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山溝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連載中)

 
V123210 2017-7-1 21:16:16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840 725046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8 19:26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除非我們陸軍死絕了


    五月初九,河南開封巡撫衙門內,蕭保關雙眼佈滿了血絲!

    這一場大雨下了兩天兩夜,他也就兩天沒睡。

    前天傍晚時分開始下雨,一開始蕭保關還不覺得什麼,皇家理工學院裡的天氣預報也就是嚇唬人而已,怎麼可能下大暴雨,而且還是下足足一個多月之久呢。

    但是前天傍晚時分,雨越下越大,而且徹夜未停,他也就越來越擔心,那天晚上,他根本就沒有睡下,而是一直盯著屋外的大雨,同時不斷的期盼著大雨能夠停下來。

    於此同時,他也是連夜派出了眾多人手密切關注汛情,並嚴令各級地方衙門官員防洪抗洪,防止出現什麼險情。

    而到了昨天上午時分,下了一整夜的大暴雨終於是暫緩了下來,不過雨依舊是沒停,不過雖然還下著小雨,他還是披著雨衣,帶著一大票的官員親自巡視各處,尤其是城外的黃河!

    昨天上午巡視的時候,黃河的情況還算良好,雖然昨天夜裡下了一整夜的暴雨,導致水位大幅度上漲,但是黃河歷來是重點防治的河流,這幾年也是重點治理,加固了河堤,所以倒也是沒有出現什麼險情。

    但是開封城內以及城郊的很多地區,卻是發生了內澇的情況,雨水下降的太多,雖然有排水渠等,但是水量多大,一下子排不出去,所以就是形成了一定的內澇。

    雖然整體情況不算多嚴重,也沒有收到人員傷亡乃至大片農田被徹底淹沒的報告,但是蕭保關卻是絲毫都不敢放鬆。

    身為河南省巡撫的他,親自召見了地方上的中低級官員,嚴令他們要做好黃河防洪抗洪的工作,尤其是要迅速的緊急加高,加固堤壩,絕對不能出現決堤的情況。

    如果只是單純的水位過高,導致黃河的部分江水漫過河堤,然後流向其他地方的話,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雖然有危害,但是危害還是可以控制的。

    但是如果堤壩崩潰了,導致黃河決堤的話,那麼到時候湧出來的就不是些許溢出的河水了,而是一整條黃河的水了。

    到那個時候,受災的絕對不僅僅是一兩個府縣,而將會波及大半個省份乃至轄有的皖北以及江北了。

    所以不管如何,都是不能出現決堤的情況!

    但是皇家理工學院那邊說,這一場雨有可能下足足一個月,哪怕是後續的時間裡,不再是下這種傾盆暴雨了,只要是持續小中小雨的話,那麼總降雨量也將會是非常恐怖的。

    為了防止意外,蕭保關現在也是不會有絲毫的僥倖心理!

    這一天,他又是僅僅召見了相關的官員,準備開一場緊急會議,討論後續抗洪工作。

    不過在這之前,他還是準備去見幾個老農!

    這幾個老農,是他特別吩咐去找來的,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家,一輩子的老農民了,他們大字不識,但是豐富的經歷卻是足以讓他們初步的判斷出來這一場雨到底會下多久!

    這幾個老農看到巡撫大人親自召見他們,自然是惶恐無比的,不過蕭保關可沒心思和他們多廢話,直接開口就問:「幾位老者,依照你們的經驗來看看,這一場雨還會下多久?」

    那幾個老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是沒一人敢先開口說話,蕭保關也知道他們的心情,無非就是害怕不敢說話而已。

    當即道:「爾等儘管說實話,不會有任何的怪罪,說了還有賞,一人十兩銀子!」

    這明確說了不會有什麼怪罪,那幾個老農開始有人率先開口。

    先開口的老農足足七十多歲了,乃是眾人裡年紀最大的一位,看上去老態龍鍾了,還拄著枴杖,用著小心謹慎的語氣道:「回大人的話,我活了一輩子,這樣的大雨也就看過四五次而已,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怕是要下個十天半個月!」

    其他幾個老農也是先後開口!

    「是啊,這場雨下的太大了,我活了一甲子,都沒見過幾次呢,而每一次下這種大雨,那場面,唉……」

    「這雨恐怕比過去幾十年的那幾次還要大雨,這都下了兩天了,雖然現在雨減小了,但是看這天啊,怕是三兩天內還要下一場大雨的!」

    聽著他們的話,蕭保關的心都是潑涼撥涼的!

    活了一輩子才看見幾次,那麼就是說,這場大雨少說也是十年一見了。

    媽呀,要完蛋了!

    正常安年份的時候,黃河每年都要決堤的,只不過大多時候決堤的規模不算大,地方也不同,因此災害雖然每年都有,不過總體還算是可以控制,至少從最近十年來看,河南境內的黃河段,先後決堤了十二次,平均下來都超過每年一次呢。

    不過每一次決堤的規模都不算大,而且也都給重新堵上了,因此並沒有造成什麼波及全省的大災。

    但是這一次,可是十年一遇的大洪水!

    更何況,皇家理工學院的天氣預報報告上說,這一場雨,可不僅僅是侷限在開封府地區,而是遍佈整個中原地區啊,河南、山東、皖北、江北乃至直隸其他地區都會有傾盆大雨。

    當然了,江南道以及皖南道的雨,並沒有這麼大,長江以北的地區,才是降雨量最大的區域。

    這可是遍佈兩省兩道的大雨了!

    這要怎麼辦?

    一旦發生大規模災情的話,還不知道有多少官員因為此事而倒霉呢,輕一點的仕途完蛋,嚴重一點的掉腦袋也是很正常的。

    自己怎麼就這麼倒霉,偏偏這個時候在河南任職,如果這一次決堤導致大規模洪澇的話,到時候影響的不僅僅是開封府,而將會是大半個河南以及轄有的江北道啊。

    這麼大規模的洪災,蕭保關一個搞不好,恐怕他都得被摘掉烏紗帽呢!

    讓人給這幾位老者賞錢後,他走出了簽押房,然後到了偏廳,那裡已經是有十幾個人等著了,不僅僅是官員,還有軍方的將領!

    在這一場突如起來的起來的洪災面前,文官和將領們第一次是走到了一起,當然了,不是他們擅作主張,而是李軒明確指示各地駐軍要積極參與抗洪救災。

    當然了,各地駐軍的抗洪救災,依舊是他們自行決定怎麼做,地方官府沒有權力指示軍方該怎麼做,頂多就是請求配合而已。

    哪怕是面對洪災上,軍政分離也是得到了嚴格的保障!

    不過為了讓地方衙門和駐軍更好的配合進行抗災度過難關,這軍方也是派出了將領前來參加會議,共同商討相關的情況。

    眾人看見蕭保關進來後,也都是一個個起身。

    蕭保關人還在走著呢,就是直接道:「都不用客氣了,時間緊迫,直接開始吧!」

    說著,他走了兩步到了自己的主位上,然後道:「剛才本官已經是親自詢問過本地的多位老農,他們都說,這一場雨怕是還要下很多天,而且是過往數十年裡都難得一見的!」

    「皇家理工學院的天氣預報報告,相信你們也都早就看過了!」

    「所以,這一次我們的任務是相當重啊!」

    開場白說完,蕭保關直接看向開封府的同知:「現在城外的河堤情況怎麼樣了?」

    之所以是問同知,而不是問開封府的知府,那是因為現在開封府的方知府都還待在河堤上呢,他昨天親自下了指示,各地主官務必親自主持抗洪事務,膽敢怠慢者,一律先斬後奏!

    他是河南省巡撫,帝國封疆大臣,在河南一省裡,除了沒有軍權以及稅收權力外,其他的皆可管,真正的手握大權。

    在事情緊急的情況下,他直接斬殺一個中級官員,那是完全有這個權力的。

    開封府的同知當即答道:「啟稟大人,目前城外的河堤依舊穩固,但是方大人也傳回消息說,如今水位是越來越高,已經是到了警戒線了!」

    「備用的第二道堤壩,已經是緊急施工當中,我府已經是緊急徵用了三萬名民夫,日夜趕工!」

    為了防止水位過高,從而導致出現河水高過堤壩溢出或者是出現決堤,蕭保關昨天就是命令開封府在容易決堤的地段,修築第二道堤壩。

    此時,一旁的河南省守備司令部的司令林旬陽陸軍少將也是開口道:「我陸軍已經抽調八千將士抵達,今天就可以投入作戰!」

    「本將已經接到作戰部訓令,根據作戰訓令,此次我省司令部麾下共計一萬五千名預備師將士,將會盡數動員,參與抗洪作戰!」

    「同時,第十三軍已經通報,他們也是接到了作戰部訓令,根據作戰訓令,第十三軍也將會派遣主力部隊參與抗洪作戰!」

    「今日,我省守備司令部緊急調撥的一個預備師共計八千人已經抵達,另有一預備師七千名將士正在急行軍,有望在兩天內抵達!」

    「此外,第十三軍通報,其駐防開封城外的主力步兵團四千將士也即將抵達河堤,另有兩個步兵團以及一個預備師總計一萬一千將士正在從各地彙集而來,預計五天內會抵達各預定地點!」

    「屆時,我陸軍將會有三萬名將士參與抗洪作戰!」

    說完這些,林旬陽環視了一圈後,用著堅定無比的語氣沉聲道:

    「黃河想要決堤,除非我們陸軍死絕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8 19:27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僅限於理論上的自願


    旁人聽到林旬陽的話,都是不知道該說什麼了,這些陸軍,這是把抗洪當戰爭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實際上軍方還真把這抗洪當戰役打了!

    因為他們接到的可是作戰命令!

    正兒八經的作戰命令!

    雖然說打的不是什麼敵人,而是抗洪,但是命令就是命令,既然聖天子讓部隊抗洪,那麼部隊就抗洪。

    林旬陽代表陸軍發表意見,海軍那邊也是有個上校說話,只不過河南這邊並沒有什麼大規模的海軍艦隊,只有一個黃河分艦隊。

    別看掛著黃河分艦隊這麼大的名頭,但實際規模連運河艦隊都比不上,只不過是擁有了二十多艘小型的內河船隻,其中內河戰艦不過區區七艘,最大的船也就是八十噸的乙等內河戰艦而已,實力小的可憐。

    這些年,海軍方面正在大擴軍,但是擴張的都是遠洋艦隊,對於內河艦隊的擴張是不怎麼熱心的,甚至是在縮減內河艦隊的規模,好騰出人員編制來擴充遠洋艦隊。

    統一戰爭時期,海軍的內河艦隊規模龐大,光光是一百多噸的甲等內河戰艦就有數十艘,數十噸的甲等和丙等內河戰艦加起來達到了三百多艘呢。

    但是統一戰爭結束後,陸續裁減,如今甲等戰艦隻剩下二十多艘,基本都是部署在長江和珠江的中下游,而乙等和丙等內河戰艦,也只剩下了百來艘,這分散到全國各地的河流湖泊裡,也就沒剩多少了。

    不過雖然實力小,人員不多,但是海軍依舊是屬於軍隊,這抗洪一事他們自然也是要參與的,他們已經是動員了所有的船隻,日夜巡視黃河,監控情況。

    同時他們也是開始組織一些民船,用來救援、轉移民眾、運輸物資尤其是糧食等。

    同時海軍還表示,他們已經是準備了好幾艘大噸位的船隻,隨時待命,一旦什麼地方出現險情,將會直接採用沉船堵缺口的措施。

    陸軍和海軍都是表示將會用盡一切辦法參與抗洪!

