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與南宋同行 作者:小樣有型 (連載中)

 
mk2258 2017-2-12 20:21:4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243 49235
mk2258 發表於 2018-8-4 11:43





    館陶城的地方官董方輕聲對妻子說:“你們私下里談及到那些流求海盜了?”

    他先前已經揮手讓搖動扇車的佣人退下了。

    韃靼人擅於利用首告之法,他也擅於利用……當然還要防止別人也告他的密了。

    一個讓人人自危的社會,才是韃靼強盜集團最喜歡的社會。

    他的妻子淺笑著回答說:“夫君,他們可不是海盜……否則制不出這樣精緻的物件!”

    這是一個非常平和的深夏傍晚……在鮮花盛開的花園裡,那些花草的香味都無法掩蓋住他妻子身上的芳香。

    他心裡動了動,小腹有些灼熱了。

    他笑道:“先不管他們是什麼身份……你們是如何知道這般詳細?”

    “無他……怕那小說斷了連載……”

    地方官董方一時無語,竟然能因為這個原因而關注他們。

    “海盜如何能寫出那樣纏綿的小說?分明是才子!”

    好吧,地方官董方沒有別的說法了,兩個人關注的內容無法溝通。

    這一夜他們牽手以上了很久……都說那個流求蠟燭格外讓人那啥,要不然也不會那樣貴呀。

    董家的老族長讓人捎話來了,說是如此正好,不要與流求島的什麼人發生矛盾,民不舉官不究,就當那些人是來無影去無踪的人吧。

    地方官董方也只是在報告中向著自己的上級簡單提了幾句,最後以“其眾不知所踪”來推脫了責任。

    但是暗地裡,他派出朱都頭與那些人聯繫……有些衙役的家屬已經開始哭鬧了,這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情況無法長久維持,遲早要鬧開來。

    私下里,朱都頭和他的副手已經分頭安撫了那些家屬,要不然會鬧出更大的事情。

    朱都頭在家里呆了幾天,又聯絡了一些值得信賴的江湖人士,然後就帶著使命去見了黃祖隊長。

    這個時候黃祖隊長正和他的助手有些鬧心,他們已經向山東濟南的大本營匯報了自己的奪城經過……這個失敗的結果,他們可不敢隱瞞,那份報告書要兩人共同簽字。

    在等著回复的期間,兩人共同回憶了有關流求特工大隊的基本條例,以及對他們前來駐營的任務要求……

    黃祖隊長說:“我們的任務不同於其它隊……要以特殊任務為重,並非當成普通戰兵……”

    他的助手補充說:“確實如此,而且讓我們前來,主要是安撫戰後的局面為重……這一次奪城,本來就是讓我們便宜從事,無論結果如何,都不關大局。”

    兩個人其實心裡還有一些不舒服,這次不戰而退,讓人憋屈。

    他們可以失敗,軍令還可以讓他們在不得以的情況下投降!

    但那是面對韃靼人的軍隊時才如此……面對全城民眾的聯合抵抗,他們準備不足。

    事後的細作報告,在他們到達館陶城之前,館陶城裡突然亂了起來,當地的地方官以自己家族為首,組織起了青壯防守……正因為他們的帶頭作用,使當地的人員快速聯合起來。

    他們揚言說海盜要是來了,誰也不可能得好!

    這話還真有說服力,總共才一百多海盜,又不是大軍來到,拼一下還是能防住的。

    當年韃靼大軍來時,他們投降起來比誰都快……一是因為韃靼大軍人太多,他們防不住的,二是因為韃靼大軍真的會屠城,甚至投降晚了都照樣屠城!

    所以他們是真害怕!

    但是,一百多海盜嘛……這會讓人掀起又湧上激情和熱血來保衛家鄉!

    黃祖隊長無奈地說:“我們不想和老百姓為敵,只不過沒有想到那個董什麼的地方官能有這樣大的執行力!”

    他的助手也嘆息說:“若是攻打的館陶城,我們說自己是來保護他們的說法就不可信了……難道是我們的行動走露了風聲?!”

    兩個人討論了一下,感覺不太可能如此,他們自己在請示大本營前都不知道能不能被批准。

    這個館陶城的便宜沒有占到,他們心有不甘,白白行軍了那樣久。

    全當時一次遠程拉練吧……

    關鍵是,他們還要等著大本營的回复,也許是批評,也許是新的指示,兩個人感覺都不算太好。

    他們派出的送信人員還沒有回來,拜火花式無線電報所賜,大本營的回复可非常之快。

    他們不知道,他們的失敗又讓大本營重新討論了起來。

    張國安島主的家養小子們通過這件事有了新的經驗。

    他們明確了幾點,一是現在在韃靼人的掌控之地,當地的世家大族必須全力爭取,否則他們若是與我們為敵,還真能煽動起當地的百姓;二是他們對自己的宣傳力度不夠,奪城之戰,他們雖然只是奪取韃靼集團當地政府的財物,但是老百姓不可能明白,他們還是怕自己也被搶。

    看來,一些地方官是非常擅於把自己的官府利益和百姓的利益綁架到一起!

    如保能讓百姓們明白,流求衛隊反的搶的只能是韃靼強盜集團呢?

    根本就不關老百姓一文錢的關係!

    鮑威大隊長當時就把責任推了出去,他說:“同伴們,這不是我們的責任,那個在後方從事《流求時報》的某人有這個責任……他在報紙上根本就沒有寫明白韃靼強盜集團的利益和老百姓的利益一文錢也沒有關係!

    那些老百姓保護個屁啊……還想著替他們擋槍?!

    特工大隊遇到的事情非常好,暴露出我們今後可能遇到的問題!!”

    當時,會場上的同伴們異口同聲指責起某人,根本就沒有發揮出《流求時報》的作用,期期都講一些風花雪夜的才子佳人故事……不干正事!

    現在需要講故事嘛?分明是需要告訴老百姓真相!

    老百姓都被愚弄成什麼樣子了……他們是被搶劫者,卻要主動獻身去保衛強盜們的利益!

    流求島的某人耳朵無緣無故的突然熱了起來。

    這個情況很快就發回流求島,張國安島主不由得不認同自己指導宣傳工作的不力。

    家養小子們的遭遇,他本來應該早就預見到的……但是,現在還不晚。

    楊友行這一陣子非常開心,生活真是越來越好了。

    遠在渤泥國的沈千千越來越溫柔了……這個可以從她的信件內容看出來。

    她給自己的信越來越多,而且言語中透出更多的思戀呢,不似以前那樣生硬且霸道。

    時間會讓青澀的愛情更淳厚一些?或者說愛情的力量改變女人比改變男人更大?

    總之,愛情是個好東西……

    工作上,他現在根本不再愁稿件少了,他手下有眾多記者四處採訪,而且,主動投稿的人越來越多,非要好好選一選才行,他是要發放稿費的。

    還不光是本島呢……山東地區發生的事情,很多都可以當成新聞稿;大宋境內發生的事情,很多都可以當成新聞稿;海外發生的事情,很多也都可以當成新聞稿!

    但是,這個日子很快被張島主改變了……
mk2258 發表於 2018-8-4 11:44
第二百零四章關於流求科舉取士的那點事情





    楊友行聽完了張國安島主的要求後,整個人都不會笑了。

    他要再出一份簡版的《流求時報》?

    而且還不考慮運營成本……

    張國安島主當時對他說:“人總是喜歡佔便宜的……免費的總是討人喜歡,特別是那些北方中原地區的人,他們基本都是喝狼奶長大,沒有直接動手搶就不錯了,你這份簡版《流求時報》就以他們那樣的人為目標,白白送給他們看以普及常識為主,主要是宣傳我們的事蹟,讓他們知道,我們到底是要做什麼來的……”

    楊友行苦笑著說:“張島主,現在《流求時報》還不算贏利太多,不必急著再開版另一份報吧?”

    張國安島主看了他一眼,說:“誰讓你以贏利來算《流求時報》了?你多出一份報,或許前線就能少打一仗……少死一些人。”

    能有這樣大的作用?!

    北方的中原地區能有多少識字的人!

    張國安島主伸出一根手指,說:“哪怕救了一個村子的人……都算我們的收穫!現在那裡的民間斯德哥爾摩情結非常嚴重……”

    “……”

    楊友行當然聽不懂張島主在說什麼,但是他必須要照做。

    先不提簡版《流求時報》的事情……

    山東濟南大本營就黃祖隊長他們的報告給了批复,讓他們先以安穩住眼下的局面為主,不計其它,力爭要取得館陶地區的民心……最起碼不要讓他們認為我們真是海盜!

