然對於這個意見,于孝天還是立即否決了,他于孝天立於世間,有他做人的原則,既然他和崇禎已經達成了協議,當初答應了崇禎,只要他退位禪讓,把天下交給他于孝天,那麼他于孝天就保證對他和他的子孫絕不加害,這是他做人的原則,絕不容商量。

    最終經過一番商議,眾人終於達成了一致意見,那就是把退位之後的崇禎遷出京師,遷往于孝天起家之地泉州一帶,在那邊建立一座信王府,來供崇禎榮養,當然將其移至泉州之後,還是會派一支精兵,對信王府進行監控的,崇禎並不可能獲得真正的自由,也不可能讓人隨隨便便的把他給劫走,再一次站在于孝天的對立面上。

    確定了這些事情之後,過年期間京師朝野上下便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了起來,上元節過後,正月二十這一天,于孝天在監國府之中,像是個木偶一般的,被一大幫手下指揮的滴溜亂轉,又是更衣,又是給他講各種接受禪位之時的禮儀,把于孝天搞得是暈頭轉向,但是也無可奈何。

    古代最講究一個禮制,一切都要以禮當先,不能胡來,要不然的話就等於失去了法律上的效力,這方面是絕對馬虎不得的。

    所以雖然于孝天極不耐煩,但是生活在這個時代,就要入鄉隨俗,一切從禮製出發,他要登臨天下,這是天大的事情,當然不能在禮制上面,出什麼紕漏,讓一些人趁機抓住把柄大做文章。

    於是在經過好一番收拾之後,于孝天這才被簇擁著,走出了府邸,在府門外面,登上了一輛全新為他登基打造的御輦,然後乘坐御輦,朝著宮城行去。

    禮部方面為此為于孝天準備了全套的皇家的儀仗,並且在年前的時候,把遠在泉州的于孝天的妻妾子女也全部接到了京師之中,待于孝天登基之後,另行對他們將會進行冊封,絲毫馬虎不得。

    京師百姓聞聽消息之後,紛紛都聚集到了街頭,黃土墊道淨水灑街,全城上下張燈結綵,當看到于孝天的御輦在儀仗的護衛之下,出現在街頭的時候,在街上維護秩序的于家軍兵將,一聲厲喝,街頭所有人等,都立即集體跪下,只剩下了兵將們,舉起了手臂對著于孝天的儀仗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這也是于孝天當權之後,對於軍禮的一場變革,現如今軍人見到上官,已經無需動輒跪下施禮,只需要抬手敬一個標準軍禮既可,包括他這個馬上登基的皇帝也一樣。

    但是也僅僅是這麼一個小小的改變,也招致了很多人的非議,認為當兵的見到上官甚至聖上,居然不行跪禮,實在是一種僭越之舉,簡直無法容忍。

    但是也正因為于孝天的這個堅持,改動過的軍禮,卻意外的救了他一條命,就在于孝天的御輦在全套儀仗的護隨之下,緩緩朝著宮中行去的時候,在路邊跪著的幾個人,偷偷的偷眼朝著于孝天御輦來的方向望去,眼神之中紛紛閃過了一絲決絕的神色還有一絲凶光。

    當于孝天所乘的御輦快要接近他們的時候,這幾個人之中有一個人按耐不住,突然間將手伸入懷中,掏出了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大叫了一聲:「逆賊!你逆天行事,倒行逆施!謀權篡位,人人得而誅之,今日便是你的死期,受死吧!……」

    他一邊狂叫著,一邊突然間扥了一下手中那顆黑乎乎的鐵瓜雷,這傢伙居然不知道哪兒弄來了一顆于家軍最新配發的手榴彈,而且是使用的拉髮式引信的短木柄手榴彈,被他猛地一拉,這顆手榴彈立即便嘶嘶的冒出了藍煙。

    這傢伙拉燃了手榴彈,立即振臂就要朝著于孝天的御輦投擲過去,這時候他不遠處有一個在街邊維持秩序的于家軍軍官,被突發的事情搞得愣了一下,當看到這傢伙手中的這顆手榴彈之後,他怒吼了起來:「賊子爾敢!」

    話音未落他便縱身撲了過去,一把抓住了這廝的手腕,愣是阻止了他把這顆手榴彈投擲出去,把這廝一下生生撲倒在了地上,這時候周邊頓時一片騷動,百姓也都被嚇了一大跳,沒想到在這個時候,居然有人在這裡埋伏,要刺殺新皇,這還了得?

    周邊正在街頭行走的的那些儀仗人員也都是于家軍的兵將,乃是近衛營的成員,突然間發現有人在街邊要行刺于孝天,於是幾個就近的近衛二話不說便猛撲了過去。

    這時候和這個高舉手榴彈要投擲出去的傢伙一起的幾個刺客,也都突然暴起,紛紛從懷中取出了短刀或者是短銃,瞪著血紅的眼睛,朝著于孝天的御輦撲了過去,試圖要謀刺于孝天,但是隨即便被近衛擋住,三下五除二的便將他們撂倒在地。

    就在這個時候,街頭響起了一聲巨大的轟響,那顆手榴彈最終還是爆炸了,但是卻沒有能被刺客丟出去,而是被街頭那個維持秩序的于家軍士兵按倒在地,他們兩個人的身體壓在了這顆手榴彈上,一聲轟鳴之後,他們二人都頓時被炸得血肉橫飛,刺客因為被扭住撲倒在地,剛好壓在了手榴彈上,承受了大部分爆炸的衝擊力和彈片,所以當場胸腹便被炸得開膛,內臟飛出了老遠,當場就嚥了氣。

    但是那個制止他的軍官,也被彈片所傷,身上到處都是鮮血,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著,但是臉上卻流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神色。

    這時候街頭一片大亂,許多百姓受到了驚嚇,開始站起來逃走,但是為了保護于孝天的安全,街邊的于家軍兵將已經早有預案,厲聲喝止民眾混亂,令他們原地跪著不許亂動,否則的話以刺客同謀處置。

    而那些充當儀仗人員的近衛,也迅速的把于孝天的御輦圍成了鐵桶一般,牢牢的把于孝天保護了起來,以免這裡還有隱藏的刺客。

    撲倒刺客被炸傷的那個軍官也迅速的被幾個士兵圍住,開始對他進行搶救,這時候于孝天撥開了圍在他御輦旁邊的那些近衛,冷笑了一聲說道:「爾等休要如此緊張!此種事情難道你們沒有預料嗎?這又算得什麼?讓開,讓我看一下受傷的這位將士!」

    眾人勸不住于孝天,立即進行清場,護著于孝天走到了那個受傷的軍官身邊,受傷的軍官掙扎著想要爬起來,但是被于孝天上前按住了肩膀,親自檢查了一下他的傷勢。

    因為刺客承受了絕大部分的爆炸力和彈片,這個軍官受傷並不是很重,大腿上挨了一塊彈片,扯去了一大塊皮肉,腰間被一塊彈片擊穿,出現了一個透明窟窿,但是都沒有危及要害,只是出了不少血。

    于孝天忽然發現眼前的這個年輕軍官頗有點眼熟,但是卻一時間想不起來他是誰,在什麼地方見過,只是低頭溫和的對他說道:「你的傷可以治好,多謝你今日捨命相救!我好想認識你,但是卻想不起來在什麼地方見過你,你叫什麼名字?」

    這個年輕軍官帶著滿臉的崇敬,自己捂著腰間的傷口,對于孝天激動的說道:「聖上莫要為小的擔心,小的名叫于德成,聖上當然見過小的!小的正是當年在淡水染了瘧疾的那個少年,若不是聖上的話,小的現在恐怕早已變成一堆枯骨了!就連小的的姓名,也是當年聖上所賜,小的這條命乃是聖上所賜,即便是為了聖上肝腦塗地,小的也在所不惜!」

    于孝天這才忽然間想起了當年在淡水醫館之中的那個僥倖被救活的身染瘧疾的少年,原來這個年輕軍官,居然就是當年被救活過來的那個少年,現在已經長大成人,並且進入了于家軍之中當上了中尉軍官。

    而且他依稀記得,當年這個少年被救治成功之後,于孝天特別關照過,特別照顧這個少年,其父母感激于孝天,令這個少年改姓為于,後來被于孝天賜名叫于德成,之後進入了學堂之中讀書。 本帖最後由 忘情痞子 於 2015-3-7 13:15 編輯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5-3-7 13:16
第一百二十八章 決不食言

    但是後來于孝天忙於各種事務,就再沒有見過這個少年,沒想到他現在居然成長為了于家軍的一個軍官,並且今天在這個情況下,捨命救了他于孝天。

    這真真是天理循環因果報應呀!當年他極力尋求治療瘧疾的方法,救活了這個少年,種下了一個因,現在結出了這麼一個果。

    于孝天點點頭笑了起來,拍了拍于德成的肩膀,笑道:「我想起來了!你就是當年的那個小傢伙!很好!你安心養傷,傷癒之後來見我,我會另有重謝!來人,速速將他送下去盡全力救治,我要他活下去!必須要活下去!」

    近衛們立即接令,迅速的有人取來了一個床板,把于德成簡單包紮了一下傷口抬上了門板,飛快的趕往了城中軍隊的專屬醫院。

    至於被炸死的那個刺客還有幾個被活捉的刺客,則立即被清理了下去,活著的刺客鐵定是要接受一番地獄式的拷問,直至查明他們背後的指使者為止,想要再活下去,肯定是不可能了。

    可以預知,這件謀刺時間發生之後,又將是一場腥風血雨,不知道要牽扯出多少人來,最終會人頭落地,也不知道這一次又會有多少大戶,被牽扯進來,最終滿門抄斬,財產抄沒充公,對於這些試圖謀刺於他的敵人,于孝天是絕不會輕易留手的。

    雖然這個插曲有些大煞風景,但是于孝天卻並未受到多大的影響,這些年來,謀刺他的事件可以說是多了去了,可以說幾乎每個月都有發生,甚至最頻繁的時候,一個月能查出幾起對于孝天謀刺的事件。

    這些意圖謀刺于孝天的人背後往往都代表了某一個勢力或者是某一群既得利益者,其中既有被罷免的官吏主使,也有以前的鹽梟主使,更有一些是皇親國戚,權貴勳戚以及地方士紳主使,總之這些人之中,絕大部分人都屬於原來大明的既得利益者或者既得利益集團。

    于孝天的出現,導致了他們喪失了被他們壟斷或者控制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既得利益,如何不讓這些人惱羞成怒?所以自從于孝天掌權之後,像這樣對于孝天的謀刺事件可以說是屢見不鮮。

