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山溝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連載中)

 
V123210 2017-7-1 21:16:16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840 725087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20 19:33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治理黃河三大方案

    宣平十五年的一場洪澇,把李軒以及帝國的高層官員們都是給嚇了半死。

    這種驚嚇不僅僅是因為洪澇本身,而是因為這一場暴雨雖然大,但是根據皇家理工學院的報告,以及地方上的老農們的經驗,這樣的暴雨不說十年一次,但是二三十年發生一次都是很正常的事。

    這也就是意味著,以目前黃河和淮河流域的防洪體系,頂多就是支撐十年一遇的洪水而已,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會造成大範圍的洪澇。

    而即便是十年一遇,甚至每年都會有的普通降雨,都是會造成中小規模的洪澇。

    而這種狀況是帝國所無法忍受的!

    修建水利設施已經是刻不容緩,尤其是黃河以及淮河這兩個結合在一起的重災區,更是需要立即進行整頓。

    今年的夏天洪水過後,帝國就已經是開始對上述地區進行水利設施建設,不過更多的還是結合救災,通過以工代賑的模式來修築,總體而言,其重心並不是修建水利設施,而是救災。

    但是在今年冬天開始,李軒已經是指示相關衙門,尤其是負責大規模基建工程的工部,做出了一連串的相關規劃,針對黃河以及淮河流域進行整體防洪工程的修建。

    尤其是各大薄弱地點更是趁著秋冬季節水位下降的時候,加緊修築,以備戰來年春夏的洪水。

    為此,帝國僅僅是在今年秋冬時分,就已經是提前準備了大約三百萬元的專項資金,用於黃河以及淮河的治理。

    而這一部分資金,其實並不列入宣平十五年的財政支出預算裡,因為宣平十五年的財政支出預算早已經是花了個精光,一場洪澇對帝國的財政打擊是相當嚴重的。

    為了抗洪救災,帝國先後花費了大約一千五百萬元,這些錢有五百萬元是帝國中央財政的應急資金,還有大約三百萬是從各部門擠出來的,有大約五百萬是從各地方財政裡擠出來的,另外兩百萬則是來自社會各界的捐款。

    如此龐大的花銷,也是可以證明洪澇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為避免來年再一次發生洪澇,哪怕是國庫裡已經是空的可以餓死老鼠了,但是李軒依舊是強行拔出了三百萬元用於黃河以及淮河的治理工程。

    這一筆錢是從帝國銀行裡貸款獲得先行使用,等到宣平十六年的時候,再從水利預算裡償還。

    因此雖然是在十二月低才是確定下來了宣平十六年的水利預算,但實際上在九月份的時候,相關工程就已經是開展了。

    隨著春節的到來,帝國也是正式邁入了宣平十六年。

    春節剛過,內閣的人員就是向李軒報告了黃河-淮河的治理工作。

    「根據過去的經驗,我們針對黃河以及淮河流域,制定了一系列的治理方案,而前提的重點則是以修築堤壩、擴大蓄水庫的容量為主,以確保不產生大規模洪澇為核心。」

    「重點堤壩的修築,包括開封地區的堤壩、洪澤湖大堤等,針對上述重點區域的堤壩,我們準備採取新型的修築模式,在工程中採用大量的水泥。尤其是洪澤湖大堤,將會大規模採用石條、水泥等材料,力爭修築一條永不潰堤的超級大壩!」

    「通過修築洪澤湖大堤,並遷移原洪澤湖周邊區域的城鎮以及村莊,以及整個洪澤湖的面積將會擴大到現有的三倍以上,並把現有的諸多湖泊連接起來,其蓄水量能夠比原來提高五倍以上!」

    「而洪澤湖的擴容工程,不僅僅能夠抵禦洪水,還能夠有效的提高該地區的河運能力,進而加整個運河的運輸能力!」

    內閣官員的報告,更多的還是集中在洪澤湖擴容工程上,而這一工程,也是帝國大唐經過多方面的商討,所制定出來的重點工程。

    根據皇家理工學院的相關研究報告,要徹底治理黃河,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難度非常的大,因為這根本就不是修築河堤能夠做到的,黃河治理困難,其根源不在於修築河堤之類的,而是在於黃河中上游的水土流失。

    黃河中上流的水土流失,導致黃河的河水裡摻雜了大量的泥沙,這些泥沙淤積在河床上,並不斷的抬高河床,進而迫使河堤也得不斷的修高。

    所以治理黃河的根源,是要解決黃河中上流地區的水土流失問題,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目前不太可能做到,一方面是黃河的中上流區域,有一部分並不在大唐控制區。

    即便是都處於大唐掌控之中,帝國也有足夠的實力進行植樹造林,避免過度開發等問題,至少也需要幾十年才能夠初見成效。

    要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太難,而且一時半會的也做不到。

    所以皇家理工學院就是提出了第二方案,並宣稱這一方案可以確保未來百年內的黃河都處於受控之的狀態。

    這第二方案就是主動對黃河進行改道,在某一段區域對河堤進行爆破,人為決堤,然後讓黃河流向事先設定好的河道,讓黃河從現有的南下奪淮入海,變成流向山東入海。

    如此是為了改變黃河和淮河共用出海口,造成皖北、江北每年到了汛期的時候,都面臨著洪水的局面。

    此外,這樣還有另外一個優勢,那就是解決北方水資源問題。

    要知道華夏南北方的水資源分配是非常的不平衡的,自從黃河奪淮入海後,河北、山東等地缺水導致旱災頻發,而皖北、江北兩地則是因為黃河的河水湧入,每年都面臨著洪水危機。

    如果能夠對黃河進行人為改道,那麼就能夠同時解決很多問題。

    這種主動改道的方案,其實說白了就是黃河現有的河床既然高了,那麼就給它換一條新的河道,雖然說依舊是治標不治本,但是通過事先的提前規劃,可以確保未來幾十年的安全。

    在這個過程裡,輔助對黃河中上流進行的水土問題進行治理,有望在五十年後初步解決黃河問題。

    而等到五十年以後,李軒估摸著帝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將會有大幅度提升,到時候再針對性的進行治理,比如說修築一個超級水電站。

    簡單粗暴的把黃河一分為二或者一分為三、四,通過超級大壩對黃河的水位進行調節,到時候不僅僅能夠解決洪澇問題,還能夠順勢解決秋冬季節黃河水位過低影響通航的問題,順便還能夠發電。

    還要更重要的是可以作為水利工程,用作灌溉使用。

    但是這個提議,目前同樣是存在著巨大的問題,那就是要實現的規劃好黃河的河道,提前搬遷,同時修築河堤,不能說什麼準備都沒有,然後就直接讓黃河改道了,這樣的話不叫治理,而是叫洪水……

    只是這種波及數省,數百萬人口的超大工程,一時半會的其實很難進行解決。

    這一方案,被許多人所贊同,就連李軒也是非常傾向於這一方案,但是這一個方案的實施難度太大,光光是規劃河道、並遷移民眾,這就是一個龐大並且耗時許久的工程,除非李軒不顧民眾死活,直接讓黃河改道。

    所以,這一方案雖然也是被高層確定了下來,但是目前好處於前期規劃和準備階段,至少十年內是看不到計畫實施的可能性。

    為此,皇家理工學院又是提出了第三方案,這個方案同樣算得上是一個治療不治本的方案,而且同樣簡單除暴的超級大工程。

    那就是洪澤湖擴容方案!

    該方案的核心非常的簡單,那就是直接把洪澤湖作為蓄水庫使用!

    實際上,這個方案也是目前是實施的黃河、淮河治理方案的一個延伸,前明時代就開始用洪澤湖作為蓄水庫使用,用來降低洪澇的危害了。

    只是前明時代的技術水平有限,施工能力太差,所以洪澤湖的蓄水量是有限的,而且洪澤湖的大堤還是土壘的堤壩,三天兩頭有事沒事就決堤。

    然而現在的大唐帝國,其技術水平以及更加重要的施工能力,卻是要遠遠超過明王朝,乃至任何一個傳統封建王朝,大唐帝國有足夠的實力來修築一條超級洪澤湖大堤,把洪澤湖的湖水都束縛住。

    同時其遠超傳統王朝的官府組織能力,也能夠讓大唐帝國把周邊區域的民眾進行集中遷移,以擴大洪澤湖的面積,從而達到把現有的洪澤湖的蓄水量提高到足足五倍以上的程度。

    經過詳細的考慮後,李軒正式批准了這三大方案同時實施,只不過優先度有先有後,洪澤湖擴容方案是最優方案立即實行,撥付大量的資金和人員,要求立即進入施工階段。

    而第二方案,也就是黃河改道方案則是進入準備階段,進行調研並準備工作,進行圖紙作業。

    至於第一方案,也就是解決黃河的泥沙問題,則是進行研究階段,研究出來詳細的可行計畫。

    這幾個方案的重點,自然是洪澤湖擴容方案,這一方案直接關係到未來二十年乃至更久的淮河安全,哪怕是以後黃河改道了,但是洪澤湖依舊可以發揮出來巨大的抗洪、澆灌、通航等作用,因為除了黃河外,還有淮河呢。

    進入宣平十六年後,趁著距離夏天汛期還有幾個月時間,洪澤湖工程也是進入了緊張的攻堅時期!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20 19:33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規模浩大的洪澤湖工程

    宣平十六年正月初十,這個時間處於春季和元宵相互銜接的時期,很多地方依舊是沉浸在節日的氣氛裡頭。

    金陵城上的春節氣氛還沒有過完呢,不管是官府還是商家,都是開始為元宵造勢了。

    城區的好幾個地方,都是開始打造元宵廟會,大量的造型各異的燈籠被準備好,然後一一掛起,提前渲染元宵佳節的氣氛。

    商家們趁機推出各種促銷活動,意圖取得開門紅。

    但是在洪澤湖大堤上,卻是全然沒有元宵的氣氛!

    為了趕工,趕在汛期來臨之前完成部分關鍵工程,洪澤湖大堤上那裡還分什麼節假日啊!

    負責該工程的眾多官員們,不管是為了表現還是真的心繫民生,一個個都是吃住都是呆在工地上,而徵召來的大量民夫,也是天天忙著。

    洪澤湖擴容工程,其中最為關鍵的工程,自然是洪澤湖大堤了。

    根據皇家理工學院的方案,要想達到理想的標準,就必須修築一條長達七十公里的大堤。

    這條大堤,根據地形的不同,其高度在三米到十米不等,而大壩底部寬度最少的也是會在五十米以上,而最寬的可以達到兩百米以上,頂部寬在十米到三十米不等。

    並且為了提高抗洪能力,這條大堤不能是以往的土木大堤,而必須是石條和鋼筋混泥土相互結合的結構。

    當然了,如果是採用純石條的大壩也可以,但是這樣工期會更加的漫長,成本也幾乎是會抬高到哪怕是大唐帝國都無法承受的地步。

    大規模採用水泥、碎石、鋼筋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這是為了加速工期,更是為了降低成本。

    水泥的成本就算是高昂,但是也沒有巨型的千斤石條成本高!