    這讓蕭保關的心稍定!

    抗洪這種事,是一件對組織力要求相當高的事情,地方衙門雖然可以徵召的大量的民眾,但是想要阻止這麼多的民眾參與抗洪,其實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而軍方在這一方面就不存在什麼問題了,一聲令下,幾千幾萬人就會奔赴指定區域,然後參與修築堤壩等事務。

    而且軍方的將士都是身強體壯的,其體能可比普通的青壯強得多了,一個人都能夠頂的上幾個民夫的工作量。

    畢竟這年頭的生活水平還是比較低的,普通民眾想要吃飽不太容易,哪怕是青壯,但是很多也是沒幾兩肌肉的,那裡像軍方的將士們一樣的,一個個都是身強體壯,渾身肌肉。

    蕭保關當即道:「有軍方的鼎力相助,定然能夠安然度過這一次為難的!」

    不過蕭保關說了這句後,也是沒有多說什麼了,畢竟軍政分離,在這種涉及到軍務的事情上,言多必失,哪怕是抗洪也一樣。

    他們地方衙門和軍方的關係向來不怎麼樣,沒辦法,軍政分離的大環境下,沒矛盾也要製造矛盾啊,要不然聖天子還以為他們這些官員和將領勾結起來要造反呢。

    這一次抗洪也是如此,軍方是軍方,地方是地方,兩者互不干涉,不過這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表面姿態而已,實際上,雙方還是要配合起來的,而且軍方也是不太可能單獨作戰,很多事情還是需要聽從地方的安排的。

    畢竟讓他們打仗的話,那簡單,直接就上了。

    但是抗洪這種事,他們陸軍真不專業,雖然兵力充足,但是具體怎麼搞,還是要聽從地方上的意見。

    第十三軍的軍長薛長煥陸軍中將已經是給過他指示了,這一次抗洪,要儘量的配合地方,充分發揮陸軍自身的長處。

    什麼長處?

    打仗?肯定不是啊!

    和洪水打毛仗啊!

    面對洪水,軍方的長處是當工兵!

    陸軍天天挖工事,這修工事和修堤壩雖然不太一樣,但都是土木工程,陸軍表示一點問題都沒有。

    雖然說,林旬陽陸軍少將這個河南省守備司令,不歸第十三軍管,但是官大一級壓死人,人家薛長煥可是陸軍中將,而且還是野戰軍的軍長,軍方的實權中將,未來那是有希望繼續高昇一步,成為上將的人物。

    那是他一個當年連主力步兵師的師長位置都競爭不過,最後競爭失敗後被迫到地方任職守備司令的人所能夠相提並論的啊。

    第十三軍薛長煥說的話,哪怕不是什麼正式的命令,他也得聽著。

    所以為了表明陸軍的態度,林旬陽在後續的會議裡並沒有多說,而是聽著地方官員在說,他們說的都是要在那裡加固河堤,要在那裡修築備用的河堤,商討準備在什麼區域充當洩洪區,犧牲一片地方,用來保障黃河的安全。

    這些事,他並不插口,只是在他們說起,在加固某段河堤,修築某段備用堤壩,尚缺人手若干時,他才會開口:「沒問題,交給我們陸軍!」

    軍政雙方,在商討如何抗洪一事上,並沒有出現太大的分歧。

    很快,會議就是結束,眾人就是各自披上雨衣走出了巡撫衙門,其他人有著各自的任務要去處理,而蕭保關則是準備去河堤再看一看。

    冒著小雨,他帶著一行人再一次登上了河堤,並見到了開封府知府方新溪。

    方新溪的樣子,比他蕭保關還要狼狽,蕭保關是沒睡好,雙眼佈滿血絲,路上的時候,腳上沾染了不少的泥水。

    但是這個方新溪,整個人看起來疲憊不堪,這一問才知道,這人已經是在河堤上待了兩天了!

    不管此人是因為壓力才被迫的,而是只是想要作秀,但是能夠做到這樣,蕭保關還是很欣慰的。

    甭管怎麼想的,但是他只要看到表現!

    有這麼一個知府住在河堤上,估計也沒幾個人敢怠慢了!

    下面的各縣縣令,各鎮鎮長什麼的,也都是親自帶著屬下以及徵召而來的民夫在抗洪的第一線。

    不管事情最後怎麼發展,但是在抗洪一事上,當地官員們都是奮鬥在第一線了,哪怕是其中有人怕死不願意來,但是連巡撫蕭保關自己都連續來了兩次河堤,開封知府都住在河堤上了,你敢不來,分分鐘被摘掉烏紗帽信不信!

    進入了河堤上的臨時茅屋,蕭保關脫下了雨衣,一個個問候這些官員,以及部分鄉賢,又重點囑咐了絕對不能掉以輕心,這才回去。

    這可不是什麼回巡撫衙門休息之類的,這下了河堤,他還有一大堆的事要忙了。

    首先,他去了了距離一段比較危險的河堤外數公里外的地方,這裡是他們臨時選定的備用河堤的地方,準備依靠當地的地形,臨時修築一條堤壩。

    這樣不至於危險的河堤決口後,洪水直接肆虐大片平原地區,而是能夠堵在這裡。

    備用河堤的施工工地上,可以看見上萬民夫以及數千將士正在奮力的施工。

    這年頭也沒什麼施工用的機械設備之類的,只能是用鐵鍬,鋤頭之類的工具一點點的挖,用人力肩挑手提運輸土石。

    這也就注定了,但凡想要干掉什麼工程,人數都得多,而像這種修築長度達到好幾公里的備用河堤,而且還需要短時間內修起來,沒有個幾千上萬人是別指望了。

    也好在蕭保關在幾天前,暴雨來臨之前就是接到了來自金陵城的加急警報,提前了兩天安排相關的工作,暴雨剛開始就是組織了大量青壯參與防洪。

    要不然的話,這得遲好幾天才能夠動起來呢。

    這種關鍵時刻,一天兩天的差距,就足夠決定生死了!

    蕭保關巡視各處工地之後,回到了城內,這回到城內幹嘛?自然不是回去睡大覺,他要親自召見開封城以及周邊地區的士紳以及大商家。

    幹嘛,讓他們出錢啊!

    抗洪這種事,別看只是動員民夫修堤壩什麼的,但實際上花費是相當多的,這參與抗洪的人大幾萬人的,需要為他們準備糧食,準備醫藥,這都是要花錢的。

    而偏偏,官府財政又沒幾個錢!

    河南的地方財政一直都是不寬裕,沒辦法,這地方本來就是個農業省份,而且受到黃河氾濫的影響,民政收入本來就不高,而地方財政收入自然也沒幾個。

    這些年,好不容易在開封發展工業,搞了十來家工廠,但是這些工廠都是中小工廠,基本上無法為地方財政提供太大的幫助。

    地方財政沒錢,但是要抗洪,之後還要救災,這需要的錢多了去,難道要死等著財務部撥款下來?

    那樣黃花菜都涼了,說不準開封城都被淹沒了,財務部的款子都還沒撥下來呢!

    遇到大事,官府組織、大戶出錢、小戶出力,這歷來是華夏王朝的處理方式,即便是到了大唐帝國也不能免俗。

    當然了,大唐帝國從來都不搞什麼強行攤派,這不符合大唐帝國的仁義作風!

    大唐帝國往往是以捐助的形式進行,遇上什麼事了就會召集大戶募捐。

    理論上來說,捐多捐少甚至不捐全憑自願!

    嗯,僅限理論上!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8 19:27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督導組抵達

    大唐帝國的各地方衙門搞的捐助活動,往往是官方組織,甚至是地方官員一把手組織的,籌集資金用來修路鋪橋,或用來救濟災民,或用於其他的民生工程,這些即是關乎一個地方的發展,同樣也是關乎著官員的政績。

    不捐也行,但是你都不讓地方官員高興了,他們能讓你高興?

    分分鐘給你穿小鞋!

    脾氣好的只是今天有巡警來查江洋大盜,明天來檢查消防,後天檢查衛生,這種都還算好的,如果遇上心眼小的,各種手段能直接就把你店舖給折騰沒了。

    所以哪怕是為了不得罪頭頂上的父母官,士紳商人們都會捐助一部分的錢財的。

    更不要說,今天你給了父母官面子,人家也會給你面子啊,這捐了就是人情,而人情這東西,可大可小。

    至於捐多捐少,得看情況了!

    而這一次情況也是類似,而且是更加嚴重的洪災,正是需要官府、大戶、百姓相互合作,共度難關的時候。

    如果他們捐助的錢財達不到蕭保關的心理預期,那麼以後就別指望在河南混了!

    所以他坐下來就是對著一群士紳大戶們道:「如今數萬百姓和軍方將士,正在前線奮力抗洪,而諸位在開封等地,都是有家有業的,這抗洪保的可是在座諸位的產業!」

    蕭保關並沒有和他們進行太多的廢話,如果只是普通的知府,縣令這些,恐怕還會有一些的顧忌,但是蕭保關卻是河南巡撫,封疆大吏,可沒有什麼心情和他們多廢話。

    所以開始就是的直接說道:「洪水當頭,此時正是需要我們齊心協力共渡難關的時候!」

    雖然還沒有明確說捐錢,但是在場的人都不是愚笨之人,來之前就已經是知道為什麼而來了,眾人都是有了心理準備的。

    當即,一個年約六十的老者就是開口道:「時值危難,我們唐家自然是不會無動於衷的,我們唐家雖然家底薄弱,不過也願意捐助白銀一萬兩,衣服五千套,帳篷一千頂,另還會有價值三千兩銀子的糧食以及藥物,以供抗洪救災所用!」

    聽到這話,蕭保關微微點頭,這個唐老頭,既然敢第一個開頭,自然也是有頭有臉的人,其家族的財富在河南一省,也算是名列前茅了。

    他捐助的現金雖然只有一萬兩銀子,不過卻是還有衣服五千套、帳篷五百頂,這個衣服五千套也價值幾千兩銀子了,至於帳篷也是差不多幾千銀子了。

    綜合算下來,唐家捐獻的現銀以及物資,總價值已經是超過了兩萬兩銀子了。

    這個數字,可不算小了,唐家雖然家大業大,但是拿出這麼一筆錢也算是盡力了。

    唐家的產業眾多,擁有不少的土地和商舖之外,也是和國內的絕大多數士紳家族一樣,這些年逐步涉足工商業,尤其是工業,士紳家族開工廠已經是成為了潮流,唐家也不例外,早些年就是投資建立了『吉豐紡織公司。

    不過他們的公司掛著紡織公司的名頭,但實際上並不從事繅絲、紡紗、織布等這些紡織業的上游產業,而是從事下游產業,也就是直接生產各種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成品,比如服飾、被服等。

    他們直接從那些大型紡織公司裡購入機制布匹,呢料等原材料,然後僱傭大量的工人裁剪,縫製各類成衣以及其他各類紡織產品。

    其產品除了物美價廉的服飾外,還生產其他各類紡織製品,比如被套被單,蚊帳,帳篷等。

    別小看了他們家的這些紡織產品,實際上他們的實力相當不錯,其服飾遍佈好幾個北方省份呢,雖然說服飾這一塊,受到國內男耕女織的傳統小農經濟的大環境所影響,所以和布匹一樣,很難在農村打開市場,不過在城市裡卻是依舊有一定的市場。

    除了服飾外,唐家的吉豐紡織公司所生產的其他產品也不錯,尤其是他們的帳篷!