    黃祖隊長和他的助手收到了回復後,心里首先放鬆了一些,沒有想像中的責備……但是如何讓當地的民眾知道自己不是海盜呢?

    至少孔家村里的人現在沒有把自己當成海盜的了。

    孔家村里的老村長看到那些人垂頭喪氣地回來,一開始還有些怕呢。

    千萬別被他們識破是自己派出兒子通風報信的,也千萬別被他們當成了出氣桶!

    還好,一切都恢復了正常

    他們確實不是海盜,孔家村子裡的人明白了這一點。

    那些人竟然還會自己種菜,種什麼木薯!

    從他們勞作的樣子,人人都會做農活,甚至包括他們的兩個頭領。

    孔家村的人當然不知道這些人在流求島訓練時,人人都從事過工農業。

    那些人還會用山上的竹子和荊條編制成各種家具和農具!

    他們更沒有聽說過海盜有做這些的。

    黃祖隊長還把自己攢的《流求時報》都拿了出來,交給那些老傢伙們看,還好心的借給他們放大鏡看。

    這一下子,老傢伙們安靜極了,天天聚在一起看報。

    黃祖隊長正和自己的助手在翻曬著蘑菇,這是他們巡山時順手摘的。

    他們可能擁有這個時空最好的野外生存能力,都是專門訓練過。

    黃祖隊長的助手問道:“那些老傢伙不偷偷看我們了?”

    黃祖隊長頭也不抬地說:“你看那遠處的樹枝都不亂動了他們定又會為報紙的事情吵架去了!”

    黃祖隊長高興地發現,自從他把一疊疊報紙白白讓那幫子老傢伙們看去後,他們就再也不是鐵板一塊兒了!

    他們總是為一則報導或是一篇文章就爭論起來,還往往找黃祖隊長來論理,最後常以他的判斷為正確因為他才是流求人,還是一個頭目呢。

    他們首先就為了流求的“科舉取士”的方式爭論起來。

    那是一篇關於流求公務人員錄取考試的通知。

    他們事先問過黃祖隊長,那個就是選拔官員及行政人員的考試他們理解成開科取士,也不能算錯誤。

    用考試的辦法來選拔人才,那些老者們相當支持,這是自從有隋唐以來,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製度,這裡簡單提一下科舉制度。

    它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從官制史角度看,科舉制度的產生是歷史的必然和巨大進步。

    這個民族的統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曾採用過多種方式,選拔其所需要的人才。

    夏、商、週採用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祿制”,其結果是“龍生龍,鳳生鳳”,平民百姓“面朝黃土背朝天”,與政治幾乎無緣。

    漢朝以“察舉”和“徵辟”制取代世襲制,由州、郡地方長官向朝廷舉薦人才,經朝廷考察後授其官職,或由皇帝特詔選任官吏。

    這自然是歷史的一個進步,但由於掌握選官大權的官僚們注重門第,官官相護,徇私舞弊,用人問題仍不能得到很好解決,以至出現“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等嚴重問題,出身底層的優秀人才難以被選拔上來。

    魏晉南北朝實行“九品中正制”,這在當時多少改變了州、郡地方長官隨意左右、受賄營私的狀況,選拔出一些比較有才能的人進入仕途。

    但中正官到後來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家世、門第成為評定官員的唯一標準。“九品訪人,唯問中正”,它實際上已成為大地主、豪族勢力控制選官的工具。其結果必然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世冑躡高位,英雄沉下僚”,中小地主只能做些小官,平民百姓均被拒於官場之外。

    從隋朝以來的科舉制度,它所堅持的是“自由報名,統一考試,平等競爭,擇優錄取,公開張榜”的原則,打破了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對政治的壟斷,對選官制度是一個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給中小地主階級和平民百姓通過科舉入仕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如北宋的呂蒙正自幼遭不幸,被其父將母子二人趕出家門,長期居住在一個山洞裡,過著飢寒生活,但他發奮讀書,高中狀元,極善理政治國,成為宋初名相。又如范仲淹自幼家貧,進士及第後官至宰相,大有作為,享有“朝廷無憂有范君,京師無事有希文”的盛譽。

    到了金朝時期,那些女真強盜集團在走向正規化的時候,繼承了大宋初期的科舉制度北方的中小知識分子也有了一定的出路,所以,金朝也能維持百年之多,而且還成功地分化了漢人中的知識分子。

    事實上,史天擇或是張弘範,他們都是金朝的女真強盜集團在正規化後,留給了韃靼強盜集團的寶貴遺產。

    所以,孔家村的老人們相當理解流求島的所謂“科舉取士”行為。

    但是,他們對科舉的內容爭議很大。

    大多數老者對流求不以考查四書五經的內容為重表示反感,認為他們只在乎文化的實用性,而不在乎德和大義

    但是也有少數老者認為,流求所取之士,大類農部的農官或是工部的監官,所以偏向於實用性並不為過。

    兩幫人爭論厲害了,就來找黃祖隊長評價。
mk2258 發表於 2018-8-4 11:44





    黃祖隊長笑著對幾個老傢伙說:“莫要說'科舉取士'要考那天文地理,物理化學,就算是衛隊裡的升職也要考這些哈哈,相關的書籍我沒有拿來,等下一批補給之物吧,我到時會提到運來的”

    物理化學是何書?!

    孔家村里的老傢伙們感覺不算好了,他們自認為是孔家的人,博覽群書那是一定的,而且肯定比一個頭目讀書多但是,他們真沒有聽過什麼物理化學。

    一個老者認真聽了黃祖隊長的講解後,吃驚地說道:“莫非是《墨經》裡的文章?!”

    黃祖隊長搖著頭說:“那隻是只言片語遠遠不夠系統!一個槓桿原理都語焉不詳!!”

    系統化,這正是張國安島主暗中推進的行為,他把諸多自然的科學知識,都冠以《小學某某》的題目出版,並從免費上學的小兒中挑選出精英來教導。

    當然,那些知識對那面的世界來說,都是基本到不能再基本的常識性知識,屬於掃盲級別。

    但是,張國安島主他們發現,他們原以為能掀起的學習**,根本沒有實現。

    在大宋境內,只是有人好奇而購買了一些,根本就只是極少數人看看。

    這不是他們想要的局面!

    他們無法左右大宋的科考制度,但是,他們可以通過對流求選拔行政管理人員來施加影響,方法很簡單,只要考試時需要就可以了,甚至都不白白送他們教材,需要他們自己主動買。

    至於如何吸引知識分子來考試方法更簡單,高高的俸祿可以說服一切了!

    當一些先行考中的行政人員,用發放給他們的俸祿讓他們的全家人過上了符合身份而體面的生活時,他們根本不需要大肆宣揚,相關的消息很快就在天下的讀書人中間傳播開了。

    孔家村里的老者們中,有人冷冷地說道:“百行德為先,你們如何保證選拔出來的都是德之人?!”

    黃祖隊長點頭認可那個百行德為先的說法,他解釋說:“德為立身之本張島主他們認為此行可以偽做,無法量化評價,而且可以任意由他人操作,不如以製度來約束,一套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製度要求勝過萬千聖人經典!”

    “哼!嚴刑苛法,法家早已施行過那秦便是為之而亡”

    黃祖隊長笑了笑說:“先不說秦朝是否因為法家而亡流求的製度要求都是人人要遵守的,張島主有言,若是自己都做不到,如何能寫入製度要求裡面?而且都是一些正常的為官為人之準則,何來嚴刑苛法之說?

    正如我流求衛隊的規章制度,哪有一條不是為軍之道?!”

    那個老者面色發紅,大聲說道:“不知聖人之言,不曉大義之理,如何能三省吾身,如何能夠慎獨?!”

    黃 祖隊長想了想,說:“張島主他們說過,不要求官員們個個廉政執法,只求制度監督,依法獎懲”

    “監督和獎懲之法,還不是靠人來執行?!”

    “當然,流求島上也有禦使台監督和獎懲而且還有《流求時報》的記者們來行使此權力!

    張島主說過,那便是輿論力量,而且個個記者都是不花公費的御使”

    孔家村里的幾個老傢伙面面相覷了他們都看過《流求時報》,知道上面寫過一些流求地方官員的醜事,而且那些官員都受到了懲治。

    黃祖隊長得意洋洋地說:“若是以後相似的報紙再辦他幾份,這又會多出多少'記者禦使'來?他們為了吸引他人閱讀,定會瞪大了眼睛來找官員的毛病,根本不用張島主本人操心如此甚好!”