    毫無疑問,這個工程將會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工程,需要動用的人力和資金都是一個龐大無比的數字,而更關鍵的是,工期將會非常的漫長。

    根據規劃,全部修築完成,大體上需要五年時間!

    同時根據緊急程度的不同,先後修築某段的大堤,而從去年秋天開始,預計到今年夏天完工的大堤,分部在八個不同的地點,長短不一,其中最長的一段得到了四公里,而八段大堤的總程度達到了十四點六公里。

    這八段區域,都是去年發生過險情的大堤,抗洪能力比較差,需要優先修築的,而其他的大堤,如今勉勉強強還能繼續使用,所以延後到後幾年再修築。

    整個洪澤湖大堤,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就是一段直接把淮河攔腰而斷的工程,認為的把河水攔截下來,控制出水量,進而保護下游地區。

    在修築洪澤湖大堤的時候,洪澤湖周邊地區的遷移工作也是在持續進行著,因為去年發生洪水的時候,就已經是進行了遷移,所以遷移工作還是比較輕鬆的。

    如今所需要遷移的,都是一些新規劃用來充當蓄水庫,納入洪澤湖一部分的區域,對該地區的民眾提前進行遷移,免的等到夏天汛期來臨的時候,慌慌張張的進行遷移搞出大麻煩來。

    大唐帝國的官府組織能力還是相當不錯的,去年洪水期間的遷移工作更為龐大,但是也沒有出現什麼亂子,如今只是小規模的遷移自然也就不可能出現什麼新問題了。

    至於說新遷移出來的民眾搬遷到那裡去?

    其中相當多的一部分都是遷移到了湖廣兩省,只有少數一部分是留在了江北、皖北兩地。

    這兩個地方本來就是連年洪澇,人口有多,可耕地資源比較緊張,這強行再安置數十萬民眾是太不可能的事。

    所以乾脆一股腦遷移到湖廣去了。

    如今帝國正在大力開發湖廣兩省,這兩省有著大量的土地等待開發,這些年一直都是在吸納周邊各省的移民。

    根據帝國的規劃,未來十年內,湖廣兩省的開發將會初見成效,其糧食產量已經是大幅度攀升,並開始向周邊區域輸出糧食。

    而根據農部的預測,十年後,湖廣地區的人口和可耕地的水平將會大幅度上升,最後其糧食產量會大幅度攀升,並成為帝國新的糧倉,其重要程度將會絲毫不屬於江南!

    帝國對國內各省份的人口遷移,也就是國內移民一直都是沒有停止過,基本原則就是從人多地少的地區,遷移民眾到人少地多的地區。

    主要遷出的區域,集中在江北、皖北、河南、山東、河北、山西,此外江西、江南、浙江的部分區域也是人口遷出地。

    而主要的人口遷入地,則是湖南、湖北、廣西、廣東、遼西、遼東、東北、西北。

    其中大體上是山東、河北、山西的部分民眾,遷往遼西、遼東、東北,其目的除了開發東北區域外,還有充實邊疆人口的考慮。

    江西、皖北、江北、河南的部分民眾、主要是前往湖廣,目的自然是為了開發湖廣。

    而其他部分地區的小規模遷移也有很多,遷入地主要是集中在一些地形良好的可開發區,或者是出於軍事需求進行屯墾戍邊。

    比如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廣西的幾個小平原,這些地方都是為了開發當地的農業資源,提高糧食產量。

    而對雲南、四川臨近藏區、西北甘肅、東北、高麗半島等區域的移民,更多的是出於統治當地以及軍事需求。

    此外還有一個則是,農村人口向城市的遷移,這種事主要是發生在上海為代表的新型工業城市,農村的勞動力進城務工賺錢,城市裡的工廠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如此相互結合之下,就是出現了農村人口向城市的轉移現象。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轉移是臨時的,不固定的,農村人口去了城市後,相當多一部分依舊會回到農村地區。

    這種不確定性,受到經濟影響非常大,經濟好了,就業機會多了,就會留下更多人,經濟不好,就業機會沒有了,人就會走。

    洪澤湖的人口遷移,倒是沒有眾多的困擾,官方對移民給予了豐厚的補償方案,土地、房屋、耕種的工具以及現金補貼,都是不缺的,所以大部分民眾還是願意跟隨官府的腳步進行遷移到新地方開始新生活。

    當然了,也有不少人是不願意離開家鄉的,只是他們對家鄉的感情再深厚,也抵不過一粒子彈!

    洪澤湖地區的遷移工程,是政策性工程,不管當地民眾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罷,都是無法阻擋帝國要對洪澤湖進行擴容的意圖,願意走最好,不願意走直接抓人,反抗就地槍斃!

    大唐帝國,說到底還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皇朝,做起事來是不會有太多的顧忌的。

    同樣的事其實也是發生在洪澤湖大堤的修築當中,修築洪澤湖大堤是一個龐大無比的工程,僅僅是今年所需要的工人數量,就是超過五萬人,而且這還是直接工作的工人,後方還有至少十幾萬人為這個工程提供間接服務。

    比如石條,除了在大堤上進行石條的安裝外,後方還得採集、打磨、運輸石條啊,這些都是需要人去做的。

    而為了降低,成本,帝國也是不可能說全部採用僱傭的模式,那樣的話花費的錢太多,帝國財政撐不住。

    因此,工人的來源主要還是依靠徵召!

    官府從周邊區域裡徵召勞動力,然後去工作,當然了,為了避免民眾大規模的反抗,這種徵召是有條件徵召。

    首先,包吃!

    其次,會發放補貼!

    再次,輪流以及限時

    包吃不用說了,大唐帝國畢竟是個正常的王朝,不可能和一些殘暴無比的王朝一樣,讓民眾服徭役還要民眾自帶口糧的。

    補貼的話,其實也就是工資了,只是這個補貼的金額比較少。

    最後,這種強制性徵召是輪流並且限時的,按照三丁抽一的模式進行抽丁,服徭役三個月就可以回家,當然了,如果你有錢,也可以直接繳納錢財免除徭役,這個錢自然是比較昂貴的,因為缺額的人,官府需要僱傭其他頂上去。

    即便是用徭役的方式,只給少量補貼以及吃住,但是花銷依舊是非常的龐大,數萬人在大堤上工作,後方還有超過十萬人間接工作,光光人人員開支就是一個龐大無比的數字。

    更加不要說,材料的花費也是非常的龐大!

    石條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而一條大堤所需要的石條可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哪怕是採用了混凝土用來降低成本,但是因為水泥的產量有限,更加重要的是,這年頭的水泥質量還比較一般,要面對常年的洪水沖刷,其實是力不從心的,因此這個時候的混凝土,更多的是用在一些非重要部分,而在直接面臨湖水的一面,基本不採用大面積的混凝土,而是採用石條。

    如果不是因為如此高昂的成本,帝國方面也不會僅僅是第一批資金就是花掉了三百多萬元了。

    洪澤湖大堤為了趕工期,春節和元宵節日都是在趕工,而其他地方的防洪工程同樣也是不例外。

    儘管規模無法和洪澤湖大堤的工程相提並論,但是同樣非常重要,黃河以及淮河流域的一部分危險河段,都是展開了緊急的加固工程。

    這些工程裡同樣也是大規模的使用了水泥!

    國內大量水利工程都採用了水泥,也是使得了帝國的水泥產業真正迎來了大規模發展的春天!

    別說是在上海、當涂這些具有重工業基地的地區了,就算是在徐州、淮安這些原本屬於工業蠻荒區域的地方,都是有著大型的水泥廠拔地而起!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23 12:27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爆炸的水泥產業

    帝國的皇家理工學院研發出水泥來也有久了,而且也沒有對水泥技術的授權進行太多的限制,基本上只要你出得起專利授權費那麼就能夠獲得授權生產,而且這個價格也不算太貴。

    但是早期水泥受限於成本較高的緣故,一開始只是少量用於建築,而且主要還是軍事建築,只有財大氣粗的軍方才不會顧忌水泥成本高的緣故而大量採購並使用。

    而民間,只有少量建築使用,但是這些少量使用很難帶動水泥行業的發展。

    不管什麼時候的商人,都是逐利的,而且是短視的,當看不到賺錢的希望後,他們會投身進入其他行業。

    當然了,這也和目前大唐帝國正處於工業革命的開端,可以說各行各業都是都處於高速發展時期,隨便搞點什麼都能夠賺錢。

    而相對於水泥這樣的投資大,回報慢的產業,商人們更加願意投資投資小,回報快的行業,尤其是有其他人大賺特賺的行業。

    跟風,這就是資本的最大特性!

    同樣道理,這也是為什麼國內的資本非常青睞於紡織行業的緣故。

    紡織行業投資小,而且容易操作,基本不用什麼技術,只要註冊個公司,找個廠房,然後購買紡織設備,然後隨便招一批工人就能夠進行生產,甚至相關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都是一抓一大堆。

    更加重要的是,現在不管是國內市場還是國外市場,對紡織類產品的需求依舊非常旺盛,國內有超過一億五千萬的人口,哪怕其中一大部分依舊還是保持著傳統的男耕女織的生活,不會去直接購買布匹或者衣服,但是城市人口卻不是個小數字啊,他們對布匹以及成衣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而且商人們看到在農村賣不出去成衣,甚至連布匹的銷量都很小的時候,他們干脆直接賣棉紗。

    農村的婦女雖然也會自行紡織,但是也不是每個地方都有棉花出產的,直接賣給農村的婦女棉紗,然後她們自行織布,再做成衣服。

    國內龐大的人口,以及加上帝國發展國內民生十幾年,使得國民的口袋也是逐漸豐厚了起來,而國民有錢了也就代表著消費力。

    依託國內龐大的人口,紡織行業得到了絕佳的發展機會,而帝國鼓勵海貿,逐步開闊的國外市場,也是讓大唐帝國的紡織產業找到了銷路。

    在國外市場,大唐帝國的商人們也不會管那麼多,為了搶佔市場,他們採用各種亂七八糟的方式,採用低價傾銷的方式來打壓當地的相關產業都是最低級的手段了,消滅當地產業後獲得壟斷後,在大幅度提價也不算什麼。

    最關鍵的是他們會通過各種方式來影響噹地的政局,迫使當地放開市場,或者乾脆是幫助他們壟斷市場。

    通過各種手段,大唐帝國的紡織產品和其他的工業產品一起,大量湧入了扶桑、南洋各地、印度、乃至西亞和北非部分地區。

    至於歐洲,這個市場比較特殊,距離實在太遠了,運輸成本太高,所以依靠廉價的工業產品很難打開市場,大唐在歐洲市場主要依靠的是絲綢以及瓷器這兩大法寶,至於茶葉,歐洲地區還處於茶葉消費習慣培養期,出口量有限的很。

    此外,歐洲市場基本被葡萄牙人以及奧斯曼帝國所掌控,雖然最近這幾年有西班牙人加入,但是西班牙人的船隊來的次數太少,難以運輸大量的商品。

    至於大唐自身的船隊,雖然也去了幾次,但是每次都是屬於小規模的試探性貿易,並不成氣候。

    因此如今大唐帝國針對歐洲的貿易,大體上是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把貨物賣給葡萄牙人,然後葡萄牙人繞道非洲南部,一路直接運回歐洲。

    而另外一種方式,則是經過大唐西洋貿易公司,把大唐特產貨物先運輸到印度,西亞等地,然後賣給奧斯曼人,再由奧斯曼人通過陸路運輸到地中海,通過地中海銷往歐洲。

    這兩條路子,大唐帝國都是只能充當生產者的角色,很難直接參與到渠道,更別說是終端銷售了。

    乃至現在和西班牙人的合作,也是這種模式。

    在印度西部海岸、西亞以及非洲等地區缺乏殖民地,從而沒有足夠的補給港口,這是阻礙大唐帝國直接參與歐洲貿易的最主要原因!

