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明星] 大戲骨 作者 : 七七家d貓貓 (連載中)

 
mk2258 2017-2-13 21:01:51 發表於 都市言情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182 1155456
GGCMEAT 發表於 2017-7-2 20:51
大戲骨 170 一鳴驚人

  作為北美最著名也最權威的影評人之一,羅杰-埃伯特(roger-ebert)因為甲狀腺癌的原因,在2008年接受了手術,從那之後,他撰寫影評的數量開始有了明顯下降,歐洲三大電影節更是因為長途飛行的關系而沒有辦法出行,更多時候是等待電影在北美本土上映之後,再撰寫影評。 .

  不過,多倫多就位于北美的近鄰,現在更是位列第四大國際電影節的行列——影響力方面隱隱已經過了威尼斯,所以,羅杰還是按時抵達了多倫多,第一時間加入到電影節的慶典之中。

  在官方場刊上看到羅杰的評論,這是理所當然的,可是羅杰的評論居然同時出現在了「城中大盜」和「活埋」兩部作品上,這就讓無數人跌破眼鏡了——

  眾所周知,昨天「城中大盜」的映式吸引了無數火力,幾乎抵達多倫多的所有大牌影評人都出席了紅地毯,但「活埋」的映式就十分寒磣了,根本沒有可比性,可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羅杰在結束了「城中大盜」的觀影之後,晚上又專程去觀看了「活埋」,而且還是在身體不適的前提下。

  這到底說明了什麼?也許從羅杰的影評可以窺見一些原因。

  「一次近乎不可能的挑戰,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這就是羅杰影評的標題,清晰地表達了他的觀點。

  「密室電影向來不缺少佳作,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之內完成鏡頭和視角的調度,這是第一個難題;而如何在有限的表演空間里完成角色的塑造和主題的闡述,這則是第二個難題。

  在’活埋’之中,這個難題達到了極致,整個故事都生在一口棺材之中,並且只有一名演員出鏡,將類型電影揮到了極致。

  在如此極致的框架之下,科特斯對于觀眾情緒的把控無疑是成功的,他不僅展現出了出色的節奏控制能力,跌宕起伏的劇情牢牢地抓住了觀眾的視線;而且還在氛圍營造方面展現出了相當出色的天賦,讓人回想起了當初m-奈特-沙馬蘭(m-nght-shyama1an)在’靈異第六感’的驚艷表現,在驚悚和懸疑之中緊緊地抓住希望的繩索,將懸念保持到最後一刻。尤其是導演采用了’2︰35’的鏡頭比例,將密室恐懼癥的現實效果揮到了極致。

  我絕對不會喜歡被活埋的滋味。

  在如此有限的資源支撐下,表演無疑是一個艱巨的挑戰,但霍爾是一名極其出色的演員,他不僅稱職而且額地完成了任務,將天賦和功底展現得淋灕盡致。在許多鏡頭之中,他的眼神里都透露出千言萬語,所有錯雜和洶涌的情緒以最簡約的方式帶來了最深刻的體驗;觀看霍爾的表演,這是一種享受,在他的詮釋之下,電影不僅具備了說服力,也不僅帶動了觀眾情緒,更重要的是,讓主題得到了升華——

  在國家機器和大型公司面前,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脆弱和悲涼。一句’對不起’,卻支撐不住生命的重量!

  單純從劇本的角度來說,這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細節的缺失和格局的局限,制約了深度的挖掘;但這卻是一部表演勝利的作品,情緒的放大和挖掘讓觀眾真實體驗了一把過山車的跌宕起伏,在觀影結束之後的恐懼和慶幸,正是電影成功的標志。

  一個木盒子,一名演員,拍攝出一部令人窒息的佳作,這是一次近乎不可能的挑戰,但科特斯卻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更重要的是,它讓觀眾第一次認識到了藍禮-霍爾。」

  羅杰是目前北美最具影響力的影評人,他不僅是第一位收獲了普利策批評獎的影評人,而且還有自己的電視節目以及自己設立的電影節,可以說,他的影評已經成為一種文學形式,得到了普遍認可。

  在羅杰的評論體系中,一切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他認為,當有人詢問「地獄男爵」是否出色時,並不是在問它與「神秘河」相比是否出色,而是在問與「懲罰者」相比是否出色,所以,羅杰給出了他的評判就是,「人」是四分的話,「地獄男爵」是三分,而「懲罰者」則是兩分。

  所以,羅杰在憑借電影時一般會給出兩個評分,一個是電影本身的評分,一個是推薦評分。簡單來說,有的作品本身十分出色,但也許因為太過沉重、太過晦澀或者是太過爆米花,而不見得會推薦給觀眾看。他堅持認為,「電影達到當初拍攝的目的,就是出色的,但承認不等于電影本身值得推薦。」

  所以,在評價「活埋」時,羅杰也表示,這是一部考驗觀眾神經的電影,並不推薦觀看。在四星滿分的情況下,他給出了兩星推薦,並且表示,「丹尼-鮑爾執導的’127小時’即將在明天上映,同樣講述的是獨行者在絕境之中求生的故事,屆時兩部電影也許可以放在一起討論。」

  相較于「城中大盜」來說,羅杰對「活埋」這部作品展現出了更大的興,尤其是對藍禮的推崇更是吸引了無數矚目。

  和「太平洋戰爭」、艾美獎不同,這里是多倫多電影節,這里是雲集全球頂尖電影人的場合,即使是「活埋」這樣名不見經傳的獨立電影,只要足夠出彩,一樣可以贏得萬眾矚目。顯然,「活埋」就迎來了這樣千載難逢的良機,繼「綜藝」和羅杰撰稿的「芝加哥太陽報」之後,其他七個影評也紛紛吸引了更多焦點。

  「紐約時報」的影評人伊麗莎白-威茲曼(e1zabeth-etzman)也是北美的權威代表,能夠在全美第一報紙任職,她的觀點無疑值得借鑒。這一次,她也加入了同僚的行列,為電影送上了贊美之聲在評論之中表示︰

  「粗糙卻不失細膩,簡單卻不失深刻,電影展現出了小格局之下的大世界,真實可信地呈現出了所有情緒的起承轉合,將密閉空間下的自救揮到了極限,但真正折射出來的卻是人性的復雜和脆弱。當演職員名單出現的時候,每一位觀眾都沉浸在黑暗之中,無法自拔,這就是導演的成功,更是演員的成功。無疑,這是今年多倫多開幕以來,最有的一部電影。」

  「名利場」的影評則由克勞迪-普格(1ade-pg)撰寫,這位自由影評人和羅杰一樣,主要經營自己的影評網站,他的影評可以出現在任何一本雜志或者報紙之上,不過自從去年和「名利場」簽約之後,他的影評就找到了固定布平台。

  能夠得到「名利場」的青睞,這本身就說明了克勞迪的出色,更為重要的是,克勞迪憑借著網絡平台的影響力,在年輕人之中備受追捧。這也是他最大的優勢所在。

  「霍爾的演出無疑是扣人心弦的,這位新人演員在半年之前,依舊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演員,但先是在’太平洋戰爭’中奉獻了艾美獎級別的表演,而後又在’活埋’裏奉獻了奧斯卡級別的表演,瞬間完成了一鳴驚人的壯舉!

  電影十分聰明,它不像明天即將映的’127小時’擁有那麼多資源——它的成本是三百萬,僅僅只後者的六分之一,但是它卻依靠著演員的精彩演出,與現實生活產生了完美共鳴,彰顯出了劇本的勃勃野心。承載了如此豐富的主題,同時又被局限於狹窄的空間之內,電影無疑麵臨了艱巨的挑戰,任何一點點偏差都可能導致作品變成讓人昏昏欲睡的催眠曲。幸運的是,它擁有了霍爾。」

  克勞迪的影評幾乎把所有重量都壓在了藍禮身上,他強調,「霍爾無疑是201o年至今為止的最大現!充滿了令人驚喜。」顯然,「名利場」對此也表示了讚同。

  與此同時,邁克爾-菲利普斯(michae1-phi1ips)為「好萊塢報道者」撰寫的影評則表示,「奧斯卡評委們應該把手中的選票投給這部從來不曾有人聽說過的’活埋’嗎?也許吧,他們應該把選票投給藍禮-霍爾。」

  先是威尼斯,後是多倫多,一年一度的頒獎季已經徐徐拉開帷幕,雖然要等到十月份才真正點燃戰火,但顯然,作為前哨站,多倫多的影評人已經迫不及待地提起了作為終極目標的奧斯卡。當其中的,赫然就是和「綜藝」並列為好萊塢最權威最專業的雜誌,「好萊塢報道者」。

  「這是一部觀影效果至上的作品,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劇情給觀眾帶來了簡單純粹的享受,驚悚又刺激;霍爾的天賦盡顯,他充分利用了狹窄的空間展現出了表演的爆力,獨角戲的舞台卻酣暢淋漓地將情緒的精髓展現出來,牽動著觀眾的情緒進入一個真正的活埋世界。好萊塢的評委們,是時候把視線投向這位年僅二十歲的新人演員了。上帝,這僅僅是他職業生涯的第二部作品。」

  從「好萊塢報道者」的影評就可以窺見一絲行業內部的展,在奧斯卡爭奪戰上,多倫多已經湧現了第一批種子選手,現在看來,藍禮已經至少贏得了一位支持者。

  洶湧如潮的讚美,在映式結束之後將「活埋」推向了大眾麵前,儼然已經在聲勢上與昨晚的「城中大盜」齊頭並進,這著實是大家都沒有預料到的;不過,在電影節官方場刊的九篇影評之中,也並不全部都是讚譽之聲,其中三個評論都表達了否定的觀點,這也是「活埋」映式結束之後第一次出現的不和諧音。








GGCMEAT 發表於 2017-7-2 20:52
大戲骨 171 國際舞台

  任何一部電影都會迎來批評,因為沒有作品能夠達到完美,還因為堅持不懈地挑刺和批評,這本來就是影評人的工作之一;更何況,驚悚恐怖類型電影本來就更加容易遭受到批評的打擊,這是類型電影的特質所決定的。「活埋」自然也不例外。

  在諸多贊揚之中,「娛樂周刊」的麗薩-施瓦茨鮑姆(lisa-schwazbaum)堅定不移地表達了自己對這部電影的排斥,甚至是厭惡,「電影無疑是愚蠢的,而且自戀的。政治視角的解讀,是單調死板的,還是笨傻的,甚至于對電影本身的視覺效果和觀影快感產生了影響。霍爾的表演是整部電影的唯一亮點。」

  麗薩的觀點可以說是全新的,電影對于現實的聯系和批判,作為核心思想,得到了大部分影評人的一致稱贊,大家都認為這對于作品的深度和厚度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但麗薩卻反而認為,這成為了累贅。

  在「娛樂周刊」的詳細影評之中,麗薩對此口誅筆伐,義正言辭地認為,羅德里格作為一名西班牙人,不僅缺乏對美國社會的認知,而且對政治的發展也缺少敏感,生硬膚淺的解讀嚴重影響到了整部電影的質量。隱藏在這篇影評的背後,也許可以窺見麗薩的政/治立場。

  這是人們對媒體的一個迷思,在印象之中,媒體似乎總是要保持中立客觀的立場,尊重事實、保護事實、揭曉事實。但事實上,每一位記者、主編、專欄專稿作者,他們都有自己的文化、宗教、經濟、社會背景,在報道同一件事時,視角和觀點就必然會產生偏差,這是不可避免的,用遣詞造句上都會有所不同;更何況,各大媒體都有自己的政/治屬性,比如說在美國,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天主教、基督教還是其他教派,這對于媒體的新聞報道都會產生影響。

  就好像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里,即使是「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在報道過程中,觀點都有所偏頗,以至于精英階層在大選結果出來之前,都堅信著希拉里-克林頓(hilary-clinton)能夠勝出,但中部地區的選民們給了精英階層重重一拳。英國脫歐也是如此,倫敦精英階級們面對結果,徹底傻眼。