    又一個老者發言道:“哼!若是不許你民間辦報,你又能如何?若是又不許你在報紙上登出,你還能如何?!”

    黃祖隊長馬上無語,臉上像是被打了一拳,有些不高興地說:“爾等所言純屬胡說!流求島哪裡有這樣的要求了?!”

    當然,確實沒有不許民間開辦報紙的要求,這是事實,無可爭辯。

    孔家村里的老傢伙們還不理解流求所言的“人人平等”一說,若是果真如此,那怎麼能會有君子與小人之分!

    事實上,黃祖隊長也對張島主的這個說法不太理解但是,他至少明白一點,那就是在法規和製度面前,人人都平等的意思。

    他懶洋洋地說道:“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便是人人平等的意思!”

    好吧,那些老傢伙們沒有話說了,這個“人人平等”的意思與《禮記.曲禮上》記載的“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說法是赤祼祼的對立了!

    流求島現在就是公開行使法家的主張:“繩不繞曲,法不阿貴”。

    他們當然沒有能力阻擋或是改變遠在幾千里之外的流求島行事。

    事實上,給那面世界的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秦香蓮》、《鍘美案》等包公戲,實際上是在將近20世紀時才出現的劇目,裡面宣傳的法律觀念實際和故事所描繪的大宋時代真實的社會差別很大。

    至於說元代雜劇裡的包公戲,如《遭盆吊沒興小孫屠》、《林招得三負心》、《包待制三勘蝴蝶夢》、《包龍圖智勘後庭花》 、《包待制智勘灰闌記》、《包待制陳州糶米》、《包待制斷叮叮噹當盆兒鬼》、《包待制智賺生金閣》、《神奴兒大鬧開封府》等等,都是把包公描繪成一個能夠偵破疑案的大偵探。

    和權貴鬥爭、執法如山的故事也僅有《包待制智斬魯齋郎》,這部戲的台詞裡引了一句“王法無親”的俗諺,說的是法律不可偏私包庇,和“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意思有所不同。

    有老者憤怒地說:“堂堂君子竟然要同引車賣漿者平等我終生不踏入流求島半步!”

    黃祖隊長不願意搭理他們了,他冷冷地說道:“流求島,人人可去,也人人可離開,從不強求別人但是只要踏上半隻腳,就必須遵守那裡的一切要求。

    我不說其它,只要能人人遵守,再爛再差的製度都是好制度,都會給民眾一個朗朗乾坤!”

    那些老傢伙們看出黃祖隊長不高興了,不敢再說什麼這話是如何的偏激之言。

    其實他們還想問一下,為何流求島提出要以退役軍士為村長的事情。

    《流求時報》上公開提出了一個說法,說是張島主提出過了,流求軍隊裡的十萬隊員中,要培養出一萬村長的要求。

    那些老傢伙們知道村里的這支隊伍中,人人都會識字,但是,一個軍士只要會識字,就能當上一村之長?!

    尤其是那個老村長憤憤不平地想到,他們也太瞧不起村長了!

    意思就是別拿村長不當乾部
mk2258 發表於 2018-8-4 11:44
第二百零六章具有自己特色的社會組織形式





    “十萬隊員一萬村長”是張國安島主和他朋友商量的結果……這個計劃的目的很明顯,歷來封建王朝都沒有把自己的管理範圍下放到縣城之下,也就是說在諸多村鎮中,主要靠當地的鄉紳,也就是一些大戶來代為管理。

    這些鄉紳階層是這個時空中一種特有的階層,主要由科舉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當地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鄉或長期賦閒居鄉養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鄉村社會有影響的人物構成。

    他們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儘管他們中有些人曾經掌柄過有限的權印,極少數人可能升遷官衙,但從整體而言,他們始終處在這個社會的清議派和統治集團的在野派位置。

    他們眼下在大宋或是韃靼人管治的境內獲得的各種社會地位,正是這個時空的統治結構在其鄉村社會組織運作中的典型體現。

    他們同時扮演朝廷、官府政令在鄉村社會貫通並領頭執行的角色。

    各個統治集團的政令、法令,無論採取何種傳播方式,欲使之傳遍鄉村社會,都必須經由鄉紳階層曉知於民。

    當權者只需將政策、法令告之鄉紳,餘下對鄉民的宣傳並使其執行的過程便由鄉紳負責。此種相當於統治階級最基層的政治地位,除鄉紳階層之外,其他階層很難承擔。

    他們同時還充當鄉村社會的政治首領或政治代言人。

    在相對穩定的封建統治秩序下,鄉村民眾對朝廷政令及各種賦稅的服從或抗爭,首先反饋到鄉紳那裡,並聽從鄉紳的建議,爭取鄉紳的認同,再經鄉紳向官府反映民意。

    在這個由下而上傳遞鄉村民情民意的過程中,鄉紳刻意塑造自己作為一方民眾政治首領的形象,有時甚至與鄉民團結一體,充當鄉民利益的保護人,在經濟發生危機、朝政**外顯時期,這一點尤為明顯。

    因此,鄉紳階層是封建統治者與下層農民之間的橋樑……它一旦鬆弛、分解,社會政治秩序即會出現無序。

    這些鄉紳階層經濟地位的高低主要表現在:佔有土地,擁有房產,承擔的賦稅及對鄉村經濟的間接支配力等方面。

    每個階層的經濟地位都與土地佔有量聯繫在一起,鄉紳佔有的土地遠多於農民,從土地中獲取的經濟利益高於農民,其經濟地位通常也高於農民。

    鄉紳的經濟地位還可以從對鄉村經濟的間接支配力上反映出來,他們通過出租土地,控制租地農民的經濟利益,通過領頭集資修建水渠、道路,把持鄉村經濟生產要素,通過捐款救災,穩定當地民心,減輕官府的壓力,維繫著與鄉民、官府的經濟關係。

    鄉紳階層始終是儒家文化最可靠的信徒,特別是在朝代更替,皇權易主的年代,鄉紳捍衛儒學的決心和勇氣更勝官吏一籌。

    這種對儒學長期不變的情有獨鍾,奠定了鄉紳階層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文化地位。

    鄉紳階層的文化地位還與自身組成成分有關。

    鄉紳中的一部分人是通過科舉考試、退任或已在鄉村休閒的官員。

    這些人一生中曾經有過的高官厚祿、榮華富貴,都與對儒學的虔誠和追求緊密相連,他們從科舉制度中得到的不僅是入仕之途,同時也以此作用於儒學的發展,無形中影響著周圍的人的文化價值觀乃至社會價值觀,在這個過程中又逐步確立了自身在鄉村社會中的文化主導者地位。

    鄉紳還對鄉村社會長期存在的族權,對鄉村社會的治安擁有管理與裁判權。

    通常情況下,族長由鄉紳綜合宗族意見推舉產生,或者得到鄉紳的合作認可;有的鄉紳本人就是族長,對一族擁有道德上名義上的首席權。

    此外,鄉紳出資辦地方治安隊或團練,大多還自任頭領,對鄉村社會治安進行控制、操縱,特別是在邊遠鄉村,鄉紳的軍事控制權尤其明顯。

    由上可見,鄉紳階層是這個時空社會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階層,他們的各種權力和社會地位,相當一部分是皇權默許甚至授予的。

    上層統治者的目的是讓鄉紳在皇權不容易支配到的鄉村社會裡,控制底層人民,以補充地方行政能力的不足。

    同時,鄉紳又從宗族、統治者這些既得利益者處得到支持,這種這種管理方式既可維護上層統治者的利益也維護宗族利益,在兩種勢力的支持下,使他們成為鄉村民眾的代表,構成統治階級在官府之外的又一股勢力。

    流求島境內與大宋的情況完全不同,他們基本上是新建社會,很多地方與大宋不盡相似,但是他們發展的一切又都不可能擺脫大宋的影響。

    所以,如何建立自己的鄉紳文化製度,這是一個很現實的中期目標。

    張國安島主先前對王德發主家說:“我們對流求衛隊隊員的訓練完全可以讓他們有能力組織起二百至五百人,一百多戶人家的農業生產……農業種植技術好辦,但是缺少了農業原動力……”

    王德發主家笑著說:“除了畜力外,每個村子增加一兩台低壓鍋駝蒸汽機問題不大,連普通鋼材都不用著,鑄鐵就可以了!