    一開始,他們所生產的帳篷其實只是一個附加產品,因為這玩意本來就是小眾產品,市場需求非常小,但是其質量卻是不錯,成本控制的也非常好,物美價廉之下獲得了軍方的青睞,並採購了他們家的帳篷,讓唐家的被服廠成為了國防合作企業,軍需品供應商。

    各種產業加起來,也算是讓唐家在過去幾年裡賺了不少錢,唐老頭子說自家沒啥錢,只是謙虛而已,實際上在場諸人裡,就他最有錢。

    蕭保關對他的捐贈還是比較滿意的,算是帶了一個好頭!

    當即,其他的士紳大戶們也是陸續開口了,這裡頭,大部分都是開封當地的士紳大戶,有的家底豐厚一些,有的家底薄弱一些,有的已經是大規模轉向工商業,有的也是死撐著依靠土地的產出,個人根據自身的實力,另外還根據整體的特殊情況,捐獻了或多或少的現金以及物資。

    物資大多都是能夠直接在救災上用得上的,主要是糧食以及藥物還有衣物,工具什麼的,至於說其他用不上的東西,也沒人敢傻乎乎的拿出來捐獻。

    比如從事瓷器產業的許家,人家就很明智的沒有捐獻哪怕一件瓷器,而是直接捐獻了五千兩銀子的現銀。

    除了本地士紳大戶們外,還有幾個人是國內的幾家大型企業派駐到開封的管理層。

    河南雖然說工業發展的不咋地,但是好歹也是中原腹地,同樣也是傳統的糧食產區,而開封也是省城,所以還是有不少的企業在這裡開設了分公司或者是分廠。

    不過這些管理層的權限有限,自然是不可能捐獻太多的,只能是一兩千兩銀子的捐。

    這倒不是說他們所屬的公司小氣,實際上這些大公司不小氣,哪怕是為了企業的聲譽,在遇上這種大災難的時候,也會捐獻大筆資金的。

    浙北聯合紡織公司,這家由浙江的眾多傳統從事絲綢行業的傳統商人們,聯合組建的民營紡織公司,從事蠶繭、生絲、絲綢等一系列生絲製品的生意。

    在前面浙北部分府縣遭到洪澇的時候,一次性就捐獻了二十萬兩的現銀以及救災物資。

    這也是大唐立國以來,眾多民營企業裡,所捐獻出來的最大額度善款了。

    為此,大唐朝報都是破天荒的給他們做了一個重點報導,當然了,主體並不是他們,主體是當代社會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聯合紡織公司只是被作為典型進行舉例而已。

    而這一篇的重點報導,也是浙北聯合紡織公司的名聲瞬間傳遍了大江南北,這一次的捐款既體現了該公司的社會責任感,又是彰顯了他們公司的財力。

    你想啊,尋常公司的總資產都沒二十萬兩銀子呢,但是人家一次性就捐款二十萬兩銀子了,這說明什麼?

    說明他們不差錢!

    而商業挑選合作對象的時候,總是喜歡和不差錢的企業合作,這樣才能夠合作順利,避免出現各種麻煩,生絲行業,本來就是重資產產業,利潤雖然高,但是成本也高,風險也大。

    那些蠶農們自然是更喜歡和這樣不差錢的生絲企業簽訂蠶繭收購合同,那些貿易商人也是喜歡和只有這樣的公司合作,購入並代理銷售他們的生絲以及絲綢成品

    二十萬兩銀子的捐獻,給該公司帶來的是翻倍的業務增長,而且還在持續高速增長中,繼續這麼發展下去,過幾年怕是要挑戰生絲產業的龍頭企業,江南紡織公司的地位了。

    這二十萬兩銀子,其實都不是捐贈,而是廣告費了,面向全國,效果良好的廣告。

    不過,這麼的數額的捐獻,肯定是需要企業總部乃至董事會的同意的,普通的經理沒這麼大的權限,在場的幾個管理層,只是代表分公司捐獻一定的數額而已。

    等眾人都是先後報出了捐獻數字後,蕭保關露出了滿意的神情!

    這些人,還是很上道的,在座十七人,代表十七個家族或者企業,一共捐獻了十一萬兩銀子的現銀或者用得上的救災物資,這已經不算少了。

    有了這麼一筆款子,再加上地方財政的款子,至少短期內是不用擔心抗洪所需要的費用了,至於後續救災的費用也有了一部分,不過肯定是不夠的,到時候就需要發動全省的力量乃至全國的力量了。

    不過,那已經不是蕭保關現在所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現在,他的重點是保障抗洪所需,努力做到黃河不決堤,不造成大規模的洪澇。

    要不然,今年還不知道有多少人受災,有多少人餓死呢。

    蕭保關努力帶著官員軍民抗洪的時候,從金陵城一路狂奔,路上幾乎沒有休息過哪怕一天的,河南防洪抗洪督導組也終於是抵達了開封!

    他們的到來,也是讓蕭保關鬆了一口氣,因為這個督導組裡,除了督查的御史外,還有好幾個專業的人才,都是內閣挑選出來擁有豐富抗洪救災經驗的官員,這些人抗洪救災的經驗可比普通官員豐富多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8 19:27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決堤

    河南防洪抗洪督導組的組長乃是督察院正三品左僉都御史杜書榮,其品級雖然說不如從二品的巡撫,但是他卻是督察院的人,天生就是監督官員的,更何況,人家是督導組的組長,還是手持聖旨而來,這傳統意義上來說,就是欽差,權限相當大。

    所以哪怕是蕭保關,對這個督導組的組長杜書榮也是不敢有任何的怠慢,督導組剛到,他就是告知了相關的災情,並請示後續工作。

    不過杜書榮卻是沒有仗著欽差的身份胡亂插手,他來之前就已經是很清楚自己的責任了,他就是來監督的,並不插手具體的事務。

    只要蕭保關不做出什麼大錯誤,導致出現大問題的話,他就當自己不存在,要不然的話,雖然自己算得上是欽差,手握大權,但是真搞出問題了,身家性命也別指望能夠保住了。

    人家蕭保關好歹是封疆大吏,這運氣後了,以後是要進入內閣成為侍郎甚至尚書的,這能不得罪還是別得罪的好。

    杜書榮不插手,不過他手底下的督導組的其他成員,其實迅速進入了工作狀態,開始指導當地的軍民進行抗洪。

    蕭保關得到了這幾個經驗豐富的專業人才的幫忙,也算是鬆了一口氣。

    督導組的成員們,除了幾個督察院派來督查的御史外,其他的都是專業人才,內閣從各部門抽調過來的,都是擁有豐富的抗洪救災經驗,有實踐經驗也有理論水平。

    這些專業人才,比普通的地方官員靠譜多了。

    僅僅是兩天時間,就是整理出來了完善的抗洪措施,期間黃河水位也是越來越高,並且還是出現了一個小缺口,不過剛好有一艘海軍的乙等內河戰艦在附近,出現險情後,不等後方的官員通報呢,其艦長就是當機立斷,直接下令駕船進入缺口,然後直接坐沉。

    八十多噸的乙等戰艦,雖然說也不算大,但是缺口一開始也小,好歹也是堵住了一大半,隨後又是緊急抽調了兩艘滿載砂石的貨船坐沉堵缺口,如此才算是堪堪沒有讓缺口進一步擴大。

    然後官府迅速抽調民眾去堵住缺口,隨後一整個團的預備師官兵增援而來,不過缺口很難重新徹底堵上,所以他們迅速轉移了目標,開始在後方利用地形修築堤壩,避免災情的進一步擴大。

    這個時候,他們提前準備的那些備用堤壩也是發揮了重大的作用,雖然堤壩一開始並不算高,但是黃河上決堤的缺口也不算太大,尤其是還經過了海軍的一艘乙等內河戰艦和兩艘民船的坐沉,堵住了大半缺口。

    所以早期的洪水並不算多!

    在多達近萬人的奮戰之下,一天後,備用堤壩初步成型,隨後,緊急增援而來的三萬多青壯和一萬五千名將士也是投入了修築堤壩。

    總數達到五萬人日以繼夜的在加固修築備用堤壩,最後成功的在水位上漲之前,完成了備用堤壩的修築。

    杜絕了洪水進一步向內陸蔓延!

    但是雖然缺口重新堵上,但是這幾天時間裡,依舊有大量的河水通過這個缺口流向後方,大片的土地被淹沒。

    而備用堤壩以內的大片土地以及村莊,更是徹底化為一片湖泊,田地消失了,村莊也徹底消失了。

    僅僅是這一次的險情,就導致了數百人的死亡、失蹤。而其中參與抗洪的陸海軍將士就陣亡、失蹤二十多人,其他的則是參與抗洪的青壯居多。

    至於後方的普通百姓,則是已經提前轉移,倒是沒有遭到什麼傷亡。

    然而財產的損失卻是非常龐大的,不僅僅是現有財產的損失後,這緊急轉移出來的五千多民眾已經失去了他們家園,就算以後洪水退卻了,恐怕這一片地方短時間內也沒辦法生活居住了,這五千多人安置起來也是個麻煩事。

    不過好說好歹,總算是沒有造成大規模的洪澇,這讓蕭保關安心了不少。

    當蕭保關初步安心的時候,在黃河下游的淮河流域,江北道的官員們卻更是提心吊膽的!

    在雨一天一天的下,雖然說的只有一開始是暴雨,後面的都是中小雨,但是卻依舊造成了河水暴漲!

    而更加重要的是,江北道本地降雨也就算了,偏偏河南、皖北道那邊也是普降暴雨,這些可都是上游地區啊,這些上游的洪水,不管會不會給皖北道和河南造成災害,但是最後肯定還是要流向下游的。

    而江北道就是倒霉催的下游!

    這意味著,淮河不僅僅要承擔本地的大量降雨,同樣還需要承擔黃河中游的洪水!

    所以,雖然說目前來說,淮河流域的情況整體還算是安定,本地的降雨並沒有造成什麼大範圍的洪災,但是他們卻是知道,這真正的考驗還沒有來呢。

    等淮河各支流的中上游以及黃河中游的大量洪水沿江而下的時候,才是真正考驗淮河下游的時候!