  這就是媒體報道的偏差的最直接體現。

  顯然,麗薩對于「活埋」表現出來的政/治觀點無法苟同,這也影響了她對整部電影的觀感。

  不過,麗薩顯然不是孤單的,和她秉持著相似觀點的影評人還有兩位,而且他們還更進一步,拋開了政/治觀點,對電影本身展開了批判和指責。來自「滾石」的皮特-特拉維斯(peter-travis)的言辭更加激烈,完全可以說是炮火全開。

  「如果你熱衷于飽受折磨——我也不確定’熱衷’是否是正確的詞匯——被活埋在一口棺材里足足一百分鐘,更糟糕的是,狹窄空間里的幽閉恐懼癥,還有缺乏想象力的廉價道具,徹底毀掉了電影的創新能力和劇本的挖掘深度,這樣一部平庸而乏味的驚悚作品,那麼歡迎你走進電影院。除此之外,唯一能夠幫助觀眾度過這場災難的,不是霍爾俊俏的臉蛋,而是霍爾出色的表演。」

  「滾石」雖然是撰寫樂評出身,目前依舊是北美最權威也最受歡迎的音樂專業雜志,但進入新世紀之後就開始轉型,逐漸變成了綜合性雜志,得益于廣大的群眾基礎,他們的影評也擁有不小的讀者市場。

  顯然,皮特對「活埋」的厭惡是全方位的,除了藍禮。對此,電影專業雜志「村之聲」的影評人詹姆斯-伯納德(james-benard)也表示了贊同。

  「薄弱的劇本幾乎沒有太多發揮空間,我們只能看著演員被困在原地,尖叫,驚嚇,流淚,然後再重復一遍,看起來就像是小學生在萬聖節的低劣把戲。霍爾竭盡全力奉獻了影帝級別的表演,但依舊無法拯救整部電影的糟糕。我們已經忍受夠了’電鋸驚魂’,祈禱’活埋’不要拍成一個系列。」

  與詹姆斯如此嚴厲的批評比較起來,麗薩的評論看起來就像是愛的指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詹姆斯對「活埋」這部作品絲毫不感冒,即使是藍禮的表演也無法拯救他的排斥。

  在官方場刊的九篇評論之中,六篇好評三篇差評,「活埋」的閃亮登場徹底打響了第一炮,但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從首映式結束之後的長時間鼓掌,到記者和觀眾孜孜不倦的糾纏,再到官方場刊的備受肯定,這部電影從遭受冷遇的偏僻角落頓時被拉到了鎂光燈之下,無數視線都紛紛投射了過來,此時人們才注意到今年多倫多電影節上有這樣一部作品。

  更為重要的是,但無論是贊揚還是批評,藍禮的表演都得到了眾口一致的稱贊,即使是「滾石」和「村之聲」的評論也不例外,「藍禮-霍爾」這個名字開始頻繁地見諸報端。

  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人們的記憶就被喚醒了——剛剛在艾美獎上爆冷奪得視帝的新人,剛剛在油管上大出風頭的民謠歌手,當之無愧是過去一個月之內網絡討論熱度最高的藝人,現在,此前的熱潮還沒有完全平復下來,人們還在驚訝于公告牌上「克里奧帕特拉」的突破,現在多倫多電影節又迎來了喜訊。這簡直就是……一波接著一波。

  藍禮到底是誰?

  這個問題似乎沒完沒了,艾美獎之後有一撥人提問,「奧菲莉亞」之後有一撥人提問,現在多倫多電影節如火如荼舉行期間又有一撥人提問。圍繞在藍禮身上的焦點越來越多,神秘光環也就越來越盛,討論熱潮又一次席卷而來。

  率先做出反應的無疑是媒體同行們。

  多倫多電影節是一個國際舞台,與北美藝術院線點映的獨立作品不同,任何一部作品在這里都會感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關注視線,全球超過四百家媒體的數千名記者都在這里停駐。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引來「狼群」們的虎視眈眈。

  到底是誰贏得了如此多專業媒體的芳心,在官方場刊的口碑反饋中一騎絕塵,目前僅僅落後于贊譽如潮的「藍色情人節」,以黑馬的姿態成為了電影節開幕以來討論熱度最高的作品之一,跌破的眼鏡碎片灑落滿地?

  到底是誰在一片口碑之中殺出了一條血路,以籍籍無名的新人之姿收獲了無差別的好評,每當發現一個細節,驚訝就增添一分︰還有兩個多月才滿二十一歲,演員生涯第二部作品、大屏幕第一部作品,區區三百萬投資的西班牙作品,擊敗了將近一千名競爭者得到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和湯姆-漢克斯的青睞?

  到底是誰搶走了屬于「城中大盜」的高光時刻,到底是誰搶走了屬于本-阿弗萊克的榮光時刻,在昨晚首映式的恢宏盛大碾壓之下,今天媒體報道的橫掃千軍幾乎是可以預見的,但誰能夠想到,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都是「城中大盜」和本-阿弗萊克的,但話題熱點卻是藍禮-霍爾的?

  有趣的是,歐洲媒體的亢奮絲毫不遜色于北美。對于北美媒體來說,他們激動的是多倫多電影節又殺出了一匹黑馬,而且這是英語作品,意味著將會在北美上映,甚至可能成為頒獎季黑馬——就如同「好萊塢報道者」的預測一般。

  而對于歐洲媒體來說,他們亢奮的是電影的資本來自西班牙,導演和拍攝團隊都是西班牙人,而男主角藍禮則是英國人,這是一部血統純正的歐洲電影。那麼,羅德里格-科特斯到底是誰?藍禮-霍爾又到底是誰?

  安迪-羅杰斯的手機已經被徹底打爆了,由于「活埋」是一部獨立作品,制片人就是羅德里格-科特斯,媒體根本找不到公關人,只能聯系本人;除此之外,就是最受矚目的藍禮了,他們第一反應就是聯系到藍禮的經紀人。

  在接下來的二十四小時之內,安迪的手機幾乎就沒有休息的時刻,持續不斷地響著,關于「活埋」的采訪,關于藍禮的采訪,絡繹不絕。

  一般來說,在歐洲三大電影節這樣的頂級舞台,一部電影的宣傳可能會有超過一百五十家媒體,整個采訪過程就會持續四天到五天時間,而且還是在幾乎沒有休息的情況下;但關注度偏低的獨立電影就比較艱難一些了,大部分都會低于五十家——如此數字對于獨立電影來說也已經是夢寐以求了。

  可是現在,至少超過九十家媒體在預約「活埋」和藍禮的采訪時間,這個數字還在持續攀升之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伴隨著「活埋」的口碑逐漸發酵開來,媒體的關注還將直線上升。

  這對于藍禮來說無疑是再美好不過了,其他演員的起點最多就是美國境內,而藍禮的第一步就在多倫多的國際舞台上完成了一鳴驚人的亮相,如此閃亮登場,瞬間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關注,堪稱夢幻。

  相較而言,「城中大盜」在首映式當晚爆發了一下,隨後似乎就緩緩沉寂了下來,風頭完全被「活埋」搶走,這著實是讓本一陣心塞;更為讓人郁悶的是,網絡上的熱潮,「城中大盜」更是被「活埋」死死壓制。
GGCMEAT 發表於 2017-7-2 20:52
大戲骨 172 熱潮再起

  多倫多電影節的動態第一時間就通過網絡傳播到了世界各個角落,熱情的網友們每一天都在關注著,即使無法親自抵達現場,他們也以這種方式參與到電影節的狂潮之中。.|

  昨晚本來是屬于「城中大盜」的,無論是身為導演還是身為演員,本的身上都聚集了大量的熱門話題,電影結束之後,也如同預期一般引發了熱烈的討論。但「城中大盜」的題材本身就比較悶,算是藝術犯罪作品,雖然與犯罪有關,但動作場面並不是主角,人們的熱情似乎很快就收到了阻礙。

  隨後,多倫多電影節官方進行了報道,「’活埋’首映結束之後,引發全場觀眾長達十二分鐘的起立鼓掌!」

  在報道之中,官方媒體對當天首映式的情況進行了反饋,這部名不見經傳的作品在上映之前似乎沒有吸引任何注意,可是放映結束之後卻收獲了觀眾們的瘋狂追捧,前期口碑一片飄紅,就連權威媒體的首批評論也不例外,儼然已經成為了電影節目前為止討論熱度最高的作品。

  「十二分鐘的起立鼓掌,’活埋’得到了觀眾們毫無保留的支持,其中大部分贊譽都送給了電影的男主角藍禮-霍爾。這是屬于他的獨角戲,而他抓住了他的時刻。」

  官方報道的結語,簡單卻有力。

  相較而言,「城中大盜」收獲了五分鐘起立鼓掌的待遇,就彰顯出了巨大的差距。短短時間之內,媒體的注意力剎那間都朝「活埋」投射了過去。

  大部分媒體連忙找到了昨天下午出席「活埋」首映式的記者,得到的結果卻令人失望,沒有人拿到真正的爆料,所有的消息都只是關于「活埋」的觀影過程到底多麼驚險刺激,還有娜塔莉-波特曼出席首映式的意外

  主編們沒有時間後悔,與其在這里後悔派出了二線、三線記者,不如現在立刻開始後續跟蹤報道。【零↑九△小↓△】電影節上這樣的意外事故,幾乎每年都會出現一次兩次,他們也早就習慣了。于是,所有媒體都開始行動了起來,比起「城中大盜」來說,「活埋」的爆料和看點顯然更多,幾乎是在眨眼之間,報道重點和討論方向都發生了逆轉。

  「城中大盜」劇組一臉愕然。

  對于媒體們來說,一方面,他們開始挖掘「活埋」和藍禮的工作信息;另一方面,他們則開始接觸娜塔莉和藍禮的緋聞。

  「黑天鵝」劇組有些猝不及防,按照原計劃的話,娜塔莉和藍禮的緋聞能夠推動下去,這自然是最好不過了,他們也會聯系媒體,背後煽風點火,但可惜藍禮的狡猾讓事情發生了偏離,所以劇組就放棄了這個計劃,連夜開始商量後備方案。

  「活埋」不是一部備受矚目的作品,媒體的動作不會那麼快,至少可以給他們四十八小時的反應時間,最少也有三十六小時。但誰能夠想到,僅僅過去了十二小時,媒體就猶如鬣狗一般,嗅到氣息之後蜂擁了上來,殺了「黑天鵝」劇組一個措手不及、焦頭爛額。

  考驗,這才剛剛開始。

  一部「活埋」,一個藍禮-霍爾,卻鬧得「城中大盜」和「黑天鵝」兩個大牌劇組雞犬不寧,誰又能料想到呢?不過,這里是多倫多電影節,聚集了一千多名媒體工作者的場合,新聞的發展瞬息萬變,誰都不能斷定下一秒將會發生什麼。

  這所有的一切都在網絡上同步發酵了開來,關于藍禮的討論在短短兩周之內再次興起,上一次的熱潮還沒有沉寂下去,這一次的熱潮就再次洶涌而至。【零↑九△小↓△】不過,這一次很快就有網友直接參與了討論那些正在多倫多參加電影節的網友們,那些出席了「活埋」首映式的網友們,迫不及待地開始分享自己的經驗。

  偷走聖誕節的精靈︰真的是太精彩了,觀影全程屏住呼吸,就連眨眼都不敢,擔心任何一點點風吹草動就會錯過精彩!藍禮-霍爾,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新人,更不像是二十歲,爆發力十足卻又不失細膩深刻,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芝加哥牛仔︰上帝,我二十歲的時候在干什麼?藍禮-霍爾的表演真的是太老道了,那種深入靈魂的震撼至今都無法遺忘,我現在閉上眼楮,還是可以看到他躺在棺材里的畫面。

  龍卷風把我的帽子還給我︰表白藍禮-霍爾!耶穌基督,他真的太太太帥了!

  多倫多過客︰不敢相信,我今天九點就爬起來了,趕早去看了「活埋」的第一場放映,這放映時間安排太垃圾了,一場在今天上午,一場則在明天晚上,如此出色的作品,難道不應該讓觀眾們更多注意到嗎?