    至於刺殺手段就更是花樣翻新,近身謀刺的有之,使用弓弩的有之,投毒的有之,試圖用女色勾引的也有之,甚至出現過一次使用狼牙步槍遠程狙殺的也有過,還有在于孝天必經之路上放置大量火藥,試圖把于孝天炸死的也有之,但是像今天這樣,使用手榴彈想把于孝天炸死的倒是還第一次。

    甚至於為此于孝天還受過傷,去年的時候,一個刺客暗殺了一個于家軍的巡邏士兵,搶得了一支狼牙步槍和配套的彈藥,在于孝天到中書省議事的途中,趴在一個屋頂上試圖狙殺于孝天。

    于孝天當時被集中了腰部,被腰間攜帶的鋼刀擋了一下,未能要了于孝天的命,但是讓于孝天受了一些輕傷,為此當時為了抓這個刺客,京師閉門大索三日,最終才抓住了這個刺客,事後揪出了刺客背後的一大幫人,當時受此牽連,被殺的人數達到了上千人之多。

    這些年來,單是查獲的謀刺于孝天的事件,就多達數十起之多,但是于孝天似乎蒙天照顧,卻始終沒有大礙,每次都能安然躲過,充其量受一點小傷。

    但是這麼多的謀刺事件,把近衛們給緊張的夠嗆,劉旺這個大舅哥更是緊張的要死,天天都為了于孝天的安全擔心不已,生怕稍有疏漏,于孝天便會受到傷害,到時候他沒法向所有人交代。

    為此他專門找了幾十個對于孝天極其忠誠的近衛,日夜守護在于孝天身邊,隨時準備給于孝天充當肉盾,還給于孝天想盡辦法弄了一身用細鋼絲精心編織出來的護身軟甲,經過測試可以有效的阻擋箭支或者是刀刺,死乞白賴的逼著于孝天出門的時候,必須要貼身穿在身上。

    于孝天現在自己都有點麻木了,對於這些謀刺他的行為,早已習以為常,以至於現在遇上這種事,連震怒和緊張的情緒都懶得升起,反正事後肯定會有劉旺親自督查,把案子查一個水落石出,到時候他只要點點頭,自然會有大批人頭落下。

    這樣倒是也好,于孝天把自己當成了個香餌,引得了不少敵人對他出手,這麼一來,還真就揪出了大批試圖對他不利的敵人,將其連根拔起,剪除掉了不少跟他為敵的傢伙。

    甚至於有時候于孝天還親自暗中授意辦案的人員,把矛頭指向一些跟他故意為敵的傢伙,生生把屎盆子扣到這些政敵腦袋上,然後將其誅除,現在通過查辦謀刺他的事件,幾乎每次都可以拔起一大批他的政敵,然後將其徹底誅除。

    于孝天也不是那種非常喜歡濫殺的人,往往只誅殺一些主要案犯,並不多使用滿門抄斬的辦法,但是對於這些富得流油的傢伙們,他更多的是採用抄家的辦法,將其家產抄一個底掉,財產全部充公,為此倒是著實年年能發些小財,快成了于孝天一個生財之道了。

    在經過這次謀刺事件之後,入宮的儀仗隊伍變得更加緊張了起來,沿途增加了防禦力量,在高處也佈置了一批狙擊手,嚴密監控所經途中的那些聚集在路邊的人員。

    但是接下來的路上,卻沒有再出什麼意外,一直快到午門的時候,又一次謀刺事件發生,幾個刺客侯在距離午門很近的地方,突然間取出了蘸了劇毒的小型強弩,對著于孝天的御輦發射,但是這樣的手段,在幾十個近衛死士的維護之下,根本無法傷及于孝天,倒是兩個近衛為于孝天擋箭,受了傷,很快毒發,被送下去搶救。

    幾個刺客當場有兩個人被直接擊殺,另外四個也被當場擊傷拿下,迅速的拖了下去。

    短短一個時辰不到,連續發生兩次對于孝天的謀刺事件,可以想像于孝天這一次逼迫崇禎禪位於他,已經招致了多少人的震怒,寧可鋌而走險,也要阻止于孝天登基稱帝。

    于孝天這個時候心情終於變得惡劣了起來,心中暗罵老子天天累得跟狗一般,為了這泱泱中華殫精竭慮,可是有一幫混賬東西,抱殘守缺,或者是為了他們的各人抑或是集團的利益,天天琢磨著要老子的命,難道老子不發火當老子是病貓不成?

    既然你們這幫混帳不知好歹,那麼老子也不介意登基之後,把你們這幫王八蛋給清理清理,老子要做變革者,但是絕對不會像歷史上那些改革者那樣,最後落得一個淒慘的下場,任何想要阻擋老子前進的人,都是民族罪人,殺掉一些又有什麼了不起的,就算是後世之人說老子是個暴君又能如何?

    有了這個念頭之後,在于孝天登基之後的三年之中,整個大中天下,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清洗行動,幾萬顆人頭落地,數千戶大戶就此徹底被于孝天收拾掉,著實震懾住了一大批試圖反中復明的所謂的義士,這才使得于孝天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得到了一絲安寧,漸漸的止住了這種試圖謀刺於他的勢頭。

    整個禪位的儀式規模相當宏大,而且被搞得非常莊嚴,各種禮儀輪番上陣,把于孝天折騰的是筋疲力盡。

    宣佈退位的崇禎這一天臉色非常不好,想必提前起碼多日都沒有休息好,于孝天入宮接受禪位的時候,崇禎早早的已經換掉了他的龍袍,換上了一身紅色的衣袍,在太和殿大殿門外等候于孝天的到來。

    另外還有數百名文武百官,入宮在太和殿外的廣場上觀禮,崇禎這三年多來,第一次重新見到了這麼多文武百官入朝的景象,但是舉目望去,卻已經物是人非,早已沒有幾個他認識的大臣了,整個朝武百官,到了這個時候,已經基本上被于孝天更換了一遍,再也找不到幾個曾經的舊臣,出現在宮中。

    崇禎不由得心中發苦,大明數百年基業,到了今日,卻終絕於他的手中,整個朱家的天下,在這一天也算是徹底易手,交到了于孝天的手中。

    于孝天入宮之後,在太和殿舉行了受讓的儀式,崇禎手捧著傳國玉璽,親自將其交到了于孝天手中,並且對于孝天施了大禮,算是徹底交出了皇權。

    于孝天上前攙住了崇禎,低聲對崇禎說道:「今日信王能曉之大義,禪位於朕,此乃是天下人之幸,也乃是我華夏民族之幸!

    此功可比日月,信王肯定可以青史留名!後世之人肯定會為今日信王的大義之舉大書一筆!

    于某答應過信王你,就絕不會食言,信王盡可放心前往泉州定居,只要于某在,便無人敢動你和你的家人半根汗毛!于某說到做到!

    至於諸位王子的未來,如果信王願意讓他們回歸平民的生活,于某可以另行安排,只要信王守諾,那麼一切都按照之前的約定,于某願意做一個信人!不會讓信王失望!」

    (昨天我對前面所有章節進行了一次統一的審查,發現個別章節有更新錯誤或者是漏更的情況,所以對以前的章節進行了一次整理補充,調整了一些章節次序,在此對弟兄們再次說聲抱歉!)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5-3-7 13:20
第一百二十九章 勵精圖治

    這也算是于孝天給予崇禎最後的承諾,崇禎不過現在已經改回了信王,聽罷之後心中苦澀,但是也長長的鬆了一口氣,他很清楚當權者的心態,像他這樣的人的存在,無疑始終都是于孝天的一塊心病,換做是他的話,也肯定不會留下自己的性命。

    所以這些天來,他一直在暗中擔心,于孝天會食言自肥,當他禪位之後,留他一年半載的之後,找個由頭將他舉家處死,最終害死他們全家老少,對外隨便說一下病逝或者其他的原因,到時候也沒有人能怎麼樣。

    但是聽了于孝天今天低聲的保證之後,他不知道為何,卻還是相信了于孝天的話,心中變得安定了下來。

    自見過于孝天第一面之後,這幾年來,他也漸漸的瞭解了于孝天的為人,于孝天絕對稱不上是心慈手軟之人,對於那些敢於跟他對著干的人,他可謂是心狠手辣,這些年來死在他手中的敵人,沒有十萬起碼幾萬人應該是有的。

    但是同時他也知道,于孝天是個守諾之人,一般情況下只要他答應的事情,就絕少食言自肥,這一點就連他的敵人,也不得不承認,現在于孝天屢次向他保證,只要他禪位之後,安分守己,便不會為難與他,那麼崇禎就相信于孝天不是在故意騙他。

    如果換成是幾年前于孝天入京之時,逼迫他禪位,把大明天下交給他于孝天來坐的話,那麼以崇禎的性格,當時絕對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就算是全家殉死,也絕不會答應于孝天的要求。

    但是幾年下來之後,崇禎的性格已經逐漸的在這種圈禁一般的生活之中被漸漸的磨平,再也沒有了當年的那種銳氣,現如今他早已經對重振大明這件事不抱任何幻想了,天天陪伴著妻兒,使得他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他開始害怕失去這些他最後所擁有的親情,更多的開始為他們的未來考慮。

    既然大明已經名存實亡了,他繼續留在這裡當這種傀儡皇帝,也沒有什麼意思了,與其這樣,還不如徹底撒手,把大明終結,把天下徹底名正言順的交給于孝天來坐,他只求能保住幾個兒女的性命,除此之外再也不做他想。

    既然現如今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了,繼續留戀這座宮城和這個皇位,還有什麼意義,現如今他已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了,雖然他明知到了泉州之後,依舊只能被限制在王府之中,繼續做籠中之鳥,但是只要能保住他的那些子女,總比現在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要強吧。

    于孝天還私下裡和他達成了一個協議,那就是如果崇禎願意,那麼于孝天可以給他的這幾個兒子一個機會,讓他們改頭換面,隱匿身份,在未來局勢穩定之後,可以還他們一個自由,給他們一個重歸外面世界的機會,甚至於可以讓他們在世上建功立業一番。

    但是前提是他們要遵守諾言,永不向外人透露他們的身份,否則的話一切都將成為空談,就算是不殺他們,那麼他們也只能重歸籠中,永遠無法再獲自由。

    這對於一個過氣的廢帝家的人來說,已經算是特別的法外開恩了,崇禎也知道于孝天能答應他這些條件,已經算是極為難能可貴了,至於更多的東西,他已經不敢奢望了。

    隨著禪讓大典的結束,崇禎退位正式把皇位讓位給了于孝天,于孝天改國號大中,改元承天,也徹底宣告了大明統治的結束,也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整個中國也正式進入到了一個新紀元之中。

    雖然還有不少人並不贊成于孝天登基稱帝,一天兩次行刺于孝天,試圖阻擋于孝天登基稱帝,但是還是沒有能擋住歷史巨輪朝著前方行進,在于孝天的駕馭之下,中國開始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時期。