    但是根據天氣預報的判斷,以及河南、皖北道那邊五百里加急快馬通報的消息,很明顯,這兩個地方的降雨量非常大,這也就意味著,洪水非常大。

    督導組裡的工部派來的水利司的官員經過計算後,得出了非常悲觀的結論,那就是以目前淮河流域的堤壩,根本無法抵抗如此大規模的洪水!

    怎麼辦?

    淮河的洩洪量是有限的,哪怕是加固,加高堤壩,也是沒有太大的作用了。

    水太多,無法迅速排出進入大海的話,就會留在淮河流域,進而造成整個淮河流域的水位暴漲。

    到時候,恐怕整個江北都要化為一片湖泊了!

    經過多方討論後,他們開始了制定了主要的防洪措施,那就是緊急提高洪澤湖的面積以及堤壩的高度,厚度,對洪澤湖地區進行擴容,以容納更多的洪水。

    避免過多的洪水瞬間衝擊淮河堤壩,造成決堤,進而淹沒大片區域。

    洪澤湖,這個湖泊並不是天然的產物,一開始其實只有幾個小湖泊而已,而黃河奪淮入海後,導致水位暴漲,經常造成洪澇,為了治理洪澇,前明永樂年間開始重鑄洪澤湖大堤,最後形成了一段數十公里長大規模堤壩。

    前明各朝代的一百多年裡,也是先後加固加高該堤壩,由此形成了洪澤湖這麼一個大型的淡水湖。

    大唐統一全國後,也是把修築洪澤湖堤壩作為一個重點工程,並嘗試著花費巨資,把土堤壩換成石堤壩。

    不過時間比較短暫,所以成效有限。

    如今,眼看著洪水超過了淮河的容量,甚至預計會超過洪澤湖堤壩的抗洪能力,緊急加高加固洪澤湖大堤也就成為了最為緊要的任務。

    如今洪澤湖大堤上,超過十五萬青壯和軍人正在進行施工!

    沒辦法,沒有和後世一樣有著大型的工程機械的情況下,想要短時間內加固加高堤壩,也只能是堆人了。

    實際上,江北道這邊的防洪抗洪工作,在四月底就已經是開始了,因為金陵城派出了五百里加急進行通報,江北道的官員們接到消息後,那裡敢怠慢啊,立即就是開始組織人手進行防洪工作了。

    而要防洪,最主要的工程就是加固加高洪澤湖大堤了。

    官府為了抗洪,直接採用了徵召模式,從江北道各州府、皖北道部分地區直接徵召青壯。

    除了青壯外,軍方也是大力協助,附近地區的部隊,不管是主力部隊還是預備師,基本上都是緊急調動前往,此外還大量組織其他地區的部隊緊急增援。

    相對黃河中游,帝國更加重視淮河中下游的安全。

    因為淮河中下游更加危險!

    如果說,河南那邊的抗洪救災,只是一地的抗洪救災,那麼江北道的抗洪救災,那麼就是集合了帝國的大量力量了!

    短短幾天內,十五萬人就是陸續抵達然後開始施工!

    於此同時,軍方還提供了一種特殊的物資,那就是水泥!

    這年頭,軍方才是水泥的最大用戶,修築各類工事都會採用水泥,他們直接從戰略物資倉庫裡調運了大批的水泥充當抗洪物資。

    不過有意思的是,這些水泥並不是直接運往江北,因為江北那邊還下著雨呢,水泥可沒辦法快速乾燥凝固。

    這些水泥其實都是直接在天氣良好,已經開始烈日高照的鎮江等地區直接製作水泥磚,然後把這些大型的水泥磚裝船通過運河運往施工地。

    這些水泥磚,乃是用來取代石塊的。

    因為短時間內,他們無法獲得大量的平整石條用來修築大堤,而水泥磚則是不存在這個問題了,直接澆築就行。

    不過時間緊迫,水泥也很難短時間內徹底乾燥,所以用處還是不大。

    更主要的還是需要靠原始的辦法,直接用砂石加高加固大堤!

    看著十五萬人在湖堤上日夜不停的施工,就算是看過大場面的軍方將領都是忍不住的驚嘆,這種大工程,絲毫不亞於一場戰略決戰啊!

    至於那些地方官員,則是更加驚嘆了!

    這種大工程,平常時候可是干不出來的,不僅僅是緊急強行徵召青壯容易惹出來麻煩,而且即便是有了青壯,這花費也不是一般的大。

    而這一次,江北地方財政不用擔心,因為這一次抗洪救災,所需的一切經費,都將會由皇家銀行、帝國銀行聯合墊付,事後地方財政頂多就是只需要出一小部分,而大頭則是中央財政買單!

    有錢有人,這洪澤湖大堤也是一天比一天的厚,高,而且速度相當快!

    但是,大唐帝國官府修築河堤快,但是黃河的洪水來的也不慢!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8 19:27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

    洪澤湖大堤上,十多萬人正在奮力工作著,他們從遠處挖來泥土,石頭,然後通過人力挑運或者是獨輪車運輸到大堤上。

    於此同時,後方還有大量的四輪馬車,雙輪馬車滿載著木樁、成型的石條等前往大堤上。

    為了緊急加固大堤,帝國官方已經是動員了幾乎整個江北道的民眾,除了直接上堤壩修築的青壯外,其實後方還有相當多的人工作著。

    動員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洪澤湖大堤的加固也是相當快速。

    不過這個時候,黃河中游以及淮河上游的洪水也是奔騰而來了。

    這些洪水倒不是咻的一聲就全部跑過去了,而是源源不斷的從上游湧上來。

    河流看似依舊平緩,但水位卻是一天比一天的高。

    淮河下游的排水量,已經是逐漸無法承受,於是乎,大量的水就是停留在了洪澤湖,並導致洪澤湖的水位迅速上漲。

    洪澤湖是一片非常廣闊的區域,以往中間還有大片的沼澤,附近也有大量的村莊和農田,但是隨著水位的逐步上漲,沼澤徹底化為了湖泊。

    以往並不相連的大大小小的湖泊,開始逐步連成一片!

    洪澤湖的一側的一個小村子裡,湖水逐步上漲,已經是掩護了地形比較低的大片區域,而村莊裡的人們正在拖家帶口的進行緊急轉移。

    昨天鎮上來人,說要緊急轉移的時候,很多村民都是不願意甚至是排斥的,因為這裡是他們的家,有著他們的土地和房屋,如今官府卻是讓他們轉移,這無疑是讓他們放棄自己的家園和土地,那裡願意啊。

    因此昨天只有少數人聽從官府的組織進行了轉移。

    但是誰想到,這水位越來越高,昨天夜裡水位已經是逼近了村莊,這個時候,就算是再頑固的人,也是知道,他們的家園保不住了。

    這才是開始收拾東西拖家帶口的進行轉移!

    但是,整體的氣氛卻是非常的悲傷,好多人看著洪水淹沒了村外自己的田地,哭的那叫嘶聲裂肺。

    這一邊哭著,一邊拿著自己為數不多可以帶走的家產跟著大部隊開始轉移。

    看著村民開始轉移,一個正七品官員,也就是當地的鎮長楊東平也是忍不住嘆氣!

    背井離鄉的不僅僅是他們這些普通村名,就算是他這個當官的也同樣如此!

    這些普通村民都還不知道,但是他卻是知道,要放棄的不僅僅是幾個村莊,而將會是一大片區域,包括他的城鎮。

    等洪水上來後,他這個鎮長治下的土地將會盡數化為湖泊……

    不過讓他慶幸的是,上頭已經是緊急準備了安置地,聽聞安置地裡有著諸多的帳篷等著了,他治下的這些數千百姓等到了地方後,總不至於在雨天裡露宿。

    同時聽聞安置地區裡不僅僅有帳篷,也有糧食和醫藥等物資,這轉移過去後,一時半會的倒也不用擔心生計。

    安置地點有點遠,這一群數千人足足走了兩天才抵達安置地,抵達此地後,就是發現這片地方雖然是荒野,但是卻遍佈了大大小小數千頂帳篷,並且看到了大量的人影,可見安置地裡已經是有不少和他們一樣的民眾了。

    這些帳篷都是統一制式,而且都是軍用帳篷,按照固定的距離進行佈置的,看上去彷彿軍營一樣。

    營地裡,還看到了不少身穿軍服的將士正在巡邏!

    這讓剛抵達這片安置地的民眾安心了不少!

    雖然一路上,那些當官的都在說,等到了地方後,會有住的地方,吃的喝的也會有,甚至到時候還會重新給民眾發土地。

    不過之前沒到地方,也沒看到帳篷和糧食,這心裡頭總是有些不相信的。

    畢竟從古至今,遇上天災逃荒的百姓多了去,但是從來沒有聽說過官府會給遭難的百姓住的吃的,甚至還免費發土地的。

    一個年老,穿著儒服長袍的老秀才,當他帶著妻女走進分給他的帳篷,同時還領取了米糧,臨走前,那個科員還不忘告訴他,等會記得去大營門口去登記,到時候分派新的土地!

    這個時候,他不由得深吸了口氣,然後喃喃道:「老夫活了將近一甲子,這種事還是頭一次遇上!有聖天子在朝,國朝何愁不興!」

    於此同時,安置地大營內,一頂大型的帳篷裡,幾個官員彙集一堂!

    為首的是一個從六品的官員,桃源縣縣丞丁宏偉。

    如今整個江北,尤其是淮安府以及臨近的徐州府、隔壁皖北道的鳳陽府都是被動員了起來,淮安府下屬桃源縣的縣令,此時正帶領軍民抗洪呢。

    這轉移民眾,安置民眾的事情,就是交給了桃源縣縣城丁宏偉來負責了。

    根據江北道防洪抗洪督導組的指示,轉移民眾,安置民眾,應當確保民眾安全,並讓逃離家園的民眾能夠有屋住,有衣穿,對於部分家園被徹底淹沒,無法返回的百姓,做到就地安置,分發土地,讓他們在新地方建立新的家園。

    根據這個指示,淮安府指示桃源縣在安全地區設立安置點,同時分為臨時安置點,永久安置點,臨時安置點的民眾,是那些洪水過後,可以返回家鄉的民眾,而永久安置點,則是為那些洪水過後無法返回家鄉的民眾所設立,因為他們的家園到時候已經是變成一片湖泊了,回不去了。

    這個被稱之為『新頭山安置點』的地方,正是一個永久安置點,目前已經是接納了一千多民眾,今天有來了三千多人,不出外,明天還會有幾百人抵達。

    總數將會容納約五千人!

    五千人,不多,也不算少了,而類似這樣的永久安置點,整個江北道以及皖北道,有二十幾個,之所以有這麼多,那是因為官方打算永久性轉移大約十萬民眾。

    轉移十萬民眾的工程量自然是非常龐大的,不過相對於抗洪而言,則是要簡單的多了。

    對於這些民眾,官方將會直接從官田裡拿出土地裡進行免費發放,當然了,大部分都是沒有開墾的荒地,江北,皖北這地方,那些已經開墾的土地大多都是有人耕種的了,不管人家是自由的還是租用的,這都已經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無法輕易動彈的。

    所以,分給安置民眾的土地,都是荒地!