  襪子髒了︰我!要!看!第!三!遍!震撼!震撼!震撼!藍禮-霍爾就是我最喜歡的演員!他真的太出色太完美了!明天晚上第三遍準備刷起。

  見鬼的性/感︰老實說,電影本身不怎麼樣,因為局限性太強了,根本無法和「電鋸驚魂」相比較,但男主角的表演確實精彩,觀看他的演出就是一種享受。他叫什麼名字來著?

  著火的兔子︰上帝,藍禮-霍爾真他/媽/的是一個尤/物!昨天我參加了首映式,在放映結束之後,我得到了近距離接觸他的機會,他不僅僅英俊瀟灑,而且紳士有禮,那一口倫敦音簡直讓人就要融化了。他和電影屏幕上看起來就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難以想象,他到底是怎麼完成表演的!啊啊啊!我要嫁給他!

  朱麗安14︰我簡直被嚇尿了字面意義上的,故事並不復雜,甚至有些單薄,但導演和演員簡直不能更贊!沒有傳統驚悚恐怖電影的一驚一乍,完全依靠演員的表演支撐起整個故事,等電影結束之後,回味悠長。

  小小小迪克︰誰還有「活埋」的門票?高價購買,在主會場面對面交易!明天和後天,任何一場都可以!這部電影的排片我只看到了三場,而且都是小場館,這不公平,我們這些想要觀看電影卻看不到的觀眾,那要怎麼辦?多倫多電影節難道開始歧視獨立電影了嗎?

  車禍司機︰藍禮-霍爾,絕對是今年的最大發現!先是「太平洋戰爭」,然後是「活埋」,兩部作品里都展現出了驚人的表演功底,更為不可思議的是,兩部作品的兩個角色截然不同,我完全沒有認出來!如果不是搜索了網絡信息,證實了這兩個演員是同一個人,我幾乎就要以為是兩個人了。

  埃米納姆狂熱粉絲︰沒有人詢問一下,為什麼「活埋」的場次這麼少嗎?現在想要到現場排隊,根本就排不到,隊伍真的太夸張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到底是這部電影之前太過冷門,突然變得太過熱門了;還是主辦方對獨立電影不夠重視?

  ……

  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徹底引爆了雅虎社區,無數觀眾都在第一時間上來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威廉-泰勒看著這些評論,覺得自己的心正在滴血!他知道,他就知道,「活埋」肯定會很好看;他就知道,不去多倫多他肯定會後悔!果然如此。早知道他就逃課去多倫多了,即使不是為了藍禮,參加多倫多電影節也是難得的一次體驗,不是嗎?但是現在,他只能坐在電腦面前看別人的評論,羨慕得讓他發狂。

  「白蘭度狂熱」,當威廉看到這個用戶名時,頓時眼楮一亮,瀏覽了下去。

  「藍禮-霍爾是一名出色的演員,這是毋庸置疑的,’太平洋戰爭’里他就已經證明了自己,現在’活埋’又一次證明了他的絕對實力。那些關于他的惡劣揣測可以終止了。如果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去看看’紐約時報’、’芝加哥太陽報’、’好萊塢報道者’對于’活埋’的評論,這些專業權威影評人是不能被收買的,他們的評論就是最好的證詞。

  這一次因為私人原因,沒有能夠前往多倫多,看來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大遺憾。接下來,期待’活埋’在北美上映,必定第一時間到電影院打卡。」

  威廉頓時就亢奮了起來,連忙在下面留言,對「白蘭度狂熱」的話語表示了贊同。與此同時,手機突然就響了起來,接起電話,格拉漢姆-休斯的尖叫聲就傳了過來,「我想去多倫多,我想去多倫多!威廉,你看到了嗎?第一批評論完全爆炸了,完全炸了!媒體是這樣,觀眾也是這樣!天哪,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即使格拉漢姆沒有特意說明,但威廉也明白他說的主題是什麼,「我現在正在回帖,你也趕快去加速。現在雅虎社區已經爆了,電影的討論主題已經超過了’城中大盜’,接下來就要超過’藍色情人節’了,快,我們快加把勁!」

  雅虎社區開設了第三十五屆多倫多電影節的討論版,每天都可以看到人們展開討論。「活埋」首映式之後,這部不顯山不露水的電影在短短二十四小時之內,先後超過了「城中大盜」和「藍色情人節」,成為了目前為止討論熱度最高的作品。

  先是艾美獎,而後是「奧菲莉亞」,再是公告牌,最後才是「活埋」,一步一個腳印,缺少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可能達到現在的局面,但事實就是,天時地利人和,藍禮在多倫多電影節迎來了屬于他的第一個閃耀時刻!

GGCMEAT 發表於 2017-7-2 20:52
大戲骨 173 蜂擁而至

  早晨才不過十點,夏奈爾-勞倫特就出發前往電影院,經歷了昨天一整天的發酵和喧鬧,「活埋」這部作品真正地在多倫多打響了名號,甚至比「城中大盜」還吸引了更多視線,所以,可以想象,今天的觀影人數勢必會更加洶涌,即使是想要湊熱鬧的觀眾也不在少數。

  「活埋」今天的放映被安排在了下午五點,僅僅只有這一場,分別在兩個場館面向大眾開放。夏奈爾早晨就出發,就是考慮到了可能會需要排隊的狀況。

  可是距離電影院還有兩條街,夏奈爾就可以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視線里涌動,這讓夏奈爾大驚失色,連忙一路小跑地追了過去,然後就看到了那可怕的排隊長龍。

  從隊伍的尾端一路追上去,隊伍居然超過了四百碼,不僅把整個廣場都兜兜轉轉地繞了七、八個拐彎,就好像盤旋在空地的巨龍一般,而且尾巴還順延到了隔壁的那條街,如此盛況簡直讓人瞠目結舌,洶涌的人群至少有五百人,甚至可能還更多,那熱鬧的景象讓周圍的記者們都無比亢奮,人來人往的景象徹底引爆了第三十五屆多倫多電影節的狂潮。

  看到如此景象,夏奈爾直接傻眼了,她強烈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地方「活埋」怎麼可能吸引如此多觀眾?

  意外,這絕對是意外,多倫多電影節完全沒有預料到這樣的意外。

  按照正常程度來說,像「活埋」這樣沒有大牌、沒有噱頭、甚至沒有背後贊助的獨立電影,往往很難收到矚目。

  多倫多雖然是電影節,但和歐洲三大電影節終究還是有所不同,在歐洲,藝術電影的市場遠遠比北美更成熟也更廣泛,獨立作品在電影節上受歡迎的程度也明顯更加高漲;可是在多倫多,這就是一個販賣版權的電影交易市場,就連唯一的獎項也是人民選擇獎,在絡時代里,缺少噱頭、缺少宣傳也就意味著缺少觀眾,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所以,多倫多電影節將「活埋」的首映式安排在了下午四點的時間檔,即使今年電影節上僅僅只有六部作品是全球首映,「活埋」就是其中之一,但依舊沒有得到特殊待遇;所以,多倫多電影節在排片方面也遵循了一貫傳統,在兩間院線分別安排了各三場放映,這個場次不算多,但也實屬正常。

  一般來說,熱門影片的放映場次在八場到十二場之間,冷門影片則控制在三場到五場左右,畢竟電影節在短短十天之內一共有五十一部影片需要播放。如果不是踫到意外的話,三場對于「活埋」來說,這是足夠的。

  多倫多電影節在為作品安排檔期和場館的時候,沒有預見到艾美獎的冷門,沒有預見到「奧菲莉亞」的熱點,沒有預見到油管的沸沸揚揚甚至創造了公告牌的奇跡,更沒有預見到「活埋」以驚人的姿態橫空出世。

  于是,意外就出現了,超過四百碼的排隊長龍,輕輕松松超越了「藍色情人節」和「城中大盜」,當之無愧地成為今年電影節上目前為止最備受矚目的影片。

  多倫多電影節的傳統和風景線之一,就是在「高峰長龍(rsh-line)」里排隊。電影節的放映除了首映式之外,一般分為業內場和公眾場。業內場針對于參展商制片人以及媒體,公眾場則是面對普通民眾公開售票的,這些門票會在電影節開幕之前開放銷售,熱門影片的公眾場往往都是一票難求,早早銷售一空的。

  不過,為了電影節的熱潮,購買門票還有其他機會。

  首先是每天早上七點,會有當天場次電影的少量余票在線發售,早早地在絡上刷票或者前往電影院直接購買門票,這都是不錯選擇,但此類門票十分有限,往往一搶而空。

  第二個機會就是高峰長龍。每一場放映開始前,沒有坐滿的空位都會現場發放,留給那些在高峰長龍里排隊的觀眾。高峰長龍十分簡單,也十分公平,先到先得,而且誰也不知道,到底最後能有幾個空位留給自己,只有早早排隊是唯一辦法。

  所以,這也成為了多倫多電影節的奇景,「觀眾排隊多少米」也成為了媒體形容一部影片熱門程度的最佳衡量之一。

  當然,這僅僅局限于熱門影片。像「魔術師」那樣,放映之前的最後時刻,依舊還有門票剩余,甚至沒有坐滿,這樣的情況在電影節也屢見不鮮,尤其是對藝術電影接受能力普遍弱于歐洲的多倫多來說,更是如此。

  「活埋」的大眾票並不緊俏,夏奈爾在電影節之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買到了首映式的門票。事實上,首映式甚至還剩下了不少門票,現場發售,最後放映廳能夠全部坐滿,著實是一個意外驚喜。

  就連首映式門票都如此了,更不要說之後的放映場次了。三場放映場次的門票預售都沒有買過百分之四十沒有辦法,「活埋」在此之前完完全全沒有任何形式的宣傳,羅德里格更是在最後時刻才完成了後期制作,趕上了報名的截止日期,導致電影的前期宣傳幾乎完全缺失,這部電影對于大部分觀眾來說根本就是添頭。

  可是誰又能想到,先是昨天大清早的那場放映,門票全部售磐,甚至引發了約莫三十名觀眾的排隊;然後是今天的高峰長龍,超過了四百碼,如此盛況簡直是匪夷所思。

  夏奈爾連忙詢問了隊伍最前面負責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這里是’活埋’的放映場嗎?」得到了肯定的答復之後,夏奈爾居然有些愣神,一時間不知道要做出什麼反應,對方似乎也讀懂了夏奈爾的表情,笑呵呵地點點頭,「是啊,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你最好快點,否則估計就要排不上了。」

  夏奈爾這才反應過來,連忙沖刺起來,身後還傳來工作人員的聲音,「不要排錯了,左邊那一排才是。右邊的是上午的隊伍。」夏奈爾匆匆忙忙地比劃了一個「ok」手勢,然後就快速跑向了隊伍,就這耽擱了五分鐘不到,隊伍居然又往後延伸了十幾個人,夏奈爾迅速站到了隊尾,氣喘吁吁地站定了下來。

  「希望我們還趕得上。」前方傳來了一個調侃的聲音,夏奈爾抬起頭來,然後就看到了眼前的金發男生,他友好地伸出了右手,「泰倫-約翰森(tyronn-johnson)。」夏奈爾握了握對方的右手,但卻沒有自我介紹,一臉質疑的態度,泰倫也不介意,笑呵呵地說道,「听說今天的場館是六百人的,早晨的絡放票因為系統癱瘓而被取消了,所以,所有人都涌了過來,希望我們還能夠排的上號。」

  夏奈爾這才反應了過來,「可是,’活埋’是下午五點的場次,那之前的場次怎麼辦?」

  「右邊。」泰倫指了指,一個場館在一天里會播放六到七部影片,「活埋」是今天的第四部作品,在此之前還有三部,其中就包含了大熱作品「城中大盜」,但從高峰長龍來看,「城中大盜」的排隊隊伍甚至不到「活埋」的五分之一,如此巨大的落差著實讓人跌破眼鏡。「你也是听說了這部作品的好評,所以才專程過來的嗎?」