    不過即便如此,大唐帝國的海外貿易也是紅紅火火的,紡織產業更是持續保持著極高的增長速度,不少人都是判斷,紡織產業至少會連續保持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長期,甚至二十年都是有可能的。

    這種大背`景下,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國內的資本這麼熱衷於紡織產業啊,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紡織企業都是如同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有從事紡紗的,有從事織布的,有從事印染的,有從事成衣服飾的,有從事被服等,還有從事毛呢的,從事生絲,從事絲綢的。

    而上述的紡織產業,又是直接帶動了機械、化工、鋼鐵、造船、交通、能源等眾多產業的發展!

    因為紡織產業需要機械設備進行生產,需要馬車和船隻進行運輸,然後進一步延伸到需要化工原料、鋼鐵材料、木材、煤炭等等。

    要不然,紡織產業怎麼會被帝國的商部列入戰略發展產業,稱之為帝國工商業的龍頭產業,這就是因為紡織產業能夠帶動大量相關產業的發展。

    同樣道理,這也是為什麼原時空裡,世界上各個國家進行工業革命的時候,很多國家都是從紡織產業開始掀起工業革命的。

    歐洲國家的工業革命,大多都離不開紡織產業,看看英國人的崛起過程就知道他們在工業革命時期的紡織產業是有多麼的強勢。

    哪怕是作為東亞後進國家的扶桑和華夏,他們進行工業發展的時候都已經是十九世紀中期了,距離工業革命開始都上百年了,但他們依舊選擇了紡織業為支撐產業。

    華夏人在十九世紀中後期初步發展工業的時候,也是以紡織業為絕對支柱產業。

    扶桑人用生絲換戰艦,華夏人其實也是用生絲換戰艦,只是我們的早期發展道路因為內亂以及外患不順利,整個過程被中止了。

    從工業革命之後的數百年近代工業時期,紡織產業都是擁有著不可而動搖的核心地位,這一點,是毋容置疑的。

    紡織業有著極大的前途,這是很多人都知道,因此大量資本都湧入進去。

    當然了,聰明是商人也會有,他們會去選擇其他相關聯的產業,甚至也有人大膽進入造船、航運、機械、鋼鐵、能源等重工業。

    不過,水泥,依舊不是眾多商人們的首選!

    水泥雖然也是個新興產業,不少人都看好,但是早些年水泥因為價格昂貴,加上人們不熟悉這種產品,因此實際應用規模都是比較小的,僅有的大客戶就只有軍方了。

    這種情況在國內的幾個主要城市,開始使用水泥鋪路才是有所改變,直接用水泥鋪路,這不給水泥帶來了廣闊的市場,進而刺激水泥開始高速發展。

    等到了現在,帝國進行大規模基建,尤其是水利設施的基建工程,那就是徹底引爆了水泥產業。

    大家都不傻,很多商人看到水泥產業有廣闊的前景後,直接就是揮舞著支票殺入水泥產業了。

    沒技術?不要緊,直接去皇家理工學院買,先買過去生產著先,然後自行研發其他水泥產品。

    沒設備?不用說的,還是買!只要有錢,你可以從國內的幾大機械設備生產商裡訂購你任何想要的機械。

    沒技術人員?挖!開高工資,直接從現有的水泥廠家裡挖人。

    至於普通的管理人員以及工人,這都不是個事,只要有錢一抓一大把!

    你說水泥生產出來賣不出去?開什麼國際玩笑,沒看到帝國上下都是在搞基建嗎,其他的不說,光光是帝國宣佈出來的各大水利設施工程,都足以喂飽整個水泥行業,更加不要說如今國內的數大城市都是在陸續修建水泥路,此外普通建築行業也是開始大規模普及水泥。

    只要把水泥生產出來,保證質量的話,絕對不愁銷路。

    在這種的浪潮下,宣平十五年下半年,全國各地陸續有二十六家水泥廠破土動工,並陸續投產。

    僅僅是這二十六家水泥廠的年產量,就是以往全國水泥年產量的四倍之多!

    換句話說,水泥產業受到帝國大力興建水利設施的影響,在半年裡出現了百分之四百的增長率!

    然而就這,其產量卻是依舊無法填滿帝國對水泥的龐大需求!

    進入宣平十六年後,各地依舊不斷傳來水泥廠立項、然後開始建設。

    皇家理工學院方面提交的報告指出,到宣平十六年為止,一共對三十八家企業進行了水泥專利授權,這可是三十八家企業,而不是說三十八家工廠。

    這裡頭的很多企業,都是可以同時開設多家水泥工廠的。

    只要交得起專利授權費,皇家理工學院才不管你呢,反正他們是按照產量收取專利費的,你開十個八個工廠的,他們能夠收取更多的專利費,他們還更高興呢。

    水泥產業的爆發,這只是帝國進行大規模基礎建設的一個影響而已,不僅僅是水泥產業,鋼鐵行業、煤炭、運輸等諸多產業都是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不過,受到的影響沒有水泥產業那麼大而已。

    但是這並不代表著鋼鐵等產業沒有發展了,實際上鋼鐵等產業發展依舊非常迅速,其體量也要比區區一個水泥產業龐大的多,也更受李軒的重視。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23 12:28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也要搞


    大唐帝國在宣平十六年,大力推動水利設施建設,而且還不是短期計畫,而是一個長期規劃!

    李軒責令內閣方面,拿出一份足足為期十年的水利設備建設方案來,按照緊急程度的不同,先後對全國各地進行水利設施的建設。

    其中優先度最高的就是可能出現重大險情的地區進行治理,其代表就是黃河開封段、淮河的洪澤湖段,當然了,除了防洪外,防旱工程也包括其中,對缺水、少水的地區進行治理。

    搞完這些重點工程外,就是對部分可能出現險情的河段進行治理,以及相關的防旱工程,這種工程的特點就是並不算太急迫,危害性一般,現有的水利設施也能夠勉強支撐,但是面對大規模的災害無法抵抗。

    最後,則是以日常灌溉以及航運為主的水利設施建設,這一時期修建的水利設施,並不是主要考慮到防災了,而是考慮到灌溉以及航運了,防災是順帶的。

    為期十年的水利設施方案,遍佈全國各地,而總計投資額預計會超過一億五千萬元,其中中央將會出資其中的八千萬元,而各地方的財政將會出資七千萬元。

    而第一年,也就是宣平十六年是重頭戲,為了防洪,需要集中治理大量的危險河段,所以投資也是十年計畫裡最大的,中央財政將會撥付一千五百萬元用於水利建設,而各地方財政彙總起來,也將會出資總數兩千萬元的資金。

    其中中央財政的大部分,都會用於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等大河的治理,而各地方財政的資金,主要是用於各自轄區內的防洪防旱工程。

    為了順利展開相關的工程,同時也是為了避免出現一窩蜂上各大工程,造成全國範圍的財政問題,更加重要的是,為了避免各地方他們無序的徵召民夫,進而造成重大的民怨。

    所以伴隨著這份文件,帝國還出台了全新的徭役法,首先,是在法律上明確了民眾有為國家服徭役的義務,但是也出台了眾多相關的限制性條件。

    首先一條就是,地方不得自行組織民眾服役,如需徵召民眾服役,需申報內閣獲批後才能夠實行。

    然後還有諸多的詳細規定,比如說獨子不用服役,未滿十八週歲、年滿五十週歲、軍人、在籍學生、殘疾者不納入徵召範圍,其餘成年、健康男性一律需要服役,其中包括官員。

    其次傷病可免役、同時可主動申請眼後服役、也可以直接繳納相應的費用免役。

    再次每年服役時間最高不得超過三個月,且必須是在農閒時期,同時服役期間官府提供衣食住行,同時發放補貼,補貼標準根據各地平均收入水平另行制定。

    這種服役,說白了官府低價雇工,雖然說給的錢很少,但是至少也是有工錢的。

    這和傳統封建王朝白干,甚至是連伙食都需要自備大為不同。

    而這也就導致了另外一種狀況的出現,那就是各地方官員一看這新的徭役法,發現詳細算下來的話,竟然比直接僱傭工人施工的成本還高。

    為啥!

    因為直接僱傭工人可不用包吃住什麼的,直接一個月給多少錢就行了。

    但是服徭役,官府是需要管吃管住的,這吃喝可是一大批錢,哪怕是吃的差了,也不是個小數目。

    更何況,這還要到中央申報,跑到中央申報一個項目,那難度就別提有多大了。

    反正成本又少不了那裡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於是乎,這個徭役法一頒發後,幾個月下來,愣是沒有一個地方衙門進行申報……

    他們寧願直接花錢雇工,也不要這徭役……

    這也算是出乎了李軒的預料之外了。

    不過這樣也好,服徭役這種事,本來就有點不適合事宜了,大唐帝國都開始拉開工業革命的序幕了,還玩徭役這種事不妥當。

    然而為了防止以後的意外,這徭役法還是需要保持下去,現在不用,不代表以後用不上,萬一遇到什麼緊急事務的時候,比如說去年的洪澇,官府就不可能採用雇工的方式,必須徵用大量的民夫才能夠進行相關的龐大工程。

    又比如說假如打仗了,這徵召民夫還是用以後勤甚至是直接編成軍隊作戰,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徭役這種事,在封建時代裡既然是存在了幾千年,自然也是有著它存在的道理。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徭役法,也是李軒為了以後的義務兵制度進行鋪路,如今的大唐帝國是採取的募兵制,雖然說一時半會的,甚至未來很多年來都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但是卻不能只靠募兵制打天下。

    倘若遇上什麼大戰了,比如說世界大戰之類的,需要進行大範圍動員的時候,募兵制就行不通了,得靠義務兵制度支撐。

    宣平十六年,對於大唐帝國而言,是一個建設之年,而且還是基礎建設的年份!

    幾乎全國各地都是可以看見大興土木,進行各種各樣的水利設施工程!

    各地方衙門的官員們,一個個都是捧著大唐朝報上進行研究,大唐朝報可不僅僅是個普通報紙,它本質上,是帝國的輿論宣傳工具,因此上面會刊登大量的政策性文章乃至詔書。

    大唐帝國但凡是需要向全天下頒發的詔書,基本都是通過大唐朝報刊發的。

    結合官府內部的一些文件,在對比大唐朝報上的文章,這足以讓那些官員們掌握帝國政策上的變動,而在官場上,講究的就是緊跟政策。

    聖天子李軒說今年我們要集中力量,先把水利設施搞好,你當耳邊風的話,也別指望陞官了!