    而考慮到荒地開墾困難,同時開墾荒地的期間需要口糧!

    大唐帝國官方直接採用了以工代賑的模式!

    到時候,官府將會出資在這片荒地裡直接建立新的城市,期間會產生大量的工作機會,以供這些民眾打工,同時在新建立的城市裡將會設立工廠。

    國企部已經是提前準備安排了諸多國企部所屬企業,在安置點裡建立勞動力密集型企業,不為賺錢,只是為了給災民們提供工作機會!

    發放荒地,讓他們自行開墾,同時建立城市,建立工廠,給他們提供工作機會,這樣可以確保他們不至於衣食無著。

    而這樣一來,其實還會造成一個很有意思的局面,那就是這二十多個直接在荒野上建立的安置城鎮,將會成為大唐帝國裡僅有的純工業城市。

    至少,在未來三五年內,那些荒地沒有開墾出來,居民們只能依賴在工廠工作的時候,將會是如此的。

    而這樣的情況,在其他地方都是沒有出現過的。

    為了提供至少五萬個工作崗位,國企部也是撒費苦心了。

    考慮到災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及男女比例等,他們安排的工廠清一色的都是勞動力密集型企業,而且除了安排一些給男性青壯勞力的工作崗位外,還有專門提供給女性勞動力的工作崗位。

    直接以大規模基建,提供工作機會,施行以工代賑,這是大唐帝國玩了很多年的手段了,相當有限,而這一次,他們則是在原有的以工代賑的方式上進行了創新,除了大規模基建外,還會建立工廠,提供工作機會。

    這也算得上是一個全新的嘗試!

    假如這樣的措施有效的話,以後大唐帝國面對有大量災民產生的時候,也會繼續施行這種方案。

    不過建立工廠這事,那是後續的事了,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解決住宿和吃飯的問題,丁宏偉此時正在和自己手底下的官員們商量著。

    該如何分配糧食,是一次性把每家每戶的糧食分配下去,還是說統一安排,用食堂的模式提供飯食。

    最後,還是衛生部門的人說服了丁宏偉,由食堂統一提供飯菜。

    他說正值洪澇,正是疾病施虐的時候,再加上安置點裡的民眾都是村民,並不是那些常年生活在城鎮裡的市民階層,他們的衛生觀念並不強,如果讓他們自己生火做飯,難以保證衛生,很容易發生大規模的疾病。

    衛生問題,這可是相當嚴重的,由不得丁宏偉不重視!

    前明時期,雖然說城市裡都會有專門的衛生人員,但治標不治本,明文人在『萬曆野獲編』裡是這麼描述開封的

    『雨後則中皆糞壤,泥濺腰腹,久晴則風起塵揚,顛面不識。』

    大體意思就是:下雨了路上都是爛泥漿,其中還夾帶著屎尿糞便,走在路上,爛泥漿能濺到上半身,而到了大晴天,也好不到那裡去,因為那時候就是漫天灰塵,走出門轉一圈,一臉灰塵,你媽都認不得你……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8 19:28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團結起來共渡難關


    正所謂南船北馬,相對於北方城市而言,南方的城市交通因為不怎麼使用馬匹,部分江南水鄉的城市更多的是使用船隻。

    所以其衛生狀況要相對好一點,因為他們的城市交通主要依靠船隻,而不是車馬,不會有大量的牲口糞便,此外污物會順著溝渠派出去。

    在大唐整頓全國城市市容市貌之前,整體上來說,江南的城市衛生最好,北方城市的衛生差一些嗎,有人比較過各地城市的衛生狀況,總體而言是,金陵最佳,幽州次之,開封最差。

    不過即便是比較好的江南水鄉城市,如果用後世的眼光來看也好不到那裡去。

    而有著現代人靈魂的聖天子李軒,對城市的髒亂差素來無法忍受,從興泉府時期就是特別重視衛生問題,而後統一全國了,全國範圍內的所有城市,都是把市容市貌問題當做重要問題來抓的。

    地方官員們,尤其是主管城市市容市貌工作的各城市管理處,也都是特別的喜歡這一項工作,而且地方財政越差的越喜歡。

    為啥,有罰款……

    窮地方,地方財政本來就差得很,有時候甚至連官員們的工資都是發不出來,所以他們也就更加注重創收。

    所以會出現一種很有意思的狀況,一些偏僻地區的縣城,建築都破爛無比,但是街道卻是整潔的很,人們出行都是規規矩矩的。

    原因無他,被罰怕了!

    如果是長期在城市裡生活的民眾,那麼他們就會知道,大唐帝國對市容市貌以及衛生是非常重視,甚至是重視到苛刻的地步的,別說隨地大小便了,就算是隨地吐痰,都會被街頭巡邏的巡警逮著罰款。

    所以,不管是素質高低,但是在城市生活久的人,都基本具備了必要的衛生素質。

    但是在廣大的農村,哪怕是帝國讓地方官員們一直都是在努力提高衛生條件,但是依舊是非常差的,這倒不是說他們和歐洲人,印度人喜歡隨便大小便什麼的,實際上在如今的農村地區,農家肥乃是極為重要的戰略物資,農民們才不捨得隨便大小便浪費農家肥呢。

    不過,這並不能說明他們的衛生素質高!

    他們會在廁所如廁,但是並不代表他們如廁後會洗手……

    此外一些衛生常識也是不知道的,乃至普遍存在著人畜混居的情況。

    平日裡,農村地區的人口密度非常低,倒也不會說出現什麼問題,但是現在安置營地裡小小的地方擁擠著幾千人口呢。

    哪怕是營地裡安排了大量的士兵進行巡邏,也是讓帶領這些村名的各鎮官員以及各村的官員嚴厲掌管衛生問題,並且已經提前準備了大量的公共廁所,但是衛生狀況依舊是相當的不樂觀。

    為了控制衛生問題,避免疾病的大範圍傳播,所以當地的官員們就是採取了非常嚴格的管理措施。

    營地內,部署了一隊約百人的預備師部隊,此外也是抽調了大約百名巡警,另外加上數十名官員,管理著這座安置營地。

    等安置來的民眾都是以家庭為單位,住進了各帳篷後,原先各鎮各村的官員們就是開始挨家挨戶的上門,告知他們的一些注意事項,尤其是衛生問題更是要注意。

    同時也是讓各家各戶及時去登記,免的錯過了發放土地以及工作。

    第二天開始,為了避免移民們閒著鬧事,官員們就是開始組織移民進行基建工程了,雖然說天氣陰沉沉的,時不時還下個小雨什麼的,並不適合進行大規模的基建。

    不過情況緊急,也是顧不上許多了。

    進行的基建,自然就是修築新的城市!

    不過這修築新的城市並不是傳統的城市,有個圍牆啊什麼的,而是典型的居住區和工業區,居住區自然就是這些民眾們自己住的房子,畢竟不能一直住在帳篷裡。

    而工業區,則是以後他們工作的地方!

    不僅僅是男性勞動力上陣,就連普通的健婦乃至老人,都是一起上了。

    雖然都說什麼男主外女主內,男的工作養家,女的相夫教子,但實際上這種事一般只存在於地主士紳家庭。

    普通農民家庭是玩不起這樣的模式的!

    不僅僅男人要下田地,女的也要。

    不僅僅壯勞力要,而且老人和孩子同樣需要!

    全家上陣種田,這才是農村社會的正常現象。

    即便是在城市裡,普通女性大多也是要工作的,以幫補家用,能夠待在家裡相夫教子的,那都是體面人家裡的女性。

    所以,大唐王朝在李軒的領導下,一直都是沒有喊什麼解放婦女,讓女性工作的口號之類的,因為本來就已經是這樣了!

    還解放個毛!

    再解放,難道還想要達官貴人,體面士紳家裡的女眷出來拋頭露面不成?

    雖然說建設新家園很辛苦,不過對於桃源縣的這個安置點的四五千百姓來說,他們的災難已經過去了,洪水什麼的和他們已經是沒有關係了。

    但是在洪澤湖大堤以及淮河下游及中上游的各支游兩岸,卻是依舊有著眾多人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奮戰在大堤上。

    幾乎所有受災地區的青壯力,都是被當地的官府給組織起來,修築河堤,抵禦洪水。

    哪怕是這種徵召官府只管飯,甚至有些地方因為物資不足,連飯都需要村民們自帶,但是絕大部分百姓還是心甘情願的進行抗洪。

    因為他們都知道,他們不是為了保衛官老爺而上的堤壩,而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上的堤壩。

    當然了,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會有一些刺頭,他們不願意接受徵召而躲避,哪怕是被徵召了去也是偷奸耍滑。

    對此,官方也是不會有絲毫的手軟!

    躲避徵召的青壯力一被抓到,那下場可不怎麼好,直接殺了或者判罪倒不至於,但肯定是會送到最危險,最辛苦的地方勞作,能活下來算你命大。

    面對滔天洪水,大唐帝國的官方可不會有太多的顧忌!

    萬一心存婦人之仁,到時候毀掉的將會是大半個江北道以及大半個鳳陽府。

    上到官員,下到民眾,都是為了這場洪水而奮戰著。

    身在金陵城的聖天子李軒,也是非常關注黃河-淮河洪災的情況!

    如今幾乎每一天,他都能夠接到來自河南、皖北、江北、山東等地區的災情報告,有些是成功抵禦洪水的捷報,而有一些則是沒能抵抗住洪水,導致發生洪澇的報告。

    雖然說,整體上並沒有發生黃河大範圍決口的情況,但是小決堤,沿岸被洪水淹沒的情況卻是非常的多。

    河南那邊報告說,目前幾乎整個黃河沿岸的州府都已經受災,部分黃河支流沿途的州府也是受災,其中光光是開封府就發生過兩次黃河決堤,雖然成功封堵,但是依舊淹沒了大片地區。

    再加上地區的,光光是河南一地,目前就有大片地區受災,初步統計最少也是死傷近千人,而受災地區的百姓數量多達三十餘萬。

    山東那邊的情況好一些,受災地區的民眾有數萬人,統計的死傷也有數十人了。

    而江北道和皖北道,情況最為嚴重,皖北道乃是淮河中上游流域,當淮河下游無法及時排水的時候,大量的雨水就會形成內澇,倒是淮河中上游流域都是普遍受災。

    而江北道更不用說了,這一場洪災的絕大部分降雨,最後都會通過淮河下游、運河,給沿途兩岸的堤壩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為了避免堤壩承受巨大的壓力導致大範圍決堤,江北道甚至都是採取了對洪澤湖進行擴容,主動放棄了大片地區用來容納洪水。

    哪怕是如今還沒有造成大範圍的決堤情況,但是皖北道和江北道加在一起,受災的民眾至少也有上百萬了,光光是緊急轉移的民眾就有三十多萬,其中至少有十萬民眾是屬於永久性轉移。

    李軒看著這一份份的報告,露出了無奈的神情!