  泰倫熱情地搭話到,夏奈爾本來不想搭理的,但想了想,還是回答到,「不,我首映式已經觀看過了。」

  事實上,夏奈爾本來沒有打算再來觀看第二遍,一方面是因為電影太過驚險刺激,觀影過程著實不是一個美妙的體驗;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活埋」本身也不是一部經典到讓人反復觀看的作品。但最近這兩天,她始終無法遺忘藍禮的臉龐,尤其是在那光影交錯之間的恐懼和慌亂,那入魂入魔的表演簡直讓人如痴如醉。

  猶豫再三,最後夏奈爾還是決定再來觀看第二遍,結果卻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她覺得,首映式反而是舒服多了。

  「上帝,你首映式已經觀看過了嗎?怎麼樣?真的如同傳說一般,精彩絕倫嗎?」泰倫激動地說道,「我听說,這部作品的男主角演技真的太出色了,這到底是真的,還是言過其實?」

  夏奈爾想都沒有想,直接就開口說道,「當然是真的!」

  這驚呼聲頓時因為周圍其他人都紛紛投來了視線,好奇的詢問聲蜂擁而至,「這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男主角藍禮-霍爾不是一名新人嗎?在此之前大家都沒有注意到它,怎麼一夜之間就突然火爆起來?電影到底講了什麼?男主角的表演怎麼樣?听說有人看完電影被嚇哭了,這是真的嗎?」……

  嘰嘰喳喳的詢問聲轉眼就把夏奈爾淹沒了,周圍正在排隊的人都紛紛看向了夏奈爾,僅僅是眨眼的瞬間,夏奈爾就成為了矚目焦點,這讓她有些措手不及,在那一個個殷切的眼神之中,她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人們的熱情和期待。

  夏奈爾下意識地看了看泰倫一眼,泰倫鼓勵地握了握拳,這讓夏奈爾有些忍俊不禁,然後就揚聲說道,「是的,男主角確實是一名新人,但表演真的太出色了。我第一次見到他是在……」

  高峰長龍的隊伍浩浩蕩蕩的鋪陳了開來,多倫多電影節的熱潮推向了全新的高峰。

GGCMEAT 發表於 2017-7-2 20:52
大戲骨 174 加場呼聲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群越來越多,浩浩蕩蕩地從電影院門口一路往後延伸,對電影節沒有關心的人們在路過時都忍不住好奇起來,紛紛走過來詢問今天到底是哪一部電影在上映,居然引發了如此觀影熱潮。

  就連各方記者們都在收到消息之後快速趕了過來,午飯時分,高峰長龍已經突破了八百人,如此盛況上一次出現的時候還是在2008年,「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引發了觀影熱潮,排隊人數突破了一千五百人,今天的場面似乎也越來越瘋狂,如此意外再次讓記者們有些準備不足。

  對于多倫多電影節來說,每一年的觀眾人數都在三十五萬以上,今年甚至有機會突破四十萬,觀影熱潮一年比一年洶涌。

  但由于大部分電影票都已經在開幕之前就提前銷售完畢,抵達現場加入高峰長龍的影迷終究還是有限,對于單一的一部電影來說,排隊隊伍能夠超過兩百碼就已經堪稱熱門了,往往是每一間電影院門口都會有高峰長龍,觀眾們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觀賞。

  像「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那樣年度爆款,確實是存在的,但一般都是有原因的,比如說作品特別好,影評人追捧上天了;比如說導演特別出名,號召力無比強大;再比如說演員陣容非比尋常,僅僅只是狂熱粉絲就足以把現場引爆了;又比如「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對于印度移民、曾經為殖民國主的英國觀眾、現在和英國印度關系密切的加拿大觀眾有著特殊吸引力……

  可是「活埋」卻不具備上述條件的任何一個。媒體評論?六個好評三個差評,著實不俗,尤其是對驚悚懸疑電影來說,沒有完全引爆市場;導演和演員?一個無名小卒,一個粉嫩新人,听到過名字的觀眾都有限;公關宣傳?這部獨立電影現在甚至就連發行公司都沒有找到,更不要說公關宣傳了,在前天首映式之前,幾乎沒有人听過這部電影。

  所以,為什麼?

  「活埋」首映式結束之後,媒體確實是熱鬧了一把,不管是對作品本身所帶來的驚喜,還是對新人演員藍禮的好奇,亦或者是對娜塔莉和藍禮的緋聞疑雲的關注,這都成功地讓「活埋」超過了「城中大盜」,成為過去二十四小時之內的最大焦點。但,這還是無法解釋八百人的高峰長龍,這一切都太夸張了!

  在2010年的當下,臉書和油管的影響力已經逐漸成為了媒體新力量,互聯網對于社會生活的影響可以在方方面面窺見;但網絡媒體對傳統行業的沖擊力依舊沒有完全顯現出來,以電影宣傳為例,現在公關團隊意識到了網絡宣傳很有必要,他們也會安排相關的宣傳內容,不過重視程度十分有限,傳統的電視、電台、現場等宣傳方式依舊扮演著主要角色。

  換而言之,社交網絡所帶來的「即時時代」現在才剛剛萌芽,人們對于網絡的強大力量僅僅只是揭開了冰山一角而已。

  雅虎社區在過去這幾個月來的熱火朝天,終于在多倫多這個國際舞台上爆發了強大的能量,不少網友都紛紛趕來了多倫多,唯一的原因就是藍禮!「活埋」自然成為了他們當仁不讓的選擇。

  的確,「活埋」從媒體口碑、從作品本身等方面來說都不能算是頂級,但每個人都忽略了一個核心重點︰藍禮。就連安迪-羅杰斯都忽略了。

  夏奈爾反應過來時,這才注意到,自己已經被周圍的隊伍團團包圍了。

  由于排隊是呈現「s」形的,伴隨著隊伍不斷前進,身邊的人總是會更換一批,但是無論如何更換,大家總是迫不及待地和夏奈爾交談,有的人也參加了首映式,亢奮地和她分享當天的觀影心得;有的人觀看了昨天上午那唯一的一場放映,迫切地想要找人討論一下電影;當然,大部分的人還是沒有觀看過的,于是有的人討論「太平洋戰爭」,有的人討論兩首單曲,有的人討論藍禮-霍爾……

  夏奈爾身邊的隊伍始終沒有減少過,人群換了一茬又一茬,轉一個彎之後,剛才告別的小伙伴又再次相遇,然後再次重新拾起之前中斷的話題,繼續聊起來。到了後面,甚至脫離了「活埋」和藍禮,大家紛紛交換著對于其他電影的看法,討論聲熱火朝天。

  此時此刻,夏奈爾才真正地感受到了多倫多電影節的熱情,甚至有些觀眾已經頭發花白,他們是加拿大人,前後參加多倫多電影節已經多達十五年了,每一年都堅持不懈、風雨無阻,那份純粹而樸實的赤子之心讓人動容。

  不知不覺,已經是下午四點了,夏奈爾根本沒有意識到時間的流逝,就連午餐到底吃了還是沒吃,記憶都有些模糊了,她隱約記得大家都掏出了提前準備好的三明治、漢堡包或者甦打餅干出來充饑,但卻不記得自己到底吃了什麼。如果不是干澀到冒煙的嗓子,提醒著夏奈爾她已經不知疲倦地聊天了數個小時,她完全以為僅僅只過去了半個小時而已。

  「終于。」泰倫的聲音再次響起,夏奈爾朝前看了過去,果然,他們的前面只剩下不到十五個人了,漫長的等待總算是要結束了。

  跟隨著隊伍快速上前,等輪到泰倫的時候,售票員露出了歉意的笑容,「抱歉,’活埋’的座位已經全部銷售一空了。」

  「不!」泰倫和夏奈爾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後面的其他人听到了回復,就崩潰地抱住了腦袋,蹲下來哀嚎著,「怎麼可以這樣!」他們足足等了六個小時——只多不少,但到頭來卻依舊看不到?這簡直太讓人崩潰了。

  泰倫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愣神了片刻,反應弧長慢了半拍這才哀嚎起來,「不會吧!」泰倫的笑臉頓時就垮掉了,就好像融化的蠟燭一般,「不是說這部電影剩余的票超過半數了嗎?不是說根本沒有人看這部電影嗎?不是說今天是六百人的場館嗎?怎麼會這樣?」

  售票員面對如此情況似乎早已經習慣了,無奈地聳了聳肩,半開玩笑地說道,「你看看身後的隊伍就知道了。」

  轉頭看過去,那浩浩蕩蕩的隊伍至少還有四百人以上,甚至還有人剛剛抵達現場,看到如此隊伍也是一臉懵逼。

  夏奈爾終究沒有忍住,直接走到了泰倫身邊,開口詢問到,「可是我查了一下,今天這場沒有票之後,只剩下明天中午一點還有一場,對吧?」得到了肯定的答復之後,夏奈爾的不滿就爆發了,「那麼你也看看身後的隊伍吧,到底還有多少觀眾想要看這部電影,明天只有最後一場,之後就沒有了。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大部分觀眾都沒有機會看到了。」

  售票員張了張嘴想要解釋,但怒火上頭的夏奈爾卻根本不給他機會,「讓所有觀眾看到優質的電影,讓大家一起分享觀看電影的快樂,這難道不是電影節的準則嗎?」回想到剛才和大家熱火朝天的討論,夏奈爾就覺得一陣委屈,替「活埋」劇組不值,也替那些真心想要觀看電影卻看不到的觀眾不值,「‘城中大盜’今天的門票全部銷售出去了嗎?這部電影今天的排隊隊伍甚至比不上’活埋’的五分之一,但在之後的六天,電影每天都有一場,這說明了什麼?難道多倫多電影節官方組委會在逼迫所有觀眾選擇’城中大盜’,而不是’活埋’嗎?」

  夏奈爾沒有針對「城中大盜」的意思,事實上,她還沒有看那部電影,所以也沒有評判的打算。只是,「城中大盜」剛好撞到了槍口上。

  「小姐。」售票員處理這樣的情況也十分熟練了,幾乎每年都會踫到幾次,出席電影節的觀眾大部分都是狂熱的電影愛好者,自然比較激動,「如果想要申請加場的話,你們可以和旁邊的值班經理溝通,然後反應到官方去,那麼加場才能夠實現。」

  每一年都有電影會加場,這也是電影節受歡迎的標志之一。所以,多倫多電影節對于加場完全秉持著開放的態度,去年就有六部電影進行了加場。其中贏得最終人民選擇獎的「珍愛」更是足足加了十一場。

  夏奈爾倒是沒有預料到這樣的回復,然後站在旁邊的泰倫根本沒有留下喘息空間,轉身就對著後面的隊伍喊道,「加場!加場!加場!」

  今天願意一大清早就前來排隊的觀眾,他們都是知道的,「活埋」只剩下今天和明天兩場,錯過了今天,明天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所以,听到泰倫的呼喊,大家都跟著一起吶喊了起來,「加場!」

  那整齊劃一的呼喊聲在廣場上空回蕩起來,每一張臉龐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和亢奮的神色,不管「活埋」這部電影是否值得觀看,但他們都相信一點,只有自己觀看了之後才能做判斷,就現在而言,他們迫切地想要看到這部話題熱門,但卻看不到,那麼電影節的意義是否還存在呢?

  「加場!加場!加場!」

  呼喊聲浪一波高過一波,夏奈爾不由心神激蕩起來,高高舉起了右手,握緊拳頭,用力揮舞著,加入了大家的行列,「加場!」在這一刻,他們就是一體的。


GGCMEAT 發表於 2017-7-2 20:52
大戲骨 175 首個專訪

  蓋文-亨特手忙腳亂地試圖扣著自己公事包的扣子,但因為快速奔跑著,扣子根本對不準,努力了好幾次都失敗之後,他也就干脆放任了。看了看手表,距離約定的時間只剩下不到五分鐘了,他哪里還有時間去管公事包。

  在出發之前,他一直在觀看「太平洋戰爭」,為了今天的專訪,他昨晚一直在整理藍禮的資料,可是目前為止網絡上能夠找到的信息著實太少了,最終他決定把整套電視劇看完,在出發之前,他才剛剛看到第八集,著實有些意猶未盡,以至于忘記了時間。

  一路沖刺地進入了酒店,趕在電梯門關閉之前沖了進去,這才終于得到了短暫的喘息空間,他低頭翻了翻手里的文件夾,確認自己的提問列表以及相關資料,還沒有來得及緩口氣,電梯就已經抵達了樓層。

  蓋文快步走出電梯,正準備繼續加速的時候,腳步卻不由停了下來,甚至往後退了半步——此時,整個酒店走廊里擠滿了人,粗粗一打量,至少有三十人以上。這對于一貫安靜清冷的酒店來說,簡直不可思議,仿佛有人正在酒店房間開派對一般——可是現在才是上午十點,誰會在這個時候開派對?