    別看每個村子只多了十幾馬力的原動力,這就白白多了幾十個壯勞力的工作……”

    在張國安島主他們的設計中,這樣的比大宋境內略小型化村級單位裡,農民每家每戶的土地他們是私有的,可以獨立開發,而且也可以聯合開發……當然,他們要在一個合格的村長的帶領指揮下才行。

    這裡的農村全都是新來的農戶,幾十年間也來不及建立起可能比美大宋鄉紳文化的體制,只能靠著事先未雨綢繆的安排了。

    流求衛隊的隊員們是天然的村長人選,他們在軍隊裡受過一定的文化教育,而且由於流求島本身的特色,他們大都有從事農業生產的經驗,少數人還有工業生產的經驗。

    軍訓期間的支農、支工經歷豈能是只有一個幫忙的作用?!

    還有他們的組織性和紀律性肯定遠超一般的農民農戶……最重要的是,他們對流求式的規定和要求應該具有先天性的服從能力。

    流求島現在還沒有鄉紳階層,那麼用張國安島主的話說,他們就只能建立認同自己社會特點的基層人員。

    可以單幹,同時還可以聯合開發,這樣的組織形式最適合搞一些經濟農作物種植。

    至少在現在,在流求島上,種植糧食已經成為不算合適的農業生產了,對這一點,一些頭腦比較靈活的農民看得很清楚。

    他們不用引導,也不用做思想工作,因為他們都是來自於商業思想非常深厚的大宋地界……那些農民還遠沒有被鎖死在土地上,韃靼強盜集團也根本還沒有機會限定他們的自由,所以,他們接受新物件,新方法的能力依然很強大。

    張國安島主和他的朋友相信,他們完全可以建立起具有自己特色的社會組織形式……這一切只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
mk2258 發表於 2018-8-4 11:44
第二百零七章他們不是海盜





    黃祖隊長知道張國安島主的計劃,當然,他想不到他們那樣深遠的安排,也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將要影響整個社會的佈局。

    權力永遠尊重它的來源處,得利者也永遠會維護讓他們得利的製度……當認同流求制度,而且是從流求衛隊出來的人當上了基層領導者後,一切結果都可以想像出來。

    但是,黃祖隊長高興的是他的隊員們將來退役後,會有一個自己的出路!

    對退役軍人的安排如何,也許是考察一個社會體制合理性高下的標準之一。

    在他看來,他的隊員都是文武雙全的人才!

    武的不說了,那是基本功……單單是那識字來說,人人都能認得三五百字之上,這一點就是極為出色了,遠比大宋的禁軍強,甚至可能比得上他們的御前軍什麼的。

    這個時空民眾的識字率也許遠比後來的幾百年要高。

    相傳,著名的流行歌曲填詞者柳永柳三變所寫的歌詞深受大宋民眾的喜歡,只要寫下一曲,凡是大宋有水井的地方,就馬上會有人傳唱……事實上那歌詞遠遠比那面世界的流行歌詞要文雅,兩種流行音樂歌詞的定義實在無法相提並論,更不要提嚴肅音樂了。

    那面世界的填詞者,哪一個能比上蘇軾?!

    好吧,這些都是間接證明了這個時空民眾受教育程度高,還沒有被愚民化……引車賣漿之徒偶爾唱起文雅的歌詞來,都不會被譏笑成“文青”。

    一個時代要如何弱智化和粗俗化而後,才不能接受文青這樣可愛的人物形象,竟能以文青來當成罵人話!

    那一定是傻青或是惡青們歡樂的時代……

    黃祖隊長相當贊同張國安島主無意間說過的話:文盲不會成為真正的戰士……那樣的人無論如何也不會真心弄懂大義!

    至於說他們在訓練間隙所進行的支工、支農行動中所鍛煉出來的技術技能,也都是這個時空急缺的本事。

    後來,好久之後,黃祖隊長才感覺到張國安島主的深意,人家佈局很早的。

    黃祖隊長事實上也早想過自己的退路……打跑韃靼強盜集團後,他就選擇主動退役,不想一生從事軍人事業。

    他想自己組織一支船隊,繞著地球轉上一圈!

    如果真的如張國安島主說的那樣,地球是圓的,有三大洋是相通的,乘船可以環繞一周的話,那麼有生之年中,他完全可以做到這樣!

    張國安島主親口承認過,他和他的朋友都沒有實現過這個目標……這更激發了他的無限想像。

    他的家族一直經營流求商品,而且直系親屬們差不多都搬遷到了流求,生活非常富足。

    加上他自己本來就不看重錢鈔與權力……若是能做一件連張國安島主他們都沒有做過的事情,那真真是讓人無比享受!

    他自己的退路是從來沒有愁過,但是卻想過自己同伴的退路。

    據他所知,大宋境內的退役軍人生活並不好,他們大多從事體力上的低賤工作,得不到尋常百姓的尊重。

    想想看,大宋境內的民間罵人,竟然是“你這個賊配軍!”之類的話,這又完全可以說明,軍人在民間的地位如何了……

    用什麼來罵人就說明民間在上層階層的引領下看不起什麼……這是一個輿論導向問題。

    大宋境內的民間裡,雖然沒有專業掙小錢的五毛或是投機的***來故意引領,但是,軍人的地位之低卻可見一斑。

    所以,他們在服軍役時,別人都看不起,更別說他們過了年紀之後的退役時的待遇了……不至於餓死,就算是好結果了。

    但是,張國安島主的計劃讓黃祖隊長看到那些退役隊員們的好結果……村長也算是一個小吏了,算是管理一方的人員。

    如果隊員能把發放的俸祿積攢一些,定能安置出一份好家業……當然,人各有志,還可以選擇別的路子。

    退路無憂的戰士,才更可能成為一名忠誠的戰士。

    流求衛隊的隊員有較高的收入,同時又遵守軍紀,他們在隊伍裡所受的文化教育和技能教育讓他們有遠超平常人的見識和能力……所以,在一般的民眾面前,他們都有一種自信而自尊的精神。

    流求島上的官服普普通通,樣子不出奇;而他們的軍服卻是非常帥氣,透出一種英氣……絕不猥瑣!

    大宋境內的官服漂亮,流求境內的軍服漂亮,這也許是兩地服裝上最大的區別。

    當然,大宋的服飾到了流求島上,沒有人看了會驚奇不同尋常;而流求的服飾到了大宋境內的內地城市,則時常被人稱奇……太瘦了些,何至於節省布料到如此地步……這一些不同的特點,同樣需給時間來讓人家來適應。

    到底是寬大鬆懈的衣服實用,還是瘦小幾乎貼身的衣服實用,讓時間去慢慢說明。

    也許正是以上的原因,孔家村里的村民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不認為他們是海盜了,反而認為他們比館陶城的軍隊更相軍隊。

    特別是館陶城地區的所謂軍人來這裡時,雙方人員的做派別差距太大。

    館陶地方長官董方派來朱都頭帶了幾名軍士,與他們商談換回被俘虜的人員的事情。

    根本不知內情的地方官董方,為了增加朱都頭談判的氣勢,特別挑選了幾名大漢,讓他們穿上軍人的服飾,在他看來,那幾個人都是人高馬大的樣子,定能讓海盜或是山匪嚇破了膽,趕緊乖乖地交回人員來……

    朱都頭心裡明鏡一般,那幾個人都是銀樣蠟槍頭,單打獨鬥中,別說全然不是自己的對手……當然更不是人家的對手!

    還好只是談判而不是打仗……他心裡不會有提心吊膽的感覺……

    但是那幾個傢伙嚇壞了……上級有令不敢不尊,但是海盜們的厲害,他們又不是沒有耳聞,人家可是輕鬆就把二百人全抓了,聽說死傷還不少,自己這幾個人能夠干點什麼呢?!

    朱都頭的淡定讓他們安穩了一些,也讓他們對朱都頭格外敬重……真的,全靠您老人家保命了,一路上且聽您的一切吩咐!

    朱都頭心裡有數,他還是淡定地說:“流求海盜也不是殺人不眨眼的殺神,他們只是殺傷不聽從他們命令的人……”

    “小的們絕對聽從命令!”