    稍微聰明一點的官員,那都是開始大搞特搞水利設施了,一些地方本來就有防洪抗旱需求的,這不用說的,當地的官員直接就開始搞了,大搞特搞,恨不得把相關的消息一路傳遞到中央,再傳遞到聖天子的耳朵裡頭。

    但是對於一些風調雨順,地形還非常好,沒啥防洪抗旱需求的地方怎麼辦?

    直接略過不管,開什麼玩笑!

    不可能的!

    不用防洪,也不用抗旱,還可以搞城市的排水渠嘛,解決街道積水問題,或者還可以搞居民飲用水問題嘛!

    什麼?你說這些本來就有了,而且還很好!

    混賬!

    還有沒有上進心,本來就有,本來就很好,難道你不知道搞的更好啊?

    排水渠挖的更大一些,更深一些,實在不行,咱在旁邊再挖一條啊,新的總比舊的好,兩條比一條好啊!

    還有百姓的飲用水,有是有了,但是有水喝不代表喝的好,喝的方便啊!

    可以學人家上海的先進經驗,搞自來水嘛!

    甭管有沒有需求,反正都是要搞,有需求最好,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也要搞!

    如果實在是找不出來需求,咱們還可以換一條路子嘛,這水利設施是屬於基礎建設,但是道路橋樑什麼的也是屬於基礎建設啊。

    總之,活人不能讓尿給憋死啊,想要陞官發財,就得想辦法緊跟聖天子的步伐。

    如今聖天子關注的是什麼?是水利設施等各種基礎建設,那麼為天子牧民的百官們,自然也就需要重視上述領域。

    這就是上有所好,下有所投。

    假如那天李軒覺得搞基礎建設,搞工商業沒啥卵用,反而是搞什麼宗教迷信之類的好玩一些,那麼不用多久,全國上下就會冒出來一大堆的寺廟。

    在李軒的親自指導,御書房督戰,內閣負責,各地方具體實施的狀態下,整個大唐帝國上下都是掀起了建設水利設施的高潮。

    大唐朝報上,連續針對各地的水利設施建設進行了跟蹤式的報導,而其中的重點自然是全國上下都關注的黃河、淮河治理工程了。

    宣平十六年四月,洪澤湖大堤工程傳來捷報,第一期工程裡最為關鍵的工程,同樣也是難度最大的一段工程成功完工。

    由此也是正式宣告,洪澤湖大堤第一期工程,總長十四點六公里的大堤,全部順利完工!

    「第一期工程總長度有十四點六公里,其中的重點工程是四千三百米,該重點工程主體工程為四千米,因為老舊堤壩不堪重負,我們直接在原有大壩外側進行施工,大壩的基座寬度在兩百米到三百米不等,高度在六米到九米不等,大壩的頂部寬度一律為三十米。」

    工部的相關官員正在向李軒報告這一工程的進展:「在施工中,我們根據皇家理工學院提供的施工圖紙,採用了大量的混凝土作為主要材料。臨湖的一側,全部採用千斤石條,防止湖水沖刷導致大壩破損,而大壩的主體工程,大量採用了混凝土,同時混合了眾多的砂石以及泥土!」

    李軒一邊聽著,也是一邊看著手中的報告書,這份報告書裡還有這一段大壩的相關設計圖紙。

    等聽完報告後,李軒也是放下了報告書,然後道:「不錯,能夠在汛期來臨之前完成這一段重要工程,可見你們也是用了心的,不錯!」

    「不過不要驕傲自滿,雖然主體工程完工了,但是後續的收尾工作也要做好,如今已經是三月份了,拖得太久,就無法在汛期來臨之前完工了,你們要本著為百姓負責的態度全力施工,務必要在汛期來臨之前全部完成施工!」

    等工部的人走了後,李軒攤開了一副地圖,這副地圖就是十年期水利設施建造的總設計圖,在全國範圍內,標註了至少上百個重點工程。

    而其中用粗大紅線所畫的,就是洪澤湖大堤以及黃河部分河段的河堤!

    如今,上述的部分工程依舊完工,而今年的這個汛期,就是考驗它們的時候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23 12:28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給面子的老天爺


    宣平十六年的汛期如期而至,不過按照皇家理工學院方面的天氣報告,今年全國各地的降雨量倒還算是比較正常,沒有出現去年那樣的極端天氣。

    去年的時候,在河南、江北以及皖北地區,其實全年的降雨量也是屬於正常水準,問題就是在於,大部分的降雨量都是集中在了五月份,這才是導致了洪澇。

    而今年的話,總降雨量和去年其實整體持平,然而卻是分散了開來,從四月份就開始降小雨,五月份和六月份,一直到七月份都是有雨水。

    如此雖然導致連續好幾個月的天氣都不怎麼樣,但是沒有短時間的密集暴雨,卻是極大的減輕了防洪的壓力。

    緊急施工的黃河開封段大堤,洪澤湖大堤都是承受住了考驗,沒有出現決堤的情況!

    其餘沒有進行大規模施工的河段,雖然也是出現了幾次的小險情,但是規模都是不大,屬於可控情況,全部的受災區域,也就是幾個縣而已,而涉及的受災人數,大約是在十萬人左右,而傷亡不會超過百人。

    這種情況對於過往幾乎年年決堤的黃河以及淮河流域而言,已經是一場巨大的勝利了。

    時間進入到九月份的時候,基本上也就可以宣告,帝國已經是順利度過了今年的汛期!

    這也是讓李軒大鬆了一口氣。

    其實雖然說去年到今年,各地都是進行了眾多的水利工程設施的施工,但是完工的也就那麼幾個工程而已,大部分的抗洪還是依賴原來的舊有設施,如果老天不給面前,再來一場去年那樣的大洪水,百分百是扛不住的。

    幸運的,老天爺還是比較給面子的!

    而全國範圍內,其他地方也是沒有遭到大規模的洪水和旱災。

    如此,帝國今年將會是一個豐收之年,而這,也將會極大的緩解帝國的糧食儲備壓力。

    要知道去年因為洪澇,千萬受災民眾之所以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流民,騷亂,是和帝國的全力救災分不開的,為了救災,帝國投入了無數的物資,而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糧食了。

    有糧食就能夠穩定受災民眾,沒有糧食,那是要出大亂子的。

    為了救災,帝國通過大唐糧食總公司,從全國各地的糧食儲備倉庫裡搬運了大量的糧食,並運輸到受災地區。

    而這一舉動,也是導致了帝國在眾多地區的糧食儲備下降到了非常危險的境地。

    帝國的糧食儲備,那可都是來之不易的,而是一粒一粒收集並儲備起來的。

    因為每一年的糧食,首先要養活民眾,多餘的糧食才能夠通過大唐糧食公司儲備起來,因為帝國人口眾多,而糧食產量又是比較有限,因此也是造成帝國的糧食儲備一直都是不算多。

    其中全帝國範圍內規模最大的糧倉,也就是設立在金陵城內的糧食倉庫,其內儲備的糧食也只夠五十萬人吃一年而已。

    而其他地區的糧食儲備倉庫所儲備的糧食就更少了。

    去年為了救災,把不少糧食倉庫都是搬空了,如果今年又是出現什麼大規模的天災,那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這都不是李軒願不願意救災的問題,而是想要救災都沒有足夠的糧食的問題了。

    今年的豐收,將會極大的緩解糧食儲備問題。

    同時因為有大唐糧食總公司在,也不用擔心豐收了,糧價大幅度下跌傷農。

    大唐帝國通過糧食總公司,對糧食這種至關重要的戰略物資的價格,是實施非常嚴格的價格控制的,其規定了價格的區間,糧食減產導致價格過高,大唐糧食總公司就會拋售儲備糧食,以平抑糧價。

    糧食豐收導致價格下跌的時候,大唐糧食總公司就會大規模的收購糧食,拉高糧食價格。

    總之大唐帝國就是要把糧食的價格穩定在一個固定的區間,不允許其出現太大的波動。

    而一些糧商如果想要打破這個糧價體系,除了會遭到大唐糧食總公司的應對措施外,還會惹上巨大的麻煩。

    一旦發現奸商操控糧食價格,那麼就會毫不客氣的以各種罪名抓人。

    這也正是因為這種強硬的措施,才是確保了大唐帝國範圍內,多年的糧價都是維持在一個比較平衡的水平,沒有出現大起大落等情況。

    糧價穩定,農民們種田就可以獲得穩定的收入,而城市居民也能夠購買到市價的糧食維持生活,如果糧價的穩定被打破了,那麼麻煩可就大了。

    今年風調雨順了,不過在李軒看來還是不夠!

    現在的糧食的產量還是太低了,想要養活已經是超過一億五千萬的百姓,難度太大,更別說有多餘的糧食進行戰略儲備了。

    所以他是把目光投向了其他方向!

    要想解決糧食產量問題,一個則是提高國內的可耕地面積,然後是加大進口量,再次是提高糧食畝產量,

    想要提高耕地面積,這個難度不小,而且也是帝國一直在做的事情,湖廣、珠三角等地區的開發就是為了提高可耕地的面積。

    為此帝國是通過國內移民、屯墾令等多種方式來進行,目前來說效果還不錯,湖廣地區的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有望成為帝國新的糧倉。

    但是國內的可耕地的面積是有限的,現在是有湖廣等地區進行開發,但是人口也是在持續增長啊,在沒有大規模戰爭的情況下,帝國也是不對生育加以控制的情況下,人口的大量增長成為了必然。

    目前來說,人口的增長速度還要超過可耕地面積的增長速度,因此單單靠開發、屯墾來解決糧食問題,只能短時間內的解決方案,不能長久。

    其次是加大糧食的進口量,這一點帝國也是在做,並針對性的施展了部分政策,比如說對糧食進口採取免關稅,其次則是鼓勵國內民眾向海外移民,並從事農業,開墾種植園。

    最後則是對部分地區,尤其是南洋地區進行掠奪式的糧食進口,官方控股的南洋貿易公司,每年都會從南洋地區進口大量的糧食。

    其實南洋地區的土著人口也多,當地人也要吃飯,被大唐帝國進口了大量糧食之後,他們自身也會遭到糧食危機,不過這就不關帝國的事了,有時候為了進口糧食,帝國都會指定只能用糧食來換取軍械以及其他的工業產品。

    除了上述兩種方式外,在李軒的指示下,還進行了第三種方式來解決糧食問題,那就是通過技術手段來提高畝產量。

    比如採用化肥、比如說採用雜交水稻,比如說引入蕃薯和玉米等高產量農作物。

    只是化肥這東西一時半會的解決不了,因為這東西的基礎是化工產業,雖然說皇家理工學院的化學專家已經是在實驗室裡搞出來了尿素、磷肥,但是想要大規模工業生產,需要大量的硫酸等化學原材料。

    很不辛,以大唐帝國目前的技術能力,硫酸等基礎化學原料的產量還是比較有限,用以重點工業生產、國防生產都還不夠用,那裡能夠搞出大批量的化學原料合成化肥,然後用於農業生產啊。

    化肥的大規模普及應用,受限於工業基礎無法實現,所以帝國農部也只能是鼓勵農民們儘可能的使用農家肥了,但是農家肥這東西吧,華夏的農民們早就開始用了,不用帝國官方的引導。

    化肥不行,李軒就是把目光投向了雜交水稻以及新作物了。

    雜交水稻,這玩意其實也是一直在搞,皇家理工學院有專門的研究小組負責此事,他們在瓊州島上建立了一個大型的雜交水稻試驗基地,試圖對各種水稻進行雜交培育。

    其效果也不是沒有,只是不大而已,其中最為明顯的效果就是,對從南洋地區引入的水稻進行了針對性的改良培育,使得南洋的水稻能夠適合帝國南方省份種植。

    如今兩廣地區已經是率先開始大規模的種植這種水稻。

    這種水稻有什麼特點呢?