  出乎意料地看到了洶涌人群,這讓蓋文條件反射地以為自己走錯了樓層,但隨後認真看一看,就明白了過來︰站在走廊里的這些人都背著照相機、背著公事包、帶著記者證,息息索索地低聲交談著,時不時還可以听到一些低低的笑聲。

  顯然,這些全部都是記者,前來采訪「活埋」劇組——或者更為準確一點,前來采訪藍禮的記者。和他一樣。

  這樣的場景在電影節上十分常見,一些熱門劇組可能在一個下午之內就要接受三十家媒體的采訪,有的是集體采訪,五家、六家媒體一起上;有的則是獨家專訪,重要媒體贏得自己的專屬時間。劇組正在接受采訪時,其他媒體就在酒店走廊里慢慢等候。

  只不過,這對于「活埋」這樣的獨立電影,就十分罕見了。

  蓋文完全沒有預料到,他還以為今天能夠看到五家媒體就了不起了,但實際情況顯然偏離了軌道,蓋文不由開始慶幸,自己在「活埋」首映之前就提前預約了時間,否則以「美國周刊」的專業和權威程度,以他自己的業內位置——他才入行不到兩年,想要搶在這些媒體之前拿到獨家專訪?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以現在的情況來看,集體采訪都不一定能夠排上前面兩批。

  猶豫了一下,蓋文邁開了腳步,瞬間整個走廊里所有人都齊刷刷地投來了視線,那沉甸甸的視線可以清晰地看到猜測、探究、疑惑等復雜的情緒,這讓蓋文有些腳軟,戰戰兢兢地走了上前,仿佛穿過地獄之路般,兩旁的惡鬼們虎視眈眈,任何一點點失誤都可能被哄搶分食得干干淨淨。

  一段不到二十碼的通道,蓋文走得汗流浹背、面紅耳赤,他也不知道是因為剛才一路奔跑過來導致的後果,還是內心的壓力太大所帶來的負面作用。

  腳步在酒店房間門口停了下來,咳嗽清了清嗓子,捏了捏手心的汗水,然後敲響了房間門,瞬間,所有視線都化作了尖刀,狠狠地刺在了蓋文的背上,所有人都在猜測著︰到底是何方神聖拿到了藍禮的首個專訪資格?

  蓋文所不知道的是,「活埋」首映式結束之後,至少有十三家媒體試圖向安迪預約藍禮的首個專訪,如果再加上首映式之前的話,預約的數量直接就突破了三十個。

  專訪和普通的宣傳采訪是不一樣的,普通采訪不管是單獨一家媒體還是多家媒體一起,提問的問題都會比較簡單一些,主要還是圍繞著宣傳內容展開,這樣的采訪更像是一種社交活動,簡單來說,干貨比較少;但專訪就專業了許多,不管是宣傳項目,還是采訪對象,都會更加深入,包括片場花絮、演員趣聞、緋聞八卦、爭議事件等等,內容都會包含在內。

  同樣的問題,在普通采訪時,采訪對象往往可以打太極,一句話就帶過去了;但在專訪時,記者勢必會打破砂鍋問到底,有時候采訪對象就被攻克了,事後公關人和經紀人就要亡羊補牢,避免事態擴大,又或者干脆就直接被報道出去了。

  這兩種采訪,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另外,專訪也更多出現在雜志上,報紙的專訪相對而言比較少一些。

  之前「太平洋戰爭」劇組接受「名利場」的采訪,那就是典型的普通采訪,黛西-盧卡斯詢問的問題雖然稍稍有些深入,但最後刊登出來的部分十分有限——因為真正的主角是湯姆-漢克斯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而不是一個無名小卒。

  即使是多倫多電影節,因為參展影片數量龐大,出席明星的數字更是可觀,專訪必不可少,但數量也十分有限。可這一次卻不一樣,在多倫多電影節這樣的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本來就引人注目,再加上之前的神秘主義,記者們這才發現︰目前為止,藍禮還從未接受過任何一家媒體的專訪。

  這下,大家就徹底爆炸了。專訪預約如同紙片一般飛了過來,但,今天上午十點到十點半的第一個專訪,卻怎麼都預約不到。「紐約時報」預約到了第二個,「好萊塢報道者」則預約到了第三個,這兩家都是業內頂尖之中的頂尖媒體,但卻居然都沒有預約到第一個時間,這著實讓各大媒體跌破了眼鏡,此時,人們也更加好奇,那麼戰勝了這兩家媒體的到底是誰呢?

  一名記者認出了蓋文,連忙走了上前,拍了拍蓋文的肩膀,「你干什麼?這里所有人都在排隊,等著第一個拿到專訪的媒體出現。你不要過來搗亂啦。」

  蓋文回頭一看,居然是「娛樂周刊」的康奈爾-麥格雷戈,「如果你現在想要預約的話,估計要排到明天了。我今天過來,也就是打算看看集體采訪的時候,能不能渾水摸魚。下午整個劇組集體采訪,安排了三個小時的時間,我們估計還要等很久。」

  在康奈爾看來,顯然蓋文不夠資格,「美國周刊」在八卦新聞方面頗為權威,但是在多倫多電影節卻根本排不上號。

  蓋文張嘴就打算解釋一番,房間門突然就打開了,出現在視線之內的赫然是安迪-羅杰斯,這位業內頂尖經紀人,不少人都和他打過交道。這一個聲響就打斷了蓋文和康奈爾的對話,兩個人都齊齊看了過去,康奈爾拉著蓋文就準備後退,沒有想到安迪卻開口提問到,「蓋文-亨特?」

  蓋文連忙點了點頭,將自己的記者證遞了過去,安迪瞥了一眼,點點頭,臉上依舊帶著笑意,以戲謔的口吻調侃了一句,「你遲到了。」

  蓋文頓時一陣窘迫,「抱歉。」整個走廊里傳來的嫉妒光波,幾乎可以將蓋文融化。

  安迪也沒有多說什麼,滿不在乎地說道,「浪費的時間是你的,不是藍禮的。」反正到了十點半,「紐約時報」的記者就會進來掐斷專訪。然後安迪就打開了房間門,讓開了位置。

  蓋文立刻就緊張了起來,拍了拍康奈爾的肩膀,來不及多說什麼,直接就進入了房間里。然後康奈爾就眼睜睜地看著安迪微笑地把房間門關上,他完全愣在了原地,一臉懵逼,這……這是怎麼回事?

  蓋文大步大步地走進了大廳里,然後就看到了坐在沙發上看書的藍禮,他今天穿了一件深藍色的波點網球衫,下面則搭配了一條淺灰色的休閑西裝褲,沙發扶手上放著一件酒紅色的毛線開衫,簡潔的裝扮卻透露出一股難以言喻的儒雅,讓蓋文自然而然就聯想到了劍橋大學——又或者是牛津大學之類的學院風格。

  「抱歉,我遲到了。蓋文-亨特。」蓋文大步大步走上前,藍禮站立起來伸出了右手,兩個人簡單握了握手,蓋文連忙把自己的公事包和資料都放了下來,有點手忙腳亂的感覺,這讓藍禮笑了起來,「不用擔心,這是我的第一個專訪,我比你更加緊張。」

  蓋文不由輕笑了一聲,視線余光瞥了一眼藍禮放在桌面上的書本,是亨利-法布爾的「昆蟲記」。「讀書是你的愛好?」

  「噢,不,僅僅只是打發時間而已。」藍禮擺了擺手,「你知道,在等待飛機、等待地鐵的時候,一本書籍總是可以讓時間過得快一點。」

  那輕松隨意的語氣讓蓋文稍稍放松了一些,「我還以為你是一個熱衷讀書的人,因為你看起來就像是這種類型的。」

  「也許這可以成全公眾對我的好印象,但我不想要背上這樣的形象包袱,太累了。」藍禮戲謔的口吻讓蓋文再次笑出了聲,他不由就想起了娜塔莉-波特曼,在她的公關宣傳中,哈佛大學的學歷始終是重要一環,去年在布朗大學入學的艾瑪-沃特森顯然也打算走這條道路。

  蓋文有些意外,卻又不太意外,過去這幾天的接觸,他僅僅只是了解了藍禮的一小部分,不是嗎?

  「那麼,我最好從基本信息開始了解起,你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GGCMEAT 發表於 2017-7-2 20:52
大戲骨 176 脫離原稿

  「那麼,我最好從基本信息開始了解起,你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听到蓋文的第一個正式問題,藍禮不由莞爾,但他卻沒有直接反駁,而是認真地思考了起來,「這是一個哲學的問題,我現在也還在探索,我是誰,我應該去哪里」

  蓋文隨即也意識到自己提問方式有問題,藍禮的話語讓他也啞然失笑起來,看著藍禮眼底促狹的光芒,蓋文覺得後背又開始出汗了,「我是說,目前大家對你的了解太少了,不管是演員工會還是d,關于你的資料都寥寥無幾,我想,我們至少可以了解一些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藍禮的尾音輕輕上揚了起來,有些不太理解這個問題的意思。

  蓋文又進一步解釋到,「現在網絡上,除了你的身高、體重、日之外,其他信息都是一片空白」

  藍禮露出了興趣盎然的神色,「我以為這就足夠了。對于演員來說,還需要什麼特別的信息嗎?我以為,我們的作品就是最好的名片了。」

  蓋文不由愣了愣,表情有一瞬間的尷尬他是」美國周刊「的記者,還是習慣以八卦的方式來進行采訪,探究**就是他們的風格,現在藍禮突然如此堂堂正正地回擊過來,他倒是有些措手不及,還好事前準備比較充分,他很快就鎮定了下來。

  「這就是我的意思。關于你的作品,目前我們沒有任何的信息,包括你過去的經歷。當然,還有更多細節的信息,比如說,我們都知道,你是英國人,但你的家鄉具體是哪里?你的血統是否來自不同的民族?你小時候的經歷,以及長大之後的經歷,還有,你的色、瞳孔色等等。」

  听著蓋文的問題,藍禮不由就笑了起來,有點荒謬,又有點搞笑,「你是說,真的有人在關心這些細節?我以為,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好萊塢更是擁抱來自世界各地的演員,沒有人會在乎這些雞毛蒜皮的瑣事。更何況,我是一名演員,而不是橄欖球球員。」

  蓋文可以感覺到藍禮話語里的嘲諷,但他卻沒有慌張,「你不知道嗎?最近一段時間,你著實是創造了不少奇跡,雅虎社區上關于你的討論始終都沒有停止過;不過,目前為止關于你的信息著實太少了,所有網友們都在踴躍表著自己的看法,我剛才所說的所有問題,都是人們討論的議題。」

  藍禮抿了抿嘴,微微點了點頭,但卻沒有回答的打算。在藍禮看來,那些細致末梢的信息根本就不重要,他可沒有成為模特的打算。

  蓋文說完長篇大論之後,房間里突然就陷入了沉默,這讓蓋文越緊張起來,下意識地擦了擦手汗,低頭看了一眼自己準備好的提問清單,「那麼如果你參與一個試鏡的話,你會如何介紹自己呢?」

  「上午好,我叫藍禮-霍爾,今年二十歲,今天我試鏡的角色是保羅-康羅伊,我準備了一段表演,現在可以開始了嗎?」

  听完了藍禮的回答,蓋文不由就噎住了,被堵得有些說不出話來。藍禮的這段自我介紹完全沒毛病,他反而是不知道如何接話了。然後蓋文就看到了藍禮嘴角的笑意,他噗嗤一下也笑出了聲。顯然,如果繼續按照原本的采訪方式進行下去,那麼今天的專訪時間就都要浪費了。