    于孝天一經上位,除了維持各地穩定,祭出了對那些反對者的屠刀,捕殺了一大批試圖想要將他置於死地的政敵,並且連續撲滅了各地數十起試圖公開武裝對抗他的武裝謀叛行動,用了半年的時間將局勢穩定了下來,僅剩下各地一些敵對勢力無奈之下轉入了地下活動,但是也已經是翻不起多大的浪花了。

    而且于孝天堅持對這些試圖反抗他的統治,意圖光復大明的勢力,下旨始終採取高壓政策,絕不枉縱,牽連到了前朝不少權貴勳戚,把這些地方勢力逐步的清除掉,漸漸的穩定下來了他對國家的統治權。

    于孝天登基稱帝之後,先是立即取締了南京陪都的地位,將原來南京那一套官府機構,全部撤銷,原來的官員擇優錄用,改調其它地方任事,另外對於其中大部分混吃等死的一幫官員,則請他們各自回家,別佔著茅坑不拉屎,一下子就裁撤掉了不少官員,剩下了不少開銷。

    而原來的南直隶,一分為二,重新設立兩個省,一個安徽一個江蘇,在剛剛平定的關外遼東,設立兩個省,一個吉林省一個遼寧省,至於後世的黑龍江省,暫時因為那邊天寒地凍,人口稀少,暫時歸在遼寧省之下管理。

    另外他下旨,派出一支三萬人的部隊,由孟飛率領開入到蒙古草原之中,進駐到前些年毀於戰火的歸化城一帶,重新築城,將原來的歸化城擴建,成為一座大型的城池,由大中軍駐守,並且派出官員,在這裡對整個蒙古諸部行使管理,以後蒙古諸部的區域,將會設立蒙古行省,省府就設在歸化城。

    對於蒙古一帶的管轄問題,于孝天決定一步步的來,下一步他準備大批朝蒙古一帶移民,開荒種地,逐步的增加關外蒙古一帶的漢人數量,然後逐步建立起蒙古行省,並且逐步建起更多的城池,通過這些城池,以點帶面,逐步的全面控制住蒙古諸部,最終完成將其徹底控制。

    至於蒙古諸部高興不高興,願意不願意,這就不是他管的事情了,現在他手頭兵強馬壯,誰不聽話對不起,先斷你們的互市權,接著召集蒙古各部隨軍助戰,將其討滅,這會兒大中的軍力極為旺盛,當然不容他們翻起多大的浪花。

    另外對於皇宮之中,于孝天下旨禁止繼續閹割的制度,停止增招太監,原來的太監進行分流安置,將其逐步遷出京師回鄉安置養老,僅留下了極少量的太監在宮中留用,至於原來大明皇宮之中的宮女,也盡數遣散回鄉安置,將他原來在福建那邊府中一批丫鬟調入宮中。

    這麼一來,整個皇宮僅剩下了不足百人的太監宮女,遠遠低於前朝宮中太監宮女的數量,使得皇宮裡面頓時變得清清冷冷了下來,這麼多宮殿根本就用不完,于孝天於是下旨將大部分空閒的宮殿全部都封存起來,包括各種以前宮中的物品也封存到了宮殿之中,沒有他的旨意,不得啟封。

    他僅留下了少量的宮殿,供他和家人以及那些宮女太監居住,並且讓宮女們在宮中服務到二十歲之後,便可以離開宮中尋找一個婆家嫁出去,至於那些留下的太監,以後等他們老了之後,另行進行妥善安置,徹底終絕中國歷史上畸形的太監製度,而且現在留用的太監,也不再干涉任何政務,違旨者嚴懲不貸。

    接著就在奉天元年秋天的時候,于孝天又幹了一件讓天下讀書人瞠目的事情,就是他力主改革在中國已經推行了上千年的科舉制度。

    在經過和官員們之間反覆的爭論以及博弈之後,于孝天推出了新的科舉制度,雖然繼續保留科舉制度,但是在原來科舉制度上,大副削減了八股文在科舉考試之中所佔的比重,同時對於詩詞歌賦等方面的考核也不再給予很高的重視。

    但是在原來科舉考試之中,增設了一些全新的科目,其中對於策問之中經義方面的學問也進行了大副削減,不再以經義作為策問的主題,而是大副提高了策問之中關於政事方面的學問,以此為策問的主題。

    而策問主要涵蓋了經濟、民生、吏治、行政、管理、農業、水利等方面的問題,另外增加了工商業方面的一些問題,提出各種問題,讓應試的生員對這些實政方面的各種問題,提出他們的見解以及他們的對策,更多的考核學子們對於實務方面的能力,而不再過度關注他們對於墨義、貼經、經義、詩賦等方面的造詣,寫的一手好文章,以後就不見得能獲得好成績,但是如果在時論和實務方面,有交好的表現的話,以後將會在科舉之中獲得交好的成績。

    這就倒逼著以後的讀書人,不得不放棄以前讀死書,死記爛背的那種做學問的方式,而是逼迫著他們必須睜開眼,多關注各種實務方面的學問,關注更多有關民生、經濟、工商業等方面的學問,更重視為官的實際工作能力。

    另外在策問之外,還增加了數算方面的考核,想要當官可以,但是在數學方面,就必須也要有所造詣才行,就算是不要求太高,起碼的一些有關數算方面的學問,是必須要學的東西。

    這也算是一種變相的妥協,暫時還要照顧一下以前那些讀書人,起碼不能完全站在讀書人的對立面,治國方面,現在于孝天還離不開這些舊式的讀書人,必須要給他們留下一條晉身的途徑才行,否則的話以後恐怕他很難找到足夠多的人來給他辦事,這也算是任何一個朝代的當權者,都要面臨的一個問題,所以最終于孝天才在這方面進行了妥協。

    當然于孝天還在科舉制度之外,另外增設了一種全新的考試方式,那就是在各部之下,設立了一種新的考試制度,稱之為專業考試。

    有些讀書人以前不是詩賦經義學的不好嗎?但是在某些方面卻業有所專,但是這種人卻基本上無緣能中舉,也就無法踏上仕途,充其量只能給當官的充當小吏,管一些事情罷了。

    但是現在好了,給你們開一條新路,你們不是業有所專嗎?這也可以,只要業有所專學有所成,在某些方面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那麼就可以到各部之下,去參加專業考試。

    這些專業考試不考詩經之類的東西,只考核各種專業方面的學問。

    吏部之下設立的考核項目,主要是行政管理,對於精通管理的人員,可以選擇到參加吏部的考試,如果確實在行政管理方面有很不錯的能力的話,而且還在各種有關實務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可以判定在這方面學識突出,那麼好了,就可以錄用,以後可以到地方官府之中任職,起點稍低一些,但是也是一個晉身的途徑。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5-3-7 13:24
第一百三十章 科舉改制

    而戶部下面也有專業考試,那些對於經濟管理以及財務管理方面有本事的人,可以參加戶部下面的考試,以前的一些精於賬務的賬房先生,現在也有了一個晉身當官的途徑,可以在戶部下面任職。

    如果其中有些人對於賬務方面管理十分精通的話,甚至可能被專門抽調出來,到都察院下面新增設的審計署之中任職,設立了審計御使這種職務,專司負責對各地地方官府進行賬務審計,從源頭上控制地方官府財政收支的問題,每年各地地方官府的賬務,都要受到一次審計,以此來監督地方官府對於財政收支方面的控制,加強了這方面的監控。

    而工部下面,則設立的考試科目最多,因為工部目前負責全國各地的土木營建以及道路交通、水利建設等等方面的事務,現在于孝天又把各地興建各種工廠的事務也交予工部主持,這就大大加大了工部的職責和權力,所需要的專業人才就更為廣泛。

    所以很多在這方面學有所專的讀書人,就可以參加工部設立的有關考試,其中既有土木營建,又有道路水利工程營建,自認為在這方面業有所專之人,可以參加考試,考試合格之後,可以在工部下面任事。

    這麼一來,就開了很多新的招錄人才的口子,不再僅僅只依靠科舉考試,來錄用官員,而以前的科舉考試,雖然錄用了不少士子,可是這些人在僵化的科舉考試制度之下,絕大多數人更善於讀死書,只學一些可以應試用的東西,八股文各個都寫的很好,但是實際工作能力卻爛到了家,很多地方事務交給他們,辦的是一塌糊塗,但是鑽空子撈錢的本事,卻各個都很有一套。

    現如今各部之下增設了這些考試,通過各種專業考試錄用官員,使得這些官員基本上都學有所專,可以被直接放到他們擅長的工作崗位上去,專司一些需要很強專業知識的工作,這麼一來就避免了以前科舉考試所存在的眾多弊病,起碼可以讓很多學有所專的人,得到了一個可以晉身當官的機會。

    這麼一來也就逼迫著以前的那些讀書人,必須轉型,去多學一些有用的知識,而不能繼續像以前那樣光讀八股文,寫八股文,那樣的話以後他們是基本上不可能再有前途可言了。

    于孝天這麼做,無疑又觸動了天下以前那些讀書人的利益,搞得頓時天下又是一片嘩然,許多讀書人當仔細研究過新頒布的科舉制度以及各部下面設立的考試制度之後,當場就崩潰了。

    他們這麼多年來,學的東西,在新的科舉制度之下,基本上都成了廢物,等於是白學了,想要當官的話,那麼就要重新去學更多的新東西,並且要選擇某個專業,去進行鑽研,以後才有機會晉身當官。

    這一下如何是好,於是各地的讀書人、士子當場就炸窩了,紛紛到地方官府之中去鬧事,紛紛上書朝廷,力陳這樣新的科舉制度,實在是有辱斯文,強烈要求改回原來前朝的科舉考試。

    以前有些讀書人對于于孝天登基稱帝,還沒有太激烈的反應,因為在這些人看來,不管是誰當皇帝,總是還要用他們這些讀!只要當朝還要治理天下,就要進行科舉考試,他們可以繼續在新朝之中,參加科舉考試,然後繼續晉身當官,給誰幹不是干呀!只要能繼續有晉身當官的路子,誰當皇帝不是當呀!