    那就是兩季稻,並且在兩季稻的前提下維持單位產量。

    當然了,這種兩季稻對稻田的要求也是非常高,需要充足的陽光、適合的氣溫、降雨量以及肥料,因此導致能夠種植這些兩季稻的水田還是不太多。

    李軒的目標,並不僅僅是這些兩季稻,而是希望能夠改良出適應性更強,產量更高的水稻。

    不過在李軒看來,這個目標很難短時間實現,至少沒有個幾十年是搞不出來的,因為這需要對雜交水稻進行一代又一代的培育,需要漫長的時間。

    而新農作物的引進,其實也同樣存在著適應性的問題,來自美洲的諸多新農作物,其實大唐帝國早就通過葡萄牙人、西班牙獲得了,其中關鍵的蕃薯以及玉米更是早就有了。

    但問題是,這些來自美洲的農作物還有些水土不服,即便是在部分地區可以種植,但是產量也沒有李軒預料的高,所以這些農作物還是需要進行專門的適應性培育,短時間內是指望不上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23 12:28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建設浪潮


    雖然說蕃薯和玉米也需要進行適應性培育,不過好消息就是,皇家理工學院農業系的專家們表示,紅薯和玉米的適應性培育,要比雜交水稻的培育容易多了,時間也會比較短暫。

    經過之前多年的培育,皇家理工學院農業系的專家們表示,估計再經過大概五年的培育,就能夠得到初步適應華夏大部分地區的蕃薯了。

    如今,李軒就指望著五年後,能夠把紅薯大規模的推廣出去,以提高糧食的總產量,然後初步解決百姓的吃飯問題。

    雖然說蕃薯的營養價值比較低,遠遠無法和小麥以及水稻相提並論,但是產量高啊!

    產量高就足以補充營養價格過低的缺點了。

    開發國內的可耕地、擴大進口量是目前的解決方案,而推廣種植蕃薯、玉米是屬於中期方案,而雜交水稻和化肥以及向全球範圍進行移民,這是長期方案。

    不過短期內,糧食產量依舊是個大問題,想要解決糧食儲備過低的問題依舊困難。

    現在的李軒,也只能是希望後續幾年老天爺繼續給面子了,不要搞什麼對規模的天災,於此同時,也要自身做好功夫。

    水利設施的建設不能停下,畢竟把希望放在老天爺給不給面子上頭,有點不靠譜,今年豐收了,但是鬼知道明年是什麼狀況,萬一明年又來大洪水呢,就算不來大洪水,萬一搞大規模旱災呢,地震呢?

    嗯,地震這玩意防範不了,但是洪災和旱災還是能夠防範的。

    時間進入九月份之後,又是到了一年之中最適合進行大規模建設的時候,秋冬時期最適合開展各種大規模的工程了。

    所以大唐帝國上下又是掀起了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浪潮裡!

    其中的重點工程依舊是黃河、淮河的治理,這一片地區最容易發生洪澇,危害性最大,所以相關的治理是刻不容緩的。

    相對來說,長江和珠江等大江大河,倒還算是比較好治理,不過為了預防萬一,今年開始,長江上也是展開了部分治理工程,在比較危險的地段進行大壩的加固,同時也是準備效仿洪澤湖擴容方案,準備在長江的部分河段周邊地區,選擇一部分地勢比較低矮,同時本身也是比較危險的地方充當蓄水庫。

    不過也只是準備工作,並沒有進行第一時間的遷移,因為長江還是比較穩定的,當需要利用大片地區充當蓄水庫的時候,那基本都是數十一遇的大洪水了,當洪水來臨的時候進行緊急撤離,洪水過後再返回,這才是明智之舉。

    總不能為了防範幾十年才會遇到一次的大洪水,就直接放棄大片地區不是,官方願意,人家老百姓也不願意啊。

    九月份開始,洪澤湖大堤上又是開始了新一輪的大工程,超過十萬名工人奮戰在大堤以及附近地區,為了修築新大堤而努力著。

    只不過和去年的時候不同,去年的民夫都是徵召而來的,而今年的民夫,則是採用了直接僱傭的模式。

    因為官府一計算,發現去年徵召民夫所花費的資金,比直接僱傭同等數量的工人還要高昂,而且還引來了極大的民怨。

    去年發洪水的時候,緊急徵召民夫,那些民夫們自然是不會有什麼怨言的,畢竟這也是為了保護他們自己的家鄉,但是去年秋冬開始修築洪澤湖大堤徵召了大量的民夫,而且還是強制性徵召,這就引來了極大的不滿。

    諸多原因之下,這一次工部方面的負責人以及江北道官府也是學聰明了,不搞徵召了,而是採取僱傭的方式。

    直接給工資請人,愛來不來!

    而出乎官員的意料,這報名來修大堤的民眾數量多的很!

    雖然一個月只給一元錢,而且還不包吃喝,但是依舊有眾多人報名!

    這種情況也是出乎了很多官員的預料,因為這算下來的話,去年徵召一個民夫,其伙食費再加上少量的補貼,每個人的月花費就要達到一元二角,就這樣還是引來了極大的民怨呢。

    現在的話,只給一元錢,卻是有著眾多人的報名,這種情況讓人看不懂。

    不過聰明人還是能夠看出來這裡頭的問題在那裡,去年的徵召,是強制性的,雖然很多人覺得沒有吃虧,但是沒有本來不願意來的,卻是被徵召來了,這裡頭就是產生的矛盾。

    如今採取僱傭的模式,來不來全憑自願,這樣就把那些不願意來的人排除在外,當人們沒有了被強行徵召的心理反抗之後,就會發現其實去做工修大堤也是很划算的。

    反正如今是農閒秋冬時期,農村裡的漢子們閒著也是閒著,在家裡呆著還浪費糧食呢,這如果出來做工的話,雖然工錢看似不多,但是至少也能夠讓他們自己吃飽飯,節省一些還能夠積攢下來一些銀錢。

    這麼一算的話,雖然修堤壩是個苦力活,會很辛苦,但是還是比較划算的。

    如此出現踴躍報名的情況也就不意外了。

    這種情況讓負責的官員感覺相當不錯,他們之前還以為在本地招募不到足夠的人,都打算著跑到外地去招募了,現在可好,在江北一地就是招募到了足夠的工人。

    而類似的情況也是發生在其他地方,在皖北、河南等有重點水利設施工程的地方,也都是採用了雇工的模式,並且也是非常的順利,報名的人數遠遠超過預定招募的人數。

    說到底,還是現在這個年代,農民們的收入來源過於單一,只能是靠種田吃飯,而外出到大城市工作,這種事說實話還是比較少有人這麼幹。

    這年頭的人們並不願意離開家鄉,嗯,並不是說他們對家鄉有多深的感情,這玩意只對文人而言,對普通百姓而言,還談不上什麼鄉情這麼高大上的東西,他們不願意離開家鄉的主要願意,還是因為恐懼。

    對遠方的恐懼,對未知的恐懼!

    這種恐懼,讓他們不願意離開家鄉前往未知的地方討生活,哪怕在家鄉里沒有什麼收入,甚至是吃不飽飯也是如此。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23 12:28
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年年殺貪官,啥時候才是頭啊


    再加上別看如今大唐帝國的個工商業似乎發展的很快速,但是再怎麼樣也只是處於工業革命的初級階段,各類企業的數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工商業對雇工的數量也是有限的,而這些雇工大部分也都是本地人,很少有外地人跑到其他地方去打工的。

    僅有的幾個例外,恐怕就是只有廣州、上海、金陵城、當涂這幾個地方啊,只有在這幾個城市裡,才會大量的外來人口,而其他城市,外來人口的數量其實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工廠裡的工人都是本地人為主。

    這種大環境之下,其實廣大農村地區的農民收入,依舊是非常單一,主要依賴種田為主,想要獲得額外的收入,基本都是需要靠打零工之類的。

    而給官府修建水利設施等各種基礎設施,就是一個很好的打零工的方式了。

    官府直接雇工修建基礎設施,這種方式帝國在之前也是經常搞,只不過之前只侷限於在宅區裡搞,其目的是以工代賑。

    而現在,卻是在全國範圍內廣泛的開展,而這可就不是以工代賑了,而是取代了以往的徭役制度。

    如此也是導致了全國範圍內,在今年罕見的沒有出現哪怕任何一個徵召民夫服徭役的例子。

    如此也是導致了徭役制度雖然在法律上依舊還存在,但是在實際上卻是已經徹底消失了,這對於廣大民眾而言,自然是極大的利好。

    由於採用了大量的雇工,而官方顯然是不可能直接管理這麼多的雇工的,所以雖然說是官府出錢雇工,但實際上官府本身並沒有直接出面,而是根據內閣的指導方針,官府直接把相關的工程包給各大國有建築企業

    這種建築企業都是由地方財政控股,國企部管理的地方國有企業!

    官府針對各個工程,和這一類的國有建築企業簽訂合同,然後再由建築企業招募工人進行施工。

    不過李軒深知官府工程一個搞不好,容易出現大面積的腐敗情況,所以強行規定,但凡是官府工程,只能是交由國有企業進行施工,而且禁制任何形式上的轉包。

    同時為了避免各個地方一股腦的成立這一類的建築企業,國企部對相關企業的成立申請的審批是極為嚴格的,原則上只允許府級地方財政申請,而管理上直接歸屬國企部。

    後續國企部為了管理方便,乾脆是把這一類的建築企業進行兼併重組,在全國範圍內以省道為標準,成立了各省道的國有建築公司,並下屬眾多分公司。

    同時允許各省道的建築公司出省競標各類工程,不限定業務範圍!

    不過,也沒有和國有糧食公司一樣,再各省道糧食公司上頭還搞了一個糧食總公司,而是讓各省道的建築公司自行發展。

    其模式,和開創這一類建築公司先河的上海碼頭公司差不多,或者說干脆就是學習的該公司,上海碼頭公司,是松江府財政和上海特設縣財政聯合控股,國企部直屬管理,其主業雖然是碼頭運營,但是下屬的建築分公司實力相當強悍。

    不僅僅在上海本地承接了大量的關鍵工程,而且還在其他地區也承接了大量的工程,比如國內的第一條長距離商業鐵路,京鎮鐵路的部分工程,尤其是鐵路橋工程,都是被這家公司給一鍋端了。

    如今負責洪澤湖大堤建設工程的,同樣也是國企部直屬管理的建築公司,只不過不止一家,而是三家。

    本來,不管啥年代,地方保護主義都是非常強烈的,洪澤湖大堤工程,按照道理了來說應該是屬於江北道財政控股的江北建築公司的。

    但是該公司雖然拿走了大部分工程,然而依舊是被外地的建築公司打開了一個口子,而且還是被搶走了利潤最為豐厚的幾個重點工程。

    而這個從江北本地建築公司嘴裡搶食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上海碼頭公司了。

    更準確的說,是該公司全資控股的子公司:上海建築公司!