  想了想,蓋文干脆就把問題清單放回了桌面上,完全放棄了原計劃,「從’太平洋戰爭’到’活埋’,人們對你的表演給出了許多贊譽之聲,不少人猜測著,你是傳統學院派出身的演員,是這樣的嗎?」

  專訪總算是提出了一個有水準的問題,「是的,我畢業于倫敦皇家戲劇藝術學院,接受了完整的兩年的學院教育。」藍禮沒有謙虛地對蓋文的稱贊表示回應,坦然而自信地回答到,「在學院學習的期間,我在倫敦西區實習了約莫年時間,畢業之後就來到了紐約,在外百老匯摸索了一段時間,一直到我拿到了’太平洋戰爭’的演出機會。所以,是的,我的確是傳統的學院派出身。」

  「倫敦西區?外百老匯?對于你這樣的年輕人來說,能夠靜下心來投入舞台劇的表演之中,這可不多見。」蓋文有些意外。

  眾所周知,英國演員大多數都會在舞台劇里不斷打磨自己,但許多年輕演員前來好萊塢之後,往往都會被名利場的鮮花和掌聲迷惑。藍禮選擇了紐約而不是洛杉磯,這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

  「在最開始的時候,這是學院的表演任務,但站在舞台上投入表演,那種感覺是十分特別的,不知不覺,你就會和角色融為一體,真正感受到表演的魅力。」藍禮的臉上帶著興致盎然的神色,可以看得出來,提起表演時,他的眼楮是閃爍著亢奮光芒的,「結束了’太平洋戰爭’的拍攝之後,我重新回到了紐約,再次投入了外百老匯的表演工作里,過得十分充實。」

  「從’太平洋戰爭’到’活埋’,這之間有過年的時間空檔,你都在外百老匯參與演出嗎?」蓋文露出了驚喜的表情,這才是真正的意外,畢竟「太平洋戰爭」里藍禮已經和頂尖大牌合作過了,結束拍攝之後,他居然還能保持平常心,回到外百老匯而且還不是百老匯,確確實實讓人刮目相看,「所以,劇目叫什麼名字?有什麼有名的作品嗎?」

  「不,不不。」藍禮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搖了搖頭,顯得十分輕松,「我參與的幾出劇目都是實驗作品,其中有一部還是哥倫比亞大學學們的,不要說名字了,就連在網絡上都查不到相關信息。」

  難怪。這就解釋了原因,動員了所有網友都沒有能夠挖掘出更多信息。

  「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在一個地下室的表演。」藍禮的表情流露出思考的神色,放松的嘴角不由自主就上揚了起來,「那里最多只能容納三十個人,當天表演的時候,觀眾只有十幾個人吧,但那出劇目動員了足足二十三個人。也就是說,我們的演員甚至比觀眾還多,後來,沒有表演任務的演員都紛紛坐到台下,假裝觀眾,一起跟著鼓掌。」

  藍禮自己也是不由莞爾,可是蓋文卻露出了錯愕的神色,「但那樣的表演經歷真的很特別。因為這些觀眾不是百老匯里的高級知識分子,他們僅僅只是單純的戲劇愛好者又或者是無聊打時間的觀眾,所以他們的反應十分直接,往往在表演過程中就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情緒呵呵。」藍禮不由輕笑了起來,這讓蓋文露出了疑惑的表情,「到了最後,我干脆直接走下了舞台,邀請觀眾加入我們的表演,那天的表演確實十分有趣。」

  蓋文這下真的是瞠目結舌了,表面看起來,藍禮完全就是一個循規蹈矩的紳士,甚至還有英國傳統的禁/欲風格;完全無法和外百老匯、地下劇院這樣具有平民氣質的東西起來。可是仔細想想,藍禮目前為止兩個角色之間有著巨大的差異,這不僅可以看出藍禮身為演員的野心,還可以看出藍禮挑戰極限的沖勁。

  「我無法想象出那樣的畫面,但我可以想象出你們的喜悅和幸福。」蓋文忍不住就驚嘆了起來,「那麼過去這一段時間來,你肯定不太適應吧?之間,忽然所有鎂光燈都對準了你,這與之前的活顯然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事實上,在多倫多之前,我沒有太過真實的感受。」藍禮實話實說,「我還是可以正常上街,也可以自由地前往任何地方,偶爾一些觀眾可以認出我來,但他們卻叫不出我的名字。所以,整體來說,我感覺還好。」

  看著藍禮的一臉淡定,蓋文聳了聳肩,「其他的我不知道,但是對于媒體記者來說,大家可是無比熱鬧。現在在酒店走廊里,至少有三十名記者在等待著采訪你的機會。我是今天的第一個。」

  「我猜想,艾美獎可能還是有點分量的。」藍禮的調侃讓蓋文直接就笑出了聲,下一個問題也就順勢出來了。

  「從贏得艾美獎之後,你連續成為討論焦點,網絡上甚至有人懷疑,你是不是擁有深厚的演藝圈背景,就好像艾瑪-羅伯茨一樣。」蓋文終于詢問到了第一個八卦,不由有些雀躍,這讓他想起了自己成為記者之後拿到的第一個專訪,青澀而激動。

  「哈哈。」這是藍禮的第一個反應,認真想了想,不由再次笑了兩聲,「我一直都在交叉著手指祈禱著這一天的到來,但顯然,我缺少了一點運氣。」

  「可是,艾美獎之後,你為什麼會選擇在街頭演出呢?這確實讓人意外,不少人認為,這是事先擺拍的。」蓋文的提問開始變得犀利起來,逐漸顯露了鋒芒。

  「如果要如此認為,那是他們的自由。」藍禮出人意料地沒有進行辯解,而是一臉坦然地聳了聳肩,「雖然我也不知道,拍攝一段街頭表演視頻,然後上傳到油管,這對我的演員事業有什麼幫助;但能夠娛樂到網友們,這是我的榮幸。」

  藍禮堂堂正正的姿態,倒是讓蓋文語塞,他想了想,咄咄逼人地問道,「所以你是說,你的家庭真的沒有演藝背景?」

  「如果有的話,那又當如何?」藍禮沒有任何回避,直接反問了回來,蓋文就這樣被噎住了。
GGCMEAT 發表於 2017-7-2 20:52
大戲骨 177 禍從口出

  關于艾美獎頒獎典禮之後的街頭表演,藍禮可以解釋,那情況並不復雜,簡單幾句話就可以解釋清楚了。但,有必要嗎?

  作為公眾人物,生活在鎂光燈底下,一舉一動都會被大眾拿到顯微鏡底下分析,像藍禮這樣的新人還好,如果是湯姆-克魯斯、布拉德-皮特那樣的大明星,可能嗓子沙啞了都要解釋一下,自己不是縱/欲/過度,只不過是感冒了。如果每一件瑣碎的事都要向大眾解釋,那麼生活真的就沒完沒了了。

  更何況,很多時候,即使解釋了,大眾也不會買賬。人們總是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

  娛樂圈、聚光燈、應對媒體……這些對于藍禮來說都是新鮮的,他沒有經驗可以借鑒;但兩世人生卻教會了藍禮一件事,如果不斷被他人的意見而左右,那麼自己遲早會迷失。所以,藍禮不會解釋,也不想解釋。

  退一萬步,就像藍禮所說,「如果有的話,那又當如何?」

  蓋文啞口無言,娛樂圈里的星二代數不勝數,因為父母的關系,許多星二代從出生開始就包圍在鎂光燈之下,長大之後進入娛樂圈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那麼星二代的家庭背景爆料出來之後呢?那又怎麼樣呢?

  這是娛樂圈,不是家族企業的裙帶關系,或者是政/府機關的降落傘。相反,許多星二代反而能夠輕易贏得矚目,這是好事。像布萊絲-達拉斯(brye-dallas)那樣,隱瞞了自己父親就是朗-霍華德(ron-hoard)的事實,依靠自己的實力打拼,這反而會得到觀眾的支持和業內的贊賞。

  如果說藍禮真的擁有星二代背景,成功地完成了炒作,那麼也沒有什麼好稀奇的,因為這里是好萊塢,為了炒作和曝光,不折手段的好萊塢。至少,蓋文無法否認,「太平洋戰爭」和「活埋」之中,藍禮確實奉獻了令人拍案叫絕的演出。

  于是,面對藍禮的反問,蓋文居然有些節節敗退這也是「美國周刊」這樣八卦雜志的一個弊端,網絡熱點確實十分重要,但他們往往會在這些細致末梢的熱點上花費傾注全部精力,一旦挖掘出了大八卦,那麼皆大歡喜,否則就是雞毛蒜皮、無關痛癢的垃圾新聞。

  「那麼也許我們可以好好采訪一下你的父母。」蓋文掩飾著自己的尷尬,半開玩笑地說道,不過他也知道這笑話不好笑,于是連忙轉移了話題,「那麼你和娜塔莉-波特曼之間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現在關于你和她的緋聞可是大家討論的熱點。」

  藍禮眉尾輕輕一挑,「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緋聞最開始的源頭就是你吧?我以為你比我更加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藍禮露出了興致勃勃的表情,「不然,你來給我說明一下情況吧?」

  這采訪的位置轉眼就顛倒了,蓋文著實有些措手不及,但畢竟已經入行了兩年,他很快就鎮定了下來,反擊了回去,「我親眼目睹了你和娜塔莉在電影院門口踫面,這就是開始,難道不是嗎?」

  藍禮嘴角的笑容不由輕輕上揚了起來,「人們總說,要相信自己雙眼所看到的,那麼魔術呢?你相信魔術嗎?」

  藍禮的回答頗為意味深長,蓋文認真回想了一下,再思考一下「活埋」首映式上的生澀氣氛,他忽然就有一個奇怪的想法,于是脫口就詢問了出來,「你說,你和娜塔莉是在多倫多電影節上認識的,今年的電影節?」

  「前天的首映式,是我第二次見到波特曼小姐。」藍禮給出了紳士得體的回答,蓋文恍然大悟,可是再細想一下,心髒就快速跳動了起來。

  事實上,蓋文所不知道的是,就在過去這不到三十六個小時之內,包括「美國周刊」自己在內,已經有不少媒體嗅到了蛛絲馬跡,開始對娜塔莉和「黑天鵝」劇組窮追猛打。只不過蓋文一直在為今天的專訪做準備,昨天還專門出席了「127小時」的首映禮,所以錯過了精彩。

  蓋文覺得信息量有些大,眨了眨眼,暫時把這個想法放到了一邊,在繼續提問之前開了一個小玩笑,「記者的職業本能,你知道。」蓋文聳了聳肩,以這樣的方式來掩飾自己的尷尬畢竟緋聞的源頭就是他,「那就讓我們來談談表演吧。’活埋’,你在這部作品之中奉獻了令人驚嘆的演出,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你是如何揣測角色、如何投入表演的嗎?」

  蓋文有預感,藍禮對于專業問題肯定不會拒絕不僅不會拒絕,而且還會喜聞樂見。

  果然,藍禮十分輕松地談起了電影拍攝過程的一些趣事,就在這時,安迪-羅杰斯突然就走了過來,打斷了采訪進程,在藍禮的耳邊輕聲說道,「關于在棺材里體驗密閉經驗的事,暫時不要說。」

  以目前的情況依舊無法對「活埋」的頒獎季前景做出一個準確的預測,至少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所以他們需要提前進行鋪墊布局。如果等到十二月時,學院公關已經全面展開,那就已經來不及了。像「活埋」這樣獨立電影劇組,一般都是沒有策略的,等到簽約發行公司之後才會展開;不過,既然安迪已經成為了藍禮的經紀人,他自然要為藍禮做盤算,就好像「黑天鵝」劇組步步為營為娜塔莉計劃一樣。