    讀書人在沒有當官之前,很多人其實還是知道廉恥二字的,並不是想當官就一定要當貪官,很多讀書人都是在參加科舉考試得以晉身之後,進入官場才逐步的學會了當貪官撈錢。

    所以大多數讀書人在讀書應試之前,其實還是想當個好官,報效朝廷光耀門楣的,以前大明時代當官的俸祿很低,不想辦法撈錢,就沒法養活家,也沒法過上體面的生活,所以逼得他們不得不想辦法撈錢,當拿了第一筆髒錢之後,就擋不住他們的慾望,想要撈更多的錢,以至於最終徹底喪失良心,成了黑心爛肺的貪官。

    現在于孝天登基稱帝,當了皇帝之後,大中對於官員是比較照顧的,在俸祿方面,比起先朝的時候,要提高了很多倍,當官之後,憑著發放的俸祿,基本上就可以過上不錯的日子,養活一大家子是沒有多大的問題的,而且以前官府衙門之中,需要他們自己掏腰包養活的一些小吏差役,現如今也是朝廷給錢養活,減輕了他們很大的負擔。

    加之當今聖上于孝天現在已經改稱承天皇帝,對於吏治管控的非常嚴苛,設立了各種層層監督的制度,使得官吏們不敢輕易再伸手貪墨,既然俸祿已經夠他們過上體面生活了,撈錢弄不好要掉腦袋,還要抄家,落得一個很慘的下場,所以官吏們自然而然一般情況下就盡量控制一下他們的私慾,能不伸手就不太敢伸手了。

    這也使得大中的吏治顯現出了一片清明,地方官府辦事的時候清廉了許多,官府清廉了,那麼老百姓的負擔自然而然也就減輕了很多,老百姓漸漸的靠著種地或者做一些手工業,雖然不至於可以很快致富,但是起碼養家餬口問題不大了,有飯吃了,自然也就沒多少人願意去幹造反的事情,使得大中在立國之後,各地除了一些別有用心之人,還試圖不安分之外,普通百姓就不願意再跟著瞎胡鬧了。

    雖然這時代還有大批失地的百姓沒有得到土地,但是隨著于孝天大興工商業,開海禁想辦法出口,鼓勵經商開辦工場工坊,各種工坊商舖開始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的在各地湧現出來,這些工坊也吸納了不少閒散的勞動力,讓以前那些失地流民,可以到工坊之中做工,賺取工錢養家餬口,自然而然的也就減輕了社會矛盾。

    但是讀書這件事,在天下人眼中,卻還是最好的出路,特別是以前的那些讀書人,依舊在幻想著有朝一日能金榜題名,混個一官半職,然後光耀門楣。

    可是新的科舉制度的改革,卻讓他們之前所學基本上成了廢物,失去了繼續通過科考晉身的途徑,這如何讓他們能夠接受呀!

    於是當然他們不肯答應了,所以各地的讀書人立即就鬧了起來,紛紛到官府之中進行請願,抵制這種新的科舉制度的推行。

    甚至有的地方的讀書人,乾脆提出來共同抵制科舉考試,不參加明春以後春秋兩季全國各地的會試和鄉試,來給當朝施壓,駁一下現如今朝廷的面子,沒人參加科舉考試,看看你把科舉制度改不改回去。

    于孝天聽聞了這些消息之後,冷笑了一聲道:「由著他們去鬧好了,不參加正好,反正他們也考不中!那就先從各部的考試開始,少了他們難道朕的天下還就轉不動了嗎?要是有人再鬧事的話,讓各地官府別對他們客氣,給我揍,揍到他們不敢鬧事為止!

    但凡是所有參與鬧事或者抵制科舉之人,取消他們原來的功名還有以前對他們免稅以及各種優待,不考正好,回去種田也餓不死他們!對於那些各地挑頭鬧事的士子,更要嚴辦,革去他們以前的功名,永不錄用!我看看他們學一肚子八股文,能當飯吃?」

    于孝天的聖旨馬上就傳旨了全國各地,那些挑頭到官府鬧事之人,正好集體遞上去的都有共同簽名的請願書,結果正好被各地官府拿來當做名單使用。

    一大幫各地地方的生員們,這一下倒了霉了,被一一逮到了官府之中,以前秀才不是可以不給當官的下跪嗎?現在不成了,先按住按趴下,一頓板子下去,打的屁股開花,然後丟出衙門,讓他們家人把他們拖回去,然後取消他們的功名,取消以前給他們的各種補貼以及免收稅賦的優待,回家種田去吧!

    這一下這些讀書人可算是悲催了,一下子啥都沒有了,特別是那些挑頭鬧事的生員們,更是倒霉到了極點,居然被革去了所有功名,並且永不錄用,永久性的取締了他們參加以後科舉考試的資格,這一下他們傻眼了。

    他們讀書不就為了有朝一日能混出頭,通過科舉考試來獲取功名,然後踏上仕途,就算是當不了進士,能當上舉人,最不濟當個秀才,也起碼能想想辦法,補一個位子,實在不行可以到一些當官的門下,去當個幕僚清客,也能體面的混日子。

    可是現在于孝天把這幫挑頭鬧事的傢伙,革去了所有功名,直接永久取消了他們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以後便就失去了所有晉身當官的可能,只能自己另想辦法去找生活門路了。

    這一下就把這些試圖鬧事的學子們給敲懵了,頓時讓一些膽小的學子偃旗息鼓,不敢再繼續鬧事,只能老老實實的回家,翻出一些以前沒用的書,拿去擦屁股,想辦法去找一些新書,趕緊學一些新的東西,希望學有所成之後,再說參加科舉考試,尋求晉身之路了。

    (恭祝弟兄們新年快樂,雖然很俗套,但是還是要給大家拜個年,在新一年裡,希望大家賺錢賺得手抽筋,泡妞泡的大腿軟!估摸著這是很多屌絲兄弟們的夢想!希望弟兄們各個夢想成真!在賺錢和泡妞的道路上高歌猛進無往不利!呵呵!順便說一聲,明天大年初一,我要請假一天!成不?)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5-3-7 13:28
第一百三十一章 教育

    于孝天當然不光是在科舉考試方面進行改革,他在進行科考制度改革的同時,也令人選擇了相當多的實用的書籍,令工部大力刊發,印製出大量的書籍,然後發放到各地供學子們購買閱讀學習。

    這些年來于孝天在福建和台灣隱伏期間,就通過各種手段,從西方弄來了不少各學科的書籍,翻譯過來進行了印刷,供給當初他在台灣等地設立的學校以及學生們學習之用。

    現在孫元化被他從淡水弄回到了京師,在六部之外,又成立了一個教育部,直接把孫元化委任為了第一任教育部部長,於六部之外,專司負責教育方面的事情。

    原來的京師國子監和南京國子監則都歸入教育部之下,專司培養有用的學生,原來國子監之中的學生,擇優留用,其餘的遣散回鄉,從福建和台灣等原來他成立的各種學校之中,錄取了一大批年輕學生入國子監進行深造。

    而國子監之中教學科目,也進行了大幅度的改制,取消了大量以前所學的東西,重新開設了很多課程,其中既有幾何代數又有一些機械、化學、物理方面的學科,還有行政管理等學科,所學的東西比之以前國子監設立的科目要豐富很多倍。

    至於師資方面,由孫元化負責尋找,他的三個兒子在很多學科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全部進入國子監任職,稱之為教授。

    另外一部分以前在台灣各地傳教的有紮實學問根底的傳教士,也被特准移至國子監之中任教,特准他們在監管之下,教學之餘,在京師和南京兩地建立教堂進行傳教,同樣要求不得他們在國子監對任何學生宣傳他們的教義,否則的話便將其逐出中國。

    教會方面得知消息,高興的屁顛屁顛的,因為他們長期和于孝天合作,發現于孝天並不十分牴觸他們傳教的事情,算是一個親教分子,雖然他拒絕入教,也決不許任何家人軍人入教,但是卻一定程度上允許他們在地方傳教,雖然要對他們監管,設定了很多規矩,使得他們無法敞開了傳教,但是這已經讓他們相當滿意了。

    現如今于孝天登基稱帝,成了大中國的皇帝陛下,有這麼一個親教的皇帝支持,他們認為以後在中國傳教,將會是一帆風順的事情,所以對于于孝天的要求,他們絕對不敢不答應,傾其所有想盡辦法從歐洲搜羅具有相當高學識的教士,前來中國傳教,並且在國子監之中兼職任教,傳授各種他們所學的知識。

    甚至於于孝天對教會提出,連帶一些被教會認為是異端學說而準備加以迫害,甚至已經準備處死的一些學者,他也要,將他們盡數送來中國,于孝天可以開放更多的地方,供他們建立教堂傳教,換取這些異端學說的學者,至於這些人來到中國之後,將會給予豐厚的待遇,提供足夠的資金供他們研究。

    特別是有關航海學、機械學、天文地理以及化學、醫學方面有建樹的學者,更是歡迎他們前來中國進行繼續研究,于孝天特意在他私人的小金庫之中,撥出大筆資金,交給教育部方面,專司提供給這些願意到中國來繼續進行研究的學者使用。

    當然只設立兩座國子監是根本不夠的,于孝天所推行的治國理念和前朝歷代都不相同,現如今他隨著社會的發展,會強力推動各種社會分工的細化,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對於行政管理者的需求數量也會顯著提高,今後各行各業都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

    這就需要教育先行,培養出更多的讀書人,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只有社會上少數人才能讀書,而是逐步要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素質,讓越來越多的人能學到新的東西,直至最終做到全民教育普及。

    而且以後像工商業方面的發展,對於技術工人的數量會需求越來越多,全都是文盲肯定會制約發展,他想要工業發展進程加速,就要讓更多的工人在生產之中,對於生產技術知其然而且還要知其所以然,不能全都依靠他一個人開金手指,把後世技術移植過來,一旦有朝一日他駕鶴西去,那麼很可能會造成工業機械技術的停滯。

    所以他需要更多的人進入到研究領域之中,去琢磨去探索,去研究各種學科的知識,掌握其中的精髓,然後學會創造,這樣才能使得中華民族始終站在世界科技領域的最前沿,才能始終控制著世界的脈搏,成為世界霸主。

    一旦要是不重視教育的話,那麼別看現在他幹的熱火朝天,但是鐵定會造成科技發展缺乏後勁,所以現在他對教育方面的投入,可以說是在干百年樹人的事情,在他有生之年,培養出越來越多的科技人才,就算有朝一日他駕鶴西去,那麼這些人就是他留給這個民族的最大的遺產。

    所以他絕不會滿足於僅僅改造兩座國子監,建立兩座新式的大學就滿足了,故此在教育方面,他開始在各省推行新的教育方式,以國家投入,在各省條件較好的府一級地方,先行建立起一座義學,就是由國家地方一起投入,招收寒門子弟入學,當然也不迴避那些貴族的弟子,只要入學考試通過,都給予錄取。

    課程方面,也先以國學和數學為主,期間穿插傳授一些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自然科學之中也涵蓋了基礎的地理、天、農學、水利、物理等方面的入門知識,學制三到五年,招收六歲以上到十歲之間的孩童入學。

    這樣的義學其實就是後世小學的前身,傳授的也都是淺顯一些的知識,文理並重,同樣也不會全面推翻化教育,畢竟中國數千年燦爛文化,積累下來了太多精華,這些東西于孝天並不牴觸,也絕不想在他這一世,把化給摧毀,畢竟理念,還是相當不錯的。