    這一下子,思想全都統一了。

    他們穿著也算是威風的軍服出現在孔家村時,不對比不知道,孔家村的村民看得清楚,那幾個人高馬大的軍士,個個都是一臉的苦色,而且駝著背,露出隨時要下跪的樣子,很猥瑣……別人不知道,他們幾個人心裡一直在大罵這一趟無緣無故要送死的差使……

    流求特工隊也穿上了他們的軍服,一種黑綠相間,像是染壞了布料的軍服……但是,他們個個都不怒而威,好像天生有一種氣勢,壓得那幾個人喘不上氣來……他們不是海盜!
mk2258 發表於 2018-8-4 11:44
第二百零八章館陶事件的發酵





    朱都頭帶著兵士公開和黃祖隊長談了談,然後又在私下里談了談。

    兩次交談的內容是不一樣的。

    黃祖隊長沒有向他們索要太多的物資,營地的基建工作已經完成,再留下那些俘虜已經沒有什麼作用,那些物資也大多都是一些基本生活用品。

    他在索要物資時,還注意到總量不能太多……如果能在未來的大戰中多存一些物資,或許有能力幫助到更多的人。

    朱都頭在隨行的兵士面前,對黃祖隊長不卑不亢,甚至還大膽的和他爭論索要的物資數目太多,想要降低一些。

    在私下里,他則如實向黃祖隊長匯報了韃靼強盜集團方面的軍事準備。

    這場戰爭可能要真正爆發了……

    館陶城地區發生的事情,不可避免的被董方的上級知道了,經過層層上報,終於傳到了韃靼強盜集團的中心所在……這件事件讓他們警覺起來!

    他們一是認為,流求海盜竟然敢深入非山東地區如此之深;二是認為流求海盜的作戰實力極弱,幾百個青壯守護的城池都把他們嚇跑了!

    同知樞密院使伯顏向著大頭目忽必烈進言說,他的幾萬大軍休整完畢,現在可以向著山東地區進軍,一舉將那裡的海盜驅趕到海裡!

    右丞相右丞張弘範也就館陶地區的事件上了奏表,也認為現在可以向著山東地區進軍了……原因很簡單,不能再任由海盜們發展了!

    兩個人沒有事先約定溝通,但是卻不約而同的進言,這可以說是英雄所見略同,或者說兩個人都在自己的領域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對自己的軍隊充滿了信心……更重要的是,他們兩個各自代表了不同階層集團的利益。

    韃靼貴族集團對眼下的局面不算太滿意。

    大頭目分配給他們的財富越來越少,而他們需要花費錢鈔的地方也越來越多……在他們自己管治的地方上,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地動手搶,但是可搶的錢鈔越來越少了!

    他們需要戰爭,這樣,可以打斷平章阿合馬對他們搶劫的限制……眼下那個回回人深得大頭目忽必烈的歡心,他制訂了諸多規矩,以充實國庫為藉口,限制了韃靼大貴族們的發展。

    韃靼大貴族們的財富減少了,但是敢怒不敢言,大頭目忽必烈手裡的鋼刀不是吃素的……敢違備了韃靼強盜集團的核心利益,他一樣照殺不誤!

    國庫充實了,但是貴族們受窮了,整個強盜集團內部瀰漫著一種不滿的情緒……大家團結在一起可不是為了受窮的。

    所以,戰爭成了一種必需……他們可以動手搶了!

    漢臣集團對眼下的局面也是不算太滿意。

    平章阿合馬近來由於徵集財物以代價軍用,減免在編百姓的徵稅,又裁撤轉運司官,讓各路總管兼管按額徵稅,以至於國家的用度不足。

    同時,他又查驗戶口數字的多少,遠處的歸到近處,設立都轉運使,估計情況增加過去的稅額,選擇清廉有能力的官員分別辦理這件事。

    一方面堅持反腐不動搖,把一些漢臣中不滿他管理或是執行力不強的人以**的名義幹掉;另一方面他安插自己的親信或是投城於他的官員……並為此設立各路轉運使,任命亦必烈金、札馬刺了、張暠、富珪、蔡德潤、紇石烈亨、阿里和者、完顏迪、姜毅、阿老瓦丁、倒刺沙等投靠自己的人來為轉運使。

    一時間他的各項政策越來越得到推廣。

    在經濟政策上,他允許公家和私人冶煉鑄造鐵器,但是卻由官方設局專賣;仍然禁止各種人員不得私造銅器。

    他千萬百計想使百姓的財力不會窮盡,保證國庫的用度。

    他主持發行屬於韃靼強盜集團的錢鈔,俗稱交鈔,強行指定幣值發行,而且主要用來與宋交易……他通過戰爭威脅等辦法,強迫宋朝政府為他多發行的交鈔買單,結果讓宋朝政府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了,畢竟這種間接搶劫的辦法,總比直接動用武力搶劫的辦法造成的損失小。

    大宋政府一直秉承著息事寧人,以財消災的辦法……純粹用商業的辦法來理順對外關係,只要讓韃靼人可以購買商貨就能免於戰爭,這對他們來說太樂意了。

    凡是花費錢鈔就能解決的問題,永遠都不是大問題……平章阿合馬敏銳地發現了大宋政府的這個特點,一時間有恃無恐。

    漢臣集團氣急敗壞地看著那個理財派的代表,一個長著色目的回回人,正在上下其手,光明正大地安插著自己的人手。

    被平章阿合馬打下的漢人官員,無一沒有**之行……當然,在韃靼強盜集團建立的體制裡,不貪點兒送點兒,根本就無法生存,所以,他一打一個準兒!

    而且,他也不是只針對漢臣,少數韃靼的底層官員,如果不聽話,他也照樣舉起經理法的大棒,甚至死了都不放過!

    有一個叫亦都馬丁的中低層官員,由於虧欠公家的銀錢得罪罷官,死了以後,虧欠的還有很多沒有還清。

    由於先前他一直對平章阿合馬的經理法妄議不停,他於是通過中書省上奏商討處理辦法,大頭目忽必烈都公開挺他說:

    “這是有關錢財糧食的事,去和阿合馬商討。“

    大頭目忽必烈非常滿意平章阿合馬的經理法行動,因為國庫正在充實……至少那些遠來的大軍都得到了必要的補給,沒有鬧出亂子來。

    所以,現在那些韃靼大貴族和漢臣們都迫切發動戰爭來阻止理財派推行的什麼經理法,館陶事件正好是一個現成的藉口……他們不約而同的行動都是有原因的。

    大頭目忽必烈此時正在兩難中,按照平章阿合馬的報告,再有一年左右,整個韃靼強盜集團的體制將要得到梳理,為整體走向正規化,甚至國家化的方向而增加動力。

    這不僅僅是稅收問題……大頭目忽必烈從平章阿合馬的報告中看到了新的希望,他當然明白這樣做的好處了。

    但是,這裡有個時間問題……眼下體制內部推動戰爭行為的各方勢力不容輕視。

    大頭目忽必烈的權力再大,也不得不考慮重要成員的態度。

    最為關鍵的地方,大軍長期不動用,不利於地方上的穩定。

    ps:最近實在太忙,對不起支持我的朋友,十一月份就好了。

mk2258 發表於 2018-8-4 11:44
二百零九章江湖人士的作用





    朱都頭向著黃隊長匯報了他通過江湖人士得到的情報,結果和自己派出的細作得到的情報差不多。

    黃祖隊長還是很高興,至少他們從側面證明了自己的情報真實性。

    江湖人士嘛,他們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不知道如何觀察正確的軍情,只憑藉眼睛看到的現象來說話,沒有什麼數據上的說服力不過當旁證還是不錯的。

    韃靼大軍開始蠢蠢欲動了。

    黃祖隊長對朱都頭說:“他們只靠著搶劫來維持莫不如說,僅比流寇大一些規模罷了!”

    朱都頭表面上不得不點頭認可,但是心裡卻想,他們可比流寇強大太多了,也只有流求衛隊的人敢這樣認為。

    大宋時期,確實發生過幾次較有影響力的群體**件。

    不過規模都不算太大大宋太宗時發生了李順、王小波起義,涉及範圍不過四川一省,參加人數最多時只有幾萬人,持續時間才兩年;徽宗時發生了方臘、宋江起義,方臘起義還算有點規模,宋江起義甚至連起義都稱不上,很多人認為他們只是四處搶掠的的流寇;高宗時發生的鐘相、楊麼起義,活動範圍只在洞庭湖周邊,因為靠著水泊的原因,堅持時間長一點,也不過五六年!