  藍禮微微收了收下頜,表示明白,微笑地迎向了蓋文疑惑的視線,「他正在交代我,那些破壞形象的瑣事就不要說了。比如說,我拍攝打電話給保羅母親的那場戲,我哭到無法自已,以至于導演喊卡了,我不僅沒有停下來,反而還哭得更加洶涌了,大家都被我嚇到了。我哭得就像是一個嬰兒。」

  戲謔的話語讓蓋文放聲大笑起來,抬頭看著站在旁邊笑容滿面的安迪,蓋文覺得更是歡樂,「這顯然不是一次輕松的拍攝經歷。對了,前天晚上舉行首映的’127小時’,你觀看了嗎?」

  「是的,我第一時間觀看了。」藍禮語氣輕松地說道,然後就察覺到了蓋文疑惑的視線」127小時「的首映式上可沒有看到藍禮的身影,他不得不補充說明到,「我拿到了昨天業內場的門票,成功完成了打卡行動。」

  「127小時」這樣的熱門電影,藍禮再像前幾天其他幾部作品那樣搶到公眾場的多余電影票,就無比困難了。不過安迪卻有其他考量,他也希望藍禮可以更多的露面,所以為藍禮拿到了業內場的門票。

  「噢,看來昨天我錯過了不少熱鬧。那麼你肯定也听說了,那部作品受到了媒體的一片贊譽之聲,不少人都認為,詹姆斯-弗蘭科(james-frano)奉獻了職業生涯最佳表演。由于兩部作品講述的都是險境求生的故事,所以人們都將你和他放在一起比較討論。你的感覺如何呢?」

  蓋文的問題本身沒有太大新意,明顯就是挖坑讓藍禮跳,挑起藍禮和詹姆斯之間的話題。不過意圖太明顯,只要用一些客套話就可以敷衍過去了。

  「我覺得詹姆斯的表現十分出色。」藍禮點點頭表示了肯定,侃侃而談,「不過這部電影顯然導演才是最大功臣。丹尼-鮑爾的調度、鏡頭、控制真的太出色了,觀眾的情緒始終掌握在他的手中,觀影過程確實是一種享受。」

  蓋文愣了愣,隨即就狂喜了起來。藍禮這句話的意思是︰詹姆斯-弗蘭科的表演不值一提嗎?又或者說,不值得和他比較嗎?更進一步的話,在「活埋」里,藍禮認為自己的功勞大過導演嗎?如此狂妄、如此自大、如此直接的話語,真的是太刺激了!

  蓋文的瞳孔驟然就放大了起來,他的腦海里忽然就想到了馬龍-白蘭度。

  當初這個桀驁不馴的天才演員,直言不諱地認為,「詹姆斯-迪恩不過是一個追求虛名的跟風者」,引起了媒體軒然大波;可是詹姆斯-迪恩始終也掩飾自己對馬龍的崇拜,馬龍三番兩次拒絕了和後者的踫面,一直到詹姆斯因為車禍英年早逝,馬龍才意識到了詹姆斯的天賦和才能,對于兩個人的失之交臂也無比扼腕。

  黃金時代的演員們,從來不介意表露刻薄、殘酷和貪婪,甚至不在乎輿論的非議;但是進入九十年代之後,經紀人和公關人迅速崛起,每一個演員都是人精,絕對不會輕易在公開場合大放厥詞。即使是西恩-潘這樣的壞小子,還有詹姆斯-卡梅隆這樣的狂妄自大,他們也很少會公開怒對同行。

  蓋文下意識地就抬頭看向了站在旁邊的安迪如果安迪出來制止的話,他肯定也沒有辦法報道出去,但出人意料的是,安迪靜靜地站在旁邊,看起來似乎沒有任何動靜的模樣,這……這又是怎麼回事?

  安迪其實也有些無奈,听到藍禮的話,他立刻就反應過來了,禍從口出。但大腦轉了一個圈,他也就明白了過來,平時藍禮可不是這種隨意針對別人、否定別人的個性,可是談及專業信息的話,舉手投足的自信和堅定卻有著一股不可阻擋的氣勢。

  無論是之前蓋文提起表演的事,藍禮的眼楮里閃爍著亢奮的光芒;還是現在蓋文提起了詹姆斯-弗蘭科,藍禮直言不諱地發表了觀點。歸根結底,這就是藍禮的底線,是他的堅持,也是他的閃光點。

  當初安迪願意三顧茅廬,不就是看上了藍禮的這份特質嗎?如果他扼殺掉的話,那麼還不如不要簽下藍禮了。所以,即使他很想要上前勸阻藍禮,但咬緊牙關,他還是停在了原地。

GGCMEAT 發表於 2017-7-2 20:52
大戲骨 178 應對自如

  空氣之中涌動著說不出的緊繃,蓋文好不容易挖掘到了大新聞,反而緊張起來,手心再次開始出汗。

  客觀來說,藍禮沒有直接發表對詹姆斯的看法,更不要說批評對方了,僅僅只是提及了丹尼-鮑爾的功勞而已。和詹姆斯相比,丹尼是贏得了奧斯卡小金人的導演,他的實力也收到了諸多贊譽,這一次「127小時」也不例外。所以,藍禮的話也沒毛病。

  但談話的藝術顯然沒有那麼簡單。

  藍禮似乎沒有差距到蓋文和安迪的暗潮洶涌,依舊繼續說道,「當然,電影是一個整體,從導演到演員,再到劇本,還有燈光、配樂、後期等等,所有人齊心協力完成一部作品。’127小時’,在詹姆斯和丹尼等人的齊心協力之下,確實是一部值得稱道的作品,整體來說,它比’活埋’更加優秀。」

  蓋文覺得,爆點有點多,他有些反應不過來︰藍禮如此簡短的一番話里,似乎羅德里格和詹姆斯同時躺槍,更匪夷所思的是,「活埋」也跟著一起躺槍。一時間收獲太多了,反而讓蓋文誠惶誠恐起來,「所以,你是說,比起’活埋’來說,你更加喜歡’127小時’?你和導演之間有什麼不合嗎?」

  「哈哈。」藍禮被這句話直接逗樂了,「不,我還是更加喜歡’活埋’。我只是認為,從客觀角度來看,’127小時’確實是一部更加完整、更加成熟的作品。在拍攝’活埋’過程中,我和羅德里格都在不斷學習摸索,我們的劇本框架更加窄小,可以發揮的空間也更加有限,所以留給我的發揮空間會更多一些。對我來說,這當然是一件好事,拍攝’活埋’的過程可是至今難忘;但對于作品整體來說,這確實是一個小小的遺憾。」

  「……」這是蓋文唯一的反應,站在旁邊的安迪卻是稍稍松了一口氣。果然,在專業問題上,藍禮保持了一貫的客觀和認真,沒有過多抬高,也沒有過多貶低,一切事實就是。還好,他沒有中途打斷,否則藍禮剛才的發言頓時就會變得奇怪起來了。

  不過,藍禮如此耿直的說話方式,在好萊塢估計會得罪不少人。比如說詹姆斯-弗蘭科——即使大家都知道藍禮說的是大實話,但當事人還是會心里不舒服,更重要的是,誰要听實話?

  爆點太多了,蓋文反而不知道先從哪里下手了,最後挑選了一個最直接最有效的,「那你覺得,你和詹姆斯,誰更加有希望提名奧斯卡呢?」

  藍禮眼底流露出了滿滿笑意,嘴角不由也上揚了起來,「如果是你,你會投票給誰呢?」藍禮反問了一句,不等蓋文回答,他就接著說道,「現在僅僅是九月,我想奧斯卡不是我們需要討論的話題,多倫多電影節的組委會可不會喜歡我們現在的話題。」

  蓋文放聲笑了起來,「不,恰恰相反,我覺得他們十分樂于看到這樣的話題多多提起。」視線余光撇了撇手表,時間過得真快,因為他稍稍遲到了一小會,而且又打亂了計劃,其實很多熱點他都還沒有詢問到,比如說關于藍禮的兩首單曲,再比如說「太平洋戰爭」拍攝期間的趣事……但,這就是第一次專訪了,他不能太過貪心。

  「最後一個問題。」蓋文連忙說道,「目前你對下一部作品有什麼規劃嗎?」先是「太平洋戰爭」,而後是「活埋」,藍禮目前為止的兩部作品確實是別樹一幟,這也讓人對他的未來規劃有更多興趣,「傳聞,已經有超級英雄電影開始和你接觸了?」

  藍禮抿了抿嘴,笑容里的意味深長讓蓋文以為自己猜對了,沒有想到,藍禮卻給出了一個意外的回答,「現在的消息都是這樣傳播的嗎?由第三者來告訴當事人,事情已經發生了?」蓋文愣了愣,「如果拿到了確切消息,歡迎你立刻前來告訴我。」

  蓋文被藍禮那輕松調侃的語氣逗樂了,還沒有來得及回應,房間門就再次被敲響了,安迪去開門,蓋文只能快速收拾起自己的東西,那敞開的公事包似乎和半個小時前沒有任何差別,讓人完全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隨便把東西塞進公事包里,抬起頭就看見站起來的藍禮,主動伸出了右手,蓋文連忙握住了藍禮的右手,「今天的采訪十分愉快,謝謝。」

  「我的榮幸。」藍禮似乎又恢復了印象之中的紳士有禮,輕笑地調侃到,「希望下次還有專訪的機會。」

  如果藍禮猶如流星般轉瞬即逝,那自然是沒有專訪機會了。藍禮這句話顯然是一個小玩笑,蓋文露出了大大的笑容,「順便說一下,你,這是我的選擇。」奧斯卡影帝提名,詹姆斯還是藍禮,這就是他的答案。說完,蓋文就邁開了步伐,轉身離開,迎面就可以看到「紐約時報」的記者布萊德利-亞當斯。

  布萊德利對著蓋文露出了一個大大的笑容,眼神里閃爍著惺惺相惜的光芒,蓋文不太理解,但還是禮貌地點點頭,而後就離開了酒店房間。

  布萊德利意外的是,居然還有人和他一樣,看好藍禮的發展前景——他是在「活埋」首映之前預約專訪的,沒有想到居然還是慢了蓋文半拍。「美國周刊」,在他們的加持之下,「藍禮-霍爾」這個名字很快就會傳遍美國了,且不說人們對他是否有關心,但至少從名字認知度上就會有重大突破,看來,以後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收回思緒,布萊德利快步走了上前,主動和藍禮握了握手,做起了自我介紹,沒有想到藍禮卻微笑地說道,「我認識你,在艾美獎的紅地毯上,那是我們的第二次見面,對吧?」

  這下輪到布萊德利驚訝了,一時間居然有些反應不過來。好萊塢的記者著實太多了,數以萬計,頂級記者鳳毛麟角。所以,一般來說演員想要記住記者的臉孔,這是無比困難的,沒有想到藍禮居然全部都記得!

  藍禮卻十分淡定,如果布萊德利到英國的貴族上流社會溜達一圈就知道這根本不算什麼了,一個姓氏背後的家族動則就是上百人,有時候,就連這個家族世襲的管家、佣人、牧師等等也都必須記得名字和臉孔。

  「我還不知道,你是什麼媒體的記者來著?」藍禮的話語讓布萊德利緩過神來,自信而沉著地說道,「‘紐約時報’。」

  蓋文順手將酒店房間門關上,然後就看到視線之內所有人都齊刷刷看了過來,那錯雜的目光幾乎就要將他生吞活剝。

  每一名記者都知道,在電影節如此特殊的場合,無論是普通采訪還是專訪,都是搶在越前面越有利。原因很簡單,一名演員一個劇組可能一整天要接受數十個媒體的輪番轟炸,而且各家媒體詢問的問題都大同小異,即使問題不同,可能答案也比較相似,即使是一個笑話,一天之內翻來覆去地重復說上三十遍,那也不好笑了。

  在演員精神最飽滿、情緒最積極的時候采訪,往往能有意外收獲;但是到了後半段,尤其是尾聲的時候,演員可能都愛理不理,回答的句子越來越簡短、越來越簡單。

  現在,今天的黃金機會就落在了蓋文手中,誰知道他的錄音筆里到底隱藏了多少好料?