    即便是自己提前準備,也是動員了幾乎大半個帝國的力量,連軍隊都是先後動員了二十多萬參與抗洪,但是奈何老天爺實在太狠。

    一點面子都不給,其洪水的威力,已經是超過了人力所能抵抗的!

    李軒估計著,哪怕是這一次沒有形成大範圍的洪澇,但是受災的民眾恐怕也得達到兩百萬以上,至於因為洪水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那更是無法估量。

    抗洪救災的費用,恐怕之前準備的五百萬兩銀子都不夠了,怕是要千萬兩起步!

    李軒想到這,就是把朝報司的人給叫了過來,然後給他們下達了一個指示,讓他們重點報導這一次的抗洪救災!

    當然了,報導需要有側重點!

    側重帝國官方的高效組織,抗洪軍民的犧牲精神。

    搞幾個突出的官員,軍人,百姓的形象,重點描述他們為朝廷,為百姓奉獻犧牲的精神,從而號召全國百姓團結起來,一起共渡難關。

    總之,要把輿論引導好,別搞得那些傳統封建王朝一樣,一來個天災,就說什麼天子失德啪啦啪啦的,野心家就冒出來試圖造反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8 19:28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投機,唯獨糧食不行


    面對災難,輿論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華夏還有著把各種災難都說成是天子失德的傳統,遇上點什麼事,就認為是天子不行,得罪了老天爺,然後天子就要下罪己詔什麼的了。

    而李軒顯然是沒有這麼大方,老天爺的錯,怎麼能怪到自己頭上呢?

    所以,從一開始他就要朝報司那邊做好輿論引導,別被人帶動節奏。

    把各種埋怨引向於對英雄人物的歌頌上來!

    所以,朝報司這邊就是開始準備關於這一場洪水的專題報導了!

    報導的核心是什麼?

    首先是要報導聖天子對此事的重視以及英明,提前做出了準備,最大程度上減輕了損失。

    其次是報導官方對此事的重視以及努力,尤其是要重點描述軍方參與抗洪的事蹟,而且要重點描述,因為官府的高效組織以及軍方的犧牲,大幅度的減輕了損失,拯救了數以百萬乃至千萬百姓的。

    上面這兩點,其實就是突出聖天子和官方的作用,讓人們知道,在災難來臨的時候,聖天子和官府始終站在百姓的這一邊,為抗洪救災做出了巨大的奉獻和犧牲。

    其次,則是報導一些傑出的正面例子,選擇或者乾脆虛構若干個英雄人物,重點報導他們響應聖天子的號召,官府的組織,以忠君愛民的精神參與這一次的抗洪救災當中來。

    通過樹立若干個正面英雄印象,從而側面印證聖天子的光明偉大,官府的高效組織工作。

    雖然,還要在報導中,重點報導一些普通的民眾面臨災害時的正面反應,比如說河南那邊的士紳大戶以及各企業,踴躍捐款捐錢的事蹟,比如說普通災民面對洪水時,響應官府號召,轉移到安置點,如今不僅僅不用擔驚受怕,而且在新家園裡生活的非常好,比以前更好。

    總之,這一系列的報導,其核心就是要引導輿論,宣揚聖天子的光明偉大,以及在聖天子的帶領下,官府的高效組織工作。

    輿論引導工作有朝報司負責,李軒是很放心的,這些年來,朝報司通過大唐朝報進行輿論引導工作,還是相當成功的,民間對李軒的印象非常好,普遍認為李軒是一個聖明天子,國朝的各級衙門,雖然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是總體而言也是好的,是為民眾辦實事的。

    當然了,民眾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他們也是知道肯定有貪官什麼的,而這個時候,朝報司就需要作出正確引導,讓人們認為,這些腐敗分子,只是官員群體裡的少數人,而官府對這些人也是嚴格打擊。

    讓朝報司的人開始輿論引導工作後,李軒也是沒有閒著,隨後他又是把御書房裡的值班大臣給叫了進來,並吩咐他們做好安排,準備從準備從各地方財政抽調資金,共渡難關。

    以帝國目前的中央財政能力而言,已經是很難獨自支撐這麼大範圍的抗洪救災費用了,如今需要全國一起出力。

    各地方都是有著自身的地方財政的,這個地方擠一點,那個地方擠一點,這彙總起來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足以減輕中央財政的壓力。

    嗯,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中央向各地方衙門請求財政協助,也不是命令,而是通知!

    因為這個操作過程並不需要各地方衙門的同意!

    中央缺錢缺兵了,還得向各地方督撫請求支援?

    扯淡!

    直接拿走就是了!

    稅部那邊直接調整本年度的國稅和地稅的比例就可以了,降低地稅的比例後,這多出來的稅款直接由稅部上繳中央財政。

    這個過程裡,地方衙門是沒有任何插手乃至插話的機會的!

    敢插手?想造反呢你!

    財政和軍權,這一直都是李軒抓的最緊的兩項權力!

    因為只有抓住了這兩項,那麼才談得上中央集權,有錢有軍隊,誰想要挑戰李軒的皇權,那麼李軒就敢直接揮起大刀一刀砍下去。

    這種大背景下,大唐帝國中央一向來都是牢牢把控著稅收權力,稅部乃是全國範圍內,唯一一家能夠收稅的機構,而各地方的稅務局,也都是屬於稅部的直屬機構,並不歸屬各地方衙門管理。

    稅部乃是眾多機構裡,獨立性最強的一個機構,比巡警、督查、法院這三個機構都要更加獨立,因為這三個機構多多少少還會受到地方的影響,因為這三個機構,基本是屬於地方和中央雙重管理,名義上是單獨自稱體系,不過地方的一把手對這三個機構還是有著強大的影響力的。

    但是稅部下屬的各地稅務局卻是不同!

    各地方官員是沒有絲毫插手的權力,甚至各地的稅務局,基本都不和當地衙門打交道,他們只收稅,遇上麻煩了,乃至武裝抗稅這種事,都不用請求巡警或者駐軍幫忙,他們自己有稅務稽查隊。

    普通的稅務案件調查乃至抓人,他們有自身的調查機構,和巡警沒關係。

    大的武裝抗稅,他們有著武裝行動部隊,尋常武裝抗稅,直接槍炮齊發就完事了。

    這種大環境下,如果說中央要調整國稅和地稅,那就是一句話的事!

    因為這種大環境制度裡,其實理論上來說,中央是掌控了所有的稅收的,地稅只是中央留給地方的一部分稅收而已,但是留多留少,那純粹是看中央的決策,地方是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的。

    如今中央財政緊張,李軒自然是想要填補這個虧空!

    不過就算是不要抽調地方財政填補中央財政,也不能搞一刀切,因為有些地方其地方財政本來就非常的困難,這每年都不夠給公務人員發工資的,都還要上級財政的補貼,如果一刀切了,他們的日子就更沒法過了。

    而有些地方的地方財政要寬鬆一些,所以也能夠適當的多拿一些。

    不過為了避免各地方衙門的擔心,李軒也是吩咐了下去,今年的地稅調整,乃是特事特辦,不為常例。

    這倒是事實,本來中央財政是比較寬鬆的,只是今年遇上了大洪水,一時半會的周轉不過來才會調整地稅比例,不可能每年都這麼搞的,真要每年都這麼搞,那些地方官員們也不會有什麼意見,反正地方財政的錢也不是他們自己私人的,該當官的還是當官。

    但是卻是會影響到地方經濟的發展,這反過來,又會阻礙到全國的經濟,經濟都不好了,自然也就別指望能夠收多少稅了。

    所以,這裡頭有著一個非常重要的平衡問題,是不可能亂來的。

    處理完輿論以及稅務問題,李軒又是把軍方的人給叫了過來,吩咐下去讓他們重點注意受災區域的治安問題!

    雖然說這一場洪災裡,官方的處理相當高效,暫時來說也沒有造成什麼大範圍的人員損失,但是畢竟有著上百萬人的災民,這些災民如果不能安置妥當的話,就會變成流民。

    哪怕是安置妥當了,但是如果有什麼野心家跳出來,也是很容易造成大範圍的動亂。

    這種關鍵時刻裡,李軒自然是不會放鬆,進行輿論引導的同時,也需要保持高壓的軍事威懾。

    讓那些心懷不軌的人知道,哪怕是亂了,但是大唐王朝的強悍軍事力量,依舊不是他們所能夠的對抗的。

    實際上不用李軒特地去吩咐,軍方的人也是時刻注意著地方上的情況!

    軍方在受災地區的總動員,除了動員軍人參與抗洪救災外,實際上相當多一部分的部隊都是提高了警戒,預防任何不測。

    尤其是各大災民安置點,幾乎清一色的都有部隊駐紮!

    這些駐軍的作用既是為了保護他們,維護治安,同樣也是為了就地鎮壓可能出現的動亂。

    畢竟,這上百萬的災民,就是動員的最大源頭,無論如何也是需要時刻監控並防備著的。

    因為江北、皖北、河南等地的兵力不足,軍方甚至已經是開始從江南、皖南以及湖廣、江西、山西等周邊省份抽調部分部隊進入受災地區。

    如果真出現什麼動亂了,將會第一時間鎮壓,把叛亂的消滅在剛開始的階段。

    這一場洪水,給大唐帝國帶來的衝擊是相當大的,甚至影響比數萬韃靼鐵騎殺出長城還要大的多!

    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經濟影響了,這說的可不是什麼工商業經濟,而是農業經濟!

    大範圍的洪水,勢必會讓受災地區減產,糧食產量不足,那可是會餓死人的。

    如今帝國官方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湊集糧食,然後用於災後救災所用,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出現大規模的餓死人的場景。

    要不然的話,整個帝國上下苦苦追求的宣平盛世,就是一句笑話!

    都大規模餓死人了,你還說盛世?

    扯淡呢!

    也好在大唐帝國早些年就搞出來了大唐糧食總公司,並在各省道建立了糧食公司,大唐糧食總公司,依靠著龐大的財力,官田出產的官糧,徵收的稅糧,成為了大唐帝國裡最為龐大的糧商,以儲備糧食,平衡糧價。

    其各地的糧食倉庫裡,常年都儲備著大量的糧食!

    依靠著龐大的糧食儲備,不僅僅可以用來救災,而且也是能夠維護糧價穩定。

    至少大唐帝國的最近十年來,糧價一直都是維持著一個正常水準,任何敢於低買高賣,玩糧食投機的糧商,基本都是同一個下場,先是被大唐糧食總公司通過收購或者投放糧食,搞得破產,然後就會被抓住各種罪名,然後被送進監獄,嚴重者甚至抄家滅族。

    在大唐帝國,什麼都可以投機,唯獨糧食不行!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8 19:28
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


    五月十三日,江北道淮安府,洪澤湖大堤上!