    該公司一舉獲得了三大重點工程,都是施工難度最大,但是利潤也是最為豐厚的工程。

    這家外來公司能夠獲得這樣的大訂單,自然是和他們強悍的技術能力以及豐富的施工經驗分不開的,人家連吳淞江大橋這種對於當代而言算得上是超級工程的鋼鐵大橋都能夠搞定,區區一個洪澤湖大堤更是不在話下!

    但是雖然說為了避免貪腐問題,拋棄了官府直接負責施工,也是拒絕了民營企業競標,也不允許外包,而是只允許國企部直屬管理的建築公司進行競標然後直接施工。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官方資金的背後就有貪腐!

    洪澤湖大堤的建設工程同樣也不例外!

    九月份才開始大規模動工,在十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是被爆出來了大規模的貪腐事件,搞的李軒都是特無奈,千防萬防,但還是防不了貪官們的貪婪啊!

    這一次,李軒沒有大發雷霆,他現在的感覺只是特別無奈而已!

    要發脾氣的話,去年就發過了,抗洪剛結束,因為貪腐事件李軒就是大發雷霆,然後掀起了一番吏治整頓行動,先後抓了幾千名官員!

    但是,即便是這樣還是沒能威懾住這些官員們的貪婪之心!

    這去年剛過,今年又來,都讓李軒生出了特別無奈的感覺!

    這年年殺貪官,啥時候都是個頭啊!

    深深地的嘆了口氣後,李軒開始開始反思自己這些年改採取的吏治措施,為什麼要反思?

    因為他覺得如今的吏治出問題了,這種問題並不是帝國內的反貪腐裡力度不夠大,實際上督察院的反貪腐力度還是非常大的。

    御史們為了能夠陞官,一個個都是很賣力的查貪官,因此每年都能揪出一大批的貪官來!

    然而即便是這樣,也還是無法杜絕官員的大規模貪腐問題,這讓李軒覺得這吏治還是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

    官員們大規模貪腐,李軒可不會把責任拋到他們頭上去,然後指責他們的道德問題。

    人性本惡,一個人不作惡,其實大部分時候不是因為他們不想,而是因為沒有這個幾乎,或者說是不敢做!

    但是一旦有了機會,或者是心存了僥倖心態的時候,那麼很多人的膽子恐怕就會打起來,然後作惡了。

    官員也是同樣如此,他們手握權力,這種權力至少稍微利用一二,就能夠為他們帶來大量的財富,因此除了極少數人外,其實大部分的官員一旦有機會並且覺得風險比較小的時候,都會忍不住貪污,就算是自己一開始不願意這麼幹,也會被旁人拉下水。

    官員們想要貪腐的心態,李軒無法掌控,但是讓官員們知道貪腐的風險巨大,李軒卻是可以做到的。

    現有制度,對貪官的懲罰雖然大,但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要讓官員們知道,一旦他們貪腐了,那麼大概率就會被查出來,貪腐的風險非常的大。

    當風險大了,大部分官員衡量得失後才會打消貪腐的念頭!

    不過該怎麼讓官員們知道貪腐的風險過大呢?

    這就是值得李軒考慮的問題了,李軒開始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反貪腐的措施都拿出來,然後一一和大唐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對比,看看有那些是用得上的。

    首先被李軒所想起的,就是禁制官員經商,但是這一條,雖然大唐並沒有法律明文禁止,但實際上卻已經是不成文的潛規則了。

    如今大唐的官員們,是不經商的,甚至他們的子女絕大部分也是不經商的。

    這倒不是法律禁止,而是因為傳統習慣,士農工商這四個字,在大唐王朝裡依舊是有著重大的影響力,別說是官員了,哪怕是普通士紳都是不屑於經商的。

    要是一個有志於科舉的士子直接經商,那是會被人恥笑的。

    這種傳統下,因此官員以及其嫡系子弟,是不會經商的。

    但是,這裡頭有個問題,那就是不直接插手經商,不代表他們不涉足商業,相反,官員、士子為主體的士紳階層,對商業的涉足是非常深的。

    他們自己不出面,但是卻通過旁系族人乃至普通的奴僕經商,從而獲得大量的利潤。

    而這一點,哪怕是法律明確禁制官員以及其配偶、子女不得經商,也是無法禁制他們的其他族人經商,這樣的話,依舊是無法阻止官員插手商業事務從而獲得龐大的利潤。

    至於說直接禁制他們整個家族都不得經商,那麼打擊面就太大了,根本實行不了。

    所以禁制官員經商這一點,在李軒看來效果不會太大。

    不過雖然效果不大,但是李軒還得準備實行,禁制官員、官員配偶、官員子女經商,算得上是徹底堵上這個漏洞。

    然而這還遠遠不夠!

    其次,李軒是想到了官員資產透明這一點,說實話,這個也很難,華夏傳統有財不外露的傳統,而且以現有的金融體系,其實也很難徹底查清楚官員到底有多少資產,此外還有更加重要的就是,官員本身,其實並沒有多少私產,更多的還是家族財富。

    但是你要說一個家族的財富就是官員的私產,這點很難判斷!

    所以這一點雖然好,但是其實很難施行,至少目前來說實行的難度會非常大,到最後可能就流於表面,而且到時候還會引起百官反彈。

    想來想去,李軒覺得,還得得從監管這一點著手!

    現有的監管力度雖然大,但很明顯,還是不夠大,至少是沒有大到讓廣大官員害怕的地步!

    所以李軒覺得,已經是有必要對現有的反貪腐監管制度進行深入改革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24 19:16
山溝皇帝 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


    如今大唐帝國的反貪腐工作,主要是依賴於督察院,不過督察院也不僅僅只負責官員的反貪腐工作,而是針對整個百官群體的監察,對官員大到貪腐造反,小到生活作風之類的小問題,都是具有監管的權力以及義務。

    此外,督察院還負責所有公訴案件的起訴,尤其是犯罪類案件的起訴。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督察院雖然獨立於內閣各部之外,乃是和樞密院,海軍統帥部、內閣相互獨立評級的單位,但是它的經費以及人員安排,一直都是來源於內閣方面。

    這樣也是導致督察院依舊和內閣方面有著諸多的聯繫,而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獨立。

    這一點,對於反貪腐工作而言,其實是非常不利的。

    當御史們的任命陞遷都是被吏部所掌控的時候,那麼自然也就是很難避免和普通的官員產生聯繫。

    更加不要說經費問題也是需要從內閣那邊分了。

    李軒詳細考慮了如今大唐帝國的官制體系後,就是準備對現有的內閣、督察院、大法院等體系進行調整了,他要把司法體系徹底從行政部門裡剝離出來,讓司法體系做到真正的獨立。

    而對各大部門進行大規模調整,動作自然是會非常大的,如果是換成了其他普通國家,甭管是君主制還是民主制,還是說集中民主制,恐怕都要經過多方面的協商,最終才能夠確定下來。

    但是在大唐帝國卻是用不著這麼麻煩,小事李軒可以讓下屬的各部門慢慢商量著辦,但是但凡是涉及到重大事務的決定,從來都是李軒一言而決之的。

    當然了,為了避免以後出現問題,導致皇帝的威望受到損害,所以和以往一樣,李軒依舊是不會出面主動提及,而是會有臣子提出改革方案,然後李軒批准。

    這樣,事情做成了,功勞都是英明偉大的聖天子李軒的,如果一不小心,事情辦砸了,那麼自然是得怪到提出方案的臣子身上,而聖天子李軒,只是被矇蔽了而已。

    決定對司法體系乃至整個行政體系都進行調整之後,李軒迅速召見了諸多重臣們,包括督察院的都御史,內閣各部的尚書,大法院的院長等。

    通過一對一的單獨面見,把自己的想法拐彎抹角的透露給這些臣子們!

    不用擔心這種拐彎抹角的話臣子們聽不懂,能夠成為帝國高層的官員,一個個都是人精,而且身為帝國重臣,這不說天天了,但是三天兩頭都會見到李軒的,對李軒自然也是頗為瞭解,雖然李軒說的不著調,並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意見,但是這些臣子們卻是大多都猜測出來了聖天子想要幹嘛。

    當即,一個個回去就是準備開始行動了。

    為什麼這麼果斷而迅速?

    因為他們都知道,在大唐帝國為官,很多事情都是不能干的,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別和聖天子李軒作對!

    能力什麼的先不說,但是聽話是必須的。

    因為不聽話的根本就不可能被李軒提拔上來擔任各部尚書等高層,更加別說進入御書房了。

    李軒可沒有興趣提拔幾個刺頭上來,然後天天和自己唱對頭戲,然後自己為了保持聖君的體面,還得裝出一副虛心受教的模樣。

    對於刺頭,李軒都是一旦發現就直接踢出去了!

    想要反對李軒,也不是沒有辦法,那就是造反……

    那天要是有人造反帶著大軍殺入了金陵城,李軒保證肯定聽話!

    問題是?能不能造反成功了。

    一言堂,聽上去似乎不太好,容易讓皇帝做出錯誤的決策,但是對於皇帝而言,哪怕是做出錯誤的抉擇,也比臣子代替自己做出正確的決策要好!

    其中的重點不是這個決定對不對,而是誰來做這個決定!

    李軒無疑,是一個非常合格的皇帝,所以這些年他提拔大臣的時候,但凡是看起來不順眼的都別指望能夠成為重臣,頂多頂多正三品就到頭了,再高的話就是侍郎或者一省巡撫了,這樣的重要位置,李軒寧願給一頭聽話的豬,也不願意給一個心懷不軌的才華橫溢之輩。

    所以如今大唐帝國的高層們,大多都是正兒八經的帝黨,凡事以聖天子李軒的意見為準,當然了,這並不能說他們能力差,沒有主見。

    相反,能夠爬到這種地位的人,就沒一個是簡單之輩,要不然的話,早就在慘烈的官場鬥爭中被幹掉了,哪能一路順利爬上來,最後進入聖天子的視線並成為各部尚書、侍郎這樣的高層啊。

    很快,就是有臣子遵從李軒的暗示,上了一封摺子!