    這幾次群體**件無論從起義規模、涉及範圍、持續時間和歷史影響都無法和上面那些大規模民間百姓起義反抗的戰爭相比,甚至連後世的清朝中葉發生白蓮教、天理教起義都比不上。

    這裡是有原因的。

    一個王朝到了末期,積累的矛盾越來越多,表現在政治上就是腐朽黑暗,統治階級內部形成各利益集團,為爭取權力相互傾軋,宮廷鬥爭加劇,政局不穩,政府對國家的掌控能力大大降低,即使統治集團內部有人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實施的改革或調整措施,也往往由於不同利益集團的牽製或反對而無法實施或半途而廢。

    表現在經濟生活上,那就是一切出路的堵死化,上升空間的板結化,當民間的經濟自由發展程度降低,也就是利益集團幾乎壟斷了所有的上昇道路時,各個階層的民眾根本無法晉級後,總有一部分人選擇了非秩序性發展,從而導致了群體**件大規模性發生。

    表現在社會生活中,就是統治階級日益嬌奢淫逸,靡靡之風盛行,而百姓則怨聲載道,各種流言、讖語滿天飛,什麼“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啦,“十八子為帝”啦,這樣的流言、讖語越傳越廣,越編越神,老百姓就會認為這個王朝“氣數已盡”,改朝換代的輿論氛圍形成了,統治集團內部的野心家也會蠢蠢欲動……

    到了這個時候,發生大規模群體**件的內因可以說完全具備了,就是史書上常說的“普天之下堆滿了乾柴”,但這時不一定就會立即著火,還需要那麼一點點火星。

    這個火星就是外因,具體講就是能促發群體**件的偶然事件。

    能夠成為外因的因素有很多。

    天災、兵禍和其它偶然事件都有可能,但並不是說這些因素就一定能成為群體**件的導火索。

    政治比較清明的時期出現的天災就可能因為政府救助及時或處置得當而化解;為製止外族侵略而進行的戰爭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一般都不至於引起太大的民怨。

    說那些偶然事件成為導火索要具備幾個條件:一是發生的時機要恰當,把所有的窮人都逼上了絕路,想不造反都不行;二是統治集團處置不當,致使矛盾進一步激化,最終無法收拾;三是要有傑出的組織者和號召者,這個人必須要群眾中有一定威望,並且要有勇氣和領導能力。

    只有同時具備了以上幾個條件,偶然事件就能形成了促使群體**件的外因,若是內因和外因都有了,熊熊烈火就迅速蔓延起來。

    前文說過,大宋一朝在300多年的統治中基本避免了大規模的民眾群體性。

    首先是宋朝統治結構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因而相對其它王朝來說,皇權較弱,士大夫階層有很大發言權,宋太祖還制定了不殺大臣的祖訓,並一直被以後任皇帝遵守,士大夫階層對政府的認同感非常強,統治基礎擴大了,政治上就比較穩定,統治集團內部不會產生激烈的鬥爭,對人民的影響相對就很小,有宋一代從未發生過大的政變就是明證。

    第二是宋朝的經濟政策。

    還是那句評價,它是歷史上唯一的不以重農抑商為國策的王朝,反而由上到下鼓勵商業的發展。

    一方面,宋朝工商業十分發達,在自由發展時吸納了大量的勞動力,創造了大量的社會財富,使國家對農業的依賴大大減少了;另一方面,由於可以謀生的渠道多了,農民收入多樣化了,對土地的依賴也就降低了,這就是宋朝從未實行抑制土地兼併政策的根本原因。

    還有,在鼓勵工商政策的驅動下,經濟、科技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社會下層的生活與前代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史書上也從未有關於宋朝出現大批人餓死的記載,這就從根本上切斷了大規模群體**件的根源。

    第三是宋朝的養兵政策。宋太祖對群體性起義做過深入的研究,他發現,農民起義都是由流民引發的,所以他特別關注流民問題,在製定其它政策的同時,也對前代的兵役制度做了重大修改,把徵兵制改為募兵制。

    這種制度和流求的軍隊職業化有點像。

    簡單地說兵是招來的,不是強徵的,不光要吃糧,還得開“工資”。

    他們的募兵方式也很有意思:某年受災那年就多招兵,某地受災就在那個地方多招兵。

    這樣做從表面上看是安置流民,特別是青壯流民,實際目的是抽空潛在農民起義的中堅力量,從而達到了維穩的作用。

    最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大宋現在的********非常尖銳,其它矛盾經常處於從屬和次要地位。

    大宋從建立之時起,就受契丹和党項政權的威脅,曾經亡於女真人之手,而且在南遷時期也一直受女真政權欺負!

    當女真被韃靼人所滅後,他們又有了更大更強的敵人……雖然在現在他們和韃靼人簽了和平條約,但是人家的威脅依然存在……所以大宋國內的所有註意力都放在了韃靼人身上,其它的暫時不重要的。

    整個大宋的民眾對流求島是一種複雜的感情,他們不算太認同流求島上的一些觀點……但是又天然對流求島有好感,至少他們還是打韃靼人,這讓他們高興,只要永遠是韃靼的敵人就是他們的朋友!

    那麼北方漢民中,也有一些人對他們的存在感到復雜……比如像朱都頭這樣的人。

    朱都頭把從江湖人士那裡聽到的情況說完了後,又說了一件事情,這個嚇了黃祖隊長一大跳……韃靼人還召了不少的異士去了山東地區和流求島!
mk2258 發表於 2018-8-4 11:44
第二百一十章你想要心靈雞湯嗎?





    朱都頭的情報讓黃祖隊長嚇了一大跳……韃靼強盜集團太邪惡了,竟然生出這個下作的辦法!

    事實上,黃祖隊長並不完全了解,那是全真道教內一部分人主動的行為。

    前文說過,全真道從產生到現在,他們從來都沒有離開對當權者的幫助……全真道發展到丘處機這個時期時,他先後隱居於磻溪和隴州,以苦行驚世駭俗,以文字交結士人,聲名漸著。

    在金世宗完顏雍時代,頗受優遇。

    金章宗明昌元年,金朝統治者懼怕全真道勢力過大,下令禁罷,但在丘處機用心結交的金朝一部分王公大臣的主張下,實際上很快廢棄了這一禁令。

    全真教再獲朝廷的青睞,而且,在金的大將軍僕散安貞鎮壓山東楊安兒起義時,丘處機主動安排自己的門徒給予他重大的協助。

    韃靼勢力興起時,山東成為韃靼、宋、金三方角逐之地。

    當時丘處機隱居棲霞山中,成為各方羅致的對象,金、宋分別來徵召,丘均不赴。

    直到1219年冬,當時的韃靼強盜集團的大頭目成吉思汗在西征途中遣使詔請,丘處機看到時機到了,便率弟子西行,備歷艱險,於次年四月在大雪山晉見大頭目成吉思汗。

    當時大頭目成吉思汗正在西征,攻戰頻繁,丘處機進言說:“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人。“

    及問為治之方,則對以“敬天愛民為本“;問養生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欲為要“。

    大頭目成吉思汗很讚賞他的話,稱他為“神仙“。

    後來他們跟著東歸後,住燕京太極宮。

    大頭目成吉思汗命丘處機掌管天下道門。在他主持下,全真道在北方風靡一時,政治上、經濟上都有很大勢力。

    但是到了大頭目忽必烈這個時代,他們有些沒落了……大頭目忽必烈雖然給了他們越來越多的榮譽稱號,但是,卻慢慢開始限制了他們的發展規模。

    韃靼強盜集團知道他們是真心幫助自己維持社會的穩定,但是也不可能任由他們坐大坐強。

    此時全真道的領袖層次中發現他們又有了一個機會,那就是主動去山東地區和流求島看看特別是山東,他們曾經在那裡發展過,可以說是有著雄厚的群眾基礎,也許他們的所作所為還能幫助上韃靼強盜集團,重新再得到重用,也未嘗可知。

    全真教興旺之時,邱真人回燕京駐長春宮開壇說戒,弟子四處立觀度人,弘道傳教,使全真道組織發展到極其盛大。

    當時全真道宮觀遍布北方各省區,達到了雖十室之邑,必有一席之奉的程度。

    此鼎盛局面,自丘處機起,歷經尹志平、李志常兩任掌教,大約三十年。

    當然,現在有些沒落了,但是,如果能隨著韃靼強盜集團的壯大和領土的增廣,他們真的還會重新崛起!

    所以,他們天然性的必然會去幫助韃靼強盜集團!