    當然與此同時,強力推廣理科方面的教育,避免學生以後只會讀死書這樣的弊端,讓他們可以接觸到更廣泛的知識。

    暫時他無力做到普及全民教育,但是起碼也先讓一部分開明一些的人家,願意讓孩子上學的人家,得到第一步的義務教育,享受到他推行的教育的好處。

    畢竟古代讀書這種事,基本上被壟斷在一個較高階層之中,能讀起書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大戶人家的子弟,或者是官宦世家,他們有財力和能力享受到讀書的好處,但是絕大部分普通百姓,因為沒有財力,舉家上下都要從小就讓孩子在土地中勞作,根本也沒有時間讓子弟接受教育,更沒有能力讓他們讀起書。

    畢竟古代因為印刷業的限制,書的價格是相當昂貴的,沒有點積蓄的人家,根本連書都買不起,許多寒門子弟,都要靠著到處說好話,求爺爺告奶奶的去借書,然後自行抄下來,才能獲得讀書的機會,所以一般人家靠著自家的經濟能力,根本無力支撐起一個子弟讀書,更別說讓子弟脫產接受教育了,有個男孩兒的家,還指望著男孩子早早的能幫著他們下地幹活,來養家餬口呢。

    所以在各府推行義學,就先讓一部分願意送子弟讀書的人家,首先獲得到接受教育的權力,只要他們願意送子弟上學,那麼食宿方面就都由國家承擔,並且讀書免費,每個人都可以獲得到最低限度的免費的書本,前提是這些家庭,必須要捨得讓家中的孩子脫產,送入義學之中接受教育才行。

    至於今後這批學生在結束了小學初級教育之後,如何進階開展更深層次的再教育,那是三年到五年之後的事情,起碼有三到五年的緩衝時間,到時候于孝天認為,在他的努力之下,國家財政到時候將會有更大的起色,而且通過國子監這幾年時間的培養,也會先期培養出一批擁有較高層次的學者,用來投入到下一步的中級教育之中,充當老師推行更高層次的教育。

    于孝天這樣的做法,也讓很多人感到很驚訝,大中新立,現如今可以說還是百廢待興的時候,于孝天便如此大的手筆,從財政之中拿出大量的錢財,投入如此多的巨額資金,來在各府興辦義學,廣招天下寒門學子入學。

    這種行為很明顯是需要相當大的魄力的,雖然他力主推行新的科舉制度,招致了眼下天下讀書人的反對,但是他現在如此興辦義學,又充分的說明了他對於天下人才的需求,那種招賢若渴的迫切感。

    很顯然于孝天並不滿意以前歷朝歷代選材的那種方式,也不滿足當下那些讀書人的所學,所以他通過改動科舉制度,來尋求他需要的各種人才,並且通過興辦義學,傳授他需要人才所具備的的學識,為今後大量招募他需要的人才提前夯實基礎。

    (感謝一醉人兄弟的打賞!)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5-3-7 13:50
第一百三十二章 幣制

    明眼人很快就意識到了于孝天想要做什麼,認為這將是一個很不錯的機會,紛紛趕緊將他們的子弟送入各地剛剛籌建起來的義學之中,去接受于孝天推行的全新的教育,這樣一來,誰下手快,誰就最有可能首先受益。

    所以別看每年現在大中朝廷可以收到的賦稅,遠超過大明時代的財政收入,但是有于孝天這個花錢閻王在,戶部還是被壓得頭皮發緊,要不是把口袋捂得緊的話,這一年下來收到的財政收入,估摸著根本就不夠于孝天折騰的。

    于孝天為了節省財政浪費支出,把以前專門為了伺候皇室的八局四司十二監紛紛撤並,除了御馬監之外,都進行了裁撤,而兵仗局則劃歸兵部之下的後勤部進行管理,以前大明遺留下來的各種專門製造兵器的工坊,和現如今他一力打造出的兵工廠進行合併,工匠分流到各個新建的兵工廠之中繼續留用,為大中軍隊繼續提供武器生產。

    其餘的那些局監等專門伺候皇室的部門,則盡數裁掉,省的佔用太多的財政支出,算是把能擠掉的東西都擠掉了,大力從他開始,推行從儉的生活,作為皇帝都這麼做了,下面的人也就不敢再大手大腳的花錢,所以單單是這些事情,每年就節省下來大筆支出。

    于孝天從在充當監國的時候,就大力推進工商業的發展,現如今在登基稱帝立國之後,立即便開始著手籌辦國有銀行,把原來的茂盛源旗下的錢莊改造為了大中國有銀行,在全國各地開始大面積設點,成為大中朝最大規模的銀行,並且開始著手籌備推行銀本位的貨幣制度。

    明朝最初的時候也曾經發行過大量的寶鈔,也就是紙幣,並且也想了不少辦法,試圖控制紙鈔貶值,但是最終這件事卻做的很垃圾,從朝廷自己開始,就沒有尊重紙幣的價值,反倒是把發行紙鈔當成了一種斂財的工具,發錢的時候發紙鈔,但是收取稅賦的時候,卻不肯收紙鈔,這麼一來紙鈔很快就變成了廢紙,導致了很多收取紙鈔的普通民戶因此破產。

    這也造成了紙幣在發行之後,迅速的失去了貨幣價值,成為了一張廢紙,最終因為無人肯收這些紙鈔,導致了紙鈔徹底被廢棄,後來隨著大量白銀湧入大明之後,銀子也就成了最硬通的流通貨幣。

    另外大明歷史上先是推行紙鈔,為了推行紙鈔停止鑄錢,但是後來紙鈔因為信用破產,只能重新推行鑄錢,漸漸的各地蜂擁而上,紛紛開爐鑄錢,所鑄的銅錢也良莠不分,含銅量不同,造成貨幣十分混亂。

    隨著白銀的湧入,於是漸漸的市面上開始把白銀當做了流通貨幣,民間沉澱了大批的白銀,這對於國家來說,不是什麼好事,而且白銀流通也相當麻煩,首先銀子的成色不同,重量也不同,小額支付的時候,大塊的銀子不容易支付,要剪成小塊的銀子,重量不等,更導致了交易不便。

    隨著大中朝建立之後,極力推行工商業發展,社會交易行為也隨之會越來越多,繼續使用明朝的銅錢和散碎的銀兩作為貨幣顯然不合適了。

    而且紙鈔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貨幣紙幣化也是趨勢,有著很多優點,所以于孝天決定,成立大中國有銀行,統一在戶部管理之下,在全國發行新幣。

    當然直接發行紙幣肯定不會招人待見,弄不好連推行都推行不下去,所以第一步于孝天不著急發行紙鈔,而是決定先發行銀幣和銅幣,在發行新的銀幣和銅幣之前,于孝天也下旨著令各地停止一切私自鑄幣的行為,一經發現就給予嚴懲。

    這時代歐洲國家湧入中國的銀子之中,還有很多是以銀幣的形態進入到的中國,被稱作鷹洋,很受歡迎,因為這些銀元重量固定,成色也足,用於交易的時候很方便,於是于孝天便下旨令國有銀行仿照這些鷹洋,推行銀幣和銅幣。

    而且于孝天改以前的鑄造方式,為沖壓方式進行生產,這樣沖壓出來的銀幣和銅幣,相當精美不說,而且重量穩定,不會輕易出現有的錢小有的錢大,形制上統一,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有人偷偷的私下仿造製造偽幣,畢竟沖壓技術現在還是絕對的高科技技術,一般人絕對難以做到仿造這種技術,使用鑄造方式仿造的話,那麼所製成的偽幣質量會很差,一眼就可以看出真偽。

    另外有人會把銀幣外圈剪下或者刮下來一些,以此來賺一些黑心錢,這種事以前在明軍之中就曾經出現過,還有就是在銀子裡面摻雜鉛鋅等金屬,來降低銀子的銀含量,現在通過製造沖壓的銀幣和銅幣,也就徹底讓這些人斷了這種財路。

    所沖壓製造出來的錢幣,在邊緣處留有紋路,誰也別想繼續從邊緣剪下或者刮下一些碎銀子,重新熔鑄起來,這樣刮過或者剪過的銀幣,就沒了這些紋路,以後就沒人要了,所以這麼做,會自己打自己的臉,誰也不會傻到把自己的錢搞得沒人要。

    所以這種新式錢幣的發行,對於今後貨幣統一化會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流通使用的時候,也會更加方便交易。

    至於發行方式,也很簡單,就是全國目前收取的各種賦稅,交到戶部之後,全部進入到大中國有銀行之中,由大中國有銀行統一在鑄幣廠鑄造成錢幣,然後財政支出的時候,使用這些新式的錢幣進行支出。

    各地都設立大中國有銀行分行,可以辦理存儲業務,也可以把市面上現在的銀子和舊錢兌換成新的錢幣,並且規定了兌換的比例,讓國有銀行從中也多少賺一些利潤,算是手續費吧。

    在一切準備妥當之後,承天二年初,于孝天頒旨昭告天下,停止市面上直接流通各種舊式的錢幣以及銀兩,以後商業交易或者是其它交易的時候,全部使用新的大中朝的新幣進行交易。

    以前民間存儲的那些用於流通的銀兩和銅錢,則必須要先到各地大眾國有銀行分行之中進行兌換,特別是那些舊式的銅錢,更是規定了兌換的時間,給他們半年時間進行兌換,在規定時間之內,如果不去兌換的話,那麼就全面廢止,成為廢銅到時候等著哭吧!