    這道摺子只是一個引子而已,自然是不可能一開始就說什麼官制改革這樣的大問題的,那些都是後面的重頭戲,現在還不到登場的時候呢。

    這一道摺子,乃是彈劾工部、江北道相關官員在洪澤湖大堤裡以權謀私、收受賄賂,貪腐工程款的摺子。

    這一道摺子,表面上只是彈劾工部的幾個中級官員已經江北道的幾個中低級官員,但是誰都知道,這矛頭已經是直接指向了更高層的人,比如江北道道員、工部的幾個司長乃至侍郎,就連國企部的相關官員都是被牽連其中。

    果然和百官預料的一樣,不用幾天,大量彈劾江北道、工部、國企部乃至皖北道、河南省等相關官員的摺子如同雪花一樣飛進了皇宮。

    這些摺子,還只是前奏而已,後續各地方的大員門肯定也是需要上摺子進行表態的。

    因為不少中高級的官員們都是能夠從此事看到不同尋常的味道。

    官員貪腐,這事能有多稀奇是,每年都得抓不少貪官呢,去年一次性幹掉了數千官員,最後波及到侍郎甚至有尚書都是被迫自殺。

    然而這麼大的風波,卻是沒有引起太大的動盪,雖然百官們對此都是心驚膽顫的,但是並沒有引起大規模的上摺的狀況。

    然而現在,只是一件小小的江北道貪腐而已,卻是引起了京畿和地方的大規模上摺子,這背後要是沒有什麼深意,打死他們也不相信啊。

    而且他們也是可以非常的肯定,這背後肯定是有了聖天子的默許甚至是贊同,要不然的話不可能搞出這麼大的風浪來。

    而事情也的確是和他們預料的一樣!

    一開始只是中低級官員上摺子,但是過了幾天,就連各部侍郎也是開始上摺子了,而這個時候,百官們上摺子的理由也不僅僅是江北貪腐了,而是還波及到了督察院監管不利,又說什麼督察院的反貪腐機構和巡警部的反貪機構職能重疊等等。

    這一下子,就是把督察院架在了火架上烤,督察院的官員們自然也是開始自辯,說什麼不是我們監管不力,而是我們的人手緊張,經費也緊張,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對全國範圍內這麼多的官員進行監管呢。

    等到這個時候,實際上才是引出來了這一次大辯論的重點,而之前的那些摺子,全都只是一道引子而已,所為的只是引出來司法徹底獨立這麼一個事。

    而整個過程裡,李軒沒有發表過任何一個意見,所有關於此事的摺子全部留中不發。

    雖然天子的留中不發,其含義是非常多的,有時候是默認,有時候是反對,有時候是當沒看見,而具體不同的情況有著不同的意見。

    如今這事聖天子的態度,普通的中低級官員自然是不清楚的,他們不熟悉李軒,也不知道此事的內部,自然是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也是導致了各種判斷都有。

    但是那些重臣們或者是和聖天子接觸比較多的中低級官員們,卻是大多都能夠判斷出來聖天子的意思!

    這一次的留中不發,其意思大概就是:你們繼續,朕聽著呢!

    雖然說之前就已經得到過聖天子的暗示,但是李軒見人的時候都是單獨面見,而和每個臣子說的自然是不一樣的,而這些臣子們自然是沒膽子彼此交流。

    如果來上幾句類似:「某某兄,陛下對你說了啥?要不要透露幾句給小弟我?然後我們謀劃謀劃,博一場大富貴?」這樣的話。

    他們敢用別人的腦袋擔保,當天晚上這些話就會原封不動的被翰統鷹犬轉述給聖天子!

    甚至不用翰統鷹犬轉述,他們自己當天就會進宮面聖,說某某心懷不軌,想要從臣的嘴裡套話!

    對於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國家而言,臣子私下串聯本來就是很犯忌諱的事,如果串聯的事還涉及到聖天子,那基本就是掀命長了。

    一頂圖謀不軌的帽子扣下來,別說砍頭了,全家都保不住!

    如此也是導致了,很多高級官員們雖然有聖天子的暗示,但問題是,其實李軒對每個人說的都不一樣,甚至都不是同一件事。

    因此很多高級官員們,也是不知道其他的同僚們會怎麼做!

    而隨著事情的發展,事情也是越來越複雜,甚至是複雜到很多知道些許內幕的高級官員都是搞不懂,這事情怎麼就突然演變成現在的模樣了。

    而最重要的是,聖天子到底想要做什麼?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24 19:16
山溝皇帝 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如今的百官們的持續上摺子,所討論的事情已經是從一開始的江北貪腐案件,逐步變成了督察院辦事不利,內閣各部也有責任,幾乎是把所有機構都是給噴了一遍,最後又是演變為了行政和司法之爭。

    有的說行政干涉司法,有的說司法行政不分,導致了行政出現混亂,總之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事都是拿出來說。

    而且很多都是大唐帝國多年來一直都存在的一些老毛病,甚至是頑疾了,以往大家都知道,但是也不會拿出來說,畢竟家醜還是要遮蓋的。

    但是現在,卻是什麼破爛事都是拿出來說了,當鬧的越來越大,讓身為中極殿大學士、御書房值班大臣、農部尚書、帝國侯爵的柳八苟也是感到了棘手。

    柳八苟在大唐帝國初立的時候,就是丞相,後來官制改革後,成為中極殿大學士,戶部尚書,品級正一品,這十幾年來,雖然說沒有首輔之名,但實際上卻是一直行首輔之實。

    不過雖然是仗著早年的功勞一直身居高位,不過柳八苟也是個聰明人,他也知道什麼叫做功高震主,因此他其實在帝國統一華夏之後,就已經是很少實際負責什麼事務了,雖然之前先後兼任戶部尚書以及農部尚書,但是柳八苟在宣平八年後,基本上都是不管具體事情的,如今農部的大小事務,都是交給兩位侍郎處理的。

    他柳八苟基本上天天都是待在御書房裡,不怎麼參與詳細的部務,而在御書房裡,他也不怎麼處理詳細的事務。

    更多時候,他都是充當一個領頭人,調節各部門的矛盾,又或者是充當內閣和聖天子之間的橋樑,當聖天子不方便直接對各部門發話的時候,他就是站出來替聖天子解決麻煩。

    但是在具體事務上也是絕對不出頭!

    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他比李軒更加在乎其他大臣們對李軒的忠誠,而具體到禮儀問題的時候,當有臣子在李軒面前失利的時候,柳八苟就會毫不猶豫的站出來解決掉。

    也就是說,這十幾年來,柳八苟的初衷始終都是沒有改變過,那就是維護大唐帝國的皇權!

    嗯,直白一點說,其實柳八苟維護的並不是李軒,而是大唐帝國的皇權,假如有一天李軒死翹翹了,柳八苟也會毫不猶豫的擁立李軒的兒子登基為帝,然後輔助他成為新一代的聖君。

    對於這一點,雖然柳八苟從來都沒有說過,但是李軒卻是能夠看的出來,不過他對此也沒有多少反感,相反,他還是很欣賞柳八苟這樣的純粹!

    偌大的帝國官場裡,像柳八苟這樣有著如此純粹理想的官員,萬里挑一都找不出來第二個!

    所以,柳八苟的這種堅持,也是他在過去十幾年來一直穩坐大學士寶座,成為大唐帝國僅有的一個在職正一品文官的人。

    大唐帝國從成立開始,到現在,一共出現過三個正一品官員,分別是柳八苟、錢夢久、王文華,而這這三個人的正一品品級,都是來自於他們的大學士頭銜。

    在大唐帝國裡,正一品的品級,只能是通過兩種途徑獲得,一種是大學士,第二種是三公三孤,至於貴族爵位,這玩意和品級不對等,大唐王朝也沒有固定說貴族就是超品,見官高一級之類的,貴族是單獨的榮譽體系,和行政品級、軍隊的軍銜無關。

    而李軒比較小氣,這麼多年來,三公三孤從來都沒有發過,一次都沒有,而大學士只給三個人頒發過,那也就是柳八苟等三人,而這三人也都是在黃竹山時代裡所獲得的。

    至於其他人,想要獲得大學士、三公三孤這種大唐帝國裡最高等級的文官頭銜,李軒覺得他們還需要再努力。

    大唐帝國的建立過程裡,說實話除了柳八苟外,其他的文官沒出多少力氣,都是軍隊發揮了主要的作用,此外李軒還刻意的壓制文官集團,以確保帝國的軍事力量不會太早衰弱,持續的保持對高素質人才的吸引力,保持軍隊的戰鬥力。

    所以李軒對軍方的將領們很大方,但是對文官普遍壓制的原因。

    柳八苟對李軒的這種政策,自然是心知肚明的,而且也是不理解的,但是這並不妨礙他一心維護李軒,並支持李軒的決策。

    柳八苟多年身居高位,見多了朝堂上的紛爭和動盪,但是和今年這樣的大規模朝政動盪,還是讓柳八苟頗為擔心。

    他知道聖天子在謀劃下下一盤大棋,不過具體是什麼,他也是搞不清楚。

    恩,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覺得繼續這麼不加以控制的話,恐怕會影響太大,如今雖然爭論還只侷限在朝堂內部,但是繼續這麼搞下去的話,肯定是會傳遍整個官員群體,然後是整個士紳群體,整個士紳群體都知道了,那基本上也就代表著全天下都知道了。

    而這樣,是會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的。

    有些擔心的柳八苟,陪李軒巡視即將完工的皇宮後花園時,也是旁敲側擊的詢問了幾句,他並不是想要阻止什麼,他只是希望知道事情後續走向,好提前準備而已!

    而對於柳八苟的旁敲側擊,李軒抬頭看了看此人,然後面露平常微笑道:「不錯,看來下面的人也是用了心的,這花圃修的不錯,百花爭豔之下卻又不失優雅大方!」

    李軒說著,指著前方的一大片花圃,花圃種植了各種花草,雖然此時是秋天,但是依舊有眾多草木百花保持常青,甚至是開花。

    李軒繼續道:「只是既有四季常青,又有秋冬枯黃,有春夏之花,又有冬雪寒梅,混雜其中固然別有韻味,但是愛卿你有沒有覺得,這花圃過於雜亂了?」

    柳八苟聽罷,看著前方的花圃,能夠在秋天看見如此嬌豔的花圃,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但是一邊看,一邊想著剛才李軒的話!

    略微沉思後答話道:「陛下所言甚是,乾坤有序,陰陽有道,序不可亂,道可不發,這花圃卻是是亂了些,倘若修理一番,常青一處,四季一處,木一測,花一側,看起來定會讓人更賞心悅目!」

    李軒聽罷微微點頭,不再說話,而是繼續前行。

    後方幾個隨行伺候的秘書,有人聽罷若有所思,而有的人則是露出一臉的迷茫,而有的也是看向那花圃,忍不住在腦海裡想像著柳八苟所的把花圃裡的花草分門別類的全部分出來,然後單獨栽種的話,那樣子,怕是要慘不忍睹。

    但是聖天子卻為什麼還要點頭呢?

    莫非,這兩個人的審美觀和常人有異?

    這隨行的雖然都是翰林院秘書處裡的秘書,有一等秘書和二等秘書,至於三等秘書,那都沒資格隨行,按照道理來說,他們的位置也是非常重要了,能夠接觸到大量的機密,而且一個個都是屬於被重點培養的年輕官員。

    但是,也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事情的內幕的,那幾個一等秘書是聽懂了,因為多多少少知道一些聖天子的想法,只不過雖然猜出一二,但是一個個都是嘴巴緊閉著,那是對誰都不會說的。

    至於那些二等秘書,自然是還無法接觸到高層的機密,也很難猜得透聖天子的想法,所以自然是聽不懂了。

    聽得懂的聽懂了,聽不懂的自然是聽不懂,李軒自然是懶得解釋什麼的。

    而從柳八苟的反應來看,柳八苟是聽懂了,而且也是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柳八苟的意見就是,一如既往的支持李軒!