    全真教的教義總體來說,在煉養上祖述黃老,繼承了還黃帝、老子、尹喜、文子、列子、莊子、屈原、魏伯陽、鍾離權、呂洞賓的思想。

    此外,提倡三教合一,三教平等,認為儒、道、釋的核心都是“道”。其宗教實踐的原則是“苦己利人”,而且實行出家製度,對道士不鼓勵婚娶。

    全真教除了繼承了歷史上傳統道家思想以外,更將符籙、丹藥、齋醮科儀等思想文化內容重新整理,為後來的道教奠下了堅實的根基。

    他們的修行智慧則以祖經《道德經》、《四子真經》、《文始真經》、《陰符經》、《清淨經》為主;修行方術以華夏內丹為主,兼修外丹符籙,主張性命雙修,先修性,後修命。

    認為修真養性是道士修煉唯一正道,除情去欲,明性見道,使心地清靜,才能返樸歸真,證道成仙。

    修煉理論在成仙信仰和修煉理論上,指出舊道肉身不死、即身成仙的追求不是正確,而要追求“陽神”、“真性”不滅。

    揭示了人之**是要死的,只有人的精神才能不死的真理。

    在修煉方法上,主內丹修煉,兼修符籙,形成獨具特色的內丹理論,在教制教規上,要求道士出家住道觀,不鼓勵蓄妻室。為了規範道士言行,制定係統的清規戒律,督促道眾嚴格遵守。

    所以,這裡面與什麼超絕的武術之學沒有一文錢關係特別是他們最後以《道德經》、《般若心經》、《孝經》作為宣傳口號後,作為一種社會道德層面的心靈雞湯已經煮熟成湯了。

    他們不會武功,但是並不代表他們不會對那些會武功或是有軍事力量的人沒有影響力。

    在邱處機當年的'立觀度人'的號召下,大約經過三十餘年的經營,全真道的宮觀、弟子遍布於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四川、貴州等廣大地區。

    1228年恭送邱處機,和1241年公祭王嚞,可說是對全真道力量的一次大檢閱。

    據載,安送邱處機時,四方來會之道俗逾萬人,至有司衛之以甲兵。

    公祭王嚞時,時陝右雖甫定,猶為邊鄙重地,經理及會葬者,四方道俗云集,常數万人。

    不僅如此,當尹志平於1236年,去陝西營建祖庭時,時陝右甫定,遺民猶有保柵未下者,聞師至,相先歸附,師為撫慰,皆按堵如故。

    不久,在去雲中化度道士的返回途中,道經太行山,群盜羅拜受教,悉為良民。出井陘,歷趙魏齊魯,請命者皆謝遣。原野道路設香花,望塵迎拜者,日千萬計,貢物山集。

    這些描寫反映了全真道及其首領在群眾中影響很大的歷史事實,大小盜賊與同平民百姓一樣,都是需要心靈雞湯來安慰的

    黃祖隊長耐心問朱都頭說:“他們那些人可有覬覦我山東或流求島軍事之心?抑或是有行刺、破壞之意?!”

    朱都頭拱拱手說:“若是內家弟子,想必以修行為主,也以度人出苦海為主若是外家弟子嘛,先前有相當一部分是江湖行走之輩,不知道他們會如何度人脫離苦海!”

    黃祖隊長冷笑道:“韃靼強盜集團出自蠻荒,動輒劫擄殺人,正是他們使我天下百姓處在苦海之中,奈何以《孝經》之書來度他們脫離苦海?!

    這分明是本末倒置的手法!!”

    朱都頭一時間無語,從黃祖隊長的話中,他體會到一種不同的說法。

    黃祖隊長仍冷笑著說:“他們才是一切苦難的製造者,不趕跑他們,總宣揚讓百姓學會隱忍是何道理?

    朱都頭,你還看不出全真教的用意?!尤其在眼下的局面中?!”

    朱都頭不得不點頭認可,是的,他們確實是為韃靼強盜集團服務的勢力,要不也不能這樣賣命
mk2258 發表於 2018-8-4 11:44
第二百一十一章這只是一個信心問題





    黃祖隊長派出三人送信組,以最高的送信級別把詳詳細細把情報都送給了鮑威大隊長。

    全真教派出了不少的內家弟子或是江湖人士,他們或是煽動百姓與我做對,或是怀揣利刃意圖不軌總之吧,有一大股別有用心的敵對勢力潛入到了山東地區和流求島!

    鮑威大隊長此時是不僅是當地的軍隊一把手,也是治安管理上的一把手。

    他單獨召集了同伴吳杰中隊長,他是專門負責山東地區治安的助手。

    吳杰中隊長認真看了看黃祖隊長送來的報告後,對鮑威大隊長說:“流求島上的情報,我們轉達一下就可以了,順便問一下他們是如何防範這樣的人員”

    鮑威大隊長說:“我已經發回了火花式無線電報,他們回信說完全收到,具體情況,他們還要進一步調查。”

    吳杰中隊長撇著嘴說:“流求島上的那幾個小子,只會躲在各位主家的背後,什麼事情都不操心什麼進一步調查,分明是聽候主家們的命令呢。”

    他們組建了特工隊後,當然也同時學會瞭如何反擊對方的特工行動。

    針對對方派出人員來蠱惑人心、煽動叛亂甚至刺探情報或是搞暗殺和破壞都做了相當的防範。

    當然,這一些都是張國安島主一個人設計安排的。

    他作為一名高中生物老師,自然不相信什麼內氣、外氣或是輕功之類的傳奇存在。

    用他的話說,那分明是用農業型社會的文化傳統來想像工業型社會的個人能力!

    什麼一掌便開山劈石,什麼身輕如燕,什麼金剛之體不壞這都毫無生物學上的意義。

    所以,學會常規化的行為就可以了。

    比如在重要的軍事地點增加看守人員,適當增加巡邏人員就可以了,剩下的也都是常規手法。

    特工戰嘛,只能給對方造成損傷,還沒有聽說過特工行動能改變戰爭的走向。

    果然,張國安島主針對流求島收到的情報並沒有在意,只是讓他們做好日常的常規化工作就可以了。

    流求島現在已經完成了巡警化的治安管理先前介紹過,他們在平常的社會生活中,處於警和法的一體化刑事管理。

    一般兩人之間的小糾紛,由處理此事的巡警決定;超過兩人,規模大一些的則由當地的巡警所處理。

    人命案子之類的重大案子,則上交公證部。

    在公證部,則是刑事、民事和經濟的多面一體。

    這樣的安排繞過了當地行政官員的管理,屬於司法獨立體係因為公證部只對張國安島主負責。

    先前王德發主家開玩笑說:“你敢不敢再把司法體系里分出三個獨立的部門,巡、檢、法也都分開!?”

    張國安島主說:“你當我不想呢?!可惜咱們手裡沒有人才啊只要把軍隊和司法兩方建設好了,基本上就能保證了一個社會是超穩定的!”

    安靜主家平靜地補充道:“雖然不完善,但是足夠這個新社會用了,再加上一些科技的推進,說不好,以後我們的後人自己就會完善了!”

    我們的後人!

    提到這五個字,他們三個人都心情愉悅。

    也許只是到了這個階段,他們三個人才可以驕傲地想到了他們的後人,他們完全在一片空白之地開創了一個這樣的社會,也許仍然不夠美好,但是至少這個社會永遠不會固化也不會板結。

    他們設計的辦法也許不夠好,但是至少還有自身修復能力。

    無論出了什麼問題,他們都不會首先想著去隱瞞,而是正視問題,然後去改變它。

    《流求時報》可以公開評價或是討論敏感的社會問題,甚至可以公開登出自己的醜聞!

    流求島上仍然是這樣的常規化要求,但是山東地區不行,原因有三個。

    一是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這裡與其它地區的交通非常方便,通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山東地區說是四通八達也不為過。

    二是這裡的山區和丘陵地形佔了大多數,又造成了內部環境相對的來說有一定的隔絕,各方勢力相對眾多。

    三是這裡的人員來源相對複雜,這里遠比流求島的人員往來數量眾多。

    吳杰中隊長認真看著山東地區的簡易地圖,這才感覺他們自己佔了太多的地盤了!

    他只能反复說:“加派隊員給我,我明里暗裡要兩套人馬巡邏”

    鮑威大隊長意味深長地說:“韃靼強盜集團準備出兵了”

    這個意思是,你能不能想辦法克服一下。

    吳杰中隊長有氣無力地說:“十幾個有一定規模的城池,幾十個不出名的村鎮,幾百個人群聚集地這裡的人大多是外來人員,都是弄點錢鈔和生活物資就送回家鄉的人,根子不在這裡,不好辦呢。”

    說起這事情,鮑威大隊長也煩透了,那些外來戶就是來打工,可是卻越來越少能有人把家搬到這裡來住!