    其水位已經是逼近大堤原有的高度頂部,甚至部分比較低矮的大堤上,其水位已經是超過了大堤原有的高度。

    不過洪水依舊是牢牢的束縛在大堤內側,這是因為,在原有的大堤上,十多萬一起努力,奮戰了十多天后,硬生生是臨時加高了大堤的高度。

    雖然這些臨時加高的堤壩,不如原有的大堤厚實,但是這些臨時堤壩所承受的壓力也不算大,並沒有底部的大堤所承受的壓力大,所以一時半會的也能夠承受得住。

    不過即便是還沒有決堤,但是當地的軍政官員們都是掉以輕心,他們一方面是繼續加高臨時的大堤,而另外一方面,則是加厚原有的大堤,提高大堤的抵抗洪水的能力。

    十多萬人,依舊是不停的在工作!

    而連續十多天的高強度工作,也是不少人累趴下了,隨時隨地都是可以看見換班下來休息的軍民,在後方,則是可以看見不少婦孺正在煮水煮飯,為修築大堤的青壯以及將士們提供熱水熱飯。

    儘管如今壓力雖然龐大,但是好消息則是,天空已經不在陰沉,連續下了足足大半個月的雨,總算是停了下來。

    儘管上游地區還在下雨,但是江北道本地卻是不在下雨了,沒有繼續下雨,這也就意味著將會大大減少洪水量。

    此時哪怕上游依舊會湧下龐大的水量,但是只要不再繼續增加,那麼安穩度過這一次的大難還是有極大的希望的。

    五月十八日,快馬通報,說是皖北道的地區,也是陸續放晴,沒有繼續下雨了,這也就意味著,廣闊淮河的中上游地區,不會再增加水量了。

    得知這個消息後,不少主持抗洪工作的官員都是大大鬆了一口氣!

    只要不繼續增加水量,那麼就是大好的消息!

    五月二十五日,河南傳來快報,說是當地也是開始放晴,沒有持續下雨了!

    這個時候,眾人才是真的安心下來!

    只要上游地區,尤其是黃河那邊沒有大規模的洪水,那麼下游的江北道也沒有太大的危險了。

    果然,五月底,淮河的水位逐步下降,同時充當了巨大蓄水池功效的洪澤湖,其水位也是在逐步下降。

    上游沒有大量的水湧下來,而淮河的出海口又是時刻不停的向大海排水,這水位自然是會降下來。

    等到五月三十日,洪澤湖的水位已經是從危險高度下降到安全高度,雖然說水位還比較高,但是卻是已經下降到了原來大堤的高度,不再威脅那些臨時修築的大堤了。

    而這個時候開始,官府也是開始遣散徵召而來的民眾,只留下駐軍繼續警戒!

    五月六日,水位正式下降到比較安全的高度,大體上也就是平常下雨時的水位高度。

    這個時候,才算是真正的安全了。

    此時,就連駐軍也是開始逐步撤離了!

    持續了足足一個月的洪水,總算是過去了,但是雖然洪水過去了,也是沒有造成大範圍的決堤,但是這一場洪水所造成的危害依舊是相當大。

    一個月裡,幾乎大半個河南,大半個皖北,整個江北道都是受到了洪水的嚴峻考驗,哪怕是沒有大範圍的決堤,但是洪水排不出去,依舊是形成了相當大內澇。

    大片的地區被內澇的洪水所淹沒,別說是村莊了,連城鎮都是被淹沒不少,尤其是靠近河流的城池,大多都是遭到了洪水的侵襲。

    這彙總起來,受到洪水影響的人口超過千萬之巨,其中至少上百萬人短時間無法回到家鄉,即便是回去了,也是面臨著需要重建家園的重任,因為他們家被洪水泡過了,他們的土地也是被洪水泡過了,後續想要恢復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另外還超過二十萬的人口其家鄉被徹底淹沒,而被迫遷移到其他地方,其中相當多一部分都是洪澤湖周邊地區的民眾。

    而死傷人口也是不算小,眾多地方彙總起來,死亡、失蹤的人口已經是達到了五千多人。

    面對如此龐大的損失,後續的救災工作可是非常艱難的,以至於聖天子李軒乃至整個帝國的高層,最近的一兩個月裡,都是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後續救災上。

    準備好的糧食、衣服等各種物資,源源不斷的從全國各地湧向受災地區,京杭大運河,再一次發揮出來了龐大的作用,眾多船隻通過這一條運河,把來自帝國南部的大量物資運輸到江北道以及淮河中上有以及黃河地區。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撥款八百萬兩銀子,用於災後的救濟,主要用於購買糧食、衣服、農具等,幫助受災百姓度過難關。再加上抗洪時期花費的三百萬兩銀子,如今帝國已經是先後投入了一千一百萬兩銀子用於抗洪救災!」柳八苟說這些的時候,都是忍不住的皺眉。

    這可是壹仟壹佰萬兩銀子啊,而且這個數字,並不包括軍方的花費!

    軍方那邊為了抗洪也是花費不小,當然了,平日裡養軍也是非常昂貴,其實軍方並沒有出太多的額外花費,頂多就是出了一部分的糧食以及物資而已,而考慮到財政困難,軍方的大佬已經是向內閣做出了承諾,抗洪時期的軍方的一應花銷,將會由軍方自行承擔,不需要財政另行撥款。

    但哪怕是除開了軍方那邊,這花銷也還是太大了!

    更何況,這只是剛開始呢,後續肯定還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救災的!

    李軒也是看到了柳八苟的皺眉之色,不過他還是道:「救災乃是帝國本年度最為重要的工作,其他的暫時先放一放吧!」

    各省道的受災百姓達到千萬之數,而臨時無家可歸的有上百萬,需要永久轉移安置的有二十萬,需要龐大的花銷是自然的。

    但是如果不花這些錢,千萬百姓災後沒飯吃,上百萬百姓失去了家園後,他們會做什麼?

    都不用去猜的,肯定是會變成流民,然後演變為叛軍的!

    即便是有著官方的嚴格管控以及救濟,如今也是有著大量的災區民眾開始拖家帶口逃離災區,他們中的相當多一部分都是試圖逃亡沒有受災的地區,尤其是江南地區。

    根據官方相關衙門的監控,短短一個月裡,就有超過十多萬的百姓度過長江,擁入江南各地,尤其是那些傳聞可以討生活的地方,比如上海為代表的工業城市,更是有著大量的災民擁入。

    他們想要去找一份工作活下去,僅此而已!

    而這,都還算是好的,畢竟這只是想要去找工作討生活而已。

    官方最怕的是演變為大規模的流民,然後變成蝗蟲一樣,所到之處破壞一切,進而給那些沒有遭到天災的地區帶去人禍。

    古代封建王朝裡,遭到天災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天災過後的人禍!

    所以,大唐帝國的軍方,才會保持了極高的警惕,嚴防各種大規模的動亂。

    不過僅僅是依靠高壓軍事威懾是不行了,畢竟當人們吃不飽飯的時候,是不可能考慮什麼後果的。

    因此,軍事管制很重要,但是救濟更加重要。

    李軒當即是道:「這樣,再擠一擠,再湊四百萬兩銀子出來,湊足一千五百萬兩銀子!」

    「再吩咐下去,讓下面的各級官員都給朕老實點,誰要是敢朝救災款伸手,朕要他腦袋!」

    李軒雖然是這麼說,但是他卻是知道,人心本惡,尤其是官員更是惡人中的惡人。

    這一點是不會因為大唐王朝還是前明王朝而有什麼區別的,所以單單依靠官員們的自律,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甚至就連督察院進行監控都是不太可能,畢竟這可是一千五百萬兩銀子呢,這麼龐大的資金,誰看都會眼紅。

    所以,李軒把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的人叫了過來,讓他們重點監控災後的腐敗問題,誰要是敢不長眼,一定要從速,從嚴處理。

    對待官員腐敗問題,雖然說這是督察院的工作,但實際搞起來的時候,翰統做的也不會比他們差,甚至更好一些。

    因為翰統本來就監控百官,手頭上掌握著一大堆官員的黑材料,只不過平常時候,這些黑材料往往是直接鎖進了檔案室裡。

    翰統的檔案室,已經是經過了好幾次的改建,如今翰統的檔案室,基本上就是跟金庫,銀庫差不多了,進出非常嚴格,沒有一定級別的人,是進不去的,而且也是有著嚴密的防火防水防蛀等措施。

    要不然的話,隨便一把火把檔案室燒了,那麼就代表著翰統多年的工作會被毀於一旦。

    翰統龐大的檔案室裡,幾乎有著所有中級官員的檔案,不客氣的說,比吏部所掌握的官員檔案室都要齊全。

    如今讓翰統監控這一次的救災款項問題,比讓督察院監控還要來的更好一些。

    當然了,督察院那邊也是不會放鬆的,各省道的防洪抗洪督導組,現在都還待在各省道呢,領頭的都是清一色的督察院僉都御史,足以威懾那些地方官員了。

    不過,總是有人貪心到不怕死的!

    不用多久,翰統就是向李軒提交了報告,說是淮安府桃源縣的救災款出現了問題。

    之所以這麼快就查到了問題,這是因為翰統看問題的角度,比較獨特,他們不看具體過程,他們只看結果!

    他們為什麼判斷說桃源縣的救災款出現了問題?

    因為翰統的探子們發現,桃源縣部分永久安置點裡的災民,都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一些是沒能領到耕種的工具以及糧食等物資,有些是沒拿到以工代賑的工錢,有些干脆是連口糧都是少了一大部分甚至是沒有。

    原本中央是拔下了足夠的款項用於救災了,但是如今這些安置點裡卻是有災民吃不上飯?

    不用問,肯定是出現了問題!

    李軒看到報告,陰沉著臉:「好大的膽子!」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11 20:03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翰統的赫赫威名

    李軒知道大唐帝國的諸多官員們,是有著非常多的貪官污吏的。

    縱然是大唐帝國對於吏治整頓的非常嚴格,監管力度也是非常大,但是貪官這種東西,從古至今都沒有被杜絕過,到大唐王朝這裡同樣也是不行。

    所以很多時候,李軒也都是本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只要下面的官員不是搞得太過分,他也不會專門為此動怒,要不然的話,他得天天發飆!

    累!

    所以,只要督察院那邊持續保持打擊,李軒也就不會有太大的意見。

    但是,平時貪污,搞以權謀私之類的也就算了,在現在如此關鍵的時刻裡,竟然還有人敢對救災款下手!

    這種事,李軒無法容忍!

    這一筆救災款事關千萬百姓生計,沒有救災款的話,還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餓死,到時候百分百會演變為流民的,進而動搖大唐王朝的統治根基。

    這種事,李軒怎麼可能容忍?

    絕對無法容忍!