    各地官府派人在坊間嚴查對於新幣的使用情況,禁絕繼續使用舊幣或者繼續使用銀兩交易。

    而新幣本身做工精美,而且份量標準,不管是銅錢還是銀錢,都成色相同,使用攜帶相當方便,商家也非常願意收取這種新幣,所以推行起來並不困難,一經發行,就很受歡迎,各地兌換的業務也非常火爆,老百姓紛紛把手頭上存的各種舊錢送到銀行排隊兌換新幣。

    包括一些有錢大戶,也很願意把他們存的一些舊錢,趕緊拿去兌換,否則的話再存在他們的地窖裡面,過不久就成了廢銅了,誰也不敢怠慢。

    這麼一來也就造成了銀行方面很大的壓力,一是湧來兌換的人太多,他們就算是日以繼夜的進行兌換,也忙不過來,另外一個就是他們提前準備的新幣數量不足以兌換民間所有的舊幣,許多人等半天,卻拿不到新幣,怨聲載道很是不高興,甚至於有一些地方還鬧出了事端,連大中國有銀行在各地的分行,也被砸了不少家。

    對此于孝天也早有預料,提前就印製出來了大批和銀幣以及銅幣等值的紙鈔,這些紙鈔同樣使用了專門讓高明工匠研發出來的紙張,同時採用了最為精美的雕版印刷技術,並且使用了半自動化的機械印刷,還有使用的油墨也是特別生產的,印製出來的紙鈔,比起以前大明發行的那些寶鈔,簡直精美到了天上了。

    這些新式的紙鈔,還打了水印,做了很多防偽的措施,于孝天把後世所知的一些紙幣防偽的技術,也都弄了過來,利用這個時代現有的可達到的技術,比如在製造紙鈔專用的紙張的時候,在裡面添加一些各種顏色的細纖維,使得紙鈔用紙表面可以看到這些彩色的細線、

    這麼一來起碼現在的那些造假者,想要仿製這種新式的紙鈔,根本就不可能,真假紙鈔放在一起,用屁股也能分辨出來真偽,可以說是做足了防偽的措施,起碼保證幾十年之內,無人可以仿製這種紙鈔。

    各地銀行拿到了這些紙鈔之後,開始用紙鈔給百姓兌換他們手中的舊幣,並且官府貼出告示,任何人不得拒收這種紙鈔,紙鈔可當鈔面所印的幣值使用,而收到紙鈔之後的商家,可以在每個月規定的幾天時間之中,到大中國有銀行各地分行之中兌換成等值的銀幣或者銅幣。

    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最初當銀行給人們兌換這些紙鈔的時候,絕大多數人根本不要,非要兌換成那些金屬新幣才行。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5-3-7 13:57
第一百三十三章 幣制2

    銀行便以現在新幣數量不足,臨時用這些紙鈔替代,一個月之後如果他們沒有把這些紙鈔花出去的話,就可以拿來兌換,只是一個過渡措施,各地官府出面擔保,並且派人維持秩序。

    人們將信將疑之下,雖然很不放心,但是想到這紙鈔也是當今聖上承諾過有效的東西,現如今于孝天在民間聲望很高,可以說是為普通百姓做了大量實事,頗受底層百姓擁戴的,而且第一批領到紙鈔的也是當兵的和那些地方官吏們,他們拿著紙鈔在市面上購物,市面上商家奉命不敢不收。

    所以人們也就捏著鼻子先兌換一點試試再說,抱著試一試的心理,開始兌換了一些紙鈔,然後有些人趕緊拿去花掉這些紙鈔,試試看能不能買來東西,商家不敢不收,收了之後,也趕緊在規定時間跑去銀行兌換成新幣。

    這個試驗的過程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于孝天甚至為了推行紙鈔,把舊幣兌換的時間延長了半年,讓百姓們有更充足的時間來驗證這些紙鈔的貨幣價值。

    另外于孝天下旨,各地官府在收取稅負的時候,以後全部收取這種紙鈔,暫時不收取那些金屬新幣,以此來強力發行這些紙幣,建立起紙幣的貨幣信用。

    老百姓試驗來試驗去,發現這些紙鈔似乎沒他們想的那麼不堪,拿到市面上去可以跟那些金屬幣一樣,買來東西,而且不會因此降低幣值,官府也公開收稅的時候,收取紙鈔,完全可以抵用新幣。

    特別是商家們,更是小心,他們多次試驗,發現收取的紙鈔確實可以拿到銀行兌換出新幣,漸漸的也就放心了下來,當然推行新幣的時候,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人有藏錢的習慣,拿到新幣之後,並不急於使用,而是儲藏了起來,使得大量新發行的新幣,很快就沉澱在了民間,無法進入流通領域。

    這就造成了新幣在市面上流通量不足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于孝天也想了很多辦法,但是堅持一條,那就是確保這些幣值不會出現問題,國有銀行必須要有足額的銀子儲備,而不能擅自超發貨幣,保持貨幣的穩定性,特別是發行的紙幣的穩定性。

    人們習慣性的把新幣留在手裡面儲存起來,把紙幣盡快的花出去,這麼一來就加速的紙幣的流通性和流通量,時間一長,紙幣的幣值始終被強有力的支撐著,漸漸的紙幣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信任,于孝天相信時間一長,只要保持住紙幣的幣值,遲早老百姓會漸漸的習慣於使用紙幣,而不再使用那些金屬幣。

    金屬貨幣雖然保值更好,但是畢竟沉重,不容易攜帶,隨著商業流通越來越快越來越大,南來北往的商旅攜帶紙幣要比攜帶金屬貨幣方便得多,各地兌換業務也都全部統一,逐漸的紙幣肯定可以成為市面上流通貨幣的主力,遲早會把金屬貨幣擠成輔幣,只是這需要一個過程罷了。

    另外于孝天還下旨,禁絕任何私人錢莊或者錢號錢鋪私下兌換新幣,規範他們的業務行為,並且要求他們在大中國有銀行之中,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方能繼續營業,省的他們發生擠兌事件之後垮臺,造成民間的混亂。

    總之新貨幣政策的推行,也完善了大中的貨幣制度,雖然現在推行起來還有困難,但是新貨幣政策還是得以推行了下去,這對於以後工商業發展都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那些工部戶部之下花錢的地方,全部都開始使用紙幣,來取代金屬貨幣,還有那些國有工商業以及于孝天原來私有的皇家企業,現如今也最先接受紙幣的交易。

    最最關鍵的還是紙幣推行之後,官方對於紙幣的態度,以前大明發行的寶鈔,因為貶值劇烈,到了老百姓手中之後,卻無法使用寶鈔繳納稅負,連官府都不肯收的寶鈔,肯定就立即失去了信用,故此大明時期發行的寶鈔,很快便變成了廢紙。

    但是大中朝在發行紙幣之後,卻始終堅持穩定紙幣幣值,官府也擺明態度,但凡繳納稅負的時候,以收取紙幣為主,這使得老百姓才會徹底放心下來,既然這些紙鈔官府認,那麼久沒有問題,大不了花不出去的時候,給官府交稅用就是了,所以對於紙鈔的信譽問題,也就不再那麼擔心了。

    如此一來,紙幣的推廣也就漸漸的推行了下去,開始初步建立起了紙幣的貨幣信用,使得越來越多的百姓願意使用或者接受這些紙幣。

    可以說在大中朝建立之後,于孝天忙的是不亦樂乎,不停的廢止前朝留下的各種弊政,推出各種新政,使得大中朝的發展開始迅速的進入到了一個快車道之中,坐火箭一般的開始發展。

    隨著吏治的清明,使得原來官場浪費和貪墨情況受到了極大的遏制,也為大中朝的財政支出,節省了大量的資金,于孝天在推行各種新政的同時,也開始將餘錢大量的投入到了各地的基礎建設之中。

    其中興修水利工程,在崇禎在位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各處經常氾濫的河道,在這些年裡,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了修繕,而且由地方官府牽頭,在農田之中,也大力修建各種水利設施,北方農田之中,則大量的打井。

    為此于孝天還著令工部,利用現有的技術水平,親自設計了一種新式的打井的畜力打井機械,用來取代以前完全靠人力開挖打井的方式。

    古代打一口井出來,是相當費力而且相當危險的事情,基本上全靠人力朝地底下挖,直到挖出水為止,期間經常塌方,把挖井的人給活埋在下面,打井是個絕對冒險的行業,搞不好就死人,而且耗費很大。

    但是新式的畜力打井機械,卻可以讓打井這種事情變得簡單一些安全許多,這為北方農業抗旱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使得北方農業發展的時候,抗旱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當然這都是一些瑣碎的事情,像這樣的小事,于孝天也都在始終關注著,不斷的在推行新的政策。

    而且為了以後大力發展工商業,在基礎設施方面,他立國登基之後,開始大力興修道路,以前大明年間的官道,因為年久失修,缺乏維護,加之修路技術的限制,使得各地官道的情況非常非常惡劣。

    許多官道長年累月的行車,加之缺乏維護保養,簡直就成了一條條深溝,不下雨的話上面是厚厚的浮土,下雨的話就成了一條條水溝,根本無法行人或者行車。

    於是于孝天在朝中開玩笑照搬了後世的一個口號,那就是要想富先修路,把道路先修好,那麼各地就能更快的富裕起來。

    至於修路的資金,他下旨讓戶部想辦法撥發,先從北方開始,採用他在台灣島上的那些修路的方式,先期資金不夠,就挑選主要的官道進行修築,然後隨著以後財政狀況越來越好之後,再開始修築更多的官道。

    至於修路的人力,則在各地就地征發,但是工程只能選在農閒時候開工,在農忙時候必須停工,只允許在五十里之內征發民夫進行修路,不得長期佔用民夫在工地勞作,另外也不許各地官府,讓民夫自備口糧,就算是不給民夫發放工錢,起碼也要供應他們在工地做工時候的糧食供應,讓他們吃飽幹活。

    雖然這麼做老百姓賺不到錢,但是作為商業意識很差的普通百姓們,在農閒的時候,閒著也是閒著,雖然閒著的時候,吃得少吃的不好,一天兩頓總是免不了的,就算是只喝粥,也是要吃自家的糧食的。

    現在官府征發他們在農閒之時去修路,雖然他們要付出勞動,但是這段農閒的時間裡,他們卻可以在築路工地上,免費吃飯,不用吃自家的糧食,這就為他們自家節省了一些糧食,這比起前朝時候,官府動輒征發勞役,還要他們自己出糧,已經讓他們感到待遇相當不錯了,就算是付出和收入完全不成正比,僅僅是一天可以在工地上吃兩頓飽飯,也已經讓他們很是滿足了。

    而且在公敵幹活,吃的是實實在在的干飯,基本上可以管飽,比起在家喝稀粥要強的太多了,所以老百姓單單只奔著這口飽飯,也願意去工地上幹活。

    所以其實這個時代,修築道路和河道,真正投入的資金並不是非常大,地方官府主要付出的只是一些糧食和一些工具,修築道路的用料也是就地取材想辦法解決,成本並不是很高。

    甚至各地還出現了一些原本讓每家每戶只出一個勞力,到築路工地上做工,但是一些窮人家為了省下自家的口糧,居然把家裡面用不上的勞力都趕到了工地上去幹活,只為了工地上免費提供的兩頓飯,可以吃飽,還能省下他們自家的口糧,可見得老百姓在這個時代,日子過的還是相當的饑苦的。

    就在于孝天登基稱帝的第三年開始,也就是承天三年的時候,隨著大中朝內地各地局勢基本上完全平靖下來之後,于孝天下旨開始擴編海軍,讓這些年來始終都處於絕對配角的海軍終於迎來了他們的春天,開始進入到了一個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之中。