    是這裡的收入低嗎?絕對不低當然比流求島的工錢少,但是比大宋都高啊!更別提比韃靼人管治下的地方了。

    是這裡的治安不好嗎?說起這個吳杰中隊長就急了,敢說我山東治安不好?!巡邏人員十二個時辰都在輪流巡邏,哪裡有什麼劫匪或是強盜?!

    原先的山大王都出山投降了不少!!

    是這裡的田地較少嗎?山東地區開發很早也產生了一個弊端,土地兼併較為嚴重。

    大宋不抑制土地兼併之事,還影響了逼大宋南退的女真強盜集團,他們基本都是照搬了大宋的治國方法,也是如此對待土地問題。

    由於山東地區基本是旱田,長期以種小麥等旱地農作物為主,好吧,可開墾土地較少但是,種植農作物,特別是糧食類產出,所得真的不算多!

    山東地區都流傳著一句民語:千畝糧田,不如煤窯一年;煤窯五處,不如炭窯兩個!

    這話絕對是有道理的,只要有了流求的錢鈔,就可以買到現成的糧食;而有了現成的糧食,卻不一定能換到較多的錢鈔。

    這個是有道理的,此時的民間,還有一些地區是以貨換貨,糧食作為硬通貨之一,早就不如棉麻布的地位了。

    當然,還是比海鹽的地位高了一些山東地區還有山民吃不上海鹽的情況,早都是老皇曆了。

    鮑威大隊長他們當然從沒有想過把人家的田地奪過來,分給流民如果那樣雖然不近似強盜所為,也至少和大宋的什麼公田法一樣愚蠢了,非他們能所為。

    打工掙的錢鈔比種田還多一些,為何還要在乎那點田地呢?!

    有單獨在此地打工者言道:“田地,無人可以搶走,所以家鄉的田地不可丟打工嘛,明年後年一定還會有嘛?!”

    好吧,大家當時都明白了,這還是對山東地區的流求衛隊沒有什麼信心呢。
mk2258 發表於 2018-8-4 11:44
第二百一十二章礦工起義?





    鮑威大隊長那時充滿信心地對大家說:“大家都看到了吧?我們就算有千條政策,也不如擊敗韃靼人這一條重要啊!”

    讓別人對自己有信心的最好辦法不是自吹自擂,而是展現出自己超強的實力。

    幾十萬的韃靼大軍在他們眼裡也許不算什麼,但是在平民百姓面前,特別是北方中原百姓的面前,那是無比恐怖的存在!

    吳杰中隊長最後說服了大家,先以安內為主,只要我們不出動人馬去和他們對攻,就不怕他們來襲,反而是內亂有些不可控制……

    吳杰中隊長瞪著眼睛喊道:“內部的穩定才是我們能不能保證最後勝利的關鍵!”

    這是一句大實話,沒有人能反對他的說法。

    於是他們的巡邏隊增加了兩套人馬,明里暗裡來巡邏保衛他們認為的敏感地區。

    現在在山東地區,還是以軍管為主,大部分地區沒有實現流求島式的巡警化建……能夠簡單斷案的巡警人員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培養出來的,他們預計還需要兩年時間,所以軍管只能說是最現實的最方便的選擇。

    他們在軍營、集市甚至是一些主要居民區嚴加防守,但是,當第一起搔亂發生時,他們卻沒有想到竟然是他們原本以為的安全地帶出了問題。

    在他們自己的地圖上標明的棗莊地區,有四五個煤窯的礦工,近一千人,竟然能劫持了他們的一些礦主!

    而且據情報說明,那些礦工現在正在集結,還想要打入縣城裡去!

    向巡邏隊伍來報告案情的人叫老貴,他是一個小煤窯加上磚瓦窯的東家……發生騷亂的那一個晚上,他正在磚瓦窯作坊裡督工,沒有辦法,現在磚瓦極其好賣,正是掙大錢的時候。

    老貴那時盯著小工們不停地拌漿、製坯和陰乾……一直幹到深夜還沒有收工的意思。

    他們的作坊裡點著煤氣燈……前些年,當大宋境內傳進來自流求島的煤氣發生器時,很快就因為它的實用性而受到相當多作坊和大戶們的喜歡。

    大宋工匠們紛紛仿製它,並把它們使用在燒火和照明上,而且他們還使用自己的知識體係來解釋為什麼會產生煤氣的原理。

    儘管原理說的完全不對,但是他們對煤氣的使用方法和預防洩漏的方法也大都掌握了……當然,還是會造成了一些傷亡現象,因為死的人畢竟不算多,而且實用性極強,最重要的是因為實在太便宜了,就算後來有更安全的煤油燈和煤油爐子,煤氣發生器還是被使用廣泛。

    張國安島主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間接推動了大宋鐵匠的加工工藝水平,特別是在打製密封設備一項上……他們除了比不上流求島上的工廠加工水平,單純從手工技術上來說,他們是天下第一了。

    這個第一的技術可能是用別人的生命衡量出來的……煤氣發生器封閉不好會熏死人的,因為愛其方便而便宜的用戶很快就能注意到其安全性。

    當然,有錢的大商大戶還是忌諱煤氣什麼的,他們聽聞有更安全的煤油什麼的開始在流求島出現了後,馬上就大肆引入。

    發展到現在,使用煤油燈、煤油爐的人家才是真正的大戶,非平常人家可以消費起的;使用蠟燭乃至普通鯨油燈,那是尋常百姓了……不顧及危險而用煤氣燈的人家……那就是暴發戶了。

    老貴就是暴發戶,他靠著開磚瓦窯和小煤窯富了起來……但是總感覺錢鈔還不夠多,本來還可以掙到更多的。

    他出產的磚瓦和煤炭什麼的都不愁賣,有多少能賣出多少,而且他還想著開一家炭窯,那焦炭遠比木炭更好燒製,還更好賣!

    但是……人手啊,特別是有一點技術的人手,他和別人一樣缺……

    老貴曾經和幾個類似的東家商談過,看看如何能多招來一些勞動力。

    老貴的意思是,咱們不可能像流求大小東家那樣開出高工錢,也不可能給那樣好的待遇……天天大魚大肉,非吃窮了我們不可!

    那時眾人齊聲附和,是極,是極,他們有新設備,同樣的人手可以產出更多,而我等只能靠人手們多出血汗來產出!

    確實是這樣,大家都用上了煤氣燈來照明,以便晚上還可以讓人手們多勞作一些……但是人手太少還是不行啊。

    老貴說:“他們可以使用俘虜,使用倭國人力,給不多的工錢就讓人家勞作;他們可以用大工匠,可以靠著高工錢來吸引別人主動投靠……我等如何是好?”

    一個東家眼睛都紅了,說:“我全家人都和人手們做同樣的勞作,沒有辦法,實在是僱傭不到了……我等又買不到奴隸!”

    眾人又齊聲附和,確實是這樣,只要有機會,流求島上的那些人就把一切勞動力買走了,還不分男女。

    像他們這樣的剛起家的作坊實在是無法找到合適的勞動力!

    怎麼辦?

    眾人拾柴火焰高……他們終於商量出來了辦法。

    大家集體湊錢,合夥去北方更遠一些的地方招人……可以允諾給高工錢,然後把人弄來以後嘛,再說!

    一個東家說道:“怕是有違流求的規定……若是我等有欺詐之舉,定會受罰……”

    老貴當時紅了眼,說:“罰又如何?大不了再算給他們正常的工錢……再說了,這里天高地遠,他們如何能讓別人知道正常工錢是多少?!我等可以把普通吃食和衣物都算成高價,說不好就讓那些土人們信了七八成! ”

    嗯,眾人再一次點頭認可,先把勞動力搞來再說……

    他們說乾就乾,錢鈔是不缺的,馬上就湊足了費用,僱傭了伶牙俐齒的牙人去招募。

    近一兩年,北方地區基本上還算風調雨順,但是,總有一些受了些各種各樣災害的地方,而且經過韃靼人這些人反复的蹂躪掠奪,過不上日子的老百姓一定有很多……甚至他們都沒有能力知道山東地區發生的事情,而且也沒有能力到達這裡,那麼他們如果主動派人帶著路上的花銷去招募他們,一定會找到很多。

    當時,他們真是這樣打算的……靠近山東地區的地方,凡是能出來勞作的,大多被流求的大小東家招募走了,那麼他們去遠一些總能行吧?!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