    至於對錯,那並不重要,至少對於柳八苟而言不重要。

    得到了自己的答案,柳八苟也是沒有問其他的了,而是專門的陪同李軒看起來這座皇宮的後花園!

    這後花園,實際上還有另外一個稱呼,那就是御花園,只不過如今正在修建的只是御花園的一側而已,乃是屬於皇宮重建工程的一部分。

    皇宮的重建工程,很早就開始了,名義上來說,從定都金陵城開始,就是開始了修建皇宮,以前明皇宮為主題進行重建。

    但是因為前明皇宮實在是破損的太過嚴重了,如果是要原樣重建花費太大,此外很關鍵的一點就是李軒不喜歡傳統的皇宮,太過壓抑了,一年到頭生活在這種看似宏偉,但實際上陰深深的皇宮裡,會讓人瘋掉的。

    相對而言,李軒更加喜歡住在現有的皇家別院裡,因為皇家別院的前身雖然是大片的府邸,但改建過後,實際上就是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花園,建築比較少,這樣的居住環境李軒是比較喜歡的。

    其實這也不是李軒一個人的選擇,從古往今,就沒幾個皇帝喜歡天天住在深宮大殿裡的,一有機會都喜歡到皇家園林居住。

    因此重建皇宮內的時候,雖然說前殿部分,因為需要體現大唐的正統性,所以各種傳統大殿都需要,但是後面的生活區域,雖然整體上也按照了中軸佈置,但是在李軒的要求下,後面的後宮部分,一律採用園林式佈局。

    誰要是敢給他弄一大片密密麻麻陰森恐怖的房屋出來,李軒就敢把他直接發配到南洋去,而且還是沒有開發,食人族盤踞的荒島去。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24 19:16
山溝皇帝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重量級人物下場了

    如此情況下,重建中的皇宮,前殿部分依舊是準備採用傳統的宮殿樣式。

    但是後半部分卻是不一樣了,建築都是採取的精緻小院模式,然後還打算和現有的皇家別院連接起來。

    等建成後,這後宮部分,實際上就是一個龐大無比的公園,期內散落著數十座大小、樣式不一的建築,而且根據李軒的要求,各種風格的都有,有非常傳統的江南園林,北方建築等,還有西式的各種建築風格。

    這樣的建築佈局,除了風格上李軒喜歡外,其實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就是,這樣搞省錢!

    雖然說後宮的面積龐大,要種植花花草草,還有各種風格各異的建築,但實際上花費的錢並不多,其中最為重要的花費,其實應該是各種擺設,但是這一點不用擔心,大唐帝國的皇室內庫裡有著大量繳獲自前明的各種奇珍。

    幽州的前明皇宮,那可是被搬空了,甚至很多珍貴的建築材料都是被拆瞭然後運到金陵城,作為重建皇宮的建築材料使用。

    有著類似命運的,還有位於各地前明各藩王的府邸以及死硬大臣的府邸裡,基本都是被搬空,然後一些珍貴的建築材料也是被拆走。

    而這些東西,建築材料自然是用於皇宮建設,而各種珍玩則是被被送入了皇室內庫裡。

    所以如今大唐帝國的皇室內庫裡,各種奇珍異寶可以說是不計其數,甚至都不能準確的估算其價值,因為很多都是無價之寶。

    而如今的大唐帝國,顯然也是沒有淪落到出售各種珍玩的地步,但是這些珍玩也不可能一直放在庫房裡蒙塵啊。

    因此這些珍玩的命運,和它們之前的命運一樣,會成為皇宮裡的擺設,或者是被皇室用來賜給臣子們,然後被臣子們拿回家陳列。

    因此建設後宮部分的最大花費,也就是各種珍貴陳設部分,實際上一毛錢都不用花。

    而花園的土地平整,搞點假山,湖泊之類,再修建生活用院子,其實花費並不大,至少和皇宮前半部分的那些大殿們無法相提並論。

    前殿的那些大殿,規模龐大不說,而且用料都是嚴苛之際,所用的木材都是有著嚴格之際的要求,雖然從幽州皇宮挪用了一部分。

    但是李軒也是不希望直接把整個幽州皇宮給拆了,所以也只是搬走了陳設以及部分材料而已,而主體建築部分還是留著的,作為北方行宮所用,畢竟這好歹也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算得上是文化遺產了,這要是給自己都拆了,也是不太好,好歹給子孫後代留點建築文化遺產!

    這幽州皇宮保留下來,自然也就沒有辦法拆走大量的建築材料用來重建金陵皇宮了!

    既然不從內部解決這些材料,那麼只能是外購了,然而這些材料在外面,基本上都是價格極為昂貴的。

    當然了,如果帝國真狠下心來,一次性砸個幾百萬兩銀子下去,這皇宮不用幾年也就能夠修起來了,如果是採用招標的形勢,錢到位的話,國內的幾個建築公司,比如上海碼頭公司下屬的上海建築公司表示,只要錢給夠,一年就能夠把皇宮給修起來!

    可惜的是,帝國或者說李軒不願意花這麼多錢啊!

    帝國的中央財政收入每年都破億了,但是預定今年用於皇宮的花銷,只有三十萬元銀子而已,而這三十萬元,其中一部分要用於現在的皇家別院的維護,大頭要擁護皇宮後宮的建設,至於用到前殿的銀子,頂多也就十萬元以內。

    就這點錢,也就只夠材料錢的零頭……

    按照現有的投入來估計,這皇宮前殿的那些龐大建築,再來十年估計都建不成!

    不過李軒也不急,或者說不在乎!

    規模龐大的建築群,除了彰顯傳統外,屁用沒有!

    如果真的有大用處,李軒早就給錢修了,那裡用得著等到現在啊!

    早些年,李軒寧願花費十多萬元修建翰林院,一棟翰林院辦公樓的花費,比過去這麼多年裡,所有皇宮前殿所花費的資金都還要多……

    翰林院辦公大樓,李軒為什麼要重視?

    因為這棟樓是給翰林院的數百名秘書們辦公所用的,而且是急迫需求的。

    而各種重大儀式的話,李軒如今一般都是在皇宮別院前面的大廣場舉行啊,這個超大的廣場,可不的區區一個大殿方便多了。

    李軒甚至都還在這個皇宮廣場上舉行過閱兵式!

    這種情況下,李軒自然是會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比如說水利設施方面,李軒可以大筆一揮,就砸下去一千五百萬元,還讓各地方財政也是拿出兩三千萬元來搞水利。

    此外還批下了十年長期計畫,總投資達到壹億伍仟元。

    因為水利設施關乎民生,關乎超過一億五千萬百姓的生死存亡,同樣關乎著大唐帝國的統治根基。

    所以砸再多的錢,李軒都是心甘情願的,反正這些錢都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也是理所當然。

    如果一年收稅上億,然後花個幾千萬給自己修個宮殿,李軒估計著自己遲早要被暴民送上斷頭台!

    嗯,更重要的是,大殿不修,並不會影響到李軒的生活享受,他又不是在前殿生活,而是在後宮生活,如今後宮正在建著呢~

    一旦修好了,地方大了,也應該能夠住更多的人,到時候李軒準備也是發展發展大唐的文藝事業,把皇家舞蹈團的規模從現有的五十人提升到一百人。

    畢竟作為皇帝,要廣施雨露,與民同樂!

    把雨露灑向更多的人,這是李軒重要任務!

    責任重大,輕視不得啊!

    陪著李軒巡視完還沒有完工的皇宮後院工地後,柳八苟就是回去了,而回去之後,他則是和往常那樣,開始掛起了閉關的門牌。

    但凡是其他官員因為如今的局勢動盪而求見他的,一律不見。

    如今他已經是得知了聖天子的打算,聖天子是要趁著這一次的機會,對現有的司法制度進行深入改革,徹底切斷行政和司法的聯繫。

    聖天子要這麼做,柳八苟自然是支持的。

    反正不管怎麼搞,都損害不了他自身的利益。

    柳八苟在大唐的朝堂上,地位是超然的,哪怕是身為農部尚書,但是他也從來不參與農部的事務,在御書房裡參政,他也是不會偏袒與農部或者是整個內閣。

    更何況,如今的柳八苟也是看的出來,如今帝國內部的吏治問題的確是比較嚴重了,這貪官一茬又一茬的冒出來,督察院那邊每年都要抓不少的貪官,但是依舊無法阻止這種局面。

    官員貪腐,這是頑疾,想要徹底根除是不可能的,既然不能根除,也沒有其他太好的辦法,那麼可行的辦法也就只能是從監管這方面下手了。

    而現在督察院和內閣聯繫太深,非常容易受到內閣方面的影響,這自然也就影響到了司法的獨立性,並給監管帶來了極大的障礙。

    如此情況下,聖天子想要對司法制度進行深入改革也就是清理之中的事了。

    柳八苟能夠看的出來,其他的少數人自然也是能夠從蛛絲馬跡裡看的出來,畢竟這個世界上的聰明人還是很多的,從蛛絲馬跡裡都可以推斷出來,這一場風波到最後,矛盾已經是指向了司法獨立性。

    果然,當不少人猜出來蛛絲馬跡的時候,這事也是被人徹底給捅了出來!

    現任督察院右都御史范成林正式向聖天子上了改革督察院的摺子,摺子的內容主要是督察院的改革,但是不僅僅是內部改革,更加重要的是,他提議以後督察院的人事從吏部轉移到督察院內部的人事機構,同時地方的督察院不再受地方巡撫、知府、知縣等一把手的管轄,把雙重領導變成督察院直轄領導。

    此人乃是督察院的二把手,品級為正二品,乃是帝國實打實的高官,重量級人物,其政治地位絲毫不弱於各部尚書。

    能夠比他政治地位還高的,那也就只有各位御書房值班大臣了,比如他的頂頭上司督察院左都御史,御書房值班大臣石吳岩,但是石吳岩顯然是不可能在前期就親自下場做出表態的。

    但是普通人說話的份量太弱,所以督察院的二把手范成林就是成為了最好的人選,他的話,既能充分的表達督察院的意見,又不至於一定餘地都不留,後續還可以跟其他部門討價還價,而不至於太過被動。

    石吳岩在督察院熬了七八年,終於是把前任督察院左都御史宋鐵書給熬到致仕,然後順利接任督察院左都御史,並且是順理成章的進入了御書房,成為值班大臣,此人最終能夠成為左都御史、御書房值班大臣,除了苦熬外,也和他的小心謹慎有關係。

    自然是不會對目前的司法獨立爭論輕易做出表態!

    但是此人,也是目前少數知道聖天子想要對司法制度進行徹底改革的人,甚至很多事情都是他在聖天子的暗示下安排的。

    沒有御書房值班大臣這種重量級人物安排,怎麼可能在短短半個月內掀起這麼大的風波!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V123210

LV:9 元老

追蹤
  • 291

    主題

  • 279508

    回文

  • 36

    粉絲

黃庭堅-如果一天沒有看書,在鏡子看到自己就會覺得討厭自己另一句是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也是說;如果三天不念書,說出來的話便失了水準都是說人要多讀書,增加自己的智慧以及內涵