    從崇禎十二年底于孝天下令開海禁之後,中國沿海的海上貿易活動就開始發生了井噴式的發展。

    大量的商賈開始把資金投入到了通海貿易之中,有人開設工坊生產各種可供出口貿易的商品,也有人把資金投入到了建造海船招募水手出海貿易的投機之中。

    這也就帶動了整個中國沿海一帶的造船業的爆髮式增長,原來已經因為大明二百多年禁海政策,導致的中國造船業嚴重停滯甚至倒退的情況,短短幾年間就得到了扭轉。

    于孝天下旨開海禁,同時也取消了原來對所造船隻大小的限制,只要你有錢,船寮也有這技術,想造多大就造多大,但是前提是要結實,能承受住海上的狂風巨浪才行。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5-3-7 14:02
第一百三十四章 內閣

    沿海各地開始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的出現了新的船寮,開始建造各種通海用的海船,其中以近海常用的沙船和適合遠洋航行的福船以及堅固耐用的廣船這幾種船型為主,體積也越建越大。

    最初剛開始開海禁的時候,各個船寮以及新建的船寮因為船匠手藝不成熟,大多只能造二百料左右的海船,但是隨著各地船寮的船匠們的手藝提高,船隻建造的也越來越大了,從四百料開始,到七百料八百料,船桅從單桅到雙桅,現如今到三桅甚至四桅,使得海船的性能也越來越高。

    當然這些船寮之中的翹楚,還是要算海狼集團旗下的那些船廠,在于孝天北上控制了朝局之後,海狼集團旗下的船廠便開始在陸上沿岸設立分廠。

    他們現在泉州和香港建立了兩座造船分廠,接著又在松江府建立了一座分廠,後來又在青島設立了一座分廠,當承天元年的時候,于孝天剛剛收復遼東,他們便第一時間跑到了旅順那邊,在後世大連的地方,建立了一座超大型的船廠。

    而這一步干的可以說是非常之漂亮,因為自宋元開始,中國航海業就一直在發展,南方大批的森林被採伐,然後造成了船舶遠航於各地,到了明代之後鄭和下西洋的時代,整個南直隶一帶都已經找不到可以造大船的大樹了。

    現如今隨著海禁開放,南方建起了大大小小的船寮,對於木材的需求就越來越大,現在南方造船所用的木材,要麼是從南洋進口,要麼從台灣島進口,海南那邊也是一個木材出產之地。

    但是這還是無法滿足各大船寮的需求,只能從四川採伐木材,然後再走長江放木排出長江口,運到船寮之中供造船之用。

    而且木材還需要一個乾燥的時間,採伐的木材最短的需要乾燥三個月到半年時間,一些硬木甚至需要兩年以上的乾燥時間,才能用於造船,否則的話強行造船使用,造出的船隻也無法保證結構強度,下水之後會出現變形開裂,弄不好就發生沉船事故。

    這方面目前海狼集團的造船廠佔有了很大的優勢,他們控制著整個台灣島的木材出產,原料只能先緊著海狼的造船廠使用,多餘的才會賣給其它船寮使用,而且他們掌握了木材干餾的工藝,擁有建造大型木材干餾廠房的技術,採伐的原木可以在較短時間內通過干餾烘乾工藝,盡早的投入使用。

    還有就是海狼的造船工藝也最為先進,他們採用的是標準化生產,預制構件,然後船台組裝下水,船隻生產工藝流程集約簡單,造船週期比起一般的船寮短很多,一般四百料到八百料的標準船型,從定船到交船,最短的一個月到兩個月就可以交船。

    而且他們所造的船隻質量上也最好,堅固耐用,抗風浪能力強,抗沉能力強,價格雖然高,但是卻還是被各大海商追捧,訂單如同雪片一般的落在了海狼的船廠之中,使得海狼在各地的船廠,都不得不斷的擴大規模,招募船匠。

    隨著建奴的覆滅之後,遼東回歸到了漢人之手,而遼東目前木材資源極其充分,而且運輸也相當便利,木材在山中伐下來之後,可以通過水路直接運出海,大部分走鴨綠江出海,一些地方則可以走大凌河、大遼河等大河出海。

    在于孝天的提醒之下,海狼集團飛速的搶佔了後世大連灣之中最好的一塊土地,並且調集了大量人力物力,飛一般的在那裡建起了一座大型的造船廠,並且配套建造了大量的木材加工廠和烘乾廠,僅僅兩年不到的時間,那裡便被興建成了一座大規模的造船基地,並且開始大量的造船下水,供給海商使用。

    另外通過引進技術,海狼集團的造船廠已經通過逆向複製等等手段,擁有了全新的西式海船的造船工藝,並且加上了中式造船法,改進船隻性能,現如今造船能力極強,加之中國目前擁有用不盡的人力,使得他們可以建造出目前世界上最強的戰船,和性能最好的海船。

    再加上于孝天這個Bug的逆天存在,他掌握著世界船舶發展史的脈絡,知道很多更新式的船型,現如今到了承天三年的時候,海狼造船廠已經可以建造出排水量高達一千五百噸到兩千噸的巨型海船。

    這些海船基本上都是蓋倫船,擁有極強的承載能力和航海能力,放眼整個亞洲,現在起碼沒有任何一股勢力,可以和大中海軍相抗衡。

    要不是頭些年于孝天要爭霸陸地,逐鹿中原,需要對陸軍進行大力投入,不斷的擴充陸軍的兵力,把有限的資源都傾斜到了陸軍身上,現如今海軍早就擁有了可以遠征世界各地的能力了。

    現如今隨著陸上中原徹底平靖下來,陸軍的發展也已經到了一定的程度,不需要繼續大量給陸軍投入更多的資源了,僅憑現在大中朝擁有的三十餘萬陸軍,已經足以橫掃整個亞洲沒有一點問題。

    於是于孝天終於把目光再次投到了大海上,開始正式圓他的夢想,於是整個軍費開支,也隨即開始朝著海軍方面傾斜。

    于孝天這個時候,在朝中重新對於執政結構進行了一次相當大的改制,正式推出了內閣制,設立總理大臣一名,另外協理大臣六名,其中總理大臣總理天下事務,直接向他負責,按照于孝天的指示,對國家進行管理。

    而六大協理大臣,則分別負責農務、教育、工商、軍事、司法等事務,受總理大臣管理,另外各部尚書也入閣參與理事,由內閣負責對大中朝國家事務進行管理。

    當然于孝天目前權力凌駕於內閣之上,他可以全權否定內閣做出的任何決定,撤銷內閣已經發佈的命令,以及隨時可以撤換內閣任何成員。

    但是一般情況下,內閣擁有相當的自主權利,可以為于孝天分擔去絕大部分的政務,只要大方向沒有問題,于孝天決定讓這些內閣大臣們放手去做,他只需要做好掌舵的工作,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想法,一旦要是這些人之中有人出現了偏差,那麼他可以隨時撤換,並且收回權力。

    暫時他沒有把兵權交給內閣,只有調動兵力的時候,必須要經過他的首肯才能調動兵力,發動戰爭的權力也全部在他手中,這樣先保證他對於天下的絕對控制權,以免出現權力失控的情況。

    但是內閣制的推行,確確實實讓于孝天從繁重的政務處理之中解放了出來,不需要再天天起的比雞還早,去上朝聽政,也不需要天天晚上批閱奏章,直到深夜撐不住腦袋了。

    內閣每天只需要將他們處理的各種政務,匯總成一個簡報,第二天呈交給于孝天,于孝天審閱一下簡報就可以了,一旦要是他發現簡報之中某些政務處理不符合他的想法,那麼他可以有權召回內閣已經發佈的指令,撤銷內閣已經做出的決定。

    有需要的話,他隨時有權召集內閣開會,而不用事必躬親的召集所有朝官入宮上朝,把他從這些雜務之中徹底解放了出來。

    內閣制建立之後,于孝天算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最後一次早朝結束之後,他直接回到後宮裡面,蒙頭大睡了大半天,才神清氣爽的爬了起來。

    好好休息了幾天之後,他動手的癮便又犯了,把以前他手下配合他製作各種模型的工匠招入了宮中,並且派人給他製作了一個大型的繪圖板以及全套製圖工具,開始在御書房之中揮灑了起來。

    到了這個時候,經過于孝天提前很多年的準備,現如今大中朝已經擁有了一支近百條遠洋探險船隊,並且招募了過萬的遠洋探險船隊水手。

    這些探險船隊的船隻,都是非常適合遠洋航行的蓋倫船,式樣一條比一條新,不斷的進行著改進,雖然排水量並不見得都很大,但是船速快,船體建造的異常堅固,擁有很強的武裝,船上也配備了這個時代最為完善的物資儲存設施,可以長時間在大海上遠航。

    而水手和船長們,也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各個都擁有很強的冒險精神,對于于孝天也極為忠誠,並且全員接受過遠洋航行的培訓和實習,擁有很強的獨立航行能力,可以應付大海上瞬息萬變的各種情況。

    這些年來,這支遠洋探險船隊,分批被派往了世界各地,探索以前中國人從未到過的地方,負責探查新的大陸,並且負責對沿途發現的島嶼、大陸進行考察,繪製海圖。

    到了承天三年的時候,這些探險船隊的探險船,已經抵達了世界上很多地方,南美洲北美洲沿岸一帶,已經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像印度洋之中的阿拉伯海、孟加拉灣、阿曼灣、亞丁灣早已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和帆影,遠至馬達加斯加島和好望角也已經被他們征服,甚至於有探險船,已經按照于孝天給他們提供的指點,繞過了好望角,沿著非洲西岸,行至了歐洲。

    而有些探險船則穿越了太平洋,沿著獲取到的海圖,遠航到了南北美洲的西岸,並且沿著南北美洲的西岸,朝著兩邊航行,沿途考察了很多地方,繪製出了一副完整的海圖。

    甚至於他們已經在南北美洲和非洲等沿海地區,建立起了屬於大中朝的橋頭堡,宣佈了這些地方歸屬於大中朝所有。

    最重要的是他們按照于孝天的指點,早已在南半球那邊,找到了澳洲,並且在澳洲的東西兩岸登陸,各自建起了兩座城堡,被于孝天命名為東澳城和西澳城,宣佈整個澳洲成為大中朝的領地。

    (昨天出去玩兒了一天,本來設定的是更新兩章,出門的時候設定的自動更新,結果自動更新出了問題,這一章沒有更新上去,今天回來才發現只更新了一章,所以今天補上!以後再也不相信自動更新了!嗚呼,已經被坑了好幾次了!) 本帖最後由 忘情痞子 於 2015-3-7 14:07 編輯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5-3-7 14:06
第一百三十五章 兵發馬尼拉

    于孝天甚至在尚未登基稱帝,建立大中朝之前的崇禎年間,已經開始了對澳洲的移民活動,採用招募的手段,甚至是強制的手段,已經朝著澳洲那邊的東澳城和西澳城兩地,運送去了數千人口,甚至還運過去了兩支人數大概各有五百人左右的陸軍士兵和海兵,到兩地駐守,並且派駐了官員,對當地開始探索和管理。