    李軒仔細看報告,報告上說的只是桃源縣一地的事,說是桃源縣下屬五個安置點,都是出現了問題,出的問題都是比較類似,那就是災民們並沒能獲得他們應該得到的農具、糧食。

    具體下來就是大量民眾在以工代賑的時候,並沒能獲得他們應該得到的工錢,少發或者乾脆是不發。

    大唐王朝的救災,很早就開始以工代賑了,除非是特殊情況,一般的話是不會長時間給災民直接發放糧食等物資,而是提供他們力所能及的工作機會,讓他們通過工作來獲得工錢,進而用工錢換取糧食以及其他物資。

    但是在桃源縣的以工代賑裡,很多災民應該得到的工錢卻是被拖欠,甚至有些地方的官員是以徵召服役的名義,對廣大災民說他們的勞動是無償的,是沒有工錢的。

    但實際上,官方財政是為了每一個工程都撥付了資金,而其中工人們的薪資更是優先保障的。

    畢竟以工代賑,其目的都不是說為了建設什麼工程,那只是順帶的,而是為了讓災民有一份工作,得以賺錢養家餬口。

    有時候甚至會出現一些看似荒唐的工程,比如說預定的溝渠挖一米深,一米寬就行了,但是後來實際施工的時候,往往是會變成挖兩米深,三四米寬,為啥?其實就是為了加大工程量,讓以工代賑可以覆蓋更多的勞動力,延長更長的時間。

    以工代賑,其實也算是大唐王朝最近這些年來搞水利設施以及各種基建工程的重要手段,哪怕是一些沒有什麼災害的地方,官府也會以以工代賑的名義,在農閒時分僱傭當地的青壯力挖渠修路。

    但是在桃源縣,以工代賑卻是變成不發工錢,或者少發工錢了,你讓那些災民怎麼活下去?

    活下去的!

    活下去怎麼辦?活生生的餓死?

    不可能的!

    哪怕是再懦弱的農民,在餓肚子面前都會爆發出來驚人的戰鬥力,再有幾個膽子大,有野心的人一鼓動,立馬就能演變為叛亂。

    查,必須嚴格調查!

    李軒直接給翰統批示,嚴查,不僅僅是桃源縣,其他府縣都要查,一旦查實了,直接移交證據給當地的督察院。

    得到了李軒批示的翰統,很快就是行動了起來。

    翰統的作為一個間諜組織,他們調查案件的手段要比巡警豐富的多,而且也不會有太多的侷限,很快,桃源縣那邊的情況就是被調查了個水落石出。

    而調查過程中,翰統還發現了一個挺有意思的情況,那就是桃源縣的以工代賑的工程,並不是官府自行組織或者是地方財政所屬企業。

    而是都分別委託給了好幾家民營企業!

    這可是不太尋常,以往的時候,以工代賑的工程,都是一些水利以及各種基建工程,通常來說,要麼是官府直接組織,招募人手修建,要麼是委託給地方財政所屬的建築企業招募人員修建。

    但是很少是交給民營企業的。

    而桃源縣的這些以工代賑的基建工程,都是被交給了民營企業,讓民營企業來招募人手修建。

    而剋扣工錢的,也正是這幾家民營企業。

    而當督察院的人直接要求這些企業支付工錢的時候,他們直接來了一個破產,而大筆工程資金,已經是通過各種商業合作轉移了出去。

    這樣一來,真要追究的時候,也就只能抓那幾個被明顯推出來當替罪羊的管理層了。

    到了這個時候,哪怕是明明知道這些錢被轉移出去了,但是人家也是通過正常的商業行為轉移出去的,錢已經是沒辦法追回來了。

    甚至後續都無法追蹤。

    但這可是涉及到數十萬兩銀子的資金呢,督察院沒辦法,不代表著翰統也沒有辦法。

    翰統持續調查,最後查出來,這些資金通過一層層的交易,銀行轉賬,最後流入到了股市,不過這些錢購買的股票,此時已經是變成了垃圾股。

    換句話來說,這些錢已經是化為泡影了!

    但是這沒有關係,翰統繼續調查,最後查出來,一家證券公司通過相關的垃圾股票交易,最後賺取了豐厚的利潤。

    而這家證券公司本身沒有什麼問題,關鍵的操作這一場股票的資金,都是屬於這家證券公司麾下的一支基金,而這支基金的主要投資人,乃是屬於皖南士紳大戶陳家。

    而很不巧,淮安府工務處從五品處長陳毅包就是陳家子弟!

    儘管從大唐現有的法律上來說,陳毅包和上述一系列的交易沒有任何的關係。

    但是這會難倒翰統?

    開玩笑!

    查出來真相的當天晚上,翰統就是把陳毅包給抓了!

    不是軟禁,也不是什麼詢問,直接抓人,而且還是從衙門裡直接帶走的,當時的場面那可是相當嚇人。

    翰統鷹犬的威名,普通人可能不知道,因為翰統的業務主要是監控內亂、順帶反間諜,抓貪官,這不算是他們的業務範疇,他們之所以抓陳毅包,也不是因為他貪腐,而是因為他竟然敢對救災款下手,麻蛋,這可是會引起大動亂的事。

    膽子這麼肥,不抓他都對不住翰統的赫赫威名。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11 20:03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想要補救?遲了


    人抓到之後,一番嚴刑拷打下來,這個陳毅包就是把事情的始末一股腦吐了出來,他說幾年,家族的生意不景氣,去年開始殺入股市,最後虧的更多,眼看著整個家族都要撐不下去了,家裡的叔伯們就央求他想辦法,甚至是把辦法什麼的都給他想好了。

    先搞幾個民營皮包建築公司,利用陳毅包的關係把以工代賑的工程拿到手,然後剋扣工錢,並把工程款通過幾個皮包公司之間的交易,轉移到股市裡頭,然後從陳家投資的一支基金手裡購買大量的高價垃圾股,最後,這些錢就是變成了一堆垃圾股,而資金則是轉移到了這支基金手中。

    一整套計畫,看似天衣無縫,到最後哪怕是有人追查到資金進入到了股市,但是也無可奈何。

    但是那裡會想到,翰統會直接插手!

    而且翰統抓他的名義都不是貪腐,而是危害國家安全。

    事情的始末查實之後,翰統行動快速的很,立即三百里加急向金陵報告,接到報告後的李軒直接批示,從嚴查處。

    於是乎,翰統又是三百里加急,向上海、皖南太平府傳去了指令,不用幾天功夫,所有涉案人員都是被直接抓獲,而陳家,那自然是一個不少,被一鍋端。

    面對這種膽大包天的貪官以及其家族,沒話說的,必須抄家滅族!

    當地的督察院迅速提起公訴,法院當天判決,隨後立即執行!

    不用幾天功夫,陳家一族,上下三十多名成年男丁盡數被判處斬首,未成年男丁以及婦孺,被分散流放到南洋各島殖民地。

    偌大的陳氏家族,一夜之間徹底崩塌,毛都沒留下一根!

    而其他涉案的上百名人員,包括配合陳家進行操作的證券公司相關管理層和員工,也都是被通通抓了起來,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該發配到礦區的發配到礦區。

    至於單純的關進監獄,大唐王朝目前很少單純的關押罪犯。

    通常來說,改判死刑的一般直接判死刑,罪不至死的,則是判處坐牢,不過這個坐牢呢,通常都是直接送進各大礦區了挖礦去了,挖完礦也不是說直接放了,還是會被流放到海外殖民地。

    而一些被牽連的,罪名比較輕的,則是被判處流放,通通流放到海外殖民地,充實殖民地的人口。

    所以,犯罪了想要一天到晚就待在牢房裡,還白吃白喝,住幾年就重新出來混,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不是死,就是去礦區當苦力,那麼是活著,到最後還是會被流放到海外!

    因此大唐帝國裡的罪犯,其實到最後只有兩種下場,一種是死了,另外一種是被流放到海外!

    想要悔過自新或者是跑出來重新禍害民眾?

    對不起,沒這個機會了!

    陳家完蛋了,損失的數十萬資金追回來了不說,而且還順帶抄家抄了上百萬兩銀子。

    這麼一來一回,不僅僅沒虧,,還賺了一大票!

    其他染指或者試圖染指救災款的人一看陳家這下場,一個個都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那些想要試圖染指救災款的,立馬就是打消了念頭,而那些已經染指了救災款的,一個個的也是在想辦法的進行補救!

    剋扣了救災款的,立即用各種名目進行補發,這錢,燙手,不能拿,還是得趕緊發出去為好。

    一些在以工代賑工程裡,提供的材料以次充好的,也是迅速的把好材料補上來,再把次材料拉走。

    總之,染指了救災款的人,甭管是官員還是那些商人們,都是在想辦法進行補救。

    不過,翰統卻是沒有放過他們的打算!

    雖然他們的行為並沒有和陳家那樣明目張但,胃口極大,但是性質都是一樣的惡劣,對於這些人,翰統自然是不會輕易放過。

    想要補救?

    遲了!

    翰統在行動,不僅僅是在淮安府,在整個江北道以及皖北道、河南、山東都是展開了大規模的排查,上述地方,幾乎每天都會有人被翰統抓起來,然後移送司法。

    等到了七月份,洪水已經過去了一個月了,受災地區整體都是平靜了下來後,翰統的行動依舊沒有結束,抓捕的範圍已經是不僅僅是侷限於救災款的貪腐行為了,還擴大到了所有貪污腐敗等行為。

    以前翰統都是掌控了大量官員的貪污證據的,只不過抓貪官並不是他們的業務範圍,所以之前也只是做了個的檔案,然後就不理了,如今是聖天子放權給他們,讓他們抓貪官,這肯定是一抓一個准的,都不用調查,直接從檔案室裡抽調官員的檔案,然後對著名單抓人就行了。

    到了最後,就連李軒自己都是不得不制止翰統的行動,悠著點,別把官員都抓光了。

    沒辦法,貪官實在太多,而且比例相當高,十個官員裡頭,有九個都是有貪腐行為的,只是或多或少,方式不同而已。

    有些人是直接收取賄賂,甚至主動索要賄賂。

    有些人是通過家族產業等方式間接收取賄賂。

    有些人是以權謀私,通過權力為親朋謀取好處。

    而這些,很多都是記錄在翰統的調查檔案裡呢,如今翻出來抓人,那自然是一抓一個准。

    到了最後,都不僅僅是侷限在受災地區了,還擴大到了其他地區,甚至都抓到京畿各衙門,涉事官員的級別都已經是達到了侍郎級別後。

    李軒親自開口,讓翰統停止了這一場的大抓捕!

    這前後一個多月,翰統累計抓捕從二品官員一名,正三品官員八名,從三品三十六人,至於正四品以及以下的中低級官員,數以千計。

    這規模太大了,再繼續搞下去,就會動搖帝國統治力量了。

    畢竟貪官也是官,這大唐帝國的行政統治,就靠著官員維持呢,你把貪官都抓光了,誰給李軒辦事啊?

    所以,抓貪官這種事,其實要適度,不能是個貪官都抓,那樣的話,帝國百分之九十的官員都得被抓。

    而這一場在洪災過後,以翰統為主導的吏治整頓行動,也是第一次讓百官以及世人知道了翰統的可怕!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V123210

LV:9 元老

追蹤
  • 291

    主題

  • 279508

    回文

  • 36

    粉絲

黃庭堅-如果一天沒有看書,在鏡子看到自己就會覺得討厭自己另一句是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也是說;如果三天不念書,說出來的話便失了水準都是說人要多讀書,增加自己的智慧以及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