  康奈爾-麥格雷戈一路小跑著就迎了上來,勾住了蓋文的肩膀,「兄弟,你在背後里干了這件大事,居然也不透露一點口風?上帝!真是有你的!」

  蓋文原本是想要反駁的,當初兩個人一起看到了藍禮,是康奈爾自己放棄這條線的。但轉念一想,蓋文卻突然靈光一現,沒有抵抗康奈爾的拉扯,在那銳利而炙熱的視線之中離開了走廊,走到了安全樓梯里。

  「伙計,怎麼樣?今天有什麼收獲嗎?快點和我分享一下,我不要求獨家,邊角料就好。」康奈爾壓低聲音商量著說道,「現在主編那里催得不行,都說,詹姆斯-弗蘭科那邊輕易地就排到了,可是藍禮這里跟不上進度,我們就落後了。」反正今天不少媒體都將完成采訪,獨家估計是沒戲了,通用新聞也是夠用的——更何況,蓋文是第一個采訪的,肯定有更多好料。

  蓋文沒有一口拒絕,他和康奈爾是大學同學,認識多年了,畢業之後一個去了「美國周刊」,一個則去了「娛樂周刊」,競爭過,當然也合作過,關系非比尋常,所以他也沒有兜圈子,「你不是跟了娜塔莉那條線,說吧,你發現了什麼。」

  康奈爾愣了愣︰蓋文居然願意用娜塔莉的新聞來交換藍禮的新聞?這不是等價交換啊!可是,蓋文肯定不會做虧本生意,那麼這就意味著娜塔莉的新聞藏著他不知道的貓膩,瞬息萬變之間,他就做出了判斷,「最近這兩天沒有什麼消息,娜塔莉和劇組一直在一起,然後他們的公關人邀請了劇組的所有群演、替身開了一次派對,其他時間,娜塔莉完全足不出戶。」

  蓋文沉吟了片刻,回想一下藍禮剛才的話語,一個大膽的想法就冒了出來,「娜塔莉和劇組一起行動的時候,本杰明在嗎?」

  「廢話,當然在,本杰明是舞蹈總指導呢。」康奈爾理所當然地說道,然後他就看到了蓋文那意味深長的神情,頓了頓,不可思議地說道,「不……不會吧?」

  「為什麼不會?」蓋文的反駁讓康奈爾噎住了,「現在的問題就在于,為什麼娜塔莉願意和藍禮傳緋聞,卻不願意曝光呢?」

GGCMEAT 發表於 2017-7-2 20:52
大戲骨 179 雙星閃耀

  轉眼之間,第三十五屆多倫多電影節就過去了三分之二,只剩下最後三天,一年一度的盛會就又要落下了帷幕。????進入後半段之後,電影節終于迎來了久違的高/潮!

  先是「活埋」意外地成為了熱點話題,力壓「城中大盜」成為了矚目焦點,之後還引了加場呼聲的上揚,多倫多電影節組委會也立刻做出了回應,給予了加場一場的待遇,盡可能滿足更多觀眾的觀影需求。雖然僅僅只是一場,卻是一個突破,尤其難能可貴。

  而後是「127小時」吸引了整個北美的焦點有觀眾在觀影途中因為男主角用小刀自我截肢的血腥畫面而導致了嘔吐乃至昏厥的不良反應,而且不止是一、兩名而已,這不僅讓電影引了熱烈討論,同時還吸引了更多觀眾的關注和好奇。當然,更重要的是電影本身也收到了影評人一致的稱贊,認為丹尼-鮑爾繼「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之後,再次奉獻了奧斯卡級別的作品。

  緊接著,丹麥電影「更美好的世界」全球映,引爆了媒體的追捧狂潮,與之前上映的「焦土之城」一起構成了外語片聯盟,瞬間成為今年頒獎季最佳外語片的頭兩號種子,備受矚目。

  似乎每一天都可以感受到全新熱點的出現,一步一步地將多倫多電影節的氣氛推向巔峰,今天,「黑天鵝」即將映,人們更是集體動員起來。

  這部電影從導演到演員都是絕對的重磅級,籌備階段就吸引了不少火力,之前在威尼斯電影節又受到了一致肯定,劇組成員才剛剛抵達多倫多,就受到了最高級別的歡迎。觀眾們等待了又等待,總算是等到這部作品在北美映的時刻,怎麼可能不激動呢?

  隱藏在「黑天鵝」映儀式光輝之下的,卻是對「活埋」和「127小時」兩部作品的討論,引爆了觀眾們的討論熱情。

  兩部電影著實有不少相似之處,都是獨立電影,都是絕境求生的故事,都是獨角戲的舞台,都是導演與男主角閃耀的作品。

  雖然整體而言,「127小時」都大了一號,獨角戲的戲份差不多只是三分之二,其他出鏡的演員著實不少;投資成本也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127小時」差不多是「活埋」的六倍左右;導演和主演的名氣、聲望也都高了好幾個台階……但,兩部作品一前一後映,人們還是不由自主將兩部作品放在一起討論。

  尤其是關于詹姆斯-弗蘭科的演技贊揚開始抬頭之後。

  在「127小時」的官方場刊評論之中,十家媒體給出了七個好評,兩個中評和一個差評,整體口碑略勝「活埋」一籌。和藍禮的意見不謀而合,影評人對丹尼-鮑爾的稱贊聲也不絕于耳,紛紛認為這位導演又一次交出了出色答卷,將一個幾乎不可能改編成功的故事搬上了大屏幕;而對于詹姆斯表演的肯定也不少,但卻是被導演以及劇本分走了不少視線。

  「好萊塢報道者」認為,「鮑爾和弗蘭科的才華讓電影的成功有了保證。」

  「華爾街日報」則表示,「弗蘭科飾演這個角色無疑需要巨大勇氣,但結果卻是喜人的。」

  在這之中,「洛杉磯時報」的肯定最為直接,「這是弗蘭科演員生涯最出色的表演!每一個表情在他那張充滿了喜感的臉上都賦予了角色生命。」

  雖然被丹尼搶走了不少風頭,但詹姆斯也收獲了一把肯定,甚至有一些多倫多的當地媒體開始驚呼,「弗蘭科一路沖向奧斯卡!」

  自然而然地,藍禮和詹姆斯就被放在一起相提並論︰

  兩個人都是年輕人,雖然詹姆斯今年已經三十一歲了,但在奧斯卡的影帝評選系統里,兩個人都是小字輩;兩個人都是電影里的唯一主角,獨挑大梁,在鏡頭底下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細膩的表演;更不要說,兩個人的表演都收到了媒體異口同聲的稱贊,而且同時提到了奧斯卡……這也意味著,兩個人很有可能成為今年頒獎季的直接競爭對手。

  在奧斯卡的評選過程中,評委內心對年輕的限制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最佳男主角的爭奪,雖然每隔幾年,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名單就會出現一名新人或者年輕人的身影,表達學院對年輕一輩的嘉獎,但提名就已經是勝利了,而且一個席位就是極限,兩個年輕人一起入圍提名的情況十分罕見。

  換而言之,藍禮和詹姆斯之中,很大幾率就是「你死我活」的情況,只有一個人能夠入圍提名當然,兩個人都落選的可能性更大。

  另外,奧斯卡演技獎項的評選不是數學題,有一個固定公式,更多時候是一種專業判斷以及心理偏向的綜合結果。比如說去年的杰夫-布里吉斯,功勞票和愧疚票的雙重因素之下,再加上諸多影評人的肯定,可能學院成員甚至沒有觀看「瘋狂的心投票給了杰夫。如此情況並不稀奇,當年「斷背山」輸給「撞車」時,許多評委就公開承認,從來沒有觀看過「斷背山」。

  一般來說,想要贏得提名,要麼是演技群,很有可能作品本身表現平平,但是演員的演技著實碉堡,令人震撼,讓人們忽略了作品的平庸,驚嘆于表演的精彩,比如說「鐵娘子」的梅麗爾-斯特里普。

  要麼是作品出眾,演員的表演可能不見得是石破天驚,僅僅只是中規中矩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但參演作品卻口碑大爆,甚至是最佳影片的大熱,人們在勾選最佳影片的時候,順帶也勾選了相關演員,比如說「聚焦」的馬克-魯法洛(mark-rua1o)和瑞秋-麥克亞當斯(rabsp;想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的,著實罕見,整個奧斯卡歷史上,達到如此標準的作品也就在可數範圍之內。

  這兩位年輕人現在面臨的情況就是如此,「活埋」的作品整體性略差一些,但是藍禮的表演卻得到了更多贊賞;「127小時」則顛倒了過來,詹姆斯的光芒被丹尼搶走不少,可是作品整體質量卻收獲了更高的贊譽。

  這也引導向了同樣的結果,評委很有可能需要在藍禮和詹姆斯兩個人之中選擇其一。

  更何況,頒獎季還沒有拉開帷幕,真正的強手都還沒有登場呢,說不定進入十月之後,兩個年輕人的呼聲都轉瞬即逝,根本沒有人記得起來,在多倫多電影節上曾經有過這樣一段。那麼,二中選一,到底應該選擇誰呢?

  「我暫時還沒有觀看’127小時’,我相信詹姆斯是一位出色的演員。但就我個人來說,藍禮在’活埋’里的表演讓我感受到了震撼。」這是瑞恩-高斯林在接受采訪時,表達的觀點。當記者提到了「藍色情人節」在今年頒獎季的機會時,瑞恩暢快地笑了起來,「謝謝有人還記得我這個過氣演員。不過,在我和藍禮之間,我願意選擇藍禮。」

  喬-哈姆(joe同樣表了自己的觀點,「毋庸置疑,詹姆斯-弗蘭科是一位優秀的的演員,無論是’菠蘿快車’,還是’米爾克’,都可以看到他的出色。這一次,丹尼-鮑爾給了他一個舞台,然後,他就這樣震撼了所有人。當然,還有不能忘記今年的’嚎叫’。」

  不經意之間,越來越多人開始加入這個話題的討論,正在多倫多電影節的明星們都成為了問詢的對象,顯然,在好萊塢已經打滾了十年的詹姆斯贏得了大部分支持;只有很小一部人提到了不久之前的艾美獎,對藍禮的表演期待有加。當然,沒有人當真,大家都只是當做茶余飯後的談資,為電影節增添一些趣聞。

  不過,伴隨著大家的談論,話題升溫的度遠遠出了想象。「活埋」的加場放映結束之後,更是為這場討論添加了一把火。

  觀眾們對這部作品的反應遠遠出了預期,大部分觀眾都表示電影的精彩和刺激程度在期待值以上,尤其是在官方場刊將更多贊譽送給了「127小時」的情況下,「活埋」那猶如過山車一般的觀影過程更是贏得了觀眾的喜愛「127小時」因為花費了大量時間進行閃回,以及構建人物,單純從觀影流暢度來說,自然是比不上「活埋」的。這也為「活埋」狠狠地贏得了一批口碑。

  同時,得益于熱門話題的存在,藍禮也成為了每個人討論的核心,「出色!真的太出色了!難以想象他還是一個新人。事實上,我覺得他是整部作品成功的唯一原因。」……

  其中還有不少觀眾主動提起了藍禮和詹姆斯的競爭,「我個人覺得藍禮更勝一籌吧,整個表演的層次更加豐富。我喜歡藍禮的演出,他的表演有一種震撼力。我其實很喜歡詹姆斯,但藍禮這一次確實是讓我驚艷了。」……

  從視覺沖擊角度和劇本框架結構來說,完完全全獨角戲的藍禮確實是佔據了些許上風。但更重要的是,原本只是一個閑聊趣聞的話題,卻在多倫多電影節上傳播了開來,藍禮和詹姆斯的雙星閃耀甚至讓瑞恩都黯然失色。

  在這股風潮的加持之下,「活埋」又一次成功地吸引了大眾的注意,藍禮的表演到底多麼精彩?電影到底能不能和「127小時」相提並論?電影引的討論到底是純粹炒作還是真材實料?但,這些問題注定得不到解答了。

  因為,多倫多電影節沒有排片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