    海軍方面在東澳城和西澳城兩地,都派遣了五六條常駐的炮艦,作為在當地的海上武裝力量,在大中朝建立之後,于孝天更是加大了對澳洲的移民活動,通過強制性的手段,在承天元年之後朝著澳洲移民了過萬人之多,並且建立了一條固定的定期航線,每年有十幾條到幾十條大型海船,來往於大中朝和澳洲兩地,源源不斷的將新移民運往澳洲,並且完善當地的管理機構和基礎設施。

    至於美洲那邊,大中朝的海軍探險船隊,已經在墨西哥和智利等地登陸,並且碰上了在那邊的西班牙人的船隻,雙方發生了衝突,西班牙宣稱那邊的土地都是他們西班牙的領地,不許大中朝海軍探險船靠岸登陸,更不許大中朝海軍探險人員在這裡圈佔領地。

    雙方已經在海上發生了正面的衝突,小規模的海戰打了好幾場,但是現在相對來說,大中朝探險船隊並不佔優勢,畢竟他們是後來者,在這邊還沒有擁有足夠的實力,探險船隊雖然有自保之力,但是卻還不足以靠著他們的能力,驅逐那些西班牙人,搶佔他們的城堡,所以幾次交手吃了一些虧,甚至出現過船毀人亡的情況。

    當承天三年的時候,于孝天在從美洲探險返回的船長口中,得知了這些情況,頓時便勃然大怒,將內閣召集起來,好好的發了一大通脾氣。

    內閣的大臣們對于孝天突然間發這麼大的火,開始的時候有點莫名其妙,但是于孝天隨後開始給他們講起了有關呂宋的事情,把以前呂宋和中國前朝的關係,以及後來西班牙人如何控制呂宋,又如何建立了馬尼拉城。

    于孝天重點對內閣大臣們講述了在前朝萬曆年間,大概是萬曆三十一年或者三十二年的時候,西班牙人在馬尼拉發動了一次慘絕人寰的對當地華人華商的大屠殺,受難華人高達三到五萬人之多,只因為他們發現當地的中國人太過勤勞能幹,數量也太多了一些,擔心當地華人會取代他們對呂宋的統治,便毫無道理的對當地華人華商舉起了屠刀。

    而當時萬曆年間,這件事消息傳至大明萬曆朝廷之後,當時的萬曆皇帝居然以這些華人都是大明棄民,不足以憐憫,所以對他們的遭遇不管不問,結果大大助長了西班牙人的囂張氣焰,原來西班牙人還幹了這件事之後緊張的要死,生怕招致大明朝廷的報復,可是沒想到大明朝廷居然會是這種態度,所以以後對於當地的華人華商更是肆無忌憚了起來。

    後來西班牙人還試圖搶佔台灣島,但是卻栽在了當時的于孝天所率的海狼船隊手中,阻止了他們對台灣島的侵佔,後來海狼實力越來越強,並且明確告訴西班牙人,必須要善待當地的華人,否則的話于孝天發誓要對他們發動戰爭,對他們進行報復。

    西班牙人這才收斂了一些,不再敢肆無忌憚的對當地華人華商進行殺戮,但是卻始終還是對待當地華人採用相當嚴苛的管制,並且暗中經常鼓動當地的黑皮猴子們侵害華人。

    現在大中朝建立起來,于孝天早就叫出,但凡是在海外的華人,也乃是大中朝子民,有權獲得大中朝的庇護,絕不容許任何國家,肆意濫殺在世界各地的華人,否則的話就是對大中朝的侵犯。

    現如今西班牙人在美洲那邊,擊沉了大中朝的探險船打死打傷了不少大中海軍探險人員,這是不可容忍的事情,另外據消息說,西班牙人在呂宋又一次加大了對當地華人華商的迫害,生怕這些華人華商受到大中朝的指使,對他們的統治權提出挑戰,從承天二年初開始,多次發生大規模的針對當地華人華商移民們的侵害活動,有不少當地的華人華商被殺。

    所以這次他決不能繼續容忍下去,令內閣立即拿出一個章程,來解決這個事情,第一步先把西班牙人逐出亞洲,逐出呂宋,恢復大中對於呂宋的管轄權,把呂宋重新置於大中朝的屬地之下。

    內閣大臣們聽罷了于孝天這番說教之後,頓時明白了過來為何于孝天突然間會發這麼大的火,原來是因為西班牙人侵害了他們大中朝的利益,居然敢打沉他們的探險船,殺他們的探險人員。

    現在的大中朝可不是當年的大明瞭,這些大中朝的大臣們,可不再會對這些事情視而不見,這些年來,于孝天率領著他麾下的于家軍也就是現在的大中官軍,歷經百戰,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取,這也養成了大中朝的官員們內心的一種倨傲心理。

    誰敢招惹大中朝的人,那就是對他們大中朝不敬,必須要進行懲治,要收拾他們才行,現在西班牙人撞到了槍口上,當然不能輕饒他們,所以內閣商議了一下之後,最終拿出了一個章程,那就是正式和西班牙人斷交,宣佈和西班牙人進入到戰爭敵對狀態,發動一次對西班牙人的懲治性的戰爭,先把呂宋島拿下來,把西班牙人逐出呂宋再說。

    於是在承天三年秋,當海上的風向以及氣候平穩下來,轉為有利航行的風向之後,一支由數十條大型炮艦以及大型運兵船組成的艦隊,隨著于孝天的一道聖旨,在圍頭灣之中點響了出征的號炮。

    一張張船帆迅速的被水手升起,一個個鐵錨在碇手的號子聲中,被緩緩的拔出了水面,牽引的長龍快舟,在大批精幹的水手奮力划槳之下,拖曳著戰船,開始緩緩的駛離錨地,將其送出了港灣。

    一條條大型的戰船,在海面上緩緩集結起來,獨眼龍帶著一個眼罩,身穿著一身整潔筆挺的新式大中海軍將官軍服,肩膀上帶著金色綬帶,器宇軒昂的站在一條排水量一千五百噸左右的三桅大型改型蓋倫船的船艉樓上面,志得意滿的掃視了一眼海面上集結在他坐下旗艦周邊的那些戰艦,然後非常裝逼的將手朝著前方一揮,大聲叫道:「傳令,航向東南,以標準航渡隊形編組,全速前進……」

    數十條戰船同時鳴響了三聲禮炮,海面上響起了一連串的炮聲,與此同時在港口的炮台,這時候也一同鳴響了禮炮,歡送這些出征的弟兄們,預祝他們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這一次大中海軍,抽調了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兩個艦隊之中的主力戰艦和條件最好的大型運兵船,其中千噸級炮艦二十二條,八百噸級炮艦十二條,五百噸炮艦十條,另外還有兩千噸級大型運兵船二十條,專用牲畜運輸船兩條,大型補給船六條。

    海軍一共出動兵員兩萬餘人,另外抽調福建廣東江西精銳陸軍六千人,其中步兵五千人,炮兵五百人,騎兵五百人,兩軍一共出動兵力高達三萬人左右,可以說是自明朝以來,最為龐大的一支艦隊。

    雖然這支艦隊在數量上沒有當年鄭和下西洋時候的多,但是在質量上卻可以完爆當時的鄭和船隊,人員兵力上也遠超過鄭和船隊許多,放眼整個亞洲乃至是整個世界,能一下拿出如此大手筆的恐怕也屈指可數,在亞洲絕對是首屈一指。

    于孝天這一次也動了真怒,下定決心要讓西班牙人知道知道他雷霆震怒的結果,既然他們將美洲視作他們的禁臠,那麼先從亞洲開始,這裡只能是他大中朝的天下,任何人都不得冒犯他大中朝,哪怕是那些流落海外的華人移民。

    這支船隊交給了現如今是東海艦隊的獨眼龍率領,這傢伙雖然不能說有勇有謀,但是卻相當果敢,善於打硬仗,敢於冒險而且脾氣暴烈,正適合拿去立威。

    於是獨眼龍奉旨出征,率領著大中第一支遠征艦隊,駛往了馬尼拉。

    馬尼拉的西班牙人提前已經偵知了大中朝即將對他們用兵,發動對他們的「入侵」,這也並不出他們的意外。

    這兩年來,隨著大中朝立國之後,大中朝海軍便經常出現在馬尼拉附近活動並且對馬尼拉一帶進行偵查,另外大中朝的探險船隊出現在了美洲沿岸,特別是出現在了新西班牙總督區(墨西哥)沿岸,以及在秘魯總督轄下的聖地亞哥等地沿岸地區,試圖在那邊登陸,圈占土地,為此和在那邊的西班牙殖民總督派出艦隊和他們發生了正面衝突。

    可以預料得到現如今大中朝皇帝于孝天這個從來不吃虧的主,知道了這件事之後,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作為就在大中朝家門口的馬尼拉,鐵定會遭到他的報復。

    所以既然無法避免,那麼馬尼拉總督這兩年來緊張的要命,傾盡所能的加強馬尼拉的防禦設施建設和增加招募當地的黑皮猴子組建新的連隊,還不斷向西班牙國王請援,請西班牙國王朝馬尼拉增派戰船,加強這邊海上的實力。

    另外他也極盡所能的在當地大批鑄造各種大炮,打造火繩槍,來武裝當地的守軍,構建炮台增強防禦能力。

    而且當地華人也成了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隨著大中朝的建立,這些華人似乎有不聽話的勢頭,為了防止當地華人今後在大中朝海軍來襲的時候,成為大中朝海軍的幫兇,當地的西班牙殖民者開始又一次對當地華人動手,這一次他們沒敢搞大屠殺,但是卻慫恿當地的那些土著黑皮猴子們挑起事端,對華人進行迫害。

    而西班牙殖民者則一屁股坐歪,完全無視被害的華人,並且抓捕了大批華人,將其投入勞役營之中充當苦力,對當地不怎麼聽話的華人進行清洗。

    隨著大中朝宣佈和西班牙人進入戰爭狀態,全面禁絕了中國商船駛往馬尼拉,這也斷絕了馬尼拉發財的途徑,使得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者陷入到了恐慌之中。

    當地的不少西班牙商人,都紛紛開始提前撤離馬尼拉,躲避即將到來的戰禍,但是作為殖民地總督,卻肯定不能跑,硬著頭皮也要死撐下去。

    菲律賓總督認為,如果他們堅持一下的話,以他們目前在這裡的防禦能力,應該還是可以守得住馬尼拉的,所以他在這一年來,基本上可以說是窮兵黷武,想盡了一切辦法,增強馬尼拉一帶的防務力量。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忘情痞子

LV:8 領主

追蹤
  • 21

    主題

  • 34398

    回文

  • 7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